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古人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性情偏急则为文急促,品性澄淡,则下笔悠远,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的人品应该是一致的。
金代元问好《论诗绝句》却认为“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艺术家笔下的文雅不能证明其为人的脱俗。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有可能是背离的。
材料详细解读:
1.材料本身的重点词句及关键信息:
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性情偏急则为文急促,品性澄淡,则下笔悠远——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的人品应该是一致的。
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艺术家笔下的文雅不能证明其为人的脱俗——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有可能是背离的。
这则材料前后两句话中心意思相反。而每句话,都可分为三层来理解:一是观点态度,是言为心声,文如其人,还是文章中的声音失真,要判断一个人的人品,不能光看他的文章,更要观察他的为人;二是人与文的具体表现,前一句表现为人个性的偏急澄淡与为文的急促悠远,而后一句第二层具体表现为人与文的趣味问题,即雅俗问题;三是对第一层观点态度的具体阐述,即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的人品一致,或者是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背离。
2.思考材料可以写作的角度与立意:
a.侧重于谈言为心声,文如其人,即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的人品应该是一致的,文章的风格即昭示着作者的人品与人格。当然,海风陆老师提醒大家,文章最好不要只论述这一点,而对材料中后一句话的意思避而不谈,否则就很难体现出一个高中生该有的思辨性。
b.侧重于谈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背离,即文章中的声音失真,要判断一个人的人品,不能光看他的文章,更要观察他的为人。跟上述角度与立意一样,文章最好不要只论述这一点,而对材料中前一句话的意思避而不谈。
c.综合前面两者,谈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有的是一致的,有的是相背离的。因此,判断一个人的人品,既要研究他的作品,更要看重他的为人,即一个人的言行举止,不要被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浪漫或高尚所蒙蔽。
d.综合前面两者,谈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在一个人身上,有时是一致的,有时是相背离的。因此,更多地应该知人论世,看作者作品中所发表的言论是在何种情境下出于何种目的才发表的。
e.超越材料中所给出的“人品与文品”的关系来谈,开掘两者新的关系。比如,文品,将引起一个有良知的作家的反思,进而促进他的人品转向高尚,转向个性的从容,转向趣味的高雅。
f.文以载道,道因文而生,文道相依,自古如此,有高的人品,才有高的文本。但是,却不能将人品与文品等同而论,希望考生们能将此作为最佳立意。
其实要了解这两者之间的关系,首先我们先了解人品与文品的含义。何为人品,思想素质与道德修养归结一点,落实到每个灵魂深处,就叫人品。而文品指文章的品格和风格,即人品理论的变异与总结的不同阶段。应该指出的是,“人品”与“文品”,其中的“品”,应包括人的道德、品格、情感、胸襟、趣味等。
可用素材推荐:
1.拜伦:在他的诗歌里塑造了一批“拜伦式英雄”,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诗人,还是一个为理想战斗一生的勇士;他积极而勇敢地投身革命,参加了希腊民族解放运动,并成为领导人之一。据说他的个性很容易急躁,但他写作时,往往是非常安静沉稳地写作。
2.“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日,思无邪”,孔子强调“诗教”,认为诗与乐可以对培养人的道德有巨大作用,而孔子的这一切都在其弟子和他一起整理的《论语》中体现,孔子的一言一行都被记录了下来,正是因为孔子自身对“仁”与“礼”的追求,对“诗教”的追求,他的《论语》,他的思想在中国历史上乃至现在都有很深刻的影响。
3. 文章《人品和文品》有很多很好的。
人品的说法由来已久,有人称为人格,有人名为品质,我们本地俚语叫“底”,或者叫“料”。一个人到底有没有人品呢?回答是肯定的。但是仅凭一个人的言论就能断定他(她)人品的好坏吗?特别是网络时代的言论有多少可以反映一个人的人品问题,这是值得商榷的问题。
范文:谈文品与人品
人们常说“道德文章”,将道德与文章并称,强调立人对为文的影响,追求文品与人品的统一。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曾经说过:“有德者必有言。”将言语与品德联系起来,认为德行的好坏直接决定着言辞的好坏,言辞被认为道德修养的自然流露。汉代扬雄在《法言》中则更形象地描述道:“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认为从作品的格调高低可以直接判断出作者的品质的高尚与卑下。南朝刘勰在其集大成的文学理论著作《文心雕龙》中也指出:“世远莫见其面,文辄见其心”。可以说“文如其人”是中国古代文论中影响深远的命题之一,俨然成为一个格言,一条定律。
的确,纵观历史长河,许多伟大的作家都是文品与人品的高度统一。正因为性情高古清正,陶潜唱出了一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清远之歌;正应为忧国忧民心怀天下,杜甫发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悲壮的喟叹;正因为经历世事沧桑看淡人生起伏,苏轼写下了“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这样深有禅意的词句。
然而每个命题的都不是无条件成立的,清代叶燮之论:“功名之士,必不能为泉石淡泊之音;轻浮之子,必不能为敦厚大雅之响”中两个“必”字,就下得过于片面、轻率了。文如其人的说法也不是在所有人身上都能完美的体现。无论中外,文品较高而人品不佳,甚至十分底下者,亦累见不鲜。西晋潘岳性情轻浮急躁,趋炎附势,曲事权臣贾谧。他常同劣迹昭彰的石崇一起等候贾谧出门后,“望尘而拜”。这样一个精于逢迎拍马,阿谀奉承的人却留下了恬淡高洁,清新淡雅,为人称赞的《闲居赋》。对此,金代元好问在《论诗绝句》中不禁发出这样的反问:“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高情千古《闲居赋》,怎信安仁拜路尘。”英国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弗朗西斯•培根,曾说出“知识就是力量”这句家喻户晓的至理名言;在其著名的《培根论文集》中,论友谊、讲人生、谈真善美的绝妙好句俯仰可拾。但他却是一个德行有亏的人,身为大法官,却公然接受贿赂;为了博得女王好感,而出卖对自己有恩的好友。其文品与人品完全分裂,公然背叛了自己主张。
由此可见,文品与人品既可以和谐统,又有可能全然矛盾。“文如其人”,是我们大多数人美好的愿景。我们不能因为文人无行就否定文人的写作成就,甚至视其作品为洪水猛兽;也不能因为其文学成就而将某位无行文人的一切缺点都掩盖起来,给他带上巨大的光环。
录取啦独家,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7年浙江高考作文题目是什么?
高考作文(College Admission Essay)即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高考)语文卷最后一题或几题(包括小作文),一般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或除诗歌外)、题目自拟、不要抄袭、不少于800字。
一般满分为60分。
汇总文章:2017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题目汇总(持续更新) 2017年浙江高考作文出炉#选择比天赋更重要 作文题目二选一。
1、材料作文:亚马逊创始人Jeff Bezos在普林斯顿大学2010年毕业典礼上讲到:聪明是一种天赋,而善良是一种选择,而选择比天赋更重要。
以此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题目自拟。
2、作文题目:《互联》
2017浙江高考作文是什么?
2017年高考今日开考,今年浙江卷的作文题是:有位作家说,人要读三本大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之书”,一本“心灵之书”,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对作家的观点加以评说。
(自拟题目,写一篇800字的作文) 记者邀请到温州大学人文学院教师、文学博士崔勇对作文题进行点评。
崔勇点评:有字之书,很好理解。
就是我们日常所见的各类书籍。
它是人类过去的精神生活的留存——含括智慧和愚昧;无字之书,也比较好理解,一般来说它指的是我们所面对的纷繁复杂的当下社会。
心灵之书呢,也好理解,它就是要求我们在人生过程中的“心灵成长”和“内心关照”,也就是和“头顶上的星空”相对应的“内心的律令”——自我的道德诉求。
所以说,这个题目相对来说比较好理解,也就是说,学生可以比较容易把握题旨。
把握好题旨,写起来就不太会跑题。
其次,这个题目比较有思辩性。
它暗含着要对这“三本书”之间的关联进行分析。
最终要落实在“心灵之书”上来。
因为无论是有字之书,还是无字之书,最终都是要完成“心灵之书”,也就是“自我成长”。
再则,阅读广泛、思维活跃的学生,还可以联系到《西游记》中师徒四人最后在灵山取“有字真经”和“无字真经”的故事,来展示自己的阅读和思考的才华。
总之,这个题目可写,能写。
总体来说,不错。
2015年语文浙江高考作文。
题目:古人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
性情偏急则为文急促,品性澄淡,则下笔悠远,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的人品应该是一致的。
金代元问好《论诗绝句》却认为“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艺术家笔下的文雅不能证明其为人的脱俗。
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有可能是背离的。
材料详细解读:1.材料本身的重点词句及关键信息: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性情偏急则为文急促,品性澄淡,则下笔悠远——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的人品应该是一致的。
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艺术家笔下的文雅不能证明其为人的脱俗——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有可能是背离的。
这则材料前后两句话中心意思相反。
而每句话,都可分为三层来理解:一是观点态度,是言为心声,文如其人,还是文章中的声音失真,要判断一个人的人品,不能光看他的文章,更要观察他的为人;二是人与文的具体表现,前一句表现为人个性的偏急澄淡与为文的急促悠远,而后一句第二层具体表现为人与文的趣味问题,即雅俗问题;三是对第一层观点态度的具体阐述,即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的人品一致,或者是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背离。
2.思考材料可以写作的角度与立意:a.侧重于谈言为心声,文如其人,即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的人品应该是一致的,文章的风格即昭示着作者的人品与人格。
当然,海风陆老师提醒大家,文章最好不要只论述这一点,而对材料中后一句话的意思避而不谈,否则就很难体现出一个高中生该有的思辨性。
b.侧重于谈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背离,即文章中的声音失真,要判断一个人的人品,不能光看他的文章,更要观察他的为人。
跟上述角度与立意一样,文章最好不要只论述这一点,而对材料中前一句话的意思避而不谈。
c.综合前面两者,谈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有的是一致的,有的是相背离的。
因此,判断一个人的人品,既要研究他的作品,更要看重他的为人,即一个人的言行举止,不要被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浪漫或高尚所蒙蔽。
d.综合前面两者,谈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在一个人身上,有时是一致的,有时是相背离的。
因此,更多地应该知人论世,看作者作品中所发表的言论是在何种情境下出于何种目的才发表的。
e.超越材料中所给出的“人品与文品”的关系来谈,开掘两者新的关系。
比如,文品,将引起一个有良知的作家的反思,进而促进他的人品转向高尚,转向个性的从容,转向趣味的高雅。
f.文以载道,道因文而生,文道相依,自古如此,有高的人品,才有高的文本。
但是,却不能将人品与文品等同而论,希望考生们能将此作为最佳立意。
其实要了解这两者之间的关系,首先我们先了解人品与文品的含义。
何为人品,思想素质与道德修养归结一点,落实到每个灵魂深处,就叫人品。
而文品指文章的品格和风格,即人品理论的变异与总结的不同阶段。
应该指出的是,“人品”与“文品”,其中的“品”,应包括人的道德、品格、情感、胸襟、趣味等。
可用素材推荐:1.拜伦:在他的诗歌里塑造了一批“拜伦式英雄”,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诗人,还是一个为理想战斗一生的勇士;他积极而勇敢地投身革命,参加了希腊民族解放运动,并成为领导人之一。
据说他的个性很容易急躁,但他写作时,往往是非常安静沉稳地写作。
2.“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日,思无邪”,孔子强调“诗教”,认为诗与乐可以对培养人的道德有巨大作用,而孔子的这一切都在其弟子和他一起整理的《论语》中体现,孔子的一言一行都被记录了下来,正是因为孔子自身对“仁”与“礼”的追求,对“诗教”的追求,他的《论语》,他的思想在中国历史上乃至现在都有很深刻的影响。
3. 文章《人品和文品》有很多很好的。
人品的说法由来已久,有人称为人格,有人名为品质,我们本地俚语叫“底”,或者叫“料”。
一个人到底有没有人品呢?回答是肯定的。
但是仅凭一个人的言论就能断定他(她)人品的好坏吗?特别是网络时代的言论有多少可以反映一个人的人品问题,这是值得商榷的问题。
范文:谈文品与人品人们常说“道德文章”,将道德与文章并称,强调立人对为文的影响,追求文品与人品的统一。
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曾经说过:“有德者必有言。
”将言语与品德联系起来,认为德行的好坏直接决定着言辞的好坏,言辞被认为道德修养的自然流露。
汉代扬雄在《法言》中则更形象地描述道:“言,心声也;书,心画也。
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
”认为从作品的格调高低可以直接判断出作者的品质的高尚与卑下。
南朝刘勰在其集大成的文学理论著作《文心雕龙》中也指出:“世远莫见其面,文辄见其心”。
可以说“文如其人”是中国古代文论中影响深远的命题之一,俨然成为一个格言,一条定律。
的确,纵观历史长河,许多伟大的作家都是文品与人品的高度统一。
正因为性情高古清正,陶潜唱出了一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清远之歌;正应为忧国忧民心怀天下,杜甫发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悲壮的喟叹;正因为经历世事沧桑看淡人生起伏,苏轼写下了“回首向来萧...
201711浙江语文学考作文范文
2009年高考“最牛高考作文”作者周海洋、“最牛北大保送生”肖楚舟、“80后童话第一人”邹超颖、“作家老师”徐继胜四大高考满分作文牛人同写2010年高考湖北省作文。
1、“最牛高考作文”作者周海洋:古风,幻想曲夜梦百万雄兵,感于两宋风云旧事,有此作,当属幻想也。
汴梁将军老他乡,万里漂泊在苏杭。
苏杭清泠冷寒霜,淡烟疏雨间残阳。
岁月如流可无恙?一夜青灯白发长。
但见平生泪两行,苍生美人不能忘。
忆昔夜宴高台上,谁可与我诉衷肠?夜来秋风响回廊,枕上江南梦徜徉。
游丝飞絮满眼望,孤帆高悬去潇湘。
翠柳风清红杏香,黄莺碧树春草芳。
风尘天外卷飞沙,日暮塞外啼寒鸦。
不见群雄纷逐鹿,千年烽烟观走马。
回首却恨西洲曲,已误故侯东陵瓜。
谁把哀筝入素弦?小怜纤指拨琵琶。
桥边绿水映桃花,落雁佳人倾天...
浙江2016年专升本语文作文范文
所考查的侧重点就是价值观的考查,即对学生的阅读量要求增大,甚至要在师范专业里培养国学老师,语文总分将会增加。
3:与往年高考语文相比,更多的还会以考查学生的理性思辨来命题。
例如2015年北京卷的高考作文——“心中的英雄”,从这个角度出题。
作为考前冲刺资料《考题开讲》的语文作文主讲教师.对传统文化的考查力度加大、教研员参加了本次会议016年高考命题研讨会于2015年11月9日在北京召开。
2。
一直作为主考科目的语文在高考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加强理性思辨,这便是结合实际生活对学生进行考查,特别是在高考改革之后,徐淳老师因精彩的讲解深受考生的喜爱,2016年高考语文可能会有四点变化。
像作文题除了感性的,来自全国各省市的34位一线教师。
研讨会上,主要体现在语文试卷的文字量上:“写作文还是要‘以我笔写我心’,专家老师们指出从历年语文高考命题来看,有望达到200分,并且强调中华英雄,与生活相结合的命题之外。
4,这在高考语文上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古诗文的比重加大。
来自北京市第五中学的高级教师俆淳预测。
比如在高考中让学生写出一条适合发朋友圈的有关春游的信息,许多学生反应听了俆淳老师的作文讲解后对高考有很大的帮助,在2015版《考题开讲》中,再多加练习。
1。
教育部提出在大学要设立国学专业,语文学科的考查方向从知识立意到能力立意再到价值观立意.加强试题与生活的结合.贯彻**所说的“对整本书的经典阅读”的考查。
掌握作文类型和写作技巧之后。
俆淳老师回应,切忌假大虚空,也就是强调学以致用,会议就各学科2016年的高考命题方向展开了讨论,才是写好作文的关键
浙江省近几年高考语文作文题目
1.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浙江卷作文题命题作文:“角色转换之间”传说有的雏鸟长大后,会衔食喂养衰老的母鸟。
人们把此现象称为“反哺”。
人类社会也存在类似现象。
年轻一代对年长一代的文化影响被称之为“文化反哺”。
千百年来,在以父辈对子辈施教为主流的正统传承方式下,文化反哺犹如潜流引而不现,但在迅疾变化的当今社会,年轻人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反哺能力。
他们在科学知识、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审美情趣等各个方面,越来越明显地影响着年长一代,施教者与受教者之间,角色常常发生转换。
以“角色转换之间”为题,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见解。
文体除诗歌外不限,字数在800字以上。
2. 2009高考浙江作文 绿叶对根的情意 刘欢唱的歌词大意: 要问我到哪里去, 我的心依着你 要问我到哪里去, 我的情牵着你 我是你的一片绿叶, 我的根在你的土地 春风中告别了你, 今天这方明天那里 …… 要问我到哪里去 我的路上充满回忆 请你祝福我 我也祝福你 这是绿叶对根的情意 …… 我是你的一片绿叶, 我的根在你的土地 这是绿叶对根的情意 …… 根据歌词表达的主旨,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与阅读积累,写一篇文章,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和见解,可以讲述自己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评论,注意1,角度自选,立意自定 ,题目自拟。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少于800字。
4, 不得抄袭。
3. 2008年浙江高考作文题:触摸城市或者感受乡村 城市和乡村都是我们的栖居空间,城市生活和乡村生活都是平凡的生活,当我们从平凡的生活中回望时,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感触和期望。
请你以“触摸城市”或“感受乡村”为题目作文,不少于800字,除诗歌外体裁不限。
4. 2000年高考作文题目:答案是丰富多彩的2001年高考作文题目:诚信2002年高考作文题目:心灵的选择2003年高考作文题目:感情的亲疏与对事物的判断2004年高考作文题目:浙江:人文素养与发展 ,05年浙江:一叶、一枝、一世界,06年浙江:生有所息生无所息,07年浙江:行走在消逝中
今年浙江高考语文作文怎么样?
一、点评: 如果我们去回顾一下自2004年浙江省单独命题以来的高考语文作文题(笔者有博文《04-10年浙江省高考语文作文命题特点分析》),那么我们不难看出2011年浙江高考语文作文题继承了近几年的命题作文特点:(1)以命题作文的形式出现。
(2)以给材料形式提供写作思路。
而材料又对写作思路与主旨作了明确的说明,保证了考生作文一般不会出现离题现象。
(3)命题贴近生活实际,让考生有话可写。
(4)写作难度不大,但要写出一篇内容具体充实的高质量文章来是有不少难度的。
应该说,今年浙江省的高考作文同样是一个能考察学生写作水平的的好题目。
二、材料分析: 浙江省高考作文材料常常在结尾处点出命题关键点,这个关键点其实也就是写作的中心点。
今年这个材料的重点其实也就一句话:“人生的真谛不在复制别人的成功,而是认识自己,在合适的时间里做好该做的事”。
结合作文题目《我的时间》,我认为,这个作文题的三个关键词是“我”“时间”“成功”。
也就是要写出自己独特的成功之路。
或者是论述如何才能闯出一条符合自身条件的成功之路。
材料中还说“时间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人生的时间,则由大大小小的悲喜堆叠而成过去,由错错对对选择建构成未来”,因此不必固执地将“时间”理解为一般意义的物理时间,而应该将其理解成“人生悲喜成败的故事与体验”。
三、写作思路点拨: 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作联想分析,确定自己的作文思路: 1、联想:名人的成功之路 世人的成功总有其共同的特点,如付出、如意志与毅力。
但不同的人物有不同的成功之路,有不同的途径。
有的靠意志与毅力,有的靠独辟蹊径,有的靠团队合作,有的靠善于用人,有的靠从基础做起,我的靠抓住机遇。
我们可以据此成文。
可记叙,也可议论。
当然记叙别人的成功故事最后必须归结到“我”。
2、不同人物成功的含义也并不相同。
时代的不同,成功的含义不同。
战争时期成功的含义是消灭敌人,和平建设年代成功的含义是为经济建设作出贡献。
职业不同,成功的含义也不相同。
军人的成功在于确保国家的安全,政府的成功在于有效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教师的成功在于培养一大批有用的建设人才,法官的成功在于保证司法的公正,打击犯罪分子,学者的成功在于为学术研究作出贡献…… 钱学森的成功在于为祖国开创了科学的新时代,袁隆平的成功在于有效在提高了粮食产量,保证了国家的粮食安全;宗庆后的成功表现在经营企业,张艺谋的成功表现在影视艺术;马化腾的成功在IT业,刘翔的成功在体育界。
每个人的成功总是与他所从事的职业密切相关,每个人总是在自己喜欢的工作、自己从事的工作中取得成功,而绝不是丢下本职工作去追求虚无缥缈的所谓的成功。
我们也可以据此成文。
3、我们作为一个普通人,作为一个学生,成功的含义是什么?如何取得成功? 作为一个普通人,显然不可能复制名人的成功之路,也不可能取得伟人所取得的惊天动地的丰功伟绩。
干好每一件事,学习取得进步,考进理想的大学,战胜自我,……这就是普通人的成功,都是属于我们自己的成功。
我们也可以据此成文。
四、写作注意点: 1、努力题目内涵的具体化。
同以往很多浙江语文高考作文题一样,《我的时间》是一个范围很广的作文题,如果不进行内容的具体化,那写的文章就容易空洞乏味。
我们可以采用添加词语的办法进行内涵的具体化,如将它扩展成“我的快乐时间”“我的风采时间”等,也可能将它扩展成“我用我的时间把握我的命运”“我让我的时间更精彩”等(当然题目是不能改动的),这样可以将文章的内容指向具体化,就容易写出一篇内容具体充实的文章来。
2、不可偷换概念 由于这个题目中的“时间”不是指物理时间,所以在写作时容易变成了其他如“成功”“胜利”之类表示“时间”含义的词语。
含义可以有所指,但用词还是应该用“时间”一词。
3、扣信“我”这个词语 要求文章从自我实际出发,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与体验作文,虽然可以写别人的事,但写别人的事不是重点,重点必须是回到“我”。
总之,今年的浙江省高考作文有合理的区分度,应该可以涌现一批文质兼美的优秀作文。
2016浙江高考语文作文题目有几个
社会是一个大家庭,一枝红杏出墙来:“一叶落知天下秋;在自然界中: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一枝一叶一世界” 唐诗曰,你便会发现许多奇妙的,我们需要在其 2005年浙江高考满分作文十篇 2005年浙江高考作文题为2005年浙江高考满分作文十篇。
”宋诗云;唐诗曰,也是如此,自拟标题写一篇文章;在细微中寻找大千世界:“一叶落知天下秋;要求;2005年浙江高考作文题为;一叶飘落而知秋一叶勃发而见春:“一枝一叶一世界”,其中有许许多多;请以“一枝一叶一世界”为话题:“春色满园关不住,如果你仔细观察;在社会中
转载请注明出处作文大全网 » 2015年语文浙江高考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