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有关老子的名言》1500字
精品文档
有关老子的名言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来源于人的永不满足的探索与创造精神,倘若象小农社会“小富即安”,满足于“三分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进取精神没了,那么民族的前景也就堪忧了。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在人治社会,人权、个人财产权皆不受保护,灾祸不期而至,所以,智者劝戒世人韬光养晦,功成身退。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它一方面表现了国人的不竞争心理,另一方面不争小利而得大便宜,表现了国人的狡猾谋略。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中国的学问多是“玄学”,不是科学。
“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此话意即:知道雄大的一面,但自己谨守雌弱的一面;知道光彩的一面,但自己安于暗昧的一面;知道荣耀的一面,但自己宁守卑辱的一面。中国人以柔克刚,太富有计谋了。
“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
1 / 3
精品文档
华”––––––人治社会,注定了人际关系复杂,注定了修身处世学问深厚。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人治社会一切无保障,为了保护自己,不为天下先,可以理解;但在现代文明社会,中国人就应当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气。
“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老子此话的意思是,了解我的人太少了,能效法我的人更难遇到。因此,圣人往往是穿着粗衣,却怀揣着美玉,有货不能为人所识。的确,老子提出以柔克刚、无为而治,很少有人能理解,尤其是接近于自由主义、市场经济的无为而治思想仅为统治者暴-政过后的与民休息政策的依据。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意即挫掉锐气,超脱纠纷,含敛光耀,混同尘俗。昏昏噩噩的中国社会把人的生气、个性、菱角和创造性全要磨灭、消解。
“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中国人有点小聪明,于是统治者竭尽心智折腾老百姓,何知摒弃个人智能,发挥法治、市场的作用?
“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意思是,要统治人民,就先用言辞表
2 / 3
精品文档
达对人民的谦虚;要领导人民,就必须将自己的利益放在人民的利益之后。可见,封建统治者总是在利用人民、欺骗人民。
“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过后,必有凶年”–––––––中国乃战争之国,伏尸千里,流血成河,成为每一朝代兴起、每一次接-班人之争的必然。中国人几千年悟不出如何使政权平稳过渡的办法,这是我们的智力的缺陷。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中国历来兵权最重要,“枪杆子里出政权”,而不是“选票箱里出政权”。有了枪杆子,统治者则应自觉克制不滥杀,恬淡为上,因为没有法制约束。
3 / 3
作文二:《有关老子的名言名句》4100字
有关老子的名言名句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3.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4.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5.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6.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7.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8.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9.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10.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11.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12.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13.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14.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15.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16.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17.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18.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19.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20.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21.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22.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23.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24.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25.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26.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27.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28.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29.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30.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31.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32.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33.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3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35.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36.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37.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38.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39.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40.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
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41.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42.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43.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44.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45.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46.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47.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48.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49.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50.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
若拙~大辩若讷。
51.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52.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53.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54.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55.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56.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57.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58.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59.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60.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61.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
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62.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63.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64.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65.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66.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67.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68.治人事天~莫若啬。
69.治大国~若烹小鲜。
70.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71.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72.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73.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74.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75.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76.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77.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
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78.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79.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80.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81.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82.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83.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84.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85.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86.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
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87.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88.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89.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90.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91.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92.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93.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94.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95.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96.和大怨~必有馀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
97.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98.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99.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100.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作文三:《老子的道论文》2900字
浅析老子的道
“道”是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 是老子整个思想体系的基础、核心和逻辑起点。老子所说的“道”是既超越又内在于一切形下之物及社会人生的形而上的存在本体和价值本体, 它的实质是矛盾法则或对立统一规律。
一, 何为老子的道
道是老子一切思想的核心,他的所有理论都是建立在道的基础上。道的本意是道路为人所行走 。后来它不仅指人行走的道路 而且也指事物存在和发展运行的道路。因此,道常常被理解为万物的本性和规律等,而道作用于人生则体现为生活准则。
“道”不是物质性实体, 而是形而上的实体。“形而上者谓之道, 形而下者谓之器”( 《周易 · 系辞上传》)。无论是道家之“道” , 还是儒家之“道” , 都是在形而上即超越于具体事物之上的意义上讲的。认为道是物质性实体的, 主要是根据《老子》中有 “有物混成”、“道之为物”以及“其中有象”、“其中有物”、“其中有精, 其精甚真, 其中有信”等文句。但是,“物”并不等于物质性的实体, “物”只是表明它的客观性或实有性, 而一切具有客观性实际内容的非物质性实体也是“物”。《老子》二十一章: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其真,其中有信。这个实有的存在体,在这个宇宙是唯一的、绝对的,它的本身是永久常存,不会随着外物的变化而消失,也不
会因外在的力量而改变,但同时它不是固定不变的,道本身是不断地变动着的,道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
由于道是运动变化的,而运动变化是有着自身的规律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的一切运动无不遵循道的规律。因此道是生活准则。形而上的道落实到生活层面就成为人类生活的方式和处事的方法,这个作用于人生的道称之为德,从而作为人们的生活准则。徳是道的作用,也是道的显现,道是未经渗入一丝一毫人为的自然状态,而徳是参与人为的因素而仍然返回到自然的状态。正所谓“人法地, 地法天, 地法天,天法道, 道法自然 ”。而老子道论哲学的根本内容则是无为。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说, 道是永远顺应自然而无为的, 然而又没有一件事不是它所为的。老子在《道德经》中指出无为的概念是指顺应自然而不加以人为的意思。这里说的人为指的是不必要的作为,以及强作乱为的意思。并不是不作为, 而是不着人为, 顺其自然而为之。在老子看来, 道作为天地万物及人类存在的最高形式,体现了天地万物及人类存在的基本规律, 老子的道家思想强调人的内在自然本性,以天道之法则言及人之生存法则 , 提出了虚静、处下、 不争、 守柔等一系列为人处世的态度, 以无为之形式, 行有为之道,从而达到一种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共存的平衡状态。 二, 道的社会人生价值思考
老子哲学不仅是存在哲学或自然哲学 , 而且更是生命哲学、人生哲学、社会政治哲学或价值哲学。
(一) 自然无为之道
“ 自然”和“无为”是老子哲学的重要范畴 , 更是其社会人生论或价值论的中心范畴。
老子所说的“自然 ”并非指自然界或大自然 , “自然 ”可释为自己如此、本来如此、理应如此、势当如此。与 “自然 ”密切相关的是“无为 ”。“ 无为 ”就其本义来说 , 是有而似无的行为。老子创立这个概念 , 旨在强调人们应以柔弱的方式 , 顺应万物之自然本性而为。“无为 ”是对“有为 ”的反动。老子所说的 “ 有为 ”是指侯王等统治者对民、百姓的强行所为 , 横加干涉 , 是根本违背道之 “自然 ”原则的恣意妄为 , 而 “无为 ”是一种指导思想、行为原则和基本的行为方式 , 在 《老子 》中 , “无为 ”主要是圣人的行为原则和方式 , 目的是为民、百姓、万物之 “ 自然 ”的实现提供一种宽松和谐的环境和条件 , 所以 “圣人云 , 我无为而民自化 ” 。老子说: “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 , “ 弱者 , 道之用 ” 。可见道的行为方式和发挥作用的特点为人的 “ 无为 ”提供了形上价值本体之依据。
自然无为是道所表现的基本特性与精神。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可见自然并不是指具体存在的东西,而是形容自己的一种状态。自然是一种不加强制力量而顺任自然的状态。《老子》十七章:百姓皆为我自然。这种自然之道受到人们的推崇,这种自然消解外界力量的阻碍,排除外在意志的干扰,主张任何事物都顺应它本身所具有的趋向去运行。如果说自然是对天地的运行而说,那么无为就是对人的活动而说的。老子以无为描写道,但更
多的是将无为落实到了政治的层面,老子的提倡的无为是出于有为,有为是针对统治者而发出的,有为是指统治者的强作妄为,统治者的这种有为给社会带来深重的灾难。只有统治者做到无为,让人民自我化育,自我发展,自我完善,人民才能安宁富足,社会才能安稳和谐,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也不是无所作为,而是不妄为的意思,老子并不反对人类的努力,他要人去有所为,鼓励人去为去做,发挥自身的能动性,贡献自己的力量,但同时人不要把持,不要争夺,不要扩张自己的私欲。老子主张每个人都能依照自己的需要去发展自身的秉赋,为了不同的意愿得到和谐平衡,他提出了自然无为的观念。
(二) 虚静之道
道产生万物,万物的根源是虚静状态的,虚静是道的一个重要特性,在老子的观念中有重要的地位。面对世事的纷争扰乱,老子提出虚静的希望。《老子》第四章: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说明道体是虚状的,这个虚状的道体像是万物的根源,它不但是万物的根源,而且它所发挥的作用也是永不穷竭的,老子所说的虚并不是空无所有的。这个虚含有创造性的因子,它的储藏量是无穷尽的。达到虚怀若谷这种心境的人可以说是上德之人,虚这个观念应用到人生层面就有深藏的意义,这提醒人们不要自满,要深藏。虚状的东西,必然也呈现着静的状态,老子认为纷纭的万物到最后应该返回到自己的本根,即虚静的状态,应用到人生和政治方面,就是人事的纷扰应该回到虚静的状态。老子将静应用到政治方
面,指出静就是无欲的状态,在老子看来,统治者能虚静而不纵欲,社会才能走向安定,执政者应该警惕。此外静的提出有着深刻的思想背景,老子看到当时统治阶层的纵欲生活,他目击当时统治者的扰民实况,即重税和严刑。在此基础上,老子不仅主张为政应求清净,人生的活动也应在烦劳中求静逸,要求人们在繁忙中静下心来,在急躁中稳定自己,同时深刻理解动极则静,静极而动的道理,做到以静制动,以逸待劳。
老子的社会人生论或价值观的一个显著特点 , 是把对形上价值本体的探求与对现实社会的批判结合起来 , 与人的价值目标、理想人格、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结合起来。老子依据“道 ”所体现的和谐、平等、自然、无为的特点和原则 , 对“无道 ”的社会现实和 “ 无道 ”的侯王等统治者进行了无情抨击和严厉批判。 总之 , 老子把体现和谐美好原则的 “ 道 ”作为社会人生的价值源头和价值尺度 , 把“同于道 ”视为最高价值。他关于社会人生问题的一切论述 , 他提出的核心价值、行为原则和行为方式 , 他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 以及对价值目标、理想人格和理想社会的追求 , 所依据的都是作为形上本体的道 , 或者说 “道”是既超越又内在于社会人生的价值本体。
作文四:《老子的论文》500字
关于老子文化的调研及其现代化进程
其实, 放手写这篇文章之前是就就不敢动笔。 只感觉自己懒懒散散的学习 《道德经》 五 年余,所懂所悟达不到形成文字的水平。细想。 “道不远人” ,每个人都可以悟“道” 。鄙人 暂且发表一些自己的一些意见。
一门学问一旦成为文化,算起来要比原来的学问就大多了。前一段时间平南县荣获 ” 广 西诗词文化之乡 ” 称号 . 中国书协副主席聂成文等中国知名的大家都参与其中,可谓盛会了。 而中华诗词学会发出文件决定授予藤县 “ 全国诗词之乡 ” 的称号。相对的阵势就没那么大了 . 形成文化的就是
暂且不考虑 《老子》 一书到底何时著作, 老子是什么时代的人, 老子故里在哪??这些 在没有新的证据的情况下, 基本已经定下来。 我的立场是:正视历史, 不要因为现在的价值 而扭曲历史。这是对古人的不尊重,也是治学不严谨的表现。
如果仅是拾人牙慧,道前人所说。那便不足为文。老子文化大体包括“道学” “道教” “ 《道德经》文化”等。老子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都是非常大的。
“ 内用黄老,外示儒术 ”
秦朝兴于法家,亡于法家;汉朝兴于道家,亡于儒家;唐朝兴于道家,亡于佛教;宋朝 从未中兴, 亡于儒家; 元朝兴于法制, 亡于佛教; 明朝兴于道家, 亡于儒家; 清朝兴于道家, 亡于儒佛。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了国家的兴衰是取决于文化,而不是制度,
纪晓岚编著《四库全书》 ,说过:“
作文五:《老子与道的论文》2900字
评分______日期______
湘潭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自修课
老子与道
课 程 名 称 老子与道
专题读书论文(体会) 感悟老子
指 导 老 师 邓辉
姓 名 彭鹏
学 号 2009500626
班级名称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四班
学院名称 机械工程学院
湘潭大学教务处制
感悟老子
邓老师,您好!我 2009级机械工程学院机械设计 制造及其自动化四班 的学生彭鹏。
请允许我在懵懵懂懂之间来谈老子与道,说说对道的看法和理解,细 细的观察自己的内心,并提出自己的疑问。
老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他创立的道家学派,而道家思想 同儒家思想一样,成为了支撑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思想的脊梁。老子思 想的核心内容就是“道” ,可要我叙述道的特征,揭示了道的本质,并阐明 了道的内涵,并对老子的“道”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分析,我是万万不行的。 但也正如老子所说,如果道说的清,那也就不能称之为道了。那我就以老 子几个主要的命题来谈谈我的浅见。
老子与道德经
道德经寥寥五千余字,分道,德上下两卷, (马王堆出土的道德经分德, 道上下两卷,和传统的分法有一点区别)是老子给我们留下的最伟大的精 神财宝。在本书中,老子阐明了道是什么,老子之“道” ,是自然而然,并 不是我们现代的自然科学中的自然,是一种无名无形的特殊物质,是天地 之根,万物之本,并作为规律承载着万物运行,作为准则指导人们的日常 生活。但我们不能认为“道”创造了万物,把“道”变成一种创造义。按 原意,无为“道”之本,有为“道”之用,两者为“道”的一体两面,并 无创造的含义,是本身就存在的。那现在想想, “宇宙大爆炸”是不是会 和老子“道”的思想不谋而合呢?道德经中曾提到“一生二,二生三,三 生万物”和“宇宙爆炸论”中的宇宙是在一个温度极高,密度极高的一点
爆炸开来的情形不是极其相似吗?但我只是这样疑问 , 无是从何而来,是来 至于有吗?这样的循环有意义吗?就像一个圆,我们在寻找它的起点,但 似乎任意点都是它的起点。
无和有
道德经的第一章就这样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 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 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 第四十章的“反者道之 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来说明“道”是说不明, 道不清的,但道的本质是“无” ,道的作用是有“有” , “无”是宇宙初成的 开始, “有”是万物的本源。 “无”和“有”同是道的属性。在这里我有这 样的一个疑惑,正如柏拉图的“相型” ,斯宾诺沙的“本质”和康德的“无 上命令”一般, “道”是一个玄而又玄的定义,无法捉摸。有无相生,在我 来理解,就是我们在这茫茫宇宙之中,物质不灭,循环不息罢了。它的特 别之出又在何处呢 ?
以柔胜刚
在道德经的第七十六章:“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 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第七十八章的“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 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 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 ”正言若反。 ” 以柔胜刚,而并未说强弱之分,我倒无疑问,可一旦说到强弱之分,我就 想如果弱胜了强,则可说为强,反过来强成为弱,到头了还是强胜了弱。
那么这个弱胜强的定义还有意义吗?其实按照老子的意思,这世间本无价 值观,价值观也只是人定的罢了,也会随时间,事物的变化而变化,并无 定论。所以强弱之分只是相对而言,没有绝对。那这样说会不会只是让我 们更加明白呢?什么是我们应当追求的生活方式。
善利不争
第八十一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 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越有,既以与人己越多。 天之道,利而不 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真实可信有时相对的听起来不舒服,太漂亮的 话有时失去真实性。善良的人不巧说,巧说的人不善良。真正有知识的人 不卖弄,卖弄自己懂得多的人不是真有知识。圣人是不存贪念的,而是尽 力照顾别人,他自己也更为充足;他尽力给予别人,自己反而更丰富。自 然的规律是让万事万物都得到好处,而不伤害它们。圣人的行为准则是, 做实在的事情,而不带着贪念。在这里。老子显然是不支持竞争的,可根 据市场经济的法则,只有竞争才能实现物质和资源的最优分配,不知这又 该如何理解。可能这是老子所生存的历史背景是战乱不断的春秋战国时代, 竞争过度的膨胀,早以超出了其限制,竞争被演变成各种倾轧,和不正当 的缘故。但这并不是竞争本身的过错,只是竞争所引出的弊端。我们不能 因为会出现混乱而否定其用处。老子所说的善利而不争,实为不争之争, 这可能只适合社会大同的情形吧,我们所要追求的。而且其中的内涵是任 何一个时代都应恪守的。善利而不争,像流水一般处于下位。
无为而治
第四十八章的“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
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第五十七章的“ 以 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 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 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 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无为而治是老子的政治理想,并认为这样的治 理最接近“道” 。但我们不能认为无为而治,是什么都不做,其实是无为而 无所不为。的确,无为而治是一种最美妙的方式,本来国家的形成就是公 民将自己的权利让渡出去,并规定统一的组织来行使这些公权力,更直接 的说我们是在让渡我们的自由。如果我的公权力不断的扩张,我们的自由 便会慢慢的被侵蚀,无幸福快乐之言。只有最终的无为而治,才能让我们 感觉不到限制,并快乐生活。
祸莫大于不知足
第四十四章的“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 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名望和私利相比哪一样更 为亲切?私利和货物比起来哪一样更多?获取和丢失相比,哪一个更有 害?带着贪念就必定要付出更多的代价;过于积敛财富,必定会遭致更为 惨重的损失。所以说,懂得满足,不带着贪念,就不会受到委屈;懂得适 可而止,就不会遇见危险;这样才可以保持住长久的平安。第四十六章的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祸莫大于不知足;咎 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 :治理天下合乎“道” ,就可以作到太 平安定,把战马退还到田间给农夫用来耕种。治理天下不合乎“道” ,连怀 胎的母马也要送上战场,在战场的郊外生下马驹子。最大的祸害是不知足,
最大的过失是贪心的欲望。知道到什么地步就该满足了的人,不带着贪念 的人,永远是满足的。老子的话能让我们警醒,但我们的欲望能出去吗? 才才是重点啊。知足能达到吗?叔本华就是这样认为的,我们一出生就是 被欲望所包围着,一个欲望满足了,必定会产生另一个的欲望来填充,除 非我们让人生虚度。 老子只说明了贪欲的害处, 并把解决知道赋予给 “道” 。 可“道”是如此的玄之又玄!
作文六:《讲一个有关老子的故事》1100字
讲一个有关老子的故事
讲一个有关老子的故事
--【道德经】第二十三讲
这是一个毫无特点的上午,大约是由于作为图书馆馆长的老子的名气,所以,一大群哲学爱好者都如约而至。图书馆内顿时气象大变,虽说没有喧闹声,但是,细小的叽叽喳喳声似乎也充满了火药味。
老子大约是习惯了这样的场景,于是继续在自己的座位上默诵着自己的道德经。但是,当他把"道,可道,非常道"默诵到了第八十一遍时,这图书馆内的叽喳声终于演化成了一群人的争论。虽说老子一贯喜欢"无为",但这职责所限,也只好走过去干预了。
大约是老子作为哲学家的威望,所以,他刚一起身,脚还没有跨出,馆内的争论声就戛然而止。同时,在争论的人中,一个叫孔丘的人走到了老子的面前,并诚恳地说道:"李馆长,您给我们大家指点指点吧。"
大家的目光一下就都投向了老子。在这个情形下,老子觉得,这时说上两句,也多少符合自己的"上善若水"的原则。于是,他略略垂下自己的上眼睑缓缓地说道:"话尽可能少说就是一种自然。狂风也不可能刮一个早上,暴雨那能下一整天?天地都不能持续狂暴之势,何况人呢?~"
馆内这时出奇地安静,老子扫了大家一眼,然而又半闭着自己的眼睛继续说道:"思想相同的人就容易走到一起,相信同样道理的人也就容易沟通。当然,同样的缺失也就不可避免的了。"
老子显然讲到了兴头上,他顺势继续说道:"思想相同的人就可以产生共鸣;相信同样道理的人就可以互相启发;然而,这也可能加重错误的倾向。人那有不相信的事?关键是你有多少是能让人相信的~"
老子感到他的听众有的有点不耐烦了,他于是下意识地看了一下自己的手表。也难怪,都到吃饭的时候了。老子是深知"贵食母"的道理的。于是他略微地抬了一下手,叹息一声说道:"大家都吃饭去吧~"
一阵杂乱的脚步声后,剩下老子一个人的图书馆内又安静了下了。老子从柜台中拿出了自己早上准备好的馒头,放在台面的一个盘子里,一垂眼睑,小声诵念道:"道,可道,非常道。"。然后,他伸手又拿起馒头,在孤独的寂静中啃了起来。
2010-11-14
附:【道德经】第二十三章解
【希音自然。】少说话反倒显得自然。
【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就像狂风不可能刮一个早上,暴雨不可能下一整天。
【孰为此者?天地。】这可是天干的事啊。
【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人乎?】天地都不能持续狂暴之势,何况人呢?
【故,从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所以,作为思想者来说:相同的思想者就能走到一起,相信同样道理的人也就好沟通,当然,也可能出现同样的失误。
【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德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思想相同的人就可以产生共鸣;相信同样道理的人就可以互相启发;当然,也可能加重错误的倾向。只要你没有多少让人可信的东西,所以才有了别人对你的不信任。
2009-9-14 MSN空间完美搬家到新浪博客~
作文七:《有关孔子、老子的名言名句》1500字
有关孔子的名言名句:
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 。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见得思义。
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
老子的名言名句: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3.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4.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5.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6.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7.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8.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9.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10.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11.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12.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13.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14.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15.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16.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17.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18.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19.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20.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21.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22.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23.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24.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25.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26.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27.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28.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29.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作文八:《《老子》二章的有关练习题》3000字
《老子》二章的有关练习题
一、 填空。
1、老子即姓名,字,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 的创始人。曾做过周朝管理藏书的史官,孔子曾向他问过礼,后隐退,著《 》一书。老子的学说对中国哲学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后世许多学者都从不同的角度吸取了他的思想。《老子》又称《 》、《 》,是道家的主要经典。书中提出了以道为核心的思想体系,具有丰富的朴素辩证思想,保存了许多古代天文、生产技术等方面的资料,还涉及军事和养生。
2、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
①斯恶已( 已, ) ②相生( ) .....
③相成( ) ④相形( ) ....
⑤相倾( ) ..
⑥相和( ) ..
⑦相随( ) ..
⑧恃( ) .
二、阅读《天下皆知美之为美》,答相应问题。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1、短文中包含哪些完全对立的两个方面?请找出来。
2、这一章可以给统治者哪些借鉴意义呢?
3、“无为而治”指的是什么都不去做吗?
4、读经典,可以从经典中获取适合我们的精神给养,读完这一章,你
有什么收获?
5、《老子》中的那个观点与科学中的对称性原理相仿?
6、世间万物还有哪些是相反相成的?请举出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再研究一下他们之间的关系。
7、《天下皆知美之为美》一文在于说明什么道理?
8、《天下皆知美之为美》这篇文章把相互对立的规律运用到政治上,主张圣人应该怎么做?
二、 阅读《知人者智》,回答相关问题。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 强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 死而不亡者寿。
1、明朝哲学家王阳明曾说:“去山中之贼易,去心中之贼难。”这一章中的哪句话可以作为这种观点的佐证?
3、《知人者智》主要谈的是修身和自我发展的问题,请就这方面谈一谈自己的思想收获。
4、“明”与“智”有哪些区别?
5、从做人的修养来说,“自知”和“自胜”,“知足”和“强行”的深层含义是什么?
6、你能以历史上的人物事迹为例来说一说“死而不亡者寿”的意义吗?
《毛遂自荐》的有关练习题
一、《毛遂自荐》一文选自《 》,作者 是西汉时期著名的 家、 家和 ,分为和五种体例。鲁迅曾高度评价这部著作为“ ”。
二、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请你说出每一段各写了什么?
3、毛遂最初为什么没有得到平原君的赏识?
4、毛遂是在什么情况下自荐的?
5、毛遂为什么能勇于自荐?
6、毛遂和《马说》中的千里马有什么不同之处?
7、毛遂为什么能在众多的人才中脱颖而出?
8、毛遂是如何说服平原君带他到楚国的?
9、平原君为什么会与毛遂偕?
11、毛遂是如何赢得平原君的认可的?
12、文中的毛遂和平原君各有什么特点?
13、毛遂是如何一步步让楚王订盟约的?
14、有人说毛遂有勇有谋,但也有人说他自荐是出风头,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15、你觉得毛遂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16、毛遂自荐的故事千古传颂,对你有什么启迪?
17、联系我们上学期学过的,《马说》与毛遂成功的经历,谈一谈我们应当如何展露自己的才华?
18、根据你对本文的理解,拟一组不少于五言的对偶句。
《五柳先生传》的有关练习题
一、填空:
1、陶渊明,名,号时期伟大的 、 家,我国第一位 诗人。代表作有《 》、《 》、《 》 等。
2、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1 ) 2 ) 3 )
4 ) 5 )( )6 ) 7( ) 8、环堵萧然( ) 9、短褐穿结( )
10、箪瓢屡空,晏如也( )( ) 11、以此自终 ( )
12 )( )13 ) 14 )
二、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文章起笔交代“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的目的是什么?
2、五柳先生得名的原因是什么?性格特点是什么?爱好是什么?家境如何?(用原文回答)
3、五柳先生有哪些爱好?这些爱好反映出他怎样的精神品质?文中哪两个句子能够概括他的思想性格?
4、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和志趣?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形象?
5、用原文回答五柳先生的三大志趣是什么?分别表现出怎样的一个五柳先生?
6、“不求甚解”在文中是什么意思?它的原意又是什么意思?
7、陶渊明“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呢?
8、从“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中你能看到作者怎样的性格特点?
9、选文第一、二段各以哪种表达方式为主?
10、、第二段中“赞”的内容归纳了五柳先生的什么特点?从哪两个方面来赞颂五柳先生的?
11、“赞”语中哪句话和传文中“不慕荣利”一句相照应?谈谈你对五柳先生“不慕荣利”的看法?
12、“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是什么意思?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性情?
13、“赞曰”的最后两句用了推测性的语句:“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14、文中共有几处出现了“不“字?突出了五柳先生怎样的性格特点?
15、文中是从哪些方面来刻画五柳先生形象的?其中最核心的是哪个方面?
16、“环堵萧然”“短褐穿结”“箪瓢屡空”,生活条件不是一般的艰苦,你认为是什么力量支撑五柳先生泰然处之并乐在其中的呢?
17、你是如何看待五柳先生这个人物的?
一下那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吗?
19、文中引用黔娄之妻的“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并指出“其言兹若人之俦乎”的用意是什么?
20、根据你对本文内容的理解,拟一组不少于五言的对偶句。
《上枢密韩太尉书》的有关练习题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1、作者在文章第一段中提出的观点是什么?他是如何证明自己的观点的?
2、第二段中作者为什么要“决然舍去”?目的是什么?
3、作者“决然舍去”看到了什么?
4、作者在第二段的末尾处写“太尉以才略冠天下,天下之所恃以无忧,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入则周公、召公,出则方叔、召虎??”目的是什么?
5、作者在文中赋予“养气”的新含义是什么?
6、苏辙认为“养气”要考什么是?
7、本文的目的是求见,但是作者却从为文治学谈起,为什么?
8、最后一段作者说“偶然得之,非其所乐”,那么作者所乐的是什么?
9、全文以什么为线索而展开论述的?试加以分析。
作文九:《有关孔子、老子的名言名句[策划]》1600字
有关孔子的名言名句:
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 。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见得思义。
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
老子的名言名句: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3.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4.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5.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6.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7.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8.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9.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10.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11.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12.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13.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14.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15.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16.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17.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18.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19.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20.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21.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22.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23.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24.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25.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26.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27.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28.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作文十:《老子哲学论文 论老子的社会理想》6200字
老子哲学选修课论文 课程名字:中国哲学概论-老子哲学 标 题:论老子的社会理想 学 院:资源及环境科学学院 专业班级:采矿工程03班 姓 名:------
学 号: ------
指导老师:周开明
设计时间:2011-5-15
老子的社会理想
老子社会历史观的基本立足点是对社会现实的批判。由于老子对当时的政治制度专横化、社会纷争动乱、精神生活推翻保的状况进行了坚决的批判否定,表现了对现实社会的极端不满。这种不满情绪促使他憧憬着在现实世界之外有一个美好的世界,希望有一个理想的人类社会。因此,老子所设想的理想社会,是以超越现存社会为基本特征的,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色彩和超时代的理想价值。
一、 小国寡民的社会
《老子》第八十章是被人们公认的老子设想的理想社会的典型描述: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
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
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在这里,老子描绘了一个小国寡民、生活古朴的理想社会图景。在这样的理想社会里,虽然物质生活较简陋,但由于没有剥削和压迫、没有劳役和战争、没有人为的灾祸,人们都安居乐业、过着自给自足、自由自在的田园生活。这里世风纯朴、道德澊厚,没有丑恶的斗争,没有文明病的污染,精神生活恬淡自适。人们不以追求财富、知识和技术的积累发展为目的,而是以维护自然秩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为基本的价值追求。因此,这是一种近乎原始古朴的自然状态。
说老子的理想社会史原始古朴的自然状态,并非就是落后的,完全弃绝文明的,冯友兰说得好:老子所向往的自然状态,“此非只是原始社会之野蛮境界,此乃含有野蛮之文明境界也”,“可套用《老子》之言曰:‘大文明若野蛮。’野蛮的文明,乃最能持久之文明。”这里说的“野蛮文明”,实是剔除了社会之病态后的文明。是不雕琢不虚饰的自然真朴的文明。所以老子绝不是绝对的反对文明,而主要是反对统治者、特权阶层的淫奢、专横和腐败,以及圣贤的知识诈潏、民众的价值迷误。老子所追求的实际上是一个虽拥有基本的文明(什伯之器、舟舆兵甲等)却又不受文明之累、文明之害(“无所乘之”、“无所陈之”)的朴素的理想社会。
由此也可以看出,人们普遍地把老子的“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看作是对原始社会状况的直接描摹可能是不够合适的。因为老子所设想的理想社会虽然朴实自然,但却已有各种基本的文明,而真正的原始社会是没有这么高的文明的。我以为,老子所描绘的这幅理想画卷是以周初社会为具体原型加上理想化的建构拼接起来的。
具史料记载,周代商立国后实行分封制,各种小国林立,难记其数,有史书说达一千八百多国,至周王朝后期,经过大规模的吞并后,有记载的封国还有一百七十余。个风过的面积都很小,人口不多,二三十个封国加起来还没有国王所直辖的“王醯”面积大,所以中央政府可以完全控制封国。不过,中央政府与封国、封国与封国之间只不过是一种松散的联盟,最高统治者周天子对封国是放手自治,颇有“无为之治”的味道。在西周时代,特别是其鼎盛期(公元前十一世纪),各国间彼此平等、相安无事,还买有像后来那样的相互吞并和争霸,整个社会较为安定、繁荣。显然,小国寡民社会的一个巨大好出,就是小国由于自身力量的弱小而不大会侵犯他国,相互之间容易保持和平安定。小国林立、相安无事、不起兵刃,人民安居乐业、统治者不胡作非为,这大概就是是老子十分怀念、追慕理想社会状态的缘故吧。
从社会形态上说,周初社会显然还留有许多古代农村社会组织形式,因而老子对周初社会的怀念和幻想。在这一意义上,苏联学者杨兴顺德观点与我们的是一致:“《道德经》所反映的是周代社会的公社农民的思想。”当然,老子所主张的“小国寡民”的社会状态不会也不可能是周初小国寡民社会的单纯复制,而是必定加进了许多理想化成分。而且限于当时的认识条件,老子虽然是一个应
该精通历史的史官和剥削的智者,但他所理解的人类社会的初始状态大概也只能以具有古代农村公社残余的周初社会为具体的模式,因为中国历史上由丰富的传说和文字记载流传下来的半信史和信史时代只是从那个时期才开始的。于是老子便依据周初社会的具体建制加上自己所了解和想象的初始社会的生活状况描绘了一个小国寡民、古朴自然的理想社会图景。实际上,它只是老子所理解的初始社会,却不是真正的原始社会,而是一个建立在一定基本文明基础上的理想化社会。
二、 自由的乌托邦
其实,老子推崇小国寡民的社会,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它是自由的社会,而不是强权的社会。这也是老子“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的第一个突出的特征。老子哲学的一个总则就是“自然主义”。自然主义在行动上就体现为自由、无为。老子坚决反对以政治干预人生,追求各种各样的作为(有为政治、仁义礼智等)造成的,因而要消弭社会动乱及灾祸、建构理想的社会,就不能再用其他“有为”的方案,而应走另一条道路,这就是以超越的态度追求向自然状态复归的“无为主义”。老子说: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第五十七章, 老子相信,只要为政能做到“无为”,给人民以自由,那么人民就能自我化育、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只有采取无为、放任、不干涉的态度,让人民由最大的自主性,允许个人人格的独立和个性的充分发展,社会才能安定富足。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诌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诌狗”(第五章),“不仁”,就是要其效法和顺应自然,以无为处世、以不言行教,消解政治的强制性、干预性,使社会中充满自由的空气。所以在老子的理想社会里,人人课的充分的自由,无所谓政府和领袖,既有亦等于虚设。这就是老子所谓的“太上,不知有之”(第十七章)、“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第十七章)。
有一首相传为帝尧时代的民歌《击壤歌》,我们若从思想意义上去解读,则可以发现它更生动自朴的表达了与老子相似的理想。这首迄今所流传下来最古老的民歌全文仅有五句:
日出而作~
日入而息~
凿井而饮~
耕田而食。
帝力于我何有哉:
这首古歌把劳动者的作息饮食完全纳入宇宙的自然运作过程之中,描述了一幅在远古的也是理想的农耕社会中人们顺应自然、自立自足、自由安定的生活图景。古歌由此种顺应自然的淳朴生活最后推出了“帝力于我何有哉”的深刻政治见解。实际上是对人为的政治统治的必要性、合理性的根本质疑,从而把社会的安定和谐看作不仅不是帝王统治和道德政治的结果,反而是摆脱了政治统治所获得的自由的结果,是完全遵循自然运行秩序的结果。这与老子反对强权及仁义德治的有为政治,而主张无为自然的纯朴社会理想是一样的。
三、 平等的自然秩序
老子的理想社会除了是小国寡民的、自由的社会以外,这是一个平等的社会。平等是构成自由社会的基础。
由于老子思想带有古代公社生活的深深烙印,加上其思想立场的农户人民性,所以他对原始平等及平均主义思想能有较深入的认识。
如前所述,老子的平等观首先是基于他对现实社会中严重的不平等现象的深切体察和批判,并由此发现了在思想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老子定律”。老子坚决反对现实社会中的等级秩序和人剥削人的现象,认为这是不合理的、违背“天道”的丑恶现象。老子认为,天道是自然平等的,能够效
法天道的理想的人类社会也应是人人平等的。对此,老子还从形上学的高度予以了论证,老子的“道”与以往的“天”和“帝”不同的一个重要地方在于它是终极实在性的存在,是完全非人格化的概念。“道”既不会恩赐于人,也不会偏爱于物,他对任何事物,任何人都是不偏不倚、无亲无私的,因此,一切事物,一切人在“道那里都是平等的,老子“道”的根本观念中实包含着本体论上平等的观念。这样,根据老子的观念,万事万物虽然表面上千差万别,但从他们的根溯上看,都是基于同一个“道”,又归于同一个“道”,并没有什么根本的差异。这正如庄子所说的:“以道观之,物无贵贱。”庄子的平等观,正是以这种“道”的观念为基础,更进一步地发展了关于老子世间一切事物在本轮上平等的新思想。
除了从本体论上论证了其平等观之外,老子还从辩证法的角度阐述了其平等观。老子说:“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第三十章),高低贵贱具有相对性,它们即互为条件又可以相互转化,并不是绝对的、不可移易的。高、贵只有相对于下、贱而言,没有下、贱作为基础,也就无所谓高、贵,如高台起于累土。同样,高、贵者随着条件的变化可以成为下、贱者,而下,贱者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变为高、贵者。总之,;老子认为,天然的高低贵贱是不存在的,人类社会中高低贵贱的不平等现象是人为地,非自然的,是对人的本性的扭曲和异化,老子本人曾为王室史官,处于社会等级的较高层,但他后来却辞官为民,悄然隐去,表现了对身份等级制的超然态度,《老子》书中讲“圣人”、“愚人”、“上德之人”、“下士”等,都是从道德境界上对所作的区分,均无身份等级上的歧视色彩。老子甚至认为,在价值的意义上,下、贱、愚不仅不低于高、贵、智,反而高于后者。如老子自己就经常以愚人自诩。这样,老子不仅坚持了彻底的平等观,而且进一步前无古人的实现了价值转换,在实际上强调了上、下贱者的价值和意义。这种具有强烈叛逆精神的观念对于消解不平等的社会秩序、冲破僵固思想的束缚是有着巨大的激荡作用的。
老子平等观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其平均主义思想。老子的平均思想表现为先是对现实中普遍存在并日趋严重的强凌弱、贵侵贱、“损不足以奉有余”的剥削事实进行否定,进而提出了“损有余而补不足”的平均主义思想。本来,自从古代社会出现了剥削和不平等现象以来,被剥削被压迫者们就逐渐产生了均贫富的要求,早在《诗经》中就对贫富不均发出来这样的不平之鸣:
不稼不樯~胡取禾三百厲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悬豹乎,
不过,平均主义勃兴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理想,还是春秋晚期以后的事,老子就是较早从理论上阐述平均主义理想的思想家。老子的平均主义既是对现实社会中贫富悬殊的不平等状况的一种反动,也是对古代农村公社生活中的人际平等和财产评定制度的向往,因平均主义能够成为老子所设计的理想社会中的一条重要原则,对后世许多进步的思想家、社会改革家及几千年来中国历次农民起义运动均高举平均主义的大旗,在平均主义基础上勾画理想社会的蓝图是有着深远影响的。尽管老子的平均思想实际上没有摆脱农民小私有者的局限、其实现平均主张的措施也具有空想性,但它所具有的反对剥削、反对社会不平等的立场仍有着积极、进步的意义。
总之,老子把本然的理想的社会状态看成是一种体现着人人平等的自然状态,要求以自然秩序代替社会的等级秩序、伦理秩序。老子的这种平等观,与主张“爱有差等”、“尊卑有序”、极力维护现存社会的等级秩序的儒家思想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儒家是从狭隘的世俗观念和统治者的辩护士的立场出发看待现实社会的不平等问题的,而老子等道家则是从辩证超越的态度和百姓的利益意愿出发提出自己的平等观的。从这一点说,我们是应该充分肯定老子及道家在这方面的进步性和人民性的。总之,老子对于压迫者充满了炽热的愤恨,对灾难深重的人民给予了真挚的同情,对压迫掠夺人民的不平等的社会制度必然崩溃的结局抱有深刻的信念——这些不能不说是老子社会历史观中的
突出特点。
四、 无争的和平世界
老子所理想的社会模式还是一个“无争”的和平世界。在这个社会里,人与人之间无论上下左右都能挫平棱角,解脱纠纷,泯灭亲疏、贵贱、利害之别,不存在矛盾和对立。老子所主张的“玄同论”在社会生活中就体现为和同不争。老子说:“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的而亲,亦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亦不可得而贱,故天下贵。”(第五十六章)老子认为,“无争”是天道的自然德性,所以他说天之道就像水一样“善利万物而不争”(第八章)。人若玄同于“道”,就要学习“道”的这种不争之德,使人类社会臻没有纷争、自然和谐的境界。那么怎样达到这样的境界呢,老子认为,只要不标榜贤能技巧、不赞许逞强作为,这样也就能从根本上消弭各种纷争。特别是圣人要发挥“不敢为天下先”、谦虚待人的垂范作用,处处不与人争。当然,讲“不争”并不意味着要人人无所作为、无所事事,社会死气沉沉,而是说要“为而不争”(第八十一章)。老子鼓励人去为、去做去发挥主观的创造性,只是他同时要求人不必要把自己的成果把持为己有、不要从一种占有欲出发伸展自己的活动,不要作功利性的争夺。这就是他说的“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第二章),“功成名遂身退”的不争姿态。可见,不争既是一种理想的社会状态,更是一种崇高的道德境界。
老子说:“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其所欲,大则宜天下。”(第六十一章)这即是说,大国如能以谦下对待小国,就可以取得小国的归顺;小国如能以谦下对待大国,就可以得到大国的宽容保护,这样,大国和小国都各得其所欲,从而友好相处,建立和平的国际关系。老子把人类社会的战争看作是违背自然本性的可悲行为,他说“夫兵者,不详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第三十一张),“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第三十张)。老子主张以谦下不争的和平手段消除国际冲突,而做到这一点的关键又是要知足知止,能克制一己的扩张欲、占有欲、独霸欲,因为“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第四十六章)少数统治者的一己私心和无穷尽的贪欲正是制造出把成千上万的人推入火海的战争及其其他各种灾难的主要原因。所以虽然老子也承认在某些不得已的情况下仍需要战争(如反对强暴的正义战争),但在理想的层面上却对战争保持了深刻的批判和否定态度,提出了一个“虽有甲兵无所陈之”,而且“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死不相往来”(第八十一章),甚至不存在任何国际关系,自然也就更没有国际冲突了。
总起来说,老子在批判、否定社会现实的基础上,为人类的未来设计了一个小国寡民、生活淳朴、自由平等、和平安宁的理想社会状态。从广泛意义上看,老子的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模式表达了人类对和平、幸福的美好生活的一种最基本的愿望和最普遍的向往,因而它与人类历史上曾有过的大同理想、乌托邦思想、原始共产主义学说都并没有根本的区别。当然,老子也有其他古代思想家相同的局限,即未能为其社会理想找到正确的实现途径,特别是没有提出切实可行的设想,反而只着意于以道德手段改造社会,这就注定了其必然具有过于浓厚的理想化色彩和空想性质。不过,虽然老子主张的解决方案是空想性的,但却不能因此认为老子的社会理想是没有价值的、错误的,更不能因此认为老子与此有关的对不合理社会现象的批判也是没有价值的、错误的。
采矿工程03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