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我最喜欢的诗人》400字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每当我读到这首诗时,脑海中总会出现一个画面:一个深秋的夜里,一位身穿长衫的游子独立窗前,对月长叹。月光轻轻洒在他身上,无限温柔。他就是李白。
李白出生在盛唐,小时侯聪颖过人,但是十分贪玩。有一次,他偷跑出学堂来到河边,看见一个老奶奶正再用铁杵磨针,李白很惊讶,“这怎麽可能?”“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老奶奶的话让李白恍然大悟,最终发奋学习。
李白的努力另我敬佩,他的骨气更值得我学习。他在为官期间不耻与阿谀奉承,受到排挤,依然选择了愤而离京。同时写下了“安能摧眉折腰侍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千古名句。
读李白的诗你会有丰富的感受。它们有的潇洒飘逸,有的愁绪绵长,有的豪迈奔放。。。。。。从“我辈岂是蓬蒿人”我体会到了他的壮志,“我寄愁心与明月”又让我感受到了他的柔情,“抽刀断水水更流”这是他的无奈,“长帆破浪会有时”又写满了他的执着。这就是李白的诗,他令我回味无穷。
这就是伟大的李白,中华民族的光辉代表,我学习的榜样。
五年级:张瑞涵
作文二:《我最喜欢的诗人》600字
我最喜欢的诗人是唐代的孟郊。
因为他写了500多篇诗,其中有的诗篇反映时代现实、揭露藩镇罪恶,如《征妇怨》、《感怀》、《杀气不在边》、《伤春》等;有的关心人民生活、愤慨贫富不平,如《织妇辞》、《寒地百姓吟》等。
有的表现骨肉深情,如《游子吟》、《结爱》、《杏殇》等;有的刻画山水风景,如《汝州南潭陪陆中丞公宴》、《与王二十一员外涯游枋口柳溪》、《石淙》、《寒溪》、《送超上人归天台》、《峡哀》、《游终南山》等;虽然社会生活内容不同,都思深意远,造语新奇,体现了孟诗的特色。有些作品如《秋怀》等,则情调不免低沉;“出门即有碍,谁谓天地宽”(《赠崔纯亮》)一类诗句,虽反映了世途艰险,但也表现了狭窄的心情。
有的写仕途失意,抨击浇薄世风,如《落第》、《溧阳秋霁》、《伤时》、《择友》等,还有的自诉穷愁,叹老嗟病,如《秋怀》、《叹命》、《老恨》等。而“出门即有碍,谁谓天地宽”(《赠崔纯亮》)一类诗,虽反映了世途艰险,但也表现了作者偏激的心情。孟诗艺术风格,或长于白描,不用词藻典故,语言明白淡素而又力避平庸浅易;或精思苦炼,雕刻奇险。这两种风格的诗,都有许多思深意远、造语新奇的佳作。但也有些诗过于艰涩枯槁,缺乏自然之趣。
我最喜欢的诗,那就属他的《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因为,母爱是无私的,伟大的。正如雨果所说“慈母的胳膊是由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香甜。”
六年级:蒲公英的约定
作文三:《海子:我最喜欢的当代诗人》1100字
海子:我最喜欢的当代诗人
海子是我最喜欢的当代诗人,没有之一。
原因有好多。比如,海子是让我读懂现代诗歌的第一人。在海子之前,我读不懂现代诗。读过一些朦胧诗,但其实朦胧诗还有很多的17年革命文学的残留,我并不喜欢。真正的现代诗与传统的诗歌,在阅读上,需要不同的审美范式。海子是第一个让我突破此前既有的审美范式的诗人。所以不管这个时代如何评价海子,对我个人而言,海子始终是个不容怀疑的人物。当然,海子是一个意义建构型的诗人,即是说,他是一个向空无索求意义的人。他的寻求,用诗歌来承担。比如,“万人都要将火熄灭,我一人,独将此火,高高举起”,这样的诗句里面,有很多英雄主义的担当。但在当下,显然,很大程度上,已经被无中心的时代风尚给消解了。
在我年轻需要诗歌的时候,海子几乎是唯一的慰藉。在突如其来读懂海子之后,海子的诗歌就陪我度过了很多个黑夜。至今,很多海子的诗歌,我都能背出来,也仍然满怀感情。这是我还能背诵的作品最多的现代诗人。并且都不是刻意去背诵,而是,读的多了,过目成诵。所以我喜欢海子有一个最重要的个人原因,这是年轻时代阅读生涯独一无二的诗人。
海子的诗歌让我明白,诗歌的现代性究竟是什么。现代性最浅表的表现,当然在器物的现代化上,但更深层的是一种价值体系的变动,里面当然会涉及到思维方式,审美体验的深刻变动。海子的诗歌让我理解到了这一深刻变迁。顾工曾经回忆顾城,说,顾城将嘉陵江上的白帆,比喻作裹尸布,这让顾工这一代诗人很不理解,但这就是审美方式的改变。到了海子,就变成“远方除了遥远一无所有/更远的地方,更加孤独/远方的幸福,是多少痛苦。”停留在字面上的浅层比喻没有了,语言直抵心灵深处,企图直接到达那个诗与思的结合点。
诗人,我们常说是语言的炼金术士,诗人是在语言探索的边缘挺进的人。海子很好地向我展示了这一点,他突破现代汉语的陈规,一定程度上颠覆了70/80年代的汉语文学的表现习惯,使得汉语的可能性得到更多的拓展。因而当时他的同学刘大生撰文说海子走红,属于病句撞大运。这个说法其实很有趣,确实,以纯粹的语言的形式逻辑角度看,海子的诗句真的像“病句”,但这就是诗歌的价值,不断进行语言实验,拓展汉语的疆界。比方说,在海子之前,没有人写过“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样文不对题的句子,刘大生先生的名文里,这句就是典型的病句。但是这句就是拓展汉语疆界的标志性诗句。海子第一个这么说,然后人们先是拒斥,接着接受,接着,到现在,这成为房地产商最常用的海景房的销售语,被用滥了,以至于我再也不会引用这句诗歌。
现在,我读诗的范围得到了极大的拓展,当然首先要感谢海子,他的作品,带我进入了现代诗之门。我现在喜欢里尔克、叶芝、奥登,都是循着海子的脚步。乃至爱默生、梭罗,乃至我最喜欢的当代散文家苇岸,都是因为海子。
作文四:《我最喜欢的诗人-胡宇桐》1300字
我最喜欢的一位诗人
胡宇桐20160720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唐诗宋词数不胜数。仅唐代诗人,闪耀星空的不下百人,从“初唐四杰”王杨卢骆到盛唐晚唐“大小李杜”,从“七绝圣手”王昌龄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王维,令人眼花缭乱,无法忍痛割爱做出选择啊!好吧,那我就不选“诗人”了,我选择“诗仙”。我最喜欢的一位诗人便是“谪神仙”李白。
我很庆幸与“诗圣”做出了同样的选择:“李白斗酒诗百篇,自称臣是酒中仙”。“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然而,李白是怎样登上文学的巅峰呢?
想必大家都听到过那个告诫我们勤奋学习的故事。“铁杵磨成针”,不一定确有其事,但李白的勤奋毋庸置疑。不过,之所以“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正是因为李白的文学天赋。“谪仙人”的名号不仅是为了李白诗中的仙骨,更是因为他的神仙下凡般的天才。他为什么会成为天才?答案就在杜甫诗中——“飘然思不群”。
用李国文的话说,“谪仙人”李白的“自称臣是酒中仙”是一种“佯狂”。然而,饱学之士的佯狂是让人眼前一亮的,而腹中无货之人的佯狂便是哗众取宠。那么,李白这个天才不会不明白他为何佯狂。这正是基于他的自信,他对自己的“诗仙”的自信。同样,这种自信也体现在了朝堂上。
渤海文字无人识得,贺知章力荐李白。李白自信地向玄宗提出要求:命杨国忠捧砚、高力士脱靴。而“狂妄”的李白也不辱使命,开怀畅饮“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直至酩酊大醉,写下一份铿锵有力的诏书。他朗声读道:“大唐皇帝诏谕渤海国王:石卵不敌,蛇龙不斗。大唐应运开天,抚有四海,将勇卒精,甲坚兵锐。突厥背盟而被擒,吐蕃铸鹅而纳誓,新罗奏织锦之颂,天竺致能言之鸟,皆畏威怀德,买静求安……”众臣闻之,皆惊为天人。
李白的外号“谪仙人”不仅展现出了他的自信,但不无遗憾的是,这也暗示了他令人惋惜的命运。
尽管神仙下凡,他却仍然无法摆脱孔子那一句迫害无数中国文学家的“学而优则仕”。政治家玩文学会弄巧成拙,贻人笑柄,而文学家玩政治只会不自量力地被无情碾压。莎士比亚借哈姆雷特之口说过:“人啊,认清你自己!”叹看着李白在永王李麟水军的舰船上吟诗歌颂扬扬得意的背影,目送着李白被“谪”往夜郎“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般的孤影,我不禁也想说:“文人啊,认清你自己!”
不过,仕途上的被“谪”并没有在文学上影响天纵英才的“仙人”李白。他乐观地游山玩水,饮酒作诗,从“日照香庐生紫烟”到“孤云独去闲”,从“孤帆远影碧空尽”到“凤去台空江自流”,即使被“谪”,李白还是那么乐观,李白还
是那个“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李白,李白还是那个“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李白,李白还是那个“诗仙”李白。
众所周知,神仙寡情。然而,李白这位“谪仙人”,这位另类神仙,他的友谊之路却花开遍地。当李白吟出“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给汪伦时,当李白挥毫“思君若汾水,浩荡寄南征”忆思杜甫时,当李白颂出“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赞美孟浩然时,我看见,李白正酣饮在醇香的友情美酒中。
鉴于当时没有如此高端的科技,我们也无从得知天才般的“谪仙人”李白的大脑潜力是否开发到了如天才爱因斯坦的12%。对于他的一首首“秀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的神来之笔,我“欲辨已忘言”,只好借用杜甫那句点睛之笔:“落笔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作文五:《我最喜欢的诗人骆宾王》8600字
我
最
欢
的
一
位
古
代
作
家?
?
骆
宾
王
班级:新闻1201班
姓名:刘莎莎
学号:12950120687
我最喜欢的一位古代诗人
简介,
骆宾王(约630年--684年),汉族,字观光,生于义乌(今中国浙江义乌),唐朝著名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在四杰中他的诗作最多。骆宾王出身寒门,七岁能诗,号称“神童”。《咏鹅》诗就是此时所作。
骆宾王尤擅七言歌行,名作《帝京篇》为初唐罕有的长篇,当时以为绝唱。他还曾久戍边城,写有不少边塞诗“晚凤迷朔气,新瓜照边秋。灶火通军壁,烽烟上戍楼。”豪情壮志,见闻亲切。唐中宗复位后,诏求骆文,得数百篇。
成就
骆宾王和卢照邻都擅长七言歌行诗,“富有才情,兼深组织”,“得擅长什之誉”(胡震亨《唐音癸签》)。
他的长篇歌行《帝京篇》在当时就己被称为绝唱,《畴昔篇》、《艳情代郭氏赠卢照邻》、《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等也都具有时代意义,往往以磊落的气息,驱使富艳瑰丽的词华,抒情叙事,间见杂出,形式非常灵活。骆宾王的五律也有不少佳作。如《在狱咏蝉》,托物寄兴,感慨深微,是脍炙人口的名篇,《送郑少府入辽》抒写立功报国的乐观战斗精神,格高韵美,词华朗耀,除了全首平仄声调还不协调,律体形式尚未成熟而外,比起杨炯的《从军行》、《紫骝马》并无逊色。绝句小诗,如《于易水送人》、《在军登城楼》,寥寥20字中,壮志豪情,激荡着风云之气,颇能见出诗人的个性风格,在初唐绝句中也是不多见的。
“四杰”齐名,原是诗文并称的。他们的骈文在才华艳发、词采赡富之中,寓有一种清新俊逸的气息。无论抒情、说理或叙事,都能运笔如舌,挥洒自如,比起六朝后期堆花俪叶,一味追求形式之美的文风,有着明显的不同。骆宾王《代徐敬业传檄天下文》,便是最能代
表这种时代新风、流传广泛的名作之一。它以封建时代忠义大节作为理论根据,号召人们起来反对正在筹建中的武周王朝,气势充沛,笔端带有情感。其中“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二句,颇能激发唐朝旧臣对故君的怀念。据说武后读到了这两句,矍然为之动容,问,“谁为之,”或以宾王对。后曰:“宰相安得失此人,”,《新唐书》本传,
故事
公元684年,武则天正式摄政,杀了不少李唐王朝的人,其中包括她自己的儿子。徐敬业等人在杨州起兵讨伐武则天。骆宾王投到其部下,并为其写了有名的声讨武则天的檄文《代李敬业讨武氏檄》,历数武则天的多项罪状。后来讨武一方兵败,徐敬业和骆宾王不知去向。
虽然骆宾王在讨武檄文中对武则天骂了个痛快,但武则天对他的文才确实青眼有加。当讨武檄文传到武则天手中时,她居然一边读一边“嘻笑”。当读到“入门见嫉,娥眉不肯让人,掩袖工谗,狐媚偏能惑主”时,还颇有得意之色。再读到“一杯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时,才惊呼到“是谁写的,”有人告诉她是骆宾王写的,她竟责问道,“宰相安得失此人,”认为骆宾王有才能却没能受到重用,是宰相失职未能推荐的结果,可见其对骆宾王确有惜才之心。
当时的著名诗人宋之问曾经官至考工员外郎,但因事屡次贬官。后在贬谪途中经过江南,到著名的灵隐寺游览。一天夜里,皓月当空,他在长廊上漫步吟诗,冥思苦索地想出了第一联,“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反复吟诵,又总觉得不满意,没法写下去。寺里有个老和尚,点着长明灯,坐在大禅床上,问道,“年轻人夜深了还不睡觉,有什么事啊,”宋之问回答道,“我刚才想对此寺题诗一首,却思路不顺,出不了佳句。”老僧要宋之问把他的诗诵一遍,听完后他自己又反复吟诵了几遍,最后说道,“为何不用‘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这两句呢,”宋之问一听大为震惊,对这两句诗的遒劲和壮丽感到十分惊讶。那老僧又接下去把诗一直续完,“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扪萝登塔远,
刳木取泉遥。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
第二天,宋之问再去拜访他时,就再也找不到了。寺中有知道底细的僧人说,“这位老僧就是骆宾王。”在宋之问的追问下,他回答说,“当年徐敬业兵败后,与骆宾王都逃走了,没有抓到他们。将帅们担心漏掉了大头目,不知道会有多大的罪责,就在当时战死的几万人中,找了两个与他们相貌相似的人,砍下头来装在盒里报送朝廷。后来虽然知道他们没有死,也不敢再抓捕来送给朝廷了。”因此,徐敬业后来得以在衡山落发为僧,直到九十多岁才死。骆宾王当时也落发为僧,并遍游各处名山,后来到了灵隐寺。据称他到灵隐寺一年后便去世了。但宋之问贬谪途中游灵隐寺,应当是公元705年以后的事,那时骆宾王已经至少是八十岁的人了。
当年他们虽然兵败,但因为当初起兵是为了复兴唐朝,所以后来有时抓到了他们,也都设法为之开脱,把他们放了。只是当时罪名很大,骆宾王的诗文大都散失了。后来唐中宗即位,下诏书搜求骆宾王的诗文,只收集到了几百篇,仅仅是其全部诗文的一小部份,经过整理后以《骆宾王文集》之名而传世,后来清代又稍有增补,重刻为《骆丞集》。那首骆宾王帮宋之问所作的《灵隐寺》诗,因为只有两句(或四句)是宋之问所作,所以也收在《骆丞集》中。但有些不相信骆宾王身世的人宁愿认为那是宋之问的诗,把它归入宋的诗集中。
《灵隐寺》一诗传出后,曾经引起一时的轰动,特别是其中“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两句,对仗工整、景色壮观,读之令人心胸开展、豪情满怀,因此人们争相传抄。但与此二句相似的句子,我们还能从骆宾王其它诗中找到,比如《叙寄员半千》,“薄宦三河道,自负十余年……魂归沧海上,望断白云前。钓名劳拾紫,隐迹自谈玄……长揖谢时事,独往访林泉……”其中“魂归沧海上,望断白云前”与“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极其相似,其思维和描述方法上的一脉相承是显而易见的。
同时,这首诗中也反映了骆宾王曾经有过归隐求道的思想。虽然
这种思想还偶尔地反映到他的其它一些诗中,但当时骆宾王毕竟太执著于世间时局的转变,未能走入道中,只有到了兵败后无路可走时,才终于走上了自己早就应该走的入道之路。
骆宾王公园
义乌市骆宾王公园地处城中中路的骆宾王公园。公园外面是喧闹的现代都市,可尽情地享受繁华与便利、成熟与时尚,里面是亭榭错落,回廊曲折,白鹅游湖,林木郁郁葱葱,古色古香,于闹市中独保一份纯粹与自然。
这个以纪念义乌籍唐代著名诗人骆宾王而建的公园,也是当初兴建时省内唯一的仿唐历史文化公园。公园入口处建有仿唐牌坊照壁。沿着左边的小径,即是相传骆宾王七岁时咏鹅的骆家塘一带。碧波荡漾,白鹅在水中尽情地嬉戏,沿湖而行,可以参观骆宾王纪念馆。
四周回廊上,60多幅由国家级、省级著名书画家的书法碑刻依次排开,行、草、楷、隶,不一而足,在享受着骆宾王精妙诗文的同时,还带来视觉上的艺术享受。这里没有喧嚣,没有大呼小叫,即便是那些绕着围廊疾行的人们,也是静静的,安安逸逸的。到这里的人们,可以闹中取静,把身心完全打开了,沐浴在时光的河流中,对人生也多了一些感悟,咀嚼着或伤感或甜蜜的感觉。
公园以骆宾王的生活经历为素材,以自然山水为主体,由劲节虚怀、咏鹅、风潇水寒、白云精舍和云林幽居等6个景区组成。每个景点都隐隐透露出这位杰出诗人才华横溢、品质高洁、仕途坎坷的一生。不同的时节,公园里有着不一样的美丽。春日姹紫嫣红,夏日绿茵披拂,深秋是赏桂和赏红枫的时节,而在寒冷的冬日,腊梅、茶花绽放,满园清香。
在诗杰轩,每天总有不少的人手上拿着乒乓球拍,在九曲回廊中龙腾虎跃,左右开弓。夜色降临,这里则是跳舞者的天堂。
骆宾王,诗歌与修辞
在七世纪的诗人中,骆宾王的作品在复杂性和数量上,共约130
首,都十分突出,而且在翻译和评价上也最为困难。与卢照邻、王勃一样,骆宾王也是骈文修辞的能手,但是卢、王二人的各种诗体与骈文有着明显的区别,而骆宾王的诗在结构上和语言上都接近于骈文的修辞。就像卢、王二人,骆宾王也脱离了宫廷诗的规范,但他不是走向新的朴素和直接,而是朝向复杂的修辞表现。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种深奥作风却在许多方面回应了对立诗论的要求。骈文的模式为诗人提供了宫廷诗所缺乏的严肃道德及思想。骈文拥有结构上和内容上的大量词汇,可以用来表达复杂的思想,发展怀思主题,及叙述个人经历。骆宾王广泛运用了这些出自骈文的成分。虽然他也写了一定数量的宫廷应景诗,但他有更多的怀思诗及自述诗,远远超出在他之前的任何唐代诗人。
遗憾的是,骆宾王在主题的严肃方面所获得的东西,却又失之于诗歌中。他似乎无法进行直接而动人的陈述,而喜欢迂回、转喻、隐喻、用典的所有形式。骈文在给他严肃主题的同时,也给了他过度的技巧。骆宾王是一位思想的诗人,在这方面他超出了韩愈之前的任何诗人。对他来说,诗歌似乎是一种高度修饰了的思想。
骆宾王作为骈文家的声誉持久不衰,但是他的诗歌的遭遇甚至比卢照邻和王勃更不幸,《帝京篇》仅是一个例外。现存的十种唐人选唐诗及《唐文粹》中,仅《搜玉小集》选录了骆宾王的一首诗。这是一部初唐诗人的选集,其中大量收入了骆宾王同时代人的作品。
与王勃不同,骆宾王,640-684,不是出自上层士族,虽然他的父亲是一位有本地声望的县令。同这时期许多青年文士一样,他进人一个王府,道王,,开始仕宦生涯。大概在664年道王死后,他在礼部任一低职,后来成为东台详正学士。
在670年,由于某种不明的触犯或社会关系,骆宾王被贬到西北边塞,在那里曾参与对吐蕃的战争。其后几年他向南漫游,穿过四川,到达唐帝国最西南的角落,在那里当了几任小官。在676年,他被召回长安,先任主簿,678年迁侍御史。在武后摄政时期,这不是一个
特别安全的职位。与许多同僚一样,他在权力斗争中站错了队,不久就由于进谏武后而被下狱。在679年,武后因改元及迁都洛阳而大赦天下,骆宾王获释。
骆宾王获释后仍为当权者所忌,在680年,他被贬临海县,在今天的浙江省,任一低职。他迟迟才到任,到达临海后发现此工作毫无趣味,故不久就辞官。在去官失意的情况下,他参加了徐敬业对武后的反叛,这一反叛爆发于武后全面篡权时。他为这场反叛的贡献是一篇著名的、成功的反抗武后的檄文,据说在触怒武后的同时,也激起了她对其风格的称赏。反叛失败后,骆宾王可能被擒处死。另有一种不可信的传说,他遁逃为僧,许多年后被他的旧友宋之问发现。
骆宾王的早期作品相当符合宫廷诗的结构范围。可是,即使在此时,他已经显露了极端隐晦及炫耀学问的倾向。在一个早秋的傍晚,诗人泊舟于长江边的一个江镇,看见了朝廷的船队。这一境况的基本要素直接反映于诗题《晚泊江镇》上,词语朴素,语序恰当。但是当他开始写诗篇正文时,就不由自主地热心于高雅的变形、复杂化及取代,四运移阴律,三翼泛阳侯。受过教育的同时代读者肯定知道,“四运”指的是季节的循环,“阴律”与秋天相联系,“阳侯”是代表长江的波神。但要记起“三翼”指三种等级的战船就较费心思了。很可能有些人会赞赏诗人的对偶技巧,能够在第二句诗中找到“三”和“阳”与第一句诗的“四”和“阴”相配。但是这里缺乏宫廷诗人的敏锐观察力和精妙语词,人们很容易可以看出,诗人用的是极端高雅的语言,说明的却是极其平常的事物。
《晚泊江镇》从整体上来看,是一首比首联好得多的诗。诗中写景的部分显示了才气,但并不特别出色,在扩大了的反应部分,我们已经看到复杂论辩的倾向。
四运移阴律,三翼泛阳侯。
荷香销晚夏,菊气入新秋。
夜乌喧粉堞,宿雁下芦洲。
海雾笼边徼,江风绕戍楼。
转蓬惊别绪,徙桔怆离忧。
魂飞灞陵岸,泪尽洞庭流。
振影希鸿陆,逃名谢蚁丘。
还嗟帝乡远,空望白云浮。
最后八句释义,我是一个如同飞转的蓬草一样的漂泊者,那些提醒我离家远别的事物使我触目惊心,同样地,我就像是坚定而纯洁的桔树,只生长于南方,当被移植至北方时就变成另一种树。由于我的身体无法前去,我的灵魂飞往靠近长安的灞陵,那是我所向往的地方,也由于我无法去那里,我的眼泪在南方流尽。在《易经》中。我们读到,“鸿渐于陆,夫征不复。”我的行动的最直观证据是我的影子,所以我振动影子以模仿鸿雁和归家。为逃避政治功名,我将如同那位楚国蚁丘的馆舍主人,离开馆舍而避免与孔子会面。但是,尽管一方面我想要返家和抛弃世俗荣华,另一方面我仍然忍不住向往遥远的京城和世俗的成功。这样,当我遥望京城而视线被白云遮住,我就想起那些将我和皇上的恩宠分隔的人,以及我的愿望如同白云般的虚幻。
这种构筑于众多典故之上的论述,正是骈文的特色。
骆宾王善于运用新的、深奥的典故,但往往将同一典故反复运用,从江镇往下行,他写了一首诗,帝城临灞溪,禹穴枕江干。桔性行应化,蓬心去不安。
有时骆宾王在精巧、矫饰的描写方面超过上官仪,镜花摇芰日,夜麝入荷凤。第一句诗的含义可以有多种解释。“花”可能指的是镜面上闪烁的光辉,而不是真花的镜影或如花的美人本身。这些反射的光辉可能像许多小太阳似地闪烁在菱花上,或混合着阳光照耀在菱花上。这里骆宾王改写了庾信的两句诗,日光钗焰动,窗影镜花摇。不过,这种视觉的精巧并不是骆宾王诗的普遍特点。
强烈的雄辩意识及散文式的铺叙,使骆宾王写出了比七世纪一般的诗歌长得多的诗篇。除了《帝京篇》外,他还有几首长诗,刻意表
达七世纪的严肃观念。其中有一首诗的序在开头引用了儒家文学教义,“夫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诗有不得尽言,言有不得尽意。”接下来就把这些原则用于诗人自己的体验。骆宾王在对儒家教义的阐述中,强调严肃的文学应该表现自我,并把全副精力用于自己所喜爱的这一主题上。他最成功的诗篇之一是巨大的《畴昔篇》。这是一篇高度修饰的自传诗,长达两百行,是长篇自传诗的最早范例之一。自传诗后来在八九世纪成为重要的题材,但具有过分修饰的倾向,其原因可以部分地归于《畴昔篇》的模式。
由于骆宾王从骈文中借用了词汇、结构与主题,这就使得两种文体只是在形式上及篇幅上有所区别。下引寓言式作品中,序文和诗的联系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
浮槎并序
游目川上,睹一浮槎。泛泛然若木偶之乘流,迷不知其所适也。观其根柢盘屈,枝干扶疏。大则有栋梁舟楫之材,小则有轮辕榱桷之用。非夫禀乾坤之秀气,含宇宙之淳精,孰能负凌云概日之姿,抱积雪封霜之骨。向使怀材幽薮。藏颖重岩。绝望于岩廊之荣,遗形于斤斧之患,固可垂荫万亩。悬映九霄,与建木较其短长,将大椿齐其年寿者。而委根险岸,托质畏途,上为疾风冲飙所摧残,下为奔浪迅波所激射。基由壤括,势以地危。岂盛衰之理系乎时,封植之道存乎我。一坠泉谷,万里飘沦。与波浮沉。随时逝止。虽段仲文叹生意已尽,孔宣父知朽质难雕。然而遇良工,逢仙客,牛矶可托,玉璜之路非遥,匠石先谈,万乘之器何远。故材用与不用,时也。悲夫,然则万物之相感应者。亦奚必同声同气而已哉。感而赋诗,贻诸同疾云尔。 昔负千寻质,高临九仞峰。
真心凌晚桂,劲节掩寒松。
忽值风飙折,坐为波浪冲。
摧残空有恨,拥肿遂无庸。
渤海三干里,泥沙几万重。
似舟飘不定,如梗泛何从。
仙客终难托,良工岂易逢。
徒怀万乘器,谁为一先容。
诗序原本用来叙述历史或传记的背景,使诗中及所述事件能够充分明了。王勃的《滕王阁》就运用了这一古典形式,序文描写了宴会、场景、事件的过程,诗篇则表现对这一情境的反应,诗与骈文序言的区别是分明的。可是在《浮槎》中,诗只是把序文详细叙述过的内容简要地重述一遍。其中主要的变化是序文展示了希望—— 浮槎将被利用,漂泊者将被启用,而诗却使这一希望破灭。除了结尾外,诗紧密追随了序文的旨意,无论在讨论范围还是在措词上都与之相似。
序的第三段与诗的开头两句相应,“负凌云概日之姿”描写浮木的高度,被简化成“昔负千寻质”。序的第四段叙述这棵树在偏僻的地方十分安全繁盛,诗则处理成具有松树和桂树的孤独和耐力。由于运用了双关语,真心,树干,劲节,树节,诗的描写具有更密切的道德联系。序运用了高雅优美的传统夸张比喻,以称赞的口气将某种事物与神秘的典范相比较,“与建木较其长短,将大椿齐其年寿者。”诗舍弃这一高雅的语句,采用了表示“超过”的简洁套语“凌”和“掩”。序文所写传说中的树也被具有象征意义的松树和桂树所取代。
诗的第三联出于简化的要求,再次将序的描写语句简化成无力的重复,把“上为疾风冲飙所摧残,下为奔浪迅波所激射”变成“忽值风飙折,坐为波浪冲”。诗对于骈文序言的这种屈从关系说明,使诗歌创作接近骈文的试图很成问题,诗歌的体式手法已经演变并作用于精炼的五言诗,而骈文的修饰需要较长的语句和较散漫的结构,因此当骈文被“翻译”成诗句时,就变得贫瘠乏味。
诗的第七至十二句没有追随序的相应段落,感怀时机和命运,而是细致描绘浮槎危险无助、无人赏识的境况。一旦诗自由地突破了序的论点,就可以反过来评论序文,否定浮槎可能遇到良工的希望。在这一点上,诗对序作了补充。不过,这种不同部分地出于诗体的要求,
在结尾表现忧伤是诗歌传统的自然方式。
骆宾王的诗歌范围,既包括上述那种诗歌化了的论述,也包括特别稠密的、引经据典的抒情风格。这种抒情风格表现在他对现成题目的正式练习,也表现在他著名的《在狱咏蝉》。这首诗也有一篇骈文序言,但这一次序的处理与诗的处理有所区别。
在狱咏蝉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释义,当太阳移向西道,这是秋天的迹象。于是蝉开始鸣唱。蝉声使我思家,如同楚国的钟仪曾经感受的那样。当钟仪成为晋国的囚犯,他戴着南方之冠以纪念祖国。与他一样,我也是被囚禁于北方的南方人。我怎能忍受经常被用来描绘美女发卷的蝉翼,前来听我的《白头吟》,当司马相如抛弃卓文君时,文君唱了同样的歌。这些黑如发卷的蝉翼,使我想起年少及迷人的美,这对于一位日益年老并感到被君王摒弃的人来说,是难以忍受的。此外,蝉声是秋天的提醒,这一季节与老年的到来相联系。我怎能忍受它靠近我,提醒我自己的衰老,但,或许我误解了蝉,它与纯洁和年老相联系,可能在精神上与我一致。如果君王听到它,或许会被提醒我的纯洁和年老。从而释放我。在这一方面,它的鸣唱就像是向君王辩护我的案子。然而,像我一样,它被自己所代表的秋天的处境所阻碍,露水沉重地压住它,使它无法往前飞,从而无法进入宫殿,到达君王的耳边,尤有甚者,虽然我希望它的鸣唱被外面听到,但秋风过于强烈,淹没了它的声音。即使它的鸣唱或我自己在这首诗中的吟唱可以到达君王,也可能无济于事。因为已经没有人会相信我的高尚和纯洁,我的无辜,以及蝉的高洁。也就是说,无人会为我陈述案情。
由于译文的扩充,这首诗的逻辑接近于骈文的议论,但诗中用了
精炼的暗示、典故及模糊多义的诗歌手法,使得它与《浮槎》有较大区别。在骆宾王的诗中,较为散漫的风格比上引诗篇的缜密风格要更为普遍。为了进行比较,这里援引另一首同样的囚禁诗《幽系书情通简知己》,下面是开头八句,
昔岁逢杨意,观光贵楚材。
穴疑丹风起,场似白驹来。
一命沦骄饵,三缄慎祸胎。
不言劳倚伏,忽此遘邅回。
类似的浮华诗句延伸至接下去的二十八句。上引诗句不过是说,诗人曾遇到某位赏识他的人,但他得意不久就又失意了。
无论这些诗篇如何不成功,此类使诗歌得以成为自我表现工具的尝试是这一时期的一个重要文学现象。二十年后,在陈子昂的作品中,我们发现了更好的工具。
骆宾王墓
骆宾王的墓直到明末才被发现。据朱国桢《涌幢小品?骆宾王冢记》载,明正德九年,南通有一个曹姓农民在城北黄泥口开荒掘地,发现一墓,题名唐骆宾王之墓。他打开墓一看,见一人衣冠如新,非常害怕,立即将墓用土盖好,只将石碑带回。后来想想还是害怕,就将碑打碎,扔回原处。清朝乾隆十三年,闽处士刘名芳居军山,编撰五山志,听说此事,就到黄泥口搜寻,“访得之,一抔残土,半浸水中,掘地得断石‘唐骆’二字,唐字未损,骆字蚀其下半矣。因请于太守董公,董权文,,效前守彭士圣移金将军墓故事,移葬狼山。一代文雄,从此长眠狼山。
“烈骨销香灵不灭,霸才落魄事多奇”,骆宾王墓被发现后,来通咏悼宾王的诗人很多。徐岭题骆宾题骆宾王墓诗云,
千载来招义士魂,
残碑忽视震乾坤。
半因隐姓名俱没,
全欲扶唐字亦存。 白水荡边悲逆旅, 黄泥口畔辩真坟。 从今移傍将军墓, 俎豆年年共一尊。
南通市小海小学陆永明题骆宾王墓诗云,
曾垂青史见檄文, 兵败飘蓬隐士人。 黄土无知埋烈骨, 紫琅有幸葬英魂。
作文六:《我最喜欢的诗人之一:贺知章》8600字
我最喜欢的诗人之一:贺知章
贺知章(659—744),字季真,号四明狂客,汉族,唐越州会稽永兴(今浙江杭州市萧山区)人,贺知章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著名的《咏柳》《回乡偶书》两首脍炙人口,千古传诵,今尚存录入《全唐诗》共19首。
中文名: 贺知章 逝世日期: 公元744年
职业: 文学 诗人、别名: 字季真,一字维摩,
目录 主要成就: 与李白、李国籍: 中国 书法家 号
贺知章生平 代表作品: 《回乡偶出生地: 越州永兴(今浙江萧适之等谓“醉石 窗,
所处时代: 唐代 出生日期: 公元659年 书》;《咏山)人 八仙”。 贺知章诗全集(录入《全唐诗》共19首)
柳》 贺知章《回乡偶书》赏析
笑话:
现存景点:
贺知章生平
贺知章早年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少时即以诗文知名。唐武后证圣元年(695)中进士,初授国子四门博士,后迁太常博士。开元十年(722),由丽正殿修书使张说推荐入该殿书院,参与撰修《六典》、《文纂》等书,未成,转官太常少卿。十三年为礼部侍郎、集贤院学士。后调任太子右庶子、侍读、工部侍郎。二十六年改官太子宾客、银青光禄大夫右庶子、侍读、工部侍郎。二十六年改官太子宾客、银青光禄大夫兼正授秘书监,因而人称“贺监”。
贺知章诗文精佳,且书法品位颇高,尤擅草隶,“当世称重”,好事者供其笺翰,每纸不过数十字,共传宝之。他常醉辄属籍,常与张旭、李白饮酒赋诗,切磋诗艺,时称“醉中八仙”,又与包融、张旭、张若虚等结为“吴中四士。”天宝三年(744),因病恍惚,上疏请度为道士,求还乡里,舍本乡宅为观,求周宫湖数顷为放生池。诏许之,赐鉴湖一曲。玄宗御制诗以赠,皇太子率百官饯行。回山阴五云门外“道士庄”,住“千秋观”,建“一曲亭”自娱,繁纸不过数十字。“厅馆好墙壁及屏障,忽忘机,兴发,落笔数行,如虫篆飞走,虽古之张索不如也。”,爱好书法者视为珍品。他的墨迹留传很少,现存尚有绍兴城东南宛委山南坡飞来石上的《龙瑞宫记》石刻和流传到日本的《孝经》草书。
《孝经》
其间,写下《回乡偶卷》2首:“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为人传诵而脍炙人口,未几病逝,年八十六。乾元元年(758)肃宗以侍读之归,赠礼部尚书。现存诗19首,多为祭祀乐章和应制诗。文有《龙瑞宫记》、《会稽洞记》各1卷。今存《龙瑞宫记》摩崖,留存于宛委山南坡飞来石上,为难得之古代题刻。《新唐书》、《旧唐书》有传。
贺知章生性旷达豪放,善谈笑,好饮酒,又风流潇洒,为时人所倾慕。当看到李白的诗文,即赞为“谪仙人也”,后成为忘年之交,并把李白引荐给唐玄宗为官。贺晚年放荡不羁,自称“四
李适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明狂客”,又因其诗豪放旷放,人称“诗狂”。常与李白、
焦遂饮酒赋诗,时谓“醉八仙”。
天宝三年(744),贺知章告老还乡,为道士。离开京师时,玄宗曾赐诗,皇太子及文武百官为其饯行,回乡后不久病卒。
《龙瑞宫记》
贺知章诗全集(录入《全唐诗》共19首)
电子版贺知章诗全集
全唐诗
编校前言
贺知章(公元659,744年),字季真,越州永兴(今浙江省萧山市)人。武则天证圣元年进士,授国子四门博士,迁太常博士。后历任礼部侍郎、秘书监、太子宾客等职。为人旷达不羁,有“清谈风流”之誉,晚年尤纵,自号“四明狂客”、“秘书外监”。八十六岁告老还乡,旋逝。属盛唐前期诗人,又是著名书法家。作品大多散佚,现仅存二十首。
本《电子版贺知章诗全集》以施铁民(David Steelman)先生输入的《全唐诗》为底本,以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王启兴、张虹《贺知章诗注》为校本。王张本也是以《全唐诗》为底本,并据《四明丛书?贺秘监集》补入《董孝子黯复仇》一首。
一华 一九九九年十月
事迹四则
贺知章,会稽永兴人,太子洗马德仁之族孙也。少以文词知名,举进士。初授国子四门博士,又迁太常博士,皆陆象先在中书引荐也。开元十年,兵部尚书张说为丽正殿修书使,奏请
知章及秘书员外监徐坚、监察御史赵冬曦皆入书院,同撰《六典》及《文纂》等,累年,书竟不就。后转太常少卿。
《六典》
十三年,迁礼部侍郎,加集贤院学士,又充皇太子侍读。是岁,玄宗封东岳,有诏应行从群臣,并留于谷口,上独与宰臣及外坛行事官登于岳上斋宫之所。初,上以灵山清洁,不欲喧繁,召知章讲定仪注,因奏曰:“昊天上帝君位,五方诸帝臣位,帝号虽同,而君臣异位。陛下享君位于山上,群臣祀臣位于山下,诚足垂范来叶,为变礼之大者也。然礼成于三献,亚终合于一处。”上曰:“朕正欲如是,故问卿耳。”于是敕:“三献于山上行事,五方帝及诸神座于下坛行事。”俄属惠文太子薨,有诏礼部选挽郎,知章取舍非允,为门荫子弟喧诉盈庭。知章于是以梯登墙,首出决事,时人咸嗤之,由是改授工部侍郎,兼秘书监同正员,依旧充集贤院学士。俄迁太子宾客、银青光禄大夫兼正授秘书监。
知章性放旷,善谈笑,当时贤达皆倾慕之。工部尚书陆象先,即知章之族姑子也,与知章甚相亲善。象先常谓人曰:“贺兄言论倜傥,真可谓风流之士。吾与子弟离阔,都不思之,一日不见贺兄,则鄙吝生矣。”知章晚年尤加纵诞,无复规俭,自号“四明狂客”,又称“秘书外监”,遨游里巷。醉后属词,动成卷轴,文不加点,咸有可观。又善草隶书,好事者供其笺翰,每纸不过数十字,共传宝之。
时有吴郡张旭,亦与知章相善。旭善草书,而好酒,每醉后号呼狂走,索笔挥洒,变化无穷,若有神助,时人号为张颠。
天宝三载,知章因病恍惚,乃上疏请度为道士,求还乡里,乃舍本乡宅为观。上许之,仍拜其子典设郎曾为会稽郡司马,仍令侍养。御制诗以赠行,皇太子以下咸就执别。至乡无几寿终,年八十六。
肃宗以侍读之旧,乾元元年十一月诏曰:故越州千秋观道士贺知章,器识夷淡,襟怀和雅,神清志逸,学富才雄,挺会稽之美箭,蕴昆冈之良玉。故飞名仙省,侍讲龙楼,常静默以养闲,因谈谐而讽谏。以暮齿辞禄,再见款诚,愿追二老之踪,克遂四明之客。允叶初志,脱落朝衣,
驾青牛而不还,狎白衣而长往。丹壑非昔,人琴两亡,惟旧之怀,有深追悼,宜加缛礼,式展哀荣。可赠礼部尚书。
先是神龙中,知章与越州贺朝、万齐融,扬州张若虚、邢巨,湖州包融,俱以吴、越之士,文词俊秀,名扬于上京。朝万[一华按:“万”字衍。]止山阴尉,齐融昆山令,若虚兖州兵曹,巨监察御史。融遇张九龄,引为怀州司户、集贤直学士。数子人间往往传其文,独知章最贵。
(《旧唐书》卷一九?“文苑”中《贺知章传》)
贺知章字季真,赵州永兴人。性旷夷,善谭说,与族姑子陆象先善。象先尝谓人曰:“季真清谭风流,吾一日不见,则鄙吝生矣。”
证圣初,擢进士、超拔群类科,累迁太常博士。张说为丽正殿修书使,表知章及徐坚、赵冬曦入院,撰《六典》等书,累年无功。开元十三年,迁礼部侍郎,兼集贤院学士,一日并谢。宰相源乾曜语说曰:“贺公两命之荣,足为光宠;然学士、侍郎孰为美,”说曰:“侍郎衣冠之选,然要为具员吏;学士怀先王之道,经纬之文,然后处之。此其为间也。”玄宗自为赞赐之。迁太子右庶子,充侍读。
申王薨,诏选挽郎,而知章取舍不平,荫子喧诉、不能止,知章梯墙出首以决事,人皆靳之,坐徙工部。肃宗为太子,知章迁宾客,授秘书监,而左补阙薛令之兼侍读。时东宫官积年不迁,令之书壁,望礼之薄,帝见,复题“听自安者”。令之即弃官,徒步归乡里。
知章晚节尤诞放,遨嬉里巷,自号“四明狂客”及“秘书外监”。每醉,辄属辞,笔不停书,咸有可观,未始刊饬。善草隶,好事者具笔研从之,意有所惬,不复拒,然纸才十数字,世传以为宝。
天宝初,病,梦游帝居,数日寤,乃请为道士,还乡里,诏许之,以宅为千秋观而居。又求周宫湖数顷为放生池,有诏赐镜湖剡川一曲。既行,帝赐诗,皇太子百官饯送。擢其子曾子为会稽郡司马,赐绯鱼,使侍养,幼子亦听为道士。卒,年八十六。肃宗乾元初,以雅旧,赠礼部尚书。
(《新唐书》卷一九六“隐逸”《贺知章传》)
贺知章,字维摩,会稽永兴人,太子洗马德仁之孙。少以文词知名,工草隶书。进士及第,历官太常少卿、礼部侍郎、集贤学士、太子右庶子、兼皇太子侍读、检校工部侍郎,迁秘书监、太子宾客、庆王侍读。知章性放善谑,晚年尤纵,无复规检。年八十六。自号“四明狂客”,每兴酣命笔,好书大字,或三百言,或五百言,诗笔唯命。问有几纸,报十纸,纸尽语亦尽。二十纸、三十纸,纸尽语亦尽。忽有好处,与造化相争,非人工所到也。天宝二年,以老年上表,请入道归乡里,特诏许之。重令入阁,诸王以下拜辞。上亲制诗序,令所司供帐,百寮饯送,赐诗叙别。知章表谢,手诏答曰:“卿儒才旧业,德著老成,方欲乞言,以光东序,而乃高蹈世
表,归心妙门,虽雅意难违,良深耿叹。眷言离祖,是用赠诗,宜保松乔,慎行李也。儿子等常所执经,故令亲别,尊师之义,何以谢焉。”
仍拜其子典设郎曾子为朝散大夫,本郡司马,以伸侍养。知章以羸老乘舆而往,到会稽无几老终。元年冬十二月,诏曰:故超州千秋观道士贺知章,神清志逸,学富才雄;挺会稽之美箭,蕴昆冈之良玉。故飞名仙省,待诏龙楼;愿追二老之奇踪,克遂四明之狂客。允协初志,脱落朝衣;驾青牛而不还,狎白鸥而长往。舟壑靡息,人琴两亡;惟旧之怀,有深追悼。宜加缛礼,式展哀荣,可赠礼部尚书者也。
(唐?窦蒙《述书赋注》,《全唐文》卷四四七)
天宝初,病,梦游帝居,数日寤,乃请为道士,还乡里,诏许之,以宅为千秋观而居。又求周宫湖数顷为放生池,有诏赐镜湖剡川一曲。诏令供帐东门,百寮祖饯。御制送诗,并序云:“天宝三年,太子宾客贺知章,鉴止足之分,抗归老之疏,解组辞荣,志期入道。朕以其年在迟暮,用循挂冠之事,俾遂赤松之游。正月五日,将归会稽,遂饯东路,乃命六卿庶尹大夫供帐青门,宠行迈也。岂惟崇德尚齿,抑亦励俗劝人,无令二疏独光汉册。乃赋诗赠行。”诗云:“遗荣期入道,辞老竟抽簪。岂不惜贤达,其如高尚心。寰中得秘要,方外散幽襟。独有青门饯,群英怅别深。”又云:“筵开百壶饯,诏许二疏归。仙记题金箓,朝章拔羽衣。悄然承睿藻,行路满光辉。”
(宋?计有功《唐诗纪事》卷十七)
诗评一则
杨衡诗云:“正是忆山时,复送归山客。”张籍云:“长因送人处,忆得别家时。”卢象《还家诗》云:“小弟更孩幼,归来不相识。”贺知章云:“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语益换而益佳,善脱胎者,宜参之。近时严坦叔《还家诗》亦有“旧时巷陌浑忘记,却问新移来住人”,颇得知章之遗意。(宋?范晞文《对床夜话》)
目录(共十九题,二十首,断句一则)
唐禅社首乐章
顺和
太和
肃和
雍和
寿和
福和
太和
晓发
奉和御制春台望
望人家桃李花
送人之军
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赋得谟字
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
题袁氏别业
咏柳
采莲曲
回乡偶书二首
答朝士
董孝子黯复仇
断句
【电子版贺知章诗全集】
唐禅社首乐章
顺和
至哉含柔德,万物资以生。
诗歌鉴赏
常顺称厚载,流谦通变盈。
圣心事能察,增广陈厥诚。
黄祗俨如在,泰折俟咸亨。
太和
肃我成命,于昭黄祗。
裘冕而祀,陟降在斯。
五音克备,八变聿施。
缉熙肆靖,厥心匪离。
肃和
黄祗是祗,我其夙夜。
夤畏诚洁,匪遑宁舍。
礼以琮玉,荐厥茅藉。
念兹降康,胡宁克暇。
雍和
夙夜宥密,不敢宁宴。
五齐既陈,八音在县。
粢盛以洁,房俎斯荐。
惟德惟馨,尚兹克遍。
寿和
惟以明发,有怀载殷。
乐盈而反,礼顺其禋。
立清以献,荐欲是亲。
于穆不已,裒对斯臻。
福和
穆穆天子,告成岱宗。
大裘如濡,执珽有顒。
乐以平志,礼以和容。
上帝临我,云胡肃邕。
太和
昭昭有唐,天俾万国。
列祖应命,四宗顺则。
申锡无疆,宗我同德。
曾孙继绪,享神配极。
注:以上七首《旧唐书?音乐志》作“玄宗开元十三年禅社首祭地祗乐章八首”,署名“太常
少卿贺知章作”。其中第八首《灵具醉》为源乾曜所作,不录。
晓发
江皋闻曙钟,轻栧理还舼。
海潮夜约约,川露晨溶溶。
始见沙上鸟,犹埋云外峰。
故乡杳无际,明发怀朋从。
唐文粹、唐诗纪事载此诗,并作绝句云:
故乡杳无际,
江皋闻曙钟。
始见沙上鸟,
犹埋云外峰。
奉和御制春台望
青阳布王道,玄览陶真性。
欣若天下春,高逾域中圣。
神皋类观赏,帝里如悬镜。
缭绕八川浮,苕嶢双阙映。
晓色遍昭阳,晴云卷建章。
华滋的皪丹青树,颢气氤氲金玉堂。
尚有灵蛇下鄜畤,还征瑞宝入陈仓。
自昔秦奢汉穷武,后庭万余宫百数。
旗回五丈殿千门,连绵南磴出西垣。
广画螓蛾夸窈窕,罗生玳瑁象昆仑。
乃眷天晴兴隐恤,古来土木良非一。
荆临章华赵丛台,何如尧阶将禹室。
层栏窈窕下龙舆,清管逶迤半绮疏。
一听南风引鸾舞,长谣北极仰鹑居。
望人家桃李花
山源夜雨渡仙家,朝发东园桃李花。
桃花红兮李花白,照灼城隅复南陌。
南陌青楼十二重,春风桃李为谁容。
辞一首
弃置千金轻不顾,踟蹰五马谢相逢。
徒言南国容华晚,遂叹西家飘落远。
的皪长奉明光殿,氛氲半入披香苑。
苑中珍木元自奇,黄金作叶白银枝。
千年万年不凋落,还将桃李更相宜。
桃李从来露井傍,成蹊结影矜艳阳。
莫道春花不可树,会持仙实荐君王。
送人之军
常经绝脉塞,复见断肠流。
送子成今别,令人起昔愁。
陇云晴半雨,边草夏先秋。
万里长城寄,无贻汉国忧。
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赋得谟字
西学垂玄览,东堂发圣谟。
天光烛武殿,时宰集鸿都。
枯朽沾皇泽,翾飞舞帝梧。
迹同游汗漫,荣是出泥涂。
三叹承汤鼎,千欢接舜壶。
微躯不可答,空欲咏依蒲。
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
荒境尽怀忠,梯航已自通。
九攻虽不战,五月尚持戎。
遣戍征周牒,恢边重汉功。
选车命元宰,授律取文雄。
胄出天弧上,谋成帝幄中。
诏旗分夏物,专讨锡唐弓。
帐宿伊川右,钲传晋苑东。
饔人藉蕡实,乐正理丝桐。
歧陌涵余雨,离川照晚虹。
恭闻咏方叔,千载舞皇风。
钲传:一作钲吹。
题袁氏别业
主人不相识,偶坐为林泉。
莫谩愁沽酒,囊中自有钱。
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采莲曲
稽山云雾郁嵯峨,镜水无风也自波。
莫言春度芳菲尽,别有中流采芰荷。
回乡偶书二首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回乡偶书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离家:一作离乡。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销磨。
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答朝士
鈒镂银盘盛蛤蜊,镜湖莼菜乱如丝。
乡曲近来佳此味,遮渠不道是吴儿。
董孝子黯复仇
十年心事苦,惟为复恩仇。
两意既已尽,碧山吾白头。
断句
落花真好些,一醉一回颠。
《回乡偶书》赏析
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这首诗运用对比的手法,含蓄地写出作者久居客地、重返故乡的无限感慨和欣慰。
诗的开头两句,作者置身于熟悉而又陌生的故乡。“少小离家老大回”,“少小”和“老大”对举,极概括又具体地说明了一“离”一“回”在时间上的间隔,离家时的少年英姿和回家时的老态龙钟,可以想像得出来,感慨悲伤和喜悦庆幸也尽在不言之中。“乡音无改鬓毛衰”,含蓄地表露了作者对故土的深情。“鬓毛衰”顶承上句,形象地写老大之态。“乡音无改”和“鬓毛衰”对举,倾吐对人生倏忽的慨叹和对故乡依恋的深情。尽管在空间上与家乡相隔千山万水,在时间上相隔半个世纪,但故乡仍牢牢地维系着他的感情。“鬓毛衰”是时间流逝的标志,“乡音无改”是依恋故乡的证据。然而“我不忘故乡,故乡可还认得我吗,”??这隐含的揣测,为后两句作了铺垫。
三、四句转折活脱:“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在这极富生活情趣的场景中,作者那百感交集的心情很难一一说清。“相见不相识”是意料中的事;“笑问客从何处来”的问话是意料之外的事,但出自天真活泼的儿童口里,又是非常自然的问话。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久客他乡的作者听了,能引起什么感想呢,是老迈衰颓、反主为宾的悲哀,还是久别重逢、叶落归根的喜悦,说不清,但都包含在这句看似平淡的问话中。全诗就这样有问无答,悄然而止,只留下哀婉的余音不绝于耳。这真是含蓄风格的典型。
全诗二十八个字中无一生僻字,不用一个典故,都是家常话。但并不是一览无余,它寄寓着可以供人反复咀嚼,反复寻味,层层追索,层层补充的情致。陆游说:“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从贺知章这首诗里,我们可以领会“偶得”二字,有得之于生活,得之于心底的意思。
值得一提的是贺知章《回乡偶书》的第二首七绝:“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销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可以看作第一首七绝的续篇,抒发了“物是人非”的伤感之情,也写得清新自然,但与第一首相比,就显太平直,太显露了。从这同一作者写同一题材的两首诗中,我们能悟出“诗贵含蓄”的道理。
笑话:
贺知章乞名
唐玄宗天宝初年,文名颇著的秘书监贺知章,上书朝廷,欲告老致仕归故乡吴中。玄宗李隆基,对他非常敬重,诸事待遇异于众人。
贺知章临行,与唐玄宗辞别,不由得老泪纵横。唐玄宗问他还有什么要求。知章说:“臣知章有一犬子,尚未有定名,若陛下赐名,实老臣归乡之荣也。”玄宗说:“信乃道之核心,孚者,信也。卿之子宜名为孚。”知章拜谢受命。
时间长了,知章不觉大悟,自忖道:“皇上太取笑我啦。我是吴地人,?孚?字乃是?爪?字下面加上?子?字。他为我儿取名?孚?,岂不是称我儿爪子吗,”
现存景点:
绍兴贺知章秘监祠
贺知章秘监祠(贺秘监祠),俗称湖亭庙。
相传宋绍兴十四年(公元1144年),郡守莫将在贺知章读书的故地重建“逸老堂”,以祀贺知章和李白。乾道五年(公元ll69年),太守张津重修。宝庆三年(公元l227年),太守胡矩重新进行维修。元至元年间(公元1335-l340年),逸老堂和涵虚馆合并,改设水马站,分为南北二馆,贺秘监祠被废址。至正十九年(公元l395年),浙江分省命理问邱修馆舍,得知章像于芜秽中,于是就在驿站东西的偏房作祠堂祀之。明洪武初年,南北二馆合并为一驿站,将祠堂迁至今天的位置上。清乾隆四十七年(公元l782年?)建后殿。现存建筑为清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重修的,坐北朝南。该建筑共有三进,均为五开间。正殿门额题有“唐秘书监贺公祠”,祠内原有北宋熙宁元年(公元1068年)的《众乐亭诗刻》,其中有王安石、司马光等十五人诗二十首;南宋开庆元年(公元1259年)《重建逸老堂记》,吴潜撰文,张即之书,元至正二十年(公元l360年)《贺秘监祠堂记》刘仁本撰文,史铨书,周伯琦篆,徐仲裕刻;明嘉靖二十二年(公元l543年)《叙唐秘监贺公知章碑》,沈恺撰文方仕集唐李邕书等碑刻。有的已迁至天一阁东园。
杭州市萧山区北干山贺知章雕像
贺知章雕像
扩展阅读:
, 1 贺知章纪念网://hezhizhang.memsky.
, 2 ://bbs.sjday./post.php?
, 3
://.zjol../05zjtz/system/2005/11/21/006374002.sht
ml
, 4 ://unn.people../GB/22220/39486/39498/3051355.html
, 5 旅游百科全书->贺知章秘监祠(贺秘监祠)历史典故
, 6 参见百度百科词条“证圣”等。
开放分类: 名人,诗人,唐宋代诗人
我来完善 “贺知章”相关词条:
屈原苏轼杜甫威廉?莎士比亚白居易老子司马迁陆游韩愈宋玉波德莱尔左丘明艾略特里
尔克
作文七:《李清照,我最喜欢的诗人》800字
《《古人不远: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
说起我最崇拜的历史人物,无非就是伟大的宋代女词人“李清照”了,我喜欢过伟大的诗仙 “李白”,他曾咏出“天神我才必有用”这句豪言壮语,也曾喜欢过诗圣“杜甫” 他也曾写下“两行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千古名句。在这些文人墨客中我唯一崇拜的女诗人就是你“李清照”,.她的一生是极富有传奇色彩的??
她,生于书香门第,生活无忧无虑,自小天资卓越,经父亲的影响,豆蔻之年便对吟诗作赋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从而走向文学之路,。
在她少年时,因为家人的宠爱,虽是出身在封建制度社会,但思想却并未受到禁锢,有时还可以划着小船,在藕花深处嬉戏,“常记西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这首如梦令曾让多少文人雅士为之倾倒啊!
她18岁这年,与她的丈夫赵诚明结婚,在她丈夫常年在外做官,思念丈夫的她,只能将无限相思寄予诗中。她在《醉花阴》中这样写道 “莫道不销魂,卷帘西风,人比黄花瘦”,由此可见,思念丈夫的心是多么的急切,即便是这样两地分隔得生活也在朝廷的新旧党争中,破灭了。那时金兵肆虐的在南宋横行,南宋王朝的腐败,国家的兴亡,激起了李清照强烈的爱国情感,她积极主张北伐收复中原,可
是南宋王朝的腐朽无能,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中,李清照虽身是女儿身,但却有一颗男子般坚韧的心和抱负。目睹了国破家亡的清照,写下了《《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项羽的宁死不屈,却被李清照写的这么痛快淋漓。
李清照的晚年,比任何人过的凄惨,靖康之乱彻底改变了她的生活,国家灭亡使无奈的你唯有仓皇南渡,丈夫的死使你“寻寻觅觅,冷冷清清戚戚惨惨凄凄”过了多少年?但你还是用你的笔编撰《金石录》,她的一生,颠沛流离,她的经历,跌宕起伏。她一介女流,何来的这等勇气,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像她这样贞烈不屈、满心家国天下的女诗人,又有几人呢?
“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她得诗,她的词,她的人生,是传奇的,亦是不朽的。她的文字诉说的不只是自己人生的悲欢离合,也写尽了那个时代下的荒凉,是她告诉了后人,女子可以比花木兰更精彩,可以有“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壮。甚至,比那还勇敢。
作文八:《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李白》800字
古人不远,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李白
阳泉市平定县阳胜中学七年级 魏文斌
指导教师 王莉萍
人生有许多古人值得我们称赞,但我唯一称赞的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
袅袅檀香,一杯清苦,一轮婵娟,一捧盛菊,手边是虚掩的书卷。读完李白的诗。我不禁为他扼腕叹息,本有天生之才却无奈坎坷。我也为他遗憾。为他不平,我像他一定是不快乐的吧。
恍惚中,他向我走来。一路高歌,一路幕饮。这就是你,唐诗上不朽的传奇,诗仙李白。
你不是“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的少不更事,不是没有“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积极乐观,不是没有“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昂扬自信。然而最后,你却发出了“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的感叹。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黯然。“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的沧桑和“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的坎坷。
你我伴灯而坐,相对无言。你么么饮酒。我在旁静静思索。我敬佩你的才华,也为你最后的离开而惋惜。你是这样一个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人,却难踏任途,平步青云,你是这样一个才华横溢得人,却难入官场。最后抽身而退。你心中的苦涩想必如同那难以斩断的流水。滔滔不绝……、
然而你却笑着摇头,缓缓道出你先为人知的内心世界。原来我一直都错了。
你是一位诗人,也是一位卫士。你用笔诗写自己的伤春悲秋。你用字捍卫自己的高尚尊严也许你在离开时心里会有苦涩和酸楚,然而在你的眼中,官位名利让你拥有了最高的自我,再别人看来追名逐利似乎已是社会大流。你却为牺牲为代价,宁可相至于江湖,忘情于山水。也不与你不喜欢的官僚同流合污。原来以为你是无奈的。没想到你却是快乐的。你为坚守自我而快乐。你为纵情山水而快乐。你为远离官场而快乐。你为心里的那一片净土而快乐。
我终于明白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真正内涵。在你看来,苦味和悲伤不过是高洁的副作品,坚守自我的你其实很快乐,愿你来生还是一个不与同流和污、逍遥自在的诗人。
作文九:《最喜欢的诗人》2100字
我最喜的人欢欢欢欢-李白
纵眼古今~能纵善纵的文人墨客多~然我最欣纵纵仙李白众。他的纵新纵逸~他的人豪放、豁、重纵。他的品格也同纵令人纵清达
纵。纵李白~纵如人~人同纵。心之所想~纵之所纵。以豁之心面纵达天下~活得痛快、自在、逍~他的纵人正直不阿~不染于世俗遥
之中~保持本心~令人纵。我眼中的李白~君子~大才者~称真
有抱纵~豁、重承纵、最自信。真达
李白之所以能成纵我最喜纵的纵人, 是因纵他纵纵坎~思想纵纵~是坷既一天才的纵人~又兼有游、刺客、纵士、道人、策士等人的纵。个侠气
儒家、道家和游三纵思想~在他身上都有纵。侠体
李白的生平~在我看是不人意的~却也是纵快意的。李白来尽洒
二十五纵出蜀, 漫游全~走纵湖北~江西~河南~山纵等地。后因道国
士筠推入朝纵官~官纵曾至翰林士~纵一纵刻可以纵是他最纵纵煌的吴荐学
纵刻~但我纵得纵也是他最纵郁纵的一纵刻。古往今~朝堂就是一个来个
勾心斗角的纵所~臣下之纵打我纵~纵虞我纵。而李白纵人是正直、豁你
达几与的~不畏纵纵的。在京城纵官的年纵得罪了不少大臣王公纵族。最后也只能回纵山野~做一游山玩水的庶人。但我正是喜纵他不畏纵纵个、正直、豁的性格。他能纵在朝纵官而不他人同流合纵~不纵世俗的达与
利欲所纵~纵守本心~使纵官流放也不移本心。俱往矣~看今朝~又即
有人能抵得住利欲的纵惑~纵守本心~又有人能在逆境中如几个几个
此纵逸。回纵山野后的李白~寄情于山水之纵~游遍湖纵山河~看洒脱
遍名山大川。心之所想有感而纵成一首首纵句名纵。把酒纵天~纵酒将当
歌~活得痛快、~心之所向~身之所向~不拘泥于万物的束纵~洒脱
一生如此纵然。我喜纵李白~因纵他活出了自己的纵采~活得痛快自在~
纵纵逸。人的一生本如此~心之所向~身之所向。不被万物洒当随即
所纵~纵守本心。
喜纵纵人李白~因纵他心系天下~“纵山高纵纵起~欲纵纵生未纵纵”来~“仰天大笑出纵去~我纵纵是蓬蒿人。”又因纵他狂放不纵~狂出自己的特色~“我本楚狂人~纵歌笑孔丘。”他曾纵高力士靴、纵忠墨脱国研~纵的是何其的狂~纵因纵他作纵一游的纵酒狂歌~仗纵纵仇~重承纵真个侠~存交重纵。“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名。……三杯吐然与
纵~五岳倒纵纵。……纵死骨香~不纵世上英。”纵是多纵的豪纵~侠洒脱。李白是纵有大志的~纵然入朝纵官纵纵短~但也能看得出纵入世~欲纵很极
国尽份与一纵薄之力。李白的狂~其纵是狂妄~不如纵是一纵自信~一纵纵纵的自信。我纵纵他的狂~他的自信。因纵做人就是要有自信~唯有如此~方能成事~有所成就。一唯唯纵纵的人~小事的人~是个胆怕没
有出息的。做人重纵~君子更纵纵重纵言~守纵信~游李白是纵纵一点当侠
最好的纵纵。李白~一有大志~自信~重承纵的君子~纵得我的敬仰个
与喜纵。
喜纵李白~也因纵李白的纵。李白的纵纵纵以自我纵中心纵察世来界~而且将内客纵世界蒙上一纵主纵色彩~情感不是纵~而是外射~抒纵了他那富丰属个的感情~纵造出于他自己的人形象。首先~纵李白之纵~可以纵出李白欲建功立纵、纵纵向上的雄心和纵才不遇、纵受纵抑的苦纵~纵在《将来会纵酒》、《行路纵》中便可以看出。在我看~他的纵在社意纵上整知个纵分子的正纵感、事纵心以及以天下纵己任的胸纵。他自信自纵的纵纵是纵歌一纵纵定不移的自信力。纵正是盛唐人所具有的气与魄自信力。其纵他歌纵自己的才能~不如纵是歌纵一纵少年纵~一纵与气青春的生机与活力。
纵李白的纵~能感悟到他那纵理想生活的憧憬、追求与从歌纵。《山中纵答》、《夏日山中》、《山中与幽人纵酌》等多部作品中~我纵出了他的理想生活美好、充纵、纵纵、放纵、浪漫。纵出了他在纵欲狂歌的背后歌纵人的生命与气会生活~代表了人纵在朝蓬勃的社中纵美好
生活的追求。我喜纵他纵生活的追求~因纵纵在的我纵需要追求~需要目纵~有了目纵我纵才能纵斗前行~就如中~我纵中纵国梦民族纵之纵斗的目纵~正因纵有~我纵家才能更好地向梦国前纵展。
纵李白之纵~我能感受到他那纵纵崇高人性的向往、纵纵争与美~感受到他那不屈的人格意志~傲岸不屈的纵纵纵纵的纵纵。正是因纵气与藐气
他的纵纵人格意志~深深地感染着我。我纵活在者繁纵的人世之中~自当纵有如李白纵纵的人格意志~傲岸不屈的做人~纵人性的向往~以及做人做事一律平等的原纵~平等的看待世界。
喜纵纵人李白~正是因纵他的文采~新纵逸的纵纵~狂放清浪漫的纵纵~纵纵完美的辞气藻~大纵魄的纵言。纵一切~都令我崇拜。杜甫曾纵价李白的纵“笔惊写没落纵雨~纵成泣鬼神。”纵纵豪纵奔放的情纵无纵什纵都有纵暗的情纵~使是即写气愁也纵人振纵~大省人。我喜纵他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来纵纵。”喜纵他的“君不纵河之水天上纵~黄来奔流到海不纵纵~君不纵高堂明纵悲白纵~朝如纵青暮成雪。”喜纵他的“人生在世不意~称明朝散纵弄扁舟。”喜纵他的“云想衣裳花想容~春纵拂纵露纵纵。”……李白~之当称号无愧的纵中仙者~“纵仙”的受之无愧。
我喜纵纵仙李白~喜纵他的纵人正直~喜纵他的豁达奔放~喜纵他的重纵守纵~喜纵他的才纵横溢~喜纵他乃正人君子~喜纵他的心系天下~喜纵他的纵纵自信~喜纵他的狂放不纵。
李白~我最崇敬、最仰纵、最喜纵的纵人。
作文十:《我最喜欢的一位诗人-张玉洁2013.6》600字
我最喜欢的一位诗人
平罗回民中学八年级(6)班 张玉洁
一个学期很快便过去了,回顾这学期的语文学习,我又认识了许多不同的人,有胆有识的苏珊·安东尼,治军有方的周亚夫将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他们身上都有令人敬佩的精神品质,但是,我更欣赏,更喜欢的还是陆游的豪情壮志。
后人评价陆游时总会说他是南宋爱国诗人,这是因为陆游一生坚持抗金,虽多次遭受投降派的打击,但爱国之情始终不渝,死时还念念不忘国家的统一。
宋淳熙十六年,陆游六十四岁。此时他已屡遭贬黜,退居山阴。历史的秋意,时代的风雨,英雄的本色,艰难的现实,使诗人心情惆怅,想起当年往事。当年,他曾万里从军,希望报效国家;当年他曾骑着战马,在梁州前线奔波忙碌;当年,他虽官职低微,却满怀壮志来到京城,结识了一些出类拔萃的豪俊英雄。可如今呢?陆游已过花甲,纵使有一腔报国之志却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在梦中感受往日战场杀敌的英勇气势。
陆游是我国存诗最多的诗人,他以诗词闻名。可陆游自己又是否真心想要这种功名呢?不!他想要的是上阵杀敌,实现自己的一番抱负,这种豪情壮志令人欣赏,令人敬佩却更令人惋惜。
我喜欢陆游。喜欢他想要报效祖国的豪情壮志,喜欢他“居庙堂之高则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喜欢他“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对国家安危的念念不忘??
世间的男子,没有一个是甘愿之碌碌之辈的。他们一定有自己的抱负,自己的理想。无论最终实现与否,都是值得人喜欢的,陆游便是其中之一。如果可以,我宁愿不称他为爱国诗人。而是爱国将领,毕竟他也曾有“匹马戍梁州”的辉煌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