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是在昭示一切,德是在承载道的一切。大道无言无形,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只有通过我们的思维意识去认识和感知它,而德,是道的载体,是道的体现,是我们能看到的心行,是我们通过感知后所进行的行为。谁也不知道虚空是样子的,没人见过,但有了实物后,我们就能了解虚空到底是什么,例如拿个杯子装满水,这就不是虚空了,而后我们就能得出没水的时候就是虚空,由此,我们能了解有和无,空和不空的概念,甚至能进而推导满溢的概念,那就更深层了。所以如果没有德,我们就不能如此形象地了解道的理念,这就是德与道的关系。
道是物质性的形体,即所谓的身命;德是道这种物质形体的精神意志,即所谓的心性。道是一种物质实体,即其体永不可被分割,但道之形体却可以有大小之形态和质态等变化,而且处于永恒不息的自体阴阳状态的周期性循环变换运动,即老子所谓“独立而不改(不可分割也),周行而不殆(永恒不息的周期性运动也)”。故所谓修道,就是修炼道的身命形体和心性精神。丹体的命功修炼,就是修其体,即修其身命,令其体增长壮大,而至其寿命延长,并使其生命的自由度得以大幅提高。而炼己持心者,就是修其精神,即修其心性,令其智慧增长巩固,从而能获得更全面的真理。《南华》所谓“且有真人而后有真知”,老子则谓“精神生于道”。道之形体,“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亦即“其大无外,其小无内”,亦即“大包天地,细入微尘”者也
以“德与才”为话题的作文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德与才的关系,自古便使人们谈论的焦点话题。
德指的是人们的道德修养,才指的是人们的文化修养。
在我看来,正如司马光所言,德业双修与德才兼备才是人们最应当加强与掌握的关键。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还?”这首《满红红》是陆放翁所作,而在当时又有几人敢为岳武穆而歌呢?其实在此期间,还有一位名人,且先不谈陆游,先来看看这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的蔡京。
蔡京可谓是一代书法大家,但却不符“心正则字端”的名言。
他用他的高超的笔法打动了当时的君主,凭借着赏赐的大权,先后串通了一群奸臣,称霸京师。
豪宅占地几十里,每次扩建,都要强行拆掉上千的民房,他贪婪地忘记了为臣之道。
江河日下的朝廷中,他不顾百姓饥苦,不管金人大举入侵,只有他的笔写下一卷卷的蔡氏书法,来讨得当朝者的欢心。
忽视道德修养,便像蔡氏一样,即使掌握了丰富的知识与才学,也只会损伤他人和社会。
然而陆游则不然,他不仅文武双全,而且拥有着崇高德性,后世称他做“爱国诗人”便是例证。
陆游生于豪门世家,但由于战乱,父亲带着他整日颠沛流离,其间他酷爱文学,也正是这点,让他知道了岳飞,他看书看得痴狂,便拿起剑开始习武,书中的岳武穆让他钦佩不已。
当岳飞的死讯传来,陆游便像一位战士抄起武器一样,写下了这篇《满红红》,其间有谁能明晓他内心的伤痛。
后来他极力想入仕为官,出关杀敌,不过年迈的他怎敌的了数万金兵,后来他便“拜赐头衔号放翁”,虽有“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远大抱负,却不得志。
不过一颗赤子之心还是点燃了他的晚年,一篇篇佳作无一不在证明,他的一生融入了整个国家的兴衰,也正是伴着这坎坎坷坷,使他成为了文学史上不可磨灭的丰碑。
才华横溢缺少了风骨,变成了一潭死水,没有了生灵的流动,更不会有不刊的铭记。
所以我应当把握好德与才的关系,才能做到德业双修与德才兼备。
道理与道德作文800字左右
关于道德的作文800字一:道德(890字)我们中华民族历来崇尚道德。
无论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还是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无不都以高尚的道德作为他们的至高境界。
宋代文人苏辙就曾写道:“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
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至。
”这就说明,道德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所以以德取人才是根本,以德服人才是硬道理。
一个人在茫茫人海中走路,难免要摔倒,可是能爬起来继续走也是一位有德之人。
可有些人就问了什么是道德,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政治家说: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诗人说:道德是半悬在头顶上的一柄利剑。
哲学家说:道德是愿者鱼儿上钩。
社会学家说:道德是公路旁的警示牌,人,好好走路;司机,好好开车。
法官说:道德是调整…………规范的总和。
我说;道德是面镜子,不但照己,还可照人。
但关键是照己。
由此可看出,道德的概念在每个人的心里都是不同的,可它们都是对的,所以要想知道道德是什么,还得自己去感悟,去理解。
那我们应该怎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呢?我个人认为,首先要做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如果我们能够从身边小事做起,严格要求自己。
那么我们每做一件事情,我们的道德水平就会得到一次升华。
荀子有句话说的好;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所以说人要一步一个脚印,要善于由大及小,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决不要以微小而不足道,细小而不足为。
说了这么多,那我们在实际生活中应该怎么做呢?在学校,我们一样要讲文明、讲道德。
在学校,我们不能在楼道里追跑打闹。
如果楼道里有许多的同学,那必然会撞到其他的同学。
在学校,我们还应该节约用水、用电。
上操之前,应先把灯关掉。
见了老师就向老师问好,这些都是在学校应该做的。
在家里,要尊敬父母。
在家中,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这能帮家人减轻一些负担。
如果父母叫你拿杯水,拿个东西这种小事应尽自己全力去做。
古人有许多尊敬长辈的事。
比如黄香九岁时,就懂得孝顺父母。
冬天,他用自己身体将父母的枕席温暖后再请父母安寝。
在家尊敬父母也是一种有道德的表现。
道德是做人的基本素质,我们要捍卫道德,宣传道德,实践道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关于道德的作文800字二:道德,我们与你同行(773字)道德,是做人的根本,让我们一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吧!道德,先从诚信开始。
富兰克林说:诚实和勉励应该成为你永久的伴侣。
古人云:“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黄金有价,但诚实无价,诚信比黄金更贵重!从《狼来了》这个简单的故事中,曾在我们幼小的心灵烙下了诚信的印记,让我们明白了诚信的重要。
历史中曾子杀猪,完璧归赵,张良纳履,晏殊诚信无欺的故事也让人津津乐道。
也有这样一个故事:一次,一个老太太在麦当劳吃东西时掉了一颗牙,经医生诊断确定是食物过硬才使原本不太结实的牙齿掉了下来,于是麦当劳赔偿老太太六十万美元。
这件事不但没有使麦当劳的声誉下降,人们反而觉得这是麦当劳诚信的表现。
从这个小小的故事中,我们知道了,如果一个人诚信的话,大家都会愿意相信他;反之,如果一个人失去了诚信,他将一个朋友也没有。
墨子也曾讲过:行不信者,言必耗;言不信者,行不果。
可见诚信对一个人讲是很重要的,让我们做一个诚实,守信,道德的人吧!道德,再从节约说起。
节约粮食,节约水电这些你都做到了吗?当你把米饭倒掉而去吃麦当劳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这些米饭对于那些饥饿当中的人很重要?难道小时候那首《锄禾》白学了?当你开这水龙头用水和伙伴嬉戏的时候,有没有想过我国也是一个缺水的国家?我们每天都离不开水。
水是生命之泉,难道这样的浪费水不觉得可耻吗?科学家发现,中国现在的水资源只适合供养4.5亿人,而中国目前就有13亿人口!从现在开始让我们珍惜每一滴水,节约每一度电,不浪费每一粒粮食吧!道德,希望道德无处不在,但是现在的不道德却随处可见。
看,李先生又在随地吐痰;瞧,张女士又在随地扔垃圾……人类,醒醒吧,都去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吧!当你在勤劳的扫地工刚刚扫过的大马路上,扔下一个马路上唯一的垃圾,你不觉得很可耻吗?马路都会哭泣啊!让我们一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吧!道德,让我们与你同行!
作文 德与才 800字
保留那份真一年一 辜春鹤纵观当今,物欲横流。
眼看人们在车水马龙间穿梭忙碌,为了事业的理想而劳苦奔波,谁可曾想过,在人才济济的今天,我们得到了物质的奢华和歆享,而那些伴我们走过千百年的生命的本质,似乎如雾下远山,朦胧不见。
生命的本质,何也?孟子笔下的大义,孔丘所曰的仁爱,我们从小口中念诵的“人之初,性本善”,孔融幼时的让梨故事……是的,道德。
我们可以毫不犹豫地承认,当今时代,我们可以在种种职业中找到顶尖人才,然而,有时灯下读书,许多的报道也会让许多生于“礼仪之邦”的华夏大地的炎黄子孙感到愧疚,甚至是悲叹。
法国、澳大利亚、德国的世界景观游览地,已然用方正的黑体写出了地地道道的中国字“请不要随地吐痰”“请不要乱扔垃圾”“请不要大声喧哗”……与其说是耻辱,却不如说是对中国人的最深刻的警示。
历史的车轮不停地轮转,碾碎了无数谄媚与邪恶,带过了烽烟四起的沙场和无数英雄的血泪,这片大地,有过笑语和欢呼,受过蹂躏和耻辱。
华夏文明,还是步履蹒跚地穿越苦难走过来了。
而文明的菁华,却在随着“建设人才”的宣誓下而默默流失,或许这是中国最大的悲哀,却是难以否认的现实——我们把最珍贵的东西遗失了。
自古以来便讲究“德才兼备”,秦桧、蔡京都拥有不错的文笔,为何成为至今人人唾弃的千古罪人?余秋雨曾写过,“在没有道德的情态下,中华文明,对峙的是巨大的蒙昧和野蛮。
”如果我们身陷这种蒙昧和野蛮却仍视而不见,那么,我们就与鲁迅笔下“麻木的中国人”毫无差别。
“德”与“才”并不是两个相悖的主题,更何况我们脚下的这片黄土上曾演义了太多太多的传扬美德的美好故事,那么,我们依然需要把这些故事演义下去,做回最好的中国人。
千年古松,纵然已蔚然成阴,却依然保留着那份葱郁;涓涓细流,纵然已汇入大海,却依然保留着那份纯净。
我们希望祖国日益强大,却不想看她成为“野蛮之邦”。
科技要发展,人才要培养,中国人还需清晰地看清自我,认清本质,用虔诚的态度,纯化浮华之下的心灵,保留那份真。
情殇古代是爱情沦丧,道德蒙蔽的千年历史。
——题记一年一 胡晓倩一生志在“西北望,射天狼”的苏轼,才华横溢,少年便名扬四海,可我看不出他的德体现在哪儿。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这首词引得多少人涕泪俱下,然而苏轼对他之妻的忠贞恐怕也只能显露在这文字之上了,没人知道他心中怀有多少对王弗的思念。
在路途中便会为“墙里佳人笑”所吸引的他,“天涯何处无芳草”,恐怕是对自己的慰藉——天下女子颇多,何患无妻呢?在凄风苦雨中高唱“竹杖芒鞋轻胜马”“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苏轼到底是否真实?他的风流韵事又有多少不为人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才子柳永可谓精神可佳,可他的力气并非用在作学问上,多半花在了“游冶处,章台路”(古时歌楼妓院的别称)这类高雅场所,他在这种地方真可谓文思如泉涌,灵感恐怕全部来源于此,身在异乡仍不忘“想佳人”, “多情自古伤离别”时的“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恐怕也是为与佳人分别而有所感,以致引得“明日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也许正因如此,他一生的仕途都不甚如意吧,为“色”字所误的人怎么会有德?李煜与大小周后的故事可谓流传千古,即使国破家亡,仍不忘与美人同藏于井中,左拥右抱,好不快哉?“牡丹花下死”可是在他的身上得到了充分印证。
只是好景不常,荒淫无度的他终于落得个“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的下场,此时再去感叹“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也为时已晚,也只能悲吟“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聊以感怀了。
一个亡国之君,又有什么德可谈?在春江花月夜之时饮下鸩酒也许是他注定的宿命。
陆游一面感叹“山盟虽在,锦书难托”的世事多变,一面照样在唐婉死后享受新婚之乐,子孙之福,那惊鸿恐怕在他坚强的心上也并未留下痕迹。
司马相如一曲《凤求凰》深情款款,流传千古,可还是负了与他共患难的贫贱夫妻。
秦观虽然写着“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可自己却无法做到,妻妾成群也许才是他最大的梦想。
这些古代的大儒,连爱都无法坚守,又何来高尚的道德?所有的所谓才子们都亲手在封建礼教下埋葬爱情,只是空有才学而已,德已经在他的腐朽的躯体中衰败。
呼唤品德,呼唤灵魂一年一 徐菲周国平先生曾说过:“现代人生活特点之一就是灵魂与品德的缺失。
”是的,人们每天都带着冷漠的表情如游魂一般。
电视剧里的刀光剑影,舞厅的灯红酒绿,人们笑里藏刀,勾心斗角……我不禁呼唤,请找回我们丢失的灵魂与品德吧!品德是一朵灿烂无比的花,开在每个人的心中。
品德是一道光辉耀眼的光照亮我们每个人的心底。
良好的品德是永远推动人类历史,开创人类进步的那只滚滚的车轮。
然而现代人走得太快,想要的太多,却渐渐迷失了灵魂,当影星赵薇穿着印有日本军旗图案的服装走在美国街头时,我们能仅仅责备她吗?她的无知不正是我们的无知吗?她品德的丢失不也正是我们灵魂的缺失吗...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500字作文。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必须从一点一滴做起,践行道德规范、增强道德意识,养成良好习惯、培养高尚品质,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家庭:“孝敬父母、体验亲情” 洗衣做饭,叠被扫地,自理自立;孝顺父母、尊敬长辈,学会感恩;不挑吃穿,不乱花钱,艰苦朴素、勤俭节约。
学校:“互助友爱、和谐校园” 见面行礼,主动问好,尊敬师长,知礼重节;交流谈心,节日联欢,互帮互助,关爱他人;积极参加活动,认真完成任务,爱护公物,关心集体,增强集体观念。
小义工”;参与“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做“文明小使者”。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根本利益所在。
少年时期是长身体时期,也是思想道德观念形成时期,要做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思想道德方面的健康成长不可或缺。
道德应该这样理解:古时候"道"和"德"的意思和现在是不同的,道是真理,德同得是得到.道德是人的行为习惯的一种测量的标准,实行这种标准的目的是得到价值,但是价值观是跟随物质发展不断变化的,所以道德的标准也是应该随社会发展而变化.道德,让个体自我约束。
道德弥补法律的盲点。
法律,让个体有所畏惧,压制个体冒犯公共秩序的想法或冲动道德与法律的结合能达到真理和畏惧的管理效果.每一个文明的标语都是一盏小灯,多了就会变成一盏大灯.最后,让我们携手创建文明城.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处世之道(德) 尼采 别爬上山顶去, ...
略 写作导引参考:本次作文主要对学生的立意进行训练。
一篇好的文章是从选定主题开始的,如果不明确写作目标是什么,只是信马由缰,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这样是绝对写不出好文章的。
选定主题就是我们平时说的立意。
明末清初大学问家王夫之曾说:“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
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
”怎样才能做到文章立意新颖呢?可以从两个方面努力。
一是在思维方式上要大胆求异,突破思维定势。
二是多角度看问题,对同一事物,立意要从另一个角度看。
中学阶段是人生观和世界观逐步形成、确立的时期,怎样看待世界,采取什么态度面对人生,其实也是中学生常常自觉或不自觉思索的问题。
怎样才能找准最佳立意点,实际上对话题作文的结构的了解很重要。
话题作文一般有四个部分组成:引入材料、阐释性话语、话题核心词、写作要求。
其中第阐释性话语比较重要,它可以暗示学生文章的立意方向。
在本材料中,尼采有意识的将世界划分成三个高度:山脚、山腰、山顶。
对这三个高度的具体含义,材料本身并没有加以解说和限定,这给写作留下了一定的空间。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赋予不同的人生站位的含义。
作文立意解析1、 赞同站在山顶看世界:生命是有高度的,要努力攀登道德、学识、事业的高峰,达到一览众山小的人生高度。
如下文杜冬梅同学的《高?空》。
2、 赞同站在山腰看世界:山顶有居高临下、高处不胜寒的弱点,山脚有仰人鼻息、目光短浅的短处,只有站在山腰看世界,才能把这个世界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3、 赞同站在山脚看世界:保持一种谦逊的态度站在山脚下,脚踏实地看世界。
4、 分别站在山顶、山脚、山腰看世界:多角度、多层次打量这个世界,横看成岭侧成峰,善于变换不同的角度,世界便异彩纷呈。
5、虚化或放弃到底在哪里看世界:站在哪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保持良好的心态。
心态健康,自然能于成功的顶峰看到失败的危机,从痛苦的山脚窥见胜利的曙光。
...
道德与素质作文1000字
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败,因为明天会再来.如果你失去了金钱,你不算失败,因为人生的价值不在钱袋.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彻彻底底的失败,因为你已经失去了做人的真谛.文明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它的主要作用,一是追求个人道德完善,一是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说到文明礼仪,我想到了一个故事.有一次,列宁同志下楼,在楼梯狭窄的过道上,正碰见一个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楼.那女工一看是列宁,就要退回去给让路.列宁阻止她说:“不必这样,你端着东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现在空手,请你先过去吧!”他把“请”字说得很响亮,很亲切.然后自己紧靠着墙,让女工上楼了,他才下楼.这不也是良好文明礼仪的体现么?这里我不想过多地举伟人的例子,因为这很容易令大家产生一种错觉:认为文明礼仪只是伟人、名人才具备,那么我们将无需为自己或多或少的不文明言行而愧疚;或者认为即使践行了文明的要求,也并不因之成为伟人、名人.我们不但要有讲道德的大人物,我们更需要一群有道德的民众.一个社会的公共文明水平,可以折射出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一个人如果不遵守社会文明,小的会影响自身形象,大的会影响国家声誉.在清朝的时候,大臣李鸿章出使俄国,在一公开场合,恶习发作,随地吐了一口痰,被外国记者大加渲染、嘲弄,丢尽了中国人的脸.这是一个不遵守社会文明的历史教训.公共文明是社会意识的一种体现,而公共文明又建立在个人的道德修养水平之上.试想一下,如果有人不注重自身的文明修养,他会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吗?个人文明礼仪是根、是本.人要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必须先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所以鲁迅先生说:“中国欲存争于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立人”的意思便是要完善人的思想和文明修养,人的文明修养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靠后天不断完善的.要完善个人修养,首先要致力于读书求学,完善自身的认知水平;认知到达一定水平,就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有了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就要端正自身的心态,不违背自己的良知,努力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道德的标准,自己的修养便得到完善.这就是古人所说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完善个人道德修养,便有了推进社会公共文明的基础.而一个社会的文明氛围对他的民众亦有莫大的影响.为什么这么讲呢?相信有的同学去过欧洲或日本,就很有亲身体会.大的不说,只看看过马路这样的小事.只要亮起红灯,纵使马路上一辆车都没有,外国人绝不会过马路.他们认为这是必须遵守的公共文明.试问,在如此的氛围中,有谁会肆无忌惮的闯红灯呢?这就是社会氛围的力量所在.但再想一想,如果我们不是从自身做起,这社会氛围又从何而来呢?有记者访问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教授,您人生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儿学到的呢?”,“在幼儿园.在那里,我学到了令我终身受益的东西,比如说,有好东西要与朋友分享,谦让,吃饭前要洗手……”我们完善自己的文明修养也一样,并非一定要有什么了不起的举措,而是要从身边吃饭洗手这些小事做起.养成文明的习惯,使文明的观念从意识层次进入无意识层次,使文明贯穿我们的一举一动.我们从小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很多同学都可以滔滔不绝地大谈文明礼仪.可是看见校园中随处丢弃的饭盒,饮料瓶,听着某些同学口中吐出的脏话,怎能不教人痛心疾首呢!难道我们都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人”么?明代大学者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个本体、一个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我们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自己却吝于履行、甚至反其道而行之,这跟从来没有接受社会教育有什么区别!所以我们要实践社会文明,就要从这“知行合一”上下功夫、从自己的坐言起行上下功夫,就要告别不文明的行为.
关于道德的作文描述既先关于道德的事。
在先秦时代,道:这个字,代表的是宇宙的本源。
德:这个字,和“得“是同一个字。
意思也完全一样。
翻译到现在,就是得到的意思。
那么道德的意思,就是道理和手段。
再准确的来说,道是世界观,德是方法论。
那么道德的概念就是通过“道”这个世界观,来指导人们如何得到你想要的东西。
日常生活中,从修心养性开始,为人处事从不要故意作为开始,用“得”来实现“道”。
以前的文人书生,为了某些观点不同而吵架,说对方你不讲道德。
其实是说这个人性格脾气不好,或者世界观和方法论不成熟,水平低。
随着时间的变化,道德的概念在不同的时代,赋予了不同的意义。
道德经上的道德概念,跟现在讲的伦理观念,其实一点关系都木有。
“得”分有形之得和无形之得。
换句话说,就是看得见的物质财富和看不到的内心体验到的精神财富。
道和德是人生的两部分。
缺一不可。
道德这个高度,在整个人类中都凤毛麟角。
以上所述,就是先秦时代《道德经》上的道德原理部分。
这个高度的世界观,放之四海而皆准。
有了道德世界观的指导。
至于具体的方法论,关于道德的故事,中国几千年的人和事,实在数不胜数。
根据自己熟悉的,随便举例说明就可以了。
试举一例:善为人知非真善。
比如“上善若水”,就是李耳所认识到的,做人的最高功夫和学问。
李耳并没有教人去如何具体地做什么善事,可是历代皇室却珍藏他口述的经书,他的思想流传至今,这不就是大音无声吗?诸子百家也都推道德经为首,难道这不是善事吗?(仅供参考)
以以德待人为题写一篇800字作文
我们中华民族历来崇尚道德。
无论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还是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无不都以高尚的道德作为他们的至高境界。
宋代文人苏辙就曾写道:“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
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至。
”这就说明,道德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有道德有修养的人,就是精神上的巨人,是受人尊敬的人。
没有道德没有修养的人,就是精神上的乞丐,是受人唾弃的人。
所以道德又是“乞丐”与“强者”的差别。
“强者”尊重那些弱小、需要帮助的人,他慷慨地伸出自己的双手,无私的抚慰那些人们,不计较得失,不为了名誉,他收获的是快乐,他赢得了尊重。
美国的微软原董事长比尔盖茨退休后,将自己的所有财产都捐献给了慈善事业,体现了高尚的道德,获得了世界人民的敬佩。
而一些“乞丐”为了个人的私利,斤斤计较,天天以丑陋自私的嘴脸待人,收获的是别人厌恶的表情。
这样又有什么意思呢?不如快乐地做一个有道德有修养的人。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是一句我很喜欢的至理名言。
三国时期的刘备曾经以此教导过他的儿子。
我们如果能够从身边小事做起,严于律己,那么我们每做一件事情,我们的道德水平就会得到一次升华。
积跬步,以至千里;汇小溪,以成江海。
我们要善于由大及小,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决不要以微小而不足道,细小而不足为。
古往今来,沧海桑田。
虽然时光在流逝,时代在变迁,但是道德建设的重要性不仅没有消减,反而与日俱增。
道德,不是凭空想象的,而是用实际行动来证实的。
道德就像一盏灯,照亮着我们的心房。
道德是一双手,推开封锁在心里的窗;道德是一扇窗,窗外是美好的天空;道德是一片天空,它孕育着无数纯洁的心灵。
道德是社会中自然而然形成的一个行为规范,获得别人信任的一个标准。
写《学习弟子规心得体会》的作文
学习力行《弟子规》,感受传统文化经典弟子规总序开篇是这样教育我们的: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
有余力,则学文。
它从人之根本出发,教育我们要从这几个方面对自身进行德行的塑造。
首孝悌,就是说做人首先要心中有爱,要孝敬父母。
一个人如果连对他有养育之恩的父母都不能尊敬的话,那么他就丧失了做人的根本,对长辈、对领导、对同事、对兄长、对朋友就更谈不上发自内心的尊重,他所做的事情也就很难得到认同。
次谨信,告诉我们做人要谨慎,要讲信用,也就是要诚信为本。
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企业,如果不能诚实待人,那么他依靠什么立足社会呢?泛爱众,而亲仁。
有余力,则学文。
意思是和大众交往时要平等仁和,要时常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们学习,以上这些事是学习的根本,非做不可。
如果做了还有余遐,还要学习一些其它方面的知识充实自己。
这是教育我们如何待人处事、如何学习,要经常学习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缺点,从各个方面来约束自己,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
学习了《弟子规》,就是要把圣人教诲贯彻到生活中,落实到一言一行中。
学习《弟子规》,我想不仅是一个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更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
爱周围的人,爱这个世界。
只有这样,这个社会才会变成和谐的社会。
学了《弟子规》之后我明白了不少道理,面对它我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其中的 “入则孝” 、“出则悌” 、“谨” 、“信” 、“泛爱众” 、“亲仁” 、“余力学文”组成了一个完整的道德系统,其核心是做人的“道” 和“德” ,就是通常说的“道德” 。
在学习《弟子规》的同时我也反复拜读了蔡礼旭老师的《幸福美满的人生》这一宝书,越读越感到它的确是人生智慧处世宝典。
蔡老师的“道”是超越时空的大自然运行法则。
“德”是教导人类如何顺从大自然的法则,不违背做人的原则。
其精髓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五伦关系。
它教我们如何修身,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次第,不修身就不可能齐家、治国、平天下。
中国是具有五千年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知恩图报,尊老爱幼,待人诚恳……这些优良的传统从古至今都为人所熟知,翻开《弟子规》一读,就仿佛置身于文明当中,置身于做人的伦理大道当中。
百善孝为先。
行孝是为人子的本分,但我往往注重以大行而实孝,却不曾注重细小。
而《弟子规》恰恰就告诉我们行孝必须从细小入手,要做到孝心常在,而非一时之念想。
“恩欲报,怨欲忘,抱怨短,报恩长。
”这些足以让我心悦诚服,古人云:“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
” 《弟子规》让我们知道感恩。
感恩给我们生命的人、感恩给我们知识的人、感恩给我们衣食的人、感恩给我们住所的人、感恩曾经批评过我们的人。
将别人的爱永记于心,把别人的美德汲取。
完善自己,感动别人。
读了《弟子规》之后,我才发现,以前自己习以为常或自己认为对的言行,原来都这样或那样地存在着不足。
在古代《弟子规》是做人的准则,在当代仍然影响着更多的人,教育我们如何做人。
人生中重要的不是生命的表象,而是生命的本质。
人生百态,最重要的就是品行,欲做事,先做人。
文明健康的品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才是真正的自我归宿,是照耀心灵永恒的阳光!我在细细品读《弟子规》的同时,也带走了我心灵上的尘埃。
我想起了谁曾经说过这样的话若你:播下思想的种子,便收获文字;播下文字的种子,便收获行为;播下行为的种子,便收获习惯;播下习惯的种子,便收获人格;播下人格的种子,便收获命运。
学习了《弟子规》,被它所蕴藏的深厚内涵而打动,由于自己的无知,错误地理解了很多圣贤的教诲,我甚至叛逆地将一些传统文化看成封建糟粕。
以前,我从来没有真正感到过“我们是骄傲的中华儿女”。
觉得那是一句空口号。
而此时我才明白中华民族绵延数千年的真正原因;中华民族让世界人民喜爱的真正原因:因为我们有很深厚的文化底蕴!有着优良的文化传统!造就了一代代贤良的中华儿女!我们是“礼仪之邦”。
讲究礼仪、广结朋友、谦虚仁慈......千年的文化造就了中华儿女那么多优秀的品德。
可是为什么有报道:在巴黎圣母院有用汉语写的“请勿大声喧哗”;在泰国皇宫厕所中也要写上“请便后冲厕”;在美国的珍珠港,垃圾筒上赫然写着“请把垃圾丢在此”......我们中华民族的道德水平已经下降到了最低点!这也让我想起了“马加爵事件”,为什么一位头脑聪明,曾经在全国竞赛中获奖的大学生会对曾经讥笑他的室友下此毒手?其中有一位室友因为曾经主动帮助马加爵盛过一回饭而幸免遇难。
这引起了社会上对于青少年道德问题的广泛讨论与关注。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既然认识到在现代的家庭教育中缺少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这一方面,就应该从我们现在的学校教育做起,弥补上。
以便让我们培养的学生在走上社会后,不会因为道德的欠缺而遭受挫折和失败。
《弟子规》是根据《三字经》编写的。
其中的礼仪规范是做人的根本。
就像大树,只有根扎得牢,树才会长得茂盛。
做人,只有将最基本的道德建立起来,一个拥...
做一件道德的事作文300字
我们每个人无时无刻都在演绎着大大小小的道德故事。
我也曾经历过一些道德故事,它们就像一个个小小的贝壳,在阳光的照耀下一闪一闪的。
记得一个星期天的早晨,我和妈妈到超市买菜,有一车绿油油的小黄瓜吸引了妈妈的目光,我们来到菜前,妈妈弯腰买菜,我在旁边等她。
忽然,我发现妈妈身旁的一个阿姨在付钱时不小心掉了十元钱,她一点也没感觉到。
这时我急忙走过去,刚把钱拾起来给阿姨时,就听见一个小女孩大声说:“阿姨,你的钱掉了。
”当丢钱的阿姨正疑惑得看着地面时,小姑娘指着我说:“阿姨,你的钱掉了,是这位姐姐帮你捡起来的。
”我的脸通红通红的,然后我把拾到手里的钱递给丢钱的阿姨,阿姨立马向我道了谢,我一边高兴地说着不用谢,一边走向妈妈身边。
道德,就像一束花,一朵开在心间的花、又像一句话,一句温暖你我的话。
如果人人都献出一点爱,那么世界将会变得多么美好!许多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小事,虽然平凡,却不能忽视,就像《钓鱼的启示》一文中的父亲讲得那样,“道德是一个是与非的问题.....”我要向钓鱼的孩子那样,做一个有道德有志气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