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终于复课咯,这就意味着灾难已经过去,一切恢复正常。而我的心情就像这天气一样,甚好!
我来到了学校,发现操场上全搭的帐篷,学校也被警戒线给围了起来,不准任何学生进入,我仔细一看,原来,学校要被拆除了。但楼顶上那几个:奋力拼搏,永争第一。的字还清晰可见。复课仪式的时候,教导主任和校长发表了讲话,我看见许多同学都哭了,而我却欲哭无泪,每每想起这是见到这栋教学楼的最后一天的时候我的心里总是酸酸的。复课仪式结束后,我们来到了帐篷里面,帐篷里异常闷热,但大家谁也没说出来,只是认真的听老师讲关于地震的事情。张老师还拿来了来自千里之外山东省东营是实验小学的慰问信,我为此感到很欣慰。
五年级作文什么的帐篷节
今天,淅淅沥沥地下着小雨,我们像往常一样来到学校,走到中操场,咦?操场上怎么多了个大帐篷,像一个大西瓜似的。
到了班级,同学们也正议论纷纷呢。
有的说:“这大帐篷里藏着怎样的秘密呢?”有的说:“要是能到大帐篷里看看,那该有多好啊!正在这时候,学校的广播响了,通知同学们下午按顺序参观科技展览,学校里传来了一片欢呼声。
我们班的同学更是一蹦三尺高,我激动地想:我们终于可以看见大帐篷里面有什么东西了!第二节课下课后,我们排队去中操场,来到大帐篷前,我们都急不可待了。
开始进大帐篷了,大帐篷的口,简直就是一个大管子,只容一个人。
我们一个接一个地爬进去,我们还必须猫着腰,低着头,稍微抬起头就会碰到管子的顶部呢。
这怎么像大帐篷,伸手不见五指真有点像鬼屋,想着,心里不免害怕起来。
好不容易进到大帐篷里面,我看见一位叔叔手里拿着一盏灯,只见他往蓬顶一照,就出现了一个月球,月球晶莹透亮,悠悠地转动着,我们都惊叫起来,接着又出现了北斗七星,像一把把的勺子,大帐篷的蓬顶就像变幻莫测的天空,一会儿,我们又看到了牛郎织女星,日全食……帐篷里传出我们一阵又一阵的惊叹声。
时间一晃就过去了,我们都舍不得离开大帐篷,大帐篷之旅真奇妙啊!
秀美乡村江西,初中作文
江西是个好地方,好呀么好地方。
山清水秀,好风光……”不知你是否听过这首动听的歌谣?它歌唱的就是我的家乡——秀美江西。
江西地处我们祖国的中部。
她历史悠久,物产丰富,景色优美,人杰地灵。
这里有举世闻名的庐山,中国最美的乡村婺源,中国陶瓷之都景德镇,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江西风景名胜众多,举不胜举。
我出生在江西最西端的一个城市----萍乡。
虽然这只是一个只有180万人口的小地市,但她却是一个享誉全国的地方。
秋收起义的策源地在这里,安源路矿大罢工爆发在这里,少先队的诞生地也在这里。
这里还有一座被誉为“云中草原,人间仙境”的山----武功山。
据史书记载,武功山原名兹山,东汉葛玄、东晋葛洪先后来此修身炼丹;道教自三国赤乌年间在山上设立道场,至今1700余年,晋武夫妇远道来此修炼,以武功名山。
这个国庆长假,我与爸爸去了这座向往时久的神奇之山旅游观赏。
上午十点我们从山脚出发,排队坐大概15分钟的缆车到中庵。
这里是武功山的半山腰。
我们从这开始步行。
逶迤的石阶小道往密密的树林里延伸,阳光从树叶的缝中一丝丝钻进来。
树林里的各种鸟儿,或叽喳,或嘹唱,但似乎都在欢迎我们的到来。
大概走了半个小时,我们走出了树林,路伸在了笔直的悬崖上。
爸爸告诉我,这到了武功山云中栈道。
眼前变得一片开阔,房子、田地、奇石、怪松,山下的美景尽收眼底。
我既紧张又兴奋。
一阵风吹来,有一种人在空中走,景在眼中游的感觉。
穿过云中栈道,再爬陡峭的山路。
我们登到了武功山的顶峰。
这是什么样的一座山呀?在海拔高1900多米的山峰上,竟然长满的是一片一望无际的金黄色的草,看上去就像一床金黄色的地毯铺在山顶上。
听导游姐姐说,这高山草甸有十万亩,属于江南一绝。
武功山雄壮秀丽的风景,吸引了非常多的游客前来旅游。
特别是每年一度的帐篷节,更是吸引了全国各地驴友。
黄昏的时候,金顶上铺满了一顶顶色彩明亮的帐篷,好像黄色的锦缎上开出了一朵朵五彩斑斓的花朵。
武功山还有许多的特产,武功紫红米、武功山甜茶、武功烟笋……这就是我的家乡。
如果你有时间欢迎你来这里爬山,品茶,观赏风景。
我一定做好你的导游。
关于蒙古包的作文500字
蒙古包,蒙舌语称“蒙古勒格日”,意为蒙古房子。
在辽阔的三北边陲,从西部阿尔泰的雪峰,到东部兴安岭的绿林。
从北部的贝加尔湖到南部的万里长城。
最适合这种生活方式的居室就是蒙古包。
蒙古等游牧民族传统的住房。
古称穹庐,又称毡帐、帐幕、毡包等。
蒙古语称格儿,满语为蒙古包或蒙古博。
游牧民族为适应游牧生活而创造的这种居所,易于拆装,便于游牧。
自匈奴时代起就已出现,一直沿用至今。
蒙古包呈圆形,四周侧壁分成数块,每块高130~160厘米、长230厘米左右,用条木编成网状 ,几块连接,围成圆形 ,长盖伞骨状圆顶,与侧壁连接。
帐顶及四壁覆盖或围以毛毡,用绳索固定。
西南壁上留一木框,用以安装门板,帐顶留一圆形天窗,以便采光、通风,排放炊烟,夜间或风雨雪天覆以毡。
蒙古包最小的直径为300多厘米,大的可容数百人 。
蒙古包分固定式和游动式两种。
半农半牧区多建固定式,周围砌土壁,上用苇草搭盖;游牧区多为游动式。
游动式又分为可拆卸和不可拆卸两种,前者以牲畜驮运,后者以牛车或马车拉运。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蒙古族定居者增多,仅在游牧区尚保留蒙古包。
除蒙古族外,哈萨克、塔吉克等族牧民游牧时也居住蒙古包。
在辽阔的蒙古高原上,寒风呼啸,大地点缀着许多白色的帐篷。
它们就是蒙古包,即蒙古人所称的“格尔斯”。
自从有蒙古族以来,人们就开始使用蒙古包。
这已经有很长时间了。
但究竟是何时开始使用的,无人知道确切的时间。
蒙古包的作文
蒙古包是蒙古族牧民居住的一种房子。
建造和搬迁都很方便,适于牧业生产和游牧生活。
蒙古包古代称作穹庐、“毡包”或“毡帐”。
据《黑鞑事略》记载:“穹隆有二样:燕京之制,用柳木为骨,正如南方罘思,可以卷舒,面前开门,上如伞骨,顶开一窍,谓之天窗,皆以毡为衣,马上可载。
草地之制,以柳木组定成硬圈,径用毡挞定,不可卷舒,车上载行。
”随着畜牧业经济的发展和牧民生活的改善,穹隆或毡帐逐渐被蒙古包代替。
蒙古包呈圆形尖顶,顶上和四周以一至两层厚毡覆盖。
普通蒙古包,顶高10-15尺,围墙高约5尺左右,包门朝南或东南开。
包内四大结构为:哈那(即蒙古包围墙支架)、天窗(蒙语“套脑”)、椽子和门。
蒙古包以哈那的多少区分大小,通常分为4个、6个、8个、10个和12个哈那。
12个哈那的蒙古包,在草原是罕见的,面积可达60多平方米。
现在游牧生活逐渐被定居所代替,草原上富裕起来的牧民建起砖瓦房,蒙古包越来越少了。
蒙古游牧人民族传统的住房。
古称穹庐,又称毡帐、于游牧。
自匈奴时代起就已出现,一直沿用至今。
蒙古包呈圆形,四周侧壁分成数块,每块高13米左右,用条木编围砌盖;游牧区多为游动式。
游动式又分为可拆卸和不可拆卸两种,前者以牲畜驮运,后者以牛车克等族牧民游牧时也居住蒙古包。
在辽阔的蒙古高原上,寒风呼啸,大地点缀着许多白色的帐篷。
它们就是蒙古包,即蒙蒙古包成为蒙古人的日常大多数蒙古人是终年赶着他们的山羊、绵羊、牦牛、马和骆驼寻找新的牧场。
蒙古包可以打点成行装,由几只骆驼运脚点,再起帐篷。
古族传统民居。
流行于内蒙古自治区等地牧区。
一圆形天空,通烟气。
包门小,朝南或朝东南。
具有制做简便,便于搬运、耐御风寒,适牧等特点。
多用在族“家”、“屋”的意思。
古时候称蒙古包为“穹庐”、“毡帐”或“毡房”等。
蒙古包呈圆形,有大有小,大者,可容纳20多人;小者个人。
蒙古包的架设很简单,一般是在水草适宜的地方,根据包的大小先画一个画圈,然后便可以开始按照圈的大小搭建。
蒙古包搭好后,人们进行包内装饰。
铺上厚厚的家具,四周挂上镜框和招贴花。
现在一些家具电器也进了蒙古包,生活十分舒畅欢乐。
蒙古包的最大优点就是拆装容易。
搬迁简便。
架设时将“哈纳”拉开便成圆形的围墙,拆卸时将哈纳折叠合回体积便缩小,又能当牛、板。
一顶蒙古包只需要两峰骆驼或一辆双轮牛车就可以运走,两三小时就能搭盖起来。
蒙古包看起来外形虽小,但包内使用面积却很大。
而且室内空气流通,采光条件好,冬暖夏凉,不怕风吹雨打,非常适合于经常转场放牧民居住和使用。
巴里坤的蒙古族因长期与汉族杂居,所以其袍,腰系丝带,脚蹬皮靴袍子,配以彩色丝绸腰带,足蹬蒙古式皮靴,英姿飒爽,俊秀威武。
过去蒙古族以游牧为主,所以住的全是蒙古除了游牧,相当多的蒙古族从事农业生产或农牧兼营,他们已定居村镇。
巴里坤蒙古族的传统饮食主要是面食、奶食、肉食以及夏季吃些野韭菜、葱和蘑菇等。
后因长期杂居在汉族中,从事半农半牧生活,现在普遍吃蔬菜。
蒙古族热情豪爽,诚恳待客。
宴请客人时必敬酒并唱“敬酒歌”助兴,营造热烈气氛,以此表示对客人的欢迎、祝福和尊重。
蒙古族特别倡导尊敬长者,爱护晚辈,如果家里来了年岁大的长辈,必须要迎上去把马接过来拴好,长辈要走的时候,也要牵马扶其上鞍。
蒙古族的节日主要是春节和敖包节,除此还有点灯节(祖鲁节)、麦尔节等。
蒙古族把送冬迎春的第一天,即春节称:“查干萨日”。
蒙古节有自己为柱拜的典型。
祭喜地云集在敖包前进行祭祀,先由喇嘛焚香诵经,人们则献了供品后,自左向右围歌舞等娱乐活动。
因此祭敖包不仅是一次宗教活动,蒙古族青年男女借此施展才艺、技能、进行情感交流的一次机会。
赛马、摔跤、”是草原马背民族的拿手好戏。
蒙古族无论男女,自幼学习骑马,到十来岁就纵马如飞。
介绍蒙古包的作文完整
蒙古包是蒙古族牧民居住的一种房子。
建造和搬迁都很方便,适于牧业生产和游牧生活。
蒙古包古代称作穹庐、“毡包”或“毡帐”。
据《黑鞑事略》记载:“穹隆有二样:燕京之制,用柳木为骨,正如南方罘思,可以卷舒,面前开门,上如伞骨,顶开一窍,谓之天窗,皆以毡为衣,马上可载。
草地之制,以柳木组定成硬圈,径用毡挞定,不可卷舒,车上载行。
”随着畜牧业经济的发展和牧民生活的改善,穹隆或毡帐逐渐被蒙古包代替。
蒙古包呈圆形尖顶,顶上和四周以一至两层厚毡覆盖。
普通蒙古包,顶高10-15尺,围墙高约5尺左右,包门朝南或东南开。
包内四大结构为:哈那(即蒙古包围墙支架)、天窗(蒙语“套脑”)、椽子和门。
蒙古包以哈那的多少区分大小,通常分为4个、6个、8个、10个和12个哈那。
12个哈那的蒙古包,在草原是罕见的,面积可达60多平方米。
现在游牧生活逐渐被定居所代替,草原上富裕起来的牧民建起砖瓦房,蒙古包越来越少了。
蒙古游牧人民族传统的住房。
古称穹庐,又称毡帐、于游牧。
自匈奴时代起就已出现,一直沿用至今。
蒙古包呈圆形,四周侧壁分成数块,每块高13米左右,用条木编围砌盖;游牧区多为游动式。
游动式又分为可拆卸和不可拆卸两种,前者以牲畜驮运,后者以牛车克等族牧民游牧时也居住蒙古包。
在辽阔的蒙古高原上,寒风呼啸,大地点缀着许多白色的帐篷。
它们就是蒙古包,即蒙 蒙古包成为蒙古人的日常大多数蒙古人是终年赶着他们的山羊、绵羊、牦牛、马和骆驼寻找新的牧场。
蒙古包可以打点成行装,由几只骆驼运脚点,再起帐篷。
古族传统民居。
流行于内蒙古自治区等地牧区。
一圆形天空,通烟气。
包门小,朝南或朝东南。
具有制做简便,便于搬运、耐御风寒,适牧等特点。
多用在族“家”、“屋”的意思。
古时候称蒙古包为“穹庐”、“毡帐”或“毡房”等。
蒙古包呈圆形,有大有小,大者,可容纳20多人;小者个人。
蒙古包的架设很简单,一般是在水草适宜的地方,根据包的大小先画一个画圈,然后便可以开始按照圈的大小搭建。
蒙古包搭好后,人们进行包内装饰。
铺上厚厚的家具,四周挂上镜框和招贴花。
现在一些家具电器也进了蒙古包,生活十分舒畅欢乐。
蒙古包的最大优点就是拆装容易。
搬迁简便。
架设时将“哈纳”拉开便成圆形的围墙,拆卸时将哈纳折叠合回体积便缩小,又能当牛、板。
一顶蒙古包只需要两峰骆驼或一辆双轮牛车就可以运走,两三小时就能搭盖起来。
蒙古包看起来外形虽小,但包内使用面积却很大。
而且室内空气流通,采光条件好,冬暖夏凉,不怕风吹雨打,非常适合于经常转场放牧民居住和使用。
巴里坤的蒙古族因长期与汉族杂居,所以其袍,腰系丝带,脚蹬皮靴袍子,配以彩色丝绸腰带,足蹬蒙古式皮靴,英姿飒爽,俊秀威武。
过去蒙古族以游牧为主,所以住的全是蒙古除了游牧,相当多的蒙古族从事农业生产或农牧兼营,他们已定居村镇。
巴里坤蒙古族的传统饮食主要是面食、奶食、肉食以及夏季吃些野韭菜、葱和蘑菇等。
后因长期杂居在汉族中,从事半农半牧生活,现在普遍吃蔬菜。
蒙古族热情豪爽,诚恳待客。
宴请客人时必敬酒并唱“敬酒歌”助兴,营造热烈气氛,以此表示对客人的欢迎、祝福和尊重。
蒙古族特别倡导尊敬长者,爱护晚辈,如果家里来了年岁大的长辈,必须要迎上去把马接过来拴好,长辈要走的时候,也要牵马扶其上鞍。
蒙古族的节日主要是春节和敖包节,除此还有点灯节(祖鲁节)、麦尔节等。
蒙古族把送冬迎春的第一天,即春节称:“查干萨日”。
蒙古节有自己为柱拜的典型。
祭喜地云集在敖包前进行祭祀,先由喇嘛焚香诵经,人们则献了供品后,自左向右围歌舞等娱乐活动。
因此祭敖包不仅是一次宗教活动,蒙古族青年男女借此施展才艺、技能、进行情感交流的一次机会。
赛马、摔跤、”是草原马背民族的拿手好戏。
蒙古族无论男女,自幼学习骑马,到十来岁就纵马如飞。
关于写端午节的作文
端午节包粽子两千多年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汩罗江边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两千多年后,五月初五成了传统节日——端午节,大家包粽子、划龙舟、煮鸡蛋,用各种方式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又是一年端午节,我很想体会体会这种气氛,便向奶奶要求,让她教我怎样包粽子。
包粽子,首先要把箬叶洗干净,在热水中泡软。
再准备好枣子、鸡蛋、肉等做陷,将自己喜欢的陷煮得香喷喷的,就可以开工了。
先把长长的箬叶折叠,围拢来,做成一个窝,中间放进调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棱角。
然后把陷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匀,最后把箬叶包着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状。
这包粽子的功夫全在最后一道工序,你的粽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个角是不是匀称,是不是有型。
我开始学的时候,总是把四个角弄歪了,不是成了六个角,就是揉成一团球了。
奶奶就不止一次看着我的“杰作”发笑:“这,这能叫粽子吗?你让细线系在什么地方啊?”我晕!感情粽子包出四个棱角是方便用细线系着挂起来的,怎么这世界上就没有圆粽子呢?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用猛火煮,大约1小时后,改文火煮30分钟就可以。
在煮粽子的过程中,我总是急不可耐地要揭盖子察看情况。
因为从锅里飘出那粽子的香气,馋得我直流口水。
等待的时间总是特别的漫长,看到热气腾腾的粽子终于从锅里“解放”出来的时候,我高兴得手舞足蹈。
放在碗里,用筷子剥开,就可以看到里面金黄松软的“粽肉”了,咬一口,美味无比,我差点连筷子都要咬下来了。
今年端午节,我学会了包粽子,品尝到自己劳动的果实,那感觉不是一般的甜蜜。
描写蒙古包的作文
美丽的大草原世界上还有几个民族住着蒙古包呢?世界上还有几个民族是用马奶招待客人呢?世界上还有几个民族是穿着大袍、腰带、靴子呢?传说在仕尔伯特人游牧的地方,有一座高耸入云的纳德山。
山顶终年积雪,云雾弥漫,泉水泛涌而成的山湖,清澈如镜,人们都说这是天神的隐居的地方。
一天,一位年轻的猎人在山顶湖岸忽然发现一群仙女在湖中嬉戏,那婀娜的身姿,动人的笑语,使猎人惊羡不已。
他悄悄拿来一副套马的皮挎索隐身窥伺。
仙女们尽情的追逐戏耍,丝毫不觉。
猎人飞来皮挎索套住其中一名仙女,其他人惊慌躲入云端。
猎人向仙女求爱,仙女答应了。
不久生了一个儿子,这个儿子便成刀绰罗斯家族的祖先。
蒙古族自称“蒙古”。
“蒙古”这一名称其意为“永恒之火”。
别称“马背民族”。
现在主要分布在新疆、青海、甘肃、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区。
蒙古族除食用最常见的牛奶外,还食用羊奶、马奶、、鹿奶和骆驼奶,其中少部分做为鲜奶饮料,大部分加工成奶制品。
日食三餐,每餐都离不开奶与肉。
蒙古族的传统民族白节、祭敖包、那达慕、鲁班节、燃灯节等。
在节日上都有各种不同的习俗。
例如:那达慕大会时,会有摔跤、赛马、射箭、舞蹈以及物资交流等。
解放后,又增添了不少新内容,如田径、球类比赛、文艺演出、图片展览、播放电影、交流生产经验等,成为蒙古人民喜爱的盛会。
燃灯节:每年农历十月二十五,待夜幕降临,家家点燃酥油灯,以示欢庆。
现今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额敏县多数蒙古族已不过燃灯节;乌苏县蒙古族在燃灯节的一天多不燃灯,代之以各种娱乐形式。
白节是蒙古族最重要的节日,相当于我们的春节,亦“白月”,传说与奶食的洁白有关,含有祝福吉祥如意的意思。
节日的时间与春节大致相符。
除夕那天,家家都吃手扒肉,也要包饺子、烙饼。
初一的早晨,晚辈要向长辈敬“辞岁酒”。
蒙古族服饰包括长袍、腰带、靴子、首饰等。
但因地区不同在式样上有所差异,以女子长袍为例科尔沁、喀喇沁地区的蒙古族,多穿宽大直筒到脚跟的长袍,两侧开叉,领口袖口多用各色套花贴边;锡林郭勒草原的蒙古人则穿肥大窄袖镶边不开叉的蒙古袍;布里亚特妇女穿束腰裙式起肩的长袍;鄂尔多斯的妇女袍子分三件,第一件为贴身衣,袖衣至腕,第二件为外衣,袖长至肘,第三件无领对襟坎肩,钉有直排闪光纽扣。
蒙古包是对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称呼。
“包”是“家”、“屋”的意思。
古时候称蒙古包为“ 穹庐”、“毡帐”或“毡房”等。
蒙古包呈圆形,有大有小。
大者可容纳20多人休息;小者,也能容纳10几个人。
蒙古包的架设很简单,一般是在水草适宜的地方,根据包的大小先画一个圈,然后沿着画好的圆圈将“哈纳”(用2.5米长的柳条交叉编织而成)架好,再架上顶部的“乌尼”,将“哈纳”和“乌尼”按圆形衔接在一起,然后搭上毛毡用毛绳系牢,便可大功告成。
白白的蒙古包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仿佛绽放的一朵朵白莲花。
蒙古包最大的优点是拆装容易,室内使用面积很大,室内空气流通,采光条件好,冬暖夏凉,不怕风吹雨打,非常适用于经常转场放牧民居住和使用。
蒙古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蒙古族语属阿尔泰语系,分布于蒙古国和中国的内蒙古自治区。
蒙古国境内的蒙古语属喀尔喀方言,使用人口约180万。
现代蒙古语的主要特点:元音丰富而辅音较少语音结合比较自由,音节种类较多。
绝大部分辅音既可以出现在音节首,也可以出现在音节末。
蒙古国于20世纪40年代采用基里尔字母为基础的新蒙为文,从上到下连写,从左到右移行。
蒙古族艺术分为民歌、乐器、曲艺三大类。
而名人有忽必烈、明安图、孝庄皇太后等。
特产主要是羊肉、羊奶、马奶。
美丽的草原,我们的家。
我国少数民族的节日作文400字
泼水节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也是云南少数民族节日中影响面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节日。
泼水节是傣历新年,相当于公历的四月中旬,节日一般持续3至7天。
第一天傣语叫“麦日”,与农历的除夕相似;第二天傣语叫“恼日”(空日);第三天是新年,叫“叭网玛”,竟为岁首,人们把这一天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
节日清晨,傣族男女老少就穿上节日盛装,挑着清水,先到佛寺浴佛,然后就开始互相泼水,互祝吉祥、幸福、健康。
人们一边翩翩起舞,一边呼喊“水!水!水!”,鼓锣之声响乇云霄,祝福的水花到处飞溅,场面十分壮观。
泼水节期间,傣族青年喜欢到林间空地做丢包游戏。
花包用漂亮的花布做成,内装棉纸、棉籽等,四角和中心缀以五条花穗,是爱情的信物,青年男女通过丢包、接包,互相结识。
等姑娘有意识地让小伙子接不着输了以后,小伙子便将准备好的礼物送给姑娘,双双离开众人到僻静处谈情说爱去了。
泼水节曾经是印度婆罗门教的一种宗教仪式,其后为佛教所吸收,经缅甸传入云南傣族地区,时间约在十三世纪末至十四世纪初,距今有700年历史。
随着南传上座部佛教在傣族地区影响的增大,泼水节的习谷也日益广 泼水节是傣族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阳历四月十三至十五日)。
傣语叫做“楞贺尚罕”,即“六月新年”或“傣历新年”。
实际上泼水节就是傣历的元旦,因为傣文历法,新的一年是从六月开始计算的。
可是泼水节由来的传说却有两种。
:很早以前,一个无恶不作的魔王霸占了美丽富饶的西双版纳,并抢来七位美丽的姑娘做他的妻子。
姑娘们满怀仇恨,合计着如何杀死魔王。
一天夜里,年纪最小的姑娘侬香用最好的酒肉,把魔王灌得酩酊大醉,使他吐露自己致命的弱点。
原来这个天不怕,地不怕的魔王,就怕用他的头发勒住自己的脖子,机警的小姑娘小心翼翼地拔下魔王一根红头发,勒住他的脖子。
果然,魔王的头就掉了下来,变成一团火球,滚到哪里,邪火就蔓延到哪里。
竹楼被烧毁,庄稼被烧焦。
为了扑灭邪火,小姑娘揪住了魔王的头,其他六位姑娘轮流不停地向上面泼水,终于在傣历的六月把邪火扑灭了。
乡亲们开始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从此,便有了逢年泼水的习俗。
现在,泼水的习俗实际上已成为人们相互祝福的一种形式。
在傣族人看来,水是圣洁、美好、光明的象徵。
世界上有了水,万物才能生长,水是生命之神。
而位于丽江华坪地区的傣家泼水节的故事却独具特色。
这里的傣族人是中国乃至亚洲纬度最北的傣族部落。
他们的故事是这样的: 相传在很久以前,金沙江边一个聚居在密林深处的傣族村寨,因树林起火,村民处在被大火吞没的危难之中,一个名叫李良的傣家汉子,为保护村庄,不畏危险,冲出火网,从金沙江里挑来一桶桶江水,泼洒山火,经过一天一夜的劳累,山火终于被泼灭,村民得救,李良因为劳累流汗流干了,渴倒在山头上。
村民打来清水给李良解渴,但喝了九十九挑水也解不了渴,后来,李良一头扑到江中,变成一条巨龙,顺江而去。
有的人说,他变成了一棵大树。
傣族人民为了纪念李良,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之一天,每家房屋清扫一新,撒上青松叶,并在选定的江边或井旁,用绿树搭起长半里的青棚,棚下撒满厚厚的松针,两旁放上盛满水的水槽,午间太阳当顶时,众人穿行于棚下相互用松枝蘸水洒身,表示对李良的怀念和对新年的祝福。
这项活动延续至今,成为傣族人民辞旧迎新、祝福吉祥的节日--泼水节。
泼水节来临,傣家人便忙着杀猪,杀鸡、酿酒,还要做许多“毫诺索”(年糕)以及用糯米做成的多种粑粑,在节日里食用。
泼水节的活动 泼水节历时三日。
第一天,划龙舟、放高升、文艺表演;第二天泼水;第三天,男女青年在一块进行丢包和物资交流。
泼水节一般在风光旖旎的澜沧江畔举行。
当晨曦映红“黎明之城”的时候,各族群众便穿着盛装,从四面八方汇聚这里。
一声号令,一支支高升腾空而起,直穿云宵,一艘艘龙舟箭一般,直冲对岸。
此时,千万只金竹“(上竹下必)”一起吹奏,(钅芒)锣、象脚鼓一齐敲响,澜沧江两岸顿时变成欢乐的海洋。
当泼水刚开始时,彬彬有礼的傣家姑娘一边说着祝福的话语,一边用竹叶、树枝蘸着盆里的水向对方洒过去。
“水花放,傣家狂”,到了高潮,人们用铜钵、脸盆,甚至水桶盛水,在大街小巷,嬉戏追逐,只觉得,迎面的水,背后的水,尽情地泼来,一个个从头到脚全身湿透,但人们兴高采烈,到处充满欢声笑语。
一段水的洗礼过后,人们便围成圆圈,在(钅芒)锣和象脚鼓的伴奏下,不分民族,不分年龄,不分职业,翩翩起舞。
激动时,人们还爆发出“水、水、水”的欢呼声。
有的男子边跳边饮酒,如醉如痴,通宵达旦。
“丢包”最富浪漫色彩,往往是傣族未婚青年的专场游戏。
“包”是象征爱情的信物,由傣族姑娘用花布精心制作,内装棉籽,包的四角缀有五彩花穗。
丢包时,在绿草如茵的草坪上男女各站一排,先由傣族姑娘将包掷给小伙子,小伙子再掷给姑娘,并借此传递感情。
初中作文《我最欢乐的节日》
在我的童年中,最快乐的节日是那这年的5月13日.记得在这一天妈妈说:我们今天去爬山,你去不去,作文欢乐的节日.我听了,高兴极了.于是我们把爸爸买的水和零食都带去.我们坐着车子,不一会儿,就来到了山脚下.我抬头向山顶望去,啊,这座山真高啊!茂茂盛盛的树木布满了山坡.爸爸是笑非笑地看着我,说:怎么了,你怕了吗?我不服气地把嘴一翘,说:我才不怕呢.说完,我就第一个往山上跑去.开始,还挺顺的.我快爬到半山腰了,这时,我往后一看,爸爸和妈妈还在后面一步一步地赶上来,我不明白为什么爸爸妈妈不跑上来,而要赶上来.这样也好,就让我第一个到达山顶吧!我得意洋洋地说.这时,我又开始跑了,山路越来越峡,越来越斗,越来越滑.不一会儿,我就跑累了,我坐在岩石上歇着,爸爸、妈妈都赶了上来,说:怎么了,跑累了吗?我说:是的.这时,爸爸严肃地对我说:爬山是不能跑的,跑了一会儿不就累了吗?爬山要一步一步地走上去,不能急,这样,才能顺利地爬上上山顶.我听了爸爸的话,一步一步地走上去,不一会儿,我们就到达了山顶.我们把布铺在草地上坐,一边吃零食,一边观风景.我起来一看,东方升起了一朵红云.院子里、屋顶上的雪还没有化完,屋檐下挂着一串串的冰凌,好看极了.我走到野外,看到大地山峰一片银装,麦苗从雪里伸出了一片片绿叶,像是向我招手.咳!大自然真美呀!这个节日,我多快乐啊!在我们居住的地球上,到处充满了欢乐,欢乐又几乎体现在每一个节日里.利用寒假的长长假期,我读完了《我们的节日》这本书,从而知道了:我们的节日分为三大类,有传统节日、现代节日和外国节日.每个节日都有不同的来源,其中一些节日还有一个个小故事呢.就拿我们中国来说吧,春节是我国最重要、最隆重,也是最热闹的民族传统节日了.每逢春节,我们总要贴春联、互相拜年、燃放鞭炮、阖家团聚、守岁迎春……我们家也是一样.一到春节,我和爸爸妈妈就要带上礼品,坐上火车,去看望爷爷奶奶.他们家住在一楼,有一个小小的院子,院子里种了很多花儿和各种蔬菜,在那里我见到了红红的枸杞子,还有绿绿的香葱,我们还在草地上搭起帐篷睡午觉呢!回到杭州,我们又去看望外公、外婆,外公还给我准备了我最爱吃的巧克力,我们还和家人一起在楼下院子里放起了鞭炮,我最喜欢的是那种声音不大但是有五颜六色焰火的烟花,它描绘了我童年绚丽的色彩.六一儿童节是我们小孩的节日,今年的六一儿童节,十分有意义,使我难忘.早上8点,同学门到操场上去举行手拉手城乡通庆六一活动,中学生作文《作文欢乐的节日》.学校邀请友爱小学的同学来我校和我们一起度过这个快乐的节日.前几天,我们学校每个班抽了六个同学去友爱小学参观.我们班也抽了六位同学去高粱友爱小学参观,听同学回来说,老师带领着同学们在校门欢迎参观的学友,热情主动的介绍他们学校的情况.听参观的同学给我们汇报友爱小学的情况,那个学校的条件十分的艰苦.校园内全是土房子 ,只有两件运动器材,一个篮球场,已经破烂不堪了,另一个是乒乓球台,用砖头砌成的,上面是两块木板,那里只有一个办公室,七位老师才四个办公桌.教室里的窗户连玻璃也没有,夏天还好,可是到了冬天,寒风呼呼的吸,一定会把人冻坏的.和我们学校比起来,我们可幸福多了.在操场上学校给我们每个人发了一个轻气球,在校长的一声令下,全校两千多个学生一齐把气球送上了天,气球越飞越高,又如一颗颗流星划过天空一样,这样庆祝会就开始了.学友们表演了一个又一个精彩的节目,有双簧,有舞蹈,有歌唱,一个又一个精彩的节目目不暇接.让领导们,观众们脸上洋溢着笑容.最让我难忘的一个节目是四年级的同学穿着篮球服唱《改变自己》这首歌.他们有序的走上主席台,做好准备工作,音乐一响,四个人一齐唱歌一齐做动作,他们的动作一致,配合得很默契,唱出了激情飞扬,使我情不自禁的和他们一起唱了起来.节目的最后,领导们给友爱小学的同学发书包,来表达我们的心意.友爱小学的同学十分的有礼貌,向领导们敬了一个队礼,他们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下都努力学习,可我们的学习环境这么好,还不努力学习.从今以后,我一定要一丝不苟的学习,不能辜负老师和家长对我们的期望.联欢会渐渐接近尾声,这欢乐的笑声,动听的歌声,优美的舞蹈,将永远留在我们心中.这是一个快乐的节日,你们知道是什么节日吗?那就是小朋友的节日.一个只要是上小学的都喜欢的.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个快乐的节日吧!节日的前一天晚上,爸爸妈妈给了我10元钱,祝我节日快乐!我对爸爸妈妈说:节日到了.我们看了很多节目.下午我们的老师给我们放了电影给我们看,电影的名字叫《功夫》.老师还给我们发了一些好吃的食品.我们一面看电影一面吃东西,大家有说有笑.很快一天就过去了.在这个快乐的节日中,我过的很开心.我要把它写成日记.以后回想起来也是一件很快乐的记忆.祝全国的小朋友,节日快乐!
太湖公园作文
游太湖公园太湖湿地公园坐落在苏州市区的西边,它是自然与文化相融、个性独具的原始时尚休闲景区。
刚刚迈进公园的门口,我们面前矗立着几个形象活泼的稻草人,此时正值第二届“稻草人节”,我兴致勃勃地走上前去,与稻草人合影留念。
然后我们继续前行,漫步曲折的小路,放眼望去,一望无垠的疏朗草坪,成片的乔木林错落有致,别致的木桥将草坪和湖光岛色连成一体。
平静的湖面在阳光照耀下波光粼粼,游船荡漾,鱼儿嬉戏,芦苇摇曳。
蓝天、白云、碧水、游人,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许多慕名而来的游客搭起了帐篷,享受着远离城市喧嚣的那份宁静。
不知不觉中,我们来到了世博新苏州馆,大幅的世博各馆图片映入眼帘,英国馆、韩国馆、罗马尼亚馆……我逐一指点、辨认。
这时,一座小桥吸引了我,我迈上了小桥,周围的环境被淡淡的紫色的光衬托得格外柔和。
我陶醉在其中,却发现桥下不但有水,而且还有鱼,鱼儿们快活地游来游去。
我不禁有些诧异,这是在室内,怎么会有水和鱼呢?哦,原来是个电子屏幕呀!它们则是用高科技制作出来的影像。
我不禁感叹:中国的科技发展真快,科技的魅力真是无穷啊!我又去观赏了憨态可掬的大熊猫,挑战了紧张刺激的游乐设施,穿越了神秘莫测的数字城堡……玩得累了便躺在公园草坪上休息,沐浴着温暖的阳光,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感觉格外惬意。
苏州太湖湿地公园汇集了生态环境、度假休闲、旅游观光、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难怪前来观光的人络绎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