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习俗
1、年习俗之----踩高跷
每当春节到来,在我国许多地方流行另一种舞蹈就是踩高跷。一个个化了装的人,足踩三、四尺的木跷,手执扇子,舞来舞去,有集体对舞,也有三人起舞,引得人们翘首仰望,欢声雷动。
2、年习俗之----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的风俗,由来已久。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
3、年习俗之----贴倒“福”字
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福"字现在的解释是"幸福",而在过去则指"福气"、"福运"。春节贴"福"字,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民间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倒""福气已到"。
4、年习俗之----红包
派发红包给未成年的晚辈,是表示把祝愿和好运带给他们。红包里的钱,只是要让孩子们开心,其主要意义是在红纸,因为它象征好运。因此,在分派红包的长辈面前打开红包,是不礼貌的做法。
民间认为分压岁钱给孩子,当恶鬼妖魔或"年"去伤害孩子时,孩子可以用这些钱贿赂它们而化凶为吉。
5、年习俗之----拜年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
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
6、年习俗之----春联
春联,起源于桃符。"桃符",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五代时,西蜀的宫廷里,有人在桃符上提写联语。到宋代,春联仍称"桃符"。王安石的诗中就有"千门万户幢幢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
明代,桃符才改称"春联"。朱元璋微服出城,他经过一户人家,见门上不曾贴春联,便去询问,知道这是一家朱元璋就特杀猪的,特地为那阉猪人写了"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的春联。联意贴切、幽默。经明太祖这一提倡,此后春联便沿习成为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7、年习俗之----守岁
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
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故大诗人苏轼写下了《守岁》名句:"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扩展资料:
年的来历(传说)
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们正扶老携幼上山避难,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只见他手拄拐杖,臂搭袋囊,银须飘逸,目若朗星。
乡亲们有的封窗锁门,有的收拾行装,有的牵牛赶羊,到处人喊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这时,谁还有心关照这位乞讨的老人。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老婆婆惊目细看,见他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气宇不凡。可她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
婆婆无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难去了。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年”朝婆婆家怒视片刻,随即狂叫着扑过去。
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
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乡亲们一齐拥向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啪啪"炸响,屋内几根红蜡烛还发着余光……欣喜若狂的乡亲们为庆贺吉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
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参考资料:
年关作文
新年断想 时间飞逝,2015已经悄然离去,这一年留下了我成长的足迹,留下了我的欢乐,我的伤心,我的幸福······这些东西深深的存在我的脑海里。
以前提到作文就没有思路,半天想不出一句话,而现在拿到一篇作文就能很快写下来,而且写的大多都被老师当作范文来念给同学们听,心里美滋滋的。
我的字迹也有了很大进步,大多时候都能工工整整一字不错的写出来,受到老师的表扬。
当我考试考得不好时,老师就把我叫到她跟前询问没考好的原因是什么,她让我在自己身上找问题,让我及时纠正,免得我日后还会犯类似性的错误。
说到阅读,以前我拿到一本书总是囫囵吞枣的看一遍,吊儿郎当地玩着看着,2015年我长大了,看书时聚精会神,看到优美句子以及对我作文有帮助的段落,我常常会情不自禁地用波浪线或横线画起来,日积月累,相信我的文采会越来越棒!寒冬到了,我常常会手冷,朋友见了她们都会跑到我跟前捂着我的手,为我暖手,看到朋友对我的关心,在寒冷的季节里我不再寒冷反而倍感温暖。
我一定珍惜这段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友情。
以前我很贪玩任性,妈妈责怪我两句,我就使着劲跟妈妈顶嘴。
时间可以改变一切。
2015,我长大了,空闲时,我能够主动帮妈妈做家务、为妈妈捶腿、捏肩…… 时间的流逝,让我不断蜕变成长,由一只总喜欢蠕动,顽皮的、小小的蚕变成了一只与人为善的大蝴蝶。
2015,让我懂得了学习的意义、友情的温暖和尊敬父母的道理。
2015的每一天,都是我最最美好的回忆!明天,迎接新的一年,2013,我要抛掉过去,迎接崭新的明天。
“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让我们为我们美好明天努力吧!
关于春节的作文500字
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节日,也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
每家每户都会庆祝一番。
有些民族还会搞一些活动来欢度新春佳节,比如舞龙舞狮、说书唱戏、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
一到年关,大人小孩都忙乎开了,备年货、扫屋子、祭祖宗忙的不也乐乎!贴春联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项目。
或自己动手或请人代劳,把一年的收获和来年的希望都写进这小小的春联里。
同学们,说起春联,还有一个故事呢!春联,起源于桃符,它最早出现在周代,是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门板。
据说,桃木有镇鬼、驱邪的功能。
因为世上的恶鬼都畏惧“神荼”、“郁垒”二神,所以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驱鬼辟邪。
后来,人们索性在桃木板上刻上两位神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驱恶。
这种桃板就称为“桃符”。
在五代十国时期,开始有人在桃符上写字。
一次,蜀国的君主孟昶在除夕之夜令学士在桃符板上写字,因看不清学士们所写的内容,孟昶索性自己书写“年年约余庆,嘉年号长春”。
由此产生了中国第一副春联。
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再远的游子也要赶回家跟家人团聚,吃上父母精心准备的年夜饭。
旧时,人们把这叫做除夕守岁、熬年。
这一顿饭要慢慢吃,一直要吃到深夜。
看着春节联欢晚会的精彩节目,围着热气腾腾的火锅,听着窗外阵阵的爆竹声,一家人享受着天伦之乐。
这时候,小孩子最开心的是长辈会发压岁钱。
据说,在魏晋时期就有这个做法。
压岁钱也叫“押岁钱”、“压祟钱”因为岁与祟是谐音,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使小孩们平平安安过年。
过年了,少不了走亲访友。
亲戚朋友聚集在一起,吃着丰盛的酒菜,互赠祝福,共谋发展大计。
这一活动一直要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之后。
春节,不仅仅是大家在一起吃喝玩乐,更重要的是体现了我们国家的一种民族精神。
它融入的是一种亲情,一种对美好的生活的追求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安宁。
展开...
求一篇关于春节的作文,700字(初中)
民间春节有一个一直流传在民间的故事,话说,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
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百姓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
就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
这种守岁的习惯就是我国传统节日——春节的一种习俗。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
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
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
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到了民国时期,改用公历,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把农历的一月一日叫春节。
春节到了,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万象复苏草木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
人们刚刚度过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着春暖花开的日子,当新春到来之际,自然要充满喜悦载歌载舞地迎接这个节日。
大家都很熟悉春节,当然还有很多关于春节的古诗词“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就是宋朝诗人王安石的诗,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
现在的春节大多都是一家人团圆的节日,大家一起围着吃饭,看着春节晚会,小孩子可以拿压岁钱,大人带着小孩去拜年,大家穿着新衣服,开开心心的过完春节,这就是我国传统节日——春节。
求一篇关于过春节的作文
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节日,也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
每家每户都会庆祝一番。
有些民族还会搞一些活动来欢度新春佳节,比如舞龙舞狮、说书唱戏、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
一到年关,大人小孩都忙乎开了,备年货、扫屋子、祭祖宗忙的不也乐乎!贴春联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项目。
或自己动手或请人代劳,把一年的收获和来年的希望都写进这小小的春联里。
同学们,说起春联,还有一个故事呢!春联,起源于桃符,它最早出现在周代,是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门板。
据说,桃木有镇鬼、驱邪的功能。
因为世上的恶鬼都畏惧“神荼”、“郁垒”二神,所以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驱鬼辟邪。
后来,人们索性在桃木板上刻上两位神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驱恶。
这种桃板就称为“桃符”。
在五代十国时期,开始有人在桃符上写字。
一次,蜀国的君主孟昶在除夕之夜令学士在桃符板上写字,因看不清学士们所写的内容,孟昶索性自己书写“年年约余庆,嘉年号长春”。
由此产生了中国第一副春联。
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再远的游子也要赶回家跟家人团聚,吃上父母精心准备的年夜饭。
旧时,人们把这叫做除夕守岁、熬年。
这一顿饭要慢慢吃,一直要吃到深夜。
看着春节联欢晚会的精彩节目,围着热气腾腾的火锅,听着窗外阵阵的爆竹声,一家人享受着天伦之乐。
这时候,小孩子最开心的是长辈会发压岁钱。
据说,在魏晋时期就有这个做法。
压岁钱也叫“押岁钱”、“压祟钱”因为岁与祟是谐音,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使小孩们平平安安过年。
过年了,少不了走亲访友。
亲戚朋友聚集在一起,吃着丰盛的酒菜,互赠祝福,共谋发展大计。
这一活动一直要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之后。
春节,不仅仅是大家在一起吃喝玩乐,更重要的是体现了我们国家的一种民族精神。
它融入的是一种亲情,一种对美好的生活的追求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安宁。
...
介绍春节的作文急用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
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
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
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到了民国时期,改用公历,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把农历的一月一日叫春节。
春节到了,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万象复苏草木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
人们刚刚度过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着春暖花开的日子,当新春到来之际,自然要充满喜悦载歌载舞地迎接这个节日。
千百年来,人们使年俗庆祝活动变得异常丰富多彩,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年三十,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在春节前扫尘搞卫生,是我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
然后就是家家户户准备年货,节前十天左右,人们就开始忙于采购物品,年货包括鸡鸭鱼肉、茶酒油酱、南北炒货、糖饵果品,都要采买充足,还要准备一些过年时走亲访友时赠送的礼品,小孩子要添置新衣新帽,准备过年时穿。
在节前要在住宅的大门上粘贴红纸黄字的新年寄语,也就是用红纸写成的春联。
屋里张贴色彩鲜艳寓意吉祥的年画,心灵手巧的姑娘们剪出美丽的窗花贴在窗户上,门前挂大红灯笼或贴福字及财神、门神像等,福字还可以倒贴,路人一念福倒了,也就是福气到了,所有这些活动都是要为节日增添足够的喜庆气氛。
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
在过去的传说中,年是一种为人们带来坏运气的想象中的动物。
年一来。
树木凋蔽,百草不生;年一过,万物生长,鲜花遍地。
年如何才能过去呢?需用鞭炮轰 ,于是有了燃鞭炮的习俗,这其实也是烘托热闹场面的又一种方式。
春节是个欢乐祥和的节日,也是亲人团聚的日子,离家在外的孩子在过春节时都要回家欢聚。
过年的前一夜,就是旧年的腊月三十夜,也叫除夕,又叫团圆夜,在这新旧交替的时候,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除夕晚上,全家老小都一起熬年守岁,欢聚酣饮,共享天伦之乐,北方地区在除夕有吃饺子的习俗,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和字就是合;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有相聚之意,又取更岁交子之意。
在南方有过年吃年糕的习惯,甜甜的粘粘的年糕,象征新一年生活甜蜜蜜,步步高。
待第一声鸡啼响起,或是新年的钟声敲过,街上鞭炮齐鸣,响声此起彼伏,家家喜气洋洋,新的一年开始了,男女老少都穿着节日盛装,先给家族中的长者拜年祝寿,节中还有给儿童压岁钱,吃团年饭,初二、三就开始走亲戚看朋友,相互拜年,道贺祝福,说些恭贺新喜、恭喜发财、恭喜、过年好等话,祭祖等活动。
节日的热烈气氛不仅洋溢在各家各户,也充满各地的大街小巷,一些地方的街市上还有舞狮子,耍龙灯,演社火,游花市,逛庙会等习俗。
这期间花灯满城,游人满街,热闹非凡,盛况空前,直要闹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后,春节才算真正结束了。
春节是汉族最重要的节日,但是满、蒙古,瑶、壮、白、高山、赫哲、哈尼、达斡尔、侗、黎等十几个少数民族也有过春节的习俗,只是过节的形式更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更蕴味无穷。
春节的由来与传说: 春节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古时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说文。
禾部》:“年,谷熟也:。
在夏商时代产生了夏历,以月亮圆缺的周期为月,一年划分为十二个月,每月以不见月亮的那天为朔,正月朔日的子时称为岁首,即一年的开始,也叫年,年的名称是从周朝开始的,至了西汉才正式固定下来,一直延续到今天。
但古时的正月初一被称为“元旦”,直到中国近代辛亥革命胜利后,南京临时政府为了顺应农时和便于统计,规定在民间使用夏历,在政府机关、厂矿、学校和团体中实行公历,以公历的元月一日为元旦,农历的正月初一称春节。
1949年9月27日,新中国成立,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了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纪元,把公历的元月一日定为元旦,俗称阳历年;农历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后,因而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俗称阴历年。
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
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有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
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春节传说之一:熬年守岁 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
探究这个习俗的来历,在民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 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
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
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准了“年”肆虐的日期,...
以过节为话题的作文
过节,多么温馨的字眼;过节,多么欣喜的名字;过节,多么美满的文字。
一大早就听见鞭炮声回荡在这繁华的城市里,街上来来往往的人脸上都挂着笑脸,妈妈也一大早就忙着给在远方的亲戚打电话祝贺……一切的一切无不喜气洋洋。
白天是最忙碌的时候了,大人在厨房里弄这弄那,还得一旁照顾来访的客人,忙得不亦乐乎。
我尤其喜欢春节的夜晚。
当夜幕降临,周围的云被夕阳的光辉侵染,那一点点橙,一点点红就足以把一片云装扮美丽。
天空完全被黑暗笼罩,这时就会有美丽的烟花在黑幕上盛开,各式各样的形状,有心形的、有圆形的、有不规则的……让你眼花缭乱。
咻——咻!又一朵烟花飞上天空,然后盛开、消失……一切多么美好啊,可美好的东西往往不会久留,它只停留在那一瞬间,然后在别人的惊叹中死去,像昙花一样,迅速开放然后在惊叹与赞美声中凋谢;像流星一样,瞬间迸发出美丽的火花转眼间又消失不见;像闪电一样,在黑幕上擦出刺眼的光芒刹那却又不知所踪;过节当然少不了吃团圆饭了,当一家人在一起,食物挤满了整张饭桌,大人小孩都喜洋洋的,那场景是多么美好啊,这时我又明白,即使美好的东西总不会停留很久,我们也要学会珍惜,懂得如何去保护美好的东西。
过节,让我学会珍惜。
把过节改成春节就可以了嘛.
【2014年年末语文作文】作业帮
醉心于古文化研究的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经说过,如果可以选择出生的时代与地点,他愿意出生在公元一世纪的中国新疆,因为当时那里处于佛教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和中国文化等多种文化的交汇地带.居里夫人在写给外甥女涵娜的信上说:“你写信对我说,你愿意生在一世纪以前.伊雷娜则对我肯定地说过,她宁可生得晚些,生在未来的世纪里.我以为,人们在每一个时期都可以过有趣而且有用的生活.”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问题.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又是一年岁末时作文
又是一年岁末时。
想起07年时天天盼望着08。
什么奥运啦,初中新生活啦,一度被我想得很是美丽。
可是就算是这样一个年份,走得比以往更快。
直到某天登陆QQ时对话框上写着“距离2010年上海世博会还有500天”我才恍然意识到人类就算发挥到极限也跑不过时间。
于是开始考虑是否再扯一扯关于08年的种种。
到各处走走看看才发现第一个想到做这件事情的已经不是我了,真可谓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
[这一年模糊的轮廓。
]隐约记得在有月雨,有时差,还有十三,元旦时花了很多时间写关于一些人离开的矫情文,为的是进精品。
想了想就会笑起来,然后嘲笑自己的以前。
其实也不算太长的时间,却改变了很多。
要说的还是那件事,牵扯到很多人的事情,使我忘却不了。
也就是从那时开始,我与十三才真正开始了解。
应该说我也很高兴短暂的伤痛会带来长期的快乐。
在那时,RP的很多人还很排斥我。
后来,就是在抱怨假期苦短,人生漫长中度过的。
记得春节很冷,配合我当时矫情着、时常被打击的低落心情很是合适。
再后来,就是春天了。
南方没有所谓的冰雪融化,相比一、二月时温暖了许多。
心情有所好转,很大原因还是因为十三。
在那一段时间我们的距离缩短了很多。
我也因为由短时间的敌人变成了朋友兴奋了很久。
学校开始加压,考试也频繁起来。
每天上课都想睡觉,却费了大把精力发牢骚。
从别班听来的有关考试的小道消息,今天某老师的言谈举止,某个同学又惹了社会上的人,抱怨作业多如上、写也写不完……诸如此类等等等等。
也是从那时开始迷恋安静。
不愿意再与两个死党一起对付男生,一是因为我经历了一月的大战争不想再为别人的过错而做替罪羊,二是觉得实在无聊。
但是碍于好友的面子,又不便说出来,只好僵持着,弄得我很是灰头土脸,天天在我心里的声音与好友的行动中权
春节的作文最好
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节日,也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
每家每户都会庆祝一番。
有些民族还会搞一些活动来欢度新春佳节,比如舞龙舞狮、说书唱戏、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
一到年关,大人小孩都忙乎开了,备年货、扫屋子、祭祖宗忙的不也乐乎!贴春联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项目。
或自己动手或请人代劳,把一年的收获和来年的希望都写进这小小的春联里。
同学们,说起春联,还有一个故事呢!春联,起源于桃符,它最早出现在周代,是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门板。
据说,桃木有镇鬼、驱邪的功能。
因为世上的恶鬼都畏惧“神荼”、“郁垒”二神,所以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驱鬼辟邪。
后来,人们索性在桃木板上刻上两位神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驱恶。
这种桃板就称为“桃符”。
在五代十国时期,开始有人在桃符上写字。
一次,蜀国的君主孟昶在除夕之夜令学士在桃符板上写字,因看不清学士们所写的内容,孟昶索性自己书写“年年约余庆,嘉年号长春”。
由此产生了中国第一副春联。
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再远的游子也要赶回家跟家人团聚,吃上父母精心准备的年夜饭。
旧时,人们把这叫做除夕守岁、熬年。
这一顿饭要慢慢吃,一直要吃到深夜。
看着春节联欢晚会的精彩节目,围着热气腾腾的火锅,听着窗外阵阵的爆竹声,一家人享受着天伦之乐。
这时候,小孩子最开心的是长辈会发压岁钱。
据说,在魏晋时期就有这个做法。
压岁钱也叫“押岁钱”、“压祟钱”因为岁与祟是谐音,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使小孩们平平安安过年。
过年了,少不了走亲访友。
亲戚朋友聚集在一起,吃着丰盛的酒菜,互赠祝福,共谋发展大计。
这一活动一直要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之后。
春节,不仅仅是大家在一起吃喝玩乐,更重要的是体现了我们国家的一种民族精神。
它融入的是一种亲情,一种对美好的生活的追求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安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