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我的艺术实践活动》800字
我的艺术实践活动
念杨小学六年级:王晖
时间飞逝,短短三周已经匆匆过去,在老师引导下,我们班的学生顺利的完成了本次的艺术实践活动。
在这三周中,老师带领我们全班来到了校外。走进春天,感受不一样的美。我们以草木、房屋写生为主。中间穿插组织一些活动,在老师的领导下,先后组织了我们去了朱家村、念杨村、宁家等地参观。每到一处,都由老师带领我们注意观察了解本村的人文景观、民俗民情、生活习惯等。实践中,我们感受到了不同于校园生活的一种气息;在村落里,我们感受了那里居民质朴淳厚的民风。在我们一幅幅的作品中,近树、曲巷、房屋、院落,无不流露出与大地、自然的亲近。短短的几天中,我们对生活有了更为的了解与体会,这为我们的艺术创作增加了丰富多彩的内容。
在这整个历时三周的行程中,我依据这些天的所见、所闻、所感,产生的一些感想总结如下:
一、写生活动的顺利进行:由于把课堂搬到户外,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扩张,对风景画的兴趣自觉的得以体现。而老师的讲解和做的一些范画,也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从正面的引导了我们如何观察景物、分析色彩,提高了我们组织画面、表现情感的能力。每天定时的集体作业讲评,使得我们的一些小错误及时的得到了更正,同学们的一些共性的问题也得到
了解决;同时,给画的教好的同学予以肯定和鼓励,给我们树立了较好的学习方向。同时在讲评中渗透专业基础知识,巩固同学们的知识结构,结合专业特点,注重画面的构成关系与色彩的搭配美感。此外,在外出写生的过程中,我们也在那些来自其他学校以及一些从事绘画创作的人的身上学到了很多的东西。
二、用多种方式记录美丽的自然风光:在此其间,我们用多种方式记录了美丽的自然风光。摄影是主要的记录方式,以自然风光为主,还有极具特色的人文情怀;从春意盎然的麦田,到细腻气势的房屋建筑。那蓝天白云下的一波波碧浪,还有层层绿树掩映下的一片片红花。所有的天赐美景,无不令人留连忘返,心旷神怡。有的用摄像的方式,立体的记载行进中动态的美妙心境。
三周的时间里,我们用身心来领略和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用画笔和色彩来记录美好的春天。
作文二:《幼儿艺术教育活动的实践探索》2900字
作者:徐茜王琳瑛
考试周刊 2011年12期
即将到来的元旦将拉开一系列节日的序幕,忙碌了一年的教师,也将带着她可爱的天使们欢度这美好的时光,于是,艺术的风景精彩纷呈——美术、音乐、舞蹈……它们以墙饰、游戏、活动、汇演等方式走进天使与天使守护者的心灵。
在这幸福而忙碌的时刻,我们不要因为外在的精彩而忽视了孩子的心灵——稚嫩的涂鸦隐藏着什么样的内心世界?优美的旋律如何与情感相融合?活泼的舞蹈怎样更能激发想象力与创造力?诸如此类的问题,值得我们不断地叩问与思索。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2010-2020年)》和国家“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决定使幼儿教育事业迎来了春天。为此,我们既感到兴奋又感到工作的责任和压力。但就目前幼儿教育的情况来看,有许多地方需要我们反思和创新。这里,我从幼儿艺术教育的角度,谈谈对幼儿艺术教育现状的认识以及对幼儿艺术教育模式的新理解。
一、目前多数幼儿园艺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重视技能的模仿和训练,忽视审美和创造力的培养
在传统的美术教育中,老师在黑板上画个范例,要求幼儿照葫芦画瓢,这会使幼儿艺术感受力下降,审美经验缺失。幼儿模仿画,不但掌握不了绘画技巧,反而失去了儿童特有的生动画法,也失去了观察生活实践的独特视角。
2.重视灌输知识技能,忽视情感体验和态度倾向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要让幼儿能初步感受并喜欢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能用自己喜欢画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强调了艺术与生活联系,明确了幼儿在艺术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可是传统的教育方法却让孩子失去了表达自己内心体验的过程。
3.重视教师对艺术活动的评价,忽视幼儿个体差异性
传统的教育评价,总以提问“像不像、好不好、美不美”来对幼儿作整齐划一的评价,束缚了幼儿自己独特的审美观。而现在,我们要针对他们的不同特点,接纳各种不同智力水平的儿童,让他们尽量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自己的心声,给他们提供表现自我、发挥所能的机会。
二、幼儿艺术教育教学中应更新的观念
1.从“重视技能的模仿”转变为“审美教育”的观念
长期以来,幼儿教师制定教育活动目标、设计教法、组织教学,把注意力集中在技艺训练的目标上,限制了幼儿的创造力。所以,我们要摒弃“以技艺训练为中心”的观念,把“审美教育”作为艺术教育教学的目标。
例如,在音乐活动中,欣赏一首曲子之后,让孩子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对曲子的内心感受,如鼓励孩子用“我感到……”(很舒服、很热闹、很害怕、像解放军、像一阵风等)的句式表达,丰富幼儿的表达词汇。
2.从“以知识的灌输为中心”转变为“培养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的观念
传统的观念认为教学就是用知识去填满“仓库”(大脑),学习就是获取知识。为此,部分教师强调对知识的记忆、模仿和重复性的练习,造成培养出来的孩子胆子小,生怕自己说的、做的和老师的不一样,这样幼儿怎能创新?
因此,要摒弃“以知识为中心”,树立培养幼儿创造和想象能力的观念。如:画太阳,不要限制孩子画什么形状、什么颜色,因为当孩子画出来你去问他时,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想法。记得一位孩子对我说:画椭圆的说明太阳在减肥,画紫色的说明太阳发烧了等等。孩子们的答案丰富多彩,稚嫩而纯美,这不正是孩子独特想象力的表现吗?
3.从“教师本位”转变为“以幼儿为主体”的观念
当前,幼儿艺术教育活动跳不出幼儿围绕教师转的怪圈,教学活动由教师支配,幼儿只能在里面打转。为此,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一定要被重视,老师要放手让幼儿去做,这样他们才会在艺术教育中获得快乐。
三、幼儿艺术教育教学中的创新方式
1.营造宽松的氛围
幼儿好奇心强,对新鲜的事物表现出很大的兴趣和热情。教师应用欣赏的眼光鼓励他们,敏感地捕捉孩子们的“闪光点”,给予表扬鼓励,使幼儿增强自信心。这样他们会表现得开朗活泼,这种状态下的孩子思维是活跃的,有无数的问题会从他们的小脑袋里蹦出来。孩子会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下去。
2.注重教具及素材的选择
(1)运用有趣的教具
如果说孩子有一百种语言的话,教师就应有一百种表现方式。教师可以大胆地将绘画融入音乐活动中,如学习长音和短音时,可以将生动形象的小猫走路的动作融入教学,音长时用长线,这时小猫走路节奏慢,音短时用短线,这时小猫走路快,让孩子们在开心的游戏中达到活动的目的。
(2)选用有趣的素材
在一次全市幼儿园教学活动录像课评比中,我的活动《小蓝鼠的脚印》就是因为选用了好的素材,被评为市级示范课一等奖。活动中有小蓝鼠过小河、爬大山、上楼梯,其中运用到了急促的步伐和欢快的步伐。选择素材贴近幼儿生活,使整个活动有趣、流畅,深受幼儿的喜爱。
(3)巧妙利用各种资源
教师应注重资源的开发,以开放形式让幼儿在区角活动中探索。例如,在音乐角中,我们和孩子一起用废旧物品制作了很多乐器,幼儿一到区域,就自由选择材料,敲打、听唱,在不经意间培养起了节奏感。美术角中,放一些随手可取的美术材料,如各种不同的笔和纸,幼儿可以在不同质地的纸上尽情涂鸦。
3.贴近幼儿的生活实际
和其他任何教育活动一样,艺术教育也不应脱离幼儿的生活。从幼儿熟悉和感兴趣的生活中选择艺术教育内容,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例如,一些时下热播的优秀动画片的歌曲,对幼儿有很强的影响力,哼上一段自己熟悉的旋律,或编入自己的歌词哼唱,对幼儿来说都是十分开心的事情。又如,现在孩子们对“神州八号”非常感兴趣,老师就可以抓住这一契机,引导孩子参与相关的绘画或手工活动,让艺术活动与孩子的兴趣点以及科学的最新成果相融合,使教学内容顺应时代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4.采取正确的评价方式
(1)情感、态度层面上的评价
对幼儿情感态度的关注,远比知识与技能更重要,如喜、怒、哀、乐。以音乐活动《小树叶》为例,评价首先应关注幼儿是否对歌曲感兴趣及情绪变化,在演唱时能否从离别的忧愁转化为勇于战胜困难的自信,以及能否观察“一叶知秋”的现象,在已有经验中体会离别的感觉。
(2)过程与方法层面上的评价
课程的评价更重要的是动态评价,幼儿在合作中表现的好坏,要看幼儿是否主动参与探究活动。如在节奏活动《大雨和小雨》的学习过程评价中,注意看幼儿是否参与了对音乐作品中所包含的强与弱、快和慢、高和低、音色、节奏等音乐要素的探究;是否大胆地创造性地使用乐器;能否与同伴分工、合作,共同演奏。
(3)知识、技能层面上的评价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在支持幼儿积极参加艺术活动的同时,帮助他们提高表现的技能和能力”。因此,对知识与技能的评价是必要的,评价的重点应放在幼儿在音乐表现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对音高、节奏、速度、音色、曲式、旋律的感知,以及在音乐实践中的创造性、想象力与表现力。
在幼儿教育蓬勃发展的春天里,我们需要扬弃传统教育中错误的观念和做法,大胆改革、勇于创新,让幼儿艺术教育上升一个新台阶!
原标题为《幼儿园艺术教育模式的创新研究》
作者介绍:徐茜,王琳瑛,甘肃省陇西县幼儿园
作文三:《艺术实践活动心得体会》900字
艺 术 实 践 活 动 心 得 体 会
---校园腰鼓比赛?
说起腰鼓,我现在的话可?是滔滔不绝.最近,我们学校搞起?了腰鼓特色,老师带头打起?了腰鼓,而且我们学生?也每人一个腰?鼓.自从有了腰鼓?,有的同学们可?以说是争分夺?秒地利用一切?可以练习的时?间在练习打腰?鼓.可不是吗?只要下课铃一?响,校园里便响起?了腰鼓声.我们可不是打?着玩的,而是我们学校?要创建腰鼓特?色啦!这不,为了迎接星期?五的检查,我们一直在学?习打腰鼓. 腰鼓打起来节?奏非常好听.不信,你听“咚啪,咚啪、咚咚啪……”,每次听到这声?音我都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总之,这种感觉很舒?服,很奇妙. 打腰鼓还很好?玩.我们许多同学?都喜欢学习打?腰鼓.一到练习的时?候,我们大家都特?别地兴奋,似乎有使不完?的劲.有一次体育活?动课,因为老师家里?有事没能教我?们打腰鼓,大家伤心得不?得了,做起游戏来似?乎也不开心. 腰鼓给我们带?来很多乐趣,还能锻炼我们?的身体,真是一个好东?西.
上周五是我们?学校腰鼓操比?赛的日子,“啪啪啪啪……”热烈的掌声响?起,腰鼓操比赛正?式开始了。第一支队伍出?场,啊,红绸辫子!和我们班一样?啊。他们是我们的?竞争对手,我目不转睛的?盯着,只见他们的动?作整齐划一,每个同学面带?微笑,表演实在太棒?了,我不由得紧张?起来。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距离我们班出?场的时间越来?越近,我的心跳也越?来越快,如果忘了动作?怎么办?如果表演不好?怎么办?那岂不是丢了?我们班的脸?我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只听见一句“下面出场的是?崇德五一)班”,顿时,我的紧张情绪?烟消云散了。上场后,我的脑子里全?是
动作要领,我应着鼓点用?力敲着。红绸在眼前飞?舞,就像蝴蝶在翩?翩起舞。耳边,同学们的鼓声?强劲有力,大家都卖力认?真地表演着。
短短的几分钟?过去了,我们班的比赛?结束了。随着“崇德五一,争创第一”的口号,我们退出了赛?场。因为刚才赛场?上的全神贯注?和用力,我的额头冒出?了大滴大滴的?汗珠。通过这次比赛?我认识到集体?的力量是伟大?的,我们班是个团?结奋进的班集?体,优秀的班集体?。
作文四:《艺术实践活动心得体会》6300字
精品文档
艺术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艺术是一种享受,一切享受中最迷人的享受。下面是为带来的艺术实践活动心得体会,希望可以帮助。
艺术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首先,学生先阐明一点,艺术创作的源泉是生活,这是显而易见的、老生常谈的话题了。艺术创作的源泉离不开生活 、离不开基于生活环境而衍生的想象。所谓想象,是艺术创作的源泉。想象引发情感,而情感推动想象,二者结合,才体现出作品的“意”。搞艺术创作是要经常深入生活的,从生活到艺术是不断熟悉艺术规律和驾驭艺术规律的过程。在这里插一句话,在艺术领域里,我想我永远是一名学生。因为我的欣赏水平、对生活的认知以及社会经历是远远不够的,甚至说是极度匮乏。不过在此我还是愿意谈谈我对艺术创作源泉的一点理解。
先说艺术创作的主体—艺术家。真正的艺术家应是用闪烁着灵感火花的审美感性,超乎常人的真知灼见,巧夺天工的表现技法,创造出绚丽多彩的具有震撼力的艺术作品,来体现自然界和生活的真趣与美。提到此处,我的脑海中浮现出一张照片,就是宣传希望工程的那张大眼睛姑娘的黑白照片。那位眼光独到摄影艺术家我不知道他的姓名和经历,但我能体会到他是一位深入生活的善于捕捉最原始的东西的人。姑娘的那种强烈渴望知识的眼神、破旧的桌椅、粗糙的紧握铅笔的小手感动了无数人。这比千言万语的宣传文字还
1 / 10
精品文档
要有效果。这不就是基于贫困地区人们的生活境况所创作出的东西吗?真正的艺术品,是有着最高层次境界的。
它不应是作品本身所表现出的物体在世间的价值和效用等关系。应首先用情感来体验其意义上的形式美,这才是艺术品的真正意义,所以不能只用耳听眼看,还要用心去理解,感悟其不光是技巧的表现,他是超乎自然之表面现象的一种最高层次的人类思想情感精神的表现形式。艺术家不是商人,艺术是用来欣赏的不是实用的,人为的再造自然,就要懂得生活与艺术的融合方为自然,健全伟大的艺术,又应必然是生活的反应,所以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就是艺术实践的重要性。一个从没有出过远门的不谙世事的人,能窝在家中写出一部探险小说吗,显然是不可能。记得我在上初中的时候,曾试着写过悬念探险题材的小小说,但都无疾而终,不知道下边构思什么。现在想想,当时的自己很蠢,没有那方面的经历,写的东西自然是没法看,措辞和构思太幼稚了,而且很容易出现故事框架上的漏洞。所以生活实践是艺术创作的根基。没有这些,艺术就像是沙漠上的宫殿,再豪华也有一天会倒塌的。
再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我上小学的时候,每次学校老师组织出游后都会让我们写一篇日记或作文,那是因为我们有开心游玩的体会。而每次我们都会写得很好。有生活,就有艺术创作的灵感。还有关于绘画。画家为什么总去野外写
2 / 10
精品文档
生?无外乎找灵感找题材。包括国画、素描、速写都是这样。这其中国画更需要对生活的体会和想象,欣慰有很多国画并不是写实性的,说通俗些就是很多国画不是照着东西画的。钟馗捉鬼、八仙过海能有真实的形象吗?这就说明艺术创作也不光是来源于真实生活,也有很多基于生活境况上的个人想象。绘画,从生活到写生、速写再到创作,其间的路是很漫长的。创作就是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山水画就是“物与神会”缘物寄情。这也是一个积累的漫长的过程。
我是一个90后年轻人,当然很关注社会上的一些时尚流行的事情。就说现在社会上有很多人搞行为艺术,其实这种“艺术”中,是有很多糟粕的。比如前两年有人在众目睽睽下宰牛,然会钻进鲜血淋漓的牛肚子中,现场的村民有很多人当场崩溃。我真是无语,这叫什么行为艺术,有什么生活经历让你有这种强烈的艺术创作的欲望?是回归母体吗?还有滨江道上的模仿妖媚女人“妖娆姐”(他是个50岁左右的男人)我觉着这就是很多人摆噱头为了出名所想出的手段完全谈不上基于生活所创造的“艺术”。与之相反 ,想起2005年火起来的一首《丁香花》,感动了无数听众,这首歌的作者唐磊就是有这样一个他深爱的身患绝症的女友,生活中苦痛的经历让他有了对人、对生活的认识,才创作出了这样一首感人肺腑的歌曲。还有80年代流行的混血儿费翔唱的《故乡的云》,还有《酒干倘卖无》,感动得无数听众热泪盈眶,
3 / 10
精品文档
有那种生活体会,才能有如此鲜活和真朴的艺术表现力!
论文写到这,已近尾声。对于艺术的理解我刚刚起步,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这段路,就是生活实践,生活经历。有丰富的经历就不会缺乏艺术创作的灵感和艺术水准。因为它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这些就是我对艺术创作源泉的认识。
艺术实践活动心得体会2 今天,我的心情无比愉悦,因为盼望已久的日子到了,那就是我们可以去青少年实践基地活动了。
排着队伍来到了青少年实践基地,老师们早早地就在那儿等候我们了。在老师地带领下,我们来到了“心灵手巧”活动室便开始了“衍纸艺术”活动,在老师的示范讲解下,许多同学都已经跃跃欲试了。开始动手操作了,我运用彩色纸做了许多东西,有小房子、小动物、娃娃??千姿百态,老师还夸我做的好呢!其他小组的同学做得更是形态各异,美轮美奂。各组的同学看着自己组的作品,心里别提有一番亏阿勒的滋味。在整个活动中,诞生了许许多多的“小巧手”。虽然有的同学失败了,但也从中体会到了:“只有经历失败才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让我们有信心面对未来人生道路的一个个困难,一个个挫折,这也算是一个小的收获吧!
这次实践基地活动,虽然时间短暂,但都大呼过瘾。
时间无情的为我们此次基地之行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
4 / 10
精品文档
号。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又多了一份踏实,多了一份成熟,从实践中将天真、幼稚抹去,知道了什么是团结,如何合作,怎样去生活。面对今后的,我们也将必定会竭尽所能,绽放出成功的花朵!
艺术实践活动心得体会3 小学的时候,就有不少同学问我:“你是不是上过有关唱歌的课啊,你唱得好有特点,好像是学过。”我就认为,这种艺术不是教出来的,我只是按照自己的心情去刻画它,艺术的伟大意义,基本上在于它能显示人的真正感情、内心生活的奥秘和热情的世界。就算一个人的音乐之路不会变成歌唱家啊之类的,但是有梦就要去追求,我就是在追求艺术。先不说自己的声音是否有天籁般的美妙,也不说是否有信天游的高亢,即使是沙哑、一般的嗓音,也能编织出美妙的旋律,唱出自己的心情,喊出自己的特色。
他们都叫我”金铃儿”,说是因为我的声音像银铃般的清脆,唱童声很好,但是你们想过,声音像孩子一样的,会喜唱很快的节奏,那种流行音乐吗?唱歌的艺术是不在于声音的好坏的。
当然,你说唱歌是一门技艺,这也是错的。这是为什么?因为艺术它不是技艺,它是一个真正的艺术家体验了感情的传达!
现在我们所熟知的歌唱家——邓丽君,这位情歌天后的
5 / 10
精品文档
声音一直都保存到现在,这是艺术的流传,也就是说艺术是恒久的,生命是短暂的。
去年参加文艺汇演的时候,我们旁边的一个学校的指导老师在不停的叮嘱学生唱歌时发声的要点,还严厉的瞪着眼珠子说不允许出一点差错??我就纳闷了,为啥要这么严厉、这么粗暴呢?搞得学生多紧张啊,我看到几个学生的额头都冒汗了。当然最后的成绩还是我们学校的高。现在的歌手上台当然也紧张,但他们都在舞台上展现自己的时候融入了音乐中,享受着这美妙的旋律??但是这些“鸭梨”山大的学生就会在唱歌时努力想老师教的要点,以至于唱不出真感情。
艺术是一种享受,一切享受中最迷人的享受。你如果不去认真享受艺术,而是把拿手的好技艺当作是一门艺术,那你在认识艺术的开始就错了。不能过多的去修饰,不能太“生活化”,不然那就不叫艺术,变成平淡无奇的生活了。艺术本身就是一种表现美的形式,这可以是一种自然美,也可以是表现自己本身的魅力,也是体现心灵的美丽??
你有没有过疑问?为什么艺术家叫做艺术家呢?你会说:“他们画画很好、他们书法特别棒、他们歌唱得很吸引人,他们??”这是错的。他们之所以被称为艺术家,是因为他们有发现美的眼睛。为什么罗斯福说:每当一位艺术家逝去,人类的一些幻想也随之而逝。因为这个世界缺少发现美的眼
6 / 10
精品文档
睛,而艺术家的逝去,就是美丽根源的逝去。我们要学会欣赏,才能发现这个世界上更多的美丽啊!
有特色的歌曲,有给人想象空间的绘画,这才是出特征的艺术呢。
艺术实践活动心得体会4 (一)精心部署,全面策划——起航篇
为确保我院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我院党政领导高度重视,精心部署,成立了经贸学院服务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并要求每一小组都要有老师带队,将责任落实到人。领导小组下设新闻报道组、宣传组、后勤组、科技服务组,各组组员为学生党员及优秀学生干部。7月6日下午,服务队全体成员召开服务队成立大会,对活动前期准备的工作进行了统一安排,为我院暑期“三下乡”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7月日,我院再次召开2007暑期“三下乡”筹备大会,制定了有关实践活动的详细计划,从科技支农、文化服务、社会调查、义务劳动、企业挂职等方面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
月3召开了社会实践动员大会,会上明确指出“三下乡”活动要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做好有关三农政策的宣传工作,做好有关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宣传工作;同时要结合学生科研、学院专业特色发展的实际,积极参加支教、扶贫、调研等工作,体现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用
7 / 10
精品文档
心实践、用心感受、用心,通过实践真正发展与完善自我。
(二)、“讲正气、树新风”----思想教育篇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关系到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对个人及社会都会产生很大影响,因此必须常抓不懈。为接十七大的胜利召开、深入党的先进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水平,7月2日我院学生党支部在会议室针对胡书记“6.25”讲话的有关精神进行。会上,学生党员结合自身发展深入交流和探讨,纷纷表示要科学定位、坚定目标、抓住机遇、努力实现质变,也像共产党一样做一个坚定、智慧、高超的人,早日实现人生价值。
另外,我们以建军80周年为契机,与郑州烈士陵园合作,理论联系实际,组织学生前去缅怀革命先烈、重温不朽的革命精神,并建立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基地”,使学生能够更好的认清历史、珍惜今天、发奋图强,以积极的心态去接十七大的召开。通过此次活动的思想得到了一次刻骨铭心的洗礼和升华。
艺术实践活动心得体会5 这次的人任务是拍片,分别要求是一个新闻片一个专题片。我们组只有5个人,分别是,高X 冯XX 陈XX 金X 和我,可以说人尽其用。
我们很早就讨论策划方案,并在网上启动了多人聊天,方便组员在网上交流讨论。由于我们不想于其他组的方案冲撞,所以否定了一些正好在实践周但是会有过多人的涉及的
8 / 10
精品文档
主题,比如:双选会。而后,探讨出有关“考研热”“经济危机”“文化遗留传统”“准黄色现象”的主题,最后,定在了新闻片关注“经济危机下民工生存的状态”和专题片关注“将要被历史遗忘的绍兴平湖调”的角度。
定好之后,见了我们的导师,在分析很多点上,开阔了我们的思路,同时建议我们挖掘的某些点要深化等好建议后,我们就开始着手搜集资料,联系采访者的前期工作。新闻片还算较顺利,不过,专题片就犯难了。
由于事前准备条件不是充足充分,在于平湖调最后一代传人王玉英老人的沟通上也出现了问题,最重要的是我们对平湖调的把握出现了偏差(平湖调的情况比我们预想当中的还要糟糕,已经频临灭绝,几乎找不到了)到了绍兴后,我们临时决定放弃这次的选题,回来再重新改主题。于是在实践周之中,我们有了一次绍兴一日游。
第二次的专题片,我们决定就地取材,内容尽量可以周围完成。于是就定了后来的“宅男宅女宅生活”,片子由四个故事组成,最后面需要心理方面的老师的心理分析和指导。每人负责策划一个故事,最后再导演剪辑出来,我策划并执镜的故事可以概括为“快乐宅女”并由金珺友情出演。关于心理老师,之前我联系了体育馆的老师,但是他拒不出镜,后来我便找到方建移老师。方老师非常配合,在和我们沟通过一次后,牺牲自己中午吃饭时间帮我们录完了采访部
9 / 10
精品文档
分,让我们非常感动!(再此谢谢您)。
素材导好之后的剪辑还算顺利,基本完成了实践周的要求。下面来说下我个人对于这次拍片实践的一些感受和心得:
关于前期准备一定要多做,做和不做,是完全不一样的,因为你根本不知道会有什么突发情况,多做二手准备,一定会收益不会吃亏的
关于受访对象或者主人公的安排,要事先沟通好,对于不同要求的人要有不同的方法去引导,自己要尽心尽力的去劝说去打动她
关于团队合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众人拾柴火焰高,多做分析和可行性探讨后,再决定
关于拍片,实践重要啊,我对光,还有摄像的能力太欠缺了,以后还要多抓紧能实践的机会,多多联系
关于指导老师,老师的经验值得好好接受和,汲取经验能减少我们犯的错误,所以还是要和指导老师联系和沟通的!
猜你感兴趣:
<p
10 / 10
作文五:《综合实践活动《民间艺术》》2200字
综合实践活动
寻找身边的民间艺术
肥乡县实验小学- 李娟娟 活动目标
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自己的兴趣,积极参与技术实践,大胆设想,勇于创新,强调学生通过研究与实践,构建一种积极、生动、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
2、培养学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及与人交往的能力。
3、提高语言的组织及表达能力,主动交流,合作交流,增强自信,展示自我,尊重他人。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4、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通过技术实践活动深化自己的劳动体验,形成热爱劳动及热爱平凡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
5、培养学生寻找美发现美的能力,培养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热爱之情。 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自己的兴趣,积极参与技术实践,大胆设想,勇于创新,强调学生通过研究与实践,构建一种积极、生动、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 培养学生寻找美发现美的能力,培养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热爱之情。
教具准备
上网搜索与民间艺术有关的文字、图片、视频。
参加人员
六年级3班全体学生,全班共分四组,组长自定
实施过程
(一)前期准备:
1、课堂上老师向学生介绍一些民风民俗、民间文化,培养学生对民风民俗以及民间文化艺术产生兴趣。
2、分组合作:可以分为民间故事收集整理小组、民间剪纸艺术欣赏小组、十字绣小组等,并要求各小组根据采风的内容的不同,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准备相应的设备,对可能遇到的困难作好充分的准备。
3、各小组分头利用课余时间走村串巷到民间采风,并做好相关记录。
4、民间故事收集小组将收集整理出来的优秀民间故事制作成手抄报制作成电子演示文稿,民间剪纸、年画、玩具、刺绣等艺术欣赏小组制作成果展示版,风土乡情小组拍摄制作“南阳乡村风情”录相片。
(二)成果展示:
主持人导入:近期,我们走村串巷,流连于乡村的田野风光,穿行于古老而优秀的民间文化之中,开展了“民间采风”综合性学习活动。今天,各个小队来进行成果展示和活动汇报。
1.妙手加工,独放异彩
由民间故事收集小组介绍收集整理“乡村民间故事”的情况。
小主编(学生a): 介绍小队组建过程、收集整理及制作手抄报的整个过程。 小编辑(学生b):给大家讲二至三个自己收集整理的优秀的民间故事。
小美编(学生c): 介绍手抄报整体设计及艺术加工。
小主编(学生d):介绍收集民间故事的经验和感受。每篇习作都各有特色,各有魅力,由此可以看出同学们不同的审美观和创造性。古老的传说,经过我们的妙手加工,焕发了时代的色彩。
2、谚语警句,寓理其中,乡音方言,趣味无穷。
由“谚语警句”小组汇报收集“谚语警句格言”制作电子演示文稿情况。
学生:我们实地考察,我们网上搜索。
组长介绍收集资料的方法、组员简要汇报各自收集的内容以及自己感受最深的一句谚语警
句或采集中最感动的一件事;全组制定电子演示文稿,展示制作成员。
收集方言,制成与普通话相比较的表格,体味乡音的趣味。
3、民间艺术,美化生活
民间剪纸、刺绣、年画、玩具等艺术欣赏组出示成果展示版,并当场演示简单的剪纸工艺。
剪纸在民间的流行,往往伴随着生辰、婚嫁、喜庆节日和日常生活。屋里院内都要进行装饰,窗户上贴得花蓬蓬、年画楹联红彤彤,色鲜花艳,迎风飘拂的五彩门笺更增加了节日的气氛。布老虎、福大阿福等吉祥玩具更是让人爱不释手。
活动收获
学生收获1:我发现,我成功,我创造,我快乐。第一次感受到我们生活中充满了这么多的文化和艺术,第一次感到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是如此美丽。
收获2:采风如同蜜蜂酿蜜,不仅要付出辛劳,而且要付出智慧。工作是辛苦的,同时又是快乐的。
收获3:整理材料不仅训练表达力,还培养了想象力;
收获4:蕴于生活中的美要我们亲自去挖掘。
教师手记:
一、课前引导:
南阳的民间文化的蕴藏量是很丰富的,许许多多的山岭、河流、历史人物都附着美妙的传说,饱经风霜的老人普普通通的话语里却蕴含着深奥的人生哲理??那美丽的田园风光一直为文人所称颂,民风民俗乡音乡情是历代不朽的绝唱;那些优美的民间传说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那些闪烁着智慧光茫的谚语警句经久不衰,今天,让我们这些土生土长农家子弟继承和发扬这些优秀的文化传统,让我们一起到民间去采风。
二、实施指导:
通过课前引导激发学生兴趣之后,学生能自主结合然后制定出一个切实可行的采风计划是取得这次美术综合性学习成功的关键。教师可以给出学生一些范例,或让学生学生上
网查阅有关资料,指导每一个小组都制定出一个详细、周密、针对性强而又有创意的采风计划。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分组分类指导。可以重点指导民间故事收集整理小组的学生强化耳听心记能力,培养学生对材料的分析判断能力。有的学生可能会遇到这种情况:民间故事听起来津津有味,写出的却干瘪枯燥。这时要引导学生合理布局谋篇、选词造句,让学生展开联想的双翅,作出合乎情理的想象,进行艺术再创造。
谚语警句格言方言难于收集,教师和学生一起不厌其烦、不耻下问地探访“能人”可以激励学生克服畏难情绪,避免半途而废。真正从艺术的角度鉴赏剪纸艺术,可能一时学生无从下手。引导学生归类、比较后学生会豁然开朗。摄制小组最吸人注目,难度也最大。他们按计划跑了整整两天,拍了很多镜头,回去一看,却无从下手,结果一切又从头作起。家用摄像机无法剪裁,必须周密地计划好摄制的每一个景点、路线、角度、时间,然后再配上恰当的解说。
三、课后感悟
民间采风活动实现了综合性学习生活化的目标。学生或独立整理一个美丽的传说,或合作编辑一张小报,从被动走向了主动,由个体转向了合作,其他课程相互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
作文六:《实践:艺术活动的本体之维》11500字
作者:苏宏斌
人文杂志 1998年08期
新时期以来,在我国当代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研究中所出现的各派理论,表面上都把实践作为自身的逻辑起点,认为实践活动是文艺的主体性、认识性、价值性等等本质属性的基础,但在对文艺活动内在规律的具体论述中,却又程度不同地抛开了“实践”,原因在于无法处理作为“精神”的文艺活动与作为“物质”的实践活动之间的关系,而更深一层的原因则是,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究竟是一个认识论的范畴还是确立了一种新的本体论?这个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以致我们的文艺学体系在逻辑上出现了巨大的错位:在认识论上已经了确立了辩证的能动的反映论,在本体论上却还固守着唯物主义的物质(或曰自然)本体论,这使我们的思想似乎一只脚已经跨入了现代,另一只脚却还停留在近代乃至古希腊。
一
客观地说,在新时期以来的文艺学研究中,实践范畴实际上早已承担起了本体论的功能,但却没有得到明确的承认。以关于“文学主体性”问题的讨论为例,各派观点无不赋予实践以基础地位。被许多人认为是机械反映论代表的文艺理论家陈涌也明确宣称,无论是主体的能动性还是受动性,都统一在实践活动中,离开了社会实践来谈论人的能动性和受动性,不是走向主观唯心主义,就是回到机械唯物主义的直观反映论。(注:陈涌:《文艺方法论问题》,《红旗》1986年第8期。)这实际上已经承认人的主体性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因而实践就是使人作为主体而存在的本体论前提。而既然实践才使马克思主义区别于主观唯心主义和机械唯物主义,那么马克思主义与旧哲学的区别就不在是否承认人的主体性,也不在于是否承认物质自然的优先性,而在于是否承认实践活动的本体论地位,而陈涌之所以被广泛地指责为机械唯物主义论者,就是因为他主张“按照反映论的要求,每一个作家在历史上的意义和地位,主要取决于他对社会生活反映了些什么和反映得怎样,他的作品和社会生活的本质符合得怎样”(注:陈涌:《文艺方法论问题》,《红旗》1986年第8期。)。这段话显然并不仅仅是在认识论上坚持唯物论的反映论,而且是在本体论上坚持物质本体论,因为社会生活在此显然是一种物质本源和本体。主体论者看不到这种观点在本体论上的含糊与疏漏,却去指责他否定了作家在反映生活时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在很大程度上就成了无的放矢,因为陈涌主张作家要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而这显然必须发挥认识上的主观能动性(当然,这种“符合论”的本质又暴露出陈涌在认识论上的唯知识论倾向,对此下文还将论及)。双方在哲学立足点上的共同缺陷极大地妨碍了论争的深入。
或许主体论者以为只要搬出价值论的观点就可驳倒反映论,因此他们提出,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论是认识论与价值论的统一,文艺作为建立在社会实践基础上的精神产品,既体现着人对世界的认识,又体现着人的价值要求(注:杨春时:《论文艺的充分主体性和超越性》,《文学评论》1986年第6期。)。反映论只注意了自然赋予客体的固有属性,而往往忽视了人赋予客体的价值属性,因而只能解决人的认识问题,不能解决人的价值选择和情感意志的动向。(注:刘再复:《论文学的主体性》,《文学评论》1986年第1期。)但这显然只能击中机械反映论的要害,而不能否定能动的、辩证的反映论。比如审美反映论就认为,反映活动并不仅限于狭义的认知活动,而是包括知、情、意三种心理要素于一体的广义认识活动。而审美反映则是以情感的形式来进行的审美活动,这就使它不仅能把握对象的实体属性,而且能把握其价值属性,不仅是对客体的认识,而且是对主体情感意志的表达。这表明以主体论来取代反映论的企图是不可能成功的,因为审美反映论已经体现和容纳了主体性的要求。只不过这还只是使马克思主义在认识论上超越了机械唯物主义,至于新旧哲学在本体论上的差异则还没有进入理论的视野。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理论上的不平衡状态,根本上是因为人们在对本体论的理解上存在着某种误区乃至禁区。长期以来,人们都不加怀疑地认为,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唯物主义哲学,必然要信守物质本体论的前提,似乎物质本体论是唯物主义的根本规定性,如果把实践提到本体论的高度,就会否定物质自然的优先性,背离唯物主义而走向唯心主义。为此所采取的折衷办法是,把实践界定为一种物质活动并归属于物质本体之中,但在理论上却只承认物质的本体地位,由此才会出现这样一种咄咄怪事:尽管实践被看成是认识的基础和前提,认识的对象和目的来源于实践,认识的成果是否具有真理性也要依赖于实践的检验,但实践本身却不能被承认为认识活动的本体论前提,这也就是人们时常谈论的实践范畴的认识论化。如此以来,似乎马克思主义就只是在认识论领域超越了旧哲学,在本体论上则对其无所触动,而这显然是一种逻辑上的本末倒置,因为没有本体论观念上的根本变革,认识论的超越就无从谈起。
这里的问题其实并不复杂,就是如何处理实践论、唯物论和本体论三者间的关系,而其中首要的又是如何理解“本体论”的确切含义。“本体论”一词译自英文Ontology,其中On(being)是指“存在者”,它是英语系动词(be)的动名词形式,Onto则是其复数;logy的含义是“学问”、“道理”、“理性”等等,因此Ontolgy的意思是指“关于存在者的学问”,其准确的译法应是“存在论”而非“本体论”。人们一般公认存在论的研究内容是亚里士多德所说的“作为存在的存在”,即不是探求各种存在者本身,而是存在者之所以存在的原因和根据。这里的关键是不能把“存在”简单地当作名词看待,因为存在并不是指任何一种存在者,而是一切存在者之为存在的原因,这才是存在一词的语源学上的确切含义。Ontology之所以被译成了“本体论”,是因为西方的存在论被混同于中国“道”论探究天人之根本的学问。所谓“本”、“体”皆有根本、根据、本质、本原之意,因而本体论指的是研究宇宙世界之本质、本原、根据的学问。中西学术的差异所导致的这一误译使中国思想中的本体论研究常混同于本质论本原论的研究,比如文艺学中长期争论的命题如“社会生活是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文学的本质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等等,实际上是把文学的本质、本原和本体混为一谈。而更为重要的是,“道”论并不把道看成与经验事物无关或独立于万物之外的精神或理念,而认为是万物的运动规律和原则。(注:朱立元:《当代文学、美学研究中对“本体论”的误释》,《文学评论》1996年第6期。)因此道论并没真正完成存在与存在者的区分,换言之,中国古代思想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存在论”,以“本体论”译之就不仅使存在论变成了本原论,而且这个本原往往会被归结为一种特殊的存在者——最高实体。
如果说第一层误解是因为忽视了学术渊源的差异,那么第二层误解则与西方的形而上学有着密切的联系。人们之所以把唯物主义与物质本体论相联系,就是因为这里的本体被看成了一种最高实体——物质,而把本体实体化则是形而上学思维的根本特征。一般而言,形而上学的产生是以柏拉图提出“世界二重化”的原则为标志的。柏拉图一改前苏格拉底哲学家用自然的原因、元素和规定性来解释自然的作法,而把世界划分为理念世界和现象世界,其中,理念是先于各种具体事物而存在的,各种事物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分有”或“模仿”了理念的结果。这样,他所说的理念一方面不是存在者,而是使各种存在者得以存在的原因,因此他已为本体论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理念作为本体被实体化了,这又导致形而上学以寻求和论证上帝、神等最高或第一实体为使命。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虽然没有接受柏拉图以理念为本体的作法,转而提出“形式本体”、“原料本体”等说法,但世界的二重化和本体就是最高实体等观点,却被作为形而上学的基本原则确定下来了。所谓“本体”的两个条件或意义:(1)凡属于最底层而无由再以别一事物来为之说明的;(2)那些既然成为一个“这个”,也就可以分离而独立的(注: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95页。),实际上就是从那两个原则中推论出来的。
那么,物质本体论究竟是不是唯物主义的本体规定呢?所谓物质本体论的核心意思是把世界的本原和本质归结为一种最高实体——物质,因此这是一种典型的形而上学的本体论,它一方面把本原与本体相等同,另一方面又把本体归结为最高实体,因而这只能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本体论规定,而这恰好就是人们的一般看法。在我国的哲学语汇中,唯物主义包括以下三层含义:一是承认物质的客观性,物质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二是承认我们的知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人们可以认识客观存在的物质;三是物质是一个哲学概念,它不同于物理学等自然科学或日常生活中的物质概念。这里的第二层意思所谈的实际上是认识论问题,而其他两条显然就是亚里士多德对本体的规定:第一层是指物质是一种无待他求的最高实体,第三层是指这种特殊实体不同于其他存在者。这就是我们总是把唯物主义与物质本体论相联系的根本原因,而在这种本体论中显然不可能有实践的位置。对此我们不禁要问,马克思主义所谈论的物质就是这样一种脱离了人和人的实践活动的抽象实体吗?实践唯物主义所说的本体就是这种先于人而存在的世界本源吗?一言以蔽之,马克思主义仍然是一种形而上学吗?
二
任何一个略知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人,都知道马克思是从清理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唯物主义思想开始,来建立自己新的“世界观”的,而这种清算,首先就集中在费尔巴哈的物质观或自然观上。马克思曾经肯定,费尔巴哈比“纯粹的”唯物主义者有很大的优点:他承认人也是“感性对象”(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50页。),这表明费尔巴哈已经开始不满于旧唯物主义那种脱离人的“纯粹的”自然观,因此他声称他的“新哲学将人连同作为人的基础的自然当作哲学唯一的、普遍的、最高的对象”(注:《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第184页。),这也就是他在一定程度上成为黑格尔与马克思中间环节的内在依据。但正如马克思所说,费尔巴哈的致命缺陷也在于“他把人只看作是‘感性对象’,而不是‘感性活动’”(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50页。),而马克思的新世界观立脚点则在于“把感性世界理解为构成这一世界的个人的全部活生生的感性活动,”(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50页。)“这种活动,这种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和创造,这种生产,正是整个现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础”。(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50页。)
从本体论的角度来看,马克思通过批判费尔巴哈,实际上否定了那种“先在的、与人无关的自然界”,而代之以通过现实、感性的实践活动所产生的新的现实世界。如此以来,物质的本体论地位就被取消了。因为马克思主义所谈的物质世界是通过实践活动才产生和存在的,因而物质在这种新的思想体系中并不具有最高的终极地位,取而代之的是实践。当然,自然的先在性还被保持着,但这仅仅是在它作为世界本源的意义上来说的,新哲学所谈论的本体则只能是实践,由实践出发,精神与物质、主观和客观、主体和客体等等范畴的分化、对立和统一才是可以理解的。具体而言,实践是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分化和统一的基础。所谓主观世界包括了人的意识和观念世界,客观世界则是整个自然界和社会存在;自在世界是指人类产生以前就已存在的自然界以及人类活动尚未达到的自然界;人类世界则是指人类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这两方面正是在实践的基础上才发生了分化,也只有在实践的基础才能获得统一,实践是“整个人类世界”,“整个现存世界”的基础,因此,对于立脚点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的“新唯物主义”来说,实践就是其本体,就是其思想体系的最终基础。
正是由这种认识出发,我们反对那种把实践归之于物质范畴的作法,因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不是由物质范畴中引申出来的,而是相反,物质概念(不是作为本源的先在自然)是在实践的基础上才产生的。不仅如此,实践也不能被简单地看成一种改造世界的物质活动,因为人与世界的对象性活动、物质与意识的分化本身是实践活动的结果和产物。当然,我们并不是想就此把实践神秘化,而是想强调指出,实践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核心的、最高的范畴,其涵义是不能由作为其属概念的物质、客观等等来规定的,因为这些范畴恰好应该由实践来规定而不是相反。一言以蔽之,实践就是人类根本的存在方式,它即不是一种物质活动,也不是一种精神活动,而是同时包含了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并是使这两种活动得以可能的根本原因。同样我们也反对那种把实践概括为主客体之间的对象化活动的作法,因为主体能够独立出来并且建立起与客体的对象化关系,正是由于人类实践活动的结果。主客二分这种对象性思维方式只能是以实践为前提才是可以理解的。
正是由于马克思主义把实践提到本体论的高度,才使它从本体论和认识论两个层面上根本超越了西方的形而上学。一般来说,西方古代哲学的中心是本体论,而这种本体论的核心特征就是把本体当成了最高实体,这一点无论是柏拉图的“理念”、亚里士多德的“第一实体”、基督教的“上帝”,乃至旧唯物主义的“物质”等等都是如此。而马克思把实践提高到本体论的地位,这在某种程度上就等于取消了“本体”,因为它一劳永逸地结束了那种为人和世界寻找一种不变的共同本质和本原的努力。正是因此,海德格尔才认为马克思已经完成了“对形而上学的颠倒”(注:《海德格尔选集》,孙周兴选编,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下卷,第1244页。)。如果说在此之后我们还能谈论某种“本体论”的话,那么这里的本体一定不能被以任何形式加以实体化,而只能认为它作为核心范畴具有使思想自洽的功能。一言以蔽之,实践本体论的最大特征在于使本体由一个实体性范畴变成一个功能性范畴。另一方面,实践的本体地位也使由笛卡尔开始的主体性形而上学得以消解。在西方哲学史上,笛卡尔提出“我思故我在”的原则,由“我思”来论证“我在”,这是第一次把主体提到与客体并列和对立的地位,从而确立了主客二分的对象性思维方式,这是形而上学由本体论转向认识论的根本标志。原因在于,笛卡尔的“我思”是一个不证自明的范畴,这里的自我就不再是经验性的,而是普遍、绝对、先验的“我”,因此,这样的自我、主体就只能是先验的形而上学设定。而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则把人还原为现实的社会存在物,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就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8页。),这样,主体的先验性和抽象性就被否定了。在此基础上,马克思进一步指出,人的“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史的产物”(注:马克思:《一八四四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26页。),“感觉通过自己的实践直接变成了理论家”等等,这些都是在证明,实践才是人的主体性得以产生的本体论前提。除此之外,以实践为本体,主客二分的对象性思维方式就不具有最终的意义。由此出发,笛卡尔把我思的“思”等同于重理智、认识,从而导致认识论中的唯知识论和科学主义倾向也得到了克服,对此下文还将论及。
从西方实践哲学的传统来看,马克思把实践本体论化同样意味着一个根本的变革。一般公认,西方实践哲学的创始人是亚里士多德。亚氏开始把人的实践活动纳入哲学反思的范围,界定了实践的具体涵义,并且建立了实践哲学的理论体系。当然,实践在亚氏那里还是多义的,他有时并不以之专指人的行为,而是包含了一切有生命物(包括动物和植物)的生存活动。但他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就已经把实践限定在人的生存方式上。他划分了三种实践形式:理论科学、工艺技术、人际行为(注:《亚里士多德全集》,苗力田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8卷,第3页。)。之所以把理论也看成一种实践方式,是因为求知和爱智就是理论家、哲学家的生活方式。这三种实践分别对应着三种学问:形而上学、技术、伦理学和政治哲学。不过亚氏的真正意图是只把第三种方式视为实践,这从他对实践与生产的区分即可见出。实践是一种贯彻生命始终的人生践履,这种行为本身就是目的,因此实践的目的不是为了求知,实践之知——通过实践而追寻到人生意义和价值随时就体现在人的行为之中,成为实践的内在环节。而生产则不同,生产的过程本身只是手段,产品才是其目的,指导生产的技术不同于实践之知,它与生产者个体的人生价值无涉。只保证生产的工艺流程准确无误。因此,亚氏的实践哲学主要限于伦理学和政治学。
不难看出,实践哲学在亚氏那里与本体论、形而上学根本无关。个体的人生实践只能解决道德上的课题和人际行为的规范问题,无法涉及对本体的形而上学的追问。同时,个体的践履与社会的生产也处于分离和对立之中。这些方面对实践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比如近代实践哲学的代表康德就坚持把“技术的实践”和“道德的实践”区分开来,前者与理论哲学作为自然的理论相对应,后者才与实践哲学(作为道德理论的)相对应(注:康德:《判断力批判》,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上卷,第9页。)。这里显然是继承了亚氏关于生产和实践的区分。不过更重要的是,亚氏的三分法变成了两分法,理论哲学与技术实践(生产)合一了。其原因正如上文所指出的,近代哲学已经从本体论转向了认识论,而认识论自笛卡尔开始又被狭隘化为知识论。笛卡尔的“我思”是一个纯理性的概念,认识就成了求知,这固然大大促进了近代科学的发展,但哲学却反过来变成了科学的附庸,从而引发了自身的危机。康德区分技术实践与道德实践,本身是为道德哲学划定其领域,这当然大大提高了实践哲学的理论地位。但他把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看作同一个理性——纯粹理性的不同应用(注:康德:《未来形而上学导论》,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157页。),这又在根本上弥合了两者的界限,实践哲学被涵盖在认识论之中。除此之外,康德把实践哲学先验化,只关心先验的道德律令,而远离现实人生具体的、历史的实践行为,这其实是回避了真正的实践问题。随着实证主义哲学的发展,近代的实践概念越来越脱离个体的人生践履,逐渐被生产所取代,实践的真理也变成了科学的真理或技术之知。科学的倡明解决不了人的信仰和道德问题,取代不了个体对人生意义的追问,这正是近代哲学的根本问题。
由上面简单的回顾可以看出,实践哲学在其发展中主要面临以下问题:实践究竟是一种精神性的活动还是物质性的活动?道德实践与物质生产的关系怎样?实践的个体性与社会性的关系如何处理?而作为这一切的基础,实践哲学与理论哲学(本体论和认识论)的关系如何?显然,马克思对实践哲学的变革首先就是从这后一方面开始的。他把实践提到本体论的地位,否定了那种作为世界本源的物质本体,这实际上彻底取消了旧的本体论存在的可能性,与此同时也就改变了理论哲学与实践哲学相脱离的状态。一方面,理论哲学扩大到实践的领域,认识论不仅研究科学的问题,而且要关注实践之知——人生的价值和意义问题;另一方面,实践作为人类根本的存在方式又充当着一切认识活动的本体论基础,对实践的反思提供了哲学的本体之维。从这种观点出发,实践当然既不仅仅是精神活动,又不仅仅是物质活动,既不限于道德活动,又不限于物质生产,既包含着个体的层面,又包含着社会的层面,因为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决定了,所有这些层面都只是实践的不同维度和具体表现形式,这些范畴之间的分化正是在实践的基础上才产生的,其统一当然也有赖于实践。当然,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实践的唯物主义”,必然认为实践的物质性、生产性、社会的一面占据主导的、决定性的地位,但我们不能就此把实践归结为这一方面,因为这些属性本身是依赖于实践才成为可能的。正是因此,实践应合理地理解为这些方面的辩证统一。
三
我们把艺术界定为一种实践活动,就是为了在认识论的视角之外,为文艺学研究供其哲学本体论的基础。
建立艺术实践论的首要前提乃是准确地把握艺术实践的内涵,我们所说的艺术实践是指,文艺活动是一种个体感性的生存实践,艺术所记录的就是艺术家在人生实践中把握到的生活真谛和人生价值。因而,它能够以情感的方式作用于我们的整个心灵,改造我们的道德意识和价值观念,提高我们的生活境界,从而为我们的人生实践树立正确的导向。这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说明。
首先,文艺活动就是艺术家的审美的人生实践。艺术活动在根本上是与艺术家探究人生真谛、追求艺术真理的人生实践相统一的。艺术家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在根本上是实践关系而不是认识关系。这是因为,艺术创作并不是置身于生活之外去冷静地观察、分析和认识生活,而是直接以人生实践的方式参与到社会生活之中去。艺术活动在根本上是一种审美的人生实践,它的目的不是去把握业已存在的客观知识,而是真实地记录艺术家的人生体验和感悟。与认识活动所要求的客观性、真实性不同,审美体验具有创造性、生成性的特征。艺术家通过切身体验所把握到的哲理和意蕴,并不是异己的客观存在物,而是艺术家领悟到的人生价值和意义。这种价值不是来源于对客体属性的认识,而是主体的精神创造为社会生活所增添的新维度。当然,艺术价值的创造离不开艺术家对社会生活的观察和分析,但这种认识却只能为艺术创造准备前提条件,它无法取代艺术家艰苦的人生实践过程,这即是艺术家提高自己的审美修养、道德品格和人格境界的内在精神历程。正是有了这一实践的过程作为前提,才使艺术家得以长期保持自身的艺术激情,在艺术创造和人生实践中不断达到新的境界。由此可见,艺术的价值本质和实践本性高于它的认识功能;只有从实践的角度出发,艺术的价值本性才能超越认识活动的评价性特征,成为艺术活动创造性的真实体现。
其次,艺术活动不仅仅是作家、艺术家的人生实践。随着艺术作品为人们接受和欣赏,艺术活动必然要和广大读者的人生实践发生紧密联系。艺术作品不仅能帮助读者认识社会、理解社会,更重要的是可以有效地作用于读者的心灵,帮助人们净化自身的情感,陶冶他们的情操,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从而对他们的人生实践起正确的导向作用。由于艺术作品所记录的是艺术家直接的人生体验,而不是纯粹客观的社会知识,因而艺术接受也不仅仅是认识活动,而是以情感为中介的审美体验和道德实践过程。只有当读者全身心地投入到艺术作品的情境、氛围之中去,切实地感受人物形象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与艺术家在创作中的所倾注的感受和情绪融为一体,产生强烈的共鸣之后,作品所包含的哲理和意蕴才能为读者所把握和接受。因此,艺术欣赏不仅是对读者知识水平、审美修养的考验,而且是对读者道德和人格境界的审视与检阅。如果读者在人生实践中达不到一定的境界和水平,艺术作品的价值功能就得不到充分的实现。反过来,优秀的作品正是因为渗透着艺术家对社会人生的积极评价,洋溢着艺术家对人生的理想和智慧,才能给读者以智慧的启迪和美的享受。
由这两方面的论述可以看出,作者与读者的艺术实践实际上以作品为中介而紧密地交织在一起,因而完整的艺术实践实际上是一种主体间的交往实践过程。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这实际上是要求我们抛弃以往认识论文艺观中主(作家)客(读者)对立的思维方式,代之以主(作家)——客(作品)——主(读者)之间的解释学循环,从而为我们超越文艺学中的唯知识论和科学主义倾向提供了条件。在此,艺术实践论无疑与当代的存在论、解释论美学有着许多共同的话题。无独有偶,现代解释学的代表人物伽达默尔也把自己的思想称为解释学的实践哲学,并且自称他要在当代复兴亚里士多德的传统。粗看起来,解释学与实践哲学似乎相去甚远,但实际上,现代形态的解释学早已不是过去的那种文本解读技术,而是一种新形态的哲学本体论,这也就是由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所完成的解释学的“本体论转折”。海德格尔认为,理解并不是理解者的主观行为,而是理解者——此在的生存论、存在论结构环节,“对存在的领悟本身就是此在的存在规定”(注: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16页。),因此,理解就是一个“存在论的事件”(伽达默尔语)。而理解的对象不是别的,就是“存在者的存在和这种存在的意义,变式和衍生物”(注: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45页。),因而解释学就是一种本体论。那么解释学又何以被看成一种实践哲学呢?这是因为存在的意义不是一种对象、技术之知,对存在的理解是一种非对象性的存在活动,因而理解不是一种对象性的认识活动,所理解的意义也不是认识而是一种实践之知。伽达默尔认为,近代科学的发展导致自然科学的方法论取得了统治地位,古老的实践哲学传统被遗忘了;“在我看来,科学方法论最致命的结果就是实践概念的衰亡。实践概念在科学时代和科学确定性理想的时代失去了它的合法性。因为自从科学把它的目标放在对自然和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进行抽象分析以来,它就把实践仅仅当作科学的应用。这是一种根本不需要解释才能的‘实践’”(注: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德文版第2卷,第454页。)。
那么,如何对此加以救治呢?伽达默尔接受了海德格尔的方法,这就是把理解和解释看作此在生存的存在论环节,而一切自然科学的说明都必须以此为前提,只不过是把此在领悟到的存在意义加以对象化、专题化的陈述而已,这样,只要澄清了一切理解得以可能的本体论条件,就已经在根本上超越了近代知识论哲学的局限性。而这正是伽氏所建立的本体论解释学命意所在。在他看来,“精神科学中的本质性东西并不是客观性,而是同对象的先在的关系。我想用参与者的理想来补充知识领域中这种由科学性的道德设立的客观认识的理想”(注:伽达默尔:《赞美理论》,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69页。)。所谓“同对象的先在关系”、“参与者的理想”都是指,理解者的“前有、前见和前理解”在精神科学中与自然科学不同,并不是为了达到认识的客观性理想,而加排除的东西,相反,它们就是一切理解得以可能的本体论前提。这也就是由海德格尔提出,并由伽氏加以展开的“解释学循环”思想。在传统的解释学中,循环是指理解总是在本文的整体和部分之间来回运动,而在本体论的解释学中,循环则是指对本文的理解要以理解者的前见为前提,这就是循环由一种方法概念而提升到了本体论的层次。在具体的理解过程中,理解者的先见作为对于本文意义的一种预期,就构成了他的视域,而理解就是理解者的视域与本文视域的一种融合过程。然而本文的视域并不是一种客观的存在物(或者说这种客观性无关紧要,因为它即使存在也无从把握),而有待于理解者的筹划;对本文意义的筹划必然反过来改变了理解者已有的视域,从而必然引起新的循环和融合过程。因此伽氏说:“对一个本文或一部艺术作品里的真正意义的汲滔是永无止境的,它实际上是一个无限的过程”(注: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版,上卷,第388页。),这样,自然科学的客观性概念就为主体间性所取代,理解不再是主客体间的对象性活动,而是主体间的交往活动。
自然科学与精神科学的区别很容易使我们想起亚里士多德对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区分,从而把我们带回到实践哲学的传统之中。理论知识以某种永恒必然的东西为对象,方法是从某种普遍原则进行推导,这正是后世自然科学和知识论的原型。而实践知识则是处理特殊可变易的人类实际事物的知识,其目的是追求何物能导致一般的善(注: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1140(1—11)。)。这种知识是不可传授的,只有通过亲身的实践和参与才能获得,因此他说“政治学不是青年人本应学习的课程”(注: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1495(1—5)。)。近代科学的发展恰好遗忘了这一点,而解释学的努力则正可对症下药。伽达默尔认为,法官对文字法律的理解和导演对戏剧的诠释正是这种实践知识的典型例证。实践和参与,根本上在于把人类陌生的问题变成我们自身的问题,而任何本文或任何陈述都是对人类自身某一问题的回答,因而对本文的理解就是对人类事务的实际参与,在此意义上,解释学的经验就是人类此在的生存实践活动。
由此可以看出,确立实践的本体论地位,就使我们获得了与各种现代思想相同的问题境遇,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当代性就有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长期以来,由于我们囿于旧的本体论观念,以致马克思主义实际上仍旧被当成了一种形而上学,我们的文艺学研究在哲学基础上也就无法获得根本的突破。尽管我们吸取了许多现代心理学和认识论的研究成果,但却难以改变文艺被归结为认识这一定论,文艺学也就始终笼罩在自然科学方法论上的统治之下。因此我们可以断言,把实践确定为文艺活动的本体论维度,是我们的文艺学研究走向当代的关键一环。
作者介绍:苏宏斌 杭州大学中文系邮政编码:310028
作文七:《社会实践活动总结.艺术设计》1100字
社会实践活动总结 艺术系 艺术设计142班郭华威
今年暑假,我在周口万里旅行社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导游实习,两个月,给我最多的就是经验与快乐。虽然很不容易,但是,我更加确定这次实习是我人生旅途中宝贵的财富。 当一个合格的导游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服务热情。导游工作是一项脑体高度结合的服务工作,态度决定行动,拥有强烈的责任心,才会在实际工作中投入满腔的工作热情,为客人提供高质量的服务。要有广博文化知识面.导游接触的游客中,各种社会背景、文化层次不尽相同,导游就应该做一个杂家,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这样在进行讲解中,就可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和智慧来应对。具有组织协调应变能力。导游的服务对象是不断变化的复杂群体,同时导游工作还离不开旅游接待服务中气体相关部门的配合和支持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偏差,都会令导游服务黯然失色,因此要头脑清晰,有交情组织协调应变能力,保证游客的旅游活动顺利进行。
导游对旅游活动早有安排,对自己能胜任本次导游工作的信心,会是他们产生心理安全感的重要来源。 语言清晰准确,讲解生动活泼。给游客讲解就是要像在和朋友聊天。你把游客看作朋友眉飞色舞地给讲游客不知道的事情,才能抓住他们的注意力。实践让我认识到,做导游的学问真的很大,很深,不是随随
便便就可能学的来,像如何安排路线,如何应对突发事件,如何与游客进行沟通等等。所以,要当好一个导游的确很不容易,而好的导游服务对游客来说又的确是一种享受。
这次的实习真的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它既能让人从外在发生变化,更是能让人打从心底去改变自己,因为在这次实习中,我不但发现自己的样子变成熟了,而且还发现自己的心比之前更细了,更有耐心更有爱心更有童心了。所以说实习的却让我成长了不少。
以前总是向往做一名导游,觉得能游山玩水是一件很好的差事,当我真正做了导游以后,才发现原来要当一名好的导游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虽然做导游的时间也就是这个暑期,但每次上团都能和不同阶层的游客交流,每次都能有新的感受。导游要和各行各业的人交流,如果你的沟通技巧不强的话,交流则无从下手。一个好的导游,要有很强的沟通能力,成熟的个人亲和力。讲解生动引人,对自己的旅游线路,沿途风情民俗十分熟悉,还要和景区景点,酒店餐厅,甚至司机保持良好的关系。
我们都知道我们的人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它总是要经历一些风雨,一些坎坷,一些困难,同时也是充满挑战的,所以在每次的实习带团中我们都面对着不同的挑战,难的容易的
都有;这也就是我们人生的一种考验了,只有经历了才会明白,才会长大。时间不长,我会珍惜这次机会好好提升自己。 2016年9月1日
作文八:《艺术实践周系列活动总结_总结_》400字
艺术实践周系列活动总结_总结_
艺术实践周系列活动总结
2017年11月7日,淮北师大音乐学院15级、16级舞蹈学专业艺术实践周系列活动舞蹈专场演出在相山音乐厅顺利进行。此次表演,两届舞蹈学专业的同学们都带来了丰富精彩的舞蹈剧目。其中,16级的同学分别以单双三和群舞的形式给我们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而15级的同学则以舞剧的形式将整场演出推至高潮,受到了台下师生们的连连称赞。
艺术实践是高校艺术类专业独特的、重要的一门必修课,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一项重要教学环节。此次,学院安排的为期一周的实践周,其目的是在保证适当的练习时间和学习效果的状况下,让学生能有自由发挥的空间,在自主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潜力
这项活动致力于为全校师生带给相互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为师生们创造显示自我的机会,以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推动培养高水平舞蹈艺术人才。
以下为同学们精彩的演出瞬间,先来一睹为快。
寒假社会实践心得
社会实践报告1500字
革命烈士陵园实践学习心得
我对舞蹈的认识
说服的艺术
作文九:《艺术节征文比赛实践活动心得》1100字
实践活动心得
会计这行,无非是越老越吃香,在越显竞争激烈的现实环境中,社会实践已经变成找到一份如意工作的重要考卷,当你真正踏出这一步时才会发现一切并非想象中的那么容易蒙混过关。全身心投入工作是成为一名合格工作者的前提。 在财院的时间就像流水,在不经意的蹉跎和忙碌中,我已经进行了三次社会实践,我不敢说每一次实践都是完美的,但是我收获了很多,特别是今年寒假在亲戚的会计师事务所里做会计助理,这次实践,曾在开始的时候,有犯愁和不适应的感觉,觉得做任何事情都是一板一眼,规规范范。但是现在回味起来实践过程中各种各样的滋味:有为凭证憋不出来而烦恼的时候,有为自己的小小成功而窃喜的时候,有为收到上级批评时生闷气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在成长,但是不可能直接到达成熟,而只是不断地成长,在成长中不断地接近成熟。但庆幸的是,在实践的这段日子里,我成长了不少。同时,也对自我有了一个更深层次的认识。
虽然实践中的我就是变相的廉价劳动力,似乎很可笑,但换个角度思考,我把它看作是成功前必要的付出,因为从书本到实践,我完成了这种跨越。原来课堂上学的东西,只要获得老师的认可就行,而一旦进入实际操作,就要尽力让所有人认可你。
更重要的是,我从身边的员工身上感受到了什么是职业精神。比如,在学校我们总是考试前临时抱佛脚,而真正到了工作中,每个人都会提前把工作做到最好,因为每一个环节都是环环相扣的,“我们做不好必定会影响下一步”,实践单位的上级是这样告诉我的。
实践然后知不足。在学校,我觉得自己在不断的锻炼各方面,综合能力也有了很大提升,但是实践中我发现自己在沟通、交流方面还是存在许多不足。才发现自己是那么自以为是,在遭遇一些事情之后,我便收起了那种锋芒,变得谦虚低调多了。能知道天高地厚的不多,我有幸对此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
一个月的会计助理实践也让我明白了很多为人处事的道理。先做人后做事,这是一个社会生存的潜规则,在这次实践的过程中是一样的。在与上级、其他员工交往的过程中,我更是深深地体会到了怎样做人、怎样与人交往的重要性和必
要性。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我们不可能独立存在,当我以前学习这些抽象理论的时候,感觉是那么的陌生,而在实践的时候,切实体会到了其中的深刻道理。
这样一段充实的体验,改变我很多想法的同时,也端正了我的态度。每天朝九晚七的工作生活,锻炼了我的意志,改变了我的不良习惯,我们要积极适应这样的生活、这样的环境,唯有适应我们才会有收获,我们才会进步,我们才会更加成熟。
对于未来,我现在不能说我已经完全有了清晰的思路,但是我知道下一步该怎么走。在平坦的大道上迈出下一步并不难,你只需要向前走就是了,可是在十字路口的任何一步都有可能影响大局,多以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最后我希望自己未来的路一路顺风,早日实现自己的梦想!
任雁熙
12级会计3班
2014年03月22日
作文十:《“插花艺术”综合实践活动方案》2800字
“插花艺术”活动方案
四年级:刘阳芬
一、 活动背景:
插花艺术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插花艺术品与其他工艺美术品虽然都属装饰品,同属造型艺术的范畴,但插花艺术有其独特的特点与功能。它能陶冶性情 ,是一种很好的修身养性之道,插花时讲究心平气和,神态专注,举止文明、优雅。要用“心”与花对话。还能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 、美化环境,增加情趣 、插花作品可美化家居、办公室、宾馆、宴会等环境。有花布置的空间可带来满堂生辉的效果。不仅如此,还能增加友谊,改善人际关系 “花 ”是传递和平、友谊的使者,赠送一个制作精美的花篮、花束的,可增进友谊,加深情 感表达敬意等。所以,不论国际交往或日常生活中,插花应用已成为时尚。目前,我国的插花艺术不仅作为一种休闲的生活艺术,而且已经发展为一种职业。随着鲜花消费人群的增加,全国各地花店插花行业蓬勃发展,为就业、创业提供机会和岗位。
二、课题的提出
在咱们龙水大街上,见得最多的就是开业、庆典时所摆放的插花。一天,步行街一家服装店开业,门口摆放了许多漂亮的花篮。同学们从那儿经过的时候都情不自禁地驻足观赏。来到学校后,纷纷向老师描绘那些花篮如何如何的美。老师说其实我们自己也能插出漂亮的插花,种类多着呢。于是,我们的好奇心更强了,缠着老师问插花的知识。老师见大家的兴趣都那么浓厚,就确定了《插花艺术》这个综合实践活动。
三、活动目的:
1、培养同学们对插花艺术的热爱,遇到问题积极想办法解决
的态度;
2、锻炼同学们动手动脑的能力;
3、了解插花的文化史,学会插花;
4、在活动过程中,学会用采访、课堂学习、网上学习、书籍学习等多种探究方法。
四、活动内容:
1、了解插花艺术的文化史;
2、收集、拍摄插花图片;
3、采访花店店主,实地学习插花方法、技巧;
4、创作插画艺术品;
5、展示、评价插画艺术品。
五、活动年级:四年级学生
六、活动时间:2010年10月至11月
七、活动方式:
1、访问、参观等社会体验性学习。
2、收集、设计等研究性学习。
八.组织形式:
人人收集资料,进行理论学习;集体参观、采访实地学习;分组创作。
九、活动指导要点:
1.活动前准备:
(1)为了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此次活动中,有效地学习、创新,在开展活动之前让学生了解此次课题研究的意义。
(2)公布选题,指导学生选题。
(3)进行采访、参观等方面的指导。
(4)指导学生精心策划活动,撰写活动方案。
(5)向学生进行安全和文明礼貌教育。
2.活动过程中要求:
(1)开展活动时指导学生事先写好活动计划,确定活动的具体时间、地点、对象,设计好活动记录表,准备好收集资料的相应工具,如笔记本、笔、相机、摄像机等。
(2)教师要了解学生外出活动的时间、地点、对象、活动内容,帮助学生与访问对象事先取得联系,并争取家长的支持。
(3)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搜集、处理信息,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4)在活动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发挥创造性,不要过多地干涉学生的活动,更不能用自己的观点去影响学生。教师的角色应是指导者、合作者、参与者。
(5)每次活动都要填写活动记录表,记录活动过程。
(6)在进行总结评价时,不要过分关注结果,而应注意学生的体验与感受。
3.活动后总结:
(1)活动按计划完成后,教师及时指导学生把活动过程中的相关材料归纳整理,完成活动总结材料的汇总整理。
(2)召开“插花艺术”的实践展示会,各组展示活动成果并进行交流。
十、活动成果展示:
谭人铭: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说到花,你会觉得很惬意吧。而插花,已成为我们身边极为常见的艺术品。 一天,步行街一家服装店开业,门口摆放了许多漂亮的花篮。同学们从那儿经过的时候都情不自禁地驻足观赏。来到学校后,纷纷向老师描绘那些花篮如何如何的美。老师说其实我们自己也能插出漂亮的插花,种类多着呢。于是,我们的好奇心更强了,缠着老师问插花的知识。老师见大家的兴趣都那么浓厚,就确定了《插花艺术》这个综合实践活动。
然后,老师带领我们制定的活动目标如下:
1、培养同学们对插花艺术的热爱,遇到问题积极想办法解决的态度;
2、锻炼同学们动手动脑的能力;
3、了解插花的文化史,学会插花;
4、在活动过程中,学会用采访、课堂学习、网上学习、书籍学习等多种探究方法。
接着,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商定了活动方案。
做好了准备工作后,我们如愿以偿地进行了以下活动:1、通过上网、看有关书籍了解了插花的文化史;2、收集插花图片、实地拍摄插花;3、到花店学习插花,请美术老师教折纸花。下面有请毛诗怡同学代表我们汇报插艺术的文化史。
毛诗怡: 学习了理论之后,我们收集
了许多漂亮的插花图片,还有实地拍摄的照片,有请李宛秋同学带领大家一起欣赏吧。
李宛秋:大家看,这是放在阳台上的插花,这是放在茶几上的,嗯,这是我们班杨磊同学拍摄的,以上的呀,都是美化家居的;这是我们老师办公桌删的,这些呢,适合放在办公室里;看这环境,再配上这些插花,多漂亮啊!你说对了,这些适合摆放在宾馆里;看出来了吧,这些是宴会上的插花,让人看了更有食欲呢;你瞧,多喜庆的色彩呀,不用想也知道是庆典上的插花;哟!这几簇杂不一样了?当然了,这些是人工纸花做成的,用来自我欣赏,挺好的。
这么美的插花,怎能不激起咱们制作的欲望呢?下面,我们有请徐雨柔同学带领我们看看插花是怎样做成的。
徐雨柔:这是我们到花店学习的情景,这是我们张老师在教我们折纸花。
经过精心的准备,同学们早就跃跃欲试了,下面就请各位老师跟我们一起分享插花的快乐吧。请各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插花,咱们掌声有请上美术的张老师现场指导。
谭人铭:经过兴奋而快乐的制作,一件件精美的插花艺术品在我们手中诞生了!请同学们把你们的插花拿上来吧。想知道自己组的作品怎么样吗?请张老师来评一评吧。
(张老师宣布获一等奖的小组)好的,请第 组的同学们全体上台领奖,采访一下,你们有什么获奖感言啊?祝贺你们!
(张老师宣布获二等奖的小组)有请第 组的同学们,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呢?也祝贺你们!
(张老师宣布获三等奖的小组)有请你们,谁代表你们组来说两句。
最后,有请我们的指导老师刘老师为我们这次活动进行点评! 今天,我们的《插花艺术》综合实践活动虽然到这儿已告一段落了,但我们从中学到的知识却能无尽延伸。我们将把它带到我们的生活中,美化我们的环境,陶冶我们的情操,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
十一、评价方式:
1.评价内容:
评价学生对查阅资料、实地参观记录、采访调查、处理数据、交往与表达等方面技能、方法的掌握和运用水平;评价学生参与活动的态度、表现、方法、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2.评价方法:学生自评、小组互评与教师家长评价相结合。
3.根据成果、讲述、过程材料的填写等评出优胜组。
附件1
———————————小组实践活动方案
附件2
参 观 记 录 表
附件三
采 访 记 录 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