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关于对儒家文化的论述》3600字
关于对儒家文化的论述
摘要:本文对儒家文化的发扬传承,以及儒家文化对后人的影响做探讨。并且探讨了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重要组成部分,或曰中华主流文化,是凝成中国民族精神的主流,是东亚文明的精神内核。“察业识某如佛,观事变莫若道,而知性尽性,开价值之源,树价值之主体莫若儒。”
关键字:独尊儒术;源远流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今天,当我们提起儒家,提起孔孟,不免产生一种陌生遥远的距离感。其实,儒家思想文化早在几千年前就已烙印在我们祖先身上,并作为一种经典的思想文化流传至今,在当代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一、儒家文化的发展和传承
1、儒家学说的创立
在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创立儒家学说,不是凭空创造的,而是在社会的大动乱中通过对三代流传下来的中国传统文化遗产进行反思,认真清理和重新加以诠释而形成的思想学说体系。孔子提倡“信而好古”和“好古敏以求之”,使儒学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成为中国原典的保存者和当时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孔子非常注重实地考察,坚持“察知征信”与“因革损益”的原则,使儒学又具备审慎的因时制变的品格,在中国处在第一次社会形态大变革的时代,儒学应运而生,突出了中华传统文化需要保存、延续和发展的历史必然。
大约从公元前七世纪起,周朝的封建统治开始没落,皇族子弟的
教师,以及有些皇室成员本人,都散落在民间,以教授经书为生,有的因谙习礼仪而成为人家婚丧嫁娶、祭祀或其他礼仪的襄礼(司仪)。这些人被称为“儒”。并且“儒”也是当时对学者的尊称。所以儒家也是从根底上也就代表了古代的皇室。
2、儒家文化的传承
儒家思想产生的春秋时代,关于对未来社会模式的思考在思想界引起了一场百家争鸣的大的辩论。有相关资料表明,孔子创立的儒家学派,其主要思想精髓并不是孔子及其学派独自创立的,儒家所秉承的儒家思想,其根本来源来自对于“华夏族”在特定生活环境中长期形成的价值观、习惯、惯例、行为规范和准则等文化要素。儒家学派全盘吸收这些文化要素并上升到系统的理论高度。这可以称作儒家文化的第一次传承。
儒家思想的第二次传承、发展与创新,我认为很大意义上面是对于皇权理论的适应与自我修正。实际上,虽然在前期,儒家有过一次针对于皇权的产生的修正过程,但是在儒家代表人物“孟子”的“不嗜杀人者能一之”的诉求,在秦始皇武力统一中国的事实下而未能应验 之后。事实上已经宣告了政体对于儒家思想的不信任。由此,法家思想取而代之成为事实上秦朝的政权统治思想。而当汉武帝之后,道家思想又成为了主流。汉代的儒家代表人物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表章六经”,更是顺应了汉王朝对于仁政的认可。这就是儒家思想文化在历史上的第二次发展与创新。正是由于这些创新,使儒家得到了统治者的认可以及正式的采纳,从此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儒
学思想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虽然儒家思想在绝大部分历史时期是中国的主流价值观。但是当步入魏晋时期的时候,其地位再一次地受到威胁,由于另一个世界级的文化观念——或者说是宗教思想——佛教与佛学的传入。“魏晋时期儒学的地位基本被道教玄学替代。”但是,儒家思想在此刻有一次地展现了其强大的生命力以及继承发展与创新的能力,以程朱理学为主的儒学流派,在继承传统儒家思想的前提下,更是海纳百川地参考与接纳了佛、道教的一些理论,“将天理、仁政、人伦、人欲内在统一起来,使儒学走向政治哲学化,为封建等级特权的统治提供了更为精细的理论指导,适应了增强思想上专制的需要,深得统治者的欢心。
近代以来,中国的社会剧烈动荡迫使人们对中国文化、特别是传统的正统儒学文化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儒学内部龚自珍、魏源等,以汉学批宋学,主张改革,成为近代儒学中的异端。这是儒学的第四次的传承与创新。
二、儒家文化对后世的影响
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很深,几千年来的封建社会,所传授的不外。传统的责任感思想,节制思想,和忠孝思想,都是它和封建统治结合的结果,因此,儒家思想是连同我们当代在内的主流思想。
积极方面:(1)重视教育,并且创造"因材施教"等教学方法,在教学上注意个性差异,善于启发教学。可以说教学经验很丰富。 (2)注重道德,礼教,仁义,要求自觉遵从真和善,这一方面比上欧洲西
方国家的宗教和神论思想不知道进步多少倍,是典型的人文主义,以人为本,而不是追求虚无缥缈的偶像和神。
(3)思想上善于辨证思维,重视自然的农业,重视经验,认为自然秩序是人类理性的根源,而 人类的理性又是人的自然权利的依据。提倡"以农为本",是符。中国古代的实际资源情况的重农思想。 (4)提倡以"礼"治国,"伦理政治"思想。如果说西方文化是"智"型文化,那么我们中国文化就是"德"型文化,这一德型表现在政治上,也有积极的一面:忠于国家,抵御外来侵略,刺杀暴君,直谏犯上。很了不起的民族精神!
(5)儒家思想早熟,统治有力,贯穿了中华民族的大部分时期,给社会历史的起了安定,平衡,和参考约束。
儒家思想的消极方面: (!)不重视农业生产知识的传授,不重视科学知识的学习,强烈的政治目的,孔子就是倾向于参政的。 (2)不重视逻辑,一味重视经验,叫做"经验理性",使逻辑推理和深刻解释事物的规律的理论没萌芽,不如西方人那么追根问底,以至产生理论和学说。
(3)强调个人服从群体,压抑了人的个性。漠视性格,思想大统一。造成国民愚忠愚孝,道德和责任标准压制了人的创造性,这也和历代帝王的意志合拍,被其利用,成为统治阶级的思想武器。
(4)伦理关系凝固化,绝对化,三纲五常,家长专制,成为人身压迫,精神虐杀,制约着全民族的思想方式和生活方式,成为历史前进的阻力。 (5)伦理观念,等级制度置高无上,达到排他性的程度,从而限制了自
然科学和科技的发展。历代帝王也不重视科学技术,把一些科学成就说成"淫计小巧"。
总之,儒家思想的两部分-----圣人的主观思想和客观政治论,即"内圣"和"外王",(王的意思是治理,统治的意思),都对我们民族的思想文化产生巨大的影响。即使是当下,我们也无法走出它的圈子多远。它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我们应如实客观的正视这个问题。
比如,在我们现代的教育中,儒家的教育方法还是很有用的。"因材施教""诲人不倦""温故知新"等等。
再有在官员的贪污腐败问题上,道德,仁义,儒家的思想会是对贪官们的谴责依据吧?再者,我们所讲的责任感,正义感和勤奋精神,那个不是我们的民族精神,不是儒家文化传统的精华呢?
文化与经济从来都是不可分的,做为东南亚文化的主导,儒家文化对东亚社会经济的深远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借鉴日、韩等国在发展社会经济中对儒家文化的运用,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会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以儒家思想或儒家伦理作为其文化基石的东亚文明,在经历了早期辉煌之后,面对近现代工业文明及全球化的强力冲击和挑战,曾一度衰落,几遭苦难,方日益焕发出新的生机,展现出新的生命力和新的发展前景。东亚文明的文化基石是儒家思想或儒家伦理,它对东亚农业、工业和现代文明发挥了重要作用。这种巨大作用的根源在于,儒家学说在历史的长河中积淀形成了一种适。中国乃至东亚特色的人文
精神,这种人文精神又培育生发出一条底蕴深厚的文化价值魅力链。这条文化价值魅力链集结了相互联系的七大价值理念:仁者爱人,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理念;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基本价值理念;正心修身,追慕圣贤的做人价值理念;慎终追远,家国同构的政治价值理念;以和为贵,谐和相处的社会价值理念;天人合一,民胞物与的天人价值理念;见利思义、义利并举的生存价值理念。而且这种价值魅力在未来将不断得到拓展。
人们通常认为,中国社会发展缓慢与以儒家伦理为核心的传统文化有着密切关系。因此,一些学者对于传统儒家文化对构建和谐社会所能做出的贡献表示了怀疑甚至否定的态度。然而,要正确评价儒家文化的当代价值,首先需要。中国封建官僚体制和儒家文化在传统社会中的作用和影响进行分析,这样才能看到儒家文化并非导致中国政治及社会进化迟缓的重要原因。相反,儒家文化对于弥补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官僚统治所造成的种种弊端、维护社会的稳定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儒家伦理思想与封建君主专制的人治统治必然联系在一起。儒家文化是针对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问题而提出的,因此,也具有普遍的价值。特别是儒家文化中重视道德教育和品格培养、重视从人心的治理出发从根本上解决社会问题的思想,既可以成为封建社会治国安邦的良策,也同样可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借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和谐社会是历来中国人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题中应有之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构建社会主
义和谐社会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文化资源和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具有
重大的理论意义和深远的借鉴价值。
作文二:《关于儒家文化》5900字
关于儒家文化——礼
儒家文化的最大毒害在于它助长了宗法社会中反人性的一面。
它是以家庭为核心建立起来的宗法制度,周易系辞中说:有天地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这种制度的核心内容是伦理学。可以说,儒家文化既不关心天地鬼神,也不关心形而上学,它是一种专门研究怎样“治人”的学问。
礼 礼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差别性
含义:原指古人祭祀的仪式,表现了对上天和祖宗的尊敬,也体现了人间的等级和尊卑。孔子将“礼”从宗教范畴推广到人间成为人文世界的行为规范。他不仅是等级社会的外在形式,而且与人的内在理性———仁结合在一起,使“礼”的实践成为人的内发行为,达到自我控制的地步。“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礼在中国古代是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作为典章制度,它是社会政治制度的体现,是维护上层建筑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人与人交往中的礼节仪式。作为道德规范,它是国家领导者和贵族等一切行为的标准和要求。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礼作为中国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对中华民族精神素质的修养起了重要作用;同时,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礼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不断的发生着改变和调整。
自从民国以来,我国的礼仪制度在不断变得简单化、人性化,吸收了西方一些可以借鉴的模式。“礼”,只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所必需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已经脱离了原先为封建时期森严的等级制度服务的本质,而是维系社会良好风气的道德规范。但这并不是意味着我们就可以不再受到“礼”的约束,甚至把儒家文化等一味地看成是陈腐的,而把西方文明看成是完美无缺的。实际上,我们所鄙弃的只是“礼”中的糟粕,对于儒家文化中占据相当分量的高尚的东西,我们还是要继承并发扬;而在另一个方面,西方的文明也不见得完全像我们所见所闻的那样人性。随着中国的一步步发展,“礼”无与伦比的魅力必将会再度大放异彩,使世界眼中的中华民族,是一个文明、开放的民族,而中国当然就是一个文明、开放的国度。可以说,中国的形象,将会因为“礼”而更加亮丽,清新。
一、礼
在汉语中有一个独特的词叫做“做人”,也就是说,人是做出来的,而不是自然而然生成的,为什么要做呢?显然是因为自然的人不够完美(奇怪的是,在三字经中开篇第一句就是在赞美人的本性)。那么,什么人才是完美的呢?孔子认为,上古的贤圣是完美的,但因为孔子时代去圣已远,这些孔子心中的偶像是否真的完美是不可知的,可以说,这些圣贤不过是孔子的想像而已。相反,与孔子同时代的许多圣贤(如老子)他却视而不见,从三皇五帝到周公,这一系列圣人名单中,竟没有一个不是政治家,可见,在孔子心目中,有政治抱负,能够立
德、立功、立言者才是圣人,孔子自己也最想成为这样一位圣人,可惜因为他并没有政治才能或运气不好,在功名上一生都未能如愿,只好退而求其次——著书立说以立言。在孔子时代,战事频仍,民不聊生,孔子对现实是不满的,他认为社会动乱的原因是礼崩乐坏,因此,一生致力于复周礼,因为他认为周礼是最理想的,周公则是令他梦魂牵绕的偶像(因为就他自身而言,做圣王是不太可能了,但做一位旷世的贤臣还是大有希望的)。所谓礼最早并不是专门用来“治人”的伦理规范,而是祭礼,主要是用来祭祀鬼神或祖先的。虽然曾身为鲁国的祭司,但因孔子自己并不信鬼神,他最关心的还是如何使人的行为看起来更合乎他的品味。他对人与人之间的等级关系迷恋得无以复加,但同时,他又认为自己比帝王更高明(周公的角色)。由此可以看出,在孔子心目中并无平等的思想,成为世俗的成功者——贤者进而成为圣者才是最高的理想。君子和小人的简单划分在论语中随处可见。对春秋的有目的的编写使这段比较客观的历史带上了善恶的烙印。
在孔子那里,什么是善呢?——“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也就是说,做人得有个“人”样,你是什么地位的人,你就应该遵从这种地位的行为规范。这种规范的好处在哪里呢?“使乱臣贼子惧”!也就是说,它可以让“坏人”害怕,从而使人们不敢做坏事。人们凭什么不敢再做坏事了呢?因为孔子已经让人们都知道了什么是好事和坏事,什么是君子和小人,你再做坏事,当小人,你就会受到道德的谴责,甚至受到礼法的制裁。以后,人们做事就会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三思而后行了。同时 ,树立许多正面的榜样,让人们学习他,孔子就亲手制做了一个——颜回,于是这个短命鬼(幸好短命)莫名其妙地变成了圣人。好的榜样会受到人们的尊敬,并给予一定的礼遇——比如举孝廉,比如科举,比如贞节牌坊。这个想法很不坏,但实施的结果如何呢?纵观二十四史,在儒家文化的调教下,我们却看到了更多的乱臣贼子,更多的逆子恶亲,更多的荒淫暴君,更多的酷吏暴行,更多的压迫与反抗。跟从前不太一样的是:从前的坏人是赤裸裸的,现在呢,所有的坏人在做坏事的时候都懂得要打着仁义礼教的大旗,都学会了粉饰,杀人成了替天行道,篡位成了贤王禅让,欺骗成为足智多谋,族诛成为社稷安危,厚敛成为充实国库,纳妾成为天伦之乐,嫖娼成为儒雅风流。总之,你想做什么事,必须先找到一个合乎天理人情的说法,至于你暗地如何操作,就没人过问了。
在这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观念中,中国封建帝王的权力成为无穷大,“真命天子”成为世俗权力的可笑理由。同时,帝王们所面临的威胁也成为无穷大,每一个权臣都在觊觎着无限的皇权。因此在中国历史上,权臣鲜克善终,帝王难得天年。当年刘邦刚做皇帝的时候,还没有感觉到皇帝的特权,及至宫庭礼仪一定,这个出身低贱的小亭长才由衷地感叹做帝王的殊胜。正是对礼的过分强调使中国当权者的世俗权力得以无穷地膨胀。为什么呢?从心理学上分析,礼仪的主要作用是通过等级制度使人产生距离,一但距离拉开,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势必减少,皇帝有什么想法连宰相都不知道,只好偷偷去问宫人来揣测。这也使太监这种中国历史上被严重摧残的奇怪弱势人群有时竟拥有比帝王更大的权力。上行而下效之,权臣如法炮制,礼法便像蛛网一样将中国社会缠绕起来。这样,礼仪所产生的距离作用使父子之间,夫妻之间,长幼之间,属僚之间,君臣之间乃
至一切生活在这个社会中的人与人之间产生了巨大的隔膜。这种隔膜最大的作用在于使人不能简单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每个人都必须学会去揣摩别人同时掩藏自己的真实想法,一但猜错则后果不堪设想。因为每个人的行为都是有规范的,规范使行为缺乏弹性,没有丝毫宽容的余地。更谈不上人与人之间会产生爱和同情,而只有恐惧与提防。
另外,因为礼的核心是孝道,它是基于血缘关系的秩序。由于基于血缘,必分亲疏,而不能产生博爱。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提法虽然不错,但因儒家理论体系中缺乏超越现实的信仰和形而上学的根基,它始终未能说明这样做的充分必要性而沦为一种说教。由于对礼的过分提倡而忽略了仁的根基,即使家庭成员之间也不能真正建立起基于爱的孝道而只能产生情感的隔膜。
当把家庭中的礼法类推到全社会的时候,就产生了忠(但我认为更有可能是由于在寻找“忠”的根基时遇到了困境才反诉诸“孝”的)。忠和孝的本质含意就是“听话、顺从”。这样,在中国社会中,只有一个人活得像一个人,其他人不过是不同等级的奴才,事实上,就连这一个人——皇帝——也终日生活在恐惧之中。虽然每一天大家都在不停地重申忠君孝慈这类的口号和标语,但没有一个人会发自内心地出于爱去做,如果这么做了,只是由于不得不去做或需要秀给别人看罢了。为什么礼教不能产生真正的忠孝呢?因为这是违背人的天性的。人天性是热爱自由和真诚的,没有一个人(包括最邪恶的人)喜欢被束缚和不由衷。当一个人发自内心地喜欢另一个人的时候,是不需要什么规范的,他的表达方式是无限丰富的,反之当他恨一个人的时候也是这样。当被强制规定你必须无条件服从一个人或某种制度的时候,你心中所能产生的只有仇恨和恐惧。但由于不能够表达出这些情感(爱或恨),就只好伪装自己,将情感埋藏在心里,久而久之,此人的心理将变得超载而越来越阴暗。这就是为什么儒家文化所强调的礼会导致虚伪和仇恨的原因。在西方,我们看到父子、母子、兄弟姊妹甚至远亲朋友之间都可以无拘无束地通过身体的接触来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使他们更容易消除距离感而产生爱与宽容,而儒家的做法则是男女授受不亲。直至今天,如果有青年男女在街头接吻还被许多人认为是可耻的事。由此可见我们民族的心理曾经何等地阴暗。
因礼法在压抑下层人的欲望同时它又强化当权者的欲望,所以,虽然在这个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因为这种礼法而生活在恐惧与仇恨之中,但同时每一个人在内心深处都希望获得更大的自由以摆脱这种恐惧,而获得相对自由的道路只有一条:获得更大的权力,争取更高的地位。所谓富贵险中求,真正有权力的人才能从这种礼法中获得利益,于是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不断升级的欲望和恐惧的矛盾心态之中——因礼法压抑和强化而变得更加膨胀的欲望和对礼法等级所造成的禁忌的恐惧。由于权力可以抗拒礼法,因此礼法并不能使“使乱臣贼子惧”而不做恶,而只能使最下层的百姓生活在真正的恐惧和禁忌之中。
P.S:以下文章,为转摘,并且具有一定批判性,只供阅读,非认同双方思想。
关于儒家文化——仁
二、仁
在孔子思想中,他不断强调的一点就是“仁”,然而,恰恰在中国,这一点是被讲得最多却做得最少的。我们的伟大祖先打着仁义的旗号做尽了伤天害理的勾当。族诛连坐这种可以写在律法中的酷刑被中国人发挥得淋漓尽致,几乎在每一个封建朝代的编年史中你都能找到这样的案例。凌迟这种刑罚据说必须割尽三千多刀而又能保证犯人不至死亡才算合格,如果中途罪犯不幸死亡就要拿刽子手问罪。在中国古代,如果你不幸生在帝王家成为一名王子,那等待你的命运几乎只有两种:杀掉你的父亲或兄弟或被他们所杀!还有一种就是箕子之明夷——装疯卖傻。
为什么儒家文化不断地强调仁,却并没有给中国社会带来半点的人道呢?原因很简单:因为儒家没有彼岸世界的观念,反而崇拜祖先!换句话说:因为儒家是倾向唯物的实用主义者,儒家的最高理想就在此岸!在孔子时期,还有一些诸侯国信仰鬼神,如楚国。但孔子之后,由于对孝道和家族观念的强调,祭祀逐渐演变为主要针对祖先的崇拜。既然孔子可以让这些后人无法考证的国家祖先成为圣人,那么每一个平凡的家庭都有理由使自己其实并不那么光彩的祖先成为贤者甚至神明以光耀自己的门楣。在中国,几乎民间信仰的所有的神都是由人演化来的,如关公,妈祖等。也就是说,中国人不但可以成为圣贤,他甚至也可以成神!于是,中国历史上不断地上演着凡人演变为圣人(如孟子、朱熹等)和神(如秦叔宝、岳飞等)的闹剧。而他们变为圣人或神明的原因是因为做人做得好!所谓做得好是指做得合乎礼义的规范。事实上是不是这样呢?我相信曾经活在这些圣人身边的人肯定会找到这些圣人身上不太完美的地方(比如朱熹与名妓严蕊之间的纠葛),但这些人一但死去,人们就会为圣者讳,将他打扮成一朵花,然后盖个祠堂供起来,然后哄骗子孙说,这些人曾是何等伟大!由于普通的学者和武夫都可以成神成圣,身为九五之尊的君王又何尝不能?因此,君王在活着的时候就是圣主,不管这个人曾经多么昏庸荒淫。事实上,中国历史上许多昏君都曾被奉为是菩萨的化身。
对祖先的崇拜的前提是美化和神化祖先,这样祖先的行为规范成为楷模,祖先行善固然可以学习,同样,祖先杀人及其杀人的方式当然也可以效法。因为祖先是神圣的,他们这样做一定有他们的道理。显然,后世每一种惨无人道的暴行都可以在孔子以前的祖先那里找到先例。由于家族的祖先的行为是以某一家族的利益为核心的,它们很难有可能出于对人的博爱,它们更可能孕育出基于维护家族利益的类似动物族群之间的残酷杀戮。
由于没超越现实的彼岸世界的观念,此岸世界的成就(功名)就会成为儒者心目中最高的成就,而此岸世界的价值观根本不可能摆脱功利目的而产生真正的博爱。这样,尽管儒家经典中不断重申做人的美德,但因为没有根基而只能成为充满说教的空中楼阁。由于孔子作为一个凡夫被后代统治者们树立为成功的楷模,很少有儒士会认为作为一个凡人是有缺陷的,竟将人称为与天地齐的三才。有时中国人将心目中的神称为“天”,这其实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几乎像祖先这个概念一样,任何人都可以对这个词加以利用。这个概念的模糊使儒者成为实
际上的唯物主义者。对于一个拥有儒家观念的人来说,忏悔是一个很陌生的词汇,而只有所谓的“内省”,由于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并不存在任何能够真正监察自己的基于确信的博爱,更不清楚博爱能够给自己带来什么利益,这种“内省”更容易堕为一种功利的“心算”和自欺。忏悔有利于清理不良的心态,而自欺和遮蔽只能增加心灵的负荷造成心理的扭曲。儒者不得不伪装,因为你的一切评价来自于世俗对你的行为的评价,在他们心中,除了现世的世俗权力,没有别的什么更让他们向往和恐惧的力量。这使每一个儒生都把自我今世的成功与否赋与了无上的价值,如果活着的时候不能成功,那么几乎注定死后也不能留名。没有来生和神明审判的观念使得儒生们除了今生的成功之外毫无希望——甚至也得不到心理的平衡,而这种成功的核心又是政治上的成功。家族观念又会使他们认为保全自己家族的延续是第一要务,而社会义务与家族利益相比是微不足道的,如果去做,除了维持生计之外,就是为了实现治国平天下的个人政治野心,其最终目标还是为了光宗耀祖。这样,当家族利益受到威胁的时候,一切手段都可以加以利用,而打击自己仇家的最好方式就是满门抄斩,拆除其宗祠,刨开其祖坟。在明朝,几乎所有的权臣都是以被下一任权臣灭门的命运而告终的。
孔子说:仁者爱人。那么爱的是什么人呢?是爱所有的人吗?显然不是,当他认为此人违反了宗法礼仪的时候,就说:小子可鸣鼓而击之!少正卯就因此(事实上连礼都没有违背,而仅仅是出于孔子的嫉妒而罗织的罪名)而死于这位圣人刀下。不合乎礼仪的人则人人得而诛之,有趣的是,当这位乱臣贼子篡位成功之后,他就会被认为是正统,所谓既往不咎,而又拿起忠孝这把刀去诛杀一切不顺从的人。在此时他可以堂堂正正地使用一切极端残酷的手段。可见,儒家真正所爱的永远是当权者(世俗的成功者),这也是为什么几乎所有的帝王都愿意尊孔的原因。作为唯物的实用主义者,仁在儒家那里永远都是换取政治影响的口号。仁爱在儒家那里是没有超越世俗意义的根基的,罪恶除了因不走运会遭到世俗的惩罚和历史上的恶名之外,没有任何审判;如果混得好,则可以像孔圣人那样永远受到后人的景仰与子孙的香火供奉。“天地良心”也是儒家经常用来谴责恶人的咒语,但这与他们的人生目标(齐家治国平天下——其实是荣华富贵)相比,是何等的软弱无力啊!如是之仁,加上儒家文化所强调的礼所导致的恐惧和仇恨,使中国社会的政治始终处于灭绝人性的黑暗之中。
作文三:《关于对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思考》1500字
儒家仁爱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古中国身为世界四大古文明之一, 其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对现代中国乃至整个世界文化 进程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其中, 影响最为广泛当属儒家文化。 那么这样一支兴于春秋时期 的学说是怎样成长为整个华夏的文化典范, 成为引导世界文明走向的大成思想, 百家争鸣时 的那么多文化流派为何偏偏是儒家流芳百世, 它又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中国传统文化。 对于这 些问题,我有一些自己的想法。
儒家文化的中心思想是孝、弟、忠、信、礼、义、廉、耻,其核心是 “ 仁 ” 。由此看来, 儒家的精髓就在于一个“仁”了,这个仁指的是仁爱,但这种仁爱是一种非常广义的指代, 它被用来教化民众的思想行为, 用来指导君王之道, 用来规范人伦教义。 即使过去千年, 这 种仁爱思想对于社会的进步发展依然具有多领域的广泛影响。 正是这种极其睿智的仁爱思想 的提出,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儒家成为中华民族的正统思想,并且影响至今。
首先,我们先来分析儒家仁爱思想其本身。 “仁”与人有着紧密的联系。这个思想的提 出是基于对人是什么的追问, 孔子首次将仁规定为人的本质。 他认为人是并存的, 所有人只 有在社会中才能存在。这就共存要想持续且健康的发展下去,就需要一种仁爱的关系存在, 需要一种道德情操的存在。 由此看来, 仁可以归类为两种含义:一种是指道德本身或是有道 德的人,一是指乐观又有高尚情操的人。这几种含义的共同点都是人人之间应互爱、自爱, 只有这样才符合身为一个人的本质, 才能被称为人。 人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学习并理解何为 “仁” 的过程。 孟子继承孔子的思想, 但他认为仁是人出身便具有的, 更加强调了仁对于作 为人的重要性, 生而有之表现了一种自然伦理的权威性。 再将目光放到人本体之外来, “仁” 同样是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道德准则。 其包括两大内容, 即爱人和自爱。 而这种自爱并不指 狭义的爱自己, 在宗法森严的古代社会, 它指的是宗族血亲之爱。爱人更好理解, 便是一种 推而广之博爱。 无论是自爱还是爱人, 都是要求要爱出自己这个个体以外的他人。 孔子认为 一个人只是爱自己的话太过狭隘,尚不足以构成“仁” ,只有拥有仁爱之心,推己及人才能 走向“仁” 。
其次,某种程度上,我们研究任何一种文化,出发点都是它对当下社会的价值的影响, 儒家仁爱思想也不例外。 儒家仁爱思想所涉及的内容, 所产生的价值是极为广泛的。 当下社 会,它的价值主要体现在这几点:人个体的道德修养的养成,构建和谐家庭、和谐社会,整 个人类社会和平梦想的实现。这三点存在一种因果性和内相关性。
对于个人的道德修养来说,只有有了仁爱的思想,才能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去做其他事。 并且这种仁爱的思想会作为一种核心思维, 影响这个人的价值观及其他品质。 一个没有 “仁” 的人, 即使聪慧也只是狡猾, 即使巧辩也只是巧舌如簧。 而如果他具备了仁的思想, 他的处 事会有一种推己及人的关爱, 会有一种将自身融入社会的观念。 对于构建和谐家庭、 和谐社 会来说,儒家的“仁”强调家庭中的孝悌、敬长的道德观。这有利于培养家庭长幼有序的和 谐氛围,营造父慈子孝、胡尊互爱的伦理亲情。最后,对于实现人类社会和平梦想来说,全 人类要实现和平共处, 没有人人友爱是不可能的, 而这种深层次且广泛的友爱, 必须有一种 相当有力量思想来支撑,儒家仁爱思想传承千年,历经历史的考验,被一代代检验、完善, 具有普世的含义和力量。可见儒家仁爱思想为全人类的和平提供了一种强有力的精神力量。 由此看来, 儒家仁爱思想作为一种中华民族的传统正统思想, 从古至今, 都表现出其博 大精深的哲学魅力和精神力量。
作文四:《关于儒家文化及其发展的思考》500字
关于儒家文化及其发展的思考
一、儒家:
1、 基本内容:
仁义 德行 礼乐 人性本善论 皆可成圣贤 政治上贵民仁政思想 明辨是非思想 修养 和谐 人与自然和谐
2、 受众:
教育思想,有教无类
3、 影响力:
中国人文传统 中国人的核心价值观 国学的核心与主体
4、 应该注意的问题:
剔除被篡改部分 分析观点背后的智慧和善意 古为今用
5、 与其他文化的互动:
本身包含易经思想,又受佛学思想影响,事实上儒佛道基督伊斯兰真主文化内核统一, 大体系,吸收适当的新文化,不能教条化
6、发展方向:
应有发展的魄力,把儒学定位成为一种提高修养改善社会治理的学问(而不是仅仅教 条化的就是圣人的文字,圣人为师支持繁荣文化)
开放的体系,吸收各种先进文化,理性分析继承果敢创新发展
二、如何发展儒学文化:
1、 理论挖掘与创新
2、 善用大众媒体新媒体构造传播平台
3、 善用公益组织、社会团体、志愿者进行文化推广与行善做事
4、 开班公益的和收费的文化培训班, 内容包括知识传播课程, 素质成长课程, 行为引导 (比 如社会关系和谐)课程、习惯培养课程等
5、 文化产业,比如发扬责任感的企业家精神、进行企业培训、网络培训
6、 论坛、峰会、会员组织
作文五:《关于儒家文化的批判与继承对现代化进程中儒家文化境遇的反思》5800字
Nov(2001 2001年11月 理论学刊
Journal Ser(NO(106 No(6 第6期总第106期Theory
关于儒家文化的批判与继承
——对现代化进程中儒家文化境遇的反思
牟宗艳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山东济南250021) [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909(2001)06—0100—03
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对待作为中国传 化没有任何相融的可能性,但是,两者的结论基本一 统文化核心理念的儒家文化的问题,一直是人们研 致,即在非西方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研究民族文化 究和讨论的热点之一。对这样一种产生于小农经济 是没有意义的。无疑,在西方发达国家以互联网、便
和宗法制度的框架之下的文化体系,我们要想使之 捷的通讯手段、覆盖全球的新闻传播体系和充斥文
历久弥新,就必须以批判为前提,取其精华、去其糟 化市场的影视产品为手段,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文化 粕;同时,对传统的批判,其全部含义,并非简单地否 扩张的背景之下,非西方民族国家的文化传统在现 定,而是要以继承为目的,在破与立完美结合的基础 代化、信息化、全球化的冲击中,处于艰难的境地。
上,创造新的文化传统。所以,以什么样的立场和方 但是,以上这种观点也忽视了在民族国家、尤其是像
法,对儒家文化进行一种什么样的批判,决定了我们 中国这样有几千年文化传统的国家中,传统文化对 是否能够做到真正的继承。在已有的各种批判中, 其国民的价值取向、伦理情趣、思维方式、生活习惯、
民俗等多方面、全方位的深刻影响。我们无法否认, 有民族文化虚无论,有儒学复兴论,有批判继承论;
本文试图对这些批判进行哲学的反思,以求对有效 在现实中,无论是感性的接触,还是理性的反思,都 实现批判与继承有所裨益。 告诉我们在现代中国,作为传统思想核心理念的儒
一、民族文化虚无论——一种舍弃继承的批判 家文化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
英国学者约翰?汤林森在其著作《文化帝国主 德国当代著名哲学家伽达默尔在他的《真理与 方法》中曾经讲过:“即使是在生活急剧变化的地 义》中,提出这样一种观点:“在资本主义现代性‘稳 定模式’当中,一般的文化归属感已经被‘商品化 方,比如在革命的时代,保存在一切事物的演变中的
的’例行社会经验所取代,此时所有的‘认同’都已 旧东西,也远比人们知道的要多。”(转引自刘放桐
经被商品化的现象所淹没。”所以他赞同班尼迪特 等《新编现代西方哲学》第497页)传统的影响是 潜
?安德森在其《想象出来的社群》中提出的观点,即 在而深刻的。从感性的角度来讲,且不说世代口耳
所谓民族国家、传统文化,只是这些国家的人们面对 相传、耳濡目染的思想观念,以及通过文字记述而铸 来自西方的现代化进程的冲击想象出来的政治社 于钟鼎、著于竹帛、载人史册的典籍文化,即便是在 群,以此来对抗现代化的冲击,而实际上,文化传统 化为工艺器物、造为建筑雕塑的各种物质文化中,都
并不是什么真实的存在。 可以看到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传统文化的烙印。
汤林森的观点显然属于一种典型的“西方中心 从理性反思的角度来讲,首先,文化心理结构是 主义”的话语系统,其意图,无非是为西方的文化扩 有稳定性的,任何类型的文化生成发展的基础,都毫
张辩护。西方学者的这种观点虽然与我国现代化进 无例外的是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它是某一民族历
程中出现的全盘西化论并不完全一致,因为后者并 史发展中人民群众生活、生产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不否定民族文化的存在。只是认为民族文化与现代 它带有极强的稳定性和普遍性,它对现实生活的影 100 万方数据
响,无论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都是现实存在的,我 对儒家文化传统向现代转型作了很多努力,以现代 们必须面对。所以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话语系统批判性地重新诠释儒家的范畴体系,其中 不能也不可能抛开传统、抛开历史。其次,任何一种 不乏创建性。但是他们把儒学复兴作为最终目的, 文化体系都首先是民族的,然后才是世界的。某一 这就决定了他们所作的继承是一种不成功的继承。 文化体系的价值,就在于它与其它文化体系之间的 这一部分学者,在继承发扬儒家文化问题上,淡化其
差异性。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代 不足,过分地张扬儒家文化的本位意义,试图把儒学
表,我们要创造的先进的文化体系,是社会主义的, 确立为现代化进程的根本精神动力。这种观点显然
同时也是民族的。文化的民族性要求一个国家的文 存在不足,正如陈来先生所说:“儒家的问题可能在
化体系应该能够反映民族精神和具有民族特性的价 于一个合理的‘定位’。”(《人文主义的视野》第17 值观念、思维方式、理想人格、国民品性等。这种文 页)缺乏合理的定位,当然就无法对传统进行客观 的批判和真正的继承。 化体系的价值,在于它是一个能够吸收人类已有的 优秀文化成果、能够批判继 承传统而又充分体现时 任何一种文化形态的存在,都不能脱离现实的
代精神的、立足本国而又面向世界的体系。对于西 社会基础。观念文化的基础在社会实践中。从历史
方以科技理性为核心的文化我们要吸取,同时我们 上来看,儒家文化之所以能在诸子百家中独领风骚,
更应发扬本国文化的民族性。再次,从儒家文化本 成为中国几千年历史中的主流文化,根本原因一如
身来看,它作为萌生于农业社会基础上的文化体系, 陈寅恪先生所说就在于它的法典化,也就是说儒家
其中必然有许多糟粕,但是,它作为中华民族精神力 文化在历史上得到了国家强制力的帮助。从董仲舒 量的汇聚,必然包含着本民族积极向上的思想因素, 开始,儒家学者开始对儒家经典的微言大义加以发 比如儒家讲的重视家庭美德、重视社会责任感、积极 挥,把儒学所设定的君臣等级制度与神秘的天命联 有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都有不断发展的可能 系在一起,从而使儒家思想有利于维护统治阶级的
统治,从此开始了儒学与政治的结合。以后历代的 性。在我们建构先进文化体系的过程中,对于其中
的精华的东西,我们都要吸取,而不能无视其中有益 君主都利用它来维护自己的统治的权威性,加上儒
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内容的存在。 家知识分子的努力,儒家思想被落实为社会生活各
二、儒学复兴论——一种淡化批判的继承 个领域的制度安排,儒家文化的伦理体系与社会制 在2001年第6期的《哲学研究》上,以该刊编 度一体化。在政治的干预下,儒学从民间的学说转 辑 变为官方的正统意识形态,儒家的价值信念与道德 部的名义发表的《旗帜?道路?党风?学风》一 文讲到:“‘新儒家’的要害同样是不懂得范畴是历 准则打上了天经地义的神圣色彩。通过将儒家思想
史性的构建、复杂性增长的级次,肯定异质(封建农 礼制化,再赋予礼制以法律的形式,就使儒家思想渗
业社会、现代化途中的发展中国家)能融为一体,确 透到了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构织成了一幅无人
切地说是今花(自由民主)源于古树(心性潜质)。” 可以逃离的严密的制度网络。 该文进而将现代新儒
家称为“理论泡沫”。在此,我 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社会化大生产取代了
们且不说它将新儒家定位为“理论泡沫”是否妥当, 个体的、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市场经济取代了小农 但这一批评,确实指出了以新儒家为代表的部分学 经济,民主、科学、平等、自由观念与儒家的人治一德 者,在以往对儒家文化的批判与继承所作的种种努 治政治伦理模式表现出鲜明的异质性,马克思主义 成为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思想,社会主义文化 力中,存在着严重不足,即在现代社会制度的背景
下,对儒家思想中的弊端和其作用的有限性认识不 在我国居于主导地位,加强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
足,过分张扬和理想化了儒家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的 社会主义为核心内容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
作用。 我们所要建设的先进文化体系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
节。无论儒家文化在历史上对于安排中国人的社会 自“五四”以来,在对儒家文化的批判中,以新
儒家为代表的这一部分学者,一直在为恢复儒家文 生活秩序起到过多大的作用,一旦历史进程把中国 化的主流文化地位进行着努力,从早期的熊十力、梁 拖入了世界工业文明的体系,它就再也无法按照过 漱溟等人,到50、60年代的牟宗三、徐复观等人,都 去那种作用方式和传承机制演化下去。就是说, 作 在试图通过对儒家的内圣之学进行改造,开出新外 为观念形态的儒家思想文化传统,由于生存基
础与 王之学,恢复“儒家的伦理精神象征”。现代新儒家 传承机制的缺失,不得不接受新的社会实践
的淘汰
万方数据 101
选择。 剖,统而批之,结果就像人们常说的,倒洗澡水连孩
所以,在现代化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取代了 子一起倒掉了,这算不得成功的批判。成功的批判 封建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的背景下,对儒家思想 应该是与继承结合而不是与继承割裂的批判。 中的 不足避而不谈,并不能必然地增加人们对儒家 另一方面,有一部分学者在批判与继承中,重的
文化的认同,实现对儒家文化的继承。无论怎样淡 是继承,舍不得批判,对儒家文化的不足轻描淡写地
化儒家思想的不足、张扬其现代价值,儒学复兴论期 带过,然后就是一味地从正面讲传统,甚至牵强附会
望的儒家文化成为文化主流都是不可能的,儒家文 地讲传统的现代意义,惟恐一讲批判,就否定了儒家
化不可能再作为一套完整的制度结构或者一体化的 文化存在的价值。结果,由于对儒家文化中的负面
信仰体系对社会发挥支配作用,在现代化的进程中, 的东西批判不够,使得一些该继承发扬的没有得到 它只能是一种服务于主体文化的从属文化形态。儒 继承发扬,反倒使负面的东西在民众的生活中泛滥。 家文化在工业化社会中的作用,不再具有本位文化 不对儒家文化中那些对人们的生活发生消极影响的 的意义,它只能是被动地去适应。儒家思想作为一 因素进行深入批判,就无法真正实现对其精华的继 种文化资源供人们去参考、选择和利用,只有那些能 承。与工业化相容的文化成分,在新的政治经济环
境下 真正的批判,首要的是不怕揭短,要敢于直面儒
才可能发挥积极作用。同时,鉴于儒家文化包罗万 家文化中的糟粕的存在,并对这些糟粕进行充分揭
象,其中固然有可能促进工业化发展的成分,但也有 露和鞭挞,使负面的东西销声匿迹;真正的批判,应
长期积累起来的具有负面影响的内容,因此它的作 当是破与立的恰当结合,对传统中能为现代社会所
用必然表现出双重性,我们必须从具体需要和具体 用的东西,善于根据变化了的现实,进行新的诠释, 的话语环境出发,来实现对它的批判与继承。 以为今天所用。要有勇气构造一种新的文化传统。 三、在破与立完美结合的基础上创造新的文化 传统是开放的体系。任何一种文化都应该是开 传统
放的体系,都应该是面向现代化的。如果现代社会
十几年来,我们的学者苦心孤诣地发掘儒家传 需要我们对传统作出新的解释,以服务于现代社会, 统中
的精华,剔除其糟粕,以求能使传统在现代社会 那我们就不妨做这样的工作。比如对“天人合一”
焕发新的生机。但实际上,这些努力并未对百姓的 的理解,古代讲的天是有道德含义的天,今天,出于
Et常生活发生多大的影响,学者的努力不但收效甚 环境保护话语的需要,我们把它解释为人与自然应 微,而且越来越使自己的研究成为了空中楼阁,更有 该和谐相处,那也未尝不可。我们应该形成这样一 甚者,一些封建迷信的东西倒被部分民众看作是传 种认识:我们是在现代社会的背景下,创造一种新的 统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对 我文化传统,这种文化是中国的,同时也是时代的。
们所持的方法进行批判的审视。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要具体地讲。我们一直
首先,批判与继承应当是破与立的恰当结合。 在讲对儒家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但是,在我
对儒家文化,我们应该明确,我们所进行的批判,是 们使用这一概念的时候,好像在儒家文化中,存在着
以继承和发扬其精华为最终目的的,所以,批判传统 两大部分,一部分是糟粕,另一部分是精华,取精华、
的全部含义,并非简单地否定它,而是要实现一种重 去糟粕,可以像切苹果一样,把腐烂的部分切去就可 构,使它与新的东西相结合,创造新的价值;同时,由 以了。其实这是一种形而上学的理解,同一个概念、 于儒家文化是形成于农业社会,所以,在现代大工业 思想,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语境下,可以表现出相 背景之下讲继承传统,离不开批判的前提。批判以 反的性质。比如同样是“忠”这一概念,如果理解为 继承为目的,继承以批判为手段,破与立的完美结合 是对君主的忠就不可取,而忠诚于人民则是可取的。
才是我们的目标。 所以,取精华、去糟粕不能虚讲空讲,必须对每一概
在以往的批判与继承中,两者之间存在断层。 念的具体话语环境进行具体分析。
一部分学者虽然也讲继承,但着重的是批判,讲起批
判,就忽视了继承是批判的最终目标。他们的工作 作者简介:牟宗艳(1972一 ),女,山东临沂人,哲 重于破,轻于立,往往笼统地把儒家文化与封建专制 学硕士,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 统治传统混在一起,较多从政治意义上批判儒家文 讲师。化,未对儒家文化的多重属性进 行具体而客观的解 责任编辑:裴传永
102
万方数据
作文六:《关于中国儒家文化》3800字
关于中国儒家文化
对于儒家文化,首先要讲它的起源。 (一)关于儒家文化起 源的几种理论
关于儒家文化的起源,很多学者对其都进行过研究, 大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概括起来, 大约有以下几种理论。 1“王官说”
《汉书·艺文志》:“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由此 创立了百家出于“王官之说”。 近人章太炎仍持此说, 指出:“此 出于王官之证。”他认为“古之学者,多出王官世卿用事之时, 百姓当家,则务农商畜牧,无所谓学问也。其欲学者,不得不给 事官府为之胥徒,或仍供洒扫为仆役焉。故《曲礼》云:宦学事 师。学子本或作御也。??是故非仕无学,非学无仕”(《章太 炎政论选集》上册,第 287页),也就是“不仕则无所受书”。 简言之, 古代学术皆出于“王官之学”, 民间因专事体力劳动无 所谓学问,他们为了求得学问,就必须服从于官宦,才有可能受 书治学。 诸子之学是“官学”延续的结果, 而“官学”则是诸子 之学的渊源。——这是关于儒家起源的“王官说”。
2“世变说”
胡适力避此说,他根据《庄子·天下篇》、《荀子·非十二 子》、司马谈《论六家要指》和《淮南子·要略》等书,都不要 “王官“之说,“皆属汉儒附会揣测之辞,其言全无凭据;而后 之学者乃奉为师法, 以为九流果皆出于王官。 甚矣先人之言之足 以蔽人聪明也”。因为,“学术之兴皆本于世变之所急”, 《周 官》中虽然说过“司徒掌邦教”,但是这和儒家“以六经设教 ‘完全不是一回事, 司徒之属根本“不知儒家之六籍”, 甚至也 不是他们“所能梦见”的。他认为,恰恰相反,“王官之学”不 废,先秦学术便不能兴起。“诸子之学不但决不能出于王官;果 使能与王官并世,也定不为所容而必为所焚烧坑杀耳。”(胡适 《诸子不出于王官论》,《古史辩》四)——这是关于儒家起源 的“世变说”。
3·“道统说”
儒家对于儒家文化的起源有自己的一套说法。 《论语》 中称:“尧曰:‘咨 ! 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厥中。四海困穷, 天禄永终。’舜亦以命禹。”以下还有汤、周王的誓词和祷词以 及孔子的论说。 这段文字可以说是“道统论”的开创。 因此, 《中 庸》便归纳为“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孔子曾说:“殷因 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 继于周者,虽百世可知也。”(《论语·为政》)这也从夏商周 之礼和孔子崇礼的一致性,进一步论述了儒家的“道统说”。 4·“词源说”
有的学者从“儒”字的来历考证来说明儒家文化的起源。 《说文解字》对“儒”字的训解是;“弱也,术士之称。”胡适 《说儒》从《说文解字》“弱”义之说,认为“儒”之初文作 “需”,与“耍”相通,本身即有柔弱之义。认为“儒”指一种 穿戴古衣冠,外貌表示文弱迂缓的人,本是殷民族的教土,在春 秋时代成了绝大多数人民的教师,他们的职业是治丧、相礼、教 学,还有从事其他的宗教职务。郭沫若在《驳《说儒》》也发表 了自己对“儒”的看法。
然后说一下儒家文化的发展。 儒家思想发展有三个阶段, 一 个是春秋起源,还有是汉代独尊,最后是宋朝理学。
起源于春秋战国时代孔孟之手, 当是时, 孔子认为天下纲常 失调,礼乐崩坏,认为只有恢复上古时代的传统,才是国家发展 的方向; 所以孔子带着弟子奔走诸国, 想要实施自己的政治思想 和抱负。
奈何,他的思想确实不怎么靠谱,社会总不能倒着发展 不是?
孔孟的一套思想,虽然在当时流传很广,可惜从未被当 作治国之道, 这是因为他们的思想不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 孔子 强调“仁”、“礼”,要仁,就不能大国吞并小国;要礼,各国 就要尊奉周天子, 回到西周那一套。 可是当时的现状是怎样呢? 周天子早已式微,控制权不出洛邑,各地诸侯纷纷扩充实力,谋 图称霸,最终形成了七大战国。这样的情况下,还有哪个国家敢 于接受孔子那一套思想呢?
孟子就更过分,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不要说是当时,任何时候的统治者,都不可能接受这样的思想。 所以,他们也只能到处流串,四处宣扬思想而不被接受。
到了汉朝, 形势不同了, 天下一统, 皇帝迫切要求加强皇权, 这个时候, 儒家的思想总算是对路了。 于是董仲舒吸收了一些法 家的思想, 改造儒家, 成功的将儒家思想推上了学术界的统治地 位。提出了最为关键的“君权天授,皇帝即天子”的思想,怎能 不被统治着所喜?
归根结底,每种思想都必须适应社会的实际情况,才能 成为主流的思想。
最后到了宋朝, 程朱理学大行其道, 儒家思想彻底改头换目, 变成了“三纲五常”“男女收受不清”这类乱七八糟的东西, “存天理灭人欲”的朱熹, 自家就豢养了许多姬妾, 甚至还收了 几个漂亮尼姑, 最后被政敌捅到了皇帝那儿, 终于恐慌地上书自 贬加自辩。
程朱理学,要么培养出一群卫道士和古板守旧的老夫子, 要么就培养出一群伪善淫荡的小人。
儒家文化在现当代的发展:1:国学大师们眼中的儒学 现当代虽然动荡年代, 但是我们很多大师仍然为我们儒学的 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其中蔡元培就是他们中的代表人物, 他本着 科学、实事求是的精神,既不盲目尊孔,也不盲目反孔,结合自 己所参加的民主革命与领导教育改革的实践经验, 对孔子及儒学 作了重新认识与重新评价, 探究孔子学说及儒学的根本精神与现 代民主、科学、自由思想的契合处,体现了中国文化教育现代化 的先驱者兼容并包、贯通中今、融会中西的学术襟怀,值得我们 学习。
2:和谐社会与儒家文化
儒家主张“仁学”,以“仁”求“和”。这对我们今天 要求建立一个宽容、 宽松的人文环境是一致的儒家主张“和而不 同”, 反对“同而不和”, 这与我们今天提出的“和谐社会是多 元社会”的命题是一致的, 和谐社会不是要进入无差别社会, 我 们提倡和谐社会,其前提是中国已从单一走向多元、多样,假如 没有多样、多元,就没必要讲和谐。儒家的礼乐文化不仅促进社 会秩序化,而且有“谐万民”的目的,这样促进文化的和谐化。
然后说一下儒家文化对当代的影响。 积极影响:儒家思想的 传承, 除去糟粕外, 仍有许多精华对当代社会生活的发展具有积 极影响, 应该给予肯定。 我认为儒家思想在关于人的问题上表现 的积极作用更为突出。 在儒家思想的形成和完善的过程中, 对于 人生价值的内涵、类型、层次、标准等问题,都有充分而精辟的 论述, 这些是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 儒家思想的人生价 值观包含着对人的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的观点,包含着怎样做 人,怎样实现个人价值的看法。人不是孤立的存在,每个人都处 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 也与一定的自然环境发生联系。 怎样做人, 实质上就是怎样对待自己, 以及怎样对待与自己构成相互作用的 其他三组基本关系。这三组关系是:与他人的关系、与民族和国 家的关系、 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一个人的人生价值正是通过对待 自我、他人、民族和国家以及自然的关系而实现的。儒家思想的 消极影响:. 等级观念压抑了人的个性和创造性。过分注重人际 关系,轻视对自然界的探索和改造。 . 轻视生产劳动,不利于生 产力的发展。过分注重道德的作用,缺乏法治精神。把“中庸” 上升为方法论,不利于培养人们的敢闯敢冒、改革创新精
神。.“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不利于理论创新。
“重道轻器”的体验性笼统思维, 不符合现代科技的发展要求。 最后说一下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儒家思想对中国 文化的影响很深 , 几千年来的封建社会 , 所传授的不外 .传统的责任感思想 , 节制思想 , 和忠孝思想 , 都是它和封建统 治结合的结果 , 因此 , 儒家思想是连同我们当代在内的主流思想 . 积极方面 :(1)重视教育 , 并且创造
(3)思想上善于辨证思维 , 重视自然的农业 , 重视经验 , 认为自然 秩序是人类理性的根源 , 而 人类的理性又是人的自然权利的依
据 . 提倡
(4)提倡以
(5)儒家思想早熟 , 统治有力 , 贯穿了中华民族的大部分时期 , 给 社会历史的起了安定 , 平衡 , 和参考约束 .
儒家思想的消极方面 : (!)不重视农业生产知识的传授 , 不重视 科学知识的学习 , 强烈的政治目的 , 孔子就是倾向于参政的 . (2)不重视逻辑 , 一味重视经验 , 叫做
(3)强调个人服从群体 , 压抑了人的个性 . 漠视性格 , 思想大统一 . 造成国民愚忠愚孝 , 道德和责任标准压制了人的创造性 , 这也和 历代帝王的意志合拍 , 被其利用 , 成为统治阶级的思想武器 . (4)伦理关系凝固化 , 绝对化 , 三纲五常 , 家长专制 , 成为人身压 迫 , 精神虐杀 , 制约着全民族的思想方式和生活方式 , 成为历史前 进的阻力 .
(5)伦理观念 , 等级制度置高无上 , 达到排他性的程度 , 从而限制 了自然科学和科技的发展 . 历代帝王也不重视科学技术 , 把一些 科学成就说成
总之 , 儒家思想的两部分 -----圣人的主观思想和客观政治论 , 即
比如 , 在我们现代的教育中 , 儒家的教育方法还是很有用的 .
再有在官员的贪污腐败问题上 , 道德 , 仁义 , 儒家的思想会是 对贪官们的谴责依据吧 ? 再者 , 我们所讲的责任感 , 正义感和勤奋 精神 , 那个不是我们的民族精神 , 不是儒家文化传统的精华呢 ?
作文七:《儒家文化的传播》1500字
第5课 儒家文化的传播 考纲要求:辐射东亚(A) 重点:儒学对东亚的影响 导入:儒学对中国的影响是什么?
国内影响——汉代以来,儒学逐渐成为历代王朝的统治思想和传统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对古代中国的社会观念、行为规范、政治思想、法律制度等影响广泛而深远。
一.辐射东亚
1.儒家文化圈:秦汉以来,
中国文化先后传入越南、朝鲜、日本等国家,形成以中国本土为地理中心,以中国文化为轴心的东亚文化圈,因儒学的影响尤为深远,也称“儒家文化圈”。
2.儒家思想传入东亚的时间
(1)越南:约公元前3世纪
(2)朝鲜:约1世纪前后
(3)日本:6世纪初,经朝鲜传入日本
儒家文化在19世纪前、19世纪至今分别对东亚产生了哪些影响?
3.儒家文化对19世纪以前的越南、朝鲜、日本的影响
(1)儒学成为三国居主导地位的官方哲学;
(2)三国仿效中国体制进行制度建设和社会改革;
(3)三国以儒学为主要教学内容设立中央官学和地方学校,私人办学也普遍教授儒学;
(4)三国都建有崇奉孔子的文庙,定期举行祭孔大典
(5)三国仿效中国实行科举制度选拔官员,考试科目以儒家经典为主要内容
4.儒家文化对现今越南、朝鲜、日本的影响:三国仍保留不少于中国相似的社会礼仪与风俗习惯 问题:儒家文化现今仍对东亚国家产生影响的原因是什么?
儒家思想有利于国家的统
治、社会秩序的安定、人际关系的和谐;长期的吸收、融合,使儒家思想成为越、朝、日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深渗入人们的社会观念、伦理规范和日常生活中。
二.远播西方
1.儒学西传
(1)16世纪罗明坚向欧洲寄回《大学》、《孟子》的部分译稿;利玛窦将“四书”译成拉丁文寄回西方,
在《利玛窦中国札记》中对儒学及其社会影响做了详细介绍;
(2)17世纪后,金尼阁对“五经”做了部分翻译;康熙年间,柏应理在巴黎以拉丁文编著出版《中国哲学家孔子》一书;
(3)18世纪中叶,已有相当数量的儒学著作译本及相关介绍经传教士之手流往西方。
2.西方对儒学的反响:
(1)16世纪以后,部分西
方思想家推崇儒学;
(2)18世纪以后,许多启蒙思想家则对儒家文化进行反思、批判。
三.练习与思考
1.P25
2.P25-26
参考答案:
1.本题可以引导学生从社会结构、社会生活、社会风俗、社会文化方面进行探究。在引导学生探讨问题时,可让学生每人就一
个方面,或一个点展开深入探讨。
如:在新加坡,有着和中国相同或相似的社会礼仪与风俗习惯,两人相见时相互作揖;结婚要选黄道吉日,送红包;新娘穿代表喜庆的红色衣服,举行仪式时尽可能多地宴请亲朋好友;出殡要选不犯凶神恶煞的时间;为讨吉利,商品、银行的字号大多取“鸿发”、“茂源”之类的招牌;春节、元宵节、端
午节、中秋节是传统节日。 另外,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华人聚居的国家,也都有许多风俗习惯、社会礼仪与中国相同或者相似。
2.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思考英、德两国的思想家对儒学态度出现不一致、前后变化的原因。
(1)传教士认识中国的程度、角度不同,向西方介绍中国文化的侧重点不
同,可能会导致西方对中国的评价不同;
(2)西方人士对中国社会的了解程度不同,从16世纪的译介,到18世纪中国文化西传成规模,西方人理解中国文化的程度在不断加深,故而评价也会发生变化;
(3)随着西方近代文明的不断发展,从启蒙时代到工业时代,西方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优越性日益显露,这使得西方
对中国的认识、评价发生变化;
(4)西方加大对东方的殖民,也使西方逐渐产生对东方的歧视性看法;
(5)解读不同文明时,往往会引起误读,也会使思考产生偏差与前后不一致;
(6)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和观点看待中国,态度也会出现不一致。如,同样是启蒙思想家,看到中国古代儒家关于仁、爱的一些
思想,即推此即彼,联系到启蒙运动时期提倡的思想,看到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思想,即会产生批判专制的看法。
四.作业
1.练习册第5课
2.预习第二单元序言、第6课
作文八:《儒家文化的演变》5600字
(一)演变:
1、春秋---创立:
(1)原因:
根本:社会政治经济大变革在思想意识领域的反映。
具体:
①各国统治者出于争霸的需要,优待知识分子。
②井田制崩溃,土地私有制产生,社会经济的发展。
③社会大变革时期,人们思想导演活跃。
④私学兴起与讲学出现,造就一大批有知识思想家。
(2)概况:
孔子创立儒家学派,思想核心是“仁”。主张:
① “仁者,爱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
②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③维护周“礼”,贵贱有序;
④教育思想。
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对不同的人来讲,“仁”有何不同要求?从中反映出儒家思想有什么作用?为实现“仁”,孔子提出了什么方法?
不同要求:对统治者来讲,就是要实行德政,爱惜民力,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对普通人来讲,就是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广泛地理解体贴他人。
作用:通过人际关系的和谐,来稳定社会秩序。(在封建社会为统治阶级服务)
方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今天,这句话对我们大家的为人处世有何启发?
(1)尊重他人,求同存异。
(2)适度忍让,体谅别人。
(3)与他人坦诚相待,主动与别人沟通。
(4)自己不愿意承受的事情,也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凡事站在他人的角度上,“换位”思考,多替别人想一想!
2、战国---发展:
A、孟子发展了孔子的学说,主张:
① “仁政”,“民贵君轻”;
②“政在得民”,宽刑薄税,反对苛政”;
B、荀子主张:“天行有常”,具有唯物思想。“制天命而用之”,即掌握自然的变化规律而利用它,造福人类。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3、秦朝---尚法排儒:
实行“焚书坑儒”,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教育由官府举办,严禁私学,实行愚民政策。
4、西汉---改造:
董仲舒对儒家思想加以改造,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君权神授”、“天人感应”、“大一统”为核心,为汉武帝所采纳,成为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正统思想。但长期束缚人民思想,不利科学文化发展。
5、宋时---强化:
宋代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取佛、道思想形成新儒学—理学,理学集大成者朱熹提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是第一性的;“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材料,是第二性的。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提出核心主张“存天理,灭人欲”,实质是为封建统治秩序辩护。
6、明清---空前强化:
①理学和心学相继占据统治地位。
②为严厉控制士人的思想,创立八股取士制度,规定科举考试仅从儒家的四书五经中命题,不许发挥个人见解,文体是“八股文”。 使儒家思想成为维护封建专制制度的精神支柱,“八股取士”也成为一种愚民政策。严重阻碍科学技术和文化事业进步。但促进了乾嘉学派的发展(乾隆、嘉庆年间,讲究训诂考据的学派)。
③明末清初出现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对儒学提出挑战。
(二)在中国不同时期的历史地位其原因:
1、孔子55岁时离开鲁国开始周游列国以求仕用,历时十四年受尽冷落; 春秋战国时期受冷落:
原因:(时代背景)社会大变革,奴隶制度趋向瓦解封建制度正在确立,王室衰微,战乱频繁,新兴地主阶级急需强有力的手段来巩固新生的政权。 应新兴地主阶级的统治需求和激烈的社会变革,必然受到冷落。
2、秦朝:
遭压制:
原因:儒生站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对立面,不能为封建统治者服务,且主张分封制,抨击郡县制,指责秦始皇,被“焚书”“坑儒”,遭到沉重打击。
3、西汉时追封孔子为公爵,称“褒成宣尼公”;
(1)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享“独尊”)的原因:
(时代背景)西汉武帝在位时期封建国家强盛,为维护封建大一统局面,必须建立与之相应的思想体系。 儒家思想提倡“仁”、德治、维护周礼,这些思想主张无助于统一,不能适
董仲舒对儒家思想进行改造,主张“君权神授”、“天人感应”、“大一统”适应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不仅为封建专制政治提供了理论依据,还为政治上的统一奠定了思想基础,因而 “独尊”。
(2)影响:
①汉武帝以后的封建帝王(汉---清)都把儒家思想作为统治思想:原因:一是儒家思想内核即哲学上 “仁”为核心的“三纲五常”、政治上大一统主张,都有适应封建专制统治需要因素。二是儒家思想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能够随时代需要变化而不断改变,越来越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②自西汉武帝至清末的治国模式:外儒内法而剂之以道。即以儒家伦理道德为中心,以法家严刑峻法为辅助,以道家权术政治为手段,基本符合古代国情,奠定了封建统治思想基本格局。
4、明后期李贽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反对“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 明清时期遭批判:
(1)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出现:
原因:
①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②封建专制制度达到顶峰并日益腐朽衰落。
概况:
李贽:明后期“异端”进步思想家,我国反封建思想先驱,指责儒家经典,揭露道学虚伪。
清初的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从不同角度批判了理学,其思想在一定意义上反映资本主义萌芽时代要求,带有民主性色彩。
(2)封建士大夫中的有识之士:以龚自珍、林则徐、魏源等为代表,提倡“经世致用“,引导人们挣脱“程朱理学”枷锁,为“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萌发奠定了思想基础。
5、太平天国:
被结合:
原因:鸦片战后,中国社会性质的转变,阶级、民族矛盾的尖锐,西学东渐的继续。
概况:洪秀全受西方宗教思想影响,创立了拜上帝教,把西方基督教义、中国儒家大同思想和农民的平均主义结合起来,写出了《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等宣传拜上帝教的理论文章,极大地推动了太平天国运动。
6、康有为发表的《孔子改制考》,宣称孔子是托古改制、主张变革的先师;
康梁维新思想的特点: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变法的道理。即利用儒家思想宣传维新思想。
利用原因:中国传统思想深厚,影响深刻;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欠充分(只是有了初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薄弱,不敢公开同封建正统思想对立;为减少变革阻力,故利用孔子权威,为维新变法制造历史根据,来论证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理论合理性,否定顽固派反对变法的理论基础。
“百日维新”期间,有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内容,很快被慈禧废除。
7、袁世凯在祭孔告令说:是以国有治乱,运有隆替,惟孔子之道亘古常新,与天无极”;
原因: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果实后,建立了北洋军阀的统治,为复辟帝制制造舆论,在文化领域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8、陈独秀、李大钊等人高呼”打倒孔家店”,批判孔子是“历代专制之护符”. 新文化运动时期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动摇:
受抨击原因:
辛亥革命已推翻封建帝制,但对封建思想文化还未进行彻底批判,新文化运动时期,为打破封建思想束缚,陈独秀等人直接打出民主和科学旗帜,提倡新道德,提出“打倒孔家店”口号,把斗争矛头指向儒家传统道德,动摇了封建思想统治地位,解放了人们思想,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奠定了基础。
但绝对否定中国传统文化遗产,也是极端的。
9、“**”:
被全面否定原因:“四人帮”开展所谓“批林批孔”运动,矛头直指**的落实干部政策和恢复“**”前的一些政策措施。在十年动乱时期,儒学被错误地全面否定、批判。
10、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批判继承;
改革开放以来,古为今用,批判地继承。
原因:充分利用儒学优秀思想资源,改造和重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使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如何古为今用,批判继承?
(1)对优秀的价值原则,要转化为时代精神来继承: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三军可夺其帅,匹夫不可夺其志;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剔除封建内涵,提取有用的因素,使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如:“民本”思想:孟子说“民为贵,君为轻”;荀子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3)对于糟粕,必须否定和抛弃。如“三从四德”的女性观、“天不变道也不变”的自然观、“别尊卑,明贵贱”的封建等级观等必须否定和抛弃。
11、以上不同地位的根本原因:
是否顺应了时代发展及统治者巩固统治的需要。
(三)影响:
1、古代:
(1)进步性:在封建社会,适应了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需要,对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稳定、国家统一发挥过重大作用。如:以仁为核心道德规范,主张修身养性,强调自我道德修养,勤政爱民、任用唯贤等。实质:封建为统治阶级服务。
(2)局限性:曾成为控制人们思想、实行愚民政策、阻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提倡的中庸之道等对中华民族的性格有负面影响。
2、现实意义:
****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包含: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
思考:联系****的这段话,儒家思想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帮助吗?有。
(1)能促进人与人的和谐,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如:提倡“孝、”“仁义”、 “诚信”等道德伦理观。利于巩固中华民族的统一,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的发展。如:“仁”、“德治”、“民本”、“大一统”思想。
(2)能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如:荀子:“制天命而用之”。 正例---魏晋时期:畜牧业发展,环境破坏状况有所缓解。反例---隋唐时围湖造田和向山要田,对自然生态平衡有所影响。
(3)能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加强道德修养,有助于约束和规范市场经济主体的交易活动和行为,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正常、有序的进行。如: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礼记·大学》
后人把这一思想概括为“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4)能促进我国当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如:强调“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的教育教学思想。
3、儒家德治思想同现代“以德治国”思想的本质区别:
德治内容:儒家德治是以“三纲五常”为核心、封建地主阶级道德为基本内容;今天德治是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为基本内容。
代表阶级利益:前者是代表封建地主阶级利益,为维护封建统治服务;后者代表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为维护社会主义稳定和发展服务。
联系:目前提倡“以德治国”、“公民道德教育”、传承中华文明,都是对儒学的继承和发展。
(四)认识:
1、不同时期儒家思想的历史地位取决于当时社会历史发展的需要和不同阶级的利益所求;
2、一定时期思想意识都是该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同时又对该时期的政治经济有一定的反作用;
3、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4、思想文化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能与时俱进,随时代需求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
(五)小结:
1、儒家思想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其思想精华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宝贵遗产,是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
2、在古代,更多的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
3、今天,我们应该古为今用,批判地继承,让儒家思想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儒家思想在不同时期的历史地位及其原因
2010-1-7 8:04:00
儒家思想在不同时期的历史地位及其原因
1、春秋战国时期,奴隶制度趋向瓦解封建制度正在确立,战乱频繁,新兴地主阶级急需强有力的手段来巩固新生的政权。儒家思想提倡“仁”、德治、维护周礼,这些主张无助于统一,不能适应新兴地主阶级的统治需求,必然受到冷落。
2、西汉武帝在位时期封建国家强盛,为维护封建大一统局面,必须建立与之相应的思想体系。董仲舒对儒家思想进行改造,主张“君权神授”、“天人感应”、“大一统”适应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不仅为封建专制政治提供了理论依据,还为政治上的统一奠定了思想基础,因而 “独尊”。
3、汉到明清:儒家学说体系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符合了统治阶级禁锢士人思想、为封建等级制度辩护、维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受到统治者的千方百计的维护。
4、明清: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产生。 5、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薄弱,资产阶级维新派由于自身政治上的软弱性,不敢公开同封建正统思想对立,因此把孔子装扮成托古改制的先师,借孔子的权威来论证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的合理性。 制造理论依据,减少变法阻力,促进维新思想的传播。
6、袁大搞“尊孔复古”逆流,封建复辟、专制思想泛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
7、“**”时期,“四人帮”反对**解放老干部以及稳定社会秩序的努力,借“批林批孔”来影射**。
1、春秋战国时期,奴隶制度趋向瓦解封建制度正在确立,战乱频繁,新兴地主阶级急需强有力的手段来巩固新生的政权。儒家思想提倡“仁”、德治、维护周礼,这些主张无助于统一,不能适应新兴地主阶级的统治需求,必然受到冷落。 2、西汉武帝在位时期封建国家强盛,为维护封建大一统局面,必须建立与之相应的思想体系。董仲舒对儒家思想进行改造,主张“君权神授”、“天人感应”、“大一统”适应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不仅为封建专制政治提供了理论依据,还为政治上的统一奠定了思想基础,因而 “独尊”。
3、汉到明清:儒家学说体系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符合了统治阶级禁锢士人思想、为封建等级制度辩护、维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受到统治者的千方百计的维护。
4、明清: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产生。 5、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薄弱,资产阶级维新派由于自身政治上的软弱性,不敢公开同封建正统思想对立,因此把孔子装扮成托古改制的先师,借孔子的权威来论证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的合理性。 制造理论依据,减少变法阻力,促进维新思想的传播。
6、袁大搞“尊孔复古”逆流,封建复辟、专制思想泛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
7、“**”时期,“四人帮”反对**解放老干部以及稳定社会秩序的努力,借“批林批孔”来影射**。
作文九:《儒家文化的困境》700字
读书摘
201006
肖功秦著《儒家文化的困境》
中国人的民族性格与思维方式
肖功秦著《儒家文化的困境》~说中国传统概念思维的三个特点是~一是理论范畴概念及思维方法的意会性,
二是由此导致它的内涵与外延的非确指性或模糊性。导致自古以来的思想家和学者都可以凭自己主观意会~在不同意义上使用“理”、“气”、“道”、“性”、“命”、 “心”、“体用”、“格物致知”等基本哲学范畴~不必忌讳旁人和前人是在什么意义上来使用上述概念~完全可以按自己的意思赋予这些术语新的意义~同时却又不必对自己使用的术语加以重新定义和界说~指出自己的用法与前人的区别何在~别人要读完自己论著后~从前后上下文中意会该术语的指谓。
三是它的不可离析性或板块性。传统的抽象概念是由一些带直观感性意义的名词通过借喻而演变过来的~道从道路引申~理从木纹中的条纹、条理引申~气从气雾流动状态引申等。
这些板块既不能进一步分解为若干独立的子概念~也不能与其他概念综合为其他新概念
这使传统的中国人要表征某一新异事物~或表达自己思想中某一新观念时~往往不能通过建构新概念的方法来完成
这一任务~而只能从原有的概念术语库中寻找相近的术语~近似地表达自己的新观点~旧瓶装新酒~~继续袭用模糊度很大的术语~用意会的方法赋予旧术语新的涵义~成为传统中国人表述和认识新异事物的基本手段。
朱熹“月映万川~一理万殊”反复吟诵之后~令人惊讶的是~其中深奥的圣人哲理竟会到一定时候一通百通~豁然开朗~最后竟能出口成章~“读时不求甚解~会心在牡蛎骊黄之外”意会性的学习与思维方法就这样一代一代传了下来。
文章论述了 清末朝廷内部清议派与洋务派激烈的斗争~清议派与民众情绪化的排外斗争相互呼应~
看来是与革命、保皇等斗争交相辉映的另一场景。
作文十:《儒家文化的精髓》2200字
儒家文化的精髓
“仁”:仁人、爱人、仁爱。自孔子倡导“仁”学以来,“仁”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德”和“恒德”。孔子把“仁”作为个人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把“爱人”作为道德的根本要求,把“天下归仁”作为最高的社会道德理想。讲“仁”,就是讲人与人的关系,讲人对人的爱,由对父母之爱、兄弟姐妹之爱,进而推及对他人之爱。“仁”,不仅是最基本的德目,而且是最普遍的德性标准,讲“仁爱”,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理念。中国人至今仍视有德者为“仁人”,无德者为“不仁”。“仁爱”思想,作为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主要价值取向和道德要求,渗透在中华民族的血液中,铸就了中华民族的特殊品质。
“义”:大义、正义、公平、公正、公道。中华传统文化把“义”作为人生的终极目标和价值取向。《礼记?中庸》:“义者宜也。尊资为大。”中华传统文化把义与仁并用,作为传统道德的核心内容,提出了“仁义道德”、“仁至义尽”、“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思想。“义”是合宜、应当、应该之意,是作为人应该遵循的最高道义。利他,不以损害和出卖他人尤其是朋友来换取一己的生存和利益。“义”,还有情谊、恩谊之意,包括了人与人之间的互相牵挂、互相关照、互相提携。亲情和友情,发展到完美的程度,就有“义”的成分。有“义”,使友谊友情友善纯久。有“义”在,朋友不会出卖朋友,丈夫也不会抛弃妻子儿女。“义”,是中华民族崇高的道德表现。
“礼”:明礼、礼貌、礼让、礼节、礼仪、礼制。“礼”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突出精神,是社会交往之道。礼与仁互为表里,仁心爱人是礼的内在精神,恭敬辞让是仁的外在表现。好礼、有礼,注重礼仪是中国这个“礼义之邦”的传统美德,是中国人立身处世的重要美德。中华传统文化认为,“礼”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标志。“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礼记》)“礼”也是治国安邦的根本。中国伦理文化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礼仪文化”。“明礼”,从广义说,就是讲文明。作为伦理制度和伦理秩序,谓“礼制”;作为待人接物的形式,谓“礼节”、“礼仪”;作为个体修养,谓“礼貌”;用于处理与他人的关系,谓“礼让”。明礼、礼貌、礼让、礼节、礼制,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
“智”:知者、明智、智慧、机智。“智”通“知”。中国古代思想家赋予“智”以丰富的道德内涵。“智”在知道遵道。学而致知,不知不觉,智而不*。“仁、义、礼、信”是为人处事的基本原则,而要将这一切联系起来就需要“智”贯穿其中,否则即使有“仁、义、礼、信”加持于身,也都不可能通达无碍。新时期需要把中华民族的道德智慧同人文智慧、科学智慧聚成一体,开启新的智慧。
“信”:诚信、信任。《说文》讲:“人言为信”。“信”是立身之道、兴业之道、治世之道。诚信求和。诚信是约定俗成的社会交往规则。孔子把“信”列为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四大科目”(文、行、忠、信)和“五大规范”(恭、宽、信、敏、惠)之一,强调要“言而有信”,“信则人任焉。”“以诚待人”、“以信取人”、“一诺千金”、“诚实守信”等传统美德千百年来为人们所推崇并发扬光大。
“恕”:恕道,体谅。一般认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恕”的解释。“恕”,从字面来看,是“如心”,也就是“如自己的心”。每个人通过对自己的“心”的观察,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进而据此推断他人会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因为自己喜欢什么,而成全别人的喜欢,这就叫“忠”(为其一部分含义),也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因为自己不喜欢什么,而知道别人也不喜欢什么,因而不愿意将这些别人不喜欢的事情强加到别人身上,这就是“恕”。
“忠”:忠诚、忠良、忠恕。“忠”,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主张的一种优良品德。一提“忠”,人们往往想到“愚忠”,其实这是误解。在孔子看来,不只是对“君”,对普通的人、所有的人,都有一个“忠”的问题。孔子时代,“君”并不稀奇,到处是大大小小的“君”。其实,孔子很反对愚忠,对路对心才能忠。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忠”讲的是君王忠于人民:“上思利民,忠也。”所谓忠,就是内心求善,外求尽职尽责。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精忠报国、舍生取义的优良传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历代仁人志士的共同心愿。忠于事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是中华民族崇尚的最高最神圣的价值追求。
“孝”:孝心、孝敬、孝道。中华民族崇尚祖辈传承理念。主要是对父母、长辈之“孝”,强调长幼有序。孔子首创私学,把“孝”放在教学首位,说“孝”是道德的根本。“孝乃德之本”,“百善孝为先”。人们往往把“孝敬父母”与“报效祖国”对立起来,认为“忠孝不能两全”,甚至贬低“孝敬父母”。这是误区。其实“孝敬父母”与“报效祖国”二者都光荣。二者可以统一,也应该统一。忠孝可以两全。个别人受条件限制不能统一,也是有的,但不能因此而泛化。我们要把二者尽量统一起来,既尽到“报效祖国”之“忠”,又尽到“孝敬父母”之“孝”。这是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传统美德。
“悌”:敬爱兄长,亦泛指敬重长上 。儒家的伦理范畴,指敬爱兄长,顺从兄长。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的宗法关系。常与“孝”并列,称为“孝悌”。儒家非常重视“孝悌”,把它看作是实行“仁”的根本条件。《论语.学而》:“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孟子.滕文公下》:“于此有焉:入则孝,出则悌。”
转载请注明出处作文大全网 » 关于对儒家文化的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