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把握“度”的功夫》1900字
把握“度”的功夫
王汉波律师 ://.055110./20141225/
中国文化的一大特点是笼统而简明,西方人能写一篇论文的事情,中国人可能寥寥数语就讲完了。一部博大精深的《道德经》,只有区区5000字。若是用黑格尔的思维和叙述方式,可能写几十本厚书都不止。中国语言有时只几个字便彻照幽微,力透纸背,饱含玄机,令人思之无穷,比如“上善若水”。有时一个字便包含了无尽的智慧和韵味,如中国人在做任何事的时候,都讲究要把握“度”,这个“度”便令人回味无穷。
《说文?又部》上解释:“度,法制也。”其意指标准、限度、幅度、法则等意思。《国语?周语》有:“用物过度妨于财。”贾谊《论积贮疏》:“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相传儒家心传秘诀中“允执厥中”的“中”就有度的意思,“中庸”也有度的意思。
“度”就是利与害的分界线
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都会碰到如何把握好“度”的问题。
若把握不好“度”,事物的结果往往会走向预想的反面。例如,我们讲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但如果一味放任自流,让其起全部作用,财富就会越来越集中,造成贫富差距畸大,引起社会动荡,最后还是会影响经济发展。我们讲要更好发挥政府在经济中的调控作用,但如果政府管得过多过死,全搞行政命令,就会影响经济活力,最终阻碍经济的发展。所以,关键是要把握好市场和政府之间的“度”。
若把握不好“度”,好事就可能变成坏事。例如,父母关心爱护孩子是好事,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但溺爱过度,就可能使孩子学坏,成为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我们平时教育做人要有骨气、有个性,不能逆来顺受,不能低三下四,不能生活在别人的影子里,但如果一个人过于清高孤傲就会惹人嫉恨,没有朋友,人至察则无徒。这样,反而不利于他在社会上的发展。
若把握不好“度”,正确的就可能变成错误的。真理和谬误常常只有一步之遥。例如,我们要适应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搞适度规模经营和新农村建设,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如果不尊重农民意愿,搞强迫命令,非法剥夺农民土地、赶农民上楼,这就犯了错误。又例如,有的家长为了孩子的未来幸福,过分干涉孩子的职业选择、婚姻自由,对孩子造成伤害,往往是好心办了错事。
若把握不好“度”,有利的事情就可能变成有害的。例如,生了病要吃药打针,治疗疾病,但如果没按医嘱或没把握好用药的量,本该服一片,你为了早日治好病服了十片,这就会造成药物中毒,甚至导致生命危险。工作勤奋努力是好事,但若不注意劳逸结合,而过度劳神伤身,就会身心疲惫,积劳成疾,结果适得其反。
因此,在实际生活中,把握好“度”很重要。度就是分寸,就是好与坏、正确与错误、利与害的分界线。把握好“度”既是一个认识问题,又是一个实践问题,光认识到把握好“度”的重要性,并不一定在实践中就能真正把握好“度”。
“度”就是恰到好处
把握好“度”是一个长期修养的过程,至少需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真功夫:
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把握好“度”,首先必须对所面对的事物有透彻的认识,并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性,也就是
说,要知道“度”在哪里。这就必须用实事求是的态度去分析事物,研究事物,做到胸中有数,从而找到把握度的节点。
要有超越功利的境界。这就是说要客观公正地对待事物,不能有私心,不能怀着个人目的去处理事物。人一受到功利的影响,必然会偏离事物原本的真相,必然不能按事物的本来面目而把握好事物的度,从而失之无度。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有很高的道德修养,不为名利所动,不为权势所屈,不为困难所惧。有了这种淡定的境界,才能始终保持头脑清醒,做到“允执厥中”,不失其度。
要有洞明练达的智慧。“非知之难,行之惟难。”把握好“度”,是学问,是智慧,它没有秘诀,是说不出、写不来的;说得出的、写得出的就不是它了。这种智慧是人的学问、实践、天赋、悟性等综合素质的体现。这种智慧是在实际生活的挫折中积淀和磨练出来的,是反思失败中悟出的,是苦难对人的回报。常言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即如是也。
总之,所谓“度”,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恰到好处。正如司马相如形容绝代美人那样:“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如果对“度”把握到这个程度,那就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一个“度”字定格了一个人的能力品位,“度”字中见德性,“度”字中见学问,“度”字中见智慧,“度”字中见成败。
王汉波律师
作文二:《把握“度”的功夫》1800字
把握“度”的功夫
中国文化的一大特点是笼统而简明,西方人能写一篇论文的事情,中国人可能寥寥数语就讲完了。一部博大精深的《道德经》,只有区区5000字。若是用黑格尔的思维和叙述方式,可能写几十本厚书都不止。中国语言有时只几个字便彻照幽微,力透纸背,饱含玄机,令人思之无穷,比如“上善若水”。有时一个字便包含了无尽的智慧和韵味,如中国人在做任何事的时候,都讲究要把握“度”,这个“度”便令人回味无穷。
《说文?又部》上解释:“度,法制也。”其意指标准、限度、幅度、法则等意思。《国语?周语》有:“用物过度妨于财。”贾谊《论积贮疏》:“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相传儒家心传秘诀中“允执厥中”的“中”就有度的意思,“中庸”也有度的意思。
“度”就是利与害的分界线
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都会碰到如何把握好“度”的问题。
若把握不好“度”,事物的结果往往会走向预想的反面。例如,我们讲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但如果一味放任自流,让其起全部作用,财富就会越来越集中,造成贫富差距畸大,引起社会动荡,最后还是会影响经济发展。我们讲要更好发挥政府在经济中的调控作用,但如果政府管得过多过死,全搞行政命令,就会影响经济活力,最终阻碍经济的发展。所以,关键是要把握好市场和政府之间的“度”。
若把握不好“度”,好事就可能变成坏事。例如,父母关心爱护孩子是好事,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但溺爱过度,就可能使孩子学坏,成为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我们平时教育做人要有骨气、有个性,不能逆来顺受,不能低三下四,不能生活在别人的影子里,但如果一个人过于清高孤傲就会惹人嫉恨,没有朋友,人至察则无徒。这样,反而不利于他在社会上的发展。
若把握不好“度”,正确的就可能变成错误的。真理和谬误常常只有一步之遥。例如,我们要适应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搞适度规模经营和新农村建设,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如果不尊重农民意愿,搞强迫命令,非法剥夺农民土地、赶农民上楼,这就犯了错误。又例如,有的家长为了孩子的未来幸福,过分干涉孩子的职业选择、婚姻自由,对孩子造成伤害,往往是好心办了错事。
若把握不好“度”,有利的事情就可能变成有害的。例如,生了病要吃药打针,治疗疾病,但如果没按医嘱或没把握好用药的量,本该服一片,你为了早日治好病服了十片,这就会造成药物中毒,甚至导致生命危险。工作勤奋努力是好事,但若不注意劳逸结合,而过度劳神伤身,就会身心疲惫,积劳成疾,结果适得其反。
因此,在实际生活中,把握好“度”很重要。度就是分寸,就是好与坏、正确与错误、利与害的分界线。把握好“度”既是一个认识问题,又是一个实践问题,光认识到把握好“度”的重要性,并不一定在实践中就能真正把握好“度”。
“度”就是恰到好处
把握好“度”是一个长期修养的过程,至少需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真功夫:
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把握好“度”,首先必须对所面对的事物有透彻的认识,并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性,也就是说,要知道“度”在哪里。这就必须用实事求是的态度去分析事物,研究事物,做到胸中有数,从而找到把握度的节点。
要有超越功利的境界。这就是说要客观公正地对待事物,不能有私心,不能怀着个人目的去处理事物。人一受到功利的影响,必然会偏离事物原本的真相,必然不能按事物的本来面目而把握好事物的度,从而失之无度。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有很高的道德修养,不为名利
所动,不为权势所屈,不为困难所惧。有了这种淡定的境界,才能始终保持头脑清醒,做到“允执厥中”,不失其度。
要有洞明练达的智慧。“非知之难,行之惟难。”把握好“度”,是学问,是智慧,它没有秘诀,是说不出、写不来的;说得出的、写得出的就不是它了。这种智慧是人的学问、实践、天赋、悟性等综合素质的体现。这种智慧是在实际生活的挫折中积淀和磨练出来的,是反思失败中悟出的,是苦难对人的回报。常言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即如是也。
总之,所谓“度”,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恰到好处。正如司马相如形容绝代美人那样:“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如果对“度”把握到这个程度,那就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一个“度”字定格了一个人的能力品位,“度”字中见德性,“度”字中见学问,“度”字中见智慧,“度”字中见成败。
作文三:《把握好惩罚的度》5000字
相互激励 、 相互攀比和相互改造, 包括学生的思想意识 、 道德品质 、 性格习惯 、 爱好追求 、 气质风度和 纪律性 、 组织观念与种种世界观 都在无声之处相互交融 。 其影响 作用随交往程度成正比变化 。 繁 荣校园文化, 活跃校园文化生活, 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仅靠优美的 环境和良好的校风是不够的, 还 应开展与之相适应的社团活动 。
学校根据场地 、 器材和教师 的优势, 成立了合唱队 、 舞蹈班 、 英语口语交际班 、 数学家之路班 、
书法班 、 足球队 、 篮球队 、 文学社 、 科技组等 20多个校级社团 。 班级 也根据成员爱好成立了兴趣小 组 。
如合唱队, 目的就在于实现学 校提出的 “ 给我一次机会, 让我去 创造 ” 的育人理念 。 通过表现自 我, 培养自信, 张扬个性, 教育学 生唱健康的歌曲,激励学生积极 向上 、
乐观的人生; 书法班, 开展 课前 “ 五分钟激情硬笔书法 ” 活 动,以名言警句及优美诗词为书 法内容,从思想上陶冶学生的高 尚情操,从布局与书写上引领学 生感悟书道,让学生在激情中学 书法, 学做人 。 这些团队建设活动 的开展都是把德育教育放在特定 的场合, 培养学生的政治观点, 提 高辨别是非的能力,提升学生的 人生信念,熏陶学生风纪严整的 意志情操 。
总之,校园文化的繁荣不仅 发展了学生的特长,活跃了校园 生活,而且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 和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
责任编辑:
白文军 笠 一 、 惩罚效应的两重性
从实际效果来看, 惩罚是一 种敏感性很强 、
不无危险的教育 手段 。 使用得好, 可使学生认识 并改正所犯错误, 成为一种名副 其实的教育手段 。 然而 , 一旦使 用不当, 惩罚不仅成不了教育手 段, 反而会损害学生的自尊心和 自信心, 变成阻碍他们进步的一 种精神障碍 。 在此,
值得我们思 考的问题是,为何都是使用惩
罚, 结果却大相径庭, 一个重要 的原因就在于惩罚中度的把握 水平不同 。
“ 度 ” 是一事物保持自己质 和量的限度,凡事都有其度, 超 过了度, 事物的性质就会发生变 化, 就将适得其反 。 惩罚中的度 包括两种情形, 过与不及, 过也 即超过了惩罚教育使用的最高 允许值, 小题大做, 无限上纲, 它 严重损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 信心, 让他们背上沉重的精神包 袱,产生了适得其反的结果; 不 及也即达不到惩罚教育的最低 允许值, 大事化小, 敷衍了事, 学 生的错误得不到及时纠正, 从而
误人子弟, 遗祸将来 。 从小学教
育的现状来看, 固然有忽视学生 的错误, 对学生极不负责任的惩 罚不及现象, 但更多的则是惩罚 过头,
即超过了惩罚教育的最高 允许值, 虽然惩罚者的主观愿望 是好的, 却产生了与其预期不同 的结果 。 二 、 使用惩罚须考虑的度 1. 极限值 。 手段与目的是既
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一旦两者关 系处理不好, 就会产生适得其反 的结果, 因此必须将手段与目的
有机统一起来, 不可超过两个极 限值 。 第一是法律极限值 。 人格 尊严是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基 本权利, 尽管学生居于受教育者 的地位, 但其人格尊严同样应得 到保护,对有错误学生也不例 外 。 有的教师以为, 只要出发点 是好的,方法可以不去考虑, 往 往采取简单粗暴, 甚至是触及法 律限度的方法, 比如体罚 、 拘禁 、 侮辱等 。 可能教师出发点是好 的,
但手段却触犯了法律, 这是 把握好惩罚的度
《 教学与管理 》
2011年 4月 15日
■ 江西省景德镇高等专科学校
万
成
学生管理
10··
严重的侵权行为,甚至是犯罪行 为 。 第二是学生自尊心极限值 。 人 都是有自尊心的, 学生更是如此 。 在教育实践中,有的教师喜欢对 有错误的学生采取冷漠 、 歧视 、 不 闻不问的态度,表面上看似乎要 比体罚好,但这实际上是一种心 罚, 其危害甚至比体罚更大 。 因为 你面对的是犯错误的学生,此时 他们自尊心本来就极为脆弱, 因 而对他们要像对待一朵玫瑰花上 颤动欲坠的露珠那样极为小心, 决不可使用心罚来对待他们, 以 免伤害其自尊心 。
2. 惩罚本身的内在特点 。 惩 罚绝非一剂神丹妙药,使用时要 遵循它的内在规律,切不可随心 所欲地使用 。 一是要有针对性 。 惩 罚针对的是学生的过错行为而不 是学生本人 , 对事不对人, 假如一 名学生无过错自然就谈不上惩 罚 。 二是语言结构要合理 。 完整的 惩罚语言结构应准确地说明受惩 者具体犯了什么过错;清楚地陈 述这种过错造成了什么后果; 明 确地表明惩罚者的难过心情和不 悦的感觉 。 三是体现必要强制性 。 惩罚是一种带有强制性的教育手 段,不含强制色彩的惩罚是不存 在的, 也不会产生任何的效果 。 四 是使用的频率 。 惩罚所起作用是 随着次数的增多而逐步降低的 。 过多的惩罚,不仅达不到教育学 生的目的,反而会使学生感到受 到了过多的监督, 由此产生厌烦 、 不满甚至抵触情绪 。
3. 惩罚者自身的外在形象 。 惩
罚的效果与惩罚者的外在形象有
很大的关系 。 从实际情况来看, 学
生往往会将惩罚与惩罚者的外在
形象作为一个整体来感知 。 只有
惩罚者自身外在形象端正,才能
得到学生的认同,惩罚才会有说
服力, 这也就是平常所讲的 “ 其身
正, 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 虽令不
从 ” 。 鉴于惩罚者良好的外在形
象,受罚的学生就会在这一无形
威力的作用下,努力改正自身的
错误 。 但如果惩罚者的外在形象
不端正,其惩罚就很难让学生心
服口服, 其效果也就有限了, 甚至
可能导致受罚的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
4. 学生认同度 。 学生对惩罚
的认同是制约惩罚效果的重要因
素,仅凭惩罚者的压力来迫使学
生认同, 效果很有限, 甚至有害 。
受罚学生的认同与他们的人格因
素有关, 比如自尊 、 性格 、 个性 、 智
力等 。 心理学研究证明, 自尊心越
强的学生越不容易接受惩罚; 智
力高的学生比智力低的学生更难
以被说服;女生与男生相比接受
惩罚的可能性相对大一些;学生
的认知同样也与其信仰 、 承诺等
关联很大 。 假如受罚的学生对某
一事物坚信不移,那么让其接受
惩罚,否定自己的所作所为就很
困难 。 关键的问题还在于, 一旦受
罚的学生对惩罚者的惩罚不认
同,他们就可能会产生抵触情绪
和逆反心理,从而造成师生间的
对立, 以致拒绝接受教育 。
三 、 把握好惩罚之度的对策 1. 明确运用惩罚的指导思想 。 惩罚的目的决不是让受罚的学生 怕惩罚者 , 以显示他们的威力 , 而 是为了教育 、 挽救犯错误的学生 。 我们必须看到,在市场经济条件 下, 人与人之间是民主平等 、 彼此 合作 、 共同发展的关系, 反映到学 校教育活动中来,就是教师与学 生的目标一致 、 利益一致 。 惩罚者 对学生要倾注情感与热情,不矫 揉造作 , 善解人意 , 富于同情感 , 且一旦自己出现差错,也要及时 地进行自我批评 。 因此, 惩罚的结 果必须是可以导致受罚者形成一 种正确的道德观念,进行自我管 理; 惩罚还必须是积极的, 并向学 生提供可作代替的 、 奖励的行为, 且应奖励学生正确的行为;惩罚 也不应过分地去压抑学生 , 让学 生产生反抗情绪,激化矛盾 。 当 前, 特别需要反对的三种倾向是, 惩罚的是学生本人,而非此学生 的过错, 要么推测其动机, 要么否 定其人品,更多的是将一腔怒愤 倒向学生; 惩罚此时学生的错误, 却否定此学生的过去及未来, 采 取由此及彼的推论开去,要么追 究学生的过去,要么就推测其未 来;由于一个学生的过错而去惩 罚全班学生,这会导致无过错的 学生感到不公平,感觉自己受了 很大的委屈,转而迁怒于有过错 的学生 。
2. 客观 、 公正 、 有效是运用惩 罚的根本要求 。 运用惩罚必须做 11··
到客观 、 公正 、 有效, 只有这样, 惩 罚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 首先, 明 确惩罚的因果关系 。 一名学生受 惩罚是因为他有过错,这种过错 必须是客观存在的,而非主观想 象, 且原因在前, 结果在后 。 其次, 惩罚的标准要一致 。 不仅前后标 准要一样,而且对所有的学生标 准也要一致 。 再次, 惩罚的强度应 与错误的程度相符 。 一般来说, 一 个学生犯错越大,相应的强制力 度也要随之增大 。 另外, 过分地迷 信惩罚也是不可取的 。 使用惩罚 要试图一次达到抑制的效果, 而 不应逐渐地抑制受罚者的不良行 为,一旦受惩者的不良行为被抑 制,惩罚者就应逐渐减少并要积 极地强化其改正错误的正确行 为 。 最后, 应该全面评价学生 。 实 际上,多数受罚的学生身上既存 在错误, 也存在优点, 且优点和积 极因素还是其主流 。 因此, 若一味 地指出学生的错误和消极因素, 完全否定他们,就容易使他们认 为惩罚者的评价不公平,出现抵 触 、 委屈的情绪, 从而降低惩罚的 效果 。
3. 切实端正惩罚者自身的形 象 。 心理学的研究认为, 一个人的 遵从可分为三个层次:依从 、 认 同 、 内化 。 依从凭借的是一个人的 权力, 权力大则影响力也大, 反之 亦然 。 认同的基础不是权力而是 吸引,当受罚者感到惩罚者对自 己有吸引力时,他就会喜欢他且 接受其教导,并采取同他一样的 态度和行为 。 内化则是受罚者对
外界影响反映的最高层次,它不
是停留在吸引上,而是将他人的
某种准则和信念纳入自己的准则
体系中并形成信念 。 显然, 内化是
惩罚最应实现的目标 。 为此, 惩罚
者应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做到
育人先育己, 育己先育德 。 一是爱
生 。 尊重 、 爱护学生, 真诚地对待
学生 , 不矫揉造作 , 盛气凌人, 自以
为是, 而且一旦自己有错误, 还要
善于作批评与自我批评 。 二是行
端 。 惩罚者不仅应掌握道德的基
本知识,懂得是非美丑善恶的区
别,而且自己的一举一动都要合
乎职业规范, 在思想作风 、 道德品
质 、 治学精神 、 行为习惯等方面成
为受罚者学习的榜样,成为言传
身教的指导者 、 身体力行的践履
者 。 三是品优 。 惩罚者应具有敦厚
善良的品质, 如真诚 、 正直 、 民主 、
公正 、 宽容 、 谦虚 、 自律, 做到作风
朴实 , 志趣融合 , 境界高远 , 不骄
不躁, 严于律己 , 宽以待人 。
4. 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选
择适当的惩罚方式 。 惩罚的使用
方式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有些
教师以为, 只要出发点正确, 惩罚
方式无关紧要,这种观点是十分
有害的 。 从小学教育的实践来看,
惩罚方式是制约效果的重要因
素 。 我们并不怀疑, 一些教师的出
发点确实不错,但由于不考虑方
法, 导致效果不好 。 实践证明, 以
下几个惩罚方式对学生来说是有
效的 。 劝勉式:惩罚时将表扬作为
一种辅助手段, 或以表扬 、 奖励为 主,使受罚的学生知道自己并非 一无是处 。 委婉式:当那些平时行 为 、 学习等方面比较突出的学生 偶尔有不良表现时,可以采用这 种方式 。 暗示式:运用人的意识活 动这种暂时联系来进行惩罚, 它 比较含蓄,既可让学生留下深刻 的印象,又可令他们接受 。 扬抑 式:以亲切的话语或赞扬作为开 场白, 然后再指出学生的错误 。 无 言式:比如,一个满含期待的眼 神, 一个轻拍肩膀的动作, 一个紧 锁眉头的神态等,无不传递出惩 罚者的意见 、 态度, 起到无声胜有 声的效果 。 商讨式:像朋友一样提 出意见 、 建议, 让学生自我解剖, 自我认识, 自我改正 。
5. 贯彻 “ 以表扬为主, 惩罚为 辅 ” 的方针 。 心理学研究表明, 表 扬与惩罚的作用是相对的,一般 来说, 表扬优于惩罚, 但这两者结 合起来或许效果更好;不断地惩 罚会比不断地表扬更快地失去作 用;后进生对表扬的反映更积极 一些 。 无疑, 对有错误的学生进行 惩罚是必须的,但问题是我们不 可过分地迷信惩罚,因为惩罚所 产生的副作用也是我们必须考虑 的 。 对此,在实践中我们要贯彻 “ 以表扬为主, 惩罚为辅 ” 的原则, 即可罚可不罚的, 坚决不罚; 一定 要罚的, 必须注意方法, 且一旦学 生改正了错误还应及时给予表扬 。 责任编辑:白文军 笠
12··
作文四:《把握生命中的度》800字
曾见过这样一幅漫画,画上有一案板,案板上有一条鱼,一把菜刀切下去,鱼和案板成两截。当日不明白画为何意,还是妹妹提示,才知道为一“度”意。轻则,不能将鱼切好,重则,将案板切断。
在我们生活会遇到许许多多的事情,面临着许多的问题,处理得好与坏,关键是把握好一个度。人生其实很简单,简单到爱情、事业、生活、娱乐这八个字,却也因为这八个字构成了完美的人生。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将会面临着许多的问题,许多的选择,有时让人不知所措,何去何从。
不管人生中风雨如何,只要能把握好一个度,那我们的人生必定是阳光灿烂,充满欢声笑语。可是如何把握好这个度,却是我们人生中值得思索的和探究的。
爱情,古往今来这个恒古不变的话题总是让人津津乐道。在我们人生中,谁都有遇到爱情的时刻,但却不是谁都能获得爱情。世上又有多少人为情所累,为情所伤,到头来伤痕累累,苦不堪言,怨天尤人,后悔莫及。爱情这朵娇艳的花,经不起雪雨风霜的摧折,呵护不好很容易就凋谢。曾有人将爱情比做手中的一捧流沙,松之散落,紧之从指缝里流出。要好好呵护这朵爱情之花,最关键是要把握好一个爱情的尺度。面临着爱情,该好好把握这个爱情的尺度,爱一个人也有个度,深之会让人窒息而亡,浅之让人无望而却步。爱一个人,爱到七八分就好,当爱到失去自我的时候,这往往会成为对方的负担,爱情也随之远行。 当我们兢兢业业工作的时候,总是有乏味和疲劳的时候,这就需要一些娱乐来调节了。适当的娱乐可以给生活增添无穷的乐趣,但如果深陷其中,恐怕就要变味了。例如目前大街小巷流行麻将,一般的人都是作为业余的消遣,在上班之余玩玩,懂得适而可止,为自己单调的生活增添点乐趣,让自己的心情放松放松,以缓解工作和家庭的压力,这未尝不可。但如果太沉迷于此,以此作为自己的生活重心,自然会影响到工作和家庭,小则破财,大则伤身伤神,严重者导致家庭破裂,更有甚者丢失其性命。
在生活中,我们不管如何做事处理问题,只要心中有个度,总能将事情做得有条有理,少出一些差错,减少麻烦,给别人方便,也让自己舒心。
作文五:《把握好人生的“度”》1100字
吴双江
从哲学上讲,“度”是关节点范围内的幅度,在这个范围内,事物的质保持不变;突破关节点,事物的质就要发生变化。量变与质变相互区别的根本标志就在于: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了度。度是关节点范围内的幅度,要把度和关节点、临界点区分开来。在实践过程中,要掌握适度的原则,要学会把握分寸。人生就如走钢丝绳,关键在把握好平衡的度,否则不是掉在左边,就是掉在右边,能走到终点的,都是适度平衡的优胜者。那么,人生如何把握好度,才能平稳地走到终点呢?我以为,以下几个“度”需把握好:
一、对人要有宽容度。就是对别人要宽容,切勿小肚鸡肠和小心眼嫉妒人。只有这样,你才能团结人,多交朋友,干成一番大亊业。
二、事业要有适宜的高度。所谓适宜,就是要根据你的能力和所处的环境和条件,规划好你的事业,既要有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高度,又不可好高鹜远;也不可妄自菲薄,小看自己。只有这样,你的事业才能顺利发展。
三、做事要有力度和速度。做事要找准着力点,把握好力度,掌控好速度,讲求效率;要自施加压,有压力才有动力,才能铸就业绩,成功人生!
四、学问要有深度。要勤奋好学,刻苦钻研,博览群书,拓宽知识面,才能厚积薄发。对涉及本身工作的有关知识和理论,力求掌握一定深度,使你更富有前瞻性和预见性,未雨绸缪,驾驭局面,获得更大的成功。
五、说话要有量度。所谓量度,就是该说的话一定要说,不能时时事事都沉默寡言;也要懂得言多必失,祸从口出,话多伤人的道理,管好自己的一张嘴。
六、对人和事要有迴旋度。“一条道走到黒”、“一根筋”都是批评一些人对人对事过于狭隘,视野过于狭窄,喜欢钻牛角尖的。要提倡有进有退,迂回前进,留有迴旋余地。要放开视野,学会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看问题,找准问题的症结所在,给自己留有迴旋的空间,防止钻入死胡同。
七、劳累要有限度。记住,钱可以透支,可以寅吃卯粮,但是,身体健康不可透支,不可寅吃卯粮。所以,不要劳累过度。
八、娱乐消遣要讲适度。适度的娱乐消遣有利于健康,有利于交际,有利于解决办公室里不易解决的某些问题。但要掌握好度,否则适得其反。
九、对家庭要有浓度。就是天倫之乐的气氛越浓越好。与配偶关系处理得好坏,关系到你的事业,关系到你的公众形象,经验证明,忍字为先,效果显著;子女是你一生中的魂牽梦绕,既不能过于溺爱,又不可放任不管。经验证明,严格加耐心,效果较佳;父母是你一生的支柱,要以孝为先,对父母的埋怨与唠叨,你要听得,要多朝积极方面去理解。
十、生命要有长度。简言之,就是要健康长寿。合理膳食,适量运动,心理平衡,戒烟限酒这四块健康基石要从年轻时候垒起,做得越早越牢固。记住:健康是1,其他都是0,有了这个1,后面的0就越多越好,活起来才有意义。
作文六:《有关361度坚持的例子》1000字
361?伦敦行动
因为坚持
主题策划思路目标
有关361度坚持的例子 :幼时顽皮的纪小飞,12岁时因误闯烟花废厂失去双手。上学路远,父亲教会他骑车。20岁时,不甘过着“年少就养老”的生活,毅然辞去制衣厂门卫的工作,开始追逐骑行梦。是坚持,是热爱,让曾经自卑、怕别人同情的纪小飞,找回了自信。在2012年的残奥会上,9月2日,在伦敦残奥会场地自行车团体竞速C1-5决赛中,纪小飞和队友顽强拼搏,以49秒454的成绩获得冠军,并打破了世界纪录他说“无论道途有多险阻,总有一天,你会抵达终点”。正是这份热爱这份坚持让他成功,让他登上了最高的领奖台。
一 ? 确立361度因为坚持的主题策划
有关361度:361?作为领先的体育运动品牌,积极推动全民体育事业发展,
希望通过力所能及之事,充分发挥品牌影响力和大型赛事服务等能力,给残
疾人运动以尽可能多的支持和帮助,鼓励残奥运动员拼搏、超越,坚持并实
现心中的梦想,并与全球人民一道,为残奥运动员不一样的生命之光而喝彩
361度的优势资源条件:作为中国体育用品行业的领先品牌,361?一
贯全力支持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充分挖掘各大资源与品牌的内涵关联,先
后赞助一系列国内深具社会影响力的重大体育赛事。
公共关系目标:使361度的营销主张与品牌效应深入人心
长远目标:保持品牌形象,提升品牌价值,提高美誉度与知名度
近期目标:作为中国残奥代表团合作伙伴,就要持续广告效应并扩大其传播影响力,为中国残奥运动员打造出场服、领奖服及部分比赛服装,全力支持他们突破自我、超越自我,以及对运动员一贯的坚持,给予高度的肯定。
三(思路:361度通过对品牌的这种网络传播,打造361度多一度坚持-361个坚持的故事,每天更新一个发生在消费者身边的热爱并坚持的故事,加深
多一度坚持的品牌印象,引发品牌联想,作为中国领先的专业运动品牌,361?提供给所有坚持运动的年轻消费者设计与科技兼备的运动产品,并鼓励他们全情投入,不计得失地热爱运动。361度,这一度,是我的热爱;这一度,更是我的不懈坚持~
作文七:《重要的是度的把握》2300字
重要的是“度”的把握——由几则案例谈数学课堂的数学味 衡量一堂好数学课的标准是让学生们真切地感受到数学本身的魅力和力量,而不是富于形式化的、过于修饰的课堂。因此在数学课堂的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度”的把握,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不断向数学本身靠近,不要脱离数学的本质内容,要让学生们感受真实的数学味,回归课堂的本质。下面就几则教学案例浅谈一下关于“度”的把握。
一、以圆的面积教学为例
在对圆的面积进行讲解时,教师首先让学生们进行猜想圆的面积与什么因素有关,有的人说是直径,有的人说是半径,还有的人说是圆的周长;然后教师让同学们对自己的猜想进行相关的实验,最后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现在来分析,教师讲课的设计是“猜想——实验——验证”,这是一条很明确的路线,整个教学过程也很清晰,探讨的主要问题也基本上是在数学范畴内进行的。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学生们所找的例子都是验证他自己的猜想,缺乏一定的全面性,显然缺乏一定的数学味。因此教师重新进行设计讲课环节,考虑到什么样的话题能够引起学生更多地猜想,是否要引入数学上的不完全归纳,如果采用了不完全归纳法,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否可靠,是否还应该进行进一步的证明,给学生举多少例子才能找到其中的关键因素等等。教师觉得这样是对数学知识更深入地探索和挖掘,是探索数学味的重要手段。但是进行授课之后,孩子们普遍反映听完课之后更复杂了,一些概念自己没有搞清楚。由此应该得出,教学的设计应该把握一个度,数学课堂的深入挖掘数学味是正确的,但是如果教师只从自身的角度把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全部传达给学生,但是从学生自身知识不成熟的角度看,这是不符合实际的,教师讲课的方式,讲课的内容应该要以学生为主,而不是教师精湛数学功底的表演。
二、以图形的位置关系为例
在课堂上,学生似乎总有一种被牵引的感觉,老师精心设定参观路线,学生们被动地参观沿途的风景。基于此,有的教师在课堂上创设一定的情境,把学生作为主体,让他们对知识进行自主地探索。但是他们往往忽略了创设情境的原则,把本来很简单的问题弄得复杂化,下面举例说明。教师在讲解图形的位置关系时,例如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时,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创设了这样的情景:假设两根筷子掉在地上,结果会出现什么样的图案?然后让同学们进行思考和讨论,一段时间之后,教师再一一跟同学们要答案,却一直没有得到他想要的答案。试想一下,这样的情景会引发学生思考的兴趣吗,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不需要创设相应的情景,直接在黑板上画出来就行了。流于形式的情景创设不能引发学生的
兴趣,却白白浪费了40分钟。因此需要注意的是,在创设情景时,也要有一定的针对性,不能为了课堂的气氛而胡乱创设情境,也不能为了骗取学生的兴趣而胡乱编造,这样的情境创设既没有起到最初的教学结果,也没有探知和深入挖掘数学味。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40分钟,构建高效的数学学习课堂,把握创设情境的“度”,尽可能开发学生的智力,创新学生的思维。在创设情境时,应该根据学生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情景,从而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勇敢走上舞台,说出自己的想法,把自己对于某个问题的看法展示出来,再让老师对所创设的情景中学生们的表现予以一定的肯定,可以让他们感受一定的成就感。课堂情景的展示对大多数同学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应当予以重视,在实际当中可以根据课程内容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形式。
三、以统计学上的众数为例
上述创设情境的教学较之前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至少在某种意义上,数学在课堂上没有成为教师关注的唯一东西,同时也给予了学生的知识经验的关注与尊重,但意义不大。因此继续探讨对度的把握,探知数学味,把数学内涵与儿童立场相平衡,尽可能地充实学生的知识。
例如在进行众数的讲解时,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它跟平均数和中位数有相似之处,同时也有很大的不同之处。这节课的首要任务是探究众数作为重要的统计数据,其现实意义代表什么。由于众数是统计学上重要的概念,因此应该有一定的统计背景才会出现众数、平均数之类的概念。因此如何设置统计背景,再现众数的本来面目。教师指定学生进行投篮比赛,以每分钟谁进的球最多为胜。每人有三次机会,然后评选出投中最多的人。在这样的比赛情境中,就很好地照顾到了学生的立场,首先由于每个人有三次的投篮机会,因此相关数据的总数不具有充分性,而从每个个体中选出最多的为代表,因为众数表示的是一种趋势,这样也会让学生们易于理解;另一方面学生投完一次篮后,还想再投第二次,同学们试想一下,这究竟意味着什么?原来投篮的命中率受选手的心理素质的影响,一次投篮的结果不具有代表性,多次偷懒的结果,我们从中找到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经过这样的思考笔者认为学生应该能够对众数收获较为丰富的理解和把握。
在这里,教师采取了学生易于接受的形式:比赛、讨论、思考,并让学生参与其中,尽管教师也在努力向学生渗透教学内涵,但也成功地避免了抽象乏味的说教,而是选择了一种更具亲和力的思维方式,课堂效率也在提高。
数学教学的探索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需要不断进行研究和总结,才能找到有效的教学
方式,教师们应该不断更新传统观念,不断进行反思,转变理念,精心构建教学的设计,真正提高教学的质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让学生在课堂的学习过程中探知数学的乐趣;积极创建恰当的情景教学,提高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具有良好数学内涵的课堂,一定是深入浅出的,它能够将教师领悟到的深刻的数学理解转化为一种平和的、学生易于理解的的方式进入学生的头脑中,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重视“度”的把握,努力让学生了解数学的趣味。
作文八:《重要的是度的把握》10200字
重要的是度的把握
——由几则案例谈数学课堂的数学味
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 张齐华
直到今天,头脑中依然清晰地记得,当《走进圆的世界》一课以其美仑美奂的画面、诗情画意的语言以及悠扬抒情的音乐而博得一片叫好声的同时,师父张兴华老师丢下的那句刺耳的评价:“一堂好的数学课,真正打动人心的,还应该是数学本身的魅力和力量。除此,别无其他!”
对我而言,这是一次重要的提醒。并且,在随后几年的教学实践与研究中,它始终成为我打磨数学课堂的一个重要尺度,即数学课堂究竟该如何向着数学本身挺进的一种取向与努力。数学味的回归,正是其题中应有之义。
然而,一旦回到具体的教学语境,问题似乎就比想像中要复杂:撇开数学味是什么、数学味为什么等思辨层面的问题,仅就数学课堂如何去挖掘、呈现、彰显数学内容自身的数学味,就有许多技巧或是实践层面的东西,需要我们去面对。事实上,在随后自己所从事的几节研究课中,因为曾一一遭遇过,所以至今记忆深刻。
一
备《交换律》一课事出有因。同教研组有老师执教此一内容,教学线索大致如下:由具体现实情境引出5+4=4+5,并引发学生形成猜想,“是否任意两数相加,交换位置后和都不变?”进而引导学生通过举例,试图验证猜想,并最终得出相应结论。坦率地讲,整个教学过程轮廓清晰,“猜测——实验——验证”的教学理路泾渭分明,探讨的主要问题也基本在数学范畴内展开。但问题是,所有这一切是否已是数学课堂具备数学味的充分条件?尤其是课堂现场,当一名学生尝试着计算247+678是否等于678+247而遭到同伴讥笑时;当举例在不少学生心目中只是“依葫芦画瓢”,照样子摆两道交换加数位置的加法算式,在未经计算后直接画上等号时;当一部分学生还沉浸在给定时间内因给出了多达十余个例子,而全然不顾这些例子其实只在同一层面上、意义并不大时??我们是否应该作更进一步的思考,即数学课堂上的数学味显然不应该仅停留在表层,尤其是,数学内容、数学方法及数学思想的实质等更里层的问题,应该成为我们探讨数学味的更重要的焦点。
从而,在试图对本课进行重新梳理时,下述问题自然就成了我关注的兴奋点:“由仅有的一个例子鼓励学生作出猜想是否适宜?”“什么是数学上的不完全归纳法?”“对四年级学生来说,试图用不完全归纳法获得结论,举出多少个例子比较合适?”“例子越多越好吗?”“怎样的例子是好的例子,怎样的例子是不好的例子?”“举例验证猜想时,我们要不要关注反例?反例对猜想意味着什么?”进而,“举例的过程仅仅是一个模仿与复制的过程,还是一个主动思考并作出试探与甄别的过程?”“经由不完全归纳法所给出的能不能算作结论?如果不算,小学课堂该不该引入必要的证明?”
应该说,上述思考正是对数学课堂内在数学味的一种更为深入的探寻与挖掘,其意图也在备课过程中得到了同教研组不少老师的认同。然而,围绕上述问题而展开的新一轮的教学实践事实上并没有获得预期的效果。尤其是,某大型教研活动后,孩子们给出的如下质疑声将现实与理想的巨大落差直接展现在大家面前:“其实,我本来觉得交换律还是挺简单的,但上完这节课,我反而糊涂了”!一节基于对数学内涵有着深度开掘的数学课,为何反而使学生不知所云?课后交流时,评课者中一句轻轻的提醒让大家一下子如拨云见日:“数学课堂深入挖掘数学内涵无疑是必须的,但如果试图将教师所获得的所有深刻理解都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并经由这样的行为使学生获得同样的深刻理解与体验,这样的企图恐怕就有些不切实际了。说到底,课堂不应该是教师精湛数学功底的独白或独舞!”
一语中的啊!于是,第一次的尝试虽因用力过猛而烙上了失败的标签,但收获毕竟还是实实在在的:在具体的教学语境中,好的数学味一定还伴随着必要的儿童视角和立场!
二
接着便是《分数意义》一课的教学实践。一节经典的老课,教学线索与理路也基本定型。但在试图对数学内涵作深入梳理时,不经意间却被几个小问题所梗住: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或几份的数是分数,这是分数意义的形式化表达,可这里的单位“1”究竟是什么?数学上,为什么我们把这些平均分的对象叫做单位“1”,而不是别的什么名称,比如整体“1”或是对象“1”?称其单位“1”究竟只是一种纯粹的数学规定,还是另有其数学的合理性?进而,与百分数不同的是,分数既可以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倍比关系,还可以表示一个具体的数,用数学上的专业术语来讲,分数既有其无量纲性,同时还具有有量纲性。事实上,理解到这一点,对于未来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分数的实质,以及对分数直接进行大小比较(不提供直观图的情况下)、分小数的互化以及理解分数乘除法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等,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反观各版本教材,在安排这一内容时所选择的素材与呈现的情境,仍局限在“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这单一的维度,即分数的无量纲性上,分数始终只是在“把整体看作1时,其中的一部分如何用数学符号来表征”的情境下得以呈现,而其所理应具备的有量纲性的一面,却未能在具体的教学编排中得到相应的体现。事实上,由无量纲性向着有量纲性的跨越对学生来说是有一定的难度的,默认这种跨越可以自然而然地生成,实际上缺乏理论的支撑,在实践层面也不具备说服力。此外,教材在编排分数意义这一内容时,似乎对如何更好地沟通分数、1及整数之间的关系也缺乏必要的关注,从而,《分数的意义》一课在许多时候还只停留在就分数论分数的层面,对于如何促进学生更好地形成有关数的整体认知图景,还缺乏相应的实践指导。
由此,笔者执教这一内容时,由对单位“1”的探讨引入:先引导学生认识“1”这个数的包容性,即所谓“1个苹果可以看作1,3个苹果也能看作1,6个、12个苹果同样能看作1”。然后经由讨论,使他们进一步理解到,一旦在某一语境下,我们将3个苹果看作了“1”,那么,6个或12个苹果通常就不再看作“1”,而应该看作“2”或“3”了。理由很简单,3个苹果即已看作“1”,6个苹果中包含2个这样的“1”,当然就是“2”,12个苹果亦然。事实上,在上述情境及过程中,我们已然发现,3个苹果所构成的“1”其实已经成为一个计数或计量的单位,此时,称其为单位“1”已是顺流而下的事,不再勉强。
进而,再通过引导学生经历“把1个月饼看作单位‘1’,5个月饼可以看作( );3个月饼可以看作( );1个月饼可以看作( );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3份可以看作( )”的完整过程,既丰富了学生对单位“1”内涵的把握与理解,又有效沟通了整数、1及分数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使学生在结构性的框架中获得“无论整数也好,分数也罢,其实都是以单位‘1’作标准计量后的结果——如果包含若干个单位‘1’,则可用整数表示;如果不足一个单位‘1’,则可根据把单位‘1’平均分的份数及表示的份数,用分数来表示”。分数意义的实质恰在这一过程中获得了更为有效的建构。
进步是毋庸置疑的。和《交换律》相比,《分数的意义》一课尽管在深度开掘教学自身的内涵上仍与前者保持高度的一致,但后者在如何基于学生已经知识经验,通过必要的教学引导与策略促进学生获得对数学的深刻理解上,还是有着与前者本质的不同。至少在某种意义上,数学没有在课堂上成为教师唯一被关注的东西,儿童的知识经验、思维意趣仍然获得了足够的尊重与关注。
然而,评课过程中仍有教师无情地指出:“深度固然让人叹为观止,但课堂上,学生总有一种被教师牵引着去领略美好风光的意味。风景固然很诱人,但学生一路亦步亦趋,在教师精心设定的参观线路上被动行走,如此这般,风景再美又如何?”想来也是!课堂本应属于学生,回归数学的同时,如果儿童永远只是处于被动欣赏、感悟的境地,那么,这样的数学内涵对学生而言,其意义与价值又有多大呢?
三
恰逢执教《平均数》一课。于是,决定重振旗鼓,在汲取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试图在数学内涵与儿童立场之间找寻一种新的平衡。
作为反映一组数据整体水平的一种统计量,平均数与众数及中位数既有着相似之处,但也有着明显的不同。无疑,如何将平均数置于统计的角度来审视,并努力开掘出其应有的统计意义与价值,当是这节课首要关注的问题。教材多采取“比较”的情境,由于“两组人数不均的小组开展相应比赛,比总数不公平,所以应比
平均每人的个数”,由此引入平均数。但在备课过程中,随着思考的不断深入,新的问题不断涌现。首先,作为一个重要的统计学概念,平均数是否首先或主要地源自于比较的现实需求?事实上,就本人视野而言,并无足够资料能够对此作出正面的判断,此处不赘述。其次,“平均每人投中的个数”和“每人投中个数的平均数”之间是否可以直接划上等号?事实上,前者指向于将原始数据合并后重新分配,以使其变得均匀的一种动作,而后者则更侧重于一组数据整体水平的一种状态。倘若如此,作为能够代表一组数据整体水平的平均数,其“代表性”如何能够更好地为学生所理解与把握?再者,平均数既是统计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那么,其诞生理应处于一个统计的活动背景之中,这是比较合理的一种预期,但事实上,不同版本的教材所呈现的问题情境,统计的意味似有似无,体现得都不够充分。为此,设计教学时,我微调了教材中的情境结构,通过呈现如下的活动序列,将平均数重新置于统计背景下,并力图还原其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的角色与身份,再现平均数的本来面目——
张老师和小明、小刚、小强进行一分钟投篮赛,以每分钟进球多少论胜负。 小明先投,结果一分钟仅投中5个,他不满意自己的成绩,提出想再投两次的要求。老师该不该同意他的要求?经由讨论,并最终获得同意后,小明再投,结果第二、三分钟均投中5个。此时引导思考:小明一分钟究竟能投中几个,用哪个数表示他一分钟的成绩比较合适?为什么?
小刚第二个出场,结果一分钟投中3个,他会提出怎样的要求?当征得同意后,他第二、第三分钟分别投中4个、5个。引导思考:三次成绩各不相同,用哪个数表示小刚一分钟的个数比较合适?为什么?
小强第三个出场,三分钟各投中3个、7个和2个。此时,又该用哪个数表示他一分钟的水平?为什么?至此,在“移多补少”的直观操作和“先合并再均分”的抽象算法基础上,揭示平均数,并帮助学生认识到平均数对于描述一组数据整体水平的意义。
张老师最后出场,一开始便提出“水平不行,想投4次”的打算,如果是你,你会同意老师的请求吗?在征得同意后,张老师前三分钟的成绩分别是4个、6个、5个,你觉得最后张老师会赢得这场比赛吗?为什么?出示第四次成绩(1个)后,学生再度讨论:张老师赢了没有?为什么输了?如果最后一次投中5个或者9个,结果会怎样?等等。至此,概念建立告一段落。
回顾上述环节,同样是比赛的主题情境,但其根本立场和视角已然发生转变。其一,由于相关数据是由同一个体所产生,求其总数显然不具备充分的现实意义,而相对来说,从产生的这组数据中选择一个或“另外创造”一个以代表这组数据的一般水平,对学生而言似乎更容易理解。事实上,笔者在三年级部分学生中所作的
访谈与相关实验,已经支持了这一观念预设。从而,对于平均数的产生而言,这更可以算是一个好的情境。其二,情境中大量充斥着“他想再投两次,该不该给他这个机会?”“老师想多投一分钟,行还是不行?”“你觉得老师最后一定会赢吗?”“最后,老师为什么反而输了?”这样的问题,看似与平均数无关,但实则高度相关。仅以第一问为例,当小明一分钟投完仅得5分时,我们究竟该不该让他再投两分钟?试想,当学生最终通过讨论与思维交锋,同意小明的这一请求时,对学生而言,这究竟意味着什么?——投篮的次数并不是决定最后输赢的关键要素,多次成绩背后所呈现出的一组数据的分布、离散情况及其所反映出的一般水平,才最终决定着一个人的实际水平,并最终决定着他的输赢。试想,经由这样的思考、获得类似的体验后,学生如何能够不对平均数获得更为丰富的理解和把握呢?
不得不承认,同样在对教学内容作出深入思考与内涵开掘后,本课选择了以儿童能够悦纳的一种姿态介入——游戏、讨论、对话、思辩。尽管,教师于其中也有竭力想传达和渗透的教学意图和数学内涵,但他努力避开了抽象的说教和示范,而是选择了以一种更具亲和力、更富情境化的思维场域,让学生在思考、交流的过程中去获得相关体验、领悟相关意图、获得某种建构。
从这一意义上来讲,那是对前两节课的一种超越。并且,这种超越还给我们的数学课赋予了一种新的启示——那就是,具有良好数学内涵的课堂,一定是深入浅出的,它能够将教师领悟到的深刻的数学理解以一种平和的、学生可以理解并悦纳的姿态介入课堂活动,并努力在数学内涵与儿童趣味之间找到一种良好的平衡。
而这,不正是我们试图发现并建构的兼具数学味与儿童性的好的课堂吗?
——由几则案例谈数学课堂的数学味
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 张齐华
直到今天,头脑中依然清晰地记得,当《走进圆的世界》一课以其美仑美奂的画面、诗情画意的语言以及悠扬抒情的音乐而博得一片叫好声的同时,师父张兴华老师丢下的那句刺耳的评价:“一堂好的数学课,真正打动人心的,还应该是数学本身的魅力和力量。除此,别无其他!”
对我而言,这是一次重要的提醒。并且,在随后几年的教学实践与研究中,它始终成为我打磨数学课堂的一个重要尺度,即数学课堂究竟该如何向着数学本身挺进的一种取向与努力。数学味的回归,正是其题中应有之义。
然而,一旦回到具体的教学语境,问题似乎就比想像中要复杂:撇开数学味是什么、数学味为什么等思辨层面的问题,仅就数学课堂如何去挖掘、呈现、彰显数学内容自身的数学味,就有许多技巧或是实践层面的东西,需要我们去面对。事实上,在随后自己所从事的几节研究课中,因为曾一一遭遇过,所以至今记忆深刻。
一
备《交换律》一课事出有因。同教研组有老师执教此一内容,教学线索大致如下:由具体现实情境引出5+4=4+5,并引发学生形成猜想,“是否任意两数相加,交换位置后和都不变?”进而引导学生通过举例,试图验证猜想,并最终得出相应结论。坦率地讲,整个教学过程轮廓清晰,“猜测——实验——验证”的教学理路泾渭分明,探讨的主要问题也基本在数学范畴内展开。但问题是,所有这一切是否已是数学课堂具备数学味的充分条件?尤其是课堂现场,当一名学生尝试着计算247+678是否等于678+247而遭到同伴讥笑时;当举例在不少学生心目中只是“依葫芦画瓢”,照样子摆两道交换加数位置的加法算式,在未经计算后直接画上等号时;当一部分学生还沉浸在给定时间内因给出了多达十余个例子,而全然不顾这些例子其实只在同一层面上、意义并不大时??我们是否应该作更进一步的思考,即数学课堂上的数学味显然不应该仅停留在表层,尤其是,数学内容、数学方法及数学思想的实质等更里层的问题,应该成为我们探讨数学味的更重要的焦点。
从而,在试图对本课进行重新梳理时,下述问题自然就成了我关注的兴奋点:“由仅有的一个例子鼓励学生作出猜想是否适宜?”“什么是数学上的不完全归纳法?”“对四年级学生来说,试图用不完全归纳法获得结论,举出多少个例子比较合适?”“例子越多越好吗?”“怎样的例子是好的例子,怎样的例子是不好的例子?”“举例验证猜想时,我们要不要关注反例?反例对猜想意味着什么?”进而,“举例的过程仅仅是一个模仿与复制的过程,还是一个主动思考并作出试探与甄别的过程?”“经由不完全归纳法所给出的能不能算作结论?如果不算,小学课堂该不该引入必要的证明?”
应该说,上述思考正是对数学课堂内在数学味的一种更为深入的探寻与挖掘,其意图也在备课过程中得到了同教研组不少老师的认同。然而,围绕上述问
题而展开的新一轮的教学实践事实上并没有获得预期的效果。尤其是,某大型教研活动后,孩子们给出的如下质疑声将现实与理想的巨大落差直接展现在大家面前:“其实,我本来觉得交换律还是挺简单的,但上完这节课,我反而糊涂了”!一节基于对数学内涵有着深度开掘的数学课,为何反而使学生不知所云?课后交流时,评课者中一句轻轻的提醒让大家一下子如拨云见日:“数学课堂深入挖掘数学内涵无疑是必须的,但如果试图将教师所获得的所有深刻理解都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并经由这样的行为使学生获得同样的深刻理解与体验,这样的企图恐怕就有些不切实际了。说到底,课堂不应该是教师精湛数学功底的独白或独舞!”
一语中的啊!于是,第一次的尝试虽因用力过猛而烙上了失败的标签,但收获毕竟还是实实在在的:在具体的教学语境中,好的数学味一定还伴随着必要的儿童视角和立场!
二
接着便是《分数意义》一课的教学实践。一节经典的老课,教学线索与理路也基本定型。但在试图对数学内涵作深入梳理时,不经意间却被几个小问题所梗住: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或几份的数是分数,这是分数意义的形式化表达,可这里的单位“1”究竟是什么?数学上,为什么我们把这些平均分的对象叫做单位“1”,而不是别的什么名称,比如整体“1”或是对象“1”?称其单位“1”究竟只是一种纯粹的数学规定,还是另有其数学的合理性?进而,与百分数不同的是,分数既可以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倍比关系,还可以表示一个具体的数,用数学上的专业术语来讲,分数既有其无量纲性,同时还具有有量纲性。事实上,理解到这一点,对于未来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分数的实质,以及对分数直接进行大小比较(不提供直观图的情况下)、分小数的互化以及理解分数乘除法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等,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反观各版本教材,在安排这一内容时所选择的素材与呈现的情境,仍局限在“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这单一的维度,即分数的无量纲性上,分数始终只是在“把整体看作1时,其中的一部分如何用数学符号来表征”的情境下得以呈现,而其所理应具备的有量纲性的一面,却未能在具体的教学编排中得到相应的体现。事实上,由无量纲性向着有量纲性的跨越对学生来说是有一定的难度的,默认这种跨越可以自然而然地生成,实际上缺乏理论的支撑,在实践层面也不具备说服力。此外,教材在编排分数意义这一内容时,似乎对如何更好地沟通分数、1及整数之间的关系也缺乏必要的关注,从而,《分数的意义》一课在许多时候还只停留在就分数论分数的层面,对于如何促进学生更好地形成有关数的整体认知图景,还缺乏相应的实践指导。
由此,笔者执教这一内容时,由对单位“1”的探讨引入:先引导学生认识“1”这个数的包容性,即所谓“1个苹果可以看作1,3个苹果也能看作1,6个、12个苹果同样能看作1”。然后经由讨论,使他们进一步理解到,一旦在某
一语境下,我们将3个苹果看作了“1”,那么,6个或12个苹果通常就不再看作“1”,而应该看作“2”或“3”了。理由很简单,3个苹果即已看作“1”,6个苹果中包含2个这样的“1”,当然就是“2”,12个苹果亦然。事实上,在上述情境及过程中,我们已然发现,3个苹果所构成的“1”其实已经成为一个计数或计量的单位,此时,称其为单位“1”已是顺流而下的事,不再勉强。
进而,再通过引导学生经历“把1个月饼看作单位‘1’,5个月饼可以看作( );3个月饼可以看作( );1个月饼可以看作( );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3份可以看作( )”的完整过程,既丰富了学生对单位“1”内涵的把握与理解,又有效沟通了整数、1及分数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使学生在结构性的框架中获得“无论整数也好,分数也罢,其实都是以单位‘1’作标准计量后的结果——如果包含若干个单位‘1’,则可用整数表示;如果不足一个单位‘1’,则可根据把单位‘1’平均分的份数及表示的份数,用分数来表示”。分数意义的实质恰在这一过程中获得了更为有效的建构。
进步是毋庸置疑的。和《交换律》相比,《分数的意义》一课尽管在深度开掘教学自身的内涵上仍与前者保持高度的一致,但后者在如何基于学生已经知识经验,通过必要的教学引导与策略促进学生获得对数学的深刻理解上,还是有着与前者本质的不同。至少在某种意义上,数学没有在课堂上成为教师唯一被关注的东西,儿童的知识经验、思维意趣仍然获得了足够的尊重与关注。
然而,评课过程中仍有教师无情地指出:“深度固然让人叹为观止,但课堂上,学生总有一种被教师牵引着去领略美好风光的意味。风景固然很诱人,但学生一路亦步亦趋,在教师精心设定的参观线路上被动行走,如此这般,风景再美又如何?”想来也是!课堂本应属于学生,回归数学的同时,如果儿童永远只是处于被动欣赏、感悟的境地,那么,这样的数学内涵对学生而言,其意义与价值又有多大呢?
三
恰逢执教《平均数》一课。于是,决定重振旗鼓,在汲取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试图在数学内涵与儿童立场之间找寻一种新的平衡。
作为反映一组数据整体水平的一种统计量,平均数与众数及中位数既有着相似之处,但也有着明显的不同。无疑,如何将平均数置于统计的角度来审视,并努力开掘出其应有的统计意义与价值,当是这节课首要关注的问题。教材多采取“比较”的情境,由于“两组人数不均的小组开展相应比赛,比总数不公平,所以应比平均每人的个数”,由此引入平均数。但在备课过程中,随着思考的不断深入,新的问题不断涌现。首先,作为一个重要的统计学概念,平均数是否首先或主要地源自于比较的现实需求?事实上,就本人视野而言,并无足够资料能够对此作出正面的判断,此处不赘述。其次,“平均每人投中的个数”和“每人投中个数的平均数”之间是否可以直接划上等号?事实上,前者指向于将原始数据合并后重新分配,以使其变得均匀的一种动作,而后者则更侧重于一组数据整
体水平的一种状态。倘若如此,作为能够代表一组数据整体水平的平均数,其“代表性”如何能够更好地为学生所理解与把握?再者,平均数既是统计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那么,其诞生理应处于一个统计的活动背景之中,这是比较合理的一种预期,但事实上,不同版本的教材所呈现的问题情境,统计的意味似有似无,体现得都不够充分。为此,设计教学时,我微调了教材中的情境结构,通过呈现如下的活动序列,将平均数重新置于统计背景下,并力图还原其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的角色与身份,再现平均数的本来面目——
张老师和小明、小刚、小强进行一分钟投篮赛,以每分钟进球多少论胜负。 小明先投,结果一分钟仅投中5个,他不满意自己的成绩,提出想再投两次的要求。老师该不该同意他的要求?经由讨论,并最终获得同意后,小明再投,结果第二、三分钟均投中5个。此时引导思考:小明一分钟究竟能投中几个,用哪个数表示他一分钟的成绩比较合适?为什么?
小刚第二个出场,结果一分钟投中3个,他会提出怎样的要求?当征得同意后,他第二、第三分钟分别投中4个、5个。引导思考:三次成绩各不相同,用哪个数表示小刚一分钟的个数比较合适?为什么?
小强第三个出场,三分钟各投中3个、7个和2个。此时,又该用哪个数表示他一分钟的水平?为什么?至此,在“移多补少”的直观操作和“先合并再均分”的抽象算法基础上,揭示平均数,并帮助学生认识到平均数对于描述一组数据整体水平的意义。
张老师最后出场,一开始便提出“水平不行,想投4次”的打算,如果是你,你会同意老师的请求吗?在征得同意后,张老师前三分钟的成绩分别是4个、6个、5个,你觉得最后张老师会赢得这场比赛吗?为什么?出示第四次成绩(1个)后,学生再度讨论:张老师赢了没有?为什么输了?如果最后一次投中5个或者9个,结果会怎样?等等。至此,概念建立告一段落。
回顾上述环节,同样是比赛的主题情境,但其根本立场和视角已然发生转变。其一,由于相关数据是由同一个体所产生,求其总数显然不具备充分的现实意义,而相对来说,从产生的这组数据中选择一个或“另外创造”一个以代表这组数据的一般水平,对学生而言似乎更容易理解。事实上,笔者在三年级部分学生中所作的访谈与相关实验,已经支持了这一观念预设。从而,对于平均数的产生而言,这更可以算是一个好的情境。其二,情境中大量充斥着“他想再投两次,该不该给他这个机会?”“老师想多投一分钟,行还是不行?”“你觉得老师最后一定会赢吗?”“最后,老师为什么反而输了?”这样的问题,看似与平均数无关,但实则高度相关。仅以第一问为例,当小明一分钟投完仅得5分时,我们究竟该不该让他再投两分钟?试想,当学生最终通过讨论与思维交锋,同意小明的这一请求时,对学生而言,这究竟意味着什么?——投篮的次数并不是决定最后输赢的关键要素,多次成绩背后所呈现出的一组数据的分布、离散情况及其所反映出的一般水平,才最终决定着一个人的实际水平,并最终决定着他的输赢。
试想,经由这样的思考、获得类似的体验后,学生如何能够不对平均数获得更为丰富的理解和把握呢?
不得不承认,同样在对教学内容作出深入思考与内涵开掘后,本课选择了以儿童能够悦纳的一种姿态介入——游戏、讨论、对话、思辩。尽管,教师于其中也有竭力想传达和渗透的教学意图和数学内涵,但他努力避开了抽象的说教和示范,而是选择了以一种更具亲和力、更富情境化的思维场域,让学生在思考、交流的过程中去获得相关体验、领悟相关意图、获得某种建构。
从这一意义上来讲,那是对前两节课的一种超越。并且,这种超越还给我们的数学课赋予了一种新的启示——那就是,具有良好数学内涵的课堂,一定是深入浅出的,它能够将教师领悟到的深刻的数学理解以一种平和的、学生可以理解并悦纳的姿态介入课堂活动,并努力在数学内涵与儿童趣味之间找到一种良好的平衡。
而这,不正是我们试图发现并建构的兼具数学味与儿童性的好的课堂吗?
作文九:《成功人生的智慧---把握(尺)度》1700字
佛说:一切随缘; ? ? ?道云:顺其自然; ? ? ? ? 儒云:守中。
凡事不离阴阳,所以平衡成了追求的目标,把握阴阳在于平衡。
人们常说:做事要把握度,掌握分寸,不能过分,也不能不及。遇到实际问题难以把握,直到后果发生了才知道过了。人各有不同,有的随便就过去了,遇事还是把握不好。有的善于总结,能做到清醒,遇事冷静,才能知道把握。要想很好把握,需要一定的控制力,就是自我克制的能力,同时还需要一定的耐心做保障。
现实中需要把握的有很多:
比如:对金钱与财富的把握,人的生存离不开金钱物质,但是又不能把金钱与财富放在第一位,因为物质只是维系生命的最低层次的需求,位序不能颠倒,有主有次,这就需要明白,清醒,冷静自控。这样才能做到有效的把握。
同样对金钱财富的获取也需要把握: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违背道义,违背法律,财富带来不是幸福,而是灾难和良心的不安。所以财富的获得不能违背法律,更不能违背自我的良知。
第二,对情的把握:情可分为亲情、友情、爱情。亲情之间的关心和爱护,也需要把握,也不能太过,当人需要关心时,我们的关心才能被接受,当人不需要时,即使是好心,也不一定被接受,过分的关心和坚持,还会让人反感。自觉不平衡,好心不得好报,这时要自我是我们不了解:人当前需要什么:关心也要有度,各人都需要自由独立的空间,都有自己的处事原则和方法,所以要给充分的尊重,否则关系就会紧张,维持不会太久。
同时要把握恰当的方法,这种方法不是虚情假意的,也不是强迫性的。如果是强迫怀的好意也不会被接受,还让人反感,因为强迫违背了人的自由意志。所以别人也是有学问的。
友情之间也是如此,爱情之间的度难以把握,把握不好就变成了私有独占,使爱情双方被牢牢控制,没有自由,没有幸福。最终由爱转恨,分道扬镳。为什么:不明白真正需要什么?不尊重对方的人格和需求,是自私的表现,就如爱一只鸟,若是限制在笼子里,即使给再好的食物,也不能使鸟感受到幸福,因为鸟需要自由,需要广阔的空间,它真正的需要是飞翔。所以人与人之间需要理解,更需要彼此的尊重。若是把幸福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那是自私的,那样得不到别人的真爱,也不会有幸福可言,所以爱情需要理解,需要尊重,否则,这种爱情是不幸福的。
第三,做事也要把握度:修道更是如此。
不能怠,也不能急,怠则影响进度,急则出错,欲速则不达。凡事尽力而不强求,冷静而不冲动,自尊而不下贱,自信而不自傲,对人尊敬而不傲慢,崇敬而不崇拜,学习而不挑剔,欣赏而不忌妒,关心而不放纵,希望而不强迫,感恩而不怨恨。一视同位而不分高低贵贱。
凡事都是说的容易,做到难,因为没有很好去落实,还没有形成习惯。落实的过程其实是改变自我的过程,是改变原有的习惯的过程。包括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所以难改的是习惯。改变习惯的过程,也需要把握,不要因为难而退缩,也不能急于求成。不改则痛苦,人生不幸福,事业不能成,所以不能为难而退缩,想改也要遵循法则,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功到自然成,恒心毅力是法空。
第四,凡事看淡而不看重,看重什么,就被什么所束缚,心就围绕什么转,视野受限,不能自主,不得自由。看重孩子就会过分关心,就会被伤害,就会寄托很高的希望,没有达到时,就会失望,受到的打击就大,因为看重,所以容易心动。看重爱人,看重财富,看重荣誉,看重事业,看重自我等等,都会使心灵受到束缚限制,本来心灵是生命的主人,肉身只是工具,由认识的错误颠倒,致使心灵的迷失,误把无常的肉体当成生命的主人,心灵沦为物质的奴隶。沉沦苦海,不能自拔。平淡才接近自然,符合本性,平淡是真,味浓多食即伤身,平淡适量即天年,所以凡事不能看重,就是佛所云的:一切都不可执著。
最后要把握的,也是最关键的、最根本的是位序,也就是要分清主次,以什么为主?以什么为中心的问题,否则主次颠倒,轻重不分,本末倒置,就舍本逐末,事与愿违,痛苦烦恼是不可避免。在生命面前,名利财富不值一提,在自由面前,生命也是不重要的,心灵的终极需求是自由,虽然生命的需求离不开物质,但是不是主要。虽然要实现自我价值,但是自我价值的实现只是实现自由的手段和方法。因为人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可得生命的飞跃与升华,实现最大限度的自由和解放。
作文十:《把握好作文评语的度》1700字
把握好作文评语的度
神木县第六小学:方占丽
习作评价对学生的学习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是习作教学的关键环节。常听见老师们抱怨说:最头疼改作文,不但费时,而且作文本发下去学生连看都不看。现在大部分老师还是使用传统的批改方法——“精批细改”。从错别字到布局谋篇到评语,教师拿着红笔,就像医生拿着手术刀,对学生的习作大动干戈,把自己改得头昏眼花,把学生改得兴趣全无。学生拿到改得面目全非的、缺点一大堆的作文,他们的心情会是快乐的吗,他们能体会到写作的美好与成功吗,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然而我们总是习惯去寻找“花丛中”的“刺”,我们总是居高临下,对着孩子稚嫩的笔墨品头论足,细细想来,我们干的却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刚刚萌发的“芽”被剪掉了,滋生的热情被稀释了,作文还有什么魅力而言,久而久之,孩子们累了、怕了、厌倦了。
那么怎样把握好评语的“度”,把一条条富有个性的评语当作一件件精美的礼物送给学生,让学生易动笔,乐作文呢,我在教学实践中是这样与孩子交流的。
一、 以“第一读者”的身份同学生进行“笔谈式”的交流。
学生的习作,大都来自于他们的生活,虽在习作之中遣词造句方面有些不尽如人意,但透过学生这些“天使”的语言,我们会感到那是一种质朴的情感在缓缓流淌,是一颗颗纯正无邪的童心在倾诉……读后会让人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欲与之交流的冲动。此时,作为第一读者的老师,提起笔写下读后的感受,同学生进行笔谈式交流,不仅拉近了读者与学生的关系,更主要的是在不自觉中激发了习作者的修改欲望。
例如:有一位学生写了《我爱春天》的习作。他是这样描写的:春姑娘来了,她来到田野里,麦苗返青了;她来到小河里,小鱼游上游下的,好快乐;她来到了果园里,棵棵杏树桃树鼓起了花苞…..
读了小作者对春天的描写,感觉大自然是那样生机盎然,禁不住提笔与小作者交谈起来:你笔下的春天很美,从绿油油的田野,欢快的小溪到含苞待放的树木花朵…..只不过老师不明白,杏树与桃树会同时开花吗,有点不信,要不你再观察一番,老师以委婉商量的口吻同学生进行笔谈,那充满文学气息富有示范性的语言,既让学生感受到了教师的亲切、信任与期望,又让他们找到了被尊重的感觉。学生在这种情境之下,就很容易接受教师的建议,修改文章。
二、以“知心朋友”的身份同学生进行“心灵”的交流。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生作文的同时还要教会学生做人、生存,两者要和谐
地统一起来。既然如此,那么我们教师就要善于通过学生作文走进学生的心灵,如春风化雨般与之产生心灵对话,从而启发学生对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追求。
例如:我们班的一名同学有一次作文中写道:“我是一名差生,在同学们面前总是抬不起头,我害怕大家的眼神。”我引用但丁的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劝勉她不要理会少数人的看法,同时也另写了一段话“……愿一切烦恼都随晚风飘散,明天头上又是一片晴空。”老师借学生作文,巧妙拨动学生的情感思维之弦,使他们能敞开心扉无拘无束地同老师畅谈自己的心里话,老师悄悄走进学生心灵深处,慢慢地让学生在信任的基础上找到正确的人生方向,确立起自己人生的目标,让“心灵对话”真如甘霖悄无声息地滋润学生的心田。
三、以“寻宝者”身份同学生进行“赏识性”的交流。
著名作家王旭锋说得好“儿童写的东西,就是天使说的话,孩子们说得不太好是正常的,说自己的话才是最重要的。”天使的话我们怎么随意去删改呢,在批改学生的习作时,我一般都是多开绿灯,寻其作文中的闪光点,就此进行鼓励。学生作文中对一个动作、眼神的描写;或者一个恰当的词语;一句得体的话语;或者是开头有魅力,结尾有深意;或者是标题亮丽,点题恰到好处,都值得我们去发现,去赏识,,就是对有些学生抄袭的作文,我们首先对其进行肯定,再以委婉的方式评论,以便学生容易接受,且受启发,让学生在作文中找到信心,增加满足感,鼓起进步求成功的勇气。在赏识中,学生更愿意敞开心扉,从而达到“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写作兴趣也会巨增。
总之,教师在写评语时,能把握好自己的身份,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欣赏习作,你会觉得这边风景独好。如果我们变挑剔为赏识,让作文激励的话语如春风化雨般滋润孩子们的心中,让成功的感觉融入到孩子身体,让温暖的阳光照彻孩子的心间,那么,孩子们将拥有一片绚丽的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