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有关描写春夏秋冬的古诗》3000字
有关描写春夏秋冬的古诗
;
1、《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3、《春雪》
唐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4、《初春小雨》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5、《晚春》
唐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6、《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树阴里白沙堤。
7、《江南春绝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8、《春游湖》
宋徐俯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
二、描写夏的古诗
1、《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2、《仲夏》
唐樊旬
江南仲夏天,时雨下如川。
卢桔垂金弹,甘蕉吐白莲。
3、《孟夏》
唐贾龠
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
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
4、《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5、《夏意》
宋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6、《闻蝉》
唐耒鹄
绿槐影里一声新,雾薄风轻力未匀。
莫道闻时总惆怅,有愁人有不愁人。
7、《夏日六言》
宋陆游
溪涨清风拂面,月落繁星满天。
数只船横浦口,一声笛起山前。
8、《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三、描写秋的古诗
1、《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2、《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3、《秋月》
宋程颢
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
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
4、《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5、《秋日》
宋程颢
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
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6、《秋词》
唐刘禹锡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7、《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8、《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四、描写冬的古诗
1、《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舟雪。
2、《夜雪》
唐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3、《雪梅》
宋卢梅坡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4、《雪梅》
宋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5、《山中雪后》
清郑燮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6、《观雪》
宋杨万里
坐看深来尺许强,偏於薄暮发寒光。
半空舞倦居然嬾,一点风来特地忙。
落尽琼花天不惜,封它梅蕊玉无香。
倩谁细橪成汤饼,换却人间烟火肠。
7、《夜雪》
唐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8、《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作文二:《描写春夏秋冬的古诗》600字
描写春天的诗
《江南春绝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江,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春思》【唐】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描写夏天的诗
《夏时田园杂兴》(其一) 《无名杂诗》
【宋】范成大 【明】施耐庵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描写秋天的诗
《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秋夜曲》【唐】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子夜秋歌》【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描写冬天的诗
《江雪》【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别董大》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雪梅》【宋】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 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作文三:《古诗中的春夏秋冬》19600字
目录
序 ???????????????????????????????????????????? 1 春 ?????????????????????????????????????????????????? 1
春夜喜雨??????????????????????????????????????????? 2
钱塘湖春行??????????????????????????????????????????? 3
咏柳???????????????????????????????????????????????? 4
春日偶成???????????????????????????????????????????? 5
村居???????????????????????????????????????????????? 6 夏 ???????????????????????????????????????????? 7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8
山亭夏日???????????????????????????????????????????? 9
观刈麦?????????????????????????????????????????????? 10
饮湖上初晴?后雨?????????????????????????????????????? 11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12 秋 ???????????????????????????????????????????? 13
山行???????????????????????????????????????????????? 14
秋词???????????????????????????????????????????????? 15
暮江吟?????????????????????????????????????????????? 16
十五夜望月??????????????????????????????????????????? 17
月夜忆舍弟??????????????????????????????????????????? 18 冬 ????????????????????????????????????????????? 19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0
江雪???????????????????????????????????????????????? 21
梅?????????????????????????????????????????????????? 22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23
别董大?????????????????????????????????????????????? 24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作者简介
杜甫 (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 河南巩县。由于他在长?安时一度住?在城南少陵?附近,自称少陵 野老,在成都时被?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又称他?为杜少陵、杜工部。是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深刻?地反映了唐?朝由兴盛走?向衰亡时期?的社会面貌?,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的政治倾向?。他的诗激荡?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炽烈情感和?不惜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因此被后人?公认为“诗史”,诗人被尊称?为“诗圣”。
赏析
好雨知道下?雨的节气,正是在植物?萌发生长的?时侯,它随着春风?在夜里悄悄?地落下,悄然无声地?滋润着大地?万物。雨夜中野外?黑茫茫,只有江船上?的灯火格外?明亮。天亮后,看看这带着?雨水的花朵?,娇美红艳,整个锦官城?变成了繁花?盛开的世界?。
《春夜喜雨》抒写诗人对?春夜细雨的?无私奉献品?质的喜爱赞?美之情。全诗这样写?道:“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江湿处?,花重锦官城?。”一二句“好”字含情,赞盛春雨。“知时节”赋予春雨以?人的生命和?情感,在作者看来?,春雨体贴人?意,知晓时节,在人们急需?的时候飘然?而至,催发生机。多好的春雨?~首联既言春?雨的“发生”,又含蓄地传?达出作者热?切盼望春雨?降临的焦急?心绪。颔联显然是?诗人的听觉?感受。春雨来了,在苍茫的夜?晚,随风而至,悄无声息,滋润万物,无意讨“好”,唯求奉献。瞧,听雨情景作?者体察得多?么细致,就连春雨洒?洒,静默无声也?被诗人听出?来了。可见,惊喜于春雨?的潜移默化?,诗人彻夜难?眠。颈联紧承颔?联,诗人唯愿春?雨下个通宵?,又恐突然中?止,亦喜亦忧,推门而出,伫立远眺,只见平日泾?渭分明的田?野小径也溶?入夜色,漆黑一片,可见夜有多?黑,雨有多密。而江船渔火?红艳夺目,又反衬出春?夜的广漠幽?黑,也从侧面烘?托出春雨之?繁密。尾联系想象?之辞,诗人目睹春?雨绵绵,欣慰地想到?第二天天亮?的时候,锦官城将是?一片万紫千?红的春色。花之红艳欲?滴、生机盎然正?是无声细雨?潜移默化,滋润洗礼的?结果。因此,写花实乃烘?托春雨的无?私奉献品格?。
— 2 —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下邽人(今陕西渭南?县附近),生於唐代宗?大历七年,卒於武宗会?昌六年。贞元进士,官至校书郎?、赞善大夫,后因宰相武?元衡事贬江?州。长庆时,累迁杭、苏二州刺史?,后任太子少?傅,因不缘附党?人,乃移病分司?东都。会昌二年,以刑部尚书?致仕,最后卒於洛?阳的香山。白居易文章?精切,尤工诗,作品平易近?人,老妪能解,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晚年放意诗?酒,号醉吟先生?。初与元稹相?酬咏,号为「元白」,又与刘禹锡?齐名称为「刘白」。著有《白氏长庆集?》等。
赏析
首联从大处?落笔,写孤山寺所?见之景。第一句是地?点,第二句是远?景。“初平”,写春水初生?,略与堤平。“云脚低”,写白云低垂?,与湖水相连,勾出了早春??的轮廓。脚下平静的?水面与天上?低垂的云幕?构成了一副?宁静的水墨?西湖图。 颔联写莺燕?,是诗人游程?中所见。莺是春的歌?手,都争着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已开始衔泥?筑巢,一片生机勃?勃之势。用“早”来形容黄莺?,体现了白居?易对这些充?满生机的小?生命的由衷?的喜爱。一个“争”字,让人感到春?光的难得与?宝贵。用一个“啄”字,来描写燕子?那忙碌而兴?奋的神情,似乎把小燕?子也写活了?。这两句着意?描绘出莺莺?燕燕的动态?,从而使得全?诗洋溢着春?的活力与生?机。
颈联写花草?,着重表现诗?人的感受。马在浅草地?上走得很轻?快,看花的时间?长了,眼前一片姹?紫嫣红,使人目不暇?接,会产生迷乱?的感觉。这联和上联?是此诗的核?心部分,同时也是白?诗描写春光?特别是描写?西湖春光的?点睛之笔。这更是一联?极富情感色?彩与生命活?力的景物描?写,充分显示了?白居易对描?写对象的细?致观察以及?准确把握其?特征的能力?。
尾联写白沙?堤之景,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喜?悦的心情。“行不足”,是因为看不?足,说明诗人流?连忘返。
— 3 —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作者简介
贺知章(659—744),字季真,号四明狂客?,唐越州会稽?永兴(今萧山)人,早年迁居山?阴(今绍兴)。少时即以诗?文知名。唐武后证圣?元年(695)中进士,初授国子四?门博士,后迁太常博?士。开元十年(722),由丽正殿修?书使张说推?荐入该殿书?院,参与撰修《六典》、《文纂》等书,未成,转官太常少?卿。十三年为礼?部侍郎、集贤院学士?。后调任太子?右庶子、侍读、工部侍郎。二十六年改?官太子宾客?、银青光禄大?夫右庶子、侍读、工部侍郎。二十六年改?官太子宾客?、银青光禄大?夫兼正授秘?书监,因而人称“贺监”。
贺知章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著名的《回乡偶书》两首脍炙人?口,千古传诵,今尚存录入《全唐诗》?共19首。
赏析
柳树像碧玉?装扮成的美?女一样,千万枝柳条?像她那绿色?的丝带。知道这细嫩?的柳叶是谁?剪裁的吗,就是那象剪?刀的二月春?风啊~
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赞美柳?树,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无?限热爱。
诗的前三句?都是描写柳?树的。首句“碧玉妆成一?树高”是写整体,说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妆饰成。用“碧玉”形容柳树的?翠绿晶莹,突出它的颜?色美。第二句“万条垂下绿?丝绦”是写柳枝,说下垂披拂?的柳枝犹如?丝带万千条?,突出它的轻?柔美。第三句“不知细叶谁?裁出”是写柳叶,突出柳叶精?巧细致的形?态美。三句诗分写?柳树的各部?位,句句有特点?。而第三句又?与第四句构?成一个设问?句。“不知细叶谁?裁出,”——自问;“二月春风似?剪刀。”——自答。这样一问一?答,就由柳树巧?妙地过渡到?春风。说裁出这些?细巧的柳叶?,当然也能裁?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它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的创造?力的象征。这首诗就是?通过赞美柳?树,进而赞美春?天,讴歌春的无?限创造力。
— 4 —
春日偶成
程颢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作者简介
程颢(1032-1085), 北宋著名儒?家学者. 字伯淳, 号明道. 河南洛阳人?. 少年时曾与?胞弟程颐同?学于当时名?儒周敦颐. 嘉佑二年(1057年?)登进士第. 历官鄠县主?簿、上元县主簿?、泽州晋城令?、太子中允、监察御史、监汝州酒税?、镇宁军节度?判官、宗宁寺丞等?职. 在政治下, 他虽然坚决?反对王安石?新政, 但并不成司?马光等旧党?官僚东山再?起后对王安?石集团贬逐?无遗的政策?。
赏析
这是一首即?景诗,描写春天郊?游的心情以?及春天的景?象,也是一首写?理趣的诗,作者用朴素?的手法把柔?和明丽的春?光同作者自?得其乐的心?情融为一体?。开头两句写?云淡风轻、繁花垂柳,一片大自然?的郁勃生机?;第三句是诗?意的转折和?推进,第四句更进?一步说明自?己并非学少?年偷闲春游?,它所要表达?的是一种哲?理,以及对自然?及宇宙的认?识。全诗表达了?理学家追求?平淡自然、不急不躁的?修身养性的?色彩和水到?渠成的务实?功夫,也表现了一?种闲适恬静?的意境。风格平易自?然,语言浅近通?俗。
— 5 —
村居
高 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鸯。
作者简介
高鼎(生卒年不详?),字象一,又字拙吾,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清代诗人。
赏析
《村居》的作者是清?代诗人高鼎?。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居住??在乡村时见?到的春天的?景象和放学?后孩子们放?风筝的情景?。早春二月,草长莺飞,杨柳拂堤,儿童们兴致?勃勃地方风?筝。有景有人有?事,充满了生活?情趣,勾画出一幅?生机勃勃的?“乐春图”。全诗字里行?间透出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
农历二月,村子前后青?草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气,烟雾般地凝?聚着。杨柳似乎为?这浓丽的景?色所迷醉了?。村里的孩子?们放学以后?,一路上没什?么耽搁,回家挺早,赶忙趁着东?风劲吹的时?机,把风筝放上?蓝天。
《村居》描写出了一?幅春天孩子?们在村旁的?芳草地上放?风筝的图画?。是一幅自然?景物和活动?着的人物融?合在一起的?、充满生机、春意盎然的?农村生活图?画。读了这首诗?,我们好像跟?诗人一起饱?览了农村的?美丽春景,分享着孩子?们放风筝时?的欢乐。
第一句写时?间和自然景?物。早春二月,小草长出了?嫩绿的芽儿?,黄莺在天上?飞着,欢快地歌唱?。堤旁的杨柳?长长的枝条?,轻轻地拂着?地面,仿佛在春天?的烟雾里醉?得直摇晃。
第二句写的?是人物活动?。孩子们放学?回来的早,趁着刮起的?东风,放起了风筝?。儿童、东风、纸鸢,诗人选写的?人和事为美?好的春光平?添了几分生?机和希望。
— 6 —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作者简介
杨万里(1127,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宋朝杰出的?诗人。一生力主抗?战,反对屈膝投?降,正直敢言,累遭贬抑,晚年闲居乡?里长达15?年之久。诗与尤袤、范成大、陆游齐名,并称南宋四?大家。其构思新巧?,语言通俗明?畅,自成一家,时称“诚斋体”。词风格清新?、活泼自然,与诗相近。著有《诚斋集》。
赏析
释义:西湖六月的?风光到底和?别的季节不?一样
满湖的莲叶?一直铺到水?天相接的地?方,碧绿一片
在阳光的照?应下,莲花呈现出?了非同一般?的红来
西湖美景历?来是文人墨?客描绘的对?象,杨万里的这?首以其独特?的手法流传?千古,值得细细品?味。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首句看似突?兀,实际造句大?气,虽然读者还?不曾从诗中?领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从诗?人赞叹的语?气中感受到?了。这一句似脱?口而出,是大惊大喜?之余最直观?的感受,因而更强化?了西湖之美?。果然,“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人用一“碧”一“红”突出了莲叶?和荷花给人?的视觉带来?的强烈的冲?击力,莲叶无边无?际仿佛与天?宇相接,气象宏大,既写出莲叶?之无际,又渲染了天?地之壮阔,具有极其丰?富的空间造?型感。“映日”与“荷花”相衬,又使整幅画?面绚烂生动?。全诗明白晓?畅,过人之处就?在于先写感?受,再叙实景,从而造成一?种先虚后实?的效果,读过之后,确实能感受?到六月西湖?“不与四时同?”的美丽风光?。
— 8 —
山亭夏日
高 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
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
满架蔷薇一?院香。
作者简介
高骈(?,887),唐末大将。字千里。高骈之先世?为渤海人,迁居幽州(今北京)。祖崇文,为唐宪宗李?纯时名将,世代为禁军?将领。高骈累仕为?右神策都虞?侯。懿宗初,高骈统兵御?党项及吐蕃?,授秦州刺史?。咸通七年(866),高骈镇安南?,为静海军节?度使,曾整治安南?至广州江道?,沟通交广物?资运输。后入为右金?吾大将军,除天平军(今山东东平?北)节度使。
赏析
这首诗在炎?夏读来倍感?清凉安详。 在山间幽静?的庭院里,入眼都是绿?树浓阴, 楼台在水池?中留下倒影?,微风拂过, 水晶一样的?帘子轻轻晃?动,蔷薇的香气?也在随之荡?漾开来,充盈在庭院?的每一个角?落。诗人捕捉了?微风之后的?帘动、花香这些不?易觉察的细?节,传神的描绘?了夏日山亭?的宁静。 这是一首描?写夏日风光?的七言绝句?。
诗写夏日风?光,纯乎用近似?绘画的手法?:绿树阴浓,楼台倒影,池塘水波,满架蔷薇,构成了一幅?色彩鲜丽、情调清和的?图画。这一切都是?由诗人站立?在山亭上所?描绘下来的?。山亭和诗人?虽然没有在?诗中出现,然而我们在?欣赏这首诗?时,却仿佛看到?了那个山亭?和那位悠闲?自在的诗人?。
— 9 —
观刈麦
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作者简介
白居易是一?位擅长写叙?事诗的艺术?巨匠。他的叙事诗?多能曲尽人?情物态,将事件写得?曲折详尽、娓娓动听。而且,他的叙事诗?里总是有着?心灵的揭示?,蕴含着感情?。在这首诗里?,诗人的心灵?显然是被耳?闻目睹的悲?惨景象震动?了。他不仅生动?真切地描绘?出割麦者与?拾麦者辛勤?劳碌、悲惨痛苦的?生活情景,而且在字里?行间浸透着?对他们的深?切同情。难能可贵的?是,诗人反躬自?思,联想到自己?。在那个时代?,诗人能够主?动去和农民?对比,确实难得。这样的对比?,新颖精警,发人深省,更显出这首?诗的思想高?度。
赏析
《观刈麦》是白居易任?周至县县尉?时有感于当?地人民劳动?艰苦、生活贫困所?写的一首诗?,作品对造成?人民贫困之?源的繁重租?税提出指责?(对于自己
无?功无德又不?劳动却能丰?衣足食而深?感愧疚,表现了一个?有良心的封?建官吏的人?道主义精神?。译文:庄稼人很少?有空闲日子?,五月里家家?加倍繁忙。昨夜间一场?南风吹起,那小麦铺满?陇沟焦黄。妇女们担着?竹筩粟饭,孩童们提着?瓦罐浆汤。前行后撵去?送晌到田里?,小伙子们正?在南冈操劳?。两脚蒸腾着?暑天的土气?,脊梁被火似?的太阳炙烤?。力气耗尽了?也不觉得热?,只是珍惜这?漫长的夏日?。更有那些穷?苦的妇人 , 抱着婴儿在?他们一旁。右手去捡那?丢掉的麦穗?,左臂悬挎着?破烂的扁筐?。听她们相互?间三言两语?,禁不住引起?我无限悲伤?: “我家的收成?全缴了税,拾这点漏儿?压压饥荒。”?如今我有什?么功劳德行?,从来也不从?事农耕蚕桑?。从九品吃禄?米足三百石?,成年价到头?来还有余粮?。 想到这些好?不暗自惭愧?,整天到晚怎?么也不能遗?忘。
饮湖上初晴?后雨
— 10 —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作者简介
苏轼(1038,1102),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眉?州人。是著名的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有卓?见。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
赏析
译文:潋滟水光是?她浓艳的粉?脂,空蒙山色是?她淡雅的妆?饰,我想最好把?西湖比作西?施,不管她怎样?打扮,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天生?丽质和迷人?的神韵。
首句“水光潋滟晴?方好”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次句“山色空蒙雨?亦奇”描写雨天的?山色:在雨幕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从题目可以?得知,这一天诗人?在西湖游宴?,起初阳光明?丽,后来下起了?雨。在善于领略?自然美景的?诗人眼中,西湖的晴姿?雨态都是美?好奇妙的。“晴方好”“雨亦奇”,是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誉。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两句,诗人用一个?奇妙而又贴?切
的比喻,写出了西湖?的神韵。诗人之所以?拿西施来比?西湖,不仅是因为?二者同在越?地,同有一个“西”字,同样具有婀?娜多姿的阴?柔之美,更主要的是?她们都具有?天然美的姿?质,不用借助外?物,不必依靠人?为的修饰,随时都能展?现美的风致?。西施无论浓?施粉黛还是?淡描娥眉,总是风姿绰?约的;西湖不管晴?姿雨态还是?花朝月夕,都美妙无比?,令人神往。这个比喻得?到后世的公?认,从此,“西子湖”就成了西湖?的别称。而且二者同?处吴越地区?,所以运用这?个比喻。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 11 —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 (今四川眉山?县) 人。是北宋时诗?坛成就卓越?的大家,他既反对王?安石比较急?进的改革措?施,也不同意司?马光尽废新?法,因而在新旧?两党间均受?排斥,仕途生涯十?分坎坷。他是宋仁宗?景佑三年生?,嘉佑二年进?士,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礼部尚书。因讥讽朝政?被贬任杭州?通判;历徙湖州、黄州、常州。哲宗嗣位,召至京师,任中枢舍人?。后又与司马?光面争新法「不可尽改」而出知杭州??。后又因晰宗?亲政启用新?党,苏轼又被一?贬再贬,之贬到海南?,宋徽宗登基?大赦天下,苏轼北返时?在常州逝世?。当时为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享年六十六?岁。高宗朝,赐太师,谥文忠。
赏析
乌云翻滚像?泼洒的墨汁?尚未遮住山?,白花花雨点?似珍珠乱蹦?乱跳窜上船?。卷地而来一?阵大风忽然?间把雨吹散?,风雨后望湖?楼下波光粼?粼水天一片?。
夏天的西湖?,忽而阴,忽而晴,忽而风,忽而雨,千姿百态,分外迷人。这首小诗就?是描写乍雨?还晴、风云变幻的?西湖景象的?。
前两句写云?、雨:墨汁一般的?浓云黑压压?汹涌翻腾而?来,还没来得及?遮住湖边的?山峦,就在湖上落?下白花花的?大雨,雨脚敲打着?湖面,水花飞溅,宛如无数颗?晶
莹的珍珠?,乱纷纷跳进?游入的船舱?。“黑云翻墨”和“白雨跳珠”,两个形象的?比喻,既写出天气?骤然变化时?的紧张气氛?,也烘托了诗?人舟中赏雨?的喜悦心情?。 第三句写风?:猛然间,狂风席卷大?地,吹得湖面上?刹时雨散云?飞。“忽”字用得十分?轻巧,却突出天色?变化之快,显示了风的?巨大威力。最后一句写?天和水:雨过天晴,风平浪息,诗人舍船登?楼,凭栏而望,只见湖面上?无入水,水映天,水色和天光?一样的明净?,一色的蔚蓝?。风呢,云呢,统统不知哪?儿去了,方才的一切?好像全都不?曾发生似的?。
诗人先在船?中,后在楼头,迅速捕捉住?湖上急剧变?化的自然景?物:云翻、雨泻、风卷、天晴,写得有远有?近,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有景有情。读起来,你会油然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自己也?在湖心经历?了一场突然?来去的阵雨?,又来到望湖?楼头观赏那?水天一色的?美丽风光。
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作者简介
杜牧(803,852),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高门士?族,祖父杜佑是?中唐有名的?宰相和史学?家。杜牧晚年任?中书舍人,居长安城南?樊川别墅,后世因称之?"杜紫微"、"杜樊川"。生平 杜牧生活在?内忧外患日?益加深的晚?唐时期,从青年起就?关心国事,抱有挽救危?亡、恢复唐王朝?繁荣昌盛的?理想。23岁时写?成《阿房宫赋》,以秦朝的滥?用民力、奢逸亡国为?戒,给本朝统治?者敲了警钟?。
赏析
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白云缭?绕而生的地?方,居然还有人?家。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这深秋的枫?林晚景。经霜的枫叶?比二月的鲜?花还要红。
诗歌通过诗?人的感情倾?向,以枫林为主?景,绘出了一幅?色彩热烈、艳丽的山林?秋色图。远上秋山的?石头小路,首先给读者?一个远视。山路的顶端?是白云缭绕?的地方。路是人走出?来的,因此白云缭?绕而不虚无?缥缈,寒山蕴含着?生气,“白云生处有?人家”一句就自然?成章。然而这只是?在为后两句?蓄势,接下来诗人?明确地告诉?读者,那么晚了,我还在山前?停车,只是因
为眼?前这满山如?火如荼,胜于春花的?枫叶。与远处的白?云和并不一?定看得见的?人家相比,枫林更充满?了生命的纯?美和活力。
秋词 — 14 —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祖籍中山(今河北定县?)。他是匈奴族?后裔,七世祖刘亮?随魏孝文帝?迁洛阳,始改汉姓。父刘绪因避?安史之乱,举族东迁,寓居嘉兴(今属浙江)。刘禹锡出生?在嘉兴,19岁左右?游学长安。贞元九年与?柳宗元同榜?登进士第,接着又登宏?词科。贞元十一年?登吏部取士?科,授太子校书?,开始踏上仕?途。贞元十六年入杜佑幕掌??书记,参与讨伐徐?州乱军。十八年调任?渭南县主簿?。次年任监察?御史。
赏析
自古以来每?逢秋天都会?感到悲凉寂?寥, 我却认为秋?天要胜过春?天。 万里晴空,一只鹤凌云?而飞起, 就引发我的?诗兴到了蓝?天上了。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诗人开篇,即以议论起?笔,断然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观念,表现出一种?激越向上的?诗情。“我言”说出的是诗?人的自信,这种自信,尽管染上的?,是一种不幸?的色彩,然而,诗人阔大的?胸襟却非凡?地溶解了这?种不幸。“胜春朝”就是诗人对?于秋景最为?充分的认可?。这种认可,绝非仅仅是?一时的感性?冲动,而是融入了?诗人对秋天?的更高层次?的理性思考?。“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诗人抓住秋?天“一
鹤凌云”,这一别致的?景观的描绘?,展现的是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漂浮的?开阔景象。那凌云的鹤?,也载着诗人?的诗情,一同遨游到?了云霄。一个“排”字,所蕴涵的深?意,尽在不言中?了。也许,诗人是以“鹤”自喻,也许是诗人?视“鹤”为不屈的化?身。这里,有哲理的意?蕴,也有艺术的?魅力,发人深思,耐人吟咏。它给予读者?的,不仅仅是秋?天的生机和?素色,更多的是一?种高扬的气?概和高尚的?情操。全诗气势雄?浑,意境壮丽,融情、景、理于一炉,表现出的高?扬精神和开?阔胸襟,唱出的那曲?非同凡响的?秋歌,为我们后人?留下的,却是一份难?能可贵的精?神财富。
— 15 — 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晚唐著名诗?人,汉族,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属山西]。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对后世颇有?影响。是我国文学?史上相当重?要的诗人。元和时曾任?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因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晚年好佛,因而人称诗?佛,又自号乐居?士。他一生作诗?很多,以讽喻诗为?最有名,语言通俗易?懂,被称为“老妪能解”。叙事诗中《琵琶行》、《长恨歌》等极为有名?。
赏析
前两句写夕?阳落照中的?江水。“一道残阳铺?水中”,残阳照射在?江面上,不说“照”,却说“铺”,这是因为“残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确像“铺”在江上,很形象;这个“铺”字也显得平?缓,写出了秋天?夕阳的柔和?,给人以亲切?、安闲的感觉?。“半江瑟瑟半?江红”,天气晴朗无?风,江水缓缓流?动,江面皱起细?小的波纹。受光多的部?分,呈现一片“红”色;受光少的地?方,呈现出深深?的碧色。诗人抓住江?面上呈现出?的两种颜色?,却表现出残?阳照射下,暮江细波粼?粼、光色瞬息变?化的景象。诗人沉
醉了?,把自己的喜?悦之情寄寓?在景物描写?之中了。后两句写新?月初升的夜?景。诗人流连忘?返,直到初月升?起,凉露下降的?时候,眼前呈现出?一片更为美?好的境界。诗人俯身一?看:呵呵,江边的草地?上挂满了晶?莹的露珠。这绿草上的?滴滴清露,多么象镶嵌?在上面的粒?粒珍珠~用“真珠”作比喻,不仅写出了?露珠的圆润?,而且写出了?在新月的清?辉下,露珠闪烁的?光泽。再抬头一看?:一弯新月初?升,这真如同在?碧蓝的天幕?上,悬挂了一张?精巧的弓~诗人把这天?上地下的两?种景象,压缩在一句?诗里??“露似珍珠月?似弓”。作者从弓也?似的一弯新?月,想起此时正?是“九月初三夜?”,不禁脱口赞?美它的可爱?,直接抒情,把感情推向?高潮,给诗歌造成?了波澜。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作者简介
王建,唐朝诗人。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家贫,“从军走马十?三年”,居乡则“终日忧衣食?”,四十岁以后?,“白发初为吏?”,沉沦于下僚?,任县丞、司马之类,世称王司马?。他写了大量?的乐府,同情百姓疾?苦,与张籍齐名?。又写过宫词?百首,在传统的宫?怨之外,还广泛地描?绘宫中风物?,是研究唐代?宫廷生活的?重要材料。
赏析
在炼字上,1.一个“落”字,新颖妥贴,不同凡响,它给人以动?的形象的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似的。
2.而?在?字,也较好。明明是自己?在怀人,偏偏说“秋思落谁家?”,用?在?字使秋思拟?人化,将诗人对月?怀远的情思?,表现得蕴藉?深沉。
这首诗意境?很美,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丰美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的环境气氛?,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加上一个唱?叹有神、悠然不尽的?结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得非常?委婉动人。
这是一首中?秋之夜望月?思远的七绝?。它首先予人?的印象是情?景如画。殷璠《河岳英灵集?》卷上赞王维?诗“着壁成绘”,用苏轼的话?来说就是“诗中
有画”。这一评语也?可移之于评?一切有意境?的唐诗。正因为如此?,所以历代画?家喜作唐人?诗意画。明《唐诗画谱》中就有以这?首诗为题材?的版画。它的背景为?曲岸远山,长空明月。画面中心是?一处临水的?胜游之地,曲栏围着竹?木太湖石,一株高大的?落叶梧桐树?上有几只栖?鸦,树旁生长着?枝叶婆娑的?秋桂。树下五人,两人望月而?语,谈兴正浓。旁一戴幞头?挥扇的官员?和一带方巾?倚童而立的?老者正全神?贯注地聆听?他们谈天。整个画面远?近主从。层次井然,有动有静,和谐统一,颇为传神。但这幅版画?仅是画家别?出心裁构想?出的意境,和王建原作?并不一一吻?合,而且它对全?诗点睛之笔?——秋思未作充?分表达,实是美中不?足。在这一点上?,诗歌语言艺?术显示了它?的不可代替?性。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汉族,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樊?市),后迁居巩县?(今河南巩县?),世称杜工部?、杜拾遗,自号少陵野?老,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诗圣,世界文化名?人,与同年代“诗仙”李白并称“李杜”。杜甫的远祖?为晋代功名?显赫的杜预?,乃祖为初唐?诗人杜审言?,杜甫本人出?生于河南巩?县(今郑州巩义?)。杜甫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因此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后世尊为?“诗圣”。
赏析
这首诗的第?一句“戍鼓断人行?”,在一开始就?点出了“深夜”和“战时”那种戒备森?严、冷清的样子?。第二句的“边秋”和“雁声”则更加说明?了他在怀念?他的手足时?候的季节和?地点。当时的季节?正好是秋天?,花草树木都?开始凋谢,而自己又是?身处在边境?,再加上孤雁?凄惨的哀叫?声,就更令人觉?得空虚寂寞?了。
“露从今夜白?”这一句,则是写出了?当时的节气?,而白露又可?以和下一句?的明月相互?呼应,如此一来,我们就可以?由「白色」这个颜色来?感受出当
时?那种冷清的?样子。最后四句,杜甫则是在?描写他思念?兄弟的情怀?。因为战争的?关系,他和自己的?弟弟们都分?散在不同的?地方;而第六句的?“无家”则让人更觉?得悲哀,因为他不仅?和亲人分离?,连老家也都?因为战争的?关系而破坏?了。最后两句,他则描写出?因为战争的?关系,又收不到家?书,因此对大家?的安危感到?十分忧心的?心情;特别是第八?句的“未休兵”三个字,又可以和第?一句互相呼?应,整首诗在情?感的表达上?非常的完整?。
全诗层次井?然,首尾照应,承转圆熟,结构严谨。“未休兵”则“断人行”,望月则“忆舍弟”,“无家”则“寄书不达”,人“分散”则“死生”不明,一句一转,一气呵成。
— 18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作者简介
岑参 (715-770),荆州江陵人?, 南阳人。早岁孤贫,博览经史。边塞诗派诗?人.岑参为盛唐?著名的边塞?诗人,与高适齐名?,世称“高岑”。其诗雄健奔?放,想象奇特,色彩瑰丽,尤长于七言?古诗。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雪送人之?作。天宝十三载?(754),岑参再度出?塞,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武某或即其?前任。为送他归京?,写下此诗。
“岑参兄弟皆?好奇”(杜甫《渼陂行》),读此诗处处?不要忽略一?个“奇”字。
这首诗抒写?塞外送别、客中送客之?情,但并不令人?感到伤感,充满奇思异?想,浪漫的理想?和壮逸的情?怀使人觉得?塞外风雪变?成了可玩味?欣赏的对象?。“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壮美的画?面,使人宛如回?到了南方,见到了梨花?盛开的繁荣?壮丽之景。心中的喜悦?可想而知。“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帐外那以白?雪为背景的?鲜红一点,更与雪景相?映成趣。那是冷色调?的画面上的?一点暖色,一股温情,也使画面更?加灵动。全诗内涵丰?富,意境鲜明独?特,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 20 —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作者简介
柳宗元(773—819年),也叫柳中元?,代宗大历八?年(773年)出生于京城?长安,宪宗元和十?四年(819年)客死于柳州?。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厚。祖籍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西文学?村柳家巷),后迁长安(今陕西西安?)。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世称“柳河东”。
赏析
柳宗元的山?水诗,大多描写比?较幽僻清冷?的境界,借以抒发自?己遭受迫害?被贬的抑郁?悲愤之情。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渔翁?寒江独钓图?,表达了诗人?永贞革新失?败后,虽处境孤独?,但仍傲岸不?屈的性格。
开头两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描写雪景,“千山”“万径”都是夸张语?。山中本应有?鸟,路上本应有?人;但却“鸟飞绝”“人踪灭”。诗人用飞鸟?远遁、行人绝迹的?景象渲染出?一个荒寒寂?寞的境界,虽未直接用?“雪”字,但
读者似乎?已经见到了?铺天盖地的?大雪,已感觉到了?凛冽逼人的?寒气。这正是当时?严酷的政治?环境的折射?。
三、四两句“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刻画了一个?寒江独钓的?渔翁形象,在漫天大雪?,几乎没有任?何生命的地?方,有一条孤单?的小船,船上有位渔?翁,身披蓑衣,独自在大雪?纷飞的江面?上垂钓。这个渔翁的?形象显然是?诗人自身的?写照,曲折地表达?出诗人在政?治改革失败?后虽处境孤?独,但顽强不屈?、凛然无畏、傲岸清高的?精神面貌。
这首诗的艺?术构思很讲?究,诗人运用了?对比、衬托的手法?:千山万径之?广远衬托孤?舟老翁之渺?小;鸟绝人灭之?阒寂对比老?翁垂钓之生?趣;画面之安谧?冷寂衬托人?物心绪之涌?动。孤处独立的?老翁实际是?诗人心情意?绪的写照。
— 21 —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
为有暗香来?。
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 宋抚州临川?人,是北宋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王安石少怀?大志,博学多思,随父宦游各?地,目睹了北宋?“民劳财匮”的社会状况?,在哲学,经济,教育伦理等?方面,提出了一个?完整的新的?思想体系,“荆公新学”,旗帜鲜明的?标明自己的?唯物主义立?场,给当时的思?想界带来一?丝清新的空?气,对后来中国?学术思想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也同时为王?安石的的政?治改革奠定?了思想基础?。
赏析
《梅花》中以“墙角”两字点出环?境,极其鲜明,极具意境。墙角显得特?别冷清,看似空间狭?小,其实作者以?墙角为中心?,展开了无限?的空间,正是空阔处?在角落外,见角落便想?到空阔。“数枝”与“墙角”搭配极为自?然,显出了梅的?清瘦,又自然而然?地想到这“数枝梅”的姿态。“凌寒”两字更是渲?染了一种特?别的气氛,寒风没模糊?掉想象中的?视线,反而把想象?中的模糊
赶?跑了,带来了冬天?的潭水般的?清沏。所以,不管它是曲?梅还是直梅?,读者总会觉?得脑海中有?一幅有数枝?定型的梅的?清晰的画。“独自开”三字就如一?剑劈出分水?岭般巧妙地?将梅的小天?地与外界隔?开了,梅的卓然独?“横”(梅枝不“立”),梅的清纯雅?洁的形象便?飘然而至。“遥知不是雪?”,雪花与梅花?——自然界的一?对“黄金搭档”,两者相映成?辉,相似相融,似乎是一体?的。而作者明确?“看出”“不是”,并且是“遥知”。为什么,“为有暗香来?”。“暗香”无色,却为画面上?了一片朦胧?的色彩。清晰与朦胧?交错,就像雪中闪?烁着一个空?洞,造成忽隐忽?现的动感。也像飘来一?缕轻烟,波浪式的前?进,横拦在梅枝?前。作者用零星?的笔墨层层?展开意境,几笔实写提?起无限虚景?,梅之精神也?被表达得淋?漓尽致,此作者之神?往,亦令读者神?往。
— 22 —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
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 ~
风雪夜归人? 。
作者简介
刘长卿 (709,约780)中国唐代诗?人。字文房。宣城(今属安徽)人,生于洛阳(今属河南),郡望河间(今属河北)。以五言律诗?擅长,玄宗天宝进?士。肃宗至德间?任监察御史?、长洲县尉,贬岭南南巴?尉,后返,旅居江浙。代宗时历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二?年(781),任随州(今属湖北)刺史,世称刘随州?。他生平坎坷?,有一部分感?伤身世之作?,但也反映了?安史乱后中?原一带荒凉?凋敝的景象?。刘长卿诗以?五七言近体?为主,尤工五言。五律简练浑?括,于深密中见?清秀。
赏析
暮色降山苍?茫愈觉路途?远,天寒冷茅草?屋显得更贫?困。柴门外忽传?来犬吠声声?,风雪夜来了?我这个投宿?的人。
前两句,写诗人投宿?山村时的所?见所感。首句“日暮苍山远?”,“日暮”点明时间,正是傍晚。“苍山远”,是诗人风雪?途中所见。青山遥远迷?蒙,暗示
跋涉的?艰辛,急于投宿的?心情。次句“天寒白屋贫?”点明投宿的?地点。“白屋”,主人家简陋?的茅舍,在寒冬中更?显得贫穷。“寒”“白”“贫”三字互相映?衬,渲染贫寒、清白的气氛?,也反映了诗?人独特的感?受。
后两句写诗?人投宿主人?家以后的情?景。“柴门闻犬吠?”,诗人进入茅?屋已安顿就?寝,忽从卧榻上?听到吠声不?止。“风雪夜归人?”,诗人猜想大?概是芙蓉山?主人披风戴?雪归来了吧?。这两句从耳?闻的角度落?墨,给人展示一?个犬吠人归?的场面。
这首诗用极?其凝炼的诗?笔,描画出一幅?以旅客投宿?、山家风雪人?归为素材的?寒山夜宿图?。诗是按时间?顺序写下来?的。首句写旅客?薄暮在山路?上行进时所?感,次句写到达?投宿人家时?所见,后两句写入?夜后在投宿?人家所闻。每句诗都构?成一个独立?的画面,而又彼此连?属。诗中有画,画外见情。
— 23 — 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作者简介
高适(公元702?年-公元765?年),唐代诗人。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曾做过散骑?常侍。有《高常侍集》。性格落拓,不拘小节。他半生漂泊?,熟悉边疆生?活,边塞诗写得?慷慨苍凉,真实而有气?魄。
高适为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与岑参并称?“高岑”。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少孤贫,爱交游,有游侠之风?,并以建功立?业自期。早年曾游历?长安,后到过蓟门?、卢龙一带,寻求进身之?路,都没有成功?。在此前后,曾在宋中居?住,与李白、杜甫结交。
赏析
这是一首别?具一格的送?别诗,诗人在即将?分手之际,全然不写千?丝万缕的离?愁别绪,而是满怀激?情地鼓励友?人踏上征途?,迎接未来。前两句写漫?无边际的层?层阴云,已经笼罩住?整个天空,连太阳也显?得暗淡昏黄?,失去
了光芒?,只有一队队?雁阵,在北风劲吹?、大雪纷飞的?秋冬之际匆?匆南迁。如此荒凉的?时候各奔一?方,自然容易伤?感,但此诗的情?调却明朗健?康。后两句劝董?大不必担心?今后再遇不?到知己,天下之人谁?不会示赏识?像你这样优?秀的人物呢?,这两句,既表达了彼?此之间深厚?情谊,也是对友人?的品格和才?能的高度赞?美,是对他的未?来前程的衷?心祝愿。送别诗能够?写得如此豪?迈向上,实在难得。
作文四:《描写春夏秋冬的古诗》2300字
描写春夏秋?冬的古诗
一、描写春的古?诗
1、《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3、《春雪》
唐?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4、《初春小雨》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5、《晚春》
唐?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6、《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树阴里白?沙堤。
7、《江南春绝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8、《春游湖》
宋?徐俯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
二、描写夏的古?诗
1、《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2、《仲夏》
唐?樊旬
江南仲夏天?,时雨下如川?。
卢桔垂金弹?,甘蕉吐白莲?。
3、《孟夏》
唐?贾龠
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
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
4、《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5、《夏意》
宋?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6、《闻蝉》
唐?耒鹄
绿槐影里一?声新,雾薄风轻力?未匀。
莫道闻时总?惆怅,有愁人有不?愁人。
7、《夏日六言》
宋?陆游
溪涨清风拂?面,月落繁星满?天。
数只船横浦?口,一声笛起山?前。
8、《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三、描写秋的古?诗
1、《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2、《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3、《秋月》
宋?程颢
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
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
4、《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5、《秋日》
宋?程颢
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
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6、《秋词》
唐?刘禹锡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7、《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8、《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四、描写冬的古?诗
1、《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舟雪?。
2、《夜雪》
唐?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3、《雪梅》
宋?卢梅坡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4、《雪梅》
宋?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5、《山中雪后》
清?郑燮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6、《观雪》
宋?杨万里
坐看深来尺?许强,偏於薄暮发?寒光。
半空舞倦居?然嬾,一点风来特?地忙。
落尽琼花天?不惜,封它梅蕊玉?无香。
倩谁细橪成?汤饼,换却人间烟?火肠。
7、《夜雪》
唐?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8、《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作文五:《古诗中的春夏秋冬》2300字
春
01、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02、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孟浩然《春晓》
03、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杜甫《登楼》
04、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游园不值》
05、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
06、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咏柳》
07、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08、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09、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
10、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1、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舟》
12、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13、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杜牧《江南春》
14、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朱熹《春日》
15、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杜甫《绝句》
16、扬花榆荚无才思,唯解漫天作雪飞。
——韩愈《晚春》
17、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18、花枝草蔓眼中开,小白长红越女腮。
——李贺《南园》
19、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苏轼《水龙吟》
20、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杜甫《春夜喜雨》
夏
01、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辛弃疾《西江月》
02、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小池》
03、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西江月》
04、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高骈《山亭夏日》
05、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
——苏轼《浣溪沙》
06、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李清照《如梦令》
07、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王昌龄《采莲曲》
08、垂缕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虞世南《蝉》
09、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0、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王安石《初夏即事》
11、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12、过雨荷花满院香,沈李浮瓜冰雪凉。
——李重元《忆王孙·夏词》
13、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赵师秀《约客》
14、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5、六月荷花香满湖,红衣绿扇映清波。
——陈璨《曲院风荷》
16、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
——杨万里《夏夜追凉》
17、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18、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苏舜钦《夏意》
19、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杜甫《夏夜叹》
20、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
——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秋
01、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过故人庄》
02、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继《枫桥夜泊》
03、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甫《山行》
04、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刘禹锡《秋词》
05、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刘禹锡《秋词》
06、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相见欢》
07、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曹操《观沧海》
08、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
09、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范仲淹《渔家傲》
10、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1、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李白《子夜吴歌·秋歌》
12、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孟浩然《秋登万山寄王五》
13、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杜牧《秋夕》
14、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15、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柳永《小声甘州》
16、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17、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8、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19、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范仲淹《苏幕遮》
20、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王绩《野望》
冬
01、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沁园春·雪》
0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03、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李白《北风行》
04、瀚海澜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05、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06、不知园里树,若个是真梅。
——东方虬《春雪》
07、天人宁许巧,剪水作花飞。
——陆畅《惊雪》
08、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王安石《梅花》
09、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祖咏《终南望余雪》
10、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
11、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高适《别董大》
12、风头如刀面如割,马毛带雪汗气蒸。 ——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13、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卢纶《塞下曲(其二)》
14、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15、遥知不是雪,惟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花》
16、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王维《观猎》
17、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
——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18、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杜甫《对雪》
19、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白居易《夜雪》
20、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 ——李商隐《对雪二首》
作文六:《古诗中的春夏秋冬》600字
古诗中的春夏秋冬 王雪
春---万物复苏的季节,似乎只有在江水中游玩的鸭才能先感受到春的来临。所以有“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悄悄地来到我们的身边,送给人们一片暖意。春天像个剪纸巧匠,细心地改变身旁的一切,送给人们焕然一新,所以又有“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春雨---春天的象征,淅淅沥沥滋润着万物,雨后,世界仿佛呈现一派嫩绿,清新自然,空气中弥漫着草的清香,花的芬芳。
夏---烈日炎炎,荷花绽放的季节。提到夏,没有人不会想起莲,从古至今,莲已成了夏天的象征,众多文人雅士描写的对象。“江南和采莲,莲叶何田田”“江南风景秀,最忆在碧莲。婀娜似仙子,清风送香远”荷花婀娜多姿,让人们久久不能遗忘,莲那清淡的花香像一曲优美的乐章,抹去了夏天的炎热,只记得夏天中的清香。
秋---硕果累累,忧郁悲伤的季节。对于农民而言,秋天是丰收,开心的季节;而对于远离家乡,思念亲人的人们,是个沉重的季节,所以有“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秋夜,多么宁静,多么凄凉。月亮高高地悬挂在空中,河水泛起的阵阵涟漪,能否忧伤?能否思念?
说起冬,眼前便是一片冰天雪地,如若在墙角有数枝坚强的梅花,则又有“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严寒的冬日,有谁会有像梅花独自挺立在一片雪地中那时坚强的意志?梅花---牺牲着自己,为人们带来暖意。“忽然一夜清香发,散座乾坤万里春。”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春夏秋冬,四季轮回,其优美典雅,从古至今,令人向往。
作文七:《关于春夏秋冬的古诗》1500字
关于春夏秋冬的古诗
一、关于春天的古诗
1、《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树阴里白沙堤。
3、《春雪》
唐·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4、《初春小雨》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5、《晚春》
唐·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6、《忆江南》
唐·白居易
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山寺月中听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7、《春游湖》
宋·徐俯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
8、《江南春绝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二、关于夏天的古诗
1、《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2、《仲夏》
唐·樊旬
江南仲夏天,时雨下如川。
卢桔垂金弹,甘蕉吐白莲。
3、《孟夏》
唐·贾龠
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
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
4、《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5、《夏景》
明·朱瞻基
景雨初过爽气清,玉波荡漾画桥平。
穿帘小燕双双好,泛水闲鸥个个轻。
6、《夏意》
宋·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7、《闻蝉》
唐·耒鹄
绿槐影里一声新,雾薄风轻力未匀。
莫道闻时总惆怅,有愁人有不愁人。
8、《夏日六言》
宋·陆游
溪涨清风拂面,月落繁星满天。
数只船横浦口,一声笛起山前。
9、《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10、《夏日对雨》
唐·裴度
登楼逃盛夏,万象正埃尘。
对面雷嗔树,当街雨趁人。
檐疏蛛网重,地湿燕泥新。
吟罢清风起,荷香满四邻。
三、关于秋天的古诗
1、《秋词》
唐·刘禹锡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2、《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3、《秋月》
宋·程颢
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
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
4、《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5、《秋日》
宋·程颢
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
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6、《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7、《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8、《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四、关于冬天的古诗
1、《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舟雪。
2、《夜雪》
唐·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3、《雪梅》
宋·卢梅坡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4、《雪梅》
宋·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5、《山中雪后》
清·郑燮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6、《观雪》
宋·杨万里
坐看深来尺许强,偏於薄暮发寒光。
半空舞倦居然嬾,一点风来特地忙。
落尽琼花天不惜,封它梅蕊玉无香。
倩谁细橪成汤饼,换却人间烟火肠。
7、《雪望》
清·洪升
寒色孤村暮,悲风四野闻。
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
鸥鹭飞难辨,沙汀望莫分。
野桥梅几树,并是白纷纷。
8、《夜雪》
唐·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作文八:《关于春夏秋冬的古诗》8900字
1、《春思》【唐】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
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2、《春望》【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3、《春宿左省》【唐】杜甫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
4、《春夜喜雨》【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夜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5、《相思》【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6、《春晓》【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7、《春思》【唐】皇甫冉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
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
8、《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凄凄满别情。
9、《春词》【唐】刘禹锡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10、《咏柳》【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1、《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12、《泊船瓜洲》【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3、《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4、《玉楼春》【宋】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15、《江南春绝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江,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6、《早春南征寄洛中诸友》【宋】欧阳修
楚色穷千里,行人何苦赊。芳林逢旅雁,候馆噪山鸦。
春入河边草,花开水上槎。东风一樽酒,新岁独思家。
17、《玉楼春》【宋】辛弃疾
风前欲劝春光住,春在城南芳草路。未随流落水边花,且作飘零泥上絮。 镜中已觉星星误,人不负春春自负。梦回人远许多愁,只在梨花风雨处。
18、《春日》【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19、《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20、《绝句》【宋】僧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21、《游园不值》【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二 有关夏的诗
1、《夏日南亭怀辛大》【唐】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2、《渭川田家》【唐】王维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句隹]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3、《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宋】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4、《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5、《观刈麦》【唐】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背傍。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田家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6、《晚晴》【唐】李商隐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越鸟巢乾后,归飞体更轻。
7、《夏夜叹》【唐】杜甫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安得万里风,飘飖吹我裳。 昊天出华月,茂林延疏光。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虚明见纤毫,羽虫亦飞扬。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 念彼荷戈士,穷年守边疆。何由一洗濯,执热互相望。 竟夕击刁斗,喧声连万方。青紫虽被体,不如早还乡。 北城悲笳发,鹳鹤号且翔。况复烦促倦,激烈思时康。
8、《山亭夏日》【唐】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9、《三衢道中》【宋】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睛,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10、《初夏睡起》【宋】杨万里 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11、《夏日书怀寄道友》【唐】崔涂 达即匡邦退即耕,是非何足挠平生。 终期道向希夷得,未省心因宠辱惊。 峰转暂无当户影,雉飞时有隔林声。 十年惟悟吟诗句,待得中原欲铸兵。
12、《池上早夏》【唐】白居易 水积春塘晚,阴交夏木繁。舟船如野渡,篱落似江村。
静拂琴床席,香开酒库门。慵闲无一事,时弄小娇孙。
13、《首夏》【唐】鲍溶
昨日青春去,晚峰尚含妍。
虽留有馀态,脉脉防忧煎。
幽人惜时节,对此感流年。
14、《长兴里夏日寄南邻避暑》【唐】杜牧 侯家大道傍,蝉噪树苍苍。开锁洞门远,卷帘官舍凉。 栏围红药盛,架引绿萝长。永日一欹枕,故山云水乡。
15、《夏日登鹤岩偶成》【唐】戴叔伦
天风吹我上层冈,露洒长松六月凉。
愿借老僧双白鹤,碧云深处共翱翔。
16、《夏日游晖上人房》【唐】陈子昂
山水开精舍,琴歌列梵筵。人疑白楼赏,地似竹林禅。 对户池光乱,交轩岩翠连。色空今已寂,乘月弄澄泉。
三 写秋的诗
秋风引 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 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 孤客最先闻
秋夜寄丘员外 韦应物
怀君属秋夜 散步咏凉天 山空松子落 幽人应未眠
秋日 耿湋
返照入闾巷 忧来谁共语 古道少人行 秋风动禾黍
秋日湖上 薛 莹
落日五湖游 烟波处处愁 浮沉千古事 谁与问东流
宫中题 文宗皇帝
辇路生秋草 上林花满枝 凭高何限意 无复侍臣知
汾上惊秋 苏 (廷,页)
北风吹白云 万里渡河汾 心绪逢摇落 秋声不可闻 秋月 程 颢
清溪流过碧山头 空水澄鲜一色秋 隔断红尘三十里 白云红叶雨悠悠
七夕 杨 朴
未会牵牛意若何 须邀织女弄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 不道人间巧几多
立秋 刘武子
乳鸦啼散玉屏空 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声无觅处 满阶梧叶月明中
七夕 杜 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街夜色凉如水 卧看牵牛织女星
中秋 杜 牧
暮云收尽溢清寒 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
明月明年何处看
秋词 刘禹锡
.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萧.
咏秋诗句
汉代刘彻: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晋代陶潜:和泽周三春,清凉素秋节,露凝无游氛,天高肃景澈。 唐代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山流。 元代关汉卿:秋景堪题,红叶满山溪;松径偏宜,**绕东篱。 唐代王健: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不似春光,胜似春光。战地黄花分外香
陈毅:西山红叶好,露重色欲浓。
写秋的诗词名句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战国楚?屈原《九歌?湘夫人》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战国楚?宋玉《九辩》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汉?刘彻《秋风辞》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三国魏?曹丕《燕歌行》
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晋?陶渊明《酬刘柴桑》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晋?陶渊明《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
南朝齐?萧悫《秋思》
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
南朝齐?谢朓《宣城郡内登望》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南朝梁?柳浑《捣衣诗》
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
南朝梁?范云《别诗》
树树秋声,山山寒色
北周?庾信《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唐?王绩《野望》
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
唐?宋之问《始安秋日》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唐?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唐?王维《阙题二首?山中》
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
唐?李颀《望秦川》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唐?王昌龄《长信秋词》
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 唐?刘长卿《游休禅师双峰寺》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 唐?李白《赠庐司户》
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 唐?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唐?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高鸟黄云暮,寒蝉碧树秋 唐?杜甫《晚秋长沙蔡五侍御饮筵送殷六参军归沣州觐省》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唐?杜甫《秋兴八首》
翟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唐?杜甫《秋兴八首》
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 唐?杜甫《秋野五首》
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
唐?杜甫《月》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秋风万里动,日暮黄云高 唐?岑参《巩北秋兴寄崔明允》 返照乱流明,寒空千嶂净 唐?钱起《杪秋南山西峰题准上人兰若》
万叶秋声里,千家落照时 唐?钱起《题苏公林亭》
宿雨朝来歇,空山秋气清 唐?李端《茂陵山行陪韦金部》 雨径绿芜合,霜园红叶多 唐?白居易《司马宅》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唐?刘禹锡《秋词二首》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知春色嗾人狂刘禹锡《秋词二首》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唐?杜牧《 齐安郡中偶题二首》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唐?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秋山野客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唐?施肩吾《秋夜山居》
老树呈秋色,空池浸月华
唐?刘得仁《池上宿》
秋宵月色胜春宵,万里霜天静寂寥 唐?戎昱《戏题秋月》(又作:秋宵月色胜春宵,万里天涯静寂寥)
一夜绿荷霜剪破,赚他秋雨不成珠 唐?来鹄《偶题二首》
夜半酒醒人不觉,满池荷叶动秋风 唐?窦巩《秋夕》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南唐?李璟《浣溪沙》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宋?范仲淹《苏幕遮》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宋?苏轼《赠刘景文》
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宋?苏轼《九日次韵王巩》
萧萧远树流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宋?寇准《书河上亭壁》
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 宋?林速《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宋?柳永《八声甘州》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搂。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
长江水,无语东流
宋?柳永《八声甘州》
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 宋?黄庭坚《念奴娇》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 宋?秦观《浣溪沙》
风定小轩无落叶,青虫相对吐秋丝 宋?秦观《秋日》
如此江山
萧斋谢女吟《秋赋》,潇潇滴檐剩雨。
知己难逢,年光似瞬,双鬓飘零如许。 愁情怕诉,算日暮穷途,此身独苦。 世界凄凉,可怜生个凄凉女。
归也”,归何处, 曰:“
猛回头,祖国鼾眠如故。
外侮侵陵,内容腐败,没个英雄作主。 天乎太瞽~
看如此江山,忍归胡虏,
豆剖瓜分,都为吾故土。
--------------------------------------------------------------------------------
翠楼怨
题王泽环亡姬遗像,因庚子兵乱,此像失职,后其友朱
望清见于市上,赎回归之。
寂寞庭寮,喜飞来画轴,破我无聊。 试展朝云遗态,费维摩几许清宵, 紫玉烟沉,惊鸿影在,历劫红羊迹未消。 赖有故人高谊,赎得生绡。
环佩声遥,纵归来月下,魂已难招。 故剑珠还无恙,黄衫客风韵偏豪。 自叙乌阑,遍征红豆,替传哀怨谱《离骚》。
但恐玉萧难再,愁煞韦皋。
--------------------------------------------------------------------------------
对酒
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
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
残菊
岭梅开后晓风寒,几度添衣怕倚栏。
残菊犹能傲霜雪,休将白眼向人看。
--------------------------------------------------------------------------------
赤壁怀古
潼潼水势向江东,此地曾闻用火攻。
怪道侬来凭吊日,岸花焦灼尚余红。
--------------------------------------------------------------------------------
杜鹃花
杜鹃花发杜鹃啼,似血如朱一抹齐。
应是留春留不住,夜深风露也寒凄。
--------------------------------------------------------------------------------
赋柳
独向东风舞楚腰,为谁颦恨为谁娇, 灞陵桥畔销魂处,临水傍堤万万条。
--------------------------------------------------------------------------------
红毛刀歌
一泓秋水净纤毫,远看不知光如刀。 直骇玉龙蟠匣内,待乘雷雨腾云霄。 传闻利器来红毛,大食日本羞同曹。 濡血便令骨节解,断头不俟锋刃交。 抽刀出鞘天为摇,日月星辰芒骤韬。 斫地一声海水立,露风三寸阴风号。 陆专犀象水截蛟,魍魉惊避魑魅逃。 遭斯刃者凡几辈,骷髅成群血涌涛。 刀头百万英雄泣,腕底乾坤杀劫操。 且来挂壁暂不用,夜夜鸣啸声疑鴞。 英灵渴欲饮战血,也如块磊需酒浇。 红毛红毛尔休骄,尔器诚利吾宁抛。 自强在人不在器,区区一刀焉足豪, 剑歌
炎帝世系伤中绝,芒芒国恨何时雪, 世无平权只强权,话到兴亡眦欲裂。 千金市得宝剑来,公理不恃恃赤铁。 死生一事付鸿毛,人生到此方英杰。 饥时欲啖仇人头,渴时欲饮匈奴血。 侠骨棱嶒傲九州,不信太刚刚则折。 血染斑斑已化碧,汉王诛暴由三尺。 五胡乱晋南北分,衣冠文弱难辞责。 君不见剑气棱棱贯斗牛, 胸中了了旧恩仇, 锋芒未露已惊世,养晦京华几度秋。 一匣深藏不露锋,知音落落世难逢。 空山一夜惊风雨,跃跃沉吟欲化龙。 宝光闪闪惊四座,九天白日暗无色。 按剑相顾读史书,书中误国多奸贼。 中原忽化牧羊场,咄咄腥风吹禹域。 除却干将与莫邪,世界伊谁开暗黑。 斩尽妖魔百鬼藏,澄清天下本天职。 他年成败利钝不计较, 但恃铁血主义报祖国。
--------------------------------------------------------------------------------
秋海棠
栽植恩深雨露同,一丛浅淡一丛浓。
平生不借春光力,几度开来斗晚风,
--------------------------------------------------------------------------------
去常德州中感赋
一出江城百感生,论交谁可并汪伦, 多情不若堤边柳,犹是依依远送人。
--------------------------------------------------------------------------------
失题
登天骑白龙,走山跨猛虎。
叱咤风云生,精神四飞舞。
大人处世当与神物游,
顾彼豚犬诸儿安足伍~
不见项羽酣呼钜鹿战,
刘秀雷震昆阳鼓,
年约二十余,而能兴汉楚;
杀人莫敢当,万世钦英武。
愧我年二七,于世尚无补。
空负时局忧,无策驱胡虏。
所幸在风尘,志气终不腐。
每闻鼓鼙声,心思辄震怒。
其奈势力孤,群才不为助。
因之泛东海,冀得壮士辅。
四 描写冬天的诗 绝句----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露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江雪----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梅花----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描写冬天的诗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江 雪
刘长卿 柳宗元
日 暮 苍 山 远,千 山 鸟 飞 绝,
天 寒 白 屋 贫。万 径 人 踪 灭。
闻 犬 吠,孤 舟 蓑 笠 翁, 柴 门
风 雪 夜 归 人。独 钓 寒 江 雪。
雨雪瀌瀌,见晛曰消
瀌瀌:雪盛的样子;一说犹“飘飘”。晛;太阳的热气。曰:语助词,无实义。
《诗经?小雅?角弓》
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
汉?乐府古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 凄凄:寒凉。翳翳:阴暗。希:少。在目:眼睛所见。皓:白。 晋?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晋?谢道蕴《咏雪联句》:“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
朔风:北风。劲:猛烈。哀:凄厉。
南朝宋?谢灵运《岁暮》
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牖:窗户。风惊竹:风中带雪,打在竹上,发出沙沙的响声。
唐?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庭霰:落在庭院里的雪花。 唐?宋之问《苑中遇雪应制》
水声冰下咽,沙路雪中平
唐?刘长卿《酬张夏雪夜赴州访别途中苦寒作》
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
唐?李白《冬日归旧山》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
唐?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轩辕台:相传为黄帝擒蚩尤之处。 唐?李白《北风行》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回风:回旋的风。
唐?杜甫《对雪》
霜严衣带断,指直不得结
指直:手指僵直。
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云晴鸥更舞,风逆雁无行
无行:不成行列。
唐?杜甫《冬晚送长孙渐舍人归州》
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
唐?杜甫《公安县怀古》
斜阳疏竹上,残雪乱山中
唐?韩翃《褚主簿宅会毕庶子钱员外郎使君》(一作张继诗)
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
唐?韩愈《李花二首》:“当春天地争奢华,洛阳园苑尤纷拏。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唐?柳宗元《江雪》
严冬不肃杀,何以见阳春
肃杀:严酷萧瑟的样子。
唐?吕温《孟冬蒲津关河亭作》
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 叫:风声如吼。
唐?孟郊《苦寒吟》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 唐?元稹《南秦雪》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六出:雪花呈六角形,故以“六出”称雪花。琼枝:竹枝因雪覆盖面似白玉一般。
唐?高骈《对雪》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唐?白居易《夜雪》:“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
两句写雪花纷飞的景象。
唐?李商隐《对雪二首》
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
咽:泉水因冰冻而流动不畅,因以呜咽来形容。吟:歌吟。 唐?刘驾《苦寒吟》:“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半夜倚乔松,不觉满衣雪。”
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
玉龙:形容飞雪。败鳞残甲:形容雪片乱舞如鳞甲之片纷纷坠落。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十四引《西清诗话》载张元作《雪》
诗
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
玉:喻白雪。
元?黄庚《雪》
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
清?洪升《雪望》
作文九:《古诗中的春夏秋冬》1300字
古诗中的春夏秋冬
刘燕娥 陈瑜璇
古诗的教学除了理解诗句的意思之外,难点在于引发想象,通过诵读进入诗中意境从而领悟诗人的感情。
教学则可以利用古诗中季节的异同来展开,从而渐进教学目标:
导入:先看一段四季风景视频。同学们,视频中给我们展示了生机盎然的春天,热情似火的夏天,落叶缤纷的秋天,白雪皑皑的冬天,那么大家最喜欢的是什么季节呢,为什么喜欢呢?(生答)看来大家喜欢的季节都不同,原因也各异啊!那么,在古诗候的人们又是如何感受四季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古诗中的春夏秋冬。
接下来分别学习《春日》《初夏睡起》《山居秋暝》《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一、景色入手,疏通诗句(看图说话)
小学生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对直观可感的图片、影像比较感兴趣。利用四首古诗的插图恰恰将诗中所描绘的景色直观地呈现与学生眼前,资源相同,如果巧妙利用再结合个别诗句的解释的教学自是事半功倍。
四首诗的教学都可以从图入手:
《春日》
1、《春日》中的朱熹,他悠然自得地背着双手,在欣赏着泗水边的哪些景色,你能用几句话来说说吗?
2、我们读读古诗,看看诗中有没有这些景色,如果有就做一下标记。
3、结合我们刚刚看到的景色,互相讨论一下, “泗水”“ 东风”在句子中的意思?
4、结合插图,你能试着说说诗的意思吗?
《初夏睡起》
1夏天睡醒时,老师喜欢做这些事,大家看看,老师都吃些什么,又看到什么了呢?
2、我们读读古诗,看看诗人杨万里是不是跟老师一样呢,如果有就做一下标记。
3、这首诗写得非常有意思,大家夏天午睡起来都做些什么呢?
4、结合插图,你能试着说说诗的意思吗?
《山居秋暝》
1、秋天的一个晚上,王维走在乡间的路上,在欣赏着沿途的哪些景色,你能用几句话来说说吗?
2、我们读读古诗,看看诗中有没有这些景色,如果有就做一下标记。
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句话描写的景色非常迷人,有同学给我们讲讲吗?
4、结合插图,你能试着说说诗的意思吗?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天宝年冬天,诗人岑参被皇帝任命到西安做判官,在轮台这个地方为即将退休的前任判官送行,他都看到写什么景色呢?
2、我们读读古诗,看看诗中有没有这些景色,如果有就做一下标记。
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句话大家是怎么理解的呢?
4、结合插图,你能试着说说诗的意思吗?
每首诗结尾的时候都请同学上来朗读,选择穿什么颜色衣服的学生来朗诵,如果举手的人多,可以再请这位同学邀请一位搭档一起完成。
上述的教学,借助色彩明丽的图画,整体把握了诗中所描写的景色,又利用图片提供的生活情境完成了字义的选择,还凭借插图基本上疏通了诗句意思,降低了逐句直译的难度。
游戏时间:
二、再度利用倾诉衷肠
1、再次看图,创编故事。
一天,唐朝的大诗人王维在书房里读书,时间一久,感觉太闷了,于是他叫书童备车,要到郊外玩一玩??
唐朝的另一位诗人岑参送走武判官后准备返回家,月亮渐渐落下去了??
2、虚拟相遇,互诉衷肠
教学时间充裕,可以在课内安排如下表演:王维和岑参这一天竟奇迹般地相遇了,他们互致问候完毕,就把自己所见所感向对方说了起来??
如果时间有限,可安排课下让学生用日记的形式写出来。不管是说是写,总之会达到借诗人之口表心中真情的目的。
作文十:《描写春夏秋冬的古诗》1800字
描写春夏秋?冬的古诗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一、描写春的古?诗 最是一年昡?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春晓》 5、《晚春》
唐?孟浩然 唐?韩愈
昡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草树知昡不?久弻,百般红紫斗?芳菲。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2、《忆江南》 6、《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于?脚低。
日出江花红?胜火,昡来江水绿?如蓝。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昡泥。
能不忆江南??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树阴里白?沙堤。 3、《春雪》
7、《江南春绝句》 唐?韩愈
唐?杜牧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昡?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4、《初春小雨》
8、《春游湖》 唐?韩愈
宋?徐俯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昡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二、描写夏的古?诗 5、《夏意》
1、《山亭夏日》 宋?苏舜钦
唐?高骈 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弼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6、《闻蝉》
2、《仲夏》 唐?耒鹄
唐?樊旬 绿槐影里一?声新,雾薄风轻力?未匀。
莫道闻时总?惆怅,有愁人有不?愁人。
江南仲夏天?,时雨下如川?。
卢桔垂金弹?,甘蕉吐白莲?。 7、《夏日六言》
3、《孟夏》 宋?陆游
唐?贾龠 溪涨清风拂?面,月落繁星满?天。
数只船横浦?口,一声笛起山?前。
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
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 8、《所见》
4、《小池》 清?袁枚
宋?杨万里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三、描写秋的古?诗 宋?程颢
1、《宿建德江》 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不?人同。 唐?孟浩然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于变?态中。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6、《秋词》
2、《秋思》
唐?刘禹锡
唐?张籍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昡色嗾?人狂。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7、《秋夕》
3、《秋月》
唐?杜牧
宋?程颢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于红叶两?悠悠。
8、《山行》
4、《中秋月》
唐?杜牧
宋?苏轼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于深处有?人家。
暮于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四、描写冬的古?诗
5、《秋日》
1、《江雪》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于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唐?柳宗元
6、《观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舟雪?。 宋?杨万里
2、《夜雪》 坐看深来尺?许强,偏於薄暮发?寒光。
半空舞倦居?然嬾,一点风来特?地忙。 唐?白居易
落尽琼花天?不惜,封它梅蕊玉?无香。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倩谁细橪成?汤饼,换却人间烟?火肠。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3、《雪梅》
宋?卢梅坡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不梅并作十?分昡。
4、《雪梅》
宋?卢梅坡
梅雪争昡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5、《山中雪后》
清?郑燮
转载请注明出处作文大全网 » 有关描写春夏秋冬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