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读《道士塔》有感》800字
读《道士塔》有感
山东省博兴二中 2011级29班 张昊
在苍茫的大漠上,有座莫高窟,他释放着光芒,足以把整个东方世界照亮,然而光芒一点点的散失,一点点的消逝,是个道士的杰作,当一车车的经书被运走,一点点的减少王道士的银元又多了一点点,似乎沉甸甸的,大漠的几道车辙是那么的深那么深在黄昏映照下分外悲凉,民族的文化精髓远离了故土偷远着及王道士的哭声的在大漠中回荡,读文章《道士塔》,读到了民族文化的遗失和毁灭,读到了民族不堪回首的耻辱!
一个民族存在过的唯一证据是其诞生的为其所特有的文化,他是一个民族的魂,传说人失掉魂魄会如行尸走肉,而一个民族失掉了它的文化他的魂又该会怎样!我痛声呵问王道士,是一个漠然的表情,面对无知的他我更是无言,然心中的积淀强压的愤怒却无法按捺。一个文化宝库怎会由一个道士看管?我痛心质问!而我该质问谁呢,我不知道。洋人的几个银元便换的文化精髓,难道我们民族的文化那么廉价吗?孰不知王道士卖出的一车宝物 是民族的一股血,是我们的一把泪!是呀,他是什么都不懂的!他是什么都不懂的!
读过作家冯骥才写的《古希腊的石头》,我对希腊人的行为惊讶,更是由衷的敬佩,石头上有着他们民族的文化,是民族的魂,他们视其如生命一般,因为他们懂得那是他们的魂。忽而我又想起些什么,当时满朝文官是为了节约运输才把经书留在石窟的,对呀,是这样的,中国古代当时节俭廉明的官风,好一个淋漓尽致的体现!
一切都已随着大漠风沙飘荡而凋零,莫高窟前一座道士塔,畏畏缩缩的插了个空,竖在那里,我想去莫高窟参观,去观望昔日民族文化的栖身之所,却又害怕走不过那道士塔。迈不过心中的那道槛。
对以往的愤怒勾起了我今日的好奇,某一新闻报道“一遗迹被默默的折迂……”愤怒未平而今又如火上浇油,难道没有人看见吗?难道……,我无言,这就是耻辱!
不知敦煌的明天会怎样,明天的敦煌是乌云密布还是惠风和畅。脑中又浮现出那个问题,传说人失去魂魄会如行尸走肉,而民族失去了魂,又该会怎样?
作文二:《读《道士塔》有感》800字
读《道士塔》有感
道士塔就在莫高窟外,它的主人即是王道士。余秋雨只说王道士是敦煌学的罪人。亦不尽然,王道士一介愚民,能分辨出那些经卷是文物已是不易,况且凭他一人之力,又如何抵挡外国冒险家的垂涎?王道士却成了众口唾弃的对象,实则只是当年愚昧国民的代表。
王道士在一个清晨打开了莫高窟山洞的秘门,他不知道,这是扇轰动世界的门,随意破坏了洞中的塑像和壁画。洞中保存着大量经卷,画轴及唐塑,他自然不知道其珍贵之处,却以难以想象的贱价卖给了那些外国冒险者。
每每读此文,最感悲愤之处不是王道士在冒险者们离去后王道士数钱时的欣喜,亦不是余秋雨列出的一串外国探险者运出文物的清单,却是那些官僚明知文物之重要,却因为路费而将这经卷弃置在王道士手中。与之成鲜明对比的是外国冒险者,不远万里,变卖家产,只想带回一二文物。如此对比,立场坚定的余秋雨竟放出“宁愿放在伦敦博物馆里”之话。这毕竟是气话,但气得甚有道理。
王道士将发现文物的消息告诉县长后,县长又告诉上级,却仍未将文物妥善放置,如此,便无人能阻止外国冒险者取走文物。纵使王道士舍身保护文物,那些远涉而,已有做好冒险准备的冒险者自然不会善罢甘休。王道士之行为实无关大局,只是方式过于难看了。
脑中常浮现外国冒险家装载着成车的经文满载而归的喜悦,又常想起王道士看着冒险家背影时候的喜悦。他们不知道,有多少学者,文人,只恨自己晚生一世纪,愿以血肉之躯去捍卫国家文化。
这是一个世纪前的事了,我们若哀之而不鉴之,只能使后人复哀后人了。在外国,如今仍有不少八国联军侵华时掠去的文物,它们流落海外,中国定会尽力将其送入国内,只是流失文物之多,无法尽数挽回,如此只能叹息王道士,官僚之愚昧。
希腊之前向大英博物馆提出索回巴特农神庙残片,理由给得很坚决:“那些残片属于巴特农,巴特农在雅典而不在伦敦,为了保全文物的完整性及其文化价值,必须归还残片。”
我也想说:
“那些经卷属于莫高窟,莫高窟在中国而不在不列颠,为了保全文物的完整性及其文化价值,必须归还经文。”
作文三:《读《道士塔》有感》1000字
读《道士塔》有感
小山屋 更新:2006-3-29 阅读: 栏目:六年级作文 读《道士塔》有感 读《道士塔》有感
浙江省桐庐 桐庐县第一实验小学 六(4)班 俞诗然
蓝蓝的天空,白白的云,每每想起余秋雨的《道士塔》,心中不免有些寂寞,又有些憎恨。
莫高窟大门外,有一条河,过河有一溜空地,高高低低建着几座僧人圆寂塔。在道士塔中曾经住着一位姓王的道士,他是敦煌石窟的罪人。
当各国艺术家都在创作他们的举世杰作时,古老的敦煌文化正在王道士的手上一步步走向深渊。
他,一个道士,因为看不惯雕像、壁画,就找人将雕像砸碎,将古老的文化变成几个怪模怪样的天师灵官;将“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都涂成一片惨白。
虽然“藏经阁”是王道士发现的,但他却没有将这宝贵的文化遗产
留下来,外国人的一点钱、商品就能换回几大卷在现在可以算得上无价之宝的经书。
“1905年10月,俄国人勃奥鲁切夫用一点点随身带的俄国商品,换取了一大批文书经卷;1907年5月,匈牙利人斯坦因用一叠银元换取了24大箱经卷、5箱织绢和绘画;1911年10月,日本人吉川小郎和橘瑞超用难以想像的低价换取了300万卷写本和两尊唐塑;1914年,斯坦因第二次又来,仍用一点银元换去了5大箱、600多卷经卷……”这是在文中写到的,令人惊讶的不仅是用那样低廉的价钱换走了一大批的经卷,更让人绝望的是中国文官们的滔滔奏折中竟没有提“墩煌”一个字,甚至那些各国的冒险家没有任何手续、任何关卡地就来到中国。
但如果单凭王道士的迂腐,还不足造成墩煌毁坏性的损坏,可恨的是中国官员门对文物毫不重视,贪婪的他们一步步把文物吞没了,享受着纸醉金迷的生活。一切的一切,在他们眼中,就只有钱,钱对于他们来说比任何东西都重要,但他们不知道,再多的钱也买不会这些文物,再多的钱,也弥补不了他们的罪过。
看看莫高窟留下的古代造型艺术杰作和浩如烟海的经书,就知道敦煌文化是人类罕有的艺术宝库。可是,这一切几乎都在王道士和中国官员们的手中完结了。他们太卑微,太渺小,对他们再愤怒也无济
于事,因为他们那无知的躯体无法扛起中华民族的尊严,无法付起那笔沉重的文化债~
我为墩煌莫高窟默默流泪......
指导教师:俞迎春
投稿:2003-10-14 17:08:10
作文四:《读道士塔有感》1100字
读道士塔有感
文章简介:读《道士塔》有感浙江省桐庐桐庐县第一实验小学六4班俞诗然蓝蓝的天空,白白的云,每每想起余秋雨的《道士塔》,心中不免有些寂寞,又有些憎恨。莫高窟大门外,有一条河,过河有一溜空地,高高低低建着几座僧人圆寂塔。在道士塔中曾经住着一位姓王的道士,他是敦煌石窟的罪人。当各国艺术家都在创作他们的举世杰作时,古老的?读《道士塔》有感
浙江省桐庐桐庐县第一实验小学六4班俞诗然
蓝蓝的天空,白白的云,每每想起余秋雨的《道士塔》,心中不免有些寂寞,又有些憎恨。
莫高窟大门外,有一条河,过河有一溜空地,高高低低建着几座僧人圆寂塔。在道士塔中曾经住着一位姓王的道士,他是敦煌石窟的罪人。
当各国艺术家都在创作他们的举世杰作时,古老的敦煌文化正在王道士的手上一步步走向深渊。
他,一个道士,因为看不惯雕像、壁画,就找人将雕像砸碎,将古老的文化变成几个怪模怪样的天师灵官;将“唐代的笑容,宋
代的衣冠”都涂成一片惨白。
虽然“藏经阁”是王道士发现的,但他却没有将这宝贵的文化遗产留下来,外国人的一点钱、商品就能换回几大卷在现在可以算得上无价之宝的经书。
“1905年10月,俄国人勃奥鲁切夫用一点点随身带的俄国商品,换取了一大批文书经卷;1907年5月,匈牙利人斯坦因用一叠银元换取了24大箱经卷、5箱织绢和绘画;1911年10月,日本人吉川小郎和橘瑞超用难以想像的低价换取了300万卷写本和两尊唐塑;1914年,斯坦因第二次又来,仍用一点银元换去了5大箱、600多卷经卷??”这是在文中写到的,令人惊讶的不仅是用那样低廉的价钱换走了一大批的经卷,更让人绝望的是中国文官们的滔滔奏折中竟没有提“墩煌”一个字,甚至那些各国的冒险家没有任何手续、任何关卡地就来到中国。
但如果单凭王道士的迂腐,还不足造成墩煌毁坏性的损坏,可恨的是中国官员门对文物毫不重视,贪婪的他们一步步把文物吞没了,享受着纸醉金迷的生活。一切的一切,在他们眼中,就只有钱,钱对于他们来说比任何东西都重要,但他们不知道,再多的钱也买不会这些文物,再多的钱,也弥补不了他们的罪过。
看看莫高窟留下的古代造型艺术杰作和浩如烟海的经书,就知道敦煌文化是人类罕有的艺术宝库。可是,这一切几乎都在王道士和中国官员们的手中完结了。他们太卑微,太渺小,对他们再愤怒也无济于事,因为他们那无知的躯体无法扛起中华民族的尊严,无法付起那笔沉重的文化债~
我为墩煌莫高窟默默流泪......
指导教师:俞迎春
投稿:2003-10-1417:08:10
作文五:《读道士塔有感》1300字
读《文化苦旅·道士塔》有感
陈建涛
早在上学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了余秋雨先生,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一直都没有仔细拜读过余先生的文章,后来到是经常在不同的媒体中获知余先生的各种信息。
前些日子,我从学校图书馆看到了余先生的书,朋友说:“余先生的书其它的可以不读,但是《文化苦旅》却不能不读。”对于这位朋友推荐的书目我向来都是必读的,何况这本书现在近在眼前。 朋友走了,我一边在想念着朋友一边开始读余先生的《文化苦旅》。不知道所有读过此书的朋友是否和我一样:读了第一篇文章我竟然不能继续,心情的沉重几乎使人窒息!
第一篇的名字是“道士塔”。
从余先生的文章中读到了沉重和无奈??
道士塔的主人是一个姓王的道士,他是莫高窟的罪人(历史上有记载),原本是个农民的他辗转逃荒到了甘肃,作了道士,最后这个道士竟然当了佛教圣地的莫高窟的家。他的形象想必看过相关资料的人永远都不会忘记:土布的棉衣,手缩在袖子里,目光呆滞,见到银元的时候只剩下了贪婪的目光??
莫高窟既然是王道士的“家”,那也只能任有自己的主人对自己进行不经意的修饰和改变:道士雇人将洞窟用白灰粉刷一新,那股认真劲也许会让现代的人也自叹不如了,可是我们都知道对于文物粉刷一新意味着什么!传统美德中的审美与和谐在这里也具有了强烈的讽
刺意味:道士用锤子打碎了原有的雕塑修建了天师和灵官以便使整个环境与自己道士的身份“相符”。其余的洞窟之所以没有被粉刷,是因为道士考虑到了成本,花费太多的事情他是不会做的??
1900年5月26日,是一个普通的日子,也是个伟大的日子,道士在这一天无意中开启了莫高窟这一宝藏,可是这一宝藏是在那个时代开启的,是由王道士开启的,所以就注定了它的命运??
当世界各国的考古学家,探险家,汉学家,学者不远万里向中国赶来的时候,王道士正随手拿出几件文物在官场上送来送去??当时也有人意识到了这些文物的重要性,可是考虑到运费的问题也只好听之任之了??
众多的外国人到达莫高窟的时候,没有遇到想像中森严的守卫,只有洞外加砌的一道砖,门上一把锁,一个道士还有道士腰中的钥匙??他们仅仅用了一点点自己的银元或者随身携带的物品就从王道士手中换取了成车成箱的莫高窟中的物品??王道士竟然暗自窃喜自己所得的比化缘所得要多了很多!难怪那些外国人说是他们拯救了敦煌的文化!
那些达官贵人在觥筹交错的时候,一定不会想到仅仅因为运费的问题,几千年的文化遗产迅速的远离了自己的民族和自己的祖国?? 王道士还是孤单的站在洞窟旁,看着绝尘而去的车轮,脸上应该有困惑吧??他没有、也不会意识到我们的民族正在滴血??
王道士是有名有姓的莫高窟的罪人,我们可以唾弃他,可是那些无名无姓的罪人呢?他们比这个农民出身的道士有学问、有财力和能
力,可是他们却无动于衷,他们才是我们民族的罪人,那个道士最多也只是一个小丑而已??
“道士塔”诉说了那个时代的悲哀,诉说了我们整个民族的悲哀??
没想到余先生的《文化苦旅》就这样让我深深的体会着一个苦字??
今年夏天,随单位外出旅游,有幸到了莫高窟。随着导游匆匆前行,似乎在路边有一小塔,但没有将其与道士塔联系起来。观毕洞窟,忽然想起此塔,闻讯导游,答曰:正是。往回走时,为其拍照留念。说不清是什么心理,也许回去后要慢慢体味…
作文六:《读道士塔有感》1000字
读道士塔
手中书页泛着微微的黄,仿佛经年久月的风尘,让我感觉到大漠旷远的气息与微闲的风。事实上我并没有去过敦煌,到过真正的沙漠,也无缘得见黄沙深处残阳如血,但这并不影响它在我心中狼烟直上般悲壮的意象,大漠与敦煌石窟中那些反弹琵琶的飞天一起,构成了几乎每一个人心底近乎永恒的风情画卷。
但直到我读到它,我才发现我的手指在轻轻颤抖,我只知道曾经的敦煌有过一段屈辱
的历史,却从未这样详细而赤裸裸的了解过整个事件的始末,这让我无奈并且愤怒,我有一瞬间恨极了王圆箓。但又马上又清醒地明白那并不是他的错。透过余秋雨描述王道士相貌的只言片语,我看到几乎是当时随处可见的最低层人的样子,他们的眼底是是坚硬的花岗岩一般的冷漠以及对命运的埋怨指责,在几千几万个相同的日子过去后,他们低下头,将头低进尘埃里,曾经还有一丝鲜活的怨恨最终沉淀为死一般的麻木。他们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关心,因为他们并没有所谓国家或是文化的概念,但这并不是他们的错,他们的生活不允许,在他们眼中那些流光溢彩的笔画或许还没有一颗小麦种子饱满亮丽有光泽。因而我甚至无法指着这样一具行尸走肉质问你为何要卖国。这根本就不是一个土道士的悲哀,这是一个民族的悲剧,一整个泱泱大国的荒谬。这样一个愚昧无知的国度,天不亡你更亡谁?如果高高在上的君主酒池肉林,醉生梦死,凭什么要求你的子民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如果一具躯体连骨架都趋近腐朽,凭什么要求在外的皮肉光鲜亮丽。所以造成敦煌百年悲哀的不是区区一个
王道士,他不配承载这一整个民族的弥天过错,他更不该承载数以万计的民众的指责与谩骂。 所以我想,真正的有识之士应该辩证而公正地看待那一段历史,为什么愚昧成为社会的风气,为什么偌大的中国存不下几卷经文,而不是人云亦云地将怒火发泄到王圆箓,一个早已足够悲哀的人身上,而且,那已经是过去的事了,不要让仇恨永久的蒙蔽你的双眼。我曾经在网上看过一组圆明园的复原图,确实让我惊叹不已,雕栏玉砌,琳琅满目,我早已没有仇恨,只是有一点惋惜和悲哀。且不论火烧圆明园是改变不了的历史,即便没有那场大火,谁又能保证那些珍贵的古玩器皿能够长存至今,而不是粉碎在中国纷杂的内乱里呢,至少今天那些画像与雕塑能完美无缺的保持在外国的博物馆里被奉若上宾,专家开始钻研,国人开始珍惜,倒也不能说是糟透了的结局。
敦煌,我遥望着你的方向,作为一介卑微小民,我只能最虔诚地献上我的歉意,祝福
与崇敬。你是中国大地上神圣的一片土地,我相信历史的风尘掩不住你的个光芒,愿你能够永远安好。
作文七:《读道士塔有感》600字
模怪样的天师灵官,将“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都涂成一片惨白。※
虽然“藏经阁”是王道士发现的,但他却没有将这宝贵的了文化遗产留下来,外国人的一点钱、商品就能换回几大卷在
现在可以算得上无价之宝的经书。
“1905噌年10月,俄国人勃奥鲁切夫用一点点随身带的嘘俄国商品,换取了一大批文书经卷,1907年5月,匈晕牙利人斯坦因用一叠银元换取了24大箱经卷、5箱织绢稔和绘画,1911年10月,日本人吉川小郎和橘瑞超用难以想像的低价镥
换取了300万卷写本和两尊唐塑,1914臌年,斯坦因第二次又来,仍用一点银元换去了5大箱、 600多卷经卷……”这是在文中写到的,令人惊讶的芩不仅是用那样低廉的价钱换走了一大批的经卷,更让人绝望的是中国文官们的滔滔奏折中竟写
没有提“墩煌”一个字,甚至那些各国的冒险家没有任何手续、
任何关卡地就来堵到中国。
但如果单凭王道士的迂腐,还不足造成墩煌毁坏性的损婴坏,可恨的是中国官员门对文物毫不重视,贪婪的他们一步熔
步把文物吞没了,享受着纸醉金迷的生活。一切的一切,在η
他们眼中,就只有钱,钱对于他们来说比咋任何东西都重要,但他们不知道,再多的钱也买不会这些文物,再多的钱,也噪
弥补不了他们的罪过。
看看莫高窟觏留下的古代造型艺术杰作和浩如烟海的经
1 / 2
书,就知道敦煌文化是人类罕有的艺术宝库。可是,这一切瘗
几乎都在王道士和中国官员们的手中完结了。他们太卑微,氯
太渺小,对拳他们再愤怒也无济于事,因为他们那无知的躯体无法扛起乩中华民族的尊严,无法付起那笔沉重的文化债,
我为墩煌莫高窟默默流泪勒......
指导老师,俞迎春
2 / 2
作文八:《读道士塔有感》900字
读《道士塔》有感
七(8)南方
蓝蓝的天空,白白的云,每每想起余秋雨的《道士塔》,心中难免有些憎恨。
莫高窟的大门外,有一条河,河的那边是几座高高低低的僧人圆寂塔,它们是一位位守护者,保护着这儿的文化。可是,在道士塔中曾住着一位姓王的道士,他是敦煌石窟的千年罪人,他可曾知道古老的敦煌文化正在他的手上一步步走向深渊。
他,一个普普通通、平平凡凡的道士,有什么资格因为个人的原因,因为看不惯雕像、壁画,而找人毁坏它们,毁坏几十年前,甚至几千年前,一些艺术家们用自己的血汗凝成的艺术结晶。这些优秀的作品是有些艺术家可能是花了自己的大半生命完成的杰作呀~他将这些古老的文化变成了几座怪模怪样的天师灵宫,将“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都涂成了一片惨白。虽然发现藏经阁是王道士的功劳。但可恨的是他却没有将这些宝贵的文化保留下来。出乎意料的是,他竟为外国人的一点儿钱和商品,与他们交换几大卷可为无价之宝的经书。我有时常常想:难道他就不怕遭到后人的唾骂与指责吗,就不怕遭雷劈吗,
“1905年10月,俄国人勃奥鲁切夫用一点点随身带的俄国商品,换取了一大批文书经卷;1907年5月,匈牙利人斯坦因用一叠银元换取了24大箱经卷、5箱织绢和绘画;1911年10月,日本人吉川小郎和橘瑞超用难以想象的低价换取了大量经卷写本和两尊唐塑;1914年,斯坦因第二次又来,仍用一丁点儿银元换去了5大箱、600多卷经卷…”。这些是在文中写到的,令人惊讶的是不仅是用那样低廉的价钱换走了一大批的经卷,更让人无法理解的是那文武百官们竟从未在滔滔的奏折中提到过关于“敦煌”的事情。那些异国的冒险家怎能如此轻易地来到了中国,轻易地以堂而皇之的名义“买”走了我们国家的无价之宝呢,试问中国当时是何以没有威信的国家呀~
但凭王道士的愚昧,还不足以造成敦煌文物流失,可憎可恨的是当时那些腐败的政治官员们对文物毫不重视。他们在意的单单是自己的荣华富贵,一切的一切都不重要,重要的只是他们所认为的物质幸福呀。但他们不知道,再多的钱也买不回这些文物,再多的钱,也弥补不了他们的罪过。
看看莫高窟留下的所有价值都已在王道士和中国官员们的手中灰飞烟灭。可事实就是事实,他们太卑微、太渺小了,对他们再愤恨也无济于事,因为他们那无知的身躯无法背负起那笔沉重的文化债~
我不禁同情起莫高窟的历史…
作文九:《528-读道士塔有感》900字
8
蓝蓝的天空,白白的云,每每想起余秋雨的《道士塔》,心中难免有些憎恨。
莫高窟的大门外,有一条河,河的那边是几座高高低低的僧人圆寂塔,它们
是一位位守护者,保护着这儿的文化。可是,在道士塔中曾住着一位姓王的道士,
他是敦煌石窟的千年罪人,他可曾知道古老的敦煌文化正在他的手上一步步走向
深渊。
他,一个普普通通、平平凡凡的道士,有什么资格因为个人的原因,因为看
不惯雕像、壁画,而找人毁坏它们,毁坏几十年前,甚至几千年前,一些艺术家
们用自己的血汗凝成的艺术结晶。这些优秀的作品是有些艺术家可能是花了自己
的大半生命完成的杰作呀!他将这些古老的文化变成了几座怪模怪样的天师灵
宫,将“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都涂成了一片惨白。虽然发现藏经阁是王道
士的功劳。但可恨的是他却没有将这些宝贵的文化保留下来。出乎意料的是,他
竟为外国人的一点儿钱和商品,与他们交换几大卷可为无价之宝的经书。我有时
常常想:难道他就不怕遭到后人的唾骂与指责吗?就不怕遭雷劈吗?
“1905年10月,俄国人勃奥鲁切夫用一点点随身带的俄国商品,换取了一
大批文书经卷;1907年5月,匈牙利人斯坦因用一叠银元换取了24大箱经卷、
5箱织绢和绘画;1911年10月,日本人吉川小郎和橘瑞超用难以想象的低价换
取了大量经卷写本和两尊唐塑;1914年,斯坦因第二次又来,仍用一丁点儿银元换去了5大箱、600多卷经卷…”。这些是在文中写到的,令人惊讶的是不仅
是用那样低廉的价钱换走了一大批的经卷,更让人无法理解的是那文武百官们竟
从未在滔滔的奏折中提到过关于“敦煌”的事情。那些异国的冒险家怎能如此轻
易地来到了中国,轻易地以堂而皇之的名义“买”走了我们国家的无价之宝呢,
试问中国当时是何以没有威信的国家呀!
但凭王道士的愚昧,还不足以造成敦煌文物流失,可憎可恨的是当时那些腐
败的政治官员们对文物毫不重视。他们在意的单单是自己的荣华富贵,一切的一
切都不重要,重要的只是他们所认为的物质幸福呀。但他们不知道,再多的钱也
买不回这些文物,再多的钱,也弥补不了他们的罪过。
看看莫高窟留下的所有价值都已在王道士和中国官员们的手中灰飞烟灭。可
事实就是事实,他们太卑微、太渺小了,对他们再愤恨也无济于事,因为他们那
无知的身躯无法背负起那笔沉重的文化债!
我不禁同情起莫高窟的历史…
作文十:《读《道士塔》有感作文》800字
读《道士塔》有感 浙江省桐庐 桐庐县第一实验小学六(4)班 俞诗然 蓝蓝的天空,白白的云,每每想起余秋雨的《道士塔》,心中不免有些寂寞,又有些憎恨。
莫高窟大门外,有一条河,过河有一溜空地,高高低低建着几座僧人圆寂塔。在道
士塔中曾经住着一位姓王的道士,他是敦煌石窟的罪人。
当各国艺术家都在创作他们的举世杰作时,古老的敦煌文化正在王道士的手上一步
步走向深渊。
他,一个道士,因为看不惯雕像、壁画,就找人将雕像砸碎,将古老的文化变成几
个怪模怪样的天师灵官;将“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都涂成一片惨白。
虽然“藏经阁”是王道士发现的,但他却没有将这宝贵的文化遗产留下来,外国人
的一点钱、商品就能换回几大卷在现在可以算得上无价之宝的经书。
“1905年10月,俄国人勃奥鲁切夫用一点点随身带的俄国商品,换取了一大批文书
经卷;1907年5月,匈牙利人斯坦因用一叠银元换取了24大箱经卷、5箱织绢和绘画;1911
年10月,日本人吉川小郎和橘瑞超用难以想像的低价换取了300万卷写本和两尊唐塑;1914
年,斯坦因第二次又来,仍用一点银元换去了5大箱、600多卷经卷??”这是在文中写到
的,令人惊讶的不仅是用那样低廉的价钱换走了一大批的经卷,更让人绝望的是中国文官们
的滔滔奏折中竟没有提“墩煌”一个字,甚至那些各国的冒险家没有任何手续、任何关卡地
就来到中国。
但如果单凭王道士的迂腐,还不足造成墩煌毁坏性的损坏,可恨的是中国官员门对
文物毫不重视,贪婪的他们一步步把文物吞没了,享受着纸醉金迷的生活。一切的一切,在
他们眼中,就只有钱,钱对于他们来说比任何东西都重要,但他们不知道,再多的钱也买不
会这些文物,再多的钱,也弥补不了他们的罪过。
看看莫高窟留下的古代造型艺术杰作和浩如烟海的经书,就知道敦煌文化是人类罕
有的艺术宝库。可是,这一切几乎都在王道士和中国官员们的手中完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