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转载】名言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4500字
2014-01-08 13:15:24|??分类:?学习资料|字号?订阅
本文转载自 生命裏的溫暖《名言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生命里的温暖博客
博客留言
进入主页
我的日志
我的相册
进入微博
名言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例1.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列夫·托尔斯泰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①自定立意;②自拟标题;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山东卷作文所给材料是一句名言,思考的角度有三:一是“人生的一切变化”“由光明和阴影构成”,二是“人生一切魅力”“由光明和阴影构成”,三是“人生一切美”“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综合分析,该名言的关键词应是“光明和阴影”。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光明”可指(胸襟)坦白,没有私心;可比喻正义的或有希望的。“阴影”的比喻义可以是心理上不够开朗乐观,感到压力缠身;还指心灵与修养方面的弱点或不顺利的生活境遇等,如人生的逆境,挫折等。二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相伴相随。为此,该材料作文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立意:1.阴影价值类:因为有了阴影,光明显得炫目。2.辩证关系类:光明和阴影是相辅相成的,没有阴影的光明只是一团耀眼的白光,没有生机等。?3.人生价值类:种种历练和高楼大厦就正好体现了人生的价值;战胜阴影的过程,就是挑战人生,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4.快乐人生类:遇到磨难和艰辛,不要灰心丧气,摆脱心灵上的阴影,勇敢寻找光明,让人生拥有快乐和成功等。根据以上分析可见,名言警句材料作文审题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抓名言警句的关键词句,挖掘其喻意。2.结合社会时代背景解读名言警句,把握名言警句中所蕴含的哲理,即其隐含义。3.在名言警句隐含义的范围内,结合社会现实多角度立意。这是一则名言警句,如果是多个呢?例2:①佛罗伦萨诗人但丁的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②波兰谚语:“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析】两则名言内涵不同,材料①强调要有坚定的信念,材料②是讲走路时要有虚心求教的精神,要听从他人指导。二者孰对孰非?应该说都很有道理,但都只是就某一方面而言,两者具有很强的互补性,若将二者结合起来,就既全面而又很合理了。因此,可以提炼这样的观点:既要有“走自己的路”的坚定信念,又要有“常问路”的虚心精神,才能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由此可见,多个名言警句,要注意彼此之间的联系,我称之为寻互补法。再看一组材料:例3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谚语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童谣【析】三个名言警句从正反两方面阐释了合作的作用,“合作”即三则材料的共同点。由此可见,多则名言警句的审读,要善于全面准确,从不同的名言警句中挖掘其内在的相同点,进而在相同之处立意,我称之为“异中求同”法。例4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说:“我贴在地面步行,不在云端跳舞。”这句名言表达形象,寓意深刻,它会引发我们不同的联想或感悟。结合这句名言,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文体自选(除诗歌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审题指导】这是一道名言警句类材料作文。哲学家维特根斯坦的名言“我贴在地面步行,不在云端跳舞”,其中“地面”与“云端”,“步行”与“跳舞”,“贴在”与“不在”,三组词语对比鲜明,一是一非,态度很鲜明。名句的诗意有利于考生情感的引发,包含的哲理催生考生理性的思考,比喻式的表达可产生不同的理解,所以此题的立意呈现多样化的趋势也就在情理之中了。抓住词语“贴”、“地面”、“步行”,可以谈脚踏实地做人做事做学问,或者坚持不懈,日积月累方可成就梦想。抓住词语“云端”,发掘其特点,可以类比与之有相似点的事物,例如“云端”辽远高卓,可类比崇高的追求和理想;“云端”绚丽多彩,可类比美好的情思和精神;“云端”千变万化,可类比态度变化无常;“云端”虚无飘渺,可类比根基不稳等等。题目要求“自定立意”,则意味着可以赞成哲学家维特根斯坦的观点,也可以辨证分析,反驳将此观点推向片面和极致。观点的确立取决于对哲学家名言比喻义的理解。例如将“云端跳舞”理解为舒展自如,可以赞颂、倡导这种人生状态;将“云端跳舞”理解为纵横驰骋,则可以阐述纵横捭阖的生命姿势、或无拘无束的精神境界。反过来看,将“云端跳舞”理解为夸夸其谈,则可以抨击空泛、玄妙、无用的言论;将“云端跳舞”理解为得意忘形,则可以批评傲视万物,目中无人的不良现象;将“云端跳舞”理解为憧憬虚幻,则可以剖析那种不切实际地幻想得到万人瞩目结果的想法。比较好的立意:脚踏实地方能走向成功;云端跳舞,失败也是美丽的;视云端跳舞为异端,是平庸者慵懒的借口;没有云端跳舞的志向,哪有脱离地面的果敢;脚在大地,心在云端;步行不如跳舞;在云端舞出绚丽的人生等。【优秀习作一】求踏实戒浮躁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说:“我贴在地面步行,不在云端跳舞。”地面步行,常常是风雨不动安如山,此为踏实之风;云端跳舞,往往会摔得脸青鼻肿,此为浮躁之气。从哲学家的名言可以看出,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求踏实,戒浮躁。一个人有了求踏实、戒浮躁的作风,才会学有所成,学有所获。三国时管宁和华歆同席读书,管宁能够踏踏实实静心学习,不为外界所扰,而华歆却十分浮躁。有位达官显贵坐着豪华的轿子从外面路过,管宁置若罔闻,照旧专心致志,而华歆却面露羡慕之色,立刻跑出去看。管宁于是割席而坐,与其绝交。最终管宁成为德高望重的大学问家,而华歆在学术上却碌碌无为。一支军队有了求踏实、戒浮躁的作风,才会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早年曹操曾率领军队将张绣打得落花流水,胜利之后,曹军得意洋洋,上至主帅,下到士兵,都显得十分浮躁。结果在第二次征讨张绣时,损兵折将,一败涂地。反观张绣,在失败之后能踏踏实实地蓄积力量,谋划方案,所以最终打了胜仗。曹操和张绣,一胜一负,不正是对求踏实、戒浮躁重要性的最好诠释吗?一个国家有了求踏实、戒浮躁的作风,才能稳步发展,繁荣富强。建国初期,中华大地百废待兴。许多人企望一蹴而就,急功近利,于是有了“三年赶英,五年超美,十二年实现共产主义”这样不合实际的目标口号;于是有了大伐森林、大炼钢铁的激进场面;于是有了“一个萝卜千斤重,两头毛驴拉不动”这样荒唐的“硕果”。结果浮躁的“**”运动不仅没有**,反而让中国经济走向了“大倒退”。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个集体,一个国家,只有求踏实、戒浮躁,才能走得更远。当我们每一次为海市蜃楼的奇景所倾倒感叹时,我们是否想过这空中楼阁其实也是人类靠自己的双手在另一个地方一砖一瓦建造起来的呢?当今社会浮躁之风盛行,能在“云端跳舞”成了众人趋之若鹜的目标。于是乎花钱发表论文者,抵押房屋炒股者,破坏环境换取GDP数据者……诸如此类,层出不穷。殊不知越是浮躁,反而离成功越远——君不见沽取虚名者成为丑闻笑谈,博弈求富者倾家荡产,急功近利者受到大自然的严厉惩罚。踏实之风,犹如山巅松柏,风吹不动,雷打不惊;浮躁之气,如同墙头野草,风来则枯,雨淋则倒。朋友,在云端跳舞,虽然曼妙,却易跌落;贴地面步行,虽然平淡,然而稳重。我们何不求踏实,戒浮躁,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呢?[点评]作者赞同哲学家的观点,从个人、集体、国家三个角度论述了求踏实、戒浮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合题意。列举古今正反事例来论述,材料翔实,内容充实。能联系时弊来阐述,加强了文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表达上“总分总+并列式”的结构完整、清晰,正反对比鲜明,比喻贴切,语言有文采、准确、通畅。?(评分:24+25+10=59分)【优秀习作二】登上高处“我贴在地面步行,不在云端跳舞”,这是哲学家维特根斯坦的一句名言,它似乎在告诉人们,将自己放在低处才能稳稳当当。然而,因怕失足坠落而不敢登上高处的心态,我以为十分不妥。倘若人人怀有“登高必跌重”的念头,个人何以进步,社会又何以发展?在思想上,人应当尽量登上高处。有人说:“人应当具有深刻的思想,否则将会变成毫无希望的枯井。”是呀,人如果不能登上思想的高地,那将是多么可怕的境况!即使再大的家业交给他,他也会败得一塌糊涂。蜀后主刘禅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没有让思想登上高处,所以胸无大志,缺乏主见,说话草率,赏罚不明,最终葬送了刘备打下的江山。人只有从一个较高的思想层面想问题,才能把问题想得透彻,才会看得比别人更远,更准。在境界上,人应当尽量登上高处。王安石登飞来峰写下了“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杜甫在泰山之巅写下了“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这些都反应了诗人那种超脱凡俗的境界。人只有具备了较高的境界,才会有苏洵“泰山崩于前而不惧”的镇定,才会有陶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超脱,才会有李白“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情,才会有谭嗣同“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大义凛然。在地位上,人应当尽量登上高处。拿破仑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是呀,在社会生活中,人人都应当追求自己更高的位置。试想,一个中尉艾森豪威尔绝对发挥不了一个统帅艾森豪威尔的作用。人如果只甘心做一个社会最底层的人,那么他便只能发挥一个普通人的作用。人若想有大的作为,就必须登上更重要的位置。一位女教师曾对她的学生讲过:我从小就梦想成为一位伟人,当我长大后,发现这不大可能;于是,我就再次梦想成为一位伟人的妻子,但如今我已结婚,丈夫是一个平凡的职员;于是,我继续梦想,让自己成为一位伟人的老师。也许将来,这个梦想不一定会实现。但我依旧感到欣慰和富足,教室里响起一阵掌声。怀着勇气和力量,在大千世界中奋力去追求某个高度,不必在乎你是不是最高的,因为在你向终点逼进时,你的灵魂已达到了一个挺拔的高度!一个有思想、有境界、有抱负的人才会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才会是一个能“感到欣慰和富足”的人,所以我们应当让自己登上高处。托尔斯泰说:“我愿站在高处,因为那里能听到上帝的声音。”我的朋友,你呢?【点评】作者将“贴在地面步行”理解为“将自己放在低处才能稳稳当当”,由“不在云端跳舞”联想到社会生活中一些人“因怕失足坠落而不敢登上高处的心态”,以此为出发点,反弹琵琶,针锋相对地从三个方面阐述了要登上高处的理由,见解独到新颖,切合题意。表达上同样采用“总分总+并列式”的结构,层次分明。引用名人名言准确丰富,语言准确警策。例5.希望是附丽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鲁迅例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上面的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或感悟?请联系你的生活体验与认识,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生命里的温暖日志
教育精华教师网址班级工作教学论文教学设计
教学反思语文知识高考在线中考在线学生安全
教学案例学习工具学习技巧教育法规知识百科
诗歌辞赋国学宝典师德师魂诗歌词赋教子真经
绝美对联沧桑人生古代习俗魅力男女励志哲理
幸福密码养颜美女中国象棋琴棋书画精品工艺
百草吟诵养身之道人生爱情三味书屋旅游天下
世界名画中国古画奇花异草博客素材博客学堂
教师茶吧靓丽明星家庭医生学生氧吧流行金曲
作文二:《名言警句类作文审题(答案)》2900字
名言警句类材料作文审题分析:
一:、【写作提示】
本作文题目的思考角度有三:一是“人生的一切变化”“由光明和阴影构成”,二是“人
生一切魅力”“由光明和阴影构成”,三是“人生一切美”“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综合分
析,该名言的关键词应是“光明和阴影”。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光明”可指
(胸襟)坦白,没有私心;可比喻正义的或有希望的。“阴影”的比喻义可以是心理上不
够开朗乐观,感到压力缠身;还指心灵与修养方面的弱点或不顺利的生活境遇等,如人
生的逆境,挫折等。二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相伴相随。为此,该材料作文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立意:
1.
阴影价值类:因为有了阴影,光明显得炫目。
2.辩证关系类:光明和阴影是相辅相成的,没有阴影的光明只是一团耀眼的白光,没有生机等。
3.人生价值类:种种历练和高楼大厦就正好体现了人生的价值;战胜阴影的过程,就是挑战人生,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
4.快乐人生类:遇到磨难和艰辛,不要灰心丧气,摆脱心灵上的阴影,勇敢寻找光明,让人生拥有快乐和成功等。
二:【写作提示】
名言“我贴在地面步行,不在云端跳舞”,其中“地面”与“云端”,“步行”与“跳舞”,“贴在”与“不在”,三组词语对比鲜明,一是一非,态度很鲜明。
抓住词语“贴”、“地面”、“步行”,可以谈脚踏实地做人做事做学问,或者坚持不懈,
日积月累方可成就梦想。
抓住词语“云端”,发掘其特点,可以类比与之有相似点的事物,例如“云端”辽远高卓,可类比崇高的追求和理想;“云端”绚丽多彩,可类比美好的情思和精神;“云端”千变
万化,可类比态度变化无常;“云端”虚无飘渺,可类比根基不稳等等。
题目要求“自定立意”,则意味着可以赞成哲学家维特根斯坦的观点,也可以辨证分析,
反驳将此观点推向片面和极致。观点的确立取决于对哲学家名言比喻义的理解。例如将
“云端跳舞”理解为舒展自如,可以赞颂、倡导这种人生状态;将“云端跳舞”理解为
纵横驰骋,则可以阐述纵横捭阖的生命姿势、或无拘无束的精神境界。反过来看,将“云
端跳舞”理解为夸夸其谈,则可以抨击空泛、玄妙、无用的言论;将“云端跳舞”理解
为得意忘形,则可以批评傲视万物,目中无人的不良现象;将“云端跳舞”理解为憧憬虚
幻,则可以剖析那种不切实际地幻想得到万人瞩目结果的想法。
比较好的立意:脚踏实地方能走向成功;云端跳舞,失败也是美丽的;视云端跳舞为异端,
是平庸者慵懒的借口;没有云端跳舞的志向,哪有脱离地面的果敢;脚在大地,心在云端;步行不如跳舞;在云端舞出绚丽的人生等。
三:【写作提示】
“水仙花”是一种隐喻,它指的是“心灵和精神的追求”。正如巴金先生在《灯》中所
写到的“人不单单是为了吃米而活着”,这说明人在拥有了一定得物质生活后,还要有高
质量的精神生活。这道题目旨在呼唤精神文明,呼唤文化精神的回归,呼唤人性的光辉
与高尚的审美情趣。也可以从反面批评现实生活中道德堕落、审美情趣下滑、精神空虚
的生存状况。
关键词:面包、水仙花、换、一块
“面包”是用来吃的,维持身体的需要;“水仙”是用来看的,让人精神愉悦、心情舒畅。 面包的比喻义:物质经济生活
水仙花的比喻义:精神心灵追求
一块:部分
“假如你有两块面包,你得用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
含义:假如你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物质生活),你应该用部分物质换取精神生活。
注意思考
? 1.“用一块而不是两块去换”
? 用一块去换而不是用两块去换,就是说物质生活是精神生活的基础;
? 2.吃一块面包,用另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即在满足了一定的物质生活之后,一定要放弃部分物质去追求精神生活。
下列立意是错的
? 既要物质又要精神(并列式)
? 舍弃物质只要精神(有你没我式)
? 物质是精神的基础(偏离中心式)
参考素材:
? 释迦牟尼(29岁,放弃太子身份和王宫的安逸生活,修行佛道,成为佛教创始人 )
? 托尔斯泰(放弃贵族身份走近底层人民,成为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 比尔盖茨(连续13年蝉联世界首富。2008年6月27日正式退出微软公司,并把
580亿美元个人财产捐到比尔与美琳达·盖茨基金会 ,从事教育卫生慈善事业 )
? 成龙
? 李连杰
? 陈光标
? ……
? 葛朗台
? ……
【误 区 一】:
没有读出“水仙花”的隐喻义,用过多的篇幅来描写水仙花(水仙花的情态、高洁
之类),对表达中心没有任何帮助。
【误 区 二】:
对于“水仙花”的定义不够准确。“水仙花”隐喻义可以具体化为精神的各个方面,
比如说:美、乐观、诚信、坚强、高洁等,但注意不能脱离水仙花而谈美、乐观、诚信、
高洁!偏离中心。
【误 区 三】:
这篇文章最大的问题在于:同学们受相关信息的误导(你心中有自己的“水仙花”
吗? ),直接写了自己心中的“水仙花”,但是就是这样还不能突出中心;材料中有提到
“换取”那么应该理解为“追求”!所以,正确的立意为:追求心中的水仙花!
四:【写作提示】
关键词:苦难(“如乌云”,比喻性命题)
题目关系阐释:墨黑(远看)——灰色(身临其下)
回归比喻本义:位置角度不同,“苦难”给人的感觉不同
观点推定:回答“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中的“怎么样”的问题,即“如何面对苦
难”
正面:古代人物——文王、仲尼、屈原、不韦、李白、杜甫、苏轼、范仲淹、曹雪芹、
蒲松龄?
苏秦、勾践、韩信、苏武、张骞?? 李时珍??
现代人物——**、瞿秋白、鲁迅、周国平、二月河、马云、刘翔??
外国人物——梵高、左拉、小仲马、居里夫人、华盛顿、林肯、罗斯福、奥巴马、拿破
仑??
身残志坚系列人物:左丘、孙膑、司马迁、阿炳、史铁生、张海迪、邰丽华、李月、桑
兰??霍金、贝多芬、帕格尼尼、海伦·凯勒、安德烈·波切利??
团队集体系列:红军、多难兴邦??
反面: 秦桧、慈禧、司马懿?? 顾城、海子、三毛、海明威、张国荣、陈琳?? 二战前纳粹德国
五:【写作提示】
卢梭这句话就是说,自从他诞生,就再也没有谁能成为他了,因为他打碎了模子,是独
一无二的,没有谁能替代他。扩展开来说,指大自然把我们塑造出来,让我们每个人都
有每个人的特点,大自然塑造出来的千千万万的人都是不同的,不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模子”强调的是同一性,而卢梭的话强调的是独特性,强调的自我,强调的是生命个
体的作用。
通过以上,我们便可抓住了话题的核心:人不要失却自我,失掉个性。
其次要展开联想,确定立意。
如何联想,还是三方面“社会”“人生”“心灵”。
联系“社会”,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立意:
1、尊重学生个性,打破教育统一模式
2、别让群体性淹没个性价值
3、学会爱自己等
联系“人生”,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立意
1、“成功不可复制”
2、走自我之路
3、别成为他人的影子等
联系“心灵”,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立意
1、做我自己
2、张扬个性
3、和自己做朋友
4、认清自我等
六:【写作提示】
关键词是:慈、俭、不为天下先
1、围绕慈爱下笔,可以有广泛的联想。
2、围绕节俭入手,也有多方的联系。(以上两大方面都应从正面展开,且容易把握)。
3、针对“不为天下先”(是一种明哲保身术,亦是一种人生策略),可以批评这种保守态度(因为已不符合时代精神),提倡勇为天下先、展露锋芒之类积极进取的精神,也可以谈“韬光养晦”的智慧策略(比如在自身实力还不足够强大的时候应采取的策略,还有以退为进等等)。
本题适合写议论文,但也可以写成一个表现以上三个方面的主旨的记叙文。
作文三:《诗歌名言类作文如何审题立意》3100字
诗歌名言类作文如何审题立意
1、(2012四川卷)阅读下面这首诗,按照要求作文。
手握一滴水
一滴水里有阳光的谱系图
有雪的过去和未来式
有大陆架和沙漠
有人的生命……
我手握一滴水
就是握着一个世界
但一个小小的意外,比如一个趔趄
足以丢失这一切
请根据阅读全诗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②不要脱离诗的含意,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③用规范汉字书写;④不少于800字。
2、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文。
你知道,
你爱惜,
太阳天天升起; 你不知,
你厌恶,
太阳天天升起。 请根据你对这首诗的感悟,写一篇文章。要求: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3、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错 觉
泰戈尔
河的此岸暗自叹息——
“我相信,一切欢乐都在对岸。”
河的彼岸一声长叹:
“唉,也许,幸福尽在对岸。”
你品读这首诗产生了哪些联想或感悟呢?请跟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联想或感悟应是本首诗引发的。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 ③不少于800字。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人生是条航船
让
风留给帆
方向留给舵
船长站的位置
留给我
你品读这首诗产生了哪些联想或感悟呢?请跟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
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浪
前浪:是你推着我前进吗?
后浪:我以为是紧随着你。
于是,
前浪和后浪扬声大笑
向海。
请根据你对这首诗的感悟,写一篇文章。要求: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土
附着在大地上
你是土壤
沉浮在空间里
你是尘埃
要求:从小诗中,概括出一个话题,联系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7、阅读下面一首小诗,根据要求作文。
老是把自己当做珍珠
就时时有被埋没的痛苦
把自己当作泥土吧
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路
要求:从小诗中,概括出一个话题,联系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8、(2011年上海卷)
犹太王大卫在戒指上刻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会过去。?
契诃夫小说中的一个人物在戒指上也刻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不会过去。? 这两句寓有深意的铭文,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9、(2012山东卷)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惟我辈既以担当中国改革发展为己任,虽石烂海枯,而此身尚存,此心不死。既不可以失败而灰心,亦不能以困难而缩步。精神贯注,猛力向前,应乎世界进步之潮流,合乎善长恶消之天理,则终有最后成功之一日。
----------孙中山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10、(2012福建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宁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运动中的赛跑,是在有限的路程内看你使用了多少时间;人生中的赛跑,是在有限的时间内看你跑了多少路程。(冯骥才)
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3)立意自定;(4)题日自拟;
(5)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11、(2013年安徽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的人看到已经发生的事情,问:“为什么会这样?”
我却梦想从未有过的事情,然后追问:“为什么不能这样?” ——萧伯纳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风可以吹起一张大大的白纸,却无法吹走一只小小的蝴蝶……
要求:①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1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说:?我贴在地面步行,不在云端跳舞。”这句名言表达形象,寓意深刻,它会引发我们不同的联想或感悟。
结合这句名言,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文体自选(除诗歌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1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犹太人有一句谚语:?你需要在口袋里经常放两张纸条,一张写的是‘我只是一颗尘埃’,另一张写着‘世界为我而造’。”
这句谚语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要求:自选角度,明确立意,不少于800字。
15、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位科学家结合自己所学专业和人生总结出这样的话:“做功不同,人生将会给出不同高度的抛物线。 ?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所给话语的含义作文,不得抄袭
16、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个著名的中学矗立着一块文化石,石的正面和背面均有当地著名书法家的题字。
正面为?琢玉?,楷书,遒劲峭拔。
背面为?随缘?,行书,潇洒飘逸。
对于这正背两面寓有深意的题字,你有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要求文体规范,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17、阅读下面一则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
李嘉诚说:“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人生亦是,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成长。
读完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题目自定,题材不限。
18、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按要求作文。
林清玄对窗子和镜子有过精彩的比喻:“一个人面对外面的世界时,需要的是窗子;一个人面对自我时,需要的是镜子。”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19、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谚语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童谣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20、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①佛罗伦萨诗人但丁的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②波兰谚语:?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1)只管走过去,不必逗留着采了花朵来保存,因为一路上花朵自会继续开放的。(泰戈尔)
(2)生命是一条美丽而曲折的幽径,路旁有妍花和丽蝶,累累的美果,但我们很少去停留观赏,或咀嚼它,只一心一意地渴望赶到我们幻想中更加美丽的豁然开朗的大道。然而在前进的程途中,却逐渐树影凄凉,花蝶匿迹,果实无存,最后终于发觉到达一个荒漠。(萨拉)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①87岁的中国画家吴冠中先生在香港中文大学接受荣誉文学博士称号时说:?如果画,一定要画出新的想法、新的感受,重复自己是可耻的。?
②也有人说?重复是成功之母?,意大利画家达?芬奇不就是从一次次画蛋中走向成功的吗?
③美国物理学家费因曼说:?我有一双神奇的手,一只不断重复,另一只不断地颠覆前人的理论。?
全面理解以上三则材料提供的信息,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乔布斯说:“不要为别人而活。”
爱因斯坦说:“只有为别人而活的生命才是值得的。”
作文四:《名言警句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4300字
名言警句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一、单一名言审题立意
这类材料一般里面只有一个名人的一句名言,或者一段话,我们同样需 要从中找出关键词, 理清关系, 准确立意。 具体方法有四步:第一步, 明确话题; 第二步,抓关键词;第三步,理清关系(比喻性要弄清喻意);第四步,准确 立意。
例 1:
中国著名企业家,阿里巴巴集团、淘宝网、支付宝创始人马云说:“ 如果你 毕业自名牌学校, 你就用欣赏的眼光看看别人; 如果你毕业于像我们这样的三四 流学校,就用欣赏的眼光看看自己。 ”
这则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 写一篇文章。
第一步,明确话题。在自己处在不同的位置时,如何看待他人,以及如何看 待自己的问题。
第二步:抓关键词。欣赏他人、欣赏自己,尽量不要将 “ 欣赏 ” 换成其他词。
第三步:理清关系。要注意分析 “ 欣赏他人 ” 的前提条件是 “ 自己毕业自名牌 学校 ” ,也就意味着 “ 当自己比他人出色的时候 ” ;而同样, “ 欣赏自己 ” 的前提条 件是 “ 自己毕业自三四流学校 ” ,也就是说 “ 当自己不如他人的时候 ” 。 这个关系理 清楚了,对于我们准确立意十分关键。
第四步:准确立意。结合上述的分析,再整理一下语言,可以立意为:人在 高处时,我们需要欣赏他人;人在低处时,我们需要欣赏自己。也可以从两句中 任选一句来立意。
例 2:2010年山东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 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 —— 列夫 ·托尔斯泰
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
第一步:明确话题。讨论的是人生的美,人生的意义
第二步:抓关键词。光明和阴影
第三步:弄清喻意、理清关系。光明和阴影应该是喻体,我们需要找到合 适的本体。 “ 光明 ” 当指人生中的鲜花、掌声、顺境、功成名就,生活平静幸福、
爱情甜美、友情真挚、家庭和谐等一切令人兴奋欣喜的事件与方面; “ 阴影 ” 当指 人生中的挫折、磨难、低谷、逆境、厄运、不幸等令人颓废、消极、痛苦的事件 和方面。 “ 光明 ”“ 阴影 ” 之间的关系必须阐释清楚,二者是共生的,是一个事物的 两个方面。是不可分割、互相依存的关系;是相反相成或者相辅相成的关系;是 互相促进,互相衬托,甚至互相转化的关系:二者共同构成人生。
第四步:准确立意。综合上述分析,本材料可以立意为:人生既有痛苦,也 有快乐,我们都要去经历,这样人生才会更加美好,更加有魅力。
同类练习:
1、中国长安集团的总裁,在接受《东方之子》采访的时候说,一个企业的 失败往往是因为他曾经的成功。 做企业第一次成功相对比较容易, 但第二次却不 容易,第三第四次更难,原因是不能归零。正如一部电视剧有句道白:“ 生活就 是不断的重新再来。 ” 但重新开始,一切归零,对于成功者尤其不易。
对上面材料,你有怎样的思考和体验?请写一篇文章来表达。
2、 “ 苦难有如乌云,远望去但见墨黑一片;然而,身临其下时,你会发现它 不过是灰色而已。 ” ----里希特《长庚星》
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
二、多则名言审题立意
这类材料有两则以上名言出现, 两则名言的意思可能是相同的, 也可能是相 反的。对于相同意思的名言,我们要用 求同法 ;对于相反意思的名言,我们要用 求异法 。
例 3: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写一篇议论文,题目自拟,不少于 800字。
①鲁迅说:“ 无论什么事, 如果不断收集材料, 积之十年, 总可成一学者。 ”
②歌德在谈到积累材料时曾经说过:“ 一个人在年轻时积累了许多银币和铜 币,年岁愈大,这些钱币的价值也愈高。到了最后,他年轻时的财产在面前块块 都变成了纯金。 ”
③一位历史学教授对他的学生说:“ 如果你收集两万张卡片,就可以在历史 界成为权威。 ”
求同法:这三句名言, 讨论的是同一个话题 —— 收集材料。 由此我们可以从 收集材料的重要性角度立意。 一般这类材料与单一名言材料比较相似, 审题难度 不大,不做赘述。
例 4:
①佛罗伦萨诗人但丁的名言:“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
②波兰谚语:“ 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 ”
首先, 我们还是可以按照单一名言的审题方式进行分析, 然后再运用求异法。
第一步:明确话题:这两则材料讨论的是坚持走自己的路, 还是要向他人问 路的问题。路应该是一个比喻。
第二步:弄清喻意:路应该指的是人生之路, 问路应该指的是听取他人的建 议。
第三步:求异法。 这两则材料表达的是相反的两种观点。 首先我们抓住其中 一则进行立意,这样就可以有两个角度:1、不要在乎他人的看法,坚持走自己 的道路。 2、多虚心听取他人的建议,才能少走弯路。接着,我们还可以抓住二 者的不同之处,从对比中得到启发。这两则材料,对于人生道路,一个强调要有 坚定的信念, 一个强调要虚心求教, 二者孰对孰非?应该说都很有道理, 但都只 是就某一方面而言, 两者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若将二者结合起来, 就既全面而又 很合理了。因此,可以有第 3个立意的角度:既要有 “ 走自己的路 ” 的坚定信念, 又要有 “ 常问路 ” 的虚心精神,才能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同类练习:
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印度诗人泰戈尔说:“ 生命当如灿烂的夏日之花,不凋不败,妖冶如火。 ” 中国诗人汪国真说:“ 生命可以没有灿烂,不能失去的是平凡。 ”
以上两句寓有深意的诗,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 写一篇文章。
诗歌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这一类型的作文,有赖于对诗歌材料本身的解读。冷静品读,仔细体味,悟 出诗的意蕴,把握住诗的主旨,才能确定写作的重心。具体做法是:
析意象的主次,选准角度。
2.分析重点词句,把握作者情感倾向。
意。
例 5:《珍 珠》
蚌壳里的夜, 有多长/不再思量, 不再思量/我已摆脱苦闷与忧伤/如果被 昔日的泪水淹没/我的生命不会闪光。
第一步:分析意向。从标题和诗歌内容得知,诗歌的主体是珍珠,而珍珠 应该象征着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第二步:把握情感。珍珠不再思量的是什么?应该是后面提到的 “ 苦闷与 忧伤 ” , “ 泪水 ” 也应该由此产生,但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倾向是:不要被泪水湮没, 也就是说,不要被苦闷与忧伤湮没,否则生命不会闪光。
第三步:理清关系。苦闷与忧伤的痛苦与珍珠的闪光是什么关系?经过分 析,应该是经历了前者,才会有后者。因此我们可以立意:1、正视痛苦从痛苦 中走出,生命才能闪光。 2、经历了痛苦,战胜磨难,才能铸就生命的辉煌。
例 6:阅读下面一首小诗,写下自己的立意。
错 觉 泰戈尔
河的此岸暗自叹息 ——“ 我相信,一切欢乐都在对岸。 ”
河的彼岸一声长叹:“ 唉,也许,幸福尽在对岸。 ”
第一步:分析意向。 从标题看, 讨论的是错觉。 主要意向有 “ 此岸 ” 和 “ 彼岸 ” , 这里应该比喻的是不同的人。
第二步:把握情感。诗歌中 “ 此岸 ” 认为欢乐在对岸,而对岸的 “ 彼岸 ” 又认为 幸福在 “ 此岸 ” 。对于这种现象,作者在标题中用 “ 错觉 ” 来评价,那么应该是否定 的态度。
第三步:理清关系。从原因的角度,为什么 “ 此岸 ” 和 “ 彼岸 ” 会有这样的错觉 呢? “ 此岸 ” 和 “ 彼岸 ” 错在什么地方?原因在于没有关注身边的幸福,不懂得珍 惜。 由此我们可以确定立意的角度 —— 1、 幸福就在自己身边, 要善于发现自我, 欣赏自我,相信自己。 2、正确看待自己,珍惜拥有。
同类练习:
4、 沙 苗得雨
世上,好像 ——
只有沙子最不值钱
然而最宝贵的东西 —— 金
就在它的里面
漫画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漫画是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的图画。 一般运用变形、 比拟、 象征的方法,构成幽默、诙谐的画面,以取得讽刺或歌颂的效果。而作为材料作 文素材的漫画大多属于讽刺性的漫画,是对生活中的不良现象进行讽刺或批判 的。具体做法是:第一步,概括漫画内容;第二步:分析漫画寓意。第三步,思 考正确做法。
例 7:阅读下面图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
第一步:概括漫画内容:一个小孩子正在树下读书, 他的父亲爬到了大树上, 他的母亲把满满一筐苹果递到他父亲的手下边,父亲把一粒一粒苹果砸向儿子 的脑袋,心中想到:不信把儿子砸不成牛顿第二。儿子被砸的哇哇乱叫。
第二步:分析漫画寓意:漫画应该讽刺了社会上 存在的一种不顾孩子实际强 加式的教育。
第三步:正确做法:教育孩子要结合孩子实际情况;按成长规律教育孩子; 不要强加式教育。
同类练习:
5、认真观察这幅下面这幅漫画,按要求作文。 (60分 ) (2009年唐山三模 试题)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 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立意:
1、参考立意:成功之后将自己归零才能再次获得成功。
(一)肯定的角度 ——“ 把成功归零 ” 的角度立意。可按 “ 成功(前提) —— 把成功归零(方法) —— 新的成功(结果) ” 的思路立意。具体表现:
1)、放下成功后心中的浮躁,重新开始,争取下一次的成功。
2) 、 成功面前, 学会 “ 闲看庭前花开花落, 静观天上云卷云舒 ” , 从容淡定。
3)、放下身上的光环和荣耀,一切从零开始。
4)、放下成功带来的压力,轻装上阵。
5)、抛弃成功带来的自满情绪,瞄准下一次成功。
6)、成功之后,回到自己最初的那种有冲劲有灵感的原点去重新奋斗。
(二)否定的角度 ——“ 不把成功归零 ” 的角度立意。可按 “ 成功(前提) — — 不把成功归零 —— 结果不好 ” 的思路立意。具体表现:
1)、被成功束缚了双脚,迷失了前进的方向,自鸣得意,固步自封。 2)、 为眼前的成功沾沾自喜,不思进取。
3)、成功后缺少创新意识,无形地禁锢在曾经成功的浅路中。 4)、成功 后缺乏勇气,害怕前进,害怕失掉之前的成功。
2、关键词:苦难(“ 如乌云 ” ,比喻性命题)
题目关系阐释:墨黑(远看) —— 灰色(身临其下)
回归比喻本义:位置角度不同, “ 苦难 ” 给人的感觉不同
观点推定:直面苦难
3、求异法:1)、泰戈尔角度:生命需要燃烧;怒放的生命。 2)、汪国真 角度:平平淡淡才是真;平淡亦美丽。
二者结合 3) 、 辩证角度:在平凡中活出灿烂; 平凡也不朽; 伟大蕴于平凡。
4、意象分析:沙,最普通常见的东西;金,贵重的东西。 辨清关系:沙中寓金,就是平凡中寓伟大。
参考立意:伟大寓于平凡;价值蕴藏于普通。
5、漫画寓意:讽刺了哪些不敢尝试,思想禁锢的人。
参考立意:解放思想,勇于冲破精神的牢笼,打破思维的定势。
作文五:《名言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14900字
名言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2015.1.7整理)颍上一中王文付 (2015-01-07 16:52:31)
标签: 分类: 安徽高考复习专题
安徽
高考
名言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2015.1.7整理)颍上一中王文付
名言警句材料作文的审题,一般要注意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捕捉关键语句。抓住关键语就可以把握材料主旨,准确理解材料及命题意图。要学会分析关键词的含义及关键词之间的关系。
2.注意由表及里。抓名言警句的关键词句,结合社会时代背景解读名言警句,由表及里把握名言警句中所蕴含的哲理,及其隐含义,挖掘出喻意。
3.善于由此及彼。在名言警句隐含义的范围内,由此及彼,结合社会现实多角度立意。当然,一篇作文中一般只有一种立意,要学会把握最切题的最有时代感的立意。
如果是多则名言警句,审题时要善于全面准确,从不同的名言警句中挖掘其内在的相同点,在相同之处立意;也可以“抓住一点,涉及其余”从中选择一句作为立意的中心,其他的联系分析。
题目解析及例文:
例一: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 ——列夫·托尔斯泰 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定立意;②自拟标题;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审题立意】关键词:光明和阴影。这明显是比喻。“光明”可指(胸襟)坦白,没有私心;可比喻正义的或有希望的。“阴影”的比喻义可以是心理上不够开朗乐观,感到压力缠身;还指心灵与修养方面的弱点或不顺利的生活境遇等,如人生的逆境,挫折等。二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相伴相随。为此,该材料作文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立意:
1.阴影价值类:因为有了阴影,光明显得炫目。
2.辩证关系类:光明和阴影是相辅相成的,没有阴影的光明只是一团耀眼的白光,没有生机等。
3.人生价值类:历练体现人生的价值;战胜阴影的过程,就是挑战人生,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
4.快乐人生类:遇到磨难和艰辛,不要灰心丧气,摆脱心灵上的阴影,勇敢寻找光明,让人生拥有快乐和成功等。
例二: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说:“我贴在地面步行,不在云端跳舞。”这句名言表达形象,寓意深刻,它会引发我们不同的联想或感悟。
结合这句名言,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文体自选(除诗歌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审题立意】关键词:地面步行,云端跳舞。地面步行比喻脚踏实地做人做事做学问,坚持不懈,日积月累。“云端”的比喻义较复杂,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反面的。可类比崇高的追求和理想;“云端”绚丽多彩,可类比美好的情思和精神;“云端”千变万化,可类比态度变化无常;“云端”虚无飘渺,可类比根基不稳等等。
比较好的立意:脚踏实地方能走向成功;云端跳舞,失败也是美丽的;视云端跳舞为异端,是平庸者慵懒的借口;没有云端跳舞的志向,哪有脱离地面的果敢;脚在大地,心在云端;步行不如跳舞;在云端舞出绚丽的人生等。
【例文1】求踏实戒浮躁
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说:“我贴在地面步行,不在云端跳舞。”地面步行,常常是风雨不动安如山,此为踏实之风;云端跳舞,往往会摔得脸青鼻肿,此为浮躁之气。从哲学家的名言可以看出,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求踏实,戒浮躁。
一个人有了求踏实、戒浮躁的作风,才会学有所成,学有所获。
三国时管宁和华歆同席读书,管宁能够踏踏实实静心学习,不为外界所扰,而华歆却十分浮躁。有位达官显贵坐着豪华的轿子从外面路过,管宁置若罔闻,照旧专心致志,而华歆却面露羡慕之色,立刻跑出去看。管宁于是割席而坐,与其绝交。最终管宁成为德高望重的大学问家,而华歆在学术上却碌碌无为。
一支军队有了求踏实、戒浮躁的作风,才会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早年曹操曾率领军队将张绣打得落花流水,胜利之后,曹军得意洋洋,上至主帅,下到士兵,都显得十分浮躁。结果在第二次征讨张绣时,损兵折将,一败涂地。反观张绣,在失败之后能踏踏实实地蓄积力量,谋划方案,所以最终打了胜仗。曹操和张绣,一胜一负,不正是对求踏实、戒浮躁重要性的最好诠释吗?
一个国家有了求踏实、戒浮躁的作风,才能稳步发展,繁荣富强。
建国初期,中华大地百废待兴。许多人企望一蹴而就,急功近利,于是有了“三年赶英,五年超美,十二年实现共产主义”这样不合实际的目标口号;于是有了大伐森林、大炼钢铁的激进场面;于是有了“一个萝卜千斤重,两头毛驴拉不动”这样荒唐的“硕果”。结果浮躁的“**”运动不仅没有**,反而让中国经济走向了“大倒退”。
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个集体,一个国家,只有求踏实、戒浮躁,才能走得更远。当我们每一次为海市蜃楼的奇景所倾倒感叹时,我们是否想过这空中楼阁其实也是人类靠自己的双手在另一个地方一砖一瓦建造起来的呢?
当今社会浮躁之风盛行,能在“云端跳舞”成了众人趋之若鹜的目标。于是乎花钱发表论文者,抵押房屋炒股者,破坏环境换取GDP数据者??诸如此类,层出不穷。殊不知越是浮躁,反而离成功越远——君不见沽取虚名者成为丑闻笑谈,博弈求富者倾家荡产,急功近利者受到大自然的严厉惩罚。
踏实之风,犹如山巅松柏,风吹不动,雷打不惊;浮躁之气,如同墙头野草,风来则枯,雨淋则倒。
朋友,在云端跳舞,虽然曼妙,却易跌落;贴地面步行,虽然平淡,然而稳重。我们何不求踏实,戒浮躁,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呢?
[点评]作者赞同哲学家的观点,从个人、集体、国家三个角度论述了求踏实、戒浮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合题意。列举古今正反事例来论述,材料翔实,内容充实。能联系时弊来阐述,加强了文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表达上“总分总+并列式”的结构完整、清晰,正
反对比鲜明,比喻贴切,语言有文采、准确、通
畅。 (评分:24+25+10=59分)
【例文二】 登上高处
“我贴在地面步行,不在云端跳舞”,这是哲学家维特根斯坦的一句名言,它似乎在告诉人们,将自己放在低处才能稳稳当当。然而,因怕失足坠落而不敢登上高处的心态,我以为十分不妥。倘若人人怀有“登高必跌重”的念头,个人何以进步,社会又何以发展?
在思想上,人应当尽量登上高处。
有人说:“人应当具有深刻的思想,否则将会变成毫无希望的枯井。”是呀,人如果不能登上思想的高地,那将是多么可怕的境况!即使再大的家业交给他,他也会败得一塌糊涂。蜀后主刘禅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没有让思想登上高处,所以胸无大志,缺乏主见,说话草率,赏罚不明,最终葬送了刘备打下的江山。人只有从一个较高的思想层面想问题,才能把问题想得透彻,才会看得比别人更远,更准。
在境界上,人应当尽量登上高处。
王安石登飞来峰写下了“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杜甫在泰山之巅写下了“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这些都反应了诗人那种超脱凡俗的境界。人只有具备了较高的境界,才会有苏洵“泰山崩于前而不惧”的镇定,才会有陶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超脱,才会有李白“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情,才会有谭嗣同“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大义凛然。
在地位上,人应当尽量登上高处。
拿破仑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是呀,在社会生活中,人人都应当追求自己更高的位置。试想,一个中尉艾森豪威尔绝对发挥不了一个统帅艾森豪威尔的作用。人如果只甘心做一个社会最底层的人,那么他便只能发挥一个普通人的作用。人若想有大的作为,就必须登上更重要的位置。
一位女教师曾对她的学生讲过:我从小就梦想成为一位伟人,当我长大后,发现这不大可能;于是,我就再次梦想成为一位伟人的妻子,但如今我已结婚,丈夫是一个平凡的职员;于是,我继续梦想,让自己成为一位伟人的老师。也许将来,这个梦想不一定会实现。但我依旧感到欣慰和富足,教室里响起一阵掌声。怀着勇气和力量,在大千世界中奋力去追求某个高度,不必在乎你是不是最高的,因为在你向终点逼进时,你的灵魂已达到了一个挺拔的高度!
一个有思想、有境界、有抱负的人才会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才会是一个能“感到欣慰和富足”的人,所以我们应当让自己登上高处。托尔斯泰说:“我愿站在高处,因为那里能听到上帝的声音。”我的朋友,你呢?
【点评】作者将“贴在地面步行”理解为“将自己放在低处才能稳稳当当”,由“不在云端跳舞”联想到社会生活中一些人“因怕失足坠落而不敢登上高处的心态”,以此为出发点,反弹琵琶,针锋相对地从三个方面阐述了要登上高处的理由,见解独到新颖,切合题意。 表达上同样采用“总分总+并列式”的结构,层次分明。引用名人名言准确丰富,语言准确警策。
【反思:从这个题目的立意中可以看出,对于题目中所给的名言,可以正面肯定,也可以加以否定。只要能联系生活,讲清道理就行。】
例三: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紫藤罗和牵牛花,没有挺拔的躯干,却凭借枯树和篱笆,以昂然之姿向世人展示了自己的美丽;篱笆和枯树,本无美景可言,却凭借牵牛花和紫藤罗,成就了一道道风景。
【审题立意】关键词:没有,凭借。化形象的事物描写为抽象的道理提炼。
最佳立意:平凡的,弱小的,有缺陷的人或事,只要能够互相依靠,相互团结合作,必能达到共同发展或成就一番事业。
例四: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深秋,黄叶纷纷从枝头上落下来。有位哲人看到了说:“落叶并非殒落,是胜利凯旋!”
【审题立意】关键词:黄叶,陨落,凯旋。也是要找到他们的比喻义。黄叶比喻死亡的,败落的,但他们可以转化,那就是奉献。最佳立意:要善于奉献,奉献是美丽的;败落可以转化为奉献,那是值得赞美的。
例五: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文
半个世纪前,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非常推崇并常用穆罕默德的话来教育学生:“假使你有两块面包,你得用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
你心中有自己的“水仙花”吗?请根据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自定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得抄袭。
【审题立意】关键词:面包,水仙花。“水仙花”指的是“心灵和精神追求”。拥有面包,就是有一定的物质生活;拥有水仙,就是有一定的精神生活。
【例文1】:水仙花的芬芳
一片火红的枫叶尚使白居易缓缓吟出:“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感慨;一滴清甜的甘露尚能唤回蜻蜓的回心;一朵茉莉花的芬芳尚能唤回蝴蝶的翩翩起舞一缕明媚的阳光尚能唤起小草的绿意盎然;一片绿叶尚能唤回花儿的明艳,那么一片“面包”也能唤回“水仙花”的芬芳。
李白一生平揖王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他毅然舍弃了高官厚禄、豪华宫殿这块人人欲得之的面包,换来了自由奔放,潇洒一生。陶潜不为五斗米折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用物质的面包换来了享受田园、感受大自然的精神水仙花的芬芳。被誉为“镭”的母亲——居里夫人,当时以她的社会条件,完全可以享乐人生。但她却放弃这块人人羡慕的面包,毅然在艰难的环境中,艰苦的工作,为人类科学的发展奠定基础。好一朵水仙花啊!你的美丽,你的芬芳让多少人为之折腰、为之倾倒。
也许你正过着食不裹腹、衣不蔽体的生活,但你只要不放弃,只要你心中拥有“水仙花”的芬芳,那么你的灵魂就不会老去。正如司马迁所说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就是对精神的一种诠释吧!有些人即使是住着豪华的宫殿,吃的是山珍海味,穿的是绵衣玉帛,有的是金银珠宝,整天碌碌无为,水仙花的芬芳对他来说也是遥不可及的星辰。
读一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你就会知道水仙花的芬芳对一个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看一看葛朗台,你就会明白,纵然你有许多“面包”,也换不来精神的光芒。闻闻断壁悬崖上盛开的百合,你就会领悟到:要想“水仙花”的芬芳,就必须用“面包”去作为代价。
好一朵美丽的水仙花,你的芬芳满乾坤。
换一朵精神的水仙花吧!让你的灵魂由此得以升华,你的人生得以散发魅力。
我愿为你折腰——水仙花!
【点评】:文章起笔以散文的笔法,用排比的句式进行了强有力的铺垫蓄势。“那么一片面包也能换回水仙花的芬芳。”这一中心论点就显得水到渠成,顺畅自然。文章对比有力。如
“读一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你就会知道水仙花的芬芳对一个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看一看葛朗台,你就会明白,纵然你有许多”面包“,也换不来精神的光芒。”在对比中使文章主题深化升华。语言鲜明而有文采。如“我愿为你折腰——水仙花!”等。
【例文2】:心中的水仙花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花逝残红。”为了母体跨越冬的禁区,梅减余香,保全枝干承接春的呵护。
物质与精神在冲突中两全,思考的芦苇便在烈火中涅槃,躯体的消亡后是灵魂孤兀的屹立。
抚今追昔,猎猎的寒风下,两个孤魂,飘荡在殷城之外,伯夷不食周粟,义薄云天,以物质的匮乏立下精神的丰碑。历史的奇崛使高义不灭,他以几尺微命挑起家庭的悲辛,抚养了一个脆弱的女孩,洪战辉以精神抚养了希望。
茕茕相对的历史与现实凝视生灵的孤寂。汨罗江畔,是他,孤傲的屈大夫,峨冠飘发,指天詈月“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万物又归于寂静,惟有江水激浊起胸中震荡。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高渐离乐筑声还在耳畔,那刺秦的壮士呵,将去成就壮烈。“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滚滚的易水只是无语流淌,向着雾迷津渡的远方??
亚圣有云:“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不食嗟来之食,陶潜不为五斗米折腰。
文天祥的“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威逼利诱未能使他动容,忠心可鉴日月,吟诵出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心声。
为了精神的完整多少人舍弃了物质的丰盛。人只为活着一口气,仰不愧天,俯不怍地,方是大丈夫所为!
李大钊面对国民党的软硬兼施,只是固守心灵的净土,固守对信仰的忠贞不二,水仙花绽放的季节里,他获得了永生。
生命只有一次,一次的生命如白驹过隙,一瞬而已,而有的人使一瞬间成为永恒,生得伟大,死得光荣。有的人使一生成为一瞬间,为了私欲,放弃了人格的崇高,在人民的唾弃与责骂中含泪死去,比鸿毛还轻。
雷锋说过,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我们不是圣人,可是我们要固守水仙花生长的土壤,固守精神的一席之地,在未来的憧憬中实现梦想的价值,实现生命的永恒。
心灵的水仙花不会凋零,有了心的呵护与汗水的浇灌将使它保持绽放,绽放在我们的心坎。
天空回荡的可是“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古训,那尘土下的古训指引着心灵前进。 例六:(12上海)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人们对自己心灵中闪过的微光,往往会将它舍弃,只因为这是自己的东西。而从天才的作品中,人们却认出了曾被自己舍弃的微光。
【审题立意】作文材料指向自我,指向心灵。 “自己”出现了三次,算是着力强调。“微光”虽然只出现了两次,却是特别重要的关键词。“微光”指的是心灵中闪过却被舍弃结果却在天才的作品中复现的微光。
“微光”当指美好的“自我”,具体是些什么东西呢,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1、智慧的微光:(1)灵感,(2)思想的火花,(3)创新的点子;2、美好的个性:个性中有许多是美好的,往往会因为我们不会发掘,不积极肯定而自我抛却;3、理想;4、其他:还可以是善心、正义感、责任感、感动等明白了“微光”所指这重要一步后,我们还要继续观照与审视自我内心,需要思考如下问题:一是:为什么我们会舍弃“心灵中闪过的微光”?1、客观原因(1)微光不易觉察(2)社会共性圈的强大威势等2、主观原因(1)自信不足(2)目标不明(3)从众心理(4)意志力不足5)不具有智慧预测与判断“微光”价值的眼光等。 二是:为什么“曾被自己舍弃的微光”能铸就天才?1、“微光”本身的价值2、天才具有强大的自我
1) 有追求(2)有耐挫力(3)能坚守自我等。通过以上心灵观照,无论是记叙,还是议
论,抑或是其他,都能轻易下手,并且能铸就华章。
例七:(12福建)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宁的议论文或记叙文。(70分)
运动中的赛跑,是在有限的路程内看你使用了多少时间;人生中的赛跑,是在有限的时间内看你跑了多少路程。(冯骥才)
【审题指导】前一分句是为后一分句作铺垫的,重心在后一分句。思维的原点应该是“人生中的赛跑”。
可能会有人直接抓第二分句,而忽略第一分句,这样做思维不周全。若能兼顾前一分句中“跑步”这一对矛盾,我们就可在类比中更深入地讨论,就更细致而有力。具体来说材料所呈现的域如下:运动中的赛跑:要“快”(路程固定);“人生中的赛跑”:要“远”(时间有限)。要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能量,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和理想,尽量走得更远、做更多的事、做好一点儿。
1、什么样的赛跑?(1)文化知识的赛跑:(2)道德的赛跑:(3)精神的赛跑:(4)工作事业的赛跑等。
再作深度思考:2、如何“跑”?(1)向着高远的目标跑 (2)超越自我的“跑”、超越别人的“跑”,做出更大的成就 ;(3)跑出个性化的精彩,如电影中的阿甘 ;
(4)跑得实在,一步一个脚印,不虚浮 ; (5)跑得有意义,有价值 ; (6)有时“停留”(如观人生风景,消化理解人生内涵)也是“跑”等 ; (7)不“跑”(如虚度光阴、无所作为)等到于浪费生命 (8)将有限的生命加厚、加高、掘深。
例八:(12山东卷).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惟我辈既以担当中国改革发展为己任,虽石烂海枯,而此身尚存,此心不死。既不可以失败而灰心,亦不能以困难而缩步。精神贯注,猛力向前,应乎世界进步之潮流,合乎善长恶消之天理,则终有最后成功之一日。——孙中山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审题:
【审题指导】或从“史”角度,或从“国运”的角度思考:“史”的角度1、中国改革史,实际上是改革者理想史、精神史、抗争史;2、改革,须要人在心在;3、改革,要面对失败,不怕失败;4、理想不死,改革者永生。秦始皇统一后的革故鼎新,气魄大,影响更大;以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泽被千秋。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及盐铁专卖等举措,影响之深远何止一二千年?王莽改制,本拟挽救社会危机,却以轰轰烈烈始,以身败名裂终。北魏孝文帝改革,既显示出少数民族出身的改革家的卓越风采,又反映出即使帝王带头弃旧纳新也会碰到层层阻力。北宋的“庆历新政”,透露出一家哭还是万家哭的矛盾与隐秘;王安石变法,其是非功过至今众说纷纭。当封建帝国的君臣们骄傲自满、闭关锁国之时,世界风云却在不断变幻,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大炮一次又一次地轰击进来。于是,被动挨打的古老帝国踏上艰难曲折的近代化改革历程,神州大地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资政新篇》“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一部中国改革史,既有成功的欢呼,又有失败的惨痛,是无数仁人志士的血汗凝聚而成的。
“国运”角度:1、时代赋予我们改革责任,作为青年,要勇于担当;2、敢当改革弄潮儿;
3、改革具要眼光、胸怀与魄力;4、改革与爱国。
立意可“务小”。1、勇于担当,2、坚守真理,3、志在成功,4、改革不能浅尝辄止,5、面对困境不能动摇退缩,6、改革需要有坚忍意志,7、改革需要“精神贯注,猛力向前”,
8、要为正义而奋斗,为发展而努力。从课本中寻找素材,如书写“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文天祥,高呼“我有一个梦想”的马丁·路德金、轮椅硬汗史铁生、生命力顽强的海伦??再把眼光投向现实生活中,可以获取不少的时鲜素材,如创办新东方的俞敏洪,创办苹果公司的史蒂夫·乔布斯??
还可以谈个人经历与感受,写自己的小改革,写自己如何战胜自己,写自己如何取得小成功等。
例九:(12湖南)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手的写意》:伸出是温暖的服务,摊开是放飞的想象,张大是创造的力量,捧起是收获的快乐??
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审题指导】我们要从手形中揣摩出所包蕴丰厚的意蕴。先是由四句提示语,得出四条立意:
1、伸出双手,服务他人,温暖他人。2、放飞想象。3、人人可动手创造,产生力量。4、捧起收获,享受快乐。又可以由手“伸出”“摊开”“张大”“捧起”四种手形展开联想,得出如下一些立意:
先是“伸出”1、伸出双手,热情助人。2、伸出双手,奉献爱心,传达爱意。3、伸出双手,真诚救人。4、伸出双手,拥抱自然(世界)。5、伸出双手,拯救环境。6、伸出双手,贡献力量。??二是“摊开”
1、放飞梦想(希望)。2、放飞心灵。3、给生命以自由。4、看清世界,认识自我。??三是“张大”
1、挣脱束缚 ,2、打破条条框框??四是“捧起”1、万般珍惜 ,2、托住美好 ?? 例十:(13安徽)根据下列材料自命题作文。
有的人看到已经发生的事情,问:“为什么会这样?我却梦想一些从未发生的事情,然后追问:“为什么不能这样?”——萧伯纳
【审题立意】关键词: “有的人、我”,“已经发生、从未发生”,“为什么会、为什么不能”。这三组词,两两对照,显现了萧伯纳的情感取向。第二步弄清萧伯纳和出题人的情
感取向。这个转折句的重点在后半部分,即萧伯纳和出题者均认为应该“梦想一些未发生的事”,这是读材料的学子必须清楚的。
较好的立意应为:要反省过去,敢于创新、创新才能发展、做个追梦人等。这个立意,既要抓住材料第一句,看到已经发生的事情,问:“为什么会这样?”从已经发生的事中吸取经验或记住教训等可以作为引子或是最后的辩证分析,最主要的论证还是要扣住后半部分写创新。
【多句名言的题目】
例十一:①佛罗伦萨诗人但丁的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②波兰谚语:“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
【审题立意】两则名言内涵不同,材料①强调要有坚定的信念,材料②是讲走路时要有虚心求教的精神,要听从他人指导。二者孰对孰非?应该说都很有道理,但都只是就某一方面而言,两者具有很强的互补性,若将二者结合起来,就既全面而又很合理了。因此,可以提炼这样的观点:既要有“走自己的路”的坚定信念,又要有“常问路”的虚心精神,才能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由此可见,多个名言警句,要注意彼此之间的联系,我们称之为互补法。
例十二: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谚语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童谣
【审题立意】三个名言警句从正反两方面阐释了合作的作用,“合作”即三则材料的共同点。由此可见,多则名言警句的审读,要善于全面把握,从不同的名言警句中挖掘其内在的相同点,进而在相同之处立意,为“异中求同”法。
例十三:阅读下面这则材料,写一篇文章。
杜甫说: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尼采说:不要爬上山顶去,也不要站在山脚,从半高处去看,这个世界真美好。
其实,站在哪里看世界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识和体验,你又有怎样的认识和体验呢?在阅读上面材料基础上确定文章的立意,题目自拟,写成记叙文或议论文。不得少于800字。不得宿构或抄袭。
【审题立意】 本道作文题有两则名言,在名言之后,命题者用“其实,站在哪里看世界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识和体验,你又有怎样的认识或体验呢?”这一关键性问句,提示我们感受世界的美好不仅在半高处,也可在山的不同角度去感受。所以,我们可以循着命题者的提示从不同角度思考,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写出自己的认识和体验。抓住第一句名言中的“绝顶”可立意为:从山顶看,美尽收眼底。为了“欲穷千里目”,目光远大、心胸开阔,就会感受世界的美好;从山顶看,可“一览众山小”,就会感受、认识到自己的美好,增强自信心;从山顶看,则“不畏浮云遮望眼”,头脑清醒,不受蒙蔽,才会感受生活真实的美。也可以抓住第二句名言中的“半高处”立意:从半高处看,这个世界真美好。半高处有余地,留有美好的想象和向往,而不是一览无余。在文学、艺术上,半高处则表现为含蓄。文学艺术留白,可激发欣赏者的审美活动。如果把“半高处”比喻人生的旅途中,那么,我们会明白“美在途中”。因为生命中绝大部分的风景总是在途中,生命主要是为了经历。 其实,从山脚看,也可感受世界的美好。观察事物往往取决于人的态度,如果居高临下,则目中无
人,有了有色眼镜,何谈世界的美好?那么,从山脚看,则象征谦卑的态度,如此才能像庄子笔下“知丑”的河伯那样感受大海的美。而且,从山脚看,才能从事物的根基上感受实实在在的美好。还可综合两则名言立意:从山脚、山腰、山顶多角度、多层次观察,会感受世界更美好。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善于变换不同的角度观察,世界便异彩纷呈。
【佳作示例】 人生何处不精彩
爱默生有言:“生活难,难就难在选择。”杜甫认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尼采却觉得站在半高处看,这个世界真美好。其实,人生也如登山,无论是半高处或是顶峰,只要努力攀登,同样会收获精彩!
他站在了半高处,没有奖牌,却赢得了掌声??
在伦敦奥运会上,来自南非的“刀锋战士”皮斯托瑞斯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奥运梦想,成为了奥运田径赛场上的首位残疾运动员。虽然他最后惨遭淘汰,与金牌无缘,但他努力拼搏的精神感动了全世界,换来的是为他骄傲的掌声。
白哲特曾说:“坚强的信念能赢得强者的心,并使得他们变得更坚强。”正因为皮斯托瑞斯有着坚强的信念,坚持不懈地拼搏,虽然最后只站在半高处,无法登上冠军的顶端,却同样精彩。
他站在了最顶峰,成为万众瞩目的作家??
2012年10月,诺贝尔文学奖花落中国,莫言因其作品“将民间故事、历史和当代时事以魔幻写实手法冶于一炉”,以丰富的想象力,写出富有张力、情感饱满的农村“民间深层经验”,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成为诺贝尔文学奖中国籍作家第一人,填补了中国文学界的空白。
泰戈尔说过:“莲花的花瓣不会闭合,深藏的花蜜定会显露。”正因为莫言用自己潜心几十年孜孜不倦的追求和大胆细腻的创作征服了世界,最终登上了诺贝文学奖的最高峰,从而绽放出夺目的异彩!
她站在半高处收获成功,也站在顶峰创造精彩??
1989年,陶华碧在贵阳市开了一家“实惠餐厅”,专卖凉粉和冷面。她靠自己的努力与真诚来经营这家餐厅,因此小店的生意很红火。后来她招了40名工人,办起了一家食品加工厂,专门生产麻辣酱,取名为“老干妈麻辣酱”。仅仅用了3年半的时间,“老干妈”公司便迅速壮大到了1200多人,产值将近3亿元。现在,“老干妈”公司累计产值已经高达13亿元,在中国私营企业50强排行榜上名列第5。她所开发的产品覆盖了全国除台湾省以外的每个省份,并远销世界各地。
威廉·钱宁说过:“要想人生过的有意义,唯一的办法就是努力努力再努力。”陶华碧先前做小生意——在半高处收获过成功,后来选择开办麻辣酱生产厂——在顶峰创造了精彩,是啊,只要努力,人生何处不精彩?
无论你相信“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还是相信“站在半高处,这个世界真美好”,其实,只要你努力攀登,人生每一处都精彩!
【点评】作者通过名言开端,然后引出材料要点,紧接着提出中心论点,可谓言简意赅。主体部分从三个不同的角度,运用例证法和引证法深入阐述“人生何处不精彩”这一中心论点,结尾再次回扣材料并与开头呼应,使之浑然一体。可以说,全文中心突出鲜明,结构一目了然。典型的论据,深入的分析,精当的语言,让文章也收获了精彩。
最美的风景在路上
看风景,不该在山顶,因为东坡曾云:“高处不胜寒”。其实,我更欣赏的是尼采的处世之道,也就是从半高处去看,这个世界真美好。最美的风景,就在路上。
最美的风景,不是山顶的无限风光,而是路上邂逅的鸟语花香。
周汝昌先生无愧“为芹辛苦见平生”的美誉。虽一生坎坷,耳聋目近盲,但他在辛苦的研究路上一走就是六十载。时年九十余岁,他仍坚持每天用盲文写作。
是什么东西有如此大的魅力,令一个人为此痴迷一个甲子?不是名和利,而是在过程中享受的乐趣。班廷说过:“人生最大的快乐不在于占有什么,而在于追求什么的过程中。”最美的风景,不在山顶,而在路上。世上为一项事业痴迷的人之所以痴心不改,大抵是因为他们深知这个道理。
最美的风景,不是巅峰上的天光云影,而是路上的“流水飘花”。
“刀锋战士”皮斯托瑞斯被誉为“征服冠军的冠军”。他不因先天身体缺陷自暴自弃,而是用“丁”形义肢踏上跑道。艰苦的训练,只为登上奥运赛场。他鼓足勇气竭力在赛场上奔跑。虽然他最终无缘领奖台,但微笑仍在他脸上绽放。
为什么幸福不只眷顾达到巅峰的人?因为尚在路上的人有目标与追求,正如王绍男所说:“人生的意义不在于得到什么,而在于追求什么。”纵然路远天寒,但只要有追求,路上流光溢彩、摇曳多姿的美景照样迷人!
最美的风景,不是顶峰的手可摘星辰,而是在于路上的披星戴月,风雨兼程。
衣着土气的“大衣哥”凭借雄厚的实力唱响中国。此后,他的生活便被鲜花、掌声簇拥。然而,这一切给予他的不是幸福,而是无奈。追梦路上享受的单纯快乐似乎已被所谓荣誉光环渐渐消磨殆尽。于是,他毅然决定回归音乐本身,与路上的美景重逢。
史蒂文森说过:“怀着希望去旅行,比到达目的地更有趣味。”即便是顶峰之景也无法取代路上的风景所具备的美。追梦的路是坎坷的,但也只有踏上征途,我们才能享受那份充实。
路上的风景最美,路上的人最幸福。正因如此,单田芳年逾七旬,仍不“封口”;理查德痴心于汉字,乐此不疲;姬十三剥科学松果,满怀激情??
前行的人们,你们是幸福的,因为:最美的风景在路上。
【点评】本文的标题亮人眼眸,“最美的风景在路上”,醒目、贴切,很有诗意,引人遐想。而后作者从三个方面运用特色语言标志“最美的风景,不是山顶的无限风光,而是路上邂逅的鸟语花香”、“最美的风景,不是巅峰上的天光云影,而是路上的‘流水飘花’”、“最美的风景,不是顶峰的手可摘星辰,而是在于路上的披星戴月,风雨兼程”,很有创意地引领出各部分的论据并加以深入分析、阐述,让读者强烈地感受到不可辩驳的说服力。
例十四:(13浙江)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中国作家丰子恺:孩子的眼光是直线的,不会转弯。
英国作家赫胥黎:为什么人类的年龄在延长,而少男少女的心灵却在提前硬化? 英国作家菲尔丁:世界正在失去伟大的孩提王国,一旦失去这个王国,那就是真正的沉沦。
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所思所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②不得脱离材料及含义的范围作文;③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④不得抄袭、套作。
【审题立意】一、材料中的关键词句的理解
1、“孩子的眼光是直线的,不会转弯。”“直线的”,“不会转弯”,寓意指,孩子的眼光是单纯的,世界在他们的眼里往往十分美好,因而他们的心灵是那样的纯真和善良。
2、“少男少女的心灵却在提前硬化”,“硬化”与“柔软”对立,如果说孩子的心灵是柔软的,那么,步入青春阶段的少男少女的心灵却开始变硬了,他们一点一点的褪去了童真。
3、“世界正在失去伟大的孩提王国,一旦失去这个王国,那就是真正的沉沦”,寓意是如果一个人失去了童真,那么意味着道德的沉沦;作为个人是这样,作为国家和社会也是这样。
二、材料作文中的角度和立意分析。三种观点,三个角度。显然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三个不同作家的的不同阐述,可以算作是三种角度。那么考生从材料中的任何一种阐述出发确定角度,都不算离题。
从丰子恺等几位作家的的话语中,可以产生这样的立意——
①童心是美好的,我们要永葆童心;②今天的社会,是什么让少男少女的心灵提前硬化? ③我们如何不让自己的心灵硬化?④摒弃成人世界的影响,在沉重而压抑的现实里要坚守自己本真情怀
⑤在道德失范的今天,成人(社会)该为孩子做些什么?⑥在道德失范的今天,我们的教育应有怎样的反思?
例十五:(14浙江):门与路永远相连,门是路的终点,也是路的起点,它可以挡住你的脚步,也可以让你走向世界。大学的门,一边连接已知,一边通向未知,学习、探索、创造,是它的通行证;大学的路,从过去到未来,无数脚印在此交集,有的很浅,有的很深。
综合上述材料,结合你的所思所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审题立意】作文要求就“门”与“路”谈感想,属于两概念作文题,侧重考查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要从“门”和“路”这两个关键词入手。这两个词都有象征意义,所以立意过程可分两步走:第一步,明确它们所具有的象征意义。“路”的本意是道路,是从甲地到乙地的过道,所以它可以象征“做事情的过程”,“办事的方法、途径”,“预先做的规划、计划”等意义;“门”的象征意义可能更复杂一些,如果其本意是“家门”,那么可以象征“起点”,因为家是一个人出发去工作、旅游、建功立业的地方,当然家也是一个人的归宿,在此意义上又可以跟另外一些门,比如“天堂(地狱)之门”,象征“事情的终点或结果”。门包含着一道门槛,所以它还可以象征“阻碍”、“障碍”之类意义。根据上述分析,可以提炼出以下几种不同的观点:一,探索(奋斗)之路引领我们走向成功之门;二,规划之道让我们走向成功之门;三,成功之门是新探索之路的起点;四,不能让成功之门堵住了我们的探索之路。考生只要紧紧抓住两个关键词“门”和“路”,在两者之间营造出一种关系,那么,文章的立意就不容易“跑偏”。
例十六:(12江苏)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孟郊)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
在这些神圣的心灵中,有一股清明的力量和强烈的爱,像激流一般飞涌出来。甚至无须倾听他们的声音,就在他们的眼里,他们的事迹里,就可看到生命从没像处于忧患时的那么伟大,那么丰满,那么幸福。(罗曼?罗兰)
请以“忧与爱”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文章。
【审题立意】这三则材料很有代表性,有中有外,有古有今;既有家庭人伦的忧与爱,也有国家民族的忧与爱,更有广泛意义上的忧与爱,给了考生诸多提示与启发。这种材料加命题的方式不知是不是将来转为材料作文的一个过渡。 “忧”或“爱”的对象是什么?应该是同一的。忧是一种社会责任,历史使命,有了责任感和使命感,对生活、家庭、社会就会充满爱。“忧”中要有“爱”,“爱”中又要有“忧”,忧国与爱国,要写出忧与爱的逻辑联系,先有忧后有爱,爱从忧中来。这是对学子们水平与智慧以及人性与品德的综合大考验,任何一个方面的肤浅与缺失,都或多或少影响着精彩作品的诞生。既可写小忧小爱,对亲人、对同胞,体现亲人、同学、师生、邻里之间的关心和爱护,对生命个体的忧与爱,也可写大忧大爱,写对祖国、对民族命运忧与爱,不同层次的考生也都有话可说。人们常说“居安思危”,实际上就含有“忧与爱”的意思,有了忧患意识,忧患的最终是为了爱,这样文章选材比较广阔,自然就会有深度。
【素材推荐】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摄人心魄的感慨,那是诗人杜甫心系祖国、眷怀家人时感情的喷发;“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那是一个母亲对子女永不消逝的关爱与牵挂;“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那是江水隔不断的友情的涟漪在幽幽地荡漾;“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那是词人李清照轻解罗裳,独上兰舟,思夫心切时暗自忧愁的无言心声。正所谓“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没有爱,便没有忧虑凄清的眼神,没有“云中谁寄锦书来”的热切盼望,更没有“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忧思悲伤。
汶川地震中那个感天动地的母亲。抢救人员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经死去多时。透过那一堆废墟的的间隙,可以看到她死亡的姿势,双膝跪着,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身体,有些象古人行跪拜礼,只是身体被压得变形了,看上去有些诡异。在她的身体下面躺着她的孩子,包在一个红色带黄花的小被子里,大概有3、4个月大,因为母亲身体庇护着,他毫发未伤,抱出来的时候,他还安静地睡着,他熟睡的脸让所有在场的人感到很温暖。随行的医生过来解开被子准备做些检查,发现有一部手机塞在被子里,医生下意识地看了下手机屏幕,发现屏幕上是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看惯了生离死别的医生却在这一刻落泪了,手机传递着,每个看到短信的人都落泪了。在灾难来临的那一刻,这位伟大的母亲根本无暇思考自己的安危,本能地用自己的身体全力护住自己的孩子,那深深扎根在心底的母爱,换做那一个无与伦比的母爱的姿势,还有那充满爱意和担忧以及祝福的短信。谁能说这不是世界上最动人的忧与爱?
杭州司机“平民英雄”吴斌,驾驶大客车在高速公路上正常行驶,在面对对向车道上突然飞来的铁块造成肝脏多处碎裂、多根肋骨骨折、肺、肠挫伤的危急时刻,强忍剧烈的疼痛将车辆缓缓停下,拉上手刹、开启双闪灯,完成一系列完整的安全停车措施,之后,他又以惊人的毅力,从驾驶室艰难地站起来告知车上旅客注意安全,然后打开车门,安全疏散旅客。当做完这些以后,耗尽了最后一丝力气的他,瘫坐在座位上。24名旅客安然无恙,但年仅48岁的他却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作文六:《名言警句类作文审题3教师》2700字
作文审题立意训练 2
名言警句,是指一些名人说的,写的,历史纪录的,经过实践所得出的结论 或建议, 以及警世的比较有名的言语。 广泛上来说就是有意义, 向人们揭示一定 的道理的话,名人所说的谚语、格言等都可以叫名言警句。
这类新材料作文, 命题者往往提供与写作者道德修养或学习生活的某一方面 紧密相关的名言警句 (一句一段或几句几段) 作为作文题, 审题的关键在于理解 给予的名言或话语的深刻含意。 名言警句富含深邃的哲理, 其含义往往是含而不 露,具有很强的隐喻性或象征性。如果就事论事,就只能触及皮毛,得到一个肤 浅的认识,想要渗透其中深层的哲理,就要善于由表及里,深入挖掘内在含义, 从中悟出与生活相关的道理,
审题方法
1.捕捉关键语句。
抓住这些关键语就可以把握材料主旨,准确理解材料及命题意图。新材料作 文中的关键语往往是命题者在陈述对象、突出中心时特别强调或反复出现的词 句,是命题者或材料中有关评议性语言,它往往透露出命题者的情感倾向。 2010年高考山东卷:“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 阴影构成的。——列夫?托尔斯泰。
审题时抓住名言中的关键词“光明和阴影”,从中悟出“光明”的比喻义 “正义的或有希望的”, “阴影”的比喻义“心理上不够开朗乐观, 感到压力缠 身;还指心灵与修养方面的弱点或不顺利的生活境遇等,如人生的逆境、挫折 等”。
2.注意由表及里。
抓名言警句的关键词句, 结合社会时代背景解读名言警句, 由表及里把握名 言警句中所蕴含的哲理,及其隐含义,挖掘出喻意。
2013年高考安徽卷:有的人看到已经发生的事情,问:“为什么会这 样?”我却梦想一些从未发生的事情,然后追问:“为什么不能这样?” ——萧伯纳
1. 梦想是人类进步的永恒动力。 为“中国梦”的实现献计献策; 放飞梦想, 向未来挑战;
2.埋怨现实,不如积极面对。
3.创新在于好奇的思想,创新,发展,才是硬道理;
4.大胆探索和勇于挑战,别只是看着打翻的牛奶哭泣,一切要向前看;
3.善于由此及彼。 在名言警句隐含义的范围内, 由此及彼, 结合社会现实多 角度立意。 如果是多则名言警句, 审题时要善于全面准确, 从不同的名言警句中 挖掘其内在的相同点, 在相同之处立意; 也可以“抓住一点, 不及其余”从中选 择一个角度立意。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宁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2012 福建卷)运动中的赛跑,是在有限的路程内看你使用了多少时间; 人生中的赛跑,是在有限的时间内看你跑了多少路程。 (冯骥才 )
首先要弄清楚人生路程的含义, 要弄清楚人生是否丰富、 是否有意义不是在
于一个人走了或跑了多少路, 而在于领会人活着怎样才有意义。 比如, 有些考生 从“贵在生命的内涵”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人生没 有休止符” 、 “用心丈量人生之路”、“奔跑的姿势”等等立意都是可取的, 同时“生命的意义与长度无关” 、 “生命既需要宽度, 也需要长度”等对立观 点也是可以的。
1.不要速度,而要质量
2.人生路上重在把握方向
3.平凡的日子里实自己,让有限的生命更有意义
常见题型
1. 单一观点型。
所谓单一观点型就是试题材料所蕴含的观点只有一个。如 2013年上海卷 “生活中, 大家往往努力做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 但世界上似乎总还有更重要的 事。”这句话,作者明显强调的是后半部分,即不要只做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 而是放眼世界,突破自我,做有利于社会、世界、人类的事情。
单一观点型是名言警句类材料作文中最简单的一类,考生可采取以下步骤来 审题立意:
①明白材料的感情倾向,找准材料所蕴含的真正观点。如上例,考生的立意 点只能是后半句而不是前半句。
②紧扣观点中的关键词一字不改以避免偏题。
③让思想驰骋于材料之外,八方取材,联系社会与人生,写出观点的现实意 义,但行文时也一定要用观点中的关键词扣题,切忌游离于关键词。
2. 对立观点型。
所谓对立观点型就是材料所蕴含的观点有两个, 并且这两个观点又是对立的 关系。
如 2013 年安徽卷萧伯纳的名言:“有的人看到已经发生的事情,问:“为 什么会这样?”我却梦想一些从未发生的事情,然后追问:“为什么不能这 样?”
对立观点型试题, 名言中蕴含着两个观点, 这两个观点对立并且没有主次之 分,可采取以下几种写作思路:
① 同第一个观点。
凡事有果必有因, 有的人看到已经发生的事情, 问:“为什么会这样?考生 可用历史的眼光探究“会这样”的原因。从此角度立意旨在引导考生反思自我、 反思社会、反思历史。
②赞同第二个观点。
我却梦想一些从未发生的事情, 然后追问:“为什么不能这样?”从此角度 立意旨在引导考生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未来的世界。 “为什么不能”体现的是一 种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逆向思维。
③辩证地看待两个观点。
我们既要用历史的眼光反思过去, 更要有开拓未来的勇气, 因为任何反思都 是以未来的发展为终极目的的, 故考生可立意为人不仅要站在过去, 更要站在未 来;人要追问过去,更要追问未来;人要多为梦想做准备,而不是抓住过去不放 手等等,进而写出历史与未来的辩证关系。
3. 相辅相成型。
所谓相辅相成型就是指试题材料中蕴含几个观点, 这些观点命题者没有明显 的褒贬倾向,它们要么互为补充,要么正反对比,共同探讨一个话题。
如 2013 年浙江卷作文题目中的三句话:
中国作家丰子恺:孩子的眼光是直线的,不会转弯。
英国作家赫胥黎:为什么人的年龄在延长,而少男少女的心灵却在提前硬 化?
美国作家菲尔丁:世界在失去伟大的孩提王国,一旦失去这一王国,那就 是真正的沉沦。
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所思所感?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
此类型是名言警句类材料作文中最为复杂的一类, 它实质上是多则材料作文和话 题作文的变体,在审题立意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①树立整体意识。因为试题材料中的几句话是一体的,考生切不可抓住其中 的一句而抛开其他的几句以致于偏题。
②提炼话题。考生要善于提炼几个警句中共有的关键词,一般此关键词就是 试题所要探讨的话题,
如上例三句名言都涉及到了孩子与心灵,所以试题则是对“童心”话题的探 讨。
1.正面解读:青少年要保持童心。
2.反面切入:今青少年的心灵过早地硬化。
3.两者结合:方面,青少年需保持童心,远离 喧嚣的社会;另一面,社会也 应还少年一片纯净的天空。
1、永葆一颗童心。
2、莫让功利占尽孩子的心灵。
3、童心与童年。
4、少年强(心灵)则国强。
5、直爽(善良)不可丢【扣住材料】 。
6、不能失去的孩提王国——真诚价更高(针对各种假货) 。
作文七:《名言类材料作文审题之我见》4000字
名言类材料作文审题之我见
名言类材料作文审题之我见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
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
——列夫·托尔斯泰
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
要求:自定立意;自拟标题;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
山东卷作文所给材料是一句名言,思考的角度有三:一是“人生的一切变化” “由光明 和阴影构成” ,二是“人生一切魅力” “由光明和阴影构成” ,三是“人生一切美” “由光明和 阴影构成” 。 综合分析, 该名言的关键词应是 “光明和阴影” 。 根据 《现代汉语词典》 的解释, “光明”可指(胸襟)坦白,没有私心;可比喻正义的或有希望的。 “阴影”的比喻义可以 是心理上不够开朗乐观, 感到压力缠身; 还指心灵与修养方面的弱点或不顺利的生活境遇等, 如人生的逆境,挫折等。二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相伴相随。为此,该材料作文可以从以下 几个角度立意:
1. 阴影价值类:因为有了阴影,光明显得炫目。
2. 辩证关系类:光明和阴影是相辅相成的,没有阴影的光明只是一团耀眼的白光,没有 生机等。
3. 人生价值类:种种历练和高楼大厦就正好体现了人生的价值;战胜阴影的过程,就是 挑战人生,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
4. 快乐人生类:遇到磨难和艰辛,不要灰心丧气,摆脱心灵上的阴影,勇敢寻找光明, 让人生拥有快乐和成功等。
根据以上分析可见,名言警句材料作文审题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抓名言警句的关键词句,挖掘其喻意。
2. 结合社会时代背景解读名言警句,把握名言警句中所蕴含的哲理,即其隐含义。
3. 在名言警句隐含义的范围内,结合社会现实多角度立意。
这是一则名言警句,如果是多个呢?例如:
佛罗伦萨诗人但丁的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
波兰谚语:“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 ”
【析】 两则名言内涵不同, 材料强调要有坚定的信念, 材料是讲走路时要有虚心求教的 精神, 要听从他人指导。 二者孰对孰非?应该说都很有道理, 但都只是就某一方面而言,两 者具有很强的互补性,若将二者结合起来,就既全面而又很合理了。因此, 可以提炼这样的 观点:既要有“走自己的路”的坚定信念,又要有“常问路”的虚心精神,才能走好自己的 人生之路。
由此可见,多个名言警句,要注意彼此之间的联系,我称之为寻互补法。
再看一组材料: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谚语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童谣
【析】三个名言警句从正反两方面阐释了合作的作用, “合作”即三则材料的共同点。 由此可见, 多则名言警句的审读, 要善于全面准确, 从不同的名言警句中挖掘其内在的 相同点,进而在相同之处立意,我称之为“异中求同”法。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说:“我贴在地面步行, 不在云端跳舞。 ”这句名言表达形象, 寓意深
刻,它会引发我们不同的联想或感悟。
结合这句名言,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文体自选 (除诗歌外 ) ,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 (北京海淀区 07年高三第二学期期末考试作文题)
【审题指导】
这是一道名言警句类材料作文。 哲学家维特根斯坦的名言 “我贴在地面步行, 不在云端 跳舞” ,其中“地面”与“云端” , “步行”与“跳舞” , “贴在”与“不在” ,三组词语对比鲜 明,一是一非,态度很鲜明。
名句的诗意有利于考生情感的引发, 包含的哲理催生考生理性的思考, 比喻式的表达可 产生不同的理解,所以此题的立意呈现多样化的趋势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抓住词语“贴” 、 “地面” 、 “步行” ,可以谈脚踏实地做人做事做学问,或者坚持不懈 , 日积月累方可成就梦想。
抓住词语“云端” ,发掘其特点,可以类比与之有相似点的事物,例如“云端”辽远高 卓,可类比崇高的追求和理想; “云端”绚丽多彩,可类比美好的情思和精神; “云端”千变 万化,可类比态度变化无常; “云端”虚无飘渺,可类比根基不稳等等。
题目要求 “自定立意” , 则意味着可以赞成哲学家维特根斯坦的观点, 也可以辨证分析, 反驳将此观点推向片面和极致。 观点的确立取决于对哲学家名言比喻义的理解。 例如将 “云 端跳舞” 理解为舒展自如, 可以赞颂、 倡导这种人生状态; 将 “云端跳舞” 理解为纵横驰骋, 则可以阐述纵横捭阖的生命姿势、或无拘无束的精神境界。反过来看,将“云端跳舞”理解 为夸夸其谈,则可以抨击空泛、玄妙、无用的言论;将“云端跳舞”理解为得意忘形,则可 以批评傲视万物 , 目中无人的不良现象;将“云端跳舞”理解为憧憬虚幻,则可以剖析那种 不切实际地幻想得到万人瞩目结果的想法。
比较好的立意:脚踏实地方能走向成功;云端跳舞 , 失败也是美丽的;视云端跳舞为异 端 , 是平庸者慵懒的借口; 没有云端跳舞的志向 , 哪有脱离地面的果敢; 脚在大地, 心在云端; 步行不如跳舞;在云端舞出绚丽的人生等。
【优秀习作一】
求踏实戒浮躁
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说:“我贴在地面步行, 不在云端跳舞。 ”地面步行,常常是风雨不动 安如山,此为踏实之风;云端跳舞,往往会摔得脸青鼻肿,此为浮躁之气。从哲学家的名言 可以看出,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求踏实,戒浮躁。
一个人有了求踏实、戒浮躁的作风,才会学有所成,学有所获。
三国时管宁和华歆同席读书, 管宁能够踏踏实实静心学习, 不为外界所扰, 而华歆却十 分浮躁。有位达官显贵坐着豪华的轿子从外面路过,管宁置若罔闻,照旧专心致志,而华歆 却面露羡慕之色,立刻跑出去看。管宁于是割席而坐,与其绝交。 最终管宁成为德高望重的 大学问家,而华歆在学术上却碌碌无为。
一支军队有了求踏实、戒浮躁的作风,才会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早年曹操曾率领军队将张绣打得落花流水,胜利之后,曹军得意洋洋, 上至主帅, 下到 士兵,都显得十分浮躁。结果在第二次征讨张绣时,损兵折将,一败涂地。反观张绣,在失 败之后能踏踏实实地蓄积力量,谋划方案,所以最终打了胜仗。曹操和张绣,一胜一负,不 正是对求踏实、戒浮躁重要性的最好诠释吗?
一个国家有了求踏实、戒浮躁的作风,才能稳步发展,繁荣富强。
建国初期, 中华大地百废待兴。 许多人企望一蹴而就, 急功近利, 于是有了 “三年赶英, 五年超美, 十二年实现共产主义”这样不合实际的目标口号; 于是有了大伐森林、 大炼钢铁 的激进场面;于是有了“一个萝卜千斤重,两头毛驴拉不动”这样荒唐的“硕果” 。结果浮 躁的“**”运动不仅没有**,反而让中国经济走向了“大倒退” 。
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个集体,一个国家,只有求踏实、戒浮躁 , 才能走得更远。当我 们每一次为海市蜃楼的奇景所倾倒感叹时 , 我们是否想过这空中楼阁其实也是人类靠自己的 双手在另一个地方一砖一瓦建造起来的呢?
当今社会浮躁之风盛行,能在“云端跳舞” 成了众人趋之若鹜的目标。于是乎花钱发表 论文者,抵押房屋炒股者,破坏环境换取 GDP 数据者??诸如此类,层出不穷。殊不知越 是浮躁, 反而离成功越远——君不见沽取虚名者成为丑闻笑谈, 博弈求富者倾家荡产, 急功 近利者受到大自然的严厉惩罚。
踏实之风, 犹如山巅松柏, 风吹不动, 雷打不惊; 浮躁之气, 如同墙头野草, 风来则枯, 雨淋则倒。
朋友,在云端跳舞,虽然曼妙,却易跌落;贴地面步行,虽然平淡,然而稳重。我们何 不求踏实,戒浮躁,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呢?
[点评 ]
作者赞同哲学家的观点,从个人、集体、国家三个角度论述了求踏实、戒浮躁的重要性 和必要性, 切合题意。 列举古今正反事例来论述, 材料翔实, 内容充实。 能联系时弊来阐述, 加强了文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表达上“总分总 并列式”的结构完整、清晰,正反对比鲜明,比喻贴切,语言有文采、 准确、通畅。
(评分:24
25 10=59分)
【优秀习作二】
登上高处
“我贴在地面步行,不在云端跳舞” ,这是哲学家维特根斯坦的一句名言,它似乎在告 诉人们,将自己放在低处才能稳稳当当。 然而,因怕失足坠落而不敢登上高处的心态, 我以 为十分不妥。倘若人人怀有“登高必跌重”的念头,个人何以进步,社会又何以发展? 在思想上,人应当尽量登上高处。
有人说:“人应当具有深刻的思想,否则将会变成毫无希望的枯井。 ” 是呀,人如果不能 登上思想的高地,那将是多么可怕的境况!即使再大的家业交给他,他也会败得一塌糊涂。 蜀后主刘禅就是这样一个人, 他没有让思想登上高处, 所以胸无大志, 缺乏主见, 说话草率, 赏罚不明, 最终葬送了刘备打下的江山。 人只有从一个较高的思想层面想问题, 才能把问题 想得透彻,才会看得比别人更远,更准。
在境界上,人应当尽量登上高处。
王安石登飞来峰写下了“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杜甫在泰山之巅写下了 “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些都反应了诗人那种超脱凡俗的境界。人只有具备了较高 的境界, 才会有苏洵 “泰山崩于前而不惧” 的镇定, 才会有陶潜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的超脱,才会有李白“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情,才会有谭嗣同“死得其 所,快哉快哉”的大义凛然。
在地位上,人应当尽量登上高处。
拿破仑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是呀,在社会生活中, 人人都应当追求自 己更高的位置。 试想, 一个中尉艾森豪威尔绝对发挥不了一个统帅艾森豪威尔的作用。 人如 果只甘心做一个社会最底层的人, 那么他便只能发挥一个普通人的作用。 人若想有大的作为, 就必须登上更重要的位置。
一位女教师曾对她的学生讲过:我从小就梦想成为一位伟人, 当我长大后, 发现这不大 可能; 于是, 我就再次梦想成为一位伟人的妻子, 但如今我已结婚, 丈夫是一个平凡的职员; 于是,我继续梦想,让自己成为一位伟人的老师。也许将来,这个梦想不一定会实现。但我
作文八:《名言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2015.11.15)》15500字
名言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2015.11.14)
名言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2015.1.7整理)颍上一中王文付
名言警句材料作文的审题,一般要注意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 捕 捉关键语句 。抓住关键语就可以把握材料主旨,准确理解材料 及命题意图。要学会分析关键词的含义及关键词之间的关系。 2. 注 意由表及里。 抓名言警句的关键词句,结合社会时代背景解读 名言警句,由表及里把握 名言警句中所蕴含的哲理,及其隐含义, 挖掘出喻意。
3. 善于由此及彼。在名言警句隐含义的范围内,由此及彼, 结合社 会现实多角度立意。 当然,一篇作文中一般 只有一种立意, 要学会 把握最切题的最有 时代感的立意。
如果是多则名言警句, 审题时要善于全面准确, 从不同的名言警 句中挖掘其内在的相同点,在相同之处立意;也可以“抓住一点, 涉及其余”从中选择一句作为立意的中心,其他的联系分析。 题目解析及例文:
例一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
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 光明和阴影 构成
的。 ——列夫·托尔斯泰
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定立意;②自拟标题;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 特征鲜明。
【审题立意】关键词:光明和阴影。这明显是比喻。“光明”可 指(胸襟)坦白,没有私心;可比喻正义的或有希望的。“阴影” 的比喻义可以是心理上不够开朗乐观,感到压力缠身;还指心灵与 修养方面的弱点或不顺利的生活境遇等,如人生的逆境,挫折等。
二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相伴相随。为此,该材料作文可以从以下 几个角度立意:
1. 阴影价值类:因为有了阴影,光明显得炫目。
2. 辩证关系类:光明和阴影是相辅相成的,没有阴影的光明只是一 团耀眼的白光,没有生机等。
3. 人生价值类:历练体现人生的价值;战胜阴影的过程,就是挑战 人生,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
4. 快乐人生类:遇到磨难和艰辛,不要灰心丧气,摆脱心灵上的阴 影,勇敢寻找光明,让人生拥有快乐和成功等。
例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说:“我贴在 地面 步行,不在 云端 跳舞。”这 句名言表达形象,寓意深刻,它会引发我们不同的联想或感悟。 结合这句名言,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文体自选 (除 诗歌外 ) ,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
【审题立意】关键词:地面 步行, 云端 跳舞。地面步行比喻脚踏 实地做人做事做学问,坚持不懈 , 日积月累。“云端”的比喻义较复 杂, 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反面的。 可类比崇高的追求和理想; “云 端”绚丽多彩,可类比美好的情思和精神;“云端”千变万化,可 类比态度变化无常;“云端”虚无飘渺,可类比根基不稳等等。 比较好的立意:脚踏实地方能走向成功;云端跳舞 , 失败也是美 丽的;视云端跳舞为异端 , 是平庸者慵懒的借口;没有云端跳舞的志 向 , 哪有脱离地面的果敢;脚在大地,心在云端;步行不如跳舞;在 云端舞出绚丽的人生等。
【例文 1】求踏实戒浮躁
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说:“ 我贴在地面步行,不在云端跳舞。 ”地 面步行,常常是风雨不动安如山,此为踏实之风;云端跳舞,往往
1
会摔得脸青鼻肿,此为浮躁之气。从哲学家的名言可以看出, 我们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求踏实,戒浮躁。
一个人有了求踏实、戒浮躁的作风,才会学有所成,学有所获。
三国时管宁和华歆同席读书, 管宁能够踏踏实实静心学习, 不为 外界所扰,而华歆却十分浮躁。有位达官显贵坐着豪华的轿子从外 面路过,管宁置若罔闻,照旧专心致志,而华歆却面露羡慕之色, 立刻跑出去看。管宁于是割席而坐,与其绝交。最终管宁成为德高 望重的大学问家,而华歆在学术上却碌碌无为。
一支军队有了求踏实、戒浮躁的作风,才会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早年曹操曾率领军队将张绣打得落花流水, 胜利之后, 曹军得意 洋洋,上至主帅,下到士兵,都显得十分浮躁。结果在第二次征讨 张绣时,损兵折将,一败涂地。反观张绣,在失败之后能踏踏实实 地蓄积力量,谋划方案,所以最终打了胜仗。曹操和张绣,一胜一 负,不正是对求踏实、戒浮躁重要性的最好诠释吗?
一个国家有了求踏实、 戒浮躁的作风, 才能稳步发展, 繁荣富强。
建国初期,中华大地百废待兴。许多人企望一蹴而就,急功近利, 于是有了“三年赶英,五年超美,十二年实现共产主义”这样不合 实际的目标口号;于是有了大伐森林、大炼钢铁的激进场面;于是 有了“一个萝卜千斤重,两头毛驴拉不动”这样荒唐的“硕果”。 结果浮躁的“**”运动不仅没有**,反而让中国经济走向 了“大倒退”。
无论是一个人, 还是一个集体, 一个国家, 只有求踏实、 戒浮躁 , 才能走得更远。当我们每一次为海市蜃楼的奇景所倾倒感叹时 , 我们 是否想过这空中楼阁其实也是人类靠自己的双手在另一个地方一砖 一瓦建造起来的呢?
当今社会浮躁之风盛行,能在“云端跳舞”成了众人趋之若鹜的 目标。于是乎花钱发表论文者,抵押房屋炒股者,破坏环境换取 GDP 数据者??诸如此类,层出不穷。殊不知越是浮躁,反而离成功越
远——君不见沽取虚名者成为丑闻笑谈,博弈求富者倾家荡产,急 功近利者受到大自然的严厉惩罚。
踏实之风,犹如山巅松柏,风吹不动,雷打不惊;浮躁之气,如 同墙头野草,风来则枯,雨淋则倒。
朋友,在云端跳舞,虽然曼妙,却易跌落;贴地面步行,虽然平淡, 然而稳重。我们何不求踏实,戒浮躁,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呢?
[点评 ]作者赞同哲学家的观点,从个人、集体、国家三个角度论 述了求踏实、戒浮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合题意。列举古今正反 事例来论述,材料翔实,内容充实。能联系时弊来阐述,加强了文 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表达上 “总分总 +并列式” 的结构完整、 清晰, 正反对比鲜明,比喻贴切,语言有文采、准确、通
畅。
(评分:24+25+10=59分)
【例文二】 登上高处
“我贴在地面步行,不在云端跳舞”,这是哲学家维特根斯坦的 一句名言,它似乎在告诉人们,将自己放在低处才能稳稳当当。然 而,因怕失足坠落而不敢登上高处的心态,我以为十分不妥。倘若 人人怀有 “登高必跌重” 的念头, 个人何以进步, 社会又何以发展? 在思想上,人应当尽量登上高处。
有人说:“人应当具有深刻的思想,否则将会变成毫无希望的枯 井。”是呀,人如果不能登上思想的高地,那将是多么可怕的境况! 即使再大的家业交给他,他也会败得一塌糊涂。蜀后主刘禅就是这 样一个人,他没有让思想登上高处,所以胸无大志,缺乏主见,说 话草率,赏罚不明,最终葬送了刘备打下的江山。人只有从一个较 高的思想层面想问题,才能把问题想得透彻,才会看得比别人更远, 更准。
在境界上,人应当尽量登上高处。
2
王安石登飞来峰写下了“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杜甫在泰山之巅写下了“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这些都反应 了诗人那种超脱凡俗的境界。人只有具备了较高的境界,才会有苏 洵“泰山崩于前而不惧”的镇定,才会有陶潜“采菊东篱下,悠然 见南山”的超脱,才会有李白“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的豪情,才会有谭嗣同“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大义凛然。 在地位上,人应当尽量登上高处。
拿破仑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是呀,在社会生 活中,人人都应当追求自己更高的位置。试想,一个中尉艾森豪威 尔绝对发挥不了一个统帅艾森豪威尔的作用。人如果只甘心做一个 社会最底层的人,那么他便只能发挥一个普通人的作用。人若想有 大的作为,就必须登上更重要的位置。
一位女教师曾对她的学生讲过:我从小就梦想成为一位伟人, 当 我长大后,发现这不大可能;于是,我就再次梦想成为一位伟人的 妻子,但如今我已结婚,丈夫是一个平凡的职员;于是,我继续梦 想,让自己成为一位伟人的老师。也许将来,这个梦想不一定会实 现。但我依旧感到欣慰和富足,教室里响起一阵掌声。怀着勇气和 力量,在大千世界中奋力去追求某个高度,不必在乎你是不是最高 的,因为在你向终点逼进时,你的灵魂已达到了一个挺拔的高度! 一个有思想、有境界、有抱负的人才会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才会 是一个能“感到欣慰和富足”的人,所以我们应当让自己登上高处。 托尔斯泰说:“我愿站在高处,因为那里能听到上帝的声音。”我 的朋友,你呢?
【点评】 作者将“贴在地面步行”理解为“将自己放在低处才能稳 稳当当”,由“不在云端跳舞”联想到社会生活中一些人“因怕失 足坠落而不敢登上高处的心态”,以此为出发点,反弹琵琶,针锋 相对地从三个方面阐述了要登上高处的理由,见解独到新颖,切合 题意。
表达上同样采用“总分总 +并列式”的结构,层次分明。引用名人名 言准确丰富,语言准确警策。
【反思:从这个题目的立意中可以看出, 对于题目中所给的名言, 可以正面肯定, 也可以加以否定。 只要能联系生活, 讲清道理就行。 】
例三: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
章。
紫藤罗和牵牛花,没有挺拔的躯干,却 凭借 枯树和篱笆,以昂然 之姿向世人展示了自己的美丽;篱笆和枯树 , 本无美景可言,却凭借 牵牛花和紫藤罗,成就了一道道风景。
【审题立意】关键词:没有,凭借。化形象的事物描写为抽象的 道理提炼。
最佳立意:平凡的,弱小的,有缺陷的人或事,只要能够互相依 靠,相互团结合作,必能达到共同发展或成就一番事业。
例四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
深秋,黄叶纷纷从枝头上落下来。有位哲人看到了说:“落叶并 非 殒落 ,是胜利 凯旋 !”
【审题立意】关键词:黄叶,陨落,凯旋。也是要找到他们的比 喻义。黄叶比喻死亡的,败落的,但他们可以转化,那就是奉献。 最佳立意:要善于奉献,奉献是美丽的;败落可以转化为奉献,那 是值得赞美的。
例五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文
半个世纪前,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非常推崇并常用穆罕默 德的话来教育学生:“假使你有两块面包,你得用一块去换一朵水 仙花。”
你心中有自己的 “水仙花” 吗?请根据材料, 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作文,自定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得抄 袭。
3
【审题立意】关键词:面包,水仙花。 “水仙花”指的是“心灵 和精神追求”。拥有面包,就是有一定的物质生活;拥有水仙,就 是有一定的精神生活。
【例文 1】 :水仙花的芬芳
一片火红的枫叶尚使白居易缓缓吟出:“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 红于二月花”的感慨;一滴清甜的甘露尚能唤回蜻蜓的回心;一朵 茉莉花的芬芳尚能唤回蝴蝶的翩翩起舞一缕明媚的阳光尚能唤起小 草的绿意盎然;一片绿叶尚能唤回花儿的明艳,那么一片“面包” 也能唤回“水仙花”的芬芳。
李白 一生平揖王侯,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他 毅然舍弃了高官厚禄、豪华宫殿这块人人欲得之的面包,换来了自 由奔放,潇洒一生。 陶潜 不为五斗米折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 山。他用物质的面包换来了享受田园、感受大自然的精神水仙花的 芬芳。被誉为“镭”的母亲 ——居里夫人 ,当时以她的社会条件, 完全可以享乐人生。但她却放弃这块人人羡慕的面包,毅然在艰难 的环境中,艰苦的工作,为人类科学的发展奠定基础。好一朵水仙 花啊!你的美丽,你的芬芳让多少人为之折腰、为之倾倒。
也许你正过着食不裹腹、衣不蔽体的生活,但你只要不放弃,只 要你心中拥有“水仙花”的芬芳,那么你的灵魂就不会老去。正如 司马迁所说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就是对 精神的一种诠释吧!有些人即使是住着豪华的宫殿,吃的是山珍海 味,穿的是绵衣玉帛,有的是金银珠宝,整天碌碌无为,水仙花的 芬芳对他来说也是遥不可及的星辰。
读一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你就会知道水仙花的芬芳对一个 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看一看葛朗台,你就会明白,纵然你有许多 “面包”,也换不来精神的光芒。闻闻断壁悬崖上盛开的百合,你 就会领悟到:要想“水仙花”的芬芳,就必须用“面包”去作为代 价。
好一朵美丽的水仙花,你的芬芳满乾坤。
换一朵精神的水仙花吧! 让你的灵魂由此得以升华, 你的人生得 以散发魅力。
我愿为你折腰——水仙花!
【点评】:文章起笔以散文的笔法,用排比的句式进行了强有力的 铺垫蓄势。“那么一片面包也能换回水仙花的芬芳。”这一中心论 点就显得水到渠成,顺畅自然。文章对比有力。如“读一读《钢铁 是怎样炼成的》,你就会知道水仙花的芬芳对一个人来说是多么的 重要。看一看葛朗台,你就会明白,纵然你有许多”面包“,也换 不来精神的光芒。”在对比中使文章主题深化升华。语言鲜明而有 文采。如“我愿为你折腰——水仙花!”等。
【例文 2】:心中的水仙花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花逝残红。”为了母体跨 越冬的禁区,梅减余香,保全枝干承接春的呵护。
物质与精神在冲突中两全, 思考的芦苇便在烈火中涅槃, 躯体的 消亡后是灵魂孤兀的屹立。
抚今追昔,猎猎的寒风下,两个孤魂,飘荡在殷城之外,伯夷不食 周粟,义薄云天,以物质的匮乏立下精神的丰碑。历史的奇崛使高 义不灭,他以几尺微命挑起家庭的悲辛,抚养了一个脆弱的女孩, 洪战辉以精神抚养了希望。
茕茕相对的历史与现实凝视生灵的孤寂。汨罗江畔,是他,孤傲 的屈大夫,峨冠飘发,指天詈月“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将愁苦 而终穷!”万物又归于寂静,惟有江水激浊起胸中震荡。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高渐离乐筑声还在耳 畔, 那刺秦的壮士呵, 将去成就壮烈。 “昔时人已没, 今日水犹寒! ” 滚滚的易水只是无语流淌,向着雾迷津渡的远方??
亚圣有云:“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4
不食嗟来之食,陶潜不为五斗米折腰。
文天祥的“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威逼利诱未能 使他动容,忠心可鉴日月,吟诵出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 照汗青”的心声。
为了精神的完整多少人舍弃了物质的丰盛。人只为活着一口气, 仰不愧天,俯不怍地,方是大丈夫所为!
李大钊面对国民党的软硬兼施, 只是固守心灵的净土, 固守对信 仰的忠贞不二,水仙花绽放的季节里,他获得了永生。
生命只有一次,一次的生命如白驹过隙,一瞬而已,而有的人使 一瞬间成为永恒,生得伟大,死得光荣。有的人使一生成为一瞬间, 为了私欲,放弃了人格的崇高,在人民的唾弃与责骂中含泪死去, 比鸿毛还轻。
雷锋说过,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我们不是圣人, 可是我们要固守水仙花生长的土壤, 固守精神的 一席之地,在未来的憧憬中实现梦想的价值,实现生命的永恒。
心灵的水仙花不会凋零, 有了心的呵护与汗水的浇灌将使它保持 绽放,绽放在我们的心坎。
天空回荡的可是“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古训,那尘土下 的古训指引着心灵前进。
例六 :(12上海)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 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人们对自己 心灵中闪过的微光 , 往往会将它舍弃, 只因为这是自 己的东西。而从 天才 的作品中,人们却认出了曾被自己 舍弃的微光 。
【审题立意】作文材料指向自我,指向心灵。 “自己”出现了三 次,算是着力强调。“微光”虽然只出现了两次,却是特别重要的 关键词。“微光”指的是心灵中闪过却被舍弃结果却在天才的作品 中复现的微光。
“微光”当指美好的“自我”,具体是些什么东西呢,这是我们需 要思考的。 1、智慧的微光:(1)灵感,(2)思想的火花,(3) 创新的点子; 2、美好的个性:个性中有许多是美好的,往往会因为 我们不会发掘,不积极肯定而自我抛却; 3、理想; 4、其他:还可 以是善心、正义感、责任感、感动等明白了“微光”所指这重要一 步后,我们还要继续观照与审视自我内心,需要思考如下问题:一 是:为什么我们会舍弃“心灵中闪过的微光”? 1、客观原因(1) 微光不易觉察(2)社会共性圈的强大威势等 2、主观原因(1)自信 不足(2)目标不明(3)从众心理(4)意志力不足 5)不具有智慧 预测与判断“微光”价值的眼光等。
二是:为什么“曾被自己舍弃的微光”能铸就天才? 1、“微光”本 身的价值 2、天才具有强大的自我
1) 有追求 (2) 有耐挫力 (3) 能坚守自我等。 通过以上心灵观照, 无论是记叙,还是议论,抑或是其他,都能轻易下手,并且能铸 就华章。
例七 :(12福建)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宁 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70分 )
运动中的赛跑,是在有限的路程内看你使用了多少时间; 人生中的赛跑 ,是在有限的时间内看你跑了多少路程。 (冯骥才 )
【审题指导】前一分句是为后一分句作铺垫的,重心在后一分句。 思维的原点应该是“人生中的赛跑”。
可能会有人直接抓第二分句,而忽略第一分句,这样做思维不周全。 若能兼顾前一分句中“跑步”这一对矛盾,我们就可在类比中更深 入地讨论,就更细致而有力。具体来说材料所呈现的域如下:运动 中的赛跑:要“快”(路程固定);“人生中的赛跑”:要“远” (时间有限)。要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能量,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 和理想,尽量走得更远、做更多的事、做好一点儿。
5
1、什么样的赛跑?(1)文化知识的赛跑:(2)道德的赛跑:(3) 精神的赛跑:(4)工作事业的赛跑等。
再作深度思考:2、如何“跑”?(1)向着高远的目标跑 (2) 超越自我的“跑”、超越别人的“跑”,做出更大的成就 ; (3) 跑出个性化的精彩,如电影中的阿甘 ;(4)跑得实在,一步一 个脚印,不虚浮 ; (5)跑得有意义,有价值 ; (6)有时 “停留” (如观人生风景, 消化理解人生内涵) 也是 “跑” 等 ; (7) 不“跑”(如虚度光阴、无所作为)等到于浪费生命 (8)将有 限的生命加厚、加高、掘深。
例八:(12山东卷) .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 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
惟我辈既以 担当中国改革发展为己任 ,虽石烂海枯,而此身尚存, 此心不死。既不可以失败而灰心,亦不能以困难而缩步。精神贯注, 猛力向前,应乎世界进步之潮流,合乎善长恶消之天理, 则终有最 后成功 之一日。——孙中山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 限;④文体特征鲜明。审题:
【审题指导】或从“史”角度,或从“国运”的角度思考:“史” 的角度 1、中国改革史,实际上是改革者理想史、精神史、抗争史; 2、改革,须要人在心在; 3、改革,要面对失败,不怕失败; 4、理 想不死,改革者永生。秦始皇统一后的革故鼎新,气魄大,影响更 大;以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泽被千秋。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 儒术”以及盐铁专卖等举措,影响之深远何止一二千年 ? 王莽改制, 本拟挽救社会危机,却以轰轰烈烈始,以身败名裂终。北魏孝文帝 改革,既显示出少数民族出身的改革家的卓越风采,又反映出即使 帝王带头弃旧纳新也会碰到层层阻力。北宋的“庆历新政”,透露 出一家哭还是万家哭的矛盾与隐秘;王安石变法,其是非功过至今 众说纷纭。当封建帝国的君臣们骄傲自满、闭关锁国之时,世界风 云却在不断变幻,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大炮一次又一次地轰击进来。
于是,被动挨打的古老帝国踏上艰难曲折的近代化改革历程,神州 大地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资政新篇》“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等。一部中国改革史,既有成功的欢呼,又有失败的惨痛,是无数 仁人志士的血汗凝聚而成的。
“国运”角度:1、时代赋予我们改革责任,作为青年,要勇于担当; 2、敢当改革弄潮儿; 3、改革具要眼光、胸怀与魄力; 4、改革与爱 国。
立意可“务小”。 1、勇于担当, 2、坚守真理, 3、志在成功, 4、 改革不能浅尝辄止, 5、面对困境不能动摇退缩, 6、改革需要有坚 忍意志, 7、改革需要“精神贯注,猛力向前”, 8、要为正义而奋 斗,为发展而努力。从课本中寻找素材,如书写“臣心一片磁针石, 不指南方不肯休”的文天祥,高呼“我有一个梦想”的马丁·路德 金、轮椅硬汗史铁生、生命力顽强的海伦??再把眼光投向现实生 活中,可以获取不少的时鲜素材,如创办新东方的俞敏洪,创办苹 果公司的史蒂夫·乔布斯??
还可以谈个人经历与感受,写自己的小改革,写自己如何战胜自己, 写自己如何取得小成功等。
例九 :(12湖南)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手 的写意》:伸出是 温暖的服务 ,摊开是放 飞的想象 ,张大是创 造的 力量 ,捧起是 收获的快 乐??
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记叙文或 议论文。
【审题指导】 我们要从手形中揣摩出所包蕴丰厚的意蕴。先是由四 句提示语,得出四条立意:
1、伸出双手,服务他人,温暖他人。 2、放飞想象。 3、人人可动手 创造, 产生力量。 4、 捧起收获, 享受快乐。 又可以由手 “伸出” “摊 开”“张大”“捧起”四种手形展开联想,得出如下一些立意:
6
先是“伸出” 1、伸出双手,热情助人。 2、伸出双手,奉献爱心, 传达爱意。 3、伸出双手,真诚救人。 4、伸出双手,拥抱自然(世 界)。 5、伸出双手,拯救环境。 6、伸出双手,贡献力量。??二 是“摊开”
1、放飞梦想(希望)。 2、放飞心灵。 3、给生命以自由。 4、看清 世界,认识自我。??三是“张大”
1、挣脱束缚 , 2、打破条条框框??四是“捧起” 1、万般珍惜 ,
2、托住美好 ??
例十:(13安徽) 根据下列材料自命题作文。
有的人看到已经发生的事情,问:“为什么会这样?我 却梦想 一些 从未发生的事情,然后追问:“为什么不能这样?”——萧伯纳
【审题立意】关键词:“有的人、我” , “已经发生、从未发生”, “为什么会、为什么不能”。这三组词,两两对照,显现了萧伯纳 的情感取向。第二步弄清萧伯纳和出题人的情感取向。这个转折句 的重点在后半部分,即萧伯纳和出题者均认为应该“梦想一些未发 生的事”,这是读材料的学子必须清楚的。
较好的立意应为:要反省过去,敢于创新、创新才能发展、做个追 梦人等。这个立意,既要抓住材料第一句,看到已经发生的事情, 问:“为什么会这样?”从已经发生的事中吸取经验或记住教训等 可以作为引子或是最后的辩证分析,最主要的论证还是要扣住后半 部分写创新。
【 多句名言的题目 】
例十一:①佛罗伦萨诗人但丁的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 说吧!”
②波兰谚语:“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
【审题立意】两则名言内涵不同,材料①强调要有坚定的信念,材 料②是讲走路时要有虚心求教的精神,要听从他人指导。二者孰对 孰非?应该说都很有道理,但都只是就某一方面而言, 两者具有很
强的互补性, 若将二者结合起来,就既全面而又很合理了。因此, 可以提炼这样的观点:既要有“走自己的路”的坚定信念,又要有 “常问路”的虚心精神,才能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由此可见,多个名言警句,要注意彼此之间的联系,我们称之为 互补法。
例十二: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谚语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 —童谣
【审题立意】三个名言警句从正反两方面阐释了合作的作用,“合 作”即三则材料的共同点。由此可见,多则名言警句的审读,要善 于全面把握,从不同的名言警句中 挖掘其内在的相同点 ,进而 在相 同之处立意 ,为“异中求同”法。
例十三:阅读下面这则材料,写一篇文章。
杜甫说: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尼采说:不要爬上山顶去,也不要站在山脚,从半高处去看,这个 世界真美好。
其实,站在哪里看世界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识和体验,你又有 怎样的认识和体验呢?在阅读上面材料基础上确定文章的立意,题 目自拟,写成记叙文或议论文。不得少于 800字。不得宿构或抄袭。
【审题立意】 本道作文题有两则名言, 在名言之后, 命题者用 “其 实,站在哪里看世界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识和体验,你又有怎 样的认识或体验呢?”这 一关键性问句 ,提示我们感受世界的美好 不仅在半高处,也可在山的 不同角度去感受 。所以,我们可以循着 命题者的提示从不同角度思考,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写出自己的 认识和体验。抓住第一句名言中的“ 绝顶”可立意为 :从山顶看, 美尽收眼底。为了“欲穷千里目”,目光远大、心胸开阔,就会感 受世界的美好;从山顶看,可“一览众山小”,就会感受、认识到 自己的美好,增强自信心;从山顶看,则“不畏浮云遮望眼”,头
7
脑清醒,不受蒙蔽,才会感受生活真实的美。也可以抓住 第二句名 言中的“半高处”立意:从半高处看,这个世界真美好。半高处有 余地,留有美好的想象和向往,而不是一览无余。在文学、艺术上, 半高处则表现为含蓄。文学艺术留白,可激发欣赏者的审美活动。 如果把“半高处”比喻人生的旅途中,那么,我们会明白“美在途 中”。因为生命中绝大部分的风景总是在途中,生命主要是为了经 历。 其实, 从山脚看,也可感受世界的美好 。观察事物往往取决 于人的态度,如果居高临下,则目中无人,有了有色眼镜,何谈世 界的美好?那么,从山脚看,则象征谦卑的态度,如此才能像庄子 笔下“知丑”的河伯那样感受大海的美。而且,从山脚看,才能从 事物的根基上感受实实在在的美好。还可综合两则名言立意:从山 脚、山腰、山顶 多角度、多层次观察,会感受世界更美好。所谓“横 看成岭侧成峰”,善于变换不同的角度观察,世界便异彩纷呈。
【佳作示例】 人生何处不精彩
爱默生有言:“生活难,难就难在选择。”杜甫认为“会当凌绝 顶,一览众山小”,尼采却觉得站在半高处看,这个世界真美好。 其实,人生也如登山, 无论是半高处或是顶峰,只要努力攀登,同 样会收获精彩!
他站在了半高处,没有奖牌,却赢得了掌声??
在伦敦奥运会上,来自南非的“刀锋战士” 皮斯托瑞斯 终于实现 了自己的奥运梦想,成为了奥运田径赛场上的首位残疾运动员。虽 然他最后惨遭淘汰,与金牌无缘,但他努力拼搏的精神感动了全世 界,换来的是为他骄傲的掌声。
白哲特曾说:“坚强的信念能赢得强者的心,并使得他们变得更 坚强。”正因为皮斯托瑞斯有着坚强的信念,坚持不懈地拼搏,虽 然最后只站在半高处,无法登上冠军的顶端,却同样精彩。
他站在了最顶峰,成为万众瞩目的作家??
2012年 10月,诺贝尔文学奖花落中国, 莫言 因其作品“将民间 故事、历史和当代时事以魔幻写实手法冶于一炉”,以丰富的想象 力,写出富有张力、情感饱满的农村“民间深层经验”,达到了极 高的艺术境界,成为诺贝尔文学奖中国籍作家第一人,填补了中国 文学界的空白。
泰戈尔说过:“莲花的花瓣不会闭合,深藏的花蜜定会显露。” 正因为莫言用自己潜心几十年孜孜不倦的追求和大胆细腻的创作征 服了世界,最终登上了诺贝文学奖的最高峰,从而绽放出夺目的异 彩!
她站在半高处收获成功,也站在顶峰创造精彩??
1989年, 陶华碧 在贵阳市开了一家“实惠餐厅”,专卖凉粉和 冷面。她靠自己的努力与真诚来经营这家餐厅,因此小店的生意很 红火。后来她招了 40名工人,办起了一家食品加工厂,专门生产麻 辣酱,取名为“ 老干妈麻辣酱 ”。仅仅用了 3年半的时间,“老干 妈”公司便迅速壮大到了 1200多人,产值将近 3亿元。现在,“老 干妈”公司累计产值已经高达 13亿元,在中国私营企业 50强排行 榜上名列第 5。她所开发的产品覆盖了全国除台湾省以外的每个省 份,并远销世界各地。
威廉·钱宁说过:“要想人生过的有意义,唯一的办法就是努 力努力再努力。”陶华碧先前做小生意——在半高处收获过成功, 后来选择开办麻辣酱生产厂——在顶峰创造了精彩,是啊,只要努 力,人生何处不精彩?
无论你相信“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还是相信“站在半高 处,这个世界真美好”,其实,只要你努力攀登,人生每一处都精 彩!
【点评】作者通过名言开端,然后引出材料要点,紧接着提出中心 论点,可谓言简意赅。 主体部分从三个不同的角度,运用例证法和 引证法深入阐述 “人生何处不精彩”这一中心论点,结尾再次回扣
8
材料并与开头呼应,使之浑然一体。可以说,全文中心突出鲜明, 结构一目了然。典型的论据,深入的分析,精当的语言,让文章也 收获了精彩。
最美的风景在路上
看风景,不该在山顶,因为东坡曾云:“高处不胜寒”。其实, 我更欣赏的是尼采的处世之道,也就是从半 高处去看,这个世界真 美好。最美的风景,就在路上。
最美的风景,不是山顶的无限风光,而是路上邂逅的鸟语花香。
周汝昌先生无愧“为芹辛苦见平生”的美誉。虽一生坎坷,耳聋 目近盲,但他在辛苦的研究路上一走就是六十载。 时年九十余岁, 他仍坚持每天用盲文写作 。
是什么东西有如此大的魅力, 令一个人为此痴迷一个甲子?不是 名和利,而是在过程中享受的乐趣。班廷说过:“人生最大的快乐 不在于占有什么,而在于追求什么的过程中。”最美的风景,不在 山顶,而在路上。世上为一项事业痴迷的人之所以痴心不改,大抵 是因为他们深知这个道理。
最美的风景, 不是巅峰上的天光云影, 而是路上的 “流水飘花” 。
“刀锋战士”皮斯托瑞斯被誉为“征服冠军的冠军”。他不因先 天身体缺陷自暴自弃,而是用“丁”形义肢踏上跑道。艰苦的训练, 只为登上奥运赛场。他鼓足勇气竭力在赛场上奔跑。虽然他最终无 缘领奖台,但微笑仍在他脸上绽放。
为什么幸福不只眷顾达到巅峰的人?因为尚在路上的人有目标 与追求,正如王绍男所说:“人生的意义不在于得到什么,而在于 追求什么。”纵然路远天寒,但只要有追求,路上流光溢彩、摇曳 多姿的美景照样迷人!
最美的风景, 不是顶峰的手可摘星辰, 而是在于路上的披星戴月, 风雨兼程。
衣着土气的“ 大衣哥” 凭借雄厚的实力唱响中国。此后,他的生 活便被鲜花、掌声簇拥。然而,这一切给予他的不是幸福,而是无 奈。追梦路上享受的单纯快乐似乎已被所谓荣誉光环渐渐消磨殆尽。 于是,他毅然决定回归音乐本身,与路上的美景重逢。
史蒂文森说过:“怀着希望去旅行,比到达目的地更有趣味。” 即便是顶峰之景也无法取代路上的风景所具备的美。追梦的路是坎 坷的,但也只有踏上征途,我们才能享受那份充实。
路上的风景最美, 路上的人最幸福。 正因如此, 单田芳年逾七旬, 仍不“封口”;理查德痴心于汉字,乐此不疲;姬十三剥科学松果, 满怀激情??
前行的人们,你们是幸福的 ,因为:最美的风景在路上。
【点评】本文的标题亮人眼眸,“最美的风景在路上”,醒目、贴 切,很有诗意,引人遐想。而后作者从三个方面运用特色语言标志 “最美的风景,不是山顶的无限风光,而是路上邂逅的鸟语花香”、 “最美的风景, 不是巅峰上的天光云影, 而是路上的 ‘流水飘花’ ” 、 “最美的风景,不是顶峰的手可摘星辰,而是在于路上的披星戴月, 风雨兼程”,很有创意地引领出各部分的论据并加以深入分析、阐 述,让读者强烈地感受到不可辩驳的说服力。
例十四:(13浙江) 阅读下面文字, 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中国作家丰子恺:孩子的眼光是直线的,不会转弯。
英国作家赫胥黎:为什么人类的年龄在延长,而少男少女的心灵却 在提前硬化?
英国作家菲尔丁:世界正在失去伟大的孩提王国,一旦失去这个王 国,那就是真正的沉沦。
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所思所感?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 章。
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②不得脱离材料及含义的范围 作文;③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④不得抄袭、套作。
9
【审题立意】一、材料中的关键词句的理解
1、 “孩子的眼光是直线的, 不会转弯。 ” “直线的” , “不会转弯” , 寓意指,孩 子的眼光是单纯的 ,世界在他们的眼里往往十分美好, 因而他们的心灵是那样的纯真和善良。
2、“少男少女的心灵却在提前硬化”,“硬化”与“柔软”对立, 如果说孩子的心灵是柔软的,那么,步入 青春阶段的少 男少女的心 灵却开始变硬了,他们一点一点的褪去了童真。
3、“世界正在失去伟大的孩提王国,一旦失去这个王国,那就是真 正的沉沦”,寓意是如果一个人失去了童真,那么 意味着道德的沉 沦;作 为个人是这样,作为国家和社会也是这样。
二、材料作文中的角度和立意分析。三种观点,三个角度。显然我 们可以这样理解,三个不同作家的的不同阐述,可以算作是三种角 度。那么考生从材料中的任何一种阐述出发确定角度,都不算离题。
从丰子恺等几位作家的的话语中,可以产生这样的立意——
①童心是美好的,我们要永葆童心;②今天的社会,是什么让少男 少女的心灵提前硬化?
③我们如何不让自己的心灵硬化?④摒弃成人世界的影响,在沉重 而压抑的现实里要坚守自己本真情怀
⑤在道德失范的今天,成人(社会)该为孩子做些什么?⑥在道德 失范的今天,我们的教育应有怎样的反思?
例十五:(14浙江):门与路永远相连,门是路的终点,也是 路的起点,它可以挡住你的脚步,也可以让你走向世界。大学的门, 一边连接已知,一边通向未知,学习、探索、创造,是它的通行证; 大学的路,从过去到未来,无数脚印在此交集,有的很浅,有的很 深。
综合上述材料,结合你的所思所感,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作 文”。
【审题立意】作文要求就“门”与“路”谈感想,属于两概 念作文题,侧重考查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要从“门”和“路”这两个关键词入手。这两个词都有象征意义, 所以立意过程可分两步走:第一步,明确它们所具有的象征意义。 “路” 的本意是道路, 是从甲地到乙地的过道, 所以它可以象征 “做 事情的过程”,“办事的方法、途径”,“预先做的规划、计划” 等意义; “门” 的象征意义可能更复杂一些, 如果其本意是 “家门” , 那么可以象征“起点”,因为家是一个人出发去工作、旅游、建功 立业的地方,当然家也是一个人的归宿,在此意义上又可以跟另外 一些门,比如“天堂 (地狱 ) 之门”,象征“事情的终点或结果”。 门包含着一道门槛,所以它还可以象征“阻碍”、“障碍”之类意 义。根据上述分析,可以提炼出 以下几种不同的观点:一,探索 (奋 斗 ) 之路引领我们走向成功之门; 二, 规划之道让我们走向成功之门; 三,成功之门是新探索之路的起点;四,不能让成功之门堵住了我 们的探索之路。考生只要紧紧抓住两个关键词“门”和“路”,在 两者之间营造出一种关系,那么,文章的立意就不容易“跑偏”。
例十六:(12江苏)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孟郊)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 爱得深沉 。(艾青) 在这些神圣的心灵中,有一股清明的力量和 强烈的爱, 像激流一般 飞涌出来。甚至无须倾听他们的声音,就在他们的眼里,他们的事 迹里,就可看到生命从没像处于 忧患时的 那么伟大,那么丰满,那 么幸福。(罗曼?罗兰)
请以“ 忧与爱”为题, 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文章。
【审题立意】这三则材料很有代表性,有中有外,有古有今;既有 家庭人伦的忧与爱,也有国家民族的忧与爱,更有广泛意义上的忧 与爱,给了考生诸多提示与启发。这种 材料加命题的方式 不知是不 是将来转为材料作文的一个过渡。 “忧”或“爱”的对象是什么?
10
应该是同一的。忧是一种社会责任,历史使命,有了责任感和使命 感,对生活、家庭、社会就会充满爱。“忧”中要有“爱”,“爱” 中又要有“忧”,忧国与爱国,要写出忧与爱的逻辑联系,先有忧 后有爱,爱从忧中来。这是对学子们水平与智慧以及人性与品德的 综合大考验,任何一个方面的肤浅与缺失,都或多或少影响着精彩 作品的诞生。既可写小忧小爱,对亲人、对同胞,体现亲人、同学、 师生、邻里之间的关心和爱护,对生命个体的忧与爱,也可写大忧 大爱,写对祖国、对民族命运忧与爱,不同层次的考生也都有话可 说。人们常说“居安思危”,实际上就含有“忧与爱”的意思,有 了忧患意识,忧患的最终是为了爱,这样文章选材比较广阔,自然 就会有深度。
【素材推荐】 “国 破山河在,城春草木 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 惊心。”摄人心魄的感慨,那是诗人杜甫心系祖国、眷怀家人时感 情的喷发;“临 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那是一个母亲对子女永 不消逝的关爱与牵挂;“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那 是江水隔不断的友情的涟漪在幽幽地荡漾;“此 情无计可消 除,才 下眉头,却上心头”,那是词人李清照轻解罗裳,独上兰舟,思夫 心切时暗自忧愁的无言心声。正所谓“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没 有爱,便没有忧虑凄清的眼神,没有“云中谁寄锦书来”的热切盼 望,更没有“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忧思悲伤。
汶川地震中那个感天动地的母亲。 抢救人员发现她的时候, 她已 经死去多时。透过那一堆废墟的的间隙,可以看到她死亡的姿势, 双膝跪着,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身体,有些象 古人行跪拜礼,只是身体被压得变形了,看上去有些诡异。在她的 身体下面躺着她的孩子, 包在一个红色带黄花的小被子里, 大概有 3、 4个月大,因为母亲身体庇护着,他毫发未伤,抱出来的时候,他还 安静地睡着,他熟睡的脸让所有在场的人感到很温暖。随行的医生 过来解开被子准备做些检查,发现有一部手机塞在被子里,医生下 意识地看了下手机屏幕,发现屏幕上是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
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看惯了生离死别的 医生却在这一刻落泪了,手机传递着,每个看到短信的人都落泪了。 在灾难来临的那一刻,这位伟大的母亲根本无暇思考自己的安危, 本能地用自己的身体全力护住自己的孩子,那深深扎根在心底的母 爱,换做那一个无与伦比的母爱的姿势,还有那充满爱意和担忧以 及祝福的短信。谁能说这不是世界上最动人的忧与爱?
杭州司机“平民英雄”吴斌,驾驶大客车在高速公路上正常行驶, 在面对对向车道上突然飞来的铁块造成肝脏多处碎裂、多根肋骨骨 折、肺、肠挫伤的危急时刻,强忍剧烈的疼痛将车辆缓缓停下,拉 上手刹、开启双闪灯,完成一系列完整的安全停车措施,之后,他 又以惊人的毅力,从驾驶室艰难地站起来告知车上旅客注意安全, 然后打开车门,安全疏散旅客。当做完这些以后,耗尽了最后一丝 力气的他,瘫坐在座位上。 24名旅客安然无恙,但年仅 48岁的他却 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11
作文九:《名言类作文题审题示例与经典例文》2100字
名言类作文题审题示例与经典例文
四川省绵竹中学 龚志华
此次摸拟考试考了如下一道名言类作文题:
卢梭说:“大自然塑造了我,然后把模子打碎了”。请以此名言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定题目,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像这样的以名言为话题的作文,如何审题呢?
首先要弄懂名言的含义。
卢梭这句话就是说,自从他诞生,就再也没有谁能成为他了,因为他打碎了模子,是独一无二的,没有谁能替代他。扩展开来说,指大自然把我们塑造出来,让我们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特点,大自然塑造出来的千千万万的人都是不同的,不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模子”强调的是同一性,而卢梭的话强调的是独特性,强调的自我,强调的是生命个体的作用。
通过以上,我们便可抓住了话题的核心:人不要失却自我,失掉个性。 其次要展开联想,确定立意。
如何联想,还是三方面“社会”“人生”“心灵”。
联系“社会”,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立意:
1、尊重学生个性,打破教育统一模式
2、别让群体性淹没个性价值
3、学会爱自己等
联系“人生”,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立意
1、“成功不可复制”
2、走自我之路
3、别成为他人的影子等
联系“心灵”,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立意
1、做我自己
2、张扬个性
3、和自己做朋友
4、认清自我等
下面附周国平先生发表在读者上的经典文章。
做人要做自己
卢梭说: 大自然塑造了我,然后把模子打碎了。这话听起来自负,其实适用于每一个人。可惜的是,多数人忍受不了这个失去了模子的自己,于是又用公共的模子把自己重新塑造一遍,结果彼此变得如此相似。
真正成为自己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世上有许多人,你可以说他是随便什么东西,例如是一种职业,一种身份,一个角色,唯独不是他自己。如果一个人总是按照别人的意见生活,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总是为外在的事务忙碌,没有自己的内心生活,那么,说他不是他自己就一点儿也没有冤枉他。因为确确实实,从他的头脑到他的心灵,已经找不到丝毫真正属于他自己的东西了,他只是别人的一个影子和事务的一架机器罢了。
人生在世,不能没有朋友。在所有朋友中,不能缺了最重要的一个,那就是自己。缺了这个朋友,一个人即使朋友遍天下,也只是表面的热闹而已,实际上他是很空虚的。
能否和自己做朋友,关键在于有没有一个更高的自我,这个自我以理性的态度关爱着那个在世上奋斗的自我。理性的关爱,这正是友谊的特征。有的人不爱自己,一味自怨,仿佛自己的仇人。有的人爱自己而没有理性,一味自恋,俨然自己的情人。在这两种场合,更高的自我都是缺席的。
这个更高的自我知道:自爱者才能爱人,给人以生命欢乐的人,必是自己充满着生命欢乐的人。一个不爱自己的人,既不会是一个可爱的人,也不可能真正爱别人。他带着对自己的怨恨到别人那里去,就算他是去行善的吧,他的怨恨仍会在他的每一件善行里显露出来,加人以损伤。而只爱自己的人也不会有真正的爱,只有骄横的占有。如果说爱是一门艺术,那么,恰如其分的自爱便是一种素质,唯有具备这种素质的人才能成为爱的艺术家。
人与人之间有同情,有仁义,有爱。所以,世上有克己助人的慈悲和舍己救人的豪侠。但是,每一个人终究是一个生物学上和心理学上的个体,最切己的痛痒唯有自己能最真切地感知。在这个意义上,对于每一个人来说,他最关心的还是他自己,世上最关心他的也还是他自己。要别人比他自己更关心他,要别人比关心其他人更关心他,都是违背作为个体的生物学和心理学特性的。结论是:每个人都应该自立。这些都是心中的自我应该知道的。
心中的自我还须明白:有些痛苦是无法分担的。别人的关爱至多只能转移你对痛苦的注意力,却不能改变痛苦的实质。甚至在一场共同承受的苦难中,每人也必须独自承担自己的那一份痛苦,这痛苦并不因为有一个难友而有所减轻。
对于别人的痛苦,我们的同情一开始可能相当活跃, 但一旦痛苦持续下去,同情就会消退。我们在这方面的耐心远远不如对于别人的罪恶的耐心。一个我们不得不忍受的别人的罪恶仿佛是命运,一个我们不得不忍受的别人的痛苦却 几乎是罪恶了。
我并非存心刻薄,而是想从中引出一个很实在的结论:当你遭受巨大痛苦时,你要自爱,懂得自己忍受,尽量不用你的痛苦去搅扰别人。
和自己交朋友,还要做自己的一个冷眼旁观者和批评者,这是一种修养。它可以使我们保持某种清醒,避免落入自命不凡或者顾影自怜的可笑复可悲的境地。获得理解是人生的巨大欢乐。然而一个孜孜以求理解、没有旁人的理解便痛不欲生的人却是个可怜虫,把自己的价值完全寄托在他人的理解上面的人往往并无价值。成为真正的自己很难,但一旦找到了真正的自己。你也会乐此不疲。
为别人对你的好感、承认、报偿做的事,如果别人不承认,便等于零。而为自己的良心、才能、生命做的事,即使没有一个人承认,也丝毫无损。我之所以宁愿靠自己的本事吃饭,其原因之一是为了省心省力,不必去经营我所不擅长的人际关系了。
我曾和一个五岁男孩谈话,告诉他,我会变魔术,能把一个人变成一只苍蝇。他听了十分惊奇,问我能不能把他变成苍蝇,我说能。他陷入了沉思,然后问我,变成苍蝇后还能不能变回来, 我说不能, 他决定不让我变了。 我也一样, 想变成任何一种人,体验任何一种生活,包括国王、财阀、圣徒、僧侣、强盗、妓女等,甚至也愿意变成一只苍蝇,但前提是
作文十:《高考语文备考名言类材料作文审题之我见》4300字
名言类材料作文审题之我见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
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 ——列夫·托尔 斯泰
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定立意;②自拟标题;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山东卷作文所给材料是一句名言,思考的角度有三:一是“人生的一切变化”“由 光明和阴影构成”,二是“人生一切魅力” “由光明和阴影构成”,三是“人生一切美” “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综合分析,该名言的关键词应是“光明和阴影”。根据《现代 汉语词典》的解释, “光明”可指(胸襟)坦白,没有私心;可比喻正义的或有希望的。 “阴影”的比喻义可以是心理上不够开朗乐观,感到压力缠身;还指心灵与修养方面的 弱点或不顺利的生活境遇等,如人生的逆境,挫折等。二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相伴相 随。为此,该材料作文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立意:
1. 阴影价值类:因为有了阴影,光明显得炫目。
2. 辩证关系类:光明和阴影是相辅相成的,没有阴影的光明只是一团耀眼的白光, 没有生机等。
3. 人生价值类:种种历练和高楼大厦就正好体现了人生的价值;战胜阴影的过程, 就是挑战人生,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
4. 快乐人生类:遇到磨难和艰辛,不要灰心丧气,摆脱心灵上的阴影,勇敢寻找光 明,让人生拥有快乐和成功等。
根据以上分析可见,名言警句材料作文审题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抓名言警句的关键词句,挖掘其喻意。
2. 结合社会时代背景解读名言警句,把握名言警句中所蕴含的哲理,即其隐含义。
3. 在名言警句隐含义的范围内,结合社会现实多角度立意。
这是一则名言警句,如果是多个呢?例如:
①佛罗伦萨诗人但丁的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②波兰谚语:“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
【析】两则名言内涵不同,材料①强调要有坚定的信念,材料②是讲走路时要有虚 心求教的精神,要听从他人指导。二者孰对孰非?应该说都很有道理,但都只是就某一 方面而言, 两者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若将二者结合起来, 就既全面而又很合理了。 因此, 可以提炼这样的观点:既要有“走自己的路”的坚定信念,又要有“常问路”的虚心精 神,才能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由此可见,多个名言警句,要注意彼此之间的联系,我称之为寻互补法。
再看一组材料: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谚语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童谣
【析】三个名言警句从正反两方面阐释了合作的作用,“合作”即三则材料的共同 点。
由此可见,多则名言警句的审读,要善于全面准确,从不同的名言警句中挖掘其内 在的相同点,进而在相同之处立意,我称之为“异中求同”法。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说:“我贴在地面步行,不在云端跳舞。”这句名言表达形象, 寓意深刻,它会引发我们不同的联想或感悟。
结合这句名言,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文体自选 (除诗歌外 ) ,写一篇不 少于 800字的文章。(北京海淀区 07年高三第二学期期末考试作文题)
【审题指导】
这是一道名言警句类材料作文。哲学家维特根斯坦的名言“我贴在地面步行,不在 云端跳舞”,其中“地面”与“云端”,“步行”与“跳舞”,“贴在”与“不在”, 三组词语对比鲜明,一是一非,态度很鲜明。
名句的诗意有利于考生情感的引发,包含的哲理催生考生理性的思考,比喻式的表 达可产生不同的理解,所以此题的立意呈现多样化的趋势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抓住词语“贴”、“地面”、“步行”,可以谈脚踏实地做人做事做学问,或者坚 持不懈 , 日积月累方可成就梦想。
抓住词语“云端”,发掘其特点,可以类比与之有相似点的事物,例如“云端”辽 远高卓, 可类比崇高的追求和理想; “云端” 绚丽多彩, 可类比美好的情思和精神; “云 端”千变万化,可类比态度变化无常;“云端”虚无飘渺,可类比根基不稳等等。
题目要求“自定立意”,则意味着可以赞成哲学家维特根斯坦的观点,也可以辨证 分析,反驳将此观点推向片面和极致。观点的确立取决于对哲学家名言比喻义的理解。 例如将“云端跳舞”理解为舒展自如,可以赞颂、倡导这种人生状态;将“云端跳舞” 理解为纵横驰骋, 则可以阐述纵横捭阖的生命姿势、 或无拘无束的精神境界。 反过来看, 将“云端跳舞”理解为夸夸其谈,则可以抨击空泛、玄妙、无用的言论;将“云端跳舞” 理解为得意忘形,则可以批评傲视万物 , 目中无人的不良现象;将“云端跳舞”理解为 憧憬虚幻,则可以剖析那种不切实际地幻想得到万人瞩目结果的想法。
比较好的立意:脚踏实地方能走向成功; 云端跳舞 , 失败也是美丽的; 视云端跳舞为 异端 , 是平庸者慵懒的借口;没有云端跳舞的志向 , 哪有脱离地面的果敢;脚在大地,心 在云端;步行不如跳舞;在云端舞出绚丽的人生等。
【优秀习作一】
求踏实戒浮躁
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说:“我贴在地面步行,不在云端跳舞。”地面步行,常常是风 雨不动安如山,此为踏实之风;云端跳舞,往往会摔得脸青鼻肿,此为浮躁之气。从哲 学家的名言可以看出,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求踏实,戒浮躁。
一个人有了求踏实、戒浮躁的作风,才会学有所成,学有所获。
三国时管宁和华歆同席读书,管宁能够踏踏实实静心学习,不为外界所扰,而华歆 却十分浮躁。 有位达官显贵坐着豪华的轿子从外面路过, 管宁置若罔闻, 照旧专心致志, 而华歆却面露羡慕之色,立刻跑出去看。管宁于是割席而坐,与其绝交。最终管宁成为 德高望重的大学问家,而华歆在学术上却碌碌无为。
一支军队有了求踏实、戒浮躁的作风,才会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早年曹操曾率领军队将张绣打得落花流水,胜利之后,曹军得意洋洋,上至主帅, 下到士兵,都显得十分浮躁。结果在第二次征讨张绣时,损兵折将,一败涂地。反观张 绣,在失败之后能踏踏实实地蓄积力量,谋划方案,所以最终打了胜仗。曹操和张绣, 一胜一负,不正是对求踏实、戒浮躁重要性的最好诠释吗?
一个国家有了求踏实、戒浮躁的作风,才能稳步发展,繁荣富强。
建国初期,中华大地百废待兴。许多人企望一蹴而就,急功近利,于是有了“三年 赶英, 五年超美, 十二年实现共产主义” 这样不合实际的目标口号; 于是有了大伐森林、 大炼钢铁的激进场面;于是有了“一个萝卜千斤重,两头毛驴拉不动”这样荒唐的“硕 果”。结果浮躁的“**”运动不仅没有**,反而让中国经济走向了“大倒退”。
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个集体,一个国家,只有求踏实、戒浮躁 , 才能走得更远。当 我们每一次为海市蜃楼的奇景所倾倒感叹时 , 我们是否想过这空中楼阁其实也是人类靠 自己的双手在另一个地方一砖一瓦建造起来的呢?
当今社会浮躁之风盛行,能在“云端跳舞”成了众人趋之若鹜的目标。于是乎花钱 发表论文者,抵押房屋炒股者,破坏环境换取 GDP 数据者??诸如此类,层出不穷。 殊不知越是浮躁, 反而离成功越远——君不见沽取虚名者成为丑闻笑谈,博弈求富者倾 家荡产,急功近利者受到大自然的严厉惩罚。
踏实之风,犹如山巅松柏,风吹不动,雷打不惊;浮躁之气,如同墙头野草,风来 则枯,雨淋则倒。
朋友,在云端跳舞,虽然曼妙,却易跌落;贴地面步行,虽然平淡,然而稳重。我 们何不求踏实,戒浮躁,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呢?
[点评 ]
作者赞同哲学家的观点,从个人、集体、国家三个角度论述了求踏实、戒浮躁的重 要性和必要性,切合题意。列举古今正反事例来论述,材料翔实,内容充实。能联系时 弊来阐述,加强了文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表达上“总分总 +并列式”的结构完整、清晰,正反对比鲜明,比喻贴切,语言有 文采、准确、通畅。 (评分:24+25+10=59分)
【优秀习作二】
登上高处
“我贴在地面步行,不在云端跳舞”,这是哲学家维特根斯坦的一句名言,它似乎 在告诉人们,将自己放在低处才能稳稳当当。然而,因怕失足坠落而不敢登上高处的心 态,我以为十分不妥。倘若人人怀有“登高必跌重”的念头,个人何以进步,社会又何 以发展?
在思想上,人应当尽量登上高处。
有人说:“人应当具有深刻的思想,否则将会变成毫无希望的枯井。”是呀,人如 果不能登上思想的高地,那将是多么可怕的境况!即使再大的家业交给他,他也会败得 一塌糊涂。蜀后主刘禅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没有让思想登上高处,所以胸无大志,缺乏 主见,说话草率,赏罚不明,最终葬送了刘备打下的江山。人只有从一个较高的思想层 面想问题,才能把问题想得透彻,才会看得比别人更远,更准。
在境界上,人应当尽量登上高处。
王安石登飞来峰写下了“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杜甫在泰山之巅写 下了“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这些都反应了诗人那种超脱凡俗的境界。人只有具 备了较高的境界, 才会有苏洵 “泰山崩于前而不惧” 的镇定, 才会有陶潜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的超脱,才会有李白“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情,才会 有谭嗣同“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大义凛然。
在地位上,人应当尽量登上高处。
拿破仑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是呀,在社会生活中,人人都应当 追求自己更高的位置。 试想, 一个中尉艾森豪威尔绝对发挥不了一个统帅艾森豪威尔的 作用。人如果只甘心做一个社会最底层的人,那么他便只能发挥一个普通人的作用。人 若想有大的作为,就必须登上更重要的位置。
一位女教师曾对她的学生讲过:我从小就梦想成为一位伟人,当我长大后,发现这 不大可能;于是,我就再次梦想成为一位伟人的妻子,但如今我已结婚,丈夫是一个平 凡的职员;于是,我继续梦想,让自己成为一位伟人的老师。也许将来,这个梦想不一 定会实现。但我依旧感到欣慰和富足,教室里响起一阵掌声。怀着勇气和力量,在大千 世界中奋力去追求某个高度,不必在乎你是不是最高的,因为在你向终点逼进时,你的 灵魂已达到了一个挺拔的高度!
一个有思想、有境界、有抱负的人才会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才会是一个能“感到欣 慰和富足”的人,所以我们应当让自己登上高处。托尔斯泰说:“我愿站在高处,因为 那里能听到上帝的声音。”我的朋友,你呢?
【点评】
作者将“贴在地面步行”理解为“将自己放在低处才能稳稳当当”,由“不在云端 跳舞”联想到社会生活中一些人“因怕失足坠落而不敢登上高处的心态”,以此为出发 点,反弹琵琶,针锋相对地从三个方面阐述了要登上高处的理由,见解独到新颖,切合 题意。
表达上同样采用“总分总 +并列式”的结构,层次分明。引用名人名言准确丰富, 语言准确警策。
(评分:24+23+8=55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作文大全网 » 【转载】名言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