作文一:《议论文分论点的确立》4200字
【技法指导】
写议论文,确定中心论点固然重要,但展开论点更为重要。要把道理分析得深刻而广泛就应该分解中心论点,得出分论点,从而在深度与广度上推进。分论点的分解就是把一个中心论点分解为若干个子论点的过程及方法。其主要方法有:
一、并列分解法
并列分解就是分层论证,特点是,论证的层次作横向展开,分论点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也就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对中心论点或论述的中心问题展开论证。并列式的各个分论点,看起来是各自独立的,其实是紧密相关、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如《梅花香自苦寒来》可以分解为这三个分论点:① 苦可以激发进取心;② 苦可以培养坚强的意志;③ 苦可以培养创造精神。分论点虽然是对中心论点的条分缕析,但完全可以显示思维的全面性。
二、递进分解法
运用层次递进展开分析的议论文,往往有多个论证层次,每个层次往往包含一个分论点和证明这一分论点的论据。各层次之间是一种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一层比一层深入的关系,而它们又都是为论证中心论点服务的。这样,针对中心论点,一层深入一层地展开分析,一步进一步地深入论证,最终将这一论点论述透彻。如《在困难面前》可以分解成这样的几个分论点:① 要承认困难,因为困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② 要不怕困难,因为困难像弹簧,你强它就弱;③ 要分析研究困难,千方百计地战胜困难。这三个分论点就呈递进关系。分论点对事理作纵深剖析,以显示思维的深刻性。
议论文一般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步骤来写作,其实这就是一种递进关系,环环相扣,逐步解决议论文的三个问题。虽然可以集中笔力写清楚任一方面,但也可以三个方面都作全面详细的写作。
递进分解法的基本模式: 分论点一(是什么),分论点二(为什么),分论点三(怎么样),体现中心论点的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形成递进关系。
三、正反分解法
正反分解法是将发生在同一时期或同一区域的两种性质截然相反或有差异的事物进行比较。通过这样的对比,对正确的或者好的事物予以肯定,对错误的或者差的事物予以否定,即“横比”。如《学贵多问》可以分解成这两个分论点:① 多问可以相互参照,便于释疑;② 孤陋寡闻导致学业荒废。分论点将事理分解成正反两个方面,以显示思维的鲜明性。
正反分解法的基本模式:论点一(正面确立论点),论点二(反面确立论点),体现中心论点的正反两方面,形成对比关系。
以上只是议论文分解分论点常用的三种方法,掌握了以上分解方式,写作时既能集中阐述中心论点,防止走题现象,又能充分地调动思维,向深度与广度推进,使文章摇曳多姿。这样的范文也有很多。其他方法在这里就不一一叙述。另外,在分解分论点的时候,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篇议论文至少要有两个分论点,最好有三到四个。分论点的语言要精练,一般控制在15字内。分论点句子的结构要一致,使中间几段构成排比或准排比段。分论点的表述要尽量紧扣主题的关键字眼,以保证每一段都扣题。
【范文链接】
勇于“不敢”
缪舒瑾
众所周知,敢,是一种勇气。然而,有时候“不敢”也是一种勇气,而且是一种更富有智慧的勇气。
这种“不敢”,是一种冷静。《论语》上有一段故事,子路有一次问孔子,你倘若要行军打仗,你会选择与谁在一起呢?孔子说,那种两手空空去打老虎,没有准备船只就贸然涉水而进的人,我不会和他在一起。孔子赞成的态度是“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这个“惧”,强调的是不打无准备之战,不打无把握之战,不图一时痛快,不盲目“拍板”,不急于求成,而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有这种冷静的态度,才能远离浮躁,脚踏实地。
这种“不敢”,是一种远见。司马迁写的《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与蔺相如争功,要当面羞辱他的时候,蔺相如一见到廉颇的影子就躲开,在路上见到廉颇的车队,立刻就从小巷子里绕走。以致随从都觉得他害怕廉颇,觉得丢人,向他辞职。而蔺相如说,我怎么会害怕廉将军呢?那是因为强秦在侧,虎视眈眈,一旦将相失和,则给人可乘之机。“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蔺相如这番肺腑之言,不仅感动了廉颇,更是启迪后人:心中要有大局、有全局,而且自觉维护大局、全局。
这种“不敢”,是一种自律。古人说得好:“于公勇,于私怯。”所谓“于私怯”,说的也是“不敢”,是每个人都应该有的自律。对待自我,不敢膨胀,不敢张狂,不敢越线,这些“不敢”归结起来,最基本的一点就是:不敢忘本。不论身为何职,不可狂妄自大;不论身在何处,不可言行不一;不论发生什么变化,做人本色不变。心中高悬“自律”这把剑,必当俯仰无愧。
当然,这种“不敢”,与庸人的畏首畏尾、临阵而退的怯懦绝不相同。
(2014年1月20日《 人民日报 》)
【点评】
文章运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形式。文章开篇先提出有时候“不敢”也是一种勇气,然后从三方面作具体阐述,结尾总结全文,点明这种“不敢”与庸人的畏首畏尾、临阵而退的怯懦绝不相同。 文章的三个分论点分别为:这种“不敢”,是一种冷静;这种“不敢”,是一种远见;这种“不敢”,是一种自律。
【优秀作文】
谦让不可弃
陈 霖
面对激烈的招聘竞争,一位名叫张媛媛的女大学生却数次让座,不过就是这份谦让,却被认为不适合激烈的市场竞争。这让我深思。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流传千年,指导着千万代的炎黄子孙找到人生中的航标,成就大业。其中,谦让一词,占据的重量犹如泰山之重。谦让是一种美德,是具有良好道德修养的人所必备的。因此,无论何时,谦让都不可弃。
谦让不可弃,它是一种人格美。孔融让梨的故事流传至今,成为了小孩启蒙时期的必读名篇。孔融在吃梨子时,将大的好的让给兄长和父母,把最小的留给自己。孔融的谦让,也许有人认为他吃亏了,不过这只是人格低下的人才这么认为的。从中看到的,是一种孝道,尊敬之道,是一种道德高尚的人格美。 谦让不可弃,它是一种宽广和崇高。在中国古代的帝制中,世袭制之前是禅让制。尧帝作为皇帝时,爱民如子,待民至亲至善,天下事如同自己的事,国家治理得一派祥和。但是岁月不饶人,人终会老去。尧帝也到了有心无力的时候,需有人继承他的位置。有人认为尧的儿子可以担当,但尧帝知道自己的儿子无能为力,把目光瞄准了有才能的舜,于是把位置禅让给舜。舜也不负众望,用心治国,人民更加安居乐业。尧帝是谦让的,他没有从家人的利益出发,让位给儿子,而是以天下人为念,让位于舜。尧帝的谦让,是一种宽广和崇高。
谦让不可弃,它是人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航标。刘备临终托孤,手握诸葛亮的手,希望诸葛亮能代替自己,征战天下,自立称王。的确,以诸葛亮的才能,帝位大可取而代之。也许是谦让,也许是自己心中的航标,他拒绝了,他要以臣子的力量终生为幼主效力。到了诸葛亮死的那一刻,仍然为国家贡献着力量。
谦让不可弃,它是安定与和谐的统一。来到韩国的街头,车水马龙,却丝毫没有混乱。车遇到了人,车主会谦让,让人先走。车与车相见,也会互相谦让,秩序井然。韩国的交通为什么可以这么和谐与安定呢?答案就是谦让。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有人认为一个人或国家必须锐意进取,谦让已经不合时宜,但我不以为然。谦让是一种美好的道德,当前营造和谐社会,谦让更有它不可估量的作用。它不会因时代的发展而变异,无论时代怎么发展,美德就是“美德”,不会被时代所弃,只会散发出更新的魅力。
【点评】
文章深刻地理解了材料,从赞同张媛媛的做法出发,以古今中外的几个典型例子深刻地论述了谦让的作用,进而水到渠成地阐明,在当今社会仍然要保持谦让这种美德,说服力强,针对性强。不足之处是分论点有一点交叉,但能这样列出几个分论点已属不易。
追寻和之美
吴伊茗
天空的美,是穿一身蓝;森林的美,是披一身绿;太阳的美,是热情奔放;月亮的美,是皎洁柔和……和之美,更令人惊艳,令人回味,她是宇宙间最伟大的美丽,她是宇宙间所有生灵永远的追寻。
和之美给生命带来激情,给生活带来温馨。期盼和谐的人们,让我们一起追寻和之美的足迹吧――
和之美在宽容中
有宽容才会有和谐,宽容是人类情感的种子,她能在人类心灵这片净土上生根发芽,在爱的呵护下茁壮成长。宽容之心是伟大的,她浇熄怒火,化解仇恨;她感化邪恶,播种善良。她无私奉献,从不计较得失;她能化悲痛为力量,解千愁为云烟;她可与快乐相伴,毫无掩饰;她可与幸福同行,畅游天地;她可让人间充满真情,让人们享受阳光般的温暖、雨露般的滋润。宽容是和的摇篮。
和之美在诚信中
诚信是人性的底色,她是一切美德的心灵土壤,她默无声息地孕育着和之美。诚信好比一枝玫瑰,在和之美的花园中她最美。美得娇艳欲滴,美得热人心潮。百花丛中她最美,美得无瑕、美得高尚。有了诚信,和之美足以体现!愿你拥有诚信之花,送给身边的每一个人。让人间多一缕和的馨香,多一曲和的旋律,多一首和的诗篇。
和之美在友善中
友善与和,如春花与阳光,如春草与雨露,拥有友善之心,你的身边才会绽放和的鲜花。携一颗友善之心,面对鸟语花香的自然。对每一朵花友善,你会拥有一个花香四溢的春天;对每一只鸟友善,你会拥有一个燕歌莺啼的清晨。只要你对每棵树、每滴水、每株草友善,你就会拥有一个天蓝、草绿、水清、树茂的世界;只要你对一切真心善待,世上的一切将会更加美丽和谐。
和之美在淡泊中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淡泊就是“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任天上云卷云舒”。有淡泊情怀之人,方能享受和之美。和之美绝不容忍名利所缚。苍鹰搏击长空,不是为了炫耀自己的羽翼,因此享有自由翱翔的蓝天;风帆乘风破浪,不是为了夸耀自己的樯桅,因此享有浩瀚壮阔的大海。其实,你也一样。只要你拥有淡泊的情怀,就会找到属于自己的和谐乐园。
追寻和之美的人们,只要你播上宽容的种子,送上诚信的玫瑰,带上友善之心,伴着淡泊的情怀,充满和之美的人间天堂就会向你敞开大门。
【点评】
文章主题突出,作者还有意地在标题、首段、段首、段中、文末等处点明题意,突出了文章中心。结构也做到了完整匀称,主体部分由匀称段落构成,相辅相成,较为合理。语言更富有文采。文中采用了大量的比喻兼排比的语句,形象而富有气势,增强了说服力,颇具抒情色彩。四字短句,节奏感极强。
作文二:《议论文分论点的分解》4500字
议论文如何设置分论
点
【学习目标】
1、熟悉分解中心论点的基本要求。
2、探讨分解中心论点的角度与方法
3、赏析范文,开阔视野,积累素材。
【学习重点】探讨分解中心论点的角度与方法。
【学习难点】分解中心论点的思维品质与能力。
【知识链接】
一、分论点的定义及作用
论证某一方面观点,某一事理,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层次展开,这每一层、每一面,就是一个分论点。分论点是对中心论点的展开与说明,是中心论点的具体化。分论点是在中心论点的制约下提炼出来的,是为中心论点服务的。因
此,提炼分论点的前提是确立中心论点,并用一个句子的形式表达出来。论点是议论文的灵魂,而分论点则是支撑起这个灵魂的骨架。精心、合理设置议论文的分论点,是议论文取胜的有效途径,不仅能够清晰地体现出
议论的结构层次,使人一目了然;更能展示 写作者缜密的思维,使分析说理透彻全面。
二、设置分论点的三个要求
(一)一般说来,分论点的设置可采取以下四种方式:
1.把分论点作为总起句放在段首;
2.把分论点作为总领句独立成段;
3.把分论点作为总结句独立成段;
4.把分论点作为小标题独立成行。
(二)设置分论点要注意以下三点:
1.分论点的设置要科学,概念之间不能有包含或交叉关系,即分而有理,扣得住;
2.分论点的数量以三到四个为宜,即分而有度,分得开;
3.文章的结构如同人的骨架,对文章的内容起支撑作用,其本身应具有审美作用。
因此分论点的字数应大致相同,文章结构匀称,以显示出匀称美,即分而有美,排得顺。
三、分解论点的角度与方法
1.并列式横向分解
(1)追问类属法一一即从“是什么”的角
度展开
追问类属法,就是判断由话题转化而来的中心论点的内涵或外延,对中心论点进行价值性判断,揭示这个中心命题的基本属性,类似于下定义。这
种方法一般适用适用名词性的中心论点。 分论点的表述最好警句化,富含一种哲理。
例1:话题“宽容”。
分论点一:宽容是一种博大的胸怀;
分论点二:宽容是一种高远的境界;
分论点三:宽容是一种化敌为友的智慧。
例2:中心论点:学会低头。
分论点一:学会低头是一种谦逊的为人品格;
分论点二:学会低头是一种踏实的人生态度;
分论点三:学会低头更是人类的一种智慧。
(2)追问原因法——即从“为什么”的角度展开
追问原因法,就是把中心论点作为结论去追溯这个结论产生的原因,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从而形成分论点。 这里的“因”是指分论点,“果”是指中心论点。在确立了中心论点(果)后,再来分析达成这个结果的原
因。如要论证“青年时代是黄金时代”,可以先提问一下,为什么说青年时代是黄金时代呢?可以列出下面几个分论点:①青年时代是体力充沛,精力旺盛的时代;②青年时代是积累知识,增长才干的时代;③青年时代是建功立业的时代。这三个
分论点分别从三个不同角度证明了中心论点。再如要论证“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可以先提问一下,为什么说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可以列出下面几个分论点:①世界千变万化,事物是复杂的,因此答案是丰富多彩的;②人们看问题的方
法、角度不同,因此答案是丰富多彩的;③评判事物的标准不同,因此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3)追问办法法——即从“怎么办”的角度展开
追问办法法,就是把中心论点当作一个问题或一种任务,然后追问解决问题或完成任
务的方法,从“怎么办”的角度,以中心论点作为结果,提炼满足这一结果的“条件”“措施”“途径”来设立分论点。这里的中心论点是指结果,而分论点是指满足结果的“条件”“措施”“途径”。
例1:谈意气。中心论点:人要有意气,就要坚韧不屈、勇敢不惧、自信乐观。 分论点一:人要有意气,就要坚韧不屈,不畏风霜冷雨。 分论点二:人要有意气,就要勇敢不惧,不怕牺牲挫折。
分论点三:人要有意气,就要自信乐观,笑对人生坎坷。
例2:学会欣赏别人。中心论点:学会欣赏别人需要多方面的努力。
分论点一:学会欣赏别人,要求自己要有胸怀坦荡、虚怀若谷的作风。
分论点二:学会欣赏别人,就是要努力发掘别人身上的闪光点,不求全责备。
分论点三:学会欣赏别人,就是要互帮互学,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4)追问结果法——即从“会怎样”的角度展开
追问结果法,就是把话题(标题)确定的中心论点确定为一个带有行动性命题,去推想这一行为会导致一个怎样的结果,会有什么样的意义或影响。 例1:放飞心灵。 ①放飞心灵,可以成就大业;
②放飞心灵,可以潇洒人生;
③放飞心灵,可以重燃希望。
(5)追问对象法——即从“关涉谁”的角度展开
追问对象法,就是先将由话题(标题)确定的中心论点转化成
一种行为、思想或品质,再看这种行为、思想或品质可涉及到的人、事、物,然后把相关的人或事作为主语补出来或具体列举出来,即成为分论点。 例1:珍惜拥有。 珍惜拥有的亲情; 珍惜拥有的友情;
珍惜拥有的爱情。 例2:脸。中心论点:三国戏是一部脸戏。 分论点一:三国戏是一部关于“奸绝”曹操的“脸”戏。
分论点二:三国戏是一部关于“智绝”孔明的“脸”戏。
分论点三:三国戏是一部关于“忠绝”关羽的“脸”戏。
2.层进式纵向分解 递进思维是认识事物或事理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低到高、由小到大、由轻到重,层层递进、逐步深入的一种思维方法。一般依据“是什么——为什
么——怎么办”的提问思路来提炼分论点。 例1:“严于解剖自己”这个中心论点就可以分解为:
1.要不断进步,必须无情地“解剖我自己”。
2.论述如何才能“解剖”好自己。 ①对自己要有自
知之明。(这是“解剖”好自己的前提。不了解“病”在哪里,就无从下刀。)
②光有自知之明还不够,还要勇于自我批评。(这是解剖好自己的途径。不开刀,就无从去“病”。) ③自我批评的勇气来源于对真理的追
求和崇高的信念。(这是解剖好自己的关键。不掌握开刀的规律,刀就开不好,也就难以真正去“病”。) 例2:“没有规矩,难成方圆”这个中心论点,就可以分解成: ①没有规矩,个人不能成才;
②没有规矩,集体不能稳定;
③没有规矩,国家不能发展。
3.对照式双向分解:即将两种不同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情况加以对照比较,从而从正反两个方面提炼分论点。
比较分析法。这是将中心论点展开为分论点常用的比较简易的一种方法。如“常立志与立常志”,这篇文章的中心是提倡树立远大志向,而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在论述时,可以把“常立志”和“立常志”这两种做法进行比较,分
析它们各自的特征和不同的结果,通过比较阐明只有树立远大的理想,并且为之奋斗才能有所建树。
再如要证明“实践出真知”,我们可以从正反两个方面立论: a、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认识事物,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
b、不参与实践,不从实际出发,闭门造车,就不能寻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这样正反对照,就可以进一步明确“实践出真知”的观点。
辩证分析法。一分为二地分析,如要论证“成才的关键不在于逆境”,便应该一分为
二地分析:a、逆境可以造就人才,古今中外有许多事实证明了这一点;b、并非所有的逆境都可以造就人才。这两个论点看似矛盾,但都统一在“逆境能否出人才”的总论点之下。
再如要论证“知耻应后勇”,便应该一分为二地分析:
a、知耻而后勇,化耻辱为上进的动
力,终有成功的一天。
b、知耻而不后勇,必定自甘堕落,遗恨千古。
一、课前赏析。
下面两篇范文分论点是从什么角度和使用什么方法设置的? 范文1:独自面对
虽然你现在还只是一株稚嫩的幼苗,但是只要你敢于独自面对狂风暴雨,终会成为参天大树;虽然你现在只是涓涓细流,但是只要
你敢于独自面对千难万险,终会拥抱大海;虽然你现在只是一只雏鹰,但是只要你敢于独自面对悬崖峭壁,终会占有蓝天。人生道路上有平坦大道,也有荆棘小道,有一些别人可以帮助我们共渡难关,而有一些我们则要独自面对。(中心论点)
独自面对是一种一往直前的勇气。你海棠般娇羞的容颜,你菊花般孤高的傲世风骨,你柳絮般飘飞的沉思,你桃花般红消香断的泪痕,都在这广漠中消隐。王昭君为了汉朝和匈奴的修好,甘愿牺牲自己,远嫁千里,独自面对那黄沙弥漫的大
漠,独自面对那陌生的民族。大漠的沙石曾聆听过她对国家不舍的琴音;塞北的寒风曾见证过她对民族和谐的期盼。正是因为你敢于独自面对一切,你的名字才能够被载入史册,才能给人们留下永恒的记忆。
独自面对是一种矢志不渝的意志。在漫漫黄沙的大漠中,有一位披着一件白羊裘,手拿旄节,赶着一群羊的牧羊人在向南翘首,眼中蕴含着无限的悲哀,又好像燃着一缕希望。他就是苏武,他时刻铭记着令他魂萦梦绕的祖国,时刻铭记着对大汉
忠贞不渝的信念,独自面对匈奴的威逼利诱,独自面对这荒凉的大漠,凭借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还是“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念念不忘自己是汉朝的使者。正是因为他敢于独自面对一切,大汉的丹青上才书
写下了民族不屈的坚贞气节。
独自面对是一种百折不挠的坚强。在冰冷的寒夜,有一位史学家在伏案疾书。他为了心中的理想,独自面对残酷的刑罚,独自面对众人的嘲笑,忍受着世人的嘲讽和内心的痛苦,太史公凭着自己的
奇崛神笔,以刚毅之心正直之气来书写历史,书写两千年的沧海桑田。正是因为他敢于独自面对,才使他不屈的精神沉淀在历史的长河中,彪炳史册。 生活是一部史书,只有敢于独自面对,才能品味其中的丰富内涵;生活是一首乐曲,
只有敢于独自面对,才能谱写出优美的旋律;生活是一幅画,只有敢于独自面对,才能为它着上七彩颜色,绘出多彩人生。我们要敢于独自面对人生中的失败和挫折,不断追求新的挑战,才能达到生命中的巅峰。
范文2:独自面对
人在成长的旅途中,经历风风雨雨后,追求未必实现,喜悦中会夹杂着伤痛,欢笑中逃脱不了悲伤。在爱与被爱,恨与被恨的疆界里,找不到确切的理由;在得到与失去的国度里,划不清界限:成
长的岁月使我们懂得失败后要学会独自面对。(中心论点) 苏轼独自面对“江上清风,山间明月”。 苏东坡这个有着锦绣前程和盖世才华的豪客,只因黄州诗案而开始落魄,漂流四方,辗转难安。面对月夜下的赤壁,他心灰意懒,
做着他那个神鹤翩跹而舞的梦。如江水般深沉、悠远的失意紧紧的困扰着他,当他看到“江山之清风,山间之明月”,刹那间,那撕心裂肺的阵痛穿越漆黑的荆棘林,他心中所有的郁闷,缠绕的苦痛随风而散。苏轼独自面对挫折、苦痛在山水间
找到了自己内心的一片宁静。怀想苏轼,让我懂得了在困境中仍应保持奋勇向前的心。 项羽独自面对乌江 项羽一个百战百胜、豪气冲天的大英雄。只因鸿门宴上放走刘邦而终遭刘邦的追杀。面对滔滔江水,这一刻项羽无比失意,无
颜见江东父老,“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多么悲壮。拔剑自刎的那一刹,他的人生就定格在那一瞬间。失意、苦闷项羽独自面对,完成了他人生最后悲壮而华美的篇章。怀想项羽,让我懂得了在危亡中
仍保持不屈的英雄气概。
陶渊明独自面对南山。
陶渊明这个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隐士,只因看透了官场的污秽与险恶而归隐山野,在南山之下,高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生清贫,却
仍乐观、豁达;好读书,不求甚解,人生自由自在、无拘无束。陶渊明独自面对人生困惑,走进了自己悠然自得的理想人生境界。怀想陶渊明,让我懂得了失落之后仍要保持乐观向上的心。
时间不可以倒流,也没有那么多假
作文三:《议论文的分论点》500字
㈠运用过渡词语引出分论点。例如:
1.用序数词或表示顺序的词语把头提出分论点。如用“第一”、“第二”……或者“首先”、“其次”、“再次”、“最后”……引出分论点。
2.运用关联词引出分论点。
㈡运用相同(相近)的句式、反复句、对偶句或排比句提出分论点
1.用同一个句式或者兼用某些反复句编写分论点。
⑴每段开头,或者结尾另起一段,用“……是……”的句式引出分论点。
⑵每段开头用“要……就要……”的句式引出分论点。
2.每段开头反复重申论题或中心论点,再提出分论点。
议论文或议论性散文的标题常常就是中心论点或者论题,因此这种写法往往是每段开头反复出现标题,而后再提出分论点。
3.运用结构大致相同的句子编写一组分论点。
用这种方法编写分论点,每个分论点的句子可以长短不一;或者分论点的句子大结构相同,小结构不尽相同;或者分论点的开头部分结构相同,后面部分结构不同。这样写就降低了写作的难度。要把分论点放在引人注意的地方,例如段落开头或者段落结束后另起一段,这样才能让人从句子结构相同的部分感受到分论点之间的相互照应。
4.运用对偶句提出两个分论点。
5.运用排比句编写三个分论点。
㈢运用比喻句引出分论点。
作文四:《议论文分论点的提炼》3000字
议论文分论点的提炼
一、导入:
二、下面是某个同学的作文《疑》的思路结构,请分析其优点与不足:
一段:提出中心论点:
这个万花筒似的世界就是个谜, 生活在这样的世界中, 我们要怀有一种疑的 精神。
二至七段:提出分论点:
① 疑,使我们这个世界越来越先
② 疑,使我们感悟更多
③ 疑,带给我们财富
④ 疑,使我们变得自私自利
⑤ 疑,使我们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
⑥ 疑,是与生俱来的
八段:作结:
我们要怀着疑的精神,不断探索,创造更美好的世界。
分析:优点:
不足:
—→分论点的要求:
三、提炼分论点的方法:
请分别分析下列分论点是从什么角度提出的:
1.中心论点:勇敢是一个人高尚的品质:
分论点:(1)勇敢是富贵不能淫的品质。
(2)勇敢是贫贱不能移的人格。
(3)勇敢是威武不能屈的气节。
2.中心论点: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分论点:(1) 世界千变万化, 事物是复杂的, 因此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2) 人们看问题的方法、 角度不同, 因此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3)评判事物的标准不同,因此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3.中心论点:人要有意气。
分论点:(1)人要有意气,就要坚韧不屈,不畏风霜冷雨。
(2)人要有意气,就要勇敢不惧,不怕牺牲挫折。
(3)人要有意气,就要自信乐观,笑对人生坎坷。
4.中心论点:我们要珍惜拥有
分论点:①珍惜拥有,才能感受快乐。
②珍惜拥有,才能把握幸福。
③珍惜拥有,人生才能多姿多彩。
5.中心论点:珍惜拥有:
分论点:(1)珍惜拥有的亲情。
(2)珍惜拥有的友情。
(3)珍惜拥有的爱情。
6.中心论点:每个人都是站在各种困难面前。
分论点:①站在困难面前, 要承认困难, 因为困难无处不在, 无时不有; ②站在困难面前, 要不怕困难, 因为困难像弹簧, 你强它就弱; ③站在困难面前,要分析研究困难,千方百计地战胜困难。
7.中心论点:父母给子女适度的爱
分论点:(1)父母给子女一份爱,才能使孩子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2)爱子不当以至溺爱,不但不会使孩子茁壮成长,反而会 阻碍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
四、练习:请给下列每个论点提炼三个分论点:
1.学会宽容
2.学会欣赏别人
3.贫困也是一笔财富
4.如何估价自己
〖范文一〗
奔跑人生(湖南)
人生是一场漫漫旅途。 有时我们只是静静地坐着, 看乡间夕阳, 有时我们慢 慢地走着, 享自在风光。 而当远处的地平线 —— 那心中永恒的渴望在召呼我们时, 那便是我们奔跑的时候了。 奔跑人生,共同体验人生百味。
奔跑人生,我们体验一种艰辛 。 真实的长跑需要身体的良好状态, 而人生的 长跑则需要心灵的坚韧不屈。 毕竟, 人生的跑道不会是铺满玫瑰的花径, 而是充 满艰 (难险) 阻的沙土之道。 我们要忍受脚板的疼痛, 呼吸的困难, 外界的纷扰, 还有心灵里, 那隐隐约约的放弃之念。 太多的艰辛, 让无数人失去了心中的渴望 和方向, 人生变成了安适的散步。 而那些坚韧不屈的灵魂, 则继续在生命旅途奔 跑着。
奔跑人生, 我们体验一种畅快 。 当远处的地平线最终屈服于你我不懈的步伐 时, 当遥远的彼岸最终踩在你我的脚下时, 我们体验到的, 是一种发自心灵深处 的最透彻的满足。 不要太多的言语, 不要在意彼岸的伟大抑或平凡, 只要静静去 享受, 这惟一属于自己的奔跑人生。 而即使我们最终到不了自己的理想之境, 别 着急,终究会有一个人,顺着走过的路,奔向远方。
奔跑人生,我们体验一种满足 。 经历过最初似乎无止境的艰辛, 我们挺了过 来, 身体已经适应了奔跑的感受, 心灵不再有激烈的困惑 —— 远方的目的地一点 点在接近, 而人也有了一种属于奔跑的快感, 这是体验人生点滴过程的快感。 不 再理会外界的纷扰, 我们只专注于自己的每一点进步, 每一刻成长, 轻盈的风成 了我们最好的伴侣。想想古往今来那些伟大的奔跑者吧:司马迁、李白、凡高、 尼来、 格瓦拉 …… 外界的一切早已不能羁绊他们的脚步, 他们沉浸在内心的美妙 体验,在人生旅途中划出了一条美丽的轨迹。
当我们经历了这漫长的奔跑人生, 无论艰辛、 畅快、满足, 都已幻化成心中 最美好的记忆。而奔跑,便是人生最美丽的主题。系紧你的鞋带,不要犹豫,让 我们一起奔跑,去体验这多彩的人生 !
〖 范文解读〗
这是一篇高考满分作文。全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开头段为第一部分, 作者提出了 “奔跑人生, 共同体验人生百味” 这个总论点。 这个总论点有两个特 征:⑴紧扣话题和题目。 ⑵这个总论点略有点宽泛, 为下面设置分论点留有余地。 第二至第四自然段为第二部分, 在这一部分, 作者列出了三个分论点, 这三个分 论点之间是并列关系。 为了醒目, 作者特意将它们单独成句, 置于句首, 这些都 是作者的匠心所在。 最后一段是对全文的总结。 文章的结构严谨, 思路清晰, 让 读者一目了然。
〖范文二〗
网络阅读,想说爱你不容易
走低,我国国民的图书阅读率!增长,我国国民的网络阅读率!
这是一个现实, 而且是非常现实的问题! 强烈的阅读反差, 反映了什么问题? 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方式的阅读, 是传统阅读, 还是网络阅读?国民们会异口同声 地回答 “ 传统阅读 ” 或 “ 网络阅读 ” 吗?不会, 绝对不会。 我认为, 不管是哪种阅读, 都有其存在的理由, 但对于新生事物 —— 网络阅读, 我感觉 —— 网络阅读,想说 爱你不容易。
传统阅读的优势仍在。 这是一个事实。 针对我国国民读书率持续走低的现象, 记得一位教授曾经说过, 在他看来, 传统阅读更利于人们的抽象思维, 而且虽然 现在有的图书比较娱乐化, 但那绝不是图书的本质, 图书的本质还是要体现出内 容的深刻和文化积累。而这一点,对于提高国民素质是非常重要的方面。由此, 我认为, 传统阅读包含一种极具创造性的想象力, 是网络阅读所不及的。 如果传 统阅读消亡, 人类的很多想象力也会消失。 现在, 我们上课, 大多老师都喜欢用 课件, 课件画面的精彩、 直观, 的确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 但这种享受如昙花 一现, 当我们走进文本, 重新阅读教材文章时, 脑子里竟是那一张张让人眼花缭 乱的画面,文字失去了魅力,文学失去了根基。对比中,传统阅读,魅力犹在! 网络阅读的缺陷已经显现。 传统阅读的内容是有文字的书籍, 网络阅读的内 容是有文字的网页。 它们的阅读的内容虽然都有文字的载体, 但是在阅读取舍上 有着一定的差别。 虽然我们不能保证传统阅读的内容都是精华, 但网络精华内容 要比传统阅读少得多。 现在, 网络出版业相当发达, 冲击人们的阅读方向, 网络 是一把双刃剑, 在自己发展的同时, 也造成了大量的 “ 黑色污染 ” 、 “ 黄色污染 ” 、 “ 灰 色污染 ” ,使一些人沉迷于虚幻的网络世界里不能自拔。现今,大量事实已经证 明, 要正视网络的存在, 尤其是网络阅读的存在, 应该客观全面地看待网络阅读 的兴起, 要在网络阅读和传统阅读之间正确取舍, 使之达到一种共生共荣的局面。 可见,网络阅读还需要走一段路程。网络阅读,想说爱你真的不容易!
〖范文解读〗
这是篇高考话题作文的满分作文。 文章的题目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 文章的 第一段是作者根据材料总结出的特点, 言简意赅, 又紧扣材料。 第二段作者提出 了自己的观点, 放在段尾并加破折号, 引人注目。 第三段和第四段从段首的第一 句话就可以看出, 这两段是对照关系。 通过对比, 更易让读者看清传统阅读的优 势和网络阅读的缺陷, 从而让自己的论点更有说服力。 最后一段作者总结全文, 再次强调中心论点。全文对照式结构运用得很成功。
作文五:《议论文分论点的写法》2500字
一、什么是分论点?
1、分论点: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层次展开,论证某一方面观点,某一事理。这每一层、每一面,就是一个分论点。
2、作文分论点“分开”的基本思维角度: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二、内容阐释——是什么
1、阐述中心论点是什么——几个分论点是对中心论点是作者对某一论题思索认识的结果。
2、示例:
(1)以“勇敢”为话题写三个分论点
①勇敢是富贵不能淫的品质;
②勇敢是贫贱不能移的人格;
③勇敢是威武不能屈的气节。
(2)《这山望着那山高新解》阐释内涵
①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永不满足的精神; ②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精益求精的精神; ③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进取开拓的精神; ④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力争上游的精神。
(3)“班门弄斧”
班门弄斧,是一种积极进取的态度;
班门弄斧,是一种开拓创新的精神;
班门弄斧,是一种永不言败的激情。
3、小结:此类形式能显示出作者思维的深刻程度,适合阐释类的议论文,如《谈理想》《说自信》等。基本模式:一般以“话题是什么”,或者“什么是话题”的形式来写分论点。
4、练习:话题“关爱”。
使用“关爱,是??”的句式写三个分论点。
思考提示:1、抽象的精神品质、思想意识等;2、具体的言谈举止、行为方式等。
关爱是一次及时的搀扶。(具体表现)
②关爱是无私的奉献,关爱是倾情的给予,关爱是热心的帮助。(抽象概念)
③关爱是化雨的春风,关爱是暖人的炭火。(比喻)
三、因果阐释——为什么
1、主要回答原因和目的方面的问题。通过用“为什么”来设问达成,在论述过程中,阐明几个并列的理由,证
明应不应这样做。也可把中心论点作为结论去追溯这个结论产生的条件和原因。
2、示例:
(1)分析理由 中心论点:微笑是最美的符号。
①微笑是最美的符号,因为它能化解人们之间的矛盾。 ②微笑是最美的符号,因为它能给人以自信,激发人们前进的斗志。
③微笑是最美的符号,因为它昭示人们拥抱明天的太阳,战胜与自己对抗的一切。
(2)揭示结果——主要回答结果和效能方面的问题(意义、作用、价值、影响),可以简称为“果”。
①人有意气,才能有豁达的胸襟。
②人有意气,才能千古留名。
③人有意气,才能摧不垮,压不到。
话题:“珍惜拥有”
①珍惜拥有,才能感受快乐。
②珍惜拥有,才能把握幸福。
③珍惜拥有,才能有多姿多彩的人生。
3、练习:以“关爱”为话题,用揭示结果的方法立分论点。
提示:抽象的思想认识、观点态度等;具体的可解决哪些实际问题。
关爱使人际融洽;关爱使隔阂消除;关爱使社会和谐;关爱让世界和平。(抽象)
关爱描绘出五彩画卷,关爱迎来融融暖春。
4、小结:
为什么或会怎样——从“原因或能带来怎样的结果”入手。可运用: “??,因为??”;“??,才能??”;“会来好处或危害的连词。
四、做法阐释——怎么办
1、这里的中心论点是指结果,而分论点是指满足结果的“条件”。
2、示例:
(1)“争做跨世纪的接班人”:
①要有报效祖国的决心,
②要有过硬的本领,
③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2)《谈意气》:
①人要有意气,就要坚韧不屈,不畏风霜冷雨。 ②人要有意气,就要勇敢不惧,不怕牺牲挫折。 ③人要有意气,就要自信乐观,笑对人生坎坷。
3、练习:以“关爱”为话题,从探寻方法的角度写三个分论点。
抽象:思想意识、意志品质、道德修养
具体:实际的行动 关爱他人,需要我们有一颗博爱之心。 关爱他人,需要我们从点滴小事做起。 关爱他人,需要我们不计得失名利。
4、小结:
怎么做——探寻方法法。可以使用的句式:
话题(或话题中的关键词语)+就要??,要有??,需要??,
五、正反分论。
1、即将两种不同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情况加以对照比较,从而从正反两个方面提炼分论点。
2、示例
《如何估价自己》:
①正确估价自己,既看到自己的长处,又看到自己的不足,就会不断努力,不断前进;
②过高地估价自己,瞧不起别人,刚愎自用,不思努力,就会停滞不前。
③过低评价自己,盲目崇拜别人,妄自菲薄,悲观绝望,同样会倒退。
3、练习:
“关爱”:人人奉献关爱,社会会成为绿洲。人人吝啬关爱,人间会变成荒漠。
六、角色分解法(具体有哪些?)
1、论证中分论点是对中心论点的展开与说明,是中心论点的具体化,似文章结构中的总分关系。
2、示例:角色分解(范围、职业、性别、地域)。 君子若慎其独,则显其德也。 商人若慎其独,则益于民也。 黎民若慎其独,则享太平也。
3、练习:以“关爱”为话题,用角色分解法写分论点将不同人物(生熟、敌友、文武、仕隐、贫富、穷达、贵贱、智愚、成败、好坏、失意得意、悲观乐观)引入思考范围,讨论其与中心论点的关系 贫贱之人的关爱难能可贵。
患难之交的关爱更见真情。 陌生之人的关爱彰显伟大。
七、分解中心论点时应注意:
1、分论点不宜过多,两三个、三四个即可,他们的内涵要与中心论点有本质的联系,把分论点内容总合起来要能揭示中心论点的基本方面和基本内涵。
2、分论点应从统一分类标准划分,他们之间在内容上不能重复和交叉。
3、分论点之间有时是并列关系,有时是递进关系,其排列应符合一定的逻辑顺序,不可随意放置。
4、分论点最要好以首括句形式放在段首,首句标目,段意明晰;各个分论点的句式如能一致更好,如不能一致更好,不必强求。
5、分论点的语言要精练,一般控制在15字内。
6、分论点的表述要尽量紧扣中心论点的关键字眼,以保证每一段都扣题。
7、几个分论点应尽量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这三个问题,重点解决其中一个问题。
八、分论点的表述注意的问题。
1、扣得住——所列的几个分论点应从同一角度回答同一问题。不能一个从“是什么”的角度,一个从“为什么”的角度,造成逻辑混乱。
2、分得开——分论点之间界限清楚,不互相交叉重叠,没有包容关系。这样能够使作文内容更充实。
3、排得顺——分论点先后顺序要合乎逻辑,合乎情理。例如:人——集体——国家,物——人。
九、总结:分论点拟写的五种方法
1、是什么——内涵阐释法;2、为什么——分析理由法;会怎样——揭示结果法;3、怎么做——探寻方法法;4、对象——角色分解法;5、对比——阐明性质
十、作业:以下面四个话题为例,拟写分论点。
①细节决定成败②要学会欣赏别人 ③感激 ④宽容
作文六:《议论文分论点的设置》1800字
议论文分论点的设置
一、概念分析法 中心论点:“奋斗是理想的阶梯《理想的阶梯》 1、刻苦勤奋,是理想的阶梯; 2、珍惜时间,是理想的阶梯; 3、迎难而上,是理想的阶梯。 《这山望着那山高新解》
?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永不满足的精神; ?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精益求精的精神; ?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进取开拓的精神; ?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力争上游的精神。 如要证明“勇敢”,请列出分论点。 a勇敢是富贵不能淫的品质。 b勇敢是贫贱不能移的人格。 c勇敢是威武不能屈的气节。 二、因果分析法
《勤有三益》中心论点:“为人当勤劳” 1、勤劳,可以有所获,免饥寒也。(创财) 2、勤劳,可以有所劳,延寿考也。(健体) 3、勤劳,可以有所事,远淫邪也。(修身)
《谈意气 》中心论点:人要有意气,有自己的意志和气概,要意气风发。 ?人有意气,才能有豁达的胸襟。
?人有意气,才能千古留名,流芳百世,才能在国家危难
1
之时挺身而出。 ?人有意气,才能摧不垮,压不倒,追求不泯,意志不衰。 如要证明“选择适当的对手 ”,请列出分论点。 1、选择适当的对手有助于自己树立人生的目标。 2、选择适当的对手有助于自己找到学习的榜样。 3、选择适当的对手有助于自己获得巨大的动力。 三、条件分析法 中心论点:雕塑自我
A、雕塑自我要懂得因材制宜。 B、雕塑自我要懂得存精去粕。 中心论点:让我们拥抱生命
A、拥抱生命,我们就必须懂得珍惜生命。 B、拥抱生命,我们就必须懂得挑战生命。 C、拥抱生命,我们就必须懂得乐于奉献生命。 如要证明“学会欣赏别人 ”,请列出分论点。
(1)学会欣赏别人,要求自己要胸怀坦荡、虚怀若谷的作风。 (2)学会欣赏别人,要努力发掘别人身上的闪光点,学习借鉴。 (3)学会欣赏别人,要互帮互学,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四、辩证分析法
如要证明“实践出真知”,我们可以从正反两个方面立论: a、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认识事物,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
b、不参与实践,不从实际出发,闭门造车,就不能寻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
如以“如何估价自己”为题作文,请列出分论点。
?正确估价自己,既看到自己的长处,又看到自己的不足,就会不断努力,不断前进; ?过高地估价自己,瞧不起别
2
人,刚愎自用,不思努力,就会停滞不前。 ?过低地估价自己,不相信自己,妄自菲薄,不敢行动,就会裹足不前。 五、层层推进法
如以《谈风度》为题作文,可借助此法设计分论点:
?风度是一种美德,一种富有教养的臻于完善的气质和风采(是什么);
?有了风度,能受到别人的敬重,人与人之间增进爱心,有利于和睦相处(为什么); ?要有风度,须加强道德情操的修养,摒弃粗俗言行,自觉培养良好的风度(怎么样)。 以“拆除心墙”为话题作文 从“为什么”的角度确立
(总)我始终相信,推倒彼此之间的心墙,你将会看到别样的洞外天。 (分)推倒心墙,我们可以感悟无私的亲情。
推倒心墙,我们可以感知真挚的友情。
推倒心墙,我们可以感彻不变的爱情。 (带来的效果) (总) 人有适当的戒备之心是理所当然的,但对于人与人之间的心墙,我们应该坚决说:“不”~ (分)首先,心墙阻止了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合作。 其次,心墙的存在间接影响了社会风气。 再者,心墙还使人看不到社会光明的一面。(存在的危害) 从“是什么”的角度
(总)家庭成员,师生,朋友之间都会有隔阂,有阻挡的心墙。 (分)子女与父母之间的鸿沟是心墙, 学生
3
与老师之间远远的距离是心墙, 朋友与朋友之间深深的误解是心墙?? 从“怎么办”的角度分论点
拆除心墙,我们应该抛开嫉妒,拥抱宽容 拆除心墙,我们应该抛开自私,拥抱微笑
拆除心墙,我们应该抛开虚伪,拥抱真诚
无形的墙,我们用文明来击垮。 无形的墙,我们用礼貌去瓦解。 无形的墙,我们用宽容来毁灭。
拆除这堵墙,需要放下自私。 拆除心墙,我们要懂得换位思考。 拆除心墙,我们要有责任心。
机智的交谈也是拆除心墙的一个好方法
百度搜索“就爱阅读”,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92to.,您的在线图书馆!
4
作文七:《议论文分论点的写法》4400字
议论文分论点写法
一、名家揭秘
高考作文必须有光辉 :没有太阳,应该有个月亮;没有月亮,总得 有个星星;没有星星,总得有个萤火虫吧!如果连个萤火虫都没有, 那就只能在基础等级徘徊了。
—— 资深高考专家何永康教授
二、什么是分论点???
分论点:论证某一观点,某一事理时,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 不同层次展开,这每一角度、每一层、每一面,就是一个分论点。 三、作文分论点的基本思维角度:
是什么 为什么 怎么做
四、分论点拟写的五种方法
类 —— 是什么 内涵阐释法
因 —— 为什么 分析理由法
法 —— 怎么做 探寻方法
谁 —— 对象 角色分解法
果 —— 会怎样 揭示结果法
五、具体分析
(一)类——是什么(内涵阐释法)
几个分论点是对中心论点的属性和思想意义的揭示与阐发,是作 者对某一论题思索认识的结果。
以 “ 勇敢 ” 为话题写三个分论点
勇敢是富贵不能淫的品质 .
勇敢是贫贱不能移的人格 .
勇敢是威武不能屈的气节 .
《这山望着那山高新解》
①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永不满足的精神;
②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精益求精的精神;
③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进取开拓的精神;
④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力争上游的精神。
《班门弄斧》
班门弄斧,是一种积极进取的态度;
班门弄斧,是一种开拓创新的精神;
班门弄斧,是一种永不言败的激情。
《坚 守 良 知》
使用 “ 良知是 …… , 只有坚守良知才能 ……” 的句式写三个分论点。 良知是法律的底线,只有坚守良知才能在诱惑面前保持清醒。 良知是道德的最低标准 ,只有坚守良知才能经得起良心的拷 问 。
良知是行为与理智的捍卫者,只有坚守良知才能成就人生的高 尚。
坚守良知,就是坚守自己的一份理想。
(陈晓兰冒着生命危险揭露医药行业潜规则,她代表了这个社会 核心价值的方向。 )
坚守良知,就是坚守心中的正义,不向恶势力低头。 (中国人战争受害者索赔要求,日本律师团团长尾山宏 ) 坚守良知,就是敢于承担过错,减轻良心上的重负 。 (1970年 12月 7日,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在波兰首都华沙,于 众目睽睽之下,扑通一声下跪,全世界为之大哗。 )
《英雄》
1. 英雄 , 是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在道义式微时铁肩担当的侠者与 义者。
2. 英雄 , 是在重压之下挺直腰杆在狂风暴雨中执着前行的强者与 勇者。
3. 英雄 , 是在社会动荡时上下求索在功成名就后保持自我的知者 与智者。
4. 英雄 , 是在身处江湖时传播仁爱在身居庙堂时坚守清廉的仁者 与廉者。
(二) 、因 —— 为什么
主要回答原因和目的方面的问题。通过用 “ 为什么 ” 来设问达成, 在论述过程中, 阐明几个并列的理由, 证明应不应这样做。 也可把中 心论点作为结论去追溯这个结论产生的条件和原因。
1. 因为英雄 , 泛黄的史册闪烁着永恒的光芒 .
2. 因为英雄 , 危亡的民族焕发出蓬勃的生机 .
3. 因为英雄 , 式微的道义迎来了新生的黎明 .
(三)法——怎么做。探究做法
《爱 , 用心来传递》
. 请露出笑容 , 把心澄静清澈 , 用真诚传递爱的心志 .
2. 请道一声礼让 , 把心放宽飞翔 , 用宽容传递爱的感情 .
3. 请伸出双手 , 把心焙烘加热 , 用帮助传递爱的信号 .
《 “ 别让生命等待 ” 》
分秒必争,珍惜时间,别让生命等待 ;
走出迷途,突破困境,别让生命等待 ;
积极上进,努力进取,别让生命等待。
(四) . 果——揭示结果 (怎么样 )
从 “ 能带来怎样的结果 ” 入手 , 主要回答结果和效能方面的问题 (意 义、作用、价值、影响) ,可以简称为 “ 果 ” 。
可运用:…… , 才能 …… 会使 …… , 能够 …… , 可以 …… 等等表示能带来好处或危害的连词。
《把微笑作为名片》
把微笑作为名片,你的心情会格外舒畅。
把微笑作为名片,别人的心情会充满阳光。
把微笑作为每个人的名片,世界也会因之和谐。
(五)谁——角色分解法
以 “ 放飞心灵 ” 为题,拟分论点。
李白放飞心灵,在青崖间且歌且行。
陶渊明放飞心灵,在南山下悠然自得。
莱特兄弟放飞心灵,载着梦想翱翔于蓝空。
以 “ 赏识 ” 为话题,用角色分解法写分论点
赏识超出你的人,因为他提高你的目标。
赏识反对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你的智慧。
赏识绊倒你的人,因为他强化你的
六、分解中心论点时应注意:
1、分论点不宜过多,两三个、三四个即可,他们的内涵要与中 心论点有本质的联系, 把分论点内容总合起来要能揭示中心论点的基 本方面和基本内涵。
2、分论点应从统一分类标准划分,他们之间在内容上不能重复 和交叉。
3、分论点之间有时是并列关系,有时是递进关系,其排列应符 合一定的逻辑顺序,不可随意放置。
4、分论点最要好以首括句形式放在段首,首句标目,段意明晰; 各个分论点的句式如能一致更好,如不能一致,不必强求。
5、分论点的语言要精练,一般控制在 15字内。
6、分论点的表述要尽量紧扣中心论点的关键字眼,以保证每一 段都扣题。
7、几个分论点应尽量围绕“是什么” “为什么” “怎么样”这三 个问题,重点解决其中一个问题。
七、分论点的表述注意的问题:
要求:扣得住、分得开、排得顺。
1、扣得住 —— 所列的几个分论点应从同一角度回答同一问题。 不能一个从 “ 类 ” 的角度,一个从 “ 因 ” 的角度,造成逻辑混乱。 2、分得开 —— 分论点之间界限清楚,不互相交叉重叠,没有包 容关系。这样能够使作文内容更充实。
3、排得顺 —— 分论点先后顺序要合乎逻辑,合乎情理。例如:人 —— 集体 —— 国家,物 —— 人。
八、深 化 讲 解
(一)并列式是面(横向)展开,用的是横向思维,其分论点与 分论点之间没有严格的顺序;
即在 “ 类、因、果、法、谁 ” 五个角度中任选其中一个角度写分论 点。
例、播种希望才能有耐心;
播种希望才能坚忍;
播种希望才能有自信
(二)层进式的基本思维角度:是什么 为什么 怎么做
《我们应该珍惜时间》
① 珍惜时间是珍惜生命的表现。 (是什么)
② 珍惜时间是学有所成的保证。 (为什么)
③ 珍惜时间应落实到行动中去。 (怎么做)
《勿以善小而不为》
中心论点:乐为 “ 小善 ”
分论点:
⑴乐为 “ 小善 ” ,体现心灵美; (个人)
⑵乐为 “ 小善 ” ,能使集体团结、友爱、和睦、互助; (集体) ⑶乐为 “ 小善 ” ,有利于整个社会风气的好转; (社会)
从个人到集体到社会,层层递进,纵向深入。 —— 层进式 三个分论点都是从 “ 乐为小善 ” 的好处, 即从 “ 为什么 ” 的角度分析。 —— 并列式
(三) (综合式
《我们应该养成良好的习惯》 (为什么)
良好的习惯让你终身受益 (正)
恶习将对你遗害无穷 (反)
良好的习惯应从小培养 (怎么做 )
克服恶习要有坚强的意志
九、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 任何看似愚蠢的东西,它一定也有值得喝彩的地方。 ” —— 克雷尔特 意大利著名的雕刻家兼画家米开朗其罗曾完成了一件旷世杰 作 “ 大卫像 ” 。但是据说雕刻大卫像所用的这块大理石,曾被多位雕刻 家批评得一无是处, 有些人认为这块大理石采凿得不好, 有些人嫌它 的纹路不够美, 用它绝对雕不出好的艺术品, 总之它被批评为一块不 受人赏识的普通石头。
但是,当米开朗其罗以独特的眼光,和这块人人都认为无用 的大理石相遇后 , 它就成为举世瞩目的 “ 大卫像 ” 了。
周围一些不起眼的人、事、物,或许都隐藏着不同凡响的智 慧。让我们成为别人的米开朗其罗,使一些平凡的事物,因我而截然 不同。
赏识是什么:赏识是认识到别人的才能或作品的价值予以重 视或赞扬。请以 “ 学会赏识 ” 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议论文, 题目自拟。
角色分解法
赏识超出你的人,因为他提高你的目标。
赏识反对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你的智慧。
赏识绊倒你的人,因为他强化你的双腿。
原因探究法
赏识,显示的是一种不落俗套的睿智;
赏识,昭示的是一种恢宏博大的气概;
赏识,成就的是一种万古流芳的英名。
探寻方法:
赏识,需要一双能发现不凡的慧眼;
赏识,需要一种虚怀若谷的胸襟;
赏识,需要一颗真挚诚恳的心。
揭示结果
赏识带来 “ 发现 ” ,
赏识带来 “ 超越 ” ,
赏识带来 “ 成功 ” ,
赏识带来 “ 和谐 ” 。
担当
江苏省阜宁中学 梁明成
滚滚红尘,物欲横流,有些人善良的天性在尔虞我诈中正 逐渐被消解,他们少了一份担当,却多了几分心机,这才有了 “ 三鹿 ” 等诸多事件的频发。提高全社会的担当意识,已刻不容缓。
担当是一个人品德的体现。一个人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品 德,他才会有责任感;有了责任感,他才会自觉地承担起自己应尽的 那份责任。 巾帼英雄花木兰的良好品德体现在何处呢?首先, 她有忠 心。 “ 可汗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 ” , 边关战事十万火急, 身为柔然子民, 木兰责无旁贷地承担起了保家卫国的历史责任。 其次, 她有孝心。 “ 阿 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 ,身为子女,木兰出于对年迈父亲的关心和 疼护,毅然决然地 “ 从此替爷征 ” 。自古忠孝难以两全,但木兰以她强
烈的忠心和孝心,为国抗敌,替父从军,实现了 “ 忠 ” 和 “ 孝 ” 的双赢。 为此,我们要学会担当,就必须先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
担当是一个人勇气的体现。有时候,担当就意味着付出,而付出 是需要勇气的。担当,说到的人很多,但能够做到的又有几人呢?说 到而做不到,大多就是因为缺少那份担当的勇气。花木兰替父从军, 这需要何等的勇气!一则有从军之苦。在奔赴战地途中,再也 “ 不闻 爷娘唤女声 ” , “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 , “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 ;在 沙场之上, “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 ,作战环境极其凶险。二则有 性命之忧。于国而言,女扮男装,一旦暴露,则是欺君之罪,定被处 斩无疑;于敌而言,驰骋沙场,出入枪林, “ 古来征战几人回 ” ,战死 的概率极高。 但巾帼不让须眉, 身为女儿身的木兰以一往无前的勇气, 出身入死十二载,不仅说到了 “ 担当 ” ,而且做到了 “ 担当 ” 。一位英姿 飒爽的女英豪从此载入史册。 担当有时会让人失去很多, 那时考验你 勇气的时候就到了。
担当更是一个人能力的体现。一个人如果没有过硬的能力, 那么他即使 “ 想 ” 担当, “ 敢 ” 担当,也担当不起那份责任。那么,花木 兰有没有能力来担当替父从军的重任呢?事实是最好的明证。 其一是 身份始终未露, “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 。其二是九死一生而 归,虽然 “ 将军百战死 ” ,但木兰却 “ 壮士十年归 ” 。其三是立下赫赫战 功, “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 。木兰凭借着自己过硬的能力,不仅 担当起了替父从军的重任,而且担当得十分出色。担当并不是逞能, 担当是要以能力作为底气的。 因此我们要担当, 就必须增强自身的实 力。
作文八:《议论文分论点的提炼》3400字
议论文分论点的提炼
一、概述:高考应试作文的文体一般有记叙文或者议论文两大类,而在短暂的时间要求快速构思成文,议论文就成了更佳的选择。
议论文要想得高分:
1、中心论点要新颖准确,但这往往受到命题或者材料的限制;
2、要有适当的分论点,使文章能够做到纲目清楚,让阅卷人一目了然。
二、拟分论点的要求:
1、分论点是与中心论点相对而言的,它从属于中心论点,为论证中心论点服务。
2、一篇文章围绕中心论点,一般要分解出至少两个分论点,最好是三到四个。
3、分论点的语言要精练,一般控制在20字之内。
4、分论点的句子结构要一致,使中间几段构成排比段。正文每段开头用同样句式
的话,让人一目了然。即使不能用相同句式,也可用首先、其次、再次等。
5、分论点的表述要尽量紧扣中心论点的关键字眼,以保证每一段都扣题。
三、议论文分论点的提炼方法
1.横向并列式分解(并列式结构)
2.纵向递进式分解(递进式结构)
3.对比式分解(对照式结构)
1、横向并列式分解:①阐内涵(是什么)②追原因(为什么)
③寻措施(怎么办)④推结果(会怎样)
①阐内涵(是什么)
对中心论点或论题的属性、思想意义、内容等进行揭示与阐发,是对某一论题思索认识的结果。
例如《这山望着那山高》新解
A 、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永不满足的精神。
B 、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精益求精的精神。
C 、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不断进取的精神。
以《宽容》为题拟写分论点
A 、宽容是一颗体谅别人的心。
B 、宽容是一份温暖别人的情。
C 、宽容是一种完善修养的境界。
A 、宽容是冬日里的阳光,有温暖人心的力量。
B 、宽容是迷雾中的灯塔,有指引方向的功效。
C 、宽容是深山里的甘泉,有洗净灵魂的奇效。
②追原因(为什么):把标题或中心论点作为结论去追溯其产生的条件和原因,对标题或中心论点问一个“为什么”。因为事物是复杂的,故而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抓住了其中几个主要原因,也就形成了几个分论点。
可套用这种模式:“因为……,所以+标题或中心论点。
如《不要轻易说不》一文,标题仍是文章的中心论点。全文要分析的问题就是“为什么不要轻易说不”,对其原因作分析,还是可以形成三个分论点:(并列式结构)
A .面对挑战,轻易说不会丧失机遇;
B .面对困难,轻易说不会丧失自信;
C .面对求助,轻易说不会丧失真情。
再如《有志者事不一定能成》一文,标题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全文要分析的问题就是“有志者事为什么不一定能成”,对其原因作分析,可以形成三个分论点:(并列式结构)
A .有志还需要认清方向才能成功;
B .有志还需要讲究方法才能成功;
C .有志还需要具备条件才能成功。
③寻措施(怎么办)集中笔墨解决论证中的“怎么办”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和途径。可用格式:关键词+需要……
如:要求以“学会赏识”为题写一篇文章。
A .赏识,需要一双能发现不凡的慧眼;
B 、赏识,需要一种虚怀若谷的胸襟;
C 、赏识,需要一颗真挚诚恳的心。
④推结果
以标题或中心论点为前提,去推想在这个前提下会产生怎样的意义、作用、价值和影响。也就是说有了这个标题或中心论点会怎么样。
如《做好生活中的减法》
这篇文章,“生活中的减法”即是要减去生活中多余的东西,“做好”即是要注意减去什么,有何意义。由此即可形成分论点:(并列式结构)
A .减去名利,心胸纯净;
B .减去旁骛,目标专一;
C .减去重负,人生轻快。
2、递进式分论点提炼:
①按意义上由浅入深、事理上由简单到复杂、影响上由小到大等顺序对论点进行分析。
文题:面对压力。(层进式结构)
A .要承认压力,压力时时有,;
B .要不怕压力,压力促坚强;
C .要转化压力,压力变动力。
②从三个层次对论点设问:什么是——为什么——怎么样。“为什么”或“怎么
样”还有再分解的余地。
2008年江苏省高考作文题:好奇心。(层进式结构)
A. 好奇心是人们对自己所不了解的事情觉得新奇而感兴趣的心理。(是什么)
B. 为什么生活中需要好奇心?(为什么)
B1怀有好奇心是人类固有的天性;
B2满足好奇心是人们追求的目标;
B3实现好奇心是社会前进的动力。
C .怎样对待好奇心?(怎么办)
C1激发积极的好奇心,催人进步;
C2去除消极的好奇心,抵制诱惑。
再如,文题:《要钻牛角尖》
文题即为中心论点,对其进行纵向分解:(层进式结构)
A .对任何事情,哪怕是极细小的是事情,都采取认真钻研的态度;(是什么)
B .搞学问“钻牛角尖”才会有所成就,搞科技“钻牛角尖”才有发明创造;(为什么)
C .“钻牛角尖”要有认真的态度,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要掌握科学的方法;(怎么样)
3、正反对比式:对比式分解即从假设的角度,对论点进行正反分析。
①围绕中心论点,全文进行两个大的层面的对比。
文题:人要有涵养
A .有涵养,面对批评和颜悦色,洗耳恭听,虚心接受。
B .无涵养,面对批评面红耳赤,恼羞成怒,一意孤行。
再如:《风度》
A .有风度能受人敬重,人与人增加爱心,有利于和谐相处。
B .无风度会被人鄙视,人与人缺乏爱心,不利于和谐相处。
②围绕中心论点,列出几个分论点,分论点内部分别进行对比。
文题:在心灵的分岔路上:
A .你不能控制他人,但你可以掌握自己;
B . ,但 ;
C . ,但 。
A .你不能控制他人,但你可以掌握自己;
B .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
C .你不能选择容貌,但你可以选择心灵。
③围绕中心论点,在大的层面的对比的基础上,再进行小的层面的对比。
文题:《我们要正确的估价自己》
A .正确估价自己,
A1要看到自己的长处,继续保持,不断进步;
A2要看到自己的不足,努力补救,不断完善;
B .不正确的估价自己
B1过高地估价自己,瞧不起别人,刚愎自用,不思进取;
B2过低地估价自己,会妄自菲薄,自轻自贱,破罐破摔。
④围绕中心论点,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进行对比剖析。
文题:《要学会推销自己》 此文标题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可以从多个角度运用对比分析法得出两个内容相反的分论点。
(1)从推销自己的作用方面运用对比:
A .学会推销自己可以给自己创造施展才华、报效国家的机会,从而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
B .不会推销自己只能使自己与机遇女神失之交臂,从而留下满腹经纶百无一用的遗憾。
(2)从推销自己的态度方面运用对比:
A .敢于推销自己可以锻炼能力,培养自信、自强的健康心态;
B .不敢推销自己容易使自己形成怯懦自卑,畏缩不前的不良心态。
(3)从推销自己的方式方面运用对比:
A .以实力为后盾,正确的推销自己可以赢得他人的尊重,社会的认同;
B .没有真才实学而自高自傲,炫耀自己,就会失去他人的信任,留下“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笑柄。
四、议论文分论点的提炼要注意两个问题:
1.分论点提炼时可以逆向思维,但不可写成两点论。
如文题:宽容
A .宽容是一种大度的心态;(是什么)
B .宽容有重要意义:(为什么)
B1宽容能获得别人的尊重, B2宽容能开阔自己的心胸;
C .宽容要注意的问题:(怎么样)
C1宽容要有善良的心, C2宽容也要看清对象。(最后一层逆向思维)
这里写宽容也要看清对象,或写宽容要有度都是逆向思维,但不能写不要宽容,那就是两点论了。
议论文分论点的提炼要注意两个问题:
再如文题:《张扬个性》
议论文分论点的提炼要注意两个问题:
A .张扬个性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的洒脱;(是什么)
B .张扬个性能展现自己独到的风采;(为什么)
C .张扬个性要注意的问题:(怎么样)
C1张扬个性需要勇气,
C2张扬个性需要把握尺度,不要走极端。(最后一层逆向思维)
议论文分论点的提炼要注意两个问题:
2.如果命题是两者的关系,就一定要把两者都写进提炼出的分论点,不能只写一点。
再如2007年江苏省高考作文《人与路》
A .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B .路上走的人多了,就不再是一条创新的路;
C .每个人都要选择好一条最适合自己走的路。
再如2007年江苏省高考作文《改变别人与改变自己》
A .要求改变别人那是狂妄,努力改变自己,才是谦虚;
B .要求改变别人那是无能,努力改变自己,才是智慧;
C .要求改变别人那是痴想,努力改变自己,才是现实。
总之,写作议论文一定要做好分论点的提炼工作,一是可以理清自己写作的思路,二是可以让文章显得纲目清楚,这可是议论文能得高分的关键之一,切记,切记。
作文九:《责任的议论文分论点》20000字
责任的议论文分论点
篇一:责任的议论文分论点
  留美女大学生张栋给自己布置了一份假期作业——每天上街捡一个小时的垃圾。也许有人会觉得这很不可思议。其实不然,张栋选择了利用有限的时间来还街道一点洁净,体现着一个踌躇满志的大学生贡献社会的决心。她正怀揣一份社会责任感踏上人生的旅途。  梁启超曾发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的呼喊。同样,作为当代青年,我们将成为社会未来的中坚力量,将成为社会的主人翁。因此,我们要做有社会责任感的青年,带着社会责任感上路。  回望新中国的革命史,青年人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青年人为着人民的解放,民族的复兴付出一切。正是一大批怀揣社会责任感的青年谱写出中华民族复兴序曲。  戊戌变法的领导人之一,梁启超曾...  留美女大学生张栋给自己布置了一份假期作业——每天上街捡一个小时的垃圾。也许有人会觉得这很不可思议。其实不然,张栋选择了利用有限的时间来还街道一点洁净,体现着一个踌躇满志的大学生贡献社会的决心。她正怀揣一份社会责任感踏上人生的旅途。
  梁启超曾发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的呼喊。同样,作为当代青年,我们将成为社会未来的中坚力量,将成为社会的主人翁。因此,我们要做有社会责任感的青年,带着社会责任感上路。
  回望新中国的革命史,青年人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青年人为着人民的解放,民族的复兴付出一切。正是一大批怀揣社会责任感的青年谱写出中华民族复兴序曲。
  戊戌变法的领导人之一,梁启超曾面对一个取舍生命或学问的决择,他毅然发出“读书人死于学问乃死得其所”的感慨。有人说他迂腐,愚昧;鲁迅先生曾为了避免一个民族陷入盲目的骄傲自大中,放弃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亦有人说鲁迅愚蠢。可正是这“迂腐”的梁启超为中国的民主革命打开了崭新的一页。除了那份对民族,对社会的责任感,还有什么能支撑他坚守在革命阵地上呢,鲁迅的“愚蠢”则是为救国救民而呐喊,展现出了一个革命家的民族气节。作为当代青年,我们须怀揣一份社会责任感,从前人手中接过复兴民族,繁荣国家的历史使命。
  看今日之青年,有伊拉克运动员侯赛因争以生命的名义奔跑;有兰迪教授用人生的最后一堂课来诠释生命最纯朴的价值;有文花枝、洪战辉感动中国的义举;有四川大地震之后,几十万人的救援队伍;有为国家利益摇旗呐喊的“愤青”;还有北京奥运会那支朝气蓬勃的青年志愿者队伍。他们
正用行动向世人展示青年人对社会的热忱。
  如果说人人心中都已有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哪还会说出“花三百万种死你”这样嚣张,愚昧的话来;哪里还有在灾难临头之际,放弃自己的学生,作第一个逃兵的老师;哪里还会有为获取利益而不顾消费者健康的厂商,然而,在我们这个充斥着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的社会里,这些都是事实。这样看来,一名青年学生对社会着任感的追寻,还会让你觉得不可思议吗,
  其实,社会责任感的体现不一定是轰轰烈烈的“大手笔”,只需我们认真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足矣。篇二:责任的议论文分论点
1.以责任为话题的议论文
责任感是一个人日后能够立足于社会、获得事业成功与家庭幸福的至关重要的人格品质。托尔斯泰认为:“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式责任心。”一位成功的企业家也曾说过,一个人必须有责任感,不管你做什么,都要做一天就得做好一天,你不知道它会在以后的路上给你以什么样的帮助。美国的西点军校还将 责任 二字作为校训。不难想象,只有具备高度责任感的人才会主动承担起对家庭的责任,对社会的责任,才会努力工作,报效祖国。
一个人的责任感体现在许多方面,比如自己能独立判断、选择并接受其相应的后果,不怨天尤人;做事善始善终,注
重效果,而不敷衍了事,马虎草率;不推卸自己对社会、家庭及他人的义务;做事不可以自我为中心,心中有他人等等。作为肩负祖国未来建设使命的中学生,应该在那些方面加以注意,从而培养自己的责任感呢,
1、时刻强化“主人翁”意识,时刻提醒自己是生活的主人,家庭的主人,班集体的主人,学校的主人,在每一件小事中体验自己的职责。作为集体的一员,当然有责任协助做一些家里的事,集体的事,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家庭,对集体尽责,只有这样将来才能更好地为社会尽责。
2、帮家长做家务劳动。在做家务过程中体验自己对家庭应尽的责任,同时也培养了在生活中的处理能力,增强了自信心与独立性。这样长大后,才能意识到自己对社会和家庭的责任,有信心、有能力去尽自己应尽的职责,而不总企望依赖他人。
3、从小事做起,培养责任感。养好教室窗台上的六盆花,每周一次送回收箱,每天早晨参加教室、餐桌、清洁区、教室的值日;科代表、组长每天收发作业,每件小时中都体现出你们对集体大家庭的关心与责任,久而久之,你们就回成为有责任感的人。
4、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集体协作精神。良好的人际关系,应是平等、团结、友爱、互助、民主的新型的人际关系,这种新型的人际关系把队员组成了有机整体。我们要知
道大到国家的建设,小到个人的学习、生活、工作都是在与别人的交流合作中完成,作为学生应懂得尊重他人,团结同学,以谦逊的态度学他人之长、补己之短,以民主的方式与他人合作,从小养成集体协作精神。
最后我想把林肯的一句话送与大家共勉“每个人心中都存有继续往前的使命感。努力奋斗是每个人的责任,我对这样的责任怀有一份舍我其谁的信念。”
2.以小为话题的议论文
古人有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你生活上的一点一滴,你工作中的一言一行,都是小事,所谓聚小流以成江海,都是以小事成就大事的。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意大利著名画家达(芬奇,之所以成为举世闻名的大画家,不正是从小时候学习画蛋开始的吗,
现在很多人都只喜欢做大事,对小事不屑一顾,认为只有做大事才是大丈夫,大事才可以成就英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每天只等着做大事的人,到头来只能是一事无成,虚度光阴。根基不牢,楼宇再高也是徒劳。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不正是这个道理吗,
小事可以锻炼一个人的品质,反映一个人的素养。粒米成箩,聚沙成塔,以小见大。我们应当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
起,才可能成就大事。就拿现在人过马路闯红灯说起吧。红绿灯是政府为了保证人们在交通道路上的人身安全而设置的,可现在很多的行人都不愿意去遵守它,为了图方便,不管是红灯绿灯就当没有看见,横冲直撞,一不留神,就会导致交通事故,轻则引起交通堵塞,重则酿成人员伤亡。为了这一件小事,可能丧失性命,值得吗,为什么不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呢,作为一名合法守纪的公民,我们就有责任有义务做好这一件小事,遵守交通法规,尊重他人合法权益。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作为这个国家的一分子,就应当自觉遵守。这是人文素养,社会进步的一种体现。中华是有着五千年灿烂文化的文明之邦,我们应当比别人更懂得礼仪廉耻。所谓“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现在全球提倡节约能源,从点滴做起。如果我们十三亿人们,每人都自觉节约一升水,那我们的子孙将不会面临喝自己眼泪的威胁。如果我们每人节约一度电,我们的后代就不会在黑暗中摸索。如果我们每人种一棵树,我们就不会屡屡遭受风沙肆虐。诚如此,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地球才会变得更加清爽明净。
“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大;山不拒细壤,方能就其高”。我们应当时刻谨记这句至理名言,时刻提醒自己小事不小,注重细节才能有助成功。
所以,只有我们从今天的小事做起,才能成就明天的大事。
正如:“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道理篇三:责任的议论文分论点
怎样写好议论文
(一)议论文的说服性
议论文是对某个议论对象,提出见解或主张并说明理由,使读者信服的文章。它的基本特点是议论的说服性。
议论文展开议论是以说服读者为目的的。它无论对什么问题、什么事物展开议论,无论在议论中表达什么见解,提出什么主张,讲述什么道理,或者反驳他人的什么观点,都是为了达到说服读者,令读者信服的目的。如果说,说明文的基本特点是它的解说性,要把说明的对象是“什么”向读者解说清楚,那么,议论文的基本特点则是它的说服性,从思维类型上来说,要回答出“为什么”,要讲出道理来说服读者。叶圣陶说:“说明文以‘说明白了’为成功。而议论文却以‘说服他人’为成功。”(《文章例话》)这正说明了议论文的基本特点。
议论文不但要论说对某一议论对象的见解,表示作者的态度(即观点),而且要阐明为什么提出这种见解,为什么抱这种态度。这个阐述“为什么”的过程,就是证明的过程。一个完整的证明,必须由论题、论点、论证几个部分组成。这几个部分也就是构成议论文特点的要素。它们各自担负着不同的任务。
论题,是指作者在文章中提出来要进行论述的问题,是论证的对象。
论题并不表明作者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如“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个设问句,无所判定,不表示判断,只表达发问,等待回答。“论权威”、“青年运动的方向”,“我们的文艺是为什么人的,”也不是判断。它们都规定和限制文章的论述范围和论述的重点,决定着议论展开的方向和途径,是贯穿全文内容、组织结构的线索。论题一般都出现在标题或序言中,论题的表达方式是设问句,如“什么是人才学”,也常用突出主要意念的词组,如“青年运动的方向”等。一篇文章论述的论题是全文论述的中心,不仅议论文的议论部分要围绕它,就是非议论性的内容也要服从它,它是全文内容的中心线索,起着统摄全文的作用。
论点,又叫论断,在逻辑学上,论点就是真实性需要加以证实的判断。它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提出的见解、主张和表示的态度。它是整个论证过程的中心,担负着回答“论证什么”的任务,明确地表示着作者赞成什么,反对什么。
在较长的文章中,论点有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之分。
中心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的最基本看法。是作者在文章中所提出的最主要的思想观点,是全部分论点的高度概括和集中。
分论点是从属于中心论点并为阐述中心论点服务的若干思
想观点。各分论点也需要加以论证。凡经证明而立得住的分论点,也就成为论证中心的有力论据。
论据,是用来证实论点的根据,在逻辑学上,它是用来确定论题的真实性的那些判断。在证明中,它担负着回答“为什么”的任务。
论据,依据其本身的性质和特征,可分为事实性论据和理论性论据两类。事实性论据是对客观事物的真实的描述和概括,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因此是证明论点的最有说服力的论据。所谓“事实胜于雄辩”就是这个道理。事实性论据包括个别事例,概括性事例和数字。理论性论据是指那些来源于实践,并且已被长期实践证明和检验过,断定为正确的观点。它包括马列主义、**思想的基本原理,党在不同时期内的路线、方针、政策、科学的定义、法则和规律,一般的公理、常识以及成语、谚语等等。
论证,就是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逻辑过程和方法,也就是指材料和观点有怎样的逻辑联系,例如论据和论点之间呈演绎推理或归纳推理的联系。它担负着回答“怎样证明”的任务。
议论文不分长短,皆须具有论题、论点、论据、论证几个要素。这些要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缺一不可。共同完成证明任务。
(二)安排要富有逻辑效果
在论点与论据的安排中展开论证,是议论文写作的重要环
节。安排得好与差直接关系到文章的中心论点能否得到突出,能否有说服力量。安排得好,不但思路顺畅,层次分明,而且富有逻辑说服效果;相反,不但思路滞涩,层次不清,而且缺乏逻辑说服力量。可见,富有逻辑效果地安排论点、论据展开论证,在议论文的写作中是多么的不可忽视。
各种文体的文章的安排规律基本上是相同的,但由于各种文体思维形式的不同,安排也有各自的特点。议论文不同于描写记叙的文章。它主要是按照事理的逻辑联系进行安排的。议论文一般是按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次序来安排,表现在文章中是序论、本论、结论三部分。人们常把它称为“三段式”。这“三段式”是个基本型。由于论题、论点、论据的广泛,内容的各种各样,不仅序论、本论、结论三个大部分变化多端,就是其中每个小的部分如何提出问题,如何分析问题,如何解决问题,也是变化多端。
1、序论
序论,是议论文的开头部分,即是提出问题,明确中心论点,使读者对文章所要论述的内容,首先有一个概括的了解,并引起注意。常见的序论写法有如下几种:
A 直接申明自己的主张和看法,提出中心论点。例如:
有步骤、有选择地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使引进工作更好地为国民经济高速服务,这是当前一项重大的经济方针。
B 交代背景,说明写作的目的和原因。例如:
检验真理的标准是什么,这是早经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解决了的问题。但是这些年来,由于“四人帮”的破坏和他们控制下的舆论工具大量的歪曲宣传,这个问题被搞得混乱不堪。为了深入批判“四人帮”,肃清其流毒和影响,在这个问题上拨乱反正,十分必要。
C 提示内容,对全文作扼要的介绍。例如《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第一段: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这是一个总题目。为了叙述的方便,分为十二个小题目。在这里,也要说到敌我矛盾的问题,但是重点是讨论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D 因事设问,启人思考。例如:
武钢孟宪成同志对一米七轧机工程所提的意见,十分肯定,很值得我们认真读一读,想一想。花费了全国人民节衣缩食攒下来的钱,引进了当代最先进的轧钢设备和技术,为什么收不到应有的经济效果,今后怎样减少以至杜绝这种得不偿失的建设工程,
E 从日常生活现象落笔。例如;
笼里养着两只母鸡,一只爱唱,另一只喜静。主人根据母鸡下蛋之后报唱的现象,以为所有的蛋都是那只唱鸡产的,因此很偏爱它,捉得蟑螂也专是喂给它吃,但日子一久,秘密揭穿了:原来那只唱鸡下蛋很少,而不叫的那只却一天一
个,且蛋刚落地就一声不唱离开鸡窝,由那只唱鸡站在蛋边大喊大叫。
下文便由此及人,主张人要少高谈阔论,多干实事。
G 引经据典,说古道今。例如《不要打错了屁股》说的是领导干部有了错误,要引咎自责,不要向下推卸。它的开头是这样的:
《龙文鞭影》中有一则《库狄杖吏》的故事:“南北朝库狄连姓,愚鲁,居室常患蝇,乃呼门吏杖之。曰:汝所司何事~乃故放其入来。”本来门吏只负责看家护院,哪里管得了苍蝇,可是愚蠢的库狄却以不忠于职守把苍蝇放进来为罪名,把门吏痛打了一顿。这就是打错了屁股。
上述叙论部分的开头,只是几种常见的类型。
序论是议论文之首,在一篇文章中具有重要作用。好的序论简明扼要,既能鲜明的提出问题,统领全文,又能引人入胜。抓住读者。
2、本论
本论是议论文的分析问题部分,也是论证中心论点的重点部分。它的任务是分析问题,组织论据来证明论点的正确或反驳谬论的错误。
这一部分的安排和论证层次要有严密的逻辑性。论点和论据的联系,论述的先后次序,文章的层层推理,这些都要根据事理的内在规律,并考虑说服效果来组织安排。要做到纲
举目张,环环相扣,使观点和材料有机地,富有逻辑效果地统一起来。
本论的安排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
A 并列式
并列式也叫平列式。它的安排特点是对中心论点所涉及的几个主要问题,分别进行论述。几个层次之间的关系是平列的,它们从不同角度来表现文章的论点。如张友渔的《论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围绕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正确地运用社会主义法制,以保证“四化”的顺利进行这一论点。讲了三个方面的问题: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的关系;社会主义法制在当前的重要作用;切实保障法律实施是进一步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关键。
B 推进式
推进式也叫递进式。它的安排特点是根据各层次之间的层层深入、步步发展的关系来进行论述。如**的《要造成一种民主风气》郑重论述艺术民主的问题。文章开头部分就指出:现在有一种不好的风气,就是民主作风不够。接着,文章针对“一言堂”,不让别人讲话的弊病,对症下药,阐明“我们所发表的意见,都允许大家讨论、商榷”的道理。最后集中分析批判“五子登科”(套框子、抓辫子、挖根子、戴帽子、打棍子)的坏风气,只有去掉“五子登科”的坏风气,民主风气才能建立起来。再如**的《崇高的理想》由远到近,从
古到今,围绕中心论点,步步深入地阐发实现共产主义是我们最崇高,最伟大的理想。
C 推进和并列的结合式
这样安排的文章,一般是篇幅较长的。这样的文章往往是以安排形式为主,中间杂以别一种安排形式。如《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开头提出问题,接着就对各个阶级进行分析,然后综合起来得出结论。文章步步深入,层层展开,用的是推进式。然而,在对各阶级分析的那一层次中,又逐一分析了地主买办阶级、中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半无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用的是平列式。就整篇来而言,这叫推进式中包括着平列式。作者运用这种结合形式,完满地表达了文章的内容,收到了好的表达效果。
以上是议论文本论安排的三种基本形式。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本论部分究竟采取哪种,这要根据文章内容的需要决定,不能随意安排。
3、结论
结论,是议论文的解决问题部分。引论提出问题,本论分析问题,结论做出答案。结论是全文的综合与概括,总结与提高。
(三)论证的方法
议论文的写法主要是论证。论证,从形式逻辑角度说,是运用论据证实论点的全部逻辑推理过程,这个过程表示论据
和论点之间是用何种逻辑的方法联系起来或统一起来的。
那么,论点和论据究竟是怎样联系起来的呢,或者论据是以怎样的方式证明论点的呢,这就是论证方法的问题。论证的方法同推理形式有联系,但又不尽相同。它是多种多样的,人们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灵活地运用。下面介绍几种比较常用的。
1、举事例
举事例就是用典型的具体事实作论据来证明论点。通常所说的“摆事实”就是这种方法。这是运用归纳推理形式进行论证的一种方法,易于掌握,用得也普遍。
举事例论证,最重要的是注意论据和论点方向的一致性和紧密的统一,不可有距离。例如有一篇文章谈到写作要勤于观察,勤于思考问题时,举例道:
著名大作家、诗人莎士比亚就善于观察生活,提炼素材,写了大量的悲喜剧以及诗歌,终于成了不朽的艺术大师。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在傍晚乘凉时发现苹果往地上掉,为什么不往天上掉,经过反复实践,终于得出了地球表面上的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引力这一科学论断。
这里,举莎士比亚一例还可以,虽然说得不够透彻,但与论点总还有一定的直接关系;举牛顿的事例则不恰当,因为他虽然也观察、思考,但非写作中的事。
2、事理引申
这种方法是用人们已知的事理论据来证明论点。这是运用演绎推理形式进行论证的一种方法,所以又有叫“演绎法”的。例如下面一段文字:
坚决执行中央的路线、政策和发扬民主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的。中央的决策是在广泛地发扬民主的基础上形成的。中央允许同志们遵照正常的组织程序提出意见,但是绝不准从事党章所不允许的活动。这就是说,我们并没有限制民主。但是,一个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不允许随便发表和中央相对立的意见或不一致的意见。我们大家都晓得,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
这里面提到的“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就是一个大家已知的“大道理”,用它来证明“干部和党员都要团结在党中央的周围,坚决执行中央的路线、政策”这个论点是很有力量的。
运用事理论证常常表现为引用名言警句。名言警句具有公认的真理性,用它们来证明某一具体事物的真实性,是极有说服力的。这类例子很多,就不再赘述。
使用事理论证,特别是引用名言警句立论,应注意:
A 引用的事理与论点真正构成一种紧密的内存联系。
B 对于引语一般要作一些阐明、说明,不要引完就单下结论,以免给人浅薄的感觉。
C 除了由于论辩的需要,必须引用大量的论述外,引语要力求简洁。作者要善于抓住引语的精华。
3、反证
顾名思义,反证不是从正面直接来证明论点,而是从反面间接地证明论点。这是运用演绎推理形式进行论证的一种方法。先看下面一例:
如果反对实事求是,反对从实际出发,反对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那还说得上什么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呢,那会把我们引导到什么地方呢,很明显,那只能把我们引导到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只能引导工作的损失和革命的失败。
这段文字中“如果”之后用的便是反证法:不是从正面讲实事求是会怎样,而是从反而讲不实事求是会怎样,来证明实事求是的意义。在论证中,凡是为了证明自己主动提出的论点的正确,先证明与这个论点相矛盾的另一个论点是错误的,或者为了证明对方论点是错误的,先证明与其相矛盾的另外一个论点是正确的,都是反证法。
4、类比
这种方法是将一类事物的某些相同方面进行比较,以另一事物的正确或谬误证明这一事物的正确或谬误。这是运用类比推理形式进行论证的一种方法,例如:
回顾苏联托洛茨基派在一九二三年这一年中**篡权活动的史实,我们不难看出:王张江姚“四人帮”一九七六年在我国进行的篡党夺权活动,在很多方面就是托洛茨基匪帮的故伎重演。在本质上“四人帮”和托洛茨基匪帮没有什么不同,
他们都是穷凶极恶的野心家,祸国殃民的害人虫,不择手段的阴谋家,彻头彻尾的反革命。这两个黑帮在共产党员和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伟大领袖逝世前后,走的是同样的阴谋篡党夺权的反革命道路,遭到的也是同样的人心丧尽,完全破产的可耻下场。
“四人帮”与托洛茨基派有许多相同之处,可以类比。通过类比,“四人帮”篡党夺权的反革命面目暴露得更加清楚。
在进行这种类比论证时,特别应当注意所类比的事物一定是一类,具有本质方面的相同点,如同上例。如果不属一类事物,虽有某些相似之点,只可以比喻,而不能类比,例如把革命人民对反动派的坚决斗争同武松对老虎的斗争相比,只能说是比喻而不能类比。
最后谈谈练基本功的问题。基本功对拿笔杆子的人很重要,不练是不行的。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绘画的人常画,唱歌的人常唱,而搞文字的人怎么可以几个月不写东西呢,……
这里,写作、绘画、歌唱可以类比,因为这些都属于文艺创作的范围,有相同的本质属性。
5、对比
对比,是将论据中截然相反的两种情况进行比较。因为比较的双方形成鲜明的对照,互为衬托,所以,这种方法特别能突出一方面的性质,具有很强的论证力量,因而,用得也
很普遍。
对比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横比”,一种是“纵比”。“横比”是把同一时期的两种性质截然不同的事物进行比较。例如《赞牺牲精神》,开始列举了太原工学院副教授栾弗,归国定居的年轻女科学家赵芬,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九旬老人徐良董,浙江省象山县无机轻体板材厂女青年郭秀莲与王竹平等人,为建设四化甘愿牺牲一时一已的利益直至个人生命的模范事迹,作者热情地赞扬了人们的牺牲精神。接着,文章批评另外一些人:
可惜,现在有些人还缺少这种牺牲精神。他们脑子里装的不是党和人民的利益,不是四化大业,而是个人眼前的“实惠”。不是吗,……这种极端利已者的人生观,和前面那种人相比,显得何等渺小,和我们今天的历史重任何等不相称,
牺牲精神是可贵的、高尚的,由于以利已广义者的人生观来反衬,显得更为可贵、高尚。真善美与假恶丑总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人们在实践中认识到这一点,所以,在写作中能够经常运用这种论证方法。
“纵比”是把同一事物在不同时间的不同情况作比较。比如现在有些文章在论述党的某一经济政策的正确性时,往往讲到一个地区,一个单位的生产形势,群众生活过去与现在的变化,使用的就是这种对比方法。
6、因果互证
这是通过分析事理,揭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因果关系,来证明论点的一种论证方法。它可以用原因来证明作为论点的“结果”;以原因的必然性证实结果的必然性。例如**的《人的阶级性》中的一段:
人的阶级性,是由人的阶级地位决定的。这就是说,一定集团的人们,长期站在一定阶级地位,即站在一定的社会生产地位,以一定的方式,长期的生产着,生活着与斗争着,即产生他们的特殊生活样式、特殊的利益、特殊的要求,特殊的心理、思想、习惯、观点和气派,及其对其他集团人们与各种事物的特殊关系等等,而与其它集团的人们不同,或者相反。这就形成了人们特殊的性格,特殊的阶级性。
这段文字先讲了结果,亦即论点,然后讲促成这结果的原因,也就是论据。
7、比喻
用比喻来说明道理的方法,可以叫做“喻证法”。这是运用类比推理形式进行论证的一种方法。“喻巧而理至”,恰到好处的比喻往往能帮助说清道理。所以,这种方法也被广泛地应用于论证中。这类例子多得很。例如**在《一个极其重要的政策》一文中针对一些同志对实行“精兵简政”政策的意义认识不足,一连用随季换衣,孙悟空对付铁扇公主,“黔之驴”等三件事作比喻,深入浅出地加以阐明。再比如前面讲“引论”时举例的《下蛋、唱鸡及其它》一文,通篇是用鸡的
形象来帮助说明问题的,给人的印象是具体的生动的,比喻是一种帮助说理的好方法,但由于任何比喻都是缺陷的,特别是同论点缺乏本质上的内在联系(有些喻体完全是文学作品中虚构的事物),所以,它不能作为论证的主要方法。要透彻有力的论证问题,主要还是靠对实际材料进行研究。《一个极其重要的政策》说理透彻,令人心悦诚服,主要不是靠几个比喻,而是靠对当时形势的科学分析。
8、归谬法
“归谬”,就是导致谬误。这种方法是先假定对方的论点是对的,然后用它作为前提,导出一个显然是荒谬的结论,从而证明对方的论点是错误的。这种方法仅用于反驳错误观点。
上面列举了几种主要的、常用的论证方法,其中,除了“归谬法”专用于驳论文章外,其余几种对于立论、驳论文章都是适用的。
论证方法作为人类思维活动形式的反映,是不难把握的。有时,我们所以感到难,除了由于书本介绍有关知识时显得过于零碎、抽象的原因之外,也有学习脱离实践的原因。联系实际,任何理论、知识都容易理解,也容易把握。掌握论证的方法,也是这样。只要把这方面知识的学习同我们日常的认识活动联系起来,再借鉴报刊上的优秀文章,又坚持练笔,一定会很熟练的运用这些方法。
中国人的国耻中国人竟然自己都不记得,没良心篇四:责任的议论文分论点
如何快速提精彩分论点 宣威六中 杨万广 拟分论点的总的要求 ?? 1、 中心论点一般放在每一段的开头。
如果句子比较长, 还可以单独放一段(第二段); 分论点一般放在每一段的开头或独立成段。
?? 2、 一篇议论文至少要有两个分论点, 最好有三到四个。
?? 3、 分论点的语言要精练, 一般控制在 15-20 字。
?? 4、 分论点句子的结构要一致, 使中间几段构成排比或准排比段。
?? 5、 分论点的表述要尽量紧扣话题的关键字眼, 以保证每一段都扣题。
?? 6、 分论点之间不能意义重复或概念交叉 。
一、 并列分解 ?? (一) 是什么(就内容而言) 阐释内涵。
主要是回答类别和性质方面的问题, 可以简称为“类”。
中心论点: 家 ?家是亲情的港湾, 装载着幸福; ?家是友情的寄托, 承载着快乐; ?家是永远的牵挂, 搭载着甜蜜; 范文:《诗意地生活》人生三境界理想奋斗收获独 上 高 楼 , 望 断 天 涯 路 。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蓦 然 回 首 ,那 人 却 在 灯 火 阑 珊处 论证中 并列 的几个观点是对中 心论点的内 涵的 揭示与
阐 发 , 是对某 一论题思索认识的 结果 。
(是什么 )《坦然看生活》中心论点: 坦然看生活分论点:1坦然是一种失望后乐观2坦然是一种付出后的欣慰3坦然是一种平淡中的自信 这山望着那山高新解 ?这山望着那山高, 是一种永不满足的精神; ?这山望着那山高, 是一种精益求精的精神; ?这山望着那山高, 是一种进取开拓的精神; ?这山望着那山高, 是一种力争上游的精神。
?? (二) 为什么(就原因而言) 分析理由 为什么, 主要是回答原因和目的方面的问题, 可以简称为“因”。就是把中心论点作为结论去追溯这个结论产生的条件和原因, 通过用“为什么”来设问达成, 在论述过程中, 阐明几个并列的理由, 证明应不应这样做。
?? 确立中心: 安全是生产得到保障的前提。
?? A 没有安全, 生产将受到威胁。
?? B 没有安全, 劳动者生命得不到保障。
?? C 没有安全, 长期赢利目标无法实现。
?? ?? 苦是一种磨砺。
?苦可以激发进取心; ?苦可以培养坚强的意志; ?苦可以培养创造精神。
?? (三) 怎么样(就方法而言) 分论点就是回答这些问题的答案 学会欣赏别人(论点) ?? (1) 学会欣赏别人, 要求自己要有胸怀坦荡、 虚怀若谷的作风。
?? (2) 学会欣赏别人, 要努力发掘别人身上的闪光点, 学习借鉴。
?? (3) 学会欣赏别人, 要互帮互学, 取长补短, 共同提高 找准位置 ?? ?? ?? ?? 从“是什么”的角度 找准位置就是正确地认识自己 找准位置就是要不断超越 找准位置就是敢于放弃 找 准 位 置 ?? 从“是什么”的角度 ?? 找准位置就是正确地认识自己 ?? 找准位置就是要不断超越 ?? 找准位置就是敢于放弃 从“为什么”的角度: ?? 找准自己的位置有利于实现自己的价值 ?? 找准自己的位置有利于服务社会造福人群 ?? 找准自己的位置有利于提高生活的质量 ?? 找准自己的位置才能名留青史 ?? 找准自己的位置才能成就辉煌的事业 ?? 找准自己的位置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 从“怎么样”的角度 ?? 找准自己的位置需要知己知彼 ?? 找准自己的位置需要审时度势 ?? 找准自己的位置需要不懈追求 ?? 找准自己的位置需要把握机遇 ?? 找准自己的位置需要拒绝诱惑 ?? 找准自己的位置需要敢于放弃 “诗意地生活” ?? 诗意地生活就是心灵闲适、 胸怀坦荡地生活 (是什么) ?? (为什么) ?? ?? (怎么样) 只有诗意地生活的人才能保持自己的操守 诗意地生活需要淡泊名利 诗意地生活需要高洁的品行 分论点设置的基本要求 ?? ?? ?? ?? ?? ?? ?? ?? ?? ?? ?? ?? ?? 分得开 话题《关注》 关注我们学习的地方 关注我们生活的地方 关注市场信息
的人, 才能扣住时代的脉搏。
关注自然现象的人, 才能登上科学的顶峰。
关注民生疾苦的人, 才能赢得百姓的拥护。
排得顺 话题《读书》 读书能让人懂得许多道理 读书能让人增长许多知识 读书能让人变得更聪明 ?? ?? ?? ?? ?? ?? ?? ?? ?? 读书是一种享受生活的艺术 读书是一种提升自我的艺术 读书是一种充实人生的艺术 读书是一种感悟人生(转 载于:wWw.boThwiN.cOM 博 威范文 网:责任的议论文分论点)的艺术 扣得住 话题《做人》 我们需要诚实做人 我们需要悠闲做人 我们需要积极做人 ?? ?? ?? 学会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学会做一个知恩必报的人 学会做一个自强不息的人 示例? 赏识超出你的人, 因为他提高你的目标。
赏识反对你的人, 因为他增进你的智慧。
赏识绊倒你的人, 因为他强化你的双腿。
——从“是什么”的角度, 运用阐述内涵的方法提炼分论点。
示例? 赏识, 显示的是一种不落俗套的睿智; 赏识, 昭示的是一种恢宏博大的气概; 赏识, 成就的是一种万古流芳的英名。
——从“为什么”的角度, 运用分析理由的方法来提炼分论点。
示例? 赏识, 需要一双能发现不凡的慧眼; 赏识, 需要一种虚怀若谷的胸襟; 赏识, 需要一颗真挚诚恳的心。
——从“怎么办”的角度, 运用探寻方法来提炼分论点。
示例? 赏识, 其本质是爱。
赏识带来“发现”、 “超越”、 “成功”。
赏识是有原则的, 学会赏识, 理应包括学会不赏识和学会面对不赏识。
——运用“追问法”来提炼分论点。
示例? 赏识带来“发现”, 赏识带来“超越”, 赏识带来“成功”, 赏识带来“和谐”。
——运用“递加法”来提炼分论点。
谈意气 意气, 是李白“仰天大啸出门去, 我辈岂是蓬蒿人”的高歌; 意气, 是杜甫“致君尧舜上, 当使民风淳”的肺腑之言; 意气, 是**“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的壮怀…… 人要有意气, 有自己的意志和气概, 要意气风发。
人不能没有意气, 就像傲视苍穹的红杉不能没有坚固的根基, 芳香四溢的鲜花不能没有给予它自信的阳光。
人有意气, 才能有豁达的胸襟。
“惟江上之清风, 与山间之明月, 耳得之而为声, 目遇之而成色”, 苏子有意气, 虽遭官场与文场一齐泼来的污水, 但他仍意气风发, “侣鱼虾而友麋鹿”, 心胸豁达可见一斑。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遭人诽谤的
李白,被玄宗赐金放还, 虽有昭昭若明星之德, 日月齐辉之才, 终化为泡影, 但他仍意气风发, “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 酒入愁肠三分酿成月亮, 七分化为剑气,秀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
若无意气, 他怎会有如此豁达的胸襟, 人有意气, 才能有千古留名, 流芳百世, 才能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
几百年的风风雨雨, 早已涤荡了 风波亭的点点残血; 几百年的潮起潮落,早已淹没了零丁洋里的声声叹息; 几百年的猎猎西风, 早已拂走了牧羊的老者;几百年的漫漫黄沙, 早已淹没了西域路上的声声驼铃……然而, 岳武穆的满腔热血, 文天祥的一颗丹心, 苏武的一根竹杖, 张骞的十几年牢狱之苦, 早已映入史册, 成为民族的精神瑰宝。
若无意气, 他们怎会有如此壮行, 人有意气, 才能摧不垮, 压不倒, 追求不泯, 意志不衰。
还记得舞台上那尊慈祥博爱的千手观音吗, 邰丽华, 虽是聋哑人, 但她有意气, 手臂练得青肿了, 脚底磨出血泡了, 她始终坚持练习。
最终, 她用手指勾勒了人性的美好, 用舞姿诠释内心的感觉, 感动中国, 感动你我。
若无意气, 她怎会从不幸的底谷达到艺术的巅峰, 意气, 是成就人生所必需的。
然而, 现实生活中缺乏意气之人委实不少, 他们在温柔
富贵乡 中疲软筋骨麻木神经, 在歌舞升平中平息了壮志, 在灯红酒绿中 丧失人性……凡此种种, 我们要坚决反对, 打击,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扫清道路。
人, 要有意气, 要意气风发。
谈意气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是青翠的竹在向你昭示着它的意气, 昭示着一种贯穿生命的不屈与坚韧; “不爱沙滩擢贝子, 扬帆击楫戏中流”, 是浪顶峰尖的弄潮儿在向你昭示着他的意气, 昭示着一种蓬勃于血脉中的勇敢和无惧; “仰天大笑出门去, 我辈岂是蓬蒿人”, 是骄傲的行者在向你昭示着他的意气, 昭示着一种托起生命、 托起希望的坚定的信心。
意气, 生命的支撑, 成功的基石。
充满意气的人是坚韧不屈的, 他们不畏风霜, 不畏冷雨。
还记得“黑色羚羊”威尔玛?道夫么, 有谁能想象一个曾经身患小儿麻痹症、 连走路都很艰难的小女孩如今却站在辉煌的奥运颁奖台上享受着王者的荣光, 然而她的确做到了, 她用一次次的跌倒与一次次的努力艰辛地铺下了 自己走向成功的路。这路上的障碍与荆棘, 也许多到无法想象。
可是, 充满着意气的她, 何曾有过丝毫的退却, 意气成就了她, 也向世人宣告, 坚韧的生命是如此伟大。
充满意气的人是勇敢不惧的, 他们不怕牺牲, 勇往直前, 在生命中奏出壮烈, 奏出辉煌。
人人都无法忘记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 当日寇的铁蹄在神州大地上肆虐时, 到处都是悲伤, 遍地都是苦难, 然后就在一个叫蕴藻滨的不起眼的小村庄, 八百抗日勇士身捆炸药, 全身浇满煤油冲入了敌营。
随着一声声巨响传来, 战士们的碧血染红了养育他们的土地。
那一场战役没有一人生还, 然而他们走得如此壮烈, 历史不会把他们遗忘, 因此这场战役被世界称为“中外战争史上的奇迹”。
我们不会将他们遗忘, 因此当我们追忆他们时仍会热泪盈眶。
这群充满意气的可敬的英雄, 勇敢地唱响了生命的华章。
充满意气的人是自信乐观的, 人生几多风雨, 几多阴霾, 他人只见乌云蔽日, 他们却总能拨开云雾看见明媚的阳光。
我不禁想起了 林肯, 八次竞选八次失败, 两次经商两次失败, 其间还精神崩溃过一次。
似乎在这几十年中,他一直在失败中度过。
然而充满意气的人面对命运的玩笑始终不会放弃心中坚守的信念, 于是最后一次, 他成功了。
一个分裂的国家在他的手中合二为一, 美国的经济再次起飞。
坚定信念, 厚积薄发, 方能九天揽月, 深海寻珠。林肯
的意气给了他一颗坚定乐观的心, 于是他的名字被载入史册, 千古传诵。
意气, 成就生命的坚韧与不屈; 意气, 谱写生命的华丽与壮美; 意气, 铸就心灵的自信与乐观。
将意气之歌, 在生命中唱响, 唱出生命绚丽的华章; 将意气的帆, 在生命中扬满, 到中流击水, 看时代风光; 将意气的剑, 在生命中磨亮, 披荆斩棘, 不怕前路漫漫, 我自力创辉煌。
在磨炼中成长 泰戈尔说过: “只有经历地狱般的磨炼, 才能炼就创造天堂的力量; 只有流过血的手指, 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
” 的确, 只有经历过磨炼的洗礼, 人才会成长, 人生才会展现出最光辉灿烂的一面。
“自古英才多磨难, 从来纨绔少伟男。
” 古今中外, 许多名人志士都很注重在磨炼中培养自己坚韧不拔的意志。
曹雪芹生于官宦世家, 后因家庭的衰败饱尝人生的辛酸, 但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 “披阅十载, 增删五次” , 坚持写作《红楼梦》 ; 安徒生出身鞋匠家庭, 童年丧父, 生活贫苦, 然而, 他酷爱文学, 在平凡的劳动中体验、 观察生活, 写出了一篇篇脍炙人口的童话; 数学家陈景润为了攻克“哥德巴赫猜想” , 整天进行演算, 光稿纸就整整装
了几麻袋。
像这样历经磨炼而最终成功的例子不胜枚举。
正是因为他们有着矢志不渝的追求, 有着不可摧毁的意志, 有着泰然处之的心境, 从而在经历磨炼的洗礼之后, 他们的人生折射出更加灿烂的光芒~ “不经一番寒彻骨, 哪得梅花扑鼻香。
” 磨炼是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 是开创成功之路的伙伴。
如果在磨炼面前选择退却, 就不会有辉煌灿烂的未来。
勇敢地面对每一次磨炼, 是提升自我、 成就自我的必要过程。
人生旅途风雨相依, 荆棘密布, 常常会遇到意想不到的磨炼。
然而, 风雨过后会是鸥翔鱼跃的天水一色,荆棘过后会是铺满鲜花的康庄大道。
只要我们沉着思考, 积极应对, 暂时的困境往往会变成人生迸发智慧和伟力的催化剂, 从而激发出巨大的潜能, 孕育出壮美的篇章。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 人生在世, 磨炼并不可怕, 关键是对待磨炼的态度。
英国一位作家说过: 我们最大的光荣, 不是一次也不失败, 而在于每次倒下都能站起来。
的确, 成功不是最壮丽的, 最壮丽的是能在磨炼中继续
奋斗努力的精神和行动。
身处逆境, 怨天尤人, 甘于失败, 人生便毫无亮色可言; 挑战自我, 迎难而上, 奋发进取, 这样的人生才真正精彩, 这样得人生才值得敬仰。
高山没有悬崖峭壁就不会险峻, 大海没有惊涛骇浪就不会辽阔, 江河没有跌宕起伏就不会壮美, 人生没有经历磨炼就不会成长。在竞争日益加剧的现代社会,只要我们勇敢地面对, 才能展现人生的精彩, 书写美丽的诗篇! [技法分析] 分析透彻 议论深刻 作为一篇比较典范的的议论文, 作者从小鱼的成长和狼的探索得到启示, 提出“只有经历过磨炼的洗礼, 人才会成长, 人生才会展现出最光辉灿烂的一面”的观点, 切合题意。
接着, 举例论证, 先用“许多名人志士” 引出, 再简要列举三个事例, 突出“磨炼” , 扣住中心, 有典型性; 事例后的分析, 简明扼要, 切中肯綮。
然后, 用事理论证磨炼对人成长的重要性, 分析深刻, 见解独到, 表现出作者对人生的深切感悟, 再进一步论证对待磨炼的态度, 既有引证, 又结合引证内容进行分析, 议论始终扣住中心。
最后, 由大自然说到人生成长, 结尾照应开头, 总结全篇, 有号召力。
打不垮的信念 山东一考生 人生变数很多, 没有人能承诺
我们的一生永远是晴天, 没有人能预测草莽中是否潜藏猛兽毒蛇, 没有人能勾勒出命运的风刀霜剑……万事如意、 心想事成都只是人们美好的愿望, 人生路漫漫, 现实生活中的困难、 挫折、 失败……都在所难免, 如何以正确的心态去面对“挫折”, 这是人生的一个极为重大的课题。
懦弱者在“挫折”面前, 丧失信心, 失去勇气, 眼前一片黑暗, 最终被“挫折”压倒, 坚强者在“挫折”面前, 勇敢奋起, 将“挫折”当作“动力”, 最终赢得了成功的喜悦。正如英国富勒所说的那样: “挫折磨练一些人, 也毁灭一些人。
” 明末清初著名史学家谈迁, 29 岁时编写《国榷》。
经过 27 年的辛勤笔耕, 前后修改 6 次, 写出了长达 500 万字的初稿。
不幸的是, 书稿还未出版, 便在一个深夜被人偷走。
27 年的心血付诸东流, 谈迁心痛欲裂, 悲愤地仰天长号。
但是, 沉重的打击没有动摇谈迁的志向, 书稿丢了, 可人还在, 只要自己还有一口气, 书就一定要出来。
谈迁擦干泪水, 重新拿起了笔。
尽管年事已高, 体弱多病,记忆衰退, 行走不便, 但是倔强的禀性和执著的信念支撑着他千里奔波搜寻史料,夜以继日, 笔耕不辍。
又经过 9 年, 他谈迁终于完成了《国榷》 这部巨著。
这时,谈迁已经是一位 65 岁的白发苍苍的老人了。
雪莱说: “冬天来了, 春天还会远吗, ”雪莱又说: “无论头上是怎样的天空,我都准备承受风雨。
”一切经历都是财富, 所有的遭遇都在充实我们自己。
前苏联也有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被命运捉弄了一番。
他在病榻上完成了长篇小说《暴风雨里的诞生》。
可是, 书稿被邮局不负责任的邮差在投递中丢失, 作者的痛苦和愤怒无以复加, 他心如槁木, 想就此作罢。
经过一番冷静思索, 他选择了从零开始、 从头做起。
又经过两年的呕心沥血, 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终于问世。
他的名字——奥斯特洛夫斯基, 也就传遍全世界并流芳百世。
外界虽不能把握, 行动却可以产生力量。
这力量的源泉就来自坚强的信念。真正的信念永远是不可战胜的, 有了信念, 人才会冷静地面对挫折和困难; 有了信念, 人才有足够的勇气克服阻碍。
信念, 可以让人透过失望看到希望; 信念,可以让人从逆境中奋起; 信念, 可以让人从失败中走向成功。
当遇到挫折、 陷入困境时, 只要心头有一个坚定的信念, 努力拼搏, 就一定会度过难关, 取得成功。
卡莱尔经过多年的艰辛耕耘, 终于完成了《法国大革命史》
的全部文稿。
他将这本巨著的底稿全部托付给自己最信赖的朋友米尔, 请米尔提出宝贵的意见,以求文稿的进一步完善。
隔了几天, 米尔脸色苍白、 上气不接下气地跑来, 万般无奈地向卡莱尔说出一个悲惨的消息: 《法国大革命史》 的底稿, 除了少数几张散页外, 已经全被他家里的女佣当做废纸, 丢进火炉里烧为灰烬了。
卡莱尔在突如其来的打击面前异常沮丧。
当初他每写完一章, 便随手把原来的笔记、 草稿撕得粉碎。
他呕心沥血撰写的这部《法国大革命史》, 竟没有留下任何可以挽回的记录。
但是, 卡莱尔还是重新振作起来。
他平静地说: “这一切就像我把笔记簿拿给小学老师批改时, 老师对我说: ‘不行~ 孩子, 你一定要写得更些~ ’” 卡莱尔又买了一大沓稿纸, 从头开始了又一次呕心沥血的写作。
我们现在读到的《法国大革命史》, 便是卡莱尔第二次写作的成果。
信念根植于血液, 信念的旗帜永远鲜红, 信念是一种精神力量, 是一个人、一个国家、 一个社会站立起来并迈步向前的精神支柱。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挫折”成了砥砺人们意志的磨刀石, 我们应当做一位生命的“强者”, 在“挫折”面前,坚强不屈, 扼住命运的咽喉, 战胜挫折, 阳光灿烂, 从而造就辉煌灿烂的人生~ 信念是征服惊涛骇浪的舟, 引领我们乘风破浪, 迎接光明的未来~ 面包会有的, 牛奶会有的, 一切都会有的~ 我们的痛, 那些刻在生命里的伤疤, 也许在多年后的某一天, 会成为我们引以为豪的骄傲~ 二、 递进分解 1( 按议论步骤递进 议论文一般是按“是什么, 为什么, 怎么样”的步骤来写作, 环环相扣, 逐步解决议论文的三个问题, 这其实就是一种递进关系。
可以集中笔力写清楚任一方面,也可以三个方面都作全面详细的写作。
人生的加减法 ?? ?是什么: 人生的加减法, 就是要加一点自然的清逸野气, 减一点人工合 成的矫揉造作。
?为什么: 因为物欲横流, 社会需要抵制诱惑, 坚守真实的自我, 拒绝庸俗, 追慕崇高。
?怎么样: 既要有出世的隐逸, 又要有入世的积极。
?? ?? 风度 ?? ?? ?风度是一种美德, 一种富有教养的臻于完善的气质和风采(是什么); ?有了风度, 能受到别人的敬重, 人与人之间增进爱心, 有利于和睦相处(为什么); ?要有风度, 须加强道德情操的修养, 摒弃粗俗言
行, 自觉培养良好的风度(怎么样)。
2( 按论点内涵递进 ?? 这是就论点的内涵方面而言, 论点内涵本身呈递进关系, 主要表现在对事物的理解程度, 从表面进而认识到事物的本质, 由浅入深, 层层推进, 最后深刻地揭示出事物的本质。
?? 提炼论点: 问——打开真理之门。
然后分解 ?? 分论点: ?好问, 就是对一切的未知、 一切的疑惑都有一种好奇心与探究欲, 是问的基础; ?敢问, 就是敢于向权威、 规则挑战, 以求真知, 是问的发展; ?会问, 才能真正发现真理, 是问的目的。
?? 从“问”的三个方面“好问、 敢问、 会问”层层递进展开, 由基础到发展到目的逐层深入的解开“问”的道理, 论证严谨有力。
?? 踩实脚下的土地 人生之路需一步步走出, 人生的土地需一脚脚踩实。
若要领悟人生的真谛, 需要踩实脚下的土地~ 踩实脚下的土地是一种智慧。
季羡林, 中国一代国学大师和文学泰斗。
一身布衣, 一脸慈祥, 是他一生最真实的写照。
身为知名教授, 他本可以西装革履, 本可以风风光光, 但在季先生的内心深处却选择了另外一种生活方式——粗布衣衫, 粗茶淡饭。
他, 曾为刚到的新生看守行李足足两小时, 曾为了学生的一句问候感动得老泪纵横。
与其说他是一代大师, 不如说他像一位平易近人、 和蔼可亲的农家老人。
就是这样一位老人, 在众多荣誉和称号接踵而至时, 他却拒之门外, 主动摘下了种种荣誉的桂冠。
他本可以在云端跳舞, 却选择了贴在地面步行。
他用低调处世、 淡泊为人演绎了自己完美的一生~ 踩实脚下的土地是一种精神。
钱学森, 中国火箭之父, 一个时代的伟人。
一腔热血, 一 份豪情书写了他光辉的一生。
他无疑是中国大地上熠熠闪光的一颗巨星。
他的出现, 是中国的一个奇迹; 他的出现照亮了中国的整个科学史, 为中国开启了科学之门。
听说, 除了对科学事业的贡献, 钱学森还对许多学科技艺精通, 可谓是一个全才, 但就是这样一位名扬中国的伟大事业人, 一生都拒绝媒体的采访。
他本可以在云端跳舞, 却选择贴在地面步行。
从他身上所体现的一种精神不得不令人折服。
这也让我想起那些抱着急功近利的心态频频出现在电视屏幕上的所谓专家, 我不是否认他们的才能, 也不是否认媒体的作用, 但若是他们不肯潜心钻研, 一旦原有的知识卖
弄完了,他们还剩下什么, 踩实脚下的土地是一种自信与坚定。
当代成功女性之一杨澜, 以她出众的才华收获了成功, 但她在事业最辉煌的时候却选择去读书。
她说: “我就觉得自己首先得站稳脚跟, 不要沉迷于鲜花和掌声中, 要寻找机会, 去读书。
” 可见, 她并没有被成功的光辉刺伤了双眼,并没有被鲜花遮蔽了双眼。
她本可以在云端跳舞, 却贴在地面步行。
她将脚下的土地踩得更厚实, 是为了能够走得更远~ 成功人士都能做到这样, 更何况我们这些平凡的普通人呢, 我们怎能因一点小小的成功就得意忘形、 陶醉于云端呢, 我们须知, 高处不胜寒, 在云端舞得越久, 最终会摔得越痛。只有我们贴在地面步行, 踩实脚下的土地, 我们才能真切地感受自己生命的行走, 聆听到大地深沉而有力的心跳。
让我们迈开双脚, 去踩实脚下的土地, 去踏出我们的人生之路~ ( 指导老师: 曹保顺) 点评: 文章由人生之路起笔, 很自 然地引 出了 文章的论点“若要领悟人生的真谛, 需要踩实脚下的土地” , 接着作者从“踩实脚下的土地是一种智慧” 、 “踩实脚下的土地是一种精神” 、 “踩实脚下的土地是一种自 信与坚定” 三个不同的方面进行分析议
论, 最后点明题目 , 呼%d
作文十:《议论文分论点的拟写》8000字
议论文分论点的拟写
一、拟写分论点的意义意义
分论点的有无、当否,直接影响到思路是否清晰,说理是否透彻,结构是否合理,最终影响到文章的整体效果的优劣。
二、我们在拟写分论点时常出现的毛病
? 不会围绕中心论点多侧面、多角度、多层次地展开分析说理
? 文章思路狭窄、闭塞,内容肤浅、单薄,说理宽泛、苍白,表达模糊、笼统
三、怎样提炼分论点
?论证某一方面观点、某一事理,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层次去展开,这每一层、每一面就是一个“分论点”。分论点是对中心论点的展开与说明,是中心论点的具体化。因此,提炼分论点的前提是先确定中心论点,并用一个句子的形式表达出来。
(一)并列式分解
? 1.类——是什么,主要是回答类别和性质方面的问题,可以简称为“类”。 ? 例1:勇敢
a.勇敢是富贵不能淫的品质。
b.勇敢是贫贱不能移的人格。
c.勇敢是威武不能屈的气节。
例2:谈意气
? (1)意气是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高歌。
(2)意气是杜甫“致君尧舜上,当使民风淳”的肺腑之言。
(3)意气是**“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壮怀。
例3:“这山望着那山高”新解
? ①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永不满足的精神;
? ②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精益求精的精神;
? ③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进取开拓的精神;
? ④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力争上游的精神。
提示:采用“是什么‘的逻辑拟写分论点时一般采用“是字句”,要特别注意主语与宾语的搭配,不能出现语病。
? 2.因——为什么,主要是回答原因和目的方面的问题,可以简称为“因”。就是把中心论点作为结论去追溯这个结论产生的条件和原因。
? 例1:说“安”:
? 确立中心:安全是生产得到保障的前提。
? a 没有安全,生产活动将会受到威胁。
? b 没有安全,劳动者生命得不到保障。
? c 没有安全,长期赢利目标无法实现。
例2: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a世界千变万化,事物是复杂的,因此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b人们看问题的方法、角度不同,因此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c评判事物的标准不同,因此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例3:爱
a 因为爱,任长霞直面黑暗,九死不悔。
b 因为爱,丛飞燃烧自己,点燃希望。
c 因为爱,黄伯云亮剑出手,奋斗不息。
(因在前,果在后)
练习:规矩
? 分析:先把话题(题目)扩展成一个句子(中心论点):没有规矩,难成方圆。 ? 再对这个句子表述的现象追问原因,于是得到分论点 :
? ①没有规矩,个人不能成才;
? ②没有规矩,集体不能稳定;
? ③没有规矩,国家不能发展。
3.法——怎么样、怎么办,主要是回答方法和途径方面的问题,可以简称为“法”。例1:谈意气
中心论点:人要有意气。
(1)人要有意气,就要坚韧不屈,不畏风霜冷雨。
(2)人要有意气,就要勇敢不惧,不怕牺牲挫折。
(3)人要有意气,就要自信乐观,笑对人生坎坷。
例2:学会欣赏别人(论点)
? (1)学会欣赏别人,要求自己要有胸怀坦荡、虚怀若谷的作风。
? (2)学会欣赏别人,要努力发掘别人身上的闪光点,学习借鉴。
? (3)学会欣赏别人,要互帮互学,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后一分句对前一分句进行阐释)
练习:在困难面前(法的角度构成)
? ①要承认困难,因为困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 ②要不怕困难,因为困难像弹簧,你强它就弱;
? ③要分析研究困难,千方百计地战胜困难.
? 4.果——会怎样,主要是回答结果和效能方面的问题(意义、作用、价值、影响),可以简称为“果”。
例1:苦是一种磨砺。
①苦可以激发进取心;
②苦可以培养坚强的意志;
③苦可以培养创造精神。
例2:谈意气
中心论点:人要有意气
①人有意气,才能有豁达的胸襟。
②人有意气,才能千古留名。
③人有意气,才能摧不垮,压不倒。(条件复句构成分论点)
(二)递进分解
1.按议论步骤递进
议论文一般是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步骤来写作,环环相扣,逐步解决议论文的三个问题,这其实就是一种递进关系。可以集中笔力写清楚任一方面,也可以三个方面都作全面详细的写作。
例:人生的加减法
①是什么:人生的加减法,就是要加一点自然的清逸野气,减一点人工合成的矫揉造作。 ②为什么:因为物欲横流,社会需要抵制诱惑,坚守真实的自我,拒绝庸俗,追慕崇高。 ③怎么样:既要有出世的隐逸,又要有入世的积极。
练习:风度
①风度是一种美德,一种富有教养的臻于完善的气质和风采(是什么);
②有了风度,能受到别人的敬重,人与人之间增进爱心,有利于和睦相处(为什么); ③
要有风度,须加强道德情操的修养,摒弃粗俗言行,自觉培养良好的风度(怎么样)。
2.按论点内涵递进
这是就论点的内涵方面而言,论点内涵本身呈递进关系,主要表现在对事物的理解程度,从表面进而认识到事物的本质,由浅入深,层层推进,最后深刻地揭示出事物的本质。 例:问
提炼论点:问——打开真理之门。然后分解
分论点:
①好问,就是对一切的未知、一切的疑惑都有一种好奇心与探究欲,是问的基础; ②敢问,就是敢于向权威、规则挑战,以求真知,是问的发展;
③会问,才能真正发现真理,是问的目的。
从“问”的三个方面“好问、敢问、会问”层层递进展开,由基础到发展到目的逐层深入的解开“问”的道理,论证严谨有力。
(三)辩证分解
辩证分解需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看待事物,既要看到事物的正面,也要透过事物的本质看到事物本身所存在的缺点,即事物的反面,防止“一叶障目”或“过犹不及”,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方能使论证更具说服力。
例:说“安”(北京卷)
①我们喜欢安,渴望安;
②我们又要提防安,不要以一晌贪安而蒙蔽了双眼;
③人生、国家定要将“安”字慎选
(四)比喻分解
这是一种化抽象为形象的分解方式,论点不直接表明,而是用喻体表明观点,
使文章显得含蓄又有底蕴。当然这不是论点分解的主要形式,但别有一番情趣,可以增加作文的形象性。
例:读
提炼论点为:读,一把钥匙。然后分解:
①读,一把钥匙,一把可以打开心灵的钥匙;
②读,一把钥匙,一把可以理解别人的钥匙;
③读,一把钥匙,一把能打开心灵黑暗世界的神奇的钥匙;
④读,一把钥匙,一把探知未知世界的钥匙。
练习:宽容是一种境界
? 宽容如水,一泓??的水
? 宽容似火,一堆??的火
? 宽容是诗,一首??的诗
(五)对比式分解
即将两种不同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情况加以对照比较,从而从正反两个方面提炼分论点。
例1:适度的爱
(1)爱子适度,才能使孩子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道。
(2)过度爱子,反而会阻碍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
例2:如何估价自己
①正确估价自己,既看到自己的长处,又看到自己的不足,就会不断努力,不断前进; ②过高地估价自己,瞧不起别人,刚愎自用,不思努力,就会停滞不前。
四、分论点的表述注意的问题。
要求:扣得住、分得开、排得顺。
1.扣得住——所列的几个分论点应从同一角度回答同一问题。不能一个从“类”的角度,一个从“因”的角度,造成逻辑混乱。
2.分得开——分论点之间界限清楚,不互相交叉重叠,没有包容关系。这样能够使作文内容更充实。
3.排得顺——分论点先后顺序要合乎逻辑,合乎情理。
? 例如:
? 个人——集体——国家,
? 物——人
? 自然——社会篇二:议论文如何拟写分论点教案
议论文如何拟写分论点教案
教学目标
1、 明确分论点的作用及分论点之间的关系
2、 把握分论点的确立角度和确立技巧
教学重点
如何有效而明确的确立分论点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在议论文写作中,同学们时常犯这样的毛病:一篇文章在亮出观点之后,接下来便是举例,举了一个又一个,看看字数差不多了,便收尾简单照应一下中心论点。结果形成了“论点+论据”的格局,这样的文章,高考时最高只能评三类作文。
这里借用资深高考专家何永康教授的一句话:
高考作文必须有光辉:没有太阳,应该有个月亮;没有月亮,总得有个星星;没有星星,总得有个萤火虫吧!如果连个萤火虫都没有,那就只能在基础等级徘徊了。
怎样才能写出一篇有那么一点微光的议论文呢?我们认为,当一篇议论文的中心论点明确之后,能够准确地分解成几个分论点,这是写好议论文的一个重要环节。
二、明确:什么是分论点及分论点的作用。
1.什么是分论点:论证某一方面观点,某一事理,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层次展开,这每一层、每一面,就是一个分论点。
2.分论点的作用: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分论点一)
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中心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分论点二)
分论点是对中心论点的展开与说明,是中心论点的具体化。分论点是在中心论点的制约下提炼出来的,是为中心论点服务的。因此,提炼分论点的前提是确立中心论点,并用一个句子的形式表达出来。
三、明确拟写分论点的角度
议论文的一般结构是“三段论式”,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那么,设置分论点也可以从这三个角度来进行。
(一)、角度一:阐述内涵。几个分论点是对中心论点的属性和思想意义的揭示与阐发,是作者对某一论题思索认识的结果。主要是回答类别和性质方面的问题。即:是什么? 例1中心论点:舍弃一些东西,人生会(转载于:议论文分论点的拟写)更加美好。
分论点:①舍弃,是寄情山水、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飘逸之风;
(诗仙李白生性自由、寄情山水、不同凡俗、遗风长留的事实)
②舍弃,是悠然心会、自得其乐的和谐之风;
(陶渊明放弃官场、回归田园、寄情山水、自得其乐的经历)
③舍弃,是重振旗鼓的豪迈之风。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挫而弥坚,重整旗鼓,复国雪耻的历程)
(诠释“舍弃”的内涵)
可以使用的句式:
中心论点中的关键词语+是(就是)??
例2 中心论点:要敢于到班门去弄斧
班门弄斧:在鲁班(古代有名的木匠)门前摆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分论点:① 班门弄斧,是一种积极进取的态度;
② 班门弄斧,是一种开拓创新的精神;
③ 班门弄斧,是一种永不言败的激情。
例3 中心论点:人要坚守良知
分论点:①坚守良知,就是坚守自己的一份理想。
(陈晓兰冒着生命危险揭露医药行业潜规则,她代表了这个社会核心价值的方向。② 坚守良知,就是坚守心中的正义,不向恶势力低头。
(中国人战争受害者索赔要求,日本律师团团长尾山宏 )
③坚守良知,就是敢于承担过错,减轻良心上的重负 。 )
(1970年12月7日,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在波兰首都华沙,于众目睽睽之下,扑通一声下跪,全世界为之大哗。 )
练一练 题目《这山望着那山高新解》
原意:爬上这一座山,觉得那一座山更高。比喻对自己目前的工作或环境不满意,老认为别的工作、别的环境更好。
中心论点:这山望着那山高
分论点:①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永不满足的精神;
②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精益求精的精神;
③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进取开拓的精神;
④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力争上游的精神。
(阐释内涵)
(二)、角度二:即问一个“为什么” 分析原因,揭示作用、价值、地位。主要是回答原因和目的方面的问题。就是把中心论点作为结论去追溯这个结论产生的条件和原因。即:为什么?
例1:中心论点:人要有意气
分论点:①人有意气才能有豁达的胸襟。
②人有意气才能摧不垮,压不倒,追求不泯,意志不衰。
③人有意气才能千古留名,流芳百世,才能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
可用格式:关键词+能(才能、就能)??
练一练中心论点:微笑是最美的符号。
分论点:①笑是最美的符号,它能化解人们之间的矛盾。
②微笑是最美的符号,它能安抚人受伤的心灵
③微笑是最美的符号,它能给人以自信,激起人们前进的火花。
(分析理由)
主要回答原因和目的方面的问题。通过用“为什么”来设问达成,在论述过程中,阐明几个并列的理由,证明应不应这样做。也可把中心论点作为结论去追溯这个结论产生的条件和原因。
(三)、角度三:提出策略。主要是回答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和途径。这些具体措施和途
径往往就是文章的分论点。 即:怎么样?
可用格式:关键词+需要??
1、 追问办法法
中心论点:学会欣赏别人
提炼:围绕“怎样学会欣赏别人”提出解决问题的三个具体做法(即三个分论点) 分论点: ①学会欣赏别人,需要自己有胸怀坦荡、虚怀若谷的作风;
②学会欣赏别人,需要努力发掘别人身上的闪光点,学习并借鉴,不嫉妒贤能; ③学会欣赏别人需要互帮互助,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2、 追问结果法-----即问一个“会怎样”
中心论点:这山望着那山高
分论点:①这山望着那山高,人就会永不满足;
②这山望着那山高,人就会进取开拓;
③这山望着那山高,人就会力争上游。
小结:从“能带来怎样的结果”入手
可运用:??,才能??;会使??,能够??,可以??等等表示能带来好处或危害的连词。 练一练中心论点:把微笑作为名片
分论点:①把微笑作为名片,你的心情会格外舒畅;
②把微笑作为名片,别人的心情会充满阳光;
③把微笑作为每个人的名片,世界也会因之和谐。
(四)角色分解法(范围、职业、性别、地域)
论证中分论点是对中心论点的展开与说明,是中心论点的具体化,似文章结构中的总分关系。
例如:中心论点:“关注你身边的人”,写三个分论点。
① 学会关注生活中平凡的人,看他们淡泊宁静的处世态度,让他陶冶我们年轻的心。 ② 学会关注生活中贫穷的人,看他们为维护尊严而坚挺的傲骨,我们会变得更坚强。 ③ 学会关注生活中成功的人,看他们为理想而拼搏洒下的汗水,会让我们更有斗志。
将不同人物(生熟、敌友、文武、仕隐、贫富、穷达、贵贱、智愚、成败、好坏、失意得意、悲观乐观)引入思考范围,讨论其与中心论点的关系。
练一练 中心论点:“要懂得赏识”
① 赏识超出你的人,因为他提高你的目标。
②赏识反对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你的智慧。
四、课堂小结
1、分论点拟写的五种方法
类——是什么内涵阐释法
因——为什么 分析理由法
果——会怎样揭示结果法
法——怎么做探寻方法
谁——对象 角色分解法
2、分解中心论点时应注意:
①、分论点不宜过多,两三个、三四个即可,他们的内涵要与中心论点有本质的联系,把分论点内容总合起来要能揭示中心论点的基本方面和基本内涵。
②、分论点应从统一分类标准划分,他们之间在内容上不能重复和交叉。
③、分论点之间有时是并列关系,有时是递进关系,其排列应符合一定的逻辑顺序,不可随意放置。
④、分论点最要好以首括句形式放在段首,首句标目,段意明晰;各个分论点的句式如能一致更好,如不能一致,不必强求。
⑤、分论点的语言要精练,一般控制在15字内。
⑥、分论点的表述要尽量紧扣中心论点的关键字眼,以保证每一段都扣题。
⑦、几个分论点应尽量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这三个问题,重点解决其中一个问题。
3、分论点的表述注意的问题。
要求:扣得住、分得开、排得顺。
①、扣得住——所列的几个分论点应从同一角度回答同一问题。不能一个从“类”的角度,一个从“因”的角度,造成逻辑混乱。
②、分得开——分论点之间界限清楚,不互相交叉重叠,没有包容关系。这样能够使作文内容更充实。
③、排得顺——分论点先后顺序要合乎逻辑,合乎情理。例如:人——集体——国家,物——人。篇三:议论文分论点的拟写技巧
并列式议论文分论点的拟写技巧
一.拟分论点的要求:
1、分论点是与中心论点相对而言的,它从属于中心论点,为论证中心论点服务。
2、一篇文章围绕中心论点,一般要分解出至少两个分论点,最好是三到四个。
3、分论点的语言要精练,一般控制在15字。
4、分论点的句子结构要一致,使中间几段构成排比段。正文每段开头用同样句式的话,让人一目了然。即使不能用相同句式,也可用首先、其次、再次等。
5、分论点的表述要尽量紧扣话题的关键字眼,以保证每一段都扣题。
二.议论文分论点的提炼方法:
1、概念分析法 \
2、因果分析法 并列分解
3、条件分析法 /
4、辩证分析法——对比分解
5、层层推进法——递进分解
三.并列分解(并列式结构)
并列式分解就是从不同的侧面横向展开来分解中心论点。历来我们都将议论文分为提出问题(是什么)、分析问题(为什么)和解决问题(怎么样)三部分,但是我们不一定要将这三个问题都阐明清楚,可以择其中之一,从不同侧面来展开。
1、并列分解“是什么” ,即概念分析法
2、并列分解“为什么”,即因果分析法
3、并列分解“怎么样”,即条件分析法
(一)、概念分析法(是什么角度)
和外延,有助于我们对中心论点进行分解,有助于我们理解整个论点的含义。 例:中心论点:“奋斗是理想的阶梯《理想的阶梯》
1、刻苦勤奋,是理想的阶梯;
2、珍惜时间,是理想的阶梯;
3、迎难而上,是理想的阶梯。
你来试试:如要证明“勇敢”,请列出分论点。
a.勇敢是
b.勇敢是c.勇敢是
(二)、因果分析法 (为什么角度)
这里的“因”是指分论点,“果”是指中心论点。在确立了中心论点(果)后,再来分析达成这个结果的原因。
例:《勤有三益》中心论点:“为人当勤劳”
1、勤劳,可以有所获,免饥寒也。(创财)
2、勤劳,可以有所劳,延寿考也。(健体)
3、勤劳,可以有所事,远淫邪也。(修身)
主要是从原因这个角度来设立分论点,通过用“为什么”来设问达成,在论述过程中,阐明几个并列的理由,证明应不应这样做
你来试试:如要证明“选择适当的对手 ”,请列出分论点。
1、选择适当的对手2、选择适当的对手3、选择适当的对手(三)、条件分析法 这里的中心论点是指结果,而分论点是指满足结果的“条件”。(怎么样)
例1、中心论点:雕塑自我
a、雕塑自我要懂得因材制宜。
b、雕塑自我要懂得存精去粕。
例2、中心论点:让我们拥抱生命
a、拥抱生命,我们就必须懂得珍惜生命。
b、拥抱生命,我们就必须懂得挑战生命。
c、拥抱生命,我们就必须懂得乐于奉献生。
(四)、辩证分析法
它包括两个方面:
①对中心论点进行正反对照分析,
②对中心论点进行一分为二的分析。
①正反对照分析
如要证明“实践出真知”,我们可以从正反两个方面立论:
a、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认识事物,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
b、不参与实践,不从实际出发,闭门造车,就不能寻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这样正反对照,就可以进一步明确“实践出真知”的观点。
②一分为二地分析,如要论证 “成才的关键不在于逆境”,便应该一分为二地分析: a、逆境可以造就人才,古今中外有许多事实证明了这一点;
b、并非所有的逆境都可以造就人才。这两个论点看似矛盾,但都统一在“逆境能否出人才”的总论点之下。
你来试试:如以“如何估价自己”为题作文,请列出分论点。
(五)、层层推进法
最常见的是按照议论的基本思路和结构来设置分论点,即依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提问思路来提炼分论点。
例:以《谈风度》为题作文,可借助此法设计分论点:
①风度是一种美德,一种富有教养的臻于完善的气质和风采(是什么);
②有了风度,能受到别人的敬重,人与人之间增进爱心,有利于和睦相处(为什么); ③要有风度,须加强道德情操的修养,摒弃粗俗言行,自觉培养良好的风度(怎么样)。 按意义上由浅入深、事理上由简单到复杂、影响上由小到大等顺序对论点进行分析。 例:论点:面对压力。(层进式结构)
a.要承认压力,压力时时有;
b.要不怕压力,压力促坚强;
c.要转化压力,压力变动力。
四、分论点的表述注意的问题。
要求:扣得住、分得开、排得顺。
1、扣得住——所列的几个分论点应从同一角度回答同一问题。不能一个从“类”的角度,一个从“因”的角度,造成逻辑混乱。
2、分得开——分论点之间界限清楚,不互相交叉重叠,没有包容关系。这样能够使作文内容更充实。
3、排得顺——分论点先后顺序要合乎逻辑,合乎情理。
例如:个人——集体——国家,物——人
自然——社会
五、追问对象内容法——即问几个“是什么”
看这个句子(中心论点)所涉及到的人、事、物.然后补出来或者具体列举出来,即成为分论点. 例1:《珍惜拥有》
(分1 ) 珍惜拥有的亲情.
(分2 ) 珍惜拥有的友情.
(分3 ) 珍惜拥有的爱情.
例2:以最美的颜色为话题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