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名燮,字克柔。板桥是他的别号。他生于一六九三年,卒于一七六五年,祖籍江苏扬州兴化县人。他出生在书香门第之家。他工诗词、擅文章、精于书法、绘画,尤其擅长画竹,他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是清代时期乾隆年间著名书画家和诗人。他的“三绝”诗、书、画中,怪异之作俯拾即是,甚至连他的创作论亦颇奇谈怪论。他时时好发寄语,称自己的作品是“掀天揭地之文,震雷惊电之字,呵神骂鬼之谈,无古无今之画,原不在寻常眼孔中也。”故此,他又被人们称之为“扬州八怪”之一。
“扬州八怪”(汪士慎、黄慎、金农、高翔、李鳝、郑板桥、李方膺、罗聘),在当时这八位艺术家在政治态度、生活作风、书画创作等方面都不同于社会流俗,他们的为人有明显个性,他们的作品,有独创风格,他们的书画就形成了“扬州画派”、“扬州八怪”,而郑板桥更是 “八怪”之中的佼佼者。
郑板桥的一生,经历了三个帝王。在科举道路上,历经了三个阶段: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他四十三岁那年,也就是乾隆元年,公元一七三六年,考中进士,乾隆十六年,公元一七五一年,他五十岁时出任范县知县,后调任潍县任知县。后因赈灾事触忤上司而辞官,寓居扬州,后以卖画为生。
“难得糊涂”是郑板桥的立身名言。板桥的“难得糊涂”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典故呢。相传,清乾隆十六(1751年),郑板桥在山东潍县(今潍坊市)做县令已历年,当时潍县归莱州管辖。他早就听说莱州郊外的文峰山上有一通《郑文公碑》,此碑在我国书法由隶转楷的发展史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公务繁忙,他一直无暇去看。是年9月19日,郑板桥到莱州办完公事,天色尚早,经人指点,他爬上山,找到了这块通碑。他如获至宝,就聚精会神地欣赏研究起来,直到夜幕降临,碑上的字迹再也看不清才只好作罢。当他回过神来,举目四望漆黑一片,才感到为难了,下山的路不熟悉,无法下山。可在这荒山野岭怎么过夜呢?寻思好久,忽然发现山上有一处灯光。于是,他便摸黑朝灯光方向走去。到了跟前,见是一所宅院,他叫开门,房主人是一位老者。他通报了自己的姓名和来意,看来,房主人对他早有所闻,热情欢迎。吃过晚饭,二人便叙谈起来。从国事到民事,谈得很投机。最后,房主人提出,他有一方石砚,尚无砚名,请郑板桥留下墨宝。他欣然应允。房主人拿出一方长方形巨砚,并备好笔墨纸张。当郑板桥思考砚铭内容时,才对房主人说:“你看,我只顾和您说话了,到现在还不知道您的尊姓大名呢。”房主人说“我哪里还谈得上什么尊姓大名,只不过是糊涂老人罢了。”郑板于是写下了“难得糊涂”四个大字。主人看过,心灵有所触动,于是说出了自己的身世。原来,他在乾隆朝中为官数年,后来因不满争权夺利、尔虞我诈等腐败行为,自己又无回天之力,于是便辞官归隐山林,颐养天年。郑板桥听完,感到意犹未尽,见四字下尚有空白,于是又写下了:“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著,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
“难得糊涂”四个字它是一种愤激之词,这就是说,一个清醒的决看不惯当时世俗的黑暗,只有使自己变得糊涂,才能免生闲气。但正直的人又总是糊涂不起来,故而糊涂就更难得了。
郑板桥想糊涂又糊涂不了,原因在于他又是极聪明之人,什么事情都看得清清楚楚,他无法糊涂。
本来,不糊涂却要装糊涂,这就很难。尤其是什么时候该糊涂,什么时候该清醒,这个方寸就不易把握。所以板桥慨叹“难得糊涂”!这“难得糊涂”四个字包含着多少感慨,多少叹息,多少沉重,多少忧伤,又有多少不满,多少牢骚在其中。
故尔,“难得糊涂”的智慧,实际上包含着一种韬光养晦的世故,或者叫作应世技术。当人处在某种险恶的形势下,而又对这种形势无可奈何时,“糊涂”的智慧,可以起到一种应付时局,摆脱困厄的作用。也能寄寓于许多哀痛与沉重。
郑板桥的“难得糊涂”正给人们提供了一种哲理睿智的启迪。其实,“难得糊涂”是哲人面对芸芸众生的执迷而发的机言智语。它犹如禅宗的偈语,是需要用心体悟的。板桥想让人们从中悟出,在人生的道路上,不要太深于世故,太精于钻营,不要一味去争,不能功名利禄总是放不下。“糊涂”一点,能让人得到一种安宁,一种轻松,一种坦荡,一种悠然,一种自在。
郑板桥的“难得糊涂”此言一出,就成了珍品,故此当时许多文人雅士,达官贵人,鸿儒巨商,都恭恭敬敬的把“难得糊涂”书为条幅,悬挂于厅堂之上,奉为格言警句,顶礼膜拜。
清官为民不染尘,是郑板桥做官的准则,他在五十岁时,出任山东范县知县,后调任潍县知县(今山东潍坊市)知县七年。他在任职期间,为政清廉,关心民间疾苦,断案公正,为当地老百姓做过一些好事。比如,遇到荒灾之年,他日夜勘察民情,为保全百姓性命,他来不及向上级申报,就果断地打开粮仓赈济灾民。再如,他还曾“捐廉代输”,用自己的俸禄替贫苦百姓交纳赋税。为此他作过很多诗词,如:《逃荒行》、《还家行》、《孤儿行》等,都是忧国忧民之佳作。
郑板桥居官谨慎,唯恐不了解民情而办错事,他做官一心有功于国,有德于民,关怀人民,同情百姓,这些思想在他的题画诗《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中有所表露。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他居住在县衙里,夜间无眠,听到风吹修竹发出了萧萧的声音,由此产生联想,想到民间的疾苦;并且感慨深沉地表示,自己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七品芝麻县官,无力解民这倒悬,可是百姓的种种苦难却是沉重地萦系在自己的心头的。
郑板桥在任潍县知县时,为帮助灾民度过荒年,他大兴工役,修城凿池,以工代赈,招来饥民就食赴工;以尽封当地豪坤粮仓,并令邑中大户开厂煮粥轮流供应,就这样救活灾民无数。这些政绩在郑板桥的行书代表作《修城记》中详细记述。
《修城记》的碑文可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天地有春必有秋,国家有治必有乱。”板桥用辩证的观点分析了自然界和社会发展规律。第二部分:“潍县地界海滨,号称殷富,一旦有事,凡张牙利吻之徒欲狼吞而虎噬者,潍其首也。”对潍县的公正评价和讲了修城的重要意义。第三部分:“本县先为之倡。首修城工六拾尺,计钱三百六十千。”板桥以身示范,带头捐资修城。第四部分:“其余各任各段,各修各工,本县一钱一物概不经手。”板桥用了“承包责任制”的办法,分段包干修城,而自己则两袖清风,一尘不染。《修城记》通篇仅用了200多字,就全面阐述了修城的宗旨和修城的重要意义。时至今日,这篇《修城记》一直受到人们的高度评价。
辞官隐居画清竹,是郑板桥的最终归宿。郑板桥在知县任上,因替百姓诉讼,办赈济,如实上报灾情,减免农民一切赋税,开国库放粮救灾。但由于其他地方官员为了邀功而隐瞒灾情,郑板桥是正直的官员,不肯为虎作伥,终因他为赈灾之事遭到了“大吏”的指责和大户的反对。他也深感自己“无回天之力”了,只好“放一著,退一步”了。于是,便在乾隆十八年(1753)愤然辞去县令,回到老家扬州,当年他已六十一岁了。当他去官之日,潍县百姓倾城而出,含泪相送,使他倍受感动,板桥对潍县父老惜别依依,曾画竹题诗留别道:“乌纱掷去不为官,囊藁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
作为地方官,板桥离开范县时一尘不染,告别潍县时又两袖清风,这坚贞高洁的情操确实是难能可贵的。所以,在他走后的许多年里,潍县的百姓家里都供设他的画像,以表达敬慕之情。
郑板桥回到家乡江苏省兴化县(今兴化市)后,小住一段时间,便到扬州寓居,以卖画为生。
郑板桥精于绘画,尤其擅长画竹。画出了得意的画幅,他又喜欢题上一首诗,或是写上几句话,把自己的感受,体会说出来,也往往记述有关的事情,或者引发一些议论来。他的题画诗极富特色。与画相配,珠联璧合,相得益彰。语言清新、质朴,用句生动、传神;诗中常见哲理警句,如珠似玉,莹莹生辉。或写兰、竹,或写菊、石,有情有景,情景交融,渗透着画家浓厚的情感意识,读之令人回味悠长。
郑板桥为什么愿意画竹?这是因为竹子有很多可爱之处。它具有青翠挺秀的形貌,可供观赏;它的笋芽可供食用,枝干可制器物,叶子可作药材,有着多种实用价值。此外它还具有好多可以用来比喻人品的特质:枝干中空,这叫做“虚心”;节段挺直,这叫做“劲节”;经霜不凋、迎风傲雪,有耐寒的操守;没有秽气,不招虫蚁,有洁净的品行;如此等等。于是,竹子便成为人们理想的品德的象征和寄托,被称作“君子”,被视为“良友”,故而文人画竹,蔚为风气。
郑板桥画竹,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既不同于宋人文同的茂密,又不同于元人吴稹的丰腴,而是简净疏朗,挺拔刚劲。他多用简笔能在一枝一叶、三竿两竿之中传神写意,显示性灵,气韵,也显示他自己的思想和性格。笔墨越简,越要求准确、精炼,越要求高度的概括集中和适当的夸张突出,必须匠心独运,惨淡经营,才能收到“一以当十”的艺术效果。郑板桥努力去追求这种境界,他有一首《题竹》诗,曰:“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洒夜间思。冗繁删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他一面创作,一面思考,删除只表现形貌的繁枝冗梢,保护能传达神韵的劲节秀叶,笔下不断地出现新意,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待到往往因为新颖而感到生疏的时候,那才是真正的成熟,道出了画家自己“四十年画竹枝”的艺术经验,概括了艺术发展的规律。
扬州名人郑板桥作文400
今天,我在阅读书时读了一篇文章,题目叫《郑板桥爱子》。
这篇文章对我有很大的启示,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吧!文章写的是郑板桥在五十二岁时才得到一个儿子,在他儿子六岁时,交由他弟弟抚养。
他弟弟十分宠爱小宝,但小宝的表现却让郑板桥一点也不满意,于是他就给弟弟写了一封信,告诉他弟弟教更重于养,让他弟弟严加管教小宝。
在郑板桥病危时,提出要吃儿子做的馒头,儿子把馒头送来时,父亲已经去世了。
儿子法学父亲给他留了一张纸条,上面写了一段话:“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宗,不算是好汉。
”他给儿子上了自立的一课。
以前,我做的一点都不好,什么事总是依靠家人。
读了这篇文章以后, 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干,不能依靠别人,我想从今以后做个自立的孩子,不能什么事都依靠别人。
父母应该严加管教自己的孩子,不要宠爱自己的孩子,这样才算爱孩子。
郑板桥博物馆游记作文400字?
郑板桥,原名郑燮,清朝人,曾任县令一职,一生清正廉洁,人称“诗书画三绝”,是我们兴化的骄傲。
而郑先生的故居,就坐落在我们兴化。
这个周日,我带着好奇,来到了郑板桥故居。
推开破旧的红木漆门,迈过高高的门槛,随即映入眼帘的,是那古朴的庭院。
无花无草,只有青苔点缀。
往前走,在风中摇曳的飒飒翠竹便出现了,它们仿佛在向我讲述郑先生的故事。
踏入正厅,只见正前方悬挂着一幅画,左右则是招待客人用的小桌和木椅。
正厅两旁有两间小室。
啊,原来这是主卧和次卧呀!迈进去,只见小小的床上置着薄薄的被单,看向那似乎一捅就破的纸窗,心想:“这窗子能挡住冬日凛冽的寒风吗?在严冬,郑先生在这床上盖这样的被子会冷吗?”唉……再想起电视中县太爷富丽堂皇的家,我不由叹了口气。
走出正厅,穿过庭院,来到了书房。
书桌笔架上悬着几支毛笔,墙上的书画使我仿佛闻到一股浓浓的书卷气。
纸窗开着,窗外正是刚进门时看到的翠竹,这让我忆起了郑先生的《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这不是郑先生一生的写照吗?绕过正厅与书房,我便见到一条长长的回廊。
走上去,廊外假山嶙峋,一亩方塘清澈见底,几条鱼儿在嬉戏。
廊内壁上,刻着郑先生的书画及世人对他的评价。
郑先生的字和画可是相通的!瞧,这一点,多像一片花瓣;这一竖,多像竹竿呀!我正陶醉着,却发现竟不知不觉走到了回廊的尽头。
该走了。
在回家的路上,我不禁感叹:“没想到扬州八怪之一的郑先生家中竟如此朴素,这不正说明郑先生的廉洁吗?”实在太令人佩服了。
下次,我一定要再游郑板桥故居
郑板桥爱子这篇作文的感受
今天,我在阅读书时读了一篇文章,题目叫《郑板桥爱子》。
这篇文章对我有很大的启示,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吧! 文章写的是郑板桥在五十二岁时才得到一个儿子,在他儿子六岁时,交由他弟弟抚养。
他弟弟十分宠爱小宝,但小宝的表现却让郑板桥一点也不满意,于是他就给弟弟写了一封信,告诉他弟弟教更重于养,让他弟弟严加管教小宝。
在郑板桥病危时,提出要吃儿子做的馒头,儿子把馒头送来时,父亲已经去世了。
儿子法学父亲给他留了一张纸条,上面写了一段话:“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宗,不算是好汉。
”他给儿子上了自立的一课。
以前,我做的一点都不好,什么事总是依靠家人。
读了这篇文章以后, 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干,不能依靠别人,我想从今以后做个自立的孩子,不能什么事都依靠别人。
父母应该严加管教自己的孩子,不要宠爱自己的孩子,这样才算爱孩子。
...
欣赏郑板桥书法,写一篇800字作文,文体不限
写关于家乡名人的作文“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是的,俗话说得好,每一粒粮食的背后都有一个辛苦勤劳的农民。
今天,我就来介绍一下我们村的一位农民——王大伯。
王大伯今年四十岁,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大了许多。
他的皮肤很黑,短头发,经常戴一顶草帽,穿一件很旧的褂子,显得又瘦又矮。
但他种起田来一点儿也不含糊。
他每天起早贪黑,到田里治农药、除草……干的是辛辛苦苦,也可算是兢兢业业。
经过几年的努力,他已经种了几十亩田。
从一开始一贫如洗到现在不愁吃喝。
王大伯不仅勤劳,而且充满了智慧。
王大伯一开始不懂得种田的经验,所以吃了亏,但他一点儿也不气馁,到处请教别人,自己也买了关于水稻或其它一些和种田有关的书。
自己不识字,就让家里人读给他听,然后用心钻研,终于掌握了一些技术和经验。
他经常说:“种田看起来简单,学问确实有不少呢!”有一次,大家买种子,家家户户基本上都买了同样的种子。
只有王大伯和他们不同。
有些人问他为什么买这种种子。
他说:“凭我的经验,今年的天气适合这种种子。
”果然,最后他收获的要比别人多很多。
慢慢地他开始富裕了,最后用起了机械化。
从此,他就成了我们村的名人。
种田虽然让王大伯辛苦了好一阵子。
但最终还是得到了回报。
真是苦也粮食,甜也粮食2庄子故里在唐宋以前,没有争议,也就是今天的安徽省蒙城县。
今日蒙城县,是古代蒙县而来。
蒙很早就为县级行政单位了,在后汉(公元25~220年)时代,“蒙”称“蒙城”,《后汉书?郡国志》记载得很明白:豫州,梁国有九城:其中有“蒙”城。
因此,“蒙”自后汉起,就称为“蒙城”。
后汉的郡和郡国的县级行政单位都称城,特别是过去单字的县,如“蒙”、“项”、“虞”等等,此后也成了“蒙城”、“项城”、“虞城”了,以后再恢复县制称呼,“蒙”就成了“蒙城县”, “城”字被保留了下来。
晋代学者张湛曾经作《列子注》这本书,张湛明确写道:“庄子,宋之蒙城人,为梁漆园吏。
”可见,晋代仍沿称蒙为“蒙城”。
蒙城这个地名,当起自后汉。
汉晋以后,唐以前,蒙城地名有过变动,蒙城曾被叫做“山桑”,山桑侯国,但称做山桑前后,“蒙城”也是不断反复出现在史志上的。
但自唐代天宝元年(公元742年),蒙城重新被确认至今为“蒙城县”,1000多年中没有变化。
所以,有的学者不辨史志,武断蒙城自唐代开始才有的,不符史实。
“蒙”是春秋战国就有的县级行政单位,在后汉,称为蒙城,从唐朝至今,蒙城这一名称始终不变。
蒙城算得上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了。
“蒙”是庄子故里,首先提出的也是司马迁。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附有庄子传,开头一句就是“庄子者,蒙人也,名周。
”后汉时“蒙”为“蒙城”,庄子自是蒙城人了。
对此,宋代二位大文豪王安石(公元1021~1086年)、苏东坡(公元1036~1101年)均予以确认。
《苏东坡全集》中有一篇《庄子祀堂记》,是为蒙城人建庄子祀堂而写的。
文章一开头,即为“庄子,蒙人也。
”这块碑近年在蒙城出土,虽为残碑半块,存原文186字,经有关专家认定,碑文文字当是苏东坡亲笔所写。
《王文公文集》中有一首诗:《蒙城清燕堂》
高中作文800字(记叙文)
人不能干事没有目的性,但不是干任何事都要有明确的目的。
因为目的与目标有一定区别。
人生的信仰是长远的,追求是无止境的,在这追求过程中远照的前景,是谓目标。
当我们为着人生的目标去工作,甚至去斗争,是经得起失败的考验的,今日不成,明日成;今生不成,永留一种精神。
而目的是指干每一件事所要求达到的作用,带有很强的功利性。
这种功利的目的往往操纵人的行为,扭曲人的心灵,造成心理失衡。
人都是有贪欲的,但过于计较得失,甚至任贪欲无限膨胀,往往背离初衷,事与愿违。
抑或毕其功于一役,破釜沉舟,不计后果,不留退路,一旦失败,则惨不忍睹。
人活一个心态,从小处讲,就是做事不要太计较所得。
长足旅行,观沿途的风景,抵消了你到达目的地的失望,因为过程比目的更重要。
从大处讲,为人处世有学问。
一个人太看重名利,甚至自私到精明的程度,机关算尽,则误己误人。
王熙风聪明一世,只可惜争强好胜,树敌太多,终有树倒猢狲散的时候。
今日之部分为官者,在官则得意忘形,不可一世;丢官则夹着尾巴做人,留下骂名。
为人要大气,有度量。
郑板桥的“难得糊涂”,对我们有教益。
遇事不要太认真,处世接物讲风格,在竞争的时代,更有价值意义。
心态好,心情好,心宽体胖,何乐不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取得事业成功的先决条件。
临危不惧,处乱不惊,是一种大将风度;“品德详明德性坚定,事理通达心气和平”是儒雅之士的体现;为人诚恳、待人和善,不急于事功,不寡情绝义,是待人之理;不急不躁,不愁不愠,“不知老之将至”是养生之道。
平常之人,平常之心。
一切顺其自然,心静如水,总能超脱凡俗的!
郑板桥有副楹联:“
郑燮(1693—1766),字克柔,号板桥,兴化人。
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曾作七品县官。
兼擅诗、词、曲、文、联、印、书、画,为“扬州八怪”的重要代表,以“诗书画三绝”名世。
童年、少年、青年 郑燮先世居苏州,明初迁居兴化。
曾祖新万,字长卿,庠生。
祖湜,字清之,儒官。
父之本,字立庵,号梦阳,廪生。
生母汪氏,继母郝氏。
郑燮生于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十月,时令“小雪”。
按兴化民间风俗,“小雪”为“雪婆婆生日”,燮与“雪婆婆”同时降临人间,全家都很高兴。
故根据《尚书·洪范》篇中“燮友克柔”字句,祖父和父亲为他取名燮,字克柔。
又因所居附近有座木板桥,故后来郑燮自号板桥。
郑板桥故居 郑家人丁不旺,燮又是长房长孙,他出生后家人欣喜之余又有些担心,生怕夭折,就取个乳名“丫头”。
因脸上有几颗淡淡的麻子,故又俗称“麻丫头”。
郑燮出生时家境已陷入贫困,仅靠祖产田和少量地租维持全家生活。
后来,父亲岁科两试一等取得廪生资格,每月向官府领取廪膳,生活才得以改善。
可好景不长,燮三岁生母汪氏病故,全靠乳母费氏照料。
费氏为祖母侍婢,勤劳、善良、慈爱,仁厚,时兴化水灾、大饥,郑家养不起婢仆,费氏舍不得郑燮,三顿回家吃饭仍到郑家操持家务。
汪氏病故后,父亲娶继室郝氏无子,视燮亲出,照料如生母。
故郑燮后来回忆说:“无端涕泗横阑干,思我后母心悲酸。
十年操家足辛苦,使我不足忧饥寒。
”(《七歌》) 父亲立庵品学兼优,他考上廪生后在家开私塾,郑燮随父就读。
外祖父汪诩文亦博学多才,隐居不仕,对外孙非常关心,常指导读书、作文,故郑燮自称“文学性分得外家气居多。
” 郑燮幼时读书似无过人之处,且因相貌不美同学都瞧不起他。
但他自尊心极强,学习刻苦,成绩优异。
同时对看不惯的事物敢于直言,甚至怒斥,因而同学家长都告诫子弟不要和他往来。
他学习“精”、“博”结合,尤重于“精”。
经、史、子、集无不涉猎,重点文章节则反复诵读,且惜时如金。
二十一史中他最推崇《史记》,认为《项羽本纪》描写巨鹿之战、鸿门之宴、垓下这围几段最精彩。
他对孔、孟很敬仰,但对朱熹空谈性理看不惯。
他学习注重“切于日用”,做到深入理解、融会贯通,对杜甫、白居易、陆游等诗人的诗,特别爱读。
郑燮故居周围多种青竹,夏日新篁初放,郑燮多乘凉于竹阴下,秋冬之际,常对着掩映在窗纸上的扶疏竹影凝思,以至临摹描画起来。
除师法自然外,郑燮也重视继承传统。
他从唐代墨竹画的开创者箫锐到清初石涛,都作了研究,苏轼、文同、徐渭等,都是他敬仰的大师。
后来,他到仪征毛家桥读书,毛家桥多竹,又为他画竹提供了条件,并与竹结下不解之缘。
从此,他“无竹不居”,竹成了他绘画最重要的题材。
他爱画竹,更爱竹的品格,竹的傲岸不屈、劲节虚心,也就成了郑燮人格的写照。
康熙五十一年春,郑燮回到兴化,从陆震学填词。
陆指导他先学婉约派柳永、秦观,再学豪放派苏轼、辛弃疾。
陆认为诗与词不同,以婉丽为正格,以豪宕为变格,练习时要千斟万酌以求一是。
从后来郑燮的词作看,二者兼有。
康熙五十四年,郑燮与徐氏女结婚。
生一男名犉,早夭,又生两女。
为养家糊口,他被迫到仪征江村设塾授徒。
但没有功名,不被人看重,且人不敷出,因思作画卖画。
当时的扬州扼南北漕运咽喉,大批盐商聚集,为其繁荣和文人墨客施展才华提供了条件。
于是郑燮又到扬州,边读书作画卖画,以等待进身机会。
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 郑燮中秀才的具体年代已不可考,然从《七歌》印章看,约为康熙六十一年(其时郑燮三十岁)或稍前。
但就在这时,郑家又遭遇大不幸。
父亲病故,无米无柴,又不断有人催债。
迫于生计,郑燮只好继承父业,居家坐馆。
为躲债,他曾逃到镇江焦山,暂住在别峰庵一个兴化和尚处。
在那里,有幸结识了风雅好客之士马曰琯,马很赏识郑燮诗才且同情他的遭遇,送给白银二百两为之解围。
马曰琯同当时聚集在扬州作画卖画的金农、黄愼、高凤翰等人过从甚密,马的住宅成为他们经常聚会之处,郑燮参与其间,共同研习诗词书画,因其兴趣、爱好基本一致,这就为后来蜚声中国画坛的“扬州八怪”的形成打下坚实基础。
不久,郑燮又幸遇画家程羽宸慷慨解囊,得赠白银一千两,不仅为他一洗穷愁,且为他实现游览宿愿提供了一时资助。
雍正二年至三年(1724—1725年),郑燮出游江西与北京。
待手头花光重新为生计发愁时,他不得不于雍正六年再次回乡读书,究心经史,以为进身寻求阶梯,同时习书作画。
雍正九年,郑燮三十九年,妻徐氏病故,又到年关,翌年乡试,糊口且难,更何况赴试盘缠!听说刚到任的汪知县是个好官,郑燮写了一首诗给他,寻求资助。
汪果然出重勉励他参试,郑燮终于如愿以偿,于雍正十年中举。
但因无钱送礼,仍未能求得一官半职,只好继续作画卖画,以救贫困。
他除画竹外,又画兰、石,以寄托“不求闻达只烟霞”的一时忧怨。
雍正十三年,又来到焦山双峰阁读书,迎接来年大考。
乾隆元年(1736年)春节过后,四十四岁的郑燮赴京会试,得中进士。
...
八单元作文
我喜欢的一幅画在我的家里,有一幅最长的画,也是我最喜欢的画!那是我自己画的一幅竹子图。
那次,我和妈妈正在收拾家里没用的东西,我们干得热火朝天,忽然听见“砰”的一声,墙上的什么东西掉了。
我和妈妈一点“防备”都没有,被吓懵了,过了两三分钟才缓过劲来。
妈妈小心翼翼走过去一看,原来是挂历掉了,我俩也真是“胆小如鼠”呀。
不过这挂历也懂点兵法似的,早不掉,晚不掉,非等到我们干活时候掉,真有点“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感觉呀。
但是,也真巧!这个挂历的画刚好是郑板桥的墨竹。
妈妈原本想把它给扔了,可一想是郑板桥的墨竹,有些舍不得。
老这么在家里放着,也不是回事呀!这时,他便把目光转向了我,好像是我能帮忙似的。
“有了,你快把这些画临摹一遍,这样,不就可以一直保存下来了吗?对,快快,快画吧。
”我听了,吓个半死!要让我临摹郑板桥大师的墨竹,难死我也。
我说什么也不答应。
妈妈说:“这样吧,这个月的零用钱给10元,如何?”“不,给100元也不想画!”“要不然,带你去趟姥姥家?!”“不!”“那你说,怎么着吧!”“太难了!”“没关系,就是因为难才要画嘛!我陪你一起。
”最终,我还是被妈妈说服了,“开始画”。
我拿起笔,就仿佛拿起一块千斤重的石头。
一笔一笔,慢慢地、小心地,刚画完一根竹竿,就已经大汗淋漓了!接下来,可就更难了!看着眼前这幅墨竹土,好似一座大山。
竹叶有长的,有短的,有粗的,有细的,还有弯弯曲曲的,重重叠叠的在一起!看都能看花眼,更何况我还要画呢!不过,我发现长在竹根周围的叶子是最好画的了。
那好就从这里开始画了!底下的,基本上是又长又细的,几下子就OK。
可是中间的最让我头疼,一大群在一起。
真不可比喻!我一定要稳下心来,细细的画。
上面一层还可以,有一根很特别。
叶根长在前面的竹竿上,可是叶尖却转到后面的一根竹上,还转了个圈。
为了画好它,我瞪圆了眼睛,仔细观察着它的变化:先在这个叶子上面,再绕到后面去,从这个细叶子底下钻出来,然后绕后面这个竹竿一圈……我自己小声嘀咕着!当我看完这片叶子时,我的眼睛已经离画面不到10厘米了……就这样,历时2个小时的绘画结束了,我把滑贴在墙上,走远了一看,功夫不负有心人,还真有点“大师”的感觉呢……
转载请注明出处作文大全网 » 郑板桥的代表作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