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植物带给教育的启示》2100字
教育的对象是有生命的人,教育就是促进人的健康成长和发展。植物具有生命力强大、根深叶茂、向光生长、顶端优势、自养、种类多样、年轮、坚硬挺拔、花期不一等特点。生命成长有共同规律,因此植物带给教育很多有益的启示。
植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种子是植物幼小的生命体,种子萌发的力量可以顶起土壤中体积和重量超过它许多倍的土块。人们曾经用种子萌发的力量,解决了颅骨分离的难题。与植物种子一样,每一个人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无穷潜能。就像植物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水分、阳光和养料一样,教育者需要做的,就是给孩子提供适当的成长环境和精神营养,让学生生命中内在的潜能得以开发,让孩子们的生命得以茁壮成长。教育就是通过提供精神营养,开发人的潜能,让每一个生命释放出无限的能量,绽放出自己人生的精彩。
一般来说,树木有多高,树冠就有多大,它的根系在地下的分布就有多深多阔。在土壤贫瘠的地方,根的长度会是地上部分的几倍,条件越艰苦,环境越恶劣,树根就越向大地深处生长。这是根具有向水、向肥性,主动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养料的一种表现。根深叶茂,由于发达的根系可以从土壤中汲取水分和养料,从而保证了植物枝叶的繁茂生长。人的成长和植物生长一样,只有根深才能叶茂。人的成长包括身体和精神的成长,身体的成长需要一日三餐提供足够的食物和营养;而精神的成长则需要学习和吸收人类几千年来积淀的厚重文化和人类文明,精神营养需要通过对知识的兴趣、学习的渴求和坚强的意志这些发达“根系”去吸收,人一旦具备了发达的“根系”,就扎下了人生发展的深厚根基,就可以主动汲取人类积淀的丰富知识和营养,从而茁壮成长。
植物具有向光生长的特性,没有一种植物向着黑暗生长,躲避光明。植物的向光性保证了植物能够最大限度地吸收到阳光,满足光合作用和植物生长的需要。人的成长也需要向光性。老师、家长的引领与教导,身边的榜样,名人传记,励志故事,正确目标的确立等等,都是人生成长中的阳光。这些阳光会给予我们成长的动力和信心,激励我们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使我们的精神变得充盈、丰实,积蓄我们自身成长的动力,还能增强我们在成长路上克服一切困难的勇气和信心。人要快速成长,就必须善于发现人生成长过程中的正能量,主动沐浴成长的阳光,激发自身成长的自觉,让自己的内心始终阳光向上。
大树都是先长主干再长侧枝,正是大树的顶端优势保证了大树能够成材。因为只有一直向上生长,大树才有更大的生长空间。有些植物我们要人工剪去侧枝,也是为了帮助大树成材。人自身就有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这就是人成长的顶端优势。我们要强化和壮大这种自身成长的顶端优势;同时,教育有引导和修剪侧枝的功能,我们要听从家长和老师的教导,配合剪掉影响自己成材的枝桠,保证自己正确的成长方向,给自己更大的成长和发展空间。
植物不需要摄取现成的有机物,而是通过光合作用,利用光能和吸收来的二氧化碳、水、无机盐自己制造有机物来生长,这种营养方式在生物学上叫自养。自养可以摆脱植物对有机物的依赖,从而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人在成长过程中,要想具备发展的后劲,减少自身发展局限性,就要学会自养的本领,也就是增强自身吸收转化知识和发明创造的能力,而不是只会利用别人的研究发明成果。具备“自养”能力的创新人才永远不会被社会淘汰,具备创新能力的民族,才能永远在世界上立于不败之地。
植物的种类多种多样,不同的植物具有不同的种质,适合不同的生长环境。教育的对象同样是千差万别,存在巨大的个体差异,“一刀切”的统一课程和教学模式是不适合所有学生的。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因材施教,探索学生多样化、特色化、个性化培养的方式方法。如进行差异化教育和分层次教学,根据学生差异和特长开发不同课程,探索“选课走班教学”的育人机制等,从而给孩子提供足够的个性化发展的空间。
大树的年轮镌刻着成长的历史印记,记录着成长历程中气温、湿度等环境变化和成长的轨迹,大树成材就是通过长期的积淀,使自己不断变得丰实厚重的结果。人的成长与大树一样,需要通过知识、经验、阅历的不断积累,使自己不断变得厚重,最终自然会厚积薄发,成就一番事业。岁月的年轮就是人成长的足迹,在不断的积累中,人会变得充满智慧,最终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
大树高耸挺拔,上好的木材经久耐用,这是千百年来久经风雨磨砺,接受风霜雨雪洗礼的结果。正是无数次的经风霜、历雨雪,才使它具有了坚硬的木质部,炼就了坚韧挺拔的品格,最终成就了大树。人要成长为挺立于世间的有用之才,也必须具备坚韧的性格,吃苦耐劳的精神,经得起风雨的洗礼,坚守“任你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的信念,练就内功,形成定力,才能挺立在人世间,做出一番事业和成就。
花并不是都开在春天里。迎春花开于早春,菊花盛开于晚秋,腊梅怒放于严冬,任何一种植物的生长都需要一定的时间,种子种下去不可能马上就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每种植物生长都有自身的规律,开花结果都需要一定的时间。植物经过一定的时间,到了一定的季节,自然就会开花结果。人的成长与植物生长一样,有快有慢,有早有晚,不同人有不同的成长规律。我们要客观看待孩子成长和发展的个体差异,克服急功近利和急于求成的心理,给孩子足够的时间,用足够的耐心静待花开,静待孩子的成长和成功。【责任编辑 郭振玲】
作文二:《灾害带给我们的启示》3700字
灾害带给我们的启示
热点
这次印度洋大地震海啸灾害,带 给我们很深刻的示:其一,要重视 建海啸以及灾颅警机制.这次, 如果印度洋滑岸阳家建立r海啸预警 机制,那么很多伤亡是l1I以避免的. 由于地震震中海底,波动传递到海 岸一般需要20分钟到两个小时,如 果当地组织得,这段时问足够人们 逃生.其二,灾难预防方面,要改
此次地震从科 变观念,防忠于未然.
学角度来看,常乍见,是一次小概 率事件:但是小概率的事件却会产生 重大的灾难2003年12门发,t任伊 朗巴姆的地震也足一次小概率事件, 但却毁掉了一保存r2500年的l占 城,造成4万人夕匕亡,实在是一大憾 事.其,必须JJn强对公民的教育, 提高他们应埘突发灾害事件的能力,
在关键时刻这种能力就意味着牛命,知识就是力量:
对于我仃】国家来说,2003年,人 仃】经历_r非典疫情,淮河水患,接连 不断的地震灾情等前所未有的灾难; 2Oo4年义发生r川尔天然气井喷,密 云元宵节踩踏,占林火灾和数起重大
矿难事故等等:痛定思痛,灾难过 后,有一个渊开始被人们所熟知和关 注:"应急管理".现在,在人们的 心目中,面对各种突发的天灾人祸, 处理危机和消弭惊恐的能J如何,正 任成为彰显政府管理能力的一个重要 指标.
凡事预则,/f顶则废.对于一
个城市来说,必须建立包括自然灾 害,意外事故,最大疫情,人为破坏 等在内的各种城市应急系统,才能防 患于未然.
目前,我罔的城市化率已达到 30_4%,但应对灾害打击的能力却十 分脆弱,遭受灾的损失程度也越来
我国有70%以 越严重.有统计表明,
上的大城市.半数以上的人口分布在 气象,地震,海洋,洪水等灾害严重 的沿海和东部地区?城市化进程的加 快,在聚集财富的间时也聚集了风 险.由于城市对交通,供水,供电, 供气,通讯网络等设施和系统的依赖 程度H益增强,使得城市遭遇灾害时 更具易损忡,灾害损失比GDP增长 的更快.巾国的GDP连续多年平均 保持在8%的高位增长率上,却鲜有 人知每年困公共安全问题造成的GDP 损失高达6%,计6500亿元,每年有 20万人丧失生命.
在城市各种灾告面前,我们需要 一
个富有应变能力的决策系统,需要 一
个及时畅通的沟通系统,需要理性 与有效的资源组合.政府的积极作 为,媒体的迅速到位,民众的自救互 救能力,在危机中更是不可或缺的. 但是,目前我国许多城市对于各种灾 害的防御和管理却都是以条条为主的 垂直方式,缺乏统一的协调机制. 地震,气象,海洋,地质,公
安,消防,交通,市政,卫生……尽 管有如此多的部门各自分管相关的灾 害和应急事件,但这螳表面看起来各 司其职的城市灾害管理体系,在面对 复杂局面时既不能形成应对极端事件 的统一合力,也不能及时有效地配置 分散在各个部门的救灾资源,"养兵 千日"却难以"用兵一时".特别是 在基础地理信息,通讯网络,救灾设 备和队伍的建设方面,低水平重复建 设的情况是大量普遍存在的.这影响 r国家在减灾方面投入的有效性和合 理性.尽管我国出台了不少相关法律 法规,但总体上我国的灾害管理还缺 乏完整而严备的法律体系,涉及救灾 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还存在空白.如何 产生一个普遍适应的应急预案,涵盖
各种可预见和不可预见的灾害是目前 各级政府亟须解决的大问题. 制订对策,防患于未然
科学的决策指挥体系建立组织 协调能力,决策科学有效,能集中领 导与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的精 干高效的防灾减灾决策指挥体系,是 做好应急反应工作的组织保证.首 先,要成立防灾减灾工作领导小组, 由各级政府主要负责人为组长,分管 李
平
?灾博赀2?5,一一啊?国
灾害带给我们的
启示
妇插
萋
领导为副组长,各仃关部?为成员,组 成决策指挥集体,作为城市最高次的 决策指挥主体,j本地发生紧急事件后, 即町转为防灾减灾指挥部.其次,要建 屯由各类专家组成,为防灾减灾膻急反 应献计献策,为科学决策提供咨询服务 的智囊机构=
灵敏的监督信息平台当今社会是 信息社会,信息已成为促进经济发展和 社会进步的重要札杆和纽带:面对不断 变化的防灾减灾客观实际,应急反应机
制是否有效,其天键在于是否有灵敏, 正确,有力的信息系统.此,构建一 个能够贯通国家,竹,市(地),县(区),乡 (镇),街道社区的监督信息平台,及时预 报,预测,预警突发灾难,作为各级决 策部门防灾减灾的"千里眼"和"顺风 耳",势在必行.住整合,优化和共享我 国现有灾害监测系统基础上,需进一步 延伸防灾减灾监测系统的可及范围. 过硬的应急反应队伍建立一支反 应迅速,机动灵活,装备精良,,务过 硬的应急反应队伍,其职责是处置紧急 突发事件,为公众救急解难,做到召之 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这需要集 公安,消防,武警,部队,地震,急救, 防疫,公共事业包括城市供水,供电, 供气的抢险救灾等应急部门为一体,形 成多功能救急抢险体系.
完善的技术支撑体系加强并完善 防灾减灾应急反应的技术支撑体系,全 面提升城市应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和 应急处置能力.包括研究先进技术,配 备先进设备,培训技术队伍,应急能力 预演等,提高应急反直的技术含量,最 大限度地减少灾售造成的损失.例盘】】, 完善"城『『『重大事故心急联动系统",利 Hj集成的数化,网络化技术,将ll0, l19,l20,l22等纳入统一调度范, 实现跨部?,跨警?,以及小同警种之
问的统一协调的指挥系统.建以现代 化的通讯技术,算机技术,卢像,J? 为段,以讣算机网络信息系统为平台, 具有数据信息f{动集,处理,符, 汀:集,交换服务等功能,以防,火减灾 应急决策指挥为核心的综合性技术系统, 作为政府实施防灾减灾决策指挥的高科 技,实用化的技术系统:
有效的应急反应预案为防"灾" 于未然,沿主要江河县级以f:城市,地 震蓖点区域县级以城市,市(州)以l城 市都要出台防灾减灾紧急预案.包括颅 案启动的条件,启动后的组纵协调,符 相关部门的职责,特殊和管制措施,资 金和物资的调集,宣传办式和LJ径等等. 必须的软件硬件投入投入包括硬 投入和软投入.硬投入即物资投入,指 物力,财力等;软投入即非物资投入, 主要表现为管理和积极性的投入,也包 括软科学的研究?应急资金物资储备』 形成一种制度.住经费和物资给大 力支持和积极保障,是城l仃防灾减灾』 急处置顺利进行的必备条件.经费的 使用上要t持确保点,准确高效,0 款专用原则.物资包括:衣被,帐篷, 食品,药品,车辆等.
适时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小定期 地召开联席会议,及时研究可能出现的 苗头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已经发乍的紧
急情况,拟定解决的办法或方案.联席 会议…政肘主领},州i火邴? 参JJ『『,根;n小川h,挺,分析
干"解决M题的办法
深入的宣传和教育工作JJJ】幔防灾 减.火【的'(f々和教,就址广大群 众'(f々防灾减灾的力'"政策和l法规, 及灾il}I,防灾妇l}』I,抢险撇灾和恢 复缱知I}Jl等,捉『?个=卒1会的防灾减灾 患t}{政肘制定《防灾减灾J.急'(传 颅案》,"×,"地防灾减灾J急科 传tI经常Jl:眨t'f活动,及II,r制 止谣';'雨If0城乡J通过多种肜 JJJl强防灾减灾目1_i_ll的敦f『l作,使社会 公众增灾防御忠1.能』衙n牧{: 牧以及灾机灾救灾的能/J1州表明, 盟ll礼会人肼灾l【({l能够持清 雨I冷静,灾造成的火将大为减少: 强化国际地区合作防灾减灾应急 反应/f址一种孤,的脱象,既I际i'U】 的合作,也地iU的/,作广泛,F展川 ,
地{的介件j交流,通过持续
/f断的功,及川'交流息,沟通情况, 习经验,联行动,叮以大大增强应 急反』的效
严格的监督管理考核防灾减灾』缸 急反j址一坝个一发li功个=身的l作, 政肘和政府仃父部t把人群众
的身体健埭和命安个放一f,f:壬
埘防灾减灾心急『逊i一次愉或
舸fJ:,./格的贞仃.把各项l:
溶剑实处;f格的撕仃追究:,对
于心急反Jf,的火jf5l,法职仃为要,
追究,按法羽I制发办.J#川fIlf,惩
J,l-发的浪及贪}0fi为一
2004年12月23日22时59分08.0秒,在麦阔里岛以此地区(南纬50.1度,东经160.3
:度)发生7.8级地震.
:2004年12月26日08时58分55.2秒,在印尼苏门答腊西北近海(北纬3.9度,东
经959度)发生
8.7级地震.
:2004年12月26日15时3o分12.2秒,在"X-南楚雄,双柏问(北纬24.
7度,东经1()1.5度)发生5.0
:级地震.
r
2005年1月19日14时11分26.1秒,在日本本州以东海中(北纬33.8度,东经142.1
度)发生7.0
'级地震.
?
(中国地震信息网提供)
L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呕,耵灾博赀20051舅一期
作文三:《名师带给我们的启示》2100字
名师,即非常有名气的教师,他们无疑是教育实践领域中的佼佼者。他们为何能那么有名气?是因为课上得好,教学效果显著,受学生的欢迎,受同行的认可。在很多的地方,只要听说有名师要来上课,大家都想一睹名师的风采,这次我也有幸在贵州师范大学聆听了由北京市特级教师:吴正宪老师执教的《相遇问题》、华应龙老师执教的《神奇的莫比乌斯带》,南京市张齐华老师执教的《认识整万数》、江苏省特级教师:徐斌老师的《9的乘法口决》,通过这次观摩活动使我感触很深:吴正宪老师精湛的教学艺术、独特的教学风格;张齐华老师的热情洋溢,活力四射;徐斌老师充满魔力的课堂语言;华应龙老师崭新的教学理念,风趣幽默的谈吐;这些都给予我很多的启示,很多的享受。
1 创设实际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是数学教学活动产生和维持的基本依托;是学生自主探究数学知识的起点和原动力;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中创设教学情境,让数学走进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接触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相遇问题》这节课上吴正宪老师为了扫清学生学习障碍,在课的开始,就创设了这么一个数学情境。同学们自愿结合,两人一组演示“相遇、相距、相向、同时”,并让学生说出这四个词的数学意义。通过学生直观的演示,学生加深了对概念的理解,积极主动开始了对新知识的探求。
2 在数学课堂上,让学生“玩中学”、“学中玩”
“玩”是孩子的天性。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也就成了负担。”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带领学生玩的巧妙、玩的高明,不是为玩而玩,而是让学生在玩中生疑,让学生在玩中质疑,让学生在玩中释疑,获取知识,提高学习数学的能力。华应龙老师执教的《神奇的莫比乌斯带》这节课,充分的体现了数学“好玩”。这节课在华老师的带领下,让学生自己动脑想象,动手操作,学会将长方形纸条制成一个神奇的莫比乌斯带;进而经历其出乎意料的变化过程,在其“魔术般的变化”中感到数学好玩,感受到数学的无穷魅力,拓宽学生的数学视野;再经历创造性的设计发明环节,积淀下“数学不仅好玩还好用”的积极情感,激发起进一步学好数学的兴趣。
3 让数学问题“生活化”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尤其是小学数学,在生活中都能得到其原型数学,学生身边蕴藏着许多熟悉的数学知识,是数学的“活”教材,教师要善于抓住并引导学生发现、组织、提炼、转化,为教学所用。张齐华老师在教学中把数学问题生活化,在练习中设计了竞猜汽车价格的环节,大大引起了学生的兴趣,甚至连听课的老师都不自觉地偷偷想好一个数,看自己猜对没有。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我们的数学教学要尽可能地接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中也处处有生活的道理。加强数学教学的实践性,给数学找到生活的原型,让学生体验到“学数学”不是在“记数学,背数学,练数学,考数学”而是在“做数学”。
4 有“魔力”的课堂语言
古人说:“感人心者,莫先于情。”可见富有激情的语言才能感人,才能广泛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才能在课堂内产生一种强烈的号召力和凝聚力,使学生的思想高度集中到黑板上、教师身上、书本上,而不致于使学生“身在曹营心在汉”。在教学中,语言是纽带,是课堂上师生间交流的主要工具。教师主要是通过语言向学生授业解惑,而学生则主要通过教师的语言理解和接受知识,所以教师的语言在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徐斌老师在教学中,教态亲切自然,教学语言娓娓动听,绘声绘色的讲解引人入胜,很快紧紧抓住了孩子的童心。他充满魔力的课堂语言“你的办法真好”“你真聪明”“你的结果离结论已经不远了”“你想的办法老师还没有想到”…… 这些启发性、激励性的语言,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欣赏了这四位特级教师的课后,让我深深的体会到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 不再仅仅是依纲循本的传道、授业、解惑者,而是更多地扮演着学习者、组织者、协作者、参与者、指导者、促进者、开发者的新角色,是更多地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一同成长的教育教学领域的艺术家。作为当代教师,我们只有不断地努力学习,大量地吸取知识、储备知识,不断的补充自己、更新自己,才能得心应手地从事符合新课程理念要求的教育教学活动,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教育形势和满足不断变化的教育对象之需要,这也是从事教育科研的基本方法和途径,走向成功、走向名师的的必然之路。
参考文献
[1] 吕传汉,汪秉彝 .情境与提出问题教学探究[ M] 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2002.6.9.
[2] 雷玲 听名师讲课[M ] 广西:广西出版社,2004.
[3] 周成平 新课程名师精彩课堂实录[M]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0 .
[4]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M]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作文四:《《三字经》带给我们的启示》7100字
一、《三字经》的历史地位
今天,每到上学放学的时候。同学们都会背着一个很大的书包,里面装满了各种各样的课本,沉甸甸的,这些课本分门别类,语文、数学、外语,历史,政治等各种学科都是我们要学习考试的内容。那么,几百年前的孩子们又学些什么呢?他们又是用什么书来做教材呢?刚才我们听到的语句都是古代的孩子们必须要学习理解的内容,它们都选自于《三字经》这本书。《三字经》是我国古代儿童识字课本,是中国传统的儿童启蒙读物,成书大约在900年前的宋朝。《三字经》一经问世,就广为流传,实际上成为全国通用的教材,而且经久不衰。为什么这本书会被历代人们敬称为经典?在看似简单易懂的文字背后都包含着什么样的深意呢?而对于新时期的我们,《三字经》会带给我们怎样的启发呢?今天,我们将共同来学习《三字经》。
二、《三字经》带给我们的启示
(一)后天环境对人的成长有重要作用
为了了解这一点,首先,请同学们跟随着老师齐读下面这句话。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幻灯片)这是什么意思呢?人刚出生时,本性都是善良的,彼此相差不多,只是由于后天的熏染,环境的影响,习性才会千差万别。
据历史记载,三国时期的英雄人物曹操可谓文武双全,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文学上,他写的作品《观沧海》大气磅礴,体现出他的伟大抱负和壮阔胸襟。政治和军事上,他统一了北方,为建立魏国打下基础。曹操希望自己的儿子们能继承父业,然而他的四个儿子—曹丕、曹植、曹彰、曹冲却大相径庭,性情各异。
先说说曹植吧,曹植才华横溢、文采斐然。曹植的才华高到什么程度呢?在曹植以后几百年,有一个同样是天才的人叫谢灵运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天下天下写诗的才华,有十斗这么多份量的话,曹植一个人占了八斗。这就是“才高八斗”这一成语的来历。剩下的两斗是谁呢,谢灵运也不客气,我一斗半,那么还有半斗属于谁呢,将由全天下之人共同来瓜分。但是谢灵运这么高傲的人,那么有才华的人,都心甘情愿地在曹植面前甘拜下风,自叹不如。正因为他的文章写得好,所以深得曹操的宠爱。
再说说曹丕,曹丕跟曹植是亲兄弟,都是曹操的儿子,但在文学上的才华却比才高八斗的曹植差了一大截,虽然也有诗歌流传下来,但其成就却远远不如曹植。不过他更喜欢舞刀弄枪,尤其精通剑术,一般人都不是他的对手。他的占有欲是出了名的。他击败袁绍,攻进邺城,首先就抢了袁熙的老婆做自己的小妾;叔父曹洪贪财而且非常小气,曹丕却见了眼红,偏要在铁公鸡身上拔毛,老是上门去“借钱”,借不到钱就专门找曹洪的岔子。而且他对自己的兄弟也非常无情,一度想找借口除掉曹植,逼得曹植写下了“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来质问急于迫害自己的兄长。可见亲兄弟之间都有如此大的差距。
曹操还有一个儿子叫曹彰,外号黄须儿,就是他的头发、胡须可能都是黄的,非常勇猛。历史上没有留下过他的诗歌,只留下他力大无穷、武艺精湛的故事。他射箭百步穿杨,能够射中百米以外的一根头发丝。而力气更是大得惊人。大到什么程度呢?有一次他跟老虎打起来,他把老虎的尾巴缠在自己的胳膊上,老虎没他的劲大,竟然不敢动。又有一次,他跟人打架实在不过瘾,因为别人都打不过他,就去找大象打架,他冲过去一下子就把大象给摁在地上,那象拼劲全力都无法动弹。可惜,这么勇猛无比的人却因病过早地离开了人世。曹操每次上阵打仗都很记挂着个儿子,看到手下诸将都不是马超的对手,他便感慨道:可惜我的儿子曹彰不在这里,要不然也不至于叫你这马超如此猖狂!可见曹彰的性格就是勇武骠悍、没有心机。
最后,说说他的小儿子曹冲。曹冲称象的故事,大家都应该听说过,有一次,吴国孙权为了讨好曹操,送给曹操一只大象,曹操十分高兴。大象运到许昌那天,曹操带领文武百官和小儿子曹冲,一同去看。
曹操的人都没有见过大象。这大象又高又大,光说腿就有大殿的柱子那么粗,人走近去比一比,还够不到它的肚子。
曹操对大家说:“这只大象真是大,可是到底有多重呢?你们哪个有办法称它一称?”嘿!这么大个家伙,可怎么称呢!大臣们纷纷议论开了。
一个说:“只有造一杆顶大顶大的秤来称。”
另一个说:“这可要造多大的一杆秤呀!再说,大象是活的,也没办法称呀!我看只有把它宰了,切成块儿称。”
他的话刚说完,所有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大家说:“你这个办法呀,真叫笨极啦!为了称称重量,就把大象活活地宰了,不可惜吗?”
大臣们想了许多办法,一个个都行不通。真叫人为难了。
这时,从人群里走出一个小孩,对曹操说:“爸爸,我有个法儿,可以称大象。”
曹操一看,正是他最心爱的儿子曹冲,就笑着说:“你小小年纪,有什么法子?你倒说说,看有没有道理。”
曹冲把办法说了。曹操一听连连叫好,吩咐左右立刻准备称象,然后对大臣们说:“走!咱们到河边看称象去!”
众大臣跟随曹操来到河边。河里停着一只大船,曹冲叫人把象牵到船上,等船身稳定了,在船舷上齐水面的地方,刻了一道标记。再叫人把象牵到岸上来,把大大小小的石头,一块一块地往船上装,船身就一点儿一点儿往下沉。等刚才刻的那道标记和水面平齐了,曹冲就叫人停止装石头。
大臣们睁大了眼睛,起先还摸不清是怎么回事,看到这里不由得连声称赞:“好办法!好办法!”现在谁都明白,只要把船里的石头都称一下,把重量加起来,就知道象有多重了。
曹操自然更加高兴了。他眯起眼睛看着儿子,又得意洋洋地望望大臣们,好像心里在说:“你们还不如我的这个小儿子聪明呢!”
这个故事,说明了同样是曹操的儿子,四个儿子天性差距都很大,完全不像兄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接下来“性相近,习相远”就回答了前面这个问题,人的本性本来差距并不远,习在这里不是学习的意思,是熏染的意思,受影响、被熏染、被污染的意思。本性本来差距就不远,但是你后天受到环境的影响,受到各种各样外部环境的熏染,差距越来越大。
用这句话去解释我前面讲的这个故事,也是可以成立的。也是曹丕、曹植、曹彰、曹冲小时候,大家都差不多,但是后来成长的经历不同、环境不同,差距越来越大,也是可以解释的。所以,古人非常注重给孩子营造良好的后天环境。孟子的母亲在教育孟子的过程中就给后人做了榜样。相传孟子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家境非常贫寒,住在一个破旧的房子里,而这个破房子又不能在城里头。古代也是一样,城中心的房价贵,孟子只得和母亲住在城外,而且还不能住在很好的地段,在墓地旁边。经常有人出殡,办丧事,小孟子耳濡目染,天天生活在这样的生活环境当中,他就受到了熏染,所以小孟子从小就学人家哭丧,没事就哭,没事就摔瓦盆,过去孝子摔瓦盆。学各种的丧仪。这当然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孟母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怎么办呢?于是他竭尽所能,决定搬家,于是卖掉了家中所有积蓄,从第一个住处搬到第二个住处,这第二次搬到了集市上,就是搬到了一个商业街的附近。而隔壁恰好是个肉铺,肉铺当然要天天杀猪卖肉,天天在那剁肉,小孟子又没事干,就学肉铺天天在那剁肉,然后讨价还价,学人家这一斤肉多少钱,就变成了一个卖肉的小孟子。那么孟母当然更着急。这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好的,更何况当时是看不起商人的。咬咬牙,借了钱后再次搬家。这对于一个生活很贫困的家庭来讲,是非常艰难的事情。这一次搬到了一所学校附近,弦歌不绝、书声琅琅,孟子从此受到学校的熏染,就从此开始学打躬、作揖。这是师生之间的规矩,跟着耳朵听着在那儿背,读书念书,变得彬彬有礼。这就是“孟母三迁”的故事。
然而,人非圣贤,孟子也有对学习不够认真的时候。有一次,孟子放学回家,孟母正坐在机前织布,她问儿子:“《论语》的《学而》篇会背诵了吗?”孟子回答说:“会背诵了,”孟母高兴地说:“你背给我听听。”可是孟子总是翻来复去地背诵这么一句话:“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孟母听了又生气又伤心,举起一把刀,“嘶”地一声,一下就把刚刚织好的布割断了,麻线纷纷落在地上。孟子看到母亲把辛辛苦苦才织好的布割断了,心里既害怕又不明白其中的原因,忙问母亲出了什么事。孟母教训儿子说:“学习就像织布一样,你不专心读书,就像断了的麻布,布断了再也接不起来了。学习如果不时时努力,常常温故而知新,就永远也学不到本领。”说到伤心处,孟母呜呜咽咽地哭了起来。孟子很受触动,从此以后,他牢牢地记住母亲的话,起早贪晚,刻苦读书。
孟母施教的种种作法,对于孟子的成长及其思想的发展影响极大。良好的环境使孟子很早就受到礼仪风习的熏陶,并养成了诚实不欺的品德和坚韧刻苦的求学精神孟子此后能取得巨大的成就,也与他的成长环境有密切关系
(二)自身的教育和学习要持之以恒
《三字经》接下来讲的是“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意思是如果不去教育,不去接受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改变。接受教育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学习,提高自身的能力与修养。在《三字经》里告诉了我们学习需要我们用心去钻研。
我们也可以找到许多历史故事来说明这个道理。我们知道明代著名画家唐伯虎,当然现在很多人知道唐伯虎还是因为周星驰,因为有《唐伯虎点秋香》,大家都知道。那么历史上的唐伯虎是和沈周、文征明、仇英并列为明四家。唐伯虎从小生活在一个小康之家,从小就有绘画的天赋,天性很好,有天赋,很小他的画就小有名声,所以当地的富豪之家,经常请唐伯虎作画,那唐伯虎当然有点沾沾自喜,少年成名、风流倜傥。但是唐伯虎的母亲,一个很了不起的女性,就觉得儿子这样浅尝辄止,稍有一点点成就就满足是不行的,要求他必须专心致志,好好地去学几年画,把绘画艺术给钻研透了。母亲就问他,沈周那个时候已经成名了,大画家,就住在你家不远的地方,我给你理好包裹,当然妈妈的心理也舍不得,但是为了你的前途,你去跟沈周学画。那唐伯虎很高兴,反正离家也不远,就背起妈妈给他理好的行理,去拜沈周为师。到了沈周那里,稍学了几年,唐伯虎发现自己很不错了,再看看老师的画,也不见得比自己强到哪里去,我也很不错,又开始动了脑筋,又不太专心,想回家,想家了。沈周看出了唐伯虎的心理活动,也没怎么想,就通知自己的太太,也就是唐伯虎的师母,准备一桌饭菜,送送唐伯虎,让他出师吧,让他回去吧,不让他学了,他不是觉得不错了吗。做完了这桌饭菜,送到院子里一间独立的房子里,这间房子唐伯虎从来没去过。
这到底是一间什么房子呢,为什么老师从来不让唐伯虎到这里来呢?
唐伯虎走进这间房子一看,发现这房子怪了,怎么天底下有这么怪的房子,这房子居然有四扇门。他进去的时候,东南西北各一扇门,而每一扇门外,都是不同的风景,这一道门外边姹紫嫣红,那一道门外边莺歌燕舞,这一道路门外边流水潺潺。唐伯虎好玩,他不专心,他一看这师傅可真够坏,原来花园里有这么好玩去处,他不告诉我,我也先不吃饭,我先出去看看。往东门想去看姹紫嫣红的去处,咚,一下,撞一包,往南门,想去看莺飞燕舞,咚,一下,撞一包,往西门想去看小溪潺潺的时候,呼,一下,又撞一包,头上仨包,这才明白,全是沈周在墙上画的画。沈周在墙上画的三扇门,画了外边的风景,唐伯虎一下子明白,他聪明,他天性还是够的,原来画无止境,自己这点还差远了。那这个时候沈周进来了,沈周说,吃完饭,你就可以回去了,别学了,你很厉害了。唐伯虎扑通跪下,老师你还是再让我学习几年,跟你好好学几年。从今往后,专心致志,又学了好几年。这个时候,沈周告诉他,你已经可以回去了,你已经学有所成,真可以去了,不必再跟我学了。唐伯虎的性格也改了,就自己下厨房做了一桌菜,谢师宴,来感谢老师对他的栽培,他把菜做好一桌,放到房间里。那么这个菜里边有鱼嘛,旁边跳来一只馋猫,要来吃这条鱼,唐伯虎就把猫赶走,这猫一窜,朝东墙上的窗口想跳出去,啪,这猫撞一个包掉下来,爬起来又往南墙跑,那有一扇窗,啪,掉下来,再往西窗跑,啪,又掉下来,猫也撞了仨个包。唐伯虎练习绘画的时候,在墙上画了三扇窗,这猫也分辨不出来。唐伯虎的经历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这个故事无非就是说明,你学任何一样东西,必须专心致志、持之以恒,你才会有所成。
(三)要亲近良师益友,学习文明礼仪
《三字经》又讲到了“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这有什么含义呢?这句话告诉了我们做儿女的,从小时候就要亲近老师和朋友,以便从他们那里学习到许多为人处事的礼节和知识。相传在春秋时候,郑国有一个乐师,叫师文,他听说鲁国出了一个了不起的音乐大师叫师襄,于是师文就远远地跑到鲁国去拜师襄为师,谁知道这个师襄眼界很高,不轻易招弟子,一再地回绝,这师文当然一再地坚持,坚持拜他为师,终于感动了师襄,收他为徒。但是过了两三年,师襄发现很怪,师文很勤奋,经常在那弹奏,在那练琴,照说没什么不好,刻苦练琴。但是师襄发现,师文从来就不弹奏成曲子的东西,都是弹几个乐章,弹几个片段,从来不演奏整篇乐曲。师襄看看这个跟自己很亲近的弟子,就觉得很纳闷,你跟我这么近,也学了两三年,你居然连完整的曲子都不会弹,看样子你是没什么天份啊。得了,你回去吧,你不要在这里浪费时间了。师襄就把这想法跟师文讲,师文怎么回答,师文讲,老师,我并不是不会弹完整的曲子,而是我知道,如果我一旦能够演奏完整的曲子的话,老师你就会认为我学业有成了,你就会让我回去了,我就再没有机会亲近老师了。所以我故意不弹。师襄一听,很受感动,说道:“你弹一个来听听。”师文就演奏了一首非常完整的曲子,让他的师父感到非常欣慰。师襄终于认识到,这是怎么样的学生。师襄破格同意师文慢点出师,继续带他学琴。师文接着就更加亲近自己的老师,细细琢磨老师的技巧。师徒俩人后来都成了音乐大师。
这是个亲近老师的故事。那么,我们又应该怎么去结交朋友呢?怎么去交益友,这里面有很大的学问。我们知道古人是及其重视、及其强调朋友的重要性。儒家思想一向认为什么是朋友、朋友是什么。朋友是建立在一种共同的理想基础上,共同的道德追求的基础上,共同的人格基础上的一种友好关系,这种友好关系是超越血缘关系的。也就是朋友是建立在共同理想、共同道德、共同追求基础上的一种友好关系。
中国古代有太多太多关于交友的故事,最有名的是桃园三结义。我在这里也给大家讲一个交友的故事,不像桃园三结义那么有名,但是好多人可能也听说过,这就是一个成语的来源,也是一个典故。“割席断交”,汉朝时候,有一对兄弟,两小无猜一起长大的,叫管宁和华歆,两个人非常要好,好到天天一起坐在一张席子上一起读书。古人同坐在一张席子上,就等于我们今天同坐在一张板凳上。有一天,两个人都在埋头读书,突然听到外面声音很响,很热闹。管宁依然读书,不为所动、不受干扰、充耳不闻。而华歆一下跳起来,跑到外面看热闹,之后跑回来告诉管宁,兄弟,外面好热闹,太好看了,新官来了,正好在游行,你不去看看吗?管宁拨出随身所带的刀子,一下子把他们坐席读书的那张席子割断。也就是说,我从此以后,不跟你一块儿了。在古代就意味着断交。管宁就对华歆说,我们俩不是同一类人,你太好那些浮名虚节,外边有一个新官到我们这里来新任,鼓吹热闹,跟咱们有什么关系,咱们现在要一心读书,所以我看,我们断交。临分别的时候,管宁再次跟华歆讲这个道理,华歆也听不进去,后来的结果,华歆是被杀的,因为他趋炎附势。而管宁后来流落到辽东,到了辽东以后,管宁就用仁义道德教化当地的百姓,得到当地百姓的爱戴和拥护,在历史上留下了非常好的名声。这就是“割席断交”的故事。可见,古人把选择朋友看得是多么严肃,看得多么重要。
除了尊师重友,我们的古人还非常重视礼仪,把这三个内容看成是儿童必备的启蒙教育。而现代的社会中,我们同样提倡礼仪,提倡讲文明、懂礼貌,所以中华民族一直都有礼仪之邦的美誉。那么这种传承了几千年之久的“礼”它的实质究竟是什么呢?
下面我们共同来看一看,张良拜师的故事:
秦朝有个青年,名叫张良。有一天,他经过一座小桥,看见一位白胡子老人正坐在桥头叹气。
张良上前一看,原来老人的鞋掉到桥下去了。张良二话不说,爬到桥下拾起鞋,递给老人。老人没有接鞋,而是把脚往前一伸,张良又恭恭敬敬地给老人穿鞋。
谁知没穿好,老人把教一歪,鞋又掉到桥下去了。“哎呀,快给我捡回来!”老人大喊。张良觉得老人在捉弄自己,很不高兴,可是看到老人银白的须发和驼了的背,仍然耐着性子帮他见了鞋。
老人穿上鞋,笑了笑说:“你这小子还不错,我想教你点儿本事。愿意学的话,五天后的早晨,在这儿等我。”说完,老人就走了。
到了那一天,张良刚上桥,就看见老人已经站在桥头了。老人生气地说:“你怎么能让老人家等你呢?过五天再来吧!”
又过了五天。鸡一打鸣,张良便提着灯笼往桥上走,可是老人又先到了。老人瞪了张良一眼,说:“五天后再来吧。”说完,他又拂袖而去了。
到了约定的时间的前一天晚上,张良吃过晚饭后就来到了桥上。过了一会儿,老人一步一步地走来了。
这次,老人高兴地说:“年轻人要学本事,就得这样!”说完,他递给张良一卷兵书,说:“你好好读这本书,将来准能成就大业。”
从此,张良专心致志地钻研这本兵书,最终成为了一位著名的军事家,为刘邦打下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
这个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呢?
由此可见,对待他人一定要有礼貌,要心怀敬意,尊重对方。求知求学的过程之中,必须具有锲而不舍与持之以恒的精神和品德,就可能从别人身上学到有益的经验和知识,丰富自己的头脑。
三、学习《三字经》的意义
总之,《三字经》是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宝贵遗产,是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不可多得的启蒙读物。它短小精悍、琅琅上口,千百年来,家喻户晓。其内容涵盖了历史、天文、地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所以说熟读《三字经》可知天下事。基于历史原因,《三字经》不可避免的含有糟粕,但其独特的思想价值和文化魅力为人们所公认,只要我们细心地去揣摩和体会,一定会让我们领悟到为人处世的方法,提高我们自身的文化修养,得到与众不同的收获。
作文五:《小草带给我们的启示》300字
记得有一次,我出去散步。在一弯道处,我亲眼看见一位阿姨把车倒进花坛里,一株株小草顿时被齐刷刷地压在车轮下。那楚楚可怜的小草怎不让人心生怜悯?待车开走后,我匆忙跑上前,蹲下来看看它们。这时的小草,一个个都弯下了腰,有的甚至被拦腰压断。它们好像在对我说:“我们好痛!”我试图用手扶起它们,但都无济于事。我记着它们,心里想:可怜的小草,恐怕再也直不起腰了。可过了几天,当我再次来到那里,令我大吃一惊的是,原来被弯的小草重新直起了腰,犹如一个个精神抖擞的钢铁战士,焕发出新生机。我被小草顽强的生命力彻底打动了。
唐代诗人白居易这样赞美小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啊,你看小草,即使在冬天枯萎时被大火无情地烧过,可一到春天,它又总是迫不及待地探出可爱的小脑袋,生气蓬勃地望着这个美丽的世界,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
大自然是人类的好老师,它带给我们许许多多的启示。其中,小草带给我的启示最为深刻。
作文六:《动物带给我们的启示》400字
动物带给我们的启示
大家知道吗?人类的许多发明都是从动物身上得来的! 下面,我就介绍几种! 人类的发明——来自动物的灵感船和潜艇来自人们对鱼类和海豚的模仿。 科学家根据火野猪的鼻子测毒的奇特本领制成了世界上第一批防毒面具。火箭 升空利用的是水母、墨鱼反冲原理。科研人员通过研究变色龙的变色本领,为 部队研制出了不少军事伪装装备。科学家研究青蛙的眼睛,发明了电子蛙眼。 美国空军通过毒蛇的“热眼”功能,研究开发出了微型热传感器。人类还利用 蛙跳的原理设计了蛤蟆夯。人类模仿警犬的高灵敏嗅觉制成了用于侦缉的“电 子警犬”。 仿生与高科技现代的雷达,一种无线电定位和测距装置:科学家研究发现 蝙蝠魔不是靠眼睛,而是靠嘴、喉和耳朵组成的回声定位系统。因为蝙蝠魔在 飞行时发出超声波,又能觉察出障碍物反射回来的超声波。科学家据此设计出 了现代的雷达――一种无线电定位和测距装置?科学家通过对海豚游泳阻力小 的研究发明了能提高鱼雷航速的人工海豚皮;以及模仿袋鼠在沙漠运动形式的 无轮汽车(跳跃机)等。
六年级:不同的人生
作文七:《海尔带给我们的启示》4000字
取经兴赣躐渊潮潮黼黼黼?黼黼继黼黼黼?黼黼黼黼粼粼黼獭黼黼黼黼黼溯戮黼溯黼黼嬲黼觥瀚粼黼躐黼劂?
一、海尔集团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经验 日高”管理法,即每天综合评比分数最低的员工站在
特制的“6S大脚印”上反思,表现出色的员工站在大
青岛海尔集团创立于1984年,当年销售收入只 脚印上介绍经验;管理人员时刻保持危机意识,不能 有348万元,2000年实现了全球销售收人406亿元,是 出现“一切正常”的观点,否则将缺乏发现问题的眼 1984年的1 1600多倍;1984年企业资不抵债,亏损147 光,无法制定出更具挑战性的发展战略。三是”市
万元,2000年实现利税30亿元;1984年职工只有800 链”管理法。即以定单信息流为中心,带动物流和场 人,2000年达到3万人,是1984年的37(5倍;品牌价值 金流运行,实施“质量零缺陷、服务零距离、零运资 从无到有,2000年达到330亿元,是1995年第一次评 本”目标的业务流程再造。以市场链工资激励员营资
工将 估时的7(8倍;1984年产品门类只有一个型号的冰箱 其价值取向与用户需求一致,创新并完成有定单,构筑核心竞争力,不断创造需求,创造市价值的 产品,目前有69大门类10800多个规格品种;现在海 外建立了38000多个营销网点,产品销往世界160多 些案例,已被写入哈佛大学、瑞士洛桑国际管场。这 个国家和地区。2000年实现出口创汇2(8亿美元,自 的案例库。 理学院 1998年以来,出口创汇每年以翻一番的速度增长,是 3、海尔文化。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精神,企业灵 中国家电业出口创汇最多的企业;现在全球已建成 魂,海尔文化,为海尔的高速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 八个工动力。海尔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敬业报国、追求卓 亩。海尔业园区,其中美国的海尔工业园,占地7000多 取得这些成就的主要经验是: 越”是海尔的精神。“迅速反映,马上行动”是海尔的1、战略创新。海尔发展初期就将自己定位在中 作风。海尔集团正是通过教育、团队学习、日复一日 国创建世界名牌的国际化企业上,为实现这一目标, 的管理实践,使每个海尔人对海尔精神、海尔价值观 海尔实施了三个发展战略。一是名牌战略。当别的企 有强烈的认同感,使海尔集团具有强大的向心力和
凝聚力。海尔文化的灵魂是创新。在海尔,不是“居安 业都在上产量时,海尔抓质量,创名牌。1984年,通过
思危”而是“居危思进”;所有的人,所有的工作都必 当众砸毁76台部分指标不能达到优等品的冰箱,将
“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的质量意识、“卖信誉不是 须时时创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就是海尔
常胜不衰的法宝。 铭刻在每个海尔人心中,使企业起卖产品”的品牌意识和“用户永远是对的”服务意识, 4、独特的人才机制。一是“人人是人才”。每个员 死回生,保证了名工都是企业这条大河的源头,37Y个员工就有37Y牌战略的实施。二是多元化战略。当别的企业都在搞
源头,如果3万个员工都在喷涌泉水,这条大河个 “独生子”时,海尔走低成本扩张之路,以无形资产盘不得了。二是“赛马不相马”,给每个海尔人都提活有形资产,实现了规模扩张。三是国际化战略。通 就会 供相 过“先难后易”(即先在发达国家创出名牌,再以高屋 同的竞争机会。三是每个海尔人都有机会参加
多种建瓴之势进入发展中国家的战略)和“本土化”战略, 培训。 逐步在国际市场上闯出了海尔的市场,在国
5、科技创新。一是强调“市场难题才是科技创新 外创出的课题”的观点,从消费者的不满意点、遗憾点、希望 了海尔的信誉。如今,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冲击,海尔树立’不触网就是等死”的观念,积极参与新经济,确 点出发来确定企业科技创新的课题。二是强调“科技 立了电子商务,个性化设计等新的发展思路。 开发的目的不只是为了取得成果和提高成果水平,
而是要用科技成果去”创造市场,创造用户”,使科技 2、管理创新。海尔管理创新最著名的案例有三
成果迅速转化为商品并得到迅速推广。三是强调“充 事进个。一是“日清管理法,即将每人、每天所做的每件
分利用全球科技资源”。认为企业最重要的是能利用 行控制和清理。“日事日毕,日清日高”。二是“日
目蚕———————————————————————————————————————————一价格月刊 2001年第8期
万方数据
多少资源,而不是仅仅拥有多少资源。四是进行超前 根本的改善,经济得到良性发展。
4、要有全新的人才观念。21世纪的竞争,说到 技术研究,提高科技储备能力。
二、海尔经验对江西经济发展的启示 底,是人才的竞争,高素质的人,是创业、创新的灵
魂。在江西现有条件下,实施人才战略,需要树立几l、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推动经济跨越式发展 个新的观念。一是江西有人才的观念。现在一谈到江 的
西,就是人才资源缺乏,这也没人,那也没人。其实并 主要关键。当前,影响和制约江西省发展的突出矛盾和 问题就是思想不够解放,习惯于用陈旧的落后 不完全是这样,江西各个方面的人才潜力还是有的,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模式分析研究问题,因循守旧,固 关键在于我们怎样去挖掘、去培养、去使用。我们常 步
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许多在江西表现平平,毫无 此,自封,无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对我们的要求。因 展的关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成为推动江西经济跨越式发 建树的人,到了外省如鱼得水,事业有成;我们还常 键。我们要借海尔的经验,把解放思想作为经 常看到,许多人品、水平很高的人,在现有岗位上没 济发展的关键来抓,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发展意 有发挥他们的才能。一面是人才资源的稀缺,另一面 识、改革、放中找出路,开放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在思想解 是人才资源的浪费,形成了恶性循环,造成了江西无 在观念更新中求发展。 人才的现状。因此,应把江西人才建设的立足点放在
2、要有一个务实、顺势、前瞻的经济发展战略。 对江西现有人才的挖掘、培养、使用上,建立“公平、 海
公开、公正”的赛马环境,为本地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须尔经验告诉我们,思路决定出路。江西要发展,必
有立足于跨越式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江西现有 建功立业创造条件。二是树立全球人才为我所用的 的经观念。江西经济发展落后,要留住人才,引进人才,与 法形成济发展战略存在一些不足,一是缺乏系统性,无 发达省份比,难度较大。但是不求所有,只求所用,吸 口号,今一个整体战略。今年提一个口号,明年提一个
引人才为江西经济发展服务,我们还是有优势的。不 年实施这个战略,明年实施那个战略,最后, 什么也没谈别的,江西每年考出去的博士、硕士、学士不计其 搞成。二是眼睛向内较多,着重于强调农业 大省、工业弱省,地区资源和区位条件。如何顺应世 数,仅玉山一个县就有百名博士,这就是一批宝贵的 界潮流,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形势和国内国际竞争的 人才资源。他们不一定在江西安家落户,但他们一定 挑战 愿意为江西发展提供信息、项目、技术等服务,愿意考虑较少。三是走别人走过的老路多,另辟蹊 径,创新、超前、跨越式发展的路子少。这种经济发展 为家乡进步出力,只要我们以诚待人,以情感人,以战略,造成了江西经济始终徘徊不前的局面。要改变 事业吸引人,一定会有许多国内外的人才来为江西
服务。三是要树立人才需不断的进行知识补充与更 这种现象,就必须进行战略创新,以全新的思路,制 突定江西经济发展战略,我认为江西经济发展战略要 新的观念,人才要立足于用,立足于在实践中培养锻 炼,但21世纪是知识高速更新的时代,如果不强调继 出“高”、“特”两个字。“高”是强调“高起点,高科
续学习,不断学习,再好的人才也将落伍,将被时代 技、高速度”,通过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信息化
所抛弃。因此,要建立人才培训机制,源源不断地为 带动工业化,以科学化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化,抢占经
济发展的制高点,实现江西的跨越式发展。“特”是强 江西经济发展提供所需人才。 调自己的特殊优势,发
5、要建设以井冈山精神为核心的新型赣文化, 展“人元我有,人有我优”的名增强赣人的自信心和凝聚力。建设新型的赣文化,就 牌产品,比方说,“瓷都”景德镇,闻名世界,是我们的
是要增强江西人民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将江西数千 特有优势,虽然现在落伍,但景瓷在全球市场的品牌价值高,发展潜力大,应该重点培植和发展。总之,江 年所积累形成的丰富历史文化资源和人文精神直接
或间接地转化为振兴江西的动力。建设新型的赣文 西新世纪的发展战略必须在适合江西省情的基础化,应以井冈山精神为核心,江西是井冈山精神的发 上,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立足于跨越式前进的 源地,井冈山精神最核心的就是:坚定信念,敢闯新 全新发展战略。3、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经济发展环境 路。这是我们的无价之宝,也是我们改变江西落后面 包
貌的强大精神武器,我们一定要珍惜并发扬光大。只 济主含的内容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政府要为市场经
体和生产力各要素的优化配置创造宽松的环 要我们用井冈山精神统一全省人民的意志,承认差 境。政距,正视不足;振奋精神,坚定信念;不畏艰险,勇于 宏观调
创新;就可聚万众之心,纳各方之策,举全省之力,推 自己的职控,加强管理,搞好服务。其次要认真履行好 府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职责,主要是制定政策,
到位,管动江西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实现建设繁荣富裕新江 责,制定政策要切实可行,宏观调控要准确 西的美好愿望。理要及时严格,服务要优质高效。只有这样, 才能促使我们的投资环境、市场环境、法制环境得到
价格月刊2001年第8期—
—
万方数据
作文八:《墨家带给我们的启示》5900字
墨家带给我们的启示
作者:冯醒
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联系方式;18860403238
引言:没有文化底蕴的管理是没有灵魂的管理。对于中国传统的管理活动而言,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更是不可小觑。中国文化碰撞最激烈的时期,正是战火连天的春秋战国时代,由此,诞生一大批智者,他们在这个特殊的时期,产生并发展了自己的思想理论体系,结果,产生诸子百家,其中以孔子、老子、墨子为代表的三大哲学体系,形成诸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其中,在这些百家中,我比较喜欢墨家,我觉得墨家的思想很适合当下社会主义发展需求。
了解墨家的理论体系,就要先了解墨子是何许人也?墨子(公元前468年—公元前376年),名翟,东周春秋末期战国初期鲁阳人或宋国或滕国人。他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也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
墨子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哲学家,墨子创立了墨家学说,墨家2在先秦时期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他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等观点。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支点。墨子在战国初年创立了以几何学、物理学、光学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学理论体系。在当时的百家争鸣,有“非儒即墨”之称。其弟子根据墨子生平事迹的史料,收集其语录,完成了《墨子》一书传世。
那么墨家在现代带来了哪些启示呢?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第一:做事需要有目标。
第二:当代社会需要兼相爱,交相利,仁爱,非攻。 第三:对于人才,需要有尚贤,尚同思想。
第四:现代社会,需要节俭意识。
诸子百家中儒、墨、兵、道、法五家管理思想的本质特征在于:儒家重组织, 墨家重目标, 兵家重决策, 道家重领导, 法家重控制。墨家的管理主张是针对当时存在的社会问题而提出的,墨家以利天下为旨趣,以国家得治为目标,在治理国家的一系列问题上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关于墨家学说, 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指》中指出:“要曰强本节用, 则人给家足之道也。此墨子之所长, 虽百家弗能也。”墨家对国事的关注, 是聚焦于国家经济事业方面的, 其“强本节用”的主张, 就是要求加强国家经济管理, 重视开源节流, 以实现“人给家足” 。故按其内容来说, 墨家的管理学说是国家经济管理之学。其特点则在于重视目标管理, 即主张围绕一个明确而合理的目标来进行管理。在此意义上, 墨家的管理学说又可以说是一种目标管理理论。在先秦诸子中, 最为自觉地研究目标问题的, 是墨家。墨子说:“天下从事者, 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 无有也。虽至士之为将相, 皆有法。虽至百工从事者, 亦皆有法。”“今大者治天下, 其次大国, 而无法所度, 此不若百工辩也。”
这里所谓“法仪” , 乃含有标准、目标之义。墨子认为, 无论做什么事, 都必须首先确立一个目标, 未有不立目标而能成事者。管理天下, 管理国家, 亦同此理。墨子首先提出以“仁”作为制定国家管理目标的根本原则。根据“仁”的原则, 墨子强调, 制定国家管理目标, 既不可以顺从父母的意志, 也不可以遵从学者的意志, 又不可以迎合君主的意志, 因为普天之下为父母的、做学问的, 以及当君主的, 其人数虽然众多, 但其中真正为仁的却极少。墨子根本不相信现实世界中会有什么人凭其主观意志而能制定出公正合理的国家管理目标来, 因为在他看来, 世俗的人都未免自私自利。他认为, 唯有“天之行广而无私, 其施厚而不德, 其明久而不衰, 故圣王法之”, 因此, 正确的做法应当是,按照“天”的意志来制定国家管理目标, “天之所欲则为之, 天所不欲则止”。注重并强调管理目标的客观公正性, 是墨家管理思想的一大特点和亮点, 其实质是要求管理目标能够反映和符合所管理的组织及组织成员的共同利益, 即所谓“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因为一切管理工作都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 而一切管理目标的实现, 又都依赖于存在于所管理的组织之中的人们的共同努力, 故只有使管理目标尽可能地反映和符合所管理的组织及组织成员的共同利益, 它才能成为既是该组织的整体目标又是该组织中的成员所普遍接受或集体认可的群体目标, 这样的目标才是可实现的。围绕可实现的目标来进行的管理, 才能是合理的并且是有效的管理。可见, 确保管理目标的客观公正性, 乃是实行合理而有效的管理的先决条件。
由此,墨家给我们带来了第一个启示:无论是干什么事,事先都要有一个明确的可行的目标,这样做起事来,就不会像苍蝇那样团团转。
第二个启示是兼相爱,交相利,仁爱,非攻。
墨子“兼爱”“非攻” 思想提出的初衷墨子的十大主张,其实是从一个根本观念出来,就是兼爱。观看墨子“兼爱,非攻”思想的起源,可知墨子是把“兼相爱,交相利”作为治世救民的良方,即以人人相爱,和平共处作为处理国与国,家与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则。这和我们今天提出的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协调发展和谐社会惊人的相似。
“兼相爱”其本意就是要社会上每一个人都要爱所有的人。他认为,要达到“兼相爱”就必须要使大家都能做到“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他认为如果真正出现了“天下兼相爱”的局面,“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亡有,君臣父子皆能慈孝”,这样,天下就能得到治理,就会出现太平盛世。所以墨子把“兼相爱”看作是人人必须遵守的道德标准,是管理者必须奉行的治国之法。墨家的“兼爱”主张在当时社会上就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甚至连反对墨子的孟轲也不得不说“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而为之”。孙中山先生曾说,古代最讲“爱”字的莫过于墨子,称赞墨子”兼爱”是一种平等意义的爱,是包括人民大众在内的广泛的“爱”。时至今日,墨家的“兼相爱”思想在国家决策部门和人民大众中间也还在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其实,墨家的“兼爱”思想在我看来可以用孔繁森的一句话来概括,“一个人的最高境界是爱别人,一个干部爱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我认为这样的思想才是至高无上的,这样的人生才是真正有意义的。
墨子所主张“交相利”的思想,直接针对并批判当时财富分配不均的社会弊端。他认为一部分人不劳而获,却生活奢侈,挥霍无度,另外一大部分人虽终日劳动,却过着“饥而不得食,寒而不得衣,劳而不得息”的生活。因此墨家主张实行“兼相爱,交相利,侈相分”的政策,鼓励大家“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要达到物质利益上“交相利”,就必须反对“亏人自利”的行为,提倡爱人、利人,并将这种爱人、利人的思想变成一种普遍的社会行为准则。
在现实生活中,那些以权谋私、损人利己、腐化堕落、欺骗敲诈、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等“亏人以自利”的行为依然存在。“权利至上”“金钱至上”腐蚀瓦解了一些人的灵魂。他
们为了达到升官发财享乐的目的,不顾党纪国法,为非作歹,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脑后,行贿受贿,贪赃枉法,陷入了罪恶的深渊。而一些富豪挥金如土,却不愿为他人,为社会做一点贡献,造成社会上出现了严重的仇富现象。正如墨子所说,这些从个人出发,追逐私利的行为,是一切奸诈、欺骗、争斗等罪恶得以产生的根源,必须严厉的制止与制裁,并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现今政府和各级管理部门,也正是采取各种措施,对上述损人利己、牟取非法财利的行为加以制止和打击,对严重者绳之以法。在全社会提倡精神文明建设。要求公民爱国、爱家、助人为乐。要求各级干部遵纪守法,反腐倡廉,抵制权钱交易,树立浩然正气,当好人民的公仆,而那些严重的腐化堕落分子则坚决依法查处。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具体可以理解为一是个人自身的和谐;二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三是社会各系统各阶层之间的和谐;四是个人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五是整个国家与外部世界的和谐。从墨家的修身、兼爱、非攻无不处处在闪现着完善自我,和谐社会的朴素思想。墨家道德思想中“兼”的理念贯穿其中,即朴素的平等民主的观念,公平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只有正确地理解公平的涵义,才能明确和谐社会的目标。墨家学说中的平民参政意识有助于我们进行现代民主政治建设,墨家的非攻道德思想也是和谐理念的重要表现,墨家道德思想中含有中国古代人道主义精神,蕴涵着深刻的现代价值和意义!
第三个启示是现在社会如何抓住人才,如何利用人才。
“尚同”和“尚贤”是墨家管理哲学的两个基本原则。墨子曾对他的学生们说,凡到一个国家,。.墨子列出了五种不同国家的具体情况。 其中第一条就是“国家昏乱则语之尚贤尚同”。 即把“尚同”和“尚贤” 看作是解决国家混乱问题的管理良方。
一、“尚同” :上下一致的集体主义原则。在墨子看来,要管理好一个村、一个乡、一个国家, 乃至整个天下, 关键是要能做到“上同一义” 。即上到最高领导者, 中到中层管理者, 下到广大被管理者, 大家都能同心同德, 步调一致, 按照一个共同的标准去行事。一个社会组织, 之所以要设立行政长官, 设立天子、诸侯、乡长、村长等等, 就是要他们出来制定一套统一的行为规范, 然后引导百姓都按照这个统一的行为规范去做。只有这样人类社会才能生存, 才能发展。否则, 一人一义, 十人十义, 百人百义, 个人都按照自己的标准和意愿去行事, 那么这样的社会组织必然会解体, 人类也就跟动物没有什么区别了。因此墨家认为:“尚同为政之本而治之要也” 。即“尚同”是政事的根本, 管理的纲要。“察乡之所以治者何也? 乡长唯壹同乡之义, 是以乡治也。”“察国之所以治者何也? 国君唯能壹同国之义, 是以国治也。”“察天下之所以治者何也? 天子唯能壹同天下之义, 是以天下治也。” 这是说:一个乡之所以能治理好, 就是因为乡长能统一全乡的规范和行为;一个国家之所以能管好, 就是因为国君能统一全国的规范和行为;整个天下之所以能管理好, 就是因为天子能统一整个天下的规范和行为。这样一种从“壹同乡之义” 到“壹同国之义” , 最后到“壹同天下之义” , 就是墨家“ 尚同”原则的最高目标和最高境界了。
二、“尚贤” :重视人才的人事管理原则。墨家的“尚同”原则有一个前提:作为在上者即管理者, 首先必须是一个贤者, 是一个德才兼备的人才, 这样才可能带领人们上下一心, 同心同德地走上正义的道路。如果在上者不贤, 不仅不能做到“上同一义” , 而且还可能带领大家走上不义之路。因此,墨家又提出“尚贤”的原则, 把它与“尚同”相提并重,看作是管理的一个根本性原则。墨子常说, 古今的许多王公大人治理国家, 都希望自己的国家能够富强, 人民能够众多, 社会能够安定, 但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不得富而得贫, 不得众而得寡, 不得治而得乱” 其原因在于“不能以尚贤事能为政也。”在墨子看来, 一个国家贤良之士多了, 这个国家就一定能管理好;反之就一定管理不好。因此, “尚贤者政之本要推举贤才、任用贤者的问题。但像墨家那样把“尚贤”问题提到政事管理的根本原则这样一个高度来认识, 并详细论述这个问题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尚贤的具体方法, 则是其他各个学派所不及的。“染于苍则苍, 染于黄则黄” , 墨子常常用染丝作比喻, 来说明推举贤才、任用贤者的必要性。一个国家好比一个大染缸, 百姓就是丝绸, 各级管理者就是染料。如果在各个管理岗位上的领导者都是贤者, 他们既尊贵又富有, 而且还不断的赞扬他们, 使他们
获得尊敬, 那么, 全国的老百姓就会去学习他们, 效仿他们, 使自己成为贤者, 这样一个国家就一定能得到大治。反之, 如果在各个管理岗位上的领导者都是奸人, 那么老百姓就会学他们的坏样, 这个国家必将会大乱。跟着好人学好样, 跟着坏人学坏样, 这跟染丝的道理完全一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是尚贤还是不尚贤, 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治乱存亡。
墨子主张富国安民治天下,必须靠贤能之人。在人才的选拔和任用上,墨子主张不拘一格发现人才和选拔人才。在选拔人才的程中,对人才也不能过于苛求。墨子认为,对于贤者,不能要求他们人人都十全十美,只要是具备德义的基本条件,有自己的特长,就应该把他们选拔上来,在工作岗位上任用和考查。 “尚贤”原则实际上就是现代管理学的重视人才的人事管理思想。**曾经说过,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 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这是说的人才对于政党和国家管理的重要性。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宣称:“你可以剥夺我的一切:资本、厂房、设备、但只要留下我的组织和人才, 四年以后我将又是一个钢铁大王。”这是说的人才对于企业管理的重要性。这些思想与墨子所说的“尚贤者政之本也” , 即把重视人才看作是政事管理的根本原则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墨家所提倡的“任人唯贤” 的原则, 反对任人唯亲、任人唯责、任人为美的“三不” 原则, 现在仍然应该是国家干部或企业管理干部聘用的基本准则。至于墨子所说得在使用贤才时, 要给予高位、高薪以及和职务相应的足够权利, 这对现代管理体制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第四个启示是在当代社会,随着人民物质的提高,精神方面有所欠缺,尤其是丢掉了中国人固有的传统节俭美德。
墨子提出节用节俭的消费管理思想。要在发展生产的同时,实行节用节俭。墨子的节用节俭是对社会各阶层人们的共同要求。墨子的节用管理思想主要是针对统治阶级、社会上层的寄生消费而提出来的。他认为统治阶级上层的奢侈消费,不但会使统治阶级之间互相攀比,而且会上行下效,造成淫侈的社会风气。由于社会上一部分人竞相奢侈,必然导致广大百姓更加贫困,因此墨子一再告诫统治者要深刻认识“俭用则昌、淫佚则亡”的重要性。中华民族是一个克勤克俭的民族,历代明君和思想家都主张“崇俭黜奢”。但是,近些年来,这一优良传统却被一些人渐渐淡忘了。少数领导干部追求生活上的享受与奢靡,他们动用公款搞排场,对国家资产蒙受损失毫不痛心;他们在衣食住行上要求“上档次”,造成严重的浪费现象。因此中国政府提出建立节约型社会与墨子“节用”的思想是一致的。我们不能把当前的环境问题都统统的交给子孙后代去解决。建设节约型社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结语:墨家,一个消散多年的学术流派,因为封建统治者的不重视,而尘封与历史深处。如今,随着蔡元培、梁启超等人的研究与评价,使这一流派再度出现在世人的眼里。改革开放三十几载,中国目前发展时期,更需要这个在一千多年前灿烂一时的墨家管理智慧来实现当年墨子及后人所未能实现的理想。
参考文献:
1、墨家“尚同尚贤”思想与现代管理 刘朝晖 杨晓文
2、先秦诸子管理思想论纲 周可真
3、墨子管理思想的现代价值 许立新
4、中国墨学通史(上、下)
5、墨家道德思想在当代中国道德建设现实意义论 姜文娟
作文九:《历史带给我们的启示》21700字
读《全球通史》后的思考
《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A Global History from
stPrehistory to the 21 Century)的作者是斯塔夫里阿诺斯,他是美国加州大学历史学教授,享誉世界的历史学家。《全球通史》以时间段作为划分依据,讲述世界各地在同一时间段内经历的历史。拜读后给我了更多的角度看待问题,不像一些历史书固定人的思维,它启发人的思想。历史不是静止在过去的事物,它一直在向现世的人们诉说着世界运行之道。我们应该去聆听和学习,历史会指导我们去迈出下一步。正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我们学习历史也是学习事物运行之道。
一、正视历史接受历史所带给我们的礼物
存在即有理。历史作为过去的事物,它存在过,发生过并经历过,自然有着其缘由,过程与结果。历史学研究历史,就如同研究一个人一样。我们承认现在,但不能否定过去,更不能扭曲过去。每个人的历史组成了每个家庭的历史,每个家庭的历史组成了每个国家的历史,每个国家的历史组成了世界的历史。科学有一个重要的性质——预见性。预见性的本质是事物运行的规律,我们利用它预测事物,制定对策,利用它创造事物来满足我们的需求,利用它来解释发生的现象,如我们用牛顿运动定律来预测物体的运动,用化学来创造新材料,用电荷来解释闪电。历史作为一门科学所揭示的道理是我们人类发展的规律。历史的主角是我们人类,历史学研究的就是人类的发展及人类在每个时间段内生存生活环境。认识一个人可以从他的过去经历中得知,认识我们人类自己需要研究我们人类的历史。自然科学中我们认真对待数据,才能得到真正的公式,历史中我们客观对待每个历史事件才能得到真实的规律。当我们用修改的数据,用个人情感或有色眼镜去看历史都会得到错误的公式和规律,在当我们利用这些东西得到的不是错误的答案就是灾难。所以我们需要客观的正式历史。我们看待一个人的时候,当他犯错时能知错能改,那便是善莫大焉了,对于错误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我们就会对他有很好的印象。甚至会有认为他有很大的潜力的判断。那我们也应该这样对待我们的历史。不能因为一个事件不好,我们便将之雪藏,更不能将之扭曲颠倒是非黑白。某国政府对于他们的历史不以正视更以加以扭曲并反映在历史课本上去教育他们的下一代,及最近听闻又有一国修改历史书,这无疑
是对历史的错误的利用,是对历史的亵渎,历史是一门科学,我们学习它是为规避战争与灾难的,创造幸福与美好的,但若为了政治利益去牺牲他人或下一代人,去种下一颗仇恨的种子,增加了未来发生悲剧的可能,那无疑是历史之殇,再次走入悲剧历史的轮回。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正式历史学习历史,用以创造幸福美好的未来,对于我们自己学习历史会使我们即使没有高瞻远瞩但绝不是鼠目寸光;即便没有睿智的看法也绝不是愚蠢的思想;即便是没有聪明的大脑也不会是愚笨的头脑;即便不是自信过人也会是有自知之明。每个时代都要编写自己的历史,因为时代在前行,社会在进步,我们也应该用前进的目光看正在发生的事物,思考不能停滞,历史不会止步,思想不能落后。历史带给我们的礼物是一个可以开辟未来的工具,我们使用这个工具去创造幸福美好。
二、关于历史的主角,人性的本质
当我们研究一个事件时,能明白其本质才能让人更容易理解这件事,历史学研究的是我们人类从古至今的生存生活环境里发生的所有事件,所以人性的本事就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讨论的话题。古有孟子性善论,荀子性恶论。性善论言: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性恶论者言曰,人之性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好利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仪文理亡焉。然则从人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其意为,人皆有欲,知止为善,顺之为恶。人之欲生而故生而固有之,若不知其何止,无从以扼之,欲乃恶,故人之本性乃恶。故教也,人知其何止,乃为善也。这是中国哲学提出的对人之本性的解释,善恶论。还有西方曾有过的利己论,利他论,基于人类是社会性群居动物的协作论,还有基于人类的占有欲的争夺论。不过这都是比较片面的看待人类,或只是从人类的几个方面上的表现来看的。
人类是一种很复杂的动物,它拥有高的智商,广博的知识又同时拥有利用知识的智慧,所以单从人类的几个方面或几个地域上的人类族群去探究人类的人性本质是远远不够的。纵观历史,人类生而既不喜爱和平,也不喜爱战争;又不趋于协作,也不趋于侵略,即非善,亦非恶。决定人类的行为是自己本身,但人类生来一无所知,我们通
过学习来建立一套自己的行为处世的观念。把人类比作一个系统,从外界输入一个激励,在人类系统内部这个观念作为函数处理这个激励有两个影响结果,一个是输出响应,二是根据响应的反馈,观念对其本身有一个自主修正的过程。我把这个过程称之为学习。我们从我们生活生存环境中学习,通过学习我们周遭的社会环境及文化来塑造我们的观念。也可以说是长期以来的外界条件及其积累的效应来决定我们的行为。在《三字经》中的“昔孟母,择邻处”的孟母三迁的故事就可以感觉到外界环境有时对一个人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新西兰的毛利人对在查塔姆群岛上的莫里奥里人的屠杀。我们不能就此论定人性的本质是侵略或者和平。人性是一种巨大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来自于我们的基因,我们善于模仿学习,只要一个事件在理论上可行,终究有一天我们就有可能将之变为现实。
我们人类会有多面性的原因是我们人类所处的生存生活环境,社会,文化及其他人的影响使我们具有对人性的多种表现形式。侵略性不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或不可变更的特性,而是一种鼓励侵略的社会环境产物。这同样对于和平,协作甚至于善与恶也说的通。综上所述,人性有很多面,善、恶、和平与好斗都是其中之一,而这些对立的面具有辩证统一性,一件事再换一个角度看可能是善变恶,大部分的事物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因此,在这里需要问一个根源性的问题,是什么造成了这些分化的,人类的设计图纸是我们自己的基因,基因给人类提供了一个可能性。即只要一件事能符合规律人类就有可能办到。那么是什么因素使人类更倾向哪些可能,这取决于人获得的信息的倾向,信息量的大小,来源的多少,所处的生存生活环境及社会文化所传递出的信息的倾向。如性善论和性恶论一样,其目的是传递出使人学习和向善的具有此倾向的信息。那么信息的倾向可能决定社会的发展方向。
人性的本质=可能+观念+信息
三、关于对可能,潜力和多元(变量)的深入思考
在上一节人性的本质中讨论到可能,之前对于可能的思考有点简单,有点天真,可能不仅仅是我们有可能完成某件事,并以努力而实现,而是当我们有可能完成这件事,并完成它后就有可能完成一系列的事,我们就会有更多的选择。可能的意义在于,它能带给我们更多的选择,更深层次的进步,更多的可能。还有积累效应,当我们完成足够多的事情时就会有量变转为质变。我们做出了风筝,是飞上天有
了可能,飞机就做了出来,我们能飞的原来越高,飞出地球有了可能,火箭航天器做了出来,我们能飞的越来越远,就有了登月的可能,月球车做了出来,我们能飞的时间越来越长,登陆火星就有了可能,火星车做了出来,火星都已经登陆了,那么其他星球就不再是不可能了。可能就是告诉我们前方还有路可以走,当我们走的路越多,能够选择的路也就越多,当然我能得到的和能达到的地方也就越多。可能就是实现一系列事并创造更多的可能。
上一节说了人性的本质,现在说说人类的实力,我将人类的实力划为两类:一是硬实力,指的是我们的身体,我们能跑多快,能跳多高,有多大的力气;二是软实力,软实力分为两种,精神品质与智力。智力能让我们学习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工具,创造更多的可能。精神品质是运用知识的能力,用来实现可能。我们用软实力来创造工具弥补我们先天身体上的不足的硬实力。我就是在不停地创造可能并实现可能中生活并进化。目前我们的软实力远超硬实力。我们可以将人类潜力与软实力相比同,我们的软实力通过学习在增加,同样我们的潜力也在增加。
事物的发展是由简单到复杂,进化是由低级到高级的一个过程,细思其本质其实就是引入了更多的东西,更多的变量。我们将之称之为多样或多元。这让我想到了很多东西。事物的发展总有一个维稳的过程,从开始出现总会向一个值趋于稳定,不是绝对的固定的稳定,而是一个相对的动态的稳态,就像阻尼衰减震荡曲线一样。多样性在生物学中有三种体现: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又称基因多样性,对于某一个物种而言,其遗传多样性越高此物种的基因库所包含的基因也就越多,可供环境选择的基因也就越多,相对于其它物种而言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也就越强,就更有利于这个物种的生存和进化。物种多样性是指在一个种群内的不同生物种类的丰富度。物种多样性越高,那么这个种群所在的生态环境就更加稳定。同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越高生态圈也就更稳定。在自然科学中引入新变量,多样性越高,新的基因,新的物种都能使系统的动态稳定性增加。
在社会科学中我们将之称为多元化。其中有两个体现是多元文化和多元化战略。对于一个国家或社会中文化越多元就能证明其对文化的包容力越强。可以从侧面说明其文明程度越高。对文化的包容力越
强对人的包容力也就越强,人是一个城市,一个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同时多元文化与发达程度具有很强的相关性。现在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我们可以见到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的文化。在世界上的发达的大城市中可以见到世界上的很多文化,即使各国的发达城市,在其城市中能见到来自全国各地的文化。纵观历史,古代作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唐朝就能见到当时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先进文化。不得不说多元文化是促进经济发达的重要因素之一。商业中多元化战略是指企业同时经营两种以上基本经济用途不同的产品或服务的一种发展战略。其中包括产品的多元化。现在市场动向瞬息万变,为保证企业的生存多元化战略势在必行。
多样性与多元化在各方各面长期并且持续的影响着甚至改变我们的生活。从本书和之前读的《枪炮,病菌与钢铁》一书中都能深刻的体会到。在欧亚大陆上一新月沃地为例,其地处地中海气候区,冬季温润,夏季干热。短距离内海拔与地形多变,其气候与地形的多样性导致其具有极高的生物多样性。这意味着能够被人类驯化的动植物种类的可能较多,被驯化可能增加。其结果显而易见,全世界中将种子较大的种类作为驯化候补,有56个种类。在其中新月沃地就有32种,还有大量的哺乳类动物作为动物类的驯化候补。在中国地跨三个气候区,海洋性季风气候,大陆性季风气候和大陆性气候,地形上从临海、平原、高原、盆地与山区。同样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这使得新月沃地与中国成为早期的粮食生产中心。这也使得新月沃地和中国成为早期的发达地区。而对比新几内亚与澳大利亚,由于生物多样性过少导致无法形成大规模耕种的粮食生产是的其土著人保持了较长时间的采猎生活,无法定居又导致积累财富与知识无法发展技术继而导致了其社会发展落后。再看人类社会,社会的意识形态的多元化同样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中国由于早早地完成统一,社会的意识形态较为单一,其又是一个高度中央集权的国家,其弊端就会对社会的发展造成巨大的影响。当中央集权政府制定了错误的政策时,由于社会承受力和容错能力较弱,对社会的冲击相当大。例如:在明朝时对远洋政策的禁止,和在清朝时的闭关锁国与八股取士。而新的西方文明却与之大不相同,其根源是其独有的特性——多元化。使其社会适应性强,摆脱了束缚欧亚大陆其他所有文明的传统枷锁。新的观念,工业与科学给西方带来了历史性的变革,使其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奠定了全球领先地位,并给全球带来影响。先进市场瞬息万变,很
难做到对市场100%的掌控,对于只有单一市场作为获利渠道的企业生存实属不易。多元化对于企业而言至少有两大好处:一是市场多,获利渠道多,且获益多且企业随市场变动转型方便,二是有风险对冲,单一市场变动风险较大,多市场可降低单个市场风险对企业的影响。例如:海尔公司有多元化的产品,苹果公司和谷歌不仅有线上的虚拟服务和产品还有线下的实体产品,使企业拥有多个市场和获益渠道。多元化与多样性至少给我们带来三点好处,一是不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风险对冲,减少损失;二是多获益渠道,使获益放大;三是顺应环境发展趋势,动态平衡,灵活。
生活在当今社会中学习知识,还要学习使用知识的智慧。我们认识到了多元化,就应该学习并应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也许换个角度看待事物会有更好的收获。前一段时间经常有人和我聊到学习与教育。我们的教育应该是听话吗,学习应该是一直坐在书桌前看书做题吗,玩真的不好吗,我对学与玩这个命题想了很多,现在用一种多元化的思想去考虑,去解释。我得到我的结论:学与玩相结合,具有协同作用。上一节中我说到人性的本质时有两个重要因素:信息和观念。我们从获得来的信息中去学习然后建立或者修正观念。这个观念就是人们的行为判断准则。学习显然非常重要,我们生来如同白纸一张,所有我们知道的,会的都是学习来的。在这里有必要从新明确一下我将要讨论的学与玩的意义。这里的学习是广义的学习,指的是构建或者修正我们的观念的过程。我们常说的学习是指在学校学习课本知识,是知识性的学习。只是广义学习的一小部分,然后再说一说玩,玩就很难界定的了,因为玩本身就是一种学习,先说一下狭义的玩,部分老师家长们认为所有与知识性学习无关的娱乐放松行为均视为玩乐。广义的玩包括兴趣,社交与技能学习等等非知识性活动,上面说到的狭义的玩与我所要讨论的广义的玩的区别在于狭义的玩以其形式界定,广义的玩以其意义与结果来区分。这两种玩有交集也有不相交的方面。狮子在幼年时通过玩耍来学习捕猎的技巧。我们人类在幼年时的玩耍有时会影响到人格及观念的建立。童年的玩耍并不那么简单,这会培养人的兴趣,影响人的为人处世,更多的是人在玩耍中学到了一些精神品质,技能等等。特别在于一群同龄人中,玩耍会习得社交技能,领导技能,更重要的是以一种实践的方式学习到社会道德、文化、是非、善恶和好坏。这是一种实际的感觉经历,比书面的
无实感的知识性的东西对人更具有影响力。但我认为其中还有一种东西更加宝贵,更具有价值——智慧。用通俗的说,就一个字——巧,用常用的词说——巧劲,也就是方法或方法论。话有三说,巧说为妙,四两拨千斤用的是巧劲。我们所说的巧就是智慧。这有很高的价值,因为它将知识转化为一种实用有价值的物件。现在社会与国家所提的创新,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将专利实现产品化等。我们所缺乏的是这种使用的智慧,我们缺这个巧。这个巧有让我们事半功倍的价值。当然玩还能让我们学到更多好的精神品质,如爱心,耐心,毅力恒心等等。知识再难我们慢慢学习也总有一天学通,但有人学习一辈子也无法明白巧的智慧,有时即使明白了也无法得心应手的使用。我们现今的社会追求的是价值,是成果,需要的人才是应用型与技能型的。不是知识百科全书式的人,因为知识无穷尽,需要什么学习什么,不知道可以查,但智慧不是速成学习来的。智慧是成事的充要条件。智慧有时也是一种价值观导向,能促成我去更加充分的理解事物,也能指导我们学习。学与玩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会玩的人有时学的更好,学的好的人更会玩,最近有一网络用语——城会玩,也就有这么一层含义,研究调查表明学历高的人幸福感越高,这绝不是空穴来风,学习好是我们更易于发现或者创造有意思的事,点滴快乐的积累就是幸福。学与玩的协同作用还能带来令人意想不到的收获——创新。国家的未来是孩子们,稍稍为没有童年或者被占领了童年的孩子们表示一下担心。那么重点来了怎么做,引导与权衡。权衡学与玩的利弊,计划学与玩的用时比例,引导孩子们学习如何学习,学会玩,学会玩的有意思,引导去发现或创作有意思的事,培养兴趣,懂得巧妙二字间所蕴藏的智慧。玩使生活多元化,能带来新的视角。
四、变化与阶段发展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凡事终有结局,好也罢,坏也罢结束了,但还有接下来新的事情。人类的发展规律亦好似如此。从量的积累到质的变化,从书中看到历史上与人类发展过程中由变化到阶段发展的事件比比皆是。
历史学家将地球生命史划分为两个阶段:1.是有机生命的出现;2.是人类的出现。纵观生命发展史有三个阶段:1.是改变基因来以适应环境;2.是改变环境以适应基因;3.是双向改变,即改变基因又改变环境,已达到彼此相互适应的目的。这是从很大方面来看的,那么来细看人类社会的几个阶段化发展。我们可以将社会大致划分为四个
阶段:1.远古时代的游猎生活为主的社会;2.古代至近代的农业时代;3.近现代的工业时代;4.现代的信息时代。我们来看这几个阶段背后的变化。从游猎到农牧的阶段转变,是什么促成了这一转变?我对比了一下客观的生活环境,游猎生活的事物种类多样化,卫生条件较好(人们不停地在迁徙远离生活垃圾,粪便等),劳动强度小,可以灵活迁徙规避恶劣天气,气候。在农牧生活中,食物种类较为单一,卫生条件较差(因为定居生活垃圾堆积,食物残渣和粪便等),劳动强度较大,气候和天气影响较大。我推测了这一转化过程,在早期人类还没有掌握植物的生长规律和种植技巧,也没有驯化了的动物和植物,人类只是跟随气候,季节或所在区域的动植物丰富程度的变化趋势来决定迁徙的方向。初期人类一直在迁徙,后来发展到中期人类掌握了一些动植物的生长规律后在几个到几十个区域来回迁徙,最后在末期掌握了一些技能,运用长期积累的知识来改造环境,就在几个地方来回迁徙形成了早期农业和季节性的居住点。再细看早期的人类社会,石器时代。游猎时代与石器时代的旧石器时代大致重合。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的划分依据是石器工具的制作方法,旧石器时代的人类使用打制石器,新石器时代的人类使用磨制石器。变化在于新石器时代的人类利用他们的知识与智慧创造工具。全球各地并非同时从游猎向农牧过渡的,一开始人类推迟从游猎农牧的,其原因是:1.驯化的动植物种类较少;2.游猎部族内部的人口少,生存环境优于人口多的农牧社会;3.一些游猎部落发展出了一些部落文化使之拒绝定居农牧;4.一些地区的自然环境无法发展农牧业。这时是游猎总体人口大于农牧人口的两个阶段社会共处时期。当农业社会发展到人口比例呢与游猎人口比例相等或高于时就是一个加速的过程,不过一般人们都把加速改变这一过程视为改变或变革。那么加速的原因分两方面,主要从游猎生活的人们以意愿——主动或被动来划分。主动归化有两点:1.相对于游猎生活农牧生活更加安全,生活安定;2.不用严格的禁欲以控制人口(由于游猎生活事物来源不稳定需要限制部落人口),事物充足,足以养活更多的人口,定居生活可以积累财富。被动归化,转变也有两种:1.是猎杀;2.是驱逐或者捕获。由于两个社会阶段共存,土地矛盾作为社会主要矛盾,最终以矛盾爆发引发两个社会的战争。以先进的农业社会战胜较落后的游猎社会作为结局。以游猎社会对比农业社会人口比例大幅降低作为矛盾解决的结局。农业社会能够战胜游猎社会主要有三点:1.农业社会的社会生产力高于游猎社会,
其社会对于人口的承载能力强,即农业社会能养活的人口多于游猎社会;2.定居所积累的大量财富与技术为战争提供了物质保障;3.社会结构与社会生产力稳定能够进行长时间的战争投入,农业社会出生率高,死亡率低。游猎社会出生率低,死亡率高。所以游猎社会支付不起长时间的战争投入。总体来看,两个阶段的转变动力来源于人口压力,导致土地矛盾作为社会间主要矛盾突出,最后矛盾爆发引发战争。
在看从农业封建社会到工业社会的转化。工业社会相对于农业社会有更高的社会生产力,更先进的技术,更加稳定的社会结构和更高的人口承载能力。最终还是以人口压力,土地矛盾,资源矛盾引起了战争,发生了三件事:1.大航海地理大发现后各列强国对世界的瓜分;2.第一次世界大战;3.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果有两种:1.农业封建社会战败;2.农业封建社会没有战败但损失惨重,并加速想工业化转变。同样的转变放在现代的信息化时代,有些国家已经完成了信息化转变,在此提高了其社会生产力,技术水平等。工业社会与之战争亦是两个结果:1.工业国家战败;2.工业国家损失惨重并未战败,并加快其信息化进程。
我认为改变整个社会阶段的转变都有一个缓慢的积累过程,技术的提高,生产力的提高,财富的积累。这是一个缓慢积累并变化的过程,先进的社会阶段总比落后的社会阶段需要更多的土地,资源,能量。继续发展就会使这个矛盾突出,最终成为主要矛盾并爆发,矛盾的爆发就是一个快速变化的过程。每个阶段的发展都会有一个这样的过程:技术的提高提升了生产力和生活水平,这刺激了思想的变革,当具有新思想的人口增加到一定的比例时社会就变革了。这使我想到了生物的进化,当一个新的基因在这个种群间的频率增加了,或变化了,那么就是说这个物种进化了。进化的实质便是:种群基因频率改变。我们也可以将基因频率的说法类比到这里,思想频率,社会进化的实质是:人们的思想频率改变了。所以社会阶段的更迭不可停止。当社会的一个阶段发展到临界时,就是对下一个阶段到来的迷茫与摸索。随着技术的发展推动者经济与社会的进步,但更为先进的社会体系中有着更多的变量,多元化与多样化加剧导致社会发展加速,发展越来越快,新事物越来越多,可能也就越多,但又导致社会不稳定的因素也就越多。若不能进行及时并适当的处理,社会就面临着可能崩溃的可能。这也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社会在变化,那么人们的思想也应该变化,社会的法则规律也需要变化,且应与社会变化相
适应。其变化的越快我们的观念也应该变得越快。以变应变,变成什么样合适才是主要问题。适者生存,稳定不一定稳固。
反观我们人类自己本身,每个人的人生也大致分为四个阶段:1.幼年期,和父母亲人生活在一起,并且依靠他们;2.学习期,主要时间在学校接受教育,学习知识,建立三观;3.独立期,从学校毕业走入社会,开始事业,建立家庭,养育子女;4.天伦期,开始退休生活,子女或已建立家庭。也许有一些其他的原因一些人并未走入类似的人生阶段,但也有只属于他的人生发展阶段。我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示对比社会的各个发展阶段,也具有某些相类似的特点或特征。我用个人的知识和技能相类比与一个社会的技术水平;个人的劳动成果相类比于一个社会阶段的生产力;用个人的财富相类比于一个社会阶段的所积累的财富;个人生活生存所需的生存资源相类比于一个社会阶段发展所需的资源。人每成长到下一个其知识技能就会增加,成长所需的资源也会增加,对要求的个人空间也会更多,随着成长个人能干的事情也多了,也就是其生产力增加了。然而也有矛盾伴随着人的成长,矛盾来自于个人成长需求与有限的资源。当发生阶段转变时人也一样,当我们成长到临界阶段时就是对下一个阶段到来的迷茫与探索。当我们出生后我们对所有东西充满好奇,当我们刚进入学校对于新环境的探索,当我们初出茅庐时对社会的迷茫。社会在某个阶段内发展时基本都是在做提高技术,发展生产力,积累财富,我们也应该在某个阶段做该做的事情,该学习的时候认真的学习,该打拼的时候放手去干。这使我想到一句老话:什么时候做什么事。都是有着其深层次的含义和道理的。
五、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个体与整体化趋势
当我看完本书第三编后想到整体化或一体化,这应该是一个世界发展趋势,历史上有多次整体化或一体化事件,不过大部分失败了,有很多因素导致失败。我想了很久,有内因也有外因。内因主要是管理者或统治阶级的管理没有协调好整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没有很强的凝聚力,加之外因的干扰破坏于是整体化被破坏了并崩分离析。古代的一体化基本是通过武力征服侵略占领合并了他国的领土。如:春秋战国时期七雄争霸,后秦王扫六合,秦始皇统一中国,并统一了度量衡和文字(中华文化经久不衰的基础之一),所谓车同轨,书同文。元朝时,成吉思汗是欧亚大陆区域整体化。罗马帝国,奥斯曼土耳其也曾盛极一时。但这种武统并不理想最后均走向了分裂。后来出现了
一些在某方面整体化的组织,例如:宗教的扩张,经济区和军事同盟等。起源于阿拉伯半岛的伊斯兰教与基督教向全世界传播,使中东地区成为伊斯兰教区,欧美洲成为基督教区。经济一体化的区域更对但相对面积较小,如:北美自由贸易区,欧盟和东南亚国家联盟等。军事同盟有:轴心国,协约国到北约华约等等。有一些成功了,也有一些失败了,但其中失败由于一体化过程中从一方面到多方面没有解决存在的矛盾,如经济问题,文化分歧等。也有由于存在另一个一体化的联盟存在,由外因导致。
我开始想一体化的方方面面。为什么有的成功了为什么有的失败了,每个人到每个群体都有不同的面,总有共同的一方面或几方面。有时人们称之为利益,但我认为这里的利益应该扩大一下范围,从物质利益到精神利益。就像军事同盟间有军事利益,经济联盟有经济利益,宗教团体之间有精神利益。在古代吞并占领作为一体化的手段虽然高效短时间内能完成但在大时间尺度上未能维持,其原因是合并带来的分歧和矛盾,旧团体吞并新团体,不同的人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利益需求。当矛盾积累并激化时冲突就爆发了。当整个团体分歧严重时稳定就难以维持了。看一些成功的一体化后的团体,都是坚持一致的利益方向,即使有分歧同也大于异,才能维稳。具有共同的利益,具有共同的敌人,具有共同的竞争对手,在一起还有钱可赚,具有共同的思想观念或信仰。所以一体化并非一定要整合土地,只有坚定共同方向才能稳定,一体化其本质是打破个体间的壁垒,追求共同的利益,矛盾始终存在,分歧有可能更加具有历史,但要维稳团体就要求同存异,有时刻意去解决一些矛盾反而会激化矛盾。只要使天平始终向利益方倾斜不向弊端方就能维稳。一体化有着很高的效率,可以进行系统化的协调,节约成本。多元化的最终结果也是一体化,把团体看作集合,集合A、B,当两个集合中共同的元素也就是交集变大时一体化也就势在必行了。现存的团体中我认为宗教团体最为成功,他们时间长,地跨广,人口众多。对于每个人而言,文化对其观念的影响最大,所以打造一个具有针对性可传承的团体文化具有很大的帮助,特别是传承性使团体更加稳定。
对于我们个体而言,团体的整体化可以给我们个人带来更多的便利,我们的生活中有时也需要一些一体化的思想,一体化的其中一个思想是建立联系,寻找共同点,生活中有很多事看似孤立但其中确实具有联系,特别在于学习中各个科目间也有一些共性,甚至是一通百
通的,当能将这些东西融会贯通时学习成果事半功倍。熟练应用知识方法会使我们受益终身的。
六、社会地位与权力取决于贡献
人类学家们通过对现在仍存在的90个事物采集部落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这些部落中男性主要负责捕猎动物,为部落提供肉食,而女性则负责采集营地周边的一切可食用的东西:块茎、块根、昆虫、小动物、水果和野菜等等。虽然男性提供的肉食很受欢迎,但事实却是女性采集的食物是主要的食物来源,女性所采集的食物是男性的两倍多。因此尽管两性承担着不同的任务,但这些任务却同等重要。作为是采集的女性不但生育和抚养小孩,而且还提供了大部分的事物。作为负责捕猎的男性还承担着保护营地的责任。所以在这里不存在男尊女卑的或者男权至上的思想。半坡遗址中发现的村落是位于西安半坡村的六千年钱的一个典型母系氏族的公社村落遗址。在这里是典型的母系氏族,男性渔猎提供肉食,保卫村落安全。女性采集种植提供植物性食物,生育抚养小孩,在这里是女权社会,女性的社会权利大于男性的社会权利,其社会地位也同样高于男性。在克里特岛上的米诺斯文明,由于米诺斯的海上力量非常强大,并借助地理优势足以保护克里特岛不受侵犯,所以岛上的所有城市都不设防。克里特村社在社会地位还是经济地位上似乎都比大陆上的村社更加奉行平等主义。克里特岛远离战争,也没有大规模的军事和国家机构,所以原先的新石器时代的血亲体系在这里保存的比中东大陆还要好的多,因此男性在克里特岛上不能像美索不达米亚和埃及那样取得对经济权利,军事权力和政治权利的垄断。岛上的女性们不仅做“家内活”还不断地做“家外活”,有的女性甚至参加战争。同时克里特岛上的女性可以拥有财产,也可以像男性那样轻而易举的离婚。在旧石器时代的数千年中,两性关系要么趋于平等,要么趋于女权。随着新石器时代和农业的到来,女性逐渐丧失了自己的社会地位与社会权利,成为顺从和依赖男性的人。不平等的程度因地区,时代及社会安定程度而不同。由于农业时代男性的贡献多与女性,在战争年代男性上战场保家卫国,导致男性权利上升,又因为长期处于男权社会中,社会文化就形成了男权文化,让南泉渗透进了文化和观念中去,这也是现代女权难以上升的阻力之一。在中世纪时。主要有两种制度,天主教会和封建制度,教会在性别问题上极为含糊不定,给了女性更多的自由减少了限制,但没有给女性开放过多的权力,其本质未变,在工作与职业方面又限
制了女性的贡献,并未使其权力增加,社会地位得到提升。由于生理上的差别,结合环境导致社会权力和地位的不同,并由于较长时间处于此环境中才导致产生具有性别歧视的文化及规定。我们从头开始详细分析,由于农业的出现人们的生活趋于稳定,农业要求力量与体力,用以使用农具耕地,锄草,砍树,维护灌溉设备,挖掘维修水渠等,这类重体力工作,这些工作并不适合女性做,因为太繁重,又因为生活安定,生育率上升,女性有需要大量的时间照顾小孩,于是女性从与男性平等的食物提供者变为食物的消费者,从生活的主导者变为生活的辅助者,男性控制了农业使女性孤立起来成为男性的从属者。就这样将女性的工作限制在做家内活上,男性的工作是家外活,虽然家内活对于维持家庭必不可少,但当时的人们并不这样认为,人们普遍认为男人的家外活更加的重要,而家内活并不重要,也自然人为女性不重要。由于女性被限制在家中不能参与过多的社会活动,男性在外就自然垄断了一些新兴职业,如:议会、法院、和军队中的领导人。于是男性最终获得了经济权力,政治权力和军事权力。进而获得了更多的社会权力和更高的社会地位。还有一些文明中女性的地位低下的另一个原因是,对于可继承的私人财产有了新的强调。这使得男人们竭尽全力地确保自己实际的继承人拥有自己的血缘,因为他们的继承人将会得到他们全部的财产,所以对女性就有了更加严格的限制,又致使其社会地位及权力的降低。
再看古代中国官僚的选拔晋升体制,中国古代官僚的选拔晋升经历过禅让制、世卿制、察举制和科举制。其中世卿制失败了,禅让制和察举制随着社会的进步而被替代,其中科举制最为成功,当然不是清朝的因为政治而被扭曲的八股取士,这种选拔体制能够选贤举能,人用的才兼备的人才,又用以功绩论晋升,即拥有更大的贡献的人获得拥有更多的权力的权力。相比世卿制和世袭制均由于后代的不才而失败。维持社会的稳固发展应该由有能力的有贡献的人才来。再看现在现代某些现象,某些家庭是女权家庭,反转了家庭主妇变为家庭主夫,男性持家,女性赚面包。这也从侧面反映了社会地位与权力取决于贡献。不过现在还是存在家外活比家内活重要的歧视观点,家外活提供了物质保障,家内活提供了精神和后勤支持。对维持一个家庭很重要。不管是在家庭,学校,工作单位还是社会国家做一个有着巨大贡献的人一定会赢得他人的尊敬。
贡献决定社会地位和权力~
七、宗教、教派、文化与文明
宗教与思想学说的出现是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对各地的文化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它们有时可以被称为人类思想的精华。总体而言,它们都是先人们的思想被后人加以总结注入新知后演化至今的,都是人们思想的结晶,思考的升华,有的经历了几百代人的思想的萃取,有的经历了几千年时间的淘洗。它们是一种思想,一种观念,有的被升华为宗教信仰。人的价值取决于一个人的思想观念,那么它们就是全人类的价值集合。前人的思考,现人的总结,后人的影响,它们是对人性本质中最核心的总结,并持续广泛的影响着后人的观念。
我看完本书后专门去查阅了有关宗教的资料。先从分类入手,我将思想中有超自然力量的有关神佛妖魔鬼怪的,称之为宗教,例如: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和道教等。还有没有涉及这些超自然力量的,只是纯粹的思想学说我称之为学派教派。我从世界上信奉人数最多的宗教开始,有人称之为天启宗教亦称为一神教,这就是我们所熟知的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它们起源相同,同源与古犹太教,它们的教义,信徒信奉一神,区别于多神,例如:道教。我们从它的历史开始,古犹太教起源于公元前十三世纪,是中东闪族,闪米特人的一个宗教。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都信奉着同一个神。
早在公元全二十世纪至十八世纪间,美索不达米亚即现今的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上的闪米特人的一支希伯来人,其中一个人叫做亚伯拉罕(亦称易卜拉欣),带领了一些人穿过幼发拉底河到达迦南地区,迦南地区就是现在的巴勒斯坦地区,其后人成立了十二个以色列部落,后逃荒到埃及。在公元前十一世纪时由摩西率领部落于公元前993年回到迦南,立国定都与耶路撒冷,耶路撒冷成为这三大宗教的圣城。于公元933年分裂为犹太国和以色列国,以色列与公元前722年被亚述帝国攻陷后亡国。于公元前586年,巴比伦攻陷耶路撒冷,出了历史上著名的事件,巴比伦之囚。在这期间犹太教趋于完善,后于公元前538年巴比伦被波斯帝国攻陷亡国,犹太人获释,回到耶路撒冷重建圣殿。后于公元20年罗马帝国攻陷耶路撒冷,犹太人流散各地,于公元十九世纪犹太人回到巴勒斯坦地区重建以色列。犹太教的信徒只有犹太人且犹太教不传教。
于公元一世纪时耶稣基督建立基督教,于公元十一世纪1054年分裂为两个教会,后成为两个宗派,在位于东部的君士坦丁堡的教会成为东正教,亦称正教。位于西部罗马的教会成为天主教。于公元十
六世纪,1517年,马丁?路德进行宗教改革后,从天主教中分裂出了路德教,即新教,后新教传入中国被称之为基督教。基督教有三大宗派,天主,东正和路德,在中国的是路德宗派。只是称之为基督教。
在公元七世纪时有一个阿拉伯人,名叫穆罕默德,年轻时游学各地,学习并结合了犹太教和基督教创建了伊斯兰教,信徒被称之为穆斯林。当伊斯兰教的先知穆罕默德死后,由于继承人的问题被分为逊尼派和什叶派,他们在教义上的解释不同造成日后的教派冲突。
这三个宗教起于同源,有很多相同的地方,它们都信奉唯一的神,耶和华是犹太教和基督教的称谓,在伊斯兰教中称其为安拉。它们均承认《圣经》的前五卷,即犹太教的《希伯来圣经》,《摩西五经》,亦被称为《圣经?旧约》。基督教后来发展的称为《圣经?新约》,在伊斯兰教中称之为《古兰经》。主要不同在于犹太教把摩西称为先知,基督教将耶稣基督称为救世主,而犹太教不承认他,伊斯兰教将穆罕默德称为先知,而基督教和犹太教均不承认他,这就是以后教派冲突的起因。这就是天启宗教中三大宗教的简单历史。现在的宗教冲突是由于历史上的一些时间所持观点不一样,对于教义的解释观念分歧和大国在背后为了某些政治目的背后操纵造成的。
天启宗教对中东及西方社会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那么道教、儒教和佛教则在中国、印度及东南亚国家产生了无比深远的影响。道教和佛教均为多神教。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由距今三千多年的迦毗罗卫国的王子乔达摩?悉达多创立。佛教注重个人的思想修养,其本质是一种唯心主义的哲学观,其更加注重思辨。佛教从印度传到中国后逐渐传向日本,韩国。对传及的当地文化,习俗及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儒教与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均起源与春秋战国时代,大约于公元前七世纪,是当时诸子百家中的两家。中国人与外国人在思想意识上最大的不同在于外国人一开始就被宗教占领了大脑,而中国人是被先贤的思想的所占领。虽然将儒教和道教称之为宗教,但其实质它们都是一种思想观念。只是后人将圣人神化的结果。因为它们的本质是思想所以具有极强的生命力。亚洲大部分国家均受其思想的影响,它是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人们,而非一种具体的形式。
儒教由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派发展而来。后人将圣人神化发展为宗教。但整体对于迷信的神鬼论持有敬鬼神而远之的不肯定不否定的态度。不讨论人的生前死后的一种具有独特的现世主义的观念。儒教
的核心思想是儒家思想,其核心为仁、义、礼、智、信,其学说中有两大部分,其一是为人处世,处理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另一部分是关于学习的,而关于学习这部分最为闪光,偏向唯物主义,有句话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智也。儒学在公元前二世纪时被宣布为官方教义。儒学给人了价值观人生观,制定了社会道德准则。
道教亦是由春秋战国时代的老子所创,以道家思想为起源,道家思想主要是对哲学的研究,将《道德经》奉为经典。其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强调了自然哲学,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哲学观点,另一部分是治理国家的哲学。道家思想给了中国人世界观。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由于中国在春秋时代的时候经历了诸子百家的百家争鸣,最后在汉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的学习观点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从人际交往观点上是以和为贵为思想,以其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的心态。接受美好的事物,并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将其中国特色化。我在这里理解中国特色就是将好的东西接纳并将之改造为更加适合当前国情及文化的思想。在中国历史上的极盛时期——唐宋两朝最能体现这一点。所以很多中国人的观念中渗透着各种各样的思想观念,来自儒学的社会道德准则,人际关系,学习观,价值观;来自道家的世界观,甚至是佛学的因果报应论。在世界上最具有包容性的学说就是儒学了。给了中国人改造外来事物中国特色化以方法论,其中对于宗教文化改造最为成功,如:佛教传入中国后被改造为适合中国的宗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均有被改造。中国特色就是一种顺应当前环境的一种智慧。使用的是有着巨大力量的方式——潜移默化。道家思想提供了一种诠释宇宙万物运行之理——道,给了中国人顺应自然利用规律改造自然的世界观。儒家思想给了人们社会道德和世俗的准则,帮助人们处理社会各种关系,又给了平身,齐家,治天下的人生目标。给了人们人生观,价值观,还有学习的方法,让人进步的思想。历史上能与之相比的只有毕达哥拉斯学派了。儒家,道家思想是东方人的思想基础,那么现代西方人的思想起源于文艺复兴可追溯至公元前六世纪的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思想。
宗教与思想学说为什么能对人类社会造成如此之深刻的影响,这就要追根溯源看宗教了。宗教大部分起源于神化,神与宗教一开始
是一个民族思想的发扬,梦想在幻想中的实现。神很多时候都是人的美化,大部分神话中的神都具有人的特征,因为是人依据人自己本身的特点结合幻想在头脑中创造了神,还有很多神话中神创造人均使用了泥土,女娲造人用的土,上帝造人也用的土,安达曼群岛上的创世神话中,贾波特用土创造的人。这些是一些基本的共性,古人对于一些无法解释的一些现象的迷信,对于大自然力量的畏惧,对于自身力量渺小的认知,变成了对超自然的崇拜。宗教是对一系列现象使用同一种思想的解释,经过对这些解释进行了多年的总结,得到基本的教义。宗教就是一个民族共同的心理映射。宗教为什么会被社会或统治阶级所接受,在古时社会形成但还没有完备的法律道德体系,作为一种让大家普遍接受的社会契约。这时宗教提供了一种共同的意识形态有助于解决没有亲属关系的人如何共处而不至于互相残杀这个问题。并使人产生一种能够为他人牺牲自己的动机,即产生一种普遍的利他行为。可以使少数人战死沙场从而保护大多数人。而在现代具有了较为完备的法律道德体系,宗教就用于个人的信仰即个人的精神寄托,或是一种对自己的自我约束,或利用宗教来化解矛盾。
儒学与道教奠定了中国的思想基础,在汉朝时独尊儒术,在唐朝时佛教兴盛给当时的人们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中国的统治阶级利用思想去治理国家,在西方由于宗教的势力很大,往往是宗教利用统治阶级宗教在艺术上的影响很大,特别是绘画、雕塑、音乐和建筑上,如:莫高窟,敦煌壁画,乐山大佛和各种庙宇,西方的教堂,音乐等等。宗教虽然解决了人际关系使社会稳定但也阻止了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因为当时宗教与科学从根本上是冲突的,科学否定了神,而神是宗教的最根本的利益。
文化的形成,技术的前进,宗教的影响使文明到来,人类的历史也可以说成文明的集合。文明带来了使我们能够战胜灾害保护自己的力量,我们却用之伤害彼此,文明带来了物质的生产,丰富的物资,却有人坐享奢侈,有人饿死街头。我们还做出了能够毁灭自己的武器。就像那个问题一样,文明到底是诅咒还是福音,这取决于人们用它来建造还是破坏,这个世界在融合中前进,我们也应顺应。
八、利益与正确,公平与正义
看完本书后发现了一个原则性的问题,什么才是对的,什么才是公平,天地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以百姓为刍狗,才是公平,有说国家利益的,符合国家利益的才是正义,又有说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才是
正义,但实际就如丘吉尔说的那样,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当然利益不仅仅是钱,还有权力资产等等。历史上只有符合利益的就是对的,不管这件事是否是正确,公平或正义。哥白尼由于支持日心说被处死,因为他坚持了正确的事,违反了教会的利益所以被处死了,法律是保护公平正义的还是保护弱小的,如果这几个发生冲突该怎么办,弱小的不是正义方,正义的不是公平方,公平的不是正确的,又该如何,如果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就是正义,就应该牺牲少数人吗,或者集体暴力就是正义吗,人类社会依然无法摆脱丛林法则,强大就是正义,强权才是人类社会的核心。
九、政治体制与社会发展
历史上出现过很多的政治体制,有君主封建制,君主立宪制,民主制,农奴制,奴隶制。我在考虑什么样的政治体制才是好的体制,这些制度各有利弊,封建集权统治,官方几种权力与资源便能够巩固统治可以几种社会的力量与财富去做一些事,如:大规模灌溉工程,大规模的城市防御体系等等。使社会资源不浪费,速度快,效率高。但是过于集中权力会抑制创新,限制了经济发展,助长了官员腐化,若放开权力给个人会刺激创新发展经济,但不利于统治,如:会出现大型极端组织扰乱经济造成社会动荡。看中世纪西欧取得的技术进步,比整个古典希腊和罗马历史时期进步还要多,一个原因是西欧没有奴隶制,而奴隶制限制了能够创新的人与条件,从而抑制了新技术与创新,另一个原因是很多地区存在节省劳力的装置。中世纪西方的采邑制也有助于技术的发展。
中国古代繁盛时期社会稳定发展,经济水平空前,其根源从书中获悉,中华民族作为统一的民族,其历史空前悠久人口增长,其真正原因可以归结为三个信条和一种制度。这三个信条是:1.必须靠道义的作用而不是靠物质的力量来治国,这样能使国民精神安定,减少反政府的动机;2.让最贤能的人来喂国家效力是妥善治理国家所必需的;3.如果君主道德败坏,肆意放纵自己,从而导致高压暴政,那么人民有权废黜这样的君主。一种制度是:科举制,俗话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职考试制度是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原因。正是这种考试制度维护了其他事业,并使这些事业能够有效地进行下去。通常中国政府基本上是建立在道德力量的基础上的,它不是一个专制的政府。它所维持的军队和警察,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事实上仅能够镇压派别叛乱,而完全不足以镇压一个表示厌恶和愤怒的民族。但是,尽管这一
政府并不实施暴政,但它在形式上还是机制上却是一个纯粹的独裁政府。在一个地区内,地方行政官是专制独裁的,在一个省里,总督是专制独裁的,在一个帝国里,皇帝是专制独裁的,民众没有立法权,没有自行收税的权力,没有投票使统治者落选的权力。造反在中国是阻止专断的邪恶的立法和行政的一种古老的时常运用符合宪法的正当手段。只有合适的人才,才能更好地治理国家。有句古话叫做: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儿。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政治体制对社会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应该做一个符合实情并具有发展性及可以随环境改变而改变的政体最为实用。
十、兴衰与经济看现今世界
经济学中有句话,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最能影响经济的是科学技术水平和社会生产力。现今世界的地位和古代不可同日而语。经济是一个强国的象征。经济的本质是商业贸易,因为这带来了需求。中外对比,明朝政府率先控制和约束商人阶层。这是中国社会和西方社会之间一个根本的,最有意义的差别。在西方资产阶级从一开始就享有了相当大的自治权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增加这种自治权。在中国的确存在相应的商人阶层,他们在宋朝时才享有真正的商业革命的益处,但他们不会促进经济也不会扰乱经济。
经济能够引发战争,1929年的经济大萧条间接地引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经济能够打仗,看现在大国间的较量都是经济战先行。各种经济制裁,金融制裁效果不同凡响,不亚于传统战争。国家发展的命脉就是经济。
十一、矛盾在于需求与生产力,知识与智慧
过去我学习到的在社会主义初期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基本矛盾在于社会生产化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其具体变现:1.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者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我认为此时其矛盾的根源在于社会中的不平等与观念意识的不同。社会的不平等源于人类生来的欲望,环境和与众不同的天赋,只有很少人能彻底克服欲望。能使社会稳定发展,目前有市场经济为主由市场经济供需定价,政府干预为辅,并设立专家指导经济发展的机构,维持社会市场公平打击破坏者,完善社会保障福利系统,农业医疗,关系民生的不能过于自由,完善保险等风险对冲政策,建立高效的机构与制定政策,能够应对未来的机遇与挑战,能够应对未来可
预见的和不可预见的风险,并使管理不落后与未来的变化,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与生活幸福度。
当社会继续发展下去,技术变革能提高生产力和生活水平,所以很开被社会所接受采用,受到人们的欢迎,而社会变革则由于要求人类自我评估和调整,这通常使人们感到威胁而不舒服。因此遭到抵制。这造就了人们正在获得越来越多的知识变的越来越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改造环境,但不能使环境更加适合居住。所以我们在未来所面对的是我们日益增长的知识与运用知识的智慧之间的矛盾,一旦打破平衡,我们人类很可能成为生命史上第一个由于自身行为导致种族灭绝的物种。这让我想到了一句话——且行且珍惜。
十二、用前进的眼光看待新事物
简略看过人类几千年的历史,历史的每一步前行都是格外的艰辛,守旧的思想在人的头脑中根深蒂固,大多数人都喜欢维持原状,喜欢稳定的生活,对于能打扰到平稳生活的新事物感到排斥,甚至有时候拒绝接受新的先进的事物。这已经成为了一种规律了,新事物的出现肯定在某方面与旧的的事物分享一些资源,致使新的矛盾出现,比如:当甜味调味剂的出现时,糖类的生产商总要找些麻烦;当CCD数码相机出现时遭到传统胶卷生产商的排斥,甚至这种对新事物的排斥在远古时代就有了,在新石器时代,古澳大利亚土著居民拒绝接受弓箭。不仅在物质上,在精神观念上也是如此,封建思想排斥资本主义思想,资本主义排斥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这被哲学家们总结成了一句话,旧事物总是在阻碍新事物的发展。
我认为新事物受到旧事物的阻碍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物质上的,新事物使旧事物利益受损。如:分享了市场,使旧事物的市场占有率下降,或是使其利润下降或收益减少。胶卷与数码还有自动化流水线进入工厂致使大批工人失业,而遭到强烈反对。因为数码相机的出现是胶卷的市场占有率下降,自动化流水线导致工人的利益直接受损。因为这些新事物的出现导致了特定人群的生活与利益直接或间接的受损,所以他们会阻碍其发展。另一方面精神观念上的,资本主义的出现是封建主义的统治受损,同理,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出现是资本主义的统治动摇。还有些观念离个人生活相去甚远却遭到反对,如同性恋和胚胎实验。因为这些事物打破了人们以往以来的传统观念使人们感到不安,有些思想会引发人们的反省。反省是一种心理行为,所需要的精神活动比较剧烈,当一个人反省时,时常愁眉紧锁,
神色凝重,反省时人们需要运用其批判能力,当有些令人不安的事情进入人的意识中去思考时会令人痛苦,通常人们都会本能的拒绝,排斥和否定这些东西,即使这些事情有的是正确的。就如同现今人们对客观存在的事物却抱着保守的观念,对于人类的一些欲望有人批驳,有人力挺。先贤有言: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死亡贫苦,人之大恶存焉。饮食民生,男女康乐。这些事是一些客观的事物,我们只需抱有理性的客观的态度即可。欲望就是需求,有了需求就有了供给,其中就有机遇,需求才能刺激创新。
历史一直在前行,我们更应该学会思辨,使用开放的前进的眼光看待新的事物。新的事物能够带来更加丰富的多元化。说不定能使生活更加精彩更加幸福。现在的大千世界,事物千奇百怪,无奇不有,新事物更是层出不穷,我们也应该见怪不怪了。当然,我们的观念也应该与时俱进。一个新的前进的观念能够多元化的看待事物,对角度观察有可能使我们更加接近事物的本质,从而就能轻松解决问题。也有可能我们以前百思不其解无法对付的问题,在得到一个新的观念时就有可能得到一个完美的答案。这使我想到一句话:不管怎样,只要你开心就好。
十三、历史给现在的课后作业,未来我们何去何从,
这是总结的最后一部分了。我每看完一部分,每总结完一部分后都要停下来盘点一番。我都会想一下,历史对我们现在意味着什么,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历史,我们接受了历史带给我们的礼物后该怎么办,我们现在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前页,现在每一年发生的事都比过去的几年甚至几十年还要多,现在回顾一下数千年以来历史中人类的正确行为和错误行为,明智行为和愚蠢行为。
这一次跨越数万年的自我审视让我所惊叹的是我们人类取得了叹为观止的成就。数万年以前,我们人类首次出现在了非洲大陆上,有我们自身的弱小和相对稀少,也没有多少防御能力,我们的未来似乎也因为处在一个高度竞争的环境中而没有多少希望。我们没有大象那么大,没有狮子那么强壮,没有羚羊那么迅速,也没有豪猪,刺猬或乌龟那样的自我保护手段,我们仅仅只是一种毛发稀少的中型哺乳动物。然而今天我们人类已经拥有比大象还要大的力量,我们的超音速飞机是一切动物的速度无法媲美的,我们超越了这个星球上其他所有的动物,这是因为我们学会了利用大自然的规律和自然环境来满足我们的需求,使环境适应我们,而不是像其他动物那样改变自己的基
因去适应环境。是所谓,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因此我们人类是独一无二的,我们决定命运,而不是命运的产物,。我们掌握着先进的技术,能够使人类摆脱像小行星撞击地球使恐龙灭绝一般的种族灭绝的威胁,但我们又置身于一个可以使我们自己灭绝自己的尴尬境界之中,因为我们拥有电,拥有核。我们战胜了自然环境,我们不在栖于树下,居于洞穴之中,我们建立了城市,我们不为运送货物肩扛手提而烦恼,我们发明了汽车,但是我们生活在一个遍布污染与毒气的环境中。全球变暖,环境污染,污水,废气,雾霾让我们痛苦着。我们成功的登上了珠穆朗玛峰,而又同时因自我怀疑而谨小慎微,步履蹒跚。我们现在完全有能力有技术去建立一个乌托邦,一个大道行的大同社会,然而我们却生活在一个充满着污染,自杀,失业,吸毒,抢劫,偷窃,战争的生活环境里。现在地区战争不断,国际形势紧张,大规模战争也许一触即发。饥饿,难民和死亡还存在。正所谓: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为什么人们所期待的乌托邦和大同与实际存在的极糟的社会之间会有如此之大的差距,并且这个差距还在不断地扩大,答案在我们的文化之中。所有民族的文化都有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而设置的,控制机构,统治组织构成。文化是在诸个社会的历史中发展并逐渐形成的,因而体现了他们的生存智慧。构成各种文化的各种社会标准被认为增强了社会的结合和生存。因此,通常体现在各个文化中的社会标准有利于最大限度的繁衍生息以保证种族的永存,最大限度的生产以保证经济的维持,最大限度的加强军事力量以保证实际的生存。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文化已成为他们各自社会的必不可少的基础。每个人只有通过他们自己的观念才能知道做什么与怎么做。因此任何文化观念价值观有威胁就像对其他生活必需品如水和食物的威胁一样严重。为此人们极不愿意忍受任何对传统价值的大量替换和修改。不过科技的变革通常是被接受的和受欢迎的,因为他一般能够提高生活水平。而文化变革则是令人恐慌和遭到抵制的。因为它威胁到传统的令人舒适的社会标准与实践。这种分歧在整个历史中一直很流行,结果形成了我们自己创造的科学技术风暴中社会的停滞。这种分离一直应该对玷污人类历史的大多数长期的暴力和血腥屠杀负有责任。现在这种分歧仍在继续,并且直接地和间接地并消极的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当然我们的未来不应该毁在我们自己手里,幸福应该继续。我们应该用前进的目光看待正在以及未来将要发生的事。用符合历史的潮
流的价值观做事。我们应该:
走一步,看一步,想一步。
以上就是我看完本事的思考与感悟。并以此向作者斯塔夫里阿诺
斯表达我的尊敬。
Songhz?kk
2016.04.05
作文十:《灾害带给我们的启示》3600字
这次印度洋大地震海啸灾害,带 供气、通讯网络等设施和系统的依赖 程度日益增强,使得城f?造遇灾害时 给我们很株刻的启不:其一,要重视 更其易损性,灾害损失比GDP增建讧海啸以及灾害预警机制。这7欠, 如果印度洋沿岸围家建立r海啸预警 的更快。中国的GDP连续 长 保持在8,的高位增长率 多,十甲均 机制,那幺很多伤亡是可以避免的。 人知每年网公共安全问题L,却鲜有 山于地震震中在海底(波动传递到海 岸般需要20分钟纠阿个小时,如 损失高达6,(计6500亿造成的GDP 20万人丧失生命。 逃生。儿,每年有 果当地组笃{得力,这段时闸足够人们 在城市各种灾害面前,我们需要 其二,在灾难预防方?,要改 一个富自麻变能力的决策系统(需要 变观念,防患于术然。此次地震从科 一个及时畅通的沟通系统,需要理性 学角度来看,非常甲址,是一次小概 与,白效的资源组台。政府的积极作 率事件。但足小概率的事件却会产牛
为、媒体的迅速到位、民众的自救互 重大的灾难,2(HB年12月发牛在伊 救能力,在危机中更是小可或缺的。 朗巴埘的地震也是一次小概率事什, 但却毁掉r座保存r 2500年的卉 但是,目前我同许多城市对于各种灾 城,造成4万人死亡,实在足大憾 害的防御和管理却都是以条条为主的 事。其一,必颁加强对公民n勺教育, 垂直方式,缺乏统一的_办词机制。 在关键时刻这种能力就意味着牛命, 安、消防、变通、市政、卫生 尽 灾害带给我们的启提高他们应对突发灾害事件的能力, 地震、气象、海洋、地质、公 知识就是力量。 管有如此多的部门各自分管相关的灾
害和应急事件,但这些表面看起来各 对千我们f=可家来说,2003年,人 们经历r非典症情、淮}口『水患、接连 司其职的城市灾害管理体系,在面对 示小断的地震灾情等前所未有的灾难; 复杂局l町时既不能形成应对极端事件 李 2004牛又发牛了J r『东人然气井喷、密 的统?卉力,也不能及时有效地配置 m 云兀宵节跺踏、占林火灾和数起重大 分散在各个部f J的救灾资源(“养兵 矿难事故等等。痛定思痛,灾难过 下日”却难以“州兵一叫”。特别是 后,有一 在基础地理信息(通讯网络、救灾设 注:“应 个词开始被人廿J所熟知和关
备和队伍的建设打面,低水平重复建 心目巾, 急管理”。现在,在人们的 设岫情况是大量普遍存在的。这影响面埘各种完发的天灾人祸, 处理危机和消9li_惊恐的能力如何,正 了国家在减灾方面投入的有效性和? 理性。尽管我幽出台r不少相关法在成为彰显政府管理能^的一个重要 指标。 法规,但总体上我同的灾害管理还缺 律 乏完整而严备的法律体系,涉及救灾 个凡事预则伊,币预则废。对丁 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还存在空白。如何 城市来说,必须建立包括13然灾 产生一个普遍适应的应急预案,溜盖 等害、意外事故、重大疫情、人为破坏 各种叫预见和小可预见的灾害足目前 在内的各种城市腕急系统(才能胁 各级政府亟颓解决的大问题。 忠于未然。
日前,我国的城『订化率已达到 制订对策(防患于未然 30 4,,但应对灾害?击的能力却十 科学的决策指挥体系 建札组织 分脆弱,遭受灾害的损失程度也越来 悱调能力、决策科学有效、能集中领 越严蕈。有统计表明(我国有70,以 导与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的精 上的大城f?、半数以上的人口分布存 _T高敛的防灾减灾决策指挥体系,是 气象、地震、海洋、洪水等灾害严重 做好应急反应工作的组纵保证。首 的沿海和东部地区。城市化进程的加 先,要成立防灾减灾工作领导小组, 陕,在聚集财富的同时也聚集r风 lH各缴政府主要负责人为组妖,分管 险。由于城市对交通、供水、供电、
舫灾埔贸2005,一一朋。 万方数据
领导为剐组长,各有关部门为成员,组 大限度地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例如, 会议冉政府主要领导主持,并卡日芙部门
完善“城市重_大事故应急联动系统”,利 参加,根据特内不『剧情揽,提出、分析 成决策指挥集体,作为城If』最高层次的
乖?解决问题的办法。 用集成的数字化、网络化技术,将IIO、 即可转为防灾减灾指决策指挥主体,当本地发生紧急事件后, 119、120、122等纳八统一调度范罔, 深入的宣传和教育工作加业防灾 挥部。其次,要建讧由各类专家组成,为防灾减灾膻急反 实现跨部门、跨警医,以及不I司警种之 减灾知I}{的‘直传和教育,就是向广大群
问的统一协捌的指挥系统。建讧以现代 众宵传防灾减灾的与针政策和法规,浮 应献计献策,为科学决策提供咨询服务帕智囊机构。 化的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声像显尔 肢灾僻知识、防灾知识、抢险救火和恢
灵敏的监督信息平台 当今社会是 为手段,以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为平台, 复重建知识等,提高全社会的防灾减灾
具有数据信息自动录集、处理、管理、意识。政府要制定《防灾减灾臆急宣传 信息社会,信息已成为促进经济发展和 汇集、交换与服务等功能,以防火减灾 预案》(有引’埘性地制作防灾减灾应急科 社会进步的重要杠杆和纽带。面对不断
变化的防灾减灾客观实际,成急反膻机 应急决策指挥为核心的综合件技术系统( 普宣传一扎经常盯腱官传活动,及叫制
制尼否有效(其关键在于是否有灵敏、 作为政府实施防灾减灾决策指挥的高科 止谣寿和谋传。杠城乡麻通过多种形式
技、实用化的技术系统。 加强防灾减灾知识的教育L作,使社 正确、有力的信息系统。冈此,构建一个能够贯通国家、省、市(地)、县(医)、乡 有效的应急反应预案 为防“灾” 公众增强灾前防御意识(能具备自 会 于未然,沿主要江河县级以上城市、地 救“及灾后抗灾救灾的能力。附查 救互 (镇)、街道社区的监督信息平台,及H』预 表明,
报、预测、预警突发灾难,作为各缴央 震重点医域县级以上城市、『仃(州)以卜城 如果礼会人群在灾害咖前能够保持清醒
市都要山台防灾减灾紧急预策。包括预 和冷静,灾害造成的损失将人为减少。 策部f』防灾减灾的“千里眼”和“顺风 案启动的条件、扁动后的绀纵枷调、择 强化国际地区合作 防火减灾心急 耳”,势在必行。在整合、优化和共享我 步 相戈部门的职责、特殊千?管制措施、资 反成小是一种孤市的现象,既有网际问 国现有灾害监测系统基础上,需进 金和物资的调集、宣传方式和几释等等。 的合作,也肖地区间的合作j J’‘泛开展 延伸防灾减灾监测系统的町及范围。围
过硬的应急反应队伍建立支反 必须的软件硬件投入 投人包括硬 际l?、地KM的合作’j交流,通过持
小断的活动,及叫交流信息、沟通腈况、 投入和软投人。硬投人即物资投入,指 续 应迅速、机动灵活、装备精良、业务过学习经验、联台{j动,町“人人增强应 物力、财力等;软投入即非物资投入, 硬的心急反应队伍,其职责是处置紧急 主要表现为管理和积极性的投^,也包 急反府的实际效玳。 即来,来之能战, 突发事件,为公众救急解难,做到召之 括软科学的研究,盹急资会物资储备心 严格的监督管理考核 防灾减灾应 战之能胜。这需要集公安、消防、武警、音|5队、地震、急救、 形成一种制度。在经费和物资fj给f大 急反府足一项牵一发衙动全身的r 力支持和积极保障,是城-Ij防灾减灾心 政府和政府有关部f J一定要把人 作, 防疫、公共事业包括城市供水、供电、 急处置顺利进{r的必备条件。在经费的 旧身体健康确l牛命篮伞放在第一民群众 供气的抢险救灾等应急部门为一体,形 位,每 成多功能救急抢险体系。 使用上要坚持确俅重点,准确高效,譬 年对防灾减灾应急r作进行一次检查
款0用原则。物资包括:农被、帐篷、 抽直。建证严格n勺责任制,把各项r作 或 完善的技术支撑体系加强并完善 食品、药曲、乍辆等。 藩到实处;建芷s“格的责任追究制。肘 腑灾减灾,t急反应的技术支撑体系,全 适时的联席会议制度 定期币定期 了=在应急__互应巾的失职、滨职行为要严 面提升城市应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成和 地召不联席会议,及时研究口,能出现的 加i[i究,按法律和制度办事。同时严 膻急处置能力。包括研究先进技术、配 惩
备先进设备、培训技术队伍、应急能力 卣头和存在的土要『口J题、U经发生的紧 其中发’l f由浪赞肢贪污行
为。 预演等,提高成急反应的技术含量,最 急情况,拟定解决的办法或
方案。联席 (南纬50,t度,东经
1?(3 9虚,东经95(9
虚)发生
万方数据
,东经101(s虞)发生5(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