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我与古典文学》1000字
我与古典文学
我们的祖国的历史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岁月里,我们伟大的祖国产生了许许多多的伟大的和优秀的作家和诗人,他们为后人留下了大量的珍贵遗产,这便是古典文学。我们学校古典文学,可以了解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加深对祖国五年年文化认识,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可以接受优秀文学熏陶,提高审美能力,丰富知识启迪智慧、发展潜能;可以对人格塑造、传统美德的形成、情操的陶冶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培养孩子今后做人、做中国人、做胸怀壮志的现代中国人奠定良好的基础。而对于我来说,古典文学更多的是改变了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我从一个什么都不知道的孩子成为了一个有修养的人。
我与古典文学接触的过程中,有两样东西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本书和一款游戏。
一本书便是《唐诗三百首》,一本所有人都看过、读过、背过的书。正是这本书,让我有了和古典文学零距离接触的机会,也从而让我有机会见识到了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自信与豪放;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忧国忧民;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腊炬成灰泪始干”的至死不渝。
一款游戏便是光荣公司的三国志系列。从那以后,我便疯狂的爱上了三国这个时代,书籍、电影、游戏几乎一网打尽。渐渐地,我明白了曹操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的雄心;明白了刘备的爱民爱材、宽厚仁义、知人善任;明白了孔明“鞠躬尽力,死而后已”的忠诚。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发的觉得古典文学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无法发挥应有的价值。以考试为中心,以分数为标准的“应试教育”的普遍采用使高校忽视了对大学生道德情操、社会责任感等人文情怀的培养。高校普遍重科技教育轻人文教育,重现代文化教育轻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导致人文学科在高校教育中处于尴尬地位,整体的人文教育氛围不浓。并且高等学校的课程设置保守、单一,普遍重理轻文、文、史、哲、艺等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课程开设面狭窄,导致“以科技教育基本取代人文教育,以现代化教育基本取代传统文化教育,以单一专业教育基本取代人格整体教育”的狭隘趋势。
不过可喜的是,去年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圆了中国人获得诺贝尔奖的梦想,也证明了中国作家和中国文学的实力,更是世界对我国文化的尊重和认可。莫言的获奖,也是古典文学重新被大众所重视。
中国古典文学,其地位是汉魂精髓。这是五千年文人墨客的理想化成就,是一种方式,是一段序曲,是一座桥梁。可以断言,这更是我们用东方古典之美征服西欧精神大陆,获得世界肯定的基础。
作文二:《[优秀作文]我与古典文学》600字
夕阳余晖倾泻在窗台上那沙沙旋转的陈旧唱片机上,老音响正哼着那饱经沧桑而又深入人心的奇妙音乐。她,古典音乐,再我耳边萦绕着,安抚着我的心灵。
在牛津字典上古典音乐的解释为——启发思考的,不仅为消遣的音乐。所以古典音乐不同于流行音乐的地方是它内涵深刻,能发人深思,更能使人高尚,免于低俗。朗文辞典对古典音乐的解释即历经岁月考验,久盛不衰,为人们喜爱的音乐。因此古典音乐的另一个名字就叫“经典”音乐。这是我爱恋它的原因。
我家中,封面各式各样一尘不染的古典音乐正版碟片排满整个架子,每张我都听了不下十遍。但我更钟爱听“经典九四七”的广播中的音乐,时而音响中想起未尝听过的旋律我就欣喜若狂,我就立即驻笔,欲将每一个音符记在心中。繁忙的学业同时我也无意间学了很多知识,着实欣喜不已。
当我听到巴赫、贝多芬、莫扎特、肖邦、舒曼的音乐时,我感到不仅仅是优美的旋律,充满意趣的乐思,还有最真挚的情感——或宁静、典雅,或震撼、鼓舞,或欢喜、快乐,或悲伤、惆怅……
中午吵闹的教室中,却闻施特劳斯家族的交响乐从校园喇叭中淌出,四周的闹意也就不复存在,我可以与世隔绝般地看着书,脚下打着轻快的拍子。
周围孤独无友时,听着舒曼的天鹅,感到天鹅那轻柔的羽毛从身边掠过,心中升起一丝抚慰。
令人兴奋的春游路上,耳机中奏起春之声圆舞曲,仿佛胡桃夹子中的小精灵与我们一起前往郊区。
无数个难以入睡的深夜,广播中的“午夜倾听”消去心头夏日的烦躁,伴我潜入梦乡……
夕阳西下,彩霞也已消去,唱片机却还闪耀着金色的光,音符也旋转着,迎接崭新的明天。我也欲用古典的情感打动周围。
作文三:《[优秀作文]我与古典文学》700字
我因湛蓝纯洁,而喜欢天空;我因和谐安宁,而喜欢幸福;我因灿烂温暖,而喜欢阳光。那,古典文学,你究竟因为什么而令我着迷呢?
或许是因为“精”吧?你博采众长,集思广益,从你的身上我感受到那“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的温暖与细腻;感受到了黛玉葬花时的痛心;感受到了一百零八位绿林好汉的义薄云天;感受到了李清照的忧郁与离愁……
或许是因为“爱”吧?你犹如一个多情的女子,诉说着一个个“爱”的故事。从你的身上我感受到了孟郊“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那份对母亲浓浓的爱意;感受到了“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的爱情痴狂;感受到了“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无可替换;感受到了柳永“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痴情守候……
或许是因为“坚”吧?你教会了我“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你教会了我“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你教会了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视死如归;你教会了我“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坚毅……
或许是因为“美”吧?你让我足不出户,就领略到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泰山的雄奇壮美;感受到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豪壮;领略到了“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的气势宏伟……
或许是因为“恩”吧?在你的身上,我仿佛感受到了杜甫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忧国忧民之情;感受到了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那浓浓的乡愁;看到了“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的凄凉、孤独景象……
我与古典文学之间,存在着一种不可言状的情感,那可能是一种友情吧,没有瑕疵的纯洁的友情。在她的身上,我感受着世界的千奇百怪,感受着人间的爱恨离愁,我将在她的陪伴下,走过一生!
作文四:《古典文学与我的语文教学》2500字
古典文化与我的语文教学
泸州市江阳西路学校 肖雪莲
小学语文新课标中提出“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那我们的学生带着什么面向世界呢?应该是我们的民族文化,我们的民族传统。我们的教育要培养有民族灵魂、世界胸怀的人,这样,学生才能面对世界。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灿烂文化的国家,所创造的文明如星辰般无以计数。而承载文明与文化最多的就是文学。我因一次教研课从而感受到古典文化是一场有着华美的辞藻,悠扬的歌韵的巨大盛宴。
一、 为求教学,成功转型
前不久我极有幸地参加区里的“课改优质课”赛课活动。赛前半天抽签,我一看,顿时傻了眼——《孔子拜师》。对于这类课文的教学是我最感头疼的!为了能上好此课,学校的“灵丝沙龙”研习组,帮助我对本课进行了反复的推敲,最后大家一致认为,本文教学就要有古典的韵味,在一举手,一投足之间都要有古人浓浓的味道。于是大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赶紧对我进行了全方位的包装。比如:学习孔子与老子对话的动作,教学过程中古文的运用,如何让学生从我的身上感受历史的过往。在大家的精心打造之下,真的让我变成了古典味十足的现代版——古代女生。这为上好本课迈向了成功的第一步。
二、文化积淀,感受古典
作为一位年轻的教师,对古代文学的积累,我还真觉得浅薄,虽然是中文本科毕业,但好多“之乎者也”的东西都还给老师去了。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我没有逃避的理由,我也不能放弃锻炼自己的机会,更不可以辜负大家对我的期望。我开始迅速地收集有关孔子生平的资料,和儒家文化相联系的文学知识,以及适合三年级学生阅读的《论语》中的相关内容??我把自己关的家里,如饥似渴的啃着那厚厚的书籍,找到能帮助我教学的所有相关资料。还在电脑上浏览以便寻求更多的信息。虽然是临时抱佛脚,但还是让我深深体会到,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那渊源流长的古典文学,真的是为当今的文学积淀了多少精髓啊!通过学习、研究我了解到《孔子拜师》是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讲述了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为师的故事,体现了孔子谦逊好学,孜孜以求的治学精神。孔子是两千多年前的大思想家,教育家,与我们相距甚远。如何让学生走进这位“至圣先师”、“万世师表”,透过《孔子拜师》这个故事,了解他高深的学问,感悟他谦逊好学,求知若渴的人格魅力?是本课的学习目标。但更重要的,我期望通过这节课,带给学生的,不仅仅如此,更期待能以此引领学生感悟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体味中国古典文化的独特魅力,品味古代文化里的精彩人生!期望能通过这次的学习,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为学生开启通往“中国古典文化”这一宝库的大门。
三、创设氛围,感染学生
“听其言而观其行”;“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敏
而好学,不耻下问”;“温故而知新”,“书读百遍,其意自见”,“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等语言促进交流与评价,在交流与评价中演绎“孔子拜师的谦逊”,认识到“学无止境”。感悟孔子谦逊好学,求知若渴的人格魅力?由于与众不同的评价风格,让学生在我有意识的带领之下,走近了孔子,走进了古典的文化氛围,走进了中华传统文学,在“之乎者也”中找到那种文绉绉的新奇和浪漫的感觉。于是在教学中我有这样的设计:
师:“古人云:‘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师:孩子们,听说你们特别喜欢读书,我也是一个爱读书的人。(语气亲切,脸上流露出对此书的崇拜。)我很喜欢这本书——《论语》(双手举起《论语》在胸前。)。今天我把它推荐给你们,希望你们也喜欢它,(郑重介绍此书,同时课件出示:厚重的“隶书”字体——孔子拜师,背景则是一副“水墨”国画——孔老先生画像,隐隐有悠扬的“鞭钟和古筝”传来,给人以悠扬的感觉在延伸、延伸??)这本书收集了两千多年前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经典名言。(师语速放慢,眼睛微闭。沉浸在对过往的回忆中。)其中,‘听其言而观其行。’,‘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些富含哲理的话伴随着我的成长,影响着我的人生。孔子在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啦,但是,在三十岁的时候他还有一次拜师的经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名人——(教师双手指引学生,眼睛注视着他们,寻求心灵的沟通。)
生:孔子。(学生心有灵犀的一起回答)
师:一起走进名人的故事——(教师用手指着课题)
生:孔子拜师。(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一起朗读课题)
(借助《论语》引入孔子,用水墨画、悠扬的古筝乐曲为学生创造一种古典的文学氛围,让学生的思想能穿越时空与老师一起回到两千多年以前,去感受当时的文化气息。)
四、细节揣摩,精益求精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在课件的制作中,大家纷纷提出了不同的意见,最后决定采用最具“古典”味儿的黑白色系和“隶书”字体,厚重的字让我们仿佛又回到了儒家思想风魅的年代;封面选择了一幅水墨的孔子石像图作为背景,增加了古典的韵味。在课中选择“古筝”的音乐作为朗读时的伴奏,在那流水涔涔的音乐声,在那丝丝入心弦的琴声中去感受当时的气氛;选用中国的“剪纸”艺术再现孔子拜师的场景,也是中国民间艺术的体现;孔子与老子对话一节背景设置为“古色古香”的竹笺,并将对话竖排。这样的设计是为了给学生营造一种“古典文化”的氛围,让其在这样的氛围中情不自禁地受到熏陶与感染,从而生发对“古典文化”的浓厚兴趣。在最后对学生赠送孔子名言的时候,也选用了古色古香的书签作为背景来衬托。可谓煞费苦心。在我们的教学生涯中没有十全十美的课,但我们尽量把每一步设计的更加精彩,让学生在这短短的四十分钟演绎最绚烂多姿的人生。
通过这么一堂课,我深深感受到我国古代虽然没有专门的语文学科,更没有“语文”这个名词,却十分重视语文教育。语文是渗透在经学、史学、哲学、伦理学等学科中进行的。也就是说在塑造人的修养中学习语文。在古代语文教育中,由孔子整理的《六经》(即“诗、书、礼、义、春秋、乐”),汉代以后称为《五经》成了知道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理论基础,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必读教材,也是影响最到,流行最久的语文课本。小学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最重要的就是让一个孩子有深厚的民族文化积淀,而培养人文性最佳的途径就是学习中华民族几千年沉淀下来的古典文化。
作文五:《我与古典文学的相识相知!》600字
我曾幻想着能与林黛玉一般的古典文学美女共度春宵,享受着古典文学的经典丰富之美的同时,又是林黛玉的美丽、温存。恐怕这就是我对古典文学的最美好的感觉吧。在感受古朴、大方的同时,又享受其的美感。
我是在初中学习文史的时候开始接触古典文学的,以前从来不知道原来我们的古时候有这么多的文学作品,而且是这么的丰厚,看来绵延五千年来的历史并不是盖的。这古典的感觉就是这么非现实,感觉离我们现在的社会是这么遥远。像极了现代人的以空调、电视机、电脑等来装饰家里,古代人的琴棋书画显得十分美妙,这用来陶冶人情操的,就算只身处在那个环境中,也感觉是思想受到了净化的,于是向往起这样的装饰家里,只不深刻感受,就觉得美好。
这个世界非是存在什么意识形态之类的东西,或说世界本是无意识的存在,只我们心灵有所感触,这便成了有意识的了。古代的人和事可能都消逝了,他们的那种只在社会表层上讲着礼法,而在私底下,在闺房里,在床上,却有着他们自己的独自的可以令自己幸福的事,这就是中国古典文化的对我的隐性的魅力。而表现在文学作品里,就是隐性的、含蓄的中国人的写给同样的中国人的包含在这样作品里的有礼乐社会风俗在外,而内心又躁动不安,隐藏着一股隐性的要喷涌出喜悦的情感。
中国的古典文学除了那些正儿八经的讲述官学传统、社会正道的之外的恐怕都要属是这一类的了。尤其在明清小说等文学作品盛行的时候,在那大的社会的约束思想的背景下,这么的具有内在的而躲藏起来的中国人是多么的可爱呀!于是自己喷薄而出的是想在明月底下,对着那么多的古画、古琴,与如林黛玉一般的美女共度春宵,在床头私语的欲望呀。
作文六:《古典文学与爱情》1100字
古典文学与爱情(讲座提要)
主讲人:张香来
开场白:(略)
内容摘要:
一、永恒真爱、千古绝唱——爱情是文学的重要泉源
1、尊重人性、尊重个性——文学从贵族走向平民
(1)、童言无忌——先秦两汉民歌是爱情文学的第一个高峰
《诗经》——《关雎》、《蒹葭》、《采薇》、《静女》、《桃夭》、《击鼓》、《将仲子》、《氓》 ——诗无邪——至情流溢,直写衷曲,毫无伪托虚假
汉乐府——《上邪》、《孔雀东南飞》《上山采蘼芜》、《有所思》、《白头吟》、《陌上桑》、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青青河畔草》、《涉江采芙蓉》)
(2)、人性觉醒——唐宋花间词、婉约词是爱情文学的第二个高峰
唐诗——白居易的《长恨歌》《琵琶行》;李商隐的无题诗;
唐传奇——元稹的《莺莺传》,蒋防的《霍小玉传》,白行简的《李娃传》
唐宋花间词、婉约词的文学价值:
(一)具有人性觉醒的思想意义。开始关注女性和她们的内心世界。。(二)以一种轻松自如的创作心态,摆脱了传统诗文的“言志”与“载道”重负,使久蕴于内心深处的真性情(尤其是男女之情)得以宣泄。花间词、婉约词 “摆落故态”、“意气跌宕”,堪称最美的“美文”。(三)创立的“词为艳科”的题材规范,以及与之相应的“香而软”的艺术风格,成为千古词体的正宗风格,从而形成了词“别是一家”的体制特征。
——温庭筠《梦江南》、《菩萨蛮》、韦庄《思帝乡》、《浣溪沙》;
——欧阳修《生查子》、蝶恋花》、晏殊《蝶恋花》、《玉楼春》、晏几道《鹧鸪天》、柳永《雨霖铃》、《凤栖梧》、秦观《鹊桥仙》、《江城子》、李清照《一剪梅》、张先《一丛花令》、《千秋岁》、苏东坡《江城子》、陆游《钗头凤》、
元杂剧之四大爱情剧——王实甫的《西厢记》(崔莺莺、张生、红娘)、关汉卿的《拜月亭》、白朴的《墙头马上》、郑光祖的《倩女离魂》;
宋元话本《碾玉观音》
(3)、以人为本——明清小说是爱情文学的第三个高峰
明清戏曲之汤显祖《牡丹亭》、孔尚任《桃花扇》;
明清短篇小说之“三言二拍”,即 明代冯梦龙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和凌蒙初的《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杜十娘、白娘子)
《聊斋》(《连城》《阿绣》《婴宁》《聂小倩》《乔女》《香玉》《阿宝》)、
长篇巨著《红楼梦》
推荐阅读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后郦波的《宋元明清那些爱》
2、爱情的甜蜜——两情相悦、志同道合
赌书泼茶(李清照与赵明诚)
林徽因和梁思成、 钱钟书与杨绛、
《迢迢牵牛星》、《长相思》——得不到的永远是最美好的
《孔雀东南飞》、《江城子》、《钗头凤》——失去后才懂得珍惜
孟姜女、梁祝——因执着而感天动地
3、爱情的苦涩——欲速不达、扭曲异化
未熟的葡萄——早恋的苦涩
悔恨的眼泪——被蒙蔽的恶果
《氓》、《铡美案》(陈世美、秦香莲)
《祭奠杜十娘》(主讲原创)
出卖的青春——拿来交易(金钱、权势、政治)的感情
四大美女(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悲剧——权势的玩物、政治的祭品
作文七:《[优秀作文]我喜欢古典文学》700字
我愿,化作一只彩蝶,在书中,品味往日风情。
——题记
一个人,飞在时空交隔中,寂寞但却充实。
站在乌江边,听西楚霸王,歌一曲“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雅不逝。”在武侯祠,赏“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类满襟。”穿越西周,我听见了“硕鼠硕鼠,无食我黍”的凄切哀号。来到春秋,我又欣赏“浴兰汤兮沐芳,华彩衣兮若英”的高贵艳丽。
古典文学带给我们太多,她就像一个史官,用如此优雅的文字,细说古今。从小学时候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一直到现在的“轻舟短棹西湖好”,无一不散发着古典文学的韵味。
古典文学拥有的更是智慧,从“两小儿辩日”到“曹刿论战”,古人的智慧与精巧的逻辑烙印在了心中,在忙于理科备考的时间中,品味古人绝妙的想法,有时是一种独特的味道。
文,诗,两种不同的概念,此时却交织在一起,给我们留下的,只是往日余味,和一滩打翻的墨水。
在功利的现在,背古诗文纯粹成了考试的工具,又有谁会去体会其中的“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呢?诗,文表现的正是那些丰富复杂,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感情,而少了这些,中华民族便又少了一种宝贵的情感。
听李白,听他跌宕起伏的人生,听他敢于让高力士脱靴的一身正气。听“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中的豪气和造福苍生的抱负。
听李煜,听他“剪不乱,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的忧愁,哀怨。
听战国,听那金戈铁马间人与人智慧、勇气的博弈。有孙膑振兴魏国,有商鞅雷厉风行,有涓人千里买马骨,有嬴政一统江山,气势恢宏。
穿梭于历史之中,品味那古典文学,如此惬意哉!
作文八:《中国古典文学与国学》6400字
国学沉寂四十余年之后,于1993年以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的大型学术辑刊《国学研究》的问世为标志,表明它再度成为中国学术热潮。中国古典文学与国学有无关系呢?它是否为国学的对象?它在国学研究中处于怎样的地位?我们治古典文学是否应具备国学的基础呢?对于这些问题的认识,需要我们作历史的追溯。 中国晚清时期由于西学东渐的加剧,在学术界引发了中、西学和新、旧学之争。一些具有民族主义思想的学者们力图保持中国传统文化,视之为“国粹”,于是涌现国粹思潮。1903年冬,邓实等在上海倡议成立国学保存会,1905年2月刊行《国粹学报》。1906年,日本东京的中国留学生组织国学讲习会,由章太炎主讲。1910年,章太炎将国学论文辑为《国故论衡》由日本秀光社排印出版。1911年,北京国学研究会出版《国学丛刊》。1912年,四川国学研究院在成都出版《四川国学杂志》。1914年,北京清华学校国学研究会刊行《国学丛刊》。1919年,北京大学成立国学社,刊行《国故月刊》。这一段时期的国学动动,志在保存国粹,以抵制西学的传播和新文化运动的开展。1922年8月1日,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主持召开了北大季刊编辑讨论会议,成立国学组,胡适为主任,计划出版《国学季刊》。胡适在1922年8月26日的日记里写道:“我们的使命是打倒一切成见,为中国学术谋解放。”他随即撰写了《〈国学季刊〉发刊宣言》,于1923年1月由《国学季刊》第一卷第一号刊出。自此,国学运动的一种新思潮形成,它使国学的发展走上一条新的道路。 任何一种学术思潮只有在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人们对它的性质才会有较明确的认识。“国学”的概念是极宽泛的,它似乎可以涵盖整个的中国传统文化或中国学术,这在当时国学大师之间即有不同的理解。而从他们的不同理解中,可以见出它与中国古典文学的关系。 章太炎将国学等同于儒学,提倡儒家伦理道德。他在《国学之统宗》里说:“今欲改良社会,不宜单讲理学,坐而言,要在起而行。周、孔之道不外修己治人,其要归于‘六经’。”怎样最简要地领会“六经”的精神呢?他说:“余以为今日而讲国学,《孝经》、《大学》、《儒行》、《丧服》,实万流之汇归也。”《孝经》是《十三经》之一,《大学》和《儒行》是《礼记》中之两篇,《丧服》是《仪礼》中之一篇,它们是讲述儒家之道和儒者行为规范的。章太炎在各处讲国学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小学(文字、音韵、训诂)以了解儒家经典,旁及历史、制度、宋明理学和佛学。他与一些由经师而讲国学的学者们都是无文学观念的。胡适在《〈国学季刊〉发刊宣言》里说:“国学的使命是要大家懂得中国过去的文化史,国学的方法是要用历史的眼光来整理一切过去文化的历史,国学的目的是做成中国文化史。”中国文化史包括哲学史、艺术史、文学史、宗教史、民族史等。这样,文学是属于国学对象之一的。顾颉刚在《北京大学〈国学门周刊〉发刊词》里说:国学“是中国的历史,是历史科学中的中国的一部分。研究国学就是研究历史科学中的中国的一部分,也就是用了科学的方法去研究中国历史的材料。”在中国历史的材料中,古典文学仅是一种材料,并不含有文学的性质。钱穆是将国学理解为中国学术思想史的,他在《国学概论?弁言》里以为治国学“其用意在使学者得识二千年来本国学术思想界流转变迁之大势”。这是将文学排斥于国学之外的。 从上述四种国学观念可见,文学或者是国学对象之一,或者与国学毫无关系,它是处于尴尬境地的。 我们再看国学大师们开列的国学书目中的古典文学情形。1923年胡适在《东方杂志》发表《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计181种典籍,其中文学史之部自《诗经》迄《老残游记》为77种,占总数的百分之四十。这里所列典籍过于繁多,远非一般青年可在三五年内读完的,所以随后他又拟了一个“实在的最低限度的书目”,计有: 《书目答问》《中国人名大辞典》《九种纪事本末》《中国哲学史大纲》《老子》《四书》《墨子间诂》《荀子集注》《韩非子》《淮南鸿烈集解》《周礼》《论衡》《佛遗教经》《法华经》《阿弥陀经》《坛经》《宋元学案》《明儒学案》《王临川集》《朱子年谱》《王文成公全书》《清代学术概论》《章实斋年谱》《崔东壁遗书》《新学伪经考》《诗集传》《左传》《文选》《乐府诗集》《全唐诗》《宋诗抄》《宋六十家词》《元曲选》《宋元戏曲史》《缀白裘》《水浒传》《西游记》《儒林外史》《红楼梦》 以上39种,古典文学13种,占总数的三分之一。梁启超指出胡适所拟书目偏重哲学与文学,其中有许多是没有国学常识的青年不能读的;又如让青年去读《全唐诗》和《宋六十家词》还不如选读几种著名诗集和词集为当。因此他重新拟了一个《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计收典籍126种,其中韵文类书36种,继而又拟了“真正之最低限度”书目: 《四书》《易经》《书经》《诗经》《礼记》《左传》《老子》《墨子》《庄子》《荀子》《韩非子》《战国策》《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宋元明史纪事本末》《楚辞》《文选》《李太白集》《杜工部集》《韩昌黎集》《柳河东集》《白香山集》 以上25种,其中古典文学8种,占总数的三分之一。我们且不评论这两家所拟书目的优劣,但可见其真正最低限度书目中古典文学均占三分之一的比例。这些书目是青年学习国学的必读的基本典籍,则古典文学是国学基础之一。1924年章太炎在《华国月刊》发表了《中学国文书目》,实际所拟青年应读的国学典籍,计39种,它们为儒家经典、诸子、理学和小学书,除儒家经典《诗经》之外,竟无一种文学书。这反映了国学思潮中一种守旧的态度,它在整个国学运动中一直存在影响,但自1923年之后已非国学的主流。 在各种国学刊物里,我们能见到一些古典文学研究的论文,例如:王国维《清真先生遗事》(《国学丛刊》1910年);李万育《说词》(《国学丛刊》1923年);胡怀深《韩柳欧苏文之渊源》(《国学》1926年);冯沅君《南宋词人小记二则》(《北大国学月刊》1926年);冯沅君《南宋词人小记》(《北大国学月刊》1927年);颜虚心《陈同甫生卒年月考》(《国学论丛》1927年);王国维《唐宋大曲考》(《国学论丛》1928年);王敦化《宋词体制考略》(《齐大国学丛刊》1929年);梁启超《跋四卷本稼轩词》(《国学论丛》1929年);罗根泽《郭茂倩〈乐府诗集〉跋尾》(《国学丛编》1931年);史乃康《江西宗派之人物及其诗体》(《国学论衡》1933年);张尊五《北宋词论》(《国学季刊》1933年);夏承焘《姜白石议大乐辨》(《国学论衡》1934年);俞振楣《欧阳修文渊源考》(《国专月刊》1936年);赵宗湘《苏诗臆说》(《国专月刊》1936年);阮真《评两宋词》(《国专月刊》1936年)。这些仅是关于宋代文学的论文,说明古典文学是国学的研究对象之一。上述论文属于纯文学研究的不多,而大都是从文献与历史的角度对文学作品与作家进行考证。我们如果将国学刊物发表的关于古典文学的论文进行统计,必然会发现属于从文献与历史角度作的考证居多。这可说明古典文学作为国学研究的对象是不同于纯文学研究性质的。不仅古典文学的情况如此,其他中国哲学、历史、政治、地理、语言等作为国学研究对象时也是如此的。 “国学”这个概念是较为模糊的。1926年,钱穆说:“‘国学’一名,前既无承,将来亦恐不立。特为一时代的名词。其范围所及,何者应列国学,何者则否,实难判别。”许多学者皆有类似钱穆的感想。1932年7月北京大学研究院成立,设自然科学部、文史部和社会科学部,原研究所国学门为文史部取代。“文史”代替了“国学”,学术界立即有所响应:1933年6月国立暨南大学出版《文史丛刊》,1935年3月中山大学研究院文科研究所出版《文史汇刊》,1935年7月安徽大学文史学会出版《安大文史丛刊》,1941年1月重庆文史杂志社创办《文史杂志》。显然“文史”比“国学”概念较为狭小,但“文史”绝非“文学”与“史学”的组合,它是中国学术新概念。1946年10月天津《大公报?文史周刊》创刊,胡适在《〈文史〉的引子》里说明此刊宗旨:
《文史》副刊是我们几个爱读书的朋友们凑合的一个“读书俱乐部”。我们想在这里提出我们自己研究文史的一些小问题,一些小成绩。……我们用的“文史”一个名词,可以说是泛指文化史的各方面。我们当然不想在这个小刊物里讨论文化史的大问题,我们只想就各人平时的兴趣,提出一些范围比较狭小的问题,做一点细密的考究,寻求一些我们认为值得讨论的结论。……文史学者的主要工作还是只寻求无数细小问题的细密解答。 这是对“文史”学术规范的说明,是对国学研究经验的总结。胡适此后不再谈“国学”,而是谈“文史考证”了。1952年胡适为台湾大学和台湾师范学院文科学生讲《治学方法》,他以为:“中国的考证学,所谓文史方面的考证是怎样来的呢?我们的文史考证同西方不一样。”这种方法源于宋代,至清代乾嘉学派而完善。胡适特别以其对于中国古典小说的考证为例说:“我用来考证小说的方法,我觉得还算是经过改善的,是一种‘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的方法。我可以引为自慰的,就是我做二十多年的小说考证,也替中国文学史家与研究中国文学史的人,扩充了无数的新材料。”他对《红楼梦》的考证用力最多,时间最长,发表有《红楼梦考证》(1920年)、《跋〈红楼梦考证〉》(1922年)、《考证〈红楼梦〉的新材料》(1928年)、《跋乾隆庚辰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抄本》(1933年)、《俞平伯的〈红楼梦辨〉》(1957年)、《所谓曹雪芹小像的谜》(1960年)、《跋乾隆甲戌〈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影印本》(1961年)等十余篇论文。他谈心得说:“《红楼梦》的考证是极不容易做的,一来因为材料太少,二来因为向来研究这部书的人都走错了路。他们怎样走错了道路呢?他们不去搜求那些可以考定《红楼梦》著者、时代、版本等等的材料,却去搜罗许多不相干的零碎史事来附会《红楼梦》的情节。……我觉得我们做《红楼梦》考证只能在这两个问题上着手(著者和本子),只能用我们力之所能搜集的材料,参考互证,然后得出一些比较的最近情理的结论。”胡适正是采取文史考证的方法在《红楼梦》研究方面取得最卓越的学术成就的。文史研究的对象是中国古代文献与历史和中国学术中存在的细小问题,它在方法上采用清代乾嘉学派的传统的考据学,并吸收近代科学的实证方法进行细密的考证。由此可以解决中国文化史和中国学术中存在的某些细小的、疑难的、深奥的学术问题,它们必须是具有关于中国传统文化深厚修养的并具专业优长的中国学者才可能解决的。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学术界关于《老子》成书的年代问题,自钱穆提出后,冯友兰、顾颉刚、胡适等都参加了争论。这是典型的文史考证问题,所以西方汉学家对此感叹说:“中国学术问题需由中国人自加论定。” 新中国建立后学术界虽然在新的思想指导下继续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但“整理国故”工作成为“古籍整理”了,没有再谈“国学”了。1962年10月由《新建设》编辑部主编、中华书局出版的学术专刊《文史》创刊,卷首的《编者题记》云: 《文史》所收辑的文章大抵偏重于资料和考据。学术研究是一个认识过程。积累资料和辨析资料是不可缺少的第一步。大量占有资料,才能使研究工作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之上。考据就是对资料进行鉴别,去伪存真,辨其精粗美恶。……《文史》准备收辑研究我国古代和近代文学、历史、哲学、语言和某些科学技术史等方面的文章。 同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创办了《中华文史论丛》辑刊,其宗旨与《文史》相似。中国新时期以来《文史》和《中华文史论丛》仍保持了最初的宗旨,而1993年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的《国学研究》亦继承了《国学季刊》的传统。因此我们可以说:国学即是文史研究或文史考证。它们并无实质性的区别,只是因时代学术观念的变化而出现的不同名称而已。古典文学已是国学――文史研究的重要对象之一。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文学家生卒年问题、作家事迹考、文学总集和别集的成书年代与真伪问题、作品的系年、作家的交游关系、文学典籍的版本源流、文学史上的未决公案、文学现象的历史线索、重要作品的文字训诂、韵文的音韵问题、文学专门术语的考释、作家遗事的追溯、作品的辑佚与疏证等等文献与历史的细小问题的考证皆属于国学研究的范围。虽然这些问题是与中国文学研究有关的,但却非文学研究所能解决的。因此国学视野中的古典文学是古典文学史上存在的某些细小的、综合性的、边缘性的学术问题。这样,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与国学的对象存在部分叠合的关系。我们治古典文学如果使用文学的研究方法仅关注文学语言、艺术形象、文字形式、文学意象、文学结构、文学情节、作家风格、作品艺术性、文学流派、文学现象、文学思潮等,忽视了许多非常重要的文史考证的学术问题,或者只能借助他人的考证成果,则这种研究是缺乏新的证据而不会深入的,也反映了其基础的不牢固。当然学者治学各有所长,长于论辨、长于考据、长于辞章,或长于笺注辑佚,但能兼善则更可能达到学术高境。总之,我们从古典文学与国学的关系的考察,使我们能清楚地认识到学习和研究古典文学必须具备一定的国学基础。 现在谈到“国学”,每每在观念上仍感模糊与宽泛,将它等同于儒学、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学术,或传统的经、史、子、集四部书的知识。这是因为把研究、研究基础和知识普及不分学术层次地混为一谈了。国学研究是很高深的学问,是少数专家的工作,不是民众可能而又应该了解的,所以顾颉刚不赞成国学的普及工作。他在1926年作的《北京大学〈国学门周刊〉发刊词》里说: 我们研究的主旨是在于用科学的方法去驾驭中国的历史材料,不是要做国粹论者。我们不希望把国学普及给一班民众,只希望得到许多真实的同志而互相观摩,并间接给研究别的科学的人以工作的观感,使得将来可以实现一个提携并进的境界。 当然这样的研究成果是会推进中国学术和宏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国学研究尽管是关注文献与历史的狭小的问题,但要对它们进行细密的考证却是非常困难的,特别需要有广博的传统文化知识,熟悉经、史、子、集的重要典籍。《四库全书》共收3461部典籍,然而估计中国典籍的总数在八万种以上,故而要熟悉如此浩如烟海的典籍实不可能,但在形成中国传统文化过程中发生过重大影响的典籍,却是研究国学必备的基础。自二十世纪二十至四十年代,商务印书馆陆续出版了《国学基本丛书》,计收典籍287种,其中诗文总集16种,诗文别集75种,词曲11种,传奇小说12种,共114种,这是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专业基础书籍。此外治古典文学尚需国学的基础知识,以下典籍是必读的: 《清代学术概论》《直斋书录解题》《四库全书总目》《通志略》《四书集注》《经学通论》《周易集解》《荀子集解》《庄子集解》《老子本义》《墨子间诂》《宋元学案》《韩非子集解》《礼记集解》《尔雅义疏》《说文解字注》《广韵》《日知录集释》《文史通义》《尚书今古文注疏》《春秋左传诂》《史记》《汉书补注》《后汉书补注》《三国志》《资治通鉴》 阅读以上二十余种典籍便可形成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再治古典文学时则能与中国文化根基相联系而进入深层的学术境界。学术的普及工作是很必要的,这对于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会有积极的作用。国学是不必普及的,然而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是应向民众普及的,其中自然包括古典文学知识了。在当前国学热潮再度兴起之际,我们回顾中国古典文学与国学的历史关系,有助于我们从国学的角度认识古典文学研究性质和方法的复杂性,以便提高古典文学的研究水平和开拓广阔的道路。 (作者单位: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文学所)
作文九:《接受美学与古典文学教学》1100字
龙源期刊网 ://.qikan..
接受美学与古典文学教学
作者:许晓云
来源:《文教资料》 2013年第 13期
摘 要:“ 接受美学 ” 是从西方传入的一种文艺理论研究方法,它强调的是读者在阅读中的 主导性。由于读者的个性、爱好、美学观点、生活经历、思想修养等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阅 读动机和接受心理。
关键词:接受美学 中国古典文学 鉴赏方法
一
“ 接受美学 ” 最早是由德国学者汗斯 ·罗伯特尧斯提出的,后成为理论界讨论的焦点。 “ 接受 美学 ” 有意识地突出了读者这一角色,说明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并不是被动接受,而是充分发挥 自己的主观性去发现美和创造美。这和传统的文学理论研究只重视作家、作品存在一定差异, 可以说是从一个新的角度去解读作品。
中国古典文学诗文的鉴赏方法很多,如 “ 披文入情 ” , “ 以意逆志 ” , “ 知人论世 ” 等,每一种 鉴赏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点,但这些方法无一例外的都是强调作者,而忽略读者的接受。其实在 古典文学中,读者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古代的文学理论早已注意到这一点。刘勰在《文心 雕龙 ·知音》中说:“ 夫篇章杂沓,质文交加,知多偏好,人莫圆该。慷慨者逆声而击节,蕴藉 者见密而高蹈,浮慧者观绮而跃心,爱奇者闻诡而惊听;会己则嗟讽,异我则咀弃。各执一隅 之解,欲拟万端之变。 ”[1]这段话是说鉴赏因人而异,这已经涉及 “ 接受美学 ” 方面的问题了, 只是还没有上升到理论高度。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 诗可以兴, …… 可以云者,随可 以而皆可也。于所兴而可观,其兴也深;于所观而可兴,其观也审;以其群者而怨,怨愈不 忘;以其怨者而群,群乃益挚。出于四情之外,以生起四情;游于四情之中,情无所窒。作者 用一致之思,读者各以其情而自得。 …… 人情之游也无涯,而各以其情遇,斯所贵于有
诗。 ”[2]这说明,读者在鉴赏过程中,可以凭借自己的情致心绪去自由地触摸诗歌的内蕴,对 作品文本作出各自不同的解说。读者之情决定着他们在阅读时与作品内蕴相遇和从作品所得, 这必然会使阅读解说烙上读者个人的印记。王夫之的这段话,阐述的就是读者与作品之间的关 系,可惜并没有进行具体的论述。
二
鲁迅先生说:“ 《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 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 一百个人眼中,就有 一百个贾宝玉 ” 。 “ 接受美学 ” 认为,由于读者的个性、爱好、美学观点、生活经历、思想修养 等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阅读动机和接受心态。同一时代的读者,对同一文本会有不同的理 解;同一读者,也可能因为年龄、环境的变化而对同一文本有理解的差异。同时,读者的接受
作文十:《中国古典文学与宗教》1600字
中国古典文学与宗教
从创造意境的角度来看,宗教和文学堪称是一对孪生儿,它们都有一种惊人的想象力,都有一个奇丽的意象世界:仙界地府、出神入化、隐身遁迹,天上一日、世上千年??这些看来不可思议、稀奇古怪的宗教世界,给中国古典文学以不尽的养料、无穷的遐想,引发出古典文学创作中的无数灵感。而这之中的道教则为中国古典文学提供了一个神奇瑰丽的浪漫天地、想象世界,促进了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发生、发展。
在中国道道教上,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是道教从民间
兴起到发展成熟的重要时期.在文学史上,诗歌的创作也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道教对当时文学创作影响甚大,突出的一个例子就是游仙诗的创作。游仙诗是一种歌咏神仙漫游之情的诗篇,它的渊源可以追溯到战国时代的《楚辞》,如屈原的《远游》,也不乏仙人漫游的描绘,颇多浪漫色彩。还有秦始皇时期博士所作《仙真人诗》,也是游仙诗的源头之一。在道风盛行的背景下,游仙诗遂应运而生。其体裁多为五言,句数不等。梁萧统《文选》首列游仙诗为文学体裁之一。从作者身份来看,游仙诗可分为道人游仙诗和文人游仙诗。前者的主要作者有葛玄、吴猛、杨羲、许谧、许岁羽;后者的主要作者有:曹操、曹丕、曹植、嵇康、阮籍、何劭、张华、张协、郭璞、陆机、梁武帝、沈约、江淹、张正见、
颜之推等。道人游仙诗与文人游仙诗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其共同点是:不论是道人的游仙诗或文人的游仙诗都表现出"冲举飞升,遨游八极"的浪漫色彩和奇幻的想象力。不同点是:道人的游仙诗往往是崇道思想与神游境界的结合;而文人的游仙诗则多借神仙意象和神游广阔恢宏空间,寄托自我理想的追求。
元明清三代是道教小说的鼎盛时期。作家们在这一历
史时期中不仅继续创作道教志怪传奇作品,而且注意其通俗化工作,于是出现了为民众讲故事的“话本体”道教小说。明清时期的话本小说,其思想内容中充满了善恶果报、多积阴德的道教伦理观念,塑造了好些行善积阴鸷的人物形象。如冯梦龙的《喻世明言》、《醒世恒言》、《警世通言》以及凌濛初的《初刻拍案惊奇》与《二刻拍案惊奇》都是在这一时期出现。明清之际还出现大批以道教生活为题材、以宣扬道教思想为宗旨的长篇章回体小说,这些小说多描写神魔相斗和以神人、仙人为题材,鲁迅先生称之为“神魔小说”。
道教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最典型的是在唐宋时期。当时,道教由于得到朝廷的大力推崇,进入全面发展的繁荣时期。在这样一种崇道的氛围下,必然出现大量吟咏道教的诗词。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孟浩然的"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刘昚虚的"道由白云尽,春与清溪长。时有落花至,远闻流水香。”贾岛的"松下问童子,言
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林深不知处。"等等。这些诗,都给读者一个特定的意境或意象,提示或暗示了思维的导向,启发读者来打开联想的大门,意蕴丰厚,言外之意无穷。其中最杰出的代表之一可谓非李白莫属。李白的诗歌,气象万千,变换无穷;时而雄浑豪放,时而澹远恬静;时而现实,时而虚幻。他一生留下的许多流传千古的优秀诗歌,是中国文化瑰宝的一部分。在中国历史上,可以称得上是永垂不朽。李白被后人称为诗仙,除去他飘逸的诗歌风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道教信仰在他头脑中的根深蒂固。作为一个诗人,他继承前人诗歌成就而又发扬光大;作为一个道教信徒,他从道教中采摭大量的神话,并从道教的宗教思维模式中获得激情。两者相辅相成,造就了他的诗才。因而纵观李白的诗文,有许多是吟咏道教的神仙诗,当然更多的是受老庄道家思想濡染而创作的浪漫不羁、超然物外、孤高飘逸,一叹三绝、千古吟唱的浪漫主义文学杰作。
由此看来,道教文化在中国社会的意识形态和文化领域中,尤其是在文学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那些含蕴深厚、意境悠远、回味无穷的诗歌;那些崇尚自然、质朴率性、热爱自由的美妙篇章;那些恣意驰骋、意象繁多、虚实结合的佳作,在中国古典文学史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绽放着熠熠夺目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