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美食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注: 天:比喻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东西。人民以粮食为自己生活所系。指民食的重要。] ”,泱泱华夏,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在饮食文化上也各有特色。我从小生活在大同,对大同的地方小吃更是熟悉。
北京人常说我们大同人“住的是金銮殿,吃的是窝窝头”。但在我们大同,“窝窝头”也是多种多样的:有黄糕、凉粉儿、莜面芋芋、刀削面等数不胜数,每一种都馋得让人流口水
就说这山西的刀削面吧!面要揉成尺余长的筒状,削面时,人站锅前,一手托面,一手持刀从上向下往锅里削。削出的面条呈三棱形,宽厚长度一样。工艺精巧的厨师削出的面条“一根落汤锅,一根空中飘,一根刚出刀,根根削面如鱼儿跃”。雪白的面条配上不同的汤汁和肉粒,别有一番风味。人称山西人是“醋老西儿”,所以调料里醋是必不可少的,再加一小勺鲜红的辣椒油,色香味俱全,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碗。说起刀削面还有一段典故:据传当蒙古鞑靼侵占中原后,为防止汉人造反,将家家户户[注: 每家每户。指所有的人家。]的金属器具全部没收,每十户人家只能用一把厨刀轮流做饭。有位老汉想取刀做面,不料刀已被别人抢先拿走了。老汉在回家的路上看到一块薄铁皮,就用这个切吧!他把揉好的面团放在一块木板上用左手端好,右手操起铁片就削了起来,薄薄的面片
最好吃的要数凉粉儿了,果冻般晶莹剔透的粉块儿,被一刀刀地切成薄薄的粉条,配上翠绿的鲜黄瓜丝与柔嫩的卤煮豆腐干,看
着就让人眼谗。先别急着流口水,对咱‘醋老西儿’,醋与辣椒的搭配可谓天作之合[注: 合:配合。好象是上天给予安排,很完美地配合到一起。祝人婚姻美满的话。],几滴醋,一小勺辣椒加上大颗饱满的莲花豆与浓烈的葱汤、蒜汁,一碗鲜凉润口的凉粉儿就算完成啦!白、黄、灰、绿、红的搭配,使你还来不及欣赏就迫不及待[注: 近:紧急。急迫得不能等待。形容心情急切。]地狼吞虎咽[注: 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的样子。]起来。在嘴里咬上几口,凉粉儿的柔滑与莲花豆、黄瓜清脆的声音在嘴里组成了一支有趣的“凉粉儿”交响曲,稍不留心,淘气的凉粉儿便会流进你嗓子飞入锅中后不住地翻滚,很快就煮熟了。那才叫好吃呢、
如果你到大同来,一定记得要来品尝这里的小吃。不仅饱眼福,还能饱口福!
写一篇关于山西风味小吃的作文
作为一个地道的山西人,今天我就给您介绍介绍我们山西的名吃——刀削面。
说起山西刀削面,相信听说过的朋友很多,吃过的也不少,可是知道这刀削面来历的人可能就不太多了。
相传,当年元朝建立后,为防止“汉人”造反起义,统治者规定十户人家用一把菜刀,做饭时轮流使用。
追踪溯源太原电视台记者 药童:一天中午,一位老婆婆将棒子、高粱面和成面团,让老汉取刀。
(插画面)结果刀被别人取走,老汉只好返回,在回家路上,脚被一块薄铁皮碰了一下,他顺手拣起来揣在怀里。
回家后,锅开得直响,全家人等刀切面条吃。
可是刀没取回来,老汉忽然想起怀里的铁皮,就取出来说:就用这个削面吃吧!老婆婆有点生气就埋怨老头说,你这是瞎侃!用我们山西的方言讲,侃就是胡吹的意思。
结果这个侃提醒了老汉,他拿起铁片跑到外面石头上磨了几下,然后把面团放在一块木板上,左手端起,右手持铁片,站在开水锅边“砍”面,煮熟后捞到碗里,浇上卤汁,大家一尝,味道还不错,于是这种砍面的方法就一传十十传百地传开了。
经过多次改革之后就变成现在的山西刀削面。
“刀削面”的面!面点师:选面要精 需要中精粉 水和面的比例一般是一斤面三两水 水温是四季水 冬暖夏凉 春秋温 活的时候先把面打成穗子 然后再揉在一起 注意水不能加多了 而且还不能一次性加 活完以后讲究盆光 面光 手光 然后拿湿毛巾盖好 饧半个小时继续揉 为什么要用湿毛巾盖呢 为了不让它风干 而且也饧得快 它在饧的过程中要吸收水分 完了再揉 揉到面切开以后 中间没有气眼就可以了 这样削出的面 光滑 吃起来精到 而且煮的时候不容易断条)记者现场: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现在面活好了,要做地道的刀削面,刀的选择是个关键。
刀削面的刀不同于平常切莱的刀,而是特制的弧形削刀。
“刀削面”的刀面点师 (插画面)这个刀是刀砍面的刀 是最原始的 这个是家用刀 弯刀 这个是最常用的 这个是钩刀 这个削出来的面比较长而且还细 现在发展成双钩刀 一刀出两根面 这个刀上粘面团是为什么? 粘面团是控制面的方向 如果没有面团 削得时候面就掉到后面了 有这个面团在这挡着 削出的面条顺着面团直接就飞到锅里了 这个是最常用的刀 削的时候一刀赶一刀 一棱赶一棱 削出来的面是呈柳叶 三棱形的 它有两个面 但是三个刀口 有句成语两面三刀就是由它而来的 这个是什么刀 削得时候还要用木板 是钩刀 也称板面 因为这个刀削出来的面要长 所以托在板上才能体现出它的优势 这个是一刀出两根面的双钩刀 比钩刀快 看上去更神秘 削一刀出两根面如果说吃刀削面是饱了口福,那么观看刀削面无疑就是饱了眼福。
削出的刀削面,一片连一片,好像流星赶月,在空中划出道道弧形白线,面片落进汤锅,汤滚面翻,又好像银鱼戏水,煞是好看。
有一首诗这样描写:“一叶落锅一叶飘,一叶离面又出刀,银鱼落水翻白浪,柳叶乘风下树梢。
”高明的厨师,每分钟能削一百多刀,每个面片的长度,恰好都是六寸。
记者现场: 当一碗热腾腾的刀削面端上来的时候,决定着这碗面是否好吃最关键就是卤料了。
卤料又叫 “调和”或“浇头”,上到鸡鸭鱼肉,下到油盐酱醋都可以入料,所以又有“一样面百样吃”的说法。
哪怕您每天吃一样卤,都能保证您三个月不重样-------
山西特产的作文600字
稷山特产——板枣稷山县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枣乡,这里盛产多种大枣。
要问稷山什么枣最好吃,首当其冲的就是稷山板枣了。
虽然板枣的个头不大,但作用可不小,可以补血、滋脾养肝呢!对人体有百益而无一害,加工成蜜枣后,味道更是无与伦比呀!板枣呈长圆形,核小肉厚,久放不干,嚼起来又甜又劲道。
制成的蜜枣色泽黄亮,花纹清晰,个头整齐,吃起来清香味甜,营养价值非常高,远销国内外。
板枣乃山西省七大名枣之首,古时候,一直被历朝历代封为贡枣。
据传说,板枣源于山东。
当时运城有一个叫段成己的官,老家在山东,他特别爱吃家乡的金丝小枣,于是就从老家运了一车来,他把吃完后的枣核种在土里,由于运城独特的水土、气候,枣核便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稷山板枣便由此而来。
前几天,爸爸专门买了一箱板枣,拿回家让我尝尝鲜,我迫不及待地抓一把洗净,枣那特有的清香一直往我鼻孔里钻,顾不上仔细端详,先吃!我轻轻地咬一口,脆生生的,甜丝丝的,立即让人神清气爽,稷山板枣果真是名不虚传!听我说了这么多,你是不是早就迫不及待了?稷山正在等着你呢!
关于山西的食物特产的介绍作文急...........急...........急...........
很多的啊。
我光说长治吧山西长治土特产介绍 大凤丸:产于古潞州的传统名药。
具有舒筋活血、开窍祛风、通经络、强肝肾、补虚养壮的功能。
对于腰腿疼痛、四肢麻木、半身不遂、筋骨酸困以及妇女产前产后一般风症有特殊疗效。
许多卧床多年的患者,服后药到病除。
在华北、西北尤其是山区,享有很高声誉。
处方始于明末清初,由“万镒堂”药号根据祖传秘方配制成药,霜蜡为丸。
清流陶瓷:产于壶关县清流陶瓷厂。
以历史悠久、产品新颖、瓷质细腻、质量可靠受到国内外用户的青睐。
主要产品有茶具、酒具、餐具等日用陶瓷。
现有20余种产品销往美国、加拿大、法国、瑞士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量 300多万件。
长子铜乐器:长子县的铜乐器制造业,已有 600多年的历史,是全国同行业八大产家之一。
产品40多种,所产乐器音质纯正,音域宽广,多为民族、民间乐队使用。
不仅受到国内一些著名音乐艺术团体的青睐,而且远销东南亚各国。
长治的党参最为有名,党参以其故乡在上党盆地而得名。
上党人参灭绝后,人们用党参代用,因而党参药用历史不长。
{2} 长治美食有长治腊驴肉、 长子炒饼、潞城甩饼 、长治三和面 、襄垣荤汤素饺 、酥火烧 、团子和软米糕、 壶关羊汤 、沁县干馍 、武乡枣糕 、油面、 包皮面 、面麻片、 豆沙糕、 等等。
上党腊驴肉 长治的名吃中以上党腊驴肉最为有名,上党腊驴肉原专指沙锅腊驴肉,因制作创始于腊月而得名。
它以新鲜驴肉为主要原料,配以各种香料、佐料、做工极为考究。
其色泽鲜艳,醇香可口,以其独特的风味倾倒“美食家”,享誉古今。
驴肉肌间结缔组织不甚发达,故俗语有“天上龙肉,地下驴肉”之说。
上党腊驴肉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是理想的高蛋白、低脂肪食品。
同时又可健胃、活血,是脾虚肾亏和贫血症患者的滋补食品。
上党腊驴肉在清嘉庆年间已闻名四方,并成为皇室贡品。
在80年代全国熟肉制品评审上,腊驴肉受到与会者的好评。
武乡枣糕 武乡枣糕是武乡特有的一种食品,清到民国时期,曾蜚声于并州、平遥、太谷、潞安等地。
枣糕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是武乡经济实惠的一种民间小吃。
具有质软、色黄、味甜之特点。
羊汤 羊汤是我们壶关的传统名吃,同我省北路雁同一带的羊杂割汤、南路运城一带的羊汤泡馍,可称之为山西羊汤三大流派。
壶关羊汤与另外“两汤”比较,可谓独树一帜,风味别具。
火烧酥 火烧是长治市区有名的小吃之一,它用上白面粉、鸡蛋作原料,以熟驴油或熟猪油和面,经火烤制而成。
其色淡黄纯净,其味香酥可口。
可做主食,亦可做点心。
三合面 三合面是长治市民间的一种古老的面食。
它用白面粉、黄豆面粉、小粉面粉按比例拌和而制成。
这种面条柔韧光滑,久煮不溶,浇卤滴醋食之,口味鲜美,豆香气浓。
长子炒饼 “长子炒饼” 历史悠久,早在清光绪年间就流传到晋、冀、鲁、豫各地。
其特色是柔软利口、清香不腻,不仅是上党人民喜爱吃的美食,而且外地人来长子办事,也要品尝其风味以饱口福为乐趣。
1974年,晋东南地区商业局饮食服务科已将“长子炒饼”纳入《烹调技术基本知识》,《长治日报》、《太行日报》、《山西日报》、《中国食品报》、《烹调知识》杂志先后登载过其制作方法和风味特点。
1984年,在晋东南地区名产、名吃展销会上荣获一等奖。
1987年4月又被上海市锦江(集团)联营公司、服务食品技术研究中心收入《中国风味菜点集锦》一书。
沁县干馍 沁县的土特风味小吃干馍,是用温水和面,在案板上反复揉团,用轱辘锤将面擀成碗状,中间着香油调料捏成面饼,放在围有大铁圈的焦炭火上烘烤而成。
冷热都可以吃,存放三至五个月脆香味不变。
爱吃熟肉、热糕的人,把些许猪头肉或热糕装在干馍内, 吃时别有一番滋味。
团子和软米糕 团子和软米糕是长治地区自古以来过春节必做的一种饭食。
其中襄垣的团子、沁县的软米糕最有名气。
它们由当地生产的一种优质软米的面粉,加上玉米面,与红豆、红枣合制而成。
团子要把红豆、红枣做成的馅包在里面;软米糕则是一层糕面一层枣泥,上笼蒸熟,软、香、甜融为一体,香醇可口,乡村一般家户,过春节都要蒸上百个团子,作为正月里的主要饭食。
潞城甩饼 已有100余年的历史,原料配有精面粉、驴油、葱花、椒盐、腊肉片等。
将饧好的面揪一个面剂,放在案板上用两头尖擀杖擀开撒上葱花、椒盐叠起来,盘成圆形。
再用擀杖推擀成圆饼,将饼片搭在擀杖上多半片甩至成圆形,放在鏊上,在饼面上抹上驴油,翻转饼面,再抹一下油,烙2分钟即熟。
吃的时候卷上薄腊肉片,蘸蒜泥就食,浓香可口,不酥不烂,不软不硬,越嚼越香,令人回味无穷。
长治市主要粮食作物有玉米、小麦、谷子、豆类、薯类等;主要经济作物有党参、潞麻、苹果、核桃、柱子、花椒等;主要名优特产有:沁州黄小米、潞麻、潞党参、黄芪、连翘、木耳、沁源松蘑菇、黄花菜、花坡蕨菜,黎城柿饼、绵核桃、平顺大红袍花椒、马铃薯,长子青椒。
山西柳林小吃作文400字
1.柳林“煎饼”大家推出柳林煎饼。
柳林煎饼薄薄一层,坚韧有嚼头,在煎饼内抹上香而微辣的辣椒酱,再卷点黄瓜丝,加点红萝卜丝,吃了就上瘾。
这煎饼不同于我们平日所吃的煎饼。
它相当薄,制作需要过硬的技术;韧性强;辣椒味道与众不同,香味逼人。
每天晚上,煎饼人推着小车伫立在街口,不停地将面糊放在炉上,不停的翻转,一两分钟就好,薄薄的一层,表层摸点辣椒油,我们的辣椒很特别的,色香味俱全!2.柳林“油茶”想必大家也都喝过油茶,我觉得我们柳林的油茶特别有味,用米面、莜面炒熟,加荆芥五香调料,入锅熬成浅咖啡色糊状,加入葱花、板油渣、五香豆,食之香暖入味,是天寒时的方便饮食。
冬天一碗下肚,暖肚有香嘴!3.柳林“豆腐脑”色白而嫩。
是极流行的早点小吃。
豆腐脑:又叫老豆腐,系用糖饧起色,加火烧开后,加入湿粉芡,放入泡好的油粉丝,加豆腐脑适量,葱盐椒调味。
其色泽金红透亮,质微稠,舀入碗中再加入海米、海带丝、金针、韭菜丁、胡椒粉,淋点芝麻香油,浓香无比, 豆腐脑泡食饼馍或加油条是柳林人喜爱的早餐。
4.柳林“小米捞饭”等锅里的水开了,就把小米倒进锅里,和熬稀粥一样,只是火候要掌握控制好,火太小,熬不出小米的香味,火太大,就把米给熬烂了,要把米熬至七八成熟左右,用笊篱从锅里捞出来。
这就是捞饭的制作过程。
5.柳林“搓鱼”制法: (1)将莜面放入盆内,水烧开后立即倒入莜面中,莜面烫熟,用小擀杖搅匀,手蘸凉水将面揉光,用湿洁布盖住防止面晾凉。
(2)左手执一块面团,右手掐下指头肚大小的面块,搓成长条,放在特制的搓鱼板上,右手用小铁铲将面搓成带纹的面鱼,直至将面团搓完。
(3)将搓好的面鱼,放入笼屉内,用旺火蒸10分钟左右即成,下笼后稍凉即可食用。
特点:面香筋韧,形如螺丝。
(注)蒸的时间不可过长,否则面鱼将软塌粘成疙瘩,凉吃可拌各种汁料,热吃可浇羊肉臊子、羊肉酸菜卤,炒着吃可用酸菜、豆菜、韭菜焖炒。
做法很有讲究,火候要到,料要适当!6.柳林“八姑”(拔姑)这是“八姑”的历史:传在唐朝贞观年间,八百里秦川天旱三年,颗粒不收,于是皇上李世民下旨百姓向绵山求雨,果然大雨倾盆而下,救活了庄稼,为此李世民特带领满朝文武赴绵山朝圣,随同前往的还有他的叔妹世姑。
岂料世姑到达绵山后即拜五龙圣母为师,不愿再返长安。
一日,她为一老婆婆做饭,但她自幼生长在皇宫,哪会做饭呢?所以和面时,面干了加水,水多了加面终久和成了稀面,实在无法下锅。
于是顺手拿了一只筷子向锅里拨面,但是怎么拨也拨不断,结果便拨成了长面,老婆婆吃饭时,顺口问了一声:“孩子,这叫什么?”可是世姑却因心慌将“这”字误听为“你”字,此时她已身入空门,不愿再说真名,只好将乳名说了出来:“叫八姑”。
从此,便有了“八姑”这种面食。
做法 先用面、温水5∶3的比例和好面,然后不断加水,不断揣面,直至水面适中后,再用湿布盖在面上,约醒放半小时置于碗内或盘中,下锅的时候左手端碗,右手用削尖的筷子沿碗边向沸锅中拨出,煮好后捞出,浇上浇头即可。
很有嚼头!7.柳林“揪片”把面和好后擀成大片,用刀切成一寸多宽的条,再把切好的面条用手一片一片地揪入开水里煮熟,做法有点像烩面也;是配上各种浇头食用。
特点是面片滑嫩,容易入口。
揪片又称掐疙瘩,是民间的一种家常面。
但不能用来待客,因为柳林人认为揪片摔摔打打,对客人不尊敬。
做法 先用面、水2∶1的比例和好面(水温为夏凉,春、秋、冬温),盖湿布稍醒。
把面团揪成若干小面团,用拇指和食指将面团掐薄,揪成指甲盖大小的片。
为使揪片不粘锅,不粘手,可蘸少许清水或食油。
小而不碎,使一顿味美的晚饭呀!
写一篇关于山西风味小吃的作文500字左右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
几乎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美味。
你看:北京的烤鸭,西安的羊肉泡馍,内蒙古的小肥羊,云南的过桥米线,山西的刀削面……从宴会上的正餐大菜,到街头村边的风味小吃,可以说是举不胜举。
今天,我向大家介绍一个风味小吃,那就是——山西的刀削面。
山西刀削面风味独特,制作方法别具一格,因此而跻身于“五大西式名品”之列,享有非常高的声誉。
山西刀削面色、香、味、形俱全,是山西的风味小吃。
山西刀削面看相好。
做好面时,面条又薄又宽,浸在散发着滚滚浓香的鲜美汤汁里,加上几块儿闪着小亮点的红烧五花肉,再将绿油油的小青菜,淡黄的豆腐皮,一小片一小片的香菜散落其间,着食时,真是令人垂涎欲滴!山西刀削面得名于它有非比寻常的做法——一刀削。
搓面团时,必须揉匀、揉软,揉到表面光滑并且平整为止。
下锅时,左手托着面团,右手持着特制的弧形削刀,一刀一刀削进锅中,最后煮好时,盛到碗里,加上熟了的红烧五花肉、小青菜、豆腐皮、香菜。
山西刀削面的味道更好,吃刀削面的时候还挺有意思呢!吃面条时,我喜欢一根一根地吃,找到面条的“头”以后,“嘘”地一下吸进嘴里,真是顺滑顺口呀!吃红烧五花肉、小青菜、豆腐皮、香菜时,我喜欢慢慢地嚼着吃,一口一口嚼着吃的时候,我感觉好吃极了!有一次,我吃面条时很急,吸面条时过猛,汤溅的满脸都是,弄得我狼狈不堪,爸爸、妈妈和妹妹看见我这样,都捂着肚子笑了起来。
从那以后,我给山西刀削面取了个别名——“溅满脸”。
我已经介绍完了,是不是有一种垂涎欲滴的感觉?其实,山西刀削面非常的好吃,用文字是不可能完全描述出来的,真正的味道还需要你自己去品尝,相信你品尝完以后,绝对会回味无穷!...
写一篇介绍一种美食的作文
俗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我对这句话非常赞成。
我可以封自己为“小小美食家”,因为我对菜颇有一番研究。
光菜名,我就可以滔滔不绝的说上百种。
北京的烤鸭、内蒙古的小肥羊、西安的羊肉泡馍、山西的刀削面……在这么多香甜可口的美食中,最让我喜爱的,便是山城重庆的麻婆豆腐。
麻婆豆腐不仅吃起来麻辣鲜香而且颜色五彩缤纷。
嫩白的豆腐丁排着整齐的“队”站在盘中,穿上了用鲜红的辣酱做成的“衣服”,看上去火红火红的一片,就像是一团熊熊燃烧的红色火焰,中间还夹杂着一些外酥里嫩的肉沫,绿色的葱花散落在盘中,就如同一片片绿叶,沾着辣酱的豆腐丁成了一朵朵盛开的红花,在绿叶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不时,从盘中散发出一阵阵诱人的香味,真令人垂涎三尺!看上去,麻婆豆腐的做法是十分复杂的,其实非常简单:把豆腐切成一个正正方方的小块,让它们一个个“跳”入热气腾腾的水中热热“身”,再把它们捞出来,一会在用。
接着,把肉切成极小的块,用植物油把肉块抄酥。
然后,向锅里倒入适当的油,打开开关,向油中放入事先准备好的干辣椒、花椒和姜片,等油在七、八十度时放入豆腐丁,再加上适量的淀粉,翻抄几下,再加入适当的盐、黄豆酱、豆瓣酱,点上一点白酒,最后用小火慢慢烧两分钟,在快起锅时加入少许的味精,这道色香味俱全的麻婆豆腐就大功告成了!吃麻婆豆腐也是很有讲究的。
吃时,先夹上一块豆腐,多沾一些盘中的辣酱,把它轻轻地放入嘴中慢慢地咀嚼,吃上去,麻麻的,辣辣的,这种味道一下充满了嘴的任何角落。
我吃的时候,喜欢先把豆腐上的辣酱舔一舔,顿时,辣酱的麻和辣味一下“扑”入嘴里,再吃豆腐,嫩嫩的豆腐从嘴里一过,顺滑爽口,这样的吃法,吃到了麻婆豆腐别具一格的风味。
如果你幸运的话,还能够吃到一点点的肉沫,外酥里嫩,更一步增添了麻婆豆腐的风味,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怎么样,听到了我的介绍,对麻婆豆腐有了一定的了解吧。
它算不算是一道美味佳肴呢?唉哟,不跟你聊了,一盘麻婆豆腐出锅了,我这个“小小美食家”要去品尝品尝了,再见!
山西的土特产作文950字
山西特产的作文大家好!我来自山西.一提到山西.不得不说说山西的醋和煤.被称为煤乡的山西.名不虚传--煤产量居全国第一.山西已经建起大同、阳泉、西山、汾西、潞安、晋城、轩岗等七个大型矿务局和霍州中型矿务局以及东山、荫营、小峪、王坪、寨沟、固庄、南庄等八个小统配矿务局,此外还有一个全国最大的中外合资露天煤矿。
起储量之大.足以看出.说起醋,我得多说: 明清以来,山西便以醋名扬海内外,成为当时山西的一大支柱产业。
上千年的历史积淀,不仅使山西形成了深厚的“醋文化”,而且制醋作坊遍地开花,延绵至今山西仍有制醋企业1100多家,年产量25万吨,约占全国总产量的十分之一,居全国之首,其中老陈醋年产量15万吨。
拥有辉煌历史的山西老陈醋在中国醋业一骑绝尘。
山西醋的历史有几千年了,到了盛唐、宋时期,“美和居”老陈醋就已名扬中外,特别是“益源庆”老陈醋已成为宫廷用品。
“东湖”老陈醋作为山西醋的正宗代表,由于历史的原因,它的起步较慢,其实它是为了保持原有的传统工艺。
近年来,“东湖”老陈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真可谓是“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东湖”牌真是变化太大了,很有希望,关键在于它继承了传统的经验。
但是,被称为中国第一醋的山西陈醋始终比不上镇江香醋。
有人将山西老陈醋比作一个没落的贵族,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山西老陈醋被磕碰地只剩下了“历史”和“酸楚”。
今年5月份就有全国醋业老大镇江恒顺香醋集团携巨款北上大规模收购山西醋厂。
山西省酿醋协会一位负责人说:多少年来,山西一直有两个瓶子,一个酒瓶子,一个醋瓶子。
如今镇江对山西的醋瓶子提出了公开的挑战,政府是应该对此有一个大动作的时候了。
这些年来,政府给予老陈醋的支持很少,虽然也出台了一些相关政策,但是都停留在了表面,不解决实际问题。
醋比酒的酿造工序多,但价格却要便宜,所以山西醋企业这些年来一直没有发展起来关键还是没钱。
如果政府现在还对这种现状无动于衷,那么山西老陈醋的前景实在堪忧,对于恒顺的扩张只能是四个字:无法应战!
转载请注明出处作文大全网 » 山西美食作文,特色小吃,800字,考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