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松花江上》3500字
《松花江上》教学设计
(教科版四年下册)
工作室成员:爱国小学王晶 教学目标:
(1)理解歌词内容。
(2)体会当时日本侵略者给中国人民造成的苦难和抗日军民高昂的斗志。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了解歌词中发生事件的时代背景。 教学难点:理解歌词内容。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播放《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的歌曲,并播放东北遭受日本人侵略时的图片,人们残遭迫害、背井离乡的图片,播放给学生看。(伴着歌声)
当你听到这凄凉痛苦的歌声,看到这些遭受痛苦的同胞,此时此刻你想说点什么呢? 二、整体感知:
现在我们来读读这首歌词,看看读后你又有什么感受?
1、读了这首诗,你愤怒不愤怒?痛心不痛心?同情不同情?牵挂不牵挂?愤怒的是什么?痛心的是什么?同情的又是什么?牵挂的是什么?
2、好,同学们,就请你们带着你所感受到的情感,再来读一读这首歌词。 三、深入体会: 1、出示: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森林、煤矿,
还有那漫山遍野的大豆、高梁。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我的同胞, 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这里的“我”指谁?读了这一部分歌词你有什么感受?谁来读一读? 在这一部分里,有两处重复的内容(课件画线),它的作用就是强调了作者怀恋家乡的情感。
那么,作者歌词中所写的事情,发生在什么时候呢?其实准确的说,应该是在九一八事变之后。
2、出示:
“九一八”“九一八”,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脱离了我的家乡, 抛弃那无尽的宝藏。 流浪! 流浪!
整日价在关内, 流浪!
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九一八事变”?为何要脱离家乡?为何要抛弃宝藏?上一部分中用到了反复,这一部分有吗?在哪里?“九一八”为什么反复出现两
次呢?还有吗?(“流浪”反复三次)表现出了流浪的时间长、无休止,又说出了人民的无奈和内心的痛苦。
好,下面请同桌间接读,要把你心中的体会读出来。 3、出示:
哪年哪月,
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 哪年哪月,
才能够收回我那无尽的宝藏。 爹娘啊, 爹娘啊,
什么时候,才能够欢聚一堂。
这部分中,“哪年哪月”的反复有什么作用?两次反复“爹娘啊” 充分的表达了什么感情?
流离在外的人们最渴望的是什么呢?他们的愿望怎样才能实现呢?如果你是当时的一个青年,你会怎样做?是啊,好多英雄志士都投入到了抗日的行列。通过八年的抗战,咱们中国最后终于胜利啦!
好,同学们,我想通过进一步的学习,对这首歌词,你一定有了更深的体会,下面就请你把这种体会读出来吧。(有时间的话,先自由读,再齐读)
4、在引导学生放着配音读全诗。
5、在咱们这个和平年代里,你认为怎样做才算是爱国呢?(机动) 四、结束,掀起高潮。
教师:好,同学们都谈出了自己的看法,老师这里有十六个字送给你们: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松花江上》教学设计
同江市第三小学 赵秀杰
1、理解歌词内容。
2、体会当时日本侵略者给中国人民造成的苦难和抗日军民高昂的斗志。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3、感受东北人民无家可归、流亡关内的痛苦,教育学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4、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内容。 5、学会并掌握文中的生字。 教学重点:
1、了解歌词中发生事件的时代背景。
2、理解歌词内容,感受东北人民无家可归、流亡关内的痛苦,教育学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教学准备:所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1931年,在我中华大地上发生了震惊中外的大事。你知道是什么事吗?(九一八事变)
谁能简单介绍一下九一八事变?(学生介绍九一八事变)
我们再来一起看看一部纪录片。(播放纪录片《多事之秋》的片段。) 日本侵略的铁蹄随意践踏我国领土,国民党政府提出不抵抗政策。实在可气可恨!(教师握紧拳头,气愤至极。) 在日本铁蹄的践踏下,东三省很快沦陷。中国东北三省的劳苦大众携老带子,被迫离开自己的家乡流亡关内。东北是他们的家乡,可此刻,他们有家不能归,有仇不能报,从心头都郁结着悲苦怨愤。这种情绪要倾吐,要爆发。在这样的情况下,许多爱国志士勇敢的站出来,号召、组织大家要拿起武器和敌人进行坚强的战斗,把日本侵略者打回老家去。张寒晖也拿起了特殊的武器——笔,谱写了一首感人肺腑的独唱曲。这首歌曲以含着热泪的哭泣似的音调,唱出了悲愤交加的声音。他把自己的这首歌教给学生、群众演唱,然后,他带领群众到城
墙上,街头中去演唱,悲怨壮烈的歌声深深打动了每一位中华儿女,这首歌并迅速传遍全国,引起强烈的轰动。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听一听这首歌吧。(放歌曲《松花江上》并配有相关画面,其中有劳苦大众扶老携幼逃亡、日本侵略者无情侵略的镜头。)(学生听得认真,比较好地了解了这首歌词的写作背景。)
听完这首歌曲,你心情怎样?歌中唱的事情发生在什么时候? 这首歌曲的名字就是——松花江上
这节课,我们就共同来学习这首歌的歌词。
板书课题,全体齐读。
二、初读感知。
1、自读歌词,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检查自读情况。
(1)、检查词语朗读情况。
出示词语:
煤矿 高粱 衰老 同胞 悲惨 抛弃 宝藏
利用形声字知识指导辨析生字“梁”和“粱”。理解:同胞
(2)查课文朗读情况。(同学桌互相读)
(3)指读歌词。谁愿意读课文,其他同学考虑:
“我”指的是什么人,他的心情怎么样?
三、重点理解
这首歌词从内容和感情脉络上看,可分为三个层次:怀念家乡、痛哭流亡、渴望回家。
同学们看看那几行写的是第一层次?那几行写的是第二层次呢?第三层次又是那几行?学生分层次。
我们先来学习第一层次。
1、指一名女同学读第一部分。
(1)这一层次主要写什么了?(家乡的美丽富饶。)
(2)可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我的家乡?(估计学生会说出“美丽富饶”“物产丰富”等)
师介绍:东北是个好地方。那里有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等自然林区,还有抚顺煤矿、大庆油田等自然资源,肥沃的黑土地是我国粮食的主要产区。是勤劳而善良的东北人民祖祖辈辈的艰苦奋斗,才创造了美丽的东北。 再找一名男生读这几行,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对家乡的热爱,对亲人的思念)。
再找一名学生带着这样的感情读这部分。
(3)“同胞”本义是什么?这里指什么?引导学生体会千千万万流亡在外的人民对自己家乡父老、对所有中国人民命运的担忧。)
可现在,东北劳苦大众却被日本侵略者无情的逼离自己的家乡。所以对家乡的感情应该是怀念的、留恋的。
过渡:生活在这快黑土地上的东北人民应该是幸福的,但是,他们却无法和亲人在一起安居乐业,因为——
2、1931年9月18日,这是个黑色的日子。是每个东北人,每个中国人都难以忘怀的日子。
默读7-14行。你知道什么?
(1)抓住“抛弃”体会(抛弃本意是什么?东北人民真的不想要这些宝藏了吗?是不能要,因为他们自身难保啊!这“抛弃”两字透着多少无奈!多少辛酸!)
(2)成千上万的东北人民背井离乡,来到遥远的中原地区,开始了漫长的——
板书;流浪!流浪!流浪!
从这三个“流浪”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重复使用三个“流浪”有什么作用?(强调了流浪的苦难,表达了对国民党政府的控诉,对日本侵略者的强烈控诉。)
教师介绍:像这样重复使用一个词、一个句子两次或多次的写法,是一种修此方法,叫反复。
同学们还能在第一部分找到这样的修辞吗,有什么作用?(学生分析)
流浪的队伍中,有(),有(),有(),还有()。
小结:他们有家不能回,有仇不能报,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日本军在他们的土地上横行霸道,眼睁睁地看着他们的家变成一片废墟??
(3)再读这几行。指导三个流浪的读法:第一、二个逐渐加重语气,读出流浪的苦,第三个慢而轻,读出无奈和苍凉。
流浪!流浪!流浪!
教师范读,学生有感情练读,再指名学生朗读。
过度:这流浪的日子何时才能结束?何时才能结束?一年又一年,他们就这样遥望着北方的天空,等待着,等待着,??
3、分组读最后几行
这几句体现了作者什么想法?修辞方面有什么发现?(“爹娘啊”反复、“哪年哪月”重复)有什么作用?
这是对远方亲人的呼唤,这是对国民党政府的控诉。它激励国人拿起武器,勇敢走上战场,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不怕流血牺牲。
再分组读第三部分。
四、再读全文,体会感情。找三名同学配合读全文。
五、总结全文。
在当时,作者写这首歌,他想告诉大家什么?(唤起大家勇敢战斗的意识。)
我们现在处于和平年代,编者把这首歌词选入课文,他想让我们知道什么?(告诉我们勿忘国耻,从现在开始努力学习,学好本领,将来才能是我们的国家更加富强昌盛。)
现在让我们再一次回味这首曾被誉为“流亡三部曲”之一,风靡中华大地的抗战歌曲《松花江上》。在歌声中时刻提醒自己: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音乐视频。(程志、殷秀梅)(播放课件)
作文二:《松花江上导入》500字
二、导入新课:
(课件)同学们,1931年9月18号,在我中华大地上发生了震惊中外的大事。你知道是什么事吗?(九一八事变)对!自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日本侵略的铁蹄随意践踏我国领土,国民党政府提出不抵抗政策。实在可气可恨!(教师握紧拳头,气愤至极。)
在日本铁蹄的践踏下,东三省(黑龙江,吉林,辽宁)很快沦陷。中国东北三省的劳 苦大众携老带子,被迫离开自己的家乡流亡关内(以河北省山海关市为界,以东的地区, 辽宁,吉林,黑龙江为关外,以西的河北等中原省份为关内)
。东北是他们的家乡,可此刻,他们有家不能归,有仇不能报,从心头都郁结着悲苦怨愤。 这种情绪要倾吐,要爆发。在这样的情况下,许多爱国志士勇敢的站出来,号召、组织大家要拿起武器和敌人进行坚强的战斗,把日本侵略者打回老家去。作曲家张寒晖也拿起了特殊的武器——笔,谱写了一首感人肺腑的独唱曲。这首歌曲以含着热泪的哭泣似的音调,唱出了悲愤交加的声音。他把自己的这首歌教给学生、群众演唱,然后,他带领群众到城墙上、街头中去演唱,悲怨壮烈的歌声深深打动了每一位中华儿女,这首歌并迅速传遍全国,引起强烈的轰动。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听一听这首歌吧。(弹奏歌曲《松花江上》)听完这首歌曲,你们知 道这首歌的名字是什么吗?
这首歌曲的名字就是——松花江上这节课,我们就共同来学习这首歌曲。
作文三:《《松花江上》教案》1300字
《松花江上》
(1)《松花江上》的歌曲意境及演唱要求:《松花江上》是一首脍炙人口的男高音抒情歌曲。1937年7月,张寒晖作《松花江上》于西安,词曲均出他之手。1931年,日本当局为实现其侵吞中国的野心,令其驻东北的关东军在制造了一系列挑衅事件后,于9月18日突然袭击沈阳北大营的中国驻军,次日占领沈阳。此后,在短短的三个月内,日军的魔爪伸遍了东北各地,东北三省先后沦陷。1936年11月,正在西安二中任教的青年教师张寒晖,从现实生活中感受到民族灾难的深重,又目睹西安街头流亡同胞的凄惨,遂激发起一股创作的冲动,彻夜不眠,一笔呵成地写下了《松花江上》的词曲。张寒晖毕业于北平艺术学校,学的是戏剧表演专业,当时懂得的作曲知识甚少,甚至不懂得记谱,但炽热的民族感情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在他心中凝成了不可抑制的旋律,如潮水汹涌。歌曲出现后,立即在西安的东北军、东北流亡学生及广大群众中传唱,并很快传遍了全中国。当时,这首歌曲并没有出版,而且谁也不知道作者是张寒晖,可是,那旋律中凝聚的血泪却强烈地感染着爱国的中华儿女们,人们争相传抄传唱,在祖国破碎山河的上空,到处飘荡着歌曲中的呼号。1936年底,**总理曾代表中共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出席东北军军官会议。会议结束时,**指挥与会军官唱了这首歌。悲愤的歌声激起了大家思念故乡的情绪。1938年7月7日晚,武汉举行了抗日周年的盛大活动,十多万群众分乘几百条木船,举着火把汇聚在长江之上。这时候,不知是谁领头唱起了《松花江上》,立即引起大家的呼应,十几万人的歌声掀起了巨大的声浪,汇成了人间罕见的、血泪凝聚的感情的交响。。
这首歌以带尾声的二部曲式为结构。倾诉性的音调贯穿全曲,并兼有叙事和抒情的特点,真切感人。旋律以环回萦绕,反复咏唱的方式引伸展开,感情越来越激动,具有回肠欲断的效果。当尾声唱出呼天唤地似的旋律时,歌曲达到了高潮,在声泪俱下的悲痛中,蕴藏着要求起来抗争的力量。整个歌曲以下行音调的旋律进行和我国民族音乐中常用的重章叠句的旋法为特征,情感真切、动人。
歌曲第一部分由两个基本重复的长乐句构成。每一乐句都以从容的节奏和流畅而深沉的音乐语言,叙述了东北故乡的富饶美丽及敌人侵占后人们被迫与亲人离散的惨痛心情。从旋律的起伏布局上看,“在东北松花江上”及“衰老的爹娘”等词句,显然是作者着意突出的地方。歌曲第二部分倾诉流亡者背井离乡后的悲痛心情。下行音调在这里得到更多的运用和发展,调性也由前段较明朗的C 大调转入带有阴郁色彩的a 小调。当“?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第二次重复出现时,结尾三个音降低八度,歌声使人不禁泪下:接着是滔滔不绝的、痛心的吐述。这里,旋律、节奏都与前边形成鲜明的对比,如果前面是疾声呐喊,此处则可视作内心的独白,感情内在而压
抑。但唱到这一段的最后一句时,激动之情终于爆发出来:首独唱曲的尾声是全曲的高潮,也是整首歌曲情感发展的必然结果,它以深沉而激动的感情,倾吐出对故乡亲人的怀念。
四、 教学总结
总结课堂所学习的内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循序渐进,复习巩固发声练习以及声乐作品《松花江上》、《想亲娘》以及相应程度曲目的演唱技巧与处理。
作文四:《松花江上教案》2900字
精品文档
松花江上教案
《松花江上》的歌曲意境及演唱要求:《松花江上》是一首脍炙人口的男高音抒情歌曲。1937年7月,张寒晖作《松花江上》于西安,词曲均出他之手。1931年,日本当局为实现其侵吞中国的野心,令其驻东北的关东军在制造了一系列挑衅事件后,于9月18日突然袭击沈阳北大营的中国驻军,次日占领沈阳。此后,在短短的三个月内,日军的魔爪伸遍了东北各地,东北三省先后沦陷。1936年11月,正在西安二中任教的青年教师张寒晖,从现实生活中感受到民族灾难的深重,又目睹西安街头流亡同胞的凄惨,遂激发起一股创作的冲动,彻夜不眠,一笔呵成地写下了《松花江上》的词曲。张寒晖毕业于北平艺术学校,学的是戏剧表演专业,当时懂得的作曲知识甚少,甚至不懂得记谱,但炽热的民族感情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在他心中凝成了不可抑制的旋律,如潮水汹涌。歌曲出现后,立即在西安的东北军、东北流亡学生及广大群众中传唱,并很快传遍了全中国。当时,这首歌曲并没有出版,而且谁也不知道作者是张寒晖,可是,那旋律中凝聚的血泪却强烈地感染着爱国的中华儿女们,人们争相传抄传唱,在祖国破碎山河的上空,到处飘荡着歌曲中的呼号。1936年底,**总理曾代表中共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出席东北军军官会议。会议结束时,**指挥与会军官唱了这首歌。悲愤的歌声激起了大家思念故乡的情绪。1938年
1 / 5
精品文档
7月7日晚,武汉举行了抗日周年的盛大活动,十多万群众分乘几百条木船,举着火把汇聚在长江之上。这时候,不知是谁领头唱起了《松花江上》,立即引起大家的呼应,十几万人的歌声掀起了巨大的声浪,汇成了人间罕见的、血泪凝聚的感情的交响。。
这首歌以带尾声的二部曲式为结构。倾诉性的音调贯穿全曲,并兼有叙事和抒情的特点,真切感人。旋律以环回萦绕,反复咏唱的方式引伸展开,感情越来越激动,具有回肠欲断的效果。当尾声唱出呼天唤地似的旋律时,歌曲达到了高潮,在声泪俱下的悲痛中,蕴藏着要求起来抗争的力量。整个歌曲以下行音调的旋律进行和我国民族音乐中常用的重章叠句的旋法为特征,情感真切、动人。
歌曲第一部分由两个基本重复的长乐句构成。每一乐句都以从容的节奏和流畅而深沉的音乐语言,叙述了东北故乡的富饶美丽及敌人侵占后人们被迫与亲人离散的惨痛心情。从旋律的起伏布局上看,“在东北松花江上”及“衰老的爹娘”等词句,显然是作者着意突出的地方。歌曲第二部分倾诉流亡者背井离乡后的悲痛心情。下行音调在这里得到更多的运用和发展,调性也由前段较明朗的C 大调转入带有阴郁色彩的a 小调。当“?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第二次重复出现时,结尾三个音降低八度,歌声使人不禁泪下:接着是滔滔不绝的、痛心的吐述。这里,旋律、节奏都与前
2 / 5
精品文档
边形成鲜明的对比,如果前面是疾声呐喊,此处则可视作内心的独白,感情内在而压
抑。但唱到这一段的最后一句时,激动之情终于爆发出来:首独唱曲的尾声是全曲的高潮,也是整首歌曲情感发展的必然结果,它以深沉而激动的感情,倾吐出对故乡亲人的怀念。
四、 教学总结
总结课堂所学习的内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循序渐进,复习巩固发声练习以及声乐作品《松花江上》、《想亲娘》以及相应程度曲目的演唱技巧与处理。
初中音乐教案 《松花江上》
教材依据:《松花江上》是九年义务教育湘教版初三级上册第一单元一首抗战歌曲。歌曲为带尾声的二段体结构,具有倾诉性,叙述性兼抒情性的特点。
教材分析:《松花江上》是张寒晖于1936年秋在西安二中教书时谱写的独唱歌曲。作者以饱含热泪的如泣如诉的音调,愤恨哀伤的情绪,揭示出当时因遭日本侵略者蹂躏而背井离乡的东北同胞的悲惨生活,倾诉着他们对侵略者的无比仇恨。张寒晖是我国著名作曲家、戏剧活动家。河北定县人。“西安事变”爆发前后,西安城里已到处可以听到《松花江上》的歌声,由于它唱出了全国人民抗日的心声,而迅速传遍全国各地,是我国抗战歌曲的代表作之一。 歌曲赏
3 / 5
精品文档
析:1936年,被**驱赶到“剿共”前线的东北军官兵,携老带小,布满西安的街头。他们被迫流亡关内,有家归不得,有仇不能报,却要为**反人民的内战去卖命,人人心中都郁结着悲苦怨 愤,要倾吐,要爆发??。当时正在西安二中教书的张寒晖,天天见到这种流浪徘徊的惨景,耳鼓充满嗟叹痛苦的呼声,于是便谱写出了这首感人肺腑的独唱歌曲,以含着热泪哭泣似的音调,唱出了悲愤交加的声音,张寒晖曾说:“我把北方‘娘们’在坟上哭丈夫、哭儿子的那种哭声变成了《松花江》的曲调了。当然,这也要变一变才成??。”歌曲的结构是带尾声的二部曲式。倾述性的音调贯穿全曲,兼有叙事和抒情的特点,真切感人。旋律以环回萦绕、反复咏唱的方式引申展开,感情越来越激动,具有回肠欲断的效果。当尾声长处呼天抢地似的旋律时,歌曲达到高潮,在声泪俱下的悲痛中,蕴藏着要求起来抗争的力量。张寒晖谱成这首歌曲后,先亲自教二中学生歌唱,后来传到东北军的学生队里,不久就传遍了东北军。1936年11月,“西安事变”爆发前后,西安全城到处可以听到《松花江上》的歌声,并迅速传遍全国,作品在当时起到了唤醒民众的作用。解放后,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也选用了这首歌曲。
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为初三年级学
生。初三学生普遍具有较高的认知水平和较丰富的情感体验;对于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背景有一定的了解;在自己擅
4 / 5
精品文档
长或者喜欢的基础上选择“歌唱”模块的学习,多数学生具有基本的歌唱能力,但是部分学生的简谱识谱能力和音准能力较差;对于音乐学习有一定的自主探究的能力和愿望,但是对歌曲进行艺术处理的经验不够丰富;男生多数已渡过变声期,但是歌唱中还需注意保护声带,正确发声。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小学语文《在松花江上》教案设计
汤原县胜利中心学校高一梅
5 / 5
作文五:《张寒晖《松花江上》》2900字
(2011-01-05 23:08:42)
转载
标签: 杂谈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男高音抒情歌曲,由作于1936年。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军大举进攻中国东三省,**采取不抵抗政策,驱赶“剿共”前线的东北军官兵,携老带子,布满西安街头。他们被迫流亡关内,有家不能归,有仇不能报,却要为**反人民的内战去卖命,从心头都郁结着悲苦怨愤,要倾吐,要爆发。正是在如此的背景下,张寒晖谱写这首感人肺腑的独唱曲,以含着热泪的哭泣似的音调,唱出了悲愤交加的声音。他把自己的这首歌教给学生、群众演唱,然后,他带领群众到西安的城墙上,街头中去演唱,悲怨壮烈的歌声深深打动了广大东北军官兵的心,竟有数万名官兵听后落泪。“西安事变”爆发前后,西安城里已到处可以听到《松花江上》的歌声,并迅速传遍全国。“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这是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曾被誉为“流亡三部曲”之一,而风靡中华大地的抗战歌曲《松花江上》。 西安事变前夕,西安爱国青年去临潼请愿时,行至十里铺,张学良将军驱车赶来,劝导学生勿去临潼,怕有危险。这时,有人唱起了“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悲壮的歌声令人断肠。张学良听了,沉痛地说:“请大家相信我,我是要抗日的……我在一周之内,用事实来答复你们。”抗战开始后,**曾代表中共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出席东北军军官会议。会议结束时,周指挥与会军官唱了这首歌。悲愤的歌声激起了大家思念故乡的情绪。当歌声进入“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时,全场军官有的热泪盈眶,有的低头哭泣,有的举起了拳头,“一定要打回老家去!”的决心,充溢着歌唱者的胸膛。《松花江上》初由省立二中唱起,后流传东北军,并迅速唱遍了大江南北和长城内外。当时,这首歌曲并没有出版,而且谁也不知道作者是张寒晖,可是,那旋律中凝聚的血泪却强烈地感染着爱国的中华儿女们,人们争相传抄传唱,在祖国破碎山河的上空,到处飘荡着歌曲中的呼号。1938年7月7日晚,武汉举行了抗日周年的盛大活动,十多万群众分乘几百条木船,举着火把汇聚在长江之上。这时候,不知是谁领头唱起了《松花江上》,立即引起大家的呼应,十几万人的歌声掀起了巨大的声浪,汇成了人间罕见的、血泪凝聚的感情的交响。一直埋头苦干的革命音乐家张寒晖,就是这样代表着人民倾吐呼号,为我们留下这首不朽的战斗性的悲歌。
1936年,被**驱赶到“剿共”前线的东北军官兵,携老带小,布满西安的街头。他们被迫流亡关内,有家归不得,有仇不能报,却要为**反人民的内战去卖命,人人心中都郁结着悲苦怨愤,要倾吐,要爆发……。当时正在西安二中教书的张寒晖,天天见到这种流浪徘徊的惨景,耳鼓充满嗟叹痛苦的呼声,于是便谱写出了这首感人肺腑的独唱歌曲,以含着热泪哭泣似的音调,唱出了悲愤交加的声音,张寒晖曾说:“我把北方‘娘们’在坟上哭丈夫、哭儿子的那种哭声变成了《松花江》的曲调了。当然,这也要变一变才成……。”歌曲的结构是带尾声的二部曲式。倾述性的音调贯穿全曲,兼有叙事和抒情的特点,真切感人。旋律以环回萦绕、反复咏唱的方式引申展开,感情越来越激动,具有回肠欲断的效果。当尾声长处呼天抢地似的旋律时,歌曲达到高潮,在声泪俱下的悲痛中,蕴藏着要求起来抗争的力量。张寒晖谱成这首歌曲后,先亲自教二中学生歌唱,后来传到东北军的学生队里,不久就传遍了东北军。1936年11月,“西安事变”爆发前后,西安全城到处可以听到《松花江上》的歌声,并迅速传遍全国,作品在当时起到了唤醒民众的作用。解放后,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也选用了这首歌曲。这首歌曲的结构是带尾声的二部曲式。具有倾诉性,叙述性兼抒情性的特点。歌词内容有很强的说服力,真切感人。第一部分是由两个乐段组成,每一段又都由三个乐句构成。这一部分的音调富于叙事与抒情的特点,倾诉着自己的家乡东北,有丰富的物产,还有自己的爹娘,第二部分的旋律以环回萦绕、反复咏唱的方式得到了展开,感情越来越激动,具有回肠欲断的效果。这首歌以带尾声的二部曲式为结构。倾诉性的音调贯穿全曲,并兼有叙事和抒情的特点,真切感人。旋律以环回萦绕,反复咏唱的方式引伸展开,感情越来越激动,具有回肠欲断的效果。当尾声唱出呼天唤地似的旋律时,歌曲达到了高潮,在声泪俱下的悲痛中,蕴藏着要求起来抗争的力量。依据歌词的内容和感情的脉络,这首歌分为怀故、漂流、呼唤三个层次。词的开头部分:“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诉说了家乡的美丽富饶和丰富资源。第二部分“九一八,九一八,在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整夜在关内流浪。”概括地描述了国土沦丧后的悲惨遭遇,控诉了日本侵略军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尤其第三部分是歌曲的高潮。“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哪年哪月才能够收回我那无尽的宝藏?爹娘啊,爹娘啊!什么时候才能欢聚在一堂?”那撕心裂肺的旋律,无限感慨地向故乡的亲人发出呼唤,抒发着对早日收复失地的强烈渴望。歌中的“我”那满含热泪、悲愤交加的音调,使每个中国人为之动容。上世纪60年代,我国著名男高音李光羲在大型歌舞剧《东方红》演唱这首歌曲,受到**的亲切接见。
张寒晖(1902~1946),河北定县人。1925年入北平国立艺专戏剧系,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在北平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4年回老家组织抗日救国会,同时从事小说和戏剧创作,为宣传抗日奔走呼号。1935年去西安,在东北军中宣传抗日。1937年再度深入农村,宣传抗日救国。1942年任陕甘宁边区文协秘书长,他创作的《松花江上》、《国民大生产》、《去当兵》等著名歌曲,曾在解放区和全国广为流传,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 1946年3月11日,被誉为“人民艺术家”的张寒晖病逝。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这是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曾被誉为“流亡三部曲”之一,而风靡中华大地的抗战歌曲《松花江上》。西安事变前夕,西安爱国青年去临潼请愿时,行至十里铺,张学良将军驱车赶来,劝导学生勿去临潼,怕有危险。这时,有人唱起了“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悲壮的歌声令人断肠。张学良听了,沉痛地说:“请大家相信我,我是要抗日的……我在一周之内,用事实来答复你们。”抗战开始后,**曾代表中共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出席东北军军官会议。会议结束时,周指挥与会军官唱了这首歌。悲愤的歌声激起了大家思念故乡的情绪。当歌声进入“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时,全场军官有的热泪盈眶,有的低头哭泣,有的举起了拳头,“一定要打回老家去!”的决心,充溢着歌唱者的胸膛。1937年除夕,**在《现阶段青年运动的性质与任务》一文中,再次提到:“一支名叫《松花江上》的歌曲,真使人伤心断肠。”上个世纪60年代,**总理指示,将《松花江上》编进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这首歌的创作者,就是当时在西安省立二中(今陕西师大附中前身)执教的张寒晖。
作文六:《松花江上教案》1600字
松花江上教案
篇一:八年级音乐上册 第一幕 逃亡 《松花江上》教案
X X 中 学 教 案
篇二:小学语文《在松花江上》教案设计高一梅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小学语文《在松花江上》教案设计
汤原县胜利中心学校高一梅
篇三:《松花江上》鉴赏
松花江上
《松花江上》,从内容和感情脉络上看,可分为怀故、漂流、呼唤三个基本层次。
第一层次:怀故。开头一句“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中的“东北松花江”,如今读来好像仅是一个地点的介绍,可是一旦和当时的社会背景联系起来,就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地点了,它是人民亡失家乡的代名词,是抗日战争的起点。“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这讲说了家乡的美丽富饶。凡是思乡歌曲,其内容均忘不了写“乡井土”,你看无论是离开家乡谋生还是沦陷的人们,总要携带一包土,(本文来自:WWw.bDFQy. 千 叶 帆文摘:松花江上教案)以表示思乡之情。可这是在自己国土上的有家
无处归啊,歌词采用描写家乡的美丽富饶方法来诉说,再加一声“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悲凄之情就更不能堪~作为炎黄子孙,一直以“孝”为最高道德规范,如今眼睁睁看到父母双亲遭受凌辱,却不能回去看望,谁之罪,就是那“九一八”~就是那不抵抗的政府~这才使得人们被迫离开美丽而富饶的东北,离开父母,此怀故,是仇恨扎根;也由此过度到第二层次。
第二层次:漂流。“九一八,九一八”,反复告示,告诫人们不忘灾难的日子,这也是诉说“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的根由。“在那个悲惨的时候”,经历了失落故土的悲惨遭遇,经历着丧家的哀痛,经历着逃亡的怆惶,也控诉着日本侵略者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流浪,流浪~整日整夜在关内流浪。”两个“流浪”,应深沉地慢吟,让漂流的情形再现,使仇恨感情的积淀。而后面的一个扩写句式,所加进的“整日整夜”,是流亡所受的艰难煎熬,更是内心痛苦的煎熬,是国耻未雪的仇恨的煎熬。这是无言的泪,是无声的仇。所加上的“在关内”,是在诉说看着家乡遭受日本鬼子的蹂躏,看着自己亲人遭受敌人的杀戮,而不能回去和敌人厮杀,这种撕心裂肺的痛,更是难以诉说。**总理当时曾多次指挥群众高唱《松花江上》,他在文章中指出:“成千成万的青年人无家可归,无学可求,尤其是东北的青年朋友,一再地漂泊流浪,一再地尝受人世间的惨痛。一支名叫《松花江上》的歌曲,真使伤心的人断肠。”“真使伤心的人断肠”,就是此歌词的巨大震撼力所在。
第三层次:呼唤。是歌曲的高潮。“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哪年哪月才能够收回我那无尽的宝藏,”是饱含无限仇恨的发问,在向故乡和亲人发出声声深情的呼唤,寄寓了对早日收复失地的强烈期待。“爹娘啊,爹娘啊~什么时候才能欢聚在一堂,”这是呼天抢地的呐喊。一声“爹娘啊,爹娘啊”,
使苍天为之动容;一句“什么时候才能欢聚在一堂”诘问,吼出人民复仇的心声。问世间,还有什么再比万众一心的内心复仇的力量来得更强大~因此,歌词不是在哭泣,而是在抗争,它比震天动地的誓言更扬眉出鞘~
这是一首满怀离乡、国难之痛的悲歌,歌词中的“我”的遭遇,应是东北人民的遭遇,“我”的呼唤、呐喊,更是全国人民的心声。歌词把国难家仇紧紧联系在一起,用强烈抒情的排比方式,叙述,感叹,发问,反复渲染,增强气势。在怀故中写离恨,在离恨中写期待,把故土之恋、沦丧之痛,完整而有层次地抒写出来,读来苍凉沉郁,慷慨激昂,这就深沉而又曲折地表现了中华民族顽强刚毅的抗争意识。该曲采带尾声的三部的曲式结构,倾诉性的音调贯穿全曲,兼有叙事和抒情的特点,真切感人。旋律以环回萦绕,反覆吟唱的方式引伸展开,悲愤的情绪积聚,感情越来越激动,具有回肠欲断的效果。当尾声唱出呼天抢地似的旋律时,歌曲达到高潮,在声泪俱下的悲痛中,蕴藏着要求起来抗争的力量。这就是的《松花江上》的旋律~
作文七:《《松花江上》(歌词)》500字
发信人: huangxuhao (▄︻┳═一), 信区: ZJUOnline标 题: 《松花江上》(歌词)发信站: 飘渺水云间 (Sat Sep 18 13:07:13 2004), 转信歌 词 歌 名 :松花江上 演唱 田浩江 作 曲:张寒晖 作 词:张寒晖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森林煤矿, 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 流浪!流浪!整日价在关内,流浪! 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 哪年哪月,才能够收回我那无尽的宝藏? 爹娘啊,爹娘啊!什么时候才能欢聚在一堂?--卢沟耻,犹未雪,屠城恨,何时灭驾战车,踏破富士山阙!壮志饥餐倭寇肉,笑谈渴饮大和血待重头,收拾小日本,朝先烈!※ 来源:·飘渺水云间 freecity.·[FROM: huangxuhao]
作文八:《松花江上赏析》1200字
歌曲《松花江上》是作者用特殊的形式对当时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情感的反映。一定的时代背景和生活环境,对歌曲作者的艺术创作总有一定的影响,它直接影响作者的创作思想、风格、动机以及创作素材的选择。《松花江上》这首歌曲创作于1936年11月,当时我国东北被日本帝国主义所占领,日本还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1936年,被**驱赶到“剿共”前线的东北军官兵,携老带小,他们被迫流亡关内,有家归不得,有仇不能报,却要为**、反人民的内战去卖命,人人心中都郁结着悲苦怨愤,要倾吐,要爆发。当时正在西安二中教书的张寒晖,天天见到这种流浪徘徊的惨景,耳鼓充满嗟叹痛苦的呼声,于是便谱写出了这首感人肺腑的独唱歌曲,以含着热泪哭泣似的音调,唱出了悲愤交加的声音。
这首歌以带尾声的二部曲式为结构。倾诉性的音调贯穿全曲,并兼有叙事和抒情的特点,真切感人。旋律以环回萦绕,反复咏唱的方式引伸展开,感情越来越激动,具有回肠欲断的效果。当尾声唱出呼天唤地似的旋律时,歌曲达到了高潮,在声泪俱下的悲痛中,蕴藏着要求起来抗争的力量。
《松花江上》采用降E大调,3/4拍,为带尾声的二部曲式结构。第一部分(第1—20小节)有两个乐段,第二乐(第11—20小节)段实际上是第一乐段(第1—10小节)的变化重复。旋律以反复咏唱的方式引申展开,叙述了东北家乡的富饶美丽。第二乐段的结尾,旋律从高音“1”下行级进到中音“1”,加强了歌曲悲痛的情绪,表现出流亡者被迫与亲人离散的惨痛心情。第二部分(第21—52小节)转入g小调。前两个乐句(第21—30小节)基本相同,只在结尾的三个音降低八度。旋律带有呼号、哀伤的感情色彩,令人热泪涟连;而在后面(第31—52小节)的旋律进行中,它又多次以不同的变形出现,感情内在压抑,给人以一唱三叹、环回萦绕的强烈印象。这悲愤交加的声音,深刻地表现了东北同胞对侵略者的愤恨和控诉。当尾声(第53—61小节)“爹娘啊??”的呼天抢地似的旋律出现时,歌曲的情绪达到最高潮,在声泪俱下的悲痛中,蕴藏着巨大的力量,它激励人们起来战斗,抗日救国,收复可爱的家乡。
在歌唱的艺术表现中,情感占有主导地位,它是歌唱的灵魂。深刻而又生动地表达歌曲的思想情感,也正是歌唱表现的目的。因此,我们在进行歌曲艺术表现时,只有准确地分析和把握歌曲的情感,才能用准确的情感来表达作者的创作意图,才能准确地表现出歌曲的意境,创造出准确的艺术形象。歌曲《松花江上》所表达的情感是人们在日本帝国主义和****主义的双重压迫下,被迫背井离乡,逃亡关外的凄惨境遇,以及人们想推倒这两座大山,重建家园的迫切渴望。这是一首满怀离乡之思、国难之痛的悲歌,歌词中的“我”的遭遇实际就是全体东北人民的遭遇。然而,歌曲的情感与歌曲的内容是不可分割的,歌曲的内容决定了歌曲的情感。因为,在歌曲表现中,情感的根源来自情感所要表现的思想内容,所以,必须把歌曲的思想内容和情感辩证地统一起来,创造出思想内容和情感相吻合的歌曲意境。任何偏离歌曲思想内容的情感表现,都不符合艺术表现的规律,甚至可能对歌曲艺术形象和意境产生破坏作用
作文九:《《松花江上》鉴赏》1400字
松花江上
《松花江上》,从内容和感情脉络上看,可分为怀故、漂流、呼唤三个基本层次。
第一层次:怀故。开头一句“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中的“东北松花江”,如今读来好像仅是一个地点的介绍,可是一旦和当时的社会背景联系起来,就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地点了,它是人民亡失家乡的代名词,是抗日战争的起点。“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这讲说了家乡的美丽富饶。凡是思乡歌曲,其内容均忘不了写“乡井土”,你看无论是离开家乡谋生还是沦陷的人们,总要携带一包土,以表示思乡之情。可这是在自己国土上的有家无处归啊,歌词采用描写家乡的美丽富饶方法来诉说,再加一声“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悲凄之情就更不能堪!作为炎黄子孙,一直以“孝”为最高道德规范,如今眼睁睁看到父母双亲遭受凌辱,却不能回去看望,谁之罪?就是那“九一八”!就是那不抵抗的政府!这才使得人们被迫离开美丽而富饶的东北,离开父母,此怀故,是仇恨扎根;也由此过度到第二层次。
第二层次:漂流。“九一八,九一八”,反复告示,告诫人们不忘灾难的日子,这也是诉说“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的根由。“在那个悲惨的时候”,经历了失落故土的悲惨遭遇,经历着丧家的哀痛,经历着逃亡的怆惶,也控诉着日本侵略者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流浪,流浪!整日整夜在关内流浪。”两个“流浪”,应深沉地慢吟,让漂流的情形再现,使仇恨感情的积淀。而后面的一个扩写句式,所加进的“整日整夜”,是流亡所受的艰难煎熬,更是内心痛苦的煎熬,是国耻未雪的仇恨的煎熬。这是无言的泪,是无声的仇。所加上的“在关内”,是在诉说看着家乡遭受日本鬼子的蹂躏,看着自己亲人遭受敌人的杀戮,而不能回去和敌人厮杀,这种撕心裂肺的痛,更是难以诉说。**总理当时曾多次指挥群众高唱《松花江上》,他在文章中指出:“成千成万的青年人无家可归,无学可求,尤其是东北的青年朋友,一再地漂泊流浪,一再地尝受人世间的惨痛。一支名叫《松花江上》的歌曲,真使伤心的人断肠。”“真使伤心的人断肠”,就是此歌词的巨大震撼力所在。
第三层次:呼唤。是歌曲的高潮。“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哪年哪月才能够收回我那无尽的宝藏?”是饱含无限仇恨的发问,在向故乡和亲人发出声声深情的呼唤,寄寓了对早日收复失地的强烈期待。“爹娘啊,爹娘啊!什么时候才能欢聚在一堂?”这是呼天抢地的呐喊。一声“爹娘啊,爹娘啊”,
使苍天为之动容;一句“什么时候才能欢聚在一堂”诘问,吼出人民复仇的心声。问世间,还有什么再比万众一心的内心复仇的力量来得更强大!因此,歌词不是在哭泣,而是在抗争,它比震天动地的誓言更扬眉出鞘!
这是一首满怀离乡、国难之痛的悲歌,歌词中的“我”的遭遇,应是东北人民的遭遇,“我”的呼唤、呐喊,更是全国人民的心声。歌词把国难家仇紧紧联系在一起,用强烈抒情的排比方式,叙述,感叹,发问,反复渲染,增强气势。在怀故中写离恨,在离恨中写期待,把故土之恋、沦丧之痛,完整而有层次地抒写出来,读来苍凉沉郁,慷慨激昂,这就深沉而又曲折地表现了中华民族顽强刚毅的抗争意识。该曲采带尾声的三部的曲式结构,倾诉性的音调贯穿全曲,兼有叙事和抒情的特点,真切感人。旋律以环回萦绕,反覆吟唱的方式引伸展开,悲愤的情绪积聚,感情越来越激动,具有回肠欲断的效果。当尾声唱出呼天抢地似的旋律时,歌曲达到高潮,在声泪俱下的悲痛中,蕴藏着要求起来抗争的力量。这就是的《松花江上》的旋律!
作文十:《松花江上歌词》200字
《松花江上》 - 郑钧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森林煤矿
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我的同胞
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九一八 九一八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九一八 九一八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九一八 九一八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九一八 九一八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脱离了我的家乡
抛弃了那无尽的宝藏 流浪 流浪
整日价在关内流浪 流浪 哪年 哪月
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 哪年 哪月
才能够收回我那无尽的宝藏
爹娘啊 爹娘啊
什么时候
才能欢聚在一堂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森林煤矿
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我的同胞
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我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