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关于白居易的爱情》1600字
关于白居易的爱情
据有关资料记载,白居易在淮北苻离的时候,曾经跟一位名叫湘灵的姑娘有过一段刻骨铭心的恋情,这段恋情虽然没有得到实现,却对白居易的一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说起来,白居易跟湘灵的爱情真所谓至死不渝。让我们通过白居易留下的爱情诗来寻找这位伟大诗人在爱情方面的人生轨迹。
白居易十一岁时,因避家乡战乱,随母将家迁至父亲白季庚任官所在地——徐州符离(今安徽省宿县境内)。之后在那里与一个比他小四岁的邻居女子相识,她的名字叫湘灵,长得活泼可爱,还懂点音律,于是两人就成了朝夕不离、青梅竹马的玩伴。到白居易十九岁、湘灵十五岁时,二人情窦初开,两人便开始了初恋。白居易有一首名叫《邻女》的诗,赞美了湘灵的美丽和她悦耳的嗓音。
《邻女》:
娉婷十五胜天仙,白日嫦娥旱地莲。何处闲教鹦鹉语,碧纱窗下绣床前。
贞元十四年,白居易二十七岁的时候,为了家庭生活和自己的前程,他不得不离开符离去江南叔父处。一路上他写了三首怀念湘灵的诗。分别是《寄湘灵》、《寒闺夜》和《长相思》。
《寄湘灵》:
泪眼凌寒冻不流,每经高处即回头。遥知别后西楼上,应凭栏杆独自愁。
《寒闺夜》:
夜半衾裯冷,孤眠懒未能。笼香销尽火,巾泪滴成冰。为惜影相伴,通宵不灭灯。 《长相思》: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由这些诗可以清楚地看出,白居易与湘灵经过十七年的相处和八年的相恋,感情已经很深了。离别后不但苦苦相思,而且已考虑过结婚问题。但是湘灵担心她家门第低,攀不上白居易。最后表示了愿至诚必成和步步比肩行的恳切愿望。
贞元十六年初,白居易二十九岁考上进士,回符离住了近十个月,恳切向母亲要求与湘灵结婚,但被封建观念极重的母亲拒绝了。白居易怀着极其痛苦的心情离开了家。看下面的诗。
《生离别》:
食蘖不易食梅难,蘖能苦兮梅能酸。未如生别之为难,苦在心兮酸在肝。晨鸡再鸣残月没,征马连嘶行人出。回看骨肉哭一声,梅酸蘖苦甘如蜜。黄河水白黄云秋,行人河边相对愁。天寒野旷何处宿,棠梨叶战风飕飕。生离别,生离别,忧从中来无断绝。忧极心劳血气衰,未年三十生白发。 《潜别离》:
不得哭,潜别离。不得语,暗相思。两心之外无人知。深笼夜锁独栖鸟,利剑春断连理枝。河水虽浊有清日,乌头虽黑有白时。惟有潜离与暗别,彼此甘心无后期。
多么真挚的感情!多么痛苦的离别!一对恋人,泪眼对泪眼,说不完的心中事,割不开的骨肉情!
贞元二十年秋,白居易在长安作了校书郎,需将家迁至长安,他回家再次苦求母亲允许他和湘灵结婚,但门户大于一切的母亲,不但再次拒绝了他的要求,并且在全家迁离时不让他们见面。他们的婚姻无望了,但他们深厚的爱情并没从此结束。白居易以拒绝与其他女子结婚来同母亲抗婚。
时间一年一年地过去,直到白居易三十七岁那一年才在母亲以死相逼下与同僚杨汝士的妹妹结了婚。但是白居易仍然还不断写诗思念湘灵。看下面这些诗:
1
《冬至夜怀湘灵》:
艳质无由见,寒衾不可亲。何堪最长夜,俱作独眠人。
《感秋寄远》:
惆怅时节晚,两情千里同。离忧不散处,庭树正秋风。燕影动归翼,蕙香销故丛。佳期与芳岁,牢落两成空。
《寄远》:
欲忘忘未得,欲去去无由。两腋不生翅,二毛空满头。坐看新落叶,行上最高楼。暝色无边际,茫茫尽眼愁。
《夜雨》:
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 我有所感事,结在深深肠。 乡远去不得,无日不瞻望。 肠深解不得,无夕不思量。 况此残灯夜,独宿在空堂。 秋天殊未晓,风雨正苍苍。 不学头陀法,前心安可忘。
《感镜》:
美人与我别,留镜在匣中。自从花颜去,秋水无芙蓉。经年不开匣,红埃覆青铜。今朝一拂拭,自照憔悴容。照罢重惆怅,背有双盘龙。
每一首诗都饱含着无尽的思念。
后来白居易蒙冤被贬江州途中,和杨夫人一起遇见了正在漂泊的湘灵父女,白居易与湘灵抱头痛哭了一场,并写下了题为《逢旧》的诗。
《逢旧》:
我梳白发添新恨,君扫青蛾减旧容。应被傍人怪惆怅,少年离别老相逢。
这时白居易已经四十四岁了,湘灵也四十岁了,但是湘灵还没结婚,据湘灵自己说,她已经把全部身心都给了乐天哥哥,心中再也容不下任何一个别的男人。
2
作文二:《关于白居易的成语》2900字
关于白居易的成语
成语(点击查看详解) 解释
半面之旧 半面:见过面;旧:原先,引申为旧友。指只见过一面的旧交 不识之无 识:认识。形容人不识字,文化水平很低
钿合金钗 钿盒和金钗,相传为唐玄宗与杨贵妃定情之信物。泛指情人之间的信物 进退出处 指仕途的升迁和降职,出仕和退隐
笼鸟槛猿 笼中鸟槛中猿。比喻受拘禁没有自由的人
百身莫赎 百身:自身死一百次;赎:抵。拿一百个我,也无法把你换回来了。表示极沉痛地悼念。 比翼连枝 比翼:鸟名。传说此鸟一目一翼,须两两齐飞。比喻夫妇亲密不离。 碧落黄泉 碧落:天上、天界。黄泉:地下。天上和地下。泛指宇宙的各个角落。 彩云易散 美丽的彩云容易消散。比喻美满的姻缘被轻易拆散。 嘲风咏月 指描写风云月露等景象而思想内容贫乏的写作。
殚思极虑 殚:竭尽;虑:思虑。形容用尽心思。
谠言直声 谠言:公正的言论;直:正直的。公正的、正直的、理直气壮的言论。 荡然无存 形容东西完全失去,一点没有留下。
雕章镂句 指文章的词句刻意修饰。
对床夜雨 指亲友或兄弟久别重逢,在一起亲切交谈。
孤苦伶仃 伶仃:孤独,没有依靠。孤单困苦,没有依靠。
海角天涯 形容极远的地方,或彼此相隔极远。
急管繁弦 急:快;繁:杂。形容各种乐器同时演奏的热闹情景。 急中生智 紧急的时候,猛然想出办法。
将勤补拙 以勤奋弥补笨拙。
惊天动地 形容某个事件的声势或意义极大。
梨花带雨 象沾着雨点的梨花一样。原形容杨贵妃哭泣时的姿态。后用以形容女子的娇美。 流水无情 流水一去不复返,毫无情意。比喻时光消逝,无意停留。 扪心自问 摸着胸口,自己问自己怎么样。指自己反省。
扪心无愧 扪:摸;愧:惭愧。摸着胸口自问,毫无惭愧之处。 琵琶别抱 旧时指妇女弃夫改嫁。
秋月春风 指良辰美景。也指美好的岁月。
墙头马上 为男女爱慕之典实。
千呼万唤 形容再三催促。
声色狗马 声:歌舞;色:女色;狗:养狗;马:骑马。形容剥削阶级荒淫无耻的生活。
investigations by person/in accordance with credit rules, personnel of customer credit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1) active marketing, expanding customers; 2) arrange interviews with our customers; 3) qualifying first instance; 4) accepts an application for the borrower; 5) collect, collate, review customer information; 6) due
桃李满天下 桃李:指培养的后辈或所教的学生。比喻学生很多,各地都有。 万家灯火 家家点上了灯。指天黑上灯的时候。也形容城市夜晚的景象。 未老先衰 年纪还不大就衰老了。多指由于精神或体力负担过重而导致过早衰老。 仙山琼阁 仙山:指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琼阁:精美的楼阁。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现在也比喻虚无缥缈的美妙幻境。
物以稀为贵 事物因稀少而觉得珍贵。
虚无缥缈 虚无:空虚;缥缈:隐隐约约,若有若无的样子。形容空虚渺茫。 逍遥自在 无拘无束,安闲自得。
一事无成 连一样事情也没有做成。指什么事情都做不成。形容毫无成就。 源远流长 源头很远,水流很长。比喻历史悠久。
月下花前 本指游乐休息的环境。后多指谈情说爱的处所。
作茧自缚 蚕吐丝作茧,把自己裹在里面。比喻做了某件事,结果使自己受困。也比喻自己给自己找麻烦。 悄然无声 悄然:寂静无声的样子。静悄悄的,听不到一点声音。
白浪掀天 掀:翻腾。形容风大浪高。
楚水吴山 楚地的水,吴地的山。指古时吴、楚两国所属地域。后用以指长江中下游一带。 春生秋杀 春天万物萌生,秋天万物凋零。
动地惊天 惊:惊动;动:震撼。使天地惊动。形容某个事件的声势或意义极大。 急急如律令 本是汉代公文用语,后来道士或巫师亦用于符咒的末尾。如同法律命令, 戛玉鸣金 戛:敲击。敲打玉器和金器。形容声调有节奏而响亮好听。也形容人气节凛然。 戛玉敲冰 戛:敲击。敲打玉器和冰块。形容声调有节奏而响亮好听。也形容人气节凛然。 瓶沉簪折 瓶沉水底难觅,簪子折断难接。比喻男女分离。
切切私语 指私下小声说话。
衔环结草 结草:把草结成绳子,搭救恩人;衔环:嘴里衔着玉环。旧时比喻感恩报德,至死不忘。 徇国忘身 徇:为国献身。为国尽忠而将个人得失、安危置之度外。
一无所知 一:全,都。什么也不知道。
饮冰食檗 喝冷水,吃苦味的东西。形容生活清苦,为人清白。
自生自灭 自然地发生,生长,又自然地消灭。形容自然发展,无人过问。 白面书郎 〖解释〗犹白面书生。指只知读书,阅历少,见识浅的读书人。有时含贬义。亦泛指读书人。 白兔赤乌 〖解释〗月亮和太阳的代称。多借指时间。
灯火万家 〖解释〗家家都点上灯。指天黑上灯的时候。亦形容城镇夜晚的景象。 率土同庆 〖解释〗犹言普天同庆。天下的人或全国的人共同庆祝。
时移世变 〖解释〗时代变迁,世事也不一样。同“时易世变”。
天生丽质 〖解释〗天生:天然生成。丽质:美丽的姿容。形容女子妩媚艳丽。 心同止水 〖解释〗形容心境平静,毫无杂念。同“心如止水”。
investigations by person/in accordance with credit rules, personnel of customer credit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1) active marketing, expanding customers; 2) arrange interviews with our customers; 3) qualifying first instance; 4) accepts an application for the borrower; 5) collect, collate, review customer information; 6) due
纡朱拖紫 〖解释〗形容地位显贵。同“纡朱曳紫”。
比翼鸟 传说中的一种雌雄在一起飞的鸟。比喻恩爱夫妻
investigations by person/in accordance with credit rules, personnel of customer credit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1) active marketing, expanding customers; 2) arrange interviews with our customers; 3) qualifying first instance; 4) accepts an application for the borrower; 5) collect, collate, review customer information; 6) due
作文三:《关于白居易的简介》6100字
I
关于?白居?易的?简介?
?白居?易(?77?2-?-8?46?),?汉族?,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接下?来本?人带?你了?解一?下关?于白?居易?的简?介。?
? ? 关?于白?居易?的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 ?
? ?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 元?白 ?,与 ?刘禹?锡并?称 ?刘白? 。?
? ?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 ?诗魔? 和? 诗?王 ?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 关?于白?居易?的主?要成?就 ?官场? 翰?林学?士 ?前期?是兼?济天?下时?期,?后期?是独?善其?身时?期。?白居?易贞?元十?六年?(8?00?年)?29?岁时?中进?士,?先后?任秘?书省?校书?郎、?盩至?尉、?翰林?学士?,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写了?大量?讽喻?诗,?代表《秦??作是中吟??》十?首,?和《?新乐?府》?五十?首,?这些?诗使?权贵?切齿?、扼?腕、?变色?。元?和六?年,?白居?易母?亲因?患神?经失?常病?死在?长安?,白?居易?按当?时的?规矩?,回?故乡?守孝?三年?,服?孝结?束后?回到?长安?,皇?帝安?排他?做了?左赞?善大?夫。?
? ? 江?州司?马 ?元和?十年?六月?,白?居易?44?岁时?,宰?相武?元衡?和御?史中?丞裴?度遭?人暗?杀,?武元?衡当?场身?死,?裴度?受了?重伤?。对?如此?大事?,I
II
当?时掌?权的?宦官?集团?和旧?官僚?集团?居然?保持?镇静?,不?急于?处理?。白?居易?十分?气愤?,便?上书?力主?严缉?凶手?,以?肃法?纪。?可是?那些?掌权?者非?但不?褒奖?他热?心国?事,?反而?说他?是东?宫官?,抢?在谏?官之?前议?论朝?政是?一种?僭越?行为?;于?是被?贬谪?为州?刺史?。王?涯说?他母?亲是?看花?的时?候掉?到井?里死?的,?他写?赏花?的诗?和关?于井?的诗?,有?伤孝?道,?这样?的人?不配?治郡?,于?是他?被贬?为江?州司?马。?实际?上他?得罪?的原?因还?是那?些讽?喻诗?。 ?
? ?贬官?江州?(现?九江?)给?白居?易以?沉重?的打?击,?他说?自己?是 ?面上?灭除?忧喜?色,?胸中?消尽?是非?心 ?,早?年的?佛道?思想?滋长?。三?年后?由于?好友?崔群?的帮?助他?升任?忠州?刺史?。 ?
? ?杭州?刺史? 元?和十?五年?,唐?宪宗?暴死?在长?安,?唐穆?宗继?位,?穆宗?爱他?的才?华,?把他?召回?了长?安,?先后?做司?门员?外郎?、主?客郎?中知?制诰?、中?书舍?人等?。但?当时?朝中?很乱?,大?臣间?争权?夺利?,明?争暗?斗;?穆宗?政治?荒怠?,不?听劝?谏。?于是?他极?力请?求外?放。?82?2年?,白?居易?被任?命为?杭州?刺史?。在?杭州?任职?期间?,他?见杭?州一?带的?农田?经常?受到?旱灾?威胁?,官?吏们?却不?肯利?用西?湖水?灌田?,就?排除?重重?阻力?和非?议,?发动?民工?加高?湖堤?,修?筑堤?坝水?闸,?增加?了湖?水容?量,?解决?了钱?塘(?今杭?州)?、盐?官(?今海?宁)?之间?数十?万亩?农田?的灌?溉问?题。?白居?易还?规定?,西?湖的?大小?水闸?、斗?门在?不灌?溉农?田时?,要?及时?封闭?;发?现有?漏水?之处?,要?及时?修补?。白?居易?还组?织群?众重?新浚?治了?唐朝?大历?年间?杭州?刺史?李泌?在钱?塘门?、涌?金门?一带?开凿?的六?口井?,改?善了?居民?的用?水条?件。?
? ? 文?学 ?白居?易是?中唐?时期?影响?极大?的大?诗人?,他?的诗?歌主?张和?诗歌?创作?,以?其对?通俗?性、?写实?性的?突出?强调?和全?力表?现,?在中?国诗?II
III
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与元?九书?》中?,他?明确?说:?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 ?关于?白居?易的?主要?成就? 官?场 ?翰林?学士? 前?期是?兼济?天下?时期?,后?期是?独善?其身?时期?。白?居易?贞元?十六?年(?80?0年?)2?9岁?时中?进士?,先?后任?秘书?省校?书郎?、盩?至尉?、翰?林学?士,?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写?了大?量讽?喻诗?,代?表作?是《?秦中《新?吟》?乐府?十首?》五?,和?十首??,这?些
诗?使权?贵切?齿、?扼腕?、变?色。?元和?六年?,白?居易?母亲?因患?神经?失常?病死?在长?安,?白居?易按?当时?的规?矩,?回故?乡守?孝三?年,?服孝?结束?后回?到长?安,?皇帝?安排?他做?了左?赞善?大夫?。 ?
? ?江州?司马? 元?和十?年六?月,?白居?易4?4岁?时,?宰相?武元?衡和?御史?中丞?裴度?遭人?暗杀?,武?元衡?当场?身死?,裴?度受?了重?伤。?对如?此大?事,?当时?掌权?的宦?官集?团和?旧官?僚集?团居?然保?持镇?静,?不急?于处?理。?白居?易十?分气?愤,?便上?书力?主严?缉凶?手,?以肃?法纪?。可?是那?些掌?权者?非但?不褒?奖他?热心?国事?,反?而说?他是?东宫?官,?抢在?谏官?之前?议论?朝政?是一?种僭?越行?为;?于是?被贬?谪为?州刺?史。?王涯?说他?母亲?是看?花的?时候?掉到?井里?死的?,他?写赏?花的?诗和?关于?井的?诗,?有伤?孝道?,这?样的?人不?配治?郡,?于是?他被?贬为?江州?司马?。实?际上?他得?罪的?原因?还是?那些?讽喻?诗。?
? ? 贬?官江?州(?现九?江)?给白?居易?以沉?重的?打击?,他?说自?己是? 面?上灭?除忧?喜色?,胸?中消?尽是?非心? ,?早年?的佛?道思?想滋?长。?三年?后由?于好?友崔?群的?帮助?他升?任忠?州刺?史。?
? ? 杭?州刺?史 ?元和?十五?年,?唐宪?宗暴?死在?长安?,唐?穆宗?继位?,穆?宗爱?他的?才华?,把?他召?回了?长安?,先?后做?司门?员外?郎、?主客?郎中?知制?诰、?III
IV
中书?舍人?等。?但当?时朝?中很?乱,?大臣?间争?权夺?利,?明争?暗斗?;穆?宗政?治荒?怠,?不听?劝谏?。于?是他?极力?请求?外放?。8?22?年,?白居?易被?任命?为杭?州刺?史。?在杭?州任?职期?间,?他见?杭州?一带?的农?田经?常受?到旱?灾威?胁,?官吏?们却?不肯?利用?西湖?水灌?田,?就排?除重?重阻?力和?非议?,发?动民?工加?高湖?堤,?修筑?堤坝?水闸?,增?加了?湖水?容量?,解?决了?钱塘?(今?杭州?)、?盐官?(今?海宁?)之?间数?十万?亩农?田的?灌溉?问题?。白?居易?还规?定,?西湖?的大?小水?闸、?斗门?在不?灌溉?农田?时,?要及?时封?闭;?发现?有漏?水之?处,?要及?时修?补。?白居?易还?组织?群众?重新?浚治?了唐?朝大?历年?间杭?州刺?史李?泌在?钱塘?门、?涌金?门一?带开?凿的?六口?井,?改善?了居?民的?用水?条件?。 ?
? ?文学? 白?居易?是中?唐时?期影?响极?大的?大诗?人,?他的?诗歌?主张?和诗?歌创?作,?以其?对通?俗性?、写?实性?的突?出强?调和?全力?表现?,在?中国?诗史?上占?有重?要的?《与地位??元九。在??书》?中,?他明?确说?》中?,白?居易?就表?现出?重写?实、?尚通?俗、?强调?讽喻?的倾?向:?
? ? 今?褒贬?之文?无核?实,?则惩?劝之?道缺?矣;?美刺?之诗?不稽?政,?则补?察之?义废?矣。?
? ? 俾?辞赋?合炯?戒讽?喻者?,虽?质虽?野,?采而?奖之?。 ?
? ?十八(六??《议?文章?》)?诗的?功能?是惩?恶劝?善,?补察?时政?,诗?的手?段是?美刺?褒贬?,炯?戒讽?喻,?所以?他主?张:?议文?章》?)诗?的功?能是?惩恶?劝善?,补?察时?政,?诗的?手段?是美?刺褒?贬,?炯戒?讽喻?,所?以他?主张?》)?他反?对离?开内?容单?纯地?追求? 宫?律高? 、? 文?字奇? ,?更反?对齐?梁以?来 ?嘲风?月、?弄花?草 ?的艳?丽诗?风。?在《?新乐?府序?》中?,他?明确?指出?作诗?的标?准是?:新?乐府?序》?中,?他明?确指?出作《与??诗的元九??标准书》??是》?)在?IV
V
中,?他回?顾早?年的?创作?情形?说:?与元?九书?》中?,他?回顾?早年?的创?作情?形说?》其?二)?,并?创作?了大?量反?映民?生疾?苦的?讽谕?诗,?但总?体指?向却?是 ?唯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 ?(《?寄唐?生》?)。?因为?只有?将民?情上?达天?听,?皇帝?开壅?蔽、?达人?情,?政治?才会?趋向?休明?。 ?
?《琵 ??琶行?《长》与??恨歌?》是?白居?易写?得最?成功?的作?品,?其艺?术表?现上?的突?出特?点是?抒情?因素?的强?化。?与此?前的?叙事?诗相?比,?这两?篇作?品虽?也用?叙述?、描?写来?表现?事件?,但?却把?事件?简到?不能?再简?,只?用一?个中?心事?件和?两三?个主?要人?物来?结构?全篇?,诸?如颇?具戏?剧性?的马?嵬事?变,?作者?寥寥?数笔?即将?之带?过,?而在?最便?于抒?情的?人物?心理?描写?和
环?境气?氛渲?染上?,则?泼墨?如雨?,务《琵??求尽琶行??情,》这??即使种在??乐
声?摹写?和人?物遭?遇叙?述上?着墨?较多?的作?品,?也是?用情?把声?和事?紧紧?联结?在一?起,?声随?情起?,情?随事?迁,?使诗?的进?程始?终伴?随着?动人?的情?感力?量。?除此?之外?,这?两篇?作品?的抒?情性?还表?现在?以精?选的?意象?来营?造恰?当的?氛围?、烘?托诗?歌的?意境?上。?如《?长恨?歌》?中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琵琶?行》?中 ?枫叶?荻花?秋瑟?瑟 ?别时?茫茫?江浸?月 ?等类?诗句?,或?将凄?冷的?月色?、淅?沥的?夜雨?、断?肠的?铃声?组合?成令?人销?魂的?场景?,或?以瑟?瑟作?响的?枫叶?、荻?花和?茫茫?江月?构成?哀凉?孤寂?的画?面,?其中?透露?的凄?楚、?感伤?、怅?惘意?绪为?诗中?人物?、事?件统?统染?色,?也使?读者?面对?如此?意境?、氛?围而?心灵?摇荡?,不?能自?已。?
? ? 关?于白?居易?的轶?事典?故 ?自酿?美酒? 白?居易?自家?酿的?酒,?质高?出众?,他?为自?家的?酒作?诗道?:寄?唐生?》)?。因?为只?有将?民情?上达?天听?,皇?帝开?壅蔽?、达?人情?,政?治才?会趋?向休?明。?
V
VI
? ? 《?琵琶?行》?与《?长恨?歌》?是白?居易?写得?最成?功的?作品?,其?艺术?表现?上的?突出?特点?是抒?情因?素的?强化?。与?此前?的叙?事诗?相比?,这?两篇?作品?虽也?用叙?述、?描写?来表?现事?件,?但却?把事?件简?到不?能再?简,?只用?一个?中心?事件?和两?三个?主要?人物?来结?构全?篇,?诸如?颇具?戏剧?性的?马嵬?事变?,作?者寥?寥数?笔即?将之?带过?,而?在最?便于?抒情?的人?物心?理描?写和?环境?气氛?渲染?上,?则泼?墨如?雨,?务求?尽情?,即?使《?琵琶?行》?这种?在乐?声摹?写和?人物?遭遇?叙述?上着?墨较?多的?作品?,也?是用?情把?声和?事紧?紧联?结在?一起?,声?随情?起,?情随?事迁?,使?诗的?进程?始终?伴随?着动?人的?情感?力量?。除?此之?外,?这两?篇作?品的?抒情?性还?表现?在以?精选?的意?象来?营造?
恰当?的氛?围、?烘托?诗歌?的意《长??境上恨歌??。如》中??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琵断声??琶行 ,??》中? 枫?叶荻?花秋?瑟瑟? 别?时茫?茫江?浸月? 等?类诗?句,?或将?凄冷?的月?色、?淅沥?的夜?雨、?断肠?的铃?声组?合成?令人?销魂?的场?景,?或以?瑟瑟?作响?的枫?叶、?荻花?和茫?茫江?月构?成哀?凉孤?寂的?画面?,其?中透?露的?凄楚?、感?伤、?怅惘?意绪?为诗?中人?物、?事件?统统?染色?,也?使读?者面?对如?此意?境、?氛围?而心?灵摇?荡,?不能?自已?。 ?
? ?关于?白居?易的?轶事?典故? 自?酿美?酒 ?白居?易自?家酿?的酒?,质?高出?众,?他为?自家?的酒?作诗?道》?)。?白居?易造?酒的?历史?不但?有记?载,?而且?直到?今天?,还?有 ?白居?易造?酒除?夕赏?乡邻? 的?故事?在渭?北一?代流?传。?
? ? 素?口蛮?腰 ?素口?蛮腰?,蓄?妓玩?乐,?始自?东晋?,唐?代比?较普?遍。?为了?涤除?人生?烦恼?,白?居易?以妓?乐诗?酒放?纵自?娱。?从他?的诗?中知?姓名?之妓?便有?十几?个,?最出?名的?是小?蛮和?樊素?。唐?孟棨?《本?事诗? 事?感》?中记?载:?本事?诗 ?事感?》中?记载?》,?言其? 罢?刑部?侍郎?时,?有栗?千斗?,书?一VI
VII
车? 。?著有?《白?氏长?庆集?》等?。他?曾以?自己?藏书?为基?础,?编撰?了一?部词?语佳?句类?书《?白氏?经史?事类《白?六帖?氏六?》?(帖》?又名?)?,?分为?1 ?36?7门?。宋?代黄《杨?鉴著?文公??谈苑?》记?载:?白氏?长庆?集》?等。?他曾?以自?己藏?书为?基础?,编?撰了?一部?词语?佳句?类书?《白?氏经?史事?类六?帖》?(又?名《?白氏?六帖?》)?,分?为1? 3?67?门。?宋代?黄鉴?著《?杨文?公谈?苑》?记载?》,?以陶?家瓶?数千?,各?题门?目,?作七?层架?,列?置斋?中。?命诸?生采?集其?事类?,投?瓶中?。倒?取之?,抄?录成?书。?
? ? 可?见《?白氏?六帖?》在?最初?搜集?资料?时,?就开?始以?类汇?集。?另编?有《?元白?因继?集》?、《?刘白?唱和?集》?、《?洛下?游赏?宴集?》(?又名?《洛?中集?》)?等。?
VII
作文四:《关于白居易的成语》1800字
关于白居易的成语
成语(点击查看详解) 解释 半面之旧
不识之无
钿合金钗
进退出处
笼鸟槛猿
百身莫赎
比翼连枝
碧落黄泉
彩云易散
嘲风咏月
殚思极虑
谠言直声
荡然无存
雕章镂句
对床夜雨
孤苦伶仃
海角天涯
急管繁弦
急中生智
将勤补拙
惊天动地
梨花带雨
流水无情
扪心自问
扪心无愧
琵琶别抱
秋月春风
墙头马上
千呼万唤
声色狗马 半面:见过面;旧:原先,引申为旧友。指只见过一面的旧交 识:认识。形容人不识字,文化水平很低 钿盒和金钗,相传为唐玄宗与杨贵妃定情之信物。泛指情人之间的信物 指仕途的升迁和降职,出仕和退隐 笼中鸟槛中猿。比喻受拘禁没有自由的人 百身:自身死一百次;赎:抵。拿一百个我,也无法把你换回来了。表示极沉痛地悼念。 比翼:鸟名。传说此鸟一目一翼,须两两齐飞。比喻夫妇亲密不离。 碧落:天上、天界。黄泉:地下。天上和地下。泛指宇宙的各个角落。 美丽的彩云容易消散。比喻美满的姻缘被轻易拆散。 指描写风云月露等景象而思想内容贫乏的写作。 殚:竭尽;虑:思虑。形容用尽心思。 谠言:公正的言论;直:正直的。公正的、正直的、理直气壮的言论。 形容东西完全失去,一点没有留下。 指文章的词句刻意修饰。 指亲友或兄弟久别重逢,在一起亲切交谈。 伶仃:孤独,没有依靠。孤单困苦,没有依靠。 形容极远的地方,或彼此相隔极远。 急:快;繁:杂。形容各种乐器同时演奏的热闹情景。 紧急的时候,猛然想出办法。 以勤奋弥补笨拙。 形容某个事件的声势或意义极大。 象沾着雨点的梨花一样。原形容杨贵妃哭泣时的姿态。后用以形容女子的娇美。 流水一去不复返,毫无情意。比喻时光消逝,无意停留。 摸着胸口,自己问自己怎么样。指自己反省。 扪:摸;愧:惭愧。摸着胸口自问,毫无惭愧之处。 旧时指妇女弃夫改嫁。 指良辰美景。也指美好的岁月。 为男女爱慕之典实。 形容再三催促。 声:歌舞;色:女色;狗:养狗;马:骑马。形容剥削阶级荒淫无耻的生活。
万家灯火 未老先衰 仙山琼阁 家家点上了灯。指天黑上灯的时候。也形容城市夜晚的景象。 年纪还不大就衰老了。多指由于精神或体力负担过重而导致过早衰老。 仙山:指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琼阁:精美的楼阁。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现在也比喻虚无缥缈的美妙幻境。 物以稀为贵 虚无缥缈 逍遥自在 一事无成 源远流长 月下花前 作茧自缚 悄然无声 白浪掀天 楚水吴山 春生秋杀 动地惊天 急急如律令 戛玉鸣金 戛玉敲冰 瓶沉簪折 切切私语 衔环结草 徇国忘身 一无所知 饮冰食檗 自生自灭 白面书郎 白兔赤乌 灯火万家 率土同庆 时移世变 天生丽质 心同止水 事物因稀少而觉得珍贵。 虚无:空虚;缥缈:隐隐约约,若有若无的样子。形容空虚渺茫。 无拘无束,安闲自得。 连一样事情也没有做成。指什么事情都做不成。形容毫无成就。 源头很远,水流很长。比喻历史悠久。 本指游乐休息的环境。后多指谈情说爱的处所。 蚕吐丝作茧,把自己裹在里面。比喻做了某件事,结果使自己受困。也比喻自己给自己找麻烦。悄然:寂静无声的样子。静悄悄的,听不到一点声音。 掀:翻腾。形容风大浪高。 楚地的水,吴地的山。指古时吴、楚两国所属地域。后用以指长江中下游一带。 春天万物萌生,秋天万物凋零。 惊:惊动;动:震撼。使天地惊动。形容某个事件的声势或意义极大。 本是汉代公文用语,后来道士或巫师亦用于符咒的末尾。如同法律命令, 戛:敲击。敲打玉器和金器。形容声调有节奏而响亮好听。也形容人气节凛然。 戛:敲击。敲打玉器和冰块。形容声调有节奏而响亮好听。也形容人气节凛然。 瓶沉水底难觅,簪子折断难接。比喻男女分离。 指私下小声说话。 结草:把草结成绳子,搭救恩人;衔环:嘴里衔着玉环。旧时比喻感恩报德,至死不忘。 徇:为国献身。为国尽忠而将个人得失、安危置之度外。 一:全,都。什么也不知道。 喝冷水,吃苦味的东西。形容生活清苦,为人清白。 自然地发生,生长,又自然地消灭。形容自然发展,无人过问。 〖解释〗犹白面书生。指只知读书,阅历少,见识浅的读书人。有时含贬义。亦泛指读书人。 〖解释〗月亮和太阳的代称。多借指时间。 〖解释〗家家都点上灯。指天黑上灯的时候。亦形容城镇夜晚的景象。 〖解释〗犹言普天同庆。天下的人或全国的人共同庆祝。 〖解释〗时代变迁,世事也不一样。同“时易世变”。 〖解释〗天生:天然生成。丽质:美丽的姿容。形容女子妩媚艳丽。 〖解释〗形容心境平静,毫无杂念。同“心如止水”。
比翼鸟 传说中的一种雌雄在一起飞的鸟。比喻恩爱夫妻
作文五:《白居易简介,关于白居易的故事》300字
史上因傍高官被白居易用诗歌杀死的才女是谁?
诗人白居易笔下的江南春色到底有多美?
唐朝诗人白居易怎样写求欢诗勾引朋友妻的?
一代名妓关盼盼:被白居易逼死的痴情女诗人
揭秘:白居易是如何逼死唐代名妓关盼盼的?
唐朝官员薪水簿:白居易爱晒工资 韩愈爱哭穷
日本平安时代为何如此推崇诗人白居易?
白居易做官廉洁奉公 离任将多数薪俸留官府仓库
白居易晚年好女色 为求新奇十年内换三批家姬
中国最早追星族 白居易粉丝浑身刺满白居易诗
与白居易有染 苦情女诗人关盼盼为何绝食而死
大诗人白居易另一面 写求欢诗来勾引朋友之妻
白居易被贬做烤饼消磨时间 做好“快递”给朋友
白居易是“杀人犯” 白居易用诗杀死了个女人
无宰相之度:宰相李德裕为何执意封杀白居易
好色诗人白居易:侍妾三年一换
作文六:《白居易关于重阳的诗句》1600字
白居易关于重阳的诗句
小编特别推荐
重阳节传说 | 重阳节放假安排 | 重阳节活动 | 重阳节来历 | 重阳节是哪天
白居易(772年,846年),汉族,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在重阳节到来之际,整理了白居易关于重阳的诗句,欢迎阅读。
《九日登巴台》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黍香酒初熟,菊暖花未开。
闲听竹枝曲,浅酌茱萸杯。
去年重阳日,漂泊湓城隈。
今岁重阳日,萧条巴子台。
旅鬓寻已白,乡书久不来。
临觞一搔首,座客亦徘徊。
《陵园妾》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陵园妾,颜色如花命如叶。
命如叶薄将奈何,一奉寝宫年月多。
年月多,时光换,春愁秋思知何限。
青丝发落丛鬓疏,红玉肤销系裙慢。
忆昔宫中被妒猜,因谗得罪配陵来。
老母啼呼趁车别,中官监送锁门回。
山宫一闭无开日,未死此身不令出。
松门到晓月裴回,柏城尽日风萧瑟。
松门柏城幽闭深,闻蝉听燕感光阴。
眼看菊蕊重阳泪,手把梨花寒食心。
把花掩泪无人见,绿芜墙绕青苔院。
四季徒支妆粉钱,三朝不识君王面。
遥想六宫奉至尊,宣徽雪夜浴堂春。
雨露之恩不及者,犹闻不啻三千人。
三千人,我尔君恩何厚薄。
愿令轮转直陵园,三岁一来均苦乐。
《九日醉吟》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有恨头还白,无情菊自黄。
一为州司马,三见岁重阳。
剑匣尘埃满,笼禽日月长。
身从渔父笑,门任雀罗张。
问疾因留客,听吟偶置觞。
叹时论倚伏,怀旧数存亡。
奈老应无计,治愁或有方。
无过学王绩,唯以醉为乡。
《酬皇甫郎中对新菊花见忆》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爱菊高人吟逸韵,悲秋病客感衰怀。
黄花助兴方携酒,红叶添愁正满阶。
居士荤腥今已断,仙郎杯杓为谁排?
愧君相忆东篱下,拟废重阳一日斋。
《九日寄微之》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眼暗头风事事妨,绕篱新菊为谁黄。
闲游日久心慵倦,痛饮年深肺损伤。
吴郡两回逢九月,越州四度见重阳。
怕飞杯酒多分数,厌听笙歌旧曲章。
蟋蟀声寒初过雨,茱萸色浅未经霜。
去秋共数登高会,又被今年减一场。
《九日题涂溪》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蕃草席铺枫叶岸,竹枝歌送菊花杯。
明年尚作南宾守,或可重阳更一来。
《九日宴集,醉题郡楼,兼呈周、殷二判官》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前年九日馀杭郡,呼宾命宴虚白堂。去年九日到东洛,
今年九日来吴乡。两边蓬鬓一时白,三处菊花同色黄。
一日日知添老病,一年年觉惜重阳。江南九月未摇落,
柳青蒲绿稻穗香。姑苏台榭倚苍霭,太湖山水含清光。
可怜假日好天色,公门吏静风景凉。榜舟鞭马取宾客,
扫楼拂席排壶觞。胡琴铮鏦指拨剌。吴娃美丽眉眼长。
笙歌一曲思凝绝,金钿再拜光低昂。日脚欲落备灯烛,
风头渐高加酒浆。觥醆艳翻菡萏叶,舞鬟摆落茱萸房。
半酣凭槛起四顾,七堰八门六十坊。远近高低寺间出,
东西南北桥相望。水道脉分棹鳞次,里闾棋布城册方。
人烟树色无隙罅,十里一片青茫茫。自问有何才与政,
高厅大馆居中央。铜鱼今乃泽国节,刺史是古吴都王。
郊无戎马郡无事,门有棨戟腰有章。盛时傥来合惭愧,
壮岁忽去还感伤。从事醒归应不可,使君醉倒亦何妨。
请君停杯听我语,此语真实非虚狂。五旬已过不为夭,
七十为期盖是常。须知菊酒登高会,从此多无二十场。
作文七:《白居易关于养生的诗句》2000字
1白居易?负冬日
杲杲冬日出,照我屋南隅。负暄闭目坐,和气生肌肤。
初似饮醇醪,又如蛰者苏。外融百骸畅,中适一念无。
旷然志所在,心与虚空俱。
2《快活》:?白居易
饱食安眠消日月,闲谈冷笑接交亲谁知将相王侯外,别有优游快活人。
3《不出门》:?白居易
不出门来又数旬,将何销日与谁亲鹤笼开处见君子,书卷展时逢古人。
自静其心延寿命,无求于物长精神能行便是真修道,何必降魔调伏身。
4咏兴五首·池上有小舟
身闲心无事,白日为我长。我若未忘世,虽闲心亦忙。
世若未忘我,虽退身难藏。我今异于是,身世交相忘。
5对酒闲吟赠同老者??? 白居易
人生七十稀,我年幸过之。远行将尽路,春梦欲觉时。
家事口不问,世名心不思。老既不足叹,病亦不能治。
百事尽除去,尚余酒与诗。兴来吟一篇,吟罢酒一卮。
于中我自乐,此外吾不知。寄问同老者,舍此将安归?
6《偶吟》:
人生变改故无穷,昔是朝官今野翁久寄形于朱紫内,渐抽身于蕙荷中。
无情水任方圆器,不系舟随去住风犹有鲈鱼莼菜兴,来春或拟往江东。
7自在
安泰良有以,与君论梗概。心了事未了,饥寒迫于外。
事了心未了,念虑煎于内。我今实多幸,事与心和会。
内外及中间,了然无一碍。所以日阳中,向君言自在。
8狂言示诸侄? :白居易
人老多病苦,我今幸无疾。人老多忧累,我今婚嫁毕。
况当垂老岁,所要无多物,一裘暖过冬,一饭饱终日。
勿言舍宅小,不过寝一室。何用鞍马多,不能骑两匹。
如我优幸身,人中十有七。如我知足心,人中百无一。
9斋居偶作 白居易
止足安生理,悠闲乐性场。是非一以遣,动静百无妨。
岂有物相累,兼无情可忘。不须忧老病,心是自医王
10早服云母散? 白居易
每夜坐禅观水月,有时行醉玩风花净名事理人难解,身不出家心出家。
11闲游?:白居易
欲笑随情酒逐身,此身虽老未辜春春来点检闲游数,犹自多于年少人。
一人生难得老来静,自静其心延寿命。人的一生风风雨雨、荣辱坎坷,走过了年轻時的胸怀大志,自命脉不凡,走过了中年時的轰轰烈烈,拼搏奋斗;乃至退休,自然应该看淡一切,过平静生活,不要想入非非。人生平静便是福,平静生活,真实而洒脱。没有喧闹,没有吹棒,没有鲜花,没有掌声。然而正是没有了那些热闹场面的干扰,才不必去言在平静中过着属于自已的平静生活。过着那种淡泊名利、于世无争、默默无闻、充实丰富的平静生活。如同健康和幸福,还是理智地享受平静生活吧,它会带给你健康与纯真,带给你幸福与欢乐。常言说:“身安不如心安,心宽强于屋宽。”有一首诗写道!“无求便是安心法,不饱真为祛病方,自静其身延寿命,无求于物长精神。古人云:“心乱则百病生,心静则百病息。”可见,人老心静才是养生之本。老来养生不只需拥有心片清静的环境,更需要心静于水。做到生活安静,待人恬静,处事冷静,劳不过累,逸不过安,喜不过欢,欲不过求,度安静素雅時光,过恬淡闲适生活。(韩景富)
12《消暑》???白居易
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此时身自保,难更与人同。
13《枕上行》
风疾侵凌临老头,血凝筋滞不调柔甘从此后支离卧,赖是从前烂漫游;
迥思往事纷如梦,转觉余生杳若浮浩气自能充静室,惊飚何必荡虚舟;
腹空先进松花酒,膝冷重装桂布裘若问乐天忧病否,乐天知命了无忧。
14他临终前一年,他还与六位耋耋老友作了一次“七老会”:
七人五百七十岁,拖紫纡朱垂白须手里无金莫嗟叹,樽中有酒且欢娱
15把酒:白居易
把酒仰问天,古今谁不死。所贵未死间,少忧多欢喜。
穷通谅在天,忧喜即由己。是故达道人,去彼而取此。
勿言未富贵,久忝居禄仕。勿忧渐衰老,且喜加年纪
朝餐不过饱,五鼎徒为尔。夕寝止求安,一衾而已矣。
16白居易静养其心,是
“外以儒行修其身,中以释教治其心,旁以山水风月歌诗琴酒乐其志。”他“栖心释氏,通学小中大乘法”,自号香山居士。
17《题玉泉寺》白居易
湛湛玉泉色,悠悠浮云身。闲心对定水,清净两无尘。
手把青筇杖,头戴白纶巾。兴尽下山去,知我是谁人。
18白居易开始练气功,咏气功的《隐儿》
身适忘四支,心适忘是非。既适又忘适,不知吾是谁,百体如槁木,兀然无所知。方寸如死灰,寂然无所思。今日复明日,身心忽两遣。行年三十九,岁暮日斜时。四十心不动,吾今其庶几。
白居易练气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以道治心气,钟岁得晏然;”
19晏坐闲吟:白居易
昔为京洛声华客,今作江湖潦倒翁意气销磨群动里,形骸变化百年中。霜侵残鬓无多黑,酒伴衰颜只暂红愿学禅门非想定,千愁万念一时空。
20岁暮道情二首
壮日苦曾惊岁月,长年都不惜光阴为学空门平等法,先齐老少死生心。
半旧青衫半白头,雪风吹面上江楼禅功自见无人觉,合是愁时亦不愁。
21《苦热题恒寂师禅室》
人人避暑走如狂,独有禅师不出房可是禅房无热到?但能心静即身凉!
22坚持清晨叩齿内服药饵,《晨兴》
宿鸟动前林,晨光上东屋。铜炉添早香,纱笼灭残烛。头醒风稍愈,眼饱睡初足。起坐兀无思,叩齿三十六。何以解宿斋,一杯云母粥”
作文八:《关于白居易的拓展阅读》24200字
关于白居易的拓展阅读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3题。(9—12题每小题3分, 13题6分)
白居易传
(元)辛文房
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邽人。弱冠,名未振,观光上国,谒顾况。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因谑之曰:“长安百物皆贵,居大不易。”及览诗卷,至“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乃叹曰:“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难。老夫前言戏之耳。”贞元十六年,中书舍人高郢下进士、拔萃,皆中,补校书郎。元和元年,作乐府及诗百余篇,规讽时事,流闻禁中。上悦之,召拜翰林学士,历左拾遗。时盗杀宰相,京师汹汹。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权贵有嫌其出位,怒。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赋《新井篇》,言既浮华,行不可用。”贬江州司马。初以勋庸?暴露不宜,实无他肠,怫怒奸党,遂失志。亦能顺适所遇,托浮屠死生说忘形骸者。久之,转中书舍人,知制诰。河朔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文宗立,召迁刑部侍郎。会昌初致仕,卒。
居易累以忠鲠遭摈,乃放纵诗酒。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尔索寞。卜居履道里,与香山僧如满等结净社。疏沼种树,构石楼,凿八节滩,为游赏之乐,茶铛酒杓不相离。尝科头?箕踞,谈禅咏古,晏如也。自号醉吟先生,作传。酷好佛,亦经月不荤,称香山居士。与胡杲、吉皎、郑据、刘真、卢贞、张浑、如满、李文爽燕集,皆高年不仕,日相招致,时人慕之,绘《九老图》。
公诗以六义为主,不尚艰难。每成篇,必令其家老妪读之,问解则录。后人评白诗如山东父老课农桑,言言皆实者也。鸡林国?行贾售于其国相,率篇百金,伪者即能辨之。与元稹极善胶漆,音韵亦同,天下曰“元白”。元卒,与刘宾客齐名,曰“刘白”云。公好神仙,自制飞云履,焚香振足,如拔烟雾,冉冉生云。初来九江,居庐阜峰下,作草堂,烧丹。今尚存。 (本文有删节)
【注】?勋庸:这里指被刺杀的宰相武元衡。?科头:不戴帽子,裸露发髻。?鸡林国:朝鲜半岛古国名。
9.对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会昌初致仕 致仕:做官。 ((
B.居易累以忠鲠遭摈 累:屡次。 (
C.与胡杲??李文爽燕集 燕:通“宴”,宴饮。 (
D.不尚艰难 艰难:艰涩。 ((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点黑)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鸡林国行贾售于其国相/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 ((
B.久之,转中书舍人/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 ((
C.权贵有嫌其出位/必令其家老妪读之,问解则录。 ((
D.与刘宾客齐名/与生彘肩 ((
11.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及览(其)诗卷 B.流闻(于)禁中
C.(老妪)问解则录 D.伪者(国相)即能辨之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开篇以顾况对白居易的前“谑”后“叹”,侧面表现了白居易在诗歌
1
创作上的非凡才华。
B.白居易性格耿直,常上书直言论事,触怒了权贵奸党,这给他的仕途蒙上了阴影,也是他“放纵诗酒”的重要原因之一。
C.白居易的诗歌内容真实,辞句晓畅,风格平易,在当时流传甚广。内至宫廷,外达异邦,诗名远播。
D.白居易居庙堂之上,则“兼济天下”;处江湖之远,则“独善其身”。儒、释两家思想的影响,并存于他人生的各个阶段。
白居易传阅读答案由查字典语文网小编整理,仅供参考:
9.A。(致仕:辞官归家。)
10.C。(A. 介词,给/介词,在。 B. 助词,无实义/代词,他。C. 代词,他D.连词,跟、同。/动词,给)
11.C。(“老妪”应改为白居易。)
12.D。(“并存于他人生的各个阶段”错,他“独善其身”,信奉佛教,是在他仕途失意之后。)
【附:参考译文】
白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邽人。他在年近二十名声未起的时候,(有一次)去京城游玩,拜见(当时名流)顾况。顾况是南方吴地人氏,自恃才华,很少有他推荐认可的诗人,于是就取笑白居易说:“长安城什么东西都贵,要想‘居’于此,是非常不容易的。”等到翻阅白居易诗卷,读到其中“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诗时,他就又感慨道:“能写出这样的诗句,想居天下都不难。老夫我之前的话是开玩笑的了。”贞元十六年,中书舍人高郢主持进士考试,选拔英才,白居易全都考中,被朝廷授任为校书郎。元和元年,白居易写作乐府及诗歌一百多篇,讽谏时事,流传到了宫中。皇帝读了他的诗后非常喜欢他,召见他并且授任他翰林学士一职,接着又历任了左拾遗。当时有盗贼刺杀了宰相,京城议论纷纷。白居易第一个上疏皇帝,请求紧急抓捕盗贼。有权贵厌嫌他越职行事,对他十分恼怒。不久就有传言说:“白居易的母亲落井而死,他却写了篇《新井篇》,词句十分浮夸华丽,如此品行不可重用。”后来白居易就被贬为江州司马。起初白居易只是认为不应当让被刺杀的宰相武元衡暴尸街头,其实并没有别的想法,(想不到却)触怒了奸党,于是志向受挫。但他能顺其自然,随遇而安,借佛教的生死之说超脱形体的痛苦。很长一段时间后,又调任中书舍人,主管制定朝廷的政令。有一年,河北发生暴乱,朝廷出兵无功,白居易又向朝廷进谏,没有被采纳,于是请求外调,担任了杭州太守。唐文宗即位后,下诏升任白居易为刑部侍郎。会昌初年辞职回家,最后死在家中。
白居易多次因为忠诚耿直遭到排斥,于是就纵情喝酒作诗。被重新任用后,(由于)遇到的又都是年少君主,(所以)做官的心情顿时消沉。在履道里购宅定居,与香山僧人如满等成立净社。每天开挖沟池,栽种树木,建造石楼,开凿八节滩,作为游玩之乐,茶壶锅子酒杯不离身。曾经有一次光着头,像箕一样张开腿盘坐着,谈论佛理,吟咏古诗,十分清静安闲。自己号称醉吟先生,并且还为此作了篇传记。白居易十分喜欢佛教,也常常几个月不吃荤,自称香山居士。与胡杲、吉皎、郑据、刘真、卢贞、张浑、如满、李文爽等人宴饮集会。这些人都是年纪大却不肯做官的人,每天互相招待邀请,当时人们很羡慕他们,有人给他们画了一幅《九老图》。
白居易的诗以风雅颂赋比兴六义为主,不推崇艰涩难懂,每写成一篇,必定让他家里的老婆婆先读一读,询问老婆婆直到她理解了才抄录下来。后人评价白
2
居易的诗作就像崤山以东的百姓谈论农桑之事,字字句句都是非常朴实的话。鸡林国的商人把他的诗作卖给他们的国相,每篇都是一百两银子,如果是伪造的,鸡林国相马上就能分辨出来。白居易与元稹关系十分要好,友情可谓如胶似漆,写诗追求的音韵也相同,天下人把他们并称为“元白”。元稹死后,白居易与刘禹锡齐名,并称为“刘白”。白居易喜欢神仙,曾经自己造了一双飞云鞋,点起香举起脚,好像在腾云驾雾,云雾冉冉降临。刚来九江时,居住在庐阜峰下,建了一座草堂,炼制丹药。这座草堂如今还保存着。
二、长恨歌传(传本一)
陈鸿
开元中,泰阶平,四海无事。玄宗在位岁久,倦于旰食宵衣,政无大小,始委于右丞相,稍深居游宴,以声色自娱。先是元献皇后、武淑妃皆有宠,相次即世。宫中虽良家子千数,无可悦目者。上心忽忽不乐。时每岁十月,驾幸华清宫,内外命妇,熠耀景从。浴日余波,赐以汤沐。春风灵液,澹荡其间。上心油然,若有所遇,顾左右前后,粉色如土。诏高力士潜搜外宫,得弘农杨玄琰女于寿邸,既笄矣。鬓发腻理,纤秾中度,举止闲冶,如汉武帝李夫人。别疏汤泉,诏赐藻莹,既出水,体弱力微,若不任罗绮。光彩焕发,转动照人。上甚悦,进见之日,奏《霓裳羽衣曲》以导之;定情之夕,授金钗钿合以固之。又命戴步摇,垂金珰,明年,册为贵妃,半后服用。由是冶其容,敏其词,婉娈万态,以中上意,上益嬖焉。时省风九州,泥金五岳,骊山雪夜,上阳春朝,与上行同辇,止同室,宴专席,寝专房。虽有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暨后宫才人、乐府妓女,使天子无顾盼意。自是六宫无复进幸者。非徒殊艳尤态致是,益才智明慧,善巧便佞,先意希旨,有不可形容者。叔父昆弟皆列位清贵,爵为通侯。姊妹封国夫人,富埒王宫,车服邸第,与大长公主侔矣。而恩泽势力,则又过之,世入禁门不问,京师长吏为之侧目。故当时谣谚有云:“生女勿悲酸,生男勿喜欢。”又曰:“男不封侯女作妃,看女却为门上楣。”其为人心羡慕如此。 天宝末,兄国忠盗丞相位,愚弄国柄。及安禄山引兵向阙,以讨杨氏为词。潼关不守,翠华南幸,出咸阳,道次马嵬亭。六军徘徊,持戟不进。从官郎吏伏上马前,请诛晁错以谢天下。国忠奉牦缨盘水,死于道周。左右之意未快。上问之。当时敢言者,请以贵妃塞天下怨。上知不免,而不忍见其死,反袂掩面,使牵之而去。仓皇展转,竟就死于尺组之下。既而玄宗狩成都,肃宗受禅灵武。明年大赦改元,大驾还都。尊玄宗为太上皇,就养南官,自南宫迁于西内,时移事去,乐尽悲来。每至春之日,冬之夜,池莲夏开,宫槐秋落。梨园弟子,玉琯发音,闻《霓裳羽衣》一声,则天颜不怡,左右欷歔。三载一意,其念不衰。求之梦魂,杳不能得。
适有道士自蜀来,知上心念杨妃如是,自言有李少君之术。玄宗大喜,命致其神。方士乃竭其术以索之,不至。又能游神驭气,出天界,没地府以求之,不见。又旁求四虚上下,东极天海,跨蓬壶。见最高仙山,上多楼阙,西厢下有洞户,东向,阖其门,署曰“玉妃太真院”。方士抽簪扣扉,有双鬟童女,出应其门。方士造次未及言,而双鬟复入。俄有碧衣侍女又至。诘其所从。方士因称唐天子使者,且致其命。碧衣云:“玉妃方寝,请少待之。”于时云海沈沈,洞天日晓,琼户重阖,悄然无声。方士屏息敛足,拱手门下。久之,而碧衣延入,且曰:“玉妃出。”见一人冠金莲,披紫绡,佩红玉,曳凤舄,左右侍者七八人,揖方士,问皇帝安否,次问天宝十四载以还事。言讫,悯然。指碧衣女取金钗钿合,各析
3
其半,授使者曰:“为我谢太上皇,谨献是物,寻旧好也。”方士受辞与信,将行,色有不足。玉妃固征其意。复前跪致词:“请当时一事,不为他人闻者,验于太上皇,恐钿合金钗,负新垣平之诈也。”玉妃茫然退立,若有所思,徐而言曰:“昔天宝十载,侍辇避暑于骊山宫。秋七月,牵牛织女相见之夕,秦人风俗,是夜张锦绣,陈饮食,树瓜华,焚香于庭,号为乞巧。宫掖间尤尚之。时夜殆半,休侍卫于东西厢,独侍上。上凭肩而立,因仰天感牛女事,密相誓心,愿世世为夫妇。言毕,执手各呜咽。此独君王知之耳。”因自悲曰:“由此一念,又不得居此。复堕下界,且结后缘。或为天,或为人,决再相见,好合如旧。”因言:“太上皇亦不久人间,幸惟自安,无自苦耳。”使者还奏太上皇,皇心震悼,日日不豫。其年夏四月,南宫宴驾。
元和元年冬十二月,太原白乐天自校书郎尉于盩厔,鸿与琅琊王质夫家于是邑,暇日相携游仙游寺,话及此事,相与感叹。质夫举酒于乐天前曰:“夫希代之事,非遇出世之才润色之,则与时消没,不闻于世。乐天深于诗,多于情者也。试为歌之。如何,”乐天因为《长恨歌》。意者不但感其事,亦欲惩尤物,窒乱阶,垂于将来者也。歌既成,使鸿传焉。世所不闻者,予非开元遗民,不得知。世所知者,有《玄宗本纪》在。今但传《长恨歌》云尔。
(摘自汪辟疆校录《唐人小说》)
三、与元九书
白居易
月日,居易白。微之足下:自足下谪江陵至于今,凡枉赠答诗仅百篇。每诗来,或辱序,或辱书,冠于卷首,皆所以陈古今歌诗之义,且自叙为文因缘,与年月之远近也。仆既受足下诗,又谕足下此意,常欲承答来旨,粗论歌诗大端,并自述为文之意,总为一书,致足下前。累岁已来,牵故少暇,间有容隙,或欲为之;又自思所陈,亦无出足下之见;临纸复罢者数四,卒不能成就其志,以至于今。 今俟罪浔阳,除盥栉食寝外无余事,因览足下去通州日所留新旧文二十六轴,开卷得意,忽如会面,心所畜者,便欲快言,往往自疑,不知相去万里也。既而愤悱之气,思有所浊,遂追就前志,勉为此书,足下幸试为仆留意一省。 夫文,尚矣,三才各有文。天之文三光首之;地之文五材首之;人之文《六经》首之。就《六经》言,《诗》又首之。何者,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上自贤圣,下至愚騃,微及豚鱼,幽及鬼神。群分而气同,形异而情一。未有声入而不应、情交而不感者。
圣人知其然,因其言,经之以六义;缘其声,纬之以五音。音有韵,义有类。韵协则言顺,言顺则声易入;类举则情见,情见则感易交。于是乎孕大含深,贯微洞密,上下通而二气泰,忧乐合而百志熙。五帝三皇所以直道而行、垂拱而理者,揭此以为大柄,决此以为大窦也。故闻“元首明,股肱良”之歌,则知虞道昌矣。闻五子洛汭之歌,则知夏政荒矣。言者无罪,闻者作诫,言者闻者莫不两尽其心焉。
洎周衰秦兴,采诗官废,上不以诗补察时政,下不以歌泄导人情。用至于谄成之风动,救失之道缺。于时六义始剚矣。《国风》变为《骚辞》,五言始于苏、李。《诗》、《骚》皆不遇者,各系其志,发而为文。故河梁之句,止于伤别;泽畔之吟,归于怨思。彷徨抑郁,不暇及他耳。然去《诗》未远,梗概尚存。故兴离别则引双凫一雁为喻,讽君子小人则引香草恶鸟为比。虽义类不具,犹得风人之什
4
二三焉。于时六义始缺矣。晋、宋已还,得者盖寡。以康乐之奥博,多溺于山水;以渊明之高古,偏放于田园。江、鲍之流,又狭于此。如梁鸿《五噫》之例者,百无一二。于时六义浸微矣~陵夷至于梁、陈间,率不过嘲风雪、弄花草而已。噫~风雪花草之物,三百篇中岂舍之乎,顾所用何如耳。设如“北风其凉”,假风以刺威虐;“雨雪霏霏”,因雪以愍征役;“棠棣之华”,感华以讽兄弟;“采采芣苡”,美草以乐有子也。皆兴发于此而义归于彼。反是者,可乎哉~然则“余霞散成绮,澄江净如练”,“归花先委露,别叶乍辞风”之什,丽则丽矣,吾不知其所讽焉。故仆所谓嘲风雪、弄花草而已。于时六义尽去矣。
唐兴二百年,其间诗人不可胜数。所可举者,陈子昂有《感遇诗》二十首,鲍防《感兴诗》十五篇。又诗之豪者,世称李、杜。李之作,才矣~奇矣~人不迨矣~索其风雅比兴,十无一焉。杜诗最多,可传者千余首。至于贯穿古今,覙缕格律,尽工尽善,又过于李焉。然撮其《新安》、《石壕》、《潼关吏》、《芦子关》、《花门》之章,“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之句,亦不过十三四。杜尚如此,况不迨杜者乎,仆常痛诗道崩坏,忽忽愤发,或废食辍寝,不量才力,欲扶起之。嗟乎~事有大谬者,又不可一二而言,然亦不能不粗陈于左右。
仆始生六七月时,乳母抱弄于书屏下,有指“之”字、“无”字示仆者,仆口未能言,心已默识。后有问此二字者,虽百十其试,而指之不差。则知仆宿习之缘,已在文字中矣。及五六岁,便学为诗。九岁谙识声韵。十五六,始知有进士,苦节读书。二十已来,昼课赋,夜课书,间又课诗,不遑寝息矣。以至于口舌成疮,手肘成胝。既壮而肤革不丰盈,未老而齿发早衰白;瞀瞀然如飞蝇垂珠在眸子中者,动以万数,盖以苦学力文之所致,又自悲。
家贫多故,二十七方从乡赋。既第之后,虽专于科试,亦不废诗。及授校书郎时,已盈三四百首。或出示交友如足下辈,见皆谓之工,其实未窥作者之域耳。自登朝来,年齿渐长,阅事渐多。每与人言,多询时务;每读书史,多求理道。始知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时皇帝初即位,宰府有正人,屡降玺书,访人急病。
仆当此日,擢在翰林,身是谏官,月请谏纸。启奏之间,有可以救济人病,裨补时阙,而难于指言者,辄咏歌之,欲稍稍进闻于上。上以广宸听,副忧勤;次以酬恩奖,塞言责;下以复吾平生之志。岂图志未就而悔已生,言未闻而谤已成矣~ 又请为左右终言之。凡闻仆《贺雨诗》,众口籍籍,以为非宜矣;闻仆《哭孔戡诗》,众面脉脉,尽不悦矣;闻《秦中吟》,则权豪贵近者,相目而变色矣;闻《登乐游园》寄足下诗,则执政柄者扼腕矣;闻《宿紫阁村》诗,则握军要者切齿矣~大率如此,不可遍举。不相与者,号为沽誉,号为诋讦,号为讪谤。苟相与者,则如牛僧孺之诫焉。乃至骨肉妻孥,皆以我为非也。其不我非者,举世不过三两人。有邓鲂者,见仆诗而喜,无何鲂死。有唐衢者,见仆诗而泣,未几而衢死。其余即足下。足下又十年来困踬若此。呜呼~岂六义四始之风,天将破坏,不可支持耶,抑又不知天意不欲使下人病苦闻于上耶,不然,何有志于诗者,不利若此之甚也~然仆又自思关东一男子耳,除读书属文外,其他懵然无知,乃至书画棋博,可以接群居之欢者,一无通晓,即其愚拙可知矣~初应进士时,中朝无缌麻之亲,达官无半面之旧;策蹇步于利足之途,张空拳于战文之场。十年之间,三登科第,名落众耳,迹升清贯,出交贤俊,入侍冕旒。始得名于文章,终得罪于文章,亦其宜也。
日者闻亲友间说,礼、吏部举选人,多以仆私试赋判为准的。其余诗句,亦往往在人口中。仆恧然自愧,不之信也。及再来长安,又闻有军使高霞寓者,欲聘倡
5
妓,妓大夸曰:“我诵得白学士《长恨歌》,岂同他哉,”由是增价。又足下书云:到通州日,见江馆柱间有题仆诗者。何人哉,又昨过汉南日,适遇主人集众娱乐,他宾诸妓见仆来,指而相顾曰:此是《秦中吟》、《长恨歌》主耳。自长安抵江西三四千里,凡乡校、佛寺、逆旅、行舟之中,往往有题仆诗者;士庶、僧徒、孀妇、处女之口,每有咏仆诗者。此诚雕篆之戏,不足为多,然今时俗所重,正在此耳。虽前贤如渊、云者,前辈如李、杜者,亦未能忘情于其间。 古人云:“名者公器,不可多取。”仆是何者,窃时之名已多。既窃时名,又欲窃时之富贵,使己为造物者,肯兼与之乎,今之屯穷,理固然也。况诗人多蹇,如陈子昂、杜甫,各授一拾遗,而屯剥至死。孟浩然辈不及一命,穷悴终身。近日孟郊六十,终试协律;张籍五十,未离一太祝。彼何人哉~况仆之才又不迨彼。今虽谪佐远郡,而官品至第五,月俸四五万,寒有衣,饥有食,给身之外,施及家人。亦可谓不负白氏子矣。微之,微之~勿念我哉~
仆数月来,检讨囊帙中,得新旧诗,各以类分,分为卷目。自拾遗来,凡所遇所感,关于美刺兴比者;又自武德至元和,因事立题,题为“新乐府”者,共一百五十首,谓之"讽谕诗"。又或退公独处,或移动病闲居,知足保和,吟玩性情者一百首,谓之”闲适诗“。又有事物牵于外,情理动于内,随感遇而形于叹咏者一百首,谓之”感伤诗“。又有五言、七言、长句、绝句,自一百韵至两百韵者四百余首,谓之”杂律诗“。凡为十五卷,约八百首。异时相见,当尽致于执事。 微之,古人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仆虽不肖,常师此语。大丈夫所守者道,所待者时。时之来也,为云龙,为风鹏,勃然突然,陈力以出;时之不来也,为雾豹,为冥鸿,寂兮寥兮,奉身而退。进退出处,何往而不自得哉~故仆志在兼济,行在独善,奉而始终之则为道,言而发明之则为诗。谓之讽谕诗,兼济之志也;谓之闲适诗,独善之义也。故览仆诗者,知仆之道焉。其余杂律诗,或诱于一时一物,发于一笑一吟,率然成章,非平生所尚者,但以亲朋合散之际,取其释恨佐欢,今铨次之间,未能删去。他时有为我编集斯文者,略之可也。 微之,夫贵耳贱目,荣古陋今,人之大情也。仆不能远征古旧,如近岁韦苏州歌行,才丽之外,颇近兴讽;其五言诗,又高雅闲淡,自成一家之体,今之秉笔者谁能及之,然当苏州在时,人亦未甚爱重,必待身后,人始贵之。今仆之诗,人所爱者,悉不过杂律诗与《长恨歌》已下耳。时之所重,仆之所轻。至于讽谕者,意激而言质;闲适者,思澹而辞迂。以质合迂,宜人之不爱也。今所爱者,并世而生,独足下耳。然百千年后,安知复无如足下者出,而知爱我诗哉,故自八九年来,与足下小通则以诗相戒,小穷则以诗相勉,索居则以诗相慰,同处则以诗相娱。知吾罪吾,率以诗也。
如今年春游城南时,与足下马上相戏,因各诵新艳小律,不杂他篇,自皇子陂归昭国里,迭吟递唱,不绝声者二十里余。攀、李在傍,无所措口。知我者以为诗仙,不知我者以为诗魔。何则,劳心灵,役声气,连朝接夕,不自知其苦,非魔而何,偶同人当美景,或花时宴罢,或月夜酒酣,一咏一吟,不觉老之将至。虽骖鸾鹤、游蓬瀛者之适,无以加于此焉,又非仙而何,微之,微之~此吾所以与足下外形骸、脱踪迹、傲轩鼎、轻人寰者,又以此也。
当此之时,足下兴有余力,且欲与仆悉索还往中诗,取其尤长者,如张十八古乐府,李二十新歌行,卢、杨二秘书律诗,窦七、元八绝句,博搜精掇,编而次之,号为《元白往还集》。众君子得拟议于此者,莫不踊跃欣喜,以为盛事。嗟乎~言未终而足下左转,不数月而仆又继行,心期索然,何日成就,又可为之太息矣~ 仆常语足下,凡人为文,私于自是,不忍于割截,或失于繁多。其间妍媸,益又
6
自惑。必待交友有公鉴无姑息者,讨论而削夺之,然后繁简当否,得其中矣。况仆与足下,为文尤患其多。己尚病,况他人乎,今且各纂诗笔,粗为卷第,待与足下相见日,各出所有,终前志焉。又不知相遇是何年,相见是何地,溘然而至,则如之何,微之知我心哉~
浔阳腊月,江风苦寒,岁暮鲜欢,夜长少睡。引笔铺纸,悄然灯前,有念则书,言无铨次。勿以繁杂为倦,且以代一夕之话言也。
居易自叙如此,文士以为信然。
译文:
日月,居易问候,微之足下:
自您遭贬江陵到于今,赠予和酬答我的诗已近一百首了。每逢寄诗来,您还不惮劳烦,作序或写信置于卷首。都是用来阐述古今诗歌意义,并且说明了创作的因缘和年月的先后。我既然接受了足下的诗,又理解了足下此番用意,也常常想承意作答,大略地谈谈诗歌的核心要义,并陈述自己文学创作的意旨,归拢到一封信中,寄发给您。可是,数年来,俗务缠身,少有空闲,每当要写的时候,又寻思我所陈述也不会超出您的见识,好几次都是铺开信纸又作罢了,直到今天也未能遂愿。现在,我获罪谪居浔阳,饮食起居之外没有其他事情,就读了一下您调任通州时候留下的新旧文章二十六轴,批阅之下,有所会意,阁下恍如即在目前。心有所感,想一吐为快,又常常怀疑自己,不知所悟是否大谬千里。然而,欲一泄心中郁结不平之气,又结合此前的愿望,勉力写成此信。希望足下为我留心一读,荣幸之至。
所谓“文”是很伟大的,天、地、人三才各有其“文”:日、月、星三光为天“文”之首;金、木、水、火、土为地“文”之首;六经为人文之首。《诗》又是六经之首,这是为什么呢,圣人感化人心而天下太平。感化人心,以性情最为先决,以言语最为端起,以音声最为切至,以义理最为深透。诗歌,性情是其根须,语言是其苗叶,音声是其花朵,义理是其果实。上自圣贤,下至愚夫,微贱如豚鱼,幽隐如鬼神,种类有别而本质相同,形体各异而情性同一。音声刺激,都会有所反响,情感交合都会有所感应。
圣人懂得这个道理,就根据言语的状况,把它纳入六义,按照声音的形态,把它鎔入五音,五音有规律,六义有类属;韵律协调,言语就顺畅,语言顺畅,声音就容易动人;类属分明,情感就得以显现,情感显现则感应易成。此种声、言蕴含深博,连缀细微,洞察幽密,沟通上下,平和天地之气,使忧乐和同,人人意遂愿成。三皇五帝之所以能沿中正之道而作为,垂衣拱手而天下大治,就在于能以六艺、五音经纬万物之言、声,以此为枢机,为不二法门。 因此,听到“元首明,股肱良”之歌,就知道虞舜时代治道昌明。听到五子洛汭之歌,就知夏太康的政事已经荒废。吟诵者没有罪过,听闻者可以作为戒鉴。二者各尽了自己的心力。
自宗周大衰秦国兴起,采诗之官废弃不再,天子不以采诗观风的办法考察并补救政事的缺失,百姓也不以诗歌宣泄疏导自己的感情,乃至于颂扬谄媚之风兴起,补阙拾遗之道缺失。此时,六义就开始走下坡路了。
国风演变为楚辞、五言诗开始于苏武、李陵。苏武、李陵、屈原,都未能得天子宠遇。他们都切合自己的情志,抒发感慨而写成诗文。因此,“携手上河梁”之类的诗句,仅止于表达离别的伤感,屈原行吟泽畔最终也只归于怨愤的思绪。诗中所表达的尽是些彷徨难舍,抑郁愁苦,没有顾及到其他。但与《诗经》相去不远,《诗》之六义精髓尚存大概。因此,抒离别之情就以双凫一雁起兴,讽咏君
7
子小人就用香草恶鸟打比方。虽然六义不能俱在,还是能得国风传统的十之二三。此时,六义就缺失不全了。
晋宋以来,能得《诗》之精髓的就罕见了。如谢康乐诗,深奥博大,但是多耽溺于山水。如陶渊明诗,高远古淡,但又偏执于田园。江淹、鲍照之辈,又比这些诗还要偏狭。象梁鸿所写的《五噫歌》那样的例子,连百分之一二也没有。这时候,六义就逐渐微弱,崩坍难立了。
到了梁、陈时候,诗人大都不过是玩弄风雪、花草而已。唉,风雪花草这类事物,《三百篇》中难道就弃而不用吗,只是要看运用如何罢了。比如“北风其凉”,就是借风以讽刺作威作福、暴虐百姓,“雨雪霏霏”,就是借雪怜悯征人役夫,“棠棣之华”是有感于花而劝勉兄弟之道,“采采芣苢”,是赞美车前草而祝贺妇人有子。这都是以风雪花草兴发,而表现的意义则在于刺威虐、愍征役、讽兄弟、乐有子,如果反其道而行之,可行吗,这样,“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离花先委露,别叶乍辞风“这类词句,确实辞藻华丽,但不知道它所讽谕的究竟是什么。因此,我说这些诗仅仅是玩弄风雪花草罢了。这时候,六义就磨灭殆尽了。 有唐二百年来,其间诗人不可胜数。可圈可点的,陈子昂有《感遇诗》二十首,鲍防有《感兴诗》十五首。还有诗中的豪杰,世称李白和杜甫。李白的作品,天才横放,壮彩奇思,凡人难望其项背。但是,探求其中的风雅比兴精神,在十首之中没有一首能具备。杜甫的作品最多,可以流传的有一千多首。在融贯古今,细琢格律,极尽工巧精严方面,又超过了李白。但是要拈出《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塞芦子》、《留花门》这样的篇章,“朱门酒肉,路有冻死骨“这样的诗句,也不过三四十首。杜甫尚且如此,何况不如杜甫的呢, 我常常为诗道崩坏感到痛心疾首,激愤之情时时勃发,甚至于食不甘味,夜不成寐。不揣鄙陋,我欲要将诗道振起。唉~世事难料,动辄乖舛,三言两语难尽其中曲折,但还是不能不向您粗略地陈述一番。
我出生六七个月的时候,乳母抱着我在书屏下边玩,有人指着“无、字”二字教给我。我虽然嘴上说不出来,但是心里已经默默地记住了。后来有人拿这两个字问我,即使试上十次百次,我都能准确地指出来。那么我是生来就与文字有缘了。五六岁时,就学习做诗,九岁通晓声韵,十五六岁开始有志于进士之业,发愤苦读。二十岁以来,白天学习做赋,夜里刻苦读书,间隙又学习做诗,连睡眠和休息都顾不上了。甚至于口舌生疮,手、肘成茧。少壮之时,体态瘦削,还没有老,就早早的齿衰发白,看东西总是恍恍惚惚,瞳仁里好象有蝇乱飞、珠摇晃。这大概是刻苦学习、奋力创作造成的,自己也感到很悲哀。
我家庭贫困又多遇事故,二十七岁才参加地方上的乡试。考中以后,虽然专心于科举考试,还是没有停止做诗。到了做校书郎的时候,诗作足有三四百首。有时拿出来让足下这样的朋友们看。大家一见都说写得工巧,其实我并没有达到真正诗人的境地。入朝为官以来,年龄渐长,经历的事情多了,每逢与人谈话,多询问时政,每逢读书、史,多探求治理国家的道理。这才知道文章应该为时事而著写,诗歌应该为现实而创作。这时候,皇帝刚刚继位,宰府中有中正之人主持,屡次下诏书,调查人民的疾苦。我正是在这时被提拔为翰林学士,又身兼左拾遗之职,亲自领取写谏章用纸,除了写奏章直接向皇帝陈述意见之外,把那些可以解救人民疾苦,弥补时政的缺失,而又难于直接说明的事项,写成了诗歌,想循序渐进、潜移默化地让皇帝知道。首先是使皇帝耳目广远,有助于其处理繁杂国事机务。其次是报答皇帝的恩遇,尽到谏官的职责。最后是实现个人平生振兴诗道的心愿。没有想到,心愿未遂而怨悔已生,诗歌没有达于上,而诽谤却已汹涌
8
而来。
还是让我给您说个透吧。每每听到我的《贺雨诗》,众人就喧嚷起来,已经觉得不合时宜了;听到我的《哭孔戡》诗,众人则面带尴尬,都显得很不高兴;听到我的《秦中吟》,豪门权贵与骄矜近臣则面面相觑为之色变;听到我寄给您的《乐游园》诗,把持朝政之人都会扼腕愤怒;听到我的《宿紫阁村》诗,操纵军权的那些人就切齿痛恨。情况大体就是这样,不能够一一列举。与我没有交谊的人说我是沽名钓誉,是在诋毁攻击,诽谤侮辱。假使是与我有交谊的,就拿牛僧孺揭露时政而被斥逐的教训劝诫我,甚而我的骨肉至亲都认为我不该如此。认为我所行直正的,世上也不过二三个人。有一个邓鲂,看见我的诗就高兴,不久他就死了。还有一个唐衢,读了我的诗就哭泣,不久唐衢也死去了。另外就是足下了,而足下十年来又困顿到这步田地。唉~难道“六义、四始”的精义,是上天要让它败亡而不能支撑延续了吗,还是上天的意愿就是不让人民疾苦传达到天子那里呢,如果不是这样,为什么有志于诗道的人会如此的乖舛不顺。 但是,我自己也思量过,我只不过是关东一个普通男子罢了。除去读书作文,其它事一无所知,甚至连书法、绘画、弈棋、博戏那样可以与众人一起娱乐的事情,也没有一样通晓,我的愚鲁拙笨就可想而知了。最初考进士的时候,朝中连个远亲都没有,达官显贵也一个都不认识,拖着笨拙的步子和善跑之人竞争于同一道路,赤手空拳在著文战场上打拼。十年之间,分别有三次中第登科,名声流传于外,官也升到了清高之职,在朝廷之外与贤俊之士相交结,在朝廷之中近辅天子。开始我是由文章而声名在外的,最后又由于文章获罪,也算是应该的吧~ 前几天我又听亲戚朋友们私下里说,礼部、吏部选拨人才,多用我平日里做的那些赋、判文、传文为标准。其他诗句,也在人们口头上流传。我感到惭愧,也不大相信。到我第二次来长安的时候,听说有个军使高霞寓,要买一个歌妓,歌妓大夸其口说:“我能唱白学士的《长恨歌》,怎么能同别的歌妓一样呢,”因此,就抬高了身价。足下书信中还说过,到通州的时候,看见近江客舍柱子上题有我写的诗,那又是谁呢,以往我经过汉南的时候,恰好赶上主人集合一群歌妓,做乐娱宾。那些歌妓看我来了,就指着我互相使眼色说:“这就是《秦中吟》《长恨歌》的作者。”从长安直到江西,一路三四千里,凡是地方学校、佛寺、客舍、行舟之中,经常能见到我的诗题写于其间,小民、僧人、寡妇、少女往往都会吟诵我的诗。这实在是雕虫小技,不值得多做,但是现在时俗所推崇的,却正在这方面。即使像王褒、扬雄那样的前代贤人,像李白、杜甫那样的前辈,也没能从其中超脱出来。
古人说:“声名是天下公器,不可以贪得无厌。”我是什么人,得享当世之名已经够多了,既享大名,又想得到当世富贵,假如我是造物主,能一并都给吗,现在的穷困潦倒,按理说也是应该的。况且诗人大都命途多舛,像陈子昂、杜甫,都仅仅官至拾遣,终生潦倒。李白、孟浩然之辈,未得一官,穷极潦落一生。近来,孟郊年已六十了,最后才做了个协律郎,张籍已经五十岁了,也没超过一个太常寺的太祝。他们都是什么人物呵~他们是什么人物呵~况且我的才能又不如他们。现在我虽说被降职调到偏远的州郡,做个佐贰之官,但是官阶还是五品,月俸四五万,寒天有衣穿,饥饿有饭吃,除去供给自身之外,还能养活家人,也算对得起白家的先辈了。微之微之呵,请不要为我担心。
几个月来,我从书箱中搜检出若干新诗、旧诗,以类相从,厘分成卷。做左拾遗以来,凡所遇所感,与美刺兴比有关的诗,还有自武德到元和年间即事立题而写的诗,题做《新乐府》,共一百五十首,叫做讽谕诗。又有公干之后居家自处,
9
或病假闲居,安于逸乐、静养心性,随意地吟咏性情的诗一百首,叫做闲适诗。又有受外物的牵动,内心波澜兴起,随着感兴而付诸咏叹的诗一百首,叫做感伤诗,又有五言诗、七言诗、长篇诗、绝句,长自一百韵,短至二韵四百多首,叫做杂律诗。一共十五卷,大约八百首。将来我们相见的时候,一定尽数呈送。 微之~古人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我虽不贤,也常常以这两句话为师。大丈夫所坚守的是圣贤的大道,所等待的是时机。时机到来,就是云中飞龙,抟风大鹏,轰然勃发,尽力而为。时机不来,则豹隐雾霾,鸿飞远空,孤寂自持,引身而退。仕进退隐,哪条路而不能怡然自乐呢,因此,我所欲所愿是在兼济天下,所做所行是在独善吾身。所奉行并贯彻始终的是圣贤的大道,以言词表达出来就是诗歌。所谓讽谕诗,表达济天下的志向;所谓闲适诗,表达修身养性的境况。因此,读了我的诗,就知道我所坚持的圣贤之道了。剩下的是杂律诗,有感于偶遇的外物、机缘,陶然怡然中吟咏而成诗章。虽不是我平生所看重的,但在亲朋好友聚散离合之际,可用来宣离别之恨,助相聚之欢。现在,将其保留未删,编入其中,以后不管谁为我编纂文集,径可删去无妨。 微之~以耳闻为珍贵,以眼见为轻贱,厚古薄今,乃是人之常情。且不用征引远古旧老,就看近世韦苏州的歌行,才气纵横,华词丽藻之外,颇能得比兴讽喻之旨。其五言诗又高雅闲淡,(高逸典雅、摇曳容与、冲和明净)自成一家。如今搦管为诗之辈,谁能比肩,但是韦苏州在世的时候,人们并不太看重,一定等到诗人死后,人们才宝爱其诗。现在我的诗,人们所喜爱的,不过是杂律诗和《长恨歌》之类的作品。时俗所看重的,正是我所轻视的。至于那些讽谕诗,命意激切而言语质直;闲适诗,情思寡淡,文词迂缓。由于质直并迂缓,人们不喜爱也是应该的了。
如今,知爱我诗的人,放眼当世,就只有足下而已。但是千百年后,怎知没有像你那样知爱我诗的人出现呢,因此八九年来,我与足下仕途稍顺时,就以诗歌相省戒;遭遇困顿时,就以诗歌相勉励;独居的时候,就以诗歌相告慰;同处时候,就以诗歌相娱乐。理解我的的和谴责我的,都是因诗而来吧。比如,今年春游长安城南的时候,我与足下在马上娱乐放松,就分别吟咏新颖艳丽的短律,不掺杂别的体裁,从皇子陂归昭国里,次第吟唱,一行二十馀里间,吟诵之声袅袅不绝。一旁的樊宗宪、李景信则默然无声,句无所发。了解我的把我看做诗仙,不了解我的把我看做诗魔。为什么呢,劳苦心灵,役累声气,日以继夜,而不知辛苦,这不是魔又是什么,知音相伴,美景在前,花开宴罢,月夜酒酣,如此情境下,相对吟咏,忘却时光飞逝、少年不再,即使驾鸾鹤,仙游蓬莱、瀛洲之乐,也不过如此吧。这不是仙又是什么,微之微之,这就是我与足下把形骸当外累,脱略凡俗踪迹,蔑视富贵,轻视人间的原因。
正在这个时候,足下兴致高昂,精力充沛,还把我与友人往来酬唱之诗全部索要去,选择其中最好的,譬如张籍的古乐府,李绅的新歌行,卢拱、杨巨源二秘书官的律诗,窦鞏、元宗简的绝句,搜罗广博,精心编纂,称为《元白往还诗集》。诸位君子得知自己诗作被列入篇目计划中,无不欢欣鼓舞,把这当成一桩盛事。唉~计划没有实现,足下就遭遇贬谪,不几个月我也跟着降职远任。意兴阑珊,遥想无期,不知何日才成,实在可叹。
我曾经跟足下说,任何人做文章,都有自以为是之嫌,不忍心删削,有时缺点就在繁多上,其间优劣自己又辨别不清,一定得依靠精于鉴赏、持论公允,不虚美、不隐恶的朋友进行讨论删削,这样,繁简之度才能恰当。况且我与足下文章常有繁复之患,自己尚且认为是毛病,何况他人,现在我们暂且分别编辑诗文,粗略
10
地分出卷次,等到我和足下相见的时候,各拿出成品,以达成过去的心愿。但是,又不知相遇是何年,相见在何地,死期一到,该怎么办呵~微之微之,你是一定能体会到我的这种心境吧~
浔阳腊月,江上寒风,砭肌入骨;岁暮时节,寥落寡欢,长夜难眠。拿起笔,铺开纸,默坐灯下,心念闪过,援笔成书,言语大无章法,莫要因其繁杂而感到厌倦,聊以为一夕絮叨长谈吧。微之微之,知道我的心吗,乐天再拜。
四、我的白居易情结
陈仁德
一
我初中时的校园在忠县(古称忠州)城西白公祠,所谓白公祠就是为纪念曾任过忠州刺史的唐代诗人白居易而修建的祠堂,初中一年级的《语文》里正好有一篇课文是白居易的《荔枝图序》,在这篇精美文章的结尾处,作者自署“元和十五夏,南宾守乐天命工吏图而书之,盖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南宾就是忠州,乐天就是白居易,读到这一句时,同学们都很兴奋,想不到这篇课文是白居易在我们忠县写的,而且我们读书的地方恰好就是白居易的祠堂。这是我第一次知道白居易曾经在我的家乡为官,那年是1965年,我13岁。 次年**爆发,学校被彻底砸烂,从此未再复课,我在**动乱中虚度两年时光后,便随着时代的大潮去农村插队落户,成了一个道地的农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完全与读书绝缘。大约是在1970年,我进城回家在邻居刘克华(小名刘三,长我一岁)手偶然发现了王拾遗先生撰写的《白居易》(上海人民出版社一九五七年版)一书,当时刘在县文化馆图书室做临时工,他是从文化馆带回的。那时能找到一本像样的书比登天还难,书店里只有《**选集》,县新华书店一度更名为“**著作发行站”,见到《白居易》岂能错过,我遂借来一阅,里面有一章《南宾郡守》是专写忠州的,不禁唤回了我对《荔枝图序》的记忆,也引起了我对白居易在忠州之史实的兴趣。我将《白居易》反复阅读,特别是其中的《南宾郡守》一章,不经意间,许多段落都烂熟于胸,对穿插其中的大量诗词,我都作了抄录。这算是我对白居易最早的有意识的了解。
稍后,我父亲从族人陈蜀凡老前辈那里借到了一本喻守真先生编注的《唐诗三百首详析》,陈蜀凡老先生近乎惶恐的对我父亲再三叮嘱,必须尽快归还,他是在县文教局一位领导那里悄悄借来的,这是禁书,一旦被人收缴,他无法向那位领导交代。我父亲是守信用之人,保证按时完璧归赵,于是我连着几天把全书抄录一过,然后将书及时归还。这个抄本是我学诗的第一个读本,就是靠这个读本,我才对唐诗有了最基本的了解,对我后来的人生影响极深。由于我事先已对白居易有了特殊的兴趣,所以我在阅读时对《长恨歌》《琵琶行》等作品特别用心,对白居易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二
1976年,祸害中华十年之久,同时也无情吞噬了我的青春,剥夺了我受教育权利的**终于结束,神州大地开始拨乱反正,文化开始解冻,我有机会阅读大量的书籍,也萌动了整理研究白居易在忠州之诗及其史实的念头。 白居易曾经任忠州刺史,这一直是忠县人引为自豪的一段历史,可惜,一直没有
11
一个人知道白居易在忠州到底写了多少诗,这些诗到底价值如何,更没有人能够把这段历史说清楚,即使是一些德高望重的长者,也只能非常肤浅地谈一些支离破碎的情节和反复引用白居易很少的诗句。我认识到,白居易在忠州的创作和史实,对于忠县是一个极具价值的文化宝库,而忠县人却一直没有走进这座宝库。历代县志虽然对白居易有记载,却止于只言片语,县志所载白居易忠州诗亦不过二十首左右,且不无错讹。我当时年轻不自量力,竟想由自己来做这一件前无古人的事情。
1979年10月25日,我从拔山供销社调县土产公司,公司派我长驻青麻产地新生区,每月我有二十多天呆在乡下。一天,我从新生乘船回家,到家已经是下午,父亲见面就说:“今天晚上县文化馆有一个会,请我去参加,我看你去比我更好,晚上吃了饭你就去吧”。我不知道是什么会,但是听说文化馆开会就来了精神,那时文化馆在我心中是个神圣的地方,那里是全县文化的中心,图书报纸音乐舞蹈乒乓球等等引人入胜,我和那里的老师们已经有了一些接触。 晚饭后我赶到文化馆时,二楼会议室里已经坐得满满的,我小心地挤到最靠里的角落里坐下来,抬头看,会议室里大约有四五十人,大多是年老的先生,坐在中心位置的是两个外地来的老师。馆长曾学贤先生简单介绍了会议的主题,原来是重庆师范专科大学的两位教授来忠县了解白居易的史实,文化馆把忠县稍有名气的文人都请来了。
我事先根本不知道会议的主题,没有任何思想准备,加上才疏学浅,在这么多前辈面前哪敢胡言乱语,就静静地坐在人们的视线看不到的角落里,听别人发言。 发言的人们非常活跃,一个接一个,有的还打开本子边看边讲,可见是有备而来的。
渐渐的,我发现人们的发言要么语焉不详似是而非,要么道听途说于史无据,甚至有明显的错误,显然并不怎么了解白居易,换句话说,我了解的东西比他们多得多。但是我仍然没打算发言,因为我还是底气不足,同时我也没有在这种场合即席发言的经验,更害怕别人说我不谦虚。
大会发言结束时,曾学贤馆长礼节性地询问“还有没有发言的,”,我那一瞬间不知道忽然从哪里冒出来的勇气,竟脱口大声说:“我来说几句”。 我发出这声音时,并没有引起会场上的任何反应,没有人会想到我接下来要说些什么,但是,仅仅一会儿,人们的目光就全部向我这个角落里投过来了,我的话已经引起了他们的注视。
我将我知道的白居易在忠县的创作及史实一五一十讲了出来,而且熟练地引用着白居易的诗句,我还提到了清代四川学正湖南人何绍基题白公祠的对联等,讲到最后,我把前面那些老先生的不详之处逐一补足,无据之处逐一补证,错讹之处逐一修正。
“这个年轻人是哪个,”我听到有人在交头接耳互相打听。
“春华秋实陈德甫先生的孙儿”,有人在低声回答。
重庆师范专科大学的两位教授把坐姿调整到了面向我的方向,飞快地记着笔记,在记录的间歇不时把目光投向我。
我相信那天是我一生中值得留念的一个日子,因为后来的许多日子都只不过是那天的继续而已。
我的发言是在人们惊异的目光中结束的。
人们散去后,两位教授把我留下来,其中一位教授问我读过大学吗,我说只读过初中一年级,他脸上闪过短暂的迟疑,问:“怎么不去考大学读中文,”,我说:
12
“初中一年级数学底子太差”。“你数学考零分都可以~”,他斩钉截铁地说。 当时已经夜深了,分别时两位教授约定两天后到土产公司来找我,希望我能接着谈更多的情况。
第二天上午公司派我去了乡下,当两位教授到我公司时,我已经在几十里外了。两位教授向公司办公室值班的人事干部冉隆华提出希望和我见面时,冉隆华竟反复说我“不务正业,不好好做业务,就是什么文学文学的”,搞得两位教授颇尴尬。其中一位教授在办公室随手给我写了一封短信,交冉隆华转我,然后告辞而去。
二十多年后,我在《重庆商报》做记者,期间和重庆文学界颇多交道,与诗词界交道犹多,并当选重庆市诗词学会副会长,在一次文化活动中,我和老教授黄中模相聚,在一刹那间,我仿佛觉得似曾相识,眼前迅速闪过二十多年前那个难忘的晚上以及那个问我怎么不去考大学的教授的影子,我问黄中模教授:“1979年您是否去忠县就白居易做过采访,”他说:“去过呀”。我又问:“记不记得当时有一个年轻人如何如何,”。他想了想说:“是有这回事啊”。原来黄中模就是当年那位教授~更有趣的是,我回家后在字纸堆里居然把他当年在土产公司给我留下的短信找出来了,信如下:
陈仁德同志:
前天晚上你在文化馆座谈会上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资料。由于在会上没有听清楚,所以你讲的何绍基为白公祠写的对联我们没有完整的记录下来。今天我们来访,听说你已经下乡去了,由于我们今天即去奉节,因此请你回县后,将何绍基为白公祠写的对联用信告诉我们,回信请交“重庆师范学院中文系转”,有劳了。 此致
敬礼
重师中文系
王开富
黄中模
1979.10.27 纸已发黄,墨迹犹新,正是这封信的发现才确认了20多年前那一天是1979年10月25日。世界上就有这样巧的叫人开心的事情,这以后我和黄中模教授过从甚密,经常相聚,堪称文字因缘。
三
1981年,我在《四川日报》发表了《白居易在忠州》,文章并不怎么样,但却是省报上最早介绍白居易忠州史实的文章。那时青年作者在省报发表文章是很难的,但凡见报,都兴奋异常,我当然也非常高兴。接下来我写了《白居易爱情悲剧小考》《从白居易诗看唐代巴蜀的民情民俗》,后者发表在国家级期刊《中华民间文学论坛》上,少不了让我乐了一番。
此时的白公祠已经破败不堪,满目凄凉,我重游旧地,写了一首《念奴娇?白公祠废址怀古》:
彩云西坠,又黄昏,漫步先生祠侧。指点千年瞻仰地,惟有残墙欲裂。野径无人,荒庭滴露,乱草凝春色。晚风吹过,空山一片明月。诗笔曾动乾坤,长裘万丈,天下同寒热。每忆浔阳江上句,仿佛四弦幽咽。藤管酒香,竹枝词苦,百世传风格。东坡杨柳,至今犹发新叶。
这期间,我读了王拾遗的新著《白居易生活系年》(宁夏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13
受教良深,在我看来,王拾遗绝对是中国研究白居易的权威人物。但是我却在他的书中发现了两处不易察觉的小小失误。现在已经记不起具体内容,只依稀记得其中有一处是,书中某处记述白居易离开苻离,说此后白居易一生未再回过苻离,而在下文却说白居易又于某年回到了苻离。
我当即给王拾遗写信,指出他的错误,并附我的《念奴娇?白公祠怀古》,信写好后却不知道寄到那里,索性就寄给宁夏人民出版社转交。我这种做法实在是很冒昧而且非常幼稚,要是现在,我是绝对不会这样做的。没想到不久就收到了王拾遗先生的回信,信上称我为“仁德先生”,写得十分诚恳,说非常感谢我指出的错误,承认是自己“行文不严谨”,“再版时必然纠正”,并说我的《念奴娇?白公祠怀古》写得非常好,“读后让人激动不已”等等。这大大出乎我的意料,我想,这也许就是真正的学者风范。我后来和王拾遗先生再也没有联系,但是却永远记住了他。
(王拾遗先生,辽宁省辽阳县人,宁夏大学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任宁夏自治区政协常委,宁夏文联副主席,宁夏作家协会副主席,宁夏文学学会会长,2007年2月11日在银川逝世,享年90岁。)
我迫切地要想知道白居易在忠县到底有多少诗作,县志上的我都抄了,王拾遗著作中的引用部分我也抄了,但是还远远不够,于是我去了重庆图书馆——那时不比现在,去一趟重庆很不容易的。在位于枇杷山的重庆图书馆,我找到了《白氏长庆集》和另外一些集子,把其中有关忠州的全部抄录,再和我以前的资料综合,就得到了白居易的全部忠州诗一百余首,回头我就开始利用业余时间为其作注。我实在是不自量力,以我肤浅的知识,怎么可以膺此重任。我尽可能查找资料,好好歹歹总算把这件事完成了。我用复写纸复写了四份,其中一份交给了县文化馆王如阳馆长,王如阳馆长热情地鼓励我,好象给了我40元钱的稿酬,随后他交周文谦老先生用工整的楷体重新复写装订成册,作为当年全县文化工作的重要成果,于是便有了历史上第一个《白居易忠州诗注》的全本,这是1982年的事。以后所有人对白居易忠州诗的了解,都是凭籍此本。
由于资料比以前大为丰富,我对白居易的研究就深入了一些,后来连续写了《简论白居易的忠州诗》《白居易的三峡情结》《白居易笔下的忠州荔枝》《唐代巴峡两刺史》,发表在各种刊物上。1996年,我针对文坛上讹传的所谓“白居易神女庙罢咏”的故事,写出《谁先吟唱三峡竹枝词》的文章,发表在《长江开发报》《万州日报〉《四川文艺》等,澄清了长期以来被无数人反复引用的一个虚假的故事,这个故事说,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到忠州上任,经过三峡神女庙时,当地一个叫繁知一的人请他题诗,他很谦虚地说,我的朋友刘禹锡前几年在巫山写了不少好诗,我就不写了吧。故事看起来很有意思,但是编造故事的人不知道一个基本的历史事实,就是白居易比刘禹锡早三年到三峡,怎么可能谦虚的说刘禹锡前几年已经写了。这个虚假故事流传甚广,四川作家协会书记、巫山人吕红文在他的《三峡诗话》一书中也煞有介事的写了这个故事,真是可笑。 大约在八十年代末,我写了一万余字的《忠州刺史白居易》,对白居易在忠州的史实进行了粗略的综述,算是我较为全面的一篇专文,此文发表于《巴乡村》等报刊。
随着文化的再度受到重视,有关官员也认识到白居易是忠县的重要历史资源,忠县成立了“白居易研究会”,由我担任会长。1993年忠县政协文史委和“白居易研究会”以我的《白居易忠州诗注》为主体,加上其他内容,编辑出版了《白居易与忠州》,乡前辈马识途欣然为之作序,称:“白乐天贬到忠州这一段生活历史,
14
素来不为研究者注意,他这一阶段的诗歌创作好象也很少人看重,忠县政协和忠县史志协会白居易研究会却做了这么一件缀裘补漏的事,广收博征,披沙沥金,编了《白居易与忠州》等书,填补了白居易研究中的一个空白,诚为善举,我故乐为之序”。此书大受欢迎,2007年,在重庆市直辖10周年之际,忠县政协“根据有关领导的要求和读者的愿望再版《白居易与忠州》一书”。有趣的是,某教授也出版了《白居易在长江三峡忠州》,去掉长江三峡,书名几乎一致,但是距我1982年所做的工作已经迟了20多年。
废弃了多年的白公祠在县人的呼吁下终于决定修复开放了,这是全县的文化大事,对于我个人的意义也不比一般,因为我可能是全县90多万人中对白居易最有感情也了解最多的人。1986年,在县文化局长李长煜的带领下,白公祠开始动工复修,我兴奋极了,当县上发动捐款时,我捐了100元,是为数极少的捐款100元的人之一,当时我的工资只有几十元钱,在园子里的功德碑上现在还能看到我的名字。我天天去修复现场尽义务,祠堂里的《白居易简介》《白公祠史话》等都是我写的,大门上的门联也是我写的,至今还刻在大门上,或许会永远刻在那里了:
遗泽被山川,万民永忆贤刺史
宏篇映日月,百世同仰大诗人
由于没有署名,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已经没有多少人知道是我的作品。 白公祠要赶在1987年春节开放,腊月三十深夜我们都还在现场忙碌,连春节晚会也没看。第二天春节,荒废了几十年的白公祠首次对县人开放,当天人山人海盛况空前,我在茶厅里客串茶博士,提壶续水,忙得团团转,却乐在其中。直到初三,我每天都在茶厅里服务。我所做的一切全是义务的,没要分文报酬。
四
有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发生在1996年,这年8月14日,我接到县文化局周康文副局长的电话通知,叫我马上赶到县东坡宾馆去,和一位来自日本的汉学家进行学术交流。我匆匆赶去,在面江的一间会议室里见到了那位日本人。 这是一位清癯瘦小、白发稀疏,但却红光满面、眼睛极有神的老人。他微笑着和我握手,然后一个标准的日本式鞠躬。从他递过来的名片上,我见到了他的名字——在中国人看来有些奇怪的名字——鬼头有一。鬼头先生告诉我们,他来忠县是为了实现他数十年的愿望——拜谒白居易祠堂和陆贽墓。和他同行的是翻译、洛阳康辉旅行社经理董秋凡女士。
我打量着面前这位高龄78岁的日本老人,以前听到过的许多日本人精于汉学的说法一下涌上脑际。果然,他一开口就让我吃惊,他说:“抵达忠县,刚走下船来,就想起了一千多年前白居易抵达忠州后写下的第一首诗,‘一只兰船当驿路,百层石磴上州门??’,也就进入了这首诗的意境,心里激动的呼喊着,啊,我终于来到白居易任过刺史的忠州了,我就要去‘百层石磴上州门’了” 一个日本人,能对白居易了解如此之深,这首并非名作的白诗都记得,他对中国古典文化的造诣可想而知。
事后得知,鬼头有一先生是日本东京大东文化大学理事、元皇学馆大学教授、东洋文化振兴会会长,十余年来,他先后十次率“东洋文化中国古典之旅、中日文化汉诗之旅”来华访问,足迹所至,遍及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他的汉学造诣很深,对唐代文学造诣尤深,能熟练的运用唐代格律吟诗作赋。他领导的东洋文化振兴会里面就有三个汉诗社。在唐代三大诗人中,他最崇拜白居易(据说全日本
15
都如此),为了研究白居易,他沿着白居易的脚迹,走遍了白居易从生到死的每一个地方,这一点,恐怕中国的白居易研究者们都很少有人能做到。由于他对白居易的研究成绩卓著,所以,当我国筹拍电视连续剧《白居易》时,摄制组特地把他从日本请来担任顾问,这就是观众们十分生疏的片尾演职员表中出现的“顾问鬼头有一”的来历。他常来常往,已经和白居易的第53世孙白景佑先生结成了知己。
鬼头先生告诉我,日本人非常喜欢白居易的诗歌,初高中课本均选有白诗,日本有许多以白居易的姓名命名的名称,仅在他们家乡名古屋,就有白居易小学、白居易街。
我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也作了一番介绍,比如编著《白居易忠州诗注》,撰写《白居易忠州诗简论》、《白居易在忠州功德考》等二十多篇论文,在国家级省级市级刊物上连续发表研究文章,我们通过研究,有了新的发现,提出了新的学术观点,填补了白学研究中的某些空白等等。
鬼头先生认真倾听发言,不时发出会意的微笑,并表示赞赏,说他意外获得了许多新的东西。
第二天,我陪鬼头先生拜谒白公祠和宣公墓,鬼头先生非常欣喜,仔细留意每一个地方,并不断做笔记,当天晚上我写了一首长诗送给他:
有客远自扶桑来,万里漫漫踏尘埃。
白发潇潇似飞雪,粲然一笑引颜开。
??
没想到,鬼头先生回到日本就把这首诗发表在了《东洋文化》杂志上并寄给了我,后来,我们成了异国好友。我在《万县日报》《四川日报》《重庆工人报》等发表的纪实散文《鬼头教授万里访忠州》使鬼头先生的名字为许多人所熟知,文中的一些细节至今为人们津津乐道。
1998年3月13日,鬼头先生再次来到忠县,这次他带了一个由27人组成的“日本东洋文化振兴会?惜心会访华团”。那时我已经离开忠县到万州《三峡都市报》做记者,应鬼头先生之约,我专程回到忠县陪同他。
我陪鬼头先生一行驱车前往白公祠,那时忠县还没有修建玉溪大桥,到白公祠必须先到江边,渡过鸣玉溪,登上西山,穿过忠师校园,沿途路况很差,日本客人大约是担心出事,都自愿下车步行而不愿坐车,好在那正是春光烂漫的时候,一路上尽是芳草翠竹,间或一片金黄的菜花,一片青青的麦苗,日本客人们东瞧瞧西望望,好不舒畅。
日本客人在文物陈列室里的白居易塑像前停下来,列队向白居易鞠躬。鬼头有一先生介绍了白居易在忠州的诗作“一只兰船当驿路,百层石磴上州门。更无平地堪行处,虚受朱轮五马恩------”
一个名叫久野的日本老人向白居易深深鞠躬后,忽然变戏法一般地不知从哪里拿出两瓶亮闪闪的酒来高举过额——酒瓶上印着白乐天”三个大字。他说了一大通呜哩哇啦的日语,翻译告诉我,原来这是久野先生为了表达他的心意特地从日本带来的两瓶酒,此酒以白居易的字命名,是日本的文化名酒。久野先生说:“白乐天”酒是为了纪念白居易而创的名牌,这种美酒给人带来平和吉祥幸福,所以不远万里带来献于白公神位前。同时,久野先生还带来了“白乐天”酒的精美图片和说明书。
在场的中国人和日本人都一起为久野先生热烈鼓掌。
我在《三峡都市报》上用一整版详细报道了鬼头先生一行在忠县的经过,后来我
16
和鬼头先生的联系保持了很多年,我有一首《怀日本鬼头有一先生》: 蓬岛重洋外,相逢殆有缘。东坡怀古夜,南岸看花天。
汉史从头说,唐音隔海传。思君秋又暮,远路入云烟。
2005年,我出版了新著《吾乡吾土》,其中收有研究白居易文章数篇,县上分管文化的副县长王开健先生特地为我主持召开了一次《吾乡吾土》研讨会,邀请县上文化界的人士参加,有趣的是,开会的地点就选在白公祠,更巧的是,会议室恰好就是我当年读白居易《荔枝图序》的那间教室。我坐在当年的教室里,认真聆听着与会者对《吾乡吾土》的评点,透过窗口,可以看见大门上那幅我撰写的对联,正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那一刻,我真的感到很欣慰。我要感谢白居易,是他的《荔枝图序》让我在四十年前认识了他,从而使我漫长的人生道路上充满了诗意,所有的一切,似乎都早在冥冥中注定了。
此时的白公祠不再是我《念奴娇?白公祠废址怀古》中的那种荒凉景象,经过反复培修,已经重放光彩,我于是写了《春日题忠县白公祠》:
沾天云树郁苍苍,庙貌巍峨俯大江。山月常怀贤刺史,柳荫新绿旧祠堂。 于今佳话成千古,当日高吟动八荒。想象诗魂虚幻里,残红一抹黯斜阳。
2010年1月21日
五、白居易的美学观点
白居易继承儒家传统美学思想,强调诗歌在社会生活中应该发挥“补察时政”“泻导人情”的积极作用。他认为诗歌所以能发挥这样的作用,是由诗歌的本质决定的,即“诗言志”这个命题。所谓“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所谓“大凡人之感于事,则必动于情,然后兴于嗟叹,发于吟咏,而形于歌诗”,概括起来,也还是“诗言志”这三个字。正是诗歌的这种本质,决定了它可以普遍地感动人心,同时也决定了通过它可见国风之盛衰,闻王政之得失,知人情之哀乐,从而收到“补察时政”“泻导人情”、上下交合、内外胥悦的社会效果。 白居易这种思想的核心,显然是以《礼记》和《毛诗大序》为代表的儒家传统观点。但是,白居易终究生活在唐代,而不是生活在先秦和汉代。魏晋南北朝以来美学思想发展的新潮流不可能不对他发生影响。他在论证诗歌“补察时政”“泻导人情”的作用时,和孔颖达一样突出强调诗歌抒情的特性,这就是时代在他身上打下的烙印。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白居易从诗歌“补察时政”“泻导人情”这个大前提出发,引出一个结论,就是统治者应该允许并且鼓励老百姓把心中的喜怒哀乐之情抒发出来的。白居易认为这样做有利于封建统治的巩固,就是他说的“善防川者,决之使导;善理人者,宣之使言”。这是为他的“新乐府运动”提供理论论证,集中体现了他的诗歌美学的现实主义精神。
根据诗歌“补察时政”“泻导人情”这个基本思想。白居易对梁、陈以来的诗歌提出了严厉的批评。他说“至于梁、陈间,率不过嘲风雪、弄花草而已。??于是六义尽去矣。”唐诗也一样,李白诗被他砍得只剩下不到十分之一,杜甫的诗歌被他砍得只剩下三四十首。李、杜尚且如此,更不要说别的诗人了。 白居易批评的主旨是反对诗歌创作脱离社会生活的倾向,这是正确的。但是他要
求每一首诗都要有政教美刺的寄托,否则就一概加以排斥,就有点太偏激了。
(选自《中国美学史大纲》,有删改)
12(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6分)()()
17
A(白居易美学思想的核心是儒家传统美学思想。。
B(白居易的美学思想合理因素多,但也有偏激之处。
C(李白、杜甫的诗与白居易的诗主旨完全不同。
D(白居易认为没有政教美刺寄托的都不是现实主义的诗歌。
E(白居易对魏晋南北朝以来特别是梁、陈的诗歌理论持否定的态度。
13(根据文章内容,下列推断错误的一项是(3分)()
A(诗歌创作不应该脱离社会生活。
B(白居易认为诗歌最重要的本质是“诗言志”,但他也没有忽略诗歌的另一特性:抒情。
C(在白居易美学思想的影响下,唐代的统治者都允许并且鼓励老百姓把心中的喜怒哀乐之情抒发出来,从而有力地巩固了统治。
D(梁、陈时期的诗歌创作多是抒发个人的情感,没有体现“补察时政”“泻导人情”的作用。
14(从第一段看,白居易对诗歌的主张包括哪两个方面,请简要概括。(4分) 15(魏晋南北朝以来的美学思想新潮流对白居易诗歌理论的影响表现在哪三个方面,(5分)
12(答案CE(依据第四段“白居易对梁、陈以来的诗歌提出了严厉的批评”“李白诗被他砍得只剩下不到十分之一,杜甫的诗歌被他砍得只剩下三四十首”可知C项说他们诗的主旨“完全不同”是不符合文意的;E项对照第二段“魏晋南北朝以来美学思想发展的新潮流不可能不对他发生影响。他在论证诗歌“补察时政”“泻导人情”的作用时,和孔颖达一样突出强调诗歌抒情的特性”可知白居易并没有否定“魏晋南北朝以来特别是梁、陈的诗歌理论”。)(每点3分) 13(答案C(从“白居易批评的主旨是反对诗歌创作脱离社会生活的倾向,这是正确的”可知A正确。从“白居易继承儒家传统美学思想,强调诗歌在社会生活中应该发挥“补察时政”“泻导人情”的积极作用。他认为诗歌所以能发挥这样的作用,是由诗歌的本质决定的”“他在论证诗歌“补察时政”“泻导人情”的作用时,和孔颖达一样突出强调诗歌抒情的特性”可知B正确。从第三段可知C错误。从“至于梁、陈间,率不过嘲风雪、弄花草而已。??于是六义尽去矣”可知D正确。)
14(答案?诗歌在生活中应该发挥“补察时政”“泻导人情”的作用。?这种“补察时政”“泻导人情”的作用是诗歌的本质“诗言志”决定的。(每点2分) 15(答案?突出强调诗歌的抒情特性;?统治者允许并鼓励老百姓抒发喜怒哀乐之情,有利于巩固封建统治;?批评梁、陈以来诗歌脱离社会生活的倾向。(从第二段到第四、五段依次说了这三点)(答对一点得2分,答对两点得3分,答对三点得5分)
18
作文九:《苏轼白居易关于杭州的渊源苏轼白居易的关系》1200字
苏轼白居易关于杭州的渊源苏轼白居易的关系
苏轼白居易关于杭州的渊源,当年苏轼是被贬到杭州的,而白居易也在杭州做过知府,要说他们两个之间的渊源,还是应该通过诗词来反射的,西湖的美景可以说是文人雅客所描写的对象,而苏轼白居易也是其中之一,他们都是通过诗句来描写对西湖的喜爱和赞美。
网络配图白居易与杭州白居易于长庆二年(822年)十月赴任杭州刺史(即州最高长官,相当于现在的市长),前后三年,实际时间仅20
个月。在此期间,他主持疏浚六井,以
解决杭州人饮水问题。又见西湖淤塞农田干旱,修堤蓄积湖水,以利灌溉,舒缓旱灾所造成的危害,并作《钱塘湖石记》,将治理湖水的政策、方式与注意事项,刻石置于湖边,供后人知晓,对后来杭州的治理湖水有很大的影响。捍湖浚湖,重疏六井,使市民能够近湖而栖,安居乐业,也奠定了西湖“三面云山一面城”的格局。离任前,他还将自己俸禄的大部分留存官库,作为疏浚西湖的固定基金。用去多少,由继任者补足原数。嗣后沿袭成为一种制度,持续50年之久。白居易一生作诗3600多首,其中写西湖山水的诗就有200余首,为历代写西湖诗歌最多之人。
网络配图他经常出入山川,走街穿陌,深入民间,考察杭州的山川形势,风俗民情,名胜古迹,写出了不少好诗:“绕郭荷花三十里,拂城松树一千株。”“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松铺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灯火家家市,笙歌处处楼。”诗中充满真情实感,表现出白居易对杭州、对西湖的真爱挚念。他与同时代文人、友人又多诗歌唱和。于是,杭州和西湖的名声也就随之很快传散开去。白居易不仅开创了风景抒情诗的先河,而且为后世文人诵唱西湖、描绘杭州开了好头。而历朝文人墨客钟情于西湖,也造就了西湖深厚而宝贵的文化积淀。当他任满离杭时,对杭州自然是依依难舍:“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