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用目光倾听反思》600字
《用目光倾听》课后反思
《用目光倾听》是一首儿童诗歌,朴实的语言中蕴含了深刻的道理:与人交往要真诚。听别人说话,只有让目光倾听,望着对方,才能表达自己的诚意。
教材中的情理是蕴藏在字里行间的,是靠语言形式表达的,学生往往难以体会深透。多数学生关注课文故事情节的发展,而忽视对文本朴素自然语言的感悟,因此,这堂课我力求做到调动学生的阅读热情,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真正让阅读教学成为"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的"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我结合教材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自读自悟""以读促思"的教学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有教师的范读,把学生带入课文描写的情境中;有引读,让学生体味重点语句的语言特色;有自读,凭借个人的感悟能力鉴赏作品;有同伴赛读,激发学生朗读的欲望;有小组同读,相互启发,补充完善,力争达到读的最佳境界;有借助课件、音乐,将文本语言还原成生动可感的形象,带着想象读。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思考和感悟,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乐趣。
最后,我设计了宝贵1分钟,落实语言积累,学生尽情地品
尝、展示,把文中的语言化为自己的语言,享受着记下来的语言就属于自己的那种快乐,并体会到熟读成诵是读书的一个好习惯。在此,学生将记下来的句子背给同桌听,当听的学生望着对方用真诚的心去倾听时,再一次去体会该文本的主题--真诚。
作文二:《用目光倾听doc》15100字
教 学 设 计 方 案
年级:五(1) 任课教师:李平凤 学科:语文 课题:用目光倾听 (第 1 课时) 实际授课时间: 总序第( )课时
学习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理解“倾听、真诚、千言万语”的意思。 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懂得与人交往一定要真诚。 教 学 目 标 正确流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课文语言,体会诗歌在表达上的方法。
教 学 要 点 教 学 资 源 板 书 设 计
理解课文内容,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对目光倾听 的理解。
收集金波的资料
用目光倾听 真 诚
教 教学环节
一、 创设情 景
学
过 程 教学活动
设计 调整
二引导
一、读题导入: 4、板书“听”你看到这个字,你会读,但你脑海里想的是什么呢? (听什么?怎样听?) 2、一笔一画写倾字,学生注意拼音,谁来读词语,倾听。什么是倾 听,倾在字典中有三种意思 在这里应该选哪一种呢?(用尽力量) , 那么“倾听”也就是用尽力量地——听,全神贯注地听、聚精会神地 听。 3、板书“用目光”多么用诗意的课题呀,谁来读一读。指名读课题 4、课前请大家收集了这首诗的作者金波的资料, 谁来给大家说一说。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2.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将每一行句子读通顺。 3.检查正音。请 4 个同学分别读文章的 4 个小节。 4.再次默读课文,通过初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小结:倾听不仅要用耳朵,还要用眼睛,这就是用目光倾听。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5.你是从哪里知道的。引出诗歌第一节。 出示:妈妈说过一句最平常的话, 听别人说话,你要望着对方。 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你从哪个词读出来的。 听别人说话,你要望着对方,望着也就是看着,用目光倾听,也就是 听人说话,你要望着对方。 这句话是谁说的, (妈妈) 妈妈说了几次呢,(很多次)你从哪个词读 出了妈妈说这句话说了很多次。是的,妈妈说了很多次,总是在不住 地提醒着我。谁来读一读。从这个最平常你还体会到了什么?(妈妈 很耐心地教导我,很温柔,很亲切) 对, 就是一个 “最平常” 简单的词语中, 我们就体会到一位温柔亲切、 轻声细语、教导我的妈妈的形象。所以从句子中的关键词来品味就可 以了解文章想表达的深刻的内涵,这也是我们学习文章的方法。 女生来读一读 是啊,妈妈普普通通的一句话却能让作者金波铭记在心,读到这里, 老师不由地想问: 为什么听别人说话眼睛要望着对方呢?请同学自由 读 2-3 节,画出相关语句,写一写你的体会。一两句即可。指名交流。 出示句子“听别人说话是一种交流, 交流
最需要的是真诚。 指名读, 老师听到你把交流这个词读得很重。 你对交流是怎么理解的, (是指你和别人进行说话,别人说你听,你说别人听,把自己的想法 说出来,叫做交流。 ) 交流最需要的是真诚。你又怎么体会的呢?结合生活中的例子来说 一说。 预设:看着别人,认真倾听是一种尊重和礼貌,要让对方感觉到你 的诚恳和真心,这样的交流才是心与心的交流,要想别人和你成为朋 友,喜欢和你交往,就要让别人觉得你是真诚的。 举反例:平时大家都经常交流说话,如果你说话的时候,别人很认真 地倾听,而且还会望着你,你会怎样?虽然,他在听你说话,但他左 顾右看,或者还在做自己的事情,你又会怎样? 可见和别人交流的时候, 一定要真诚。 人与人之间交流、沟通、了解时最需要、最重要的、最必不可少的 是真诚。 相信你一定记住了交流要带有一颗真诚的心,指名读一读这句。 作者明白了这个道理,所以他跟别人交谈时,不仅用( ) ,也用 ( )去倾听。 他牢牢地记住了妈妈的那句话,—— 学生读,听别人说话,你要望着对方。 交流出示句子:真诚的目光胜似千言万语, 目光传送的是温暖的春天。 什么叫千言万语 ?(很多很多的话,多得说也说不完)真诚的目光 有这么大的魅力吗?
设计 调整
三、尝试
此刻,让我们的思绪回到第 8 课著名作家林海音的《迟到》一文中, 我走出了教室,站在爸爸面前,爸没说什么,打开了手中的包袱,拿 出来的是我的花夹袄,他递给我,看着我穿上,又拿出两块钱给我。 是啊,爸爸什么也没有说,只是看着我,看着我把夹袄穿上,同学 们, 你们看到爸爸的目光了吗?你们懂得了爸爸目光中的千言万语了 吗?谁能说说? (爸爸仿佛在说……爸爸仿佛在说……) 师:从那以后,作者就成了一个勤奋早起的孩子,每天第一个站在校 门口等着开门的孩子, 爸爸的目光里传送的是一位父亲对女儿的责任 之爱、深沉之爱,这真诚的目光胜似千言万语,真的把林海音带到了 那温暖的春天! 谁来读一读这两句。 真诚的目光作用可真大啊,有句俗话说的好,眼睛是心灵的窗子, 作者始终记着妈妈的那句话,所以我的窗子永远——明亮灿烂。 作 者是多么的自豪,得意呀。谁来带着自豪的语气读一读这一句。 我的眼睛是纯净的,我能用真诚的目光去打动别人,多亏了妈妈时 刻教育我的那句话,你们记得吗? 生读(听别人说话,你要望着对方) 现在,再让你来读第 23 节 配乐。 。 师范读,齐读。 谁能背。指名背育。一起来,能背的背,不能背的边背边看。 深入:是啊,真诚
的目光胜似千言万语,目光传送的是温暖的春天。 同学们生活中的目光还有很多很多,目光前面还可以用上哪些形容 词? 指名说;理解的、包容的、同情的、信任的、赞许的、欣赏的、坚定 的、严厉的…… 引导:当你身边的人受到别人的误解时,你向他投去理解的目光,是 真诚的吗?当你身边的人一时糊涂犯下错误时, 你向他投去包容的目 光, 是真诚的吗?严厉的目光难道也是真诚的吗?严厉的目光表达的 是老师对我们无限的期待啊,这也是老师的真诚啊! 原来啊,这些目光都是真诚,生活中处处需要真诚,你真诚地对待 他人,他人也会真诚地对待你;你真诚地对待生活,生活也会真诚地 回报你!正如一位哲学家所说——真诚并不是智慧,可是它常 常 放 射出比智慧更诱人的光泽。这就是妈妈在教会我生活啊。来, 一同 读一读最后一节诗! 师: 学生这里, 老师情不自禁地想到了我们这首诗歌的作者——金波。 一位生活在孩子中间童心永驻的诗人。小时候,是妈妈用童谣引领他 走上了诗歌创作的道路。长大后,是他用诗歌引领着中国的孩子去欣 赏诗。正是这样一位真诚对待生活的诗人才能够写出这样“如泉水一 般清亮。鸟语一般婉转的诗作啊! 齐读全诗。
教 学 设 计 方 案
年级:五(1) 任课教师:李平凤 学科:语文 课题:黄河源 (第 2 课时) 实际授课时间: 总序第( )课时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了解黄河的变迁, 激发学生对母亲河的热爱之情,增强学生对母亲的保护意识。 教 学 目 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激发学生对母亲河的热爱之情。
通过学习课文,激发学生对母亲河的热爱之情,增强学生对母亲河的保 护意识。 教 学 要 点 教 学 资 源 板 书 设 计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想象黄河源头的美丽环境,体会作者对祖国如画江 山的热爱。
相关资料
将到时所见 看到源头水 总写感受
山柔 天蓝 云白 云轻 喜悦 清 甜 细 趣 源头的奇景真使人迷恋
热爱母亲河
教 教学环节
学 过 程 教学活动
设计 调整
一、 创设情 景
二引导
1、 全文写了哪些内容?作者要到黄河源头了, 作者看到柔美的山、 蓝蓝的天、白云这儿的景色这是师人迷恋。下面我们 一起朗读课文一、二自然段。 2、黄河源头的景色为什么使人迷恋?请自由读课文。 3、指名学生回答,并读出自己喜欢的部分。 4、师相机指导。 5、交流 默读第 2 部分,哪句写出了黄河源头水的特点? “啊!令人向往的黄河源竟是这样有趣。” 黄河源头的水怎么有 趣?你体会到了什么? (河道像小水沟,小石头像棋子,体会
到带给人们无限遐想的黄 河源出人意料的展现在眼前,令人触奇。 ) 那么趣味盎然,还有什么趣味?体会到了什么?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 调整
(可以用一块石头搭起万里黄河第一桥,这种趣味到哪里找得到。 或许只有黄河源头了。体会到作者对黄河源的喜爱溢于言 表。 ) 又走了几十步,我眼前出现怎样的景色。你从中体会到了 什么? (那数十处清泉。用比喻说明水泡的晶莹,用色彩描绘了 一个童话般的意境。 ) 这句后的省略号起什么作用? 起初,这清澈的细流,这珍珠般的水泡,这满坡的奇花异 草,都让作者触叹:接读 “啊!这就是黄河源头吗?捧起水,洗洗脸让!这是多么 值得纪念的呀!”, 请联系上下文,“啊!”包含了哪些情感?看看那一股股涓 涓细流,那如棋子般的小石头,我不禁赞叹:“啊!……” 指名补充完整。 欣赏着那许多的奇花异草,我不禁触讶! 贴近那珍珠似的泉水,我不禁怀疑! 欣赏课文插图:这就是黄河的源头,作者是怎样去亲身感 受的呢? (一定要用这黄河源头的水洗洗脸,喝上一口,亲自品尝 他的清甜,还要把它洒遍全身。这是多么值得纪念的呀! ) 纪念什么? (纪念自己终于找到了黄河的源头, 纪念这无与伦比的黄 河源头之水,纪念这人间仙境) 师: 是啊, 值得纪念的太多了, 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 这黄河源的奇景会成为真实的永恒。 让我们带着这种美好 的情感来读让第 5 自然段。 源头的奇景真使人迷恋,站在这五千多米的高处,望着黄 河源头的奇景,作者似乎能看得更远。 句子:流过草地,绕过高山,越过平原,终于汇成奔腾的 黄河,行程五千多米,流入大海。 你从这句体会到什么? (这一汇聚过程象征着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 作者感到 骄傲与自豪。 ) 拓展、积累、升华感情。 1、小结:难怪作者对黄河源如此的向往,它不仅美丽, 而且它是我们炎黄子孙母亲河的发源地, 更是中华民族强 大凝聚力的象征,可是今天母亲河却在哭泣。 2、播放关于黄河的录象,同学们,说说看,你们有什么 想法? 3、积累背诵: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读一读,背一 背。
三、尝试
拓展
教 学 设 计 方 案
年级:五(1) 任课教师:李平凤 学科:语文 课题:藏北草原 (第 1 课时)
实际授课时间: 总序第( )课时
会认写 10 个生字,正确读写重点词语。 教 学 目 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激发学生对草原的热爱之情。
通过学习课文,引导学生感受藏北草原的景美,人美,激发学 的热爱之情。 教 学 要 点 教 学 资 源 板 书 设 计
生对草原
引导学生
读懂课文,品味藏北草原之“美” ,体会作者对藏北草原对自己 家乡的热爱。
相关藏北草原的资料
从整体
教 教学环节
一、 创设情 景
学 过 程 教学活动
设计 调整
1、板书课题:藏北草原。 (指导藏的书写) 2、你们对“藏北草原”了解多少? 3、让学生充分交流自己收集的相关信息。再让同学们谈体 会。 4、教师交流资料 师:美丽的草原,奔腾的骏马,是我们向往的地方。不过, 也许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不能亲自到草原看一看,今天我 们就先跟随作者到藏北草原去神游一番让。
二引导
初读课文, 了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给我们介绍了些什么? 解课文内容。 注意读准字音。
教学环节
2、说一说课文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板书:从整体写 给自己的感受、自然景色之美、草原人之美。 ) 教学活动
设计 调整
3、请你根据板书给课文分段。
4、指名回答: 5、师小结:第 1 自然段、2——6 自然段、7——8 自然段. 1、请大家自由读第一段,体会这一段写了作者的什么情 深入学习课 感。 文, 体会课文 指名读,师相机指导。 所表达的思 指名回答:作者对草原对故乡的热爱之情。你是从这段中 想感情。 的哪一句知道的? 重点句子“这就是我的故乡,我深深爱着的藏北草原”。 作者直抒胸臆表达对草原对故乡的热爱之情,为什么会有 这种情感? 句子:一望无际的草原,清新碧绿,平整地铺开着。 (点出了草原的广、绿和平的特点。 ) 板书 一望无际 清新碧绿 三、尝试 句子:星星点点的帐篷,在这绿色的海洋中,好象害羞的 姑娘,用缓缓升起的丝丝轻烟遮住自己。 (星星点点突出了帐篷的多,绿色的海洋比喻草原的广, 把草原上的帐篷比喻成一位害羞的姑娘,更加突出了草原 的美丽多姿。 ) 板书 星星点点
归结
师:这一部分从整体写给自己的感受,难怪作者会发出这 样的感叹:接读 这就是我的故乡,我深深爱着的藏北草 原。 ) 2、采取多样的读书方式要读,读中进行体会。 下节课我们就随作者去了解草原自然之美和草原人之美。 练习本课生字,进行书写。
教 学 反 思
教 学 设 计 方 案
年级:五(1) 任课教师:李平凤 学科:语文 课题:藏北草原 (第 2 课时)
实际授课时间: 总序第( )课时
理解课文内容, 联系上下文体会重点语句中蕴涵着的思想感情体会文章的表达方式, 引导学生感受藏北草原的景美人美,激发学生对草原的热爱之情。
教 学 目 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激发学生对草原的热爱之情。
通过学习课文,引导学生感受藏北草原的景美,人美,激发学生对草原的
热爱之情。
教 学 要 点 教 学 资 源 板 书 设 计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品味藏北草原之“美”,体会作者对藏北草原对自己家乡的热爱。
相关资料
自然景色之美 草原人之美
草
羊群
歌声
牧马——温柔之美
教 教学环节
一、 创设情 景
学
过 程 教学活动
设计 调整
(一) 、通过朗读引入本节课的学习。 1、齐读第一自然段。 2、师:“我深深爱着藏北草原”,那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 藏北草原的?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请自由读课文,把你 最喜欢的地方划下来。 (二)、深入学习课文,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1、指名读 2——6 自然段,思考:这几个自然段集中写了藏 北草原的什么特点?(草原自然之美 (温柔之美)和草原 人之美) 2、再读 2---3 自然段,把能表现草原“温柔之美”的语句和词 语圈出来,并批注自己的感受。 3、同座位的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 设计 教学活动
调整
二引导 教学环节
4、指名反馈。 (学生读句子谈体会) 5、谁来说说 句子:“阳光下,绿绿的草地闪着迷人的色彩。最吸引人的 是那雪白的羊群……吃着嫩草。” 句子:放牧的藏族小伙子----------说着笑着 (绿绿的草地、雪白的羊群、轻轻的歌声、放牧的小伙子等 景物集中体现草原温柔之美。 ) 指导朗读 句子:“绿色是大自然的生命,在这绿的生命中……在草地 上飞舞。” 再引导读重点语句。 6、小结:是啊,这绿绿的草地,雪白的羊群,飘香的酥油 茶构成了这藏北草原独有的美景。难怪作者不禁心中赞叹 “美啊! 实在令人兴奋”让我们带着这种感情再读 2-3 自然段。 7、我们领领略了草原的自然之美,那草原的人们是怎样的 呢?把能表现草原人的好客的语句和词语圈出来。并写上自 己的感受。 句子:第五自然段 (美丽的衣服 洁白的哈达 珍贵的木碗 满满的青稞酒 甜美的歌声 写出了藏北草原人的好客。 ) 师:人之美还表现在哪里?(草原小伙子赛马的情景。奔驰 ) 的骏马 勇敢的小伙展现出草原人蓬勃向上的生活场景。 8、师:难怪作者发出这样的感叹“我欢呼、我兴奋、为故乡, 为我的藏北草原”藏北草原不但自然风光美,草原上的人们 更美。他们勤劳好客、勇敢善良,让我们一起深情地朗读师 和同学们齐读 7——8 自然段。 句子:我欢呼、我兴奋、为故乡,为我的藏北草原。四个 我起什么作用,体会到了什么? (加强了语气,那种喜爱 骄傲与自豪之情跃然纸上。 ) 小结:是啊!这碧绿的草地,雪白的羊群,五颜六色的花, 飘香的酥油茶构成了这藏北草原独有的美景。藏北草原不但 自然风光美,人更美,让我不由得爱
上了藏北草原。
三、尝试
归结
背诵课文
教 学 设 计 方 案
年级:五(1) 学科:语文 教 学 目 标
任课教师:李平凤 课题:索溪峪的野(第 1 课时)
实际授课时间: 总序第( )课时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描写的表达方法。 感受索溪峪风景区天然野性的自然风光。
教 学 要 点 教 学 资 源 板 书 设 计
感悟文章的野性美,领悟作者的写作方法。
相关资料
教 教 学 环节
一、 创 设 情景
学 过 程 教学活动
设计 调整
( 一) 、课前导入,介绍资料 1.激趣导入:张家界位于湖南省西北部的武陵山区。是我国第一个 国家森林公园。具有雄、奇、是、秀的特点。总面积约 360 平方公 里。数以千计的石峰危岩平地拔起,形态各异,亭亭玉立。峰上奇 古挺拔,灌木丛生,时有云雾蒙绕,景色神奇。区内山奇水秀,野 生动物资源丰富,索溪峪便是其中的一个景区。今天,我们就一起 去游览“索溪峪”。 2.板书课题,质疑: “野”为什么要加上引号?课文是从哪些方面 来描写“野”的?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来具体描写索溪峪的“野”的?
(二) 、初读课文,质疑解疑 1、师导入:下面就让我们带着问题,随着作者的描述,沿着作者的 二 引 足迹去看看索溪峪,一起去享受索溪峪给我们的快乐。自读思考: 导 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了索溪峪的“野”?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 调整
出示要求: (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边读边想,课文通过哪几方面写出索溪峪的“野”?在书本上 找出来,用笔做符号。 学生自主学习, 整体感知内容, 理清课文脉络, 初步感悟表达方法。 2、检查预习,理清思路 ⑴读准字音,扫清障碍。 出示词语:断壁悬崖、拔地而起、磅礴、千峰万仞、绵亘蜿蜒、浩 气长舒、随心所欲、不拘一格、横拦绿水、敢弄倩影、旁逸斜出、 崛起、巍巍斜山、窈窕淑女、怦怦直跳 ⑵理解词语 猜词游戏。 形容山延续不断,弯弯曲曲地延伸。 (绵亘蜿蜒) 古时八尺或七尺叫一仞。形容山多而高。 (千峰万仞) 气势宏伟、盛大的样子。 (磅礴) 面目秀丽,姿态优美的女子。 (窈窕淑女) ⑶ 检查读文,指名读,思考:课文从哪几方面写出索溪峪的野? ⑷ 学生汇报并板书:山野、水野、野物野、人野。 三、 ⑸师:在文中哪些找到答案的画一画、读一读。想想这些句子有什 尝 试 么特点?(总起句)再看一看,开头和结尾,你发现了什么?(总—分—总 结构) (三) 、精读课文,谈“野”论野 ①赏析“山是野的。 ” 思考: 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具体描述 “山是野的” a 齐读这
一段, 这个特点的?课文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 (是一种触是的美。 是 一种磅礴的美。是一种随心所欲、不拘一格的美。(先概括特点再 ) 具体描写。 ) b 赏析句子: “几十丈高的断壁悬崖拔地而起,半边悬空的巨石在 山风中摇摇晃晃,使人望而生望。什么‘一线天’ ,什么‘百丈峡’ , 听着名字就让人心闻。 ” 你从哪些词语当中感受到了一种触是的美?(板书:拔地而起、摇 摇晃晃、望而生望、心闻) c 还有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一种触是的美?(一线天、百丈峡,它 们的名字听着也让人觉得害怕。 ) 一线天和百丈峡真是!一线天在你头脑中是什么样子? 百丈峡在你头脑中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很深的峡谷。 很深的深很。) 师:(课件出示百丈峡图片)是啊,从上面看。它是万丈深很; 课 从下面看,峡谷两边的山峰似峡峡峡峡,正如诗正:千丈千壁千 古古,万尺深万万万万。百丈留得百话在,两壁对插百云中。我 们再读它的名字,相信这次感受肯定不一样。 读:百丈峡。 师:看到一线天,看到百丈峡,看着这些断壁悬崖,此时你的感 受是什么?用个词语或者成语说一说
(不不而不 望而生望? 触目触心 心触心心 害怕 ) 师:让我们把这些感受带到朗读中去让!(课件出示文字:这种 课 美,是一种触是的美……闻名就使人心闻) 师:索溪峪山的触是的美让我们触叹。除了触是,还怎样?喜欢山 野的同学接着汇报。学生读句子 句子:这种美,是一种磅礴的美……浩气长舒(生回答完毕,师出 示这段话的文字课件 课件) 课件 师:你怎么读得这么好啊?把经验传授给大家,好吗? (在读这些句子的时候,眼前好象出现了画面。 ) 师:由文字想象到画面,可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我们用掌声感 谢他! 师:谁给大家讲讲,千峰万仞写出了什么?I (千峰万仞写出了山多、山高。 山是。 ) 师:你再读这个词。 (千峰万仞 ) 师:大家像他这样读一遍。 师:绵亘蜿蜒写出了什么? (绵亘蜿蜒写出了山的起伏绵延) 师:放眼望去,那可是绵延不断、没有尽头啊! (用手示意学生读 绵亘蜿蜒) (齐读)绵亘蜿蜒 师:无数座高峰、是峰望不到头啊,把这两个词连起来读! 千峰万仞绵亘蜿蜒 师:你从十里画廊这个名字,想象它该是怎样的? ( 它一定很美。 它肯定很长 ) 师: (出示十里画廊的图片)同学们真会想象。十里画廊是一条长 达6公里多的高山峡谷,峡谷两边的的风景正如它的名字,山峰是 那么多,他们一座挨着一座,一座有一座的特点,一座有一座 。 你们把《迷人的张家界》一课的优美片段给记
在心里 师:看完十里画廊,看完西海峰林,我们忍不住要赞叹(学生读: 这种美,是一种磅礴的美……浩气长舒) 师:试想,当你站在山头,群山逶迤,尽收眼底,长长的吐上一口 气,这舒畅的感觉就是 (浩气长舒 ) 师:带着此时的心情再来赞赞山的磅礴! (齐读)这种美, ,是一种磅礴的美……浩气长舒l 师:索溪峪的山,除了触是、磅礴,还—— 随心所欲、不拘一格}) 师: 课件 (课件 课件出示文字: 这种美, 是一种随心所欲、 不拘一格的美…… 好似“窈窕淑女”)哪些同学喜欢这句?请站起来,你们一起来夸夸 山的这种美,好吗?(部分学生起立齐读) 师: 索溪峪的山呐, 真是想怎样就怎样, 它们姿态不一, 形态各异。 可他们都藏在老师的图片中,请你来找找! (一一出示课件 课件:各种 课件 不同形状的山的图片) 师:这一幅是? (直插云天,敢戏白云。 ) 师:这一幅是? (横拦绿水,敢弄倩影 ) 师:你们看,索溪水自由快活的流着,可突然,一座山峰拦住它的 去路,说:站住!我要照镜子呢,你看,我多美!于是,它面对索
溪,舞弄自己的身姿。 师:它是? (旁逸斜出,则崛起巍巍斜山! ) 师:它们是? (齐)抱伙成团,便高筑峰上平原 师:这两座山—— (相对相依,宛如“热恋情人” ) 师:同学门请看,他们四目相对,含情脉脉,多么温馨的画面啊! 别高声打扰了他们。 (示意学生读) (齐)相对相依,宛如“热恋 情人” 师:最后这一幅是? (亭亭玉立,好似“窈窕淑女” ) 师:这些随心所峪的山,雄奇中透着清秀,幽深中带着恬淡,粗野 中含着娇媚。 给人心旷神怡之感。 让我们通过朗读来为大家再次展 现这一幅幅美好的画卷。 (再次出示文字课件:这种美,是一种随 心所欲、不拘一格的美……好似“窈窕淑女” 师:同学们,你是否已置身于青峰如林,绿树似海的索溪峪中,那 满目的碧色,那满耳的蝉鸣,那习习的凉风……我想,任凭怎样高 明的画家也画不出索溪峪这样的丰姿神韵, 可我相信, 同学们定能 用自己的朗读来为大家展现这野野的山。 我们把这三句话连起来读 读。 (课件出示文字:这种美…….这种美……这种美) 师: 作者是通过什么表达方法让我们体会到山野的呢? (总分 ) 师: 作者先用一句话概括说山是野的, 后面具体写它野在哪几个方 面,这种表达方法叫先概括叙述后具体描述。 师:索溪峪的山,如此与众不同,那那里的水是不是一样迷人呢? 喜欢索溪的同学,请你用个词语告诉大家你喜欢索溪的什么? 调 皮(示意该生站着) 活泼(示意该生站
着) 可爱(示意该生站着)' 天真无邪(示意 该生站着) 师:那你从“索溪像是一个从深山中蹦跳而出的野孩子读到自个儿 闹去了”,你接着他的一直读到“反从索溪身上跨过去了”,你接着 他的一直读到一个猛子扎过去”, 你接着他的一直读到“卵石路上开 过去的”。剩下的那句话我们一起读。比一比谁读得最调皮,最活 泼,最可爱! (分角色朗读三自然段) 师:听着听着,老师仿佛到了调皮的索溪,成了车里的乘客,真是 既刺激又狂野!我们再看看这自然段的表达方法。请你来说说 (也是先概括叙述后具体描述。 ) 师:真好!野山野水里自然有 (齐说)野物。 师: 索溪峪的野物是什么样的呢?喜欢野物这个部分的同学给大家 讲讲! (猴子太顽皮了,居然向游人撒尿。 猴子也很讨人喜欢,因为 它在树枝上欢腾跳跃,表示欢迎游人的到来。 ) 师:可以看得出来,这里是猴子的——天堂! 师:这里不仅是猴子的天堂,也是游人的天堂!在这样的山水间行 走,我们也渐渐变得(指课题上的野字) (齐说)野起来。 师:喜欢游人野这部分的同学,请你告诉大家,你是从哪里发现游 人也是野的?
句子:城里戴眼镜的姑娘……满溪的嘻嘻哈哈 师:读到这里,你感受到了什么? (我感受到了游人很快乐! ) 师:是啊,此时,人们再也没有什么规矩呀,考究呀,远离了城市 的喧嚣, 人工的粉饰, 有的则是朴。 是真。 他们, 全在这山水里—— (齐读)反朴归真。 返朴归真”是什么意思?( “返朴归真”的意思是去掉外在的装饰, 恢复原来的质朴状态。 ) 我们再看看这段的表达方法(先概括特点,再具体描写。 )
归结
四、再读全文,探“野”品“野” ①探究课题:现在大家明白没有,题目中的“野”为什么要加引号了 吗? (学生谈, 体会作者意在强调索溪峪的美与众不同, 它是没有经过 人工雕琢、修饰的,是纯天然的自然美。 ) ② 摘抄或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 学 设 计 方 案
年级:五(1) 任课教师:李平凤 学科:语文 教 学 目 标 教 学 要 点 教 学 资 源 板 书 设 计 课题:观书有感 (第 1 课时) 实际授课时间: 总序第( )课时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培养独立鉴赏诗词的能力,形成个性化的审美情趣。 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美景。 教学难点:领悟诗中蕴含的深刻哲理。了解诗借景喻理的特点。 :
相关资料
板书诗
教 教学环节
一、 激趣导 入
学
过 程 教学活动
设计 调整
师: 同学们, 我们的祖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
自古以来, 文人辈出, 宋朝的时候, 出了一位伟大学者, 思想家, 教育家, 他的名字叫朱熹。 (板书:朱熹)朱熹的思想很多成为明、清两朝的治国方针,他取得 如此大的成就, 是因为他一生勤奋读书, 他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出示: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宋〕朱熹 师:作为一个人,就要不断读书,不断学习,同时要不断实践,才能 获得成功,才能对社会有更大的贡献。朱熹先生是勤奋读书的典范, 不光读,还注意思考。有一天,朱熹读书读累了,信步走到一个池塘 边,一塘清水引发了朱熹对读书的又一种思考,他颇有感触地写下了 这首诗:(板书课题) 师:齐读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昨天,我请同学们按照自 学要求自学了这首诗,现在,来看看你们学得怎样 师:要想读懂这首诗,首先要读准生字,理解词语。请大家说说这首 诗中我们要注意哪些生字? 师生重点交流“鉴”“徘徊”“渠”等字词。 、 、 师:这是较为著名的一首。全诗在写法上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抽象 的思想用具体的事物表现了出来,很有特色。 出示诗句:半亩方塘一鉴开, (重点指导“一鉴开” )
二引导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师: “半亩方塘”好理解, “一鉴开”怎么理解呀?谁来帮帮我?要是 “一剑开” 我肯定知道是指诗人一剑把半亩方塘里的水给劈开了。 可 这儿用了这个 “鉴” 你是怎样理解的? ( 字。 “鉴” 是镜子的意思。 ) 师:你怎么知道的,说出理由来听听? 师:你真行!会用工具书帮助学习了。据老师了解“鉴”有 5 种意思, 你怎么一眼就选中了“镜子”? 师:再读一下这句。生读后师:读出什么来了吗? (半亩方塘水平如镜所以“鉴”在这儿应该理解为“镜子”的意思。 ) 师: 你能联系句子思考, 谢谢你帮我解决了第一个 “拦路虎” 可 。 “开” 字你们理解吗? (当“打开“讲) 师: 老师课前查过资料了,古代的铜镜有镜袱盖着,用时打开。现 在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吗? (生试说:半亩方方的池塘像一面打开 的镜子。)
设计 调整
三、尝试
师出示:天光云影共徘徊 师:我们经常用镜子照美丽的小脸蛋,诗人说池塘像一面镜子,那此 时谁在照呢? (天光和云影) 师: 他们一边照还一边徘徊呢! 什么叫 “徘徊” (强调双人旁) ? (来 回移动) 师:能否说成“晃动”? (不行,用“晃动”说明方塘里的风 太大了。) 师:你怎么知道当时风不大呀? (上句说池塘像镜子吗?) 师:这就叫联系上文呀! 师:天光哥和云影妹在半亩方塘里手拉手散步,心情怎样? (好高 兴呀!) 师:你怎么知道? 出示: 问渠
哪得清如许? (这句中说池塘水 很清) 师: “渠”不是“渠道”吗?你怎么说是池塘呢? (上句写诗人看到半亩方塘水清,所以在问的呀,显然“渠”指的就 是方塘) 师:诗人问什么呀? (诗人在问池塘里的水怎么会如此清澈 呢?) 师:问得好,看来诗人挺会动脑筋的,既然是问话,别忘了问号?那 么诗人有没有得到答案呢? 出示:为有源头活水来 (生齐读) 师: 你知道为什么池塘里的水如此清澈吗? (因为有源源不断的 活水流进来的。) 师:如果没有活水呢? (1:水面就不会那么清澈了。2:池塘就会变成死水一潭。3:水还会 被污染。4:天光云影也徘徊不起来。5:诗人更不会喜欢这半亩方塘 了。) 师: 是呀! 诗人看到这半亩方塘虽然小了些, 但因为有活水不断流进, 水如此清澈,怎能不喜欢呢? 学到这老师有了一个疑惑,你们知道 吗? 老师肯定想:诗的内容明明写的是诗人观塘的感受,怎么又以《观书 有感》 为题呢?老师想不通呀?你们帮帮我, 好吗?引导学生观看插 图 (诗人手中抓着书,身旁还有一些厚厚的书,我想诗人肯定很爱学
习。 ) 师:是啊!出示关于诗人的资料。着重强调“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 家。他的诗能用鲜明的形象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有的诗寓意含蓄, 具有哲理性。 师:读了关于诗人的介绍,能帮我回答问题了吗? 情景辅助理解: 方塘如此清澈, 是因为有源源不断的活水流进呀!我要想变得英 明有远见,看来要——————————————。 生思考填空 1:要源源不断读书,获取新知识才行。 2:不能满足现有的知识,所谓“少壮工夫老始成” ,要活到老学到 老。 3:不断学习,永不满足,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 师:你们终于体会到了诗人当时的感受。这种感受还是对池塘吗? (不是! 诗人写这首诗的主要目的是用半亩方塘来比喻自己读书的 感受。 ) 师:诗人和我们都明白了读书的道理。 出示:半亩方塘就像( )源源不断的活水就像( ) 师:你们读懂了诗的内容, 有没有读懂诗人呢?手指关于诗人的介绍 材料,想对他说什么吗? 1:谢谢您,朱大师,您让我明白了人应该不断学习,才能使自己更 聪明。 2:朱熹啊!您真是个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人呀! 3:朱熹啊!您不愧是一个大理学家,一个池塘也能让您想到读书的 道理。 4:您的题目真含蓄呀,让我们想了好半天才明白呢! 5:我一定要向您学习,不断获取新的知识,充实自己! 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作者借此现象告诉读者这样一个道理:一个人,哪怕已经学到了不少 知识,但如果就此不再读书了,原有的知识就
会慢慢枯竭、老化、思 想就会僵化,只有不断学习,知识学问、思想观念才能不断地得到充 实更新。 师: 在你们的学习中相信也有这样的体会?请把你的体会融入到你的 朗读之中。自由大声朗读这首诗。 小结:同学们,伟大的诗人杜甫曾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只有多读了,才会活用,平时候的积累非常重要,希望同学也能像朱 熹那样勤奋读书,善于思考,写出好文章来。 试着背一背。
归结
教 学 设 计 方 案
年级:五(1) 任课教师:李平凤 学科:语文 课题:语文乐园(四) (第 1 课时) 实际授课时间: 总序第( )课时
积累词语,丰富学生的语感,提升其语文综合素质。让学生了解比喻句、拟人句,
教 学 目 标
感受比喻句、拟人句的优点。积累语言,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引导学生自主 探究的学习。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了解成语的来历,理解故事内容。从故事中感受道 理。 给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时间,运用多种形式进行语言训练. 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和探索语言规律的勤于动脑的好习惯。
教 学 要 点 教 学 资 源 板 书 设 计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词语和句子。 教学难点:积累词语并运用。
相关资料
板书句子
教 教学环节
一、 创设情 景
学
过 程 教学活动
设计 调整
二引导
一.学习“读一读,想一想”: 1、学生自由读名词短语。 2、指名读。 3、在小组中说说 你读着这些词,你眼前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4、指名说你脑海中的画面,请用上这些词。 仅 8 个词,就写出了草原的风光美和人情美,给了我们无限想象 的空间:看!那瓦蓝的天空上悠闲地飘荡着些洁白的云朵,清透得几 乎令人忘记了呼吸!漫步在碧绿的草场上,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只想 赶快脱掉鞋子,和大地贴得更近!走近成群的牛羊,自己仿佛也成了 这其中的一只, 自在地享受着这上天 的恩赐-----再看! 好客的草原 人来了!他们骑着奔驰的骏马而来,带着洁白的哈达而来,送来了飘 香的奶茶,更带来了爽朗的笑声----草原,真令人神往。 5、 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互相说说,后把自己说的写下来。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二.学习“读一读,体会下列句子的形象、生动”: 1.学生自由读句子,自读自悟。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感情。 2.说说下列句子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不同。 教师相机介绍: 通过比较,体会没有比喻、拟人的时候,这两个句子会带给我们怎样 的感觉。 比喻:它的结构一般由本体、喻体和比喻词构成。本体和喻体必须是 不同的事物,但相互之间有相似点。运用比喻可以化平淡为生动,化 深奥为浅显,化抽象而具体。
比拟:包括拟人和拟物两类。拟人是把物当人来描写,赋予物以人是 情感、意志、动作等。。拟物是把人当物来描写,或把此物当彼物来 。 写。运用拟人,可使人或物色彩鲜明,描写生动。 5 齐读这两句,自己也试着说几句这样的句子。 3、学习“读一读,记一记”: 1.学生读句子,指名读。 6.你知道这些句子的意思吗?学生交流。 意思: 我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俯瞰那众山,而众山就会显得极为渺小。 黄河之水是由天上而来,波涛滚滚奔向东海,永不回头。 3.回想句子的意思,尝试背一背。 5、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写景诗歌,说说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设计 调整
三、尝试
四学习“成语故事”。 教师介绍故事发生的背景知识 1 自由读短文。 2 说说短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学习了短文给你什么启发?
归结
完成练习题
教 学 设 计 方 案
年级:五(1) 任课教师:李平凤 学科:语文 实际授课时间: )课时 课题:语文乐园(四) (第 2-3 课时) 总序第(
练习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叙述。 教 学 目 标
学会运用本单元课文中的一些写法写景。
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生活、注意观察的习惯。
教 学 要 点 教 学 资 源 板 书 设 计
学会抓住景物的特点,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叙述。
作文范例
习作要求
教 教学环节
一、 谈话 导入, 引出课 题
学
过 程 教学活动
设计 调整
二引导
师:每天,同学们大部分时间都在校园里度过。校园已经和你的童年 生活融为一体,一提起校园,你一定会感到格外的熟悉和亲切。你可 以把校园给大家介绍介绍吗? 出示要求,讨论理解 1.出示要求 大家读题,想想习作有哪些要求? 2.小组讨论,并完成填空 我最喜欢校园的() ,因为它( ) ,给我们带来了( ) 。 下课了,同学们都想小鸟一样飞出教室。操场上顿时热闹起来,有的 ( ) 、有的( ) 、有的( ) 、还有的( )…… 3.大组交流 通过这一个环节,让学生理解本次习作的要求:写作要有顺序, 注意景
教学环节
物的静态和动态。
教学活动
设计 调整
导航,打开思路 1、你可以按照方位顺序。 先逐一简略介绍校园的景物及其特点作用, 再祥写你最喜欢的一处景物,最后由景及人, 略写一下校园里同学们 的活动。 由近及远,由远及近,由上而下,由下而上,由里到外,有外到里, 或由中间到四周等有次序描写,要主次分明,详略得到。 2、你还可以仔细观察你最喜欢的一处景点,写出它的一年四季的不 同特点,或一天中不同时间的不同特点。 自拟题目,下笔成文 根据刚才的学习讨论,大家可以更好地条理自己的“构思”。题目 自
拟,但要认真给自己的作文起个题目,老师也提供一些题目,但仅 供参考。(《我爱校园》 《校园一角》 《校园的四季》)
第二课时
一、讲明习作的修改要求,强调修改的方法、符号。 二、交流习作,互相提升。 1、组内互相交换看对方习作,组内互评。 2、共同评议是否写出了“快乐的事例”。 3、共同修改。 4、推荐组内同学读习作,大家欣赏。 5、针对某些情况,有目的讲评。 6、集体修改。 三、自我修改,延伸课外。 1、动笔尝试自我修改,使文章更精美。 2、回家后读给父母听,让他们给你写的内容提出修改意见, 再次修改。 四、把修改定稿的习作抄写在课堂作业本上。
三、尝试
学生誊写作文
归结
作文三:《《用目光倾听》说课稿》1900字
《用目光倾听》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用目光倾听》是一首儿童诗歌,通过妈妈的目光展现出妈妈对孩子的关爱,妈妈的平凡的一句话教导孩子,对孩子的成长起到重要的作用,表现出母爱的伟大。作者用朴实的语言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与人交往要真诚。这首诗是用第一人称写的,把自己的生活经验、真实的感受、体验,娓娓道来。语言朴实、简洁,没有华丽的辞藻,富有人情味和真实感,使人感到特别亲切,乐于接受。 (二)教学目标 1、知识教学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 2、能力训练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能背诵。 (2)、训练学生自我感悟诗句意思的能力。 3、德育渗透点 培养学生与人真诚交流的习惯。 4、美育渗透点 通过理解诗句,感受儿童诗歌的语言之有趣,提高学生鉴赏能力。 (三)重点:体会作者怎样紧扣题目,节节深入表达主题;理解用目光倾听的含义。 (四)难点:掌握作者写作方法,收集生活材料,仿写一首自己的诗歌。 二、说教法和学法。[小 学 教 学设计 网=.XXJXSJ.N-更多说课稿] (一)、教学设想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的情感活动中,加深体验,有所感悟,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还要求教师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根据课标精神,我的整个教学设计立足点在于:教学中,一方面要灵活地利用教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领学生自读自悟,启迪联想让学生自己对课文内容的领悟取代教师的讲解分析,用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取代统一答案,用学生自己的感性体验取代整齐划一的理解知道。整个过程为张扬学生个性,激扬学生灵性服务。在情趣中触动学生的心弦,开启学生的心扉,让他们欣然走进诗的意境;从他们的心灵深处引出一股清泉,让纯真的语言化为盎然的诗句洋溢在课堂教学之中。在浓浓的人文情怀中,在音乐、画面、诗歌这融为一体的氛围中,在学生们积极参与的合作、交流中,使学生的语文素养随着心灵和情感的熏陶而提升。 (二)教法:创设情境法、引导法、点拨法。 (三)学法:联系实际,自读自悟。 三、教学过程 1、播放音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课一开始,我播放《爱的奉献》这一首歌曲,营造一个浓情氛围,声情并茂,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然后,师抓住歌词只有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引入课题,师:真诚的爱,使人间变美好,看今天我们认识的诗人如何表达自己真诚的爱呢, 2、师范读,在听中有整体感知。 教师琅琅读书,既吸引学生,又让学生在聆听范读的过程中对课文有了一个整体的感知。 3、自由读,感知内容。 在学生自由读前,提出自读要求,目的是让学生读通课文,感知的内容。 4、美读,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在教学指导思想下,我把朗读作为这堂课的重点,新课标还特别强调读的重要性,提倡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发生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 教法:小组合作形式、边读边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小节自读自悟该小节。 1)、以境促读,境中动情。 小组里互相表演朗读自己喜欢的小节。这样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与兴趣,并能让学生学会评价别人,从而提高鉴赏能力。 2)、以说促读,说中激情。 组员之间互相交流自己从诗歌中领悟到的内容。这样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自读自悟,用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取代统一答案,用学生自己的感性体验取代整齐划一的理解知道。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以演促读,入情入境。 小组派代表,演说自己的看法。在这之前,我出示重点词语伴随、真诚、倾听、灿烂、千言万语、传送、照耀这样,既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又能让学生学会如何抓住重点词语来理解内容。这样演说,演说者培养其口头表达能力,也能照顾中下生,让他们在聆听中理解诗歌内容。 4、抓住重点小节(第三小节),加深对中心的理解。 利用幻灯出示第三小节的按课文内容填空的练习,体会作者的表现手法,加深对与人交往要真诚这一中心的理解,为下一环节作铺垫。(如何做到用目光倾听,真诚地对待别人的表演。) 5、品读,加深理解。(现场PK大赛) 以比赛的形式,表演朗读全诗。促我班朗读水平
的提高。 6、回看板书,小结全诗,特点是作者的写作方法,为仿写诗歌作准备。 7、再放歌曲,移情于现实。 播放歌曲《妈妈的吻》片段,再幻灯出诗歌《妈妈的爱》,让学生触景生情,回想起平日妈妈对自己付出的点点滴滴。我马上提问:你的妈妈告诉你什么,教会你什么,举一点说说吧~这不单激发学生对妈妈的感激之情,也为仿写收集材料。 8、仿写诗歌。 让学生动笔写诗歌并把它写在精美的卡片上,这样培养了写作能力,学生感情得以表达与升华。
作文四:《用目光倾听说课稿》4100字
《用目光倾听》说课稿
执教:李平凤
一、说教材
《用目光倾听》是北师大版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五
”。本组课文的学习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讲读课文,该单元的主题是“真诚
重点是要引导学生懂得与人交往一定要真诚。这是一首儿童诗歌,通过妈妈的目光展现出妈妈对孩子的关爱,妈妈的平凡的一句话教导孩子,对孩子的成长起到重要的作用,表现出母爱的伟大。作者用朴实的语言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与人交往要真诚。这首诗是用第一人称写的,把自己的生活经验、真实的感受、体验,娓娓道来。语言朴实、简洁,没有华丽的辞藻,富有人情味和真实感,使人感到特别亲切,乐于接受。
平一是体会母爱的伟大和妈妈的教诲,并从中感受到真诚;二是继续学习体会课文中诗歌的要点,积累语言。
二、说课标
《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的阶段目标第三学段(5—6年级)“阅读”中明
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确提出:?
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3. 为解决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4.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5.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6.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本课的教学中,我加强整合,力求达到课程标准对该年段的要求。 三、说学情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五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乐于表达,乐于与人交流,但他们的社会生活经验毕竟有限,对文中描述的道理,仅凭想象难以深刻感受,需教师提供直观的图象帮助理解。
先谈谈学生的阅读心理。教材中的情理有时是蕴藏在字里行间的,是靠语言形式表达的,学生往往难以体会深透。多数学生关注课文故事情节的发展,而忽视对文本朴素自然的语言的感悟,教师要改变部分学生消极的阅读心理,调动学生的阅读热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真正让阅读教学成为“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学生认知水平和知识背景分析:(1)学生对作者“金波”“真诚”不熟悉,课前让学生收集相关资料,也可以先指导学生阅读课后的资料袋;(2)学生曾经学习了的文章《诚实的孩子》,对于理解人与人之间真诚交往有帮助;(3)本课表现的是社会生活现象,对学生来说不太陌生,深入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可以举例学生生活的点滴,帮助理解“真诚”的意义。
四、说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对五年级的要求和教材编排意图,结合学情,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学习、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理解“倾听、真诚、灿烂、照耀”等生字词。
2、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懂得与人交往一定要真诚。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课文语言,体会诗歌在表达上的方法。 本课教学重点是“朗读诗歌,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对“用目光倾听”的理解,则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以上教学目标的制定具体可操作,力求体现讲练结合、文道统一,突出词句训练和朗读训练,提高学生的情绪自控、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能力,形成正确的集体意识及友谊观,矫正学生的不良个性倾向和行为习惯.
课前准备
1.引导学生收集与课文相关的资料。
2.课件、挂图。
五、说教法、学法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的“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我结合教材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自读自悟”“以读促思”的教学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思考和感悟,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乐趣,让学生走向生命的课堂。
结合五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我选择了抓本课的关键词、重点句来感悟文章内容和情感。在词语的理解上我采用想象法,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等方法来体会;在品读过程中主要采用创设情境法、问题讨论法和读书指导法。
这节课,我以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采用电教、讨论、朗读、想象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本课,为完成教学目标,我制定了以下方案:?指导学生运用“读读、想想、议议”的学习方法,在学习通过朗读课文,观察投影,展开联想,提高语言表达、思维、朗读的能力,积累规范语言,感受体味作品的语言美。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掌握读书方法。?形成良好的朗读习惯。学习朗读技巧,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语感,突出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特点。?学习预习和质疑,培养学生具备初步的自学能力。
这篇课文很美,适合学生进行朗读、想象、知识、方法的积累。因此,教学中我主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进行品读,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根据文本的特点、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及设计理念来安排本课的教学过程。本文我用两个课时完成。 六、说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1.问题式、悬念式导入。
上课时,提问学生对自己的五官有多了解呢,
(教师用谈话的方式创设情境,可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2.板书课题,请同学们质疑课题。(通过质疑,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习惯。) 3.分组交流,汇报收集作者的相关资料。
(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同桌互读,相互正音。
3、指名分小节读课文,师生正音,检查学生朗读情况。
(让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请各小组组长说说这首诗歌主要写了什么。
(通过多种方式朗读课文,让学生把握诗歌的主旨,为学生理解“目光倾听”做铺垫。同时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形成学生的集体意识。) (三)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理清文章脉络。学生细读课文,说说每节诗的意思
2、指名汇报,教师小结。
第一小节:用妈妈的话阐明“用目光倾听”是什么意思。
第二小节:与别人交流为什么要“用目光倾听”。
第三小节:进一步说明目光的重要性。
第四小节:讲妈妈的话对我的意义:教会我生活。
(四)精读课文,品味语言
1、学生自读课文,找出文中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细细品读,体会诗句平实无华的语言中所蕴含的道理。
如“听别人说话是一种交流,交流最需要的是真诚。”“真诚的目光胜过千言万语,目光传送的是温暖的春天。”
2、说说自己对“用目光倾听”的理解
(通过对文本的再读、精读,结合图文、课件,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感悟文本朴素自然的语言,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五)感情朗读,升华情感
引导学生多种形式感情朗读这首诗,在读中体会作者情感,升华自己的情感。 《新课程标准》倡导要重视学生知识的积累。更何况这篇文章文质兼美,是适合学生进行知识、方法的积累。因此我让学生把整篇文章试着背下来,这样对学生内化语言,口语交际打下了基础。
(六)背诵诗歌
1、自由练习
2、指名背诵
3、男女生比赛背诵
4、小组背诵
(通过各种形式的背诵帮助学生积累语言)
(七)课堂总结
通过学习这首诗歌,学生了解到了诗歌的音乐美、结构美、韵律美;听别人说话你要望着对方,学生懂得要用目光去倾听。学生又大胆质疑:为什么要用目光倾听呢,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下节课去讨论,同学们可以尝试收集资料自己去寻找答案。
作业设计
1、再认真读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复习课文生字词。
3、仿写诗歌。
让学生动笔写诗歌并把它写在精美的卡片上,这样培养了写作能力,学生感情得以表达与升华。
附板书设计:
用目光倾听
你要望着对方
用真诚的心去倾听
与人交往要真诚。
七、说板书设计
最大的特点是灵活、简洁,根据学生的汇报加以梳理、概括,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文中的重点,起到了引领的作用。同时,充分反映了学生的学习过程,重在培养学生概括语言的能力。
八、说教学效果
通过充分读,学生实现了在读中自学,读中自悟,读中自得,读中展示;通过自己领悟,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和情感体验;通过自由评,使学生的参与意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得淋漓尽致。“读中感悟,议中深入”学生不仅读懂得了课文,而且体会到了该文本的主题--真诚。
课后反思
《用目光倾听》是一首儿童诗歌,朴实的语言中蕴含了深刻的道理:与人交往要真诚。听别人说话,只有让目光倾听,望着对方,才能表达自己的诚意。
教材中的情理是蕴藏在字里行间的,是靠语言形式表达的,学生往往难以体会深透。多数学生关注课文故事情节的发展,而忽视对文本朴素自然语言的感悟,因此,这堂课我力求做到调动学生的阅读热情,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真正让阅读教学成为“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的“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我结合教材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自读自悟”“以读促思”的教学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有教师的范读,把学生带入课文描写的情境中;有引读,让学生体味重点语句的语言特色;有自读,凭借个人的感悟能力鉴赏作品;有同伴赛读,激发学生朗读的欲望;有小组同读,相互启发,补充完善,力争达到读的最佳境界;有借助课件、音乐,将文本语言还原成生动可感的形象,带着想象读。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思考和感悟,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乐趣。
最后,让学生再一次感受作者金波的创作之路,是因为有妈妈的引导,他怀着一颗童心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正因为他怀着一颗真诚的心才使得他的诗“如清泉一般清亮、如鸟语一般婉转”让学生再一次去体会该文本的主题--真诚。
作文五:《用目光倾听2》1100字
《用目光倾听》
张兴中心学校 教师:周金玉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第四单元《真诚》中的第一篇课文《用目光倾听》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能背诵。
2、训练学生自我感悟诗句意思的能力。
3、培养学生与人真诚交流的习惯。
4、通过理解诗句,感受儿童诗歌的语言之趣,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怎样紧扣题目,节节深入表达主题:理解“用目光倾听”的含义。
教学难点:
1、掌握作者的写作方法,收集生活材料,仿写一首自己的诗歌。
2、将诗歌的主题内化成学生的个人品质。
教师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妈妈是我们每个同学最亲近的人,妈妈的爱是最伟大、最无私的爱,她细腻、柔和,她无处不在。曾有人这样来赞颂母亲。(PPT显示)
那么作者的妈妈对他说了什么话呢?这句话对作者有什么影响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学习《用目光倾听》。
2、简介作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出示朗读课件,让学生注意朗读技巧。如:停顿、重音等。
2、学生自由读,要求读通顺、读流畅。
3、检查学生读的情况,教师予以指导。
三、精读课文
1快速浏览课文,思考:用目光倾听中的“倾听”是什么意思? 学生汇报:倾听:细心地听取。
2、学习课文第一小节
思考:(1)妈妈说过一句最平常的话,是什么话?(听别人说话,你要望着对方。)
(2)说说你读懂了什么?(“用目光倾听”指听别人说话
要望着对方。)
3、学习课文第二小节
学生自学第二小节,回答下列问题:
1、画出这一节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句子,读一读。
2、说说这一节主要讲什么。
重点交流:听别人说话是一种交流,交流最需要的是真诚。
探究:平时大家都经常交流说话,如果你说话的时候,别人很认
真地听,而且还会专注地望着你,你会怎样?相反,虽然他在听你说话,但是他左顾右盼,或者还在做自己的事情,你又会怎样?
(学生讨论后回答)
3、学习课文第三小节
(1)请找出这一节的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什么?
(2)读了这一节之后,谈谈你对这一节的理解。
重点交流:真诚的目光胜似千言万语,目光传送的是温暖的春天。
4、(齐读最后一节,读出对妈妈的感激。)是啊!妈妈的一句话教会我生活,它真诚的目光至今照耀着我、引导着我在人生的征途上如何真诚待人。
(说说你对这一节的体会。)
5、师:那么谁能说说“用目光倾听”是什么意思?
四、拓展延伸
1、学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收获吗?
2、现在,请你在课题“目光”前加一个词,你想加什么词?在后面加一句话,你想怎样加?
五、全课总结
《用目光倾听》是一首儿童诗歌,讲述了与人交往要真诚,展现出妈妈对孩子的关爱,妈妈平凡的一句话教导“我”,对“我”的成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表现出母爱的伟大。
六、作业设计
将这首诗歌背诵下来。
作文六:《用目光倾听金波》500字
课内阅读:
用目光倾听
妈妈说过一句最平常的话:
听别人说话,你要望着对方。
这句话一直伴随着我长大,
让我学会了如何与别人交往。
听别人说话是一种交流,
交流最需要的是真诚。
当我和别人交谈的时候,
我用耳朵,也用目光倾听。
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子,
我的“窗子”永远明亮灿烂。
真诚的目光胜似千言万语,
目光传送的是温暖的春天。
妈妈一句话教会我生活,
她真诚的目光至今仍照耀着我。
1、“倾”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斜,歪 ②趋向 ③倒塌 ④为尽数拿出,毫无保留 ⑤用尽(力量) “倾听”应选( )种解释。
2、“妈妈一句话教会我生活,她真诚的目光至今仍照耀着我。”
“妈妈一句话”是指 。 “教会我生活” 是指 。 “她真诚的目光至今仍照耀着我。”的意思是 。 这两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1、⑤
2、听别人说话,你要望着对方。
妈妈用真诚教会我如何与别人交往,如何去生活,教会我做人处事的道理。 妈妈教会我如何真诚交流,真诚生活,真诚待人,她的教诲一直伴随我成长。 表达了作者从母亲的教诲中体会到母爱的伟大,懂得了人与人交往一定要真诚的道理。
作文七:《《用目光倾听》教案》1200字
课标中对于阅读的要求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3.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4.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
5.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6.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7.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8.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9.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
10.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
11.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教学目标
1、理解“伴随、真诚、倾听、灿烂、千言万语、传送、照耀”7个词语;查找“金波”的相关资料。
2、朗读诗歌,谈谈对“用目光倾听”的理解
3.引导学生懂得与人交往一定要真诚。
教学重难点:朗读诗歌,谈谈对“用目光倾听”的理解。
教学流程
一、理解课题、认识作者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四单元第一篇课文,齐读课题。谁能简介一下作者——金波?
金波,1935年7月生于北京。大学时代开始文学创作。出版过诗集《回声》、《绿色的太阳》、《我的雪人》、《在我和你之间》、《林中月夜》、《风中的树》、《带雨的花》、《我们去看海——金波儿童十四行诗》等十余部;童话集《小树叶童话》、《金海螺小屋》、《苹果小人儿的奇遇》、《眼睛树》等多部;此外还出版有散文集《等待好朋友》、《等你敲门》、《感谢往事》。多篇作品被收入中小学语文和音乐课本。作品曾多次获得国家图书奖、“五个一工程”奖、中国作家协会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冰心图书奖等。1992年获国际安徒生奖提名。
你是怎样理解这个题目的?
(对题目的理解为下面的学习作铺垫。对作者的了解可以让学生认识一位儿童诗歌的作者,可以更多的阅读他的作品。)
二、理解诗歌,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1、请你读读诗歌,诗歌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让学生把握诗歌的主旨,为了让学生理解“目光倾听”做铺垫)
2、妈妈对你说的最平常的话是什么?
3、板书:听别人说话,你要望着对方?
这句话平常吗?都有谁说过这样的话?
为什么要在别人说话的时候看着对方呢?请你读读第二、三小节?把相关语句画出来。
作文八:《17用目光倾听》4100字
《用目光倾听》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学会12个生字,理解课文内容。
2、能力目标: 抓住重点词句理解“用目光倾听”的含义。
3、情意目标:从母亲的教诲中体会母爱的伟大,懂得与人交往一定要真诚。 重点:通过对诗句的理解,体会作者的情感。
难点:品味如何“用目光倾听”的相关语言,学会总结学习方法。
一、围绕话题,引出本课的学习内容
师:在人与人的交往中,一句问候,一个微笑甚至一个专注目光都能够体现你对人的的真诚。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用目光倾听》 板书课题:用目光倾听
1、指读课题
师:学贵有疑。看了题目,你有什么想问的吗?
(根据学生的提问,老师提炼。) 板书:为什么? 怎么样?
师:希望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能够帮助你们解决这两个问题。
二、夯实基础,整体了解课文的内容
师:请你们自由地将课文读一遍,练习尽力将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
1、生自由的读课文。
师:读课文的时候,你一定遇到了这样一些词语,谁来读呢?
CAI :伴随 真诚 倾听 千言万语 温暖 灿烂
1、指名能力弱一点的同学读。师:“倾”为后鼻韵母
2、全班齐读。
师:相信你们在读课文的时候不仅可以能够做到字音准,而且也能够做到语句通顺。
1、指名能力弱一点的学生读课文1~4节。
2、小组朗读。
师:我们在读诗歌的时候和读叙事的文章一样,也要读出节奏。
3、老师范读。
4、全班齐读课文。
师:词语读准了,课文读通了,跟同座交流一下:这首诗歌主要写了什么? 师:其实,课题就简明扼要地点明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用目光倾听他人说话,传达出你对人的真诚。再读课题。
带着问题学习课文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请你们带着刚才提出的问题,轻声读课文。在读懂的地方简单记下感受,不懂的地方做记号。
二、学习诗歌第一小节,理解妈妈最平常的一句话。
师:文中妈妈用最平常的一句话回答了我们“怎么样”用目光倾听,这一句话是————
CAI:妈妈说过一句最平常的话:听别人说话,你要望着对方。
1、指导学生朗读句子。 问:如何理解“最平常”?
2、鼓励学生大胆地说。
师:妈妈的关爱就在这最平常的一句话中,我们应该怎么用读呢?指名1—2名学生读。
师:在我幼年时时,我和阿姨说话,妈妈说 。 在我童年时,我与伙伴交谈,妈妈说 。
在我少年时,我和老师谈心,妈妈说 。 ??
一直到成人后,我和他人说话的时候,我都会想起妈妈说: 。 师:妈妈的这句话一直伴随着“我”长大,这一路走来,得到了身边人的认可,让“我”学会了如何与人交往。
CAI: 这句话一直伴随着我长大,让我学会如何与人交往。
师:此时,我们读这句话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更合适呢?
3、引导学生再读第一小节。
CAI: 妈妈说过一句最平常的话:听别人说话,你要望着对方。
这句话一直伴随着我长大,让我学会如何与人交往。
三、学习诗歌第二、三两小节,理解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要真诚。
师:作者学会了如何与人交往,就是从学会倾听别人说话开始的。
问,当作者和别人交谈的时候,作者是怎么样做的呢?
CAI :当我和别人交谈的时候,我用耳朵,也用目光倾听。
1、学生读。
师:从这个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从哪里体会到的?
2、鼓励学生读出作者待人的真诚。问:可以换成“听”吗?为什么?
3、再读这个句子。
师:是啊,听别人说话是一种交流。交流最需要的师真诚。(板书:真诚) CAI: 听别人说话是一种交流。交流最需要的师真诚。
4、生读句子。问,如果你说话的时候,别人很认真地听,而且还会专注地望着你,你会怎样?相反,虽然他在听你说话,但是他左顾右盼,或者还在做自己的事情,你又会怎样?
5、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心里的想法
师:听别人说话用耳朵“倾听”就可以了,为什么要那么执着地用目光倾听?请你们带着问题默读第三节,边读边思考,把你的新发现与小组同学交流。
7、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三节,老师巡视。
8、学生小组交流,然后集中反馈。
CAI:都说 眼睛是心灵的窗子,我的“窗子”永远明亮灿烂。
9、引导学生理解比喻句“眼睛是心灵的窗子”与“我的‘窗子’??”
师:你知道这是一个比喻句,这比喻句突出强调了(从眼睛这个窗子可以清楚地看见一个人的心灵。)问:作者的心灵是怎样的呢?
师:我们再来读第一句话,一起来感受作者的纯洁透亮的心灵。齐读.
师:有着这样一双眼睛的人,在听别人讲话时,目光中会蕴含着多少语言啊!和他交流伤心的事情,他的目光会让你感到 ;请你将这样的感觉读出来。
CAI: 真诚的目光胜似千言万语,目光传送的是温暖的春天。
在你失落的时候,和他交流,他的目光会让你感觉到 ;也请你将这样的感觉读出来
和他说你心里有秘密的时候,他的目光,你会感觉到 ;将这样的感觉读出来
师:作者用真诚地目光传送关怀、鼓励、信任,这些能让说话人心中感受到像春天般的温暖。(板书:温暖)
问:你曾经做过这样的倾听者吗?或者是你曾经遇到过这样的倾听者吗?
10,谈一个事例,读一次“真诚的目光胜似千言万语,目光传送的是温暖的春天。”
师: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子,当作者按妈妈说的去做,虽然他什么都没有说,但是他真诚的目光让别人感受到了春天的温暖。如今你们也懂得了——(读) CAI : 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子,我的“窗子”永远明亮灿烂。
真诚的目光胜似千言万语,目光传送的是温暖的春天。
师:妈妈用真诚的目光教会了我一句最平常的话——来,我们来回顾妈妈的话,女生读第一段。
CAI: 妈妈说过一句最平常的话:听别人说话,你要望着对方。
这句话一直伴随着我长大,让我学会如何与人交往。
作者按照妈妈的教导这样做——(男生来读2、3段)
CAI :听别人说话是一种交流,交流最需要的是真诚。
当我和别人交谈的时候,我用耳朵、也用目光倾听。
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的“窗子”永远明亮灿烂。
真诚的目光胜似千言万语,目光传递的是温暖的春天。
师:今天,我们也学会用目光倾听,用目光传达真诚,齐读:
CAI: 妈妈说过一句最平常的话:听别人说话,你要望着对方。
这句话一直伴随着我长大,让我学会如何与人交往。
听别人说话是一种交流,交流最需要的是真诚。
当我和别人交谈的时候,我用耳朵、也用目光倾听。
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的“窗子”永远明亮灿烂。
真诚的目光胜似千言万语,目光传递的是温暖的春天。
师:那么谁能再来说说“用目光倾听”是什么意思?
CAI :用目光倾听
师:看来,妈妈用的一句话不仅教会作者,而且还教会了我们。
CAI :妈妈一句话教会我生活,她真诚的目光至今仍照耀着我。
此时,你再读这一句话的时候,你会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呢?
师:回顾一下:第一小节与第四小节各写了什么?可以发现它们之间是关系——
师:我们一起来试着背诵下来,尝试着永远铭记在心。
10、师生合作背诵
师:我们回头看一下,这两个问题你们懂了吗?我们一路是怎么学过来的?(小结学习方法)肯定这些方法对我们自学、课外阅读,形成自学能力大有益处。
四、拓展延伸,引向课外。
师:天下所有的妈妈都是用自己的言行来诠释母爱的真谛。
同学们,我们回想一下平时母亲对我们的关爱的一句话,一件眼神??把它写成一篇日记。
六、板书设计
用目光倾听
听别人说话,你要望着对方。 怎么样?
真诚 温暖 为什么?
教学后记:
《用目光倾听》是鄂教版五年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的一课,他通过妈妈对孩子教导的话语,教会孩子应该如何与人交往。通过这样一篇富有哲理的诗文,让我们的读者明白在交流时要给予人真诚。
初次试讲的时候自认为这一首诗歌简短有简单,于是就随意地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式去读,因为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嘛。但是最后问学生:你知道“用目光倾听是什么意思吗?”整个教室安静得连一根针掉到地上都可以听见。 课后,肖老师问我:“你知道他们为什么没有回答出来?”我无语。接着,肖老师告诉我,这一篇课文看起来很短很简单,其实在这简单的文字背后却蕴藏许多丰富的内容。他建议我将这一篇文章当做一篇精读课文,好好酝酿如何引导学生层层分析领悟、感受字里行间所表露的真诚。不要太过随意。
经过肖老师多次的“打磨”后,我明白了“行成于思而毁于随”的真正含义。
1、斟酌肖老师修改的教案,让自己先走进文本,让教案走进我的心里。老师在课堂上不可以“随性而为”。
2、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让他们明白诗歌所要表达的真正的含义——表面是写作者在听别人讲话的时候眼睛要看着别人,体现他对人的真诚,而实际上作者是想告诉读者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最需要的是真诚。
3、在引导学生理解这首诗歌的时候,肖老师特意强调作者的意图老师只能够通过教学让学生意会而不是教化。因此,在读完课题以后,我引导针对课题质疑,学生提出了怎么样用目光倾听?和为什么要用目光倾听?这两个问题。再通过学习妈妈最平常的一句话,在读中,让学生感受到了妈妈真诚的关爱让作者受益匪浅,并心存感激。接着引导学生理解“我用耳朵,也用目光倾听”,让学生理解到作者“真诚”的倾听让别人感受到了他的目光“胜似千言万语”,让倾诉的人感受到了“春天般的温暖”。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呀!
虽然工作了很多年,也很喜欢语文这样一门学科。但是真正的进行这样大型的授课活动的时候,也因为自己平时不是很精于“修行”,出现很多的不和谐的音符。
1、感受完作者给人的真诚胜似春天般的温暖的时候,预设了这样的一个问题“你做这样的倾听者或者是你遇到过这样的倾听者吗?”目的是想引导学生走出文本,走进生活。但是,却将这环节遗漏。
2、“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子’, 我的‘窗子’永远明亮灿烂。”这是诗歌中的一个比喻句。老师啰嗦的语言占据了学生理解的空间,如果能够让学生自己去理解,或许更能够让学生自己体会到——眼睛与心灵是相通的。
3、感谢肖老师不辞辛劳的一次一次的修改教案,在每一次领悟肖老师的教案精髓的时候,我身临其境的感受到了“业精于勤”。多次在内心里告诫自己要做一个好的语文老师就要如此的修行自己。
作文九:《用目光倾听说课稿》1200字
《用目光倾听》说课稿
一、 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用目光倾听》是一首儿童诗歌,通过妈妈的目光展现出妈妈对孩子的关爱,妈妈的平凡的一句话教导孩子,对孩子的成长起到重要的作用,表现出母爱的伟大。作者用朴实的语言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与人交往要真诚。这首诗是用第一人称写的,把自己的生活经验、真实的感受、体验,娓娓道来。语言朴实、简洁,没有华丽的辞藻,富有人情味和真实感,使人感到特别亲切,乐于接受。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诗歌内容,明确作者的写作目的:与人交往要真诚。
2、体会诗歌在表达上的方法。
3、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积累语言。
过程与方法
以读为主,读中感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与人真诚交流的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体会作者怎样紧扣题目,节节深入表达主题;理解“用目光倾听”的含义。
(二)难点:掌握作者写作方法,收集生活材料,仿写一首自己的诗歌。
二、说教法和学法。
(一)、教学设想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的情感活动中,加深体验,有所感悟,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还要求教师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根据课标精神,我的整个教学设计立足点在于:教学中,一方面要灵活地利用教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领学生自读自悟,启迪联想……让学生自己对课文内容的领悟取代教师的讲解分析,用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取代统一答案,用学生自己的感性体验取代整齐划一的理解知道。整个过程为张扬学生个性,激扬学生灵性服务。在“情趣”中触动学生的心弦,开启
学生的心扉,让他们欣然走进诗的意境;从他们的心灵深处引出一股清泉,让纯真的语言化为盎然的诗句洋溢在课堂教学之中。
(二)教法:创设情境法、引导法、点拨法。
(三)学法:联系实际,自读自悟。
三、说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读题导入
1. 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2. 扣题质疑
(1)“倾听”是什么意思?同学们说说自己的看法。
(2)我们都是用耳朵倾听,作者为什么说“用目光倾听”呢?让我们走进课文,一起去寻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诗句读流利。
2.认读生字(指名读、齐读)
三、再读课文,理解每节诗的意思
师: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想想每节诗主要讲了什么?
1. 学习第一节
(1) 全班齐读
(2) 请同学们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 学习第二节
(1)第二组齐读
(2)画出这一节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句子,读一读
(3)说说这一节主要讲什么
3. 学习第三小节
(1)教师范读
(2)思考:1.请找出这一节的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什么
2.读了这一节之后,谈谈你对这一节的理解
(3)自己读一读
4. 学习第四小节
(1)第一、三组齐读
(2)说说你对这一节的体会
5.有感情的齐读全诗
四、小结
学生:学完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
教师:《用目光倾听》是一首儿童诗歌,通过妈妈的目光展现出妈妈对孩子的关爱,妈妈平凡的一句话教导“我”,对“我”的成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表现出母爱的伟大。
五、布置作业
1.将这首诗歌背诵下来
2.自己也仿写一篇诗歌,拿自己写的诗歌读给妈妈听。
作文十:《17用目光倾听》500字
洪山区和平小学“和美课堂”导学案 学习内容: 《用目光倾听》
备课人:张淑芬
审核人:田慧萍
学生班级:五(1)
姓名:
1
课时总序号
学习目标:1、学会 2 个生字。 学习重、难点:抓住重点词句理解“用目光倾听”的含义,从母亲的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诲中体会母爱的伟大、 3 抓住重点词句理解“用目光倾听”的含义,从母亲的教诲中体会母爱的伟大、 学习准备:熟读课文。 4、懂得与人交往一定要真诚 学习帮助 学法指导: 学 1、你是怎样理解这个题目的? 习 过 程 读目标、 明要求。 评 价 标 准 “和美之星”评价 (准备星) (自学星) 1、请你读读诗歌,诗歌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2、妈妈对你说的最平常的话是什么? 3、为什么要在别人说话的时候看着对方呢?请你 读读第二、三小节?把相关语句画出来。 说说对“用目光倾听”的理解。 联系实际,发挥想象;感情朗读, 体会诗境。 (合作星)
形式多样,小组成员全情投入。
(展示星) (倾听星)
四、请你再来读读诗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知识整理:
会思考, 会提问。
(达标星) (团队星)
五、背诵诗歌 展 示 空 间
作业:完成第二题,第三题。 你还知道哪些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