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乡绍兴,境内河流纵横交错,桥自然也多。小时候听说过绍兴有十大名桥,座座奇形怪状,形态各异,历史悠久。最著名的非八字桥莫属。
八字桥横跨河面,那里绿树成荫。桥的两侧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莲花才展开两三片花瓣。有的花瓣全展开了。有的含苞欲放,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从远处望去,引桥犹如一个八字,所以取名为八字桥。桥是用石头砌成的,长4.8米,宽2米。八字桥不仅桥面可以走人,桥下也可以走人,八字桥还是中国最早的立交桥呢!
桥下的水非常清澈,平静得像一面镜子,一阵微风吹过,顿时,水面泛起圈圈波纹,波光粼粼的水面只留下八字桥隐隐约约的倒影了。
八字桥体现了绍兴人民的智慧,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
兴化八字桥的作文
八字桥位于兴化老城区中心地段,即四牌楼东侧,东城内大街与北城内大街相交汇处,横跨南北流淌的北市河上的一座单孔花岗岩石桥.据《成丰重修兴化县志》载:“一名登瀛,东来之水,自此而北.中和、永福两桥跨之,参差如八字,曰八字桥”. 据有关史料记载,八字桥始建于明成化二年(1466年),距今已有近540年历史. 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兴化知县陈宇对八字桥进行大修,并在桥上建一座八角重檐高大的凌霄亭,上悬“宰相里”金字匾额,以与桥西约100米处的“状元宰相”李春芳故居——元老府相对应.同时又在八字桥东西两侧商铺的墙壁上嵌入由李春芳之孙、明礼部尚书李思诚,明南京户科给事中、礼部主事黄建中,明兵部左侍郎魏应嘉撰写的《碑记》.此外,知县陈宇还在桥上建一座旌表李春芳之女、国子监生王之麟之妻李氏的“节孝坊”. 此后,八字桥曾于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和清嘉庆年间(1796至1820年)得到修建,特别是清嘉庆年间兴化富商金氏出巨资,用花岗岩长条石更换原来的青条石,使之更加壮观、结实,而成为兴化明清时代88座砖、石、木桥梁中的最负盛名的石桥. 八字桥原先的坡度为45度左右,后于清嘉庆年间改换花岗岩条石时,放低为30度左右.东西桥面各为22级、宽3.4米、长20米,上铺宽40厘米、厚16厘米大小不等的石板132块.沿桥两边,建有宽大结实的过河楼,楼下皆为商铺,使桥东西两侧的商铺连成一片,八字桥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廊桥”.八字桥上和其东西两侧老字号商铺一家挨着一家.桥西“刘正兴篦子店”,生产和销售兴化名产篦子,店堂内悬有郑板桥题写的“发光可鉴”匾一块,从而成为该店金字招牌和镇店之宝.民国十年(1921年)和民国二十年(1931年)兴化发大水时,当时的江苏省省长韩国钧(号紫石)、南通实业家张謇等来兴化赈灾时看到此匾,赞不绝口,认为是兴化书法艺术最高的匾额.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日伪统治时期,伪兴化县长李恭简为了便于其“黄包车”过桥方便(雨雪天防滑),令人在石板上凿宽约15厘米、深约10厘米的凹形槽作为车道. 自古以来,兴化城就有七庙对七桥[即:上真庙对上真庙桥,东岳庙对东岳庙桥,城隍庙对城隍庙桥,西寺(宝严寺)对罗汉桥,观音阁(宝筏寺)对北门闸桥,小关帝庙对马桥,文庙(夫子庙)对文通桥]和桥内有座庙,庙内有座桥(都天庙内有座桥)的说法.上世纪50年代末(1958年)拆城墙填市河时,人们才发现,八字桥桥拱西侧石壁上果真凿有一高约50厘米,宽约30厘米的神龛,内供奉一尊桥神塑像.其对面东侧桥拱石壁也有一神龛,内供一尊河神像.从此,人们才证实“桥内有座庙”的真实性(过去人们乘船从八字桥下经过,白天也是漆黑一片,看不到神龛). 上世纪90年代因扩建长安路,八字桥被拆除,其桥石除一部分铺设在原八字桥东侧,即长安路人行道旁以外,其余分散各处,殊为可惜.
小学三年级作文怎么写250个字写八字桥
我的家乡绍兴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江南小镇,有闻名中外的古桥——八字桥,显露着它独特的美。
八字桥位于绍兴八字桥直街东端,广宁桥、东双桥之间,始建于南宋嘉泰年间(1201——1204)。
重修于南宋理宗宝祐四年。
八字桥地处三街三河四路的交叉点,桥呈东西向,桥体为石壁石柱墩式石桥梁,三向四面落坡,其中二落坡下再设了两桥洞,解决了交通问题,被称为古代的立交桥。
八字桥虽然已经有点破旧了,但在我心里还是很美的。
你看,这栏板上的图案可真美,像一条张牙舞爪的龙。
旁边还有老房子,形成了一条独特的风景线。
八字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我作为一个绍兴人,一定要好好保护它。
八字桥的作文(按春夏qiou冬)
水乡绍兴,境内河流纵横交错,桥自然也多。
小时候听说过绍兴有十大名桥,座座奇形怪状,形态各异,历史悠久。
最著名的非八字桥莫属。
八字桥横跨河面,那里绿树成荫。
桥的两侧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莲花才展开两三片花瓣。
有的花瓣全展开了。
有的含苞欲放,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从远处望去,引桥犹如一个八字,所以取名为八字桥。
桥是用石头砌成的,长4.8米,宽2米。
八字桥不仅桥面可以走人,桥下也可以走人,八字桥还是中国最早的立交桥呢!桥下的水非常清澈,平静得像一面镜子,一阵微风吹过,顿时,水面泛起圈圈波纹,波光粼粼的水面只留下八字桥隐隐约约的倒影了。
八字桥体现了绍兴人民的智慧,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
...
写桥的作文???
1.中国古代的桥(潘洪萱) 根据史料和考察,在原始社会,我国就有了独木桥和数根圆木排拼而成的木梁桥。
早在战国时期,单跨和多跨的木、石梁桥已普遍在黄河流域及其他地区建造。
公元前三百多年建于陕西省蓝田县蓝峪水上的蓝桥,就是多跨木梁木柱桥的一个代表。
《诗经·大雅·大明》第一次记叙周文王娶妻,在渭河上造了座专供帝王使用的浮桥。
长江、黄河上曾设过近二十座浮桥。
第一座黄河浮桥建于公元前541年临晋关附近,是秦景公的母弟后子,怕被景公杀害,乘车逃奔晋国途中所建。
第一座长江浮桥是公元35年东汉光武帝建造的,桥址在宜昌至宜都之间的江上。
吊桥首创于我国,吊索由藤索、竹索发展到铁链。
在唐朝中期,就有了铁链吊桥,比西方早八百年以上。
拱桥始建于东汉中期,其形式之多,造型之美,为世界少有。
灞桥、洛阳桥、安平桥、虎渡桥、绍兴八字桥、阴平桥、程阳桥等是木、石梁桥的代表。
西安灞桥建于汉代,是座木梁石柱墩桥,它用四段圆形石柱卯榫相接(中间还加石柱)形成一根石柱,由六根石柱组成一座轻型桥墩,墩台上加木梁并铺设灰土石板桥面。
是石柱墩的首创者。
“闽中桥梁甲天下”是宋朝(特别是南宋)闽中地区大量建造石梁桥的真实写照。
南宋一百五十年中,建成七十余座石梁桥,其中五公里以上的长桥就有四五座。
被誉为“天下无桥长此桥”的安平桥,宋绍兴八年到二十一年(1138—1151)建造,长约2.5公里,故又名五里桥,用花岗石砌筑,为我国现存最长古桥。
1240年建成的虎渡桥(又名江东桥),它最大的石梁长23.7米,宽1.7米,高1.9米,重二百余吨,即使在今天要开采、运输、架设这样的石梁,也是十分困难的。
1979年5月,我国有关部门发现现存最古老的石梁桥——晋江县大桥和小桥,这两座桥均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年间(976—984)。
绍兴八字桥是座宋代城市石梁桥,布局十分巧妙,既保证了水陆交通,在建造中又不拆房屋,不改街道。
程阳桥坐落在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林溪河上,是一座四跨石墩伸臂的木梁桥,建于1916年,全长64.4米,分四个桥孔,每孔净跨12.2米,宽3.4米,高16米。
五个桥墩之上各有民族形式的宝塔型、宫殿型桥亭,桥亭檐层层而上,如翼欲飞,宏伟壮观。
整座桥梁建筑不用一颗铁钉或其他铁件,均采用榫槽结合或竹木梢钉,但结构联系却十分牢固。
程阳桥精湛的建桥技术充分显示我国侗族人民杰出的智慧和创造力。
四川灌县的珠浦桥是竹索桥的代表,它位于著名的都江堰口,横跨岷江的内外两桥,长340米,8孔,最大一孔跨径为61米,它的24根粗5寸的竹索由细竹篾编织而成,桥的两端和中间石室中,安放绞竹索和木绞车等设备,桥始建于宋代以前,历代时毁时修。
泸定县的大渡河铁索桥建成于1706年4月,净跨100米,净宽2.8米,桥面距枯水位14.5米。
用了13根铁链9根底索承重,两边各放二根作为扶手缆。
每根铁链平均由890个扁环扣联而成,重约一吨半。
1935年红军长征中,飞夺泸定桥,创造了震惊世界的奇迹。
它在国际桥梁展览活动中多次展出。
据调查,跨径不小于泸定桥的铁链桥或铁眼杆桥,在四川、云南山区不止一座。
由于它结构简单、用料节约,当地人民又有世代相传的建造经验,因此解放后这种桥型不仅没有淘汰,还有所发展。
赵州桥、宝带桥、卢沟桥、枫桥以及北京颐和园的玉带桥、十七孔桥等都是拱桥的杰出的代表。
河北赵县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第一座采用弓形拱的敞肩拱桥,欧洲在赵州桥建成七百余年后才采用弓形拱。
解放后,桥梁建筑事业取得巨大的成就,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胜利建成,标志着我国桥梁建设事业达到了先进的水平。
(选自《旅游天地》1980年第3期)2.桥梁审美观(樊凡) 桥梁主要用于交通负荷、跨越障碍,这是它的基本功能,所以桥首先要符合此要求。
如果是一座不堪使用的危桥,摇摇欲坠,也就没有什么美可谈了。
因此,桥梁结构的造型应表现出有力量、稳定、连续和有跨越能力等等,以显示功能的保证性。
这也就自然地引起人们的美感。
对于不同用途的桥梁,如园林、城市、公路、铁路桥梁等,或同一用途而其所在环境条件不同时,其结构及各项附属设施的造型都应准确鲜明地表现出符合使用要求,并能恰如其分。
这也就是一种美的因素。
就所有桥梁而论,交通使用功能要求和鉴赏要求在其重要性上,并不是等量齐观的,它随着建桥目的和建桥环境等因素而有所差异,并通过造型表现出来为人们所理解。
如荒漠原野上的公路桥和繁华城市中的园林桥应当各自“量体裁衣”地选择适合的型式。
正确的桥梁审美观是功能、技术、经济与美观融合一体,共同作用,美寓其中。
3.桥梁美十则(樊凡) 关于桥梁美,很多人早就关心了,并提出过很多设想和措施,关于桥梁美的形态规律、审美标准等等,从一些文献资料中披露出其看法、分类多不一致,可以说是众说纷纭。
现参考这些资料,并结合我国桥梁工程中习用的一些原则,以简单明了的形式拟以下桥梁美十则,并列举桥例分别论述。
这十则是:1.环境的协调;2.主从与对称;3.韵律;4.均衡与稳定;5.统一;6.比例与尺度;7.连续与明暗搭配;8.力线明快;9.色...
关于描写乌篷船的作文
范文+材料,请自己组织 范文:乌篷船----水乡流动的生命 乌篷船是水乡绍兴的独特交通工具,因篾篷漆成黑色而得名。
800年前的陆游老先生说它是“轻舟八尺,低篷三扇”。
乌篷船船身狭小,船底铺以木板,即使有渗漏,船舱也不会沾湿。
船板上铺以草席,或坐或卧,可以随便,但不能直立,因船篷低,如直立,便有失去平衡而翻船之险。
乌篷船的动力是靠脚躅桨。
划船的人坐在后梢,一手扶着夹在腋下的划楫,两脚踏在桨柄末端,两腿一伸一缩,桨就一上一下地击水推进,时速可达10多公里。
船的航向是用手桨来控制的,船行进时,船工脚手并用。
有时船工便把作舵用的那手桨夹在腋下,把双手空出,可以于轻舟快捷的迅行中捧一碗酒品尝,脑袋让乌毡帽遮着。
其实绍兴乌篷船,并不只有这脚划船,也有小画舫大小的乌篷船,船身上雕刻着花纹、图案,船头上雕刻着虎头形象的动物(一种水鸟),它们似乎在微笑,颇为滑稽。
民间传说:龙见面避之,行船可获安全。
这种乌篷船的船身较为高大,篷高可容人直立,舱宽可以置桌椅,供游人打牌、饮宴,航速较快。
《阿Q正传》中描绘举人老爷从城里装载着家财到未庄赵府避难所用的船,就是这种乌篷船。
这种大船中有一种名叫“明瓦船”。
其中的三明瓦是在船的两扇定篷之间装一扇半圆形的遮阳篷,三扇篷的木格子上,嵌着一片片一寸见方的藻蛎壳片,既避雨,又透光,这就叫明瓦。
鲁迅小时候就是坐这种有“三道瓦窗的大船”到东关去看猖会的。
鲁迅笔下还提到“文人的酒船”,这酒船俗名“梭飞”,有两个“石墩磉”放在船头,用以压船,以免行船时船头上翘影响速度。
船中可摆竹椅长凳,乘客可坐可卧。
这些大乌篷船从前多是少数官宦、富商作客、游览、扫墓、迎亲、看戏时用的,多少有点竞奢斗富的味道。
周作人先生笔下的乌篷船描写的非常仔细:篷是半圆形的,用竹片编成,中央竹箬,上涂黑油;在两扇“定篷“之间放着一扇遮阳,也是半圆的,木作格子,嵌著一片片的小鱼鳞,径约一寸,颇有点透明,略似玻璃而坚韧耐用,这就称为明瓦。
绍兴是江南的水乡,水乡自然是船的世界,乌篷船或行或泊,行则轻快,泊则闲雅;或独或群,独则独标高格,群则浩浩荡荡.乌篷船是水乡的精灵,更是水乡的风景.材料: 绍兴乌篷船并非仅指这种脚划的小船。
在过去,绍兴的乌篷船恃指那些用摇橹的“梭飞”和“三明瓦”之类的船只。
这些船只构造十分精致,在船头上,雕刻有似虎头形象的动物“鹢”,其神态似在微笑,又有些可怖。
民间传说,古越本是泽国,在塘闸未建之前,河流直通大海,“鸽”居海内,性嗜龙,龙见而避之,所以船民就把它的形象雕刻在船头上,使龙不敢作祟,行船可获安全;船头两侧,摆有两个雕凿狮子的石墩,最考究的还用白铜制作。
前舱下船要走几级扶梯,两边各有一块搁板,可放东西。
这里铺上板,就可搭成看戏台;在前舱和中舱之间,设有书画小屏门,写有“寒雨连江夜入吴”、“月落乌啼霜满天”一类的诗句,画有梅、兰、竹、菊之类的图案;靠中舱的两侧有“十景窗”,可摆书籍或糕点;后舱设有睡铺和炉灶。
这种乌篷船的船身较为高大,篷高可容人直立,舱内可放置桌椅,供游人打牌、饮宴。
船尾至少备有两支橹,航速较快。
所谓“三明瓦”的大船,即在中舱的两扇定篷之间又装一扇半圆形的遮阳篷,三扇篷的木格子上,嵌着片片一寸见方的薄蛎壳片,既能避雨,又可透光。
一般的“三明瓦”都有三个舱,中舱有三扇定篷。
定篷间有二道明瓦的船叫“梭飞”。
“梭飞”比“三明瓦”小,行船速度较快,故得其名。
考究的“梭飞”前舱设有橱灶,备有茶酒肴撰,中舱陈设古雅,字画古玩,一应俱全。
绍兴水乡景色迷人,旧时一些文人在船上或舞文弄墨,或行令猜拳,眼福、口福为之一饱。
这些大乌篷船为官宦、富商作客、游览、扫墓、迎亲、看戏所用,现在早已绝迹。
如今,绍兴能看到的乌篷船,只有那种载客的乌篷脚划小船了。
到绍兴旅游的中外游客,为了饱览水乡景色,都喜欢乘坐脚划乌篷船。
独雇一舟,拨开乌篷,可坐可卧,耳听潺潺流水和“嘎吱嘎吱”的躅浆声,眼观两岸的山水、田园风光,真有“山阴道上行,如在镜中游”之感。
如果结伴而游,这种乌篷小船可乘坐6—8人,不管是随波荡漾于河湖之上,还是伊哑穿行于桥巷之间,都令人感到兴味无穷。
若去访问鲁迅的外婆家安桥头、水乡集镇柯桥、古老别致的八字桥,或去名胜东湖赏春,乘坐乌篷脚划船是最理想的交通工具。
乌篷脚划船是一种船身窄、船篷低,船体轻盈的小船。
艄公头戴乌毡帽坐于船尾,双脚一屈一伸划动船浆。
乘客坐在舱席上,舒适而又平稳。
沿途还可观赏两岸的田园风光,另是一方情调。
作为水乡特殊的交通工具——乌篷船,其构造也较讲究。
船沿通常较高,船舱铺有一层红漆船板,上铺席子,还备有用竹木精制的枕头。
全套船篷,一般有八扇,其中四扇固定,四扇可以开合移动。
船篷用竹蔑编织而成,呈拱形,中间夹着竹箬,既可遮阳,又可挡雨,牢固耐用。
在第二、四道活动的船篷移开后,两边有“舱沿板”扣在固定的船篷上,就形成船窗挂上白色的窗帘,黑白相...
关于桥的文章
一些桥的名称由来,如西湖上的断桥,上海朱家角的放生桥等桥有很深的文化含义,就是它在民族的文化思想中体现了重视联系、沟通而反对阻塞的意识。
人要克服阻隔、联通彼岸,最佳的选择无过于架桥;可见桥始终意味着连接与畅通,而这正是文化发展的最重要条件之一. 而关于桥的新词也都是有关于所提到的那个方面上的沟通联系之意. 例如: 商桥是商业沟通的桥梁; 书桥是以书来沟通的方式; 文化桥梁就是文化沟通的渠道; 经济桥梁是指经济上互通信息的手段; 心桥是人与人心灵之间沟通的桥梁; 还有太空桥、软件方面的译桥、电话通讯桥、诚信桥、友谊桥、信息桥、文艺桥等有关桥的诗歌,对联,谜语,俗语,谚语,成语等。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 造舟为梁,不显其光。
(《诗经.大雅.大明》) 溪上还珠太守家,小桥斜跨碧流沙。
(华镇) 桥西暮雨黑,篱外春江碧。
桥通小市家林近,山带平湖野寺连。
轮势随天度,桥形跨海通。
水底远山云似雪,桥边平岸草如烟 再别康桥 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树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 对联 渡船桥: 南侧联:一线桥光通越水,半帆寒影带吴歌; 北侧联: 春入船唇流水绿,人归渡口夕阳红。
东溪桥:一泓月色含规影;两岸书声接榜歌。
梅县桥溪村: 上联是“一门鼎盛,二姓同村,三代展鸿图,四海扬名,五指峰峦钟沛国”; 下联是“六朵荆花,七行楼屋,八方齐庆贺,九如献寿,十分声价壮桥溪!” 南星桥:淑气风光架岭送登彼岸,洞天云汉横梁稳步长堤。
安平桥:暴雨骤倾万斛珍珠浮水面;长虹多挂一条金带束天腰。
金鳌玉蝀白练桥: 南向题有“银潢作峤”四字,有联曰:玉宇琼楼天上下;方壶员峤水中央。
北向题有“紫海四澜”四字,有联曰:绣彀纹开环月珥;锦澜漪皱焕霞标。
爽且静兮濠濮涧: 南边的横额是“山色波光相罨画”,对联是:日永亭台爽且静;雨余花木秀而鲜。
北边的横额是“汀兰岸芷吐芳馨”,对联是:蘅皋蔚雨生机满;松峰横云画意浓。
颐和园中绣漪桥:螺黛一丸,银盘浮碧岫;鳞纹千叠,璧月漾金波。
谐趣园里知鱼桥:月波潋滟金为色;风籁琤琮石有声。
鬼斧神工赵州桥:水从碧玉环中出;人在苍龙背上行。
悬崖百丈桥楼殿:殿前无灯凭月照;山门不锁待云封。
二十四桥明月夜:得胜辕门卸甲;太平沙河洗马。
注:胜地据淮南,看云影当空,与水平分秋一色;扁舟过桥下,闻箫声何处,有风吹到月三更。
胜水桥头徐霞客: 东侧:胜景重新,舟驰人行通海宇;水形依旧,流清湍激映天然。
西侧:曾有霞客居北坨;依然虹影坠南阳。
苏州古丰乐桥:水连天长,万古川源连泰渎;年老人乐,四时风景胜滁阳。
蜀山大桥: 南侧:室歙溯来源,两岸静涵荆水绿;浙吴通要道,一弓长抱蜀山青。
北侧:不霁何虹,天远娲皇来补石;此山似蜀,人思坡老为题桥。
苏州桥:青山绿水百花苑;聚龙醒狮万年城。
淮清桥:淮水东边旧时月;金陵渡口去来潮。
杭州半山桥:欲泛仙槎向何处;偶传红叶到人间。
西湖断桥:断桥桥不断;残雪雪未残。
浙江新安白沙桥:姿若虹霓,为湖山争秀色;固如磐石,与水月竞久长。
青藤书屋桥亭:未必玄关别名教;须知书户孕江山。
一池金玉如如化;满眼青黄色色真。
洛阳江头万安桥:潮来直涌千寻雪;日落斜横百丈虹。
两翼石碑扶海出;三秋水月渡空行。
太守二千石;宗道五百年。
王道扶翼,万年纪有;皇阁广大,四海不波。
南浦桥:绿水桥边,金石足济交友渡;白云乡畔,山川犹护睦亲亭。
福建晋江安平桥:世间有佛宗斯佛;天下无桥长此桥。
天下黄河第一桥镇远桥: 天险化康衢,直如海市楼中,现不住法; 河堧开画本,安得云梯关外,作如是观。
曾经沧海千层浪;又上黄河一道桥。
大渡桥:万里长征犹忆泸关险;三军远戌严防帝国侵。
泸淀桥:上下影摇波底月;往来人渡镜中梯。
峨眉双飞桥:双飞两虹影;万古一牛心。
窦圌山上双索桥:上下影摇波底月;往来人渡镜中桥。
青城曲径多亭桥:青城桥:跋山寻鸟道;磊石压虹腰。
过溪桥:切断众流凭一柱;仰观四面拥千峰。
凝翠桥:瀑落瑶琴响;山幽薜荔封。
贵州贵阳城北关外头桥: 说一声去也,送别河头,叹万里长驱,过桥便入天涯路; 盼今日归哉,迎来道左,喜故人见面,把手还疑梦里身。
泰山云瞳桥:桥东侧建有“酌泉亭”,有题联多副: 且依石栏观飞瀑;再渡云桥访爵松。
曲径通幽处;连山到海隅。
(集句) 拔险惊心,到此浮云成幻梦;登高极目,从兹俗虑自消沉。
(刘光照) 风尘奔走,应尽艰辛思跪乳;因果研究,积成功德敢朝山。
(刘振...
家乡的特色小吃作文 400字 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温州风味小吃很多,有矮人松糕、长人馄饨、八字桥松糕、米面、炒粉干、马蹄桦、陡门头灯盏糕、猪油糕、马蹄松、白蛇烧饼、五味香糕、山楂糕、芝脚糖、荷花酥、福寿糕、双炊糕、麻巧、温州松糖、象生雪梨、薄饼、胶冻、温州牛肉焙片、温州高粱肉、县前头汤圆、强能鱼丸等,约有四五十个品种. 李大同的双炊糕 瑞安有许多名小吃和糕点,有着百年历史的李大同双炊糕更是闻名遐迩。
在温州市烹饪协会秘书长潘锦贤的带领下,我们特意去拜访了李大同第三代传人(老五房)李观成先生。
“双炊糕的特点是:细、软、韧、香、甜。
”李老先生用手指掰着双炊糕,向我们介绍其工艺和历史 捏一块双炊糕放在嘴里细嚼,口味香甜,糯米细腻软韧。
别小看了,这小小的一块糕点,要经过十几道的工序才能完成呢。
“其中一道工序,需要将糯米与铁砂一起炒制,这样做成的双炊糕才更香”,李老先生介绍说,之所以叫“白糖双炊糕”,是因为需要用糯米粉加白糖,经过两番炊制而成。
李大同茶食品店始创于清朝光绪十四年,创始人李瑞庆系清末浙南一带糕点名师。
如今,经营有双炊糕、面茶糕、芙蓉糖、空心月、芝麻巧等茶食糕点,先后获得过中华老字号、中华名小吃、温州知名商标等荣称。
第三代传人李观成先生发扬“大同精神”,在口味和包装上不断出新。
多少年来,前来温州、瑞安探亲访友、观光旅游者,都纷纷到李大同选购糕点,分赠亲友。
长人馄饨 1930年前后,乐清人陈立标在市区铁井栏口经营馄饨,注重质量,馄饨皮薄,用碱得当,馅心新鲜,盖料讲究,有紫菜、蛋丝、肉松、酒浸虾米等。
所煮馄饨,汤清见底,形似花朵,美味爽口。
因他个子很高,人称长人馄饨。
而且,在几十年以前,还有人一些在夜晚,冒着严寒,担着馄饨出来叫卖,过路的人因为有些饥饿,也想暖暖身子(馄饨也很便宜),所以就坐下来,尝尝鲜。
就这样,十传百,百传千,长人馄饨就这样出了名。
时间过得很快,现在几乎没有人在街上叫卖。
只有在瑞安等地还有这样的风俗。
现在,“长人馄饨”已经在温州打下基础,创建了品牌,并开了好几家分店!
找一篇写桥的文章,要写桥形,桥身,桥面,桥墩,桥栏,写他的雄伟...
绍兴八字桥 是一座石墩石梁桥,位于浙江省绍兴市东南部。
桥高 5 米,宽 3.2 米。
一桥跨三河,布局巧妙,形状特殊。
主桥横跨在主河道上,两端各修上桥斜坡。
两座小桥分跨于流入主河的两条小河上,其桥面分别成了两个斜坡的组成部分。
这种布局节省了用地,方便了交通,而且又使主桥和小桥两桥相对,斜状如八字,故名八字桥。
八字桥的设计特点是顺应绍兴城内已有的街道、房屋等布局,善用地形,不拆房,不改街,既能解决交通问题,又不会对城内大兴土木。
八字桥重建于南宋宝佑四年(公元 1256 年)。
今存之桥,为清乾隆四十八年(公元 1783 年)再建后的遗物。
古虹明桥,又名合义桥,它位于绍兴县福全镇的徐山村,此桥由五孔高低梁桥与五孔转角引桥组成的多跨石梁桥,分三段,主段5跨,跨径依次为4.80 米、6米、8.30米、5米、5.20米,宽1.30米,以8.30米中孔为主桥,高5米,矩形条石实体桥墩,桥面三块条石并列,最长的达5.70米,实体栏杆,高50厘米,宽16厘米。
第二段与主段成直角,为三跨引桥,第三段又与第二段成直角连接南岸。
桥作如此造型是根据河床浅处建桥的设计。
桥栏与桥墩上有刻字多处。
主跨桥石上刻有“古虹明桥”、“清嘉庆六年(1801)重建”,其他地方还刻有“匠人劳作友造”等字样。
纤道桥位于浙江省绍兴县柯桥镇,是萧绍运河的纤道桥。
始建于清朝同治年间(公元1862年至1874年),桥与河同向,是纵贯广阔河道中的长桥,长达386.2 米,115孔,每孔净跨2米左右,桥面用三根条石拼成,宽1.5米。
小学三年级作文习作八上的第二副图编童话故事怎么写
文一:小白兔请客晚上七点,小白兔请公鸡、猴子、山羊、熊猫、猫在餐厅吃饭。
小白兔点好了菜后,大声的对朋友们说: 朋友们,快坐下来,我给你们准备了美味的食物。
朋友们个个高兴的一蹦三尺高。
小兔请公鸡吃桃子,猴子吃草,山羊吃鱼,熊猫吃虫子,猫吃竹笋,小白兔给自己准备了胡萝卜。
公鸡看见了说: 我不喜欢吃桃子,我要和熊猫换虫子。
猴子说: 我不喜欢吃草,我要换公鸡的桃子。
山羊说: 我不喜欢吃鱼,我要换猴子的草。
熊猫说: 我不喜欢吃虫子,我要换猫的竹笋。
猫也说: 我不喜欢吃竹笋,我要换山羊的鱼。
对不起,山羊请你把你的鱼给猫,猫请把你的竹子给熊猫,熊猫请把虫子给公鸡,公鸡请把桃子给猴子,猴子请把你的草给山羊。
小白兔抱歉的说。
谢谢你,小白兔。
朋友们高兴地说。
小朋友,记住以后做事不能粗心大意哦!作文二:橡皮和语文书的对话晚上九点,小明在家里写作业,写着写着就趴在桌子上睡着了,他做了个奇怪的梦,梦见了难过的语文书和流泪的橡皮正在叽里呱啦的说着话。
只见橡皮弟弟揉着眼睛,哇哇大哭着。
语文书哥哥问: 橡皮弟弟,你怎么啦? 橡皮弟弟边哭边说: 小明用铅笔在我的身上扎洞,像针一样刺痛了我。
他用小刀一刀一刀的割破我的身体,将我分成了好几节。
我掉在地上,他还用脚踩在我的身上,呜呜 语文书哥哥听完也哭了起来,橡皮弟弟问: 哥哥,你怎么了? 你看,小明把我的衣服撕破了,他还在我的身上乱涂乱画,我变得破破烂烂,他们老师气的把我都丢进了垃圾桶,我的身上沾上了恶心的口水。
语文书哥哥刚说完,橡皮弟弟红着眼看着语文书哥哥,轻轻的说: 我们走吧。
语文书哥哥点点头说: 好,我们现在就逃走。
突然,小明从梦中惊醒,大声说: 不要走,我不会再伤害你们了。
看见橡皮和语文书安静的躺在桌子上,小明打来一盆干净的水,把橡皮洗干净了。
用干净的橡皮擦掉语文书上的一些图画。
小明抱歉的说: 我以后会保护你们的。
小朋友们,要做个爱护学习用品的好孩子哦。
...
求春游作文,南岭村,南岭民俗文化村。
急急急!!!
(1)水乡扁舟----乌篷船八百年前,陆游在山阴,写到他功名不能成就,隐居家乡的闲逸生活的情怀时的一首诗中说:"轻舟八心,低篷三扇,占断萍洲烟雨."这"轻舟八心,低篷三扇",指的就是乌篷船.作为水乡绍的独特的交通工具---乌篷船,可说已古今闻名.这种小船因篾篷漆成黑色而得名.它的动力是靠脚躅(绍兴人读为suo音)桨,船的航向是用手划桨(或夹在腋下当舵使用)来控制的.船行进时,船工脚手并用,船体轻盈地飘逸在水面上,背景是水乡泽国的自然景色,这唯独绍兴才具有的画面.由于船身窄,船篷低,乘船的人坐在舱席上稳妥而舒适,甚至还可将手搁在船舷上,用手掌拍打水面,作"鸭子戏水"状,更是别有一番风味.绍兴还有一种大乌篷船,船身上雕刻着花纹,图案,船头上雕刻着似虎头形象的动物"蠲",它的形象似在微笑,颇为滑稽.民间传说,古越本是泽国,在塘闸未建之前,河湖与海直接相连,"蠲"居海内,性嗜龙,龙见而避之,所以船民就把的形象雕刻在船头上,使龙不敢作崇,行船可获安全.这种乌篷船的船身较为高大,篷高可容人直立,舱宽可以置放桌椅,供游人打牌,饮宴.船尾至少备有两支橹,航速较快.《阿Q正传》中描绘举人老爷从城里装载着家财到未庄赵府避难所用的船就是这种大乌篷船.还有一种名叫"三明瓦"的大船,即在船的两扇定篷之间装一扇半圆形的遮阳篷,三扇篷的木格子上,嵌着一片片一寸见方的薄蛎壳片,既避雨,又透光.鲁迅小时候就是坐这种有"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到东关去看五猖会的.鲁迅笔下还提到"文人的酒船",这酒船俗名"梭飞",船的艄舱有厨灶,备有茶酒肴馔,供船客享用.这些大乌篷船从前是为少数官宦,富商作客,游览,扫墓,迎亲,看戏时用的.现在,游览绍兴的人,为了饱览大自然的景色,体会水乡风味,往往乘坐乌篷船随波荡漾于河湖水面之上,至于在绍兴名胜东湖,仰视千仞石壁,穿行于水潭石洞之中,坐乌篷船则是最理想的.(2)绍兴毡帽及其传说绍兴城乡间,特别是广大农村,一般男子头上,都戴着一顶乌毡帽.即使在异乡,你只凭他头上所戴的毡帽,便能判断出他十之八九是绍兴人.鲁迅在不少作品中写到绍兴的毡帽.《故乡》中描写闰土的形象时,写道:"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阿Q正传》中说:"阿Q正没有现钱,便用一顶毡帽做抵押……"毡帽简直成了绍兴人的一个重要标志了.毡帽.色黑,顶圆,有卷边,所以又称为乌毡帽,是绍兴特产.它有保暖御寒,避雨遮阳,防止外伤等多种用途;甚至工间休息时,拿它当坐垫,用后轻轻拍打一下,就洁净如故;买了菱角之类,把它当作篮子来盛放.难怪绍兴农民和百作师傅(木工,竹作,石匠,船老大,渔民,酒头工,锡箔师傅……)都喜欢戴它.现在,绍兴毡帽因其浓郁的地方特色,深受前往绍兴旅游,访问的港澳同胞,归国华侨和国际友人的喜爱,许多人都要买一顶带回去,或者戴上它摄影,作为访问鲁迅故乡的纪念.提起毡帽的来历,绍兴流传着一个古老的传说.相传古时会稽山下有几个猎人,上山打伤了一只斑额大虎.老虎带伤逃入深山,待猎人追到虎穴时,见老虎已奄奄一息,便上前杀死了它.抬虎时,猎人们意外地发现虎穴里有一块呈锅底形的"毡毯",既坚实,又松软.原来,老虎把羊,猪等牲畜拖到虎穴里吃掉后,那剩余下来的羊毛,猪毛垫在窝里,经长年积聚,压磨,形成了"毡毯".猎人们十分好奇,便把它拿回家洗净晒干,改制成帽子,戴上一,觉得它竟比其他帽子都暖和.聪明的制帽工匠从中得到启迪,便加以仿制和改革,绍兴毡帽就这样问世了.解放前,绍兴的一般店铺都供奉财神,唯独毡帽店悬挂一幅老虎的图形,大概也是出于上述的缘由吧.绍兴毡帽的生产过程颇为复杂,前后有三十几道工序,用的原料是纯羊毛.染色,工艺都比较讲究.(3)"祝福"—— 绍兴过年习俗在绍兴,一跨入家历十二月,人们就忙着准备过年:买酒,春糕,裹粽,掸尘,杀鸡宰鹅,买鱼买肉,准备新年穿戴的衣着鞋帽,购置馈赠亲友的礼物等等,可谓忙得不可开交,唯恐筹措不周,闹出笑话.腊月二十三晚上,家家户户都要送灶神上天,供奉一种富有粘性的饴糖,借此粘住灶神的牙齿,使他没法向玉皇大帝陈说人们的过失.送灶神之后,除夕之前,每户人家总要选择一个"祝福"的吉日,这是每家一个之中最为隆重的大祭典.所祀的神像印有"南朝圣宗"四字,绍兴叫"祝福菩萨","大菩萨",据说是宋代的皇帝.南宋亡后,遗臣们慑于元朝统治者的淫威,不敢公开设祭大宋君王,因此只好在夜深人静时悄悄地进行.这种带有民族意识的祭祀,后来不仅广为流传,而且增添了答谢神明保佑和祈求来年幸福的意义.照老年人的说法,天上的菩萨,不进不洁这家.因此,"祝福"之前,必须把厅堂,祭桌,祭器等掸扫,洗刷得干干净净."五牲福礼"煮好后,盛放在木制的朱漆大盘里.其摆法都有一定的规矩,如鸡鹅要跪着,头朝福神,表示欢迎;一尾活鲤鱼用眼睛,是取"鲤鱼跳龙门"之意.祭典若在深夜举行气氛更为庄严肃穆.男丁按辈份行三跪九叩大礼,妇女和个别忌生肖的男丁都要回避.别说百身莫赎的寡妇祥林嫂,就是鲁府...
转载请注明出处作文大全网 » 八字桥的作文(按春夏qiou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