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三年级数学上册》1200字
三年级数学上册《不进位的笔算乘法》评课稿
课题:不进位的笔算乘法
时间:2013年 10月 17日
主讲:宝丽河
主评:普朝莲
《不进位的笔算乘法》一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 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笔算乘法的第一课时。是在学生 学习了万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 及一位数乘整十数或整百 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这是学生接触笔算乘法的起始课。 本节 课中,宝老师以情境创设为主线,以明确算理为突破口,以算法 优化为目标,通过有效的、多样的评价,让计算教学和学生的现 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显得形散而神聚, 让我们以往觉得枯燥无 味的计算教学焕发出了活力。 整节课的教学, 学生在经历获取数 学知识的过程中,学得积极主动,学得愉快,获得了发展。我认 为这节课主要体现了以下四方面的优点:
1、创设情境,增强学生学习参与性。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 识经验基础之上。 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 让学生亲身 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进而 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 在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等多方面得到了发展。
2、优化算法,体现算法多样化。
算法多样化应该是 “ 过程多样化 ” 。本节课宝老师在教学例 题:12×3, 先让学生充分的进行自主探索的过程, 然后让学生再 通过小组交流,最后探索出很三种计算 12×3=36的方法,宝师 充分尊重了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 算, 这时大部分学生选择了列竖式计算, 这时老师问:为什么呀? 学生说出自己的理由, 这种方法简单。 那你是怎么做的?此时引 出计算的最优化的那一种, 通过优生的交流思维过程, 资源共享, 实现全班共同掌握。教师在课堂上充分相信学生,大胆放手,让 学生积极参与, 最大限度地给学生自主参与的机会。 引导学生主 动地进行思考、讨论、合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力 图创新,学会学习。
3、明确算理,思维展示充分化。
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是《课程标准》倡导的重要改 革的重要理念之一。 数学课程强调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理解概 念和法则,避免死记硬背。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宝老师不仅为学 生创设了丰富的探索笔算的情境,而且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索、 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空间,从让学生明确算理入手,让学生充 分展示了 12×3的多种计算方法,并让学生阐明了自己的理由, 在交流过程中, 特别强调让学生对照主题图进行计算方法和过程 的解释,让学生在充分交流的过程中,提升对笔算过程的认识, 完善对算理的理解。
4、注重评价,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评价是保持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的重要手段之一, 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 而且要关注 学生基本上实现了以评价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目的, 例如, 在教 学中, 老师运用了 “ 回答得真完整、 你的声音能不能再响亮一点、 声音很洪亮、你听清楚了吗,请你再说一遍、 ” 等评价语和过程 性评价方法,让学生学的轻松愉快。
作文二:《三年级数学上册》4100字
三年级数学上册《可能性》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104、105页例1、例2。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可能性》的第一课时。《数学新课程标准》在小学第一学段安排的“概率”学习内容主要有:初步体会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对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进行简单的实验。教材选取了“新年联欢会上抽签表演节目的现实情境,引入本单元的学习内容。通过主题图及例1、例2的教学,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生活中的现象,使学生初步体验现实世界中存在着不确定现象,认识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让学生能够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理解,用“一定”、“不可能”、“可能”来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就可以了,不必要求学生使用有关术语进行解释。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正处在抽象逻辑思维初步形成的阶段,他们的抽象思维需要在感性材料的支持下才能进行,直观演示或游戏切入较容易被他们所接受。对于他们来说,“可能性”的问题虽然在日常生活中遇到过,但是作为数学知识来学习还是第一次。根据这些特点,本节课我以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玩中学,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设计上还添加了可能性的大小,为第二课时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通过“猜测—实践—验证”的摸积木游戏,体验生活中确定和不确定现象,并能用“一定”“不可能”和“可能”正确地描述这些现象。
2、能列举出简单的不确定事件可能出现的所有结果,知道其不同结果出现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并领悟到可能性大小与其可能出现的不同结果所占数量多少的密切关系。
能力目标:用严谨的数学语言口头表达能力,观察、推理能力,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简单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让学生经历探索的过程,在活动交流中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体验、描述生活中的确定和不确定事件。
教学难点: 通过实验、游戏等多种活动,使学生领悟可能性。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 生成问题
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一个神奇的宝贝,同学们想不想看啊?它就在我的手里,那你们先猜猜,它在我的哪只手里?(叫两三个同学来猜一猜)
叫同学回答。反问他们“你确定在左手?你确定在右手”吗?
由学生回答“不确定”引出可能在左手,也可能在右手。
哦!宝贝果真在我的左手!原来,宝贝是一张纸条,咱们来看看它到底写着什么好不好?老师请前面的一个同学给大家响亮的读出来,你快来读读。(认真)真厉害!你读的可真是太好了!
有的同学一定在想,老师可真会开玩笑,就“认真”这两个字算什么宝贝呀?,咱们可不能小瞧这个“认真”哦!它是一种美德,也是对待科学、工作和学习的良好态度,它可比宝贝还珍贵呢!谁要是能真正拥有这个它,那他就离成功最近了。
小结语:好了,刚才呢,我们在猜宝贝的时候,老师没有帮助你们之前,你们猜有可能在左手,也有可能在右手,这个就是今天我们要研究的新的数学问题——可能性。(板书:可能性)
过渡语: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咱们接下来玩一个游戏好不好?
(好!)游戏是什么呢?大家看! 二、联系生活实际,引导探索
活动一:通过教师的猜颜色游戏,体验“一定”。
师:老师这里有一个纸盒,里面装着一些积木,下面我们来玩一个游戏,谁愿意上来和老师一起玩?(两生上台)
师:我们3人合作,由你来摇动纸盒,你从里面随意摸出一个积木来,老师来猜它的颜色,下面的同学,好好欣赏一下老师的本领吧!
师:我猜黄色。(学生拿出来,师接过积木高举。)看,我猜对了没有?
生:猜对了,猜对了。
师:再来一次。我又猜是黄色。(展示)哇!我又猜对了。
师:再来再来,我还是猜黄色。
师:怎么样?同学们,老师猜颜色的本领够厉害吧!知道老师为什么猜得这么准吗?
生:因为你事先就知道这个盒子里装的全都是些黄色的积木。
师:你们都同意他的意见吗?
生:同意。
师:同学们真聪明。事先,老师的确知道这个盒子里装的全都是些黄色的积木(边说边把盒子里的黄色积木拿出来),所以,如果继续让老师摸下去的话,摸出来的也一定是黄色。(板书:一定) 师:谁再来说说为什么从这个盒子里摸出来的球一定是黄色?
生:因为盒子里只有黄色的小球,所以摸出来的球一定是黄色。
师:那么,如果老师在里面全部放蓝球,那摸出的会是怎么样呢?(一定是蓝球)这个就是可能性中,能够确定下来的一种现象。
活动二:创设摸奖情境,体验“不可能”。
师:同学们都去摸过奖吧?看,老师今天还特意地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摸奖的箱子,(用力搬出)大家猜猜看这个箱子里可能装着些什么?
生:水彩笔、本子、小玩具……
师:告诉你们,谁都没有猜对,想打开看看吗?(师打开纸盒)
生:空的,什么都没有。
师:请大家注意了,现在老师把一些积木放进去(隐秘的), 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只要你们能从这个箱子里摸出一个红色的积木来,那么这本漂亮的笔记本(展示奖品)就属于你了,谁想来试一试。
生1:没中奖。
生2:又没中奖。
生3:还是没中奖……
师:那么多的同学都摸过了,为什么没有一个能中奖呢?难道你们今天的运气都这么差吗?
生:不是运气差,箱子里面根本就没有红色的积木(学生猜想)。 师:你们都这样认为吗?
生:是。
师:同学们的推想能力真是太厉害了!大家请看,(打开盒子,拿出积木)里面装的全都是些绿色的积木,有红色的积木吗?
生:没有。
师:如果继续让你们摸下去的话,可能摸出红色吗?
生:不可能。(板书:不可能)
师:为什么从这个箱子里不可能摸出红色?
生:因为里面根本就没有红色的积木,所以不可能摸出红色。这个就是可能性中能够确定的另外一个现象“不可能”(板书:不可能)那么,如果老师在里面全部放黄球,那摸出的会是怎么样呢?(一定是黄球)
反过来我们也可以说(出示课件,补充括号内容)“摸出来的(不可能)是红球”。
活动三:继续摸奖游戏,体验“可能”。
师:既然从这个箱子里不可能摸出红色,那么这些漂亮的笔记本你们也就得不到了,觉得这样的摸奖有意思吗?
生:没意思。
师:那应该怎么办呢?
生:可以把红色的积木放进去。
师:好,老师就听你们的。下面老师把这3个红色的积木也放进去,请问,现在这个箱子里有几个红色?还有几个绿色的?
生:有3个是红色的,还有3个是绿色的。
师(摇动纸箱)问:这回谁想上来摸?
请一个学生上来,在摸出来之前问:“他从里面摸出一个积木来就一定能中奖吗?”
生:不一定,可能中奖,也可能不会中奖。
师:为什么?
生:因为箱子里面的积木不只红色,还有绿色。
师:那你们觉得他会摸出一个什么颜色的呢?
生1:红色。
生2:绿色。
师:也就是说箱子中有红色、绿色这两种颜色的积木时,摸出来的可能是红色,也可能是绿色。因此,他可能中奖,也可能不会中奖那么,对于这种不确定结果的事情,,我们只能用“可能”这个词来描述这件事情,同意吧?
生:同意。(板书:可能)
师:当箱子里全部是黄色积木时任意摸一个,一定是黄色积木;不可能是红色,当箱子里既有红色积木又有绿色积木,任意摸一个有可能是红色,也可能是绿色
师:有些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我们就说:“一定”或“不可能”;而有些事情是不确定的,我们就说:“可能”。这就是本课学习的“可能性”。
。[设计意图: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本教学环节通过组织全体学生参与,让每一个学生不同层次、不同身份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把学习变成学生发自内心的需求,让学生享受到学习数学的快乐!]
三、灵活运用,巩固新知
1、议一议(课本P105页例2,多媒体出示)
师:同学们,我们通过积极的探索认识了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来表述各种情况。
师:老师今天特地准备几个生活中的例子,来考考大家。敢不敢接受挑战。 师:请看!
师:如果你认为某个事件是一定发生的就在方块里打√,如果你认为某个事件是不可能发生的就在方块里画×,认为可能发生的就在方块里画○。现在就请同学们份小组讨论一下,最后派代表说说你们的结果(学生合作交流,师巡视指导。) 师:讨论好了吗?咱们这样,回答时,不仅仅要把这些现象描述清楚,还要说出你的理由。谁先来!
(指名回答,并说明理由)
2. 全班反馈完成情况。
[对(1)和(6)(7)三题有争议的题目出示小资料补充]
a:地球无时无刻不再围绕太阳转动,所以才有了白天和黑夜之分。
b:在这个问题上产生了分歧,世界上每天都有人出生吗?老师专门就中国的出生人口作了一项调查,请大家听听资料
中国每年出生的人口是1100万左右,把这个数据具体到天数,中国每天出生的人口大约是2.08万。如果精确到秒,中国平均每4.15秒就出生一个孩子。
同学们,4.15秒只是眨几下眼的工夫,我国就诞生一个小公民,你们想想全世界每秒该有多少新生儿出生啊!每天就更多了!那么每天都有新生儿出生是“一定”的吗? c: 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的热带森林里,生长着一种十分奇特的植物,它的名字叫大花草,号称世界第一大花。这种寄生性植物有着植物世界最大的花朵,它一生中只开一朵花,花色非常美丽,但是它的花味道其臭。
3、说一说
师:我们通过一系列有趣的活动已经学会了用一定、不可能和可能来表述活动中的各种情况。实际上这样的例子在我们的身边还有很多很多,那你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来说说生活中的事吗?请同学们先在小组内说一说,让其他的同学给你评价评价,比比谁想得又快又多。
(给出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
师:谁愿意把自己的想法跟同学们说说!。
师:还有这么多同学想说,看来在我们生活中,有关可能性的问题真不少,老师希望同学们平时多留心观察,收集资料,咱们有机会,再来交流,好吗?
4、机智问答
(1)老师口袋里有8块奶糖,任意摸一块,结果怎样?
(2)老师口袋里有8块奶糖,还有3块水果糖,1块巧克力,任意摸一块,结果怎样?
师:看来可能性也是有大小的,下节课我们会继续学习。
五、回顾反思,总结评价
师:这节课大家玩得开心吗?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师:其实可能性在生活中运用的非常广泛,老师希望大家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在充满可能性的世界中学会思考,学会判断,学会探索。
作文三:《三年级数学上册》19400字
第一单元 乘除法
单元教学内容:
1、口算乘法。
1、口算除法。
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感知乘除法计算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汇总的运用,初步形成从数学的角度观察周围事物的意识。
2、探索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及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百以内)的口算方法和一位数整除整十、整百、整千数及两位数的口算方法,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能正确进行计算。
3、经历从实际情况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用乘除法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的能力。
4、在具体的情境中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
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及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的口算;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及两位数的口算。
2、难点: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乘法及一位数除两位数的除法口算。 单元教学关键:
通过教具的演示和学具的操作,探索百以内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一位数除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单元课时安排:
9课时
口算乘法。 4课时
口算除法。 4课时
复习(一) 1课时
1、 口算乘法
第一课时 小树有多少棵
教学内容;
课本第2页。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结合具体情境,在讨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结合具体情境,在讨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用具:
挂图、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引入:
同学们,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大家一进校园就会看到花坛里盛开着美丽的鲜花,它在装点着我们美丽的校园,这么美的环境大家喜不喜欢。(喜欢)要有美丽的环境,就需要花草树木。
二、 探索新知:
出示挂图,大家看一看,这里有什么?
1、仔细观察并说出图意。
2、谁能根据这幅图提出问题?
3、列出算式,探索算法。
引出:20×3=
4、全班交流,讨论算法。
(1)20+20+20=60
(2)2×3=6,20×3=60?????
教师重点引导学生理解“20×3”的口算过程和方法。
5、练习。
引导学生完成课本第2页“试一试”第1题。
三、 拓展应用:
指导学生做课本第2页“试一试”第2、3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五、作业。
选自作业设计。
第二课时
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练习课
教学内容:
课本第3页。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提高口算的正确率。
2、结合具体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通过生动活泼的数学游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算理。
理解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教学具准备:
课本第3页“练一练”第1、3题的情境挂图。
教学过程:
一、宣布本节内容:
教师指出:这节课,我们要进行有关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练习。练习内容:课本第3页“练一练”1、2、3及“数学游戏”。
板书课题: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练习课。
二、指导练习。
1、“练一练”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看图,从中获取信息,理解题意,并列式解答。
2、“练一练”第2题。
你发现了什么 ?
3、香蕉每堆200根
小象每天吃60根。
大象每天要吃90根。
⑴、3头小象吃一堆香蕉,够1天吃吗?
⑵、1头大象一个星期要吃多少根香蕉?
⑶、你还能提吃哪些数学问题?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四、指导学生做“数学游戏”。
五、作业:
选自作业设计。
第三课 需要多少钱
教学内容:
课本第4、5、6页。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经理多种算法交流的过程,并能正确地计算。
2、结合具体情境,能用乘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重点:
能计算一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教学难点:
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教具准备:
挂图、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
暑假里,有三个小朋友,来到了美丽的大海边。出示挂图:同学门自己观察这幅图把你看到的说给同桌听一听。
二、 探索新知:
1、描述情境图,并根据图提出问题。
2、小组交流各自的问题,并试着解决问题。
3、引出:买3个游泳圈需要多少钱?
(1) 列式计算,小组交流。
引导学生根据问题独立列出乘法算式:12 × 3 =
(2) 全班交流算法。
组织学生交流计算方法,学生们可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
4、解决问题:买3个球需要多少钱?
每个学生先独立列出乘法算是,尝试解决,再交流、汇报。
5、引导学生说一说怎样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
三、 拓展应用:
1、13×3 70×5 24×2 15×3
31×3 34×2 24×4 13×5
2、看图回答问题。
⑴、一共有多少块饼干?
⑵、每个小朋友15块,分给6个小朋友,够分吗?
四、小结
在这节课中,你学会了什么?要注意什么问题?
五、作业:。
选自作业 设计。
第四课 练习一
教学内容:
课本第7、8、9页。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对整十、整百、整千及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方法的理解和掌握,能较熟练口算整十、整百、整千及两位数乘一位的乘法。
2、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体会教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进一步巩固对整十、整百、整千及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能较熟练口算整十、整百、整千及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
教学难点:
解决教材第9页第7、8两道综合性较强的生活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课本练习中有关习题的情境挂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开火车练口算。教师用口算卡在全班开火车做整十、整百、整千数及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练习,抽查学生对此口算的方法是否掌握。
2、教材第7页第1题。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独立完成,全班订正时抽取几题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口算方法。
3、教材第7页第3题。学生独立思考填写“〈”“〉”或“=”,组织学生交流,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教材第7页第2题。先让学生自己独立理解题意并解答第一问,组织交流后再开始第二个环节“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教材第8页第4题。寻找本题中的数学信息,学生独立解决题中提出的四个问题,组织学生对前三个问题进行汇报,说一说是根据什么信息来解决问题的。第四题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可以分小组进行讨论,合作解决。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设计不同的购买方案。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1、教材第8页第6题。寻找本题中提供的数学信息,学生说一说“3倍”“2倍”的含义,学生列式解答。
2、教材第9页第7题。
(1)引导学生了解题中的数学信息,明确题意。
(2)小组讨论交流:怎样检查交来的钱数对不对?
(3)列式解答。
四、总结,拓展升华
学会了一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口算,我们还要积极运用它来帮助我们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教材第9*页第8题。
(1)创设情境:求教师和同学们共80人去参观科技馆,怎样租车合算?
(2)了解题目中的数学信息。
(3)小组学习,共同研究设计方案,然后汇报交流。
(4)组织学生从“省钱”的角度讨论“哪一种租车方案最合算?”
2、教材第8页第5题学生独立作业。
五、作业:
选自作业设计
2、口算除法
第一课 参观科技馆
教学内容:
课本第10页。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提倡算法的多样化。
2、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会合作学习。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教学难点:
算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会合作学习。
教学用具:
挂图、数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水平也在迅猛的发展。我们先进的社会,科技水平到底发展到什么程度?还有哪些领域还有待我们继续开发?你们想了解吗?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科技馆去参观。
二、 探索新知
1、引入新课。
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口算乘法,今天我们来学习口算除法,今天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一学“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板书课题)
2、教学例题。
出示例题:
60人乘2辆大轿车参观科技馆,平均每辆车坐多少人?
(1)、读题,求“平均每辆车坐多少人?”可以怎样列式,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学生列出“60÷2”的算式后,引导学生思考怎么计算。
3、组织学生交流各自的想法。
4、练习
让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第10页“试一试”第1题。
5、迁移拓展。
让学生完成课本第10页“试一试”第2题。
在交流过程中抽几个一位数的题,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算的。让学生比较每一组算式,用自己的话说说发现了什么?
三、巩固练习。
四、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五、作业:
选自作业设计。
第二课时
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练习题
教学内容:
课本第11页“练一练”第1至4题。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提倡算法的多样化。
2、 、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会合作学习。
3、培养学生迁移、类比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法。
教具准备:
课本11页“练一练”第4题有关的计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二、宣布本节内容。
教师指出:今天这节课我们来上一节练习课,复习我们前几节所学的内容。 板书课题;口算除法练习题。
三、指导练习。
1、 60÷3 200÷5 240÷8 120÷4 560÷7 900÷3 180÷6 270÷9 2、
一包糖共80块。
分给2人,
平均每人??
人 数 平均每人分到的块数
2 80÷2 =
4
8
你发现了什么?
3、这本书共170页,我已经看了90页。
⑴、还剩多少页每看?
⑵、剩下的书,要在4天内看完,平均每天看多少页?
四、总结:通过前面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五、作业:。
选自作业 设计
第三课时 植 树
教学内容:
课本第12、13页。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提倡算法的多样化。
2、结合具体情境,用除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提倡算法的多样化。
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情境,用除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用具:
挂图、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秋天到了。秋天师播种的季节,为了今后我们的生活处处充满绿色,今天我们就要去进行植树活动。
二、 探索新知
1、出示挂图,观察图片,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解决“每组3人,可以分多少组?”可以怎样列式,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学生列出“36÷3”的算式后,引导学生思考怎么计算。
3、组织学生交流各自的想法。
(提倡算法多样化)
三、 拓展应用
1、 46÷2 84÷4 630÷9 96÷3 66÷3 100÷5 720÷8 48÷2 2、
7元 84元 ⑴、一双鞋子的价钱是一副手套的几倍?
⑵、一双鞋子的价钱比一副手套贵多少倍?
⑶、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3、在 里填上“>”“”“>
1.1 时间的计算>>
2?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2.1 加减法的验算>>
4?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4.1 加法>>
4.2 减法>>
6? ?多位数乘一位数>>
6.1 口算乘法>>
6.2 笔算乘法>>
6.3 不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
6.4 进位乘法(二)>>
6.5 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7? ?长方形和正方形>>
7.1 四边形>>
7.2 平行四边形>>
7.3 周长>>
8? ?分数的初步认识>>
8.1 几分之一>>
8.2 几分之几>>
8.3 分数的简单计算>>
作文七:《三年级数学上册》1700字
金榜课业辅导中心2015年暑期班三年级数学考试卷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命题人:于洋)
一、小小探索家。(13分)
1. 在32+4ⅹ5中,既有( )法,又有( )法,要先算( )法,后算( )法。
2. 在10-49÷7中,既有( )法,又有( )法,要先算( )法,后算( )法。
3. 在计算7ⅹ(12-9)时,应先算( )法,后算( )法,结果是( )。
4. 1支圆珠笔3元,用10元钱买3支圆珠笔,应找回( )元。
5. 32减12的差再除以4,结果是( )。
二、精挑细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0分)
1. 在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乘、除法,要先算( )。
A. 乘法 B. 除法 C.小括号里面的
2. 下列算式中,不能先算除法的是( )。
A. 56÷7+19 B. 89-45÷9 C. (50-25)÷5
3. 25的5倍是( )。
A. 5 B. 125 C. 100
4. 40ⅹ5的积的末尾有( )个0。
A. 1 B. 2 C. 3
5. 计算56-(12+13)时,先算( )。
A. 5-12 B. 12+13 C. 56+13
三、巧手连线。(8分)
1.将算式与相应的的数连起来。
×
14 50 25 54
四、观察物体。(6分)
五、数学俱乐部。(37分)
1. 直接写出得数。(4分)
170+30= 180-120= 200-120= 300+700= 450+50= 620+100= 300+34= 650-300=
2. 比大小。(6分)
4×8+21 30
)÷
2 73
×
28-27
÷3÷3. 竖式计算我最棒。(9分)
526+138+207= 900-245-318= 267+178-236=
4. 脱式计算。(18分)
(83-76)×346-24÷6 21÷(22-15)
63÷7+29 46-5×6 24÷(3+5)
七、生活中的数学。(26分)
1. 苹果有289千克,梨有425千克。苹果和梨一共有多少千克?(5分)
2. 一个电饭锅568元,一个压力锅368元。妈妈买电饭锅和压力锅共付了
1000元,应找回多少元?(6分)
3. 从甲市开往乙市的火车有乘客968人,到某站下车的乘客有259人,上
车的乘客有276人,这时车上的乘客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这时车上有乘客多少人?(7分)
4. 乐乐一家开车去西安旅游。他家距离西安850千米,第一天行驶了320
千米,第二天行驶280千米。(8分)
(1)两天共行驶了多少千米?
(2)还要在行驶多少千米才能到达西安?
作文八:《三年级数学上册》3200字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三年级二班现有学生 62人,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在教学方面除 了重视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还要注意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养成良好 的学习习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客观的把全班同学分为好、中、差三个层次。 好学生的智力较好,很容易学会新知识,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但缺乏问题意识。 中等生学习知识比较扎实,能够自主学习,但思维不够灵活,缺乏创新意识。差 生接受知识比较慢,学习兴趣不高,不善于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学习成绩 不佳。在教学中应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二、教材分析
三年级上册教材包括四大方面的内容: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实践与综合应 用、统计与概率。
数与代数:克、千克、吨的认识; 除法的口算、估算 ;简单的、稍复杂两三 位数除以一位数笔算及验算;混合运算;口算乘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混 合运算;分数的初步认识与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空间与图形: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对称轴;在东、西、南、倍和东北、西北、 东南、西南中,给定一个方向,辨别其余七个方向。初步认识平移、旋转现象; 认识周长和周长单位,会进行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
实践与综合运用:感知影子长短与时刻变化的关系;合理安排双休日。
统计与概率:可能性的大小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
2、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会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 乘法,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即含有两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初步形成独 立思考和探索意识。结合现实素材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初步形成估算 意识。
3、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克、千克、吨,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4、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能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 识面积单位,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发展学生的观察、想象和操作能力,形成
初步的空间观念。
5、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周 长。
6、结合实例,进一步感知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
7、在东、西、南、倍和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中,给定一个方向,辨别其 余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形成初 步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8、通过具体的情境,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对一些简单事件发 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流想法。
9、应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和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计测量等知识解 决问题。在实践活动中,初步了解分析、研究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10、 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生活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 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作用。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 好奇心和兴趣,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主动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 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情感与态度目标:
1、在他人的指导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和兴趣,能积极参与 数学活动。
2、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生活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体验学习数学的作用。
3、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 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发现错误并及时改正,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点、难点
乘法、除法的口算、估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笔算,这些内容是“数与 代数”部分的教学重点。
“空间与图形”的内容比较抽象,是教学难点。
五、教学措施及预期目标
1、创造性的使用和处理教材。教学选取的素材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新 颖有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在教学中,要注重利用“信息窗” “情境图”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要创设有趣的数学活动,使学生能充分体验,把主动权放 给学生。重视有效的小组研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体验合作 的快乐。
3、尽量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对口算和计算的兴趣,提高学生准 确计算的能力。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生个性发展。
4、 应用题的教学要重视学生理解题意, 分析题意的过程, 准确的把握数量关系, 逐步提高举一反三的能力。
5、要充分利用数学学具,重视学生操作,让学生积极的动手、动脑、动口。
6、作业布置力求少而精,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区别对待。作业批改要及时,并 努力做好批改记录,以便进行有的放矢的反馈和矫正。
7、对后进生要多给与关心和帮助,多给他们提供成功的机会,激发其上进心。 鼓励学生间的相互帮助,使后进生乐于接受。
8、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多读书,多查阅资料,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多 听课,多评课,汲取先进教师的教学经验,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
六、教学进度建议
本册教科书安排了 60课时的教学内容,另外有 4课时留作机动,便于教师创造 性地安排教学。书中各部分内容的教学课时安排进度如下:
(一)动物趣闻——克、千克、吨的认识 4课时
(二)富饶的大海——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12课时
(三)走进新农村——位置与变换 5课时 实践活动——变化的影子 1课时
(四)风筝厂见闻——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一) 14课时
(五)美化校园——图形的周长 8课时
(六)奇妙的变化——分数的初步认识 7课时
(七)摸名片——统计与可能 3课时 实践活动——变废为宝 1课时 回顾整理——总复习 5课时
第一单元教学计划
《克、千克、吨的认识》
第一课时
弦歌小学 讲授人:xx 授课时间:2013 年 9 月 6 日
第二课时
弦歌小学 讲授人:xx 授课时间:2013 年 9月 9 日
第三课时
弦歌小学 讲授人:xx 授课时间:2013年 9月 10 日
11
《 我学会了吗 》
第四课时
弦歌小学 讲授人:xx 授课时间:2013年 9 月 11 日
12
13
第二单元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5)
第一课时 乘加、乘减
弦歌小学 讲授人:xx 授课时间:2013 年 9月 12 日
14
15
第二课时 比一个数多(少)几的问题
学校:弦歌小学 讲授人:xx 授课时间:2013年 9月 13 日
16
17
第四课时 整理复习
学校:弦歌小学 讲授人:xx 授课时间:2013 年 9 月 16 日
18
19
第三单元教学计划
20
辨别方向
第一课时
讲授人:授课时间:2013年 9月 17 日
21
22
《认识路线》
第二课时
讲授人:授课时间:2013年 9 月 18 日
23
24
《平移和旋转》
第三课时
讲授人:授课时间:2013 年 9月 20 日
25
26
《我学会了吗》
第四课时
弦歌小学 讲授人:xx 授课时间:2013 年 9月 23日
27
28
《实践活动:变化的影子 》
第五课时
讲授人:授课时间:2013 年 9 月 24日
29
30
第四单元教学计划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和估算(一) 》 第一课时
讲授人:xx 授课时间:2013年 9月 26 日
《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和估算(二) 》 第二课时
讲授人:xx 授课时间:2013 年 10月 7 日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一) 》
第三课时
讲授人:xx 授课时间:2013 年 10月 10 日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二) 》
第四课时
讲授人:xx 授课时间:2013年 10月 14 日
《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三) 》 第五课时
讲授人:xx 授课时间:2013 年 10月 17 日
《除法验算(一) 》
第六课时
讲授人:xx 授课时间:2013年 10月 21 日
《 综合练习 》
第七课时
讲授人:xx 授课时间:2013年 10月 24日
第 五 单元教学计划
《 图形的周长 》
第一课时
讲授人:授课时间:2013 年 10 月 28 日
《 图形周长的练习课 》
第二课时
讲授人:授课时间:2013年 10 月 31 日
作文九:《三年级上册数学》3800字
三年级上册数学《认识几分之一》课堂实录
枫亭中心小学 曾梅琴 2010.12.30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 91~92页例 1~例 2及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结合具体情境和直观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 体或图形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一;能正确读、写分 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使学生初步学会联系分数的含义, 2。使学生在认识分数活动中,会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 数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能力及表达交流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操作,比较,推理,交流,经历几分之几的 认识过程,几分 之几的含义,即把谁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 三、情感 , 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需要,感受 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使之获得运用 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四、教学重点:正确认识几分之一的分数。
教学难点: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
教具准备:正方形纸片和圆形纸片,多媒体课件,彩色笔,剪刀 教学设计理念: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数概念教学的一次扩展, 学生理解 掌握会有一定难度,所以本册出现的内容是最初步的。因此,学习时
需要创设具体生动的问题情境, 激活已有的生活经验, 利用实验操作、 观察、判断等直观手段,逐步使学生理解一些简单分数的基本含义, 给学生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分数进行表达和交 流,进一步发展数感,为学习小数和进一步学习分数做好铺垫。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圣诞节快到了,圣诞老人给我们带来什么礼物,怎么分 公平,请
1、把 8块月饼平均分给 2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几块?
2、把 6块月饼平均分给 2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几块?
3、把 2块月饼平均分给 2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几块?
4、把 1块月饼平均分给 2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几块?
师:为什么不拍手了?
生答。
师:那你们知道每人分得多少吗?
生答。
师:那半块能用什么数来表示?能用以前学过的整数表示吗?今天我 们就来认识一种新的数~分数。(板书:认识几分之一)
二、实践探索,建立模型
1、教学例 1:认识 1/2
(1)出示饼图,让学生动手操作后指名演示
师:同学们请看,老师这儿有个
师:你们认为谁分得比较公平?为什么?
指名回答。
师:同学们,你们是不是也这样认为?
生答。
师:那好,咱们来比较一下小明分得的两块饼是不是同样大?(课件 演示:两块饼移动后重叠)
师:同样大说明是怎样分的?(课件显示:平均分)对了,把一个饼 平均分成两块, 我们就说每块是这个饼的二分之一, 用分数表示就是 1/2 。左边这半块是这个饼的 1/2 ,那右边这半块是这个饼的 多少呢?
生答。
师:对了,也是它的 1/2 ,那你们谁能用一句话试着说说刚才这 个二分之一是怎样得到的吗?谁想来说?
生答。
师:说得真好,谁还想说?好,小组的同学互相说一说。现在请同学 们读这句话。
(2)教学分数的书写
师:那 这个数怎样写呢?(贴图)先画一条短横线表示
同学们请注意,在画横线时,一定要用尺子来画;横线下面写
生读。
师:现在请同学们在作业本上练写几个 ,看谁写得最漂亮? (3)动手折
师:同学们,咱们认识了 ,那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创造一个 呀? 那好,请同学们拿起长方形纸,折出它的 1/2 ,然后用画斜线方 法把其中的一份涂上颜色。
(4)展示学生不同的作品。
师:好,谁愿意把自己的作品贴到黑板上。
展示学生作品。
师:同学们发现了吗?这个同学是这样折的。 瞧一瞧涂色部份是这个 长方形的 1/2 吗?
生答。
师:哪些同学是这样折的?把手举起来。还有别的折法吗?
生答。
师:这个同学是这样折的,涂色部份也是它的 1/2 吗?
生答。
师:还有没有?
生答。(这个同学是这样折的,涂色部份能用 表示吗?
师:老师这儿也有一个折法。同学们你们瞧,同一张长方形纸,可以
这样折,也可以这样折,还可以这样折。同学们,你们发现了吗?明 明折法不同,但为什么涂色部份都是长方形纸的 ?
生答(因为他们都把长方形纸平均分成两份,每份就是它的 )。 师:也就是说,不管怎么分,只要把长方形纸平均分成两份,每份就 能用 1/2 表示。现在你们看看我手上的长方形纸(随手一折), 每一份是不是它的 1/2 呀?
生答。
师:为什么?
生答。
师:对,也就是说,我们只有平均分,才能得到分数。(板书:平均 分)
(3)出示树叶 . 衣服 . 爱心 (一半涂色 ):能用 1/2 表示吗 ?
(4)随意撕纸 : 能用 1/2 表示吗 ?
2. 认识其他 几分之 一
(1)观看课件,自主探究。
师:咱们已经认识了 1/2,那接下来你们还想认识哪些几分之一的 数?
生答。
师:好,老师先把这些分数写到黑板上。师板书。
师:那咱们就先来认识 。同学们,请继续看大屏幕。 (课件显示) 师:看了这几幅图, 你发现了什么?把你发现的说给小组内的同学听 一听。看谁说得最正确,知道得最多。
生汇报。
(2)对比感悟。
师:同学们观察得非常仔细。从刚才的研究我们知道,把一个饼平均 分成四份,每份是它的四分之一,用分数表示就是 1/4 。(课件 显示)
师):请同学们把这句话读一读。
师:那这个
生答。
(3)把一块蛋糕平均分给圣诞老人小青和小明三个人 , 每人吃这块蛋 糕的几分之几 ?
师:同学们,瞧,老师这儿还有一个图形,涂色部份能用什么数来表 示呢?为什么?
生答。
师:同学们, 你们发现了吗?这两个图形的涂色部份都是用什么数表 示?
生答。
师: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同一个分数可以表示不同的图形。
4探索例 2:动手折表示正方形纸的 1/4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自己努力认识了 1/2 、 1/3 ,那你们还想 不想自己动手创造别的分数呀?请你们动手折表示正方形纸的 1/4 , 想一想还有其他折法吗 ?
(!)生独立折后交流 ,
展示学生作品
师:同学们,请看这几位同学的作品,涂色部份都是正方形纸的多少 啊?谁能说出这个 1/4 所表示的意思?
(2)小结。
师:说得真棒!通过刚才的动手操作,我们知道把一张纸对折,再对 折,就把这张纸平均分成 4份,每份是它的四分之一。(课件显示) 5、归纳认识。
师:同学们, 你们看, 像 1/2 、 1/4.1/3 ┅┅这样的数, 都是分数。 (板书)
6、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以 1/4 为例,边说边板书)
师:分数中间的这条线叫做
师:谁来说说 的分母是几?那分子呢?
指一名学生回答。
师:对了,请坐。那 中的
师:真不错。同学们,你们回想一下,我们今天学习的这些分数有什 么相同的地方? (分子相同) 这也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内容 --认识几 分之一。同学们, 其实在我们生活中也有很多几分之一的数,你能从 我们的身边找出来吗?找找看,看谁找得最多,说得最准确。
师:谁来告诉老师?
生答。
师:说得棒极了。 现在请同学们自己看课本 95和 96页,并把书上的 例题补充完整。如果有什么不懂的,提出来与同桌讨论讨论。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像这样的分数还有很多很多,课后请同学们找 你的好朋友说一说,可以吗?
三、巩固提高
1. 师:这节课同学们学得真棒!通过自己努力,都学到了新知识。现 在老师要考考你们了,有没有信心接受挑战呢?准备好了吗?开始 吧。
师:那你们能不能正确判断出下面哪个图形能用分数 表示?你们认 为可以的就用拍拍手,不可以的就摇摇头,好吗?(课件出示 96页
2. 师:那你们看看这些图形又能用什么分数表示?(课件显示)师:为什么?
生答。
师:你们同意他这样说吗?
生答。
师:很好!
3、师:现在请同学们在作业本上画出 1分米长的线段,然后对着尺 子上的刻度, 把它平均分成 10份, 想想每一份是 1分米的几分之几? 师:谁想当小老师向同学们讲解?
生讲解。
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问题问这位小老师?
生提问。
师:这个问题就请同学们一起解答,好吗?
师:那好,请你们数一数这条线段一共有几个 1/10 ?
生答。
4.看分数涂色
5. 读出下面各数。(课件按顺序出现)
、 、 、 、
四、寻找分数 体会运用
1、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见到分数,说说你在哪里见过分数?
2、你能结合我们的生活实际,用“分数”说一句话吗?
(1)你能用手中的学具创造出不一样的分数吗?
(2)汇报
(3)能不能创造 1/3、 1/5、 1/7??
3.请你猜一猜。
师:现在我们来玩一个猜一猜的游戏, 好吗?请你们猜一猜科学天地 和艺术天地大约各占黑板报板面的多少?
师:现在我们看看这几位同学猜得对吗?
4智慧屋:小正方形分别是大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几分之几?
5在数学乐园里找分数
五课堂总结
师:看来,同学们对这节课的知识掌握得很好。现在请同学们回顾一
下,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师:说得非常好。我们的生活处处有数学,同学们要学好数学,用好 数学,让数学服务于我们的生活。长大了用数学服务于社会,做一个 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六 . 回归生活,课外延伸
课件出示:
1、把今天学到的知识向你的家人和朋友介绍,并运用所学的知识妈 妈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自己创造分数
板书:
认识几分之一
写作 ,读作二分之一。
像 、 ┅┅这样的数,都是分数。
1 ┅┅分子
—— ┅┅分数线
3 ┅┅分母
转帖给好友
作文十:《三年级上册数学》1700字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
三年级数学期中试卷
用心思考,正确填写。(第
8小题
3分,其余第题
2分,共
21分)
1、 6个12相加的和是( ),80是8的( )倍。
2
、
×8,
要使积的末尾有3
个0
里应填(
)。
203×
,
要使积的中间是0里可以填( )。
3、在(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串香蕉重3( )一辆小轿车重2( ),一只回形针重1( )。 4、3吨80千克 =( )千克 3600千克 = ( )千克( )克 2吨500千克-1吨400千克 = ( )千克
1500千克+4500千克 = ( )吨
5、如图 ,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 ),它是由( )小
正方体搭成的。
6、有一个书架,第三层有18本书,第二层比第三层多6本,第一层是
第三层的2倍。那么第二层有( )本,第一层有( )本。
7、如果16×+3 = 51里应填( ),如果90-4 = 70 里应填( ) 。
8、在、“ B 、< C 、=
4、植物园有杨树168棵,是松树的4倍,有多少棵松树?列式是( )。
A 、168+4 B 、168÷4 C 、168×4
四、注意审题,细心计算。(36分)
1、直接写出得数。(12分)
69÷3= 201×4 = 640÷8 = 27×3=
85÷5 = ×3 = 91÷7= 36×3= 800×5= 8×9+8 = 3×12-2 = 20-80÷8 =
2、用竖式计算。(12分)
52×8 = 108×5 =
132×4 = 510×9 =
3、一步一步地计算。(12分)
200-15×8 180×3×5
(33+39)÷6 203×(72÷8)
五、合理想象,动手操作。(6分)
在方格纸上画出从正面、左面、和上面看到的图形。
六、联系实际,解决问题。(26分)
1、某居民小区有18幢楼房,每幢楼有8层,每层住6户人家,这个
小区一共可住多少户人家?(5分)
2、小丽借了一本故事书,她3天看吧60页,照这样的速度,一个星期
她就能看完,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5分)
3、买衣服。(8分)
(1)买3件上衣要多少钱?(3分)
(2)妈妈带500元,买2套衣服,钱够吗?(5分)
4、小东的体重是24千克,妈妈的体重比小东的2倍多5千克,爸爸 的体重是小东的3倍。(8分)
(1)妈妈的体重是多少千克?(4分)
(2)爸爸比妈妈重多少千克?(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