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唐山大地震影评》34800字
冯小刚《唐山大地震》影评集,共十篇,来自不同声音的不同认知,而《唐山大地震》的好与坏还需要各位影迷自由心证,但不管什么看法或评价最好仅止于电影本身,因为它真的只是一部电影!
【.dy136.】001.花电影的钱看电视剧,大地震是你的好选择! 在暑期头号巨制、甚至是年度头号巨制的宣传攻势下,《唐山大地震》早已把人们的胃口吊得高高的,冯小刚提前一年就放出的5亿豪言,更是显示了出品方对影片质量的超强自信。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当《唐山大地震》真正在大银幕上接受观众检验的时候,笔者却发现影片远未达到宣传给人的预期值,即便笔者对《大地震》的预期并不高,影片也依然跌破了笔者期待值的底线,更惊觉本片居然是一部挂羊头卖狗肉、扯虎皮拉大旗的欺世盗名之作,如果你在脑海中剔除巨大的宣传攻势以及冯小刚大导演名号对你先入为主的影响的话,你会发现《大地震》是一部彻头彻尾的“伪大片”!
作为一部灾难片,开头不足5分钟的地震特效一晃而过,技术水准粗糙,丝毫无法与好莱坞灾难大片相比,即便与日韩的灾难片相比也有较大差距;作为一部时间跨度长达几十年的亲情片,影片的故事性极差,将冯小刚不善于讲故事的缺陷暴露无遗,亲情戏也经常停留在喊口号式的表达,要么就是电视剧套路的声嘶力竭赚人眼泪,情感主线在整部影片中显得很弱,缺乏鲜活生动细腻的情感表达,甚至让人感觉,剧情东拉西扯半天,似乎就是为了结尾徐帆张静初母女相认那场戏拖时间,但其实并未起到让观众情感不断酝酿发酵烘托至高潮的作用,母女相认戏尽管容易催泪,但高潮效果并不强。此外,几十年的时代变迁、社会转型也并未在影片中很好展现,使得影片的视野极为狭小,反映时代的道具服装漏洞百出,让影片打出的“史诗片”旗号也彻底失败。可悲的是,《唐山大地震》在镜头语言和蒙太奇组接上毫无艺术感和个性可言,故事讲述和段落衔接方式简直就是电视剧水准,也就是说,《唐山大地震》打着大片的旗号,实际上贩卖的是电视剧的货色,居然还厚颜无耻地按照大片标准提高电影票价,冯小刚以及华谊公司发“国难财”的心态可见一斑!如果你还对《大地震》抱有希望的话,笔者可以送你一句广告语“推广”一下本片——花电影的钱看电视剧,《大地震》是你的好选择!
《唐山大地震》极力把自己包装成一部特效灾难大片,在上映前观众所能看到的有关《大地震》的视频中,无不是突出唐山大地震的场景,给人影片以地震场面为主打的错觉,实际上片中1976年的唐山戏也就是15分钟时间,大地震的特效场面更是不足5分钟,除此之外的影片大部分段落,讲的都是徐帆一家人震后几十年的生活、情感故事,从整体风格上说本片根本不是什么灾难大片,而是更倾向于上世纪80年代内地的故事片的概念。而且,单把这5分钟的地震特效大场面拿出来审视,问题依然多多。首先,从影片结构上讲,故事没开始多久,就迅速进入地震场面中,无论是对徐帆一家人的熟悉和认识,以及对地震来临前气
氛的烘托,观众都缺乏情感的酝酿时间,因而当灾难到来时,观众也就很难对徐帆一家人提心吊胆、牵肠挂肚。而且灾难场面开始得快结束得也快,观众还没看过瘾就完了,就好像猪八戒吃人参果,一口吞下肚根本没没咂摸出滋味。可见导演对灾难片的想法和设计都相当业余,想想好莱坞灾难片在灾难前的种种铺垫和烘托,就能轻而易举地看出《大地震》的差距。就拿去年内地大卖的《2012》来说,即便影片有如此多、如此震撼的灾难场面,导演在开头也并不马上抛出,而是花了不少笔墨来做铺垫,用开裂的地表、蒸发的湖泊来营造灾难迫近的感觉,同时突出了主人公同子女的情感碰撞,此后,当灾难来临时,观众早已酝酿发酵的情绪就能马上被灾难场景吸引,主人公一家的安危也时刻牵动人心。《大地震》根本没有在这方面下功夫,仅仅玩了个“车震”之后是“地震”,因而就没法达到好莱坞灾难片同类的吸引观众的效果。而且,整体地震场面以及震后场面仅仅对准徐帆一家人的经历,缺乏对唐山大地震的整体展现,从这一点来说,片名《唐山大地震》就是名不副实的。
5 分钟地震特效场面在细节上也有许多不足之处,特效的细腻感和逼真感远远不够,鱼儿从鱼缸中跳出,墙壁被震开的裂缝、从楼上跳下然后被乱石砸倒的人,电脑特效都能明显让人感觉到粗糙和假。还有一个bug明显的镜头,就是大地震刚开始时,一个远景镜头展现出天现异象,强震突袭,此时仔细看这个镜头中的广场上,有一人还在闲庭信步,可见拍这个镜头时,并未设计这是大地震的开始,因而也并未要求广场上的那个人做出惊慌和躲避的动作。如此特效水准,冯小刚还敢到处夸耀“特效比《2012》还贵”,这样说要么是胡乱吹牛,要么是被人家当了冤大头了。其实,中国大片的特效水准究竟几何观众心理都有数,鲜有舍得花大钱玩特效的,而特效大片或者灾难大片就是个烧钱机器,花得钱越多出的效果越好,还别说《大地震》,把日韩灾难片算在一起说,亚洲电影这种想用“打折价”拍灾难片的思路,只能是越发显出自身与好莱坞的差距。
只要揭开《唐山大地震》灾难片的假象,当地震灾难场景结束,进入徐帆一家人的震后几十年生活,你就会发现本片故事片的真实属性,而且就算跟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内地故事片的繁盛时期相比,《大地震》讲故事、塑造角色的水准也是格外差劲的,也就是跟当下电视里播出的煽情家庭剧、亲情剧的一般水准持平。故事基本被分割成了互不相连的两段——张静初饰演的女儿方登的生活情感经历,徐帆饰演的母亲以及李晨饰演的儿子方达的生活情感经历,这两段故事彼此并无甚紧密联系,只是在结尾母女相认时才产生交集,导致影片的亲情主线并不鲜明。最要命的是,分别审视两段故事,都无甚精彩感可言,也没什么生动精致的细节,沦为平淡无味的生活流水账,特别是张静初这条线,无论是跟养父母的亲情对手戏,还是跟陆毅的爱情对手戏都毫无亮点和火花。角色的故事也并无完整流畅的展现,跳跃感过强,让人搞不明白张静初怎么一会儿给人当家教,一会儿又嫁给老外去加拿大了;李晨一会儿是个登三轮的,一会儿又开轿车当老板了。有的人开玩笑说,《唐山大地震》是华谊公司准备投拍的同名电视剧的超长宣传片,就是对影片糟糕故事的绝佳调侃。这实际上暴露了冯小刚擅长插科打诨的喜剧,不擅长讲故事的正剧的导演缺陷,他最知名的喜剧《甲方乙方》和《不见不散》其实都是分段式影片,由几个彼此联系并不十分紧密的段落组成整部影片,而并不是一个完整流畅、衔接紧密的故事。《集结号》也有战争场面精彩,但一到战后需要讲故事的情节,影片水准就迅速下降的毛病。《非诚勿扰》算是冯小刚首次把一个故事讲得流畅舒服的特例,结果《唐山大地震》迅速将冯导打回了原形。
其实,《唐山大地震》的预告片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冯小刚对影片整体故事水准的不自信。目前大家在各种视频载体上看到的《大地震》终极版预告片,就是那个用时光倒流的方式展现地震场面的预告片,用好莱坞的标准看只能算是个前导预告片,一般在影片上映前半年或者三个月的时间内推出,用吸引眼球的镜头向观众揭示影片的冰山一角,充分调动观众对影片的好奇心,终极版预告片则是对影片大概剧情和风格的一个完整呈现。而《大地震》的这个终极版预告片仅仅展现的占影片极少部分的唐山大地震的内容,占影片绝大部分剧情的震后故事则一个镜头没有。这充分说明,导演及出品方只想利用唐山大地震情结以及渲染特效来忽悠观众,不愿让观众看到支离破碎、无聊乏味的震后故事。笔者忍不住会想,真要把震后故事为主剪一版终极预告片,《大地震》将会以怎样的面貌呈现在观众面前呢?那种观众在电视剧中习以为常的亲情冲突、情感纠葛,就完全会让《大地震》的真面目露馅了!
《唐山大地震》最像电视剧的一点,就是毫无电影感的摄影和蒙太奇。如果我们简单把电影的类型分为商业片和艺术片,或者商业片和故事片的话,那么缺乏商业元素的《大地震》绝对不属于前者,应归为后者的范畴。既然是艺术片和故事片,那么通过镜头展现艺术个性和气质,则是展现影片价值和导演水准的不可或缺的手段。作为一部万众瞩目的年度热片,如果在这方面表现差劲,对影片还是导演的名气无疑都是致命的,而《大地震》恰恰交出了一份最为糟糕的答卷。在许多年前冯小刚还未成为今日“大导演”的时候,他的影片就被评论界诟病为“挂在银幕上的电视剧”、“只会使用升降镜头”,《大地震》又把这些特点鲜明地展现了出来,整部影片的摄影都平平无奇,毫无镜头美感可言,看不出导演在摄影上的创见和想法,艺术气质更是谈不上,基本就是电视剧的摄影水准,即便在风景如画的杭州和震后重建的新唐山取景,也并未将这些外景地的美感在镜头中表现出来。此外,镜头与镜头之间的蒙太奇组接,以及段落与段落之间的镜头转换,看不出导演有任何精心设计的成分存在。本来剧情在张静初、徐帆、李晨的故事上来回跳跃就够破碎够无味的了,导演完全可以在段落转换中巧妙地用镜头表达他们之间的亲情联系,来弥补影片在整体性和流畅性上的不足,但是冯小刚却没有在这方卖弄下一丝一毫的功夫,让影片直接沦为电视剧的近亲水准。
镜头和蒙太奇毫无精彩感和亮点可言,那么影片极力鼓动观众去看IMAX则成为一种纯粹敛钱的行为。IMAX并没有立体效果,只是让银幕更大、影片画质更清晰、场面更震撼,观看特效大片、动作大片以及画面优美的影片效果最好,而对于一般故事片来说则效果平平。既然《大地震》镜头美感无从谈起,那么IMAX的这些技术优势全都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优势根本无从发挥。恐怕只有那不足5分钟的地震特效能在IMAX银幕上出彩,但观众花大钱看IMAX仅仅是为了那5分钟的享受,这不纯粹是有钱烧的乐意当冤大头吗?此外,据笔者的现场观感来说,《大地震》的胶片洗印也十分粗糙,画面清晰度和色彩感都严重不足,甚至有多个模糊镜头出现,很难相信一部年度大片会有这样的问题,某院线知情人士向笔者揭示了真相——出于急功近利的敛钱目的,影片还未完全制作好就开始洗印胶片,结果导致上述种种问题出现,即便是本应由更好画质表现的IMAX胶片中,上述问题依然存在!对此不信的观众可以在观影时特别留意下影片的画质,看笔者说的是否属实,如果真是如此的话,你觉得还有看IMAX 的必要吗?
《唐山大地震》在剧情上也未体现出一部大片应有的成熟之处,漏洞百出的剧情和与时代不符的道具也显得很“电视剧”,影片中不少无用的“废桥段”更是这一缺点的集中体现。
**逝世这场戏除了唤起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生人的记忆,延续唐山大地震的悲情情绪之外,在剧情上毫无作用可言,似乎只为煽情的目的存在,而且笔者对能否达到这个目的也有质疑,对于80后、90后的观众主体来说,**逝世能产生影片想达到的情感作用吗?李晨蹬三轮在杭州碰上陈道明更是典型的电视剧式的巧遇,无论前后都没有能跟这场戏呼应的情节,使得这场戏显得格外无用,而且李晨逢人便说母亲舍女保子的灾难经历,也显得过于“祥林嫂”,观众都知道的事有必要强调那么多遍吗?后面的剧情中还有个张静初带着女儿当家教,女儿被诬陷打碎主人家花瓶的情节,似乎也只是为了突出张静初带着女儿生活的不易,对于整体剧情来说也属可有可无。最后结尾处出现一个真实的唐山大地震幸存者更是显得十分突兀,作用仅仅是通过他的目光展现一下大地震纪念碑,这个情节为什么不能由片中角色来完成?是不是非得拍大地震纪念碑不可?此处恐怕是照顾唐山市政府需要的考虑多些吧!
最后再对华谊公司对《大地震》无良的涨价行为表达一下不满,最近媒体纷纷公布《大地震》的提价举措,在首轮映期内,各类城市最低票价分别为:A类城市35元、B类城市30元、C类城市25 元,这组数字要比通常的最低票价上涨5至10元。据悉最高票价很可能会达到90到100元,而IMAX版的票价肯定要100元以上。这种涨价行为不仅是华语片中前所未有,就是好莱坞大片也从未有如此高的“最低票价”。让人不仅要问一句“凭什么”?你要是一有着顶级明星阵容、特效场面动作场面丰富的商业大片倒也罢了,至少下了血本有个涨价的理由,但《大地震》这种电视剧水准的故事片,一无顶级巨星、大场面也欠奉,涨价的理由何在?即便《大地震》像宣传的那样投资高达两亿,但冯小刚说了,一半的钱是唐山市政府出的,所以这片得叫“唐山大地震”,那么片方的实际投资只有一亿,而且其中植入广告甚多,相当于又分担了一部分投资,这样看来《大地震》的投资并不惊人,绝不需要高票价来回本,那么这种涨价行为只能理解为借机大发“国难财”。《大地震》在造势时又是唐山万人首映,又是剧组人员在遇难者纪念碑前默哀,处处强调平民属性和亲情属性,但在票房上却如此不“平民”,让观众去影院体验质朴亲情要付出如此高昂的金钱代价,这无疑揭示出影片假亲民、真敛财的嘴脸,利用中国老百姓的地震情结行敛财之实,《大地震》你还能更无耻些吗???!!!(文/列文)
【.dy136.】002.向前走,向后看
关于冯小刚有一个普遍的共识,那就是他是最懂中国观众的本土导演,十多年来他在中国观众心中所积累的口碑和号召力让他的电影即使不借助明星和规模效应也能成为票房重磅。在我看来,冯小刚在对观众心理的拿捏比起他艺术上的追求更加工于心计的,这虽然不是什么大智慧,但这点小聪明也足以让他独步中国影坛了,那些技术流的香港导演所欠缺的就是这个小聪明。
我一直认为以中国电影的技术水准和重大历史题材上的创作桎梏,拍摄《唐山大地震》这样的电影是没有做好准备的,但冯小刚敢碰这个题材,能做到什么程度,如何讨好观众,自有他自己的盘算。这一部《唐山大地震》,绝对不是灾难片,地震的场面和时间很短,从叙事上说,地震只是这个时间跨度为32年的一家人悲欢离合故事的一个起因,即使是把地震换成别的灾难性事件,这个故事本身也是成立的。冯小刚占用了《唐山大地震》这个博人眼球的片名,实在是有点太鸡贼了,我甚至在想,如果以后有人真要拍一个关于唐山大地震
的名副其实的灾难片,至少这个最直接最有力的片名是不能用了。那么《唐山大地震》算悲剧吗?悲剧最重要的一个元素是要有一个悲惨的结局,用鲁迅的话说是要把最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而《唐山大地震》中虽然让剧中人经历了失去亲人的痛苦,但维系人物情感归属的亲情始终都温暖地存在着,而且最终也迎来了一个大团圆的美好结局,所以这也绝对算不上什么悲剧。
如果从电影类型上来划分,《唐山大地震》只能算作是一部家庭伦理剧,与充斥于中国电视屏幕上的大量苦情戏其实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区别只在于制作的精良程度而已。冯小刚的电影具有很强的功能性和目的性,要么是要你笑的,如他的贺岁喜剧系列,要么是要你哭的,如《集结号》,而一旦失去了这样的目的性,他的作品就变得面目模糊,味同嚼蜡,如《夜宴》。而《唐山大地震》正是他所擅长的大开大合的剧情结构,催泪的企图很明确,效果也很无敌。如果把《唐山大地震》当作一个催泪产品的作业来看,它是合格的,甚至可以说是很成功的,而这个成功的主要归功于冯小刚一贯的对演员表演的把握和调教。徐帆的杀伤力太大了,一声声的哭喊都扎在观众的心中最柔软的部位,看着儿子被奶奶带走时,即使是一言未发,光是那佝偻着前倾的身躯也能让人感受到她心中被抽空和被压抑的痛苦。陈道明很压场,内敛中的爆发尤其有力,特别是在病房外看妻子和女儿对话,转过头来的老泪纵横。冯小刚确实知道长期在电视机前浸淫于肥皂剧中的中国观众需要什么和习惯于感受什么,单纯的悲喜,片面的爱恨,无因的背叛,永远的宽恕,这足以让观众在这一系列的叙事圈套中流连,在迸发的激情中感受自己的善良和悲悯。
如果仅从这一点来判定这部电影,我认为《唐山大地震》是一部成功的类型商业片,不管我哭没哭,我都愿意承认其商业价值和普世情怀,中国也确实需要这样让人感到心灵净化和感情升华的电影。而且我觉得《唐山大地震》的意识形态层面比之《集结号》是有进步的,淡化政治背景,仅着眼于人性力量的开掘,让《唐山大地震》显得比《集结号》纯净了很多。不要因为这部电影可能会让你哭而对其产生好奇或反感。这电影在发力方式上和《叶问2》属于同类,一个是让你嗨的,一个是让你悲的,都很单纯,这都是人类正常的情绪,接受就是了。但是《唐山大地震》还是有让我觉得不舒服的地方,叙事上的低效率是个大问题,并不复杂的故事,讲了两个多小时,话作料太多,人物反应和反应之反应此起彼伏,但这都不是关键问题。
《唐山大地震》的文本原型名叫《余震》,主要内容是描述地震给人带来的心理创伤以及这种创伤在生活中的投射的。这让我想起了一部名为《无畏》(又名《空难遗梦》)的美国电影,说的是在一次空难事故后,分别丧失亲人的男女主人公如何战胜死亡阴影重新面对生活的故事,这里总体的基调是劝人不要耽于过去的伤痛,擦干眼泪向前走的。而在《唐山大地震》中,被讴歌的是徐帆扮演的元妮对丈夫和女儿永远的身心皈依和罪恶感,她拒绝杨立新扮演的电工师傅的示爱,为了坚守对故人的依恋而拒绝搬家,这种坚持向后看的生活态度其实可以用懦弱来形容,痛苦的执着虽然增加的悲情的效果,但在影片肆意的玩味之下,痛苦和痛苦之后的反思依然变了味道。其实刘莉莉扮演的汶川母亲的故事也有玩味痛苦的滥情嫌疑,这也犯了此类电影的大忌,我觉得他应该看看美剧《实习医生格蕾》中类似场面是怎么处理的。冯小刚在拍摄机巧上一直是在向前走的,但他在立意和价值观的把握上却一直是向后看的,这让他的电影总透着那么一种庸俗的情怀和闪烁其词的投机。而影片中大量的植入
广告更是让冯小刚显示出其建立在其对观众雄厚号召力基础上的无耻无畏,换一个人还真不敢这么干,想起他以前说的在拍《非诚勿扰》时因为公司大量植入广告而拍桌子表示不满的轶事,现在真觉得是段子了。
【.dy136.】003.朋友别哭,这票价不过一张35。。。
人之患在悲天悯人,我对冯小刚拍这类题材的片子本不抱什么希望,可是由于自己有一颗悲悯的心,而且此片的宣传又牛逼的直逼孔子,加上有人请客,所以几杯酒下腹之后,就放弃了和大家k歌的机会爽快地去了。
我坐下来,提前酝酿情绪,在20分钟的广告和预告片期间,朋友想和我聊两句也都被我严厉喝止。我自认为我的态度是认真的,状态是最佳的。我唤醒麻木的心灵,和周围的人一样全神贯注的盯着屏幕,带着被震撼被感动被融化被洗礼的期待,表情严肃地。。。笑场了。。。
大家先是目瞪口呆的看着这位刚才还以贤淑姿态示人的70年代女性一个猛虎跳涧把丈夫扑翻在地,随即场上爆发出了雷鸣般的笑声。这,是一次惊惧且穿越的笑场,就连我也不得不说一句,导演你还真下血本啊。。。姑且不论在那个文化娱乐生活贫乏的年代的炎热的夜晚是不是全唐山就他们俩干这事,就问问你这段场景是想说明什么?是想提醒大家你时刻不忘给大家带来这种自以为是的欢乐?还是想告诉观众你时刻关注和力求贴近你眼中的群众生活?是想说那个年代的女性其实也是可以充分释放自己激情的?还是想高明的暗示大家,性命性命,先给你看看性,一会儿就开始要命。。。严肃点儿别发散了这儿地震呢。当然最后我隐约明白了,原来是有向这事儿致敬的意思,毕竟这是整个故事发生的原因啊。。。悲催的姐弟俩啊,32年的悲剧只因父母一晌颇有情趣的贪欢。。。尽管可以理解,还是想说这个低级的创意如果不是出自冯导本人,那么还是建议你给点遣散费让他走人吧。
这是你制造的第一次出戏,而且是在开始几分钟的情况下,还没进去就出来了。
我这次也先破例一下,先把优点放在前面讲讲。不是我给您留面子,是因为优点本来就少,放到后面写的话只怕夜长梦多的再给忘干净了。
演员真是很认真的,真的都很下力气。地震拍摄的角度和特效都还不错,近景很有现场感,甩超囧台风几条街。养父的戏有些不错,似乎有点为陈道明量身定做的意思,很适合他的风格。(但是也有过头的,比如在讨论养女考学等个别情节上,就很有些生硬偏袒,性格显得有不统一之处,腐女可畏啊。。。)还有就是能听的出来蜻蜓飞舞的立体声效果,有两段戏切的很干净,没有在养母病逝和姐弟相认上俗套,不过这个优点就别太认真了,拿来凑数而已。
下面说点真话吧。
首先氛围的营造就很有问题,1976年,**虽然接近尾声,但是尚未结束,电影中生活
环境的气氛过于祥和了,不知道是不是你有什么苦衷的缘故。加上那场车震,直接把氛围弄了个乱七八糟,好在街道的场景还算像样,不过观众的感觉还是难免有些错乱了。
细节上的失真也很严重,基本就是泛滥了,直接导致了大量的出戏感,明显的比如唐山买房,院校恋爱怀孕,三十八军的默哀(看不出有什么必要,很有点莫名其妙),可以说是唯形式的捅词拗造型(而且形式还不好,比如表达孝心用买房,放在一般的家庭或许合适,但是放在这样的母子思想情感以及关系上,就是败笔),毫不顾及时代背景,为写戏而写戏,看似有情实在空洞,不但不动人,反而让观众觉得太假,俗话说下棋不怕废棋,就怕臭棋,偏偏这些该出彩处还真是走出了臭棋。最难以接受的就是救灾这段,这段戏最该突出的就是那种争分夺秒抢救生命的急迫,可是这一点完全没有体现。那么至少应该突出下场面的混乱,幸存者的悲痛,救人者的热忱吧。可影片中处理的像一场演习,活着的看不出悲伤,倒觉得冷静,解放军更是从容严整井然有序,仿佛早就准备好了在旁边等着表现似的。救小女孩那个战士的台词和表演一股宣传部的味道。而这些细节并不是很难做好的。更令人费解的是群众演员竟然集体摆出一副我是演员的姿态在那里镇定自若谈吐如常的忙碌着,谁给你找的这批人?如果不是你首肯的,那么也给点遣散费让他自奔前程吧。
妆容就更不用说了,随便举个例子,场内有观众甲说冯小刚就是不舍得把她老婆往老了化啊,乙则接到也许是后来家里有钱了去韩国整容了吧。啥也别说了,化妆师呢?去领遣散费吧。
终于该说编剧了。对于这部戏的失败,编剧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情节淡而无味,很多戏都不知道作用何在。按说单哪一条线展开了都很有戏,可编剧似乎有点贪大求全,眉毛胡子一把抓了,力求面面俱到,结果却处处散架,一地碎片。说铺垫吧,似乎每条线都有,可是铺着铺着就不知道铺哪里去了,呈现出失控的状态,发的不怎么样,更别说收回来了。说性格刻画吧,东一榔头西一棒子,蜻蜓胡乱点水,几乎把演员的表演都浪费了。从头到尾我们看不出姐弟两人任何的心理路程,似乎就是地震完了之后,该干嘛干嘛去。灾难对其心理的影响也只是以填鸭的方式,通过几句牵强的自言自语来通知观众的。比如张静初在离校时扯了一句自己经历过地震,然后说着“你不会明白的”就飘然离去。看着陆毅目瞪口呆的愣在那里,我忍不住想说别说你了,我看了半天不也糊涂着呢么。再比如弟弟公司遭遇地震众人奔逃唯他优雅一笑告诉众人没事的情节,更是莫名其妙,除了带出汶川地震,对人物性格刻画没有任何实质的作用,当然看起来很酷很装逼。陈瑾,这个角色本来很有文章可做的,结果弄得龙套不像龙套配角不像配角,整个都找不到位置了,似乎就来凑数的。养母那种对养女的复杂情感,基本没有让观众体会到,最后给一段临别的煽情告白就算了事,剧中还暗示了其和陈道明的性格矛盾,可是同样无头无尾,而且结合全片来看毫无意义。如果不是那个年代单身军人收养女儿不太现实,这个养母的角色砍掉倒更好。生母的刻画给的相对还行(相对俩字要重读),可同样流于形式,情感同样多是通过台词来体现,缺少有感染力和说服力的具体事例,拔萝卜似的,找点机会就往死里升华,我说你拔之前倒是也睁眼看看熟了没啊。都说编剧是一个剧组的灵魂,我看还是给这编剧点遣散费,去摆个卦摊吧,整个就一散仙么,把一部电影活活锯成了三部电视剧的剪辑,第一部是视觉剧地震地震。第二部是家庭花絮录像片我们的生活,第三部是妈妈让我再爱你一次。好好的戏被你弄得像一本散文诗还是缺了页的,留下的残本里也是没有过程只有尾声,而且专捡没用的说。活下来了,长大了,上学了退学了,下海了致富了,失踪了回来了,结婚了有孩儿了,成家了嫁国外了,最后汶川地震了解了心结相认了。说到这点忍不住就来气,这三十年来各角色之间的情感纠葛领悟在哪里?心理创伤是怎么影响和愈合的?母亲和儿子好歹还有那么几句话,女儿索性就
阴沉着一颗倒霉蛋的囧脸充数。敢不敢给点事儿体现一下啊?给点事儿的意思你懂吧?到了最后,张静初在墓园里哭,我看着心里燥的不行,现场有人说她哭都不会哭,我倒是觉得,她要是换一种哭法更为真实动人,比如哭的时候不要说我对不起你,而是说编剧哥你不能这么坑姐啊。。。
客观的说,为之落泪的观众还是有的,我旁边坐一哥们就哭的哞儿哞儿的,但并不是电影的功劳。他出场时和女朋友说,失态的原因主要是他也是就一妈妈带大的,看着看着想起来自己妈了,所以从头哭到尾,至于电影演的是什么基本没顾上看。。。同去的朋友哭的也跟一拧开的水龙头似的,演员那边刚显个苦字的口型她就开闸了,黑哥哥一跳还以为配音出了问题呢。。。不过宵夜的时候就冰释前嫌了,说了是只要看这种片子就会哭,心软见不得别人做悲伤状,到后来又觉得票价实在不值。。。哦。。。朋友别哭,这票价不过一张35。。。
从头到尾连主题思想都看不出来,更不用说围绕主题的冲突和高潮,观众都是局外人,没有调动,没有跟随,也没有融合,至多有些点缀式的嵌入。一部号称洗礼心灵的电影,实质却是依赖于观众从细节中挑选共鸣,以触景伤情甚至物伤其类的方式自己来感动自己,在我的眼里,这是很不入流的。虽然能看得出来大家都是下了力气的---或许包括我们的编剧同志。。。可是奈何水平实在不行,导致优质资源悉数糟蹋,表演艺术惨遭活埋。本是层峦叠嶂起伏如涛的山脉,在你们(不包括演员)的不懈努力下,终于被铲的跟飞机场没啥两样了。如果不是答应了朋友,我是不会为这种平庸到连错误都如此缺乏质量的影片写一个字的。从集结号就看的出来,冯小刚喜欢把自己的主观臆想和市场需求捆绑销售,他应该是一个好的商人(说到这里我要感谢冯导,我一直觉得24小时这部美剧里都没见过大家吃饭很不真实,没想到你在一部电影里就让某酒三次上镜,还都是特写),但不是一个好的电影导演,何况这次还加上了一个颇具会计风格的编剧。
福尔摩斯说过,在排除了所有的不可能之后,哪怕剩下的结论多么不可能,也是唯一的可能。所以当朋友次日问我观后感时,我冷静下来缜密思考之后,大胆的推测这场电影其实是在做一种实验,其目的是有计划的让同一个场次的观众分期、分批、分原因的流眼泪。因为除此之外,我真的想不出还有什么理由,能让一名导搞出这部一看不出主题二看不到故事三看不出究竟想说什么却亢奋地嗷嗷着票房五亿的电影(怎么说冯导也不像把脸忘在家里的人么)。联想到坊间风传很多电影也因为某些原因纷纷为之让路的消息,不禁有些不寒而栗。虽然因为写影评而成为政治犯的事情好像没有先例,不过和谐社会,还是小心为妙。
ps:最后想和期待这个评论的朋友们说声抱歉,我知道这篇评论和电影本身一样无精打采,可是我没有办法,毕竟物质决定意识,谁会为水煮菠菜认真呢?如果你们为此感到不满甚至打算报复的话,那么就去看看这部电影吧。真诚的说,如果知道你们为这部影片贡献了票房,我一定会自责到痛苦不堪的。这也是真话。
【.dy136.】004.勃列日涅夫同志哭了
1970年代,苏联正处于勃列日涅夫治下最保守、最封闭、最僵化的凝滞时期,文化事业特别是电影业遭到了修正主义当局严苛的管制,如何通过审查便成为苏联导演们最为关心的事情,而必杀技则是在影片中加入催泪桥段并请到勃列日涅夫亲自过堂审看。勃氏这人,虽
极权在握但感情外露哭点极低,稍加煽乎便会泪如雨下 ——一旦**挤出几滴浑浊的老泪,谁还敢让此片不通过?于是乎,“勃列日涅夫同志哭了”便成为斯时苏联导演们压箱底的速效救心丸。
《唐山大地震》看完就想起了这个典故,华谊兄弟的宣传策略相当对路,对此片主攻两大看点:一是号称撼天动地的特效场面,为此还拉来了IMAX垫背;二就是据称充斥在影片中的哭点。发哥替《孔子》站台时说“不哭不是人”,这回冯小钢炮则直接把不被《唐山大地震》感动的人与血洗幼儿园的连环杀人犯做了类比—— 当然,电影处于宣传期,相关主创就好比野兽处于发情期,没事找抽才能上新闻头条,电影就是一锤子买卖,吸引眼球是当下第一要务。
哭了吗?估计砍幼儿园的家伙也会看哭,这是人之常情,孟亚圣说人有五心,这“恻隐之心”要能修炼没,那是灭绝师太的级别——这种人估计也不会掏钱去电影院。《唐山大地震》根本不是类型片意义上的灾难片,无论跟史实改编的《泰坦尼克》还是幻想意淫的《2012》比起来,《唐山大地震》都只是隔靴搔痒,类型片意义上的灾难片一定是孤胆英雄拯救大众的模式(好莱坞就这样一次次的拯救了全人类),《唐山大地震》倒是彻底阉割了高、大、全的银幕英雄,放在现今的国产片谱系里,不能不说是冯导的一步妙招(参看《惊天动地》)。 原著小说本来就是写地震之后的《余震》,影片的主体内容和英文片名都符合这一叙事主干,但是原著中锁定生还女儿心灵废墟的叙事重心被巧妙的转移到了苦大仇深的母亲身上。徐帆饰演的母亲遭受到了夫死女丧的人伦惨剧,还背负着谋害亲女的沉重心理负担,一背就背过了改革开放三十年——却也符合中国民众的心理认同。其实《唐山大地震》无形中勾连起了中国电影史中最悠远的通俗剧传统——从《孤儿救祖记》开始,“家族变故+伦理救赎”的套路就横亘在中国电影人的创作意识(归根结底是中国观众的接受心理)中,再辅以些许电影作为大众娱乐消费品本就必须带有的感官触动,第一代导演郑正秋所总结的“在营业主义上加一点良心”正是此种创作套路的不二法门,《唐山大地震》无非是契合了这一深层的国人文化心理,并在视觉规模上将其发展壮大而已。
所以,不要期望在《唐山大地震》中看到一部荡气回肠的国人心灵史,新时期以来翻天覆地的社会变化也只是聊胜于无的故事背景点缀(但对于植入性广告来说这点至关重要)。徐帆饰演的母亲苦熬了三十二年,拒斥物质享受,拒绝重建家庭,像极了旧社会服丧守孝的贞节烈妇,而宁要残缺(断臂)儿子也不要(奇迹般)健全女儿的情节亦呼应着千百年来中国男权社会的集体无意识。当儿子带着媳妇、孙子来陪母亲过年时,儿子用霸权的语气强行拆散了妻儿,媳妇从始至终就不是一个现代意义上的独立女性;再回想起奶奶、大姑差点夺走儿子,以及一对儿女最终双双致富的情节,徐帆版的母亲真跟高鹗笔下守得“兰桂齐芳”的李纨有一拼了。
《唐山大地震》是匆忙的,就像是交待了一部国产长篇家庭伦理剧的梗概,但这也足够了,从契合中国最广大观众观影心理的层面来说,《唐山大地震》几乎是完美的:苦情戏的路数,大团圆的结局,比起《史莱克4》和《奠基》来,《唐山大地震》对中国观众的渗透才是全方位的(前两者在二三线城市几乎不会引起什么波澜)。我不推崇《唐山大地震》,但要我给父母推荐影片,我还是会推荐这部《唐山大地震》——而且会给我妈备上一包纸巾。
在以市场为指针的电影创作环境中,观众就是导演的“勃列日涅夫”,中国观众是单纯、善良的,只要能让他们结结实实的伤心痛哭一回,五亿票房绝非痴人说梦(当然也不能缺乏与主流意识形态的默契配合)。
我们的父辈遭受了那么多苦难,让他们(特别是灾难亲历者)在电影里重温然后解脱一把,也算是尽了电影人的孝道。
单以票房而论——“勃列日涅夫同志”哭了,《唐山大地震》笑了。
【.dy136.】005.请您把墨镜摘下先
当然,起初,我也是带着一幅极其挑剔的墨镜走进电影院的,正如那些官方的、民间的、专业的、业余的、正的、伪的总之是专门找茬的影评人一样。尽管我们名称不一样,待遇不一样,名声不一样,但是有一样东西我们都一样,那就是我们坚信:影评,不是电影评论的简称,而是电影批评的昵称。但是看完电影,特别是又看了一些相关的影评后,我觉得有必要暂时摘下墨镜,从另一个角度,不是批评,而是表扬一下这部电影。(或许以后有一个新词:电影表扬,简称电表,或电扬。)毕竟,要想挑,鸡蛋里总是能挑出骨头的。墨镜带的时间太长,你就不想摘下来,还以为那很正常。
不喜欢人多,所以专门挑了周一上午这个“票房毒药时间”去感受一下“地震”。到了电影院,没想到竟有这么多“无业游民”闲的在周一上午给冯导捧场,或许是来影院避暑的也说不定。不管怎样,照这样的情景,他预计的5亿票房应该没有问题,这下他的白癜风应该有治了。“梨花体”教母曾经不无幽默的说,冯小刚的龅牙是天生的,但他的白癜风绝对是给中国电影累出来的。这话我同意,中国电影就是太缺少冯小刚这样的导演了。因为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国电影一直处在一种严重分裂的状态,不是大俗就是大雅,缺的就是象冯小刚这种雅俗共赏的中层电影。一个国家的电影产业要想正常发展,不能光靠大俗大雅,大雅争的是名气,大俗争得是投机,只有雅俗共赏的电影多了,才能使电影产业呈现一种正态分布。
冯导的电影之所以能够深得人心,就是因为它特别关注普通的市民阶层。前两天香港导演尔冬升还夸冯导,说他电影中的语言对白,很有市民特点,如果他要拍文艺片,一定要找内地的编剧。言外之意,尔冬升已经把冯导的电影定位为文艺片,这马屁拍的。不过,现在中国电影的确太缺少对观众心理的研究了,这方面的理论和实践,不要说和国外相比,就是和国内同类产业比如电视、网络、新媒体等相比,也几乎是空白。那些大雅的电影自不必说,最近几年流行起来的那些大俗的“恶搞”电影,号称“迎合观众”,归根结蒂,只不过是把观众简单的设想为一群白痴。他们只是在“迎合市场”,而从来不去研究一下“观众心理”,不要以为“市场”就是“观众心理”,决定市场的因素太多了。这些大俗的电影曾经也为中国的票房作出了不少贡献,但是今年刚刚公布的一份电影产业报告指出,这种大俗的电影,也正在出现一种负增长的趋势。毕竟,无论大俗还是大雅的电影,都离观众太远。
冯小刚的电影似乎是个例外,他对观众的研究几乎是无意识的,这可能源于他生活经历中的市民倾向。他关注现实生活远胜于其他。这从他对剧本选择的倾向性就可以看得出来,早期选择王朔(其实是王朔选择了他),后期选择刘震云。当年他尚未在电影界出名,还在电视剧行业里摸爬滚打时,就选择了刘震云那部现实感极强的《一地鸡毛》进行改编。所以跟其他的导演不同,第五代导演立足于艺术,第六代导演立足于自我,现代那些“恶搞”的导演立足于商业,而冯小刚始终立足于观众。当然现在他也向商业看齐,口口声声离不开票房,可是现在哪一派别的导演最终不指向了商业?就连孤高自傲的第五代不也跪倒在金钱的膝下?第六代的商业电影很少见,那是他们还没有机会,他们现在有多少人在电影之外靠拍广
告、拍MV、拍电视剧赚钱?所以我就很奇怪,有些影评人看到《唐山大地震》中的几个植入式广告,就义愤填膺,甚至完全否定了这部电影。这已经不是墨镜的问题,而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问题。
《唐山大地震》令无数人泪洒影院,冯小刚靠的就是抓住了市民观众的心理,当然,这种心理不是一种简单机械的模式,而是基于中国市民社会的文化传统。北大教授张颐武曾经在一篇分析中国电影观众心理的文章里指出,中国市民社会所造就的观众力量主要基于两种心理——感伤和传奇。也就是说,中国电影百年历程,只要取得很好票房的,都离不开这两种心理。其实,这也是中国文学从古至今的文化传统。显然,《唐山大地震》很好的融合这两种心理。所谓感伤,也就是将“大历史的宏伟叙述转换为一种日常生活的小历史叙述。”这一点,冯小刚做到了,特别是相比较去年陆川的那部《南京大屠杀》而言,《南京大屠杀》虽然也想这样做,但是由于电影中小历史线索太多,而且每一条小历史的线索又都在力图回归到大历史的叙述中,所以导致了一种分裂。当然,主要还是因为陆川对于那时的 “小历史的日常生活”不甚了解。唐山大地震冯导可能没有亲身经历过,但是那个年代,他经历过,因此影片的时代质感,做的很强。
感伤自然涉及到了“情”,这也是《唐山大地震》做的最足的地方,也是最为影评人所诟病的地方。不信你在百度和谷歌里输入《唐山大地震》和“煽情”这两个词,看看会有什么结果。貌似在中国电影里,“抒情”这个词已经被部分影评人和谐掉了,只要电影里出现这一点感情的东西,二话不说,不是“煽情” 就是“矫情”,绝对没有“抒情”这一说。我不知道这三个词之间是不是有明显的界限,多少感情算是煽情,多少感情算是矫情,多少感情又算是抒情?我觉得在很多日韩电影里,比《唐山大地震》感情宣泄更厉害的,人们却称之为“纯情”,敢情这墨镜在评论外国电影时,就摘下了来了???当然,这似乎也可以用中国文化传统来解释,因为中国人的感情比较内敛,所以在中国电影里,感情稍有一点宣泄,很多人就受不了了,但是,外国人的感情很奔放,因此,感情宣泄的再厉害人家也很纯情啊!不可否认,对观众心理的研究从另外一个角度说,就是为了控制观众。正如,影片中的情感宣泄,也有略微过分的地方,但是我相信,那略微过分的一点,是由市场决定的。一个导演不可能控制影片的所有,只要在他可控制的范围内,做好一切,就足够了。
影片中还有一个值得思考的地方就是徐帆扮演的元妮的形象,这个形象被塑造成了一种不只是任劳任怨更似乎要被竖一个“贞节牌坊”以资纪念的旧时代封建家庭妇女的形象。这个形象不要说以西方女权主义观点就是按照一般的普普通通的现代知识分子的观点来理解,也似乎是一个应该被批驳的对象,部分影评人也对此做出了批判。但是我想说的是,尽管冯小刚的文化水平不高,不能和第五代甚至他的晚辈第六代相提并论,但是这一点现代意识他应该还是有的。他之所以这样塑造,一定有他的原因,除了故事本身的背景所决定——因为故事发生在七十年代,对于一个普通纺织女工来说,这种女权意识尚未如此强烈,在她身上流淌的依然是几千年中国传统文化的血液——另一层意思我想是,有一种超越了所谓的现代的、知识的东西,从影片的结局来看,这种东西显然就是爱。其实,从整个西方文化的发展脉络来看,对于现代性的批判和反思一直是现代文化特别是后现代文化的重点之一。这也让我想起来某位老师上课时所说的,新的东西未必就是好的。当然,在此,我无意否定女权主义,更无意为“封建思想”保驾护航,我还没那么“经典”。在西方,这种电影所宣扬的观点基本上属于意识形态错误的,但是在中国,意识形态似乎仅仅被简化成了政治。我也曾经想过,如果活下来的是元妮的丈夫,这个故事该如何发展?
在一个商业电影的时代,有人依然能够坚守现实主义题材,真的很不容易的。如今,现实主义题材的电影几乎从大银幕上绝迹了。今年能数的起来的也只有老徐的《杜拉拉升职记》和张扬《无人驾驶》。看到有人将《唐山大地震》和《2012》相比较,总是感到很奇怪,一个是现实题材,一个是科幻题材,尽管 2012的年代比唐山大地震那个年代离我们更近,但是在《2012》中,人们似乎只有被震惊的快感,而在唐山大地震里,却是实实在在的悲痛。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悲剧有一种净化人心灵的力量,类似于中国人说的“澡雪精神”。
所以,看完影片后,我想起了两段话。一段是老子说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那是在看到影片中美好的生活瞬间被地震毁灭时想到的。还有一段话,在整个观影过程中始终萦绕在我脑海,即使走出影院许久,也不曾散去。它就是我最喜欢的美国作家卡佛在《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到底在谈论什么》中的一段话:“你们彼此相爱。你们浑身都透着这股劲。你们因为爱情而光彩照人。但是,你们相遇之前也曾爱过其他人。你们也都结过婚,就象我们一样。甚至这之前,你们可能还爱过别的人??也许你们会说是保留下来的美德,这美德就是,如果我们中谁出了什么事——请原谅我这么说——假如明天我们俩有谁出了事,我想另一个,另一个人会伤心一会儿,你们知道,但很快,活着的一方就会跑出去,再恋爱,用不了多久就会另有新欢。所有这些,我们所说的这种爱情,不过就是一种记忆。甚至可能连记忆都不是。”冷峻的卡佛,很少在他的小说里发表议论,偶尔的一次,竟如晴天霹雳,令人醍醐灌顶。
卡佛的这段话,无形中给《唐山大地震》里徐帆塑造的那个“旧时代封建家庭妇女”元妮的行为作了最好的注解,当然,是一个反面的注解。这其中体现的是中西文化不同?还是有一种更深层次的东西隐含其中?一如卡佛在那篇小说里,用那对受伤的老夫妇的故事又为这句话做了一次注解。不过这次的注解是正面的还是反面的,或许只有那我们摘下墨镜,才能看得清楚。
Ps.
看了这篇文章,有人一定要问,你是不是冯导的枪手啊?
问题的关键是,我如果说不是,您信吗?
所以,还是请您把墨镜摘下先。
【.dy136.】006.灾难的伤痕
在看这部电影之前,我已经被其铺天盖地的新闻以及非新闻给弄坏的胃口,无论是冯小刚把看这电影不感动的人跟砍幼儿园的孩子对比,还是一些影评人说此片在卖弄民族伤痛,不管正面还是负面,这些近似炒作的行为我都不会拿来作为衡量电影优秀与否的依据。记得有个行家说,圈里的人,尤其是凯歌谋子之类,都是笑话和鄙视冯小刚的,因为他是个半路出家的,“拍的片子都是些胡同串儿的痞子化,没啥价值”。大概小刚最近几年也被说烦了,所以先是用《天下无贼》证明自己的国际化,再用《夜宴》证明老子也会拍古装,《非诚勿扰》证明玩小资谁不会啊,《集结号》证明战争片我也拿得出手。
于是,就等到了这部灾难片,《唐山大地震》。
除却他早期的那些贺岁片,冯小刚的电影里,我最喜欢《集结号》。我对那些战争场面没啥感觉,被这电影打动的,是主人公那股子拧劲。冯氏作品里,主角的拧很有味道,也造出戏味,谷子地为了给战友讨回公道,拧了几十年,终于让他拧了回来,也让观众荡气回肠,最后颁发勋章,敬礼的那一刻,我也随之深深的流泪。
所以我觉得,如果《唐山大地震》能把主角拍出那股拧劲,这部电影就算是成功了。至于剧情,地震了,人死了,从伤痛中走出,不就可以了么?
令我意外的,恰恰是这部电影的剧情。
整个故事描述的不仅仅是地震和震后,还有着一个家庭三十多年来的故事和变化。冯小刚这次非常有野心,他要记录的不仅仅是一场灾难,他还在片中讲述了这场灾难是如何改变一个家庭里每个成员的人生轨迹。徐帆扮演的元妮,在地震里失去了丈夫,双胞胎子女被压在屋下,情况危殆,只能选择救一个。而元妮在悲痛中,选择了救儿子。她抱着儿子赶往机场救护,而女儿却意外的醒来,被救灾的军人收养。故事,从这里徐徐展开,电影,从1976年,讲至2008年。
这部两个小时的电影,冯小刚用他独特的平民视角,再加上自身的经历来为我们构建了一个中国32年来的发展历史。它讲了改革开放,讲了私营个体户,讲了南下淘金,讲了高考,讲了大学生,讲了未婚生子,讲了涉外婚姻,讲了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其实《余震》这个原片名的确更适合电影,因为这部电影已经不单单在讲述唐山大地震,这场地震只是一个引子,它只占片中前10分钟,剩下的近2个小时,是在为我们讲述地震,如何改变了一个平凡家庭。
果然同我预计的一样,这部电影里的几个角色,也是“拧”劲十足。徐帆饰演的元妮,是片中最拧的角色,因为深深的沉浸在失去丈夫的悲痛和对女儿的愧疚中,数十年来她选择最清苦的生活和寡居,性格大变,她希望能用折磨自己的方式,来让天国的亲人宽恕自己,用儿子方达的话来说,“母亲的心已经早就碎了”;还有一位拧着的角色,是张静初扮演的女儿方登,因为对母亲狠心放弃自己的行为感到愤怒,她选择遗忘,选择离开,选择过另一种生活,她从大学退学,她当未婚妈妈,她和大自己10多岁的外国男人结婚,她移居加拿大,她希望能够忘记母亲,忘记那份复杂的感情,但当汶川地震的发生,一幕幕惨状又如同32年前那样浮现眼前,她终于明白,亲人,终究还是亲人,于是她选择了回到母亲的身边。
这是一个大大出乎我意料的故事,因为它并不是简单的讲述失去亲人如何走出阴影(例如讲述世贸被毁后,失去亲人的人如何重新积极生活的《从心开始》),也不是简单的卖弄生离死别的惨痛,冯小刚这次非常有诚意的做了一个好故事,他在用这部电影讲述一场灾难带给人的伤痕,面对这伤痕,有的人选择逃避,有的人选择天天往上面撒盐,有的人选择遗忘??伴随着中国改革的三十年,冯小刚向观众娓娓道来这些人这些年的生活。
电影还有令我意外的一点,是结尾对于汶川地震的描述。虽然起初我觉得将两场相隔32年的地震放到一部电影里,显得有些牵强,但当唐山救援队的旗帜树立在汶川废墟的时候,我还是被深深的打动了。这是一种血浓于水的力量,无须言语,它已经超越了某些政治意识,让人除了感动得热泪盈眶,别无他言。
虽然在这部电影里徐帆的哭叫和蹩脚的唐山话有些煞风景,但所幸的是其他演员都很好的完成了各自的任务。这部电影里的男主角,我认为是扮演方达养父的陈道明。他的戏份贯穿影片始终,非常之多,我很奇怪为什么他只是一个“特别演出”,他的戏份甚至多过了“领衔主演”的李晨。
我必须要说的是,如果过去对陈道明的演技,还只是停留在“很好,很独特,很有自己范儿”的评价上,那么看完《唐山大地震》,我对陈道明只有五体投地来形容,这部电影里陈道明演得实在太出色太出色的,远远超过我之前在《黑洞》《康熙王朝》《冬至》《中国式离婚》等作品里对他的印象,他把一个慈父军人演得活灵活现,不管是对妻子的拌嘴和容忍,对养女的溺爱,妻子去世后独自一人生活的孤独,对养女男朋友的愤怒,以及最后享受天伦之乐的高兴,这部电影里他的角色情感内容最为复杂,跨度最大,但陈道明演得毫无破绽,让我叹为观止,彻底折服。他真的是一位伟大的演员,影迷们应该细心留意他在电影里的表现。
片中那些植入广告,除了中国人寿之外,其实都不算生硬。喝剑南春很自然(从头到尾没提品牌),工商银行的存折也不会让人感觉突兀(被表压着,镜头没停留多久),宝马更是很自然很贴切(展现的是方达在事业上的成功),只有中国人寿能恶心一把人,好在只有那一句。从植入广告的流畅度来说,《天下无贼》到《非诚勿扰》再到《唐山大地震》,冯导一直在进步嘛。
这部电影究竟是不是在卖弄惨情?看完之后我一直在想这一点。我看的IMAX版本,全场 400多位观众几乎都在哭,我旁边坐的女孩从头哭到尾,更有甚者,纸巾用完了,拿出毛巾来擦眼泪。《唐山大地震》让大多数观众哭泣,这是毫无疑问的,而这眼泪流得,是因为导演将电影拍得很出色,还是因为我们仅仅是无法承受那种生离死别的悲痛?这不是一个很好去分析的问题。但至少说明这部电影观众能够投入进去情感,能够被它打动,而且冯小刚已经尽量避免用最廉价和低级的方式来煽情,我觉得就华语电影来说,已经是一大进步。
至于如果有观众害怕从头哭到尾让人一直难受,其实影片里也有一些轻松的笑点,均匀的分部在中段,让观众也可以缓解一下神经,这些幽默,对于熟悉冯氏喜剧的人来说,一定会非常惬意。
最后,谈一谈那几分钟特效场景吧。IMAX版下,特效水准不算差,但对于已经接受过《2012》洗礼的观众来说,当然见怪不怪,但有些非常血腥的镜头(倒塌的砖瓦直接砸到人),所以最好别带小孩去看。而且接下来有一个多小时的文戏,小孩更坐不住。
看完这部电影,我对冯小刚更加有信心。他能拍出老百姓最普通也最真实的情感,让我感觉到他对电影的认真态度。这是一部值得好好欣赏的华语电影,也能让我们记住一句刻骨铭心的台词:亲人,终究是亲人。
【.dy136.】007.面对废墟我们是否只能选择坚守
几天前去看了《唐山大地震》,感觉冯小刚很有点野心,想借大地震的故事,拍出一部改革开放30年中国老百姓的心灵史来。片子开场不错,蜻蜓群飞乱舞点找得很好,从这样一
个不祥之兆为后面即将登场的大灾难作铺垫,构思还算巧妙。
并且,开场十几分钟,从蜻蜓飞舞,经地震,到76年**追悼会,那些场面的历史感都做得不同凡响:特别是1976年的唐山街道、市井、工厂家属区、宿舍楼??还有爸爸开的黄河牌大卡,姐姐手里的老虎头电风扇,以及路边卖冰棍老太太一身围裙和袖套,无一不逼真,能一下子把人拉回那个动荡而又朴素的年代中去。
后面地震开始以后,视觉特技自不必说,那水平肯定是国内顶尖的。我比较欣赏的是演员的化装造型。如果说过去国产片的化妆和人物造型多少都还带有戏的假定成分的话,那么这次《唐山大地震》可谓是洗尽铅华,返璞归真了。尽管一干演员都又脏又丑,但我仍然愿意为这样的制作效果大声喝彩几句。
而且擅长拍喜剧的冯小刚,这回对悲剧煽情的把握和拿捏,也显得比较到位,绝不是那种拿针扎人泪腺,憋着让人落泪的感觉。看片时,观众席间的效果尤为强烈。不用说前排两个妹妹早已哭得花枝乱颤;就是身边一个满脸络腮胡的纯爷们,也不断以手擤涕,还把脏纸巾扔到了我脚上??如果说喜剧就是开怀大笑,那么一部苦戏,能让满场看客泪洒粘襟,也不能不说是功德圆满了吧。
不过看完全片,心里依然缺点酣畅淋漓的感觉,总觉怅然若有所失。似乎并未达到看片前对它的期待和想象。跟图宾根木匠谈,木匠说整部片子感觉像是一部长篇小说的提纲,某些局部细节没有完全展开。回来得路上又想了一下,看来还是与剧本线索太多,时间跨度太大,编剧和导演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把每个人物的性格充分展开有关。
人物性格塑造向来是国产片无法摆脱的魔咒之一。看来这次《唐山大地震》依然未能脱俗。作为一号女主人公的元妮,实际上在剧情展开之前,就已经是一个性格被定型化了的人物。因而在全片中,她的性格没有任何发展,剧情的展开,只是在不断印证她的执拗性格的合理性而已。
具体地说,元妮是个普通纺织女工,她所秉持着一种中国北方下层女人最基本的传统道德操守,对家庭、对老公、对子女,绝对是个忠贞不二、从一而终的节妇烈女。因而在地震中她痛失丈夫和女儿后,毅然执拗地不顾婆家的劝说,执意要留在唐山,只身将失去一条手臂的儿子抚养长大。儿子长大了,与一帮哥们一起去了南方谋生。元妮依然孑然一身,拒绝了梅开二度的爱情,拒绝了儿子为她购买的新房,甚至拒绝了离开地震后她和儿子赖以栖居的平房小院。
到此为止,剧情已经完成了对于元妮一种坚韧执拗性格的建构。不过这种性格不免有些极端,致使让某些观众感到她多少有些病态和偏执。这也没太大问题,艺术嘛,大多都是允许夸张的,夸张是为了强调,强调是为了突出,突出是为了打动人心,这原无不可,但是,为何尽管徐帆铆足了劲演,这个人物依然难以深入人心呢?
我觉得问题就出在元妮这种执拗和执着所体现的伦理观和价值观因上。其实,简单地看,元妮这种执拗正是出自传统女性对丈夫,对家庭从一而终的观念。这种观念规定了元妮在灾后只能坚守着的废墟和丈夫、女儿的亡灵度过大半辈子的光阴。按照儿子方达的话说,就是“唐山的房子倒了又重建了,但我妈心里的房子却一直没有重建起来”。
这个“从一而终”如果放在生与死的语境中,就又涉及到中国传统伦理仪典中的 “服丧文化”。比如在《论语》中,孔子对学生宰我说道:“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意思是说,君子服丧期间,吃肉不觉其味美,闻乐不觉其欢愉,居所不觉其安乐。你看,这说得多像寡居后半辈子的元妮。她在大灾过后竟然孑然一身度过了30年青灯寡油、孤苦无助的日子,这岂不就是孔子所说的“君子居丧”的体现?
说到这里,我仍然可以理解。冯小刚不过就是借元妮这个优那么点极端的例子,来突现中国女性对亲情、家庭坚韧不拔的守望和忠贞。但是,这里暴露出来的矛盾却是,如果一个像元妮这样一个女人把自己整整后半生都牺牲掉,仅仅是用来标明她对依然不复存在的旧家和往生人的执著坚守的话,那么,作为一个生命个体,难道她活下来的意义就在于此?说得极端点,这哪里是在服丧,简直就是殉葬!
当然元妮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殉葬,而更像是一种形而上的精神或感情上的殉葬。假如这只是出于她的个人偏执或个人选择,那我觉得影片这样表现也无可厚非,可是如果我们把元妮的这种选择,作为一个社会所崇尚的普遍价值立场,那我只能说它是一种文明上的返祖现象。难道一个女人只能把她的个体生命价值依附在一个已经不存在的家庭和亡夫身上才是值得我们高唱赞歌的所谓从一而终或者执著忠贞吗?
其实个中道理如同丧夫的寡妇,丈夫死后,是独守空房还是另移情改嫁,原本都应该是一种个人选择。但当一个社会把这种基于个体生存需要的行为选择放大为一种制度规范或是文化禁忌的时候,那么它就必然遭遇与自然人性的尖锐冲撞。尤其是在中国传统伦理阴影笼罩下,节妇殉夫从来都是被人讴歌的对象,而寡妇改嫁却始终遭受千夫所指。中国文化的拘谨和宽容的缺失,由此可见一斑。
而这种禁忌文化的印记,在《唐山大地震》一片中难免显现了它的余脉。当人们为元妮的殉情感动得涕泗交流之际,对那些在大灾之后迅速从痛苦中摆脱出来,让自己的人生再次走向新途的又是否能报以足够的宽容和理解呢?当我们对元妮的忠贞不二啧啧称奇的时候,又有没有想过我们这种赞美对那些从灾难的阴影中挣扎站起,重新展开人生翅膀的人们是否有失公允呢?
由于这种价值立场的偏失,让人觉得元妮的凛然大义显得有些不甚健康。假如我在看片的时候也为此一洒同情的眼泪,我会觉得我哭得毫无意义。这样一个传统意义上的节妇,难道是值得我们感动,乃至于在道德感情上对她进行膜拜的吗?就在洵阳城外那一排排烈女牌坊即将老朽倒塌之际,难道要让我们为当代社会的元妮们去重塑一座气宇轩昂的孝女祠堂?
也许是我陷入了某种思维上的偏执。在大多数人看来,《唐山大地震》作为一个有商业看点的伦理大片,能让大家走进影院哭一鼻子,为元妮对家庭亲情那种感天动地执著守望一洒清泪,也无不可。但是,正像本文开头所说的那样,一旦你对影片保有某种心灵史诗的期待,那么在看片之后多少还是会感到某种失落和绝望??。不过,不过从爱护国片的立场上,我还是劝慰大家不妨对小刚同学多一点耐心和宽容。毕竟,一个精神尚未从传统废墟上重新站立起来的民族,又岂能奢望她的子民能从灾难的瓦砾中抽身而出,洒脱地走向新生的彼岸呢?
【.dy136.】008.冯小刚的良心与诚意
【冯小刚的诚意之作】
冯小刚或许不是中国最有才华的导演,但他至少是一个有良心的电影人。
对于习惯了拍幽默剧的冯导,拍像《唐山大地震》这样有“重量”的电影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既要考虑影片的艺术价值,又得对1.3亿的投资负责,面对此等抉择时失手的导演不计其数,陈凯歌的《无极》便是个很好的例子。
然而今天,冯小刚用一部煽情比肩《岁月神偷》,特效堪比《2012》的电影向世人证明:商业电影也可以拍出诚意。
【开场4分钟:天崩地裂与生死离别】
尽管欧美的IMAX大片已不计其数,但多为《钢铁侠》、《变形金刚》之类的爆米花电影。之前看过唯一一部IMAX文艺片是《野兽家园》,不过那部电影的导演实在过于陶醉在个人的怀旧中,整部电影令人昏昏欲睡。因此冯导的《唐山大地震》可能无意中会成为全球迄今为止最成功的IMAX文艺片。
开场的那段天崩地裂的特效同好莱坞大片相比,至少可以打个及格分吧。毕竟这样的特效连俄罗斯人都拍得出(比如《守夜人》),也没有什么可稀奇的。倒是这段特效中的几个“不协调”的镜头令我很诧异。首先是云妮与大强的激情戏,尽管没有“尺度”,但是很有“激情”,这在国产电影中是很少见的。其次是几个逃跑中的人被飞石砸死的镜头,尽管虚化了,但出现的很突然,真的会让人心头一紧。这样“残忍”的镜头同样是国产片中不多见的,甚至有那么一点点《死神来的》的味道。还有便是云妮骂天的那个镜头,一种消极的感情宣泄得淋漓尽致。冯导在访谈中曾经提到,原著《余震》中的一些消极的元素由于审查的原因,在电影中都被略去了。而云妮骂天的这个镜头或许是唯一一个被留下来的吧。
拍《辛德勒名单》,斯皮尔伯格只用了两种颜色:黑与白。同样,在拍《唐》的开场时,冯导也采用了灰黄的暗色调。或许影片开场的特效比不上欧美大片,但地震前那段关于唐山人生活的描写绝对是大片中不多见的。那几分钱一根的冰棍,那叮当作响的凤凰自行车,那破旧却整洁的小屋,以及那个时代人性的单纯,给影片深深地烙下了“中国”的烙印。 影片的开场是完美的,不光是从文艺片的角度,还是从商业片的角度。看得出冯导是在这上面花了心思的。不过在电影之后的情节发展中,冯导似乎缺了点耐心。
【美中不足:2小时说不完32年的故事,冯导开始走马灯】
不知道冯导之前是不是拍过类似的小说改编类电影。对于这类电影,最重要的便是对小说内容的取舍。毕竟2个小时说不完一本书的故事,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是比较现实的做法。失败的例子很多,《哈利波特》系列便是一个。而这次冯导似乎也栽在这上面了。
片中的两个幸存的孩子方登和方达,他们的童年、青春期、青年和中年冯导都想拍。冯导的确是拍得很有诚意,很用心,但可能真的是能力不足,或许是对于这个体裁电影的生疏,冯导陷入了一个模式化的循环:进入一个时间点,迅速介绍方登、方达当时的生活情况,开始播放煽情的配乐,然后请观众们哭。效果是达到了,但观众哭得不畅快。情节越是走马灯,对每一个镜头把握的要求就越高,一个不合理的镜头便会坏了“一锅好粥”。《唐》最大的不足就是被太多这样的镜头坏了全片的基调。首先是过多的广告镜头。这个似乎被媒体过度放
大了,但不可否认的是作为一部承载着国人良心的电影,过多的商业化实在不应该。另外不得不提的是冯导大局观的缺乏。《唐》中不乏精巧设计的呼应桥段,如凉水中的西红柿、两个地震中的母亲等,但全片的时间分配实在有点问题,3000万的开头拍得很悠闲,但之后的情节实在太赶了。
最令我诧异的是人物的化妆。既然时间点跳跃得很快,那人物化妆就很重要,这是给观众最好的时间暗示。而《唐》中的许多人物不管什么年代,除了衣服换了换,脸蛋和头发全一模一样,最夸张的便是方登40岁时还是一副少女样。
最后简要说说结局吧。说实话对结局真的很失望。原本希望影片能有一个与开头同样精彩的结尾,却万万没有想到结尾成了影片最大的败笔,最后的一段对话和一句独白是影片中最“假”的。全片的真情,以最后的“假意”收尾,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冯小刚,中国的“卡梅隆”?】
“票房5亿是比较保守的估计。”冯导这次可谓口气不小。同样是IMAX巨制,冯导这次是否真的能复制卡梅隆的票房神话?
同卡梅隆相比,冯导多的是才气,缺的是商业片的控制力。他可以设计出令人回味无穷的经典对白,但也会时不时拍出一些让人扼腕的片段。卡梅隆告诉我们,拍商业片最重要的是不犯错误,让别人找不到茬,同时再加入那么一点浪漫与煽情,票房便可以高枕无忧了。 尽管有着这么多瑕疵,但个人对《唐山大地震》的票房还是抱着乐观态度的。首先在于它的真情实感,影片上映之后的独立影评一定不会差。当初《岁月神偷》便是靠着口口相传的声誉,在香港放映的档期比一般电影至少长了一个月。而在煽情指数上,《唐》与《岁》相比是没有差距的,甚至更胜一筹。唯一的劣势便是前面提到的,冯导比罗启锐多犯了一些错误。
其次是影片的旋律够“正”,很有感染力,适合组织群体包场观影,同时媒体可以放心做正面宣传。当然,以《唐》一片的质量,其票房应该不需要像国内某部众所周知的电影一样靠包场撑起票房。
最后一点尽管比较俗,但却是真理:《唐》是一部实在的电影,就像冯小刚是个实在的人一样。《海洋天堂》打着催泪弹的牌子欺骗观众,《孔子》打着弘扬国粹的旗号说教观众,而《唐山大地震》,用一段真实的故事,感化观众。
【.dy136.】009.理智无法战胜情感
尽管很多人不满意,但是现在几乎已经可以断言,冯小刚这次又将赢得票房上的胜利,而且可能会赢得很漂亮。事先的自吹自擂也好,炒作噱头也罢,当这些都变成票房上的真金白银时,任何反对的声音都变成徒劳的发泄。冯小刚没有胡说,从某种意义上讲他已经号准了中国电影观众的脉搏,知道人们需要什么,所以他的电影都变成了实打实的硬通货。面对这样的导演和这样的实惠,投资商除了俯首称臣还会有别的选择吗?
《唐山大地震》不会成为中国电影中的经典,但绝对会成为中国商业电影的又一个典范。如果把整个影片看成一个杠铃的话,其首尾两部分堪称重量级的催泪弹,而中间的相当长的部分就像特制加长了的杠铃杆,这个杠铃杆的最大的意义在于平铺直叙地展现了自一九七六
年以来中国大陆上的种种变化。因此理智地去看,无论是谋篇布局还是拍摄技巧,《唐山大地震》都无法成为值得推崇的电影,但是对于在并不算久远的时空里经历了两场巨大地震灾难的人们而言,这一首一尾两场情感戏已经足够摧毁很多人的心理防线。这一刻,很少有人能无动于衷;这一刻,理智实在无法战胜情感;这一刻,在观众的泪眼婆娑中,冯小刚以及这部电影的投资商们又可以觥筹交错了,或许在某些人的眼里他们可能仅仅算是“弹冠相庆”吧。但在这个利益至上的年代里,反对者的怒吼也只能变成无力的呻吟而已。
影片开头营造的上世纪七十年的环境氛围,对于从那个年代过来的人是非常具有视觉侵略性的。在个性消亡但山河一片红的特定年代,在普通民众经历了十年精神浩劫之后,一九七六年发生的那些事情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也改变了整个中国的命运。原本美丽的蜻蜓如蝗虫过境时竟然也变得邪恶无比,不论影片本身是否有意,这都成了中国命运在这一时段的写照,崇高美丽的东西被毁灭殆尽,留给中国民众的是贫瘠的精神荒原。影片把年代做旧把情感做旧,把该铺垫的东西都铺垫好了,甚至连云妮和丈夫的一时欢愉都考虑在内,随后的墙倒房塌和惨绝人寰的场面甚至连最低票价的限定现在看来都像是一场蓄谋已久且不怀好意的“阴谋”,让观众只有被动接受的份儿。这种由场内到场外的宣传策略以及从开始就准备打垮观众的情节设置,显示出冯小刚的三板斧是多么的有效果。
汶川大地震之后,“地震”这个词语如噩梦一样至今依然在很多人的心头挥之不去,《唐山大地震》的推出,可以说是不战而胜,从某种程度上说“奸商”们利用了民众的感情并不为过,但是从商业的角度去看,这是最精明也最无可厚非的做法。摆到桌面下,这是政治需要,自然有权力机构的支持,摆到桌面上,这是和观众做买卖,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愿挨。影片中,一个母亲面对子女存亡的两难选择,在残垣断壁天昏地暗的背景下,悲剧力量被无限放大,不管是否经历过那样的灾难场面,人们都无法冷静地面对一个母亲撕心裂肺的呼号。母子亲情本来就是最容易打动人心的感情,在人生的灾难面前,这种感情更具有摧枯拉朽般的力量,所以冯小刚早就开始偷笑了,所以影院煞有介事地制造了买电影票奉送纸巾的噱头。与其说本片是情感的胜利倒不如说是商业的胜利,对于观众而言是理智输给了情感,对于冯导演而言,恐怕却是理智驾驭了情感。
每个人经历、感情和认识都不一样,无法让很多人对一部电影持相同观点,保持集体认同固然是好事,如果那样说明中国电影真的进步了,而存在反对声音也未必都是坏事,那意味着中国电影还能进步。但是由于种种众所周知的原因,在中国,电影总是牵扯到政治层面上来。这种混乱有时是自上而下制造的,有时却是自下而上堆积的,上面一声咳嗽,下面一堆唾沫,鸡飞狗跳乌烟瘴气。而无论是自上而下的行政干预,还是自下而上的号召抵制,都不是聪明的做法,都是内心虚弱的明证。在口水和谎言之中,该赚钱的还赚钱,该花钱的还花钱。如果把握不好市场,行政干预也救不了命,电影《孔子》就是证明;如果行销对路,再大声势浩大的抵制也是白搭,去年的《建国大业》就是“残酷的现实”。上面的和下面的都洗洗睡吧,在《唐山大地震》这样的适销对路的“商品”面前,理智挡不住情感。
冯小刚不是电影艺术的大师巨匠,但绝对是商业电影的顶级高手。无论是凭借演员的表演,还是抓住敏感的题材,他总能制造热点形成话题。好莱坞在世界影坛的一枝独秀从来不是单靠艺术电影挣来的,如果单纯从中国电影的商业未来考虑,多几个“冯小刚”未必不是好事,否则光有“贾樟柯”们的存在也不利于中国电影的整体发展。对于《唐山大地震》本身而言,不去电影院看不是罪过,进了电影院看也不丢人,面对触目惊心的画面和肝肠寸断的哀号,很多人都无法保持理智和克制,不是我们输了,而是冯小刚赢了。
PS:高分送给演员的表演以及在地震中失去的几十万生命,当然还有汶川的。。。。。。
【.dy136.】010.冯小刚的地震与我们的地震
不谈地震的电影艺术。宝哥出品必属精品的批片时代,我们大可不去说这些。好莱坞电影现在堕落了,却越发被我们捧为专业,这也不用惊呼。恰好,恰好而已。我们的二手人生是不是二流的,这不是真正的问题。当今世界,草根崛起,一个MADE IN CHINA的中国,可以站在美国面前,隐约的看到它的自然经济,在WTO的不亚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好吧,其实是第三次?)的贸易开放中,有很大的自然胜算,这才是现实。
所以,大可不必谈论地震堕落着,肤浅着,却依然哭天抢地。因为我们大众也没时间跟你玩儿这个。观众来消费的,可不只是审美,也不是“独立自主”的把玩,更不是玩物丧志,而是话题。奥运会是全球话题,藏独也是,这改变不了其中谁更高尚纯洁或者共产主义。这也是现实。
所以,当我们讨论这个话题,开明群众表示毫无压力,你大可顺其自然;群众表示无关紧要,不过是再让我关注一下;而感动者被感动,也被“收买”(邪恶的词)了,反过来你站着说话多大个肾,不是,老鼠的腰子不腰疼,不是,你说这些有什么用?
《地震》肯定代表不了地震,但是,地震已经远去不可说,我们只能观看那些不入流的不被正名的所谓“纪念碑”。我们只剩下这个了。我们的电影正在变成香饽饽,无论是洗钱投资还是文化提升,企业乐得,观众热闹,这是自然规律了。所谓潜规则,就是正在实行的,没人愿意去承认的基础规则,而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道德沦丧。
谈什么二手人生?我们当然和人家有差距,无论做什么都有人家的出名要趁早的经典作参照物,我们本身就没那志气,又怎么能在5000年传承下来捉襟见肘的人际关系里,突飞猛进?面对现实吧,现实是我们没志气,而我们有很资深的观众。要是在日本,在欧洲,在非洲,不会一样?我们能对日本人电影的堕落和狂欢而叹息么?能对韩国电影镜头专业故事吐槽的事实摇头叹息么?我们能对非洲人的落后而无为便捶胸顿足么?
没志气的电影人,夹杂在电影已知的广阔可见经典中,想的不是更强烈更丰富自己的表现形式,而是更多的话题,更好的主题,更小的段子,更省力的任务。他们知道怎么撒娇,没有更大的施展空间,当然不会去开创撒娇的艺术。拍完即可,点到为止,功夫深,观众看到的,也是度量衡的小花招,也是摄像机的切换,是主持人的傻呵呵哇哇哇叫床般的惊呼,还在乎什么?我们不愿意去前期投资,就别指望现场的花招能有多大的建树。当然,没志气的不只是这样。有志气的电影人呢?那些花儿还在艺术气息里挣扎。他们力求自己的电影简单、直白,不带任何哪怕是应当的遮掩,但是就是让人费劲、令人看不懂,就别怪人家抢占市场。
连宁浩都被审查炒作了,我们还说什么?我们别指望中国百年内能出自己的LV,我们
能出个李宁就不错了。这个时代有这样的特质,任何产品都可以叫做商品,任何商品都要冠以消费级的铭牌。
所以,冯的地震就是我们的地震,我们的生活并不一定是所谓勤劳淳朴的中国人的生活,我们因为越发繁重的生活,渴望偷懒,就别指望人家会勤奋。别指望人家的勤奋,会符合我们至高无上的价值观。 要么,为什么最标榜伦理的国家,虽然并非最伦理丧道的地区,却时常发生最普通、最频繁的伦理丧道?难道只因为中国人多概率高么?
也许,我们恨恨不平的,只是冯小刚的睁眼瞎,一叶障目的自大?是他们的鼓吹和绝对化的吹捧?是这个时代的传媒没有良心只有献媚?
或者,是冯小刚是这个世界不应得而必需的英雄吧?——矮子里拔将军,山寨里寻仙人,随你怎么说,——换个角度,我都可以把他简单粗暴的比作蝙蝠侠呢~~呵呵。
一我对冯小刚的新作《唐山大地震》有些失望。这种失望准确地说,错不在冯小刚,而是缘于我对这部电影的期望值过高。在看《唐山大地震》之前,我一直期待着它是中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灾难类型电影;然而,它仅带给我开头的那几分钟震撼,接下来的,不过是一个温情脉脉的家庭伦理故事。如此小的格局,我以为当不起“唐山大地震”这个片名,不如原著《余震》来得合适。所谓“余震”,指的正是地震发生之后,对受灾者的生活与心理造成的种种影响,仿佛余震,令人很难走出地震的阴霾。当然,片名只是电影的一个组成部分,甚至是个不算太重要的组成部分。“唐山大地震”这五个字对于这部电影来说,虽然有些名不副实,但客观上为影片的炒作起到了吸引眼球的作用。关键的还是电影的内容。就像冯小刚,即使改名叫“冯大刚”,仍改不了他那副尊容一样。我还不至于因为片名而贬低《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我就像一个赴宴者,以为要吃的是“满汉全席”,结果端上来的是农家小炒。内心的失落是难免的,但农家小炒未必就不可口好吃。所以,抛开片名不谈,这仍是一部不错的以灾难为背景的充满温情与亲情的伦理剧情片。离经典很远,但足够煽情催泪。 二1976年,恐怕是中国最多事的一年。那年我七岁,如今依然能清晰记得**、**、**的去逝,唐山大地震,四人帮被打倒……我懵懂地跟着大人一起难过、一起担扰、一起欢庆,用那年学会的一句话——“化悲痛为力量”,开始了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唐山大地震》中的那对孪生姐弟,应该跟我差不多大吧。影片开始时,父母为他们准备了上学的书包,而我也是那年上的小学。只是,他们没有我幸运,他们经历了唐山大地震。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54秒,在河北省唐山、丰南一带,发生了7.8级强烈地震,震中区烈度11度,地震波及天津市和北京市。这次地震集中在工矿企业集中、人口稠密的城市,造成242419人丧生(包括天津等受灾区),100多万人受伤,15886户家庭解体,3817人成为截瘫患者,25061人肢体残废,遗留下孤寡老人3675位,孤儿4204人,数十万居民转眼变成失去家园的难民……孪生姐弟被压在同一块水泥板的下面,刚刚失去丈夫的母亲哀求救援者救出她的两个孩子。然而,无论撬起水泥板的哪一端救人,另一端的孩子都难保性命。救援者问母亲救姐姐还是救弟弟,可手心手背都是肉,母亲如何忍心做出抉择?情况紧急,慌乱中的母亲只得决定救她能够看见、而且确定还活着的弟弟,从此对姐姐背上了永远的愧疚。没想到的是,姐姐居然从死人堆里活了回来,并被一对军人夫妻收养。她在水泥板下亲耳听见了母亲救弟弟的决定,成为心中难言的隐痛。23年,即使在梦中哭喊着“妈妈”,却从没有迈出过回唐山寻亲的脚步…… 三影片故事的时间从1976年到2008年,跨度长达32年。虽然可以相信冯小刚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浓缩了剧中人物的经历与心理变迁;但以一部电影的容量,仍显得过于仓
促,许多情节缺乏必要的交代。比如,残缺了一只手臂的弟弟,放弃高考,离开唐山和母亲,到杭州打工。上一场戏中,他还是个蹬三轮车的苦力,下一场戏却成了开宝马车的大老板。实在是弄不明白,他的第一桶金是如何掘到的。看电影版的《唐山大地震》,就像是在看一部同名30集电视连续剧的精编版。虽然,足够感人,但总觉得缺少了必要的剧情过渡。这,应该是电影剧本的局限。 四影片中大量的植入广告,实在是令人添堵。某酒、某车、某衣、某手机、某银行、某保险、某旅游公司……几乎赤裸裸到了光天化日、无孔不入的地步。据说,《唐山大地震》的植入广告价值达1亿元。本来是一部讲述中国人灾难伤痛的感人电影,因为大量的植入广告,让人很难完全投入到剧情之中。看到一篇报道——冯小刚在北京记者会上,特地花了近10分钟的时间,正面回应了植入广告以及保底票价等一系列争议问题:“中国电影的产业链特别薄弱。一部电影在好莱坞大概有十多种渠道,票房仅仅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但在中国,除了票房,我们仅有的就是植入广告了。以前我们还有DVD销售——《天下无贼》的DVD版权卖了1000多万元,但如果放在现在估计也就50多万元。所以,植入广告这事儿作为中国电影产业链里仅有的一环,会一直存在。当然,你结合得好不好这点很重要,对导演的功力也是个考验。”单从《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来说,我以为结合得并不成功。
一句话点评:《唐山大地震》的确做到了让人哭到“肝肠寸断”。看电影“哭”是好事,至少情绪获得了宣泄。但让你哭和“好电影”并不一定是等号,《唐山大地震》让人哭了,但从主题上来看,它没有讲述好震后一家人怎么进行心灵重建,如何从地震的伤痛中恢复对生活的信心。而且叙事上还有很多诟病。
1.地震睇真D
如果满足于国内领先水准,甘与一帮挫子为伍,那么《唐山大地震》的特效场面确实没什么可多说的,堪称内战内行。可是如果吹毛求疵一点,影片这十分钟里面依然有许多硬伤。且不说以这段地震冒充IMAX宣传简直是瞒天过海,它在普通版本里也显得有些失真。坊间流传有《唐山大地震》为了赶工,缩短工期,后期制作的许多环节都是仓促上阵,进而导致了现在的诸多问题。
按照一些生存者的记忆,当时唐山到深夜时就开始出现地光异常,而且还是多次,并不是电影里临阵前才到来。影片宣传的23秒就是主震,《唐山大地震》似乎也有意把这个时间区间给拉长了,姐弟俩还有醒来呼救,以一般情况,他们根本不可能有那样的机会。再有地震发生后,许多尸体就暴露在外面,人们纷纷救援,事实上这个也是可能性极小的。影片给了一个唐山市变成废墟的大全景,如果对汶川地震的现场视频有所了解的话,当时最有可能是粉尘漫天,能见度极低,这个才是地震后的景象。群众演员牺牲很大,但在分层拍摄的过程中,电影也冒出了一些问题,如果认真看眼尖的观众定然会有发现。还有地震后别的东西都倒了,只有醒目的万岁标语不倒,这个难免不让人揣测导演的用意。当然以艺术加工的角度来说,对地震的模拟再现有所误差也是可以原谅,只是现在外界对这段地震似乎非常满意,仿佛它真的没有问题似的,事实跟前面说的——当然不是那样。
2.养父与养母
片中养父和养母吵架,养母突然冒出一句质问,引得观众莫名其妙,大意是说养父打女儿的主意。这段情节设置在原著里其实是一段阴暗描述,方登遭到了养父的性侵犯,一生坎坷,遇人不淑。《唐山大地震》把这个章节尽数删去,陈道明成为一名好得不能再好的解放军叔叔,方登的内心痛苦都是自己给自己设下的局。从向善意义角度上,这是人间自有真情在。可是从塑造人物性格的角度来说,删去这个确实削弱了方登的丰满度,观众很容易就觉得一切都是她自找的,小时候不懂事,长大了还是倔到死。删去这些描述还导致观众不是很能理解方登为什么急于出逃,想考到一个远的地方去、中间两个暑假不回家等等。她的性格缺陷不在于可怕地震遭遇,更有后来的一系列影响,才会发生那些糊涂事。
不过据说在改动的过程中,养父回应养母质疑的一句话已经在语气上削弱了很多,给人看着就像是更年期妇女的没事找事,老公只有无可奈何。只是岂不料,背后居然还有这么多的故事。
3.令人出戏的时代细节
最遭人诟病的就是剑南春、中国人寿等品牌的植入广告了,先不谈商业发行,这些品牌的存在就造成了电影的失真,难道用个简单的二锅头会比剑南春坏很多么?剑南春一次也好,你偏偏还多次,生怕别人不知道,如果有这么想植入,索性让方登那边也借酒浇愁好了,美其名曰“双胞胎的心电感应”。《唐山大地震》试图营造一种时代感,比如小孩子画手表等细节,确实比较真实,但在中程开始,电影就错漏百出,比如上世纪80年代就有下岗,虽说可能是照顾观众理解,可就不能编得严密一些么。
对在杭州生活过的人们来说,冯小刚把80年代的杭州拍得太美好了点。景区不见人影,就是那美景空在,这分明就是今时今日的西湖,轰走了大批游客,把摄像机架在那猛拍。就连电影里加拿大异国风情,其实也还是在杭州,整部电影拍下来,杭州给人的印象比唐山要好太多了,也难怪孔雀要东南飞。
4.方登的自囚
相比于徐帆的较多好评,张静初饰演的方登反而让观众很难认同,作为海报上最醒目的小姑娘,她的戏份比重绝对没问题。可是为什么方登无法让观众找到一些共同体验,答案就是影片时常断裂,严重破坏了这个人物的整体印象。
《唐山大地震》采用的是截取人物生活片段,前后之间毫无关联,比如方登上大学后突然两年不回家,然后就怀孕了。女儿打碎花瓶,然后又不知去向。她的行为模式简直是无法猜测,令人费解,若说是自己折腾,好像也不至于,答案就是电影在拍摄过程中问题不少,取舍上出了许多错误。影像的断裂造成了人物情绪的断裂,对方登这样一个比较内敛的人物来说,结果无疑是致命的,没人知道她在闹些什么,这些也直接削弱了冯小刚所要追求的感动效果。明明是你手法有问题,怎么怨观众不会感动。
5.汶川的相遇
影片用汶川大地震让姐弟俩重新相遇,由此也暴露了电影的一大用意,借汶川说唐山——毕竟唐山的记忆远矣。方登在北美情绪失控,突然就直飞汶川,然后仅凭一句话就加入了救援队伍,事实真是那样么?
且不说故意为之的重逢有什么问题,这家人在三十年中从未试图找过对方,哪怕是问下尸体之类,简直让人不可理喻。方达又讲起童年往事(他在电影里一次次跟其他人讲),不等讲完,电影就跳到了回家路上。方登的情绪又没了,只有一个表情。能怎么遭,后面的对不起就憋不出东西了。
网易娱乐7月22日报道 经过近半月的宣传轰炸,经过各种正面或负面话题的洗礼,《唐山大地震》终于在22日凌晨登陆全国各大院线,以一部电影的身份面对观众的审视与随后而来的各种评价声音。
从早前的宣传口径来看,你可以称这部电影作灾难大片或悲情大片,前者被冯小刚导演否认了,媒体场和首映礼又传来一片哭声,所以悲伤成了看这部电影的官方认证情绪,“被感动”的必要性甚至一度被上升到道德层面,直率的冯小刚对记者质疑影片拍摄动机时也忍不住反质疑对方“人性”。因为选择题材上的社会化、国民化,《唐山大地震》的受关注是毋庸置疑的,能选中这样一个题材来操作,先不必猜测创作者的意图,起码是有勇气的,即使为了5亿票房也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唐山大地震的震后余伤难以因一部影片痊愈,《唐山大地震》也不能因一个灾难题材而完美无瑕、不可冒犯。
网易娱乐观影团对《唐山大地震》的评价是两星(可看可不看),“适合需要情感宣泄的观众观看,至于不想用灾难痛苦来为自己添堵的观众,完全可以不必去?被感动?”。作为一部目标5亿瞄准全民的大片,针对想要看一部灾难大片去的观众,《唐山大地震》会令人失望,因为灾难场面很短,而地震发生后一家人的命运,影片也未令人满意地履行讲好故事的义务,影片后半段陷入拖沓,人物的情感进展与变化缺乏有力的铺垫与表述,煽情部分成功催泪,但因为影片存在的硬伤,观众在获得感情宣泄之余,却很难从中获得“心灵重建的力量”。 十足煽情大片 面对灾难和痛苦看哭是正常生理反应 不代表“感动”
影片煽情至极,试映场观众无不洒泪。(资料图)
“你哭了没有”是适用于《唐山大地震》散场后每个眼红红观众的问候语。从唐山首映“万人哭”到影院派纸巾,眼泪成了这部电影戏外的重要道具。
有人粗略统计影片的泪点高达20处,其中天崩地裂后尸体横陈的废墟、元妮几近崩溃地选择只救一个孩子、元妮忍痛送走小达、养父跟小登重逢诉衷肠、汶川母亲抢救女儿等场景无不让人泪与雨下,而结尾元妮向小登下跪一段更是公认必哭点。
但把泪奔跟感动绑定在一块,并且将之归结为对这部影片的唯一观感,就过于简单粗暴了。影评人张小北也是带着泪眼离场的观众之一,针对观众“哭”点的爆发源,他表示:“这只是在灾难和痛苦面前人类正常的生理反应,而你看的又是电影:几千人集体观影,身处完全密闭的黑暗空间,观众会产生相互影响的作用,如果放电视上看情感反应会弱很多。这是利用电影技巧促成的哭,?感动?则是被社会事件、情感勾连产生共鸣引起的情绪波动。”
曾被包装成灾难大片、更因此引来挖人疮疤质疑的《唐山大地震》,事实上跟“灾难”本身相关内容前后合共十分钟左右,其中包括抗震救灾现场不可避免的残酷场面,在这点上影片成功地避过因为渲染灾难现场而直接再次刺痛经历者,转而频繁且精准地戳着“亲情”这一正常人类共有的软肋。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郝建老师戏谑地称影片“延续电视剧《渴望》的路线,只不过拍成了电影”,他表示影片一开头就用生死二选一的桥段奠定全片悲惨的基调设计得巧,但“觉得这个想法下手有些太狠了,以至于接下来没办法分析这些触动人的地方设计得到底好不好。”也指出影片有不少泪点修饰痕迹稍显重。而这些泪点的素材从情感或道
德上来说,也并非《大地震》独家所有,张小北说:“汶川地震时中央电视台天天直播灾情,也把不少人看哭了。”
催泪指数向来与影片好坏没有绝对关系,即便是遭过恶评的《我的兄弟姐妹》也是一枚成功的催泪弹;不过抱着“被感动”心理前提给《唐山大地震》贡献票房的普通观众甚至会觉得值回票价。影片尽管只关注一个普通家庭横跨32年的悲欢离合,可在构造一种举国同悲的氛围上下的功夫毫不马虎,可立于“亲情”命题上,煽情方式随剧情推进却越发公式化,比如不同程度上反复表现的生离死别;张小北从剧本的角度分析称:“这个电影不是个类型片,更多是采用散点叙事,编剧按照时间编织故事,必然也要编制泪点,从而让观众忽视整体结构。对绝大多数普通观众来说,结构是无所谓的,有哭到就能收货了。”
《唐山大地震》徐帆陈道明演技撑起戏
人物情感转折欠铺垫张静初内心释放太突然
创伤后心灵重建 母亲伤痛贯彻始终易于接受 女儿行为难理解内心释放太突然
张静初角色在片中情感转折最大,却未能表现得流畅自然。
即便普通观众在急于抹泪时会对故事结构放松标准,仍有人注意到《大地震》让细碎的煽情和主人公的命运激起共鸣之间发生脱节的细节,这些让人不甚满意,或者说不能理解的处理出现在主人公震后余生的32年里,也就是影片的后2/3段落。
如冯小刚导演所说,《唐山大地震》“要让观众感受到地震亲历者内心的创伤”,原著小说《余震》书名影射的也是这种内心的震荡。只是书里集中表现的受创者从女儿变成母亲、
女儿、儿子,及其相关的若干人等。一家人因为大地震散落天涯后,故事也演变出两条叙事线。
从呈现创伤来说,徐帆扮演的母亲是最直接明了的,郝建认为这是因为角色伤痛根源从影片最初便出现并贯彻始终,也最容易为人理解;徐帆戏份吃重,也有更多空间与对白使心灵创伤对她正常生活的干预一一具体化,而结尾她跪在女儿面前一场催泪大戏,观影团成员也表示设计合情合理。
与母亲的痛苦相比,儿子和女儿的遭遇则只有各种片段式的事件通过大跨度的时间为线索、松散地组合而被观影团成员指节奏过于缓慢、流于细碎,尤其是张静初饰演的女儿方登,从怨恨到心灵得以释放的过程缺乏有足够说服力的标志性事件作为心态转变的佐证;原著中方登因为被养父性侵犯而受到了二次伤害,她对父母生怨、继而离家出走也在情理之内,但来到扭转了价值取向的电影里,养父成了“恩人”以及“亲人”解放军中的一员,这个完全正面的形象反而使方登在电影里继续扭曲的性格和任性的行为难以赢得同情,唯一能说得通的纠结之处,只有当年亲耳听到母亲放弃自己留下的阴影,但观影团成员认为利用汶川大地震作为她情绪宣泄口的设计过分刻意,一位成员评价道“刘莉莉演的汶川母亲很让人感动,但张静初的心灵转变快得太突兀了。”张小北认为影片后半段节奏失衡、人物感情传达不到位的缺陷并不归咎于编剧:“以苏小卫的能力不可能出现这种失误。据我所知粗剪版有2小时30分钟,剪成现在的长度,原来的节奏和结构都会变样。”
如果说影片的主题是“灾后的心灵重建”,除了方登有明确的重建过程-尽管稍显粗糙,方达和母亲并未表现出重建的必要或可能,母女团聚应是母亲心灵重建的开始,影片却迅速以此作为终结;即便冯小刚曾说过自己“不负责心灵重建”,纯粹地呈现精神上的苦难,观影团成员表示方达莫名发财和方登的莫名叛逆都和这一主题距离太远。再进一步说,这个被灾难分离、又因灾难重聚的苦情家庭背后反映的是什么,影片只提供了结局,没有可供深究的答案,被问及影片除了煽情之外还有什么更多有价值的东西留下,肯定《大地震》商业操作手段和拍摄动机的张小北却有些不客气地回答:“几乎没有!”
而对这个结局为何处理得如此仓促,我们权且相信冯小刚在接受杂志采访时的说法吧:“从文艺批评的角度来说,一个困境被这么轻易地解决,作品会流于浮浅,但是他们承受的苦难太大了,我还是期待他们从困境里走出来,希望大家看完了会哭,但是哭完了,走出电影院的时候,还是对生活抱有一些希望,还是有一点温暖的感觉。”
《唐山大地震》徐帆陈道明演技撑起戏
煽情手段公式化 泪多未必有共鸣
不乏亮点 徐帆陈道明表演抓人 特效短却精
陈道明饰演的军人慈父颇让人动容。
因为影片获得唐山市政府高达6800万的投资,也得到杭州市政府的鼎力协助,影评人们对《唐山大地震》浓浓的主旋律味道一点也不感到奇怪,也并不反感。张小北评价道:“某种程度上,它是一部政府定制电影”,但“从商业角度来看,拍成这样已经不容易。横向比较同期或同类国产电影也是相当不错”也有影评人认为,冯小刚一向注重好莱坞式商业电影的操作手段,但拍出来的东西依然是中国的,即使拍《唐山大地震》这样的主旋律也是目前拍的最好看,“同样是灾难题材,要比《超强台风》好太多了。”
刨除人物情感过渡处理上的部分缺陷,影片的演员阵容发挥值得鼓掌,尤其以徐帆和陈道明两位老戏骨最亮眼。角色背负着最大的创伤,徐帆堪称全片的泪腺发动机,而在海报上只算是“特别演出”的陈道明着实演得特别,影片把原著里这个角色并不纯洁的内心改写成把养女视为己出的慈父情怀,他对演绎宁静中突然爆发的技巧显然最为纯熟,无论是寻女未果的愤怒、还是盼到女儿回归而老泪纵横,跟他搭戏最多的女二号张静初也不得不一再被抢戏。 影片另一个重量级配角就是只出现了五分钟左右的特效场面,尽管时间短暂,但眼看着整个城市如何瞬间瓦解成灰烬、人群如何在坍塌的房梁间惨叫逃生、被压死或受伤,对地震的惨况只曾耳闻的人也会在这短短的五分钟里陷入如临其境的恐惧。特效的精良水准也最为观影团成员推崇。只是,如冯小刚导演所说,如果抱着看灾难大场面热闹心态的观众,《唐
山大地震》可能会让你们失望了:除了上述提及长达十分钟左右的地震现场,大部分场景表现的都是家长里短的平民生活,就算放在IMAX巨幕上看,也不可能看出个《阿凡达》来。 人物情感转折欠铺垫张静初内心释放太突然
煽情手段公式化泪多未必有共鸣
作文二:《唐山大地震影评》2300字
唐山大地震影评
蔡家敏
90814023
整部电影的内容可以一分为二,前面一部分表现的是过去那个年代的面貌,借助于滤镜画面还原了那个年代的色调,灰暗而朴素,怀旧感十足。在这一部分电影真实再现了唐山大地震时的悲惨画面,让我们这些从没经历过这段历史的人心惊不已。当地震排山倒海般袭来时,房屋大楼坍塌、路面开裂、桥墩错动、梁体坠落......整座城市摇摇欲坠最后变为废墟,人的生命在一瞬间就结束了。这一部分的基调是沉重的、压抑的,让人喘不过气来。直到第二部分,随着年代的跨越,画面才渐渐明亮,色彩也开始丰富起来,而观众到这个时候,心情也开始舒展起来。随着每一次年代的变更,唐山的面貌也是日新月异,高楼林立、绿化成荫,表面上已经看不到地震的痕迹了,但这场灾难让一个城市亲人失散、骨肉分离,在人们心灵上依然是难以愈合的创伤。
“23秒,32年”是这部电影的最好注解。一场大地震将唐山在23秒之内变成一片废墟,7岁的小女孩方登和弟弟方达被压在同一块水泥板的两端,一位母亲在面对两个孩子只能救一个的绝境下,无奈选择了牺牲姐姐而救弟弟。当母亲说出“救弟弟”那一刻时,小女孩眼里闪烁着一滴让人心碎的眼泪。这个决定改变了整个家庭的命运,电影由此进入了双线并行交差叙事之中。一方面是弟弟在母亲的照顾下艰难生活直至自力更生,另一方面幸存下来的姐姐跟随养父母一起生活,内心中却陷入一个难以弥合的情感困境,从未回去找过亲人。我们知道这两条线最终会交汇在一起,但是女儿却折磨了母亲32年之久。最终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时,姐妹相遇亲人团聚,当母亲跪在姐姐面前道歉时,当姐姐抱着母亲连声“对不起”时,我们的心也跟着释怀,在这个世上还有什么比亲情更可贵的?那一刻,流泪是最好的宣泄。
一句“救弟弟”成为了母亲与女儿产生隔阂的根源,不仅让女儿埋下了埋怨的种子,也让母亲的后半生无法释怀。为什么是“救弟弟”呢,这个选择固然是母亲万不得已的选择,但我以为,不是因为弟弟年幼,而是缘于那个年代“重男轻女”的思想,要选了姐姐的话,估计老太太也不会答应的,那可是老方家的后代啊。这一点上,西红柿成为重要的道具。在地震前,最后一个西红柿给了弟弟吃,而姐姐则被许诺第二天才可以吃。谁能想到这一许诺就是32年,当母亲再见到女儿时说的第一句却是:“西红柿已经洗好,妈没骗你,妈对不起你”,只这一句就说出了母亲埋藏了32年的亏欠。此情此景,还有什么不可原谅母亲的?站在母亲的角度上,难道选了姐姐,弟弟就不心痛吗?手心手背都是肉,丢下谁都不行啊。这不是母亲的选择,而是那个年代的选择。
这部戏里,两位老戏骨的表演非常精彩。徐帆的表演没的说,简直就是母亲的不二人选。她贯穿了全场,不物质、不虚华,感染力十足,演出了一位外表坚
韧、内心剧痛的母亲形象,她用一生坚守报丈夫的恩,用全部的爱来照顾儿子,但痛失女儿却内心始终愧疚。另外,以配角出演的陈道明也实在是老道得让人叫绝。这个老男人低调善良,身上有军人的硬朗,也有父亲的宽厚、幽默,他是方登人生中最坚定的支持者。而从《士兵突击》中出来的李晨也让人耳目一新,他饰演的方达身体残疾,但个性叛逆倔强,有一种豪爽、拼搏劲儿。相对来说,张静初由于戏份安排表演中规中矩,光芒完全被两位前辈占去了。另外,不得不说的是冯小刚,一直以来他都在通俗喜剧里打转,现在路子慢慢宽了,人们看到他不止能拍喜剧片,也能拍战争片、灾难片。这一次冯导选择了灾难史上最值得国人铭记的大件事,他用这样一种方式来触及我们内心中最柔软的地方。不管成功与否,导演能够勇敢尝试、能够多元化发展确实值得肯定,也能给这个市场带来活力。
被23秒地震割裂的亲情,历经了32年最终得以修复,我们在两个多小时的时间里,亲历了这条深深的伤口从撕裂到愈合的全过程,无一遗漏,无一幸免的堕入悲伤,
从开幕的大地震效果场面开始,你就会开始感受生命的脆弱和灾难面前我们的无助,让你抑制不住眼泪。是的,在惨绝人寰的灾难面前没人能抵挡得住哀伤。入感动。 当小方达的奶奶要把他从母亲身边带走而临走一刻又让他们母子重聚的时候,你已经几乎可以放肆大哭了。
从这里开始,全是感动,全是泪水。这是一次灵魂的洗礼,只要你对亲情还存着哪怕一丝共鸣,你都不能躲过和逃避。带着悲伤和感动从电影院出来,我们心里存着的,大概也应该只剩下感恩和珍惜。还是那句老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在我们能享受亲情的时候,让我们尽情享受,好好珍惜吧。
它就是一个催泪弹,从一开始,它来的就是那么强烈,那么震动人心。生与死的抉择,犹如冰冷的匕首直入人心。岂能一个痛字了得。整个地震的描述,缩小到了一个家庭,这样更能让关观众体会到个中滋味。一个渺小的家庭,却演绎着人生情感的百态。丈夫在危机关头的冒死,母亲对骨肉的割舍,对丈夫的感恩和忠贞,女儿对母亲的不理解和怨恨,解放军人的博爱无私这种种微妙微翘的动人心弦的描述,给现在疲于生活奔波的都市人的情感提供了一个休憩的港口。
是啊,没有人想自己去亲自实践这话的真正含义。因为当你真正体会到的时候,已经失去了她,而只能生活在暗无天日 我很欣赏那句台词:"没了,才知道什么是没了"。这句让女主人翁愧疚一生的话,似乎也在告诉我们她真正的含义。的过去里。好好的珍惜现在才是珍贵的。
逝者已矣!我们不能改变过去,也不能预知未来,唯有好好的珍惜现在。这也是这部影片的意义所在。如果我们看过后只是流几行泪水,摸一把鼻涕,然后,哀叹一生:悲矣!将
恐怕是对这部影片的糟蹋。
从这里,我更加体会到哈佛校长Drew Gilpin Faust的那句话:在醒着的时间里,追求你认为最有意义的。生命短暂而又脆弱,我们又岂忍心虚度年华啊。看到这里,请不要忘记,回到家给妻子一个温馨的吻,给孩子一个亲切的拥抱,给父母一句温暖的问候,给朋友一个真诚的祝福!让每一天都绽放光彩!
作文三:《唐山大地震简介》1200字
唐山大地震简介
概要
[5]1976年7月28日北京时间03时42分53.8秒(协调世界时19时42分53.8秒),在中国河北省唐山、丰南一带(东经118.2?,北纬39.6?)发生了强度里氏7.8级(矩
[5]震级7.5级),震中烈度?度,震源深度23千米的地震。地震持续约10秒。有感范
省、市、自治区,其中北京市和天津市受到严重波及。 围广达14个
当日07时17分20秒和当日18时45分34.3秒,分别于河北省滦县和天津汉沽发生两次较强烈余震,余震的震级分别为里氏6.2级和里氏7.1级。两次余震很大程度上加重了唐山大地震造成的经济损失,并使得很多掩埋在废墟中等待救援的人被继续倒塌的建筑物夺去生命。
地震破坏
地震造成的大规模伤亡和损失主要归结于地震发生的时间和突然性。唐山地震没有小规模前震,而且发生于凌晨人们熟睡之时,使得绝大部分人毫无防备。 唐山被认为地处地震灾害发生率相对较低的地区。很少建筑拥有较高抗震级别,而且整个城市位于相对不稳定的冲积土之上。地震摧毁了方圆6至8千米的地区。许多第一次地震的幸存者由于深陷废墟之中丧生于15小时后的7.1级余震。之后还有数次里氏5.0至5.5级余震。在地震中,唐山78%的工业建筑、93%的居民建筑、80%的水泵站以及14%的下水管道遭到毁坏或严重损坏。
地震波及唐山附近许多地区,秦皇岛和天津遭受部分损失,距震中140千米的北京也有少量建筑受损。在如西安般遥远的城市甚至都有震感。当时身患重病的中共中央主席**已动弹不得,由警卫紧急移至安全区域。由于通讯设备被毁,地震的具体灾情是由
[6]唐山市派专人驾车到北京市通知中央政府的。
损失情况
唐山大地震事隔三年之后的1979年11月17日至22日召开的地震学会成立大会,才首
[4]次披露唐山大地震的具体死亡人数。官方提供的死亡数字为242,769,其它数据或数
[4]倍于此。以官方人数计,名列20世纪世界地震史死亡人数第一。
因为唐山大地震而成为孤儿的人数有4204人,庞大的人数令灾后重建更困难。另有16.4
[2]万人重伤,7200个家庭全家在地震中死亡。
地震破坏范围超过3万平方千米。造成24.2万人死亡,16.4万人重伤,倒塌民房530
[2]万间,直接经济损失54亿元,为中国有记录至今第二多人死亡的地震。(注:第一
[7]多人死亡的地震是嘉靖大地震)
震后
纪念唐山大地震的天津市抗震纪念碑
唐山大地震发生之时,正值**的末期却也是政治最不稳定的时期,但是仍然集中全国力量进行救灾,解放军迅速赶赴灾区,动员全国的医疗资源进行救援,取得了较
[8]为良好的救援效果。
当时中国地震时拒绝国际援助。虽然救灾工作在震后立即进行,但由于受到过于偏激的
[9][谁,]“自力更生”思想的影响,震后中国政府拒绝国际援助。部分人认为若中国政府愿意接受外国援助,可以大大减低死亡人数。
在地震一个多月后,**去世。同年10月6日,四人帮正式垮台,**结束。数年后中国即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唐山市最终得以重建,现时的唐山市是工业重镇。
作文四:《唐山大地震影评》2100字
23秒的灾难,32年的精神
---影评·唐山大地震
不得不说于2010年上映的影片《唐山大地震》无论从视听效果还是票房口碑上都获得了业内人士及观众的良好反馈。在逐渐繁荣的华语电影市场之下,《唐山大地震》融合了好莱坞灾难片式的震撼特效及主旋律影片感人至深的人文情怀,同时也是对类型电影展开了一种中国式的新尝试。值得注意的是:本片在灾难背景之下以人性光辉照及民族精神,从深层次挖掘中国人独特的情感表现和强大的内心力量,并以此来弘扬坚韧勇敢的民族精神和自强不息的情感价值。优秀的电影就是一股最真挚的力量,而《唐山大地震》更是透过大片式的视听冲击让我们体味到了一种被升华了的情感支持:灾难的飓风过后,永远不会被摧毁的是人性的伟大精神,正是这种精神使得一个民族得以延续和繁荣。
《唐山大地震》的故事围绕一个家庭在经历灾难之后的聚散别离,时间和地点的跨度沿着几个主要人物的命运轨迹延伸开来,堪称一部中国人的心灵史诗。剧情开始于唐山大地震灾难的23秒间,动摇的地面、撕裂的房屋、惨叫的人声,强烈的视觉冲击震撼着人的心灵,一个年轻的母亲在震后的废墟中,水泥板的两端分别压着一对龙凤胎姐弟。救援者只有能力救活一人,这位年轻的母亲,将如何抉择?这是这部电影留给人性的一个难题。在“只能救一个”的万难抉择下,徐帆扮演的母亲无助而绝望的喊出“救弟弟”几个字时,压在钢筋水泥板下的姐姐默默流泪,呢喃着喊出最后一句“妈妈”,同样也在黑暗中陷入了无助和绝望。23秒的地震灾难,引发了一个家庭32年的生死别离。对于母亲及姐弟二人来说,活下来只是这个故事的开始。
面对一个无解的难题,母亲在32年中一直沉浸于自责和负罪的情感中难以自拔,女儿在追求幸福人生的过程中也难以摆脱心灵曾受到的创伤。正如影片中借方达的口描述元妮的心理状态:“倒塌的房子都盖起来了,可我妈心里的房子再也没盖起来,这三十二年就守着废墟过日子”,以及方登对父亲诉说心底的阴霾:“就这三个字——救弟弟,爸,我不是不记得以前,是实在忘不掉。” 如此至情至深的语言让我们不禁要问:人类如何才能修复这种因灾难或苦难带来的悄无声息的隐痛?
当然我们在直面人性的拷问时,探索答案的过程比得到答案的结果更具意义。我想这也许就是冯小刚拍摄这部影片的真正目的和成功之处。而人们在影院中所留下的泪水,却也不仅是为了被灾难伤害了的生命和情感,更是为了悲痛之中人性迸发出的坚忍和不屈。即使是灾难也无法磨灭人类追求幸福和美好的权利,即使它的过程同样也昭示着痛苦。电影多处渲染了这种情感的力量,元妮用尽全力含辛茹苦地独自抚养方达长大,方登在其父母的帮助下考上大学并用自己的方式完成了她对生命意义的解读,残缺了一只手臂的方达通过自己的艰苦奋斗创业成功成为了改革开放后先富起来的人。影片表现出的人性的倔强与顽强是千万中国人的写照,深刻的情绪就这样随着镜头地流淌自然而然的与观众产生共鸣,融入内心,撼动灵魂。当然本片表现出的无论是故事、画面节奏的把握,还是对观众情绪的驾驭,冯小刚都显示了他娴熟的功力。对大地震的灾难表现,也处理的恰到好处,既形成了对故事发展的推动和压力,也没有过度的渲染,电影在意的是如何让观众能设身处地走进角色的情感中,一旦与之呼应、合拍了,你自然会与角色一起深入到那复杂的人性世界中。人们流下的泪水,其实是对人性的一次重新认识:生命和心灵的残缺可能不能代表完整,但谁说美好的事物就一定是完整的呢,残缺和痛苦都是生命必经的体验,人生的美好在于追求。
电影着重对人物命运及性格的刻画,但放眼全片,以细微处见深刻:个人命运的荣辱无不支撑着一个民族的脊梁。《唐山大地震》就是这样一部寓言,它用一个带着体温和血泪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苦难重压下人性的尊严。李元妮一家32年来的生命轨迹和精神历程正象征了整个中华民族在灾难过后所表现的不屈和坚忍。回首过往,近百年来,中国有太多的苦难和灾难,中国人民也经历了太多的痛苦和无奈。其实无论是天灾还是人祸,让经历苦难的人发出声音,不仅是对那些受难者生命的尊重,也意味着将那些个体的苦难记忆,转化为民众可以用来自我教育,自我升华的公共记忆。如果在每一次灾难和痛苦过去后,那些记忆被我们遮蔽的脑海之外,苦难在公共话语中的失声,那么人性将失去了直面不幸与悲伤的能力。正所谓:一味地选择忘却其实是愚蠢的表现。这种关于痛苦和灾难的记忆,对一个民族来说是最为重要的精神财富。因为对于苦难记忆的同时也昭示了冲破苦难的勇气和
警示人们堤防这种苦难的再度发生。人们没有抹去唐山大地震的苦痛记忆,因此当08年发生汶川大地震的时候,国家和人民第一时间选择了坚强,整个民族对待灾难的态度日臻成熟。温总理的一句“大难兴邦”恰到好处地道出了其中的真谛。
影片结束于元妮和方登情感通达后的谅解,23秒的误解需要用32年的时间来化解,如果说整个过程是时间过程不如说是情感历程或精神历程。32年心灵的伤痛也终因不断的努力和弥补最终回归到和谐的状态。虽然我们也许没有能力忘记曾经经历的伤痛,但正是这一份记忆也同时昭示了我们不断追求不断超越的过程,就像影片结尾的镜头,大地震纪念墙上镌刻着24万死难同胞的名字,而纪念墙的背后是浴后凤凰城----唐山的崭新发展。
作文五:《《唐山大地震》钱钢》400字
《唐山大地震》錢鋼
中四信 駱倩屏
(讀徍感)
《唐山大地震》這本作品相亯大家並不陌生。開始拿起這本書敍,我很懷疑肎己能劳看下去,因為它給我的感覺很沉悶,毫無吸引力,而且所載的是幾十年前的事,我有必要要知道嗎,
讀下去才知道書中有很多吸引之處。書中對唐山大地震有很詳盡的解釋,在,月,,日的下午,敍,,分,,.,秒,是災難發生的敍刻。瑝敍地陎裂開,建築物倒下,人們在廢堆下掙扎求存……作者極仔細地描繪了地震過徍的場陎,使我清楚聯想到這幅震撼的畫陎,仙人膽顫心驚。這場死傷慘重的災難原來是可以避免的,原來大肎然一早就警告過的。在這裡,我知道作者不只為了記載過去的歷史,它要仙人知道事情的盐相,更教懂徍世的人,要汲取教訓,若瑝敍人們仔細看清楚大肎然的變化,就不會有這麼嚴重的死傷了。
瑝中更有多位瑝年的倖存者,利用文字來使人知道瑝敍的慘況。另外,書中圖片狦貴,告訴了我們歷史的殘酷,建築物下的人物呻吟的表情,一一進入我的心靈。我相亯大家讀徍定能受到身受,
作文六:《唐山大地震遗址》900字
1976年7月28日,河北唐山发生里氏7.8级地震,造成24万人遇难。震后经中央批准,唐山保留了8处地震遗址。属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只有三处:河北理工大学地震遗址、唐山第十中学管道错位地震遗址和唐山机车车辆工厂铸钢车间遗址。而河北理工大学地震遗址是其中保存最完整的地震遗址。??河北理工大学地震遗址位于唐山市新华道南侧,河北理工大学院内,以标志碑为基点,地理座标:东经118°09.370′,北纬39°37.315′。该地震遗址地处发震构造带以西四公里,在1976年7月28日7.8级地震的XI度烈度区内。
30年前,河北理工大学名叫唐山矿冶学院,是当时唐山的三所高等院校中规模最大的一所,但那场举世震惊的浩劫也让这所高等学府损失惨重,河北理工大学属于地震重灾户,建筑物全部倒塌,教学设备全部震毁,图书全部烧毁,全校教职工1014人,震亡了325人,家属1325人,震亡530人,原有学生1227人,震亡406人,全校三分之一多的师生,共1261人死于那场地震,72户教职工家庭惨遭灭门。
河北理工大学原图书楼于1975年始建,建筑面积4,049平方米,1976年7月建成,尚未使用即被震毁。由于没有投入使用,地震中没有进行人、财、物的抢救,所以保留了地震的原貌。图书馆本来分为阅览室和书库,整个书库是4层,地震后底层粉碎,剩下3层屹立于此。本与阅览室紧密相连的书库,因为地震而整体向西移位1米多远。东西阅览厅震得整体落地,横七竖八的水泥浇注框架似乎在诉说着当年那场骇人听闻的大灾难。
为纪念唐山抗震30周年,市政府拨专款对遗址环境进行了维护改造,安装了铁艺护栏,新修了纪念碑。纪念碑设计为打开的一本图书,象征该遗址为图书馆楼,纪念碑呈"M"形,代表为地震事件。纪念碑左侧上方一个小圈连着一个大圈,小圈内为震源机制解,大圈为时钟,指向3点42分,是当时地震发生的时间。唐山大地震得到全国人民的无私援助,寓意唐山与全国人民心连心。下方刻有日历,记录了唐山大地震发生的时间,即1976年7月28日3点42分。纪念碑右侧为碑文,上方为中文,下方为英文。整个纪念碑由汉白玉大理石刻制而成。
1980年经报请国务院同意列为唐山重点保护地震遗址之一。
2001年河北省政府核准公布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5年中国地震局批准为国家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
2006年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作文七:《唐山大地震影评》2300字
商业艺术与绝的演美
绎论唐山大《地》震商业的艺术价值
与关
于小刚有冯个一普的共识遍那就是他是,最懂国中观的本众导演土十多年来他,中在国众观中所积累心的口碑号召和力他的让影即使电不助明星借和规效应模能成也票为重房。磅我在来看冯,刚小在业上商对观心众的理拿比起他捏术上艺的求追加更于工心的计这虽,不是什么大然慧智,这点小聪但也足明让他独以中步国坛影,那些技术了流香港的导演欠所缺的是就这小聪个。明
我 直一认以为中国电影的技术水准重和大史题材历的上作创桎,拍梏《摄山大唐震地》样这的电是没影做有好准备,但冯小刚敢碰的这题个,能做到材么什度程如何,讨观好,众自他自有的己算。这一部盘《山唐大震地》,绝不对灾难片,地震的场是和时面间短很从叙事上说,,震只是地这个时间跨度为3年的一家人悲2欢离故事合一个的起因即,使把是地换震别的灾难性事成,这个件事故身也是成本的立冯小。刚占了《唐山大用地》震个博人这眼的球名片,实在是点有鸡贼了,太我甚在至,如果想以有后人真要拍个关一于唐大地山震名的副其实灾难片的至少,这最个直最接力的片名是有不能用了那么。《唐山地大震》算悲吗?剧悲最剧要重一的个元是要有素个一悲的结局,用鲁惨迅的说话是要把有价值最的东毁西灭给人看,《唐而大地山震》虽中让然剧中人历了经失去亲人的痛苦但维系人物情,归感属的亲始终情都温暖地存着,而在且终最也迎了一个来大圆团的好美局结所,以这也绝对不上什么算剧。 悲
为作部一唐山市政有府参投资与大的制作影,片种这编思路改当在的市场下环境,中自是然一最种为全安的叙策事。整个略事的故重心从姐姐转到亲,带母的直接来影就响这部是影电市场的入切的点改变如果。唐《山地震大这》电影部然仍以著原姐中在姐1769唐山大地年之后震曲的折人生经历主线为整部电,的影事故格就局会落入相对私到人的个人情感化验范体,势必畴法无容纳各投资方在个事和叙金方资的面要求,无法成为一“中国部式大”片而。现电影在将事故重放心母在身亲后,上个整故事就相对从私人化情的感表,述转为变加更俗的通家庭伦故理事从当下中国观众。于对这种故的事受接来说度,虽整个然事故然停留仍在电情视剧的感层面,无疑但加了增众观对个故这的事可程度,认扩大观了影人群基的。数
作为
部一目的确的明商影片,《业唐大地山》并没有震重点将放在唐山地震事件本大,或身改革开者三十放年的普中通国人中灵史的
心层面,是而用了运量通俗大手法剧渲染和强化了一个,唐大地山背景下震的奇故情。整事个影电故的事条三人物线按照主间时序顺行平铺(但同时又非开常技地错开巧了所有去三过十年中重要标的性志份),三年个主要物几乎人毫变无化地跃完成跳了三年十人历生程,浓缩了乎所有几人苦生情面场。对大多于数普通众观来说在观,《唐看山大震》地的过中程,要观众只意愿影在的院黑暗中闸泄开洪那么,流这泪种理生反几乎是应被不人主个观意愿控所制的换。句话说,要只众还观一个具是正常情感模式的有人只要,众不去故意违观自然抗生的理应,那反在么看到唐山大地《震》中诸的悲情段落多,时流泪乎几一种必是的然影反观应 。
这种配 商合业略的电影策手法就本身其言并而对错之分,现在无的众观需要一能够部让己自放各释种压抑情绪催泪电的影,市就自然场会提供。是作为但一种行流文的快化消费速,《唐山品大震地》部电影又这面对另一个要不回可的现实避问:题这电影部所讲的巨述灾大难和无法痊愈的心伤灵痛都曾经真,实发生地过,而且现还在在多普通诸人心中悄然延续着。的
《山大唐地震等于是》迫遭被了这样遇一个几乎永恒是的电影话题:如完美何平地衡一电部的商业影和术元艺素从。《山唐地震大这部电》影看来它,明显无是法成这完一个样巨艰使的命的。部电影这出现中元的一妮家人固,悲惨的身然世令众观得不哭不,但如果们我将视上野升到民族集体忆回或普通中国人者心灵史的层面看来这电部影话的,我就们疑会惑地发,现部电这中元影妮家一人几完全乎是真实和会社绝开的隔这,部影电的事叙构结甚至中元妮家连邻居的都有出现没过
。 虽
从然事策略来看叙,这种乎几是空的故架事手无法从审论查度还角从是场角度市相都对安,全但艺术角从度来说,一这就点成这为名叫部《唐山大震》的地影的电巨大憾了。片中缺和真历史有实切相关密事的寥寥件无,除了几接构直叙事成基的197础年唐山大6震和2地08年0汶大川地外,就震剩只下917年6主毛席世逝这具有标志性的事件个。但了是在唐山大地《震中》,个意这味长深的史事历变成了件一和个影故事片及人以命运物毫关联无的一个奇性观的觉视示,从展电影角来度几说是令乎费解的:如人此大的巨社变会,革却没和电有影的中何任个一任人何件事产生一任联何系,么在那影中对此事电的展示件,其的又是为何呢目?
如 果们我弃对《放山大唐地》震部电这在影术艺面上层的要求仅,从化消费文产品角度的看《唐山来大地》震我,们就
能很确明看出,它所地的有事技叙巧服务于都个明确目的:满一足众的观奇心好情和感消费求诉,通点说俗是要就足满观进众影院看电一到场实真难灾再的现为之洒下并同泪水情欲的。
望 作 为部现一题材实影的片,特是它别故的事础是一基场生在发4年前的真实事件3,何如处理多大观数众进在行文化费消的同必然时生产内的疚愤慨或理心则,是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在营影过程销中所要进行需的妙微平衡。976年1唐山的大地作为震一民族的集体个痛回伤忆,用何种历观和史态来看度待场这至仍今在悄延续的然集伤痛,则会体观是众能和这部电影否得相互谅取解关键的而。够营造出一能个适合全民参的与情感宣泄围氛或许,是这会部电影成市场完使命关的所键。在
作文八:《纪念唐山大地震》500字
人的一生可以有多少个30多年,或许30多年前的唐山人根本就不知道在他们醒来的一个早晨一切事情都已经不一样了,历史在那一刻被中断。那些他们曾经去过的地方,都已成为一个故事化在了风中,纪念唐山大地震,记住历史给我们的烙印。
纪念唐山大地震,记住这个历史时刻,一场自然灾害将唐山人置身于水深火热之中,全国人民的心一下就拧了起来,危难时才显真情,30多年前的唐山一片废墟,唐山人正在饱受苦难,那一个如风的早晨没有鸟语花香,没有徐徐微风,一幕幕惨状让人无法忘记。俗话说“大难不死必有厚福”,从废墟种站起来的唐山,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卫生陶瓷工业相应地快速发展。其生产遍及全国,并且形成了以广东、河北、河南为主的卫生陶瓷生产区域。河北的卫生陶瓷工业集中在唐山。
位于河北省东部的唐山,不仅交通发达,公路、铁路、港口联结世界各地。并且其境内资源丰富,主要的有有长石、紫木节等优质矿产资源以及煤、天然气等能源资源,这些优越的自然条件成就了唐山陶瓷行业的迅猛发展。唐山是河北陶瓷工业的重要生产基地,同时也是中国最早生产卫生陶瓷的地区。如今的陶瓷业是唐山的重点生产和出口产业,而且一年一度的唐山中国陶瓷博览会也吸引了大批的国内外客商前来洽谈,唐山卫生陶瓷工业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发展势头。
地震后的唐山并没有一蹶不振,相反它以其惊人的改变向人们叙述了不屈不挠的精神,纪念唐山大地震,纪念那些离去的同胞们。
作文九:《唐山大地震剧本》1000字
第一幕 时间定格在1976年,那时李元妮只是唐山这个中型工业城市中一个普通纺织厂的一名女工,但她拥有让人羡慕的美满家庭,那里有疼爱自己的丈夫和两个乖巧懂事的双胞胎姐弟。一家人虽然只拥有很小的空间,却温馨和睦。
第二幕
旁白:然而这样简单,幸福的生活并没能持续多久。那是1976年夏日一个寻常的夜晚,,当元妮一家都沉醉在美丽的梦乡之中时,突然一道红光划破天际。那一刻电闪雷鸣,那一刻地动山摇,所有的房屋在顷刻之间倒塌。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毫不留情的将这个原本幸福美满的家庭拆散,美丽的一切突然从天堂变成了地狱,这场突如其来的天灾让元妮失去了挚爱的丈夫和乖巧伶俐的女儿。
路人甲:这里有孩子,快来人啊。元妮,是方达和方登!
元妮(母亲):(立马往废墟跑去)方达!方登!
元妮:(趴在废墟上)孩子等着啊,妈来救你们了!
(抬头望着路人乙)师傅,我求求你们,求求你们,孩儿他爸已经没了,我这两个孩子要是再不救活,我也活不了了。我求求你们,我下半辈子给你们当牛做马,行吗?给你们当牛做马啊??(拉着路人乙的手使劲摇)
路人乙:你别哭了,等我们想想办法。(转头对其他人喊)快去拿杠子去!快去
路人丙:元妮啊,这一块水泥板压着两个孩子呢,这头是闺女,那头是儿子。撬儿子这边就压着闺女那边,撬闺女那边就压儿子这边啊。只能救一个啊。
元妮(吃惊转而激动):两个都得救,两个都得救啊。
路人丙(焦急地看着元妮):只能救一个啊。
路人甲(一手拿着杠子,一手擦了擦额头上的汗):别犹豫了,再犹豫两个都没了。 (元妮无限重复:“都救啊.”)
路人丙(望了望远处):你再不决定,我们要上那边救人去了。
元妮(拖住路人丙的腿):大哥,救弟弟??救弟弟
路人乙(招来众人):快,快,快,救弟弟。
第三幕
旁白:元妮在方登和方达之间,选择了把生的机会给弟弟,而把死亡留给了姐姐。但她没有想到的是,方登竟奇迹般地生存下来,并被一对解放军夫妇所收养。母亲的那一句“救弟弟”似梦魇般缠绕在她的心头32年,她始终无法摆脱这场心灵的余震,直到在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支援队中遇到了分别多年的弟弟,她才决心重回唐山,重新面对那场挥之不去的噩梦。
结尾:看到昔日的亲人,小登内心的苦痛才涣然冰释。如今身为人母的她,又何尝不能理解母亲那时的艰难抉择。有人说,在这个人世间,所有东西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甚至毁灭。但唯有母爱,它永远是那么伟大、无私,永远不会被时间所湮灭。
作文十:《《唐山大地震影评》》2000字
留住这一天,让爱永存
法政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092班 顾青青
“耳朵塞满了孤独,我听不见幸福。别再用冷漠对待麻木,我还有温度。二十三秒三十年的雾,我呼唤日出??”。这是电影《唐山大地震》的影片宣传曲《,,秒,,年》,歌词动情地传递出对亲情的呼唤和依恋,让观众感受到了人间的真情和大爱。是的,灾难之后,人们能抗拒的也许只能是自己心中的恐惧和无助。是什么融化了人们心中的冰霜?是什么让人们坚强的活着,除了人们本能求生的欲望,那就是弥漫在世间那温暖无比的真情与大爱。
电影 《唐山大地震》讲述的是发生在 1976年 7月唐山的故事:在唐山市居住的方大强、李元妮一家遭遇了 1976年的特大地震。地震中李元妮失去了丈夫, 同时两个孩子方登和方达被分别压在了一块石板的两端, 救任何一个孩子都要牺牲另外一个。残酷的现实,让几经折磨的母亲最终做出了艰难的抉择:“救弟弟”。地震后, 母亲独自抚养着儿子, 坚强地生活着。而“救弟弟”这三个字却是意外获救的女儿方达永远的梦魇。从此, 母女、姐弟天各一方,这地震后的32年, 描述了一部中国式的亲情和家庭观念的情感史诗。
影片的初始渲染了天灾降临前的幸福与安宁, 孩子们在街头嬉闹,夫妻俩顶着大热的天在车厢内温存。然而大量蜻蜓的出现,不仅是地震的前兆, 也意味着在灾难面前,人的生命其实如蜻蜓一样轻薄、脆弱。紧接着,地震出现了,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对比, 整个影片让人窒息、不堪入目的画面呈现在我们的眼前: 慌张的人们四处逃窜, 一幢
幢建筑物毫无预警地倾倒下来, 整个唐山在雨中崩溃,妻子面对死去丈夫的无助与怨恨, 母亲在救孩子时的内心煎熬, 这短短的几分钟地震画面成为全片的第一个高潮。
然而电影并没有把焦点放在地震场面上,虽然这场景让人备受震撼, 难以忘怀。影片更加关注的是人处于极为异常状态下的恐慌心理以及地震后32年中所表现出来的人物情感、心理和命运,这才是影片真正想要浓墨重彩的部分, 也是真正能够震撼你心灵、撩动你内心和灵魂的部分。电影中的地震不仅是现实生活中的地震,更是发生在人物中的心灵地震,《唐山大地震》给亲历者带来的心灵摧残是长久的, 这在影片里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天灾降临,夫妻阴阳两隔、母亲弃女保子。长达三十多年的骨肉分离、长达三十多年的心灵折磨, 重逢时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这么多年时间里, 女儿和母亲都在承受着一直没有停止的心灵余震。与大哭大叫的极度张扬相比,这一极其收敛的手法用看似简单的细节,真挚的话语, 却让真情和大爱得以流露,让人惊在心里,泪亦流在心里。
当影片中的母亲元妮面对 “救姐姐还是救弟弟”,最后做出艰难痛苦的抉择时,那是多么残忍啊~手心手背都是肉,作为母亲,任何一个人都很难抉择,那可是真真切切的生死抉择啊~然而最后,元妮咬紧牙关选择了救儿子,却抱着救上来的女儿的尸体哭得痛不欲生。这至死不渝的爱让我们震撼,让我们痛彻心扉~
当方达的奶奶从济南赶来想要讨回他的孙儿时,她强忍着泪对婆婆说“对不起”, “我懂,但我不能,因为没了,就真的没了。”
多么朴素的语言,却让人感到一阵窒息的痛。不过元妮最终还是让儿子去了,因为济南总比震后的唐山要好。看着载着儿子的公交车逐渐远去,母亲元妮的命根没了,如行尸走肉一般,那撕心裂肺的痛,叫人如何不流泪,
当元妮回答儿子为何不改嫁时平静而又坚决地说“没有一个男人比你爸对我好, 他是拿命对我好”时, 我看到了一个妻子对一个丈夫的爱,爱得死心踏地,爱得不顾一切,爱到愿意为对方独守一生。在如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这样至死不渝的爱情对于人们来说,也许已经是一种奢侈品了。
当元妮用颤抖哆嗦着的双手包饺子等待失散32年的女儿回家时,当方达看到屋里有为她准备的凉水浸过的西红柿,那是32年前的承诺时,当母亲见到女儿的那一刻,激动得老泪纵横,双腿颤抖的地向女儿下跪,嘴里愧疚的崩出了“对不起”这三个字时,我的心都碎了,这是母亲的爱, 让人痛彻心扉。当女儿方达在父亲的墓前抱着那一沓用牛皮书包裹着的课本书,反复哭喊着:“妈妈,对不起,对不起~”时,那一刹那,女儿终于理解了母亲,因为“亲人永远是亲人”,这是至死不渝、坚不可摧的。
亲情、人性和大爱是影片突出的主线。地震无情,但人间有情。在天灾面前,人们所展现出来的顽强意志和自我拯救、守望相助的精神是永远摧不垮的。地震后的32年,时间一直在变,而人与人那种骨子里无法撼动的亲情却永远不变;亲情会融化伤痛,从灾难废墟中走出来的人,更理解生命的价值与珍贵。影片中浓浓的中国式亲情给
我们观众传递了一种希望, 一种温暖,帮助我们完成了一次心灵的释放, 唤起了我们对善、对情、对爱的记忆。
心灵的余震也许还在继续,亲历者还在承受着这心灵的煎熬,但我们仍然该记住这一天,因为这一天让我们懂得了生命的脆弱与轻薄从而更加珍惜生命;因为这一天见证了我们亲情与爱的伟大力量;因为这一天让我们重新拾起了对真善美的渴望与追求,留住这一瞬间,让大爱永存世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