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我眼中的冰心作文》1600字
我眼中的冰心作文一:我眼中的冰心
冰心奶奶,我总觉得您的每一首诗歌,每一篇散文,好象有巨大的魔力,把我们带入一个难于言表的境界,让我们读的爱不释手总觉得您的作品的“根”、“茎”都与我们的心灵联系在一起,交织在一起,焕发着青春的活力、生命的光彩,回响着童年美妙的旋律。真的感到作者不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而是和我们年龄相仿的孩子,充满着青春、阳光、理想和希望。您写的诗歌《纸船》,仿佛载着我们读者的心,一点,一点,漂洋过海,漂到那慈祥的母亲身边而您的《童年的春节》,又让我们回到了那充满活力、充满希望的除夕,回到了那新年的第一天。敬佩之余,更有几分羡慕。我的作文在般里不算差,可以说是上游吧。我以为长大会成为一名举世闻名的作家。然而,读了你的文章,则惭愧不已。您的文章富有大量的感情色彩,让人身临其境。那精彩的段落与我们的灵魂揉在了一起。再读读我的吧,纯属虚构,一点真情实感也没有,喝白开水似的。我想得到你的一一指点是不可能的,只有多读你的文章,学得优美语言,体会写作的真谛。我相信只要用心去体会,去观察,锲而不舍,我就一定会成功,一定会完成我的写作梦想。冰心奶奶,通过看你写的文章,我知道了“写作要用心去写”。冰心奶奶,我想对您说,您教给了我们许多许多,您是我们永远的朋友。
我眼中的冰心作文二:我眼中的冰心
冰心这个名字,一听有些寒冷,再想想,其实是那么纯洁无暇,暖暖的,静静的……
她的文章正如她的名字一样,淳朴、动人。《童年》、《笑》、《樱花赞》、《归来以后》、《超人》、《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去国》、《寄小读者》、《小桔灯》……柔和细腻的笔调,微带忧愁的色彩,委婉含蓄的手法,清新明丽的语言令我印象深刻。冰心奶奶的作品始终流淌着“母爱”、“童心”和“自然美”。《小桔灯》中,“瘦瘦的苍白的脸,冻得发紫的嘴唇,头发很短,穿一身很破旧的衣裤,光脚穿一双草鞋……”生动地描写了山下那个贫苦的小女孩。再加上“小姑娘的爸爸一定早回来了,她妈妈也一定好了吧?因为我们‘大家’都‘好’了!”这样含蓄而象征美好的结尾,使我对这篇文章回味无穷,让我产生许多美好的遐想。
是的“有了爱就有了一切”,在人类包括动物的生活中,是不能没有爱的,而你拥有了爱,就拥有了一切,所有对于你来说都有可能。“爱”这个频繁出现的字眼,给我们鼓励,给予我们希望与温暖……它给了我们许多许多。冰心奶奶就是一位拥有爱,会奉献爱而能理解、体会爱的人。爱也成了冰心奶奶人生最深刻的感悟。
记住冰心奶奶,记住她的文章,更要记住爱。有了爱就有了一切!
我眼中的冰心作文三:我眼中的冰心
冰心,大家应该都听过这个名字,并不陌生。我一直都很喜欢冰心奶奶,尤其喜欢她细腻,生动的每一篇文章。
她的每一部作品都那么淳朴,动人。《纸船》,仿佛载着我们读者的心,一点,一点,漂洋过海,漂到那慈祥的母亲身边。《童年的春节》,又让我们回到了那充满活力、充满希望的除夕,回到了那新年的第一天。还有《樱花赞》、《归来以后》、《超人》、《两个家庭》、《寄小读者》、《小桔灯》……柔和细腻的笔调,微带忧愁的色彩,委婉含蓄的手法,清新明丽的语言令我印象深刻。
冰心奶奶的作品始终流淌着“母爱”、“童心”和“自然美”。《小桔灯》中,“瘦瘦的苍白的脸,冻得发紫的嘴唇,头发很短,穿一身很破旧的衣裤,光脚穿一双草鞋……”生动地描写了山下那个贫苦的小女孩。再加上“小姑娘的爸爸一定早回来了,她妈妈也一定好了吧?因为我们‘大家’都‘好’了!”这样含蓄而象征美好的结尾,使我对这篇文章回味无穷,让我产生许多美好的遐想。
是的“有了爱就有了一切”,在人类包括动物的生活中,是不能没有爱的,而你拥有了爱,就拥有了一切,所有对于你来说都有可能。“爱”这个频繁出现的字眼,给我们鼓励,给予我们希望与温暖……它给了我们许多许多。冰心奶奶就是一位拥有爱,会奉献爱而能理解、体会爱的人。爱也成了冰心奶奶人生最深刻的感悟。
冰心奶奶,通过看你写的文章,我知道了爱。冰心奶奶,我想对您说,您教给了我们许多许多,您是我们永远的朋友。
作文二:《我眼中的冰心作文》1600字
我眼中的冰心作文(一)
在课本中,我结识了冰心。她是一个慈祥的老奶奶,她活了大约一个世纪的年龄,是闻名中外的大作家。
她小时候跟父亲在烟台长大,天天与大海接触,与水兵们做朋友,使她成了一个关不住的孩子。她也常常跑到山上,那里的一草一木,冰心无所不知,蒲公英和苦菜一齐开花的日子,山上像撒满了星星,这会引得冰心跑东又跑西。
冰心——这位五四以来中国新文学运动的元老,最初以她隽永清丽的新诗打开文坛的一片晴空,在走过了百年的人生旅程之后,又以如此诗意的结局落幕,堪称文坛佳话。
冰心在一生中写了不少作品,有《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三寄小读者》、《我们把春天吵醒了》、《小桔灯》、《樱花赞》等作品。
冰心奶奶的作品也给我带来了很大启发:在我走路时不高兴,想踩死一朵花时,冰心奶奶告诉我:别踩了这朵花;在我无聊时,我想着冰心奶奶的通讯;在我吹泡泡时,我想起了冰心奶奶儿时的肥皂泡,她们高高地漂浮在空中,五彩的光在她们身上咕噜噜地转。
啊,冰心奶奶,我会记住您的,因为您的作品给我留下了,最好的一面!
我眼中的冰心作文(二)
冰心,原名谢婉莹。1919年9月,他第一次用“冰心”这个笔名发表作品。他的作品不离三大主题:母爱、儿童、自然,他所写的作品中都充满了爱。
我心中的冰心是慈祥的冰心。记得在31课《送别冰心》中这样写道:““妈妈”和“姥姥”不再用温柔的目光看着他们,孩子们流着泪轻轻地吻着冰心老人的额头。”从这句话里可以看出人们对冰心的爱,同时也透露出冰心的慈祥。冰心的一些文章里也透露出了一种慈爱与慈祥,所以冰心是慈祥的冰心。
我心中的冰心是爱的冰心。冰心的文章中都充满了爱,尤其是他的散文《笑》,文中透露出一种淡淡的爱意,恬静而安详。冰心爱儿童,爱自然,爱万物。所以冰心是爱的冰心。
我心中的冰心是自由的冰心。冰心常常在不上学时,到山上或海边去……营房、旗台、炮台、码头是冰心童年时期的活动舞台。在这个无边辽阔的舞台上,冰心感到了无限的欢畅与自由。而且冰心的舞台大的无边,宽的无际,他在里面像自由的小鸟,高高地飞在蓝天上。所以冰心是自由的冰心,
我心中的冰心是慈祥的冰心,爱的冰心,自由的冰心,你心中的冰心是怎样的冰心呢?
我眼中的冰心作文(三)
曹操,是三国时期一个了不起的人物,我对他的故事特别感兴趣。下面请让我我给大家讲一下我眼中的曹操吧。
我眼中的曹操,是个生性多疑的人。(m.lz13.)有一次,周瑜让诸葛亮十天之内造出十万支箭,诸葛亮足智多谋,掐算了一下天象,又联想到了势力强盛、兵马众多的曹军。立刻回答他三天之内搞定,并当面立下军令状。他预测第三天早晨会有大雾,于是在第三天四更的时候,诸葛亮准备好材料,就向曹操的水寨出发了,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人面对面都看不清,曹操生性多疑,以为敌人来攻,就命令弓箭手一个劲地对着草船放箭。结果,不费吹灰之力,十万支箭很快“借”到。后来曹操知道上当了,非常后悔,但这时诸葛亮早已乘着快船飞速回到了江南。
我眼中的曹操,是个善于用人的人。在官渡之战中,许攸来投靠曹操时,曹操特别高兴,光着脚就直接跑出去迎接了。最后许攸在曹操的军队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还有当曹操刚开始创业时,很多人来投靠他。曹操不论长相,不计前嫌,只要对国家有用,他都留下来。结果他的帐下全是文武之才,猛将如林,谋士如云。所以后来建立了强大的曹魏政权,成就了大业。
我眼中的曹操,文韬武略。曹操的诗非常有名。《蒿里行》、《短歌行》、《龟虽寿》等诗,都气势磅礴,慷慨悲哀。读了之后使人浩气长舒。曹操还是一个具有非凡才能的军事家。他以少胜多,在官渡之战中大获全胜,他用兵神速,在袁绍赶来前火烧了乌巢;他沉着指挥战斗······
我眼中的曹操,生性多疑,善于用人,文韬武略,为历史添上了浓浓的一笔。
* 我眼中的林冲
* 我眼中的孟子
* 我眼中的屈原
作文三:《我眼中的冰心作文教案》10400字
我眼中的冰心作文教案
篇一:亲情作文教案
“亲情”话题作文指导
昌黎四中 陈群
一、教学设想:本节作文指导课是在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基础上设计的,通过这节课,想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身边亲情的美好,从而善待亲人,珍惜亲情,并初步学习作文的选材及提纲的写法。
二、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进行选材。
2、指导学生列提纲。。
3、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
三、学习重点、难点:材料的选择和列写作提纲。
四、学习方法:引导、合作、自主练习 。
五、课时安排:一课时
六、教具:多媒体
七、教学过程:
一、播放歌曲《烛光里的妈妈》营造氛围。
二、导入:
很高兴能和同学们一起度过这节作文课,在前面我们已经学习
了第五单元的课文,还记得作者和标题吗,对,有鲁迅的《风筝》、张之路的《羚羊木雕》、莫怀戚的《散步》、还有两位诗人的文章泰戈尔的《金色花》和冰心的《荷叶 母亲》,学习了知名作家写的有关亲情的文章后,今天我们就要写一篇有关亲情的作文。请看大屏幕作文要求:
有一种爱,迟了就无法再来;有一种情,走了就无法追溯,它就是亲情~亲情是最朴素最美丽的情,它不像爱情那样浓郁热烈,也不像友情那样清新芬芳,却是那么的缠绵不绝、余韵悠长。请以“亲情”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三、激发体验,浅谈感受:
师:看到这个题目,同学们的脑中最先想到哪位亲人,他的哪些事令你难忘或感动,自己想一想,然后告诉你的同桌。
指名学生回答后师总结:
大家刚才说得非常好,老师也搜集了一些生活中感人的亲情细节下面和大家一起分享,请看大屏幕:
1、身边琐碎小事:
亲情就是父亲扬起的手掌,颤动的双唇和恨铁不成钢的怒容; 亲情就是母亲灼灼的泪水,柔情的呼唤,和温暖舒适的怀抱; 亲情是呼啸冬夜母亲手中翻飞的针线;
亲情是漫漫长夜姥姥口中瑰丽的传说;
亲情是饭桌窗前大人孩子的朗朗谈笑;
亲情是病榻前家人苦苦的相守;
亲情是离别后辗转低回的牵挂;
亲情是重逢时相对无语的瞬间;
师:自己亲人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叮咛,一声问候都是足以感动我们一生的至爱亲情,我们因亲情而幸福,生活因亲情而美好~
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还有很多感天动地的伟大亲情,请同学们讨论后告诉大家。
2、社会知名大事: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老师也找了两则与同学们一起分享。 图片展示,引起共鸣
材料一、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你要记住妈妈永远爱你?? (大屏幕放映,学生朗读)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发生时,一位伟大的母亲用自己的身体支撑在地,死死的护住自己才三四个月大的孩子,当救援人员发现她的时候她一直保持着这样的姿势:双膝跪着,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身体,有些象古人行跪拜礼,身体被压的变形了。孩子活了,毫发无伤,而她却永远的离开了。当救援人员从她身子底下将孩子抱出时,在孩子的襁褓中发现了一部手机,上面有一段早就编辑好的短信,写着: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你要记住妈妈永远爱你??
师:这是母亲对孩子的爱,是天下最伟大的亲情。
材料二、田世国捐肾救母
(大屏幕放映,学生朗读)
在中国中央电视台评选的200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山东汉子田世国榜上有名。2004年9月,为了挽救患尿毒症晚期的母亲,38岁的田世国在瞒着母亲的情况下偷偷捐肾救母。他说,父母给了我生命,捐肾救母是做儿子的对母亲的回报,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他
说:就是砸锅卖铁,也要把母亲的病彻底治好,母爱大如天。
师:这是儿子对母亲的爱,是感动普天下所有人的亲情。 正是这些感天动地的亲情故事谱写了亲情的可贵,诠释了生命的美好,构成了社会的和谐。
3、历史文学佳话:
师:除了我们自己身边琐碎感人的小事外,在历史和文学中,也有很多动人的亲情故事,请看大屏幕:
亲情是朱自清泪眼中父亲的背影;
亲情是史铁生轮椅前母亲坚强的笑;
亲情是木兰替父的故事;
亲情是孟母三迁的佳话;
亲情是阿炳二泉映月的旋律。
4、小结: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明白了写作文时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选择材料:
(1)身边琐碎小事
(2)社会知名大事
(3)文学历史佳话
四、范文指路:
师:看来让人感动的事确实很多,怎样把它表达出来让更多的人来分享你的亲情,你的幸福,你的感动呢,那只有用笔写出来。 师:接下来我们就看看大家的同龄人怎样写。(生看范文)
母爱似海
有人说,母爱是三月的阳光,温暖洒遍儿女的心房;有人说,母爱是巍峨的高山,经得住风吹雨打的磨难;我说,母爱是那深深的海洋,不知需要母亲多少点点滴滴的泪水和汗水才能汇成的一片汪洋。
记得我一年级放暑假的时候,妈妈把我放在了姥姥家,不知为什么我患上了皮肤病。开始,只是胳膊上生出一粒粒痒痒的红疙瘩,抓破之后就化脓,脓水沾到哪就感染到哪。等我回家之后,我的脖子、脸上、前向后背,简直是浑身上下全长出了可怕的脓点。
妈妈看到我的样子,她询问的语气是那么的焦急,并急匆匆的带我直奔药店。在药店老板那,妈妈得知西大市场赶早会买到一种新鲜的草药,这种草药治这种皮肤病有特效,还不含激素。从那一刻起妈妈就和我身上的这种顽固的病魔展开了一场持久战。
傍晚,妈妈忙碌一天从单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中,就开始
围着我团团转。她先用棉签蘸了头道药水仔细的查遍我全身的每一处脓点,再用二道药水给我全身沐浴一遍,然后在擦干全身之后,她还得给我身上每一处脓点擦上特别配置的药膏和药粉。炎热的夏天,忙碌的妈妈脸上、背上不知流淌了多少汗水啊~那都是爱的语言~
晚上,我舒舒服服的躺在凉席上乘凉,妈妈却还得把我每天换下来的衣服洗干净,再一件一件用滚烫滚烫的开水烫上好几遍。腾腾的热气中,妈妈的脸上,背上流淌着多少汗水啊~那都是爱的语言~
新学期开始了,我终于痊愈了。不知什么时候,在我心里这汗水汇成了小河,汇成了大江,又汇成了深深的海洋。亲爱的朋友,直到
篇二:冰心诗四首教案
《冰心诗四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体会诗中所要抒发的感情和所蕴含的深刻的哲理。
2. 学习这四首诗丰富的想象、奇巧的构思、凝练的语言。
3(体味人间至爱亲情,激发学生规划自己的未来,设计自己的人生。
【教学重难点】
1.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 创造性地感悟诗歌。
通过朗读、联想、想象等方式多角度赏析,把握作者是如何来抒情和阐述哲理的。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母亲》、《纸船》。)
一、营造情境,导入课文
(以配乐诗《献给母亲的歌》导入)
你们怎么样来赞美母亲呢,
(学生回答)
母亲是伟大的,无私的,母亲的怀抱是温暖的。先让我们来看看冰心奶奶是怎样来赞美母亲的,
二、走进作者的世界
学生利用幻灯,展示交流事先搜集的作者资料(“爱”的哲学——自然、童贞、母爱,有关作品),教师简介作者。
三、学习《母亲》
1(朗读比拼。
朗读要求:要感悟亲情,注意节奏和重音。
2(质疑问难。
(1)“心中的风雨”指什么,这里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
明确:指内心的苦闷,烦恼,精神上的挫折。借喻。
(2)诗中的“躲”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你有过这样的经
历吗,请说出是在怎样的环境下发生的,
明确:对母亲的依恋之情。
3(感情朗读。
四、学习《纸船》
1(先请一位学生朗读,请其他学生注意纠正读错的地方。
2(讨论。
(1)这首诗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2)作者折纸船的整个过程你能描绘一下吗,
3(再抽读该首诗:注意要有感情。
(1)这只纸船母亲肯定是收不到的,但母亲为什么却能在梦中看见呢,
(2)作者用什么方法来抒情的,并区别一下这两首诗的抒情侧重点。
4(齐声朗读这首诗。
五、拓展训练
以上两首诗都是抒情短诗,它们都是借用特定的物象(具体事物)来抒发感情的,请
你从日常生活中选取一个事物来抒发赞美母亲的感情。
六、布置作业
这两首诗都借助具体的形象抒发对母亲的爱。假如明天是你母亲的生日,请你亲手制作一张贺卡或叠一只纸船,并写一句祝福的话在上面,送给母亲。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成功的花》、《嫩绿的芽儿》。)
一、导入
(屏幕映出两幅画:一幅绚丽的花,一幅科学家的画像)
这幅花美吗,你羡慕它的明艳吗,这位科学家你熟悉吗,你羡慕他因成功而得到的荣誉吗,好,老师对你们的回答先不做评论,先让冰心来告诉我们这个人生的哲理吧~
二、赏析《成功的花》
1. 朗读展示。
先请一名学生朗读《成功的花》,其他学生注意听,听一听该生朗读的节奏,重音是否确当,读后大家帮助纠正
2. 讨论问题。
(1)“惊羡”一词是什么意思,可以换成“羡慕”吗,“浸透”、“洒遍”分别换成“浸湿”、“洒下”好吗,请说明理由。
(2)花的“明艳”与“泪泉”和“血雨”之间有什么关系,
3(合作探究。
(1)花的成功历程给了你什么样的启示,谈一谈自己的感想。
(2)成功来自奋斗,你能举例说明这个道理吗,
4. 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教师总结、板书。
泪泉、血雨
芽儿 ——————? 明艳的花
? 艰辛、牺牲
人 ——————? 成功的人(事业成功、荣誉夺目)
三、学习第二首诗《嫩绿的芽儿》
1. 学生朗读诗歌。提醒读时注意停顿、重音。
2(品味语言。
这首诗中你认为哪些词或者句子用得最准确,把它找出来并说明这样使用的好处。
3(感悟哲理。
学了《嫩绿的芽儿》之后,你体会最深的是什么,有没有想过如何使自己的青春更加美好,人生更加积极,
4. 教师总结、板书。
果?芽儿————?发展、学习提高 ? 人
树?
? 成
成?花儿————?贡献、努力回报 ? 长
长?
? 的
过?
? 过
程?果儿————?牺牲、贡献社会 ? 程
四、布置作业
1.小作。
学习冰心小诗风格,发挥想象,借助形象事物,抒发自己的思
想感情,自创一两首小诗,为办手抄报准备材料。
2. 阅读冰心《繁星》、《春水》,并作读书笔记。
【资料宝藏】
1(关于作者
冰心 ——20世纪中国文坛一盏不灭的灯
冰心,我国现代著名诗人、小说家、散文家、翻译家。中国新文学的第一代开拓者,在她几十年的文学创作中,真诚地表现了自己和时代,她那光彩夺目的作品是对祖国人民和未来的最大奉献。
冰心著有小说集《超人》,散文集《寄小读者》、《归来以后》、《我们把春天吵醒了》、《樱花赞》,诗集《繁星》、《春水》等,并译有《印度童话集》、《泰戈尔的戏剧》等。
大海边度过的童年岁月冰心曾说:“我的生年最好记:1900年~我是二十世纪的同龄人。”冰心姓谢,学名谢婉莹,笔名有冰心女士、男士、冰心等。她的父亲是当时清政府的海军军官。在山东烟台的大海边她慢慢长大。青郁的山,无边的海,年轻的水兵,山风、海浪??仿佛都给幼年的她留下诗情画意。
冰心从小爱读文学作品,特别是古典文学和外国翻译小说。她读小说到了着迷的地步,整天脸也不洗、头也不梳。到十一岁,就读完十几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冰心上学时,先生每当她作文好些时,便批上"赏小洋一角"。她为了买书,便努力作文。早在冰心七岁时,她就偷偷写了小说,第一部介乎《三国
志》、《水浒传》的东西,是白话的,名曰《落草山英雄传》,但写到第三回就觉得没劲停止了,后又换了《聊斋志异》体裁,用文言写了一部《梦草斋志异》,也由于语言的重复半途而废,但这种奇早的创作尝试还是少见的。
1919年,沉沉的惊雷滚过中国上空,“五四”运动的号角搅动了青年学生的心,正在协和女子大学理科上学的谢婉莹,这年19岁。她因为平时喜爱文学,写作能力强,被选到学生自治会里当文书,后来又被选进女学界联合会宣传股。她这一年中常常给报纸写点宣传性文章,发表时,用的是学名“谢婉莹”。
从某种意义上讲,冰心是战战兢兢地踏上文学创作道路的。她发表的第一篇小说,叫做《两个家庭》。那时,她有点胆怯,怕别人笑话她的作品不像样。不敢署她的真名“谢婉莹”,而用了笔名“冰心”。过了几天,文章居然在晨报副刊上发表出来了。刊登时,在“冰心”之下,多加了“女士”二字。正是从这篇发表之后,引起冰心强烈的创作欲望,从此她发奋地写作,胆子越来越大,小说、诗歌什么都敢写。这几年是冰心创作最初的旺盛时期。
1921年,冰心加入文学研究会,经常在茅盾、郑振铎主编的《小说月报》上发表作品,以小说居多,如《笑》、《超人》、《寂寞》等,当她1923年以优异成绩由燕京大学提前毕业时,已是蜚声文坛的作家。8月3日,冰心赴美留学,沿途的见闻,去国的心境,客居的情思,异国的趣事,以及后来回国时的欢悦,都成了她早期散文代表作《寄小读者》的内容。冰心于1926年回国任教,1929
年与著名社会学家吴文藻结婚,婚后的冰心家务缠身,不能专职教书,创作也不多。直到1934年《文学季刊》在北京创刊,应郑振铎之聘任该刊编委员之后,创作才又多起来。
1946年冬,冰心全家赴日本。当时多难的祖国,又被国民党推入内战的火海,她好像也置身战火,心情惶惶,为祖国痛苦着,创作的心绪像遇霜的秋叶,逐日枯萎。直到1949
年10月祖国解放的好消息传来,她才感到毕业未曾有过的欢乐。但冰心一家从日本回国并不容易,因为他们去的时候拿的是国民党政府的护照。她是借口跟她爱人吴文藻先生到美国耶鲁大学任教而离开日本,又借口女儿大了要带她们到香港制装,而经香港回国的。
冰心,拥抱祖国母亲,也终于找到了真正的母爱。美好的现实,充满希望的前景,使辍笔十年的她重新开始了勤奋的创作,写了《归来以后》等作品。1952年初夏一个傍晚,**同志在中国海招待冰心和吴文藻教授,给了冰心强大的动力,她更加勤奋地写作,特别为孩子们写作。
正当冰心发奋创作的时候,1957年反右斗争的风雨推开了她家的大门,袭击了吴文藻教授。这时候,总理让**同志把她接到家里,安慰她、鼓励她。严文井、张天翼同志1958年向冰心同志提议继续写《寄小读者》,她欣然接受,捡起了已经中断20年的“通讯”。1966年,“**”平地而起,横冲直撞,到处进行史无前例的大破坏。冰心没有幸免--抄家、批斗、劳动,使她
整整搁笔十年。1970年,冰心和吴文藻告别久居的老屋,一起到湖北沙洋“五七”干校劳动:种麦子、点豆子、看青、摘棉花。在这位作家长达十年的空白稿纸上,写满了检查,覆盖着尘沙。逆境中,又是**亲自出面保护她。“四人帮”垮台后,她怀着一颗爱心,在她最喜爱的儿童读物《儿童时代》上发表《三寄小读者》。前后已五十余年。这不仅是冰心所走的文学之路,也是她跋涉的人生之路。它们的文字同样清丽可爱,但情调却迥然不同。可以说,三个《寄小读者》反映了三个时代。从冰心丰富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她生活的不同的时代,她所跋涉的足迹,能听到她真实的心声。
2(冰心给小读者的信
又寄小读者
我的亲爱的小朋友们:
得知《纸船》将选入初中语文新教材,我很高兴。如果这首小诗也能像《寄小读者》和《小桔灯》一样能触动朋友们心中的一些美好情感,那于我将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
写《纸船》的时候,我还非常年轻,写作经验不足。而且经历了大半个世纪的变迁,诗歌中更有许多字词句等方面的问题值得探讨。所以,我一直有这样的一个愿望:如果能就此诗和小朋友们举行一次“诗歌评改会”,那该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情~
我就以这封短信作为邀请函吧~小朋友,我相信,因为有了你的努力,《纸船》一定会更加优美动人。
此致
敬礼
你们的冰心奶奶
1999年1月
3(作者的话
我是怎样写《繁星》和《春水》的
“五四”以后,在新诗的许多形式中,有一种叫做“短诗”或“小诗”的。这种诗很短,最短的只有两行,因为我写过《繁星》和《春水》,这两本集子里,都是短诗,人家就以为是我起头写的。现在回忆起来,我不记得那时候我读过多少当代的别人的短诗没有,我自己写《繁星》和《春水》的时候,并不是在写诗,只是受了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把自己许多“零碎的思想”,收集在一个集子里而已。
经过是这样的:五四运动的时候,我还在大学预科,新文化的高潮中,各种新型的报刊多如雨后春笋,里面不但有许多反帝反封建的文章论著,也有外国文学的介绍批评,以及用白话写的小说、新诗、散文等。在我们求知欲最旺盛的时候,我们在课外贪婪地阅读这些书报,就是在课内也往往将这些书报压在课本底下,公开的“偷看”,遇有什么自己特别喜欢的句子,就三言两语歪歪斜斜地抄在笔记本的眉批上。这样做惯了,有时把自己
一切随时随地的感想和回忆,也都拉杂地三言两语歪歪斜斜地写上去。日子多了,写下来的东西也有相当的数量,虽然大致不过
三五行,而这三五行的背后,总有些和你有关的事情,看到这些字,使你想起很亲切很真实的情景,而舍不得丢掉。
这时我偶然在一本什么杂志上,看到郑振铎译的泰戈尔《飞鸟集》连载,(泰戈尔的诗歌,多是采用民歌的形式,语言美丽朴素,音乐性也强,深得印度人民的喜爱。当他自己将他的孟加拉文的诗歌译成英文的时候,为要保存诗的内容就不采取诗的分行的有韵律的形式,而译成诗的散文。这是我以后才知道的。《飞鸟集》原文是不是民歌的形式,我也不清楚。)这集里都是很短的充满了诗情画意和哲理的三言两语。我心里一动,我觉得我在笔记本的眉批上的那些三言两语,也可以整理一下,抄了起来。在抄的时候,我挑选那些更有诗意的,更含蓄一些的,放在一起,因为是零碎的思想,就选了其中的一段,以繁星两个字起头的,放在第一部,名之为《繁星集》。
泰戈尔的《飞鸟集》是一本诗集,我的《繁星集》是不是诗集呢,在这一点上我没有自信力,同时我在写这些三言两语的时候,并不是有意识地在写诗,(我上新文学的课,也听先生讲过希腊的小诗,说是短小精悍,像蜜蜂一样,身体虽小却有很尖利的刺,为讽刺或是讲些道理是一针见血的等等。而我在写《繁星》的时候,并没有想到希腊小诗。)所以我在一九三二年写的《全集自序》中,曾有这么一段:
谈到零碎的思想,要联带说一说《繁星》和《春水》??《繁星》、《春水》不是诗,至少是那时的我,不在立意做诗。我对于新诗,
还不了解,很怀疑,也不敢尝试。我以为诗的重心,在内容而不在形式,同时无韵而冗长的诗,若是不分行来写,又容易与诗的散文相混。我写《繁星》,正如跋言中所说,因着看泰戈尔的《飞鸟集》,而仿用它的形式,来收集我的零碎的思想??这是小杂感一类的东西??
现在,我觉得,当时我之所以不肯称《繁星》、《春水》为诗的原故,因为我心里实在是有诗的标准的,我认为诗是应该有格律的——不管它是新是旧——音乐性是应该比较强的。同时情感上也应该有抑扬顿挫,三言两语就成一首诗,未免太单薄太草率了。因此,我除了在二十岁前后,一口气写了三百多段“零碎的思想”之外,就再没有像《繁星》和《春水》这类的东西。
以后,在一九二一年二月,我在西山写了一段短小的散文《可爱的》,寄到《晨报副刊》去,登出的时候,却以分行的诗的形式排印了,下面还附有编者的按语,是:
这篇小文饶诗趣,把它一行行地分写了,放在诗栏里,也没有不可(分写连写本来无甚关系,是诗不是诗,须看文字的内容),好在我们分栏,只是分个大概,并不限定某栏必当登载怎样怎样一类的文字;杂感栏也曾登过极饶诗趣的东西,本栏与诗栏,不是今天才打通的。
于是,我才开始大胆地写些新诗,有的是有韵的,也有的是无韵的,不在这篇题目之内,暂且不去提它了。
(本篇最初发表于《诗刊》,,,,年,月,,日第,期,后
收入散文集《我们把春天吵醒了》。)
4(课堂实录片段(执教者:王海媛)
师:好,诗歌评改会现在开始,请各个同学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亮出自我风采~ (课件板书提示:可用删除法,换词法,修改符号法。)
生:我觉得诗歌的第一句中的“从来不肯妄弃了”读起来有点拗口。删去“来”字读起来更顺口。
生我觉得第一句中的“了”字也可以删去,因为“了”有表示完成的意思,删去更能从时间上表达作者对母亲的绵长思念。
生:我发现诗歌中有别字,作者把“地”写成了“的”。
篇三:冰心读后感
读冰心散文集有感
冰心是少年儿童文学作家,今年在学校鼓励老师阅读的活动中,我借阅了一本她写的书——《冰心散文集》,读后感慨颇深。这本书是由散文、诗歌、小说等堆积在一块儿构成的,分四个部门:一是旧事、二是寄小读者、三是有关女人、四是冰心自转。因为每一篇的篇幅都不是很长,所以我很爱读。渐渐地我发现了冰心奶奶写的书都有一个共同的独特之处——爱。她爱蓝天沧海,爱河流山水,爱花草树木??但他最爱的还是我们祖国的花朵。因为在她的眼里除了宇宙,孩子就是最美好的。在她的文章中歌颂亲情,歌颂童心,歌颂自然,在她的世界中到处都有爱的身影。
冰心一生的言行,她的全部几百万的文字,都在说明她对祖国、
对人民无比的爱心和对人类未来的充沛信心。她喜爱中华民族和全人类经过历史积淀下来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她热爱生活,热爱美好的事物,喜爱玫瑰花的神采和风骨。她的纯真、善良、刚毅、勇敢和正直,使她在海内外读者中享有崇高的威望。中国人民为有冰心这样的文学大师而自豪。 冰心散文的语言“清丽”、“典雅”。她善于提炼口语,使之成为文学语言,她能把古典文学中的辞章、语汇吸收融化,注入到现代语言中去。远在“五四”初期,冰心就以语体白话文从事创作。然而,并非文白相加,而是经过精心提炼、加工,使之相互融合,浑然一体。形成独特的语言艺术:既凝练明快清新婉丽,或色彩鲜明,或素缟淡雅,都带有浓重的抒情性,给人以如诗似画的美感。其错落有致的长短相间的句式、排比、对句等的适当穿插,更增强了语言的音乐性。
冰心的爱,是博大的,深沉的,犹如她热爱的大海。冰心出生于福州一个具有爱国,维新思想的海军军官家庭,,岁时迁往山东烟台,此后很长时间便生活在烟台的大海边。或许正是大海的广阔胸襟,孕育了她“海化”的性格和博大的爱心。她爱玫瑰,不但喜爱玫瑰的色、香、味,更喜爱它花枝上的尖硬的刺。爱一切美好的事物,热爱生活。冰心深爱着她的故乡。无论是烟台八年,还是定居北京,无论是留学美国,还是旅居日本,故乡的影子都追随着她。从她的作品中处处可以找寻,如《我的故乡》《故乡的风采》等一篇篇文字,更是倾注了她对故乡的深深爱恋。冰心在漂洋过海,留学国外后,并没有像一些留洋学子一身洋装,
一股洋味,她还是一个中国小老太太的样子。爱故乡是爱祖国、爱人民的起点。冰心这样认为。正是从爱乡开始,她以爱的力量关爱着这个世界。“世界是和平的,人类是自由的,只有爱,只有互助,才能达到永久的安乐与和平”。因而,冰心到哪儿都有她的朋友,她的朋友不分年龄,不分国籍。
冰心的爱更多地倾注于一代又一代的孩子身上。从“五四”运动时期步入文坛,在近一个世纪的漫长岁月里,伴随世纪的风云变幻,她一直坚持写作近八十载,为世人留下了大量珍贵的文学遗产。她为孩子们写作,长达七十多年,她的作品,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少年儿童。万千的天使,要起来歌颂小孩子。小孩子~细小的身躯里,含着伟大的灵魂。
冰心一生视孩子为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她辛勤浇灌,培植祖国的花朵。她把自己的稿费,捐给了孩子,捐给了希望工程,可以说,冰心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孩子,许多人一提起冰心,便想起孩提时代受到她的教育、熏陶和艺术感染,便有一种纯洁一种温情。在我提笔打算写冰心时,问一个朋友,听到“冰心”,你想起什么,他毫不犹豫地说:“《再寄小读者》《小桔灯》,一个慈祥富有爱心的人。”我第一次见到冰心这个名字时,我就觉得她很美,看到照片,我更相信她是美的。后来读《笑》《繁星》《小桔灯》等文章,我丝毫不怀疑了。一篇篇纯洁的文字,清新无华,通俗易懂,写给小读者,一切为孩子。当读冰心的文章时,就?a href=“://.bdfqy./luo/”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路鹛 抑欣先颂腹潘到瘢 跷 浊小, 南袷呛?崾贝 囊桓觥盎锇椤保 拖衲钦怠靶〗鄣啤保 ,袅送 暌欢文ú蝗サ幕匾洹?/p> 冰心去世之后,表示哀悼的,既有文学界的老前辈,也有充满童心的小读(本文来自:WWw.bDFQy. 千 叶 帆文摘:我眼中的冰心作文教案)者,有中国的也有外国的朋友,此时,灵堂外排着长长的队伍前来向冰心作最后送别的,他们中有的是专程从外地赶来送别冰心的,前来送别的多达数千人。向冰心送别的每一个人手里拿着一枝红玫瑰,向冰心老人三鞠躬,然后轻轻地将红玫瑰搁在冰心老人的身边,渐渐地冰心在一片红玫瑰的海洋中升腾、升华。
宇宙是一个大的生命,江流入海,落叶归根,我们是宇宙中的一息,我们是大生命中的一分子。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流入大海,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熟发芽,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与痛苦总是相辅相成的,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因为快乐、兴奋,痛苦又何尝不是美丽的呢,
作文四:《冰心文学大赛作品:我眼中的爸爸》600字
我的爸爸是高高的、瘦瘦的,戴着金丝边的眼镜,每天都要背着大书包。因为书包里有许多有用的东西,如果不拿书包,就会忘记带一些东西。 今年暑假,我们全家本来打算一起去威海,可是爸爸工作太忙,不能去。所以我只能和妈妈去了。爸爸送我们上火车,我真想让爸爸与我们在一起。火车快开了,看着爸爸远去,我忍不住哭了,后来妈妈劝我,我也很听话。 到了威海,我迫不急待来到海边,这是个美丽的海滩,我尽情地享受阳光、沙滩、海浪。尽管玩的开心,可是我还是很想念爸爸。爸爸给我们打电话时,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他,最后爸爸说要给我一个惊喜。于是我天天盼着、想着,到底爸爸要给我什么惊喜呢? 有一天,我从海边回来,看见爸爸来了,我喜出望外,一下扑进爸爸怀里。爸爸带我去游泳,又给我买了大螃蟹,我们一家人开开心心地吃了一顿团聚饭。能跟爸爸妈妈在一起玩,我真是开心极了。白天,我们一起去海边。大海可真慷慨,什么都赋予我们人类,我在海边捡了许多贝壳、海白菜、海虹等。走着走着,我看见沙滩上有一只美丽的海星,我小心翼翼地把海星装在放满海水的桶里,这是我头一次见到怎么美丽的活海星,它太神奇了。 时间过的真快,假期快结束了,我们该回北京了。这几天,我玩的又开心又累,在路上就睡着了,爸爸一直抱着我。尽管他也很累,可是他为了让我能多休息一会儿,宁可自己受累,要知道我已经到八岁,可沉了。夜里,我们终于到家,爸爸和妈妈赶紧安排我睡觉。我睡着了,他们才睡。拥有这样的爸爸妈妈,我真幸福。
作文五:《日本人眼中的冰心》1200字
日本关西大学汉学家萩野脩二:
日本人眼中的冰心
正在进行的“全国冰心文学系列讲座”中,有一位主讲人是来自日本关西大学的汉学家――萩野脩二。正是萩野先生的学生在研究中发现了冰心写于日本的《纯白的婚礼》这一批佚文。今年,这批佚文的“回国”曾轰动一时。
萩野先生曾经研究过赵树理,翻译过巴金的作品。他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接触冰心,研究冰心,已经成为冰心文学在日本的权威研究者。11日,他在福建省图书馆内,向冰心的家乡人展示了冰心在日本的生活轨迹,以及日本人眼中的冰心,冰心对日本社会的影响。 向战后日本介绍中国
冰心是先行者
萩野脩二谈到,冰心曾9次逗留和旅居日本。第4次是1945年。其时冰心丈夫吴文藻担任中国驻日军事代表团的政治组长和盟国委员会中国代表顾问。冰心携9岁的吴青作为眷属,在日本渡过长达5年的岁月。
在此期间,冰心作了数次演讲,因为日本的年轻人想了解新中国的文学到底是怎样的。为了回答日本年轻人关注的这一问题,冰心尽最大的努力向他们传达了新中国文学的“崭新”之处。她曾在东京大学受仓石武四郎教授的邀请作了5次演讲。这些演讲经翻译,于1949年9月在日本出版发行。同时由于仓石先生的力荐,冰心成为日本东京大学文学系最初的女性讲师。
日版《寄小读者》至今仍出名
在萩野脩二先生的研究中,他认为最初把冰心介绍到日本的是周作人。但是真正译介冰心的作品并产生影响,是从饭冢朗翻译的《繁星》开始。这本书1939年由伊藤书店出版。 萩野脩二先生考证冰心多次赴日,并与许多日本作家有过交流,比如井上靖、有吉佐和子、水上勉、濑户内寂听(晴美)等日本一流作家。
在饭冢先生之后,花费大量心血向日本人介绍冰心的是仓石武四朗。他强调并称赞冰心语言为“优雅”。仓石先生为《寄小读者》的内容所感动,于是将它翻译成了日文。这本书成为了日本非常有名的译著,至今仍出名。战后不久,冰心在日本成为一位很受欢迎的作家,许多日本学生都以冰心为研究对象,完成自己的毕业论文。
冰心不仅仅是儿童文学作家
在面对日本青年而创作的《怎样欣赏中国文学》中,冰心提出:“男女之爱,最重要的是恋爱结婚,没有恋爱的结婚是不道德的。男女之地位是平等的,贞操的问题也是平等的,所以表彰贞妇烈女的文章也是片面的。中国妇女运动有过标语?打倒贤妻良母?。我们并不是不要贤妻良母,可是同时也要贤夫良父。贤和良不应该只是一方面的义务。”
萩野脩二先生认为,这样的观点不仅在当时非常激进,而且对于日本人“也是一种崭新的见解”。
不过《陶奇的暑期日记》出版后,冰心也被局限为儿童文学作家,导致了日本人把冰心看作是一位不从有关生活立场和人生立场等当时的社会问题出发而提问的作家,持一种“虽然她的文采很好,但其作品内容仅读一遍便足已”的态度。
萩野脩二先生最后说到,就是他自己,对冰心的看法也经历过一个重新认识和改变陈见的过程。上世纪80年代后,他开始了解她对社会的积极反应,“她的思想近似于梁启超。文学作品中所体现的宽广的人性和深刻性才是它的生命力。”他打了一个诗意的比喻:“她那富有深意的作品以及对人类的一种侧面进行的仔细洞察,就像?小桔灯?一样赋予我们以温暖心房的光芒。”
作文六:《民国作家眼中的冰心》1400字
在民国女作家中,冰心出名相对较早,前往美国留学之前,她就发表过一些诗歌和散文,后来与左翼作家走得较近,名气日增。但是她与其他女文人的关系貌似并不太好,也鲜见她有很要好的女性朋友,而文坛上公然对她说出刻薄话的就有苏青和张爱玲。
上世纪40年代中期,在与一拨上海女作家聚谈时,苏青说:“从前看冰心的诗和文章,觉得很美丽,后来看到她的照片,原来非常难看,又想到她在作品中常卖弄她的女性美,就没有兴趣读她的文章了。”在苏青看来,冰心的文字姿态太足,无时不流露出轻软的慨叹和温柔,卖弄“女性美”,让人产生这人一定是美女的错觉,但真人面目也不过如此。
张爱玲在《谈苏青》一文开头说:“把我同冰心、白薇她们来比较,我实在不能引以为荣,只有和苏青相提并论我是甘心情愿的。”张爱玲和苏青算是一路人,但她不是拿外貌说事,而是认为冰心的文字有矫揉造作之势,对一个提倡“真”的作家来说,“美”和“善”表现太过,就显得虚浮了。自古文章憎命达,张爱玲命运多舛,太早看透世事薄凉,而冰心从小就生活在一个有爱的环境里,出身名门,父慈母爱,手足情深,名校毕业,爱人相偕。两人不同的生活成长经历,自然会在写作中呈现出不同的特质。冰心内心丰润而安静,因此“十分珍惜生活”,“相信任何缺陷经努力都可以消除”,而张爱玲过早地慨叹“生活是一袭华美的袍子,上面爬满了虱子”。
在现当代文学家中,冰心与梁实秋算是深交。梁实秋是吴文藻的清华同学,当年同去美国留学的客船上,经许地山介绍,结识冰心。梁实秋就读的是波士顿的哈佛大学,两人读书时经常往返相邀。1926年两人同时回国教书。1929年,梁实秋还约闻一多一起去冰心与吴文藻婚后的新居做客。也就在这一年,鲁迅前往冰心任职的燕京大学演讲,开讲即讽刺梁实秋、徐志摩、胡适等留学欧美的一批人。当晚鲁迅给许广平信报告:“我照例从成仿吾一直骂到徐志摩,燕大是现代派信徒居多——大约冰心在此之故——给我一骂,很吃惊。”可能冰心与梁实秋关系过密,也被鲁迅归到欧美留学派系中去了。
抗战初期,冰心一家先去昆明,后到重庆歌乐山,与住在北碚的梁实秋恢复交往。1949年梁实秋离开大陆后,两人再也没有见面。1969年,梁实秋在台湾刊物《作品》上读到女作家谢冰莹在《哀冰心》一文中写到冰心和吴文藻双双服毒自杀了,便在美国西雅图写下了悼文《忆冰心》,并寄往台湾登在《传记文学》上。三年之后,远在伦敦的凌淑华写信给梁实秋,梁实秋才知晓冰心夫妇依然健在。在他眼中,冰心初给人的印象“不是一个令人容易亲近的人,冷冷的好像要拒人于千里之外”,“逐渐觉得她不是恃才傲物的人,不过对人有几分矜持,至于她的胸襟之高超,感觉之敏锐,性情之细腻,均非一般人所可企及”。上世纪80年代初,梁实秋二女儿梁文蔷回北京探亲,替父亲去看望冰心,带去口信:“我没有变。”冰心托梁文蔷回的口信是:“你告诉他,我也没有变。”在冰心心中,“实秋是我的一生知己”。
相比同时期的其他女性作家、文人,冰心一生算是比较平顺。一个世纪的风云变幻,她都有幸参与并见证,但也有幸避开了最危险的岁月,生前身后被无数人尊敬。出人意料的是,安息黄土若干年后的她,竟被自己的孙子戳了脊梁骨,不知是悲是叹。
>>>>精彩阅读:(直击↓标题可阅读)
林徽因:她是人间四月天
冰心和林徽因撕逼的真相——从朋友到仇敌
关注书房记微信公众号(shufangji2013)
随时免费看更新,请点击下方“订阅”,订阅↓↓↓书房记头条号
作文七:《香港编辑眼中的冰心、叶圣陶、艾青》5600字
激活内心的神圣
——一个香港编辑眼中的三大家
(作者为香港明报月刊总编辑。标题书法李涛)
作为新时期较早来访内地的香港编辑,彦火(本名潘耀明)与众多内地知名作家建立了广泛的联系和交往。本期刊发他的一组人物随笔,分别记述其眼中的冰心、叶圣陶和艾青。三位现代文学大家在日常点滴中凝聚起来的大家风范,令作者感怀,也令读者倾心。古人有云:“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在新年之际,祈望以三位大家立德做人的不朽精神,激活我们内心的神圣。
冰心的岁月
每当忆起冰心老人,内心便泛起一份欢忭。
冰心是1999年2月逝世的。我最后一次见到冰心是1998年的初秋。北京8月的阳光最澄亮,惦念着住院的冰心,某天,我对大型舞蹈《丝路花雨》的女主角裴长青说,你开车,我们一道去探望冰心老人。
去探望冰心当然要带玫瑰花。她老人家最爱玫瑰,巴金于每年冰心的生日都要老远从上海派人捎去一大束玫瑰,她一看到玫瑰便笑呵呵地乐开了。上两次探望冰心,已感到她不大认得人,只有她的家人和舒乙等这些老朋友还依稀可辨。到了医院大门口,不免有点踌躇。
探冰心不容易,手续繁复,要先通话,待对方亲友认同,才派人来接访客上去,主要是老人家住院已四年,怕闲杂人打扰。小裴跑去老远为我购了一束玫瑰花,在医院门口接待处办了探访手续,这一天冰心家人没在身边,由她的保姆下来接我们。
卧床的冰心看到小裴手上的玫瑰花,清癯的脸上漾起一朵笑容。保姆说已经很久没有人送玫瑰花了。
冰心鼻子插着一条管子以输进流质的食物,她比以前更瘦小了,因患后期糖尿病,身体弓着像一只大虾米,见状令人心酸!
我挨近她的耳畔大声与她喊话,她还能听见。问她贵庚,她答说是“九十八岁”,她对自己的生日也记得很清楚。忆起冰心的诗句:“我知道了,/时间呵!/你正一分一分的,/消磨我青年的光阴!”有点伤感,但又想起她从不放弃对人间美好事物的孜孜追求,稍稍感到慰安。
记得八年前我见到冰心,她刚过了九十岁,精神状态比任何一个同龄的老年人都要棒。九十岁的老人,还能以毛笔写字、写文章,手一点也不抖;她平常讲话,与人交谈,还是那么有条理、富逻辑,一点也不拖沓、啰嗦。她说话不慌不忙,像一条小溪汩汩流进听者的心间。
冰心也有老年人常有的毛病,她曾经中风、右半身偏瘫、摔跤折断过左胯骨、动过大手术。对于所有这些,她都是安之若素,抱着既来之,则安之的态度。
她中风后偏瘫,曾从零开始练习写字、学习走路……1981年冬天我去探望她,她刚中风不久,举步维艰,但她表现出来的,仍是那么怡然,不像一些人那样愁眉苦脸的。我在那次探访后,曾写了一篇长文,题为《冰心的岁月》,文章的结尾,我援引了艾略特的话:“青春不是人生的一段岁月/它是心灵的一种状况/青春不是娇美的躯体和柔唇红颜/它是鲜明的情感,丰富的想象,向上的愿望/和清泉一样净澈洁明的灵性。”
冰心自称,她福州的家里,曾有林则徐写的一副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这也是冰心自己的写照。冰心爱大海,人世间一切的卑微、污秽和不安,都将为大海广袤的襟怀所净化。无欲则刚,这也许是她能一直保有青春的心态和清泉一样净澈洁明的灵性的原因吧。
冰心是我所见到的最快乐的老作家。与老年人交谈,最怕唉声叹气,暮气沉沉,小病说成大病,大病说成绝症,凄凄惨惨戚戚,仿佛全世界的人都在与他作对。冰心之所以快乐,因她远离了这些。
年纪大,不免想到死。晚年的冰心有一次见到我,倏地对我说,她想起了两句话,可以表达她目前的心境。跟着,她在我的笔记簿上写了两句话:“人间的追悼会,就是天上的婚筵。”
老年人对死亡看得那么轻松、坦然,我还未遇见过。当然,这其中还包含着她对夫婿吴文藻先生的怀念。吴文藻先她在十多年前逝世,那意味着当她一旦离开人世间,便可以在天国与老伴重逢。
令人感到纳罕的是,吴文藻过去身体一直是很壮健的,相反地,冰心在青年时代,一直是孱弱的,经常要卧躺在病榻上。
我第二次与冰心老人晤面是1989年秋天,我刚巧出差北京,瞅个空隙,作家张洁拉着我去拜访冰心。那时冰心中风后已痊愈。她把她新出版的《冰心文集》题赠给我。
1981年我第一次拜访冰心,她知道我是福建老乡,显得格外高兴,特亲自挥毫,写了一张秀丽的小楷给我。她在淡雅的信笺上写了四句诗:“海波不住地问着岩石,岩山永久沉默着不曾回答;然而它这沉默,已经过百千万回的思索。”
誊写的正是她的代表作《繁星·春水》中的诗句。这是冰心受到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而写成的。套她自己的话来说,是她“零碎的思想”的记录。后来,她觉得自己那些三言两语的小杂感里也有着诗的影子,才整理成为两本小诗集出版。
冰心这些含蓄隽永、富于哲理的小诗,曾拨动千千万万年轻人的久已沉默的心弦。在她的影响下,还促使“五四”以来的新诗,进入了一个小诗流行的时代。
冰心题赠我的四句诗,感情真挚深沉,语言清新典雅,给人以回味和启迪。
很现代的叶圣陶
叶圣陶《稻草人》书影
做了逾四十年的编辑,在年轻人面前,往往自称为“老编辑”,这个“老”字,并不是指“资深”。“老”不一定是“资深”,“资深”不光指的是“经验”,也包含了学养、深度和厚度。
说起“资深编辑”,前辈文人中,我首先想到叶圣陶。
记得第一次去拜访叶圣陶老,是33年前的1979年初秋,北京香山红林尽染的时节。年逾九十三岁、霜雪毛发、皑亮白眉、银白胡子的他,精神仍健旺,侃侃而谈,有条不紊,保有中国旧时文人的气派和风范。
第一次见面,他便向我表示,他近来阅读当前出版的书籍和报刊,发现错字、别字不少,这是他过去所罕见的。他还特别提到香港的报刊——叶老所阅读的报刊和书籍中,包括香港及海外出版物。
叶老忧心忡忡地说,这可要贻误读者啊!
叶老说他在商务印书馆当过校对和编辑。商务出过不少青少年知识读物,如《万有文库》等,还有教科书,都不容许有错别字,否则便会“误人子弟”。
他说,他所身处年代的出版工作,除了编辑外,校对是一项顶重要的职务,所以旧时的出版物,在封面或扉页或版权页上,都注有“校勘者”的名字,以示郑重。
作为一个长期在编辑行业工作的笔者,听罢不禁为之肃然起敬。
其实叶圣陶在1923年当商务印书馆的编辑之前,已有长达11年的中小学语文教学的经验。
难得的是叶圣陶虽然是一个煦煦学者和作家,但一点也不抱残守缺和固步自封。在中国内地,他是第一个提出“易读法”的人。
他还亲自撰写文章指出:“现在大家都忙,挤出点时间来不怎么容易。如果只花半小时光景就能读完一篇,读完之后又觉得有所得,很有些回味,引起了好些联想,这简直是一种享受。”
其实在上世纪40年代,他与朱自清便合编了《精读指导举隅》、《略读指导举隅》等书。他强调:“就学习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是补充;但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略读既以训练读书为目标,自当要求他们速读,读得快。”
速读、易读法,在西方已有逾百年历史,叶圣陶却是最早把这种现代的阅读方式介绍到中国的人。
在新文学作家中,叶圣陶是很重视社会效益和读者效应的作家。
他一再强调,在教学上,教师眼中要“以学生为本位”;编辑眼中要有读者,作为一个编辑,在编书前要“为读者着想”;作为一个作者,在“写作之前为读者着想。写作之中为读者着想,写完之后还是为读者着想。心里老记着读者才能凭借写在纸上的文字,把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传达给读者,与读者交心”。
叶圣陶的主张和言论是很现代的。
话得说回来,叶圣陶之重视社会效益、“为读者着想”,并不是无的放矢,一味追求市场效益和迎合读者的口味。相反地,他是以严谨的编辑态度和严谨的写作态度对待的。他自己便以身作则。
叶圣陶写了不少作品是针对青少年读者的,如《稻草人》、《皇帝的新衣》、《古代英雄的石像》等童话,都言之有物、文情并茂,中年以上的读者至今耳熟能详。
叶圣陶文笔练达,文章结构严谨完整,语言均经精工提炼。他自称后期“斟酌字句的癖习越来越深”,不愧为语言大师。
叶圣陶的《皇帝的新衣》比之安徒生的同名童话,更饶有现实意义。他按着安徒生故事的情节发展下去,说是皇帝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明知被愚弄,还一意孤行,颁下法律,不准人们说他没穿衣服;他不但宣布要永远穿这套“新衣”,而且勒令“谁故意说坏话就是坏蛋,反叛,立刻逮来,杀!”并且说这是“最新的法律”。后来事情发展下去,皇帝不但滥杀无辜,就是连他宠爱的妃子、大臣也不放过,只是为了所谓说“错话”,便要“正法”,弄到人心惶惶,人人自危。
这则童话,对现实是很大的反讽。
叶圣陶与弘一大师过往甚密,他的书法以清秀脱俗见称,我曾写信向他求一帧墨宝。
1980年夏,叶圣陶老托友人捎给我一帧条幅,那是他誊写的稼轩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难能可贵的是,九十多岁的老人,仍然写得一手工整方正的小楷,一点也不马虎,“好比一堂谦恭温良的君子人,不亢不卑,和颜悦色”,自有一股亲和力。
这首词是辛弃疾贬官闲居江西时的作品,描写的是黄沙岭的夜景。好一幅“明月清风、疏星稀雨、鹊惊蝉鸣、稻花飘香、蛙声一片”的田园风景画!
1980年中国内地刚开放,相信叶老也为中国崭新形势所鼓舞,所以心情是愉快的,冀望祖国大地展现出一派和平、丰美而欣欣向荣的景象。
艾青:我爱这土地
第一次见到艾青是在1978年夏天。那年大陆刚开放,国侨办主任廖承志邀请香港出版界代表团访问内地(团长是香港出版家蓝真先生),我也是代表团的成员。
第一站是首都北京,其中由官方安排的活动之一,是让“**”后新复出的文艺家与我们会面,画家有李可染、黄永玉、华君武等等;作家、诗人有姚雪垠、贺敬之、臧克家等等。我与同行的香港诗人何达,满以为在这个场合可以见到心仪的诗人艾青,结果艾青却没有出现。
持聂华苓所给的地址,我与何达在北京民族饭店雇了一辆车子,决定私访艾青。车子穿街走巷地兜了好一会,终于在一条狭窄的胡同里找到门牌。
原来艾青虽然返了北京,却还未正式平反,到了翌年他才正式恢复荣誉和享有政治地位。我第一回见到心仪的诗人,也许因为太兴奋了,真不知从何说起。艾青、高瑛夫妇因“拨乱反正”,恢复自由身,虽回到北京,脸膛仍流溢着新疆的阳光,红彤彤的,加上他们热情可掬,令人有一见如故之感。
高瑛满脸歉意地说:“你们是远客,没有好东西招待。”说罢从双架床床底摸出一个大西瓜送给我们,说是刚从新疆捎来,让我们带回酒店吃。
其景象今天忆起,仍历历在目。记得那次见面,艾青问我最喜欢他哪一首诗,我说了两首诗名,一是《我爱这土地》,一是《时代》,后来艾青特别誊抄了《我爱这土地》给我做纪念。这首写于1938年的诗,是艾青的成名作,表达了他对历经磨难的祖国的深沉感情。
打从1978年认识艾青伉俪开始,我一直与他们保持联系,从未间断过通函。双方来往的信函,始初是由艾青亲自执笔,后来均由高瑛代笔。
我在这里选两封艾青的亲笔信。一封写于1978年12月27日,一封写于1979年4月24日。
耀明先生:
不久前收到你的信和贺年片,昨天又收到挂历,一并谢谢你了。
我从大庆、鞍钢回来,一直忙得不亦乐乎,把许多该写的信都拖延下来了,真对不起。在这三个月的时间里,的确写了不少东西,有些是逼出来的,这样下去很危险──完全陷于被动了。要把被动的局面扭转过来,还得费一些时间,欠下的文债太多了。
你写蔡其矫的文章我已看到了。他回福建之后曾来过一信,我还是因为忙,至今还没有给他回信。
人民出版社的范用同志曾说要把我写的《艾青诗选·自序》给你在《海洋文艺》上发表,也要我通知你,我因为考虑到《海洋》可能不太合适,所以没有告诉你。我不知道他是否已把稿子寄给你。
我考虑的是:《海洋》的读者对象主要在东南亚一带,而我的稿子多少有些烟火气,读了会呛人的。这个稿件不合适,我可以另找一点抒情味些的再给你,你看怎么样?你们需要怎么样的文章不妨告诉我,即使我自己写不出,我也可以代你们约稿。
这边的印刷很慢,我的诗选据说要在明年四五月才能出版,等出版了一定寄你请指教。
匆匆祝新年快乐!高瑛问候你。
艾青1978年12月27日①
耀明先生:
来信收到,林信先生与“大一”设计公司经理由张仃陪同于临走前一天到我家,吃了一顿极随便的便饭,两人拍了一些我收藏的册页,林信并送我一架录音机与小型电子计算器,我都只好收下;他也带来你给我的一罐高级咖啡,谢谢。
关于林信所赠的东西,请你给我出主意究竟如何报答才好,请你直说,因你是我的朋友,用不到客气。
我的三国之行,是否路经香港不得而知,我个人当然很想能走香港,因我所到过的香港将过去了半个世纪,变化一定很大。如路过香港将拜访你,也可以见见你的夫人。
《在汽笛长鸣声中》剪报均已收到,勿念,错字不少,只得由他去了。所谓稿费,请存你处。我和高瑛都准备给《海洋文艺》写稿。
此间外文局出版的《中国文学》下期着重介绍我的作品,你如需要,等出版后将寄你。
去年一别又已半年,不知你何时能再来?
请告诉我:你需要什么人的画,只要是我熟识的人,我都可以代求。
顺祝编安。高瑛问候你。
艾青?1979年4月24日②
这些信件,令我重温起艾老待人的热情、诚恳、宽厚与周到,我无比怀念!
作者注:
①艾青从新疆劳改返北京后,获中国作家协会邀请参观大庆油田和鞍山钢铁公司。我于1978年夏天在艾青家认识闽籍知名诗人蔡其矫,返港后,我写了一篇《速写抒情诗人蔡其矫》,发表在香港《新晚报·风华版》。发表后,曾寄奉艾老指疵。《艾青诗选·自序》即是《在汽笛长鸣声中》。香港《海洋文艺》乃刊物,我曾在那里当编辑,主编是吴其敏先生。
②《在汽笛长鸣声中》是艾青复出后第一本诗集的序言,是高瑛大姐之前寄给我并转送《新晚报·风华版》刊登,结果报纸出来后,发现有不少错字。信中提到的《中国文学》是英文版,由作家凤子的美国籍丈夫当主编。艾青早年在法国习画,认识不少画家。他问笔者需要什么画,我不便造次,所以一直没敢请他代向画家索画。他后来在1979年赴美国参加“爱荷华国际写作计划”,途次香港,捎了一帧张仃的焦墨山水画给我。
作文八:《我的老师(冰心)》2000字
我的老师(冰心)
我永远忘不掉的,是T女士,我的老师。
我从小住在偏僻的乡村里,没有机会进小学,所以只在家塾里读书,国文读得很多,历史地理也还将就得过,吟诗作文都学会了,且还能写一两千字的文章。只是算术很落后,翻来覆去,只做到加减乘除,因为塾师自己的算学程度,也只到此为止。
十二岁到了北平,我居然考上了一个中学,因为考试的时候,校长只出一个“学而后知不足”的论说题目。这题目是我在家里做过的,当时下笔千言,一挥而就。校长先生大为惊奇赞赏,一下子便让我和中学一年级学生同班上课。上课两星期以后,别的功课我都能应付自如,作文还升了一班,只是算术把我难坏了。中学的算术是从代数做起的,我的算学底子太坏,脚跟站不牢,昏头眩脑,踏着云雾似的上课,T女士便在这云雾之中,飘进了我的生命中来。她是我们的代数和历史教员,那时也不过二十多岁罢。“螓首蛾眉,齿如编贝”这八个字,就恰恰的可以形容她。她是北方人,皮肤很白嫩,身体很窈窕,又很容易红脸,难为情或是生气,就立刻连耳带颈都红了起来。我最怕是她红脸的时候。
同学中敬爱她的,当然不止我一人,因为她是我们的女教师中间最美丽、最和平、最善诱导的一位。她的态度,严肃而又和蔼,讲述时简单又清晰。她善用譬喻,我们每每因着譬喻的有趣,而连带的牢记了原理。
第一个月考,我的历史得了九十九分,而代数却只得了五十二分,不及格~当我下课自己躲在屋角流泪的时候,觉得有只温暖的手,抚着我的肩膀,抬头却见T女士挟着课本,站在我的身旁。我赶紧擦了眼泪,站了起来。她温和地问我道:“你为什么哭,难道是我的分打错了,”我说:“不是的,我是气我自己的数学底子太差。你出的十道题目,我只明白一半。”她就款款温柔地坐下,仔细问我的过去。知道了我的家塾教育以后,她就恳切地对我说:“这不能怪你。你中间跳过了一大段~我看你还聪明,补习一定不难;以后你每天晚一点回家,我替你补习算术罢。”
这当然是她对我格外的爱护,因为算术不合格,很有留级的可能;而且她很忙,每天抽出一个钟头给我,是额外的恩惠。我当时连忙答允,又再三地道谢。回家去同母亲一说,母亲尤其感激,又仔细地询问T女士的一切,她觉得T女士是一位很好的老师。
从此我每天下课后,就到她的办公室,补习一个钟头的算术,把高小三年的课本,在半年以内赶完了。T女士逢人便称道我的神速聪明。但她不知道我每天回家后,用功直到半夜,因着习题的烦难,我曾流过许多焦急的眼泪,在眼泪模糊之中,灯影下往往涌现着T女士美丽慈和的脸,我就仿佛得了灵感似的。擦去眼泪,又赶紧往下做。那时我住在母亲的套间里,冬天的夜里,烧热了砖炕,点起一盏煤油灯,盘着两腿坐在炕桌边上,读书习算。到了夜深,母亲往往叫人送冰糖葫芦或是赛梨的萝卜,来给我消夜。直到现在,每逢看见孩子做算术。我就会看见T女士的笑脸,脚下觉得热烘烘的,嘴里也充满
了萝卜的清甜气味~
算术补习完毕,一切难题,迎刃而解,代数同几何,我全是不费工夫地做着;我成了同学们崇拜的中心,有什么难题,他们都来请教我。因着T女士的关系,我对于算学真是心神贯注,竟有几个困难的习题,是在夜中苦想,梦里做出来的。我补完数学以后,母亲觉得对于T女士应有一点表示,她自己跑到福隆公司,买了一件很贵重的衣料,叫我送去。T女士却把礼物退了回来,她对我母亲说:“我不是常替学生补习的,我不能要报酬。我因为觉得令郎别样功课都很好,只有数学差些,退一班未免太委屈他。他这样的赶,没有赶出毛病来,我已经是很高兴的了。”母亲不敢勉强她,只得作罢。有一天我在东安市场,碰见T女士也在那里买东西。看见摊上挂着的挖空的红萝卜里面种着新麦秧,她不住地夸赞那东西的巧雅,颜色的鲜明,可是因为手里东西太多,不能再拿,割爱了。等她走后,我不曾还价,赶紧买了一只萝卜,挑在手里回家。第二天一早又挑着那只红萝卜,按着狂跳的心,到她办公室去叩门。她正预备上课,开门看见我和我的礼物,不觉嫣然地笑了,立刻接了过去,挂在灯上,一面说:“谢谢你,你真是细心。”我红着脸出来,三步两跳跑到教室里,嘴角不自觉地唱着歌,那一整天我颇觉得有些飘飘然之感。
因为补习算术,我和她面对坐的时候很多,我做着算题,她也低头改卷子。在我抬头凝思的时候,往往注意到她的如云的头发,雪白的脖子,很长的低垂的睫毛,和穿在她身上匀称大方的灰布衫,青裙子,心里渐渐生了说不出的敬慕和爱恋。在我偷看她的时候,有时
她的眼光正和我的相接,出神地露着润白的牙齿向我一笑,我就要红起脸,低下头,心里乱半天,又喜欢,又难过,自己莫名其妙。
我从中学毕业的那一年,T女士也离开了那学校,到别地方作事去了,但我们仍常有见面的机会。每次看见我,她总有勉励安慰的话,也常有些事要我帮忙,如翻译些短篇文字之类,我总是谨慎从事,宁可将大学里功课挪后,不肯耽误她的事情。
她做着很好的事业,很大的事业,至死未结婚。六年以前,以牙疾死于上海,追悼哀殓她的,有几万人。我是从波士顿到纽约的火车上,得到了这个消息,车窗外飞掠过去的一大片的枫林秋叶,尽消失了艳红的颜色。我忽然流下泪来,这是母亲死后第一次的流泪。
作文九:《我的同学(冰心)》2300字
我的同学
冰心
不知女人在一起的时间,是常谈到男人不是?我们一班朋友在一起的时候,的确常谈着女人,而且常常评论到女人的美丑。
我们所引以自恕的,是我们不是提起某个女人,来品头论足;我们是抽象的谈到女人美丑的标准。比如说,我们认为女人的美可分为三种:第一种是乍看是美,越看越不美;第二种是乍看不美,越看越觉出美来;第三种是一看就美,越看越美!
第一种多半是身段窈窕,皮肤洁白的女人,瞥见时似乎很动人,但寒暄过后,坐下一谈,就觉得她眉画得太细,唇涂得太红,声音太粗糙,态度太轻浮,见过几次之后,你简直觉得她言语无味,面目可憎。
第二种往往是装束素朴,面目平凡的女人,乍见时不给人以特别的印象。但在谈过几次话,同办过几次事以后,你会渐渐的觉得她态度大方,办事稳健,雅淡的衣饰,显出她高洁的品味;不施铅华的脸上,常常含着柔静的微笑,这种女人,认识了之后,很不易使人忘掉。
第三种女人,是鸡群中的仙鹤,万绿丛里的一点红光!在万人如海之中,你会毫不迟疑的把她拣拔了出来。事实上,是在不容你迟疑之顷,她自己从人丛中浮跃了出来,打击在你
的眼帘上。这种女人,往往是在“修短合度,○纤适中……芳泽无加,铅华弗御”的躯壳里,投进了一个玲珑高洁的灵魂。她的一言一笑,一举一动,都流露着一种神情,一种风韵,既流丽,又端庄,好像白莲出水,玉立亭亭。
假如有机会多认识她,你也许会发现她态度从容,辩才无碍,言谈之际,意暖神寒。这种女人,你一生至多遇见一两次,也许一次都遇不见!
我也就遇见过一次!
C女士是我在大学时的同学,她比我高两班。我入大学的第一天,在举行开学典礼之前一小时,在大礼堂前的长廊上,瞥见了她。
那时的女同学,都还穿着制服,一色的月白布衫,黑绸裙儿,长蛇般的队伍,总有一二百个。在人群中,那竹布衫子,黑绸裙子,似乎特别的衬托出C女士那夭矫的游龙般的身段。她并没有大声说话,也不曾笑,偶然看见她和近旁的女伴耳语,一低头,一侧面,只觉得她眼睛很大,极黑,横波入鬓,转盼流光。
及至进入礼堂坐下——我们是按着班次坐的,每人有一定的座位——她正坐在我右方前三排的位子上,从从容容略向右倚。我正看一个极其美丽萧洒的侧影:浓黑的鬓发,一个润厚的耳廓,洁白的颈子,美丽的眼角和眉梢。台上讲话的人,偶然有引人发笑之处,总看见她微微的低下头,轻轻
的举起左手,那润白的手指,托在腮边,似乎在微笑,又似乎在忍着笑。这印象我极其清楚,也很深。以后的两年中,直到她毕业时为止,在集会的时候,我总在同一座位上,看到这美丽的侧影。
我们虽不同班,而见面的时候很多,如同歌咏队,校刊编辑部,以及什么学会等等。她是大班的学生,人望又好,在每一团体,总是负着重要的责任。任何集会,只要在C女士在内,人数到的总是齐全,空气也十分融和静穆,男同学们对她固然敬慕,女同学们对她也是极其爱戴,我没有听见一个同学,对她有过不满的批评。
C女士是广东人,却在北方生长,一口清脆的北平官话。 在集会中,我总是下级干部,在末座静静的领略她稳静的风度,听取她简洁的谈话。她对女同学固然亲密和气,对男同学也很谦逊大方,她的温和的美,解除了我们莫名其妙的局促和羞涩,我觉得我并不是常常红脸的人,对别的女同学,我从不觉得垴坼。但我看不只我一个人如此,许多口能舌辩的男同学,在C女士面前,也往往说不出话来,她是一轮明丽的太阳,没有人敢向她正视。
我知道有许多大班的男同学,给她写过情书,她不曾答复,也不存芥蒂,我们也不曾听说她在校外有什么爱人。我呢?年少班低,连写情书的思念也不敢有过,但那几年里,心目中总是供养着她。直至现在,梦中若重过学生生活,梦境中
还常常有着C女士,她或在打球,或在讲演,一朵火花似的,在我迷离的梦雾中燃烧跳跃。这也许就是老舍先生小说中所谓之“诗意”吧!我算对得起自己的理想,我一辈子只有这么一次“诗意”!
在C女士将要毕业的一年,我同她演过一次戏,在某一幕中,我们两人是主角,这一幕剧我永远忘不了!那是梅德林克的《青鸟》中之一幕。那年是华北旱灾,学校里筹款赈济,其中有一项是演剧募捐,我被选为戏剧股主任。剧本是我选的,我译的,演员也是我请的。
我自己担任了小主角,请了C女士担任“光明之神”。上演之夕,到了进入“光明殿”之一幕,我从黑暗里走到她的脚前,抬头一望,在强烈的灯光照射之下,C女士散披着洒满银花的轻纱之衣,扶着银杖。
经过一番化装,她那对秀眼,更显得光耀深大,双颊绯红,樱唇欲滴。及至我们开始对话,她那银铃似的声音,虽然起始有点颤动,以后却愈来愈清爽,愈嘹亮,我也如同得了灵感似的,精神焕发,直到终剧。我想,那夜如果我是个音乐家,一定会写出一部交响曲,我如果是一个诗人,一定会作出一首长诗。可怜我什么都不是,我只作了半夜光明的乱梦!
等到我自己毕业以后,在美国还遇见她几次,等到我回国在母校教书,听说她已和一位姓L的医生结婚,住在天津。
同学们聚在一起,常常互相报告消息,说她的丈夫是个很好的医生,她的儿女也像她那样聪明美丽。
我最后听到她的消息,是在抗战前十天,我刚从欧洲归来,在一位美国老教授家里吃晚饭。他提起一星期以前,他到天津演讲,演讲后的茶会中,有位极漂亮的太太,过来和他握手,他搔着头说:“你猜是谁?就是我们美丽的C!我们有八九年没有见面了,真是使人难以相信,她还是和从前一样的好看,一样的年轻,……你记得C吧?”我说:“我哪能不记得?我游遍了东京、纽约、伦敦、巴黎、罗马、柏林、莫斯科……我还没有遇见过比她还美丽的女人!”
又六年没有消息了,我相信以她的人格和容貌的美丽,她的周围随处都可以变成光明的天国。愿她享受她自己光明中之一切,愿她的丈夫永远是个好丈夫,她的儿女永远是些好的儿女。因为她的丈夫是有福的,她的儿女也是有福的!
作文十:《我知道的冰心》900字
龙源期刊网 ://.qikan..
我知道的冰心
作者:吴泰昌
来源:《语文世界(初中版)》2013年第05期
向阳湖初见冰心
我见到冰心,是在一个特殊的年代,在一个特殊的场合,因为特殊,给我留下的印象也就特别的清晰、深刻。
1969年4月12日,中国作协和中国文联共同组成的先遣组29人,开赴咸宁县的向阳湖五七干校,下放人员中包括谢冰心、臧克家、张天翼、陈白尘、张光年、严文井、李季、郭小川、侯金镜、冯牧、葛洛、黄秋耘等知名作家。冰心比大队人马去得略晚些,因治牙病请了假,于1970年元旦后赶去的。
我去了不久就被分开伙房当挑夫,任务是上午挑水,中午奔向阳湖给围湖造田的大批人送饭,下午再送一次开水,间或去附近集镇和咸宁县城买鱼、肉、豆腐,还有连部交办的要跑的一些杂事,每天几乎都能匆匆见到各处干活的人。
冰心一来就分在后勤一摊,她当时已是七十岁的老人了。她先在饲养班,与年轻人一起抬过粪桶,抬的是干牛粪,据说连粪桶在一起也有二三十斤。她也喂过猪,更多的时间是在菜班,看守菜地,防猪牛和野放的鸡鸭弄坏菜地。那时沈从文的夫人张兆和也在菜班,但她干的活是开辟菜地、种菜,冰心的活比她相对轻一些。冰心和张天翼是看菜地的固定人员,缺了一个,张光年、侯金镜也被临时补过看菜地。
和冰心说上话,也是在她和天翼看菜地时。那天我去送开水,天翼向冰心介绍了我:他是从北大刚来的,在《文艺报》。冰心望着我说:还年轻,现在的北大燕园就是以前的燕京大学,我呆过,未名湖你也常去吧!我记不清第一次见冰心时是怎么称呼她的,当时连部会议上或公开场合都称她“谢冰心”,我在菜地脱口而出叫她“冰心同志”,她瞪着眼盯住我。我在1987年写的怀念天翼的文章《难忘的微笑》中说:“他和冰心一起看过菜地,冰心是坐在田头吆喝着赶鸡,天翼却是用散步去赶鸡,带着微笑散步……”冰心看过我的这篇陋作,她开玩笑说:你把我入画了……
1995年《收获》杂志发表了冰心在咸宁和沙洋干校时期给家人的一组信。回想起来,我见到过冰心在看菜地时插空在膝盖上写信的样子。当时这些在接受“审查”的人,发出去的信先都要给连部看,来的信件也是连部的人先看。我不知冰心当时寄信、收信是否也享受这种“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