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 -(唐)王勃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唐)白居易
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 -(唐)高适
天下快意之事莫若友,快友之事莫若谈。 -(清)蒲松龄
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春秋)孟子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战国)庄子
适合写在散文作文里的抒情诗句或词句
词句 1.风之所以寂寞,皆因他吹落了花。
与其给鱼一双翅膀,不如还鱼一池水塘!2.疲惫的不是脚步,而是心情!失败的不是结果,而是意志!3.你是秋天里的风,我却是一片叶。
当你来到我的身边,我跟随着你。
而你不会停留,吹向远方,一直向前;我却静静地落在了地上...4.即使是秋天,等待了一年的青苹果也未必成熟。
纵有芬芳,貌似未央的绿色植物也无力印红。
又望数小时前的无动于衷,激愤生动。
生与息的事与愿违,永和远本是放好的结果。
只是太多人不懂,不是永,就是远。
5.寂寞的人总是会记住他生命中的每个人,所以我总是意犹未尽的想起你,在每个星光灿烂的夜晚,一遍遍数我的寂寞.没有哭,只是在流泪.不哭不代表不在乎.当一个人背负太多的时候,就不是为自己而活了...6.人最害怕的是自己不知道的东西。
最想要的东西是自己得不到东西。
最想念的是自己已经失去的东西。
7.春天已悄然离去,零落的杨花已经化做漫天的飞雪。
燕子回时,天际陪伴着灿烂的落霞,远去的已经消失在如水的眼眸,新来的早就烙上心头。
无意间,有一种隐隐心动的心绪却似乎依然萦绕心头,不曾随南燕归去8.易朽的是生命,似那转瞬即谢的花朵;然而永存的,是对未来的渴望,生的激情。
9.有些话不说,不代表不了解,有些人不见,不代表就遗忘10.如果不会飞翔,理想的翅膀反倒成了生活的累赘!11.不要等待任何一个人…没有什么人是真正值得你等待的…一个人一生中只注定了一个人…剩下的都不属于你,属于你的也有着自己的爱…这种时候就不要强求…安静做自己就好…自此之后…行若陌人…12.我翅膀上的羽毛已经为你掉光,你还奢望我再一次为你飞起来吗?13.幸福是一只蝴蝶,你要追逐它的时候,它总是在你前面不远的地方;但是如果你悄悄地坐下来,它也许会落到你身上14.也许现在的我早已无法战胜时间,但并不意味着我不能穿越那条终点线,在那终点的狂欢中,请为我展开笑颜15.童年,纯真的理想,遥不可及;成年,奋进的目标,不可不急;中年,操劳的奔波,忘记理想;老年,平平淡淡,归宿于童年!16.最好的不代表适合你,而适合你的并不一不定是最好的,你会选哪个呢?17.风可以不懂云的漂泊,沙可以不懂海的辽阔,天可以不懂雨的落魄,不是每段爱都一定有结果。
烟可以不懂手的寂寞,酒可以不懂喉的寄托,泪可以不懂眼的脆弱,不是每个人都一定会快乐。
你可以不懂我的选择,你可以不懂我的难过,你可以不懂我的沉默,不是每种痛都一定要诉说。
18.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在什么东西上面都有个日期,牛奶会过期,肉罐头会过期,连保鲜纸都会过期,我开始怀疑,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东西是不会过期的..19.我美丽的赤道以不可能的角度划破我的脸,所以我用面目全非的笑容笑看我痛并快乐着的过去,与我快乐并痛着的将来20.没有风浪,就不能显示帆的本色;没有曲折,就无法品味人生的乐趣21.色彩,淡淡的就好,深了会褪色;生活,简单就好,复杂了会变质22.要相信自己朝着更好的方向前进着,总有一天会带着骄傲的翅膀回来!~~~23.人世间的感情不过两种, 一种相濡以沫厌倦到老, 一种相忘江湖怀念到哭...24.奈何桥蹋,难挽几十人命;孟婆烫贵,留着记忆受罪25.我们想忘记的,其实是痛苦,时间所能改变的只能是淡化痛苦;我们所不能忘记的,是感情,那是时间永远都无法磨灭的心灵角落的一种珍藏26.很多时候我们埋怨生命无法重来,其实你想过没有,如果它可以重来,又有谁会珍惜它27.梦想就是梦想,照进现实总折射28.你敷衍生活,生活就会敷衍你29.冷冷的台阶,冷冷的心,有些人有些事已不再有意义,渐渐远去,为何你还在原地回忆……30.人生最遗憾的莫过于:轻易地放弃了不该放弃的,固执地坚持了不该坚持的……31.人都希望生活的安定和舒适,但安定和舒适加速暸时光,缩短暸我们的生命,是一种偸偸的掠夺。
能让人感受到时间的不是变化,而是终结的存在,无所谓所谓,所谓无所谓……32.把自己忘了,才是真的忘了33.人生没有彩排,每天都是现场直播!34.叶子的离去,不是因为风的追求,而是树的不挽留35.有欢乐的地方 地狱也是天堂 有梦想的地方 信心就是希望36.心无物欲 ,即是秋空霁海,坐有琴书,便成石室丹丘.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倦云舒。
能闲世人之所忙者;方能忙世人之所闲。
势利纷华,不近者为洁,近之而不染者尤洁。
智械机巧不知者为高知之而不用者尤高37.一生要走多远的路程,经过多少年才能走到终点。
梦想需要多少时间才能慢慢实现。
只要肯期待希望就不会幻灭 1,老鼠嘲笑猫的时候,身旁必有一个洞。
2,站在山顶和站在山脚下的两人,虽然地位不同,但在对方眼里,同样的渺小。
3,结论就是你懒得再想下去的地方。
――路的尽头,仍然是路,只要你愿意走。
4,使我们不快乐的,都是一些芝麻小事,我们可以躲闪一头大象,却躲不开一只苍蝇。
5,最好的与最坏的创造了历史,平庸之辈则繁衍了种族。
6,在这世上惟一件事比别人议论更糟,那就是无人议论你。
7,成功便是站起比倒下多一次。
8,失败并不意味你浪费了时间和生...
琵琶行的文章解析,翻译
唐代诗人白居易《琵琶行》通行本有云:“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其中“冰下难”三字,论者注说纷纭,至今莫衷一是。
究其所以,就在于因版本的异文而产生的不同理解与训释。
请看版本的异文: ①作“冰下滩”——明万历三十四年马元调刊本《白氏长庆集》,清康熙四十三年汪立名一隅草堂刊本《白香山诗集》,清康熙四十六年扬州诗局刊本《全唐诗》,明隆庆刊本《文苑英华》; ②作“冰下难”——汪立名一隅草堂刊本《白香山诗集》,扬州诗局刊本《全唐诗》在“水”下注“一作‘冰’”、在“滩”下注“一作‘难’”;北京图书馆藏失名临何焯校一隅草堂刊本《白香山诗集》; ③作“冰下滩”——明隆庆刊本《文苑英华》在“水”下注“一作‘冰’”,《四部丛刊》影印日本那波道圆翻宋本《白氏长庆集》; ④作“冰下难”——文学古籍刊行社影印宋绍兴本《白氏文集》,清卢文弨《群书拾补》校《白氏文集》。
琵琶曲《琵琶行》内容介绍:琵琶协奏曲, 张晓峰 作曲。
表达的内容与白居易诗《琵琶行》一致。
引子由琵琶和箫奏出自由的散板旋律,筝则以流水般的琶音衬托,描绘了"枫叶荻花秋瑟瑟"的意境。
①“忽闻水上琵琶声”:乐队以慢速奏出白居易的主题,豪放洒脱。
然后是悠美的琵琶声,接着,乐队与琵琶时分时合,犹如“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的情景; ②“说尽心中无限事”:委婉连绵的旋律配以琵琶连珠般的轮指和琵琶女的主题,深刻地表现了感情绯恻,忧患沧桑的古代妇女的形象。
接着,运用多种手法,根据诗的描述,刻划了琵琶女形象的不同侧面高超的演奏技艺、风流的教坊生涯和凄凉的天涯沦落; ③“江州司马青衫湿”:琵琶以摇指变化再现了琵琶女的主题,更加深沉悠长;二胡悠缓的独奏,恰似诗人的感叹。
继而旋律连续的上下行模进,琵琶和乐队的交替奏鸣,诗人和琵琶女主题的糅合发展,犹如诗人感叹“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心声; ④尾声“月白江心”:皓月当空,秋水如银,唯有琵琶的泛音在寂静的夜色中飘荡。
【司马青衫】 司马青衫 ( sī mǎ qīng shān ) 解 释 司马:古代官名,唐代诗人白居易曾贬官为江州司马。
司马的衣衫为泪水所湿。
形容极度悲伤。
出 处 白居易《琵琶行》诗:“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 示 例 我岂学做重婚王允愚?岂湿着~泪?(明·王世贞《鸣凤记》第二十九出) 司马青衫,作为典故,出自于白居易《琵琶行》中的诗句:“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后来 高中语文 课文王实甫《 长亭送别 》“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林觉民《与妻书》“司马青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都用到这个典故。
白居易任江州司马,在送客上船时,偶然听得琵琶声,于是邀请琵琶女演奏。
在和琵琶女对话中,白居易了解了琵琶女的身世,觉得他们两人命运相同,写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惊人句,并为之泪湿青衫。
青衫,是白居易司马身份的标志。
“司马青衫”表达的是“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的意思。
因此,古代诗人常用此典故来表示由于内心痛苦而伤心流泪。
宋司马光《锦堂春》“席上青衫湿透,算感旧、何止琵琶。
”是说“伤心事”还不止琵琶女的身世。
金 吴激 《 人月圆 》从“南朝千古伤心事”一直说到“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也是指伤心事太多,其中“同是天涯”还用了白居易“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句子。
元白朴《夺锦标》在新亭眺望时触目伤心,也说到“谁念江州司马,沦落天涯,青衫未免沾湿”,这里就是写自己的悲痛了。
还有反用这个典故的,如刘镇《水龙吟》“笑多情司马,留春无计,湿青衫泪”和辛弃疾《满江红》“笑江州、司马太多情,青衫湿”。
不过这些反用,表面上是旷达的样子,实际上蕴含着更多的悲痛。
编辑本段 诗词其序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明年秋,送客湓(pén)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於穆曹二善才。
年长色衰,委身为贾(gǔ)人妇。
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
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於江湖间。
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译文 唐宪宗元和十年,我被贬为九江郡司马。
第二年秋季的一天,送客到湓浦口,夜里听到船上有人弹琵琶。
听那声音,铮铮铿铿有京都流行的声韵。
探问这个人,原来是长安的歌女,曾经向穆、曹两位琵琶大师学艺。
后来年纪大了,红颜退尽,嫁给商人为妻。
于是命人摆酒叫她畅快地弹几曲。
她弹完后,有些闷闷不乐的样子,自己说起了少年时欢乐之事,而今漂泊沉沦,形容憔悴,在江湖之间辗转流浪。
我离京调外任职两年来,随遇而安,自得其乐,而今被这个人的话所感触,这天夜里才有被降职的感觉。
于是撰写一首长诗赠送给她,共六百一十六字,题为《琵琶行》。
秋夜我到浔阳江头送一位归客,冷风吹着枫叶和芦花秋声瑟瑟。
我下马和客人在船上饯别设宴,举起酒杯要饮却无助兴的管弦。
酒喝得不痛快更伤心...
翻译这篇英语作文!快快快!
1.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2.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宿建德江》) 3.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瞑》) 4.月黑雁飞高, 单于夜遁逃。
(卢纶:《塞下曲》) 5.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独酌》) 6.小时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
(李白:《古朗月行》) 7.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王维:《竹里馆》) 8.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 9.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0.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王昌龄:《出塞》) 11.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珍珠月似弓. (白居易:《暮江吟》) 12.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13.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王维的:《山居秋暝》) 14.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15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16.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虞美人》) 17.却下水精帘, 玲珑望秋月. (李白:〈玉阶怨〉) 18. 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 人间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
(苏轼 ) 19.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 20.晓镜但愁云鬓改, 夜吟应觉月光寒。
(李商隐《无题》) 21.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
(温庭筠) 22.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王维:《竹里馆》) 23.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刘禹锡:《望洞庭》) 风飘荷叶 月亮,多么美丽迷人的字眼!古今中外,人们无不爱月、赏月、咏月。
中国诗歌史上究竟有多少咏月诗作,如同“明月几时有”一般令人难以作答。
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那便是自古咏月诗人多,咏月诗更多。
“匪东方则明,月出之光”(《诗经·齐风·鸡鸣》),“月出皎兮”,“月出皓兮”,“月出照兮”(均见《诗经·陈风·月出》),这些都是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最早的咏月诗句。
从咏月诗中,我们可以看到月亮有不少的别名、代称。
最常见的有——月子:“月子纤纤云里见,吴江不尽莫湖来”(宋·汪元量:《湖州歌》);月牙:“别家六见月牙新,万里风霜老病身”(金·张澄:《和林秋日感怀寄张丈御史》) ;月魄:“日轮驻霜戈,月魄悬雕弓”(唐·高适:《塞下曲》);月轮:“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唐·王昌龄:《春宫怨》);月桂:“长河上月桂,澄彩照高楼”(南朝·陈·张正见:《薄帷鉴明月》);桂魄:“不知桂魄今何在?应在吾家紫石屏”(宋·欧阳修:《中秋不见月问客》),等等。
咏月诗,大都着意描绘月亮的形状。
在诗人们的笔下,新月是弯弯的,其形如玉钩:“玉钩斜傍画檐生,云匣初开一寸明”(唐·赵嘏:《新月》),“夜来江上如钩月,时有惊鱼掷浪声”(唐·崔道融:《秋霁》);其状如弯弓:“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唐·白居易:《暮江吟》);其样像女子的眉毛:“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唐·戴叔伦:《兰溪棹歌》)。
而满月则是圆圆的,李白的诗句“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古朗月行》),以“白玉盘”、“瑶台镜”状写月圆之形,且突出了月光的皎洁;苏轼的“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中秋月》),也是用玉盘比喻月亮,描绘颇为形象具体。
月亮皎洁明亮,这在咏月诗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诗句“白日沦西阿,素月出东岭” (《杂诗》),著一 “素”字,直写月之皎洁明亮。
唐代诗人王维的诗句“家住水东西,浣纱明月下”(《白石滩》),“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竹里馆》),李白的诗句“明月照我影.送我至郯溪”(《梦游天姥吟留别》),宋代诗人苏轼的诗句“杏花飞帘散余春,明月入户寻幽人”(《月夜与客饮杏花下》),都是以“明”字明言月之皎洁明亮。
咏月诗中也有不少是借助于比喻、映衬手法描绘月之皎洁明亮的。
南朝梁简文帝萧纲的“夜月似秋霜”(《玄圃纳凉》),唐代李白的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静夜思》),李益的“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夜上受降城闻笛》),这些都是以白雪比喻月亮的皎洁。
赵嘏的“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江楼感怀》),这是以清澈的江水与皎洁的月光相互映衬,突出月明。
北朝诗人庾信的“山明疑有雪,岸白不关沙”(《舟中望月》),这是以雪的洁白、沙的反光映衬月光的皎洁明亮。
而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句“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村夜》),以明月映照下的荞麦花白如雪来衬托月光的皎洁明亮,别有一番韵致。
一年四季,季季有月。
而在诗人们的笔下,不同季节的月则分别与不同的物象连在一起。
春月,往往与梨花等物象、与青春的气息连在一起:“一树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夜属何人?”(唐·无名氏:《杂诗》);“日暮归来春困重,秋千闲在月明中”(元·贡性之:《暮春》)。
夏月,...
小学杜甫的送别诗
看一下哪首你学过卷216_1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杜甫纨袴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丈人试静听,贱子请具陈。
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
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
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此意竟萧条,行歌非隐沦。
骑驴三十载,旅食京华春。
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
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主上顷见征,欻然欲求伸。
青冥却垂翅,蹭蹬无纵鳞。
甚愧丈人厚,甚知丈人真。
每于百僚上,猥诵佳句新。
窃效贡公喜,难甘原宪贫。
焉能心怏怏,只是走踆踆.今欲东入海,即将西去秦。
尚怜终南山,回首清渭滨。
常拟报一饭,况怀辞大臣。
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
卷216_2 「送高三十五书记」杜甫崆峒小麦熟,且愿休王师。
请公问主将,焉用穷荒为。
饥鹰未饱肉,侧翅随人飞。
高生跨鞍马,有似幽并儿。
脱身簿尉中,始与捶楚辞。
借问今何官,触热向武威。
答云一书记,所愧国士知。
人实不易知,更须慎其仪。
十年出幕府,自可持旌麾。
此行既特达,足以慰所思。
男儿功名遂,亦在老大时。
常恨结欢浅,各在天一涯。
又如参与商,惨惨中肠悲。
惊风吹鸿鹄,不得相追随。
黄尘翳沙漠,念子何当归。
边城有馀力,早寄从军诗。
卷216_3 「赠李白」杜甫二年客东都,所历厌机巧。
野人对膻腥,蔬食常不饱。
岂无青精饭,使我颜色好。
苦乏大药资,山林迹如扫。
李侯金闺彦,脱身事幽讨。
亦有梁宋游,方期拾瑶草。
卷216_4 「游龙门奉先寺(龙门即伊阙一名阙口在河南府北四十里)」杜甫已从招提游,更宿招提境。
阴壑生虚籁,月林散清影。
天阙象纬逼,云卧衣裳冷。
欲觉闻晨钟,令人发深省。
卷216_5 「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卷216_6 「陪李北海宴历下亭」杜甫东藩驻皂盖,北渚凌青荷。
海内此亭古,济南名士多。
云山已发兴,玉佩仍当歌。
修竹不受暑,交流空涌波。
蕴真惬所遇,落日将如何。
贵贱俱物役,从公难重过。
卷216_7 「同李太守登历下古城员外新亭,亭对鹊湖」杜甫新亭结构罢,隐见清湖阴。
迹籍台观旧,气溟海岳深。
圆荷想自昔,遗堞感至今。
芳宴此时具,哀丝千古心。
主称寿尊客,筵秩宴北林。
不阻蓬荜兴,得兼梁甫吟。
卷216_8 「玄都坛歌,寄元逸人」杜甫故人昔隐东蒙峰,已佩含景苍精龙。
故人今居子午谷,独在阴崖结茅屋。
屋前太古玄都坛,青石漠漠常风寒。
子规夜啼山竹裂,王母昼下云旗翻。
知君此计成长往,芝草琅玕日应长。
铁锁高垂不可攀,致身福地何萧爽。
卷216_9 「今夕行(自齐赵西归至咸阳作)」杜甫今夕何夕岁云徂,更长烛明不可孤。
咸阳客舍一事无,相与博塞为欢娱。
冯陵大叫呼五白,袒跣不肯成枭卢。
英雄有时亦如此,邂逅岂即非良图。
君莫笑刘毅从来布衣愿,家无儋石输百万。
卷216_10 「贫交行」杜甫翻手作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
君不见管鲍贫时交,此道今人弃如土。
卷216_11 「兵车行」杜甫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阑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傍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是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卷216_12 「高都护骢马行(高仙芝开元末为安西副都护)」杜甫安西都护胡青骢,声价欻然来向东。
此马临阵久无敌,与人一心成大功。
功成惠养随所致,飘飘远自流沙至。
雄姿未受伏枥恩,猛气犹思战场利。
腕促蹄高如踣铁,交河几蹴曾冰裂。
五花散作云满身,万里方看汗流血。
长安壮儿不敢骑,走过掣电倾城知。
青丝络头为君老,何由却出横门道。
卷216_13 「天育骠骑歌(天育,厩名,未详所出)」杜甫吾闻天子之马走千里,今之画图无乃是。
是何意态雄且杰,骏尾萧梢朔风起。
毛为绿缥两耳黄,眼有紫焰双瞳方。
矫矫龙性合变化,卓立天骨森开张。
伊昔太仆张景顺,监牧攻驹阅清峻。
遂令大奴守天育,别养骥子怜神俊。
当时四十万匹马,张公叹其材尽下。
故独写真传世人,见之座右久更新。
年多物化空形影,呜呼健步无由骋。
如今岂无騕褭与骅骝,时无王良伯乐死即休。
卷216_14 「白丝行」杜甫缫丝须长不须白,越罗蜀锦金粟尺。
象床玉手乱殷红,万草千花动凝碧。
已悲素质随时染,裂下鸣机色相射。
美人细意熨帖平,裁缝灭尽针线迹。
春天衣著为君舞,蛱蝶飞来黄鹂语。
落絮游丝亦有情,随风照日宜轻举。
香汗轻尘污颜色,开新合故置何许。
君不见才士汲引难,恐惧弃捐忍羁旅。
卷216_15 「秋雨叹三首」杜甫雨中百草秋烂死,阶下决明颜色鲜。
著叶满枝翠羽盖,开花无数黄金钱。
凉风萧萧吹汝急,恐汝后时难独立。
堂上书生空白头,临风三...
谁有杜甫的生平简介?
杜甫(712~770) 中国唐代诗人。
字子美。
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今巩义市)。
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
生平 杜甫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是诗人杜审言之孙。
7岁学诗,15岁扬名。
20岁以后可分4个时期。
漫游时期 玄宗开元十九年(731)至天宝四载(745),杜甫过着“裘马清狂”的浪漫生活。
曾先后漫游吴越和齐赵一带。
其间赴洛阳考进士失败。
天宝三载,在洛阳与李白结为挚友。
次年秋分手,再未相会。
杜甫此期诗作现存20余首,多是五律和五古,以《望岳》为代表。
长安时期 天宝五载至十四载,杜甫困守长安,穷困潦倒。
他不断投献权贵,以求仕进。
六载曾应试制举;十载献大礼赋3篇得玄宗赏识,命宰相试文章;但均无结果。
直到十四载十月,安史之乱前一个月,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之职。
仕途的失意沉沦和个人的饥寒交迫使他比较客观地认识到了统治者的腐败和人民的苦难,逐渐成为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
创作发生了深刻、巨大的变化。
产生了《兵车行》、《丽人行》、《前出塞》、《后出塞》、《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这样的名篇和“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样的警世之句。
此期流传下来的诗大约100首,其中大都是五、七言古体诗。
流亡时期 肃宗至德元年(756)至乾元二年(759),安史之乱最盛。
杜甫也尽历艰危,但创作成就很大。
长安陷落后,他从鄜州北上灵武投奔肃宗,但半路被俘,陷贼中近半年,后冒死从长安逃归凤翔肃宗行在,受左拾遗。
不久因房琯案直谏忤旨 ,几近一死。
长安收复后,回京任原职。
758年5月,外贬华州司功参军,永别长安。
此时期的杜甫,对现实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先后写出了《悲陈陶》、《春望》、《北征》、《羌村》、“三吏”(《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传世名作。
759年,关辅大饥,杜甫对政治感到失望,立秋后辞官,经秦州、同谷,于年底到达成都。
此期流传下来诗歌200多首,大部分是杜诗中的杰作。
漂泊西南时期 肃宗上元元年(760)至代宗大历五年(770)11年内,杜甫在蜀中8年,荆、湘3年。
760年春,他已48岁,在成都浣花溪畔建草堂,并断续住了5年。
其间曾因乱流亡梓、阆二州。
765年,严武去世,杜甫失去凭依,举家离开成都。
因病滞留云安,次年暮春迁往夔州。
768年出峡,辗转江陵、公安,于年底达岳阳。
他生活的最后2年,居无定所。
飘泊于岳阳、长沙、衡阳、耒阳之间,时间多在船上度过。
770年冬,杜甫死于长沙到岳阳的船上,年59岁。
逝世前作36韵长诗《风疾舟中伏枕书怀》,有“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之句,仍以国家灾难为念。
这11年,他写诗1000余首(其中夔州作430多首),占全部杜诗的5/7强。
多是绝句和律诗,也有长篇排律。
名作有《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秋兴八首》、《登高》、《又呈吴郎》等。
诗歌创作 杜诗现存1400多首。
它深刻地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前后20多年的社会全貌,生动地记载了杜甫一生的生活经历;把社会现实与个人生活紧密结合,达到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统一;代表了唐代诗歌的最高成就。
被后代称作诗史。
但杜甫并非客观地叙事,以诗写历史,而是在深刻、广泛反映现实的同时,通过独特的艺术手段表达自己的主观感情。
正如浦起龙所云:“少陵之诗,一人之性情,而三朝之事会寄焉者也。
”(《读杜心解》)天宝后期,杜甫写了大量时事政治诗。
短篇如《洗兵马》、《有感》、《丽人行》、《三绝句》、《病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又呈吴郎》,长篇如《夔州书怀》、《草堂》、《遣怀》,虽内容各异,但都是个人情感与事实相结合,抒情色彩较浓。
战争题材在杜诗中数量很大。
杜甫对不同性质的战争态度不同。
反对朝廷穷兵黩武,消耗国力的有《兵车行》、《又上后园山脚》等;支持平息叛乱,抵御外侮的有《观安西兵过赴关中待命二首》、《观兵》、《岁暮》等。
《前出塞》、《后出塞》两组诗,既歌颂了战士的壮烈英勇,又谴责了君王拓边无厌和主将骄横奢侈;以一个战士的自白概括了无数英勇士兵的不幸命运。
“三吏”、“三别”中,诗人同情人民的痛苦,憎恨野蛮拉丁;但大敌当前,兵源缺乏,他只能忍痛含泪劝慰被征者,表现出作者内心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
杜甫有不少歌咏自然的诗。
歌咏的对象,往往是既联系自己,也联系时事,是情、景与时事的交融,而不仅仅是情景交融。
最具代表性的是《春望》、《剑门》。
杜甫还有些歌咏绘画、音乐、建筑、舞蹈、用具和农业生产的诗,同样贯注了作者的感情,具有时代特色。
杜集中也有些诗时代气氛不浓,个人感情较淡泊,尤其是在成都草堂写的一部分诗。
这是他经过长期飘泊,得到暂时休息后心境的表现。
在《屏迹》、《为农》、《田舍》、《徐步》、《水槛遣心》、《后游》、《春夜喜雨》等诗中,诗人对花草树木、鸟兽鱼虫的动态有细腻的观察,无限的喜爱和深刻的体会。
体现了杜甫诗歌和为人的另一侧面。
杜...
关于中秋节的诗歌(现代诗)
来源:作文网整理月赋 陈王初丧应刘,端忧多暇。
绿苔生阁,芳尘凝榭。
悄焉疚怀,不怡中夜。
乃清兰路,肃桂苑;腾吹寒山,弭盖秋阪。
临浚壑而怨遥,登崇岫而伤远。
于时斜汉左界,北陆南躔;白露暧空,素月流天,沉吟齐章,殷勤陈篇。
抽豪进牍,以命仲宣。
仲宣跪而称曰:臣东鄙幽介,长自丘樊,昧道懵学,孤奉明恩。
臣闻沉潜既义,高明既经,日以阳德,月以阴灵。
擅扶光于东沼,嗣若英于西冥。
引玄兔于帝台,集素娥于后庭。
朒朓警阙,朏魄示冲。
顺辰通烛,从星泽风。
增华台室,扬采轩宫。
委照而吴业昌,沦精而汉道融。
若夫气霁地表,云敛天末,洞庭始波,木叶微脱。
菊散芳于山椒,雁流哀于江濑;升清质之悠悠,降澄辉之蔼蔼。
列宿掩缛,长河韬映;柔祗雪凝,圆灵水镜;连观霜缟,周除冰净。
君王乃厌晨欢,乐宵宴;收妙舞,驰清县;去烛房,即月殿;芳酒登,鸣琴荐。
若乃凉夜自凄,风篁成韵,亲懿莫从,羁孤递进。
聆皋禽之夕闻,听朔管之秋引。
于是弦桐练响,音容选和。
徘徊房露,惆怅阳阿,声林虚籁,沦池灭波。
情纡轸其何托?诉皓月而长歌。
歌曰: 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 临风叹兮将焉歇?川路长兮不可越。
歌响未终,余景就毕;满堂变容,回徨如失。
又称歌曰: 月既没兮露欲曦,岁方晏兮无与归佳期可以还,微霜沾人衣! 陈王曰:“善。
”乃命执事,献寿羞璧。
敬佩玉音,复之无怿。
南朝谢庄所作,与宋玉《风赋》、谢惠连《雪赋》并称。
...
我以我血荐轩辕的正确解释偶尔看到一篇文章,写着一句话“我以我...
这句诗出自鲁迅的>>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注释】作于:(1903年)许寿裳《怀旧》:“1903年他(鲁迅)二十三岁,在东京有一首《自题小像》赠我.”鲁迅于1931年重写时题:“二十一岁时作,五十一岁时写之,时辛未二月十六日也.”①寒星:宋玉《九辩》:“愿寄言夫流星兮,”荃不察:屈原《离骚》:“荃不察余之衷情兮.”灵台:(书面语)心灵.神矢,爱神的箭.故园:祖国.荃不察:化用《离骚》中“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句.荃,香草名,隐喻国君.察,体察.中,内心.荐:献,进献祭品.轩辕:黄帝,上古帝王,中华民族的始祖,代指中华民族.这首诗是鲁迅21岁写的,51岁重写.在30年中很少写诗,从这以后才开“诗戒”.这是他言志的宣言.尽管祖国在黑暗中,我没有理由不爱她.虽然满腔热诚不被理解,我只管奉献我青春的热血.何等坚贞、猛烈的爱啊.这是《呐喊》和《彷徨》的先声,也是鲁迅毕生奋斗的标灯和旗帜. 30年过去,鲁迅无愧无悔.解释:灵台:(书面语)心灵.神矢,爱神的箭.故园:祖国.荃不察:化用《离骚》中“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句.荃,香草名,隐喻国君.察,体察.中,内心.荐:献,进献祭品.轩辕:黄帝,上古帝王,中华民族的始祖,代指中华民族.这首诗是鲁迅21岁写的,51岁重写.在30年中很少写诗,从这以后才开“诗戒”.这是他言志的宣言.尽管祖国在黑暗中,我没有理由不爱她.虽然满腔热诚不被理解,我只管奉献我青春的热血.何等坚贞、猛烈的爱啊.这是《呐喊》和《彷徨》的先声,也是鲁迅毕生奋斗的标灯和旗帜. 30年过去,鲁迅无愧无悔.本诗作于1903年.鲁迅最早将本诗写赠给许寿裳.许寿裳在《怀旧》中说:“一九〇三年他二十三岁,在东京有一首《自题小像》赠我.”灵台无计逃神矢.灵台,也叫灵府,指心.《庄子·庚桑楚》:“不可内于灵台.”郭象注:“灵台者,心也.”鲁迅在几年后写的《摩罗诗力说》中有 “热力无量,涌吾灵台”之句;文中还多次以灵府指心.神矢,罗马神话爱神之箭.许寿裳在《〈鲁迅旧体诗集〉跋》中谈到《自题小像》时说:“首句之神矢,盖借用罗马神话爱神之故事,即异域典故.”在罗马神话中,有一个长着翅膀的少年,就是爱神丘比特.他的箭同时暗暗射中某男某女的心,这男女双方就会结合.但他的射箭有点乱来,有时双方并不合适,他也射去,弄得人家虽不合适也非相爱不可.鲁迅在五四时期写有一首白话诗《爱之神》,就写到这位“爱神”在射箭之后,被“一箭射着前胸”的人问他:“我应该爱谁?”他回答说:“你要是爱谁,就没命的去爱他;你要是谁也不爱,也可以没命的去自己死掉.”这就是说,他颇有点“为射箭而射箭”,至于他胡乱射中的男女是否合适、是否美满,他是不管的了.这很有点像中国神话中的“月下老人”.在不合理的婚姻制度下,人们在提到他的时候,与其说是在爱情美满的当儿,倒不如说常常是在婚姻不满的时刻,亦即是在无可奈何非相爱不可的情况下.鲁迅写《爱之神》,就是用来揭露封建婚姻的不合理的.本诗首句“灵台无计逃神矢”不正是“被一箭射中前胸”的意思吗?1903年夏,鲁迅归国度暑假,母亲要他答应早在他南京求学时就已提过的与朱家的婚事.鲁迅不愿拂逆年轻守寡、生活艰苦的母亲的心意,在无可奈何中答应了.估计是在鲁迅假满回日本后,母亲就办订婚手续.在封建社会,订婚几乎和结婚同样重要,事情定了就不能改了.所以1903年暑假是鲁迅不幸婚姻的关键时刻,1906年不过是去“完婚”罢了.鲁迅对这婚事内心是很不满意的,因而才有 “灵台无计逃神矢”的诗句.风雨如磐暗故园.故园,是指故国,故乡.暗,晦暗.本句是说:祖国、故乡,在风雨飘摇的浓重的黑暗之中.在自然环境中,狂风暴雨,昏天黑地,人们有时也会用“风雨如磐”来形容.磐,扁圆的大石,喻风雨迫人的一种重压.鲁迅1910年12月21日致许寿裳信中说:“故乡已雨雪,近稍就温,而风雨如磐,未肯霁也.”这种自然景象,历来诗文中常用来比喻、联想政治的压抑、压迫.如唐末贯休的《侠客》中有“黄昏风雨黑如磐”的诗句;清人龚自珍的《哭洞庭叶青原》中有“黑云雁背如磐堕”的说法.鲁迅1908年写的《破恶声论》中,也有“黑云如磐”的词语,来形容当时统治的黑暗和压迫的深重.这“风雨”当然是指政治风雨.侵略者的掠夺和封建腐朽的统治,使人民深受重压,使祖国沦于黑暗之中.诗句表达了诗人为此而产生的沉痛心情.黑暗统治即黑暗的物质统治和精神统治,导致人民的贫穷、落后和愚昧.封建婚姻是黑暗的物质统治和精神统治的表现形式之一,也是笼罩人民生活的一个阴影.寄意寒星荃不察.在漫漫黑夜中,天空的寒星是唯一闪光者,它使追求光明的人寄予希望.“寄意寒星”,在本诗诗人大概也就是这意思.《楚辞·九辩》:“愿寄言夫流星兮,羌倏忽而难当;卒壅蔽此浮云兮,下暗漠而无光.”王逸《楚辞章句》以为“流星”句是“欲托忠策忠于贤良也”,那“流星”是指 “君”.王夫之《楚辞通释》则认为:“流星”是指“小人”;“其奸谗闪烁”,不过“如流星之炫耀”.鲁迅在本诗中的“寒星”,既不会指“君”,也不会指 “小...
谁知道杜甫早年写的诗
月 夜杜甫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女儿,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晚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上卿翁请修武侯庙遗像缺落时崔卿权夔州大贤为政即多闻刺史真符不必分尚有西郊诸葛庙卧龙无首对江〔氵贲〕喜闻盗贼总退口号五首萧关陇水入官军青海黄河卷塞云北极转愁龙虎气西戎休纵犬羊群赞普多教使入秦数通和好止烟尘朝廷忽用哥舒将杀伐虚悲公主亲崆峒西极过昆仑驼马由来拥国门逆气数年吹路断蕃人闻道渐星奔勃律天西采玉河坚昆碧碗最来多旧随汉使千堆宝小答胡王万匹罗今春喜气满乾坤南北东西拱至尊大历三年调玉烛玄元皇帝圣云孙漫成一首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书堂饮既夜复邀李尚书下马月下绝句湖月林风相与清残樽下马复同倾久弃野鹤如双鬓遮莫邻鸡下五更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回答者:雪舞依 - 魔法学徒 一级 4-2 21:13杜甫(712~770)中国唐代诗人 。
字子美。
祖籍襄阳(今属湖北) ,生于河南巩县(今巩义市)。
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
图片生平 杜甫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 ,是诗人杜审言之孙。
7岁学诗,15岁扬名。
20岁以后可分4个时期。
漫游时期 玄宗开元十九年(731)至天宝四载(745),杜甫过着“裘马清狂”的浪漫生活。
曾先后漫游吴越和齐赵一带。
其间赴洛阳考进士失败。
天宝三载,在洛阳与李白结为挚友。
次年秋分手,再未相会。
杜甫此期诗作现存20余首,多是五律和五古,以《望岳》为代表。
长安时期 天宝五载至十四载,杜甫困守长安,穷困潦倒。
他不断投献权贵,以求仕进。
六载曾应试制举;十载献大礼赋3篇得玄宗赏识,命宰相试文章;但均无结果 。
直到十四载十月,安史之乱前一个月,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之职。
仕途的失意沉沦和个人的饥寒交迫使他比较客观地认识到了统治者的腐败和人民的苦难,逐渐成为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
创作发生了深刻、巨大的变化。
产生了《兵车行》、《丽人行》、《前出塞》、《后出塞》、《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这样的名篇和“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样的警世之句。
此期流传下来的诗大约100首,其中大都是五、七言古体诗。
陕西长安杜公祠(建于明嘉靖年间)流亡时期 肃宗至德元年(756)至乾元二年(759),安史之乱最盛。
杜甫也尽历艰危,但创作成就很大。
长安陷落后,他从鄜州北上灵武投奔肃宗,但半路被俘,陷贼中近半年,后冒死从长安逃归凤翔肃宗行在,受左拾遗。
不久因房琯案直谏忤旨 ,几近一死 。
长安收复后 ,回京任原职 。
758年5月 ,外贬华州司功参军 ,永别长安 。
此时期的杜甫,对现实有了更清醒的认识 ,先后写出了《 悲陈陶 》 、《春望》、《北征》、《羌村》 、“三吏”(《新安吏》 、《潼关吏》、《石壕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传世名作。
759年,关辅大饥 ,杜甫对政治感到失望,立秋后辞官 ,经秦州 、同谷 ,于年底到达成都。
此期流传下来诗歌200多首,大部分是杜诗中的杰作。
漂泊西南时期肃宗上元元年(760 )至代宗大历五年(770)11年内,杜甫在蜀中8年 ,荆、湘3年 。
760年春 ,他已48岁,在成都浣花溪畔建草堂 ,并断续住了5年 。
其间曾因乱流亡梓、阆二州 。
765年 ,严武去世 ,杜甫失去凭依,举家离开成都。
因病滞留云安 ,次年暮春迁往夔州 。
768年出峡,辗转江陵、公安,于年底达岳阳。
他生活的最后2年,居无定所。
飘泊于岳阳、长沙、衡阳、耒阳之间,时间多在船上度过。
770年冬,杜甫死于长沙到岳阳的船上 ,年59岁。
逝世前作36韵长诗《风疾舟中伏枕书怀》,有“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 ”之句 ,仍以国家灾难为念 。
这11年 ,他写诗1000余首(其中夔州作430多首),占全部杜诗的5/7强 。
多是绝句和律诗 ,也有长篇排律 。
名作有《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秋兴八首》、《登高》、《又呈吴郎》等。
诗歌创作 杜诗现存1400多首。
它深刻地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前后20多年的社会全貌,生动地记载了杜甫一生的生活经历;把社会现实与个人生活紧密结合,达到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统一;代表了唐代诗歌的最高成就。
被后代称作诗史。
但杜甫并非客观地叙事,以诗写历史,而是在深刻、广泛反映现实的同时,通过独特的艺术手段表达自己的主观感情。
正如浦起龙所云:“少陵之诗,一人之性情,而三朝之事会寄焉者也。
”(《读杜心解》)天宝后期,杜甫写了大量时事政治诗。
短篇如《洗兵马》、《有感》、《丽人行》、《三绝句》、《病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又呈吴郎》,长篇如《夔州书怀》、《草堂》、《遣怀》,虽内容各异,但都是个人情感与事实相结合,抒情色彩较浓。
战争题材在杜诗中数量很大。
杜甫对不同性质的战争态度不同。
反对朝廷穷兵黩武,消耗国力的有《兵车行》、《...
关于祖国、爱国的散文和诗歌
当代诗人如何爱国 一、要继承“五四”以来爱国的新传统 爱国,自古以来被视为中华民族最基本也是最崇高的道德。
在中国诗史上,自屈原树立典范之后,爱国精神代代承传。
每当国家战乱、民族危亡之际,诗人忧国忧民之作,悲壮沉雄,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杜甫、陆游、辛弃疾、文天祥、元好问、顾炎武、王夫之、屈大均乃至黄遵宪、邱逢甲、谭嗣同、秋瑾等,是爱国诗人中突出的代表。
爱国之情,并非是强加于人的政治号令所能造成的。
一个人出生、成长在某一个地方,必然会对家乡的山山水水和父老乡亲怀有深挚的眷恋,推而广之,对整个国家、民族都怀有这种感情。
即使飘泊在异国他乡,或沦为异族统治下的奴隶,这种感情也难以改变。
钱钟书先生说:“对祖国的忆念是留在情感和灵魂里的,不比记生字、记数目、记事实等等偏于理智的记忆。
后面的一种是死记忆,好比在石头上雕的字,随你凿得多么深,年代久了,总要模糊销灭;前面的一种是活记忆,好比在树上刻的字,那棵树愈长愈大,它身上的字迹也愈长愈牢”(《宋诗选注?序》)。
这是对爱国情怀最精切的譬喻。
对祖国的热爱发自肺腑,历久弥坚,凡是有良知的人无不爱国,只是诗人善于用语言艺术即诗歌形式表达出来而已。
然而,对历史上的爱国主义,如果不加分析地盲目继承,很容易陷入思想认识的误区。
在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时代,大权独揽的帝王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臣民必须无条件地服从君主,“朕即国家”,忠君便是爱国。
帝王无论如何残暴昏庸,臣子最多只能劝谏而不可违抗,否则便是大逆不道,罪该万死。
在纲常名教的枷锁下,多少仁人志士成了无辜的牺牲品,血迹斑斑,浸透史册。
屈原沉身于汩罗江,杜甫因疏救房琯被贬,流离贫困而卒,岳飞屈死于风波亭,力主北伐的陆游、辛弃疾终生被投闲置散,谭嗣同殉戊戌政变之难,秋瑾被害于轩亭口,无一人不是悲剧性命运。
迎合“圣意”的权奸虽留下千古骂名,生前却安享高官厚禄,如李林甫、杨国忠、蔡京、高俅、秦桧、贾似道、严嵩、阮大铖、和珅等,不胜例举。
历代统治者驱臣民如犬羊,视人命如草芥,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从不反躬自省,承担祸国殃民的罪责。
知识人士与民众的拳拳爱国之心被统治者所利用,“爱国主义”成为一种愚民、役民的手段,其目的在于维护与巩固万世一系的皇权。
青年散文家王开岭说:“一旦‘人民’、‘祖国’仅仅被为一个政治(政党)权力‘虎符’而不再是一个理性和文化范畴的语汇来滥使,那么独裁专制的灾难和斗争霍乱就会接踵而至,‘人民’、‘祖国’这些硕大的词就会沦作‘刀俎’‘砧板’之用。
从法兰西大革命晚期到纳粹德国、苏联及旧中国,都流行过这种不分青红皂白的癫狂”(《激动的舌头》,第190页,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年1月版)。
借爱国之名,行专制之实的悲惨事例,古今中外实在是太多了! 辛亥革命推翻了绵延两千余年的帝制,“五四”新文化运动广泛传播民主、科学、自由、平等、个性解放等现代思想,人们从睡梦中觉醒过来,“爱国”一词从此有了崭新的含义。
知识分子中的诗人,虽然与古代士大夫同样怀有忧国忧民、兼济天下的抱负,但已扬弃了愚忠愚孝的思想糟粕,热爱的是以中华民族为主人、为整体的祖国,而不是效忠于群临四海的一姓一家。
诗人为亿万人民在战争、动乱中的深重灾难而悲哀哭泣,以诗笔抨击独夫民贼,讽刺、指斥社会中存在的假恶丑现象,希图力挽颓风,重建文明,这一忧患意识正是爱国精神的体现。
而诗中的怨愤情绪、抗争心态,已冲破传统诗教“温柔敦厚、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的束缚,与反封建、反专制的观念密切相关。
试观民国时军阀混战、抗日战争期间的大量诗篇,其爱国思想的主旨与古典诗词迥然有别。
如果说当代诗人需要继承传统,在思想方面,便应该着重继承“五四”以后形成的、以民主与科学救国救民的新传统,而不是帝王时代的诗歌中爱国与忠君混杂不分的旧传统,这是笔者要辨明的第一点。
二、反封建、倡民主是时代精神 新中国成立后,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走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
但无庸讳言的是,在思想文化领域实行极左政策,对知识分子造成了莫大的伤害。
从批判胡风“反革命集团”到“反右派”再到史无前例的十年浩劫,频繁的政治运动将千千万万的知识分子改造成无思想、无个性的驯服工具,含冤而死者不计其数,一大批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被毁灭,民族道德全面堕落。
封建主义则沉渣泛起,“三忠于、四无限”的声浪喧嚣一时,“五四”以来的民主观念被涤荡无余。
整个国家、民族成了领袖一人的化身,充耳惟闻“东方红”式的颂歌,诗人卑微已极,噤若寒蝉,诗词的命脉衰微已极。
“**”十年,“爱国主义”完全成为“爱领袖”的同义词,其专制程度,远远超过了“天王圣明,臣罪当诛”的封建时代。
到拨乱反正后的改革开放时期,经过多次思想解放,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带来了物质繁荣,但政治体制改革举步维艰,制约着经济、文化的健康发展。
“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遗留下...
描写思乡的文章
1.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要理解题目中的“折柳”的含义,关键就要能理解“柳”的意象。
在学生学过的课文中包括一些常见的古诗词,比如,“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李白《塞下曲》)、“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焕《凉州词》)、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诗经·采薇》)。
还有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中有《折杨柳枝》,歌词是:“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
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人。
” 由此我们可以理解到,古诗中的“柳”是有特殊的含义的。
柔顺婀娜、随风摆动的“柳”和“留”谐音,另外古人还有折柳送行的习俗,这就很容易引申到“柳——留——惜别——依依不舍”的层面上来。
使人联想到,离别的人一看见杨柳,就会想起离别时依依不舍的场面,就会浮现出赠柳惜别的情景,心中就会涌起一缕缕离愁。
这样,诗中“折柳”一词所寓含的“惜别怀远”之意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2.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简析] 唐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诗人杜甫在饱经离乱之后,寓居四川成都,在西郊浣花溪畔建成草堂,暂时有了安身的处所,心情比较舒畅。
春暖花开时节,他独自在江畔散步赏花,写下了《江畔独步寻花》一组七首绝句,这是其中的第六首。
首句“黄四娘家花满蹊”,点明寻花的地点。
“蹊”是小路。
“花满蹊”是说繁花将小路都盖住了,连成片了。
次句“千朵万朵压枝低”。
“千朵万朵”形容数量之多。
“压枝低”中的“压”和“低”两个字用得十分贴切、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春花密密层层,又大又多,沉甸甸地把枝条都压弯了。
这句是上句“满”字的具体化。
第三句“留连戏蝶时时舞”。
“留连”是形容蝴蝶飞来飞去舍不得离开的样子。
这句从侧面写出春花的鲜艳芬芳。
其实诗人也被万紫千红的春花所吸引而留连忘返。
第四句“自在娇莺恰恰啼”。
“娇”是形容莺歌柔美圆润。
“恰恰啼”是说正当诗人前来赏花时,黄莺也在鸣叫。
只因为诗人内心欢愉,所以想当然地认为黄莺特意为自己歌唱。
这与上句说彩蝶留连春花一样,都是移情于物的手法。
由于诗人成功地运用了这一手法,使物我交融,情景相生,这首小诗读起来就更亲切有味。
3.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香炉,指庐山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其峰尖圆,烟云聚散,如博山香炉之状”(乐史《太平寰宇记》)。
可是,到了诗人李白的笔下,便成了另一番景象:一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地升起了团团白烟,缥缈于青山蓝天之间,在红日的照射下化成一片紫色的云霞。
这不仅把香炉峰渲染得更美,而且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为不寻常的瀑布创造了不寻常的背景。
接着诗人才把视线移向山壁上的瀑布。
“遥看瀑布挂前川”,前四字是点题;“挂前川”,这是“望”的第一眼形象,瀑布象是一条巨大的白练高挂于山川之间。
“挂”字很妙,它化动为静,维妙维肖地表现出倾泻的瀑布在“遥看”中的形象。
谁能将这巨物“挂”起来呢?“壮哉造化功”!所以这“挂”字也包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的神奇伟力的赞颂。
第三句又极写瀑布的动态。
“飞流直下三千尺”,一笔挥洒,字字铿锵有力。
“飞”字,把瀑布喷涌而出的景象描绘得极为生动;“直下”,既写出山之高峻陡峭,又可以见出水流之急,那高空直落,势不可挡之状如在眼前。
然而,诗人犹嫌未足,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真是想落天外,惊人魂魄。
“疑是”值得细味,诗人明明说得恍恍惚惚,而读者也明知不是,但是又都觉得只有这样写,才更为生动、逼真,其奥妙就在于诗人前面的描写中已经孕育了这一形象。
你看!巍巍香炉峰藏在云烟雾霭之中,遥望瀑布就如从云端飞流直下,临空而落,这就自然地联想到象是一条银河从天而降。
可见,“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一比喻,虽是奇特,但在诗中并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在形象的刻画中自然地生发出来的。
它夸张而又自然,新奇而又真切,从而振起全篇,使得整个形象变得更为丰富多彩,雄奇瑰丽,既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给人以想象的余地,显示出李白那种“万里一泻,末势犹壮”的艺术风格。
4.春残 翁宏 又是春残也,如何出翠帏。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寓目魂将断,经年梦亦非。
那堪向愁夕,萧飒暮蝉辉。
诗写女子春末怀人。
首句点题,写来不拘一格。
一句中,“又”字开头,“也”字结尾,连用一个副词和一个语气词,这在诗中是不多见的。
然而作者用得很自然,使起句突兀,加强了语气,强化了诗中女主人公的哀怨之情,并有笼盖全篇的作用,算得上写法的出新。
“又”字还与下面的“经年”相应,暗示这女子与情人离别,正是去年此时,故对物候变化特别敏感。
第二句“如何出翠帏”,“如何”,有不堪的意思。
联系第一句看,这位女子正是在去年此时此地,经受着别离的苦痛。
时隔一年,记忆犹新,而且,现在还是在这一时间和这一地点,她怎敢再身临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