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李时珍的求真精神》500字
李时珍的求真精神
明代的医药学家李时珍是一个富有求实精神的人;为了完成修改本草书的艰巨任务,他几乎走遍了名川大山,行程不下万里。同时,他又参阅了800多家书籍,经过3次修改稿,终于在6l 岁的那年,编成了《本草纲目》一书。 在撰写《本草纲目》一书的过程中,李时珍发现南朝宋时的医药学家陶弘景著的《本草经集注》中记载,说穿山甲是一种食蚁动物,它“能陆能水,日中出岸,张开鳞甲如死状,诱蚁入甲,即闭而入水,开甲蚁皆浮出,围接而食之。”穿山甲的生活习性果真是这样吗? 李时珍有点怀疑,为了弄清事实的真相,李时珍就跟随猎人进入深山老林,跟踪穿山甲的踪迹,进行实地考察,还捉来穿山甲亲自解剖,发现穿山甲的胃里确实装满了未经消化的蚂蚁,证明陶弘景《本草经集注》一书中的记载是正确的。不过,李时珍发现穿山甲不是由鳞片张开来诱捕蚂蚁的,而是“常吐舌诱蚁食之”,也就是张开嘴伸出长舌头置于地上,让嗅觉灵敏的蚂蚁爬满舌头,然后将舌头突然一缩,便将贪腥的蚂蚁全部吞入肚腹内。于是他修订了《本草经集注》穿山甲捕食的错误记载。 人们常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李时珍的求真,是做事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体现,这是有了这种求真精神,才使他抛弃臆断,获得正解,从而避免尴尬和错误。求真是一种良好的品质,是一种态度,是衡量做事尽力的重要标志;
求真是一个人的本事,一个人的修养,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必备素养。
作文二:《写李时珍的作文》10600字
写李时珍的作文
篇一:语文李时珍
13、(14《一路花香》)
人物形象: 的破水罐、 的完好无损的水罐、 的挑水工。 读了《一路花香》这一则 ,我懂得了 的道理。
14、(16《李时珍夜宿古寺》)
课文记叙了是我国明代伟大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为修好《》住破庙,吃干粮,以及在月下认真记载寻访所得的事迹,表现了李时珍 的可贵精神和 的踏实作风。
篇二:李时珍
一、紧扣“苦”字,对课文进行有效地整合。
课前我对教材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课文一共有十三个自然段,文章主要说明李时珍“不辞劳苦、认真严谨、为科学事业勇于献身”的精神,而他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要给万民造福。所以我把教材分为两部分来处理:第一部分1-7自然段,紧扣“苦”字,“苦”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住得苦、吃得苦,但李时珍却“以苦为乐”,是什么样的信念支撑着他呢,——万民造福~这也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第二部分通过李时珍如何记录药材并亲尝鸡肠草,感悟他科学严谨、为事业勇于献身的精神,而他能为科学事业不怕危险也是因为他立志为民造福~所以我以“为民造福”为中心线索,
引领着李时珍”不辞劳苦、以苦为乐”和“为科学事业勇于献身”的精神两大版块进行教学。这样把我就把文章进行了有机地整合,既提取了文章的精髓,节省了时间,又把握了文章的中心,突出了教学的重点,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实现了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我在教学时,首先出示了课文的第七节,让学生朗读体会李时珍所说的苦,再引导他们到课文中去找找描写“苦”的段落或句子,反复朗读感悟。最后,又回到第七节,使学生体会到李时珍吃这么多苦是为了万民得福。这种教学,打乱了原来的课文顺序,对课文内容进行了重新整合,把重点的、有语文价值的归纳出来讲,其余的不多讲,有效地节省了时间,学生学起来主动性很高,实现了有效教学。
二、抓重点词句,引导学生朗读感悟。
教学时,文中的四处内容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李时珍师徒为编写《本草纲目》吃尽了千辛万苦:
1、师徒俩长年累月在外奔波;,、古寺的破败景象;3、月下谈话的内容;4、李时珍亲自尝草药。在学习这几部分时,我让学生自己读,大胆交流各自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一些关键词句有感情地反复朗读,加深感悟。例如在体会寺庙的破败时学生抓住“破败、残垣断壁、到处是灰尘”等词语体会出这是一座破败、荒凉、危险、从来没有人住的古寺;在总结李时珍师徒俩住得苦、吃得苦时,学生抓住“饥餐渴饮”、“晓行夜宿”这两个词,然后引导学生结合课文深入体会:是啊,他们饿了就
随便啃点身上的干粮,渴了就饮点泉水,只能维持生活的最低需求;白天天一亮就去考察,直到晚上才随便找个地方住下来,有的还不如这样破败的寺庙,这就是“饥餐渴饮、晓行夜宿”,这两个词语就是对李时珍师徒俩生活最好的写照;通过李时珍的表情“笑”和他说的话“为万民造福、吃苦也值”等词语体会他“以苦为乐、造福万民”的高贵品质;
三、设置多种情境,引导学生深入感悟
《李时珍夜宿古寺》这篇课文笔调简约、朴实,所以要想深入体会人物的品格,需要设置一定的情境让学生想象体会人物的品格。如在体会李时珍“不辞劳苦、以苦为乐”的精神时我设置了这样的情境:“李时珍在采药过程中还吃了哪些苦呢,”学生充满了丰富而合理的想象,如“夏日炎炎下、李时珍又犯病时、在悬崖峭壁上李时珍依然坚持察访采集药材。”而他做这一切都是为了万民得福,顿时一个吃尽千辛万苦却毫不退缩的高大的李时珍形象印在了脑海里。
教学反思
《李时珍夜宿古寺》记叙了李时珍为修好《本草纲目》住古寺、吃干粮、尝草药的故事,表现了李时珍不怕吃苦、一心为民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认真的踏实作风。在备课时我一遍又一遍地阅读了课文,确定文章思想的主线是“以苦为乐”,整节课我也以这条主线循序渐进地安排着教学流程。
一、读苦
语文的生命是读出来,没有了读,语文实际上就是不动的文字。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反复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越读越深入。如在读“李时珍笑着问徒弟:“庞宪,觉得苦吗,”??”一段话时,我紧抓一个“笑”字,进行多角度点拨,学生每读完这段话都有一个不一样的感受,随着阅读的深入,把课堂的舞台还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做主角,这样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像这样的品读在教学中有多处,我深深觉得,学生在朗读中的体验逐渐加深,感情变得丰富起来,对人物及情感的把握越来越准确。
二想苦
在学生体会了喝山泉、啃干粮已经很苦后,练习填空,让学生发挥想像,A、这天忙着赶路,又一次错过了的客店,他们只能在路旁的雨棚里过夜了,他想:??B、满眼寒霜,冷月还在天上,李时珍这时候又起早赶路了,他想:??C、岁月不饶人,50岁了,天天和水啃干粮,李时珍的胃病又犯了,生生的疼,他想:??D、已经在外好几个月了,中秋月明,李时珍不禁思念起深爱的母亲、妻子和儿女,他想:??李时珍的高大形象就在心目中树立起来了。
三议苦
在第二课时设计中,我紧扣课题《李时珍夜宿古寺》,抓住了三个关键问题展开课文,
1、李时珍为什么要投宿在古寺, 2、李时珍夜宿的古寺是怎么样的,3、李时珍在古寺中做了哪些事,在让学生分别寻找问题答
案的同时,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有关词句,还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和李时珍的生活做了对比,使学生体会到李时珍吃这么多苦是为了万民得福这个崇高的理想。
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在中国的医药学史上,有一本空前巨著,板书《本草纲目》,它是医药科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的作者就是,板书:李时珍。
2、通过课前的预习,你对李时珍这个人物有多少了解,学生自由畅谈。
3、今天我们就要阅读一则他在创作《本草纲目》过程中发生的故事。写全课题:李时珍夜宿古寺
“宿”是个生字,它在这儿是什么意思,那么,课题是什么意思呢,你能根据课题推想到课文可能会写些什么呢
小学语文新大纲提出:小学语文学科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因此,我们必须引导小学生从心灵的体验出发,真实地再现生活,启发学生去观察、感受和评估生活,就能实现文本阅读的超越,写出有真情实感的小作文。例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时,同学们通过有感情地读课文,感悟到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命运的悲惨,同情之心油然而生,这时,我就对学生说:“卖火柴的小女孩多可怜呀,假如她来到我们中间,你想对她说些什么,做些什么,你能把你想说的和想做的写下来吗,”这时学生们一个个思维活跃,再别上情境的感染,一篇篇有真情实感
的小作文跃然纸上,使人看了,为之动情,并为学生有这样的爱心及倍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而感到欣慰。又如在教学《穷人》这课时,同学们通过预习,朗读,感悟到渔夫夫妇有着一颗善良、勤劳,乐于助人的心,这时,我布置这样一题课外作业:“七个孩子在渔夫夫妇的教育下,将来长大成人了,你认为他们会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同学们一个个展开想象的翅膀,并联系课文所表达的渔夫夫妇那善良、勤劳,乐于助人的品质,正是在这种品质的熏陶下,同学们写出了一篇篇很感人的文章:有的写他们孝顺父母,有的写他们继承父业,有的写他们如何努力学习报达国家等等。这些文章写出了学生们的心声,写出了他们对这种美好品质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又如在教学《桂林山水》《林海》这类写景的文章,播放录音范读时,让学生闭目凝神。反复聆听,并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再把看到的情景写下来。这类练习就为学生的习作开辟了想象的空间,让学生可以无拘无束地想象和表达,使学生易于接受,有话可说,乐于说,乐于写
四、想象空白,提升情感
空白是指教材的编者匠心独运的设计和编排,对某些内容有意不写,或是一笔带过,在叙述上留有余地。这为学生提供了思考、想象的空间。“字字未宜忽,
语语悟其神”,对具有一定内涵而在课文中又起关键作用的语段的朗读指导,就可以利用这些意味隽永的空白,激活联想和想象,呈现形象鲜活的画面,让学生在想象中走进文本,提升情感。如
特级教师王崧舟在教学《二泉映月》一课时,其朗读教学独具匠心,令人回味。
师:孩子们,这就是黑暗中阿炳的那一段人生,那一段生活,那一段遭遇。来,让我们走进阿炳,走进他的生活。请你拿出笔,在纸的背面,走进阿炳生活的一个片断。也许在无锡街头卖艺的途中,他不小心撞翻了一滩水果,你看到他怎样,也许那是一个酷日炎炎的午后,无锡街头像一个火炉,阿炳还在无奈地拉着,你又看到了怎样的片断,也许那是一个中秋节的傍晚,能回家的都回去了,阿炳没得到一分钱,你又看到了怎样的片断,把你看到的片断用文字写下来。
生:(写)
师:(巡视,并对学生伸出大拇指)好,停笔,在那无尽的黑暗里,阿炳整天戴着墨镜,操着胡琴,卖艺度日,在你的眼前,也许闪现的是这样的情景。读~(指名读)
生:(夏日炎炎的情景)
师:也许你看到是这样一个情景,(指名读)
生:(中秋夜情景)
师:也许你看到是这样一个情景,(指名读)
生:(冬日情景)
师:也许你看到是这样一个情景,(指名读)
生:(夜晚在家的情景)
师:孩子们,就这样,一年365天,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
阿炳由一个少年变成一个青年,由一个青年变成一个中年,他还在变,你闭上双眼,你看他这张脸,那曾经是阳光的,青春的,充满幸福的脸,变成了什么,变了,变了??打开书,书上曾经用一个词来形容师傅的脸,是哪个,
生:饱经风霜(反复读了三遍)
师:如今这四个字也写在了阿炳的脸上,甚至写在了他的??
生:心上
师:(板书:刻风霜)如今饱经风霜的阿炳在中秋之夜又一次来到泉边,奇迹发生了,在少年时,甚至在青年时他无法听到的声音,在这个时候他竟听到了,谁来读,
生:(大屏幕出示)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
师:来,我们一起读~
生:渐渐地??倔强地呐喊
师:是啊,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几十年的风霜,这些都刻在了阿炳的心里,他听到了这样的声音??
生:齐读
师:当他想到那个中秋之夜无人可盼,无家可回时,他听到了??
生:渐渐地??倔强地呐喊
师:当他想到自己只能蜷缩在破旧不堪的床单里时,他听到了??
篇三:作文
故事一:用人之道
去过庙的人都知道,一进庙门,首先是弥勒佛,笑脸迎客,而在他的北面,则是黑口黑脸的韦陀。但相传在很久以前,他们并不在同一个庙里,而是分别掌管不同的庙。
弥勒佛热情快乐,所以来的人非常多,但他什么都不在乎,丢三落四,没有好好的管理账务,所以依然入不敷出。而韦陀虽然管账是一把好手,但成天阴着个脸,太过严肃,搞得人越来越少,最后香火断绝。
佛祖在查香火的时候发现了这个问题,就将他们俩放在同一个庙里,由弥勒佛负责公关,笑迎八方客,于是香火大旺。而韦陀铁面无私,锱铢必较,则让他负责财务,严格把关。在两人的分工合作中,庙里一派欣欣向荣景象。
【分析】这个小故事体现了佛祖巧妙的用人之道,充分发现每个人身上的闪光点,让他们发挥自己的优势。这个故事可以运用在因材施教的论点上。
故事二:
在前苏联的一所学校,校园的花房里开出了美丽的玫瑰花,每天都有很多同学前来观看,但都没有人去采摘。
一天清晨,一个四岁的小朋友(就读于该校幼儿园)进入花房,摘下了一朵最大、最漂亮的玫瑰花。当她拿着花走出花房时,迎面走来了该校的校长。校长十分想知道小女孩为什么要摘花,便弯下腰亲切地问:“孩子,你可以告诉我你摘下的花是送给谁的吗,”
“送给奶奶的。奶奶生了重病,我告诉她学校里有一朵很大的
玫瑰,奶奶不信,我这就摘下来送给她看,希望她早点好起来,等奶奶看完了之后我会把花送回来。”
听完孩子的回答,校长的心颤动了。他牵着小女孩的手,从花房里又摘下了两朵大玫瑰花,说道:“这一朵是奖给你的,你是一个懂事的孩子;这一朵是送给你奶奶的,感谢她养育了你这样的好孩子。”
这位校长是谁呢,他就是伟大的教育家、万世景仰的育人楷模苏霍姆林斯。
【分析】这个小故事体现了倾听的重要性。所以,作为老师,要学会倾听孩子的声音。 故事三:
著名特级教师袁浩在处理4个放学后贪玩抓虾的"小调皮"时,用了如下方法:袁老师事先对他们捉虾的地点做了了解,发现了那个"清浅的小溪"是没有危险的。于是当4个"小调皮"耷拉着脑袋,站在办公室里等着挨批时,袁老师只是笑着对他们说:"你们喜欢虾,这好啊~大科学家达尔文、法布尔从小不都是昆虫迷吗,你们谁能告诉我,虾子喜欢歇在什么地方,你是怎么抓着的,抓虾用什么办法最好,虾子到底是什么模样、什么颜色的,头上有什么,脚有多少只,尾巴呢??"小调皮们傻了眼,只顾着抓,谁会注意到底是什么模样,看到孩子们傻了眼,袁老师又拍拍他们的肩膀说:"我本想让你们明天向全班同学介绍介绍的,
可是你们??这样吧,你们再去抓一次,抓的时候,认真看看,好
好想想,回来再讲给我听听,好不好,"孩子们相互望望便撒腿去了。
【分析】孩子放学回家忙着捉虾,这事若落在我们手里可能会把他们的家长传来~左一个"不遵守纪律",右一个"不注意安全",通常会把孩子说得眼泪汪汪~因为我们所关注、所思考的只是"放学不回家捉虾"这个事情的性质,至于孩子们捉虾的危险大不大,坏事能不能变成好事,我们很少会去关心和注意的。在这一点上,袁老师做了有心人。他通过孩子们对虾的特殊"情结",引导他们进行观察、思考、探索、教孩子们如何玩得更有意义。教育就是这样,有时只要我们的多些了解和思考,就可能多份选择和智慧。
故事四:
这是一节自习课,学生们都在座位上专心地阅读、写字,我站在讲桌前批改他们的练习册,当改到小康的作业时,我不禁皱起了眉头:字又宽又大,格子塞得满满的。于是,便随口说了一句:"小康啊,你的字该减肥了。"事情就这样过去了,我丝毫没想到的是,下课后,几个平素快嘴的孩子将我围住了:"老师,你今天批评小康真幽默,我们喜欢你这样说话。"体育委员帅帅说道:"老师,我们犯错误时,你要能像今天批判小康那样,我们肯定喜欢你了。真的,我们喜欢这样的批评。"
【分析】幽默,创设了和谐融洽
的教育情境,它让本来难堪的批评变得友好起来,更为重要的是,幽默传达了监督对学生的尊长和信任,正如老舍先生所说:"幽默者的心是热的。"幽默的老师不仅不认为学生的过错行为是出自恶劣的动机,有时还假设动机是善良的,这种"文过饰非"的假设,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更能激发起学生改过向善的强烈愿望。
故事五:
我国著名教育家张伯苓,1919年之后相继创办南开大学、南开女中、南开小学。他十分注意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并且身体力行,为人师表。
一次,他发现有个学生手指被烟熏黄了,便严肃地劝告那个学生:“烟对身体有害,要戒掉它。”没想到那个学生有点不服气,俏皮地说:“那您吸烟就对身体没有害处吗,”张伯苓对于学生的责难,歉意地笑了笑,立即唤工友将自己所有的吕宋烟全部取来,当众销毁,还折断了自己用了多年的心爱的烟袋杆,诚恳地说:“从此以后,我与诸同学共同戒烟。”果然,打那以后,他再也不吸烟了。
【分析】张伯苓的例子体现了教师对学生教育的过程中,要做到为人师表,以身作则。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美国华盛顿儿童博物馆墙上有句格言:“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
从教育角度立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知行合一,贵于行之
华盛顿儿童博物馆墙上的这句话,无不诉说着这样一个道理——学贵于知之,更贵于行之。 西汉文学家刘向说过:“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千百年来,多少思想家、教育家总在为我们阐述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做。即知行合一,重于实践。
其实把听与见结合而论便是知,一个胸无点墨的人怎能有所作为?古人常讲“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如果没有博观或者博闻,想必无论是谁也是无处可取的。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了“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主张。“行知”之名也正代表了他的“行动—知识—再行动”的教育思想。我们通过观察、听闻获得知识。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讲究“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这样一种境界。齐白石学画虾时,曾终日蹲坐在虾池旁观虾的动态;徐悲鸿的奔马图,是他常在马厩观马的结果;达?芬奇为了完成《最后的晚餐》,曾用两年半的时间到酒馆、市集去搜寻人物形象,观摩人物神态。这些名人的事例无不启迪着我们要学有所成,就必须有“知”在肚里,“知”是“行”的前提和基础。在教学过程中,要达到教师传播知识,学生掌握知识的目的。
单有“知”是不行的,要紧的是“行”,是做。如果只有学知,有远见,但只空论,那不但不会美名远扬,反会被他人认为是“空
水瓶”,没有真才实学。荀子曰:“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孔子亦曰:“吾尝终日不食,终日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光是知之,而不行之,想必其所学所知会胎死腹中吧。李时珍为确保所著医术的准确详尽,亲自到深山采取草药,向药农询问情况;徐霞客为完成游记,跋山涉水,遍游名川大山,历经许多城市;巴尔扎克为了使书中人物具有狮子般的品性和毅力,曾亲自到非洲猎狮;托尔斯泰为了刻画逼真的战争场面,曾亲自前去战场观察。所有的事例一再证明:实践出真知,唯有“行”了,方可验证所“闻”所“见”,只有“行”了,才能掌握真正意义上的“知”。 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参与课外活动、观察自然环境等方式,使学生体验生活、体验自然。想到和得到,中间还有两个字便是做到。懒于动手实践,只会运用书本知识空发议论,那只会给人留下笑柄。昔有赵括纸上谈兵,最终败北;今有学生空谈理想,最终无有成就。 学习知识,不能只是听,只是接受,更应该用眼、耳、手、脑等多个感官参与学习,实现闻、见、做的统一,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戴维是英国皇家学院的爵士,在科学上做出过重大贡献。有人要戴维列举自己对科学的贡献时,戴维说“最大的贡献是发现法拉第”。法拉第原是一名书籍装订工,没有上过大学,戴维发现了他的才能,让他做了自己的助手。法拉第后来成为了著名的物理学家、化学家。 请根据上述材料给你的启示,联系实际,写一篇
论说文。
要求: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含义;题目自拟,立意自定;观点明确,分析具体,条理清晰,语言流畅。不少于1000字。
【参考范文】
人才需要“发现”
得人才者得天下,这是如今喊得震耳欲聋的一个口号。但人才的问世,也不是那么容易的,通常需要两方面的合力:一是人才自己拼命往外拱,争取脱颖而出;二是伯乐们的热情发现与提携。这个“发现”,除了狭义的发现外,还包括挖掘、扶持、使用、指导,四者缺一不可。 鲁迅无疑是现代文学史上的“超级人才”,可在被发现前,他自己其实也一直很郁闷,虽然学问很大,但始终没有展现的机会,整天靠抄古碑打发日子。1918年春天,机会来了。正在
编辑《新青年》杂志的钱玄同,与鲁迅交谈时,发现他谈吐不凡,思想激进,很有批判意识,就主动约他写一篇批判旧礼制的文章。一开始,鲁迅并不太积极,写写停停,在钱玄同一再催促下,文章才得以完成。钱玄同接到稿子后,连声叫好,即编即发,5月15日就以最快速度发表在《新青年》杂志四卷五号上,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真正的现代白话小说,第一篇彻底反封建的新文学作品就这样问世了。最重要的是,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鲁迅,从此正式登上文坛,一发而不可收。
1923年,作家郁达夫在北平编杂志,收到一个陌生文学青年的来稿,文章很有灵气,他一看就爱不释手,马上前去探访。只见那青年躺在一间破屋里,裹紧被褥仍旧寒战不已,被疾病和饥饿折磨得奄奄一息,房东还要将其扫地出门。他立刻请青年吃了一顿热气腾腾的饭莱,并且倾囊相赠,帮他治病、缴房租,还拿着青年的习作四处举荐,为他说项。那个青年就是后来誉满文坛的沈从文。没有郁达夫的发现,沈从文不要说当作家了,连命都难保得住,很可能会客死他乡。
科学家法拉第的大放异彩,则得益于戴维的发现。法拉第出身贫寒,没上过大学,可是酷爱科学研究,很有灵性,还有一股韧劲,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老科学家戴维慧眼识珠,看出他是个可造就之才,就破例收他当助手,一步步带他进入科学殿堂,精心指导,既传又帮,后来他的成就远远超过了老师。晚年时,有人要戴维填表列举自己对科学的贡献,他绝口不提自己发现的钠、钾、氯、氟等元素,而只写了一句话:“最大的贡献——发现法拉第。” 如何评价一个学生的优点与缺点?如何根据一个学生的个性进行合适的培养?对教育工作者而言,更需要这种“发现”精神。老师应该善于以发展的眼光、客观的眼光看待学生。对偏科的学生**,不同的老师就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说他最用功最聪明,有的说他很认真但也很一般,有的说他不认真也不聪明。我们今天的教育不也是面面俱到,有贪大求全之弊吗?在纪督学的眼里,像**这种只关心“出租汽车”,而不关心自己学业分数的学生
是“不务正业”。但是我们想过没有,正是多少这样“不务正业”的人推动了我们社会的发展,改变了历史的进程。
教师不仅要观察学生,更要扶持和指导学生。所谓“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教师看待学生,要全面和准确,更要理性和客观,尽量照顾到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理想。根据个性和理想,继续挖掘他们的潜能,激励他们的学习欲望,指导他们做人做事,为他们显示才能创造条件,就像郁达夫对沈从文那样。教师更应无私扶持人才、有容许人才超过自已的宽阔胸怀,就像戴维提携法拉第那样。
当我们都以“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为荣时,人才才会真正源源不断而来,社会才会呈现人才荟萃的大好局面。
写作题作文范文三
写作题(本大题共50分)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博览群书总还是要的,读书人喜欢说“腹有诗书气自华”,但仔细想想,在人身上真正起作用的,一定是真正读懂、读通、读化了的那几部书。
要求: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不少于800字。 写作题指导
【作文指导】(1)题目立意较为简单,主题词“读书”,因为材料中说“在人身上真正起作用的,一定是真正读懂、读通、读化了的那几部书”,所以将读书所需要注意的方法写入题目中即可。
(2)可以写议论文,从如何阅读这个角度去写,或者写阅读的重要作用,都可以。选择较为灵活,没有固定的套路。
(3)扩充文章的论据方面较难把握,建议可以搜集相应论据。
(4)读书的名言警句就比较多了,类似高尔基的“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都可以用在作文中进行写作。
【参考范文】
高尔基说:“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命伴侣和导师。”读书是和高尚的人在交谈。人需要博览群书,但是真正在人身上起作用的,一定是真正读懂、读通、读化的那几部书。对一个教师而言,更需要好读书、读好书,在掌握阅读方法基础上,不断增加知识储备。
教师需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阅读书籍并不是多多益善,因为过多的阅读反而抓不住重点,教师需要明确自己阅读的重点和掌握一定的方法。**在读书的时候非常反对只图快而不讲效果的读书方法。对于一些文集,他都仔细钻研,反复诵读和咏唱。这种读书方法也可以指导教师日常的阅读,在书籍中抓重点,努力吸收取其精华。如果一味地贪多贪快,不要说能够全部吸收,可能连读得懂和读得通都难以达到。
教师需增加知识储备,丰富阅读内容。一直以来人们头脑中都有误区,认为语言老师只需要仔细研读语文书本;物理老师只需要关注物理教科书;生物老师只需要专注生物教材。殊不知不同学科的老师跨学科阅读,增长不同学科的学科知识,可以更好增
加授课内容。如果各个学科老师的专业知识过于单一,不仅造成思维局限,而且授课内容过于单一,不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教师需将书本知识转化为教学实践。如果书本的知识没有经过实践,它永远是教条的、死板的、没有生气的。亚克敦一生读书多达7万卷,但却一篇像样的文章都没有问世。一位学者这样评价:“就像沙漠吸收流水,虽然喝了一江春水,最后却连一泓清泉也没有喷涌到地面上。”对于一个教师而言,这样的做法极不可取。书本的知识永远是刻板的,如何将书本刻板的知识转换为对现实行动的指导,是一个老师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否则,教导出的学生永远不会有创新。
一个优秀的教师需要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需要増加知识储备,丰富阅读内容;需要将书本知识转化为教学实践。只有不断提高阅读数量,才可以不断提高自身理论素养;只有不断増加阅读质量,才可以真正做到学高为师;只有将阅读知识转化为实践,才可以为学生树立真正的榜样。
写作题:(本大题共1小题,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古语有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急,授人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
要求:
请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一篇论述文。立意自
定,题目自拟,自选文体,不少于800字。
【参考范文】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某公司车间角落放置了一架工作使用的梯子。为了防止梯子倒下伤着人,工作人员特意在旁边写了条幅“注意安全”。一次,一位客户前来洽谈合作事宜,留意到这个条幅,最后建议将条幅改成“不用时请将梯子横放”。
事情虽小,却告诉我们一个朴实的道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即只有指给人们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才能彻底解决问题。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授之以渔呢?
授之以渔,必须讲究科学的方法。
作文三:《李时珍精神伴我成长作文》8900字
人物1:李时珍(1518年7月3日 --- 1593年)是中国明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医学家、药学家和博物学家之一,被人们称作医圣,三是对人类作出伟大贡献的科学巨人。其墓地成了人们心中的庄严圣地。1980年我国修建了李时珍纪念馆,自1981年4月对外开放以来,平均每年接待中外游客40余万人次。在国内外产生了重要的政治和文化影响。
一、 伟大的一生
1、 淡于功名 :在其少年时代,曾写诗:“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表明放弃科举做官,专心学医解除
病人的痛苦的决心。李时珍曾经在太医院任职,在专心研读有关藏
书特别是《本草品汇精要》后。他为了给更多人看病,更为了写作《本
草纲目》考虑到在太医院的工作环境是不可能满足他的想法、实现
愿望的,淡于功名荣禄的李时珍在太医院任职没有太长时间,就毅然
托病辞职归家了。
1
2、 勇于探索: 李时珍为了《本草纲目》的写作。他全身心地沉浸在浩如烟海的医书宝库中,熟读了《内经》《本草经》《伤寒论》
《金匮要略》等古典医籍以及历代名家著述和大量关于花草树木
的书籍,参阅各种书籍800多种,单是笔记就装了满满几柜子,为修订本草积累了许多珍贵资料。在编写过程中,他脚穿草鞋,身背药篓,带着学生和儿子建元,翻山越岭,访医采药,足迹遍
及河南、河北、江苏、安徽、江西、湖北等广大地区,以及牛首
山、摄山(古称摄山,今栖霞山)、茅山、太和山等大山名川,走了上万里路,倾听了千万人的意见。历时27年,终于在他61
岁那年(1578年)写成。
3、 医者仁心 在李时珍数十年的行医生涯中,给穷人看病常常不收诊费。特别突出的是李时珍20岁那年,蕲州发生了一场严重的水灾。滔滔
洪水如猛兽般冲决了江堤,蕲河两岸的千顷良田顿时化作一片汪洋。乡亲们流离失所,到处是一片哭声。洪水刚过,瘟疫开始蔓延,病魔
无情地吞噬着无辜的生命。李时珍目睹惨景,心如刀绞,
2
和父兄一道,
没日没夜地救护着病人,不知把多少濒临死亡的人从死神手中抢了回
来。
二、 卓越的贡献 《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凡16部、52卷,约190万字。全书收纳诸家本草所收药物1518种,在前人基础上增收药物374种,合1892种,其中植物1195种;共辑录古代药学家和民间单方11096则;书前附药物形态图1100余幅。这部
伟大的著作,吸收了历代本草著作的精华,尽可能的纠正了以前的错误,补充了不足,并有很多重要发现和突破。是到16世纪为止中国最系统、最完整、最科学的一部医药学著作。《本草纲目》不仅为中国药物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而且对世界医药学、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化学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深远的影响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出版后,很快就传到日本,以后又流传到欧美各国,先后被译成日、法、德、英、拉丁、俄、朝鲜等十余种文字在国外出版,传遍五大洲。早在1951年,在维也纳举行的世界和平理事会上,李时珍即被列为古代世界名人,李时珍不仅对中医药学具有极大贡献,而且对世界自然科学的发展也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英国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也曾受益于
3
《本草纲目》,称它为“中国古代百科全书”。 李时珍纪念馆自1981年4月对外开放以来,平均每年接待中外游客40余万人次。在国内外产生了重要的政治和文化影响。
篇二:读李时珍的故事有感
读李时珍的故事有感
医生,在现代社会里被人尊称为“白衣天使”,可在明代,医生的社会地位却很低很低,甚至与“巫卜”一起列入“九流”那类职业里。在这样的社会环境里,竟出现了一位流芳千古的名医——李时珍。
李时珍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医学。重修《本草》是他为医学作出的最巨大的贡献。李时珍为了重修《本草》,历尽了千辛万苦:他观察动物,核实前人的记述;他采集矿物,研究药用矿物;他为了了解药用后的反应过程,甚至拿自己当试验用体会药力??但值得庆幸的是;他的艰苦没有白费,他成为了世界人民公认的伟大医学家~
李时珍为了研究医学,可以不顾生命危险。可是我,在困难面前总是低头,没有恒心,没有耐性,不好问也不好学??想到这里,我下定决心,一定好好儿向李爷爷学习~
我,一名小学生,以前对自己以后的路该怎么走,我很是迷茫。但是,当我读完《李时珍的故事》后,我终于明白了:只要你“活到老,学到老”;只要你“一步一个脚印”;只要你有目标、有行动、有恒心;只要你能像李时珍那样不折不扣
4
地学习,一切愿望都能实现~
“真难~”我又为了一道难以计算的数学题而头痛。“是做,还是不做,”我犹豫不决。就在这时,我脑海中又浮现出李时珍不顾生命危险尝百草的情景,心里想到了他所遇到的更大、更艰辛的困难。“我这点小困难算什么,”我静下心,“对,我的目标是作对它~”学着李时珍,我认真分析起这“病”的“病因”,一边又拼命思考这“病”的“治法”,开什么“处
方”??一切手段都尝试过了,怎么,我这笨脑袋就是不开窍呀~“好~软的不行来硬的~”我将上课时所有的“治病法”都一下子抬了出来。在我的“非常手段”下,“病魔”不得不束手就擒。“谢谢你~伟大的老师,不,是引路人~你让我这只迷路的小羊羔,又重新找到了回家的路~”
科学的巨人——李时珍,连同你的《本草纲目》,将永远留在中华民族的光荣史册上,永远镌刻在我的心上,世界人民的心上~
篇三:【作文练习之摆事实讲道理】李时珍的文章
作文练习之摆事实讲道理
自立论点,运用下则材料摆事实讲道理。要求叙事件,扣紧立意;发议论,切中要害。 李时珍对当时药书谬误颇多,延误病情,害人性命的情况,决心重修草本,用了19年的时光,终于写成了流传后世的名著《本草纲目》。
立意角度:
5
?质疑,不迷信权威
?坚持
?奉献、牺牲
?人要有质疑的精神,不迷信权威。李时珍早年时发现药书的谬误颇多,延误病情,害人性命,决心重修草本,编一本较为准确实用的药书。李时珍是敢于质疑的,他对于前人已写好的药书敢于挑战,没有迷信权威,用事实说道理。如若他当时一味地迷信前人的药书,没有质疑精神的话,又怎能写出流传于后世的《本草纲目》呢,是的,他做到了,他用质疑来挑战权威,终成《本草纲目》。他拥有的是一份敢于质疑的精神。敢于质疑,让你流传千古;敢于质疑,也会助你成功。世界著名交响乐指挥家小泽征尔在面对大批专家时敢于质疑乐谱错了,并坚定自己的观点,用专业来战胜权威,最终赢得了桂冠。可见,当你拥有一份正确的观点,并且敢于质疑,会在你成长的道路上助你成功。有时候权威不一定是正确的,而我们需要的是一份质疑。因此,人要有敢于质疑的精神。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说的就是坚持的力量。坚持是成长意志中牢不可破的城墙——固若金汤。坚持做下去,你就会成功。李时珍毅然决然地去编订新的药书,他克服重重困难,历经十九年之久,终于写出了《本草纲目》,用自己的坚持为人类创造出奇书。他一直在坚持,耗尽人间意气风
6
发的十九年时光,深入大山,亲尝药物,体现出一份责任感与坚持。倘若他没有坚持的信念去重修草本,怎会重新编出《本草纲目》呢,他的坚持令人感动。同样,徐霞客也用坚持创造出不朽的文化财富。他亲自游历全国各地,经历各种困难,冒着生命危险将中国的地势地貌全面的诠释出来。他也一直在坚持,坚持自己的意志,成就了著名的《徐霞客游记》。坚持是一种宝贵的精神品质,李时珍徐霞客都坚持到了最后,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可见,做一件事情坚持的做下去,你就会成功。 ——梁占坤
篇四:看《李时珍有感》
看完上世纪50年代的这部讲述李时珍生平的老电影,我感触良多。没有浮华,没有动人曲折情节,只有平平淡淡的曲折人生和一心行医救世修本草的决心。纤夫的歌,老魏的死,为修本草离家远行前夕夫妻间的平淡对话,归来后闭门写书,从春到夏,从秋到冬,书成后无人刻板。为出书倾家荡产,不为己,只为天下苍生...好几次,都觉得鼻子酸酸的。 这部电影讲李时珍这位伟大的名医的曲折坎坷的一生展现在我们面前,看完后惟有对古代圣医的高贵人格和坚忍不拔的毅力所深深折服,同时也为他们不求名利肯为医疗事业奉献青春乃至生命的舍己精神所感动。
影片中李时珍为贫苦相亲治病,亲自守候病人、为病人抓药,不畏道教思想的统治而指出本草中的纰漏等细节展现了
7
李时珍作为一名医生有着体恤病人疾苦的博爱精神。联想到当代医生因徇私、渎职而置病人生死于不顾,只求利益的做法令人痛心疾首。医生本是治病救人的白衣天使,是具有崇高职业道德和高尚品格的人,但在当代却成为了攫取病人钱财贪图利益的恶魔,不得不让我们惋惜。我们希望世世代代的医生都能够恪守职业道德,向李时珍一样做一名苍生大医。李时珍历经余年著成了《本草纲目》,这其中包含着他无数的心酸与热血。当他屡次向太医院提出要重修《本草》都遭到拒绝后他下定决心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写《本草》。为此他跋山涉水、风餐露宿、不辞艰辛、亲尝百草,可谓经历了千辛万险,从壮年一直到两鬓斑白。当然这其中也不仅仅只有他一人的功劳,妻子的支持、徒弟的陪伴,甚至老魏牺牲了自己只为守护手稿。这其中还有许许多多任务的支持
与努力。在这里我看到的是李时珍为医学所具有的高尚的奉献精神,世间能有几个人肯花30年世间跋山涉水、潜心著书呢,他奉献了半生为中国的医学乃至世间的医学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产。
影片的开头和结尾都拍到了在江边纤夫唱着号子拉动船舶逆水而行的场景。开头李时珍的父亲对他说如果要从医,命运就像这只船一样一辈子在江面上漂泊不定。然而李时珍还是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这条艰难而又漂泊不定的路用自己的信念坚实地走了下去。也许作为普通人没有李时珍那样博
8
爱救人的崇高的大医精神。但我们可以从中学习他那种认准目标后不畏艰难险阻、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坚定地信念。就像**形容雷锋那样“人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我们在自己的人生中只要认准一个目标脚踏实地地前进就一定能做出一番大事业。
篇五:2014届黄山市一模作文范例
2014届黄山市一模语文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章。(40分) 米兰〃昆德拉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说,我们常常痛感生活的艰辛与沉重,无数次目睹了生命在各种重压下的扭曲与变形,“平凡”一时间成了人们最真切的渴望。但是,我们却在不经意间遗漏了另外一种恐惧——没有期待、无需付出的平静,其实是在消耗生命的活力与精神。
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 审题立意
材料是名人名言,是一个转折关系的句子,语意重心在“但是”一词后,原文思想倾向明确:对艰辛、沉重,扭曲、变形充分理解,但并不觉得能够或应该抛弃或远离这些;对平凡的渴望充分理解,但对没有期待,不需付出的平静又深知其害;而且作者强调要珍惜生命的活力与精神。
三 例文 纵是补天石,也需红尘琢
平凡,最真切的渴望,也是最温柔的消耗。
9
补天是艰辛沉重的,但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的平静却不是有灵性有活力的通灵宝玉乐意忍受的。在那儿呆久了,活力精神都灰飞烟灭,会同仙化的贾敬、同荒淫的贾赦、同迂腐的贾政、同屈从的邢夫人、同钻营的王熙凤一样,都将被平静化为泥。
于是宝玉来到温柔富贵地,在和黛玉的喜欢与猜疑,相守与分隔中,流泪,生病,发疯。
林黛玉会死,贾宝玉不会出家。
林黛玉病多情丰,势弱运乖,死是她无法逃避的,更是她的主动选择——还尽相思泪,抛弃虚幻身。
贾宝玉有几分自主,他可以也乐意回味和黛玉你想着我、我想着你的幸福,不管是喜是恼,是哭是笑,是疯是病,都会让灵性展现,都能点破黑暗。
人们看到李清照晚年的孤单、寂寞、憔悴、痛苦,却没有注意更没有去揣摩她的幸福和激动。
聪明多才、出类拔萃、鹤立鸡群的李清照不会只对失去的故乡、离去的丈夫、丢失的收藏、曾经的快乐和幸福一味地伤感。得到和拥有是对玉的涵养和雕琢,失去和回味是对玉的冶炼和点化。
曾经沧海难为水。李清照一定明白自己前半生在幸福中,后半生更可以在痛苦中来品味这些幸福。
李清照前半生饱在幸福中,后半生醉在幸福中。这饱与醉,
10
在普通人看来是喜与悲,可对于精神与活力而言,都是不同于没有期待、无需付出的平静的;虽然艰辛沉重,虽然扭曲变形,可却能闪现光华,涌现神奇,绝不会风化为泥。
“难得糊涂”是气话,是愤激;不是愿望,更不是理想。
河伯见到了大海,便不会长见笑与大方之家;孔子登了泰山,便不会以鲁为大。
文化人在文化中行走,眼界开阔,观念变化,能力增强,品位提升,能够忍受行走中的艰辛和沉重,扭曲和变形。因为他们知道,没有行走,没有付出,没
有期待,生活将如石般沉寂,将如泥般无光。
因而苏轼流连于如画江山,更遥想风流豪杰;因而辛弃疾揾掉英雄泪,老而能饭;因而陆游僵卧孤村不为自己悲哀,不仅尚思为国戍轮台,而且叮嘱家祭无忘告乃翁。
你可以平凡,你可以暂时放下沉重与艰辛,你可以一段时间不扭曲不变形,但你一定要行走在风雨中,让痛喜泪笑琢磨你的活力和精神,你才不会被平静风化为泥,才不会被雨打风吹。
向那些主动受难的人致敬~
让我们和不愿受难的人永远不见~
平凡不等于平静
老鹰是平凡的,却留下了飞行的痕迹;蜜蜂是平凡的,却依然辛勤地采蜜;落叶是平凡的,却无私地化作春泥护花;
11
阳光是平凡的,却温暖着大地……世间事物千千万万,都是平凡的,但它们并没有平静地消耗着生命,而是留下了一条壮丽的风景线。
老鹰,众所周知,能够展翅高飞,畅游蓝天,但谁又知道那双坚强的翅膀曾经历了多少痛苦和挣扎呢,蜜蜂,并不是一生下
来就会采蜜,它是经历了无数次的尝试与练习,才能够从鲜花上吸取蜜汁。平凡不等于平静,而是付出、拼搏、坚持、爆发。
平凡不等于平静,而是勇敢的付出。我国著名医学家李时珍尝遍百草,尝试药性,不知有多少次命悬一线。但是,他勇于付出,敢于实践,掌握了最实用的医术,最终完成了举世闻名的医学名著《本草纲目》。李时珍如果没有付出,只是平静的地做一名普通的医者,又怎会有如《本草纲目》的成就呢,
平凡不等于平静,而是顽强地拼搏。俗话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在平静舒适的生活中,如果一直不拼搏,最终只会被淹没。吴王夫差因为安于现状,只顾眼前利益,最终死在刀下,可越王勾践却能卧薪尝胆,顽强地拼搏,最终打败了夫差。
平凡不等于平静,而是珍贵的坚持。爱因斯坦因为坚持,完成了《相对论》;达尔文因为坚持,完成了《进化论》;马
12
克思恩格斯因为坚持,完成了《共产党宣言》;司马迁因为坚持,完成了《史记》……古今中外,仁人志士都因为坚持走自己的道路,克服重重苦难,最终都走向了成功的大门。如今,作为新时代的我们,难道不更应该坚持吗,
平凡不等于平静,而是沉默中的爆发。鲁迅先生曾说过:“不在沉默中灭亡,就在沉默中爆发。”但平静中的沉默并不是消耗生命,浑浑噩噩度日。而是在前进,在积蓄力量,在等待时机,等待一鸣惊人。沉默中的爆发不是弱者的表现,而是智者的聪慧。与其高调失败,不如在沉默中养精蓄锐,争取最终取得胜利。
平凡不等于平静,平静是没有期待,无需付出,是在消耗生命活力和精神。平凡却是勇敢地付出,顽强地拼搏,珍贵的坚持,耐心等待。在沉默中成就我们不平凡的人生~。
打破平静,付出到底
我们常常痛感生活艰辛与沉重,“平凡” 一时间成了最真切的渴望,而这种所谓的“平凡”未尝不是平庸,不知不觉间,我们已经掉入了另外一个无底洞——
平庸,因此我们要打破平静,付出到底。
要打破平静,就要不断追求,付出到底。陶渊明打破的是“为五斗米而折腰”的“平静”,追求的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这种看似平静的生活,却是他的最高精神境界。他又何尝不是一直在努力付出呢,李白打破的是
13
“安能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平静,追求的是仗剑出川的豪情。付出到底,打破平静,就要不断追求,不断付出,才能走向人生的至高点。
要打破平静,就要充满期待。辛弃疾期待的是驰骋沙场,建功立业,他有“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豪情,他有了“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的无奈与苦闷。他打破了一生浑浑噩噩的小官吏生活,付出了远离家乡的游子心。苏轼以乐观的精神来打破平静,尽管被贬海角,却也能吟颂出“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豁达。他看似平静的借酒消愁的生活,其实却充满了期待,期待着为国效力,建功立业,尽管离梦想越来越远,他仍能努力付出,充满期待,他的生活其实并不平静。没有期待,何来付出,没有付出,怎能打破平静,
打破平静是无论成败与否仍能努力付出追求生命的最高境界。爱迪生是世界公认的发明大王。他的生活并不平静,是因为他有不断攀登,不断付出,坚持不放弃的精神。他为发明电灯泡,花费了比平常人多出一半的时间,实验了几百次,终于打破了他的平静,登上上了他的高峰。他成功后仍能继续努力,继续发明。他的生活不可能平静,因为他的活力与精神注定了他的付出,他的期待,他达到了生命的最高境界。
打破平静,付出到底是失败时的不放弃。我们学生也一样,失败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们的不放弃精神让我们平凡的生活
14
并不平庸~如果没有期待,没有平时的付出,那就真是在消耗生命的活力与精神,生活就像是一潭死水,就真正地陷入了平庸的无底洞~
打破平静,充满期待,付出到底~
人生要不平凡
悠悠历史长卷中,出了许多不平凡之才:诸葛亮的不凡谋略;李时珍的不凡医术;李白的不凡气质。而我,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新人类,我要不平凡的人生。
我要不平凡的人生,因为只有不平凡才能拥有坚强的意志,战胜困难的勇气,终有所建树,收获成功。
人的一生太短也太长,在如此短的人生中,我要不平凡,有所建树;在如此长的人生中,我为何要甘于平凡,而不有所成就呢,司马迁的人生不平凡,他在屈辱下,在磨难中,坚持着自己的梦想,不懈的付出,铸就了名流千古的“史家之绝唱”;爱迪生的人生不平凡,他爱发明,可无条件。他战胜种种困难,在火车上卖报,他也不放弃自己的理想。即使被炸掉了一只耳朵,他也仍不畏惧。在试验了一千种材料仍未取得成功之际,他不气馁,不放弃,终让他的发明之路灯火通明;李时珍的人生不平凡,他的《本草纲目》造福了世人,也为他留下万世英名;多少个日日夜夜,他在埋头写作、记录、摘抄;多少个日日夜夜,他风餐露宿;多少次他尝遍百药。千山万水对他来说不是距离,高山对他来说不是
15
高度,因为他想拥有不平凡的人生,所以他坚持,他不怕磨难。他们有坚强的意志,他们有战胜困难的勇气,所以他们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拥有了不平凡的人生。
我要不平凡的人生,因为只有不平凡才会与众不同,脱颖而出,拥有灿烂人
生。
曹操曾慨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辛弃疾也曾叹道“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可见孙权的人生有多绚烂。周公瑾是一个不平凡的人,年少时便当大将,“谈笑间,强撸飞灰烟灭”,因此他被后世诗人所吟诵,在三国人物中脱颖而出。这样的人生能不让人向往吗,我向往不平凡的人生,一如李清照在文学上的造诣,她不畏世俗眼光,凭女子身份写出一首又一首佳作。她用女性口吻诉说了女性的内心想法,她让历史上也留下了女子浓墨重彩的一笔。她不平凡,她的勇气可嘉,也因她不平凡所以在南宋万千女性中脱颖而出,名留史册,被后人所知晓所敬重。他们的人生绚烂多彩,他们的人生不平凡,在星空中,闪耀出不同的色彩。
朋友们,难道你想平凡一生吗,不,不要平凡,让我们一起努力,战胜困难勇往直前,脱颖而出~付出之后,一定会收获我们不平凡的人生~
拒绝平凡,绽放生命
有人甘于平凡,让生命在平凡时光中流逝;有人拒绝平凡,
16
让生命在不凡中绽放。面对生活的艰辛与沉重,面对生活给我们带来的压力,请告诉自己,我要拒绝平凡,我要绽放生命。
拒绝平凡,才能拥有自我,绽放生命。
知名画家梵?高是画界的太阳,他的画被视为珍品。然而,在人们都知晓他之前,他所拥有的,就是自己拒绝平凡的那鼓倔劲。他是狂热的,作品也是狂热的。这份不平凡的狂热,却不被当时的人们所认同。因而,他的画在当时只卖出几幅。但他,拒绝平凡,绝不与当时的画家一样随波逐流。他喜爱向日葵,但他拒绝平凡,在自我意识中画着金黄;在自我意识中奔向太阳;在自我意识中点燃生命。在他拒绝平凡之际,他绽放了生命。
拒绝平凡,才能走向成功,绽放生命。
发明大王爱迪生,他的发明不计其数,他的发明造福人类。而他的成功,正是因为拒绝平凡,他的生命也因此绽放。爱迪生小时候虽不爱说话,但他有一双明澈的眼睛一直观察着这世间的一切。很多人认为那时他那是傻,殊不知,那是他拒绝平凡,那是他不愿意多做对生命无益的事。实验失败之际,他拒绝平凡,他坚持着;在被困难困住之际,他拒绝平凡,他努力着;在获得成功之际,他拒绝平凡,他坚守着。爱迪生就因为他一次次地拒绝平凡,他成功了,因他一次次地拒绝平凡,他的生命,绽放了。拒绝平凡,才能脱离世俗,
17
绽放生命。
在面对现代社会的物质之际,只有我们拒绝平凡,才不会被物质所湮没;只有我们拒绝平凡,才会让生命有所意义;只有我们拒绝平凡,才不会在时光的流逝中虚度年华。只有我们拒绝平凡,才能脱离世俗,绽放生命。对于李白,有“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拒绝平凡,对于曹雪芹有“满纸荒唐言”的《红楼梦》的拒绝平凡。他们都因拒绝平凡,不愿在这污浊的尘世中,才得以脱离世俗,绽放生命。
安于平凡之人,其一生也只有碌碌无为;而拒绝平凡之人,则会让生命尽情绽放,不枉这一次生命。就让我们拒绝平凡,绽放生命吧~
18
作文四:《浅谈作文教学突显学生的自我教育》5600字
型!生麴塑中学课孑 i穿南’导蟹罄囫
浅谈作文教学突显学生的自拷教育
@ 维 韦 摘要:自我教育是指个体根据社会的要求和自身发展的要求, 学写到:“那满天的繁星是妈妈日复一日辛勤劳作的汗水,那满天 善 的繁星是妈妈一句句苦口婆心的唠叨,是爱,点缀我想家的夜 发挥主体的自主性,有意识地把自我作为教育对象,以提高和完
自我素质的活动。作文教学是发展学生自我教育的有效途径。 空。”如苏教版八年级上册选录法国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文中
关键词:自我教育;学生;作文教学 小主人翁小弗朗士的幼稚、贪玩、不爱学习、不懂事,可还能管得 住自己的形象,和我们部分同学很相似,更具有教育意义的是文 992—771 中图分类号:G63a34文剖桊i识码:A文章编号:1 1伫01 3930一0006中透露的爱国情怀,笔者在教学中特别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培 一、何谓自我教育 养他们的人生观。之后笔者布置了一道自画像的作文《一个的
我》,一个男孩子也写了自己一些不足之处,但主要写了一次体育 主 自我教育是指个体根据社会的要求和自身发展的要求,发挥
课上不慎受伤,刚刚军训完的他流露出男子汉的气概,说“伤疤是 体的自主性,有意识地把自我作为教育对象,以提高和完善自 男子汉的勋章”。其教育效果远远高于平时的说教式的思想教育。 监我素质的活动,自我教育是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自我认识、自我 笔者渐渐尝到了作文教学中发展学生自我教育的甜头,让笔者的 督、自我控制、自我管理、自我改造和自我修养。自我教育实质 上就是受教育者自己教育自己。 班主任工作也变得轻松了许多。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自我教育的重要性,他认 2(帮助学生盘点生活,大胆命题,让学生思想的光辉在作文 为:
中闪亮,以写促思,以思促进,在作文教学中完成自我教育。近年 “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来,我国语文教育界的有识之士大力倡导:“语文教育关注社会人 力他还说:“只有当他学会不仅努力地认识周围事物和现象,而且努 生,作文教学要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贴近现实生活,展示学生风 地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的时候,只有当他的精神力量用来使自 采。”盘点学生的生活,引导学生关注周围生活,重视积累生活中 己变得更好、更完善的时候,他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由此可 的知识、体验,以实用为第一要务。如每年三月的“学雷锋活动 见,教育所应做的是促使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鉴于I瞄野仑基础,笔者认为写作对发展学生的自我教育将是终身 月”,九年级的学生临近毕业,不屑于参加一些集体的劳动,各顾
裨益的。这就是笔者想谈—谈作文教学要突显自我教育的缘由。 各的,针对这种现象笔者出了一道思辨作文题《雷锋走了吗》,让 二、自我教育对学生的重要意义 学生重思雷锋精神,一位同学写到:“雷锋精神就是助人为乐,助 人为乐的精神是太阳的精神,我们都渴望阳光,如果没有人给予活 中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自控力和自觉性不强,加上生 我们阳光,世界将一片灰暗,如果我们每个人都给予别人一缕阳出 在经济发达、物质生活水平较高的环境中,思想上、心理上呈现 光,这个世界将会一片灿烂。”多好呀!我们的孩子都是个性鲜明 质、特有的复杂性。教育者要求他们自觉主动地养成规范的好品 的生命,但现在有些学生的作文内容空洞,情感麻木,选材单薄。 好行为,就必须强化学生的自我教育。阿尔温?托夫勒说:“未
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 于是,笔者就利用一些早读课,语文课,班会课,甚至课间的一点 人
时间,帮助学生盘点生活——“闲聊”,聊些有意义的事:如水葡萄 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 教育。如此,人才能通过各种经验学会如何表现他自己,如何和别 的遭遇,公园路灯的消失——爱护公物;学校加强体育课的管理 人进行交流,如何探索世界,而且学会如何不断地——自始至终 必要吗,早餐的分发是否合理?——引导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区 地完善自己。”所以,教师要立志点燃学生自我教育的明灯。 区十分钟,你一言我一语,能挖掘出许多可写的素材。再经教师一 作文教学就是一个有效的途径。我们知道“文以载道”的真 点拨,学生都会惊讶地睁大眼睛,不相信自己的写作生活素材是
那么的丰富多彩呢!放寒暑假了,也有可盘点的生活:打工在外的 理,它以其特有的人文性影响着学生的成长。苏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一课《为你打开一扇门》里的一段话这样说:“文学是人类感情 父母或其他亲人回来了,感知一下他们的在外工作和情感;过年 了,孩子少不了有一笔压岁钱,就给他们写个题目《我的钱袋我做 的最丰富最生动的表达,文学作品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亲 主》;利用假期赚钱的经历——就写《小鬼赚钱》,一位学生发自肺 近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提高修 养、丰富情感的极为重要的途径。”笔者想说:“学生通过写作,用 腑的感言:“赚钱可真累,太阳可实在太毒了,我现在连一包零食
也舍不得吃了。”盘点生活,这样的前写作过程无形中使得师生相 他们稚嫩的语言来表达自己最丰富的情感、最生动的思想,作文 互交流的话题更广泛了,学生的精神世界就更健康了,自我认识 教学对学生的影响也是潜移默化的,帮助学生乐于写作,写出优 和自我教育的能力就更强了。 要的途径。”那么,教师在指导学秀的作文,是一个中学生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的极为重 3(帮助学生“内省”、“慎独”,指导学生读好书,记名言,巧发 生写作时就要充分认识到写作对 发展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意义。 挥。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学生很有必要培养自己这种控制、 三、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发展学生自我教育的方法 约束、监督、审视自己的能力。另外还有爱坚持“慎独”的精神,最 隐蔽的地方最能看出人的品质,最微小的东西,最能反映人的灵 1(以范文学习为基础进行思想教育,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思
魂。“慎独”教育让学生在别人看不到听不见的情况下,也能自觉 想,再渗透到作文教学中。如在教授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课《繁 警醒自己,不做不道德的事情。这种独特的内心体验往往是一篇 星》时,笔者引导学生进入到作者丰富的联想中,读进文本后联系 佳作的亮点。这种思想境界学生大多数从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中 自己的生活感受,学生的情感被激发出来,在学生的读后感和仿 得到认识,于是指导学生读好书就尤为重要。苏教(下转第12写中有他们对母亲、对朋友、对祖国最朴素的感情,如一位住校同 页)万方数据
豳罄囫 型!生麴塑中学课孑i 辅导语言训练后交际的总原则来安排交际性练习(municative 养和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这样才能获得理想的学习效果。 do want?HowDri?s)。如JEFc(下)L1 15先呈现,How m柚y,much you much is,are I 参考文献:t11e ?再组成对话进行有意义的操练,May help you? Th帅k much is,are ?How do you,I’d ,How many you now?后出 【1]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示图片或创设情景让学生自由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性练习,让学
生自己发挥想象在各种购物场所如cIotIles shop,f捌shop , [2】陈丽伟(谈新课标下英语教师的教学观【J](中国校外教育(理supe珊arket等创造性地综合训练交际。 论),2007(6)(
总之,学习英语兴趣为先。学生语言能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受 [3]何蓉容(新课标下的英语课堂教学初探阴(成都教育学院学报,
2005(5)(生传授语言知识,使他们掌握英语语言技能;另 j一方制于对英语学习兴趣的程度。所以,作为英语教师,一方面要向学 面更要重视培 (作者单位:江苏省兴化市顾庄学校 225700)
(上接第3页)教学效果。剩余其他两个单元的内容没有涉及新的 圣的职责,对教师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我们只有不断学习、
断探索、不断进取,才能不负时代给我们的重任,才能让我们的不 时态语法知识,话题都很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知识目标比较简单, 家通过教育的崛起而再现强国风范。国 相对比较容易掌握,所以这样的调整不会太大地影响到这两个单 元内容的学习。 参考文献: 四、因势利导。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1】王平云(新课程理念下的英语教学模式的探讨田(南方论刊, 2006(12)(英语教学不仅仅是完成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质的任务,同时 要注重依据教材的有效素材,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 [2】谢秀华,陈凯(学生创造性学习习惯的培养闭(四川教育学院学 观,培养他们积极乐观的品质等人文素养。例如:在教学2012版 报,2005(21)( eat in 七年级下第四单元Don’t cl鹪s(时,给学生渗透以积极的心 [3】柯晓峰(英语课堂互动教学的探索与实践阴(福建教育学院学 do like 时,教育学生保护动物、爱护自然环境等。总之, p粕das? you报,2006(8)( 态面对不得不做的事情。在教学第五单元why 几乎每个单元我 [4】梁爽(新“课改”下教师如何激活英语课堂教学叨(科教文汇, 灵活驾驭教材、完成英语课程标准所承载的任务,不们都可以深挖教材,找出有意义的素材,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 2007(1)( [5]王燕峰(巩固语言知识,培养语用能力叨(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 仅仅体
现在笔者所谈到的这几点,而且笔者所谈到的这几点可能也不完 氪2007(2) ( 全正确。但是如果我们连尝试的想法和勇气都没有的话,那我们 【6】陈清雅(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田(陕西教育,2007(1)( 将无 (作者单位:陕西省西安铁一中分校 710000) 法落实并完成课程标准的任务。时代赋予一个教师光荣、神
(上接第6页)版语文课程就增设名著推介的教学内容,像《名人传》、 积累和修炼一定会在学生的作文中闪闪发光。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汤姆?索亚历险记》等一大批优秀文学作品被 综上所述,我们有理由相信作文教学是发展学生自我教育的
引进课堂,平时笔者还会推介如《读者》、《青年文摘》、《格言》等优秀 有效途径,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我们要求学生自觉主动地养
的书刊杂志。并指导他们做好读书笔记,或好词好句,或名言警句,或 成规范性的好品质、好行为,是需要一套科学的教育方法和手段
^盐妙语,既积累了语言又启示了思想,每周大黑板的最上方都会呈 的,更需要教师的帮助、指导。笔者将会在今后的作文教学工作中 不断摸索出更切实有效的方法和途径来突显自我教育的作用,为 现—旬同学们摘录的语句,让大家共勉。听读一篇哲理短文或处事佳 作,文中流露出的道德修养和或褒或贬的情感,会让学生以此来观照 教育教学实践增光添彩。 自己,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并通过自己的 (作者单位:广西柳州市柳江县第二中学 545100)言行表现出来。这种长期的
(上接第9页)所学语言的语言、语义、语法和语气;通过在情景交 大程度上依赖于英语课堂。在教学中,教师要坚持“尽量使用英
语,适当利用母语”的教学原则,以减少学生对母语的依赖性和母 际中操练新语言材料,在具体语境中模仿、领悟、实践,使学生尽 可能达到灵敏、准确的程度,直至记住语言信息知识;通过练习与 语对英语教学的负迁移。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尽量不用母语为
巩固,让学生试着自己独立地运用英语进行交际活动,并初步形 中介的翻译法,即使使用也应该加强分析对比。要求学生使用英
汉双解词典并逐步过渡到使用英英词典,这有利于学生准确掌握 成听说读写的自动化习惯,通过语言语篇的语感的教学,使学生 把所学知识美妙地呈现在书面上。 词汇的内含和外延,因为用一种语言解释另一种语言不一定都能 4(培养学生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创设英语氛围,体验英语, 做到一一对应完全准确。 形成语感,创造有利于学生学习英语的 环境,实现课程、教材、教 总之,语感是一种难以明状,但又实实在在存在着的非常有 用的对语言的感觉。教师不能忽视学生语感的培养。搞好英语课 法、环境的有效柔和 许多学生只会用汉语思维,而不会用英语思维。他们在运用 本的教学是培养学生良好英语语感的必要前提。除此之外教师还 应在符合教学大纲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采取 英语进行听、说、读、写时,大都经过了一个“心译”的过程f即把 有效措施,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语感。高中新课程英语 听、读到的英语在心里面翻译成汉语,用汉语去理解;把想要表达 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语感和语用的应用与发展势在必行,我们在平 的内容用汉语想好了,先在心里翻译成英语,然后才表达出来。这 时应当予以重视。 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学生能否养成用英语思维就是汉语思维。)这无疑会影响交际效果。因此,教师必须培养学生 的习惯,与教师的 教学方法有很大关系。由于受环境影响,学生接触英语的机会很 (作者单位:贵州省遵义县尚嵇中学 563135)
万方数据 I回
作文五:《高考作文突显个性的基本技巧》1100字
高考作文突显个性的基本技巧
高考作文由于受着时间、特定环境等因素的限制,往往容易流于平庸一般化,泯然众人,拿不到理想的分数。那么,怎样才能木秀于林,充分突显自己的个性,从而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获得他们特别的青睐呢?
立意独具个性
杜牧认为:凡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的确,意犹帅也,战无不胜的军队少不了出类拔萃的将军,赏心悦目的文章必须具备高远新颖的立意。要想立意独出机杼,就应当力戒思维的惰性,写自己熟悉的生活,写自己真切的感受,写自己独特的思想,突出高与新。如话题作文熟知与真知,一般学生立意为熟知非真知,比如一位学生的观点:嫦娥奔月的故事千古流传,她吞下了王母娘娘的两颗仙丹,提一口气,便飘飘然如冯虚御风,住进那寂寞空旷的广寒宫,从此与玉兔为伴,听吴刚砍桂之音。一个神话,牵动了多少文人墨客的心,引发了多少清新瑰丽的诗篇。上个世纪,美国人花了数百亿美元,耗了无数人的心血,终于登上了月球。这一去远没有嫦娥奔月那般轻盈,可月亮上只不过石头罢了。其实又何必呢?将那毫无美感可言的真知留给天文学家好了,对我们来说,且把熟知当真知,做一个感性的人,又何妨?这个观点,与一般的立意恰恰相反,很有情趣,也很奇特,显出了立意的高和新。
选材富有特色
我们很多的高考作文,在选材上总是容易出现低幼化倾向。写记叙文,写做好事就是给老奶奶挑水,帮老爷爷打扫卫生;写同学情谊,则是为小摩擦友谊破裂,后又因同学要转学而和好如初。写议论文,提到为人民服务,就是雷锋、徐虎加孔繁森;提到努力发奋,就是爱迪生、爱因斯坦和居里夫人。这些千篇一律的万能材料、面目可憎的万能论据缺乏说服力,难以令人信服,只会让阅卷老师摇头生厌。这些材料虽有表现力,但它属于我们,而非独我所有,当然也就不能显出我的个性和特色。在选材上凸显个性,要强调一个精字,自身经历、日常感受,阅读所及、趣闻轶事,眼前现实、未来发展,正面反面、古今中外,格言警句、比喻数据&&只要是与主题一致的,我们尽可能多的从记忆仓库中拿出来,然后精选出最有表现力的和新鲜的组织到文章之中。当然,使用旧材料,如果能从一个崭新的角度,得出新的观点,也会收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文体切合自我
高考作文到底写成什么文体,也要在绝对适合自己的基础上,力求不同。现在的高考作文,无论是命题还是话题,对文体的限制越来越小,考生可根据自身实际,大胆采用新文体。无论是书信、童话、寓言、诗歌、戏剧,还是小小说、演讲稿、辩论稿,甚至是实验报告、病历诊断、招生简章等等,这些所谓的另类文体,只要运用得当,就能真切自如地表达自己对生活的个性认识与深刻感受,就会让阅卷老师眼睛为之一亮,令人心旷神怡。不过,没有金刚钻,就不要揽瓷器活,要量力而行。
作文六:《李时珍精神和《本草纲目》的成就》10900字
李时珍精神和《本草纲目》的成就
我一直觉得,我们办公室这样一种开放的学习方式是一种很好的交流平台;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展示、锻炼自己的机会。今天,借这个机会,我把自己学习的一点体会与领导和同志们作个汇报。说的不一定全,也不一定对,仅供大家参考。
我为什么选择这个内容?原因主要有三句话:
一是身份使然;二是工作要求;三是个人所需。
对这三句话怎么理解?
(1)所谓的“身份使然”是指:作为李时珍家乡的一员,我们对李时珍的了解,应当比常人更多、更全、更深一点;
(2)所谓的“工作要求”是指:我们作为县委办公室的一名工作人员,知道发展县域经济要走特色发展、差异化发展的路子,李时珍就是我们县最大的特色,而且我们县这么多年来一直做李时珍的文章,那么李时珍到底有多特,特在什么地方?这个问题我们应当有一个大略的认识。这就是工作的要求。
(3)所谓“个人需要”是讲:我们都知道“读史使人明智”,了解一下我们蕲春的历史和历史人物对我们来讲应当有益。另外李时珍我们县的一位圣贤级的人物,是我们学习的标杆,孔子曾经讲过君子当见贤思齐,所以我们应当对他的成功
1
有更为深入的了解,这些也是我们提升自己的需要。
我在一本书上看到**总理1959年4月29日,在中国政治协商会议全国政协委员举行的茶话会上讲:“现在当然首先要研究现实问题,反映新的情况,但对过去的东西也需要研究,新的东西总是从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研究过去、是为了更好理解现在、更准确地把握未来。
今天我要讲的内容大家看标题可以知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李时珍精神,二是《本草纲目》的成就。下面我就从这两个方面讲解。
一、李时珍精神是什么?
李时珍精神是什么?我查了很多资料,没有现成的定义,但我个人认为至少可以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大爱的情怀;二是实践的品质;三是创新的精神;四是超人的毅力。
1、大爱的情怀怎么体现?嘉靖版的《蕲州志》卷十一《儒林》篇记载李时珍“千里就药于门,立活不取值。”李时珍以“治身以治天下”、“寿国以寿万民”的思想为理念,充分体现其“博施于民”、“重仁轻利”、“济世救人”的医者风范。正如郭沫若所言:“造福生民,使多少人延年活命!”
这里有两个故事,我想与大家分享一下,从故事中体会一下李时珍的大爱情怀。
2
①故事一:一年春天,李时珍坐小船到雨湖对面的银山采药。小船接近一片芦苇时,忽听到芦苇丛中传来哭泣声。一位五十开外的老渔妇坐在一条破旧的渔船上呜咽,李时珍忙上前仔细询问。
原来老渔妇一家在雨湖捕鱼,儿子、媳妇因生活艰辛劳累过度相继病逝,唯有一个十三四岁的孙女跟着她。因办理丧事等欠了一笔债,祖孙俩就只好靠打渔还债。当时一般的鲜鱼价格很低,只有青背鲫鱼价钱要高一点。然而,青背鲫鱼只有用钓钩才能捕到。用这种钓钩,每天都要日落下饵,五更收钩,实在是太辛苦了,孙女身子单薄难以支撑。早晨她正准备收钩上集市卖鱼,忽然喊头晕,身子晃了晃便一头栽倒在船舱里不省人事。
听了老渔妇的哭诉,李时珍跳上渔船为小女孩诊断,知道她没有什么病,只是由于平时营养不良,身体极度虚弱而引的昏厥。李时珍关切地对老渔妇说:这孩子只是身体太虚弱了,须用药物滋补。”老渔妇摇着头,为难地叹了口气。李时珍心里明白,她们连每日三餐粗茶淡饭都难以维继,哪还有钱去买滋补品呢?
李时珍想到这里,对老渔妇说:“这孩子体虚,你该常给她弄点鱼吃,你那鱼篓里的青背鲫鱼可是很好的补品啊!” 老渔妇苦笑道:“泥瓦匠住草房,卖盐的喝淡汤,我们捕鱼的虽然捕的鱼儿用船装,可谁也没有尝过鱼的鲜。何况这孩子父母
3
死时还欠下不少债,哪能有鱼给她吃呢? ”
李时珍听罢, 深为她家不幸的遭遇而难过,安慰一番便告辞,老渔妇忙从鱼篓中取出两条青背鲫鱼给李时珍作为酬谢。李时珍再三推让,老渔妇总是不依,他只得把鱼收下。临行时,李时珍对老渔妇说,他要买青背鲫鱼,叫她孙女每天送两条到他家去。
第二天, 那渔家姑娘真的把鱼送来了,过了秤,付了钱。李时珍把姑娘留住, 端出昨天买的那两条青背鲫鱼煮的汤,对小姑娘说:“你喝下就不再头晕了。”姑娘顺从地喝完了鱼汤,李时珍叫她明天再来送鱼。
就这样,那女孩子每天送鱼来,李时珍买了鱼就煮鱼汤给她喝。一个月后,这渔家小姑娘面色红润,再也不头晕了。这件事很快便传遍了蕲州城。
②故事二:一天李时珍从外面出诊回家,路上李时珍一直在琢磨本草上的药物,忽然看见前面围了一大堆人,乱哄哄的不知出了什么事。走近一看,只见一个地保(负责地方治安的人)嘴里咒骂着,凶巴巴地正捆着一个衣服破烂的外地人,那人直瞪着眼,一声不吭,显得十分愤怒。李时珍一问,原来被捆着的是一个走方的医生。因为旁边的染坊里的掌柜有病舍不得花钱,就请了这个走方(游走四方)的医生给看了病,开了药;可是吃了他开的药之后,病情并未好转,反而把人吃晕过去了,所以地保就把这个走方的医生捆着带回来了。李时珍
4
问了情况后,关切地看了看那医生一眼,对地保说:“我进去看看,要是他真的错用了药,你再捉人也不迟。”说着李时珍走进染坊。染里的伙计见李时珍来了,忙把药方递给他,有个伙计还把药罐里的药渣倒在柜台上,请李时珍查验。李时珍看了看药方,又细心地拨弄着药渣。他捡起一种药渣,放进嘴里嚼了嚼,点点头说:“对了,这药叫“虎掌”,方子上没有,药铺里却把它错当成“漏篮子”了。“一旁的账房先生很不服气,说:“这药是慎德堂(当时蕲州最大的药铺)抓的!”这时地保也押着那医生进来,接口说:“慎德堂是八十年的老字号,哪里会错!李大夫可不要得罪了包乡绅!”这包乡绅就是慎德堂的老板,在当时蕲州是有钱有势。大家听地保这么说,都闷着不敢说话。李时珍按捺不住,说:“老字号查旧药书,翻老皇历,哪会不错!这位医生没有错,快把他放了!”地保不懂药,只得把那医生放了。李时珍再仔细一打听,得知那医生叫老魏,干这行虽已有几十年,却到处被人轻视,李时珍很同情他,便请他到自己家里去。老魏跟着李时珍到了李家,见过李时珍的父亲李月池,三个人就聊起来了,老魏对药物了解很多,他们谈了很多药物方面的知识,而且老魏还把知道的许多秘方都告诉了李时珍。谈到目前的药书和药物,老魏说:“现在的药物混乱极了,古书上往往把不同的药错当成一样东西,今天慎德堂药铺就是上了古书的当。”李时珍对此深表赞同,他说:“我也发现了古书中有许多错误,如果不修订这些错误还会误诊很
5
多病人的。”说这话时,他心里早已决定,准备重修本草。因为李时珍觉得当医生可以使少数人受益,而重修一部本草大著,则可以使大多数人受益,使千秋万代人受益。
2、注重实践的品质表现在哪些方面?
一是重视书本,但不唯书本,尊重前人,但不迷信前人。李时珍重视临床实践,坚持从客观事实出发,对前人错误的记载一一纠正,对方士的谬论敢于实事求是地批驳,对存疑的一一厘正,对正确的坚决继承。比如苹、莼、莕三种水生植物的形态,《尔雅》、《韩诗外传》、《本草经集注》《本草图经》等书的说法不一,互相矛盾。李时珍批评说:“皆无一定之言。盖未深加体审,惟据纸上猜度而已。时珍一一采视,颇得其真云。”他亲自跑到江河湖泽,通过采摘辨认之后便得出明晰的结论:“其径一二寸,有一缺而形圆如马蹄者莼也。似莼而稍尖长者,莕也……四叶合成一叶,如田字形者,苹也。如此分别,自然明白。”
二是亲自采集和栽种药物。李时珍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获得准确无误的知识,总是翻山越岭长途跋涉到各地寻觅草药,采集标本,比较其性状特征之不同,找出其细微差别,并亲自栽培药物。经他亲手栽种的药物有薄荷、地黄、石斛(hú)、红花、黄芪、萱草、黄精、蕲艾、麦门冬、使君子、芍药、百合、菊花、曼陀罗花等。黄精是一味补虚益精的药,本来是野生的,李时珍采回后加以栽种。他说:“黄精野生山中,亦可
6
劈根长二寸,稀种之,一年之后极稠,子亦可种。”红花是一味活血通经、祛瘀止痛的药物,李时珍介绍说:“红花,二月、八月、十二月皆可以下种,雨后布子,如种麻法。初生嫩叶、苗亦可食——其子五月收采,淘净捣碎煎汁,入醋,拌蔬食,极肥美。”他说种红花就像种苎麻一样。不仅知道其花可以入药,而且知道其苗还可作美味的蔬食,对红花有这么全面的了解,如果不是亲自栽种是根本办不到的。
三是李时珍除了自己采集和栽培药物外,还亲自动手加工炮制药物。比如芫(yuán,yán)花能泻水逐饮,解毒杀虫,却是一味有毒的药物。李时珍描述其炮制方法时说:“芫花留数年陈久者良。用时好醋煮十数沸,去醋,以水浸一宿,晒干用,则毒灭也。或以醋炒者次之。”又如熟地的炮制方法也很有讲究。李时珍指出,由于地黄性泥滞,故用芳香走窜之砂仁加酒与之拌蒸晾干,令其通而不滞,有滋阴补血之效。古法制熟地黄需经过“九蒸九晒”,故熟地又名“九地”。
四是鄙视那些仅依据文字记载或主观臆测的人。对那些仅依据文字记载或主观臆测的人,李时珍认为他们是:“未深加体察,唯据约上猜度而已。”例如百合是一味补中益气的药物,常生于山野,亦可人工栽种。徐锴《岁时广记》云:“二月种百合,法宜鸡粪。或云百合是蚯蚓化成。”李时珍怀疑这种说法:“百合结实略似马兜铃,其内子亦似之。其瓣种之,如种蒜法。山中者,宿根年年自生,未必尽是蚯蚓化成也。蚯
7
蚓多处,不闻尽有百合,其说恐亦浪传耳。”原来百合有种子,又可根瓣栽植,那种认为百合乃蚯蚓所化的说法是毫无根据的。同样,李时珍对于锁阳系马的遗精所化等说法,也据理予以批驳。对于他这种重视实践的调查精神,后人称赞为“远穷僻壤之产,险探仙麓之华”实不为过。李时珍总是把实践的结果来说明问题,检验前人留下的财富及社会民间的传说,始终如一地坚持实践。
3、勇于创新的精神体现又在哪些方面呢?
集中体现在《本草纲目》的编著上。关于这一点,我在后面再作详细的介绍。
4、超人的毅力又当如何理解?
一是编写《本草纲目》几经周折而不放弃。李时珍因为决定重修《本草》,从荆王府到楚王府,由楚王府又到太医院,在太医院里工作期间,不顾个人的前程是否受到影响,明知当时朝野上下只重方术而不重医术,他仍然多次向他的领导太医院吏目力荐重修本草工作,并与领导发生冲突,最后由于没能得到当时的领导人的支持,李时珍不得不放弃借助朝庭的力量重修本草的打算,辞去太医院职务,回到家乡,树立自己重修本草的决心。在这一系列的挫折中,他一直都没有恢心丧气,我们不得不服他那超人的意志力。
二是编写《本草纲目》坚持三十年而终成。能够坚持近三十年去编一本还不知道能不能出版的药书,我们不能不佩服
8
李时珍过人的胆识和坚韧的毅力。
以上是我个人对李时珍人品的理解,当然李时珍这个人,他的精神远不止以上几个方面所能概括的。
二、《本草纲目》的成就
说起《本草纲目》我们大家都知道,它是一本伟大的医药巨著,李时珍就是因为它而名垂青史,古今中外很多知名的学者对这部著作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比如跟李时珍同时代的王世贞,是当时的文坛领袖人物,他就曾说:“兹(《本草纲目》这部书)岂仅以医书观哉,实性理之精微,格物之通典,帝王之秘录,臣民之重宝也。”意思是说:“这样的著作岂能以一般的医书同等看待呢?实在是研究性命理气之学中的精微之品,更是推究药物药理之格物通典,可称之为帝王不愿公开的秘籍,普通百姓喜爱之如至宝。”(王世贞大家可能不是很熟悉,有的可能知道他是明朝文坛领袖,后七子中的重要人物,但如果我说《金瓶梅》大家可能都知道,《金瓶梅》的作者兰陵笑笑生据有学者考证可能就是王世贞。)
还有,李时珍的同乡顾景星(清代人,跟李时珍他们家是世交),他也为李时珍写了一个传,传记中着重介绍了李时珍编著《本草纲目》的来龙去脉。
当代的著名的学者郭沫若老先生也为他的墓碑题了词,他说:“医中之圣,集中国药学之大成,《本草纲目》乃1892种药物说明,广罗博采,费三十年之殚精,造福生民,使多少
9
人延年活命!伟哉夫子,将随民族生命永生。”他的这个题词两句话五层意思:一是讲李时珍是医圣(因为他集中国药学之大成于一身);二是讲《本草纲目》是1892种药物的说明;三是讲《本草纲目》的编著过程很艰辛(是李时珍花费了三十多年的心血,广罗博采才编成的);四是讲《本草纲目》救了很多人;五是讲李时珍很伟大,他和他的书将永垂不朽(表达了他老人家对李时珍的敬仰之情)。
外国的有学者有英国的博物学家达尔文称《本草纲目》是“1596年出版的中国百科全书”。
中国科学史专家李约瑟撰著的《中国科学技术史》, 在评价《本草纲目》时写道:“毫无疑问,明代最伟大的科学成就,是李时珍那部在本草书中登峰造极的著作《本草纲目》。”
通过查阅这些知名人物对李时珍的评论,我们看到他们无一例外的都对《本草纲目》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这就引起我的兴趣了,《本草纲目》到底有什么特别的呢?换句话说,《本草纲目》到底有哪些成就和价值,让这么多知名人仕为它作出如此高的评价呢?通过更进一步的了解,我的感觉就是:实践+创新。那李时珍是怎么样的一种创新呢?下面就向领导和同志们一一作个汇报。
我们都知道《本草纲目》全书共52卷,近200万字,收载了1892种药物,其中有374种是李时珍新增加的;书中并附有各类种药图1109幅,附方11096首。这是它的大概情况。
10
1、《本草纲目》在药物学上的创新:
一是李时珍在分类方法上的创新。它彻底废除了传统的上、中、下三品分类法(),列16部为纲,分60类为目,建立起16部60类全新的药物分类体系。各种药物按部类分别排列,振纲分目,区类析族,体例严谨,层次分明。
他做的这项工作就象是我们秘书科每次开会排座位。秘书科给参加会议的领导排座位的依据:一是根据级别、二是根据职务、三是根据资历,等等。领导级别就相当于“部”, 领导职务就相当于“类”,领导资历就相当于“族”。
16部的名称依次是;水、火、土,金石,草,谷,菜,果,木,服器,虫,鳞,介,禽,兽,人。
(详见下表)
11
我们看一看这16部的顺序:是先矿物,后植物,再动物,最后是人:从微至巨,从贱至贵,完整体现了由无机物到有机物、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这是当时最为科学的自然分类法。
在每部之下,则按一定原则区分为类,怎么样区类呢?举个例子说吧:比如木部,就按照生物形态将它们分为乔木类、灌木类、寓木类、苞木类;鳞部分为龙类、蛇类、鱼类、无鳞鱼类;比如草部,就按生长环境将它们分为山草类、隰草类、水草类、石草类、苔草类;比如禽部,分为水禽类、原禽类、林禽类、山禽类。《本草纲目》的分类法,有很多与现代生物学分类不谋而合,有的甚至整个一类与现代分类内容基本相同。
在同类药物中,又贯彻所谓“析族”原则。就是将属性或亲缘关系相接近的一组药物排列在一起。比如金石部中石类的丹砂、水银、轻粉、粉霜、银朱、灵砂等皆是汞的化合物,是
12
为一族;果部山果类的桔、柑、枸橼、金桔等均属芸香科,亦为一族,排列在一起;介部龟鳖类,将各种龟为一族,排列在一起,各种鳖排在一起,以示龟鳖之间的区别。
对于植物的分类,李时珍在草、谷、菜、果、木五部之下,又细分为27类。这个5部27类的植物分类法,较之西方植物分类学鼻祖林奈1755年创立的两类24纲分类法,不仅早了100多年,而且还更具科学性和实用性。
二是药物说明体例的创新。李时珍对他所收载的1892种药物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对每种药物分别从“释名”、“集解”、“修治”、“气味”、“主治”、“发明”、“正误”、“附方”等8个方面作了具体的说明,丰富了药物学的内容。这种编撰体例使《本草纲目》在对药物的分析和研究方面,较之以往的任何一部本草书,都更加完善,更具科学性。可以说李时珍创造了一个药物说明的体例,直到今天,我们的药物说明书主要还是按照这些方面对药物进行介绍说明。这就像我们现在的标准化考试试卷,有统一的格式。
1、释名,罗列典籍中药物的异名,并解说诸名的由来;
2、集解,集录诸家对该药产地、形态、栽培、采集等的论述;
3、修治,介绍该药的炮制法和保存法;
4、气味,指药物的酸甜苦辣咸涩、寒温凉平、有毒无毒等;
5、主治,列举该药所能治的主要病症;
13
6、发明,阐明药理或记录前人和自己的心得体会;
7、正误,纠正过去本草书中的错误;
8、附方,介绍以药为主的各种验方及其主治。
一方面,李时珍根据古籍的记载和自己的亲身实践,对各种药物的名称、产地、气味、形态、栽培、采集、炮制等作了详细的介绍,并通过严密的考证,纠正了前人的一些错误。他在书中介绍和考证了许多来自南亚的药物,并广征佛书,给其中许多药物注出了梵文译名,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另一方面,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充分吸取前人的经验,精心采录历代医书药书中的有关论述。如“大黄”一药,《集解》栏就列有别录日、普日、弘景日、恭日、藏器日、颂日、时珍日等七家之言;《发明》栏列有之才日、宗爽日、震亨日、时珍日、成无己日、颂日等六家之言。在“时珍日”中,对前人所言,谬误则批驳之,精当则阐扬之,或径抒己见,每种药物皆是如此。李时珍正是这样在批判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才使《本草纲目》成为一部集历代药物学大成的空前巨著。
又如李时珍的父亲李言闻曾写过一部《人参传》,这部书虽然后来失传了,但后人却可以从《本草纲目》中的“人参”一条中窥见其基本内容。李言闻的另一部现已失传的著作《蕲艾传》,其基本内容也大致反映在《本草纲目》“艾”条之下。可以说,《本草纲目》一书是李时珍一家几代人医药实践经验的结晶。
14
(他这项工作,我觉得有点类似于我们县编办的工作,对每个部门设立相应的科室,但李时珍又没有停留在科室设定的这个层面上,他还在继承前人的经验基础上,对每个工作人员在所在的科室上应当做些什么事也作了研究。)
三是增加了374种新药。其中很多药物的功效主治、临床运用在我国药学上是首次记载,并且对其中的认识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丰富和充实了祖国药物的宝库。这些新增药物,有的是考自历代本草中有其名而未作专条论述的,有的是原来散见于各种非药物学著作中,有的则是李时珍亲自从民间收采而得的。这些药物有许多已成为今天的常用药,如土茯苓、半边莲、淡竹叶、丝瓜、三七、樟脑、白蜡等。
《本草纲目》从历代药物著作中收录药物表
典 籍 录药数 典籍 录药数 典籍 录药数 《神农本草经》 347种 李珣《海药本草》 14种 李杲《用药法象》 1种 陶弘景《名医别录》 306种 肖炳《四声本草》 3种
李当之《药录》 1种 陈士良《食性本草》 2种
吴普《李草》 1种 韩保升《蜀本草》 5种 朱震亨《本草补遗》 4种 吴瑞《日用本草》 7种 周宪王《救荒本草》 2种 雷敩《炮灸论》 1种 马志《开宝本草》 111种 汪颖《食物本草》 16种 苏恭《唐本草》 111种 掌禹锡《嘉佑本草》 78种 宁原《食鉴本草》 4种 甄权《药性本草》 4种 苏颂《图经本草》 74种 汪机《本草会编》 3种 孙思邈《千金食治》 2种 大明《日华本草》 24种 陈嘉谟《本草蒙筌》 2种 孟诜《食疗本草》 17种 唐慎微《证类本草》 8种 李时珍《本草纲目》 374种
陈藏器《本草遗失》 369种 寇宗爽《本草衍义》 1种
四是李时珍新增了8161个附方。《本草纲目》收集的药方达共11096首,其中李时珍新增的附方占全书的四分之三。
15
这些附方有着极高的实用价值,直到今天,这些附方仍被大量地应用着。所以说,《本草纲目》不仅集本草之大成,而且是医方之全书。《本草纲目》结合本草研究方剂,还体现了医和药的紧密结合,对方剂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并且启发后代医家从不同角度研究方药,促成了清代对方剂学的研究热潮。这就相当于发改委和统计局所做的工作了,好的药方都收入进来。
2、在医学上的创新。
一是创肾间命门说。在李时珍之前,人们认为人只有一个肾,即“左肾右命门”,而李时珍首次提出命门“在七节之旁,两肾之间”的观点,改变了以往左肾右命门的说法,认为人有两个肾,这是中医命门学说的一个重大转折,从此开创了“补脾不如补肾,补肾不如补命门”的新的中医理论。(我个人认为,这也为我们今天能够做肾移植提供了理论基础,因为人有两个肾,所以才有人提供肾源,如果每个人只有一个肾,那谁能够捐出自己的肾呢,除非他自己不要命。)
二是创“脑为元神之府”说。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脑是人的思维器官,是人精神活动总枢纽的观点,推翻了自古以来认为心是人的思维器官的传统观点。在400年前,这是非常了不起的创见,而且这一发现逐渐为后人所认同,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是在中医药史上首次论述了人的胆石症。李时珍对人的
16
胆石症认识过程,是首先弄清了畜类动物的胆石症,然后根据推理判断出人的胆石症。中医学很早就把畜类动物的胆石视为灵药。如早在《神农本草经》即有牛黄(即牛胆结石)的记载,谓其能治”惊痫寒热,热盛狂痉”。因牛黄药效确实,以后历代本草均予收载。但对牛何故生黄却茫然无知。陶弘景附会神异之说,谓神牛出入,鸣吼有之“,谬误之至;苏颂虽如实记载了牛胆石症状“眼如血色”(相当阻塞性黄疸),”时时”鸣吼”(疼痛),但仍不知道这是病,当然更不知牛黄是牛的肝胆结石.这样从第一部药物学《神农本草经》开始,到《本草纲目》问世之前的一千余年中,无一人认清牛黄的本质。李时珍指出:“牛之黄,牛之病也。故有黄之牛多病而易死”(《本草纲目》卷五十〃牛黄条)。第一次揭示了畜类动物的胆石症。
此后,李时珍由此及彼,触类旁通,通过逻辑思维,从牛之黄是牛之病,进而推论到人亦有此病,从而第一次揭示了人的胆石症。
四是首创用冰外敷退烧降温。
五是首创蒸汽消毒法预防瘟疫。
这些论述和创造在后世都得到了证实和广泛地应用。
3、《本草纲目》在矿物学、生物学、冶金学、地质学、化学、物候学等自然科学方面也的创新性发现。
在矿物方面,《本草纲目》的金石部共记载金石矿物137种,分为4类,其中金类28种,玉类14种,石类75种,卤
17
石类20种,内容非常丰富。如果将金石类独立成编,显然就是我国16世纪的一部矿物知识大全。西方科学界对《本草纲目》最早产生兴趣和注意研究的正是它的金石部。
《本草纲目》对动物知识的研究和记载异常丰富,堪称是当时世界上最为完备的动物学著作。它收载了462种动物,不仅论述这些动物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同时还描述了许多动物的形态、生理特征、繁殖及病症等多方面的情况。所以,达尔文根本就不认为《本草纲目》的价值仅仅局限于药物学,或者医疗学,而是一部百科全书。达尔文在研究进化论的过程当中,有过一篇非常重要的文章《动物和植物在家养环境下的变异》。他是研究进化论的,所以他就要研究原来都是野生的动物、植物,如果放到家养的环境下,会发生什么进化,会发生什么退化,会发生什么变异,这是一篇经典性的论文。而这部文章里边,他引用的资料,就是李时珍收集的关于鸡的七个品种。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把当时各种各样品种的鸡都给罗列起来,讲它们之间的不同。所以李时珍《本草纲目》里所收集的资料,对像达尔文这样的科学巨匠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和启发。
4、《本草纲目》的文学价值。书中对药物的描述,生动形象,惟妙惟肖,文笔简洁而优美跌宕,虽日写药,亦是写文,以文寓药,以文载道。比如书中赞美菊花的一段文字,可称得上是千古妙文,“菊春生夏茂,秋花冬实,备受四气,饱经露
18
霜,叶枯不落,花槁不零,味兼甘苦。性禀平和。昔人谓其能除风热,益肝补阴,盖不知其得金水之精英尤多,能益金水二脏也。补水所以制火,益金所以平木,木平则风息,火降则热除,用治诸风头目,其旨深微。黄者如金水阴分,白者入金水阳分,红者行妇人血分,皆可入药。神而明之,存乎其人。其苗可蔬、叶可啜、花可饵、根实可药、囊之可枕、酿之可饮,自本至末,罔不有功。宜乎前贤比之君子,神农列之上品。隐士采入酒斝,骚人餐其落英。费长房言九日饮菊酒,可以辟不祥。《神仙传》言康风子、朱孺子皆以服菊花成仙。《荆州记》言胡广久病风羸,饮菊潭水多寿。菊之贵重如此,是岂群芳可伍哉?”这哪里是写药,简直就是一首散文诗,语言太优美了。
5、《本草纲目》在哲学上的成就。
我们知道哲学主要是研究世界观的问题、方法论的问题、认识论的问题等,在这些方面,李时珍处在十六世纪就取得了很高地成就。
一是对自然界的唯物主义认识。第一,李时珍肯定了自然界的物质性。在晚明李时珍生活的时代,以王阳明为代表的主观唯心主义学说统治着思想界。医药界也被方士邪说所笼罩,歪曲医学界的阴阳五行学说,使五行成为十足的唯心主义性质,而李时珍勇敢地与这些方士作斗争,坚决维护五行说的唯物主义性质,坚持用五行说解释自然界,对自然界作了唯物主义的解释。第二,李时珍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提出了“窥
19
天地之奥而达造化之极”的重要命题。这个命题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肯定了自然规律的客观存在,而且人们可以认识它;另一方面肯定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只要人参与自然一定可以改造自然,但以正正确认识自然规律为前提。
二是事物运动的辩证法思想。一是天人相应的整体观。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提出“顺逆天时用药论”,从普遍联系的观点来阐述人体、天时、用药三位一体的整体性。二是通常达变的辩证观。李时珍在精研药理的过程中,十分注意把握药物的一般性能,这就是所谓常,亦即矛盾的普遍规律;同时又强调灵活用药,注意药物经过炮制、配伍后的变化,亦即矛盾的特殊规律。他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规律,巧妙地正确处理了药物的本与殊、升与降、补与泻的重要问题。三是发展变化的时空观。李时珍认为,世界上的事物都处于不断变化之中,药物也是如此,因此,他在研究药物性能的过程中,十分注意不同时代、不同地域对药物的影响,把药物学内在的时空关系的概念,引入到本草学的范畴,赋予本草学历史的概念。四是相反相成的一体观。李时珍临证用药,善于将性味、功能相反的药物,组合起来运用。
三是严谨的逻辑思维形式。李时珍在采访四方的过程中,收集到不少新的民间单方。这些单方疗效确切,前人未曾论述,如何解释药理?李时珍综合运用类比法、归纳法、演绎推理法和论证法,一一论证说明。比如李时珍在讲讲到藤蔓治疗
20
人的筋病时就说:“凡藤蔓之属,象人之筋,所以多治筋病。旋花根细如筋可啖……时珍自京师还,见北土车夫第载之,云暮归煎汤饮,可补损伤,则益气续筋之说尤可微矣”(卷十八草部旋花)。这里就用了类比法。这些论证解释在当时科学水平的情况下,还不能从微观方面完全解释所有药物的作用原理时,都不失为一种重要的思维形式,也充分展现了李时珍的创新精神。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现在回过头来再看一看,郭沫若、顾景星、王世贞、达尔文和李约瑟他们对李时珍和他的《本草纲目》的评价,我不知道是不是让大家更加明白了他们作出这些评价的理由,大家是不是不再盲从,他们怎么说,我们也就怎么说,而对他们为什么这么说有一个较为明晰的认识;是不是让大家对《本草纲目》的认识是不是更清晰一点,当然,我希望能够达到这样的效果。
这就是我今天向大家汇报的全部内容。谢谢大家!
21
作文七:《李时珍精神和《本草纲目》的成就剖析_new》11500字
李时珍精神和《本草纲目》的成就
我一直觉得~我们办公室这样一种开放的学习方式是一种很好的交流平台,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展示、锻炼自己的机会。今天~借这个机会~我把自己学习的一点体会与领导和同志们作个汇报。说的不一定全~也不一定对~仅供大家参考。
我为什么选择这个内容,原因主要有三句话:
一是身份使然;二是工作要求;三是个人所需。
对这三句话怎么理解,
,1,所谓的“身份使然”是指:作为李时珍家乡的一员~我们对李时珍的了解~应当比常人更多、更全、更深一点,
,2,所谓的“工作要求”是指:我们作为县委办公室的一名工作人员~知道发展县域经济要走特色发展、差异化发展的路子~李时珍就是我们县最大的特色~而且我们县这么多年来一直做李时珍的文章~那么李时珍到底有多特~特在什么地方,这个问题我们应当有一个大略的认识。这就是工作的要求。
,3,所谓“个人需要”是讲:我们都知道“读史使人明智”~了解一下我们蕲春的历史和历史人物对我们来讲应当有益。另外李时珍我们县的一位圣贤级的人物~是我们学习的标杆~孔子曾经讲过君子当见贤思齐~所以我们应当对他的成功
1
有更为深入的了解~这些也是我们提升自己的需要。
我在一本书上看到**总理1959年4月29日~在中国政治协商会议全国政协委员举行的茶话会上讲:“现在当然首先要研究现实问题~反映新的情况~但对过去的东西也需要研究~新的东西总是从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研究过去、是为了更好理解现在、更准确地把握未来。
今天我要讲的内容大家看标题可以知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李时珍精神~二是《本草纲目》的成就。下面我就从这两个方面讲解。
一、李时珍精神是什么,
李时珍精神是什么,我查了很多资料~没有现成的定义~但我个人认为至少可以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大爱的情怀,二是实践的品质,三是创新的精神,四是超人的毅力。
1、大爱的情怀怎么体现,嘉靖版的《蕲州志》卷十一《儒林》篇记载李时珍“千里就药于门~立活不取值。”李时珍以“治身以治天下”、“寿国以寿万民”的思想为理念~充分体现其“博施于民”、“重仁轻利”、“济世救人”的医者风范。正如郭沫若所言:“造福生民~使多少人延年活命:”
这里有两个故事~我想与大家分享一下~从故事中体会一下李时珍的大爱情怀。
2
?故事一,一年春天~李时珍坐小船到雨湖对面的银山采药。小船接近一片芦苇时~忽听到芦苇丛中传来哭泣声。一位五十开外的老渔妇坐在一条破旧的渔船上呜咽~李时珍忙上前仔细询问。
原来老渔妇一家在雨湖捕鱼~儿子、媳妇因生活艰辛劳累过度相继病逝~唯有一个十三四岁的孙女跟着她。因办理丧事等欠了一笔债~祖孙俩就只好靠打渔还债。当时一般的鲜鱼价格很低~只有青背鲫鱼价钱要高一点。然而~青背鲫鱼只有用钓钩才能捕到。用这种钓钩~每天都要日落下饵~五更收钩~实在是太辛苦了~孙女身子单薄难以支撑。早晨她正准备收钩上集市卖鱼~忽然喊头晕~身子晃了晃便一头栽倒在船舱里不省人事。
听了老渔妇的哭诉~李时珍跳上渔船为小女孩诊断~知道她没有什么病~只是由于平时营养不良~身体极度虚弱而引的昏厥。李时珍关切地对老渔妇说:这孩子只是身体太虚弱了~须用药物滋补。”老渔妇摇着头~为难地叹了口气。李时珍心里明白~她们连每日三餐粗茶淡饭都难以维继~哪还有钱去买滋补品呢?
李时珍想到这里~对老渔妇说:“这孩子体虚~你该常给她弄点鱼吃~你那鱼篓里的青背鲫鱼可是很好的补品啊!” 老渔妇苦笑道:“泥瓦匠住草房~卖盐的喝淡汤~我们捕鱼的虽然捕的鱼儿用船装~可谁也没有尝过鱼的鲜。何况这孩子父母
3
死时还欠下不少债~哪能有鱼给她吃呢? ”
李时珍听罢~ 深为她家不幸的遭遇而难过~安慰一番便告辞~老渔妇忙从鱼篓中取出两条青背鲫鱼给李时珍作为酬谢。李时珍再三推让~老渔妇总是不依~他只得把鱼收下。临行时~李时珍对老渔妇说~他要买青背鲫鱼~叫她孙女每天送两条到他家去。
第二天~ 那渔家姑娘真的把鱼送来了~过了秤~付了钱。李时珍把姑娘留住~ 端出昨天买的那两条青背鲫鱼煮的汤~对小姑娘说:“你喝下就不再头晕了。”姑娘顺从地喝完了鱼汤~李时珍叫她明天再来送鱼。
就这样~那女孩子每天送鱼来~李时珍买了鱼就煮鱼汤给她喝。一个月后~这渔家小姑娘面色红润~再也不头晕了。这件事很快便传遍了蕲州城。
?故事二,一天李时珍从外面出诊回家~路上李时珍一直在琢磨本草上的药物~忽然看见前面围了一大堆人~乱哄哄的不知出了什么事。走近一看~只见一个地保,负责地方治安的人,嘴里咒骂着~凶巴巴地正捆着一个衣服破烂的外地人~那人直瞪着眼~一声不吭~显得十分愤怒。李时珍一问~原来被捆着的是一个走方的医生。因为旁边的染坊里的掌柜有病舍不得花钱~就请了这个走方,游走四方,的医生给看了病~开了药,可是吃了他开的药之后~病情并未好转~反而把人吃晕过去了~所以地保就把这个走方的医生捆着带回来了。李时珍
4
问了情况后~关切地看了看那医生一眼~对地保说:“我进去看看~要是他真的错用了药~你再捉人也不迟。”说着李时珍走进染坊。染里的伙计见李时珍来了~忙把药方递给他~有个伙计还把药罐里的药渣倒在柜台上~请李时珍查验。李时珍看了看药方~又细心地拨弄着药渣。他捡起一种药渣~放进嘴里嚼了嚼~点点头说:“对了~这药叫“虎掌”~方子上没有~药铺里却把它错当成“漏篮子”了。“一旁的账房先生很不服气~说:“这药是慎德堂,当时蕲州最大的药铺,抓的:”这时地保也押着那医生进来~接口说:“慎德堂是八十年的老字号~哪里会错:李大夫可不要得罪了包乡绅:”这包乡绅就是慎德堂的老板~在当时蕲州是有钱有势。大家听地保这么说~都闷着不敢说话。李时珍按捺不住~说:“老字号查旧药书~翻老皇历~哪会不错:这位医生没有错~快把他放了:”地保不懂药~只得把那医生放了。李时珍再仔细一打听~得知那医生叫老魏~干这行虽已有几十年~却到处被人轻视~李时珍很同情他~便请他到自己家里去。老魏跟着李时珍到了李家~见过李时珍的父亲李月池~三个人就聊起来了~老魏对药物了解很多~他们谈了很多药物方面的知识~而且老魏还把知道的许多秘方都告诉了李时珍。谈到目前的药书和药物~老魏说:“现在的药物混乱极了~古书上往往把不同的药错当成一样东西~今天慎德堂药铺就是上了古书的当。”李时珍对此深表赞同~他说:“我也发现了古书中有许多错误~如果不修订这些错误还会误诊很
5
多病人的。”说这话时~他心里早已决定~准备重修本草。因为李时珍觉得当医生可以使少数人受益~而重修一部本草大著~则可以使大多数人受益~使千秋万代人受益。
2、注重实践的品质表现在哪些方面,
一是重视书本,但不唯书本,尊重前人,但不迷信前人。李时珍重视临床实践~坚持从客观事实出发~对前人错误的记载一一纠正~对方士的谬论敢于实事求是地批驳~对存疑的一一厘正~对正确的坚决继承。比如苹、莼、莕三种水生植物的形态~《尔雅》、《韩诗外传》、《本草经集注》《本草图经》等书的说法不一~互相矛盾。李时珍批评说:“皆无一定之言。盖未深加体审~惟据纸上猜度而已。时珍一一采视~颇得其真云。”他亲自跑到江河湖泽~通过采摘辨认之后便得出明晰的结论:“其径一二寸~有一缺而形圆如马蹄者莼也。似莼而稍尖长者~莕也……四叶合成一叶~如田字形者~苹也。如此分别~自然明白。”
二是亲自采集和栽种药物。李时珍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获得准确无误的知识~总是翻山越岭长途跋涉到各地寻觅草药~采集标本~比较其性状特征之不同~找出其细微差别~并亲自栽培药物。经他亲手栽种的药物有薄荷、地黄、石斛,hú,、红花、黄芪、萱草、黄精、蕲艾、麦门冬、使君子、芍药、百合、菊花、曼陀罗花等。黄精是一味补虚益精的药~本来是野生的~李时珍采回后加以栽种。他说:“黄精野生山中~亦可
6
劈根长二寸~稀种之~一年之后极稠~子亦可种。”红花是一味活血通经、祛瘀止痛的药物~李时珍介绍说:“红花~二月、八月、十二月皆可以下种~雨后布子~如种麻法。初生嫩叶、苗亦可食——其子五月收采~淘净捣碎煎汁~入醋~拌蔬食~极肥美。”他说种红花就像种苎麻一样。不仅知道其花可以入药~而且知道其苗还可作美味的蔬食~对红花有这么全面的了解~如果不是亲自栽种是根本办不到的。
三是李时珍除了自己采集和栽培药物外,还亲自动手加工炮制药物。比如芫,yuán,yán,花能泻水逐饮~解毒杀虫~却是一味有毒的药物。李时珍描述其炮制方法时说:“芫花留数年陈久者良。用时好醋煮十数沸~去醋~以水浸一宿~晒干用~则毒灭也。或以醋炒者次之。”又如熟地的炮制方法也很有讲究。李时珍指出~由于地黄性泥滞~故用芳香走窜之砂仁加酒与之拌蒸晾干~令其通而不滞~有滋阴补血之效。古法制熟地黄需经过“九蒸九晒”~故熟地又名“九地”。
四是鄙视那些仅依据文字记载或主观臆测的人。对那些仅依据文字记载或主观臆测的人~李时珍认为他们是:“未深加体察~唯据约上猜度而已。”例如百合是一味补中益气的药物~常生于山野~亦可人工栽种。徐锴《岁时广记》云:“二月种百合~法宜鸡粪。或云百合是蚯蚓化成。”李时珍怀疑这种说法:“百合结实略似马兜铃~其内子亦似之。其瓣种之~如种蒜法。山中者~宿根年年自生~未必尽是蚯蚓化成也。蚯
7
蚓多处~不闻尽有百合~其说恐亦浪传耳。”原来百合有种子~又可根瓣栽植~那种认为百合乃蚯蚓所化的说法是毫无根据的。同样~李时珍对于锁阳系马的遗精所化等说法~也据理予以批驳。对于他这种重视实践的调查精神~后人称赞为“远穷僻壤之产~险探仙麓之华”实不为过。李时珍总是把实践的结果来说明问题~检验前人留下的财富及社会民间的传说~始终如一地坚持实践。
3、勇于创新的精神体现又在哪些方面呢,
集中体现在《本草纲目》的编著上。关于这一点~我在后面再作详细的介绍。
4、超人的毅力又当如何理解,
一是编写《本草纲目》几经周折而不放弃。李时珍因为决定重修《本草》~从荆王府到楚王府~由楚王府又到太医院~在太医院里工作期间~不顾个人的前程是否受到影响~明知当时朝野上下只重方术而不重医术~他仍然多次向他的领导太医院吏目力荐重修本草工作~并与领导发生冲突~最后由于没能得到当时的领导人的支持~李时珍不得不放弃借助朝庭的力量重修本草的打算~辞去太医院职务~回到家乡~树立自己重修本草的决心。在这一系列的挫折中~他一直都没有恢心丧气~我们不得不服他那超人的意志力。
二是编写《本草纲目》坚持三十年而终成。能够坚持近三十年去编一本还不知道能不能出版的药书~我们不能不佩服
8
李时珍过人的胆识和坚韧的毅力。
以上是我个人对李时珍人品的理解~当然李时珍这个人~他的精神远不止以上几个方面所能概括的。
二、《本草纲目》的成就
说起《本草纲目》我们大家都知道~它是一本伟大的医药巨著~李时珍就是因为它而名垂青史~古今中外很多知名的学者对这部著作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比如跟李时珍同时代的王世贞~是当时的文坛领袖人物~他就曾说:“兹,《本草纲目》这部书,岂仅以医书观哉~实性理之精微~格物之通典~帝王之秘录~臣民之重宝也。”意思是说:“这样的著作岂能以一般的医书同等看待呢,实在是研究性命理气之学中的精微之品~更是推究药物药理之格物通典~可称之为帝王不愿公开的秘籍~普通百姓喜爱之如至宝。”(王世贞大家可能不是很熟悉,有的可能知道他是明朝文坛领袖~后七子中的重要人物,但如果我说《金瓶梅》大家可能都知道~《金瓶梅》的作者兰陵笑笑生据有学者考证可能就是王世贞。)
还有~李时珍的同乡顾景星,清代人~跟李时珍他们家是世交,~他也为李时珍写了一个传~传记中着重介绍了李时珍编著《本草纲目》的来龙去脉。
当代的著名的学者郭沫若老先生也为他的墓碑题了词~他说:“医中之圣~集中国药学之大成~《本草纲目》乃1892种药物说明~广罗博采~费三十年之殚精~造福生民~使多少
9
人延年活命!伟哉夫子~将随民族生命永生。”他的这个题词两句话五层意思:一是讲李时珍是医圣(因为他集中国药学之大成于一身),二是讲《本草纲目》是1892种药物的说明,三是讲《本草纲目》的编著过程很艰辛(是李时珍花费了三十多年的心血~广罗博采才编成的),四是讲《本草纲目》救了很多人,五是讲李时珍很伟大~他和他的书将永垂不朽(表达了他老人家对李时珍的敬仰之情)。
外国的有学者有英国的博物学家达尔文称《本草纲目》是“1596年出版的中国百科全书”。
中国科学史专家李约瑟撰著的《中国科学技术史》, 在评价《本草纲目》时写道:“毫无疑问~明代最伟大的科学成就~是李时珍那部在本草书中登峰造极的著作《本草纲目》。”
通过查阅这些知名人物对李时珍的评论~我们看到他们无一例外的都对《本草纲目》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这就引起我的兴趣了~《本草纲目》到底有什么特别的呢,换句话说~《本草纲目》到底有哪些成就和价值~让这么多知名人仕为它作出如此高的评价呢,通过更进一步的了解~我的感觉就是:实践+创新。那李时珍是怎么样的一种创新呢,下面就向领导和同志们一一作个汇报。
我们都知道《本草纲目》全书共52卷~近200万字~收载了1892种药物~其中有374种是李时珍新增加的,书中并附有各类种药图1109幅~附方11096首。这是它的大概情况。
10
1、《本草纲目》在药物学上的创新,
一是李时珍在分类方法上的创新。它彻底废除了传统的上、中、下三品分类法()~列16部为纲~分60类为目~建立起16部60类全新的药物分类体系。各种药物按部类分别排列~振纲分目~区类析族~体例严谨~层次分明。
他做的这项工作就象是我们秘书科每次开会排座位。秘书科给参加会议的领导排座位的依据:一是根据级别、二是根据职务、三是根据资历~等等。领导级别就相当于“部”~ 领导职务就相当于“类”~领导资历就相当于“族”。
16部的名称依次是,水、火、土~金石~草~谷~菜~果~木~服器~虫~鳞~介~禽~兽~人。
,详见下表,
纲 目 1 水部 天水、地水 2类 2 火部 火类 1类 3 土部 土类 1类 4 金石部 金、玉、石、卤石 4类 5 草部 山草、芳草、隰草、毒草、蔓草、水草、石草、10类
苔草、杂草、有名未用
6 谷部 麻麦稻、稷粟、菽豆、造酿、,谷物制品, 4类 7 菜部 荤辛、柔滑、瓜菜、水菜、芝而 5类 8 果部 五果、山果、夷果、味果、瓜类、水果 6类 9 木部 香木、乔木、灌木、寓木、苞木、杂木 6类
11
10 服器部 服帛、器物 2类 11 虫部 卵生、化生、湿生 3类 12 鳞部 龙类、蛇类、鱼类、无鳞鱼类 4类 13 介部 龟鳖类、蚌蛤类 2类 14 禽部 水禽、原禽、林禽、山禽 4类 15 兽部 畜类、兽类、鼠类、寓类、怪类 5类 16 人部 人类 1类
共16部 60类
我们看一看这16部的顺序:是先矿物~后植物~再动物~最后是人:从微至巨~从贱至贵~完整体现了由无机物到有机物、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这是当时最为科学的自然分类法。
在每部之下~则按一定原则区分为类~怎么样区类呢,举个例子说吧:比如木部~就按照生物形态将它们分为乔木类、灌木类、寓木类、苞木类,鳞部分为龙类、蛇类、鱼类、无鳞鱼类,比如草部~就按生长环境将它们分为山草类、隰草类、水草类、石草类、苔草类,比如禽部~分为水禽类、原禽类、林禽类、山禽类。《本草纲目》的分类法~有很多与现代生物学分类不谋而合~有的甚至整个一类与现代分类内容基本相同。
在同类药物中~又贯彻所谓“析族”原则。就是将属性或亲缘关系相接近的一组药物排列在一起。比如金石部中石类的丹砂、水银、轻粉、粉霜、银朱、灵砂等皆是汞的化合物~是
12
为一族,果部山果类的桔、柑、枸橼、金桔等均属芸香科~亦为一族~排列在一起,介部龟鳖类~将各种龟为一族~排列在一起~各种鳖排在一起~以示龟鳖之间的区别。
对于植物的分类~李时珍在草、谷、菜、果、木五部之下~又细分为27类。这个5部27类的植物分类法~较之西方植物分类学鼻祖林奈1755年创立的两类24纲分类法~不仅早了100多年~而且还更具科学性和实用性。
二是药物说明体例的创新。李时珍对他所收载的1892种药物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对每种药物分别从“释名”、“集解”、“修治”、“气味”、“主治”、“发明”、“正误”、“附方”等8个方面作了具体的说明~丰富了药物学的内容。这种编撰体例使《本草纲目》在对药物的分析和研究方面~较之以往的任何一部本草书~都更加完善~更具科学性。可以说李时珍创造了一个药物说明的体例~直到今天~我们的药物说明书主要还是按照这些方面对药物进行介绍说明。这就像我们现在的标准化考试试卷~有统一的格式。
1、释名~罗列典籍中药物的异名~并解说诸名的由来,
2、集解~集录诸家对该药产地、形态、栽培、采集等的论述,
3、修治~介绍该药的炮制法和保存法,
4、气味~指药物的酸甜苦辣咸涩、寒温凉平、有毒无毒等,
5、主治~列举该药所能治的主要病症,
13
6、发明~阐明药理或记录前人和自己的心得体会,
7、正误~纠正过去本草书中的错误,
8、附方~介绍以药为主的各种验方及其主治。
一方面~李时珍根据古籍的记载和自己的亲身实践~对各种药物的名称、产地、气味、形态、栽培、采集、炮制等作了详细的介绍~并通过严密的考证~纠正了前人的一些错误。他在书中介绍和考证了许多来自南亚的药物~并广征佛书~给其中许多药物注出了梵文译名~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另一方面~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充分吸取前人的经验~精心采录历代医书药书中的有关论述。如“大黄”一药~《集解》栏就列有别录日、普日、弘景日、恭日、藏器日、颂日、时珍日等七家之言,《发明》栏列有之才日、宗爽日、震亨日、时珍日、成无己日、颂日等六家之言。在“时珍日”中~对前人所言~谬误则批驳之~精当则阐扬之~或径抒己见~每种药物皆是如此。李时珍正是这样在批判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才使《本草纲目》成为一部集历代药物学大成的空前巨著。
又如李时珍的父亲李言闻曾写过一部《人参传》~这部书虽然后来失传了~但后人却可以从《本草纲目》中的“人参”一条中窥见其基本内容。李言闻的另一部现已失传的著作《蕲艾传》~其基本内容也大致反映在《本草纲目》“艾”条之下。可以说~《本草纲目》一书是李时珍一家几代人医药实践经验的结晶。
14
,他这项工作~我觉得有点类似于我们县编办的工作~对每个部门设立相应的科室~但李时珍又没有停留在科室设定的这个层面上~他还在继承前人的经验基础上~对每个工作人员在所在的科室上应当做些什么事也作了研究。,
三是增加了374种新药。其中很多药物的功效主治、临床运用在我国药学上是首次记载~并且对其中的认识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丰富和充实了祖国药物的宝库。这些新增药物~有的是考自历代本草中有其名而未作专条论述的~有的是原来散见于各种非药物学著作中~有的则是李时珍亲自从民间收采而得的。这些药物有许多已成为今天的常用药~如土茯苓、半边莲、淡竹叶、丝瓜、三七、樟脑、白蜡等。
《本草纲目》从历代药物著作中收录药物表
典 籍 录药数 典籍 录药数 典籍 录药数 《神农本草经》 347种 李珣《海药本草》 14种 李杲《用药法象》 1种 陶弘景《名医别录》 306种 肖炳《四声本草》 3种 朱震亨《本草补遗》 4种 李当之《药录》 1种 陈士良《食性本草》 2种 吴瑞《日用本草》 7种 吴普《李草》 1种 韩保升《蜀本草》 5种 周宪王《救荒本草》 2种 雷敩《炮灸论》 1种 马志《开宝本草》 111种 汪颖《食物本草》 16种 苏恭《唐本草》 111种 掌禹锡《嘉佑本草》 78种 宁原《食鉴本草》 4种 甄权《药性本草》 4种 苏颂《图经本草》 74种 汪机《本草会编》 3种 孙思邈《千金食治》 2种 大明《日华本草》 24种 陈嘉谟《本草蒙筌》 2种 孟诜《食疗本草》 17种 唐慎微《证类本草》 8种 李时珍《本草纲目》 374种 陈藏器《本草遗失》 369种 寇宗爽《本草衍义》 1种
四是李时珍新增了8161个附方。《本草纲目》收集的药方达共11096首~其中李时珍新增的附方占全书的四分之三。
15
这些附方有着极高的实用价值~直到今天~这些附方仍被大量地应用着。所以说~《本草纲目》不仅集本草之大成~而且是医方之全书。《本草纲目》结合本草研究方剂~还体现了医和药的紧密结合~对方剂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并且启发后代医家从不同角度研究方药~促成了清代对方剂学的研究热潮。这就相当于发改委和统计局所做的工作了~好的药方都收入进来。
2、在医学上的创新。
一是创肾间命门说。在李时珍之前~人们认为人只有一个肾~即“左肾右命门”~而李时珍首次提出命门“在七节之旁~两肾之间”的观点~改变了以往左肾右命门的说法~认为人有两个肾~这是中医命门学说的一个重大转折~从此开创了“补脾不如补肾~补肾不如补命门”的新的中医理论。,我个人认为~这也为我们今天能够做肾移植提供了理论基础~因为人有两个肾~所以才有人提供肾源~如果每个人只有一个肾~那谁能够捐出自己的肾呢~除非他自己不要命。,
二是创“脑为元神之府”说。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脑是人的思维器官~是人精神活动总枢纽的观点~推翻了自古以来认为心是人的思维器官的传统观点。在400年前~这是非常了不起的创见~而且这一发现逐渐为后人所认同~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是在中医药史上首次论述了人的胆石症。李时珍对人的
16
胆石症认识过程~是首先弄清了畜类动物的胆石症~然后根据推理判断出人的胆石症。中医学很早就把畜类动物的胆石视为灵药。如早在《神农本草经》即有牛黄(即牛胆结石)的记载,谓其能治”惊痫寒热,热盛狂痉”。因牛黄药效确实~以后历代本草均予收载。但对牛何故生黄却茫然无知。陶弘景附会神异之说~谓神牛出入~鸣吼有之“~谬误之至,苏颂虽如实记载了牛胆石症状“眼如血色”(相当阻塞性黄疸),”时时”鸣吼”(疼痛),但仍不知道这是病,当然更不知牛黄是牛的肝胆结石.这样从第一部药物学《神农本草经》开始~到《本草纲目》问世之前的一千余年中~无一人认清牛黄的本质。李时珍指出:“牛之黄~牛之病也。故有黄之牛多病而易死”,《本草纲目》卷五十〃牛黄条,。第一次揭示了畜类动物的胆石症。
此后~李时珍由此及彼~触类旁通~通过逻辑思维~从牛之黄是牛之病~进而推论到人亦有此病~从而第一次揭示了人的胆石症。
四是首创用冰外敷退烧降温。
五是首创蒸汽消毒法预防瘟疫。
这些论述和创造在后世都得到了证实和广泛地应用。
3、《本草纲目》在矿物学、生物学、冶金学、地质学、化学、物候学等自然科学方面也的创新性发现。
在矿物方面~《本草纲目》的金石部共记载金石矿物137种~分为4类~其中金类28种~玉类14种~石类75种~卤
17
石类20种~内容非常丰富。如果将金石类独立成编~显然就是我国16世纪的一部矿物知识大全。西方科学界对《本草纲目》最早产生兴趣和注意研究的正是它的金石部。
《本草纲目》对动物知识的研究和记载异常丰富~堪称是当时世界上最为完备的动物学著作。它收载了462种动物~不仅论述这些动物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同时还描述了许多动物的形态、生理特征、繁殖及病症等多方面的情况。所以~达尔文根本就不认为《本草纲目》的价值仅仅局限于药物学~或者医疗学~而是一部百科全书。达尔文在研究进化论的过程当中~有过一篇非常重要的文章《动物和植物在家养环境下的变异》。他是研究进化论的~所以他就要研究原来都是野生的动物、植物~如果放到家养的环境下~会发生什么进化~会发生什么退化~会发生什么变异~这是一篇经典性的论文。而这部文章里边~他引用的资料~就是李时珍收集的关于鸡的七个品种。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把当时各种各样品种的鸡都给罗列起来~讲它们之间的不同。所以李时珍《本草纲目》里所收集的资料~对像达尔文这样的科学巨匠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和启发。
4、《本草纲目》的文学价值。书中对药物的描述~生动形象~惟妙惟肖~文笔简洁而优美跌宕~虽日写药~亦是写文~以文寓药~以文载道。比如书中赞美菊花的一段文字~可称得上是千古妙文~“菊春生夏茂~秋花冬实~备受四气~饱经露
18
霜~叶枯不落~花槁不零~味兼甘苦。性禀平和。昔人谓其能除风热~益肝补阴~盖不知其得金水之精英尤多~能益金水二脏也。补水所以制火~益金所以平木~木平则风息~火降则热除~用治诸风头目~其旨深微。黄者如金水阴分~白者入金水阳分~红者行妇人血分~皆可入药。神而明之~存乎其人。其苗可蔬、叶可啜、花可饵、根实可药、囊之可枕、酿之可饮~自本至末~罔不有功。宜乎前贤比之君子~神农列之上品。隐士采入酒斝~骚人餐其落英。费长房言九日饮菊酒~可以辟不祥。《神仙传》言康风子、朱孺子皆以服菊花成仙。《荆州记》言胡广久病风羸~饮菊潭水多寿。菊之贵重如此~是岂群芳可伍哉,”这哪里是写药~简直就是一首散文诗~语言太优美了。
5、《本草纲目》在哲学上的成就。
我们知道哲学主要是研究世界观的问题、方法论的问题、认识论的问题等~在这些方面~李时珍处在十六世纪就取得了很高地成就。
一是对自然界的唯物主义认识。第一~李时珍肯定了自然界的物质性。在晚明李时珍生活的时代~以王阳明为代表的主观唯心主义学说统治着思想界。医药界也被方士邪说所笼罩~歪曲医学界的阴阳五行学说~使五行成为十足的唯心主义性质~而李时珍勇敢地与这些方士作斗争~坚决维护五行说的唯物主义性质~坚持用五行说解释自然界~对自然界作了唯物主义的解释。第二~李时珍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提出了“窥
19
天地之奥而达造化之极”的重要命题。这个命题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肯定了自然规律的客观存在~而且人们可以认识它,另一方面肯定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只要人参与自然一定可以改造自然~但以正正确认识自然规律为前提。
二是事物运动的辩证法思想。一是天人相应的整体观。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提出“顺逆天时用药论”~从普遍联系的观点来阐述人体、天时、用药三位一体的整体性。二是通常达变的辩证观。李时珍在精研药理的过程中~十分注意把握药物的一般性能~这就是所谓常~亦即矛盾的普遍规律,同时又强调灵活用药~注意药物经过炮制、配伍后的变化~亦即矛盾的特殊规律。他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规律~巧妙地正确处理了药物的本与殊、升与降、补与泻的重要问题。三是发展变化的时空观。李时珍认为~世界上的事物都处于不断变化之中~药物也是如此~因此~他在研究药物性能的过程中~十分注意不同时代、不同地域对药物的影响~把药物学内在的时空关系的概念~引入到本草学的范畴~赋予本草学历史的概念。四是相反相成的一体观。李时珍临证用药~善于将性味、功能相反的药物~组合起来运用。
三是严谨的逻辑思维形式。李时珍在采访四方的过程中~收集到不少新的民间单方。这些单方疗效确切~前人未曾论述~如何解释药理,李时珍综合运用类比法、归纳法、演绎推理法和论证法~一一论证说明。比如李时珍在讲讲到藤蔓治疗
20
人的筋病时就说:“凡藤蔓之属~象人之筋~所以多治筋病。旋花根细如筋可啖……时珍自京师还~见北土车夫第载之~云暮归煎汤饮~可补损伤~则益气续筋之说尤可微矣”,卷十八草部旋花,。这里就用了类比法。这些论证解释在当时科学水平的情况下~还不能从微观方面完全解释所有药物的作用原理时~都不失为一种重要的思维形式~也充分展现了李时珍的创新精神。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现在回过头来再看一看~郭沫若、顾景星、王世贞、达尔文和李约瑟他们对李时珍和他的《本草纲目》的评价~我不知道是不是让大家更加明白了他们作出这些评价的理由~大家是不是不再盲从~他们怎么说~我们也就怎么说~而对他们为什么这么说有一个较为明晰的认识,是不是让大家对《本草纲目》的认识是不是更清晰一点~当然~我希望能够达到这样的效果。
这就是我今天向大家汇报的全部内容。谢谢大家:
21
书中横卧着整个过去的灵魂——卡莱尔
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普希金
人离开了书,如同离开空气一样不能生活——科洛廖夫
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去和未来文化生活的源泉 ——库法耶夫
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书籍便是这种改造灵魂的工具。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而阅读,则正是这种养料———雨果
作文八:《作文3写人要突显个性》6000字
人性光辉——写人要凸显个性 人与人不同,花有几样红。写人,就要写出人物的个性。如果作品中的人物都是千人一面,那么,这样的作品必定味同嚼蜡。因此,记叙文写作,要更多关注人物个性的描写。
关于人性:美好的人性,是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长期形成的共性。无论写什么,最终都是为了表现人的思想感情,弘扬美好的人性。因为文章写出来是要影响人的,要给别人好的、积极向上的影响。美好人性的含义非常广泛,例如热爱祖国、关心集体、乐于助人、奋发向上、自强不息、勇于奉献、敢于斗争、正直敬业、乐观向上、忠厚勤劳、幽默风趣、富有爱心、为人谦和、朴实善良、同情弱者、真诚守信等等。我们写人就是要用敏感的心灵去感受,去发现,去描写人性的光辉。
关于个性:个性,是指一个人在思想、品质、行为等方面异于其他人的特征,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和生活经历中形成的。
写人,一定要写出人物的个性。这样,人物才鲜活,才生动,才能让读者久久不忘。由于每个人的生活经历不同,性格不同,同一种美好人性,在不同人身上表现出来,便各有自己不同于他人的特点,这就是个性。人人有个性,社会人生才变得丰富多彩。
【命题及要求】
自主命题,写一个人,要写出他(或她)的个性,表现出他(或她)的人性美。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记叙文;③不少于800字;④恰当地运用人物描写的方法(至少两种)。
俗话说“写人记事”,这是就内容来说,有的偏重写人,有的偏重记事。如果单就写人而言,应该是“记事写人”,人是通过事来传神的。离开了具体的事,就只剩下人物身上的“标签”了。
要在有限的篇幅里,把人物写得传神,就要精选“二三事”。这“二三事”要围绕人物的特点来写,体现出人物的个性。
1、花样男生
初二年级开学,黎安做了我的同桌。黎安如花,黑发微卷,皮肤白皙,天生一双女孩气的丹凤眼,爱用眼梢看人。举止也文雅,伸手取物用的兰花指。只可惜,黎安是个男生。 现在想起,黎安外貌颇似张国荣,连举手投足都有点像呢。黎安热爱女生,也热爱一切女生的游戏。他会跳皮筋,踢毽子也拿手,学校里举办编织兴趣小组,黎安举手报了名。从此,黎安真正和女生打成一群。
你能想象一个拿竹针的男孩吗?现在,都少有女孩会编织。我也不会。曾经努力学过,但我手里的针犹如两根石棒,粗粗笨笨,织出来的不是绵软的毛衣,几乎是粗糙的抹布了。黎安拿着针,却是那样妥帖,行针如飞。织起来比女生更安静、更投入。这编织小组里,本来人就不多。十来个人,坐在朝西的教室里,总是在夕阳西下时分,传来沙沙声,仿佛春蚕啃食桑叶。
黎安第一件作品是一副手套,蓝色的,手背上夹有雪花图案。而我什么也没织成,只是象征性地织了块带图案的“手绢”,还是一头大一头小。
黎安得意地拿了手套在我面前炫耀,如此有成就感,和平常判若两人。 平常,黎安却没有一分钟的安宁。40分钟一堂课,他一刻没有停过。先是玩自己的铅笔盒,将里面的笔、尺、橡皮、卷笔刀,一样一样取出、端详、琢磨、放进,循环往复。完了,又来玩我的。这一切做完了,便取一铅笔,置于额前,一点一点耐心地卷他自己的“刘海”。“刘海”被他卷成一绺,松松悬于额前,他便翻开铅笔盒,在盒盖的反光里欣赏自己模糊的影子。 有一回,他有意让我看他的手指。我正纳闷着,突然发现他的小指被染成鲜红一点,不是用的指甲油,竟是
女孩子时常玩的指甲花。没有把十指都染上,还是因为有所顾忌吧。我忍不住笑他,他就缩回手去不高兴了。 我不知道应该把黎安视作男生还是女生。在我头脑里,黎安的性别已经模糊,要分辨清楚真的不太重要。只要他不把我的铅笔盒翻得乱七八糟,只要他不要在抢答老师的问题时把我挤到一边,我还是愿意承认他是个不讨厌的同桌。
黎安的多动症人人皆知,这也没什么难为情的,班上有这个毛病的同学并不少。“小和尚”的多动症就比黎安严重得多,黎安还能在编织时静下来,“小和尚”却是无可救药。据说,
他们要吃药丸,我不知道那是什么药,只是想,每天吞药丸是一件痛苦的事。于是,在心里对黎安有了一份同情。
黎安的成绩总是在最末几名徘徊,想必是多动症拖了他的后腿。老师让我帮他,我便听话地教黎安做题,但每次都是不欢而终。我发现他总是不听我说话,眼神不一会就飘出去,或者不由自主地挖自己的指甲。我先是强忍耐心,到后来,就把纸笔一推,不教了。我天生不是做教师的料,没有耐心,也缺少清晰的口才。那一天,一抬头看见校长的脸从窗口晃过———
校长姓巴,曾有无数天真的小孩猜测校长和巴金的关系。我想不出校长和巴金有什么联系,只是在心里有点怵她。她整天不苟言笑,右上唇生一颗黑痣,齐耳短发,穿严肃的衣服。黎安瞥见校长的脸,即刻低下头去,默不作声,好像一只关禁闭的小公鸡。巴校长朝窗里张望,眼里竟传出少见的温情。黎安低着的头,却一直不曾抬起。
我没有发现其中的秘密。直到有一天,我发烧去医院急诊。妈妈陪我打完点滴,竟与黎安迎面碰上,黎安旁边站着的,竟是校长!
原来黎安是校长的儿子。
校长看到我们,神情奇怪,似笑而非笑,揽过黎安的肩,迅速地走过去。黎安掉过头呆呆地望我,我突然好同情他,尽管他是校长的儿子。
期末考试,黎安是最末一名,比以前任何一次都不像话。黎安拿着试卷,躲在角落痛哭一场。老师脸上也是无可奈何的表情,不知道是安慰他好,还是责怪他好。
第二学期,黎安静悄悄地转学。我身边换了新同桌,一个闷闷的男生,当然不会玩我的铅笔盒,更不会用铅笔杆卷他的头发。巴校长仍然时常在全校大会上严肃地讲话,我远远地望着她,总是忍不住地想到黎安。
点评:一个人学生时代遇到的同学应该不少,可是能抓住其个性,通过平凡的小事把他(或她)表现出来,则不容易。本文是篇凸显个性的佳作,小作者塑造的男生“黎安”不仅有自己的性格气质,更有令人难忘的细节片段,我们则是通过这些片段,看到了一个不用心在学习上但却秀气、文雅、善良、可爱、好动的男孩形象,同时,我们能感受到作者要传达给我们的美好和真诚。我们也真心祝愿黎安能够快乐健康地成长。
2、同桌
电灯灭了,月亮是寂寞的眼,静静看着谁孤枕难眠。远处传来一个熟悉的旋律:" 坐在你的身边是种满足的体验/看你看的画/过你过的时
间??" 这是一首我好久都没唱过的歌——无印良品的《身边》。
于是我从床上坐起,想要感知遥远的心声,却发现那些心声竟是如此微弱。我望向寂寞的天空,目光飘到现实之外,飞入回忆的空间里。天开始下雨,同样的雨落在同样的世界里,昨天却已越来越遥远??
大约是一个夏末的傍晚吧,我踏进教室时发现座位调过了。走过去,
坐下,又转过头看我的新同桌:一个娇小的略有点黑的女孩。她正对着我笑:“我们坐得好近啊,以后要互相关照啊!”我笑着,但有点拘谨:“那当然。”
随着相处的日子慢慢变多,我们对于彼此也更加了解,渐渐地竟也真的互相关照、帮助,相处融洽。我们会在课上耳语,在课下闲扯;餐巾纸不分你的我的,提前实现了共产主义;学校门口新开了小吃店,便也兴冲冲地一起去吃;我们会以互相说“谢谢”与“不用谢”为乐,一天50次以上,??快乐的时刻一起分享,悲伤的心境一起承受。
告别了孩提时代的“三八线”与“自卫反击战”后,我发觉有一个同桌原来也可以很美。
当然,我们有时也会争执,会吵架,甚至口水乱飞,但这多半是半开玩笑性质的,最后不是我被盛气凌人的她搞得一脸无辜,就是她用手揉着眼睛假装哭了,以一种女孩子特有的撒娇的口吻说:“你欺负我啦??”没办法,谁让我妈把我生成了男的。作为男生,我只好对她点头哈腰地赔理道歉,弄得不好还得让我可怜的生活费牺牲一下,投胎做小零食送到她嘴里。有的时候,我也会故意对她撒娇不予理睬,看她多表演一会儿,因
为我发现其实她撒娇的样子还蛮可爱的。
一次我决定报复她一下,以展现我们男性同胞“气概”与“风采”。下课时,我突然喊了她的名字,她转过来问我干嘛,然后我便火辣辣地盯着她,深情款款地说:“你知道吗,你在我心中就是嫦娥下凡??”只见她的脸霎时红成一片,洁白的牙齿咬着嘴唇,低头不语。我觉得奸计得逞,便把几个精心准备的字说出来:“只是??下凡时脸先着地了。”这一下,她的红脸顿时气绿了,猛在我背上砸了一拳。别说,这一拳真是够狠的,我背都麻了。不要看女孩子拳头小就
轻视她们,物理老师不是讲面积越小,压强越大吗?她之后又砸了几拳,打爽了便使出她那句名动江湖的大绝招:“你欺负我啦!”我的旨在替男同胞长脸的完美复仇计划最终却为男同胞“掌”了脸:我为了向她赔理道歉损失了两天的伙食费。 她确是一个活泼调皮的女生,也因此让人觉得可爱。不过,“一个会使小性子的女生”可不是一个完整的她,她性格中有更让我觉得可敬的一面:坚强且有责任心与集体感。班内各项活动中我总能找到她的身影;教室无论哪个角落有废纸,她都会跑去拾起;不等周围同学开口寻求帮助,
她便会主动上前伸出援手;在困难面前她很少流泪,更从未流失过信心??她说她将来会做一个贤妻良母。我认为,她一定可以。
不过这些令人可敬的特点有时却被不正常地放大了,以至于我觉得她偶尔会显得可怕。话说当时我们班实行值日班长制度(每个同学轮流管班级一天的卫生与纪律),教室里每天会有不同的声音喊着“安静”。一天自习课上,我正沉迷于恐怖的鬼故事,忽听得耳畔响起一个比鬼叫还恐怖的声音:“自习课都上课两分钟了,还不安静看书,有没有一点责任心?”这句话响彻宇宙,带着一股如
火山爆发般狂烈的怒气,吓得我立马把鬼故事书塞回课桌。当我再抬头时,发现安静得连针掉在地上都听得见的教室里,无数双或惊讶、或恐惧的眼睛正盯着我的同桌。想到她刚才的怒吼,又瞟了一眼她娇小的身躯,我不由倒吸一口冷气。妈妈呀!我再也不敢在自习课上看鬼故事了。后来,我在那节课上流了鼻涕而又正好没有餐巾纸,竟活生生挺了一节课,没敢向她借纸巾。
想到纸巾,想到有一次我感冒了,把擦过鼻涕的纸巾扔进了共用的垃圾袋中,结果第二天她也感冒了。于是,她以被我传染为由,不经法院
直接判处我补偿其医疗费(就是零食费)25元。得手后,她还喜滋滋地说这是她人生中第一次“敲诈”成功。我晕!真是初生的牛犊不怕“身经百敲”的哥哥我啊!
想起“敲诈”,想起钱,想起花血本为她买周杰伦的专辑作生日礼物。
想到专辑,想到歌,想到我常唱给她听的无印良品的《身边》,想到她听歌时一脸幸福的表情。
想到幸福,也不知她现在过得怎样。
想了很多很多,我又抬起头来,望天。夜色依旧寂寞。雨已经停了,
月亮重又露出脸来,用手抚着大地睡去了。也许吧,安静会吵醒旧的事情。我叹了口气,低头看着笔杆在月光下拉出长长的影子,又温习了一遍《身边》的歌词:坐在你的身边是种满足的体验/看你看的画面/过你过的时间??月光下,我又忆起了曾经在我身边的同桌女孩。
点评:本文用真诚的感情编织起关于同桌的一件件体现个性的小事,活灵活现地为我们刻画了一个活泼、调皮、撒娇、可爱、有责任心、喜爱听歌的女生形象,生动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融进适当的抒情,读来让人也不由得怀念起这个同桌女孩来。
作者通过语言,用美丽的心灵给我们带来了美好的感动。
3、清华“永远的校长”梅贻琦 1931年12月3日,在清华大学校长就职典礼上,梅贻琦留下了中国大学史上最著名的一句话:“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他本人从来没有被称为“大师”,但在他的任内,却为清华请来了众多的大师,并为后世培养出了众多的大师。他被称为清华“永远的校长”。在遍布世界的清华校友心目中,提到梅贻琦就意味着清华,提到清华也就意味着梅贻琦。
一位清华的老校友在纪念梅贻
琦的文章中称:“母校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八字为校训。历届毕业同学,凡是请梅先生题纪念册的,梅先生辄书此两语为勉。梅先生一生行谊,也正可以这两句来说明。” 《易经》上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梅贻琦在世人的心目中,正是这样一位“君子”。
清华早期著名的体育教员马约翰曾经这样评价梅贻琦:“他有他的人格??真君子RealGentleman 的精神,梅先生不但是一个真君子,而且是一个中西合壁的真君子,他一切的举措态度,是具备中西人的优美部
分。”
梅贻琦先生不爱说话,被称为“寡言君子”(Gentleman of few words )。早在1909年考取第一批庚款留美学生时,他那“从容不迫的态度”就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发榜那天,考生们都很活跃,考上的喜形于色,没考上的则面色沮丧。只有瘦高的梅贻琦,始终神色自若,“不慌不忙、不喜不忧地在那里看榜”,让人觉察不出他是否考取——而实际上,在630名考生当中,他名列第六。
“一二·九”运动后,清华曾经发生过数千军警闯入学校逮捕学生
的事件。事前得知了这个消息,学校的几位领导人在梅贻琦家里商量如何应对。大家说了很多意见,唯有梅校长默然不发一言,最后大家都等他说话,足足有两三分钟,他还是抽着烟一句话不说。冯友兰教授问:“校长,你看怎么样?”梅贻琦还是不说话。叶公超教授忍不住了,问道:“校长,您是没有意见而不说话,还是在想着而不说话?”他隔了几秒钟回答:“我在想,现在我们要阻止他们来是不可能的,我们现在只可以想想如何减少他们来了之后的骚动。”
后来,学生们怀疑军警特工手里的名单是校方提供的,所以把教务长
架到大礼堂前接受质问,并有学生扬言要打。此时,他们的校长身着一件深灰色长袍,从科学馆方向慢步走来,登上台阶,对着二三百学生,有半分钟未发一言,然后用平时讲话同样的声调,慢吞吞地说出了5个字:“要打,就打我!”
梅贻琦嗜酒,并且在这一点上也堪称“君子”,以至于被酒友尊为“酒圣”。考古学大师李济回忆:“我看见他喝醉过,但我没看见他闹过酒。这一点在我所见的当代人中,只有梅月涵先生与蔡孑民(蔡元培)先生才有这种‘不及乱’的记录。”
曾经有一篇纪念他的文章,标题
就叫作《清华和酒》。“在清华全校师生员工中,梅先生的酒量可称第一??大家都知道梅先生最使人敬爱的时候,是吃酒的时候,他从来没有拒绝过任何敬酒人的好意,他干杯时那种似苦又喜的面上表情,看到过的人,终身不会忘记。”
1947年,抗战胜利之后清华第一次校庆,在体育馆摆了酒席,由教职员开始,然后1909级,逐级向校长敬酒。梅贻琦总是老老实实地干坏,足足喝了40多杯。
“他的情趣是那种很单纯的,一种??不晓得??一种很特别的幽默感。”他的儿媳,北大退休教授刘
自强女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眼睛微微向上,显然沉浸在一种温馨的回忆中,想寻找一种确切表达来描述她的校长和公公。“那时侯校长住在清华园甲所,我有一次去他那儿,梅太太病了,我就看见他到前面的小花园里,搞了一朵他自己种的花,紫色的,不知道叫什么名字,到梅太太的卧室去送给她。”(《中国青年报2004年6月24日》)
寡言、嗜酒、幽默三个特点,从容看榜、应对危机、校庆痛饮、撷花
慰妻四件事,足见梅校长“不但是一个真君子,而且是一个中西合璧的真君子”!
作文九:《李时珍其事与其精神》13000字
还互相发发牢骚,一问一答中非常有趣,而且语言也非常优美,句式长短错落,对仗排比娴 熟,韵语如歌如赋,富有节奏,在当时就像我们现在的“通俗文学”、“流行歌曲”一样明白 晓畅。“经”之所以成为“经”,除了思想博大精深外,还在于语言文字的优美而易于流行, 并不是板着面孔教训人的。我们现在读起来觉得拗口,是因为随着时间的流逝、历史的变迁, 语言环境发生了改变形成隔阂所致。
《黄帝内经》是第一部中医理论经典、第一部养生宝典和第一部关于生命的百科全书, 岐黄问答不仅阐述了病因病机、讲了怎样治病,更重要的是讲了怎样不得病,怎样健康长寿、 怎样长命百岁,书中一个重要思想就是“不治已病治未病”,主张养生、摄生、益寿、延年。 2011年6月,《黄帝内经》与《本草纲目》一起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遗产名录》。 穿越五千年的时光隧道,走进《黄帝内经》的神妙世界,别有洞天。
霹
??((?。鬈*{“ {
,翁。:j。一 黄帝像 大古之扁鹊(歧伯)占脉行医图 遂《黄帝内经》书影+一;
回望中医的星空 追寻文
明的足迹 中医文明之旅
带您穿越中医文明的进程
李时珍其事与其精神
周彭
【摘要】
李时珍作为中国医药领域的著名代表人物,在他身上具有“大医精诚”、“大医至仁”、济 世救人、仁爱为怀等众多古代医学家遵循的传统医学道德。正因为如此,民间流传着大量的 关于李时珍行医问药的传说与故事。这些故事反映出他谦虚好学、勇于斗争、实事求是、博 爱民生、兼爱平等、“农夫渔樵亦为师”的精神。这些故事与精神,充分地表达出对真诚、善 良、美好、智慧、礼貌等美好道德品行的向往。对我们研究李时珍的生平也能提供一定的资 料价值。从社会学角度来看,这些故事对树立高尚无私、宽厚博爱、仁义的道德倡导发挥了 巨大的作用,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正能量。
李时珍作为中国医药领域的著名代表人物,在他身上集中反映出了许多儒家的优秀传统 道德,如“大医精诚”、“大医至仁”、济世救人、仁爱为怀等等,这些都是众多中医学家所 遵循的传统医学道德。
李时珍在科举中三次不第后,就决定立志做一名“不与草木同朽”且“济世救人”的良
169
医。他崇尚自然,追求真理,虚心向劳动人民学习。对于患者,不分贫富贵贱,一律平等, 有求必应,在民间广有医名。李时珍承继家风,笃厚仁德,济困扶危,为贫苦的百姓治病常 不计报酬。还主动送医送药上门,免费医治。后人记有“生平孝友豁达,多荫行善。托医以 寿世,千里就药于门,立活不取值”的记载。f1】常言道:“大医精诚”【2】、“大医至仁”。精 诚与至仁,是中医的优良传统。李时珍就是这样一位精诚至仁的大医。在他身上闪现出许多 优秀的思想光芒,比如敢于斗争,他敢批驳方士的“长生久视”、“羽化登仙”、“辟邪”、“禁 忌”、“仙方”、“神药”种种诳言与骗术;对于古已有之有的割股事亲、杀子谢神等种种愚昧 行为,许多医家以为孝道而不敢摒弃,而李时珍却义无反顾地加以批判。他在《本草纲目》 中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父母虽病笃,岂肯欲子孙伤其肢体,而自食其骨肉 乎?此愚民之见也。”13】并告诫人们,有病则求治良医,切不可害子伤肉。李时珍以高度的 责任感和严格的科学态度,维护了人民的身心健康,捍卫了本草学、中医学的纯洁性和科学 性。
公元1551年,时年33岁的李时珍在武昌治愈了楚王之子的惊风之症,被楚王聘做“奉 祠正”,掌管“良医所”。不久,李时珍又被推荐到太医院。由于他淡泊功名利禄,不愿卑躬 屈膝。不到一年,就以家事为由,辞去太医院职务,回转家乡潜心医务,为民防病治病、整 理草药、著书立说。为了表达自己务医、务药,一心为民的意愿,用诗经“才粱之蔼”14)以自勉,命其居所为“蘧所馆”,以明其志。
在阿,硕人 李时珍在行医、著书过程中,他尊重而不迷信前人,重视而不拘泥于书本知识。从客观
事实出发,重视实践不脱离临床,敢纠前人错误的记载,可以说李时珍的一生是实践探索的,生,是坚持真理的一生。比如苹、莼、苔三种水生植物的形态,《尔雅》、《韩诗外传》、《本 草经集》、《草本图经》等书的说法不一,互相矛盾。李时珍亲自跑到江河湖泽,通过采摘辨 认之后便得出明晰的结论:“其径一二寸,有一缺而形圆如马蹄者莼也。似莼而销尖长者蕃 也 四叶合成一叶,如田字形者,苹也。如此分别,自然明白。”、“皆无一定之言。盖未深 加体审,惟据纸上猜度而已。时珍一一采视,颇得其真云。”f5】
李时珍深知实践的重要性,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获得准确无误的认知,不惜翻山越岭、 长途跋涉地到各地寻觅草药,采集标本,以此比较其性状特征之不同,找出其细微差别。他 还亲自栽培药物,经他亲手栽种的药物就有薄荷、地黄、石斛、红花、黄芪、萱草、黄精、
蕲艾、麦门冬、使君子、芍药、百合、菊花、曼陀罗花等。
本文所谓李时珍其事,一是以现存的典籍史料为据,进行合理的人物心理、情节、语言 等方面分析与丰富,形成有依据的文字事实:二是来自于民间流传在各地的传说故事,这些 故事为人们树立了生产生活、工作学习、言行举止等各方面的行为规范与道德标杆,成为促 进社会发展的正能量。有关于李时珍的历史事件、传说故事,都表达出人们对李时珍为人的 尊重、景仰。尤其是大量的流传于民间的故事,充分地表达出人们热爱乡土的感情以及他们 对生活的理想和信念,表达出人们对真诚、善良、美好、智慧、礼貌等美好道德品行的向往。 对我们研究李时珍的生平也能提供一定的资料价值。从社会学角度来看,这些故事对树立高 事已经成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f5】 尚无私、宽厚博爱、仁义的道德倡导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也正是这个原因,李时珍的民间故
本文主要是想结合史籍与民间传说,通过正史与传说挖掘李时珍的性格与人格。
一、苦追草医与谦虚好学、业精于勤的精神
古人云:“圣人无常师”【7】,孔子所以学识广泛,学问渊博就在于他始终谦虚好学,即 求教于苌宏、师襄、老聃等人,又不耻下问于农夫百姓。作为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李时珍也 同样具有着谦虚好学,不耻下问的优秀品质。
一天,李时珍在外采药回客栈,看见几个车夫围着一口锅在煮野草。李时珍好奇地问他
170
又叫旋花,有舒经活血的功效,拉车干的都是们煮的是什么草?车夫告诉他这草叫鼓子花,
保一路平安。经过实验,确有效果。李时珍便 苦差事,所以煮些旋花汤喝,可以舒筋活络,
把此事记于《本草纲目》。 李时珍不屑士大夫阶层的冷嘲热讽,曾化名“江西瑞昌李璧”,千
里拜师“小华佗”,向
其虚心学习半年之久,传为杏林佳话。【8】他向社会地位低下的“草医”、“单方医”学习,拜 他们为师,更是常有的事。
一年夏天,蕲州发生了百年不遇的水灾,各种疾病流行十分严重,李时珍的母亲也病倒 了,患了一种类似痢疾的病。李时珍依据常理开了几付药给她母亲服用,但母亲病情并未好 转。李时珍虽然非常着急,却又无法施治。在李时珍于玄妙观坐诊时,他家里来了位草医, 就是走村串户,手摇铜铃靠卖草药为生的铃医。李时珍的祖父早年就是以草医身份行医的。 俗话说“单方治大病”,李时珍的母亲就叫住了这位草医给看看。
草医问明了李母的症状,从箱里取了一包丸药给李母。并说他住在江边的小栈里,药如 不见效,就可以到客栈去找他退钱。
李母服了草医给的药。半夜时腹内一阵肠鸣,排出一大堆败血污秽之物,人便感觉轻快 多了,病竟然好了。李时珍得知母亲是吃了草医的丸药后。急于想弄明白那药的成分,就赶 往江边小客栈拜访那名草医。
那位草医在客栈里住了一日,有人告知了那是李时珍的母亲。对于行走江湖的草医而言, 跑到当地医生家里看病、卖药,这种行为可是犯忌讳的做法。于是,就匆忙离开了客栈。他 刚刚离开客栈,李时珍就赶去了。
李时珍沿着草医走的方向,一口气赶了二三里,才看到前边路上走着一位背着高脚蓝子 的草医。那草医远远地看见后面有人追赶,以为是自己用药出了问题,来人是找他算账的, 急忙往山里跑:由于他经常翻山越岭挖草药,登山如履平地。李时珍虽然体弱,但仍然没有 放弃,咬着牙穷追不舍,又追赶了二三里地,总算追上了草医。草医只好跪下磕头道歉:“山 野之人见识浅薄,贸然为老夫人开药,不知出了什么差错,万望神医明鉴!”。
李时珍见他如此惊恐,知是误会,说明情况以及他寻访的初衷。草医听完李时珍这番话, 如释重负,便告诉李时珍,他母亲的病不是痢疾,而是浊毒。这种病在江北患者很少,在江 南却十分常见。因为夏季用水壶饮茶,壶咀内留有人唾液的味道,引来蜈蚣入内,并在内产 卵,人饮茶时,虫卵误入腹中,造成肠胃染疾。此症施治,需以毒攻毒。因为蜈蚣怕鸡,所 以就用鸡屎、面粉再加些除虫药物调和为丸。患者服后,虫毒很快就随大便排出,病自然就 好了。【 9】
李时珍认真地听着草医的讲述,把他提供的一些单方、验方一一记了下来,都收载在《本 草纲目》里。
李时珍的好学成就了他的博识,他涉猎广泛。正如他自己所说:“上自坟典,下及传奇, 凡有相关,靡不备采。”(《本草纲目序》中引李时珍语)。顾景星在《李时珍传》:“凡子、史、 经、传、声韵、农圃、医、卜、星、相。乐府诸家”,都刻意攻读。《本草纲目》引据医家著 作达270余种。单就本草类的书籍,既有《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唐本草》、《开宝本 草》、《证类本草》等划时代重要著作外,也有《食疗本草》、《海药本草》、《救荒本草》、
《本 草蒙筌》等。李时珍为研究植物类和动物类药物,阅读了许多有关植物和动物的著作,
旁通。有关植物的著作,他读过陆羽《茶经》、毛文锡《茶经》、韩彦直《桔谱》、蔡襄触类
《荔枝 谱》、欧阳修《牡丹谱》、刘贡父《芍药谱》、范成大《梅谱》、《菊谱》、陈翥《桐谱》、沈主《海 棠记》、戴凯之《竹谱》、李翱《何首乌传》、李月池《人参传》、《艾叶传》、杨天惠《附子传》、
《菖蒲传》等植物单体研究著作,也有如周叙《洛阳花木记》、李德裕《平原草木记》、魏王 《花木志》、王西楼《野菜谱》等植物群体研究著作。关于动物的著作,他读过师旷《禽经》、 黄省曾《兽经》、贾诚《马经》、王元之《蜂记》、朱仲《龟经》、《相贝经》、淮南八公《相鹤
171
经》、袁达《禽虫述》、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以及《蟹谱》、《异鱼图》等。大到《黄 帝内经素问》、《灵枢经》、《伤寒论)、《金匾要略》等重要医学著作,细到张子和《儒门事亲》、 李东垣《医学发明》、《脾胃论》、王海藏《医垒元戎》、朱丹溪《格致余论》等,都是他必研 之书。例如,李时珍决心批判道教长生成仙的思想,要着重分析道教宣扬的服食成仙的种种 丹药。为此,他阅读的道教著作有数十种之多。葛洪《抱扑子》、《神仙传》、《肘后百一方》, 陶弘景《登真隐诀》,孙真人《枕中记》,张三丰《仙传方》,邵真人《青囊杂纂》等,他都读 过。为弄清道教炼丹术,读过许多炼丹书,魏伯阳《周易参同契》、独孤滔《丹房镜源》、东 华真人《煮石法》、张果《丹砂秘诀》、肖了真《金丹大成》、升玄子《伏汞图》、青霞子《丹 台录》,还有《九鼎神丹秘诀》等。《本草纲目》的矿物类药物,就引用过这方面的成果。
谦虚好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大凡一心治业的人都是具备谦虚好学的优良品德, 他们通过生活中的平凡小事,发现自己的不足,开拓自己的视野见闻,丰富自身的业务素质, 以此提高业务能力。通过苦追草医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到李时珍身上所表现出的执着、坚韧、 谦虚、好学、不耻下问的优秀品质。
二、李时珍的反方士斗争与坚持真理,勇于斗争的精神
李时珍作为一位严肃认真的药物学家,坚持“格物致知”,对违背自然规律的社会歪风邪
气和习惯势力,特别是对那些炼丹方士蛊惑人心的谬论,进行了有力的回击和坚决的斗争。
明朝由在洪武到嘉靖期间,由于帝王崇道,长生成仙的思想在统治阶级中极为盛行。明 世宗朱厚熄,沉溺于长生之术,不理朝政,却以高道自居,号称“灵霄上清统雷元阳妙一真 君”,封方士陶伸文为“神霄保国、弘烈宣教、振法通真、忠孝秉一真人。”【10】上行下效,全 国各地都人建设宫观,设坛炼丹。
李时珍从小就接受了儒家思想中的“格物致知”理论,“格物致知”其实是一种坚持朴素 的唯物主义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他在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后,对“仙丹”外服成仙 的谬论进行坚决的批驳。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说“水银乃至阴之精,禀沉着之性,得凡火 煅炼,则飞腾灵变:得人气熏蒸,则入骨钻筋,绝阳蚀脑。阴毒之物无似之者。而大明言其 无毒,本经言其久服神仙,甄权言还丹元母,抱朴子以为长生之药。六朝以下贪生者服食, 致成废笃而丧厥躯,不知若干人矣。方士固不足道,本草其可妄言哉?水银但不可服食尔, 而其治病之功,不可掩也。”f11】
同时,李时珍也引例韩愈的所记的许多当时官员因为服食而毙命的记录进行了批驳。韩 愈亲眼看到服食丹砂而致死的就有六七人。如方士柳泌给了大学士李于用铅烧炼的丹砂,服 后下血,四年后便死了。【12】有个叫归登的朝廷工部尚书,自服了丹砂后便得了病,感觉身 上像有一根烧红了的铁棍从头顶到脚板不住地烧烫。他痛哭狂号,不几天就死去了。殿中御 史李虚中,服食丹砂后背上长疽而死。刑部尚书李逊临死前,心里明白自己是因服丹药受害 的,便对韩愈说:“我为药误矣。”工部尚书孟简获得一些丹砂,服食一年后得病而亡。东川 节度使卢坦服丹药后,大便下血,痛不可忍,只求一死。f13】
李时珍通过这些前人服食丹药的惨痛教训告诫人们:“其说盖自秦皇、汉武时方士流传而 来,岂知血肉之躯,水谷为赖,岂堪金石重坠之物久在肠胃乎?求生而丧生,可谓愚矣!”f14】
李时珍敢于冒当时流行之风气,对方士兴炼丹的潮流进行批驳。足以看出李时珍严谨的 治学态度和他坚持真理,不迷信、不逐流,勇于质疑、敢于斗争的精神。这与《本草纲目》 的编纂成功自然有着无法分离的关系。
三、亲尝药物与实事求是的精神
为了重新获得草药的真实药性与准确的描述、疗效,李时珍在数十年的行医与采药过程
中对许多草药进行了亲身体验。在明朝真实地演绎了“神农尝百草”的经典。下面我们举曼
172
陀罗花为例,来进行说明。 曼陀罗花,独茎直上,显得素雅端庄;花叶相间,又显得秀美清
丽。现在,分布于李时
珍的故乡蕲州许多地方。 “曼陀罗”本是一印度佛教名词,也有叫做“曼荼罗”、“满拿哕”
等等,是梵文MandaIa
的译音。汉语意译为“坛”、“坛场”,取平坦之义。“坛”,是印度密教在修“密法”时在修法 场地画一圈或建一土坛,在其上面画佛和菩萨像,来防止“魔鬼”侵入。
而曼陀罗药,即是以曼陀罗命名的药物,是一种重要的麻醉药。明朝以前,尚未见有医 书记载。李时珍第一次将其收入《本草纲目》并解释说:“法华经言,佛说法时,天雨曼陀罗 花。”、“道家自来有陀罗量使者,手执此花。故后人因以此为花名。”由此可见,曼陀罗花这 一名称,带着浓厚神秘的宗教色彩。李时珍在道教圣地武当山发现并采集了许多曼陀罗花种子,进行人工种植,研究曼陀罗 花的性能和功用,曾经亲自尝试曼陀罗花酒,在《本草纲目》(第十七卷)记有“曼陀罗生北 土,人家亦栽之。春生夏长,独茎直上,高四五尺,生不旁引,绿茎碧叶,叶如茄叶。八月 开白花,凡六瓣,状如牵牛花而大。攒花中拆,骈叶外包,而朝开夜合。结实圆而有丁拐, 中有小子。相传此花笑采酿酒,令人笑;舞采酿酒,令人舞;予尝试之,饮酒半酣,更令一 人或笑或舞引之,乃验也。”、“八月采此花,七月采火麻子花,阴干等分为末,热酒调服三钱, 少顷昏昏如醉,割疮灸火,宜先服此,则不觉苦也。”主治“诸风及寒湿脚气,煎汤洗之。” “面上生疮,用曼陀罗花晒干研末,少许贴之;小儿慢惊风,曼陀罗花七朵,天麻二线半, 全蝎少十枚,天南星炮,丹砂,乳番各二线半为末,每服半钱,薄荷汤调下;大肠脱肛,曼
陀罗子连壳一对,橡斗十六个,同锉,水煎三五沸,入朴硝少许,洗之。”【151这是李时珍把我国劳动人民用曼陀罗花作外科麻醉的经验,第一次做了简明的阐述。 神
秘的曼陀罗花,在李时珍的亲身尝试下,被揭开了神秘的面纱。李时珍正是以这种亲身体验为主,众采百家为辅的态度,对无数和草药进行了重新定位,古老的炎农食百草的传 说也许李时珍在小时候就听说过,如今这一传说在几百年前的明朝有了一个现实版,一个叫
李时珍的人循着炎农的脚印一一地品尝百草,重新界定、继续发现总结中草药的功能与疗效。
四、亲历捕物与勇于实践的精神
蕲蛇,又名白花蛇。开宝六年所编《开宝本草》首次将其收录入药,主治中风湿痹、麻 木不仁、筋脉拘急、大风疥癣等症。宋政和年编的《本草衍义》,称白花蛇为褰(qian,音千) 鼻蛇,并说:“诸蛇鼻向下,独此鼻向上。”《本草纲目》称:“花蛇湖蜀皆有,今唯以蕲蛇擅 名。”并在白花蛇条“释名”下,首标“蕲蛇”。故“蕲蛇”,就是蕲州所产的一种白花蛇。白
花蛇又俗称五步蛇。人们说,被它咬伤后不出五步,人就要倒地而亡。蕲蛇入药,性能胜于他地所产的白花蛇,所以很珍贵。因其珍贵,捕捉的越来越多,官
府、豪绅常向百姓摊派。当时,在蕲州地区流传这样一首民谣:
“白花蛇,谁教尔能辟风邪?上司索尔急如火,州中大夫直逼我,一时不得皮肉破。积 骨如巴陵,杀尔种类绝,白花不生祸始灭。”【16】
李时珍为了真实地获得第一手的蕲蛇资料,决定亲自观察蕲蛇的生活状态。他找到了一 位邀捕蛇老人到龙峰山去捉蕲蛇。老人领着他在一处背阳的大石头边停下来,石头下面有个 狻猊洞,洞的周围灌木丛生,长满了各种药草。长势最茂盛的是石南藤,紫色的细长藤上, 生长着许多绿色小园叶,这些细藤缠绕在灌木上,老人说这些藤叶一揉碎,就会闻到一种特 殊的臭味而且味特别辣!蕲蛇就最喜爱吃石南藤的叶子。两人在狻猊洞附近大约等了三个多 时辰,一条尺许长的白花蛇慢慢地爬上了石南藤,咬吃那藤上的叶子。李时珍就仔细地观察 着蕲蛇的动态。蛇吃得饱了以后,就在石南藤上懒懒地蠕动着。老人轻手轻脚走过去,从布
袋里抓了一把沙子向那蛇撤去,那蛇的身子立即缩成一团,老人马上用铁叉压住蛇头,然后173
将头捉举起来。李时珍认真地观察了蕲蛇的细部特征并做了记录。老人到溪边拿出小刀,剖 开那蛇腹部,去掉内脏,这时那蛇的尾巴却出于一种保护创口的自然反应,倒卷入腹部洗涤 腹腔。老人清洗蛇体后用竹片支撑,再弯曲成圆饼放入背萎。对李时珍说:“这蛇拿回家扎缚 炕干后,即可交付药店或官府。”
所以李时珍在《本草纲目》(第四十三卷)对蕲蛇的形状做了这样描述:“其蛇龙头虎口, 黑质白花,胁有24个方胜纹,腹有念珠斑,口有四长牙,尾有一佛指甲,长一二分,肠形 如连珠。”对捕捉方法这样介绍:“多在石南藤上食其花叶,人以此寻获,先撒沙土一把,则 盘而不动,以叉取之。用绳悬起,劐刀破腹,去肠物,则反尾洗涤其腹,盖护创尔。乃以竹 支定,屈曲盘起,所缚炕干。”【16】实践出真知。因为李时珍经历了捕捉蕲蛇的实做到真实记录。
践,所以能 李时珍对于能够亲自观察的草药、动物,都力争做到眼见为实。再比如穿山甲,当时称 做鲮鲤。鲮鲤俗称穿山甲,能穴通脏腑经络,透达关窍,凡血凝血聚之病,皆能开之。民间
就有“穿山甲、王不留,妇人吃了乳长流”之说。
而鲮鲤作为药物,最早收入的是南朝齐梁陶弘景的《名医别录》,说鲮鲤象鳄而小于鳄, 像鲤又生了四只脚;身黑色,能在水陆中生活。白天常爬上河岸,张开全身鳞甲引诱蚂蚁等 待钻入鳞甲内的蚂蚁很多了,便合拢鳞甲,跳入水口。然后张开鳞甲,鳞内的蚂蚁全部飘在 水上。这样,鲮鲤就可以吞食飘在水面上的蚂蚁。李时珍为了真正地了解鲮鲤食蚁的情况, 曾经与一名樵夫到深山进行了抓捕。亲眼见到了鲮鲤把长长的舌头伸出来蚁洞边的紧贴地面, 当舌头爬满了蚂蚁后,猛然把舌头缩进嘴里吃掉蚂蚁的情景。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有 “其形肖鲤,穴陵而居,故日鲮鲤。”、“似鼍而小,背如鲤而润,首如鼠而无牙,腹无鳞而有 毛,长舌尖喙,尾如身等。腹内脏腑俱全,而胃独大,常吐舌诱蚁食之,曾剖其胃,约蚁升 许也。”同时,李时珍参照鲮鲤的生活习性和《德生堂经验方》等记载,’为该药增补了“通经 脉,下乳汁”的功用。【17】正是李时珍从实践中获得的知识,极大地丰富和补充了前代医家
对于穿山甲的认识,为后人研究该药物提供了可靠的根据。正所谓“眼见为实”,李时珍以真见为依据,务实而不搪塞,只要他能够真正见到、发
现药物的实体、活体,他都会力争眼见为实。在这其中,倾注着李时珍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五、巧计施鲤汤与博爱民生、大医仁心的精神
李时珍以“治身以治天下”、“寿国以寿万民”的思想为理念【18】,充分体现其“博施于 民”、“重仁轻利”、“济世救人”的医者风范。正如郭沫若所言“造福生民,使多少人延年活 命!”
有一年春天,李时珍坐小船到雨湖对面的银山采药。在一片芦苇林边,听到哭泣声,一
看是位五十开外的老渔妇坐在一条破旧的渔船上呜咽。李时珍忙上前仔细询问。
原来老渔妇一家在雨湖捕鱼,儿子、媳妇因生活艰辛劳累过度相继病逝,惟有这个十三 四岁的孙女儿跟着她。因办理丧事等欠了一笔债,就只靠打鱼还债。一天早晨她的孙女儿正
准备收钩上集市卖鱼,忽然头晕,一头栽倒在船舱里不省人事。
李时珍经过诊断,发现是由于平时营养不良,身体极度虚弱而引发的昏厥。李时珍关切 地对老渔妇说:“这孩子只是身体太虚弱了,须得用药物滋补。”老渔妇摇着头,为难地叹了
口气。李时珍心里明白,她们连每日三餐粗茶淡饭都难以维继,哪还有钱去买滋补品昵?
就对老渔妇说,他每天都要买两条青背鲫鱼,叫她孙女儿定期送到他家去。 于是,那渔
家姑娘每次把鱼送去时,李时珍就端出昨天买的那两条青背鲫鱼煮的汤,让姑娘喝完鱼汤。
就这样,那女孩子每天送鱼后都能喝到李时珍煮的鱼汤。一个月后,这渔家小姑娘面色
红润,再也不发头晕了。这件事很快传遍了蕲州城。大家不仅知道了雨湖的青背鲫鱼是珍贵
174
的补品,对李时珍的医术和人品也更加敬重。【19】 这种医者之道、仁心仁术,既平凡又朴
素,彰显了李时珍伟大而平凡的高贵品质。他不
愧为医学史上的一位先师,同时也是一位优秀的医务伦理道德践行的楷模,更是我们今天医 务工作者永远学习的榜样。
六、“四两黄金治贪”与兼爱平等的精神
黄精,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有补中益气,润心肺,强筋健骨之功。《本草纲目?草 一?黄精》说:“以其得坤土之精粹,故谓之黄精。”
相传嘉靖年间,李时珍到蕲州对面兴国州行医采药,恰逢县令吴惟民六十寿诞,大街小
巷到处张灯结彩,一派与民同乐的热闹景象,可满街的百姓却面无喜悦之色。
原来这位吴县令前些年还是位勤政爱民的好官,但自从攀上严嵩一党后,就变成了祸害 老百姓的贪官。正可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李时珍行医问药,从不攀附权贵,不惧权势。便想治一治吴惟民的贪病。他将黄精四两 装入锦盒,附上“蕲州李时珍黄金四两”的礼单,到县衙给吴大人贺寿。衙门差役唱礼后, 吴知县对蕲卅1名医李时珍早有耳闻,今见李时珍不请而至,且又如此客气,自是十分高兴, 便当场打开锦盒在宾朋面前卖弄,不想盒里装的却是中药一包,满堂宾客哄然大笑,知县气 得脸若猪肝,火冒三丈,要抓捕李时珍,李时珍就问知县,抓他所为何事?吴县令说:“李时珍,你既为名医,却为何在我寿诞之际,戏弄本官。送药以贺,咒我多 疾多病!以黄精冒写成‘黄金’,又是何居心?”
李时珍却坦然说道:“此药何其珍贵也,乃当年秦皇汉武欲求长生之上品啊!可轻身健体、 润肺生津,是五痨七伤大补之药。昨闻老爷勤政为民而积劳成疾,在下于是不惜性命,登万 丈险峰,下千尺幽谷,特采来的百年黄精,献作寿礼。黄金虽贵,却无祛病疗疾、延年益寿 之功,今以黄精当黄金,实因衙役们的眼睛只认黄金不识黄精,无奈之余才出此下策。在下
多有冒犯,尚请大人细细思量”此时,吴县令才知李时珍送“黄金”的良苦用心,不由满面愧色,忙下堂施礼,恭请李 时珍上座。之后,吴县令改过自新,为老百姓做了不少有益的好事。“时珍四两黄金治贪病” 的传说在兴国州广为流传。【20l
七、周河南献方与“农夫渔樵亦为师"的精神
李时珍的博学一是来自于读书很多,二是平易近人,广泛深入人民群众当中,任何人都 可以是他的老师,从中学习到新的知识点,这让我们想起孔子常说的一句话来,“三入行必有 我师”,我想世人习儒者在中国的历史是多得不可胜数,但是真正能用实际行动来践行儒家思 想,孔子言行的人并不多。李时珍则是完全地践行儒家思想的,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才能完
成《本草纲目》这一伟大而辉煌的医药典籍。在鄂东一带的民间,流传着许多李时珍从广大农民百姓了解中草药药效,秘方的故事。 比如“周河南献方”的故事。
李时珍正在山上采药时,忽然听到背后有人喊他“圣医”。他扭头一看,是一个小伙子闪 着扁担朝这儿走来,他一头挑着伢,一头挑着东西,后边是个青年妇女,挽扶着一个老婆婆, 还抱着一只老母鸡。
那小伙子来到李时珍跟前,放下担子就拜。李时珍怎么也记不起来他是谁。青年妇女说: “他就是女儿山的金牛啊,自从恩公治好我家相公的病离开后,我们一家人总担心恩公在高 山上受狼虫虎豺的侵害,放心不下。今日母亲提出一家人来朝山,向祖师许愿保佑恩公。老 天爷有眼,叫我们在这里见到了恩公 ”
李时珍一把抓住小伙子,左望右瞄,说:“你就是女儿山的金牛?你那时患了羊羔疯,曲
175
背弯腰、歪嘴斜眼,只有我下巴壳子高。但现在,你长得熊背虎腰,我都快认不得了!不过, 你们应该感谢的是为是我,而是周河南。”
“周河南?他是谁呀?” 李时珍就讲
述了周河南献方的故事:
有一天,李时珍在河南鸡鸣山采药。他看到一个挑夫三步两打杵,停呀嗨地爬山。上山 后他又喝了一肚子凉水。热人喝凉水,活人变死鬼,还有不病的?果然,挑夫抱着肚子在地 上打滚。李时珍赶紧挖了一些细辛根,喂进挑夫嘴里,叫他嚼了嗯下去。很快,挑夫肚子里 疙瘩消了,出了一身汗后病也好了。
挑夫就是周河南。他感激地对李时珍说:“你救了我的一条命,说啥也感谢不了。你是采 药行医的人,我只好把我家秘不外传的治羊羔疯秘方说给你,作为对你的报答。”这秘方就是: 用白矾和郁金两味药焙干碾末,炼蜜为丸,每服三钱,一日两服,白开水送下,治羊角风特 别有效。
李时珍还对金牛说:周河南献方之后,金牛还是第一个用此方治好羊羔疯的。 据说,在
金牛家的神龛上,从此敬奉上了李时珍和周河南的牌位。 平易近人是李时珍一贯的处事
态度,这为他广识药物提供了最大化的空间与条件。李时
珍的邻居家,有个七八岁的小孩,平时面色黄肿,挺着一个大肚子,但能吃、能玩。大人也 没把孩子的病当回事。这年秋天,李时珍发现这孩子的大肚子没了,气色也好多了。他很奇 怪,便向孩子的母亲询问原因。孩子母亲说,前些时,这孩子到他小姑家去玩,见后山有棵 树上长满了果子,就爬上去吃了个够。回来后吐了好多痰水,病就慢慢好了。李时珍就让孩 子带他去看看那树。,原来是山里人平时称为茅楂或猴楂的山楂树。他从山里打柴的樵夫打听 到,这种树和矮小的茅楂,都是山楂的一种。茅楂结的果实,山里人叫棠机(q(u,音求)子, 酸甜可口,药店里收购。这种树结的果实叫羊机子,果实稍大,味道也差不多,药店没有当 棠机子有同样的疗效。【20】 药收购(孩子在误食大量羊机子后,却把食积水肿病治好了,这证明不被药店收购的羊机子与
李时珍乐于也善于同劳动人民交流,并从中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渔父农夫亦吾师,
深山采药问樵时。真知灼见岂空论,本草重修谁笑痴?”f21】
《本草纲目》中许多新的药物性味、功能,都是这样被李时珍发现并记入到书中。每当 我们翻开《本草纲目》时,字里行间,无不闪耀着李时珍的这种兼爱平等、平易近人的精神
的光芒。可以说,翻开《本草纲目》,字里行间,无不闪耀着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光芒。
注释:
(1)《蕲州志?卷十一?儒林》[明]嘉靖年编本 (2】语出唐朝孙思邈所著《备急千金要方》(第一卷) [3)《本草纲目?人部?第五十二卷?人肉》[明]李时珍,人民卫生出版
(4)语见《诗经(国风(卫风(考盘》 (5]《本草纲目?草部?第十九卷?草之社,1982
八?苹》[明]李时珍,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 (6)“李时珍和《本草纲目》的传说”2006年入选第三批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7)全句为“圣人无常师,孔子师剡子、苌弘、(8)事见周彭文《铁拐李三试李时珍》载于《中 师襄、老聃”,语见《师说》唐?韩愈著 (9]事见《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周彭撰 (10)《明通国中医报》2013年5月3日 [11)《本鉴》第5册,第2172页,中华书局,1980年《蕲州志?方物篇》清光绪年 (12)事草纲目?石部?第九卷?金石之三?水银》[明]李时珍,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
(13)《本草纲目?石部?第九卷?金石之三?水见《故太学博士李君墓志铭》唐韩愈撰 银》[明]李时珍,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
176
(14)《本草纲目?石部?第九卷?金石之一?金浆》[明]李时珍,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
(15)《本草纲目?草部?第十七卷?草之六?曼陀罗花》[明]李时珍,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16)《本草纲目?鳞部?四十三卷?鳞之一?白花蛇》[明]李时珍,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 (17)《本草纲目?鳞部?第四十三卷?鳞之一?鲮鲤》[明]李时珍,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
(18)语出《进(本草纲目>疏》[明]李建元
(19)事见《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周彭撰 (20)事见《伟大的医药学
家李时珍》周彭撰 (21)李时珍画像作者蒋兆和1983年9月于北京为
“李时珍邮票”题诗
参考文献:
(i)《李时珍评传》唐明邦著,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
乾隆钱望编修 (3)《本草纲目》(2)《蕲州志》[清]
[明]李时珍,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 (4)《伟大的医
药学家李时珍》周彭撰(s)《千古人杰李时珍》陈中文、许正清、韩迸林编著,大众文艺出版社,2009 (6)《全唐文》[清]董浩等编撰,嘉庆十九年第一版影印,中华书局1983年版 (7)《神医李时珍》郑伯成、
(9)《明通鉴》第s册,第刘守华、饶学刚、熊子勋等整理编著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1993 (10】《诗经通释》中国台湾,李辰冬著,水牛出版社,1980 2172页,中华书局,1980年
浅谈皇甫谧医药文化创意性产业
吕有强 袁仁智扈小健
甘肃兰州730050 甘肃省中医院
【摘要】分析当前皇甫谧医药文化产业的现状,发现其不足及空白点,为做大做强皇甫 谧医药文化提供创业思考,以期在华夏文明创新示范区建设中,把皇甫谧医药文化产业打造
成为世界性的历史文化品牌,促进皇甫谧医药文化产业化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皇甫谧;医药文化;产业 皇甫谧医药文化资源作为甘肃古代医学文化的四
面旗帜之一,具有前景极其广阔的开发
价值和经济价值,是一笔极为宝贵的财富,值得我们去发掘、传承和发展。在新世纪建设华 夏文明创新示范区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对皇甫谧医药文化进行创意性发掘、保护和有效的开 发利用,这对造福人民,扩大皇甫谧医药文化的辐射和影响,开发旅游资源等,都具有十分 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皇甫谧医药文化产业发展状况 近年来,甘肃省强力打造皇甫谧医药文化品牌,在皇甫谧历史文化资源研究和文化产业 开发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一)皇甫谧医药文化传媒宣传 2009年,由灵台县委、县政府斥资,灵台县秦腔剧团
排演了大型秦腔历史剧《济世布衣
皇甫谧》,该剧通过洛阳惊魂、故园沉疴、神针妙灸、灵姑重生、美人依旧、儒医圣手等6 场戏,浓缩了皇甫谧安贫乐道、淡泊名利、耽玩典籍、倾心医术、服务民众、献身学术的传
奇人生,突出表现了他独特的入格精神和思想境界、高深的学术造诣和卓越成就,给观众以
177
作文十:《高中作文素材李时珍》1300字
人物1:李时珍(1518年7月3日 --- 1593年)是中国明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医学家、药学家和博物学家之一,被人们称作医圣,三是对人类作出伟大贡献的科学巨人。其墓地成了人们心中的庄严圣地。1980年我国修建了李时珍纪念馆,自1981年4月对外开放以来,平均每年接待中外游客40余万人次。在国内外产生了重要的政治和文化影响。
一、 伟大的一生
1、 淡于功名 :在其少年时代,曾写诗:“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表明放弃科举做官,专心学医解除
病人的痛苦的决心。李时珍曾经在太医院任职,在专心研读有关藏
书特别是《本草品汇精要》后。他为了给更多人看病,更为了写作《本
草纲目》考虑到在太医院的工作环境是不可能满足他的想法、实现
愿望的,淡于功名荣禄的李时珍在太医院任职没有太长时间,就毅然
托病辞职归家了。
2、 勇于探索: 李时珍为了《本草纲目》的写作。他全身心地沉浸在浩如烟海的医书宝库中,熟读了《内经》《本草经》《伤寒论》
《金匮要略》等古典医籍以及历代名家著述和大量关于花草树木
的书籍,参阅各种书籍800多种,单是笔记就装了满满几柜子,为修订本草积累了许多珍贵资料。在编写过程中,他脚穿草鞋,身背药篓,带着学生和儿子建元,翻山越岭,访医采药,足迹遍
及河南、河北、江苏、安徽、江西、湖北等广大地区,以及牛首
山、摄山(古称摄山,今栖霞山)、茅山、太和山等大山名川,走了上万里路,倾听了千万人的意见。历时27年,终于在他61
岁那年(1578年)写成。
3、 医者仁心 在李时珍数十年的行医生涯中,给穷人看病常常不收诊费。特别突出的是李时珍20岁那年,蕲州发生了一场严重的水灾。滔滔
洪水如猛兽般冲决了江堤,蕲河两岸的千顷良田顿时化作一片汪洋。乡亲们流离失所,到处是一片哭声。洪水刚过,瘟疫开始蔓延,病魔
无情地吞噬着无辜的生命。李时珍目睹惨景,心如刀绞,和父兄一道,
没日没夜地救护着病人,不知把多少濒临死亡的人从死神手中抢了回
来。
二、 卓越的贡献 《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凡16部、52卷,约190万字。全书收纳诸家本草所收药物1518种,在前人基础上增收药物374种,合1892种,其中植物1195种;共辑录古代药学家和民间单方11096则;书前附药物形态图1100余幅。这部
伟大的著作,吸收了历代本草著作的精华,尽可能的纠正了以前的错误,补充了不足,并有很多重要发现和突破。是到16世纪为止中国最系统、最完整、最科学的一部医药学著作。《本草纲目》不仅为中国药物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而且对世界医药学、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化学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深远的影响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出版后,很快就传到日本,以后又流传到欧美各国,先后被译成日、法、德、英、拉丁、俄、朝鲜等十余种文字在国外出版,传遍五大洲。早在1951年,在维也纳举行的世界和平理事会上,李时珍即被列为古代世界名人,李时珍不仅对中医药学具有极大贡献,而且对世界自然科学的发展也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英国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也曾受益于《本草纲目》,称它为“中国古代百科全书”。 李时珍纪念馆自1981年4月对外开放以来,平均每年接待中外游客40余万人次。在国内外产生了重要的政治和文化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