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景观:绮春园、长春园、西洋楼景区。
绮春园
绮春园早期曾是清怡亲王允祥的与御赐花园,名为“交辉园”。到乾隆中期该园又改赐给大学士傅恒,易名“春和园”。乾隆三十四年(1769)春和园归入圆明园,正式定名为“绮春园”。那时的范围尚不包括其西北部。嘉庆四年和十六年,该园的西部又先后并进来两处赐园,一是成亲王永瑆的西爽村,一是庄敬和硕公主的含晖园。经大规模修缮和改建、增建之后,该园始具千亩规模,成为清帝园居的主要园林之一。至此,圆明三园处于全盛时期。嘉庆先有“绮春园三十景”诗,后又陆续新成20多景,当时比较著名的园林景群有敷春堂、清夏斋、涵秋馆、生冬室、四宜书屋、春泽斋、凤麟洲、蔚藻堂、中和堂、碧享、竹林院、喜雨山房、烟雨楼、含晖楼、澄心堂、畅和堂、湛清轩、招凉榭、凌虚亭等近30处。悬挂匾额的园林建筑有百余座。绮春园宫门,建成于嘉庆十四年(1809年),因它比圆明园大宫门和长春园二宫门晚建半个多世纪,亦称“新宫门”,一直沿用下来。自道光初年起,该园东路的敷春堂一带经改建后,作为奉养皇太后的地方;但园西路诸景,仍一直是道光、咸丰皇帝的园居范围。该园1860年被毁后,在同治年间试图重修时,改称万春园。
长春园
长春园南部以大型的水景为主体,整体布置疏朗开朗,疏密得当。园门为长春园宫门,五楹,门外左右各有铜麒麟一只(现仅存一只,陈列于颐和园仁寿殿前)。其南建影壁一座。入门为澹怀堂,九楹,卷棚歇山顶,前有月台丹陛,东西配殿五楹。正殿之北为河岸,建方亭一座,有廊与正殿相通。亭西为长春桥,十孔。过桥向北,经山口,即为园内核心建筑——含经堂建筑群。含经堂前设牌楼三座,两面为八字影壁。入门为五楹含经堂,是乾隆帝吟经之所。再北为淳化轩(圆明三园中最宏大的建筑,有《淳化阁帖》摹版),蕴真斋。出后门为“得胜盖”敞厅,乾隆二十四年,乾隆帝在此获知平定大小和卓之役而建为纪念。此外还有涵光室、理心楼、味腴书屋。东墙外买卖街等建筑。含经堂建筑群规模富丽宏大,布局参考紫禁城宁寿宫,是乾隆计划退位后常居的住所。
含经堂西为思永斋,建工字殿十七楹。思永斋前建小有天园。思永斋北为海岳开襟,是湖面上建造的双层圆形石台,上有殿宇三层。海岳开襟之东隔水为仙人承露台,台南为茜园,以石取胜,建有茜园八景。乾隆帝自杭州运来的南宋德寿宫遗石“青莲朵”亦陈列于此。含经堂之东为玉玲珑馆、鹤安斋、映清斋、茹园、鉴园等景点,园东北角为狮子林(仿苏州狮子林),园北有法慧寺、多宝琉璃塔、宝相寺、泽兰堂等建筑。再北即为西洋楼景区。
西洋楼景区
清帝为了追求多方面的乐趣,在长春园北界还引进了一区欧式园林建筑,俗称“西洋楼”,由谐奇趣、线法桥、万花阵、养雀笼、方外观、海晏堂、远瀛观、大水法、观水法、线法山和线法墙等十余个建筑和庭园组成。于乾隆十二年(1747年)开始筹划,至二十四年(1759年)基本建成。由西方传教士郎世宁、蒋友仁、王致诚等设计指导,中国匠师建造。建筑形式是欧洲文艺复兴后期“巴洛克”风格,造园形式为“勒诺特”风格。但在造园和建筑装饰方面也吸取了中国不少传统手法。建筑材料多用汉白玉石,石面精雕细刻,屋顶覆琉璃瓦。西洋楼的主体,其实就是人工喷泉,时称“水法”。特点是数量多、气势大、构思奇恃。主要形成谐奇趣、海晏堂和大水法三处大型喷泉群。
西洋楼景区整个占地面积不起过圆明三园总占地面积的百分之二,只是一个很小的局部而已。但它却是成片仿建欧式园林的一次成功尝试。这在东西方园林交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曾在欧洲引起强烈反响。一位目睹过它的西欧传教士赞誉西洋楼:集美景佳趣于一处,凡人们所能幻想到的、宏伟而奇特的喷泉应有尽有,其中最大者,可以与凡尔赛宫及圣克劳教堂的喷泉并驾齐驱。这位传教士的结论是:圆明园者,中国之凡尔赛宫。
圆明园作文
圆明园里的建筑雄伟壮观,亭台楼阁玲珑剔透,还有许多景点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圆明园里还有许多奇珍异宝。
可是那么美的园林,竟在短短的三天内,就被英法联军用残忍的手段毁掉了。
在这三天内,圆明园在英法联军的摧毁下变的不堪入目:他们把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拿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这已经够可恶的了,但是,英法联军为了烧毁罪证,用火把我国花了2个世纪的时间建造好的圆明园给烧毁了,英法联军任意的摧毁圆明园,可腐败无能的清朝政府非但不去制止它,而且还去当他们的走狗!我觉得英法联军很霸道、野蛮,他们不择手段的毁了圆明园,圆明园的毁灭就是英法联军侵略中国烧毁圆明园的最好罪证。
然而,几百年的风风雨雨已经过去了,现在圆明园已经不是以前辉煌的、灿烂的圆明园了,现在的圆明园是一堆残垣断壁,一堆废墟。
当时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那一刻将深深的印在人们的心里。
当时清朝政府是腐败无能,花钱如流水。
一顿饭都要花掉许多银子,饭里吃的都是山珍海味;他们穿的衣服都是上等布料做的,也要花掉许多钱;大官人吃喝玩乐……花掉许多银子。
可他们知道,这些供他们吃、喝、玩、乐的银子都是从老百姓身上搜刮来的银子,他们吃着、穿着、用着老百姓的银子,竟然还心安理得!他们根本就没理老百姓们过的好不好,所以,当时我国只有挨打和受欺负的份儿了。
看到圆明园那悲惨的结局,我更理解了“落后就要挨打”,知道了“闭关锁国”的后果……只要能多多向外学习、交流,就会更加繁荣富强,不会为他人所欺!圆明园读后感 范文二:我读完这片文章后,我感受到了圆明园原来是这么美丽,仿佛自己身临其境。
但是这么美丽的一个万园之园,竟然被几个强盗给毁灭了。
那些强盗就是英法联军,他们实在坏透了。
把能抢的东西抢去,不能抢的还烧掉,毁灭罪证,我实在太痛恨他们了。
圆明园是一个聚集了许许多多风景名胜精华的一个大公园,在世界历史上称的上为万园之园。
在圆明园里面,还有许许多多的历史文物,这些文物是从先秦时代一直到清朝,所有最珍贵的文物全都放在里面,给人们参观。
有些物品还是工人们用了几个世纪辛辛苦苦的做出来的,做了这么长的时间,但是被英法联军一抢而空,还把圆明园烧了,彻彻底底的被毁灭。
多少劳动人民的辛劳,才换来了这么美的大公园,英法联军烧了圆明园,等于是把劳动人民的心烧了。
圆明园是给人参观的,不是给人破坏的。
圆明园已经被风景名胜的精华渗透了。
但是我看到了今天的圆明园实在太伤心了,这就是英法联军惹的祸。
这个世界上的大瑰宝圆明园现在已经成为了一片废墟,英法联军,你们所作所为永远记在我们中国人的心里,虽然现在已经过了很多年了,但是我们依然不辱国耻。
当时圆明园被毁灭是因为当时中国人不强大,以后我们一定会渐渐地把中国发扬光大,让别人不能欺负我们!
描写圆明园的文章
圆明园,我为你哭泣我对圆明园的了解和情结仅限于书本,但是丝毫没有影响我对它的关注。
圆明园历经清代五位帝王、耗时150余年,倾注清王朝全国物力,集无数能工巧匠修建而成。
融汇国内外名胜40景,大型建筑145处,内藏无数奇珍异宝和古籍文献,与埃及金字塔、巴黎圣母院、罗马竞技场齐美。
虽没亲见,仅这些数字就令我顿生豪壮!不幸的是圆明园经历了两次掠夺和焚毁,凌乱的遗址静静地陈列在寂寞和荒凉中,历史在这里凝结成中国人难以平复的创痛。
从此,我痛恨外国列强,更恨无能的清政府。
那个金雕玉砌、堆香叠翠的“万园之园”的圆明园的毁灭强烈地震憾了我的心灵。
我用悲情的泪水祭奠了素未谋面的屈辱和苦难的圆明园。
从此心头便有了一种难以释怀的遗恨。
最近妻出差到北京受我之托去了一次圆明园,归来述说的的见闻竟让我沉痛不已。
圆明园在经历一百多个花不红、柳不绿的的惨淡春秋之后 ,在前些年对外开放了。
标志性建筑大水法寺遗址被圈起来,开始出售价格不菲的门票,开辟了儿童乐园,修筑了魔鬼山洞,连当年英法联军进入圆明园时胡姓护工一家四口投水殉园的福海现在也满是雕龙画凤的游船和风驰电掣的快艇。
与沉重历史形成鲜明对照的欢腾场面令人触目惊心。
曾经满目疮痍的圆明园如今被涂上厚厚的脂粉扭捏出令人齿冷的妖娆来。
胡姓护工如泉下有知恐怕心比湖水还要冰冷;如果当时焚毁圆明园的法军上尉巴夏礼看到今天的圆明园,眼神中可能还会充满嘲笑和不解。
一百四十多年的时间不算太远吧,人们何以对屈辱的感觉如此苍白无力;对历史的遗忘如此快速呢?很难想像,在白骨一样的断壁残垣前排队照相的人们,游览的兴致会因它曾经的屈辱而稍减吗?孩子何知,我不知大人们将以怎样的口气和心情向他们介绍圆明园,与其它公园无异,仅仅是一个“乐园”?我想开放前的圆明园肯定也会有人去,面对着依然能凸现当年风采的遗址,零落的游人步履沉重,目光庄严,绝没有现在这样的在相机前搔首弄姿,笑声起伏。
如织的游人似乎给沉寂了一百多年的圆明园带来了热闹的景象和不菲的收入,但怎么看也像是一个少女被污辱后竟嬉皮笑脸的数钱。
重修的圆明园可以使人忘记屈辱,掩饰苦难,绝欺骗不了历史!一个自轻自贱的人怎能求得别人的尊重呢?圆明园应该保持遭受劫难后的原貌。
北京的景点多的是,何必非要拉上圆明园呢?余秋雨说过,没有皱纹的祖母是可怕的。
圆明园最大的历史价值在于以沧桑感示人,随时椎刺一下中国人健忘的神经:知耻而后勇。
一个民族对待自己过去的耻辱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这个民族对自己的未来能够承担的责任和能力。
与圆明园遥相呼应还有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那是另一个版本的圆明园。
前几年才免费开放,慨叹难于管理;游人在里面极不严肃,毫无庄重可言。
累累白骨是多么生动直观的历史啊,较之于任何高声说教都要直接深刻。
教育人是愚蠢的,点燃人才是智慧的。
德国人的做法令我们肃然起敬,二战时被自己学生烧掉的地下图书库依然保持原貌,只在上面安装了一个玻璃窗,裸露在光天化日之下,警醒后人,勿忘国耻,用自己污浊的一页,换来万般庄严。
昔日的圆明园是以何等的身姿傲视群雄,今天的圆明园只能在静卧中独自抚摸忧伤。
时间成就了圆明园的沧桑,但我们心头依然缺少沧桑感;时间是无情的,但比时间更无情的,是我们!忽然感觉流泪是多么地幼稚可笑,为了尊严,我们应该流血!如果圆明园依旧妩媚婀娜,我永不去圆明园!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
圆明园资料800字作文
“圆明园”,是由康熙皇帝命名的。
玄烨御书三字匾额,就悬挂在圆明园殿的门楣上方。
对这个园名雍正皇帝有个解释,说“圆明”二字的含义是:“圆而入神,君子之时中也;明而普照,达人之睿智也。
”意思是说,“圆”是指个人品德圆满无缺,超越常人;“明”是指政治业绩明光普照,完美明智。
这可以说是封建时代统治阶级标榜明君贤相的理想标准。
“圆明”是雍正皇帝自皇子时期一直使用的佛号,雍正皇帝崇信佛教,号“圆明居士”,并对佛法有很深的研究。
著有《御选语录》19卷和《御制拣魔辨异录》。
在清初的佛教宗派格局中,雍正皇帝以禅门宗匠自居,并以“天下主”的身份对佛教施以影响,努力提倡“三教合一”和“禅净合一”,是佛教发展史上非常重要的人物。
康熙皇帝在把园林赐给胤禛(后为雍正皇帝)时,亲题园名为“圆明园”正是取意于雍正的佛号“圆明”。
圆明园汇集了当时江南若干名园胜景的特点,融中国古代造园艺术之精华,以园中之园的艺术手法,将诗情画意融化于千变万化的景象之中。
圆明园的南部为朝廷区,是皇帝处理公务之所,其中最著名的有上朝听政的正大光明殿。
其余地区则分布着40个景区,其中有50多处景点直接模仿外地的名园胜景,如海宁的安澜园.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苏州的狮子林........不仅模仿建筑,连名字也照搬过来。
还有祭祀祖先的安佑宫,举行宴会的山高水长楼,模拟《仙山楼阁图》的蓬莱瑶台,再现《桃花源记》境界的武陵春色。
更有趣的是,圆明园中还建有西洋式园林景区。
最有名的“大水法”,是一座西洋喷泉,还有万花阵迷宫以及海晏堂等,都具有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风格。
在湖水中还有一个威尼斯城模型,皇帝坐在岸边山上便可欣赏万里之外的“水城风光”。
艺术特色: 圆明园是一座珍宝馆,还是一座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皇家博物馆、艺术馆,收藏着许多珍宝、图书和艺术杰作。
里面藏有名人字画、秘府典籍、钟鼎宝器、金银珠宝等稀世文物,集中了古代文化的精华。
圆明园也是一座异木奇花之园,名贵花木多达数百万株。
完整目睹过圆明园的西方人把她称为“万园之王”。
的确,如果今天还和140年前一样,这座极巨型园林就是当之无愧的“世界园林 圆明园是清代著名的皇家园林。
圆明三园面积五千二百余亩,一百五十余景。
圆明园最初是康熙皇帝赐给皇四子胤禛(即后来的雍正皇帝)的花园。
在康熙四十六年即公元1707年时,园已初具规模。
同年十一月,康熙皇帝曾亲临圆明园游赏。
雍正皇帝于1723年即位后,拓展原赐园,并在园南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正殿以及内阁、六部、军机处诸值房,御以"避喧听政"。
乾隆皇帝在位60年,对圆明园岁岁营构,日日修华,浚水移石,费银千万。
他除了对圆明园进行局部增建、改建之外,并在紧东邻新建了长春园,在东南邻并入了绮春园。
至乾隆三十五年即1770年,圆明三园的格局基本形成。
嘉庆朝,主要对绮春园进行修缮和拓建,使之成为主要园居场所之一。
道光朝时,国事日衰,财力不足,但宁撤万寿、香山、玉泉"三山"的陈设,罢热河避暑与木兰狩猎,仍不放弃圆明三园的改建和装饰。
·康熙时期: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康熙帝(即清圣祖玄烨)将北京西北郊畅春园北一里许的一座园林赐给第四子胤禛,并亲题园额“圆明园”。
·雍正时期: 雍正三年(1725年),雍正帝(即清世宗胤禛)在圆明园南面增建宫殿衙署,占地面积由原来的六百余亩扩大到三千余亩。
此后,圆明园不仅是清朝皇帝休憩游览的地方,也是他们朝会大臣、接见外国使节、处理日常政务的场所。
·乾隆时期: 乾隆帝(即清高宗弘历)即位后,在圆明园内调整了园林的景观,增添了建筑组群,并在圆明园的东邻和东南邻兴建了长春园和绮春园(同治时改名万春园)。
这三座园林,均属于圆明园管理大臣管理,称圆明三园。
·咸丰时期: 咸丰十年(1860年)8月,英法联军攻入北京。
10月6日,占领圆明园。
从第二天开始,军官和士兵就疯狂地进行抢劫和破坏。
为了迫使清政府尽快接受议和条件,英国公使额尔金、英军统帅格兰特以清政府曾将英法被俘人员囚禁在圆明园为借口,命令米切尔中将于10月18日率领侵略军三千五百余人直趋圆明园,纵火焚烧。
这场大火持续了三天三夜。
·同治时期以后: 同治年间(1862~1874年),同治帝准备修复圆明园,供慈禧太后居住。
后因财政困难,被迫停止,改建其他建筑。
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圆明园又一次遭到破坏。
清朝覆灭后,一些军阀、政客、官僚,纷纷从圆明园盗运建筑材料,圆明园遗址遭到进一步破坏。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十分重视圆明园遗址的保护。
1979年,圆明园遗址被列为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之后,圆明园遗址的整修工作逐步展开。
现被辟为圆明园遗址公园。
作文梦游《圆明园》400字
穿越火线missa角色的那个mv求地址圆明园里的建筑雄伟壮观,亭台楼阁玲珑剔透,还有许多景点是仿照 各地名胜建造的,圆明园里还有许多奇珍异宝。
可是那么美的园林,竟 在短短的三天内,就被英法联军用残忍的手段毁掉了。
在这三天内,圆 明园在英法联军的摧毁下变的不堪入目:他们把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拿走 ,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这已经够 可恶的了,但是,英法联军为了烧毁罪证,用火把我国花了2个世纪的 时间建造好的圆明园给烧毁了,英法联军任意的摧毁圆明园,可腐败无 能的清朝政府非但不去制止它,而且还去当他们的走狗!我觉得英法联军 很霸道、野蛮,他们不择手段的毁了圆明园,圆明园的毁灭就是英法联 军侵略中国烧毁圆明园的最好罪证。
然而,几百年的风风雨雨已经过去了,现在圆明园已经不是以前辉 煌的、灿烂的圆明园了,现在的圆明园是一堆残垣断壁,一堆废墟。
当 时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那一刻将深深的印在人们的心里。
当时清朝政府是腐败无能,花钱如流水。
一顿饭都要花掉许多银子 ,饭里吃的都是山珍海味;他们穿的衣服都是上等布料做的,也要花掉 许多钱;大官人吃喝玩乐……花掉许多银子。
可他们知道,这些供他们 吃、喝、玩、乐的银子都是从老百姓身上搜刮来的银子,他们吃着、穿 着、用着老百姓的银子,竟然还心安理得!他们根本就没理老百姓们过的 好不好,所以,当时我国只有挨打和受欺负的份儿了。
看到圆明园那悲惨的结局,我更理解了“落后就要挨打”,知道了“闭 关锁国”的后果……只要能多多向外学习、交流,就会更加繁荣富强,不 会为他人所欺!
关于圆明园的资料和作文
圆明园的资料:圆明园[1]坐落在北京西郊海淀,与颐和园紧相毗邻。
它始建于康熙46年(1707年),由圆明、长春、万春(绮春)三园组成。
有园林风景百余处,建筑面积逾16万平方米,是清朝帝王在150余年间创建和经营的一座大型皇家宫苑。
清王朝倾全国物力,集无数精工巧匠,填湖堆山,种植奇花异木,集国内外名胜40景,建成大型建筑物145处,内收难以计数的艺术珍品和图书文物。
在这些建筑中,除具有中国风格的庭院外,长春园内还有海晏堂、远瀛观等西洋风格的建筑群,被誉为“万园之园”。
1856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烧杀掳掠,慈禧太后挟光绪皇帝逃奔西安,八旗兵丁,土匪地痞即趁火打劫把园残存和陆续基本修复的共约近百座建筑物,皆拆抢一空,使圆明的建筑和古树名木遭到彻底毁灭。
其后,圆明园的遗物,又长期遭到官僚、军阀、奸商巧取豪夺,乃至政府当局的有组织地损毁。
北洋政府的权贵们包括某些对圆明园遗址负有保护责任者,都倚仗权势,纷纷从圆明园内运走石雕 、太湖石等,以修其园宅。
那侵略者不仅抢夺了那珍贵的历史文物,而且毫不留情地把它化成灰烬。
圆明园占地350公顷(5200余亩),其中水面面积约140公顷(2100亩),圆明园的陆上建筑面积比故宫还多一万平方米,水域面积又等于一个颐和园,总面积竟等于8.5个紫禁城! 它继承了中国三千多年的优秀造园传统,既有宫廷建筑的雍容华贵,又有江南水乡园林的委婉多姿,同时,又吸取了欧洲的园林建筑形式,把不同风格的园林建筑融为一体,在整体布局上使人感到和谐完美。
真可谓:"虽由人做,宛自天开"。
圆明园不仅以园林著称,而且也是一座收藏相当丰富的皇家博物馆。
法国大作家雨果曾说:"即使把我国所有圣母院的全部宝物加在一起,也不能同这个规模宏大而富丽堂皇的东方博物馆媲美"。
园内各殿堂内装饰有难以计数的紫檀木家具,陈列有许多国内外稀世文物。
园中文源阁是全国四大皇家藏书楼之一。
园中各处藏有《四库全书》、《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荟要》等珍贵图书文物。
圆明园,曾以其宏大的地域规模、杰出的营造技艺、精美的建筑景群、丰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内涵而享誉于世,被誉为“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和“万园之园”。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文物被劫掠,18日-19日,园中的建筑被烧毁。
至今奇迹和神话般的圆明园变成一片废墟,只剩断垣残壁,供游人凭吊。
名称由来: “圆明园”,是由康熙皇帝命名的。
玄烨御书三字匾额,就悬挂在圆明园殿的门楣上方。
对这个园名雍正皇帝有个解释,说“圆明”二字的含义是:“圆而入神,君子之时中也;明而普照,达人之睿智也。
”意思是说,“圆”是指个人品德圆满无缺,超越常人;“明”是指政治业绩明光普照,完美明智。
这可以说是封建时代统治阶级标榜明君贤相的理想标准。
另外,“圆明”是雍正皇帝自皇子时期一直使用的佛号,雍正皇帝崇信佛教,号“圆明居士”,并对佛法有很深的研究。
著有《御选语录》19卷和《御制拣魔辨异录》。
在清初的佛教宗派格局中,雍正皇帝以禅门宗匠自居,并以“天下主”的身份对佛教施以影响,努力提倡“三教合一”和“禅净合一”,是佛教发展史上非常重要的人物。
康熙皇帝在把园林赐给胤禛(后为雍正皇帝)时,亲题园名为“圆明园”正是取意于雍正的佛号“圆明”。
园林建筑特色: 圆明园汇集了当时江南若干名园胜景的特点,融中国古代造园艺术之精华,以园中之园的艺术手法,将诗情画意融化于千变万化的景象之中。
圆明园的南部为朝廷区,是皇帝处理公务之所,其中最著名的有上朝听政的正大光明殿。
其余地区则分布着40个景区,其中有50多处景点直接模仿外地的名园胜景,如海宁的安澜园.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苏州的狮子林........不仅模仿建筑,连名字也照搬过来。
还有祭祀祖先的安佑宫,举行宴会的山高水长楼,模拟《仙山楼阁图》的蓬莱瑶台,再现《桃花源记》境界的武陵春色。
更有趣的是,圆明园中还建有西洋式园林景区。
最有名的“大水法”,是一座西洋喷泉,还有万花阵迷宫以及海晏堂等,都具有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风格。
在湖水中还有一个威尼斯城模型,皇帝坐在岸边山上便可欣赏万里之外的“水城风光”。
艺术特色: 圆明园是一座珍宝馆,还是一座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皇家博物馆、艺术馆,收藏着许多珍宝、图书和艺术杰作。
里面藏有名人字画、秘府典籍、钟鼎宝器、金银珠宝等稀世文物,集中了古代文化的精华。
圆明园也是一座异木奇花之园,名贵花木多达数百万株。
完整目睹过圆明园的西方人把她称为“万园之王”。
此外,圆明园也是除紫禁城外帝王居住过最多的地方.[编辑本段]【历史发展】 圆明园是清代著名的皇家园林。
圆明三园面积五千二百余亩,一百五十余景。
圆明园最初是康熙皇帝赐给皇四子胤禛(即后来的雍正皇帝)的花园。
在康熙四十六年即公元1707年时,园已初具规模。
同年十一月,康熙皇帝曾亲临圆明园游赏。
雍正皇帝于1723年即位后,拓展原赐园,并在园南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正殿以及内阁、六部、军机处诸值房...
描写中山陵的作文
今天,我到了六朝古都南京.我一个人逛了中山陵,感觉真的很不同,秋天的气息,两旁笔直的梧桐树.庄严而又感动着,来这里的每一个人.孙先生做为国父,他的治国理念和博爱精神,都值得我们深深的尊敬和瞻仰.宽阔的花岗岩石阶,紧凑完整,堪称壮观,给人一种无以言语的压力.孙先生临终前嘱咐:“吾死之后,可葬于南京紫金山麓,因南京为临时政府成立之地,所以不忘辛亥革命也。
”用来唤醒世人.爬上石阶中门横额上是孙中山手书“天下为公”,出自《礼记.礼运》中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意思是说国家政权不是哪一家的天下,而是天下人的天下,老百姓的天下。
这是孙先生毕生奋斗的理想,也是他所倡导的三民主义的极好注解。
蓝色的琉璃瓦在阳光下闪闪发亮...走进里面,是汉白玉的孙先生的卧像,是按孙先生生前,一比一的比例雕刻的,安详而又庄重.....如今,作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一的中山陵每年接待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无数炎黄子孙与国际友人。
人们怀着对中山先生伟大精神的崇敬与景仰来到这里凭吊拜谒。
在两岸统一成为大势所趋、人心所向的今天,面对目前海峡两岸的现状,海内外炎黄子孙都衷心期盼着祖国统一、繁荣昌盛的那一天早日到来。
彼时彼刻,倘若孙中山先生泉下有知,必会含笑长眠的.
描写深圳景点的作文100字
世界之窗毗邻“锦绣中华”和“中国民俗文化村”,占地48万平方米,是香港中旅集团在深圳华侨城创建的又一大型文化旅游景区。
将世界奇观、历史遗迹、古今名胜、自然风光、民居、雕塑、绘画以及民俗风情、民间歌舞表演汇集一园,再现了一个美妙的世界。
景区按世界地域结构和游览活动内容分为世界广场、亚洲区、大洋州区、欧洲区、非洲区、美洲区、现代科技娱乐区、世界雕塑园、国际街九大景区,内建有118个景点。
其中包括世界著名景观埃及金字塔、阿蒙神庙、柬埔寨吴哥窟、美国大峡谷、巴黎雄狮凯旋门、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印度泰姬陵、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意大利比萨斜塔等等。
圆明园的毁灭
清咸丰十年(1860)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于10月6日占据圆明园。
中国守军寡不敌众,圆明园总管大臣文丰投福海自尽,住在园内的常嫔受惊身亡。
英、法军队洗劫二天后,向城内开进。
10月11日英军派出1200余名骑兵和一个步兵团,再次洗劫圆明园,英国全权代表詹姆士·布鲁斯以清政府曾将巴夏礼等囚于圆明园为借口,将焚毁圆明园列入议和先决条件。
10月18日,3500名英军冲入圆明园,纵火焚烧圆明园,大火三日不灭,圆明园及附近的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畅春园及海淀镇均被烧成一片废墟,安佑宫中,近300名太监、宫女、工匠葬身火海。
成为世界文明史上罕见的暴行。
火烧圆明园,这是人们说惯了的一个提法。
其实,火烧圆明园的真正概念,不仅是火烧圆明园,而是火烧京西皇家三山五园。
焚毁的范围远远比圆明园大得多。
这三山五园是:万寿山、玉泉山、香山三山,清漪园、圆明园、畅春园、静明园、静宜园五园。
历史上侵略军火烧圆明园曾有两次。
第一次火烧圆明园是清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
英法联军到处烧杀抢掠、野蛮洗劫、焚毁了举世闻名的圆明园,园内寺庙建筑也大多被毁于火。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本意是将其夷为平地,但是由于圆明园园子的面积太大,景点分散,而且水域辽阔,一些偏僻之处和水中景点幸免于难。
据同治十二年(1873年)冬查勘,园内尚存有建筑13处。
如,圆明园的蓬岛瑶台、藏舟坞,绮春园的大宫门、正觉寺等。
第二次火烧圆明园是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再次放火烧圆明园,使这里残存的13处皇家宫殿建筑又遭掠夺焚劫。
在文学作品中似乎把火烧圆明园的罪过,归咎于慈禧太后垂帘听政之无能。
听起来好象也有一些道理,但并不确切。
历史上的无数事实表明,一个贫穷落后、弱小的国家和民族,只能处于被压迫、被剥削、被凌辱、被掠夺的地位。
火烧圆明园的历史则再次证明:国家贫穷、落后、软弱就要挨打。
现在,圆明园已辟为遗址公园,并正对遗址进行保护性维修,恢复山形水系、园林植被、桥涵闸路,部分古建筑也将重修。
不禁发出了由衷的赞叹。
我们古代劳动人民用勤劳的双手建造出了这座举世闻名的园林艺术瑰宝!这是一项多么艰巨而又伟大的工程呀!这充分的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力量.我为我们的伟大的民族而感到骄傲但我读到英,法联军闯进圆明园夺我财宝,烧我园林时,我的心情沉重,心里充满了仇恨. 这些强盗们肆意毁坏园林,竟把”万园之园”化成灰烬.看到这里,我恨不得给他们碎尸万段砸成稀八烂我不禁大声的骂到:“死畜生!不要胡作非为”! 读完文章,我也为失去了圆明园而感到无比伤心。
又不由得使我想到了1931年9月18日晚,日军发动侵略战争,先占领沈阳城,随后不到半年时间东三省相继沦陷。
1932年1月28日进攻上海;1937年7月,日本侵略者进攻宛平城和芦沟桥。
中华民族抗日战争正式爆发了。
到1938年10月,日军侵占了华北,华中,华南。
日军侵略者所致之处,无恶不作。
屠刀所向,血流成河。
山河失色,光在南京就杀害了无辜军民30万人! 之后,中国人民经过了8年的浴血奋战,洗刷了一百年来被挨打的耻辱,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挽回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尊严,中华民族由一个背负着帝国主义与封建势力重压,被称为“东亚病夫”的民族,成为巍然屹立与世界东方,令世人瞩目的民族,乱翻的乌云扫清了祖国迎来了一个黎明。
今天,我们生活在和平安定的社会中,但我们不能忘记以前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局面,我们青少年只有将这个国耻记在心中,以此为动力奋发图强。
报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信念,才能担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今天,我们是21世纪的接班人,我们不要忘记国耻,要接受锻炼,迈开坚定而沉着的步伐,向光辉的未来前进!
作文,喂这里是自己家不是景点
旅游回来,儿子挥笔在自家墙上写了四个字:到此一游,还“附赠”一幅自画像。
父亲一看,气愤不已:“喂,这是自己家,不是景点!”我感慨万千,“这是自己家,不是景点!”,难道不是自己家,就可以写么,难道景点就可以写么?!我质疑。
如今社会风气低下,虽然生活好了,但人们的素质却愈来愈低下了,肆意毁坏公共财物,自然景观,自私自利!想起音乐老师上课时对我们说过她暑假去国外的经历,她说,那些旅游区的警示牌上,写着不要随地吐痰,不要干什么的,都是用中文!!!可见,中国给世界人民的不良印象了。
也是,中国人自己的景点都不爱护,何况国外的呢。
身为一个中国人,“长城”这个名词不可能不知道。
长城作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古建筑物之一,是中国人的骄傲,每天都有数以千计从各国慕名而来的游客,其名气之响亮,可见一斑。
从战国时期开始,历代封建王朝几乎都在宁夏构筑过长城。
不同历史时期、用不同建筑材料修筑的古长城,在宁夏境内断断续续有数百公里,形成了一道独特的景观。
然而,令人心痛的是,这些曾被专家们称为“长城博物馆”的古长城遗址,多年来由于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许多城段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中卫县为建设引水桥、煤矿和铁路推平了一段古长城;灵武至陶乐的公路切断了长城;惠农县红果子镇修建盘山公路也造成沿途长城被毁……一段一段的长城被弄“丢了”,只剩下了残垣断壁,“长城博物馆”还能存在下去吗?火烧圆明园是每个中国人刻骨铭心的痛,保留圆明园的遗址而不重建,是为了让我华夏子民记住历史,毋忘国耻,永远别忘了落后就要挨打的惨痛教训。
圆明园是被侵略者毁掉的,我们痛心疾首,因为那是的我们没有能力保护圆明园,难道,如今,我们要亲手毁掉长城,让长城成为中国最大的笑话,让中国成为世界的笑柄吗?!在中国大陆屹立了千年,埋葬了无数生命,也抵御了无数次进攻,甚至在国之将亡之时也傲然矗立的长城,要让我们中国人,将这千年的骄傲,亲手摧毁吗?!中国人啊,该醒醒了,炎黄子弟的淳朴与善良,是在什么时候失去的,别让利益蒙蔽了心智,让欲望遮住了双眼!...
圆明园的毁灭400字作文
清咸丰十年(1860)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于10月6日占据圆明园。
中国守军寡不敌众,圆明园总管大臣文丰投福海自尽,住在园内的常嫔受惊身亡。
英、法军队洗劫二天后,向城内开进。
10月11日英军派出1200余名骑兵和一个步兵团,再次洗劫圆明园,英国全权代表詹姆士·布鲁斯以清政府曾将巴夏礼等囚于圆明园为借口,将焚毁圆明园列入议和先决条件。
10月18日,3500名英军冲入圆明园,纵火焚烧圆明园,大火三日不灭,圆明园及附近的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畅春园及海淀镇均被烧成一片废墟,安佑宫中,近300名太监、宫女、工匠葬身火海。
成为世界文明史上罕见的暴行。
火烧圆明园,这是人们说惯了的一个提法。
其实,火烧圆明园的真正概念,不仅是火烧圆明园,而是火烧京西皇家三山五园。
焚毁的范围远远比圆明园大得多。
这三山五园是:万寿山、玉泉山、香山三山,清漪园、圆明园、畅春园、静明园、静宜园五园。
历史上侵略军火烧圆明园曾有两次。
第一次火烧圆明园是清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
英法联军到处烧杀抢掠、野蛮洗劫、焚毁了举世闻名的圆明园,园内寺庙建筑也大多被毁于火。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本意是将其夷为平地,但是由于圆明园园子的面积太大,景点分散,而且水域辽阔,一些偏僻之处和水中景点幸免于难。
据同治十二年(1873年)冬查勘,园内尚存有建筑13处。
如,圆明园的蓬岛瑶台、藏舟坞,绮春园的大宫门、正觉寺等。
第二次火烧圆明园是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再次放火烧圆明园,使这里残存的13处皇家宫殿建筑又遭掠夺焚劫。
在文学作品中似乎把火烧圆明园的罪过,归咎于慈禧太后垂帘听政之无能。
听起来好象也有一些道理,但并不确切。
历史上的无数事实表明,一个贫穷落后、弱小的国家和民族,只能处于被压迫、被剥削、被凌辱、被掠夺的地位。
火烧圆明园的历史则再次证明:国家贫穷、落后、软弱就要挨打。
现在,圆明园已辟为遗址公园,并正对遗址进行保护性维修,恢复山形水系、园林植被、桥涵闸路,部分古建筑也将重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