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中庸之道的作文》800字
中庸之道的作文
一、常规性思考
1、 是什么
中庸之道是一种温和主义(折衷公允,持重稳健)
中庸之道是一种思想境界(至仁至义,中道合礼)
中庸之道是一种思维方式(理性思考,辩证分析)
中庸之道是一种处世原则(忠恕包容,和而不同)
2、 为什么
中庸之道有利于修养个人道德(追求仁义,平衡情理,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中庸之道有利于和谐人际关系(周而不比,和而不同,适可而止,恰到好处)
中庸之道有利于调和社会矛盾(人得其所,事得其宜,社会稳定,天下太平)
3、 怎么样
对自己,追求仁义,克己守礼
对他人,互爱互信,互尊互谅(不即不离,不狂不狷,能好能恶,
以直报怨)
秉持人道,坚守正义
看问题,集思广益,求同存异
做事情,不偏不倚,不走极端
二、辩证性思考
起:中庸之道是一种温和主义、处世原则
承:中庸之道适用于社会改良、社会稳定
转:中庸之道绝不是不讲原则、没有主见(不适用于社会革命)
合:中庸之道应该是秉持人道,坚守正义(因时而用因地制宜)
三、批判性思考
摆现象:发展经济,拜金主义;开发资源,涸泽而渔;对外开放,卖国求荣
谈危害:道德沦丧,世风日下;资源枯竭,环境恶化;内忧外患,永无宁日
挖根源:为官不义,为富不仁;追求政绩,自私短视;漠视民生,韬光养晦
提措施:实行法治,重建道德;科学发展,稳健进步;改善民生,独立自主
四、发散性思考
中庸之道的终极目标就是在合乎仁德、恪守礼义的前提下,统一各种矛盾
个人与集体(部分与整体,私与公)
理想与现实(主观与客观)
奉献与索取(劳动与报酬)
自立与依赖
自主与交流(开放)
竞争与合作
继承与创新(昨天与今天)
自由与纪律
人情与法制
民主与集中(专制)
物质与精神(意识)
情欲与理智
偶然与必然
现象与本质(外在与内在,形式与内容)
得与失 成与败 恩与怨 灵与肉 量与质 官与民 权与责 利与义
劳与逸
作文二:《2013年高考满分作文范文及点评:中庸之道》1400字
核心提示:本文由优需范文网高考作文编写组整理678youxufan. ˉ47>中庸之道 肖传国因对方舟子进行报复被捕,而他只是因为方舟子对他学术... 本文由优需范文网高考作文编写组整理
678youxufan. ˉ47>
中庸之道
肖传国因对方舟子进行报复被捕,而他只是因为方舟子对他学术进行打假导致不能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这一原因,做出了违法行为。视其本质,不难发现肖传国个性好强,这是促使他报复的主要原因。
自古以来,中国都以中庸之道作为人生做事的准则,试想,如果肖不为院士失败一事所动怒,那么他也不会有今天的结果。
1
马家爵一事几乎是整个社会无所不知的事情,成绩优异的他谁都想不到会成为一个杀死四人的杀人魔鬼。当然杀人动机也是“报复”二字。虽说马家爵是忍不住室友的欺辱才杀人的,但是细想一下,那么优秀的他何必为如此之事动怒呢,是因为他的个性么,我想如果他内心在为人处事上能够中庸一点,那么如今他依旧是那么的优秀,而不会是地狱里的一个小鬼。
有时候,中庸确实比好强要来得好。俗话说:“枪打出头鸟,做事何必要那么好胜呢,”
刘备在得知关羽、张飞死后,悲痛不已,冲动的他急于报仇,最后兵败人亡,落了个“白帝拖孤”。试想,如果他能等上几年,兵力强大之后再去攻打敌人的话,那么在胜利的同时也为二弟、三弟报了仇。其实,中庸一点并不是什么坏事,刘备就是因为那一次的放弃中庸,而成为了蜀国灭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当然也并不是说好强就完全错误。大清王朝从开始的强盛到最后的****,主要原因离不开闭关锁国政策。清政府太过于享受现有的,满足于现有的,而不去忧患一下,导致最后的灭亡。如果说清王朝能够稍微好强那么一点,估计我们现在还是清朝的子民吧~
2
万事不能超过一个度,中庸即可,
1youxufan. ˉ92年,日本的丰臣秀吉,在统一了全日本后,在担任了太阁之后,不满足于现状,出兵攻打朝鲜,导致失败。这一次让他患了重病,于1youxufan. ˉ98
年7月死于大阪城。而他的死又让日本成为了乱世。直到1603年,德川家康才让百姓过上好日子。试想秀吉如果能够满足于自己所打造的日本,不攻打朝鲜,那么百姓才能不去多过那youxufan. ˉ年的受苦于战乱的日子。
总之无论是肖传国还是马家爵,还是那些名人事迹都让我们知道,凡事都要有个度,中庸之道乃最佳选择。
【点评】此文属于四类卷,所谓不及格之文。文章在开头将肖传国事件简单归结为性格好强后,便提出了中庸之道,但全文可见作者对中庸之道的理解偏差很大。文中所举事例并非均可归结为“中庸之道的缺失”。显然生硬了。另外,全文论证方法也很单一,开头结尾之外,几乎全部是例证法挑大梁,不仅单薄,而且单调。(38分) 2013年高考满分作文范文:中庸之道
3
优需
uxufan./search.asp?keyword=范文” target=“_blank”>范文网整理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4
作文三:《中庸之道》3400字
关于中庸之道的几点浅析
2006级四班 肖和平 学号:2006040654
内容摘要:孔子视中庸为最高的道德,“不偏之为中,不易之为庸。”中庸之道作为儒家最高的道德标准和最理想的人生之道。作为人生哲学影响了无数的华夏儿女,几千年来对中国民族的影响至为深广。 关键词:中庸之道 处世 孔子
一、中庸本义
中庸一词最早见于《论语·雍也》第二十九章:“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这里,孔子视中庸为最高的道德,并感叹这一至德在人群中已久久不见了。孔子揭示了中庸的至德性,但是对什么是中庸存而不论,这就给后人留下了广阔的解释空间。《说文》:“中,正也;庸,用也,从用,从庚;庚,更事也。”正是指恰当、妥当、合乎的意思;庸即更事,就是指经历事物。据此,可以说中庸即正确妥当的处理事情。程颐说:“不偏之为中,不易之为庸。”朱熹则说:“中者,无过无不及之名也;庸,平常也。”(均见《中庸章句》)按程朱的解释,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叫做“中”;始终如一,保持经常叫做“庸”。
二、怎样才是中庸至德
具有怎样的品格才算是真正有中庸至德呢?在《中庸》中,通过子路问强得到了回答。子路问强。子曰:“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衽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
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孔子认为,南方之强一味柔弱无为,以德报怨,太过宽柔,不及中庸之德。北方之强一味赴汤蹈火,死不还踵,太过刚硬,过于中庸之德。品德高尚的人和顺而不随波逐流,这才是真强啊!保持中立而不偏不倚,这才是真强啊!国家政治清平时不改变志向,这才是真强啊!国家政治黑暗时坚持操守,宁死不变,这才是真强啊!君子所取的应是无过无不及的中和之强: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时刚时柔,刚柔结合。孔子认为能具备这种中和之强的品格的人很少,中行者难求,狂者或狷者都有不完美的一面,不合中道。孔子在得不到中行之人打交道时,只得求其次,交往狂者和狷者。因为狂者虽然“志大而言侉”,但毕竟不失为有志者,可以有所作为。如果得不到狂者,孔子就愿和狷者打交道,他们虽然无济事之志,亦无损于人。孔子最痛恨的是蝇营狗苟,无所操守的乡愿人格。子曰:“乡愿,德之贼也。”(《论语·阳货》)因为乡愿的观点是生在这世上,为这世界做事,只要过得去就行。孔子对这样的人提出了严厉的批判:“非之无举也,刺之无刺也,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洁,众皆悦之,自以为是,而不可与入尧舜之道,故曰德之贼也。”乡愿善于自保,你要指责他,又举不出什么大错误,要责骂却也无可责骂,他只是同流合污,为人似乎忠诚老实,行为好像方正清廉,博得大家的喜欢,自我感觉更是良好,但是与尧舜之道完全违背,所以说他是贼害道德的人。孔子欣赏的是为坚持自己的信念不动摇,宁死不改变志向和操守的人。“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
语·子罕》)这就是孔子所推崇的强。
在这里,孔子把中庸与乡愿作了严格的区分,中庸讲究原则,操守;而乡愿却无原则,无操守,貌似中道,而有本质的区别。乡愿圆滑处世,不肯承担责任,自然是“没有肋骨”的。他们都很听话,但是不要希求他们有任何的成绩,因为他在这世上处世只求过得来,混世而已。这种人自己处世没有原则,人云亦云,做事不求进取开拓,还要对狂者狷者品头论足,嘲笑他们不和群。孔子认为君子应该有所恶,能恶人,并且要立场坚定,爱憎鲜明,当仁不让,绝对不能人云亦云,曲意逢迎,处世必须有原则。子曰:“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论语·阳货》)孔子认为君子应厌恶传播别人短处的人,厌恶身居下位而诽谤上位的人,厌恶勇敢而无礼的人,厌恶果敢而固执不通事理的人。狂者狷者虽然没有尧舜那样善执两端,但比乡愿有品格、有思想,这二者都保持了一定的独立性和执拗性。像乡愿者那样浑浑噩噩的处世行为是应被人所唾弃的,人应不断地追求以中庸之道处世,即使追求不到中庸之道,那也要像狂者狷者那样有原则的生活,而不应无原则的庸碌一生。中庸为至德,在人群中已久久不见了。人总是处于过与不及之中,很少能做到中庸的。孔子要求的中庸之德必须具备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时刚时柔,刚柔结合的品质。人应该有原则的灵活变通,绝不能无原则的肆意妄为,更不能成为无原则无操守的乡愿之流。中庸之德虽然难求,但人们还是不应放弃对它的追求,即使求不到中庸之德,也要像狂者狷者那样有原则的生活处世。
三、中庸不是调和折中
在社会人生中.到处存在着两极对立的现象,是与非、善与恶、情与理、进与退·??人们常常不得于此,便失于彼;或者太过,或者不及,人生的许多烦恼和痛苦由此而来。“中庸”之道正是旨在解决这种不匀和失控状态的“极高明”的处世方法,诚所谓“极高明而道中庸”。
“中庸”是儒家最高的道德标准和最理想的人生之道。孔子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礼记》称中庸为“天下之大本”,“天下之达道也。”常有人把中庸解为折中、调和,这其实是不符合孔子原意的。在孔子的观念中,中,意谓不偏不倚,无过与不及。程颐释曰;“不偏之谓中”。朱熹释曰:“中者,无过无不及之名也。”庸,常,不变,是经久不渝之谓,“庸者天下之定理”,即基本真理之意.如果达不到“中庸”,就会出现“不中”,即“过”和“不及”两种情况。孔子说“过犹不及”,认为做得过分和做得不够同样不好。孔子又说:“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即在进与退的关系中,狂者激进,多流弊于急功近利;狷者无为.多流弊于消极退缩,中行才是能兼二者所长,又能避二者所短的理想品格。颇有意味的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也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可分为过度、不及和适中三种状态。过度和不及属两个极端,都是恶行的特征,只有适中才是美德的特征与可取的道德标准。比如勇敢位于怯懦和鲁莽两极之间.因此勇敢是美德.两极所属的恶德则应摒弃。可见,中西哲人所推崇的中庸,是指对待事物既不过份.也无不及的适
中和恰如其份,是处理世事允当适度恰到好处的行为道德标准,而决非庸碌无为和事佬式的调和折中。
四、中庸之道的影响
中庸作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几千年来对中国民族的影响至为深广。中庸之道作为政治统治的方法和策略,主张宽猛相济,恩威并用,中行适度,以治国安民;施之于文化则是在多种文化相汇时,异中求同,兼容并包;应用于为人处世,便是凡事讲求适中.毋过亦毋不及,不走极端.明人朱柏庐在《治家格言》中说:“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冯梦龙《警世通言》中告诫说:“势不可使尽,福不可享尽,便宜不可占尽,聪明不可用尽。”清人石成金批评“今人说快意话.做快意事,都用尽心机,做到十分尽情,一些不留余地.一毫不肯让人.方才燥脾,方才如意”。“昔人云,话不可说尽,事不可做尽,莫扯满篷风,常留转身地.弓太满则折,月太满则亏,可悟也心。这些代表性的言论,充分表现了传统处世之道中的中庸精神。正是因为具有“在观念的世界里和行动的世界里都不把事情弄到极端”的 民族性格和文化心理,中国人几乎“在思想上对所有过激理论,在道德上对所有过激行为”产生“厌恶”,“凡持极端说的,一经试验,辄失败;而惟中庸之道,常为多数人所赞同,而且较为持久。”
当然,以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分析.中庸之道的弊端是明显的,囿于不走极端的“中行”常规,国人在探寻真理的过程中惧怕“异端”,不敢创新,“不为最先”;对“中行”品格的推崇和执着,压抑了个性的发展,消耗了许多人可能在某些领域取得成功的智能,从而阻抑了
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对“中和”气象的崇尚与追求,使社会发展难以获得强大的前冲力和勃勃生机;而对平衡、持中的过于看重,则导致了民族性格中竞争与开拓意识的匾弱。然而,从处世之道的角度而言,中庸却展示出它的圆熟、老练,饱含着中国式的聪慧和明智。中庸之道强调“执两用中”.即对事理两极的中正、中和,不仅使人们能在人际关系的心理和实践中把握“节”与“度”,避免过激或对抗行为,从而有效地减少人际摩擦与社会内耗,有利于社会的样和、安定;而且给予人们一种善于面对和把握中间状态的处世方式。事实上,在社会、人生、人际的实际运作中,善恶、美丑、是非、真伪远非径渭分明,而是常常处在过渡、无序、错综、可变化、可调控的中间状态。现实世界的复杂性和多元性,每一种具体认识的相对性,使得中道选择在大多数情况下显得更为明智,更具有弹性。
作文四:《中庸之道》1000字
各位评委,在场观众你们好:
今天我们讨论的问题是是中庸之道应不应该被提倡。要讨论今天这个问题就首先要知 道何为我们所谓的中庸之道, 究竟是对方辩友 站在他方立场上所定义的概念, 还是现今我们 普遍接受的中庸之道。相信大家都听过一个词语“空穴来风” ,语出战国《风赋》,原意为 “消息和传说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 现却多误用来比喻“消息和传说毫无根据”。 类似语 义发生变化的词语还有很多, 如朝三暮四等。 这就说明词语的意义其实是会在流传的过程中 发生变化的。 中庸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 中庸的原意对方辩友刚刚已经为我们解释的很清楚 了,那是一种“圣人之道”,如果我们在这个前提下进行讨论,就将显得毫无意义。所以现 在就让我们一起看看什么是现在被普遍认可的中庸之道。
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 中庸指待人接物的不偏不倚, 是一种调和折中的态度, 中庸之 道则是在中庸基础上的一种处事原则, 因为不偏不倚的意思是不偏向任何一方, 那么与中庸 之道相对应的则是做事有所侧重,采取不同的态度来对待不同事物。
那么为什么我们说我们中庸之道不应提倡呢?因为中庸之道只是对待生活的一种处事 原则, 因为提倡面向的是全民这一客体, 所以如果中庸之道不是处事原则中的最佳选择, 不 能切实有效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那么我们就没有必要提倡中庸之道。
接下来我方将为大家论证中庸之道并非最佳的处事原则。
常言道, 事有轻重缓急, 一个人的精力有限, 所以做事自然就应有所侧重, 用具烂熟的 话来说就是“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这样才能使做事更有效率。而中庸之道为我们 提供的是怎样的一种处事之道呢?就是对待事情不偏不倚, 就是以同样的态度来对待不同的 事, 不偏向任何一方。 可是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 试想如果我们如果在每件事上都付 出同等的努力,那么胡子眉毛一把抓,到最后究竟能抓到些什么呢?
其次再让我们来看中庸之道对于问题的解决是否真的切实有效。因为我们评判中庸之 道对问题的解决力, 就让我们先来看一下中庸之道为我们提供的是怎样的一种解决方法。 他 的基本方法论是调和折中, 也就是说只是用折中这种方式周旋于众多矛盾之中, 并没有提到 要真正解决问题, 只是让身边的矛盾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 让大家都接受, 那么这是不是为 我们将来的生活埋下了一颗课威力巨大的定时炸弹呢?
所以我们认为中庸之道并不是最佳的处事原则,所以我们认为中庸之道不应该被提倡。
作文五:《中庸之道》3400字
《中庸 》是《礼记》的篇目之一,在南宋前从未单独刊印,相传为战国时孔子之孙子思所作。宋代朱 熹将其与《大学》 、 《论语》 、 《孟子》并称“四书” 。 “中庸”主张处理事情不偏不倚,认为过犹不及, 是儒家核心观念之一。全书集中讲述性情与封建道德修养,肯定“中庸”是道德行为的最高准则, “至 诚无息” ,将“诚”看作是世界的本体,并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 过程和认知方法。
“中庸之道”在现代人心目中几乎成了迂腐、缺乏个性、走中间路线、不思进取的代名词,细读 《中庸》 ,你就会发现这种观点有失偏颇。 《中庸》通篇都在告诫我们要至诚至性,率性而为,行乎当 行,止乎当止,并且不厌其烦地列举各种例子,感情充沛地赞美“圣人之道” 。书中“上不怨天,下不 尤人” , “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 ,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等成为习见的成语,足见本篇有丰富 的思想内容。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把握文意。
2、理解文中重要哲学概念的内涵。
3、理解中庸之道的具体内容、主要原则与精神实质。
教学重点:
文言知识、中庸之道的内容原则。
教学难点:
文中重要哲学概念的理解。
合作探究
1、第一章首先提出了 “ 性 ”“ 道 ”“ 教 ” 三个概念,请解释这三个概念,并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 性 ” 指上天赋予人的本性、天理(包括仁爱道义等) 。 “ 道 ” 指人依照上天赋予人的正理行事。 “ 教 ” 指修 明道德,规范人的行为,使其完善。
“ 性 ” 是上天赋予, “ 道 ” 是 “ 性 ” 的表现, “ 教 ” 为 “ 道 ” 服务。
2、实现 “ 中庸之道 ” 的主要原则有三条:一是慎独自修,二是忠恕宽容,三是至诚尽性。第一章中提出 了了慎独自修的原则,这一原则的意思是什么?为什么要慎独?
意思是人们在自我修养的过程中,要坚持自我教育、自我反省、自我监督、自我约束。慎独自修是实 现中庸之道的必由之路。
因为 “ 明道 ” 非常重要, “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 ” ;因为 “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 ” ,用现在的话讲就是 “ 要 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 ,或者是 “ 细节决定成败 ” 。
3、什么叫 “ 中庸(和) ” ? “ 中庸 ” 的重要性在哪里?
“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中节,谓之和。 ” 也就是说,情感在内心时,是一种适中的状态;表 达出来后,会出现三种情况,一是 “ 不及 ” ,没有充分表达,二是符合节度,合适而恰当,三是表现得 过分。第二种就叫中和、中庸。
“ 中庸之道 ” 就是通过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原则与方法达到最合适最恰当的状态。这个中间状态, 标准状态是 “ 天道 ” 所要求的状态。 “ 过犹不及 ” ,离开了这个状态,都不合 “ 中庸之道 ” 。
作用:大本达道,可使 “ 天地位 ”“ 万物育 ” ,达到 “ 太平和合 ” 。
4、 “ 折中主义 ” 是把根本对立的立场、观点、理论等无原则地调和在一起。基本特点是或把矛盾的双方 等同起来,不分主次;或把矛盾的双方调和起来不分是非,不要斗争。中庸并非是无原则的调和,而 是在一定的 “ 道 ” (原则)下寻求矛盾各方的协调统一。分析下面几个例子,区分它们是合乎中庸之道 还是采取折中主义。
A 、 宋玉笔下的东家之子 (大美人) :“ 增之一分则太长, 减之一分则太短; 著粉则太白, 施朱则太赤。 ”
B 、两个小偷争吵,一个说自己自己只分了五十元,而对方拿了一百元。有人过去调解,说各拿七十五 元就可以了。
C 、一乡的人都喜欢的人,比不上一乡中好人喜欢、坏人讨厌的人。
D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E 、爱栽花,不栽刺,时刻注意为自己开退路、留后路,说违心话,办违心事,该批评的不批评,该提 醒的不提醒,该揭露的不揭露;前怕狼后怕虎,遇到矛盾绕道走,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5、第三章说,中庸之道是天下最高的道德标准。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学习,才符全 “ 中庸之道 ” ?
6、子曰:“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 结合这句话谈谈如何运用 “ 中庸之道 ” 处理人际关系?
7、孔子认为 “ 中庸之道 ” 不能推行弘扬,原因是什么?说人每天吃饭而不知其味的目的是什么? 聪明的人对它认识过了头,愚蠢的人认识又不到位;贤人做得太过了,无能之辈又做得不够。
比喻人们对 “ 道 ” 缺乏自觉性,虽然也在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行事,但由于自觉性不高,在大多数情况 下不是做得过了头就是做得不够,难以达到 “ 中和 ” 的恰到好处。所以,提高自觉性是推行中庸之道至 关重要的一环。
三、展示交流
四、点拨评价
五、作业:请举出有关 “ 和 ” 的熟语或格言,概括说明中华文化之 “ 和 ” 。
家和万事兴(家庭) 和衷共济(事业) 和气生财(生意)
政通人和(政治) 协和万邦(外交)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战争)
概括说明:言之成理即可。
参考:儒家 “ 和文化 ” 的主要内容包括: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的大同社会理想观;和而不同、 兼容并蓄的文化观;民贵君轻的政治观;德主刑辅的治理观;仁者爱人、推己及人的道德观;修身正 己、以德化人的教育观;恒产与均平的经济公平观;以义统利、群己和谐的社会伦理观;国家统一、 协和万邦的民族国家观;天人合一的自然观等等。这其中的许多成分可以通过扬弃,为构建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所用。 在实践路径与方法方面, 儒家以 “ 中庸 ” 的思想方法认知和谐, 通过培养造就 “ 君子 ” 来促 进和谐,用伦理道德维系和谐等,在今天也有可借鉴之处。
合作探究
1、 “ 中庸之道 ” 的内容包括 “ 五达道 ” ,即运用中庸之道可以处理好五种人际关系,达到 “ 太平和合 ” ,这 五种人际关系是?
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
2、第五、六、七段节选自《中庸》的二十章。第五段论述了 “ 中庸之道 ” 的另一内容 “ 三达德 ” ,即运用 中庸之道处理好五种人际关系须具备的三种品质。说说为什么 “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 勇 ” ?
好学近乎知:好学则能格物致知,通晓自然人类古今远近,智慧自出。
力行近乎仁:努力行善则能爱人立人达人,扶危济困。
知耻近乎勇:一个人只有知道羞耻,才能够勇于改正错误,勇于弥补自己的不足,迎头赶上别人,从 而免于羞耻。 “ 勿忘国耻 ”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知道羞耻,才能够发愤图强,富国强兵 。 3、第六段论述了 “ 中庸之道 ” 的第三个内容 “ 九经 ” ,它们是运用 “ 中庸之道 ” 治理国家应做的九顶具体工 作, “ 九经 ” 指?
修身(修养自身) 、尊贤(尊重贤人) 、亲亲(爱护亲族) 、敬重臣(敬重大臣) 、体群臣(体恤群臣) 、 子庶民(爱护百姓) 、来百工(劝勉工匠) 、柔远人(优待远客) 、怀诸候(安抚诸候)
实际也是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是达到 “ 太平和合 ” 的重要措施和保证。
关于治理天下国家的九条原则,方方面面,实际上是《大学》里提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几 个阶段的具体展开。 是实用的统治学理论。 值得我们特别注意的是里面包含的 “ 凡事豫则立, 不豫则废 ” 的思想。这与孔子所说的 “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 相近,都是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或者说是 “ 不打无 准备之仗 ” 的思想,具有深刻的哲学内涵,值得我们贯彻实际生活中去,而不仅仅适用于政治范畴。 4、最后一段论述了实现 “ 中庸之道 ” 的另一原则:至诚尽性。为什么要 “ 至诚尽性 ”“ 固执之 ” 方可实现 “ 中 庸之道 ” 怎样才能做到 “ 至诚尽性 ” ?
因为中庸之道即天道,至诚则 “ 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 ” 。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5、最后一段,有一个 “ 五步 ” 学习法可资借鉴,这个方法是?说说你对这个学习方法的认识。
“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 意思是,广博地学习,详细地询问,慎重地思考,明 晰地辨识,坚定地实践。
这个方法不仅对学习过程做了明确的划分,体现了学思结合、学问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等行之有效 的方法,而且强调了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充分肯定了勤奋学习的精神的重要性。
6、归纳全文内容,写出相关文句。
“ 道 ” 的重要性:
什么是 “ 中庸之道 ” :
实现 “ 中庸之道 ” 的两条原则:
“ 五达道 ” ,即处理的五种人际关系:
“ 三达德 ” ,即运用时须备的三种品德:
“ 九经 ” ,即要做的九项具体事务:
作文六:《中庸之道》6300字
中庸之道新析
提要:
中庸之道在中国源远流长,几乎是与封建制度一起开始的。通过西汉统治者利用思想的介入,儒家思想也靠近政府,成为理所当然的正教。中庸思想随封建统治持续了两千多年,并且脱离制度的某些依赖因素,成为部分人的处世之道。但不论其发展如何,或何时消亡,今天我们在创新时都应对其加以重视,尤其在中西文化交汇的今天,了解它已成为一种必然。
关键词:
中庸,创新,传统的陈旧,创新的艰辛。
正文:
中庸之道新析
一、新旧之异同
有一本书就叫《中庸》,列入儒家“四书五经”范畴,也是八股取士必选内容之一。随着儒家传统的延续,中庸两字也就纵行于历史间。有人维护它,有人批评它,但无论如何,在现代社会它还是有存在的基础,并且渗入社会的每个角落,侵蚀人们的思想。 激进的人们向来对中庸持否定的态度,但又找不到强有力的理由加以反驳。原因之一就是中庸没有错,不支持也不反对,永远保持中立。例如,有人坚持男人比女人累——男人必须养家糊口,有人认为女人比男人辛苦——生孩子与日常家务。这时中庸之道有用途,一位调解者出来安慰双方:“我说呢,还是男人女人一样累,你们俩人都有道理,就不要争了。”立即俩人的观点被封死。中庸之道,不求创新,只希望能保持原状,这对于那些无主见、墨守陈规的人来说,就像是一张无形的防护墙,他们的手可以伸出去影响别人,而别人的新颖思想跨不进去。而且,社会上的大多数人不能创新或不敢创新、不会创新,他们总是摇摆不定,不敢冒险。这也是中庸之道持久存在的原因之一。
新中庸强调为自己保留攫取利益的阵地。他们有时也批判中庸,原因有二,一是此事与自己联系不大,严厉批评无人反对;二是此事关系自身,不批驳难以自保或获利。本来是左右两个唇枪舌剑,他却横插一杠,在和解的基础上以功者自居,要钱要粮,白白捞得一笔。
从旧中庸到新中庸,人际关系呈冷漠趋势。古时提倡中庸,现今舆论批评中庸而呼吁人们创新。在今天,社会呼吁创新,这个时代的人如果不从古代那里正确了解中庸思想,那么他们在创新时就很难衡量其行为的新颖程度。
二 先民眼里的中庸
曾有一次上课,老师谈及中庸之道就义愤填膺,他斥责道:“中庸之道,最是害人不浅,弄得偌大一个国家没有生气,一片死气沉沉。”虽然中庸之道不及枪炮之疾厉,但对人的影响是深远的。如果我们拎着中庸走进古代,会发现中庸之道也不完全是个坏东西。
中庸思想,儒家传统文化首当其罪。美国的中国问题专家费正清先生在他那部伟大的著作《美国与中国》中曾对孔孟之道做了精辟的阐释,“??它主张忍耐、和平主义以及妥协等美德;主张中庸之道;主张守旧和知足??”,“??尊老抑幼、崇古贬今,重视现有权威而轻视革新??”。儒家兴起于战国,汉代奉为正统,被统治者所推崇,皇帝看中并利用了这些思想,中庸之道也不例外。西汉初年,统治者借用道家“无为”思想重新阐释了百姓应如何学会中庸。开国之初,统治者为安抚百姓,总会采取一些减轻徭役赋税之类的政策,他们希望获得民众的拥戴,另一方面,政权在握的他们更希望老百姓能接受这种中庸思想而使王朝长治久安。其次,小农经济的模式束缚了人们的行动场所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他们守着两亩薄田,终日劳作其上,一年所得只能解决温饱问题,土地和家庭成了他们活动的两大场所。再次,因经济能力限制,加上中国语言文字的难学,使他们对知识的了解少得可怜,常常被一群御用文人用儒家传统愚昧着。十年寒窗苦读,方有机会金榜题名进入仕途,而一般农民是难以拿出这笔教育投资的——时间、金钱。这三条原因足够他们受的,那么他们除了衣食住行外还能干什么呢?生存上能温饱对广大农民来说已经足够了,而生活上呢?他们做的就是尽忠尽孝,接受儒家思想,因为这已经深入人心,而且成为评价一个人的基本标准之一。要想获得孝子节妇的名声,需要付出很多,礼教二字,使许多人终生为此操劳。这就很容易看得出,中国农村是中庸思想最广阔的温床。他们忙碌于田地间,奉承于长辈智者前,默守陈规,遵循儒学礼教,中庸之道也就推广开来。从“天子”般的皇帝,到衙门官员、地主、土绅,人人学习中庸之道、崇尚儒学,一直延伸到最底层的乞丐、“商人”(封建社会商人地位一直很低)、艺人。两千年王朝,两千年封建制度的中庸,至今仍不肯退出历史舞台。
德道,道德,仁义礼智信,这些高度精练、意思深远的字眼,为中庸之道提供了伦理基础。对待他人,看待问题,不偏不斜,持中庸之势,没有冲突,这才符合道德标准。大家和和气气,礼尚往来,有冲突、磨擦,先到祠堂思过,有事心里压着,别伤了道德两字(每个人都有个面子)。因此有的人一辈子也不肯吐露真言,临终前说出来,却又起不到家训应有的作用。
经济上的追求温饱,思想上的禁锢奴化,使得广大民众“没有了”主见,遇到问题不知如何是好。不知所措,六神无主,从众心里,这正是中庸之道形成的前提,于是乎,中庸之道也就成了他们的对人态度、处世良方。
三 认识中庸之道
在古代,包括那段屈辱的历史,中庸思想盛行于世;而在现代时代,却受到人们的批判。两种态度截然不同,究其根源,我认为还是和经济发展程度有关。
费正清先生在论述中国社会的本质时谈及中国的商人和不发达的资本主义状态,在这一节中他指出:“??从很早以来,中国的经济就表现为由最大数量的人共同争取少量的资源,而不是开发大陆和新工业。”这样就表现出中国家庭的势单力薄,没有资源基础作长足发展。中国向来不提倡工商业,这两种行业还要受到官府压制;商人赚钱后的第一件事情是买田置房,一般不愿扩大规模;许多行业被置以国家垄断(世代官商),工商业者无从进入;经济发展没有足够的可利用空间,这是最重要的——没有市场,并不存在一定规模的细分需求方市场。农民精耕细作,埋头在田间苦干,商人就没有壮大的机会。一直以来,封建社会保持着寡而足的状态,从来没有增加收入这样激励人的问题。这样一种社会现状,根本用不着创新,再加上思想上的守旧,中庸思想自然很稳固。
有稳固的中庸之道作保证,那些富有主见、积极探求而被封建统治者视为对王朝不利的人是越来越少了。自我保守,逆来顺受,只求安稳,不索新颖,在经济不发达的封建时期,这种国民陋习正好有助于统治安定。当一个新王朝建立后,社会“恢复”安定,国家百废待兴,思想定格的老百姓会自觉运用脑中记忆来恢复家园、恢复生产,几乎不用统治者鞭策,因为民众认为生活就是这个样子。这在一定程度上给统治者的仁政开辟出赞誉之地;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不管谁来统治,能让老百姓安定,能使民众拥戴,就能统治较长的一段时间。所谓时势造英雄,故事也。开国、中兴皇帝一般英明有作为,两相投机,正为统治提供了思想根基。这也难怪封建礼教影响非比寻常,明白了这种惰性与这种互补,理解它也就不难了。
进入现代,形势大变。共产党土改政策,一下子把顺从惯了的民众唤醒了,农民分得土地,摆脱了以前那种复杂的人身依附关系,立刻变得活跃起来了。但第一件事情是清洗脑子、改造思想,新中国的领导人看到全国革命形势高涨,顺势利用了这种热情,拿起阶级斗争的武器,在全国进行了一场真正的思想革命。在这段时间,中庸之道和其他一些思想一样被压在最底层,表现在外就是人人纯洁。结果很明显,人们的思想上了一个大台阶,并使许多观念深入人心;但拥有生产资料的人们并未见其如何合理使用手中的分得财产。
可以说,那二十年是一场对旧制度、旧思想最有力的冲击。但生活在国家中的人并不只是一名阶段分子,他还是一个有着各种需要、不同欲望的社会成员。一旦政治国家对“市民”社会的专政程度减弱,必然会释发一个人的深层渴求,在中国正发生了这种变化,并由于改革开放引发得更为激烈。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满足了生理需要,就得考虑安全、社交,现代中国正在迈向这一步。但一个理论是难以对人际关系做出明确预测的,现实并不像书本那样直来直去、一眼看透,许多隐含的只有亲身经历才会体验到。
从国家、社会来看,批评中庸创新流行的很,这也是那些信息要害部门——新闻、报纸、电视、杂志的呼声和口号,但国家的影响力并不全部体现在个人身上。作为具体的一个人,首先考虑的是自己及与自己有关的周围环境,然后才会在酒足饭饱之后谈论国家大事。社会的激烈竞争,使得一些人的观念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到其他人,最后使每位成员都带上灰色。中庸之道重行于世,可以认为是发展过程中现实与变化不适应而出现的事物,它总有一定的生命周期。
第一类是竞争失败的人。而对愈来愈远的理想和成功,他的自信心逐渐消落,直至自己“认命”!第二类是对竞争无可奈何的人,他们并没有失败,也没有成功,只是在纠缠中不小心被挤出圈子而掉线。感到世态炎凉、人心险恶的就是这类人。第三类是正邪难辨的“术士”,他们有时批判中庸,有时利用中庸,而且能从中获利,正是“新中庸之道”的代表人物。
前两类是每个时代都有的,惟独第三类是个新生的怪胎,之所以是个新现象,一是持这种思想的人成群成片,二是它本身有许多诱惑性的东西。这类人,可以说他城府很深,也可以赋予它一个新名词——复杂人。他的需要时常变化,但不是靠正道来获得,常常是投机取巧,或敲竹杠,或坐收渔翁之利,而且获取简单,不易被人察觉。其次,这类人会宣称,人性是恶的,你坚持“性善论”不过是博得两句赞扬,而利用则是实在的利益。结果,这种似是而非的思想侵害了许多人,而且占据了某些人的头脑。正像我的那位老师说的“没有生气,死气沉沉”了。默认中庸是因为创新太难,成为许多人的借口;更多的人是因为传统的束缚“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害怕创新后遭到非议和批评,“人言可畏”是他们的理由。这两种人只能说他们内心并不是真的创新,而仅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看周围人的反应。没有意志的支持,没有坚定的信念,刚伸出一个角,一看周围不对劲,又立即缩成一团,这也不能叫做创新。人们顾忌太多,却又是现代新中庸蔓延的温床。守旧容易创新难,谁也无法否认。把新旧两种中庸之道比较一下,同时也把新旧“温床”比较一下,我们立即会发现这种无奈的蕴含:一是缺乏创新精神;二是没有良好的环境,即——创新体制。
四 中庸与创新
仍然是费正清的力作《美国与中国》中的一段,“作为现代独裁主义的中国过去传统的一部分,是普通人民对政府的特别消极的态度,是个别公民对国家事务显然不负责的态度。”从内因决定论来看,创新首先需要个人心理的意志支持,回应上面这段引文,就是在考虑问题时把个人与国家联系起来。以前是特别消极、显然的不负责任,现在要从自身转变过来,关注政府出台的政策,关注国家大事。同时作为统治者(政府),它应该从体制上给人以轻松自由的环境,即实行民主制度,权力下放,予以自由空间。
要把国人对朋友、家庭的忠诚转移到对公共利益的顾及上确实很难。长期以来,权力在顶层的高度集中,造成下级“自由决策的真空、落实执行的扭曲”。领导人把下级当作一个上传下达的工具,没有明显赋予下属独立思考的权利;而下级上报工作时,充分利用了上级领导人这种认识上的误区,报喜不报忧,造成一副正确有效的假象于是,上传下达的苍乏无力与上报反馈的虚假邀功,使得中庸之道普遍存在,可以说,这是旧体制给人的一种递延性结果。要改变工作的低效,首先是领导者和下级要有一个认识上的转变,其次是在端正态度的基础上除陈破旧、力求革新。
满足人们的需求,最重要的是给他们一个心理上的安稳。积重难返的国家领导人从经济发展的浪潮里慢慢认识到他们早就承认的——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这一理论的重要性,他们现在考虑的问题是给予人们自由的多少以及民主开放的程度,而民众都在期待政府体制改革的成功。经历漫长的阵痛,还是一下子来个大手术,成为他们最头痛的问题——既得利益的迅速散逸。社会的呼声很高,民众也渴望体改,现在要考虑的就是体制能在多久以后才会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决定权依然在他们的手里。
现在这段时间,二十一世纪前后的二十年,是一段模糊(也可以称之为探索)的时期,也是进行体制改革、建立创新体制的阶段。创新体制,就是一整套不同于旧时、以使人有自由发挥才能进行新探索的体制。体制,宏观巨大,涉及许多方面,如政治、经济、科教、文体卫等。人们处于社会生活、国家政治当中,个体之所以难以创新,在当今这段时间来看,主要是政治体制与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问题,即政治——这一最重要的上层建筑——如何适应并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中庸之道,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这是思想领域的一种态度。改革体制,建立创新机制,现在政府注重政治体制的改革,找对了正确之路,既有利于它的基础(社会经济),也会对它的被决定因素(思想领域)产生影响。
政治体制之所以重要,因为它是国家职能的主要体现之一,而且体现阶级统治,有民主专政机关作强硬的后盾。统治阶级通过国这家这个庞杂的权力机关,对经济、思想文教进行实际的或意识思想的控制,尤其在中国,体现社会主义,在初级阶段表现为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无产阶级专政,具体说就是知识分子内的共产党人的政治领导。统治者通过手段才能把国家政权与广大民众联系在一起,并使个人在考虑问题时自觉地把个人与国家想在一起,这也是每个王朝、每个社会形态所必有的,即使将来还是这样。
这种方法和途径足以把政治推到最重要的位置,而且成为人们最关注的内容,调整、改革政治体制,是一件事关重大的举措。其次,政治留下的思想烙印最不易消除,现在进行改革,必然会受到思想的束缚。最后,这种调整改革的影响和后果是难以预测的,迈出一步,可能有很多的选择 ,也会有误区和陷阱。当统治阶级下定决心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这说明,政治体制的不适应已超过了它的这三点重要性。但有一点必须承认,体制不同于制度,在坚定改革的同时必须坚持一些原则,如我们熟悉的四项基本原则、社会主义道路
等。
政治体制改革,并不意味着它能影响到国家社会的每个领域,其他一些配套改革也是不可缺少的,如与我们密切相连的教育体制改革,仅此一类,需要考虑的就非常多。如果政治体制的改革上了一个大台阶,而配套改革迟迟未行,虽然人们的经济生活有了变化,但其行为模式、基本态度是很难有一个大的转变的。所以,体制的改革牵及到太多的领域,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成功,但快慢的程度有一部分是控制在统治这手里的,而且它是先导因素。
从中庸到建立创新体制,至改变人们的思维模式,中间需要经过一些过渡环节。从中庸到建立创新体制,中间少不了体制改革的成功,在改革的过程中摸索出一条新路,这是一个改革与创新相统一的过程,同时也是最重要的。建立创新机构到改变人们的思维模式,必须使人们从中得到某些启示或经验,或是得到实惠,或使自己的高层次需求得到满足。这一漫长过程,政府应长期坚持,同时,作为个人,它应配合国家的举措、政策,配合他们的行为。创新应是全社会共同努力的行为,因为政府和民众都是这一行为的最终受益者。
创新,要改革体制,作为政府来讲就是专政职能的进一步减弱,权力(有些必须例外)的逐渐下放;政府扩大社会经济职能,同时让部分具有能力、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承担非官方的一些社会经济职能,而且这种自由空气给人的激励作用是非常明显的。
中庸固然可恨,但是有存在的基础,根本的原因还是个人与国家矛盾的冲突,通常是政权强大,个人反抗无力,只能顺应时世走中庸之道。更多的人不过是“社会感染”而使自己蒙上一层灰色,如果国家方面稍作放松,他们立刻会成为创新的急先锋,这时中庸之道才是真的萎缩了。创新固然很难,但有如此强大的阵容,相信也会取得重大成就的,而且在成功后的日子里,时刻铭记那段灰色痕迹,对人的进取心是有益无害的。
方至如此,老师的感叹才不会重提。
参考资料:
1,费正清,《美国与中国》(第四版),第三章:孔孟之道,P53,世界知识出版社; 2,同上,第二章:中国社会的本质,P46;
3,同上,第五章:政治传统,P114。
作文七:《中庸之道》1900字
中国人的中庸之道
中 者 , 不 偏 不 倚 也 ; 庸 者 , 庸 俗 及 平 常 也 。 中庸之道起始于孔老夫子的儒学论世思想。中庸思想早在 2500年前就提出 …… 《中庸》首 篇指出 “ 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正理 ” ,明确的认为只有遵 循千古不变的原理,走不偏不倚的道路,才能治理好国家和管理好社会。
《中庸》中子思转述孔子的思想:“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中节,谓之和,中也 者,天下之大本,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 。朱熹注为 “ 大本者,天命之性,天下之理 ” , “ 性即 理也 ” ,二程乃提高为 “ 正道 ” 和 “ 正理 ” 。
几千年来,这种思想得到封建统治者的大力肯定和颂扬。其主要根髓在于,天命难违, 忍让负重;认知而顺从逆境,和则为贵,谦让为理;受制于人,而不反制于人的以德服人之 被动理念。
中庸的人世观点和理念虽然有其一定的说理性及客观性, 但对于实质性的人性方面却置 之不理。尤其对于人性中积极的创造和叛逆性给予无尽的束缚和鄙视。
符合统治阶级利益的理念,是会堂而皇之的成为座上宾的。秦汉之后,儒家思想就被册 封为正统的唯一。在以后的历朝更迭中,这种正统的思想始终没有变。
近代的五四之后,新思潮风起云涌。千年的中庸正统受到置疑和挑战。但已根植于沃土 的这棵参天大树,是不会轻易被砍伐的。更谈不上它的自我枯萎和自我了断了。
三座大山被推翻了。但儒家的中庸之道却依然矗立。
在中庸之道的影响之下,中国人变得练达而城府。大智若愚而难得糊涂。更不要说,明 哲保身的见风使舵了。
中庸之理念, 使中国人都变成了机会主义者。 自私而狭隘, 卑劣而委琐。 观天色而穿衣, 看脸色而行事。 缺乏了自我的个性和主张, 自残了自我的人格而委曲求全。 本不是太监, 却 要装成太监的模样,让自己硬不起来。
对待外来自由主义, 是诚惶诚恐而倍加提防; 对待外来强敌, 游刃有余的攘外必先安内。 内是安了,自己却变成了汉奸。
号称未雨绸缪,运筹帷幄的防患于未然。殊不知,炮声一响,城墙未塌,人已跑的无影 无踪了。有几个没有跑的,壮烈牺牲之后,却被冠之于叛徒的恶名。
在中庸的影响之下, 中国人始终感觉到自身的底气不足。 个性及人格, 勇气和张力被自 己的软弱包裹的严严实实。象《套中人》的可怜样子,只会眨着小眼睛窥视外面的世界。 祥林嫂死的可怜,但她只会让人遗憾的同情;阿 Q 死的窝囊,但他却是一条精神胜利 法的好汉;岳飞死的壮烈,但他只会《满江红》的发声无奈的感慨;秦桧死的轻松,只有到 他死后, 人们才敢唾骂他的不是。 这就是中国人的劣根性和可悲性, 其缘由就在于中庸的压 制和束缚。
中国人号为礼仪之族, 号为道之国度。 有朋自远方来, 是不亦乐呼的, 关键看是什么样 的朋友;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当然也要看何样的知己了。君不知,滚滚长江东逝水, 有多少英雄豪杰死在了窝里斗上,以及亲人和朋友的血刃上。
中国人自诩为谦虚谨慎。 殊不知, 在谦虚的背后玩起鬼把戏;在谨慎的幌子下, 干一些 乌龟王八之能事。
模棱两可, 难以看清的永远是中国人。 对待任何事都可谓是三思而行, 量力而为之。 当 然对待大是大非则更是举棋不定而优柔寡断的难以了断。 也从而就有了大事化小, 小事化无 的中庸之境界。
中国人的城府来自于息事而宁人,化干戈以玉帛的道之隔岸观火;更来自于人非圣贤, 孰能无过的道之盖棺论定。 中国人的练达来自于八面玲珑的道之阿谀逢迎; 更来自于处世圆
滑之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道之永垂不朽。
别人的妻,邻家的女,奸夫淫妇一大串。妓女加嫖客,婊子加绅士,偷鸡又摸狗。在中 庸的道之理念中, 属于违背道之常理及杀无赦的范畴。 从而就有了即想当婊子又想立牌坊的 畸形社会人众的趋之若骛。 骂是骂不完的, 杀是杀不尽的。 只要有人性的存在, 就有叛逆的 存在。
如今中庸的意识还在大行其道, 从而证明我们的卑劣和委琐也在畅行无阻。 人之初, 性 本善。那么人之后呢?卑劣是否还存在,委琐是否还张扬。
从小我们的教育都是先从背手挺胸的 “ 老师好 ” 开始。 从小我们的意识深处都被植入三纲 五常的正统理念。我们知道了尊老爱幼,爱国爱民;知道了听领导的话,听长辈的话;更知 道了不听老人言, 吃亏在眼前的至理教诲。 我们的成长受制于人,又受制于环境, 更受制于 人生观的狭隘;从而,在成长之后,我们的心理变得畸形猥琐;意识变得龌龊肮脏。更不要 说,我们的人格独立和是非的明辨了。
在中庸的道之理念下,我们是太监,是狡猾的狐狸;是瞎子,是没有灵魂的狼狈;是行 尸走肉, 是没有人样的腐肉; 更是低三下四, 丧失人格和尊严, 对着主人摇尾乞怜的叭儿狗。
作文八:《中庸之道》3300字
《中庸》与中庸之道
《中庸》是儒家经典之一,作者子思(前483-前402),孔子之孙。子思是儒家的承前启后者,著名的亚圣孟子出于其门下。《中庸》是全面阐释儒家“中庸之道”,并提出人性修养的教育理论著作,《中庸》郑玄注:“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孔子之孙子思作之,以昭明圣祖之德也。”所谓“中庸之道”就是有孔子提出的提高人的基本道德素质达到太平和合的一整套理论和方法。
中庸思想是我国传统思想道德中的核心思想。何谓“中庸”?程颐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即为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庸”即为不可更改。这句话说明了中庸是最完美,最高的道德。
《中庸》共三十三章,其内容集中阐释中庸之道的主旨,理论基础和具体内容、原则和知性方法。简述如下:
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
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中庸》第一章《天命谓之性》:“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揭示了中庸之道的只要思想就是自我教育。“天命之谓性”,是说人性是由天赋予的。“率性之谓道”,是说循着这种天性而行就合于道,认为人性是善的。教育的作用就在于治儒家之道,所
以说“修道之谓教”。实行“中庸之道”既是率性问题,也是修道的问题。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远,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自我教育贯穿于人一生之中,人们一刻也离不开自我教育。要将自我教育贯穿于人生的全部过程,就需要有一种强有力的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精神。这种精神就叫做慎独。也就是说,在自己一人独处的情况下,别人看不到自己的行为、听不见自己的言语,自己也能谨慎地进行内心的自我反省、自我约束、自我监督。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这句话是说:心里有喜怒哀乐却不表现出来,这就是“中”;表现出来却能够自我节制,就是“和”。“中”是天下的大本源,“和”是天下人的必经之路。这指出了自我约束和自我教育的目标。“中”是对喜怒哀乐等情感的一个持中状态,是对情感的一个度的把握。,无所偏倚,平静淡然视之。如果能做到喜而不过偏,怒而不过愤,哀而不过毁,乐而不过忘,那就是符合节度,这就叫做“和”。中和是《中庸》的主旨。它认为中和是性,中和是道,中和是宇宙的本来状态,中和是一种高度和谐的十分完美的境界,是中庸之道追求的最高境界。“中和”不仅是一种思想修养,也是一种效果要求,追求人和事的“中和”境界。惟其崇尚中,所以能和;惟其乐“和”,所以要“中”,思虑要中,审事要中,做人要中,处世要中,一切惟“中”是求,一切惟“中”是律。
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
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和阴阳平衡的思想。
《孟子》中说的“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 (《尽心》)讲的是天人合一。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其真实含义是合一于至诚、至善,达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的境界。“与天地参”是天人合一。这才是《中庸》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因而《中庸》始于“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而终于“‘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这就是圣人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天是善良美好的天,天人合一的人是像善良美好的天那样善良美好的人,天人合一就是人们自觉修养所达到像美好善良的天一样造福于人类和自然理想境界。
阴阳学说在夏朝就开始形成,其系统的介绍在于《易经》。《易经》中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它认为阴阳两种相反对的气是天地万物泉源。阴阳 相合,则万物生长。阴阳双方保持在动态的平衡中,任何一方的偏盛偏衰,都会引发对立面的偏衰偏盛,从而打破其平衡状态,造成病理状态。张介宾云:“阴阳二气最不宜偏。不偏则气和生物,偏则气乖杀物”。阴阳平衡的思想与中庸思想不谋而合。阴阳平衡的思想被我国中医学继承,并成为中医学的理论基础,中医学认为:“人之一身,不外阴阳。
阴平阳密,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中庸思想的内容
一、 五达道
五达道主要是运用中庸之道调节五种人际关系。这五种基本人际关系是君臣、父子、夫妻、兄弟以及朋友的交往,这五种人际关系就是天下通行的人际关系。
《中庸》第二十章《哀公问政》言:“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第十二章《君子之道》言:“君子之道,费而隐。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已有所不能。”这句话将夫妇关系提高到很高的程度。 第十三章《道不远人》中说:“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其中说出了君臣、父子、兄弟和朋友四种关系,和夫妇关系就构成了五达道。
五达道通过正确处理这五种人际关系,达到太平和合的理想境界。《礼运》有言:“故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非意之也,必知其情,辟于其义,明于其利,达于其患,然后能为之。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欲,七者弗学而能。何谓人义?父慈、子孝、兄良、弟弟、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
臣忠,十者谓之人义。讲信修睦,谓之人利;争夺相杀,谓之人患。故圣人之所以治人七情,修十义,讲信修睦,尚辞让,去争夺,舍礼何以治之?”
二、 三达德
《哀公问政》中说:“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这句话提出了有德之人要达到“中庸”境界必须要做到“三达德”:知、仁、勇
知,即智慧,是明是非,辨善恶之义。《论语·子罕》曰:“知者不惑”,是因为他明是非善恶。故孟子在《告子上》中说“是非之心,智也”。仁,爱人也。《论语·颜渊》:“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这里的人不是特指某一群人,二是泛指一切人。勇,即为无畏无惧。《论语·子罕》有言:“勇者不惧”。大勇之人之所以能不惧,是因为他能坚持正义,道义,俯仰无愧。
儒家看来,三达德中,仁是三者的根本和核心。“知”如果离开了仁,必将迷失方向而流于恶。而“勇”如果离开了仁,就势必成为违义之勇。所以知和勇是达到仁的手段,但是二者又有依赖于仁才可以正确运用。儒家“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思想,也说明勇是由知和仁焕发起来的道德勇气。只有“知”、“勇”二者互补,才能成为智勇双全之人。君子具备“知”、“仁”、“勇”三达德,才能达到中庸的境界。
三达德后说“所以行之者一也”。这里的“一”,即为诚。朱熹注曰:“一则诚而已矣”。《中庸》说:“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
诚者,物之始终,不诚无物。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知道也,故时措之宜也”。所以,诚,就是自我完善。道,就是自我引导。真诚贯穿于事物的始终,没有真诚就没有万物。三达德,归为一,就是自我完善,引导,达到中庸的境界。
中庸之道是我国传统思想道德的基本内容。中国人的思想和性几乎都是受到中庸思想的影响的。例如,《中庸》中说:“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这与中国人平淡含蓄的性格、和润正直的性情的形成不无关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 在中庸思想中概括为“忠恕之道”:“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中国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中庸》中说:“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弥;譬如登高,必自卑”。中国人至诚至善的美德,《中庸》中言:“诚者,物之始终,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中国人好学的传统,《中庸》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国人舍生取义,仁爱的品格是中庸之道的三达德思想。中庸思想形成了中国人今日之基本精神。
作文九:《M.中庸之道》2500字
《〈论语〉选读》之《中庸之道》教案2
作者:孔俊俊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808 更新时间:2008-11-23
《中庸之道》教学设计
一、导入:请同学谈谈自己对中庸的理解。
二、整体感知文本:
(一)诵读感知:
嗯,说得很好,这是我们自己对其的理解,这跟孔子心中的“中庸之道”有什么区别呢?现在社会,是一个个性的社会,在这样一个个张扬的社会中,中庸之道究竟还有现实价值吗?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样一个疑问,走进课堂。首先呢,大家来齐读下课文。老师来读题目,男生读一则,女生读一则,依次交替进行。
(二)大意感知:
昨天我们预习这篇文章时,做了一个小小的练习,要大家概括了“中庸之道”具体表现的方面,我呢根据大家的答案,把它大致概括的成了四个方面:
道德(6.29)
恰当地待人处事(11.16、4.10、13.21、 13.24、17.13)
恰当地运用礼(1.12、17.24)
和而不同( 13.23 )
这四个方面可以说是“中庸之道”“道”的四个基本点,是四种方法和途径。在这四个基本点之前还有一个前提“中庸”。我们先来看中,中庸的中是折中取半,高平均主义吗?从文章的解释看:中是动态的平衡点,是适当、不走极端的意思,而庸是用的意思。这样我们就可以把题目理解为:按照适当的方法做事的途径和方法。那么我们来回过来看这四点,中庸的道德是一种适当的道德,我们可以概括为“中德”, 恰当地待人处事是适当的行为,我们可以说成“中行”,依次一下几点可以概括成:中礼和中和。
1. 中德
我们先来看,中庸之道在道德上的表现。对于这一点,孔子论述地很简单(请同学读和翻译) 鲜,缺少的意思。那么为什么作为一种道德,人民缺少它很久了呢?人民缺少了,说明道德在谁的控制中呢?
明确:所以说中庸之道“民鲜久矣”归根到底,是由于“民”的价值不被重视久矣。长久以来,道德的规范性是为统治者的利益过度张扬,而人民的主体性不被突出。我们知道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仁者爱人,它要求着统治者必须考虑到民众的利益和需要,在自己的利益和民众的利益之间寻求一种平衡关系。
2. 中行
在政治上孔子讲究一种平衡,作为一个平凡的人,为人处事也要平衡孔子用最长的篇幅论述一部分。——中行。现在呢,我请两位同学来扮演子贡和孔子,朗读11.16
孔子对于师与商的评价是“过犹不及“,那么什么是“过犹不及”
明确:事情办得过火和办得不到位,都是不好的。我们心里总是有误区,觉得做得过头总比不到位要好其实两者都是不好的。所以恰当地待人处事,我把它总结为“中行”孔子在论语
中关于次有过很多论述: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等片语中,每个“而不”後面的字儿,非过即不及也。
请同学找找在生活中“过犹不及”的例子
讲一个历史小故事,总结“过犹不及”的处世之道
交往中过分的热情和冷漠都会对方的感到窒息,凡事要有度。与人交往也要亲密有度。请大家在文中找找这个度的依据是什么?
明确:义之与比
以义为准则,符合义的就去做,不符合义的就不要去做,做事只要合情合理,就是君子了。请大家根据义在文中找找哪些人值得交往,哪些人不值得交往?
明确:值得 君子 狂狷
不值得 小人 乡愿
区别小人与乡愿
明确:乡愿在人格上有欺骗性,是道德的破坏者,是一枝向仁德射去“暗箭”,小人缺点明确,是分辨,是刺向仁德的一枝“明枪”, 在孔子眼里,小人尚有可取之处。所以,求真君子固然难,求真小人也不易,唯独伪君子易找。
3、 中礼
人与人之间要达到平衡,需要礼来维系,孔子所说的礼是一种适度的礼。从1.12、17.24找找中礼的作用何在?
明确:维护等级制度以达到和谐。礼就是一种伦理秩序,对于维系人与人的和谐的作用是很重要的。礼要求人要符合自己的身份地位,恰如其分地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试谈谈在 家庭和学校生活中怎样做才符合适度的礼? 又有哪些现象是违礼的呢?
4、中和(收集并交流有关“和”的熟语、格言。)
家和万事兴(家庭) 协和万邦(外交)
和气生财(生意) 和衷共济(事业)
政通人和(政治)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战争)
明确: “和”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在中华文化中处处可见,存在于个个方面。有人与自然之间的,有人与人之间的,人与社会之间的。那么,我请大家来从这三个方面来具体谈谈“和”的思想。
在古代,著名的都江堰一定是人类与大自然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的最好标志。瞻国秦昭王时期,蜀郡守李冰于公元前227年创建的都江堰,是中国最古老的水利工程,是我国科技史上的一座丰碑,誉为世界奇观。2250多年来,引水灌溉,才使蜀地有“天府之国”的美誉。都江堰是“天府”富庶之源,至今仍发挥着无可替代的巨大作用,灌溉良田1000多万亩。
和的论述也只用了一则,我们来齐读下:请一位同学解释“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孔子用同来区别和,告诉我们“和”是一种处理各种关系的一个准则,只有保持了个性的矛盾统一才算得上是真正的和。所以“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大意是君子能用自己的意见去纠正别人错误的意见,小人总是盲目附和,不肯表达自己的意见。和不是盲目地协调,而是寻求矛盾各方的协调和和谐。
【明确】2002年10月24日中国国家主席**在美国布什总统图书馆发表演讲阐述了“和而不同”的思想。他指出两千多年前中国先秦思想家孔子就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
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相互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
2003年12月10日,中国总理**在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题为《把目光投向中国》的演讲中,介绍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时说,“和而不同”是其中一个伟大思想。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彼此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
总结: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有这样一句话,叫做“阐旧邦以辅新命,极高明而道中庸”。中庸之道其实是通往极高明境界的一种适当的方法。学过这课后,同学们是否对中庸有了新的体悟呢,请大家将你的心得记录下来与我们分享。
---本文来源: 我爱语文[ ://.52yu./ ]欢迎光临最大的语文公益网站!---://.52yu./Article/Class14/sjgz/200811/13075.html
作文十:《中庸之道》7600字
《中庸之道》授课稿前言:
诸位知道我们国家为什么叫中国吗?通常的说法是:古人认为我们国家处在世界的中央,故名中国。这也未免太小看我们古人的智慧了。真实的原因是:我们国家是奉行中庸之道的,所以叫中国。自从孔夫子着重强调“中庸”以来,中庸之道成为国人血液中的一部分,把孔夫子称作我们的国父毫不过分。说到国父,大家会想到孙中山。我不敢说孙中山不算“国父”,但充其量也只能算是中华民国的国父,或者说是近一百年的国父。而孔夫子,却是我们两千多年的国父。孰大孰小呢?这国父的名号应该归谁呢?相信诸位能够分辨。
司马迁在《史记》中为孔子作传,有这样的评论:“《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高山可以仰望,大道可以行走。孔夫子的人格力量就像那高山一样让人仰望,孔夫子的学说,就像那大道可以供人行走。我司马迁虽然达不到这种境界,但是很向往,孔夫子是我学习的榜样。司马迁接着说:“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天下的王侯将相、名人大腕多着呢,但往往只是烜赫一时,只有孔子,一直是人们的老师。故而人们都称孔子为“至圣先师”。
什么叫“至圣先师”?就是最了不起的老师,所谓万代师表、无边师魂。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这么一位“至圣先师”谆谆教导说:中庸是一种最高的道德,可见“中庸”肯定是个好东西。可是,在我们的印象中,中庸似乎是个贬义词,跟“好好先生、骑墙主义”等绑在一起。这不能不说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悲剧,是我们这些缺少国学教育的人的悲哀。这么好的东西,居然被当做垃圾,太可惜了,现在我们得把他捡起来。“中庸”为什么是个宝呢?请听我慢慢道来。
一、中庸的来源
我们知道中华民族有五千年文明史,从黄帝算起。但黄帝的事迹不可考,比较可靠的记载应始于尧,比黄帝晚约100年。尧舜禹,诸位都知道吧?禅让啊!把皇帝的位置让给贤能的人,而不是自己的儿子,了不起吧!尧禅位给舜时说:“允执厥中”。恭敬地把握好你的那个“中”。舜禅位给禹时,又说了这句话。孔夫子为中华文化做总结,把“中庸”视为最高的道德。他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二、中庸的概念
什么叫中庸?
“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通俗地讲:中,即不偏不倚、不左不右;庸,即尊重现实、合情合理。或者说:把握度,无过无不及就叫“中”;这个度把握得好,合情合理、合乎人性就叫“庸”。重点是那个“中”。
我们说“某某是性情中人”。人都是由性情的,就这点而言,“中”又叫“中和”。孔子的孙子子思在《中庸》这部书中写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我现在站这里,心情平静,摒除一切私心杂念,优哉游哉地什么也不想,就是“中”。这是一种很好的状态,佛教道教的养生,要的就是这种状态,不喜不怒不哀不乐。但人是有感情的,肯定会有喜怒哀乐,有才正常。而佛教道教要人去除七情六欲来保持“中”的状态,这就不正常了。他们那个是死板的“中”,我们是变化的“中”。我们提倡该喜时适当地喜,该怒时适当地怒,该哀时适当地哀,该乐时适当地乐。喜怒哀乐符合常理,不过分就行,这叫“和”。故而“和”又叫“时中”。
“中”不是始终固定不变的,事物是变化发展的,所以“中”也要与时俱进,叫“时中”。把握“中”,什么时候变,什么时候不变,就要看事物处在发展的哪个阶段,还只是量变状态时,“中”不变,当量变发展到质变时,“中”就要跟着变了。要把握好真的很难,所以孔子感叹说:“中庸之为至德,民鲜久矣。”很难做到完全合乎“中庸”,并不意味着就可以不要“中庸”,相反我们时刻不能离开中庸,中庸得
越好,你成就越高,因为中庸之道实在太重要了。下面就将讲到中庸的意义。
三、中庸的意义
1、中庸,是孔子的方法论
什么叫方法论?就是怎么去认识世界,怎么用实践去改造世界的方法。我们知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你钓鱼的方法,远远强过送你两条鱼。孔夫子的中庸之道,就是教我们为人处世的方法,让我们在社会中游刃有余。
《论语》中处处体现孔子的中庸之道。
孔子讲“文与质的关系”,认为“质”与“文”两者不可偏废,“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过与不及”皆为不妥,只有“文质彬彬”,和谐搭配,才能成就君子。
孔子讲:“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孔子认为冉求做事退缩(“不及”),所以要促一促他,使他接近于“中行”;仲由勇气过人(“过”),所以要压一压他,也使他接近于“中行”。可见,孔子在教育学生时,依据中庸而“裁之”的。
孔子讲:“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如何与国君相处、与朋友交往,孔子也用中庸的尺度加以引导。如果与国君相处过密,则蒙受羞辱的日子不远了;如果与朋友交往过密,则遭受疏远的日子也不远了。孔子认为交往不能太“过”,体现了他中庸的思想。
孔子讲:“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已及之而不言谓之隐,不见颜色而言谓之瞽”。言语也要符合中庸之道,不该说的时候不说,该说的时候再说,而且要看着人家的脸色说。
孔子讲“以直报怨”。君子用正直来报复仇怨,“不因怨加刻,亦不因怨而反有所加厚”;不挟个人恩怨,不“以怨报怨”,也不持虚伪之德,不“以德报怨”:“不过也不及”,以“适中”来处事。
孔子讲“忠恕之道”。忠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者,“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忠恕之道,实为“致(达到)中和”。
纵观孔子的一生,是践行中庸之道的一生,学生对他的评价是“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可见,孔子是一位据有中庸“至德”的圣人。
2、中庸,是矛盾论与发展观
矛盾论与发展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其实就是阐述我们的中庸之道。矛盾论说: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它们是对立统一的。中庸讲“执其两端而扣其中”,“两端”就是对立,“扣其中”就是统一。发展观说: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量变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质变。中庸讲“君子而时中”。“时中”就是在发展变化中找“中”。大家想想,是不是如出一辙?大学时学《马克思主义哲学》,
很多同学学得很痛苦,而我一听就懂,这得益于我很早就明白中庸之道。
3、中庸,是一个人成熟的表现
中庸不是骑墙派、和事佬。我们误读的“中庸”,在《论语》里,那叫“乡愿”。乡原者奉行无原则的机械调和的处世方法,而中庸者不这样(“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兼有一定的是非原则,“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中庸,即中和,也不是平庸、碌碌无为,要“极高明”才能“道中庸”,追求的是不亏不盈,可进可退,不急不缓、不过不及、不骄不馁,得人生大智慧与为人处世较为完美的平衡点。
有了“中庸之道”,我们就可以更理智、更公平合理地做人做事。
四、日常生活的中庸之道
中庸,既不是简单地折中,也不是庸俗的中间路线。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日常生活并不那么纯粹。中庸追
求的目标是在不同时空环境中,尽善尽美与无可奈何之间的最佳方案。
中庸,以“过犹不及”为核心,做人处事追求适量、守度、得当,既不过头,也无不及,不偏不倚,恰到好处。过和不及效果都是一样的,越位和缺位都不合适。真理也不能过头,过头一步,也许成了谬误。
日常生活中,处处需要践行中庸之道。大到国家之事,小到男女之私。
孔子说:“吾未闻好德如好色者。”我没有见过像好色那样好德的。好德的动源在社会伦理,好色的动源在自然本能,人是自然人,更是社会人,孔子不偏不倚,无意于偏废某一端。叫孔子感伤的是人们肆无忌惮的发泄着肉欲,而不注重礼义教化,打破了本该有的灵肉平衡。我们学过《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关雎》是《诗经》的第一首,叫“诗始关雎”。而四书五经中的五经“诗、书、礼、易、春秋”,《诗经》排第一,可见《关雎》的重要性。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孔子对《关雎》的评价,实际上表达的是他对情感控制的看法,也就是凡事讲求适度的“中和”之美。
我们常用“登徒子”形容好色之人。怎么回事呢?登徒子是楚国的一个官员,他对楚王说:宋玉这个人,长得风流倜傥,又喜欢吟诗作赋,是个好色之人,不要让他出入后宫,以免给大王你戴绿帽子。楚王拿这段话来质问宋玉。宋玉回答:我家隔壁有个美女,身材好,不高不矮不胖不瘦;容貌美,涂点胭脂太红,抹点水粉又太白。不知迷倒多少人。但他却对我情有独钟,多次勾引我,我都没有理他。登徒子就不同了,他老婆又黑又矮又老又丑,登徒子很喜欢她,还同他生了许多个孩子。你说是我好色呢?还是登徒子好色?楚王没有做声。这时,旁边的章台大夫发言了:我自认为个人品德还是不错的,但做不到宋玉这样。我见到那些美丽的村姑,身材姣好、容貌娇美,正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我就很喜欢,就会吟诗去钻没她,就想多看她几眼,就想跟她亲近,但从来不乱来,所谓“发乎情,止乎礼”。
这个故事说了三种对待美色的态度:宋玉不近女色,禁欲;登徒子纵欲,就如那俗话说的“是女人就行,拉上灯都一样”;而章华大夫则好色而不淫,即“发乎情,合乎礼”,最合乎人性,无过无不及,这就是好色的中庸之道。
**多次提到:我国面临很多两难选择。政府要做的,就是在两难中找出路。找条好的出路就是践行中庸之道。**的国学修养是蛮高的,这些年国学热升温,同**是有一定关系的。尽管**的
国学修养高,仍然找不到好的出路,什么原因?正如他所说:“这里面有深层次的体制问题”。举个例子,房价调控,这跟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可谓事关国计民生,为什么搞不好?房价畸高,占用了太多的社会财富,严重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以及经济结构的转型,再不调控,经济势必崩溃。但是,一旦调下来,银行的风险姑且不说,地方政府失去了土地财政这一块,财政势必瘫痪。调还是不调?两难吧?咱们找出中庸之道来。找得出吗?找得出。但是说不得。还是莫谈国事。咱们只管干好手边事,用中庸之道来搞好企业管理。 五、企业管理的中庸之道
说到这个问题,很多人可能会有疑惑:我国传统文化不是不重商吗,士农工商,商排在最后,士大夫都看不起商人。这是对传统文化的严重误解。商业的重要性很早人们就意识到了,司马迁在《史记》中还为商人写传,叫《货殖列传》,充分肯定了商业的重要作用。但是,因为大家都知道从商有利可图,人们自自然然地会去追逐利益,若水之趋下,不用你强迫。儒家讲“食色性也”,吃饭睡觉是人的本性,追逐利益也一样,是人的本性。你能说好色不重要吗?人不好色,怎么会有后代!但你用得着鼓励人们好色吗?好色过了头,那岂不是黄色泛滥,道德沦丧。同样,如果政府大肆提倡重商,那无疑是火上浇油,导致为了赚钱不择手段,什么杀人放火偷鸡摸狗卑鄙龌龊的事都干得出,社会就乱了套,所以要抑制一下人们赚钱的欲望,把商排到最后。经商(或者叫赚钱,古话叫利)这个东西,就有如夫妇床弟之事,是做得,说不得。所谓,高者抑之,低者扬之,这就是中庸之道。
不仅如此,中庸之道对于经商还有着重要的作用。大家都知道范蠡吧,他辅佐越王勾践成就霸业,然后功成身退。因为他知道功高就会震主,不免招来杀生之祸,所以自己主动退下来,这就是中庸之道。另外一个功臣文种就不明白这个道理了,终被赐死。范蠡隐退后,泛舟五湖,用他的这套中庸之道去经商,十年之间,三聚三散家财,生意越做越大,号称“陶朱公”,终成商人鼻祖。
具体到现代企业管理,中庸之道怎么用呢?
1、讲“义”气的企业文化
孔子说:“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与之比。”一个君子为人处世,没什么事一定要做,也没什么事一定不做,只看该不该做。这个该不该就是“义”。“义”者,宜也,就是做适当的事,无过无不及。所以,中庸之道用一个字概括就是“义”。
咱们看那种黑帮片,黑帮组织的大堂里,往往高悬一个“义”字,下面是关云长的相。关云长以讲义气著名。这样布置的原因,就是想培养一种组织文化:讲义气。事实上,他们凭着这种组织文化,组织效率很高。当然,黑帮只是在做人上做到了“义”,即相互之间讲义气;在做事上没有做到“义”,他们干的不是正当事。我们是正规企业,走正道,做人做事都讲“义”,岂不更好!
做人讲“义”,老板对我好,我也对他好,这叫以德报德,用一个字概括叫“忠”。当然不是愚忠,那种“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是变了味的儒家,叫腐儒,迂腐得很。还有一种极端的说法,如基督教《圣经》所说:你打我的左脸,不仅不躲避、不还手,还把右脸送给你打。或者用我们中国人的说法,叫“唾面自干”。有人往我脸上吐口水,我把他搽掉还不行,因为这样会显露出你对他的做法不满,应该让它自己在脸上干掉。这种修养功夫叫“以德报怨”。这种做法,孔夫子不同意,他说:你以德报怨,那拿什么来报德呢?这明显不符合“义”的标准吗!正确的做法是“以直报怨”,用正直的行为去回报别人的怨恨,不排除反击,善恶是非还是应当恩怨分明。当然,你也不要“以怨抱怨”,因为冤冤相报何时了,更何况人应当宽容一点,有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何必斤斤计较!
做事讲“义”,该做的事就要勇于去做,不该做的是坚决不做,该做到什么程度就做到什么程度。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不用我多讲。
2、人性化的管理手段
孟子跟梁惠王有段对话。梁惠王对孟子说心里话:寡人有个毛病,寡人好色。孟子回答:好色没什么不好啊,但你要想到手下那些男人们也好色,你得让他们也取得到老婆。梁惠王又说:寡人还有个毛病,寡人好货。孟子说:好货也正常,但你要想到你的老百姓也好货,你得想办法让他们也富起来。在这里,孟子教导梁惠王要与百姓分享好的东西,不要吃独食,这种中庸的管理手段,就很有人性化。
《史记》也说:有史以来,人们都是想听好听的,想吃好吃的,想看好看
的,这是人性,你这个搞管理的,就要因势利导,让大家既过上好日子,又不伤害他人的利益,做到互利双赢,这就是人性化的管理模式。
具体到企业管理,我们的规章制度要人性化。企业这一面,重点是给员工创造发展的空间,职级上充分体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原则;薪酬上充分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原则。总之,给人以成长和发财的希望。在员工这一面,重点是解决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问题。即端多大碗,就要做多大事;做多大事,就要出多大力,尽多大责。而我们这些管理者呢,要时刻将心比心,尽量满足属下的愿望,激起他们的主观积极性,赏要赏得他们心动,罚也要罚得适度。比如说某位员工因工作失误被罚了200块钱,90%的人都认可这样的决定,既不过分,又能起到威慑效果,这就是人性化的管理。
3、宽猛相济的管理艺术
孔子说: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任何管理活动,为了达到管理的目标,都需要控制,但在管理控制中就有适度的问题。控制太松,松松垮垮、拖拖拉拉,必然造成工作效率的低下和组织的混乱。反之,控制过严又会激起人们的抵触情绪或反抗行动。只有不宽也不猛,这个管理才达到“和”的状态,“和”就是中庸。
还有一句话叫:一张一弛,文武之道。松了要紧,紧了要松;既要有思想教育,又要有制度规定。既要对属下施恩,又要对他们用威。恩威并施,他们才会既爱你、又怕你,这才算个好的管理者。
4、和而不同的组织架构
“和”与“同”的区别,其实可譬之以五色相调、五味相和,五声相成。“同”则单调,只是一色一味一声之间,不与他色他味他声相调和,如此,视之无趣、食之无味,听之无谱。“和”则谐调,就是五色五味五声相谐和,别具佳色佳味佳声,如此,视之有趣、食之有味、听之有谱。儒家讲“乐以发和”,音乐就是让人性情达到和,也就是让人的七情六欲时中。音乐有不同的音调、乐阶,古代叫“宫商角徵羽”,如奥运歌曲《北京欢迎你》就是按照宫商角徵羽来谱的曲;现代用4567。这些不同的音调乐阶,完美的组合起来,就是和谐动听的音乐。如果只是一个单调的音,如111111一直1下去的话,就是噪音,所以要允许有不同声音,这就叫和而不同。光有不同的声音还不行,要把这些不同的声音组合好,才能成为好音乐,才称其为和。
企业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内有不同的部门分工(有生产部、财务部、行政部等),不同的人员组合(有干技术的,有搞管理的,技术有不同专业,管理有不同职责),不同的环节(包括人才链、资金链、产品链的各个方面),这些要素优化组合,企业才能取得和谐发展。此其一。其二,做决策,要允许有不同声音,集思广益,综合考虑正反各种有利不利因素,做出最优抉择。
5、适度平衡的用人原则
孔夫子说:“不得中行而与,必也狂狷,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孔子认为最好用“中行”(指言行合于中庸之道的人),如果不得已而求其次,必须用“狂狷”之士。狂者志向远大而不切实际,优点是进取。狷者,性情褊急而孤介自守,优点是洁身自好。狂者往往有才,只要稍加节制他的傲气就可用他立功;狷者个个有德,不用担心他会坏你事,只要稍加激励他可以为你创造效益。
大材小用、小材大用的情况在现实管理中也屡见不鲜,造成的损失很大。所以管理者在用人中要运用
“中庸之道”,把适当的人才安排到最能发挥才能的合适岗位,实现人事的最佳结合,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即用人适度。这是用才的平衡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用了人以后,就要适度授权。有权不授或完全放权都是一种极端,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做到因需、因德、因信、因能授权。这是授权的平衡。
还要搞好人与人之间的平衡,即要相互之间讲义气。
管理者还要处理好与自己内心的平衡,承认欲望的合理性,但要进行理性的引导,否则物欲的过度膨胀会造成心理失衡。
6、与时俱进的管理策略
利润是企业的第一目标,因对抗、赌气、耍排场而导致的赔钱亏本买卖都必须坚决杜绝。所以一定要把生财的途径扭转到"和"上来。团队要和,使之上下一条心,黄土变成金;企业与企业之间要和,建立平等协商、公平交易、相互支持的合作关系;对待消费者要和,服务要到位,企业和品牌的诉求要有亲和力、穿透力、影响力。此外,还必须搞好政企、银企关系等。所谓“和气生财”。
但是,外界都处在发展变化中,要保持“和”的状态,我们就只有与时俱进,管理策略跟着变,以实现管理目标。
儒家讲“常则守经,变则从权”,经是“中’,权是"时中”。道家讲“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有首古诗唱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水清就用来洗帽子,水浊就用来洗脚丫子。我们没办法改变社会,就只有适应社会。带着《中庸》讲的“三达德”(仁、智、勇)去融入社会,在不伤害他人的前提下,采取不同的管理策略去获取利润,推动企业向前进。
结语:
总之,中庸,大有大用,小有小用,到哪里都有用。中庸之道,就好比给我们提供了一把快刀,让我们在日趋复杂的社会中斩开乱麻,做事情更加得心应手,为人处世更加从容自信。所谓“从容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