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威风锣鼓敲的响,元宵活动准备忙》400字
威风锣鼓敲的响,元宵活动准备忙
近日~汪溪初中校园内~锣鼓喧天~呼声震耳。汪溪中学威风锣鼓队与南山锣鼓队一起正在为参加市元宵节文化系列活动积极训练。
根据市委、市政府要求~今年元宵节期间~我市将开展系列文化活动~汪溪中学威风锣鼓队与南山锣鼓队整合~承担此次活动“民俗表演”板块的开场演出。在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汪溪街道的统筹安排下下~汪溪初中从去年腊月到今年正月~利用假期组织锣鼓队师生积极训练。
正月初十上午~宁国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叶蕴~亲临训练现场视察指导~当她听到训练场上整齐的鼓点声~看到全体锣鼓队员在操场上认真训练的神情、挥舞的鼓槌和跃动的身姿时~叶部长对锣鼓队的筹备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在训练间隙~叶部长亲切慰问了锣鼓队员并听取了学校负责人对于演出筹备各方面工作的汇报。为了保证任务完成~街道及学校负责人制定了详细的训练参演方案~相关人员各负其责~确保节目的质量~力争在全市人民面前充分展示汪溪的艺术教育成果~展现汪溪初中师生的素质和精神面貌:
随后~在街道负责人的陪同下~叶部长视察了汪溪初中校园。
作文二:《作文:锣鼓的声响》1000字
窗外,太阳无私的分享着温暖的光束,一缕缕阳光调皮的在地面活跃,这一个,那一个,好不热闹。一丝清风夹杂着秋的气息轻抚过我的脸颊,长发被它撩起,一下一下的起伏着。一切是那么宁静。
“同学们站好队伍去观看科技展览!”蓦然,班主任响亮的话语闯进我的耳朵,是我的大脑“嘭”的震了一震。哎,可惜了这难得平静。
班主任显然低估了同学们对科技展览的兴趣。男同学们个个卯足了劲往展览馆跑,比体育课上赛跑时那种昂扬状态更胜;女同学虽不像男生那样,却也是顾不得气愤的老师,直接奔向展览馆了。
我有些无奈,大家到底有没有在意我这个班长呀?心虽是这么想,脚下也没闲着,开足码力尝试跟上前面那些“蒲公英”。
也是,最近同学们都没好好玩过。随着年龄的增长,年级的上升,时间越来越紧,学习的压力越来越大。日复一日的上学,放学,写作业,休息,大家都有些厌倦了这种枯燥的生活。更何况班上还有几个“老大难”,想到这里,我有些头疼。
不愧是科技馆,一入眼便是各式各样的科技产品。这儿人声鼎沸,大家都在观察科学现象,哪怕是我们班最不爱学习的“淘气王”也被激起了兴趣,把玩起有趣的科技产品。看大家玩的开心,我也懒得催促,便慢慢打量起这些展览科技。突然,一个别有风格的展览吸引我的视线。
这个展览品吸引我的地方是它有一个锣和一个鼓。这样展览品是通过齿轮、链条、皮带、连杆等几种传动机构把手摇转轮的运动传递到锣鼓锤上,使其产生运动敲响锣鼓。不过,可能是因为放置太久,零件有些生锈,手摇转动时需要很大的力气。我尝试着转动它,可是力气不够。哎,力气是女生的短板。
忽然,我想起今天收作业时的情景,确实不大顺利。哎!脑里划过一丝灵感,我浑身一震。班上各阶层干部不就像这展览品一样吗?手摇转轮产生动力,动力通过链条传递到齿轮上,齿轮转动,产生动力传送到皮带上,皮带在传送给连杆,连杆传递到锣鼓锤上,敲响锣鼓,发出声音。如果说声音及班级的荣誉,那么锣鼓便是班级,锣鼓锤便是老师的威望,连杆便是班长的负责,皮带便是学习委员的督促,齿轮则是各科代表的尽心尽力,而手摇转轮,就是班上每一位同学的配合和努力!
我微微一笑,希望以后观赏这个展览品的同学都能想到这点,班级体是每个同学的,只有大家一起努力,班级才会变得更好。
“咚咚……”锣鼓的声音再度响起,那么清脆悦耳,我的班集体也要开始奏起属于我们班的乐曲了,不知道和锣鼓的声响比起来,到底哪个更美妙呢?我认为我们班一定能奏出最美的音乐,一定!
作文三:《乡下锣鼓乡下敲中国农村基层法官在法与情理之间的沟通策略》17000字
UNIVERSITY JOURNALOFNAN(1ING
f墅!塑出:墅趔坚型墅丝量i竺竺2鬯: !堂
?当代中国社会研究?
“乡下锣鼓乡下敲"+
——中国农村基层法官在法与情理之间的沟通策略
吴英姿天央安
(南京大学法学院,南京210093)
摘要:“情理”之于中国人,不仅是一种行为模式,而且是一种正义观。农村基层法官在审判 过程中经常遭遇法与情理的冲突。为了防止矛盾激化,法官不得不在法与情理之间采取沟通策
略:在具体案件中利用情理地方性知识,采取当事人容易接受的语言与行为进行说服,甚至用非正 式的方式操作法定制度,用法官的话说就是“乡下锣鼓乡下敲”,其实质是把审判的合法性转化为
道德上的合理性,从而使审判获得当事人和社会的承认。出现这种现象的深层原因在于:中国社
关键词:法与情理;沟通策略;审判的合法性;司法与政治 会中的法律与政治分化程度低下,司法往往成为政治过程。 中图分类号:D9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278(2005)02—0060—10 在司法工作中,经常听法官们感叹审判之“难”:难就难在许多事情合法而不合情理,或者合
乎隋理却与法律规定存在距离。中国社会是一个“情理社会” 。“情理”之于中国人,不仅是一
种行为模式,而且是一种正义观。社会正义观直接影响着人们对司法审判的评价,而审判的合法 性(1egitimacy),取决于当事人和社会一般人的承认。从这个意义上说,审判之“公正”,其实就是 “公众认为正确”之意。心。令我感兴趣的是:中国的司法实践到底在多大程度上受情理的影响?
法官会采取怎样的应对策略?是什么原因促使法官采取这样的策略?
带着这样的问题,我选择比较容易观察到法与情理互动的中国农村基层司法作为视点,关注 法官处理案件(包括诉讼案件和执行案件)的过程,描述他们的行为策略,并尝试解释成因。这一 研究的意义在于发现中国司法特有的合法化机制,并建立一个解释框架,使之可能为理解当代中
国社会法律运作的政治化现象提供认识。
一、既有的研究讨论
强世功先生通过对“偶遇”的一个“依法收贷”案件处理过程的分析,运用权力关系及权力技
术为分析框架,揭示该案“炕上开庭”这一特定场景所规定的权力逻辑,以及法官、信贷员和村长 等代表的国家权力的运作技术。强先生注意到了权力在乡村(权力的末梢)借助情理变得强大 的过程,还发现了权力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讲人情、给面子”,把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 447)村民应当还贷款——转化为一种道德上的合理性等策略。 L3j(n
苏力先生在研究习惯法对制定法和司法实践的影响时,发现法官在面对习惯法与制定法相 冲突时会采取一些策略“穿梭在制定法与修改之间,尽量获得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妥协的案件结 +收稿日期:2004一10—09 作者简介:吴英姿(1968一),女,海南文昌人,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
万方数据
?果”,来避免矛盾激化,达致“安全结案”的目的。比如采用调解方式,说服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 吴 再比如对正式制度采取“非正式运作”的方法(劝说一方当事人接受拘留强制措施,作为“交换条 英姿 件”,要求对方当事人让步)等。尽管苏力关注的焦点不在于法官的行动策略,但是他对习惯影响 —司 司法的原因分析还是很有启发意义的。他的这一研究的价值还在于:不再把法官行为简单地归
乡因于法官的“素质”或者“文化结构”,而是把法官当作社会中的个体,其行为亦只是对于其社会 下地位和生活环境的正常反应o[4](p-驯但是这种“个人生存策略”的解释还远远不够,还有必要迸 锣一步深究。 鼓 高见泽磨先生在对现代中国的纠纷解决问题进行分析时,把包括法官审判在内的纠纷解决 乡 模式归结为“说理一心服”式。他指出,中国采用这种方式解决纠纷,并不能仅从儒家思想的传 下 统来说明,也不能用现代中国人还“厌讼”来解释,而是因为纠纷的解决者缺乏资质、司法者与当 敲 事人力量不足、以及民事纠纷自身的特点和解决纠纷的机制本身所决定的。他还指出中国法官
一方面要满足当事人双方的“复仇情感”这一正义感情,另一方面要满足合法律性这一国家的正
义,而“被迫在这二者之间走钢丝”。【5J(弘2?’这表明法官要经常采取调解方式,以期当事人心服口 服,从而彻底解决纠纷。因作者主要是从总体上关注现代中国社会纠纷解决的样式,未能对法官 审判行为方面作详细的描述,为进一步研究预留了宽广的空间。 从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尽管一些学者的研究涉及了司法过程中法官的行为样式,但以法官
司法行为为研究焦点的尚不多见,实证分析还远远不够,生活中尚有丰富的材料等待挖掘,理论
分析的纬度还有待拓宽和加深,这正是本文努力的方向。为了更好地展现法官行为的实践逻辑,
我选择了个案研究的方式。2002年至2003年,我在苏中的一个基层法院做了为期4个半月
野调查。下文的案例均是当时收集到的。 的田
二、“情理正义观”及其对法官裁判的影响
个案一:“合情合理”——乡土社会的正义观原、被告同为 c村人,两家的宅基地相邻。因 原告把房子盖在被告房子前方(西南),两家为
此发生矛盾,争吵中互相说了侮辱对方的话,从此结怨。在原告房屋的东边有一棵属于被告所有
的杨树。近年来,杨树越长越大,枝叶长到原告房屋上方。尤其夏天,这树枝繁叶茂,对原告的房
屋便有三害:一是风吹树枝刮落屋瓦;二是落叶堆积导致屋顶排水不畅,屋内墙体浸雨受损;三是
此树夏天长一种当地人称为“毛刺子”的毛虫,毛虫落在屋顶上,顺着墙爬到阳台,致使原告窗户 不能开,衣物不能晒。村委会多次调解无果。2002年11月,原告向法院起诉,请求排除妨害, 判 令被告伐倒杨树。被告并不否认原告主张的事实,但是他要求原告“把道理说清楚”,他说:
他家盖房欺负入!村上划宅基地时,我跟他商量:把房子盖的跟我家房子平行,我 们
做邻居不好吗?他不肯,硬是盖在我家南面,而且还故意往东移了三、四米。现在一 刮风
就倒风到我家。我家的树长在先,他家房子起在后,没有叫我倒树的理!为盖房的 事我们两
家吵架,他们夫妻两个骂人的话难听得很,侮辱人。现在他要倒树,可以!我 们也不争他
几个钱,就是要把道理说清楚! 法官亲自到实地调查情况,多次进行调解,均被被告拒绝。被告还表示“人在树在,树亡人 亡”。
法官对此案的处理是犹豫而缓慢的。时间到了2003年的1月,简易程序法定的3个月
审理 期限已过,法官仍然没有作出判决,而是将案件当作“疑难复杂案件”转为普通程序,组成
合议庭 进行审理。合议庭的审理同样是迟缓的。审判长把情况向分管副院长请示汇报,副院长
决定提
万方数据
请院审判委员会讨论。在审委会上,审判长将案情汇报完毕后,特别补充了一句:“眼看要过年 了,这时候正是敏感时期,如果处理得不好,矛盾容易激化”。审委会决定此案“先放一放,等过了 年再判”。
这是农村基层法院审判活动中常见的图景。令法官在作出裁判上犹豫迟疑的既不是因为案
件的法律关系复杂,也不是因为法官业务素质不高,法律条文不熟,?而是如何满足当事人的情理
正义感问题。情理社会人们诉讼的目的不是“为权利而斗争”,而是为“争个理儿”,他们对法官
判决的期望是“合情合理”。 所谓“情理”,首先包含着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即“人情”。翟学伟先生把“人情”定义为:“中 国人际交往中包含血缘和伦理成分的交换行为”?J(p10?。乡土社会人们基于对家族、村庄、乡里 等血缘和地缘性共同体的认同与依赖,希望人际关系长期稳定、和谐。为了实现这些目标,人们
在为人处世中加重了情的成分。在社会交往中,人情是媒介。一般人很少拒绝他人给予的人情, 南京大学学报一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一 因为这样难免有被他人或社会孤立的危险。人们通过人情的交换保持彼此关系的维系。
其次,“情理”是依据民间的习惯和礼俗所认定的“是”与“非”,即天理、道理。这种道理定位
在“差序格局”E7](p(386)的社会关系上,形成中国人特有的“权利”观念:一种有差序的位置或者利
益。这种“有差序的位置和利益”表达的是这样的正义观:在承认按照伦理区分的高低贵贱、远近 亲疏的等级与差别的前提下,要求同一地位或者位置相近的个体之间的平等或者均等、待遇相 二 oo五年第二期同。比如土地分配,盖房的位置与高度等等,村民心中有个衡量的尺度:相互之间应当大体持平、 基本相同。超越他们认为平等、相同的尺度,就是不合乎道理的,不正义的,就是“欺负人”。 第
三,“情理”还意味着,“人情”是被“天理”限制着的情感,“人情”交往规则又直接影响着
人们判断是与非的“道理”。“情理”的提法本身暗示:中国社会对普遍主义的“天理”和特殊主义
的“人情”不做二元对立的划分,以期待人们做人办事时两者都不偏废。旧。因此,中国人处世强调
情理合一,认为真正的人情应离不开理,即“合情合理”。韦政通先生指出:“在中国文化里,情与
理不但非对立,理就在情中,说某人不近隋,就是不通理,不通f青又远比不通理为严重”?o。 与法律只就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认定责任的理性逻辑不同,涉及乡土社会的“道理” 是建立在感情基础上的伦理关系。情理正义观就是用糅合了理和义成分的人情来判断是与非、 对与错,其标准和原则是普遍主义和特殊主义相结合的,因而也是可以因人而异的。所谓“合情
合理”往往是个人内心的感受和评价,是一种通过“将心比心”获得的同情感旧。或者平衡感。?驯
正因为情理正义感是一种不具有实定性的个人“感觉”,因此用它作为衡量标准便具有不确
定性和模糊性。减少模糊性的有效途径是查明案件事实的真相,追溯纠纷发生的根源,体察社区
一般人的感受与评价。当事人认为只有弄清了事实真相才能分清是非。所以,在诉讼中,“真相” 不仅是法官作出裁判的根据,更是裁判获得当事人认同的基础。? 此外,情理以感情为基础,而感情是在特定人之间经过长期相处产生的,因此其作用的社会 半径比较小,通常只在特定社区中具有有效性。情理正义感中的“正义”并非西方社会以个人主
义为前提的、依靠法律维系、注重制度安排、谋求公平、稳定的社会合作系统的价值和制度,而是
一种个人的道义尺度,系私人交往间对自己提出的道德要求。当人们诉诸公力救济时,情理正义
感表达的既不是基于法律规定的权利,也不是为了类似案件得到类似处理,更不是处于对社会制
度的信赖,而是个人对清官(青天大老爷)的求助,所要求的是裁判者个人对自己的同情和对他的’
?农村基层法院审理的案件绝大多数是简单的民事案件,比如离婚、继承、相邻关系、民间借贷、人身伤害等等,这从90,以上 的案件适用简易程序可见一斑。显然,简单的案件用不了多少法律知识,也用不上高深的法律理论。 ?就“当事人心目中公正的法官”问题我与许多当事人做过访谈,当事人的回答几乎众口一词:“法官应当实事求是”。人们 心目中的好法官是“包青天”式的能够明察秋毫的法官。许多个案当事人不服判决,反复申诉、上访的主要原因是判决所 认定的事实与自己所知道的“真相”不一致。
万方数据
?个案的特别处理o[11]j隋理的这种非普适性及其表达的“个别正义”观决定了它属于地方性知识, 吴 不具备这种知识的法官是无法理解它和利用它的。 英姿 三、法官在法与情理之间的沟通策略 。司 乡 个案二:法官的策略之一——使裁判理由合情合理
下 B村练某盖房子,请胡某的工程队包工。房子基本完工时,练某听说有一把断瓦刀被砌在墙 锣 内了。当地人认为,墙中有利器(金属)是很不吉利的,会给家人招致厄运。偏巧那段时间练家接 鼓
连发生不幸:大儿子一家三口遭遇车祸,夫妻双双死亡,3岁的女儿成了孤JL;一-JL 子又生病住院 乡练某认定这与墙内的瓦刀有关,便要求胡某取出瓦刀,否则不付工程款。胡某否认有这样的 下
事,认为练某是想赖掉工程款,双方矛盾加深。胡某起诉到法院。审理时被告并不否认没有支付 敲工程款的事实,但是坚决要求对方取出瓦刀才肯付钱,否则“要钱没有,要命一条”。休庭后,法官
单独给被告做工作,他说:
第一,“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人家给你把房子盖好了,你也住进去了,就没有理 由不付钱。第二,你说人家把瓦刀砌在你的墙里,你要拿出证据来啊。你又没有证据, 法院怎么能认定呢?第三,“瓦刀”的说法纯属迷信,没有科学依据。
经过几次调解,双方没有达成协议。法官最后判决被告败诉,被告没有上诉。如果用法律将
双方的纠纷“格式化”,这是一个很简单的合同纠纷。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明
确,练某对自己没有履行合同义务的事实也没有争议,但法官还是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给被告讲
道理。法官用中国人的自然正义观——“欠债还钱,天经地义”来说明被告理亏;再用“拿出证据
来”、“没有证据不能认定”,以及“迷信”、“没有科学依据”等民间耳熟能详的话语动摇被告关于 “真相”的信念,让当事人感觉到自己的不合情理。而上述理由恰恰与法律中债务人应当履行债 务的规定相契合,也符合“谁主张、谁举证”的程序规则。法官是抓住了法与情理的结合点,向当 事人暗示:你的理由既不合法、又不合情理。
个案三:法官的策略之二——使过程合情合理 S村有十几户村民没有交纳2002年的“两金一
费”?,其中陈某因承包的田最多,欠交的也最
多,而且态度强硬,对其他欠交户有影响。无奈之下,镇政府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执行员了解到,
陈某的儿子当年报名参军没有被录取,陈某怀疑是村干部“做了手脚”,让别人顶了名额;不久妻 子因病去世,他又认为妻子是为这件事生气死的,心中有怨气,故拒不交纳。另了解到,陈某的儿 子没被录取主要是因为政审不合格——他曾经因为打架被治安处罚。2002年12月的一天,执 行 员亲自来到陈某家,听取陈某对自己不交上交款的理由,然后开始做说服工作。 执行员先指出被执行人不交费的理由不成立,说明执行的合理性。这些说理对陈某是有作
用的,他也承认用儿子的事推脱交费义务没有道理,于是转用“经济困难”为新的理由,请求法官
给协调。这个理由让被执行人占在了情理的上风,执行员则从以下方面进行道德化论证:其一,
你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这首先是态度问题,所以我们强制执行你,是对你态度不好的惩罚。
其二,把履行义务与做事要讲良心联系在一起,作为道德和法律的连接点,论证法官的执行合情 合理合法。其三,以“法律保护种田大户”、“我并不想采取强制措施”、“我是为你考虑”等作为人 情,暗示陈如果还不交钱,就是不给法官面子,做事就不合乎情理。执行员是步步为营,陈某则且 战且退,逐步退到了法与情理的边缘,只能以时间作为托辞。执行员情理与法律话语并用向陈施
?两金一费:当地政府向村民征收的公益金、公积金和管理费。
万方数据
压:因为你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你就是“犯法”;我们答应给你协调,你的态度还这样不好,你就 是不近人情;你拖延时间不仅会导致法官我办错案,还可能因为你这个案子而丢饭碗。这就是 说,你的行为不仅违反法律,不近情理,而且还损害法官的个人利益,那简直够得上缺德。因此,
法官采取“叫人来把你的稻卖掉”和“把你带走”(拘留)等等在道德上似乎有点过分的、不尽“人
情”的强制措施,也已经是“仁至义尽”之后的迫不得已。而法官采取这种不近人情的方式其责
任也在被执行人自己,“你不讲理,我也不讲理”。陈某说:“你们不要只用法律说话,也要用我们
农民的说法。”而执行员始终把握住话语关系的支配地位:“你不懂我现在告诉你 ”凭借这种 支配关系,法官给当事人做工作不再是纯粹的调解与劝说,而是在关键时刻施加压力和威胁的 “压服”。用执行员的话说是“该严的严”。在道德话语面前已经黔驴技穷的被执行人,在法律话
语面前更是无计可施,一败涂地。执行员在最后一句话说完后,转身就走。表面上法官什么收获
也没有,但是,这个行动其实也是威胁的一部分,它表达的意思很明确:下次来我就采取强制 南京大学学报一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一 措施。
法官的道德论证和法律强制力的威胁是有作用的,下一次执行员再来到陈某家时,他很快就
履行了义务。
个案四:法官的策略之三——使结果合情合理B乡村民姚某、祈某系邻居。姚祈两家早年 为某事结怨。在一次争吵中,祈某的老伴因情绪 二 Oo五年第二期激动猝死。祈某认为是被姚某气死的,悲痛盛怒之下抄起把钉耙把姚家大门砸破。姚起诉要求 恢复原状。
因两家结怨太深,调解没有取得结果。法官觉得判决的难点在于原告责任的认定:原告是否
辱骂过被告的家人,以及被告妻子的死亡是否与原告的辱骂有因果关系等等,被告对此没有提供
任何证据。法官担心如果不考虑这层因素,只是简单处理被告侵权问题,不仅不可能解决两家的
纠纷,说不定当事人会到处告状。经过斟酌,法官作出这样的判决:第一,原告承担20,的责任, 理由是推定因她辱骂被告的家人,激怒被告而引发侵权行为。第二,判令被告承担“修复”被损坏 的门的责任。 对此判决双方均未上诉。判决生效后,不待原告申请执行,承办此案的法官就亲自下乡主持
双方就修门问题进行协商。当他了解到原告已经买好了修门的木材,村上有一个木匠,而且双方
都同意请这个木匠来修门后,便让当事人把木匠请来,当场就木料用量、材料费、人工费做了估
算,确定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数字。然后书写“修门协议”,特别注明“此案就此了结,双方不再
争议”。双方当事人签字,各执一份。祈、姚两家都十分满意。虽然在协调过程中还是互不服气,
时不时吵上几句,但是对法官都是满口称谢,均为因自己的小事让法官受累而反复道歉。 本案法官在两个方面的努力使其裁判在结果上合乎情理:一是在判决中对当事人过错的认 定和责任分担上,有限度地认可了民间情理关于是非对错的判断标准。从法律上看,该案的诉讼 标的是针对被损坏的大门恢复原状的请求,法官只要审查被告的行为与损坏结果之间有无因果
关系即可。但是,法官没有简单地用法律要件对案件事实“格式化”了事,而是在一定范围内采纳
了被告的抗辩理由,认定原告骂人在先,有一定的过错,并判原告承担20,的责任。这迎合了
当 事人从对方付出一定的代价中寻找“正义平衡感”的情理要求。
二是主动把执行问题解决掉。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法官的审判工作到作出判决时止。如’ 果需要强制执行,应当由当事人向执行局提出申请,由执行员采取强制执行措施。但本案法官考 虑到“修复”标准难以确定,担心执行员不了解案件情况(包括当事人性格),在执行时当事人又 扯皮,激发新一轮矛盾,故决定亲自处理善后事宜。法官的处理是细致而周到的,具体到选定木 工、估算修复所需木料、木料价格、人工费、锁的型号等每个细节。对法官来说,这部分工作并不
计人他本人的工作量,纯粹是义务劳动;就连当事人也没有想到法官不仅给了他们一个“说法”,
黼 万方数据
?而且还亲自下来为他们安排落实,免除其后顾之忧。这对于“小老百姓”来说,称得上是“天大的 吴 面子”,于情于理,都没有什么可以再争议的了。 英 姿个案五:法官的策略之四——正式制度的非正式运作 。H村村民张某,1994年生。2000年,其父母经法院判决离婚,张某被判随母亲生活,并改随 目 母姓,但户口没有从H村迁出。1998年以来,因城市规划需要,H村土地陆续被大面积征用,村 乡 民小组“撤组转居”,生产队“撤队转区”。H村因此获得一笔安置费和土地补偿费。村委会决定 下 锣 按人头将这笔安置补偿款平均分给每个村民(包括未成年人),每人两万元。村委会认为张某已 鼓 经不在本村生活,只是一个“空挂户”,不存在拆迁安置和生产资料损失的问题,就不应当享受安 乡 置补偿,故没有分给她。张某向法院提起诉讼,主张“平等经济利益权”。 下 法官在如何判决上陷入困境:原告主张的权利有法律依据,而被告的理由似乎更合理。双方 敲 都有道理,判决理由很难写。而且可以预见,无论哪一方败诉都可能不服,将来执行也比较困难。 法官分别与当事人做工作。法官对被告说:原告的要求是有法律依据的,如果判决,你们一定败 诉。你们要考虑将来还会有其他“空挂户”也会提出同样的要求。最好的办法是给原告一点钱,
我们可以劝她撤诉。对外就说是对她经济困难的补助。这样不会有后顾之忧。被告最终表示同
意。法官再做原告方的工作:按照法律规定,你这个事情本来属于村民自治的范围,不归我们法
院处理。但是既然到法院来了,我们也可以帮你做做工作。被告还是很通情达理的,已经同意给
你补偿。你撤诉,法院还可以退还你一半诉讼费。原告连声称谢,很快办理了撤诉手续。 面对类似的当事人要求合法但不合情理,或者合情理但与法律相冲突的情形,法官在法与情 理之间很难找到契合点。在这样的情形下,法官的对策往往是孙立平所描述的“正式权力的非正 式行使”?2|,这一点也被我的调查所证实。法官的策略是对法定制度和程序进行变通操作,以绕
过法与情理冲突而形成的障碍,既处理了案件,又防止激化矛盾。此外,在诸如青少年犯罪案件、
所谓的“大义灭亲”类案件中扩大附加刑、缓刑适用范围等,也同属此例。细究起来,这些变通也
许与法律规定不完全吻合,或者产生了杨柳所说的“模糊的法律产品”?3。,但是却能够满足当事
人的情理要求,用法官的话说就是“社会效果好”。
现代司法的基本特征是程序性。诉讼法对审判与执行程序的每,个阶段都有明确规定。在 法院内部实行“流程管理”后,程序更加明细化,对法官遵守程序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但是,如 果观察法官实际上是如何来实践这些程序的,我们会发现一些在法律上看不到的东西。法官行 为并非是严格遵循规则的结果,而是根据案件的局部情况,根据场景条件,依赖自身的“永无止
境”的努力完成的。正如许多学者注意到的,法官在审判过程中频繁使用调解手段,其实调解只
是法官的策略之一,而且并非一定以当事人达成协议为目标。法官的目的是通过一系列行为帮
助当事人找到一种“常识性的平衡感”,让当事人感到法官“仁至义尽”了,不管处理结果是什么,
都是合情合理,应当被接受的。法官在具体案件中的做法可能是因地制宜、因案而异的,但总的 来说,法官是利用了自己对情理的地方性知识,采取当地老百姓容易接受的语言与行为,甚至采 取非正式的方式来操作法定制度,用法官自己的话说就是“乡下锣鼓乡下敲”。 必须说明的是,法官并非对所有出现法与情理相冲突的案件都采取沟通策略,除非这种冲突
成为法官裁判(或者执行)的障碍。换句话说,法官采取沟通策略其实是被迫的。在访谈中,就我
提出的“你在审理案件时,主要考虑法律,就事论事地作出裁判,还是兼顾情理,彻底解决当事人
的纠纷”的问题,法官们的回答几乎是一致的:主要是“就事论事”地作出裁判,当事人矛盾可能
激化时才考虑彻底解决纠纷。审理个案四的法官说:主要是就事论事(地作出裁判),甚至有时就
是想把案件“糊”掉,特别是类似的案件在他的工作中千篇一律地出现时,他可能失去兴趣和耐 心,只想着如何尽快结案。一些案件法官做的工作表面上看似乎是为了彻底解决纠纷,但实际上 还是为了把案件解决掉 我给姚、祈两家协调修门的事情,其实是为了避免双方继续争执,矛
万方数据
盾激化,形成上访。在婚姻、家庭、继承、相邻关系、侵权纠纷方面,法官需要考虑彻底解决纠纷的 相对多一些。但是一般情况下还是就事论事。
我们需要探究的是,为什么当事人矛盾(可能)激化会促使法官采取这样的对策。
四、初步的解释:使审判获得合法性
审判在一般意义上获得社会认同,即具有合法性,大体需要三个要件:一是法官认定的案件
事实符合(或者接近)真相;二是法官裁判所依据的法律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即法律具有合法 性;三是诉讼程序被社会普遍认为是正当的,即程序规则具有合法性。 1(法律缺乏合洪}生与审判合法性危机作为在一定地域具有普适性的行为规范,法律要得到 社会一般人的认同和自觉遵守,它必须
是符合本社会大多数人的利益和意愿的。作为一种文化,法律的合法性来源于它是特定民族的 南京大学学报一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一 “一种社会的习惯、一种历史的积淀、一种民族的心理、一种精神的力量”?引。孟德斯鸠在论法的
精神时说过:人类受多种事务的支配,就是:气候、宗教、法律、施政的准则、先例、风俗、习惯。结
果就在这里形成了一种一般的精神 在不违反政体的原则的限度内,遵从民族的精神是立法 者的职责。(15](p-305) 当代中国法不仅整个法律体系的构架是按照西方模式建构起来的,而且中国传统社会缺失 二 oo五年第二期的民商法、婚姻家庭法等法律条文也多照搬西方法典。法律与制度是可以移植的,但可能移植和
继受的主要限于制定法部分,而习惯法以及蕴涵于法律中的法的价值、法的精神,还有全社会性、
全民族性的法行为、法思维、法心理等等,是难以从别国、别的法系全盘继受来的。现行法律因其
移植背景,与中国社会(民族)的“一般精神”发生断裂,其合法性也丧失了根源。特别在中国农
村,情理的有效性直到今天也没有随着国家法律的增加而被削弱。在解决纠纷方面,乡土社会大
多数人还是依赖于风俗和习惯,寻求的是他们心目中的“情理正义”。 现行法律缺乏合法性的另一个原因是:立法的社会参与程度低下。社会充分参与立法的前 提是存在政治与法律分化性结构,有一个“政治市场”存在。在立法前期阶段,政治市场中各种持 不同“目标”、主张不同原则的团体,通过意识形态争议,乃至道德争论,竞争出为多数人(利益集
团)接受的立法原则。立法结果因此才具有合法性。?刮但在中国并不存在政治与法律的分化性
结构,立法过程本质上是政治过程。”J(n105’加上人大立法力量不足,法案起草工作基本上由国务
院各部门来完成。部门立法的后果是部flN益在立法原则确立方面成为“近水楼台”。尽管
也 存在着征求意见程序,但往往与多数相关者的利益难以建立直接的关系。因而,直到法律制 定颁 布,社会成员对于其基本原则仍然没有完全接受。 2(审判方式改革与审判合法性危机 从革命根据地时期到20世纪80年代,作为现代国家 治理社会的机构之一,法院扮演着“专
政工具”的角色。法院审判的合法性主要通过合法暴力来宣示。其合法性的另一个重要来源是
“马锡五审判方式”。我们可以用以下四个特点归结马锡五审判方式:(1)法官全面调查证据,发
现案件事实真相;(2)发动和依靠群众,调解为主,司法干部与群众共同断案;(3)坚持原则,依法
办事,廉洁公正;(4)实行巡回审理、田头开庭等简便利民的诉讼手续。【l刊这种审判方式的正当化 机制包括三个有机联系的步骤:查明案件事实、听取群众意见形成解决方案、说服当事人接 受。 8j(p??首先,马锡五审判方式反对“坐堂问案”,强调法官调查研究,查明案件事实,这迎合了[1 当事人对“真相”的要求;其次,以群众意见作出的裁判为群众所乐于接受;最后,当事人在社区舆 论压力下,也容易服从判决和调解结果。因此,马锡五审判方式既满足了当事人对法官“为我做
主”的客观期望,又能让当事人(包括周围的人)的情理要求得到表达。这是审判获得社会热烈
拥护的主要原因。
万方数据
?但是马锡五审判方式的另一面是周期长、成本高、法官权力大,审判的正当性主要仰仗法官 吴 个人的品德和人格魅力。80年代中后期,法院案件急增,?大量的积案与司法腐败暴露出这种审 英 姿判方式诸多不合时宜之处。迫于社会责难的压力,法院开始探索审判方式改革。为提高审判效 —司 率,法院不再包揽查证,转而要求当事人举证;为缩短审判周期,不再规定调解结案率,开始强调 乡 审限,要求尽快作出判决;为了减少法官与当事人“勾兑”的可能性而推行“一步到庭”等等。事 下 实证明这些改革举措的确取得了成效,改革的成果也得到立法的肯定。?近年来,最高法院加快 锣 了程序改革的步伐,以西方国家的“程序正义理论”为指导思想,准备重构中国的诉讼程序制度。 鼓 2002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的施行,为以西方“程序正义”理念 乡 为框架的程序规则的制定与实践拉开序幕。但问题接踵而至:按照理性、逻辑和法律对权利的界 下 定作出的“非黑即白”式的判决,常常与“中国式的正义平衡感”存在明显的距离,尤其是因当事 敲 人举证不能,导致案件事实查不清时,法官的裁判如何获得当事人和社会的认同?? 程序正义不仅仅是一套完善的程序法律制度,更是一种观念或价值取向。观念不是单靠国
家颁布法律或者推行新的司法政策就能够形成和改变的,它是特定社会结构与文化传统的结果。
一个民族没有程序正义观念,就不可能按照程序正义的标准来衡量和要求司法公正。在这样的
人群中施行严格的“谁主张,谁举证”,“限期举证”,“程序经过就不得反悔”等等程序规则,是难
以被社会理解和接受的。近年来大量的涉诉信访和普遍的执行难背后,暴露出法院裁判的社会
信任危机。而避免当事人申诉、信访,说服当事人接受法官的处理方案,是法官努力在法与情理 之间采取沟通策略的直接原因。 但需要进一步追问的是:审判合法性危机追本溯源是立法和程序规则的问题,应该通过完善 立法来解决,现实情况却是司法(法官)承担起给立法“补课”的责任,为什么 ?
五、进一步的解释:司法过程的政治化
当代中国政治体系中各种制度结构的角色分化程度尽管较传统中国社会有了很大提高,在
国家机构设置和职权范围上有了现代意义上的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的划分,但是,中央集权格 局下的政治权力体系中,这种角色分化程度仍然是有限的。党的组织对各种权力机构的渗透和 有效控制,使中国政治系统中各个部分具有高度的同构性和整合性。中国政治制度各个组成部 分中,党及其领导下的政府掌握国家的权力、资源及其分配。司法权来源于这种权力分配并从属
于行政权,司法机关事实上成为政府的职能部门,法官身份也属于官员。同时,党和政府利用单
位制度作为权力与资源的分配主要渠道,法官与其他社会成员一样,被组织到一个个单位中。法
官依赖于单位获得维持生存和发展的各种资源,包括物质资源和晋升、培训机会等非物质资源;
法院依赖政府获得维系正常工作和发展所需的人、财、物、权等各种资源。这种依赖关系导致司
法的不独立。而政府资源分配权的制度化程度低下,进一步加剧了司法的不独立。?刈仲‘289’ 由于不存在法律与政治的分化性结构,法律与司法在社会中发挥的作用主要是充当党治理 社会的工具,司法过程政治化。比如,当前政府的工作重点是发展经济,“为政府中心工作服务”
?70年代末,法院每年民事一审案件收案数大约在二三十万件左右,1991年达到188万件。其中财产类案件,1981年收案1( 3万件,1989年达到57(7万余件。经济案件1983年是4万多件,1989年达到69万件。参见中国法律年鉴编辑 部:《中国法 律年鉴(1990)》,中国法律年鉴出版社1990年版,第994页;《中国法律年鉴(1992)》,中国法律年鉴出 版社1992年版,第 855页。 ?比如,在1991年《民事诉讼法》中确立了判决为主,调解必须遵循自愿、合法的原则,调解不成应及时判决;在证据的收集与 提供上,虽然保留了法院依职权调查收集证据的权力,但是把“谁主张,谁举证”规定为证据来源的主要渠道,确定了当事 人的举证责任等等。 ?按照新的证据规则,法院最终的裁判不一定是建立在案件事实完全查清的基础上,如果当事人所举证据不能证明案件事
实,或者根本没有证据的,法院将按照举证责任分配结果作出判决。
万方数据
便成为当前法院和法官日常工作的主旋律;再如,为了配合社会治理的需要,法官在行使审判权 审理案件的同时,还要承担大量的社会职能,包括治安、卫生、计划生育 其中最重要的职能就
是维护社会稳定。政府用社会纠纷量的多少,特别以是否有上访、信访及其他激烈形式表现出来
的纠纷多少作为判断标准,考察法官的工作实绩。能否有效化解矛盾,避免矛盾激化遂成为评价
法官工作能力的重要指标,现实而具体地通过年终考核、奖金评定、对法院工作的“社会评议”和
评选先进、“人民满意法官”、“人民满意法院”等等活动表现出来。这些活动涉及法官切身利益,
压力是直接的。不仅如此,法官反复接受“注意工作方法”、“讲究审判与执行艺术”、“防止矛盾
激化”的训诫,已经逐渐内化为工作习惯。 法律与政治分化程度低下与法律和司法程序缺乏合法性并存,可能出现的结果是:当法与情 理发生冲突时,如果法官机械地走程序,简单地适用法律对案件作出格式化的判断与裁决,往往
得不到当事人的理解与认同。缺乏合法性的审判不仅不能解决纠纷,相反会激化矛盾。当事人 南京大学学报一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一 轻则对法官、法院和法律产生不信任,上诉和反复申诉;重则有抵触情绪,拒绝履行判决义务,转
而向党委、政府上访谋求问题的解决;一些案件的当事人甚至可能采取自杀等过激行动,引发严
重的社会后果。这对以维护社会稳定为主要职能的法院而言会被认为是工作失误,法官的工作
能力甚至个人的品德将受到否定评价,还会面临媒体舆论抨击、党委政府的批评、人大代表的质 询,甚至有被司法追诉的危险。?这些对于法官来说都是一种压力和风险。这时,法官意识到,对 二oo 五年第二期案件的处理绝不能仅仅限于法律关系层面,而必须提升到社会稳定大局的高度,把平息纠纷当作 政治问题来处理。这种意识每逢“特别敏感时期”(过年、重要节日、党代会和人代会召开)显得 尤为重要。法官要做的是采取一切可能采取的手段化解纠纷,使审判合情合理只是其中的一种
手段而已。
法律缺乏合法性、社会对新的程序规则不适应带来的审判合法性危机,加上司法的不独立,
使得法官不得不负担起说服当事人接受裁判结果的责任,这是法官在法与情理之间采取沟通策 略的主要原因。 法官在法与情理之间采取沟通策略的结果是:使审判获得合法性。与西方社会程序正义所 体现的无差别的、普遍主义的、抽象的正义相对照,这种合法化机制建立在感性的、互惠原则的基
础上,体现了一种因案而异的、特殊主义的、个人化的正义。它的一个“意外后果”是:法官的行为
可以使法律在个案中披上情理的外衣,以柔软的面目出现,适应着社会需要,并借助情理的力量
获得“韧性”,因而得到比较充分的实现。但是,这并不能成为我们对法律的实施状态采取乐观态
度的理由。因为这样的努力是个人化的、个案的——完全依赖法官的个人品德与经验,并取决于
个案中当事人争议的激烈程度——因而也是不可靠的。 对法官这种沟通策略的分析,还让我们从一个侧面看到当代中国法律运作的两个特点:一是 法律本身的弹性极大,法官在适用法律(尤其是程序规则)方面有极大的变通空间;二是法律运作 缺乏独立空间,法官审判案件很容易受案件的社会结构以及外界力量的影响,司法过程还很容易
转化为政治过程。当然,这需要留待今后进一步证实和研究。
参考文献: [1]范忠信(情理法与中国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
出版社,1992
?广东省四会市人民法院审理的“李兆兴诉张坤石等借款纠纷案”,原告出具被告亲笔签名的借据一张。被告否认借款事 实,称借条是被原告和冯志雄威胁所写,但没有证据。最后法官判决原告胜诉。被告没有上诉。判决生效后,被告也没有 申诉。但在执行过程中,被告夫妇在法院门口服农药自杀。被告的子女向检察院申诉。后来承办此案的法官被检察院以 “涉嫌玩忽职守罪”提起公诉。(“被告自杀,法官被捕?”《人民法院报)2002年12月27日B1版)
万方数据
[2]陈小文(程序正义的哲学基础[J](比较法研究,2003,(1)( [3]强世功(调解、法制与现代化——中国调解制度研究 [c](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 [4]苏力(送法下乡——中国基层司法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0( ?吴英姿 [5]高见泽磨(现代中国的纠纷与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6]翟学伟(中国人行动的逻辑[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7]费孝通(乡土中国 [A](费孝通(费孝通全集:第4集[c](北京:群言出版社,1999( [8]翟学伟(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情理社会的社会交换方式[J](社会学研究,2004,(5)( [9]韦政通(伦理思想的突破[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10]滋贺秀三(中国文化的考察[A](王亚
新(明清时代的民事审判与民事契约[c](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
[11]张守东(伸冤与报仇——中国传统法文化中的“公”、“义”与“正义”[A](郑永流(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
丛[C](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12]孙立平(“过程一事件分析”与中国农村中国家一农民关系的实践[J](清华社会学评论,2000,(特辑)( q乡下锣鼓乡下敲,
[13]杨柳(模糊的法律产品——对两起基层法院调解案件的考察[A](强世功(调解、法制与现代化——中国
调解制度研究[c](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
[14]俞荣根(天理、国法、人情的冲突与整合——儒家之法的内在精神及现代法治的传统资源[J](中华文化
论坛,1998,(4)( [15]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M](北
京:商务印书馆,1982(
[16]张静(法律规则的不稳定性[A](郭星华(法律与社会——社会学和法学的视角[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
出版社,2004( [17]张希坡(马锡五审判方式[M](北京:法律出版
社,1983( [18]王亚新(变革中的民事诉讼[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
[19]程汝竹(司法改革与政治发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Local ?Follow the RIlIe? ——Rural for between Law and Judges’Strategies Negotiation Qingli
WU Ying—zi (School ofLaw,Nanjing University,Nanjing 210093,China) mode of notthe Abstract:For social also Chinese,qingli(reasonableness)is only action,but
a notion of social the acuteness of social rural have to make justice(To prevent conflicts,the judges a balance between law and of local custom will be strategic qingli(In particular cases,knowledge in for to the law in unof- aevenanemployed persuade parties way acceptable indigenes(They apply ficial the local a called”follow words(The of the is rule”,in judge"s legality way,SO judgement thus translated into that the can be both the and the legitimacy,SO judgement accepted by parties in hidden of these law and the reasonlies the fact that the of the public(The phenomena polarization in Chinese in the is low bees often apolitics degree,and society judicial activity political
COUrse( and for and words:law Key qingli;trategy negotiation;judicial legitimacy;judicature politics
(责任编辑周亦杨)
万方数据
作文四:《父亲的锣鼓1000字作文》1700字
父亲的锣鼓1000字作文
今年春节没有回家,直到正月十五也没有回去看看,尽管有一些理由,还是不免有些愧疚。正月十五中午,和朋友们在外边吃饭,其间父亲打来电话,问我们的情况,并说他在县上参加锣鼓比赛,也正在吃饭,是村上管的。听得出父亲心情很好,很高兴。我嘱咐他注意身体,不要喝酒。父亲说身体没问题,他注意着,饭桌上有酒他没喝。
我是不太主张父亲参加这类活动的,从小就比较抵触,父亲是知道的。这次父亲能主动给我说这事,我知道他是很兴奋的,也就没再说什么,心里想只要他自己高兴就好。
放下电话,心里替父亲高兴,我的心里竟也挺高兴的。高兴归高兴,还是不由想起过去的一段情景。
在我小的时候,那时公社都组织有文艺宣传队。父亲就在宣传队里,会锣鼓,也会秦腔乐器中的板、边鼓和梆子。宣传队成员不脱产,平时下地干活,空闲时排练,有活动时助兴敲锣打鼓,有时也唱些折子戏,逢年过节也到各村去演出,主要是农村文化娱乐。那个时候除了生产队集体种地外,各家也分有一些自留地,这样就既要参加生产队的劳动,还得经营好自留地。由于参加排练和演出势必会耽搁家里的活计,又没什么待遇,所以我更多的是希望父亲不去宣传队。
加深我这一想法的还有一件事,很小的事,但就是忘不了。
应该是我上小学三四年级时的事了。也是在正月里,十五以
前。那时候家里很穷,只有初一到初五能吃点好的,再就要等到十五了。那天母亲想给全家人改善一下生活,筹划着包饺子。没有肉,是用萝卜、白菜、粉条焯熟了,剁碎拌成的馅儿。由于物料有限,只包了两篦子。篦子是用高粱上半部的细杆编的那种,直径有五六十公分左右。看着放在案上得饺子,我们,那时还没有小妹,都很有着强烈的期待,感觉香的不得了。奶奶也在认真地等着。父亲照例是去大队门前敲锣打鼓热闹去了。一家人都在等着父亲回来,那就可以开饭了。
到半下午的时候父亲回来了,在门口玩耍的我们赶紧回家。父亲回来时还带了四五个陌生的人,都是宣传队的,外村的。
我们家那时住的是地窑。一个院子分开三家,父亲兄弟三个,,我们家是正面的一口大窑洞和侧面的一口小窑洞。小窑洞奶奶住着,我们六口人住着大窑洞,我多数时间和奶奶住,。窑里一进门右手是一个大土炕,睡觉吃饭全在上边。父亲一行回来后坐在炕上说话吃烟,我们都盼着那几个人赶快走,我们好开饭。这时父亲告诉母亲那几个人也没吃饭,让赶快下饺子。我发现母亲的脸一下子就黑了,很不高兴。我也是非常的难受。
母亲尽管很生气,但还是开始烧水煮饺子了。我是老大,也是强忍着愤怒,很有礼貌的一碗一碗往炕上端着饺子。那时我们认识的饺子似乎只有一种吃法,就是汤饺。有客人的时候,母亲和我们是等客人吃完后才吃的。父亲和那几个人每人盛一碗,一篦子的饺子就无影无踪了。父亲很热情,问他们怎么样,好吃不,都说好吃,问他们再来一碗,都说行。那一刹那,我的那个气啊,真想把碗扔出去。
但我更知道是坚决得忍的,当然可以不高兴。但炕上的人似乎根本就不管我高不高兴。母亲于是又煮了一锅饺子,我于是又给他们很不情愿地端了一遍。毫无疑问,第二个篦子上的饺子也消失了。
吃晚饭,父亲与他们又去敲锣打鼓唱戏去了。母亲在人家走后骂了一通,哭了一通。奶奶也气得直骂。母亲就又和了些玉米面,擀了些“节节”,玉米面无法像小麦面那样擀出又长又薄的面条,只能做成厚厚的两三寸长的那种,老家叫“节节”,,我们大家沮丧的吃了顿饭。
也是从那天以后,我似乎再没有看过宣传队的演出,感觉那鼓槌都砸在了可爱的饺子上,也更加不喜欢父亲去参加那些活动。包产到户后,宣传队也就自然解散了,大家都忙着自家的活计了。后来,我们渐渐大了,陆续成家立业,父亲年龄也大了。这时的家里,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不再那么困难了,也没有了太多的负担,父亲就又张罗着想参加“自乐班”,想添置家什。虽然我也知道这时好事,可以自娱自乐,但就是打心眼里喜欢不起来,也就不支持也不反对。父亲也不太与我说起这些。家什也是弟弟妹妹们帮着弄的。
今天父亲主动打来电话,言语间充满着兴奋与激动。我不由得觉着自己的做法确有些不妥了。
作文五:《关于南锣鼓巷的作文4篇》2600字
关于南锣鼓巷的作文4篇
篇一:南锣鼓巷一小店
为这次并不是远途的旅行,我大概做了一个星期的准备。早上,天气很闷。树上在早些日子已有了蝉儿居住,那会儿却仿佛憋得叫不出声响,都回家去了。
到达南锣鼓巷,四周盖房修路叮叮当当的,让人生厌。我的小脾气上来了,一跺脚一溜烟跑进了巷子,连衣服上的木扣子掉下来都浑然不知。
时间还很早,来逛巷子的游人不多,清静得很。我边吃边玩,多数商品都是拿起来瞅瞅又放回去,气得老板娘直瞪我。我自然是开心,东溜溜西逛逛,不知不觉天就阴下来了,我随便转进了一家小店。后脚刚跟进来,雨哗哗地就下起来了,我舒了口气,自叹走运。路上没了人影,他们怎么跑得这么快,
我打量起小店来。老板不知干什么去了,没晾干的抹布堆在桌角。墙上被一张张的卡片覆盖,厚厚的几层,上面写什么的都有,大都有关爱情和友情,目不暇接。正看着,咿呀一声,淋得像落汤鸡一样的老板推门进来了:“破天说下雨就下雨,一点儿都不给面儿——来来来,坐吧,看看想写点儿什么,留这儿也行寄出去也行——我先上去换身衣服……”老板见我站在店里,想招呼我却又尴尬地兀自走了。不过我不在意,本来就是孤独的旅行。
这是一家可以写信的店。我不知道这样介绍合不合适。许多人在这里给家人、恋人或朋友写了信,盖上“南锣鼓巷”的章后,这些信再飞向各个地方。仿佛印上这四个字以后,信就有了北京味儿,也就顺带捎了一份不同的念想。
我一直固执地信一些没来由的话,很多人都是。
坐下来对着空白的纸和明信片,我提笔不知该落下什么。我自认为这是一次孤独的旅行,厌倦了纷繁的城市和隔膜的人心,想借旅行寻求一份安慰,即使依然会孤独,自己也在庆幸,那么多旅人和我一起在孤独着,我就不孤独了。
最终,那张明信片我什么也没有写。明信片印着水蓝的天空和奇幻的云朵。我不需要写任何说明,我知道我想的他都懂,一切尽在无言中。我将它投进邮筒。
我赶在后海亮起霓虹灯前匆匆离开了。我说过我是固执的,相信南锣鼓巷是一片静谧的土地。高大的树和古旧的房屋都那样立着,像我站在世界上一样。
我们都孤独,我们都不孤独。
篇二:南锣鼓巷
今天是来北京的第二天,我们今天要去北京一条很有名的胡同——南锣鼓巷。
走进这条故古巷,身旁是林立的商铺,头顶是荫荫绿叶,脚下是青色的石板,四处都散发这古老的气息。
古巷尽头,有一间有着几百年历史的店铺——“文宁奶酪店”。店面不大,却无论上、
中、下午都排满了人。这里的奶源都很新鲜,奶酪入口即化,这大概就是它经久不衰的原因了吧。
在胡同里散着步,旁观居民在树下厮杀正酣的棋局,这里的一切都告诉你:北京,永远都是文化的中心。
篇三:逛南锣鼓巷
今天一大早起床,拉开窗帘,哇,阳光明媚,真是感觉春天来啦,不像前些日子一直总是阴霾天。
天气好,心情也好,我想为“阳光舞台”的摄影比赛拍点作品,于是我和妈妈背上相机坐地铁6号线去南锣鼓巷逛了一大圈,以前总是在电视上看到南锣鼓巷,介绍这条街有多么多么热闹,今天一来逛还真是,人很多,很热闹。这条街卖的东西很有意思,都很有创意,鼠标垫印成火车票的样子,写着从北京西发往火星的,票价才18块,乐死我了。还有一家店铺的名字叫创可贴,我还以为是药店呢,原来是卖衣服的,里边的衣服都是一样一件的创意T恤,绝没重样的,很有意思。这条街有好多新鲜好玩的东西,而且这条街还有很多好吃的很有名,要想吃到这些有名的好吃的都要排好长的队,哎,为了满足我这张好吃的嘴,排吧。
篇四:游什刹海、南锣鼓巷
风儿轻轻的吹,湖面轻轻的荡,我和爸爸妈妈坐在小船里,荡漾在在什刹海那幽静的水面上……
——题记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到了北京的什刹海。这里风景秀丽,游人如织。大家有的在水面碧波泛舟,有的站在桥上欣赏美景,还有的坐在湖边下棋垂钓……
在我的提议下,我们一家人也坐在小船上静静地欣赏什刹海的美景。低头看那碧绿碧绿的湖面,波光粼粼,透过清彻的湖水,可以看到湖底的水草。放眼望远处,湖的四周座落着大大小小的中式建筑,长堤上竖起一个个大太阳伞,有不少人在那里休闲小憩。湖面上那成群的野鸭,有的在梳理羽毛,有的在捕食,时不时的扎个猛子;湖里有人在游泳,蛙泳、蝶泳、自由泳……看得我眼花缭乱。湖中央有个小岛,被荷花荷叶围绕着,岛上有许多垂柳,垂柳下面有一座小屋,是雕栏玉砌的古代建筑,红绿相衬,分外漂亮。啊,什刹海,多么和谐的景象呀~不知不觉中,下起了绵绵的细雨,更为美丽的什刹海增添了一份不一样的色彩。
什刹海位于北京市西北部,四周原有十座佛寺,因此叫做什刹海。这里自清代开始就成为人们消夏游乐的好地方。什刹海碧波荡漾,岸边垂柳依依,为北京享有盛名的历史文化风景区。现在,这里仍旧保存着十分难得的历史风貌。周围有许多的王府和花园,如保存完好的恭亲王府、醇亲王府等。这些古迹宛如一颗颗明珠,将什刹海装扮得分外亮丽。
什刹海四周是古色古香的小胡同,很有特色。我们来到了南锣鼓巷。南锣鼓巷是一条卖各种小商品的胡同,里面都是一些老北京的建筑,真没想到这么繁华的北京也有这样地道的地方~那里人来人往,很是热闹。还有许许多多的外国友人,他们的脸上都带着灿烂的微
笑,很高兴兴奋的样子。我们一个店铺一个店铺的挨着逛,每一个店都别有一番风味。绚丽多彩的京绣,各式各样的烟具,古老的青花瓷,现代的各种玩具……都令我看直了眼,流连忘返。
在一个玩具店门口,我看到几个外国人的头上“长”着猫、狗的耳朵,他们很高兴地凑在一起合影,引来了一群人观看。我也很好奇,仔细一看,原来他们别的是发卡,好有个性呀~我急忙走上前询问是在哪里买的,原来是在这家玩具店里买到的,我不由分说就拉着爸爸妈妈进了玩具店,挑了一对兔子耳朵,买了下来,赶紧别上。爸爸妈妈都说我戴上好看。
后来我吃了水果冰酸奶,尝了烤冰激凌,还买了许多好看的小饰品,可依然没逛够,愣是逛到天黑才恋恋不舍的离开南锣鼓巷。虽然离开了这里,但这里的美景深深地印在了我心里。
作文六:《换香偷菜舞龙敲锣鼓 海南闹元宵各有习俗》2800字
2012年02月06日08:56
海南民间有这么一句话:“年三十的烟火,正月十五的灯”。对于海南人来说,年未过正月十五,是不算结束的,并且这一天可谓“压轴大戏”。和内地过元宵的形式一样,海南各地元宵习俗也是围绕一个“闹”字。正月十五闹红火,这一晚,海南各地到处张灯结彩,灯火辉煌,到处人山人海,喜庆万分。其实细分起来,海南各地的元宵习俗,有很多相似但又各具特色,有道是“三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元宵将近,
让我们一起来挨个数海南各地的元宵民俗吧。
府城换花节(记者陈敏摄)
海口府城:昔日换香祈福今日换花求爱
把正月十五的府城比喻为花的海洋一点也不为过,这一天,海口府城就变成了一个大花园,到处花团锦簇,卖花的摊位一家连着一家延绵好几百米。随着夜幕的降临,换花节的高潮也即将开始了,人们如潮水般涌到府城各个空地,在各种“擦肩而过”中寻找自己喜欢的人并换花祝贺。在府城年轻人看来,“换花节”其实就是一场坦开心扉的交流盛会,有点类似电视相亲节目“非诚勿扰”,男女之间的花朵就代表着一盏灯。运气好的,真有可能换出个男女朋友来哦,也难怪不少人将府城换花节称呼为海南的“情人节”。
如今,“换花节”已被列为海南五大民间艺术活动之一。据了解,换花节是黎族和汉族习俗的融合,是从传统的生活习惯中演化而来。有史料说它始于唐代的贞观元年,至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盛行于宋元时期。当然,最早的府城居民换的并不是花,而是香,时称为“换香节”,意味着香火不绝,象征真实、祥和、喜庆、友好、兴旺和爱慕。
随着社会的发展,香的地位在元宵节这一天逐渐动摇。香火已经成了一种高危险的物品,于是高雅、轻便、危险性低且漂亮迷人的花朵就取而代之了。1984年起,当时的琼山县政府就下文把“换香”改成“换花”。从此,府城这一具有近千年历史的民间换香习俗就更改为换花了。
定安元宵吃艾粑本报读者摄
文昌:元宵夜偷菜传情敲锣鼓送灯求子
元宵节这天如果你在文昌某个乡下过节,如果你晚上在谁家的菜地外面看到有人正在悄悄的采摘蔬菜,你可不要大呼小叫。其实,这是当地流传多年的元宵习俗“偷青”。
家住文昌市会文镇上昌村的李先生向记者介绍,在文昌一些盛产瓜果蔬菜的地区,每到正月十五元宵节,乡镇里的年轻男女便结伴到村外田园里“偷青”,他们采摘萝卜、黄瓜、青菜等一些新鲜的蔬菜,即使被菜园主人遇到了,也绝不会挨骂。有些菜地的主人还会帮你采摘分量更大的蔬菜以分给年轻人,还有一些会唱歌的主人还会送你祝福的文昌歌谣:“小姐姐,摘棵葱,保你聪明又伶俐;小哥哥,拔把芹,祝你勤劳又快活;小弟弟,来拿菜,愿你明朝发大财。青年将采摘的菜带回家,意味着新的一年中好运常有,万事顺意。
记者从省博物馆了解到,清宣统《琼山县志》一书中有介绍:“元宵沟城妇女尽到总镇衙前折取榕叶谓之偷青”,《琼山乡情》一书也提到,数百年来,府城地区一直盛行元宵换香和摘青的活动。文昌当地一些乡下老人还告诉记者,“偷青”早在民国时期就在文昌、琼海、澄迈等地就较为流行。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年轻人打着灯笼走上山坡去“偷青(情)”。在年轻人看来,这一天的行动可以偷来一年的好运,偷来桃花的运、姑娘的情。如果小伙子喜欢谁家的姑娘,平日里又害羞不敢表白,就会抓住这个晚上去她家的菜地偷几把菜。这样,这一家姑娘就知道有小伙子爱上她了。而小伙子回家把偷来的菜交到妈妈手里,告诉妈妈这是谁家的,妈妈也会知道儿子喜欢上谁了,然后不动声色拿偷来的菜做一顿美味大餐给姑娘家送去,一方面是表达节日的祝福,另一方面也是对女方家做的一个表态。
除了文昌之外,琼海毗邻文昌的一些乡镇以及澄迈白莲一带目前还保留着这一风俗习惯,不过现在一般以蒜苗或者葱代替了。
文昌人喜欢在闹元宵时挂灯笼,据一些研究海南民俗的专家介绍,这是因为在海南话里“灯”与“丁”同音,送灯就是想“人丁兴旺”的意思。而至今当地不少人还保留一种说法,即生多少男孩就在元宵节这天挂多少彩灯。
介绍海南元宵灯笼,就不得不提及文昌市谭牛镇上山村。每年元宵节来临之际,村里家家户户都要挂上纸灯笼,杀鸡宰羊,祭拜祖先,然后敲锣打鼓举行送灯仪式。这挂灯笼也十分讲究,各家各户所挂彩灯,是以当年这一家所生几个男孩为准,一般是生多少男孩挂多少彩灯。所以,外面的人一看,哪家挂了多少个彩灯,就知道这家有几个男孩。到了晚上,村里还请来戏班,演木偶戏,敲锣打鼓,热闹非凡。
万宁舞龙大赛本报记者陈敏摄
万宁:
花样繁多元宵灯精彩纷呈舞大龙
“元宵灯会”同样也是万宁市传统的元宵佳节的节目,人们在灯会上可以观赏到各式各样的花灯,如十八罗汉、雄鸡起舞、观音座莲、孔雀开屏等,同时更能欣赏到精彩的舞龙表演。每年的万宁元宵灯会上,总有两条长达几十米的巨龙翻飞。一条是出自万城镇西门社区的西门青龙,一条是出自万城镇宾王村的宾王红龙,相传西门青龙为龙母,宾王红龙为龙公,两条龙一雌一雄,一青一红,青龙比红龙体形稍大。万宁的舞龙文化在海南享有盛名,万城镇宾王村被誉为“海南龙乡”,西门青龙和宾王红龙也经常受邀出行,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欢迎。
疍家人元宵祈福记者陈敏摄
疍家:
神洲庙中请“五神”游灯游海祈幸福
疍家人闹元宵的方式可谓是非比寻常的热闹,由上千名世代靠打渔为生的疍家人自发组织的正月十五庙会,吸引着众多中外游客及本地市民观看。疍家人穿着各式各样的节日盛装,欢唱浓郁的民歌,扭起喜庆的舞蹈。他们还将神洲庙中的“五神”:五龙大王、港口大皇、水尾圣娘、港口婆婆及儋州二公依次请出,沿着三亚大街小巷“游灯”,而13艘渔船也依次“游海”祈求人寿年丰。
临高人偶戏(资料图,来自南海网)
临高:人偶同台演大戏两年一次唱渔歌
素有“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之称的临高县在元宵节这天又是怎么度过的呢?据记者走访了解到,临高人喜欢在元宵节这天看戏,当地人称之为人偶戏,和人偶戏同时放映的还有临高剧,这些民俗节目都是临高当地特有的戏种。过去很长的时间里,元宵节这天,临高县多个村庄都会举一起出钱请木偶剧团来村里演出。如2011年的元宵节,临城镇美台华兴村就请当地较有名气的百花木偶剧团。据了解,该村今年还会继续邀请百花木偶剧团进村表演,并且是连续上演三个晚上,想看木偶戏表演的读者朋友,可到华兴村去。
家住临城镇的许先生向记者介绍,临高木偶戏又叫“公仔戏”(谐音),在临高当地已有四百年历史,以琼剧唱腔与表演为基调,在人物上与琼剧一样也有生、旦、杂、丑等角色之分。其特点是“人偶同演”。舞台不设布幛,演员化装与木偶同时登台合演,演员擎仗头木偶化妆登台,互为一体,合扮同一角色,人偶交叉表演,自古至今,自成一派,成为我国木偶艺术园地稀有的剧种。
除了看戏,临高县每隔两年会在正月十二至十五举办民间文化活动,活动期间可以欣赏到临高著名渔歌“哩哩美”,对山歌“咙么哩”,还有各种舞龙舞狮,敲锣打鼓的表演。临高今年春节期间正在文化公园举行全县剧团汇演,从大年初二开演至正月十二结束。现在演出活动已从县城转到农村,全县10个木偶剧团从大年初二开始,就在全县内马不停蹄地四处演出,一直到正月下旬才结束。(南国都市报)
作文七:《<<教你敲威风锣鼓>>之六》1600字
(2010-12-09 08:37:02)
转载▼
标签: 张勇
舞者
路行
队形
威风锣鼓
击奏
声部
文化
分类: 精彩言论
第六章 队形
第一节?什么叫队形
队形俗称阵势和场面,也是表演威风锣鼓时队员所站的位置和式样,是威风锣鼓表演中草药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助于区分声部,凝聚声部力量;有利于规范表演动作,施展各种技巧,也便天互相交流,抒了感情。它能烘托气氛,造成声势,能充分表达音乐情绪,体现“威风”特点,更能显示整齐、统一,给人以美感。
队形也是一种艺术,它是由人们生活中习惯的方形、圆形、三角形、菱形、梅花形等几何图形,组成各种画面,再加演奏起来,钹巾飞扬,棰缨频舞,衬以鲜艳的服饰,极富有观赏性。
第二节 队形的种类
队形可分为就地敲打、路行、场地表演三种类型。
队形符号是:O代表鼓、X代表锣、三角形代表铙。
一.就地敲打:就地敲打,大多依照声部,自然地站成圆形、方形、三角形等。圆形,一般鼓居中心,锣手面向鼓围成半圆形,召钹和铙钹面向锣站在鼓的后面。方形,鼓站在底端,锣分两行面对面地站在鼓的左右,召钹与铙钹和鼓相对站在前端,中心留有空隙,三角形,鼓、锣、钹(召和铙)各站一个角。一般站上角,锣与钹面向鼓各站下面左右一角。
这三种队形,击奏起来没有队形变化,也没有表演动作,只有队员之间的感情交流和各种技巧的运用。其人数可多可少,乐器比例要求也不严格。它适用于无场地条件的十字街口或一般热闹取乐。
二.路行:路行即游行表演。其队形是根据街道宽窄,将各种乐器按声部分成三大块,列成若干路纵队。一般锣在前面,鼓在中间,钹在后面(其中召钹在最后)。也有的鼓居中心,锣分别排在鼓的两边,形成一个方块,铙钹和召钹分别居后。
游行时,应选择四分之二节拍的曲谱,反复击奏,边击边走。但也有的是,除鼓边走边击外,钹与锣在击奏长句式时,则停顿下来,根据威风锣鼓曲谱呼应式的特点,便形成了钹击锣走,锣击钹行。不论上述那种走法,如果到了宽敞区域观众聚集的地方,则迅速走成表演队形,击奏精彩乐段,这种队形,全部、局部均可,视具体情况,灵活运用。所谓局部,就是由某个声部,摆成场地表演队形,进行击奏。如此,把路行和表演结合起来,连贯起来,做到边击奏,边游行,边表演。切不可把曲谱的精华部分,走在路上敲打。
三.场地表演:场地表演,包括舞台和广场,其队形应特别讲究。前面说过,队形是一种艺术,既是艺术,就要有观赏价值,要富有变化,不能一图到底。因此,要根据乐曲表现的情绪、乐器种类演奏技巧、服饰色彩、队员调动和突出某个声部等情况,有计划地设计各种队形图案。
场地的中心是主要表演区,凡是进入主要表演区的声部,一定是要在曲谱进入高潮时,更加完美地表现本身的独特技巧,做到声情并茂。为保证曲谱核心的凝聚和完整,当乐曲进入精彩段落时,不能变换队形,以免冲淡音乐,破坏音乐情绪。既有变化,也是在为音乐增添气氛的前提下,一刹那迅速变换。
舞台表演,由于受场地限制,击奏人员较少,动作幅度不大,其乐器配备,按比例适当减少。比如按二十个队员上场,可配备四个鼓、四副召,两副铙,十面锣。队形可灵活运用。
队形大少,应根据场地,将各声部的间隔距离按比例放大或缩小。一般人与人的间隔距离以两米左右为宜。
第三节?怎么变换队形
威风锣鼓曲谱,分乐句、乐段,它反映着不同情绪,也都有各自的完整性能和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在变换队形时,通常在击奏曲首或曲尾乐句中进行,若场地过大,所击的拍数,不足以变换,可再反复,做到不慌不忙,恰到好外。
队形,是威风锣鼓训练中的一道重要工序。在排练中先拉开队形,无乐试走,然后持乐练习。其步法按节奏统一起来,但应有变化,或走步、或跳跃、或跨步;其方向或向前,或后退,或左右靠拢;其位置次序,先远后近,繁而不乱,快而有序。队员交插碰面时,向右互让,避免相撞。
进入队形以后,各种乐器在尽力发挥各自技巧,运用不同姿势、动作,进行演奏,保持整齐、统一、干净、和谱。
作文八:《<<教你敲威风锣鼓>>之五》2300字
(2010-12-09 08:35:43)
转载▼
标签: 张勇
舞者
威风锣鼓
锣钹
轻重缓急
平平
文化
分类: 精彩言论
第五章?? 组合
威风锣鼓是群众性极强的文化艺术活动。参与群众之广泛,击奏艺术之高超,翻江倒海之气势,催人上进之激情,都使人过目不忘,激动不已,这是几千年来,人民群众不断发展创造的结果。也是其长盛衰的主要的原因。要达到此目的,就必须搞好组合,这是威风锣鼓之关键。
为什么要搞组合?
俗话说“百人百性”,在威风锣鼓队里,不管多少性,在这都是一个性,就是“威”。
“威”不是抽象的东西,而是非常具体,威武之师,必整齐统一,不仅鼓点齐,服装齐,动作齐,队形齐,而且情绪统一,快慢统一,强弱统一。要达到此目的,只有练,不是一个人练,也不一个声部练,而要锣鼓队四个声在一起整体合练,这就是组合。
第一节?念谱、背谱
一、念谱。现在的威风锣鼓曲谱都是按照简谱法记载的。
念谱的基础。不但要念会,而且要念好,要念出阴阳顿挫,要按照节拍、音符、提示,念出情绪,念出节奏,念出韵律。
念谱可由一人领念一句,大家复念,稍熟悉后,就可齐念直至记牢背熟。
二、背谱。威风锣鼓不像其他乐队那样可以看着乐谱演奏,必须熟记熟背。
威风锣鼓和其他事物一样,都有着自身规律,掌握了这一点,就会帮助你加深理解,加强记忆。
(一)?? 对应句式多:威风锣鼓里,多是下句对上句,或理解为问答句,如前句是|平平|,下句是|匡匡|,前句是|平平? 叉平平|,下句则是|匡匡? 平匡匡|。
(二)?? 交错句式多:就是音符结构不变,只是锣钹的位置互换。如前一句是|平匡 匡平|平匡? 平|,接着就是锣钹位置互换成了|匡平? 平匡|匡平? 匡|。
(三)?? 蛇退皮句式:即一句比一句少,接连递减,俗称“蛇退皮”。
如第一句|:平叉? 平|平叉? 平|平平? 叉平|叉平? 平|匡匡? 匡|匡匡? 匡|匡匡? 平匡|平匡? 匡 :|。
规律是客观存在的,关键是能否认识它,掌握它,掌握了它就好记了。
第二节?无器练习
无器练习,就是没有乐器的练习。即消除念谱中的枯燥情绪,还要为拿乐器作好准备,也为了缩短和减少拿乐器后不可避免地、短暂地燥音过程。它是由念谱到持器的过渡。也是提高学者兴趣的手段。
第三节?练乐 合乐
一、练乐:练乐应分开声部练,对初学者来说,不受干扰不受影响,条件不具备者,也应分成两个部分,一是鼓,二是锣钹铙。
鼓,应会两个乐谱,鼓谱在学会,锣钹谱也得学会,因为鼓和锣钹要配合在节奏里。如果鼓谱打得很熟,却不知锣钹到了什么地方,势必相互脱节,相互扯皮。所以一个好的鼓手,在威风锣鼓队里,应是一专多能的全面手。
记两种乐谱,并不是很难,也要寻找它的规律。在威风锣鼓里,锣钹如果是八分音符、四分音符,这时鼓谤谱不是八分音符,就是八分后十六分音符;当锣谱最后一拍是四分音符时,鼓一般是十六音符(通常都要反复),结束句,鼓则是四分音符。例如曲谱是:|平匡? 匡平|平匡? 平|,鼓谱是XXX? XX|XX? XXXX|,那么鼓手可念为:平冬冬? 冬平|平冬? 平冬冬冬|,这就是把两种乐谱合二为一,好记多了。
锣钹铙在乐谱中的交替、交错进行,也不很难。交替进行比较容易,钹上句,锣下句,你问我答,虽然平淡,但较顺畅。交错进行,略有难度,如:|平匡? 平匡|平平? 匡匡|平匡? 平|匡平? 匡平|匡匡? 平平|匡平? 匡|,确实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掌握了它的规律,也就化难为易了。在这儿要掌握两点:一是前半句是钹开头,钹是强拍(只是第二节第二拍没钹),后半句锣照着钹的路走就是了。二是钹手心中必有锣(谱),到锣点时,钹手的肘子略往下压,就代表了锣(谱),这样拍起来,就不会乱了章法。反过来说,锣手心中必有钹,到钹点时,锣手的手臂上去,挽一锣花,就代表了钹(谱),即占住了空间,也不会乱了方寸。只有寻找规律,反复练习,定会掌握自如。
二、?? 合乐:这是掌握威风锣鼓最关键、最重要的一项程序。因为各声部在练乐时,重点是:记谱、打会,不可能有深层次的练习和进一步的要求,而合乐就要达到队列表演前的击奏任务。
那么如何练呢?
首先练齐。因为练乐时各声部是分开练的,既没有合作的体验,更没人合乐的感觉,可说是七股八岔,这就需要把各种乐器击奏的快慢、音符统一在曲谱的节拍里,做到整齐统一,不管几十人也好,几百人也好,敲起来是一个声音,一个点子。
其次练轻重缓慢。威风锣鼓有它的喜怒哀乐,有它的阴晴圆缺,有它的阳刚之美,也有它的抒情之娴,这一切,就要靠曲谱演奏的轻重缓急来体现,来完成。要轻如淑女拂袖;重如智深擂棰;缓如仙女下凡;急如战马奔腾。
打击乐是有极限的,轻与重,缓与急,是相辅相成,相互衬托而言的,所以合乐一是靠手来体会;二是靠脑找感觉。只有这样,才能克服“老师要我们这样”的感性认识,上升为“根据情绪的发展就非要这样“的理性认识。
再次,练激情。轻重缓急,是威风锣鼓演奏在手脑并用,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中一次飞跃,但这还不够,还需进一步练激情,练情绪。
威风锣鼓的演奏,如果没有激情,既是能打出轻重缓急,也是干巴巴瘪皱皱的,没有活力,没有生命。
激情,不能做作,要靠内心的思维,要靠朴实的感情,情绪才能真实,才能丰富,只有这样轻重缓急也才能真正有了“内功”。
最后,练动作、技巧,段落间的衔与吻合;威风锣鼓练到有轻重缓急、有激情,还不算完美,还必须与动作、技巧结合起来,因为动作和技巧可刺激情绪的激发,情感的渲泄,又能带动动作技巧的自由发挥。
另外,段落的衔接、吻合,不容忽视,因为段落的衔接外一般有节奏的变换;另一方面也多是队形变换之际,所以要把节奏卡死,把变换外(或者说节奏的转折外)牢牢掌握好。
作文九:《<<教你敲威风锣鼓>>之三》2800字
(2010-12-09 08:31:39)
转载▼
标签: 张勇
舞者
临汾
威风锣鼓
支撑杆
铙钹
文化
分类: 精彩言论
第三章?乐器
第一节 乐器名称及特点
威风锣鼓的乐器,由鼓、锣、召钹、铙钹四种组成。过去还用小斗锣的,现在大多不用了。
鼓?为全国通称。因其形状圆而扁,故称“扁鼓”。其直径均在62公分至50公分之间,鼓腔高低在30至40公分之间,鼓棰长短在25至30公分之间。
建国前后,随着威风锣鼓的改革与发展,其大小几经变化,过去,鼓大而重,要用架子支撑或者人抬,有条件的村子镇还加上笨重的“门鼓”,所以从不移动表演,但它的共鸣浑厚,震耳欲聋。
随着时代的前进,人们的欣赏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人们精神焕发,春风得意,敲锣鼓,就很自然的手足舞蹈起来,把民间吹打乐那种活泼的表演方法,揉进威风锣鼓里来,取其“动”变之长,充其威风之神韵,敲打起来,就要表演,鼓就得表演者自己背,为了方便灵活,鼓就适当缩小,从而大大提高了威风锣鼓的可视性,观赏性。
锣??铜制,为全国之通称。直径40公分,锣边5至7公分。敲起来。它不像京锣那样纯正清脆,也不像苏锣那样的低沉,而是浑厚沙哑,带有粗犷风味。现在锣重量轻了,便于推、举、端、托、表演灵活,颇受群众欢迎。也由于客观存在体小身轻,数量众多,所以编排队形,考虑动作时,总是以它为基础。
召钹?铜制,直径在33至40公分之间。
它的称谓极不统一,它是由两扇钹对击而发出音响,在威风锣鼓里称召钹;也有因其共鸣腔大而叫“大碗钹”的;有的地方叫“铙钹”;临汾这一带简称叫“召”,为了统一,还是叫召钹为宜。
召钹,在威风锣鼓里的地位十分显要。因它的音响清脆洪亮,它可领导一切(乐器),而其它乐器,则无能为力。
另一方面,威风锣鼓曲牌,百分之九十五是从召钹开头的,如一首曲牌是这样开始的:||:平……平平平平……匡……匡匡匡匡:||,它非常自由,可任意延长,一人拍钹,可等待他人接锣。所以有号召、呼唤人们来敲锣鼓的意思。
过去的召钹,共鸣腔(碗子)大,钹扇也大,一般八斤左右,拍起来嗡嗡作响,威震四方。现在的召钹一般四斤左右,但由于锣鼓队人数众多,加之有了队形和表演,及服装的鲜艳,以视觉上的满足,弥补了音响上的不足。
铙钹?称谓也不统一。有叫钗钹的,还有叫召钹的,威风锣鼓里则称铙钹,简称“铙”。
我们的看法是:在威风锣鼓里,两扇钹相对而击称谓召钹,上下相擦出声而称铙钹,可简称为“召”和“铙”。
铙钹在锣鼓队里数量少,音量小,但它最大的作用是掌握节奏,掌握情绪。
在威风锣鼓曲谱里,铙钹一般是在后半拍的位置击奏,如:|平叉? 平|平叉?? 平|,这就说明弱拍的铙钹快与慢,至关重要,决定着曲谱的节奏。故铙钹手老练、稳健、节奏感强的人担当。
第二节?乐器的配件与加工
乐器从厂家出厂后,有的并不能使用,还需要配件与再加工,现分述于下:
鼓?鼓的配件有:
1.底绳二条。(各一米,尼龙绳最好,麻绳、皮条亦可)
2.背带一条。(三米,以布质为优,它可防滑)
鼓的加工主要是系鼓带,系的科学,其步骤:先把底绳系在鼓的一侧的两个铁环上(细绳双股,粗绳单股),与鼓另一侧的绳子相等;然后,将两边铁环上的绳子,按鼓手背鼓的角度(约25度)给固定,使其外边长里边短,形成斜角,最后,用背带系在尼龙绳上。(剩余的背带,两头要相等,扎成大花起装饰作用),鼓的高低以背起鼓放在表演者腹部宜。这样,背起的鼓,鼓面平稳不会摇晃。
鼓棰? 厂家出厂即可使用。
锣?锣的配件有:
1.支撑杆一个(粗约3公分,直径长约30公分)
2.尼龙绳一条(长约50公分)
3.塑料管一条(长约20公分)
随着威风锣鼓表演艺术的提高,锣的加工也做了改变,将支撑杆放在锣内三分之一的地方为其适宜的长度;支撑杆两面的剖面,要锯成马蹄形与锣内侧的弧圆面相吻合;支撑杆的位置要与锣原先钻的两个小孔成垂直状,然后在支撑杆与锣边接触处,从外边一边。钻出两个小孔,用木镙丝拧紧,以防支撑杆转动,(要注意撑杆尽量靠锣边,以防手握支撑杆后,接触锣面,影响声音)最后把塑料管套在尼龙绳的中间,将尼龙绳的两头,穿过锣边的两个小孔,拴在支撑杆上,绳子的长度,以手插进塑料客握住支撑杆为宜。
锣棰? 厂家出厂,即可使用。
召钹? 召钹的配件有:
1.丁字形牵引二条。(长15公分,用汽车轮胎割成,如T状)
2.护手垫二个。(用厚橡皮垫做成,直径7公分左右,正中钻一小孔)
3.细铁丝一尺五。
4.红黄绿三色绸子40公分见方各二块。
加工:先用小圆锉刀把召钹碗子中间的小孔,挫的圆滑后,将牵引带由召钹的内侧通过小孔穿到外侧,拉紧后再穿入护手垫中间的小孔,然后根据击奏者手的薄厚,把护手垫量好,再把牵引带折回到护手垫上端,用铁丝固定,使手插入召钹与护手垫之间非常牢靠为宜。最后,把三色绸子的一角绑在一起系在护手垫外牵引带形成的小圈上。
铙钹?铙钹无须大的加工,只是用纱布所铙柄打磨打磨就可以了。
第三节?乐器的操作方法
鼓? 背鼓:双手拿好鼓棰,鼓带斜夸在左肩上,左手在鼓带下伸出以击鼓,右手则无鼓带的限制。
鼓挎好后,鼓腔贴腹部,鼓的前沿在略低,双手握住鼓棰的后疙瘩(无缨穗的一端),左手举至胸前靠右,右手举至头顶,准备开打。
敲鼓前,在思想集中,情绪饱满,精神振奋,昂首注目,好像即将冲锋陷阵的战士一样。
锣?加工好后,锣手可用左手在锣面的一方,插进塑料套圈,握紧支撑杆,然后根据手的大小再整理绳子,至合适部位固定。
右手用拇、中、食指握住锣棰底端。开打前和鼓一样要求,思想集中,目视前方,两腿平分,挺胸收腹,右手将锣棰举起,左手(锣)按教练要求,或提或端,准备开打。
召钹 召钹加工好后,左手指平展,插入召钹与护手垫之间,呈握球状,如手感摇晃,还得紧握手垫,重新绑扎直至牢靠。
右手与左手同。
拍召前,两脚平分与肩同宽,两手握召,召面向上,曲肘托于胸前两侧,目视前方。
拍召,过去有“召不下头”的说法。意取激烈、紧凑之势。现在有所发展,有新变化。基本方法有二:一是胸前拍;二是头顶拍。胸前拍,即在胸前的部位两钹合击。合击时,两钹钹碗必须对齐,不仅共鸣好,且乐器不易损坏。应特别注意的是,两钹合击后,应立即离开,否则形成聚音,钹即烈缝。头顶拍,和胸前一样,只是在激烈紧凑的节奏里使用,以显示一种勇往直前,威风凛凛的英姿,加上必要的技巧,给人一种催人上进的力量。
铙钹 铙钹预备时,两手握住铙柄(中间的疙瘩),铙面朝上,平放于胸前的两侧,开打后,两铙在胸前上下相擦发出叉叉的声音。故有“铙不过顶“的说法。
铙手林特别注意:1、两铙是上下相擦而过,发出叉的声音,不是上下碰撞或斜面相拍发出“平”的音响。2、两铙擦时,铙面不要上下垂直,而要倾斜20度左右,约在全铙五分之四的地方接触相擦,以防擦破手指。3、有铙的地方没有召,有召的地方却有铙,所以两手上下的手势要一致,一般情况下,强拍右手上,左手下,弱拍右手下左手上。4、威风锣鼓里铙的疙瘩,没有气孔,所以不能相互对拍,否则,铙会破裂。
作文十:《<<教你敲威风锣鼓>>之八》1000字
(2010-12-09 08:39:53)
转载▼
标签: 威风锣鼓
基本功
腕子
反应能力
乐感
张勇
舞者
文化
分类: 精彩言论
第七章?威风锣鼓的基本功 ??? 要打出威风锣鼓的特色及其风格,除了掌握演奏技巧和熟练各种姿势、动作以外,还必须具有一定的基本功,才能做到适应需要,持之以恒,随心所欲,击奏自如。那么,威风锣鼓有那些基本功呢?
一、乐感(即节奏感)。这是对音乐艺术的基本感觉和反应能力。一个队员的乐感能力强弱与否,对表现威风锣鼓的独特风格,至关重要。所以,在加强音乐修养,培养自己的乐感。当接触到一个乐曲后,要认真琢磨它的节奏、强弱、速度以及感情、风格、特点,刻苦练习,通过乐器击奏,自我陶醉,抒发情感,把它准确而双充分地表达出来。这种反应能力,就是一种基本功。
二、手功、腕功和臂功。威风锣鼓的每一件乐器,都比较粗笨沉重,又是由双手来操作,不仅要有相当的力度,把它敲响,而且还要带着规范化的动作、舞姿,灵活地显示各种技巧,坚持正确地、连续地进行表演。这样,就给双手、腕子、两臂增加了负载力。因此,没有一定的功夫,是难以适应要求,难以完成好这一任务。
手、腕、臂三者的作用及其关系是:手是操作乐器的,腕子牵动着双手,灵活、巧妙地表现艺术,产生美感,所以人们常说:“锣鼓敲好,手腕在巧,鼓棰要弹,手腕要软”。臂是动力,它可以在跌岩起伏中控制力度,稳定节奏。所以,有这么一个要领:“大臂带小臂,小臂带腕子,腕子带动手“。说明了三者的基本功缺一不可。
三、眼神。眼神也是一种基本功。艺术界人们常说;“感情表现在脸上,突出地反映在眼上”。说明眼神的重要,所谓眼神,并非瞪大眼睛,而是透过目光反映心灵深处的感情。一般要求,眼睛要与乐器相照应(俗称“照杆”),做到手到眼到,要和指挥传递感情,对击时要互相交流,表达感情。所以,在演奏时,不能把眼睛闭合,不能两眼发呆,如同木鸣,不能东张西望,左顾右盼,要充分发挥眼神的作用。
四、腿功。威风锣鼓的演奏,要求大起大落,稳健有力,动作则要相应地粗犷豪放,而爆发性的强烈音响,自然要求演奏者两腿随着节奏上下颤颠(俗称闪腿)。这种颤动,已成了威风锣鼓的基本韵律。同时,表演者还要有好的表演身段。身段美不美,全看两条腿。还要运用各种步法,如马步、弓箭步等,做出各种姿势,都需要有腿的功夫,去稳当地支撑身躯,自如地表现各种技巧,充分地抒发感情。所以,腿功也是集体表演艺术中,不可缺少的基本功。
怎么样才能练好基本功呢?一要下苦功,越累越要练;二要坚持,除了训练期间在课堂上认真练习外,还要充分利用业余时间,无器练习。做到“曲不离口,锣棰不离手,两手当钹击,双腿当鼓奏”。
转载请注明出处作文大全网 » 威风锣鼓敲的响,元宵活动准备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