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长城是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建筑工程,它始建于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秦朝统一中国之后联成万里长城。汉、明两代又曾大规模修筑。其工程之浩繁,气势之雄伟,堪称世界奇迹。岁月流逝,物是人非,如今当您登上昔日长城的遗址,不仅能目睹逶迤于群山峻岭之中的长城雄姿,还能领略到中华民族创造历史的大智大勇。
长城位于中国北部,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全长约6,700公里,通称万里长城
长城有极高的旅游观光价值和历史文化意义。现在经过精心开发修复,山海关、居庸关八达岭、司马台、慕田峪、嘉峪关等处已成为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 蹬高远眺,凭古怀幽,古战场的金戈铁马似乎就在眼前。如今,长城与埃及的金字塔,罗马的斗兽场,意大利的比萨斜塔等同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丰碑和智慧结晶,象征着中华民族的血脉相承和民族精神。
家乡的张载祠作文
中国的长城是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建筑工程,它始建于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秦朝统一中国之后联成万里长城。
汉、明两代又曾大规模修筑。
其工程之浩繁,气势之雄伟,堪称世界奇迹。
岁月流逝,物是人非,如今当您登上昔日长城的遗址,不仅能目睹逶迤于群山峻岭之中的长城雄姿,还能领略到中华民族创造历史的大智大勇。
长城位于中国北部,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全长约6,700公里,通称万里长城长城有极高的旅游观光价值和历史文化意义。
现在经过精心开发修复,山海关、居庸关八达岭、司马台、慕田峪、嘉峪关等处已成为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
蹬高远眺,凭古怀幽,古战场的金戈铁马似乎就在眼前。
如今,长城与埃及的金字塔,罗马的斗兽场,意大利的比萨斜塔等同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丰碑和智慧结晶,象征着中华民族的血脉相承和民族精神。
作文家乡最美的建筑——花洲书园900字
今年寒假,我们一家第一次到邓州的伯伯家过春节,大年初一,我们就和爷爷奶奶一起游览了邓州的千年学府——花洲书院。
花洲书院最初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任邓州知州时,为培养人才而创建,现在的花洲书院是邓州市2002年后重新修复的,由百花洲园林、书院和范文正公祠等三部分组成。
园林·引人入胜走过范公桥,穿过高大的牌楼,沿古城墙东行百余米,我们先来到了花洲书院的最高点——春风阁脚下,只见她高耸于百花洲畔,雕梁画栋,翘角飞檐,阁内四壁悬挂着历代名人的诗词文赋,当登上她的三层顶楼时,深切地体会到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惊喜啊!仿佛瞬间从中原大地来到了江南,只见眼前亭台楼阁、湖水碧绿,芳草萋萋,苏州园林的风景神奇地展现在我的面前!一阵清风扑面而来,我立刻陶醉在这美妙的意境里了!迫不及待地下了春风阁,置身于灵动柔媚的“百花洲”,潺潺的水声从太湖石之间喷薄而出,给冬日的湖水增添了无穷的生机。
湖水中调皮的鱼儿随着大人小孩撒下的鱼食忽左忽右的游动,还有曲径通幽的石洞,翘首矗立的龙首山,都令我们这些小孩子流连忘返!。
沿着蜿蜒曲折的游廊,一路观赏闲吟亭、琴韵书声、学海行舟及听雨轩、百花堂等景点,只见层层叠叠的太湖石,掩映在湖光山色之中,不时有清香扑面而来,原来是岁寒三友之一——腊梅!她小小的花瓣骄傲地绽放着,仿佛一粒粒有着无穷能力的磁石,深深地吸引着每一位游人的目光,又为这座千年书院增添了暗香一抹。
书院·古朴幽深在百花洲意犹未尽,那就让我们走进古色古香,幽静雅致的书院去体会一番吧!书院第一道门叫棂星门。
据说古时候学子入学,过了棂星门,就可除去顽皮,变得聪颖可爱(我听了就特意多过了几遍棂星门,以后我若聪颖无敌,大家一定也要多去哪里走走哈),再往前就是精致非凡的“状元桥”了,短短的桥面两步就能跨过去,怪不得这里出了那么多的状元郎呢!桥下的千年清泉,柔柔媚媚,清澈见底,只见水流,不闻水声,大概是怕惊扰了大家的状元梦吧!再往前走,就到了“春风堂”。
春风堂原是范仲淹讲学的地方,著名的《岳阳楼记》就诞生于此。
只见堂前两棵范先生亲手植种的桂花树,虽已落叶,却依然蕴藏生机。
驻足春风堂,我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北宋年间,坐在这间教室里,聆听范先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绝唱,体味他“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豪放情怀……拜过了先圣殿,瞻仰了咏梅园、万卷阁,我们又参观了范文正公祠、邓州名人馆、姚雪垠文学馆、邓州古碑廊、中国书法大观廊。
真没想到,这千年书院,装载着这么多的历史和文化,让我在这兔年的第一天品尝到这么多的文化大餐,太值了!文人·层出不穷 爷爷告诉我,花洲书院书香不断,文人辈出,一直是邓州的教育圣地,风景胜迹。
邓州的众多名人才俊大都曾学于花洲书院。
古有范仲淹和他的儿子范纯仁,北宋哲学家、理学创始人之一的张载,宋元祜时的邓州知州韩维等;今有河南辛亥革命先驱王庚先、抗日英雄梁雷、儿童教育家韩作黎、著名作家姚雪垠和二月河等都是花洲书院培养起来的精英。
现在的邓州一高中,也是在花洲书院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所现代化学校,我的表哥去年刚从这里毕业考上了全国一流的大学……夕阳西下,我又一次站在范仲淹铜像前,和妈妈一起吟诵着《岳阳楼记》,仿佛范先生就站在旁边,和我们一起看这千年书院旧貌换新颜……
国子监作文200字
怀着虔诚的心情参观了久负盛名的孔庙国子监。
元明清三代进士题名碑、古代帝王祭祀孔子的大成殿及乾隆十三经,都使我感受到它的名不虚传。
而一个意外的发现,更是给了我深刻的启迪,让我对中国文化的庐山真面目有了更新鲜的认识。
这个意外的发现就是古代算筹。
展厅详细介绍了孔子的生平事迹,古代算筹最吸引我—孔子教授内容“六艺”中“数”的部分。
孔子在我看来一直只是礼和书,也就是礼仪和四书五经的代名词,一个满口“之乎者也”的“老学究”,除此之外,我却知之不多。
万万没有想到,他居然文理双全!不仅如此,他的“六艺”中还包括了乐、射、御,即音乐、射箭和驾车。
以前在我印象中严肃有余生动不足的孔子,一下子变得鲜活了许多,也高大了许多。
给我的另一个启迪,是让我见识到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夏侯阳算经》中就有对于用算筹计数的记载,“满六以上,五在上方;六不积算,五不单张。
”一至五的数字用数目直观的竖条表示,六及以上的数字则在上方添加横条表示“五”……原来算筹是如此精密而严谨!原来早在阿拉伯数字传入中国以前,中华人民已经有了一套自己的完整数学体系,并且毫不逊色!我为之倍感欣慰、骄傲和自豪!即使是中国国力开始衰退的1800年,中国的生产力总值占全球生产总值的比重还占据了三分之一,超过了整个欧洲。
更何况在中国的鼎盛时期,可以想像这个数字该是多么惊人,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何其显赫—这一切都要归功于中华文化,归功于其核心孔子,就连这个貌似微不足道、默默无闻的古代算筹,都曾经在历史的舞台上扮演过妙不可言的角色呢!...
范仲淹简介
范仲淹(989—1052年),即太宗端拱二年(989年)——皇佑四年(1052 年)。
范仲淹,字希文。
和包拯同朝,为北宋名臣,政治家,文学家,吴县(今属江苏)人,少年时家贫但好学,当秀才时就常以天下为己任,有敢言之名。
曾多次上书批评当时的宰相,因而三次被贬。
宋仁宗时官至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
元昊反,以龙图阁直学士与夏竦经略陕西,号令严明,夏人不敢犯,羌人称为龙图老子,夏人称为小范老子。
1043年(宋仁宗庆历三年)范仲淹对当时的朝政的弊病极为痛心,提出“十事疏”,主张建立严密的仕官制度,注意农桑,整顿武备,推行法制,减轻傜役。
宋仁宗采纳他的建议,陆续推行,史称“庆历新政”。
可惜不久因为保守派的反对而不能实现,因而被贬至陕西四路宣抚使,后来在赴颍州途中病死,卒谥文正。
宋太宗端拱二年(989年)八月初二,范仲淹在徐州降生。
他的父亲范墉,当时做宁武军节度掌书记——徐州军事长官的秘书。
范墉先娶陈氏,继娶谢氏.仲淹是他第三个儿子。
范仲淹出生第二年.父亲便病逝了。
谢氏贫困无依,只好抱着襁褓中的仲淹.改嫁山东淄州长山县(今山东邹平县附近)一户姓朱的人家。
范仲淹也改从其姓,取名朱说,在朱家长大成人。
范仲淹从小读书就十分刻苦,朱家是长山的富户,但他为了励志,常去附近长白山上的醴泉寺寄宿读书,晨夕之间.便就读讽诵。
他片读不懈的精神,给僧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那时,他的生活极其艰苦,每天只煮一锅稠粥,凉了以后划成四块,早晚各取两块,拌几根腌菜,调半盂醋汁,吃完继续读书。
但他对这种清苦生活却毫不介意,而用全部精力在书中寻找着自己的乐趣。
这样过了差不多三年,长白山乡的书籍已渐渐不能满足他的需要。
一个偶然的事件,暴露了范仲淹家世的隐秘。
他惊谔地发现,自己原是苏州范家之子,这些年来,一直靠继父的关照度日。
这件事使范仲淹深受刺激和震动,愧愤交集之下,他决心脱离朱家,自树门户,待将来卓然立业,再接母归养。
于是他匆匆收拾了几样简单的衣物,佩上琴剑,不顾朱家和母亲的阻拦,流着眼泪,毅然辞别母亲,离开长山,徒步求学去了。
真宗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二十三岁的范仲淹来到睢阳应天府书院(今河南商丘县)。
应天府书院是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共有校舍一百五十间,藏书敷千卷。
更主要的是这里聚集了许多志操才智俱佳的师生。
到这样的学院读书,既有名师可以请教,又有许多同学互相切磋,还有大量的书籍可供阅览,况且学院免费就学,更是经济拮据的范仲淹求之不得的。
应天府后来改名南京,应天府书院所以又叫南都学舍。
范仲淹十分珍惜崭新的学习环境,昼夜不息地攻读。
一次,真宗皇帝路过南京,大家都争相前趋观望,范仲淹却闭门不出,坐涌如旧。
一位同学怪他怎肯错过观望皇上的良机,他却回答:“日后再见,也未必晚。
”范仲淹的一个同学、南京留守(南京的最高长官)的儿子看他终年吃粥,便送些美食给他。
他竟一口不尝,听任佳肴发霉。
直到人家怪罪起来,他才长揖致谢说:“我已安于过喝粥的生活,一旦享受美餐,日后怕吃不得苦。
” 范仲淹艰涩的生活,有点像孔子的贤徒颜回;一碗饭、一瓢水,在陋巷,他人叫苦连天,颜回却不改其乐.范仲淹的连岁苦读,也是从春至夏,经秋历冬;凌晨舞一通剑,夜半和衣而眠。
别人看花赏月,他只在六经中寻乐.偶然兴起,也吟诗抒怀; “白云无颡帝乡遥,汉苑谁人奏洞萧?多难未应歌风鸟,薄才犹可赋鹪鹩.瓢思颜于心还乐,琴遇懂君恨即销.但使斯文天未丧,涧松何必怨山苗。
” 数年之后,范仲淹对儒家经典——诸如《诗经》、《尚书》、《易经》、《三礼》、《乐经》、《春秋》等书主旨,已然堪称大通:吟诗作文,也慨然以天下为己任。
大中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迷信道教的宋真宗率领百官到毫州(今安徽毫县)去朝拜太清宫。
浩浩荡荡的车马路过南京(今河南商丘,下同),整 个城市轰动了,人们争先恐后地看皇帝,惟独有一个学生闭门不出,仍然埋头读书。
有个要好的同学特地跑来叫他:“快去看,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千万不要错过!”但这个学生只随口说了句:“将来再见也不晚”,便头也不抬地继续读他的书了。
果然,第二年他就得中进士,见到了皇帝。
这位学生就是 日后的北宋伟大的改革思想家范仲淹。
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秋和八年(1015年)春,他通过科举考试,中榜成为进士。
在崇政殿参加御试时,他第一次看见年近五旬的真宗皇帝。
后来还荣赴了御赐的宴席。
二月的汴京(今开封市),春花满目.进士们坐跨骏马,在鼓乐声中游街:“长白一寒儒,名登二纪余”。
他吟着这样的诗句,想到自己已经二十七岁。
比起旁边的滕宗谅等人,年纪显得大了许多。
不久,他被任命为广德军的司理参军(广德军位置在今安徽广德县一带,司理参军是掌管讼狱、审理案件的官员,从九品)。
接着,又调任为集庆军节度推官(集庆军辖境位置在今安徽亳州一带,节度推官是幕职官,从八品)。
他把母亲接来赡养,并正式恢复了范姓,改名仲淹,字希文。
从此开始了近四十年的政治生涯。
天禧五年...
关于后人写诸葛亮的诗有那些?
历代写诸葛亮的诗很多,唐、宋、金的都有。
如下 唐诗: 1、陈子昂《岘山怀古》 秣马临荒甸,登高览旧都。
犹悲堕泪碣,尚想卧龙图。
2、杜甫《阁夜》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依依漫寂寥。
3、杜甫《八哀诗·赠左仆射郑国公严公武》 诸葛蜀人爱,文翁儒化成。
公来雪山重,公去雪山轻。
4、杜甫《遣兴五首》 蛰龙三冬卧,老鹤万里心。
昔时贤俊人,未遇犹视今。
嵇康不得死,孔明有知音。
又如垄底松,用舍在所寻。
大哉霜雪干,岁久为枯林。
5、杜甫《承闻故房相公灵榇自阆州启殡归葬东都有作二首》 孔明多故事,安石竟崇班。
他日嘉陵涕,仍沾楚水还。
6、杜牧《奉和门下相公送西川相公兼领相印出镇全蜀诗十八韵》 治化轻诸葛,威声慑夜郎。
7、杜牧《川守大夫刘公早岁寓居敦行里肆有题壁十韵…辄献此诗》 百年明素志,三顾起新恩。
8、费冠卿《闲居即事》 子房仙去孔明死,更有何人解指踪。
9、韩偓《雷公》 闲人倚柱笑雷公,又向深山霹怪松。
必若有苏天下意,何如惊起武侯龙。
10、何赞《书事》 阔步文翁坊里月,闲寻杜老宅边松。
到头须卜林泉隐,自愧无能继卧龙。
11、胡曾《草檄答南蛮有咏》 为报南蛮须屏迹,不同蜀将武侯功。
12、李白《赠友人三首》 岁酒上逐风,霜鬓两边白。
蜀主思孔明,晋家望安石。
13、李德裕《奉送相公十八丈镇扬州(一作和王播游故居感旧)》 千骑风生大旆舒,春江重到武侯庐。
14、李洞《送韦太尉自坤维除广陵》 全蜀拜扬州,征东辍武侯。
15、李华《咏史十一首》 蜀主相诸葛,功高名亦尊。
驱驰千万众,怒目瞰中原。
16、李频《送友人游蜀》 鼓吹青林下,时闻祭武侯。
17、李峤《奉和幸韦嗣立山庄侍宴应制》 宁知天子贵,尚忆武侯庐。
18、李山甫《蜀中寓怀》 蛙似公孙虽不守,龙如诸葛亦须休。
19、李商隐《五言述德抒情诗一首四十韵献上杜七兄仆射相公 得主劳三顾,惊人肯再鸣。
20刘叉《入蜀》 孔明深有意,钟会亦何才。
21、刘兼《中夏昼卧》 壮图奇策无人问,不及南阳一卧龙。
22.刘禹锡《洛中送杨处厚入关便游蜀》 王城晓入窥丹凤,蜀路晴来见碧鸡。
早识卧龙应有分,不妨从此蹑丹梯。
23、刘禹锡《和杨侍郎初至郴州纪事书情题郡斋八韵》 一吟梁甫曲,知是卧龙才。
24、刘禹锡《江陵严司空见示与成都武相公唱和,因命同作》 南荆西蜀大行台,幕府旌门相对开。
名重三司平水土,威雄八阵役风雷。
彩云朝望青城起,锦浪秋经白帝来。
不是郢中清唱发,谁当丞相掞天才。
25、陆龟蒙《读襄阳耆旧传,因作诗五百言寄皮袭美》 孔明卧龙者,潜伏躬耕耨。
忽遭玄德云,遂起鳞角斗。
26、罗邺《上东川顾尚书》 轻财重义真公子,长策沈机继武侯。
27、罗隐《淮南送李司空朝觐》 宣父道高休叹凤,武侯才大本吟龙。
28骆宾王《幽絷书情通简知己》 汉阳穷鸟客,梁甫卧龙才。
29、骆宾王《畴昔篇》 诸葛才雄已号龙, 公孙跃马轻称帝。
30、齐己《寄岘山道人》 辩鼎上人方话道,卧龙丞相忽追兵。
31.钱起《晚出青门望终南别业》 更怜归鸟去,宛到卧龙居。
32、戎昱《上湖南崔中丞》 举世尽嫌良马瘦,唯君不弃卧龙贫。
33、唐彦谦《兴元沈氏庄》 江绕武侯筹笔地,雨昏张载勒铭山。
34、王建《送裴相公上太原》 还携堂印向并州,将相兼权是武侯。
35、韦庄《闻官军继至未睹凯旋》 已有孔明传将略,更闻王导得神机。
36、韦庄《喻东军》 独把一樽和泪酒,隔云遥奠武侯祠。
37、吴融《敷水有丐者云是马侍中诸孙,悯而有赠》 天地尘昏九鼎危,大貂曾出武侯师。
38、徐夤《蜀》 虽倚关张敌万夫,岂胜恩信作良图。
能均汉祚三分业,不负荆州六尺孤。
绿水有鱼贤已得,青桑如盖瑞先符。
君王幸是中山后,建国如何号蜀都。
39、许浑《南阳道中》 荒草连天风动地,不知谁学武侯耕。
40、薛逢《题白马驿》 满壁存亡俱是梦,百年荣辱尽堪愁。
胸中愤气文难遣,强指丰碑哭武侯。
41、薛能《游嘉州后溪(开元观闲游,因及后溪,偶成二韵)》 当时诸葛成何事,只合终身作卧龙。
42、杨衡《冬夜举公房送崔秀才归南阳》 南阳三顾地,幸偶价千金。
43、杨汝士《和宗人尚书嗣复祠祭武侯毕,题临淮公旧碑》 古柏森然地,修严蜀相祠。
一过荣异代,三顾盛当时。
功德流何远,馨香荐未衰。
敬名探国志,饰像慰甿思。
昔谒从征盖,今闻拥信旗。
固宜光宠下,有泪刻前碑。
44、杨嗣复《丁巳岁八月祭武侯祠堂,因题临淮公旧碑》 斋庄修祀事,旌旆出效闉。
剃草轩墀狭,涂墙赭垩新。
谋猷期作圣,风俗奉为神。
酹酒成坳泽,持兵列偶人。
非才膺宠任,异代揖芳尘。
况是平津客,碑前泪满巾。
45、元稹《哭吕衡州六首》 伤心死诸葛,忧道不忧馀。
46、元稹《黄明府诗》 花疑褒女笑,栈想武侯征。
47、张九龄《登襄阳岘山》 蜀相吟安在,羊公碣已磨。
宋诗: 1、陈傅良《读范文正公神道碑有感佚事》 武侯不可致,玄德造其庐。
2、陈师道《丞相温公挽词》 心知死诸葛,终不羡曹蜍。
3、陈与义《邓州西轩书事十首》 诸葛经行有夕风,千秋天地几英雄。
吊古不须多感慨,人生...
带有 阖 的诗词
带有 阖 的诗词宋-刘跂结以不根茅,阖之无钥锁。
坐进庵戏作 其二元-郑元祐阖庐创城郭,俄徙傍湖山。
石湖十二咏 其二 新郭明-湛若水阖辟如变化,用舍如随时。
张伯怀舍人素扇面阖门三十口,共爨到儿孙。
翼励侄节夫茂夫秀夫洁夫兄弟同居共爨诗以引之唐李岘阖闾葬日劳人力,嬴政穿来役鬼功。
剑池陈陶阖闾宫娃能采莲,明珠作佩龙为船。
赋得古莲塘宋王绅霸业已随流水去,阖闾坟草又西风①。
虎丘张载阖辟天机未始休,袗衣胝足两何求。
送苏修撰赴阙四首 其三杨备阖闾城见①古荒丘,云里钟声满寺楼。
虎丘烟水云山屏画里,阖闾坟域旧都名。
题延射亭陈尧佐今日偶来无限感,阖闾坟左②剑池头①。
虎丘 其二周南阖闾城下青青草,又染裙腰上舞台。
游石湖赵佶宫人昼直多娱乐,阖座喧哗击马声。
宫词 其二十萧立之阖殿春回人未觉,外间何处不风寒。
开元天宝杂咏 辟寒犀曾极阖棺谩说荣枯定,青骨犹当履至尊。
蒋帝庙葛立方格外官曹自在身,阖门扫轨养天真。
省习堂偶题释智愚阖闾觌面无回迹,休向空山断处寻①。
吴王阖庐墓宋末元初郑思肖太平时节独先去,阖国人知此意无。
二疏东门祖帐图元甘立阖闾城外乱莺啼,笠泽春深水满陂。
春日有怀柯博士二首 其一李溥光何年云母化苍颜,阖境居民尽仰瞻。
屏风山郑元祐阖闾城里寄闲身,四壁秋蛩语近人。
月夜怀十五友,并引 其九 陈敬初兄弟元末明初徐贲任昉台前记别离,阖闾城外哭君时。
题亡友叶梓素所作山水(楚材)王世贞阖闾城外闪旌旗,荡寇楼船十万师。
即事三绝 其一朱应辰阖闾城里又元宵,白屋残灯照寂寥。
元夕杨士奇正直冰霜岁华暮,阖闾城下看梅花。
题彭甥士淳梅花 其一杨爵户成人自此间出,阖辟真机须了之。
和人韵四首 其三沈守正宝瑟金樽忆昔游,阖闾城下月当楼。
中秋大雨感旧 其一沈明臣阖庐城外木兰舟,朝泛横塘暮虎丘。
苏州曲记得小舟双挂席,阖庐城外酒楼前。
归鸦范汭远树微波黯不分,阖闾城畔寄孤云。
春日讯吴允兆金銮阖闾城外花如烟,洞庭山下水连天。
吴门徐熥一望苹花十顷秋,阖闾城下久停舟。
吴门戏寄陈伯孺钱复亨阖闾杨柳几春风,山远台高望眼空。
苏台怀古陶益薄暮谁将社肉分,阖闾清坐醉醺醺。
社日醉吟阖闾清坐酒全醒,习静楚香养性灵。
山家春兴八首 其五顾清阖闾葬后三千岁,霸气销沈虎亦亡。
枫桥望虎丘黄佐阖闾城下浩烟波,日日沙头载酒过。
潞河阻冻戏赠文衡山五绝 其四黄淳耀阖闾城边月照人,真娘墓上草鳞鳞。
竹枝歌三首 其三董其昌谁信蓬莱会清浅,阖闾城外即沧桑。
赠黄爱春谢肃阖闾城外柳飞花,骑马之官驿路斜。
杨柳枝送沈自成之武康县丞五首 其四虞堪甫里祠前春雨晴,阖庐浦口海潮生。
春日漫兴 其一熊卓阖闾城边回短棹,行行烟柳入江皋。
经姑苏有感清-张洵佳从此生机惊断绝,阖门老幼尽吞声①。
历劫吟 其十杨万藻范蠡宅边天共水,阖闾城外雨连潮。
专诸塔二首 其一沈昌宇阖门新敕待传宣,粉本先呈进御前。
宫词和顾缉庭同年 其二清末民国初-陈宝琛阖门节烈可胜哀,棘院芸厅首重回。
题崇文节公手钞律赋 其一近现代-陆玄默山门朱漆佛金装,阖殿氤氲盛爇香。
游惠山不二法门三官殿 其一当代-崔荣江阖帘长睫隔纤尘,养澈秋池润一春。
七绝十一首 其四唐李中阖闾兴霸日,繁盛复风流。
姑苏怀古 其一宋余谦一阖郡无男子,夫人可奈何。
挽陈郡倅用虎妻朱安人 其一王直方阖奁争弈罢,击钵记诗成。
淮安园刘克庄阖郡留无计,匆匆夺父师。
送陈鲁叟使君赴广西漕 其一孙觌阖闾曾城外,寒山古道西。
示枫桥温老陈造阖庐归骨地,僧宇庇高丘。
再游虎丘二首 其一岳珂阖开知有地,奇耦自潜天。
豫庵三瑞诗 蝉竹郭印容身函丈地,阖眼湿薪烟。
留宿田家梅尧臣阖闾城下寺,几里认钟音。
射策志何远,阖棺人共疑。
送鲁玉太博挽词三首 其一黄昭阖闾成底事,遗恨满乾坤①。
剑池释文珦阖闾城里去,瘦沈是同舟。
送立上人偕沈东皋谒吴退庵释斯植阖门烟霭外,地阔水城高。
送人游吴戴复古居官一日俸,阖室几人餐。
朱仲寔少府到官无几日即入佥幕官满送行二首 其二元末明初谢应芳阖闾城下柳,谁①种绿阴成。
漫兴(一作《吴下咏怀》)十首 其六明卢龙云阖境闻舆颂,中朝待玺书。
寄金华周使君刘炳阖闾门前树,鸟啼华月圆。
哀高季迪何吾驺言游为宰日,阖邑尽弦歌。
武城唐顺之阖室供锁茧,分沟竞辘轳。
答陈澄江佥事村居韵八首 其六袁宏道溪声寒到枕,阖户了遗经。
宿落石台山房 其一黄淳耀阖闾城外月,帝子阁边舟。
月夜与诸子泛舟明末清初屈大均阖庐无此剑,紫玉不成香。
题鸳鸯圹清旻宁跃身入村院,阖户落心肝。
钱澄之阖室容张俭,谁人释孔融! 续哀 其五
贵州出了哪些名人?歌星?
王若飞、宁静、伊扬、刘婕、颜振豪、刘孜、何洁 ,聂远,舜天齐 这是名人的 杨粲 杨粲,字文卿,小字伯强,系唐僖宗乾符三年(公元876年)入据播州的杨氏鼻祖杨端之十三代孙。
粲为杨轼之子,幼年过继给伯父杨轸为嗣。
秉性好学,笃信儒家经典,少年即怀大志。
宋宁宗嘉泰初年(公元1201年)袭播州安抚使,执掌播事30余年,是播州史上一位很有作为的中兴人物。
宋开禧二年(公元1206年),金兵南侵攻占潼关,入据陕西后,四川宣抚使吴曦谋反,叛国投金。
次年正月,自立“蜀王”,当了金人的儿皇帝。
杨粲以强烈的爱国热忱谴责吴曦投降分裂的行径,决定率师讨伐,播军正欲启行,吴曦已被处死于兴元伪宫。
杨粲为支持抗金战争,向朝廷贡战马300匹,黄白金银上万两,“以助国用”,同时建言朝廷乘胜“大举北伐,以雪先耻”。
嘉定十二年(公元1219年),为继续支持抗金之战,粲“输马三百于蜀帅,蜀帅以闻,上益嘉之”。
“南平夷”穆永忠趁国事动荡之秋,大量侵占“公家田”,粲提兵讨伐,“斩永忠,归其田”。
播州杨氏家族从北宋起就发生争权夺地的内乱,粲之族弟杨焕居于“下杨”之地,撕毁“摒弃干戈”的协议,“违盟抄掠界上”,百姓蒙难。
粲“遣兵诛之”,将杨焕掠夺的土地和租赋尽数归还珍州,并用武力统一了下杨之地,结束了播州长期分裂的混乱局面。
后来“南平闽酋伟桂弑父自立”,粲出兵镇压,“败其众于滇池(今四川会理),斩首数千级,辟地七百里,获牛羊铠仗各以千计”。
在多次对外战争中,杨粲以“卫道”为旗号,凭借武力行兼并扩张之实,掠夺大量财富和农奴,扩大播州版图,因而后世史家评说,播州传至粲,“封疆始大”。
杨粲治播州以“文武兼资”著称,史籍说他“性孝友、安俭,素治政宽简,民便之”。
由于实行比较开明宽松的对内政策,不事苛求勒派,播州社会稳定,生产发展,财富日增。
他继承其祖杨选、其父杨轼“结庐养士”、“留意艺文”的传统,崇尚儒术,建学造士,大修先庙,“肇修郡之儒学、琳宫、梵刹、桥道”,众多学者、僧人、道士在播州传播学术和宗教,各得其所。
《杨文神道碑》称赞杨粲:“士类羽流,皆称其喜儒而好礼,乐善而种德。
”他倡导推行的文治,使播州这南荒之地加速了文明进程。
“子孙绳绳善继,尊尚伊洛之学;言行相顾,一如邹鲁之俗”,播州“土俗大变”,出现了“俨然与中土文物同”的大好局面。
杨粲是开创“播州盛世”的英伟人物,他在发展文化的同时,大力振武治军,实施耕战政策,组织训练了一支“寓兵于农”的地方武装。
对播民实行亦农亦兵,“且耕且战,得富国强兵之策”。
这支训练有素,组织严密的劲旅,在数次内外征战中十分骁勇,所攻必克,军威镇慑邻境,大大加强和巩固了他的统治地位。
他的后世子孙继承发扬了这套行之有效的治军之术,在杨价、杨文治播时,为抗击蒙元,保家卫国,播州雄威军驰骋西南战场,在多次远征作战中独当一面,屡建奇功,被朝廷誉为“国之藩屏”。
晚年,杨粲以儒家道德思想为准绳,总结毕生统治经验,作《家训十条》,并刻石以示子孙。
文日:“尽臣节,隆孝道,守箕裘,保疆土,从俭约,辨贤,务平恕,公好恶,去奢华,谨刑罚”。
这10条家训,被后人评为“有功名教、福贻子孙”的垂世范言。
杨粲卒于宋绍定年间,官终武翼大夫。
因子孙在抗金战争中报效疆场,宋王朝屡次为杨粲加封赐谥,赠予右武大夫、吉州刺史、左卫大将军、忠州防御使等头衔,并“赐庙忠烈,封威毅侯”。
何腾蛟 何腾蛟(1592一1649),贵州黎平府人,字云从,亦字祥升,出身"书香"门第。
祖父何志清,明嘉靖贡生,曾任四川夔州府开县主簿。
父何东凤,明万历贡生,曾任云南楚雄府新州学正。
传说腾蛟诞生之时,乡里人"忽见金色双鲤飞入何宅,顷刻消失,人皆以腾蛟为井里神鱼所化生"。
传说神异,可见乡里人对腾蛟的敬重。
腾蛟稍长,便随父就读。
父训课极严,有一天问书不解,父怒,举石砚击腾蛟的头,并责骂说:“子不受教,击死无悔。
”于是腾蛟奋志不懈,考取了秀才,“岁试拔前茅”。
但参加省里的乡试落第,在科试中,因文章刺伤时政,被置四等,父闻大怒,母亲廖夫人暗中使人报知,叫他不要回家。
腾蛟于是躲在卖书的李静溪先生家含泪攻读。
后前往内江投奔堂兄起蛟,想找兄长谋职。
起蛟知道他的来意,想刺激他以求进取,便责令守门人不准他进门,送他一本《百中经》和铜钱一贯。
腾蛟感到惭愧,便回到家乡,屏迹于郡郭外南泉山天香阁,刻苦攻读,昼夜不懈,磨练自己的志气。
明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贵州乡试,由于父亲去世,家境中落贫穷,腾蛟“苦乏资斧”,犹豫很久,幸得书店李静溪先生解囊相助,才启程跋涉赴省会试,考取举人。
初任山西榆次县教谕,后历任山西介休、汾阳,河南南阳,陕西大兴等县县令。
腾蛟治理南阳,“土寇”作乱,他采用"剿抚"的安民政策,曾亲自单骑往抚降敌,使四境得安,由是知名。
崇帧十一年(公元1638年),朝廷提拔他任兵部职方主事,晋升员外郎。
十二月调山西口北兵备道。
崇帧十五年春,奉命出任湖北郧阳兵备道。
后“...
古浪三中满分作文杨睿全
2008年杭州中考满分作文:生命的日历2008-08-26 20:08一张一张撕下来,一张一张寄托了你的希望。
——题记 我不知道已经有多久没有去看她了。
只是童年还有那模糊的痕迹,她的脸上有着看起来亮闪闪的银丝,有着岁月沉淀下来的痕迹。
“叮铃铃”,早晨的一声电话铃将我从睡梦中吵醒,挂上电话的刹那,我愣住了。
感觉世界就在瞬间将我淹没——奶奶出车祸了。
当我火速赶去医院时,她已经躺在了重症监护中心。
泪水一刹那涌出。
我带着爷爷的叮嘱,回老家拿换洗的衣服。
还是那幢老屋,载满了我童年的味道和记忆。
踌躇着走上了阁楼。
走进卧室,记忆里的味道一涌而出,是她的味道。
一瞥眼,我看见书桌上有好几本大大 的日历,被凌乱的撕成一张一张。
走过去一瞧,日历的正面普普通通,有着普普通通的日期,而反面的字把我愣住了:“2003年2月,囡囡今天和父母回家。
” “2003年5月,囡囡今天打电话来让我多穿点衣服。
”“2004年7月,囡囡今天升学考。
”“2005年2月,我今天看囡囡的照片了。
”“2005年3 月,囡囡已经三个月没回来了。
”“2006年2月,囡囡已经很久没打电话给我了。
”我发了疯似地翻动着所有撕下来的日历。
上面是详细的日子和我与她之间发 生的事,时间到时、分。
我有些不敢相信,却又心痛地想起,在昏黄的灯光前,她是怎样带着老花镜在桌前写下这一点一滴的。
自己多久没回来了,自己多久没打电 话了,是学业的繁忙,还是成长的疏远与冷漠?而她,又怎样把希望寄托在这一张张日历上,期待着我重新做回小时候那个撒着娇的囡囡? 我收拾好这一张张的日历,这一张张载满了她希望的日历回到了医院。
望着病床前那个头包白纱仍在昏睡的她,眼泪又一次决堤而出。
我紧紧握住她的手,默默恳求老天不要将她从我身边带走。
床上的那张脸仍是小时候疼着我、爱着我的脸,亮闪闪的银丝,眉眼间的沉静。
我悄悄将那张饱含我心愿的最后一张日历纸,塞进了她的手里,喃喃道:“奶奶,你快醒醒,囡囡来看你了,囡囡不会再让你数日历了,快醒醒…
关于宋代礼学的文章!!!
是理学啊宋代理学宋代哲学的主流,是儒家哲学的特殊形式,又可称为道学。
因理学家主要讨论的内容为义理、性命之学,故称为理学。
是融合佛、儒、道三教三位一体的思想体系。
北宋时期的石介、胡瑗、孙复被称为理学三先生,但实际的开创者为北宋五子,即邵雍、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
周敦颐为宋代理学的开山祖,他将道家无为思想和儒家中庸思想加以融合,阐述了理学的基本概念与思想体系。
邵雍是先天象数之学的创始人,并使之成为理学思想体系的重要内容。
张载则发展了气一元论思想,为古代中国辩证法两一学说的集成者。
二程兄弟是理学的重要代表,他们为北宋的理学思想奠定了基础。
宋代理学思想以理为万事万物的本源,又称为天理,承认事物的变化。
但认为这是理的神秘力量所至,还阐述了天人关系等问题,坚持天人相与的命题。
在认识论上比较重视精致的先验论认识论,以格物致知为基本命题概念,讲求穷理。
南宋学者朱熹与陆九渊是理学的发展者。
朱熹也是理学思想的集大成者,在理学体系的完善与阐发上有特殊贡献。
他承续了二程的思想,认为理是存在的基础,物质性的气是第二性的,“‘理在先,气在后’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朱子语类》),理的最高境界为太极。
但他又认为理无气则不存,气无理亦不能存,二者紧密相关。
陆九渊为主观唯心主义理学派别的重要代表,他的思想多与朱熹对立,二人曾发生激烈的辩论。
他反对朱熹的读书明理,观察万物以穷理的思想,认为这些均属支离事业,提出“心即理也”的命题。
以“宇宙即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为核心,把格物致知的命题变为易简功夫,主张发明人之本心,反对著述立说与博取群书。
宋代理学的这两派对后来影响较大,王阳明为明代理学代表,他基本上承续了陆九渊一派思想,对后代影响巨大。
游杨溪村忠孝祠堂作文
例文这屹立在东方五千年的泱泱华夏,在上古时代就有了忠孝之说。
在那个禅让制的时代,唐尧选择了虞舜做他的接班人,虞舜不仅日夜照顾他双目失明的老父亲,对待三番五次想要害他的弟弟和继母也极其和善。
当娥皇和女英嫁入他家,他亦要求妻子孝敬公婆,并不因为身份高贵而迁就她们。
当唐尧命其掌管行政事务,他十分注意选拔人才。
后来成了受人尊敬和爱戴的君主。
可见,在那时的中国,人们就将“孝”作为“忠”的前提,正所谓是:“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在我看来,当一个人将对父母的孝顺之情同时给予一个国家,一位君主时,孝,便是忠;而当一个人为百姓祈福,为苍生立命,为万世开太平,他便又最大限度的做到了忠。
当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难道其父母还要受穷苦不成?故这便又是孝。
就是这样,“忠孝”一词就被流传下来。
有人言:“自古忠孝不能两全。
”其实,当忠孝一词流传开来的时候,我们就已说不清什么是纯粹的“忠”,纯粹的“孝”。
早在两千多年以前,孔子便为我们勾勒出了一个“大同”的社会,人们“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如此说来“孝”不仅仅是对自己的父母,而是要对全天下的父母。
这时,“孝”便成了一种责任,全天下都尊敬老人的责任。
唯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能进步。
所以,“孝敬老人”便成了人们生活中极其重要的一条道德准则。
古往今来,中国的统治者都注重以孝治国。
故忠孝之人往往被委以重用,有了施展才华的机会,原本就受人尊敬的忠孝之人,若能再为国为民做一番大事,那便赢得了生前身后名,成为万世歌颂之英雄。
如今,“孝”是我们这个时代人人所称颂的爱。
2007年,全国共选出了11位“孝老爱亲模范人物”,当读完他们那些催人泪下的故事,我感谢所有做到至忠至孝的人,是他们用忠孝,诠释着生活的真谛,是他们用忠孝告诉我世上有着这种超越平凡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