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孔子编定了《春秋》,乱臣贼子非常害怕。
原因如下:
沧海横流之时,孔子编定春秋,寓说理于叙事之中,体现出来的褒善贬恶的政治理性,成为了后世所流传的“春秋大义”。希望借此提供“历史经验”,警戒后人。这个东西后来人们称之为“春秋笔法”。《春秋》面世之后,世间有无数“微言大义”的论者,更有众多“成仁取义”的志士,让历代“乱臣贼子”为之却步。
概括一下,是“春秋大义”震慑了乱臣贼子,是“春秋笔法”刺痛了乱臣贼子,这就是文化的力量,舆论的力量。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98072563.html?fr=qrl&cid=201&index=1&fr2=query
我心目中的孔子作文
1、孔子择善而从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其后句含意深刻,使人大有所悟。
大家知道,我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正书有“颜筋柳骨”之说。
颜体丰满遒劲,柳体则骨立挺健,至今仍是学习书法之范本。
柳体创始人柳公权是颜派鼻祖颜真卿的后辈,早年从师于颜鲁公;后来柳公权发现颜体虽雄浑厚朴但不乏臃肿肥大之弊病,于是柳公权不断揣摩,择颜体雄健的优点,改其臃肿肥大之弊端,掺入自己“骨立如嶙”的特长,终于创立了世代奉为经典的“柳体”。
这不正是“择善而从”的典范吗?倘若柳公一味效法于颜体,而不顾其弊端,那么可能现在就不会有相提并论的“柳骨颜筋”。
那该是多么遗憾啊!思古及今,改革之风已靡及中华大地,要改革就必须开放,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但“开窗”虽好,不免有苍蝇蚊虫飞进来,这就需要我们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头脑。
可就是有一些“失其本性”的人,沉湎于西方物质享受之中而不能自拔,更有甚者,为腐败的糟粕所毒害而锒铛入狱。
他们因为“不善而从”,终成咎由自取的可悲者。
由此可见,对待一切事物,我们要运用“择善而从,不善而弃”的标尺,放开眼光去学习和处理,只有这样才能有所突破;反之甚至会身陷泥潭,一误再误!那么如何才能“择善而从之”?让我们再看柳公权的例子。
颜鲁公弟子百人,却没有一人像柳公权那样有所建树而流芳百世,这是因为身为唐朝大臣的柳公权博学而勤勉,注重锤炼“字外工夫”,因此他站得高,望得远,能够发觉颜体的优点与微瑕。
其优点,从接受到孜孜不倦地实践,成为自己的优点,其微瑕,则予扬弃,并在这基础上进而创造出自己的风格。
是故只有识善、择善,并身体力行的人才能做出成绩,甚至超过前人。
(二)学习与思考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意思是指,如果学习书本知识而不思考,就会不辨真伪,更不能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如果只是苦思冥想却不认真读书,就会孤陋寡闻,才疏学浅,更不能做到博见约取,标新立异。
孔子的这两句话阐明了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
学习与思考是人们在获取知识过程中,两个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思维活动。
只学习不思考不行,只思考不学习也不行。
只有将二者正确地结合起来,才算真正懂得了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
这里所说的学习,主要指从书本上汲取间接经验。
古今中外,凡成大学问者,无一不是博览群书,读破万卷的。
人非生而知之,只有不断学习前人的经验、成果,充实自己的头脑,才能进一步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革命导师马克思为了完成资本论这一巨著,曾在大英博物馆潜心研究,留下了深深的足迹。
可见认真读书是成才所不可缺少的。
要勤于学习,必须博览熟记,持之以恒。
鲁迅先生说:读书“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另外,学习还要持之以恒,要“戒怠荒,戒无恒,戒躁急,戒泛杂”,只有这样,才能学有所成。
然而,学习本身并非目的,学会举一反三,灵活运用知识才是真正的目的。
为此,就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积极、认真的思考,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以及知识的有机联系。
如果学到的东西不经头脑加工,就好比吃下的食物未经口腔咀嚼、肠胃消化,即便是美味佳肴,也不会被身体吸取一样,非但无益,反而有害。
法国作家伏尔泰对此有着十分精辟的论述,他说:“书读得越多而不加思考,你就会觉得你知道得很多。
而当你读书思考得越多的时候,你就会清楚地看到你知道得还很少。
”可见善于思考是多么重要!要善于思考,需要有蜜蜂酿蜜的精神。
每一克甜美的蜂蜜不知凝聚了那小生命的多少的心血。
思考也需要我们下苦工夫,以“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探索精神去钻研,切不可不懂装懂,浅尝辄止。
学习是思考的基础,思考是学习的升华。
在学习的基础上思考,思考才能深入;在思考的前提下学习,学习才有效果。
同时对所学的知识必须结合实际反复运用,知识才能巩固,技能才可纯熟,这就是我们掌握知识的必由之路。
愿我们大家都能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去勇敢地攀登科学知识之巅。
写一篇关于孔子的作文
《孔 子 小 传》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生于鲁国。
他的祖先是宋国贵族,后来逐渐衰落而迁到鲁国。
孔子幼年丧父,家境贫寒,年少时作过许多卑贱的工作:“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孔子语)。
据孔子自述,他十五岁时就以学为志,学习的内容自然非常广泛,但首先不能离开先代的礼乐典章制度。
到三十岁时,所学已颇有成就。
据《史记》载,齐景公当时来到鲁国,曾特别向孔子请教政事。
五十岁左右,孔子逐渐受到当政者的重视,担任要职,由中都宰为司空,由司空为大司寇,直到以大司寇行摄相事。
其间,为人称道的政绩有,堕鲁权臣季孙、孟孙、叔孙三家城邑,诛鲁国乱政大夫少正卯。
后来,因不满于鲁君接受齐人馈赠的女乐而愤然出走,开始了长达十几年的飘泊生涯。
孔子周游列国,始终希望找到一个能够实现其政治理想的地方,非但未受到各诸侯国当权者的欢迎,且时常受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威胁,畏于匡、困于陈蔡,形容狼狈。
年近七十,在失望中返回鲁国,没过几年,就带着遗憾死去了。
从现在流传下来的一些画像上看来,孔子始终是一幅温文尔雅、一团和气的样子,这里自然有许多理想化的儒家至圣先师的成分,至于真实情况如何,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不过,孔子应该有其威武的一面。
他的学生颜回称其“威而不猛”,且孔子身材魁伟,当时被称为“长人”。
关于孔子的形象,我们所能得到的信息大致如此。
从《论语》和《史记》的记载中,我们还可以知道孔子是一个情感非常丰富的人,有这样一些故事,足以展示一个活生生的“圣人”:孔子之喜:孔子在鲁国以大司寇行摄相事,面露喜色,门人责问:“君子祸至不喜,福至不忧”,孔子称是,对自己的态度如此解释:“我喜而笑,使下人也觉得尊贵,这样不好吗?”孔子之笑:孔子周游列国,形色匆匆,流落至郑,郑人谓子贡孔子的神色“若丧家之狗”,子贡如实告之,孔子朗然而笑:“说我象丧家之狗,是这样,是这样!”孔子之哭:孔子强调“哀而不伤”。
颜回死,孔子哀哭而至于恸,门人开导,孔子曰:“不为这样的人哀伤而恸哭,又能为谁哀伤而恸哭呢?”后人有这样一种说法,圣人“情顺万物而无情”,也许这些故事是这句话的很好的注脚。
起码,我们在这里能够比较清楚地看到圣人面对我们普通所经常面临的情感波动时是怎样一种态度,圣人说“敬鬼神而远之”、“未知生焉知死”时是怎样一种想法。
孔子对于当时“礼坏乐崩”的时代有深切的感受,他自认为“斯文(即先朝的礼乐典章制度)在我”,所以始终在为恢复其理想中的社会秩序而奋斗,这就是孔子所行之“道”。
孔子以自己为“述而不作”--只是在绍述先代的礼乐典章制度,其实并非如此,在绍述的同时,他为旧的礼乐制度找到了内在的情感依据,即“仁”。
“仁”首先指示一种情感,即“爱人”,首先从父子、兄弟间的亲情出发:“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欤?”,由此推己及人,即所谓“忠恕之道”,以此达到人与人之间的普遍和谐。
孔子对于仁,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实现了仁,也就实现了完满的自我人生。
孔子关于仁的学说,对后世儒学发生了关键性的影响,甚至可以说,正是在此意义上,儒学尊之为鼻祖。
同时,孔子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私人教师,据《史记》载,孔子弟子三千,比较有成就的有七十二人。
孔子提倡“有教无类”,他招收的学生从事各种职业的都有,教育的内容首先是怎样作一个正当的“人”,教授的方式多是启发式的,鼓励学生谈论自己的观点。
上述情况,也许多少能为孔子被尊奉为“至圣先师”提供一些理由吧。
孔子弟子根据孔子的言行编成《论语》一书,是我们今天认识孔子最直接、最可靠的资料。
(但愿帮得上你,我这里还有一些孔子的参考资料,需要的话可以再问我)
关于孔子的作文
二千五百年前,来自泰山山脉的北风吹动着一位倚仗凝思的老人的衣角,但风中这位鲁国的国公依旧一丝不苟,这种庄严在风动的夕阳中与相邻的泰山辉映在一起,多少个斗转星移后迎送着一个个朝阳。
他就是万世师表,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
每一位伟人的诞生,都伴随着天将降大任前的磨砺与洗礼。
孔子的一生无疑是一次人世间的苦行。
他出身于曾经的贵族,却必须面对家族没落的现实,他创造了以仁为本的思想,却要应对尔虞我诈的世事。
年少的贫困病未泯灭他远大的志向,中年的挫折未曾动摇他那不去的斗志,晚年的离丧没能阻挡他思想的升华!他三十而立办教育,开私塾,使贫困人民得以走进知识的殿堂,他“有教无类”的教学思想是中华民族的知识传播突破了出生,阶级的鸿沟,他“因材施教”的理念是知识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使知识走进民间,面向大众。
是他让中华民族成为了“全民有知”的民族,他这个两千五百多年前的壮举,是我们的民族的知识水平远远超越了当时任何以出生决定知识走向的民族,为中华民族若干年后各个盛世的腾飞积蓄了雄厚的知识力量。
这位慈祥的老人,不仅告诉他的学生以及他身后千千万万的华夏儿女,学习知识的目的,同时也交给了世人学习的方法。
大的方面能够治国经世,小的方面可以净口修身,他教化世人用“义”和“礼”来阐述“仁”的思想,用“智”和“信”来传播“仁”的观念。
学习方法上要“温故知新”,要“举一反三”,在细微处体现出伟人不朽的智慧光辉!不朽的思想总是与时俱进,孔子这位鲁国的老人,这位为教育的实施,为正气的传播,为治国方略的施展而努力奋斗的伟大先哲,他的思想在21世纪的今天依然焕发着着耀眼的光芒,同时被时代赋予了新的含义。
当今的世界“文明的冲突”随处可见,局部的战火弥漫着硝烟,纷乱的动荡使生灵涂炭。
我国国内因社会转型而带来的问题亦急需解决。
当今的时代最需要什么?需要“和谐”!而孔子的理想不正是贫富平均.重视民生的个守本分的和谐社会吗?孔子说“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这与我国现阶段追求的缩小贫富差距,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又是何等的契合!二千五百多年的时光弹指一挥,孔子的思想却永立东方,并已走向世界!...
初一作文 《走近孔子》 学完孔子的论语后老师叫我们写的 要快点 急!...
孔子(前551年9月28日~前479年4月11日)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汉族。
英文:Confucius, Kung Tze 。
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
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四书》中。
孔子兄弟排行第二,所以也有人称之为“孔老二”。
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夏历八月二十七日)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鲁源村);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日)逝世,享年72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
孔子他的祖先是宋国贵族,大约在孔子前几代就没落了。
孔子年轻时做过几任小官,但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从事教育,相传所收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贤人72,教出不少有知识有才能的学生,“桃李满天下”就出自此处 。
孔子任鲁国司寇;后携弟子周游列国;最终返回鲁国,专心执教。
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上,对华夏民族的性格、气质产生最大影响的人,就算是孔子了。
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千古圣人”,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世尊为至圣(圣人之中的圣人)、万世师表。
因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故名丘,曾修《诗》、《书》,定《礼》 、《乐》,序《周易》,作《春秋》(有说法为《春秋》为无名氏所作,孔子修订)。
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姜广辉认为,“面对春秋时期诸侯争战不休、人民困苦不堪的现实,孔子不是像宗教家那样创造出一个外在的超越的全知全能的救世主——通过天启和神谕来规范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而是回首历史,到上古“圣王”那里去寻找智慧。
孔子自谓 “述而不作”,实际是以“述”为“作”,通过对历史传统作当代诠释,来实现价值的叠加和转换。
他正直、乐观向上、积极进取,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的社会。
他的成功与失败,无不与他的品格相关。
他品格中的优点与缺点,几千年来影响着中国人,特别是影响着中国的知识分子。
“知”——孔子思想的精华 孔子不仅是伟大的思想家,而且是个伟大的教育家,他从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总结了许多很有意义、很有启发性的教育思想和获得知识的方法。
在春秋末期这样一个社会大变动的时代,保守的奴隶主贵族是无法应付现实生活的变化,从奴隶主贵族本身来说也不可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
但从整个社会发展来说,却需要有一批有才干的人才,要他们来解决现实社会中发生的种种复杂的问题。
孔子适应着当时社会的需要,通过教育,给人们以知识,成为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位教育家。
孔子提出“有教无类”,对这句话虽有种种不同解释,但它包含要扩大教育面,使受教育的人不仅仅限于奴隶主贵族,应该是无疑问的。
孔子自己实践了他的“有教无类”的主张,所以他说:“只要给我十条干肉作学费,我从没有不教诲的。
”(《论语·述而》)他的这一作法,对当时迫切需要解决的人才问题起着很大的作用。
当然孔子的“有教无类”并不是为了所有的阶级,更不是为了什么培养为全民服务的人才,而是为了培养更多的能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有才干的人。
虽然如此,但孔子的教育活动,却是结束了过去贵族垄断的“官府之学”,开始了学问的私家传授。
所谓“学术下庶人”,正是从孔子开始的。
从这一点来说,无论如何是有利于当时社会发展的。
不仅如此,孔子通过他长期的教育实践,从中总结了不少合于人们认识规律的经验,但孔子的这方面的思想,还不是认识论本身的问题,主要还是对教育方法、求知方法的概括和总结。
首先,孔子比较强调人们的知识来源于学习。
虽然他也讲到“生知”“唯上智与下愚不移”,它表明孔子还受着传统思想的束缚。
但是我们从他的具体教育活动上看,他并不十分重视这点。
他所说的“性相近,习相远”才是他自己的主张,显然这和“生知”的观点是不一致的。
孔子从来就没有认为他自己是“上智”的,而且也没有说过哪一个人是“上智”的,他甚至认为尧舜也会有错误。
关于他自己,他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论语·述而》)他非常好学,他自己给自己的评论是:“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论语·公冶长》)他赞美好学的学生颜回说:“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论语·先进》)子贡问:“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孔子回答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论语·公冶长》)可见,孔子非常注重学习,认为人的知识来源于学习,人的道德品德也是通过学习才能得到,所以他所说的“生知”差不多成了一句空话了,在实际上并没有重视它。
孔子主张学习的知识大体上有两个方面:一是从学习古代文献和典章制度方面得来的知识,这可以说是历史知识,《论语》中记载孔子从过去的历史文献、典章制度中学得知识的地方很多,他自己说他是“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论语·乡党》一篇中,除极少数几节外,大都是讲古代的制度,孔子就是学习这些东西。
从孔子教学的内容看,大部分是古代文献、典章制度...
材料作文“孔子和他的学生”写作导引及例文 【文题回放】阅读下列...
写作提示:材料的主要内容是孔子表扬学生见义勇为后收取贵重酬谢礼品、批评学生赎回奴隶后不到官府报销的故事。
材料中的两位学生只是议论的对象,材料主要是表述孔子对这两件事的看法而不是重点写这两位学生的行为。
所以材料的主要陈述对象是孔子。
选取角度应是孔子对这两件事的评价。
抓关键就是抓住孔子对这两件事的评价的关键句。
孔子赞成只要冒着危险救了人,无论多大的奖赏都可以心安理得地收下,因为这样可以鼓励更多的人去救人。
孔子反对学生赎回奴隶后自己报账。
因为人们假如垫钱赎回了奴隶,不报账自己会蒙受损失,而报账了则说明自己的人格不如孔子的学生,于是以后只好假装没看见。
辨明是非就是要明确孔子表扬学生接受奖赏、批评学生自己报账,这种做法是否正确。
分析原因:为什么别人批评学生而孔子表扬?为什么别人表扬学生品德高尚而孔子却很生气?这两件事究竟有什么联系?以上分析可以确定如下立意:1.善举应该得到酬报,不让行善之人蒙受损失。
2.道德和利益统一。
3.符合义理,追求财富。
4.理智看待利益与道德。
5.利益和道德要追求社会价值最大化。
精锐老师为你解答
写孔子对学习方法和态度的作文300字
《论语》中的学习始终以致用为纲,以德行为本。
“学”是为了修身养性而成为“君子”,君子行“仁”而为政。
为了达到学以修身,学以成仁的目的,孔子论述了许多学习。
其一,乐学与好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发自内心的喜欢、良好的心理态度是学习的良师益友。
虽然孔子对“君子”的要求和条件近乎苛刻, 但从《论语》中可以看出,他的教学活动并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样严谨紧张,不苟言笑,倒是非常轻松愉快、随机而行、随意而发的。
孔子本人更是因“好学”而对学习充满兴趣,他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这正是孔子以学为乐,好学不倦,安贫乐道,自强不息的生动写照。
知之者是被动接受,好之者已是主动追求,乐之者则达到痴迷执着的状态。
如果说好之、乐之是孔子主张的学习态度的话,那么“好问”就应该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了。
孔子认为,不懂不要装懂,要“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公冶长》),这样才能学到真东西。
其二,无倦与精进。
学贵有恒,最忌一曝十寒。
《论语》中关于学贵有恒的思想,先述“无倦”,次说“一以贯之”,再论日积月累,循序渐进,逐步提升,如琢如磨。
子张问政时,孔子说:“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颜渊》)子路问政时,孔子说:“先之劳之”,“无倦”(《子路》)。
这是孔子对弟子问“政”的回答,即“无倦”,也就是对自己要勤勉,不能懈怠,勤能补拙,恒成万事,自然学习更是如此。
孔子反复强调为学育人贵在“不厌”与“不倦”的态度,意即:对己,学习而不知满足;对人,耐心教导而不知疲倦。
其中,对求学者而言,学而有恒,学而不厌,这是很难做到的,“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需要有执着的精神,久之则学业成矣。
我与孔子聊学习,作文,至少400字
“孔大爷,曾参这个还是很出色的,他说的‘日三省吾身’中国人几乎没有不知道的,不过几乎没有人知道‘省’的是什么,哈哈。
”“小曾15岁就被他爸爸带来听我讲课,父子两人都是我的学生。
不过这两个人的脾气可正相反,曾皙是个火爆脾气,曾参很忠厚,也很孝顺,他爸爸打他都不跑,要他爸爸打完了好消气。
我听说后把他叫来,说你不能这样,你爸爸脾气不好,万一哪天出手重了,把你打死了,他不是要背上杀子的恶名吗?那不是更大的不孝吗?”“那怎么办?爸爸动手就跑吗?那爸爸不更生气了?”我忍不住问。
“呵呵,小曾参当时也这样问。
我说,你看看你爸爸打你时拿的棍子,如果是粗棍子,你就逃;如果是细棍子,那就让他打两下出出口气好了。
”“哈哈,孔大爷,您太有才了!”“不是我有才,舜当年对他父亲就是这样,大杖则逃,小杖则受。
”“哈,咱别说爸爸打儿子了,咱说曾参的‘三省’吧。
”“嗯,这三句话说得确实不错。
三句话,说了对上、对中、对下的三种态度。
为人谋,是对上司,要做到尽心尽力;与朋友交往当然是平辈之间,要做到诚心诚意;‘传’是对弟子的,要做到率先垂范。
这三种关系是每个人在社会上安身立命都必须要面对和处理的,如果能象小曾那样,经常对照标准反省一下,一定能做得越来越好。
”“这个‘传不习乎’能不能理解成‘要传授给学生的东西好好温习、熟练,别上课的时候掉链子’的意思?”“呵呵,你中毒很深哪?”“中毒?我怎么中毒了?”我丈二和尚摸着头脑。
“学而时习之,‘习’是什么意思来着?[2]”孔大爷笑眯眯地看着我。
我一拍脑门:“确实中毒太深!中毒太深!”“其实这‘传不习乎’是最值得反省的,说一套、做一套的人太多了。
台上官员大讲廉政建设,自己能不能做到,这个嘛,就不多说了;就说生活中,多少人在‘传而不习’!教育孩子要爱学习、懂礼貌,大人做到了吗?教育学生要讲诚信、守纪律,老师做到了吗?教育下属要敬业、有执行力,自己做到了吗?……”“说得呱呱的,尿得哗哗的,该反省!”
以孔子为话题的作文
二千五百年前,来自泰山山脉的北风吹动着一位倚仗凝思的老人的衣角,但风中这位鲁国的国公依旧一丝不苟,这种庄严在风动的夕阳中与相邻的泰山辉映在一起,多少个斗转星移后迎送着一个个朝阳。
他就是万世师表,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
每一位伟人的诞生,都伴随着天将降大任前的磨砺与洗礼。
孔子的一生无疑是一次人世间的苦行。
他出身于曾经的贵族,却必须面对家族没落的现实,他创造了以仁为本的思想,却要应对尔虞我诈的世事。
年少的贫困病未泯灭他远大的志向,中年的挫折未曾动摇他那不去的斗志,晚年的离丧没能阻挡他思想的升华!他三十而立办教育,开私塾,使贫困人民得以走进知识的殿堂,他“有教无类”的教学思想是中华民族的知识传播突破了出生,阶级的鸿沟,他“因材施教”的理念是知识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使知识走进民间,面向大众。
是他让中华民族成为了“全民有知”的民族,他这个两千五百多年前的壮举,是我们的民族的知识水平远远超越了当时任何以出生决定知识走向的民族,为中华民族若干年后各个盛世的腾飞积蓄了雄厚的知识力量。
这位慈祥的老人,不仅告诉他的学生以及他身后千千万万的华夏儿女,学习知识的目的,同时也交给了世人学习的方法。
大的方面能够治国经世,小的方面可以净口修身,他教化世人用“义”和“礼”来阐述“仁”的思想,用“智”和“信”来传播“仁”的观念。
学习方法上要“温故知新”,要“举一反三”,在细微处体现出伟人不朽的智慧光辉!不朽的思想总是与时俱进,孔子这位鲁国的老人,这位为教育的实施,为正气的传播,为治国方略的施展而努力奋斗的伟大先哲,他的思想在21世纪的今天依然焕发着着耀眼的光芒,同时被时代赋予了新的含义。
当今的世界“文明的冲突”随处可见,局部的战火弥漫着硝烟,纷乱的动荡使生灵涂炭。
我国国内因社会转型而带来的问题亦急需解决。
当今的时代最需要什么?需要“和谐”!而孔子的理想不正是贫富平均.重视民生的个守本分的和谐社会吗?孔子说“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这与我国现阶段追求的缩小贫富差距,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又是何等的契合!二千五百多年的时光弹指一挥,孔子的思想却永立东方,并已走向世界!这就是我心目中的孔子,为中华民族的教育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伟人
走进孔子的作文 快快快!!!!!!
《走近孔子》 离开孔庙时,我的脑海里突然蹦出哲学家尼采的一句话:“我的时间尚未来到,有些人要在死后诞生。
”尼采是疯狂的,也是自信的。
而作为东方人的孔子,虽没有这样的豪言壮语,但历史证明了他完全有资格这么说。
在孔庙,我完全被其宏大的规模深深地震撼了。
真是让人难以想象,经两千余年修建,孔庙由原来的故宅三间,发展而为占地327.5亩,南北长1120米,恢宏壮丽的古代建筑群。
庙内古木参天,殿宇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气势直逼北京的故宫和河北承德的避暑山庄。
孔子从一个普通人一跃而为万人崇敬的一代宗师,真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在孔庙的几个小时的行程中,最令我感叹的就是那十三碑亭。
那里存放有唐、宋、金、元、明、清、民国时所立的53幢碑石,这是历代尊孔的实录,也是孔子一步步被神化的真实记录。
站在碑前,可以想象着几百年前,那些古代帝王们动用了多少人马,才把几十来吨重的大碑运来,并一本正经地到这儿来参拜的情景。
其实,帝王们对孔子的态度与其说是崇敬,不如说只是利用。
由于孔子在中国政治史、思想史、文化史上的特殊地位,孔子成了人人抢收夺的一块招牌。
封建统治者利用孔子的思想来维护其封建统治,他们拼命将孔子偶像化,并不断塞进一些他们的私货冒充是孔子的原始儒学。
立碑只不过是其为巩固统治而玩的伎俩而已。
但不管如何,孔子在中国的历史上具有这样深远的影响,这绝对是一个奇迹。
孔子是无与伦比的。
怀着对孔子的敬佩,走在宽阔的石板路上,眼前豁然一亮,一座气势雄伟的大殿映入眼帘。
“大成殿”几个金色的大字苍劲有力。
朱红色的大门,深红色的墙,黄色琉璃瓦,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更显出大成殿的宏伟壮丽。
特别显眼的是殿前那十根白龙柱,每根都是整石雕成,柱上长龙栩栩如生,似腾似游。
壮观程度绝不亚于故宫大殿。
大成殿内,供奉着孔子的塑像。
传说中孔子是位长相丑陋、身材矮小的老人,可眼前却俨然是个英俊慈祥、身材魁梧的长须老先生,想来是后人由于崇敬而把孔子美化了的缘故。
时间有时往往会掩盖住真相,在这儿,我们很难想象到孔子当年的落魄。
孔子出身于没落贵族家庭,父亲早逝,在母亲拉扯下长大,十六七岁时没有了母亲。
但他勇敢地面对生活,战胜了生活中的种种困难。
他有远大的政治理想,但他一生只做过三年左右的官,政治抱负难以实现。
后来,孔子带着爱徒周游列国,宣扬他的政治理想,但最终壮志难酬。
到老年只好隐居家乡,埋头讲学和著述,大成殿后的诗礼堂就是最好的见证。
堂中的几十块黑石板雕刻着孔子一生的经历。
看着画中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我仿佛看到了孔子经历着生活的贫困,政治上的失意,到最后仍坚持宣扬“仁爱”,成为儒家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的情景。
需要指出的是,孔子在外颠沛流离了十四个寒暑后回到鲁国时,已年近七旬,他的晚境是凄凉的,老年丧子再加上最器重的弟子的去世,使他的心灵受到了沉重的打击。
但他没有放弃自己的追求,没有放松对古文献的整理和继续撰写《春秋》。
这需要何等博大的胸怀!何等坚强的意志!他的儒学思想影响巨大,超出了任何人的想象。
惊人的意志使孔子最终成了一个伟大的教育家,杰出的人文学者,中庸的思想家,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奠基人。
部分诺贝尔奖获奖者曾在巴黎发表的一个宣言中预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活下去,必须回首2500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可见世人对于孔子思想的重视。
走近孔子,你会发现你所面对的不是一个偶像,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只不过他有着超人的智慧、勇气和人格魅力。
--------------------------- 孔子:(前551-479)名丘, 字仲尼。
鲁国陬(zōu)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的一生言行,被他的学生编成《论语》一书,流传世。
在两千多年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儒家文化逐渐成为中国的正统文化,并影响到东亚和东南亚及世界各国,成为整个东方文化的基石。
由于孔子的卓越贡献和深远影响,他被中国人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他的祖先是宋国贵族,因遭家难,迁居鲁国。
孔子三岁时死了父亲,十七岁又失去了母亲,家境贫困,没有机会受正规教育,全靠读书自修。
他自幼好学,拜许多人为师,所以精通礼仪、音乐、射箭、驾车、计算等本领。
孔子一生,政治上不得志。
年轻时,曾做过管仓库、管牛羊的小官。
五十多岁才当了鲁国的司寇(代理宰相)。
但不久,因为政治见解不合,一气之下离开了鲁国,带着一些学生周游列国,四处游说。
孔子的志向很大,要做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老者使他安逸,朋友使他信任我,年轻人使他怀念我),但他的政治主张在鲁国行不通,到齐国也碰了壁,到陈、蔡小国更不必说。
在卫国住了一段时间后,六十多岁又回到了鲁国,埋头讲学和整理古书。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
所谓“仁”就是要“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提倡“爱人”,一方面要统治者相亲相爱,加强内部团结”,另一方面也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不能过分剥削压迫民众。
孔子还主张严格遵守“礼”的...
转载请注明出处作文大全网 » 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