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岭南文化》700字
岭南特色文化
建筑:岭南建筑的特点,通常表现有:在功能上具有隔热、遮阳、通风的特点。建
筑物顶部常做成多层斜坡顶; 外立面颜色以深灰色、浅色为主; 以及方形柱的
运用。岭南建筑的布局、装饰的格调十分自由和自然。
岭南天地
岭南印象
园林: 岭南山水秀丽,层峦叠翠,又濒临沧海,环境风物别具特色。岭南人追求自
然化、艺术化园居生活,这孕育了岭南园林的独特风格:
求实兼蓄,精巧秀丽。
传统园林清晖园
岭南园林现代运用手法
街区:在岭南人重商、亲民、注重生活的思想影响下,岭南传统街区尺度普遍呈现小尺度的。
同时。在现代化进程中,它以积极的态度以及引入西方文化。形成独立且丰富多彩的街区建筑特色
西关大屋 沙面建筑群
特色鲜明的骑楼
水环境:环境中处处体现亲水性。水是岭南水乡的灵魂。特色鲜明的滨水环境是岭南水乡场
所塑造的重点,对滨水公共空间的处理是促进公共活动形成的重要因素。
清水环绕的余荫山房 水景别致的岭南画派纪念馆
以桑基水塘为景观概念的美的广州总部
绿化:炎热的气候使得公共空间的绿化层次是丰富多样的,丰富绿化层次,使公共空间
形成良好的微气候循环,降低公共空间内的温度,为居民活动提供舒适的环境。在建设上对绿化层次非常重视,以创造宜人的公共空间,体现与岭南特色城市设计生态可持续的特色。
香港百子里公园
粤晖园 佛山梁园
乡土铺装。岭南特色铺装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其中最主要的特点是
用材均为地方材料,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这些地方材料往往透水率很高.
适合岭南地区多雨潮湿的天气,也具备生态持续的特色。
特色生态传的统蚝壳墙
蚝墙的创新运用 美的广州总部
作文二:《岭南文化》1700字
《岭南文化》读书笔记
最近阅读了《岭南文化》这本书,基本上感觉和前一本广东文化地理内容有相似的地方,因为广东本就属于岭南的一部分。岭南包括了广东省,海南省和广西大部分的地区。岭南文化比广东文化更复杂,因为它不但包含了不同的地区,其地域文化等存在差异,也还因为不同地区的发展历史不一样,因为它们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等。如广东现在就比广西省要发展得快且好。
“岭南历史悠久,据科学考证,早在10万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岭南这块土地上生息,劳动,繁衍。”虽然岭南地区的起步几乎比中原地区的迟了1000年,它的历史并没有中原地区的深沉雄伟,但是它也有自己的长处和特色: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岭南文化发展成一个相对独立单纯自然的文化体系;南方人的重商头脑,使南方经济发展飞快;连绵不断的海岸线,使岭南地区对外贸易发达;一直以来开放兼容文化的思想,使岭南文化柔和了中外不同的文化,从而形成自己的文化特色。由此看来,每一个地方都有它自己的发展特点,而最终促成这些特点的形成的最大因素,我觉得还是归结与地理环境。岭南地区的经济文化政治发展成这个特点都与其地理位置的由早期的亚热带较为封闭的地区到不断被发展成为开放的多港湾的贸易地区。
何谓岭南文化?“从文化哲学角度去界定,岭南文化就是一个标志着岭南人的本质力量发展水平的社会范畴,是岭南人的本质力量化,岭南人社会实践的产物,岭南人活动方式的总和。”对于我的理解而言我觉得岭南文化就是岭南人在创造岭南这片土地的时所表现出的好的精神和品质,它是支撑历代岭南人不断发展最求理想的精神支柱。或许对于我们这一代人而言,“岭南文化”这四个字仅仅只是一个名词,因为我们对于它并没有深刻的理解,我们并不知道孕育着我们的这片土地的故事,并不了解我们的先人为这片土地付出的成果,我们是90后,对于外界人看来我们不如80后,我们被骂是脑残,我们被责备不去继承祖先遗留下来的物质与精神文化,而是去搞一些他们觉得没用,不理解的东西。的确,我们是需要接受批评和建议,需要继承好的传统文化,但是其实我们一直都在努力证明自己,我们也是岭南子女,我们没有抛弃我们的文化,我们南方这边的人自是不能跟北方的人相比较,因为我们的生长环境不同,我们不能像北方学生一
样一条心刻苦学习,我们继承了岭南文化的世俗性,我们乐于用器官来感受和实惠心理来代替科学抽象,我们真实,生动,追求刺激,够劲,够格的强劲生命力,我们寻求多途径去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不仅仅是埋头苦读;我们继承了岭南文化的重商性,许多大学生甚至初中生已经学会了经商赚钱,甚至有的人放弃读书跟家里人出来学做生意,最后成为一代富商,其实不一定读得多书就一定能赚大钱,关键是要看你自己的志向。文化不会被历史埋没的,我们用我们的行动去证明文化在潜移默化之中传播,而且我们还会一代接一代地更新,不断地发展。
岭南文化是一个很复杂的文化,其中有一点在他的方言上可以看出。岭南是汉语防御最复杂,差异也最大的地区。粤语,客家话,闽语是岭南人民三种主要方言。记得这周司徒老师也提到了岭南文化方言的内容。的却如此,自从来了广州读书以后,我深刻体会到了这一点,我遇到过许多受不同语言的广东人,我发现真的是完全听不懂他们的谈话,有时他们用的词语是我们所不能理解的,如“泡打粉”(发酵粉)。岭南方言的形成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文化的冲撞融合,政治的改革,经济的发展,外来文化的影响等等,每一种方言都有其独特的发展历史,如我说的粤语,很多的是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影响,如“手机无电,要chrage 电啦。”这里粤语明显受到外国语言的影响而改变。还有粤语说的“冲凉”,北方人会说是“洗澡”,因为我们南方天气较热,所以我们洗澡是为了凉快降温,而北方人是为了干净而洗,这显然是受到地域的气候环境影响所造成的。那么多种文化,我们难免会产生这样的疑问:这些方言这么多有用吗?不如统一一种岭南语言来促进发展交流更好了。答案是否定的,尽管方言很多而且有时会产生语言不同的情况,但是不同的语言代表这一个地区的发展历史和特色,是地区人民的行动精神支柱,随便抹杀别的文化的生存价值,是不合理的,交流固然是重要,但是要建立在各地区的文化保持自己的特色这样才能更好地交流,统一反而失去了岭南文化的多元性。
以上只是我对岭南文化的一些理解,仅代表个人观点。
作文三:《岭南文化特点》600字
1、世代的岭南人的生存状况和海洋文化的形成。? 岭南的北面、西面是山,东面和南面是大海。台风肆虐,洪水频繁,自然环境恶劣,生产力相对落后,世代的岭南人过着极为清苦的生活。但为了生存下去,岭南人必须冲破大海的封锁,出海捕鱼,下南洋做生意。广州从秦朝开始就有海上贸易了,逐渐形成了一个商业重镇,逐渐形成了海洋文化。要不是封建封闭思想的管束,实施海禁,断绝对外贸易交往,岭南人足能在海上开拓出另一条丝绸之路,沿海上丝绸之路走下去,说不定中国早就是一个海洋大国。
2、岭南人的危机意识和群体认同意识。
由于岭南地区自然条件恶劣,频繁的自然灾害使岭南人有了强烈的危机意识。如果不能将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他们是睡不着觉的。群体的危机状况召唤着同心协力,共同对抗来临的危险,集体劳动、结队出海、抗击倭寇,岭南在长期的劳动和斗争中形成了非常可靠的友谊和义气。比如广东的潮人、客家人就象两个拳头紧紧攥在一起。说天下客家人是一家并非没道理。天下的潮人也是一家,在世界各地有潮人的地方就有联谊会,就有潮汕会馆,这正体现了岭南人群体的认同意识。
3、坚忍不拔的文化品质,海纳百川的文化胸怀。
岭南人很务实,对政治的期望不是很高,对自我力量却有着强烈的崇拜,自强不息,敢爱敢恨,敢闯敢拼。并在长期的劳动和斗争中形成了坚忍不拔的品质。两次鸦片战争,英国人、法国人在岭南地区屡攻不下,吃尽了苦头,北上,中国的腹心天津等地被一捅就破,直捣北京,咸丰帝吓得逃出了北京城。岭南人是从不服输的,从不畏惧苦难,要是畏惧的话,也就不会摇着船出海谋生,岭南人称之为“下南洋”,现在人们叫“出国”。
作文四:《岭南文化》20000字
岭南文化
岭南文化-定义概述
岭南文化-构成元素
岭南文化-文化特质
岭南文化-文化内涵
岭南文化-文化构成
岭南文化-岭南建筑
岭南文化-岭南园林
岭南文化-岭南画派
岭南文化-戏曲音乐
岭南文化-饮食文化
? ? ? ? ? ? ? ?
岭南文化-定义概述
岭南文化是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的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祖国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岭南先民遗址的出土材料证明,岭南文化为原生性文化。基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岭南文化以农业文化和海洋文化为源头,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吸取和融汇中原文化和海外文化,逐渐形成自身独有的特点。岭南文化务实、开放、兼容、创新。
从地域上来说,岭南文化大体分为广东文化、桂系文化和海南文化三大块,主要以属于广东文化的广府文化、潮州文化和客家文化为主,这是岭南文化的主体。
明清之际,岭南三系文化相互融会贯通,岭南文化真正有自己独立的风格、精神,并区别于南方文化。岭南文化形成后在政治、哲学、学术、艺术、经济、工艺、和生活各方面全面发展,至晚清达到了高峰时期。
到了近代,岭南得风气之先,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津梁,多种文化思潮交错而织成绚丽多彩的画面,岭南文化成为中国政治、思想、文化革命和发展的先导。从洪秀全太平天国起义、康梁变法直到孙中山领导的国民革命,岭南文化都是中国近代政治革命重要代表和领导力量。这段时期,岭南文化精神实质是战斗、革命、革新精神。
此后,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以及经济的高速发展,为国内各地方文化的复兴提供了条件。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广东进入新文化时期,起飞的经济与岭南风格的粤语文化、粤式生活方式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岭南文化的现代阶段。
广州作为现阶段广府文化和岭南文化的中心,具有悠久的历史,距今四五千年的新石器时期开始,有建城前的百越文化、建城后的汉越文化融合和中西文化交融。一直绵延不断形成了自己独特风格和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
从考古文物到文献记载,从历史遗址文化、建筑文化、民俗文化、园林文化、商业文化、宗教文化到各种文化艺术,都贯穿着一种开放的人文意识,特别是变改意识、商业意识、务实意识和平民意识,反映出广州人的开放观念、兼容观念和改革观念。传统的文化艺术,从粤语、粤剧、广东音乐、广东曲艺、岭南书法、岭南画派、岭南诗歌、岭南建筑、岭南盆景、岭南工艺到岭南民俗和岭南饮食文化,都反映出岭南文化丰富内涵和独具一格、绚丽多姿的岭南地方特色。虽然从岭南文明史开始,粤北的韶关,粤东的潮州得益于江西学派南下闽学西进在唐宋曾为广东的文化中心,而粤西的高州一带隋唐冼夫人期间曾为政治中心,但从明朝开始广州作为广东的省城,与其他省份一样开始确立了其他府无法撼动省城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位。 岭南文化-构成元素
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具特色和活力的地域文化之一的岭南文化,博大精深。要而言之,它有三大主要来源,构成三个组成部分:
一是固有的本土文化。珠江流域和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一样,都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地处亚热带的五岭之南,依山傍海,珠江流域,河汊纵横,生活在这里的古百越族先民,从早期的渔猎文明、稻作文明到后来的商贸文明,都离不开江海水运,喜流动,不保守,便是区别于内陆文明或河谷文明的南越文化本色。
二是南迁的中原文化。秦汉以后,岭南统一于中华,修灵渠、开庾岭,岭南与中原的交流日益密切;先是屯军贬官,更有几次战乱的大量移民,强势而先进的中原华夏文明有如“韩潮苏海”,席卷珠江,进而构成岭南文化的主体。
三是舶来的域外文化。秦汉以降,海上丝绸之路开通,岭南作为始发地甚至是惟一通商大港,一直是中外文化交流的平台,东西方的商业文化、科技文化、宗教文化、政治文化都从这里登陆引进,近代以来其势更甚。外来文化给岭南文化注入新活力。
近代中国被迫打开国门之后,一直被视为边缘文化的岭南文化充分显示其强大生命力。岭南人得风气之先,竞相向西方学习现代科学与民主思想,寻找救国强国的真理,从洪秀全到梁启超再到孙中山,广东成为民主革命的策源地,革新发展了的岭南文化从广东辐射全国,在近现代中国现代化民主化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在开放改革新的历史时期,广东承担着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使命,岭南文化也同样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而且已经日益显示出其与时俱进的生命力。在这时候提出建设文化大省的目标,提出对岭南文化的再认识、再评价就显得更为必要了。
在历史上,岭南文化向来被视为非主流的边缘文化,一直遭到主流的传统文化的轻视和排斥,甚至在近代岭南文化走向全国之时,它的主流地位也得不到确认,这种状况影响至今,所谓“广东是文化沙漠”之类的论调便是证明。这往往出于偏见或者无知。为今之计,就应当对岭南文化给予正确认识和评价,做到:充分肯定,大力弘扬,认真正视。
充分肯定:说“广东没有文化”,在于所持的是传统中原文化的标准。岭南人不必妄自菲薄,要从丰富多彩的文化现象中发现优秀的因素,在复杂纷纭的形式中梳理出优长的特质,如务实世俗、重商远儒、兼容求新等,从而建立自己的评价标准。
岭南文化-文化特质
一、善于吸收外来文化的开放风气
从古老的民间传说开始,就具有一种与众不同的开放心态,至今南海神庙中还立有波罗国使者达奚司空的塑像,西来初地还有达摩祖师的遗迹。著名的岭南画派,就是在继承国画传统技法的基础上,借鉴了西洋画的技术而形成;饮誉世界的粤菜风味,不但吸取了国内八大菜系的技艺,也吸取了西菜烹饪之精要。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广东人更发挥了这方面的潜质,在全国率先敞开大门,在对外经济、文化的交往中扮演了引人注目的角色,这并不是偶然的。
二、努力超越“传统导向”的进取精神
岭南地区远离中国传统文化内核,处处迸发出一种超越“传统导向”的进取精神。郑信是在泰国建立吞武里王朝的广东人,而在近代文化史上,涌现了一批努力超越传统导向的文化名人,如岭南画派祖师高剑父,民主革命家孙中山,思想启蒙运动的先驱梁启超等,这些灿烂的群星,代表了岭南文化的思想,他们的言行与业绩,亦可见岭南文化的特异风格。
三、实利重商的文化倾向
广东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使它在唐宋时代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对外贸易区,以珠江三角洲,韩江三角洲为中心向外辐射,特别是清中叶以后,随着国际市场对茶叶、丝绸需求量的增加,刺激了当地商品经济的发展,除广州、佛山两大商埠外,潮汕商人的足迹,“上沂津门,下通台厦”,远至新加坡、暹罗一带,形成了当时商业系统著名的“潮州帮”(潮商)“广东帮”。商品经济的发展,铸造了岭南文化讲求实利实惠,偏重商业的倾向。
岭南文化-文化内涵
岭南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获得了相应的缤纷表现。岭南学术思想,吸取由中原相继传入的儒、法、道、佛各家思想并进行创新,孕育出不同风格的思想流派。这里既有雅文化、精英文化——如江门学派、岭南画派、岭东画派,又有市井文化;同时,还要顾及独具特色的民俗所体现出的文化,如“自梳女”、“结金兰会”和“不落夫家”等等。
岭南的文学艺术雅俗并茂,岭南画派、岭东画派、粤剧、潮剧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诗人张九龄、学者陈献章享誉全国,电影最先从岭南传入,而中国电影事业的重要奠基者郑正秋,中国现实主义电影的奠基人蔡楚生。岭南教育起步较晚,但宋明办书院风盛,如潮州府在宋朝就有三大书院,其中两大书院韩山书院,元公书院的建制规模都比较大。到了近代更是领教育革命之先。葛洪在岭南炼丹,创金丹道教理论,并有贡献于化学、医学。伊斯兰教、佛教较早从海路传入岭南,惠能创中国化佛教——禅宗南派,影响及于全国以至世界。岭南的农技、手工技、医学等在中国科技史上有一定地位,明清之际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为中国最早的生态农业,而潮汕人精工细作,种田如绣花。郑之侨所著的《农桑易知录》更是一本幸存的珍稀古代农书。西医东渐,中国的西医院、西医学校以及西医生,均在岭南最早出现。岭南民俗与岭南饮食,异于北方,最富于地方特色。岭南文化中的艺术部分,颇具特色,以粤剧、潮剧和汉剧为例,它们扎根于南疆,又吸收了中原和周边文化,很值得探研。北有秧歌,南有英歌,英歌这样一个南方艺林的奇葩也是值得关注。
岭南文化-文化构成
近现代岭南文化受香港文化影响较深。广义的岭南文化本来就包括香港地区在内,只是由于历史的和政治的原因,我们的岭南文化概念已基本退据珠江流域、韩江流域。所以,广东与香港在文化上较容易达到融洽,形成同构。因而,我们关于岭南文化的现代性审视离不开对香港的认识。香港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崛起,使香港文化在重“实”的广东人心目中成为一种高位文化。与此同时,香港文化品格中的突出经济的特点、注重享受的特点等也深深影响着广东。
澳门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与岭南文化也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16世纪中叶,葡萄牙人以租赁形式入据澳门,在西方政治与法制文化的影响下,澳门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风格与特点,即开放多元,中西合璧。即便如此,澳门文化仍然植根于中华,岭南文化的特色长期在澳门得到保留和发挥,并占据着主体地位。同时,由于澳门长期作为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宗教艺术、价值观念等,通过澳门传入广东,继而扩散到内地,使岭南文化“得风气之先”,又“开风气之先”,在近现代中国文化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所以,16世纪中叶以后的岭南文化与澳门文化是相互促进,双向互动的。澳门与岭南文化的关系问题是16世纪以来中西交通、人类文明进程的个案研究典型,值得学术界重视。澳门不仅是中国维新运动和民主革命的一个重要据点和策源地,而且是一批又一批有识之士认识世界、走向世界的窗口和桥梁,而文化精英们在澳门的活动,又大大提升了澳门的文化品格,催化澳门爱国进步文化的成长。澳门与岭南文化的双向互动关系再次得到体现。
广东作为全国最大的侨乡,华侨历史悠久,华侨文化积淀深厚,受华侨文化反哺的现象很多,如潮汕善堂,就是华侨文化反哺的结果。他也是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华侨华人是个特殊的群体,是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华侨的命运与中国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这种联系最突出地体现在文化纽带上。从“落叶归根”到“落地生根”,这是历史的进步。但是,对于华侨来说,“落地生根”不等于文化同化。事实上,他们的文化仍然保持着民族性,中华文化仍然是华侨的母体文化,是华侨的根。另一方面,华侨留居海外之后,与当地文化“通婚”,吸收当地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有益成果,表现出较强的时代性和先进性。要建设华侨文化,就是要研究华侨文化这种兼容中西文化的特质,找到它的内核,丰富和发展岭南文化。
岭南文化-岭南建筑
岭南建筑及其装饰是我国建筑之林中一枝奇葩,千百年来,经过历代建筑匠师的辛勤劳动,充分利用了南国的自然资源,结合南国人民的生活特点,形成了风格独特的建筑艺术,在我国建筑之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以其简练、朴素、通透、雅淡的风貌展现在南国大地上。它主要分为广府建筑,潮汕建筑以及客家建筑。
岭南建筑的特点,通常表现有:在功能上具有隔热、遮阳、通风的特点;建筑物顶部常做成多层斜坡顶;外立面颜色以深灰色、浅色为主;以及方形柱的运用。岭南建筑的布局、装饰的格调十分自由和自然。由于气候温和,人们活动空间向外推移,因而,露台、敞廊、敞厅等开放性空间得到了充分的安排,人们从封闭的室内环境中走向了自然,形成岭南建筑装饰空间的自由、流畅、开敞的特点。
岭南文化-岭南园林
岭南园林是主要指狭义的广府园林(潮州园林另树一支)。岭南园林作为中国传统造园艺术的三大流派之一,在中国造园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在现代园林的创新和发展上,更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岭南,是我国南方五岭(大庚岭、骑田岭、都庞岭、萌诸岭和越城岭)以南地区的概称。岭南山水秀丽,层峦叠翠,又濒临沧海,环境风物别具特色。岭南人追求自然化、艺术化园居生活,这孕育了岭南园林的独特风格:求实兼蓄,精巧秀丽。
在建筑形式上,岭南园林有比较鲜明的特色:一是体型轻盈、通透、朴实,体量较小。二是装修精美、华丽,大量运用木雕、砖雕、陶瓷、灰塑等民间工艺、门窗格扇、花罩漏窗等都精雕细刻,再镶上套色玻璃做成纹样图案,在色彩光影的作用下,犹如一幅幅玲珑剔透织绵。三是布局形式和局部构件受西方建筑文化的影响,如中式传统建筑中采用罗马式的拱形门窗和巴洛克的柱头,用条石砌筑规整形式水池,厅堂外设铸铁花架等,都反映出中西兼容的岭南文化特点。
岭南园林主要植根于民间,没有北方皇家园林的常规祖制,也不具江南文人园林的严谨章法,园景构图根据生活内容的需要适当处置,随机应变,各种设施求实重效,顺从人意。岭南古代的园林匠师,综合了多元文化类别,把北方的、江南的、外国的园林艺术贪图其意,变更其形灵活吸收,挥洒自如,使园景布局显得较为随意,不拘一格。
岭南园林文化有因自然而上升的文化,有因人工而积淀的文化,前者可归结为海岸文化和热带文化,后者可归结为远儒文化和世俗文化、享乐文化和商业文化,开放文化和兼容文化,贬谪文化和务实文化。由自然而上升为文化的方面,如建筑的高活动面和高柱础与水涝和湿气的关系、缓屋面和台风的关系、宽檐廊与多雨的关系、高墙冷巷与高温的关系、龙形、鱼形、水草、龟、蛇、芭蕉主题与装饰的关系、塑鼓石与海蕉的关系、崖瀑潭局与自然山水的关系等等,可资利用则模仿自然之物之景,有弊有害则千方百计通过设计回避或化害为利。
远儒文化是岭南学者对岭南园林文化最精辟的阐释,如果说江南园林和北方园林的儒意较浓的话,岭南园林的儒家意味则很淡。岭南人远离政治中心的忤逆和反叛表现于古典园林建筑梁架的不规范和现代园林文联匾对的不重视,另长期处于南疆的蛮夷之族的传统造就了武家文化,表现于清代园林的碉楼形式和近代园林的“肥胖”立面和简朴粗柱。远儒性从品味上看可说是俗气,即世俗文化,它是岭南文化的主流,特别晚清以后,北方的政客官僚,江南的文人骚客,岭南的商家富豪成为三大地域园林的创作主体,岭南园林中的空间实用性及园宅一体的设计就是它的表现。
岭南园林的开放性,兼容性和多元性最早表现于南越国皇家园林对中原园林文化的全盘吸收上,到了清代,古典园林中大量用花色玻璃,形成与江南和北方两地迥然之别,另外,陈济棠公馆和张维立的立园那样的西欧式园林建筑、龙岩中山公园的俄罗斯园林建筑、草暖公园和云台公园的西洋规划布局,以及古典园林中大量的满洲窗都是开放和兼容的表现。
岭南文化-岭南画派
岭南画派是岭南文化至具特色的祖国优秀文化之一,它和粤剧、广府音乐被称为“广府三秀”,是中国传统国画中的革命派。岭南画派是本世纪初首先从广东兴起。以岭南三杰为代表,主张吸取古今中外尤其是西方绘画艺术之
长以改造传统国画,使之朝着现代化、民族化、大众化方向发展,而提高审美教育效能的一个在国内外有影响的美术流派。其表现形式是折衷中西,融汇古今;最终目的则是通过艺术美的陶冶以“改造国魂”。它有如下特点:
一、主张创新,以岭南特有景物丰富题材;
二、主张写实,引入西洋画派;
三、博取诸家之长;
四、发扬了国画的优良传统,在绘画技术上,一反勾勒法而用“没骨法”,用“撞水撞粉”法,以求其真。
岭南画派始于晚清时期,“二高一陈”即为早期著名创始人,二高即为高剑父、高奇峰,陈即为陈树人,并称“岭南三杰”,其弟子多成名家,形成一海内外华人都喜欢的著名画派。
岭南画派是指广东籍画家组成的一个画派。这一画派是在西方艺术思潮的冲击下,近代中国艺术革新运动中逐步形成的。“岭南画派”注重写生,融汇中西绘画之长,以革命的精神和强烈的时代责任感改造中国画,并保持了传统中国画的笔墨特色,创制出有时代精神、有地方特色、气氛酣畅热烈、笔墨劲爽豪纵、色彩鲜艳明亮、水分淋漓、晕染柔和匀净的现代绘画新格局。 赵少昂、杨善深、黎雄才、关山月这四位大师,是当代岭南画派的主要代表。赵少昂被誉为高奇峰以后最佳传人,海外友人多以收藏少昂花鸟为贵。黎雄才、关山月都在美术院任教,弟子颇多。杨善深现在香港主持他开创的“春风画会”,传授画艺。可谓:岭南四家荟萃一堂叹为观止。岭南画派的产生和发展,体现了一种新的文化精神。这种新的文化精神包含了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革命精神,这是岭南画派产生和发展的思想基础;
二、时代精神,这是岭南画派在区别于旧国画流派的主要特征;
三、兼容精神,这是岭南画派的艺术主张,是革新的重要途径;
四、创新精神,这是岭南画派不断发展的动力。
这四种精神是互相联系的,它构成了“岭南画派”相当完整的体系,也是这一画派历久不衰的重要原因。革命精神是“岭南画派”的思想基础。这种革命精神,又是和“岭南画派”创始人的特殊经历和思想倾向分不开的。时代精神,“岭南画派”在题材内容上大胆革新,也是这一画派能够永葆青春的原因。兼容精神,也就是“折衷中外,融合古今”,这是“岭南画派”最重要的主张,是它的艺术原则,也是“岭南画派”革新的途径。创新精神,这是“岭南画派”前进的动力,也是“岭南画派”历久不衰的奥秘。只有创新,它才有生命力,而创新体身既是目标,也是这个画派发展的动力。“岭南画派”所以能够不断的发展、壮大,就是有创新精神作为推动力。
岭南文化-戏曲音乐
广东的戏曲剧种有粤剧、潮剧、汉剧、采茶戏、客家山歌等,以粤剧、潮剧、汉剧三种流行最广、影响最大、观众最多。
粤剧
粤剧是岭南最重要的地方剧种,流行于粤语方言地区。粤剧唱腔优美、多样化,具丰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影响遍及粤语华人地区,有“南国红豆”的盛誉。兼容并蓄、通俗易懂、音乐优美是粤剧的主要特点。粤剧的形成大约经历了300余年的过程,发源于广东民间。从明未清初弋阳腔、昆山腔由“外江班”传入广东,广东出现了“本地班”,到太平天国革命前,是粤剧的萌生期;而从粤剧名伶李文茂响应太平天国起义,率粤剧界举旗反清到“粤剧中兴”,是
粤剧的扬花期;从志士班的改良活动到“五四”运动前后,则为粤剧的定型成熟期。在志士班的改良活动以前,粤剧是用“官话”演唱的,改良期间才开始用广州方言演唱。这一改良,使粤剧的特点得到明显的加强,并显示出一种完全独立的自为的状态。
潮剧
潮剧又称潮州戏、潮音戏、白字戏,唱戏、对白都使用潮州方言。流行于潮汕地区及闽南、台湾、泰国和东南亚潮州人聚居的地方。由宋元时期的南戏演变而来,是广东诸剧种中历史最为久远的一个。到明朝中叶,它已有自己的唱腔和完整的戏剧程式。潮剧的特点是有帮腔伴唱的形式,往往在一曲中出现一唱众和,或二三人合唱的宏伟场面。传统伴奏乐器有大锣鼓、小锣鼓、苏州锣鼓等。著名剧目有《苏六娘》、《金华妹》等。
汉剧
汉剧是清朝雍正年间,徽剧传入广东后形成的一大剧种。流行于梅县和潮汕地区、粤东北客家方言区和闽赣等地,旧称“外江戏”或“兴梅汉戏”,1993年正式定名为汉剧。汉剧的表演程式接近京剧和湖北汉剧,但却以南派武功及采用脸谱为主要艺术特色。汉剧以中州官话为舞台语言,皮黄为主要唱腔,兼收昆曲等多种唱腔及古老的曲牌,形成朴实淳厚、高昂悲壮的音乐唱腔风格。行当有生、旦、净、丑、公、婆六行,代表性剧目有《百里奚会妻》、《齐王求将》、《红书宝剑》等。
琼剧
琼剧,亦称琼州戏,海南戏,是海南岛大众百姓和海外华侨十分喜爱的一个具有地方特色的剧种。 琼剧历史悠久,和粤剧、潮剧、汉剧同称为岭南四大剧种,属南戏一支。它吸收闽南戏,广东潮州正音戏和海南民歌、道坛乐曲而逐步形成了琼剧,琼剧诞生后,主要流行于海南岛各县,清咸丰至光绪年间(1851-1908年),开始向海外和国内一些地区传播,雷州半岛也十分盛行,其后随华侨出洋流入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越南、泰国、柬埔寨等地。现在南洋群岛还有一些班团在演出琼剧。
广东音乐
广东音乐又称粤乐,其实是指广府音乐,它是中国民间音乐的一颗璀璨明珠,是我国传统器乐丝竹乐的一种。广东音乐源于广州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是吸纳了中原古乐、江南小调和昆曲等的精华,与本地民歌、民谣相结合而成的一种民间音乐,同粤剧一样也具有明显的融合特点。广东音乐由于曲调悠扬优美,节奏明快清新,旋律婉转动听,音乐清脆悦耳,内涵丰富,被称作“透明的音乐”、“东方民间音乐的一颗明珠”。广东音乐不单广东人喜爱,全国人民甚至外国人也都十分喜爱,故历来就有“凡有华侨处,即有广东音乐知音”的说法。其中《步步高》、《雨打芭蕉》、《平湖秋月》、《旱天雷》、《禅院钟声》、《寒鸦戏水》、《饿马摇铃》、《赛龙夺锦》等广东音乐名曲,已成为乐坛脍炙人口的经典曲目,而经常被各类音乐会演奏。 潮州音乐
潮州音乐是流传于广东潮州地区各类民间器乐的总称,内容广泛包括锣鼓乐、笛套音乐、弦诗乐、细乐、庙堂音乐、汉调音乐,除潮州外,还广泛流行于闽南、粤东、广州、上海、台湾、香港、澳门各地及东南亚各国和潮人聚居地。潮州市是潮州音乐的中心和发祥地,其源头可追溯到唐宋之际,至明清时期发展成熟。
客家山歌
客家山歌是用一种有节奏的、有韵律的语言来反映客家人思想情感与生活劳动情况的艺术形式,是客家文化的组成因素,在客家人的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客家山歌一般每首四句,每句七个字,第一、二、四句押韵;多触景生情,即兴创作,情深意切;唱腔丰富多彩,节奏自由又富于变化。山歌具有《诗经》中赋、比、兴的遗风,往往先从咏物兴起,多用双关、比喻、重章叠句等表现手法。特点是通俗易懂、形象生动、比喻丰富、音乐性强。内容极为广泛,既有情歌,也有对日常生活、生产的赞美或责难、抱怨、自嘲,还有年节喜庆的欢唱。梅州是客家人聚居的中心,客家山歌广泛流行,有“山歌之乡”的美誉。每年中秋节成为梅州地区的山歌节,客家人“打擂台”赛山歌,热闹非凡。
岭南文化-工艺美术
广东民间工艺品品种繁多,历代艺人继承了岭南古越族人的原始艺术,不断进取,力求创新,使得有我国南方独特风格的工艺美术品更加精巧和实用。广州的三雕一彩一绣(象牙雕、玉雕、木雕、广彩、广绣)、粤绣(广绣和潮绣)、增城榄雕、潮州木雕,潮州陶瓷,潮州剪纸,潮州嵌瓷、石湾工艺陶瓷、佛山剪纸、佛山秋色、潮州抽纱、枫溪瓷雕、肇庆端砚、新会葵艺、高州角雕、东莞烟花以及肇庆草席、阳江风筝、佛山醒狮、岭南盆景、广州红木家具、潮州锣鼓和麦秆贴画等传统手工艺品,琳琅满目,素享盛名,产品远销世界各地,同时又是上乘的旅游购物工艺品,深受人们喜爱。 金漆木雕、玉雕和牙雕
金漆木雕是木雕艺术的一种形式,它以木雕为基础,髹之以金,自明代开始逐渐形成定式。明初的木雕多为平面雕饰,至万历年间始向单层镂通发展。清代是这一艺术形式发展的鼎盛时期,不少达官贵人对“金碧辉煌”情有独钟,于是,所营建的祠堂和豪宅,无不以金漆木雕装饰。现存的金漆木雕代表作最早的有开元寺的大殿龛桌和圆雕贴金千佛塔;较完整的建筑有晚清时期的潮州“已略黄公祠”等。潮州金漆木雕多以樟木或杉木为基本原料,加以生漆和金箔。雕刻形式有浮雕、立体雕和通雕等。
玉雕以玉石为工料。广州玉雕借鉴北方的技艺,融入南方线条流畅、造型细腻的风格而成。广州玉雕工艺形成于唐代中后期,继承宋代巧色玉的传统,创造“留色”特技,显出原玉的天然颜色。其玉雕工艺品主要分为玉器首饰和玉雕摆件两大类。
牙雕工艺始于晋代,距今有2000多年的历史。象牙雕刻,是指以象牙为材料的雕刻工艺及其成品。广州象牙雕刻花色品种丰富多彩,重雕工,雕刻技艺精湛细腻,具有优良的传统风格和鲜明的地方特色,技艺上擅长镂空、透雕等表现形式,雕刻技法闻名于世,在长期的工艺实践中逐步形成一整套完整的精湛雕刻工艺,在象牙雕刻中别具一格。广州牙雕纤细精美,玲珑剔透,讲究牙料的漂白和色彩装饰,雅俗并举。作品以牙质莹润、精镂细刻见长,整体布局繁复热闹,不留空白。象牙雕刻与其他多种材料如紫檀、犀角、玳瑁、翠羽等巧妙地镶嵌于一器之上,使图案更富于层次,同时刀法见棱见角,华丽而美观。
岭南盆景
岭南盆景又称广东盆景,是我国盆景艺术五大流派(苏、扬、川、徽、岭南)之一,岭南盆景有“活的中国画”美誉。由于广东的自然环境优越,可提
供作盆景的树种很多,所以,岭南盆景以树桩盆景较为盛行。岭南盆景的盆栽艺术,也有近千年历史。据史料记载,宋哲宗亲政时,苏东坡被贬广东,他一到惠州,就赋诗大赞“岭南万户皆春色”。到了清代,盆景艺术已普及于民间。《琼州府志》记述:“九里香,木本,有香甚烈,难长,选最短者,制为古树,枝干拳曲,作盆盂之于,有寿数百年者。”
然而,岭南盆景的发展与艺术风格的形成,乃是本世纪三十年代以后的事。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发展盆景艺术十分重视,省、市园林部门,先后成立盆景协会,并在广州流花湖西侧开辟了西苑,作为岭南盆景艺术研究中心,由孔泰初担任技术指导,将岭南盆景三个艺术流派的优点集中起来,融为一体,因材取势,就木取景。几十年来,孔泰初先生为发展岭南艺术,总结出一套经验,从而丰富了岭南盆景的造型风格,使岭南盆景的艺术造型多姿多彩。
岭南文化-民俗节庆
中国旅游艺术节暨广东欢乐节(广东民间艺术欢乐节、广东旅游欢乐节、中国旅游艺术欢乐节)
广州迎春花市
广州贺年缤纷大巡游(元旦花车巡游)
广州国际美食节
波罗诞(南海神诞)
潮汕营老爷
广东龙舟节
潮汕烧塔
潮汕出花园
沙湾飘色
番禺水色
澄海赛大猪
澄海盐灶拖神偶
佛山秋色
荔枝节(深圳、茂名、增城、从化、东莞等地)
梅州国际山歌节
汕头迎春联欢会
阳江风筝节
羊城荷花节
广州菊展(春菊展、秋菊展)
广州元宵灯会
广州中秋灯会
广东连南盘王节(耍歌堂节)
冼太诞
广州珠村乞巧节(七姐诞)
盂兰节
广州的风俗习惯
春节风俗:插桃花、摆年橘、团年饭、煮汤圆、逗利是(领红包)、行花街、开年、人日、闹元宵、游花地
其它岁时风俗:拜山(即扫墓)、龙船景与斗龙船、七夕乞巧、中秋节吃月饼、重阳登高
审美风俗:舞狮子、鳌鱼舞、飘色、花市与迎春花会、春秋菊展、花舫和素馨灯饰
信仰风俗:南海神诞、天后诞、郑仙诞、金花诞、上元诞中元诞和下元诞(合为“三元”)、何仙姑诞、土地诞、观音诞、盘古王诞、华光诞、生菜会和打华光
生活风俗:饮早茶、宵夜、饮糖水、喝凉茶、喝老火靓汤、冬令吃狗肉、打边炉(火锅)
岭南文化-宗教文化
宗教是构成岭南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岭南历史上曾有过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的传播,并且在中国宗教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岭南为外来宗教入传中国的第一站,同时又是中外宗教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在较长的历史时期内,岭南地区成为全国外来宗教势力最为强盛的地区之一。 广东宗教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除中国本土的道教由北往南传入广东外,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皆由海路经广东传入中国。三国吴五凤二年(225),西域人支彊梁接在广州译出《法华三昧经》,是目前所知佛经传入广东的最早记载。西晋光熙元年(306),道教理论家葛洪南来广州从事道学研究和修练,道教得在岭南绵延流传。唐宋时期的伊斯兰教主要在旅居广州的外国侨民中流传,元代之后北方各省的穆斯林大批南下广东,由此演变成为岭南回族的传统信仰宗教。天主教与基督教于晚明和清代相继传入广东时,因其倡导的宗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颇多矛盾而屡遭查禁,至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由两广总督奏请清朝庭允准,两教在广东率先“弥禁”从事传教活动。其后,两教的传教活动以广东为依托向内地推进。
广州自古是中国重要的对外通商口岸,随着中外经济活动的频繁往来,包括宗教在内的外国文化得以最早进入岭南并向全国各地传播。因此,岭南地区对外来宗教在中国的传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中外宗教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
广东现有信教群众96万多人。其中佛教32万人,道教12万人,天主教20万人,基督教30万人、伊斯兰教2万人。县以上宗教团体230个,宗教教职人员6200多人,宗教活动场所2400处。其中,18处宗教活动场所开放为外事参观点。佛教有广州光孝寺、六榕寺,韶关南华寺、云门寺,潮州开元寺,肇庆庆云寺,深圳弘法寺;道教有广州三元宫、博罗冲虚观、花都广东圆玄道观;伊斯兰教有广州怀圣清真寺及光塔、先贤古墓;天主教有广州石室圣心堂、汕头教区主教座堂、深圳天主堂;基督教有广州东山堂、广东协和神学院、深圳基督教堂。
岭南文化-商业文化
商业文化是岭南文化中相当重要而最具特色的部分,近现代岭南商业文化包含了洋务文化、买办文化、商业文化、华侨文化等方面的丰富内容。近现代岭南商业文化的主要载体是粤籍商人,其构成在地域上有潮汕、广州、客家三大板块,在形态上有粤地商人、外地粤商、香港粤商及国外粤商等四类。他们在吸收外来因素的同时又保留了自身的传统,形成了独特的企业文化,而不是简单地照搬外国的东西。在社会关系网络中,表现出和睦友爱、
守望相助、重礼尚义的人文精神。由此而促成了岭南商业文化的多方面和多层次,体现出一种典型的中西融合特色,其内涵具有开放、交融、包容之态度;变革、创新、进取之气质;诚信、团结、凝聚、讲义气的观念;先进的经营理念,精明、灵活的作风;趋利务实、讲求实效之理性;合作互助、联号经营、编织经销网络;爱国爱乡、热心社会慈善福利事业等,故能汲取国外先进的物质文明,同时又对内产生较强的辐射力。
岭南商业文化是近代中国商业文化的主要源泉之一,富有海洋文化的特质,崇商重利,冒险进取,内外开拓。近现代岭南商业文化对内产生辐射力的重要原因在于粤籍商人的实力,以粤港华资金融为核心的“华南财团”财力雄厚,外地粤商社团组织活动能量相当大,不论是对先进的大都市上海,还是内地一般城市,都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这主要表现在:引领新潮,开风气之先,强调“实业救国”的爱国理念,创办的大量企业成为所在地粤商经济力量的一种象征;与孙中山等民主革命派关系密切,是近代资产阶级民族主义运动中最重要的势力之一;适应性强,融合与扎根于各地,所创建的各类企业、培养的各类人才、新产生的社会习俗等,丰富了所在地的文化内涵,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亦遗留了宝贵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财富;香港、澳门是近现代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在华侨华人活动、海外移民及中外贸易等方面,都发挥了突出的作用。
岭南文化-饮食文化
岭南饮食文化是岭南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枝令人注目的花朵。她由岭南特有的地理气候环境所孕育和培植,又得到中外饮食文化养分的滋润,随着岭南的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而形成,具有浓重的地方特色。自古以来,一些到岭南为官的外籍人士,对岭南特有的饮食习惯已产生兴趣,在唐昭宗时广州司马刘恂的《岭表录异》、贬官岭南的韩愈、苏东坡的诗文等之中有所记载。入清之后,这方面的记述在更多的著作中可见,如屈大均的《广东新语》、范端昂的《粤中见闻》、张渠的《粤东闻见录》、翁辉东的《潮州茶经》等,均为岭南饮食文化的重要资料。
岭南背靠五岭,面向南海,既有大山峻岭,又有长达3368公里的海岸线,以及辽阔的珠江三角洲和韩江三角洲的水网地带;故气候温和,日照时间长,雨量充沛,十分有利于农业、养殖业的发展。岭南地域内可猎、可耕、可渔,物产十分丰富,山珍、海味、粮食、蔬菜、水果等种种食料,为岭南饮食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丰厚的物质基础。岭南饮食文化正是在岭南的农业文化与海洋文化的交融中产生和发展的。
粤菜与“食在广州”
广义的粤菜包括广州菜、潮州菜、东江(客家)菜,狭义的粤菜即指广州菜。岭南饮食文化在中国饮食文化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而“食在广州,味在潮州”这种文化现象,则是岭南饮食文化的集中表现,它涵盖了独具特色的粤菜精华、别具一格的岭南饮食风格。广州人的饮食款式新颖,量少而精,味求隽永,清爽香脆,浓郁鲜美。这个风俗与爱好,已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广州菜既集“南(海)、番(禺)、顺(德)、中(山)”等珠江三角洲地方风味的特色,更兼采京、苏、杨、杭、鲁等外省菜以及西菜之所长,融会贯通而独成一家。粤菜作为中国菜四大菜系之一,以其独特的风格和风味而享有盛誉。
“食在广州,味在潮州”,历史悠久,闻名天下。粤菜形成的历史是由中外饮食文化汇合并结合地域气候特点不断创新而成的。南北兼容,中西并蓄,极富特色的美食、小吃,大批大批地涌现出来。羊城茶楼餐馆之多,酒店食档之众,在国内首屈一指。又素以品种之丰,茶式之盛,烹调之巧,风味之美而闻名遐迩。“食在广州”是广州旅游的一大特色,广州的名菜佳肴、美点小吃,对中外游客均有极大吸引力。
粤菜最大特色便是采料复杂,菜式丰富。它用料广博奇杂,配料多而巧。山珍海味、花鸟鱼虫、飞禽走兽、家禽等可成佳肴。粤菜的第二个特色是口味清淡,可用“清鲜嫩滑爽香”六字概括其风味特色。这是粤菜广受欢迎的根本原因。粤菜调味品种类繁多,菜肴有五滋(香、酥、脆、肥、浓)、六味(酸、甜、苦、辣、咸、鲜)之美。粤菜重色彩,求镬气(指用武火把镬烧热,加油,把油烧开,炒出来的菜有一种香味),火候恰到好处。粤菜追求原料的本味、清鲜味,如活蹦乱跳的海鲜、野味,要即宰即烹,原汁原味。这种追求清淡、追求鲜嫩、追求本味的特色,区分“寒性和热性”,既符合广州的气候特点,又符合现代营养学的要求,是一种比较科学的饮食文化。粤菜的第三个特点是博采众长,善于变化,制作精良,勇于创新。广东人思想开放,不拘教条,一向善于模仿创新,因此在菜式和点心研制上,便富于变化,标新立异,制作精良,品种丰富。粤菜的菜式还注重随季节时令变化而变异,夏秋求清淡,冬春重浓郁。宴席上的菜式皆冠以美名。粤菜具有“杂交”的优势,讲究炮制的方法,粤菜的烹调方法有30多种,到目前为止,粤菜的菜式有5400多种,点心有1000多种,风味小吃也有数百种之多。
漫长的岁月,使广州人既继承了传统饮食文化,又博采外来及各方面的烹饪精华,不断吸收、积累、改良、创新,从而形成了菜式繁多、烹调工巧、质优味美的饮食特色。近百年来已成为国内最具代表性和最有世界影响的饮食文化之一。这无论是按三大菜系,即黄河流域的“鲁菜”,长江流域的“川菜”、“苏菜”和“沪菜”,以及珠江流域的“粤菜”;还是按四大菜系(即鲁、川、苏、粤四大菜系);或者是八大菜系(即鲁、川、苏、粤、闽、浙、湘、徽八大菜系),粤菜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到现在,广州的饮食,无论是食品的品种、质量,酒楼食肆的数量和规模,抑或是饮食环境、服务质量,在国内都是首屈一指的,在国外也享有盛名。
饮茶文化
“喝茶”在粤方言里称作“饮茶”,广州人爱“饮茶”,茶文化既是民俗文化,又是饮食文化。据说清乾隆皇帝下江南到广州时,就曾与贴身侍卫上过茶楼饮早茶。**有“饮茶粤海未能忘”诗句。在广州,民间以茶相待已成为一种礼节,如有客到,第一件事便是奉上一杯“靓茶”,第一句话是“请饮茶”,以此表示主人的热情、友好和礼貌。由于岭南自古具有“重商”的价值取向,“饮茶”也从家庭走向市场,使广州的茶文化集观赏价值、体验价值、服务价值和商品价值于一身。饮茶在一定意义上已经超越了单纯“茶”的范畴,已经成为社会交际方式的一种。饮茶构成了岭南文化别于其他文化的一个显著特质。 我国是茶叶的故乡,也是饮茶最早、茶文化历史最悠久的地方。广州是茶叶之路的起点,早在二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茶叶就连同黄金、玉帛等商品经由广州出口到印度等亚洲地区。作为岭南文化的代表地,我国最早的通商口岸,经济最前沿的开放城市,广州有着历史悠久的茶文化,兼古今,集中外,底蕴深厚。
广州人所说的饮茶,实际上指的是上茶楼饮茶,不仅饮茶,还要吃点心,被视作一种交际方式。广州的茶楼与茶馆的概念也不尽相同,它不但供应茶水也供应点心,而且建筑规模宏大,富丽堂皇,是茶馆所不能比拟的。因此,广州人聚朋会友、洽谈生意、业余消遣都乐于上茶楼。广州人把饮茶,又称“叹茶”。“叹” 是广州的俗语,为享受之意。这也正是广州茶楼历百年而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
广州的配茶点心,由简单到丰富多采,不仅体现广州人饮茶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而且标志着广州茶文化逐渐进入兴盛时期。广州点心,兼收中西点心制作之优长,而形成自身的特色,主要特点是:选料广博,造型独特,款式新颖,制作精细,皮松屑薄。茶点,也成为广州美食的重要组成部分。 广州的茶市分为早茶、午茶和晚茶。早茶通常清晨4时开市,晚茶要到次日凌晨1~2时收市,有的通宵营业。一般地说,早茶市最兴隆,从清晨至上午11时,往往座无虚席。特别是节假日,不少茶楼要排队候位。饮晚茶也渐有兴盛之势,尤其在夏天,茶楼成为人们消夏的首选去处。
由于三茶的时间不同,消费人群也不同,老一辈茶客保留了早茶的习惯,且大多已退休,有充裕时间饮早茶,早茶便是广州老年人的主要休闲方式。年轻一代则因为工作方式和生活习惯的改变,主要饮下午茶和晚茶,以休闲、交友和工作为主要目的。“饮茶”已成为广州人饮食文化生活中不可少的部分。 在广州的老字号饮食店中,有相当一部分就是当年的茶楼。广州老字号茶楼,多创于清代,长年陈旧的字号,始终客似云来。广州老字号的茶楼有:陶陶居、陆羽居、怕香居、南园、北园、泮溪、大同、惠如、三如、多如、巧心、得心、正心、福来居、西华居、美珍居、太昌等等,东关的东如,西关的太如、平香、西如等,均有令人虽一日数登而不厌的吸引力。其次,广州酒家,沙面白天鹅,泮溪酒家,这些都是传统有名的老茶楼了,点心精致而且是典型粤式茶点。
潮州工夫茶
潮州茶文化是岭南茶文化的又一重要系列,而尤以“工夫茶”为著称。“工夫”,本为茶名(一种中等茶),后演化为烹茶方法。《清朝野史大观·清代述异》称:“中国讲求烹茶,以闽之汀、漳、泉三府,粤之潮州府工夫茶为最。” 潮州工夫茶,起于明代,盛于清代,成为潮州地区饮茶习俗的文化现象,是潮州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潮州工夫茶,以茶具精致小巧、烹制考究与以茶寄情为特点。功夫茶之功夫,全在茶之烹法。潮州功夫茶的烹法,有所谓“十法”,即活火、虾须水、拣茶、装茶、烫盅、热罐、高冲、盖沫、淋顶与低筛。也有人把烹制工夫茶的具体程序概括为:“高冲低洒,盖沫重眉,关公巡城,韩信点兵。”或称“八步法”。
潮州工夫茶融精神、礼仪、沏泡技艺、巡茶艺术为一体,内涵极为丰富,是中国茶文化精华之一,向来有“中国茶道”之称。
岭南文化-语言文化
粤语文化
粤语,又称为广东话、广府话、白话,英文叫Cantonese ,法语叫Cant onaise ,是一种属汉藏语系汉语族的声调语言。在中国广东、广西中南部及香港、澳门和部分东南亚国家或地区,以及特别是北美、英国和澳洲华人社区中广泛使用。它的名称来源於中国古代对岭南的称谓「越」(通「粤」)。
粤语为现代汉语方言的七大方言之一(汉语七大方言为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粤方言、闽方言、客方言、赣方言)。一种说法是粤语是融合了古越语的汉语;另一种则是古越语溶合了汉语成分而成为一种全新的语言。 粤语的历史发展,自秦朝时期至现今,已经历了约2,200多年的时间。目前全球粤语使用人口大约有8600万至1.3亿,使用地区非常广泛。粤语不仅在海外华人社区中被广泛应用,而且支持着香港文化及南粤文化为中心的粤语文化,这使得粤语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可以说是目前世界上有较强生命力的语言之一。目前粤语已经成为澳洲第二大语言,加拿大第三大语言,美国第三大语言,粤语在香港、澳门享有官方语言地位。粤语被联合国正式定义为语言,并且认定为日常生活中主要运用的五种语言之一(Leading Lang uages in daily use )。
广州话口音是约定俗成的、国际公认的粤语的标准音,国际上大部分编订的粤语字典均以广州音为准。国际上所承认的粤语Cantonese ,就是指广府话。广州以粤剧、粤曲等传统艺术长期保持广州话的标准地位,至1970年代末以后,香港粤语流行曲、粤语电视剧及粤语电影强势影响广东地区,继而辐射影响中国内地的非粤语省市;但广州本地的广州话却在「推广普通话」行政运动中受到限制,使得香港取代了广州的地位成为粤语流行文化的中心,并为现代粤语中供应大量新兴词汇。
岭南是汉语方言最复杂、差异也最大的地区。除了粤语,主要还有客家话和闽语两大方言。粤语的形成也十分复杂,具有明显的“移民”色彩:既有古越族、南方少数民族和古汉语的基本成分,又夹杂着相当成分的客方言、闽方言、湘楚方言、赣方言,同时还有相当数量的现代汉语,英语和东南亚语也融入其中。
粤语主要特点:
保留大量古汉语的成分。语音方面,在标准粤语/粤语广州话中保留有许多古老发音,例如标准粤语中“我”和“饿”两字的舌根鼻音声母“ng-”保留了中古疑母的原始发音。在声调方面,标准粤语完整保留了中古汉语中,平、上、去、入各分阴阳的调类格局,而且还从阴入中衍生出一个中入调,是保留古汉语入声最为完整的语言,对于朗诵及研究中国古诗词等文学作品,起着重要的作用。标准粤语包含-p 、-t 、-k 、-n 、-m 、-ng 六种韵尾,没有汉语北方话所具有的卷舌音、儿化、轻声等现象(这些北方话特征都是在中古以后发展形成的,标准粤语并没有跟随北方方言发生这些变化) 。词汇方面,粤语保留有较多古词古义,措辞古雅,且粤语的许多词语,包括语气助词,都可以直接在古汉语的典籍中找到来源。在汉语北方话中,这些古词已被废弃不用或很少用。语法方面,粤语中保留有修饰成分后置及倒装等语法项目。由于粤语语法中有许多修饰成分倒置现象,因此产生了许多很特殊的句式。
保留较多古南越语底层成分。古代南迁到岭南地区的汉人与“南越族”土著长期杂居,彼此间语言、文化、习俗等各方面不自觉地相互渗透。粤语既有古汉语成分又有古代南越语成分,正是两个民族相互融合的结果。现代粤语中也仍然含有许多古代“南越语”的成分,主要表现在词汇方面。古越语底层词在粤语中非常重要,若抽去则粤语会严重“残废”,无法正常实现表达和沟通的语言功能。
吸收了较多的外来词。粤语外来词主要来自英语。近数十年来,香港粤语中吸收外来词特别多,影响著广东境内的粤语区。香港粤语口语中还经常直接使用英文单词。
拥有大量与汉语北方话不同的特有词汇。粤语在变化发展过程中也不断出现许许多多与汉语北方话不同的特有的词汇,这些词汇有的沿用至今,成为粤语的另一特色。
发音系统较复杂。粤语有相当复杂的声调系统,这与北方话(官话方言)差别非常大。粤语平、上、去、入均分阴阳,在粤语中相当完整地保留了古汉语的入声,而且还由阴入、阳入分化出中入。标准粤语有九个声调,分别为:阴平、阳平、阴上、阳上、阴去、阳去、阴入、中入、阳入。其中所有阴调的调值高,所有阳调的调值低,符合「阴」、「阳」本义。由于声调丰富而且富于变化,广州话听起来很动听,很悦耳,粤语歌更是独具魅力、经久不衰。著名语言学家罗康宁教授认为,粤语源自于“雅言”,是我国古代普通话的“活化石”。粤语,是我国最古老的普通话。关于粤语的发音和拼写,详见粤语罗马化方案(粤语拼音或粤语罗马字)。
粤语的书写系统。现代粤语在正式场合里普遍采用二十世纪初兴起的现代汉语白话文书写系统,其语法、词汇跟普通话书面语大致相同。这种白话文的语法、词汇和用语与粤语有较大的差别,不过人们似乎已经基本上习惯了这种差异,不觉有大的不便。但当人们用粤语读这种白话文的时候,一般是不会完全按照字面来读的。朗读者会习惯上根据粤语语法、词汇及用语对字面文句进行调整,用粤语复述出来。粤语白话文书写会用到大量粤语独有的粤字,大众媒体为贴近民众,不时会加入大量广东用语。
粤语文学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在传统的广东戏剧,对白及唱词包含了不少的粤语口语的成分,粤讴、童谣、山歌,及木鱼书等,都有浓厚的广东色彩。文体方面,清初有以粤语词语入旧体诗形成的作品。晚清时,兴起了三及弟,即同时包含文言,白话及粤方言的文体。在民国初期,一些广东诗人,以粤语入诗,例如廖恩焘的《嬉笑集》、梁启超的《饮冰室文集》中的粤语诗等。在七十年代,香港出现了新三及弟,由白话,粤语及英语组成的新文体。而在中国大陆,由于普通话的推行,粤语地位受到影响,但仍产生一些粤语文学作品。如欧阳山的《三家巷》、陈残云的《香飘四季》等。
粤语不仅是广府地区人民的母语,而且是广东和整个岭南地区最大的汉语方言,是岭南文化的载体,它不仅蕴藏着广府地区的传统文化,而且保存着大量在中原一带已经消失了的传统文化。离开了粤语,广府乃至岭南地区许多文化品种便不复存在。
潮州话文化
客家话文化
岭南文化-侨乡文化
广东是岭南文化的核心区域,也是中国最大的侨乡,是中国侨乡文化的典型代表。侨乡文化是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岭南文化在广东是一个传统的学科领域,有着丰富的研究成果;侨乡文化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近年获得快速发展。2006年11月24日,在五邑大学设立的广东省侨乡文化研究基地,是广东省目前唯一的侨乡文化研究基地。
侨乡文化是岭南文化大范围内的一个文化板块,它又可以产生很多研究板块。侨乡文化与岭南文化有一个交叉的关系,是岭南文化很有特色的一块,与岭南文化会形成互补的格局。
新旧兼容并存是岭南文化特点——既是旧文化的守护者,又是新文化的开拓者。侨乡文化有这个特点,既引进了西方文化,又是传统文化的坚守者。一直以来,新旧不两立是一个影响很大的误区,所以如何开拓新文化,如何保留传统文化,是侨乡文化中很值得研究的一个地方。
广东分为潮州、客家、广府三大侨乡,其下又分几个次区域侨乡,如广府侨乡分为广州侨乡、江门侨乡、中山侨乡等,江门侨乡又细分为台山、开平、鹤山、新会侨乡等,每一层次的地域文化都各具特色。
岭南地区的侨乡文化,是岭南文化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岭南文化具有开放性、包容性、创新性、与时俱进等较鲜明的特点,有相当一部分是从侨乡文化影响过来的。
侨乡文化具有明显的开放性、包容性。侨乡人不固步自封,善于接受外来文化中对自己发展有用的东西,不盲目排斥外来文化,没有把它视为异端,而是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价值,与之共存。
中西交融在侨乡文化中的影响,及至建筑、语言、服饰、民俗风情、行为方式、观念等方面。建筑上,随处可见的“骑楼”,原是地中海沿岸的建筑;广东五邑的数千座碉楼,因主人侨居不同国家,风格各异,有仿意大利穹窿顶式、仿英国寨堡式、仿欧洲中世纪教堂式、仿中亚伊斯兰教寺院穹顶式,等等;思想观念上,侨乡接触西方资本主义文明较早,与非侨乡地区相比,重商色彩明显,强烈的商品意识、竞争意识迁延至今,形成了敢于冒险的侨乡创业文化。
目前,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华侨华人三千多万人,其中祖籍广东的有二千多万人,占总数的三分之二。改革开放以来,华侨华人为广东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特别重要的贡献。中国的改革开放最早在广东,广东的改革开放最初由华侨华人推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广东充分利用毗邻港澳、华侨华人众多的独特优势,走出了一条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的成功之路。可以说,广东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广东大地30年来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都离不开华侨华人的支持和帮助。
广东作为全国最大的侨乡,华侨历史悠久,华侨文化积淀深厚,广东文化中无论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还是思想文化,都打上了浓重的华侨文化的烙印。华侨文化是岭南文化形成自身特色的催化剂和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没有华侨华人文化也就没有岭南文化。
广东华侨文化最典型地代表了华侨文化的本质特征:华侨华人历史、文化的本质,并不单单是一部“苦难史、创业史、爱国史”,更关键的是开展中外文化交流的特质,这是华侨文化及其研究可持续发展的根源所在、生命之源。五邑、广府侨乡的华侨文化是这一本质特征的典型代表,在中国华侨华人史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广东侨乡文化是一种主动的开放、学习、接纳。“侨”而不崇洋媚外,不全盘西化:“乡”而不迂腐,不顽固,凸显出侨乡文化形成的历史底蕴和民族特性。因而,在中国侨乡文化研究领域具有独特性。
华侨文化对岭南文化品格的贡献:开拓性、开放性、包容性、主动性和自信、创新。
江门五邑侨乡
广东江门市,包括台山、开平、恩平、鹤山四市以及新会、蓬江、江海三区,史称“五邑”。它位于珠江三角洲的西侧,是全国著名的侨乡之一,它集南北风情于一地、兼中西人文于一体,其文化特色呈多元性。江门五邑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文化名人辈出,艺术成就卓著。在这片有着浓烈侨乡风韵的沃土上,文化艺术园地百花争艳,文化活动十分活跃;群众性的文艺创作繁荣兴旺,艺术(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影剧院、文化中心、广场舞台等各类公共文化设施逐步完善,成为广大群众提高文化艺术修养和丰富文化生活的主体阵地;文化市场朝着健康、繁荣的方向发展;专业艺术团体开展体制改革,面向社会,面向市场,活力增强;侨乡文化现象、各类文化研讨活动取得丰富硕果;戏剧、曲艺、歌舞、书画等方面的对外交流活动逐年发展,增进了侨乡人民与海外侨胞的友谊和联系。
江门五邑文化底蕴深厚,特别是侨乡文化,可以说是岭南文化的特色所在,而侨乡文化在五邑地区表现得最为突出。江门五邑侨乡是惟一的广府文化和北美(欧) 文化相结合的文化形态,其特征是“异质文化交流”,是本土文化与先进的资本主义文明结合的产物,是中华古老文明同西方先进文化的碰撞与接轨,不论从经济、建筑、文教、交通,还是从社会心理、行为、观念、信仰、制度等方面,都与中国本土文化本质存在着较大距离,表现了对自由与民主的追求,体现了侨乡独特的人文景观与非侨乡的巨大差别,因此,江门五邑侨乡文化最能代表中国侨乡文化的本质特征,江门五邑侨乡文化景观最能典型地展示侨乡的风貌;也正因为如此,江门五邑被国务院批准以“中国第一侨乡”在中央电视台《魅力城市评选》节目中亮相,尤其是“开平碉楼与村落”入选世界文化遗产,更让江门五邑获得了华侨华人文化和侨乡文化代言人的资格。
作文五:《岭南文化》5800字
岭南文化 基本特征 地理环境岭南, 作为一个地域性概念, 指五岭以南地区, 在地域上包括今广东省、海南省和广西部分地区。由于岭南地区北依南岭, 南傍南海, 加上南岭万山叠嶂, 不仅使岭南地区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自然地理单元, 而且孕育于其中的岭南文化也形成了迥异于岭北的文化特质, 在中华大文化之林独树一帜。岭南文化鲜明特色的形成, 地理环境因素起了重要作用。
1 岭南文化的基本特征
111 岭南文化的重商性在封建社会小农经济条件下,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就存在有“重农抑商”、“贵义贱利”的价值观念, 中原正统汉文化下的社会经济一直以自给自足、单一化生产的农业经济为主。而岭南文化在这一点上与中原传统文化存在明显的差异。历史上, 岭南特别是珠江三角洲一带一直是一个商业贸易比较发达的地区, “崇利”的商品价值观念渗透到岭南社会各个角落。广东尤其是广州、潮州等地, 人们逐利之广, 上至官僚、地主, 下至士子农人, 经商活动十分普遍。清代仅潮州一地, “不务农业”的居民就发展到10 万户之多, 务商在平民中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与之相适应, 岭南社会的经济结构也向多元化、商品化方向发展。明代时, 珠江三角洲就成为商品性农业区, 土地经营方式已呈多样化特点, 经济作物生产成为最发达的农业部门, 以至于明朝中后期, 广东在历史上第一次变为缺粮省, 农业生产已带有较强的商品性目的。同样, 手工业生产也具有相当高的水平, 以品种繁多、工艺先进而远销海内外。岭南地区物质生产的多元化、商品化倾向, 促进了商业贸易的繁荣。
112 岭南文化的开放性岭南地处我国南疆边陲, 位于南海之滨, 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对外交流的窗口。历史上, 广州是外国人居住和出入最多的城市之一。同样, 岭南人也不断走出家门, 向海外开拓, 今海外华侨和华人有3000 多万, 而粤人就占了2000 多万。频繁的贸易交流和人口流动, 使岭南呈现出一种开放的文化态势。自汉朝以来, 岭南不仅从海外引进了众多的花果和农作物品种, 同时, 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及大量的西方科学知识也都由广东传入, 并辐射内地。鸦片战争后, 中西文化交流更为普遍, 郑观应、容闳、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等人引进并介绍西方社会的政治学说, 从而使岭南成为近代中国民族资本的摇篮和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启蒙之地, 继而成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策源地和根据地。新中国成立后, 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广东又成为改革开放的试验基地, 其文化的开放性就更加明显。
113 岭南文化的兼容性具有开放性的文化必然具有兼容性。岭南文化正是在与海内外各种文化交流碰撞中, 兼容并蓄, 融汇升华而发展形成的。从岭南文化的内涵构成来看, 岭南文化是以当地南越文化为底本, 与中外各种文化长期交流整合而成。其中在与内陆其他地域文化交流中, 岭南文化接受并融汇了中原文化、楚文化、吴越文化、巴蜀文化的深刻影响; 而在与海外文化交流中, 又包含了基督教文化、阿拉伯文化、波斯文化、日本文化、西方文化的因素, 尤其是近代西方文化, 对岭南文化产生了广泛而深入的影响。岭南文化这种包容南北、兼纳中西的特点, 在民俗、饮食、艺术、建筑、宗教等文化内容上均有反映, 与其他地域文化相比, 岭南文化表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 从岭南文化的区域构成看, 其兼容性表现为各种地方文化的共存共生现象。从地域上划分, 岭南文化又可分为广府文化、客家文化、福佬文化、桂系文化、海南文化等地区文化, 在区域内部又表现出鲜明的区域差异。特别要指出的是, 岭南文化的兼容性还表现在对立异质文化的共生上。在岭南常可看到这样一些事实, 高度文明的科学技术与极端落后的封建迷信中许多家庭和市民身上同时并存, 相安无事。这是岭南文化兼容性的奇物反映。
114 岭南文化的远儒性也可称反传统性。岭南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 受到以中原汉文化为
代表的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但岭南文化并没有被这种影响所束缚, 而且在很多文化物质上都迥异于中原, 对中原传统文化表现出较大的游离性和再创造性。如在物质文化和观念文化中体现得很明显的重商性, 就与传统的儒家文化大相径庭。岭南文化的远儒性在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中都得到了说明, 从儒学人才来看, 从汉到隋长达八百余年中, 广东被朝庭察举人才总共不过24 人。唐朝开科取士, 北方进士、诗人如群星灿烂, 而在广东唐前期没有一个进士, 唐后期广东进士仅5 人, 占全国017%, 仅在广西之上。儒学人才的稀缺, 这一方面说明岭南文化发展较少受传统文化束缚, 对各种外来文化能兼容并蓄, 并以探索、开拓、进取、革新的精神不断向前发展。尤其是近代以来, 无论是太平天国运动, 康梁的变法, 孙中山的革命, 国共两党合作及北伐战争, 都以岭南为起点。在当今新的历史时期, 广东又成为改革开放的试验区, 并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就。所有这些, 从文化背景上考察, 都可以在岭南文化的远儒性或及传统性上得到说明。
2 岭南文化形成的地理因素 文化作为一个复杂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体系, 它是由自然、政治、历史、技术、经济、心理等多种因素长期作用而形成的。但任何文化类型都是在一定的地理环境中产生、发展起来的, 并接受其影响和制约。岭南文化在这一点上, 则表现得更加明显。考察岭南文化的历史, 地理环境在其发展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211 地理位置对岭南文化的影响 21111 自然地理位置岭南地处我国南疆边陲, 北隔五岭、南阻大海。横亘广东北部的五岭山地, 在交通落后的古代, 是一道难以跨越的巨大屏障, 极大地限制了古代岭南与中原的沟通。唐代以前, 中原人对岭南基本上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 斥之为“蛮荒”、“徼外”之地。同样岭南人也难以跨越五岭进入中原, 对中原的经济文化了解更少。因而在古代, 岭南一直保持着一种与中原基本隔绝的地理上的封闭态势。另外, 广东一带疆域被海洋包围, 又使它与大洋彼岸世界隔离开来。岭南这种相对封闭的地理位置一方面极大地限制了与先进的中原文化的沟通, 使得岭南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缓慢。另一方面, 外来的影响少, 又有利于形成和发展自己的本根文化, 特别是有利于民族文化的积淀, 形成民族地方特色。在接受外地文化影响之前, 岭南文化已独立发展了十多万年, 这是以后岭南文化一直区别于其他地域文化的最深刻的基础。 21112 经济地理位置岭南靠海, 南面与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国隔海相望, 是我国通往东南亚、大洋洲、中近东和非洲等地区的最近出海处。自三国时代以来, 广州就已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到唐代已成为世界著名商埠, 宋代广州与50 多个国家有通商及政治关系, 元代广州与140 多个国家有贸易关系。对外贸易的发展, 促进了物质生产的多元化、商品化, 同时又伴随着各种海外文化不断向岭南输入, 使岭南成为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窗口。随着航海、造船等技术的进步, 岭南人又不断假道海洋, 迈 5 4 1 期 刘 益: 岭南文化的特点及其形成的地理因素出国门, 走上与世界各地交往的道路, 从而逐渐打破封闭性, 并最终使海洋给广东带来无限开放的优势和生机。特别是到了近代, 海洋成为广东对外开放的主要通道, 使广东能够得海外风气之先。历史发展到今天, 世界经济重心逐淅东移, 海洋在经济贸易中的地位更加重要。广东又凭其临海位置率先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并由此诱发了新文化意识勃兴的热潮, 产生了许多新文化景观。正是由于岭南拥有经济地理位置优势, 使岭南文化得以在一种开放式的文化态势下不断发展。
21113 政治地理位置古代岭南一直远离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中心, 加上相对封闭的自然环境, 使得岭南开发较迟, 社会经济落后, 被中原王朝视为化外之地。梁启超评价广东说, “朝庭以羁縻视之, 而广东亦若自外于中国, 故就国史上观察广东, 则鸡肋而已”。“自百年以前, 未尝出一非常之人物, 可以为一国之轻重”。岭南的这种政治地位和儒学人才的稀缺, 使岭南文化得以未被强大的中原儒学文化同化。政治经济的落后, 又使得岭南人没有中
原人那种固步自封的优越感, 而更易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并接受其影响。因而岭南文化能在对各种外来文化兼收并蓄的基础上, 保持着一种反传统性、又不断变革创新的文化特质。政治地理位置对岭南文化的影响还表现在大规模的移民上。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时期, 阶级斗争激烈, 民族矛盾复杂, 战乱频频发生。而岭南由于地处偏远, 社会环境相对安定, 加上岭南社会经济落后, 开发潜力大, 因而常成为北方人口逃避战乱的理想场所。历史上共有四次大规模的人口南迁高潮: 秦汉时期、两晋南北朝时期、两宋时期和明末时期。除秦汉时期移民是因戍边需要而有组织地输入外, 其余三次移民高潮均是因北方战乱而引起的。大 规模的人口南迁为中原文化和长江流域文化在岭南的传播作出了重要、最为直接的贡献。而且由于南迁人口来源复杂, 在定居地区的分布上差异很大。
212 自然环境对岭南文化的影响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也是文化存在和发展的必备条件。自然环境对岭南文化的作用, 主要表现在生存自然环境和生产自然环境对岭南居民生产、生活的影响上。 21211 生存自然环境岭南属热带、亚热带气候, 日照时间长, 气温高, 雨量充足, 河流纵横, 原始森林茂密, 毒蛇猛兽和“瘴疠病毒”多。这样的生态环境, 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 显得十分恶劣, 淮南王刘安谏汉武帝远征岭南说: “南方暑湿, 近夏瘴热, 暴露水居, 蝮蛇蜇生, 疾疠多作, 看作未刃血, 而病死者十之二三”。恶劣的生存环境, 一方面使得外来人难以久居, 岭南土著文化只是混合于外来文化, 而没有被外来文化消灭。但另一方面岭南人为克服生活上的种种困难, 被迫与大自然进行顽强的斗争, 从而形成了岭南人特有的文化特征: 一方面, 勤劳、勇敢、敢于冒险、勇于开拓; 另一方面又不得不求助于神灵, 笃信鬼神, 求助于超自然力的保护。即使在现代文明社会, 这种求神拜佛的风气仍然承袭不衰。 21212 生产自然环境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 使得岭南各种资源极为丰富, 为岭南人民提供了优厚的生产条件。古代的岭南, 盛产各种奇珍异宝, 诸如珠玑、玛瑙、玳瑁、象齿、犀角、能言鸟、宝石、美玉和名贵香料等, 成为岭南人向中原统治者进贡的珍品, 并吸引了大量商人来岭南贸易。农业生产方面, 岭南丰富的光、热、水、土资源为农业土地利用提供了多种可能性, 不仅粮食生产条件优越, 而且极适于热带、亚热带水果和经济作物生长, 因而岭南的农业生产在秦汉时代就呈现出多样性特点, 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地区表现更加明显。由于珠江三角洲水网密布, 内涝严重, 明代以来, 当地劳动人民总结长期的土地开发利用经验, 因地制宜地创造了果基渔塘、桑基渔塘、蔗基渔塘等基塘农业景观, 既解决了水患, 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又发展了经济和渔业生产, 以至于使珠江三角洲发展成为商品性农业区。优越的农业生产条件, 使岭南的农业生产不断向多元化、商品化方向发展, 这与中原那种始终以农耕定居的, “重本抑末”、“重农抑商”观念占主导的农业社会文化形成了鲜明对照。这也是岭南文化中重商性文化物质形成的物质基础。
岭南文化,具有明显的地域文化色彩,集中地体现了岭南文化中“广府文化”的特征,是中原文化、土著文化、西洋文化、南洋文化相互碰撞和相互融合的产物;既包蕴了近代意义的商业文化的勃兴;又具有现代都市文化,以及今年佛山人提出“敢为人先、崇文务实、通济和谐”的新时期佛山人精神的确立,正是务实进取、开放兼容的岭南文化的重要特征。她集中体现了佛山人的群体精神,富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和佛山特点。
岭南文化
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具特色和活力的地域文化之一的岭南文化,博大精深。要而言之,
它有三大主要来源,构成三个组成部分:一是固有的本土文化。珠江流域和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一样,都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地处亚热带的五岭之南,依山傍海,珠江流域,河汊纵横,生活在这里的古百越族先民,从早期的渔猎文明、稻作文明到后来的商贸文明,都离不开江海水运,喜流动,不保守,便是区别于内陆文明或河谷文明的南越文化本色。 二是南迁的中原文化。秦汉以后,岭南统一于中华,修灵渠、开庾岭,岭南与中原的交流日益密切;先是屯军贬官,更有几次战乱的大量移民,强势而先进的中原华夏文明有如“韩潮苏海”,席卷珠江,进而构成岭南文化的主体。
三是舶来的域外文化。秦汉以降,海上丝绸之路开通,岭南作为始发地甚至是惟一通商大港,一直是中外文化交流的平台,东西方的商业文化、科技文化、宗教文化、政治文化都从这里登陆引进,近代以来其势更甚。外来文化给岭南文化注入新活力。
岭南文化是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的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祖国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岭南先民遗址的出土材料证明,岭南文化为原生性文化。基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岭南文化以农业文化和海洋文化为源头,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吸取和融汇中原文化和海外文化,逐渐形成自身独有的特点。岭南文化务实、开放、兼容、创新。
有一个地理规律是,凡是大江大河必然有大山才能形成,因为山高大才有丰富水源,可以冲出一条大的江河来。
这种格局有利于岭南避开战火。秦汉时的匈奴人、唐代的突厥人、宋代的金人、元代的蒙古人等与中原征战,战乱主要发生在北方,改朝换代也首先在北方,故岭南相对来说比较安定。广东这种对内封闭、对外开放的地理格局,利于保留很多土著文化,同时接受海外文化,跟其他地方的文化不同。
文化的另一种理解就是人适应环境的一种方式,这也是一种文化。岭南居民,除了土著古越人,大部分是中原江南移民,他们五方杂处,形成客家人、潮汕人、广府人三大民系。由于各民系所处地理环境不同,形成民系文化特色也大相径庭。 从地域上来说,岭南文化大体分为广东文化、桂系文化和海南文化三大块,主要以属于广东文化的广府文化、客家文化和潮汕文化为主,这是岭南文化的主体。
岭南文化,从较宽泛的意义上说,包括广东、海南、福建和广西的部分地区性文化(台湾、香港、澳门地区文化基本上属于这一地区的移民文化)。岭南文化带有浓厚的域外色彩,家庭组织和区域性组织较发达,具华洋混合的新文化风格。
作文六:《岭南文化教学》27000字
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 课程类型
授课对象
授课教师
开课单位
编写日期 学年第 岭南文化 授课教案 第本 本课程共有教案 专业类必修课 文秘(中英文) 王怀志(副教授) 中文系 2006年2月-2006年5月
教材处理情况
一、总体说明:本课程为我院中文系文秘(中英文)专业类限选课,开课时间为两学期,每周2节课,合计72学时)。选用叶春生《岭南民间文化》(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8月第一版)作为教材。内容共四章:(一)岭南民俗与百越文化;(二)口承文艺的文化轨迹;
(三)有形民俗的文化形态;(四)心意现象的文理透视。由于该书偏重于民间、民俗,且包罗万有,知识点较散,作为教材,稍嫌系统性、条理性不强,同时考虑到学时较紧等因素,所以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将教材的内容作了一些增减,并以“专题”的形式对部分章节作了新的编排。在圈定堂上的教学范围之外,还指导学生阅读其他篇章。
二、删减的内容:第二章(口承文艺的文化轨迹)和第四章(心意现象的文理透视)的大部分内容。
三、补充更新的内容:补充(或加强)了岭南地方戏曲、民间工艺等内容。
四、备注:选用谭元亨《封开——广信岭南文化古都论》(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7月)、叶春生《岭南俗文学简史》(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年9月)为主要教学参考;自编练习册。
五、本册具体教案暂为选录部分章节
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
课程授课教案填写说明
1. 存档教案要求一门课程一份,除了课后反思一栏要求每一位任课教师根据自己上课的情况填写外,其他内容可以是备课小组集体智慧的结晶,而且评估更注重集体备课、资源共享的情况。
2. 课程名称请按《教学指导书》上的课程名称填写。(以教务处网上发布的电子版《教学指导书》为准)
3. 课程教案按开课学期分装成册并在封面注明是第几本和共几本。
4. 课程类型请按《教学指导书》中的课程分类填写:公共类必修课/教育类必修课/学科类必修课/实践和研究课/公共类限选课/教育类限选课/学科类限选课/任选课。
5. 授课教师请填写本学期本课程所有任课教师的姓名。
6. 教材处理中的总体说明主要填写选用该教材的理由、该教材的主要特点。
7. 教材处理情况中删减和补充的内容都必须写明变更的理由。
8. 教材处理中的备注栏主要填写该课程选用的练习册、教参、教学辅助材料等。
9. 具体教案要求以每一章节(课)为单位填写。应多数教师的要求,将原有表格改成按项目编码填写。教学内容部分请根据实际情况将内容填写完整详尽。
第一单元 岭南文化导论
一、 章节:岭南文化导论
二、 课时安排:4学时
三、 教学目的要求:了解“文化”基本含义、认识岭南文化的价值和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意义。
四、 教学重点:岭南文化的界定,本课程的教学重点及方法
五、 教学难点: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
六、 教学内容:
开头的话
●了解学生情况
●CDMA(安全低辐射长打不头痛)——汉语的特点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快,西方文化、思想影响的加深,我们正在逐渐失去自己。落后、陈旧的东西固然应该予以抛弃,但不能为了倒洗澡水便将孩子一块倒掉。近代以来,教训很多,月亮也是西方的圆,殊不知,很多优秀的东西就藏在传统文化当中。
8月27日晚,中央电视台“艺术与人生”采访谭派艺术第五代传人谭元寿(京剧源于200多年前徽班进京为乾隆祝60大寿,谭派第一代谭鑫培曾为慈憘演出,其后才辈出——富英、元寿、孝曾、正岩代有传人)。谭元寿向主持人朱军说起自己6岁进富连成科班学戏,蹲了七年“大狱”。一年只放三天假(从年二十五起),凡班里有人犯错,大家都挨板子,他要加倍,因班主与其祖是师兄弟。谭元寿之妻,直至儿子取妻,方在家翁房中落上一座。谭元寿对今天的“双休日”颇不以为然,认为小孩玩的太多。采访中,其子孙亦在座,朱军问正岩,如果在有选择,是否还唱京剧,得到的是肯定的回答。
原因只有两个:一是孝,二是责任。
无独有偶,常香玉对女儿不原从艺一直耿耿于怀,幸有外籍外孙女的补偿,方为无憾。 与今天一些人只强调以自我为中心恰成反差。
● 汗衫上的“米其”形象、折扇
折扇源于日本,但传入中国之后,则带上了汉民族的烙印,如书画、题诗等 ● 中国印·舞动的北京,折扇上的印章。
●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我们对过去的旧文化的毁灭的确是罕见的。我在银川考察西夏故宫的时候,发现地下的瓦片都被敲碎了,当地人告诉我,说是当年西夏文明程度几乎赶上宋朝,也创造了比较灿烂的文化,可是最后西夏的“党项族”居然被灭掉了,这个民族没了。原因是当时的蒙古族头领成吉思汗临终时嘱咐儿子,一定要把这个民族给灭了。后来蒙古人打下了西夏,觉得把“党项族” 的人全部杀掉是不解决问题的,只要他们的文化传承下来,这个民族就灭不掉。因而不杀人,只是把他们的文化灭掉,没有了文化的载体,你就会变得不时这个民族了。所以就从消灭物质文化开始,首先语言不许用了,现在的西夏文字是非常罕见的。音乐不许演奏,服饰不许穿戴,民族礼节统统禁止,庙宇、佛塔也毁掉,连所有的瓦片也都敲碎,这个民族的人找不到凝聚的文化了,就都改了民族,“党项族”也就消亡了。这就说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了自己的文化,这个国家的人民就找不到根了,这就是文化的重要性。 ——《读书》04-9-P12
◎ 法国短篇小说《最后一课》,以及伪满州国时期强迫中国人学日语等,体现了相同的道理。
◎ 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艺术人生”采访成龙,成龙回顾了自己的成长过程和感受,说到的一段话(最早是教育儿子房祖名)发人深省:他们(指洋人)不会因为你跟他们一样而承认你,只有你跟他们不一样才佩服你。 ●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 继承文化不是造几个假古董,更非简单堆砌些符号来取悦外人。 2004年奥运会闭幕式的“中国8分钟”很失败(民乐演奏、京剧舞蹈、踩高翘、童声唱《茉利花》等),给人以生硬堆砌和拼凑之感。(《南都》讥其为“以为将旗袍剪短了就是让民族化走向世界”)
岭南文化导论
第一节 关于“文化”
长期以来,人们在使用“文化”这一概念时,其内涵、外延差异甚大,
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
广泛,所以又被称作“大文化”。他包括了“物质”、“制度”、“风俗习惯”和“思想与价值” 等认识对象。广义的“文化”从人之所以为人的意义上立论,认为正是文化的出现“将动物的人变为创造的人、组织的人、思想的人、说话的人以及计划的人”,因而将人类社会——历史生活的全部内容通通摄入“文化”的定义域。
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关于物质创造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所以又被称作“小文化”。1871年英国文化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文化“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是狭义“文化”早期的经典界说。
在汉语中,“文化”的本义是“以文教化”(教化的目的,就是使人成为“人”,成为进步、文明、先进的人),也属于“小文化”的范畴。
的本义指各色交错的纹理。《易〃系辞下》:“物相杂,故曰文。”《说文解字》:“文,错画也,象交文。”后有若干层引申义:1、由文字、符号,进而具体化为文物典籍、礼乐制度;2、由彩画、装饰引申为修养之义,与“质”、“实”对应,《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3
、在前两层意义上,更导出美、善、德行之义,《尚书〃大禹谟》“文命敷于四海,祗承于帝”。
改易、生成、造化,指事物形态或性质的改变。同时,又引申为教行迁善之义。并联使用,则“以文教化”的思想十分明显,《易〃贲卦〃象传》:“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西汉以后,合成一个整词,或与天造地设的自然对举,或与无教化的“质朴”、“野蛮”对称。)
有关“文化”的课程,我们在肯定“大文化”概念的基础上,主要以“小文化”为论述范围,主要讨论涉及精神创造领域的文化现象——即以心态文化层面为主。但是,在此过程中,我们不能无视物质创造活动的价值与意义,不能忽略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对于心态文化的影响与制约。
第二节 “岭南”和岭南文化
指五岭以南,即广东、广西一带。因地近南海,故又称“岭海”(五岭: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在湖南、江西南部和
广西、广东北部交界处。**“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
五岭作为一个天然屏障,将珠江流域与长江流域分隔开来,使南北的交往非常困难。岭南历史的发展比中原慢了一步,当中原已进入奴隶制时,岭南还处于原始社会末期,没有形成国家,只有部落和联盟酋长
由于历史、地理等原因,岭南开发时间较晚,一直被中原人士看作“瘴疠之乡”、“不毛之地”、 “化外之境”。长期的隔绝,影响了岭南经济与文化的发展,但同时,也造就了岭南地区在经济、文化等方面与中原的差异性。
至今依然有人说南方是文化的沙漠,其实,岭南人在漫长的岁月里,也创造了辉煌的文化,形成了独特的色彩。
本专题以中国文化(优秀传统文化)为大背景,结合岭南地理、历史等特点,围绕岭南文化形成和发展的主线,选择一些政治沿革、文学艺术、学术思想、风土民俗等专题作重点介绍(以广东为主、以广州为重),在粗略描绘岭南文化特殊风貌的同时,揭示其在中国文化发展中的独特地位并探讨岭南文化在现代生活中的影响和价值。
附:梅关考察之旅
粤北行——穿越大虞岭
时间:2004-10-3—7
里程:1070公里
行程:翁源、始兴、南雄、大余、赣州、连平、新丰、从化
费用:路桥——200元
汽油——250元
门票——350元
伙食——500元
住宿(四晚)——600元 合计:1900元
人数:三人(两大一小)
关于大余:大余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建国后曾有石喯、石斧、石镰和陶器碎片出土。夏商周时期,大余属扬州,三国时设南安县,隋开皇十年(590),设大庾县,宋设南安军,元设南安路,明清设南安府,府治大庾。解放后大庾属赣州地区(现为赣州市),1957年改称大余。
大余境内西南部的大余岭与广东南雄市交界,故有“江西南大门”之称。又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中途重镇——中原出产的丝绸、茶叶、瓷器等从京杭大运河进入长江,再从长江转入九江后溯赣江而上,至赣江源头之一的章江上游,穿过从章江码头经南安镇的古驿道,越大庾岭来到广东南雄,顺浈水而下,接北江入珠江,到广州后扬帆出海。苏东坡有诗句:“大江东去几千里,庾岭南来第一州。”唐代在大庾岭上开凿的古驿道,无疑是当时南北交通的陆路枢纽。
关于大庾岭:因历来遍山植梅,又称梅岭,缘于纪念开拓岭南的先驱——梅鋗。鋗为越王勾践之后,楚灭越,鋗的先人避难来到丹阳皋乡,更姓梅。秦并六国,越人又自立为王,从皋乡过零陵往南海。梅鋗随行至台岭(即今梅岭),筑城于浈水上游,安家定居,这也是史载最早到岭南的一批越人。后梅鋗参加反秦战争,入咸阳,因功封列侯。 ——《可爱的南雄》P66
汉元鼎五年(前112),汉武帝派楼船将军平抚南越,其后,为巩固南疆,留下庾姓将军二人,统兵驻岭北,筑城大余,戍守梅岭。老大名庾胜,死后当地人民为了纪念他的功德,建祠祭祀。大庾之名,
皆源于此。
梅关:梅关关楼地处岭峰,以 “一关隔断南北天”的气势,矗立于梅岭分水界上,故有“一步跨二省”之说。梅关始建于宋代,现存的关楼为明代重修,原是两层建筑,上层为瓦房,下为城门,今上层已倒塌,仅存关门。门洞深5、5米,内宽3、5米,高3、5米,尚可见两侧墙上留有闸门逢道和闩门的洞眼,关楼建于两崖之间,真所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城门上,南北二方皆有石匾。南面是“南粤雄关”,门联是“梅止行人渴,关防暴客来。”北面是明万历年间南雄知府蒋杰题书“岭南第一关”。东侧有登关的楼道,西则一块大石碑,上书“梅岭”二字,为清康熙年间一位知府所书。
梅林风光:古南安八景之一。岭上红梅自古多而且奇,“南枝既落,北枝始开”。三国时东吴将军陆凯《寄范晔》:“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七、 作业:(思考题)学习、研究“岭南文化”的意义是什么?有何必要性?
八、课后反思:关于“文化”一词的解释,理论性太强,学生需要时间消化,以
后章节中可适当重复。
(执笔:王怀志)
第二单元 广州城建的历史与变迁
一.章节:广州城建的历史与变迁
二.课时安排:4学时
三.教学目的要求:认识岭南文化发祥地之一——广州
四.教学重点:广州的城建历史与沿革
五.教学难点:南越建国及其遗迹
六.教学内容:
神话传说与考古发现
所谓文化,是指人类具备的,使人区别于非人的地方,中国文化指的也就是中国人区别于外国人的地方,那末,岭南文化则为导致岭南人不同于“岭北人”的原因所在。
要认识一个地方的文化,必从此地的历史说起—
●广州别名“五羊城”、“五仙城”,简称“羊城”、“穗”。
广州和世界上许多古老的城市一样,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公元前9世纪,周朝的楚国在如今的广州建造了一个城邑,名叫“楚庭”(有楚之后庭的意思,今中山纪念堂背后沿百步梯上越秀山,可见石牌坊“古之楚庭”)。后来,楚庭因连年灾害,田地荒芜,农业失收,百姓饥荒。有一天,南海的天空出现五朵祥云,上有五位仙人,分别身穿红橙黄绿紫五色彩衣,骑着五只仙羊,仙羊口衔一棵一茎六穗的稻子,徐徐降落在这座城邑。仙人把稻穗赠与百姓,把五只羊留下,祝愿这里永无饥荒,然后腾空而去。
以上典出裴渊《广州记》(已佚),后《太平寰宇记》、《广东通记》、等均有述。《广东新语》卷五“五羊石”条:周夷王时,南海有五仙人,衣各一色,所骑羊亦各一色,来集楚庭。各以谷穗一茎六出,留与州人。且祝曰:“愿此阆 ,永无荒饥。”言毕腾空而去,羊化为石。(卷六“五谷神”的记载与之有矛盾,似另有所本) ——课本P20
从此,广州成了岭南最富庶的地方。
珠江的传说: 始见于宋代方信儒 “走珠石”的题记: 旧传有贾胡自异域,负其国之镇珠,逃至五羊,国人重载金宝,坚 赎以归,既至半道海上,珠复走还,径入石下,终不可见,至今此石往往有夜光发,疑为此珠之祥。诗云:底事明珠解去来,当时
合浦已堪猜,贾胡不省何年事,老石江头空绿苔。
● 蛮夷之地有古国(广州建城)
1983年,越秀山下解放北的象岗山一带,发现了一个大型的古墓,经发掘考证,为西汉时期割锯岭南的南越王的墓葬。九十年代初,在中山四路原儿童公园里一带发现了南越王宫署遗址,1998又发掘到南越王宫御花园并出土了大量文物,南越国的轮廓逐渐浮出水面。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兼并六国后,派50万大军兵分五路向岭南进军,五年后,岭南地区纳入到秦朝中央集权制国家的版图。秦始皇在原七国地区建立36郡的基础上,增设岭南地区的南海(今广东大部分)、桂林(今广西大部分)、象郡(今越南北部与广西南部)三郡。南海郡首任郡尉是南下的秦军将领任嚣。以白云山和珠江水之间的地区番禺为郡治,在如今仓边路和中山四一带修筑城郭,称“任嚣城”(为后来南越国建立都城奠定了基础)。故自公元前214最早建立的番禺城算起,广州至今有2218年历史了。
任嚣死后,其手下赵佗继任。秦灭,赵佗兼并了桂林与象郡,公元前204年乘中原楚汉相争之机,建立南越国,将番禺城定为国都。
《羊》95-8-27:《一个番字疑团尽释价值连城》:中山四路忠佑大街市电信局长话综合大楼基建工地的考古发掘中,出土的地面上发现刻有一个斗大的“番”字。麦英豪等专家认为,这个长25厘米、宽15厘米的秦篆石刻字体,不仅确认了此处古迹的年代、性能,为广州城开秦代的建城历史提供了确凿的物
证;也进一步证实岭南并非金石贫(历代专家的普遍观点)。
接上:此外,在南越王墓出土的铜器中有八件刻有“番禺”印记,这是秦在岭南推行郡县制的历史物证;广西贵县南越时期古墓出土的一个大铜鼎刻有“番”字——这是“番禺工官”的记号——与《史记》、《汉书》中关于“番禺城”的记载相吻合。
而1962年区庄螺岗秦墓出土的一把铜戈,上刻有“十四年属邦”等12字铭文,应为南下秦军战士遗物。
《史记〃南越列传》载:赵佗自立为南越武王,汉高帝已定天下,为中国劳苦,故释佗而弗诛。11年,谴陆贾立赵佗为南越王,与剖符通使,和集百越,毋为南边患害,与长沙接境。高后时,有司请禁关市铁器。佗乃自号为南越武帝,发兵攻长沙边邑。高后谴将往击之,会暑湿,士兵大疫,兵不能逾岭。文帝元年,为佗亲冢在真定,臵守邑,岁时奉祀。召陆贾为太中大夫,往使。王甚恐,顿首谢,愿长为藩臣。(但内部仍称帝)
南越王墓主要文物:1、“文帝行玺”金印,阴刻小篆,印面3﹒1〤3CM,高1﹒8CM,重148﹒5克,含金量98%强,印面正方型田字界格,与《汉书》所载南越国第二代国主自称文帝吻合,印背金龙横卧,昂首卷尾隆腰,躯体布满鳞纹,定为一级国宝。
(1996年,为庆祝广州建城2210年,市政府用22K金复制“文帝行玺”2210枚编号发行,其中0001和2210号分别被市政府和市博物馆永久收藏,澳门何鸿新认购了五枚。)
2、“丝缕玉衣”,由2291片薄玉片联缀而成,经三年修复方成。
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平定南越国,在岭南设南海、苍梧、交趾、儋耳等九郡。三国时,岭南属东吴管辖,公元226年,孙权将交州分为交、广两州,现广西合浦以南为交州,以北为广州,并管辖南海、苍梧、郁林、合浦四郡。从此,原来的番禺城、赵佗城正式称广州,并沿用至今。由此推算,广州名称的出现至今有1778年,但广州建城却有2218年。
● “南汉”兴王府
公元917年,当时为五代十国时期,刘龙(取《易经》中“飞龙在天”之意)在广州称帝,国号“大越”,第二年改为“汉”,史称“南汉”。南汉国以广州为国都,改称广州为“兴王府”。仿照长安的格局,
对广州进行了第一次大改造,包括凿平三山——当时市内的番山(在今文德路中山图书馆旧馆一带)、禺山(在今北京路到西湖路小马站一带)和坡山(惠福西的坡山巷和五仙观一带),为扩大城区扫清了障碍。但南汉王朝历时仅54年,公元971年即为北宋所灭,兴王府复称广州。
关于“药洲”:在中山四至西湖路之间的教育路的南方剧院傍,有一座南汉王故址——药洲——当年刘龙召集方士练丹的所在,著名的“九曜石”即在其西湖边上。
七.作业:整理一则与自己家乡有关神话、传说或民间故事。(下周抽查一位同学讲故事一则)。
八、课后反思:对南汉国建立的历史地位与意义可增加讲课的份量。
(执笔:王怀志)
第三单元 岭南地域特征与历史传承
一.章节:岭南地域特征与历史传承
二.课时安排:6学时
三.教学目的要求:认识岭南民族、民系的形成,岭南民俗与风情
四.教学重点:三大民系的内部构成
五.教学难点:民族与民系在概念上的区别
六.教学内容:
● 共来百越文身地——三大民系的形成和发展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颭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中唐时期,柳宗元等参与王叔文为首的变法失败,被贬,号“二王八司马”,十年后,柳宗元、刘禹锡等始得返京,旋再贬更远的漳、汀、封、连等州。此诗
即柳宗元刚到柳州时怀念挚友而作。
● 中国古代称南方民族为“南蛮”。
在史书中,秦汉之前的中原人对岭南民族的称谓多种多样,有百越、扬越、西瓯、瓯越、蛮夷以及狼、僮(Zhuang,壮族旧的写法)、徭、獠、俚等蔑称,主要指聚居在如今两广地区的越人。在漫长的岁月里,百越古族有的与中原汉族移民融合,自成体系,有的演变、发展而生存至今,形成了岭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与三大民系,展现了特异的人文风貌。直到解放后,广东仍有七个少数民族聚居,即黎、瑶、壮、苗、满、回、畲(She,有刀耕火种之意),并有百万风格特异的“水上居民”(即古书所谓“蛋民”)。 汉族中,又明显构成了广府、客家、福佬三个民系。广西则有壮、瑶、苗等11个少数民族,汉族以及“蛋民”聚居。他们各有不同的语言(方言)与习俗,有不同的文化特征具有不同的优势。他们在共同生存的竞争中取长补短,拓展、交融、充实提高,使岭南地区的经济、文化后来居上,取得了光辉灿烂的成果,为全国所瞩目。
● 古代大移民(三大民系形成的前期因素)
秦始皇时期,六国的反秦势力还不小,朝庭就把岭南作为强制迁徙中原“罪徒” 的一个基地。将不满人士分别南迁,疏散反秦力量。第一批南迁的中原人就有五十万,其中最多的是“贾人”。秦皇不但强制商人南迁,连同其亲属、或祖父辈经过商的人也一律赶到岭南。第二批有几万人,大多是筑城的民工和其他不满的人。第三批在秦二世时,将一万五千名中原女子迁徙岭南,与驻守的秦军建立家庭,让
他们扎根岭南。
(封建制度重农轻商,也由此导致南方商业意识较强) 汉武帝时期,派伏波将军率数十万大军南征,留守岭南九郡。 三国混战时期,一批又一批中原人从陆路和海路南下,岭南成了他们避难安居之所。
(秦、汉四百年间为古代移民的第一阶段,给岭南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多方面的文化科学知识,加速了汉、越民族的融合,推动了岭南各个领域的发展。第二阶段是西晋末年,第三阶段为南宋末年、明末清初。)
● 三大民系的形成与特征 P1-6 历代迁居岭南的中原人,以及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的群落,与当地土著民族融合后,分别构成了岭南东部汉族的“三大民系”。即:广府民系、客家民系、福佬民系。(P2-6)
由古越人和南迁的中原移民融合而成,
作为岭南三大民系中最(历史中原人如越较大规模的有四次:1、秦始皇时,2、汉武帝时,3、南宋高宗时。4、南宋末年。都流散于广州及珠三角一带,这些中原移民构成了广府民系的主流。)
大多是两晋时期中原地带的“衣冠望族和朝庭命
官”,以及部分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的群落,先后经过三次大搬迁落籍于粤、闽、赣山区的三角地带(后有一部分又迁入广西)的客家人,他们长期过着以家族为核心的集体生活,
两晋以来移入潮州、汕头以及海南岛一带的中原汉人与当地土著居民融会而成的操闽南、闽北方言的群体。 ● 以上内容(教材P1-12)
● 岭南民俗的传承、变异及其主要特色(教材P12-16)
● 特异的岭南民俗风情(P90-185)
饮食:广州茶楼文化大观 P90-107
服饰:岭南服饰的变化趋势 P122-137
观赏:广东的花市与花卉文化 P137-157
舞蹈:广东民间动物舞蹈的特质与内涵 P157-168
娱乐:广东民间娱乐圈的色相 P168-185
● 佛教、禅宗、六祖(P48-63)
● 岭南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位差和特质(P16-19)
岭南文化的特征与优势。从某种意义上说,岭南文化也可以称之为珠江文化。中山大学教授黄伟宗在《珠江文化丛书·总序》中说:按照当今国内公认的水域文化理论,当某种水域文化形成后,除覆盖其本身水域之外,还覆盖其周边地区(不仅是作为中心的珠三角,以及汇合为珠江的西江、东江北江的各流域地带,还包括韩江流域的潮汕地区,包括湛江的雷州半岛,包括南海诸岛、北部湾和海南省岛;如从水流源头而言,除西江流经的广西外,尚有各江的源头云、贵、湘、赣闽诸省)。珠江文化有着明显的特点:
首先,是它的多元性和兼容性。这一特点似乎与珠江是多条江河自西、北、东支流而教的水态有关,是多元而后交汇于一体之中。从历史上说,由土著的百越文化与来自五岭以北的中原文化、荆楚文化、巴蜀文化、吴越文化,以及来自海外的古希腊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的先后结合与交融;从当今的主将水域的文化类型而言,除比较明显的粤文化地区有着广府文化、客家文化、潮汕文化和新崛起的深圳及珠三角地区的移民文化外,尚有滇云文化、黔贵文化、
八桂文化海湾文化与琼州文化等等,都是多元而兼容于珠江文化的范畴中。
其次,是海洋性和开放性。珠江的总体形象,既是交汇型的又是放射型的,它既像蜘蛛网似的覆盖于水流地域,犹如多龙抢珠似的争汇于其中心(广州),每条支流又像是明珠的道道光芒向四面八方喷射。特别是珠江有众多的出海口,即许多所谓的“门”,如“虎门”、“崖门”、“磨刀门”等八个之多,而沿海众多的港湾也都与珠江水系密切连接。
其三,是前沿性和变通性。是前沿性和变通性。由于珠江文化水系和海洋密切联接,海港特多,对西方和海外文化结接收特快特多,因而前言性也特强;另一方面,因与作为中国文化中心的中原文化,地理距离又较远,又有以五岭为代表的崇山峻岭之隔,交通不便,由此而受其控制偏少,同时也由于中原文化在这一带与海洋文化及本土文化碰撞的缘故,也就造成了相接于前沿性的变通性。
——《岭南文化古都论》
七.作业:结合自己出生地、民族等因素,确立自身所属民系。
八、课后反思:本章的讲授应与岭南土著民族的情况介绍紧密结合。
(执笔:王怀志)
附件一:关于饮食文化
饮食包括三个层次:1、疗饥 2、享受 3、礼仪
早茶 二厘馆 《俗话广州》 P61
茶楼
茗客之意不在茶,在夫巧手点心也
虾饺、烧买、牛肉丸、蒸排骨
松糕、马蹄糕、芋头糕、罗卜糕、鸳鸯糕、双层糕、马拉糕 旦撻、萨奇马、叉烧酥、油炸鬼、炸春卷、咸水角、炸芋角 糯米鸡、裹蒸粽
白果粥、及第粥、艇仔粥、滑鸡粥、牛肉粥、肉丸粥
肠粉
粤菜特点:生猛鲜活、清淡适口、色香味俱全
食在广州的三层含义:
粤菜名扬天下、在广州可尝尽天下美食、“广州酒家”的广告词 香港则称“美食天堂”
无鸡不成宴
白云猪手
附件二:关于佛教、禅宗
“佛”是佛陀(BUHDA)的省称,原义是“大觉”,兼有自觉与觉他的意义。在古印度,从来一切觉者,通称为佛,到释加牟尼集过去一切佛之大成,于是成为佛教的教祖。
释加牟尼于公元前六世纪降生于王族(释加为族姓,牟尼是出家后的字;古印度有婆罗门、王族、农商、贱族四大门阀,他反对婆罗门教),为净饭王的太子,青年时即悟到尘世苦恼,有解脱思想。年十九,出家修苦行,至三十五岁成道,到处说法传道,享年八十而卒。
早期佛教的基本教义为:无常观(认定生存为苦恼);苦修行(注
重宗教的实践,而非难形而上学的思辩);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一切生存的事物都随时生灭变迁,而永恒存在的实体我,也是没有的)等。
佛教传入中国后,恰逢中原动乱年代(三国魏晋南北朝),于是盛极一时(三大石窟、杜牧诗“千里”)。但其真正扎根于中华大地,还是要走中国化的道路,这当中,达摩东渡与六祖惠能是促成中国佛教——禅宗诞生的最为关键的人和事,而广州,偏偏与之结缘。
禅即梵语“禅那”的音译,其意义为坐禅或静虑。据说源自释加牟尼的心传,“以心传心,不立文字”,至第十二祖菩提达摩传于中国(梁武帝时,从广州西来处地登岸),又为中华初祖。五传至弘,忍分为南北二宗(神秀、惠能)。
南宗更强调顿悟成佛的修行方法,且与中国原有的儒、道思想融合,结果倾动一时,乃成禅宗正统。尤其受士大夫青睐。
《俗话广州》146“华林寺”/ 课本51传授衣钵
《俗话广州》114光孝寺(幡动、风动)
惠能的贡献:人人皆有佛性(地分南北,佛性无南北)
开“顿悟”之门(即心即佛、见性成佛)课本P59 附件三:三大民系生活习惯简单比较
广——早茶、煲汤、凉茶
客——咸、娘酒、刻苦
潮——经商、食糜、吃茶
第四单元 岭南历代文化名人(一)
一.章节:岭南历代文化名人(一)
二.课时安排:4学时
三.教学目的要求:以岭南历代文化名人的介绍为线索,勾勒出岭南文明史的发展轨迹,展现岭南文化的基本特点
四.教学重点:赵佗、韩愈、刘禹锡、柳宗原、苏轼等主要历史人物的基本情况及其在岭南发展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五.教学难点:中原母文化与岭南文化的相互影响
六.教学内容
此心安处即吾乡——历代文化名人
我们曾说,岭南自古即为中原朝廷流放罪犯之所,而直至唐、宋时代,岭南依然是边远瘴疠之乡,贬到此处,就等于置之死地。故而连李德裕、韩愈、寇准等这样的名臣,都曾为南迁而悲怆,李、寇二人还死于贬所。但又不可否认,恰恰是这些“不幸”的、“被动”的文化使者,在推动岭南文化发展方面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换个角度来说,这些历代名人的不幸造成了岭南的“大幸”。
在我们探讨岭南地域文化,认识它的特点、优长与不足的时候,我们切不可忽略一个根本事实,那就是中原文化乃是岭南文化的母胎。在我们辽阔的中华大地上,无论是何种地域文化,在他们的身上都无例外地流淌跳动着中原母文化的血脉。 ——华师《古代文学研究集刊》第一辑P276 (秦汉之交是中原文化对岭南文化影响的第一个重要时期,西晋以后的近三百年间是第二个重要历史时期,如果说第一时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生产力方面;第二时期则更突出表现在对更深层的学术文化思想的影响上——魏晋玄学对岭南文化的影响;两宋时期,大量中原人士南来,加速了中原文化向岭南传播;从明代中叶起,岭南文化开始进入“反哺”的历史新阶段。——同上,节录)
欲探求岭南文化的形成过程,与岭南相关的历代文化名人的介绍是不可略去的重要一环。
本章所讲的“名人”侧重于从中原到岭南来并对岭南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产生
过影响的历史人物。这些人物,可以开列出长长的一串名单:任嚣、赵佗、陆贾、 陈钦、陈元、马援、虞翻等等,唐宋以后就更多了。
以客从高祖定天下,名有口辩,居左右,常使诸侯。时中过初定,尉佗平南越,因王之。高祖使贾赐佗印为南越王。贾至,尉佗箕踞见贾。贾因说佗曰:“足下中国人,亲戚昆弟坟墓在真定。今足下反天性,弃冠带,欲以区区之越与天子抗卫为敌国,祸且及身矣......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子怜百姓新苦劳,且休之,谴臣授君王印剖符通使。君王宜郊迎......”佗又问贾与肖、曹、韩相比,与皇帝比,大笑曰“吾不起中国,故王此。使我居中国,何遽不如汉?” ——《汉书》传第十三
汉将军名号汉武帝时路博德,后汉光武帝时马援。《汉书》:汉武元鼎五年( 前112 )南越王相吕嘉反,杀其王、王太后及汉使者终军。遣伏波将军路博德率兵五路灭掉南越国。《后汉书》:马援(前14-元49)字文渊,扶风人。汉光武建武17年授伏波将军,南征立铜柱以表功。尝云:“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又言:“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卒于军。
(今桂林市有伏波山及试剑石等遗迹。《腾王阁序》:,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当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愨之长风。)
会稽余姚人。东汉末年孙策命为功曹,待以交友之礼。出为富春长,策薨,诸长吏并欲出赴丧,翻曰:“恐邻县山民或有奸变,远委城郭,必至不虞。”因留制服行丧。诸县皆效之,咸以安宁。
孙权以为骑都尉。翻数犯颜谏争。又性不协俗,多见谤毁,坐徙丹阳泾县。后吕蒙举军西上,南郡太守糜芳开城出降,蒙未据城郡而作乐沙上,翻曰:“今区区一心者糜将军也,城中之人岂可尽信,何不急入城持其管籥乎?”
权既为吴王,欢宴之末自起行酒,翻伏地阳醉,不持。权去,翻起坐。权于是大怒,手剑欲击之,大司农刘基抱权谏曰:“大王以三爵之后杀善士,虽翻有罪天下孰知之?”翻由是得免。权因命左右,自今酒后言杀,皆不得杀。
翻尝乘船行,与糜芳相逢,厉声曰:“失忠与信,何以事君?倾人二城,而称将军,可乎?”后翻乘车行,又经芳营门,吏闭门,车不得过。翻复怒曰:“当闭反开,当开反闭,岂得事宜邪?”芳闻之,有惭色。
翻性疏直,数有酒失。权积怒非一,遂徙翻交州。翻处罪放,而讲学不倦,门徒常数百人。又为《老子》、《论语》、《国语》训注,皆传于世。
——《三国志/吴书》
-300年)传说姓梁,白州博白(在广西)人。西晋石崇任交趾采访使时,用三斗珍珠把她买来。后赵王伦的党羽指名索取,崇曰:“绿珠吾所爱,不可得也。”
杜牧《金谷园》: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林黛玉《五美吟》:瓦砾名珠一例抛,何曾石尉重娇娆?都缘顽福前生造,更有同归慰寂寞寥。(潘岳《金谷》诗云:投分寄石友,白首同所归。后潘、石同日被捕,一语成谶)
● 一塔有碑留学士,六榕无树记东坡。
六榕寺花塔建于1400多年前的南朝,当时梁武帝派他的舅父到扶南(今柬普寨)求取佛牙舍利回到广州,乃建造了这座寺庙和宝塔安放佛骨。世称“舍利塔”、“千佛塔”。王勃路过广州时曾游六榕寺并留下碑文,寺门“六榕”二字传为苏轼所书,但今天寺内已难觅那六棵榕树了。
(649-676)字子安,絳州龙门(今山西)人。做过朝三郎、修撰、参军等小官。他28岁时往交趾(越南)省父,渡海溺水,惊悸而卒。作有《斗鸡檄》、《滕王阁序》、《三国论》。
字泰和,时人称李北海,扬州江都人。文学家、书法家。书法兼工多体,尤善行书写碑。取法而王,博采魏晋各家及北碑长处融会贯通。《端州石室记》(又名《马蹄碑》)作于唐开元十五年(727)。 ——广95-10-11(见剪报)
广东阳山县贤令山石岩壁上,共有摩崖石刻数十方,多与韩愈有关,或刻其诗作,或后人相关的题咏。唯《皇宋圣传颂》为南宋时县令张本中1190年颂扬新皇登基之诗作,刻石高约7米,宽达20米,堪称巨制。《粤东金石略》称赞其“字古劲遒秀,粤中宋刻,当以此为最。”广东气候高温多雨,石灰岩又极易风化溶蚀,处此露天处的石刻,能历800年而保存完好,实属奇迹。故贤令山摩崖石刻被列为我省文物保护单位,和肇庆星湖摩崖石刻、英德南山摩崖石刻同被誉为广东三大古石刻群。
——欧广勇《养在深闺人未识》(94年?羊)
(787-849)字文饶。以父(李吉甫曾为相)荫补校书郎。历仕宪、穆、敬、文、武诸朝,与牛僧儒对立,史称“牛李党争”。武宗时,自淮南节度使入相,力主削弱藩镇,执政六年,进太尉,封卫国公。宣宗立,贬潮州司马,再贬崖州司户卒于贬所。今海口市尚有五公祠。
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两次被贬,第一次为请免徭役赋税,贬阳山县令;后随裴度平乱有功,升刑部侍郎。第二次上《谏迎佛骨表》,触怒宪宗,贬为潮州刺史。至潮后,见潮人迷信,鳄鱼急为害而不敢捕杀,乃写《祭鳄鱼文》,而后海患乃平。今潮文风甚盛,愈宣教之功也。 《旧唐书·韩愈传》:“凤翔法门寺有护国真身塔,他内有释迦牟尼指骨一节、、、十四年(元和)正月,上令中使杜英奇押宫人三十人持香花临皋驿迎佛骨、、、王公士庶奔走舍施,惟恐不及,百姓有废业破产烧顶灼臂而求供奉者。”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朝阳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前者生于大历七年(772-843),后者生于大历八年(773-819)。刘、柳同为贞元九年(793)进士,贞元二十一
年(805)一起参与“永贞革新”,失败后同为十年的远州司马,刘在朗州,柳在永州。元和十年(815)召还京师后又分别遣送连州和柳州。
刘于连州,说来也有缘分。第一次被贬时原为连州刺使,尚未上任再遭贬窜,改朗州司马;十年后,因玄都观看花诗再度贬到边远的“恶处”——播州(在今贵州省)。柳因怜其母老,主动提出以柳州与其对调。后经中丞裴度斡旋,得以改连州刺使。这一回,刘从三月起程,尽管“自发郴州,染瘴疟”,可是“扶策在道,不敢停留”,当年五月抵连州。元和十四年(819)刘母丧于连,他扶柩北返,在洛阳丁忧。刘在连州居住的四年又五个月,恰是其盛年(44-48岁),正是他思想和创作的成熟期(诗61首、文21篇)。同时,也为连州留下了很好的政绩。《连州志/名宦志》:“连之文物媲美中州,则禹锡振起之力居多。”唐五代时,连州进士十一人,与韶州同为岭南地区最突出者。唐代入相的越北人有两名,张九龄之外,就是连州的刘瞻,而刘瞻还是连州中进士的第一人,时在唐宣宗大中元年(847),刘禹锡已去世5年。查《刘禹锡集》,即收有其赠连州人景擢第之诗,瞻即为景之子。 ——黄志辉《刘禹锡连州之作考略》(广-96-1-3)
刘柳不但二十多年经历及为相似,政治、哲学同声相应,在文学上也互相辉映。政治上同为王叔文的主要帮手(策划贬斥贪官,废止宫市,试图剥夺宦官兵权);哲学思想上,柳的《非国语》、《天说》提出:天是由混沌的元气所构成,并无神的主宰,刘的《天论》三篇,丰富和发展了柳的观点,认为古人说天无形,实际上是“无常形”;刘有“诗豪”之称,柳的诗文“名重一时”。
但柳享年仅47岁,刘活到71。两人的性格,有很大的区别。 刘开朗外向,比较达观,能随遇而安。被贬之后依然饮酒访妓,游览唱和以求自娱。更重要的是敢于用作品宣泄心中的不满。如《自朗州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直白地讽刺了依附宦官的新贵,也引起“执政不悦”)又过了十余年,再
召回京,任主客郎中,又写了《再游玄都观绝句》:“百亩中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柳出身于高门(曾祖曾任武后时的宰相),热心于政治,急于建功立业。受贬后对政治仍很执著。深感失落与忧郁,但忧谗畏讥,又不能象刘那样敢说敢骂,诗文中宣泄的成分很少,心灵熬炼则很深。公务辛劳之余,生活清苦寂寥,加之夫人早死,无疑雪上加霜。 —— 潘旭澜《共来百越文身地》(剪报)
(1036——1101),历仁、神、哲、徽宗四朝,贬黄州、惠州、儋州。绍圣元年(1094)因“乌台诗案”被贬岭南及1101年宋徽宗赵佶即位他遇赦北归,曾两次经过大庾岭都歇足于一棵大树下(后人将此树称为东坡树),先后题写了两首七言绝句:
《赠岭上老人》:鹤骨霜髯心已灰,青松合抱手亲栽。问翁大庾岭头住,曾见南天几个回。(极尽悲怆之情)
《岭上红梅》:梅花开尽杂花开,过尽行人君不来。不趁青梅尝煮酒,要看细雨熟黄梅。(由岭梅、行人想到故人,由落花、梅熟想到与亲人团聚,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食荔支》:“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支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哲宗绍圣二年即1095年,东坡初到惠州后尝到南方美味的果品荔支、龙眼的称赞,但作者联想到汉唐以来进贡此物给人民造成的灾难,则另有一首《荔支叹》,呼吁“我愿天公怜赤子,莫生尤物为疮痏”。
《定风波》:王定国歌儿曰柔奴,姓宇文氏,眉目娟丽,善应对,家世住 京师。定国南迁归,余问柔:“广南风土,应是不好?”柔对曰:“此心安处,便是吾乡。”因为缀词云: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自作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第四单元 岭南历代文化名人(二)
一.章节:岭南历代文化名人(二)
二.课时安排:4学时
三.教学目的要求:认识岭南著名的历代诗人,欣赏其代表作,了解岭南地区诗歌发展的基本情况。
四.教学重点:张九龄、清初岭南三大家
五.教学难点:岭南诗歌的发展脉络
六、教学内容:
岭南本土诗人
●如晦谋遒(qiu)堪相国,九龄风度尚存楼。
在隋唐以前,岭南文化一直冥冥忽忽,到了公元677、678短短两年间,就在曲江这个小县城里,终以一儒一佛的两大标帜,以一入世一出世的形式隆然而起,开始展出岭南文化的宏大历史场面:高僧惠能弘法于宝林寺,开顿悟门;日后的名相张九龄于此降生。尽管这两位同是河北范阳后裔,但已可算作土生土长的岭南人了。他们或在宗教文化史上,或一个在政治、文学史上留下了重彩浓墨的一笔,其意义都远远超出了岭南的范围。(罗韬《张九龄诗文选》前言-广/94-8-23剪报)
广东曲江(今始兴县)人。出生于书香世家,祖父是广州都督府的官佐。十三岁已在广州以文才崭露头角,二十岁时即为流寓岭南的政治家、文学家沈佺期、张说所激赏,二十九岁赴长安应试登第。先后任秘书省校书郎、左拾遗、中书舍人等京职。四十九岁出为洪州刺史,五十四岁还京任秘书少监,二年后擢(zhuo,提拔)中书令,为初唐最后一位贤相。后被李林甫所谗,出贬荆州长史。六十三岁南归,后病逝于曲江故居。有《曲江集》行世,留下193题222首诗、248篇文。
九龄一生以儒学立身,致君尧舜、济世有为是其本愿。尽管他初
以文章见称,但其经济之材实有不可磨灭处。玄宗当处对他有“王佐之才”的推许。他于开元四年主持开凿大庾岭新路工程,是至今犹倍受后人颂述的业绩。新路对进一步开发岭南,活跃江淮经济,充实长安府库都起了极大的作用,对沟通岭南与内地、中国与海外的关系亦至关重要,是一项功在当时,泽及后世的伟业。(仝上)
《湖口望庐山瀑布水》: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yinyun) ——《唐诗鉴赏辞典》P68 袁崇焕 《边中送别》:“五载离家别路悠,送君寒浸宝刀头。欲知肺腑同生死,何用安危问去留?策杖只因图雪耻,横戈原不为封侯。故园亲侣如相问,愧我边愁尚未收。” ——《碧血剑》P764
《山海关送季弟南还》(其二):“弟兄于汝倍关情,此日临歧感慨生。磊落丈夫谁好剑?牢骚男子尔能兵。才堪逐电三驱捷,身上飞鹏一羽轻。行矣乡邦重努力,莫耽疏懒堕时名。”
——《碧血剑》P764
邝露 (1604-1650)字湛若,南海(今广州)人。明诸生,历游粤西、吴楚间。唐王聿(yu)键在福州称帝,拜为中书舍人。永历时奉使还广州,清兵来攻,城破,抱琴投水死。其诗根柢六朝,为明末岭南有代表性的诗家,后屈、陈诸人都受到他的影响。
《洞庭酒楼》 ——《元明清诗鉴赏辞典》上736
(1630-1696)字翁山,广东番禺人。顺治七年(1650)清兵陷广州,次年,投身抗清斗争。失败后,削发为僧,法名今种。三十二岁还俗。两次北游,联络反清志士,力图恢复。康熙十二年
(1673),三藩起事,他参加了吴三桂的军事行动,不久即失望辞归。明末清初广东著名诗人,多感伤时事、慷慨郁勃之作。诗风明健,为“岭南三大家”之首(另二位是陈恭尹、梁佩兰)。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道援堂集》、《广东新语》等。
《过岡州崖山吊永福陵》:“万古遗民此恨长,中华无地作边墙。可怜一代君臣骨,不在黄沙即白洋”(抒发故国之思和亡国之痛。)
——广96-7-31(剪报)
(1631-1700)字元孝,号半峰,广东顺德人。十五岁补隆武朝生员,以父荫,桂王授锦衣卫指挥佥事。桂王败后归老广东。其诗多有颂扬抗清人物,抒写亡国之痛,激昂顿挫,沉着清迥,兼擅诸体,尤精于七绝。著有《独漉堂集》。
《崖门谒三忠祠》:山水萧萧风又吹,两崖波浪至今悲。一声望帝啼荒殿,十载愁人拜古祠。海水有门分上下,江山无地限华夷。停舟我亦艰难日,畏向苍台读古碑。——《元明清诗鉴赏辞典》下998
(1629-1705)字芝五,号药亭,南海人。少日读数千言,通经史百家,顺治十四年(1657)乡试及第,康熙二十七年(1688)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未一年,遽乞假归,结社兰湖,以诗酒为乐。客以他事请者,称疾不听闻;持诗文至,则披衣倒履,讲论不休。有《六莹堂集》。
《粤曲》:春风试上粤王台,锦绣山河四面开。今古兴亡犹在眼,大江潮去复潮来。——《元明清诗鉴赏辞典》下962
(1756-1826),字焕襄,号芷湾。梅县白渡镇象湖村人。清乾隆57年(1792)37岁时举乡试解元;嘉庆四年(1799)中进士。有“广东才子”之誉。有《红杏山房诗钞》传世,尤精于书法,行草兼备。曾云:“我行我止半天下,江山到处我题诗。” 嘉庆五年(1800)主讲惠州丰湖书院时,曾回家乡并到半坑游览,写下“灵镇山河”四
个大字,被乡人凿刻于高崖石壁上,至今犹存。——《半坑揽胜》P52
《木棉花》(选一):历落嵚(yin,高貌)崎可笑身,赤腾腾气独精神。祝融以德火其木,雷电成章天始春。要对此花须壮士,即谈芳绪亦佳人。不然闲向江干老,未肯沿街卖一缗(min)。
——《元明清诗鉴赏辞典》下1345
《梅修重有浙江之行赠别二首(其二)》:君向杭州我惠州,西湖大小各成游。相思但看湖心月,有汝清光有我秋。
——《元明清诗鉴赏辞典》下1348
(近代诗人暂不列入本章)
七、 作业:(思考题):自选一位岭南诗人的作品(课外)进行赏析。
八、课后反思:诗人的选择,应更着眼于他在岭南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过程中的意义。
(执笔:王怀志)
第五单元 岭南文化专题研究(一)
一.章节:中国茶文化与岭南茶艺
二.课时安排:2学时 (文秘专业4学时)
三.教学目的要求:了解岭南茶艺的内涵,培养对茶文化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茶的分类
五.教学难点:茶艺的文化内涵
六.教学内容:
俗语云: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茶,被称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另两类是咖啡和可可)
北人嗜酒、南人嗜茶
为什么喝茶?饮茶有三个层次:解渴、品味、艺术(修养、入道) 品茶有四个要素:茶、水、器、法
是 物态文化 与 制度文化 的结合
产生之初是由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开始的。汉代文人倡饮茶之举为
茶进入文化领域开了个头。两晋南北朝时,一些有眼光的政治家便提出“以茶养廉”,以对抗当时的奢侈之风。在当时,几乎每一个文化、思想领域都与茶套上了关系。在政治家那里,茶是提倡廉洁、对抗奢侈之风的工具;在辞赋家那里,茶是引发思维以助清兴的手段;在佛家看来,茶是禅定入静的必备之物。这样,茶的文化、社会功用已超出了它的自然使用功能,使中国茶文化初现端倪。
唐朝是以僧人、道士、文人为主的茶文化,而宋朝则进一步向上向下拓展。一方面是宫廷茶文化的出现,另一方面是市民茶文化和民间斗茶之风的兴起。宋代改唐人直接煮茶法为点茶法并讲究色香味的统一。到南宋初年,又出现泡茶法,为饮茶的普及、简易化开辟了道路。
一. 茶的起源与历史
cha)。 而通称为檟(jia,茶树)、茗、蔎。到了唐代,南方盛产茶叶,北方饮茶成风,于是将荼字去掉一划而成茶字。世界各国,古不产茶,亦无茶字,茶的名称,皆是中国茶字的译音。如英美的TEA,即为厦门话“茶”音转化而成,走的是海上丝绸之路。
而茶在中国,却有悠久的历史。传说中神农尝百草,曾以茶解毒。 唐代陆羽《茶经》:“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
饮茶起源于西南地区。在秦以前,主要是云南、四川一带产茶和饮茶。对茶的最早记载见于《尔雅》(我国第一部生物分类学辞典,成书于先秦)的释木篇:“槚,苦荼”。西晋时郭璞作了详细的注释。而西汉末年王褒所写的《僮约》中“武阳买茶”、“烹茶尽具”等语句可视为我国现存的较早一份史料。
二. 茶的功用
茶树,属山茶科,是叶用木本植物。茶叶是人们普遍喜爱的一种
日常饮料。饮茶的好处有:
提神醒脑,利尿强心;青热降火,止渴生津;溶解脂肪,帮助消化;醒酒解毒,杀菌消炎;预防龋齿,驱除口臭。
三. 茶的分类
我国茶区辽阔,产茶历史悠久,茶叶种类繁多是世界上茶叶种类 最多的国家。按制造阶段分——毛茶(初制)、精制茶;按采摘季节分——春茶、夏茶和秋茶;按销路分——外销、内销、边销和侨销。
(类别)
绿茶、青茶、红茶、黄茶、白茶、黑茶
(品种)
黄山毛峰
西湖龙井----此茶为中国著名绿茶,外行扁平光滑,形似碗钉,
有色绿,香郁,味醇,行美四绝佳茗之誉。
君山银针(湖南)
安溪铁观音
庐山云雾茶
云南普洱茶
祁门工夫茶(福建)
冻顶乌龙(台湾)
苏州茉莉花茶----花茶的大众产品,汤色黄绿明亮。
洞庭碧螺春---名茶中的珍品(一斤一级茶,有芽65000个)
四.紫砂茶壶
产于江苏宜兴(古称荆溪,秦始皇时改称阳羡)。当地制陶业尊范蠡的祖师,称“陶朱公”,并流传有范蠡与西施的故事。关于紫砂
陶的创始,古时则有一个异僧“卖富贵土”有趣传说。
紫砂的功能——
紫砂壶的造型——仿生、仿古、几何线条
五. 名人轶事
惠山泉号为“天下第二泉”,相传中唐时宰相李德裕曾派人用坛 封装,驰马传送,从镇江到陕西,全程几千里。皮日休作诗相讥讽“丞相常思煮茗时,群侯催发只嫌迟。吴宫去国三千里,莫笑杨妃爱荔枝。”
东坡壶、取水竹牌
王安石精辨长江水
六.潮州工夫茶——岭南茶艺的代表
第一:治器——起火,掏火,扇炉,洁器,候水,淋杯等六个动作。 第二:纳茶——打开茶叶,把它倒在一张洁白的纸上,分别粗细,把最粗的放在罐底和滴嘴处,再将细未放在中层,又再将粗叶放在上面,纳茶的工夫就完成了。
第三:候汤 ——这就是指用这们沸度的水冲茶最好了。
第四:冲茶 ——当水二沸,就可以提铫冲茶了。火炉与茶壶的放置处大约刚好走七步。提铫后走了七步,揭开茶壶盖,将滚汤环壶口,缘壶边冲入,切忌直冲壶心提铫宜高,所谓"高冲低洒"是也。
第五:刮沫——好的茶壶水满后茶沫浮起,决不溢出,提壶盖,从壶口轻轻刮去茶沫,然后盖定。
第六:淋罐 ——盖好壶盖,再以滚水淋于壶上。谓之淋罐。淋罐有个作用:一是使热气内外夹攻,逼使茶香精迅速挥发,追加热气;二是小停片刻,罐身水份全干,即是茶熟;三是冲去壶外茶沫。
第七:烫杯——工夫茶的特点就是一个"热"字。从煮汤到冲共饮茶都离不开这一个字,这可谓得其三味矣。烫杯,在淋罐之后,用开水淋杯,淋杯时要注意,开水要直冲杯心。烫杯完了,添冷水于砂铫中,复置炉上,回身"洗杯"。洗杯是最富有艺术形态的动作,老手者可以同时两手洗两个杯,动作迅速,声调铿锵,姿态美妙。
第八:洒茶 ——几经数度工夫,最后一手就是洒茶。洒茶也有四字诀: 低,快,匀,尽。"低",就是前面说过的,"高冲低斟"的"低"。洒茶切不可高,高则香味散失,泡沫四起,对客人极不尊敬。"快"也是为了使香味不散失,且可保持茶的热度。"匀"是洒茶时必须像车轮转动一样,杯杯轮流洒匀,档可洒了一杯才洒一杯,因为茶初出色淡,后出,色浓。"匀"字是委重要的。"尽"就是汪要让余水留在壶中。第一冲留一点,二三冲切切不可。洒完以后,还可把茶壶倒过来,覆放在苛垫上,使壶里之水份完全滴出,这是因为只要没有水在,单宁就不能溶解,茶就不会苦涩。
七.诗人咏茶
卢仝《走笔谢孟諫议寄新茶》: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叶公《品潮州工夫茶》:“小炉低案绿幽窗,犹忆春芽泛茗香。三杯尽道今和古,何必煮酒涤愁肠。”
七.作业:(思考题)谈谈你各地饮茶风俗的理解。
八.课后反思:如果课前布臵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可让学生在堂上有更多的演
示、实践机会。
(执笔:王怀志)
第五单元 岭南文化专题研究(三)
一.章节:古琴艺术与岭南琴派
二.课时安排:2学时 (文秘专业4学时)
三.教学目的要求:了解我国最古老的音乐艺术及其在岭南地区的流传
四.教学重点:当代岭南琴派的传承
五.教学难点:古琴艺术的欣赏
六.教学内容:
高山流水觅知音——古琴艺术与岭南琴派
1977年8月20日,美国发射的“旅行者2号”宇宙飞船,带着从世界各国征集的信息----“地球之音”,昼夜不停地在宇宙太空中播放,代表中国音乐艺术的是一首由近代古琴大师管平湖演奏的琴曲《流水》。
相传春秋时代俞伯牙遇钟子期,留下了“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千古佳话,而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瑰宝的古琴艺术,在三千余年间发展过程中,经历代琴人不断的继承和创新,凝聚了无数先人的经验与智慧,积累了大量的琴学专著和演奏技法,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
传统的所谓“琴”,是一种在狭长的共鸣箱上装七条弦,左手按弦、右手弹
不可考,据推测,早在石器时代,人类通过使用弓弦发出的“绷绷”声得到启示,就制成了琴瑟这类弦拨乐器的雏形。
汉代的《琴操》说:“优羲氏作琴,以修身理性,反其天真也。”
《恒谭新论》则说:“神农氏??始削桐为琴,绳丝为弦,以通神明之德,合天地之和焉。”均是自远遗留下来的传说,无实物考证。
殷商甲骨文中,乐器的“乐”字写成“ ”, 上面是“丝”,下面是“木”,即为丝弦张附在木器上的象形文字。
早期的琴仅有五弦,经周文王、武王各加一弦,定制为七弦,后来却又出现了九弦、十二弦、二十弦等多种形式,但最终以七弦为常见并沿用至今。
古琴的面板一般采用桐木制成。东汉大琴家蔡邕,看到有人用桐木当柴烧,当他听到桐木燃烧时发出的爆裂声时,不禁欣喜若狂,意识到这是块制琴的好材料。于是立即向那人把桐木要来,制成一张古琴。此琴弹起来果然不同凡响,由于琴尾部分桐木已被烧焦,故称焦尾琴。
除桐木以外,松木也可制琴。唐代蜀中著名制琴家雷威制的“松雪琴”,所取即为峨嵋山的松木。传统的琴弦用蚕丝制成,取其坚韧而发音纯正。现代古琴教育家、演奏家吴景略先生从1964年开始与乐器厂共同研制出钢丝尼龙弦,解
决了千百年来丝弦音量小、噪音大、易跑弦、易断弦等问题,完成了古琴发展史上极具意义的重要变革。
古琴为古乐器之王,其音域宽广,能奏出四个八度以上的音,且取音纯正,音色丰富。琴的低音区声音深沉,中音区明亮,高音区清脆,以不同手法则可奏出散音、按音和泛音。 散音浑厚刚劲,泛音清越飘逸,按音细赋圆润,在演奏中并交替使用,通过不同弦上的移位,使音色得到变化。正是因为它的古朴韵味,琴在古代文人士大夫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琴棋书画”四艺中,琴居首位。上至帝王将相、学士大夫,下至平常百姓,无不对琴厚爱有加,故有“君子无故不撤琴瑟”之说,《诗经》中就有“窈窈淑女、琴瑟友之”,“我有嘉宾、鼓琴鼓瑟”的诗句。
据记载,春秋战国时代,古琴演奏已达到相当高的技巧。有关古人弹琴、听琴的趣闻轶事很多,如:操琴者能使马儿停止进食仰头聆听,能令“潜鱼出听”,能挑动少女的春心,能使梅花的芳香随琴音飘出等传说。
在我国音乐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过无数的演奏家,并且创造出无数的琴曲。仅从现在还能看见的琴谱来看,就有1700余首流传于世。这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是一笔重要的财富。《流水》、《大胡笳》、《广陵散》、《凤求凰》、《胡笳十八拍》、《阳春白雪》等均为经典之作。唐宋以来,以山林川泽自然景观为主题的琴曲日渐增多,《潇湘水云》、《鸥鹭忘机》、《平沙落雁》等大曲的出现表明了古琴音乐发展到相当成熟的阶段。
古琴音乐之精妙,与它弹奏时繁多的指法有关。郑文《中国音乐史》中说:“(指法)统计属于左手者有五十二种,属于右手者有五十种,更有古指法五十种,再加以轻重化法(如一挑有圈指弹出者,有竖指弹出者,有弯指轻弹者),细分之有四百数十种之多,一法有一法之特点。自古音乐从未有若此之繁复者。” 由于历代琴家的不懈努力,世代相传,他们以毕业精力从事演奏、打谱、校谱、传授等活动,使古琴音乐得以流传。更由于不同地区风土人情、师承传谱、民间音乐的影响,古琴艺术逐渐繁衍出不同的风格与流派。影响深远的有吴、蜀两大宗。其中主要有吴派、浙派、广陵派、虞山派、九嶷派、诸城派、泛川派、常熟派、莆城派、凤阳派、闽派和岭南派。
(二)
岭南派是以广东各地为主要活动与传播地的古琴艺术流派,其形成可上溯至南宋末年。“南宋景炎一年(1276年),南宋国都临安(今杭州)陷落。祥兴一年(1278年)宋帝 败退至广东新会(古称冈州)崖山一带,也把中原的古琴文化带来广东” 。为粤人所吸收溶合,这给岭南古琴艺术发展带来一定影响。相传《古冈遗谱》就是当时留下来的琴谱,清代道光年间,“广东新会人黄景星把《古冈遗谱》中的部分琴曲及另外传谱琴曲共50首整理《悟雪山房琴谱》”。开创了我国琴派的一个支派---岭南琴派(或称古冈琴派)。
岭南派向以古朴、刚健、爽朗、明快的演奏风格而区别于其它各派。曲目方面,迄今已发掘的《古冈遗谱》琴曲有《碧涧流泉》、《渔樵问答》、《怀古》、《玉树临风》、《鸥鹭忘机》、《双鹤听泉》、《神化引》、《平沙落雁》等曲。这些琴曲的演奏手法,基本保留自黄景星以来的节奏处理和表现手法,很有岭南地方特色。琴曲《碧涧流泉》,是岭南派重要传统曲目之一。全曲意境细腻雅淡,表现了山林幽涧,一派碧绿。平缓处,流泉冷冷;急峻时,切切 ,首尾呼应,意趣盎然,素有《小流水》之美誉。岭南派一代宗师杨新伦先生生前每访琴会友,必操此曲。
(三)
(1898-1990),广州番禺人,三十年代师从岭南古琴名家郑健侯(中山人)和容心言(番禺人),奋力潜心传承岭南琴派艺术,传谱《乌夜啼》及《古冈遗谱》诸曲目,从艺60余年,造诣良深。1953年,他辞去优厚的社会职业,在广东文史馆专门从事古琴
研究工作(从那时起使一直居住在广州河南同福路西路79号三楼)。1960后9月起,兼任广州音乐专科学校(即今星音乐学院)及广州文史夜校教授古琴,授生有谢导秀、关庆耀等数十人。他不遗余力开展古琴的演奏、广播、录制和研究活动。1980年10月,在他的努力下,成立了广东古琴研究会并亲任会长。这个时期内,琴事繁忙,岭南古琴艺术在海内外的影响也不断扩大,对广东古琴艺术的繁荣与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谢导秀: 1990年杨新伦先生逝世,其学生谢导秀继任广东古琴研究会会长。他遵从师训,坚持致力岭南古琴艺术的研究和教学,授徒50余人。学生遍及广东及港、澳、台、新加坡等地,曾先后赴北京、成都、苏州、镇江及香港等地演出交流。中央电台、电视台,广东电台、电视台等曾多次播出其演奏曲目,成绩斐然。1998年12月24日,是杨新伦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日,中国音乐家协会书记处书记冯光钰先生题联“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以为纪念。
唐建垣:广东南海人,香港当代著名琴家,有古琴著作《琴府》。曾从师于已故琴家吴宗汉教授、台北孙毓芹教授、北京吴景略教授学琴,卅年间转益多师,获香港江川派蔡德允女士、广州岭南派杨新伦、成都川派王华德等琴家指授。除古琴外,唐氏的研究兴趣还包括民乐戏曲、甲骨文、考古、紫砂壶、茶艺,堪称“杂家”。
七.作业:(思考题)欣赏古琴曲《流水》并谈谈你的理解。
八.课后反思:理论方面不宜讲得太多,如有条件,可以演示为主。
(执笔:王怀志)
第五单元 岭南文化专题研究(四)
一.章节:高剑父与岭南画派
二.课时安排:2学时
三.教学目的要求:了解岭南的诞生的过程及其意义
四.教学重点:高剑父及其主要弟子
五.教学难点:岭南画派的艺术特点
六.教学内容:
高剑父与岭南画派
居高陈树人、黎杨关山月
以上是我拼凑的对子,用二居、二高、及陈树人、杨善琛、黎雄才、关山月的姓名。均为岭南画派的祖师与一、二代主要人物。
中国绘画起源于原始社会时期,流传至今的最早材料有遗留在山洞里或山崖上“岩画”,其后是奴隶社会时期刻写在陶罐上、铸造于青铜器上的的花纹与图形。目前能看到的画在纸张、布帛上的最早资料应属战国时期的《龙凤人物图》(1949年湖南长沙陈家大山楚墓出土)和《人物御龙图》(1973年湖南省博物馆清理长沙子弹库楚墓时发现)。 附图例二
历代著名画家:东晋的顾恺之、唐代的王维、明代的徐渭、清初的八大山人等,广东有明代的花鸟画家林良。
中国的传统绘画,以毛笔、纸墨为主要工具。注重临模,讲究书画同源,追求诗情画意,以文人画最受推崇;西洋绘画以画刀、油彩为主要工具。注重写生,以素描、为基础,讲究解剖、光与影。
岭南画派既是具有地域性的画派,但更是一个带有时代性的画派。
清末民初,广府地区有些青年怀着理想出洋留学学习美术,有的还侨居了一段时期,寻求中国绘画改革创新之路。最早的是1885年到加拿大的鹤山人李铁夫,他是纽约美术研究院中的第一位亚洲人。广府华侨在绘画方面有突出成就的还有1913年11月出生于广州、3岁即随父到新加坡定居的番禺人李曼峰。而对广府文化影响最大的华侨画家应数有岭南三杰之称的“岭南画派”创始人陈树人、高剑父、高奇峰。 ——龚伯洪《广府华侨华人史》
今天,无论人们在艺术上如何品评岭南绘画的成就,但决不可忽视,这个画
派是随着中国近代民族和民主意识的勃兴而诞生的。
上世纪初,中国正处于风雨如磐的年代。年青的高剑父和陈树人告别了在广州郊外居氏门下习画的幽静生活,一同投身到民主革命的浪涛中去。其后的二十年间,政治革命活动在他们的生活中或许比之绘画艺术的研讨占有更重要的地位。他们两渡东瀛,追随孙中山,担任同盟会重要成员,创办《时事画报》、《真相画报》等刊物,宣传孙文主张。同时,他们都曾致力于绘画的革新,尤其注重奖掖后学,对推动岭南地区绘画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迟轲《岭南派》
● 二居(岭南画派的鼻祖)
居巢(1811-1865),字梅生,号梅巢,广东番禺县人。不轻易下笔,一花一草都经过刻意经营,认为“不能形似那能神”,与“以形写神”的理论相一致。
居廉(1828-1909),字士刚,号古泉。早年得其兄居巢指授,善草虫花卉。他作画善用粉,以没骨“撞粉”、“撞水”法求得表现特殊效果。这种“居派”的绘画特点,是在色彩未干之时,注入适量的粉和水,待其干后,形成一种特殊的趣味。
十香园
● 二高
高剑父(1879-1951),原名麟,以字行,亦广东番禺县人。少时曾入广东水师学堂及龄南学堂,旋弃读从居古泉学画于“隔山啸月琴馆”。后赴东赢参观东洋画法,住廖仲恺家,并加入孙文组织的同盟会。革命成功后弃政从文,致力研究画法。任中山大学教授,创办春睡画院,提掖后进不遗余力。
高奇峰(1898-1933),原名嵡,以字行。高剑父五弟。17岁时随
兄同赴日本留学,苦心习画,与乃兄门径不尽相同而各擅胜场。又有幼弟高剑僧,亦赴日本留学,兼习工艺美术凡五年,才华勃发,合称高家三杰。惜剑僧于归国前(1916年)忽染时疾,客死异邦,天妒英才。
● 陈树人
(1883-1948),名韶,号二山山樵,与高剑父同出二居门下,亦同赴日本,为同盟会早期会员。
受日本竹内栖凤的影响至深。
正象早期民主革命的一些知识分子一样,岭南派创始者们曾把青春时代的热情献给推翻封建王朝的斗争,由此而激发了他们在艺术上的革新。概言之,早期岭南画派的特点是:中西结合、雅俗共赏。但其创始之时,即受到广东国画研究会的猛烈批评。而批评者最重要的论点是:岭南派即日本画、西洋水彩画而非国画。郑振铎称高剑父的艺术“很好地并大胆地融合了中国古老传统和西洋的画法而创立了自己的新的风格”。 ——迟轲《岭南派》
“三杰”首先在中国现代画坛高举艺术革命的大旗,提出“折衷中外,融会古今”的主张。二高还广传们人,形成“新国画” 派(也称“折衷派”)。他们尽力扩大国画的题材,融合新的技法,创造新的意境,去充分表现时代精神,影响颇大,亦使广州画坛与上海、北京鼎足而三。 ——龚伯洪《广府华侨华人史》P268
岭南画派当代最著名的画家,多出于二高门下:黎雄才(山水)、关山月(山水花鸟,最擅长梅花)、方人定(工笔仕女、花鸟走兽,最擅长画虎)、赵少昂、杨之光(人物)等,都在当代画坛产生过广泛的影响,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课件1、课件2
七. 作业:(思考题)谈谈你各地饮茶风俗的理解。
八.课后反思:如果课前布臵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可让学生在堂上有更多的演示、实践机会。
(执笔:王怀志)
第五单元 岭南文化专题研究(五)
一.章节:岭南山水名胜、建筑园林
二.课时安排:2学时
三.教学目的要求:介绍岭南地区山水名胜、民间建筑和古典园林,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和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重点:岭南民间建筑
五.教学难点:建筑风格及其的文化内涵
六.教学内容:
九死南荒吾不恨,滋游奇绝冠平生。
——苏轼《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绍圣元年(1094),哲宗亲政,蔡京、章 用事,专治元祐旧臣;苏轼更成了打击迫害的对象,一贬再贬,由英州而惠州最后远放儋州,前后七年。直到哲宗病死,才遇赦北还。本诗为元符三年(1100)六月自海南岛返回时所作。(诗中写到“苦雨终风”和“云散月明”)。
本章主要涉及审美、旅游两个方面的话题,并由此延伸到岭南的人文特征以及岭南人的性格。
审美——山水名胜、建筑园林被作为审美的主体,具备美的特征,常唤起观赏者或雄奇壮美、或秀丽柔媚、或曲折幽深的感觉;(人格化)
旅游——进行审美的过程和实施方式,由旅(出行)游(观赏)构成;一般说来审美是目的,旅游是手段。
(苏辙《上枢密韩太尉书》指出“为文”要务是养气,养气的的两大途径是
读书与游历;尤推重阅历——周游海内名山大川以激发胸中志气。文中“过秦汉之故都,恣观终南、嵩、华之高,北顾黄河之奔流,慨然想见古之豪杰。至京师,仰观天子宫阙之壮、、、、”提到的是最高级别。古语云: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太山而小天下。也是这个道理)
延伸——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山水名胜,往往是这方水土的象征。
“五岭北来峰在地,九州南尽水浮天。”古人用这两句诗形容广东的地理状貌,山火风景如在目前。广东基本上属于热带和亚热带的海洋性气候。北面是莽莽苍苍的南岭山地;粤西有罗平山脉;粤东有莲花山脉,层峦叠嶂,峻极巍峨,宛然开合;在群山环抱之下,是一望无际的潮汕平原、珠江三角洲、西江走廊和雷州半岛,南临浩瀚南海。
广东拥有漫长的海岸线,陆上分布着上千条大小河流,珠江三角洲一带更是河汊纵横,池塘密布,温润潮湿,雨量充沛。所有这些地理、气候特征,决定了当地居民的饮食结构,并由此直接影响着人的生理结构和心理结构。民风习俗、宗教精神、文学音律、舟车建筑,乃至社会价值、思维方式都是从这片靠山面海的土壤上渐次衍化而成,传承至今。
从北方高纬度北亚气候地区来的人,常常会不适应南方的水土。他们并不知道,广东人所特有的生活习惯和生活器具,诸如喝凉茶、天天洗澡、餐餐煲汤、穿木屐、睡凉席等,并非他们故弄玄虚,而是为了适应自然气候,不得不这样做。就如喝凉茶,数广州人最热衷,原因是广州的饮用水以流溪河为主,含硫较高,容易上火“热气”。
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堪称甲桂林
五指山,万泉河
广东四大名山:丹霞、罗浮、西樵、鼎湖
广州有白云山、越秀山
广东的河流有:东江、西江、北江
广东四大园林:顺德清晖园、东莞可园、番禺余荫山房、
佛山梁园(又名十二石斋)
广州有兰圃
园有静观、动观之分,这一点我们在造园之先首要考虑。何谓静观,就是园中予游者多驻足的观赏点;动观就是要有较长的游览线。二者说来,小园应以静观为主,动观为辅。庭院专主静观。大园则以动观为主,静观为辅。前者如苏州网师园,后者如苏州拙政园差可似之。 ——陈从周《说园》
教材P107—121
(一) 从洞穴到干栏式
(二) 早期广州的竹筒屋
(三) 西关大屋
(四) “骑楼”建筑
(五) 客家围龙屋
(六) 潮汕的“四点金”和“下山虎”
(七) 黎族的船形屋
(八)
水上居民的“连家船”
(九) 开平“雕楼”
1. 民居风格与地理条件的关系
2. 岭南民居的审美特点
七、作业:(作文题)写一篇关于民居的小型调查报告。
八.课后反思:由于时间关系,民居的选介过于简略。
(执笔:王怀志)
作文七:《岭南文化篇》7000字
岭南文化篇—岭南工艺导游词
2008-06-10 13:50:46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大 中 小】 点击:
25 次 (二)岭南工艺
1.广彩
广彩的全称是“广州织金彩瓷”。广彩的生产始于清康熙年间,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当时广州工匠借西方传入的“金胎烧珐琅”技法,用进口材料,创制出“铜胎烧珐琅”,后又把这种方法用在白瓷胎上,成为著名的珐琅彩,这是广州彩瓷的萌芽。
顾名思义,所谓织金彩瓷,就是在各种白胎瓷器的釉上绘上金色花纹图案,仿佛锦缎上绣以色彩绚丽高雅华贵的万缕金丝,然后用低温焙烧而成。作为广州彩瓷初期产品的珐琅彩,以其高贵艳丽的特色,备受中外富豪贵族的喜爱,清廷列为贡品,外国一些王室贵族派官员专程来广州求购。后来干脆由欧洲商人带来彩瓷图样由中国商人按要求制造,专供出口。那时广东商人从景德镇运来瓷坯,采用江西粉彩技艺仿照西洋彩画的方法加以彩绘,再焙烧而成。后来广彩艺人继承明代彩瓷的艺术特色,吸收西洋画法,绘上具有岭南地方特色的图案,逐渐形成独特的岭南艺术风格,并将许多图案固定下来,成为广彩的传统花款,例如花篮、龙凤、彩蝶、金鱼、古装人物等。最常用的构图是用花边图案围出若干形状各异的空格,在空格内绘以花卉、物景和人物。也有不设圈格,进行满花彩绘,表现一花多姿,百花齐放的画图。
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中国瓷器在世界畅销,广彩瓷出口量亦不断扩大,生产迅速发展。广彩瓷逐渐与铜胎烧珐琅分离,成为独立的行业,并于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成立了行会组织“灵思堂”。广彩产品亦分为艺术瓷和日用瓷两大类,欣赏艺术瓷的彩绘技法以国画画法为主,讲究技巧,笔工精湛,内容多为人物花卉,亦有外国油画的西方风景、人物和故事。日用瓷包括碗、碟、壶、盅等,加彩方法简单、豪放,富于民间装饰风味。
广州彩瓷的生产流程分为新样品设计,描线、填色、封边、斗彩、炉房等工序。构图设计讲究完整、统一、和谐,这是广彩最大的特点。随着新颜料的使用,彩绘颜色更加丰富,更加鲜艳。19世纪初,广彩开始仿照中国缎锦纹样作瓷器装饰,此技法称为“织地”,后用金水织地,发展为“织金地”且普遍用于各种瓷器,成为广彩花色的一种基础,形成了近代广彩“织金彩瓷”的特点。自从采用乳金作地色后,色彩更加灿烂艳丽,织金满地,金碧辉煌,逐渐形成了广彩“堆金积玉”的独特风格。岭南画派大师们与广彩的渊源殊深。19世纪末,20世纪初,岭南画家居巢、居廉、高剑父、陈树人等积极参与了广彩的技术研究和实践。高陈二人还开设彩瓷艺术室和瓷画厂,进一步提高了广彩的技艺。高剑父的学生刘群兴创作了150件“十二王击球”瓷箭筒,曾获1915年巴拿马万博会奖项。
广州织金彩瓷的风格不同于以景德镇代表的江西彩瓷,广彩的风格特点主要表现在:广彩是运用我国织锦图案的手法,以色彩艳丽、构图严谨、绘工精细著称;广彩利用各种颜色和金银水进行钩、描、织、填,宛如无数金银彩丝织于白玉之上,显得是那么光彩夺目、富丽堂皇。有一首诗十分概括和形象地总结出广彩的特色:“彩笔为针,丹青作线,纵横交织针针
见,何须锦缎绣春图,春花飞上银瓷面”。
数百年来经过艺人们一代代不断发展、创新,广州织金彩瓷已生产出90~100多头光彩夺目、雍容华贵的配套餐具以及茶具、大皮碗、圆盘、笔筒等。1956年建立的广州织金彩瓷工艺厂生产的广彩花色品种有100多种,其中仿古的“双凤朝阳”、“汉宫秋月”、“鹅蛋寿月”以及“堆花儿童节”、“游河乐趣”等最著名。“红地百花彩凤15头梨形茶具”获轻工部陶瓷评比优秀奖,“黑地百花15头白兰茶具”获全国旅游产品优秀奖等多个奖项。
2.广绣
刺绣是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工艺之一,具有2000多年的历史,举世闻名。广绣是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民间刺绣工艺的总称,以构图饱满,形象传神,纹理清晰,色泽富丽,针法多样,善于变化的艺术特色而闻名宇内。广绣与潮州刺绣合称粤绣,与湖南的湘绣,四川的蜀绣和江苏的苏绣并称中国四大名绣。
粤绣始于唐朝。关于广绣有一段真实的故事。据史籍记载,唐代一个叫卢媚娘的14岁的广东姑娘在一幅一尺见方的丝绢上绣出一卷佛经《法华经》,字体比粟米还小而且点划分明。这个故事说明广绣的历史是多么悠久绵长,技艺是多么的卓越超群。广绣发展到明代,已经成为民间重要的手工业之一。明正德九年(1514年)一个葡萄牙商人在广州购得龙袍绣片回国献给国王而得到重赏,广州绣品从此扬名海外,每年均有不少产品输出国外。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葡萄牙人克罗兹看到珠绣花鞋等一些广绣工艺术品而发出“绝妙的工艺品”的惊叹。当时广州刺绣艺人已经达到极高水平,能够娴熟地和创造性运用绒线绣,用孔雀毛、马尾作线缕和勒线,用金线和银线刺绣。
明末到清朝中期是广绣业的繁荣时期。英国商人开始来样加工。由于来样设计色调丰富,突出了西洋画的艺术风格,运用了透视和光线折射原理,故对广绣产生深远的影响。广绣开始从民间小作坊小批量生产逐渐向商品生产发展。室内装饰和日用衣饰的广绣绣品大量生产,使之出口进入了全盛时期。
到了清朝中叶,由于粤剧和粤曲的繁荣,使广绣又增加了一类新品种——粤剧戏服。当时广州状元坊制作的戏服已享誉国内,连宫廷戏班也慕名前来定制。乾隆年间广绣业已成行成市,绣坊、绣庄多达50家,从业人员3000多人。
清末民初时期广绣业依然保持发展势头。民国十八年在广州举办的四省市绣品展览竞赛中,广绣以“孔雀牡丹”、“番狮”、“雪地风景”等作品参展,被评为中国四大名绣之一。
广州刺绣以构图匀称,色彩斑斓,极富装饰性著称。十九世纪英国人波西尔在其著作《中国美术》一书中,曾对广绣作过介绍,并称赞道:“中国人长于刺绣花鸟,而广东人更精于此艺”。另外,广绣作品《睡狮》、《孔雀图》、《四角大花披巾》曾获得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奖。清代中叶许多外国商人慕广绣之名前来广州大量订购广绣,有的商人还带来外国国王肖像、耶稣像或一些图画照片进行来样加工订货。这说明广绣从清代起早已闻名海外,其产品行销海外,在国际上享有较高的声誉。在国内,不少广绣佳作,作为贡品贡献给历代皇帝。北京故宫博物院也收藏有不少广绣的优秀作品。
广绣大致分为两大品类:一是盘金刺绣,一是丝绒刺绣。盘金刺绣以金线为主,辅以彩线刺绣,金碧辉煌,灿烂夺目,雍容华贵。丝绒刺绣开丝纤细,色彩缤纷,绣出的花鸟尤其精美。 广绣所使用的基本材料有线绒、真丝、金线、银线、金绒混合等几大类。近二三十年来虽然更多地使用尼龙等混合纤维绣料,但金银绣线和金绒混合绣等传统工艺依然最负盛名,深受人们喜爱,是广绣的代表。金银绣以其独具装饰性为艺术特色,构图饱满匀称,色彩辉煌,更显得作品的富丽华贵。长期以来,广绣以其绣艺精湛、品种繁多、技法善变,色调瑰丽、风格独特而享誉海内外。
广绣绣刺技法有“钉、垫、拼、贴、缀”五种。其中一些技法难度大,要求高,钉金垫浮绣的二针龙鳞和鱼鳞立体针法被认为是刺绣工艺中难度最高的针法。广绣由于技法多变,故适应性较广,表现力强,绣出的作品更显精细,品种繁多。广绣的色彩十分丰富,主要分为以比较饱满的色彩为主调的“威彩”和以三间色为主调的“淡彩”两类,色彩根据刺绣品种而定。例如,刺绣喜帐用“威彩”,刺绣文房用品用“淡彩”。
新中国成立后,广绣这种广州传统工艺得到很大发展,今天,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广绣逐渐向普通日用商品发展。虽然作为传统特种手工艺,传统广绣业已基本消失,纯艺术作品已很少出现,但是,广绣的品种更加多样化,已发展到刺绣、织锦、抽纱、机绣、绣衣、通锦绣、珠绣、手工编织等。其中珠绣是一种新兴而且很有发展前景的产品,其品种有珠绣手袋、珠绣腰带、珠绣鞋、珠绣服装及珠绣挂画等。其中一些品种,如闪光珠片、串珠、水晶珠、宝石珠等珠绣晚礼服及珠绣鞋在国外市场享有盛誉,很受西方人士欢迎。近年来,随着电脑绣花的高科技工艺的迅速发展,许多过去完全靠妇女手工刺绣的工艺,逐渐被电脑机绣所取代,既摆脱了原来繁重的手工操作,减轻了劳动强度,又极大地提高了成品率和生产率,增加了花色品种,确保了的质量。改革开放以来,广州的广绣业界人士根据国内外市场的需求,迅速扩大品种,除了继续生产传统的产品外,还生产各种生纺画片、条屏、手绣或真丝生纺台布、广绣软锻披巾、化纤手绣或机绣男女衬衣等。另外还创造了许多大型龙凤图案作品、山水画面作品等。这些珠绣产品大多销往香港、日本、美国、法国、英国、德国、意大利、澳大利亚、沙特阿拉伯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广绣不仅为国家赚取了大量外汇,而且为国家争得了荣誉。
3.广雕
雕刻艺术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按雕刻的质体分类,可分为牙雕、玉雕、木雕、石雕、砖雕、骨雕等。广雕是指以广州为代表的具有岭南地方特色的雕刻工艺及其制品。广雕中最负盛名的是牙雕、玉雕和木雕。
[牙雕]
据史书记述,我国牙雕工艺已有3000多年历史,广州牙雕的出现比中原地区稍晚,始于晋代,亦有2000多年历史。在西汉南越王墓出土文物中有一捆5支大象牙,最大的长达126厘米。据鉴定,象牙的产地是非洲,可能是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运来的。另外还出土了刻画象
牙卮、象牙算筹和残牙雕器等。可见这些象牙是进口雕刻作原料之用,如果鉴定属实的话,那么,广州牙雕的历史就要大的推前了。过去岭南人,特别是广州及珠江三角洲人视象牙为吉祥之物。认为可以“辟邪除秽”。这里介绍的牙雕是指象牙雕刻。广州的象牙雕兴盛于明代后期,经过历代的发展,逐渐成为广州的著名特产。
解放前,广州的象牙雕刻全部是个体作坊式经营,主要集中于大新路一带。解放后广州市政府为了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研究开发,提高和发展广州牙雕艺术,将这些小作坊组织成立了“大新象牙雕刻工艺厂”。从此,牙雕的技艺有了显著的进步,生产规模也有所扩大。
广州的牙雕兼有浓郁的东方民族色彩和精雕细刻的岭南风格,多以花木、山石、龙舟、宝塔、蟹笼等岭南山水景物为题材,擅长独特的镂空技艺。其中以镂雕象牙球、画舫著称,尤以镂刻精细多层象牙球最负盛名。雕刻艺术家们用一块完整无缺的象牙料,镂空成各种规格,层数不等的圆球,象牙球最小的仅二、三层,最大的有40多层,每层都刻上龙凤、花卉等各种图案,且能灵活转动。早在1915年广州牙雕艺术家镂雕的20层象牙球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得工艺特种奖。迄今为止,广州象牙球镂雕层数已达45层。亭台大花舫也是著名的广州牙雕作品。花舫的船身以龙为造型,上有2-7层楼阁,舫上人物多达3000人,还有旌旗、灯饰等,栩栩如生,千姿百态,非常壮观。此外还有用整支象牙雕成的全牙雕、渔翁撒网、通雕蟹笼、古装仕女等。
广州象牙微雕也是举国闻名,在20世纪30年代初,广州著名的微雕艺术家冯公侠在一粒与大米一般大的象牙米上,刻出孙中山先生遗嘱全文154字。他还在64开纸页大小的象牙片上刻出长达25000字的《共产党宣言》。他的儿子冯少侠也是一位微雕大师。他继承父亲的技艺,创作出在一粒象牙米上雕出形象各异、栩栩如生的十八罗汉像。这些巧夺天工的微雕作品代表了广州象牙微雕的最高水平,令人叹为观止。
到了20世纪八十年代由于全球保护野生动物运动风起云涌,大象作为被保护的野生动物,严禁猎杀,国际上规定任何国家不得销售象牙及象牙制品,我国政府严格遵守这一规定。在这种情况下,广州的牙雕工艺尤其是象牙雕刻行业遭受严重打击,不得不选用了别的材料代替,勉强使这项传统工艺得以延续。45层象牙球和亭台大花舫成为空前绝后的艺术珍品,举世孤品。
[玉雕]
广州人认为玉与象牙一样,能辟邪消灾,如意吉祥,因此特别喜爱玉,视玉为宝。广州街上大多数的俊男靓女颈上都挂玉雕小牌(玉坠),手上戴着玉戒指或玉镯。
1983年在南越王墓中出土大量的玉器,其中有玉壁、玉盒、丝褛玉衣、玉印、玉佩、玉角杯等130多种“汉玉中的稀世之宝”。这些玉饰精品均经精雕细刻,构思奇妙、工艺精湛。这说明广州的玉雕工艺,在西汉时代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而广州的玉雕工艺兴盛于唐代中后期,亦有千多年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广州玉艺术继承了宋代巧色玉的传统,创造了“留色”的特技,显出了原玉的天然颜色,特别精美。到清代道光年间(19世纪初叶),广州玉雕工艺制造业已成行成市,而且出现了玉器工商行会组织。
广州玉雕艺人汲取各地玉雕技术,博采众长,与广州牙雕技艺结合起来,在品种、工艺、用
料等方面创造出自己的风格。广州玉雕的原料多选自粤西信宜的“南方玉”。信宜玉呈草绿色,半透明,多自然斑纹,磨琢后晶莹通透,别具一格。广州玉雕制品有首饰品和摆设品两大类。首饰品有玉镯、戒指、耳环、玉坠以及以金银宝石镶嵌的玉饰等。摆设品有传统的花卉、人物、鸟兽、瓶罐以及玉球、花舫、宝塔等别具风格的高级工艺品。其中通雕玉球是广州玉雕艺人攻克玉石高硬度、难加工的产品,这种玉球构思独特,造型精美,多达20多层,大球套小球,厚薄均匀,各层转动自如,托在手上轻轻晃动,会传出玉石碰击的清脆声,而球上还雕上山水、花卉、人物、虫鱼、花鸟等衬花,形象生动逼真。其中一座18层吊缚双狮子母球曾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薄胎南方玉碗和玉雕小茶具也是广州玉雕中的精品,是中国玉雕艺术的珍品。
[木雕]
我国木雕工艺与其他雕刻工艺一样源远流长。木雕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历唐、宋、元、明、清各代及至今,长盛不衰,不断创新发展。广州木雕是广州传统雕刻工艺之一,它与北京的京式木雕,江苏的苏式木雕构成我国木雕艺术三大流派。广州木雕以半立体通雕,满屏雕和多层次雕刻相结合的风格著称。建于清光绪年间的陈家祠,集中了木雕艺术的精华,特别是清代潮州金漆木雕神亭、香炉罩等更体现了广州木雕工艺精巧、玲珑剔透的独特风格。著名的广州红木家具的雕刻工艺就是源于广州木雕工艺。
4.广式红木家具
大家知道,红木家具是我国的独特产品。在实用意义上,它是家庭的生活用品,在艺术上又具有很高艺术韵味的工艺品。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红木家具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艺术象征,具有中华民族民俗的深厚内涵。
红木家具从古到今长盛不衰,昔日红木家具是尊贵与财富的象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红木家具已进入寻常百姓家。现在红木家具既是我国居民家庭的常设家具,也是大多数高级宾馆、饭店、酒店、机关、团体必备的家具摆设,显现出高贵、典雅的气派。
关于红木家具还有一段与三宝太监郑和有关的颇不寻常的故事呢。据史载,郑和下西洋,曾到达越南、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和苏门答腊、斯里兰卡、印度和非洲东岸,给外国人带去丝绸和瓷器,而带回来的除了其他货物外,主要就是红木。郑和带回那么多的红木,原来目的是利用红木份量重来做压舱。红木运回中国后,一些能工巧匠把它用来造家具,于是便有了后来名扬海内外的“明式家具”。
广州红木家具具有悠久的历史,最早出现于明代,最初是不雕花的光身红木家具,到清代初期雕花工艺逐渐应用到红木家具的制作上,成为独特的木雕艺术。
广州把家具称作“家私”。广州人在居室建设中十分注重文化氛围,不管房子大小,宽窄,都要在有限的空间里摆设几件称心的家具。所以广州的家具制造业很发达,而且很有市场。广州的家具独具特色,以红木制造的家具被人称为“广式”家具。广式红木家具制造业在清代已颇具规模,据史书记载,当时西关有顺昌泰、广盛隆、德昌等30多家著名家具商号及厂家,
产品除内销外还出口,远销海外。广州的达官贵人和富豪之家不惜重金,聘请能工巧匠,选用诸如花梨、酸枝等各种优质红木制造精美家具,以示豪华气派。从今天西关宦园遗留或收藏的红木家具,足可见当时广州红木家具之华美风采。
广州红木家具是在我国传统雕刻工艺和木质结构工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发展起来的。广州红木家具的特点是造型古朴典雅,雕工精细,打磨光滑,油漆明亮,结构坚固,经久耐用。广州红木家具多以酸枝、花梨等高级红木制造。也有使用坤甸木、菠萝格木等档次稍低的红木制造。红木比普通木材具有木质坚硬,耐热不变色,触摸清凉等优点,所以为厂家所喜用。广州红木家具的制作不用钉子,而是用入榫的方法。雕刻工艺有三种,即浮雕(又称凸花),通雕(或称通花)和刻线的沉雕(又称凹花)。传统花纹主要有云龙、梅鹊、竹节、葡萄、花草等。为了突出红木家具的古雅,一般都镶嵌玉石或有近似天然山水图画或美观花纹的云石和云田石。一些厂家还生产无任何雕刻的光身红木家具。这种家具给人一种古朴、明快、流畅的感觉,别具一格。广州红木家具的主要品种有床、八仙台、长台、镶石圆台、凳、镶石座椅、雕花座椅、单屏椅、茶几、博古架、书柜、屏风等。此外还有花瓶、瓶座、宫灯、神龛等工艺品。近年来一些家具厂家为了丰富广州红木家具的花式品种,吸取西式家具的优点和长处,特别是糅入了外国的艺术风格,洋为中用,生产出许多中西结合的红木家具。 20世纪70~80年代是广州红木家具发展的鼎盛时期。广州红木雕刻艺人连六、胡枝等创作十件一套的“宝鼎床”被当时中国驻美国大使黄镇选中,带到驻美联络处使用。1973年杨虾、黄仲怀等高级技术人员创作的十件一套的“九龙床”,刻画了富有民族传统特色的九龙飞天图案,构思独特,画面生动,在当年的广交会上为众多外商竞购,最后被德国客商以高价购得。广州木雕厂还以国产木料制造出仿红木套装家具,其工艺精湛,价廉物美,深受用户欢迎。其中以“云龙”为题材的仿红木套装家具,于1985年获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
作文八:《岭南文化》13900字
一、填空题
1、最能代表岭南文化特征的是(广府)民系,它是岭南三大民系中最早形成的居民共同体,是由(古越人)和南迁的中原移民融合而成的。
2、历史上中原人入越较大规模的有(四)次。
3、最能体现广府民系市井风情的是广州的(茶楼)和除夕花市。
4、广东盗宝传说最著名的是(《海珠石的传说》),这一传说与唐人传奇《崔炜》的故事有关。
5、我国南宗教派的创始者,佛教禅宗的第六代继法人是(惠能六祖)。
6、广东民间的“牛王诞”、“出水龙”是与四月八的(“浴佛”)节同一天进行。
7、民间对刘三妹称谓的变化为我们提供了她传歌的路线,她的行迹又给我们划出了一个风俗圈,即(岭南民俗峒溪文化圈)。
8、客家名菜“东江酿豆腐”传说源于(北方的饺子)。
9、建于地面的半地穴式窝棚建筑和高于水(地) 面的(干栏式建筑)是岭南先民走出洞穴之后的主要居住形式。
10、竹筒屋又称(直头屋)、竹竿厝。他的平面特点是正立面单开间,面宽较窄,进深视地形长短而定。
11、飘色是流行于(番禺沙湾)和(吴川梅篆)一带的一种民间游艺。一般是每年农历的三月初三北帝诞时表演。
12、一般说“佛山秋色”,是指(秋色工艺品);“秋色赛会”俗称(“出秋色”),是佛山民间工艺及其展览的一种特殊形式,开始是为庆丰酬神,后发展为一项综合性的民间群众游艺。
13、历来被人们视为岭南婚姻风俗的两大奇事是指(“自梳”)和(“串隆闺”)。
14、专门为显贵培育妾氏的行业叫(捻妹花)。
15、北帝,原为古代神话中的(北方)之神,后岭南人把它称作水神。
16、天妃,又称天后,福建、台湾一带称为(妈祖),奉为海神,国外则称之为“中国的女海神”。
17、十九世纪中叶,在广州的(“十三行”)街诞生了第一间现代化的茶楼,号称为(三元楼)。
18、保存六祖遗迹最多的一是他的家乡(新兴集成镇),二是他削发受戒的广州光孝寺,三是他开坛说法的韶关(曹溪南华寺)。
19、历来被人们视为岭南婚姻风俗的两大奇事是指(“自梳”)和(“串隆闺”)。
20、广州的(骑楼)建筑是商业城市的产物,是中外文化交融的结果。
21、五羊神话中的“五仙”、“五羊”都是(谷精)的化身。
22、唐天宝元年(742年) ,置(潮州)郡,这是潮州文化繁荣的重要起点。
23、黎族主要居住在海南岛(五指)山区,他们的节日是(“三月三”)。
24、“臂粗,臀大,脚板宽,腰板硬”是(水上)人的特点。
25、粤菜包括广州菜、潮州菜、东江(客家) 菜、海南菜等四大菜,而以(广州菜)为代表。
26、每年的(三月初三)是北帝诞,在佛山又称为(真武会)。
27、(雷州)是我国著名的雷区。
28、天妃,又称天后,福建、台湾一带称为(妈祖),奉为海神,国外则称之为“中国的女海神”。
29、最能反映岭南文化与中原文化交融变异的是(客家)民系的风俗。
30、壮族较有特色的节日是(四月八)的“牛王诞”。
31、惠能离家学佛的故事,充满了佛法的(“色”“空”)观念。
32、广东民间的“牛王诞”、“出水龙”是与四月八的“(浴佛)节”同一天进行。
33、民间对刘三妹称谓的变化为我们提供了她传歌的路线,她的行迹又给我们划出了一个风 俗圈,即(岭南民俗峒溪文化圈)
34、潮汕灯谜的体裁种类繁多,其中最富有文学艺术价值的是(诗谜)。
35、潮州功夫茶的“八步法”是指治器、(纳茶)、候茶、冲点、刮沫、淋罐、烫杯、(筛茶)。
36、建于地面的半地穴式窝棚建筑和高于水(地) 面的(干栏式建筑)是岭南先民走出洞穴之 后的主要居住形式。
37、潮汕民居平面类型很多,最基本形式为(下山虎)和(四点金),其他民居大多以四点金为基本单元加以组合发展而成。
38、一般说“佛山秋色”是指(秋色工艺品); “秋色赛会”俗称“(出秋色)”,它是佛山民间工艺及其展览的一种特殊形式,开始是为庆丰酬神,后发展为一项综合性的民间群众游艺。
39、广州的生菜会是以(芳村)的坑口为最。
40、在广东,(祝融)被称为水神,供奉于广州东郊南海神庙。
41、岭南三大民系是指(广府民系)、(客家民系)和(福佬民系)。
42、壮族较有特色的节日是(四月八)的“牛王诞”。
43、五羊神话中的“五仙”、“五羊”都是(谷精)的化身。
44、广东盗宝传说最著名的是《海珠石的传说》,这一传说与唐人传奇《崔炜》的故事有关。
45、民间对刘三妹称谓的变化为我们提供了她传歌的路线,她的行迹又给我们划出了一个风俗圈,即(岭南民俗峒溪文化圈)。
46、飘色是流行于(番禺沙湾)和(吴川梅篆)一带的一种民间游艺。一般是在每年农历的三月初三北帝诞时表演。
47、在广东,原火神(祝融)被称为水神,供奉于广州东郊南海神庙。
48、广东民间的“牛王诞”、“出水龙”是与四月八的“(浴佛)节”同一天进行的。
49、潮汕灯谜的体裁种类繁多,其中最富有文学艺术价值的是(诗谜)。
50、保存六祖遗迹最多的一是他的家乡(新兴集成镇),二是他削法受戒的广州光孝寺,三是他开坛说法的韶关(曹溪南华寺)。
51、最能体现广府民系市井风情的是广州的(茶楼)和除夕花市。
52、最能反映岭南文化与中原文化交融变异的是(客家)民系的风俗。
53、喝功夫茶是(福佬)民系的风情。
54、原广东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是黎族,主要居住在现海南省(五指山区),即古百越族的一个支系—(骆越)族人聚居之所。
55、我国南宗教派的创始者,佛教禅宗的第六代继法人是(六祖惠能)。
56、潮汕灯谜的体裁种类繁多,其中最富有文学艺术价值的是(诗谜)。
57、广州的(骑楼)建筑是商业城市的产物,是中外文化交融的结果。
58、一般说“佛山秋色”,是指(秋色工艺品); “秋色赛会”俗称“出秋色”,它是佛山民间工艺及其展览的一种特殊形式,开始是为庆丰酬神,后发展为一项综合性的民间群众游艺。
59、(南海神诞)是流行于广州地区的信仰风俗,又称波罗诞、南海波罗诞。
60、天妃,又称天后,福建、台湾一带称为(妈祖),奉为海神,国外则称之为“中国的女海神”。
61、广东民间的“牛王诞”、“出水龙”是与四月八的(“浴佛“)节同一天进行的。
62、广东盗宝传说最著名的是《海珠石的传说》,这一传说与唐人传奇《崔炜》的故事有关。
63、广州的生菜会是以(芳村)的坑口为最。
64、在广东,(祝融)被称为水神,供奉于广州东郊南海神庙。
65、最能代表岭南文化特征的是(广府)民系. 它是岭南三大民系中最早形成的居民共同体,是由(古越人)和南迁的中原移民融合而成的。
66、现在居住在广东的客家人,大多是(两晋)时期中原地带的“衣冠望族和朝廷命官”。
67、喝功夫茶是(福佬)民系的风情。
68、壮族较有特色的节日是(四月八)的“牛王诞”。
69、保存六祖遗迹最多的一是他的家乡(新兴集成镇);二是他削发受戒的广州光孝寺,三
是开坛说法的韶关(曹溪南华寺)。
70、广东民间的“牛王诞”、“出水龙”是与四月八的“(浴佛)节”同一天进行。
71、潮仙民居平面类型很多、最基本形式为(下山虎)和(四点金),其他民居大多以四点金为基本单元加以组合发展而成。
72、飘色是流行于(番禺沙湾)和(吴川梅篆)一带的一种民间游艺。一般是每年农历的三月初三北帝诞时表演。
选择题
1、三月三是( )人的节日。A. 黎族
2、广府民系是由古越人和()融合而成的。 C. 中原移民
3、汉语粤方言是一种以()为主,融会了中原古汉语成分的方言。A. 古越族语
4、古代外国文化通过()传人岭南地区,促进了岭南文化与外国文化的交融 D .海上丝绸之路
5、移居羊城的先民是带羊而来,因为() B. 羊的繁殖力强,适应力强
6、五位仙人中居中的是指(),也是最重要的祖宗神。 D. 第五位神仙
7、潮汕人猜谜,一般是()。A. 自己创作
8、广东著名的水色有两个地方,它们是() D. 番禺市桥镇、中山小揽镇
9、生菜会的会期是()。C. 正月二十四至二十七
10、龙母是一个()。 D. 宗族神
11、风味独特的潮汕小食有多种多样,例如()。 D. 煎蚝烙
12、壮族四月八的节日给()披红挂彩,反映了以农耕为主的社会习俗。 D. 牛
13、畲族同胞自认是()的后代。A. 盘瓠
14、古代外国文化通过()传入岭南地区,促进了岭南文化与外国文化的交融。 D. 海上丝绸之路
15、实际上,龙母是百越族团中生活在()流域的某一支系的氏族领袖。A 、西江
16、广州人过年,有三种花是必备的,它们是 C. 金桔、桃花、水仙
17、()的风俗,最能反映岭南文化与中原文化交融变异。 B. 客家民系
18、广东谜风最盛的地区是()。 B. 潮汕
19、广州人饮茶,对方给你斟茶时,表示感谢的动作是()。A. 两指轻扣桌面
20、岭南建筑的特点,应以()民系为代表。A. 广府
21、()的风俗,最能反映岭南文化与中原文化交融变异。 B 、客家民系
22、瑶族的盘古王诞要举行隆重的()活动。 B 、耍歌堂
23、五羊神话中五羊的排位与()有关。 C 、赵佗
24、移居羊城的先民是带羊而来,因为() B 、羊的繁殖力强,适应力强
25、在广东,真正把刘三妹当作歌仙崇拜的地方是(). D 、阳春
26、围龙屋是()。 B 、客家民居
27、广州以及珠江三角洲城镇现存量最大的传统民居是() B 、竹筒屋
28、人神是指()。C 、各族祖宗神
29、龙母作为水神的神性,一是通过她本身的法力,二是通过()来实现的。A 、五龙子
30、波伏神是属于()。 B 、水神
31、年初一“行大运”是()。 B. 阳江人的习俗
32、汉语粤方言是一种以()为主,融会了中原古汉语成分的方言。A. 古越族语
33、古代外国文化通过()传人岭南地区,促进了岭南文化与外国文化的交融。 D. 海上丝绸之
34、粤菜的代表是()A. 广州菜
35、围龙屋是() B. 客家民居
36、生菜会的会期是()。C. 正月二十四至二十七
37、龙母是一个()。 D. 宗族神
38、三月三是()人的节日。A. 黎族
39、瑶族的盘古王诞要举行隆重的()活动。 B. 耍歌堂
40、涉外传说故事中,以()型最多。A. “洋人盗宝”
41、“赛大标”是()的一种春色活动。A. 潮汕地区
42、飘色是以()飘色最有名。 C. 沙湾
43、广东著名的水色有两个地方,它们 D. 番禺市桥镇、中山小榄镇
44、波伏神是属于()。 B. 水神
45、在自梳风俗中,一些女子既不想嫁又不想自梳,便找一个早夭的男子嫁,给死鬼守寡,这种风俗是()。 C 、代守清
46、下列哪个神是属于天神类的?()A 、北帝
47、风味独特的潮汕小食有多种多样,例如(D )。 D. 煎蚝烙
48、壮族四月八的节日给(D )披红挂彩,反映了以农耕为主的社会习俗 D. 牛
49、畲族同胞自认是(A )的后代。A. 盘瓠
50\古代外国文化通过(D )传入岭南地区,促进了岭南文化与外国文化的交融。 D .海上丝绸之路
51、实际上,龙母是百越族团中生活在(A )流域的某一支系的氏族领袖。A. 西江
52、广州人过年,有三种花是必备的,它们是(C )。 C. 金桔、桃花、水仙
53、(B )的风俗,最能反映岭南文化与中原文化交融变 B. 客家民系
54、广州人饮茶,对方给你斟茶时,表示感谢的动作是(A )。A. 两指轻扣桌面
55、岭南建筑的特点,应以(A )民系为代表。A. 广府
简答题
1. 广东的涉外故事与传统的涉外故事有什么不同?
答:传统的涉外传说故事中,以“洋人盗宝”型最多,其传统的基本模式是:我国某地有一宝物,外观平平,国人不识,后被某一外国商人或传教士发现,重金购去,或以各种手段骗取,甚至武力抢夺,但由于宝物依恋故土,不愿出洋;或到了洋人手中失去灵性,不听使唤;或在争夺中损坏,变为废物。从此这个地方就衰败了,老百姓过着穷苦日子,似乎这一切都是可恶的洋人盗窃了我们的宝物所造成的. 这些故事多出现在近代,表现出很强的锁国心理。(8分)
广东的涉外传说则表现出另外一种情调:与外国人友善相处,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平等竞争。如《海珠石的传说》(7分)
2. 潮汕民居有几种形式? 其有什么风格特点? 简述之。
答:潮汕民居的类型很多,最主要的有下山虎、驷马拖车和四点金等。民居大多是以四点金为基本单元加以组合发展而成。(5分)
潮汕民居无论是“四点金”和“下山虎”,都十分注重豪华、典雅装饰,与皇宫注重富丽堂皇的装饰有相似之处。潮汕民居装饰的重点是门楼、屋面和厅堂。屋内的檀木都漆成红色,椽子则漆成蓝色,称为“红楹蓝桷”。内部装饰建筑有木雕和石雕等,雕工精细、别致配以漆画和嵌瓷等,金碧辉煌,美仑美奂。飞檐画栋上则绘制花鸟虫鱼和飞禽飞兽、历史人物故事等,造型栩栩如生,十分生动、形象,使整座建筑富有艺术气氛。如同进入艺术殿堂。(10分)
3、何谓潮汕“四点金”?
答:潮汕的民居,多是以“四点金”为基本形式发展变化而来的。(2分) “四点金”类似北京的“四合院”,整体为一方形,中轴线为前厅—天井—后厅。(4分) 前后两厅各有东西两间旁房,占据整座庭院的四角,故谓“四点金”。(4分)
4、广东民间娱乐圈的主要色相及分布:
答: (1)春色,分布广东各地。
(2)秋色,佛山特有。
(3)飘色,流行于番禺沙湾和吴川梅篆一带。
(4)火色,增城、龙门、连南等。
(5)水色,番禺市桥、中山小榄。
(6)马色,新丰、龙门一带。
(7)灯色,佛山、潮州最有名。
5、传说中移居羊城的先民带羊南迁,有何依据?(10分)
答:先民带羊南迁的依据有三点:
(1)古代神羊是圣明的形象,一向得到人们尊重。(4分)
(2)羊的繁殖力强,适应性强,有较高的经济价值。(3分)
(3)羊的行动快速,便于驱赶,是当时南迁的先民携带的理想家畜。(3分)
6、简述岭南民俗有哪些主要特色。
答:岭南民俗的特色,归结起来,主要有三:
(1)古老而又年轻,处处进发出中西撞击的火花。古老的生产生活方式,风习礼仪,使人从中领略其悠久的历史文化。在日常生活、饮食、服饰、人际交往等方面,不但有新兴海滨的迷人风韵,还略带一点“洋”味,构成了岭南民俗的显著特色。(4分)
(2)活泼多样,充满水乡浪漫情调。那轻歌曼舞的节日风情,“三月三”是这样,“耍堂歌”也是这样,“游花街”更是这样,那轻快活泼的调子,就象花街上播放的广东音乐一样清新明秀,轻微淡远,在人们面前展示一幅明媚阳光沐浴着春天万物的画卷,使人轻松舒坦,又催人奋发,这正是岭南民俗的主旋律.(3分)
(3)极富人情韵味,带有浓郁的市井风情。春节大人给小孩“压岁钱”,长辈给晚辈“分柑”, 以物结缘,以花传情,送花祝愿等,都带有浓重的人情味。广州的茶楼,与其说是饮食天堂,还不如说是人情交往的大观园。(3分)
7、简述潮汕灯谜的特点。(10分)
答:(1)有高度的政治内容;(3分)
(2)有通俗形象的诗歌韵味;(3分)
(3)有千般奇巧的扣合艺术。(4分)
8、在六祖学佛故事的编造里体现了哪些佛教文化? 举例简要说明。〔15分)
答:(1)惠能离家学佛的故事、关于“幡动”的辩论体现了佛学的色空观;
(2)惠能坠腰石舂米的故事体现了佛学讲求艰苦磨炼的精神;
(3)惠能种菜的故事体现了佛学要求的根基清净、心如止水的品格;
(4)惠能吃早餐的故事体现了佛学要求的悟性;
(5)惠能显法的故事(惠明追衣钵、向陈亚仙借地,行昌行刺等) 体现了佛学中佛法无边的功能。
9、简述“自梳”和“串隆闺”有什么不同? (15分)
答:自梳女就是通过一种特定的仪式,自己将辫子挽成发髻,表示永不嫁人,独身终老。但一经梳起,终生不得翻悔,父母也不能强逼其出嫁。日后如有不轨行为,就会被乡党所不容,遭受酷刑毒打后,捆入猪笼投河溺死。死后还不准其父母收尸葬殓,得由“姑婆屋”中的自梳女们用草席与门板草草挖坑埋葬了事:如村中无“自梳女”帮助殓埋的,便被抛入涌中随水流去。(5分)
串隆闺是海南黎族男女青年自由恋爱的一种形式。隆闺是黎家未婚男女的单独住房,当家中儿女长到十五六岁时,家长就为他(她) 在居屋外面建一间有五六平方米的小房子,也有的是几个青年相约一起建在村寨附近山坡上。每当夜幕降临,青年男女便三五成群来到黎寨附近的树林或空地上对歌,物色意中人。男有情女有意时,就会邀对方到自己的隆闺中单独对歌。一般是男青年到女隆闺来对歌、玩乐器,双方情投意合时还可以在女隆闺里过夜,至到第二天清晨才告别回家。(5分)
10. 简述六祖学佛的故事。
答:(1)六祖是农家子弟,23岁那一年,六祖就离别新兴,到湖北东禅寺学佛。当时惠能的舅父不准他离开母亲出家,提出如执意要离家,须把外祖母家门的一块大石拜得裂开,惠能很虔诚,对着石头拜了七七四十九天,巨石真的裂成了两半。(3分)
(2)起初,五祖不肯收留他,惠能曰:“人虽有南北,佛性无南北,獦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所言正合五祖心意,于是把他留下,并让他在碓房舂米破柴。(2分)
(3)八个月后,五祖遴选嗣法人,命各弟子各作一偈。惠能作了一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他的偈令大家很惊讶,没想到一个在碓房干活的人
竟能作这样的偈。五祖心中暗喜,但怕别人害他,却假装说:“亦未见本性”。第二天,五祖悄悄来到碓房,问惠能:“米熟也未? ”惠能答道:“米熟久矣。犹欠筛在。”这些话都是双关语,体现惠能与五祖心息相通。然后五祖又用杖击三下,就离开了。(5分)
(4)当夜三更时,惠能来到五祖的住处,五祖秘受禅法,传以衣钵给惠能,并嘱咐说:“衣为争端,止汝勿传。”令其迅速南逃。16年后,适逢高僧印宗法师在广州法性寺(今光孝寺) 开讲“涅槃经”,惠能混在众僧中听讲,当时风吹幡动,众僧引颈而望,便发生了“风动”还是“幡动”的辩论。惠能说:“不是风动,不是格动,仁者心动”。这一高论,博得印宗的赏识。惠能因此出示衣钵,削发剃渡,正式被拜为禅宗六祖。(5分)
11. 简述岭南水神演变的特点。
答:岭南的水神比中原的丰富。根据古籍的记载,中原原始水神的说法基本上都是由兽而变为鱼龙(蛇) 的,传说中的龙王、共工、应龙、夔、无支祁等都是属于水神,它们的前身不是鱼就是兽,没有别的。岭南水神的来源与中原原始的说法差不多,也多是与鱼龙(蛇) 有关。但因岭南地区开发比较晚,中原水神的原始形态的流入有一个过程,而本地面临的水患比中原地带还要频繁,急需这方面的权威出来治理,龙母、天后、洪圣等本地的水神便应运而生。同时随着中原文化的浸人,北帝南来也化为水神,火神祝融也变为水神。武将马援也得兼任水神之职,这一切也许是当时的应急措施,但他们却能扎下根来,说明水乡确实需要众多的水神,才能分工负责各方水域的工作,就象人间社会一样。这一点也正好反映了广东人讲求实际,善于变通的人文心态。(14分)
从水神的演变来看,可以看出,不管是人上天还是神下地,也不管是从星辰变为神,还是从动物变为神,都必须先向原始水神的形态靠拢,如天神祝融乘两龙,北斗七宿化龟蛇等,这是中原文化影响的结果。但这古老的文化思想要在岭南扎下根基,必须经过当地民众的选择和改造,祝融、北帝二神都与一个屠夫相关,变成了民间传说的洪圣大主,能使“海不扬波”,才能香火鼎盛。(5分)
12、客家民居与潮汕民居有什么不同? (15分)
答:客家民居的基本形式是围龙屋,又称“土围子”,在我国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它是客家人所创建的一种聚居形式,客家人是古代中原地区南迁而来的民众,由于地理条件较差,生活艰苦,再加上来自当地土著人的威胁,他们只有依靠集体才能求得生存,这就使他们不得不保持聚族而居的生活方式,房屋建筑也就一直保持着从远古流传下来的独特建筑形式一土围子。(7分)
潮汕民居平面类型很多,最基本形式为下山虎和四点金,其他民居大多以四点金为基本
单元加以组合发展而成。潮汕人主要在靠近海滨之地,生活较丰裕,因此其民居无论是“四点金”和“下山虎”,都十分注重豪华、典雅装饰,与皇宫注重富丽堂皇的装饰有相似之处。潮汕民居装饰的重点是门楼、屋面和厅堂。内部装饰建筑有木雕和石雕等,雕工精细、别致配以漆画和嵌瓷等,金碧辉煌,美仑美奂,整座建筑富有艺术气氛,如同进入艺术殿堂。(8分)
13、简述广州茶楼文化的特点。(15分)
答:(1)趋时变奏,源远流长(4分)
A 、历史悠久—广州人的饮茶风俗大约从18世纪末开始形成的。
B 、讲究环境的气派和幽雅。
(2)食艺结合,情趣盎然(4分)
A 、是一种身心的自我调节。
B 、感受美食的乐趣和情趣。
C 、讲求艺术享受。(讲究环境)
(3)中西合璧,广采博收(4分)
A 、茶色多样。粤茶包括广州菜、潮州菜、东江(客家) 菜,海南菜四大系列,以广州菜为代表。
B 、点心多样丰富,这些点心,都吸取了中西美点之长,形成了自家的风格。
C 、茶楼带来其他文化效应。
(4)得天独厚,领导潮流。(3分)
14. 简述“不落家”风俗形成的原因及特点。
答:“不落家”是指妇女婚后不到夫家长住,也不与丈夫过夫妻生活。这种妇女,名曰已婚,实则仍为独身,俗称“不落家”。(5分)
不落家形成的原因及特点:有的女子,因决心要过独身生活,虽瞒着父母己秘密自梳,但终因拗不过父母的逼迫而出嫁,所以只好采取婚后“不落家”的办法来应付父母。蓄意不落家的归女,临嫁时秘密请知己的大嫂大姐们传授洞房花烛之夜的应付办法,并请金兰姐妹特制一套防卫衣服,衣服制成上下相连,夹口处缝得特别牢固,让新郎无法扯开。新娘还自带一把剪刀作自卫,不让新郎贴近其身。如新郎以暴力相逼,即厉声呼救,以金兰姐妹扮演的大妗,闻声后便集体前往救护,帮助新娘解脱。在夫家住至三日,“回门”后就不再返回夫家了。(10分)
15、传说中移居羊城的先民带羊南迁,有何依据?(15分)
答:先民带羊南迁的依据有三点:
(1)古代神羊是圣明的形象,一向得到人们尊重。(4分)
(2)羊的繁殖力强,适应性强,有较高的经济价值。(3分)
(3)羊的行动快速,便于驱赶,是当时南迁的先民携带的理想家畜。(3分)
16、简述岭南民俗有哪些主要特色。
答:岭南民俗的特色,归结起来,主要有三:
论述题
一.从文化的角度,谈谈广府民系、客家民系、福佬民系的形成及特点。
答:参考要点:
1、形成:(15分)
(1)广府民系。广府民系是岭南三大民系中最早形成的居民共同体,它是由古越人和历代南迁的中原移民融合而成的。历史上中原人入粤较大规模的有四次:第一次是秦朝时发卒50万戍守五岭; 第二次是汉武帝派伏波将军率十万大军南征,留守岭南九郡; 第三次是北宋时高宗仓皇南逃,部分中原人随隆佑太后散落珠江三角洲; 第四次是南宋末年皇室南逃,大批将士及庶民随帝南下,流散于珠江三角洲一带。这些中原移民,构成了广府民系的主流,他们主要居住在珠江三角洲一带,还有粤中、粤西的一些县市。
(2)客家民系。客家的先人是南迁的汉民,居住在广东的客家人大多是两晋时期中原地带的“衣冠望族和朝廷命官”,也有一部分是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群落,他们先后经过三次大搬迁,才到粤、闽、赣山区的三角地带落籍。客家人开始是生活在四面封建割据的小王朝包围之中,基本不与土著居民交往,长期过着以家族为核心的集体生活,宗族观念很强。后来与当地的土著畲族部落融合,构成了客家民系。
(3)福佬民系。福佬民系是指操闽南、闽北方言的群体,地域分布为潮州、汕头以及海南岛一带。福佬民系的形成,是由当地的土著居民闽越族人与两晋以来移入该地区的中原汉人融会而成的。
2、特点:(l5分)
(1)广府民系:
广府民系的特点主要是不怀旧,不拘泥于历史,富于冒险,勇于开拓,容易接受外来的新事物,又善于融合,消化,吸取,商品意识浓,价值观念强。精明能干,善变兼容,淡薄政治,讲求经济实效。这与其地理位置有关。
(2)客家民系:
客家民系的特点是宗族观念强,富团结心。喜爱唱山歌。有刻苦耐劳性格和一定的“山地意识”,念念不忘祖宗盛德。他们尊师重教,崇尚诗书,秉承了中原文化“书香门第”的特质。他们一向以读书为荣,以读书识字为“一技之长”。梅县被称为“文化之乡”。
(3)福佬民系:
福佬民系的特点是有强烈的商品意识,富于冒险开拓的精神,博采众长。但有急功近利,行为短期化的弱点。潮州人喜爱喝工夫茶,听典雅富丽的潮剧。潮绣绣工精美传神,工艺品、潮州小食等表现潮州人精巧的手工。
二、造成广东涉外故事开放心态的原因。
答:造成广东涉外故事开放心态的原因有四:
(1)广东地处南疆,离传统文化圈的内核较远,又濒临沿海,海岸线长,地缘上就形成一个
开放的格局易于接受外来文化的影响。(5分)
(2)由于特殊的地理原因,历代封建王朝一向对广东实行灵活的经济政策,促进广东商业贸易的发展,广州最早成为我国对外通商口岸和手工业基地。(5分)
(3)广东人的祖先多是由于逃避中原战乱或在统治集团的内部斗争中受到打击、排挤而南来的,他们对中原故土无多依恋。广东人更容易接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导向现代文化的变通心理。(5分)
(4)广东华侨遍布全国各地,在中外文化交流中起了重要的沟通作用。(5分)
三、试述岭南水神的演变有什么特点。
答:岭南的水神比中原的丰富。根据古籍的记载,中原原始水神的说法基本上都是由兽而变为鱼龙(蛇) 的,传说中的龙王、共工、应龙、夔、无支祁等都是属于水神,它们的前身不是鱼就是兽,没有别的。岭南水神的来源与中原原始的说法差不多,也多是与鱼龙(蛇) 有关。但因岭南地区开发比较晚,中原水神的原始形态的流入有一个过程,而本地面临的水患比中原地带还要频繁,急需这方面的权威出来治理,龙母、天后、洪圣等本地的水神便应运而生。同时随着中原文化的浸入,北帝南来也化为水神,火神祝融也变为水神,武将马援也得兼任水神之职,这一切也许是当时的应急措施,但他们却能扎下根来,说明水乡确实需要众多的水神,才能分工负责各方水域的工作,就象人间社会一样。这一点也正好反映了广东人讲求实际,善于变通的人文心态。(10分)
从水神的演变来看,可以看出,不管是人上天还是神下地,也不管是从星辰变为神,还是从动物变为神,都必须先向原始水神的形态靠拢,如天神祝融乘两龙,北斗七宿化龟蛇等,这是中原文化影响的结果。但这古老的文化思想要在岭南扎下根基,必须经过当地民众的选择和改造,祝融、北帝二神都与一个屠夫相关,变成了民间传说的洪圣大王,能使“海不扬波”,才能香火鼎盛。(10分)
四、试述广州茶楼所具有的文化特点。
答:(1)趋时变奏,源远流长
(2)食艺结合,情趣盎然
(3)中西合璧,广采博收
(4)得天独厚,领导潮流。
五、论述佛山秋色的特色。
答:(1)以假乱真,出奇致胜。因为秋色艺术是手工业工人、农民、小商贩创作的,它主要表现平民的理想和情趣。比如秋色中的担头,就是由扮演小商贩的人将“水产鱼虾,水果花卉”等,肩挑车拉,沿街“叫卖”(6分)
(2)特别有地方特色,使用的材料大多是下脚料和农副产品,瓜果、鱼鳞、稻秆等都是制作秋色艺术品的好材料。在佛山市工艺美术研究社的展厅里,就有鱼鳞灯和墨鱼骨灯、瓜仁灯以及用通草和灯芯草制作的秋色灯等等。(5分)
(3)浓厚的乡土气息和显著的行业特征。制作秋色的人们总是将他们赖以生存的手工艺品和农副产品当作制作秋色艺术品的主要项目,如仿陶瓷制品,令人真假难辨,仿酒菜佳肴令人
垂涎。据老一辈的工艺美术师介绍,秋色赛会中制作的仿生水果,与真正的水果放在一起,就连那些经验丰富的评委们也分不清真伪,六十年代,物资匾乏,曾有人在买到“水果”后,张口就咬,结果发现这水果竞然是泥做的。很多制作秋色的人都以自己的行业为创作对象,如经营玉器古玩的多以制作仿古工艺品见长。(10分)
六\试述岭南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位差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岭南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是在大量吸收中原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实际上,岭南文化的根是在中原。但由于地理环境、政治经济、人群构成、语言习惯等方面的原因,又有其特殊的形态,其与中原文化有着明显的位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文化背景的位差:中原传统文化是以封闭的自然经济、血缘宗法制度和稳定的封建社会结构为背景的,在这封闭性的社会经济模式中,广大人民过着“以农为本”的、以一家一户为单位自耕自足的生活。政治体制上则以“天地君亲师”五位一体。从上到下形成了一种盘根错节血缘政治纽带。岭南文化在总体上亦依托这一背景,但由于鸦片战争以后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入侵和影响,使岭南、特别是广州的经济形式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和通触性,逐渐形成了“以商为本”的经济结构,政治上亦由于历代封建皇朝鞭长莫及,把岭南作为官员贬谪流放之地,封建宗法制度较为脆弱,社会结构也没有那么严谨,致使岭南人容易接受外来文化思潮的影响。
(2)文化交往方式的位差:中原统治者一向以为自己是天朝大国,拒绝一切外来文化的输人,岭南通区则以边缘文化为特征,具有极大的受容性,同时,由于缺乏内核文化那种吸大辐射传递力。所以变异性极强,对他种文化的移植有较大的宽容性。由于这种文化思想的影响,使得岭南民俗丰富多彩,活泼明快,自由浪漫。.
(3)文化核心的位差。
这一点首先表观在价值观念方面。中原文化把自己禁锢在小农经济的天地里,不谋求客观环境的改造,不注重人生的价值观念; 广东人眼界比较开阔,自强求富,崇尚实业,也务求功利。其次,在思维方式上,中原人表现为一种封闭、单向、直觉的趋向,失去活力和创造,广东人的思维比较活跃,开放、横向、积极进取,反对保守、中庸、安分、随缘的民俗心理。
七 从文化的角度,谈谈广府民系、客家民系、福佬民系形成的原因及特点。
答:答:参考要点:
1、形成:(15分)
(1)广府民系。广府民系是岭南三大民系中最早形成的居民共同体,它是由古越人和历代南迁的中原移民融合而成的。历史上中原人入粤较大规模的有四次:第一次是秦朝时发卒50万戍守五岭; 第二次是汉武帝派伏波将军率十万大军南征,留守岭南九郡; 第三次是北宋时高宗仓皇南逃,部分中原人随隆佑太后散落珠江三角洲; 第四次是南宋末年皇室南逃,大批将士及庶民随帝南下,流散于珠江三角洲一带。这些中原移民,构成了广府民系的主流,他们主要居住在珠江三角洲一带,还有粤中、粤西的一些县市。
(2)客家民系。客家的先人是南迁的汉民,居住在广东的客家人大多是两晋时期中原地带的“衣冠望族和朝廷命官”,也有一部分是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群落,他们先后经过三次大搬迁,才到粤、闽、赣山区的三角地带落籍。客家人开始是生活在四面封建割据的小王朝包围之中,基本不与土著居民交往,长期过着以家族为核心的集体生活,宗族观念很强。后来与当地的土著畲族部落融合,构成了客家民系。
(3)福佬民系。福佬民系是指操闽南、闽北方言的群体,地域分布为潮州、汕头以及海
南岛一带。福佬民系的形成,是由当地的土著居民闽越族人与两晋以来移入该地区的中原汉人融会而成的。
2、特点:(l5分)
(1)广府民系:
广府民系的特点主要是不怀旧,不拘泥于历史,富于冒险,勇于开拓,容易接受外来的新事物,又善于融合,消化,吸取,商品意识浓,价值观念强。精明能干,善变兼容,淡薄政治,讲求经济实效。这与其地理位置有关。
(2)客家民系:
客家民系的特点是宗族观念强,富团结心。喜爱唱山歌。有刻苦耐劳性格和一定的“山地意识”,念念不忘祖宗盛德。他们尊师重教,崇尚诗书,秉承了中原文化“书香门第”的特质。他们一向以读书为荣,以读书识字为“一技之长”。梅县被称为“文化之乡”。
(3)福佬民系:
福佬民系的特点是有强烈的商品意识,富于冒险开拓的精神,博采众长。但有急功近利,行为短期化的弱点。潮州人喜爱喝工夫茶,听典雅富丽的潮剧。潮绣绣工精美传神,工艺品、潮州小食等表现潮州人精巧的手工。
八 试述佛山秋色的特点。
答:佛山秋色是在明代永乐年间(1403年-1425年) 就已经出现,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当时佛山是一个商贾云集和小镇,异常发达的手工业,培养了不少能工巧匠。. 人们在秋季丰收之后,用手工业生产的边角废料和小商贩剩余下料,制作各种手工艺品参加游行,酬谢神明,报答大自然给人们带来的好年景,逐渐形成佛山著名的秋色赛会,佛山秋色工艺品也由此得名。后来,人们用各种材料制成各种祭供品参加游行,稍后,游行队伍中又增加了举旗、提灯、耍狮、文艺表演、杂技、武术等。(5分)
一般说“秋色”,是指秋色工艺品; “秋色赛会”俗称“出秋色”,它是佛山民间工艺及其展览的一种特殊形式,开始是为庆丰酬神,后发展为一项综合性的民间群众游艺。佛山秋色工艺品种类繁多,主要门类有:扎作、纸朴、粘砌、批削、针刺等。扎作有狮头、龙灯、宫灯等; 纸朴有仿古铜器、玉器、陶器、石雕等,这些利用废物巧手加工制作的秋色工艺品,常常令人叹为观止,并形成其独特的特点:(3分)
(1)以假乱真,出奇致胜。因为秋色艺术是手工业工人、农民、小商贩创作的,它主要表现平民的理想和情趣。比如秋色中的担头,就是由扮演小商贩的人将“水产鱼虾,水果花卉”等,肩挑车拉,沿街“叫卖”。(5分)
(2)特别有地方特色,使用的材料大多是下脚料和农副产品,瓜果、鱼鳞、稻秆等都是制作秋色艺术品的好材料。在佛山市工艺美术研究社的展厅里,就有鱼鳞灯和墨鱼骨灯、瓜仁灯以及用通草和灯芯草制作的秋色灯等等。(5分)
(3)浓厚的乡土气息和显著的行业特征。制作秋色的人们总是将他们赖以生存的手工艺
品和农副产品当作制作秋色艺术品的主要项目,如仿陶瓷制品,令人真假难辨,仿酒菜佳肴令人垂涎。据老一辈的工艺美术师介绍,秋色赛会中制作的仿生水果,与真正的水果放在一起,就连那些经验丰富的评委们也分不清真伪。六十年代,物资匮乏,曾有人在买到“水果”后,张口就咬,结果发现这水果竟然是泥做的。很多制作秋色的人都以自己的行业为创作对象,如经营玉器古玩的多以制作仿古工艺品见长。(5分)
九.造成广东涉外故事开放心态的原因。
答:造成广东涉外故事开放心态的原因有四:
(1)广东地处南疆,离传统文化圈的内核较远,又濒临沿海,海岸线长,地缘上就形成一个开放的格局易于接受外来文化的影响。(5分)
(2)由于特殊的地理原因,历代封建王朝一向对广东实行灵活的经济政策,促进广东商业贸易的发展,广州最早成为我国对外通商口岸和手工业基地。(5分)
(3)广东人的祖先多是由于逃避中原战乱或在统治集团的内部斗争中受到打击、排挤而南来的,他们对中原故土无多依恋。广东人更容易接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导向现代文化的变通心理。(5分)
(4)广东华侨遍布全国各地,在中外文化交流中起了重要的沟通作用。(5分)
作文九:《岭南文化》2900字
《岭南文库》涵盖有关岭南的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包括历史政治、经济发展、社会文化、自然资源和人物传记等方面,本册为文库其中之一《岭南文化》,主要介绍了岭南文化地方史。
岭南文化-(修订版) 本书目录
上编
第一章 岭南文化的本质和历史地位
第一节 岭南概貌
第二节 岭南文化的本质、特征和历史地位
第二章 岭南文化的结构及其特色
第一节 岭南文化的结构剖析
第二节 自然物质文化及其特色
第三节 社会生活文化的岭南特色
第四节 精神心理文化与岭南人的价值支柱
第三章 区域文化构成
第一节 岭南文化的空间构成
第二节 广府文化
第三节 潮汕文化
第四节 客家文化
第五节 桂系文化
第六节 海南文化
第四章 岭南文化的发展
第一节 岭南文化的分期和比较
第二节 独立发展期
第三节 百越文化圈期
第四节 汉越文化融合期
第五节 中西文化碰撞期
中编
第五章 远古文化遗存
第一节 岭南人的远祖“马坝人”和“柳江人”
第二节 母系氏族社会与西樵山文化
第三节 新石器晚期的父系氏族社会与石峡文化
第六章 从百越文化圈到汉越文化融合
第一节 先秦百越文化圈中的岭南文化
第二节 秦统一岭南与汉越文化融合初始阶段
第三节 赵佗与南越国时期的文化成就
第四节 汉武帝时期岭南文化的发展
第五节 唐代岭南文化的繁荣
第七章 古代中原移民与岭南文化
第一节 秦汉时期中原移民与岭南早期文化建设-
第二节 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移民高潮及文化影响.
第三节 两宋移民高潮与珠玑巷民族南迁
第四节 明末移民及其影响
第五节 历史上贬谪岭南的“罪官”
第八章 近代思想文化
第一节 近代岭南思想文化的发展阶段及理论特色
第二节 变革学风的朱次琦和陈澧
第三节 洪秀全、洪仁王干与太平天国的文化精神
第四节 近代岭南早期改良主义思想家
第五节 爱国主义思想家黄遵宪
第六节 康有为、梁启超的改良主义文化思想
第七节 孙中山与朱执信的社会思想
第九章 岭南文化的现状和未来走向
第一节 岭南文化在新时期的发展
第二节 岭南文化的未来走向
下编
第十章 文化典籍与古代学术思想
第一节 杨孚与《南裔异物志》
第二节 东汉时期岭南经学
第三节 王范的《交广春秋》与岭南地方史志
第四节 余靖的科学论文《海潮图序》
第五节 陈白沙对岭南学术的贡献
第六节 屈大均与《广东新语》
第七节 说粤书与范端昂的《粤中见闻》
第十一章 宗教
第一节 道教的传人与葛洪的神仙论
第二节 佛教的流播与惠能的禅宗顿教
第三节 唐代广州的伊斯兰教
第四节 明清时期天主教、基督新教对岭南的影响
第十二章 教育与报刊
第一节 岭南书院的兴起与发展
第二节 近代西方教育对岭南的影响
第三节 岭南报刊的流变及特色
第十三章 诗歌与“岭南诗派”
第一节 粤讴、岭南民谣及其对岭南诗歌的影响
第二节 从崛起到高涨
第三节 近代“岭南诗派”
第十四章 文学
第一节 汉代岭南文学发萌
第二节 唐代岭南文学的足音
第三节 宋代岭南文学的发展
第四节 明清岭南文学的亮色
第五节 近代岭南文学的新变
第六节 现代岭南文学的收获
第十五章 绘画与“岭南画派”
第一节 明代前的发展
第二节 明清时期绘画及其风格
第三节 “岭南画派”的形成与发展
第四节 “岭南画派”的特征与贡献
第十六章 音乐与戏曲..
第一节 绚丽多姿的岭南器乐
第二节 独具风情的岭南民歌
第三节 千姿百态的岭南戏曲
第十七章 工艺
第一节 岭南工艺探源和早期发展
第二节 岭南工艺的品类、工艺特点及其发展
第三节 岭南工艺的风格及特色
第十八章 建筑
第一节 岭南建筑概述
第二节 早期建筑:洞穴和干栏式建筑
第三节 汉越文化融合期的岭南建筑
第四节 中西文化碰撞中的岭南建筑
第五节 新时期岭南建筑及其特色
第十九章 方言
第一节 岭南方言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节 岭南方言的特色
第二十章 民俗文化
第一节 岭南民俗的起源
第二节 岭南重要民俗概览
第三节 岭南民俗的经济背景、文化精神及发展
第二十一章 饮食文化
第一节 四大民系饮食文化的源流和内容、特色
第二节 岭南饮食文化的风格特色
第二十二章 少数民族文化
第一节 百越族的演变与少数民族的产生
第二节 中原汉文化对岭南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
第三节 岭南少数民族文化的特色
修订本后记
岭南文化-(修订版) 文章节选
《岭南文化(修订本)》内容简介:《岭南文库》涵盖有关岭南的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包括历史政治、经济发展、社会文化、自然资源和人物传记等方面,本册为文库其中之一《岭南文化》,主要介绍了岭南文化地方史。
岭南文化-(修订版) 相关图书
1993年,我还在广州市社科院工作时,就较早读到了李权时、李明华、韩强三位同事主编的《岭南文化》,读这部大作,让我仿佛看到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特色鲜明的岭南文化犹如一座金碧辉煌的文化殿堂,而这本书就像是通往这座文化殿堂的大门,让我开始进入到学习岭南文化的庞大知识体系中来,并获益匪浅。
《岭南文化》作为首批入选的“岭南文库”出版项目,确实是集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岭南文化研究之大成,是当时岭南文化研究中的第一部纲领性著作。我们知道,岭南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珠江流域的文化同黄河、长江流域的文化一样,都是中
华文明的重要文脉,但是,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相对于吴越文化、荆楚文化、齐鲁文化的研究来说,岭南文化还不像今天这样为人们所熟知。
其实,岭南文化无论是古代、近现代、还是当代,都以其鲜明的地域色彩、浓郁的地方风情、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特色、内陆性与海洋性相结合的个性,日益显示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岭南文化兴起之初就表现出对外开放、善贾重商、兼收并蓄的特点。“纳四海之新风,集中原之精粹”就是岭南文化生生不息的活力之源。这种特色和活力,我认为对我们从事任何工作都是有帮助的。因为文化和其他任何领域的关系,从来就不是一种外在的相加关系,而是一种相互渗透的相乘关系。我想,编辑出版、重新修订《岭南文化》的价值和意义就在这里。
正如恩格斯在论述欧洲文艺复兴时就指出的:“没有十六世纪文艺 复兴的闪电,就没有欧洲城市工业革命的火花,也就没有欧洲城市经济的复兴。”可以这样说,“哪里有文化,哪里早晚就会出现经济繁荣,而哪里出现经济繁荣,文化就更快地向那里转移。”文化是明天的经济,文化繁荣既是经济繁荣的表现,又对未来的经济繁荣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纵观一些世界先进城市,经济繁荣是文化繁荣的先决条件,而文化繁荣才是城市真正繁荣的重要标志,大城市终究要以文化论输赢。当代岭南文化的现代精神主要集中表现在开放兼容、开拓创新、求真务实、灵活变通、自强不息等精神上。因此,重新修订后的《岭南文化》,仍然可作为岭南文化研究中的一本权威著作,对今后岭南地区的现代化建设还将产生更加积极的影响。
广东改革开放的先驱者、原省委第一书记任仲夷同志生前有一幅题词,是当时为《岭南文化百科全书》题的,他亲笔题写了“岭南春深、文化织锦”的题词,我认为这幅题词不仅非常有文采和诗意,而且寓意深刻和富有哲理,我的理解是岭南春天的秀色和活力正是来源于岭南文化的锦绣和繁荣,岭南文化确实是岭南春深、无限风光,文化织锦、绚丽灿烂。 因此,我想借《岭南文化》(修订本)出版座谈研讨的机会,建议广东省、广州市联合国家有关部门和有关省市举办更高层面、更大规模的、具有新的里程碑意义的岭南文化国际学术高峰论坛,并期待国家级的研究单位和文化名人,为岭南文化的创新作出更权威的论述,以此来推动我国岭南文化的新发展、新进步。
作文十:《岭南文化建筑》8600字
客家围龙屋
(一)前言:
客家围龙屋是一种富有中原特色的典型客家民居建筑,遍布于全市各县(市、区),一般都有二三百年乃至五六百年历史。围龙屋的客家文化内涵十分丰富,从建筑风格到民风民俗处处展示了客家的人文历史,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象征,被众多国内外专家誉为东方璀璨的明珠、世界上的民居建筑奇葩、一部读不完的百科全书,且开始启动客家围龙屋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客家围龙屋不仅仅体现了古建筑设计艺术上的魅力,更是体现隐含的一种文化精神 。 第一、反映了客家人团结互助、敬老尊贤、礼貌文明、知书达理的传统美德。围龙屋内的大小天井一般配置有小型假山、鱼池和盆景,正屋后面半园“花头”和正门前面半月形池塘四围均载有各种花木和果树,围龙屋背后的山头林木叫“龙衣”,严禁砍伐,整座建筑掩映在万绿丛中,一年四季鸟语花香,环境优美而静雅。
围龙屋内的柱、梁、枋、门等雕绘上山水花鸟、飞禽走兽等栩栩如生的图案,并涂上鲜艳夺目的油漆,显得金碧辉煌,古色古香,十分壮观、气派。一般来说,一座围龙屋聚居着一个近亲家庭,相互之间和睦共处,尊老爱幼。逢年过节,男女老少齐集正屋上厅祭拜祖宗,在正中大门前的禾坪上舞龙舞狮,敲锣打鼓,尽情欢乐,呈现出一派喜悦、祥和景象。 第二、客家围龙屋的风格是原始住宅风格的传承。据考古资料,处于黄河流域的原始社会中后期的半坡氏族和龙山氏族,他们居住的区域就是由几十座样式为方形和圆形的土夯房屋组成。这说明客家人的居住观念潜意识地蕴含了对祖先某些住宅经验的复苏和借鉴。 第三、围龙屋的建筑特色也是古代阴阳思想的投射。
集中体现在讲求建筑物体与天然地形的协调统一,而合符“天人合一”的哲学道理。如遇上不尽人意的地形则通过增加半月形花台或池塘或建筑半门调整座向,以达到阴阳平衡和适应环境。这种阴阳思想,后来又夹杂了不少讲究“风水屋场”的巫术文化,如俗谚:“风水人间不可无,全凭阴阳两相扶”等。
第四、体现了传统的宗族观念。
客家民居建筑规模宏大,一方面,呈现了客家人聚族而居的习性。因为,客家不论是在长途跋涉的游离中,还是新到一处人生地不熟的居地,都有一家一户所难于克服的困难,得靠本姓本族人聚居在一起;另一方面,屋内住户按辈份高低及尊卑来分配房间,其建筑中心位置都安放祖宗牌位,供后人拜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客家人这种传统家族伦理思想。 客家人建了新屋,一般都要举行“搬新屋”礼俗,叫“出煞”。要请风水先生驱赶“三煞”之后,才会平安吉利。迁居之日,大摆宴席,祭祀神灵。
但是客家围龙屋却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远,它在我们心中的印象越来越模糊了。客家围龙屋如此之多地涵养了我们岭南传统文化,可是为什么能保留下来的围龙屋却越来越少了呢?
现代化下围龙屋的居住功能近乎消失,更多的是具有宗教的象征的功能。围龙屋的功能实现了有社会生存化的转化。因此,在围龙屋丧失了昔日的生存能力的情况下,它的保护工作也面临种种挑战。
1.现代化的居住需求与围龙屋衰落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现代化对现代化生活的追求,围龙屋自身的建筑内部设施 只适应小农社会居民,没能满足村民追求现代化的生活空间物质需求。于是,按照自我
现代化追求建造单家独户的自用房或“洋房”,还有相当一部分人,特别是年轻人搬出乡村来到更有吸引力的县城和大城市寻求更好的发展计划和更优越的居住条件,大量的围龙屋被闲置,更有甚的是在围龙屋的“围”上改建成楼房,做成了围龙屋的破坏和景观失调。而有围龙屋的居民,没能搬出外或建筑楼房仅仅只是因为经济能力不足。
2.传统建筑市场萎缩,维修技艺失传,工匠与材料难求(建筑详细图片)
在现代的今天,围龙屋的实用居住价值日趋减弱,进入衰落期,市场变小甚至不复存在,没有了生存的土壤,传统建筑材料科与传统工艺工人逐渐被现代市场淘汰,这使得相关建筑材料产业日渐消弭,甚至彩绘、雕花技术日渐失传,此传统文化随着慢慢退出历史的舞台。
比如,修筑圆楼需要用到质地特殊的黄土,将刚挖好的黄泥堆放三个月,经过特殊的发酵过程而形成“熟泥”,再经过数道搅拌程序,将煮至融化的糯米浆加入黑糖或蜂蜜,再倒入熟泥中一起搅动,方能使用。自诏安来到台湾云林的诏安客可能在当地找不到合适的建材,而无法建造圆楼,只能建造"ㄇ"字形的房子,并连成集村的形式。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潮中,由于国内外建筑业的迅速发展,各种结构框架材料和建筑设计运动思潮兴起,更是给中国的传统建筑的形式带来了毁灭性的破坏。
现代建筑产业对传统建筑产业的淘汰以及现代建筑需求的改变致使产业改变。围龙屋的维修出现了巨大困难。二现在未能完全找齐相关建筑和技术人员的情况下,政府也不敢随意修建,只能暂时保持原样了,并随时间的流逝逐渐衰败下去。
3.现代小家庭观念与宗族观念的淡化,保护难
建筑是人类社会在特定时期,人民的特定思想与生活方式的历史反映,因而建筑应当是与其时代相符合,满足当时的人们物质功能上的需要和精神上的满足。而围龙屋有利于家族团聚,又能防御战争的建筑方式便被采纳下来。但很明显,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封建的宗教礼法等级制度在现代经不复存在,人们的家庭观念,道德伦理也产生了变化。计划生育导致人口减少,加上现代人对个人生活的独立和私密性要求的提高,使得大家族式的聚居家庭生活方式逐步被现代的个体小家庭生活单元给取代。宗族观念日益淡薄,而作为宗族的公行修缮管理,致使其破败不堪;另一方面,年轻人未来追求现代化的生活环境,大部分到大城市工作并扎根定居。围龙屋与他们的生活越来越远,没有交集也难产生感情。由此可知,新一代客家人对围龙屋感情额淡化,对于调动他们对围龙屋保护积极性是很大难度的。
4.现代科学的影响,人们的思想发生了变化,对“风水”的地理理论减弱。其中,围龙式围屋是围屋中最常见的类型,是典型的客家传统礼制和伦理观念以及风水和哲学思想的具现。围龙屋前一般会有一个半圆形的水塘,使得总体看来如同一个太极的图案:陆上屋为阳,屋前水为阴。这也是客家文化中的风水理论的体现。
5.政府、民众间的利益链未能成功构建,保护管理难
有些地方比如南华又庐等地,由于所有权复杂,政府和屋主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难于梳
理,这对发展当地旅游业和保护围龙屋建筑难于顺利进行。
广州西关大屋
一、历史背景
西关在明清时期就是广州的商贸中心,因此当年也聚集了许多名门望族、官僚巨贾。这些豪门富商在西关一带兴建了大批当时的“豪宅”,被称为“西关大屋”。西关大屋,俗称古老大屋,是中国广州荔湾区西关一带兴建的富有岭南特色的传统民居,大部分西关大屋兴建于清朝同治、光绪年间,主要分布在多宝路、宝华路、龙津路西、上下九路等地。最著名的西关大屋有坐落于宝源北街18号的“梁资政第”、坐落于多宝路的邓宫保第以及坐落于宝华路正中的钟家花园等,但现已不复存在。现在硕果仅存的名宅只有“小画舫斋”。
二、构成
大致构成:一般每座大屋面积400平方米,从入门起设有门厅、天井、轿房、神厅、内房、房厅,还有青云巷、挂廊、花局、庭院等布置,内部装饰多采用木刻的花眉、花罩、屏风和满州花窗,门前有水磨青砖石墙、矮角门、趟拢门、回字门廊等。西关大屋平面布局狭长,独特的结构又利于穿堂风,故有冬暖夏凉的优点。
其平面布局按中原传统的正堂屋形式,基本上是纵深方向展开。其典型平面为三间两廊;左右对称,中间为主要厅堂。中轴线由前而后,由南而北,中轴线由前而后,依次为门廊、门厅(门官厅)、轿厅(茶厅)、正厅(大厅或神厅)、头房(长辈房)、二厅(饭厅)、二房(尾房)。每厅为一进一般大屋为二三进,形成颇多的中轴线。厅与厅间以天井相隔,天井上加小屋盖,靠高侧窗(水窗)或天窗通风采光。正间两旁偏间前部左边为书房及小院,右边为偏厅和客房。客房顶为平天台,供乘凉、赏月和西关小姐们七夕拜月(拜七姐)等用。偏厅、客房后部为卧房、厨房等。门厅右边一般设有庭院,庭园中栽种花木,筑有假山鱼池,颇为典雅清幽。
大屋两侧各有一条青云巷(取“平步青云”意),又称“冷巷”、“火巷”、“水巷”等,有通风、防火、排水、采光、晒晾、交通、栽花木等多种功用。 门面装修与竹筒屋相同。外为矮脚双扇门,中为趟栊,内为大门,均由高级硬木制成。室内装修讲究,陈设家具、灯具、条幅、对联、书籍、古董、字画、瓶花、盆栽、笼鸟、镜台及各种艺术品。名贵的红木家具,精巧的木雕花饰,富有地方特色的 满洲窗和槛窗其独特的布局形式具有浓郁的岭南韵味。
三、现状
西关古老大屋现存数量已从清末民初鼎盛时期的800多间变成不到100间,其中只有几十座得到了由政府出资的整修,而其余的旧屋大多已年久失修,有些甚至已被列为危房。
随着西关大屋的消亡,保护西关大屋的呼声越来越强烈。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西关大屋已经进行系统的保护,如位于荔湾博物馆内的“西关民俗馆”、位于荔湾区恩宁路十二甫西街芽菜巷42号的“詹天佑故居”等等西关大屋已经被政府纳入保护名单中去进行保护。
在今天的西关,并不难找到有趟栊门的大屋,可遗憾的是,屋内的陈设布局大部分已经面目全非,现代化的电器和家具取代了旧日的陈设,很难找到当日的影子了。
消亡的原因:
1西关大屋所处社区的居民对于传统建筑的保护意识不足。许多曾居住在西关大屋的居民并没有意识到西关文化的重要性,据调查,对传统文化有所了解的居民不足三成。普通居民任其荒废,导致西关大屋的废弃与日久失修。
2西关大屋缺乏法律保护。对于一些违规拆除西关大屋的现象,只罚款,并没有使其承担法律责任,使这些开发者更加肆意妄为,导致西关大屋日趋减少。
3西关大屋产权的缺陷性。政府对于西关大屋的产权保护不足,是导致西关大屋大量被破坏的根本原因,产权的完全私人化,导致西关大屋作为一种商品在市场中流通,流通的过程中,新的买主拥有西关大屋的所有产权,其不一定能意识到西关大屋的文化沉淀的重要性,对其忽略维修,甚至破坏,然后转手到下一位买家,以此类推,到了西关大屋日久失修的时候,新的买家就会有想把它推毁,重建一间属于自己的新住宅,到了最后,西关大屋的价值仅仅体现在其所占据的土地上,而不是其建筑的价值所在。
4城市发展改建与发展带来的后果。由于城市的改建与发展,很多原有的西关大屋都已遭拆迁。曾经盛极一时的西关大屋现如今也仅存100多间,而且其中的大多数也已经失去了保留价值。其中,除了为数不多的几处保存较好的名宅,其他的西关大屋都严重缺乏保护。
5外来人口的迁入,传统文化的缺失。荔湾的经济在不断地发展,本地的设施不能满足居民最求更好更高生活水平的需要,很多有着较好经济基础的居民往外迁移。加上外来人口的迁入,传统建筑的没落,外来文化的浸入,西关传统文化逐渐被人们所遗忘,居民对西关很少有强烈的传统情感、归属感,造成传统西关文化的缺乏。
潮汕民居—“百鸟朝凰”、“驷马拖车”
前言
潮汕民居建筑的发展变化自中唐开始。在文人发达的潮汕,民居往往由群体组成,互相穿构,彼此依存。居住与自然相和谐,景观与自然相生,家居因和谐而美好。这是潮汕建筑文化的核心。潮汕民居建筑的精华集中在府第宅院上,用生动的名字命名,如“下山虎”、“四点金”、“驷马拖车”、“百鸟朝凰”等。 潮汕最著名的大型府第民居“驷马拖车”和“百鸟朝凰”是由“四点金”和“下山虎”按向心围合、中轴对称的原则组合连结而成,都是潮汕传统建筑形式,多层次、对称、平衡结构完整的平房式第宅。在潮汕民间素有流传“京都帝王府,潮州百姓家”的词语。说到底是表示潮汕民间百姓的家居布局,建筑结构,建筑风格与京城皇宫的布局,建筑结构,建筑风格相似。
百鸟朝凰
1、构造 “”俗称“三座落”、 “三厅亘”,较大规模的称“八厅相向”。简单地说,“百鸟朝凰”就是以“驷马拖车”为主体,外包“”或“”,房间可以达到100间的规模。
其主体建筑由两座以上“四点金”纵向合并与扩充,整个平面系中轴线对称布局,主体建筑共三进三座(“八厅相向”为四进四座)三开间平行布置,相邻两座中间均隔着天井,天井两侧各有厢房连接各座形成围合;
主体建筑两侧各有一列或两列排房,俗称“从厝”,以“火巷”隔开,“从厝”排屋一般是“一厅四房五间过”,或由两组一厅二房连成;
主体建筑后面又有一列排屋,与两侧“从厝”排屋相连,与后厅以巷隔开,此为“后包”;
整座的正门开于门楼间中央,门前有一大埕(即广场),大埕两侧均开有门,称“龙虎门”。
此宅院的平面形式和客家之“三堂二横”围屋十分相似。两边围护的从厝和后包多由一座座“下山虎”相连围护而成,要有总数100间围绕中心厅堂的“凰”才够规格,才能称之为真正的“百鸟朝凰”。
2、历史价值 “百鸟朝凰”因为营造房屋数量巨大,多见于商贾,捐得一官半职之后兴建。因此,港畔大夫第对于研究清末民国初潮汕社会经济发展和政治文化、社会思潮,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同时对于研究建筑蕴含的传统理论也具较高的价值。 而什么又是“驷马拖车”呢?
1、构造
“驷马拖车”以一座多进的宗祠为中心,两旁并联两座规模小一点的“四点金”,成为中间大、两边小的三座“四点金”相连,称“三壁连”或“五壁连”两边加上两条火巷和从厝(因从厝和火巷细长似剑,故又称为“双佩剑”)和后包,这样就成了“驷马拖车”。
2、寓意
“驷马拖车”是一种形象的称谓,有正体和变体多种形式。潮阳关埠镇下底村的清光绪年间的云南提督黄武贤的府第,就是由“五壁连”衍变成的正体“驷马拖车”。小点的“驷马拖车”由“三壁连”衍变而成。它们以中间的大宗祠象征“车”,左右两边的次要建筑象征着拖车的“马”。这样,坐在“车”上的列祖列宗就由居住在两边的象征“车”“马”的子孙拖着,轰轰隆隆地从古代走了过来。家族的兴衰,祖宗的荣光,子孙的昌盛在这宏大的建筑物一目了然。
“驷马拖车”和“百鸟朝凰”
“驷马拖车”和“百鸟朝凰”都是以宗祠为中心,左右有护厝和后包围护的中轴对称的“从厝式”民居群落。这是从古代世家大族居住的宫殿“府第”衍变而来的古老的建筑形式,它那集居住与祭祀于一体的功能是他们重视宗法制度的产物,因而保留了一些古代“京都帝王府”的遗制。也正因为如此,“从厝式”民居才常常被称为“府第式”民居。
历史演变
宋代以前世家大族的居住形式独独在地偏一隅的潮汕及周边地区传存下来,原因是什么?
这是因为当世家大族在潮汕重新集结的同时,中原仕族却逐渐式微;而江南和三晋等地又由于明清以后个体经济的发展,(即所谓“资本主义”的萌芽)使原来“比屋而居”大型聚落逐渐为单门独户的“四厢式”民居所取代,虽然,他们在村落意
义上还是聚集在一起,但其聚落最多由一些单体四合院无序叠加而成,未能和“从厝式”民居一样形成一个体现封建宗法礼制观念的向心围合、中轴对称、主次分明的有序建筑整体。而在地偏一隅的潮汕,因其根深蒂固的宗法宗族制度,才使这种能充分体现礼制观念的“府第式”群落得以留存。“京都帝王府”终于成了“潮州百姓家”。
在建筑保护上面临的严重态势
1、
2、 大部分人对乡土建筑的保护意识薄弱,对有价值的建筑未采取科学有效的安全保护措施,出现建筑构件被偷被骗现象;
对古建筑修缮没有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执行,随意改建拆建,修缮后改变了原状,错误保护,在没有对这些文化遗产资源进行调查就开展了大规模的村容整治,破坏了古村落的传统格局;
利用随心所欲,其中祠堂庙宇因为利用得多,违建行为相当普遍且尤为严重,有的甚至用上了现代材料工艺,他们在古村内复建、兴造人造景观,破坏了古村落和谐的人文环境;
再者,因古建筑维修费用较高而废用,致使这些乡土建筑原有的历史风貌格局被肢解破坏。
3、 4、
如何保护和发扬岭南文化建筑
一、从政府和居民角度分析:
1.政府方面:
政府在发展旅游中起着统筹作用,对岭南文化建筑的管理和维护不能只停留在宣传层面,应当建立合理的旅游经济利益分配和补偿机制,要做合理充分的资金投入。只有这样,才能使社区居民成为社区旅游业发展积极影响的受益者,将社区居民纳入到旅游经济利益分配体系中去,才能更好地保护好传统建筑。
(1)比如,利用租金杠杆对不同收入的西关大屋使用者收取不同的租金,对于低收入困难户采用廉租房补助政策中的租金减免的各项优惠,保障低收入人群的利益,从而达到最优配置。
(2)是接受社会捐赠。如在日本国丰田财团的资助下,日本京都大学和我国清华大学、黄山市政府联合开展了屯溪老街保护更新的研究;香港建筑署的职工捐资新建歙县的雄村小学,使竹山书院得到保护;美国友人安思远先生捐资修复呈坎宝纶阁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加大宣传教育,完善激励机制
宣传教育也是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宣传到位,思想统一,领导支持,群众理解,为管理正常开展就打下了基础。引导群众了解建设法律法规,了解岭南文化建筑内涵,以及坚持岭南文化建筑风格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同时还要建立激励机制。唐代江南西道观察使韦丹
在推广砖瓦房时就曾采取“人能为屋者,受材瓦于官,免半赋,徐取其偿。逃未复者,官为为之。贫不能者,畀以财,身往劝督”的鼓励措施。(《新唐书?韦丹传》)明代徽州知府何歆在推广马头墙时,一方面让老百姓看到马头墙的推广减少火灾损失的实惠,也采取了一些补贴办法。鉴于岭南文化建筑风格加大建筑成本,不论是新建还是整治,都会不同程度地使群众的利益受到损失。各级政府应设立弘扬岭南文化建筑风格专项资金,对积极响应号召,主动采用岭南文化建筑风格的建房户、主动整改户给予适当的补助。
2.居民角度:
居民自发组织社区管理机构,使公众真正的参与到社区的更新规划当中,有利于改善社区自身的环境和加强居民之间的联系性。另外,居民应加强对西关社区公共空间的保护,营造一个宜居的社区空间。加强居民对西关大屋传统文化的深入认识与了解,培养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二、从岭南文化建筑角度分析:
1.首先要处理好传统建筑保护与现代建筑发展的关系
中国古代建筑独具特色,是世界建筑艺术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它与西方建筑迥然不同,它运用色彩大胆,浓重、绚丽多彩、金碧辉煌,就像中国京剧脸谱。它从春秋时期开始就形成了自己的特点,色彩运用和纹饰有严格的制度,形成了不同时代的阶段性特点,而且等级性鲜明。中国古建筑到了宋代就形成了完整的制度,到了明清时期,就更与西方不同,敢于大量运用金色,并通过金色的用量多少来恒量建筑的等级。
传统建筑及其生态环境是城市历史文化的载休,留下了这个城市一代一代人生活的印记。它融化在这个城市人们的血液里,就像每个人的血管里流淌着前辈的血液一样。人们的桑梓之情、人们对家乡的追忆,是与家乡的传统建筑环境联系在一起的,谁也不愿意来到家乡,满眼陌牛,没有一个熟悉的人,没有一座熟悉的房子。城市的历史固然在书本之中,更在传统建筑及其生态环境形成的历史文脉里。传统建筑及其生态环境又直接关系着城市形象,对于这个城市以外的人们,这个城市留给人们的印象,主要是通过建筑及其生态环境形成的;这个城市的历史文化内涵,固然在书本之中,更在传统建筑及其牛态环境给人的整体印象里。
2.充分利用闲置的传统建筑,向公众宣传和传播建筑文化,开拓文化新阵地。
充分利用闲置的传统建筑,应是在保护好的前提下科学、合理的利用,应在各古村落开展传统文化工作,宣传岭南传统建筑对我们岭南文化的继承和印证以及其在建筑上的设计艺术风格的魅力,激发广大人民“爱家爱乡”,保护岭南文化建筑的热情。同时,在古村落开展传统文化活动,对培养有文化、懂科学、高素质的村民,提升村落文化形象,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和深远的 历史意义。
3创意开发、丰富古建筑的文化,功能。
在对古建筑进行活化更新,通过各种文物原有的功能和结构特点,通过各种创意挖掘和丰富古建筑的历史内涵和文化功能,由此提高旅游文化资源的素质。比如,对一些古建筑进行翻新,改造成文物精品博物馆或者酒店等。这样可以保留又可以弘扬发扬岭南古建筑。
再比如,通过西关的特色建筑,做成仿西关大屋建筑的客栈,亦或是在西关
大屋为场所,发展特色的饮食文化和文化店铺,都得到了人们的普遍赞同。为西关大屋在新时代的存在焕发新活力。 西关建筑的集聚特点、促使建筑群落的小气候形成,也增加了亲和力。可以利用其作为特色饮食街。为对于内部结构加以处理,外立面进行装饰,对于道路进行修缮,交通限制为步行 。
4.“民俗”与“工艺”完美结合,推出旅游新产品。利用带有女儿墙的天平台,开展西关习俗表演和展示。少爷房:设有节日习俗的展览,以瞭解西关独特的西关节日习俗。“西关街”西关大屋景区内应专门开辟一条“西关工艺街”,突出特色旅游商品。如重点推出“三雕一彩一绣”的“西关五宝”工艺品,推出西关的玉器、古玩等富有特色的旅游商品,着力体现西关深厚的文化积淀。
5.建设具有古建筑风格的新街区、住宅区和农民新村
在保护传统岭南建筑的同时,也可以建造了一批新时代的岭南风格建筑。比如,我们可以借鉴,徽派风格建筑的保护发展模式。如黄山区汤口镇山岔村上张村民组的翡翠新村、甘棠镇的庄里新村、谭家桥镇长源村的姜家新村(图4);徽州区的龙井水街、黄山路、滨河路、文峰路、潜口镇潜口农民新村;休宁县城的新区开发、齐云山镇滨河街改造;祁门县的凤凰新村住宅小区、金东大市场、文峰小区、野林山庄、闪里镇铜锣湾新区;黟县宏村镇的排林农民新村和金家岭农民新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