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烛之武退秦师》7200字
烛之武退秦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习本文精彩的人物语言——说理透辟,善于辞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的情节。
2.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注意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二、过程与方法
1.训练学生古文句读能力和概括能力
2.通假字的准确识别运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正确认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2.了解烛之武说服秦伯的方法——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认识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把握烛之武的人物形象及波澜起伏的情节。
难点:促使学生对《左传》的语言特点有所了解。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用具:ppt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一九五五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回国,当时美国的海军处长金波尔说:“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无论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一个人的力量真的能抵得上五个师吗?今天我们要学的《烛之武退秦师》会告诉我们这个问题的答案。
2、选自《左传》。我们初中的时候也学过一篇选自《左传》的课文,是《曹刿论战》。
3、关于《左传》
①请一位同学读注释1。
②补充:关于《左传》。
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传”意为注释,《左传》为给儒家经典《春秋》所作的注释性文字。《左传》全称是《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另外还有两本书也是对《左传》的阐发《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因此我们把这三本书叫做“《春秋》三传”。 它记述了春秋间240多年的历史,不仅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而且还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颇具春秋时代历史散文的特色。内容丰富,规模宏大,忠于历史事实,生动、真实地反应了奴隶社会崩溃时期的重大变化,为后人提供了那个时代广阔多彩的社会生活画面。统治集团内部的各种矛盾斗争,各诸侯国之间频繁的争夺战争,各种礼仪制度、社会风俗、道德观念及一些人物的生活琐事在《左传》中都有大量记载。
总之,《左传》无论对后代史学和文学都有极大的影响,在艺术上的成就令人惊叹,为后世叙事散文树立了典范。
4、补充:关于古代姓名。
烛之武是不是姓烛名之武?
——不是。烛之武--烛表示地名,以邑名为氏。“烛地,名叫武的人”, 佚之狐--佚表示地名,以邑名为氏。“佚地,名叫狐的人”。
二、解题
提问:从题目我们思考一下,需要得知哪些问题?
烛之武退秦师
退:使动用法,使-----撤退
师:军队
1、烛之武是谁?
2、为什么要发起战争?
3、他如何退的百万秦军?
三、讲解课文。
(一)讲解第一段。
1、先看第一段。齐读第一段。第一段写了什么事情? ——秦晋围郑
2、秦晋为何围郑?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补充背景:
①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在这之前,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而告终。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但是,晋文公为了争夺霸权的需要,还是在两年后发动了这次战争。
②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围攻郑国呢?这是因为,秦国当时也要争夺霸权,也需要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都很好;更重要的是,这时的秦国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所以秦、晋联合也就是必然的了。
3、重点讲解:①且贰于楚也——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状语后置句
②晋军(于)函陵——军,名词活用为动词,驻军、驻扎。(省略句) “锦|军函陵,秦|军氾南”,这样断句对不对,为什么这样断句呢,“军”是名词活用作动词了。同时,也可以明显的看出秦晋是分驻在两个地方的,为什么折磨交代呢?(这为下文埋下了伏笔)
③以其无礼于晋—— (倒装句)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中的“于”是介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对于”。“于晋”,是古汉语中常见的介宾结构后置,按现代汉语的语序应是:以其于晋无礼。翻译成现代汉语是: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且贰于楚也”句中的“贰”指从属二主,“于”是介词,引出二主之一的“楚”。翻译成现代汉语是: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
④贰为数词动用,军为名词动用;以,连词,表因果关系;其,代词,代郑国;特殊句式:无礼于晋,贰于楚。提醒学生从翻译的方面看句子语序的调整,
得出本句的介词结构“于晋”、“于楚”本来应在“无礼”和“贰”的前面,但句子中却是在它们后面,所以是倒装结构中的介宾短语后置,也叫状语后置。 译文:晋文公、秦穆公联合攻打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理,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南。
4、秦晋围郑,来势凶猛,郑形势危急,渲染了气氛。同时,两事均与晋利害相关,与秦关系不大,秦可以争取;两军分兵驻扎,郑有机会单独与秦接触,为烛说秦埋下伏笔。
(二)讲解第二段。
1、读第二段。第二段写了什么什么?——烛之武临危受命
2、重点讲解: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之:助词,不译。
②无能为也已——不能做什么了。无能:不能。已:同“矣”, 句末语气助词。
③是寡人之过也——这是我的过错。是:这。(判断句)
④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倒装句,介词结构后置句,还原后的正常句式应为“佚之狐于郑伯言曰”;
⑤辞曰:省略句,补充完整后为“(烛之武)辞曰”;
是寡人之过也:判断句,“也”字表判断。
译文:佚之狐对郑伯说:“国家很危急了,如果派烛之武去见秦王,秦军一定会撤退。”郑伯听从了佚之狐的意见。(烛之武)推辞说:“老臣壮年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不能做什么了。” 郑伯说:“我不能早点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您也有不利啊。”(烛之武)答应了。
3、文中写了个能洞明事理的佚之狐:对烛之武有足够的了解,但写他是为写烛之武服务的,烛之武未出场已引起了读者的强烈关注。烛之武可以说是壮士不遇,英雄末路。他满腹牢骚,满心委屈,但能以国事为重,深明大义。文中还着力写了郑伯,他勇于自责,更能以情动人,以诚动人。
佚之狐:关心国事的大臣,对烛之武外交才能的信任
烛之武:满腹的牢骚与埋怨
郑 伯:一位敢于自责的国君,情真意切,有风度
4、①“佚之狐言于??师必退。”
A、形象刻画烛之武的形象,未见其人,先闻其名(声)(即“才”)。
B、在此也可窥见佚之狐知人善任的一面。
C、还可窥见郑伯善纳谏的一面。
②辞曰:“臣之壮??也已。”
进一步刻画烛之武的形象,是一位满腹才华,却未能被重用的大臣,人物形象更鲜活。
③公曰:“??”许之。
A、郑伯首先自责,体现了明君风范,然后以国家利益、形势与个人利益的透彻分析感动了烛之武,可谓善于做思想工作。
B、烛之武最终应允,决定以国家利益为重,只身去见秦伯,体现了他深明大义的一面。
(三)、烛之武采取了什么方式去游说的呢?有没有效果呢?我们看到第三段,第三段写了什么事情?——智退秦师
1、重点讲清以下词句:
① 敢以烦执事——冒昧地拿(这件事)麻烦你。意思是说,(如果灭了郑国对你秦国有好处,)那麻烦你就来灭了我们吧。
② 焉用亡郑以陪邻——为什么要帮晋国来灭了郑国,而增加你的邻邦晋国的土地呢?
③ 夫晋,何厌之有——晋国有什么时候会满足的呢?这是个用“之”来提宾的疑问句。初中时学过的提宾的“之”有:a何陋之有?b莲之爱,陶后鲜有闻。c菊之爱,同予者何人?d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④秦伯说,与郑人盟——秦伯高兴了,与郑国订立了盟约。盟,名词做动用,释为订立盟约。
2、“夜??秦伯”:说明形势危急,烛不畏危险。
3、现在大家齐读烛之武的说词,在读的过程中能不能大略标出秦晋郑三国的地理位置,简单的标出,假如三者在一条直线上的话。(提问)
(秦————晋————郑)
非常好,有了这个战略形式图,大家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能够说服秦伯了或者说是说服秦伯的前提条件。
(结合战略形式图,具体讲解这段说词,围绕“亡”的不利和“舍”的有利)
(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矣”从这个形式图中也可以很明显的看出秦的劣势。
(2)所以,烛之武一开始就摆正自己的位置,“郑即知亡矣”,之后,说“若亡......执事”,从形式图中,也可以看出秦晋围郑,受益的就是晋。欲扬先抑,以退为进。(坦言知亡,避其锐气:郑既知亡矣。)
(3)晋强,相对的秦就弱了。阐明利害,动摇秦君。(亡郑只对晋有利:邻之厚,君之薄也。)
(4)要是不灭郑,会怎么样呢“君亦无所害”。 替秦着想,以利相诱。(舍郑会对秦有益:君亦无所害。)
(5)晋国曾经有不讲信义的行为,还能相信吗?引史为例,挑拨秦晋。(君之所知也。)
(6)(秦————晋————郑) 推测未来,劝秦谨慎。(唯君图之。) 肆其西封 东封郑
(7)从这个图中,可以看出烛之武的一番说词都是围绕一个“利”展开,好象处处为秦着想,其实呢,完全是为了保存郑,秦晋联盟也有损害,这就是“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
烛之武三寸不烂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他之所以能说服秦穆公主要原因是处处为秦国着想(表面看来),理由充分。这段说辞仅125个字,却不卑不亢,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地道出了秦、晋联盟的虚伪,亡郑对秦的不利,晋国的贪得无厌和背信弃义,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主题,句句打动对方,不愧是一段非常漂亮的外交辞令。
3、说秦的结果是:①秦郑订立盟约;②秦国驻兵守郑。
4、秦??乃还:秦权衡利害,决定退兵,但却派人留守要塞,体现其老奸巨猾的一面。
5、知识点:
亡:动词的使动用法; 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阙: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鄙:名词的意动用法; 封:名词的意动用法;
厚: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薄: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乏困: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东:名词活用做状语;
陪:通假字,通“倍 ”; 共:通假字,通“供”;
厌:通假字,通“餍”; 说:通假字,通“悦”;
阙:通假字,通“缺”或“掘”;
以为:古今异义词,古意:把??当作;今意:认为。
行李:古今异义词,古意:出使的人;今意:出行时带的包裹。
东道主:古今异义词,古意: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意:请客的主人。 乏困:古今异义词,古意:缺乏的东西;今意:精神不好。
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还原后应为:有何厌。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介词结构后置,还原后应为:若亡郑而于君有益。
(四)讲解第四段——晋师撤离
1、重点讲清以下词句:
①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假如没有那个人(秦穆公)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参见文下注释。微,假如没有。初中时学过“微斯人,与谁与归?”这个句子,其中的“微”也是这个意思
② 吾其还也——我们还是回去吧。其,语气词,表商量语气。初中时学过这类例句不少:a其真无马也?(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表反问语气。)b其真不知马也?(恐怕实在是不认识千里马吧。其,表推测语气。)
③ 亦去之——也离开了郑国。去,离开。(这个词的古今义刚好相反。今义表示到??地方。例如:①游人去而禽鸟乐也。②则有去国还乡,忧谗畏讥。)
2、写晋师撤离郑国。晋文公是头脑清醒的。他以“不仁”“不知”“不武”三条理由退兵,“不仁”只是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如果真讲“仁义”,当初就不会发兵攻郑。“不知”是实质,“知”是理智,是对现实情况的客观分析,是对动武后果的冷静判断;“不武”,则是因为胜败难以预料。所以,说到底,晋的退兵,是“利”字使然。这是一种隐忍不发、随机应变的胸怀和谋略,正是晋文公终成霸业的根本原因。
3、所以故事的结局就是,晋文公毅然撤军作结,郑国转危为安。而这也正是烛之武所想达到的目的。
4、知识点。
敝: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知:通假字,通“智 ”。
夫人:古今异义词,古意:那个人;今意:成年男子的配偶。
去:古今异义词,古意:离开;今意:到,往。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判断句。
四、分析人物形象。
1、烛之武:(1)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
(2)知难而上,义无返顾的勇士。
(3)口若悬河,巧言善辩的辩士。
2、郑伯:(1)善于纳谏。
(2)勇于自责。
(3)善于言辩。
3、秦伯:贪婪,自私,不讲信用,见利忘义。
4、晋文公:贪婪,但理智,能隐忍不拔,随机应变,审时度势,雄才大略。
5、佚之狐:慧眼识才的伯乐。
(一)第一个人物——郑伯。(善于纳谏、勇于自责、善于言辩)
1、找学生读郑伯说的话。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说说对他的看法。(大部分同学会说郑伯是一个礼贤下士、从谏如流的君主。) 启发:是不是还能有别的理解:他平白无故的怎么礼贤下士起来了呢? ——事到临头才开始求贤。
2、让学生们品味他的话:“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言外之意就是:你出来干活,是帮我的忙也是帮你的忙,你如果不肯帮忙,对你也没有好处。 话里含有威胁的意味。
再想一想秦晋攻打郑的原因——当年慢待晋文公,可知郑伯是个目光短浅又自私的人,如今来求烛之武,也不过是临时抱佛脚罢了。
3、从郑伯身上可得出什么教训?
——一定要不断挖掘和重视人才,不要等到危机出现后再重用人才。
(二)第二个人物——佚之狐。 (慧眼识才的伯乐)
他真的是慧眼识英雄的伯乐吗?
1、 找学生读佚之狐的那句话: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让学生谈对佚之狐的看法。多数学生会说这是个伯乐。那么请学生思考如下问题:他真的是慧眼识英雄的伯乐吗?
补充:据史料记载,说服秦伯的初定人选是佚之狐,佚之狐也未必不能劝退秦师。但他为什么自己不去而举荐了烛之武呢?
——人如其名,佚之狐身上的狐味太重。只身入虎狼之地,能否说服秦伯谁也不敢打保票,稍有不慎,惹恼了秦伯,自己掉了脑袋不算,还可能被牢牢的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让后人指指点点。抬出烛之武,既能提高成功的几率,在成就烛之武的同时自己也落个“伯乐”的美名。所以说他是一条狡猾的狐狸!
2、通过他的话,我们可知他对烛之武是很了解的。那么既然他知道烛之武这么能干,为什么到现在才举荐呢? 他这是一种什么心理。——嫉妒、红眼病。
(三)第三个重点人物——烛之武
1、烛之武能言善辩,才智过人。这样的人为何老不见用?
——当权者不注意选拔人才,有权者的嫉妒。
2、从文中可看出,他对国家大事了解得很透彻。既然烛之武一直不被用,他了解得那么透彻想干什么?
启发:刘备三顾茅庐见到了诸葛亮,诸葛亮对他畅谈天下大势。可以说诸葛亮未出山前就做着出山的准备。
——烛之武也是如此。尽管怀才不遇,但他没有放弃自己的希望。烛之武不是不想做一番事业,他的心始终没有放弃过“一飞冲天”的渴望,他一刻不停地关注着天下形势,思考着安定天下济苍生一逞抱负的路径。你想,一个小小的“弼马温”,怎么对晋国的历史、对晋国国君的为人那么清楚,对秦伯的心理、对秦晋之间的恩怨又是如此了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豪情无疑是后人敬仰他们的主要缘由。
3、这样一个才华长久没显出来的人,当国家有难的时候他还是出来解国家之围了。
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个须发尽白的老者,夜缒而出时是怎样的一种情形。
当他拄着拐杖走进秦营时又是怎样的大义凛然,视死如归。
4、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知难而上,义无返顾的勇士;口若悬河,巧言善辩的辩士。
5、在国家危难面前,烛之武深明大义、义无返顾;在强秦面前,烛之武不卑不亢,能言善辩,聪慧机智。他的不计个人得失,处处为郑国安危着想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义无返顾赴敌营的信心和勇气都值得我们学习。但是以我们现在的眼光来看,他是不是也有一些小小的缺点呢?
——烛之武为何不在“臣之壮也”的时候,也像三百年后的晚生毛遂那样,大胆地“自赞”于郑伯的驾前呢?
五、写作特点。
1、情节波澜起伏。
文章的事件一件连一件,情节是不是平稳发展的呢?
——不是。而是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
明确:大军压境(十万火急)——佚之狐荐烛之武(一线生机)——烛之武发牢骚(波澜)——郑公平息烛之武的怨气(转机)——烛之武出使退敌成功(大功告成)——子犯建议攻秦(出现危机)——晋公再晓之以理(一场虚惊)。 文章有张有弛,曲折有致,增加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2、伏笔和照应。
那么,文章的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是不是一下从悬崖跌到深谷呢? ——不是,而是非常自然的设置了伏笔和照应
明确:这篇课文虽短,但在叙述故事时,却能够处处注意伏笔与照应。例如,在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时,说是“以其无礼于晋,且二于楚也”,说明秦、郑并没有多大的矛盾冲突。这就为下文烛之武说退秦军埋下了伏笔。“夜缒而出”照应了开头的“秦、晋围郑”,“国危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和“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又照应了上文秦、晋虽是联合行动,但貌合神离,既没有驻扎在一起,彼此的行动也不需要通知对方,这就为秦、郑联盟提供了条件。
3、详略得当。
这篇课文主要是表现烛之武怎样退秦师的,所以重点放在烛之武的说辞上。对“退秦师”的前因后果,只作了简单的交代。从秦晋围郑写到晋师撤离,在这期间应该说发生了许多事,但作者并未一一罗列,如郑国君臣如何焦急地等待烛之武的消息、秦伯是如何骄横傲慢地对待这位即将亡国的国家的使臣等,文章只字未提,而是集中笔墨塑造烛之武的形象。选材上注意到了“精”字,详略得当,从而做到繁而不杂,有始有终,层次井然。
六、作业
背诵全文。
七、教学反思
本文是必修一的第一篇文言文,需要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基础之上,联系初中文言文基础知识,进一步推广文言文在生活学习中的使用范围。使学生对文言文学习产生兴趣,提高知识含量,从而提高语文整体素养。因此,本篇课文需要教师与学生双方互动,开展讨论,共同学习。
作文二:《烛之武退秦师》4300字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教材概述
本文所记述的是公元前630年秦晋联合攻打郑国前发生的一场外交斗争。此前两年(即鲁僖公二十八年),晋国在城濮之战中曾经大败楚国,成为中原霸主。郑国在战争中曾经出兵帮助楚国,因而结怨于晋,这是晋秦联合围郑的直接原因。
郑国被秦晋两个大国包围,危在旦夕,郑大夫烛之武奉郑君之命,去说服秦穆公撤围。他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说服秦伯撤走围郑的军队,并且派兵帮助郑国防守。最后晋军也不得不撤退,从而解除了郑国的危机。本文表现了烛之武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个人恩怨,临危受命,只身说退秦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精神,赞扬他善于利用矛盾,分化瓦解敌人的外交才能。
本文组织严密,前后照应,情节起伏跌宕,详略得当,生动活泼,说理透辟,学习时要仔细品味,这是学习的重点。
教材分析
此文被安排在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1(必修)第二单元,该单元学习古代记叙散文。《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先秦历史散文《左传》,本篇所记述的是秦晋大军兵临城下,郑国危若累卵。受命于危难之际的烛之武,不费一兵一卒,不动一刀一枪,却使秦晋盟散约毁,两支人马自动撤离的故事。课文安排在单元的首篇,如何指导学生学好这篇课文,实现“由教到不教”,树立学生学好文言文的信心,这是一个关键所在。 学生分析
经过初中阶段的学习,高一的学生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对于文言文的阅读与学习已掌握一定的步骤,而且经过朗读训练,他们很容易感受到本文的独特之处,容易获得学习文言文的喜悦感与成就感,进而主动地加入到了解大意、归纳相关知识点的学习中来。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解决几个生字,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过程与方法目标:引领学生运用圈点、勾画、批注的方法,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在教师的引导下,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习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诵读课文,在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理解词句,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理清文章的脉络。
教学难点:理解高超的劝说艺术
教学策略:朗读法、点拨法、问题探究法、小组合作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想
1.由于学习文言文要付出比现代文更多的努力,因此通常同学们对文言文大都敬而远之。调查显示,多数同学都不大了解所学文言文的内涵,不了解那些隐藏在陌生语言下面的更深层次的人类的智慧,笔者力求引导学生走进文言文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说辞十分精彩,人物形象也栩栩如生,引导学生意识到这一点,就可能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逐步改变其对文言文的看法,培养起对文言文的阅读兴趣。
2.《烛之武退秦师》的故事背景对同学们来说非常陌生,可以让学生亲自查找资料,从而培养学生收集筛选材料的能力和自读能力。
3.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老师只是一个引导者,把课堂还给学生是很有必要的,所以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是学生小组讨论,教师适当地给以点拨,这样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培养了学生交流协作的能力。
4.诵读是语文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手段,在文言文教学中的作用尤其不可低估,所以本堂课自始至终以诵读为教学手段,在诵读中赏析课文、人物。
5.生活即语文,语文即生活。语文课堂应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因此结尾设计的讨论发言就是让学生乐于探讨并且有话可说,学有所得,并能学以致用。
6.背诵一直是学生头疼的问题,所以笔者尽量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背诵课文,减轻学生的负担,增强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课前探究
1.课前参看提示、注释,通读全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默读课文,边读边勾画自己认为重要的词语,以及理解起来有困难的语句,以便在课堂上讨论。
3.指导学生课前利用图书或网络等搜集有关烛之武的资料,并准备小组交流发言。 导语设计:张飞在长坂坡一声吼吓退百万曹军。两千年前,更有英雄,只身前往强大敌人的帐中,只凭三寸不烂之舌,同样不费一兵一卒,退却强大的进犯之敌,保住了弱小的国家。此人谓谁?春秋时期郑国人烛之武。下面学习《烛之武退秦师》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范读课文。
2.生自由诵读课文。(注意字音、停顿)
3.生齐读课文。(师点拨字音、停顿)
4.生结合课文注释初步梳理课文。(边轻声朗读,边梳理)
二、再读课文,交流印象。
1.学生概述本文的故事。(1~2名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述,教师引导大家概述。)
2.学生分小组讨论归纳各段段落大意。(用四字短语概括)
每组选代表发言,教师引导大家筛选归纳:
第1段:秦晋围郑。
第2段:临危受命。
第3段:智退秦师。
第4段:晋师撤离。
三、精读课文,深入探究。
第1段
(1)生齐读第1段。
(2)师示范串讲梳理第1段。(为学生后文的接龙串讲做示范)
(3)留时间学生质疑问难。(让学生在字词上得到落实)
(4)师引导学生归纳本段知识点:(为后文学生的讨论归纳做示范)
贰:对……有二心;军:名词活用作动词,驻军;
以其无礼于晋:介词结构后置句,还原后的正常句式应为“以其于晋无礼”。
(5)师引导学生串析本段:同时多媒体展示《秦晋地理形势图》。
“晋侯、秦伯围郑”,阐明形势:兵临城下,形势严峻。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阐明原因:两事均与晋利害相关,与秦关系不大,秦可以争取。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阐述两军驻扎位置:两军分兵驻扎,郑有机会单独与秦接触,为烛之武说秦埋下伏笔。
(6)师引导学生2分钟背诵本段。
第2段
(1)男生齐读本段。
(2)女生接龙串析本段。(师点拨)
①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公从之。
A.形象刻画烛之武的形象,未见其人,先闻其名(声)。
B.在此也可窥见佚之狐知人善任的一面。
C.还可窥见郑伯善于纳谏的一面。
②辞曰:“之壮也??为也已。”
进一步刻画烛之武的形象,是一位满腹才华,却未能被重用的大臣,人物形象更鲜活。 ③公曰:“??”许之
A.郑伯首先自责,体现了明君风范,然后以国家利益、形势与个人利益的透彻分析感动了烛之武,可谓善于做思想工作。
B.烛之武最终应允,决定以国家利益为重,只身去见秦伯,体现了他深明大义的一面。
(3)生质疑问难,师点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4)学生讨论归纳本段知识点:
“已”:同“矣”,句末语气助词;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介词结构后置句,还原后的正常句式应为“佚之狐于郑伯言曰”; 辞曰:省略句,补充完整后为“(烛之武)辞曰”;
是寡人之过也:判断句,“也”字表判断。
(5)师引导学生5分钟背诵本段。
第3段
(1)一学生范读本段。
(2)生借助注释细细梳理本段。(因为本段集中刻画了烛之武的形象、表现出其高超的游说技巧,所以让学生细细品味)
(3)生接龙串析本段。(师点拨)
①“夜缒而出,见秦伯”,说明形势危急,烛之武不畏危险。
②烛之武说秦伯运用了高超的攻心术:
大家看课后练习三中的一句话:“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围绕这句话分组讨论,请三人一组,接龙串析烛之武的劝说语句,探讨其深刻的底蕴,先在组内交流,然后派一位代表在班上交流。提示:
无利可图 削其戒心 亡郑利晋 予其防心 存郑利秦 使其动心 赐晋无利 激其恨心 阙秦利晋 劝其死心
辩论艺术:
一是援古例今。有历史的回顾,有现实的分析。二是善于作比。本意是为保全郑国,言语上处处为秦国打算。从反面强调亡郑结果,只能使邻厚君薄;从正面陈说保全了郑国,对秦不仅无害,反而利秦,便于取晋。三是语言得体。本是求人,却不卑不亢,高屋建瓴,语重心长,迫使对方就范。可谓有理、有利、有节、有体,从而出色地完成了游说使命。
(4)生质疑问难,师点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5)学生同桌讨论归纳,师引导学生归纳本段知识点:
阙: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减少;
鄙:名词用作动词,把??当做边邑;
共:通假字,通“供”,供给;
说:通假字,通“悦”。 以为:古今异义词,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行李:古今异义词,古义:出使的人;今义:出门时所带的包裹、箱子等。
东道主:古今异义词,古义: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今义:请客的主人。 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还原后应为:有何厌。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介词结构后置,还原后应为:若亡郑而于君有益。
(6)师引导学生结合烛之武的游说步骤背诵本段。
第4段
(1)女生齐读本段。
(2)男生接龙串析本段。(师点拨)
晋文公以“不仁”“不知”“不武”的理由退兵。看似冠冕堂皇,其实,“不仁”只是一个借口,如果真讲“仁义”,当初就不会发兵攻郑。“不知”是实质,“知”是明智,是对现实情况的客观分析,是对动武后果的冷静判断。“不武”是因为胜负之数,难以预料。所以,说到底,晋的退兵,是“利”字使然。
(3)学生讨论归纳本段知识点:
敝: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知:通假字,通“智”。
夫人:古今异义词,古义:那个人,指秦穆公;今义: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判断句。
(4)师引导学生背诵本段。
四、美读课文,升华感受。
文章对“退秦师”的前因后果,只作简略交代,集中笔墨塑造烛之武的形象,请学生总结一下烛之武的形象。然后带着对烛之武的崇敬之情诵读课文。由学生分小组讨论后发言,师引导学生归纳。文章虽短,在人物塑造上却颇具匠心。文章第一段写国难当头,烛之武不顾年迈体衰,愿受君命,出使秦营,危难之际,突出一个“义”字。“夜缒而出”,寥寥四字,用语简洁,内涵丰富,有场景,有动作,便将垂垂老矣的烛之武形象跃然纸上,真真切切突出一个“勇”字。至于面见秦君,一番慷慨陈词,言简意赅,实实在在体现一个“智”字。——大义、大勇、大智。《左传》善于通过精彩的人物语言,揭示人物性格,由此可见一斑。
五、拓展练习。
烛之武凭着三寸不烂之舌让乾坤倒转。生活中也同样需要劝说。设计话题,让同学们来劝说:网瘾现象、厌学现象。讨论时要明确角色,谁是劝者,谁是被劝者。这样讨论会更有针对性。(同学们分组讨论,相互劝说。教师巡回指导,及时指导学生讨论中出现的问题)
方法:
①分组讨论3分钟左右。
②每一组学生上台劝告完,其他同学评价。
③主要根据劝说的方法评论,说优点,也说缺点。[来源:学科网]
④教师评价时强调劝说所用的方法。
⑤师生共同分析有没有更好的劝说方法。
课堂总结
烛之武一人之辩,重于九鼎大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雄师。让劝说成为沟通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吧!让劝说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立交桥吧!
课后作业部分
1.整理文章中重点词、词组、句式。 实词:贰、军、师、鄙、远、陪、赐、朝夕、版、唯。
一词多义:若、说、辞、之。
词组:以为、“所”字词组。
句式:判断句、宾语前置、省略句。
2.推荐课外阅读《重耳之亡》《子鱼论战》《介之推不言禄》等篇目,开阔视野。
作文三:《_烛之武退秦师_》5700字
研读与备教研读与备教
&’()*&*+,-.-’/
栏目主持
徐永平
!用描写自然的景物表现墓地没有与第#段第’句(“大自然在冬(#)周红兴主编《
外国散文名人为的装饰,更显出托翁墓的朴天”)相照应,并同第#段巴黎富翁篇选读》,作家出版社#()&年版。
素。"动态的景物描写,使幽静肃穆们的生活形成对照,表达了作者厌(%)
朱维之主编《外国文学史》的氛围里增添了一点生气和温暖的恶虚荣和奢侈的都市生活而向往(欧美部分),南开大学出版社
情调。
质朴和谐自然的田园生活的态度,#((!年版。
!"《
冬》文第#段写巴黎富人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
匡兴主编《外国文学》,中的冬季生活和大都市臭气熏天的三、选题设计
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年
冬天,其用意是什么?
#"茨威格和他的文学创作。版。
探究学习:从内容上看,将巴研究方法:
%"乔治?桑与冰心之比较。黎富人悖谬的生活与乡下极具快(#)查阅相关资料,
如关于茨研究方法:
乐情趣的生活对照,将臭气熏天和威格的生平,创作介绍,茨威格的(#)
乔治?桑与冰心皆为女作冻结着烂泥的大都市与阳光灿烂代表作品。
家,其作品有相似处也有不同处,
生机盎然的乡村的冬天对照,突出(%)
据相关资料,作一些摘录,可采用比较的方法作研究。乡村冬天之美。从阅读心理上看,制作研究卡片。
(%)
选读乔治?桑的作品与冰作者首先吐露出对城市冬天的厌(’)
有选择地阅读茨威格的代心的作品,确定比较范围和比较恶之情,形成感情的倾向性,将读表作,如可读他的小说《象棋的故点。
者阅读的注意力往重心方向移动,事》或传记文学《三位大师》,作好
(’)写出研究论文。产生一种阅读的驱动力,从而进一读书笔记。
参读书目:
步阅读下文描写乡村冬天之美的(!)写出研究性的小论文,论(#)
《中国现代文学史》。内容。
题可定小一些,如“茨威格传记文(%)
《冰心传略》。$"《
冬》文第%段,作者是如何学的人物性格”或“茨威格小说的(’)乔治?桑的《安吉堡的磨具体描绘乡村冬天景物之美的?
心理描写”等。
工》。
探究学习:主要从三个方面着参读书目:
(撰稿人:邱吉莲
吕
莉+
墨:一是从客观事物的声(“但有多少喧闹而美丽的鸟儿路过这儿”)、色(麦田、苔藓、花儿)、光(阳光)诸方面显示乡村冬天的明丽。二是在《烛之武退秦师》
事物的动态和静态,以及动静结合$
的描写中,不仅展示它们外在的形态美,而且显示它们内在的盎然生机,激发了人们的向往之情。三是一、课文悟读
理睬重耳。“贰于楚”,是指在晋楚从人物的行为和心理状态来反射本文写的是郑国在秦兵直逼城濮之战以前,“郑伯如楚致其师”外物,以微妙的感受传情达意,感城下的危急形势下的一次成功的(《左传?僖公二十八年》),郑国准染读者。这三方面有机和谐地统一外交活动。烛之武这位出色的“外备派兵帮助楚国对晋作战,后来虽在一起,集中反映乡村冬天之美。
交家”在见到秦穆公之后,既非据未参战,却因此得罪了晋国。“无礼&"试析《
冬》最后几句(“在乡理质问,又不苦苦哀求,而是以超于晋”也好,“且贰于楚”也罢,实际村的漫漫长夜里……极大的乐事此事件之外的姿态,动之以“利”,上都是秦晋两国向东扩张,企图把
吗”)的表达作用。
晓之以“理”,终于使趋“利”而来的郑国作为边疆的借口而已。既然秦探究学习:这是由写景转向写
秦兵,不仅立即避患而“退”,还反国是为“利”而来,那么,烛之武便迎人的重要一笔,是揭示文章精髓、过来“与郑人盟”,派军队留守郑
合其心理,从为秦国利益着想的角点化文章主旨的关键句。如果只有国,帮助郑国抗晋。度,力劝秦国退兵,点醒了利令智昏冬日自然景物的描绘,固然也可令秦国为什么要行军千里,与晋的秦国国君。
人赏心悦目,但终究是囿于静物的国合打郑国呢?理由很简单:为了烛之武是就地理位置、历史事范畴,缺少人的感情的交融;一旦一个“利”字。课文在交代秦晋围郑实和逻辑推理诸角度,从四个层面写了人,情况就大不同,让物“著上的原因时,说是“以其无礼于晋,且进行“利害”关系的劝说的。
我之色彩”,物就活了,从而产生了贰于楚也”。“无礼于晋”,指的是当第一,“亡郑”于秦无利可图。积极的艺术效果。作者正是出于如年重耳流亡到郑国时,“郑文公亦“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秦在此考虑,结尾处的一笔如暖流贯穿不礼焉”(《左传?僖公二十三西,郑在东,中间隔着晋国,秦要跨全篇,顿生活泼之情。同时这一笔
年》)。当年,郑文公缺乏远见,没有
越晋国,把郑国的土地纳入自己的
语
文教学通讯
#$$#?%
!"
&’()*&*+,-.-’/
研读与备教研读与备教
栏目主持
徐永平
句话的弦外之音是什么?
探究学习:这句话表面上是谦虚,实际上是指责郑伯一直不任用他,埋没了他的才能。
不仁”“不&%晋文公最后以“
“知”不武”三条理由退兵,你怎样
“探究学习:其实,不仁”是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如果真讲“仁“才是实质。知”通“智”,这个“智”’是理智,就是对现实情况的客观分“析,对动武后果的冷静判断。以乱易整,不武”,胜负之数,难以意料。晋的退兵,说到底,也是一个
(%课文虽短,但在叙述故事时,却能够处处注意伏笔与照应。请举例分析这一写法特点。
探究学习:文章注意伏笔与照应的地方较多,如:!在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时,说是“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说明秦、郑并没有多大的矛盾冲突,这就为下文烛之武说退秦师埋下了伏笔。"“夜缒而出”,照应了开头的“秦晋围“许郑”,国危矣”的有关内容。#“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和“微夫晋虽是联合行动,但貌合神离,既没有驻扎在一起,彼此的行动也不需要通知对方,这就为秦、郑联盟
文章预后瞻前,巧施伏笔,简练而不失谨严,自然而耐人玩味。
)%本文叙事波澜起伏,请结合课文,谈谈这样写具有怎样的艺术效果。
探究学习:文章开头写大军压境,郑国危在旦夕,不禁让人捏着一把汗;而佚之狐的推荐,使郑伯看到了一线希望。读者以为烛之武会顺利出使敌营,挽狂澜于既倒,谁知他却因长期得不到重用而“辞曰”,打起了退堂鼓,使郑国的希望由此渺茫。而郑伯的自责,又使故事有了转机,增添了戏剧性。再如,秦国退兵后,子犯建议攻打秦军,秦晋关系顿时又紧张起来。
““晋文公讲了一番“仁”知”武”的大道理,才平息了一场虚惊。课文就是这样有张有弛,曲折有致,生动活泼,颇具感染力。
左传》所长,*%叙写战争是《
而应对辞令也是《左传》中富有文学意味的一部分。请说说本文说辞的特点。
探究学习:春秋时期,诸侯国但关系到个人的荣辱,而且关系到国家安危。课文是记述、表现辞令的名篇,全部说辞仅$!)字,文章却从四个不同角度,纵横捭阖,将利害得失剖析得淋漓尽致。烛之武紧紧抓住秦穆公对晋人的戒备心理,从亡郑以陪邻,层层推进,一直说到阙秦以利晋,始终围绕着秦晋间的利害冲突展开攻心战。虽是竭尽挑拨离间之能事,却句句在理,字字动心,绝无故弄玄虚、危言耸听之嫌。
朝济而夕设版焉”,+%文中“
“这里的“朝”夕”是否实指#
“探究学习:这里的“朝”夕”并不是实指,而是用夸张的手法突出了事态变化之速。类似的如“朝闻道,夕死“““可也”朝令夕改”朝秦暮楚”朝为布衣,暮为卿相”等等。但也有实指别,要视具体语言环境。
三、选题设计
$%在烛之武退秦师整个事件中,郑国处于一种被侵略的地位,烛之武游说秦穆公,能否看作是一种爱国行为?请谈谈你的看法。
研究方法:
($)顺向思维,肯定其是爱国的行为。从当时国家的概念,政权的体制上看,君主与国家是同一体,大臣忠君、忠于自己的政府,即可看成“爱国”。
(反向思维,否定其是爱国行!)
为。从广义的“国家”的版图角度上看,只是忠君的一种表现而已。
参读书目:
《中国古代著名文学家评传》!%秦晋两个大国,历史上世代通婚,但这两个大国又经常兵戎相见。怎样看待这一历史现象?
版图,作为自己的边邑,这是很难办到的。“亡郑”之后,郑国的土地不为秦所得,反为晋所有,结果是“邻之厚,君之薄也”。从而提醒秦国不可“亡郑以陪邻”。
“第二,舍郑”于秦可得实惠。“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舍郑”,就是放弃郑、不灭郑。这是烛之武从正面向秦穆公提出的建议。郑国在秦国的东方,以此可作为“东道主”,那么秦国使者往来,遇到资粮不足,郑国便可尽地主之谊,给予供给,让秦有利可图,得到实惠,这有什么不好呢?
晋公子夷吾流亡时期,秦穆公接夷吾入秦,然后帮助他返回晋国做了“国君,即晋惠公,所以说,君尝为晋君赐矣”。当时,夷吾曾把晋的焦、瑕二邑许给秦国,作为酬谢。但他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看待晋文公的退兵理由?
“义”,当初就不会发兵攻郑。不知”往来频繁,使臣是否善于辞令,不
第三,晋君不可信。!"年前,“利”字起作用。
$%
语
文教学通讯
上就设版筑城,修建工事,与秦国对抗。晋君如此忘德背信,如若与之共事,决不可能共享其成,利益均分。
第四,损秦利晋不可为。晋君欲壑难填,已经在东边向郑国开拓“土地,又要恣意向西边开拓,若不阙秦”到那里取利呢#从而提醒秦君不要做“损秦以利晋”的蠢事。
春秋无义战。烛之武在“利”字说退秦师,又保全了郑国的利益。
二、亮点探究
$%文章写烛之武在使命面前,先“僻”后“受”,有什么作用?
探究学习:这段文字看似闲笔,却有重要作用:一是交代了烛之武的境况,是一个不被重用的老臣。二是委婉地批评郑伯不能用人,但在关键时刻,作为国君尚能接受规谏,诚恳负责。三是点明烛之武深明大义,以解国难为重。这一内容粗线条地勾勒出烛之武的形象,为下文写他奔赴国难的义勇精神作了必要的铺垫。
臣之壮也,犹!%烛之武说:“
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这
人之力不及此”又照应了上文秦、的,如“朝为行云,暮为行雨”。如何区
!""!?#
上做足了文章,既瓦解了秦晋联盟,提供了条件。
研读与备教研读与备教
%&’()%)*+,-,&.
栏目主持
徐永平
凄惶。
&-勾践事急而求贤,文种用
《勾践灭吴》
了一段精彩的语言阐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道理,这是什么手法?$
$
有何作用?
探究学习:比喻说理。形象生动,深入浅出。
一、课文悟读
返国,放虎归山,使越国有了韬光!-第!段“
勾践说于国人曰”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复越灭养晦、休养生骤、东山再起的良的“说”;第’段中“乃致其父兄昆吴的故事,是春秋末年的著名史机。吴国的君昏臣佞,为其灭亡埋弟而誓之”,第.段中“乃致其众而实。记载这一史实的古代典籍很下了祸根。从公元前’(’年越国战誓之”的“誓”;“勾践辞曰”的“辞”多,民间传闻也很丰富,而尤以《国败濒亡,到公元前’)!年吴国由盛各是一种语体(或文体)。结合语
语》中的《勾践灭吴》写得最为简而衰,以至灭亡,才短短二十余年,境,体会各种语体的特点和作用。练、精彩,最富文学意味。统观全其间,吴、越两国的兴衰消长,“胜探究学习:第!段的“说”辞,篇,故事情节曲折委婉,人物形象负之数,存亡之理”竟如斗转星移,心情沉痛,语调哀婉,反省自责,立
鲜明生动,外交辞令巧妙传神,特天翻地覆,其历史教训,令人深志改革,令人动容。
别是史实所提供的教训,惊心动思。
第’段和第.段各有一段魄,发人深省。
令人慨叹的是,仅隔二百余年“誓”辞。第’段中的“誓”表明勾践公元前’(’年,吴、越大战于(前’)!年*前&+,年)
后的“楚、汉要学“古之贤君”,率众休养生息。五湖夫椒,越王勾践兵败会稽,濒相争”,“鸿门宴”上又再现了与“吴第.段中的“
誓”,是越国将士整装于亡国。吴国以伍子胥为代表的越相争”惊人相似的一幕:占尽优势待发前勾践“战前动员”的“誓师之“灭越派”和以太宰喜否为代表的“存的项羽(类似夫差),不听从范曾(类词”———加强思想教育,严明法纪越派”,反映了吴国内部上层的矛似伍子胥)的忠言,却听信内奸项伯军令。
盾。在大是大非、事关国家前途命(类似太宰喜否)
的盅惑,不以史为鉴,前面评析的“说”和“誓”,都是运的攸关时刻,方能显示出历史人一味沽名钓誉,刚愎自用。他可以残越王勾践精心准备之后向民众演物的卓见、才华和品性。伍子胥深忍地坑杀&+万秦降军,
也可以焚烧讲的,第.段中的“辞”则是他谋远虑,一番兴霸良言,精湛深刻、壮丽的阿房宫,
但却“不忍”诛杀一对国之父兄请战的即兴答对。他一针见血,极具预见性。但遗憾的个政敌刘邦,这种“匹夫之勇,妇从内心虽燃烧着复仇的烈焰,蓄意是,沽名钓誉、自矜功伐的吴王夫之仁”致使项羽重蹈了历史的覆辙,灭吴,但他却一再自责免战。这
差,利令智昏,倨傲轻敌,一心北进犯了同夫差一样的低级错误。历史种以退为进、欲擒故纵之法,意中原,争当盟主,他怎听得进伍子的教训是多么沉痛啊!
在积蓄民众的复仇情绪。先塞后胥不合己意的言论!至于太宰喜否,明人陶望龄以“妙理玮辞”评流,汹涌爆发,势不可挡。
鼠目寸光,贪色受贿,十足的误国
价《国语》,这“妙理”中即蕴涵了历
’-第’段主旨是写勾践实行小人。他那“今已服矣,又何求焉”史的经验教训,确实有“骤读之而休养生息的国策,为何开头先交代的姑息之论,荒谬迂腐,愚不可及,心惊,潜玩之而味永”之境界。“勾践之地……广运百里”?
是“妇人之仁”,又极具迷惑性。他二、亮点探究
探究学习:开头插叙这几句,的庇护,对越国是“福音”,对吴国$-开篇写“
越王勾践栖于会表面看似行文不畅,略显突兀,实却是“祸水”,事实上他已沦为越国稽之上”,为何用一“栖”字,而不用则很有必要,说明败后的越国,不的内奸了,真是“国有佞臣,敌国之“退”“守”“军”等字?
仅人口减少了,国土削小了,形势福也”!而昏聩的夫差却亲喜否疏伍,探究学习:《史记》中称:“犹鸟严峻,百废待兴,复兴大业举步维近佞远贤(后来竟杀害了伍),非但栖于木以避害也。”这就形象地写
艰。这就更能显示勾践自力更生、
未乘胜灭越,扩大战果,反放勾践
出了勾践兵败退守会稽山的窘迫、发愤图强精神的可贵。
研究方法:
!"郑伯在情急之下,诚恳地可贵。
从矛盾缓解的暂时性与争夺认错道歉,又说“然郑亡,子亦#&%指出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霸权的实质性两个方面进行辩证有不利焉”。你怎样评价郑伯的自身利益。
思考。
这些言行?
参读书目:参读书目:
研究方法:
《贞观政要》
《中国古代史三百题》
#$%肯定君主自我纠错的难能
(撰稿人:高
潮)
语
文教学通讯
#$$#?"
!"
作文四:《烛之武退秦师》5500字
《烛之武退秦师》练习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1-4题。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汜南。佚之 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 师必退。 ” 公从之。 辞曰:“臣 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 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 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 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 来, 共其乏囚, 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许君焦、 瑕, 朝济而夕设版焉, 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 ?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 阙秦以利晋, 唯君图之。 ”秦伯说, 与郑人盟。 使杞子、 逢孙、 杨孙戍之, 乃还。 《左传·僖公三十年》 1.下列句子分别属于哪种情况
①意动②名词作状语③名词作动词④宾语前置
A .越国以鄙远 [ ]
B .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 ]
C .夫晋,何厌之有 [ ]
D .夜缒而出 [ ]
2.烛之武所言于秦有利无害的一句是 [ ]
A .亡郑以陪邻
B .越国以鄙远
C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D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3.对下列句子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其”指秦国,“贰于楚”是说郑对晋怀有二心,同楚亲近。
B .“焉用亡郑以陪邻?”
“以陪邻”的意思是:而给邻国 (指晋国 ) 扩大土地。
C .“君之所知也”“所知”的内容是“晋军早晨渡河回国,晚上就筑墙将焦、 瑕两地划给秦国了。”
D .“阙秦 以利晋,唯君图之”
“唯君图之”意思是:希望秦君考虑损晋利秦这件事。
4.下面“之”字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 ]
A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B .夫晋,何厌之有
C .君之所知也
D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参考答案】
1.A①B③C④D②A 项“鄙”边邑,这时作动词,当作边邑。 B 项“军”动词,驻 军 C 项正常语序为“有何厌”。
D 项“缒”用绳子拴住 (人、物 ) 往下送。
2. D 3. B 4. B 宾语前置的标志。其他为 主谓之间,无实义。
1.选出音、形、义有误的一组 [ ]
A . 汜 (fàn)南 缒 (zhuì)鄙 (当作边邑 )
B . 佚 (yì)狐 不 知 (知道 ) 共 (gōng,供给 ) 其乏困
C .瑕 (xiá)何 厌 (满足 ) 之有 逢 (páng)孙
D . 阙 (quē,损害 ) 行李 (出使的人 ) 失其所 与 (结交 )
2.找出没有通假字的一句。 [ ]
A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B .秦伯说,与郑人盟。
C .河 曲智叟亡以应。
D .失其所与,不知。
3. 对下列句中加粗字的含义解释正确的一项是①晋 军 函陵② 敢以烦 执事 ③以乱 易 整④且君尝 为 晋君赐矣 [ ]
A .①军队 ②对对方的敬称 ③改变 ④替
B .①驻军 ②执掌事务 ③交换 ④被
C .①驻军 ②对对方的敬称 ③改变 ④给予
D .①军队 ②管理事务 ③交换 ④是
【参考答案】
1B 2A 3C
阅读下文,回答 1-4题。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 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 ? 既东封郑,又欲 肆其西封,若不 阙 秦,将焉取之 ? 阙秦而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1.下列句中加粗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 .夜 缒 (用绳子拴着人 (或物 )从 上往下送 ) 而出
B .越国以 鄙 (边邑 ) 远
C .行李之往来, 共 (同“供”,供给 ) 其乏困
D . 阙 (使??缺,损害 ) 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2.“以为”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
是 [ ]
A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君亦无所害
B .或 以为死,或以为亡
C .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D .以为得之矣
3.翻译正确的一组句子是 [ ]
①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②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A .①您曾经对晋君有恩,把焦、瑕两座城池给了他,可晋君早上渡过黄河回国, 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这些您是知道的啊。②等到他在东边把疆土扩大到郑国, 就会再向西边扩展疆土。
B .①您曾经对晋君有恩,他答应以焦、瑕两城作为酬谢,可是他早晨刚渡河回 国, 晚上就修筑工事防备您, 这些您是知道的。 ②他已经在东边把郑国作为它的 边邑,势必会继续向西边扩展疆土。
C .①您曾经对晋君有恩,把焦、瑕两座城池给了他,可晋君早上渡过黄河回国, 晚上就修筑工事防备您, 这些您是知道的。 ②他已经在东边把郑国作为了它的边 邑,势必会继续向西边扩展疆土。
D .①您曾经对晋君有恩,他答应以焦、瑕作为酬劳,可是他早晨刚渡过黄河回 国, 晚上就修筑工事防备您, 这些您是知道的。 ②等到他在东边把疆土扩大到郑 国,就会再向西边扩展疆土 。
【参考答案】
1B 2A 3D
阅读下文,回答 1-4题。
乐工罗程者,善弹琵琶。为第一,能变易新声,得幸于武宗 ① ,恃恩自恣。 宣宗初亦召供奉 ② 。程既审上晓音律,尤自刻苦,往往令倚嫔御歌 ③ ,必为奇巧声 动上,由是得幸。程一日果以眦睚杀人,上大怒,立命斥出,付京兆 ④ 。他工辈 以程艺天下无双,欲以动上意。会幸苑中 ⑤ ,乐将作,遂旁设一虚坐,置琵琶于 其上。乐上等罗列上前,连拜且泣,上曰:“汝辈何为也?”进曰:“罗程负陛 下, 万死不赦, 然臣辈惜程艺天下第一, 不得永奉陛下, 以是为恨。 ”上曰:“汝 辈所惜罗程艺耳,我所重者高祖、太宗 ⑥ 法也。”卒不赦程。
1.下面对加粗词的解释都错的一组是
[ ] ① 恃恩自 恣 (放肆 )
②不得永 奉 陛下 (奉承 )
③ 眦睚 杀人 (瞪眼,发怒,指极小的仇怨 )
④乐将 作 (演奏 )
⑤以是为 恨 (怨恨 )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⑤ D .④⑤
2.下列例句中加粗的“以”字与“程一日果以眦睚杀人”中的“以”字在含义 和用法上相同的一项是
[ ]
A .他工辈 以 程艺天下无双
B .欲 以 动上意
C .徒 以 吾两人在也
D .举所佩玉块 以 示之者三 [
3.下列例句中加粗的“负”字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 ] ①罗程 负 陛下 ②宁许以 负 秦 曲
③臣诚恐见欺于王而 负 赵
④廉颇闻之 , 肉袒 负 荆⑤秦贪 , 负 其强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④⑤[、
【参考答案】
1. C(解析:②中的“奉”应释作“侍奉”;⑤中的“恨”应释作“遗憾”。 )
2. C(解析:题干和 C 中的“以”都释作“因为”,介词。“以”在 A 、 B 、 D 中 分别释作“凭”,介词;“用”,介词;“来”,连词。 )
3. B(解析:“负”在①③中都释作“对不起,辜负”;在②④⑤中分别释作 “使??承担”;“背着”;“倚仗”。 )
演奏音乐的乐师罗程,擅长弹奏琵琶,技艺成为天下第一,能够变换创作出新 颖的乐曲。他在唐武宗时得到了皇上的宠爱,凭仗着皇上的恩宠,自己骄横放肆。 唐宣宗初年又召他到宫廷演奏。罗程已经深知皇上通晓音乐的曲调韵律,自己研习 音乐尤其刻苦。时常皇上命令罗程依照格律为妃嫔作歌伴奏,罗程必定演奏出新奇 巧妙的乐曲使皇上动情,因此罗程得到了宣宗皇帝的宠幸。一天,罗程果然因为瞪 眼一类小小的怨仇杀死了人,皇上大为震怒,立即命令赶出宫廷,押赴他到京城衙 门依法处治。其他乐工们因罗程的演奏技艺天下无人能比,便想要以此触动皇上怜 悯的心意。适逢皇上到皇宫花园中去,音乐将要演奏,乐工们便在乐队席座的近旁 安设了一个虚设无人的座位,把琵琶放置在座位的上面。乐工们排列成队,走上前 来,连连叩拜并痛哭流涕。皇上说:“你们这些人干什么呀?”众乐工向前来说道:“罗程对不起皇上您,他犯的罪无论怎样都不能赦免。然而我们这些臣民们怜惜罗 程天下无双的技艺, 不能得以永远侍奉给皇上, 因此把这件事, 当成为内心的遗憾。 ” 皇上说:“你们这些人,所怜惜的不过是罗程的技艺罢了,我所注重的是唐高祖、唐 太宗时代所制定的法律啊。 ”最终,没有赦免罗程的罪。
山中留客
山光物态弄春晖 , 莫为轻阴便拟扫。
纵使晴明无雨色 , 入云深处亦沾衣。
关于这首唐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来源 :学科网 ZXXK] A. 这首诗题目是“山中留客”,它的重点在留客 , 留的目的是让客人欣赏山中的 美景。
B. 诗人没有回避客人想归的问题 , 而引导客人驰骋想像 , 以改变客人“拟归”的 想法。
C. 这首小诗取材于生活的琐事 , 词显意深 , 跌宕有致 , 显示出耐人寻味的独特魅 力。
D. 全诗将山中之景与留客之事结合 , 有景、有情、有理,三者水乳交融,浑然一 体,采用的是写实手法。
参考答案
D(全诗采用的是虚实结合的手法 )
习题精选
一、阅读下面文段,回答 1--6题。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 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 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 瑕, 朝济而夕设版焉, 君之所知也。 夫晋, 何厌之有?既东封郑, 又欲肆其西封,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 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1. 选出下列加粗字注音有误的一项
A. 夜 缒 而出 zhuì
B. 共 其乏困 gòng
C. 秦伯 说 yua
D. 使杞子、 逢 孙、杨孙戍之 páng
2. 下列各句中划线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
A .焉用亡郑以 陪 邻 陪:增加
B .朝 济 而夕设版焉 济:救济
C .既东封郑,又欲 肆 其西封 肆:延伸,扩张
D . 阙 秦以利晋 阙:侵损,削减
3. 与“夫晋,何厌之有”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 马之千里者
B. 是寡人之过也
C. 邻之厚,君之薄也
D. 何陋之有
4. 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烛之武从秦国的立场上劝说秦伯退兵。
B. 烛之武在劝说秦伯的过程中指出亡郑只能对晋国有利。
C. 从烛之武对形势的分析中可知,晋国的实力比秦国强。
D. 晋侯为了报答秦伯,曾经答应过给秦国两座城池,但并没有履行诺言。
5. 翻译下面两句话。
①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②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二、阅读下面文段,回答 7-11题。
郑 伯 克 段 于 鄢
《左 传》
初, 郑武公娶于申, 曰武姜。 生庄公及共叔段。 庄公寤生, 惊姜氏, 故名曰寤生, 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请京, 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祭仲曰:“都城过百雉, 国之害也。 先王之制, 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中、 五之一, 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 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 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 ,子姑待之。”
既而大叔命西鄙、 北鄙贰于己。 公子吕曰:“国不堪贰。 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 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曰:“无庸,将自及。”
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 不昵,厚将崩。”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曰:“可矣。”命 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 奔共。
6. 下列各句中加粗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
A. 亟 请于武公 亟:多次
B. 大 都 不过参国之一 都:大概
C. 蔓难 图 也 图:对付
D. 国不堪 贰 贰:从属二主
7. 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武姜生庄公时,因为难产,所以不喜欢庄公。
B .祭仲跟庄公说国家不能忍受两面听命的情况,并劝说庄公早点除掉太叔。
C .当子封劝说庄公时,庄公说没有正义就不能号人,势力虽大,反会崩溃。
D .太叔做好准备要袭击郑国都城,姜氏打算作为内应为太叔打开城门。
8. 填空
多行不义,
9. 翻译下面三句话。
①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②厚将得众
③公伐诸鄢
三、用原文回答问题:
10. 晋秦两国围郑的原因是
11. 郑伯请烛之武出使秦,开始时烛之武并没有接受,烛之武推辞的原因
是
12. 郑伯是如何说服烛之武
的?
13. 晋文公为什么不愿向秦军进
攻?
【参考答案】
1.B 2.B 3.D 4.C 5.① 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那就冒味地拿亡郑这件事麻 烦您。②秦国使者往来,郑国可以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 6.B 7.A 8. 必自毙 9.① 蔓延野草尚且不能铲除掉 ,何况是您宠爱的弟弟呢?②势力一大,将会得到民 心。③庄公到鄢攻打他。 10.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11. 臣之壮也,犹不 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12.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然郑亡, 子亦有不利焉。 13. 不可,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 不仁。 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作文五:《《烛之武退秦师》》3500字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上午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烛之武退秦师》(板书课题),这是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第一课的学习内容,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点和难点、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五个方面来进行说明。
一、 说教材
《烛之武退秦师》是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一册第二单元的讲读课文。《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高中阶段的学生在学习文言文的要求是:“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积累一定的语言知识,并学会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因此,本文在学生掌握一定文言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引导他们进一步学习和掌握更加丰富的文言知识,帮助他们提高阅读和鉴赏文言文能力和水平。
《烛之武退秦师》选自于先秦历史散文《左传》,本文描述的是在秦晋大军准备攻打郑国危急的情况下,郑国的烛之武临危受命,运用高超的外交辞令,不费一兵一卒,不动一刀一枪,却使秦晋盟约解散,自动撤离晋国的故事。本文在描述了主人公烛之武高超的外交辞令的同时,也赞扬了他在国家危难之际,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去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 说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对教材地位、学情特点以及新课标的分析,我确立了如下的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左传》的基本概况及其在先秦文学史上的地位;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找出活用词和特殊文言句式,并背诵全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教师恰当的提升引导下,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领学生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引导学生借助注释疏通文意,理清文章的思路结构,提高文言阅读能力;体会主人公高超的语言艺术。
3.情感与态度目标:学习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将生死置之度外,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三、 教学重点和难点
根据教学目标的设定,我将本文的教学重点确立为以下三个:
教学重点:
1.学生借助工具书理解和掌握常见文中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的文言句式;
2.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思想内容。
3.分析烛之武的游说艺术和烛之武的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1. 烛之武的劝说是一篇非常漂亮的外交辞令,因此我将教学难点确立为分析烛之武的游说艺术。
四、 说教学和学法
依据教学目标和《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我将通过诵读法、情境法、讨论法、讲授法、点拨法来进行教学,学生通过品读法、质疑法、自主合作探究法来学习。
1. 结合本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采用“激趣——感知——品读、赏析——讨论——拓展延伸”教学模式,利用多媒体视频,春秋形势图和录音朗诵等教学教具,在教学中启发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2. 依据教学目标及《语文课程标准》中“语文教学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要求,对于文言文词句方面的知识,采取学生质疑、教师点拨的方法,学生质疑法,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对于文章的人
物形象、烛之武外交辞令的语言艺术,则采取学生自主讨论法。学生自主讨论可以发挥学生的积极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 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在上课前给大家讲个**高超的外交辞令的故事。(**在访华时,美国记者问了一些侮辱中国的问题,看看**怎么巧妙回答。有记者问总理,“在你们中国,明明是人走的路为什么却要叫‘马路’呢?”**不假思索地答道:“我们走的是马克思主义道路,简称马路。”又有记者问总理,“我们美国人都仰着头走路,为什么中国人总是低着头走路呢?”这一提问不怀好意,**借题发挥,要让他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便哈哈大笑地说:“这有什么奇怪,美国人走下坡路,当然是仰着头走。我们中国人走的是上坡路,当然要低着头走。”在场的人听罢,无不佩服**高超的语言表达艺术
2.我国历史上出现过许多军事外交家,他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用自己的善辩口才既保国家人民安全,又为中国历史写下一篇篇瑰丽诗章。口才真的这么重要么?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同学们可以举出这样的实例么?(如蔺相如凭借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完璧归赵,又如诸葛亮凭不费吹灰之力,促成孙刘结盟。)
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烛之武退秦师》这篇课文,领略一下烛之武是怎样凭他的三寸不烂之舌说退敌军的,如何体现烛之武高超的外交辞令的。
(二)初读文章,整体感知
首先,简单介绍《左传》这部编年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并且讲述《烛之武退秦师》的故事背景。然后,要求学生自读全文,请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解决字词问题。教师有针对性的对某些容易读错写错或者古文中难以理解的字词进行指导,梳通文章。这为学生阅读文本扫清了障碍,也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特征。接下来是诵读,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手段。先请几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并找出自己在字词句方面不理解的地方,大胆质疑,然后师生共同解决出现的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有针对性的解决一些文言知识,例如,重点实词,词类活用,古今异义、文言句式等;然后再学生齐读,通过学生概述本文故事的方式整体感知课文。最后,学生讨论,理清文章脉络,以此来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教师总结段落大意:第一段:秦晋围郑、临危受命、第二段:智退秦师,晋师撤离。
(三)研读赏析,思考问题
1.思考烛之武在什么情况下“退秦师”的?(学生自主学习)
由此问题引出文章的第一段,分析战争的原因。(秦晋围郑)
2. 思考烛之武是怎样出场的?第二段对表现人物以及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学生分角色朗读并讨论)
此段为侧面烘托人物形象。佚之狐的推荐,道出了烛之武卓越超群的外交才能,使主人公未出场时,就引起了读者极大的关注。(临危受命)
3. 思考烛之武是怎样说服秦伯退师的?(研读悟学法)(智退秦师)
烛之武的说辞共125个字,语言非常精炼,含义丰富,可分为五层:(学生朗读,理解内容,分出层次)
①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坦言知亡,避其锐气,站在秦国立场上,为进一步说服秦伯提供可能。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至“君之薄也”。说明亡郑利晋,存郑利秦,动摇秦亡郑信心。 ③“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至“君亦无所害”。进一步利益诱惑,使秦舍弊求利,放弃原有做法。
④“且君尝为晋军赐矣”至“将焉取之”从历史说到现实,挑拨两国的关系,分析晋国的贪得无厌,灭郑后必进犯秦国。
⑤“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推测未来,劝秦谨慎。
4. 秦伯退师后,晋文公表现如何?体现了晋文公是个怎样的人?(朗读--提问--讨论)(晋师撤离)
5. 你认为烛之武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1、志士。烛之武的外交才能通过佚之狐的话得到了充分的肯定。“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一个“退”字,尽显烛之武的才华。由于长期未被重用,烛之武满腹牢骚与委屈溢于言辞,以至于以“老矣,无能为也已”来推辞。但郑伯的一番诚意和对国家形势与个人利益关系的透彻分析,最终感动了他,他决心以国家利益为重,出使秦师。这足以说明他是个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
2、勇士。两方交战,生死未卜;出使秦师,成败难料。烛之武“夜缒而出”,勇入秦营,其知难而上、义无反顾的冒险精神也展示了他的“勇士”性格。
3、辩士。烛之武在到了秦营之后,面对强敌,不卑不亢,侃侃而谈。他先论说灭亡郑国对秦国有害无益,只是增加了邻国(晋国)。然后承诺,保存郑国将会对秦国大有好处,“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这是郑国请求秦国退兵所施予秦国的小小恩惠,既可使对方感兴趣,以权衡利弊,又不失本国尊严。一番利诱之后,烛之武就从秦晋的历史关系入手,揭示出晋文公过河拆桥、忘恩负义的本质,公开挑拨秦晋两国关系;并且用发展的眼光,引导秦伯认识到晋的贪婪会给秦国带来的危险,这就使秦伯认识到晋是敌而非友,并最终和郑国结盟。这样一来,“攻守之势易矣”。烛之武一字未提郑国的利益,却成功说退秦师,充分展现了他的“辩士”形象。“辩士”形象是烛之武形象的核心。所以说,《烛之武退秦师》一文展示的烛之武是一个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是一个勇于出使,直入敌营的勇士,是一个机智善辩的辩士、外交家。
(四)归纳总结,布置作业
在短短的百余字的说辞里,烛之武从地理位置、历史事实和逻辑推理等角度来游说秦伯,充分表现出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虽然“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满腹的委屈和牢骚,但在国难当头,深明大义,以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只身赴敌营,化险为夷,赞扬了烛之武的崇高爱国主义精神。本文是一篇优秀散文作品,要求学生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词类活用现象和特殊文言句式,并背诵全文。
付群
作文六:《烛之武退秦师》9100字
>课堂实录
春秋战国时期是小国林立,诸侯博弈的时期,如果两国交恶,两军对垒,你将如何胜出?
我国古代军事家孙子告诉我们: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出兵打仗是最下等的方法。“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战争的最高境界就是不用一兵一卒,就能使敌人降服退兵。中国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故事,我们今天学习的《烛之武退秦师》就是其中之一。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理解文意。
1《左传》简介
师:本文选自《左传》,哪个同学给大家介绍一下你了解的《左传》?
生:《左传》又叫《春秋左氏传》是我们第一部叙事完备的编年体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左丘明这个人有说他姓左名丘明,也有说“左”是尊称. 《春秋左氏传》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27(前468年)年共300多年的历史.这部书比较系统详细的记述了春秋时代列国的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活动情况,真实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面貌.
师:看出来该同学历史姿势很丰富,大家要记住注释① 中这些文学常识。另外还要知道《左传》擅长描写战争和行人辞令,(板书:战争、行人辞令)关于战争的描写我们初中学过《曹刿论战》,什么叫“行人辞令”呢?课文中有个词叫“行李”, “行李”这个词什么意思呢?就是使者(大家一起说),这里的“行人”也是使者,“行人辞令”就是说话的艺术.今天我们学习这篇文章,重点欣赏行人辞令,也就是古人说话的艺术。(板书:说话的艺术)
2.初读课文,理解文意.
师:先找同学读一下课文。
一生读课文.
师:这位同学读得非常流畅,但有一点小小的瑕疵,大家发现没有有几个字的读音不准确?
生: “失其所与,不知”中的“知”是通假字,应该读四声.
师:对,课文中有注释,通“智”,还有没有其他的地方读错?
生: “共其乏困”中“共”也是通假字,通“供”,应该读一声.
生:”若不阙秦”中的“阙”应该读一声
生: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中“夫”应该读二声.
师:对,在这里是个助词,做助词的读音应该是二声.
师:刚才出错的大部分是通假字, 预习的时候大家要先看注释,尤其是通假字一定要读准字音.
还有要注意断句,比如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军”在这里是动词,驻扎的意思.
下面大家一起读一下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分清句读.
同学们齐读课文。
师:通过大家的朗读,我又听出了一些问题.”邻之厚,君之薄也”中“薄”,应该读bó, “薄弱”的“薄”.还有文中秦国的大将的名字杞(qí)子\逢(páng)孙,一定要读准,大家再来读一遍.
生齐读课文.
师:这一遍读得非常好,通过早晨的预习和刚才的朗读,我们应该了解了这个故事.请一个同学按照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结局来复述一下这篇文章的内容。
生:本文先是交代晋文公在流亡的时候,郑国没有以礼相待,因此秦国和晋国联军来攻打郑国.在危急时刻,佚之狐推荐烛之武去说服秦国退兵.烛之武以秦军和晋军的利弊分析了当时的形势从而打动了秦伯,秦国退兵.晋国的子犯一看秦国退兵,就想趁机攻打秦国.晋侯就以不仁、不知、不武三种理由拒绝了子犯的提议,也跟着退兵,郑国的危机解除了.
师:非常好,叙述的非常详细,说明大家对文章的理解非常好了.
师:烛之武为什么仅凭几句话就能说动秦伯?这些话体现了那些说话的技巧? 包含怎样的说话艺术?大家先找到烛之武见秦伯说的那些话,我们先来看看这段话包含了哪些内容?
生:先说攻下郑国后对秦国没有什么益处,反而会削弱自己的实力,而且还会使晋国的实力增强。在历史上,晋国曾经对不起秦国。
师:抓住关键词,一个一个的来,好吗?
生:亡郑无益于秦,“邻之厚君之薄也”对晋国有利,是晋国势力增强。“夫
晋,何厌之有?”(教师板书:亡郑 无益)
师:“厌”在这里什么意思?
生:(学生看注释)“满足”的意思。(教师板书:晋 无厌)
师:其他同学有没有补充?
生:烛之武说了亡郑对秦无益对晋有利之后,还说了“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也就是放弃攻打郑国,对秦国没有坏处。(教师板书:舍郑 无害)
他还提到:“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就是说在秦晋交往的历史上,晋国曾经言而无信过,(教师板书:无信)以后也很难保证。
师:看看除了这些地方之外,还有没有需要补充的?
生:在说亡郑无益于秦之前,他作为一个说客去见的秦伯,他首先要消除秦伯对他的戒备。
师:原文中怎么说的?
生:“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师:他见秦伯的第一句话是说的什么?
生:“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教师板书:郑既知亡矣)
师:这是直接点明郑国知道要灭亡的事实,毫不隐瞒。这是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师总结,刚才大家谈到烛之武说话的内容时,是按照自己的理解,没有按照课文的顺序。我们现在再把这段文字完整的读一遍。读书的时候大家思考,为什么这几句话就能够打动秦伯,让他轻易地就退兵了呢?这些话语中包含怎样艺术技巧?
学生齐读。
师:哪个同学先来谈一谈?
生:烛之武对秦穆公说的话就表达了一个意思就是晋国的贪婪,秦晋攻下郑国后,受益的是晋国,让秦伯意识到他的盟友的缺点。
师:这还是从内容上说的,老师问的是这些话里面包含怎样的说话技巧。 生:烛之武权秦伯的时候是站在秦国的立场上,处处为秦国考虑。(教师板书:站在对方的立场)
师: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容易引起对方的好感。
生:他还利用秦晋之间的不愉快来挑拨秦晋之间的关系。(教师板书:离间) 师:以历史事实为依据,离间秦晋同盟。
生:烛之武的话有理有据,摆事实,讲道理,非常有条理,(教师板书:摆事实)
师:事实胜于雄辩,事实是最有说服力。层层推进 逻辑非常严密。(教师板书:逻辑严密)
生:“焉用亡郑以陪邻?”何必要灭掉郑国而增加邻邦晋国的土地呢?烛之武用反问的语气来提醒秦伯这样的做法是不太明智的。(师板书:语气)
师:这个同学读书非常细心,他注意到了说话的语气所带来的表达效果。反问的语气可以引起人的注意,唤醒人的警觉。这段文字除了这个地方之外,还有哪些地方也用到了语气词?
生:“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是一种祈使语气。
师:祈使语气是一种命令,让别人做某事,要求别人做某事,看看注释,这里“唯”是什么意思?
生:(看注释)“唯”是一种希望的语气。
师:烛之武不是命令,要求,而是非常诚恳,委婉的建议,“希望您考虑这件事”。这种语气很容易被人接受。并且他指出了围郑的后果是“阙秦以利晋”。从这里更能体现烛之武严密的逻辑性。
生:“若不阙秦,将焉取之?”这个问句引起秦王的思考,指出灭掉郑国之后,晋国会扩展它西面的疆界,会直接损害秦国的利益。
师:大家可以看一下秦晋围郑的形势图(屏示),注意三个国家的位置关系。晋国在秦和郑国之家,秦郑两国并不接壤,晋国却有地利之便。所以烛之武说:“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倍邻?”
生:烛之武从总体上把握住了烛之武的内心,秦穆公想看到的是秦国的强盛而不是晋国的强盛。通过秦晋围郑的利害对比,很容易就打动了秦伯。(教师板书:抓住人物心理)
师:烛之武很明白秦伯想要什么,这叫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生:秦国有统一天下的野心,而晋国的强大无疑是秦国统一天下的最大障碍,
所以的强大才是秦国最担心的。
生:“君之所知也”“君知其难也”“唯君图之”可以看出烛之武对秦伯的称呼一口一个“君”听起来非常的亲切,诚恳。(师板书:称呼)
师:亲切的称呼也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换取对方的好感。就像老师对大家说话时提到“咱们班”和“你们班”,你的感觉会一样吗?
生异口同声:不一样。
师:“咱们班”说明我们是一家人,烛之武的话里好像他和秦伯是一家人一样。所以我们说话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称呼和语气。
师总结:从刚才大家对这一段的分析非常好,可以看出大家已经理解了烛之武的语言当中包含的高超的智慧和技巧,从这段文字当中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呢?我们看课文中秦伯的反应:“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学生答)烛之武圆满完成了退兵的任务。
烛之武没费一兵一卒仅凭口舌之劳就让秦伯退兵了,这就是说话的艺术,这就是语言的力量。就像我国古代的文艺理论家刘勰说的那样: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在这篇文章中不仅仅是烛之武的语言,其他人物的语言也很精彩,耐人寻味。大家可以任选一句读一读,品一品,谈一谈。
生:郑伯在遭到烛之武的拒绝后说:“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作为一国之君他没有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而是摆出一副谦逊的姿态。
师:你说的是一种总体的感受,能不能结合关键词谈谈你的理解,可以借鉴刚才大家总结的那些说话的技巧。
生:从内容上:“是寡人之过也”可以看出郑伯勇于承认错误。但最后一句却是要挟的口吻。生:一开始郑伯说话的语气应该比较弱,“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就变得比较强硬了,他抓住烛之武爱国的心理,感觉好像逼迫烛之武似的。
师:君主在臣子面前承认错误,在尊卑秩序鲜明的古代非常难得!先屈尊自责,动之以情;后以国家大义警之,晓之以理。郑伯说话软中带硬,恩威并施。烛之武尽管能言善辩,也实在找不出拒绝的理由。这就是郑伯说话的艺术。
生:我给她补充一下:“然郑亡,子亦有不利”这句话是站在烛之武的立场
上为烛之武考虑,郑国如果灭亡的话,烛之武也会受到牵连。把烛之武和郑国联系在一起。这样烛之武不得不为郑国奔走效劳。
师:为郑国也是为自己,个人的命运是和国家联系在一起的,覆巢之下无完卵。
生:郑伯以“子”称呼烛之武,这是一个尊称,可看出他的态度非常恭敬诚恳,烛之武听了一定很受用。“今急而求子”中“求”是请求,恳求的意思,使用这样的字眼可以看出他已经放低姿态了。
师:这个同学抓住了关键词,从称呼和用词可以看出了郑伯态度恭敬,用心良苦,很好。
你能不能把这一句话完整的读一下,读出这种语气?
生读,老师指导。
生:我想说的是佚之狐“师必退”这句话,尽管只有三个字,但非常有力量,“必”可以看出他语气坚定,如果烛之武去见秦君陈说利害,一定会使秦国退兵。用最少的语言产生最大的作用。这也是说话的艺术。
师:坚定的语气可以给别人很大的信心,也可以看出佚之狐的自信。
生:我想给刚才的同学补充一点,通过“师必退”三个字可以看出佚之狐对烛之武非常有信心,他确信烛之武一定能完成使命。从侧面也反映出烛之武非常了不起,非常有才能。
师:也可以看出佚之狐对烛之武非常了解,非常信赖。
生:我想说说晋文公说话的艺术。秦国退兵,子犯请求趁机攻打秦兵,晋文公说:“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他先说出第一条理由“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表现自己又一颗感恩的心。可以看出晋文公是非常聪明的人。“不仁”就是说秦穆公有恩于他,他不能撕破脸皮和秦穆公对着干。“不知”是说他若果攻打秦国的话就会失去一个盟友,并且使盟友转化成敌人,这对他是非常不利的。“不武”是说,古代战争都是要遵守一定的武德的。他进攻秦军是违背武德的。由此可以看出晋文公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是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的。他是个有远见的政治家。
师:他不愧为春秋霸主啊!
生:他说话很有层次,由“不仁”是说自己,“不知”是说国家失去了盟友,“不武”是说国家道义,层层推进,很有逻辑性。
生:三句话三个方面。语言精练,言简意赅。用排比的方式,语言整齐而又有气势,我们读起来也朗朗上口。
师:以攻秦的“不仁”“不知”“不武”,我们可以看出一个政治家的“仁”“知”“武”。
教师总结:
这些人身上我们看到的不仅是语言的魅力,更能看出人物的品格、精神和才华、智慧。历史上还有很多能言善辩的人物凭他高超的说话艺术给我们留下了脍炙人口的故事,大家知道的有哪些?(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蔺相如完璧归赵,诸葛亮舌战群儒,张仪的三寸不烂之舌。)无论是措辞委婉,还是义正词严,不管是简洁明了,还是雄辩滔滔,无不表现出他们卓越的政治智慧和高超的语言艺术。
我们再来读一下这篇文章,再来感受一下古人的说话艺术。
大家通过早晨的朗读预习,还有刚才的朗读和欣赏,对这篇文章已经很熟悉了,看大家能不能试着当堂背下来。我们班有个背诵高手,他曾经和我们分享过他背诵的经验和方法,现在我们让他先试一试。
生:背得不熟。
师:试一试,好吗?
生背课文。(中间有两处停顿,老师和同学们进行了提醒)
背完后,同学情不自禁地鼓掌。
师:背诵既是一种学习的方法又以一种积累的手段。这篇文章篇幅不长,语言的逻辑性有很强,所以比较容易背诵。
三.布置作业,学以致用:
我们学习古典文学作品,不只是能读懂读通文字文章,更应该理解字里行间蕴含的文化和智慧。说话的艺术不仅是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能力。更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之一。我们应该汲取古人的语言智慧,不断提高自己说话的能力。当然任何人都不可能是天生的语言大师,所以说话的水平只能是在学习中不断提高,在实践中不断增强。今天的作业是:
假如我们学校为捐助希望小学举办一次义卖活动,如果你去推销价值150元的齐鲁晚报的订报卡,你会选择什么人进行推销?你会怎么说服别人买下你的订报卡?请把你要说的话写下来,200字左右。
我们下节课就要看看大家的说话的艺术了。这节课就到这里,下课。
附板书:
烛之武退秦师 战争
《左传》行人辞令
说话的艺术 坦言郑知亡 站在对方立场
秦 亡郑 无益 摆事实 讲道理
舍郑 无害 离间盟友
逻辑严密 利晋 抓住对方心里 晋 无信 语气
无厌 阙秦 称呼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实录(二)
一 主题与背景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课堂教学改革有了很大进展,传统的“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模式的尖冰已经融化。随着新的教学理念的不断完善,教改的春风已经吹进了每个教师的心中,并且在课堂上结出了喜人的硕果。
在一次校公开课中,一位语文老师讲解的《烛之武退秦师》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堂课不仅使我重温了《烛之武退秦师》这篇课文,更重要的是让我反思:怎样才能把一篇文言文讲出特色讲出趣味来,让学生爱听爱说呢?那就是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
二 情境描述
课前已经布置学生预习了课文和查找生字、词。(质疑)
师:今天我们来共同分析课文。口才在今天的人际交往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无论是商业谈判,还是即兴演讲以及工作学习,口才都是必不可少的,古代更是这样:“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误国”。今天我们要学的《烛之武退秦师》出自《左传》,同学们还学过哪篇文章出自《左传》呢?
全体学生:《曹刿论战》。
师:说来说去都离不开一个“战”字,这是为什么呢?大家想一下有关《左传》的历史知识。同学之间把课前查找的文学资料交流一下(同学之间探讨非常热烈)。
师:大家讨论的很热烈,下面我把我收集来的资料和大家交流一下。原来呀,《左传》描写了春秋时期各国内政外交等大小事实,并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政治状况。它不仅是我国最早最完备的编年体史书,还因作者的敏锐的观察力使它在文学史上占有很高的地位。虽然人类进入了文明社会,但时至今日战争仍然是不可避免的。那么谁能告诉我发生了冲突最好的解决办法是什么? 生1:谈判。
师:也就是外交手段。那么我们今天就来看一看2000多年前的烛之武是如何运用的吧!昨天大家预习了课文,现在根据你们的理解和课下注释来简要勾勒一下烛之武形象。
生2:他是郑国人,大约60多岁,头发花白满脸的皱纹,但是目光敏锐,精神矍铄。
师:经你这么一介绍,一个老当益壮的英雄形象活脱脱地摆在我们面前了。还有吗?
生3:风烛残年,足智多谋。
师:看来你们的观点有共同之处,都说他年岁大了,但我还认为他少壮无为呢,能否给一个确凿的证据?最好用原文。
生3:“今老矣,无能为也矣”。
师:找的准确,那么性格上的特点呢?
生4:倔强、干练、怀才不遇。
师:干练有之,说话干净利落。但怀才不遇何以见得?
生4:“臣之壮也,犹不如人”。说明他年轻时没被重用。所以郑伯才向他道歉嘛!
师:有道理,还有吗?
生5:他豁达不计前嫌。
生6:不对,我认为他是个恃才放旷,口是心非的人。
师追问:何出此言?
生6:他明明想出山却故意推辞。
师:是呀,凭他的性格他是一定要出山的,为什么在“夜缒而出”之前要三缄其口,他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呢?
生6(主动站起来):教育郑伯,要爱惜人才。他决不是为自己鸣不平,而是不希望更多的人才被郑伯埋没。不要等到“国将不国”的时候才懂得重视人才。
师:见解深刻!从他的特征看,烛之武还不至于是那种为自己利益而斤斤计较的小人物。那么,郑伯为什么要烛之武退秦师?
有生答:“晋军函陵,秦军氾南”,可以说国势危急。
师:大兵压境,的确危急。烛之武真的能退秦师吗?
生7:能,因为他的口才好,说服了秦穆公。
师:的确有主观因素。可是据说萨达姆的口才也不错,善于煽动却没能瓦解美英联军。可见主观因素不起决定作用,客观上原因呢?
生8:秦晋貌合神离,根本就互不信任,各怀鬼胎。
师 :秦晋可是友邦啊!有个成语叫“秦晋之好”,这怎么解释呢?
生9:秦晋之好那也不是真好,而是狼狈为奸、相互勾结、瓜分领土。所以这个同盟经不起考验,让烛之武钻了空子。
师(笑):借用杜牧的《阿旁宫赋》中的一句话:“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你的意思是“退秦师者,秦也,非烛之武也”!(众生笑)不过你说的很对,客观因素确实是退秦师的主要原因。那他是通过什么手段退的秦师呢?
生10:先麻痹秦侯使其放松警惕。再表明灭郑无益于秦。最后得出结论:郑若亡,则秦危矣。
师:说的很好,欲抑先扬,麻痹秦侯。烛之武有口才,但不能信口开河的胡
说,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攻克秦穆公的心理防线,我想这在当时他也是费尽心思的,在这里我们应当学习一下他高超的语言艺术。大家想一想他用哪几点理由说服了秦穆公?
生11:第一步说“郑既知亡矣”;第二步阐明“焉用亡郑以陪邻”;看秦侯心已活遂又说“舍郑以为东道主,君亦无所害”;第四步说明了主旨“阙秦以利晋,为君图之”。
师:说的很好!谁还能补充?
生12:郑国肯定要亡了,我不是来为我国的利益考虑而是为您考虑。如果晋强则秦弱,“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邻之厚,君之薄也”;不取郑则利于秦,“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生13;晋擅长食言,不可交,有例为证“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师:补充的好,因为秦用的就是“远交近攻”的政策。这一点烛之武肯定清楚。秦国野心勃勃想灭晋,不想看到晋国的强大。这一点烛之武也有把握,所以才能够说服秦穆公。我们以后在运用口才时,一定要注意抓住说话的要点,话不必多,点到为止。我们再来讨论一下晋文公,他为什么没有采纳子犯的意见击秦军呢?
生14:因为重耳重义气,讲究仁义,“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生15:因为“不仁、不知、不武”。
师:不错,这是原文,还有没有扩展的?我们历史上还学过重耳“退避三舍”的故事。看看对你们有没有启发。谁能大致讲一下这个故事?
生16:晋文公年少时作为人质的时候曾路过楚国。楚国用上宾的礼节招待他。晋文公非常感动。楚王问重耳,将来如何回报我?重耳答:一旦晋楚交战,晋军将退避三舍(90里),后来,晋楚果然交战,晋依照诺言退了90里。名义上如此,实际上是诱敌深入的策略。
生14:我知道了,“微夫人之力不及此“,“不仁、不知、不武“都是假话。根本原因是秦郑已经联盟,晋怕腹背受敌,所以讲了一番大道理。
师:分析的好,看到了实质。不过也不能说全是假话,还是有点感恩的因素的,但不起主要作用。
师:全文字数不多,开篇、结尾都尽量用最少的文字来表述,可是描述烛之武和秦穆公对话的时候作者毫不吝惜笔墨,这样厚此薄彼到底对于表现主人公有什么好处?
生17:突出主人公的口才和智慧。
师:还有吗?
生18:文章标题就是《烛之武退秦师》,所以应当详写“退”的过程。 生19:这样塑造烛之武的形象更丰满,主次分明。
师:主次分明说得好!《左传》的行文特点就这样被你说出来了:条理清晰、叙述准确、详略得当、婉曲简洁。
教师小结:本文波澜起伏的情节,繁简得当的详略处理,伏笔与照应等技巧的运用,都将有助于我们今后的写作。更重要的是,烛之武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操深深的感染了我们,将成为我们刻苦学习,报效祖国的巨大动力。
最后来一个课外拓展。
师:日本没有诚意反省自己的侵略史,反而一再制造周边关系紧张。制造领土矛盾,一方面,首相参拜靖国神社,为侵略者歌功颂德;另一面,苦心钻营要作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无非想重新成为政治、军事大国,这难免要走上扩军备战的道路。你作为中国的中学生,试着运用你的口才能力,说服小泉不要参拜靖国神社。
学生们众说纷纭,课堂气氛非常热烈。从而达到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下课了,同学们还沉浸在爱国主义的氛围中。
三 案例分析
本案例力图从语文教学实例出发,表现出一定的高中阅读教学实践与理论意义。
首先,明确语文课堂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无论是对文本意义的理解,还是对人物形象及作品主题的认识,都不是由教师强硬灌输的,而是学生这一阅读主体通过探究发现的。课堂不再是“填鸭式”的课堂,学生成为了课堂上真正的“主人”。
其次,在课堂上,教师所起的是引导提高的作用。教师能够给学生以思想的自由,允许学生对其进行怀疑、否定、甚至批判。教师善于组织学生对社会中的热点问题、教材中的难点问题、疑点问题展开激烈的讨论,在你争我辩中催生新的思想,探索新的知识。
最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仅仅是作为学习团体中一个平等的成员,是“平等中的首席”。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师的作用没有被抛弃,而是得以重新构建,从外在于学习情境转向于内在情境共存。教师是内在情境的领导者,而不是外在的专制者。
本案例中,在探讨烛之武形象以及小泉参拜靖国神社时,学生参与意识积极而强烈,思维活动敏捷而深刻,富有创建的分析更是令人赞叹。教师不是为教而教,为知识而教,固守“教师——知识——学生”的教学路线,而是为学而教,执行的是“教师——学生——素质”的教学路线。这样教师带领着学生奔向知识和能力,奔向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主动学习,主动发展。
可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才能开出更美的花朵,才能更好地导引学生的人生!
作文七:《烛之武退秦师..》4800字
煤城主人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精彩的人物语言——说理透辟,善于辞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的情节。
2.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注意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3.了解烛之武说服秦伯的方法——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认识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教学重点:
1.烛之武人物形象的把握。
2.波澜起伏,生动活泼的情节。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对《左传》的语言特点有所了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预习:
(1)借助工具书,通读原文。
(2)参考有关资料,对《左传》在先秦文学史中的地位及《左传》的语言特色有所了解。
(3)初步了解故事情节,特别注意对烛之武这个中心人物的把握。
(4)画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及难点。
一、从复习《曹刿论战》引入,进一步认识《左传》。
(可让学生回忆初中的有关知识,然后回答,教师补充。)《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细完整的编年史,为“十三经”之一。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解说《春秋》而作,故又称作“春秋三传”。《左传》大约成书于战国初,与《国语》成书时间差不多,二书在思想倾向上与基本一致,《左传》比《国语》有新的发展,民本思想更加鲜明。《左传》中记了众多的历史人物,不论其地位贵贱,职务高低,这些人物包括了春秋时代社会各阶级、阶层的成员,有天子、诸侯、卿、士大夫,也有将相、武臣、学者,有说客、良医、商贾、娼优,也有宰竖、役人、盗贼、侠客等。各种历史人物,形形色色,多彩多姿。其中,约有三分之一的人物有较详细的事迹记录或鲜明的形象描绘。整部《左传》,犹如一幅人物层现叠出的彩画长卷,展示了风云变幻的春秋时代的社会历史面貌。
二、让学生听本文的录音带或教师范读,让学生注意重点字的读音。
汜(fàn)南 佚(yì)之狐 夜缒(zhuī)而出 共(gōng)其乏困 阙(jué)秦 秦伯说(yuè) 逢(páng)孙
然后让学生以各种形式(自读、领读等)读三遍。
三、简介背景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在此之前,郑国做了两件对不起晋国的事。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是楚国大败。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但仍未感化晋国。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攻郑呢?因为当时秦国也要争夺霸权,也需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
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秦也有向外扩张的欲望,于是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
四、理清层次
用课文中的句子回答课后练习题一,实际上是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各段大意。
第一段:秦、晋围郑
(让学生思考本段的作用)寥寥25字,写出了形势(“晋侯、秦伯围郑”,两大国围一小国——兵临城下,形势严峻);写出围郑原因(“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两事与晋利害相关,和秦利害关系不大——秦可以争取);写出驻军位置(“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分兵驻扎——郑有机会单独与秦接触)。参照“春秋时期形势图”和“秦晋围郑形势图”(《教师教学用书》p162-163),读过下文,就可以看出作者伏笔的巧妙、行文的缜密。
第二段:临危受命本段以简约之笔,刻画了3个人物。
①佚之狐的话对刻划烛之武的形象有何作用?“师必退”表现了佚之狐对烛之武的了解与信任,使读者未见其人,先知其才,从侧面表现了烛之武的才能。
②郑伯是如何说服烛之武的?当郑伯准备使烛之武见秦君时,却遭到拒绝:“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鲜明地流露出对年轻时未被重用而产生的牢骚与不满。而郑伯则表现得大度宽容而不卑不亢。“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先屈尊自责,动之以情;后以国家大义警之,晓之以理。于是,烛之武只得“许之”。
第二课时
第三段:说退秦师
“夜缒而出”说明秦晋完全包围了郑国,连城门也打不开了。进一步说明兵临城下的严峻形势。本段的重点在“说”,说辞虽仅百余字,却委婉曲折,开阖跌荡,步步进逼,层层深入。可分四层:
①“秦晋围郑,郑既知之矣”——坦言知亡,避其锐气。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至“君之薄也”——指出亡郑只对晋国有利。因为秦、晋目前尚是盟国,烛之武的措辞是委婉而谨慎的,他没有立即指出秦、晋联盟的虚伪性,却巧妙地点明秦、晋毕竟是两国这一事实。这样既符合实际,又从根本上动摇了秦、晋联盟的基础,这不能不让秦伯动心。
③“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至“君亦无所害”——说明舍郑会对秦国有益。如果说第二层是分析危害动摇秦伯的话,这一层则是引诱秦伯了。假如烛之武继续挑拨秦、晋关系,很可能引起对方的反感。因此,他换了一个角度,阐明郑国存在对秦国可能有的种种好处。攻郑还是友郑,秦王当然要权衡利弊了。
④“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至“唯君图之”,在经边一番拉拢引诱后,烛之武不失时机地从秦、晋两国的历史关系,说明晋国曾对秦国过河拆桥,忘恩负义,赤裸裸地挑拨秦晋两国的关系。然后又从历史说到现实,进一步分析了晋国的贪得无厌,让秦国意识到自己的危险,最终退兵,且留兵助守。
第四段:迫晋退兵面对风云突变的局势,晋侯没有感情用事,而表现了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这种隐忍不发、随机应变的胸怀和谋略,正是晋文公终成霸业的根本原因。
(以上对文章层次和大意的了解可通过学生讨论、教师补充的方式进行,不必字字落实,只求了解大意。)
五总结全文。 本文的主要特点是: ①伏笔与照应得当。
②情节波澜起伏。大军压境——佚之狐荐烛之武——烛之武发辞——晋公平息烛之武的怨气——烛之武出使退敌成功——子犯建议攻秦兵——晋公再晓之以理。
③叙事详略得当。六参考译文 晋文公、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南。
佚之狐对郑伯说:“郑国处于危险之中,如果能派烛之武去见秦伯,一定能说服他们撤军。”郑伯同意了。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做不成什么了。”郑文公说;“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 夜晚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上放下去,去见秦伯,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那就烦劳您手下的人了。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是困难的,您何必要灭掉郑国而增加邻邦晋国的土地呢?邻邦的国力雄厚了,您的国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假如放弃灭郑的打算,而让郑国作为您秦国东道上的主人,秦国使者往来,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缺乏的东西,对您秦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况且,您曾经对晋惠公有恩惠,他也曾答应把焦、瑕二邑割让给您。然而,他早上渡河归晋,晚上就筑城拒秦,这是您知道的。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现在它已把郑国当作东部的疆界,又想扩张西部的疆界。如果不侵损秦国,晋国从哪里取得它所企求的土地呢?秦国受损而晋国受益,您好好掂量掂量吧!”秦伯高兴了,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并派杞子、逢孙、杨孙帮郑国守卫,就率军回国。 子犯请求晋文公下令攻击秦军。晋文公说:“不行!假如没有那人的支持,我就不会有今天。借助了别人的力量而又去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国,这是不明智的;以混乱代替联合一致,这是不勇武的。我们还是回去吧!”这样晋军也撤离了郑国。
第三课时
一、在熟读了解大意的基础上落实实词、虚词、语法等文言知识。
可由让学生提问的方式进行。教师可以先分类然后让学生回答。
分类如下:
1.通假字
(1)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共,同“供”。供给。
句意是:秦国的外交使臣经过郑国,郑国可以供给他们所缺少的物资粮秣等物。)
(2)秦伯说。(说,同“悦”。句意是:秦穆公听了很高兴。)
(3)失其所与,不知。(知,同“智”。句意是:失掉了盟国,不是聪明。)
2.古今异义词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一个代词“夫”与名词“人”表达:“那个人”之意。今常为一词,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亦去之。(去,离开。今常用于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或过去的时间。)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行李,出使的人。今常用于出门时所带的包裹、箱子、网篮等。
句意是:秦国的外交人员经过郑国,郑国可以供给他们缺少的资粮。)
3.一词多义
封 (1)既东封郑(做疆界,动词)
(2)肆其西封(疆界,名词)之 (1)唯君图之(代词,指阙秦以利晋)
(2)子犯请击之(代词,代秦军)
(3)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助词“的”) (4)烛之武(介于姓、名之间的助词)
(5)臣之壮也(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其 (1)君知其难也(他的,代词)
(2)吾其还也(表希望的语气副词)
(3)以其无礼于晋(郑国,代同)以 (1)敢以烦执事(拿,介词) (2)以乱易整(用,介词)
(3)以其无礼于晋(因,介词)
4.词类活用 越国以鄙远。
(鄙,名词作动词,作为边邑。句意是,越过别国而以远处地方为自己的边邑。)
既东封郑。(东,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东面。句意是,既然晋国把郑国作为东西的疆界。) 肆其西封。(西,方位名词作定语,西面的。句意是:扩展它西面的疆界。)
因人之力而敝之。(敝,形容词作动词,损害。句意是: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又反过来伤害他。)晋军函陵。(军,名词作动词,驻扎。句意是:晋军屯驻在函陵。)
5.古汉语句式
(1)判断句邻之厚,君之薄也。(“也”表判断。句意是:邻国的势力雄厚了,也就是您秦国的势力削弱了。)
以乱易整,不武。(否定判断句。句意是:用自相冲突改变步调一致,不是威武。)
(2)倒装句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句意是:晋国哪有满足的时候。)
佚之狐言于郑伯。(介词结构后置句,句意是:佚之狐对郑文公说。)
(3)省略句 许之。(省略主语“烛之武”。句意是:烛之武应许了他。)
敢以烦执事。(“以”后省略了宾语“之”〈代亡郑的事〉。句意是:请拿此事麻烦您的左右。)二、总结、扩展 正确把握文言文的文意,并正确进行分析评价,就要掌握评价文意的方法和技巧。这是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了解文章的历史背景,这对准确地理解,分析和评价文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了解作者生平及概况,正确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如作品的思想内容,才能做出正确的分析和评价。
3.从内容到结构对文章进行整体把握,这是进行分析评价的基础。对记叙性的文章,要重点搞清人物、事件,前因与后果,记叙与议论;对议论的文章,要把握文章的观点,正确理解观点与材料的关系。
4.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具体地历史地,实事求是地分析作品的思想意义。 如此,我们才能正确把握文意,并准确进行分析评价。
三、布置作业
1.写一段能表达人物个性的语言片断,要求 300 字左右。 2.辨析下列多义词的意思。注意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若:1.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似乎,好像)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假如)
3.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你)
说:1.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陈述) 2.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杂说〈一种文体〉)
3.秦伯说,与郑人盟(喜欢,高兴)
辞:1.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推辞)
2.停数日,辞去(告别) 3.不辞劳苦(推托)
鄙:1.顾不如蜀鄙之僧哉(边远的地方)
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边境)
3.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浅陋)
微:1.则名微而众寡(细小,轻微
2.微闻鼠有作作索索(暗暗地)
3.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稍微,略微)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如果没有,如果不是)
之:1.辍耕之垄上(往,到)
2.子犯请击之(他们〈指秦军〉)
3.是寡人之过也(的)
4.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助词,不译)
3完成练习三 作者邮箱:
[1]
作文八:《烛之武退秦师》7200字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设计
内蒙古乌拉特前旗第一中学 袁九梅 2015-9-5 教学目标:
1.学习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2.了解《左传》这部编年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3.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4.在诵读过程中,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
1.理解“贰、军、辞、鄙、陪、敢、济、肆、阙、与”10个词语。
2.归纳“若、说、辞、鄙、微、之”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3.烛之武人物形象的把握。波澜起伏,生动活泼的情节。
教学难点:
1.借助语境推断文言词语的意义。
2.领会和学习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3.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对《左传》的语言特点有所了解。
教具准备:录音机、《烛之武退秦师》的朗读磁带。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了解《左传》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了解与本文内容相关的历史史实。
3.诵读课文、整体感知,正音,借助注释疏通文章。
[教学步骤]:
一、导语:同学们,当我们看到奥运赛场上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心中会油然升起一种崇高感、敬慕感。敬慕那些为国争光的英雄。英雄,在人们心中是伟大的,他们为民排忧,为国解难,殚精竭虑,置个人安危于度外,今有之,古亦有之。春秋时期郑国的烛之武就是其中之一。今天我们就学习选自《左传》的历史散文《烛之武退秦师》。
二、关于《左传》
(先让学生看文章后面关于《左传》的介绍)教师补充:
“左氏之传,史之极也。文采若云月,高深若山海。”这是朱彝尊《经文考》中对《左传》的高度评价。这里的“左氏”,司马迁认为是春秋时代鲁国盲人史官左丘明,他在《史记·十二诸侯年表》中写到:“鲁君子左丘明惧弟子人人异端,各安其意,失其真,故因孔子史记具论其语,成《左氏春秋》。”东汉的班固也持此观点,但由于文献不足,《左传》的作者迄今尚无定论。
但这丝毫无损《左传》的光辉,它是继《春秋》之后我国第一部记事详细而又完整的编年体史书。《左传》记叙了上起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下迄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7年),共二百五十五年的历史。不仅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而且还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颇具春秋时代历史散文的特色。内容丰富,规模宏大,忠于历史事实,生动、真实地反应了奴隶社会崩溃时期的重大变化,为后人提供了那个时代广阔多彩的社会生活画面。统治集团内部的各种矛盾斗争,各诸侯国之间频繁的争夺战争,各种礼仪制度、社会风俗、道德观念及一些人物的生活琐事在《左传》中都有大量记载。
总之,《左传》无论对后代史学和文学都有极大的影响,在艺术上的成就令人惊叹,为后世叙事散文树立了典范。
三、放录音(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正音)
①生字:函(hán)氾(fàn) 佚(yì) 缒(zhuì) 阙(quē)
②多音字:朝(zhāo)(例句:朝济而夕设版焉)逢(páng)(人名逢孙) ③通假字:无能为也已(矣)共其乏困(供)秦伯说,与郑人盟(悦) 失其所与,不知(智)何厌之有(餍)
提问《烛之武退秦师》记叙了春秋时期的一件什么事?
思考:(学生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明确:秦晋围郑,郑国危在旦夕。烛之武奉郑君之命,只身前往秦国,说服了秦君,免去了一场战祸
四、简介秦晋围郑形势图
这是秦国,都城为壅。这是晋国,都城为绛。这是郑国,都城新郑。晋郑彼邻,秦如攻打郑国,的确如烛之武所言:“越国以鄙远。”当时,晋军驻扎在函陵,即新郑县北;秦军驻扎在汜水南面,离新郑也不远。大军压境,郑国危如累卵。《烛之武退秦师》中所记述的就是秦晋攻打郑国之前展开的一场外交斗争。烛之武是这场外交斗争的主角,他身负君命,只身赴秦,说退秦军,实属不易。
当时,秦、晋、郑三国的关系十分复杂,了解与本文相关的历史史实,对我们学好这篇课文十分重要。
秦立晋君(公元前651年)
这一年,晋献工卒,晋国陷入内乱。晋国大夫里克杀了晋献工的庶子夷齐、卓子。并派人迎接公子重耳,重耳不就。后又派人迎接献工次子夷吾。夷吾采纳了大臣吕省、卻芮的意见,厚礼贿赂秦国,答应割让晋河东之地予秦。于是秦穆公拥立夷吾为君,即晋惠公。这就是课文中所言“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君”
即秦穆公,“晋君”即晋惠公,“赐”则指“秦立晋君”之事。
惠公背约(公元前650年)
晋惠公借秦国之力即位后,对割让土地之事非常后悔,就派大臣丕郑赴秦国,以先君之地不得擅许为由食言。这就是文中“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指秦穆公,“许君焦、瑕”则指公元前651年夷吾答应予秦河东之地一事。秦晋两国之间的关系从此出现了裂痕。
重耳过郑(公元前637年)
这一年,晋公子重耳在齐国居五年后,离开齐国。经曹、宋路过郑国。郑国大夫叔瞻劝郑文公要以礼待重耳,郑文公却以“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为由,不听叔瞻劝告,对重耳不礼。这就是课文中“以其无礼于晋”一事。
郑楚结盟(公元前632年)
是年四月,晋楚争霸中原,战于城濮,楚军大败。晋文公尊周攘夷,成为春秋霸主之一。
当时,郑国处四战之地,无险可据,又自无礼于重耳之后,故背晋助楚,因此,郑文公曾到楚国怂恿楚成王出兵作战。楚败,郑文公内心恐惧,又派大夫子人九到晋国请罪求和。五月,晋侯、郑伯盟于衡雍(今河南原阳西)。晋文公受周天子册命与四方诸侯盟于践土(在衡雍之西),晋文公为盟主,郑参与践土之盟,但晋、郑间的隔阂并未消除。郑既怂恿楚国出兵攻晋,又盟于晋,这就是文中所言“且贰于楚也”。
《烛之武退秦师》这个故事发生在公元前630年。与城濮之战只相隔两年。因此秦、晋围郑实属城濮之战的余波。
放录音,学生再次整体感知课文。放录音后,学生齐读课文,进一步理解
课文。
五、布置作业
1.反复阅读课文。
2.借助注释、工具书疏通文章。
3.整理通假字、古今异义、句式、活用等文言知识。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使之流利上口,起到增进对课文理解的作用。
2.能弄清楚课文所记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能准确理解和把握烛之武说退秦师的原因。
3. 学习本文精彩的人物语言——说理透辟,善于辞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的情节。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刘勰《文心雕龙》评价口才的作用“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此言是否夸大了言辞的作用,这节课我们走近《烛之武退秦师》去验证一下。危亡之际挺身行,宝刀未老史留名。但凭三寸不烂舌,说退秦伯虎狼兵。
二、走近课文:
1、解题: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它告诉我们哪些内容?
(1)一人与万人,力量悬殊,充满悬念;
(2)“退”如加修饰语,肯定是智退,而非力搏也;
(3)核心人物是烛之武;烛之武,考城人,是三朝老臣,但始终得不到升官,在郑国一直担任“圉正”(yǔ、养马的长官),大概相当于《西游记》里所说的“弼马温”吧。被举荐使秦时,已年过七十,须发皆白,身子伛偻,步履蹒跚。
(4)这是一篇叙事性文章。
(5)《孙子兵法·谋攻》说:“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即是说,用兵之道,最高明者乃以谋略取胜;其次以外交取胜;以兵戎相见,攻城拔池,乃为最下之策。不用通过战争的手段,就使别的国家放下武器,停止战争,这是战争的最高境界。而外交谋略的正确运用则是达到这一境界的重要方面。这使得本文成为《左传》中的名篇。 2:明确学习文言文津梁之一:“因声求气”——朗读古文的重要性。
也就是说我们可以运用朗诵这一方法,走近作品中人物的心境去体会话语情境,由此去揣摩作品人物的情绪,解读他们的思想。
讨论:大敌当前,国家的危亡在即,作为一国之君的郑伯心情如何,怎样说动年已七十的烛武去为他只身冒险游说秦师?他的国家重臣佚狐心境又如何,推荐烛武时是怎样的一种心态?三朝不被重用,须发皆白的“弼马温”烛之武心境又如何,有没有文天祥那种国难当头,舍我其谁的境界?
明确:本文属于叙事性文章,可把握人物心理情节进展和感情表达需要来安排。 佚之狐:心情沉重,胸有成竹
郑伯:自责,诚恳,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烛之武:应该是对只能虚度人生的慨叹,基调充满伤感情绪,从不被重用是有满腹牢骚的。
晋文公:(最后一段)冷静明智、无奈
3、学生诵读课文,能读出你对人物的理解。
三、课文赏读
1、课文共有四个段落,请用分别用四个字归纳段意
秦晋围郑 (我们已了解了复杂的内幕,请一个同学翻译。) 提问:本段仅25字,却道出很多内容,有哪些?
明确:郑国的君臣是一心抗敌的。①佚之狐出谋划策,力荐烛之武。②郑伯从其言,但遭到了烛之武的推辞。烛之推辞,大有学问也。其一是“平时不烧香,临死抱佛脚”,用得着才来求,人情之冷暖,烛之武不太快活;其二“无事不登三宝殿”,烛之武知道郑伯之用意,亦明白“挽狂澜于既倒”是何等不易,自己就一点不怕么?就一定有成算的把握么?所以先推辞一下,也是为自己留条后路。不要夸海口,最终落人笑柄。退一步讲,即使有把握,也要卖个关子的,否则人家认为这是轻而易取的事情,不会对你心存感激的。郑伯也很机警,向烛老夫子赔罪,更以强烈的国家意识感化之,③烛之武面对郑伯的诚意,深明大义,承担了赴秦说秦师的重任。但这种答应跟荆轲答应燕太子丹去刺杀秦王是一样的悲壮的,你想想啊,一个大约七十岁的“老”头子,在这国家生死存亡的节骨眼儿上去游说,生死完全是置之度外的。再则,烛之武有天大的不满他也改变不了自己是郑国人的事实,他是爱国的,总不能看着自己的国家灭亡,这种爱国感情如同闻一多在《发现》中所表达出来的复杂的爱国之情一样,是非常感人的,“我虽然恨你,但我爱你的心永远不会变”,这是一种高尚的,历经烈火金刚打磨而格外鲜亮的爱国之情。这种情感深刻而圣洁。微言大意,可见《左传》之意韵。
(齐读品味)
说退秦师 此段包含着烛之武退秦师的劝说艺术
1、烛之武一言使秦穆公背晋亲郑,弃强援,附弱国;弃旧恩,招新怨;弃成功,犯危难。非利害深中秦穆公之心,讵能若是乎?——宋 吕祖谦 教师范读。请同学们拿出笔,画画层次看,烛之武是抓住哪几个利害点来说动秦穆公的。学生讨论:
越晋难治 亡郑利晋 存郑利秦 晋人无信 晋人无厌
2、烛之武的劝说为什么能成功,它的言辞高妙在哪?学生讨论
明确:本段的中心是烛之武说秦君,说辞仅125个字,却不卑不亢,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先诚恳道出郑国必亡是明摆着的事,不去怨恨或狡辩,语气谦卑以示弱博得秦穆公好感;审时度势抓住秦穆公心理,亡郑只对晋有利,“邻之厚,君之薄也”直陈弊端击中也想称霸的秦穆公的心,也拆穿了秦晋联盟的虚伪性。接着以存郑之利(述利)诱之,使秦穆公掂量好处,再揭短,分析了晋国的贪得无厌,欲壑难填和背信弃义,以此戳到秦穆公的痛处。使秦穆公不得不认真考虑这次出兵的意义,动摇了与晋联盟的信心。其成功之处是处处站在秦国立场为秦国考虑,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主题,句句打动对方,不愧是一段非常漂亮的外交辞令。
3、讨论应用怎样的语气表达?学生试读。
诵读指导:
①例如“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一句,要读得心平气和,诚恳可信,博得秦君好感。充分表达出烛之武采用的是以退为攻的论辩技巧。
②亡郑只对晋国有利。因此要读得平缓而又委婉。但“焉用亡郑以陪邻?”这一反问句,语调要略高一些,反问语气要读出来;然后缓而较轻地读出“邻之厚,君之薄也”。因为这几句话意在动秦伯之心,点明秦晋联盟的虚伪性。 ③“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句,则是烛之武另换角度,从利益上引诱秦伯,态度要更加诚恳,用中速读,“若”字要拉长些。
④“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这是挑拨起秦晋之间的夙怨。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指责晋国的背信弃义和贪得无厌,因此读时要有激愤之感,速度较
前要快,尤其是“夫晋,何厌之有?”“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两句的反问语气一定要读出来。接着用平缓、诚恳的语气读出“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句。
(品读,齐读三段)
4. 我个人觉得三节开头:“夜缒而出,见秦伯曰”,这三处简写实包含了诸多智慧。此时战争一触即发,此“夜”肯定是当夜,明天一早说不定秦晋就发动进攻了,所以是连夜即动。“缒而出”,对方只见一人下来,城门未开,没有大股部队冲出来,所以心理上不会那么紧张。“见秦伯曰”,为什么不是见“晋侯”,这是一个重大的战略决定!“烛之武退秦师”,退掉秦师,晋师随之而退,这都是烛之武意料之中的事了!如果这一步走错了,下面言辞再精彩也无济于事。这一步走对了,下面的一步才谈得上,这是战术思维了。书上所录的只是烛之武的发言提纲,并非全部。如烛之武讲话的语气,讲话的时机,如何察颜观色,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把它写成一篇历史小说,但我想肯定是不紧不慢,不瘟不火,不卑不亢的。一句话,是充满了一种“贵族”气息的。他之所以能成功,全在于巧施攻心术——先对方之忧而忧。抓住秦伯担忧“帮晋灭郑后反而惹火烧身”之心理,步步深人,层层逼紧,透析了围郑对秦无任何好处,晓之以害,动之以利,所以得以解郑国之围。
“秦伯说”及以下,留三个大夫护郑,这是反衬烛的演说效果的。
迫晋撤兵
晋文公毕竟是一代霸主啊,面对秦国的倒戈,他隐忍不发,采用了撤军的措施,他为什么不继续攻打郑国或追击秦军责问他们的背盟呢?如果你是晋文公,你会怎样办?学生讨论。
明确:晋大夫狐偃请求袭击秦军,而晋文公没有答应。他冷静而清醒的分析了形式,
一是曾受过秦之恩惠,翻脸不“义”,晋文公不愿意背负这个坏名声。二是如果这时继续攻打郑国或进攻秦军,晋军就有可能处于腹背受敌的不利境地。三是进攻秦军就意味着立刻与秦翻脸而多树了一个强敌,失去一个盟约国,退一步也许还能重新再拉拢秦国,使它站在自己这边,毕竟两国姻亲关系比较牢固。由此,也就证明了烛之武说退秦师的成功。晋文公退兵也是明“智”之举,更是无奈之举也,我们也看到了一个霸主冷静的军事头脑。
诵读指导: (齐读,然后指名学生读)
四、艺术特色:
1、前后照应:文章虽短,但在叙述故事时,却能够处处注意伏笔与照应。 2、波澜起伏:课文有张有弛,曲折有致,增加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3、详略得当:文章集中笔墨塑造烛之武的形象,其他或简略交代,或一字未提,做到繁简得当,层次井然。
五、整理本文中出现的文言知识点。(见导学大课堂)
(一)通假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通 “矣”,了。)
(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共,通 “供”, 供给、供应。读gōng)
(3)夫晋,何厌之有(厌,通 “餍”,满足。)
(4)秦伯说,与郑人盟(说,通“悦”,高兴。读yuè。)
(5)失其所与,不知(知,通 “智”,明智,聪明。读zhì)
(二)古今异义
①行李之往来(行李,古义:出使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11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东道主,古义: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例如: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今义:请客的主人。)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夫人,古义:那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
④亦去之 (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三)一词多义
封 :
(1)既东封郑(做疆界,动词) (2)肆其封(疆界,名词)
之 :
(1) 唯君图之(代词,指阙秦以利晋)
(2)子犯请击之(代词,代秦军)
(2)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助词“的”)
(4)烛之烛(介于姓、名之间的助词)
(5)臣之壮也(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其:
(1)君知其难也(他的,代词)
(2)吾其还也(表希望的语气副词)
(3)以其无礼(郑国,代同)
以:
(1)敢以烦执事(拿,介词)
(2)以乱易整(用,介词)
(3)以其无礼(因,介词)
12
(四) 词类活用:
越国以鄙远。(鄙,名词作动词,作为边邑。句意是,越过别国而以远处地方为自己的边邑。)
既东封郑。(东,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东面。句意是,既然晋国把郑国作为东西的疆界。)
肆其西封。(西,方位名词作定语,向西面。句意是:扩展它西面的疆界。) 因人之力而敝之。(敝,形容词作动词,损害。句意是: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又反过来伤害他。)
晋军函陵。(军,名词作动词,驻扎。句意是:晋军屯驻在函陵。) 特殊句式
(五).1、判断句
①是寡人之过也(“……也”表示判断)
②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否定判断)
2、省略句
①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省略介词“于”)
②(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 (省略主语“烛之武”)
③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省略介词“以”的宾主“之”)
3、倒装句:
①、宾语前置句
夫晋,何厌之有?(“有”的宾语“何厌”前置,“之”作为标志。翻译时要调整为“有何厌”)
②、状语后置
以其无礼于晋(介宾短语“于晋”作状语,后置,翻译时要调整为“于晋无礼”) 13
且贰于楚也(于楚从属── 同上)
佚之狐言于郑伯(于郑伯言── 同上)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于君有益——同上)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完成课后练习第二、三题。
3.结合导学大课堂归纳字词。
附:板书设计:
烛之武退秦师
一、开端 :秦晋围郑
(危在旦夕)——设伏笔
二、 发展:临危受命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趋避之。” ——林则徐)
三、 高潮 : 劝退秦师——说理透辟,善于辞令
——起波澜14
既知亡矣 1、示弱
越晋难治
2、陈弊
亡郑利晋 语气谦卑博好感
说审时度势抓心理 退揭微显隐挑矛盾 秦存郑利秦 3、述利 师处处维护秦立场
晋人无信
4、揭短
晋人无厌
秦军撤退
四、结局:迫晋撤兵——照应开头 烛之武:义、勇、智——生动形象
晋文公:处乱不惊,隐忍不发、随机应变
单位:内蒙古乌拉特前旗第一中学 邮编:014400
电话:13337012232
15
E-mail:yjmqqyz@sohu.
16
作文九:《烛之武退秦师》5400字
高三语文《离骚》 《烛之武退秦师》复习学案 编制人:李蕾 审核人:邵明江 使用时间:2011-9-19 主任签字:一、基础知识复习检测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 又重 . 之以修 . 能 2.肇锡
.. 余以嘉名
3. 且贰 . 于楚也 4. 晋军 . 函陵
5. 臣之壮也,犹 . 不如人 6. 敢 . 以烦执事
7. 越国以鄙 . 远 8. 焉用亡郑以陪 . 邻
9. 若 . 舍郑以为 东道主
... 10. 行李
.. 之往来
11. 共 . 其乏困
.. 12. 不阙 . 秦,将焉 . 取之 13. 许 . 君焦、瑕,朝济 . 而夕设版焉 14. 既东封 . 郑、又欲肆 . 其西封 15. 因 . 人之力而敝 . 之 16. 失其所与 . ,不知 .
17. 以乱易 . 整,不武 18. 微 . 夫人之力 不及此 19. 阙 . 秦以利晋,唯君图 . 之
(二)一词多义
鄙:
1. 越国以鄙远 2. 蜀之鄙有二僧
3. 我皆有礼,夫犹鄙我 4.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焉:
1. 焉用亡郑以陪邻 2.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3.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4. 永之人争奔走焉
其:
1. 吾其还也 2.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3. 其皆出于此乎 4. 其孰能讥之乎
之:
1. 以其无礼于晋 2. 以乱易整
3. 敢以烦执事 4. 焉用亡郑以陪邻
辞:
1.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2. 今者出,未辞也
3. 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 4. 皆好辞而赋见称
(三)翻译下列句子
1.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2.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3.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4.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四)名句填空
1. , 不仁; , 不知; , 不武。
2. 《左传》又名《 》 《 》 ,是我国第一部详细完 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体例)历史著作。 《左传》 《 ______________》 《 》 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 ” 。
3. , 又重之以修能。 , 纫秋兰以为佩。
4. ,春与秋其代序。 ,恐美人之迟暮。
5. ,哀民生之多艰。
6. 亦余心之所善兮, 。
7. ,吾将上下而求索。
二、拓展训练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辞 . 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
B .若 . 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徐公不若 . 君之美也
C .微 . 夫人之力不及此 微 . 闻有鼠作作索索
D .因人之力而敝 . 之,不仁 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是寡人之 . 过也 臣之 . 壮也,犹不如人
B .以 . 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敢以 . 烦执事
C .以其 . 无礼于晋 吾其 . 还也
D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
3. 对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且贰 . 于楚也 贰:从属二主
B .又欲肆 . 其西封 肆:扩张
C .朝济 . 而夕设版焉 济:成功
D .若不阙 . 秦,将焉取之 阙:侵损
4. 下列加点的字与“晋军函陵”的“军”用法不相同的两项是 ()
A .一狼洞 . 其中 B .今我来思,雨 . 雪霏霏
C .既东封 . 郑,又欲肆其西封 D .越国以鄙 . 远,君知其难也
5. 下列加点的“之”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A .夫晋,何厌之 . 有
B .行李之 . 往来.共其乏困
C .五人之 . 当刑也,意气扬扬
D .哀斯墓之 . 徒有其石也
6. 下列各句中的“其”字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 .君知其难也 B .吾其还也
C .以其无礼 D .失其所与,不知
7. 下列成语中, “济”的意思与“朝济而夕设版焉”的“济”相同的一项是 ( )
A .缓不济急 B .同舟共济 C .假公济私 D .无济无事
(二)文言文阅读训练
蒲松龄之妻
五十余犹不忘进取①。孺人②止之日:“君勿须复尔 ! 倘命应通显,今已台阁③矣。 山林目有乐地, 何必以肉鼓吹④为快 . 哉 ! ” 松龄善其言。 顾儿孙入闱⑤, 褊心⑥不能无望, 往往情见乎词,而孺人漠置之。或媚以先兆,亦若罔 . 闻。松龄笑日:“穆如者⑦不欲作夫 人⑧耶 ? ”答曰:“我无他长,但 . 知止足。今三子一孙,能继书香,衣食不至冻饿,天赐 不为不厚。自顾有何功德,而尚存觖望⑨耶 ? ”
(选自蒲松龄 《述刘氏行实》 ) [注释 ]①进取:此指通过科举考试获取功名。蒲松龄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均不第。② 孺 (rú) 人:妻子。③台阁:宰相。④以肉鼓吹:犹言一呼百诺。⑤入闱:参加科举考试。 ⑥褊 (biǎn) 心:私心。⑦穆如者:端庄的人。此指妻子。⑧夫人:此指贵夫人。⑨觖 (jué) 望:不满意。
[文言知识 ]
说“显”。 “显”是个多义词。一、指“明显”、“显著”。成语有“显而易见”。 二、 指“高贵”。 上文“倘命应通显”, 意为如果命运中应该通达显贵。 所谓“显宦, ’ 即是显贵的高官。三、指“显出”、“表现”。如“大显身手”。四、旧时对先人的美 称。如“显考”(已死去的父亲 ) 、“显妣”(已死去的母亲 ) 。
[思考与练习 ]
1.解释:①快 ________ ②罔 ________ ③但 ________
2.翻译:
①君勿须复尔
②松龄善其言乎词
3.比较上文的两个“顾” :①“顾儿孙入闱”中的“顾” ,解释为 ____________;
②“自顾有何功德”中的“顾” ,解释为 ____________________ 。
杭世俊喜博
先生①一岁必两归钱塘②。归后无事,或 . 携钱数百与里中少年博 . 望仙桥下。时钱文 敏视学③浙中。一日盛暑,张盖往访先生。踏过桥下,文敏从舆④中望见先生短葛衣, 持蕉扇,与诸少年博正酣 . 。文敏即出舆揖 . 日:“前辈在此乎 ? ”时先生以扇自障,业 . 知不 可避,即回面话曰:“汝已见我耶 ? ”文敏曰:“正诣宅谒前辈耳。 ”曰:“吾屋舍甚隘,不 足容从者。 ”文敏固欲前,先生固却 . 之。始寻道反 . 。文敏去,诸少年共博者始从桥下出, 惊问日:“汝何人 ? 学使⑤见敬若此 ? ”曰:“此我衙门中后辈耳。 ”遂不告姓名去。
(选自清·洪亮吉《洪北江诗文集》 ) [注释 ]①先生:指清人杭世俊, 他官至翰林院检讨 (即翰林院里掌管编修国史的人 ) 。 ②钱塘:今浙江杭州市。③视学:职官名称。此指以视学身份视察学校。④舆(yú):轿 子。⑤学使:即“视学”。
[文言知识 ]
说“固”。 “固”是个多义词, 常见的义项有:一、 指“坚固”。 如成语“固若金汤”。 二、指“坚持”。上文“文敏固欲前,先生固却之”,其中两个“固”均指“坚持”、 “坚决”。三、指“本来”、“诚然”。如《六国论》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四、 指“岂”、“乃”,表反诘。如“仁者固如此乎?”意为有仁慈心肠的人难道会这样吗 ? [思考与练习 ]
1.解释:①或 ________ ②博 ________ ③酣 ________ ④揖 ________⑤业 ________ ⑥却 _______ ⑦反 ________
2.翻译:张盖往访先生
3. 选 择 :上 文 “ 学 使 见 敬 若 此 ” 中 的 “ 见 ” 有 以 下 解 释 , 哪 一 项 是 正 确 的 ? _________ ①指代“你”; ②看见; ③被; ④同“现”。
1.A 2. D 3. C 4. CD 5. A 6. B 7. B
蒲松龄之妻答案 1.①快乐②同“无”③只 2.①你不必再这样干了;②蒲松龄认为 妻子的话是对的; 3.①看到②回顾。
杭世俊喜博答案 1.①有时②赌博③兴致正浓④拱手⑤已经⑥推辞⑦同“返” 2.① 坐轿子前去拜访先生; 3.①
译文:(蒲松龄)五十岁还不忘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功名。妻子劝止他说:“ 你不要再这 样干了。如果命中应该通达显贵,那今天(你)已经做宰相了。山林中自有让人快乐的 地方,何必以一呼百诺为快乐呢? ” 蒲松龄认为妻子的话是对的,但当看到儿孙参加科 举考试,私心总不能觉得自己没有希望, (追求功名的)思想往往表现在言语中,而妻子 淡漠处之。 (蒲松龄)有时候用未有的好兆头来讨好她, (她也好象没有听到一样。蒲松 龄笑着问:“ 我的妻子难道不想做夫人吗? ” (她)回答说:“ 我没有其它长处,只知道知 足。而今我已有三个儿子,一个孙儿,能继香火,吃穿不至于受冻挨饿,老天所赐不可 说不厚。自己回顾有什么功德,而仍有不满意呢? ”
杭世俊一年必然回钱塘两次。归家以后无事,有时拿着数百铜钱与家乡中的少年在 望仙桥下赌博。当时钱文敏以视学身份在浙江视察学校。一天正值酷暑, (钱文敏)正要 到宅子去拜访杭世俊。踏过桥下,钱文敏从轿子里看见先生穿着短衣,手拿着芭蕉扇, 与各位少年赌博兴致正浓。钱文敏立刻走出轿子拱手说:“ 前辈是在这里吗? ” 当时先生 用扇子遮住自己,却已经知道不可以躲避了,立即转过脸说:“ 你已经见到我了吗? ” 钱 文敏说 “ 正要到宅子去拜访先生。 ” (杭世俊) 说:“ 我的家很小, 不能容纳你跟随的人。 ” 钱文敏坚持想要前往, 杭世俊坚持推辞他。 (钱文敏) 才寻找原路返回了。 钱文敏离开后, 各位一起赌博的少年从桥下走出,吃惊地问道:“ 你究竟是什么人?学使如此尊敬你? ” (杭世俊)说:“ 这是我衙门中后辈。 ” 就不告姓名离开了。
1.A 2. D 3. C 4. CD 5. A 6. B 7. B
蒲松龄之妻答案 1.①快乐②同“无”③只 2.①你不必再这样干了;②蒲松龄认为 妻子的话是对的; 3.①看到②回顾。
杭世俊喜博答案 1.①有时②赌博③兴致正浓④拱手⑤已经⑥推辞⑦同“返” 2.①坐 轿子前去拜访先生; 3.①
译文:(蒲松龄)五十岁还不忘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功名。妻子劝止他说:“ 你不要再这 样干了。如果命中应该通达显贵,那今天(你)已经做宰相了。山林中自有让人快乐的 地方,何必以一呼百诺为快乐呢? ” 蒲松龄认为妻子的话是对的,但当看到儿孙参加科 举考试,私心总不能觉得自己没有希望, (追求功名的)思想往往表现在言语中,而妻子 淡漠处之。 (蒲松龄)有时候用未有的好兆头来讨好她, (她也好象没有听到一样。蒲松 龄笑着问:“ 我的妻子难道不想做夫人吗? ” (她)回答说:“ 我没有其它长处,只知道知 足。而今我已有三个儿子,一个孙儿,能继香火,吃穿不至于受冻挨饿,老天所赐不可 说不厚。自己回顾有什么功德,而仍有不满意呢? ”
杭世俊一年必然回钱塘两次。归家以后无事,有时拿着数百铜钱与家乡中的少年在 望仙桥下赌博。当时钱文敏以视学身份在浙江视察学校。一天正值酷暑, (钱文敏)正要 到宅子去拜访杭世俊。踏过桥下,钱文敏从轿子里看见先生穿着短衣,手拿着芭蕉扇, 与各位少年赌博兴致正浓。钱文敏立刻走出轿子拱手说:“ 前辈是在这里吗? ” 当时先生
用扇子遮住自己,却已经知道不可以躲避了,立即转过脸说:“ 你已经见到我了吗? ” 钱 文敏说 “ 正要到宅子去拜访先生。 ” (杭世俊) 说:“ 我的家很小, 不能容纳你跟随的人。 ” 钱文敏坚持想要前往, 杭世俊坚持推辞他。 (钱文敏) 才寻找原路返回了。 钱文敏离开后, 各位一起赌博的少年从桥下走出,吃惊地问道:“ 你究竟是什么人?学使如此尊敬你? ” (杭世俊)说:“ 这是我衙门中后辈。 ” 就不告姓名离开了。
作文十:《烛之武退秦师》10300字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 了解《左传》的成书过程和基本知识。
2. 在掌握字词的基础上熟读成诵,培养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3.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注意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4. 学习本文精彩的人物语言——说理透辟,善于辞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的情节。 二、过程与方法
1.训练古文句读能力和概括能力
2.通过故事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正确认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 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2.了解烛之武说服秦伯的方法——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认识烛之武机智 善辩的外交才能。
教学重点
1. 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知识。
通假字:已 共 说 知
一词多义:微 鄙 辞 若 焉 与 之 其
词类活用:军 盟 夜 朝 夕 东 鄙 赐 阙 厚 薄
古今异义:执事 东道主 行李 夫人
文言句式:省略句 判断句 倒装句式(宾语前置,介词结构后置)
2. 烛之武人物形象的把握
3. 波澜起伏,生动活泼的情节。
教学难点
1. 体会烛之武游说的艺术。
2. 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知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拿破仑曾说:“一支笔,一条舌,能抵三千毛瑟枪。 ”的确,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古代就 有这样一个人, 他仅凭其三寸不烂之舌就劝退敌人的百万强师, 化解了国家的危机, 他就是 烛之武。 今天, 让我们一同走进 《烛之武退秦师》 , 共同了解这个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传奇人 物:烛之武。
1、材料补充
(1)简介 《左传》
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传” 意为注释, 《左传》 为给儒家经典《春秋》所作的注释性文字。《左传》全称是《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 秋》,另外还有两本书也是对《左传》的阐发《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因此我们 把这三本书叫做“《春秋》三传”。
它记述了春秋间 240多年的历史,不仅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而且还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 颇具春秋时代历史散文的特色。内容丰富,规模宏大,忠于历史事实,生动、真实地反应了 奴隶社会崩溃时期的重大变化, 为后人提供了那个时代广阔多彩的社会生活画面。 统治集团 内部的各种矛盾斗争,各诸侯国之间频繁的争夺战争,各种礼仪制度、 社会风俗、 道德观念
及一些人物的生活琐事在《左传》中都有大量记载。 总之,《左传》无论对后代史学和文 学都有极大的影响,在艺术上的成就令人惊叹,为后世叙事散文树立了典范。
2、本课的 故事背景 介绍
烛之武--烛表示地名,以邑名为氏。“烛地,名叫武的人”
佚之狐--佚表示地名,以邑名为氏。“佚地,名叫狐的人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 630年。此前,郑有两事得罪了晋国:其一,晋文公重耳当年逃亡 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其二,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出兵帮的是楚国,而此役楚 国失败。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围攻郑国呢?这是因为, 秦国当时也要争夺霸权, 也需要向外扩 张。发生在公元前 632年的城 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 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郑国名义 上没有参战,实际上已提前派军队到楚国) 。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 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 这时的秦国也有向外扩张的愿 望,所以,秦、晋联合也就是必然的了。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感知解决生词:(放名家朗诵,要求同学们听清字音,听准句读,听出语气)
贰(èr )氾南(f án )佚之狐(y ì) 夜缒而出(zhu ì) 共其乏困(g ōng )逢 孙(p áng )
通假字:
今老已,无能为也 已 (“已”同“矣”) 焉用亡郑以 陪 邻(“陪”同“倍”)
秦伯 说 (“说”同“悦”) 失其所与,不 知 (“知”同“智”)
2、整体感知:
自由诵读:在朗读的过程中把握字音并思考 本文一共涉及了哪三个国家,并且找出三国之 间分别有什么关系
(明确) :涉及到了晋、秦、郑三国。晋郑之间: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 楚也。
晋秦之间: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 ,两者之间有利益冲突。
提问:课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秦晋围郑,郑国危在旦夕。烛之武奉郑君之命,只身前往秦国,说服了秦君,免去了一 场战祸。
3、解题:
烛之武退秦师。 退:使动用法,使 -----撤退 师:军队
三、讲解课文。
(一)讲解第一段。
1、先看第一段。齐读第一段。第一段写了什么事情? ——秦晋围郑
2、秦晋为何围郑?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3、重点讲解:① 且贰于楚也 ——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 状语后置句
② 晋军(于)函陵 ——军,名词活用为动词,驻军、驻扎。 (省略句)
“晋 |军函陵,秦 |军氾南”,这样断句对不对,为什么这样断句呢, “军”是名词活用作动 词了。 同时,也可以明显的看出秦晋是分驻在两个地方的,为什么这么交代呢?(这为下文 埋下了伏笔)
③以其无礼于晋—— (倒装句)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中的 “于”是介词,相 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对于”。“于晋”,是古汉语中常见的介宾结构后置,按现代汉语的 语序应是:以其于晋无礼。 翻译成现代汉语是: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且贰于楚也”
句中的“贰”指从属二主,“于”是介词,引出二主之一的“楚”。翻译成现代汉语是:并 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
④ 贰为数词动用,军为名词动用;以,连词,表因果关系;其,代词,代郑国; 特殊句式:无礼于晋, 贰于楚。 提醒学生从翻译的方面看句子语序的调整, 得出本句的 介词结构 “于晋” 、 “于楚”本来应在“无礼”和“贰”的前面,但句子中却是在它们后面,所以是倒装结构 中的介宾短语后置,也叫状语后置。
译文:晋文公、 秦穆公联合攻打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理, 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 下又与楚国结盟。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南。
4、秦晋围郑,来势凶猛,郑形势危急,渲染了气氛。同时,两事均与晋利害相关,与秦关 系不大,秦可以争取;两军分兵驻扎,郑有机会单独与秦接触,为烛说秦埋下伏笔。 (二)讲解第二段。
1、读第二段。 第二段写了什么什么? ——烛之武临危受命
2、重点讲解: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之:助词,不译 ②无能为也已——不能做什么了。无能:不能。 已:同“矣”, 句末语气助词。
③是寡人之过 也 ——这是我的过错。是:这。 (判断句)
④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倒装句,介词结构后置句, 还原后的正常句式应为“佚之狐于郑 伯言曰”;
⑤ 辞曰:省略句 ,补充完整后为“(烛之武)辞曰”;
是寡人之过也:判断句,“也”字表判断。
译文:佚之狐对郑伯说:“国家很危急了,如果派烛之武去见秦王,秦军一定会撤退。”郑 伯听从了佚之狐的意见。 (烛之武) 推辞说:“老臣壮年的时候, 尚且不如别人; 现在老了, 不能做什么了。” 郑伯说:“我不能早点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 而郑国灭亡,您也有不利啊。”(烛之武)答应了。
3、 文中写了个能洞明事理的佚之狐:对烛之武有足够的了解, 但写他是为写烛之武服务的, 烛之武未出场已引起了读者的强烈关注。 烛之武可以说是壮士不遇, 英雄末路。 他满腹牢骚, 满心委屈, 但能以国事为重, 深明大义。 文中还着力写了郑伯, 他勇于自责, 更能以情动人, 以诚动人。
佚之狐:关心国事的大臣,对烛之武外交才能的信任
烛之武:满腹的牢骚与埋怨
郑伯:一位敢于自责的国君,情真意切,有风度
4、①“佚之狐言于??师必退。”
A 、形象刻画烛之武的形象,未见其人,先闻其名(声)(即“才”)。
B 、在此也可窥见佚之狐知人善任的一面。
C 、还可窥见郑伯善纳谏的一面。
②辞曰:“臣之壮??也已。”
进一步刻画烛之武的形象,是一位满腹才华,却未能被重用的大臣,人物形象更鲜活。 ③公曰:“??”许之。
A 、郑伯首先自责,体现了明君风范,然后以国家利益、形势与个人利益的透彻分析感动了 烛之武,可谓善于做思想工作。
B 、烛之武最终应允,决定以国家利益为重,只身去见秦伯,体现了他深明大义的一面。 四、小结
作业
1、复习本课所讲文学常识及重点字词、句式。
2、逐字翻译 1、 2段,写在课本空白处。
3、背诵 1、 2段,预习 3、 4段。
第二课时
一、 烛之武采取了什么方式去游说的呢?有没有效果呢?我们看到第三段, 第三段写了什么 事情? ——智退秦师
1、重点讲清以下词句:
① 敢以烦执事——冒昧地拿(这件事)麻烦你。意思是说, (如果灭了郑国对你秦国有好 处,)那麻烦你就来灭了我们吧。
② 焉用亡郑以陪邻——为什么要帮晋国来灭了郑国,而增加你的邻邦晋国的土地呢? ③ 夫晋, 何厌之有——晋国有什么时候会满足的呢?这是个用“之” 来提宾的疑问句。初 中时学过的提宾的 “之” 有:a 何陋之有? b 莲之爱,陶后鲜有闻。 c 菊之爱, 同予者何人? d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④秦伯说, 与郑人盟——秦伯高兴了, 与郑国订立了盟约。 盟, 名词做动用, 释为订立盟约。
2、“夜??秦伯”:说明形势危急,烛不畏危险。
3、现在大家齐读烛之武的说词,在读的过程中能不能大略标出秦晋郑三国的地理位置,简 单的标出,假如三者在一条直线上的话。(提问)
(秦————晋————郑)
非常好, 有了这个战略形式图, 大家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能够说服秦伯了或者说是说服秦伯的 前提条件。
(结合战略形式图,具体讲解这段说词,围绕“亡”的不利和“舍”的有利)
(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矣”从这个形式图中也可以很明显的看出秦的劣势。
(2) 所以, 烛之武一开始就摆正自己的位置, “郑即知亡矣” , 之后, 说 “若亡、 、 、 、 、 、 执事”,从形式图中,也可以看出秦晋围郑,受益的就是晋。欲扬先抑,以退为进。(坦言 知亡,避其锐气:郑既知亡矣。)
(3)晋强,相对的秦就弱了。阐明利害,动摇秦君。(亡郑只对晋有利:邻之厚,君之薄 也。)
(4)要是不灭郑,会怎么样呢“君亦无所害”。 替秦着想,以利相诱。(舍郑会对秦有 益:君亦无所害。)
(5)晋国曾经有不讲信义的行为,还能相信吗?引史为例,挑拨秦晋。(君之所知也。)
(6)(秦————晋————郑) 推测未来,劝秦谨慎。(唯君图之。)
(7)从这个图中,可以看出烛之武的一番说词都是围绕一个“利”展开,好象处处为秦着 想,其实呢,完全是为了保存郑,秦晋联盟也有损害,这就是“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 以利而离”。
烛之武三寸不烂之舌, 强于百万之师。 他之所以能说服秦穆公主要原因是处处为秦国着想 (表 面看来),理由充分。这段说辞仅 125个字,却不卑不亢,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 地道出了秦、晋联盟的虚伪,亡郑对秦的不利,晋国的贪得无厌和背信弃义,委婉曲折,面 面俱到,步步深入主题,句句打动对方,不愧是一段非常漂亮的外交辞令。
3、说秦的结果是:①秦郑订立盟约;②秦国驻兵守郑。
4、秦??乃还:秦权衡利害,决定退兵,但却派人留守要塞,体现其老奸巨猾的一面。
5、知识点:
亡:动词的使动用法; 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阙: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鄙:名词 的意动用法; 封:名词的意动用法; 厚: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薄:形容词活 用为动词; 乏困: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东:名词活用做状语;
陪:通假字,通“倍 ”; 共:通假字,通“供”; 厌:通假字,通“餍”; 说:通假字,通“悦”; 阙:通假字,通“缺”或“掘”;
以为:古今异义词,古意:把??当作;今意:认为。
行李:古今异义词,古意:出使的人;今意:出行时带的包裹。
东道主:古今异义词,古意: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意:请客的主人。
乏困:古今异义词,古意:缺乏的东西;今意:精神不好。
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还原后应为:有何厌。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介词结构后置,还原后应为:若亡郑而于君有益。
二、讲解第四段。——晋师撤离
1、重点讲清以下词句:
①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假如没有那个人 (秦穆公)的力量, 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 参见 文下注释。微,假如没有。初中时学过“微斯人,与谁与归?”这个句子,其中的“微”也 是这个意思
② 吾其还也——我们还是回去吧。其,语气词,表商量语气。初中时学过这类例句不少: a 其真无马也?(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表反问语气。) b 其真不知马也?(恐怕实在 是不认识千里马吧。其,表推测语气。)
③ 亦去之——也离开了郑国。去,离开。 (这个词的古今义刚好相反。今义表示到??地 方。例如:①游人去而禽鸟乐也。②则有去国还乡,忧谗畏讥。)
2、写晋师撤离郑国。晋文公是头脑清醒的。他以“不仁” “不知” “不武”三条理由退兵, “不仁”只是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如果真讲“仁义”,当初就不会发兵攻郑。“不知”是实 质,“知”是理智,是对现实情况的客观分析,是对动武后果的冷静判断;“不武”,则是 因为胜败难以预料。所以,说到底,晋的退兵,是“利”字使然。这是一种隐忍不发、随机 应变的胸怀和谋略,正是晋文公终成霸业的根本原因。
3、所以故事的结局就是,晋文公毅然撤军作结,郑国转危为安。而这也正是烛之武所想达 到的目的。
4、知识点。
敝: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知:通假字,通“智 ”。
夫人:古今异义词,古意:那个人;今意:成年男子的配偶。
去:古今异义词,古意:离开;今意:到,往。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判断句。
四、分析人物形象。
1、烛之武:(1)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 (2)知难而上,义无返顾的勇士。
(3)口若悬河,巧言善辩的辩士。
2、郑伯:(1)善于纳谏。 (2)勇于自责。 (3)善于言辩。
3、秦伯:贪婪,自私,不讲信用,见利忘义。
4、晋文公:贪婪,但理智,能隐忍不拔,随机应变,审时度势,雄才大略。
5、佚之狐:慧眼识才的伯乐。
(一)、第一个人物——郑伯。(善于纳谏、勇于自责、善于言辩)
1、找学生读郑伯说的话。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说说对他的看法。(大部分同学会说郑伯是一个礼贤下士、从谏如流的君主。)
启发:是不是还能有别的理解:他平白无故的怎么礼贤下士起来了呢?
——事到临头才开始求贤。
2、让学生们品味他的话:“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言外之意就是:你出来干活,是帮我的忙也是帮你的忙, 你如果不肯帮忙,对你也没有 好处。 话里含有威胁的意味。
再想一想秦晋攻打郑的原因——当年慢待晋文公, 可知郑伯是个目光短浅又自私的人, 如今 来求烛之武,也不过是临时抱佛脚罢了。
3、从郑伯身上可得出什么教训?
——一定要不断挖掘和重视人才,不要等到危机出现后再重用人才。
(二)、第二个人物——佚之狐。 (慧眼识才的伯乐)
(三)、第三个重点人物——烛之武
1、烛之武能言善辩,才智过人。这样的人为何老不见用?
——当权者不注意选拔人才,有权者的嫉妒。
2、从文中可看出,他对国家大事了解得很透彻。既然烛之武一直不被用,他了解得那么透 彻想干什么?
启发:刘备三顾茅庐见到了诸葛亮, 诸葛亮对他畅谈天下大势。 可以说诸葛亮未出山前就做 着出山的准备。 ——烛之武也是如此。尽管怀才不遇,但他没有放弃自己的希望。 烛之武不 是不想做一番事业, 他的心始终没有放弃过“一飞冲天” 的渴望, 他一刻不停地关注着天下 形势,思考着安定天下济苍生一逞抱负的路径。你想,一个小小的“弼马温”,怎么对晋国 的历史、 对晋国国君的为人那么清楚, 对秦伯的心理、 对秦晋之间的恩怨又是如此了然。 “老 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豪情无疑是后人敬仰他们的主要缘由。
3、这样一个才华长久没显出来的人,当国家有难的时候他还是出来解国家之围了。
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个须发尽白的老者, 夜缒而出时是怎样的一种情形。 当他拄着拐杖走 进秦营时又是怎样的大义凛然,视死如归。
4、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知难而上,义无返顾的勇士;口若悬河,巧言善辩的辩士。
5、在国家危难面前,烛之武深明大义、义无返顾;在强秦面前,烛之武不卑不亢,能言善 辩,聪慧机智。 他的不计个人得失, 处处为郑国安危着想的爱国主义精神, 他的义无返顾赴 敌营的信心和勇气都值得我们学习。 但是以我们现在的眼光来看, 他是不是也有一些小小的 缺点呢?
——烛之武为何不在“臣之壮也”的时候,也像三百年后的晚生毛遂那样,大胆地“自赞” 于郑伯的驾前呢?
五、写作特点。
1、情节波澜起伏。
文章的事件一件连一件,情节是不是平稳发展的呢?
——不是。而是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
明确:大军压境(十万火急)——佚之狐荐烛之武(一线生机)——烛之武发牢骚(波澜) ——郑公平息烛之武的怨气(转机) ——烛之武出使退敌成功 (大功告成) ——子犯建议攻 秦(出现危机)——晋公再晓之以理(一场虚惊)。
文章有张有弛,曲折有致,增加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2、伏笔和照应。
那么,文章的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是不是一下从悬崖跌到深谷呢?
——不是,而是非常自然的设置了伏笔和照应
明确:这篇课文虽短,但在叙述故事时,却能够处处注意伏笔与照应。例如,在交代秦、晋
围郑的原因时,说是“以其无礼于晋,且二于楚也”,说明秦、郑并没有多大的矛盾冲突。 这就为下文烛之武说退秦军埋下了伏笔。 “夜缒而出”照应了开头的“秦、晋围郑”, “国 危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和“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又照应了上文秦、晋虽 是联合行动,但貌合神离,既没有驻扎在一起,彼此的行动也不需要通知对方,这就为秦、 郑联盟提供了条件。
3、详略得当。
这篇课文主要是表现烛之武怎样退秦师的,所以重点放在烛之武的说辞上。 对“退秦师”的 前因后果,只作了简单的交代。从秦晋围郑写到晋师撤离,在这期间应该说发生了许多事, 但作者并未一一罗列, 如郑国君臣如何焦急地等待烛之武的消息、 秦伯是如何骄横傲慢地对 待这位即将亡国的国家的使臣等, 文章只字未提, 而是集中笔墨塑造烛之武的形象。 选材上 注意到了“精”字,详略得当,从而做到繁而不杂,有始有终,层次井然。
六、课后习题第 2题。
七、有时间的话,分角色朗读。
板书设计:
烛之武退秦师之说辩艺术
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郑知之矣) 。
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邻之厚,君之薄也) 。
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君亦无所害) 。
第四步:引史为例,挑拨秦晋(君之所知也) 。
附 1:文言字词
1. 词类活用
A. 名词做状语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在东边;在西边)夜缒而出(在晚上,当晚)
B. 动词活用为名词 君亦无所害(害处)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恩惠,好处)
C.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臣之壮也(壮年)越国以鄙远(远方,边远的地方)共其乏困(缺少的东西)
2.特殊句式
A .省略句
(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主语) 晋惠公)许君焦、瑕(主语) 夜缒 (烛之武)而出(宾语)敢以(之)烦执事(宾语)
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介词)
B .倒装句
以其无礼于晋(于晋无礼──介宾短语后置) 且贰于楚也 (于楚从属── 同上) 佚之狐 言于郑伯(于郑伯言── 同上) 何厌之有(有何厌── 宾语前置)
C .判断句 是寡人之过 也
3.通假字
无能为也已(矣)共其乏困(供)秦伯说(悦),与郑人盟失其所与,不知(智)
4。古今异义
①行李之往来 (行李,古义:出行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夫人,古义:那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 )
④亦去之 (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
附 2:归纳基础知识
实词:1、贰
①“二”的大写。 (例: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左传?隐公元年》 )
②副职 (例:其内任卿贰以上。 梁启超 《少年中国说》 ) ③不专一 (例:贰则疑惑。 《荀子?解蔽》 ) ④离心,背叛 (例: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左传》 ) ⑤ 再,重复。 (例: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 )
⑥从属二主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鄙
①边远的地方 (例:《为学》:“蜀之鄙有二僧。” ) ②庸俗,鄙陋。 (例:《左传? 庄公十年》 :“肉食者鄙, 未能远谋。 ” ) ③看不起, 轻视。 (例:《左传?昭公十六年》 :“我皆有礼,夫犹鄙我。” )
3、许
①准许。 (同现代汉语 ) ②答应, 听从。 (例:“许之。 ” 、 “许君焦、 暇??” ) ③ 赞同。 (例《愚公移山》:“杂然相许。” ) ④约数 (例:《小石潭记》:“潭中鱼 可百许头。” ) ⑤表处 (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 4、阙
① qu è古代宫殿前两边的高建筑物。 ② qu è城楼 ③ qu è皇宫,引申为朝廷 ④ qu ē通“缺” ⑤ ju é挖掘,引申为侵损,削减。
5、微
①细小, 轻微 (同现义 ) ②衰败 国势衰微。 ③卑贱 (例:《史记?曹相国世家》 :“参 如微时,与萧何善。” ) ④幽微,精妙。 微言大义 (成语 ) ⑤隐蔽,不显露。见微知著 (成语 ) ⑥如果没有。 (例:《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与归?” )
6、敝
①坏,破旧。 (例: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使史更敝衣草屦。” )
②谦词 敝人 ③疲惫 (例:《资治通鉴》:“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
④损害,衰败。 因人之力以敝之。 (本文 ) “说”“辞”见课后第三题。
虚词 1、以
①以其无礼于晋 (因为,连词 ) ②敢以烦执事 (拿,用,介词 )
③越国以鄙远 (表顺承,连词 )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 (表顺承,连词 )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把,介词 )
2、而
①今急而求子 (才,连词,表顺承 ) ②夜缒而出 (表修饰,连词 )
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 (表顺承,连词 )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表转折,连词 )
3、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 (语气词,表陈述 )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疑问副词,为什么 )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疑问副词,怎么能 ) ④且焉置土石 (疑问代词,哪里 )
⑤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代词,之 ) ⑥永之人争奔走焉 (兼词,于此 )
“之”的意义和用法见课后第三题。
词类活用
①晋军函陵 (名词作动词 )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使郑亡,动词使动用法 ) ③邻之 厚,君之薄也 (“厚”“薄”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 ④越国以鄙远 (鄙,意动用法, 以??为鄙;远,形容词用作名词, ) ⑤朝济而夕设版焉 (“朝”、“夕”,名词活 用作时间副词 ) ⑥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东” 、 “西” 均为方位名词作状语; 封, 名词活用作动词,作疆界。 )
通假字
①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通“倍” ) ②共其乏困 (共,通“供” )
③何厌之有? (厌,通“餍”,满足 ) ④秦伯说 (说,通“悦” )
⑤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 )
古今异义:
①行李之往来 (行李,古义:出行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夫人,古义:那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 )
④亦去之 (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
文言句式
①以其无礼于晋 ②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介词结构后置
③夫晋,何厌之有? 宾语前置,“有何厌”。
④是寡人之过也。 判断句。
(僖公三十年) 晋文公和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 因为郑国曾对文公无礼, 并且郑国同时依附于楚国与晋国。 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水的南面。 (僖公三十年)晋文公和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文 公无礼,并且郑国同时依附于楚国与晋国。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水的南面。
佚之狐对郑伯说:“郑国处于危险之中了!假如让烛之武去见秦伯, (秦国的)军队一定会撤退。 ”郑伯同意 了。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也不能有什么作为了。 ”郑文公说:“我早先没 有重用您,现在由于情况危急因而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 ”烛之武就答应 了这件事。
在夜晚(有人)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上放下去,见到了秦伯,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 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冒昧地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越过邻国把远方的郑国 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 (您)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邦晋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 势力雄厚了, 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 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作东方道路上接待过客的主人, 出使的人来来往往, (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而且您曾经给予晋惠公 恩惠,惠公曾经答应给您焦、瑕二座城池。 (然而)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这是 您知道的。晋国,怎么会满足呢?(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要向西扩大边界。如 果不使秦国土地亏损,将从哪里得到(他所奢求的土地)呢?削弱秦国对晋国有利,希望您考虑这件事! ” 秦伯非常高兴,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派遣杞子、逢孙、杨孙戍守郑国,于是秦国就撤军了。
晋大夫子犯请求出兵攻击秦军。晋文公说:“不行!假如没有那个人(秦伯)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 的。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用散乱(的 局面)代替整齐(的局面) ,这是不符合武德的。我们还是回去吧! ”晋军也就离开了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