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张自忠》3400字
张自忠 (1891-1940),字荩忱,山东临清人,是中国军队在抗战中牺牲的职务最高的将领, 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阵营中战死的最高军队将领。 1908年,入临清中学堂读书。 1911年,就读于天津法政学校,第二年转入济南法政专科学校。读书期间,张自忠目睹到 中国处处被外国列强欺凌、国内陷入军阀混战、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痛感国家不幸、 民族多难,于是弃学从戎、立志报国。 1914年秋,张自忠投奔到奉天(今沈阳)新民屯陆 军第 20师第 39旅第 87团临清同乡车震部下当兵 , 历任司务长、 排长、 连长、 营长、 团长、 旅长、师长等职。 1933年, 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后,继续向中国南部进犯。宋哲元任命 张自忠为前线总指挥率第 29军抗击向长城各要塞进犯的日军,他率部队在喜峰口到罗文峪 一线与日军血战 40余日,取得一次次胜利。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张自忠被任命 为第 59军军长,并对部官兵痛哭誓言:“ 今日回军,除共同杀敌报国外,是和大家一同寻找 死的地方 ” 。 1939年 5月,日军分两路大举进犯鄂北的随县、枣阳地区,企图围歼第 33集 团军。张自忠派正面部队进行死守,并火速调派 2个师迂回到日军后方,对日军进行两面 夹击, 粉碎了日军围歼第 33集团军的企图, 并一举收复枣阳、 桐柏等地区, 史称 “ 鄂北大捷 ” 。 同年 12月,日军又集中大量兵力向驻守长寿店地区的第 33集团军 132师等部阵地发起进 攻, 双方激战 7天 7夜, 132师阵地多次被突破。张自忠决定用奇兵打击日军神经中枢,调 第 132师 359团于夜间绕道偷袭日军设在钟祥县的总指挥部。部队临行前,张自忠鼓励将 士们说:“ 国家养兵就是为了打仗,打仗就会有伤亡。人总是要死的,多活 20年少活 20年 转眼就过去了。 但死有重于泰山,有轻于鸿毛,为国家为民族而死就重于泰山,否则轻如鸿 毛。 ” 在张自忠的激励下,奇袭部队一举端掉日军的总指挥部。进攻的日军惊闻老巢被端, 陷入极度慌乱之中,张自忠指挥部队趁势发起猛攻,打得日军狂退 60里。 1940年 4月, 日军再次集中 30万兵力进犯鄂北的随县、枣阳地区。中将军衔的张自忠亲率仅剩的 2个团 加总司令部直属特务营渡河作战。 5月 1日, 张自忠亲笔谕告所部各将领:“ 看最近之情况, 敌人或再来碰一下钉子,只要敌来犯,兄即到河东与弟等共同去牺牲。国家到了如此地步, 除我等为其死, 毫无其它办法。 更相信, 只要我等能本此决心,我们国家及我五千年历史之 民族,决不致于亡于区区三岛倭奴之手。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 改变。愿与诸弟共勉之。 ” 5月 6日晚,张自忠又亲笔给副总司令冯治安留下临阵遗嘱,进 一步表示了以死报国的决心。书中说:“ 因为战区全面战事之关系,及本身之责任,均须过 河与敌一拼, 现已决定于今晚往襄河东岸进发, 到河东后, 如能与 38师和 179师取得联络, 即率两部不顾一切与北之敌死拼。设若与 38师和 179师取不上联络,即带三个团,奔着我 们最终之目标 (死 ) 往北迈进。无论作好作坏,一定求良心得到安慰,以后公私均得请我弟负 责。由现在起,以后或暂别,或永离 , 不得而知 ” 。 “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 。 张自忠率 2个团和 1个特务营共二千余人东渡襄河后,一路奋勇进攻,在方家集将日军第 13师团拦腰斩断,日军遂以优势兵力对张部实施围攻。张自忠面对人数比他多一倍半的日 军毫不畏缩,多次指挥部队向日军冲杀,但因寡不敌众被迫退入南瓜店十里长山。 5月 16日下午 2时,张自忠身边只剩下高级参谋张敬和副官马孝堂等 8人,他掏出笔向战区司令 部写下最后近百字的报告,交给马孝堂并留下遗言说 :“ 我力战而死,自问对国家对民族可告 无愧,你们应当努力杀敌,不能辜负我的志向。 ” 激战中,张自忠被日军机枪子弹击中倒在 血泊中。为了不让日军俘获,他举枪自戕。一代名将,壮烈殉国。 **惊闻张自忠殉国 后,立即下令第五战区不惜任何代价夺回张自忠遗骸。继张自忠任第 59军军长的黄维纲率 部再渡襄河,与日军展开了激战,终于在方家集寻得英烈坟墓,开棺将忠骸起出, 重殓后将 其运往重庆。灵柩运到重庆时,**率全体军政委员前往码头迎接,并为之举行了国葬。 冯玉祥亲自为张自忠题写了 “ 张上将自忠弟千古荩忱不死 ” 的题词。延安也举行了隆重的追悼 大会, **题写了 “ 尽忠报国 ” 的挽词。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供稿) 水蓝 2007-09-22 08:42 检举张自忠 张自忠, 字荩忱。 1891年 8月出生于山东省临清县唐园村, 1914年初,
忧愤国事,投笔从戎,历任排长、连长、营长、旅长、师长等职。抗日战争时期,任国民党 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兼右翼兵团总司令。 1940年 4月中旬,日本侵略军集中了 10多万人 的兵力, 再度侵犯湖北襄樊, 首当其冲的就是张自忠所指挥的右翼兵团, 张自忠率部浴血奋 战,日寇攻了五天五夜,未能越雷池半步,只得掉头鼠窜,张自忠亲率部队,尾追敌人,沿 途斩杀无数,敌寇死伤达五六万人。 同年 5月 7日,张自忠杀敌心切,率总部直属特务营 和 74师 3个团共 2000余人,从宜城窑湾东渡汉江,夜宿距宜城东北 6公里的南营。 8日 拂晓, 率部北进,清晨抵长山西麓南瓜店。于是, 一场惊英豪泣鬼雄的战斗便在这个小山村 一带拉开。 在南瓜店,张自忠部队活捉一掉队日本兵,得知敌三昼夜不停息地向北窜犯。我 部稍作休息, 即冒雨出罐子口向北追, 因道路泥泞难行, 薄暮方赶到距南瓜店不远的襄阳境 境内方家集。 知敌刚从这里离开, 现行军在方家集东贡几里外, 张自忠遂令部队向敌人发起 猛攻,我军一发发炮弹在敌阵地开花。直到敌人发现我兵力不多时,便掉过头来猖狂反扑。 部队在方家集一带一连激战了两昼夜。 当时,日军约万人,多于我军数倍,且敌人拥有飞 机、 坦克, 而我军连日行军作战, 无一日修整, 加之远离后方, 得不到补充, 又拼杀了几日, 几乎到了弹尽粮绝的地步,我军终因力量悬殊,于 5月 16日,部队被迫退回南瓜店,电台 已被敌炮炸坏,与后方联络中断。凌晨,敌人集中兵力,从东南西三面向我南瓜店猛扑, 12架敌机在空中盘旋,扫射轰炸,掩护步兵冲锋,我方浴血备战,多次击退敌人。到上午 10时许,南瓜店到处是枪炮声,如同六月滚雷,震得大地都在颤抖,尘土硝烟弥漫空际。 太阳也变成了昏黄色的圆盘,整个阵地笼罩在铁和血的火海之中。 张自忠将军始终站在一 个小山包上, 拿着望远镜一边观察敌阵, 一边传令:对敌人要狠狠地打! 子弹打完用刺刀拼, 刺刀断了用拳头打,用牙咬! 敌三面围攻,网开一面,企图把我军向北压迫至长山坪开阔 地带围歼,三面火力集中到我军不到 1平方公里的阵地上。此时,我军已打退敌军 5次进 攻,伤亡惨重,险况频生。李致远参谋对张自忠说:“ 敌人三面包围我们,不如暂时转移, 重振旗鼓,再与敌作战。 ” 张自忠火了,大声说:“ 当兵的临阵退缩是要杀头,当总司令遇到 危险可以逃跑吗?难道我们的命是命, 前方战士的都是士坷垃?什么包围不包围, 必要不必 要,今天的事有我无敌,有敌无我,一定要血战到底。 ” 我军杀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进攻, 但敌人凭借其兵力优势, 一股刚退下来, 另一股又蜂拥而上。 我军在弹药殆尽之际,用刺刀 和大刀冲杀。突然,飞来一颗子弹从张自忠左臂三角肌处穿过,鲜血立刻渗透了呢子制服, 警卫人员不约而同地围在他身边做掩护。 激战到下午两点, 张自忠所带官兵仅剩 20多人。 敌人包围圈在缩小,情况万分危急。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的张自忠激动地说:“ 这正是军人 杀敌报国的好机会,我决不后退! ” 接着又飞来一颗子弹从他的胸部左侧穿过,敌人已从四 面八方围了过来, 眉目可见, 敌我短兵相接, 混战一起, 展开了肉搏, 张自忠自知伤重不救, 大声对左右说:“ 我这样死得好,死得光荣,对国家、对人民、对长官问心无愧,大家要努 力为国杀敌,勿忘我志! ” 刚说完,从东南又飞来几颗子弹,张自忠太阳穴和左眉梢上部各 中一颗,倒地身亡。 长山在怒吼,汉江在流泪。人民的好儿子张自忠率部连战 9日,杀敌 数千,以死报国,坚守阵地,受伤不退,竟以身殉国,时年 50岁。其彪炳人寰光辉照耀的 民族英烈气概震慑敌军,激励国人奋勇杀敌,直至日军投降
作文二:《张自忠》3300字
张自忠(1891— 1940) ,抗日名将,民族英雄。字荩忱,山东临清人。 1912年考入天津政法 学堂。 1914投军奉天新民屯车震团。 1917年入冯玉祥西北军,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团 长、旅长、师长兼西北军官学校校长等职。 1930年中原大战后,西北军宋哲元部被** 改编为陆军第 29军,张自忠任第 29军第 38师师长兼张家口警备司令。 kxop.
1933年 3月,日军侵占热河后继续向长城各要塞进犯。宋哲元委张自忠为前线总指挥, 率第 29军与敌在喜峰口到罗文峪一线激战 40余日, 取得一次次胜利, 打出了中国军队的威 风,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抗日决心。 1935年 “ 华北事变 ” 后,张自忠任察哈尔省主席, 1936年 兼任天津市长。 “ 卢沟桥事变 ” 爆发后,宋哲元决定率第 29军撤退到保定,行前令张自忠代 理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 北平绥靖公署主任兼北平市长, 留在北平与敌周旋。 北平沦陷后, 国人对张自忠非议颇多,认为他是 “ 华北特号汉奸 ” ,报纸上一律称他 “ 张逆自忠 ” 。事实上, 日军侵占北平后便要求张自忠通电反蒋, 被张自忠严词拒绝。 日本人于是再也不与张自忠对 等谈判。张见大势已去, 便决定脱离险境。他先称病躲进德国医院,后又化装成司机助手乘 坐美国人的汽车逃到天津,接着乘英国轮船去烟台,再转济南,最后到达南京,始得脱险。 9月在济南时,他在一封信中写到:“ 忠冒险由平而津而烟台而济南,刻即赴南京谒委员长, 面言一切。 ...... 而社会方面颇有不谅解之际,务望诸兄振奋精神,激发勇气,誓扫敌氛,还 我河山。 非如此不能救国, 不能自救, 并不能见谅于国人。 事实胜于雄辩, 必死而后能生。 ”
1937年 11月,张自忠回到原部队,此时部队已编为第 59军,张自忠任军长。返部队 当天,他对部众痛哭誓言 :“ 今日回军,除共同杀敌报国外,是和大家一同寻找死的地方 ” 。 1938年初, 号称日寇 “ 铁军 ” 的板垣师团在山东半岛登陆,一路西进, 3月上旬进至鲁南军事 要地临沂城下,以优势兵力围攻守军庞炳勋的第 40军的 5个团,庞部与敌血战数日,渐感 不支。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急调第 59军增援临沂。张自忠得令后即率部星夜兼程,日 行 180里赶到临沂北郊, 随即兵分三路从北面对围城之敌发起猛烈进攻, 临沂守军也开城出 击。凶顽的的板垣师团在两面夹攻下仓惶后撤。张自忠率部急追,在沙子岭再创板垣师团, 取得抗战史上有名的 “ 临沂大捷 ” 。 经此一役,张自忠声誉雀起, 被提升为第 27军团军团长。 是年 10月升任 33集团军总司令兼第 59军军长。不久,张自忠又兼任第五战区右翼兵团司 令。
1939年 5月,日寇 10万之众兵分两路大举进犯鄂北的随县、枣阳地区。张自忠一面命 正面部队死守, 一面火速派 2个师迂回到敌后方, 两面夹击包抄日军。 他还亲自率 2个团渡 过襄河向敌猛攻,粉碎了日军围歼第 33集团军的企图。随后第五战区左右兵团全线反攻, 一举收复枣阳、桐柏等地区。史称 “ 鄂北大捷 ” 。同年 12月,日军又集中大量兵力向驻守长 寿店地区的第 33集团军所属第 132师等部阵地进攻,双方激战 7天 7夜, 132师阵地多次 被突破。张自忠决定用奇兵打敌神经中枢的战法挫败敌人。他调第 132师的第 359团另配 1个营,令其于夜间绕道偷袭日军设在钟祥县的总指挥部。临出发前,他鼓励将士们说:“ 国 家养兵就是为了打仗, 打仗就会有伤亡。 人总是要死的, 多活 20年少活 20年转眼就过去了。 但死有重于泰山,有轻于鸿毛,为国家为民族而死就重于泰山,否则轻如鸿毛。 ” 在张自忠 的激励下,奇袭部队当晚潜行 30里路,一举端掉日军总指挥部。正面进攻的日军惊闻老巢 被端, 大为恐慌。 张自忠指挥部队趁势猛烈反攻, 打得日军狂退 60里, 大获全胜。 此役称 “ 襄 东大捷 ” 。**通电嘉奖,称张部为 “ 最优部队 ” ,其防区为 “ 模范战场 ” 。老百姓则美称张 自忠为 “ 活关公 ” 。
1940年 4月,日军集中 30万兵力再次向鄂北的随县、枣阳地区进犯。当时第 33集团
军只有 74师的 2个团驻守襄河西岸。张自忠作为有中将军衔的集团军总司令,本可不必亲 率部队出击作战, 但他不顾部众的再三劝阻, 坚持由副总司令冯治安留守襄河西岸, 而他自 己亲率仅剩的 2个团加总司令部直属特务营渡河作战。
5月 1日,张自忠亲笔谕告所部各将领:“ 看最近之情况,敌人或再来碰一下钉子,只 要敌来犯, 兄即到河东与弟等共同去牺牲。国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为其死,毫无其它办 法。更相信,只要我等能本此决心, 我们国家及我五千年历史之民族, 决不致于亡于区区三 岛倭奴之手。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愿与诸弟共勉之。 ”
5月 6日晚,张自忠又亲笔给副总司令冯治安留下临阵遗嘱,进一步表示了以死报国的 决心。书中说 :“ 因为战区全面战事之关系,及本身之责任,均须过河与敌一拼,现已决定于 今晚往襄河东岸进发,到河东后,如能与 38D 、 179D (38师和 179师)取得联络,即率两 部与马师,不顾一切向北进之敌死拼。设若与 179D 、 38D 取不上联络,即带马之三个团, 奔着我们最终之目标 (死 ) 往北迈进。无论作好作坏,一定求良心得到安慰,以后公私均得请 我弟负责。由现在起,以后或暂别,或永离不得而知。 ”
两封书信大有 “ 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 的大无畏气概, 后来亦被**誉 为 “ 忠义之志、壮烈之气 ” 的两封遗书。
5月 7日张自忠率 2个团和 1个特务营共二千余人东渡襄河后,一路奋勇进攻,于 14日在方家集将日军第 13师团拦腰斩断。日军遂以优势兵力对张部实施包围夹攻。张自忠毫 不畏缩, 指挥部队向人数比他多一倍半的日军冲杀十余次。 日军伤亡惨重, 不明白这支中国 军何以这样能战,后听说是张自忠亲率的部队,当即大量增兵,企图消灭这支劲敌,以绝后 患。 15日,日军万余人分南北两路向张部夹攻。激战至 16日拂晓,张自忠被迫退入南瓜店 十里长山。 日军以飞机大炮将南瓜店轰成一片火海。张自忠自晨至午, 一直疾呼督战, 午时 他左臂中弹仍坚持指挥作战。 到下午 2时, 张自忠手下只剩下数百官兵, 他将自己的卫队悉 数调去前方增援, 身边只剩下高级参谋张敬和副官马孝堂等 8人。 他掏出笔向战区司令部写 下最后近百字的报告,交给马孝堂时说 :“ 我力战而死,自问对国家对民族可告无愧,你们应 当努力杀敌,不能辜负我的志向。 ” 稍后,张自忠腰部又被机枪子弹击中,他卧倒在地浴血 奋战。后张自忠身上又中五弹,为了不让日军俘获,他举枪自戕。一代名将,壮烈殉国。随 张自忠东渡作战的二千官兵亦于南瓜店十里长山全部牺牲。 凶残暴虐的日军也不得不佩服 张自忠将军的忠勇,列队脱帽向张自忠遗体敬军礼,用上好木盛殓并竖灵牌。
**惊闻张自忠殉国, 立即下令第五战区不惜任何代价夺回张自忠遗骸。 继张自忠任 第 59军军长的黄维纲率部再渡襄河,与敌激战两昼夜,付出了二百多人的伤亡,终于在方 家集寻得英烈坟墓, 开棺将忠骸起出,重殓后再将灵柩运往重庆。 先由陆路运至宜昌, 停灵 东山寺,事先并未公布。 但消息一经传出,宜昌民众不期前来祭悼者逾数万人。当灵柩运至 重庆朝天们码头,**率军政要员来到江边,亲自扶灵执绋,再拾级而上,护送灵柩穿越 重庆全城, 来到重庆北碚双柏树小山落土安葬, 并追晋上将。 冯玉祥把这里更名为 “ 梅花山 ” , 并亲自为自己的老部下题写 “ 张上将自忠弟千古荩忱不死 ” 的题词。 延安也举行了隆重的追悼 大会,**题写了 “ 尽忠报国 ” 的挽词。
为纪念张自忠将军,湖北省宜城县曾一度改名为 “ 自忠县 ” 。 1941年 5月在南瓜店张自 忠殉国的山头建造了 “ 张上将自忠殉国处 ” 纪念碑,山下修建了两千战死十里长山的官兵公
墓。 1982年 4月 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追认张自忠将军为 “ 革命烈士 ” 。
作文三:《张自忠》300字
国军第 33集团军总司令 [1]。张自忠当选第一名将首先是由战绩决定的,他曾 在台儿庄战役中重创日寇坂垣师团, 获得临沂大捷; 收复枣阳桐柏, 获得鄂北大捷; 还获得过襄东大捷,被老百姓称为活关公 [1]。同时还因为他是抗战时期牺牲的国军 最高将领 [1](同时也是二战中同盟国牺牲的最高将领)。这样一位正直的、人格高 尚的爱国者却曾被误认为汉奸而人人喊打,简直是奇耻大辱 [1]。最后张自忠为这件 耻辱主动选择了牺牲,以生命的代价表达自己的清白,真正是悲剧英雄 [1]。
张自忠将军殉国后,日本军队为其举办了盛大的葬礼,但**通过各种渠道 将张自忠迁葬重庆,在码头迎接张自忠将军时,十余万百姓啜泣流泪,**抚棺 大恸。从此**的办公桌上就摆上了张将军的遗像,后被追授为陆军上将,中华 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追认为革命烈士。
作文四:《张自忠》10200字
) 张自忠, 国民革命军33集团军总司令, 率部多次于日军血战, 曾取得过喜封口, 临沂, 随枣的战役的胜利. 后在枣宜会战中殉国.
(2)狼牙山五壮士, 为了掩护群众和大部队撤退阻击树倍与己的日军, 最后弹尽粮绝, 全部跳下山崖.
(3)林则徐, 禁烟运动, 壮我中华.
(4)李宗仁, 著名爱国民主人士, 抗战时期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 组织徐州会战, 冬季攻势, 枣宜会战等正面战场的重大战役, 取得过台儿庄大捷. 有效的打击了日本侵略者.
===============================
岳飞(1103——1142) ,字鹏举,出生于北宋相州汤阴(今河南汤阴县) 的一户佃农家里,青年时代,正遇上金女真贵族对宋发动大规模掠夺战争。他亲眼目睹北宋灭亡前后的惨痛史实,和当时中原沦陷区的人民呼吸相通,有坚决抗击女真贵族民族压迫,收复故土,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和要求。
北宋末年,深受民族压迫的汉族、契丹族、渤海、奚等各族人民,“仇怨金国,深入骨髓”,纷纷自动组织起来反抗。
从十二世纪二十年代起,黄河南北、两淮之间,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金民族战争。岳飞和抗金名将宗泽、韩世忠等一道,站在抗金斗争的最前线。可是,腐败的北宋统治集团,采取妥协、投降的政策,1127年(靖康二年) ,徽宗赵佶、钦宗赵桓被掳走后,继而接位的南宋小朝廷的头目赵构,同样是个投降派。他偏安于江南一地,沉醉于歌舞逸乐之中,没有真正组织抗金民族战争并把它进行到底的决心和打算,所不同的是一面信用秦桧等投降派,通过他们出面进行一系列议和投降活动;一面则利用宗泽、岳飞、韩世忠等抗战派,抵挡金军的凌厉攻势,以保住他的皇帝宝座和积累屈膝求和的资本。到了十二世纪二十年代中期,东自江淮、西至陕西一线的宋、金双方对峙的军事分界线形成后,赵构、秦桧统治集团,实际上已经成了南宋抗金斗争最大绊脚石;反过来,岳飞、韩世忠等抗战派,则成了赵构、秦桧投降派活动的最大障碍。南宋朝廷内部抗战派与投降派的斗争,日趋尖锐。
岳飞坚决反对议和,主张抗战到底,置个人荣辱安危于度外,对赵构、秦桧的投降活动进行坚决斗争。1139年(绍兴九年) ,岳飞在鄂州(今湖北武昌) 听说宋金和议将达成,立即上书表示反对,申言“金人不可信,和好不可恃”,并直接抨击了“相国”秦桧出谋划策、用心不良的投降活动,使“秦桧衔之(抱恨)”。和议达成后,高宗赵构得意忘形,颁下大赦诏书,对文武大臣大加爵赏。可是,诏书下了三次,岳飞都加以拒绝,不受开府仪同三司(一品官衔) 的爵赏和三千五百户食邑的封赐。他在辞谢中,痛切地表示反对议和:“今日之事,可危而不可安,可忧而不可贺。”并再次表示收复中原的决心,“愿定谋于全胜,期收地于两河,唾手燕云,终欲复仇而报国。”这无异于给宋高宗当头泼了冷水,从而更使赵构、秦桧怀恨在心。“但岳飞不顾个人得失,坚持抗战到底的立场,率领军队,联络北方义军,卓有成效地从事抗金战争,筹划收复中原、统一祖国,成为全国抗金民族战争中的有力支柱。
1139年(绍兴九年) 夏,金兀术撕毁绍兴和议,倾巢而出;再度发动大规模的对宋战争。在东、西两线军取得对金大捷的形势下,岳飞挥兵从长江中游挺进,实施锐不可挡的反击”,他一直准备着的施展收复中原抱负的时机到来了。
岳家军进入中原后,受到中原人民、忠义民兵的热烈欢迎。这年七月,岳飞亲率一支轻骑驻守河南郾城,和金兀术一万五千精骑发生激战。岳飞亲率将土,向敌阵突击,大破金军“铁浮图”(侍卫亲兵) 和“拐子马”(左右两翼钳攻的骑兵) ,把金兀术打得大败。岳飞部将杨再兴,单骑闯入敌阵,想活捉金兀术,可措没有找到,手杀敌人数百,身被几十处创伤,豪勇无比。岳家军将士具有“守死无去”的战斗作风,敌人以排山倒海的大力,也不能把岳家军阵容摇动。郾城大捷后,岳飞乘胜向朱仙镇进军(离金军大本营汴京仅四十五里) ,金兀术集合了十万大军抵挡,又被岳飞打得落花流水。岳飞这次北伐中原,一口气收复了颍昌、蔡州、陈州、郑州、郾城、朱仙镇、消灭了金军有生力量,金军全军军心动摇,金兀术连夜准备从开封撤逃。南宋抗金斗争有了根本的转机,再向前跨出一步,沦陷十多年的中原。就可望收复了。岳飞兴奋地对大将们说:“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尔!(破掉酒戒庆祝)”而金军则发出了“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哀叹。
但是,外敌难以撼动的岳家军,却遭到了南宋朝廷内部投降派的摧残。就在这抗金战争取得辉煌胜利的时刻,甘心充当儿皇帝的高宗赵构,因担心一旦中原收复,金人放回他的哥哥钦宗,他就保不住皇位,而急切地希望与金入议和。金人安插在南宋朝廷里窃取了宰相高位的内奸秦检,也抓住高宗这个难言的心病大肆活动,破坏岳飞的抗战。他们狼狈为奸,密谋制订了全线撤军、葬送抗金大好形势的罪恶计划。他们首先命令东西两线收兵,造成岳家军孤军突出的不利态势后;即以“孤军不可久留”为名,连下十二道金牌(红漆金字木牌) ,急令岳飞“措置班师”。在要末“班师”、要末“丧师”的不利形势下,岳飞明知这是权臣用事的乱命;但为了保存抗金实力,不得不忍痛班师。岳飞愤慨地说;“十年之功,废于一旦! 所得诸郡,一朝全休!社稽江山,难以中兴! 乾坤世界,无由再复!”岳飞的抗金英勇斗争,至此被迫中断。 岳家军班师时,久久渴望王师北定中原的父老兄弟,拦道恸哭。岳飞为了保护老百姓的生命财产,故意扬言明日渡河,吓得金兀术连夜弃城北窜,准备北渡黄河,使岳飞得以从容地组织河南大批人民群众南迁到襄汉一带,才撤离中原。这时,有一个无耻的书生,骑马追上金兀术扣马而谏:“太子(兀术) 毋走,京城可守也,岳少保兵且退矣!……自古没有权臣在内,而大将能立功于外者”,金兀术这才又整军回到开封,并以不费吹灰之力,又把中原土地夺了回去。
岳飞一回到临安,立即陷入秦桧、张俊等人布置的罗网。1141年(绍兴十一年) ,他遭诬告“谋反”,被关进了临安大理寺(原址在今杭州小车桥附近) 。监察御史万候*(音末期屑) 亲自刑审、拷打,逼供岳飞。与此同时,宋金政府之间,正加紧策划第二次和议,双方都视抗战派为眼中钉,金兀术甚至凶相毕露地写信给秦桧:“必杀岳飞而后可和。”在内外两股恶势力夹击下,岳飞正气凛然,光明正大,忠心报国。从他身上,秦桧一伙找不到任何“反叛朝廷的证据,但岳飞却仍于绍兴
十一年农历除夕夜,被赵构“特赐死”,杀害于临安大理寺内,年仅三十九岁。岳飞部将张宪、儿子岳云亦被腰斩于市门。岳飞父子及张宪死于奸臣昏君之手,激起了抗金军队和老百姓的强烈愤怒,韩世忠当面质问秦桧,秦桧支吾其词“其事体莫须有(也许有) 。”韩世忠当场驳斥:“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民族英雄岳飞,就在“莫须有”的罪名下,含冤而死。临死前,他在供状上写下“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个大字。这是悲愤的呼喊!
岳飞虽然被杀害了,但他的精忠报国的业绩是不可磨灭的。正是他,表达了被压迫民族的要求,坚持崇高的民族气节,在处境危难的条件下,坚持了抗金的正义斗争,并知道爱护人民的抗金力量,联合抗金军民一道,保住了南宋半壁河山,使南中国人民免遭金统治者的蹂躏,从而保住了高度发展的中国封建经济和文化,并使之得以继续向前发展。岳飞不愧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民族英雄 =================================
二战空中豪杰陈瑞钿
1997年10月4日,美国空军历史博物馆所属的美国空军战斗英雄馆举行仪式,表彰了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第一位空战英雄。出人意料的是他竟是一位华裔,此人就是二战空中豪杰陈瑞钿。显然,对陈瑞钿来说,此项殊荣迟到了几十年。
美国空军历史博物馆,位于美国德克萨斯州米德兰(Midland ),它收藏有美国各种飞机300余架。其下属的美国空军战斗英雄馆,专门收集和展出美国空战英雄的事迹。但入选该馆的空战英雄,必须具有击落5架以上敌机的战绩,经该博物馆顾问委员会评选之后,才能被授予空战英雄(ACE )的头衔。顾问委员会则由现役和退役的美国空军参谋长、军事专家、航空专家组成,其中还有一名已退休的英国空军元帅,共120人。
在今年纪念“七. 七卢沟桥事变”和“八. 一四抗日空战大捷”的日子里,美国舆论界就陈瑞钿荣获空战英雄一事,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并对其英雄事迹和坎坷人生进行了介绍。例如象美国的《世界日报》、《国际日报》、《星岛日报》、美国有线电视军事频道等。1998年8月14日版《国际日报》撰文称他是“中国战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美国第一位空战英雄”;《世界日报》在刊登他在广东空军的戎装照时,称他是“中美共同的空战英雄”、“永远令人景仰”。这在美国社会,尤其是在华侨同胞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战功卓著1932年,年仅19岁的陈瑞钿怀着满腔热血,返回祖国。1937年“八一三事变”的第二天,他便参加了震惊中外的“八一四”空战。两天后,他驾驶美制“霍克”双翼战斗机,击落了日本的“三菱”轰炸机,首开了自己击落敌机的纪录。在1937年至1939年间,他共击落敌机六架,并协助僚机击落敌机三架。在空战中,他骁勇奋战,敢打敢冲,其座机曾三度被敌机击落,但都跳伞成功幸运生还。其中有一次,当他的座机被击中后,他奋不顾身驾机直冲敌机,将其撞毁。他自己则是在座机失去一个机翼的情况下成功跳伞生还的。另一次是在1939年秋任空军副大队长的陈瑞钿,曾两度率机掩护苏联援华空军轰炸昆仑关一带的敌
占区。在12月27日邕宁附近上空的战斗中,中方参战的3架飞机与日本10多架战斗机遭遇,经过长达1小时的激烈空战,中方共击落了3架敌机。在战斗中,陈瑞钿的座机油箱不幸被敌机击中起火,自己全身也着了火。他带火跳伞,为借助高速气流吹灭身上的火焰,他跳伞后并未及时开伞,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直到快着陆时才开伞,虽然跳伞成功,但面部和全身上下仍被大面积烧伤。他的英雄事迹当时被广为传颂,被誉为“中国战鹰”(Chima's Warhawk),同时还被编成美国英语课外读物《中国战鹰》出版。美国于1946年发行的《真正英雄的真实漫画故事》(RealHeroes ,True Stories in Comics)系列丛书,在当年3-4月出版的第13期,以《真正英雄的动人故事》(Thrilling Stories abourReal People )为题,介绍了他的抗日战绩和不平凡的经历。为纪念他1937年以相对落后的双翼霍克战斗机击落日本先进的三菱九六式单翼轰炸机的战果,美国著名画家罗伊·格林内尔(Roy Grinnell)还专门作画表现了当时激烈的空战场面。据说,好莱坞一电影公司还有意将他的事迹搬上银幕。去年10月4日,美国空军博物馆将他评选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最早的空战英雄,也在情理之中。在表彰仪式上,他被称为“美国第一位二次大战的空战英雄”。
经历坎坷陈瑞钿,祖籍广东省台山县大江村,父亲是华裔母亲是秘鲁人。1913年,陈瑞钿出生于美国俄勒岗州的波特兰市,早年就有志于飞行事业,所以在高中时期,就靠打工挣钱来学习飞行。在日本入侵中国时他就取得了美国的飞行执照。1932年“九一八”事件发生后,波特兰市华人决定派遣志愿军回国参加抗日空战,当时陈瑞钿已从当地华人创办的美洲航空学校毕业,他便志愿与来自俄勒岗州、华盛顿州、加利弗尼亚州的13位爱国青年一道参加了志愿军,其中还有一位女青年。
陈瑞钿一行乘船首先抵达上海,但竟未被国民党中央军收留,当年11月,他便辗转到广州陈济棠麾下,参加了广东空军,不久便分配在广东空军第六飞行队,军衔少尉。1935年,他被派往德国学习战斗机飞行和战术回国后晋升为中尉。1936年7月,因陈济棠投归南京政府,广东空军随之被中央收编,陈瑞钿则被分配在杭州笕桥中央航校任战斗机飞行教官。同年10月任驻广东空军第3大队17中队中队长。
1938年夏升任少校中队长。
1939年又升任第3大队副大队长。
自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以后,到1939年12月27日的昆仑关战斗他在华东、华南、中南地区执行过多次截击、护航等任务,参加过著名的杭州笕桥大捷、武汉大空战和南京保卫战等重大战役。陈瑞钿在昆仑关战斗中,因座机油箱起火被严重烧伤以后,因交通不便,整整用了三天才被送往柳州医院,当时面部伤口已感染发炎。由于当地医疗条件较差,不能得到很好治疗,以后又辗转香港、衡阳,最后经飞虎队的陈纳德将军和**夫人宋美龄女士的帮助,才于1940年返回美国就医。在美国,他的面部虽然经过五年的整容治疗但并不成功。他不顾
面部已扭曲变形,于1945年初又返回祖国,在驼峰航线执行空运任务,继续为抗日贡献力量。抗日战争胜利后,则转任中国航空公司飞行员。1949年夏天,他回到波特兰市并于1952年在当地一家邮局从事信件整理、分发工作,直至1983年退休。1997年9月3日不幸病逝,享年84岁。
陈瑞钿前后有三位夫人。第一位是爱国华侨伍月梅,是孙中山先生革命政府外交官员伍迁芳之女。她是在广东读书时与陈瑞钿认识的。在一次日本飞机夜袭柳州时,为救丈夫,她扑伏在丈夫身上不幸被弹片击中遇难陈瑞钿与伍月梅育有2男。开始第二位是他在美国纽约的五年治疗过程中认识的一位护士小姐,美国人弗朗西斯·梅尔道克(FrancisMurdock )。1945年,由于陈瑞钿出院后又返回祖国抗日,所以他们从此分手。两人育有一女。
第三位夫人叫杨瑞芝,是上海人。她是在中国航空公司作地勤服务工作时与他认识的,于1948年结婚。他们育有一个男孩,现为美国国务院驻新加坡的一名外交官。
陈瑞钿现共有子女4人、孙子10人,曾孙1人。
名列榜首
陈瑞钿的英雄事迹和坎坷经历极大地震动了另一位美国空战英雄,他就是肯恩·杰恩斯特(KenJernstbt )。
肯恩·杰恩斯特是美国空军志愿援华飞虎队飞行员,他在退伍以后曾担任俄勒岗州参议员30多年。在二次大战期间对日作战中,他取得了摧毁12架敌机的辉煌战绩(空中击落日机5架,击毁地面日机7架)。因此,他早就获得了美国空战英雄(ACE )的头衔。
在陈瑞钿1940年乘机返美就医时,他也搭乘同一架飞机,两人因此相识。他自己虽然已功成名就,但当他了解了陈瑞钿作战英勇无畏、战功卓著和不幸遭遇后,深为感动。他认为,陈瑞钿无疑是美国二战的第一位空战英雄,为此他长期以来一直为陈瑞钿在空战英雄榜上无名打抱不平,并竭力向空军博物馆顾问委员会推举陈瑞钿入选空战英雄榜。
但是,顾问委员会认为,美国正式对日宣战是在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以后,而陈瑞钿在1940年已返回美国就医,而且,当时陈瑞钿参加的不是美国空军,而是广东空军,所以迟迟不能认定。
其实,长期以来,国民党空军的态度也很令人失望:首先,把怀着以航空报效祖国到上海投军的陈瑞钿拒之门外就不应该;其次,对有如此战功的陈瑞钿不宣传、不表彰,原因是陈不是嫡系中央军而是广东空军。前台湾空军总司令赖名汤上将
在谈及此事时,就曾说:陈瑞钿是陈济棠的广东派系军队,非属中央军,虽打下多架日机,但不算数。真是荒谬!
经肯恩·杰恩斯特坚持不懈地奔走、游说,顾问委员会终于以陈瑞钿是打击同样的敌人,美国空军飞虎队早在美国对日本宣战之前就已在中国战场与日作战,陈瑞钿本人也是美国公民为理由,接受了杰恩斯特的推荐在评选过程中,杰恩斯特也极力坚持陈瑞钿才是第一位击落日本飞机的美国英雄。因此,陈瑞钿的名字才在1997年刻在了美国空军战斗英雄馆的英雄榜上,正式被评选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的第一位空战英雄。此次与他同时被评选列入《美国空军战斗英雄名人录》的还有另外七位美国空军英雄。
陈瑞钿是在生前得知这一消息的,原打算亲自到场参加表彰仪式,不幸的是,就在举行仪式的前一个月零一天与世长辞了,而由他17岁的孙子代他出席了这次盛会。
陈瑞钿的英雄事迹和不幸遭遇,在美国社会引起了很大反响,美国华人和新闻媒体更是关注。新闻界除广为宣传报道外,美国有线电视军事频道还准备将他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拍摄成专集,并有意将当时返回祖国参加抗日战争的空战英雄们拍摄成系列专题片。为此,他们特地委托美国硅谷专家叶晨晖博士帮助寻找、收集有关陈瑞钿生前的资料,特别是面部毁容前的照片,以及其它英雄的资料。
叶晨晖先生对空战历史颇有研究,去年他曾经通过华文媒体(见本刊1997年6月号《巴伯的在华奇遇》一文),并经过湖南有关部门的多方努力,终于在今年初找到了曾在抗日战争时期救过美国空战英雄巴伯的两个恩人。巴伯在那次遇险获救之前,曾驾机击落了日本海军大将山本五十六的座机(见本刊1997年6月号《谁击落山本该水落石出了》一文)。
徵集陈瑞钿生前资料的消息通过新闻媒体披露以后,不少热心读者纷纷提供线索,叶晨晖先生很快就找到了现居住在波特兰市的陈瑞钿少校的遗孀杨瑞芝女士,并有幸见到了她珍藏的陈瑞钿初入广东空军时的英俊戎装照,以及《中国战鹰》一书。
潜龙在渊拼搏飞天
1928年7月29日(农暦6月13日),李嘉诚出生在以历史悠久、人文练达著称的粤东历史名城——广东省潮州市的一个书香世家。
李嘉诚的曾祖父**万曾是清朝每十二年选拔一次的文官拔贡之一。祖父李晓帆是清末秀才,曾留学日本。父亲李云经是一位小学校长。至李嘉诚出生时,家道已开始中落。幼年的李嘉诚在家庭文化的熏陶下,知书达理、聪明伶俐,5岁时进入小学学习,成绩突出,才华出众。但好景不长,不久祖父去世,家境越来越困难。父亲李云经教书的微薄收入,已很难维持一家人的生活。
1939年6月,李嘉诚十一岁那年,家乡遭到日本人的侵略不幸沦陷,父亲祗好携带家小,背井离乡,流落到香港。李嘉诚在香港祗念了两年书,父亲就病逝了,家庭陷入困境。为了供养母亲、两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十三岁的他毅然挑起了“小当家”的重担,辍学就业,踏入了纷繁复杂的社会。
开始,李嘉诚在一家玩具制造公司当推销员。失学的李嘉诚还利用工作之暇到夜校进修,补习文化。不到二十岁便升任塑胶玩具厂的总经理。两年后,李嘉诚把握时机,用平时省吃俭用积蓄的7000美元创办了自己的塑胶厂,命名为“长江塑胶厂”。
说起创业时的艰辛,李嘉诚感慨良多,他多次充满深情地提到:“当年长江塑胶厂,祗是生产一些普通的塑胶玩具和家庭用品,经由出口洋行运销欧美。在最初的十年间,每星期要工作7天,每天至少工作16小时,晚上还要进行自修,加上工厂人手不够,自己要身兼买货、接单等工作,经常睡眠不足,早上必须有两个闹钟,才能惊醒起牀,这可说是最难过的时刻。”
正是当初创业的艰难,炼就了李嘉诚苦干实干的精神和坚强的毅力。无论干何事他都不辞劳苦,全力以赴。七年后,长江塑胶厂发展成为长江实业公司。1958年,胆大心细的李嘉诚看准时机,当机立断地把长江公司的业务转向了地产。由於股票和地产价格飞涨,长江实业得到迅速发展。
1979年,李嘉诚进军贸易。他从汇丰银行购进了9千万股英资公司和记黄埔的股票,占和记黄埔公司22.4%的股权。李嘉诚的这一举动轰动了海外股市。此后,他成为和记黄埔公司董事会主席。这是香港历史上第一家能控制英资财团的华资集团。
李嘉诚另外拥有的两家香港挂牌公司是“香港电灯”和“嘉宏国际”。在经营投资策略上,李嘉诚可以说是目光如炬,几家公司在他的运筹帷幄之下年年都有厚利可图。其后,李嘉诚还从事海外投资。
在内地,除了出任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的董事外,他在1986年拨出四十亿港元在江苏无锡附近兴建了一座发电厂。1992年5月2日,又在深圳与国家有关方面联合成立了中外合资的“深圳长和实业有限公司”。同年8月份,又在上海金山集装箱码头投下巨资从事港口及码头建设。
俗话说:不是猛龙不过江。半个世纪来,李嘉诚先生从经营塑胶业、地产业到掌握多元化的集团业务,力挫群雄,不屈不挠,终於成为香港工商界的一条“猛龙”。他在香港及国际上控制的业务相当广泛,从地产、码头、银行、酒店以至通讯卫星等,他的业务经营领域,早已越过太平洋,向美国、向世界延伸,成为中国人的骄傲,炎黄子孙的自豪。
**
1948年5月25日,我军攻打隆化城的战斗打响。**所在连队担负攻击国民党守军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任务。他任爆破组组长,带领战友接连炸毁4座炮楼、5座碉堡,胜利完成了规定的任务。连队随即发起冲锋,突然遭敌一隐蔽的桥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锁。部队受阻于开阔地带,二班、四班接连两次对暗堡爆破均未成功。**挺身而出,向连长请战:“我是共产党员,请准许我去!”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暗堡,前进中左腿负伤,顽强坚持冲至桥下。由于桥型暗堡
距地面超过身高,两头桥台又无法放置炸药包。危急关头,他毫不犹豫地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导火索,高喊:“为了新中国,冲啊!”碉堡被炸毁,**以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年仅19岁。
佟麟阁
1937年7月28日,北平大战开始。北京城外的南苑,佟麟阁所在的第二十九军司令部遭受40余架敌机的轮番轰炸,并有3000人的机械化部队从地面发动猛烈攻击。佟麟阁与132师师长赵登禹誓死坚守阵地,指挥二十九军拼死抗击。战斗进行得十分激烈。后奉命向大红门转移,途中再遭致日军包围,在组织部队突击时,被机枪射中腿部,头部再受重伤,流血过多,壮烈殉国。**同志曾高度评价佟麟阁等国民党抗日将领,称赞他们“给了全中国人民以崇高伟大的模范”。1937年7月31日南京国民政府发布命令,追授佟麟阁为陆军上将。
“一级英雄”王海大队长
人物小传:王海,山东人,1925年生,1945年入党,1946年入伍。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任空三师九团一大队大队长的王海带领战友们创造了击落击伤敌机29架的战绩,大队被誉为“英雄的王海大队”。他本人因击落击伤敌机9架,被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授予“一级英雄”称号。
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前,王海和战友们平均驾驶喷气式战斗机飞行时间只有20多个小时,而他们的对手美国空军飞行员大多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飞行时间多在1000小时以上。但在抗美援朝战斗中,王海和他的战友们相信自己一定能打败强敌。1951年11月18日下午,180余架美机分头飞至我方上空进行狂轰滥炸,我机奉命起飞迎战。王海大队出动6架战机,向指定战区飞去。“跟我进攻!”发现敌机正在向清川江桥投掷炸弹后,王海发出命令。随之,编队从6000米的高度直捣而下,瞬间就冲到了1500米处的敌机群中。敌机被这突如其来的攻击打得乱作一团,丢掉炸弹,仓促应战。见敌机采用“圆圈战术”,8架飞机首尾相连,互相掩护,与我机兜起圈子,王海一声令下:“爬高占位!”我6架战机一起昂头,急速跃上高空。紧接着,他们又一压机头,猛冲下去。几次冲击,硬是冲破了敌机的“圆阵”。王海抓住时机,向一架敌机猛冲过去,直到距敌机500米处才开火,打得敌机翻滚着坠向地面。剩下的敌机一个个惊慌万分,四散逃窜。战斗结束后,王海和战友编着整齐的队形返回基地。这次战斗中,他们一共打掉了5架敌机。王海大队一举成名。
南宋末年,元兵南逼。宋皇从杭州败移福州。景炎帝二年(即公元一二七七年) 的春天。文天祥为了抗击元兵,率师从闽西进军漳州,所闻福州失守,宋帝败逃海上,他只好西撤,翻越闽南与闽西交界的坂寮岭,退到险要的倒岭赶筑营垒,沉着应急。元兵来势凶猛,紧迫在后,文天祥的兵马渡过下畲溪的木桥,仰望天空,说了声“天助我!”立即,风起云涌,电闪雷鸣,咆哮的山洪把元兵阻隔在崎岖的对岸。
那拆掉的虽是木桥,却系交通要道。文天祥考虑到战后百姓过往的需要,特地为当地留下不少金银,以备复建之用。当他带兵马要经过倒岭下的梅子坑村,老百姓闻讯接应,纷纷主动把家里的门板桌面都搬来铺架临时便桥。文天祥万分感激,当场为此桥取名为“大义桥”,后人也有传说为“待御桥”。
明朝万历十年(即公元一五八二年) 间,在大畲溪建起了坚固的石拱桥,并在桥头建立了壮观的碑亭,以纪念信国公文天祥举义驻师。树立的三块石碑,均有秀丽的碑文。
传说后来当地著名的文人林希严(林泰) 为了悼念“耿光垂北斗”的民族英雄文天祥,曾感慨满怀地写了《题国公桥》一诗:
当年丞相过桥东,
战马啸啸满路风。
万古人间留壮烈。
百年溪水泣英雄。
伤心荒涧碑犹在,
放目寒山事已空。
吊古不堪回首望,
冷烟萎草夕阳红。
这首凄凉,悲壮的诗篇,表达了后人对文天祥的无限怀念和敬仰之情。
1880年李鸿章为建设北洋水师而搜集人才,因邓世昌“熟悉管驾事宜,为水师中不易得之才”而将其调至北洋属下,先后担任“飞霆”、“镇南”蚊炮船管带。同年冬天北洋在英国定购的“扬威”、“超勇”两艘巡洋舰完工,丁汝昌水师官兵200余人赴英国接舰,邓世昌随往。1881年11月安然抵达大沽口,这是中国海军首次完成北大西洋——地中海——苏伊士运河——印度洋——西太平洋航线,大大增强了中国的国际影响,邓世昌因驾舰有功被清廷授予“勃勇巴图鲁”勇名,并被任命为“扬威”舰管带。
1887年春,邓世昌率队赴英国接收清政府向英、德订造的“致远”、“靖远”、“经远”、“来远”四艘巡洋舰,是年底回国。归途中,邓世昌沿徒安排舰队操演练习。因接舰有功,升副将,获加总兵衔,任“致远”舰管带。1888年,邓世昌以总兵记名简放,并加提督衔。是年10月,北洋海军正式组建成军,邓世昌升至中军中营副将,1891年,李鸿章检阅北洋海军,邓世昌因训练有功,获“葛尔萨
作文五:《张自忠》1900字
张自忠
卢沟桥事变后,为了保存战斗实力,第29军奉命南撤保定,以取得紧急北上的5个甲种师的支援。与此同时,为了疏散和安置没能随军撤离的军人家属,为了京津不受重大损失,也为了收殓沙场上的官兵尸体,宋哲元任命张自忠为冀察政务委员会代理委员长兼北平市市长,与敌周旋,拖延时间。
会议室中
秦德纯:张兄啊,说实话,平津是守不住了。为了保存实力,我和宋军长要率部南撤了。只能独留张兄你在平津和日本人虚以委蛇,真是对不住了。留在平津的弟兄们和他们的家人,就靠你了啊。
张自忠:哈,冀察政务委员会代理委员长还兼北平市市长!好大的威风啊。宋军长把这烫手山芋给了我,真是,真是。。。。唉。你同宋先生成了民族英雄,我怕成了汉奸了。 秦德纯:张兄啊,真是对不住你啊,可这又有什么办法呢。难道让宋军长留下来?就他那个脾气,一天就得开火!那剩下的弟兄和家人就遭殃了啊,日本人,那是连城都敢屠的啊。再惹急了,日本人就敢在咱南撤的时候伏击。你我身死事小,部队南撤失利,我们就是国家和民族的罪人!
张自忠:秦兄,你无需多言,自忠。。。明白。自古死易生难,为了民族和国家,自忠便做那忍辱负重的程婴吧。自忠不怕背负汉奸的骂名,唯愿有朝一日,国家能打赢这场仗。自忠愿以一名中国军人的名义发誓,一定为南撤争取时间。你和宋军长放心吧。 一星期后,29军南撤,张自忠“做汉奸”的消息传遍了中国
报童:卖报卖报,特大新闻,29军南撤保定,张自忠投敌!
学生甲:哼,张自忠,亏他还叫张自忠,我看是张自以为忠吧!
乙:就是,张逆自忠。我看啊,一定是他勾结日本人,逼走了宋军长,这才让平津落入敌手,真是卖国求荣之辈,你说,这张自忠莫非是那金狗张邦昌的后代。 甲:肯定没错,这个卖国贼。我平生最恨的就是这种大汉奸! 在以片痛骂声中,张自忠始终缄默着,周旋着,估算着第29军向目的地撤离的时间,努力使京津免于被屠城。等到日军要求他通电反蒋,他已完成宋哲元交给他的任务,便断然拒绝,随后称病,躲进德国医院,然后骑车逃往天津,再换乘英国轮船去青岛,至济南,试图转道至南京。
1938年,张自忠代理第59军军长。归队当天,他又一次落泪,对着同样背负着汉奸恶名的老部下说:“今日回军,除共同杀敌报国外,是和大家一同寻找死的地方。” 为什么说得这么狠?因为张自忠是不能打败仗的!这个被疑为华北头号汉奸的人,从一开始便失去了可以撤退、可以打败仗的权利,他只能勇往直前,痛击日军。 副官:将军,撤吧,我军就剩下1500人了,那日本人可是5倍于我啊,将军。黄司令的增援又迟迟不到,撤吧将军,您快撤吧,兄弟们已经快顶不住了,您再不撤就真来不及了啊。
张自忠:谁都能撤,唯独我不能撤。我若撤,则军心大乱,此战必败啊。我是个军人,为国家牺牲是理所应当,你赶快带着苏联的顾问撤离,不要管我。
副官:将军,您就撤吧,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啊,您要是不幸殉国,我怎么跟弟兄们交代啊。
张自忠:如今民族存亡之际,我早已做好以身殉国的准备,我跟弟兄们说过我们军人要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才算完成军人的责任。有机会,我一定带着你们找一条死路去。我今日殉国,不过是先走一步罢了。中国抗战的胜利,必须用我们的生命去换取。今日便是我舍身成仁的时候了。你,你,你还有你,跟我跟我上山督战。
秘书:总司令,移动移动位置吧?敌人三面包围我们,不如暂时转移,重整旗鼓再与敌决战,不必要的牺牲应该避免
张自忠一听,很不高兴地说:我奉命追截敌人,岂能自行退却!当兵的临阵退缩要杀头,总司令遇到危险可以逃跑,这合理吗?难道我们的命是命,前方战士都是些土坷垃?我们中国的军队坏就坏在当官的太怕死了!什么包围不包围,必要不必要,今天有我无敌,有敌无我,一定要血战到底!"
日军发动总攻张自忠带伤督战。此刻,他已不指望援军的到来,只希望在死以前指挥这仅有的一点兵力多杀几个敌人。
士兵(一面冲上去抵挡日军,一面高喊):"总司令快走!总司令快走!
张自忠(对身旁的张敬、马孝堂等人) 说:" 我不行了,你们快走!我自有办法。"
大家执意不从,张自忠拔出腰间短剑自刎; 我张自忠,决不可被人生擒,只有战死的张自忠,没有做俘虏的张自忠
卫士大惊,急忙将他死死抱住:将军,将军,您不能这样啊
厮杀在雨中持续,手枪营士兵所剩无几,王金彪连长也在激战中阵亡。张自忠眼看前方弟兄一个个倒下,再也按捺不住,提起一枝冲锋枪,大吼一声,向山下冲去,扣动扳机向日军猛烈扫射,十几名日军应声倒毙。就在这霎那间,远处的日军机枪向他射来,他全身数处中弹,右胸洞穿,血如泉涌。马孝堂见他突然向后一歪,飞奔上前为他包扎。 弥留之际,张自忠(躺在地上,脸色苍白):" 我这样死得好,死得光荣,对国家、对民族、对长官,良心很平安。你们快走!"
作文六:《写给张自忠的一封信作文》12700字
写给张自忠的一封信作文
篇一:2015高考满分作文
15
年
高
考
满
分
作
文
新课标全国一卷:写一封信(材料作文)
一位父亲在高速公路开车打电话,旁边的孩子一再提醒,父亲不要拨打电话,可是父亲不听劝阻,最终孩子选择报警。警察前来后对父亲进行批评教育,此事引起社会争议。以此为内容,写一封信800字的信。可选择给违章当事人、女儿、警察写。(新课标全国一卷适用地区:河南、河北、山西、江西、陕西)新课标全国二卷:创新、技术、爱好(材料作文)材料一:老李带领公司走进了国际化的领域。材料二:老王是普通焊接技工,通过自己努力变成了国际大牌工匠。材料三:一个摄影师拍摄一组照片发到自己微博,受到广泛赞扬。
(新课标全国二卷适用地区:青海、西藏、甘肃、贵州、内蒙、新疆、宁夏、吉林、黑龙江、云南、广西、辽宁、海南)
北京卷:2015北京高考大作文(二选一)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照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
?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从古至今有无数英雄人物:岳飞、林则徐、邓世昌、赵一曼、张自忠、**、邓稼先......,他们为了祖国,为了正义,不畏艰险,不怕牺牲;他们也不乏儿女情长,有普通人一样的对美好生活的眷恋。中华英雄令人钦敬,是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的榜样。
请以“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自选一位中华英雄,展开想象,叙述你和他(她)在一起的故事,写出英雄人物的风貌和你的情感。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说起梅花》表达了作者对梅花“深入灵魂的热爱”。在你的生活中,哪一种物使你产生了“深入灵魂的热爱”,这样的热爱为什么能深入你的灵魂?
请以“深入灵魂的热爱”为题作文。
要求:自选一物(植物、动物或器物。梅花除外),可议论,可叙述,可抒情,文体不限。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上海卷:造就和谐自我
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人的心中总有一些坚硬的东西,也有一些柔软的东西,如何对待它们,将关系到能否造就和谐的自我。
天津卷:范儿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近年来社会上流行一个词——“范儿”,并派生出“中国范儿”“文艺范儿”“潮范儿”“有范儿”等一系列词语。“范儿”多指好的“风格”“做派”,近似于“有气质”“有情调”“有品位”的意思。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范儿”,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范儿”,不同职业有不同职业的“范儿”,一个人也可能有一个人的“范儿”??
请根据上面的材料,结合你的生活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
四川卷:老实与聪明
以“老实的聪明,聪明的未必真聪明”为话题,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标题自定,文体自选,不得抄袭,不得套作,用规范汉字书写。
广东卷:感知自然(材料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看天光云影,能测阴晴雨雪,但难逾目力所及;打开电视,可知全球天气,缺少了静观云卷云舒的乐趣。
漫步林间,常看草长莺飞、枝叶枯荣,但未必能细说花鸟之名、树木之性;轻点鼠标,可知生物的纲目属种、迁徙演化,却无法嗅到花果清香、丛林气息。
从不同的途径去感知自然,自然似乎很“近”,又似乎很“远”。
要求:1,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2,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
3,不少于800字
4,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安徽卷:蝴蝶翅膀颜色(材料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为了丰富中小学[微博][微博]生的课余生活,让同学们领略科技的魅力,过一把尖端科技的瘾,中科院某研究所推出了公众开放日系列科普活动。活动期间,科研人员特地设计了一个有趣的实验,让同学们亲手操作扫描式电子显微镜,观察蝴蝶的翅膀。
通过这台可以看清纳米尺度物体三维结构的显微镜,同学们惊奇地发现:原本色彩斑斓的蝴蝶翅膀竟然失去了色彩,显现出奇妙的凹凸不平的结构。
原来,蝴蝶的翅膀本是无色的,只是因为具有特殊的微观结构,才会在光线的照射下呈现出缤纷的色彩....。。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湖南卷:有一棵大树(图)
有一棵大树,枝繁叶茂,浓荫匝地,是飞禽、走兽们喜爱的休息场所。飞禽、走兽们谈论着自己去各地旅行的经历。大树也想去旅行,于是请飞禽、走兽们帮忙。飞禽瞧不起大树没有翅膀,拒绝了。大树于是想请走兽帮忙。走兽说,你没有腿,也拒绝了。
于是,大树决定自己想办法。它结出甜美的果实,果实里包含着种子。果实被走兽们吃了后,大树的种子传播到了世界各地。根据此材料写一篇作文
江苏卷:智慧
重庆卷:等待
一个刚上车的小男孩让公交车等下他妈妈,过几分钟,妈妈还没到,车上乘客埋怨,这时残疾妈妈拖着腿上车了,所有人都沉默了,考生按照这个材料进行发挥。
湖北卷:喷泉与泉水
山东卷:丝瓜藤和肉豆须
乡间有谚语,“丝瓜藤,肉豆须,分不清。”意思是丝瓜的藤蔓与肉豆的藤须一旦纠缠在一起,是很难分开的。
有个小孩想分辨两者的不同,结果把自家庭院里丝瓜肉豆的那些纠结错综的茎叶都扯断了。
父亲看了好笑,就说:“种它们是挑来吃的,不是用来分辨的呀!”你只要照顾他们长大,摘下瓜和豆来吃就好了”
要求:1、选准角度,确定立意;2、自拟题目;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4、问题特征鲜明。
福建卷:路
作文题目以路为话题,根据材料: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有时,走错路也是有意思的。如果没有走错路,就不会发现新的路;世上没有走不通的路,只有不敢走的人。这三句话
自选角度写作文。
篇二:2015年北京市高考语文作文解析及满分作文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
?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从古至今有无数英雄人物:岳飞、林则徐、邓世昌、赵一曼、张自忠、**、邓稼先??,他们为了祖国,为了正义,不畏艰险,不怕牺牲;他们也不乏儿女情长,有普通人一样的对美好生活的眷恋。中华英雄令人钦敬,是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的榜样。
请以“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自选一位中华英雄,展开想象,叙述你和他(她)在一起的故事,写出英雄人物的风貌和你的情感。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说起梅花》表达了作者对梅花“深入灵魂的热爱”。在你的生活中,哪一种物使你产生了“深入灵魂的热爱”,这样的爱为什么能深入灵魂,
请以“深入灵魂的热爱”为题作文。
要求:自选一物(植物、动物或器物。梅花除外),可议论,可叙述,可抒情,文体不限。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解析:
北京高考作文从2012年开始,在试题上明显偏重于与社会现实的联系。而今年的试题以二选一的形式出现,给了学生更多选择。本次命题基本秉承了关注现实、联系社会的命题思路,更是让每一位考生有话可说。考生可以从自己的生活中取材,相信每一位
考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文章形式。但是想要得高分的话就要求考生在立意上有更高的要求。从命题形式上来看,都是命题作文。在审题上降低了难度。
(1)《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
题目与今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时代背景紧密相连,2015年海淀一模试题中已经有过相似的题目,考生对此话题并不陌生。
试题由导语和题目组成,导语对于作文题目有着明确的提示作用。在试题中列举了林则徐等英雄人物,限定了学生要选择的“心中的英雄”必须是真正的英雄人物。同时,试题中明确了英雄人物“为了祖国??”,也对英雄的形象做了解释说明。考生在文章中需要体现英雄的相应特点。
题目限定了“我”,对于大多数考生而言,写一篇与人物有关的记叙文难度并不大,属于从初中开始就比较熟悉的文章类型,但是难的是写一篇比较好的记叙文。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题目可写内容过于宽泛,考生在写作时容易出现过去空洞、杂乱的问题,即写了很多内容,但是却没有明确核心。文章中的“英雄”是谁,应该明确化,而不能只是空泛地去谈“心中的英雄”。题目中要求写出“你的情感”,这也是整篇文章需要体现出来的核心。考生可以从“好奇、崇敬、敬佩??”等角度入手。
在导语中可见,这些人中,可包括为国家富强、独立而奋战的民族英雄,也包括邓稼先这些卓越的科学家,考生也可以根据自
己的知识与阅读积累进行发散。在行文中,需要明确自己所想要写的“英雄”的特点,在文章中进行集中描述。需要运用熟悉的细节描写等方法,将英雄形象刻画的更加具体。体现英雄人物的风貌。考生需要展开合理想象,详细自己如果能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那么自己到底要怎样度过,自己有没有什么困惑需要解答,有没有什么话想要对英雄说,自己想象中的英雄究竟是什么样的,可以写自己与英雄就某一个话题的对谈,可以写英雄给“我”讲述的故事,凸显他们曾经为国家做出的贡献,表现他们的爱国情怀。也可以写英雄中的平凡生活,凸显英雄人物在生活中“云淡风轻、质朴、有趣”等特点。让英雄的形象在文章中立体起来。
(2)《深入灵魂的热爱》
第二篇作文与散文阅读《说起梅花》相联系,在散文阅读中,作者选取了“梅花”这一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意象进行描述,表达了自己对梅花“深入灵魂的热爱”。试题导语中提示考生,“在你的生活中,哪一种物使你产生了“深入灵魂的热爱”,这样的爱为什么能深入灵魂,”,要求自选一物(植物、动物或器物。梅花除外)导语进行了很多的提示,这些提示同时也进行了限定。即,考生需要从动植物、器物入手,而不能写大多数考生熟悉的人物。
从审题来看,难度并不大。考生需要抓住“深入灵魂”,即所选取的“物”需要能够触及灵魂,要表现自己从灵魂深处表现出来的热爱。
植物,可以选取中国传统古典文学中常见的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梅除外),也可以选取其他自己比较熟悉的植物,从植物的本身特点入手,描述自己对于此种植物的热爱,更需要在文章中着重表现这种热爱深入灵魂的原因。动物,可以选取生活中的宠物,也可以选择其他自己比较熟悉的动物入手。器物的范围比较广,考生可以选取生活用品中自己比较熟悉的,例如,乐器、足球、篮球等。
考生可以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入手,选取自己特别熟悉的“物”入手即可。范围非常广,可以说每一位考生应该都有话可说。在写作中,需要明确此物本身的特点,蕴含的文化内涵、情感内涵等,与“我”的关联。
深入灵魂的热爱
2015年高考北京一考生
人们都说,时间是医治伤痛最有效的良药。可是,11年过去了,每当望着那双不曾穿过而且永远也不会穿的手工鞋,我内心对她的恨,都依然还在。
11年前,我们一家人生活在一个小村庄里。父母做着贩卖青菜的小生意,母亲进货,父亲看摊。一家人的日子过得宁静而安详。
然而意外却不期而至——母亲的运货车出了车祸。躺在太平间里的母亲看上去是那样的平静。当时,屋外正飘着那年冬天的第一场雪。望着满天飘落的雪花,我心中对母亲产生了一种恨,我知道她一定是一个人去了天堂,唯独留给儿子一个寒冷的冬天。
记得出事前几天,母亲还说等到我8岁生日的时候,要给我买一个生日蛋糕,买一双别人家孩子脚上穿的耐克运动鞋。此前,因为家里经济条件并不好,所以我从没有正式过过一个生日,也没有穿过一双买的鞋子。于是我对那个生日充满期待和幻想。如今,我在内心深处,依然恨母亲没有兑现她的承诺。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在朋友面前提起过自己的生日。
母亲下葬后,她的物品全被父亲抱到坟前准备烧了。父亲说,另一个世界里的人也要过日子。清理物品时,我看到母亲刚给我做好的一双新布鞋,我死死地抓住不放,不让父亲烧掉。那双鞋,是母亲多少个夜晚一针一线缝好的,每一个针脚都刻有母亲的声音,告诉我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儿。最后,父子俩相拥恸哭一场,父亲同意我留着那双鞋。
常听老人说,梦里可以和逝去的亲人相见。只是生活对我未免太残酷了些,11年来,母亲从没有光临过我的梦境。我恨她,恨她这些年来一直都不理我。年少的孤独和青春的茫然,都由我一个人默默承受。
3年前,我要去城里读中学了,我多么希望母亲能来村头送送我,拖着装有那双手工鞋及其它物品的行李箱,我一步一回头,生怕母亲在某一个时刻出现,怕她因找不到我而担心,怕她满村子喊我的小名而惹得调皮的孩子笑话。我觉得母亲这些年来是在和我玩躲猫猫的游戏,我恨她不懂游戏规则,游戏结束了,还一直躲着不出来。
如今,坐在考场上,望着作文题,我不由地又想起了那双已经伴随我11年而且会一直伴随我今后日子的手工鞋,想念起出生的小村庄,想念起独自走过的小路,想念起一直躲着我的母亲。我对母亲的恨越来越深,深过这11年来的思念。
渗入灵魂的爱 每个情感纯真的人,心底都有一首情歌,它美丽且忧伤,心动又销魂。
心怀淡淡烟愁的女子,注定比别人多一缕细腻的伤感,注定比别人多一抹触景生情的悲凉。
总是轻易就被一些悲情的东西,忽然触碰了至低的泪点。一颗温柔的心,竟然变得那么敏感那么脆弱。
在爱的世界里,每个人都有自己致命的软肋,爱是人生中经历的一段插曲,更是一种心酸的浪漫。
昨天你那么爱我,今天你在哪里?开始笑得最美,最后哭得最真,这就是最真实的爱情。多少真爱被现实击败,回忆只能证明自己爱过,并不能说明那段爱可以白头偕老,更不能把丢失的一切复原。
时间,没有给任何人留下一张折返的车票,我们只能一路前行,甚至连回头悲叹的时间都没有。
我在天涯一角平静的生活,疏远着尘世里的一切,那些流逝了的曾经,在谁忽然记起的瞬间里闪过?
好不容易跨过了一段艰难的时间,又被一种低落的情绪侵占泛滥。我的世界,你的世界,幸福和忧伤不再交换,挥手即是永远??
谁是谁的风景,谁是谁的过客都是注定的。你握过他的手又怎样?你拥抱过他的一切又怎样?最终都是指尖划落的尘烟??
一个人疼痛不堪的时候,总想找一种方式来麻痹自己,麻木自己的一切神经,好让自己在一瞬间忘记了那疼,忘记了那殇。
暮然间,一股酸楚的感觉,忽然在眼底流淌泛滥。有些东西注定在远去的同时,也在心上留下抹不去的疤痕。
在心角处寻一个凄美的位置给自己,再华美的文字都不能召唤回那个温暖的怀抱。那盈握在心的美好,不舍得它走远,又该将其存放于何处?
一段爱情,分离了,也就散了,一颗沸腾过的心,变成一池死水微澜,一个人安静的忧伤,是唯一镇痛的方式。
爱是美丽的忧伤,爱是甜美的心碎。看着一个熟悉的背影,终于消失在自己的视线里,双唇颤抖着,心却已无言。
爱到忘却了自己,等到有一天从那个爱情的痴梦中醒来,发觉自己的身心竟已是伤痕累累。
曾祈祷此岸彼岸,莫失莫离,如今却已失已离。无力改变的结局,无法持久的炙热,情深缘浅是早就拟定了的结局。
斑驳的情话,凋谢成旧忆旧年,贴在胸前找不到那时砰然跳动的感觉,代替它的却是一种隐隐的痉挛。
深入灵魂的热爱
深入灵魂的热爱是怎样的?大概是深入骨髓,时刻挂牵,一丝波澜便可牵扯情绪。能让一个人深入灵魂的爱是什么?祖国,大自然,
或者只是自己对某一个人,对自己的父母,对那个远在千里的家?又或者只是你的一个兴趣爱好,读书,下棋,听歌?其实不管怎样,一个人能找到自己终身热爱的事业或兴趣抑或只是一个情绪寄托,都是足够幸运的。
我的一个朋友,关于她所深入灵魂热爱的,是她一个偶像,一个长相帅气,才华横溢,舞蹈歌喉都过人而无不及的一名艺人。开始时我对她的定义只是停留在浅显的表面,即一个“追星”族,甚至难以想通一个距离自己遥远的人有什么值得追捧,但她就是热爱,不许别人说他的不好,否则会生气。凭借我对
篇三:高分作文
作文试题立意紧扣育人导向——
偏重阐述文字材料背后的事理
教育部考试中心语文学科高考命题专家表示,今年的高考作文命题总体上体现出高考改革方向,弘扬时代精神,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法治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创新能力等4个方面的考查,形成“一点四面”在作文育人方面的合力,实现高考作文试题独特的教育功能。
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比较典型的如全国二卷作文,利用材料创设风采人物评选的情境,要求考生从3名具有时代风采的模范人物中,选出自己更为赞赏的一位。材料中的3个候选人的原型分别代表着矢志创新的科学家群体、爱岗敬业的大国工匠群体以及寻求个人爱好与社会价值相结合的自由职业人群,呼
应着科技创新、迈向制造业强国、提高全民文化素养、建设美丽中国等当代人的梦想,渗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渗透依法治国理念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比如全国一卷作文“女儿举报父亲开车打电话”,直接取材于近期媒体报道的新闻事件,在基本保持事件原生态面貌的同时,命题在写作要求中提出了写信的文体要求,希望激发考生选择一个说理的对象,在有明确针对性的条件下,说真话、讲道理,表达自己的伦理观、法制观,帮助和引导学生树立并践行正确的法制观念。
在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如北京作文题,聚焦岳飞、林则徐、张自忠、邓稼先等古今中华英雄,直接以“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为题,要求考生写出英雄人物的风貌和当代青年的真情实感,带动大家赞英雄、学英雄,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在加强创新能力考查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如上海作文题以“心中坚硬的东西和柔软的东西之间的关系”为内容,引导考生对“和谐自我”进行思考,考查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方面有见地、有创新的思考。另外,四川作文以“老实与聪明”为题、湖北作文以“地下的泉水”为题、广东作文以“感知自然的远和近”为题、安徽作文以“显微镜下看蝴蝶”为题,都紧密联系生活事理,有助于发挥高考试题立德树人的功能。
“总体上,今年没有出现偏、难、怪的作文题目(材料),平稳中有亮点。”江苏省正高级教师、苏州市振华中学副校长袁卫星分析
说,今年高考作文,材料型作文题普遍使用,但材料的内容各具特色,有的是现实生活型材料,如全国一卷、全国二卷、重庆卷、四川卷;有的是寓言故事型材料,如湖南卷、湖北卷、山东卷;有的是哲思语录型材料,如上海卷、江苏卷、福建卷;有的是文学文化类材料,如浙江卷、北京卷。这些材料或贴近社会生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或富于思辨,具有足够的开放空间。
对比分析今年的16套作文题,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导师康健教授有一个总体印象:各省市作文题提供的文字材料有一个共性,就是普遍偏重于阐述文字材料背后的事理,可供学生发挥和创新的空间有所差异。比如重庆、山东、湖南等省市的作文材料暗示性相对较强,“按道理,如果提供的材料暗示性过强,一般留给考生自主创作的空间就会相对变小”。提供的背景材料只陈述事实,不作评判,给考生自由思考的空间,是今年广东高考作文的特点。“这个题目着意信息时代,从不同途径感知自然时,人与自然的距离这个角度,来切入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个具体主题。每个考生可根据自己对自然的认识、感悟、理性展开对
自然的审美与思辨,在立意与语言表达上,有自己的特点就好。”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广东语文学科评卷组组长陈少华说,考生可以通过不同途径对自然进行或“远”或“近”的感知和体验,呈现人与自然的关系,并思考背后的原因与存在的深层次问题。
材料内容贴近时代、社会和学生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活阅历和视野
2015年高考作文命题仍是新材料作文,从提供的材料内容上说,都带有非常鲜明的时代色彩,突出时代精神,紧贴时事热点,贴近社会、贴近学生实际。
教育部考试中心高考命题专家透露,从熟悉的题材或社会热点问题切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成长,引导考生激活人生经验和知识积累,写出个性风采。例如,天津作文题是有关“范儿”的流行语,贴近学生生活,亲切平和,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考生有事可写,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有理可讲。山东作文题用小中见大、常中见新的名言民谚形式,重庆作文题用“公交车等妈妈”的事件等,都易于考生联系生活实际,畅谈独到见解,引领考生关注社会生活,思考个人成长方向,努力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这种“三贴近”的材料已成为高考作文命题选材的常态。
“2015年的高考作文题目整体上都比较接地气,指向性比较明确,学生有话可说!”浙江省杭州市余杭第二高级中学语文特级教师苏贤明认为,一方面今年的作文题贴近社会生活,提供的作文材料大多取材于社会热点事件,比较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中国梦,关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另一方面作文题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注重引导学生关注人生,关注学习,关注传统文化,关注现实等。比如,全国一卷作文题,引导学生思考“规则”、“亲情”、“社会责任感”等关键词之间的关系;全国二卷的作文题,3
个材料“笃学创新”、“敬业爱岗”和“传播美丽”,正是当今社会弘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我们社会所传播的正能量;浙江卷作文题关注人文和个体,关注作文与做人、人品和文品,自然联系到当下的明星犯罪、反腐等;上海卷作文题,关注新时期个体精神的培育,个体和谐之于社会和谐的意义。
有人曾说过,“作文是阅读下的蛋”。2015年全国各省市作文题的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实际的这种共性特征,其实也对学生平时的阅读面和视野是一次全方位“检阅”。“对于考生来说,今年的作文题普遍对他们平时的阅读量和生活感悟、体验有较高的要求。”袁卫星分析认为,除了呈现学生“思想条理”的真实水平,高考作文亦能显现出考生“读书之多少及语藏之贫富”。今年不少材料对调动学生的阅读积累有隐性要求。
当然,这里的阅读,除了读名著,读文章,还包括阅读社会,阅读人生。以浙江卷为例,“文品和人品”的材料,表面上看,考生的选材范围有所收缩,但实际上,围绕着古今中外文人、艺人的作品、人品,考生可以有历史观感,也可以有现实观照,更可以有人生自觉。要真正写好这样的文章,既要有文学的阅读积淀,又要对社会有一定的阅读思考。
“这实际上要求考生有比较丰富的生活体验。”袁卫星认为,今年不少省市高考作文提供的材料给了考生写出自己真正的生活、生活感悟和体验的空间。比如,全国二卷材料中关于“谁更具风采”的讨论,就是能和考生的生活场景相互对接。因为学生的生
活中,就有校园风采人物评选。
给考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性,是北京市今年高考语文作文的一大亮点。北京市高考语文学科命题专家透露,北京今年语文高考两道大作文题供学生二选一。两道作文题都尊重考生的
生活现实。第一题引导考生和在校生学英雄、赞英雄,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第二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活、感受生活、思考生活、热爱生活。每个作文题的命制都尽可能指向明确、简练、清晰,而且每道题对每个学生来说都有话可说。
当然,并非所有的材料都符合学生实际。“中学生有他们自己特定的生活场景和圈子,我们很多成人世界的生活与他们存在较大的差异,他们或许并不太了解成人世界的许多东西。”康健教授认为,“不少省份的作文题更多体现的是成人思维、社会思维和城市化思维,比如开车接电话等,其实是城市热点话题,城市学生因为有生活体验,所以他们相对于农村学生来说是具有竞争优势的。对开车接听电话没太多认识的农村学生在面对这个题目时,可能主要是凭个人想象去完成作文构思,而无法调动自己的生活认知。”
作文材料重在激发学生深度思考——
突出检测考生的思辨能力
从全国范围看,2015年的作文题从整体上注重强化材料内容、含意和考生思维的深度,引领学生辨析核心概念,在比较中说理论证,既让不同学习风格和思维习惯的考生都有发挥空间,又强
化试题的选拔功能。
教育部考试中心高考命题专家分析说,比如江苏卷以“智慧”是经验、能力、境界为素材,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引出对智慧探讨的话题,既打开写作思路,又可以引发考生的自由拓展、多向发散和深度思索。题目本身并不复杂,但要阐释清楚、论证合理,就需要考生有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较高的思维水平。再比如浙江作文题对“人品与文品”、全国汉语文卷作文题“阅读意义的反思”等试题都提出了逻辑阐释的要求。这类思考强度较大的作文题,需要考生调动课内外积累的背景知识,清晰而有条理地组织思想和语言,才有可能将写作向深度展开。从这些试题可见,目前高考作文对思维能力的考查比以往有了更高的期待。
与往年高考作文相比,2015年全国各省市高考作文的不少材料内容思辨色彩有所加深,这对在语文教学尤其是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和批判精神有指向意义。袁卫星以全国一卷举例说,全国一卷材料中女大学生小陈举报自己父亲的行为,是点赞还是质疑?这里没有单向的片面结论,而是把矛盾的双方提供给考生,由考生结合自己的认知和经验进行理性分析,巧妙地把学生引入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层面。从这一点上来说,今年的全国一卷作文题与2003年以“智子疑邻”为材料,以“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为话题的全国卷作文题相比,虽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其现实性、开放度、思辨性特点更为明显。
当全国16套作文题摆在面前时,康健教授还是最推崇今年安徽
省“观察蝴蝶翅膀”和天津市由流行词“范儿”衍生出来的这两道高考作文题。
“这两道作文题与其他省份要求考生用华丽的辞藻把事理说清楚的作文题不同,安徽作文题讲究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结合,这类题目过去很少,它要求考生用文字把一些具体事务阐释清楚,这里面既考查学生的科学精神,又考查考生的文字功底和思维的逻辑性。”康健说,“作文命题有时也很矛盾,提供的文字材料越多,暗示就越多,对考生思维的限制相应也就越多,考生写出来的作文可能大同小异,很难有颠覆性观点。但从阅卷的角度来说,限制性多的作文有一个好处就是阅卷时尺度相对好掌握一些。比如,天津市?范儿?这种简短材料的作文,其实给学生提供的空间非常广阔,比如,范儿可以是行业标准,也可以是道德,还可以是职业规范,等等。”
“天津这道题让考生对?范儿?发表议论,出得有点不好把握。”北京大学中文系陈晓明教授认为,“因为?范儿?这个概念非常含糊,也不好定义。同时它是某种象征的、比拟的、隐喻式的一种表达。这种题目,让中学生来写容易写得浮夸,容易写得夸张,我个人不认为这个题目出得好。”
陈晓明教授认为,同样的含糊体现在江苏卷的作文题里。“这个题目的表达可能有一定的局限,因为智慧可能很重要的是一种天分。这个文章的题目回避了天分这一点,所以它可讨论的余地、得出的结论就比较片面。比如诸葛亮二十几岁就出道,显然不能
说他的经验就非常丰富了,他的智慧跟他的天分有关。特别是题干中讲到?智慧有其自身的景象?,这句话非常模糊、非常含混,让人不得要领。”
不可否认的是,含混的作文材料,要求考生具有短时间内准确分析材料的能力,否则写出来的作文可能谬之千里。山东省青岛市九中语文教研组长、青岛市高中语文中心组成员陶文以山东省今年的作文题为例说:“在作文题里,孩子对于丝瓜和肉豆的探索是一种求知的表现,对于孩子的这种行为,即使是出于好奇,作为家长也应该积极去鼓励和引导,而父亲的否定恰恰挫伤了孩子的这种积极性,父亲的观点是从实用的角度出发,过于现实和功利。很多同学包括网友从顺
其自然的角度展开行文,我个人觉得跟材料的关系不大,孩子并不是没有?顺其自然?或者不尊重自然,他只是在做一种探索发现,孩子的出发点是好的,而父亲觉得孩子的求知行为很可笑,如果一定要以父亲主张?顺其自然?来展开的话,我认为并不切题。”(本报记者 柯进 万玉凤 实习生 宋潇 6月7日发自北京 本报记者 刘盾 孙军 施剑松 对本文亦有贡献)
高分作文啥样?会辩证思维有真知灼见 2015年四川卷的作文材料是这样表述的:"有一次班会课上,同学们围绕'学会做人:我看老实和聪明'展开了讨论"。专家认为,今年的作文题已体现了这个方面。
"辩证思维要求考察考生是否综合谈到对老实与聪明的看
法,最终的落脚点是否升华了'做人',如果只写了老实,或者只写了聪明,那打分基本是在45分及以下。"一位阅卷老师介绍。今年的作文题也检验出不少考生,"语言苍白,文学素养不够,表达水平没有培养起来,使用了名句但不能转化为观点,不能为我所用。"
什么样的作文会是高分?是辩证看待了老实与聪明,并且将社会新闻事件融入其中,能够结合运用点评,谈出真知灼见的作文。"不再是往年仅仅陷入文字优美套路作文的那种作文",这样,通过作文老师便可以看出你并不是一位书呆子,而是关注生活、能够学以致用的人。
中学教师在做好语文基础教学的同时,更应该鼓励学子加强阅读、写作的培训等。一些考生则是写偏了,这样分数也不会很高。"该老师说,作文题目"学会做人:我看老实和聪明",落脚点在老实和聪明上,但却有考生把落脚点放在了"怎样做人"上,
有考生写做人要善良、要勤奋之类的。
2011年辽宁卷高考满分作文:不从众,做自己
梅花不争春,独开汉水滨边,吹香弄影,黯淡了一山春色,成就了一世美名。
溪水不争流,叮咚山林幽壑间,清澈婉转,照映西子的容、二乔的貌,不负一生清誉。人也不从众,即使要遗世独立,也要循着心灵的指引,做自己,给世界留下个巍峨背影。本文庄子不从
众,他便让世人都随着他一起逍遥渭水,逍遥天下。
当别人都着纶巾、持羽扇,站在楚王座下,痛拍栏杆,直欲把胸中丘壑吞吐的时候,他却破衣敝履,独钓渭水滨边;当别人恨不能把自己比作光芒四射的太阳,可以洞彻一切的时候,他却指着衔泥而行的乌龟,对身后楚官淡道:“往矣,吾将曳尾于涂”;当别人对亲的的离去而痛哭流涕、情难自己的时候,他却背对亡妻鼓盆而歌。他唱的什么,无非“羽化而登仙兮,却离伤”。
即使现在,我们高吟“圣人无功,至人无名”的时候,他已作古,乘着鲲化的鹏“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他之身殁,不幸却又幸甚。他不从众,便让人即使望眼欲穿,也难望其项背。
屈原不从众,他便让汩罗江水都随他澎湃千年、滋养千年。
那时,怀王的身侧已无他的立足之地了,身后是郑袖的“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身前是令尹子兰的肺腑之言,言之肺腑。他不能从俗,他便行吟泽畔:“吾令凤鸟飞腾兮,继之以日夜??”他不愿与人同流合污,啜其糟而哺其醴,他只好指天则问:“指九天以为正兮,其惟灵修之故也”。不~他还不愿随众而降,只好举身赴清流了。本文来自语文茶他没有从众,他是他自己,他也是我们的先祖。
时至今日,还有谁不从众,方文山,那个钟情于诗情画意的男子。
猜你感兴趣:
?写
给高进的一封信作文(2017-03-23)
作文七:《写给张自忠的一封信作文》5500字
尊敬的张自忠英雄:
您好~
提起手上的笔,我深知你收不到这封信。但我还是情不自禁地拿起了,心里涌起了一阵莫名的痛。缓缓地激起了藏在心中多年来的敬佩。 一个军人,战死沙场,可谓死得其所,本是一件平常的事,但您的死却有其非同寻常之处:您是中国抗日战争中以上将集团军总司令身份为国捐躯的惟一一人,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世界反法西斯阵营50余国战死沙场的最高将领。您的死,为中国人民树立了一个忠勇奋斗的榜样,坚定了中国人民战胜日本、争取胜利的信心。
孙中山先生曾说:“我死则国生,我生则国死,以吾人数十年必死之生命树国家亿万年不死之根基!”您以自己的热血和生命实践了孙先生的遗训。从这个意义上说,您虽然死去,但您的气节和精神,已经超越了你的生命和你所处的时代,而汇入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浩荡长河之中。海峡两岸的人民将永远地纪念您,缅怀您。
然而现实却十分残酷。
一战淝水,再战临沂,三战徐州,四战随枣。即使您所向披靡,战功显赫,却被历史所埋没还曾被诬为汉奸。这是何
1
等的悲哀。
生于忧患,长于忧患,死于忧患。您在忧患中奋斗了一生,竭尽了全力,最终却未能看到胜利的一天,这是多么遗憾的事!然而您的奋斗没有白费,您的努力加速了胜利的到来。您用生命的代价实践了自己的誓言:“活要活得像个样子,死要死得像个样子~”您的一生,没有愧对国家民族,没有愧对祖宗后代,更没有愧对军人的称号。
郁达夫说过:“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一个可悲的民族,而一个拥有英雄而不知道爱戴他拥护他的民族则更为可悲。”让我们用金色的大字,把您,张自忠——这位胆气豪壮、顶天立地的民族英雄的名字,镌刻在中华民族历史的丰碑上!
此致
敬礼
xxx
2015年6月16日
篇二:张自忠三分钟演讲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张自忠将军——我们心中的英雄”。
提到张自忠,想必大家都不会陌生。张自忠将军是山东临清人。也是中国军队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职务最高的将领。
2
年少时,深感国家不幸、民族多难,于是弃学从戎、立志报国。1914年秋,张自忠投奔到奉天新民屯陆军第当兵。服役期间,他表现突出,被逐步提升为师长。先后在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939年5月,日军分两路大举进犯鄂北,企图围歼第33集团军。张自忠派正面部队进行死守,顽强抗敌。粉碎了日军的企图,并一举收复枣阳、桐柏等地区,史称“鄂北大捷”。然而,1940年4月,日军再次集中30万兵力进犯鄂北。一心报国的张自忠亲率仅剩的少量兵力迎战。
5月1日,张自忠在给各将领的信中写道:“国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为其死,毫无其它办法。更相信,只要我等能本此决心,我们国家及我五千年历史之民族,决不致于亡于区区三岛倭奴之手。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无论作好作坏,一定求良心得到安慰。由现在起,以后或暂别,或永离,不得而知。”5月6日晚,张自忠率2个团和1个特务营共二千余人东渡襄河后,一路奋勇进攻,毫不畏缩,但因寡不敌众被迫退入南瓜店。5月16日下午2时,敌人包围圈在缩小,情况万分危急。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的张自忠留下遗言说:“我这样死得好,死得光荣,对国家、对人民、对长官问心无愧,大家要努力为国杀敌,勿忘我志~”日军战史资料记载了张自忠牺牲的时刻:第四分队藤冈元向敌方最高指挥官模样的军官冲去,此人从血泊
3
中战起,第三中队长堂野君开枪射击,打中军官头部。张自忠殉国当日,他的部下夜袭南瓜店,拼死抢回张自忠将军的八处负伤的遗体。遗体运往重庆安葬时,十万宜昌军民不惧日军飞机盘旋,恭送灵柩直江岸。山在怒吼,汉江在流泪。人民的好儿子张自忠以身殉国时,年仅49岁。
“其忠义之志,壮烈之气,直可以为中国抗战军人之魂。”这是**总理对张自忠将军的评价。战争的硝烟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退去,岁月消退了伤痕,却无法抹去人们情感的共鸣。正是一位又一位像张自忠将军这样毫不畏惧,时刻准备为民族大义慷慨赴死的英雄,才让中华民族在八年的抗日战争中最终获得胜利。他们的浩然正气和献身精神将永驻人们的心间,激励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共筑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
我的演讲结束了,谢谢大家~
篇三:张自忠
国军第33集团军总司令[1] 。张自忠当选第一名将首先是由战绩决定的,他曾在台儿庄战役中重创日寇坂垣师团,获得临沂大捷;收复枣阳桐柏,获得鄂北大捷;还获得过襄东大捷,被老百姓称为活关公[1] 。同时还因为他是抗战时期牺牲的国军最高将领[1] (同时也是二战中同盟国牺牲的最高将领)。这样一位正直的、人格高尚的爱国者却曾被误认为汉奸而人人喊打,简直是奇耻大辱[1] 。最后张自忠为
4
这件耻辱主动选择了牺牲,以生命的代价表达自己的清白,真正是悲剧英雄[1] 。
张自忠将军殉国后,日本军队为其举办了盛大的葬礼,但**通过各种渠道将张自忠迁葬重庆,在码头迎接张自忠将军时,十余万百姓啜泣流泪,**抚棺大恸。从此**的办公桌上就摆上了张将军的遗像,后被追授为陆军上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追认为革命烈士。
篇四:张自忠
(转 载 于:wWw.zAIdian.cOM 在 点 网:写给张自忠的一封信作文) 张自忠: 第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当选第一名将首先是由战绩决定的,他曾在台儿庄战役中重创日寇坂垣师团,获得临沂大捷;收复枣阳桐柏,获得鄂北大捷;还获得过襄东大捷,被老百姓称为活关公。同时还因为他是抗战时期牺牲的国军最高将领(李家钰牺牲得晚于张)。但最主要的,是因为人们对张自忠悲剧经历的同情,这样一位正直的、人格高尚的爱国者却曾被误认为汉奸而人人喊打,简直是奇耻大辱。最后张自忠为这件耻辱主动选择了牺牲,以生命的代价表达自己的清白,真正是悲剧英雄。
篇五:张自忠
张自忠(1891—1940),抗日名将,民族英雄。字荩忱,山东临清人。1912年考入天津政法学堂。1914投军奉天新民屯车震团。1917年入冯玉祥西北军,历任排长、连长、营
5
长、团长、旅长、师长兼西北军官学校校长等职。1930年中原大战后,西北军宋哲元部被**改编为陆军第29军,张自忠任第29军第38师师长兼张家口警备司令。kxop.
1933年3月,日军侵占热河后继续向长城各要塞进犯。宋哲元委张自忠为前线总指挥,率第29军与敌在喜峰口到罗文峪一线激战40余日,取得一次次胜利,打出了中国军队的威风,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抗日决心。1935年“华北事变”后,张自忠任察哈尔省主席,1936年兼任天津市长。“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宋哲元决定率第29军撤退到保定,行前令张自忠代理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北平绥靖公署主任兼北平市长,留在北平与敌周旋。北平沦陷后,国人对张自忠非议颇多,认为他是“华北特号汉奸”,报纸上一律称他“张逆自忠”。事实上,日军侵占北平后便要求张自忠通电反蒋,被张自忠严词拒绝。日本人于是再也不与张自忠对等谈判。张见大势已去,便决定脱离险境。他先称病躲进德国医院,后又化装成司机助手乘坐美国人的汽车逃到天津,接着乘英国轮船去烟台,再转济南,最后到达南京,始得脱险。9月在济南时,他在一封信中写到:“忠冒险由平而津而烟台而济南,刻即赴南京谒委员长,面言一切。......而社会方面颇有不谅解之际,务望诸兄振奋精神,激发勇气,誓扫敌氛,还我河山。非如此不能救国,不能自救,并不能见谅于国人。事实胜于雄辩,必死而后能生。”
6
1937年11月,张自忠回到原部队,此时部队已编为第59军,张自忠任军长。返部队当天,他对部众痛哭誓言:“今日回军,除共同杀敌报国外,是和大家一同寻找死的地方”。1938年初,号称日寇“铁军”的板垣师团在山东半岛登陆,一路西进,3月上旬进至鲁南军事要地临沂城下,以优势兵力围攻守军庞炳勋的第40军的5个团,庞部与敌血战数日,渐感不支。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急调第59军增援临沂。张自忠得令后即率部星夜兼程,日行180里赶到临沂北郊,随即兵分三路从北面对围城之敌发起猛烈进攻,临沂守军也开城出击。凶顽的的板垣师团在两面夹攻下仓惶后撤。张自忠率部急追,在沙子岭再创板垣师团,取得抗战史上有名的“临沂大捷”。经此一役,张自忠声誉雀起,被提升为第27军团军团长。是年10月升任33集团军总司令兼第59军军长。不久,张自忠又兼任第五战区右翼兵团司令。
1939年5月,日寇10万之众兵分两路大举进犯鄂北的随县、枣阳地区。张自忠一面命正面部队死守,一面火速派2个师迂回到敌后方,两面夹击包抄日军。他还亲自率2个团渡过襄河向敌猛攻,粉碎了日军围歼第33集团军的企图。随后第五战区左右兵团全线反攻,一举收复枣阳、桐柏等地区。史称“鄂北大捷”。同年12月,日军又集中大量兵力向驻守长寿店地区的第33集团军所属第132师等部阵地进攻,双方激战7天7夜,132师阵地多次被突破。张自忠决定用
7
奇兵打敌神经中枢的战法挫败敌人。他调第132师的第359团另配1个营,令其于夜间绕道偷袭日军设在钟祥县的总指挥部。临出发前,他鼓励将士们说:“国家养兵就是为了打仗,打仗就会有伤亡。人总是要死的,多活20年少活20年转眼就过去了。但死有重于泰山,有轻于鸿毛,为国家为民族而死就重于泰山,否则轻如鸿毛。”在张自忠的激励下,奇袭部队当晚潜行30里路,一举端掉日军总指挥部。正面进攻的日军惊闻老巢被端,大为恐慌。张自忠指挥部队趁势猛烈反攻,打得日军狂退60里,大获全胜。此役称“襄东大捷”。**通电嘉奖,称张部为“最优部队”,其防区为“模范战场”。老百姓则美称张自忠为“活关公”。
1940年4月,日军集中30万兵力再次向鄂北的随县、枣阳地区进犯。当时第33集团
军只有74师的2个团驻守襄河西岸。张自忠作为有中将军衔的集团军总司令,本可不必亲率部队出击作战,但他不顾部众的再三劝阻,坚持由副总司令冯治安留守襄河西岸,而他自己亲率仅剩的2个团加总司令部直属特务营渡河作战。
5月1日,张自忠亲笔谕告所部各将领:“看最近之情况,敌人或再来碰一下钉子,只要敌来犯,兄即到河东与弟等共同去牺牲。国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为其死,毫无其它办法。更相信,只要我等能本此决心,我们国家及我五千年历史之民族,决不致于亡于区区三岛倭奴之手。为国家民族死
8
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愿与诸弟共勉之。”
5月6日晚,张自忠又亲笔给副总司令冯治安留下临阵遗嘱,进一步表示了以死报国的决心。书中说:“因为战区全面战事之关系,及本身之责任,均须过河与敌一拼,现已决定于今晚往襄河东岸进发,到河东后,如能与38D、179D(38师和179师)取得联络,即率两部与马师,不顾一切向北进之敌死拼。设若与179D、38D取不上联络,即带马之三个团,奔着我们最终之目标(死)往北迈进。无论作好作坏,一定求良心得到安慰,以后公私均得请我弟负责。由现在起,以后或暂别,或永离不得而知。”
两封书信大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大无畏气概,后来亦被**誉为“忠义之志、壮烈之气”的两封遗书。
5月7日张自忠率2个团和1个特务营共二千余人东渡襄河后,一路奋勇进攻,于14日在方家集将日军第13师团拦腰斩断。日军遂以优势兵力对张部实施包围夹攻。张自忠毫不畏缩,指挥部队向人数比他多一倍半的日军冲杀十余次。日军伤亡惨重,不明白这支中国军何以这样能战,后听说是张自忠亲率的部队,当即大量增兵,企图消灭这支劲敌,以绝后患。15日,日军万余人分南北两路向张部夹攻。激战至16日拂晓,张自忠被迫退入南瓜店十里长山。日军以飞机大炮将南瓜店轰成一片火海。张自忠自晨至午,一直疾呼
9
督战,午时他左臂中弹仍坚持指挥作战。到下午2时,张自忠手下只剩下数百官兵,他将自己的卫队悉数调去前方增援,身边只剩下高级参谋张敬和副官马孝堂等8人。他掏出笔向战区司令部写下最后近百字的报告,交给马孝堂时说:“我力战而死,自问对国家对民族可告无愧,你们应当努力杀敌,不能辜负我的志向。”稍后,张自忠腰部又被机枪子弹击中,他卧倒在地浴血奋战。后张自忠身上又中五弹,为了不让日军俘获,他举枪自戕。一代名将,壮烈殉国。随张自忠东渡作战的二千官兵亦于南瓜店十里长山全部牺牲。 凶残暴虐的日军也不得不佩服张自忠将军的忠勇,列队脱帽向张自忠遗体敬军礼,用上好木盛殓并竖灵牌。
**惊闻张自忠殉国,立即下令第五战区不惜任何代价夺回张自忠遗骸。继张自忠任第59军军长的黄维纲率部再渡襄河,与敌激战两昼夜,付出了二百多人的伤亡,终于在方家集寻得英烈坟墓,开棺将忠骸起出,重殓后再将灵柩运往重庆。先由陆路运至宜昌,停灵东山寺,事先并未公布。但消息一经传出,宜昌民众不期前来祭悼者逾数万人。当灵柩运至重庆朝天们码头,**率军政要员来到江边,亲自扶灵执绋,再拾级而上,护送灵柩穿越重庆全城,来到重庆北碚双柏树小山落土安葬,并追晋上将。冯玉祥把这里更名为“梅花山”,并亲自为自己的老部下题写“张上将自忠弟千古荩忱不死”的题词。延安也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毛泽
10
东题写了“尽忠报国”的挽词。
为纪念张自忠将军,湖北省宜城县曾一度改名为“自忠县”。1941年5月在南瓜店张自忠殉国的山头建造了“张上将自忠殉国处”纪念碑,山下修建了两千战死十里长山的官兵公
墓。1982年4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追认张自忠将军为“革命烈士”。
11
作文八:《张自忠简介》800字
抗战英雄张自忠
大家好,我是宣讲员谢丹昂,刚刚大家在视频里已经了解了张自忠将军的生平简介,下面由我给大家讲述一下张自忠将军的主要抗战事迹。
第一个1938年3月的临沂战斗,张自忠率领部击溃日军号称
先给大家说说枣宜会战的背景。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政府西迁重庆,而1939年12月国民党主动发起的冬季攻势,给日军的打击相当大,日军为了报复,1940年4月调集重兵,企图将第5战区主力围歼于枣宜地区,于是发起了枣宜会战。
当时张自忠任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率两个团驻守襄河西岸,会战发起时,张自忠不顾部下的再三劝阻,亲率部队渡河作战。2000多人的队伍一路奋勇进攻,将日军第13师拦腰斩断。日军随后以优势兵力对张自忠所部实施包围夹攻。张自忠毫不畏缩,指挥部队向人数比他们多出一倍半的敌人冲杀10多次。激
战到16日佛晓,张自忠部被迫退入南瓜店十里长山。日军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一昼夜发动9次冲锋。张自忠所部伤亡人员急剧上升。5月16日午时,张自忠左臂中弹仍坚持指挥作战。到下午2时,张自忠手下只剩下数百官兵,他将自己的卫队悉数调去前方增援,身边只剩下参谋、副官等8人。5月16日下午4时,张自忠所部全军覆没,张自忠战死,年仅49岁,他是同盟国反法西斯战争为国捐躯的最高将领。
**惊闻张自忠殉国,立即下令第5战区不惜任何代价夺回张自忠遗骸。一百多名优秀将士,抢回张将军的尸骨,经检视,张自忠身有八处伤口,其中炮弹伤二处,刺刀伤一处,枪弹伤五处。
在得知张自忠将军壮烈殉国的消息后,不但重庆国民政府为张将军举行了隆重的国葬,中共领导人**、**、**等也分别题写挽词悼念。甚至日军设在汉口的广播电台在张自忠死后当日发出报道都称张自忠为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政府追认张自忠将军为革命烈士,2009年其被评为
革命先辈张自忠的故事讲完了,下面让我们看看,在新时代
的中国,可敬可爱的华夏儿女是如何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祖国的建设顽强拼搏,无私奉献的。接下来我给大家讲一讲我们的航天英雄杨利伟的故事。
作文九:《张自忠轶事》16800字
《谁害死了张自忠》
(2007-10-19 23:33:31)
文/ 阿忆
5月16日,是张自忠中将殒于湖北的忌日,算起来已有67年。
在漫长的67年中,很少有人探究,到底是谁害死了张将军。答案似乎非常简单,不用细想,当然是日本人!
这个结论固然不错,没有日军入侵,张自忠可以做一位和平军人,无人可以置他于死地。但是,即便日本人长驱直入,打到华中,张将军就一定会陨命前线吗?要知道,张自忠贵为中将,是第33集团军总司令,下辖第55军、第59军、第77军,其中第59军是其嫡系,军长一直由其兼任。在枣宜会战中,他又高居第5战区右翼兵团总指挥之重职,王瓒绪中将的第29集团军也归其调遣,但他却带着1个不满员的师,孤兵深入,投入日军重重围困,壮烈取死。这其中关键的一点是,他的军阶太高,军职太显赫,他完全可以坐镇大本营,免于一死,为抗战立更大的战功。那么,是什么迫使张将军义无返顾地迈向死地,以壮烈殉国终其一生?
只要翻一翻历史资料,不难看出,逼死张将军的,是沸腾的舆论。
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把民意和舆论捧得太高,以至现在谈起来自大众的声音,依然带有神圣感。实际上,舆论学公认,来自公众的声音带有致命缺陷。比如,它常常以成见为基础,具有太多的想当然的非专业判断,下结论草率而不负责任,对下过的结论又会很快忘掉……这些舆论的种种缺憾,对于发出声音的公众而言是一种发泄,很痛快,酣畅淋漓,但对于当事人,常常苦不堪言,有口难辩。最后,声讨者很快忘记了声讨,忙自己的事情去了,但被声讨的人却一生无法医治心底的创伤。
张自忠,正是这样一位蒙冤的将军,他必须以死来清洁自己的荣誉。
提起这件事,今天的人,恐怕很难想象,像张自忠这样的肝胆忠烈,在他尚未成为“民族英雄”之前,也会被没脑愤青痛骂为“华北特号汉奸”。
30年代中期,日本为确保“满洲国”的军事安全,防止蒋中正突然收复东四省,便要求在华北建立“非军事缓冲区”,日军北撤,革命军南撤,所有驻防退出华北。经过艰苦的谈判,双方协议,华北只留驻一支军队,这就是宋哲元中将驻守京津的第29军,其中第38师师长便是张自忠少将。
那个时候,蒋中正给这支军队的训令是,“忍辱负重”,不主动打仗,也不放弃华北,与日军做长期周旋。可问题是,这支军队,一直视日军为死敌,比如冯治安师长,一直在找日本人的麻烦,一心想把事情闹大,发泄心中的淤愤。宋哲
元也是这么一个人,看着日本人就别扭,根本不想跟他们多说话。所以,在全军高级将领中,惟有张自忠沉默寡言,儒雅周详,他身高1米80,相貌酷似**中将,不仅革命军官兵敬仰他,日本军政也很喜欢他。
于是,在华北危亡的复杂局面中,张自忠被先后任命为察哈尔省主席和天津市长,艰难维系着苦涩的和平,不能得罪日本人,不能丢中国人的脸。对于一个具有高度民族自尊心的人,这种内心痛苦,可想而知。
这一切,在外人看来,完全是另一番图景。
大家只是看到,第29军全军将士对日本人全都横眉立目,惟有张自忠一人,竟与日军保持往来,甚至应邀去日本访问,而且受到欢迎和敬重。于是舆论沸沸扬扬,说张自忠与日本订了“密约”,日本人赠其巨款,还送给他一个美人儿。 这种时候,人们会忘记就在几年前,张将军曾担任喜峰口战役的前线总指挥,令大刀队夜袭敌营,砍下数百日军的头颅。为此,还有了《大刀进行曲》这首歌,当年脍炙人口。后来,这首歌被全面修改歌词,变成了歌颂东北义勇军和全国老百姓,殊不知,当年它是献给第29军大刀队的,第2句歌词不是“全国爱国的同胞们”,而是“二十九军的兄弟们”。
那个时候,张自忠是抗战英雄,但一晃就变成了嫌疑汉奸。
对于张自忠全面的误解,是卢沟桥事变之后。为了保全战斗实力,第29军奉命南撤保定,以取得紧急北上的5个甲种师的支援。与此同时,为了疏散和安置没能随军撤离的军人家眷,为了京津不受重大损失,也为了收殓沙场上的官兵尸体,宋哲元任命张自忠代理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兼北京市长,与敌敷衍,拖延时间。
这一次,沉默寡言的张将军落泪了,他对秦德纯副军长说:“你同宋先生成了民族英雄,我怕成了汉奸了。”
这样的事,历史上是有先例的,而且从无例外。
曾国藩为国效力终生,临死前被迫处理“天津教案”,顿时成了“汉奸”。 李鸿章扶国于危难,临死前签署“辛丑条约”,当即成了“卖国贼”。
我们这个民族,是很讲究面子的,宁可玉碎,不为瓦全,而且无论先前你做过什么,无论你是不是忍辱负重地代表民族最终利益,只要你与民族敌人周旋,搞了缓兵之计,公众舆论就再也不会放过你,甚至永远不会放过你的后人。
果然,张自忠彻底成了众矢之的,成了叛徒、大汉奸、卖国贼的代名词。1937年后半年的报纸,多在痛骂他“卖国变节”,一律称之为“张逆自忠”。那时的中国文人,凡喜欢发表言论的,没有谁没骂过张自忠。一些大报用醒目的大标题配文,讽刺张将军“自以为忠”,其实是“张邦昌之后”。
9月28日,《大公报》发表《勉北方军人》,颂扬北方老将段祺瑞和吴佩孚的民族气节,而把张自忠与汉奸殷汝耕名列一处。
“在北方军人的老辈中,便有坚贞不移的典型。段祺瑞先生当日不受日阀的劫持,轻车南下,以民国耆老死于沪上,那是北方军人的光辉。最近北平沦陷之后,江朝宗游说吴子玉先生,谓愿拥戴他做北方的领袖,经吴先生予以断然拒绝。这种凛然的节操,才不愧是北方军人的典型。愿北方军人都仰慕段、吴两先生的风范,给国家保持浩然正气,万不要学鲜廉寡耻的殷汝耕及自作聪明的张自忠!” 当年的《大公报》,类似于今天的《南方周末》,完全是民意代表,从不与政府保持一致,被视为社会的良知。可想而知,当年它的公众影响力比《南方周末》和《北京青年报》加起来还要大,其连篇累牍地鞭挞张自忠,效果可知。 好在张自忠比曾国藩和李鸿章幸运,他只有46岁,他有充分的时间去改变公众看法,最有效的办法便是,“粉身碎骨,以事实曲直于天下”。
在一片痛骂声中,张自忠始终缄默着,周旋着,估算着第29军向目的地有序撤离的时间,努力使京津免于屠城。等到日军要求他通电反蒋,他已完成宋哲元交给他的任务,他便断然拒绝,随后称病,躲进德国医院,然后骑车逃往天津,再换乘英国轮船去青岛,至济南,企图转道南京。
在济南时,张自忠被山东省主席韩复榘上将拘押,韩主席叫来秦德纯,另派一位大员,一同押解张自忠去南京侯审。在韩复榘看来,张自忠就是汉奸,必须惩办。
张自忠被押上火车时,京沪各大报纸皆发电讯,报道“张逆自忠今日解京讯办”,连车次也做了详细报道,所以火车一进徐州站,秦德纯忽然发现打着白旗的学生包围上来,急忙令张将军躲到厕所里,张将军自问无愧,不肯,被秦德纯推了进去,随手把门锁上。学生冲上车,咆哮着要抓“汉奸张自忠”,秦德纯颇费一番口舌,才把愤怒的学生骗下火车。
这件事,对张将军的刺激极大,让他清醒地知道了自己的公众形象。 拘押济南期间,张将军曾给同事和部下写信说——
“社会方面颇有不谅解之际,务望诸兄振奋精神,激发勇气,誓扫敌氛,还我河山。非如此不能救国,不能自救,并不能见谅于国人。事实胜于雄辩,必死而后能生。”
“必死而后能生”,为了清扫自己毁誉,张将军想到了由死而生。
也就是从那时起,“死”这个字,频繁出现在张将军笔端。在他留下的并不多见的言论之中,出现最多的字眼儿,莫过于“死”。在给弟弟张自明的信中,他写道:“吾一日不死,必尽吾一日杀敌之责;敌一日不去,吾必以忠贞至死而已。”他曾对部下说:“我相信中国的抗战能够胜利,但是这个胜利必须用我们的生命去换取。我们要从死里求生,不能存半点侥幸。”与左翼兵团总指挥孙连仲上将谈话时,他竟说要“等待时机,舍身成仁,给全军树立一个榜样”。
到了南京,张自忠见到蒋中正,心头悬垂的石头落了地。蒋中正相信张自忠是爱国的,劝说他放宽心,好好休养。张自忠大为感动,在解除拘押回寓所的路上,他含着泪,对秦德纯说:“如果委员长令我回部队,我一定誓死以报领袖,
誓死以报国家。”
在张自忠看来,蒋中正给他的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可以用来证明自己不是汉奸。如果没有这个机会,他将遗臭万年,所以他对蒋中正心怀感激。
1938年,张自忠代理第59军军长,归队当天,他又一次落泪,对同样担负着汉奸恶名的老部下说:“今日回军,除共同杀敌报国外,是和大家一同寻找死的地方。”在西北军余脉中,何以第59军作风硬朗,最善进攻,且从来不留后路,因为这是一支寻死求生的军队!
张自忠总是亲临前线督战,每战必留遗嘱,抱定必死之心。他是不能打败仗的,一个被疑为“华北特号汉奸”的人,从一开始便失去了可以撤退可以打败仗的权利。他只能勇往直前,痛击日军。
张将军做得不错。在徐州会战中,他痛歼板垣师团两个联队,并衔尾急追,日进60公里,取得“临沂大捷”,坂垣征四郎羞得数度要自杀。在武汉会战之后,他以一对十,歼敌1万3千人,击毙日军3位联队长,最终挫敌溃退,赢得“鄂北大捷”。不久,张将军再次猛冲猛打,取得 “襄东大捷”。
不过,即使军功在身,为民族独立而死和为洗清自己而死,这两种死念依然缠绕在张自忠的心底。为夺取“鄂北大捷”,张自忠计划夜袭钟祥日军总部,行动前,他再次提到:“人总是要死的,多活20年少活20年转眼就过去了。但死有重于泰山,有轻于鸿毛,为国家为民族而死就重于泰山,否则轻如鸿毛。”当然,他胜利了,但他没有死,所以老百姓和记者都已承认他确实能打仗,可要说他是民族英雄,似乎还差得很远。
这其间,美国记者史沫特莱赶到钟祥县,来采访张自忠。但像绝大多数记者一样,史沫特莱对张司令的印象并不好,认为他至少曾经做过汉奸,现在不过是将功补过罢了。在采访中,史沫特莱问到“伪军”问题时,张自忠非常敏感,不再说话了。或许,他感到很愤怒,已经打了这么多大仗胜仗,投降问题却依然包围着他。
史沫特莱无法理解张自忠的沉默,认为是羞愧和面子使然,而对于张自忠来说,沉默是他唯一的选择。就像史沫特莱一样,舆论仍然认为,张自忠的胜仗,不过是弥补过去做汉奸的罪过,只有张将军自己知道,他从未做过汉奸,但他必须用壮烈的死来证明。
1940年,日军集结10万重兵,猛攻湖北,张自忠的机会终于来了。
5月1日,日军突破左翼孙连仲防地,李宗仁上将立即下令,要右翼张自忠西渡襄河,截击日军。张自忠一面下令襄河东岸部队分头迎敌,一面指示西岸做好出击准备。在动员第59军高层时,他号召为国赴死——
“只要敌来犯,兄即到河东与弟等共同去牺牲。国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为其死,毫无其它办法。更相信,只要我等能本此决心,我们国家及我五千年历史之民族,决不致于亡于区区三岛倭奴之手。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
此时,第33集团军能调往河东作战的,只有第74师和司令部的1个手枪营,其他部队分散在各个隘口,一时难以抽调。但西渡襄河已是必须,日军重兵压进,直扑宜昌,威胁陪都重庆,必须奋力拦住。不过,张自忠作为中将总司令,不管怎么个打法,他本人都没有必要亲率小股部队,外出冒险。但他不顾部下再三劝说,非要坚持让冯治安副总司令留守,自己率区区人马,渡河作战。 5月6日,张自忠给冯治安发出最后一封信,这是一份军事遗嘱。
“因为战区全面战事之关系,及本身之责任,均须过河与敌一拼,现已决定于
今晚往襄河东岸进发,到河东后,如能与38D、179D取得联络,即率两部与马师,不顾一切向北进之敌死拼。”
信发,张自忠带兵渡河,义无返顾。
张将军平素生活简朴,从来只穿土布军装,与下级军官无异,但这一次出征,将军一反常态,竟穿上了黄呢军装。这让送行的人非常吃惊,他们后来才明白,他们的总司令已经做好了回不来的准备。
5月8日,张自忠在新街恶战一场,9日黎明,将军北上峪山,在二郎庙血战。上午,第38师师长黄维纲少将前来会师,两师一起继续北进。此时,张将军已经取得与河东其他3个师的联络,但河东5师均不满员,总兵力不过2万人,相当于日军1个师团,而且军械远逊。10日,蒋中正和李宗仁下令,第5战区所有事先让道外撤的兵力全线内合,围歼全部日军。日军受惊西进,迎面撞上张自忠。他们误以为张将军有足足的5个师,急令两个师团和1个支队全力围歼。13日,为接应第179师和第180师,并截击日军第39师团,张将军与黄将军分为左右纵,分路出兵。不幸的是,张将军的无线电密码被日军通信兵破译,日军第13师团和39师团得到情报,奋力合围,准备夹击张自忠总部。张将军处境凶险,却浑然不知。14日清晨,张自忠与先行到达的日军遭遇,经肉搏和冲锋,将敌击溃。深夜,张自忠继续南进,15日拂晓抵达罐子口。此时西渡襄河,回到对岸,仍可脱离危险,但张将军执意留在河东,探入虎口。黄昏,张自忠进抵南瓜店,致电黄维纲师长,令其冲破重重阻拦,远道解围,同时向中央兵团总指挥黄琪翔中将请援,以防不测,可惜未见答复。此时的张自忠总部,可用之兵,只有1500人,而围攻日军却是6000人
5月16日,张将军布阵十里长山,等待援兵,实现“里应外合”。日军悉知张自忠意图,遂极力猛攻,要在其援军赶到之前消灭张将军。他们以飞机和大炮配合轰击,弹如雨下,革命军阵地变成一片火海。张自忠身材高大,穿着耀眼的黄呢军装,目标明显,日军从3个方向,用交叉火力,向他射击。中午,张将军左臂中弹,但他坚持着,给第5战区司令部写下最后一份报告。然后,他副官说:“我力战而死,自问对国家,对民族可告无愧。”
此时,日军包围圈尚有东北角一个缺口,但谁都可以突围,惟张将军是没有权力撤退的,他不能因为做逃兵而勾起公众丰富的联想,于是,他让苏联顾问和文艺兵冲出了缺口。
下午3点,张将军腰部中弹,右肩右腿被炮弹皮炸伤,只能卧地指挥。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将军又中3弹,却猛然站起,被身后的日本兵射杀,另一名日本兵跑上前去,用枪托击碎他的头颅,把刺刀插进他的腹部……
这一刻,张将军知道,他绝对不再是汉奸了,他将是永远的民族英雄。 日军偶然发现,将军衣兜里的金笔刻着“张自忠”3字,大为惊骇,立即列队脱帽,行军礼致敬,最后用棺木盛殓,竖起“支那大将军张自忠”灵牌。不知日军这样做,是因为崇敬将军忠勇,还是依然像过去一样喜欢他的儒雅亲善。
蒋中正闻讯后,非常生气,他不明白为什么总司令战死,副总司令、军长、师长反倒一个也没死,不知道这仗到底是怎么打的。他哪里晓得,张自忠的死,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阵亡,他是在涅槃,是要用壮烈殉国告诉国人,为了民族,他可以视死如归。
张将军的尸体从日军修建的坟茔中启出,运至宜昌,停灵东山寺,数万宜昌人不期而集,悲伤之情,溢于言表。但除了痛恨日军之外,他们是否为错怪过这位忠烈感到深深的内疚?灵榇沿长江逆流送抵重庆,储奇门码头人山人海,10
万人前来凭吊,而这些人,又有多少当初没骂过张自忠呢?好在这个时候,他们终于明白了,棺材里的人是真正的英雄,但谁为他的死承担责任呢,报社和舆论会一致愤怒地说,该死的日本人!
张自忠(1891~1940),字荩忱,山东临清人,是中国军队在抗战中牺牲的职务最高的将领,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阵营中战死的最高军队将领。 到底是谁害死了张将军?答案似乎非常简单,不用细想,当然是日本人! 这个结论固然不错,但是,即便是日本人长驱直入,打到了华中,张将军就一定会殒命前线吗?要知道,张自忠贵为中将,高居第5战区右翼兵团总指挥之重职,是第33集团军总司令,下辖第55军、第59军、第77军,其中第59军军长一直由其兼任,但他只带着两个团,孤军深入,投入日军重重围困,壮烈取死。这其中很关键的一个问题是,他的军阶太高,职位太显赫,他完全可以坐镇大本营,免于一死,为抗战立更大的战功。
是什么迫使张将军义无反顾地迈向死地,决定壮烈殉国终其一生? 被痛骂为“华北特号汉*”
20世纪30年代中期,日本为确保“满洲国”的军事安全,防止蒋中正突然收复东四省,便要求在华北建立“非军事缓冲区”,日军北撤,国民革命军南撤,所有驻防退出华北。经过艰苦的谈判,双方协议,华北只留驻一支军队,这就是宋哲元中将驻守京津的第二十九军,其中第三十八师师长便是张自忠少将。 那个时候,蒋中正给这支军队的训令是“忍辱负重”,不主动打仗,也不放弃华北,与日军长期周旋。可问题是,这支军队,一直视日军为死敌。
在全军高级将领中,惟有张自忠儒雅周详,他沉默寡言,身高1米80,相貌酷似**,不仅革命军官兵敬仰他,日本军政也很喜欢他。于是,在华北危亡的复杂局面中,张自忠被先后任命为察哈尔省主席和天津市长,艰难维系着苦涩的和平,不能得罪日本人,又不能丢中国人的脸。对于一个具有高度民族自尊心的人,这种内心痛苦,可想而知。
但这一切,在外人看来,完全是另一番图景。
大家只是看到,第二十九军全军将士对日本人全都横眉立目,惟有张自忠一人,竟与日军保持往来,甚至应邀去日本访问,而且受到欢迎和敬重。于是舆论
沸沸扬扬,说张自忠与日本订了“密约”,日本人赠其巨款,还送给他一个美人儿。
这种时候,人们会忘记就在几年前,张将军曾担任喜峰口战役的前线总指挥,令大刀队夜袭敌营,砍下数百日军的头颅。为此,还有了《大刀进行曲》这首歌,当年脍炙人口。后来,这首歌被全面修改歌词,变成了歌颂东北义勇军和全国老百姓,殊不知。当年它是献给第二十九军大刀队的,第二句歌词不是“全国爱国的同胞们”,而是“二十九军的兄弟们”。
那个时候,张自忠是抗战英雄,但一晃就变成了嫌疑汉*。
对于张自忠全面的误解,是在卢沟桥事变之后。为了保全战斗实力,第二十九军奉命南撤保定,以取得紧急北上的五个甲种师的支援。与此同时,为了疏散和安臵没能随军撤离的军人家眷,为了京津不受重大损失,也为了收殓沙场上的官兵尸体,宋哲元任命张自忠代理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兼北京市长,与敌敷衍,拖延时间。
这一次,沉默寡言的张将军落泪了,他对秦德纯副军长说:“你同宋先生成了民族英雄,我怕成了汉*了。”
这样的事,历史上是有先例的,而且从无例外。曾国藩为国效力终生。临死前被迫去处理“天津教案”,顿时成了“汉*”。李鸿章扶国于危难,临死前签署“辛丑条约”,当即成了“卖国贼”。
我们这个民族,是很讲究面子的,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而目无论先前你做过什么,无论你是不是忍辱负重地代表民族最终利益,只要你与民族敌人周旋,搞了缓兵之计,公众舆论就再也不会放过你,甚至永远不会放过你的后人。 果然,张自忠彻底成了众矢之的,成了叛徒、大汉*,卖国贼的代名词。1937年后半年的报纸,多在痛骂他“卖国变节”,一律称之为“张逆自忠”。那时的中国文人,凡喜欢发表言论的,没有谁没骂过张自忠。一些大报用醒目的大标题配文,讽刺张将军。自以为忠”,其实是“张邦昌之后”。9月28日,《大公报》发表《勉北方军人》,颂扬老将、段棋瑞和吴佩孚具有民族气节,而把张自忠与汉*殷汝耕名列一处。
当年的《大公报》,是民意代表,被视为社会的良知,当年它的公众影响力比如今的《南方周末》和《北京青年报》加起来还要大,其连篇累牍地鞭挞张自忠,效果可想而知。好在张自忠比曾国藩和李鸿章幸运,他只有46岁,他有充分的时间去改变公众看法。最有效的办法便是:“粉身碎骨,以事实曲直于天下”。
“事实胜于雄辩,
必死而后能生”
在一片痛骂声中。张自忠始终缄默着,周旋着。估算着第二十九军向目的地有序撤离的时间,努力使京津免于屠城。等到日军要求他通电反蒋时,他已完成宋哲元交给他的任务,便断然拒绝,随后称病,躲进德国医院,然后逃往天津,再换乘英国轮船去青岛,至济南,企图转道南京。
在济南时,张自忠被山东省主席韩复渠拘押。韩主席叫来秦德纯,另派—位大员,一同押解张自忠去南京候审。在韩复渠看来,张自忠的确是汉*,必须惩办。
张自忠被押上火车时,京沪各大报纸皆发电讯,报道“张逆自忠今日解京讯办”,连车次也做了详报。所以火车一进徐州站,秦德纯忽然发现打着白旗的学生包围上来,急忙令张将军躲到厕所里,张将军自问无愧,不肯,被秦德纯推了进去,随手把门锁上。学生冲上车,咆哮着要抓“汉*张自忠”,秦德纯颇费一番口舌,才把愤怒的学生骗下火车。
这件事,对张将军的刺激极大,让他清醒地知道了自己的公众形象。
拘押济南期间,张将军曾给同事和部下写信说:“社会方面颇有不谅解之际,务望诸兄振奋精神,激发勇气,誓扫敌氖,还我河山。非如此不能救国,不能自救,并不能见谅于国人。事实胜于雄辩,必死而后能生。”
到了南京,张自忠见到**,心头悬垂的石头落了地。**相信张自忠是爱国的,劝说他放宽心,好好修养。张自忠大为感动,在解除拘押回寓所的路上,他含着泪,对秦德纯说:“如果委员长令我回部队,我一定誓死以报领袖,誓死以报国家。”
在张自忠看来,**给他的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可以用来证明自己不是汉*。如果没有这个机会,他将遗臭万年,所以他对**心怀感激。
1938年,张自忠代理第五十九军军长,归队当天,他又一次落泪,对着同样担负着汉*恶名的老部下说:“今日回军,除共同杀敌报国外,是和大家一同寻找死的地方。”
为什么说得这么狠?因为张自忠是不能打败仗的!一个被疑为“华北特号汉*”的人,从一开始便失去了可以撤退、可以打败仗的权利,他只能勇往直前,痛击日军。
他必须用壮烈的死来证明
张将军做得不错。在徐州会战中,他痛歼板垣师团两个联队,并衔尾急追,日进60公里,取得“临沂大捷”,坂垣征四郎数次羞得要自杀。在武汉会战之后,他以一对十,击毙日军三位联队长,歼敌1万3千人,最终挫敌溃退,赢得“鄂北大捷”。不久。张将军再次猛冲猛打,取得“襄东大捷”。
不过,即使军功在身,为民族独立而死和为洗清自己而死,这两种死念依然缠绕在张自忠的心底。为夺取“鄂北大捷”,张自忠计划夜袭钟祥日军总部,行动前,他再次提到:“人总是要死的,多活20年少活20年转眼就过去了。但死有重于泰山,有轻于鸿毛,为国家为民族而死就重于泰山,否则轻如鸿毛。”当然,他胜利了,但他没有死,所以老百姓和记者都已承认他确实很能打仗,可要说他是民族英雄,似乎还差得远。
这其间,美国记者史沫特莱赶到钟祥县,来采访张自忠。但像绝大多数记者一样,史沫特莱对张司令的印象并不好,认为他至少曾经做过汉*。现在不过是将功补过罢了。在采访中,史沫特莱问到“伪军”问题时,张自忠非常敏感,不再说话了。或许,他感到很愤怒,已经打了这么多大仗胜仗,“投降”问题却依然包围着他。
史沫特莱无法理解张自忠的沉默,认为是羞愧和面子使然。而对于张自忠来说,沉默是他唯一的选择。就像史沫特莱一样,舆论仍然认为,张自忠的胜仗,不过是弥补过去做汉*的罪过。
1940年,日军集中30万兵力,猛攻湖北襄樊,张自忠的机会终于来了。 张自忠在襄河东岸打了1场胜仗,撤回西岸,与敌对峙。此时,他的第三十三集团军只有三个团的兵力在此,其他部队分散在各个隘口,不能抽调,但张将军不知为什么,非要再渡襄河,去打敌人的重兵。即便如此,张自忠作为中将总司令,不管怎么个打法,他本人都没必要亲率小股部队外出冒险,但他不顾部下再三劝说,非要坚持让冯治安副总司令留守,自己率区区两个团渡河作战。 5月1日,他动员第五十九军高层,共同为国赴死。
“只要敌来犯,兄即到河东与弟等共同去牺牲。国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为其死,毫无其他办法。更相信,只要我等能本此决心,我们国家及我五千年历史之民族,决不致亡于区区三岛倭奴之手。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
5月6日,张自忠给冯治安发出最后—封信,这基本是一份军事遗嘱: “因为战区全面战事之关系,及本身之责任,均须过河与敌一拼,现已决定于今晚往襄河东岸进发,到河东后,如能与38D、179D取得联络,即率两部与马师,不顾一切向北进之敌死拼。”
信发,张自忠带兵渡河,义无反顾。
张将军平素生活简朴,从来只穿土布军装,与下级军官无异,但这一次出征,将军一反常态,竟穿上了黄呢军装。这让送行的人非常吃惊,他们后来才明白,他们的总司令已经作好了回不来的准备。
5月14日,张自忠将日军第十三师团拦腰切断,日军兵力是自己的一倍半,但张自忠毫不畏惧,屡次下令冲锋。
日军屡屡受挫,奇怪这支中国军队何以如此倔强,获悉是张自忠亲自带队,15日便大举增兵,以1万兵力,分南北两路,夹击包围张自忠,以期铲除心患。 5月16日,张将军布阵十里长山,日军以飞机和大炮配合轰击,弹如雨下,革命军阵变成一片火海。张自忠身材高大,穿着耀眼的黄呢军装,目标明显,日军更是从3个方向,用交*火力,向他那里射击。
中午,张将军左臂中弹,但他坚持着,给第五战区司令部写下最后—份报告。然后,他告诉副官:“我力战而死,自问对国家对民族可告无愧。”
此时,日军包围圈尚有东北角一个缺口,但谁都可以突围,惟张将军是没有权力撤退的,他不能因为做逃兵而勾起公众丰富的联想,于是,他让苏联顾问和文艺兵冲出了缺口。
下午3点,张将军腰部中弹,右肩右腿被炮弹皮炸伤,只能卧地指挥。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将军又中三弹,却猛然站起,被身后的日本兵射杀,另一名日本兵跑上前去,用枪托击碎他的头颅,把刺刀插进他的腹部?? 这一刻,张将军知道,他绝对不再是汉*了,他将是永远的民族英雄。 二战
盟军阵营战死的最高将领
日军发现张将军衣兜里的金笔刻着“张自忠”三字,大为震惊,立即列队脱帽,行军礼致敬,最后用棺木盛殓,竖起“支那大将军张自忠”灵牌。不知道日军这么做,是因为崇敬将军忠勇,还是依然像过去一样喜欢他的儒雅亲善。 蒋中正闻讯后,非常生气,他不明白为什么总司令战死,副总司令、军长、师长反倒一个也没死,不知道这仗到底是怎么打的。他哪里晓得,张自忠的死,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阵亡,他是在涅槃,是用壮烈殉国告诉国人,为了民族,他可以视死如归。
张将军的尸体从日军修建的坟茔中启出,运至宜昌,停灵东山寺,数万宜昌人不期而集,悲伤之情,溢于言表。但除了痛恨日军之外,他们是否为错怪过这位忠烈感到深深的内疚?灵柩沿长江逆流送抵重庆,储奇门码头人山人海,10万人前来凭吊,而这些人,又有多少当初没骂过张自忠呢?好在这个时候,他们终于明白了,棺材里的人是真正的英雄,但谁为他的死承担责任呢,报社和公众舆论会一致愤怒地说:该死的日本人!
这至关重要的惨烈一死,扫荡了将军身上的所有荣誉阴霾,使张将军在所有后人、在国民党那里、在共产党那里,都成了名垂千古的民族忠烈。
5月28日,国民政府举行隆重葬礼,蒋中正题写“勋烈常昭”,追授他为陆军上将,使其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盟军阵营战死的最高将领。
8月15日,延安举行隆重的追悼会,**题写“尽忠报国”。日后,张将军成为新中国追认的革命烈士。这正应了张将军困居济南时所写:“必死而后能生”。
摘自《领导文萃》 湖北省宜昌市档案馆近日整理出的一本侵华日军战地记录,再现了与以前史料不尽相同的著名抗日爱国将领张自忠壮烈牺牲的细节。
据宜昌市档案馆保管利用科科长程锡勇介绍,过去有关张自忠将军以身殉国的史料中,只记载了1940年5月枣宜会战期间,国民革命军第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将军,于5月7日亲率仅剩的2个团加总部直属特务营由宜城渡过汉水与日军作战。5月9日至13日,张自忠将军所率的部队陷入日军包围之中,5月16日下午,张自忠将军在宜城南瓜店与日军激战中不幸以身殉国。至于张自忠将军战死疆场的细节,一直没有详实史料。
宜昌市档案馆收藏了一本侵华日军战地记录《231联队史》,作者是侵华日军华中派遣军第11军团39师231联队原队长浦银次郎,投降时任宜昌警备司令官、陆军少将,战后被远东国际法庭判处无期徒刑。
程锡勇告诉记者,这本《231联队史》记载了张自忠将军战死疆场的悲壮一幕:“第四分队的藤冈一等兵,是冲锋队伍中的一把尖刀,他端着刺刀向敌最高指挥官模样的大身材军官冲去,此人从血泊中猛然站起,眼睛死死盯住藤冈。当冲到距这个大身材军官只有不到三米的距离时,藤冈一等兵从他射来的眼光中,感到有一种说不出的威严,竟不由自主地愣在原地。这时背后响起了枪声,第三中队长堂野军曹射出了一颗子弹,命中了这个军官的头部。他的脸上微微出现了难受的表情。与此同时,藤冈一等兵像是被枪声惊醒,也狠起心来,倾全身之力,举起刺刀,向高大的身躯深深扎去。在这一刺之下,这个高大的身躯再也支持不住,像山体倒塌似的,轰然倒地。”
程锡勇介绍说,日军战地记录还写到,张自忠将军牺牲时着的是便服,他的荷包里揣着“国民政府”颁发的伤残证,日军从中国军官的遗物,终于认定尸体是张自忠将军。杀害张自忠将军的日军,也对张将军的忠勇深表崇敬。除文字记述之外,还附有一张张自忠将军战死经过图。
张自忠将军战死沙场的消息传出后,当时举国上下为之震惊。根据当时国民政府指示,奉命增援的38师在16日夜奔至南瓜店,夜袭日军,奋勇抢回了遗体。1940年5月28日,张自忠将军的遗体被运往重庆,国民政府举行了隆重葬礼。8月15日,延安各界人士举行张自忠将军追悼大会。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追认张自忠为革命烈士。(完)
日军档案记录将军殉国经过
1938年10月,第五十九军余部安全撤回鄂西,张自忠升任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又兼任第五战区右翼兵团总司令。1940年4月底,日军集结重兵向宜昌发动进攻,张自忠率部参加宜枣会战。
这年5月1日,张自忠亲笔昭告各部队、各将领:“国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为其死,毫无其他办法。要相信,只要我等能本此决心,我们国家及我五千年历史之民族,决不至亡于区区三岛倭奴之手。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枯,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
同年5月7日,张自忠率总部手枪营和第七十四师的两个团共约3000人,从宜城东渡襄河,经七八天的苦战,部队严重减员,粮弹短缺。5月16日,张自忠所部被日寇围困在宜城南瓜店的杏儿山、缸子口一带。
在战斗中,正向前冲的张自忠身中数弹,右胸洞穿,血涌如泉。少校警卫马孝堂忙上前为他包扎。伤口尚未包扎好,日军一窝蜂冲了上来。
这份源自日军《231联队史》的珍贵档案,以日军官兵的亲口讲述,再现了张自忠以身殉国的惨状:
当冲到距这个高大身材军官只有不到13米的距离时,藤冈一等兵从他射来的眼光中,感到有一种说不出的威严,竟不由自主地愣在原地。这时背后响起了枪声,第三中队长堂野军官射出了一颗子弹,命中了这个军官的头部。他的脸上微微出现了难受的表情。与此同时,藤冈一等兵像是被枪声惊醒,也狠起心来,倾全身之力,举起刺刀,向高大的身躯深深扎去。在这一刻,这个高大的身躯再也支持不住,像山体倒塌似的,轰然倒地。
5月16日下午,日军开始清扫战场。一名日本军官看到一具着黄色军装的尸体,身上
还盖着大衣,他从死者左胸兜掏出一支派克金笔,一看,上面镌刻着“张自忠”三个字!这名日本军官“啪”地立正,恭恭敬敬地向遗体行了一个军礼;又忙叫人找来担架,将遗体抬往20里外的陈家集日军第三十九师团所在地。
经与张自忠相识的日军第三十九师团参谋长专田盛寿核验后,师团长村上启作命令军医用酒精把张自忠的遗体擦洗干净,命人从附近的木匠铺赶制一口棺材收殓入棺,葬于陈家祠堂后面的土坡上,坟上立一墓碑,上书:“支那大将张自忠之墓。”
一代抗日名将张自忠壮烈殉国时,年仅49岁。随张自忠东渡作战的官兵亦全部战死。 端着轻机枪抢回将军忠骨
马孝堂负伤后被日军俘虏,后来拼死逃脱,打听到了张自忠遗体的下落。在当地老乡的帮助下,他被用担架抬回张家沟第三十八师师部。
第三十八师师长黄维纲,和张自忠私交不错。张自忠牺牲后不久,他任第五十九军军长。黄维纲听完马孝堂的报告,悲恸万分,当即率便衣队急驰陈家集。已是排长的郭荣昌参加了第三十八师敢死队,他端着轻机枪跟随黄维刚于16日夜间突袭陈家集。与敌激战两昼夜,付出了200多人的伤亡,终于在陈家集寻得英烈坟墓,开棺将忠骸起出抢回。当医疗队人员用酒精擦洗遗体全身时,看到他全身共负重伤7处,最重的是一处洞穿胸部的炮弹伤。
“黄师长光着膀子、穿着裤衩,带着弟兄们光着脚丫、顶着鬼子的炮弹朝前冲,几进几出终于抢回了张军长的遗体。”郭荣昌说着,又用手摸摸前额上的伤疤,“这是拼刺刀时被鬼子挑的,咱们是朝前刺,日本人是向上挑的。”
随后,张自忠遗体被运往当时陪首都重庆安葬。路经宜昌时,十万军民恭送灵柩至江岸,其间日机三次飞临宜昌上空,但祭奠的群众无一退却。最后,日本飞机一弹未投,盘旋而去。
据说,张自忠战死后,日本人向他行礼,甚至在他的遗体运回后方之时,日军收到消息便下令停止空袭一日,避免伤到张自忠的忠骸。
1940年5月28日晨,张自忠的遗骸运至重庆。**率军政大员,臂缀黑纱,肃立迎灵,并登灵船吊祭;市民前往者更络绎不绝。1942年,冯玉祥仿效明代末年史可法墓葬扬州梅花岭之意,将雨台山改名为梅花山,并用薪金购梅花树植于将军墓侧。
1940年8月15日,延安各界人士举行张自忠将军追悼大会。**为张自忠题词:“精忠报国”。**曾撰文赞张自忠“其忠义之志,壮烈之气,直可以为中国抗战军人之魂”。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追认张自忠为革命烈士。张自忠烈士墓也被扩建为张自忠烈士陵园,并于1986年10月由民政部批准为第一批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北京、天津、武汉等大城市相继恢复了“张自忠路”的名称,以示对这位抗日烈士的永远纪念。
张自忠( 1891- 1940) , 字荩忱( 取“ 精忠报国, 竭尽微忱”之意) , 山东省临清市唐园村人。1911 年在天津法政学校求学时秘密加入同盟会。1914 年投笔从戎。1917 年入冯玉祥部, 历任营长、团长、旅长、师长等职。1930 年中原大战后, 冯玉祥军事集团被瓦解, 张自忠所部被**收编。1931 年后, 张自忠曾任第29 军第38 师师长、第59 军军长、第33 集团军总司令兼第五战区右翼兵团司令等职。1940 年5 月16 日, 他在湖北宜城南瓜店与日军的激战中, 血染沙场, 壮烈殉国。他是中国军队在抗战中牺牲的职务最高的将领, 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阵营五十余国中战死的最高军队将领。
1940 年5 月初, 日军为控制长江水上交通线, 巩固武汉外围, 消灭鄂西北地区中国军队主力, 进逼四川, 迫使国民政府降, 调集15 万精锐部队对湖北枣阳、襄阳、宜昌等地第五战区的中国军队发起全面进攻, 枣宜会战爆发。张自忠将军本来率部防守襄河以西, 当日军攻破第五战区第一道防线, 直扑襄阳、枣阳时, 为扭转战局, 身为集团军总司令的张自忠将军不顾上下的再三劝阻, 坚持命副总司令冯治安留守襄河西岸, 而他留下两封遗书后, 于5 月7日亲率仅剩的2 个团加总司令部直属特务营, 共2000 余人东渡襄河作战。
3 天以后,张自忠部就与外界失去一切有线联系, 只有全部依赖无线电通信。
5 月14 日, 张自忠部队在方家集将日军第13师团拦腰斩断。
15 日, 日军万余人分南北两路向张部夹攻。
15 日下午, 张自忠率总部警卫团和特务营到达距南瓜店以北一里处的小村庄沟沿里。南瓜店属于宜城县新街乡。这里东通新街, 西达王家集, 北出罐子口, 南至宜城县城的交叉路口, 与宜城、王家集两渡口鼎足而立。
当晚, 张自忠令第三十八师和第一八O 师迅速驰援解围。鉴于三十八师距离较远, 且为当面之敌所纠缠, 能否及时赶到没有把握, 张自忠又致电樊城第十一集团军总司令黄琪翔请援, 但未见答复。由于无线电报被日军破译, 他所率的总部直属队和第七十四师遭到日军包围。
5 月16 日拂晓, 张自忠率部进至宜城大洪山山区罐子口。战斗首先从西边毛家湾旁的小山子打响。此地距沟沿里不过1000 米, 中间只隔两个小山包。日军很快攻占了两个小山包, 随后又几次冲锋, 均被击退。战至日出时, 沟沿里西北制高点牛肋巴骨山失陷, 日军居高发炮, 沟沿里直接暴露在敌火网之下。与此同时, 东线之敌攻克两乳山, 以重炮向我前沿阵地轰击。张自忠遂将总部东移至杏仁山旁的陈家湾。
16 日上午9 时, 日军第三十九师团长村上启作调集五六千人和飞机、大炮向沟沿里合围。日军步兵猛攻沟沿里, 东面, 从方家集越过十里长山之敌与进入罐子口之敌, 从东西两面夹攻我七十四师罗家榨屋阵地。为牵制日军主力, 以便形成外线从而使我军对日军实施反包围, 张自忠力战不退, 与敌搏杀。罗家榨屋附近之山头阵地失而复得四次, 战况异常惨烈。
上午10 时许, 七十四师弹药告尽。第81 师师长马贯一派人向张自忠请求补充。张自忠派副官给马贯一送去亲笔手谕, 上面写着:“ 现在到了国家民族生死存亡之际, 正是我们军人杀敌报国之时。这次对敌作战, 你只管拼命打, 打好了完全是你的功, 打不好我完全负责。”马贯一接到手谕后, 立即赶到前沿阵地督战。
中午, 日军在加强东西两面进攻的同时, 又开始猛攻南瓜店以南的石窝。张自忠急忙将特务营调到石窝阻敌。他们在杜营长指挥下, 为保卫总司令同日军展开殊死搏杀。鏖战中, 全营4 位连长, 一个阵亡, 两个负重伤, 仅剩张连长一人, 士兵伤亡过半, 石窝失守。张自忠得知南面石窝失守, 立即带领几个随从赶往南面督战。夺回石窝之后, 张自忠返回陈家湾指挥所, 一手握望远镜, 一手翻地图, 指挥战斗。日军的包围圈越来越小了。突然, 一颗炮弹在指挥所附近爆炸, 弹片将张自忠右肩炸伤, 紧接着又飞来一颗子弹将他左臂击穿, 鲜血浸透了军装。护士长史全胜急来包扎。卫兵惊慌, 张自忠说“: 没什么, 不要大惊小
怪! ”
中午过去, 敌人攻势更猛, 其前锋距陈家湾指挥所只有数百米。张自忠在数十名卫兵簇拥下撤至杏仁山。此时,敌已三面合围, 尚有东北长山方向可以突围。但张自忠到达杏仁山后将指挥所设在这里, 决心死战到底。由于我方往河西抬送伤兵的人被俘, 日军得知张自忠在杏仁山督战后,于下午1 时在距离杏仁山1500 米的山头上, 对准杏仁山疯狂轰击。张自忠带伤督战。到下午2 时, 张自忠将自己的卫队全部调往前方增援, 手下只剩下数百官兵。3 时许,天空下起沥沥细雨。张自忠左右人员先后负伤均被护送撤离, 他身边仅留下不肯离去的张敬高参和副官马孝堂少校等8 人。敌人很快便从山顶上压了下来, 围在张自忠周围的特务营士兵顽强抵抗。雨中激战, 特务营士兵损失殆尽。张自忠见状, 提起一支冲锋枪, 大吼一声, 向山下冲去, 连毙数名敌兵。这时, 远处的日军机枪向他射来, 张自忠全身多处中弹, 右胸洞穿, 血如泉涌。马少校见状飞奔上前为之包扎, 伤口还未包扎好, 日军就一窝蜂地冲了上来。危急中, 张自忠对身旁的张敬、马孝堂等人说“: 我不行了, 你们快走! 我自己有办法。”大家执意不从, 张自忠遂拔出腰间短剑欲自裁, 被卫士抱住。弥留之际, 张自忠说“: 我力战而死, 自问对国家、对民族、对长官可告无愧, 良心平安! ”这时, 日军步兵已冲至跟前, 多处负伤的张敬高参击毙数名敌兵后, 蜂拥而上的日军用刺刀刺向马少校。张自忠为掩护马少校, 忽地站起身来, 抓住了敌之枪身。此时, 两颗子弹射来, 一穿腹部, 一中右额。张自忠在身中7 弹( 一说6弹) 接着又被日兵猛刺一刀后倒下( 一说拔佩剑自戕) 。一代抗日名将、年仅50 岁的张自忠壮烈殉国。时间仿佛戛然停止, 殷红的热血交织着迷蒙细雨, 构成历史上一个永恒的瞬间———1940 年5 月16 日下午4 时!
后来, 通过日军战地记者记载, 我们惊讶地看到, 张自忠将军就是牺牲在日军231 联队的枪口之下。当时, 日军231 联队的战地记者是这样记载的“: 第四分队的藤冈一等兵, 是冲锋队伍中的一把尖刀, 他端着刺刀向敌最高指挥官模样的大身材军官冲去, 此人从血泊中猛然站起, 眼睛死死盯住藤冈。当冲到距这个大身材军官只有不到三米的距离时, 藤冈一等兵从他射来的眼光中, 感到有一种说不出的威严, 竟不由自主地愣在原地。这时背后响起了枪声,第三中队长堂野军曹射出了一颗子弹, 命中了这个军官的头部。他的脸上微微出现了难受的表情。与此同时, 藤冈一等兵像是被枪声惊醒, 也狠起心来, 倾全身之力, 举起刺刀, 向高大的身躯深深扎去。在这一刺之下, 这个高大的身躯再也支持不住, 像山体倒塌似的, 轰然倒地。”
日军战地记录还告诉我们, 张自忠牺牲时着的是便服, 他的荷包里揣着“ 国民政府”颁发的伤残证。日军由中国军官的遗物认定这是张自忠将军。凶残暴虐的日军也不得不佩服张自忠将军的忠勇, 列队脱帽向张自忠遗体敬军礼, 用上好木盛殓安葬张自忠并竖灵牌。
后来, 国民党33集团军将领黄维纲部开棺将忠骸起出, 另以上将礼服重殓后再将灵柩运往重庆。在重庆, **亲率军政官员到朝天门码头恭迎, 并亲自主持了在此举行的隆重祭奠仪式。一个多月后,
在“ 七七”事变3 周年纪念日时, 张自忠为国捐躯一事公开, 举国痛悼这位为中华民族解放而血洒疆场、浩气长存的爱国将领。国民党政府追授其为陆军上将,颁发“ 荣哀字第一号”荣哀状, 将张自忠牌位列入祀忠烈祠首位。**为其题词“: 大仁大义, 至忠至勇, 江河万古,国士之风。”国民党政府还下达了国葬令( 未实行) 。北平、天津、汉口等大城市相继命名了“ 张自忠路”。8 月15 日, 延安各界1000 人齐集中央大礼堂为张自忠举行隆重追悼大会。**、**、**分别题写了“ 尽忠报国“”、取义成仁”“、为国捐躯”的题词。为纪念张自忠将军, 湖北省宜城县曾一度改名为“ 自忠县”。1941 年5 月在南瓜店张自忠殉国的山头建造了“ 张上将自忠殉国处”纪念碑, 山下修建了2000 战死十里长山的官兵公墓。42 年后, 即1982 年4 月16 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追认张自忠将军为“ 革命烈士”。
作文十:《张自忠之死》2400字
上世纪30年代中期,日本为确保“满洲国”的军事安全,防止蒋中正突然收复东四省,便要求在华北建立“非军事缓冲区”,日军北撤,国民革命军南撤,所有驻防退出华北。经过艰苦的谈判,双方协议,华北只留驻一支军队,这就是宋哲元中将驻守京津的第29军,其中第38师师长便是张自忠少将。
那个时候,蒋中正给这支军队的训令是,“忍辱负重”,不主动打仗,也不放弃华北,与日军做长期周旋。可问题是,这支军队,一直视日军为死敌,比如冯治安师长,有事没事都想找日本人麻烦,一心想把事情闹大,发泄心中的淤愤。宋哲元也是这么一个人,看着日本人就别扭,根本不想跟他们多说话。所以,在全军高级将领中,唯有张自忠儒雅周详,他沉默寡言,身高1米80,相貌酷似**中将,不仅革命军官兵敬仰他,日本军政也很喜欢他。于是,在华北危亡的复杂局面中,张自忠被先后任命为察哈尔省主席和天津市长,艰难维系着苦涩的和平,既不能得罪日本人,又不能丢中国人的脸。对于一个具有高度民族自尊心的人,这种内心痛苦,可想而知。
这一切,在外人看来,完全是另一番图景。大家只是看到,第29军全军将士对日本人全都横眉立目,唯有张自忠一人,竟与日军保持往来,甚至应邀去日本访问,而且受到欢迎和敬重。于是舆论沸沸扬扬,说张自忠与日本订了“密约”,日本人赠其巨款,还送给他一个美人儿。
那个时候,张自忠是抗战英雄,但一晃就变成了嫌疑汉奸。
果然,张自忠彻底成了众矢之的,成了叛徒、大汉奸、卖国贼的带名词。1937年后半年的报纸,多在痛骂他“卖国变节”,一律称之为“张逆自忠”。那时的中国文人,凡喜欢发表言论的,没有谁没骂过张自忠。一些大报用醒目的大标题配文,讽刺张将军“自以为忠”,其实是“张邦昌之后”。
在一片痛骂声中,张自忠始终缄默着,周旋着,估算着第29军向目的地有续撤离的时间,努力使京津免于屠城。等到日军要求他通电反蒋,他已完成宋哲元交给他的任务,他便断然拒绝,随后称病,躲进德国医院,然后骑车逃往天津,再换乘英国轮船去青岛,至济南,企图转道南京。
在济南时,张自忠被山东省主席韩复渠上将拘押,韩主席叫来秦德纯,另派一位大员,一同押解张自忠去南京候审。在韩复渠看来,张自忠的确是汉奸,必须惩办。到了南京,张自忠见到蒋中正,心头悬垂的石头落了地。蒋中
正相信张自忠是爱国的,劝说他放宽心,好好休养。张自忠大为感动,在解除拘押回寓所的路上,他含着泪,对秦德纯说:“如果委员长令我回部队,我一定誓死以报领袖,誓死以报国家。”
在张自忠看来,蒋中正给他的是一 个难得的机会,可以用来证明自己不是汉奸。如果没有这个机会,他将遗臭万年,所以他对蒋中正心怀感激。
1938年,张自忠代理第59军军长,归队当天,他又一次落泪,对着同样担负着汉奸恶名的老部下说:“今日回军,除共同杀敌报国外,是和大家一同寻找死的地方。”
为什么说得这么狠,因为张自忠是不能打败仗的~一个被疑为“华北特号汉奸”的人,从一开始便失去了可以撤退可以打败仗的权利,他只能勇往直前,痛击日军。
张将军做得不错。在徐州会战中,他痛歼板垣师团两个联队,并衔尾急追,日进60公里,取得“临沂大捷”,坂垣征四郎数次羞得要自杀。在武汉会战之后,他以一对十,击毙日军3位联队长,歼敌1万3千人,最终挫敌溃退,赢得“鄂北大捷”。不久,张将军再次猛冲猛打,取得“襄东大捷”。
不过,即使军功在身,为民族独立而死和为洗清自己而死,这两种死念依然缠绕在张自忠的心底。为夺取“鄂北大捷”,张自忠计划夜袭钟祥日军总部,行动前,他再次提到:“人总是要死的,多活20年少活20年转眼就过去了。但死有重于泰山,有轻于鸿毛,为国家为民族而死就重于泰山,否则轻如鸿毛。”当然,他胜利了,但他没有死,所以老百姓和记者都承认他确实很能打仗,可要说他是民族英雄,似乎还差得远。
1940年,日军集中30万兵力,猛攻湖北襄樊,张自忠的机会终于来了。
张自忠在襄河东岸打了1场胜仗,撤回西岸,与敌对峙。
“只要敌来犯,兄即到河东与弟等共同去牺牲。国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为其死,毫无其他办法。更相信,只要我等能本此决心,我们国家及我五千年历史之民族,决不致于亡于区区三岛倭奴之手。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枯,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
5月6日,张自忠给冯治安发出最后一封信,这基本是一份军事遗嘱。
5月16日,张将军布阵十里长山,日军以飞机和大炮配合轰击,弹如雨下,革命军阵变成一片火海。张自忠身材高大,穿着耀眼的黄呢军装,目标明显,日军更是从3个方向,用交叉火力,向他那里射击。
中午,张将军左臂中弹,但他坚持着,给第5战区司令部写下最后一份报告。然后,他告诉副官:“我力战而死,自问对国家,对民族可告无愧。”
下午3点,张将军腰部中弹,右肩右腿被炮弹皮炸伤,只能卧地指挥。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将军又中3弹,却猛然站起,被身后的日本兵射杀,另一名日本兵跑上前去,将枪托击碎他的头颅,把刺刀插进他的腹部……
这一刻,张将军知道,他绝对不再是汉奸了,他将是永远的民族英雄。
日军发现将军衣兜里的金笔刻着“张自忠”3字,大为震惊,立即列队脱帽,行军礼致敬,最后用棺木盛殓,竖起“支那大将军张自忠”灵牌。不知道日军这么做,是因为崇敬将军忠勇,还是依然像过去一样喜欢他的儒雅亲善。
5月28日,国民政府举行隆重葬礼,蒋中正题写“勋烈常昭”,追授他为陆军上将,使其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盟军阵营战死的最高将领。
8月15日,延安举行隆重的追悼会,**题写“尽忠报国”,使之日后成为新中国追认的“革命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