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中国航海博物馆》6200字
战国早期水陆攻占纹青铜画像壶考
引言:中国航海博物馆新近收藏一对战国水陆攻占纹画像青铜壶,造型端庄,图像精美,使用了錾刻、嵌错等工艺手法,器表以连续纹样形式满布了采桑、弋射、宴乐、礼宾、水陆攻占等社会生活图案,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罕见而珍贵。作为典型器的文物精品,此对青铜壶不仅有着较高的历史价值,也以严谨的造型、精美的纹饰以及端庄秀逸的艺术气质表现出无可比拟的艺术价值。
中国航海博物馆历史分馆所展示的一对水陆攻占纹画像青铜壶,系新近收藏,征集自浙江民间(见图1)。
此对青铜壶高34.5cm,口径11cm,外径12cm,底径11.5cm,鼓腹圈足,壶身饱满,短颈,肩部有双铺首衔环,环眼兽面,环上有镂刻水纹。口部稍外展,上有弧形圆盖以子口合入,弧形盖面上铸三个鸭形钮,并有一嵌错红铜圆形纹样填充仙人、神兽于其中。顶盖之上的嵌错红铜保存较好,能看出制作工艺的精湛。壶身通体以錾刻、嵌错等装饰手法处理,密布数层纹饰。主要纹饰有三层,间以三角几何云纹分隔。纹饰画面以社会生活场景为主题,有采桑、习射、奏乐、礼宾、弋射[1]、水陆攻占以及鸟兽、仙人、海龟、鱼等形象,造型写实,线条畅劲,形象生动,绘画特征突出。画中人物虽以平面剪影式处理,所占面积也小,但每个人物的动作、状态、服饰、所执器物都得到较好表现,有的执戈向前,有的号角鼓乐,有的挥剑砍杀,有的奋力摇浆,画面通过严谨合理的构图表现出场景的气氛,十分精彩。
如此精美的青铜器的出现,其来源、鉴定、断代、释义等都让学界关注。上海博物馆、上海大学、上海历史博物馆的诸多专家都对其表现出了浓厚兴趣。入藏博物馆以后,在对其艺术价值、历史价值的各个方面也将会有更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依据对此文物的近距离鉴赏,建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比较国内相类似的出土青铜壶,本文从型制、纹饰、功能、工艺等方面进行一些总结和考证,表述成文以求教于方家。
一、?断代
青铜壶为盛酒器,也可以是盛水器,主要出现于商代至汉代,式样多,有圆形、扁圆形,方形、瓠形等,流行年代长。商代的青铜壶以扁圆形垂腹居多,多带有方形贯耳和圈足。至西周,青铜壶在商代样式之上多了圈顶壶盖。春秋时期又以扁圆壶、方壶的居多。到了战国,青铜壶改为饱满鼓腹,颈收口展,整体曲线流畅,器形轻巧,部分圈足外撇,流行精细繁缛的装饰。
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时期的手工业技术得到了较大发展,青铜铸造、铁器冶炼、漆器制作等都得到革新。制作青铜器也普遍使用了分铸、硬焊、软焊、锻造方法,创新发展了鎏金、錾刻、嵌错工艺,器型更大,趋于简朴轻薄,纹饰趋于繁复细腻,类别多样,实用器开始增多。同时画像纹样开始出现。绘画性、工艺性、丰富性的特征奠定了该时期青铜工艺的更大成就。综合观察,此对青铜壶有符合于这一时期的典型特征。
与此对青铜壶相近似的发掘出土青铜器也有几件,比较典型的有:1、四川成都百花潭中学10号墓中出土水陆攻战铜壶(见图2),高40cm,其壶盖有三鸭形钮,壶面有采桑、宴乐、弋射、水陆攻占等纹样,画面有人物二百余。1965年发掘,为战国早期[2];2、河南汲县山彪镇大墓出土的一对水陆攻战纹铜鉴,分别高 29.6—30.1 厘米,其上以红铜嵌错,有两楼船作战场景,有人物292名。1935年发掘,为战国早期[3];3、山西襄汾大张墓地中的青铜壶,上有采桑图。1977年发掘,为战国时期[4];4、故宫博物院所藏宴乐渔猎攻占纹青铜壶(见图3),高31、6cm、上有采桑、宴乐、弋射、水陆攻占等图像,有人物178人,鸟兽鱼龟94个。无盖,传世品,为战国早期;5、陕西凤翔高王寺出土镶嵌宴享狩猎纹铜壶,壶盖有三鸭形钮,壶身有习射、弋射、狩猎等纹样,共有人物88名,鸟兽鱼龟等143个。1977年出土,为战国早期;6、加拿大安大略博物馆藏青铜画像壶,无盖,为战国时期; 6、河南博物院藏青铜画像壶,高41.6cm,为春秋时期;7、北京保利博物馆藏一对青铜画像壶,为战国早期;8、河北唐山贾各庄出土一对青铜画像壶,1951年发掘,为战国时期;9、南京博物院藏错金狩猎纹青铜盘,战国时期。
相比之下,这几件器物有很多相似之处。首先,几个青铜壶的型制都大致相同,同一题材的纹饰也相同,形成了一种近似的风格。中国航海博物馆所藏此一对与成都百花潭、陕西凤翔高王寺、故宫博物院所藏铜壶型制非常近似,纹饰亦有相仿,高度也接近。与成都百花潭、陕西凤翔高王寺、北京保利博物馆所藏壶盖上的三鸭形钮一模一样。与河南汲县出土的水陆攻战纹铜鉴、故宫所藏铜壶上的水陆攻战纹基本相同,水中也有大鱼、海龟的图像。有所区别的是,成都百花潭青铜壶上有粗凸弦纹三道,以分割画面层次,更显规范和严谨,此一对与故宫所藏铜壶则没有。而故宫所藏铜壶除了无盖外,与此一对形神俱像,其间的人物形象、几何云纹、垂叶纹均相同,似为同一批匠师所为。如此看来,这些青铜壶所体现出的神秘化、程式化特征,也有着明显的宗教行为性质,应是为战国时期社会上层某一王族的宗教行为的艺术表达[5]。嵌错红铜工艺自春秋始,到战国就颇为多见,发展的极为精致,从此一对壶上可见一斑。另外,此壶身的铺首衔环规范典雅,也有着明显的战国时期特征(见图4)。
故,中国航海博物馆所藏此一对水陆攻占纹画像青铜壶型制规范,嵌错工艺精湛,錾刻线条娴熟流畅,绘画性、工艺性突出,型制、纹饰、工艺均与其他出土战国早期标本相同,故基本可以断定为战国早期。
二、?图案解读
在壶身,自上而下满布了各种纹样,两个壶基本近似。纹样的主题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有采桑、弋射、宴乐、水陆攻占等画面,并以几何云纹、垂叶纹、柿蒂纹等的连续纹样分割装饰,均清晰写实、形象逼真、内涵丰富。
壶盖和壶身的装饰有所区别,壶盖之上装饰一圆形填充纹样,纹样中分布仙人、动物的各种动态(见图5)。仙人有二,一似正在牵牛驯兽,二似正在引弓狩猎,其他动物皆呈顺时针奔走状,其中有鹿、牛、蟾蜍、犬、独角兽、五尾兽等。蟾蜍是神界长寿的象征,《抱朴子·内篇·对俗》中有“蟾蜍寿三千岁”的说法。“神界中的蟾蜍是希望不死而服了西王母的不死之药变成月精,所以它成为长寿的象征”[6]。而独角兽、五尾兽也都是神仙天界才有的各种瑞兽,故,此画面位于穹顶壶穹盖之上,表现的是天上神仙世界的境况。铸造于青铜壶上,也表达了人们对于天上世界的想像和崇拜。这种神仙崇拜、登天升仙的概念至汉代方普遍流行。
其下共有三层,以斜角几何云纹连续纹样分割。每层左右不同,所以大致可以分为六个画面(见图6)。
第一层的两个画面分别为习射和采桑,有箭靶、桑树、弓箭等的平面形象。习射的场面中有九个人,深衣[7]高冠,束腰佩剑,造型生动。习射者手持弓箭,依次由台阶向上,循环至箭阁下习射。箭阁设在台基之上,前方远处有箭靶,靶上已有数支羽箭。亭前的廊下还有一人似为检查中靶与否的“释获者”[8],亭后有等待者一名,拄弓站立。亭下有两人引弓欲射,正在比赛。习射的场面栩栩如生、跃然纸上。采桑的场面中有八个人,有长辫的为女人,还有两株高大的桑树以及禽鸟等形象。画面中有人正在在树上采摘,有人持篮在树下观望,天空有大雁飞过,还有小孩似在练习射鸟,正对着大雁拉开弓箭。尤其是树下的一男一女,正在交谈什么,男子拿一长杆交与女子,并用手指向左侧桑树,似为采桑的指挥者。右边树上有两人,一男一女,正在共同劳作,所采之桑叶放入挂在树枝上的篮子里。整个场面和谐生动,一派采桑游玩的惬意氛围,正表现了其时上层社会家庭生活的一个方面。有关习射和采桑的论述,很多学者都有共同的见解。习射理解起来简单,即西周开始的“六艺”教育——“礼、乐、射、御、书、数” 之一,射的练习是为了军事战争的准备。而采桑与桑林的意义,则直接表示出桑蚕的丰歉对于古代农业生活的重要性,李学勤先生认为 “拣选弓材”也是其中一项内容,还有学者认为有社祭、游玩、求偶的意象。笔者认为,作为古代国家经济支柱的桑蚕业,桑林种植发达,采桑前在桑林的祭祀,以及作为主要劳动力的青年人在桑林中劳作、游玩、求偶的主题,都是社会生活所有的范畴[9],这种写实性画像所描写的都表现了其时真实生活的情境。
第二层为弋射狩猎和宴乐礼宾图,有钟磬、亭台、建鼓等造型,场景更为宏大和复杂(见图7)。在宴乐的场景中共有十五个人,其上亭阁有七人,室内三人中左边两人正在敬酒,右边一人正在取酒,室外四人躬身侍奉,应为接待宾客的礼宾图。其下有八人正在奏乐,有青铜编钟、编磬,钟磬架由两个宽异形鸟形柱支撑,上悬四钟六磬,其下有二乐师敲钟,一乐师吹箫,一乐师吹笙,一乐师击磬。另还有一建鼓[10],一人正手持双槌,参与交响。右边还有两乐师,似为抚琴、击钹,乐队画面完整,仪礼恢宏。此处,有关祭祀的意象已经不多,这也正体现出战国时期的青铜器所代表的实用性特征,而逐渐忘却商周时期的礼器意义。在右边的弋射、狩猎场面则比较理想化,画面中有二十五只鸟、四条鱼,五个人。五个人中有一人站于船上,其下有鱼,代表湖面。此五人皆手持弓箭,射向空中的一种长颈飞鸟,已有数只被射中,带着“缴矢”坠落下来。湖中的禽鸟也被惊吓的展翅欲飞,十分热闹。“弋射”或者“田弋”即用带有绳索的箭矢射箭狩猎,绳索前有箭,下系石块之类重物,以便于收获猎物,即为“缯缴[11]”。
第三层则为水战和攻城场面,有长戈、弩弓、楼船以及鱼、龟等形象,场面恢宏、极富意境(见图8)。每层中间以几何云纹相分割。在第三层,左边为水站图,右边为攻城图。在左侧,两艘楼船[12]对阵,长戈林立,旌旗飘扬,水中有大鱼及海龟,一场海上战争正在进行。两船的旌旗不同,左为长条上缀八圆星点,右为两条长穗形雉尾飘带。左右船甲板上各五人,皆短衣冠帻,船身相向,长戈短剑并用,已然是大战在即。船下各有三人奋力摇浆,动态鲜明。船下亦有三人在水中,游泳向前,应为辅助战斗者。水中之鱼体型较大,左有海龟一只,刻画非常写实。对于青铜器船纹的研究,有学者认为是龙舟竞渡,有学者认为是祭祀水神画面的再现[13],但此画面清晰写实,确乃水陆攻占叙事画面的再现。右边的攻城图更加热闹,人物有三十余个,画面用直线表示了城墙和攻城的云梯[14],城下士兵撑住云梯,有冲锋队伍执长矛利刃往上冲击,亦有往上射箭者。城上士兵正在积极防御,有的执矛,有的挥剑,也有放弓弩、礌石,被砍杀的攻城者有的坠下云梯,有的已身首异处,激战正酣。
再下饰有垂叶纹连续纹样,圈足上有柿蒂纹和十字星纹的连续纹样,有极强的装饰效果。画面通过装饰化、平面化、叙事化的处理展现出精湛的青铜制作工艺和高超的艺术水准,整体稳重端庄、华美隽秀,是难得的古代艺术珍品,应在我国青铜工艺史、美术史中有相应的位置。
三、?艺术价值
此对青铜壶入藏博物馆,不仅为历史研究提供了具体条件,也为重新认识其艺术价值提供了实际资料。
青铜壶做为春秋战国的主要器形之一,代表着其时典型的造型特征和工艺特征,其纹饰也反映出当时社会上层的生活现实。此类青铜壶虽数量有限,但分布区域广泛,四川盆地、黄河流域都有出土。而此一对青铜壶中楼船、水战、海龟的表现,极富地方性生活色彩,多体现了沿海地区的特征。这也与春秋时期吴越之地的高超的造船业发展以及频繁的海上战争相印证[15]。
此一对青铜壶保存完好,嵌错红铜技术的应用可在壶盖之上看的很清楚。红铜与青铜的表面光泽形成反差,加之锈色和包浆,虽时间流逝仍不能改变其佳绝的装饰效果。另外,其优美的图像为人称道。画面中将两百多人物布局构图,从动态、衣饰、位置、大小、器物等各个方面着手刻画,每个人物在场景中的角色均得到细腻表现,生动而严谨。而由个体组成的场景体现出的鲜明绘画性,使瞬间气氛得到良好表现,营造了呼之欲出的艺术氛围。壶盖上的三个鸭形钮,塑造、雕刻精细,鸭的嘴、颈、翅膀都得到了较好塑造。铺首衔环也是一样,其兽面精工铸出,环眼圆睁,与整体均衡自然。匠师以刀代笔,所使用的錾刻工艺近乎完美地表现出概括、完美的叙事特征,并以连续纹样装饰的方法完成整体布局。这种有着自由、浪漫的绘画性装饰风格,传达出战国时期的社会礼仪、生活、教育、军事等各个方面。做为一件精美的古代艺术品,传承至今,极为罕见。
再者,它的精湛制作、成熟工艺、华美形态都不约而同传达了宗教艺术所代表的丰富性,但由于缺乏文字的佐证,对其所包含的更深刻的历史内涵,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静静观赏,由心体验,壶面自然纹样演变的图案构成与情景画面互相呼应,虚实对比得到表现,变化而统一,静谧而动感,浑然一体,可使观者如临其境。它像一首动听的交响乐,抑或是一首构思奇妙的叙事诗,于无声中透漏出精神,带给人们历史及艺术的精神享受,代表了中国古代青铜器制作工艺的精巧绝伦以及战国时期青铜器式样的新颖华丽,更体现出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非凡创造才能。(此文发表于《中国美术研究》。)
[1] 古人用弓箭射禽鸟,使用的箭在箭尾系上一根丝绳,称为“弋”,丝绳叫做“缴”。《史记·货殖列传》中有“弋射渔猎,犯晨夜,冒霜雪,驰阬谷,不避猛兽之害,为得味也”。
[2] 《成都百花潭十号墓发掘记》,四川省博物馆,《文物》,1976年第3期。
[3] 《略论汲县山彪镇一号墓的年代》,高明,《考古》,1962年第4期。
[4] 《三件战国文物介绍》,田建文,《文物世界》,1996年第3期。
[5] 见《试论宗教美术的仪式性质》,汪小洋,《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
[6] 罗二虎,《中国西南汉代画像石分类》,四川大学学报,2002年第1 期。
[7]上下连在一起的长衣,中有大带束腰,配以带钩以结扎便利。创始于周,流行于战国,不分阶层都可穿用。《礼记·深衣篇》中有:“故可以为文,可以为武,可以滨相,可以治军旅,完且弗费,善衣之次也。”
[8]《礼记》中有“乃射,若中,则释获者坐而释获,每一个释一算”。
[9] 《诗经·卫风》中有“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10] 《隋书音乐志》载:“建鼓,夏后氏加足,谓之足鼓。殷人柱贯之,谓之楹鼓。周人悬之,谓之悬鼓。近代相承,植而贯之,谓之建鼓,盖殷所作也。”·
[11]《淮南子·说山》中有“好弋者先具缴与缯”;五代马缟注《中华古今注·雁》中亦有“鴈自河北渡江南,瘠瘦能高飞,不畏繒缴。”
[12] 一种具有多层建筑和攻防设施的大型战船。此名字越国始,至汉最为有名。秦汉均设“楼船将军“一职。楚国大夫伍子胥曾称:“楼船者,当陆军之楼车。”
[13]见《铜鼓船纹与水上祭祀》,林蔚文,《南方文物》,1993年第1期。
[14] 春秋时期发明,古代攻城器械,前有钩,下游车轮,考人力抬扛上下俯仰。也可作侦查用,《淮南子·兵略训》许慎注:“云梯可依云而立,所以瞰敌之城中”。
[15]《越绝书》卷八中有:“勾践徙治山北,引属东海,内、外越别封削焉。勾践伐吴,霸关东,从琅邪起观台。台周七里,以望东海。死士八千人,戈船三百艘”。
发表时间: 2011-3-2 14:15:18???作者:王军 徐中锋???来源: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文物管理部???点击量:2007
作文二:《中国航海博物馆》800字
网络调研:中国航海博物馆
中国航海博物馆是我国首个经
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级航海博物
馆,位于上海浦东临港新城。中国航
海博物馆旨在发扬光大“热爱祖国、
睦邻友好、科学航海”精神,大力弘
扬中华民族灿烂的航海文明和优良
的传统,展示中国航海视野的发展历
程及其对世界航海科学发展的贡献,
展示中国航海视野的新技术、新成
就,构建国际航海交流平台,加强与
国际航海界的交往,普及航海知识,
培养青少年热爱航海、献身航海事业
的兴趣,营造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文
化氛围,满足城市文明发展的需要。
在环境风格上,设计师结合展示大纲的故事主线,分别营造了历史感很浓重的历史馆,以及现代感强烈的船舶馆,从历史和结构角度,通过场景、展品、灯光的结合,在场馆内设计了很多不同环境风格的区域,自然的区分开不同的展示内容和重点,通过场景和环境的营造,加强观众的融入感。
在空间布局上,中央展区策划与设计:建筑物中央是高达70迷的船帆造型,内部空间是博物馆的核心。航海博物馆的设计特色不仅在陈列方式上给人以全新
的感受与便捷的领悟,而且使文物保护与陈列方式相结合、科普教育与观众参与相结合,各个部分都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与创新,借助于航海者的话,设计“如同航海者,借星光远行”,星光虽微,但永远照耀着航海者向大海的深处、远处探索前进。
在选材上,一层历史馆展区多运用石材,营造历史感觉。一层墙面大面积运用林德纳钢板墙,从工艺和效果上追求质感和品质,同时也便于墙面展示的处理,展品和图文化都能很好的墙面装饰材料融合、粘接。
航海历史馆是中国航海博物馆的重点展
馆,该馆以时间为主线分为古代、近代、现
代三个展区。同时历史馆以技术副线为引线,
将浮力渡水、独木舟、木板船、帆、桨、槽、
舵、指南针等造船和航海技术随时间主线并
行展开,让观众
更深入了解中
国航海技术的
发明与演变过程。
船舶馆分为船舶结构与设备、船舶制造两个部
分,通过对船舶结构、设备及建造的分解、及介绍
与展示,呈献给观众一幅清晰、透明的船舶图“图
纸”,同时将互动、环境模拟、观众参与和文物、
实物相结合展示船舶结构时,,制作了1.6大型万吨
级货轮高仿真剖面模型,船长约25米,高度贯穿
两层展示空间。
作文三:《中国航海博物馆》1700字
开放时间
全年开放时间:9:30—16:00(15:30停止入馆)
周一闭馆,节假日除外。
交通信息
地址
上海市浦东新区临港新城申港大道197号(近滴水湖)
交通指南
公交路线:
推荐线路:地铁16号线(滴水湖站)2号出口-申港1路(“环湖西二路申港大道站”)/申港3路或1043路(环湖西三路申港大道站)-沿申港大道步行至中国航海博物馆。
其它线路:龙港快线(全程高速)-申港1路/申港3路/1043路;龙港快线(地面高速)。
自驾路线:
外环线S20(浦东机场方向)-S2高速(东海大桥方向)-临港新城出口下沿申港大道直行至中国航海博物馆。
票务须知
博物馆门票
成人票 ¥50/人
学生票 ¥25/人(适用于大中小学生,凭本人学生证购票入馆。)
老人票 ¥10/人(适用于60岁及以上老人,凭本人身份证或其它有效证件购票入馆。)
成人团体票 ¥40/人(16人起订,须电话预约)
身高1.4米及以下学龄前儿童(一名儿童至少有一名家长陪同)、现役军人、离休干部、残障人士参观免费(凭本人有效证件换票入馆)。
咨询热线
86-21-68283691
票务传真
86-21-68283687
* 中国航海博物馆游客瞬时承载量7850人次,日承载量20000人次。
* 最终解释权归中国航海博物馆所有。
配套服务设施
配套服务
· 咨询中心 · 讲解及导览器租赁 · 物品寄存 · 纪念品商店
· 咖啡吧 · 观众餐厅 · 广播服务 · 医疗服务
平面导览图
一层平面导览图
二层平面导览图
三层平面导览图
临港旅游导览
临港新城
滴水湖
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临港新城的滴水湖是目前在尚未成陆的海滩上开挖的国内最大人工湖,总投资5亿元人民币。该湖呈圆形,总面积为5.56平方公里,比杭州西湖的面积还要大。
地址:浦东新区临港新城主城区环湖西一路
公共交通:龙港快线、三港专线、申港1路
自驾线路:外环线-S2-申港大道-环湖西一路-滴水湖
南汇嘴观海公园
内扼扬子江,外眺太平洋,雄踞东海之滨,毗连杭州湾畔——临港新城的重要地标南汇嘴观海公园占地1.82公顷,位于临港新城主城区东南面,也是上海陆域的最东南处。
地址:浦东新区临港新城主城区东南角(近滴水湖)
公共交通:龙港快线、三港专线、申港1路
自驾线路:外环线-S2-申港大道-环湖西一路-南汇嘴观海公园
临港新城展示中心
临港新城展示中心球形展示厅分为二层,层面采用曲面的空间网架结构,与点支玻璃幕墙围合成一个大型展厅,临港新城展示中心作为临港新城标志性的建筑,是临港新城对外服务、展示的重要窗口。
地址:浦东新区临港新城主城区环湖西一路99号
公共交通:龙港快线、三港专线、申港1路
自驾线路:外环线-S2-申港大道-环湖西一路
上海鲜花港
上海鲜花港是上海市实施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的一个重大举措,是一个面向全国、服务全国、以花农培训、花卉种植种苗出口为主的农业园区。
上海鲜花港花卉新品科普展示园是上海鲜花港以花卉新品种展示为主的展示区,占地面积为28公顷。展示园内的建筑各具特色。正对面是一座三十米长的白色人工瀑布,从岩石中喷涌而下。展示区的东侧耸立着三个中国木匠经典风格的风车,展示出了浓浓的田园风情。区内还建造了形态各异的中国传统木桥、木屋等。 地址:浦东新区东海农场振东路2号(近两港大道)
上海滨海森林公园
滨海森林公园是东海滩涂上建造的人工森林公园。设计总面积达3.6平方公里,模拟自然森林生态,种植各类植物生态群落,营造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绿色氛围。活动内容包括森林浴场、草坪氧吧、高尔夫练习场、休闲自行车、骑马、野外烧烤、风电科普馆等休闲娱乐项目。
地址:浦东新区滨海旅游度假区东大公路5366号
东海大桥
东海大桥2005年12月10日建成通车,是我国第一座跨海大桥。大桥始于临港新城,北与S2高速公路(沪芦高速公路)相连,南跨杭州湾北部海域,S型的桥身蜿蜒跨越杭州湾北部海域,直达洋山深水港区。大桥全长32.54公里,桥面宽31.5米,是名副其实的“世界之桥”。
地址:浦东新区临港新城
洋山深水港
洋山深水港区位于杭州湾口外的浙江省嵊泗崎岖列岛,由大、小洋山等数十个岛屿组成,是中国首个在海岛建设的港口,也是目前世界深水港最大的单体码头之一。洋山深水港规划建设52个大型集装箱泊位,2020年工程全部完成后,预计年吞吐量可达1500万标箱。
作文四:《参观中国航海博物馆》700字
参观中国航海博物馆
今天在学校的领导组织下,我们来到位于临港新城申港大道197号(近滴水湖)的中国航海博物馆。这是新中国第一个国家级航海博物馆,占地面积24830平方米,建筑总面积46434平方米。 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综合性航海博物馆,室内展示面积达到了21000平方米。
刚来到这个的博物馆时,就觉得真是太宏伟壮观了。我们的心情是无比的激动,从外观上看这个博物馆的设计是十分独特的,像个数字6,体现出了我们中华民族的特色。步入博物馆大厅,映入眼帘的是一艘巨型“郑和宝船”。这艘高仿真明代福船,以1:1比例复制了15世纪郑和下西洋船队中的标准船型,船体高约9米、主桅杆高近27米,长30余米,宽逾8米,堪称“镇馆之宝”。
馆内展区分为三层,第一层设置了航海历史馆、船舶馆、海员馆,以及渔船与捕鱼专题展区;第二层设置了航海与港口馆、海事与海上安全馆、军事航海馆,以及航海体育与休闲专题展区。博物馆还建有天象馆、4D影院和儿童活动中心。
中国航海博物馆的建成对于推动航海事业发展、弘扬我国航海文明具有积极意义。梦想在蓝色海洋上乘风破浪,象海鸥一样自由飞翔!中国是一个航海大国,航海蕴育了灿烂的文化,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普及航海知识,培养青少年热爱航海、献身航海事业的兴趣,满足城市文明发展的需要。
通过参观我学习到了许多历史知识,还看到了世界闻名,让我了解了许多历史事实的真相,认识了自然。了解到了以前的船和未来的船。这让我更加的热爱学习,热爱历史,热爱自然。热爱祖国!
站在展馆门口眺望近处彩旗飘飘!远处车水马龙热闹非凡!心里不禁生出了一丝羡慕,欣赏。为何上一代的人如此伟大?为何中华民族的文化如此璀璨?
作文五:《走进中国航海博物馆》2200字
中国是一个航海大国,有着悠久的航海历史和先进的航海技术。航海蕴育了灿烂的文化,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
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以下简称中国航海博物馆)位于浦东新区临港新城主城区美丽的滴水湖畔。作为我国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综合性航海博物馆,中国航海博物馆主要功能包括文物收藏、学术研究、社会教育、陈列展示、科普教育等。整体展示以“航海”为主线、“博物”为基础,分设航海历史、船舶、航海与港口、海事与海上安全、海员、军事航海六大展馆,渔船与捕鱼、航海体育与休闲两个专题展区,并建有天象馆、4D影院、儿童活动中心。
航海历史篇
古代中国通过海路与西方进行交往和贸易,已有上千年的历史。然而,将中国的航海事业推向顶峰的是明初的郑和船队七下西洋的伟大壮举。
郑和历次远航,随员均多达两万七八千人,包括行政官员、军事人员、航海技术人员、船舶修造工匠、一般管理人员和办理杂务的人员,以及通事(翻译)和医务人员。船队一般由大、中号宝船及其他类型的船只,如座船、战船、粮船、水船等组成,巨舶百余艘。
郑和船队,前三次下西洋,主要活动范围在东南亚和南亚,为明王朝树立声威,并为下一步向南亚以西更远的地方航行,建立中途候风转航的据点。后四次主要是向南亚以西继续航行,通过开辟新航路,让自古罕通中国的海外国家,重泽而来。
通过郑和下西洋,中国与东南亚经济文化交流广泛,互通有无。明代著名的青花瓷,是由郑和带回的苏泥渤青制作的。通过郑和下西洋,中华文明远播海外。在马来西亚有当地人向郑和请教建房的传说,在泰国有郑和教当地人把稻草烧在田里壅肥的传说等等。今天,在印度喀拉拉邦,可以见到中国式的捕鱼网,还有肯尼亚的法茂人是郑和船队人员后裔的报道。
航海船舶篇
船舶是航海的主体,也是航海文化的重要载体。船舶馆分为船舶结构与设备、船舶制造两个部分,力图通过对船舶结构、设备及建造的分解、介绍与展示,呈现给观众一幅清晰、透明的船舶“图纸”。在船舶主结构部分,着重介绍船艏、船舯、船艉、船用舵和船舶主机舱五个部分,并将船舶的整体结构剖析给参观者。展示中,以1:6大型万吨级货轮高仿真剖面模型为船舶结构展示的重点,船长约15米,高度贯穿两层展示空间。
该馆还集中展示了近70艘各类船模,涵盖古今中外各类典型或著名民用船舶,包括中国古代四大船型模型;近现代客船、货船、渔船、科考与特种船、工作船。主要展示船舶的结构、主要船舶类型及船模制作知识。为了丰富展示效果,还安置了一座互动式数据查询设备,参观者在欣赏船模的同时,可以通过此设备了解各船模的背景资料,包括船舶建造、航行历程等,丰富对船模、船以及海上航行的认识。同时,通过对船模制作的工艺的展现,激发大众对船模制作的兴趣和热情。
航海技术篇
航海展馆主要展示海洋环境、从古至今各类保障船舶航行的仪器、仪表等技术资料,包括地文航海、天文航海、无线电航海等。
地文航海是根据陆上物标确定船位和引航的航海技术,主要包括航迹推算和陆标定位、航线设计、航行方法等。
在近海和沿岸航行时,航海者可通过沿岸岛屿等陆地标志进行定位,但在远离岸边、一望无际的大洋中,因无法观测陆标、无法定位而使地文航法无法实现,这也是早期航海者止步越洋航行的重要原因。然而智慧的人类,找到了在大洋中定位的方法,那就是依据识别天体、天体相互间的位置与关系等来对船舶进行定位和导航,我们称之为天文航海。
二十世纪初以来,随着无线电技术的进步,相继出现了各种无线电导航系统,无线电航海是利用无线电波来对船舶定位和导航的技术。20世纪50年代以后,无线电航海已成为现代航海定位、导航的主要手段。
航海军事篇
军事馆分为中国人民海军的建设和军舰知识两大展示内容,包含反映中国海军重大历史事件的文物和文献,以及各类由海军专业模型单位制作的大比例军舰模型。
解放初期,中国海军的全部家底就是从原国民党海军中起义的部分小型舰艇,全部加起来不过几千吨,还不如的一艘,但就是这些小的不能再小的舰艇在保卫海疆的战斗中屡胜强敌,捍卫了新生的共和国。
在五六十年代,中国海军针对我国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发展“潜、飞、快”的方针,将潜水艇、陆基海军航空兵以及快艇部队作为发展的重点,实行“近岸防御”的战略。
进入七十年代,为了配合中国战略导弹的发射实验,中国自行设计建造了“051”型(北约称之为“旅大”级)、“053”型(北约称之为“江湖”级)等一批中型水面舰艇,研制成功了第一艘,这些国产装备的入役大大提高了中国海军的战斗力。
九十年代后,随着中国国力和海洋意识的增强,海军发展进入了快车道。第三代导弹驱逐舰的实验舰“167”号进入现役,这种新型驱逐舰吨位更大、综合作战能力更强、航程更远,具备了进行远海作战的能力。
2012年9月25日,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号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序列,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告别了没有航母的历史,跻身世界海军强国之列。
新世纪并不太平,随着陆地资源的日渐枯竭,世界各国对海洋日益重视,海上冲突也必将愈演愈烈;与此同时,各海军强国纷纷加大海军投入,力图抢占新世纪海军技术的制高点。中国二十年的改革开放为中国海军新世纪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我们相信在新世纪中国海军一定会成为三百万平方公里海洋国土上的一条钢铁长城。新世纪,中国海军希望与挑战并存。
作文六:《中国航海博物馆1》500字
中国航海博物馆介绍
是我国首个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级航海博物馆,位于上海浦东临港新城,占地面积24830平方米,建筑总面积46434平方米。中国航海博物馆旨在发扬光大“热爱祖国、睦邻友好、科学航海”精神,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灿烂的航海文明和优良的传统;展示中国航海事业的发展历程及其对世界航海科学发展的贡献;展示中国航海事业的新技术、新成就;构建国际航海交流平台,
中国海洋博物馆外景
加强与国际航运界的交往;普及航海知识,培养青少年热爱航海、献身航海事业的兴趣;营造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文化氛围,满足城市文明发展的需要。中国航海博物馆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综合性航海博物馆,室内展示面积达到了21000平方米。馆内展区分为三层,第一层设置了航海历史馆、船舶馆、海员馆,以及渔船与捕鱼专题展区;第二层设置了航海与港口馆、海事与海上安全馆、军事航海馆,以及航海体育与休闲专题展区。博物馆还建有天象馆、4D影院和儿童活动中心。
中国航海博物馆的建成对于推动航海事业发展、弘扬我国航海文明具有积极意义。中国是一个航海大国,航海蕴育了灿烂的文化,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但此前,我国还未建立国家级的航海博物馆。中国航海博物馆的建成,将填补这一空白,对增强民众的海洋和航海意识,展现我国悠久的航海历史、技术及其对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贡献,弘扬中华民族灿烂的航海文明及优良传统具有积极意义。
1
作文七:《中国航海博物馆工程》2600字
关于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工程
摘要:现代大型建筑为了追求强烈的外形效果,追求标新立异。因钢结构能满足各种
造型变化,故现代大型建筑结构多采用钢结构形式,目前现代大型钢结构工程规模日
益扩大,结构日趋复杂。导致钢结构加工制作及安装难度不断加大,要求钢结构加工
及施工技术不断创新。下面就我公司承担的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中央帆体钢结构工程
施工技术创新作一些探讨。
关键词:钢结构;弧形弯管;模具;铸钢件;技术创新
1.工程概况
中国航海博物馆中央帆体工程位于上海临港新城滴水湖西侧,该建筑由德国JNP 设计顾问公司与上海现代设计集团联合设计,建筑弯曲风帆为钢结构,总吨位约为3200多吨,帆体最高点标高为58米,每个曲面风帆的底部两支点间间距约70米,两张风帆
的交叉点及立面最高点离地约
40米,
钢结构为双曲管桁架结构。工程如下图1、2所示:
2.中央帆体工程钢结构弯管加工工艺技术创新
(1)中央帆体工程钢结构为双面弯曲的三铰拱、边缘桁架、主、次桁架组合成的空间结构。
(2)三铰拱、边缘桁架厚壁钢管为不规则S 形双曲线并在中间部位带有折拱,故桁架主弦杆钢管的弯曲加工且需保证三维空间尺寸是本工程的一大难题。
2.1弯管工艺
通常网壳钢结构的钢管管径小、壁厚薄,弧形弯曲乃单向弯曲(单个平面内的弧形弯曲),用常规的液压弯管机或高频电加热弯管机弯制就可以。中国航海博物馆中央帆体管桁架:三铰拱、边缘桁架上下弦需弯曲的钢管(规格:Φ530*22、Φ630*30、Φ400*22)管径大、管壁厚、曲率半径大,且都是双向弯曲并部分钢管在双曲线的基础上带有折拱,弯管工艺必须技术创新,必须定制特殊工艺及工装确保弯管的空间三维尺寸,以保证帆
体安装的外观线型,我公司针对本工程的钢结构特点,技术人员反复研究探讨,进行技术革新,采取重型压机,定制特殊弯管模具,先用液压弯管机先平面冷弯成形,再用大型油压机弯制另一平面曲线,最后用折弯模具配合加热进行空间折弯。
2.2压模的制作
首先根据每根弦管的曲率制作成型加工样板(折弯模具采用铸钢浇注)。然后进行压模的制作及机加工模具曲面。
2.3钢管的弯制
在弯制钢管时,配备预先制作的各种规格尺寸的专用弯曲钢模,不但可在弯曲过程中严格控制弯曲半径和钢管壁厚减薄量,弯曲钢模还可最大限度地减少钢管弯曲时受力部位的变形,特别是针对本工程边缘桁架(BHJ17Φ530*22)双向弯曲并反折拱的主弦杆的弯制。
考虑到弯管的曲率、管径,采用2000T 油压机和液压弯管机配合使用进行弯管的加工制作。参见下图3、4:
图3 2000T油压机
图4 2000T油压机和液压弯管机配合使用进行弯管加工
2.4弧线控制
弯管时首先在直管上作好弯曲点的开挡尺寸标记,开档尺寸控制在500mm
左右,
然后按以上弯曲点进行徐徐弯制,同时用加工成型样板边加工边检查,直至达到弯曲要求,加工过程中,钢管的回弹率将由实验确定,然后依此回弹率确定上图中的R 值。
对于主桁架上下弦杆的弯曲,由于其弯曲半径大,在相当长的范围内近似于直线,所以可采用油压机直接进行压制,根据钢管的大小配置相应的上下压模,同液压弯管机弯管要求相同进行加工成型。
2.5钢管弯曲成型后的测量检查
钢管弯曲成型后必须进行弧形弯曲加工精度检测,其检测方法为:利用弯曲成型胎架和圆弧样板进行检测,用圆弧样板对弯曲半径进行检测,对超差处必须进行修正。
钢管弯曲检测内容允许偏差
钢管表面不平度≯2mm
钢管弯曲后端面椭圆度≯3mm
钢管与检验样板间隙尺寸≯2mm
3.边桁架与三铰拱相交处相贯线的三维切割技术创新
(1)本工程因帆体大弯曲球面造成边桁架与三铰拱相交处钢管相贯线夹角很小为10度(一般小于30度角度的相贯线就很难切割)如下图5所示:
图5边桁架与三铰拱相交处相贯线
(2)本公司采用计算机放样技术,针对本工程这种极小相贯线夹角情况,对某些钢管切割程序重新编程,在程序中加入切割时需要的各种补偿余量。采用目前最先进的柒维相贯线切割机进行本工程钢管的切割,如下图6所示:
图6钢管数控切割机
4.A 、B 支座、C 节点超大不锈钢关节球面轴承加工技术创新
本工程靠四个A 、B 支座及空中C 节点形成支撑体系,支撑整个帆体结构包括屋面、幕墙重量,因此各个支点分担的荷载很大,特别是四个A 、B 斜支座,每个支座分担的斜向剪力荷载经计算达到8000吨之巨,故A 、B 支座零部件加工制作的质量及精度非常高,A 、B 支座由钢支座、铸钢件及连接不锈钢关节轴承组成,其中关节轴采用关节推力球面轴承为国内首创(以前国内建筑没有采用此种轴承的),为补偿因风载、热胀冷缩引起的变化,关节轴承设计成内外球面接触且内外球面间相互转动角度不大于8度的结构形式,轴承材质为不锈钢(4Cr13), 内外壳球面接触面积需达到70%以上,对球面机加工及球面研磨是一个技术难点。且加工过程中又需采取特殊的热处理工艺保证其力学性能。其加工公差应满足设计图纸的要求,轴承厂家经与设计院、同济大学反复研究、试验,技术创新不断改进机加工工艺,最终达到设计和结构的要求。
5.铸钢件加工技术创新
本工程铸钢件共6件,铸钢件A 重23.2t ,铸钢件B 重26.3t ,铸钢件C 重18.6t ,如此大吨位、大面积、造型独特的铸钢件的加工制作无先例可鉴,木模不好制作、浇注口位置难以设置。且铸钢节点内需加工安装关节轴承的轴承座孔,要求铸钢件的硬度、精度及表面光洁度达到极高标准,铸钢件厂通过反复研究并与设计不断商讨、调整,最终制定了合理的铸造工艺及机加工工艺,设计出特制的机加工工装进行镗孔、铣面,生产出了各项技术性能符合设计要求的铸钢件。为帆体钢结构工程质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6.索网找形及张拉施工也是本工程的一大难题
本工程索网为抛物线双曲形为国内罕见,为达到设计结构的受力要求,项目技术人员与设计、索网厂家一起反复研究讨论进行技术攻关,确定合理方案:先制作了1:4的索模型,进行索力、变形值的验证试验和索网安装张拉方案探索试验,最终找出切实可行、较优的方案,再配合施工模拟计算,计算分析真实施工过程状态,做到心中有底,确保整体结构在各种应力及风载作用下的稳定。
7.结束语
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中央帆体钢结构工程造型新型、结构复杂,在国内建筑没有可比性和借鉴性,许多结构节点及技术需进行技术创新反复研究试验才能设计和制造出来,现作一简单介绍供大家探讨、共勉。
作文八:《中国诗歌博物馆游记》900字
诗歌与生活
晓岸风月
中国诗歌博物馆坐落在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县略坪镇的帽儿山上。
2008年清明,桃红柳绿,春意盎然,中国第二届诗歌节在这里召开,聚集了一大群中国当代文坛最著名的诗人。
在一个杏花雨纷纷飘落的时节里,中国诗歌网的几个文朋诗友相约蹬上了笼着绿色烟云的帽儿山。
少有人知道德阳市,少有人知道罗江县,更少有人知道略坪镇上还有这么一个叫帽儿山的地方。
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军事博物馆??它们都在北京,可中国诗歌博物馆,好大好响亮的一个名字,怎么会就“落草”到了帽儿山,
在这里,陈列着中国现、当代最著名诗人的照片、图片、诗集及出版物,一条从远古流淌至今的诗歌的长河定格在了这里,于是这里就积淀了厚重的文化气息,难怪著名诗人舒婷会说这里“风吹过,都有诗的香味??”
在商业经济大潮的肆虐下,诗的香味变淡了,因为商人重利轻情,没有情,何谈诗,诗歌真的成了“曲高和寡”的“象牙塔”里的“珍品”了,也就倦缩到了一个被遗忘的角落,这个角落就是“帽儿山”——帽儿山容留了被遗弃的诗歌,这里的青山碧水以极大的情爱和关怀拥吻了中国的诗歌,让诗歌在这里重新孕育、发芽、生根、开花、结果??
诗歌来源于生活,有生活就有诗歌的希望~
帽儿山是富饶的,这里的人民是勤劳的,这里山清水秀,鸟语花香,这里的大地母亲会无私地敞开她的胸怀用丰满的乳房来哺育被她收养的孩子,不管前面的道路有多么艰难,多么坎坷。
帽儿山的山水是诗歌,帽儿山的绿树是诗歌,帽儿山的炊烟也是诗歌,帽儿山抓一把泥土都浸润着诗歌的汁水~哦,帽儿山有小桥流水,有风花雪月,有男耕女作,有儿女情长~夏日里村民也会用“青罗小扇扑流萤”,也会“遥看牵牛织女星”,也会“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这里,我忽然明白了“生活所迫”的道理,人如此,物亦然。其实,那天我好想在帽儿山上静静地呆一会,去聆听那里的风声,去感悟那里的雨声,去极目苍天,也让两行热泪化着雨水一起抛洒给帽儿山去浇灌破土而出的中国诗歌博物馆~
2008年4月14日夜
文档来源:定做西装 ://.tocoz. 转vwla整理上传
作文九:《中国电影博物馆游记》1300字
中国电影博物馆游记
五一小长假,风和日丽,正是出行好时候.我与朋友们一起驱车前往位于朝阳区南影路的中国电影博物馆.
我一直对电影特别感兴趣,闲来无事总是随便挑点电影看.这次来电影博物馆既可以了解电影的发展历史,又能观看一些热映的或者经典的影片,真是太对我的口味了.
首先,先来说说我对中国电影博物馆的第一印象.
中国电影博物馆的建筑外观不仅气势宏伟,而且充满了独特的艺术特色。在主体建筑的前方,巨大的银幕与广场上一道断续的斜墙构成了形如咔打板的平面组合。建筑采用黑色作为基础色,并使用镂空图案的金属板作为外层装饰,为这座光影的殿堂蒙上了神秘的面纱。在统一、中性的黑色背景上,四个立面根据建筑的内部公共空间的位置分别开辟一片大型彩色玻璃面。红、绿、蓝、黄分别代表的展览、博览、影院、综合服务四个功能区域流露出多彩的个性
中国电影博物馆内部采用黑、白、灰三色作为基调,典雅而沉静,其他一切色彩在这样的基调下显得更加五彩斑斓:巨型的彩色玻璃在自然光的照射下,投射出多彩的个性;能够不断的变换色彩的中央圆厅环形墙壁,华美鲜艳;电梯内的装饰灯亦是流光溢彩.不愧是艺术性质的博物馆,连建筑都这么的艺术啊~
接下来就是参观的部分了, 中国电影博物馆内设有20个展厅,其中序厅、1至10展厅是电影艺术展览区,以展示中国电影百年历程和中国电影艺术家的成就为主。展览区由“电影的发明”、“中国电影的诞生和早期发展”、“革命战争时期的中国电影”、“新中国电影的创建与发展”、“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中国电影”、“美术电影”、“儿童电影”、“科学教育电影、译制电影、新闻纪录电影”、“香港、澳门地区电影”、“台湾地区电影”十个展厅组成. 博览区以展示电影制作技术和电影知识,揭示电影制作的奥秘为主要内容。我们亲自动手做录音、拍短片,体验电影制作的乐趣,从拍摄、剪辑、美术、配音配乐到特技、洗印等整个电影制作过程都有充分的展示。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中国电影的诞生和早期发展”厅。这里陈列的五尊青铜塑像,是中国电影的五位开拓者,他们是:拍摄了中国第一部影片《定军山》的任庆泰;拍摄了中国第一部故事片,并建立了中国电影的现实主义主流传统的郑正秋;拍摄了香港第一部故事片,并记录了孙中山先生革命活动的黎民伟;中国共产党最早进入电影界开展左翼电影运动的领导人,新中国长期领导电影事业的夏衍;建立了人民电影事业第一个机构延安电影团,并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电影局局长的袁牧之。还有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的拍摄场景复原模型。1905年秋,民族实业家任庆泰与京剧艺术大师谭鑫培合作,摄制了京剧《定军山》的片段,并在北京前门外大栅栏的大观楼影戏院放映。这是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电影。它的拍摄和放映,标志着中国电影的诞生。这个展厅所展示的是中国电影起源,那些对中国电影有重大贡献的开山鼻祖么,参观时我真是怀着一种崇敬的心态去敬仰他们,他们实在是太伟大了。
参观完展厅就是我们的电影时间了~因为时间关系我们没看什么大片,看的杜拉拉升职记。搞笑的同时也不缺感动,还不错~
这次的中国电影博物馆之旅真的是一次难忘的经历,收获颇丰,以后有机会我一定会再去
的~
作文十:《中国消防博物馆游记》2100字
安全第一是人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但人们在生活中却常常忽视安全的重要性,于是侥幸和无知占了上风,很多事故就是出于侥幸和无知。如果我们的媒体也经常把安全教育放在首位,其实也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善事。几十年前人们为究竟是政治第一,还是安全第一争论不休,其实道理很简单,没有人还能有什么。但是极端的年代人们要么装傻,要么人云亦云,否则你就无法生存。也许这就是政治第一的道理吧。适者生存才是个永恒的真理。
中国消防博物馆位于南二环内,离大观园公园不远。
据介绍:中国消防博物馆(国家防火防灾教育基地)于2007年11月经财政部、北京市政府批准立项建设,于2009年3月正式启动陈列布展工作,2010年建设完工并于11月9日向社会开放。
2011年11月8日,中国消防博物馆正式向社会开放。国务委员孟建柱同志为开馆仪式揭牌,并指示博物馆要面向社会大众服务,大力普及消防知识,为提高全社会的消防安全意识、维护全社会的消防安全做出积极贡献;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原则,创造一流环境,建设一流队伍,提供一流服务,为繁荣发展我国消防文化事业作出积极贡献。
中国消防博物馆建筑面积为20422.5平方米,展陈面积9500平方米,共四层。一层为序厅和临时展厅,二层为古代消防展厅,三层为近现代消防展厅,地下为防火防灾体验馆。展厅内收藏、陈列有北京山顶洞人用火遗迹化石、甘肃大地湾大型建筑火灾木炭、商代火灾文字记录甲骨残片、汉代“东井灭火”井栏陶器、唐代琉璃鸱吻、清末水会灭火器具、近代消火栓和消防警察制服徽章、建国早期消防器材、汶川地震救援装备等反映各历史时期防灭火思想、消防立法、管理、组织、技术等消防历史沿革遗存和见证物4600余件(含实物、照片、古籍文献等)。根据展陈需要,同时设有用火起源、宋代潜火军兵灭火、清代宏村水系、故宫博物院消防设施、汶川地震救援等多媒体演示展项及绘画、雕塑、模型和复原场景等。
这个博物馆还有网上博物馆。也很值得一看:://.cfm119./
一层大厅进门处
一楼的展厅内有多个人力消防泵展出。很多家长带孩子到这里参观学习。也许这是学校交给学生的一个课外作业吧。
介绍说:这种展品叫做人力水龙,由“保安”水会于清光绪年间购置,20世纪80年代仍在使用。“保安”水会创立于清中期,旧址位于天津静海独流镇生产街村。2014年10月天津市独流镇生产街村将水龙无偿交给展馆永久保存。
手摇消防云梯。
救火摇梯轮距2米,全长约8米,最大可伸长到16米。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在国内使用,一直沿用到20世纪50年代。
一层的展厅是消防车发展史展。
这些消防车可是第一次见到。
消防车的发展历程
火灾报警的器材
历史上各式的消防器材
这是原来消防队使用的老式人力消防泵。
天津化学品仓库着火的现场照片和部分物品。
据介绍:2015年8月12日晚11时20分,天津港瑞海公司所属危险品仓库发生爆炸,现场火光冲天。国家地震台网清晰记录到了12日晚间天津发生的爆炸事故,从记录结果看,共有两次爆炸,间隔约30秒,第二次震级更高,相当于21吨TNT。
据17日11时最新发布会:已发现遇难者人数114人,确认身份54人,公安消防人员16人,天津港消防人员23人,民警5人,其他人员10人;未确认身份60人。失联人数70人,其中公安消防人员8人,天津港消防人员56人,其他人员6人,住院698人。
2010年11月15日上海高层公寓失火,造成58人死亡,70多人受伤。如果人们能够普及消防知识,及时自救完全可以减少人员伤亡。从介绍看是白天起火,看来很多人没有及时撤离,也是伤亡多的重要原因之一。财产没有生命重要的道理都懂,可到关键时候很多人还是财迷转向,祝愿我们记住这个道理,关键时候我们才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据网上介绍:2010年11月15日14时,上海余姚路胶州路一栋高层公寓起火。公寓内住着不少退休教师,起火点位于10-12层之间,整栋楼都被大火包围着,楼内还有不少居民没有撤离。至11月19日10时20分,大火已导致58人遇难,另有70余人正在接受治疗。事故原因,是由无证电焊工违章操作引起的,四名犯罪嫌疑人已经被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还因装修工程违法违规、层层多次分包;施工作业现场管理混乱,存在明显抢工行为;事故现场违规使用大量尼龙网、聚氨酯泡沫等易燃材料;以及有关部门安全监管不力等问题。
还有一场更重大的火灾事故,1994年12月8日新疆克拉玛依市发生恶性火灾事故,造成325人死亡、132人受伤。一句让领导先走,让政府蒙羞,也让有的记者失去饭碗,有些事情至今没有弄清。不知道为什么在这里没有介绍。这个事故造成了严重的恶劣影响。所以说安全无小事。其实也有各别少年凭借自己知道的逃生知识而存活下来。
这二张图是我刚看到的。
这张表和上面的数据有些矛盾。请知情者用纸条指正。
这个照片墙都是火场的照片。消防官兵为了人民生命和财产奋不顾身。
随着时代的进步,消防队员的装备有了很大进步。可救火的难度也有了更大的变化。
这是让我很感动的二张照片。父子二代都为了国家消防事业献出了自己宝贵生命。
火灾后熔化的消防头盔
天津港货场牺牲的消防队所用车辆。
49年-59年和60年-69年牺牲的消防员
70年-79年牺牲烈士名单,通过和上面名单对比可以明显发现。牺牲的消防人员有了很大的增加。
文化交流纪念品
展览馆大厅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