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清明上河图》400字
清明上河图
这几天,爸爸带我去了横店影视城的清明上河图。我一直以为清明上河图是一幅画,今天我却身临其境。 进入大门,很多古房呈现在我眼前。这些古房有点像杭州荷坊街的建筑。我们向右走,看到高府。高府门口的石碑记载着这片宅子的由来——有一位官员姓高,这片宅子是他留下来的。高府里房屋错落有致,花园别具一格。
走出高府,经过了大宋坊,开封府,来到了“汴梁一梦”。“汴梁一梦”是一个戏台,演的是杂耍,有溜溜球、翻跟头、叠罗汉等。杂耍演员表演的非常精神,获得了一阵阵的喝彩声。
接着,我们来到了小御街。小御街是皇上专门游玩的地方,旁边有很多古代店铺,有卖糖画的,有卖风车的,还有古装照相馆······不一会,我们就到了“点将台”,台上正在演“笑破天门阵”。台上穆桂英正在破萧天佐的天门阵。萧天佐非常狡猾。穆桂英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不怕死的气概,和杨宗保一起,最后战胜萧天佐,迎来台下热烈的掌声。
清明上河图里,有古房、有亭台、有古街、有园林,有各式各样的古代场景。走进清明上河图,人们犹如时光穿梭进入古代。
清明上河图景色优美,布局独具匠心,是个旅游的好去处。
作文二:《清明上河图》2900字
《清明上河图》
作者简介:
张择端,字正道,东武(今山东诸城)人。早年游学汴京,后习绘画,宋徽宗赵佶在位时期供职翰林图画院。专工中国画中以界笔、直尺划线的技法,用以表现宫室、楼台、屋宇等题材,尤擅绘舟车、市肆、桥梁、街道、城郭。他的画自成一家,别具一格。 作品赏析: 北宋风俗画作品,宽24.8厘米,长528.7厘米,绢本设色,是北宋画家张择端存世的仅见的一幅精品。
这幅画描绘的是汴京时节的繁荣景象,是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经济情况的写照。通过这幅画,我们了解了北宋的城市面貌和当时各阶层人民的生活。
《清明上河图》的中心是由一座虹形大桥和桥头大街的街面组成。粗粗一看,人头攒动,杂乱无章;细细一瞧,这些人是不同行业的人,从事着各种活动。大桥西侧有一些摊贩和许多游客。货摊上摆有刀、剪、杂货。有卖茶水的,有看相算命的。许多游客凭着桥侧的栏杆,或指指点点,或在观看河中往来的船只。大桥中间的人行道上,是一条熙熙攘攘的人流;有坐轿的,有骑马的,有挑担的,有赶毛驴运货的,有推独轮车的……大桥南面和大街相连。街道两边是茶楼,酒馆,当铺,作坊。街道两旁的空地上还有不少张着大伞的小商贩。街道向东西两边延伸,一直延伸到城外较宁静的郊区,可是街上还是行人不断:有挑担赶路的,有驾牛车送货的,有赶着毛驴拉货车的,有驻足观赏汴河景色的。
汴河上来往船只很多,可谓千帆竞发,百舸争流。有的停泊在码头附近,有的正在河中行驶。有的大船由于负载过重,船主雇了很多纤夫在拉船行进。有只载货的大船已驶进大桥下面,很快就要穿过桥洞了。这时,这只大船上的船夫显得十分忙乱。有的站在船篷顶上,落下风帆;有的在船舷上使劲撑篙;有的用长篙顶住桥洞的洞顶,使船顺水势安全通过。这一紧张场面,引起了桥上游客和邻近船夫的关注,他们站在一旁呐喊助威。《清明上河图》将汴河上繁忙、紧张的运输场面,描绘得栩栩如生,更增添了画作的生活气息。 艺术特色:
从《清明上河图》中可以看到几个非常鲜明的艺术特色:
第一、内容丰富。《清明上河图》在表现手法上,以不断移动视点的办法,即" 散点透视法" 来摄取所需的景象。大到广阔的原野、浩瀚的河流、小到摊贩上的小商品、市招上的文字,和谐地组织成统一整体。
第二、 结构严谨 繁而不乱,长而不冗,段落分明。如此丰富多彩的内容,主体突出,首尾呼应,全卷浑然一体。充分表现了画家对社会生活的深刻洞察力和高度的画面组织和控制能力。
第三、在技法上,大手笔与精细的手笔相结合,善于选择那些既具有形象性和富于诗情画意,又具本质特征的事物、场面及情节加以表现,令人叹为观止。总之,《清明上河图》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格尔尼卡》
作者简介:
巴伯罗·毕加索,出生在西班牙马加拉,是当代西方最有创造性和影响最深远的艺术家,他和他的画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据了不朽的地位。印象派、后期印象派、野兽派及各种变异风格,都能在其作品中展现并达到内部的统一与和谐。毕加索最终成为立体主义画派的开拓者。
作品赏析:
《格尔尼卡》,毕加索作,1937年,布面油画,305.5×782.3厘米。
油画《格尔尼卡》,是毕加索作于20世纪30年代的一件具有重大影响及历史意义的杰作。此画是受西班牙共和国政府的委托,为1937年在巴黎举行的国际博览会西班牙馆而创作。画中表现的是1937年德国空军疯狂轰炸西班牙小城格尔尼卡的暴行。
1937年,西班牙的格尔尼卡小镇为德国法西斯空军夷为平地,他闻讯后极为愤慨,就为巴黎世界博览会西班牙馆画了《格尔尼卡》这幅壁画,对法西斯暴行表示强烈抗议。此画结合立体主义、现实主义和超现实主义风格表现痛苦、受难和兽性:画中右边有一个妇女举手从着火的屋上掉下来,另一个妇女冲向画中心;左边一个母亲与一个死孩;地上有一个战士的尸体,他一手握剑,剑旁是一朵正在生长着的鲜花;画中央是一匹老马,为一根由上而下的长矛刺杀,左边有一头举首顾盼的站着的牛,牛头与马头之间是一只举头张喙的鸟;上边右面有一从窗口斜伸进的手臂,手中掌着一盏灯,发出强光,照耀着这个血腥的场面。全画用黑、白与灰色画成。这幅画描绘了西班牙小镇格尔尼卡遭德军飞机轰炸后的惨状。
艺术特色:
1、他画中那种丰富的象征性,在普通现实主义的作品中是很难找到的。毕加索自己曾解释此画图像的象征含义,称公牛象征强暴,受伤的马象征受难的西班牙,闪亮的灯火象征光明与希望……当然,画中也有许多现实情景的描绘。
2、画中的诸多图像反映了画家对于传统绘画因素的吸收。那个怀抱死去孩子的母亲图像,似乎是源自哀悼基督的圣母像传统;手持油灯的女人,使人联想起自由女神像的造型……由此可以看出,毕加索不仅是一位富于叛逆精神的大胆创新者,同时也是一位尊崇和精通传统的艺术家。
3、当我们细察此画,却发现在这长条形的画面空间里,所有形体与图像的安排,都是经过了精细的构思与推敲,而有着严整统一的秩序。毕加索以精心组织的构图,将一个个充满动感与刺激的夸张变形的形象,表现得统一有序,既刻画出丰富多变的细节,又突出与强调了重点,显示出深厚的艺术功力。
4、毕加索仍然采用了剪贴画的艺术语言。并不是以真正的剪贴手段来达到的,而是通过手绘的方式表现出来。那一块叠着另一块的“剪贴”图形,仅限于黑、白、灰三色,从而有效地突出了画面的紧张与恐怖气氛。
《着衣母婴卧像》
作者简介:
亨利摩尔是国际艺坛备受推崇的现代雕塑大师,被誉为历史上最杰出和20世纪世界最负盛名的雕塑家之一, 一八九八年出生于一个矿工家庭,曾先后进入里兹和伦敦皇家美术学院学习;在他一九四三年的作品中,发现他将超现实主义者的自由想象空间和自己对强烈人道主义与内心感受相结合,将写实形体做出空间凹陷与透空的巧妙处理,此种表现方式,建立了他在雕塑艺术创作的风格。
他的作品继承了罗丹、米开朗基罗等世界著名雕塑大师的艺术传统和风格。摩尔则将立体造型艺术简练至最单纯的形态,显示了生命的本质与内在的动力。他的作品除具有深刻的艺术内涵和观赏性外,由于作品突出强调与大自然的和谐关系,还有很强的装饰和美化环境的作用,将他的大型雕塑安置于露天或户外,会与城市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得到更好的效果。
作品赏析:
着衣母婴卧像是亨利摩尔经常创作的题材,这件作品介乎写实和抽象之间,人物的一切细节都被忽略了,孩子在母亲的怀中显的那么安全舒适。
《着衣母婴卧像》在这个作品中母亲宽大的胸膛和跨部还有手臂所围绕的很大的一个空间里有一个很小的孩子,我们当然可以解释说,这显示了孩子在母亲的怀抱里的安全感以及母亲的伟大。但这样我们也许并没有完全理解摩尔。孩子的躯体和母亲的躯体没有人体的交错,他们仅仅是在两、三个点上" 焊在" 一起的。为什么会这样?我想很有可能原来摩尔就只雕了母亲的形象,但完成之后又放上了一个孩子,至于原因,我猜想可能是要放在公园或公众场合、易于人们理解和共鸣的缘故。实际上,如果只有一个卧着的母亲像,她的臂弯里好象有一个孩子但实际上没有,那样是更有意味的:母爱伟大,不指向任何一个具体的孩子,而是“孩子”,那么这个母亲就不是具体的母亲,而是意义无限的“母亲”了。我不知道,当年摩尔是否真的是这么想的,如果不是也不要紧,艺术允许人们的误读。
亨利摩尔以独特的雕塑语言和创新精神,给雕塑艺术注入了现代气息,掀开了雕塑史上新的一页
作文三:《清明上河图》600字
清明上河图
作者:北极苍狼??驻站日期:2009-01-06??总字数:75534??进度:更新 定价:0元
undefined
逃婚来到东京汴梁城的张择端,偶遇徽宗皇帝,成为皇家画院待诏。随贺岁使团前往辽国,身负特殊使命。宋金联合抗辽,敲响大辽丧钟。有感于大辽瞬间灰飞烟灭,作《清明上河图》,展现汴梁城万千风貌,以期劝谏国君居安思危,珍惜江山社稷。金兵北犯,张择端走上城头,与将士守卫城…??[详细介绍]
最新章节:第三章:双喜临头【10】
211人收藏
24人订阅
16票
6评论
总点击:2974
编辑评价: 暂无
作品公告
《清明上河图》可洽谈出版事宜。
第1卷
220点击1.清明上河图画作的简介
151点击2.全书目录及人物表
312点击3.第一章:从天而降【1】
75点击4.第一章:从天而降【2】
44点击5.第一章:从天而降【3】
77点击6.第一章:从天而降【4】
29点击7.第二章:恍若一梦【1】
23点击8.第二章:恍若一梦【2】
第2卷
19点击9.第二章:恍若一梦【3】
18点击10.第二章:恍若一梦【4】
22点击11.第二章:恍若一梦【5】
18点击12.第三章:双喜临头【1】
14点击13.第三章:双喜临头【2】
15点击14.第三章:双喜临头【3】
14点击15.第三章:双喜临头【4】
15点击16.第三章:双喜临头【5】
第3卷
15点击17.第三章:双喜临头【6】
13点击18.第三章;双喜临头【7】
16点击19.第三章:双喜临头【8】
14点击20.第三章:双喜临头【9】
12点击21.第三章:双喜临头【10】
作文四:《清明上河图》3000字
中段,繁忙的汴河码头。人烟稠密,粮船云集。人们有在茶馆休息的,有看相算命的,有在饭铺进餐的。河里船只来往,首尾相接,或纤夫牵拉,或船夫摇橹,有的满载货物,逆流而上,有的靠岸停泊,紧张卸货。横跨汴河上的是一座规模宏大的木质拱桥,名虹桥
后段,热闹的市区街道。以高大的城楼为中心,两边屋宇鳞次栉比。茶坊、酒肆、脚店、肉铺、庙宇……街市行人,摩肩接踵,川流不息。做生意的商贾、看街景的士绅、骑马的官吏、叫卖的小贩、男女老幼,士农工商,三教九流,无所不有。轿子、骆驼、牛马
车……形形色色,样样俱全。房屋、桥梁、城楼等也各有特色,体现了宋代建筑的特征。
3.老师激情:从刚才同学们惊奇的眼神、赞叹的话语中老师感受到你们对这幅图的喜爱。
问: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想说?『点击课件』
生汇报,师相机板书:首段,汴京郊野春光;中段,繁忙的汴河码头;后段,热闹的市区街道。
4.问:张择端能画出这样名扬中外的画,他究竟是个怎样的人?
生找资料汇报。
师:你和大家都很会收集资料,只要你平时懂得收集、整理、积累资料,到写文的时候就一定有话可写,画家张择端也懂得这个道理,他收集了不少绘画的材料,积累下来,再加上平时的不断练习,才能创作出名扬中外的《清明上河图》。
过渡:刚才大家只是远处地看了画面的内容,大家肯定想更仔细地看看吧。让我们走进《清明上河图》的每个角落,欣赏它独特的风景吧!
四、出示部分的画卷,更具体深入了解画面内容,初步体会《清明上河图》的历史价值。
(一)欣赏图,了解北宋时期百姓生活『点击课件』
1.欣赏“桥北头情景图”,体会百姓生活的有意思。
A 问:你看到了什么?
指名讲。
B 你看到那个在桥栏杆旁被毛驴惊扰的人吗?你想想现在的他在说什么?『点击课件』 指名讲。
在桥栏杆旁被毛驴惊扰的人说:“。”
2.欣赏“桥底下的一艘船”。
师:在张择端的画里面像这样有趣的生活还有很多。『点击课件“桥底下有一艘船’』 A 问:你看到了什么?
指名讲。
B 邻船的人也指指点点像在大声吆喝着什么。『点击课件』
问:邻船的人在大声吆喝着什么呢?
指名讲。
邻船的人在大声吆喝着:“。”
3.观察“挑担人”、“妇人洗衣服”、“和尚与人传教”、“茶馆闲聊”,体会百姓生活的普通。 问:看着图,你知道他们在干什么吗?
指名讲。
4.小结:虽然是一幅静止的画面却让我们看到当时人们有趣生动的生活情景,(板书:百姓的生活情景),北宋人的生活是普通的,是有趣的,更是热闹的。请看『点击课件“热闹的街市”』
(二)欣赏“热闹的街市”,体会北宋时期的人际关系
1.观察“大官图”
师:街市上各行各业的人都有,形形色色、样样俱全。你猜猜这是什么人呢?你为什么这样认为呢?『点击课件“大官图”』
生猜想
2.观察“仆人”『点击课件“仆人”』
再猜猜这是什么人呢?他在为谁挑担呢?
生猜想
3.观察“抬轿子的人”『点击课件“抬轿子的人”』
再看这个低弯着腰抬轿子的人,他在想什么呢?
生猜想
4.小结:从一幅静止的图画里,让我们看到了权贵的大官、低微的仆人、出卖自己劳动力而生活的抬轿子的人,这形形色色的人中让我们了解到当时人们间不平等的人际关系,【板书:不平等的人际关系】
我们现代人活得比较自由,这就是古人与今人不同,除此以外,在建筑上也有很大的差异。
(三)欣赏“楼房桥梁”建筑特色
1.观察“低小的瓦房”
问:看着图你会用个什么词来形容这些房子?跟我们现在的楼房对比有什么不一样?(选材、结构)
指名讲。
2.观察“拱桥”
问:跟我们现在的大桥对比有什么不一样?(选材、结构)
指名讲。
师:我们别小看这虹桥,它可是汇聚着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的结晶,因为它跨度有40多米,没有桥墩,而且全是用木头做成的,现在也没有人能造到这样的拱桥,这种造桥方法已经失传了,多可惜啊,现在我们只能从《清明上河图》里看着,想象着。
(四)老师简单介绍北宋时期的交通要道、所用的交通工具、风俗人情······
从《清明上河图》我们还可了解的很多,如北宋的交通要道、所用的交通工具、风俗人情……
四、学生谈体会,揭示《清明上河图》的历史价值
1.问:看了一个又一个北宋时期人们生活的片段后,你有什么话想对张择端说?『点击课件』
指名讲。
2.齐读“清明上河图使我们们看到了八百年前的古都风貌,看到当时普通百姓的生活情景。”
师: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老师想请你再大声地读给大家听一下。
生读。
师:通过画还能看到八百年前的古都风貌,看到当时──
生:普通百姓的生活情景。
师:其实这就是《清明上河图》的历史价值。
(板书:历史价值)
师:这幅画不仅是绘画上的杰出作品,透过这幅画我们还能了解到八百年前古都的历史情况,比如,北宋时期普通百姓生活、风俗人情、人际关系、桥梁建筑、交通要道等等,这就是这幅画的历史价值。我们把这个信息印在的心里,传到每个中国人的家里,送到外国友人的耳朵里吧!读-----『点击课件』
生读(清明上河图使我们们看到了八百年前的古都风貌,看到当时普通百姓的生活情景。)
过渡:从你们的朗读中我看到了这两个字“自豪”,(板书“自豪”)为我国宋代的小百科全书《清明上河图》自豪,如果你旁边是一个外国朋友,你怎么自豪地清楚地介绍《清明上河图》?
五、完成“采蜜本”,同学之间介绍《清明上河图》。
1.老师介绍小组合作要求:
在这里老师有个建议,大家收集的资料整理一下,做成一个“采蜜本”,『点击课件』,先在小组内合作完成“采蜜卡”,记住给“采蜜卡”起个好的题目,并把有价值的资料选出来夹在文件夹里。最后选一人向外国友人介绍介绍《清明上河图》
『出示:
采蜜卡
画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画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画面大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画面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历史价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组合作完成“采蜜本”,师巡视。
3.学生展示。
六、拓展:
(一)《清明上河图》背后的事
过渡:请大家轻轻地把采蜜本放在旁边,好好地把我们的劳动成果保存在图书角,与大家共享,说起保存我们的清明上河图,在这八百多年是怎样保存的呢,围绕着《清明上河图》发生过什么故事呢?有谁收集到?
指2名学生讲。
(二)老师出示自己写的小诗,学生爱国情感得到升华。
1.配乐播放《清明上河图》画卷。
是啊,《清明上河图》的吸引力真大啊,让我们再来欣赏一下,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绘制的不朽杰作《清明上河图》,他通过对市俗生活的细致描绘,生动地再现了北宋汴京承平时期的繁荣景象。是我国绘画史上的无价之宝,的确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啊。 我不禁由衷而发写了一首小诗,与大家共勉。
2.老师出示自己写的小诗,与学生共勉 清明上河图
历经风雨八百年,
繁华古都在眼前。
千姿百态众生相,
尽在绵绵画中间。
扬名海外震国威,
惊世绝技人人赞。
绝!
作业:
向别人介绍这幅名扬中外的画。 『板书』:清明上河图
画面内容:首段,汴京郊野春光。 中段,繁忙的汴河码头。
后段,热闹的市区街道。 自豪
历史价值:了解北宋时期百姓生活 人际关系北宋小百科全书 桥梁、建筑特色
作文五:《清明上河图》2600字
清明上河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为北宋风俗画,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属 国宝级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清明上河图宽 25.2厘米, 长 528.7厘米, 绢本设色。 作品以长卷形式, 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 生动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北宋汴京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是汴京当 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
这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 在五米多长的画卷里, 共绘了 814个各色人物, 牛、骡、驴等牲畜 73匹,车、轿二十多辆,大小船只二十九艘。房屋、桥梁、城楼等各有 特色,体现了宋代建筑的特征。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从《清明上河图》中可以看到几个非常鲜明的艺术特色:此画用笔兼工带写,设色淡雅,不 同一般的界画,即所谓“别成家数” 。构图采用鸟瞰式全景法,真实而又集中概括地描绘了 当时汴京东南城角这一典型的区域。 作者用传统的手卷形式, 采取 “散点透视法” 组织画面。 画面长而不冗,繁而不乱,严密紧凑,如一气呵成。画中所摄取的景物,大至寂静的原野, 浩瀚的河流,高耸的城郭;小到舟车里的人物,摊贩上的陈设货物,市招上的文字,丝毫不 失。在多达 500余人物的画面中,穿插着各种情节,组织得有错落有致,同时又具有情趣。 内容
内容丰富,描绘东西繁多。 《清明上河图》在表现手法上,以不断移动视点的办法,即“ 散 点透视法 ”来摄取所需的景象。大到广阔的原野、浩瀚的河流、高耸的城郭,细到舟车上的 钉铆、 摊贩上的小商品、 市招上的文字, 和谐的组织成统一整体, 在画中有仕、 农、 商、 医、 卜、僧、道、胥吏、妇女、儿童、篙师、缆夫等人物及驴、牛、骆驼等牲畜。有赶集、买卖、 闲逛、饮酒、聚谈、推舟、拉车、乘轿、骑马等情节。画中大街小巷,店铺林立,酒店、茶 馆、点心铺等百肆杂陈,还有城楼、河港、桥梁、货船,官府宅第和茅棚村舍密集。 《清明 上河图》中画有 1695人,各种牲畜六十多匹,木船二十多只,房屋楼阁三十多栋,推车乘 轿也有二十多件。如此丰富多彩的内容,为历代古画中所罕见。各色人物从事的各种活动, 不仅衣着不同,神情气质也各异而且穿插安排着各种活动,其间充满着戏剧性的情节冲突, 令观者看罢,饶有无穷回味。
结构
结构严谨,繁而不乱,长而不冗,段落分明。 可贵的是,如此丰富多彩的内容,主体突出, 首尾呼应,全卷浑然一体。画中每个人物、景象、细节,都安排得合情合理,疏密、繁简、 动静、聚散等画面关系,处理得恰到好处,达到繁而不杂,多而不乱。充分表现了画家对社 会生活的深刻洞察力和高度的画面组织和控制能力。 从内容看, 此画属于 风俗画 , 也具有风 俗画的特点。
技法
在技法上, 大手笔 与 精细的手笔 相结合。 善于选择那些既具有形象性和富于诗情画意, 又具 本质特征的事物、 场面及情节加以表现。 十分细致入微的生活观察, 刻画每一位人物、 道具。 每个人各有身份,各有神态,各有情节。房屋、桥梁等建筑结构严谨,描绘一笔不苟。车马 船只面面俱到,谨小而不失全貌,不失其势。比如船只上的物件、钉铆方式,甚至结绳系扣 都交待得一清二楚,令人叹为观止。
宋代的画坛一个很重要的是院体画与文人画的峙立。 张择端的 《清明上河图》 是属于风俗画。 而风俗画反映了城乡生活、 思想、 感情与审美时尚, 把视野从描绘贵族仙佛的领域扩大到城 乡生活的广阔天地中。 并在深入观察了解对象的基础上进行生动具体的刻画, 显示出宋代风 俗画发展的成就。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全卷以全景式构图, 以严谨精细的笔法, 展现了清明时节北宋都称 汴河沿岸的风光。画卷分为三段:首段为市郊风景,田野、树木、村落等点出了清明的特定
时节, 中断是以虹桥为中心的汴河及其两岸船车运输, 手工业和商贸活动, 后段位市区街景, 接到纵横交错,人流汹涌,车水马龙,一派繁荣景象,作者运用通俗写实的手法,艺术的再 现了宋代城市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它不仅是一幅杰出的绘画, 同时也具有很高的历史文献 价值。
《清明上河图》 宽 24.8厘米 , 长厘米 528.7cm, 绢本设色 , 是北宋画家张择端存世的仅见的一幅 精品 . 张择端 , 字正道 , 东武(今山东诸城)人
这幅画描绘的是汴京清明时节的繁荣景象 , 是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 , 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 况的写照 . 通过这幅画 , 我们了解了北宋的城市面貌和当时各阶层人民的生活 . 总之 , 《清明上河 图》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
《清明上河图》的中心是由一座虹形大桥和桥头大街的街面组成 . 粗粗一看 , 人头攒动 , 杂乱无章; 细细一瞧 , 这些人是不同行业的人 , 从事着各种活动 . 大桥西侧有一些摊贩和许多游 客 . 货摊上摆有刀、剪、杂货 . 有卖茶水的 , 有看相算命的 . 许多游客凭着桥侧的栏杆 , 或指指点 点 , 或在观看河中往来的船只 . 大桥中间的人行道上 , 是一条熙熙攘攘的人流; 有坐轿的 , 有骑马 的 , 有挑担的 , 有赶毛驴运货的 , 有推独轮车的??大桥南面和大街相连 . 街道两边是茶楼 , 酒馆 , 当铺 , 作坊 . 街道两旁的空地上还有不少张着大伞的小商贩 . 街道向东西两边延伸 , 一直延伸到 城外较宁静的郊区 , 可是街上还是行人不断:有挑担赶路的 , 有驾牛车送货的 , 有赶着毛驴拉货 车的 , 有驻足观赏汴河景色的 .
汴河上来往船只很多 , 可谓千帆竞发 , 百舸争流 . 有的停泊在码头附近 , 有的正在河中行驶 . 有的大船由于负载过重 , 船主雇了很多纤夫在拉船行进 . 有只载货的大船已驶进大桥下面 , 很 快就要穿过桥洞了 . 这时 , 这只大船上的船夫显得十分忙乱 . 有的站在船篷顶上 , 落下风帆; 有的 在船舷上使劲撑篙; 有的用长篙顶住桥洞的洞顶 , 使船顺水势安全通过 . 这一紧张场面 , 引起了 桥上游客和邻近船夫的关注 , 他们站在一旁呐喊助威 . 《清明上河图》将汴河上繁忙、紧张的 运输场面 , 描绘得栩栩如生 , 更增添了画作的生活气息 .
张择端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力 , 使 《清明上河图》 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 . 《 清明上河图》 丰富的内容 , 众多的人物 , 规模的宏大 , 都是空前的 . 《清明上河图》的画面疏密相间 , 有条不紊 , 从宁静的郊区一直画到热闹的城内街市 , 处处引人入胜 .
作文六:《清明上河图》1200字
清明上河图
你是否知道《清明上河图》的意思,涨姿势的机会来了,看完智商爆涨不跌。
首先了解清明之意,有三个解释
1、 政治清明
2、 清明节
3、 清明坊(地名)
上河之意有两解释
1、 前往河边的意思
2、 汴河的尊称
其实我们现代人真的很聪明,但聪明过头了,有俗话叫“聪明反被聪明误”,古人的思想其实比较单纯,没有现代人的狡猾,古人做文章也一样,只说明一个观点,一个思想,目的就是让你一看就懂,所以古文一般都是讲事实,讲道理,不会拐弯抹角的描写,更不会很深奥。但可能有人反对,不对呀,古文不是很晦涩难懂么。文章是一个人思想到达一定的境界,自然而然流露的思想结晶,一定是通俗易懂的,只是很多人在表达思想的时候大脑断片了,但文章不能断,而写文章的人没有发现自己断片的问题,这个时候所表达的东西就不是原来思想那样了,已经偏离了,所以你才看不懂。古往今来都是这样的,一个人文章好不好,你看完能马上懂,就是好文章,好思想!就比如你看本君的文章,你一定能看懂。以下内容是让你马上变“人精”方法。
其实绘画也一样,古人不会有那么多心机,画一些你不懂得东西,很多人又说,不对呀,《清明上河图》不就很难懂么?,其实你搞错了,那是因为你脱离了时代背景,你是那个时代的文盲,你没听错 你就是“文盲”,你肯定有听说过一句话,“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你能看到这里说明你肯定懂。打个比方,李白写的文章,和他同一时代的老百姓肯定看不懂,只有文人看的懂。
所以不难理解现代人,即使是专家,也可能看不懂古人的作品,前面说了,因为你没经历过那个时代,你没有那个时代的知识框架和 情感交流体验。结果你肯定看不懂古人的思想。 那么有没有办法让我们和先人进行思想“交流”呢?怎么交流?“换位思考”因为人的本性不会随着时代的不同而变化太多,你一定要站在那个时代背景之下,甚至站在那个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那么你就会明白一切。街坊邻居能够和睦相处,夫妻恩爱,朋友情谊,同学关系等等都是一辈子的事情。只要和人打交道,都要换位思考。
由于《清明上河图》是宋徽宗提的,同样我们站在皇帝的角度去思考《清明上河图》的意思,首先作为这幅画是皇帝命题的,也就是说张择端要按照皇帝的意思去画,你想画什么就画什么那肯定是不行的。皇帝的命题是画我大宋治下的汴梁,政治英明,老百姓安居乐业,经济繁荣昌盛。就是这么简单。所有这是皇帝的命题画,张择端也应该是按照这个意思去画的。至于《清明上河图》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问题,呵呵,这个恐怕只有张择端本人能够说的清楚了,因为这中间出了什么问题,谁也说不清了!若要就此演绎一部电视剧,也是可以
大书特书的。以下是本君的《清明上河图》含义的理解
前面说过皇帝要画里体现 政治清明的面貌,显而易见“清明”就是“政治清明”的意思,你若要说是“清明节”的意思,那宋徽宗的意思是这个,宋徽宗就是傻子,因为如此规模宏大的画作竟然是为了清明节而画的。
“上河”是什么意思,“上河”是汴河的尊称,有专家理解是:去河边的
作文七:《清明上河图》900字
《清明上河图》 泥塑园在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常 庄乡麻龙湾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泥塑园长 300米、宽 62米,由多名民间泥塑高手花费 4年时 间制作完成。 整个泥塑园中有 400多个形态各异 的人物、 20只牲畜、 20条船和 30间宋代民居以 及桥梁、城楼等泥塑作品。
泥塑园长 300米、宽 62米,由多名民间泥塑高手花费 4年时间制作完成。整个泥塑园中有 400多个形态各异的人物、 20只牲畜、 20条船和 30间宋代民居以及桥梁、 城楼等泥塑作品。
?回复
?1楼
?2012-04-04 18:15
?举报 |
?我也说一句
?刘新 905
?中级粉丝
2
农历二月初二, 唐山市麻龙湾文化园隆重举办首届龙文化节。 在这里, 观赏泥塑清明上河图, 观看大型舞龙舞狮表演, 欣赏俏夕阳等精彩演出和民间民俗绝活表演, 景区还请游客免费喝 龙粥、吃龙蛋。
在麻龙湾文化剧场,观看员工自编自演节目 —— 斗地主。
斗地主大会后,将地主游街。 苦思甜大会结束后 ,请游人吃忆苦 思甜饭:龙粥和龙蛋,实际就是菜粥
和菜团子(唐山地区称之菜娘子), 龙蛋是玉米碴和菜混合做成,内芯有 个鸡肉丸子,好吃。
星期三我们学校集体去了 达蓬山 春游,头天晚上我激 动的没有睡好,尽管如此我还是很有精神,一路上同 学们叽叽喳喳的不亦乐乎。
可算到达了目的地 XX 娱乐场,同学们已经克制不住 想要玩那些诱人的游戏了, 可是老师为了我们的安全, 不让我们随意自由活动,不过还好了,每个人都玩到 了自己最想要玩的游戏, 我最喜欢的是那个激流勇进, 特刺激当从上面俯冲下来的时候心脏都悬起来了,冲 下来的时候同学们身上多少会溅湿了衣服,也感受不 到凉,到是觉得很凉爽,也许是我们太高兴了热血沸 腾吧。还有就是去鬼屋我也很喜欢,怎么说呢,感觉 自己是个男子汉吧,这个时候就能看出男生女生的区 别的。做男生 ----我 --骄傲。
在有就是 360旋转,这个游戏也是非常刺激的,做车 晕车的同学肯定是玩不了的,不然几圈下来,必是脸 色苍白,口吐早餐,女生不需要化妆也可以进鬼屋扮 演个角色了。这次春游作为学生的我们感到很开心, 感谢老师 感谢家长为我提供资金, 让我的童年 (少年) 有着诸多的美好快乐的回忆。
作文八:《清明上河图》2000字
一、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导语:在我国灿烂的艺术瑰宝中,《清明上河图》是一颗璀璨的明珠,有人称它为我国宋代的小百科全书。这幅图竟然和宋代的百科全书相提并论,是不是言过其实了,同学们学了课文,自然会有定论了。
二、 快速阅读,整体感知
1、提示:这是一篇阅读课文,先读读“阅读提示”,带着其中的问题阅读课文,找到问题答案。朗读时,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不读破句。
2、出示字词投影片,指读。
3、问题是:这幅画到底画了些什么?它有些什么特点?
(这幅画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描绘市郊景象,
第二部分描写繁忙的汴河码头,
第三部分描写热闹的街市。
以鸟瞰方式构图,图长且窄;绘画的规模宏大,场面繁杂,人和物众多,笔笔精到,惟妙惟肖。)
三、 赏读,展开想象
教师:(张贴挂图《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图美,文也美,课文生动地表达了画面的内容,请同学们再读课文,一边读课文,一边看图画,并随着课文展开想象,尽情地欣赏《清明上河图》中的美丽风光。
学生读文、看图、想象。
四、 美读,表达情感
我们要通过朗读,把《清明上河图》的美表达出来,你最喜欢图的哪一部分,就 反复读读, 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这部分内容。
甲:我最喜欢第三幅画描绘的景象。街道两边的酒楼、茶室一个接着一个,种类繁多的百货五光十色,各种广告招牌悬挂在街道两边的房子上。街道上各种各样的人们,车水马龙,叫卖声不绝于耳。我看到这些仿佛来到了春节的庙会,感受到节日的气氛。
乙:我喜欢第一幅画面。第—幅画面使人们感到春天的美好景色。你看,乳白色的薄雾笼罩在一片嫩绿色的柳芽初绽的树林上,农田初绿,农舍时隐时现,农田甲的田埂纵横交错,一幅多么安静的画面;而画面中的人们,正从四面八方的田间小道上汇聚而来,河内满载农产品的大船正待出发...... 这一切都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丙:我喜欢第二幅图。读了第二幅画面的有关课文,我仿佛坐在小船里,边品着清茶,边看着两岸慢慢后退的景色:两岸房屋高高低低,垂柳迎风摇摆;擦船而过的小船来来往往,小船穿桥而过;两岸的人们与乘坐小船的人们打着招呼,亲切问候。这—切使人们心里暖融融的。
丁:“百家艺技向春售,千里农商喧日昼。”(春日中,各种各样的巧手造出产品在出售,从很远很远地方赶来的农人、商贩日夜在这里交易。表现了汴梁城市场繁荣、人民丰衣足食。)充分表达了作者喜悦之情,赞美之意
五、老师引导
同学们,你们看到了画面,对画面内容感受非常深,说明了绘画真实,使人仿佛身临其境。谁能评价一下,如果你面对这幅画会对作者说些什么?
甲:我觉得作者真了不起,这么多的人,这么多的景物,都画在了仅仅6米多长、30多厘米宽的画面上,真是神来之笔。
乙:了不起的还在于作者在这样仅有的画面上,画了五百五十多个人,五六十匹牲口,二十余辆车轿,二十余艘船只,三十余幢房屋??而且笔笔认真,一丝不苟,非常也动。
丙:看到画面,我仿佛回到了历史,感觉到自己正在从生机勃勃的农村,信步来到繁华喧闹的城市,画面上的人和物都栩栩如生。
六、 尾段导入,了解专题
1、21世纪的今天,我们通过这幅画,生动再现了当年北宋清明时节的情景。难怪人们称它为我国宋代的小百科全书。
2、课文最后一段点明了《清明上河图》的重要地位,请同学们把课文最后一段读一读,想想这幅图画在哪些方面,为研究我国宋代社会各方面情况提供了有价值的形象资料。
六、小组合作,探究专题
教师:接下来分小组学习,每个小组自定一个专题,如“风俗人情”,又如“桥梁建筑”“道路交通”“人际关系”等,然后从画图上认真地查找,用心分析画图上的内容,把符合专题的内容一一找出来。
七、班上交流,适时指点
风俗人情:一是游戏活动,有野台戏、耍猴戏、僧侣拳击、说书、走钢丝走绳、打花鼓、和尚杂耍、斗百草、傀儡戏、相朴等;二是清明活动,如打秋千、放断鸢、插柳、春游野宴、扫墓、军中射柳;三是市招类,如特别标志(酒帘、饭铺晃子、接骨店、香蜡铺、笔墨店、鞋店、杂货店) ,又如饮食类市招(官盐、糖房、糟熏海味、蜜饯、羊肉、茶点、小吃店) ,又如公家机关市招(官厅、状元府) 。 桥梁建筑:茅屋、瓦屋、华屋、殿宇、庙、摊子、战台、桥(八字型、拱型、平板硬桥) 、墙、牌坊。
道路交通:船(帆船、画舫、游艇、木筏、渡船、官船) ;车(独轮车、双轮车、四轮车) ;轿子(二人小轿、花轿、驳轿、官轿) ;骆驼。
人际关系:做生意的商贾,骑马的官吏,看街景的士绅,叫卖的小贩,乘坐轿子的大家眷属,身负背篓的行脚僧人,问路的外乡游客,听说书的街巷小儿,酒楼中狂饮的豪门子弟,城边行乞的残疾老人。。
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 说说自己了解的我国历史上还有那些著名的文学、绘画 作品。
甲:文学名著《水浒》《西游记》《三国演义>等就是代表。
乙:《唐诗》《宋词》也很有名。
丙:《乐府》是我国最早的诗集。
总结:希望同学们今后注意阅读有关表现我国古代悠久文化历史的文学作品,更深地感受祖国的伟大。
作文九:《清明上河图》900字
清明上河图
芜湖市方村小学 董靖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通过品读与演说,感悟古画《清明上河图》内容、特点和历史价值。
3、了解课文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读中想象,感悟古画《清明上河图》内容、特点,了解课文的表达手法。
【教学难点】:体会《清明上河图》的历史价值,感悟我国古代人民的艺术才能。
【教学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查找《清明上河图》相关的图像文字资料,了解画家张择端的情况。 2、完整《清明上河图》配乐滚动画面。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紧扣课题
1、导入:你最喜欢的一幅画是什么?说说理由。
2、随即导入:今天,我们要来欣赏一幅名扬中外的古画,这幅画是我国灿烂艺术瑰宝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板书:《清明上河图》。
3、老师引疑:你看到课题有什么想法和问题吗?
二、初读课文,直观感受
1、学生在小组里自由读文,互相检查朗读,排除读音上的障碍,老师从中巡视分别指导读。
2、 学生说说对画家张择端的认识
3、 电脑播放《清明上河图》的完整画面,让学生说说观看后的感受 。
三、自主阅读,结合资料,体会名画
1、细读课文,体会古画的内容、特点和价值。
引导学生:
①、各小组从内容、特点和价值里选自己最感兴趣的一点进行自主探究学习。 ②、先读相关文段,动笔作批注,写写感受。
③、利用资料,结合感受,在小组探究交流。
2、小组学生读书汇报,师小结。
板书:市郊景象 汴河码头 热闹的街市 规模宏大 惟妙惟肖
3、学生品读感兴趣的内容,感受古画的神韵。
4、赏读想象,介绍场景。
① 再次播放《清明上河图》画面。学生一边读课文,一边看图画,并随着课文展开想象。
② 假设自己为导游,练习口头描述你喜欢的场景,描述要加入自己的想象。先在小组里面介绍,然后选一两个同学上台扮演导游表演介绍。
四、交流收获,总结课文
1、导入:在领略了世纪宝鼎的风采和欣赏了《清明上河图》的神韵后,你有什么感受与收获吗?
① 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想。
② 引导学生在从学习表达的角度谈自己的理解板书: 艺术瑰宝
2、总结延伸:收集和阅读中国文化艺术的资料,下节课我们将作专题交流和展示。
【板书】
24、《清明上河图》
市郊景象 汴河码头 热闹的街市
规模宏大 惟妙惟肖
艺术珍宝
作文十:《清明上河图》700字
龙源期刊网 ://.qikan..
清明上河图
作者:
来源:《小学科学》 2016年第 05期
农村也有风俗画
风俗画不一定都是精工细致的大画家作品,其实在广大的乡村地区,风俗画随处可见。我 们都见过的各种地方年画、农民画,其实都属于风俗画,它们反映的是农村的趣味生活。
有这样一幅巨大的古画,用翔实的笔触细致地描绘出了一座古代王朝都城。画卷中的每一 个人物都栩栩如生,每一处景观都真实地再现了曾经繁华如梦的古城盛景。对喽对喽,这幅画 就是国宝中的国宝 —— 《清明上河图》。
这是一幅风俗画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的传世名作,被评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是不 可多得的艺术珍品,现在被珍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清明上河图》是一幅描绘了北宋年间都 城汴京的社会图景的风俗画 …… 等等,什么叫风俗画?
所谓风俗画,是中国古代人物画的一个类型,这类绘画是以社会生活风俗为题材的人物绘 画,以人物和人物活动的场所为核心,尽情展现一个社会的风貌。风俗画最早出现在汉代,至 今在全国各个地方的汉代墓葬中发现的画像砖、壁画上,都有这类绘画。
宋代是中国风俗画创作的高峰期,那时风俗画已经发展到非常成熟的阶段,《清明上河 图》的出现是风俗画的巅峰。
绝无仅有的伟大之作
《清明上河图》宽 25.2厘米,长 528.7厘米,是典型的中国古代长卷绘画。在这么长的画 卷中,数也数不清的各色人物、牲畜、车、轿、船只、房屋、桥梁、城楼全都有条不紊地跃然 纸上,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简直高得令人无法想象!
正是由于《清明上河图》的生动记录,今天的人们才可能直观地了解北宋都城汴京的城市 面貌和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今天的人们展示了北宋时代曾经有过的繁荣景象。在全球范围 内,这都是一幅绝无仅有的伟大之作!
进步的汴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