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家国情怀的文学体现》3200字
摘 要:自古以来,有关家国情怀的文学现象在中国不仅如此,同时在国外也有所体现,这是一种跨文化的文学现象。本文主要从女性的责任、难遣的乡愁、对月的寄托三方面描写家国情怀在中外的具体体现,以表现那些远离故土的人对家国的眷恋之情。
关键词:家国情怀;跨文化;文学现象
近年来,跨文化的文学现象逐渐受到学界的关注。复旦大学著名教授陈思和说:“跨文化的文学现象指不受文化差异限制的文学共通现象,即文化的存在从来就不是孤立的、隔绝的,反而时不时地发现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中所产生的文学作品具有某种相似性和共通性。”它的形成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不同的民族之间进行文化的交流而形成的结果;二是由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致性和规律性。
本文主要从女性的责任、难遣的乡愁、对月的寄托三方面来阐述家国情怀在我国和国外的具体表现。
一、女性的情怀
在中国历史上,中国传统社会中女性总是被排除在公共事务之外,被限制在家庭之内。而这两部作品的女主人公,却都同时担当了保家卫国的责任和义务。一是在中国脍炙人口、家喻户晓,作为“乐府双壁”之一的《木兰诗》。一千多年以来,木兰的形象在众口相传和文艺改编中不断推陈出新,得到扩展和充实。《木兰诗》全诗62句,352个字,向世人生动的展示了一个毅然抉择“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的巾帼英雄。通过对花木兰12年的女扮男装,在沙场出生入死的描写,宣扬了中国妇女勇于牺牲个人幸福,承担国家社稷责任的献身精神。二是法国17世纪古典主义作家高乃依的《熙德》,描写男女主人公在义务与爱情的冲突中所作出的选择。剧本写出了男女主人公面对履行为父报仇的义务而产生的内心冲突,罗狄克为父复仇,杀了施曼娜的父亲,施曼娜别无兄长,要为父复仇,就必须置自己的恋人罗狄克于死地。关键时刻罗狄克为国立功,击退摩尔人的入侵。最后,施曼娜听从国王的调解,一对有情人终成眷属。
两部作品中女性都是作品的中心人物形象,都处于矛盾冲突的漩涡中。《木兰诗》中的花木兰最初出现于读者视域的是一个安分于传统女性位置的形象:“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然而一场即将到来的大战改写了木兰闺阁女儿的身份与经历:“昨日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父老无兄的严峻现实迫使木兰铤而走险决定代父从军,随后便开始了她“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的军旅生活。作品淡化了诸多矛盾冲突,而把笔墨放在木兰从军生活的描写上,衬托出这个富有传奇色彩的女英雄的光辉形象。而17世纪古典主义戏剧推崇理性和意志的力量,强调以理性去引导、规范个人情感,《熙德》的故事框架和人物的心理活动及行动正体现了这一思想。义务与情感这一不可调和的矛盾的化解过程,体现了古典主义文艺思想:只有遵从理性的引导,做到个人利益服从君权神圣的国家利益,女性方能获得真正的荣誉和幸福。正因为如此,《熙德》成为古典主义的第一部典范作品。
花木兰形象的塑造使“国家有难,匹夫有责”也成为了中国女性的理想追求。而施曼娜之所以成为古典主义英雄,是因为她满足了古典主义的期望。两部作品都彰显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高尚思想,使得传统的女性美德增添了新的内涵。
二、难遣的乡愁
古往今来,由于战争或其他原因,背井离乡的人比比皆是。于是,乡愁成为文学写作的常见主题。“乡愁”主要是对家乡的感情和思念,是一种对家乡眷恋的情感状态。对故土的眷恋是人类共同而永恒的情感。远离故乡的游子、漂泊者、流浪汉、移民,谁都会思念自己的故土家乡。崔颢《黄鹤楼》中“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询问、李白《静夜思》里“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沉思、宋之问《渡汉江》“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的胆怯以及《天净沙?秋思》“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的悲凉都成了描写乡愁的经典。但中国文学史上,只有一位作家被称之为“乡愁诗人”,他就是余光中。世人享誉最盛、传唱最广的作品就是《乡愁》。《乡愁》作于1972年,余光中虽然身居海岛,但是作为一个挚爱祖国及其文化传统的中国诗人,他的乡愁诗从内在感情上继承了我国古典诗歌中的民族感情传统,具有深厚的历史感和民族感。同时,大陆和台湾人为的长期隔绝、漂流到孤岛上的千千万万人的思乡情怀,客观上具有以往任何时代的乡愁所不可比拟的特定的广阔的内容。余光中作为一个离开大陆三十多年的当代诗人,他的作品也必然会烙上深刻的时代印记。《乡愁》一诗,侧重写个人在大陆的经历,是我国民族传统的乡愁诗在新的时代和特殊的地理条件下的变奏,具有以往的乡愁诗所不可比拟的广度和深度。
与此同时,俄国也有一位善于描写乡愁的作家——蒲宁。于一九一八年七月十四日,在异国漂泊流浪的日子里,无国无家的蒲宁充满着对祖国的怀想与思念,在他出去的第二年(1912年)他曾写下了一首名叫《无题》的诗,真实地表达了他当时离别祖国之痛苦以及初到异乡的彷徨。余光中《乡愁》的结构跟许多古代诗词很相似,采用不同时空的对照手法,来表现人物处境、思想感情的变化。值得称道的是,诗人一挥而就的《乡愁》巧妙地运用了暗喻。相比之下,蒲宁《无题》的抒情结构、手法就比较单一。它采用比兴的手法,直抒胸臆。
真情出诗人。总之,我认为这两篇诗感情真挚动人,是乡愁题材中的杰作。
三、对月的寄托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月亮被赋予花好月圆、情人相思、游子思乡、人生苦短、世事无常、天人合一等多重喻义。吟月诗可以说是一个时代民族心态和集体记忆的折射。如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秋词题序乃中秋醉后抒情之作,兼怀子由。当年(1076年),诗人出任密州知州。因上书反对变法失败而自请外任的苏轼,内心是幽怨、彷徨的:“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体现了作者的一种矛盾心理。苏轼与其弟苏辙,既是情同手足的兄弟,又是志同道合的朋友。自出川进京,中科举后,兄弟间聚少离多。结尾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了作者在自然规律中努力寻求人间美满的一种旷达。因此,此词主要写作者的人生思考以及对亲情的思念。
而与此同时,德国诗人歌德的《对月》则感叹人生酸甜苦辣与爱情带来的美好与折磨。爱情在歌德的一生中所占的地位远胜于中国文人心中的重要性。这首诗与其恋人夏绿蒂有关。大约写作于1776年至1778年之间。夏绿蒂是位宫廷女官,她给予歌德创作想象力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歌德追求个性独立、自由,为了摆脱夏绿蒂,秘访意大利。回来后就与她逐渐疏远、断绝关系,有了自己的婚姻生活。诗中希望“有知交倚在身旁”,来享受“无怨无仇”、“能摆脱意乱心烦的”一切,实际上表达了他希望化爱情为友情,从两人纠缠的关系中解脱出来。虽然在中西方文化中,月亮都代表“阴柔”、“宁静”、“女性”的一面,但在中国文学史上,月亮是极富民族特性的一个审美意象。
综上所述,家与国在每个人心中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这种高尚情怀极大地鼓舞人心、凝聚力量、振奋精神。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外国,我们都会将自己以及自己的家庭同国家的整体命运联系在一起,自觉不自觉地成为绵延千年的时间线上的一个点。这个点会在历史的长河中投射影像,这影像让我们感到,我们属于一个伟大的、不可替代的族群,这种强大的归属感支撑着全体人民的内心世界。
参考文献:
[1]张守兴,胡玉东.大学语文[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8.
[2]郭茂倩.乐府诗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9.
[3]高乃依撰,齐放译.熙德·五幕剧[M].北京:作家出版社,1956.
[4]余光中.余光中集[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
[5]蒲宁.普宁文集[M].安徽: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
[6]邹同庆,王宗堂.苏轼词编年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5.
[7]歌德撰,樊修章译.歌德诗选[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作文二:《筒析黄宗羲家国情怀的体现》7300字
语文学刊 2015年第4期
筒析黄宗羲家国情怀的体现
。陈瑞
550001)(贵州师范大学求是学院,贵州 贵阳
[摘 要] 生活在明末清初易代之际的黄宗羲,“初锢之为党人,继指之为游侠,终侧之为儒林”,有着渊博 的学识、深邃的思想、扶危定倾的责任感,根深蒂固的传统家国思想。面对故国的覆亡和清夷狄政权的建立,他执
著于儒家的道德伦理,坚守“一身不仕二主”的名节,其思想与创作中具有浓厚的家国情怀,具体表现为对濒临崩溃 的朱明王朝的深情、对清军入侵的反抗、“华夷之辨”的思想,对修撰的责任感。 [关键词] 黄宗羲;思想;创作; 家国情怀 [中图分类号]1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10(2015)04—0065—02
清兵南下逼近南京,弘光政权覆亡,反清复明斗争如火如荼 黄宗羲生于明末万历年间,卒于清初康熙年问,经历了 地展开。“会孙嘉继、熊汝霖奉鲁王监国”,p。此时黄宗羲迅 明末的腐朽黑暗和朱明王朝的覆亡,目睹了清军的入侵和清 速组织黄竹浦弟子几百人,组成一支名为“世忠营”的抗清力 政权的建立,贯穿了整个“明末清初”易代的特殊时期。在那 量,配合孙、熊对付南下清兵,为抗清积极奔走、出谋划策、殚 个风雨如晦、天崩地解的时代,黄宗羲始终怀有深深的爱国
精竭虑,“身濒十死不言危”,其自谓“自北兵南下,悬书购余 情怀,对朱明政权极力维护,参加反对阉党的斗争,投身抗清 的民族斗争,关心修明史,面对异族入侵和少数民族政权的 首者二,名捕者一,守围城者一,以谋反告诘者二三,绝气沙 埠者一昼夜,其他连染暹哨之所及,无岁无之,可谓濒于是死 确立,他恪守传统的道德原则,坚持“一身不仕二主”的遗民 者矣。”[41无奈黄宗羲和抗清义士的努力终付诸东流,明亡 名节,同时又以儒家士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投身现实,关注现实。 兴是历史必然,而其与邪恶势力斗争的正义气概和坚定决心 清
及在国破家亡之际的抗争恰是其民族气节、家国情怀的体 黄宗羲生活的明末帝王荒淫无度,太监权势重,他们把 持朝政,或为非作歹祸国殃民,或勾结宫女祸乱内廷。黄宗 现。羲的父亲黄尊素是一位正直的东林党人,惨遭阉党迫害 作为投身明代党社斗争及反清复明政治斗争的故明遗 而惨 民,黄宗羲对为捍卫明王朝而战的人物极力表彰,为他们写 死狱中。为了替父申冤雪恨,十九岁的黄宗羲便草拟疏章,
下大量饱含深情和敬意的传状、碑志类文章,若《移使馆熊公 进京颂冤。在审讯阉党党徒许显纯、崔应元时,黄宗羲与之 雨殷行状》、《中介施公神道碑铭》《刘瑞当先生墓志铭>、就是为了表彰忠于明王朝,为明王朝的前途而战的英雄 恨,也是对政治腐败、现实黑暗的反抗。 明末党社盛行,党争激烈残酷。黄宗羲以天下国家为己 人物。黄宗羲与阉党奸佞的坚决斗争,除却为父申冤的家庭
原因外,更多的是出于其作为正直文人忧国忧民的强烈社会 任,与党社来往密切,加入复社等党社,投身党社政治活动。 其 意识。君父无为,阉宦把持朝政朝纲败坏,民生多艰,国家危 “吴中倡为复社以网罗天下之士,高才宿学多出其间 机日重,秉承“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 间楷模之人,文章足以追古作,议论足以卫名教,裁量人物, o说明复 事关心”精神的黄宗羲又岂能闭门读书,坐视不管。朱明王 讥刺得失,执政闻而意忌之,以为东林之似续也。”【2 朝在内忧外患中崩溃,清政权取而代之,出于对故国的深情 社是具有政治斗争性质的文人组织。体现了黄宗羲与邪恶
和忠贞,他毁家纾难,抗清复明,做最后一搏,更何况清朝是 势力斗争的正义气概和坚定决心及在国破家亡之际表现的 夷狄政权,更让他义无反顾。其自称“扶危定倾之心,吾身一 民族气节、家国情怀。崇祯十一年,其与陈贞慧等一百四十 日可以未死,吾力一丝有所未尽,不容但已。古今成败利钝 多位文人发出《南都防乱揭》,以揭露、声讨阮大铖的罪行,产 有尽,而此不容己者,长留于天地之间。愚公移山,精卫填 生巨大的社会影响,彰显出其对国家、民族的忧虑及深情。
[作者简介】陈瑞,贵州师范大学求是学院。 一65—
万方数据
宙又观止 陈瑞,简析黄宗羲家国情怀的体现
海,常人藐为说铃,圣人指为血路。”M o他的“扶危定倾之心” 佚不传。 正是其关心国家、民族的命运和前途的责任心和忧
待清廷诏修《明史》,他出于对遗民志节的坚守,拒征不 患意识, 仕,但却允许他的儿子黄百家及弟子万斯同、万贞一赴京修 是其浓厚的家国情结的必然反映,也必当与“愚公移山、精卫 史,并以书答徐公(徐元文)日:“昔闻首阳山二老托孤于尚 填海”一样可以长留于天地之间。 天崩地解的社会现实,清政权的确立,使由来已久的“华 父,遂得三年食薇,颜色不坏。今吾遣子从公,可以置我矣。” (见《梨洲先生神道碑文》)以表心志。在《明史》的修撰过程 夷之辨”思想再一次被高扬,黄宗羲也具有明显、激烈的“华 中,黄宗羲也为之付出了大量努力,对史局中的事关修史的 夷”思想,其《留书》是对这一思想最集中的反映。其《封建》 诸多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并多被采纳,通过接受咨 认为:“自三代以后,乱天下者无如夷狄矣,遂以为五德诊 询、审核史稿、提供史料等途径间接参与明史的修撰。对于 眚。’’“夫即不幸而失天下于诸侯,是犹以中国之人治中国之 地,亦何至率兽而食人,为夷狄所寝覆乎!”其《史》认为:“中 《明史》是否当如《宋史》立《道学传》,史馆内部意见不一,黄 国之于夷狄,内外之辨也。以中国治中国,以夷狄治夷狄,犹 宗羲在《移使馆论不宜立理学传书》明确提出:“道学一门所
当去也,一切总归儒林,则学术之异同皆可无论,以待后之学 人不可杂之于兽,兽不可杂之于人也。是故即以中国之盗贼
者择而取之。”认为为道学专门立传有悖十七史以来的大一 治中国尚为不失中国之人。”大骂清朝为“禽兽”,连盗贼都
不如,他甚至“乞师日本,抵长崎”,?1寻求外援,无奈“不得 统之义,去取犹如明朝阁部,其位一定即不可颠倒,劝修史诸
公深思慎行,以防留下非议,“上玷高明”。【90其言辞恳切,且 请”。庄严认为黄宗羲的这种华夷思想是当时民族征服战争
所激发起来的汉族士大夫的民族意识的表现,乞师日本是以 言之有据、言之成理,深得修史者赞同,《明史》因此不立《理
夷制夷的尝试,以中国之盗贼治中国是为了维持正统。是抗 学传》而仅存《儒学传》。其于《补历代史表序》中认为历代 清斗 时代 o对黄宗羲的华夷思想做 史书于志、表多有不足之处,并对后之学者亦不能充分修补 争处于山穷水尽之时的无奈。【6 和现实的分析解读,见解可谓精辟公允。黄宗羲的华夷深感遗憾。对万季野修《明史》“以白衣领事,见之者无不咨 思想使他排斥,甚至抗拒新政权,拒绝与清政权合作。当抗其博洽,常补二十一史表五十四卷”深感欣慰,并称之为“不 清力 宗 朽之盛事”。在《明史?历志》的内容撰定之后,监修总裁命 量被摧毁,复国彻底无望,清政权进一步巩固的时候,黄 羲不得不作出新的人生选择。为了保全名节又能够为世送至黄宗羲处请其审阅,黄宗羲不负重托,对之做出必要的 所 范后 删定和补充。其《答万贞一论书》日:“某故 用,他选择了隐居讲学的道路,培养了一大批后起之秀,垂 于历议之后,补此一段,似亦不可少也。来书谓去其繁冗者, 世。康熙诏征博学鸿儒,其拒征不出,作《与陈介眉庶常 正其谬误者,某之所补,似更繁冗。顾关系一代之制作,不得 书》日:“某年近七十,不学而衰,稍涉人事,便如行雾露中。 母子相依,以延漏刻。若 老母年登九十,子妇死丧略尽以繁冗而避之也,以此方之前代,可以无愧。”【I驯其于删繁正 o表达不出之 复使之待诏金马,魏野所谓断送老头皮也。”【7 谬的同时,又对《历志》作补充完善工作,其对《明史》的感情
意。《与李郡侯辞乡饮酒大宾书》列三大理由拒绝出山。朝和所作出的贡献可见一斑。《明史》史稿常“乞公审正,而后
民气 廷诏其兼修明史,他坚守不仕新朝的原则,力辞不赴,坚守遗定其论”,每遇“史局大案”,“必咨于公”,黄宗羲虽然不入史 节,从而能够保节而终。 局,但在修史过程中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 黄宗羲不入史局,却对修史情有独钟,对清廷诏修明史具有最终的决定权。黄宗羲在送弟子万季野、万贞一北上修 的 撰作 史时,将父亲史学遗著《大事记》和自己史学著作《三史钞》 举动深表认同和支持,他也以局外人的身份对《明史》的修 之亡 相赠,以备其修史之需。又“浙中督抚,抄公所著书关史事者 出了极大的贡献。他在《补历代史表序》中感慨道:“元 也,危素趋报恩寺,将入井中,僧大梓云:‘国史非公莫送入京”,IIu以资修史。战继发《黄宗羲晚节问题略论》认 知,公死,是死国之史也。’素是以不死,后修《元史》。”M1对 为:“黄宗羲让儿子及弟子参修《明史》,白备顾问,既不是 于危素忍辱负重在新朝修《元史》的举动,黄宗羲深表赞同, ‘顺清’,也不是取媚于清廷,而是与其国史之志息息相关,完 他肯定危素的选择,是因为这种选择包含着对国家、民族的 全是修故国之史以报故国。”[121对黄宗羲的晚节持肯定和赞 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也暗示了黄宗羲内心深处的理 赏的态度,可谓公允。黄宗羲以局外人的身份,对修撰《明
想。其在《留书?史》中认为“宋之忘于蒙古,千古之痛也”,史》所做的努力正是其出于对国家和民族、历史和时代的责
日‘殂’;虏兵入 对《宋史》之“书瀛国公、端宗、帝爵不列本纪,其崩也,皆书任感,其发挥的历史作用和影响不容忽视。 寇则日大元”深表遗憾。黄宗羲作为众所周黄宗羲在明清易代之际,欲救故国而无望,欲仕新朝而 知的杰出史学家,对“史”有着特殊的感情和深刻的认识。他不能,既要能够做到“一身不仕二主”,保节而终,又要能够充 坚决反对《晋书》的“变例载纪,同一四夷,守其疆土者则传分利用时代环境,发挥自身对国家和历史的价值,实现自己 之,人乱中国者则纪之”的做法,认为修史必须维护中华的正的理想,其人生抉择可谓艰难,所作出的选择可谓用心良苦。 统地位,“为史而使乱臣贼子得志于天下,其不如无史之为愈黄宗羲作为一代文化巨子,其对文化、历史、文学的贡献彪炳 遗臭万年,以此 也。”史务必要做到扬善惩恶,让为善者流芳百世,让作恶者后世,其光辉的人格魅力也深为后人景仰。 警示后人。国史是故国生命的一种延续方 式,是另一种形式的存在,国可亡而国史不可无。出于对国 【参考文献】 家、民族、历史的深情和责任感,也是时代和自己的人生经历 [1]全祖望(梨洲先生神道碑文[c],,黄宗羲全集(浙江古籍 所赋予他的使命感,他对明史的修撰一往情深,曾广泛的搜 出版社,2005( (下转第73页) 集、整理史料、文献,编撰长达二百余卷的《明史案》,惜其散
一66—
万方数据
宙又观止 金晓雪,定情信物在《鸳鸯被》《金钱记》中的作用
中国传统的婚恋习俗,是男方主动追求女方。这两篇作 中他都没有主动过一次。柳眉儿的主动与刚强凸显了韩飞
卿瞻前顾后,顾忌他人眼光的懦弱与犹豫。在爱情面前,韩 品一反常态,女主人公在面对爱情时有超越男子的果敢与热 飞卿是被动且呆滞的形象。 记》一交中,柳眉儿勇敢地把烈,挑战了“三从四德”的传统儒家闺阁训律。元杂剧《金钱 (三)人物性格上的主动与被动 情信物这一举动把她的“金钱”遗给了韩飞卿。赠送定 张瑞卿与韩飞卿在文中的性格是较为被动、懦弱的,关 豪爽热烈、不在乎世俗的一面凸显出 键的时候都是女性在把握机会。<鸳鸯被》中的李玉英从小 来。“金钱”被暴露之后,柳眉儿遭到父亲的辱骂和训斥: “你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相窥,逾垣相从,国人就受“六礼”思想的禁锢,可她却在只身一人的情况下应了这 门亲事,毫不犹豫地走进玉清庵。这些举动足以显示她对传 皆贱之。你不学上古烈女,却做下这等勾当。”[2汹
统礼教的蔑视,叛逆且主动的性格在文中得到体现。与张瑞 受闺阁教育的柳眉儿深知事情暴露的后果,她依然大胆
做出了这个决定。她的行为展现了一个热烈痴情的女性形 卿错订姻缘后,她又对他一心一意,不受刘员外的威逼利诱。
韩飞卿与李玉英在剧中热烈主动的性格截然相反,在已 象。《鸳鸯被》里的李玉英是个“羞答答的,那里会画字来” 己的终身托付给 经知晓李玉英的身份后,仍然还要试探她: 的大家闺秀,在知道与自己会面的不是刘员外时,还是将自 “我把这鸳鸯被儿铺在床上,我推吃酒去,他见这鸳鸯被 了这个陌生人,完全将天下女子“慎勿将身7 轻许人”的告诫抛之脑后。?o与之前终守闺房的形象大相径 自然知道了也。”?j6 庭,她在面对爱情时的伟大,坚贞,果敢的性格被生动形象地 《金钱记》中,韩飞卿住在她家却不敢大胆行动。最终还 是柳眉儿勇敢地跨出了一步,听说秀才在自家教书,萌发了 刻画出来。定情信物对于揭示人物情感、主旨表达有画龙点 睛之用。 去见他的冲动。
(二)侧面反映男主人公的懦弱犹豫 “妾身柳眉儿,闻知那个秀才在俺家书房中。我看他
去。’’[2]25 戏曲中的男女主人翁在定情信物的衬托下不仅体现女
性的刚烈与主动,也反映出男性性格的懦弱与被动。《金钱 柳眉儿与李玉英对于爱情都是主动出击。女性对爱情
的主动就侧面反映了男性在追求爱情时的犹豫和怯懦。定 记》里的韩飞卿是一个贪恋酒色的人。在看到面容姣好的女 情信物彰显着男女主人翁鲜明的形象:女性的主动、叛逆与 子时,他是不吝自己的勇气的。但心爱的人即将离去,他无 男性的被动、软弱。 动于衷。待柳眉儿留下金钱后,他懦弱的本质开始显现: “我则怕人瞧见做风流话把,(做拾帕科)我这里推拾手 通过对《金钱记》和《鸳鸯被》中自乞定?信物进行分析, 帕。”【2]15 本文从三个方面对定情信物进行了探讨,一是定情信物在结 构上的作用,二是定情信物的物象选择,三是定情信物在塑 他装作捡手帕的样子去把金钱拾起来,比起女子的勇 造人物形象方面的作用。定情信物的赠送在元杂剧中有举 敢,韩飞卿胆小懦弱与传统保守的形象昭然若揭。他一开始
足轻重的作用,它传达了女性的主动、大胆和对于爱情的渴 没有机会,被抓之后也没有大胆表白,“潜伏”在柳眉儿的家
中也没有采取主动。需要跟整个封建势力作斗争时,他更是 望,也侧面反映了男主人公懦弱、胆小和保守的形象。
退却了:
“镇日在我家后厅啼哭。口里念道:‘小姐,小姐。’将儿 【参考文献】 女私情挂在嘴边,不在书堂里教书,也不作诗写字。”[2瑚 [1](明)李渔(闲情偶记[M](北京燕山出版社, 定情信物“金钱”被发现时,韩飞卿没有大胆地吐露喜[2](明)臧晋叔(元曲选(第二版)[M](中华书局, 2007(
1989(爱,反而柳眉儿表现得很淡定。高中状元之后,韩飞卿本是 [3]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M](上海古籍出版社, 欢喜这桩亲事的,可他认为王府尹觊觎他的仕途才主动招他姗(为婿的。为了之前受损的面子,韩飞卿又退却了,在整个剧
?_I??n?_l??_-?m??’?m?-??m?m?一(?_??m?? -?"?m?m?m ?十?m?m?m?m?
(上接第66页) [9]黄宗羲(黄梨洲文集?移使馆论不宜立理学传书[M](中 华书局,2009( [2]黄宗羲(黄梨洲文集?刘瑞当先生墓志铭[M](中华书 局,2009( [10]黄宗羲(黄梨洲文集?答万贞一论<明史?历志》书 [3]赵尔巽(清史稿[M](中华书局,1976( [4]黄宗羲(黄梨洲文集?怪说[M](中华书局,2009( [11]黄宗羲。黄宗羲全集[c],,黄炳重(黄梨洲先生年谱(浙 [M](中华书局,2009( 江古籍出版社,2005( [5]黄宗羲(黄梨洲文集?兵部左侍苍水张公墓志铭[M](中 华书局,2009( [12]战继发(黄宗羲晚节问题略论[J](辽宁大学学报,1994
(1)( [6]庄严(论黄梨洲的华夷之辨及其他[J](宁波师院学报,
1986(S1)( [13]黄宗羲(黄宗羲全集册十一、十二[M](浙江古籍出版
社(2005( [7]黄宗羲(黄梨洲文集?与陈介眉庶常书[M](中华书局,
2009( [14]朱义禄(黄宗羲与中国文化[M](贵州人民出版社, 2001( [8]黄宗羲(黄梨洲文集?补历代史表序[M](中华书局, 2009 [15]赵尔巽(清史稿[M](中华书局,1976( 一73— 万方数据
作文三:《简析黄宗羲家国情怀的体现》4900字
简析黄宗羲家国情怀的体现
陈瑞
(贵州师范大学求是学院,贵州贵阳550001)
,摘要,生活在明末清初易代之际的黄宗羲,“初锢之为党人,继指之为游侠,终侧之为儒林”,有着渊博的学识、深邃的思想、扶危定倾的责任感,根深蒂固的传统家国思想。面对故国的覆亡和清夷狄政权的建立,他执著于儒家的道德伦理,坚守“一身不仕二主”的名节,其思想与创作中具有浓厚的家国情怀,具体表现为对濒临崩溃的朱明王朝的深情、对清军入侵的反抗、“华夷之辨”的思想,对《明史》修撰的责任感。
,关键词,黄宗羲;思想;创作;家国情怀
,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10(2015)04-0065-02
,作者简介,陈瑞,贵州师范大学求是学院。
黄宗羲生于明末万历年间,卒于清初康熙年间,经历了明末的腐朽黑暗和朱明王朝的覆亡,目睹了清军的入侵和清政权的建立,贯穿了整个“明末清初”易代的特殊时期。在那个风雨如晦、天崩地解的时代,黄宗羲始终怀有深深的爱国情怀,对朱明政权极力维护,参加反对阉党的斗争,投身抗清的民族斗争,关心修明史,面对异族入侵和少数民族政权的确立,他恪守传统的道德原则,坚持“一身不仕二主”的遗民名节,同时又以儒家士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投身现实,关注现实。
黄宗羲生活的明末帝王荒淫无度,太监权势重,他们把持朝政,或为非作歹祸国殃民,或勾结宫女祸乱内廷。黄宗羲的父亲黄尊素是一位正直的东林党人,惨遭阉党迫害而惨死狱中。为了替父申冤雪恨,十九岁的黄宗羲便草拟疏章,进京颂冤。在审讯阉党党徒许显纯、崔应元时,黄宗羲与之对簿公堂,并拿出其袖中所藏之锥锥刺许显纯,致其流血遍体,又殴打崔应元,拔其须以祭奠亡父,后“又与吴江周延祚、光山夏承,共锥牢子叶咨、颜文中,应时而毙。”,1,黄宗羲为父申冤的失控行为正反映出其胸中燃烧的怒火,心中不可遏止的悲痛与激愤,以及对阉党横行、残害忠良、作恶多端的痛恨,也是对政治腐败、现实黑暗的反抗。
明末党社盛行,党争激烈残酷。黄宗羲以天下国家为己任,与党社来往密切,加入复社等党社,投身党社政治活动。“吴中倡为复社以网罗天下之士,高才宿学多出其间……其间楷模之人,文章足以追古作,议论足以卫名教,裁量人物,讥刺得失,执政闻而意忌之,以为东林之似续也。”,2,说明复社是具有政治斗争性质的文人组织。体现了黄宗羲与邪恶势力斗争的正义气概和坚定决心及在国破家亡之际表现的民族气节、家国情怀。崇祯十一年,其与陈贞慧等一百四十多位文人发出《南都防乱揭》,以揭露、声讨阮大铖的罪行,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彰显出其对国家、民族的忧虑及深情。清兵南下逼近南京,弘光政权覆亡,反清复明斗争如火如荼地展开。“会孙嘉继、熊汝霖奉鲁王监国”,,3,此时黄宗羲迅速组织黄竹浦弟子几百人,组成一支名为“世忠营”的抗清力量,配合孙、熊对付南下清兵,为抗清积极奔走、出谋划策、殚精竭虑,“身濒十死不言危”,其自谓“自北兵南下,悬书购余首者二,名捕者一,守围城者一,以谋反告诘者二三,绝气沙墠者一昼夜,其他连染邏哨之所及,无岁无之,可谓濒于是死者矣。”,4,无奈黄宗羲和抗清义士的努力终付诸东流,明亡清兴是历史必然,而其与邪恶势力斗争的正义气概和坚定决心及在国破家亡之际的抗争恰是其民族气节、家国情怀的体现。
作为投身明代党社斗争及反清复明政治斗争的故明遗民,黄宗羲对为捍卫明王朝而战的人物极力表彰,为他们写下大量饱含深情和敬意的传状、碑志类文章,若《移使馆熊公雨殷行状》、《中介施公神道碑铭》《刘瑞当先生墓志铭》、《硕肤孙公墓志铭》、《苍水张公墓志铭》等,表彰为朱明王朝存亡而战的英雄们舍身报国之志,同时也借以表明自己的心志。他还以无比悲痛的心情写下《海外恸哭记》,详细记录了鲁王监国抗清的这一段悲壮又悲惨的历史。
其所著《行朝录》就是为了表彰忠于明王朝,为明王朝的前途而战的英雄人物。黄宗羲与阉党奸佞的坚决斗争,除却为父申冤的家庭原因外,更多的是出于其作为正直文人忧国忧民的强烈社会意识。君父无为,阉宦把持朝政朝纲败坏,民生多艰,国家危机日重,秉承“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精神的黄宗羲又岂能闭门读书,坐视不管。朱明王朝在内忧外患中崩溃,清政权取而代之,出于对故国的深情和忠贞,他毁家纾难,抗清复明,做最后一搏,更何况清朝是夷狄政权,更让他义无反顾。其自称“扶危定倾之心,吾身一日可以未死,吾力一丝有所未尽,不容但已。古今成败利钝有尽,而此不容己者,长留于天地之间。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常人藐为说铃,圣人指为血路。”,5,他的“扶危定倾之心”正是其关心国家、民族的命运和前途的责任心和忧患意识,是其浓厚的家国情结的必然反映,也必当与“愚公移山、精卫填海”一样可以长留于天地之间。
天崩地解的社会现实,清政权的确立,使由来已久的“华夷之辨”思想再一次被高扬,黄宗羲也具有明显、激烈的“华夷”思想,其《留书》是对这一思想最集中的反映。其《封建》认为:“自三代以后,乱天下者无如夷狄矣,遂以为五德沴眚。”“夫即不幸而失天下于诸侯,是犹以中国之人治中国之地,亦何至率兽而食人,为夷狄所寝覆乎~”其《史》认为:“中国之于夷狄,内外之辨也。以中国治中国,以夷狄治夷狄,犹人不可杂之于兽,兽不可杂之于人也。是故即以中国之盗贼治中国尚为不失中国之人。”大骂清朝为”禽兽”,连盗贼都不如,他甚至“乞师日本,抵长崎”,,1,寻求外援,无奈“不得请”。庄严认为黄宗羲的这种华夷思想是当时民族征服战争所激发起来的汉族士大夫的民族意识的表现,乞师日本是以夷制夷的尝试,以中国之盗贼治中国是为了维持正统。是抗清斗争处于山穷水尽之时的无奈。,6,对黄宗羲的华夷思想做时代和现实的分析解读,见解可谓精辟公允。黄宗羲的华夷思想使他排斥,甚至抗拒新政权,拒绝与清政权合作。当抗清力量被摧毁,复国彻底无望,清政权进一步巩固的时候,黄宗羲不得不作出新的人生选择。为了保全名节又能够为世所用,他选择了隐居讲学的道路,培养了一大批后起之秀,垂范后世。康熙诏征博学鸿儒,其拒征不出,作《与陈介眉庶常书》曰:“某年近七十,不学而衰,稍涉人事,便如行雾露中。老母年登九十,子妇死丧略尽……母子相依,以延漏刻。若复使之待诏金马,魏野所谓断送老头皮也。”,7,表达不出之意。《与李郡侯辞乡饮酒大宾书》列三大理由拒绝出山。朝廷诏其兼修明史,他坚守不仕新朝的原则,力辞不赴,坚守遗民气节,从而能够保节而终。
黄宗羲不入史局,却对修史情有独钟,对清廷诏修明史的举动深表认同和支持,他也以局外人的身份对《明史》的修撰作出了极大的贡献。他在《补历代史表序》中感慨道:“元之亡也,危素趋报恩寺,将入井中,僧大梓云:‘国史非公莫知,公死,是死国之史也。’素是以不死,后修《元史》。”,8,对于危素忍辱负重在新朝修《元史》的举动,黄宗羲深表赞同,他肯定危素的选择,是因为这种选择包含着对国家、民族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也暗示了黄宗羲内心深处的理想。其在《留书?史》中认为“宋之忘于蒙古,千古之痛也”,对《宋史》之“书瀛国公、端宗、帝昺不列本纪,其崩也,皆书曰‘殂’;虏兵入寇则曰大元”深表遗憾。黄宗羲作为众所周知的杰出史学家,对“史”有着特殊的感情和深刻的认识。他坚决反对《晋书》的“变例载纪,同一四夷,守其疆土者则传之,入乱中国者则纪之”的做法,认为修史必须维护中华的正统地位,“为史而使乱臣贼子得志于天下,其不如无史之为愈也。”史务必要做到扬善惩恶,让为善者流芳百世,让作恶者遗臭万年,以此警示后人。国史是故国生命的一种延续方式,是另一种形式的存在,国可亡而国史不可无。出于对国家、民族、历史的深情和责任感,也是时代和自己的人生经历所赋予他的使命感,他对明史的修撰一往情深,曾广泛的搜集、整理史料、文献,编撰长达二百余卷的《明史案》,惜其散佚不传。
待清廷诏修《明史》,他出于对遗民志节的坚守,拒征不仕,但却允许他的儿子黄百家及弟子万斯同、万贞一赴京修史,并以书答徐公(徐元文)曰:“昔闻首阳山二老托孤于尚父,遂得三年食薇,颜色不坏。今吾遣子从公,可以置我矣。”(见《梨洲先生神道碑文》)以表
心志。在《明史》的修撰过程中,黄宗羲也为之付出了大量努力,对史局中的事关修史的诸多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并多被采纳,通过接受咨询、审核史稿、提供史料等途径间接参与明史的修撰。对于《明史》是否当如《宋史》立《道学传》,史馆内部意见不一,黄宗羲在《移使馆论不宜立理学传书》明确提出:“道学一门所当去也,一切总归儒林,则学术之异同皆可无论,以待后之学者择而取之。”认为为道学专门立传有悖十七史以来的大一统之义,去取犹如明朝阁部,其位一定即不可颠倒,劝修史诸公深思慎行,以防留下非议,“上玷高明”。,9,其言辞恳切,且言之有据、言之成理,深得修史者赞同,《明史》因此不立《理学传》而仅存《儒学传》。其于《补历代史表序》中认为历代史书于志、表多有不足之处,并对后之学者亦不能充分修补深感遗憾。对万季野修《明史》“以白衣领事,见之者无不咨其博洽,常补二十一史表五十四卷”深感欣慰,并称之为“不朽之盛事”。在《明史?历志》的内容撰定之后,监修总裁命送至黄宗羲处请其审阅,黄宗羲不负重托,对之做出必要的删定和补充。其《答万贞一论<明史?历志>书》曰:“某故于历议之后,补此一段,似亦不可少也。来书谓去其繁冗者,正其谬误者,某之所补,似更繁冗。顾关系一代之制作,不得以繁冗而避之也,以此方之前代,可以无愧。”,10,其于删繁正谬的同时,又对《历志》作补充完善工作,其对《明史》的感情和所作出的贡献可见一斑。《明史》史稿常“乞公审正,而后定其论”,每遇“史局大案”,“必咨于公”,黄宗羲虽然不入史局,但在修史过程中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具有最终的决定权。黄宗羲在送弟子万季野、万贞一北上修史时,将父亲史学遗著《大事记》和自己史学著作《三史钞》相赠,以备其修史之需。又“浙中督抚,抄公所著书关史事者送入京”,,11,以资修史。战继发《黄宗羲晚节问题略论》认为:“黄宗羲让儿子及弟子参修《明史》,自备顾问,既不是‘顺清’,也不是取
,对黄宗羲的媚于清廷,而是与其国史之志息息相关,完全是修故国之史以报故国。”,12晚节持肯定和赞赏的态度,可谓公允。黄宗羲以局外人的身份,对修撰《明史》所做的努力正是其出于对国家和民族、历史和时代的责任感,其发挥的历史作用和影响不容忽视。
黄宗羲在明清易代之际,欲救故国而无望,欲仕新朝而不能,既要能够做到“一身不仕二主”,保节而终,又要能够充分利用时代环境,发挥自身对国家和历史的价值,实现自己的理想,其人生抉择可谓艰难,所作出的选择可谓用心良苦。黄宗羲作为一代文化巨子,其对文化、历史、文学的贡献彪炳后世,其光辉的人格魅力也深为后人景仰。
【参考文献】
,1,全祖望.梨洲先生神道碑文,C,//黄宗羲全集.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
,2,黄宗羲.黄梨洲文集?刘瑞当先生墓志铭,M,.中华书局,2009.
,3,赵尔巽.清史稿,M,.中华书局,1976.
,4,黄宗羲.黄梨洲文集?怪说,M,.中华书局,2009.
,5,黄宗羲.黄梨洲文集?兵部左侍苍水张公墓志铭,M,.中华书局,2009.
,6,庄严.论黄梨洲的华夷之辨及其他,J,.宁波师院学报,1986(S1).
,7,黄宗羲.黄梨洲文集?与陈介眉庶常书,M,.中华书局,2009.
,8,黄宗羲.黄梨洲文集?补历代史表序,M,.中华书局,2009.
,9,黄宗羲.黄梨洲文集?移使馆论不宜立理学传书,M,.中华书局,2009.
,10,黄宗羲.黄梨洲文集?答万贞一论《明史?历志》书,M,.中华书局,2009.
,11,黄宗羲.黄宗羲全集,C,//黄炳垕.黄梨洲先生年谱.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
,12,战继发.黄宗羲晚节问题略论,J,.辽宁大学学报,1994(1).
,13,黄宗羲.黄宗羲全集册十一、十二,M,.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
,14,朱义禄.黄宗羲与中国文化,M,.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
,15,赵尔巽.清史稿,M,.中华书局,1976.
作文四:《作文宏扬家国情怀》5800字
作文宏扬家国情怀
篇一:作文素材之家国情怀
龙源期刊网 .
作文素材之家国情怀
作者:庞振军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学生版》2014年第09期
一
父子两代接力为英烈守墓72载
位于衡水市阜城县古城镇的纪庄村,是一个极为普通的小村庄,但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村庄西侧,却坐落着一处庄严肃穆的革命烈士陵园,那里安葬着八路军冀中军区回民支队88位革命烈士的忠骨。
提起革命烈士陵园,就不得不说起两位老人。自72年前父亲王梦北承诺“誓死看护陵园”开始,王志杰和父亲已经接力守护烈士英灵整整72载,对他们而言,为英烈守墓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父亲曾以党性和人格为担保,当面向马本斋将军承诺要誓死看护陵园。”为了这一句承诺,父亲整整坚持了51年,期间不敢有丝毫懈怠。即使在弥留之际都不忘叮嘱自己接过守墓使命,一代代精心看护下去。
“父亲常说,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先烈们用鲜血换来的,任何时候都不能忘。也正是因为这个,我们更应该好好守墓,让烈士英灵有依。”王志杰说,父亲在世期间,几乎每天都要到陵园去看望自己的“老伙计”,为他们清理坟墓上的杂草,并擦拭墓碑、打扫亭阶??
“1979年,父亲患上了脑中风,行动不便,但却还是经常让我搀扶着去陵园走一走,看看有没有需要打扫和清理的。1993年7月15日,那是老人最后一次到陵园,在烈士墓前,他把守墓的重任交给了我。”王志杰说,自己可能没有父亲做得好,但会一直坚持下去,活着一天就守护一天。
[素材解读]
为了一句承诺,为了一种传承,父子两代人用自己最朴实的行动践行了72年。在这漫漫的72年里,为英烈守墓成了他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为了这些革命烈士,为了他们的爱国精神,父子两代人没有丝毫地懈怠,也没有抱怨,而只是默默地坚守着。他们没有信誓旦旦,而只是用真诚的敬畏之心来守护着这些英烈的忠骨,用自己的擦拭、打扫来传播着一种信念,也传递出一种精神。
[适用话题]
传承,爱国,坚守,坚持,真诚,敬畏,传播,精神,信念,承诺等。
篇二:2015高考作文预测与猜想:家国情怀
2015高考作文预测与猜想:家国情怀
从每年北京高考作文看,高考热点素材的重要性:
2012年的北京高考作文是“铁路护路工老计的故事”。这个题目当年被很多人目为“感动中国类试题”,其实是当年1月人民日报头版的《新春走基层》报道。
2014年春,中央电视台推出了《家风》系列报道,很巧合的是2014年北京高考作文中老规矩”这个材料话题,与之前央视的“家风”节目一脉相承,说穿了也就是高考改革方案中一直在强调的“传统”,这个题目同时勾连了“传统”与“现实”,本质上还是一个“传统观念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生活应该如何被对待”的老话题。
2015年的春天那些时事热点更重要呢,请同学们高度关注:2015年高考作文热点素材将在家风、微信红包、反腐、传统文化、柴静的雾霾调查《穹顶之下》等。
2015年2月17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在人民大会堂举行2015年春节团拜会,****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重视亲情。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无论身处何时何地,对家庭的眷恋始终牢牢扎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和基因之中。每年春节前夕,如候鸟归巢般的返乡春运
大军便是中华民族浓烈家庭观念的真实写照。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正是因为国人对于家的重视,才让我们每个人都深深地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只有家教良好、家风和美、亲情和睦的家庭才能培养出人格健康的社会个体,才能为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更好地贡献力量。
因而,“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当每个家庭成员之间都和睦相处、相亲相爱,千千万万“家和”的力量将汇聚成强大的精神动力,为国家和社会进步提供源源不断的正能量,带来政通人和、国泰民安的大好局面。平安、健康、幸福是每个家庭最朴素的梦想,只有当这好梦圆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能得以实现。
如果今年有省份在家庭与亲情材料进行命题你会写的更好吗?
2月28日下午,踏着初春微雪,10余位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出席中国教育报刊社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联合召开的座谈会,围绕****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讲话中有关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畅谈学习体会,积极建言献策。
目前,家庭结构畸形、家庭功能弱化、家庭教育薄弱、家庭精神迷失等问题值得警惕。与会学者呼吁,全社会要重视家庭教育的价值、规律和功能,不能把家庭教育当作学校教育的依附。加强家庭教育制度建设和社会支持系统,确保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篇三:关注弱势家国情怀感恩亲情作文素材
? 关注弱势
?
? “我愿每个人都有住房,每张口都有饱饭,每个心都得到温暖。我想擦干每个人的眼泪,不再让任何人拉掉别人的一根头发。” ——巴金
? “悲悯情怀”是一种普遍关注人性、人类生存状况的人道主义情怀。(朱光潜《悲剧心理学》)
◎什么是悲悯?悲是慈悲,悯是体恤,悲悯是源于同情、高于同情的一种博大的情怀。什么是同情,北大教授曹文轩这样告诉我们,同情就是一个人处在一种悲剧性的境况中,另一个人面对着,心灵忽然受到触动,然后生出扶持与援助的欲望。当他在进行这种扶持、援助之时或在完成这种扶持、援助之后,心里感到有一种温热的暖流流过,并且因为实施了他的高尚行为,从而使他的人格提升了一步,灵魂受到了一次净化,更加愿意在以后的日子里,继续去实施这种高尚的行为。
◎悲悯情怀不但是文学作品中一个古老的命题,也是人类情感中弥足珍贵的一部分。在很多作品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悲悯,风雪中脚步蹒跚的祥林嫂、身穿单衣却心忧炭贱愿天寒的卖炭翁,一个具有悲悯情怀的人看到这样的情景,心弦会在酸楚中被重重地拔动。
◎古代,有一个学士叫周豫,一次在烹煮鳝鱼时,发现热锅里
有只鳝鱼总向上曲拱身体。他甚为不解,剖开鳝鱼,发现肚里有子。原来,这条母鳝极力向上曲折身体避烫是为了保护腹中的子。母鳝护子的举动触动了周豫悲悯的心弦,从此他不再烹鳝。这是一个知识分子在日常生活中的悲悯情怀。
◎白居易是晚唐的一个知识分子,是封建时代的一个官员,他的悲悯情怀是为世人称道的。元和二年(公元807年),白居易时任盩厔(今陕西周至)县尉,他目睹了农民割麦、贫苦者拾麦的情景写下了《观刈麦》“??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农民的同情和怜悯,之后他发出愧叹:“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在一千多年前,白居易发出的愧叹和他的悲悯情怀让他的灵魂升跃到了一个个安享吏禄的为官者难以企及的高度。
◎悲悯者,悲天灾而悯人祸。人类是与灾难并存的,当异地遭遇灾难或他人身处不幸时,人类所表现出的悲悯不只是给受困者以安慰,更高的一层是它诠释了“人”字的结构是相互支撑。◎患白内障失明的人所承受的痛苦是明眸善睐者所不能体会的,“白天不懂夜的黑”,但湖南一个叫余彭年(原名彭立珊)的老人懂。他决定用5年的时间出资5亿元,让全国20万名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当东南亚地区地震引发海啸时,北京一名一年级的小学生孔靳为灾区小朋友捐出了自己24.3元的零花钱。在捐助上,余彭年
的5亿元与孔靳的24.3元,一个厚重,一个绵薄,但在悲悯情怀上,他们都是具有崇高境界,都实施了援助的高尚行为。
伟大的哲学家罗素在《我为何而生》这篇文章中说,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是支配他一生的单纯而强烈的三种情感。爱情与知识引领(转自:wWw.bdFqy. 千 叶帆 文摘:作文宏扬家国情怀)他到天堂的境界,对人类苦难的同情又把他带回现实世界。是的,在现实中,依然有食不果腹的贫困者,有身处危难期待援助的不幸者。面对他们,我们是应该为自己的富足感到沾沾自喜,还是带着慨叹抱以悲悯和同情?
◎悲悯之情是温暖人间的薪火,是人类共同传承的良知,也是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两千多年前,孔子携弟子周游列国,在山中碰到一位老妇人正在哭被老虎吃掉的丈夫和儿子,原来是一家人交不起苛捐杂税而躲进深山,但最终逃不脱家破人亡的噩运。孔子非常同情老妇人的遭遇,感叹“苛
政猛于虎”,对统治者的苛政发出抗议。鲁迅则在他的作品中对下层社会的人们如闰土、祥林嫂、华老拴等寄予深深的同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以手中的笔为匕首和投枪,唤醒人民觉醒起来,呼唤“于无声处听惊雷”,共创美好的生活。
河南襄城县农民牛振远老人靠手工艺辛辛苦苦赚了十几万元钱,看到农村一些孤儿虽然天资聪明,却因失去父母没有经济来源而辍学,老人毫不犹豫地拿出全部积蓄,盖房、买学习生活用
具,把方圆几十里的孤儿接到家中,免费提供食宿,包下了他们的学习费用,给孤儿们以无微不至的关怀,仅去年就使十几名孤儿考上了大学。世界上不少富豪都乐于从事慈善事业,如巴菲特、李嘉诚都将自己很大一笔财产献出做慈善事业,回报社会。在刚刚闭幕的政协全国十届五次会议上,2006年胡润中国富豪榜女首富、全国政协委员张茵向媒体表示:“等到时机成熟,我肯定会做更多的慈善事业,像李嘉诚那样。”是悲悯之情帮助弱势群体克服眼前的困难,重塑生活的信念。
◎常怀悲悯之情、同情之心,可以使人们在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中精神得到净化,灵魂得到升华。悲悯之情不是居高临下的审视,不是富人对穷人、强者对弱者的恩赐,而是平等的给予。《红楼梦》中的达官贵人们锦衣玉食,一时间却忽喇喇大厦倾,一文不名的乡下老妇人刘姥姥伸出救援之手,帮助巧儿脱离虎口,表现出无私的爱。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应该关怀和同情他人,也需要众人的关怀和同情,帮助他人就是帮助自己。如果每个人都用爱去关怀他人,帮助他人,世界将充满温馨与和谐。
家国情怀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1、课文素材:?历史在前进中,不免有挫折,有迂回,有进退,有失败。自然也就不免有清谈者,有酣睡者,有摇头者,有叹气者,有彷徨者,有哭泣者。但是他们不是历史的脊梁,他们像蛛丝一般无力,绊不住历史的脚步。(刘征)?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鲁迅)
服务观点:?谁才是历史的脊梁;?怎样做一个有历史责任感的中国人;?真正的爱国者。
2、课文素材:?假若我只是一只鸟,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艾青)?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
两者皆可抛。(裴多菲)?拜伦,为自由而战的歌者;拿破仑,为民族解放而战的英雄。
服务观点:?真正的爱国情怀;?对崇高理想执著追求的精神;?人生的价值。
3、课文素材:?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冯唐,西汉人,有才能却一直不受重用。汉武帝时选求贤良,有人举荐冯唐,可是他已九十多岁,难再做官了,后以慨叹生不逢时或表示年迈。李广,汉光武帝时的名将,多年抗击匈奴,军功很大,却终身没有封侯。后来慨叹功高不爵,命运乖舛。
?周公吐哺:《史记》记载,周公在吃饭时多次把饭从嘴里吐出来,为接待贤士人才而中途停止吃饭。曹操有“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诗句。
服务观点:?呼唤伯乐;?正确选才;?善待人才的作用与埋没人才的恶果;?改革用人机制,人尽其才。
感恩亲情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
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 (米尔)
母爱是多么强烈、自私、狂热地占据我们整个心灵的感情。(邓肯)
全世界的母亲多么的相象~他们的心始终一样。 每一个母亲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惠特曼)
没有无私的,自我牺牲的母爱的帮助,孩子的心灵将是一片荒漠。(英国)
电影演员陈冲是这样描述她的生活状态的:"生活中的事情很琐碎,其实我在生活中就是个家庭主妇,我有我的丈夫,两个孩子??年轻时可能在事业上在乎很多,但现在的心态真的坦然了许多。我现在最在意的就是身边的这几个人,只要他们都健在、安康,也还爱我,我就幸福了。"
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立过赫赫战功的陈毅元帅,解放后不久担任了国务院副总理和外交部长,工作十分繁忙。1962年,他出国访问回来,路过家乡,抽空去探望身患重病的老母亲。陈毅的母亲瘫痪在床,大小便不能自理。陈毅进家门时,母亲非常高兴,刚要向儿子打招呼,忽然想起换下来的尿裤还在床边,就示意身边的人把它藏到床下。陈毅见了,忙说:"娘,您久病卧床,我不能在您身边伺候,心里非常难过,这裤子应当由我来洗呀,何必藏着呢,"母亲听了很为难,旁边的人连忙把尿裤拿出来,抢着去洗。陈毅急忙拦住并动情地说:"娘,我小时候,您不知为我洗过多少次尿裤,今天我就是洗10条尿裤,也报答不了您的养育之恩呀~"说完,陈毅把尿裤和其它脏衣服都拿去洗得干干净净,母亲欣慰地笑了。
和谐家园
作文五:《医者的家国情怀》900字
医者的家国情怀
何为医者?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华序》上有言曰“良医处世,不矜名,不计利,此其立德也;挽回造化,立起沉疴,此其立功也;阐发蕴奥,聿著方书,此其立言也。一艺而三善咸备,医道之有关于世,岂不重且大耶?”医者之存在本就为救人于水火,起人于病痛而生。何为情怀?则是指某种高尚的心境。生而为医,必须先得有一份胸怀天下的仁心,再次者得有解除病痛悬壶济世的仁术,这一切的根源则是其内心一份对家国天下的热忱和情怀。
古有神农氏为安定天下而亲自遍尝百草,通过自身经验教他人医疗与农耕。自己也因为此两项重要贡献,为掌管医药及农业的神祇,作为中国医药的先祖,他身上就有着不可磨灭的家国印记,为了子民们的健康和温饱,不惜以生命为代价探索未知的大自然,寻求最朴素的真理,可谓是先天下之忧而忧,自当称得上是被人铭记千古的神农帝。这种情怀和心境并非没有传承,同为我泱泱华夏炎黄子孙,尚德济世之心从未磨灭,后来者不乏如张仲景华佗等等众人,无不是潜心医药,游走天下以替人祛病消灾。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积累诸多宝贵经验才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试问如若他没有一种服务家国的情怀,还能是什么支撑他一路前行,勇敢无畏,终成一代医圣?再言三国名医华佗,东汉末年军阀混乱,华夏大地水旱成灾,疫病流
行,百姓流离失所,生活十分艰苦。华佗非常痛恨作恶多端的封建豪强,十分同情受压迫受剥削的劳动人民。为此,他宁肯不去做官,宁也愿捍着金箍铃,到处奔跑,为人民解脱疾苦。只有不求名利,不慕富贵的医者,只有心中时时刻刻装着疾苦的百姓,才使华佗得以集中精力于医药的研究。治好一个病人就是成全了一个家庭的幸福,治好十个病人就可以找得到一种通用的经验去记述传播,治好一百个病人的医生就可以救治天下成千上万的百姓。 今天的医者也许比起古人而言缺了那么些兼济天下的能力,但没办法否认他们依旧用最大的热忱做好每天的工作,用自己的生命去感染和挽救处于病痛折磨中的人们,成全了一家又一家的健康,千千万万的医务工作者们也时时刻刻践行着大医精诚的精神,用其仁心仁术来保护着这个蓬勃发展的中国。 高尚的情怀是没办法用语言一一表达的,医者的行动则是对他们心怀家国天下最好最有力的诠释!
作文六:《我们的家国情怀》500字
我们的家国情怀
女领:“家是最小的国,国是最大的家。”每每听到成龙演唱的这首歌,我就会
情不自禁的想起历代文人志士:屈原、杜甫、辛弃疾、文天祥----- 男领:家国情怀是他们奋斗的动力,家国情怀是我们民族的精神。
女领:家国情怀是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着。
男领:家国情怀是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忧愁,是收复失地时“白
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的喜悦。
女领:家国情怀是唐朝诗人王翰“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豪迈 男领:家国情怀是岳飞《满江红》中“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豪
壮。
女领:家国情怀是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向往。
男领:家国情怀是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的热情,是陆游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绝唱。
女领:家国情怀是**“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自信。
男女:家国情怀是我们我们中华各族儿女共同的心声。
女生齐:爱我中华。
男生齐:爱我中华。
全班齐:爱我中华。
女生齐: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支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男生齐: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
全班齐:爱我中华
男生齐:爱我中华,健儿奋起步伐
女生齐:爱我中华,建设我们的国家
男生齐:爱我中华,中华雄姿英发。
女生齐:爱我中华,五十六族兄弟姐妹,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 全班齐:爱我中华
作文七:《铁建人的家国情怀》3800字
铁建人的家国情怀
作者:朱锡荣
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管子·牧民》
家国情怀是一种深沉的爱国精神。诗人艾青说过: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民族感情来源于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沃土培育,中国的史书万卷,字里行间都透着“家国”二字。 家国情怀就是有强烈的责任感,以天下为己任,心怀理想,以不懈努力去实现自己的抱负。从上古时的炎黄逐鹿,到而今的国门洞开;从“长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抱石沉江的屈原,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从“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精忠报国的民族英雄岳飞到文天祥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靑”的千古名篇;从鲁迅“我以我血荐轩辕”,到**“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家国”存在于每个中国人心中,散而外发为“沛乎塞苍冥”的浩然正气,“家国”两字,在中国人心中重逾千钧!
“背上行装扛起了枪,雄壮的队伍浩浩荡荡,同志呀!你要问我们那里去呀,我们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当年勇敢的铁道兵就是唱着这首《铁道兵志在四方》,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家国情怀,用青春和汗水、用智慧和力量为新中国的建设和发展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中国铁建自成立以来,在发展的旅程中始终与共和国同呼吸、共命运、齐发展。无论是在非常年代,还是在建国初期;无论是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大潮中,还是在建设小康社会的和谐道路上,中国铁建肩负“共和国长子”的责任,禀赋强烈的家国情怀及社会责任感,发挥了中流砥柱的脊梁作用,为共和国的建设立下了赫赫战功。
中国的第一条地铁、第一条高原铁路、第一条高速铁路、第一条海底隧道和第一条高速公路,都凝聚了我们铁建人的心血和汗水。
少年倚险若平地,独倚长剑凌清秋。
60年来,波橘云诡,斗转星移,多少铁建人为了共和国的铁路建设事业,劳绩俱在,不知付出了多少心血。看!在祖国的江河之上,长虹翔飞,天堑变通途;听!群山之中,轰隆隆的钢铁巨龙为共和国输送着血液。
辞家壮志凭独剑,报国先声震两河。
哪一个铁建人没有走三山、闯五岳、登高原、识大海的经历?他们经历过多少风雨的洗礼,承担了多少光荣的使命,目睹了多少伟大的事变。天地悠悠,幽州台上感慨:千载以下,忧思相乘的思考,皆集于一心,聚于一胸。今日来到惊涛骇浪、咆哮东啸的黄河,明天又临群莺乱飞、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江南,不见地图的无名溪谷,长留于心版的风土人物,萦怀于心的是蓬飘寄萍,离恨乡愁。历经风雨而不改,透过岁月沧桑仍光彩夺目。
一心忠赤山河见,百战功名日月知。
中国铁建这支队伍,经过60多年的风风雨雨,栉风沐雨,走过了一段段可圈可点、可歌可泣的光辉历程,有着引以为傲的业绩。
我的思绪穿越那些让我们热血沸腾,激情澎湃峥嵘岁月??
诞生于1948年的铁道兵部队,先后参加了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援越抗美、对越自卫反击战。仗打到哪里,铁路就修到哪里,被誉为是一条“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新中国成立后,铁道兵以“汗水融化千层岩、风枪打通万重山”的意志,完成了鹰厦线、黎湛线,在包兰线、成昆线、嫩林线、青藏线(至格尔木段)等铁路项目建设,为新中国的建设和发展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得到开国元勋**“逢山凿路遇,水架桥铁道兵前无险阻;风餐露宿沐雨栉风,铁道兵前无困难”的赞誉。涌现出一批批优秀的指战员,从“轻伤不下火线”的“登高英雄”杨连弟,到被国防部命名为“铁道兵硬骨头战士”的张春玉,再到今天中国铁建的“创先争优”模范代表石明记,还有数不清的无名英雄,他们为了祖国和企业的发展奉献出青春甚至是宝贵的生命,用满腔热血谱写了生命的华彩乐章。如此,他们用短暂而有限的生命,融入了一种深沉的家国情怀之中,使精神有了归属、诠释了生命的真谛。
向北望星提剑立,一生长为国家忧。
1954年,铁道兵司令员王震将军向**主席立下军令状:“一定把铁路修到喜马拉雅山下。” 1958年至1984年,在青藏铁路西宁至格尔木段的建设中,铁道兵战士发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铁道兵前无险阻;风餐露宿,沐雨栉风,铁道兵前无困难” 的精神,“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克服高寒缺氧、技术力量不足、后勤供应跟不上等一系列难以想象的困难,凭借风枪、铁锹等简陋设备,打通了4010米、海拔3680米的关角隧道;在万丈盐湖上修筑了铁路。
2001年6月29日,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开工。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翻越唐古拉山的铁路最高点海拔5072米,经过海拔4000米以上地段965公里,连续多年冻土区550公里以上。
中国铁建又秉承铁道兵的意志,挥师青藏高原,决心在格桑花的家乡修筑一条“天路”。数万员工,坚持“以人为本、依靠科技、注重环保、依法管理”,弘扬铁道兵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担负起该段建设挑大梁的重任,培育出“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精神,攻克了青藏铁路建设“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三大难题,圆满地完成了施工任务。高标准,高速度、高质量完成了建设世界一流高原铁路的任务,创造了令国人瞩目、世界关注的“惊世工程”。
笔者曾在十五局贵州路桥公司格尔木制枕场参与青藏铁路的建设。亲眼目睹了广大平凡而伟大职工谱写着的一个个可歌可泣的英雄诗篇??
格尔木制枕场地处青藏高原格尔木市南山口,海拔3080米,是新青藏铁路的起点。自2001年建场以来,格尔木制枕场全体职工战严寒,克服高原缺氧、工作时间长、强度大等重重困难追求卓越,向青藏铁路供应各型轨枕二百余万根,为青藏铁路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受到了青藏公司、柴木铁路项目部、铁建系统兄弟单位等用户的充分肯定,在青藏铁路范围内赢得了信誉,为公司西部发展战略奠定了基础。党和国家领导人****、温家保总理曾先后来到这里视察工作,并给予高度赞誉。2006年7月1日,西藏这个全国唯一一个不通铁路的省区终于结束了没通火车的历史。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时至今日仍有一大批热血之士抱持这种信念,这是今日中国的幸运,是祖先留给后人最珍贵的精神遗产,也是民族血脉能够绵延千年不绝的根本原因。
值得弘扬的主题,那就是关爱生命、激扬精神、眷念家国,感天动地的家国情怀,一次次让我热泪纵横,思绪起伏。汶川“五·一二”地震灾难发生后,中国铁建的旗帜高高飘扬在抗震救灾的现场,他们的英勇表现,深深感动着世人;他们的胸怀大爱,义薄云天,彰显了共和国长子的家国情怀。
“建一个工程,创一项精品,赢一方信誉,树一座丰碑”——这就是一个共和国长子对祖国母亲的庄严承诺。
壮志何慷慨,志欲威八方。
麦加轻轨铁路具有世界迄今为止设计运量最大,室外温度最高,同类工程工期最短等特点,它是国家主席**和沙特国王的共同见证下签约的,政治责任高于一切,国家荣誉至高无上!为祖国荣誉而战,展中国铁建风采。2010年初夏,中国铁建吹响集结号,调动全系统15个集团公司,不讲条件,不讲代价,火速集结麦加轻轨铁路工地,一场规模空前、前所未有的海外工程大会战在麦加打响。
有百折不挠,临大节而不可夺之风。
工地上气温高不高?高!每天45度以上,高温缺水,多数人中暑,但我们光荣的中国铁建人心中只有一个信念,气温高,我们的斗争更高!
工地条件苦不苦?苦!二十几人挤在一间板房,宗教习俗制约众多,水土不服,劳动强度大。但我们光荣的中国铁建人无一人叫苦叫累!
“吹起了集合号,我们又出征,跨过那山越过那水,踏上新里程,肩负起祖国母亲的希望??献出了你的爱,献出了我的情,阳光照耀,大路在延伸,这就是你,这就是我,生命的历程。”熟悉的《铁建员工之歌》又在沙特王国的上空响起,这正是我们——为祖国荣誉而战的铁建人的真实写照。
**主席曾经谆谆告诫我们:人应该是要有点精神的!
是的,我们铁建人就拥有“不畏艰险,勇攀高峰;领先行业,创誉中外”的企业精神。
目前,中国铁建人正是凭着这种精神孜孜以求,掌握了时速350公路高速铁路的设计和修建技术,在已经通车的京津、武广、郑西、沪宁和正在建设的京沪、广深港、沪杭等高速铁路项目中,中国铁建的设计和施工份额名列第一,成为我国高速铁路工程建设的主导企业。
中国铁建创造的奇迹太多太多,从另一个层面也反映了铁建人博大的家国情怀!
鲁迅曾说的“中国的脊梁”,“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大军打到哪,铁路修到哪里!”这是第一代铁道兵发出的铿锵誓言,他们不愧是共和国的钢铁脊梁! “诚信、创新永恒,精品、人品同在”这是每个铁建人的不懈追求,他们不愧为新时代的钢铁脊梁! 今天,数十万铁建人继承了铁道兵的优秀传统,在当今这场没有硝烟的市场竞争中敢于亮剑,敢于向一切困难挑战。在关乎企业声誉与命运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敢于承担责任,为企业排忧解难。他们找准市场定位,打造品牌实力,成功站稳海外市场,将中国铁建的大旗插到世界各地的建筑工地上?? 位卑未敢忘忧国,数千年古国,不知养育了多少英魂人杰。岁月如轮,许多东西被改变了,但总有一些东西能够经受住时间的考验,积淀下来,而且越积越厚,这就是深深爱着这片土地的家国情怀,这就是中华文明的魅力。
家国情怀,是一种人类的共性,一种高尚的情操,也是一种使国家民族纵然处于苦难境况而终能屹立不败的精神凝聚力。
凭铁胁,千磨百炼,丈夫功烈!
千秋不改,铁建人的家国情怀!
作文八:《丁肇中的家国情怀》900字
龙源期刊网 ://.qikan..
丁肇中的家国情怀
作者:
来源:《作文评点报 ·作文素材初中版》 2014年第 37期
著名物理学家丁肇中,华裔美国人,祖籍山东省日照市,现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他 曾发现一种新的基本粒子,并以和自己中文姓氏 “ 丁 ” 类似的英文字母 “J” 为那种新粒子命名为 “J 粒子 ” 。曾荣获 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丁肇中虽然入了美国籍,但他深深地知道他的根在中 国,对于中国有着浓烈的爱和眷恋,极具家国情怀。
丁肇中每年都要回国访问、讲学。
丁肇中对中国高能物理的发展一直十分关心。从 1975年开始,他每年都要回国访问、讲 学,几十年来从未间断。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第二年, 1977年夏天,他带着妻子和两个女 儿一起回国,受到了**的接见。
**对丁肇中说,中国发展高能物理急需培养一批实验人才,希望派中国科学家参加丁 肇中的实验组。丁肇中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双方最后商定中国每年派 10人参加他在德国汉堡 的马克 ·杰实验组,这也是中国首次与西方开展大型科学合作。在丁肇中的具体指导下, 1988年 10月,一座大型高能加速器 —— 正负电子对撞机在北京西北郊建成。如今,在北京正负电 子对撞机上做物理实验的科技人员,大多数都在丁肇中领导的实验组工作和学习过。
“ 人们常说,树高千丈,落叶归根;我是树高一丈,也要落叶归根啊! ”1975年,丁肇中踏 上阔别 28年的故土。一位前去迎接的人打趣说:“ 您这是回到了娘家! ” 丁肇中纠正道:“ 我是 回到了自己的家! ” 他专程到幼年读书的重庆磁器口小学,用四川话和孩子们交谈,孩子们惊 喜地瞪大了眼睛,嚷道:“ 呀,他会讲四川话! ”
2002年 6月,在距第一次回归故里 17年后, 66岁的丁肇中又一次踏上了故乡山东日照的 土地。在海滨金色的沙滩上,他深情地抓起一把沙子,用手指来回揉搓着说:“ 这沙子比夏威 夷的还要好 ……” 最令丁肇中动情的莫过于参拜祖居、祭谒祖墓。在祖父坟前,丁肇中说:“ 真 应该把儿子带回来,让他看看家乡,让他知道他的根在这儿。 ”
【素材解读】
家是中国人安身立命之本,国是中国人努力奋斗之动力,是中国人信仰、情感之所依。丁 肇中的家国情怀让他更可爱,更受人敬仰。
【适用话题】
家与国、家国情怀、民族大家庭。
作文九:《琼瑶的家国情怀》2800字
为琼瑶的小说流泪不是一件稀奇的事情。我大学的女同学们常常捏着被泪打湿的手帕,看《失火的天堂》或者《心有千千结》而双目迷离。 作为燕赵之地的子孙,西北高天下的苍莽黄沙,边塞草原上的铁马冰河,是我心中所更加亲近的。因此,于琼瑶书中的恩恩怨怨,多少觉得是“小女子心态”,和我不大相关。 想当然地认为,能写出这样作品的琼瑶,无疑问是个感情世界坎坷无比又丰富无比的小资。当她在铺了天鹅绒的大床上为了爱情辗转反侧的时候,我正在和兄弟们在风雪漫天的机场跑道上为波音737换轮子。我们的世界,没有交集。 直到看了她的《我的故事》。 这本书,我是在大学毕业几年后读的。早晨开始看,直到黄昏,因为我读完之后,又反复了一遍。那一天,琼瑶的世界在我的心中天翻地覆。 《我的故事》,是琼瑶的自传,我想,如果没有读过这本书,不可以算作真正明白琼瑶是怎样一个人的。这部书中,记录了一段我们早已忘记的历史,也颠覆了我对琼瑶的看法。 琼瑶的确出生于教授之家,书香门第。然而,她记录下的童年,却和小资没有多少关系,她用了大量的篇幅记录的,是——逃难。 1944年,六岁的琼瑶,随着全家——祖父,父亲和母亲,哥哥,弟弟……开始了逃难的历程。 那一年,日军发动了豫湘桂战役。琼瑶家的祖屋所在地衡阳,是两军决战之地。中国军队第十军在这座城市死守了四十七天,终因援军不济,力竭城破。 逃难之前,琼瑶把自己最珍爱的一面小锦旗交给了妈妈,藏在寄宿农家的阁楼上,因为大家都说农家一无所有,日本人是不会抢劫这个地方的。 日军果然没有抢劫,他们烧掉了整个村子。这只是琼瑶记忆中苦难的开始。 在琼瑶的字里行间,几十年后依然可以读到家国沦亡之际一个普通人家的惨痛。 逃亡中,琼瑶第一次目睹了死亡。“山沟外面,忽然传来一声清脆的枪响,接着,有一个人影从我们掩护着的松柏外面闪过去。我们全吓怔了,忘了哭,也忘了叫,瞬时间,山沟中寂然无声,我从松树的隙缝里望出去,正好看到那奔跑着的人──一个平凡的农人,腿上滴着血,一跛一跛的飞跑着逃走,然后,就是一阵日本人的呼喝声,又一排枪声,那农人倒了下去。我呆住了,第一次了解死亡是怎样突然就能来临的,第一次看到鲜血从一个活生生的人体里流出来。” 接着,他们又被日军围住搜查,一切财产都被抢去,连琼瑶的母亲都险些被日军掳去。“一向文质彬彬的父亲,立即爆发了,他陡然间冲过来,抱住母亲,对那日本兵大吼大叫:“放手!你这禽兽!放手!”一切发生得好快,我看到那日本兵举起木棒,对父亲拦腰一棒,父亲站立不稳,那山沟又是一个往下倾斜的斜坡,父亲摔了下去,顺着斜坡,就一直往下滚。祖父忍无可忍,也冲上前去,日本兵再一棒,把祖父也打落坡下,然后,他继续拉着母亲,往山沟外面拖去。母亲用手抓紧了山沟两壁的青草,哭着往地上赖。我眼看父亲和祖父挨打,母亲又将被掳走,恐惧、愤怒,和无助的感觉一下子对我压了下来,我用双手扯住母亲的衣服,放声大哭。同时,麒麟和小弟都扑了过来,分别抱住母亲的腿,也放声大哭,我们三个孩子,这一哭哭得惊天动地,我们边哭边喊着:“妈妈不要走!妈妈不要走!” 只是因为琼瑶的弟弟恰好和带队日本军官的孩子同岁,拨动了他的恻隐之心,一家人才逃过此难。 写下这样文字的,是我们所认为自己熟悉的琼瑶么? 在这本书中,琼瑶这样的纪录,比比皆是,处处都是那双六岁的眼睛亲眼所见——为了避免大家被发现,表叔伸手去扼死自己的亲生儿子;悄然将与琼瑶每天抱着睡在一起的小妹丢弃在旅途中;父亲母亲赴水自尽又被琼瑶的哭声唤回;生死辗转中祖父却固执地在口袋中留着自己抗日救国的诗歌;宁可被枪毙也不让汉奸侮辱…… 弱国子民的血泪,尽在于此。 琼瑶在书中写道——“我的国家民族观念,就在这枪口下建立起来的。所以我常说,别的人童年的教育来自学校,我童年的教育,却来自战争。” 2004年台湾大选,琼瑶为反**在网站上发表公开信:“亲爱的朋友啊!从何时开始,长江、黄河、青海、长城、喜马拉雅山……都不再是我们的骄傲了?唐宋元明都不再是我们的历史了?我真的陷进无法自拔的痛楚里。” 读这部书的时候,我心中有一点淡淡的疑问——有着这样经历的琼瑶,成年后的作品中为何却只有温柔婉约,而没有“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刚强之气呢? 直到看到《泰坦尼克》中的一段,我忽然若有所悟。《泰坦尼克》的结尾,罗丝是怎样对杰克喃喃自语的呢?她没有说我是多么的怀念你,在心底爱你这些话。她说,我结了几次婚,爱过几个人,生了几个孩子,走了世界多少个地方……她的一生怎样的快乐和有价值。 杰克的死,是为了罗丝的生。 而他让罗丝活下去,假如她从此只是忧伤地怀念自己,我想并不是杰克所要的最好报答。那最好的报答就是罗丝自己所说的,她是那样珍爱杰克换来的生命,所以让自己的一生都快快乐乐,轰轰烈烈,一直到九十岁。她的生命是属于两个人的,她快乐了,他才快乐。 我们的先人在艰难时刻能够勇敢地面对苦难,却不是为了把我们变成冰冷的钢铁,而是为了让我们按照和平与善良的本性生活。 什么是我们心中的家国呢?那些不朽的诗词歌赋,江南烟雨,漠北秋风,弄堂中孩子们跳猴皮筋时候的欢笑,女生在课堂上为某个莫名的惆怅而走神的瞬间。 对于琼瑶来说,悱恻温婉是她的本性。历尽劫灰,痴心终而不改。这种南方小女子的情怀,在《我的故事》的苦难衬托下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离离原上草,用最柔弱的一面让人感到生命的顽强与灿烂。 这部书读过之后,对琼瑶的感觉真的不再一样了。 当一家人经过一次次抢劫,杀戮,搜查之后,琼瑶在第八章“夜半穿越火线”的结尾一段写道:“中午时分,我们见到了第一队国军,看到了第一面国旗”。 那时,忽然发现自己身上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 在读琼瑶的书时,我居然落泪了。 从此,也不可以笑话那些读琼瑶落泪的女生了吧。 摘自《那些中国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后记: 琼瑶一家遇到的中国军队,是桂军第二十七团辎重连,他们的连长曾彪成了一家人的保护神。他们跟着他的军队走,吃他的军粮,喝他水壶里的水。琼瑶的家人,在他的帮助下,平安到达广西,随后转往重庆。琼瑶写道:“一天清晨,我们全上了火车,倚着车窗,含泪望着站在月台上的曾连长。车子终于蠕动了,曾连长仍然站在那儿,一身军装,威武挺拔。他不住对我们挥手,我们也不住对他挥手,车子越开越快,越开越远,曾连长的影子就越来越小,终于再也看不见了。这是我们最后一次见到曾连长。” 战后,琼瑶一家人曾反复寻找曾连长,期待重逢。琼瑶在另一段文字中对曾连长此后的行踪做过一点提示,她说:“曾连长奉命死守桂林”。 桂林战役是抗战后期的一场血战。当时桂林守军将大量辎重囤积于七星岩岩洞中,以期与日军长期作战。因为汉奸告密,日军猛攻七星岩。守军顽强,日军无法攻入,遂对洞内施放毒气,守军全体殉难。曾彪连长的忠骨,或许就在七星岩的某个洞穴之中吧。 一如琼瑶的父亲第一次见到曾连长时,无意中说出的一句话:“不甘异族迫害,要付出多少代价!”
作文十:《陈锦贤的家国情怀》3600字
陈锦贤的家国情怀
文/刘俊
“夫龙之出也,长啸啸兮干云,电闪闪兮鞭雷。气吞万里,声动九州。腾展则骇浪排空,叱咤则山川变色。神农指引,祝融先驱,蛮楚之鬼神影从,千骑突兮万乘奔,昆仑折兮北斗斜。裂崩霆兮洒碧涛,仗长剑兮出乡关,不破敌兮终不还!”
这是他《湘江赋》里面的豪迈辞句,万人传诵,弦歌不绝。
“二十一世纪将是东方文明的世纪,儒释道将引领世界!”这是他在联合国名家论坛上振聋发聩的声音。
“天下陈氏一家亲,一脉相承,血浓于水。天遥地远,隔不断我们舜帝子孙陈家人的祖缘和亲情。”这是他率先举办“首届全国陈氏宗亲联谊大会”会上饱含深情的讲话。
他,就是陈锦贤,联合国“世界名人”,世界养生协会副会长,湖南陈氏文化研究会会长,湖南长沙天行健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总裁,湖南湘西大大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他从湘江边走来,丰厚的湖湘文化滋养着他,也一路砥砺着他?? 四十多岁的陈锦贤有一张丰富的履历表:他相继从湖南财经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毕业,学的都是财经专业。毕业后在政府部门工作了一年,便怀着“海阔心更宽”的豪情去了海南。回到长沙后,当了20年媒体人,做过记者、编导、制片,是《肖劲光大将》、《风雨乾坤》、《大唐飞歌》、《**和他的六位亲人》、《律师所的故事》等电视连续剧的制片人,音乐电视《**——人民的好公仆》的导演兼制片人。担任“2002诚信湖南系列活动”、“2006-2009生态湖南系列活动”、“2010品牌湖南系列活动”、“2011低碳生活系列活动”、“2013红色后代情系湘西”等大型活动总策划。2005-2008中国小姐风采大赛中南赛区秘书长、2005-2010世界时尚小姐大赛秘
书长、2010国际旅游小姐大赛湖南区秘书长、2013世界旅游小姐中国区大赛执行主席??
陈锦贤的人生总处在不断突破之中,现在的他,是湖南陈氏文化研究会会长、天行健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同时也是湘西大大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陈锦贤笑说自己是文化中的商人,商人中的文化人。的确,文人与商人之间的身份反复转换,让陈锦贤将“舜帝精神”贯穿于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
慈孝家风 源远流长
陈锦贤出生在一个很重视传统文化的家庭,家是他人生的“第一所学
校”。父亲接受过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周易和医术的造诣很深。“治家严,家乃和;居乡恕,乡乃睦。”家族长辈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从小在优良的家风下成长的他,对家族文化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天下舜裔子孙,虽姓氏各异,但同根同源,血脉相连。作为舜帝后裔,我们都应该为自己的祖宗而感到骄傲。舜帝精神,是一种优秀的传统文化,核心是‘孝’与‘德’,值得我们学习和世代流传。”
德孝为本 言传身教
中华姓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之根。姓和名一样,都是代表个人及其家族的一种符号,是构成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陈姓为中国第五大姓,位列舜帝后裔十大姓氏之首。据统计,陈姓在国内外大约有9800万人,陈氏企业达数十万之巨。在海外,有“陈林半天下”之称。在湖南,陈姓人有500多万。陈姓是一个贵姓,出自舜帝姚重华第34世裔孙妫满公,属于以先祖封地为氏。《通志》载:周武王灭商后,将阏父的儿子妫满封于太昊之墟陈(今河南淮阳),建立诸侯国陈国,立都于宛丘,并将长女太姬嫁给妫满为妻。妫满谥号胡公,人称胡公满,其子民皆以其国名“陈”为姓,即成为陈姓的由来。
提起陈氏的历史,陈锦贤兴致勃勃:“中华民族史专家何光岳考证过,陈氏后又衍生出田、袁、胡、陆、费、饶等70余姓,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大姓。妫、陈、田、姚、胡五姓同根同源,史称‘妫汭五姓’,其血缘先祖都是五帝之一的虞舜。”
接着,陈锦贤又给我们讲了关于“义门陈”的故事。义门陈氏,亦称为江右陈氏、江州陈氏。公元832年,江右陈氏的祖先陈旺在江西省德安县太平乡常乐里置业,此后多次受到皇族表彰,闻名遐迩。唐僖宗御笔亲赠“义门陈氏”匾额,御诗《赞义门陈氏》:“金门罢宴月如银,环佩珊珊出凤闉。问道江南谁第一,咸称惟有义门陈。”宋朝裴愈题写了“天下第一家”匾额。宋太宗御书“一犬未至百犬不食,牢内异物皆效义;一吠突起百吠齐怒,寨中同声共护门。”陈氏各家各户所需粮食及生活用品,全由家长按需分配,“人无私财,厨无异馔”,整个大家族过得其乐融融。直到1062年,宋仁宗将陈家散至各地,并派人监督分家。分家时,义门陈氏的家长把全家人吃饭的大锅吊起来,与家族成员约定,大锅摔下来后碎成多少块,以后就把全家分成多少庄。最后,大锅摔成了291块,义门陈氏也分为291庄。全国各地均有陈姓人居住,他们从江州义门分出,家门口挂义门世家的匾额,从此有了“天下陈氏出江州”之说,陈锦贤所属的湖南浏阳陈氏也出于此。义门陈的这种独特的“共产主义”生活方式,一直为后人所称道。
天下陈氏一家亲
《中国名人大辞典》中收入陈姓历代名人1218名,排在名人姓氏的第五位。陈姓彪炳于史册的人物数不胜数,如西汉名相陈平、南朝陈武帝陈霸先、唐朝诗人陈陶、国民党元老陈果夫、共产党创始人陈独秀、抗日名将陈诚、元帅陈毅、大将陈赓、数学家陈景润??
“舜帝后裔历经数千年繁衍迁徙,从中派生出许多中华大姓,其中陈姓繁衍得最为旺盛。”现在,海外成立有“世界舜裔宗亲联谊会”,联谊会每届主席都是陈氏。基于此,陈锦贤发起成立世界陈氏宗亲联盟,并在2014年成立湖南陈氏文化研究会。两年来,湖南陈氏文化研究会在陈锦贤的带领下,成功举办一系列活动,陈氏宗亲一起缅怀先祖,相互交流学习,加强了宗亲之间感情联系,为各地陈氏宗亲组织树立了榜样。
2014年6月,原湖南省人大副主任陈叔红、陈氏宗亲联盟创始人陈锦贤带领湖南陈氏宗亲联盟企业家代表们联谊聚会,走进宗亲企业之润和茶叶集团,并在鑫亚农业黑茶产业园内举行座谈交流活动。润和集团董事长陈社行为大家
讲述黑茶文化,陈叔红、陈锦贤在了解企业的相关情况后提出了不少具有远见卓识的指导性意见,陈氏宗亲代表们也纷纷对润和集团的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2015年12月,世界陈氏宗亲联谊会暨全国陈氏企业家峰会在长沙举行,陈锦贤任本届大会主席。召集全国陈氏宗亲联谊会负责人与陈氏企业家代表一同聚会,这在国内尚属首次。为了增强宗亲之间的凝聚力,让文化得以传承,会议期间,企业家们就“文化与传承”展开了精彩的对话。陈氏宗亲围绕企业面临“创新升级”以及“一带一路”给陈氏企业带来的机遇,以及如何抱团合作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会议中还传来一个好消息,陈氏宗亲24家企业在湖南股交所优选版集中挂牌,迈出资本运作第一步,让陈氏企业的知名度和公信力得到进一步提高,让陈氏企业的发展空间进一步得到拓展。
商业与文化的融合
二十年前,学经济的陈锦贤进入传媒行业,从此他的文化事业遍地开花。2003年,他凭借清晰的战略思考,将文化创新和金融背景相融合,创办天行健文化科技传媒有限公司,名字取自《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二十年来,他不断探索自远古以来湖湘文化的精华,从中发现提升文化产业发展的灵感和源泉,经过他一手策划、举办的大量文化活动,都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2013年11月,深秋时节,瓜果飘香,****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考察,在凤凰县廖家桥镇菖蒲塘村,**走进生态水果农业基地,看到村民们正在采摘枝头上的柚子,**捧住一个柚子,轻轻一拧就摘了下来,一连摘了两个,幽默地说:“这是技术活啊。”经****采摘之后,湘西蜜柚一举成名,来湘西的游客纷纷以能够买到这里的柚子为荣,当地老百姓将他们所产的柚子亲切地称为“大大柚”。正因如此,大大柚承载着**的亲切关怀,造就了饱含爱心的柚子。
“湘西是湖南唯一的天然富硒区,大大柚含有丰富硒元素和维生素C,果肉晶莹似玉、汁多脆嫩、香甜可口。”陈锦贤介绍道。为了大力发展湘西柚子产业,让湘西人民早日脱贫奔小康,也让广大消费者品尝到绿色健康的蜜柚,陈锦贤特别投资组建了“湖南湘西大大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与湘西州柑橘产
业办、湘西凤凰县菖蒲塘村民委员会、湖南红辣椒旅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道开发、推广湘西特色农业,他们联合推出的“万人认养柚子树,爱心献给大湘西”公益活动,获得了社会各界及媒体的广泛好评。2015年10月19日,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菖蒲塘村认养了本次活动的第一棵树,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智者兼济天下
谈到企业经营与企业家责任时,陈锦贤多次提到“仁义礼智信”,并说:“企业经营要以‘信’为先。企业对内,是对员工的诚信;企业对外,是取信于客户,取信于国家。言无反复、诚实不欺。”
陈锦贤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身为湖南光彩事业促进会的常务理事,陈锦贤秉持“以义为先”的核心理念,面向“老、少、边、穷”地区,捐建了多所光彩学校及乡镇卫生院;多年来,他坚持对山区贫困学生进行一对一帮扶;他还通过投资、捐赠等方式促进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在公司,他经常设身处地为员工着想,在别人有难时及时出手相助。陈锦贤自己做到的,又何止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