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2000字
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处在一个动荡飘摇的时代,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相继失败,让中国的有志青年陷入迷茫。实践的不成功,让人们转而寻找更合适中国的道路。俄国十一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传到中国,为中国的将来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模式。中国人经过数次失败后,得出结论“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中共成立后,由于对中国国情本身的认识不全面,造成在国共合作中中共处于被动的局面,以至最后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失败。虽然说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失败主要是因为国民党内部的右派**势力排斥异己,单方面破坏国共合作造成的,但是我们不能否认,中共错误的认识阻碍了实践的顺利发展。
人是有思维、有意识的动物,因而人能够有目的地进行生产劳动,最终才能成为高等动物。在这一过程中,人的大脑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更重要的是人能够通过劳动使自己的思想变成实在的事物,这就是实践。随着人的实践活动的增加,人脑中便会逐渐对某一事物有所认识,而这认识又分为两个阶段:第一步,开始接触外界事情,属于感觉的阶段。第二步,是综合感觉的材料加以整理和改造,属于概念、判断和推理的阶段。只有感觉的材料十分丰富(不是零碎不全)和合于实际(不是错觉),才能根据这样的材料造出正确的概念和论理来,也就是产生正确的意识。这是认识的第一个飞跃。列宁说过:“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这正是认识的第二个飞跃:由理性认识去指导实践,更好的服务于实践,也就是马克思的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用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人类社会也正是因此才取得了进步。因而这第二个飞跃又是飞跃中的重中之重,也是认识的真正目的之一。
**在《实践论》中说到:认识从实践始,经过实践得到了理论的认识,还须再回到实践去。认识的能动作用,不但表现于从感性的认识到革命的实践之能动的飞跃,更重要的还须表现于从理性的认识到革命的实践这一个飞跃。抓着了世界的规律性的认识,必须把它再回到改造世界的实践中去,在用到生产的实践、革命的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的实践以及科学实践的实践中去。这就是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的过程,使整个认识过程的继续。
因此实践与认识是不可分割的两兄弟,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马克思辩证唯物
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且这个反映是在创造过程中实现的,也就是说主体的反映是一个能动的创造性过程。实践决定认识,认识也反过来指导实践。认识与实践是辩证统一的。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和最终目的,而认识正确与否,也要靠实践来检验。实践是认识的起点,也是认识的归宿,是全部认识的基础。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是人能动的改造物质世界的活动,其本质特性决定它不能离开认识的指导。由于实践的性质,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就有了两种情况:一是在正确认识指导下实践顺利进行;二是错误的认识指导,对实践产生消极作用。认识来源于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这就是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无限发展的过程。认识过程是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列宁把它概括为“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的过程。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它们二者在性质、内容、形式和特点等方面都不同,同时又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和相互渗透。理性认识以感性认识为基础;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但理性认识并不是认识过程的完结,它还必须回到实践中去接受检验和指导实践。
总之,就认识的来源和基础而言,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践决定认识;就认识的功能和作用而言,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以正确的认识和理论指导实践;就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而言,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践与认识的统一,强调二者的紧密结合和相互促进。**说,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坚持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学风,是党的思想路线的重要内容。
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也普遍体现在当代社会生活中各个方面。单就我们学习来说,我们通过我们自身从社会获得的感性认识,通过家庭教育以及学校的系统科学的教育,上升为理性认识,并由我们将其应用至工作中,实现认识的再次飞跃。认识源自实践,我们对一个客观事物的认识和理解,是必须要通过直接或间接的实践活动才能获得的。而实践也是认识的目的,我们获得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理解的目的无非就是能更好的适应和改造客观世界。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实践的观点作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第一和基本的观点,体现了马克思辩
证唯物主义在社会发展角度及个人发展角度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是科学的世
界观和方法论。加深对马克思为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的理解
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开展学习和工作,有利于我们更好的适应和改造客观世界。
作文二:《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2500字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摘要:实践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是检验认 识真理性的标准,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是实践的反作用,对实践有指导作用;实践与认识的统一;本文将从这三方面进行论证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实践和认识的统一,二者紧密结合才能相互促进,相互发展。
关键词:实践 认识 基础 能动反应 统一 发展
我国哲学界也普遍认为:“认识和实践是分不开的没有脱离认识的实践”,“实际上没有纯粹的认识,也没有纯粹的实践”,“在人的认识活动中,实践和认识是一对基本矛盾,它们是互相依存、互相作用、不可分割的”。实践与相互紧密结合和相互依存。人类经历了千年之久,从迷信的幻想到付诸实践。人们在认识中将现象的本质运用于实际的生产生活活动之中。这不断提高了人类社会生产效率和促进了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而这些认识在不断的实践中改良,又指导于实践。正是由于认识与实践的相互促进,社会才可以不断地向前发展。我们只有客观的理解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才能促进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世界观、价值观,进而可以取得长足的发展。下面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二者的关系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来源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为了正确理解认识的基础和来源,必须先考察人类的实践活动。“一个苹果砸到牛顿,才能砸出万有引力的定律”,这可说明令人震惊的定律背后曾发生了伟大的实践与精彩的经历,正因为有了实践,有了思考,才有了经验总结与认知,便诞生了“万有定律”的知识。牛顿说过:“假若我能比别人嘹望得略为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膀上”。伟大的发现发明得益于前人的总结,前人的实践。而间接经验归根到底也是来源于前人或他人的实践,而且人们接受间接经验也要或多或少地以某种直接经验即实践为基础,只有把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结合起来,才能有比较完全的知识。
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既不是人的头脑里固有的,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从实践中产生的。实践出真知,认识的发生一点也离不开实践。正如**所指出:“无论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于(实践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是没有法子解决的。“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是“源”和“流”的关系。知识作为认识的成果,从源泉上说,只能来源于实践。但这并不是说对每个具体对象的认识都必须亲自参加实践,这是不可能也没有必要的。实际上,每个人的知识大部分是来自间接经验,即书籍、报刊等知识载体和社会教育,间接经验是我们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对我是直接经验的,对他人来说,则是间接经验;反之亦然。因此,实践是认识的惟一来源。
二、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和反作用
认识对实践的能动反作用,充分体现在作为认识的高级形式的理论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上。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表现在许多方面。在强调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的同时,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又强调认识对实践有巨大的反作用。实践需要认识的指导。离开认识的指导,实践就变成盲目的实践。认识对实践的作用有两种不同的情况:正确的认识对实践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实践中获得积极的成果;错误的认识对实践有阻碍作用,在实践中会产生坏的结果。
认识对实践有能动反作用。人的实践活动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
它是受意识支配的,实践的这种本质特性决定它不能离开认识的指导。理论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它可以而且应该走在实践的前头,指导实践活动的进程;其次,科学理论能预见未来,端正实践的方向;其次,科学理论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推动人们在实践中创新。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认识活动及其成果具有相对独立性,遵循其特有的活动方式和发展规律,它一经形成,便能反作用于实践。
三、实践与认识的统一
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规定。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这 一原理,就必须做到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和解放思想,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全面贯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 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性表现为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发展表明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认识运动中贯穿着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矛盾。认识的任务就在于不断地解决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之间的矛盾,达到它们之间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首先,它们之间的统一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这是因为主观认识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具体实践中同客观实际相符合。 因此,人们运用认识指导实践必须从具体的实际情况出发,使认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其次,它们之间的统一是历史的即变化发展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这是因
为实践总要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发展,主观认识必须与不断变化发展的实践相适应,使认识与已经变化发展了的实践相统一
**指出:“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
”实践和认识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与发展,强调实践与认识的统一。在学习过程中也是如此,我们获得的理论最终要运用于工作,能动地指导实践并经受实践的检验,使认识不断推移, 不断发展。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认识不断深化发展,学习对我们来说才会更加有意义。谦虚严谨的态度,在实践中不断质疑的精神才是为学过程中应有的品质。在知识经济的时代,好的学习方法正如指挥棒,不仅有助于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和效率,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会改变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对综合素质的改善产生影响。
无论在生活学习,还是在工作上,我们都应积极地发现问题,认识缺陷与不足,为实践的顺利进行扫除障碍,在实践中认识才能产生,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作为认识的基础,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土壤,认识也就在实践中
作文三:《社会与自然的辩证关系》9800字
!" # @(2 ’!" .(’# )年 月 (-52(7(8-9 14 (5?5(4 ,6:;;:$$ % &’ () *+,-(+ (/012 345’ A=? 87>4@=A= 9:;? E@:F 87>4@=:@ 9? D3 =G>=@87B 87>4@=* H349 >3=?
,67@7;> ;:8;=#> :E 9:;?* 08 E7;>9:;? 4@7B =G=8;= D33= E:@F :E 9:;:@?* 2:;? 3= #@:A4;> :E F789 =@7;>3= ;:F#B=>=A 78A =99=8>? :E 34F78 =4@=* K8 >3= :8= 378A9:;? A4@=:8 >3= :>3=@ 378A>3=@= 7@= ;:48>B=99 >D==8 >3=F* K8 >3= I79= :E #@7;>4@=78A 9:;? 7@= 48?*
,责任编辑:倪荣国,
万方数据 ++
作文四:《治标与治本的辩证关系》800字
治标与治本的辩证关系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反腐败必须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逐步加大治本的力度”。在还没有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前,制度和机制不健全、不完善,管理和监督工作中存在的漏洞和薄弱环节都会给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留下可乘之机。因此,这就决定了现阶段反腐败斗争必须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应处理好治标与治本的关系。
只要腐败现象存在,就始终有一个治标与治本的问题。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型时期,法律、法规等各方面的制度还不完善,腐败现象还有滋生蔓延的土壤和条件,这就加大了反腐败斗争的难度。而且这些土壤和条件不是短时期内就可以铲除的,因此消除腐败现象必然要经历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因此,在一个时期内,我们必须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不能一手硬一手软。
治标与治本是辩证的关系,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治标是严惩腐败行为,为治本创造条件;治本是从源头上治理,从制度、体制、机制上解决问题。但治标并不是指单纯办案,而是通过办案发现存在的问题和漏洞,可以有针对性地提出治本措施与对策。不治标光治本,治本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治本不治标,反腐败斗争的实际成果就不能体现出来。从联系的观点来看,治标是治本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治本是治标的根本所在,二者不可分割。
逐步加大治本力度。治标可以创造治本的条件,治本可以巩固治标的成果。我们要在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基础上,深化改革,创新体制,加大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力度。在措施上,以加强反腐倡廉教育为主,主要从“权、钱、人”三个方面入手,从而不断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摘自中国纪检监察报)
::: 宁波概览 | 委、局领导介绍 | 市纪委、监察局主要职能 | 内设机构 | 县(市)区纪委、监察局 | 各纪(工)委监察室 | :::
中共宁波市纪委、宁波市监察局 版权所有
宁波市监察学会 宁波市信息中心 宁波市金网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承办设计
作文五:《分析与综合的辩证关系》1100字
分析与综合的辩证关系
整个认识过程是分析与综合的统一。恩格思说:“思维把相互联系的要素联合为一个统—体,同样也把意识的对象分解为它们的要素。没有分析就没有综合。”分析与综合的辩证关系表现在以下方面: 其一,分析与综合互为前提。
分析是把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方面、因素来认识,并从中揭示事物的本质和事物的内部联系。分析的结果与活生生的现实比较起来,是极其抽象和片面的东西。例如,生物和非生物的基础都是某些化学元素,我们通过各种化学的分析方法,来认识这些有机物的元素,这是认识有机体的基本前提。
但是,这种认识距揭示有机体的本质还是相差很远的。黑格尔曾经指出,虽然由碳、氧等元素组成的,可是,这些抽象的物质已经不是肉。同时,分析所提供的单纯的规定不仅不是具体的,而且只能反映对象的—个侧面或—种联系。
如果认识停留在分析阶段,就会使事物在我们的头脑中处于肢解的状态,而不能获得全面的知识。而综合则是把分析中所得到的各部分联成—个整体,暴露事物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在总体上、在其相互联结上的特殊性。
因此,分析是综合的前提或基础。没有分析就没有综合。然而,分析又要综合作指导。在研究中,任何分析总要从某种性质出发,总不能离开关于对象的整体性认识作指导,否则,分析就会有很大的盲目性。在认识的过程中,—般来说是先有分析后有综合。但是,在有
的情况下,却是先有综合、后有分析。
假设或假说的提出就是这种情况。当人们只能对部分情况有所了解的时候,就提出综合性的假设或假说,然后再通过实验及层层分析来证实它、纠正它或推翻它。可见,综合为进—步分析打下基础、开辟道路;而分析反过来又为假设或假说这种综合性的东西作出论证。
其二,分析和综合互相补充。
在认识的全过程中,分析和综合各自只能完成—个阶段的任务,把其中任何一个绝对化而否定另—个,认识的全过程就无法完成。如果思维只限于综合,不进行分析,那么就只可能有关于事物的表面的笼统的印象认识只停留在感性的具体上,不能认识其本质。
其实,没有分析,也就没有任何形式的综合。同样,如果思维只限于分析,那么就只能获得枝节之见及抽象的本质,不能解释现象和本质之间的联系,不可能在思维中再现具体的整体。对此,黑格尔曾深刻地指出,如果不进行综合,分析就会象剥葱—样,—层—层地剥下去最后葱就不存在了。
其三,分析和综合互相转化。
人的认识是一个由现象到本质、由不深刻的本质到深刻的本质这样—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从现象到本质、从具体到抽象是以分析为主的;—旦达到了对事物的本质的认识,就要用这个本质说明原有的现象,这就是建立理论的过程,这一过程以综合为主。 随着认识的深入,当新的事实与原有的理论发生矛盾时,认识又可能在新的层次上转入分析。人们的认识就是在这种分析——综合——再
分析——再综合的过程中不断前进。
作文六:《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2300字
【考点分析】
实践与认识的关系。一方面,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是适应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也是在变革对象的实践中发生的。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实践提出新的认识课题、提供新经验、提高人的认识能力,也提供新的认识工具和技术手段,从而推动认识发展。③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认识的根本任务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而认识的最终目的则是把理性认识应用于实践,去指导实践。④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能将主客观进行比较,从而检验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是否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另一方面,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正确认识(真理、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推动实践的发展;错误认识则将实践引向歧途。在实践与认识的关系中,既反对强调实践决定作用而忽视认识能动作用的形而上学错误,也反对无视实践决定作用而夸大认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错误。
【典例赏析】
题目: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改革开放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取得的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宝贵经验之一,就是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注:劳动者报酬指劳动者因从事生产活动所获得的全部报酬,包括工资、奖金、津贴、上下班交通补贴、单位支付的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等。营业盈余指单位创造的增加值扣除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和固定资产折旧后的余额。它相当于企业的营业利润加上生产补贴。(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材料三
据统计,1998年国有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资总额是企业利润的2.4倍,到2005年降到了0.43倍;1998年国有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是4.3%,到2006年提高到21.36%。
问:从认识与实践关系的角度,说明党的十七大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哲学依据。
参考答案: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这一关于分配的原则要求源于实践的需要,顺应了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这一要求体现党在实践基础上对公平与效率关系认识的深化;这一要求将继续得到实践的检验(6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的这一要求,对于提高效率、促进公平、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具有重要作用(4分)。
【趣例链接】
【碎花瓶理论】有个人不小心打碎了一个花瓶,但他没有一味地悲伤叹息,而是俯身精心地收集起满地的碎片。他将这些碎片按大小分类称出重量,结果发现:10克至100克的最少,1克至10克的稍多,0.1克至1克和0.1克以下的最多。同时这些碎片的重量之间表现为统一的倍数关系,即较大的碎片重量是次大的重量的16倍,次大的重量是小块重量的16倍,小块的重量是小碎片重量的16倍……于是,他开始利用这个理论来恢复文物、陨石等不知其原貌的物体,给考古学和天体研究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率。这人就是丹麦物理学家雅各布·博尔。
【点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决定认识,是认识的来源,认识的目的,认识发展的动力,也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同时,认识对实践也具有能
动的反作用,正确认识、科学理论对实践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错误认识则起消极的阻碍作用。雅各布·博尔发现碎花瓶理论并将其应用于恢复文物、陨石等的原貌,指导考古学和天体研究,这正是实践与认识辩证关系的具体体现,也证明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正确性。一方面,碎花瓶理论来源于实践,雅各布·博尔对花瓶碎片进行收集、分类、称重,这是在获取感性认识;对各种数量关系进行分析、总结,发现其中规律,这是在获取理性认识。另一方面,他用碎花瓶理论指导恢复文物、陨石等原貌的工作,给考古学和天体研究带来意想不到的效率。这既说明通过实践检验碎花瓶理论是正确的,也说明雅各布·博尔把来自实践的理论应用于实践,指导实践,以推进实践的进一步发展。
【热点提示】
热点:我国军民通过多次抗震救灾的伟大实践,形成了积极向上的抗震救灾精神: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这种精神必将鼓舞全国人民投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从而把我们的事业推向前进。我国曾举办过的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不仅展示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而且弘扬了更高更快更强的奥运精神,大长中国人民的志气,凝聚人心,激发全国人民建设国家的热情,推动各项事业的长足进步。我国成功发射神舟系列飞船,使我国载人航天技术连上新台阶。航天工程的实施和推进无疑是伟大的实践,而这种实践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团结精神、拼搏精神、奉献精神等构成了航天精神。这笔宝贵的财富会增强全体中华儿女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坚定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决心和信心,对于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简析】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正确认识对实践起积极的促进作用。抗震救灾、举办奥运会、实施航天工程等都是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伟大实践,正是这种实践造就和推动了抗震救灾精神、奥运精神、航天精神等。这正是实践决定认识的具体表现。反过来,这些积极向上的精神又更好地激发我们投身实践的热情,指导我们的行动,使我们取得更多的成就,更大的胜利。这说明正确认识对实践起积极的促进作用,也启示我们要高扬精神旗帜,促进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
(责任编辑 袁 妮)
作文七:《目的与过程的辩证关系》1700字
目的与过程的辩证关系
无论干什么,目的很重要,最重要。无目的,则是盲干、瞎干、蛮干,自己连走到那都不知道,心里没谱,心中没底。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目的。人生的目标、目的是什么?这是一个多少年来人们讨论的课题。人生的目的肯定不应当是死,尽管人们最终都难逃一死,这是每个人最终的归宿和目的地。那么是否可以说,人生的目的在于人生的过程本身。因此人们愿意活着,活着就是目的,至少活着是基本目的,是实现目的的基本条件。但是,人们一旦活了下来,又有诸多东西出现了,或者说,在这个人生的旅程中,在不同的阶段,每个人又必然有不同的目的,有一个个小目的地,他们可能是人生旅程中的一个驿站,是人们走向最终目的地的一个歇脚点。
有的人,从一懂事开始,或从成人开始,便可能已经明确了这样一个人生目的:即一路上为人民、为人类做事,为社会做好事、善事。他们的每一步,每一个脚印,都是沿着整个轨迹运行;有的人,可能将人生分为若干阶段,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目的,有时还可能是大相径庭的目的。
我们可能有时纳闷,不同的人在相同的岗位上也会有不同的目的。按说,每一个岗位的职责权限是相对固定的,但有的人在这个岗位上行为尽职尽责,多为人民做些事,将这个难得机会利用好,发挥好。有的人却可能利用这个岗位谋取自己的私利,心里想的是如何向上爬,如何捞取钱财,如何为自己的亲朋好友办点私事。有的将这里作为目的地,想在这里干他一辈子,有的人当成敲门砖,当成跳板,当成阶梯。
人们定下了目的和目标,就要朝着这个目标迈进,开始实现目标或达到目的的过程,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哲学,不同的理解,不同的安排和不同的手段。
有的人,为了达到目的不惜一切手段,哪怕是十分卑鄙肮脏的手段和伎俩,他们的哲学是不达目的绝不罢休,只要达到了目的就是成功,就是胜利,就是自己行。这样的人由于没有任何顾忌,什么事都可以做,因此往往能够达到目的,成为尽管不光彩但却取得胜利的强人。
有的人却不是如此,他们既强调目的的正确性,也强调手段的合理性,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论者,他们认为,采取不正当的手段尽管可以达到目的,但不值得称颂、佩服、提倡,因为尽管你自己达到了目的,却给社会、给他人带来了灾难和损失,他不是双赢,是一种自私的赢,如此,他们达到目的就相对较难,要付出额外的劳动和汗水,甚至还可能由此丧失机会。
君子往往既讲目的,又讲手段;小人往往只讲目的,不讲手段。
有的事,我们应当将目的与过程统一考虑,将他们结合成一个整体,而不是截然分开。比如,锻炼身体是为了健康,健康是幸福和快乐的,但我们不应将将来的健康与目前的锻炼对立起来,认为目前吃点苦是为了将来的甜,而应将锻炼过程纳入幸福和快乐之中,本身就是目的,本身就是健康的一部分。再比如,有时我们说多交朋友是因为万一有什么困难时有人帮助,因此将交朋友作为储备财富、储存关系的手段,是为了将来。这实际上大可不必,我们应当树立“即时朋友观”,即现在与朋友相处的过程,本身就是我们的目的,本身就可以给我们带来欢乐、幸福和财富,相互交往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我们不是为了将来的困难交朋友,不是为了他人交朋友,而是为了现在交朋友。再如学习,有的人说,我们为了将来能有更多的知识,为了今后的发展或提升,目前必须学习,“吃得千般苦,方为人上人”,实际上,只有将读书学习作为乐趣,只有将读书作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我们的读书才真正有意义。再如工作,有人将工作作为将来晋升的手段,做好工作,多做工作是为了提拔和上升,实际上,只有将工作本身作为乐趣、幸福来看待和对待时,你才能体会“工作狂”的内涵。总之,很多事,我们应当将目的和过程统一起来,将结果和手段统一起来。
我们任何时候,都要正确的设置自己的目的,是一个值得追求、值得为之付出、值得人们尊重的目的,是光明正大的目的,而不是遭人鄙视、受人唾弃的目的,不是见不得人的目的。
目的要注意可行性。如果我们确定的目的高不可攀,远不可及,根本实现不了,那么,这样的目的就失去了追求的意义,就失去了刺激性和拉动力。当目的切实可行时,当经过努力可以实现时,这个目的才能令人振奋,鼓舞人心。 目的定了,过程要设计。要按照一定的方法去勾画达到目的的途径和手段,精心设计这一过程和方法体系。没有过程的保证,没有手段的支撑,在好的目的也难以达到,再宏伟的理想也会成为泡影。
作文八:《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3100字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摘要:在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首先强?调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还是认识的?目的和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因此,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依赖于?实践,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即辩证法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或者叫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由于它是以?科学的社会?实践为特征?的,所以,又可以叫做?实践论。
关键词: 实践; 认识; 辩证关系;
一、认识的本质?及规律
1.1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第一,实践和认识?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的对?象。中介是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正是依靠这?种中介系统?,实践主体和?客体才能够?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实践为认识?的产生提出?了需要,人的认识活?动是适应实?践的需要,为解决和完?成实践提出?的问题和任?务而产生的?。人成为认识?主体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人改造客观?世界活动的?需要;客观存在的?事物也是由?于实践的需?要,作为实践改?造的对象,才逐一地成?为认识的客?体。实践还为认?识的形成提?供了可能,并把这种可?能变为现实?。实践把主体?和客体直接?地、现实地联结?起来,使主体能从?客体中获得?真实可靠的?信息。客观事物只?是由于实践?的中介才转?化为主体的?认识对象和?认识内容。不仅如此,主体用于加?工客体信息?的各种思想?模式,也是来源于?实践。对于认识来?源于实践,不能作狭隘?的简单化的?理解。认识来源于?实践并不否?定人的大脑?和感官在生?理素质上的?差异对认识?的影响。但是人的生?理素质只是?人们进行实?践和认识的?一种物质条?件,并不是人们?的实践和认?识本身。它对于形成?人们在认识?和才能上的?差别不起决?定性的作用?,造成人们认?识和才能差?别的决定性?原因是后天?的社会实践?。所谓人的才?能的差别是?由分工掘成?的,就是由实践?的地位、实践的领域?及其广度和?深度等等造?成的,而不是天生?的。
1.2 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其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人们要改造?世界就必须?首先认识世?界,人类的认识?活动总是为?各个时代社?会实践的特?定需要服务?的,科学研究的?任务也总是?围绕着社会?实践的需要?找个中心来?确定的。
其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人类实践活?动提出的问?题归根结底?只能依靠和?通过实践来?解决。实际那创造?出必要的物?质条件和手?段使人的认?识能够不断?发展。在现代,人类的科学?认识已经深?入到宇宙的?深处和基本?粒子的内部?,现代科学研?究具有高难?度和高精度?的特点。如果没有现?代化工业所?提供的各种?强大的物质?手段和物质?工具,如电子计算?机、高能加速器?、太空探测仪?等,要从事现代?化科学研究?是根本不可?想象的。
其三,实践使认识?得以发展。人的一切认?识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而直接的经?验则是人们?亲身时间的?产物。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我们必须充?分重视实践?经验,并加以总结?提高,推动认识不?断发展。
其四,实践是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一种认识是?否正确,是否具有真?理性,这在主观领?域是不能解?决的,只有社会实?践才是检验?认识之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真理是同客?观实际相符?合的主观认?识,检验真理就?是要判明主?观认识是否?同客观实际?相一致。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物质性活?动,是唯一能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 二、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规定。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这一?重要原理,就必须做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全面贯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
2.1 一切从实际?出发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这就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从实际出发?,就是从发展?着的客观实?际出发,从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出发,按照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认识世界?而不附加任?何外部的主?观成分。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从客?观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出发,在实践中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一切从实际?出发,说到底就是?要做到实事?求是。事实就是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的集?中体现和高?度概括,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坚持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我们所讲?的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陈旧?观念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当代中国?,就是一切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活动只有?符合这个实?际,才能不断地?把改革开放?和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2.2 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
坚持认识和?实践的统一?,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努力做到以?正确的理论?为
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指导,
俱进、求真务实,不断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做到坚持和?发展的统一?。在当代中国?,我们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不断研究新?的情况、解决新的问?题。把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统一起来,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2.3 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阐述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关系,即是阐述认?识与实践的?关系。只是把认识?与实践关系?的理论实践?化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是人类创造?历史的两种?基本活动。认识的任务?不仅在于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在于改造世?界。坚持认识与?实践的统一?,归根结底是?要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结合起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是辩证统一?的。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要更有效地?改造世界又?必须正确的?认识世界。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及时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是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也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它们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缺一不可。
三、结语
总之,就认识的来?源和基础而?言,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践决定认识?;就认识的功?能和作用而?言,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以?正确的认识?和理论指导?实践;就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而言,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践与认识的?统一,强调二者的?紧密结合和?相互促进。当然“从根本上说?,在认识和实?践这对矛盾?中,实践一般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它对认识的?发展起着决?定的作用”。但是认识对?实践的能动?指导作用也?是应该受到?重视的。也只有全面?地把握了两?者的辩证关?系,才更有利于?实践和认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一九?页
[2]刘德福:《马克思主义?坚持与发展?)一三页
[3]李秀林主编?:《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二六六页?
[4](哲学动态》一九九五年?第十期第六?页
作文九:《分析与综合的辩证关系》800字
分析与综合的辩证关系
分析,是把客观事物的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方面、要素,逐个加以研究的方法;综合就是在分析的基础上,把对象的各个部分、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各种因素联结起来,结合成一个统一整体进行考查的思维方法。整个认识过程是分析与综合的统一。分析与综合的辩证关系表现在以下方面:
其一,分析与综合互为前提。
分析是把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方面、因素来认识,并从中揭示事物的本质和事物的内部联系。分析的结果与活生生的现实比较起来,是极其抽象和片面的东西。例如,生物和非生物的基础都是某些化学元素,我们通过各种化学的分析方法,来认识这些有机物的元素,这是认识有机体的基本前提。
但是,这种认识距揭示有机体的本质还是相差很远的。如果认识停留在分析阶段,就会使事物在我们的头脑中处于肢解的状态,而不能获得全面的知识。而综合则是把分析中所得到的各部分联成—个整体,暴露事物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在总体上、在其相互联结上的特殊性。 因此,分析是综合的前提或基础。没有分析就没有综合。
其二,分析和综合互相补充。
在认识的全过程中,分析和综合各自只能完成—个阶段的任务,把其中任何一个绝对化而否定另—个,认识的全过程就无法完成。如果思维只限于综合,不进行分析,那么就只可能有关于事物的表面的
笼统的印象认识只停留在感性的具体上,不能认识其本质。没有分析,也就没有任何形式的综合。同样,如果思维只限于分析,那么就只能获得枝节之见及抽象的本质,不能解释现象和本质之间的联系,不可能在思维中再现具体的整体。
其三,分析和综合互相转化。
人的认识是一个由现象到本质、由不深刻的本质到深刻的本质这样—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从现象到本质、从具体到抽象是以分析为主的;—旦达到了对事物的本质的认识,就要用这个本质说明原有的现象,这就是建立理论的过程,这一过程以综合为主。 随着认识的深入,当新的事实与原有的理论发生矛盾时,认识又可能在新的层次上转入分析。人们的认识就是在这种分析——综合——再分析——再综合的过程中不断前进。
分析与综合的辩证关系经常能在写作活动中得到体现。
作文十:《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2900字
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
摘要:《文心雕龙》不仅对文体的发展历史和文学的基本问题给予了详细的论述,而且还在文学创作、文学构思、文学体裁、文学作品及作家创作风格等方面给予了详细的论述。本文就《文心雕龙?情采篇》中刘勰所提倡的关于作家进行具体创作时,应坚持“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关系”的观点给予简略地分析。
关键词:情采;内容;形式
鲁迅先生在《论诗题记》一文中曾说:“篇章既富,评骘逐生。东则有刘彦和之《文心》,西则有亚里士多德之《诗学》,解析神质,包举红纤,开源发流,为世横式。”鲁迅先生把《文心雕龙》和《诗学》相比,由此可见,.jiexunlun. 《文心雕龙》在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的地位非常显著。
关于内容与形式的主从关系的归属,刘勰认为内容决定形式。在《原道》篇中刘勰就提出了关于文学本质的问题,他认为:“道是其内容,问是其表现形式”。
在《情采》篇中“夫铅黛所以饰容,而盼倩生于淑姿;文采所以饰言,而辩丽本于性情。故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此立文之本源也。”到底是应该坚持“为情造文”还是“为文造情”,刘勰重视文学作品的真实性即作家在创作过程中的思想、情感与在作品中所传达的思想、情感的一致性,他强调“为情造文”。因为红粉和青黛仅仅具有装饰某个人外表的用途,显其华丽,但妍媚的情态却只能从人固有的美丽姿容中显露出来。文采也仅仅具有一点点修饰语言的功能,文章的巧妙华丽都以它的思想内容为基础。所以思想内容犹如文辞的经线,文辞好比是内容的纬线;必须确定了经线,然后才能织上纬线。所以写文章要先确定它的内容,随之才能产生畅通华丽之文辞,因而刘勰认为这是文学创作的根本原则。孔子论诗有云:“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为诗者除了强调文辞之外还更应该在“情”字上费尽功夫,同样文学创作也应该如此,以“情质”为本,形式以内容为本。
作家以情观物,当其发现和某种情感密切相投时,才会及时的对头脑记忆的材料进行必要的筛选,从而才能创造出无愧于人民的伟大优秀作品。虽然说文章的形式依附于作家的情感,但文学作品不仅仅要实现作家和接受者之间的情感体验的共鸣,同时还要让作品篇章中的语序之间自然地链接,这是为了让接受者在阅读过程中得到一种感官的享受,所以要用华丽的文辞与之匹配,在这里,辞采的运用目的就是为了使文章流转生姿,用其来表达一种内在美,进而使读者把对文章的认识升华到自然流露的敬仰。刘勰在《原道》篇中说:“惟人之参之,性灵所钟,是谓三才。为五行之秀,实天地之心,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他认为人是万物的中心,人的思想一旦产生,语言也会随之而有,有了语言便有了文章,这是自然地道理。可见,文学作品所要表现的是一种思想的力量,是语言文辞所依附的枝干,而不是作家简单的喜怒哀乐等情感的勃发。因此,刘勰肯定内容的决定性作用也正是对文学作品精神风貌的一种内在美的要求,由此可见,刘勰仍是立足于内容为主,形式为辅,这种主从关系不可颠倒的观点。
当然,刘勰在《情采》篇中也认为形式的独立性作用不可忽视,并且相当重视形式美的积极作用,但要把握适度的原则,不可片面的离开内容而过度的追求文辞的华美。
《情采》篇中提到“夫能设模以位理,拟地以置心,心定而后结音,理正而后攡藻,使文不灭质,博不溺心,正采耀乎朱蓝,间色屏于红紫,乃可谓雕琢其章,彬彬君子也。”意思是说,进行创作应该树立一个正确的规范来安置作品的内容,拟定一个适当的基础来表达作家的心情;只有作品中所体现的思想感情确定了,才能根据它所要表达内蕴的需要,配音节、缀文辞;从而做到形式虽华美,但不掩盖其内容的真实,辞采虽繁茂,但不至于埋没作家的情感;这样既能美化作品,又能使内容形式都符合理想的作家。辞藻可以饰润言语,但言辞的美丽却来自于人本身的性情。只有实现这样完美的“联辞结采”,才能情采并茂,文质
并重。
《情采》篇中“故有志深轩冕,而泛咏皋壤。心缠几务,而虚述人外。真宰弗存,翩其反矣。夫桃李不言而成蹊,有实存在;男子树兰而不芳,无其情也。夫以草木之微,以情待实;况乎文章,述志为本。言与志反,文岂足徵。”为了表达情感而写出来的文章,往往都能做到文辞精练而内容丰富真实,但如果仅仅为了写文章而写文章,不敢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所书写出来的文辞和自己的情感不一致,就会造成文辞华丽而内容空乏。作家创作时所运用的文辞,目的是为了是文章在语序上更加流通,在传达的情感上更加明了,在读者接受的过程中更加便宜。但是,如果文辞占据上风,夸大其词,仅为了写文章而捏造情感,不免会让其作品在感觉上凸显怪异之风格,作品的思想情感也会模糊不清。文章中刘勰用了一个很微妙形象的比喻,《情采》篇中“固知翠纶桂饵,反所以失鱼。言隐荣华,殆谓此也。是以衣锦褧衣,恶文太章;《贲》象穷白,贵乎反本。”刘勰认为这就好比是钓鱼的人,用翠鸟的羽毛做钓绳,用肉桂做诱饵,反而钓不到鱼了,也就是说言辞的涵义被过繁的文采所掩盖,反倒使文章失去了原有的色彩。可以说刘勰的这个观点也正借鉴了孔子的“辞达”,认为文辞的雕琢是为了说明事物的缘由,是为了表达一定作者的思想内涵与创作意图,不能把这个目的给简单的切割掉而过度的追求奇异。但并不是说在文章中不需要华丽的言语,区别文辞优劣的标准,就在于它能否清楚的说明事物的发展,更详细的表达内容。因此,要对过于丰富的文辞给予熔裁,以便更好的为传达内容之内涵而服务。
《情采》中“故立文之道,其理由三:一曰形文,五色是也;二曰声文,五音是也;三曰情文,五性是也。五色杂而成黼黻,五音比而成《韶》、《夏》,五性发而为辞章,神理之数也。”刘勰认为文学艺术创作的道路有三种:一种是表形的创作,是依靠各种颜色而成;一种是表声的创作,是依靠各种声音而成的;一种是表情创作,是依靠各种性情而成。可以说,这三种形式包含了文学创作过程中的一切美的形式,而这美的形式是自然之道所决定的,刘勰辞采华丽正是对文学作品外在物质形式美的一种要求。作家所要描写的环境、传达的波澜曲折的情节及所塑造的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都是在作家经过长久的情感加工处理以后,在文字上费尽功夫用心琢磨甚或咬文嚼字,然后组织成辞句写在纸上的,能够光辉灿烂就是因为文采繁茂的缘故。巧妙的文采修饰,可以锦上添花,但刘勰在《议对》篇中说:“文辞过繁,反而有损内容之表达,颇累文骨”,所以,要坚持适度原则以免过犹不及。
综上所述,刘勰认为文学作品的内容是起主导作用的,而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但形式本身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因此也绝不能忽视形式的反作用,他提倡内容和形式并重的观点。”刘勰在《情采》篇中所阐释的这种在文学创作中要兼具的内容和形式的辩证统一的关系,在后来历代文人的创作中被实践,可以说刘勰的这种创作方法对后世文学理论产生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1]张少康、刘三富.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第12次印刷.
[2]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修订二版.
[3]姜子夫.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文库[M].大众文艺出版社,2009.
转载请注明出处作文大全网 » 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