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月下独酌李白 月下独酌》1500字
月下独酌李白 月下独酌
月下独酌 昨夜寐中,银辉入户,故起,月下独酌。
——题记
星朗月圆,迟暮晕散,清青一池鱼嬉水,月色衔波,粼粼影布窗花澜。方才偶有迷蒙睡意,倏忽婵娟乍明,叫得难以入眠的人儿乘兴欣然起身,赏月为谴。
情难把控,那娘子便伐步独院花圃。是时虽入暮秋,圃中依然幽香浮散,但难辨香由何处,花香、月香,亦或是郁郁思香满满......
娘子择了一处清静地儿,意欲独坐稍时,不料袭袭夜风载润,弄得娘子体肤微凉,心似有空,遂快迈碎步进了屋子,盏了青瓷花茶,以茶代酒。“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长安愁绪入杯,那大诗仙乃仕途失意,自斟自酌无友无亲,而这小娘子恰逢独居家中,夫君因商事离家数日未归,心有忧情有虚,淳淳茶香换而苦涩。应了这景,着了这情。
轻抿柔唇,唇齿留香,香催相思,思无可解。“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娘子只得效仿大诗仙,以月为慰。分分秒秒,她与月推杯换盏,再微微俯下身子瞧了瞧影子,那影子也只是跟随着她的曼妙身姿,确是“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可是无奈,夫君在外怎能顾及,何况娘子还愈发忧心夫君在外是否休憩安稳,所以只得不负月儿怜意,“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自己难以圆满,不如以此圆满了那花间醉叶罢。
无法~那娘子一腔暖茶下腹,轻歌曼舞,青丝绕了锦裾,玉指偶
抚古琴,却更显清冷。回旋指点,远眺江上群舟,皆非夫君归也。江枫渔火对愁眠,娘子心想若醉后方各离忧,仰天长凝,低喃出口“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几近黎明,那诗仙大人政治抱负远大然不可实现,心情孤寂苦闷不堪,还有便是在污流浊合之中,大人不愿沉沦,心固追求自由光明。娘子何,于她,人生历程尚还遥远,只是思君心切,忧君心乱,一时独黯亦断不了明日谴婘,待到君帆归回,伉俪依旧情深。今夜月下独酌,是愿“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月下独酌,娘子挽杯秀叹:嗬,今朝苦寂不作痛,来日我再月下酌......
初三:田静
月下独酌相关内容:梦江南 蓝色的画布上,有着软绵绵的洁白云彩,灰色的信鸽在楼层上方盘旋,阳光透过露珠折射出的绚丽彩虹,给这一幅动态画面添加了曼妙游离的梦幻。一切的一切都在这和谐美好的世界发生了一会儿侍女面若桃花的对我说:小姐,您的信鸽可被您给盼回...
孔乙己续文 我终究没有见他,他真的死了吗,时间的推移,这个疑问也已在心中渐渐淡忘。直到那一天我已30多岁,穿着长衫,再次来到咸亨酒店,变成了我点酒喝,要了一晚茴香豆,偶然想起二十多年前的孔先生教我识字。
时光老人 从前,有一座小房子,里面住着时光老人。他有改变时光的漏斗,只要拿去点沙子,时光就会倒流。一天,一个乞
丐来到了这座小房子。老人,老人,你有办法改变我的命运吗,一说完,乞丐的泪水哗哗直下。
新龟兔赛跑作文 新龟兔赛跑作文(1)第一次,兔子骄傲自大,输给了小乌龟。后来,又举行了一次比赛。这回,兔子还会在睡觉吗,比赛现场。兔子:乌龟,这次比赛你有信心赢我吗,乌龟:那时当然的了,我会这明我比你强的。
恩师 人生的旅途中有一串歪歪扭扭的小脚印,伴着一串扎扎实实的大脚印??那是您在用辛勤的汗水,把满园桃李浇灌;用纯净的爱心,编织五彩的花环。老师,我是舟,您是海,没有您的载托,我怎能远航,老师,我是泉,您是山,没有您的孕育,我怎...
走进初三 汹涌的大海给世界做完祷告后,他征服了是世界。---题记我有个信仰,他曾这样说过十年饮冰,难凉热血,如今的我们将要实现他说的话,梦想来临,为之奋斗。我上初三了,一句宣言告知了我们世界末日到来的激情和即将死亡的遗言。
作文二:《[月下独酌]月下独酌》3200字
[月下独酌]月下独酌
篇一 : 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注释
,、将:偕,和。
,、相期:相约。
,、云汉:天河。
译文
准备一壶美酒,摆在花丛之间, 自斟自酌无亲无友,孤独一人。 我举起酒杯邀请媚人的明月, 低头窥见身影,共饮已有三人。 月儿,你那里晓得畅饮的乐趣, 影儿,你徒然随偎我这个孤身~ 暂且伴随玉兔,这无情瘦影吧, 我应及时行乐,趁着春宵良辰。 月听我唱歌,在九天徘徊不进, 影伴我舞步,在地上蹦跳翻滚。 清醒之时,咱们尽管作乐寻欢, 醉了之后,免不了要各自离散。 月呀,愿和您永结
为忘情之友, 相约在高远的银河岸边,再见~
赏析
??原诗共四首,此是第一首。诗写诗人在月夜花下独酌,无人亲近的冷落情景。诗 人运用丰富的想象,表现出由孤独到不孤独,由不孤独到孤独,再由孤独到不孤独的 一种复杂感情。李白仙才旷达,物我之间无所容心。此诗充分表达了他的胸襟。诗首四句为第一 段,写花、酒、人、月影。诗旨表现孤独,却举杯邀月,幻出月、影、人三者;然而 月不解饮,影徒随身,仍归孤独。因而自第五句至第八句,从月影上发议论,点出 “行乐及春”的题意。最后六句为第三段,写诗人执意与月光和身影永结无情之游, 并相约在邈远的天上仙境重见。全诗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寂寞和孤傲,也表现了他 放浪形骸、狂荡不羁的性格。邀月对影,千古绝句,正面看似乎真能自得其乐,背面看,却极度凄凉。
篇二 : 《月下独酌》
《月下独酌》
作者: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注解:
,、将:偕,和。
,、相期:相约。
,、云汉:天河。
翻译:
准备一壶美酒,摆在花丛之间,
自斟自酌无亲无友,孤独一人。
我举起酒杯邀请媚人的明月,
低头窥见身影,共饮已有三人。
月儿,你那里晓得畅饮的乐趣,
影儿,你徒然随偎我这个孤身~
暂且伴随玉兔,这无情瘦影吧,
我应及时行乐,趁着春宵良辰。
月听我唱歌,在九天徘徊不进,
影伴我舞步,在地上蹦跳翻滚。
清醒之时,咱们尽管作乐寻欢,
醉了之后,免不了要各自离散。
月呀,愿和您永结为忘情之友,
相约在高远的银河岸边,再见~
赏析:
??原诗共四首,此是第一首。诗写诗人在月夜花下独酌,无人亲近的冷落情景。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表现出由孤独到不孤独,由不孤独到孤独,再由孤独到不孤独的1种复杂感情。
??李白仙才旷达,物我之间无所容心。此诗充分表达了他的胸襟。诗首四句为第一段,写花、酒、人、月影。诗旨表现孤独,却举杯邀月,幻出月、影、人三者;然而月不解饮,影徒随身,仍归孤独。因而自第五句至第八句,从月影上发议论,点出行乐及春的题意。最后六句为第三段,写诗人执意与月光和身影永结无情之游,并相约在邈远的天上仙境重见。全诗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寂寞和孤傲,也表现了他放浪形骸、狂荡不羁的性格。
??邀月对影,千古绝句,正面看似乎真能自得其乐,背面看,却极度凄凉。
诗人下笔点题,突出1个“独”字。春天幽静的月夜,月色溶溶,花香袭人,令人惋惜的是诗人自饮自酌,竟无一人陪诗人共饮,“一壶酒”已见冷清,“独酌”、“无相亲”重复渲染,倍见孤独之情。环境的优美与人心的寂寞对照,形成了一层转折。然而诗人展开奇妙想象,邀来天上的明月、月光下自己的影子,助酒佐兴。冷清的场面又显得
气氛热烈,情调也变得乐观。由孤独变为不孤独,这是又一层转折。
中间四句,两层转折,尽管诗人主观上如此盛情,却痛苦地感到:月亮毕竟不会饮酒,自己的身影也不能举杯对酌,只能徒然伴随自己而已。“既”、“徒”二字,紧相呼应,显露出再次失望的心境。这是一层转折,由不孤独又变为孤独。接下去,诗人进1步自我解脱,遗憾虽然遗憾,但如此美好的良宵岂能虚度~
暂且与明月和身影为伴,在春暖花开之日及时行乐吧。
诗意稍稍扬起,然而,这种强颜为欢却掩不住心灵的悲哀和凄凉,联系开头“独酌无相亲”可知,诗人正是饱尝了人生的苦味和现实的沉重打击后,才有意避开这黑暗昏浊的世界,来独自“行乐”,徘遣心灵的苦闷。
“我歌月徘徊”以下四句,写自己醉舞高歌的情景。诗人对月高歌,明月徘徊左右,仿佛倾听自己的歌声;影子陪自己起舞,舞兴正浓,影子也显得零乱。
直到醉倒之后,醉眼朦胧,月光看不见了;躺在花丛,影子也不得不与自己分离。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明月、影子写得极富人情味。
接着诗人将笔锋一转,提出自己诚恳的愿望。“无情游”很值得玩味。月亮、影子都是没有知觉情感的事物,李白与之交游,故称“无情游”。“云汉”,是银河,这里指天国。诗人与明月,影子相约,希望永远相伴、远游行乐,并期待到神奇的天国相聚。诗人对物抒情、淋漓尽致地倾吐着自己的向往。诗人不愿与污浊的社会同流合污,因此才感到孤独,才与明月、影子为友。至此,诗意升华到1个更加深刻的境界。
题目是“月下独酌”,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表现出1种由独而不独,由不独而独,再由独而不独的复杂情感。表面看来,诗人真能自得其乐,可是背面却有无限的凄凉。诗人曾有一首《春日醉起言志》的诗:“处世若大梦,胡为劳其生,所以终日醉,颓然卧前楹。觉来盼庭前,一鸟花间鸣。借问此何时,春风语流莺。感之欲叹息,对酒还自倾。浩歌待明月,曲尽已忘情。”试看其中“一鸟”、“自倾”、“待明月”等字眼,可见诗人是怎样的孤独了。孤独到了邀月与影那还不算,甚至于以后的岁月,也休想找到共饮之人,所以只能与月光身影永远结游,并且相约在那邈远的上天仙境再见。结尾两句,点尽了诗人的踽踽凉凉之感。
通览全诗,深沉的孤独感是贯穿全篇的题旨,在艺术上层层转折,波澜起伏,愈转意蕴愈深。同时,诗人以乐写哀,以旷达写悲郁,别有风味。
篇三 : 月下独酌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注释
,、将:偕,和。
,、相期:相约。
,、云汉:天河。
译文
准备一壶美酒,摆在花丛之间, 自斟自酌无亲无友,孤独一人。 我举起酒杯邀请媚人的明月, 低头窥见身影,共饮已有三人。 月儿,你那里晓得畅饮的乐趣, 影儿,你徒然随偎我这个孤身~ 暂且伴随玉兔,这无情瘦影吧, 我应及时行乐,趁着春宵良辰。 月听我唱歌,在九天徘徊不进, 影伴我舞步,在地上蹦跳翻滚。 清醒之时,咱们尽管作乐寻欢, 醉了之后,免不了要各自离散。 月呀,愿和您永结为忘情之友, 相约在高远的银河岸边,再见~
赏析
??原诗共四首,此是第一首。诗写诗人在月夜花下独酌,无人亲近的冷落情景。诗 人运用丰富的想象,表现出由孤独到不孤独,由不孤独到孤独,再由孤独到不孤独的 一种复杂感情。李白仙才旷达,物我之间无所容心。此诗充分表达了他的胸襟。诗首四句为第一 段,写花、酒、人、月影。诗旨表现孤独,却举杯邀月,幻出月、影、人三者;然而 月不解饮,影徒随身,仍归孤独。因而自第五句至第八句,从月影上发议论,点出 “行乐及春”的题意。最后六句为第三段
,,,写诗人执意与月光和身影永结无情之游, 并相约在邈远的天上仙境重见。全诗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寂寞和孤傲,也表现了他 放浪形骸、狂荡不羁的性格。邀月对影,千古绝句,正面看似乎真能自得其乐,背面看,却极度凄凉。
作文三:《月下独酌.李白》5500字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赏析一】
李白的五言古诗创作的题材非常广泛,风格也是多姿多彩的,前面我们介绍了两首他学习乐府民歌写的《长相思》和《长干行》,而这首《月下独酌》则完全是李白飘逸风神和浪漫诗风以及个人精神世界的充分展示。全诗一共十四句,前八句平声韵,后六句仄声韵。就五言古诗这一体裁来说,《月下独酌》的篇幅并不算长,但其中却饱含了一颗孤独、寂寞心灵的追求与向往。这首诗通篇的出场人物只有李白自己一个人,却通过独白的方式,在心灵的深处掀起了一层又一层的感情波澜,既跌宕起伏又率性天然,历来被认为是李白诗歌的激情代表之作。
酒与月,是李白一生须臾不曾离开的最忠实的伴侣,无论他走到哪里,身处何方,总会留下有关美酒与明月的兴会淋漓之作。如
在诗的一开始,我们的诗人是处在花间月下、一个非常宜人的环境之中,
惊讶与不解,反而认定这才是真正的李白,是那个生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的纯粹的、浪漫的、不食人间烟火的
《月下独酌》是以感情跌宕起伏和率性纯真而著称的,通观全诗其感情波澜可以明显分为几层起伏,第一句起首是扬,
诗歌的第二部分也是四句,诗人同样又经历了一次由悲凉到喜悦的情感的轮回。从感叹月亮与身影这两个招呼来的酒伴的不尽人意,到全然不顾、自得其乐的忘我境界。诗歌的第二波起伏是情节的正式展开,是
诗歌的第三波起伏是独酌的高潮与升华,在这一阶段,诗人已完全被自己创造出来的这个
这首诗歌第二个成功之处是全诗的率性纯真,毫无做作。对此,沈德潜是这样评价的:
【赏析二】
李白太伟大了,伟大得让人忽视了他的孤独,《月下独酌》写于李白卿相梦幻破灭之时,让我们从这儿走进他的诗歌,走近他孤寂而高傲的心灵吧,其实他是一个“伟大的孤独者”。
一、李白因心灵自由而伟大,但这种自由其实也是有限的。
李白要自由,但又想走仕途“济世”;外显旷达,其实内心孤寂。
李白(701──762),早年就有济世的抱负,但不屑于经由科举登上仕途,而希望由布衣一跃而为卿相。因此他漫游全国各地,结交名流,以此广造声誉。开元十三年(725),出蜀漫游,游历江陵、岳阳、长沙、零陵、庐山、金陵、维扬、姑苏、又回头至江夏(武昌),复至安陆,居于小寿山,被前朝宰相许圉师家招为孙女婿。此后数年即以安陆为中心,四处漫游,广交朋友。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李白的朋友道士吴筠向玄宗推荐李白,玄宗于是召他到长安来。李白对这次长安之行抱有很大的希望,在给妻子的留别诗《别内赴征》中
写道:“归时倘佩黄金印,莫见苏秦不下机。”李白奉召来到京城长安。他本想此行能够施展才能,有所作为,然而很不如意;玄宗把他看作词臣,并不重用他,又受到权贵的排挤。他在长安不到两年就被赐金放还,让 “提前退休”了。普通人或许觉得荣幸,我们还巴不得呢,可对傲岸的李白来说,这不仅是由布衣而卿相的梦幻从此完全破灭,更是很件丢脸面的事情。不好求人或许也没人能帮忙,更是没处能倾诉了,他唯有对“酒”与“月”去诉说他心中的块垒,在这时他的“举杯邀明月”成了必然。其实“酒”与“月”始终是李白诗歌的最普遍意象,也可见其一贯的内心孤寂。
“及时行乐”的想法,是常人喝酒时都容易产生的。《李诗直解》:“此对月独饮,放怀达观以自乐也。”此诗记的就是“自乐”,自我排遣孤寂,“行乐须及春”,孤傲的李白总能表现出他的不屑。可在后来李白那儿,“及时行乐”越来越成为他的处世的态度了,“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能开心颜?”“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这些豪言壮语虽然更多情况下是对友人说的,但我们已经可以比较明确地感觉到这几乎就是他的性格了,所以我们说他的心灵是自由的,他也因此而伟大而可爱而值得传诵千古。我们喜欢李白就是因为他的这种心灵自由。
二、李白诗歌因妙手天成而精彩,他运用了最适合表达自己心灵自由的艺术形式。
李白是我国古代诗人中浪漫主义流派的杰出代表。这首诗,在构思和表现手法方面,就富有浪漫主义色彩。本诗描写了月下独酌情景。月下独酌,本是寂寞的,但诗人却运用丰富的想像,把月亮和自己的身影凑合成了所谓的“三人”。又从“花”字想到“春”字,从“酌”到“歌”、“舞”,把寂寞的环境渲染得十分热闹,不仅笔墨传神,更重要的是表达了诗人善自排遣寂寞的旷达不羁的个性和情感。傅庚生《中国文学欣赏举隅》:“花间有酒,独酌无亲;虽则无亲,邀月与影,乃如三人;虽如三人,月不解饮,影徒随身;虽不解饮,聊可为伴,虽徒随身,亦得相将。及时行乐,春光几何?月徘徊,如听歌;影零乱,如伴舞。醒时虽同欢,醉后各分散;聚时似无情,情深得永结;云汉邈相期,相亲慰独酌。此诗一步一转,愈转愈奇,虽奇而不离其宗。青莲奇才,故能尔尔,恐未必苦修能接耳。”真的,如此奇妙自然的意境只有妙手天成,绝非常人精雕细刻所能为。
另外,“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我把这句翻译成“让我们结一份永恒、自然的情谊吧,来日可相聚在浩邈的云天”。这“无情”怎么成了“永恒、自然”了呢?《庄子·德充符》:“惠子谓庄子曰:?人故无情乎??庄子曰:?然。?惠子曰:?人而无情何以谓之人??庄子曰:?道与之貌,天与之形,恶得不谓之人??惠子曰:?既谓之人,恶得无情??庄子曰:?是非吾所谓情也。吾所谓无情者,言人之不以好恶内伤其身,常因自然而不益生也。?”朱谏注:“无情者,月与我虽曰三人,然月与影本无情也。”他们都是自然永恒的物象,人可以寄予情,但此情其实是“人情”而非“物之情”。庄子反对世俗好恶之情,倡导自然真性,所以这“无情”反倒是一种真挚的永恒的感情了。当然,这末句也是李白对自己日后处境的一种担忧,他担心他会永远的孤寂。离开长安以后,其实李白还是常常有友人相伴左右的,据史料考证,他《梦游天姥吟留别》时告别的就有杜甫和高适等人,只不过他的个性决定了他心灵自由与内心孤寂的矛盾,总是难以协调的。
【赏析三】
这首诗突出写一个“独”字。李白有抱负,有才能,想做一番事业,但是既得不到统治者
的赏识和支持,也找不到多少知音和朋友。所以他常常陷入孤独的包围之中,感到苦闷、徬徨。从他的诗里,我们可以听到一个孤独的灵魂的呼喊,这喊声里有对那个不合理的社会的抗议,也有对自由与解放的渴望,那股不可遏制的力量真是足以“惊风雨”而“泣鬼神”的。
开头两句“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已点出“独”字。爱喝酒的人一般是不喜欢独自一个人喝闷酒的,他们愿意有一二知己边聊边饮,把心里积郁已久的话倾诉出来。尤其是当美景良辰,月下花间,更希望有亲近的伴侣和自己一起分享风景的优美和酒味的醇香。李白写这首诗的时候正是这种心情,但是他有酒无亲,一肚子话没处可说,只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邀请明月和自己的身影来作伴了。这两句是从陶渊明的《杂诗》中化出来的,陶诗说:“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不过那只是“两人”,李白多邀了一个明月,所以是“对影成三人”了。
然而,明月是不会喝酒的,影子也只会默默地跟随着自己而已。“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结果还只能是自己一个人独酌。但是有这样两个伴侣究竟是好的,“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暂且在月和影的伴随下,及时地行乐吧!下面接着写歌舞行乐的情形:“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月徘徊”,是说月被我的歌声感动了,总在我身边徘徊着不肯离去。“影零乱”,是说影也在随着自己的身体做出各种不很规矩的舞姿。这时,诗人和他们已达到感情交融的地步了。所以接下来说:“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趁醒着的时候三人结交成好朋友,醉后不免要各自分散了。但李白是不舍得和他们分散的,最后两句说:“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无情”是不沾染世情的意思,“无情游”是超出于一般世俗关系的交游。李白认为这种摆脱了利害关系的交往,才是最纯洁的最真诚的。他在人间找不到这种友谊,便只好和月亮和影子相约,希望同他们永远结下无情之游,并在高高的天上相会。“云汉”,就是银河,这里泛指远离尘世的天界。这两句诗虽然表现了出世思想,但李白的这种思想并不完全是消极的,就其对社会上人与人之间庸俗关系的厌恶与否定而言,应当说是含有深刻的积极意义的。
这首诗虽然说“对影成三人”,主要还是寄情于明月。李白从小就喜欢明月,《古朗月行》说:“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在幼小的李白的心灵里,明月已经是光明皎洁的象征了。他常常借明月寄托自己的理想,热切地追求她。《把酒问月》一开头就说:“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在《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这首诗里也说:“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他想攀明月,又想揽明月,都表现了他对于光明的向往。正因为他厌恶社会的黑暗与污浊,追求光明与纯洁,所以才对明月寄托了那么深厚的感情,以致连他的死也有传说,说他是醉后入水中捉月而死的。明月又常常使李白回忆起他的故乡。青年时代他在四川时曾游历过峨眉山,峨眉山月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他写过一首《峨眉山月歌》,其中说“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很为人所传诵。他晚年在武昌又写过一首《峨眉山月歌》,是为一位四川和尚到长安去而写了送行的。诗里说他在三峡时看到明月就想起峨眉,峨眉山月万里相随,陪伴他来到黄鹤楼;如今又遇到你这峨眉来的客人,那轮峨眉山月一定会送你到长安的;最后他希望这位蜀僧“一振高名满帝都,归时还弄峨眉月”。明月是如此地引起李白的乡情,所以在那首著名的《静夜思》中,才会说“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一看到明月就想起峨眉,想起家乡四川来了。明月,对于李白又是一个亲密的朋友。《梦游天姥吟留别》里说:“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在另一首题目叫《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的诗里,他又说:“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简直是以儿童的天真在看月的。更有意思的是,当他听到王昌龄左迁龙标的消息后,写了一首诗寄给王昌龄,诗里说:“我寄
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在李白的想象里,明月可以带着他的愁心,跟随王昌龄一直走到边远的地方。
当我们知道了明月对李白有这样多的意义,也就容易理解为什么在《月下独酌》这首诗里李白对明月寄予那样深厚的情谊。“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李白从小就与之结为伴侣的,象征着光明、纯洁的,常常使李白思念起故乡的月亮,是值得李白对她一往情深的。孤高、桀傲而又天真的伟大诗人李白,也完全配得上做明月的朋友。
【赏析四】
这是一个精心剪裁出来的场面,写来却是那么自然。李白月下独酌,面对明月与影子,似乎在幻觉中形成了三人共饮的画面。在这温暖的春夜,李白边饮边歌舞,月与影也紧随他那感情的起伏而起伏,仿佛也在分享他饮酒的欢乐与忧愁。
从逻辑上讲,物与人的内心世界并无多少关系。但从诗意的角度上看,二者却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也正是中国诗歌中的“兴”之起源。它从《诗经》开始就一直赋予大自然以拟人的动作、思想与情感,如“月出皎兮,佼人僚兮”,“愁月”“悲风”等等。李白此诗正应了这“兴”之写法,赋明月与影子以情感。正如林语堂所说:“它是一种诗意的与自然合调的信仰,这使生命随着人类情感的波动而波动。”
但在诗之末尾,李白又流露出一种独而不独,不独又独的复杂情思,他知道了月与影本是无情物,只是自己多情而已。面对这个无情物,李白依然要永结无情游,意思是月下独酌时,还是要将这月与影邀来相伴歌舞,哪怕是“相期邈云汉”,也在所不辞。可见太白之孤独之有情已到了何等地步!
斯蒂芬·欧文曾说:“诗歌是一种工具,诗人通过诗歌而让人了解和叹赏他的独特性。”
李白正是有了这首“对影成三人”的《月下独酌》,才让我们了解和叹赏他的独特性的。
今天,无论男女老少,任何一个中国人,只要他举杯浅酌,都会吟咏“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以表他对所谓风雅与独饮的玩味。而这首诗的独特性,早已化入我们民族的集体无意识之中了。(柏桦)
【赏析五】
咏月抒情是古今文学的显赫主题之一。咏月意识是构成中国文人心理结构的一个重要层面,咏月意识的核心是生命现象与月亮自然运行的双向同构感应在人心中引起的深刻的顿悟,具体表现为人对自身生命的忧恐、悲叹、把握和思考。我们读李白的这首《月下独酌》就有这样的体会。
诗的开头两句着一“独”字,点出了诗人有酒无亲,一肚子话没处可说。怎么办呢?只好举杯邀请明月和自己的身影来作伴了。李白、明月,加上“对影”自然“成三人”了。然而,明月是不会喝酒的,影子也只会默默地跟随着自己而已。结果还只能是自己一个人独酌。此时
诗人的心情还是好的。诗人认为有这样两个伴侣究竟是好的,不如暂且在月和影的伴随下,及时地行乐吧!接着诗人笔锋一转,写歌舞行乐的情形。“月徘徊”,是说月被我的歌声感动了,总在我身边徘徊着不肯离去。“影零乱”,是说影也在随着自己的身体做出各种不很规矩的舞姿。这时,诗人和他们已达到感情交融的地步了。所以趁醒时三人结交成好朋友,醉后不免要各自分散了。但李白是不舍得和他们分散的。最后只能作“无情游”。“无情游”是超出于一般世俗关系的交游。李白认为这种摆脱了利害关系的交往,才是最纯洁的最真诚的。他在人间找不到这种友谊,便只好和月亮和影子相约,希望同他们永远结下无情之游,并在高高的天上相会。
这首诗的题目叫“月下独酌”,表面上看起来,诗人是在自得其乐,实际是诗人却是有着无限的凄凉。这说明古代文人惟恐生命之将尽,而导致的对生命的悲叹,也导致了对生命的把握和执着。从这一意义上说,诗人对生命的探索是积极进取的。(鲍亚民)
作文四:《《月下独酌》教案》1500字
《月下独酌》教案
教学目标
一、了解李白的思想性格,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二、熟背全诗
教学重点难点
一、理解诗歌中寄托的诗人的思想感情
二、乐景写悲情的艺术效果
教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导入新课
李白怀抱一腔政治热情到了长安,被贺知章等欣赏,唐玄宗任为翰林待诏,把李白当作词臣而已,更兼李白本性正直纯真,得罪了权贵被排挤出京后,漫游江湖间,政治理想无法实现,762年,病死当徒,初葬采石矶。杜甫“世人皆曰杀,我意独怜才”,可见李白一生始终受到权贵们的排挤,郁郁不得志。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隋末其先人流寓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青莲乡,二十五岁起“辞亲远游”,仗剑出蜀。天宝初供奉翰林,因遭权贵谗毁,仅一年余即离开长安。安史之乱中,曾为永王璘幕僚,因璘败系浔阳狱,远谪夜郎,中途遇赦东还。晚年投奔其族叔当涂令李阳冰,后卒于当涂,葬龙山。唐元和十二年(817),宣歙池观察使范传正根据李白生前“志在青山”的遗愿,将其墓迁至青山。有《李太白文集》三十卷行世。
二、诗文赏析
(一)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1.我们对“月”这一传统意象已有一定了解,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的理解,并结合这首诗,说说本诗中“月”这一意象的含义。
“月”的传统意象包含着“冷清寂寥”“离情别恨”“征途羁旅”“思念家
乡”“渴盼团圆”等意。此诗中“月”的意象应有“冷清寂寥”和“品质高洁”的含义。
2.诗人饮酒的环境如何?
“花间”“月下”,“花前月下”是良辰美景。
3.但诗人的情感可用哪个字表达?
“独酌”
4.赏析这种写悲凉寂寞的艺术手法和表达效果。
“以乐景写悲情”的反衬手法,越是良辰美景之中,寂寞就越显得刻骨铭心,效果是使悲凉寂寞更加浓郁和难以排解,突出强调了诗人李白深沉的寂寞凄凉之情。
5.赏析“邀”字。
“邀”字,主动者为诗人,因自己坚持高洁的品质,得罪了权贵,早已无人往来了。在这良辰美景之中,诗人难以排遣这种孤独和寂寞,环顾左右,只有一轮孤月相伴,只有一轮明月可邀,凄寂之情溢于言表。但明月也是高洁的意象,因而也寄寓着作者高洁的品质在其中。
所以“邀”字,以物为友,既表现了孤寂之情,也寄寓着品质的高洁。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1.诗人邀月与影为友共饮美酒佳酿,共享美景良辰,但仍无法排解心中愁苦,从哪些字词可见?
“不解”“徒随”“暂伴”表明了虽以物为友,但物何以为友,以物为友是无奈之举,更写出了作者的孤独。
(二)我歌月徊徘,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1.“同交欢”的场面的表达作用?
“我歌月徊徘,我舞影零乱”,诗人月下独舞,以闹写静,反衬出诗人的孤寂。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1.此二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向?
“永结”与“相期”表明了作者在无边寂寥的天地中,宁愿永与月、影为伴,醉酌孤独,也不愿同流合污、阿谀奉承的高洁志愿。最后两小句话峰又转,“永
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声明现实的残酷并不能压制自己对理想的渴望。现实中不可的事,我们可以相约到遥远的天际去。当然,这里李白的出世思想也不是他的最终思想。这只是他在现实中不得志的情况下才有的迫不得以的做法。所以这也注定了李白一生思想的对出世入世的纠结。
三、总结
这是一个精心剪裁出来的场面,写来却是那么自然。李白月下独酌,面对明月与影子,似乎在幻觉中形成了三人共饮的画面。在这温暖的春夜,李白边饮边歌舞,月与影也紧随他那感情的起伏而起伏,仿佛也在分享他饮酒的欢乐与忧愁。
四、布置作业
熟读并背诵全诗
板书设计
良辰独酌→邀月与影→不解徒随→暂伴行乐→醉后分散→永结相期
一波三折,曲径通幽。
作文五:《月下独酌答案》1900字
请用抒情散文语言把这首诗串联起来 (准备一壶美酒,摆在花丛之间,自斟自酌无亲无友,孤独一人。 我举起酒杯邀请媚人的明月,低头窥见身影,共饮已有三人。 月儿,你那里晓得畅饮的乐趣?影儿,你徒然随偎我这个孤身! 暂且伴随玉兔,这无情瘦影吧,我应及时行乐,趁着春宵良辰。 月听我唱歌,在九天徘徊不进,影伴我舞步,在地上蹦跳翻滚。 清醒之时,咱们尽管作乐寻欢,醉了之后,免不了要各自离散。 月呀,愿和您永结为忘情之友,相约在高远的银河岸边。
1、本诗的诗眼是哪一个字?诗人又是怎样紧扣它来抒情写怀的?
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展现了一种由独而不独,由不独而独,以不独反衬内心的独的复杂的情感历程.寓“独 ”于不独中。1,2句点出“独”,自斟自饮,没有相亲相近之人。3。4句一扫冷落孤单但5。6句又接着感叹月亮与身影这两个招呼来的酒伴不近如人意,但“行乐须及春”,说明诗人以调整好心态,达到自得其乐的忘我境界。最后诗人提出真诚的愿望,相约在遥远的天上再见。希望求得未来的“不独”。
2 ① 以乐景写悲情”的反衬手法,越是良辰美景之中,寂寞就越显得刻骨铭心,效果是使悲凉寂寞更加浓郁和难以排解,突出强调了诗人李白深沉的寂寞凄凉之情。
②我歌月徊徘,我舞影零乱”,诗人月下独舞,以闹写静,反衬出诗人的孤寂。
3、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与志向?
最后诗人发誓,要和明月影子结拜为永远忘情的朋友,相约在高远的银河上游乐,这是旷达,表面看来,诗人真能自得其乐,可是背面却有无限的凄凉。这种把人生的大孤独升华为与天地为友的大欢喜,更反衬出诗人在人世间的孤独苦闷。永结”与“相期”表明了作者在无边寂寥的天地中,宁愿永与月、影为伴,醉酌孤独,也不愿同流合污、阿谀奉承的高洁志向。
4、“月”的传统意象包含着“冷清寂寥”“离情别恨”“征途羁旅”“思念家乡”“渴盼团圆”等意。此诗中“月”的意象应有“冷清寂寥”和“品质高洁”的含义。。此诗中“月”的意象应有“冷清寂寥”和“品质高洁”的含义。诗人笔下,月亮不仅是美好事物的象征,也是诗人思想感情的寄托。了诗人借助丰富的想象,赋予月亮以人的感情,把它描绘得善解人意、可喜可亲,仿佛成了诗人可以倾诉心声的知音。 诗人与明月之间的欢愉,反衬出诗人在人世间由于政治失意、怀才不遇的寂寞、悲愤和孤傲,从侧面表现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愤懑和厌恶,也表现了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人格和善于自我排遣寂寞的旷达情怀。
写景抒情诗是借助客观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诗人主观感情的诗作。诗人在诗中不是直接抒发感情,而是移情于物,融情于景,将自己的感情转移到景物上去,使景物带上感情色彩。诗人带着有情之眼去观察景物,以有情之笔去描写景物,使感情附着于景物,景物浸染上感情,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浑然无隔。 借景抒情诗往往是含而不露,蕴藉悠远,情丰意密,深切动人。
1、赏析步骤:
1、结合诗题、作者、主体、注解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乐、哀)。
2、找出诗中写到的景物,明确景色的特点。(抓意象)
⒊展开联想根据诗中的景物在自己的头脑中构建诗中所展示的画面,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明意境)
⒋把自己融入意境中,想象作者处于其中,会有怎样的感情。(品感情)
2、答题步骤:
1、对诗歌意象的分析回答:表层含义+深层含义
2、对诗歌意境的体味回答:客观形象+主观感受+交融了什么样的感情
3、对所抒发情感的理解和回答:通过什么+抒发(寄寓、揭露)什么感情
4、对关键字的品位回答:词语含义+手法+表达作用
5、对表达方式的赏析回答:运用什么手法+描写什么+抒发什么情
6、对表现手法的赏析回答:手法+表达作用
语言
景色——意境——感情
手法
一、 赏景:角度、顺序、手法、色调
二、 析情:
①思想内容——热爱自然 向往自由 归隐
闲适淡泊 悠然自得
②表现手法——借景抒情 白描
③语言特点——清新自然 质朴自然 清新洗练
附:意境常见的表达程式有两两相对的四组概念:
宏阔——苍凉、雄浑、莽苍、辽阔、高远、壮阔、深远
细腻——空寂、缠绵、幽静、幽美、宁谧、婉转、朦胧
繁复——繁丽、热烈、高亢、繁华、淳朴、喧闹
清冷——暗淡、渺茫、寥落、萧条、荒凉、冷寂
附:艺术手法,又叫表达技巧,包括三个方面:
①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
②表现手法:起兴、联想、烘托、抑扬、照应、正侧、象征、对照、由实入虚、虚实结合、运用典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化动为静、动静结合、以小见大、开门见山。
③修辞:比喻、借代、夸张、对偶、对比、比拟、排比、设问、反问。
附:诗歌内容鉴赏口诀
1.题目识对象 2.字面读感觉
3.注释破难点 4.作者解背景
5.景物握情感 6. 意境察心胸
7.首联找特点 8.尾句参主旨
9.题干得启示 10.原作找根据
作文六:《月下独酌四首》2100字
《月下独酌四首》是唐代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这四首诗写诗人在月夜花下独酌,无人亲近的冷落情景。诗意表明,诗人心中愁闷,遂以月为友,对酒当歌,及时行乐。组诗运用丰富的想象,表达出诗人由孤独到不孤独,再由不孤独到孤独的一种复杂感情。表面看来,诗人真能自得其乐,可是深处却有无限的凄凉。全诗笔触细腻,构思奇特,体现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寂寞和孤傲,在失意中依然旷达乐观、放浪形骸、狂荡不羁的豪放个性。 作品原文
诗一 诗二
2314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 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
415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
56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
78暂伴月将影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 ,行乐须及春。
910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
1116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
121317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
诗四 诗三
三月咸阳城,千花昼如锦18。 穷愁千万端24,美酒三百杯25。 谁能春独愁,对此径须饮19。 愁多酒虽少,酒倾愁不来。 穷通与修短20,造化夙所禀21。 所以知酒圣26,酒酣心自开。 一樽齐死生22,万事固难审。 辞粟卧首阳27,屡空饥颜回28。
当代不乐饮29,虚名安用哉30。 醉后失天地,兀然就孤枕23。 注释译文
不知有吾身,此乐最为甚。 蟹螯即金液31,糟丘是蓬莱32。
词句注释 1. 独酌:一个人饮酒。酌,饮酒。 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33。[1]
2. 间:一作“下”,一作“前”。
3. 无相亲:没有亲近的人。
4. “举杯”二句:我举起酒杯招引明月共饮,明月和我以及我的影子恰恰合成三人。
一说月下人影、酒中人影和我为三人。
5. 既:已经。不解:不懂,不理解。三国魏嵇康《琴赋》:“推其所由,似元不
解音声。”
6. 徒:徒然,白白的。
7. 将:和,共。
8. 及春:趁着春光明媚之时。
9. 月徘徊:明月随我来回移动。
10. 影零乱:因起舞而身影纷乱。
11. 同交欢:一起欢乐。一作“相交欢”。
12. 无情游:月、影没有知觉,不懂感情,李白与之结交,故称“无情游”。
13. 相期邈(miǎo)云汉:约定在天上相见。期,约会。邈,遥远。云汉,银河。
这里指遥天仙境。“邈云汉”一作“碧岩畔”。
14. 酒星:古星名。也称酒旗星。《晋书?天文志》云:“轩辕右角
南三星曰酒旗,酒官之旗也,主享宴酒食。”汉孔融《与
曹操论酒禁书》:“天垂酒星之耀,地列酒泉之郡,人著旨
酒之德。”
15. 酒泉:酒泉郡,汉置,在今甘肃省酒泉市。传说郡中有泉,其味如酒,
故名酒泉。
16. 大道:指自然法则。《庄子?天下》:“天能覆之而不能载之,地能载之而不能
覆之,大道能包之而不能辩之,知万物皆有所可,有所不可。” 白话译文
其一 醒时一起欢乐,醉后各自分散。
一壶美酒我愿与他们永远结下忘掉伤情的友谊,相约在缥缈的
摆在花丛银河边。
提 间,自斟自其二
酌无友无亲。 天如果不爱酒,酒星就不能罗列在天。
举杯邀请明月,对着身地如果不爱酒,就不应该地名有酒泉。 影成为三人。 天地既然都喜爱酒,那我爱酒就无愧于天。
明月当然不会喝酒,身我先是听说酒清比作圣,又听说酒浊比作贤。 影也只是随着我身。 既然圣贤都饮酒,又何必再去求神仙,
我只好和他们暂时结三杯酒可通儒家的大道,一斗酒正合道家的自然。 成酒伴,要行乐就必须把美我只管得到醉中的趣味,这趣味不能向醒者相传~ 好的春光抓紧。 其三
我唱歌明月徘徊,我起三月里的长安城,春光明媚,春花似锦。 舞身影零乱。 谁能如我春来独愁,到此美景只知一味狂饮,
富贫与长寿,本来就造其四
化不同,各有天分。 无穷的忧愁有千头万绪,我有美酒三百杯。
酒杯之中自然死生无虽然愁多酒虽少美酒一倾愁不再回。 差别,何况世上万事根本没因此我才了解酒中圣贤,即使酒少愁多,酒酣心自开有是非定论。 朗。
醉后失去了天和地,一辞粟只能隐居首阳山,没有酒食颜回也受饥。 头扎向了孤枕。 当代不乐于饮酒,虚名有什么用呢,
沉醉之中不知还有自蟹螯就是仙药金液,糟丘就是仙山蓬莱。
[2]己,这种快乐何处能寻, 姑且先饮一番美酒,乘着月色在高台上大醉一回。 创作背景
这首诗约作于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时李白在长安,正处于官场失意之时。此诗题下,两宋本、缪本俱注“长安”二字,意谓这四首诗作于长安。当时李白政治理想不能实现,心情是孤寂苦闷的。但他面对黑暗现实,没有沉沦,没有同流合污,而是追求自由,向
[3][4][5]往光明,因有此作。
作者简介 ????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继屈原之后最具个
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
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
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像
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
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存世诗文千余
[8]篇,有《李太白集》30卷。
作文七:《月下独酌扩写》1400字
月下独酌扩写(一)
夜,已来临。
我准备了一壶美酒,摆放在花丛间。环顾四周,只有我一人,自斟自酌,无亲无友,不免有一丝感伤。我仰起头,发现空中那一轮明月,清冷的身影独自遨游在云层间,散发出黯淡的光辉,为这夜色抹上一层神秘。我举起酒杯,想要邀请这一轮明月与我共享着美酒。恍然间发现,地上斑驳的散落着我斑驳的影子,嘴角不由扬起一丝苦笑,我似乎也不是太孤独。
猛然发现,那皎洁的明月,其实根本不懂的喝酒的乐趣。人说“酒解千愁”,但为何喝了怎么多酒后,仍消不去心中的悲伤惆怅?我班驳的身影,在微明的月光下徒然伴随着我,暂且就让明月和影子陪伴着我吧,应该趁着这良辰美景行乐吖。我吟诵诗歌给明月听,他在九天徘徊不进;随着我舞剑的姿势,影子也凌乱的洒在大地上,仿佛在与我一块舞蹈……
望着这一切,心中涌起了莫名的哀怨。清醒的时候我,我们无比快乐;而当我们真正醉了后,不免要各自分散。世界上没有什么是永恒的,离散是万物的宿命,谁也没有改变的能力,毕竟那是命运的安排。当你辉煌时,身旁少不了奉承的人,而当你一落千丈,他们就仿佛不认识你似的,明哲保身是每个正常人的做法。当你看穿这一切后,你会发现,身旁只有影子而已。
皎洁的月儿呀,我愿与你结下着忘却世情的交游,同你相会在美妙的银河……
湛蓝的苍穹,冷傲的明月,无情的人,孤单的我,寂寞的心。
人们往往只看得到你光鲜亮丽的那一面,而之后的寂寞感伤,心酸孤廖又有几人会知晓呢?
月下独酌扩写(二)
夜,夹杂着一丝微风。明月,悬挂在皎洁的天空,呆呆地望着一切。四处寻觅,我才发现每个人都躲在我找不到的角落里。孤零零一人坐在弥漫着花香与月辉的庭院里,却没有人体会我的失意,心中只有悲痛和伤心。
携一壶清酒,多想与知己畅饮,可这只能是一个“可笑”的梦。四周除了空虚,还是空虚。我只好无奈的将头仰起——天空是那样的辽远、神秘,几点星光,几团薄云,陪伴着一盘冷月。
伤心,有谁能安慰?快乐,有谁能分享。月亮呀,月亮,你镜子一般将我照亮,却为什么不能和我诉说衷肠?你为什么只能将我的影子徒然投在我的身旁?影子,我的影子,我动你也动,那为什么我只能自言自语,暗自伤痛,你却不能稍稍抚慰一下我内心的创伤?
哎,既然悲也是痛,笑也是痛,何必总是悲伤呢?月亮呀、影子呀,就请你们俩成为我的朋友吧,哪怕仅仅是现在。一起陪我喝酒,伴我吟诗,听我唱歌,同我一起浪漫吧!我要开开心心的笑,趁着这美好的春光。
月亮,让我为你唱首歌吧,你只需静静的欣赏;影子,我要为你献上一支舞,你只要做我的舞伴,我就心满意足了。
趁着我清醒的时候,纵情的饮酒,放歌,舞蹈吧。但如果我醉了,就潇洒的挥挥手,没有离别的愁绪,没有再见的牵挂。
就让我香甜的入梦吧,趁着这朦胧的醉意,请不要,请不要将我打扰,更不要将我唤醒。在梦中该是怎样的一个世界,没有世俗的烦恼,没有阿谀和欺诈。在那遥远的天际,我们相约,结为忠贞不渝的挚友!
月下独酌扩写(三)
在花丛中摆上一壶美酒,我自斟自饮,身边没有一个亲友。举杯向天,邀请明月,与我的影子相对,便成了三人。(m.lz13.)明月既不能理解开怀畅饮之乐,影子也只能默默地跟随在我的左右。我只得暂时伴着明月、清影,趁此美景良辰,及时欢娱。我吟诵诗篇,月亮伴随我徘徊,我手足舞蹈,影子便随我蹁跹。清醒时我与你一同分享欢乐,沉醉便再也找不到你们的踪影。让我们结成永恒的友谊,来日相聚在浩邈的云天。
* 使至塞上扩写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扩写
* 天净沙秋扩写
作文八:《月下独酌教案》1800字
----------------------------------最新精选范文公文分享-----欢迎观看-----------------------------------------------
月下独酌教案
月下独酌李白【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李白的思想性格,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熟背全诗2(过程与方法诵读法、讨论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封建社会中知识分子的遭遇和苦闷,体会诗人的深沉的寂寞之情和坚持正直品质的风格,月下独酌教案。【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诗歌中寄托的诗人的思想感情2(乐景写悲情的艺术效果【教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李白的处境:李白怀抱一腔政治热情到了长安,被贺知章等欣赏,唐玄宗任为翰林待诏,把李白当作词臣而已,更兼李白本性正直纯真,得罪了权贵被排挤出京后,漫游江湖间,政治理想无法实现,762年,病死当徒,初葬采石矶。杜甫“世人皆曰杀,我意独怜才”,可见李白一生始终受到权贵们的排挤,郁郁不得志。二(诗文赏析: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1(我们对“月”这一传统意象已有一定了解,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的理解,并结合这首诗,说说本诗中“月”这一意象的含义,教案《月下独酌教案》(://.unjs.)。“月”的传统意象包含着“冷清寂寥”“离情别恨”“征途羁旅”“思念家乡”“渴盼团圆”等意。此诗中“月”的意象应有“冷清寂寥”和“品质高洁”的含义。2(诗人饮酒的环--------------------------------------------最新精选范文分享--------------谢谢观看--------------------------------------
----------------------------------最新精选范文公文分享-----欢迎观看-----------------------------------------------
境如何,“花间”“月下”,“花前月下”是良辰美景。3(但诗人的情感可用哪个字表达,“独酌”4(赏析这种写悲凉寂寞的艺术手法和表达效果。“以乐景写悲情”的反衬手法,越是良辰美景之中,寂寞就越显得刻骨铭心,效果是使悲凉寂寞更加浓郁和难以排解,突出强调了诗人李白深沉的寂寞凄凉之情。5(赏析“邀”字。“邀”字,主动者为诗人,因自己坚持高洁的品质,得罪了权贵,早已无人往来了。在这良辰美景之中,诗人难以排遣这种孤独和寂寞,环顾左右,只有一轮孤月相伴,只有一轮明月可邀,凄寂之情溢于言表。但明月也是高洁的意象,因而也寄寓着作者高洁的品质在其中。所以“邀”字,以物为友,既表现了孤寂之情,也寄寓着品质的高洁。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1(诗人邀月与影为友共饮美酒佳酿,共享美景良辰,但仍无法排解心中愁苦,从哪些字词可见,“不解”“徒随”“暂伴”表明了虽以物为友,但物何以为友,以物为友是无奈之举,更写出了作者的孤独。我歌月徊徘,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1(“同交欢”的场面的表达作用,“我歌月徊徘,我舞影零乱”,诗人月下独舞,以闹写静,反衬出诗人的孤寂。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1(此二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向,“永结”与“相期”表明了作--------------------------------------------最新精选范文分享--------------谢谢观看--------------------------------------
----------------------------------最新精选范文公文分享-----欢迎观看-----------------------------------------------
者在无边寂寥的天地中,宁愿永与月、影为伴,醉酌
孤独,也不愿同流合污、阿谀奉承的高洁志愿。三(总
结1(板书:良辰独酌?邀月与影?不解徒随?暂伴
行乐?醉后分散?永结相期:一波三折,曲径通幽。
2(艺术技巧:总之,这首诗以乐写愁,以闹写寂,以
物为友,以群写独,起伏自然的构思和反衬手法结合
在一起,成就了这篇佳作。
--------------------------------------------最新精选范文分享--------------谢谢观看--------------------------------------
作文九:《月下独酌四首》1700字
月下独酌四首?花间一壶酒 百科名片题目是“月下独酌”,表面看来,诗人真能自得其乐,可是背面却有无限的凄凉。诗人曾有一首《春日醉起言志》的诗:“处世若大梦,胡为劳其生,所以终日醉,颓然卧前楹。觉来盼庭前,一鸟花间鸣。借问此何时,春风语流莺。感之欲叹息,对酒还自倾。浩歌待明月,曲尽已忘情。”其中“一鸟”、“自倾”、“待明月”等字眼,表现了诗人难以排解的孤独。孤独到了邀月与影那还不算,甚至于以后的岁月,也休想找到共饮之人,所以只能与月光身影永远结游,并且相约在那邈远的上天仙境再见。结尾两句,点尽了诗人孤独、冷清的感受。
作品概况
作品名称:月下独酌四首?花间一壶酒
创作年代:唐代
作者:李白
作品体裁:五言古诗
作品原文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邀云汉。
作品赏析
佛教中有所谓“立一义”,随即“破一义”,“破”后又“立”,“立”后又“破”,最后得到辩析方法。用现代话来说,就是先讲一番道理,经驳斥后又建立新的理论,再驳再建,最后得到正确的结论。关于这样的论证,一般总有双方,相互“破”、“立”。可是李白这首诗,就只一个人,以独白的形式,自立自破,自破自立,诗情波澜起伏而又近似于天籁,所以一直为后人传诵。
诗人上场时,背景是花间,道具是一壶酒,登场角色只是他一个人,动作是独酌,加上“无相亲”三个字,场面单调得很。于是诗人忽发奇想,把天边的明月,和月光下他的影子,拉了过来,连他自己在内,化成了三个人,举杯共酌,冷清清的场面,就热闹起来了。这是“立”。
可是,尽管诗人那样盛情,“举杯邀明月”,明月毕竟是“不解饮”的。至于那影子,虽然像陶潜所说的“与子相遇来,未尝异悲悦,憩荫若暂乖,止日终不别”(《影答形》),但毕竟影子也不会喝酒;诗人姑且暂时将明月和身影作伴,在这春暖花开之时(“春”逆挽上文“花”
字),及时行乐。“顾影独尽,忽焉复醉。”(陶潜饮酒诗序)这四句又把月和影之情,说得虚无不可测,推翻了前案,这是“破”。
诗人已经渐渐进入醉乡了,酒兴一发,既歌且舞。歌时月色徘徊,依依不去,好像在倾听佳音;舞时诗人的身影,在月光之下,也转动零乱,好像在他共舞。醒时相互欢欣,直到酩酊大醉,躺在床上时,月光与身影,才无可奈何地分别。“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这四句又把月光和身影,写得对诗人一往情深。这又是“立”。
最后二句,诗人真诚地和“月”、“影”相约:“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然而“月”和“影”毕竟还是无情之物,把无情之物,结为交游,主要还是在于诗人自己的有情,“永结无情游”句中的“无情”是破,“永结”和“游”是立,又破又立,构成了最后的结论。
题目是“月下独酌”,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表现出一种由独而不独,由不独而独,再由独而不独的复杂情感。表面看来,诗人真能自得其乐,可是背面却有无限的凄凉。诗人曾有一首《春日醉起言志》的诗:“处世若大梦,胡为劳其生,所以终日醉,颓然卧前楹。觉来盼庭前,一鸟花间鸣。借问此何时,春风语流莺。感之欲叹息,对酒还自倾。浩歌待明月,曲尽已忘情。”其中“一鸟”、“自倾”、“待明月”等字眼,表现了诗人难以排解的孤独。孤独到了邀月与影那还不算,甚至于以后的岁月,也休想找到共饮之人,所以只能与月光身影永远结游,并且相约在
[1]那邈远的上天仙境再见。结尾两句,点尽了诗人孤独、冷清的感受。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自称与李唐皇室同宗,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少年时居住在四川,读书学道。二十五岁出川远游,先后居住在安陆、鲁郡。在此期间曾西入长安,求取功名,却失意东归;后来奉诏入京,供奉翰林。不久因受谗言出京,漫游各地。安史之乱起,为了平叛,加入永王李军幕僚;后来永王为唐肃宗所杀,因受牵连而被流放夜郎。遇赦东归,投奔族叔当涂(今属安徽)县令李阳冰,不久病逝。他因写诗而闻名,为当时的人们所激赏,称赞他的诗可以“泣鬼神”。他以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诗歌反映现实,描写山川,抒发壮志,吟咏豪情,因而成为光照古今的伟大诗人。
作文十:《《月下独酌其一》》2300字
《月下独酌其一》
年代:唐 作者: 李白《月下独酌其一》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後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作品赏析【注解】:花间一壶酒。 ( 间一作下, 一作前 )相期邈云汉。 ( 邈云汉一作碧岩畔 ),、将:偕,和。,、相期:相约。,、云汉:天河。【韵译】:准备一壶美酒,摆在花丛之间,自斟自酌无亲无友,孤独一人。我举起酒杯邀请媚人的明月,低头窥见身影,共饮已有三人。月儿,你那里晓得畅饮的乐趣,影儿,你徒然随偎我这个孤身~暂且伴随玉兔,这无情瘦影吧,我应及时行乐,趁着春宵良辰。月听我唱歌,在九天徘徊不进,影伴我舞步,在地上蹦跳翻滚。清醒之时,咱们尽管作乐寻欢,醉了之后,免不了要各自离散。月呀,愿和您永结为忘情之友,相约在高远的银河岸边,再见~【评析】:??原诗共四首,此是第一首。诗写诗人在月夜花下独酌,无人亲近的冷落情景。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表现出由孤独到不孤独,由不孤独到孤独,再由孤独到不孤独的一种复杂感情。??李白仙才旷达,物我之间无所容心。此诗充分表达了他的胸襟。诗首四句为第一段,写花、酒、
人、月影。诗旨表现孤独,却举杯邀月,幻出月、影、人三
者;然而月不解饮,影徒随身,仍归孤独。因而自第五句至
第八句,从月影上发议论,点出“行乐及春”的题意。最后六
句为第三段,写诗人执意与月光和身影永结无情之游,并相
约在邈远的天上仙境重见。全诗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寂寞
和孤傲,也表现了他放浪形骸、狂荡不羁的性格。??邀月对
影,千古绝句,正面看似乎真能自得其乐,背面看,却极度
凄凉。--引自”超纯斋诗词”bookbest.163.net 翻译、评析:刘
建勋 DRINKING ALONE WITH THE MOONFrom a pot of
wine among the flowers I drank alone. There was no one with me -- Till, raising my cup, I asked the bright moon To bring me my shadow and make us three. Alas, the moon was unable to drink And my shadow tagged me vacantly; But still for a while I had these friends To cheer me through the end of spring.... I sang. The moon encouraged me. I danced. My shadow tumbled after. As long as I knew, we were boon panions. And then I was drunk, and we lost one another. ...Shall goodwill ever be secure? I watch the long road of the River of Stars. 佛教中
有所谓“立一义”,随即“破一义”,“破”后又“立”,“立”后又
“破”,最后得到究竟辩析方法。用现代话来说,就是先讲一
番道理,经驳斥后又建立新的理论,再驳再建,最后得到正
确的结论。关于这样的论证,一般总有双方,相互“破”、“立”。
可是李白这首诗,就只一个人,以独白的形式,自立自破,自破自立,诗情波澜起伏而又纯乎天籁,所以一直为后人传诵。 诗人上场时,背景是花间,道具是一壶酒,登场脚色只是他自己一个人,动作是独酌,加上“无相亲”三个字,场面单调得很。于是诗人忽发奇想,把天边的明月,和月光下自己的影子,拉了过来,连自己在内,化成了三个人,举杯共酌,冷清清的场面,就热闹起来了。这是“立”。 可是,尽管诗人那样盛情,“举杯邀明月”,明月毕竟是“不解饮”的。至于那影子呢,虽则如陶潜所谓“与子相遇来,未尝异悲悦,憩荫若暂乖,止日终不别”(《影答形》),但毕竟影子也不会喝酒;那么又该怎么办呢,姑且暂将明月和身影作伴,在这春暖花开之时(“春”逆挽上文“花”字),及时行乐吧~“顾影独尽,忽焉复醉。”(陶潜饮酒诗序中语)这四句又把月和影之情,说得虚无不可测,推翻了前案,这是“破”。 其时诗人已经淅入醉乡了,酒兴一发,既歌且舞。歌时月色徘徊,依依不去,好象在倾听佳音;舞时自己的身影,在月光之下,也转动零乱,似与自己共舞。醒时相互欢欣,直到酩酊大醉,躺在床上时,月光与身影,才无可奈何地分别。“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这四句又把月光和身影,写得对自己一往情深。这又是“立”。 最后二句,诗人真诚地和“月”、“影”相约:“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然而“月”和“影”毕竟还是无情之物,把无情之物,
结为交游,主要还是在于自己的有情,“永结无情游”句中的“无情”是破,“永结”和“游”是立,又破又立,构成了最后的结论。 题目是“月下独酌”,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表现出一种由独而不独,由不独而独,再由独而不独的复杂情感。表面看来,诗人真能自得其乐,可是背面却有无限的凄凉。诗人曾有一首《春日醉起言志》的诗:“处世若大梦,胡为劳其生,所以终日醉,颓然卧前楹。觉来盼庭前,一鸟花间鸣。借问此何时,春风语流莺。感之欲叹息,对酒还自倾。浩歌待明月,曲尽已忘情。”试看其中“一鸟”、“自倾”、“待明月”等字眼,可见诗人是怎样的孤独了。孤独到了邀月与影那还不算,甚至于以后的岁月,也休想找到共饮之人,所以只能与月光身影永远结游,并且相约在那邈远的上天仙境再见。结尾两句,点尽了诗人的踽踽凉凉之感。(沈熙乾)
转载请注明出处作文大全网 » 月下独酌李白月下独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