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我对美的理解》1000字
我对美的理解
美,是一个十分诱人的字眼儿,也是一个迷人的迷.古往今来,它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地连在了一起.大概所有的人都会同意生活中不能没有美,所以,人们说话,写文章也就经常要谈到美.于是,诸如“山河美”、“青春美”、“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等等,经常为人所道,但这是并不意味着人们对美已经十分了解了。
古希腊圣哲苏格拉底与希庇阿斯辩论“什么是美?”,最终未能给出一个终极而本质的定义,不得不慨叹:“美是难的”.直到科学昌明,哲学繁荣的现在,“美是什么”的问题仍是一个难解的“斯芬克司之谜”,仍在无休止的争论中.虽然无数的哲学家,美学家,思想家为了揭开美的奥秘,曾经从不同的途径进行过艰苦的探索,并提出了种种当时在他们看来最为理想的答案.但他们都未能最终摘下这颗美学皇冠上的明珠。
在我看来,美有不同的层次的,当坐公交时,在摇摇晃晃的车厢里不经意间你会瞥见热恋中的情侣彼此相望,他们的眼神里窜动着爱情的火苗,仿佛世界上只有对方,仅仅几秒的对视却能点燃两人灿烂的微笑,首先将热恋的情侣本身作为审美主体,他们彼此观察对方,欣赏对方的美丽,也许他们并非是俊男靓女,但是在彼此心目中他们的立体美感是无与伦比的。这里我所指的立体美感包括人的外貌、气质、性格、情商、智商等综合起来的立体的人所产生的美的感觉。这种美产生的因素是复杂的,但是结果是让两个人融洽的相处并渐渐融为一体,可以说这种美感让两个人彼此吸引,相互靠近,然后使他们得到爱情所带来的甜蜜滋味——快乐。其次,热恋的情侣是彼此审美的客体,同时他们共同形成了我作为审美主体的审美客体。我在回忆这段经历时会不自觉的微笑,原因在于我被他们的爱情所打动,我认为他们是美的,我向往这种美好的爱情,我的回忆与愿望构成了我对于爱情的美的认识,产生了新的美感,这种新的美好的希望又会为我的生活带来快乐。我生活的本质是为了追求快乐,而快乐的源泉是能够感受生活的美,这便是我对于美的简单理解。
我还认为心态对美是有影响的,美学不是印刷在课本上的文字,而是存在于生活中的具体的事物所抽象出的概念。对于一个有判断力的人来说,对于美的感受源自于自己的思想,心态和三观。有的人会受忙碌生活的影响没时间去审美,有的人会受周遭的影响没心情审美,还有的人会受利益的支配忘记了审美,无论什么理由都只是借口。我相信,生活在任何时候都是美的,只是我们忽视了那些细微的美丽。我始终相信快乐和美丽是相生的,乐观的心态会让我们发现更多美丽,在探索美丽的过程中快乐会变的更多,生活也会变的更美。
作文二:《对美的理解》500字
人们常说在美丽的世界中,拥有太多美与丑的理解不同的理解拥有不同的程度而我偏偏对美得理解拥有独特的解释。因为在大千世界中的我们也拥有太多奇妙的东西不是我们可以左右的因为我们的能力有限,但是在世界上拥有一种潜力股,正是因为这种潜力股,世界才充满美与精彩就是这种特殊的精彩同时也让人觉得世界的遥远。
在昨天与今天中徘徊算了我还记得一个女孩,在理解美得深层次的内涵时她这样说的,美丽与丑陋是一对反义词,但是几乎所有人都在,追着美得脚步但是没有人能够追的上。因为人的内心世界的力量过于强大需要的太多力量来追着美的步伐但是在追美得步伐中却获得了快乐,这是为什么那、我将它归纳为三大要素第一美是一种气质是一种无形的但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却是一种朦胧的美但却是神秘的。第二是由于内心世界的一种力量却是可以主宰人的毅力的我是这样理解。第三我们是在美的上面做了大规模的修饰其实真正的美是一种由内而外的气质,对于这种气质是不可驾驭的,它是浑然天成的有人说过,智慧与美貌的结合就是一种美。而我认为的美却是一种一种无形的美它不同与气质智慧与美貌,它是智慧,气质美貌的结合,那就是世界正是这样才会有了世界,而世界只因有了这些才显得更加精彩。
上海青浦区佘山学校六年级:韩珂慧
作文三:《我对美的理解》8500字
我对美的理解
“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审美教育是引导学生对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和人格美进行审察的心理体验过程。
以往的解释学研究多关注前理解对于理解的影响,并把这种影响看作是决定性的。这种研究的对象其实只是前理解的一个阶段,即从泛历史、泛语言、泛文化向着有所指的语言、有所联系的历史转化的阶段。
我对美学的认识和理解是:这是一门非常深奥而又纯粹的学问。爱美是人的天性,人人都有爱美的能力,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研究美的能力和天才。审美和美学根本就是两回事,审美本质上是人类的社会生活现象,而美学则是对这种生活现象作哲学的追问。美学最初隶属于哲学,后来才从哲学中分离出来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学术的角度来说,美学是跨学科,涉及到哲学、人类学、艺术学等多种学术门类,作为研究,它需要深厚的学术修养,特别是哲学的功底。但现状却是,到处都有美学,美学研究的队伍之庞大和美学著作以及文章之多,让人望洋。
有服饰美学、建筑美学、音乐美学、教学美学、文化美学、装饰美学、体育美学等,各种大的美学门类中又可以划分为更为具体的小的美学门类,如体育美学中又具体有足球美学、篮球美学、舞蹈美学、围棋美学等。现在似乎只差“吃饭美学”、“解溲美学”之类的了。但读这些美学论著,我们除了看到一些美学的术语和概念以外,根本就看不到哲学。我们看到,有些甚至写了多本美学专著的学者,对哲学其实一无所知。有的美学论著谈的根本就是一些简单现象以及对现象的体会,不过借用了美学的外表,实际上根本就无深度可言。这里附带谈一下我对实践美学的认识。我认为,实践美学最大限度地发展了马克思《巴黎手稿》中的美学思想,与国内其它美学派别相比,最具有理论阐释功能,但它同样存在严重缺憾。弥补实践美学缺憾的关键,我认为并不是宣布要“超越”或“否定”它——任何想超越和否定它的美学学者,尽可去建立自己的美学体系,而不必靠“超越”、“否定”的舆论迫使实践美学的“引退”——而是实践美学自身的学科定位:它究竟是给审美实践以指导的社会科学美学还是建立在实践哲学基础上的人文思辨美学。目前的实践美学是具有科学品格的,譬如,在对审美发生规律的揭示上,实践美学的科学性是无可替代的;在文化审美价值生成的阐释上,也是有阐释力的,当然需要对“本质力量对象化”所造成的“泛美主义”加以适当限定(详见后文)。但就实践美学的整体学科特征来看,我个人认为,它更接近于思辨美学。实践美学中不仅有“积淀”、“有意味的形式”等难以证真或证伪的思辨概念,而且,“本质力量对象化”、“自然的人化”也成为以实践为本体思辨展开揭示“美的本质”与“规律”的逻辑起点或理论基石。这使实践美学所揭示的美的本质与规律,同样具有极大的审美阐释盲区。
当然,对于思辨的实践美学来说,这并不是缺陷,或许正是其纯正学术品格的体现。譬如说视觉对称美,只是源自人的两眼结构,显然毫无学问深度可言,而如果用思辨的语言,将其解释为“有意味形式”、“自然向人生成”或“实践劳动创造”等等则显然深奥的多。但对于要走向科学的实践美学来说,这却是严重的缺陷,但它并不能靠对现有体系的修补来解决,而是要靠新的体系建构和对“美的规律”的充分揭示来实现。这却是很难的。笔者从事社会科学美学研究,自知才疏识薄,用了几乎15年时间也没有穷尽对“美的规律”的把握。因此,看到有些先生能在一篇论文揭示美的规律,而且附带将真、善、美规律统统网尽,我只有像当年福楼拜对乔?治桑所表示的那样,羡慕之余,只能自愧弗如[7]。 从价值属性谈审美价值
从价值学角度探讨美的本质和规律,正如朱立元先生指出的,的确不是美学新说;但引进价值概念后对美的本质和规律的研究并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也是事实。究其原因,我想大半不在美学自身,而在价值学。数十年来,哲学界对价值学深入研究后,竟得出几乎与二千前
年柏拉图“美是难得”的同样的结论:价值是哲学理论中“最深奥、最烦难的领域之一”[8]。我这样说,也决没有否定价值学美学的意思,而只是说,美学学者在运用价值概念时要多一些谨慎。像陆梅林先生认为价值是“物的物质属性”的观点,今天在价值学研究中便已被大多数学者所否定。否定的原因,并不是因为它不符合马克思的“说法”,而是因为其学说本身难以自圆。像商品价值,它“连一个自然物质原子也没有”[9],怎么能说成是“物的物质属性”呢,朱立元先生认为价值是“关系范畴”,是目前哲学界较为普遍的观点。我则认为价值的存在论本质是一种系统属性,是一种结构性和获得性系统质,如商品价值,只有在商品交换系统中才存在。当然,不同的价值理论可以共存,彼此间的论争也不属于美学范畴;无论我们引进怎样的价值理论,关键是要能解决美学的理论困境。 但需要指出的是,这之中同样不应当有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马克思生前虽然在一般语义上用过“价值”概念,但他从未从哲学角度研究过“价值”;马克思著作中的“价值”,主要是经济学的价值。这与西方学术史上哲学“价值学”较经济学“价值学”诞生较晚的轨迹是基本一致的。因此,陆先生所谓“在马克思主义价值论看来”云云,是欠严谨的。而朱立元先生引用的马克思那段论“价值”的“经典语录”也有误,“‘价值’这个普遍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因而,这也是‘价值’的种概念”[10],并不是马克思原话,而恰恰是马克思转述他所要批驳的瓦格纳的观点。我国学术界对马克思的这一“误读”,是十多年前郝晓光先生首先发现并更正的。其后,李德顺先生在他的《价值论》中又有详尽的考证。马克思不同意把“商品价值”作为这种“价值”属概念的原因很清楚,因为这种作为种概念的“价值”实际上是从“使用价值”演绎出来的等值概念,瓦格纳企图用这种推演将“商品价值”变成商品“使用价值”的派生物,以抹煞“商品价值”的特殊社会本质。因而,无论这一表述多么合乎我们对价值的理解,也不能拿来作为马克思对“价值”概念的定义[11]。但十多年来,由于学科隔阂,美学界经常有人将其作为马克思的“价值”定义习惯性地转引,这里顺便更正,以免继续误读下去。
其实,这段话是不是马克思的原话,并不影响它的真理性。李德顺先生自己也认为哲学价值更接近于马克思的“使用价值”,他的“价值”定义也是客体对主体“需求的满足”,属于价值“效用”说。因此,上述“误读”,也不影响朱立元先生对价值和审美价值论述和他对陆梅林先生的批评。而正如朱先生指出的,陆先生同样也认同价值“效用”说,陆先生甚至直接把“使用价值”概念作为“价值”的定义。但问题的关键在于,价值“效用”说本身有很大的局限性,它既无法涵盖作为价值“特殊”的“商品价值”,更无法充分解释审美价值,尤其是文化审美价值。一些学者在运用效用价值探讨审美价值时,甚至陷入了阐释的循环:客体具有审美价值,所以能满足主体的审美需求;而客体所以具有审美价值,则是因为它能满足主体的审美需求。这样的“美学研究”,确如赵汀阳先生所说,“没有用处”。同时,审美应具有某种程度上的超功利性,这也是各派美学的共识,而效用价值恰恰是指物的功利价值。尽管效用价值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审美价值,但毕竟不应成为审美价值尤其是文化审美价值的主体。正因如此,价值“效用”说使我的审美价值系统研究,遇到难以逾越的障碍。为此,我从马克思劳动二重性观点中受到启发,提出了文化价值与文化效用价值共存的“价值二重性”观点。
大家知道,人类区别于动物本能的文化实践活动,都是自觉的意志行为,都有着既定的实践目的;人类在实践中创造文化客体、创造客体的文化效用价值的同时,也创造了自身和对象的文化价值。人类的一切实践活动,从一方面看,是人类创造力合目的性的付出,体现出主体的文化效应价值;作为具体的实践活动,创造出客体的千差万别的文化效用价值。人类的一切实践活动,从另一方面看,则是对人类创造力本身的确证,它体现出主体的文化价值;作为性质相同的人类创造性活动,它对象化形成客体的文化价值。客体的效用价值不完全等同于主体的效用价值,更不完全等同于主体或客体内含的文化价值。而主体的文化价值对象
化为客体的文化价值,并由客体文化价值加以对象性确证,因此,这两者是完全等值的。 明眼人很容易看出,我这里所谓的“文化价值”,就是客体所“对象化”、“物化”的“人的本质力量”,它同样源自《巴黎手稿》,而且应当成为科学的实践美学中应有的概念,因为它既是对“本质力量对象化”的价值描述,又可以解释文化审美价值的客观性。的确,人们欣赏实践创造文化客体时,主要并不是欣赏它的效用价值,而是欣赏它所内含的主体创造性——人类的力量、技术、学识和智慧。尽管离开效用价值,很多文化客体将失去审美价值,但客体的审美价值却与其效用价值没有直接关系。那些模仿名家足以乱真的赝品,并不影响对外行观众的审美效果,但在行家眼中,它却一文不值,因为其中缺少人类最宝贵的文化独创性。当然,引进“文化价值”概念,并不能完全克服实践美学固有的理论阐释盲区和误区,这不仅因为前文化审美价值和社会审美价值[12]无法由它阐释,而且因为,所有的文化客体皆具有文化价值,但显然并不都具有文化审美价值。这的确是实践美学的一大理论缺憾,甚至连坚持实践美学的杨恩寰先生在承认“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确有混淆“物质生产实践与审美实践”弊端的同时,也认为“这个命题不完全适合表述实践和审美实践”[13]。其实,正象现实的物质实践和审美实践之间并不存在堑沟一样,文化价值与文化审美价值之间也不存在质的绝对差异。差异只存在于文化价值的量的或程度的方面。这个量或程度方面的差异,也就是制约文化价值向文化审美价值转化生成的一种价值差距或价值尺度。
在这些思维活动之中,概括、精炼、抽象而又富于理性的形式语言就是人类在表述世界的过程中意义最为深远的创造,它不仅是科学家探索外部形态与内在规则的有力工具,也是艺术家抒发感情与精神的有效表达方式。在希腊美学中,就将形式看成是美的纯粹典型的体现,形式规则的运用表达了人们对于敏锐、精确的直感。形式语言在画面上表现出的分寸和比例最终将转化成美,使丰富多样的思想感情统一在精炼抽象的形式美之中。因此用探究形式的方法来探索视觉艺术的美是一种有效的途径。
传统的文学观念认为,文学作品有一个客观存在的意义,读者的阅读接受就是这个意义的重现。因此,研究者或从社会历史背景分析出发,或从作品本文出发,对审美理解进行探讨。新批评、结构主义、心理主义等理论批评流派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层面,对文艺的审美现象进行诠释,对这个领域的拓宽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和贡献。然而,直到海德格尔提出整套“先在结构说”,加达默尔把交流对象看作另一个主体,提出了著名的“效果历史”,文学理解与接受的研究才真正把历史意识与交流意识纳入思考的范围。在解释学看来,没有孤立的、静止的本文及意义,也不可能有超乎历史、现实之外的读者及其视域。任何理解活动都不仅是在主体与对象的交融之中达成的,而且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这种观念突破了传统审美研究的视域与方法。这一突破是历史性的,它不仅为审美理解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更主要的是,文学解释学由此一步步地建立、完善起来,它打开了一个更符合现实情况的审美研究的新领域。
马克思指出,“随着对象性的现实在社会中对人说来到处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现实,成为人的现实,因而成为人自己的本质力量的现实,一切对象对他说来也就成为他自身的对象化,成为确证和实现他的个性的对象,成为他的对象,而这就是说,对象成了他自身。对象如何对他说来成为他的对象,这取决于对象的性质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本质力量的性质;因为正是这种关系的规定性形成一种特殊的、现实的肯定方式。”人的本质力量现实化为为对象性的现实,对象性的现实又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者。这是一个实践的过程,而语言、传统、经验就是这个过程在社会文化、主体心理上的反映。人的存在不是语言,也不是传统,当然也不单是主体能动性,而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三种构素的统一体。而前理解就是这三者的变动的交汇点。这三者的同时具有过去、现在、未来三个向度,同样具有共时的片段性。三种构素,三个时间域,三个空间维度的交织变幻,构成了人的活生生的复杂的生存状态。
前理解集以上诸因素于一体,虽是“过去”却决定着现在未来;虽在当下却已归向“历史”——各种矛盾的对立统一促使它不断发展,其实质在于人类实践的发展。在发展的历程中,本质力量始终作为能动因素贯穿在方方面面,表现出许许多多的形态,体现在人类实践的各各领域。任何一个领域,都可能是一门永远不可穷尽的学问。
现实的理解以不能穷尽的要求向着不可穷尽的真理努力。庄子有谓“彼是相生”,主体思维采取不同的眼光,不同的角度,就能得到相同对象的不同方面,不同的现象。在这个意义上,随着主体认识能力的深入,对于对象的认识也将不断深入,而对象也就展示出不同的深度。此时,真理成为只可接近而不可到达的。而审美理解则可能于不经意的一瞥间实现与对象的融合,直达物我相通之处。它不摒除主、客体在现象上的差别,但主体并不以欲求的态度来看待对象,也就是说,主体不自外于对象,而直接把对象体会为自己,寻思、努力在此全部成为次要的。
感觉所及的程度不同于思维所及的程度。思维对有限的对象,以片断的方式来认识,思维能力没有边际,可以认识的深度就随着实践的深入而不断深入。而审美则是以感知、体悟的方式进行的,它对对象作全体的观照,在对象中直接看到自己的本质力量。就象《西游记》中卖袈裟的老和尚所说的,“能识此宝者分文不取,不识此宝者重金不卖”——这是什么逻辑?所赍岂不容易被冒充内行者骗了去?姑不管他是什么逻辑,此处我们却可以将之视为绝妙的审美理解的逻辑:主客能契合便迅速契入,不能契入,则费尽了力气也只能是门外打转。正如马克思所指出:“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不是对象,因为我的对象只能是我的一种本质力量的确证,也就是说,它只能象我的本质力量作为一种主体能力自为地存在着那样对我存在,因为任何一个对象对我的意义(它只是对那个与它相适应的感觉说来才有意义)都以我的感觉所及的程度为限。”传统与语言作为学问,都属于前者,因为它们都立足于思维,而思维随着现实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也是有限的。
主体的自我执着导致的现实有限状态与审美自由状态不同。这种不同就是我们讨论的出发点:前理解是一种有限的状态,此有限状态的发展,可以采取思维、知解的形式,其特征是具有无限可能性的不可能;也可以采取审美理解、体悟的形式,其特征是超出有限的现象回归主、客的本来统一。有限的前理解是不可避免的,某种意义上,人的存在状态就是前理解向理解展开的过程。而审美与知解是两种手段(两者虽不一样,但也不完全对立)。以往的文艺研究重心灵者轻实践,重结构者轻内容,重当下者轻历史,重考证者轻心灵。其利在突显某一方面在文艺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弊在以偏概全,是己非人。实际上,文学艺术作为人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产物,是对于人的生存的圆融活泼的概括。这种概括的意义绝不在本文的言句说了什么与要说什么,而在于形式上的东西给主体带来了什么。任何对于审美理解的研究,如果忽视了对本质力量的考察,都注定是不全面的,甚至是南辕北辙的。
艺术的理解与历史的理解是不同的。历史的理解不管主体怎么对前见进行悬置,他所理解到的内容都是当下的,都是理解力理解到的。而艺术的理解并不以理解到的内容为目的,而是以理解的自由为目的,以主体境界的豁然开朗为目的。任何理解的结果都是有限的,有限的都是不自由的。只有在不自由之中看到贯穿其中的具有无限可能性的心灵的本质力量,体会
到本质力量才是自由。心灵的本质力量类似于阿恩海姆所说的造成表现性的基础的力的结构。他指出,“那推动我们自己的情感活动的力,与那些作用于整个宇宙的普遍的力,实际上是同一种力。只有这样去看问题,我们才能意识到自身在整个宇宙中的地位,以及这个整体的内在统一。”如果说历史的前理解中掺杂着大量的主体的主观的、轻率的因素,它更倾向于内容上的得到或排斥,那么审美前理解则更倾向于敞开自身的这种理解的能力结构。
简单地说,历史的前理解与艺术的前理解并不是两种东西,而是同一种东西。只是当它面对不同的对象,产生不同的理解要求之后,才走上了历史理解与审美理解两条不同的路。审美前理解与历史前理解有着同样的结构与机制。它们一样是由传统、语言、符号、经验等等沉积而成;一样由能动的心灵根据现实环境的要求来决定突显哪一部分。不同的是艺术的前理解结构仿佛更加纯粹,它尽管也对对象提出要求,但这种要求只是形式的,而且主体从来不希望在形式中得到什么,因而不被对象所迷惑、束缚。同样的,主体也有情感期待,但这种期待却是清净的,主体不会随着情感的升起而迷失了自我。
在艺术前理解中,如果说存在着情感预期或意义预期,那么这种预期也是实现心灵自由的形式。英加登把审美初始阶段的预期定义为“原始情感”:“作为审美经验第一阶段的原始情感的典型性质??是内在的不安和不满足。它是原始情感,正因为从它的要素中发展出审美经验的下一个阶段,以及它的意向性关联物即审美对象的构成。”在审美的对象面前,主体不再企图理解什么或不再以理解为主,而是直接体会那生命的本真。前理解当中的接受、迎纳对象的能力不再把对象当成我的对象,而是直接在对象中看到了自己。所有的逻辑的、功利的理解此时都因为理解欲的停息、隐退而恢复平静。主体心灵的诗性内涵被对象感动、同化、共鸣而敞开。英加登把这一过程描述为:“作为原始情感的结果,我们注视的不是具有这些或那些性质的现实存在的事实,而是注视着这些性质本身,它们的格式塔,如果我们可以这样说。对我来说,它们作为对象的确定性在一个实在对象中出现变成无关紧要的了。特别是具有对我们产生审美影响的性质的事物是真实存在的(就象它在原始情感影响我们以前那样)还是只是一个幻觉,对我们来说都是无关紧要的。仅仅这种性质的出现,就完全足以观照它们的特殊本质并从而产生原始审美情感。”我们不再想理解什么,理解便是感受,而自由却既在这种感受之中,又在这种感受之外。审美的理解是浑整的。由于对象的艺术特质,主体的当下判断首先摆脱功利意义。前理解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知识的点滴,都不再受意义判断的支配。它们不再形成流动的幻象,使主体的注意力从功利的思考中解脱出来。前理解中所蕴藏的能力与趋势有都不再功利性的预期,因而成为一切可能性的承载者。主体无需选择,无需判断。
前理解中所直接蓄含的意义或潜在蓄含的意义,以澄明的、整体的样式呈现出来。思维并没有停止,情感也没有停止,但主体不局限于思维,不局限于情感,而是实现了静观。这些情感是由形式、预期而生的,但它们已不是能够左右主体的利害关系。而是成为作为“类的存在物”的人的生存状态的象征。“我所体验的情感也不是完全实在的,因为它是纯精神的,不起作用的。我体验这些情感就好像这些情感与我无关,而且可以这样说,好像不是我在体验它们,而是处在我这个位置上的一个人类的代表,一个被指派去体验典型情绪的无人
称的我。这些典型的情绪很快平静下来,不留痕迹。”我为之折服、为之惊骇、为之站栗,但我的主体地位是平静的,安宁的。这时,审美实现了。
所谓整体地展开,也不是不分主次、详略。而是在对象的引导之下,意向性地展开。比如,欣赏《拉奥孔》,《米洛的维纳斯》、《特里斯丹》、《蒙娜丽莎》。我们看到的是人的世界,或悲壮、或安详、或秀美、或崇高,它们展现出这种情感特质,但并不把它们表达到极至,(极至有媚俗语之嫌,且往往不能引起艺术知觉,很多理论家对此有述)。而是以充分的暗示,让我们自己在理解中把这种情感特质填满,并安静地无利害地品味这种情感。前理解的活动是由对象的表情、动作、心理、情节等唤起的。艺术的前理解可以不知不觉地补好维纳斯的双臂及面庞、胸部的瑕疵。我们看到拉奥孔痛苦的表情,升起对抗苦难的悲壮感。以虚幻的、全面的方式去体它。虚幻是因为主体并没有真正经历被恶蟒攻击的事件,唯其如此,主体才可以有所玩味地体会;全面是因为前理解中有此经验,主体因为此经验虚幻而不被其困扰,因而可以全面地体会。对象所表现的,正是我们生存的经验的浓缩与概括,它一直以某种形象、符号存在于我们的前理解之中,如今被唤醒,被我们重新想象着体验了。
综上所述,应当把视觉形式,艺术本质的建构看作人认识和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无论是通过科学,还是通过艺术,人都是在为更好的认识世界而建立一种秩序。形式表达的不是一种个人的情感,而是客观化的认识。同时这种认识也不是单一的对物质实在的认识,而是对世界构成关系的认识和把握。可以说,人对视觉形式的认识历史与人的思维发展的历史息息相关,艺术史也是一部认识史。
艺术是人社会实践的产物,它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人所属的民族、所生存的环境以及所处的时代。不同的时代对艺术本质的认识就会有所不同。这些认识是没有错的,是对当时人们精神面貌,社会认同的体现。这些认识对现代人们理解和研究艺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作文四:《个人对美的理解》2100字
个人对美的理解 姓名:刘小阳
班级:E8
学号:09032022
摘要: 一直以来,“美是什么”这一问题因其难以理解而被美学理论专家们避而不谈。本文以美学理论为出发点,阐述了本人对“美是什么”的理解与分析。 关键字:美 美学 感知 灵魂
1. 烫手的山芋
自然是首歌,音符是你和我。人类文明是华丽的乐器,自然之歌因它而愈发醉人。古往今来无数诗人,作家用他们真挚的作品抒发出内心对美好世界的赞美之情。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我们只要用用心体会,无时无刻不能感受到自身正被美包围。可一直以来我们对美都只停留在知其所以然,不知其然的奇怪程度上。爱美之人,包括我,应该不只一次的为不解“美是什么”而苦恼。
带着对“美是什么”的疑惑,我翻开了一本又一本美学理论专家的著作,可每当我合上书,总感觉厚重的书本正沉沉的压在我的心房上,隐隐作痛的心镜子般映照出美学理论专家们高挑着左眉,满脸不屑地说:“提出?美是什么??这种不可穷诘,永无法找出标准答案的问题,实在是可笑。”的影像。西方美学取消主义,中国美学界的美本质取消主义思潮云云的哲学思想用西方理论作风帆,游过漫漫历史长河,撞击着怀揣新生思想的心房。
所谓的美学理论专家们不回答,不思考,甚至不让别人思考“美是什么?”这一问题,活生生地让“美是什么”如此重要的哲学问题变成没人接的“烫手的山芋”。说到底就是他们因为无力享用“美是什么”的香甜葡萄,所以产生了“酸葡萄心理” 。
2. 到底什么是美
无庸置疑,“美是什么”这一问题是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孙子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既然要研究美学,就该知道“美是什么”。本人才疏学浅,怎能班门弄斧。只想用笨拙的笔,白话的文字,道出关于“美是什么”的愚人拙见。
2.1 美的前提是被感知的存在
美需要有存在这一大前提,这里所说的存在并不仅限于物质社会里的存在,而是包括精神社会在内的一切存在。有时候人会因为凭空的想象而产生一种非常美好的感受,而人所想象的场景很有可能是在物质社会中找不出来的,但是不能因为他在物质世界中的“不存在”就否定掉“它是美的”这一客观事实。所以说美的前提是被感知的存在。
2.2 感知美的手段是感官的体验
人们觉得花儿美,是因为它娇艳欲滴,香气怡人,所以花儿的美是通过视觉和嗅觉的体验得出的;人们觉得歌曲美(排除其他类似演唱者的个人魅力等因素),是因为它声声入耳,愉悦人心,所以歌曲的美是通过听觉的体验而得出的;人们觉得丝绸美,是因为它手感细滑,造型别致,所以丝绸的美是通过触觉和视觉的
体验而得出的;人们觉得菜肴美,是因为它色香味俱全,所以菜肴的美是通过视觉,嗅觉,味觉一并体验得出的。如果说美是一种被感知的存在,那么感知美的手段就是感官的体验。
2.3 美是灵魂带来的感受
以上,解释了人为何“觉得某事物美”。可美本身到底又是什么呢?
柏拉图认为:世间有许多类的事物,当你判断它是否为美时,心中必然已有了一个美的原型,这心目中美的原型又来源理念世界中存在的那个绝对的美。任何美的事物都无法与美的原型相比,前者不过是对后者的一种模仿,美的事物有千千万,而美的原型或理念的美却只有一个。[1]
让我们根据柏拉图的理论,大胆假设人的灵魂是块陶土,而美的原型就是模子。这个模子插进陶土里,然后在陶土中留下了它的形状。也就是说我们的灵魂记忆着美的原型。当我们感觉某个事物美的时候,其实是因为该事物恰好与你灵魂中的关于美的原形的记忆相仿,这时候,灵魂一触即发,渐渐回忆起美的原型的片段,并产生出美的感受。所以美,是灵魂带来的感受。
综上所述,美是某种被感知的存在,通过客体的感官体验唤醒出灵魂中对美的片段原型记忆而产生的感受。
1 美的含义
社会生活中,人们经常使用“美”这个词。“美”的含义分为非美学含义(日常含义)和美学含义。
1.1 美的日常含义:美的日常含义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用于生理需要满足时的感叹和对满足生理需要的对象的肯定性评价。如对食物、酒称之为“美食”、“美酒”,吃饱喝足之后情不自禁地发出“美极了”的赞语。这里的美是“好”的意思。“美”的汉字词源含义之一是羊大为美。日常生活中对美的用法,显然是对其古代含义的一种沿袭,即把美等同于甘,指的是感官的快适。二是用于伦理评价,对人的行为、思想、言论符合规范的一种赞同,这里的美是“善”的意思,体现了我国文化中“美与善同意”的传统观念。
1.2 美的美学含义:美学中使用的“美”的概念有三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指的是具体的审美对象,或者说就是“美的东西”;第二层含义指的是众多审美对象所具有的特征,主要是形式和形象上表现出来的审美属性;第三层含义指的是美的本质和美的规律。“美”的上述三层美学含义是逐步深化的引伸,我们只有深刻认识和理解“美”的美学含义,才能结合自己的专业特点去完成美学的三大任务:1促进人生的审美化,这是美学在一定高度上的目标定位;2帮助人们进行美的评价,美的欣赏和美的创造;3运用日渐完善的美学理论和美学原理去指导各种审美实践,并提升效果。
作文五:《对美的理解》2100字
对于美的理解
09级金融五班 张晓耕 学号200919131199 画家是靠各种颜色来作画,摄像师和灯光师是靠光线来作画。因此做为一个电视摄像和灯光师,就是利用光线--这个影视画面的造型手段,创造美的画面,去完成教材内容的表现任务。要创造美首先要认识美。做为一个摄像师和灯光师必须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意识,才能在自己的摄像创作中发现美、认识美、追求美、创造美。 美是什么?美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它随着人类社会的出现而产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它广泛存在于客观世界,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存在于我们的思维意识之中。
在我国古代,人们很早就探索美的问题了。在古诗经中就有,"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诗句,短短的16个字,将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集于一身,高度和谐统一,给人以一种无限美的享受。我国古代的老子、孔子、墨子、孟子、庄子、荀子等都讨论过美的问题。 在西方的古代也有赫拉克利特、毕达哥拉斯、德莫克利特、苏格拉底等先哲涉及美的本质的探讨。 随着历史的发展,东西方对美学的研究也日渐成熟。 前苏联大文豪高尔基曾说过"照天性来说,人都是艺术家,他无论在什么地方,总是希望把美带到他的生活中去。"法国雕塑家罗丹也曾说过"在我们的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由此看来美是一种存在,一种客观的、自然的、社会的存在;美是一种意识,一种个人的意识,社会的意识。美是一种情趣,美是一种感受。在现代,美学已成为一门完整的科学,
从审美理论中的美的产生发展,到美好研究的对象、范围,美学研究的任务与方法,一直到审美对象、审美感受、审美实践等,都有专人进行研究。
美的哲学定义:美是具体事物的组成部分,是具体环境、现象、事情、行为、物体对人类的生存发展具有的特殊性能、正面意义和正价值,是人们在密切接触具体事物,受其刺激和影响产生了愉悦和满足的美好感觉后,从具体事物中分解和抽取出来的有别于丑的相对抽象事物或元实体。美是具体事物的组成部分,美不能够离开具体事物单独存在。美存在于具体环境、具体现象、具体事情、具体行为、具体物体之中。美景、美酒、美玉、美事、美的生活都是包含美的具体事物。
庄子指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仪,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大美、明法、成理存在于天地、四时、万物之中,是天地、四时、万物的组成部分。真、善、美、好是具体事物具有的有利于社会和绝大多数人生存发展的特殊性质和能力,是具体事物对人类生存发展具有的正面意义和正价值;假、恶、丑、坏是具体事物具有的有害于社会和绝大多数人生存发展的特殊性质和能力,是具体事物对人类生存发展具有的负面意义和负价值。
美的本质是美学研究的一个根本理论问题 。在西方美学史上,关于美的本质的理论众说纷纭,但从哲学的出发点看,基本上不外两种:一种从客观物质的属性中去寻找美的根源;另一种从精神中去寻找美的根源。此外,还有游移于上述两者之间的各种折衷、含混的说法。
马克思主义主张从人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实践改造中去寻找美的根源。 然而对于普通人来讲,人的审美观都是不同的,就如丘吉尔他认为费雯丽是最美的女性,而培根的《论美》也道出了他对美的看法,我这复制了一篇,你看看吧论美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美丽。同样,一年打扮并不华贵却端庄严肃而有美德者是令人肃然起敬的。美貌的人,未必也具有内在的美。因而造物似乎是吝啬的,他给了此就不再予彼。所以许多美男子徒有其表却不是真正的男子汉,他们过于追求形体之美而忽略了内心的修养。但这不可绝对而论,因为奥古斯都、菲斯帕斯、腓力普王、爱德华四世、阿尔西巴底斯、伊斯梅尔等,都既是大丈夫、又是美男子。就形貌而言,自然之美要胜于服饰之美,而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单纯仪容之美。最高的美是画家所无法表现的,因为它并非人力所能创造。这是一种奇妙的美。曾经有两们画家——阿波雷斯和丢勒滑稽地认为,可以按照几何比例,或者通过摄取不同人身上最美的特点,用画合成一张最完美的人像。其实像这样来出来的美人,恐怕只表现了画家本人的某种偏爱。美是很难制订规范的(正如同音乐一样),创造它的常常是机遇,而不是公式。有许多脸型,就它的部分看并不优美,但作为整体却非常动人。有些老人也会显得很可爱,因为他们的作风优雅而练达。有一句拉丁谚语说:“四季之美尽在晚秋。”而尽管有的年轻人少年俊秀,却由于缺乏优美的举止和修养而不配得到赞美。美犹如盛夏的水果,是容易腐败而难保持的。世上有许多美人,他们有过放荡的青春,却迎受着愧悔的晚年。因此,应该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这
样,美才会放射出灿烂的光辉。
纵观整个美学发展史,美是和谐的思想是贯穿始终的。从毕达哥拉斯学派到马克思都以和谐为美,和谐是美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共同理想。在古典时期,是原始的和谐,朴素的和谐,强调杂多的统一,多为形式上的和谐。在资本主义时期,出现人的本质的异化,人与其产品的异化,主体和客体、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必然和自由的异化导致艺术中出现了不和谐的因素,随着异化现象的逐渐消失,必然出现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必然与自由的辩证统一,出现向古典美复归的新型的对立和谐统一的美。这种美不是简单的回归,而是否定之否定,是超越素朴的和谐的美的。
人们对于美的追求是不断变化的,因此对于美的理解也是不断变化的。
作文六:《对美的本质再理解》5800字
对美的本质再理解
内容提要,,美的本质是千年难题。“美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是对传统美学的总结,但当代分析美学认为“美是什么”这一命题方式本身就是虚幻的。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是根本立场,分析美学的研究方法也有可借鉴之处。本文试把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和辩证唯物精神与分析美学的研究方法相结合,对美的本质进行探求。美是人生命实践历史积淀的产物,美源于人历史积淀的超越冲动( 关键词,,经验,,体验,,类生命,,历史积淀,,超越冲动
美的本质问题提出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传统美学主要回答了“美是什么”。马克思主义美学提出“美是人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这一美本质命题,对传统美学进行了总结。然而这一命题方式本身的缺陷使传统美学面临危机。当代分析美学应运而生,对传统美学进行消解,彻底否定了美本质。分析美学一方面解决了传统美学的危机,另一方面又否定了美学,使美学有走向灭亡的危险。
,,,,美学研究只有站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美学高度,以马克思主义美学为指导,同时吸纳各美学流派的积极方法和研究成果,才能使美本质研究取得实质性进展。,,,,
一、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
,,,,传统美学美本质研究滥觞于柏拉图。柏氏在《大希庇阿斯篇》中提出了“美是 什么”的命题,整个传统美学的发展都受这一命题制约。从柏拉图的“美在理式”到黑格尔的“美是的理念的感性显现";从托马斯?阿奎那“凡一眼见到就使人愉快的东西才叫做美的”,到康德的“审美乃超脱了任何(包括道德的或生物的)利害关系,对对象无所欲求的?自由的?快感”;从狄德罗的“美在关系”到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美是生活”,。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传统美学已经蔚为大观,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不论是唯心主义美学还是唯物主义美学都没能从根本上解决美本质问题。唯心主义美学颠倒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本末倒置地看待美本质,多陷入神秘主义泥潭之中;旧唯物主义者“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现方面去理解。”只是把美本质抽象地、机械地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站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高度,对传统哲学进行了扬弃,批判地继承并发展、改造了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哲学思想,创造了科学的、辩证的、历史的、唯物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但是,“美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并没有最终回答“美是什么”的问题。由于这一定义概念范畴过于宽泛,概念内涵外延含混不清,致使一些美学家对其理解产生意见分歧。我国美学界在这一定义具体化过程中就产生了几种具有代表性的美的定义,如:“美是主客观的统一”(朱光潜)、“美是典型”(蔡仪)、“美是自由的形式”(李泽厚)、“美是自由的象征”(高尔泰)、“美是和谐”(周来祥)等。虽然各家都在不同侧面上解答了“美是什么”,但总是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各派之间争执也很大。不过到了20世纪90年代,西方当代美学传入中国后,
美本质问题的争论变得沉默了。一些年轻学者接受了西方美学特别是分析美学的思想影响,认为美的本质问题是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假命题。
二,,分析美学带给我们的启示
“维特根斯坦和莫里斯?韦兹的分析美学其实并没有提出一种系统的美学或艺术理论,它之所以构成一个独特的美学派别,是因为他们从分析哲学出发,从否定方面对?艺术?和?美?作语义上的分析,其分析的结果认定,像?艺术?这样的词完全是约定俗成的,本身确无确定的含义。”?分析哲学观点主要来自维氏后期著作《哲学研究》,对美学研究产生影响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用法即意义。维氏认为许多词语是没有指称的,也就是说,许多语词的意义并不能通过直接的定义来说明。指称与意义压根不是一回事,没有指称的语词仍有意义,而同一个指称也可由不同的语词来表示。语词的意义在于它的用法。即使是用具有指称对象的语词,其意义也不在于指称对象,N?N先生死了,但N?N先生的名字仍有意义。因此言语的意义是变化性的,是依赖于语境、依赖于用法的。
2、,语言游戏。语言的意义在于语言的使用,而语言的使用表现为语言的活动即语言游戏。“游戏”是指“下棋、扑克、球类游戏等等”。“但什么是它们的共同点呢,——不能说:必须要有一些共同点,否则它们就不能称之为游戏。我们只能去查看或去看一下它们到底有没有什么共同点,有的只是一些相类似的、相互有点关系的,以及一系列诸如此类的东西。”由各种游戏间不存在什么共同本质,维氏得出语言游戏也没有什么共同本质,所以有多少种语言的活动就有多少种语言游戏,我们只能列举语言游戏,而不能去定义它,语言游戏的意义只有在许许多多种语言游戏中显现出来。由语言游戏出发,维氏提出了他解决本质问题的独特理论:“家族相似”。
3、,家族相似。众多美的事物之所以被称为美,如果它们确实可以被这么称呼的话,也不是因为它们有共同的本质,“有的只是些相类似的、相互关系的,以及诸如此类的东西”。这种相似点不是由共同本质所引起的相似而是家族相似。一个家族的成员都相似,但不是都集中在某一点上。除了没有固定的本质,家族相似也没有固定的外延。当新的事物被用“美”来称呼时,你就在接纳新的家族成员。在一些美、艺术中具有形象性如雕塑、绘画,而在另一些美中则没有如音乐。作为古典艺术排斥的“丑”,在现代艺术中又被用来表现“美”了。这一切都属于同一家族。,
三、美是人生命实践的历史积淀
美学是人学。美学研究绝不能脱离人而进行,美的本质要到人的本质中去寻找。美学是人的一种生存论和世界观,美学是把握人学的根本,,美学又要以人学为基础。人是社会实践的产物,人类历史就是一部实践史、创造史,人的整个生命活动都离不开实践,是在实践中创造而成的。美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因
为人是一个有生命的有机整体,所以人的本质力量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一个生生不已的活泼的生命力量”。美离不开人的生命活动,美就是人在生命实践中产生、展现和发展的。所以美本质研究应该抓住生命活动这个根本。
首先,美来自经验世界,也就是说,美来源于社会实践,美存在于审美关系中。对美的经验过程我们从“人的感性活动”、“实践”角度去理解;对美的体验过程从“实践”角度、“主观方面”去理解。感性的、实践的经验过程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自然形象的获得与对自然的改造。人类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不能脱离自然界。人类又是长期劳动的产物,劳动使人从自然界中独立出来,成为社会的人。可以说,在人类发展史上,人类首先接触的是自然,与自然发生密切的关系,即使现代人也不能完全摆脱自然的限制,时刻与自然发生交互关系,改造自然界,继续着自然的人化。自然首先是个独立于人之外的感性存在,自然物有着“类似感觉的反映特性”(列宁语),所以人能够感知它。
第二、社会实践与社会形象的获得。社会实践是指区别于自然界的人类社会范围内的实践活动。在人类改造自然和改造自身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了人类社会。人是社会的实践主体,人的实践活动构成社会活动的核心。社会实践包括人类改造自然的各种生产活动和人类改造社会的各种社会活动。就在这种社会实践过程中,人的本质力量得到不断的发挥,创造出各种各样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实践活动的美、实践成果的美、实践主体的美都在人类社会实践过程中呈现出来,构成人类美的经验过程的又一重要方面。
,,,第三、艺术实践与艺术形象的获得。艺术经验属于美的经验过程是不言而喻的。甚至历史上许多美学家都把美同艺术等同起来,认为美学就是艺术哲学。艺术是现实生活的反映,是艺术家审美意识的集中反映和物态化成果。艺术实践过程是艺术家通过实践创造艺术品的过程,艺术美存在于各类艺术品的艺术形象中。艺术形象是人们观赏的对象,“成为交流和传达审美认识的工具”。 以上三方面是审美主体通过实践与审美对象建立、构成审美关系(美的经验过程)的主要方面,美就在这些经验过程中产生。其实美更重于审美主体的审美体验。按严格意义上讲,美的体验过程包含于经验过程之中,但鉴于审美主体在审美关系中的核心地位,我们把审美体验过程单独提取出来进行描述和分析。
从人类学本体论讲,物质文化是人们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实践的改造,主要体现的是合规律性即真的价值;制度文化是在实践中处理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间关系的制度保证和行为约束,主要体现的是合目的性即善的价值;精神文化则立足于实践现实,思考宇宙,关注人生,更倾注于未来和人类的理想相通即美的世界。任何一个文化体系都兼容并包着真、善、美这三种价值取向,人类文化的发展历程就是真、善、美三种价值取向不断接近统一的过程。其中真与善是基础,美则是连接合规律的真与合目的的善的动力和桥梁,真与善在美的境界中才能实现真正的统一。文化则在人类追求真善美的统一中不断前进。
四、美源于人历史积淀的超越冲动
美、美感是人生命实践历史积淀的产物,但我们发现,人们对美的追求从未停息过,人们“乐而忘忧”的兴致从未停止过;人类也并非固守原有的美,而是不懈地追求更多的美。人们在不断的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美,还是历史积淀的产物吗,回答是肯定的。因为人的生命实践、生命意识并非固守原有的历史传统,而是具有超越生命的原始冲动。“人的生命是一种两重性的、不断否定和超越的特殊生命,这意味着它是处于未完成的具有开放性的、无限性的存在,它始终处于创生和发展之中。永远不会有终结之日。这是人的生命所独具的特性。”其实在原有的历史传统中已经饱含着这种超越意识,历史传统本身就是人不断超越自身的产物。当历史传统积淀于人的身心,历史传统也转变为超越冲动,历史传统也成为人类自身超越的对象。
在美学范畴或者审美的不同的形态中,人的这种超越性动机通过不同的审美体验而表现出来。在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中,人们的审美体验是各不相同的。自然界是独立于人之外的,但人类实践已经部分地征服了自然,并且还在不断地扩大对自然的支配力。外在的自然能唤起人们对自然的强烈征服欲望,人超越生命的认同和渴望同时被激起,心中充满了喜悦和激情。自然美就是这生命和激情的对象化。社会主要是人类征服自然和改造自身的产物,人们对社会美的欣赏主要产生的是认同和喜悦,同时也有超越的冲动和激情。因为人对自身本质力量认同的同时,就是对自身超越力量的认同,也就产生了创造社会美的激情。 ,,,艺术美可谓“纯美”了,艺术品就是为了美而创造的。艺术美是艺术家把人类及其自身对生命超越的渴望和激情外在化。通过艺术家的想象力创造力,艺术得以实现。这些非实用目的的艺术品本身就是对人超越能力的认同,美的世界在艺术中实现自身。欣赏者通过欣赏艺术作品,一方面产生了对人类生命超越能力的认同和喜悦,同时也唤起了自身的超越冲动。
,,,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三者的界线又并非清晰可见,它们是互相联系、相互交织的。自然也可以变为艺术,比如人工园艺;社会美本身就有艺术的成份,比如雄伟的宫殿;艺术又来自自然,来自社会。自然延伸出社会,社会产生艺术。三者之所以都称作“美”,是因为其中蕴有人类生命实践历史积淀的超越冲动,它们都具有满足人的缺乏性动机的潜在价值。崇高、悲剧和丑等美学范畴也是可以从人的超越本性中找到根源的。崇高源于人对自身生命的认同与生命超越的激情;悲剧源于生命悲剧的无奈及对生命超越渴望的激起;丑源于表现对象屈服于生命悲剧而缺少生命超越冲动。这些美学范畴不是互不相干,而是可以在不同层次上相互转化的。如莱辛所说的拉奥孔群塑,表现的是拉奥孔正在痛苦的呻吟。这瞬间的活动可以使我们的想象力得到自由的发挥。痛苦本身是丑的,因为痛苦意味着生命遭到了劫难,但拉奥孔不仅仅是痛苦,他在忍受痛苦。当我们把这呻吟理解为拉奥孔在忍受痛苦时所付出的代价时,我们感到悲壮,人生悲剧的无奈与这悲剧所带给我们的超越冲动让我们激动;当我们把这悲剧理解为拉奥孔在呻吟前与洪水猛兽或凶神恶煞搏斗胜利后所发出的呻吟,我们就会为之肃然起敬,
这悲剧转而为崇高感,我们浑身也充满了力量,生命认同与超越的激情震撼着我们的心灵。这正是生命超越的原始冲动带给我们的体验。,,,,
综上所述,审美活动是人生命活动的一部分。审美的产生和发展变化与人类实践密不可分。人类生命实践的经验,作用于人的身心,产生身心体验。这些体验有深刻的历史、社会根源,是人类生命实践历史积淀的产物。人的生命实践生生不已,是由人的类本性决定的。类本性即人之为人的根本特性——人类历史积淀的超越性。正因为人具有生命实践的超越冲动,才使得人类一代代不懈追求真、善和美,为实现三者的统一奋斗不息。所以笔者认为美是人生命实践历史积淀的产物,美源于人历史积淀的超越冲动。美的真正境界是超越——超越经验,超越体验;超越生理本能,超越历史传统;最终超越必然,实现人的全面自由。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2、田其治《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试释,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版 3、《李泽厚哲学文存》(上、下)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5、高清海、胡海波、贺来《人的“类生命”与“类哲学”——走向未来的当代哲学精神》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6、蒋广学、赵宪章《二十世纪文史哲名著精义》(上、下)江苏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
7、顾晓鸣《西方智慧通典——对多维世界的一百种眼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8、许苏民《文化哲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9、普列汉诺夫《论艺术》三联书店1964年版
10、刘叔成、夏之放、楼昔勇等《美学基本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11、李斯托威尔《近代美学史评述》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版 12、朱狄《当代西方美学》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13、张秉真、章安祺、杨慧林《西方文艺理论史》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14、刘小枫《人类困境中的审美精神——诗人、哲人论美文选》东方出版中心1994年版
15、张法《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16、郑涌《马克思美学思想论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17、蔡仪《美学论著初编》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
18、颜翔林《死亡美学》学林出版社1998年版
,
作文七:《对美的认识与理解》1100字
对美的认识与理解
——个人若干观点的阐述
仔细分析题目时~却对于美的定义产生了疑惑。对于我们这些学生来说~打小就是在书山题海度过的~从未静下心来仔细想过这个问题~心中对美只有那么一个朦胧的感觉~随着美学原理这门课的开设~我们得以对美进行深入学习和系统的感知~得以将美从一个宽泛的概念中提取出来~形成自己对美的认识。
美是无处不在的。从古至今~人类从未停止过追寻美的步伐~无数的人从美的各个方面赋予美不同的定义。美是我们社会不可缺少“滋味”~拥有它~一切变的更丰富~更有色彩。美和爱情一样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和孜孜不倦的追求~它是开放的~流动的~不断更新和完善的。美的概念是抽象的~但是美的内容却是具体的~可以把握的。
美感来自人外在的体现~更来自人们的内心~就如同人们说的:“鸟美在羽毛~人美在心灵。”一样~更多的美是在于自身与观者的一种感觉~一种心情。
善于发现美~分析美。美和时代的命运是紧紧相连的。而当代的美学就是要在科学包围中突出重围~要让人类在四周充满钢筋和混疑士的世界里找到陶渊明的那份“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幽雅情操。罗丹说过:“美是到处到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在我们这个多元化的世界里~幽静美丽的街心公园~各种前卫而时尚的服饰……随处可见可闻。
尽情的与生活中的美进行深度交流。生活在当今这个社会中~我们会以心中的美为目标~会以心中的美为标准~去衡量去追求~所以
美可以主导我们的认知~影响我们的审美。因为每个人的审美都有差异~所以个人心中美的事物所具有的特征也千差万别~但有一点是一定的~就是他可以带给我们视觉和心灵上的冲击和美感~使我们心情愉悦。比如说烦躁的时候听一听自己喜欢的歌~品一品自己喜欢的茶~想一想自己喜欢的人~心情便可以回复平静~所以美可以让我们更好的融入社会~融入生活。 然而~对于美我们不可以拘泥~不可以贬低别人以为美的事物~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这是再简单不过的道理。
通过鉴赏各种美的事物~我们可以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提升自己的审美层次~提升自己的品味~使自己更加完美。通过不断的鉴赏~不断地取长补短~来不断完善自己。
在我看来~美像空气一样~存在于我们的生活~离我们很近又很远~捉摸不到它的形态~但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来自于自然~体现在我们的心灵当中。美是我们一个很好的认知感悟世界的渠道~它让我们领略到世间万物的最美好的、最真实。最自然的一面~给我们以视觉和心灵上的美感~让我们成为懂生活~会生活的人。
作文八:《西方美学对美的理解》4500字
? 「美,是无目的的快乐。」
康德是德国一个很有名的美学家,他说:「美,是无目的的快乐。」意思是说,我们在生命里很多事情都是有目的的。我们考试、读书,我们工作为了赚取生活费,都是有目的的。可是康德提醒我们,生命一定要保留一部分,是为了无目的的快乐,那才是真正的美。比如说我站在那边看晚霞,这晚霞对我生活,没有任何目的性的帮助;我去看阿里山的日出,没有任何实际上的利益,可是康德认为生命,当他已经不能注意到这种无目的的快乐的时候,这个生命其实是在萎缩的状态,就是说他没有生命力了。我一朵花的绽放也是,这朵花在开,而这朵花给予我很多生命上的鼓励,支持以及安慰,可能远远超过我在利益上所能计算的。 我们在青春年少时刻,都写过诗,都无缘无故会唱起歌来。无缘无故因为可能偷偷爱着一个人,而写一些美好的句子,传简讯给他之类的。回想青春年少时代,这样的一个动作,其实不见得不好。可是在正规的社会里,有时候不见得被鼓励,甚至这样的行为会被禁止。我们看到,在很多现代的教育里面,都告诉我们,美对一个生命的启发的状态,它在使一个人保有一个高度的敏锐,或是灵感。比如说我们刚刚提到,当你心里在偷偷爱着一个人的时候,其实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希腊的哲学家柏拉图认为,一个人在爱另外一个人的时候,他会把生命表现到最好的状态,他会发亮。如果你无所爱,无所关心,你的生命怎么活,其实没有那么样严重。可是如果你心里面有一个对象,你很希望在那个对象的面前,让他看到你生命里最灿烂的部分的时候,潜能会激发。所以柏拉图的哲学,让我们觉得在你所爱的人的面前,绝不希望自己是一个弱者,你希望把自己最强的那一面表现出来。这些部分让我们看到,在漫漫长途的生命当中,如何有所关心、有所爱,就变成非常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只是我们如何恰当地去呈现。
? 美是不抛弃生活的点点滴滴
中国古代有一个哲学家庄子他讲过一句话,是一生能奉为圭臬的,大概是说:「天下有大美而不言」(《庄子.知北游》),意思是说,宇宙之间到处存在着美——花开的美、月圆的美、海洋的美,或者是山脉起伏的美。他觉得一个生命活着是不断去发现这些美存在的一个状况,可是我们在生命里有多少时刻真的感觉到美,或者意识到美?
我只感觉到说一个城市、一个岛屿,如果我们不知道这个城市的美在哪里,或者岛屿的美在哪里,其实我们活在这里非常的沉重、也非常的辛苦。
你会发现你的生命,不再只是匆匆赶路。如果生命只是匆匆赶路,生命只是A点到B点,它中间什么都没有看到。可是如果生命有很多被打断的机会,停下来,看到路边的台湾栾树生了策果、看到大花紫薇在开花了,甚至刚才学校的老师载我从台北过来,我一直在观看夕阳的光,发现这个季节高速公路两边的芒草开始长出来了,刚抽出来的芒草发着银白色的光。有时候我们看到,有时候我们看不到,有时候我们匆忙赶路的时候,你就看不到;可是如果你安静下来,就觉得你的生命,不是为了从A点到B点就完成了,中间就会有很多的过程,每一分每一秒就有了不同的意义。
这几年我不再顽皮了,我常常把这些老朋友找在一起,把我还留着他们当年写的那些诗,拿出来念,我希望他们可以找回他们年轻时,曾经有过的对这个世界的爱、或者梦想、或者理想。我觉得一个社会里面,这个部分如果大量地流失,如果在他的中年,忘掉了这个部分,其实是一个非常大的遗憾,因为一个人的生命,不应该在中年的时候,就觉得已经萎缩、或者停止了。中年反而是他更应该觉得成熟了,因为他带着少年的理想活到中年,他有更多现实的磨练,他的生命从花变成了果实,是一个更饱满的状态。可是很奇怪的是,常常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羞于谈美、我们羞于谈诗。那个部分只能够保留在梦幻的青少年的时刻。所以我想,今天我也想大家谈谈的「美」,好像是一个很无足轻重的事物。
? 社会中的美
我讲这个例子,觉得很有趣的一点是:在这个社会里,美,到底扮演什么脚色?我们会成立医学院,因为我们知道医学院很重要,有医生出来,将来为我们治疗身体、医病。我们也会成立法律系,因为社会需要很多法治的观念,有律师、有检察官…。我们会成立很多的科系,我们都觉得有实用的功能,可是一个大学到最后没有什么系可成立的时候,大家会想到,美术是不是重要的?那美术到底要做什么?后来我就很顽皮地跟这个校长说:「校长你觉得美术系要干什么?」他说:「我买了一间房子,墙上空了我要挂一张画,那当然需要画家。」好,我想这是很一般的看法,这个看法不一定错。今天我们衣食温饱都有了,我觉得如果我有余闲跟余钱,买一张画来装饰我的墙壁,这是一般人对美的一个固定看法。可是有一点我想在这里跟这么热情的朋友说,我觉得美绝对不是如此。
刚才我们提到,如果从康德的角度来说,美是一种无目的的快乐。美的存在与否,关系着一个生命本身是不是在一个敏感的状态,以及他的生命力还是不是一个活跃的状态。现在西方先进的国家,非常非常重视社会里面美——就是创造力。他们认为没有美,就谈不到有创造力。所谓创造力是能够把一个不存在的东西,经由人对于美的敏感度创造出来。
我们今天大部分的专业,都被限定到某一个角度,如果是一个高中音乐实验班的学生,他会很努力的在他的乐器上一直做研究,他可能觉得科学跟他没有关系。如果是一个理工组的学生,他可能觉得诗跟他没有关系。但是生命不是可以这么划分的。生命本身感性的部分跟理性的部分,一种冷静的认知的过程跟情感的部分,其实是在一起的。他觉得所有的诗里面有非常严格的格律的关系,像数学一样的严格。
我们在这里可以看到很多的美,在生命里面,对未知事物的巨大好奇,所引出的启发,会造成人类的巨大的跳跃,文明的巨大的跳跃。如果生命都是一种重复性的,模仿性的东西,创造力就不会出来。所谓的创造力,creation这个东西,是无中生有的。就是我不做前人做过的东西。
? 美是一种消失
可是我又相信,人对于大自然的美——晚霞的美,黎明的美,黄昏的美,其实有很高的共通性。为什么夏天的黄昏在淡水河的河口,有那么多人坐在码头上欣赏夕阳?这么多人拿着照相机,一直在按快门,好像想要把夕阳留住。我自己也做过同样的事,二十几岁,第一次买了照相机,第一次就是赶到淡水河口去拍夕阳,拍了好几卷全都一样的东西,也觉得很无趣,因为后来觉得美是那个「留不住的东西」,就是每一分每一秒一直在变化一直在消失的东西。可是你很想留住它,你希望写诗留住它。苏东坡有一句诗,是他在南方看到晚霞时写下的:「欲将诗句绊余晖」 ,我很想用我的诗句绊(绞丝边的绊),去绑住余晖,把落日绑住。可是绑不住,没有办法绑住。李白有同样的诗句:「长绳难系日」 ,这么长的绳子都没有办法把太阳拉住,它还是要走。
我觉得美,其实像佛洛伊德的弟子荣格说的:「美其实不是一种存在,美是一种消失。」我们看到花,你觉得它美,是因为它一直在消失。我们很少会觉得塑胶花会比真的花美,因为塑胶花永远是一个样子。接着我们会发现所有的美里面,都有一个无可奈何的东西,就是它迟早有一天会消失。我们觉得一个人美,我们觉得青春好美,可是青春这么短暂。
? 青年的美OR中年的美
年轻人在这个社会也是美的。中年以后、老年都可以是美的,因为生命在不同的状况,应该都是可以有美的。
儒家的文化认为:「嘴上无毛,说话不牢。」认为少年并不是最美的。他们认为经过沧桑,经过生命的历练、锻鍊以后,生命才是美的状态。所以我们会觉得传统的舞台上,最美的是像吴子胥这种人物,过昭关须发尽白,经历沧桑以后,他才美。当然他有他很了不起的一部分,可是,后来我到西方,希腊给我很大的感动,是他们给青春一个美的可能。
西方人在学东方,因为他觉得东方人为什么在中年以后还这么美,这么自信。因为他们过了青春以后,就很恐惧,觉得,"Kuros″的年龄已经过了,所以会觉得很慌张。 我母亲已八十五岁,我还是觉得她很好。洗肾身体不好,可是有一种端庄,有一种教养的尊严。她让我觉得很美,可是这个在西方的社会不容易看到。所以我刚才才提到说,美是一种最大的包容。就是不同的年龄,让他都是美的,不同生命的状态,给自己不同的状态。所以我年轻过,我年轻写诗,我可以豪迈的唱歌,我可以激情。那今天在我这个年龄,我看到一个男孩子为了爱一个女孩子,可以在他面前唱歌,传简讯,我想到我的十七岁,我觉得他也是美的。同样的我也知道,有一天他到了我的年龄,他的生命经历过很多现实的沧桑,可能在父亲过世以后,会有很多心痛,会对很多现实有不同的感受。你会体会中年的另外一种美。
有一天,我在芝加哥的博物馆,看到一个房间全部展示着宋、元的观音像,我忽然觉得真是美极了,好安静的一个脸,坐在那个地方,眼观鼻、鼻观心,非常宁静的表情。我
觉得这个其实是我们的人体美学,受印度影响,有一种精神上的美,当然这个美,可能对于十几岁的年轻青少年来讲,不是那么容易可以领会。因为那是一个比较成熟的,心情静下来以后才能体悟的美。
所以我觉得,很多朋友在不同的年龄,都会有对「美」的不同的一种敬重吧。这个敬重,让我们看到美。在任何时刻,任何的处境里,「美」都是我们最好结伴而行的伴侣。生命里面有美,你会觉得丰富,有安慰、有支持、有力量,生命里面没有美,即使有权力、有财富,他也很空虚。所以我相信美本身是一个生命的开导状态。
蒋勋美学 别样体验 用布道的心情传播美的感动
王鲁湘:美是世界上最奇特的一种财富,越分享,就拥有越多,经由别人的惊叫,你看到了满天的繁星,经由别人的一种陶醉,你看到了夕阳,经由别人的一种欢唱,您看到了花的开放,延续生活美学这项现今备受关注的课题,蒋勋先生又替我们提出个人讲求美好生活的新视野,新兴法,即培养丰美的感官经验,让视觉,味觉,听觉,嗅觉,触觉的敏锐感受全面苏醒,由此而能深刻地体验大自然之美与生活之美,在这个理性超越感性,身体日益荒凉,社会疏离感愈加严重的时代,我们应该怎么样地学习着去感受,去欣赏,进而能够和他人分享美的世界,我们怎么才能真正感觉到生命本源的一种精神,一种热情。
我不懂“美学”,“哪一种”都不懂。我逐字念完的美学书籍是朱光潜先生的《西方美学史》,全忘干净了(我从未因此惶惑)。
我偶或阅读评论家的文字,遇见好句子、好意思,会由衷地高兴、佩服,以至感激,但这样的机会极稀罕。我不确定是否“相信”评论家(但也从未因此惶惑)——我自己即曾受托写过几篇勉强可以称作“评论”的文字,并没想过要人相信。若有人阅读我的文字,我就很开心。
我相信直觉。但并非“一切”都凭直觉,否则知识、经验、阅历有什么用?直觉是有品质的。我相信一个儿童的直觉和一个成熟老到的艺术家的直觉,是不同的。毕加索说他花了一辈子学习怎样像孩子那样画画,可是再有天分的孩子也不可能画得像毕加索。
不过面对艺术,我常发现成人的直觉远不如儿童,今日世界的教育(包括艺术教育)是逐渐有效地磨灭直觉的教育。照费里尼的说法,所有儿童被送进幼儿园,就被“去势”了;柯罗则说:我每天祈祷,愿上帝让我早晨起来像婴儿般看世界。
我从小到大看到的、出国后的眼界,都在影响我。它构成自己的记忆,但你下载记忆时会自动筛选,根据性格、脾气、血型、阅历……我不会理论地去表达这些意思。大致说,我的趣味是写实主义的,但非写实主义的我也喜欢。只要是好的我都喜欢。
作文九:《对美的本质的理解》900字
结合优秀作品谈谈你对美的本质的理解
首先我想说美的本质是一个探索过程。对美的本质的理解,我认为美的本质没有一个固定的完全的定义。在美学史上关于美的本质的意见分歧,归根到底是哲学观点上的分歧。美的本质历来存在着很多看法。我认为美是人的自由创造形象的生动表现,人的创造劳动生产并不是所有的都是美的他需要一个尺度就是所谓的“内在的尺度”即使人本身客观要求的尺度一方面认识客观规律,一方面符合人的本身需要,是两个方面的有机结合。
美不能凭空产生,它必须借助于一定的客体,客体的形式可以有多种,但必须存在。同时美是人类的一种特殊情感,离开人这个主体,美也就不存在了。美不是客观的,也不是主观的,也不是主观和客观的融合或统一。是两个外在的东西的合一,是一种关系属性。这种结合时需要说明理由。
例如米开朗基罗的雕塑《大卫》,《大卫》的创作倾注着作者的思想,同时也是作者自己对艺术追求的一种表现,这来源于社会实践,也是美的根源,如车尔尼雪夫斯基:凡是能使我们想起和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则是美的。对于作者正是如此。
从主客观关系上《大卫》是作者主观的思想感情、审美情趣与当时的历史典故的贯通交融创作的能引起欣赏者得想象,具有感染力。
从内容与形式上观者会被大卫这个肌肉发达,体格匀称英姿飒爽的青年形象所表现的美所感染是从内容与形式上的美的统一
从风格上《大卫》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典型代表作。这也说明了美具有一定的地域性、时代性、变化性以及普遍性和稳定性。同时美是一种发展的文化共识,所以美具有许多文化的特性,如社会性,阶级性,知识性,相对性等等
总之需要我们明白的是美是存在的,切实存在的,应该明白美既不是单纯的客观性也不是单纯的主观性,是人的主观的感受,他具有上述的性质,就像对与错没有具体的定义,对的定义就是与错相对,那这样解释在我看来也是没有什么大的意义,对错需要辩证的看待需要主客观的分析,是一种主观感受,就像美的定义,有了感知存在的东西才有美不是么,就像大道之美,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以上是我对美的本质的理解,可能有不对的地方也可能理解较为粗浅,但我觉得美对于我们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也并不在于发现它的本质,而在于我们对他的理解,理解后对他的发现与运用为了更好的生活,让生活充满美。
作文十:《对美的理解和鉴赏》1600字
对美的理解和鉴赏
正像贝多芬所说:“我要卡住命运的咽喉,决不许它毁灭我!我们的时代需要有力的心灵, 以鞭策那些胆怯的人。 ”谁都知道,耳聋,这个使人残废的现实,对像贝多芬这样天才的音 乐家来说,那是致命的打击。
然而,他那钢铁般的意志终于改变了他的人生观。他说:“我要卡住命运的咽喉,决不许它 毁灭我! ”就是在与命运的顽强搏斗中,贝多芬成功地创作了一曲曲世界名作。像他的《月 光奏鸣曲》 、 《第三(英雄)交响曲》 、 《热情奏鸣曲》 、 《第五(命运)交响曲》等重要作品, 几乎都是在他那与世俗噪音隔绝的世界里完成的。
尽管贝多芬的一生是悲剧式的, 他的自然身体条件并未给他带来成功的希望, 但他有着异乎 常人的精神, 令他去与死神抗争! 在他的身上凝聚着一种举世罕见的光辉———它能给人以 震动、 鼓舞和促进。 他的每支乐曲, 都是他高尚人格的写照, 都是他心底迸发出的生命之泉 的音响。对我们,不仅仅是美的熏陶,更重要的是我们获得一种威慑的力量。
这正是“诚于中,而形于外” 。 《礼记》中写道:“貌色声众有美焉,必有美质在其中者也” , 这里也是说人的外在形态的美丑是人的内心美丑的外在表现。 当然, 这也在直接影响着人的 行为动作的美。这种美,是人的行为举止、姿态风度、待人接物、生活习惯等方面所表现出 来的审美趣味的反映。
作为女性应该明白, 在美的生命里, 应该有绚丽花环装点———那是智慧灵光在闪烁; 在动 人的生命中, 应该有火样激情的跳荡———那是善良与奉献的结晶。 岁月可以赢去我们的生 命,却赢不去我们一路留下的笑语欢声,因为,我们对人生献出了无尽的爱情。然而,有的 人却一直遵奉着人生是苦海的旨意前行, 这不能不说是这种人的一种理念的悲凉。 如果, 我 们每个人都能做到“风物长宜放眼量” ,不去为着一些不值得的事情、一些不值得的诱惑去 抛洒我们有限的时光, 这不就在人生是苦海的意念面前把握住了自己, 进而从中去获得应有 的反思吗?要牢记住:完美的女性要靠自己去塑造。
美的现象是多种多样的, 从言谈到衣着, 从人身到山水, 从日月星辰到花草树木, 五彩缤纷, 千姿百态。 但是, 美的形式并不是无章可循的。 如果我们按照美存在的领域划分, 那么美可 以区分为社会美、 自然美、 艺术美三种形式。 社会美是相对自然美而言的, 是指社会实践中 的美和社会生活中的美。 人们在社会实践中, 能够表现智慧、 力量和献身精神, 能够通过产 品表现自己的贡献和创造性,这就是社会美。
除此之外, 人类的生活还有许多领域和内容, 诸如两性生活、 家庭生活、 社会公共生活等等, 人们在这些生活中表现出的心灵美、 精神美, 都属于社会美的内容。 自然美是相对于社会美 而言的是指自然事物的美, 包括江河湖海、 日月星辰、 山水花草等等。 人们对自然美的认定 是同社会实践分不开的,人类出现前,自然界就存在,但无所谓美。人们在改造自然中,自 然物的有用性使人们亲近它, 自然界的奇特风貌, 诸如泰山的雄伟、 华山的峻险、 峨眉山的 秀丽、青城山的幽深??使人思想升华、心旷神怡、胸怀开阔,所以人们便以美来称赞它。
至于人体美, 这是自然美的高级形态, 它是自然美的一部分。 艺术美指艺术作品的美, 主要 通过音乐、舞蹈、绘画、小说、戏剧、建筑等独特形式表现出来。
尽管美的形式多种多样,但无论哪种形式,人们都可以认识它、表现它、创造它。审美过程 中的这种能力, 就是审美素质。 审美素质是个复合概念, 它包含生理素质 (如耳聋的人欣赏 不了音乐) 、心理素质(情感、兴趣、智力) 、伦理素质(理想、善恶、评价、人生态度) 、 创造素质(求真、求新、求异)等多种因素。可以说,审美素质就是这多种素质的综合,一 个人的审美素质以至审美天才, 既要受到社会发展的制约, 又要受到主观条件, 比如受教育 条件的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