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对孔子德治思想的再认识》9800字
学 术 交 流 2001年11月Nov(,2001
总第99期第6期AcademicSerialNo(99No(6 Exchange
对孔’子德治思想的再认识
任 民
(河南教育学院教育系,河南郑州450003)
【摘要]针对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型时期充满纷乱、冲突的社会现实,孔子提出“为政以 德”的政治主张,认为政治必须建立在对人民进行道德教育和感化的基础上,同时特别强调德 治的关键在于当政者的道德操持。孔子的德治思想饱含人道主义、民本政治因素,不仅对推
动我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进步起了主导作用,而且其合理内核部分对加强我国当前党
风廉政建设、提高全民族道德素质、维护我国社会稳定仍具有较大的文化支持意义。 [关键词]孔子;为政以德;批判继承 [中图分类号382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
号]1000—8284(2001)06—0031—05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整理我国古代文化典籍,兴办教育,为我国乃至
世界的文化、教育做出了重大贡献。在政治上,他站在当时历史的高度,明确提出“为政以德”的思想,并
就其内容和形式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奠定了古代德治思想的基础,为我国社会的发展进步做出了贡 献。直到今天,他德治思想中合理内核部分,对我们国家政治生活仍具有重大的影响力。 孔子青少年时期就立志于为学和从政。30岁左右他大规模地收生授徒。中年时期,在授徒讲学
的 同时,一度参加了政务活动。从政为官时,“四方则之”(记 载说,听到孔子要担任司法长官的消息后,骗人的羊贩子老实了,骂街的泼妇被休了,骄横的流 氓搬家
J。担任司寇兼管礼宾时,曾随鲁定公参加齐、鲁两国的“夹谷”会议,会 了,市侩们再也不敢哄抬物价了b 上他挫败齐国想劫持鲁定公的企图,据理力争迫使齐君坐下来谈判,赢得收回郓、汶阳、龟阴之田等地的 胜利()但是,在长达14年的周游列国、游说 四方 的活动中,他的政治主张始终不为各国统治者所接受,经常遭遇冷漠,处于凄凄惶惶的奔波中。
后来孔子返回鲁国,专心从事文化遗产的整理研究,在政治上也发挥了一些作用。鲁哀公向他请教
治国的道理,他回答说:要百姓服从,就要举用正直的人,屏退奸邪的人。当掌权的季康子因鲁国盗贼众 多,治安不良而忧虑,请他出一个主意时,孔子讥讽说:“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含有官 逼民反,乱自上作的意思。后来季康子又问孔子如何治理政事,说:“如果杀掉无道的人而接近有道的
人,怎么样?”孔子回答说:“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 偃。”((论语?严渊>)认为当政者道德品质如何会直接影响到社会风气的好坏,只要当政者以身作则,民风 自然而然会好起来,这些都明确地表明了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
“为政以德”是孔子治国理政的基本主张,这一思想大量表述于他一生的治学讲学活动中,如他说:
‘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认为管理国家,处理 』 [收稿日期]2001—07—05
[作者简介]任民(1969一),男,河南郑州人,河南教育学院教育系讲师,从事先秦思想与现代化研究。
?? 万方数据 3l
政务,必须建立在对人民进行道德教育和感化的基础上。又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 之。”((论语?为政>)认为以德作为管理手段,老百姓就会像群星拱北斗一样拥护。他还认识到德治首先 是一种贤人政治,因而寄希望于通过培养具有良好道德素质的行政人才来推行他的德治主张,因此,他 的教育内容把道德教育放在首位。当学生问他怎样才能行得通,他大抵会说:“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 之帮,行矣。”()
孔子主张德治,并不反对必要的刑罚;主张宽政,并不否认恰当的猛政。他主张宽猛相济,恩威并
用,用教化宽政去获取民众的拥护,用威猛去纠正宽政带来的弊端。孔子担任司法长官能正鲁国风俗就
说明他并不排斥法治,而是主张法治和德治结合。孔子的“礼”中其实就包含着法的内容。这种思想影 响到苟子,而苟子思想对战国后期法家思想集大成者韩非影响是极大的,如是而论,不能说孔子思想中 没有法治的内容,不过孔子认为德治是根本。
孔子认为实行德治的关键在于当政者的道德操持,也就是说在于领导人非权力因素方面的影响力。
他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0 99()强调“仁”是人生最有价值的东西,哪怕吃一顿饭的工夫也不要
离开“仁”,就是在最急迫的时候,在颠沛流离中也要和“仁”在,起。
在孔子那里,“仁”是道德的核心,是理想人格,是解决人际关系问题的最高准则。他的做人之道、政 治之论、教育之方都是围绕“仁”这个核心展开的。《论语>谈到“仁”的地方有109次之多,针对不同情 对“仁”做出不同的解释,在种种解释中,其中心思想是“爱人”、“爱众”。如樊迟请教怎样叫“仁”,孔况 子 说:“爱人。”() 是说他关心人事超过鬼神。他反对用活人殉葬,也反对用俑陪葬,骂发明俑的人要断子绝
孙。可见,孔 子是一位了不起的人道主义者,他的人道主义思想在历史上不仅具有反对奴隶主专制的意 义,而且对促 进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发展和进步也起了积极的作用。 孔子还一步提出了“爱人”、“爱众”的具体要求。子贡向他请教:“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 谓仁乎?”孔子回答说:“何事于人!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仲弓向他请教怎样做算作“仁”,他回答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人恭而有礼”((论语?严渊))都是说待人要谦恭有礼,行为要 庄重,符合道德规范,不要巧言令色。“宽”在道德意义上说就是宽恕人、容纳人,能够团结各方面的人, 宽纳各种不同意见。孔子对“居上不宽”((论语?八佾>)的人是看不下去的。“信”是孔子思想中非常重要 的道德规范,)、“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君子惠而不费”()。即主张给人,l'fl--定的好处和实惠,必须推行养民、富民政策。谈到 万方数据
?32?
这五种美德时,孔子还进一步对这五种美德进行了实践理性的分析,把道德与事功统一起来。他说:“恭 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这就是说,当政者用道德去处 世,去治国理政,就会取得好的成效。 孔子几乎把一切好的品德都归结到“仁”中去。恭、宽、信、敏、惠以外,中还对忠、恕、智、勇、 孝、悌、义、礼、和、敬、温、良、俭、让等作了论述,它们内容有的交叉,有的重复,都属于“仁”的范畴。 好的修养,美的德行,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取,“为仁由己”(),“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
至矣。”()就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他还说:“有能一Et用其力于仁矣乎?无未见力不足
者。” ()认为只要努力去追求,就能达到“仁”的要求。孔子的一生就是孜孜求仁、自强不
息的一 生,他自己总结自己说:“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由
于不懈地 追求,无论是人格,还是学问,他都建树非凡,成为万世风范楷模。
孔子“德治”思想从整体上说是积极的、进步的。他针对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型时期充满纷乱、充满冲
突的社会现实所提出的“德治”主张是符合当时形势的,也符合以自然经济占主体地位的中国古代社会
的实际,并存在了两千多年,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起了重大影响。
(一)孔子包括“德治”思想在内的学术研究如同他兴办的私学一样是一种个人行为,是民间的,具有 广泛的大众性。他早年从事过很多微贱的工作,后来为“儒”、从政、周游列国,广泛地接触到社会各方面 的人和事,对他所生活的时代有着深刻的了解。“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 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认
为人比鬼神重要,这种肯定人的地位、突出人的作用、承认人的价值的思想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鲁迅
赞扬孔子说:“孔丘先生确实伟大,生在巫神势力如此旺盛的时代,偏不肯随俗谈鬼神”L31。
(三)孔子仁者“爱人”、“爱众”的德治主张同奴隶主专制思想是对立的,是一种含有浓厚人道主义、
民本政治色彩的进步思想。记载,定公问孔子:“一言而丧邦,有诸?”孔子回答:“ 如不善而莫 之违也,不几乎一言而丧邦乎?”()齐国 的管仲也是著名的改革家,孔子同样给以充分肯定。 (五)孔子德治思想对促进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中国历史上有相当长时问国力强盛, 并出现了汉武时代、贞观之治、康乾盛世,这都与政治清明,道德廉洁、秩序稳定所提供的保障有关。在
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孔子“爱人”、“爱众”的德治思想还陶冶造就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物,其中有抒
发“安得广厦千万问,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感受的大诗人杜甫,“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
政治家范仲淹、大声疾呼“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家顾炎武,也包括像狄人杰、包拯、海瑞、于成龙等 一大批清官廉吏。他们无一不是按着修齐治平的途径,从端正自己思想品行开始、把内在修养化为治国 正俗的事功,为社会做出表率和贡献。他们都是中国古代文明天幕上一颗颗璀璨的明星,至今令人景仰 称颂。
四 对孔子及其包括“德治”在内的思想学说,历来评
价不一,甚至褒贬迥异。有的古人说:“天不生仲 尼,万古长如夜”,这未免称誉过当。近现代否定孔子及其学说曾长期成为主流。五四时期为了反封建 反复古,曾掀起一股声势浩大的反孔思潮,这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但具有很大的片面性。建国以来由 于“左”的思想的影响,对孔子及其学说的研究评价也缺乏实事求是的态度,这些都不利于传统思想文化 的批判继承。至于,“**”时期由于政治斗争的需要,“四人帮”搞的“所谓批孔”,以及80年代末一些
所 谓文化精英采取民族虚无主义态度对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虽然本无学术是非可言,但造成了人们
思想 的混乱,存在着一个拨乱反正、澄清是非的问题。那些孔子思想学说与民主与科学对立起来,甚
至把中 国近代贫困落后也归咎于它不仅失当,简直是错误的。中国历史上曾长期国力强盛,经济上、
政治上远 远走在世界各国的前面,就是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也长期领先于世界就是很好的说明。
任何一种政治思想,任何一种道德规范都有它产生的特定土壤和历史背景,也有着历史变动性,当 时适应的,后来不适应了。另一方面,有一些普遍因素,并不随着历史的变迁而改变,它长期影响人们的 思想和行动,渗透予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孔子德治思想中很多因素就具有长期稳定性,这首先因为孔
子所宣扬的实行德治应具备的一些道德修养,如“仁爱、诚信、宽容、勤政、惠民、推己及人等是人性中真
善美的体现、是人类社会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的基本道德和行为规范,它不应也不会消失,有着永恒的
价值。再则,人类从动物分化出来后一直以群体形式,即社会形式生存发展,古代这样,现代这样,将来
更高阶段的社会形式也是这样,那么人类社会就存在着人际关系和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的问题,也会有领 导者与被领导者,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人们是相爱相助、关系和谐好呢,还是尔虞我诈、你争我斗好呢? 是轻德薄赋、人民安居乐业好呢,还是横征暴敛、社会冲突频仍好呢?当然人们会选择前者而非后者,那 么孔子以“爱人”、“爱众”为出发点的德治不仅在古代,就是在今天乃至将来都有其价值。
当然孔子的“爱人”、“爱众”也是等级制度下的人道主义,不是现代意义上的为人民服务,孔子的民
本思想也绝非今天的民主,孔子希望的“为政以德”的明君贤臣、清官廉吏也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人民公
仆。而且如同一切先进的思想学说,在积极进步因素之外,也存在着消极因素。孔子的德治思想也是这
样,尤其是经过后人改造利用,原来较为清纯朴素的思想也复杂化了。关键在于如何用马克思主义的观 点批判继承其中的积极因素,使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扬光大。**在抗日战争时期就说过,我们这 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他的特点,有他的许多珍品 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继承 这一份珍贵的遗产。**《论共产党员修养》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批判和吸收传统文化的一个范例。
我们党在不同历史时期都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共产党人:方志敏浴血奋斗,自甘清贫;**鞠躬尽瘁、勤
?34? 万方数据
政爱民,他们是集高度的革命精神和传统美德于一身的光辉典范,给人留下万世永存的榜样。三年自然 灾害时期,一个县委书记推开豫东一座大雪封裹的柴门,握住一个双目失明的老人的手说“我是你的儿 子”;在历史进入新时期的雪域高原,一个来自万里之外的鲁西干部抚养起两个藏族孤儿,他们的精神深 深感动着人们,他们身上体现的不也是爱人爱众的传统美德吗?革命的社会主义的新道德同传统道德
并不是对立的、互相排斥的,只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传统道德中的积极因素就会成为社会主义新道德
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会在培养造就无数具有革命的良好道德修养的社会主义新人的事业中发挥作用。
由于种种原因,在我国当前的社会实践中遇到了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贪污受贿、奢侈排场、损人利
己、以权谋私等置国家和人民利益于不顾的腐败现象引起人们的不满并影响到整个改革事业的健康发 展。这与民族道德素质下降有关。解决这些问题仅靠法律的外在压力是不够的,尤其是目前情况下,市 场经济体制刚刚建立,法制建设还落后于现实需要,一些腐败分子还有空子可钻,解决这些问题更需要 将革命理想和传统道德教育与法制建设结合起来,在强化外在震撼力的同时,更需要加强干部的内在道
德修养。因为管理干部的个人道德即自我约束力如何,始终会影响到政治运作的实效。
我们国家70年代末就进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时期,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正由治世走向
盛世。历史上任何盛世局面的实现都是“以德治国”的结果,我们富民强国、振兴中华,实现前所未有的
盛世局面也要遵循“以德治国”的原则。在对历史经验深刻洞察的基础上,针对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政治 经济发展形势中出现的新问题,**同志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地提出了“以德治国”的思想,这既指明 了党和国家各级干部治国理政需要遵从的原则,也是对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道德体系的指 导。
当然我们所说的德是现今意义上的德,孔子所宣扬的道德内容不能、也不会照搬到今天。但我们所
提倡的社会主义新道德也决非同传统道德没有关系,它必然批判继承传统文化中的许多积极因素,涵盖
传统道德中的合理内核。**同志“以德治国”的思想的提出,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原则,坚持**批
判继承方针在新时期的实践,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对传统思想文化,包括孔子德治思想认识上的拨乱 反正,消除了人们因长期受**思潮影响而对孔子及其思想学说产生的误解和偏见。 【参考文献] [1]苟子新注[M](北京:中华书局(1979(89( [2]江灏,钱宗武(今古文尚书
全译[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194( [3]鲁迅(论雷峰塔的倒掉
[A](
of Confucian of Virtue’’ of'‘Rule Re—recognitiion Thought Min REN Education of Education,ttenan 450003,China) (Departmern Institute,Zhen捌 70u
of intofull Abstract:To counter山e social disorder and conflict when slave reality taming society
forward his of leld that must feudal view of‘‘rule sociaty,Confucius political virtue”,he politic put be based on out moral education to the and them to earring people helping change by persuasion,and
the of the in the of the virtue that moralbe lx especially, heemphasized integrity person power
the Confucian embodied the factors full of humanitavianism and thought(The thought political rule the a role in the and culture foundation,it’S played leading propelling politic、economy people being its reasonable still in kemdhasof ancient culture chinaenormousforward,and significance support whole the and the of the moralstrengthening party practice building politic honesty、improving quality
nation and the social in China of our time( steady upholding
of and forwardwords:Confucius;rule virtue;criticizing Key earring [责任编辑:张正明] ? ? 35
万方数据
作文二:《对孔子及其思想的认识》2000字
对孔子及其思想的认识
翻开《史记.孔子世家》,一句句简练而深刻的话语映入眼帘: “与齐太师语乐,闻《韶》音,学立,三月不知肉味。”“夫召我者企 图哉?如用我,其为东周乎?”“鲁今且郊,如致膰乎大夫,则吾伏 可以止”,“孔子以四教文行忠信,不愤不启,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日常生活的,治国谋略的,讲学授课的,一一为 我们展示了生动真实的孔子。 不畏艰苦,一心追求自己的政治理想,这就是孔子。孔子主张 “仁礼”之说,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推行自己的主张,恢复周礼。春 秋战国是一个混乱的时代,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周天子的大宗地 位形同虚设,诸侯间为争夺更多的领土和财富不断发生战争,立志 对于德国已不再有约束力,而孔子在这样的年代背景下宣传这个学 说,以天下之制复兴为己任,与各国奔波,只为找到那位伯乐,让 大道、让周礼重新回到人们的生活。他怀着惊人的毅力,周游列 国,见人见事,传业授徒,一切只为了自己的政治理念。隐士、智 者的劝诫;菩萨那个人的嘲讽与不理解;各国官员的陷害;诸侯们 的忽略......他毫不在乎,只是纯粹的守着自己的理想,宣传,实 践;积极。乐观。 沉醉于学习,认真对待每一件事,谦虚好问,这就是孔子。印 象中的孔子总是不放过任何一个学习的机会,温文有礼“三人行必有 我师”他就是抱着鹤洋的态度生活。任何职业,任何身份,甚至于乞 讨之人,只要有可学之处,孔子都回不耻下问。任何事情,孔子都 抱着虔诚的态度,细细品味其中奥妙,向真理更进一步。或许正如 孔子自己所说:“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 尔。”热衷于学习,循循渐进,从中得到乐趣,,乐此不疲,似乎时 间对于孔子就是如此宽容。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循循善诱,这就是孔子。不在意门第, 不在意贵贱,每个学生以同样的标准入学,接受同等的教育。孔子 就是这样以平常心对待学生,不迁就,不优待,不小瞧。他将自己 的教育归于十二个字: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主张学 生全面发展,以“德”为基础,通过“仁”和“艺”,向“道”发展,孔子在 给学生规定方向的同时,又让他们有一个自由的空间发展自己所 长,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积极引导他们,发挥学生长处,更好地开 发自我潜能。我们不得不佩服孔子,他对待学生如此“先进?,使其 学生学有所成,为他们的将来奠定基石。 随性的做人,快乐的生活,这就是孔子。细品孔子,你会发现 一个不一样的孔子。对知识的热爱,他是任何人为老师;对
礼乐复
兴的追求,他各地奔劳;对各国政策、行为不满,他直言不讳,毫 不后悔得起身离开;被围困于陈、蔡边界,粮断命危,孔子仍能诵 诗、唱歌、弹琴,自在的生活。孔子,更多的时候追求的是一种心 境,一种得道之乐。有了它,”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 其中“。对孔子而言,没有什么能让她难过,他总是那么但丁。那么 独特,并不张扬,却乐在其中。 孔子是中国人推崇的文化大师,他的智慧像钻石一样成为后人 最珍贵的宝物。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学可以说是一种”为己之学“,它 是一门为着人的本己心灵的安顿的学问,是通过道德来提高自己的 学问。 在政治上,孔子提倡“和”的观念。通过“仁、礼”是实现“和”社 会构想。“仁”是一切行动遵循的原则,处理人际关系的标准,“为仁 由己,而由人乎哉”“克己复礼为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 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仁被用于各个方面:修身养性、治国安 民、挽救危机,忠君爱国......通过仁来协调社会矛盾,维护社会 稳定。“礼”是促进社会达到理想境界的准则,规范。“礼之用,和为 贵,先王之道,斯为美”运用礼制,规范行为,是人们生活有序以达 到“和”。“和”是孔子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对上和:忠、孝、 尊、崇、恭敬,使“天下有道”“天下归仁”,对平级和:忠、恕、 义、敦、睦“推己及人”协调矛盾。对下和:宽、厚、慈、惠,以防 “犯上作乱”,稳定统治,各阶级都做到“和”,则天下太平。 同时,孔子提倡“为政以德”。他研究各国政治情况,不断总结出 一些治国方案,用仁德治国,由上而下,“其身正,不令而行”全民 生活和乐;推行贤人政治,提高中央的处事、治国能力,变“老者安 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人民对政府的信心足,团结力大;注意力 度,合理运用国家词源,“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中试生产的作 用,租金经济的发展,发挥人民的力量。 孔子的政治思想独到精辟,令人赞叹,但他在政治上建树并不 尽人意。孔子潜心研讨各国政治,却不能审时度势的得到正确的政 治主张,将目光限于幻想,脱离现实讲求改革却不重实际,过于理 想化。这是我们必须看到的不足。 孔子给我们留下的做人与做事之道是多方面的。褪去圣人的光 环,忽略他为人师表的身份,剩下的那个真实的孔子更值得我们尊 重,学习孔子,也是学习孔子的精神。做一个智慧和理智的人,不 会在抱怨与牢骚中成长,而是紧咬牙关拼搏与奋斗,用自己发展的 成果敲开世人的尊重,并在别人的嫉妒和羡艳中实现自己
的人生价 值。学习孔子精神,懂得伟人,处事的道理。
作文三:《对孔子思想中“时”的认识》2700字
对孔子思想中“时”的认识
人民日报学者论坛:王星光
2013年05月09日
对于孔子的思想,一般认为“仁”是其核心,相关讨论也较为充分。其实,孔子思想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时”。由于学界对孔子思想中的“时”还不够重视,讨论较少,因此很有必要加以深入研究。
孔子是依时而定的“圣之时者”
孟子曾对几位享有盛名的历史人物作过评价:“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孟子·万章章句下》)伯夷就是商末不恋王位、反对战争、不食周粟的孤竹君长子,他被作为清正廉洁的楷模。伊尹是辅佐商汤伐桀立国的阿衡(宰相),后又辅佐三位商王,以敢担当、堪重任而著称。柳下惠是鲁国的贤大夫,以宽厚仁和而知名。对于孔子,孟子作出了“圣之时者”的评价。所谓“圣之时者”,就是说孔子能够不拘泥于成规,能相机行事、依时而定。因此,孔子是金声玉振的集大成者。
实际上,孟子“圣之时者”的评价来源于孔子自己的主张。孔子在《论语·微子》中对被称为贤人的伯夷、叔齐、柳下惠等人的德行作过褒奖有加的评价,但谈到自己时却说,“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这里的“无可无不可”,说的是万事万物没有什么绝对不变的,可与不可看起来是相互对立的,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它们之间存在着辩证的统一。也可以说,孔子是用辩证的方法看待问题的,认为矛盾的双方可以转化,一切都应相机行事、依时而定。《论语·里仁》中还记载了孔子的一段话:“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这是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情,没有一定要怎样做、不要怎样做,只要怎样合理恰当就怎样去做。对孔子而言,一切都不是固定不变的,一切都要顺应时势,相机行事,择善而从,力求得体,以获得最佳效果。《论语·子罕》中有:“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孔子戒绝的四件事情——不任意、不专断、不固执、不自以为是,也从反面表达了要顺应时势而不要固执偏颇、任性僵化、一成不变的主张。
孔子善于采用依时处事的方法
在《论语》等文献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孔子在处理问题上灵活采用“无可无不可”、依时处事的例子。
一是孔子拒见阳货的例子。据《论语·阳货》记载,执掌鲁国大权的季氏家臣阳货想会见孔子,孔子不愿见他,他就先送去一个煮熟的小猪作为礼物。根据春秋时期的礼节,接受礼物的士人应该亲自前往馈赠者家里拜谢对方,但孔子不愿见阳货,就“时其亡也而往拜之”,就是趁他不在家的时候去拜谢。虽然孔子在路上还是遇到了阳货,但不管如何,孔子这样做,正体现了他依时处事的灵活性。
二是孔子见南子的例子。这件事在《论语·雍也》中有记载。卫灵公的夫人南子貌美风流,虽名声不太好,但她却一心要见孔子。这是孔子在卫国遇到的一件麻烦事。在一般人看来,孔子不应见她,因为去见一个绯闻不断的女人有失斯文,孔子的弟子子路就竭力反对。但孔子却出人意料地去见了南子。事实上,孔子客居在卫国,还带着一帮学生,国君卫灵公的夫人求见,国君本人并未阻拦,应邀前往应是合乎情理的,这对他自己和学生在卫国的活动有利。更何况孔子一身正气,身正不怕影歪,因此孔子在这件事情上还是力排众议,采取了灵活变通的态度。
三是孔子灵活施教的例子。《论语·先进》记载了孔子和弟子的一段对话。当子路问他“闻斯行诸”时,孔子的回答是“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而当冉有问这个问题时,孔子的回答是“闻斯行之”。公西华听后疑惑地问:同样是“听说了是否就该去做”这一问题,当子路问你时,你说“有父亲兄弟在,怎么能一听说就去做”;而当冉有问你时,你却回答“听说了就去做”。你怎么对同一个问题的回答不一样呢?孔子说:冉有好谦让,办事不够大胆,故鼓励促促他。子路争强好胜,故抑制压压他。这正是“无可无不可”思想的具体体现。 四见《论语·宪问》中孔子的一段话:“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就是说,国家政治清明,要言语正直,行为正直;国家政治黑暗,要行为正直,言语谨慎。这是在告诫他的学生,在暗无天日的混乱世道,要善于保护自己,不能还像太平光景那样口无遮拦。这段话也集中体现了孔子“无可无不可”、依时处事的思想。
“时”与“仁”交融会通
孔子主张遇事依时而定,灵活应对,但这绝非没有原则地肆意妄为。其实,在孔子思想中,“时”与“仁”是交融会通的,依时而定的所作所为,正是为了争取实现仁道的远大理想。
《论语·阳货》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公山弗扰盘踞在费邑图谋叛乱,召孔子去,孔子答应了,意欲前往。子路以公山弗扰是叛臣,反对孔子去。孔子说:“夫召我者,而岂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孔子的回答是:如果给我机会,我是不会错过时机的,我将会使周文王、武王的仁义之道复兴在东方!由此可见,孔子的“时”是和他所主张的“仁”密切相关的,为了实现仁道的远大理想,有时需要采取灵活变通的手段。
从对管仲的评价上也可以看出孔子思想中“时”与“仁”的交融会通。对于君臣关系,孔子主张:“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佾》)这里把“事君以忠”作为对臣下的要求。但当论及管仲时,孔子却没有拘泥于成见。历史上,管仲和召忽曾共同辅佐公子纠,当齐桓公杀了公子纠继承君位后,召忽自杀以殉,而管仲却成了齐桓公的宰相。子贡从常理出发,认为管仲的行为是不忠不仁。但孔子并不这样看,相反,他从一个政治家的角度和天下政治统一的高度否定了管仲“非仁”。而是认为正是由于管仲,齐桓公得以称霸诸侯,并以周之德政匡正天下,人民至今都享受着这一恩赐。这里,孔子把对人民、对天下一统有大德的政治作为称作仁。这的确是孔子的远见卓识,他第一次明确了仁不仅是个人品德,而且还应包含政治作为。这正反映了孔子在评判人物时顺应潮流、依时而定的“时”的观念。
实际上,孔子的“无可无不可”、一切依时而定的思想,正体现了他的中庸思想。中庸即恰到好处、恰到火候的状态,就是“时中”。《中庸》道:“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时中”有合乎时宜、随时变通之意,力求做到分寸恰当、最合尺度。孟子发展了“时中”的思想,引入了“执中”、“有权”的观念。《孟子·离娄》中举例道:“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这里的“权”就是因时而变、顺势变化的意思。当嫂子掉进水里,就必须援之以手,将其救起,再讲男女授受不亲,就是见死不救、不仁不义了。在这里,“时”与“仁”最终得以会通融和,“时”的变通是为了实现“仁”的理想。总之,孔子思想中“时”的观念,反映了孔子顺应时势、因时制宜的辩证观点,具有与时俱进的思想内涵。这也是孔子及儒家思想历久不衰的重要原因。
(作者为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作文四:《对孔子思想中时的认识》3700字
对孔子思想中“时”的认识
王星光
的礼节,接受礼物的士人应该亲自前往馈赠者家里拜谢对方,但孔子不愿见阳货,就“时其亡也而往拜之”,就是趁他不在家的时候去拜谢。虽然孔子在路上还是遇到了阳货,但不管如何,孔子这样做,正体现了他依时处事的灵活性。
二是孔子见南子的例子。这件事在《论语?雍也》中有记载。卫灵公的夫人南子貌美风流,虽名声不太好,但她却一心要见孔子。这是孔子在卫国遇到的一件麻烦事。在一般人看来,孔子不应见她,因为去见一个绯闻不断的女人有失斯文,孔子的弟子子路就竭力反对。但孔子却出人意料地去见了南子。事实上,孔子客居在卫国,还带着一帮学生,国君卫灵公的夫人求见,国君本人并未阻拦,应邀前往应是合乎情理的,这对他自己和学生在卫国的活动有利。更何况孔子一孔子善于采用依时处事的方法
在《论语》等文献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孔子在处理问题上灵活采用“无可无不可”、依时处事的例子。
一是孔子拒见阳货的例子。据《论语?阳货》记载,执掌鲁国大权的季氏家臣阳货想会见孔子,孔子不愿见他,他就先送去一个煮熟的小猪作为礼物。根据春秋时期的礼节,接受礼物的士人应该亲自前往馈赠者家里拜谢对方,但孔子不愿见阳货,就“时其亡也而往拜之”,就是趁他不在家的时候去拜谢。虽然孔子在路上还是遇到了阳货,但不管如何,孔子这样做,正体现了他依时处事的灵活性。
二是孔子见南子的例子。这件事在《论语?雍也》中有记载。卫灵公的夫人南子貌美风流,虽名声不太好,但她却一心要见孔子。这是孔子在卫国遇到的一件麻烦事。在一般人看来,孔子不应见她,因为去见一个绯闻不断的女人有失斯文,孔子的弟子子路就竭力反对。但孔子却出人意料地去见了南子。事实上,孔子客居在卫国,还带着一帮学生,国君卫灵公的夫人求见,国君本人并未阻拦,应邀前往应是合乎情理的,这对他自己和学生在卫国的活动有利。更何况孔子一身正气,身正不怕影歪,因此孔子在这件事情上还是力排众议,采取了灵活变通的态度。
三是孔子灵活施教的例子。《论语?先进》记载了孔子和弟子的一段对话。当子路问他“闻斯行诸”时,孔子的回答是“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而当冉有问这个问题时,孔子的回答是“闻斯行之”。公西华听后疑惑地问:同样是“听说了是否就该去做”这一问题,当子路问你时,你说“有父亲兄弟在,怎么能一听说就去做”;而当冉有问你时,你却回答“听说了就去做”。你怎么对同一个问题的回答不一样呢,孔子说:冉有好谦让,办事不够大胆,故鼓励促促他。子路争强好胜,故抑制压压他。这正是“无可无不可”思想的具体体现。 四见《论语?宪问》中孔子的一段话:“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就是说,国家政治清明,要言语正直,行为正直;国家政治黑暗,要行为正直,言语谨慎。这是在告诫他的学生,在暗无天日的混乱世道,要善于保护自己,不能还像太平光景那样口无遮拦。这段话也集中体现了孔子“无可无不可”、依时处事的思想。
“时”与“仁”交融会通
2身正气,身正不怕影歪,因此孔子在这件事情上还是力排众议,采取了灵活变通的态度。
三是孔子灵活施教的例子。《论语?先进》记载了孔子和弟子的一段对话。当子路问他“闻斯行诸”时,孔子的回答是“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而当冉有问这个问题时,孔子的回答是“闻斯行之”。公西华听后疑惑地问:同样是“听说了是否就该去做”这一问题,当子路问你时,你说“有父亲兄弟在,怎么能一听说就去做”;而当冉有问你时,你却回答“听说了就去做”。你怎么对同一个问题的回答不一样呢,孔子说:冉有好谦让,办事不够大胆,故鼓励促促他。子路争强好胜,故抑制压压他。这正是“无可无不可”思想的具体体现。
四见《论语?宪问》中孔子的一段话:“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就是说,国家政治清明,要言语正直,行为正直;国家政治黑暗,要行为正直,言语谨慎。这是在告诫他的学生,在暗无天日的混乱世道,要善于保护自己,不能还像太平光景那样口无遮拦。这段话也集中体现了孔子“无可无不可”、依时处事的思想。
“时”与“仁”交融会通
孔子主张遇事依时而定,灵活应对,但这绝非没有原则地肆意妄为。其实,在孔子思想中,“时”与“仁”是交融会通的,依时而定的所作所为,正是为了争取实现仁道的远大理想。
《论语?阳货》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公山弗扰盘踞在费邑图谋叛乱,召孔子去,孔子答应了,意欲前往。子路以公山弗扰是叛臣,反对孔子去。孔子说:“夫孔子主张遇事依时而定,灵活应对,但这绝非没有原则地肆意妄为。其实,在孔子思想中,“时”与“仁”是交融会通的,依时而定的所作所为,正是为了争取实现仁道的远大理想。
《论语?阳货》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公山弗扰盘踞在费邑图谋叛乱,召孔子去,孔子答应了,意欲前往。子路以公山弗扰是叛臣,反对孔子去。孔子说:“夫召我者,而岂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孔子的回答是:如果给我机会,我是不会错过时机的,我将会使周文王、武王的仁义之道复兴在东方~由此可见,孔子的“时”是和他所主张的“仁”密切相关的,为了实现仁道的远大理想,有时需要采取灵活变通的手段。
从对管仲的评价上也可以看出孔子思想中“时”与“仁”的交融会通。对于君臣关系,孔子主张:“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佾》)这里把“事君以忠”作为对臣下的要求。但当论及管仲时,孔子却没有拘泥于成见。历史上,管仲和召忽曾共同辅佐公子纠,当齐桓公杀了公子纠继承君位后,召忽自杀以殉,而管仲却成了齐桓公的宰相。子贡从常理出发,认为管仲的行为是不忠不仁。但孔子并不这样看,相反,他从一个政治家的角度和天下政治统一的高度否定了管仲“非仁”。而是认为正是由于管仲,齐桓公得以称霸诸侯,并以周之德政匡正天下,人民至今都享受着这一恩赐。这里,孔子把对人民、对天下一统有大德的政治作为称作仁。这的确是孔子的远见卓识,他第一次明确了仁不仅是个人品德,而且还应包含政治作为。这正反映了孔子在评判人物时顺应潮流、依时而定的“时”的观念。
实际上,孔子的“无可无不可”、一切依时而定的思想,正体现了他的中庸思想。中庸即恰到好处、恰到火候的状态,就是“时中”。《中庸》道:“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时中”有合乎时宜、随时变通之意,力求做到分寸恰当、最合尺度。孟子发展了“时中”的思想,引入了“执中”、“有权”的观念。《孟子?离娄》中举例道:“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这里的“权”就是因时而变、顺势变化的意思。当嫂子掉进水里,就必须援之以手,将其救起,再讲男女授受不亲,就是见死不救、不仁不义了。在这里,“时”与“仁”最终得以会通融和,“时”的变通是为了实现“仁”的理想。总之,孔子思想中“时”的观念,反映了孔子顺应时势、因时制宜的辩证观点,具有与时俱进的思想内涵。这也是孔子及儒家思想历久不衰的重要原因。 (作者为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3
召我者,而岂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孔子的回答是:如果给我机会,我是不会错过时机的,我将会使周文王、武王的仁义之道复兴在东方~由此可见,孔子的“时”是和他所主张的“仁”密切相关的,为了实现仁道的远大理想,有时需要采取灵活变通的手段。
从对管仲的评价上也可以看出孔子思想中“时”与“仁”的交融会通。对于君臣关系,孔子主张:“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佾》)这里把“事君以忠”作为对臣下的要求。但当论及管仲时,孔子却没有拘泥于成见。历史上,管仲和召忽曾共同辅佐公子纠,当齐桓公杀了公子纠继承君位后,召忽自杀以殉,而管仲却成了齐桓公的宰相。子贡从常理出发,认为管仲的行为是不忠不仁。但孔子并不这样看,相反,他从一个政治家的角度和天
下政治统一的高度否定了管仲“非仁”。而是认为正是由于管仲,齐桓公得以称霸诸侯,并以周之德政匡正天下,人民至今都享受着这一恩赐。这里,孔子把对人民、对天下一统有大德的政治作为称作仁。这的确是孔子的远见卓识,他第一次明确了仁不仅是个人品德,而且还应包含政治作为。这正反映了孔子在评判人物时顺应潮流、依时而定的“时”的观念。
实际上,孔子的“无可无不可”、一切依时而定的思想,正体现了他的中庸思想。中庸即恰到好处、恰到火候的状态,就是“时中”。《中庸》道:“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时中”有合乎时宜、随时变通之意,力求做到分寸恰当、最合尺度。孟子发展了“时中”的思想,引入了“执中”、“有权”的观念。《孟子?离娄》中举例道:“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这里的“权”就是因时而变、顺势变化的意思。当嫂子掉进水里,就必须援之以手,将其救起,再讲男女授受不亲,就是见死不救、不仁不义了。在这里,“时”与“仁”最终得以会通融和,“时”的变通是为了实现“仁”的理想。总之,孔子思想中“时”的观念,反映了孔子顺应时势、因时制宜的辩证观点,具有与时俱进的思想内涵。这也是孔子及儒家思想历久不衰的重要原因。
(作者为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作文五:《我对孔子教育思想的认识》1800字
我对孔子教育思想的认识
孔子是我国最早、最有影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作为中国私学教育的第一人,孔子的一生除了参与政治之外,其大部分时间都在从事教育活动。孔子对教学规律的认识有精辟的见解,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而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孔子所积累的丰富的教育思想,如“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诲人不倦”等教育思想至今还闪耀着睿智的光辉。
一、有教无类的教学主张
在教育思想中,孔子明确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认为应该扩大受教育的对象,只要诚心求教,不分贵贱贫富,都应热心教诲。孔子扩大教育对象,创办私学,打破官府垄断教育的局面,由“学在官府”发展为“学在四夷”,使一部分平民有受教育的机会,有助于摆脱奴隶主贵族对教育的垄断,加速文化下移的进程,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有教无类”扩大了受教育者的范围,使文化在贫民中传播,为新兴的地主阶级培养了一批政治、经济、文化改革人才,有助于华夏文化的发展,奠定了战国百家争鸣的基础,,对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文化交流有积极意义。
当然,我们也必须承认的是,孔子的有教无类并不是等同于孔子主张教育平等,更不是主张教育普及,孔子虽然提出“有教无类”,但至少女性是排除在外的,他认为“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论语?阳货》),所以,女性必然是被孔子排除在教育对象之外的,而他“来者不拒”之后的“去者不止”的作法也是其未主张教育普及的表现。
但无论如何孔子的“有教无类”的教育实践,使文化在中国的土地上,在民间的百姓中广泛的传播,为我国教育的普及和蓬勃发展起到了极其重大的作用。同时,在等级森严的奴隶社会末期和把狄夷看作非我族类的时代,孔子秉持“有教无类”的教学主张,不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华夏与狄夷,皆将其作为教育对象,这也充分显示了孔子作为一名教育家的极大的革命勇气和魄力。
二、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
孔子是我国第一个主张“因材施教”的教育家。虽然孔子并未概括出“因材施教”四字,这是由二程和朱熹从孔子的实践活动中概括出来的,曰“夫子教人,各因其材。”但是从孔子一生的教育实践看,他确实是世界上最早、也是最完整、最深入地把因材施教方法运用于教学过程的教育家。
读《论语》,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孔子在当学生向他问“仁”、问“政”、问“知”时往往会根据学生性格、个性的不同给予不同的回答。总之,根据每个学生基础和造诣的不同,孔子对同一问题作出了四种深浅不同的回答,既切合每个学生的思想实际,又都符合仁的基本概念。综观孔子的诸位弟子之所以各有所长,有德行、政事、言语、文学方面的成绩,正是孔子尊重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专长,因材施教的结果。
孔子教育思想的重要特色之一: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和学习主动性的发挥,重视学生认知能力的发挥,就是通过启发式教育来体现的。正是在这样的教育方法之下,学生充分发挥主体意识,最终达到豁然开朗,欲罢不能,乐学好学的境界。也正是因为这样,孔子才能培养出一大批有独立见解、博学多闻的重要原因。
三、教学相长的教学理念
在教学上,孔子提倡师生之间的相互切磋,共同讨论,互相启发,以求教学相长的良好效果。
孔子与弟子之间的平等交流,形成了一种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缩短了。整个教学过程即是教师教授知识的过程,又是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两者辩证互动,就教师而言,教即是学,教与学互相促进,互相提高。就学生而言,从教师处学得知识的同时仍需自己努力,方能有所提高。教因学而得益,学因教而日进。从而也真正实现了“教学相长”,实现了共同进步。
四、互爱平等的师生关系
孔子的“师道尊严”是建立在与学生平等互爱的基础之上的。孔子作为一位圣人、圣师,但他却并没有“至圣先师”的架子,他并没有把自己凌驾于学生之上,他对学生谦和友爱,他对学生的教育总是展开在与学生的结伴郊游中,展开在与学生席地而坐的交谈中,这是一种充分的平等和民主。孔子的学生对孔子敬而不畏,崇而不惧,他们对孔子畅所欲言,有疑必问。
孔子穷数十年的教育经验,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所总结出来的具有深远意义和深刻启发性的教育思想,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人民赖以生存的精神文化资源。二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在从事教育工作的过程中,仍时时感受到中国的教育乃至世界的教育在许多方面依旧受到孔子教育思想的深刻影响。孔子确实是人类文化史上一位伟大的开创型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在经历了岁月的磨砺和历史的洗礼之后的今天更显得睿智而可贵。
作文六:《论述对孔子礼乐思想的认识》2700字
论对孔子礼乐思想的认识以及礼乐思想在
当今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姓名:曹志华
学号:1010411501
班级:101041C1
【摘要】孔子认为,夏、商、周三代之礼一脉相承,而周礼集其大成。他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这个认识和判断是合乎历史事实的。通过周公的制礼作乐,中国古代的礼乐文化传统最终得以定型和成熟。
【关键词】孔子 礼乐思想 儒家 和谐社会
一、孔子的简介 孔子,春秋时期鲁国人,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社会活动家、古文献整理家,儒家学派编撰人,被后人推崇为儒家学派创始人,相传曾修《诗》《书》,订《礼》《乐》,序《周易》,撰《春秋》。他一生从事传道、授业、解惑,被中国人尊称“至圣先师,万世师表”。礼乐思想的集大成者。但何为礼乐?
二、礼乐思想
(一)礼乐思想的形成 礼乐,顾名思义是指礼节和音乐。礼是规范体系,是典章制度;乐则是礼之内在精神的体现,它突显了礼与人之内在心灵秩序的关联。西周时期,周天
子分封天下,所分封的诸侯国林立,为维护其以周天子为中心的有秩序的统治开始制礼作乐,即周礼。周礼作为各级贵族的政治和生活准则,成为维护宗法制度必不可少的工具。礼乐制度在这一时期得到发展,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调。儒家创始人——孔子一生所致力要追求的就是西周时期的礼乐制度。以周代礼乐为工具来维护周天子的宗法统治形成了周代特色的礼乐制度、礼乐文化和礼乐文明,对后来历代中国社会发展都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二)礼乐的发展
正因为西周礼乐文化是在夏、商文明的基础上发展和成熟起来的,是长久孕育其间的生命力的勃发,所以尽管它如同宗教诫律一样,要求人们尊奉和恪守,却并没有给人们的生活带来“陌生化”的感觉,它恰恰是对人们生活的赋型,给人们带来的恰是生命所不可或缺的秩序感、稳定感和安全感,乃至于人们日用而不知,对礼乐本身的理智反省和意义理解反倒没有发生的可能了。然而,先秦历史进入春秋之后,一场天崩地裂的巨变发生了,在这场巨变中,“周之子孙日失其序” ,宗法人伦秩序的破坏和紊乱标志着通过礼制而建立起来的政制模式的解体,史籍上所说的“礼崩乐坏”的局面严重地摆在了人们的面前。
(三)孔子对礼乐思想的继承
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礼乐文化情有独钟,先秦儒家之所以能够对“三代”,尤其是对周公之“制礼作乐”进行系统的理智审查和深度的意义阐释,根本的动力就在于他们所生活的春秋时期,已经是“礼崩乐坏”了,礼乐的权威性和有效性都成了昔日的记忆,正是在对昔日礼乐文化的追忆和思考的过程中,礼乐文化的精神性价值和意义向人们呈现了出来。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恰是礼乐规范秩序的被破坏而催生了华夏文明的第一个思想时代——“百家争鸣”的诸子时代。先秦诸子都是通过对崩溃了的礼乐秩序进行反省和理解,并以此为基础建构起自己的思想体系,而所谓“百家争鸣”则是根源于他们对传统礼乐秩序之精神实质与社会功能的不同判断而已。
(四)孔子对礼乐思想的发扬
孔子自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生活于礼崩乐坏时代的孔子的确没有另外制作新的礼乐,他无意于提出一套新的制度体系的规范性构想。在他看来,制礼作乐是圣人之事,而他自己从不敢以圣人自居。但他绝不是泥古不化者,他是
思想家,是哲人,他提出:
1. “三代”的基本视角和立场恰恰标志着儒家政治哲学的诞生
2.“君子”对历史职责有道义担当
尽管生活于春秋时期的孔子已经难以对“三代”文明描述得具体而细致了,但他远比今人更有把握地认为,礼乐文化是“三代”所共同拥有的。主要把握为礼乐文化的定型与成熟,而周公的“制礼作乐”正是礼乐文化走向高度自觉的标志。孔子之所以“好古”,是期望在追忆“礼乐文化”历史的过程中揭示现实问题的根源和症结,同时呈现一种历史自觉意识和民族精神的理性根基,进而凸显现实政治实践方案的“历史”正当性根源。孔子作为政治哲学家,尤为重视教育问题。在他看来,学习或道德修养应当从了解古代典章制度、礼乐思想是一个开始。只有通过阅读历史性经典文献和实践礼制才可能成为“仁人”。
(五)礼乐思想的根本目的
孔子之所以高度赞颂周公的“制礼作乐”,根本目的在于开示社会政治秩序重建的精神方向,至于周公“制礼作乐”的历史真实的知识考古,是不在孔子的视野之内的。
三、礼乐思想在当今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构建和谐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崇高理想,人类社会正是在这个崇高理想的感召和引领下,艰难地转化和克服恶的诱惑,朝着善的方向努力前行。当今,很多学者认为恶是推动历史车轮的有力杠杆。然而,善的理念与追求却又总是在不断地矫正历史车轮前进的方向。在先秦儒家所要建立的和谐的礼制秩序包括两个层面:
1.外在的规范秩序
2.内在的精神秩序
两者是直接相关的,内在的精神秩序为外在的规范秩序结构提供了人性依据。先秦儒家坚信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礼乐思想的维系,孔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怀揣着和谐社会的美好理想,孔子通过对礼乐文化的发扬,希望人们能够和谐的生活。通过对孔子思想的传承,延伸出了以人
为本的思想,正是这种思想,才有了今天我们的和谐社会。《礼记》说: 人之所以为人,礼义也。 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 儒家认为,人是通过礼来 自别于禽兽 的。《礼记》说: 礼也者,理也。 礼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 礼就是符合道理的行为规范。礼的精神所要体现的是一种不能移易的道理,只有固守住礼的人,才算得上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一个大写的人、一个文明时代的人。
孔子的礼乐思想是对人们高度理性化秩序的规范,也是高度人性化的人文关怀。礼乐思想主要体现的事和谐的秩序,无论是规范上还是精神上。而构建和谐社会正是需要这两点,社会发展的本质是人的发展。坚持和谐发展,就要促进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我们提倡诚信友爱、团结互助、宽容谦和。形成和谐社会,就要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礼乐不单单是改善人性,也是对政治的促进,当人民生活幸福,精神生活不再空虚时,全民的精神面貌也就得以提升,这当然就有益于政治的发展。和谐的生活,和谐的政治,礼乐思想得到升华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得到保障,国家的长治久安。
四、参考文献
[1]陈炎《多维视野中的儒家文化》,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
[2]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3]陈澔《礼记集说》,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4]汤因比《展望二十一世纪》,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
作文七:《对孔子思想中“时”的认识》2800字
对孔子思想中“时”的认识新高考新国学 2013-05-09 0947 5cc149a20102e5h8 人民日报学者论坛对孔子思想中“时”的认识王星光 对于孔子的思想,一般认为“仁”是其核心,相关讨论也较为充分。其 实,孔子思想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时”。由于学界对孔子思想中 的“时”还不够重视,讨论较少,因此很有必要加以深入研究。 孔子是依时而定的“圣之时者” 孟子曾对几位享有盛名的历史人物作过评价“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 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孔子之谓集大成。集 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孟子·万章章句下》)伯夷就是商末不恋 王位、反对战争、不食周粟的孤竹君长子,他被作为清正廉洁的楷模。伊尹是 辅佐商汤伐桀立国的阿衡(宰相),后又辅佐三位商王,以敢担当、堪重任而 著称。柳下惠是鲁国的贤大夫,以宽厚仁和而知名。对于孔子,孟子作出了 “圣之时者”的评价。所谓“圣之时者”,就是说孔子能够不拘泥于成规,能 相机行事、依时而定。因此,孔子是金声玉振的集大成者。 实际上,孟子“圣之时者”的评价来源于孔子自己的主张。孔子在《论 语·微子》中对被称为贤人的伯夷、叔齐、柳下惠等人的德行作过褒奖有加的 评价,但谈到自己时却说,“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这里的“无可无不 可”,说的是万事万物没有什么绝对不变的,可与不可看起来是相互对立的, 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它们之间存在着辩证的统一。也可以说,孔子 是用辩证的方法看待问题的,认为矛盾的双方可以转化,一切都应相机行事、 依时而定。《论语·里仁》中还记载了孔子的一段话“子曰‘君子之于天下 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这是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情,没有一定 要怎样做、不要怎样做,只要怎样合理恰当就怎样去做。对孔子而言,一切都 不是固定不变的,一切都要顺应时势,相机行事,择善而从,力求得体,以获 得最佳效果。《论语·子罕》中有“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孔子 戒绝的四件事情——不任意、不专断、不固执、不自以为是,也从反面表达了 要顺应时势而不要固执偏颇、任性僵化、一成不变的主张。 孔子善于采用依时处事的方法?在《论语》等文献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孔子在处理问题上灵活采用“无 可无不可”、依时处事的例子。 一是孔子拒见阳货的例子。据《论语·阳货》记载,执掌鲁国大权的季氏 家臣阳货想会见孔子,孔子不愿见他,他就先送去一个煮熟的小猪作为礼物。 根据春秋时期的礼节,接受礼物的士人应该亲自前往馈赠者家里拜谢对方,但 孔子不愿见阳货,就“时其亡也而往拜之”,就是趁他不在家的时候去拜谢。 虽然孔子在路上还是遇到了阳货,但不管如何,孔子这样做,正体现了他依时 处事的灵活性。 二是孔子见南子的例子。这件事在《论语·雍也》中有记载。卫灵公的夫 人南子貌美风流,虽名声不太好,但她却一心要见孔子。这是孔子在卫国遇到 的一件麻烦事。在一般人看来,孔子不应见她,因为去见一个绯闻不断的女人 有失斯文,孔子的弟子子路就竭力反对。但孔子却出人意料地去见了南子。事 实上,孔子客居在卫国,还带着一帮学生,国君卫灵公的夫人求见,国君本人 并未阻拦,应邀前往应是合乎情理的,这对他自己和学生在卫国的活动有利。 更何况孔子一身正气,身正不怕影歪,因此孔子在这件事情上还是力排众议, 采取了灵活变通的态度。 三是孔子灵活施教的例子。《论语·先进》记载了孔子和弟子的一段对 话。当子路问他“闻斯行诸”时,孔子的回答是“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 之?”而当冉有问这个问题时,孔子的回答是“闻斯行之”。公西华听后疑惑 地问同样是“听说了是否就该去做”这一问题,当子路问你时,你说“有父亲 兄弟在,怎么能一听说就去做”;而当冉有问你时,你却回答“听说了就去 做”。你怎么对同一个问题的回答不一样呢?孔子说冉有好谦让,办事不够大 胆,故鼓励促促他。子路争强好胜,故抑制压压他。这正是“无可无不可”思 想的具体体现。 四见《论语·宪问》中孔子的一段话“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 言孙。”就是说,国家政治清明,要言语正直,行为正直;国家政治黑暗,要 行为正直,言语谨慎。这是在告诫他的学生,在暗无天日的混乱世道,要善于 保护自己,不能还像太平光景那样口无遮拦。这段话也集中体现了孔子“无可 无不可”、依时处事的思想。 “时”与“仁”交融会通 孔子主张遇事依时而定,灵活应对,但这绝非没有原则地肆意妄为。其 实,在孔子思想中,“时”与“仁”是交融会通的,依时而定的所作所为,正 是为了争取实现仁道的远大理想。?《论语·阳货》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公山弗扰盘踞在费邑图谋叛乱,召孔子 去,孔子答应了,意欲前往。子路以公山弗扰是叛臣,反对孔子去。孔子说 “夫召我者,而岂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孔子的回答是如果给 我机会,我是不会错过时机的,我将会使周文王、武王的仁义之道复兴在东 方!由此可见,孔子的“时”是和他所主张的“仁”密切相关的,为了实现仁 道的远大理想,有时需要采取灵活变通的手段。 从对管仲的评价上也可以看出孔子思想中“时”与“仁”的交融会通。对 于君臣关系,孔子主张“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佾》)这 里把“事君以忠”作为对臣下的要求。但当论及管仲时,孔子却没有拘泥于成 见。历史上,管仲和召忽曾共同辅佐公子纠,当齐桓公杀了公子纠继承君位 后,召忽自杀以殉,而管仲却成了齐桓公的宰相。子贡从常理出发,认为管仲 的行为是不忠不仁。但孔子并不这样看,相反,他从一个政治家的角度和天下 政治统一的高度否定了管仲“非仁”。而是认为正是由于管仲,齐桓公得以称 霸诸侯,并以周之德政匡正天下,人民至今都享受着这一恩赐。这里,孔子把 对人民、对天下一统有大德的政治作为称作仁。这的确是孔子的远见卓识,他 第一次明确了仁不仅是个人品德,而且还应包含政治作为。这正反映了孔子在 评判人物时顺应潮流、依时而定的“时”的观念。 实际上,孔子的“无可无不可”、一切依时而定的思想,正体现了他的中 庸思想。中庸即恰到好处、恰到火候的状态,就是“时中”。《中庸》道“君 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时中”有合乎时宜、随时变通之意,力求做到 分寸恰当、最合尺度。孟子发展了“时中”的思想,引入了“执中”、“有 权”的观念。《孟子·离娄》中举例道“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 手者,权也。”这里的“权”就是因时而变、顺势变化的意思。当嫂子掉进水 里,就必须援之以手,将其救起,再讲男女授受不亲,就是见死不救、不仁不 义了。在这里,“时”与“仁”最终得以会通融和,“时”的变通是为了实现 “仁”的理想。总之,孔子思想中“时”的观念,反映了孔子顺应时势、因时 制宜的辩证观点,具有与时俱进的思想内涵。这也是孔子及儒家思想历久不衰 的重要原因。 (为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作文八:《对孔子的认识》17600字
孔子姓孔(祖父字孔,以其为氏),名丘,字仲尼,在家中排行第二。是中国古代的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社会活动家、古文献整理家,儒家学派编撰人,被后人推崇为儒家学派创始人,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出的“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相传曾修《诗》《书》,订《礼》《乐》,序《周易》,撰《春秋》。他一生从事传道、授业、解惑,被中国人尊称“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
孔子画像(39张)
作成《论语》。
在天道观上,孔子不否认天命鬼神的存在,主张依照礼仪和本分行事,“敬鬼神而远之”。 孔子与孟子并称“孔孟”,他们的思想并称为孔孟之道。孔子被尊为“至圣”“素王”,曾子则为宗圣,孟子为“亚圣”。
孔子精通《周易》,据说是《十翼》所作者,孔子是中国古代突破对自然山水宗教式态度的第一人,我爱大自然更爱自然山水,大自然包涵灾难、地震、龙卷风、恐龙的灭绝等,而自然山水是永存的好风水,提出了“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的著名美学命题。
编辑本段历史记载
祖籍
孔子的祖先是商朝的宗室,到周朝时被封于宋国(今河南商丘),故他可以说是殷商(华夏族)的贵族后裔
孔子讲学图
。
三监之乱后,周公以周成王之命封商纣王的庶兄,商朝忠正的名臣微子启于宋国,死后葬于宋国故地(今商丘市睢阳区),建有微子祠。 微子启死后,其弟微仲(孔子的先祖)即位。
移居鲁国
说法一:自孔子的六世祖孔父嘉之后,后代子孙开始以孔为氏,因为家道破败,无力偿还所欠债务,逼逃至鲁国。
说法二:是因为其曾祖父孔防叔与宋国当政大臣华氏不和,离开宋国,移居鲁国。 家庭背景
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叔梁为字,纥为名)是鲁国出名的勇士。
孔庙精美石柱
叔梁纥先娶施氏曜英,生九女而无一子,其妾生一子孟皮(嫡长子排行称伯,庶出长子排行称孟),但有足疾。在当时的情况下,女子和残疾的儿子都不宜继嗣。叔梁纥晚年又在外纳颜氏第三女征在为妻,生孔子,因出生之前曾在尼丘祈祷,故起名为丘,排行第二,故字曰仲尼(以上据《孔子家语.本姓解》载:叔梁纥,虽有九女而无子。其妾生孟皮,孟皮一字伯尼,有足病。于是乃求婚于颜氏。颜氏有三女,其小曰徵在。……私祷尼丘之山以祈焉,生孔子,故名丘字仲尼) 。
孔子三岁的时候,叔梁纥病逝。叔梁纥死后,施氏和叔梁纥的家人不喜欢孔子母子,没有善待他们。颜征在唯有带着孔子离开,移居曲阜阙里,独自抚养孔子,过着清贫的生活。到了十七岁时,孔子的母亲也去世了。
孔子十九岁成亲,娶宋国亓官氏的女儿(有说朱国兀氏)为妻,次年生了唯一的儿子孔鲤。孔鲤比孔子早死,有遗腹子孔伋。
孔子的家境相当贫寒。由于身处乱世,孔子所主张的仁政没有施展的空间,但在治理鲁国的三个月中,使强大的齐国也畏惧孔子的才能,足见孔子无愧于杰出政治家的称号。政治上的不得意,使孔子将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教育事业上。孔子曾任鲁国司寇,后携弟子周游列国,入东周拜老子为师,最终返回鲁国,专心执教。孔子打破了教育垄断,开创了私学先驱,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贤人七十二,便是著名的七十二贤。七十二人中有很多为各国高官栋梁,又为儒家学派延续了辉煌。
编辑本段个人成就
少时聪颖
孔子对后世影响深远,虽说他“述而不作”,但他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千古圣人”,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后世并尊称他为“至圣”(圣人之中的圣人)、“万世师表”,认为他曾修《诗》《书》,《礼》 《乐》,序《周易》(称《易经》十翼,或称易传),著《春秋》。《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炼,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而且古代,小孩进学堂第一个拜的就是孔子。
美国诗人、哲学家爱默生认为“孔子是全世界各民族的光荣”。英国历史学家、哲学家汤
恩比博士说,拯救二十一世纪人类社会的只有中国的儒家思想和大乘佛法。
他有众多弟子,如子贡、子路、颜回等。被后世尊为“亚圣”的孟子是他孙子孔伋(字子思)的再传弟子。最著名的一篇《关雎》。
现人教版小学第12册语文书已收录《孔子东游》。现苏教版小学第12册语文书已收录《孔子游春》。现苏教版小学第12册语文书已将孔子的名言收录到练习7。现长春版第10册语文书已收录《论语四则》。
政治生涯
孔子幼年时极为聪明好学,二十岁的时候,学识就已经非常渊博,被当时人称赞为“博学好礼”。同时,鲜为人知的是孔
影视作品中的孔子
子继承了父亲叔梁纥的英勇,身高九尺六寸,今1.9米以上,具体是196.8cm。《史记·孔子世家》:“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 臂力过人,远非后世认为的文弱书生的形象。并且,孔子酒量超凡,据说从来没有喝醉过。但孔子从不以武勇和酒量为豪。孔子自20多岁起,就想走仕途,所以对天下大事非常关注,经常思考治理国家的诸多问题,也常发表一些见解,到30岁时,已有些名气。鲁昭公二十年,齐景公出访鲁国时召见了孔子,与他讨论秦穆公称霸的问题,孔子由此结识了齐景公。鲁昭公25年,鲁国发生内乱,鲁昭公被迫逃往齐国,孔子也离开鲁国,到了齐国,受到齐景公的赏识和厚待,甚至曾准备把尼溪一带的田地封给孔子,但被大夫晏婴阻。鲁昭公27年,齐国的大夫想加害孔子,孔子听说后向齐景公求救,齐景公说:“吾老矣,弗能用也。”孔子只好仓皇逃回鲁国。当时的鲁国,政权实际掌握在大夫的家臣手中,被称为“陪臣执国政”,因此孔子虽有过两次从政机会,却都放弃了,直到鲁定公9年被任命为中都宰,此时孔子已 51岁了。孔子治理中都(今汶上县)一年,卓有政绩,被升为小司空,不久又升为大司寇,摄相事,鲁国大治。鲁定公12年,孔子为削弱三桓(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家世卿,因为是鲁桓公的三个儿子的后代,故称三桓,当时的鲁国政权实际掌握在他们手中,而三桓的一些家臣又在不同程度上控制着三桓),采取了隳(hui,音辉)三都的措施(即拆毁三桓所建城堡)。后来隳三都的行动半途而废,孔子与三桓的矛盾也随之暴露。鲁定公13年,齐国送80名美女到鲁国,季孙氏接受了女乐,君臣迷恋歌舞,多日不理朝政,孔子非常失望,不久鲁国举行郊祭,祭祀后按惯例送祭肉给大夫们时并没有送给孔子,这表明季氏不想再任用他了,孔子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离开鲁国,到外国去寻找出路,开始了周游列国的旅程,这一年,孔子55岁。 孔子带弟子先到了卫国,卫灵公开始非常尊重孔子,按照鲁国的俸禄标准发给孔子俸粟6 万,但并没给他什
周游列国
么官职,没让他参与政事。孔子在卫国住了约10个月,因有人在卫灵公面前进谗言,卫灵公对孔子起了疑心,派人公开监视孔子的行动,于是孔子带弟子离开卫国,打算去陈国。路过匡城时,因误会被人围困了5日,逃离匡城,到了蒲地,又碰上卫国贵族公叔氏发动叛乱,再次被围。逃脱后,孔子又返回了卫国,卫灵公听说孔子师徒从蒲地返回,非常高兴,亲自出城迎接。此后孔子几次离开卫国,又几次回到卫国,这一方面是由于卫灵公对孔子时好时坏,另一方面是孔子离开卫国后,没有去处,只好又返回。
鲁哀公2年(孔子59岁),孔子离开卫国经曹、宋、郑至陈国,于是派服劳役的人将孔子师徒围困在半道,前不靠村,后不靠店,所带粮食吃完,绝粮7日,最后还是子贡找到楚人,楚派兵迎孔子,孔子师徒才免于一死。孔子64岁时又回到卫国,68岁时在其弟子冉求的努力下,被迎回鲁国,但仍是被敬而不用。鲁哀公16年,孔子73岁,患病,不愈而亡。 发奋忘食,乐以忘忧
孔子62岁时,曾这样形容自己:“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当时孔子已带领弟子周游列国9个年头,历尽艰辛,不仅未得到诸侯的任用,还险些丧命,但孔子并不知难而退,仍然乐观向上,坚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安贫乐道
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但他的安贫乐道并不能看作是不求富贵,只求维护道,这并不符合历史事实。孔子也曾说:“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 从吾所好。”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以好学著称,对于各种知识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他多才多艺,知识渊博,在当时是出了名的,几乎被当成无所不知的圣人,但孔子自己不这样认为,孔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学无常师,谁有知识,谁那里有他所不知道的东西,他就拜谁为师,因此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直道而行
孔子生性正直,又主张直道而行,他曾说:“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史记》载孔子三十多岁时曾问礼于老子,临别时老子赠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这是老子对孔子善意的提醒,也指出了孔子的一些毛病,就是看问题太深刻,讲话太尖锐,伤害了一些有地位的人,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危险。怀着 与人为善的理念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他自己也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等等,都是他的做人准则。
编辑本段思想体系
政治思想
其核心是“礼”与“仁”,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
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这种方略把德、礼施之于民,实际上已打破了传统的礼不下庶人的信条,打破
孔子讲学图(8张)
了贵族和庶民间原有的一条重要界限。
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义这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对于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任何一个政府都是适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会则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孔子的这种人道主义和秩序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精华。
经济思想
孔子的经济思想最主要的是重义轻利、
由于孔子保守的政治态度,因此对待经济制度的改革也反映了保守的思想。比如鲁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实行
教育思想
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个性差异主要是因为后天教育与社会环境影响(“性相近也,
孔子讲学
习相远也”)。因而人人都可能受教育,人人都应该受教育。他提倡“有教无类”,创办私学,广招学生,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顺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他主张“学而优则仕”,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他的教育目的是要培养从政的君子,而君子必须具有较高的道德品质修养,所以孔子强调学校教育必须将道德教育放在首要地位(“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孔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礼”和“仁”。其中“礼”为道德规范,“仁”为最高道德准则。“礼”是“仁”的形式,“仁”是“礼”的内容,有了“仁”的精神,“礼”才真正充实。在道德修养方面,他提出树立志向、克己、践履躬行、内省、勇于改过等方法。“学而知之”是孔子教学思想的主导思想。在主张不耻下问、虚心好学的同时,他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同时还必须“学以致用”,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他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谓教师应该在学生认真思考,并已达到一定程度时恰到好处地进行启发和开导,他又是在教学实践中最早采用因材施教方法的教育家。通过谈话和个别观察等方法,他了解和熟悉学生的个性特征,在此基础上,根据各个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培养出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多方面的人才。孔子热爱教育事业,毕生从事教育活动。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仅言教,更重身教,以自己的模范行为感化学生。他爱护学生,学生也很尊敬他,师生关系非常融洽。他是中国古代教师的光辉典型。孔子的教育活动不但培养了众多学生,而且他在实践基础上提出的教育学说,为中国古代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
美学思想
孔子的美学思想核心为“美”和“善”的统一,也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孔子提倡“诗教”,即把文学艺术和政治道德结合起来,把文学艺术当作改变社会和政治的手段,陶冶情操的重要方式。并且孔子认为,一个完人,应该在诗、礼、乐修身成性。孔子的美学思想对后世的文艺理论影响巨大。
编辑本段近世发展
一些专家指出,在当下复杂的文化背景中,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文化也将进一步走向世界,并为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人们所理解和接受,从而将把人类带入一个和平、稳定、繁荣、进步的新时代。正像张岱年先生曾经说过的——“盲目的批判孔子的时代过去了,盲目的尊崇孔子的时代也过去了,科学的研究孔子的时代到来了。”孔子是中国的,儒学是世界的。
孔子为我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自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学一直被历代统治者视作正统学科,以至作为任贤用能的标准,影响延绵数千年至今。
子临川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有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编辑本段家世家谱
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的祖先本是殷商后裔。周灭商后,周成王封商纣王的庶兄,商朝忠正的名
杏坛
臣微子启于宋。 建都商丘(今河南商丘一带)。微子启死后,其弟微仲即位,微仲即为孔子的先祖。孔子的六代祖叫孔父嘉,是宋国的一位大夫,做过大司马,在宫廷内乱中被杀,自孔父嘉之后,其后代子孙开始以孔为姓。其曾祖父孔防叔为了逃避宋国内乱,从宋国逃到了鲁国。从此孔氏在陬邑定居,变成了鲁国人。
孔子的父亲为(叔梁为字,纥为名,音hé),母亲为颜徵在。叔梁纥是当时鲁国有名的武士,他人品出众,曾建立过两次战功,因曾单臂托住悬门让冲进城池的部队撤出而闻名。曾任陬邑大夫。叔梁纥先娶妻施氏,生9女,无子。又娶妾,生一子,取名伯尼,又称孟皮。孟皮脚有毛病,依照当时的礼仪不宜继嗣,于是又与年轻女子颜徵在生孔子。公元前551年(鲁襄公二十二年),孔子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曲阜市东南)。因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故名丘,字仲尼。孔子三岁时,叔梁纥卒,孔子母子也不为施氏(叔梁纥的正妻)所容,孔母颜徵在只好携孔子与孟皮移居曲阜阙里,生活艰难。孔子17岁时,孔母颜徵在卒,他服了三年丧。
孔子十九岁时娶宋国人亓官氏为妻,一年后亓官氏生子,鲁昭公曾派人送鲤鱼表示祝贺,孔子感到十分荣幸,故给儿子取名为鲤,字伯鱼。鲁哀公十年(公元前485年),孔子夫人丌官氏去世。
孔林
据《孔子家语》和《史记》记载,孔子青年时代曾做过“委吏”(管理仓库的小官)、“乘田”(管理牧场的小官),事无大小,均能做到近乎完美。由于孔子超凡的能力和学识,很快得到不断提拔。到孔子五十一岁的时候,被任命为中都宰(相当于现在的市长,今济宁市汶上县一带),政绩非常显著;一年后升任司空(相当于现在的建设部长),后又升任大司寇(相当于今天的公安局部局部长兼检查部长兼职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五十六岁时,又升任代理宰相,兼管外交事务(由于孔子升迁过快,不符合当时官员晋升标准,因此为代理宰相)。孔子执政时,立即将扰乱政事的奸佞大臣少正卯杀掉,以严肃法纪,因而名动一时,由此可看出孔子不是后世某些人认为的迂腐不堪的学究,而是敢作敢为但不暴虎冯河的伟丈夫。孔子执政仅三个月,就使鲁国内政外交等各个方面就均大有起色,国家实力大增,百姓安居乐
业,各守礼法,社会秩序非常好(史书上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鲁定公12年,孔子为削弱三桓(季孙氏、叔孙氏、 孟孙氏三家世卿,因为是鲁桓公的三个孙子故称三桓,当时的鲁国政权实际掌握在他们手中,而三桓的一些家臣又在不同程度上控制着三桓),采取了堕三都的措施(即拆毁三桓所建城堡)。
孔子的政治理想在当时无法得到实施,但孔子之伟大在于“知其不可行而行之”,他将自己的政治理想寄托于后世。孔子因而在回到鲁国之后停止了直接的政治活动,一面继续整理文化典籍,修订六经;一面广收弟子,大规模的开展文化教育事业,相传教授弟子3000余人,其中精通六艺的弟子有72人。
晚年,孔子的最得意弟子颜回不幸早逝,得意门生子路死于卫国内乱,儿子孔鲤亦早逝,孔子在“道不行”和这一连串的打击之下,笔者猜测孔子的身体健康受到了极大的损害,孔子于公元前479年农历二月十一日73岁时(72周岁)与世长辞。
编辑本段生平年表
1岁:公元前551年(鲁襄公二十二年)孔子9月28日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曲阜城东南)。关于孔子出生年月有两种记载,相差一年,今依《史记 孔子世家》说。 2岁:公元前550年(鲁襄公二十三年)孔子在鲁。
3岁:公元前549年(鲁襄公二十四年)其父叔梁纥卒,葬于防山(今曲阜东25里处)。孔母颜徵在携子移居曲阜阙里,生活艰难。
4岁:公元前548年(鲁襄公二十五年)孔子在鲁。
5岁:公元前547年(鲁襄公二十六年)孔子弟子秦商生,商字不慈,鲁国人。 6岁:公元前546年(鲁襄公二十七年)弟子曾点生,点字皙,曾参之父。
7岁:公元前545年(鲁襄公二十八年)弟子颜繇生,繇又名无繇,字季路,颜渊之父。 8岁:公元前544年(鲁襄公二十九年)弟子冉耕生,字伯牛,鲁国人。
9岁:公元前543年(鲁襄公三十年)孔子在鲁。这一年,郑国子产执政,“使都鄙有章,上下有服,田有封洫,庐井有伍。”(《左传襄公三十年》)郑国大治。后来孔子对子产的政绩评价很高。
10岁:公元前542年(鲁襄公三十一年〕弟子仲由生,字子路,卞人。 是年鲁襄公死,其子躌继位,是为昭公。
11岁:公元前541年(鲁昭公元年)孔子在鲁。
12岁:公元前540年(鲁昭公二年)弟子漆雕开生,字子若,蔡人。
13岁:公元前539年(鲁昭公三年)孔子在鲁。
15岁:公元前537年(鲁昭公五年〕孔子日见其长,已意识到要努力学习做人与生活之本领,故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论语?为政》)
16岁,公元前536年(鲁昭公六年)郑铸刑鼎。弟子闽损生,字子骞,鲁国人。 17岁:公元前535年(鲁昭公七年〕孔母颜征在卒。是年。季氏宴请士一级贵族,孔子去赴宴,被季氏家臣阳虎拒之门外。
19岁:公元前533年(鲁昭公九年)孔子娶宋人亓官氏之女为妻。
20岁:公元前532年(鲁昭公十年)亓官氏生子。据传此时正好赶上鲁昭公赐鲤鱼于孔子,故给其子起名为鲤,字伯鱼。是年孔子开始为委吏,管理仓库。
21岁:公元前531年(鲁昭公十一年)是年孔子改作乘田,管理畜牧。孔子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论语?子罕》) 此“鄙事”当包括“委吏”、“乘田”。
27岁,公元前525年(鲁昭公十七年〕郯子朝鲁,孔子向郯子询问郯国古代官制。孔子开办私人学校,当在此前后。
30岁:公元前522年(鲁昭公二十年〕自十五岁有志于学至此时已逾15年,孔子经过努力在社会上已站住脚,故云”三十而立”。(《论语 为政》)是年齐景公与晏婴来鲁国访问。
齐景公会见孔子,与孔子讨论秦穆公何以称霸的问题。弟子颜回、冉雍、冉求、商瞿、梁鴷生。回字渊,雍字仲弓,求字子有,瞿字子木,皆鲁国人;鴷字叔鱼,齐国人。
31岁:公元前521年(鲁昭公二十一年)弟子巫马施、高柴、宓不齐生。施字子期,陈国人;柴字子高,齐国人;不齐字子贱,鲁国人。
32岁:公元前520年(鲁昭公二十二年)弟子端木赐生,赐字子贡,卫国人。
34岁:公元前518年(鲁昭公二十四年)孟懿子和南宫敬叔学礼于孔子。相传孔子与南宫敬叔适周问礼于老聘,问乐于苌弘。
35岁:公元前517年(鲁昭公二十五年)鲁国发生内乱。《史记 孔子世家》云:“昭公率师击(季)平子,平子与孟孙氏、叔孙氏三家共攻昭公,昭公师败,奔齐。”孔子在这一年也到了齐国。
36岁,公元前516年(鲁昭公二十六年)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孔子得到齐景公的赏识,景公欲以尼溪之田封孔子,被晏子阻止。孔子在齐闻《韶》乐,如醉如痴,三月不知肉味。
37岁:公元前515年(鲁昭公二十七年)齐大夫欲害孔子,孔子由齐返鲁。吴公子季札聘齐,其子死,葬于瀛、博之间。孔子往,观其葬礼。弟子樊须、原宪生。须字子迟,鲁国人;宪字子思,宋国人。
38岁:公元前514年(鲁昭公二十八年)晋魏献子(名舒)执政,举贤才不论亲疏。孔子认为这是义举,云:“近不失亲,远不失举,可谓义矣。”
39岁,公元前513年(鲁昭公二十九年)是年冬天晋铸刑鼎,孔子曰“晋其亡乎,失其度矣。”
40岁:公元前512年(鲁昭公三十年)经过几十年的磨练,对人生各种问题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故自云“四十而不惑”。弟子澹台灭明生。灭明字子羽,鲁国人。
41岁:公元前511年(鲁昭公三十一年)弟子陈亢生。亢字子禽,陈国人。 42岁:公元前510年(鲁昭公三十二年)昭公卒,定公立。
43岁:公元前509年(鲁定公元年)弟子公西赤生。赤字华,鲁国人。
45岁:公元前507年(鲁定公三年)弟子卜商生。商字子夏,卫国人。
46岁:公元前506年(鲁定公四年)弟子言偃生。偃字子游,吴国人。
47岁:公元前505年(鲁定公五年)弟子曾参、颜幸生。参字子舆,鲁国人。幸字子柳,鲁国人。
48岁:公元前504年(鲁定公六年〕季氏家臣阳虎擅权日重。孔子称之为“陪臣执国命”。(《论语?季氏》)《史记?孔子世家》云:“陪臣执国政。.……故孔子不仕,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至自远方,莫不受业焉。”阳虎欲见孔子,孔子不想见阳虎、后二人在路上相遇。阳虎劝孔子出仕,孔子没有明确表态。此事当在鲁定公五年或鲁定公六年。 49岁:公元前503年(鲁定公七年)弟子颛孙师生。师字子张,陈国人。
50岁:公元前502年(鲁定公八年)自谓“五十而知天命”。(《论语?阳货》)“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欲往。子路不说。”
51岁: 公元前501年(鲁定公九年)孔子为中都宰,治理中都(今汶上县)一年,卓有政绩,四方则之。弟子冉鲁、曹坅、伯虔、颜高,叔仲会生。鲁字子鲁,鲁国人:坅字子循,蔡国人:虔字子析,鲁国人;高字子骄,鲁国人:会字子期。鲁国人。
52岁:公元前500年(鲁定公十年)孔子由中都宰升小司空,后升大司寇,摄相事。夏天随定公与齐侯相会于夹谷。孔子事先对齐国邀鲁君会于夹谷有所警惕和准备,故不仅使齐国劫持定公的阴谋未能得逞,而且逼迫齐国答应归还侵占鲁国的郓、鄵、龟阴等土地。 53岁:公元前499年(鲁定公十一年)孔子为鲁司寇,鲁国大治。
54岁:公元前498年(鲁定公十二年)孔子为鲁司寇。为削弱三桓,采取堕三都的措
施。叔孙氏与季孙氏为削弱家臣的势力,支持孔子的这一主张,但此一行动受孟孙氏家臣公敛处父的抵制,孟孙氏暗中支持公敛处父。堕三都的行动半途而废。弟子公孙龙生。龙字子石,楚国人。
55岁:公元前497年(鲁定公十三年)春,齐国送80名美女到鲁国。季桓子接受了女乐,君臣迷恋歌舞,多日不理朝政。孔子与季氏出现不和。孔子离开鲁国到了卫国。十月,孔子受谗言之害,离开卫国前往陈国。路经匡地,被围困。后经蒲地,遇公叔氏叛卫,孔子与弟子又被围困。后又返回卫都。
56岁,公元前496年(鲁定公十四年)孔子在卫国被卫灵公夫人南子召见。子路对孔子见南子极有意见批评了孔子。郑国子产去世孔子听到消息后,十分难过,称赞子产是“古之遗爱”。
57岁:公元前495年(鲁定公十五年)孔子去卫居鲁。夏五月鲁定公卒,鲁哀公立。 58岁:公元前494年(鲁哀公元年〕孔子居鲁,吴国使人聘鲁,就“骨节专车”一事问于孔子。
59岁:公元前493年(鲁哀公二年)孔子由鲁至卫。卫灵公问陈(阵)于孔子,孔子婉言拒绝了卫灵公。孔子在卫国住不下去,去卫西行。经过曹国到宋国。宋司马桓魋讨厌孔子,扬言要加害孔子,孔子微服而行。
60岁:公元前492年(鲁哀公三年)孔子自谓”六十而耳顺”。孔子过郑到陈国,在郑国都城与弟子失散独自在东门等候弟子来寻找,被人嘲笑,称之为”累累若丧家之犬”。孔子欣然笑曰:“然哉,然哉!”
61岁:公元前491年(鲁哀公四年〕孔子离陈往蔡。
62岁:公元前490年(鲁哀公五年)孔子自蔡到叶。叶公问政于孔子,并与孔子讨论有关正直的道德问题。在去叶返蔡的途中,孔子遇隐者。
63岁:公元前489年(鲁哀公六年〕孔子与弟子在陈蔡之间被困绝粮,许多弟子因困饿而病,后被楚人相救。由楚返卫,途中又遇隐者。
64岁:公元前488年(鲁哀公七年)孔子在卫。主张在卫国为政先要正名。
65岁:公元前487年(鲁哀公八年)孔子在卫。是年吴伐鲁,战败。孔子的弟子有若参战有功。
66岁:公元前486年(鲁哀公九年)孔子在卫。
67岁:公元前485年(鲁哀公十年)孔子在卫。孔子夫人亓官氏卒。
68岁:公元前484年(鲁哀公十一年)是年齐师伐鲁,孔子弟子冉有帅鲁师与齐战,获胜。季康子问冉有指挥才能从何而来?冉有答曰“学之于孔子”。季康子派人以币迎孔子归鲁。孔子周游列国14年,至此结束。季康子欲行“田赋”,孔子反对。孔子对冉有说:“君子之行也,度于礼。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如是则丘亦足矣”。
69岁:公元前483年(鲁哀公十二年)孔子仍有心从政,然不被用。孔子继续从事教育及整理文献工作。孔子的儿子孔鲤卒。
70岁:公元前482年(鲁哀公十三年〕孔子自谓“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颜回卒,孔子十分悲伤。
71岁:公元前481年(鲁哀公十四年〕是年春,狩猎获麟。孔子认为这不是好征兆,说:“吾道穷矣”。于是停止修《春秋》。六月齐国陈恒弑齐简公,孔子见鲁哀公及三桓,请求鲁国出兵讨伐陈桓,没有得到支持。
72岁:公元前480年(鲁哀公十五年〕孔子闻卫国政变,预感到子路有生命危险。子路果然被害。孔子十分难过。
73岁:公元前479年(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孔子患病,不愈而卒。葬于鲁城北。鲁哀公诔之曰:“天不吊,不潎遗一老,俾屏余一人以在位,茕茕余在疚,呜呼哀哉!尼父!
无自律”。不少弟子为之守墓三年,子贡为之守墓六年。弟子及鲁人从墓而家者上百家,得名孔里。孔子的故居改为庙堂,孔子受到人们的奉祀。野史记载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韦伯入,舞乎韦伯。夫诸子皆瞎!子识礼乐,俟君子。莫之能御也,曰:“汝何由可止也?”韦伯曰:“汝行窗,吾由此可止也!”子为之,韦伯触使坠之,子殁。
编辑本段高足弟子
孔丘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贤人七十二,有很多皆为东周时期各国高官栋梁,其中最主要的有:
颜回,前521~前481,春秋末鲁国人。字子渊,亦颜渊, 孔子最得意弟子。《雍也》说他“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为人谦逊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他异常尊重老师,对孔子无事不从无言不悦。颜渊以德行著称,孔子称赞他“贤哉回也”,“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雍也》)。不幸早死。自汉代起,颜回被列为七十二贤之首,有时祭孔时独以颜回配享。此后历代统治者不断追加谥号:唐太宗尊之为“先师”,唐玄宗尊之为“兖公”,宋真宗加封为“兖国公”,元文宗又尊为“兖国复圣公”。明嘉靖九年改称“复圣”。山东曲阜还有“复圣庙”。
仲由,前542~前480,字子路,鲁国卞(今山东泗水县泉林镇卞桥村)人,他任季孙氏的宰,后任大夫孔俚的宰。卫庄公元年(前480年),孔俚的母亲伯姬与人谋立蒯聩(伯姬之弟)为君,胁迫孔俚弑卫出公,出公闻讯而逃。子路在外闻讯后,即进城去见蒯聩。蒯聩命石乞挥戈击落子路冠缨,子路目毗尽裂,严厉喝斥道:“君子死,而冠不免。”毅然系好帽缨,从容就义。
端木赐,前520~前456,字子贡,姓端木,名赐,卫国人(今河南浚县人),曾任鲁、卫两国之相,是孔门七十二贤中最有作为者,且列言语科之优异者。子贡是春秋时期了不起的外交家和商人,被后世奉为“儒商鼻祖”。孔子曾称其为“瑚琏之器”。他利口巧辞,善于雄辩,且有干济才,办事通达。他还善于经商之道,曾经经商于曹、鲁两国之间,富致千金。为孔子弟子中首富。司马迁作《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对子贡这个人物所费笔墨最多,其传记就篇幅而言在孔门众弟子中是最长的。这个现象说明,在司马迁眼中,子贡是个极不寻常的人物。我们循着司马迁的这个思路,再细细阅读《论语》等书,便可看出子贡这个人物非同寻常。他的影响之大、作用之巨,是孔门弟子中无人所能企及的:他学绩优异,文化修养丰厚,政治、外交才能卓越,理财经商能力高超。
言偃,前506~前443,字子游,又称叔氏,常熟人,是春秋时孔子唯一的南方弟子。他22岁时离乡北上,拜孔子为师。谦虚好学,擅长文学,曾任鲁国武城宰,用礼乐教化民众,境内到处有弦歌之声,深得孔子赞赏。后学成南归,从游弟子无数,被誉为传播东南文化第一人。唐代起先后被封为吴侯、吴公、吴国公及先贤言子等。清康熙间特设五经博士一员,由其后裔世袭。言偃对吴地文化的繁荣作出了很大贡献。
曾点,字子皙,亦称曾皙,春秋时期鲁国武城(今平邑县魏庄乡南武城、一说嘉祥县满硐乡南武村)人。生卒年月不详。曾参之父,孔门弟子七十二贤之一。与颜回之父颜路、孟子之父孟孙激等并祀于曲阜孔庙后部的崇圣祠。《论语》载 他和子路、冉有、公西华侍坐孔子,谈个人志趣时,他“铿”然一声,停止鼓瑟,说暮春时节,换上春装,和五六位志同道合的成年人, 1009年(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莱芜侯”。1530年(明嘉靖九年)改称“先贤曾氏”。曾点墓在其故里南武城。
曾参,约前505~前436,字子舆,春秋末鲁国南武城(今平邑)人。人们尊称为曾子。孔子弟子。曾点之子,乐道养亲,曾仕为小吏,以孝著称。认为“智忠恕仁”是孔子“ 一以贯之”的思想,提出“吾日三省吾身”的修养方法,主张“慎终(慎重地办理父母的丧事),追远(虔诚地追念祖先),民德归厚”,“犯而不校(计较)”,矢志不懈地实践孔 子学说。相传著有《孝经》和《大学》。在孔门中被视为道统的继承者,被后代统治者尊为 “宗圣”。《汉
书·艺文志》著录《曾子》18篇,已残,今存《大戴礼记》中,自《立事》至《天圆》凡10篇。清阮元有《曾子注释》。今嘉祥城南20公里南武山南麓有曾庙,又称宗圣庙。 四科十哲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曾参
言语:宰我、子贡
政事:冉有、季路(子路)
文学:子游、子夏
(见《论语·先进》)
编辑本段诗文与著作
去鲁歌
彼妇之口,可以出走。彼妇之谒,可以死败。盖优哉游哉,维以卒岁。
蟪蛄歌
违山十里,蟪蛄之声,犹尚在耳。
龟山操
予欲望鲁兮,龟山蔽之。手无斧柯,奈龟山何!
注:《琴操》:“季桓子受齐女乐,孔子欲谏不得,退而望鲁龟山作歌,喻季之蔽鲁也。”《琴操》,古琴曲集,传为东汉蔡邕辑。
盘操
干泽而渔,蛟龙不游。覆巢毁卵,凤不翔留。惨予心悲,还原息陬。
注:见《琴操》。
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
(《论语》为孔子弟子收集整理出来的。)
编辑本段饮食成就
孔子对饮食问题非常重视。他的饮食观完整而自成系统,涉及到饮食原则、饮食礼仪、烹饪技术等方面,并为我国的古代饮食理论拓展了思维空间。下面是孔子对于饮食的经典论述: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殪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 孔子强调“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即在做饭时,要将谷米择拣得精一些,用牛、羊、鱼等腥味重的原料制脍时,要尽量切得薄而细小些。他要求饮食精细和精益求精,不断提高烹饪技术水平。
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他提出了“八不食”的饮食主张。从饮食卫生、人体健康和烹饪技术要求来看,他的主张多数是正确的,只是他认为市场上买来的酒和肉脯,因未必清洁而不吃,则未免过分小心了。
孔子还有一些饮食主张,如“唯酒无量,不及乱”,饮酒虽然不必限制数量,但要适度。另外,还有“食不语,寝不言”,“席不正不坐”等,讲究吃有吃相,坐有坐相,一切须合礼仪。 孔子的这些饮食思想,在孔府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孔子的后裔尊崇其思想与主张,在饮食烹饪上自成体系,形成了制作精美、注重营养、风味独特的菜肴,被称为“孔府菜”。 编辑本段人物轶事
孔子行礼
孔子行礼像
传说,孔子年少而好礼,有一年的秋天,乌云滚滚,寒风嗖嗖,落叶从树上纷纷飘下来,随风翻飞。这时,年少的孔丘正聚精会神的在窗下读书,由于天气太冷,他又穿着单薄的衣服,不时地搓着手。坐在一旁的母亲心痛地说:“孩子。歇一会儿吧!”
“好啊!”孔子答应着站起身,拿起放在桌旁的俎豆(当时行礼用的器具),不声不响地出了屋门。
母亲忙说:“孩子,外面风大,天又这么冷,眼看就要下雨了,你不要到院子里去玩了吧。”
孔丘一脸正色地回答:“不是啊,母亲,我这是在祭祀神灵,行大礼呢!”
“你行大礼干什么呢?”母亲问他。
“如果我现在不学好礼仪,长大就不知道怎么做人了。”
母亲听了孔丘的话,惊讶的说不出话来。
在一个礼崩乐坏的年代,孔丘的举止确实是不同凡响的。
评赎奴隶
当时在春秋时代,鲁国有个规定,凡是到国外旅行去,看到有鲁国人在外国被卖为奴隶的,可以花钱把他赎出来,回到鲁国后,到国库去报帐,国库照付。孔子有一个学生,真的在国外看到有鲁国人被卖为奴隶了,他就把他赎出来。赎出来以后,他没到国库去报帐,别人都说这个人品格高尚。孔子知道后,大骂这个学生,说这个学生做错了。别人奇怪了,做好事嘛,又赎了人,又不去报帐,这不是好事吗?不是品格高尚吗?孔子说看问题不能这样看,他这个做法,实际上妨碍了更多的奴隶从鲁国人被赎出来。这个人回来后没有去报帐,将来别人看见做奴隶的鲁国人,本想赎他出来,又想,我赎了以后,如果去报帐,别人就要议论:以前某某人不报帐,你去报帐,你的品格不如他。这样,这个人就可能装作没看见,不去赎人了。所以,这个做法就妨碍了更多的鲁国奴隶被人家赎买出来,是有害的。 评落水救人
还有一个故事:一个人掉到水里去了,孔子的一个学生跳下水去,把人救起来了,家属感谢他,给他一头牛,他就收了。别人就议论了:下水救人还要钱?孔子知道了,表扬这个学生,说这个学生做得对,这会使更多的落水人被救。因为救了人之后,人家给钱,是可以收的,于是再有人落水,就有人愿意去救。所以要看客观的效果。
孔子学琴
孔子在学习方面是很虚心,尤为刻苦。有一次孔子随师襄子学鼓琴。曲名是《文王操》。孔子苦苦的练了很多日子,师襄子说“可以了”,孔子说:“我已经掌握了这个曲子的弹法,但未得其数”。又练了很多日子,师襄子又说“可以了,你已于其数”可是孔子仍说“不可以,未得其志”。又过了相当的时间,师襄子认为这回真的可以了,可是孔子仍然认为自己没有弹好这首乐曲,于是,反复的钻研,体会琴曲的内涵直到他看到文王的形象在乐曲中表现出
来了,才罢休。他的精神深深的感动了师襄子,直到现在,孔子的名言“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仍是我们的座右铭。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整理的对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记录。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孔子与自然山水
孔子是中国古代突破对自然山水宗教式态度的第一人 ,我爱大自然,更爱自然山水, 《论语·雍也篇》: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编辑本段孔子谥号
周敬王四十一年(公元前479年),孔子去世,弟子心丧三年,庐于墓旁者百余室,因名其地为「孔里」,并各植树一棵。孔子后裔承继其儒学,为名相、博士、大儒。现在台湾之孔垂长先生,为其79代嫡孙。孔子是教育家、亦是政治家,孔子去世后,历代帝王为彰显对孔子的尊崇,不断追封追谥。
西汉元始元年(公元元年),汉平帝刘衎追封孔子为“褒成宣尼公”古人认为“褒成”是国名,“宣尼”是谥号,“公”是爵位。
北魏太和十六年(公元492年),孝文帝元宏称孔子为“文圣尼父”。“文圣”是尊号,“尼父”是敬称。
北周大象二年(公元580年),静帝宇文衍追封孔子为“邹国公”,“邹”是国名,“公”是爵位。
隋开皇元年(公元581年),文帝杨坚称孔子为“先师尼父”;宣”为谥号,“父”是美称。乾封元年(公元666年),高宗李治赠孔子为“太师”,“太师”为官位。
武周天绶元年(公元690年),武则天封孔子为“隆道公”。“隆道”是封号,“公”是爵位。 唐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玄宗李隆基封孔子为“文宣王”。“文宣”为谥号,“王”是爵位。这儿的“王”不是后世皇帝以下的侯王的王,而是周天子“武王”“成王”的王。 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改文宣公为衍圣公,后代相沿不改。
西夏仁宗三年(公元1146年)三月,西夏仁宗颁布诏令:“尊孔子为文宣帝,令州郡悉立庙祀,殿庭宏敞,并如帝制。”(据《宋史·夏国传》和吴广成《西夏书事》记载)这一封号是给历朝历代最高级别的人的。
元朝大德十一年(1307年)成宗加衔“大成至圣文宣王”。
明朝世宗嘉靖九年(1530年)尊“至圣先师”。
清朝顺治二年(1645年)世祖尊“大成至圣文宣先师”。
中华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国民政府尊“大成至圣先师”。
编辑本段关于孔子身高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估计今1.9米以上,具体是196.8cm),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
编辑本段孔子学院
孔子学院是在借鉴国外有关机构推广本民族语言经验的基础上,在海外设立的以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为
孔子学院
宗旨的非营利性公益机构。它秉承孔子“和为贵”、“和而不同”的概念,推动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以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为宗旨。自2004年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学院在韩国成立以来,截至2009年12月份,全球已有87个国家建立了583所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成为传播中国文化和推广汉语教学的全球品牌和平台。目标2012年达到1000所。
孔夫子庙小学是全世界第一个用孔子的名字命名的小学
编辑本段个人影响力
论语
孔子所处的东周王朝春秋时代,西周社会以血缘氏族为基础的政治制度崩溃瓦解,而基于文化认同的“诸夏”民族共同体正在形成。这是中国人的文化自觉最初发生的年代,古典成为时尚,一些人开始思考天道、人生和世界秩序等方面的问题,原先由贵族所垄断的文化教育也正逐渐流入民间。孔子正是这时代精神的代表人物与集大成者,遂开战国诸子百家之先河。
《论语》是了解其思想的主要著作。
编辑本段孔庙介绍
批准时间:1994.12
孔庙 大成殿
遗产种类:文化遗产
遗产遴选标准:曲阜孔庙、孔林、孔府根据世界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V)(VI)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孔子是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5世纪中国春秋时期伟大的哲学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孔夫子的庙宇、墓地和府邸位于山东省的曲阜。孔庙是公元前478年为纪念孔夫子而兴建的,千百年来屡毁屡建,到今天已经发展成超过100座殿堂的建筑群。孔林里不仅容纳了孔夫子的坟墓,而且他的后裔中,有超过10万人也葬在这里。当初小小的孔宅如今已经扩建成一个庞大显赫的府邸,整个宅院包括了152座殿堂。曲阜的古建筑群之所以具有独特的艺术和历史特色,应归功于2000多年来中国历代帝王对孔夫子的大力推崇。
编辑本段名言语录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不学礼,无以立。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小不忍则乱大谋。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道不同,不相为谋。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子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 孔子说:“知道学习不如喜欢学习,喜欢学习不如以学习为快乐。”
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译文 孔子说:“明智的人喜欢水,仁慈的人喜欢山;明智的人好动,仁慈的人好静;明智的人快乐,仁慈的人长寿。”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译文 孔子说:“君子胸怀宽广,能包容别人,小人爱斤斤计较,心胸狭窄。”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曰:“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编辑本段动漫形象
孔子动漫标准像
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子贡成年的时候,孔子为其加冠,并教导他应该成为一个品行高洁的君子。而君子品行的最高境界就像水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子贡随即说如果自己是河流的话,那么孔子就是大海,而河流最终还是要流到大海的。所以他在私底下称孔子为海叔。于是穿越到现代的孔子称自己为海叔。同时因为他是通过宇宙网络海穿越的,这个名字也暗示了他的来历。因此“海叔”也成为了孔子的网名。
海叔来源于动漫作品《海叔的礼物》,是其中的主角之一。《海叔的礼物》是全球首册新儒学主题动漫,在充分保证娱乐化的前提下,把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巧妙地结合起来,通过娱乐的方式揭示出“成长成熟的过程本身是一个不断修正自我的过程”。该书根据史实演绎“多彩的孔子”形象。在该作品中,孔子在春秋时期委派子贡登陆火星建立了“火星新儒家天国”,并转世成为“仁爱之神”全娱乐登场,成为宇宙网络海神秘圣树的守卫者,在网络海登情人节上还演唱了一首自编时尚歌曲《谁说我只会之乎者也》。
作文九:《对孔子的认识》1800字
正是由于复杂的历史因素,由于许多同志在党内多次政治运动中形成的“宁左勿右”的思维定式,对孔子的研究和评价,在新中国建立后相当长的时间里,成为敏感问题。许多人对此不愿或不敢涉足。鉴于贯穿大半个世纪的反传统思潮的扭转有一个过程,而且说老实话,我也是在接受这方面工作后经反复思索才逐渐加深了对儒学的认识,我在一些讲话中循序渐进地强调了三点想法。
第一点是强调孔子一些最基本的贡献。
无论对孔子如何评价,我认为他在中国历史上的存在和影响是不能回避的。出生在2500多年前,活了70多岁的孔子,当时就是博学多能的重要人物。他一生办了三桩足堪称道的事。一是创立了以“仁”为中心、有着深刻内涵和广泛外延、颇具人本主义色彩的儒家学派;二是整理编录古代典籍,集他那个时代之前中国夏、商、周三代文化之大成;三是创办私学,突破了在此之前“学在王官”的状况,扩大了知识传授,号称弟子三千,贤者七十有二。我以为,这三桩事都是具有开创性的。从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进程看,应当说孔子在春秋时代上下各2500多年之间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孔子作为大学问家闻名于当时。许多诸侯国的当政者,遇到重大问题,往往要请教于孔子。激烈反对孔子的墨子(稍后于孔),也说他“博于诗书,察于礼乐,详于万物”。我们称孔子为杰出思想家、伟大教育家、著名社会活动家,当不过分。
尽管孔子在世时并不得意,甚至曾厄于陈蔡,饿了肚子,而他在死后却大大尊荣起来,封王、称师、号圣。由汉唐到明清,中国的封建皇帝,无论是汉族或少数民族,都尊崇孔子,利用孔子;封建社会的良相能臣,乃至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都要从孔子那里吸取治世学问,寻找精神支柱和思想营养。这说明,孔子确立了一个影响深远的学派,留下了重要的思想资料。当然,孔子的学说,有正确的,也有谬误的;它对后世的影响,有积极的方面,也有消极的方面;后代对孔子的利用,有时起了进步的作用,有时起了阻碍的作用。不过,把这一切总起来看,不能不承认他对中国历史发展特别是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还应当把孔子放在世界思想文化发展的大背景上来观察。古希腊师承相传的三位先哲——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号称欧洲文明鼻祖。孔子与之相比,不但毫不逊色,而且独具光彩。孔子的出生,更早于苏格拉底80多年,早于柏拉图120多年,早于亚里士多德160多年。东汉之后,孔学东传朝鲜、日本,南渐越南等国,长期成为这些国家的“国学”。17世纪以后,经利玛窦等传教士介绍,孔子和儒家学说又传播到西方,得到法国学者霍尔巴赫、狄德罗和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的称赞,对欧洲思想启蒙运动起了促进作用。孔子,与中国古代文明、东方思想文化体系联系在一起,是公认的世界古代思想文化巨人。孔子和孔子之学,是世界思想文化的一个重要单元。
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在我们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开拓理论、学术、历史研究的新局面的大形势下,对孔子、儒学无疑应当正面直对,认真地加以研究。如果对之采取回避态度,中国的历史和思想文化的发展,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与世界文化的关系,就很难甚至根本不可能说得清楚。上述这些是我对孔子的第一点看法。
第二点是,要科学地广泛深入地研究孔子。
在中国历史上,尊孔是主流,但也有反孔的现象、反孔的历史时期存在。无论是尊孔或反
孔,都有个共同的缺陷,即搞的是一点论,而不是两分法。我们现实的研究,不应当再步入“尊”和“反”的误区,要坚持实事求是,尊重历史,立足于孔子思想与活动的实际,把孔子作为科学探讨的对象进行深入研究。
研究孔子,当然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孔子的学说反映了当时统治阶级的利益和意志,孔子是他们的代言人和学术代表。但是,如果因此就全盘加以否定,未免简单化、绝对化。照这样的思维逻辑,很可能流于民族虚无主义。
研究孔子,还应当注重孔子本人的思想和实践同后世加在孔子身上的东西这两者的区别和联系。汉代五经博士塑造的孔子,宋明理学阐发的孔子,康有为笔下的孔子,乃至普通百姓心目中的孔子,与本来的孔子是不同的,甚至相去甚远。中国人解释的孔子与外国人解释的孔子,更是很不一样。利玛窦等西方传教士,用孔子的某些学说宣扬他们的教义;法国百科全书派认为孔子的某些学说近于唯物论和无神论;德国的古典哲学家却从孔子那里看到了辩证法。对于中外各种解释孔子者,应当加以系统研究,但不能把他们的解释当成本来的孔子。
作文十:《对孔子的认识》2000字
对孔子的认识.txt同志们:别炒股,风险太大了,还是做豆腐最安全~做硬了是豆腐干,做稀了是豆腐脑,做薄了是豆腐皮,做没了是豆浆,放臭了是臭豆腐~稳赚不亏呀~对孔子的认识.txt只要你要,只要我有,你还外边转什么阿老实在我身边待着就行了。 听我的就是,问那么多干嘛,我在你身边,你还走错路!跟着我!不能给你幸福是我的错,但谁让你不幸福,我TMD去砍了他 正是由于复杂的历史因素,由于许多同志在党内多次政治运动中形成的“宁左勿右”的思维定式,对孔子的研究和评价,在新中国建立后相当长的时间里,成为敏感问题。许多人对此不愿或不敢涉足。鉴于贯穿大半个世纪的反传统思潮的扭转有一个过程,而且说老实话,我也是在接受这方面工作后经反复思索才逐渐加深了对儒学的认识,我在一些讲话中循序渐进地强调了三点想法。
第一点是强调孔子一些最基本的贡献。
无论对孔子如何评价,我认为他在中国历史上的存在和影响是不能回避的。出生在2500多年前,活了70多岁的孔子,当时就是博学多能的重要人物。他一生办了三桩足堪称道的事。一是创立了以“仁”为中心、有着深刻内涵和广泛外延、颇具人本主义色彩的儒家学派;二是整理编录古代典籍,集他那个时代之前中国夏、商、周三代文化之大成;三是创办私学,突破了在此之前“学在王官”的状况,扩大了知识传授,号称弟子三千,贤者七十有二。我以为,这三桩事都是具有开创性的。从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进程看,应当说孔子在春秋时代上下各2500多年之间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孔子作为大学问家闻名于当时。许多诸侯国的当政者,遇到重大问题,往往要请教于孔子。激烈反对孔子的墨子(稍后于孔),也说他“博于诗书,察于礼乐,详于万物”。我们称孔子为杰出思想家、伟大教育家、著名社会活动家,当不过分。
尽管孔子在世时并不得意,甚至曾厄于陈蔡,饿了肚子,而他在死后却大大尊荣起来,封王、称师、号圣。由汉唐到明清,中国的封建皇帝,无论是汉族或少数民族,都尊崇孔子,利用孔子;封建社会的良相能臣,乃至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都要从孔子那里吸取治世学问,寻找精神支柱和思想营养。这说明,孔子确立了一个影响深远的学派,留下了重要的思想资料。当然,孔子的学说,有正确的,也有谬误的;它对后世的影响,有积极的方面,也有消极的方面;后代对孔子的利用,有时起了进步的作用,有时起了阻碍的作用。不过,把这一切总起来看,不能不承认他对中国历史发展特别是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还应当把孔子放在世界思想文化发展的大背景上来观察。古希腊师承相传的三位先哲——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号称欧洲文明鼻祖。孔子与之相比,不但毫不逊色,而且独具光彩。孔子的出生,更早于苏格拉底80多年,早于柏拉图120多年,早于亚里士多德160多年。东汉之后,孔学东传朝鲜、日本,南渐越南等国,长期成为这些国家的“国学”。17世纪以后,经利玛窦等传教士介绍,孔子和儒家学说又传播到西方,得到法国学者霍尔巴赫、狄德罗和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的称赞,对欧洲思想启蒙运动起了促进作用。孔子,与中国古代文明、东方思想文化体系联系在一起,是公认的世界古代思想文化巨人。孔子和孔子之学,是世界思想文化的一个重要单元。
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在我们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开拓理论、学术、历史研究的新局面的大形势下,对孔子、儒学无疑应当正面直对,认真地加以研究。如果对之采取回避态度,中国的历史和思想文化的发展,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与世界文化的关系,就很难甚至根本不可能说得清楚。上述这些是我对孔子的第一点看法。
第二点是,要科学地广泛深入地研究孔子。
在中国历史上,尊孔是主流,但也有反孔的现象、反孔的历史时期存在。无论是尊孔或反孔,都有个共同的缺陷,即搞的是一点论,而不是两分法。我们现实的研究,不应当再步入“尊”和“反”的误区,要坚持实事求是,尊重历史,立足于孔子思想与活动的实际,把孔子作为科学探讨的对象进行深入研究。
研究孔子,当然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孔子的学说反映了当时统治阶级的利益和意志,孔子是他们的代言人和学术代表。但是,如果因此就全盘加以否定,未免简单化、绝对化。照这样的思维逻辑,很可能流于民族虚无主义。
研究孔子,还应当注重孔子本人的思想和实践同后世加在孔子身上的东西这两者的区别和联系。汉代五经博士塑造的孔子,宋明理学阐发的孔子,康有为笔下的孔子,乃至普通百姓心目中的孔子,与本来的孔子是不同的,甚至相去甚远。中国人解释的孔子与外国人解释的孔子,更是很不一样。利玛窦等西方传教士,用孔子的某些学说宣扬他们的教义;法国百科全书派认为孔子的某些学说近于唯物论和无神论;德国的古典哲学家却从孔子那里看到了辩证法。对于中外各种解释孔子者,应当加以系统研究,但不能把他们的解释当成本来的孔子。
转载请注明出处作文大全网 » 对孔子德治思想的再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