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诸子百家》300字
诸子百家
1.儒家(孔子、《论语》、孟子、《孟子》、荀子;思想:仁、义、礼、智、信;四书:《中庸》《大学》《孟子》《论语》)
2.道家(老子、庄子;思想:道德,无为、逍遥)
3.墨家(墨子、《墨子》、思想:兼爱、非攻、举贤、节俭) 4.法家(韩非、李斯、《韩非子》思想:君主集权,以法治国)
5.名家(邓析、惠施、《公孙龙子》) 6.阴阳家
(邹衍、五行、金木水火土)
7.纵横家(鬼谷子、苏秦、张仪、《战国策》)
8.杂家(吕不韦《吕氏春秋》) 9.小说家( 吴承恩《西游记》、罗贯中《三国演义》、蒲松龄《聊斋志异》、曹雪芹《红楼梦》)施耐庵(《水浒传》)
10.兵家(孙膑《孙膑兵法》孙武《孙子兵法》思想:强
调作战前一定要做好准备)
11.医家(扁鹊、淳于意、张仲景、华佗、孙思邈、王冰、张从正、朱震亨、李时珍、张景岳)
作文二:《诸子百家名句》1000字
诸子百家名句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牧民》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际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 树人。——《管 子·权修》 海不辞水, 故能成其大; 山不辞土石, 故能成其高; 明主不厌人, 故能成其众;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
——《管子·形势 解》
圣人千虑, 必有一失, 愚人千虑, 必有一得。 —— 《晏子春秋·杂 下》
国虽大,好战必亡。——《司马法·仁本第一》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老子·第 七章》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老子·第十七章》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日慈,二日俭,三日不敢为天下先。 —— 《老子·第六十七 章》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第七十三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 知。
—— 《老子·第八十一章》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孔子家语·卷二·致思
第八》
张而不弛,文武弗能;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一张一弛,文武之 道也。
——《孔子家语·卷七·观乡射第二 十八》
君子不可以不学,见人不可以不饰。——《孔子集语·劝学》 诵诗读书, 与古人居; 读书诵诗, 与古人谋。 —— 《孔子集语·劝 学》
良药苦于口利于病; 忠言逆于耳利于行。 —— 《孔子集语·臣术》 将者,智、信、仁、勇、严也。——《孙子兵法·计篇》
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孙子兵法·虚实 篇》
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孙子兵法·军形篇》 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 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墨子·兼爱中》
万事莫贵于义也。——《墨子·贵义》
天必欲人之相爱相利也, 而不欲人之相恶相贼也。 —— 《墨子·法 义》
爱人利人者, 天必福之; 恶人贼人者, 天必祸之。 —— 《墨子·法 义》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需臾之所学也。——《荀子·劝学》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荀子·修 身》
与人善言, 暖于布帛; 伤人以言, 深于矛戟。 —— 《荀子·荣辱》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 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李斯》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其生主》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庄子·天道》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山木》
作文三:《2、诸子百家》2000字
中国传统文化
16、衣冠服饰
始于黄帝,备于尧舜,各朝代形制不同的古装、到现代的汉服、受其他民族影响的中山装、唐装、旗袍,各少数民族服饰、各类传统及现代的佩饰、鞋、帽等。
汉民族服
17、四大雅戏
花鸟虫鱼、牡丹、梅花、桂花、莲花、鸟笼、盆景、鲤鱼。
18、动物植物
龙、凤、狼、麒麟、虎、豹、鹤、龟、大熊猫...;梅兰竹菊:梅花,兰花,竹子,菊花。松、柏。
19、古玩器物
玉(玉佩、玉雕??)瓷器、景泰蓝、中国漆器、彩陶、紫砂壶、蜡染、古代兵器(盔甲、大刀、宝剑等)、青铜器、古玩(铜钱等)、鼎、金元宝、如意、烛台、红灯笼(宫灯、纱灯)、黄包车、鼻烟壶、鸟笼、长命锁、糖葫芦、铜镜、大花轿、水烟袋、鼻烟壶、芭蕉扇、桃花扇、裹脚布。
20、饮食厨艺
出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酒、茶道;吃文化、中国菜、八大菜系(鲁、 川、 粤、 闽、 苏、 浙、湘、徽)、饺子、汤圆、团圆饭、年夜饭、年糕、中秋月饼、筷子;鱼翅、熊掌...
21、传说神话
女娲补天、盘古开天辟地、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夸父逐日、精卫填海、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22、神妖鬼怪
神仙、妖怪、鬼怪、幽灵、玉帝、阎罗王、黑白无常、孟婆、奈何桥···
23、传统音乐
是指中国人运用本民族固有方法、采取本民族固有形式创造的、具有本民族固有形态特征的音乐,不仅包括在历史上产生、流传至今的古代作品,还包括当代作品。可见,传统音乐包括“国乐”但不包括“新音乐”,但它们都是“中国音乐”。
传统音乐是中国民族音乐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传统音乐与新音乐的区别并不在于创作时音的先后,而是在于其表现形式及风格特征。如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渔舟唱晚》虽是近代音乐作品,但其表演形式属中华民族所固有,所以也是传统音乐。相反,学堂乐歌、钢琴独奏曲《牧童短笛》等因其音乐形态特征借鉴了西方音乐,故不是传统音乐。 传统音乐的划分最早见于中国音乐研究所编写的《民族音乐概论》,分为五大类:歌曲、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和器乐,但大多院校在教学中把歌舞音乐并入民歌,于是就变成四大类:民歌、民族器乐、曲艺(即“说唱”)音乐、戏曲音乐。
实际上,“民族音乐”、“传统音乐”和“民间音乐”又是三个不同的概念:“民族音乐”包括传统音乐和新音乐;而“民间音乐”只是传统音乐的一个类别。且中国的民族音乐是非常丰富的,除了民间音乐,还包括宫廷音乐、宗教音乐和文人音乐。
杜亚雄先生则将中国传统音乐分类如下:民间音乐、文人音乐、宗教音乐、宫廷音乐;其中民间音乐包括民间歌曲、民间器乐、民间歌舞、戏曲音乐和说唱音乐;文人音乐包括古琴音乐、诗词吟诵调、文人自度曲;宗教音乐包括佛教音乐、道教音乐、基督教音乐、伊斯兰教音乐、萨满教及其它宗教音乐;宫廷音乐包括祭祀乐、朝会乐、喜迎及巡礼乐、宴乐。 “戏曲”
戏曲“四大声腔”
四声腔,展辉煌,对戏曲,有影响;
昆山腔,经改良,艺术上,有开创。
弋阳腔,节奏强,加滚白,调高亢;
梆子腔,声响亮,花苦音,巧用上。
皮黄腔,二合一,称二黄,和西皮;
西皮刚,二黄抑,后发展,成京剧。 声腔中以昆山腔、弋阳腔、梆子腔、皮黄腔为典型。
24、中国对联
对联,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它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对联起源秦朝,古时称为桃符。关于中国最早的楹联,谭蝉雪先生在《文史知识》1991年第四期上撰文指出,中国最早的楹帖出现在唐代。 时间跨度为先秦、两汉至南北朝。在中国古诗文中,很早就出现了一些比较整齐的对偶句。流传至今的几篇上古歌谣已见其滥觞。如“凿井而饮,耕田而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之类。至先秦两汉,对偶句更是屡见不鲜。《易经》卦爻辞中已有一些对偶工整的文句,如:“渺能视,跛能履。”(《履》卦“六三”)、“初登于天,后入于地。”(《明夷》卦“上六”)《易传》中对偶工整的句子更常见,如:“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系辞下传》)、“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则各从其类也。”(
律偶,格律诗中的对偶句。这种诗体又称近体诗,正式形成于唐代,但其溯源,则始于魏晋。曹魏时,李登作《声类》十卷,吕静作《韵集》五卷,分出清、浊音和宫、商、角、徵、羽诸声。另外,孙炎作《尔雅音义》,用反切注音,他是反切的创始人。
中华传统文化应包括: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传统节日(均按农历)有:正月初一春节(农历新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四月五日清明节、五月五日端午节、七月七七夕节、八月十五中秋节、腊月三十除夕以及各种民俗等;包括传统历法在内的中国古代自然科学以及生活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各地区、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作文四:《诸子百家名言》7000字
?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
教学为先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我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孔子曰:“弗学何以行,弗思何以得,”
?鞭扑之子,不从父之教。
?轻千乘之国,而重一言之信
孟子
?闻过则喜,闻善则拜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士贵立志,志不立则无成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教人以善谓之忠
?大匠诲人,必以规矩
?引而不发,跃如也。
?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故天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
?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
?非不能也,是不为也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也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名不可简而成也,誉不可巧(伪诈)而立也。君子以身戴(载)行者也。
?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
?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节俭则昌,淫佚则亡。
?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力,形之所以奋也。圆,一中同长也。
?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今小为非,则知而非之;大为非攻国,则不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辩乎,
?大不攻小也,强不侮弱也,众不贼寡也,诈不欺愚也,贵不傲贱也,富不骄贫也,壮不夺老也。是以天下之庶国,莫以水火、毒药、兵刃以相害也。
?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
?夫尚贤者,政之本也。
?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已。
?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殿赏,量功而分禄。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举公义,辟私怨,此若言之谓也。
?兼相爱,交相利。
?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
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
?今大国之攻小国也,攻者农夫不得耕,妇人不得织,以守为事;攻人者,亦农夫不得耕,妇人不得织,以攻为事。故大国之攻小国也,譬犹童子之为马也
荀子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天不言而人推高焉,地不言而人推厚焉,四时不言而百姓期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老子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2、“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3、“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4、“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5、“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6、“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 7、“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8、“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9、“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10、“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11、“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12、“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 13、“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过后,必有凶年”
14、“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
15、“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16、“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17、“治大国,若烹小鲜”意思是:
18、“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19、“无名,天地之始(开始);有名,万物之母(根本)” 20、“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21“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22、“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23、“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24、“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复,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
25、“为无为,则无不治”
26、“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27、“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
邪,故能成其私”
28、“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29、“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30、“宠辱若惊,…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31、“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32、
33、“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34、“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
35、“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36、“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37、“绝学无忧”
38、“我独异于人”
39、“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40、“希言自然”
41、“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42、“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
“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43、
44、“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过后,必有凶年”
45、“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 46、“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
47、“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48、“将欲翕(合上)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49、“柔弱胜刚强”
50、“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51、“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52、“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53、“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54、“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55、“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56、“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57、“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
屈,大巧若拙,大辫若讷”
58、“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 59、
60、“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61、“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
62、“圣人在天下,翕翕为天下浑其心,圣人皆孩之”
“塞其兑,闭其门,终生不勤” 63、
64、“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65、“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66、“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67、“正复为奇,善者为妖”
68、“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69、“治人事天,莫若啬”
70、“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71、“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
72、“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 73、“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
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
74、“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天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
“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 75、
“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76、
77、“夫惟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78、“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79、“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80、“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81.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82.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83.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84.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85.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86.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87.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88.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89.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90.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91.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92.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93.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94.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95.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96.和大怨,必有馀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 97.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98.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99.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100.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1(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庄子?知北游》
2(“凡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庄子?杂篇?列御寇》 4(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庄子?让王》 5(“不乐寿,不哀夭,不荣通,不丑穷,不拘一世之利以为己私分,不以王天下为已处显。显则明。万物一府,死生同状。” 《庄子?外篇?天地》
6(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知北游》 7(夫相收之与相弃亦远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山木》
8(凤兮凤兮,何德之衰也。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焉。《庄子?人间世》
9(好面誉人者,亦好背而毁之。《庄子?盗跖》
10(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庄子?田子方》
11(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送賷。吾葬具岂不备邪,《庄子?列御寇》
12(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 《庄子?列御寇》
13(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生者,乃所以善死也。《大宗师》
14(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狗之音相闻,民至老死而不相往来。《胠箧》
15(故曰,夫恬淡寂寞,虚无无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质也。《刻意》
16(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人尚志,圣人贵精。《刻意》 17(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谓之倒置之民。《刻意》 18(髑髅曰:“死,无君于上,无臣于下;亦无四时之事,从然以天地为春秋,虽南面王乐,不能过也。”《至乐》
19(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外物》 20(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庄子?让王》
21(井蛙不可以語於海,夏蟲不可以語於冰。《秋水》 22(同类相从,同声相应,固天理也。《庄子?渔父》 23(节饮食以养胃,多读书以养胆。
24(“忘其肝胆,遗其耳目,芒然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事之业,是谓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外篇?达生》
25(谋无主则困,事无备则废。
26(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渔夫》 27(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逍遥游》
28(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逍遥游》
29(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 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逍遥游》
30(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逍遥游》
31(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逍遥游》 32(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逍遥游》 33(瞽者无以与乎文章之观,聋者无以与乎钟鼓之声。岂唯形骸有
聋盲哉, 夫知亦有之。《逍遥游》
34(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齐物论》 35(夫大道不称 ,大辩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谦,大勇不忮。道昭而不道,言辩而 不及,仁常而不成,廉清而不信,勇忮而不成。《齐物论》
36(夫言非吹也,言者有言。《齐物论》
37(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齐物论》
38(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 不可,方不可方可。《齐物论》 39(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齐物论》
40(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马喻马之非马,不 若以非马喻马之非马也。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齐物论》 41(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 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齐物论》
42(夫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齐物论》
43(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 ,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齐物论》
1、列子曰:“虚者无贵也。”
2、子列子曰:“非其名也,莫如静,莫如虚。静也虚也,得其居矣;取也与也,失其民矣。事之破 为而后有舞仁义者,弗能复也。” 3、 子列子曰:“ 善为化者,其道密庸,其功同人。五帝之德,三王之功,未必尽智勇之力,或由 化而成。孰测之哉,”
4、子列 子曰:"神遇为梦,形接为事。故昼想夜梦,神形所遇。故神凝者想梦自消。信 觉不语,信梦不达,物化之往来者也。古之真人,其觉自忘,其寝不梦,几虚语哉,”
5\形枉则影曲,形直则影正。
6\列子曰:“色盛者骄,力盛者奋,未可以语道也
1自胜谓之强。(能够战胜自己的人才是强者)
2自见之谓明。(能够认清自己的人才是明智的)
3举世有道,计入有计出(做事情要有一定的原则,既要算计得道的,也要算计失去的)
4欲成其事,先败其事。(事情有时候要做成他却往往要先败坏它)
5道私者乱,道法者治
6不吹毛而求小疵。——《韩非子?大体》
7胜而不骄,败而不怨。——《商君书?战法》
8民之性,饥而求食,劳而求快,苦则求乐,辱则求荣,生则计利,死则虑
名 。
9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韩非子?喻老)
10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韩非子?难一)
11欲速则不达。 《韩非子? 外储说左上》
12长袖善舞,多钱善贾。《韩非子?五蠹》
13巧诈不如拙诚,惟诚可得人心。《韩非子?说林上》
14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韩非子?说难》
15华而不实,虚而无用。 《韩非子?难言》
16虚则知实之情,静则知动者正。(置身事外,才会看清真相;保持冷静,才能制定出行动原则)
17世有不可得,事有不可成。(世间总有得不到的东西,也总有办不到的事)
18一手独拍,虽疾无声。(一只手击掌,即使再用力也不会有声音)
19行成于思,毁于隋。业精于勤,荒于嬉。
20慈母有败子
21立志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
作文五:《诸子百家造句》2000字
1、中国传统的儒释道甚至墨法等诸子百家的学说,在金庸小说中被有机地熔于一炉。
2、由于士阶层的出现及国家任用贤能而不是任用世袭贵族这一变化,又促使了士阶层的活跃,促使了诸子百家的争鸣和战国学术的繁荣,以及各种文化事业的发展。
3、他的法律思想融合了诸子百家的观点而自成一体。
4、古希腊学者把从事学术活动作为一种谋生方式,他们通过办学收费和吸引权贵的捐款过日子,这和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谋生方式是相同的。诸子百家造句。
5、企业管理春秋战国时代,社会剧烈变动,政治上的动荡纷争进而导致思想上的百家争鸣,代表不同利益阶层的诸子百家蜂起立说,形成中国思想史上蔚为壮观的文化景观。
6、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学术上的诸子百家争鸣为科学技术的进步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7、在思想史研究中,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伦理为本位,在海内内外已成为绝大多数学者的共识,但这本位不仅表现在诸子百家的学术思想对儒家伦理的认同,还深入中国人衣食住行的消费生活,成为凝聚中华民族无所不包的文化,主导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
8、我们认为诸子百家普遍称引黄帝的事迹,甚至托言黄帝以自重,这正是黄帝在我国历史上曾产生过巨大影响的反映,说明黄帝传说确有真实的历史核心。
9、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是以儒家为主、兼有诸子百家各学派的文化。
10、一关于儒学何以会被汉代统治者接受而于诸子百家之中脱颖而出成为国家意识形态的原因,()学者们虽多有论及,亦多近理,但似乎尚未揭橥根本原由。
11、产生于混乱之世的儒学,以其致力于社会伦常秩序的整合和一统局面的追求,归宗于先王之道,认同于宗法礼乐文化,终于从诸子百家中脱颖而出。诸子百家造句。
12、名胜遗迹区中有插箭岭、铸箭炉、武灵殿、诸子百家殿、历代帝王宫、古代兵器陈列馆和成语典故园等。
13、痛恨宋儒疑经改经之悖谬,毛奇龄强调诠解经义必以实据为凭他严格地遵循以经证经的论学之方,而且还兼采诸子百家以及后儒之说以为旁证。
14、中国文化就是在这诸子百家的学派分合之中不断地发展和丰富起来的。
15、从这个角度说,先秦法律思想是秦汉律学得以的一个理论基础,先秦诸子百家的学说,尤其是有关法律的学说,是后代律学家所继受的一笔丰厚的遗产。
16、二两千年来的孔子诸种神话产生于混乱之世的儒学,以其致力于社会伦常秩序的整合和政治一统局面的追求,归宗于先王之道,认同于宗法礼乐文化,终于从诸子百家中脱颖而出。
17、认识诸子百家的产生和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和演进在思想领域中的必然反映。
18、在诸子百家中,道家对男女之道的研究是最令人看好的,这不是因为道家的学说比其它的学说更有道理,而是道家的男女之道最讲实用性,所以也就被社会广泛的接受。
19、我们的策略是:横向链接诸子百家,纵向连锁网点!
20、诸子百家的思想言论大部分内容都涉及到这个问题。
21、这些特征主要有钱币、文字、官制和爵秩制度以及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地域分布等,基本涉及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以及思想文化等几个方面。
22、在讨论物权和债权两者的关系时,诸子百家,众说纷纭,但恐怕最能让人折服的还是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学说,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关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观点,为物权的重要性提供了最基本的理论前提。
23、他们认为,要明确中国思想学术的研究内容,首先应该抛弃传统的道统观念,用平等的眼光来看待诸子百家之学,只要是在学术史上确有创见的思想学术,都应在学术发展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24、荀子生于古代的封建制度要被推翻,以将建立强权专制为目标的秦国为乱世打上休止符的时期,可谓是乱世之末的大儒家,诸子百家的集大成者。
25、“四书”必修课教育如果成功,兴许以后能增开新的内容,将诸子百家都加上。
26、贾谊是中国封建知识分子悲剧的典型,他的思想颇得先秦诸子百家思想的沾溉,同时也润泽后人。
27、老子任周室守藏史的经历使得他得以全面了解远古时代的历史和古人的思想精华,也使他能够接触和吸收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积累了知识,锤炼了思想。
28、马一浮不认同诸子百家出于王官之学的说法,他认为,由于学习六艺者各有所偏重,往熟悉的方面一路,于是都仅得六艺之一二,不及其余,因此形成各有得失的诸子百家。
29、公孙弘之阿谀取宠而缘饰以儒术,可谓儒学演变为儒术这一过程之终结,然考其开始与其过程,则可谓是儒学在当时世风之影响下,与诸子百家融合的过程,而开其端者,则即是荀子。
30、自道术为天下裂,诸子百家之书纷然并出,言天者主于虚无,言道者弃夫仁义,言俭者不知约之以礼,言刑者不知本之以德,为己者不知有人,为人者不知有己,道德之中,于斯失之。
分页:??????1 ????????????2 ??????3
作文六:《先秦诸子百家》10100字
先秦诸子百家
一、儒家:
?
? 代表人物:孔子(至圣、素王)、孟子(亚圣)、荀子(宗圣)、董仲舒、二程、朱熹、王守仁、王阳明 作品:《论语》、《孟子》、《荀子》
“四书”: 《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南宋时朱熹合称的)
“儒家十三经”:诗经 ? 尚书 ? 礼记 ? 周易 ? 左传 ? 公羊传 ? 榖梁传 ? 周礼 ? 仪礼 ? 论语 ? 孝经 ? 尔雅 ? 孟子
? 儒家是战国时期重要的学派之一,它以春秋时孔子为师,以六艺为法,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
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主张“德治”和“仁政”,重视道德伦理教育和人的自身修养的一个学术派别。 儒家强调教育的功能,认为重教化、轻刑罚是国家安定、人民富裕幸福的必由之路。主张“有教无类”,对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都应该进行教育,使全国上下都成为道德高尚的人。 在政治上,还主张以礼治国,以德服人,呼吁恢复“周礼”(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并认为“周礼”是实现理想政治的理想大道。 至战国时,儒家分有八派,重要的有孟子和荀子两派。孟子的思想主要是“民贵君轻”,提倡统治者实行“仁政”,在对人性的论述上,他认为人性本善,提出“性善论 ”,与荀子的“性恶论”截然不同,荀子之所以提出人性本恶,也是战国时期社会矛盾更加尖锐的表现。
二、道家:
?
?
? 代表人物:老子、庄子、列子。 作品:《道德经》、《庄子》、《列子》 道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又称“道德家”。这一学派以春秋末年老子关于“道”的学说作为理论基
础,以“道”说明宇宙万物的本质、本源、构成和变化。认为天道无为,万物自然化生,否认上帝鬼神主宰一切,主张道法自然,顺其自然,提倡清静无为,守雌守柔,以柔克刚。政治理想是“小国寡民”、“无为而治”。老子以后,道家内部分化为不同派别,著名的有四大派:庄子学派、杨朱学派、宋尹学派和黄老学派。
三、墨家:
?
?
? 创始人:墨子 作品:《墨子》 墨家以“兼相爱,交相利”作为学说的基础:兼,视人如己;兼爱,即爱人如己。“天下兼相爱”,就可
达到“交相利”的目的。 墨家与儒家并成为显学。 政治上主张尚贤、尚同和非攻;经济上主张强本节用;思想上提出尊天事鬼。同时,又提出“非命”的主张,强调靠自身的强力从事。 墨家有严密的组织,成员多来自社会下层,相传皆能赴火蹈刀,以自苦励志。其徒属从事谈辩者,称“墨辩”;从事武侠者,称“墨侠”;领袖称“巨(钜)子”。其纪律严明,相传“墨者之法,杀人者死,伤人者刑”(《吕氏春秋·去私》)。 墨翟死后,分裂为三派。至战国后期,汇合成二支:一支注重认识论、逻辑学、数学、光学、力学等学科的研究,是谓“墨家后学”(亦称“后期墨家”),另一支则转化为秦汉社会的游侠。
四、法家:
?
?
? 代表人物:韩非、李斯、商鞅。 作品:《韩非子》《商君书》 法家是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之一,因主张以法治国,“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故称之为法
家。春秋时期,管仲、子产即是法家的先驱。战国初期,李悝、商鞅、申不害、慎到等开创了法家学派。至战国末期,韩非综合商鞅的“法”、慎到的“势”和申不害的“术”,以及法家思想学说之大成。 这一学派,经济上主张废井田,重农抑商、奖励耕战;政治上主张废分封,设郡县,君主专制,仗势用术,以严刑峻法进行统治;思想和教育方面,则主张禁断诸子百家学说,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其学说为君主专制的大一统王朝的建立,提供了理论根据和行动方略。 《汉书·艺文志》著录法家著作
有二百十七篇,今存近半,其中最重要的是《商君书》和《韩非子》。
五、名家:
?
?
? 代表人物:邓析、惠施、公孙龙和桓团。 作品:《公孙龙子》 名家是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之一,因从事论辩名(名称、概念)实(事实、实在)为主要学术活动而
被后人称为名家。当时人则称为“辩者”、“察士”或“刑(形)名家”。代表人物为惠施和公孙龙。
六.纵横家:
?
? 代表人物:苏秦、张仪。创始人:鬼谷子。主要言论传于《战国策》 纵横家是中国战国时以纵横捭阖之策游说诸侯,从事政治、外交活动的谋士。列为诸子百家之一。 战
国时南与北合为纵,西与东连为横,苏秦力主燕、赵、韩、魏、齐、楚合纵以拒秦,张仪则力破合纵,连横六国分别事秦,纵横家由此得名。他们的活动对于战国时政治、军事格局的变化有重要的影响。 《战国策》对其活动有大量记载。据《汉书·艺文志》记载,纵横家曾有著作“十六家百七篇”。
八、杂家:
?
? 代表人物:吕不韦 杂家是战国末期的综合学派。因“兼儒墨、合名法”,“于百家之道无不贯综”(《汉书.艺文志》及颜师
古注)而得名。秦相吕不韦聚集门客编著的《吕氏春秋》,是一部典型的杂家著作集。
九、兵家:
?
?
? 代表人物,春秋末有孙武、司马穣苴;战国有孙膑、吴起、尉缭、魏无忌、白起等。 代表作品:孙武《孙子兵法》、《吴子》、《孙膑兵法》、《司马法》、《六韬》、《三略》、《尉缭子》、《黄帝阴符经》 兵家重点在于指导战争,在不得不运用武力达到目的时,怎么样去使用武力。创始人是孙武,兵家又
分为兵权谋家、兵形势家、兵阴阳家和兵技巧家四类。
十、医家:
?
? 代表人物:扁鹊 医家泛指所有从医的人。
孔子
一.孔子(前551年9月28日-前479年4月11日),子姓, 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中国山东省曲阜市南辛镇)人,中国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相传曾修《诗》《书》,订《礼》《乐》,序《周易》,作《春秋》。他一生从事传道、授业、解惑,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 “千古圣人”,被中国人尊称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孔圣人”、“至圣”、“素王”。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记录下来,作成《论语》。
二.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炼,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
三.思想观念。 政治思想:核心是“礼”与“仁”,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 经济思想:核心是重义轻利、
四.名生
? 颜回,前521~前481,春秋末鲁国人。字子渊,亦颜渊, 孔子最得意弟子。《雍也》说他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为人谦逊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他异常尊重老师,对孔子无事不从无言不悦。颜渊以德行著称,孔子称赞他“贤哉回也”,“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雍也》)。不幸早死。自汉代起,颜回被列为七十二贤之首,有时祭孔时独以颜回配享。此后历代统治者不断追加谥号:唐太宗尊之为“先师”,唐玄宗尊之为“兖公”,宋真宗加封为“兖国公”,元文宗又尊为“兖国复圣公”。明嘉靖九年改称“复圣”。山东曲阜还有“复圣庙”。
? 仲由,前542~前480,字子路,鲁国卞(今山东泗水县泉林镇卞桥村)人,他任季孙氏的宰,
后任大夫孔俚的宰。卫庄公元年(前480年),孔俚的母亲伯姬与人谋立蒯聩(伯姬之弟)为君,胁迫孔俚弑卫出公,出公闻讯而逃。子路在外闻讯后,即进城去见蒯聩。蒯聩命石乞挥戈击落子路冠缨,子路目毗尽裂,严厉喝斥道:“君子死,而冠不免。”毅然系好帽缨,从容就义。
? 端木赐,前520~前456,字子贡,姓端木,名刺,卫国人(今河南浚县人),曾任鲁、卫两
国之相,是孔门七十二贤中最有作为者,且列言语科之优异者。子贡是春秋时期了不起的外交家和商人,被后世奉为“儒商鼻祖”。孔子曾称其为“瑚琏之器”。他利口巧辞,善于雄辩,且有干济才,办事通达。他还善于经商之道,曾经经商于曹、鲁两国之间,富致千金。为孔子弟子中首富。司马迁作《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对子贡这个人物所费笔墨最多,其传记就篇幅而言在孔门众弟子中是最长的。这个现象说明,在司马迁眼中,子贡是个极不寻常的人物。我们循着司马迁的这个思路,再细细阅读《论语》等书,便可看出子贡这个人物非同寻常。他的影响之大、作用之巨,是孔门弟子中无人所能企及的:他学绩优异,文化修养丰厚,政治、外交才能卓越,理财经商能力高超。
? 言偃,前506~前443,字子游,又称叔氏,常熟人,是春秋时孔子唯一的南方弟子。他22
岁时离乡北上,拜孔子为师。谦虚好学,擅长文学,曾任鲁国武城宰,用礼乐教化民众,境内到处有弦歌之声,深得孔子赞赏。后学成南归,从游弟子无数,被誉为传播东南文化第一人。唐代起先后被封为吴侯、吴公、吴国公及先贤言子等。清康熙间特设五经博士一员,由其后裔世袭。言偃对吴地文化的繁荣作出了很大贡献。
? 曾点,字子皙,亦称曾皙,春秋时期鲁国武城(今平邑县魏庄乡南武城、一说嘉祥县满硐乡
南武村)人。生卒年月不详。曾参之父,孔门弟子七十二贤之一。与颜回之父颜路、孟子之父孟孙激等并祀于曲阜孔庙后部的崇圣祠。《论语》载 他和子路、冉有、公西华侍坐孔子,谈个人志趣时,他“铿”然一声,停止鼓瑟,说暮春时节,换上春装,和五六位志同道合的成年人, 1009年(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莱芜侯”。1530年(明嘉靖九年)改称“先贤曾氏”。曾点墓在其故里南武城。
? 曾参,约前505~前436,字子舆,春秋末鲁国南武城(今平邑)人。人们尊称为曾子。孔子
弟子。曾点之子,乐道养亲,曾仕为小吏,以孝著称。认为“智忠恕仁”是孔子“ 一以贯之”的思想,提出“吾日三省吾身”的修养方法,主张“慎终(慎重地办理父母的丧事),追远(虔诚地追念祖先),民德归厚”,“犯而不校(计较)”,矢志不懈地实践孔 子学说。相传著有《孝经》和《大学》。在孔门中被视为道统的继承者,被后代统治者尊为 “宗圣”。
《汉书·艺文志》著录《曾子》18篇,已残,今存《大戴礼记》中,自《立事》至《天圆》凡10篇。清阮元有《曾子注释》。今嘉祥城南20公里南武山南麓有曾庙,又称宗圣庙。 孔门七十二贤
? 闵损 ( 子骞 ) ? 冉耕 ( 伯牛 ) ? 冉雍 ( 仲弓 ) ? 冉求 ( 子有 ) ? 仲由 ( 子路 ) ? 宰予 ( 子我 ) ? 端木赐 ( 子贡 ) ? 言偃 ( 子游 ) ? 卜商 ( 子夏 ) ? 颛孙师 ( 子张 ) ? 曾参 ( 子舆 ) ? 澹台灭明 ( 子
羽 ) ? 宓不齐 ( 子贱 ) ? 原宪 ( 子思 ) ? 公冶长 ( 子长 )
? 颜无繇 ( 路 ) ? 商瞿 ( 子木 ) ? 南宫括 ( 子容 ) ? 公皙哀 ( 季次 ) ? 曾蒧 ( 皙 )
? 高柴 ( 子羔 ) ? 漆雕开 ( 子开 ) ? 公伯缭 ( 子周 ) ? 司马耕 ( 子牛 ) ? 樊须 ( 子迟 ) ? 有若 ( 子有 ) ? 公西赤 ( 子华 ) ? 巫马施 ( 子旗 ) ? 梁鳣 ( 叔鱼 ) ? 冉孺 ( 子鲁 ) ? 曹恤 ( 子循 ) ? 伯虔 ( 子析 ) ? 冉季 ( 子产 )
? 漆雕徒父 ( 子
文 ) ? 公祖句兹 ( 子之 ) ? 秦祖 ( 子南 ) ? 漆雕哆 ( 子敛 ) ? 颜高 ( 子骄 ) ? 壤驷赤 ( 子徒 ) ? 商泽 ( 子秀 )
? 石作蜀 ( 子明 ) ? 任不齐 ( 选 ) ? 公良孺 ( 子正 ) ? 后处 ( 子里 ) ? 秦冉 ( 开 ) ? 公夏首 ( 乘 ) ? 奚容箴 ( 子皙 ) ? 公肩定 ( 子中 ) ? 颜祖 ( 襄 )
? 句井疆 ( 子疆 ) ? 罕父黑 ( 子索 ) ? 秦商 ( 子丕 ) ? 申党 ( 周 )
? 荣旗 ( 子祈 ) ? 县成 ( 子祺 ) ? 左人郢 ( 行 ) ? 燕伋 ( 思 ) ? 鄡单 ( 子家 ) ? 颜之仆 ( 叔 ) ? 郑邦 ( 子徒 ) ? 秦非 ( 子之 ) ? 施之常 ( 子恒 ) ? 颜哙 ( 子声 ) ? 步叔乘 ( 子车 ) ? 原亢籍 ( 籍 ) ? 乐欬 ( 子声 ) ? 廉絜 ( 庸 )
? 邦巽 ( 子敛 ) ? 孔忠 ( 子蔑 )
五.名言语录 ?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叔仲会 ( 子期 ) ? 颜何 ( 冉 ) ? 公西舆如 ( 子上 ) ? 狄黑 ( 皙 )
?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
?
?
?
?
?
?
?
?
?
?
?
? 不学礼,无以立。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小不忍则乱大谋。 匹夫不可夺志也。 道不同,不相为谋。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不以其道,得之
不去也。
?
?
?
?
?
?
?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1]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
心所欲,不逾矩。”
?
?
?
?
?
?
?
?
?
?
?
?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子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 孔子说:“知道学习不如喜欢学习,
喜欢学习不如以学习为快乐。”
?
? 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
之将至云尔?”
?
?
?
?
?
?
?
?
?
?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译文 孔子说:“君子胸怀宽广,小人忧愁悲伤。”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曰:“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七.关于孔子的故事
? 春秋时期鲁国制定了一条法律,如果有本国人在外国沦为奴隶,若有人肯出钱把这些沦为奴隶的鲁国
人买回来,可以凭有关证据到鲁国国库领取国家相同甚至更多的补助。这条法律颁布之后,大大推动了鲁国人的救赎行为,产生了非常好的社会效果。孔子弟子中的子贡是一个很有钱的成功商人,他在当时诸侯国的国际贸易中,在别的诸侯国遇到很多鲁国的奴隶,他自己掏钱将这些奴隶一一赎回,并且为了显示自己高尚的品格,不向国家要补偿金,并且颇以此为荣。但他的这种行为,遭到了孔子的严肃批评。孔子的观点是这样的:国家的目的是解救自己的国人,并且愿为此付出一定的代价给实施这一行动的人给予报答和补偿,这个报答和补偿是为了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这一行动中来。而子贡的行为一下子给这种行为设定了一个大多数人达不到的道德标杆,如果有另外的人赎回了鲁国的奴隶,他将面临一个两难选择:如果他去向国家要求补偿的时候,对应于子贡反而成了风格不够高尚的人;如果他不去向国家要求补偿,他将承受除了赎回奴隶所付出的精力之外的实实在在的金钱上的损失。而大多数人并不像子贡这样富有,他们不愿意承担这种损失,甚至承担不起这种损失。于是,这大多数人面对自己的国人成为奴隶的时候,所采取的最好的措施反而是不做为。
? 孔子的另一位弟子见到有人溺水,他奋不顾身,跳下水去,将其搭救上岸,事后,这位家属感谢他,
给他一个“贵重”的酬谢:一头牛,孔子门生“见利忘义”,接受了这一份礼物。别人就议论了:下水救人还要钱?孔子知道此事后,对此学生的所作所为备加赞赏。孔子的解释是:虽说拯救他人生命后收受谢礼面上看有悖于“崇高道德”,但却可以激发更多的人产生类似的道德行为,也会使更多处于危难之中的人获得援助,惠及大多数人的道德才是道德的真正意义所在。
? 孔子的母亲在他刚刚三岁的时候,就教他读书识字,到四岁的时候,他已会念百余字了。 有一天,
他的妈妈说:“昨天我教你的字会背了吗?” 孔丘说:“都记住了。”妈妈说:“那好,明天一早我考考你。” 孔丘睡觉,是和哥哥在一起。这天晚上,他钻入被窝后对哥哥说:“哥哥,妈妈教给你的字都记住了吗?” 哥哥道:“都记住了。你呢?” 孔丘说:“我已经练了多遍,也许都记住了,可又没有把握,明天一早娘要考我,若有不会的,娘一定非常伤心和难过。不行,我一定要起来再多练几遍。” 哥哥被他这种刻苦学习、孝顺母亲的精神所感动,心疼地说:“天气凉了,别起来练了,就在我的肚子上写吧。我能觉出对错,也好对你写的做个检查!” 于是,小孔丘就在哥哥的胸口上写了起来。每写一字,就念出声来。可这声音越来越轻,当他写完最后一个字的时候,声音也听不到了。哥哥验完他的最后一个字,听着他那均匀的呼吸,望着他甜中带笑的睡容,既心疼又爱怜地笑了。 第二天一早,在母亲考核时,他一遍通过。母亲惊喜道:“这孩子真神了,前天教了他那么多字,只过了一天,就如此滚瓜烂熟,将来准能干大事啊!” 孔丘望着母亲欣喜的面容,高兴地笑了。然而在这微笑中,却伴着两行泪水。 站在旁边的哥哥,深深地理解他,知道在他超人的天资背后,更多的则是弟弟那锲而不舍的精神和刻苦勤奋的汗水。
孟子 一.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待考,一说字子车或子居),战国时期鲁国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二. 《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再传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贵君轻)和政治行动,属儒家经典著作。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
三.经典语录
?
?
?
?
?
?
?
?
?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其进锐者,其退速。 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
体。
?
?
?
? 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 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nòu)。 仁者无敌。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
?
?
?
?
?
? 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 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仁则荣,不仁则辱。 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
则臣视君如寇仇。
?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
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
?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曰:水性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
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
?
?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 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未闻弑君也。
?
?
?
? 贤者在位,能者在职。 尊贤使能,俊杰在位。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
时不如地利也.
?
?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
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 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
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三.关于孟子的故事
《孟母三迁》
孟子小的时候,父亲早早地死去了,母亲守节没有改嫁。一开始,他们住在墓地旁边。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孟子的妈妈看到了,就皱起眉头:“不行!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了!”孟子的妈妈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靠近杀猪宰羊的地方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和屠宰猪羊的事。孟子的妈妈知道了,又皱皱眉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们又搬家了。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每月夏历初一这个时候,官员到文庙,行礼跪拜,互相礼貌相待,孟子见了一一都学习记住。孟子的妈妈很满意地点着头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后来,大家就用“孟母三迁”来表示人应该要接近好的人、事、物,才能学习到好的习惯!也说明环境能改变一个人的爱好和习惯。
《孟子受教》
【原文】孟子妻独居,踞,孟子人户视之,向母其曰:“妇无礼,请去之。”母曰:“何也?”曰:“踞。”其母曰:“何知之?”孟子曰:“我亲见之。”母曰:“乃汝无礼也,非妇无礼。《礼》不云乎?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将人户,视必下。不掩人不备也。今汝 往燕私之处,人户不有声,令人踞而视之,是 汝之无礼也,非妇无礼。”于是孟子自责,不敢去妇。——引自《韩诗外传》
【译文】:孟子的妻子独自一人在屋里,蹲在地上。孟子进屋看见妻子这个样子,就向母亲说:“这个妇人不讲礼仪,请准许我把她休了。”孟母说:“什么原因?”孟子说:“她蹲在地上。”孟母问:“你怎么知道的?”孟子曰:“我亲眼看见的。”孟母说:“这是你不讲礼仪,不是妇人不讲礼仪。《礼经》上不是这样说吗,将要进门的时候,必须先问屋里谁在里面;将要进入厅堂的时候,必须先高声传扬,让里面的人知道;将进屋的时候,必须眼往下看。《礼经》这样讲,为的是不让人措手不及,无所防备。而今你到妻子闲居休息的地方去,进屋没有声响人家不知道,因而让你看到了她蹲在地上的样子。这是你不讲礼仪,而不是你的妻子不讲礼仪。”孟子听了孟母的教导后,认识到自己错了,再也不敢讲休妻的事了。
《五十步笑百步》
战国时代,诸侯王国都采取合纵连横之计,远交近攻。 战争连年不断,可苦了各国的老百姓。孟子看了,决定周游列国,去劝说那些好战的君主。孟子来到梁国,去见了好战的梁惠王。梁惠王对孟子说:“我费
心尽力治国,又爱护百姓,却不见百姓增多,这是什么原因呢?” 孟子回答说:“让我拿打仗作个比喻吧!双方军队在战场上相遇,免不了要进行一场厮杀。厮杀结果,打败的一方免不了会弃盔丢甲,飞奔逃命。假如一个兵士跑得慢,只跑了五十步,却去嘲笑跑了一百步的兵士是‘贪生怕死’。” 孟子讲完故事,问梁惠王:“这对不对?”梁惠王立即说:“当然不对!”孟子说:“你虽然爱百姓,可你喜欢打仗,百姓就要遭殃。这与五十步同样道理。”
与孟子有关的还有:始作俑者 始作俑者 三人成虎 缘木求鱼 寡不敌众 再作冯妇 一字千金 揠苗助长 脍炙人口 出尔反尔 匹夫之勇 舍生取义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作文七:《诸子百家教案》800字
商南县初级中学七年级 历史 学科教案 序号
课 题: 诸子百家
主备人: 章 越 二次齐备时间 三次备课人
一、学习目标:(组内齐备)
1、知道诸子百家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对后世的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能记住孔子开创的儒家学派以及在思想、教育、文化方面的贡献;
3、能说出孟子、老子、韩非、墨子、孙子等诸子的主要思想。
二、学习重点:(组内齐备)
孔子和诸子百家的主要思想成就
三、学习难点:(组内齐备)
百家争鸣中纷繁复杂的各家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中的政治、哲学思想。
四、课时设计:(组内齐备)
1课时
五、教学流程:
(一)学生自学-----我能行
(学生的预习设计及预习展示、问题生成。其中预习检测:组内齐备) 完成下列表格:
(二)对学
(完成结对子同学的讨论及学习效果。学生完成,小组长检查。讨论内容:学生自学生成;教师预设)
谈谈孔子对教育的贡献?你还知道孔子的哪些教育名言?
1、30多岁左右便收徒讲学,前后从事教育40余年。
2、孔子有弟子3000人,其中出名的有72人。
3、他的有关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许多议论,成为后世传颂的格言。
4、孔子还从事文化典籍的整理和传播。
教育名言: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三)群学(小组内、班内)(学生结合自学和对学情况,完成质疑,做好记录,进行展示。易错点、易混点教师预设完成)
讨论:历史上什么朝代曾经运用老子“无为而治”这一思想主张?(西汉,休养生息)
这一主张是不是任何时候都适合?(不是,适合饱经战乱后重新统一的国家的治理)
(四)教师点拨
(涉及的重、难点,备课组齐备。教师结合学情完成二次备课)
(五)当堂检测:(结合当堂内容,备课组齐备——见 “导学案”)
(六)课后反馈:教师阅评“学后导学案”,发给学生,学生反思。
板书设计(备课组齐备-----见学生自学表格)
教学反思(教师个人完成)
作文八:《诸子百家【剧本】》6900字
超大型音乐剧《诸子百家》(共67人)
STAFF
策划:慕时因【翼之声】
茶亦已然【忆语广播剧社】
编剧:羽笑然 忻忱
导演:万小鳖【万言】
词作:喵喵叫的灰狼 羽笑然
演唱:小魂【鸾凤鸣】
吾恩【鸾凤鸣】
Assen捷【我的调调】
小曲儿 【平纱落雁】
歌曲后期:奶妈月【平纱落雁】
剧情后期:桃吉贰【春色惊鸿】
书法字体:禅华
宣传海报:苏苼
视频制作:小鸟
CAST
(按出场顺序)
秦惠王:木成【木成配音工作室】
商 鞅:凤三【怀旧配音联盟】
旁 白:大地绝响【怀旧配音联盟】
嬴 政:龙吟【龙音社】
李 斯:龙盘【忆语广播剧社】
韩非子:土豆沙【翼鸣爱音社】
庄 子:风华无双【怀旧配音联盟】
尹 喜:倔强的小红军【剪刀剧团】
老 子:北落师门【翼之声】
曾 皙:南宫曦野【春色惊鸿】
孔 子:柒御夜赫【绝色倾城】
墨 翟:藤新【怀旧配音联盟】
公输般:万小鳖【万言】
楚 王:大狼【翼之声】
孟 胜:文子轩
徐 弱:叶晓【春色惊鸿】
田襄子:石头海洋【决意同人】
苏 秦:阿册【决意同人】
张 仪:天生郭病号
荆 轲:八目筝吹【剪刀剧团】
盖 聂:猎狐【忆语广播剧社】
燕昭王:雨灏【绝世影音】
郭 槐:江涵 【怀旧配音联盟】
邹 衍:天韵晓晓【星之声】
平原君:笑沙
毛 遂:狩觞【无声电影】
信陵君:苏云凡
春申君:超级柴政【星之声】
孟尝君:HolyNight
如 姬:十四君【忆语广播剧社】
苎 萝:异域雪影儿【怀旧配音联盟】
申 生:鸢飞【影音同画】
骊 姬:汐玥【翼之声】
息夫人:薄荷君【剪刀剧团】
赵慧后:凌之轩
吴 起:轩ZONE【翼之声】
李 悝:北都藏剑【52工作室】
鲁 申:柳郎中【月声配音社】
孙 膑:多多
齐威王:JohnnyRRW
萧 何:雅策君【剪刀剧团】
韩 信:三途彼岸【声创联盟】
黄石公:方小明【翼之声】
张 良:维以不永伤【蟾宫弄月】
刘 邦:李逍遥【声声Melody】
范 增:狂语者【怀旧配音联盟】
樊 哙:地狱冥想的自嘲【怀旧配音联盟】
项 羽:无敌石中剑【翼鸣爱音社】
虞 姬:纪川久【凌霄剧团】
戚夫人:小东皇【怀旧配音联盟】
吕 后:妙儿姐【龙音社】
汉惠帝:斑马【决意同人】
解 庚:石困困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两耳塞豆,不闻雷霆?”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智明而行无过矣!”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庄生梦蝴蝶、墨子破云梯,商鞅入西秦,孙武克楚国,苏秦说襄王不得用,荀子居兰陵郁郁而终??
王权衰落,诸侯称霸。执斧钺而有争雄之志,掌宝玺即有问鼎之心。
诸子争鸣,百家蜂起。握圣言故思仁育兆庶,知先贤则忧统御华夷。
有阴阳纵横说东周、并六国。舆图一展,运乾坤于舌上。
有孔墨老庄论齐身、平天下。礼坏乐崩,挽狂澜止逆施。
那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诸子百家》文案
—— 序幕 ——
[BGM 张良计]
【刑场】
秦惠王(CV木成):公孙先生莫怪,寡人尚有些许疑问,望先生解惑。
商鞅(CV凤三):独视,独听,独断,为王之道也,王上但讲无妨。
秦惠王:知者不以言谈教,而慧者不以藏书,寡人当如何?
商鞅:阖天下而烧之。
秦惠王:上下一日百战。臣之所不弑其君者,党与不具也,寡人当如何?
商鞅:阖羽党而杀之。
秦惠王:君无为,法无不为,而今法已行行,寡人当如何?
商鞅: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以刑法之严,立王道之威。
秦惠王:先生构陷公子虔,起谋逆之心于途,出逃封地,举兵以抗王军。寡人又当如何? 商鞅:王道于行,以暴政止乱党,应昭示天下,车裂于市。
秦惠王:寡人闻道,请先生上路。
商鞅:臣愿王上得偿所愿,入主四海!
[OP·盛世序曲] - 小魂
大风起兮云飞涌 九万里苍穹
江山逐鹿谁称雄 百家诸子显峥嵘
诗书礼易乐中庸 阴阳道从容
六韬三略指兵锋 纵横九州笑谈中
—— 开篇 ——
旁白(CV大地绝响):卫鞅入秦,景监是因。王道不用,霸术见亲。
[BGM 无言]
【秦王殿夜内】【烛火毕剥声 风雨声】
嬴政(CV龙吟):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来呀,出兵韩国,请非先生入秦,就说寡人深慕先生风雅,望与先生秉烛夜话。
【长空鹤呖、竹简翻动声】
李斯(CV龙盘):西平是块福地,能葬于此,是非之幸也。
【挥动衣袍,祭酒声】
[BGM 霹雳·玉漏无衡]
【牢内】【推门声】
韩非子(CV土豆沙):你来送我?
李斯:一起在老师门下治学的时候,我已经想到过会有今天。你看看这天下,都是卒兵,若无你我来聚散流沙,他们不过是一群蝼蚁。
韩非子:兴功惧暴,攻以利刃。你的策论一向学得很好。
李斯:你是我的同门,理应明白这天下之道,能独断者,故可以王天下。
韩非子:所以你要我死。
李斯:你是我的同门,死在我的谋略下,并不冤枉。
韩非子:以前我谁都相信,现在我谁也不信。老师曾经说过,我们这些人本是为战争而生,有时我也会想,若没有了战争,你我的存在还有什么意义呢。六尺黄土之下,我等你来给我这个答案。
[BGM S.E.N.S·高雅]
庄子(CV风华无双):究竟是在梦里我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做了一个梦变成了我,到底是我是蝴蝶,还是蝴蝶是我,又有谁能说得清呢?巧者劳,智者忧,唯无能者无所求,终日蔬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
尹喜(CV倔强的小红军):紫气东来三万里,圣人西行经此地,青牛驾车载老翁,藏形匿迹混元气。传令下去,九十天内将有圣人路经此关,汝等要时刻留意,如有形容奇特、车服异常者从东而来,立即禀报,不得有误。
【函谷关】(车轮声)
老子(CV北落师门):吾一介贫贱老翁,如此非常之礼,不知有何见教?
尹喜:尹喜好观天文,略知变化。今月之初,和风立至,见紫气东来,浩浩如龙,知有圣人西行;前有青牛之星相牵,圣人必乘青牛之车来也。
老子:(大笑)汝知老夫,老夫知汝,当得度汝也。
[BGM 霹雳·寒瑟舞祭]
【雩台】(弦乐声)
曾皙(CV南宫曦野):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孔子(CV柒御夜赫):吾与点也。
曾皙:点胸无大志,也无才学,愧受老师赞许,实为惶恐。
孔子:我的学生里,子路莽撞,冉有谨慎,公西华娴于辞令,他们都是在这个乱世中有抱负的人。而点性淡泊,能视烽烟为良辰,点眼中看到的,正是老师心中所求的盛世啊。
[BGM 川井宪次·师徒]
【闹市】
墨翟(CV藤新):翟远道而来,乃是有一请求。
公输般(CV万小鳖):先生请讲。
墨翟:请公输先生为翟杀一人。
公输般:般行义之道,非杀之道,先生的请求,恕般爱莫能助。
墨翟:翟给你钱行不行?
公输般:这??
【山岗】【鸟长呖声】
墨翟:这是墨家机关鸟,能效翎鸽千里送信,般以为如何?
公输般:般听闻先生学传渊源,机关遁甲之术,果然百闻不如一见。
墨翟:我拿它换你身上衣裳如何?
公输般:这??听闻墨家以勤廉为贵,先生何以??
墨翟:我其实一点也不爱穿破衣服,只是因为没钱买。
【楚城城垛上】【风吹火把声】
公输般:般知道怎么赢先生,但是,般不说。
墨翟:翟也知道怎么赢你, 但是,翟也不说。
楚王(CV大狼):两位爱卿的话,寡人听不明白。
墨翟:公输子的意思,不过是想杀掉翟,他以为杀掉了翟,宋就无人可守,能直取,然而翟的学生有三百人,已经在宋城上修筑了城防,静候着楚来攻,王上以为,这宋城是攻得下,还是攻不下?
公输般:先生谋略远般甚矣。般。。给你钱行不行?
孟胜(CV文子轩):阳城君纵然不是我的朋友,也是我的学生,如果我不死,那么天下名士便不会再来追随墨者,我今日为阳城君而死,更是为我心中的道义而死。
徐弱(CV叶晓):刀头剑戟里滚了无数次,这个时候你要说害怕?
田襄子(CV石头海洋):只要能让墨者的道义延续下去,那么??就恨我吧。
[插曲·骑士王的荣耀] - 吾恩
且 听 风 吟,乱世墨者心
烽烟,兵戈四起,道机关算尽
布 履 葛 巾,但为天下兴
千秋钜子令,万古风长青
君非君,民非民
诚为信,死生轻 河山焕然春满十里亭
[BGM 秦时明月·风云再起]
苏秦(CV阿册):历代鬼谷先生只收两名弟子,一个是纵,一个是横,两人之中的胜者,就能真正地操控这个乱世。英雄惜英雄,可英雄也总想知道,自己是不是最强的那个。 张仪(CV天生郭病号):他们都说是仪偷了和氏璧??和氏璧,于庸庸俗人是连城之宝,于仪,不过是块顽石。仪心中所求,乃是改变苍生的命运。
苏秦:苏秦便是天下最不讲信义的人,如果连自己的命运都改变不了,如何去改变苍生的命运。秦不守信义,王上应当庆幸,若秦能信比尾生,廉胜伯夷,也就不会来替王上谋取天下了。
张仪:人这一生,有多少条路是没有选择的呢?
[回忆]
苏秦:我还有个学兄,叫张仪,论纵横之术,苏秦自以为不及也。有时候我会想起自己的老师,老师其实是个赌徒,他赌我和学兄中有一人,能去匡扶这个乱世,而学兄却是个君子,君子总是选择相信别人。
荆轲(CV八目筝吹):你是我的朋友,我们这样的人,朋友总是不多的。
盖聂(CV猎狐):可你并不是我的朋友,我活了三十五年,这一生的朋友和敌人,已经足够多。
荆轲:你放弃了你的剑,只为了这些愚蠢的废物?
盖聂:起了胜负之心,你的剑便不再纯粹,而只有纯粹的剑,才知道它要去往的方向。
[BGM 光之子·Hymn of night]
燕昭王(CV雨灏):寡人愿学而无师,望先生赐教。
郭槐(CV江涵):王诚欲兴道,隗请为天下之士开路。
邹衍(CV天韵晓晓):天道的循环,有它自己的轨迹,如同星辰的宿命,有陨落便有新生,只是衍潜心观星多年,还未曾有幸得见那颗最耀眼的帝王之星。
[闪白]
平原君(CV笑沙):先生居胜之门下,可愿随胜出使楚国与楚合纵?
毛遂(CV狩觞):若把清粥换成粳米饭,青菜换成红烧肉,遂愿为君上效力。
信陵君(CV苏云凡):莫要再谈国事,无忌此生,醇酒妇人足矣。
如姬(CV十四君):如姬父仇三年未报,是公子替如姬实现了夙愿,如今公子既有所求,如姬愿为公子窃符,无所辞。
春申君(CV超级柴政):鸡鸣狗盗之徒,尽出于田文门下!
孟尝君(CV.HolyNight):急管繁弦,烟景长街,溶溶月色之夜,闲闲太平之居,而我则倚栏听风,把盏邀星,庸庸一世,也快活一世,这才是我田文的抱负啊。
[BGM 大明宫词·如梦]
【浣衣村】【雨声】
苎萝(CV异域雪影儿):青梅熟了,一场秋雨一场凉,我很久没有再见过那个美人,她跟我讲了一个故事,故事里吴楚纷争,那是男人们的天地。她说江南的雨声敲打在屋檐上,很像响屐廊里铃音与空竹的回响。她还说结一世姻缘,只为看一个人的眼睛老去??要是这些都等不到,她就要一只小舟,余生放舟太湖,再不要上岸。那是我最后一次见她,我想她再也不会来了,因为这里已经没有她要等的人。
[闪白]
申生(CV鸢飞):你长得这么美,我愿做你的鹰犬??
骊姬(CV汐玥):鹰是什么?禽。犬是什么?兽。你是什么?禽兽。圣贤之书都读到狗身上去了?
息夫人(CV薄荷君): 息妫无言,只因在楚宫三年,忍辱偷生,初则为了保全王上性命,继则为了想见王上一面,如今心愿已了,死也瞑目。
赵慧后(CV凌之轩):沧海桑田,拟尔良缘。纵使求而不得,也谢你一路相伴。
[插曲·画情] - Assen捷
情定三生缘 锦瑟五十弦
执手彩云间 鸳鸯何曾羡
沧海化桑田 白发悲红颜
花开艳阳天 人无再少年
金戈斩夙愿 马蹄乱烽烟
风中残烛念 白骨黄沙殓
羌笛何须怨 柳色青青点
春风自无言 芳草碧连天
[BGM 霹雳·逝水流情]
【古道】[埙声]
吴起(CV轩ZONE):你会害怕么?小时候,他们都看不起我,还有人诽谤我想陷我入牢狱。所以我杀了他们逃到卫国,母亲说我长大了,原来杀了人就能长大。
李悝(CV北都藏剑):吴起此人,贪而好色,然用兵司马穰苴不能过也。
吴起:听见了埙声么,此处是西河边境,离合阳不远,我要是战死,就陪着你埋在那,咱俩还能在地下说说话儿。
鲁申(CV柳郎中):吴起是个残暴无情的人,当年他学习兵法奉事鲁君。鲁君对他有怀疑,他就杀了自己的妻子以示自己无家室之累。然而鲁国是个小国,一旦有了战胜的名声,就会引起各国的图谋。鲁卫本是连襟之国,鲁军启用了吴起,便是抛弃了卫国,因此最终吴起也没能在鲁国讨到便宜。
吴起:我杀了多少人,我记不清了。想要的东西太多,我也记不清了。有时候我想回到在乡下锄田舂米的时候,一顿饭有酒有肉足矣,我不会知道,原来天地这么大。
[BGM 小旭·百面埋伏]
孙膑(CV多多):间于天地之间,莫贵于人,势者,所以令士必斗也??传令诸将,接战后只许败,不许胜。
齐威王(CV.JohnnyRRW):先生这是何意?寡人不明。
孙膑:王上莫急,前锋乍败,是为主力争取时间布阵,待敌军分兵追击我小部队时,我军从侧翼攻击敌军主力,就可获得大胜。
【战场音效]】
【夜道】【马蹄声】
萧何(CV雅策君):韩将军留步!韩将军与何一见如故,结金兰之好,怎可不辞而别,韩将军这样的人才,普天之下再寻不出第二个,韩将军心中所想,定是何此刻所想! 韩信(CV三途彼岸):哦?你若能猜到我心中所想,我便跟你回去。
[BGM 鸿门往事]
黄石公(CV方小明):读此书则可为王者师,十年后天下大乱,你可用此书兴邦立国;十三年后再来见我。
张良(CV维以不永伤):良受教,定佐明君还天下一个无病痛的治世。
刘邦(CV李逍遥):怀王与诸将约定,谁先入关,便封为关中王。老子现在先入关,这地儿就老子说了算,兄弟们,给老子抢酒抢钱抢女人!
范增(CV狂语者):一派胡言,俗不可耐!
刘邦:老子就是个土匪,你能把老子怎么着?
樊哙(CV地狱冥想的自嘲):臣死且不辞,岂特卮酒乎!
刘邦:项老弟哎,愚兄可总算活着见到你了。
范增: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项羽(CV无敌石中剑):我带着她骑乌骓冲出火海,忽然就什么都不怕了。心之所系,所向披靡!
虞姬(CV纪川久):今夕乃何夕,妾愿为君王舞。君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BGM川井宪次·universal love]
戚夫人(CV小东皇):王上喜欢我的眉毛,他总说眉淡而远,懿是个有福气的人??一晃二十年了。懿是没有根的花草,随着王上离开故土。王上不要悲伤,懿给你唱楚国的歌,跳楚国的舞。月亮又圆了。子为王,母为虏,终日舂,薄暮常与死相伍,相离三千里,谁当使告汝。
汉惠帝(CV斑马):是谁,是谁要害我的如意!
吕后(CV妙儿姐):哭什么,你没有死,我也还没有死!为人王者,天由你来撑,地由你来覆,天下都是你的仇人,不要紧,你就跟他们比比,看看谁活得长。
[ED·Brave Soul] -小曲儿
天下谁人与付吴钩
示英雄 谁敌手
西北战未休
兴来一挥百纸尽
人生倥偬何所求
横行须就千钟酒
天下谁人与付吴钩
弹指梦 少年游
生死皆同仇
新亭对泣两地秋
潼关一怒破九州
万古江山皆覆手
—— 尾声 ——
[BGM 秦时明月·归心似剑]
【秦皇宫】[风声 回旋如梦中]
嬴政:(从梦中惊醒)你是何人,为何在寡人的寝宫?
解庚(CV石困困):你做梦啦,在梦里看见了我。
嬴政:是梦么,小娃,寡人看见了公孙先生,非先生,还有许许多多的人。
解庚:他们都死了,被你杀死的。
嬴政:没人敢跟寡人这样说话。
解庚:你小时候的模样可爱许多,不会老板着个脸。
嬴政:你,到底是??
解庚:我是一条龙,盘古开天地的时候,你这儿还是一个黑龙潭,喏,这么大。后来共工和颛顼打架,打得天昏地暗,把撑天的柱子撞断了,日月星辰都朝西北方逃散,我就蹲在不周山上看热闹,后来帝星也醒啦,他们终于不打了,都忙着补天去??哈,你小时候长得跟个小老头似的,脸皱皱的,摸一下都会哭。
嬴政:世上,原来真的有龙么??那你告诉寡人,寡人的江山可否子子孙孙,千秋万代? 解庚:在你之后还会有人看顾这片疆土,等时间过去千千年,万万年,肉身会死,灵魂会灭,但是这片土地上仍然会有繁衍和新生,这是人族的宿命啊。他们都会记得你的名字,史册会记载你,人们会歌颂你。就算历史车轮隆隆向前,就算白骨成灰,秦瓦不存,因为,你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
嬴政:哈哈哈哈,小娃,我喜欢这个回答,来,让寡人带你,看看寡人的天下。
终。
诸子百家时间表【附录】
——法家-始于管仲(公元前725~前645年)
商鞅&秦惠王(序幕)
独白|正式开篇。
——嬴政(入梦)嬴政&李斯&韩非子
——道家-始于老子(公元前570年左右生)
尹喜&老子
庄子(典故:庄生梦蝶)
——儒家-始于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
曾皙&孔子
——墨家、公输家-始于墨子(公元前468年~前376年)
墨子&公输般
孟胜&徐弱&田襄子
——纵横家-始于鬼谷子(约公元前400年~约前270年)
苏秦&张仪
荆轲&盖聂
——春秋时期的爱情故事
息妫&骊姬&申生&赵惠后
“苎萝山拟人”( 苎萝山:西施出生地)
——战国时期的“士” 以及 阴阳家-始于邹衍(约公元前305年~前240年)
郭隗&燕昭王
邹衍|与燕昭王同时代
平原君&毛遂,如姬&信陵君,春申君,孟尝君
——兵家(以下故事均在战国或者之后)
吴起&“鲁申”&李悝
孙膑&齐威王
韩信&萧何(典故:萧何月下追韩信)
——|由韩信萧何引入|楚汉时期(公元前210年~前188年) 黄石公&张良,刘邦&樊哙&范增,项羽&虞姬
戚夫人&吕后&汉惠帝
——梦回
“解庚”&嬴政|梦完了过去与未来,现在就看我朝天下吧~!|
作文九:《诸子百家思想》2700字
墨子的学说思想共包括以下几点:
①兼爱非攻。所谓兼爱,包含平等与博爱的意思。墨子要求君臣、父子、兄弟都要在平等的基础上相互友爱,
②天志明鬼。宣扬天志鬼神是墨子思想的一大特点。墨子认为天之有志——兼爱天下之百姓。因“人不分幼长贵贱,皆天之臣也”,
③尚同尚贤。尚同是要求百姓与天子皆上同于天志,上下一心,实行义政。尚贤则包括选举贤者为官吏,选举贤者为天子国君。墨子认为,国君必须选举国中贤者,而百姓理应在公共行政上对国君有所服从。墨子要求上面了解下情,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赏善罚暴。墨子要求君上能尚贤使能,即任用贤者而废抑不肖者。墨子把尚贤看得很重,以为是政事之本。他特别反对君主用骨肉之亲,对于贤者则不拘出身,提出
④节用节葬。节用是墨家非常强调的一种观点,他们抨击君主、贵族的奢侈浪费,尤其反对儒家看重的久丧厚葬之俗。认为君主、贵族都应象古代大禹一样,过着清廉俭朴的生活。墨子要求墨者在这方面也能身体力行。
法家思想
反对礼制
法家重视法律,而反对儒家的“礼”。他们认为,当时的新兴地主阶级反对贵族垄断经济和政治利益的世袭特权,要求土地私有和按功劳与才干授予官职,这是很公平的,正确的主张。而维护贵族特权的
礼制则是落后的,不公平的。
第一个作用就是“定分止争”,也就是明确物的所有权。其中法家之一慎到就做了很浅显的比喻:“一兔走,百人追之。积兔于市,过而不顾。非不欲兔,分定不可争也。”意思是说,一个兔子跑,很多的人去追,但对于集市上的那么多的兔子,却看也不看。这不是不想要兔子,而是所有权已经确定,不能再争夺了,否则就是违背法律,要受到制裁。
第二个作用是“兴功惧暴”,即鼓励人们立战功,而使那些不法之徒感到恐惧。兴功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富国强兵,取得兼并战争的胜
利。
法家认为人都有“好利恶害”或者“就利避害”的本性。像管子就说过,商人日夜兼程,赶千里路也不觉得远,是因为利益在前边吸引他。打渔的人不怕危险,逆流而航行,百里之远也不在意,也是追求打渔的利益。有了这种相同的思想,所以商鞅才得出结论:“人生有好恶,故民可治也。”
法家反对保守的复古思想,主张锐意改革。他们认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一切的法律和制度都要随历史的发展而发展,既不能复古倒退,也不能因循守旧。商鞅明确地提出了“不法古,不循今”的主张。韩非则更进一步发展了商鞅的主张,提出“时移而治不易者乱”,他把守旧的儒家讽刺为守株待兔的愚蠢之人。
商鞅、慎到、申不害三人分别提倡重法、重势、重术,各有特点。到了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时,韩非提出了将三者紧密结合的思想。法是指健全法制,势指的是君主的权势,要独掌军政大权,术是指的驾御群臣、掌握政权、推行法令的策略和手段。主要是察觉、防止犯上作乱,维护君主地位。
法家思想和我们现在所提倡的民主形式的法治有根本的区别,最大的就是法家极力主张君主集权,而且是绝对的。这点应该注意。法家其他的思想我们可以有选择地加以借鉴、利用。
秦朝法治思想的负面性,主要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我们知道法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不是从来就有的,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才出现的,这就决定了法本身的局限性,它不可能是万能的,有其滞后性,不可能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诚然,法作为人类阶级社会的调节器有其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把它的作用
加以无限扩大,就会产生负面作用。比如涉及人们思想、认识、信仰等领域就不能用法律调节,因为人是理性的动物,他有自己的是非善恶评价标准,而这些东西用法律强制,只能促成逆反心理。又如生活中的一些小问题,不宜采用法律手段,而应用道德来约束,给人们一个自我约束的空间。这是人类精神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
法家认为“权制断于君则威”,主张立法权掌握在君主手里,臣下不得行使,建立起一种“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的君主极端专制的封建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皇帝本人则凌驾于法之上,超越于法之外。至秦始皇时更加刚愎自用,法完全成了君主实现个人欲望的工具。我们知道一个没有约束的权力,是可怕的,《史记·秦始皇本记》记载:“上乐以刑杀为威,天下畏罪持禄,莫敢尽忠。上不闻过而日骄,下慑伏谩欺以取容。秦法,不得兼方,不验,辄死。然候早气者至三百人,皆良士,畏忌讳谀,不敢端言其过”。
在统一中国的过程中,法家的目标是富国强兵,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法家认为是农战,但法家认识到“民之内事,莫苦于农,民之外事,莫难于战”。农事之苦,战事之难是推行农战的极大障碍,那么如何驱民耕战昵?法家认为,必须臵民于贫穷困弱之中,然后利用赏罚的手段,民才有可能从令如流,克已之难,以赴耕战,只有人民努力耕战,国家才会强盛。在法家看来,富国与富民,强国与强民是对立的,二者不可兼得,商鞅说:“民弱国强,国强民弱,故有道之国,
务在弱民。”韩非甚至认为,应当让人民经常处于饥寒而求食不能的状态,只有仰仗国家禄赏才能存活,才能保证人民顺从国家的法令。 法家的“强国弱民”理论上,体现了国家与人民的权利义务界限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法家主张无限的扩大国家权利而缩小人民的利益,这是法家理论的一个危机。如果当人民贫弱到不能生存时,他们就不会再抑仪国家的食禄,而会起来夺食,届时任何赏罚都将失去作用,国家强盛将不复存在。这个简单的对立统一规律法家没有认识到。
法家认为在人们将要犯罪而尚未构成犯罪时,就应处以刑罚。《商君书.开塞》说:“刑加罪所终,则奸不去,赏施于民所义,则过不止,刑不能去奸,两赏不能止过者,必乱。故王者刑用于将过,则大邪不生;赏施于告奸,则细过不失”。从犯罪构成的角度来看,将要犯罪仅仅只有犯罪的思想,尚未实施犯罪行为,尚未产生危害社会的后果,就不应定罪处罚。因此,处罚“将过”实质上是按人们的思想定罪而不是按行为定罪。法家将有犯罪思想的人和有犯罪行为的罪犯等同起来,给予同样的刑罚,这与现代意义上的法理是极不相符的。此外,法家这种“刑用于将过”的理论,还混淆了罪与非罪的界限,无疑是重刑主义的表现。
法家被认为只是在战国时期才发挥其历史作用。其实不然。中华其后二千年的政治表现都可以看到法家所表现的重要作用。其中最为显然的就是吏治。 中华所谓的法治其实是强意志理论。法家的思想重
心只是一种对权势的体现方式。而几乎没有重要的理念。它没有真正的法的公正认识,其主要的表现就是无“法”精神的律治。着重于对统治者意志的律令体现。从而助长了中华形成了权力单极的社会形态。政治强盛而民间力量无有。而且正是由于这一点。古代中华的人的权力被极大的压迫。而且人民也有被压迫的意识。使得中国的国民性极其的淡漠。在近代战争中表现出无国家性的麻木。中国社会的这一性质可以说是法家所刻意打造的。也是它对政治建设的最大功绩。可惜它是反面的。
作文十:《诸子百家主张》300字
第一单元
1、 孔子的主张:?核心“仁”和“礼” ?提倡“为政以德”
?主张“敬鬼神而远之”
?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2、老子的主张:
?认为“道是凌驾于天之上的天地万物的本原”?包含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政治上倡导“无为而治”
3孟子的主张:?核心“仁政”
?主张“人性本善”
?倡导“养浩然之气” 4荀子的主张:?包含朴素的唯物思想“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制天命而用之”
?主张“人性本恶”
5墨子的主张:?主张“兼爱”“非攻”
?主张“尚力”“节用”“节葬” 6庄子的主张:?主张“齐物”
?主张“人与天不相胜” 7韩非的主张:??
8董仲舒新儒学的来源和内容
9宋明理学的影响
10、李贽、黄宗羲的思想主张
11、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成就(四大发明、天文历法、数学、农学、医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