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走,欣赏啊
斜阳映山天接水,陌上花落缓缓归。一曲羌笛柔断肠,回首情依依。
一个人,从故乡,到异乡,在路上,慢慢走,做个流浪诗人。
旅途的第一站从江南启程,身为江南水乡的人家,自然对江南古镇有着独特的情怀。
浅渚波光云影,小桥流水人家。
清晨,细密的阳光洒在柔软的水面,涓涓流水淌过狭窄的河道,微风轻拂,挽起水中波澜,如同小家碧玉般露出一丝笑靥。河道上拱起一座苍老斑白的石桥,仿佛是饱经风霜的老人,却仍旧守候着这座古镇。桥上的江南人儿来来往往,遇见就相视一笑,江南人家的腼腆、热情也可一窥。
我站在临水而建的民居房,抚摸着苍老的古墙,思忖着江南的过去与未来。
堂皇转眼凋零,喧腾是短命的别名。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说“斑驳的青灰色像清晨的残梦,交错的双桥坚致而苍老,没有比这个图像更能概括江南小镇的了,而又没有比这样的江南小镇更能象征故乡的了。”
而今高楼林立的现代社会,灯红酒绿的生活压抑着古老的文明,愿江南小镇秉持那一份久违的古色古香。
慢慢走过故乡,来到异乡,却是另一种慨叹。我从江南古典的小镇,一转而入漠北苍茫的戈壁,那是何等的壮阔。
苍劲的远山如同奔腾的骏马,在黄沙漫道的戈壁驰骋,马蹄扬起万丈尘土,在夕阳的映衬下无比雄壮。
站在深沉古老的莫高窟前,瞻仰着人类智慧的遗存,看到的是莫高窟经历千年艰难后的苍老,看到的是中国文明的悠长与深邃。还记得余秋雨先生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一千年而始终鲜活的生命。这种情愫,无论是对莫高窟本身,还是对古老的中国文明,都不是能用只言片语形容的。
看过江南小镇的古朴清丽,看过漠北戈壁的雄浑壮阔,这两种中国文化的极端无疑展露了一个民族的勇敢和智慧,却又不能囊括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风景,人情,文明,三者相融。美哉!壮哉!妙哉!
正所谓“失去此刻就没有下一刻,不能珍惜今生也就无法向往来生了。”更多的中国文明却在日渐消失,任何一个中华儿女都不愿目睹伟大的文明的失落,而拯救破碎的文明又由我们承载。
其实所有的故乡原本不都是异乡吗?所有的故乡不过是我们的祖先漂泊旅程中落脚的一站。无所谓故乡异乡,都是文明的传承。
我只知道,我在路上,慢慢走,欣赏并思忖着。我愿像余秋雨老先生一样,做个漂泊的流浪诗人。
远处传来一曲羌笛,再回首,情依依。
作文慢慢走欣赏啊800
慢慢走,欣赏啊斜阳映山天接水,陌上花落缓缓归。
一曲羌笛柔断肠,回首情依依。
一个人,从故乡,到异乡,在路上,慢慢走,做个流浪诗人。
旅途的第一站从江南启程,身为江南水乡的人家,自然对江南古镇有着独特的情怀。
浅渚波光云影,小桥流水人家。
清晨,细密的阳光洒在柔软的水面,涓涓流水淌过狭窄的河道,微风轻拂,挽起水中波澜,如同小家碧玉般露出一丝笑靥。
河道上拱起一座苍老斑白的石桥,仿佛是饱经风霜的老人,却仍旧守候着这座古镇。
桥上的江南人儿来来往往,遇见就相视一笑,江南人家的腼腆、热情也可一窥。
我站在临水而建的民居房,抚摸着苍老的古墙,思忖着江南的过去与未来。
堂皇转眼凋零,喧腾是短命的别名。
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说“斑驳的青灰色像清晨的残梦,交错的双桥坚致而苍老,没有比这个图像更能概括江南小镇的了,而又没有比这样的江南小镇更能象征故乡的了。
”而今高楼林立的现代社会,灯红酒绿的生活压抑着古老的文明,愿江南小镇秉持那一份久违的古色古香。
慢慢走过故乡,来到异乡,却是另一种慨叹。
我从江南古典的小镇,一转而入漠北苍茫的戈壁,那是何等的壮阔。
苍劲的远山如同奔腾的骏马,在黄沙漫道的戈壁驰骋,马蹄扬起万丈尘土,在夕阳的映衬下无比雄壮。
站在深沉古老的莫高窟前,瞻仰着人类智慧的遗存,看到的是莫高窟经历千年艰难后的苍老,看到的是中国文明的悠长与深邃。
还记得余秋雨先生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一千年而始终鲜活的生命。
这种情愫,无论是对莫高窟本身,还是对古老的中国文明,都不是能用只言片语形容的。
看过江南小镇的古朴清丽,看过漠北戈壁的雄浑壮阔,这两种中国文化的极端无疑展露了一个民族的勇敢和智慧,却又不能囊括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风景,人情,文明,三者相融。
美哉!壮哉!妙哉!正所谓“失去此刻就没有下一刻,不能珍惜今生也就无法向往来生了。
”更多的中国文明却在日渐消失,任何一个中华儿女都不愿目睹伟大的文明的失落,而拯救破碎的文明又由我们承载。
其实所有的故乡原本不都是异乡吗?所有的故乡不过是我们的祖先漂泊旅程中落脚的一站。
无所谓故乡异乡,都是文明的传承。
我只知道,我在路上,慢慢走,欣赏并思忖着。
我愿像余秋雨老先生一样,做个漂泊的流浪诗人。
远处传来一曲羌笛,再回首,情依依。
慢慢走欣赏啊作文在报纸上登过的
没有蓝天的博大,但有了白云的悠然,它就是最真的;没有梅花的幽香,但有了野花的淳朴,它就是最善的;没有江河的奔腾,但有了小溪的执着,它就是最美的;那么,作为新青年的我们,怎样才能像白云,野花,小溪一样来欣赏自己呢?朋友告诉我,那就是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带上自己的思想阳光,你的个性欢笑。
是啊,一张洋溢着思维的幸福与快乐的脸是最美的。
这张脸将你的幸福与快乐巧妙地传达给别人,并能够将美丽与人分享,那你就欣赏了自己。
爸妈告诉我,那就是做一个有个性的孩子,尊敬长辈,爱护幼小。
是啊,这是自己内心深处的个性美,心中装着中华五千年的传统美德,并能别出心裁地将其付诸行动,那你就欣赏了自己。
老师告诉我,额头宽一点,不漂亮不要紧,只要能让思想野马在宽宽的额头上奔跑。
你具有了一定的创造力,才是真正欣赏了自己。
我不会因为成绩不好而对自己失望于是我又想起了白云的悠然,野花的淳朴,江河的奔腾。
哦!我明白了,最美的自己,就是展现自己个性的时候,就是发挥自己作用的时候,就是贡献自己思想的时候。
那是一种内在美的展现。
东施就是一个最好的反例,因为她没有了自己的个性,追求的只是无意义的模仿。
是小草,就要染绿天涯;是水滴,就要汇在浩瀚;是沙砾,就要聚矗成塔;是营火,就要默默燃烧;是青年就要做美自己,让自己的个性张扬,让自己的思想闪光。
我不是那风,刮过就停!。
我不是那雨,下过就晴!我不是那霜,漂忽不定!我不是那云啊,也不是那电,我就是那用创新思想去欣赏自己的年轻人。
!
以慢慢走 欣赏啊为题写一篇200字的绘景作文
慢慢走,欣赏啊!窗外刮起了大风,残落在大地上的枫叶被风袭卷,风舞在昏黄的上空。
此时,我正踏着轻轻的脚步,走在秋色里。
抬头张望天空,慢慢走,慢慢欣赏。
这条泥泞的小路,有弯曲不齐的脚印,令人浮想联翩。
回头望望,发现,人生漠漠却不平凡。
这条路并非好走。
岁月在这人生的华章中一页页翻过,让我不禁回首,曾经的拥有,多么让人怀念,于是,我停下了脚步,细细品味人生的酸甜苦辣。
童年的孩童岁月,交融着轻快的舞曲与笑声,犹记得奶奶的双手,牵着我,走过香草园,去摘小花儿,与蝴蝶戏舞,看天上鸟儿,听蝉鸣叫,我闭上眼睛,听见天空的呼喊。
秋色里,我慢慢走,不舍让童年离去。
陈旧的音符躺在这香甜的梦中。
犹记得老师将我带入知识的学堂,那里充满这朗朗的读书声和美妙的画卷,我轻轻触碰校园晨间的花朵,默默许愿,在那秋色里,耳边回荡着老师的鼓励,充斥着我渺小的心灵,和那短站的回忆。
我慢慢走,不愿那么快长大。
时间还是飞快的流逝,我捉住它的手,不愿让它走,我紧紧握住,可最终我还是成长了,带着苦涩,带着曾经的笑脸,带着老师的鼓励,带着同学的支持,带着家长给我的一封封信,我不哭,我坚强,我有我的路,我慢慢走,又再次停下了脚步,回头张望那记忆中,让人疼痛的青春。
青春如火,燃烧我,让我斥痛,让我觉醒,让我慢慢懂得如何诠释伤痛,犹记得是朋友将我拉出那黑暗,让我静静躺在这青春的的路途上,站起身来,决不放弃。
一直向前走,背上沉重的包袱,义无反顾,我不在流泪,只轻轻细看曾经的日记,上面的绝望与欢歌,我不曾忘记,亦不曾失去!秋色里,我慢慢走,细细品味那甜美,青春啊!时间啊!我不愿停留,更不愿遗忘,想要继续欣赏。
人生似曾留有遗憾,但我也曾弥补,我珍惜过每分每秒,我不曾忘记过,就算是路人的帮助,我也感谢过。
是人生教会我的,我都铭记着。
我放下包袱,继续行走在这秋色里,秋风依然卷起片片枫叶,我不禁又再次抬起头,忽而发现天空不再昏黄,我凝视前方很久很久,绝对重新出发,慢慢走,去欣赏曾经被我以为那个的人和事,那些值得被我珍藏的回忆碎片。
慢慢走,欣赏啊作文
人生处处有风景,只要你有一双发现的眼睛。
其实路边的风景也是是不容忽视的啊,在某风景区的路边就有这么一句标语“慢慢走,欣赏啊”不就让人们在鳗鱼干纳鲁的途中,抽出一点时间来欣赏路边的风景吗?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脍炙人口的望岳让天下人知道了泰山诗中的泰山雄奇秀丽,引得无数人前去观望。
当然了,我也肯定去了。
那是在国庆节假期是去的,我本想坐缆车上山的,但爸爸非得要我们徒步向上爬。
走一段路之后,就停下来歇一会,在歇息的同时,也欣赏一下路边的风景,登上山顶时,长舒了一口气。
在旁边还有两个人在抱怨说景色的普通,于是我便问那两个姐姐他们是怎么上来的,坐缆车上来的。
我便明白了原因。
不经过自己的努力,怎么会体验到登山的快乐呢?再为他们的感到惋惜的同时也在为自己感到庆幸,幸亏听了爸爸的话,没有坐缆车,否则怎么体验到这么深刻的的道理呢?其实一步一步的走,慢慢欣赏路边的风景,更能领略到五岳之首——泰山的雄奇。
在忙于赶路的同时,请停一下脚步,欣赏路边的风景,会别有一番韵味啊!
【以《慢慢走,欣赏啊》为题,写一篇以绘景为主的文章500左右】作...
慢慢走,欣赏啊有人喜欢皎洁的月光,有人喜欢蔚蓝的天空,有人喜欢闪烁的星星.而我,却喜欢淡淡的晚霞.傍晚,我走在小路上,发现四周都被镀上了一道金边,连自己也被耀眼的红光包裹住了,我被这奇妙而美丽的落日吸引住了,赶紧欣赏这“满目青山夕照明”的情景.淡蓝色的天幕,仿佛被舞台上的灯光照亮了,天边渐渐变成淡淡的粉色,几团云朵分别出现了橘红,粉红和深红色,边缘散发着耀眼的光芒.透过路边的树林间隙,可以看见一片深红的天空,晚霞像一个魔术师,一会儿如一个毛茸茸的小兔在跳跃,一会儿如长啸的骏马在奔腾,一会儿如张牙舞爪的老虎在咆哮,一会儿如五彩缤纷的孔雀在开屏·····真是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如果我有一台照相机,讲这些生动的景象都拍下来,那该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啊.天边的云,不断变换着颜色,有橘红变成朱红,又有朱红变成紫红,颜色越来越混,越来越暗,落日马上要结束了,可我却还意犹未尽.恰巧这时,天空中有几只鸟飞过,它们欢快的鸣叫着,好像也欣赏到了刚才美丽的落日.真可谓“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太阳渐渐下落,等我走了一段路,回首西望时,晚霞已黯淡下来,所有的景物都陷入一片苍茫之中,取代晚霞的,将是黑夜,将是一轮皎洁的明月与漫天星辰.玩下,变幻无穷的晚霞,美不胜收的晚霞·····绝对原创啊!看我打字那么辛苦!
以慢慢走为话题作文
慢慢走,欣赏啊 斜阳映山天接水,陌上花落缓缓归.一曲羌笛柔断肠,回首情依依. 一个人,从故乡,到异乡,在路上,慢慢走,做个流浪诗人. 旅途的第一站从江南启程,身为江南水乡的人家,自然对江南古镇有着独特的情怀. 浅渚波光云影,小桥流水人家. 清晨,细密的阳光洒在柔软的水面,涓涓流水淌过狭窄的河道,微风轻拂,挽起水中波澜,如同小家碧玉般露出一丝笑靥.河道上拱起一座苍老斑白的石桥,仿佛是饱经风霜的老人,却仍旧守候着这座古镇.桥上的江南人儿来来往往,遇见就相视一笑,江南人家的腼腆、热情也可一窥. 我站在临水而建的民居房,抚摸着苍老的古墙,思忖着江南的过去与未来. 堂皇转眼凋零,喧腾是短命的别名.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说“斑驳的青灰色像清晨的残梦,交错的双桥坚致而苍老,没有比这个图像更能概括江南小镇的了,而又没有比这样的江南小镇更能象征故乡的了.” 而今高楼林立的现代社会,灯红酒绿的生活压抑着古老的文明,愿江南小镇秉持那一份久违的古色古香. 慢慢走过故乡,来到异乡,却是另一种慨叹.我从江南古典的小镇,一转而入漠北苍茫的戈壁,那是何等的壮阔. 苍劲的远山如同奔腾的骏马,在黄沙漫道的戈壁驰骋,马蹄扬起万丈尘土,在夕阳的映衬下无比雄壮. 站在深沉古老的莫高窟前,瞻仰着人类智慧的遗存,看到的是莫高窟经历千年艰难后的苍老,看到的是中国文明的悠长与深邃.还记得余秋雨先生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一千年而始终鲜活的生命.这种情愫,无论是对莫高窟本身,还是对古老的中国文明,都不是能用只言片语形容的. 看过江南小镇的古朴清丽,看过漠北戈壁的雄浑壮阔,这两种中国文化的极端无疑展露了一个民族的勇敢和智慧,却又不能囊括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风景,人情,文明,三者相融.美哉!壮哉!妙哉! 正所谓“失去此刻就没有下一刻,不能珍惜今生也就无法向往来生了.”的中国文明却在日渐消失,任何一个中华儿女都不愿目睹伟大的文明的失落,而拯救破碎的文明又由我们承载. 其实所有的故乡原本不都是异乡吗?所有的故乡不过是我们的祖先漂泊旅程中落脚的一站.无所谓故乡异乡,都是文明的传承. 我只知道,我在路上,慢慢走,欣赏并思忖着.我愿像余秋雨老先生一样,做个漂泊的流浪诗人. 远处传来一曲羌笛,再回首,情依依.
作文《慢慢的,学会了欣赏》
有位诗人曾说过“凡是遥远的地方,对人们都是一种诱惑。
”所以许多人将远方设为目标去实现,并且眼中只有那个朦胧的目标,别无他物。
可实现后却又无欣喜之感。
为什么呢?原来他们在过程中丢了一件东西———一份一直欣赏过程的心。
可见我们要追求的不只是目标,而是让我们爱恨交加、难以忘怀的过程。
我们只有在那个过程中不断地净化自己,才会得到提升。
但现在还有很多人想“一步登天”,可真的在“一步登天”之后该去做什么呢?记得曾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穷人在圣诞节时遇到了一个天使,天使问他想要什么?他想了想说,我要整箱的钱。
天使立即拿给了他。
他开心的回家了。
之后他不再为生计而奔波,可真正的开心却远离了他。
他真的想不明白,为什么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却不开心?直到有一天,他看见人们忙碌的身影后,忽然想明白了,过回了自己的生活。
原来他真正需要的是对生活的动力,而钱只不过是他一个虚设的目标罢了。
其实,我们曾经有过和那位穷人一样急于求成的心,可仔细想想就算当下拥有了又怎样,所以我们要调整心态,以平常心去看待人生路上各种问题。
在阿尔卑斯山谷有一条汽车路,两旁的景物很美,路上插着一个标语劝告人们“慢慢走,欣赏啊!”是啊!慢慢地走过遗憾的岁月,让陈旧的华章一页页悄然翻过,我们要在时间流逝的同时,及时的欣赏每一分每一秒,从而调整心态去过下一分下一秒。
我们改变不了周围的环境,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我们改变不了过去,但我们可以改变心态;我们改变不了生命的长度,但我可以改变生命的宽度。
在人生的道路上,学会欣赏沿路的风景,你会发现有不一样的精彩正等着你。
朱光潜《慢慢走,欣赏啊!》的原文是什么?
朱光潜一直到现在,我们都是讨论艺术的创造与欣赏。
在这一节中,我提议约略说明艺术和人生的关系。
我在开章明义时就着重美感态度和实用态度的分别,以及艺术和实际人生之间所应有的距离,如果话说到这里为止,你也许误解我把艺术和人生看成漠不相关的两件事。
我的意思并不如此。
人生是多方面而却相互和谐的整体,把它分析开来看,我们说某部分是实用的活动,某部分是科学的活动,某部分是美感的活动,为正名析理起见,原应有此分别;但是我们不要忘记,完满的人生见于这三种活动的平均发展,它们虽是可分别的而却不是互相冲突的。
“实际人生”比整个人生的意义较为窄狭。
一般人的错误在把它们认为相等,以为艺术对于“实际人生”既是隔着一层,它在整个人生中也就没有什么价值。
有些人为维护艺术的地位,又想把它硬纳到“实际人生”的小筑围里去。
这般人不但是误解艺术,而且也没有认识人生。
我们把实际生活看作整个人生之中的一片段,所以在肯定艺术与实际人生的距离时,并非肯定艺术与整个人生的隔阂。
严格的说,离开人生便无所谓艺术,因为艺术是情趣的表现,而情趣的根源就在人生;反上,离开艺术也便无所谓人生,因为凡是创造和欣赏都是艺术的活动,无创造无欣赏的人生是一个自相矛盾的名词。
人生本来就是一种较广义的艺术。
每个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
这种作品可以是艺术的,也可以不是艺术的,正犹如同是一种顽石,这个人能把它雕成一座伟大的雕像而另一个人却不能使它“成器”,分别全在性分与修养。
知道生活的人就是艺术家,他的生活就是艺术作品。
过一世生活好比做一篇文章。
完美的生活都有上品文章所应有的美点。
第一,一篇好文章一定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其中全体与部分都息息相关,不能稍有移动或增减。
一字一句之中都可以见出全篇精神的贯注。
比如陶渊明的《饮酒》诗本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后人把“见”字误印为“望”字,原文的自然与物相遇相得的神情便完全丧失。
这种艺术的完整性在生活中叫做“人格。
凡最完美的生活都是人格的表现。
大而进退取与,小而声音笑貌,都没有一件和全人格相冲突。
不肯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是陶渊明的生命史中所应有的一段文章,如果他错过这一个小节,便失其为陶渊明。
下狱不肯脱逃,临刑时还丁宁嘱咐还邻人一只鸡的债,是苏格拉底的生命史中所应有的一段文章,否则他便失其为苏格拉底。
这种生命史才可以使人把它当作一幅图画去惊赞,它就是一种艺术的杰作。
其次,“修辞立其诚”是文章的要诀,一首诗或是一篇美文,一定是至性深情的流露,存于中然后形于外,不容有丝毫假借。
情趣本来是物我交感共鸣的结果。
景物变动不居,情趣亦自生生不息。
我有我的个性,物也有物的个性,这种个性又随时地变迁而生长发展。
每人在某一时会所见到的景物,和每种景物在某一时会所引起的情趣,都有它的特殊性,断不容与另一人在另一时会所见到的景物,和另一景物在另一时会所引起的情趣,完全相同的。
毫厘之差,微妙所在。
在这种生生不息的情趣中,我们可以见出生命的创化。
把这种生命流露于语言文字就是好文章;把它流露于言行风采,就是美满的生命史。
文章忌俗滥,生活也忌俗滥。
俗滥就是自己没有本色而蹈袭别人的成规旧矩。
西施患心病,常捧心颦眉,这是自然的流露,所以愈增其美。
东施没有心病,强学捧心颦眉的姿态,只能引人嫌恶。
在西施是创作,在东施便是滥调。
滥调起于生命的枯竭,也就是虚伪的表现。
“虚伪的表现”就是“丑”,克罗齐已经说过。
“风行水上,自然成纹”,文章的妙处如此,生活的妙处也是如此。
在什么地位,是怎样的人,感到怎样情趣便现出怎样言行风采,叫人一见就觉其谐和完整,这才是艺术的生活。
俗语说的好,“惟大英雄能本色”。
所谓艺术的生活就是本色的生活。
世间有两种人的生活最不艺术,一种是俗人,一种是伪君子。
“俗人”根本就缺乏本色,“伪君子”则竭力遮盖本色。
朱晦庵有一首诗说: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艺术的生活就是有“源头活水”的生活。
俗人迷于名利,与世浮沈,心里没有“天光云影”,就因为没有源头活水。
他们的大病是生命的枯竭。
“伪君子”则于这种“俗人”的资格之上,又加上“沐猴而冠”的伎俩。
他们的特点不仅见于道德上的虚伪,一言一笑,一举一动,都叫人起不美之感。
谁知道风流名士的架子之中,掩藏了几多行尸走肉?无论是“俗人”或是“伪君子”,他们都是生命上的“苟且者”,都缺乏艺术家在创造时所应有的良心。
象柏格荪所说的他们都是“生命的机械化”,只能作喜刷中的角色,生活落到喜剧里去的人大半都是不艺术的。
艺术的创造之中都必寓有欣赏,生活也是如此。
一般人对于一种言行常欢喜说它“好看”“不好看”,这已有几分是拿艺术欣赏的标准去估量它。
但是一般人大半不能彻底,不能拿一言一笑一举一动纳在全部生命史里去看,他们的“人格”观念太淡薄,所谓“好看”“不好看”往往只是“敷衍面子”。
善于生活者则彻底认真,不让一尘一芥...
朱光潜的《慢慢走欣赏啊!》这篇文章的提目结合原文的理解
一直到现在,我们都是讨论艺术的创造与欣赏。
在这一节中,我提议约略说明艺术和人生的关系。
我在开章明义时就着重美感态度和实用态度的分别,以及艺术和实际人生之间所应有的距离,如果话说到这里为止,你也许误解我把艺术和人生看成漠不相关的两件事。
我的意思并不如此。
人生是多方面而却相互和谐的整体,把它分析开来看,我们说某部分是实用的活动,某部分是科学的活动,某部分是美感的活动,为正名析理起见,原应有此分别;但是我们不要忘记,完满的人生见于这三种活动的平均发展,它们虽是可分别的而却不是互相冲突的。
“实际人生”比整个人生的意义较为窄狭。
一般人的错误在把它们认为相等,以为艺术对于“实际人生”既是隔着一层,它在整个人生中也就没有什么价值。
有些人为维护艺术的地位,又想把它硬纳到“实际人生”的小筑围里去。
这般人不但是误解艺术,而且也没有认识人生。
我们把实际生活看作整个人生之中的一片段,所以在肯定艺术与实际人生的距离时,并非肯定艺术与整个人生的隔阂。
严格的说,离开人生便无所谓艺术,因为艺术是情趣的表现,而情趣的根源就在人生;反上,离开艺术也便无所谓人生,因为凡是创造和欣赏都是艺术的活动,无创造无欣赏的人生是一个自相矛盾的名词。
人生本来就是一种较广义的艺术。
每个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
这种作品可以是艺术的,也可以不是艺术的,正犹如同是一种顽石,这个人能把它雕成一座伟大的雕像而另一个人却不能使它“成器”,分别全在性分与修养。
知道生活的人就是艺术家,他的生活就是艺术作品。
过一世生活好比做一篇文章。
完美的生活都有上品文章所应有的美点。
第一,一篇好文章一定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其中全体与部分都息息相关,不能稍有移动或增减。
一字一句之中都可以见出全篇精神的贯注。
比如陶渊明的《饮酒》诗本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后人把“见”字误印为“望”字,原文的自然与物相遇相得的神情便完全丧失。
这种艺术的完整性在生活中叫做“人格。
凡最完美的生活都是人格的表现。
大而进退取与,小而声音笑貌,都没有一件和全人格相冲突。
不肯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是陶渊明的生命史中所应有的一段文章,如果他错过这一个小节,便失其为陶渊明。
下狱不肯脱逃,临刑时还丁宁嘱咐还邻人一只鸡的债,是苏格拉底的生命史中所应有的一段文章,否则他便失其为苏格拉底。
这种生命史才可以使人把它当作一幅图画去惊赞,它就是一种艺术的杰作。
其次,“修辞立其诚”是文章的要诀,一首诗或是一篇美文,一定是至性深情的流露,存于中然后形于外,不容有丝毫假借。
情趣本来是物我交感共鸣的结果。
景物变动不居,情趣亦自生生不息。
我有我的个性,物也有物的个性,这种个性又随时地变迁而生长发展。
每人在某一时会所见到的景物,和每种景物在某一时会所引起的情趣,都有它的特殊性,断不容与另一人在另一时会所见到的景物,和另一景物在另一时会所引起的情趣,完全相同的。
毫厘之差,微妙所在。
在这种生生不息的情趣中,我们可以见出生命的创化。
把这种生命流露于语言文字就是好文章;把它流露于言行风采,就是美满的生命史。
文章忌俗滥,生活也忌俗滥。
俗滥就是自己没有本色而蹈袭别人的成规旧矩。
西施患心病,常捧心颦眉,这是自然的流露,所以愈增其美。
东施没有心病,强学捧心颦眉的姿态,只能引人嫌恶。
在西施是创作,在东施便是滥调。
滥调起于生命的枯竭,也就是虚伪的表现。
“虚伪的表现”就是“丑”,克罗齐已经说过。
“风行水上,自然成纹”,文章的妙处如此,生活的妙处也是如此。
在什么地位,是怎样的人,感到怎样情趣便现出怎样言行风采,叫人一见就觉其谐和完整,这才是艺术的生活。
俗语说的好,“惟大英雄能本色”。
所谓艺术的生活就是本色的生活。
世间有两种人的生活最不艺术,一种是俗人,一种是伪君子。
“俗人”根本就缺乏本色,“伪君子”则竭力遮盖本色。
朱晦庵有一首诗说: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艺术的生活就是有“源头活水”的生活。
俗人迷于名利,与世浮沈,心里没有“天光云影”,就因为没有源头活水。
他们的大病是生命的枯竭。
“伪君子”则于这种“俗人”的资格之上,又加上“沐猴而冠”的伎俩。
他们的特点不仅见于道德上的虚伪,一言一笑,一举一动,都叫人起不美之感。
谁知道风流名士的架子之中,掩藏了几多行尸走肉?无论是“俗人”或是“伪君子”,他们都是生命上的“苟且者”,都缺乏艺术家在创造时所应有的良心。
象柏格荪所说的他们都是“生命的机械化”,只能作喜刷中的角色,生活落到喜剧里去的人大半都是不艺术的。
艺术的创造之中都必寓有欣赏,生活也是如此。
一般人对于一种言行常欢喜说它“好看”“不好看”,这已有几分是拿艺术欣赏的标准去估量它。
但是一般人大半不能彻底,不能拿一言一笑一举一动纳在全部生命史里去看,他们的“人格”观念太淡薄,所谓“好看”“不好看”往往只是“敷衍面子”。
善于生活者则彻底认真,不让一...
转载请注明出处作文大全网 » 作文慢慢走欣赏啊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