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家乡的传统风俗活动设计》1400字
“家乡的传统风俗”活动设计
活动内容:了解家乡的传统风俗
活动类型:调查访问和讨论
活动对象:五年级学生
活动目的:了解家乡的传统风俗,学习优秀的传统礼仪,做一个文明的好少年。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活动准备:调查、访问家乡的传统风俗
活动过程:
一、学生把自己调查到的家乡的风俗情况进行整理,形成初步的交流材料。
二、教师主持活动,引导学生进行交流。
1、教师要求学生说一说本次活动的要求:了解家乡的传统风俗。板书:家乡的传统风俗,然后学生分小组进行交流。
2、学生分小组进行交流,教师巡视,根据情况进行了解和指导。根据了解情况,教师物色个别上台汇报人员。
3、学生上台汇报,其余学生用心倾听,及时进行补充和纠正。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学生个别上台汇报人员六人以上,学生上台汇报,其余学生用心倾听,及时进行补充和纠正。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4、分小组讨论上台汇报人员的材料,集中全体人员的智慧进行详细修改,并形成修改文本。
嫁娶
旧时婚俗很讲究门当户对,男女青年一般没有自主权。婚期一般为十七周岁左右,有的甚至更早,嫁娶程序繁多。
解放后至“**”前,旧时婚俗逐渐废弃,特别是国家制定《新婚姻法》后,婚姻受到法律保护,青年男女婚姻自主,父母不得干涉。青年男女可以自由恋爱,也可以经人介绍认识。双方经过一段时间相处,如志趣相投,即订婚“下小订”,无须“合婚”。等到法定年龄,持介绍信到当地政府办理结婚登记手续,领取结婚证书,婚礼一般朴素大方,宴请前来祝贺的亲戚好友,有少数青年婚事简办,参加集体婚礼,进行旅游结婚,婚后只散些喜糖。
建房
建房人家,先要看日子,选择吉日打基础、立柱、上梁、安大门、进宅。上梁这天,主家要置酒席,邀请亲友、邻居来吃上梁酒。多数人家趁上梁之机大收人情。岳父或女媚的礼最厚,如有一方建房,另一方需要习玻璃匾、梁帏喜花、糕馒、鞭炮、蜡烛、礼花、斗香、猪头、公鸡、鲤鱼再加电视机等作为贺礼。其他亲友邻居根据平时人情交往的厚薄上帐薄。
上梁前,主人洗手烧香,磕头敬神。在堂屋中梁上贴上“福”字,在其他梁柱上分别贴上红纸对联。梁上好后,在梁上的木瓦工将事先准备好的一篮一篮的糕馒往下抛,下面的人就哄抢,抢到的以为荣耀,抢不到的到抢到的人手中去夺。在此同时,大放鞭炮,热闹非凡。
生日寿庆
旧时,小孩过“百露”(即生养一百天),“过周”(即一周岁),娇惯的孩子,外婆要送银项圈、银锁。儿童过十岁,青年人过二十、三十岁,成年人过四十岁、五十岁亲友有赠送衣料、鞋袜的习惯,外公外婆则带来面条“斋佛”。老年人过六十岁、直至一百岁,女儿要送寿桃,亲友赠送被面,曰“寿幛”,有的还送衣料。
现在,小孩做第一个生日,除了礼份,姑母加送一双鞋,姨娘送一双袜,说是“娘娘鞋姨娘袜,活到八十八”。一般老年人活到六十岁,生日时要大加庆祝,女儿家除了蒸寿桃外还要买全套衣服。儿女还要花上百元请来吹鼓手大吹大擂,或租放电影、录相来祝寿。
生日的前一天晚上,放鞭炮礼花祭神,曰“暖寿”。拜寿前,“寿星”端坐堂中,寿糕寿馒摆满一桌两桌,蜡烛斗香点得满堂生辉。拜寿时,晚辈依次向“寿星”叩头,还须向吹鼓手、厨师赠送喜钱,其数目多少不等。拜寿完毕,来客车开始吃“暖寿酒”。一般做八十岁以上生日,来客可得到寿桃、寿碗。过去庆祝寿辰,只是富裕之家宾客盈门,仪式隆重。现在随着人民物质生活的不断改善,一般人家庆祝寿辰的场面,超过过去本地的富户。
三、引导学生说一说活动的体会和收获。
作文二:《家乡春节传统生活风俗》1500字
家乡春节传统生活风俗 家乡春节传统生活风俗 生活
作者 吕会明 在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民俗习惯中,传统春节里有些习俗仍传承至今,正月 初一至十五传统风俗是每日都有讲究 。然而一方水土酿就一方习俗,每个地方 都会有各自的风俗习惯,可以说是各处乡村各处例。现在年青的一代很多可能不 知道过农历年初一至十五每一天的习俗含意了。有的已经失传了。但愿侃侃家乡 的一些过年的风俗事,欢欢嘻嘻团团圆圆过大年。
初一
年初一:贺新岁 ,在外儿女过年回家来团聚,团团圆圆过大年。
正月初一“抢春”日,人们早早起来祭祖、拜神、焚香、放鞭炮。人们互相 拜访“贺新岁”,晚辈要先给长辈拜,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 的压岁钱给晚辈祝愿好运来。正月初一这一天,忌动 条帚,也不能往外泼水倒 垃圾,防破财。
初二
年初二:串亲戚回娘家
初二早起“开年饭”,女儿携家带口回娘家。带上水果、年糕等年货。外 甥给舅舅去拜年。
初三
年初三:赤口日,不出门 ,
在初三这个穷鬼日,家家户户一大早起床,第一件事便是“扫穷鬼”,把初 一起囤积下的垃圾扫出,意味着扫走污秽和穷根。 这一天,人们通常不会外出拜年,因为正月初三是“赤口”。
初四
年初四:接财神
民间传说正月初五是财神的生日,所以过了年初一,接下来最重要的活动就 是接财神——在财神生日到来的前一天, 各家置办酒席, 为财神贺辰。 俗话说 “送 神早,接神迟”,接神仪式一般在下午四时到晚上进行,准备供品有三牲、水果、 茶、糖果等。
初五
初五叫破五,破五的饺子放鞭炮,人们黎明即起放鞭炮,家家户户都
吃饺子,大部分是自家亲手剁陷现做现包,一家人吃的喜气洋洋,也有的到饭馆 吃团聚饺。这一天, 有一种叫做赶亲戚家。
初九
年初九九皇诞,祭拜玉皇大帝。
初十
年初十:打春去 有天还有地。比是爷娘不多异,人畜房屋都依地,米
麦百谷都生地。菜蔬风味拿来祭,祭他生日他欢喜。 人生忠孝与节义,地维赖以立;作事须求脚脚踏实地 。
初十一 初十二
十一请子婿 十一请子婿
此日是岳父宴请子婿的日子。 此日是岳父宴请子婿的日子。
初十二: 过小年,点新灯,大街小巷、各家各户都要点满灯。大
家就敲锣打鼓放鞭炮,赶庙会舞狮子。县里组织乡、村歌舞队大会演,热闹非凡。 家就敲锣打鼓放鞭炮,赶庙会舞狮子。县里组织乡、村歌舞队大会演,热闹非凡。从即日 起人们开始准备庆祝元宵佳节,选购灯笼,搭盖灯棚。有童谣云: 十一嚷喳喳, 起人们开始准备庆祝元宵佳节,选购灯笼,搭盖灯棚。有童谣云:“十一嚷喳喳,十二搭 灯棚,十三人开灯,十四灯正明,十五行月半,十六人完灯。 灯棚,十三人开灯,十四灯正明,十五行月半,十六人完灯。”
年十二,家家户户嗑瓜子,炒花生,并且庆贺老鼠娶亲,贺老鼠嫁女。
初十四
初十四:祭灶接灶神
祭灶的风俗由来已久,各地也有所不同。一些地方的习惯是“送廿三、 接十四”。腊月廿四是灶神(也称灶君、灶王爷)上天向报告人间一年的善恶功 过之日。腊月廿三,家家户户都会以各种方式祭送灶王爷上天,希望灶王爷“上 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正月十四,各家又会迎接灶君回来。送灶神比较隆重, 而迎接时略逊于送灶神。迎接灶神还将换上新灶符。
初十五
元宵节游庙会看花灯吃元宵
正月十五夜晚,各家门前张灯结彩,以吸引左邻右里;文人雅仕则在彩灯上 写上谜语、诗词,让游人猜谜或对联,称为“射虎”,今天仍有不少生活社区会 举办猜灯迷活动。县城举办灯展,观灯的人山人海。 元宵这天,人们在饮食上多以全家一起吃年糕、汤圆之类食物,这是全国各 地的共同风俗, 寄寓家人团聚圆好, 生活幸福美满, 而恋人们则手拖手去拍拖 “晒 月光”,因而又有人称元宵节为“中国情人节”。
作文三:《传统文化之家乡风俗》1800字
传统文化之家乡风俗
00000000000 张三
XXXX大学XX学院XX级电子信息工程
我个人认为,作为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地方风俗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更甚至可以说,地方风俗作为外人了解地方文化的最重要的窗口,始终处于传统文化的风头浪尖。因此,本次传统文化的结课论文,我选择写我家乡的风俗。
――题记
我的家乡是江西新干,原名叫新淦、新赣(淦通赣),古称上淦。也算是历史悠久小城了。1976年发现的中陵遗址,出土大型列鼎5件,小鼎3件,据此可以判断:西周时期江西已经与中原有了更加紧密的联系,并在政治上受到西周王朝更大的影响;1989年发现大洋洲遗址,并出土了大量的商代青铜器,它提出了一序列的新课题,极大地深化和推动了江西对殷商文明的认识与研究;还有就是界埠的战国粮仓遗址,也出土了古城、大量粮食和部分仓储建筑遗址,是中国已发现的最早最大的粮仓遗址,颇具文化意义。
上面这些都是广为人知的了,我今天要写的是一些我们村的事,虽说小打小闹,但也是地方的风俗吧。
我个人觉得最有趣的该属农历五月分的“农戏”,每年端午后的半月左右,也就是农历五月十八日左右。告别了端午的赛龙舟的热闹场面,又迎来了五月十八这一多彩的农节(我暂且称之为农节),届时,村干部便领头用村费(每年大家上交的费用),到县城请个戏班子,在村里的祠庙门前搭上个大戏台,戏台的两角装上两个大喇叭,请上锣鼓,唢呐,二胡等组成的民间乐队。从五月十八一直到五月二十闹三天的采茶戏。届时,庙前的一排大草坪上,人山人海,妇孺老幼,年轻壮汉都各自满怀欣赏这一年难得一次的村戏大餐。这时候,小贩们也不错过商机,向村民们兜售各种零食小吃,让人们在看戏的同时还能品尝到乡村的风味小吃。与此同时,祠庙也大开庙门,迎来这一年中最为热闹的庙会。庙里鞭炮声不绝于耳,钟声连绵不绝,还不断的飘出一阵一阵香烛燃烧的香味,烟雾缭绕,从外面看去,颇似神话电视剧中得道高仙的神游之地。农妇们在此时也是最为高兴的,她们在傍晚时分,沐浴更衣,挎上香烛篮子虔诚的去朝拜自己所信奉的神仙。拜完神后,她们便满心欢喜的坐在戏台前的草坪上看戏,一边还讨论着
戏中的角色,颇似古代圣贤的兰亭集会时的场景,孩子们也成群结对的在台下嬉戏,乐此不疲,可谓一番人和的景象。
不说一些公众化的传统节日,如元宵,春节等,就说我们农历正月初七,初八这两天,在我们家乡也是个维系多年的传统节日了。其实说实话也算不得一个节日,因为没有公众化,只不过是村民们相互口头约定在这两天庆祝热闹一番。我们家乡都称之为“上七节”。
上七节最为热闹的便是上午时分。各村村民在村干部的带领下,打开祠堂的大门。把里面供奉的“公公”,“观世音”,“寿星”等神仙请出(也就是抬出,是对神灵尊敬的一种避讳),用新毛巾,新汲的井水,由本村长辈(要辈分高的、年龄高的)将其擦洗干净,再经过一番装帧,“神”们便被打扮的光彩夺目,在鞭炮声中被请入一个专制的木架座上,将木架放入一顶装饰的十分漂亮的小木轿中,由前后两人扛抬,围村游走(我们那里称之为“出方”)。出方期间,村民们围观者甚众,孩子们便跟随木轿追打嬉闹,场面甚为热闹。木轿过处,人皆欢喜,许多人往其中投红包,也有投香烟的,大家都是图个吉利。这些财物便充当村费,供以后一些“农节”的开支,为各种活动提供经济保障。
“衡心”也是我们那的一大风俗。“衡心”是指新婚的夫妇,由新郎在正月初十——十五这几天到新娘家做常客,吃“流水席”(新娘的家属如叔,伯之类为接待新郎而轮流所摆的酒席)。在吃酒时与新娘家人交往,言谈举止之间,新娘的家人便能进一步深入了解新郎的为人和品质,因此把这项风俗称作“衡心”,有衡量新郎为人处世,心胸之意。衡心时,新郎便要喝许多酒,女方家人也会很热情的敬酒,劝酒,而且是个人轮流敬,新郎便没有不醉的道理,不管他多能喝。而且越是娶到大家庭新娘的新郎,越是会在衡心时烂醉如泥。新郎醉的越凶就越能表示女方家庭的热情好客,“衡心”就越是体现了其所要表现的意义。
以上所说的“五月十八”,“上七节”和“衡心”三个风俗是我家乡风俗的一小部分,还有许许多多家乡风俗和特殊日子我都不及叙述,要真说起来,还真是讲都讲不完,道都道不清,可以说是不胜枚举~
0000000000 张三
XX学院XX级电子信息工程
作文四:《家乡的新年风俗》500字
除夕进香
九华山居民吃过除夕团圆饭后,或看电视守岁、或娱
乐,直至新年零点钟声敲响后,有的是全家出动,有的是
家主代表,先洗脸漱口,燃放鞭炮、烟花,谓之"出行";再将事先准备好的香、鞭炮、烟花带上到肉身宝殿(远处的
则到附近寺庙)进香。进香途中,即使遇见熟人,也不言不语,进香完毕回家时方可相互招呼致意。除夕进香是为了祈求新的一年里平安如愿。据说若烧得第一炷香,最为吉祥。现已成为当地过年必具之习俗。
进香
九华山居民农历春节为了祈求新年里平安幸福,会备齐香烛到肉身宝殿或住家附近寺庙进香。在进香路上,即使彼此熟识的人,也相顾无言。只有在进香完毕之后,才可以彼此致意,问候新年。
三元济残
每年正月十五日、七月十五日、十月十五日,九华山各大寺庙都要举行赈孤仪式,超度在海上、陆地、空中遇难者的亡灵。旧时,寺庙和大姓祠堂还请残疾人或孤寡老人聚餐,并分给他们每人一份钱、粮、衣物。因上述3个日子称为“三元节”故称“三元济残”。此俗延续至今。
荤年素年
为了表示对寺庙僧侣的尊敬,当地居民于春节之际,会先过荤年,后过素年。
但到了第二天,人们就会用草木灰将锅碗瓢勺洗得干干净净,
准备素食——在腊月三十日除夕那天吃斋过正年,是为素年。素食会一直持续到大年正月初三。
作文五:《家乡的丧葬风俗》3000字
家乡的丧葬风俗
平原三中初二语文组 田殿芬
儿时爱绕在爷爷膝下听他讲故事,少时爱呆坐在灯下听妈妈诉说往事。上学了,工作了,几十年见到的,听到的,经历过的,都成了断断续续的记忆拓片。特别是家乡的丧葬风俗,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感兴趣的同时,也对这种丧礼习俗创办沿袭的平原人顶礼膜拜。
“出门三五里,各处一乡风。”经过几十年的细心观察询问,我发现,我的家乡平原方圆几十里的丧葬风俗虽不一样,但也大同小异。
谁家里有了重病的老人,儿女都会提前准备寿衣(死后所穿的衣服),一是给老人冲喜,二是在老人弥留之际能及时换上送老的衣服。在民间如果老人临终前穿不上送老衣服,就相当于让老人光着身子走了,是儿女对父母的不孝。
老人刚一咽气,在死者跟前的儿女及亲属们就会嚎啕大哭,俗称“上告情庙”,即死者亲属到院外哭着走一圈,不用戴孝,就是及时告知乡亲们家里有人去世了。然后再用烧纸扎一个纸团(俗称“纸箍都”)放在大门外的一个竹筐或纸箱里,一说死者的灵魂寄托在此,也及时告知外人家里正在办丧事。
接下来就由掌管丧事的邻居长者和死者的儿女们商议办丧事的花销和各种准备事宜。一般先由年轻人向亲戚们送信,俗称“报丧”。有女儿的人家则由人带着女儿回婆家向公婆和院中人哭着磕头“报丧”,央求他们前去吊唁。可别小瞧这个习俗,前去吊唁的人数多少代表着女儿在婆家的人缘,是出嫁女儿的脸面。
一般死者在家中停放三天,死者咽气之后,有人帮着把尸体抬放在他生前居住的外间屋正中间临时架起的小床或门板上(俗称“灵床“),穿戴好之后由村中专管此事的人给“开天眼”(就是在死者头上打开一把伞,用油在死者的面
部擦一遍),以便到另一个世界能看得更清楚,再在死者的灵床前摆一张小供桌,放上祭奠用的点心,焚上香,点上蜡烛。
第二天一大早,村中的乡邻和亲戚们带着两包用白纸包好的点心和一叠烧纸(俗称“祭奠“),就要陆续前来吊唁了。村里的吊唁活动很讲究,分男女进行,死者的女儿媳妇等女性亲属守在灵床两边,儿子孙子等男性亲属则守在院子里的两边。院外有专管接待宾客的人,如果是女人前来吊唁,接待的人就在门外喊一声“女宾来了”,灵床前的女眷就围在灵床前喊着死者的称呼大哭,吊唁者有人接过祭奠后也哭着走到灵床前,女眷就双膝跪地磕头致谢。来宾大哭几声之后,就有人扶住说:“好了,别哭了。”于是,双方止住哭声,寒暄几句,一般问及死者临终前的情况,若是亲戚晚辈,这时就有专职的人拿来一尺白布,俗称“白”(即用来做孝帽的布),然后离开了。若是乡亲,就不用“破白”了。男宾来了,儿孙们就跪在地上大哭,来宾只在门外面向屋里作揖磕头后离开。这种吊唁活动一般持续到十一点左右就结束了。午饭前还要“上小庙”,有人用木棍抬着一个盛着纸钱灰水的水桶,边走边用勺子舀水往外泼,死者的亲属按着男在前女在后的亲疏关系跟在后面,列队哭着到街上转一圈,程序和“告情庙”基本一样。
下午吃过午饭之后,就要和死去的亲人告别,由死者亲属带死者去火葬场火化,现在一般有专业的灵车载着前去。临走前儿女们会撕心裂肺的大哭,表示与亲人的永别。不久,死者的骨灰就会被亲人抱回来,还要有大哭的迎接仪式。黄昏前一般举行骨灰入棺仪式,俗称“入殓”。先在棺材底撒上一把粮食,共有五种,预示死者在那边有食物吃。再把骨灰由长子由上到下撒在棺材里。我记得小时候还不兴火化,直接把死人抬到棺材里,一边哭,一边喊着:“爹(娘)呀,你占房屋。”这是在嘱咐死者,儿女给你准备好了那边的住所,一定要看好
占好,以免露宿街头。
接下来就要准备送老人的灵魂上路了,俗称“烧媒风”。就是死者的女儿为死去的老人准备秫秸杆扎成的纸轿和纸马或纸牛(男乘马,女骑牛。),在夜里十一点到十二点之间,一般由长子把代表死者灵魂的“纸箍都”由老人咽气的床边背在背上,喊着对老人的称呼,送到大门外准备好的纸轿上,连同提前为老人包好的送行饺子点火烧掉,儿女们在轿后喊着:“爹(娘)啊,您走好。”一般只哭喊三声,怕哭多了灵魂不肯升天。还要有女婿们在轿前作揖行祭,作为告别礼数送老人上路。
第三天早饭后,负责挖坟的人带着长子来到坟地,由他亲挖前三锨土,表示对父母的孝心。然后由八个人负责在上午挖一个比棺材略大的坟坑,以备下午盛放棺木。
第三天上午,亲戚们还要再来吊唁一次,程序和前一天基本一样,只不过这次要戴着自己缝好的孝帽,然后还要随礼。女婿辈的人还要穿孝衣,买花圈。媳妇们则由娘家送一块布搭在肩上,儿媳搭白布,孙媳妇们则搭蓝或黑布。女儿们在头上围一块白布一直搭到后背上,俗称“塔头”。塔头的长短因亲疏而异。如果死者有重孙或玄孙,他们的孝帽上再缝一条红布头,表示死者年纪大,儿孙满堂,是有福之人,办的是喜丧。吊唁活动结束后,就开始出殡前的“上大庙”,和“上小庙”一样,只不过这次在村里转的路程更长,几乎要绕村一周,还要向站在路边看热闹的人群磕头,以感谢他们对死者生前的照顾和死后的吊唁。
上完大庙,起灵(就是出殡,把棺材带走)前各种程序准备最为繁琐。要烤一个半生不熟的饼放在一个瓷罐里,由长儿媳抱着,抱到坟地放在棺材上,俗称“下水罐子”,不熟即生,也就是到那边好“托生”重新投胎。找一根带枝
杈的柳树枝,粘上剪好的白纸条,俗称“帆”,由长子扛着插到坟尖上,起引领灵魂的作用。还要砍一些拇指粗的柳树棍子,也粘上白纸,俗称“孝棍”,由送葬的亲人拉着,扔在坟坑里,柳谐“留”音,寄托孝子贤孙的哀思。再把这几天烧的纸钱灰和成水放在大盆里,里面扔一把菜刀,说是财水,起灵后,女儿往外泼一点,媳妇往里泼一点,最后由长儿媳负责连盆带刀一块扣在地上,预示着儿子女儿都沾上了财气,以后日子会越过越好。还要在棺材上撒少许麦麸,预示“福气”,儿媳妇得准备笤帚,簸箕,起灵前儿媳妇分别由棺材前往后扫“福”在簸箕里,扣在自家的粮食缸上,算是老人留给儿子的财富。最后要收拾好死者的衣物准备和棺材一块下葬,算是随葬品吧。
吃过午饭后,准备起灵。起灵时间因死者年龄而异,年纪稍大的在下午三点左右,年纪小点的在下午一点到两点之间,程序按上述情况进行,由孝子给女婿辈的人磕头请他们给死者行祭,俗称“迎门祭”。这是村里人最喜欢看的环节,他们里三层外三层的围在大门外,专看女婿“行祭”。看他们作揖叩头是否到位,是否由于紧张而少磕了头。有时候弄出差错会引来人们的大笑。女婿行完祭之后,儿子就要摔碎拿在手里的瓷盆,必须一次摔碎,否则不吉利。孝子摔完盆后再把行祭的席子往后拽拽,由关系稍远的女婿们接着行祭。最后把摆在灵堂前的点心分给周围的孩子,说是吃了长胆,不害怕。之后有人喊着号子抬着棺材直接去坟地。
来到坟地,众人抬棺入坟墓,棺材的摆放也有说法,或者头枕西南,脚蹬东北,或者头枕东南,脚蹬西北。再把相关的“下水罐子”、“孝棍”、死者遗物一一放进坟坑。众人开始挖土埋坟,亲属们就开始 “转坟”,男向左,女向右,各转三圈后一齐跪下给埋坟的人磕头致谢,把儿子扛的“帆”再插到坟头上,至此,一个卑微或伟大的灵魂才算走完了他漫长或短暂的一生。
这些有趣的丧礼习俗,对我来说,虽无法考究却极具吸引力,它繁琐的过程寄托了活着的人对逝去的亲人的牵挂和哀思,它安排好亲人在天堂的一切生活,看似荒诞离奇,却包含了对亲人的无限爱意,但最令人心安的是,不管死者生前的声誉好坏、功绩大小,也不管死者的儿女是否孝顺,死后都能按着前人传承下来的习俗,在另一个世界享受这些虚无飘渺的优厚待遇。
家乡平原的这些丧礼习俗,虽没什么科学依据,但它同样是一种优美的原始文化,这么多年来一代代沿袭传承,不能不说是平原人创造的奇迹,正因为如此,我才爱听,爱看爱问,并且永不厌烦。
作文六:《家乡的节日风俗》1000字
我的家乡是个小山村,山清水秀,四季分明。祖祖辈辈在这里从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平时,大家都过着平淡恬静的生活,只有春节,才是最隆重最热闹的时节。 接祖送祖 我们家乡腊月24才是叫小年。进入小年,春节序幕就拉开了。而进入小年,头等大事就是接祖宗回家过年。这天的傍晚,每家每户都要在宗祠里焚香放炮,告诉祖人:今天开始过小年了,儿孙请你们回来过年。然后,回到自己家里,每天摆上饭菜供品,供祖人饮食。到年三十上午,每家每户又要亲自到山上祖宗坟头,再次去祭祀,也是再次请祖人回来过年,怕有遗漏。这样的活动一直持续到正月初四的送祖。初四这天早晨,各家又摆上丰盛的饭菜供品,欢送祖人回去,叫送祖。表示新年即将结束,新春开始了,人勤春来早,祖宗也该回去开始耕作了。 贴春联的寓意 年三十,一般是下午,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以前,只知道贴春联是一种喜庆的东西。随着自己大一点后,才听父母说:农村贴春联还有一层寓意,那就是以前大家穷苦,多数人家借债度日。而到年底,债主就不停地上门讨债。有些人只有外出躲债。但是,不管怎么躲,年三十还是要回家的。而债主往往就在这天守在你家里不肯走。这时,只有一种办法可以叫他走,那就是贴上春联。
因为不知道从何时开始,农村有一种约定:只要人家贴上了春联,就不能再赖在人家要债了。过年大如天。要债只待来年了。 守岁点灯 可能很多地方都有年三十守岁的习俗,我们那里也不例外。以前,没有电灯,每到春节前,父亲早早将家里的煤油灯罩擦得光亮光亮。年三十晚上所有房间都要点亮灯光,而且年三十、初一要连续点两晚,寓意来年兴旺。所以,这灯光很重要,要确保整晚不能熄灭。如果不小心被风吹灭,那家人心里就有点不爽;如果是被小孩子不小心点炮弄灭了,那是少不了一顿骂。小时候,我们小孩子睡得早,父亲总是守到12点后,然后打开大门放鞭炮,表示新年到了开门红。一般门开得早越吉利,鞭炮越响越兴旺。 年初一忌讳很多 年初一是新年第一天,大家觉得这天心情如何,自然会预示一年的心情。所以,这一天忌讳很多,也有很多讲究。一般小孩子喜欢在年三十晚到各家拜年。过去农村人穷,小孩子去拜年至多也就讨得一支低价烟,或者一小串鞭炮。但是,初一一般就不去别人家里,也不走亲戚,小孩也不能伸手向大人讨要东西。据父母说,现在人富了,小孩子们反而不再串门了,没有以前那种浓郁的年味。再是初一不能打小孩,不能骂人,因为这天如果被打被骂,也许一年到头运气都不好;还
有初一不能向地上倒茶水,如果倒了,预示出门会有风雨
作文七:《家乡风俗的变迁》300字
家乡风俗的变迁 我的家乡石莱镇玉皇庙村,这里山清水 秀,最让人难以忘记的还是这里淳朴的民间 风俗。 自我小时记忆起,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 那时家乡生活还比较贫穷,谁家要是摊上点 事,靠自己的力量很难解决,家乡的左邻右 舍就会伸出温暖的手。比如谁家的女儿出 嫁,左邻右舍、亲朋好友就会根据自己的情 况,拿出 5 角、1 元,最多 2 元,人们把这 事叫“点香” 。现在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 逐步由原来的 1 元 2 元, 改成了 10 元 50 元, 当然多的也有几百元。这种方式是相互的, 至今都没有改变这种美好的传统。再比如要 是谁家的老人有个病灾的,家乡人准会拿上 30 个 50 个自家养的鸡蛋去慰问一番。 几百年养成的家乡风俗至今延续着,延 续着的不仅仅是风俗,更重要的是这美好的 心灵将代代相传。
作文八:《家乡的风俗》400字
家乡的风俗
在我的家乡有许许多多的传统节日,比如:春节、端午节、重阳节……每 个节日都有传统的风俗习惯。 春节的脚步声离我们越来越近了,而在春节里,我们的习俗就可以装上一 箩筐。年三十的晚上,亲朋好友都会回家,大家团聚在一起,吃着美味的食物 并且互相聊天。吃完晚饭,我们小孩便可以拿着炮仗到外面尽情的玩,而大人 们则是在房间里打牌,看电视。直到很晚,我们才上床睡觉。年初一早上,我 早早的便起了床,喝一碗香浓甜美的枣子汤,暖暖身子,喝完枣子汤后,那震 耳欲聋的鞭炮声回响在耳边,新的一年就在这爆竹声中开始了,这种场面使我 想起了王安石的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加上这一句诗的熏陶,春节的气氛 是不是更浓了呢?伴随着一声声祝福语中,新年的拜年环节开始了,我和父母 一起去串亲戚。这也是我最喜欢的一个环节,因为每当此时,我的腰包便变得 鼓鼓囊囊的。到了晚上,天空中便会绽放出一朵美丽的烟花,真是五彩缤纷啊! 看后真让人觉得其乐无穷呢!这就是我家乡的春节,你们的家乡是怎样过春节 的呢? 翁平中心小学六年级:王建华
作文九:《我家乡的风俗》400字
我家乡的风俗
淳朴的风俗能体现人的善良,良好的习惯,能反映人的精神风貌。健康的风俗习惯更能展示人们美好的愿望。
春节大餐上少不了鸡蛋,每人都得吃一个,表示一家人团团圆圆,也少不了芋头,每人必须偿一点儿,表示来年做事遇头,事事成功。除夕之夜,全家围着越燃越旺的火炉,吃着水果、糖食,喝着热腾腾的香茶,谈天说地。那就是谈年,预示着明年人旺、家旺、事业旺!
清明节到了,我们除了点蜡烛烧纸钱外,还得叩头,一是为了祭祀祖先,二是说明他们后继有人,三是告诉祖先生者人丁兴旺,事业发达!
三月三刚过,都要吃粑粑,还说这是堵蛇眼的,蛇眼堵住了,你在一年就不会被蛇咬了。
六月六,晒衣服,晒被子的风俗一直流传至今,那天,家庭主妇百忙之中一定要把家人的衣服晾在太阳底下,所以棉被晒在阳光里,称之为“去霉气”,这样做了,全家人不会沾上霉气。
九月九,老人节,家里年轻的、力壮的,带着老人,登上一座山头,头上插着像树叶,遥望远处。老人可以长寿,家人不沾染邪气,家庭兴旺!
我们家乡的风俗说不清,道不完。
作文十:《家乡的风俗》1300字
我的老家在广东肇庆,那里的过年是非常隆重和有气氛的,只是现在不可以放鞭炮了,现在的人也不包角仔和裹蒸粽了,这些东西满街都有得卖,这个真是完全没有了过年的气氛. 首先,快过年了,还离春节一个月呢,家家就开始了办年货,全家人都买新衣服,买糖果、桔仔、水仙头等,还有买好面粉、花生、绿豆等.最好玩的就是家家都包角仔和包裹蒸粽(这个是肇庆特产),提前预约人手,一般都有十几个人一起包.就讲我吧,一个月都排满了期,白天和晚上都约好了去哪家哪家包,我也好乐意去,因为有得吃嘛,自己亲手包的,做个记号,一会就可以找回自己的作品吃,因为一班人在包,屋主就会一边在油窝里炸,哈~~.试食嘛.裹蒸粽就要放在自己用砖头在路边搞起一个大灶,用一个或二个大窝或大水缸煮裹蒸粽,要煮12个小时才行,不能断火,好多人都要守到天亮呢.在以后的日子里每隔一星期就要回煮一次,不然就会发莓.街上的行人多起来了,热闹起来了,特别是阴历二、五、八是墟日,那种景象真是让人开心,街上的彩灯、彩花、灯笼、红旗全都挂出来,小孩子开始叫爸妈买好鞭炮烟花等着过年,有些小孩子已等不及,晚上出来放鞭炮烟花啦……
年三十晚上,一家人吃团年饭,吃完饭后就把长鞭炮挂起来,一到零点,家家户户都准时放长鞭炮,代表开始过年,那时候的夜晚真的象打仗一样,”辟辟啪啪”声,感觉整个城市都震耳欲聋.过年日子是不准扫地和不准说不吉利的话,大人也不准骂小孩子,这个要到开了年才行,开年每家都不同,日子可以在年初二、四、六都行.放完长鞭炮家家户户都出去走大运,就是围着城里走一圈子,不准走回头路,呵呵…..那时候的人多得不得了,鞭炮烟花满街都是,还有一些人就拿鞭炮烟花你扔我,我扔你,全都笑哈哈的,好开心.走完大运就回家或者跟朋友去玩,小孩子更是放鞭炮烟花一直到天亮,大多数人都不会睡觉的.大年初一早上,家里就要煮粉丝和汤圆吃,吃完就去街上玩,到公园玩,初二以后都是到亲戚朋友家拜年,小孩子看到大人就要利是,那边收到利是那边就跑去买鞭炮烟花玩.
在过年一个月里,每天都有鞭炮声,开心的景象到处可见,天天都还在过年一样,让我想起都回味无穷,那时的好玩和开心,现在已感受不到了,今年北京已开始限期开放放鞭炮烟花了,不知什么时候全中国都可以放呢?我想为了挽回往日的中国过年气氛,可以放鞭炮烟花的日子不长啦
我的家乡春节的风俗很多,不信你看——一到春节,男女老少就都穿着漂亮的新衣,脸上挂着淳朴的笑容,迎接着新年的到来。每家每户都张贴着红红的对联和年画。到处都敲锣打鼓。小朋友们都去拜年、送贺卡。到了夜晚,处处张灯结彩。有名的店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什么走马灯、官灯、冰灯、纱灯……各式各样。一旁,鞭炮声、擦炮声,响个不停,火箭炮、烟花,火光冲天。出门在外的人,必宁要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人们还要守岁呢!怎么样,我家乡春节的风俗多吧,你想到我的家乡来过年吗?名师点评:小作者在这篇作文中,介绍了自己家乡过春节的各种风俗。从小作者的介绍来看,小作者是进行了认真观察的,让我们感觉到了小作者家乡过春节时的快乐和热闹。可是小作者的家乡在哪里呢?是不是应该先交代一下?要不然,我们怎么能到你的家乡做客呢?如果小作者在文中,能够把家乡过春节时,让自己感觉最有趣、印象最深刻的风俗,详细地描述一下,作文的内容就会生动起来,感染力也会增加。
转载请注明出处作文大全网 » 家乡的传统风俗活动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