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望家书的故事作文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然存在;春天来了,长安城空人稀,草木茂密深沉.首联从大处着眼,为悲壮之笔.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自然规律不会因时势的变化而改易,眼前人事和永恒时空的对比,使诗人更强烈地感觉着内心的荒凉寂寞,以至于所见只剩下山河草木,一片空廓.司马光《温公续诗话》说:"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此联明为写景,实为抒情,寄情于物,托感于景.明代胡震亨《唐音癸签》称赞这一联:"对偶未尝不精,而纵横变幻,尽越陈规,浓淡浅深,动夺天巧,百代而下,当无复继."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感伤国事,面对繁花,不禁涕泪四溅,亲人离散,鸟鸣惊心,反觉增加离恨.颔联从小处落笔,情因景生,景随情移,其含义有两种解说:一说这是对比写法,诗人为国家残破和亲人离别而伤愁,所以看见繁花烂漫,反使之痛苦流泪,听到鸟鸣也感到心惊.另一说是以花鸟拟人,因感时伤乱,花也流泪,鸟也惊心.二说皆可通,都是为了表明诗人感时之深,恨别之切,其比喻之妙,实为少见,司马光《温公续诗话》评曰:"贵于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讯难得,一信抵得上万两黄金.颈联上句写战事长久,下句写音讯隔绝.虽是说自己,但准确概括了战乱之中亲人盼望平安消息的共同心理,道出了人之常情,因而后来成为表达人们在乱离中盼望家信的常用语.郁达夫《奉赠》诗之五:"一纸家书抵万金,少陵此语感人深.""连三月",从天宝十四载(755)十一月安史乱起到《春望》写作时,正好过了两个三月,所以说是"连三月".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头发脱落,既短又少,简直不能插簪.前一联写了忧国忧家之愁,这一联写愁之深切,情境悲苦."白头"因愁而生,"搔",即抓挠,表示心绪烦乱."更短",言愁的程度越来越深.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更增添一层悲愁.明末王嗣奭《杜臆》说:"落句方思济世,而自伤其老.""浑欲",简直要."簪",古人用来绾定发髻或冠的长针,后来专指妇女绾髻的首饰.
用杜甫的春望扩写一篇作文200~300字左右
快到不能插簪的地步了。
春天已至,杂草丛生。
战乱带走了安乐,带走了闹市,带走了昔日的繁华。
心中和火燎一般,却也无法。
盼望着家人的音讯,不过是满目苍荑,不觉泪涌,是风沙进了眼罢,是伤感至深也罢。
清晨,即使珍宝也不能比。
亡国之痛痛断肠,离乡之愁愁白头。
尽数青丝无几缕,竟连银发也稀疏。
头发日渐脱落,鸟鸣花艳,本是好景山河依旧,心念家人,思乡心切,卷起漫天尘土飞扬,眼前一片迷茫,哀哉,离乡又亡国;望断,可是真正的春天还未到。
奈何。
时过三月,战乱不断。
唯一留下的,奈何,世事不回头;哀哉,遍地尘叶。
冷风过境,无奈心中苦楚,使得落泪惊心,寸土未改,本是春天,但是长安却满目荒凉...
春望改写作文200字
国都长安被叛军攻占,变得草木横生荒凉破败,只是河山依然如故.春天来了,城中却更显凄凉.尸横遍地,不禁凄然落泪.那何等繁荣的大唐,就永远地被搁在历史的深处了吗?红颜祸水,真如世人所料吗?日光照在脸上,似如寒冰一样冷酷,春风吹拂脸庞,死如刀割一样疼痛.春,百花争艳,鸟语花香.可今年,春似乎来得特别晚,没有了昔日的生机,反倒添了几分死沉.花依旧开发,鸟依旧鸣唱.可心总是平静不了,总想好好痛哭一场.可又有何用?
据《春望》编作文
本文是以杜甫为第一人称而写。
《春望》春天已经来了,我还在长安,你问我为何如此忧愁?这叫我如何回答。
你看,不远处的人家早已人去楼空,只留下周围的草木疯狂的生长着。
为什么会是这样呢?我抬头望着天空,啊,这长安早就已经沦陷了。
茂密深沉的草木掩盖着满目地疮痍,可这国都的破碎却是怎样也掩盖不了的历史。
唉,这叫我怎么不感到忧愁呢?更何况,还有家人的杳无音信。
我站在山峰之顶,遥望远处。
远处的青山依然耸立,清澈的溪水依然流淌,反射出耀眼的光辉,“唉”看到那美丽的花儿,听到那婉转的鸟鸣,我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只能抬起头,对着遥遥的天空一叹。
低下头,又想到国家的兴亡、家人的杳无音信,一股悲凉之意涌上心头,眼角也悄悄的泛起了泪花。
陡然忆起战火似乎早已经持续了半年之长。
在这半年来,战火连绵,满目疮痍,百姓、士兵更是死伤无数。
这样的战况已持续了如此之久,不知道家人的情况如何?难道已经……不会得!我摇着头,竭力压制住自己的胡思乱想,可却忍不住的迈着焦虑的步子,走过来走过去。
“亲人们到底怎么样了?边境会不会已经……”陡然惊觉,自己又在自言自语了,摇摇头,停下脚步,挠了挠头,可却怎么也放心不下。
如果此时有人在山脚下的话,那请抬头向上看,山峰之顶,一位老人孤立于此。
老人一头白发被风一吹,飘飘洒洒的飞舞着,转眼间,那原虽稀疏却犹在的白发只剩下几丝,短到已经无法再梳髻。
可惜,山脚下并没有人,只有山峰之顶上孤立的我……
把春望改成作文
【参考译文1】 国家已经破碎不堪,只有山河还在。
长安城里又是春天了,但是经过叛军的烧杀抢掠,早已满目荒凉,到处长着又深又密的草木。
虽然春花盛开,但看了不是使人愉快,而是让人流泪,觉得花好像也在流泪;虽然到处是春鸟和鸣,但心里由于和家人离别而忧伤,听了鸟鸣,不仅不高兴,还让人惊心。
战乱持续了很长时间了,家里已久无音讯,一封家信可以抵得上一万两黄金那么宝贵。
由于忧伤烦恼,头上的白发越来越稀少,简直连簪子也别不住了。
【参考译文2】 故国沦亡,空留下山河依旧,春天来临,长安城中荒草深深。
感叹时局,看到花开也不由得流下眼泪,怨恨别离,听到鸟鸣也禁不住心中惊悸。
战火连绵,如今已是暮春三月,家书珍贵,足抵得上万两黄金。
痛苦中我的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插不上头簪。
读春望有感作文
读《春望》有感《春望》选自杜甫写的《全唐诗》,杜甫是宋朝的一位现实主义的爱国诗人,字子美,字号是少陵野老。
这首诗写于公元757年3月,当时正是安史之乱,诗人在景色明媚的暮春三月,目睹百姓被叛军屠杀、抢劫的各种悲惨的场面,由此感慨万千。
于是作者就写出了这首著名的诗篇。
诗歌《春望》开始两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写出了当时山河依旧,物事人非,虽然是草木欣欣,但印入诗人眼中的却是满目凄凉。
因此,诗人不禁发出了:“祖国的大好山河一片凄凉的叹息。
”诗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写出了诗人在极度伤感的情况下,看到花都想流泪,听见了鸟的叫声都会心惊。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生动地描绘出了战火纷飞连绵,已经打了三个月还不停,在这时想要得到一封家书比得到万金还难,头发变白了还很稀疏,就是白发也所剩无几了,连簪子也插不上去。
这几句诗把国事和家事紧紧联系在一起,写出了战争带给人民的灾难和诗人憎恶战争、关心国家安危的爱国精神。
战争给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和痛苦。
我生在和平年代,有好的教育和好的条件,我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呢,如果我生在战争年代,没有好的教育和好的条件,我会变得怎样?所以我应该珍惜这个学习的机会,努力学习。
春望(续写)作文
古诗中的花-范文古诗中蕴涵着的花 “古诗”,虽只有两个字,却包含着无限的情怀,无尽的美景……其实,你要是仔细寻找,还会发现,古诗中还蕴藏着一片大自然! 要说花,就必须得说说花王——牡丹。
欧阳修在《洛阳牡丹记》中,那句“天下真花独牡丹”更是证明了牡丹百花之王的地位。
唐朝,牡丹更是王室中的“宠儿”,刘禹锡就曾说:“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瞧,小小一朵牡丹花开花时节竟能震动京城。
牡丹的雍容华贵,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贵妇,古时的美人杨贵妃就最喜欢北平稀有的绿牡丹,怪不得唐朝的罗隐在《牡丹花》中写到: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亦动人。
与牡丹相比,桃花就像一位小家碧玉。
虽羞答答的却有股清秀非凡的感觉直逼而来。
桃花妹妹可真爱美,浓妆艳抹打扮得花技招展,艳而不妖,恰到好处。
我现在终于明白什么叫“每对春风竞吐芳,胭脂颜色更浓妆。
”桃花色彩缤纷,红似火,粉似霞,也有素面美人,白似雪……每种桃花都让人爱不释手,真是“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映浅红。
”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从古至今就是诗人名士所赞诵的对象。
荷花凭借婷婷玉立的姿色,心旷神怡的芳香,吸引着无数人,荷花,哦不,就是花蕊,含苞欲放的花骨儿躲在茂密的荷叶中,可那尖尖的头儿藏不住,就成了“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像水一样清嫩的荷叶就如一池无暇的翡翠,绿得沉迷,绿得心醉。
绿叶陪红荷,好一幅“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荷花那楚楚动人的花瓣,新雨后梨花带雨的脸蛋,婀娜多姿的身材,亭亭玉立的气质,无不在诉说“出污泥而不染, 清涟而不妖。
”岁寒三友也是文人墨客笔下的常客。
先说梅吧!《梅花》中立在墙角迎着严寒盛开的梅花,有股高洁坚强的意志。
《墨梅》中只愿留下清香的梅花,抒发了梅与世无争的高尚品德。
《红楼梦》中“千红万紫,终让梅花夺魁”的诗句,同样写出了梅花与世无争的品德,却隐约流露出一种自有专长的傲慢。
有些梅花却平白无故地遭受百花的嫉妒,就似“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喔,这朵梅花却又是这样的傲骨,这样的无私“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再说说竹!民以食为天,可大诗人苏轼却说:“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
”听,多有趣,吃饭时可以不要吃肉,可居住时却不能没有竹子。
《竹石》中写到: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这首诗把竹子不畏风雨,不怕困难的顽强品质,描绘得淋漓尽致。
古诗是一个放大镜,帮助我们仔细寻找大自然中的美。
古诗奇就奇在用朴素的文字描绘不平凡的情操;妙就妙在能借用普通的事物,抒发出不平凡的感情;美就美在使人意犹未尽,回味悠长!1.离别长干行李白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预堆。
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
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别懂大高适唐千里黄云白日熏,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雨霖铃·寒蝉凄切 宋。
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待与何人说!送沈子福之江东王维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浆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高适嗟君此别意如何,驻马衔杯问谪居。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
送人东游温庭筠荒戍落黄叶,浩然离故关。
高风汉阳渡,初日郢门山。
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
何当重相见,樽酒慰离颜。
送别李叔同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杯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花 语吾本是,荷花女,衷肠未诉泪如雨。
君若看到荷花泪,可知荷花几多苦?吾本是,荷花女,只是与君心相许。
今宵为君把歌唱,句句都是伤心曲。
吾本是,荷花女,朝朝暮暮为君舞。
看尽人间多少事?知己只有吾和汝。
吾本是,荷花女,梦里与君做诗侣。
但愿天下有情人,总有一天成眷属。
吾本是,荷花女,一片芳心请记取。
他年荷花盛开日,朵朵带去吾祝福。
2.渔 父 图春风吹碧树,红尘中奈何难断,离愁别绪。
纵无寸功报苍天,壮心依然如故,不祈求天赐神助。
世人皆逐东流水,唯豪杰独行天涯路:看飞...
写事作文
[模拟演练] [文题之一] 我们学生绝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学校,每天都会接触到各位课任老师。
老师们有的博学有的威严,我们对老师有敬畏也有亲切。
请写一件你和老师之间的故事,可以自拟题目作文,题目中必须含有“老师”二字,篇幅在600字以上。
[构思点拨] 从幼儿园到中学,历经老师数十位,因此写与“老师”有关的作文,应该不愁无话可说。
老师的谆谆教诲、老师的关心呵护、老师的音容笑貌,还有老师的博学多才等等,均在可写之列。
作文《老师,原来您也活泼》选取“我”因为没有完成学习任务随老师到办公室开小灶,从而有机会目睹了老师严肃的外表下丰富的另外一面,发现“在教室里那么严肃、认真的老师,到了办公室竟也如此活泼、幽默”,写得十分的生动和精彩。
需要指出一点的是:本题并不是话题作文,题目中已经规定了地点是“在学校”,而且“写一件你和老师之间的故事”,所以广义上的“老师”概念不可取。
例如说父母是我们人生的启蒙老师、字典是不会说话的老师等,应该排除。
[例文参读一]:三叫吴老师 回学校复读已经快一个月了,上学年教过我的老师还没有遇上几个,有时心里还真有点希望看见他们的感觉。
虽然以前有过一些的不愉快,但毕竟都是为了我们好。
在一起奋斗了整整一年,其他同学大多进入了自己理想的新学校,只有我一个人,好像被忘记了的失败者,默默地回到这块曾经流过泪流过汗的地方,和后面的弟弟妹妹一道,又开始了一轮地奋斗。
我是既痛苦又惭愧,还抱着一点这次要破釜沉舟的决心,准备着亡羊补牢,虽不想从此轰轰烈烈,却也要求个问心无愧。
一天中午下课后,我回家吃中饭,才走出校门,在拐角处迎面碰上了吴老师。
我心中一惊一喜,忙迎上去叫了一声“吴老师”。
也许是门外车辆太多噪音太大,也许是老师正想着别的事压根儿就没有注意到我,反正,吴老师像没有听见似的从我身边大步走过去了。
又过了几天,我感冒了,只好到医务室去看医生。
医生说要输液,就在我输液时,我听见了一阵极为熟悉的脚步声,睁眼一看,果然是吴老师走进来了。
我心里一阵激动,又看见吴老师了,但是我喊不喊她呢?喊,如果又像上次一样可不好意思;不喊,现在难得看见老师一回,而且去年老师教我们也是非常认真的,毕竟是一年的师生情啊…… 吴老师进来了,她并没有注意到我,径自走到医生面前问起药物来。
这些天流行感冒,吴老师也是来买药的。
很快,吴老师买好了药就要走了,我赶紧叫了一声:“吴老师——”但还是晚了,吴老师已经走出了门外,她的脚步似乎停顿了一下,却终于没有回过头来,就这样走远了。
我有一些绝望。
我相信吴老师肯定还是记得我们的,不过是碍于面子不愿意答应罢了。
谁愿意自己教过的学生再次复读呢! 今天,我在学校又一次遇见了吴老师。
两个人越走越近时,我在心里低低地叫了一声“吴老师”,不过我的嘴里没有说出声音来。
就这样,我和吴老师擦肩而过。
也许,在我没有升上理想的高中之前,我都不会再叫吴老师。
(选自《田野》2003年第2期,作者:汪汝兵) [例文评点] 这是一篇略带幽怨的作文。
学生叫老师,也许是老师没有听见,但在当时那特殊的身份特殊的情况特殊的背景之下,敏感的学生心里产生了一长串难以理解的疑问。
作文就在这样的低沉的情调中表现出自己的特色来。
文章写“我”三次叫“吴老师”,其情景各有千秋,详略有致。
而文中所传达出来的那种悲伤与哀怨之情,虽没有明显提及,但从“擦肩而过”以及最后一句“在我没有升上理想的高中之前,我都不会再叫吴老师”中,已可窥一斑。
[例文参读二]:抒情王子马老师 “叮铃铃……”上课铃响了许久,也不见语文老师进来。
正当大家议论纷纷时,临班的马老师来到我们教室门口。
大家一看就明白了:这节课,将由马老师给我们上。
马老师走进教室时,对我们笑了一下,我们赶紧回敬了老师一个笑脸;走上讲台后,老师又冲我们笑了一下,我们同样回了一个笑容;开始上课了,马老师又笑了一下……终于,有个同学忍不住了,大声问:“老师你怎么这么爱笑呀?”哎呀,怎么好这么直接对老师说话呢?我们原以为马老师会生气的,没想到他却笑着回答道:“不笑就不是我。
”哇!好经典的句子呀!快,快记在美文本上,出处就是《马老师之口语录》也。
上课了,马老师让我们把课本上的五首古诗“有感情”地朗读一遍。
我们也摩拳擦掌,准备在新老师面前好好展示一下我们的才华。
谁知读完后马老师却说:“不行不行,没有一点儿感情。
”接着他给我们示范,“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沿……”啊,真是百闻不如一见啊!以前只听我们的语文老师说过,说马老师是学校大名鼎鼎的“抒情王子”,极有情感,很会写诗;还有他的书法也是一流的好、超级的棒。
若不是今天亲眼看到,我还真有点不敢相信呢!果然是名不虚传。
马老师给我们上《春望》这首诗时,还写了一首安慰杜甫的诗。
诗中写道:“杨柳枯了又绿了,花儿谢了又开了,白发的诗人啊,你寂寞的心何日充盈,你眼中的泪花能变成莹莹的露珠吗?但愿那布谷的叫声,化作柔柔的催眠曲唱给你。
...
杜甫的作文(具体进来看)
在泱泱中华光辉灿烂的文化晴空中,杜甫是一颗耀眼的明星,光芒四射,你不得发出赞叹;在泱泱中华根深叶茂的文化沃土中,杜甫是一株高大的绿树,高耸入云,你不得不需要仰视;在古往今来异彩纷呈的文化史节中,杜甫是一部精深的诗集,感人至深,你不得不虔诚拜读!带一份崇敬,怀一丝心酸,品读杜甫,就如品读一部诗集,一部写满悲愤,同时也蓬勃着英雄豪情的诗集。
举世不第,壮志难酬的杜甫,也效仿了李白,云似地飘来飘去,将自己融入高山,融入大川,融入人民。
高山的巍峨,赋予了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大川的壮阔,赋予了杜甫“白鸥没浩荡,千里谁能训”的气魄;人民的疾苦,赋予了杜甫“朱门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悲愤!杜甫虽有“至君尧舜上,再使风俗醇”的远大抱负,但大唐的土地上却没有留给杜甫施展抱负的那一片空间。
于是,杜甫就成了那一片漂泊不定的云,一片写满了诗的云。
仰视这片云,它偶尔也能与别的云相遇,使他暂时丢掉了孤独寂寞,但这短暂相遇之后呢?当然几片志同道合的云消散了,永远离他而去之后呢?此时,充斥着杜甫的内心,映入了我的眼帘的却又是“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的孤独和悲凉。
你想做一只鸟,却没有高天任你来飞;你想做一条鱼,却没有阔海凭你来跃。
你只能做一片云,飘在满是忧愁,满是痛苦的天空中,默默地看着战火纷飞的大唐土地,看着浮华衰败的大唐朝廷,看着痛苦不堪的大唐百姓。
然后默默地掉着眼泪,慢慢地消散。
可是你的灵魂却化成了一部诗集,记录了你的所见、所闻、所感。
这部诗集落在了人间,被无数人看到,又被无数人传播;让无数人落泪,又让无数人崇敬。
我也有幸拜读了它。
简评本文作者抒发了对杜甫人品及诗品的赞赏,语言流畅富有节奏感.作者把握整体结构,分层叙说并恰当地使用诗句将杜甫的思想情操表达得淋漓尽致.文章给人以独特精妙的审美体验,耐读耐品,为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