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关于色彩的影评》3000字
电影影像的色彩
色彩无疑是一种极富表现力的艺术语言。
绘画中,凡高认为色彩高于一切。
不同的色彩会给人们的心理及情绪带来不同的反应。科学家的归纳是:
红色:象征着生命、血、朝气蓬勃、爱情、暴力、革命??
黄色:象征着阳光、欢乐、温暖、享乐??
绿色:象征着生长、生命、青春??
紫色:象征着高贵、牺牲??
蓝色:象征着冷静、平和、纯洁、高雅、忧郁、浪漫??
当然,除了整个人类对色彩的共同的生理、心理的反应之外,不同的民族由于其文化传统的不同,他们对色彩可能也会有他们独到的反应。如中国人对黄色有一种他们特有的情感。 《黄土地》
由于色彩的这些作用,1935年第一部彩色电影《名利场》的问世,无疑是电影艺术发展史上的一大里程碑。如果说,彩色电影之前的黑白电影是象劳逊所说的“摄影实际上是一个用光线进行绘画的过程。”那么,黑白电影之后的彩色电影准确地说应该是“它不仅是用光线,而且是用色彩进行绘画的过程。”
彩色电影出现之后至今,色彩也象光一样经历了一个“不讲究”──“讲究”──“不讲究”的过程。
一、色彩出现在电影中的几种情况及作用
1、色调
色调:彩色电影画面总的色彩组织和配置。它往往以一种颜色为主导,使画面呈现出一定的色彩倾向。
色调出现在影片中的几种情况:
①、整部影片:根据主题的需要,一种色调贯穿整部影片。
《阳光灿烂的日子》,写怀旧,用昏黄的暖色调贯穿全片。
《香水》,写悬疑,全片冷色调。
《黄土地》,写对土地的爱,桔黄色的暖色调贯穿全片。
②、一个段落:根据主题的需要,一种色调贯穿一个段落。
《阳光灿烂的日子》:结尾是灰色的
③、一个场景:根据主题的需要,一种色调贯穿一个场景。
《三傻大闹宝莱坞》:讲RAJU家世时
④、一个镜头:根据主题的需要,一种色调贯穿一个镜头。
色调在电影中出现,通常是通过布光(彩色光)、胶片的特殊选择,以及胶片的特殊洗印来达到的。
在电视剧的制作中,电视剧的色调处理除了采取用布彩色光方法之外,还可以用调整摄像机的白平衡来达到特定的色调效果。
色调在电影中的作用:
①、喧染环境,营造氛围,表现人物的心境。
《日瓦格医生》:帕沙和拉拉在一起。
②、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和作品的主题。
《鸟人》蓝色冷色调表现理想与现实的距离。
《日瓦格医生》、《悔悟》中偏蓝的冷色调,体现了红色俄国对人性的极大的压抑。 《黄土地》中桔黄色的暖色调,则反应出了创作者对我们这块土地的深厚的情感。 ③、表现作者的诗意和浪漫、抒情的色彩。
《鸟人》:“鸟人”在海边的蓝光中“飞翔”。
④、形成影片特殊的风格和韵味。甚至是导演风格
《重庆森林》:
《春光乍泄》:
色调在一部影片中,最有利于表现的是作者的情绪、情感、和作者心中的诗意,并且有利于使影片形成一种独到的、隽永的韵味和风格。
2、局部色相
局部色相:画面中某一具体物体的颜色。如一朵红花,一件女人的白裙等等。
局部色相在电影中的作用:
①、主题作用。
如果说色调的作用主要是表现作者的情绪、作者的诗意、并使影片形成一种独到的韵味和风格的话,那么,局部色相的作用,我认为主要体现在主题方面。
《黄土地》:红盖头、红被、红衣、红对联、红标语??
《红色沙漠》:红墙、红机器、红木板、红色的火焰,女人的绿衣??
《爱情的故事》:女主角詹妮开始她的帽子是玫瑰红,她到男主角奥利弗的家的时候,四处都是大片的纯红色。后来,詹妮得了白血病,红色也逐渐减弱,最后,只剩下病房中一簇紫红色的花簇。
《鸟人》主人公蓝色的服装表现他的浪漫。同时,鸟人服装的蓝色也有变化。开始是蓝色格子上衣,后来衣服是全部蓝色。
《黑炮事件》:
该片的影评中大多评论的是影片中的黑白对比:
会议室中一切都是白的:白墙、白色的衣服、白色的钟面、白窗帘、白桌布、白玻璃杯子、白开水、白色的椅子套等等。只有人的头发和挂钟的刻度和指针是黑色的。
其实,《黑炮事件》是一部政治电影。影片中制作者的真正用意是贯穿全片的红色:红色本身在中国就是一个颇为复杂的颜色。首先它在中国是革命的颜色、中国**party的颜色(红旗、红色政权、红色江山),而红色本身的色彩指向则是鲜血、危机、危险、和暴力,故十字路口有红灯,公路上红色的路标表示着“停止”。
《黑炮事件》就是聪明地利用了红色的这种复杂性。主人公赵书信的身边,总是伴随着红色,而且出现得比较自然,不易被人觉察。
邮电局:高男人的红背心,女人的红伞,警车的红灯、红轿车、红裙子、红路标、红机器、“阿里巴巴”的红光??party委办公室的红色桌布。结尾的红太阳的特写。
《罗拉快跑》:
影片的制作者为了强调罗拉,赞美罗拉,为了把他衷爱的主人公罗拉从影片众多的人物中突出出来,影片红色的运用已经达到了极致。
②、剧作作用。
局部色相是电影叙事的主体和核心。
《蓝色的女人》:
电影《蓝色的女人》中,局部色相是电影叙事的主体和核心。或者说,电影《蓝色的女人》就是一个局部色相的作业
3、黑白片、彩色片交替出现
让同学讲好的黑白片、彩色片交替出现的例子。
黑白片、彩色片在电影中交替出现的作用:
①、表现人物的心境:
《一个男人与一个女人》:
《恋人曲》:
《伊豆舞女》:
②、表现作品的主题: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三种:黑白、彩色、桔红。用“黑白”来批判战争;用“彩色”来赞美和平;用桔红色来表现一种非现实的、浪漫的幻觉和想象。
《恋人曲》:
《伊豆舞女》:
③、剧作结构的处理:
《开罗的紫玫瑰》:
黑白:电影??(银幕上的、理想化的、艺术的)
彩色:现实??(生活中的、非艺术的)
《舞会小提琴》:
黑白:导演拍这部影片的过程;
彩色:所拍的电影。
《蜘蛛女之吻》:
A:黑白:瓦罗丁的幻觉(抽象的、象征性的──最高层次)
B:桔红色调笼罩的:莫利纳编的电影(浪漫的、艺术的、经过人为加工的)
C:彩色:现实。
《阳光灿烂的日子》:
《阳光灿烂的日子》是一部彩色电影。作为影片结束的“尾声段落”,却是以黑白片的形式出现的。与整部影片的耀人眼目、五彩缤纷的彩色相比较,黑白片的简单的黑白二色的出现,使人不禁为之一震。
首先,简单的黑白二色,是影片制作者对过去了的、五彩缤纷的“阳光灿烂的日子”的赞美和怀念。
其次,黑白二色不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的色彩构成。我们生活在一个彩色的世界中。所以,这里的黑白二色是影片制作者对生活的升华和提炼。或者说,这里的黑白片,使影片中的最后段落,脱离了影片的叙事层面,达到了象征、哲理层面的高度。
《罗拉快跑》:
《罗拉快跑》是一部让人激动,让人震撼,让人感伤的爱情电影,宿命电影、红色电影。 主人公是一个女孩,主人公也是红色。
红色运用到极致。
影片中突出使用了三种色彩:红色,黑色,白色。
黑白色是暗淡的颜色,是世俗的颜色,是男人的颜色。
红色是刺目的颜色,是爱情的颜色,是浪漫的颜色,是罗拉的颜色。
罗拉的头发。罗拉家的红色电话。罗拉奔跑时街道背景的色彩。
各种色彩中,红色是最刺激人的视觉器官的颜色。同时,红色是鲜血的颜色,红色代表着情感和爱情。影片中红色的运用,首先体现在主人公罗拉身上。
影片的制作者为了强调罗拉,赞美罗拉,为了把他衷爱的主人公罗拉从影片众多的人物中突出出来,影片红色的运用已经达到了极致。
影片的制作者显然觉得,红色的服装、红色的道具已经不足以表现、讴歌罗拉。所以,他们将罗拉最醒目、最突出的部位——罗拉的头发染成了红色。
于是,红色头发的罗拉,为了爱情,在钢筋水泥的城市中,在纷乱的街道上,在一片黄头发、白头发、黑头发中奔跑。
罗拉的红发犹如一名奥林匹克运动员手中高擎的红色火把。火把中燃烧的是罗拉炽烈的爱情。
作文二:《关于Inception的影评》4100字
Inception Movie Review
Can you imagine a city twisting and turning in front of you? Have you ever seen a large train roaring down the street, crashing in to cars and buses? “These can only happen in my dream” you may say. Indeed, the movie Inception brought you and me into a land of dreams. Everything in the movie was not only about some showy special effects but also about some forms of philosophical truths that had philosophers debate for thousands of years: “The nature of dreams and their depth”.
Water flooding into the weird looking traditional Japanese palace, people floating up in the air while shooting each other and staircases leading you endlessly to your starting point, all seemed like ideas ing out of a mad house or from any human dream.
It?s difficult to imagine how our dear old Freud may feel if he were to discover that some his theories, notably how would ego behave in an environment freed from judgments, were labelled “Made in Hollywood” and were being shown under the crispy sound of chewing popcorns. The movie Inception itself, like the famous Escher?s staircase, incepts impossibility under the possibility, or the mon sense.
Cobb, the main character, is a skilful thief. He is not those pick pockets interested in mobile phones or wallets, but a professional ?dream maker.? He steals information and uncovers all kinds of secrets from people by getting into their dreams and reading their sub conscious mind. In the movie, Cobb was hired by a Japanese energy bigwig, Saito, to try to make Fischer the junior, the boss of another large pany, to believe that his father, the previous boss, wanted him to give up peting with Saito, simply by incepting a thought through Fischer?s dream.
It?s difficult to tell the difference between real life and dream, because real life is just another form of dream, and dream is simply an image of real life. The dream-making team used this very theory to break into Fischer?s brain and make him believe in something without raising any suspicion. However this technique, apart from being Cobb?s saviour, was also the very reason why Cobb?s wife mitted suicide several years ago.
The movie is voluntarily creating confusion at this point. Not only can?t Fischer tell the dream and real world apart but also the audience suddenly finds out that a terribly bewildering maze has been set and that no one is
to be able to get out. At the end of the movie, the director left a big question mark in my head. “Will that top stop spinning?”
My answer is, it will stop and continue spinning at the same time. Remember Cobb?s talk with Ariadne? He said that when you are in a dream, you will not be able to recall the very beginning of the dream.
Let?s focus on the beginning of the movie. Cobb woke up on a beach near the Japanese palace. That place appeared again after Cobb was killed in the dream and fell in to the ?Limbo? in the last part. This was a perfect Escher?s staircase! There?s no beginning, because the beginning was an ending itself. We don?t know how Cobb began his life of making dreams, because the movie simply did not explain why. Then, the shocking fact revealed to us: The entire story could be a dream itself!
Then, you may ask, how can the top stop spinning if everything is a dream? Don't forget the fourth dimension: Time. Although we may get to the same point again and again on the Escher?s staircase, that so-called “same point” only means two points sharing the same location, or in other words, the three dimension numbers. We are ignoring the fourth one, as
the time we get to these two points are different. This can make great difference. The top can do different things, for time can help it exist in the same place, in the same situation but in DIFFERENT TIMES! It is like a street crossing, different thing could happen when you choose a different way.
These might be a bit confusing. Let?s get to a much simpler explanation. If you read the actors? names at the back of the movie, you will find out something. There are four people acting in the roles of Cobb?s children. Two of them are three years old and the other two are five years old. You see, it?s still time playing tricks on us.
作文三:《关于影评的作文 《滚蛋吧!肿瘤君》观后感》700字
关于影评的作文 《滚蛋吧~肿瘤君》观后
感
被这个电影吸引~一开始是因为白百合和大帅哥吴彦祖~但真正看完这个电影~却一时感慨万千。
剧中~白百合饰演的熊顿真实倒霉透顶~同一天内遭遇了失业和失恋~可没想到还有更倒霉的事情等着她:淋巴肿瘤。可是在这种情况下~她的乐观、向上却感染了每一个人。“不就是肿瘤吗~切了吧。”“都要死~与其痛苦地死~不如快乐地死。”“我们是幸运的~正是因为离死神很近~以后我们才能珍惜健康啊。”宽慰别人很简单~但要解开自己的心结该有多难。但是她在生命的尽头~依然笑对人生~用微笑面对疾病~面对每一个人。这种执着和顽强深深震撼着我们。
生命尽头~她开始反思自己的人生~所有的梦想还都没有来得及实现~正如同她所说:“在梦想面前~一切来不及都是借口。”在她的鼓励下~朋友鼓起勇气终于当上了拳击手~走上了拳击台。她说~对梦想的追求要永不停歇~哪怕是任性的。
虽然在梦想面前~一切来不及都是借口~但是没有了健康~
1 / 2
一切都来不及了。她的生命之花刚刚开始绽放~就开始凋零了。同病房的病友感叹着自己的离开居然不改变世界的任何一切~并为自己的即将离去而伤悲时~她的葬礼上~她却出人意料地用视频当上了自己葬礼的主持人:“我的葬礼只准用鲜花~不许哭哦。”“我并没有离开你们~而是换了一种方式来陪伴着你们。”她的离开仍然让人刻骨铭心。爱一个人不是让他永远记得自己~而是在离开后忘了自己的离开。她用自己的最后一刻~弥补着自己离去后将带给大家的痛苦。
这部电影留给我们许多思考~对人生~对生活的。最后有这样一句话:“我愿用微笑替你们赶走这个世界的阴霾。”人生~对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但如何面对这唯一的一次~每个人都应该仔细思考一下。笑对人生~面对挫折勇往直前~趁着来得及~去爱你想爱的人~做你想做的事~追求自己的梦想和价值吧:
2 / 2
作文四:《关于电影《硬汉》的影评》1100字
在看完《硬汉》后,主人公老三(刘烨饰)勇往直前、决不退缩,百折不挠、坚强不屈的性格,面对暴力和死亡,面对不可改变的命运,表现出一种从容、镇定的意志力,保持了人的尊严和勇气的行为让我感慨不已。(这一点正是我们平凡人身上的弱点,大家想想自己人生中是不是在很多问题上经常性退缩妥协找借口)。
从阵营来讲,老三是脱胎于社会正义秩序维护者阵营的,但难得的是,以一个平凡人的角色来行侠仗义、见义勇为。关键是这小子太能坚持了,简直有点楞、有点傻。
老三还透露出一个特有的品质,那就是快乐着。在常人看来似乎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他却能从中体味出快乐,乐此不疲。还有一个就是,老三其实有不少人关心他,从一开始在部队,到街头打假票贩子时遇到的帮助,到家里妈妈的关心,到结束...,都有人在关心、在相助,我们的老三其实并不十分孤单,他有着他自己的幸福。到底什么是幸福,也许常人是要更反思一下。
应该说老三是会感受爱情的,也是会追求爱情,但是当爱情的以交换理想的方式出现时,他在紧张和坚持的双重压力下选择了暂缓,让我们觉得他和走万里路取经的唐僧一样的精神高度,那种对美色的天然免疫力,真让我们凡人自叹不如。当然,从常人的思想总是觉得“傻”,甚至都为这傻小子干着急 。
不过导演和观众的心理愿望开了个玩笑, 当老三重新思考将来,并接受平凡人的价值观,决定好好和小草开创未来生活时,小草却以平凡人的实际想法,背离了淳朴的老三,“一下子,全空了”(这个感觉相信很多人曾经都有过)
最终老三还是重新做回了自己原本的自己,继续去见义勇为,去“消灭邪恶势力”这一点和很多电影都一样。英雄总要站起来,硬汉是不会被波折打倒的 ,就像潘多拉盒子一样,无论艰难困苦有多少,希望最后出现的,所以要对未来有所期待,对希望报以期待。
结局是那么的耐人寻味,小草还在红尘中寻寻觅觅,胸前依然挂着老三送他的水滴项链, 他们的距离拉开了,一个上了电视,一个停留在茫茫人海中...,一个在选择尘封了过去,继续快乐着,坚定着,一个则仍在寻觅中徘徊…...当水壶扔进垃圾箱的那一幕与他在与卖假票贩子搏斗时拼死也要把水壶捡回来的那一幕形成对比,这是老三的一段爱情的彻底终结,也是他解开心里那个结的象征,颇为难言。
在电影中也流淌一种“仁”性。大家对老三的帮助,老三对于恶势力即便是打他们也仅仅是打到即可,从不给他们造成严重的身体伤害,而且对于那个教唆儿童偷东西的人,老三不但只是打到他们,还要求送小孩上学,还有一个镜头就是笑笑给那个偷东西的小孩一本书,上面写着去上学,这些情节,镜头都透出浓浓的“仁”性。
有一种力量专门为消灭邪恶而存在,那就是,我们的老三,就是我们自己!正义,是一种快乐,是一种幸福观,是一种骄傲,是一种圆融,是一种大家在其间的共享共赢!
作文五:《关于建国大业的影评》2100字
关于《建国大业》影评
虽然早在半年以前就在电视上看到关于建国大业的宣传,对于这样一部明星云集的主旋律献礼影片,用艺术片和商业片去区分他已经不合适了。说他是艺术片,导演在宣传时就喊出了直奔3亿票房的口号,说他是商业片,主旋律如此鲜明的特点就主动他不是一般的商业片应有的特点。窃以为,把主旋律做的最好的就是好莱坞了。在个人英雄主义与国家形象至上的好莱坞电影中,震撼的视觉特效,孤胆的英雄拯救,火爆的动作格斗,紧张的节奏刺激这些都是好莱坞票房成功的因素,建国大业开辟了另外一条中国式主旋律电影成功的蹊径。可以说,这个地球上不会有第二个国家会拍出这样的电影了。
回到电影本身,这是一部制作精良的电影,视觉效果比以往任何一部关于那个时期的电影都要好,飞在上空的飞机,轰炸的效果,比以往的也要震撼,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影片前期中重庆谈判时期的重庆两江全景,很明显用了不错的特效。可以说,就画面而言,这是一部制作精美考究的电影。
不可否认,这部电影最大程度还原了真实的历史,当然也少不了艺术加工的成分,问题是关于一些小细节处理的很业余,没有完全参照事实。比如片中王宝强葛优那一场戏,扮演的解放军居然把北平城墙当成了地主家的院墙。你说是几人的侦查小分队遇到的这样错误尚情有可原,但是那是大规模的集结突进。解放军连地主家的院墙和北平城墙都分部清楚,那还有什么战斗力可言。导演这样处理完全是为了追求情节的细腻,但是起到的效果往往显得非常不真实。是本片中最大的败笔,是一个失败的噱头。
在短短2个多小时的影片中,要反映从重庆谈判至新中国成立这段时期的各大历史事件,本身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必须要有所取舍。纵观全片,从谈判到解放这段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以浮光掠影的方式呈现在银幕上也不失为一种好的叙述方式,但给人的感觉好像就是纪录片或者胶片而不是一部电影。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不过,导演应该也在其中某些重大的历史事件中加入了一些小的细节而不是千篇一律用这种方式。显示出导演的匠心独运。虽然期间如此众多的历史事件,但其中的主线应该是清晰的,紧紧围绕着“建国”这个主题,没有把重心偏移到“战争,政治,”等其他主题上,韩三平的导演功力还是值得肯定的。
说说这部戏最大的卖点“明星战术”。唐刘王等特型演员在本片中戏份最多的在观众眼里反倒成了“绿叶”,进影院看本片的绝大部分是看出场时间不长戏份不多的李连杰,成龙,黎明,甄子丹,刘德华等。特别是刘德华,导演可能是嫌他戏份不够,在结尾处,刘扮演的空军司令俞济时在得到**关于取消轰炸天安门的命令后缓缓走远,还特意给了个停顿的特写,将华仔很帅的POSE定格在银幕上。用明星吸引观众的用心昭然若揭。观众在观影时数明星脸的同时,一定会意犹未尽,高潮迭起,甚至在影片结束之后,还在回味,回忆还有那些明星没有被认出来。虽然因为众多导演明星的卖力出演,《建国大业》惊鸿一瞥般塑造了冯玉祥、毛人凤、杜月笙等许多人物形象,也用醉酒高歌、摔杯怒骂等形式试图拓展对我党革命领袖的人物塑造。但仅就艺术表现力来说,一个让看片记者比较共识的观点是,《建国大业》最丰满的人物形象是**父子,张国立对**张弛有度的表演证明他不只是电视皇帝,而陈坤则完全可以说是《建国大业》里的一个惊喜,他以往角色挥之不去的阴柔转化成了空有热血、片中壮志难酬的压抑,父子两人在凉阶并肩而坐的镜头让人不胜唏嘘。
介石父子的刻画成功,恐怕是因为《建国大业》在主旋律影片中难得的尝试不把“解放战争”纯粹
当做“敌我斗争”来刻画,而真正是一次探讨在试图建立国家的两种力量中,GCD能赢得最后胜利的原因。在我们接受过的历史中,“只有GCD才能救中国”一直被当做一个必然命题来证明,问题是我们可以认可共产主义形态是终极形态的必然性,却无法对中国历史跳过资本民主社会的跨越性发展的偶然性视而不见。在过去的很多电影中,我们一直渲染的是这种必然性,把**当做整个国家的敌人来塑造,《建国大业》所试图做的中立视角,让影像还原的历史变得更具可信度。
就个人观点,主旋律影片中,本质上是探讨民主建国问题《建国大业》其实选择了一个非常敏感的角度。它不同于《开国大典》或者《三大战役》,他把视角直接放在解放战争时期,GCD如何在民主战线取得主动,如何团结宋庆龄、张澜、李济琛在各方力量内的民主人士,比较真实再现了“得道多助”的历史过程。除了对**父子的感叹,片中GCD召开常委会,毛周刘朱等诸多领袖宛如开村委会一般逐一走进简朴会场,这个段落像极了《南方周末》被反复拿来调侃的“太阳刚刚升起,某某某已经走在了去会场的小路上”的南周体画面。看到此处,当时真有小小的感动,正如《三联》专题主创接受采访时说的,当时的GCD正如充满朝气的年轻人,所以才是充满希望和能迎接最终胜利的
斗转星移,转眼已经是建国六十周年了。六十周年之后再来回顾这段历史,抚今追昔,应该用什么样的情怀来感叹,这就是见仁见智的问题了。这也是我对《建国大业》成为献礼片的一点小小惊诧,很有决心,也很有勇气。好在,这些想法在星海战术的掩护下,对大多数观众来说,应该也不算是一个问题了。
毫无疑问的是,《建国大业》会在票房和口碑上赢得双赢,作为一个最经典的营销案例,《建国大业》也会写进中国电影的影史。
作文六:《关于第九连的影评》5100字
经常和舍友一起看美国的战争大片,看了诸多美国大片之后总想换一换口味,而国产的军事电影又很多不切实际,于是乎我们把兴趣的力度开始转向国外的其他国家,然而好多电影都不能尽如人意,终于在电影赏析课上老师为我们播放了一部精彩的电影,看完之后确实有一种很满足的感觉,这种感觉不同于已经有一点看腻歪了的美国战争片,这是一部原汁原味的俄罗斯影片,当然,也是一部老片子了---《第九连》。
2005年俄罗斯导演费多尔·邦达尔丘克的影片《第九连》的公映成为俄罗斯文化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该片深受观众喜爱,雄居当年俄国电影10大票房排行榜之冠,并在本年度俄罗斯电影学院的“金鹰奖”、“尼卡奖”,以及报刊评论“金羊奖”等三大奖的评选中,均荣获最佳影片奖。导演还被《人物》杂志选为“2005年度人物”。更重要的是:该片摄制组全体成员应普京总统之邀,和普京一起观看了影片《第九连》,能够获此殊荣,可谓有史以来第一次。俄国影坛献映大片《第九连》,轰动全国。头五天即有一百八十六万观众,三星期票房收入达一千五百万美元。该片是俄国首部以阿富汗战争为主题、正面描绘参战苏军的影片。《第九连》问世,也是俄国向国际社会发出讯息不要低估俄国的精神力量,俄罗斯人是一个能征善战的民族。
影片是以阿富汗战争的最后两年为背景,以当时苏军第345空降兵团第九连的真实事件为基础,描述第九连为执行任务,坚守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3234高地时,因敌我力量悬殊,没有后援,全连指战员相继牺牲,最终只有一人活下来的悲剧故事。影片充分表现了战争的残酷性,引发人们对这场旷日持久的非正义战争的反思。
《第九连》的故事背景是苏联入侵阿富汗,影片里面的时间是在苏联和阿富汗战争的末端,也就是1988年左右,此时苏阿战争已经进行了八年。苏联当年为了争夺印度洋的口岸,从而打算对马六甲海峡,印度洋,霍尔木兹海峡以及苏伊士运河进行施压从而从中东的石油生命线得到好处,下令全军进攻阿富汗,而当时也正是苏联和美国冷战的时期,在冷战时期苏联和美国的关系非常微妙,而作为苏联邻国的阿富汗更是如此,对于苏联而言,冷战当中苏联如果呈攻势,美国呈守势,那么阿富汗则是苏联的一个重要通道;反之,如果美国呈攻势,苏联呈守势的话,阿富汗则是一个可以作为缓冲地带的绝好国家,于攻于守,对于苏联而言阿富汗的地位很重要,于是乎便有了苏阿战争当中的一幕幕,也交代了《第九连》的背景。
本片的开头在短暂的交代了一下影片的时间之后,便是一段车站告别的场景,那是苏联在为自己的军队招募新兵,而关于新兵的这段,从新兵的入营,到一步一步的训练,最后到投入战场进入编制,这部影片足足用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来演绎,而这部影片总共才有两个小时零十八分钟,这还得抛去影片最后演职员表滚动的时间,所以在这个方面我看到有不少的网游对其进行评论说开头新兵的部分有拖沓之嫌,确实如此,不过也正是这份“拖沓”,倒是很好的对影片中的人物的性格进行了说明和演绎,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这里面有我一直想看到的东西,即苏联在战时对于新兵的训练,可以说这部影片在这点上给了一个很好的交代,苏联新兵的训练,尤其是在战时的训练内容非常实用,可以看出来当时苏联兵员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以至于不得不对刚入伍的新兵进行大强度的,而且是上战场的科目针对性训练,他们当兵,确确实实那就是去打仗的。
对于俄罗斯人来说,阿富汗战争虽然已经成为历史,但是至今仍是心灵上难以愈合的伤疤,甚至是一个隐痛、一种尴尬。这场战争是苏联继卫国战争之后最大规模的一次战争。当局前后派驻62万官兵,15000人捐躯异国。虽说历史已经有了公论,是一场不义之战,但是,在那些转战阿富汗、吃尽战场苦头的普通官兵眼中,他们只是尽了军人的天职。20多年来,国家把他们称作“国际主义战士”,许多人获颁“苏联英雄”称号,曾享誉全国,感情上无法理解他们打的是一场侵入别国的不义之战。
《第九连》选择的叙事中心人物之一是“画家”,他基本处于冷眼旁观的角色,他卓尔不群的性格和特殊的身份使得他能作为一个“局中的局外人”存在,他干净的脸庞和清澈的眼神总令人觉得他在用悲悯的目光审视这一切。他和阿富汗人用食品换火柴,他在坦克上也不忘画画,但是残忍的是美好的东西最容易被破坏,“画家”是第一个被杀的士兵,那是在清早他背着画夹出外写生,他的鲜血漫在他刚刚画出的山峰和原野的轮廓上,仿佛就是注定了要用自己的鲜血灌溉阿富汗的土地。
“画家”是一个符号,他来参加军队本身就是错误,但是这个错误似乎无法阻止。影片中的1988年,苏联已然开始混乱了,这些小伙子们入伍的时候基本都是为了发泄自己过剩的青春能量。征兵戏中便有明晰的表达,他们的脸上表现的是信仰的缺失——在那个年代国家怎么能够给人以信仰?所以第九连注定是去送死的,注定踏上的就是绝望之路。他们占据3234高地了,但是苏联撤军时没有人通知他们,他们成了被遗忘的人,死亡弥漫,血肉漫天。阿富汗战争,苏联输了。但在第九连士兵眼中,苏联赢了,因为他们守住了3234高地——那是他们的高地,他们存在的证明和他们的价值。
影片结尾,曾经意气风发的“金牙”满脸落寞地坐在坦克车顶,周围是一群稚气未脱的新兵,身后是蜿蜒巍峨的阿富汗群山,电影就在这样一种悲凉的气氛中结束。“金牙”们当初满怀希望地来到阿富汗,他们曾经以为他们是解放者,可迎接他们的是枪林弹雨;他们曾经以为战争很浪漫,可不断地死亡让他们彻底清醒。 正如“金牙”最后的独白:“我们离开了阿富汗,我们,第九组,赢得了自己的战争;但是,那个时候我们还不知道,不知道在两年之后,我们曾经为之战斗过的国家,将不复存在,我们曾经为之骄傲的苏联军服和勋章也不再是时髦;不知道上尉留了下来继续为国家服务,在俄罗斯中部城市Тула训练新兵,而一年以后,他却在一次行军拉练中死于中风;我们也不知道白雪公主和她的妈妈,所居住的边境城市,从此荒芜。我们被新生活无情的抛弃了,我们中有的人生活得很富有,有的人被战争的阴影折磨一生。回到祖国前,我们对这些情况一无所知,我们甚至不知道我们被大部队遗忘在混乱中,在那遥远的高地。我们离开了阿富汗,第九组,我们赢得了胜利。”
曾经的感动变得虚幻起来,一个曾经为之流血牺牲的国家,一下子就不复存在了。那些战死的看不到这些的人反而是幸运的。而活下来的只会感到一片空虚和困惑,以及无尽的伤痛。
悖论与荒唐交织在一起,这就是个人与国家、生命与时代的一种扭曲的关系。面对眼前的背反,“金牙”们有什么用呢?有些花儿注定盛放的时候死亡——短暂的胜利原来是要被更大的失败所淹没。
轰动俄罗斯全国的《第九连》讲述苏军入侵阿富汗的历史,再现军人的骁勇与政治的荒谬,反思侵略他国的罪恶,明白“为什么他们那样恨我们,向我们开枪”的道理,同时为美国攻打伊拉克敲响警钟这部片子从题材到情节都让我联想
起越战片,很多东西都很相似,比如开头新兵们的理发,就像《全金属外壳》,然后又有一个很强悍的教官,与库布里克作品不同的是那人嘴里没有那么多脏话。
在火车站与亲人依依话别的热血青年,嘴里高喊着爱国口号,对一切事物都那么好奇而兴奋,在他们看来去阿富汉作战是无比光荣的使命,但军队的生活却与他们想象的不同.
.凶神恶煞一般的教官教给了他们团结、勇气和自信,虽然总是在漫骂和摔打中渡过,也许当时不很理解,但到了战场他们就都明白,这都是为了生存。虽然训练的强度让人难以忍受,但面对鲜红的国旗时,连最想退出的士兵也坚定了信念。于是,他们都通过了考验。
如果说新兵训练只是一种考验的话,来到阿富汉大地上才真正开启了地狱之门。在这里,课堂上那些艰苦简直就是甜蜜,死神无时无刻不在向你微笑。在新兵们在前哨机场好奇地四周打量时,返航的“安22”运输机却被敌人的毒刺防空导弹或是火箭筒之类的击中,燃烧的飞机冲向机场,瞬间化成熊熊大火,这一刻年青的士兵们第一次感受了死亡,他们才刚刚坐过这架飞机啊。
新兵们被命令守住高地,好让大部队通过,在这里他们又好好地上了一堂课。游击队的头目阿赫梅特和自己人都互相知道名字,每天晚上他们会从各自阵地叫骂、开枪,戏称音乐会。年青的瓦洛佳在打水途中不期遇到了阿赫梅特,面对瓦洛佳的枪口,阿赫梅特倒是神态自若,和瓦洛佳拉起了家长,而瓦洛佳却吓得发抖,阿赫梅特自信的离开,却因为走火而被瓦洛佳误杀了。瓦洛佳久久不能平静,老兵们对死亡显然是司空见惯,他们并不抬走敌人的尸体,而是在他身下放了一枚拉开保险的手榴弹。
有部队通过了,青一色的机械化部队浩浩荡荡,当士兵们喜形于色的时候,阿富汉游击队的袭击来了,一辆辆不可一世的装甲车、坦克转眼变成废铁,扭曲着翻下山坡。苏联人混乱的组织反击,这是年青人经历的第一场战斗,他们怎么也想不通敌人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居然在他们的头顶,当中尉带人追击时发现整个山都是溶洞,这就是阿富汉式的战争,在这次战斗中他们的上校死了。
随后他们去搜查了附近的村庄,紧张的斯塔斯面对阿富汉儿童放下了枪口,自己却倒下了,男孩的长袍下露出的是AK47和一丝得意的微笑。苏联军队的火箭炮轰平了整个村子,炮火中阿富汉老人无助地仰望飞来的炮弹,战争中倒底谁是无辜的呢?
圣诞节到了,士兵们用自己的方式欢庆了节日。第二天的黎明,阳光是那么明媚,在淡淡地雾气中,远处的群山是那样壮丽,彼特洛夫斯基带上了心爱的画板坐在悬崖边创作,突然出现的阿富汉人打破了宁静,画家被一枪击中了眉心,本来他一路运气都不错,我还以为他不会死,没想到居然这么简单。
最后的战斗很激烈,太真实了,伊斯兰的圣战精神支撑着阿富汉人无畏的冲锋,从火力对比和人数上都占优势,苏联军官们相继死去,唯一的一门迫击炮还被敌人炸了,从枪战变成肉博,他们依然在英勇的抵抗,胆小的士兵拉响了与敌人同归于尽的手榴弹,头盔、机枪座、军用锹都变成了武器,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进攻,伴随着“米24雌鹿”武装直升机轰鸣,增援部队终于来,阵地上唯一活着的柳德向指挥官报告着:“我们完成任务了,部队可以通过了。”得到的答复却是:“不会再有部队了,我们要离开这里。”他不禁抱头痛哭,这么多条生命换来的究竟是什么呢?
他保住了高地,却没有赢得战争,柳德也再也不是那个活泼的孩子了,虽然别人送他的护身符保全了生命,但他的灵魂永远被埋在了阿富汉。而那些死去的人们,他们又有什么价值呢?战争,就是一场噩梦,无论对阿富汉人还是苏联人。
既然是战争,那么一定需要一个理由。阿富汗的战争是整个苏俄历史上竭力回避的记忆。导演也没有刻意去说明什么。但仍有不少镜头给予人启示。画家参军,是为了寻找战争的美,可是美是容易被摧毁的。整部片子里,画家似乎是最能成为主角的:异常的冷静,狙击手的潜质,但最后一战里,却最先死去,鲜血染红了画纸。这个画面充分说明这种美的残酷;出征前集体搞女人,还歇斯底里的拜倒在她脚下,这不禁让人联想到《全金属外壳》,由恐惧孪生疯狂,由疯狂继而麻木。当然,最精彩的是结尾20分钟里第九连士兵悲壮的抵抗着数量众多的阿富汗游击队,以为自己是在为大部队打开通道。可当唯一幸存的士兵骄傲的报告说“英勇的第九连完成了任务,大部队可以通过了!”等到的回答却是“没有战斗了,政府早已撤军了。”更为残酷的是“两年之后,就连我们为之奋斗的国家也消失了,我们成了不存在的国家的受勋者。”这个命题实在是像《MGS》的思想。军人是忠于国家的,是信仰国家的,但当他们发现自己为之奋斗的爱国行为居然是侵略时,这此战斗,这场战争,甚至是他们自己的存在,是为了什么?我们究竟是为何而战。大概谁也说不清。
也许这个决定本身就是错误。战争的对方并不存在。**说一切战争都要看清对手是谁,战争的力量之源是人民。为了和美国争夺势力范围,苏联不得不进行一场无意义的战争。只可惜这里不存在德国兵或是美军,而是人民,这就注定了苏联将重蹈和美国在越南一样的命运。影片里有个场景是第九连进攻一个村庄。当斯达司看到小男孩无辜的眼神,放心离去时,却受到了毫不留情的子弹袭击。在这里,我们愤怒于男孩的袭击,却也不能说什么。因为所有的战争行为都是非正义的,各方为了自身利益,都以正义一方的身份使用着武力,就如同指挥官所说:“这不是战斗,是武力解决。”既然如此,就不存在所谓无辜平民。所以,当火箭炮的炮火覆盖了整个村庄时,镜头上是老人与孩子的特写。他们毕竟是侵略,注定要遭受惩罚,而原本无辜的平民,拿起了武器,就再是平民,也只能流血。电影给人留下的思考,是长久的。
在俄罗斯电影逐渐复苏的今天,《第九连》是一部颇具历史意义的影片。作为一部处女作,尽管在艺术营构上它还有很大的推敲空间,但是影片制作者对战争的深刻反思,对人性的激情自白,对人类伤痛的敏感领悟,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人生理想的思考,无疑会给观众以积极的启迪和感召
作文七:《关于阿甘正传的影评》9800字
关于阿甘正传的影评
美国“反智电影”的代表作 充满着好莱坞电影回归的保守主义精神 展现历史与个人的约定,以小人物的经历透视美国政治社会史的史诗片。 1994年出品 导 演:罗伯特?泽梅基斯 主 演:汤姆?汉克斯 加里?西尼斯 萨莉?菲尔德 ?第六十七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佳导演等六项大奖 ?第十六届电影金鸡奖最佳译制片奖 ?美国百部经典名片之一 20世纪90年代,美国社会的反智情绪高涨,好莱坞于是推出了一批贬低现代文明、崇尚低智商和回归原始的影片,美国媒体称之为“反智电影”。《阿甘正传》就是这一时期反智电影的代表作,它根据美国作家温斯顿?格卢姆的同名畅销小说改编,通过对一个智商为75的智障者生活的描述反映了美国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以独特的角度对美国几十年来社会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事件做了展现。它使美国人重新审视国家和个人的过去,重新反省美国人的本质。 阿甘在影片中被塑造成了美德的化身,诚实、守信、认真、勇敢而重视感情,对人只懂付出不求回报,也从不介意别人拒绝,他只是豁达、坦荡地面对生活。他把自己仅有的智慧、信念、勇气集中在一点,他什么都不顾,只知道凭着直觉在路上不停地跑,他跑过了儿时同学的歧视、跑过了大学的足球场、跑过了炮火纷飞的越战泥潭、跑过了乒乓外交的战场、跑遍了全美国,并且最终跑到了他的终点。 每个看过《阿甘正传》的人都会从中得到些许感悟:生命就像那空中白色的羽毛,或迎风搏击,或随风飘荡,或翱翔蓝天,或堕入深渊?? 我觉得故事里的阿甘简直就是典型的美国人,他的成长过程又正好是我们所经历的,他使我们清晰地回顾过去的历史。他是个好人,能令人落泪也能逗人发笑。 ——好莱坞制片人 温迪?费勒曼 在这部影片里,我想让阿甘以一个头脑简单、纯真,而又缺乏主见的人物形象出现在银幕上,我把影片中的各个角色看做是美国国民人性化的象征。 在我看来,这部影片的独特之处在于:它重新肯定了旧的道德及社会主体文化,宣扬了60年代美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同时它又否定了其他前卫的新文化。我想正是基于此,它才能深得美国民心。 ——本片导演 罗伯特?泽梅基斯 《阿甘正传》让我们熟知了两个人:阿甘和汤姆?汉克斯。这部影片改编自温斯顿?格卢姆的同名政治讽刺小说,但影片的总体风格似乎更像是一部人生寓言,在影片中,阿甘的智商尽管并不高,但他的身上却具有这个社会已经远离许久的诚实、守信、勇敢、真诚等美德,影片的开始,我们或许会被阿甘的木讷所逗乐,在他面前,我们充满着优越感,但在影片结束时,我们却不得不被他的真诚所感动,我们突然发现阿甘的经历正是代表了我们每个人的纯真年代,而我们的身上却已经覆压着太多的偏见与虚荣。 天空中,一根羽毛随风飘舞,飘过树梢,飞向青天??最后,它落在福雷斯特?甘的脚下,阿甘坐在阿拉巴马州的一个长椅上,滔滔不绝地诉说着自己一生的故事—— 阿甘于二战结束后不久出生在美国南方阿拉巴马州一个闭塞的小镇,他先天弱智,智商只有75,然而他的妈妈是一个性格坚强的女性,她要让儿子和其他正常人一样生活,她常常鼓励阿甘“傻人有傻福”,要他自强不息。而上帝也并没有遗弃阿甘,他不仅赐予阿甘一双疾步如飞的“飞毛腿”,还赐给了他一个单纯正直、不存半点邪念的头脑。在学校里,阿甘与金发女孩珍妮相遇,从此,在妈妈和珍妮的爱护下,阿甘开始了他一生不停的奔跑。 在中学时,阿甘为了躲避同学的追打而跑进了一所学校的橄榄球场,就这样跑进了大学。在大学里,他被破格录取,并成了橄榄球巨星,受到了肯尼迪总统的接见。 大学毕业后,在一名新兵的鼓动下,阿甘应征参加了越战。在一次战斗中,他所在的部队中了埋伏,一声撤退令下,阿甘记起了珍妮的嘱咐,撒腿就跑,他的飞毛腿救了
他一命。在越战中,阿甘交了两个好朋友:热衷捕虾的布巴和令人敬畏的邓?泰勒上尉。 战争结束后,阿甘作为英雄受到了约翰逊总统的接见。在一次和平集会上,阿甘又遇见了珍妮,而珍妮已经堕落,过着放荡的生活。阿甘一直爱着珍妮,但珍妮却不爱他。两人匆匆相遇又匆匆分手。 作为乒乓外交的使者,阿甘还到中国参加过乒乓球比赛,并为中美建交立了功。在“说到就要做到”这一信条的指引下,阿甘最终闯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他教“猫王”埃尔维斯?普莱斯里学跳舞;帮约翰?列农创作歌曲;在风起云涌的民权运动中,他瓦解了一场一触即发的大规模种族冲突;他甚至在无意中迫使潜入水门大厦的窃贼落入法网,最终导致尼克松总统的垮台。 因为“傻人有傻福”,阿甘还阴差阳错地发了大财,成了亿万富翁。而阿甘不愿为名利所累,他做了一名园丁。阿甘时常思念珍妮,而这时的珍妮早已误入歧途,陷于绝望之中。终于有一天,珍妮回来了,她和阿甘共同生活了一段日子,在一天夜晚,珍妮投入了阿甘的怀抱,之后又在黎明悄然离去。1年以后,阿甘又一次见到了珍妮,还有一个小男孩,那是他的儿子。这时的珍妮已经得了一种不治之症,阿甘同珍妮和儿子一起回到了家乡,度过了一段幸福的时光。 珍妮过世了,他们的儿子也到了上学的年龄。一天,阿甘送儿子上了校车,这时,从儿子的书中落下了一根羽毛,一阵风吹来,它又开始迎风飘舞?? “傻子”阿甘 在影片中,带着美国南方口音、智力有障碍的阿甘凝视着充满野性的珍妮,仿佛和美国小说大师福克纳的名著《喧嚣与骚动》中的傻子班吉是远亲。但二者显然有着根本的区别:班吉只是一个家庭衰亡的象征,是个真正的低能儿;而阿甘这个“傻子”却几乎代表了这个时代所缺少的所有美德:诚实守信,做事认真,勇敢无畏,重情轻财,反过来说则是具备这些美德便成了愚蠢,这真是对当今某些社会状况的一个莫大讽刺。 而阿甘所挚爱的珍妮则是堕落的象征,她染上了几乎所有的恶习,如吸毒、性解放等,最后她死于一种病毒——其实影射的是艾滋病毒。而阿甘却不计一切,始终如一地爱着她,影片在对他构成一种似是而非的责备的同时,更体现了他的纯真和善良。 阿甘如同一个战士,以他貌似简单,实则更为简单的头脑和特殊的才能以及强大的体魄为武器,一次又一次地赢得了生存和发展。这是一种对上帝奖励善良的希望,同时,它更包含了一种基调:向前,跑。有人说,这样奔跑会给人带来希望。事实上,希望确实存在,这部独特的影片赢得了如此众多的观众,吸引了甚至只喜欢轻松的娱乐片的观众,便说明了希望本身和希望的魁力。 阿甘形象的塑造颠覆了正常世界中的英雄形象,与传统观念背道而驰,具有强烈的反传统、反主流性。阿甘的经历让许多“聪明人”相形见绌,我想导演就是想通过阿甘形象的塑造来反讽社会,反映社会有趣的是,阿甘身后总有一群尾随者,他们找不到人生的答案,盲目地追随阿甘,可以这么说,这就是美国当时社会的一种现实,人们对现实失望,找不到生存的动力与意义,只好无望地把命运寄托在别人身上。而阿甘却总能以乐观的态度面对现实,勇敢地跑下去,这不能不说是绝妙的讽刺。 对于这样一个近年来好莱坞电影中少见的鲜明人物,阿甘无疑会被载入史册,在美国,阿甘就是战后五六十年代出生的这代群体的化身,在他们的经历中,3K党、摇滚、越战、肯尼迪、尼克松等纷纷登台亮相,在和平的混乱中他们成长,道德的重建,个性的张扬,使他们的人生道路充满着变数,他们看来似乎缺少锤炼,步履蹒跚得让人放心不下,但他们终究是长大了,并且他们跑起来的速度出乎了父辈的意料。 在小说《阿甘正传》里,它的结尾是这样写的:“不过,我跟你说,朋友:有时候到了晚上,我仰望星星,看见整个天空就那么铺在那儿,可别以为我什么也不记得。我仍旧跟大家一样有梦想,偶尔我也会想到换个情况人生会是什么样儿。然后,眨眼之间,我已经四十、五十、六十岁了,你明白吧,” 相信即使看到这里,每个人内心的惶惑感一点都不会减少,但同时我们也会油然而生一种超脱的感觉,就像我们仰望星空,感到一种自然的和谐和伟大的力量,虽然一些问题还是没有答案,可是已经变得不那么重要。时间总是无情地流转,它在催促我们不要因太多的思考而虚掷光阴。 我们还是要走自己的路,然后,眨眼之间,我们已经四十、五十、六十岁
了,你明白吧, 关于阿甘正传的影评 漫漫的人生,有时候总会让人觉得迷惘,但在此时,我们应该仍然庆幸自己是一个健全的人,应该微笑着面对生命中的风风雨雨,要相信一切还有生机。
《阿甘正传》这部电影正是告诉我们,做人要积极面对人生,不要因为遇到挫折而放弃,要信守诺言,坦诚待人,并要学会用广阔的胸襟去包容,努力活下去,或许生命会有更多美好的发现。而这一切,从电影中的主人翁福雷斯?甘身上都能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了。 从剧本结构上分析,电影一开始以跟拍一根白色羽毛在空中随风飘荡的长镜头为开端,在这个过程当中,羽毛起伏不定,时而停留在人的肩膀上,时而飘到车顶上,最后落在阿甘的脚边。这是一种隐喻蒙太奇的手法,暗示着人生总是跌宕起伏或随波逐流、飘忽不定;有时候有很多东西都是擦肩而过,假如没有发现,人就不能够及时把握得到;但有时也讲求一种缘分,缘分到时,总会落到你的手中。当一位黑人妇女与阿甘坐在同一张长椅等车时,阿甘就开始讲起自己的故事。从孩童时按上脚撑,到认识珍妮;从加入美式足球队继而大学毕业,到参加越南战争;从信守对布巴诺言开始买船捕虾,到成为亿万富翁;从横跨美国跑了三年,到最后与珍妮结婚,渡过一段短暂的美好时光后就与珍妮天人相隔,独自养育小福雷斯。这就是阿甘平凡而又特别的一生。而纵观整部电影,我们大部分所看到的片段,都是阿甘对往事的回忆,而高潮部分则是阿甘最后一次遇到珍妮到她死去的那个段落。电影采用了插叙的叙事方式来展开,给人一种起伏不定的感觉,也让观众感受到阿甘的一生经历了许多不平凡的事。
在人物设计方面,电影中最主要的有四个人物,他们分别是:阿甘、珍妮、丹中尉、以及阿甘的母亲。
阿甘,虽然先天智力有问题,又有轻微的足残,但他是一个诚实、守信、坚强、勇敢、不轻易放弃而重视感情的人,对人只懂付出而不求回报,也从不介意别人拒绝。其实,他是五六十年代勤劳的美国人的一种影射。譬如,阿甘第一次打橄榄球比赛时,队友叫他跑,结果他真的拿到橄榄球后就一直跑,跑出赛区也一直在跑,这体现出他纯真;在越战后,他履行对布巴的诺言,用尽自己所有的钱,去买了一艘捕虾船出海捕虾,并在成功后把一部分钱给了布巴母亲,这体现他的守信;而在捕虾时他也不是一帆风顺,但他的坚持最后也为他带来了成功;而当珍妮最后提出与他结婚时,甘不顾珍妮的一切不足答应了,这也体现他有广阔胸襟和善良之心。
珍妮,电影将她塑造为一位善良,充满梦想的人,她为了成为一名歌手而不断奋斗。但可惜事实与她的愿望相违背,出生于贫穷的家庭,加上一路上遇到很多挫折,她却变得消极面对,最终选择了性开放、吸毒,以致一生变得一团糟。正如剧中所演绎的一样,珍妮有一个爱喝酒的父亲,母亲早逝,有一次她爸爸生气时,她拉着阿甘到田野中,祈祷自己会变成一只小鸟飞走,可是最后却叫来了警察。其实这表明了,珍妮从小的遭遇总是与其愿望不一致。但那时的珍妮却很善良,在大家不肯让座给甘时,她能主动接受阿甘,并与他相处一起成长起来。而在后来,她进了一家剧院表演,尽管是要裸身进行演唱,但是她还是为着实现梦想而坚持。但可惜,她后来对生活已经开始充满了厌倦,当阿甘在剧院中将她救出时,她说了一句:“你猜我能飞下这座桥吗,”证明她对人生已经感到有点累了。之后,她对人生的选择开始变质了,最终导致了她患上了艾滋病而死去。
丹中尉,出身于军事世家,以战死沙场为荣的军官,可惜他的遭遇也是与他的愿望相违背。在越南战争中因为一次受到突袭,结果几乎全排覆没,连双腿都被炸断了,幸好的是被阿甘从战火中救出。之后他沉沦了一段相当长的时间,也在抱怨阿甘救出自己,而第一次再遇到阿甘时,他还痛骂国家向甘颁发荣誉勋章,并一直借酒消愁。其中有一幕,他从轮椅丢在地上时,他不需要阿甘的帮助,自己爬回上轮椅,这证明在那时,丹中尉已经知道自己失去双腿的事实是无法改变的,但他只能够重新思考,重新振作。而真正发生转折,在于他对甘遵
守诺言去做甘的大副,结果过上了美好的人生。有时人生就是这样的讽刺,但只要在重要时刻做出正确选择,并积极面对人生,一直坚持下去,相信明天的阳光会更美好。 阿甘母亲,是一个聪明而坚强的人,而且十分关心孩子的成长及对他的教育。她经常鼓励自己的孩子,“Life wa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s, you never know what you are going to
get”,这句经典的对白就是她对人生的一个最好的诠释,她一直鼓励着阿甘前进,要知道生命是变幻无穷的,关键是人要敢于尝试。而我们也不曾忘记她那句临死前感人的话:“I was destined to be your mama, I did the best I could”,人就是这样,有些角色既然已经注定了,那就要尽力做好它,不留半点的遗憾。电影主要通过她教导阿甘时的对话及为阿甘着想的行动,塑造出一位尽责而伟大的母亲的形象。
从电脑特技方面看,这部电影并没有使用太多花俏的特技,显出一种平实的风格,而最典型的特技应该要数丹中尉脚被炸断后能够做出没有了小腿的特技,应该是在拍摄时运用蓝色的布遮盖小腿,到后期编辑时运用电脑合成。其次要数的特技有越南战争时,导弹爆炸、子弹扫射的场面,以及经常模拟电视新闻广播的画面,给观众一种纪实、历史变迁的感觉。 对于一部电影来说,通过不同手段表现出来,即使表达同一个意思,同一件事,却又不同的效果,而《阿甘正传》这部电影在表现手段方面,却显得匠心独运。
在蒙太奇方面,他分别使用了重复蒙太奇、对比蒙太奇、隐喻蒙太奇等。 重复蒙太奇,在《阿甘正传》这部电影中使用的蒙太奇手法最多的一种。譬如,阿甘小时候在车上受到别人歧视而没有座位坐时,最后只有珍妮邀请他坐在旁边;而在刚入伍时同样在上车时受骂,遭到同样待遇,最后只有布巴肯跟他一起坐。这一方面表现出世人的眼光总是庸俗的,总喜欢歧视不如自己的人,好人反而要受到欺负、讥笑;另一方面也营造一种凄凉的意境,也为阿甘与珍妮相识和报答布巴的剧情做铺垫。另外,还有阿甘讲自己的故事时,镜头总是由现实与阿甘的故事交替出现,而且阿甘的听众是不断发生变化的,公交车也是来来去去,这也暗示着人生中你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人生是在不断变化当中,能够认识便是一种缘分。还有,如电视机多次播放枪击事件,表现美国那个时候社会的混乱与变化;阿甘在战场上多次救出同伴,表现出阿甘善良、勇敢;阿甘起初捕虾时,多次只是捞起一些水底的垃圾,表明甘在这个过程中遇到许多挫折;甘每次见到欺负珍妮的男人时,总是挺身而出,表现出他十分爱珍妮等等,这些地方都运用了重复蒙太奇,将一切表达得淋漓尽致。 对比蒙太奇,电影中总是运用这个手法展现出阿甘与珍妮过着不同的一生。譬如,在1972年新年晚会中,阿甘定下自己出海捕虾的事业目标,而珍妮却正在做不合伦理的事;又如阿甘已经开展捕虾事业,不断克服挫折前行时,而镜头一转,就到了珍妮在酒吧喝酒,以及吸毒的场面。运用这种手法,突出表现当一个人做出不同的人生选择时,就会造成不同的结果,而在这个过程中,也细细地流露出阿甘对珍妮的点点思念。
隐喻蒙太奇,当阿甘向珍妮求婚时,天正在打雷、下雨,暗示着事情并不会如阿甘所愿,也表现出阿甘遭到拒绝后的思绪很乱。另一组镜头更是意味深长,一阵冷风吹动了地面上的枯叶,镜头上摇,便看到阿甘一家人穿过树阴一起回家,路两旁的树犹如形成了一条幸福的通道,一家人正过着幸福的生活,可惜的是幸福的光阴十分短暂,就像落叶一样差不多到了尽头,由此也形成了一种凄清的意境,也暗示着珍妮将要离开人世。当然,电影中开头与结尾白色羽毛随风飘荡的镜头,也是运用了这种手法,暗示着人生的起伏不定。 在运动镜头方面,运用得较精彩的是在越南战争时,那个快速跟拍阿甘穿越丛林,跑出战场的镜头,跟拍的距离很长,且时间差不多维持10秒,但在音乐和炮弹声、叫喊声的配合下,却能营造出紧张的气氛,节奏十分快,同时,也能显出珍妮的说话对阿甘是多么的重要。 而在珍妮第三次离开阿甘时,有一组镜头能够惟妙惟肖地展现出当时阿甘孤独而无奈的心情。从房子内用一个缓缓的摇镜头拍摄窗外珍妮离开时所坐的车行走的方向,镜头落点在熟睡当中的阿甘的身上;接着又是一个珍妮留下还给阿甘的勋章的特写,并把镜头又缓缓地向上摇,
落点在于手拿牛奶发呆的阿甘,并对他失望的神态进行特写;接着又是一个珍妮睡过的床铺的特写,然后镜头又慢慢地向阿甘斜向摇去,以一个阿甘目视床铺的中景为落点,并将阿甘至于镜头的左边,显出一种压抑感;接着又来一个阿甘一个人在一个大大的房间里坐着发呆的镜头,阿甘至于镜头的中央,显出房间的空荡,以及阿甘的孤独,并且镜头慢慢地向阿甘推去,以一个全景结束;最后,镜头从阿甘的脚移上去,落点以一个中景落于阿甘正在思考的神情,而且停留的时间比较长,说明了阿甘已经一个人发呆了很久。一组运用了不同景别、运动镜头方式组接的镜头,细腻地表现出阿甘当时彷徨的心情,也代表珍妮在他心中是有多么重要的地位。
在转场方面,《阿甘正传》这部电影也运用了多种手法。如阿甘回忆自己穿的第一双鞋时,闭上眼睛,皱着眉头思考,镜头一转就到了阿甘孩童时闭上眼睛,正在安装脚撑的镜头,这里运用了相似形状转场。而在阿甘与母亲道别后准备赴越南时,先播出一段轻快的音乐,然后镜头一转,便到了越南的上空的直升机上,这是运用了声音转场。还有,珍妮吸毒后在阳台望天落泪时,镜头转向天上皎洁的月光,最后镜头慢慢下摇,便到了阿甘在捕虾船上仰天思念珍妮的镜头,这运用了动向转场,而这组镜头也蕴含着虽然珍妮和阿甘活在同一个物质的世界中,但他们却有着不同人生世界,也流露出珍妮的后悔,以及阿甘对珍妮的思念和寂寞之情。最后,阿甘受约翰?列侬采访时,说到约翰最后人生结局时,镜头慢慢地过渡成电视机雪花的效果,之后就转到阿甘遇到丹中尉的镜头,这是运用了电脑特技转场,表明了约翰在没有什么原因下被枪杀了,生命有时是多么的离奇。
在景别与构图方面,这部电影给人一种诗情画意的感觉。如失去珍妮时,一个人坐着修剪车剪草时,以一个远景拍摄,并且是透过大树、千秋、门口这些前景拍摄过去,给人一种空荡荡,孤独的感觉。还有,在阿甘进行长跑时,跑过盛夏中的农田、小桥、枫叶林、戈壁等,多数镜头都运用到远景拍摄,表现出世界是多么的广阔而洵丽多彩,而阿甘总是落在趣味中心点或黄金分割点上,给人一种油画的感觉。对于服饰、化妆方面,这部电影并没有采用鲜艳夺目的颜色,大体上给人一种贴近平常生活的感觉,而色彩基调整体上采用彩色。同时,在场景布置方面,以美国六七十年代的生活环境为主作为场景,也没有用到动画。而在光影运用方面,最突出的一个画面则是阿甘回忆起自己在拉巴特湾捕虾时,望着磷光闪闪、水天相接的晚霞图,从背光拍摄阿甘只显出阿甘的背影,给人一种“夕阳无限好”而又漂泊孤独的感觉。还有,阿甘离开珍妮坟墓时,也运用到柔光拍摄,给人一种柔和的感觉。 对于声音运用方面,《阿甘正传》这部电影总是让人有一种意味深长的感觉。音响方面,越战时导弹、子弹、爆炸声最为典型,给人一种战事紧张,战争残酷的感觉。音乐方面,总能运用歌词十分配合情境歌曲,如珍妮在剧院演唱时的歌曲、阿甘到达越南前线的背景音乐、阿甘与珍妮第二次道别时的背景音乐等。台词方面,有很多对话更是富含人生哲理,如“You got to put the past behind you, before you can move on”(你得丢开以往的事,才能不断继续前行)。
在细节描写方面,这部电影更是显出其巧妙。如阿甘到了越南前线时,只见士兵们在烧烤、喝啤酒,还有在行军当中也说到自己的排里的士兵是美国最好的年轻人,但他们却在做炸洞穴这些无聊的事情,最后也有很多人战死沙场。这是一种带有浓烈的讽刺意味,最主要反应越南战争只会伤害年轻一代,让他们白白浪费自己美好青春,最后也只是白白送死。而在阿甘长跑时,有这一片段,就是很多人采访阿甘跑这么远究竟是为了“世界和平”,“无家可归者”,还是“保护环境”,而阿甘却说,“我只是为了跑步”。这一幕暗示着世人做任何事都是为了功利性的目的,也显出阿甘的纯真的性格,他跑步只是为了跑步,仅此而已。还有一处更耐人寻味,就是珍妮卧病在床时与阿甘的对话的一组镜头:先是阿甘在越战时抬头望着雨云散去的夜空,接着是拉巴特湾的晚霞图,再有山间湖水田野图,最后是沙漠朝阳图。这些都暗示阿甘经历了很多事情,人生时而守得云开见月明,时而多姿多彩,时而又有点让人失
落,时而却又充满希望,这样才显得生命之美。而最后珍妮说:“但愿那时和你一起。”阿甘回答:“你确实在。”这样充分体现出阿甘对珍妮的爱是自始至终,珍妮永远在阿甘心中;也反映珍妮有点后悔与羡慕阿甘的人生;再一次深化主题,人在关键时候的选择是多么的重要,一个人要积极面对人生,这样生命之花才会开得灿烂。
一部电影之所以能够成名,除了跟运用到的表现手法有关,还跟导演与演员的风格有着密切的联系。
这部电影的导演是RobertZemeckis(罗伯特?泽尼吉斯),于1952年生于美国的芝加哥,他曾获得过伊科诺斯州大学和南加州大学的学位,他早年主要以创作电影剧本为主。他不仅能设计出极其优美的特技画面,同时更能把特技效果与影片本身融合得天衣无缝,成功地把特技融入剧情,曾获得了“高科技导演”的美誉。《阿甘正传》中的飘荡的羽毛就是最好的体现,既真实,又耐人寻味。但事实上,这部电影运用特技不多,都是点到即止。 《阿甘正传》这部电影是导演改编自温斯顿?格鲁姆的同名小说而创作出来的,在大家面前再现的是美国五十年代开始以来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包括黑人民权运动、越南战争、乒乓外交、水门事件等,可以说,这是导演的精心安排,使得这部电影带有浓厚的“史记”的色彩,也是一部人生寓言的作品。在拍摄风格上,因为要符合主题,因此都是采用一些平实的拍摄手法,但又不失一种诗情画意的意味,将镜头融入剧情当中,显出导演对镜头美学的追求之执着。
导演泽尼吉斯在电影当中,通过人物的对话,极力宣扬人人平等,每个人都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去创造奇迹,开拓自己的人生的思想。如You’re no different than anybody else is
(你与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一样);Miracles happen every day(每天都有奇迹发生);Death is just a part of life. Something we’re all destined to do(死亡只是生命中的一部分,有些东西我们注定要做的)。这些都是美国五六十年代进步主义思想的体现,呈现出当时美国人的朴实、诚信,从中也体现出基督教的一些宗教思想。
从演员角度看,主角阿甘是由汤姆?汉克斯饰演。汤姆是一个童年饱受伤痛的人,因此他学会以积极乐观态度去面对人生,而他的相貌也十分普通,但正因为这样,他在饰演这个角色时,能够领会到过中的真情实感。而汤姆在演绎阿甘这个角色时,还能注意到一个有智力问题的人说话时口型、呆呆的神态、行走与跑步的动作、应对问题时的反应、发型等,典型的镜头是阿甘坐在长椅中用手指着黑人妇女的鞋的片段;以及向珍妮求婚遭到拒绝的反应;还有,知道自己有个孩子时,眼睛含着泪痕,不由得退了两步,眼神不能定下来,深呼吸,说话出现吞吐,连叉腰时手都要放好几次,足以表达出人物当时惊讶、感动、不敢相信而又担心的心情,在言行举止之间,都流露出约翰炉火纯青的演技,深入对角色的了解,追求自然、细腻的风格。
而另一位演技也不错的演员,就是饰演丹中尉的加里?辛尼斯,而最深刻的是他能够演绎出一个没有了双腿的人的细微动作,以及当失去双腿时望出窗外的失望的眼神,和自己爬上轮椅时的动作,都是十分到位。
最后,根据查找资料可以知道,《阿甘正传》这部电影在1995年的第六十七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的角逐中,获得了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最佳剪辑和最佳视觉效果等六项大奖。可见这部电影有多大的影响力。
我们应该要拥有阿甘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面对接下来人生的种种挑战~
作文八:《关于建国大业的影评》1200字
影视教育学生作品
题目:——《建国大业》有感
学校:——四群中学 班级:——七五 作者:——何欣 指导老师:——宋娟
《建国大业》的影评
总体来说这是一部制作精良的电影, 视觉效果比以往任何 一部关于那个时期的电影都要好,飞在上空的飞机,轰炸的 时候,比以往的也要震撼,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影片前期中重 庆谈判时期的重庆两江全景,十分的宏伟。 不可否认, 这部电影还原了真实的历史,片中王宝强葛优 那一场戏,扮演的解放军居然把北平城墙当成了地主家的院 墙。真好笑! 在短短 2 个多小时的影片中, 要反映从重庆谈判至新中国 成立这段时期的各大历史事件,本身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必须要取长补短。纵观全片,从谈判到解放这段时期的重大 历史事件以浮光掠影的方式呈现在银幕上也不失为一种好 的叙述方式,但给人的感觉好像就是纪录片或者胶片而不是 一部电影。虽然期间如此众多的历史事件,但其中的主线应 该是清晰的,紧紧围绕着“建国”这个主题,没有把重心偏 移到“战争,政治, ”等其他主题上。 说说这部戏最大的亮点“明星战术” ,刘先生扮演的空军 司令俞济时在得到**关于取消轰炸天安门的命令后缓 缓走远,还特意给了个停顿的特写,将华仔很帅的 POSE 定 格在银幕上。用明星吸引观众的用心昭然若揭。观众在观影 时数明星脸的同时,一定会意犹未尽,高潮迭起,甚至在影 片结束之后,还在回味,回忆还有那些明星没有被认出来。
《建国大业》塑造了冯玉祥、毛人凤等许多人物形象,是对 我党革命领袖的人物塑造。但仅就艺术表现力来说,一个让 看片学生们比较共识的观点是, 《建国大业》最丰富的人物 形象是**父子,张国立对**张弛有度的表演证明他 不只是电视皇帝,而陈坤则完全可以说是《建国大业》里的 一个惊喜,他以往角色挥之不去的阴柔转化成了空有热血, 父子两人在凉阶并肩而坐的镜头让人不胜唏嘘。 当做“敌我斗争”来刻画,而真正是一次探讨在试图建 立国家的两种力量中,共产党能赢得最后胜利的原因。在我 们接受过的历史中,“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一直被当做 一个必然命题来证明,问题是我们可以认可共产主义形态是 终极形态的必然性,却无法对中国历史跳过资本民主社会的 跨越性发展的偶然性视而不见。在过去的很多电影中,我们 一直渲染的是这种必然性,把**当做整个国家的敌人来 塑造,《建国大业》所试图做的中立视角,让影像还原的历 史变得更具可信度。 斗转星移,转眼已经是建国六十周年了。六十周年之后再
来回顾这段历史,抚今追昔。我们感慨万千,数风流人物均 已化为历史的尘埃,千秋功过,任由后人评价。我无法确定 自己应该用一种什么样的心情来评价这段历史,但能确定的 是在危难时刻,人性的光芒一直在震撼和打动着我。
评语:
本篇文章的难能可贵之处在于:能从繁杂的历史事件中公正客观的去看待这段 历史,特别是从人性的角度去分析历史人物,还历史人物以真实的面貌,因此这 成为本文的一大亮点。小作者能从这一角度分析,实属不易。 指导老师:宋娟
作文九:《关于雪花密扇的影评》900字
时光回退到1800年中期的湖南小镇,这里生活着两个清秀可人的小女孩,百合(李冰冰 饰)与雪花(全智贤 饰)。俩人在幼年时结为老同,用女书互诉真情,随年龄增长,两人相继嫁夫生子。原本贫苦的百合因外貌出众和有一双完美的小脚,嫁入富家。而生于富家的雪花却因为父亲吸鸦片而家道中落,下嫁给乡间屠夫(姜武 饰)。百合夫家父母双亡,她顺理成章成为当地最有权势的村长夫人。雪花却在艰苦的生活中挣扎,还要承受丧子之痛。为了照顾雪花,百合恳请她搬离屠夫家与自己同住。雪花爱夫心切,拒绝了百合的好意。百合意识到她们的友情已有隔阂,不再是幼时纯洁的友谊,她心生愤怒,拒绝再与雪花往来。误会最终还是在雪花临死
李冰冰
前化解开了,两人深厚的友谊使百合最终意识到老同的真情,女书的真意。 原来,索菲娅正是雪花的后代,索菲娅与尼娜则是现代版的雪花与百合。两位女主角的成长也经历着同样的心路历程!故事以索菲娅突发车祸昏迷不醒为起点,迫使尼娜开始回忆起两人的点点滴滴,以求寻找出索菲娅车祸的原因。尼娜细细地(172影院,免费电影网站.172yy.)回味自己和索菲娅少女时真挚的友谊:自结为老同,纵然俩人家庭背景极为悬殊,又有索菲娅后母的极力阻挠,她们彼此更惺惺相惜。尼娜为了索菲娅,甚至放弃考入清华的机会??
但是随着两人之后各自恋爱时发生的种种误解、猜疑,都已成为两位老同间不可跨越的鸿沟。索菲娅后来交往的男友约瑟(休·杰克曼 Hugh Jackman 饰)被尼娜一再否定,友情再度分裂。在索菲娅车祸前很长一段时间里,她们都没有再用女书联络过。在寻找的过程中,尼娜发现了索菲娅的手稿《雪花与秘扇》,里面记录着索菲娅的祖先结为老同的感人故事。尼娜发现索菲娅一直承受着失去父亲和自己骨肉的痛苦,而尼娜是索菲娅感情唯一的寄托。庆幸的是,这段生死离别让尼娜再次感受到两人之间强烈而不可磨灭的友情。她再次鼓起勇气为索菲娅念出扇子最后一折的女书:“终其一生,我都在渴求爱,其实我根本不懂什么是发自内心的爱,老同的爱。这么多年没有你——是对我的惩罚??”电影最后,伴随着尼娜真心的倾诉声,索菲娅渐渐清醒。两人紧紧拥抱,现代版的老同终又团聚。
作文十:《关于归途列车的影评》3000字
一“路”三年 ——评最佳纪录片之《归途列车》
如果耕几亩薄田可以养活一家,那么哪个青壮愿意背井离乡去卖苦力;如果织几匹纱布足以相夫教子,那么哪个女子愿意抛头露面去干粗活;如果读几年初中能够改变命运,那么哪个孩子愿意叛逆离家去做童工?男耕女织的封建生活已经适应不了今时今日的中国,为了生计,多少青壮得抛妻弃子往外闯,多少老弱得孤苦伶仃守家中?有那些个幸运的,一年能回家探亲一次,辛苦个几十年,便可以风光地在家里建个房子;有那些个不幸的,数年都回不得一次家,到头来钱没赚到,剩下一纸噩耗还要托人带回乡??
我们把这些离乡进城干苦力,生活在中国社会最底层的人儿称为农民工。范立欣所导演地长篇纪录片《归途列车》,便真实纪录了三年来,四川回龙村的农民工张昌华夫妇回乡过春节的一段辛酸历程。
一.精心安排,震撼开场
《归途列车》是在春运的大背景下拍摄的,所以影片的开场便是2008年年初广州火车站的场景,各式五彩缤纷的雨伞,随波而行的人潮人流,嘈杂的吵闹声中,配合着“中国有1.3亿外出务工者,他们只在每年的春节返乡,这是世界上最大的流动人口。”的字幕可谓足够触目惊心。这么震撼的开场效果,正正显示出了范立欣导演的匠心独运之处,因为纪录片跟故事片不同,一般反映的是比较枯燥乏味的现实场景,无法像故事片那般靠特技或者剧情去吸引观众,所以一
个好的开场是十分重要的。在范导演以及摄影组的精心剪辑选录下,《归途列车》的开场无疑是十分成功的,无论是雨伞缤纷的色彩,还是汹涌互相推挤的人潮,真实的嘈杂吵闹声,都能一下子把观众的眼球吸引住。
二.真实纪录,两地奔波
一阵急促的列车启动铃声响过后,长长地列车缓缓远行,消失在火车站的轨道上,影片的时间也回到了2006年的冬季,地点来到了广州的一家制衣厂,此处影片时间以及空间的过渡显得十分自然,让人无从挑剔。制衣厂的空气里漂浮着布絮与灰尘,缝纫机发着嘈杂的声音,桌子上两个婴儿却正在熟睡,而影片的主人公张昌华夫妇也在此时进入荧幕。坐在缝纫机前低头车衣的张昌华,映入镜头的是他那焦黄的脸,瘦弱的身材,有力的双手;本来女子以白为美,但映入屏幕的陈素琴却是一身黝黑的皮肤,遍布晒斑的脸蛋,满布老茧的双手。影片并没有用字幕来解说主人公的身份,却用真实的画面来反映,观众从张昌华夫妇的样貌以及打扮上,也能够看得出他们的工作以及生活现状并不乐观。
影片不仅沿用张昌华夫妇的真名,而且亲自到他们工作的制衣厂去抓拍他们日常的衣食住行,可谓把纪录片纪实性的特点发挥地淋漓尽致。制衣厂是真实存在并处于运营状态的,老板对纪录片又一无所知,而张昌华夫妇与工友们并非接受过专业训练的演员,那么如何让厂里同意接受摄影组的拍摄,令工人们习惯于镜头前正常地工作,真实地反映自我的思想,敢于在镜头前发表自己的意见等,这些都是拍
摄所要面临的必要问题。而影片全程放映过程中,不仅重要人物之间的对白真实自然,而且抓拍到许多细节,录得许多反映影片主题的重要对话,足见摄影组把问题都已经处理得当。影片的成功,离不开这三年来花费过大力气给工厂人员做各种思想工作,并且日以继夜长时间在制衣厂跟踪拍摄,软磨硬泡让大家习惯镜头的存在的导演与摄影组的工作。
说到最令张昌华夫妇挂心的,自然是留守家中的老人以及一双儿女,大女儿张琴今年刚好要升初中,儿子张洋也还在读书,于是镜头顺理成章地转到了四川省回龙村,也就是张昌华的老家。我们见到了留守村中陈素琴的母亲,年近古稀的老人本来应该安享晚年,而她还得照看着一双孙子的起居生活,洗衣煮饭肯定没少操劳。镜头前的张琴,张洋跟母亲一样有着黝黑的皮肤,养猪,掰玉米,小小的年纪做起农活来显得轻车驾熟,显然没少帮外婆的忙。两地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这些镜头都是实地而拍的,为了影片的真实性也为了丰富影片内容,摄影组便不得不跟着张昌华夫妇于广东、四川两地之间来回奔波。
提着行李在人来人往中拥挤固然辛苦,但摄影组们拿着摄相机紧跟张昌华夫妇其后,影片中为了表现春运辗转的场景,有不少镜头是在车站里抓拍的,有长时间在车站里排长队等候购票的镜头,也有跟着人潮往站台拥挤的镜头,更有车厢车门里半天挤不上的镜头,其中既要确保画面真实清晰,又要注意掩饰镜头,以免引起误会与混乱的艰难也可想而知。三年来,范立欣与摄影组一路上跟着张昌华夫妇一
起买票、进站、挤火车、乘船,彻底融入了他们的生活,也成功取得了他们的信任与尊重,这也是《归途列车》纪录片能顺利并且摄制得如此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独立录音,独特角度,独白对话
经摄影师孙少光介绍:“影片使用了录音分离的系统,给予了录音师自由发展的空间,可以在摄影师来不及反应的情况下主动录制,在这个片子里,声音对故事情节的完整提供了不少帮助。”影片中擅于用语音与对话来反映现实,如讲到春运回家难的时候,导演就选取了张昌华夫妇与工友们吃饭时的聊天的录音:“火车站没有票了,代售点也没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放票!”,“今天都十号了,在车上还要坐个两天”等,这些录音不仅充分显示出了影片的真实性,更是借机折射当代中国社会,丰富了影片的内涵。
该影片还擅于借用各个独特的角度来展现各种矛盾,为影片后续事态发展埋下伏笔,如片中陈素琴在共用电话亭给女儿张琴讲电话时,当问到学习成绩一般还有说要迟点回家过年时,张琴直接挂掉母亲电话的镜头。很久没见母亲,理应有很多家常要聊,但片中的几个电话,她们父女,母女间基本都是没说几句就相对无言了,挂母亲电话更把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张琴,对久未归家并对姐弟二人缺少抚养的极度不满,用这种手法来表现张昌华一家不可调和的矛盾,既切实又婉转,为后续矛盾的爆发做了很大的思想铺垫,让影片过渡自然,爆发矛盾的时候也不会显得突兀。
影片中最有特色的地方,当数张昌华一家各种独白与对话的镜
头,极为生动地把人物的心理活动展现在观众眼前。如张琴决定独自离家前往新塘打工时的在外公坟前的独白:“你知道的,我不想见到爸妈,与爸妈关系又不好??”以及在新塘打工时与宿友的对话:“打工虽然累,但有钱用,在学校还要找父母要钱,学校又跟笼子一样,哪里都去不得。”不仅表现出张琴跟父母的生疏关系,更轻轻带出张琴离家打工的原因,表现她内心深处的想法。
还有影片的临近落幕,张昌华夫妇决定让陈素琴回家照看儿子张洋时,陈素琴说道:“我也想留家里带孩子,可你一个人赚钱给一家子用,怕你给累倒了。”张昌华闻之失言,一会后才说:“回去后,少种点田,粮食够吃就行。”一段简短而又朴素的对话,却把张昌华夫妇16年来相依为命的感情,深深地体谅与关怀的不舍之情,单纯而又朴实的只想养家糊口的愿望,为了培养孩子放弃一切的决心表现了出来,让观众听之泪落,闻之动容,配合那车站依旧行色匆匆的春运人流的镜头,让人深思,春节到底是聚还是散?春节能过得自在的,大概只有那些衣食无忧的稚儿吧。
范立欣导演及其剧组用三年时间,辗转跟着张昌华一家一路的进行拍摄,一录就是一千多天,不说影片拍摄得如何成功,光是这种长时间融入社会底层的精神与坚持,已经让我肃然起敬。多次观看《归途列车》后,觉得它被尊为“最佳纪录片”的荣誉是实至名归的,它那真实而又自然的画面,独特而又全面的视角,真挚而又朴实的情感,深刻诠释了在当前残酷的现实环境下,像张昌华般的农民工们的无奈生活与家庭矛盾。
汉语言文学2班 刘育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