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渴望读书的大眼睛》1700字
渴望读书的“大眼睛”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大眼睛”上学的艰辛,感受大眼睛对学习的渴望。
2、继续练习做批注笔记,标画要点,品词品句。
3、激发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和查找有关背景资料,展开联想,培养学生想象思维能力。
4、学习课文围绕关键词把一段话写具体的方法,引导学生迁移运用。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大眼睛”上学的艰辛,感受大眼睛对学习的渴望。
2、学习课文围绕关键词把一段话写具体的方法,引导学生迁移运用。
教学难点:
1、学习课文围绕关键词把一段话写具体的方法,引导学生迁移运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直接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齐读课题)(两遍) 师:(出示图片)你认为这是一双怎样的大眼睛?
生:清澈的、明亮的、水灵灵的、忧郁的、渴望的…… 师过渡:我们一起看看课文是怎样描写这双大眼睛的?
二、走进文本、细读课文。
(一)学习第二部分(2、3段)
师:翻开书46页,自读课文,找出最能概括这双眼睛特点的词。 生:专注、明亮、渴望、忧郁 (板书)
师:是啊!这双明亮、专注、忧郁、渴望读书的大眼睛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你是从哪些词句中读出她渴望读书的?画出相关语句。
生:勾画
师:读给同桌听听,说说自己的体会。
1、学习第2段,
生1:她注视着前方,生怕…… 谈理解
师:什么叫生怕?(担心、害怕)
师:你带着这种感悟读读这句话。
生1:指名读这句话
师:还有不同理解?
生2:……
师:那你来读。
生2:指名读
师:省略号表示话没有说完,请同学们展开想象想一想,这双大眼睛还生怕什么?
生3:生怕漏掉每一个细节
生4:……
生5:……
师:你替大眼睛读出她的感受。
生5:指名读
师:细心的孩子会发现,两个生怕的句式是围绕这段中哪个词来写的?
生:专注
师小结:这就是今天丁丁要送给我们的学法宝典:围绕一个关键词将一段话写具体。
2、学习第3小节。
师:带着这本宝典,看看第3小节是围绕哪个词来写的? 生:(渴望)忧郁,
师:第2段写的渴望,还是第3段写渴望?
生:2段渴望;3段忧郁。
师:这是一个什么句?
生:承上启下的过渡句。
师:这段围绕忧郁来写。
师:谁来说说,你勾画了哪些体现大眼睛忧郁的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说,把你的感受带进去,读给大家听。
师:女孩子学着她的样子读一读。
女生:齐读
师:她还可能忧郁什么?用这样的句式说一说。(句式训练) 师小结:这也告诉我们在作文中可围绕一段的关键词来写作,同时还要讲究关键词的准确性。
(二)学习第1段
师:“这”指怎样的学习机会?默读第一段,标出要点,并用简洁的语言批注。
生1:每天跋涉30里路……(路途遥远)
生2:她上学走得是蜿蜒的山路……大水库(求学之路险恶) 生3:年龄最小,最叫人担心……(上学不易)
生4:不管刮风下雨都按时到校(坚持不懈)
师:课文写了小女孩上学需面对的种种困难,目的是什么? 生:目的是为了突出小女孩的坚强。
师:由此看来,这段话是围绕哪个词来写的?(十分坚强) 师:我们就通过朗读将小女孩的坚强读出来。
生:全班齐读
师:那现在请你们也围绕一个关键词,具体的,有条理地写一段话。(热情、勤奋、开朗……)四人小组合作说说吧。
(四)学习45段
师:这双眼睛仅代表苏明娟一双眼睛吗?
生:不是,千千万万……
前两排:齐读第4段
后两排:齐读第5段
师:是呀!苏明娟只是这成千上万濒临失学儿童之一,你么想了解她长大后的情况吗?
生:快速浏览资料
(五)学习第6段
师:对于生在贫困山区、家庭并不富裕的苏明娟来说,她有了读书的机会,是得益于谁的帮助?
生:希望工程的帮助
师:不错,她的大眼睛已作为希望工程的形象标志。快速浏览有关希望工程的资料。思考:你了解到了什么?对希望工程有什么看法?
生:……
师评:你们谈得真好。
(七)学习第7段
师:引读(齐读)
师:课题中的大眼睛加引号,它除了指苏明娟那双眼睛以外,还指什么?
生:贫困山区孩子对知识、读书的渴望。 (板书)
三、课堂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在中国,还有许多像他们这样的孩子,他们的生活是那么艰辛,甚至不能上学,我们应该提一个倡议:做两件事,珍惜幸福美好的学习生活;伸出我们的友谊之手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我们的同龄人。
板书设计:
渴望读书的“大眼睛”
专注 明亮 渴望 忧郁
渴望读书 渴望求知
作文二:《渴望读书的“大眼睛“》2300字
《渴望读书的“大眼睛” 》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他们对于希望工程不陌生, 很多孩子早在报刊、 杂志、 电视或者家长那里听说过希望工程的孩子 们的故事。但学生之间有差异,有些学生可能了解的多一些,有些只 是听说过而已。对于书上 “ 大眼睛 ” 苏明娟的了解,以及这张照片的来 历了解的人就更少了。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上也存在着不小的差 异。 课前我们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希望工程的熟悉程度, 看看他们之 间的差异, 做到心中有数。 同时还可以让了解多一些的同学做简单准 备,把已有的知识比较生动、简洁地讲给其他同学听,体现同学间合 作学习的优越性。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图文对照,感受“大眼睛”的特点,并结合第一段和查找的有关 背景资料,帮助理解作者由此联想到的内容。
3.激发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和查找的有关背景资料,展开联想,培养 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
图文对照,感受“大眼睛”特点。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小姑娘渴望 读书的愿望,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教学难点】
感受贫困地区儿童对读书的强烈渴望, 激起学生的爱心, 鼓励学
生参与有意义的实践活动; 引导学生反思自我, 激励孩子们更加努力 的学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氛围,铺垫情感。
1、 (课件出示 “ 大眼睛 ” 照片) ,请同学们看这张照片,知道 照片上这个女孩叫什么吗?让学生说这张照片的哪个地方最吸引 你?(眼睛)这是一双怎样的大眼睛?你能用词语形容吗?
2、谁知道这张照片是在什么情况下拍摄的?
3、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渴望读书的大眼睛。板书课题:渴望读书 的大眼睛
二、初读感知
课文是怎能样描绘这双大眼睛的, 请同学们带着下面两个问题自读课 文。
1、找出描写大眼睛的段落,并在前面标上▲
2、快速找出最能体现大眼睛特点的词语并在词的下面打上● 三、锁定重点,品读“大眼睛”内涵。
1、请同学们读课文,找出哪个词或句子最能打动你,拿出自己的 笔作记号。并把它读给你的同桌听听,再谈谈自己的体会。
2、指名汇报:谁愿意把你画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1)第二段:抓住 “专注” “生怕”两个词进行质疑:为什么会 那样专注?又为什么会那样害怕?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课件出示第二自然段的文字。
指导朗读(读出她的专注和生怕) 。
想象:他还会生漏掉怕什么?
课件出示:还生怕漏掉()
再读本段,指名读。
(2)作者还怎样描写这双大眼睛。第三段:抓住关键词语“渴望” 。 她 “渴望”什么?你从哪里体会到?
抓住关键句“上学前连梳头洗脸的时间也没有。 ” (为什么?) 相机引出第一段内容:她上学需要跋涉 30里蜿蜒的山路, 经过一 座大水库 ...... (解决生词:蜿蜒、跋涉等)她担心会失去什么?你知 道了什么?你能说说这样的学习机会在文中指的是怎样的学习机会 吗?课件播放贫困山区孩子学习生活的图像。
利用“虽然()可是就是这样的学习机会也担心会失 去。
指导朗读。 (看大屏幕)
3、同学们让我们环顾四周,看看你的面前,你的周围,再看看这些 图片。此时,你想说些什么?
4、同学们讲得真好,我们有这么好的学习环境,有这么多的老师关 注着我们学习, 我们是多么幸福啊! 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两段震憾 我们心灵的句子吧! (学生朗读 2.3段)
5、凝视着这双大眼睛,我仿佛听到她内心深处在娓娓诉说,她在诉 说什么;你听见了吗?
(1) 、我又仿佛听到她内心深处一声声地呼唤,她在呼唤什么?(课
件出示图文—我要读书! )
(2)夜幕中她在苦苦地呼唤着——(我要读书! )
(3)渴望中她在真切地呼唤着——(我要读书! )
(4)透过这双大眼睛,我们仿佛听到了成千上万濒临失学的孩子都 在苦苦地呼唤着——(我要读书! )
(5)同学们,让我们一起也来呼唤吧——(我要读书! )
6、指名朗读,配乐朗读,教师引读:
你看,这双大眼睛是那样专心,那样明亮――引读“它注视着前 方??”
你看,这双大眼睛闪烁着渴望,充满着忧郁――引读“虽然清晨 教室光线??”
这双大眼睛,向我们深情地诉说着――引读“好像在看着你,看 着我??”
这双大眼睛,向世人热切地呼唤着――引读“好像在看着大人, 看着孩子??”
7、是啊,这双大眼睛告诉我们很多很多 …… 从此以后这个大眼睛的 小女孩便与“希望工程”有了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感,这张“大眼睛” 照片产生了无穷的魅力,很快成为“希望工程”的形象标志。请同学 自读课文第 6自然段,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是啊,这些数字是惊人的,有这么多孩子重返校园,这是多么令人 高兴的事呀。无数个老人, 无数个孩子,无数个好心人都投入到了希 望工程,我们来看看(课件出示)
师述:希望工程仍在继续, “直到今天??”引出课文的第七自然 段(生齐读第七自然段)学生谈感受。
8、就这样,希望工程在众人的关心与支持下,一路走来,那双大 眼睛成为了希望工程的标志,这张照片也张贴在我国的城市、乡村、 大街小巷。
四、畅谈体会,超越升华。
1、 正是由于希望工程的热心捐助, 才使苏明娟实现了读书的梦想, 健康快乐地成长了起来。 苏明娟成长了, 可是还有许许多多像童年的 苏明娟一样的孩子,他们的眼里仍然充满着读书的渴望。此时此刻, 当你再次面对这些孩子,面对着这样的“大眼睛” ,你想说点什么, 你能做点什么呢?(播放给希望工程捐款的图片并配上《爱的奉献》 歌曲。
2、同学们,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让我们每个人都献出自己一份爱 心, 让这些失学儿童早日回到学校, 让我们这个世界永远充满爱的阳 光吧!
板书设计 :
渴望读书的“大眼睛”
明亮 专注 召唤
渴望 忧郁 激励
作文三:《渴望读书的大眼睛》3000字
第六单元:眼睛
《渴望读书的大眼睛》教学设计
备课人:张宏 [教学目标 ]
1、掌握本课生字。能够正确读写课文“蜿蜒、忧郁、濒临、丰碑” 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语 言。
3、图文对照,感受“大眼睛”的特点,并结合第 1自然段和查找的 有关背景材料, 帮助理解作者由此联想到的内容, 体会小姑娘渴望读 书的强烈愿望。
4、激发学生结合课文背景展开联想,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
5、培养学生珍视学习、关爱他人的情感。
[教学重点 ]
感受“大眼睛”渴望读书的特点。
[教学难点 ]
通过大眼睛女孩的眼神,感受贫困地区的孩子对学习的渴望。 [教 法 ]:先学后教,当堂练习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学生搜集希望工程的相关 资料。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会生字词
2、初读课文,读通课文
3、了解文章创作背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张照片, (课件出示“大眼睛”照片) 屏幕上的这张照片最吸引你的是什么?这是一双什么样的大眼睛? (根据学生回答, 适时板书课题) 知道这张照片的主人公叫什么名字 吗? (她的名字叫苏明娟)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渴望读书的 小姑娘, 走进她的内心世界, 齐读课题。 (打示课题:渴望读书的 “大 眼睛” )
二、出示学习目标,学生了解 (课件出示)
三、出示自学提示,学生自学 (课件出示)
1、自由读课文,借助字词典读通课文
2、画出本课生字词并自学
四、反馈检查
1、指名读课文
2、你从文中读懂了什么?自由谈谈
3、 师简介文章创作背景, 读第一自然段, 理解本段 (理解 “跋涉” 、 “蜿蜒”)
1992年,《中国青年报》记者谢海龙深入大别山采访“希望工 程”,采访期间她拍下一张弥足珍贵、令世人关注的照片。这张照片 的小女孩叫苏明娟,当时她只有 7岁。
(1)、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想一想,这段文字中哪 些地方最触动你的心灵?
(2)、汇报交流,说说最触动你的心灵的语句,体会“大眼 睛”求学的艰难以及她的坚强好学。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相关词句:(1) “每天跋涉 30里路”;
(2)“年龄最小”;(3)“蜿蜒的山路”;(4)“其中一段还在 一座大水库上面”; (5) “不管刮风下雨,她总是按时到校。”
五、练习:
1、听写生字词
2、 完成《配套》字词部分
六、作业:继续读课文,划出描写大眼睛的句子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
1、图文对照,感受“大眼睛”的特点,并结合第一段和查找的有 关背景资料,帮助理解作者由此想到的内容。
2、感受贫困地区儿童对读书的强烈渴望,激起学生的爱心。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 语言。
【教学过程】:
一、 出示学习目标,学生了解(课件出示)
二、 出示自学提示,学生自学(课件出示)
1. 浏览课文, 快速找出最能概括眼睛特点的词语。 (专心 . 忧郁 . 渴望 读书)
2. 你是从课文哪些词句中读出她渴望读书的 ? 划出相关的语句, 读给 同桌听听,说说自己的体会。
三、 反馈交流
指名谈感受,相机教学 2-5自然段
1、 (课件出示第 2自然段) 谁愿意把屏幕上这一段读给大家听。 (指 名读)
(指名生评价、生读)
2、从这段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从哪些语句感受到?
同学们, 她生怕漏掉老师在黑板上写的每一个字, 生怕漏掉老师讲的 每一句话,她还生怕漏掉什么呢?
生自由发言
3.你觉得这还是一双怎样的大眼睛?
(课件出示:你看,这双大眼睛,闪烁着渴望,充满着忧郁。虽然 清晨教室的光线并不明亮,虽然她上学前连梳头洗脸的时间也没有, 可是就连这样的学习机会她也担心会失去??)
4. 自己先读读这段话, 你认为这又是一双什么样的大眼睛? (点击课件,突出“渴望” “忧郁”,这样的学习机会指的是怎样的 学习机会呢?)
5.课件播放孩子们的艰苦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
6.请你用这样的句子来说一说。
虽然 () , 可是就连这样的学 习机会他也担心会失去??
师:就是这样的学习机会他们也担心会失去呀! 所以作者说孩子们的 眼中闪烁着——渴望,充满着——忧郁。 (板书:渴望和忧郁) 7.凝视这双大眼睛,我们仿佛听到她在诉说:她在说什么?把 她最想说的一句话写在插图旁边。 (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出示:“我 要读书!”教师三次引读大眼睛的心声。)
8. 解读 “大眼睛” 内涵:这渴望读书的大眼睛仅仅只有一双吗? 你们现在知道课题中的“大眼睛”为什么要用“”吗?
师:是啊, 透过这双大眼睛, 我们仿佛听到了千千万万濒临失学儿童 的呼唤! 让我们一起喊出他们的心声—— (课件出示:我们要读书! )
9、大眼睛从内心深处发出了呐喊——我们要读书!就让我们通 过朗读唤起所有人对这些孩子的关爱吧! (课件出示 4、 5自然段, 齐 读这两段话) 。
四、出示自学提示二,学生自学
1、自由读 6、 7自然段,交流收集到的希望工程的资料
2、从文中的数字可体会到什么?
五、反馈交流
1、图片感悟:
师:照片中的“大眼睛”仿佛在深情地诉说、热切地呼唤,它震撼着 每一个人的心灵, “大眼睛”很快成为“希望工程”的形象标志。这 双忧郁而渴望的大眼睛激起了海内外千百万人的爱心, 无数援助之手 伸向了渴望求学的孩子们。 (课件播放:社会各界为“希望工程”捐 款、捐物的图片)
2、数字感悟:
师: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第 6自然段, 用最快的速度找出文中一些振 奋人心的数字。 (根据学生回答, 课件出示相关数据)让我们一起再 来读读这些振奋人心的数字吧!
3、图片展示,再次真实地感受“希望工程”的丰硕成果:
师:是啊!这千千万万笔捐款, 一座座拔地而起的希望小学,凝聚的 是一片片爱心, 播撒的是未来的希望, 圆了多少孩子读书的梦想! 让 我们走进希望小学, 再次去看看这些孩子们! (出示希望小学的图片)
看到孩子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 愉快地学习, 我们为之兴奋, 为 之高兴。
4、 今日苏明娟 (出示 “大眼睛” 的近照) 她是谁?还认识她吗? 啊――依旧是那双乌黑、 闪亮的大眼睛, 它还忧郁吗?是啊! 已不再 忧郁,而是充满了幸福和快乐。同学们一定很关心 “大眼睛”现在的 学习生活情况吧?(师简介“大眼睛”苏明娟资料)
五、畅谈体会,超越升华,完成小练笔
1、自由谈话,升华情感。
师:正是由于希望工程的热心捐助,才使苏明娟实现了读书的 梦想, 健康快乐地成长了起来。 苏明娟成长了, 可是还有许许多多像 童年的苏明娟一样的孩子,他们的眼里仍然充满着读书的渴望。 5、 12一场震惊中外的特大地震使四川汶川、绵阳等地成了一片废墟, 许多教学楼瘫塌了, 不少孩子在地震中丧生, 而幸存下来的孩子们多 么渴望能重新回到往日那美丽的校园读书学习啊! 此时此刻, 你想对 他们说点什么,做点什么? (生真情倾诉 )
2、将自己的感想写下来
六、小结
师:同学们, 当我们背着书包高高兴兴上学时, 你可曾想到因交不起 学费而辍学的同龄人,他们是多么困苦;当我们在父母怀里撒娇时, 可曾想到那些在贫困的生活中仍能自强自立的孩子们, 他们多么令人 爱怜! 给予它他们关爱与温暖, 我们能够做到; 珍惜美好幸福的学习 生活, 我们应该做到。 只要我们人人都献出一点爱, 世界会变成美好 的人间!
(播放课件:歌曲《爱的奉献》 , 在音乐声中下课)
【 板书 】:
渴望读书的“大眼睛”
召唤 明亮 专注 激励
渴望 忧郁
作文四:《渴望读书的大眼睛》4800字
第二届全国中小学
“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
姓名:尤慧冷
学校:福建省晋江市内坑镇怀斧小学
联系方式:0595---88387752
手机:13960434040
联系地址:福建省晋江市内坑镇后坑村 北路89号
电子邮件:susan868@163.
第二届全国中小学
“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
题目《渴望读书的大眼睛》
一、 教学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 2、学科:语文 3、课时:第1课时 4、学生准备:
课前准备:
学生搜集“大眼睛”和有关希望工程的资料。
二、 教学课题,《渴望读书的大眼睛》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能抓住重点段落理解体会小姑娘渴望读书的强烈愿望。
3、培养学生珍惜学习环境,关心体贴他人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
1、通过图文对照展开想象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并与自己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2、借助多种渠道查找阅读与本文有关的背景资料,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
3、感受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边理解,边朗读,唤起学生的情感,与本文形成共鸣,达到深刻的教育作用。
三、教材分析,
《渴望读书的"大眼睛"》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眼睛"中的一篇夹叙夹议的说明文,向我们介绍了一张曾引起全社会关注的照片.照片展示了贫困地区的儿童在学习条件极度恶劣的情况下,仍然渴望读书,渴望求知的强烈愿望.对于生活在比较优越环境下的城市孩子极富教育意义.
四、教学方法,
在本课中我运用图片导入、媒体辅助,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在体验中探究。同时借助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入情入境,动情朗读,深入感悟。比较法和朗读法教学。
五、教学过程,
一、解说背景,导入新课。
1、你们能用一些词语来形容眼睛吗,
2、【百度图片:】“渴望读书的大眼睛”你怎样来形容这张照片中的眼睛,
://image.baidu./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
l&word=%BF%CA%CD%FB%B6%C1%CA%E9%B5%C4%B4%F3%D1%DB%BE%A6&in=
24483&cl=2&lm=-1&pn=0&rn=1&di=28325086470&ln=481&fr=&fmq=&i
c=&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is=&istype=
3、解说背景:1992年,《中国青年报》记者解海龙深入大别山地区考察“希望工程”,在安徽省金寨县万头村的一所小学里,他遇到了一群每天跋涉30多里路来求学的孩子。在众多的孩子中间,他发
现一个女孩子有一双闪亮的大眼睛,这个大眼睛的小姑娘年龄最小,但却十分坚强。虽然她每天上学走的是蜿蜒的山路,还要经过一座大水库,但不管刮风下雨,她总是按时到校,从来都没有迟到过。小姑娘不畏艰难、顽强求学的精神使记者的心灵受到深深的震撼。当小姑娘抬起头凝视黑板时,那瞬间的眼神被记者的相机捕捉到了,从而留下了一张弥足珍贵、令世人关注的照片。(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感知内涵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生字新词的读音,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并多读几遍。
2、学生自由朗读学习,教师巡视。
3、检查生字掌握情况,正音。
4、课文是怎样描写这双大眼睛的,
三、锁定重点,品读内涵。
(一)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读一读课文,孩子们求学的路是怎样的呢,
2、汇报交流。
A 孩子们求学的路是怎样的,我们还可以从哪些词句感受到小姑娘求学路的艰难,“跋涉”是什么意思,可以改为“步行”吗, 小结:是啊,30里啊,爬山趟水30里,15000米,相当于绕着咱们的操场75圈。文中一个“跋涉”就写出了这些孩子求学的艰难。 B文中还有哪句话描写孩子们求学的路,请你形容一下蜿蜒的山路是怎样的,
请你静静地用心灵看这段话,透过文字,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C过渡语:昏暗,崎岖、漫长,路途是这样的漫长、艰难,可他们仍按时上学,是什么信念在支撑着这些孩子,
(二)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1、自由读课文,说说这是一双怎样的眼睛,
(1)“你看,这双大眼睛——每一句话??”
A是啊,在她的眼里,老师在黑板上写的每一个字、老师讲的每一句话都那么重要。多么专心的大眼睛~
B指导朗读。
C省略号告诉我们,她还生怕漏掉什么,你能接着说句话吗, 这双大眼睛如此地专心,是因为她发自内心地渴望读书。 同学们看着这双眼睛,想到我们自己了吗,谁想说说心里的话, (2)你看,这双大眼睛闪烁着渴望,充满着忧郁。 1、为什么她的眼睛里充满着忧郁呢,
2、她为什么会害怕失去这样的学习机会,
3、小结:是啊,正因为贫穷,他们无法像我们一样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正因为贫穷,他们每天来不及梳头洗脸,跋涉30里山路来上学;正因为贫穷,孩子们这样的学习机会也会轻易失去;正因为贫穷,一双本该闪烁着天真与欢乐的眼睛却过早地充满着忧郁。 4、出示资料介绍有关失学儿童。【百度搜索】
://news.163./09/1119/22/5OH3JN0700013U8R.html
5、指导朗读。
6、讲述失学故事。观看视频:我要上学,不要变成一头牛。 【百度搜索】
://bbs.city.tianya./tianyacity/Content/45/1/1153336.s
html
(3)这双大眼睛,好像在看着你,看着我??
A是啊,这双大眼睛好像在对你、对我、对所有的人
说: 。(注:请你用下句话表达出她的心声。) B、这不仅仅是大眼睛,也是千百万濒临失学的孩子痛苦的期待的呐喊。
C、指导朗读。
7、小结:是啊,这双大眼睛告诉我们很多很多??从此,这个大眼睛的小女孩便与“希望工程”有了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感,这张“大眼睛”照片产生了无穷的魅力,很快成为“希望工程”的形象标志。 (三)学习课文第三部分
1、什么是希望工程,
2、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汇报。
3、出示资料介绍希望工程。
【百度搜索】://baike.baidu./view/6016.htm 4、是啊~这千千万万笔捐款,一座座拔地而起的希望小学,凝聚的是一片片爱心,播撒的是未来的希望,正是社会上的单位、团体、个人给予这些孩子无私帮助和关怀,才圆了多少孩子读书的梦想~
A请大家看这些我们并不陌生的镜头。(社会各界捐资的图片)
【百度搜索】
://image.baidu./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C9%E7%BB%E1%B8%F7%BD%E7%CF%A3%CD%FB%B9%A4%B3%CC&in=15588&cl=2&lm=-1&pn=0&rn=1&di=2616221055&ln=2000&fr=&fmq=&i
c=&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is=&istype=
://image.baidu./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C9%E7%BB%E1%B8%F7%BD%E7%CF%A3%CD%FB%B9%A4%B3%CC&in=15082&cl=2&lm=-1&pn=15&rn=1&di=30712884210&ln=2000&fr=&fmq=&ic=&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is=&istype=
B让我们走进希望小学,再次去看看这些孩子们~(出示希望小
学的图片)【百度搜索】
://image.baidu./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CF%A3%CD%FB%D0%A1%D1%A7&in=13064&cl=2&lm=-1&p
n=9&rn=1&di=13333694235&ln=2000&fr=&fmq=&ic=0&s=0&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is=&istype=2
5、“大眼睛”激起了人们的同情和爱心,成为“希望工程”的标志,
让我们来看一看“希望工程”开展十几年来所取得的成就吧~
(1)请大家自由读第6自然段,画出文中的数字。
(2)这些数据说明了什么,(学生说)
小结:看到孩子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愉快地学习,我们为之兴
奋,为之高兴。
6、(出示“大眼睛”的近照)【百度搜索】
://image.baidu./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BF%CA%CD%FB%B6%C1%CA%E9%B5%C4%B4%F3%D1%DB%BE%A6%CB
%D5%C3%F7%BE%EA%BD%FC%D5%D5&in=16781&cl=2&lm=-1&pn=7&rn=1&di=39927023205&ln=89&fr=&fmq=&ic=0&s=0&se=1&sme=0&tab=&width
=&height=&face=0&is=&istype=2
请学生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向大家介绍一下苏明娟的近况。
五、总结全文,畅谈收获。
1、同学们我们学习了课文也看了有关的图片,你有什么收获,结合我们的世界生活说一说。
2、你今后有什么打算呢,
六、课外延伸,拓展思维。
1、用自己的行动为贫困山区的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互通书信、捐款捐物??)
2、小结:同学们,当我们背着书包高高兴兴上学时,你可曾想到因交不起学费而辍学的同龄人,他们是多么困苦;当我们在父母怀里撒娇时,可曾想到那些在贫困的生活中仍能自强自立的孩子们,他们多么令人爱怜~给予它他们关爱与温暖,我们能够做到;珍惜美好幸福的学习生活,我们应该做到。只要我们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会变成美好的人间~(播放歌曲《爱的奉献》)【百度搜索】
://mp3.baidu./m?f=ms&tn=baidump3&ct=134217728&lf=&rn
=&word=%B0%AE%B5%C4%B7%EE%CF%D7&lm=-1
六、课后反思,
1、在教学时,我努力创设情境,为学生搭建情感交流的平台,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从而与文本进行丰富、深入地对话。如:贫困地区孩子艰苦的生活、恶劣的学习条件,这些背景距离学生现实生活较远,学生缺乏这方面的体验。我适时地引进现代媒体,展示贫困山区孩子学习、生活的情景图片以及出示他们失学、辍学的资料,直观的形象,鲜活的画面,给学生以强烈的冲击,帮助学生走入课文描述的背景之中,从而达到情感的共鸣。
2、在对学情的分析上预设不够,在课堂中与学生的这种交流缺少彼此之间的默契,因而,一些环节的衔接与过渡不大自然。 七、教师个人介绍
省份:福建省 学校:福建省晋江市内坑镇怀斧小学 姓名:尤慧冷 电话:13960434040 电子邮件:susan868@163. 个人简介:
本人于1997年踏入教坛,至今已有十几年了,一直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在2006年9月本人被评为晋江市优秀教师。在工件之余,我经常撰写各科教学论文和教学案例,其中在2007年泉州市小学教师音乐教育教学论文评选活动获得一等奖。在2008年撰写的教学案例《让生活成为学习语文课金钥匙》在福建省小学语文案例研究评选活动中获得一等奖。在2010年泉州市小学体育教学案例评选活动中获得二等奖。其余各科论文和案例在晋江市的评选活动中成绩突出,获奖十余次。
作文五:《渴望读书的“大眼睛”》1300字
[设计理念]
《渴望读书的“大眼睛”》是一篇夹叙夹议的说明文,语言平实中蕴涵着丰富的情感。全文围绕着一张曾经引起全社会关注的照片展开,介绍了拍摄当时的情况和照片发表后引起的巨大反响,展示了贫困地区儿童在学习条件极度恶劣的情况下,仍然渴望读书、渴望求知的强烈愿望。对于生活在比较优越环境下的城市孩子极富教育意义。本文的教学过程,教师力争体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教师努力以文本为依托,围绕文本和照片,在学生、文本和教师之间展开深层对话,在课堂上尽量做到“用心灵去触动心灵”。通过在课堂上设计不同形式的读,从字里行间品味对“渴望读书”的“感动”,感受语文教学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完美统一。同时努力让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联系广阔的社会生活与大量的背景资料,再加上恰当使用多媒体,揣摩大眼睛的独特魅力,感受贫困地区儿童渴望读书的强烈愿望,和在重重困难中坚强求学的意志,最终让学生对文本初步形成属于自己的感性体验和理性认识。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大眼睛”的特点,并能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小姑娘克服困难读书的坚强意志和对学习机会的珍惜。
3.激发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和查找的有关背景资料,展开联想,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
4.培养学生珍视学习机会和条件、关爱他人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感受“大眼睛”的特点,并能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小姑娘渴望读书的坚强意志和对学习机会的珍惜。
2.激发学生结合课文和查找的有关背景资料展开联想,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
[教具准备ppt]:希望工程的相关资料。
[课前准备]
查找关于“大眼睛”的资料,了解“希望工程的情况,了解贫困地区孩子求学的一些情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渴望读书的“大眼睛”。上节课同学们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通过课外查找背景资料,我们知道了照片中的小姑娘名字叫——苏明娟。还知道了这张极具感染力的照片是在1992年由《中国青年报》的记者——解海龙拍摄的。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着记者解海龙一起走进大别山去了解山里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二、品读“大眼睛”的内涵
1. 默读课文第一段。读完后说说你知道了什么?谁来用最简洁的话说一说照片的来历?
(引导学生说出这张照片从哪里拍到的?山里的孩子上学条件是怎样的?等等。)
2. 再读课文,并谈谈当你知道这张照片是这样拍到的以后,你对小姑娘的这双眼睛有新的看法了吗?能否描述一下?(师:我们来看看作者是怎样描述这双大眼睛的。)
学生谈感受,读句子。师:能给蜿蜒换一个词吗?(崎岖、弯弯曲曲、狭窄……)师:这段话中出现了因为,那就应该有——“所以”。谁能用上“因为”、“所以”,再来说说这段话。
这个大眼睛的小姑娘十分坚强,不管刮风下雨,她总是按时到校)学生谈感受,读句子。
你是一种什么心情?你能读出来吗?
3.请同学读这几句话。
们对读书的渴望,用“____”画下来。3.在旁边简单写写自己读后的感受)
(1) 朗读课文2-5自然段,边读边画出作者联想到的内容,然后相互交流。
作文六:《《渴望读书的大眼睛》》1400字
第六单元
第一课
编写 者 教学 内容
眼睛
2013 年 月 日
渴望读书的大眼睛 执教时间
《渴望读书的大眼睛》
授课类型
新授课
知识与技能: 1、学习文中的生字新词。 2、了解课文内容。 3、引导学生据图展开想象,提高想象力。 4、培养学生描写眼睛的写作技能。 5、感情读文。 教学 过程与方法: 目标 1、结合课文理解新词,学习生字。 2、引导学生据图展开想象。 3、模仿写眼睛,感情读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唤起学生对贫困山区孩子的同情,号召他们伸出援助之手。 同时激发学生对不是冤家不聚头幸福生活、学习机会的珍惜。 教学 重点 难点 教学 准备 教学 课时 重点:了解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情感的启发与教育。 难点:引导学生据图展开想象,提高想象力。 多媒体课件 2 课时 教 学 流 程 个人补充内容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师简介“希望工程” 。 2、投影课文插图,师口述课文第 1 自然段。 3、板题,读题。 二、自由读文,学习文中的生字新词 1、自由读文,画出文中的生字新词。 2、小组自学生字新词。 3、检查反馈。 4、指名分段轮读课文,正音。 三、默读,理清课文脉络 1、生默读思考,将课文分成四个部分。 2、讨论交流。 3、反馈,师相机指导。
(1) (1) :概括介绍了“大眼睛”照片的来历,交待了事情 发生的背景。 (2) (2-5) 作者用简练的手法传神地勾勒了一双清澈、 专注、 会说话的眼睛。 (3) (6)写“大眼睛”照片所展示的魅力:成为“希望工程” 的形象标志;激起众的爱心。 (4) (7)总结“大眼睛”的召唤魅力持久,激励更多的孩子 努力学习。 4、选择自己喜爱的段落齐读。听读。 四、以读代讲,学习第一部分 1、生齐读。 2、说说读懂了什么。 3、对比自身的优越学习环境。 4、进行珍惜学习机会和幸福生活的教育。 5、师补充资料。 6、读读这一段中表现他们学习条件艰苦的句子。 五、课堂小结 教师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通过朗读课文,认识那一双渴 望读书的 “大眼睛” , 认识了一项伟大的公益事业—— “希望工程” 。 与那些贫困地区的孩子相比,我们是多么幸福呀! 六、布置作业 1、认真书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查阅资料,继续了解“希望工程”及失学儿童情况。 第二课时 一、师生展示资料,引入。 1、生展示资料。 2、简单谈谈感受。 二、出示自学提纲 1、自学思考题。 (1) “大眼睛”为什么能成为“希望工程”的标志? (2)课文是怎样描写“大眼睛”的?你能模仿着写一段吗? (3)由这双“大眼睛”你想到了什么? 2、生围绕提
纲自学。 3、交流讨论。 4、汇报。 (联想到还有许许多多失学儿童渴望读书,联想到我们应该 帮助这些失学儿童重返校园,联想到我们应该珍惜今天的幸福生 活,联想到我们应该珍惜今天的学习机会) 三、拓展延伸 讨论:我们如何帮助比自己更困难的伙伴? 四、课堂小结 1、学生练习有感情志朗读课文。 2、交流资料,感受人们爱心援助的意义。 3、教师总结:同学们,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这一双渴望读书
的 “大眼睛” , 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贫困地区的孩子对知识的渴 求,同时也鞭策着我们要珍惜现在所拥有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 科学文化知识。并尽自己的力量,为这些渴望读书的小伙伴献出 我们的爱心。 五、布置作业 1、摘录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完成课后习题。 2、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贫困地区的失学儿童献爱心。
板书 设计
专注 明亮 渴望读书的“大眼睛” 渴望 忧郁
打动人心 献出爱心
教学 反思
作文七:《渴望读书的大眼睛》2000字
《渴望读书的大眼睛》师生体验活动导学案
班级: 姓名: 组名: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能抓住重点段落理解体会小姑娘渴望读书的强烈愿望。
3、培养学生珍惜学习环境,关心体贴他人的优秀品质。
4(图文对照,感受“大眼睛”的特点,并结合第一段和查找的有关背景资料,帮助理解作者由此想到的内容。
5(感受贫困地区儿童对读书的强烈渴望,激起学生的爱心。 【重难点】
重点:
通过图文对照展开想象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并与自己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难点:
感受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边理解,边朗读,唤起学生的情感,与本文形成共鸣,达到深刻的教育作用。
【资料袋】
希望工程简介
希望工程是中国青基会发起倡导并组织实施的一项社会公益事业,其宗旨是资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重返校园,建设希望小学,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希望工程自1989年10月实施以来,累计资助230万失学儿童重返校园,援建希望小学8000余所,培训希望小学和农村小学教师2300余名。科技部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评估表明:希望工程已经成为我国20世纪90年代社会参与最广泛、最富影响的民间社会公益事业。希望工程的实施,改变了一大批失学儿童的命运,改善了贫困地区的办学条件,唤起了全社会的重教意识,促进了基础教育的发展;弘扬了扶贫济困、助人为乐的优良传统,推动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预习方法指导】
1、给课文各段标上序号,认真读课文,把课后生字表中的字音住在文中的生字上,把读不准的字查字典注上拼音。
2、给课文分段,写一写段意。写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3、思考课后题。
【预习检测】
一、说一说你知道的关于描写眼睛的词语、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写出下列词的近义词。
忧郁—( ) 坚强—( ) 蜿蜒—( ) 召唤—( ) 激励—( ) 注视—( ) 采访—( ) 濒临—( ) 【问题归纳】
我的收获 我的疑惑
【合作探究,多元展示】
问题一:指明说说课文是怎样描写这双大眼睛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二:从哪些句子看出孩子们对读书的渴望,用“____”画下来。简单写写自
己读后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三:这渴望读书的大眼睛仅仅只有一双吗,学习第四自然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四:你们想为希望工程的孩子们做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我评价: 学科长评价:
作文八:《渴望读书的大眼睛》1100字
《渴望读书的大眼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感受“大眼睛”的特点,并能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小姑娘读书的强烈愿望. 能力目标:激发学生结合课文背景展开联想,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感受贫困地区儿童对读书的强烈渴望,激发学生的爱心,激励学生参与有意义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反思自我,激励学生们更加努力的学习。 教学重点:图文对照,借助多种渠道查找、阅读、勾画与文本有关的背景资料,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难点:感受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并结合第一段和查找的有关背景资料,理解作者由此想到的内容。边理解、边朗读、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达到入情入境的境界。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流程:
一、创境生情、畅谈感受。
1、导语引入课题。
2、课件示图、学生谈观后感受。
二、了解背景、引入新课。
1、教师讲解作者为什么拍摄“大眼睛”,
2 课件出示“大眼睛”图片、学生直观感受“大眼睛”特点。
三、锁定重点、品读内涵。
(一)、教师引路、体会求学之艰难。
1、学生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找出影响最深的句子多读几遍。
2、重点研读语句:
(1)、课件出示:(在安徽省金寨县,他遇到了一群每天跋涉30里路求学的孩子,在众多孩子中间发现了一双闪亮的大眼睛)对比体会求学的艰难。 (2)、再现求学画面、感受读句子。
(3)、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
3、总结学法,课件出示金钥匙。
(二)合作学文、了解“大眼睛”的特点。
1、课件出示合作学习提纲:
(1、默读课文2---5自然段;2、找出那些此词最能概括眼睛的特点;3、那些句子最让你感动,为什么,)
2、小组交流感受。
3、学生汇报、随机点拨。
4、师生合作读4、5自然段。
5、再现“大眼睛”图片,展开联想。
(三)、自主学文,感受“大眼睛”魅力。
1、快速浏览课文6自然段,填空。
2、教师小结并引读7自然段。
3、感受照片作用:(课件播放希望工程捐款图,学生感受爱的力量。) 四、课外延伸,升华情感。
1、课件出示苏明娟近照,再次感受“大眼睛”特点。
2、畅谈体会:
3、总结
五、作业超市、自主选择:
1、查找“大眼睛”苏明娟的近况的资料;
2、了解更多关于“希望工程”的资料;
3、积累描写“大眼睛”的词语或句子写在积累本上; 六、板书设计:
明亮
专注 风雨无阻
渴望读书的“大眼睛”
渴望 爱心无价
忧郁
作文九:《渴望读书的大眼睛》2900字
《渴望读书的大眼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图文对照,感受“大眼睛”的特点,并结合第一段和查找的有关背景资料,帮助理解作者由此想到的内容。
2.感受贫困地区儿童对读书的强烈渴望,激起学生的爱心。
[教学重点]
1.图文对照,借助多种渠道查找、阅读、勾画与文本有关的背景资料,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
2.感受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并结合第一段和查找的有关背景资料,理解作者由此想到的内容。边理解、边朗读、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达到入情入境的境界。
[教学过程]
一、出示照片,导入新课
师:今天刘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张照片,(打示“大眼睛”照片)屏幕上的这张照片最吸引你的是什么?这是一双什么样的大眼睛?(根据学生回答,适时板书课题)知道这张照片的主人公叫什么名字吗?(她的名字叫苏明娟)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渴望读书的小姑娘,走进她的内心世界,齐读课题。(打示课题:渴望读书的“大眼睛” )
二、整体感知,自读自悟(打示课件:阅读思考题)
这张照片是谁拍摄的?它在人们心中引起了怎样的反响?
三、了解背景,走近“大眼睛”:
1、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想一想,这段文字中哪些地方最触动你的心灵?
2、汇报交流,说说最触动你的心灵的语句,体会“大眼睛”求学的艰难以及她的坚强好学。
根据学生回答,课件突出出示相关词句:(1)“每天跋涉30里路”;(2)“年龄最小”;(3)“蜿蜒的山路”;(4)“其中一段还在一座大水库上面”;(5)“不管刮风下雨,她总是按时到校。”
3、 让我们来看看孩子们艰难的求学之路吧!(课件出示:孩子们的上学路)
4、他们就是跋涉在这样的路上呀,你们看后一定有很多的感受,把感受送入句中再读读这句话。
(设计理念:引导学生在情境中体验,通过课外资料与图片的补充,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为下面的朗读打好基础)
5、师:此时记者解海龙和我们一样,看到这群年幼的孩子克服重重困难去上学表现的是如此坚强与坚定,他万分感动,万分震撼,他与孩子们同行,走在上学的路上,走进了教室——(学生接读后面内容)
四、锁定重点,品读“大眼睛”的内涵
课件出示:1.默读课文的2—5自然段,想想:这是一双什么样的大眼睛?它似乎在向人们诉说着什么?2、画出触动你心灵的语句,说说为什么触动你心灵?
(一)感悟“渴望”:
1.这是一双什么样的大眼睛?把你感受最深的语句读给大家听听。
(课件出示: “ 你看,这双大眼睛,是那样专心,那样明亮。它注视着前方,生怕漏掉老师在黑板上写的每一个字,生怕漏掉老师讲的每一句话??”)
2.听他读,你发现这是一双什么样的大眼睛吗?(点击课件,突出“专心”“明亮”)你也来读读。
3.听老师读,你又发现什么了?
4、放飞想象,补充说话:
(1)师引读:是啊,这双大眼睛,是那样(专心),那样(明亮)。它注视着前方,生怕(漏掉老师在黑板上写的每一个字),生怕(漏掉老师讲的每一句话)??
(2)你觉得这里的??表示什么作用?它省略了什么内容?你能想象说一两句吗?她生怕漏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感悟“忧郁”:
1.你觉得这还是一双怎样的大眼睛?
(课件出示:你看,这双大眼睛,闪烁着渴望,充满着忧郁。虽然清晨教室的光线并不明亮,虽然她上学前连梳头洗脸的时间也没有,可是就连这样的学习机会她也担心会失去??)
2.自己先读读这段话,你认为这又是一双什么样的大眼睛?(点击课件,突出“渴望”“忧郁”,这样的学习机会指的是怎样的学习机会呢?)
3.课件播放孩子们的艰苦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贫困山区孩子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同时为下面的练习说话作铺垫。)
4.请你用这样的句子来说一说。
虽然( ),可是就连这样的学习机会他也担心会失去??
5、读一读:看完这组画面你一定也有很多话想说,就把心中的话语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吧!师:就是这样的学习机会他们也担心会失去呀!所以作者说孩子们的眼中闪烁着——渴望,充满着——忧郁。(板书:渴望和忧郁)
(设计意图:引导孩子细细的默读课文中的细致描写,抓住描写“大眼睛”的特点的词句谈出自己的感受。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增加对背景知识的了解,也让学生懂得为什么作者在面对这张照片会产生这样的联想)
(三)唤起同情关爱
1.凝视这双大眼睛,我们仿佛听到她在诉说:她在说什么?把她最想说的一句话写在在插图旁边。(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出示:“我要读书!”教师三次引读大眼睛的心声。)
2.解读“大眼睛”内涵:这渴望读书的大眼睛仅仅只有一双吗?你们现在知道课题中的“大眼睛”为什么要用“”吗?
师:是啊,透过这双大眼睛,我们仿佛听到了千千万万濒临失学儿童的呼唤!让我们一起喊出他们的心声——(课件出示:我们要读书!)
3、大眼睛从内心深处发出了呐喊——我们要读书!就让我们通过朗读唤起所有人对这些孩子的关爱吧!(课件出示4、5自然段,齐读这两段话)。
五、自主读文,感受“大眼睛”魅力
1、图片感悟:
师:照片中的“大眼睛”仿佛在深情地诉说、热切地呼唤,它震撼着每一个人的心灵,“大眼睛”很快成为“希望工程”的形象标志。这双忧郁而渴望的大眼睛激起了海内外千百万人的爱心,无数援助之手伸向了渴望求学的孩子们。(课件播放:社会各界为“希望工程”捐款、捐物的图片)
2、数字感悟:
师: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第6自然段,用最快的速度找出文中一些振奋人心的数字。(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出示相关数据)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些振奋人心的数字吧!
(设计意图:让孩子们通过这一组组震撼人心的图片和数字感受照片发表后在社会上产生的巨大的作用)
3、图片展示,再次真实地感受“希望工程”的丰硕成果:
师:是啊!这千千万万笔捐款,一座座拔地而起的希望小学,凝聚的是一片片爱心,播撒的是未来的希望,圆了多少孩子读书的梦想!让我们走进希望小学,再次去看看这些孩子们!(出示希望小学的图片)看到孩子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愉快地学习,我们为之兴奋,为之高兴。
4、今日苏明娟(出示“大眼睛”的近照)她是谁?还认识她吗?啊――依旧是那双乌黑、闪亮的大眼睛,它还忧郁吗?是啊!已不再忧郁,而是充满了幸福和快乐。同学们一定很关心“大眼睛”现在的学习生活情况吧?(课件出示:“大眼睛”苏明娟资料)
五、畅谈体会,超越升华
1、自由谈话,升华情感。
师:正是由于希望工程的热心捐助,才使苏明娟实现了读书的梦想,健康快乐地成长了起来。苏明娟成长了,可是还有许许多多像童年的苏明娟一样的孩子,他们的眼里仍然充满着读书的渴望。(出示汶川地震图片)5、12一场震惊中外的特大地震使四川汶川、绵阳等地成了一片废墟,许多教学楼瘫塌了,不少孩子在地震中丧生,而幸存下来的孩子们
多么渴望能重新回到往日那美丽的校园读书学习啊!此时此刻,你想对他们说点什么,做点什么?(生真情倾诉)
师:同学们,**总理看望灾区人民时曾说过:“再大的困难除以13亿,也会变得微不足道;再小的力量乘以十三亿,也足以战胜一切灾难!”一点很小的爱心,乘以十三亿,都会变成爱的海洋!只要我们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让我们为“希望工程”献上一份绵薄之力,一起圆贫困山村和灾区孩子的读书梦!(播放课件:“希望工程”圆孩子们的读书梦及歌曲《爱的奉献》,在音乐声中下课)
作文十:《渴望读书的“大眼睛”》1000字
渴望读书的“大眼睛 ”
十几年前,一位年轻的摄影爱好者深入大别山地区采访“希望工程”。在安徽省金寨县,他遇到了一群每天跋涉30里路求学的孩子,在众多孩子中间发现了一双闪亮的大眼睛。这个大眼睛的小女孩年龄最小,最叫他担心因为她上学走的是婉蜒的山路,其中一段还在一座大水库上面。可是,这个大眼睛的小姑娘十分坚强,不管刮风下雨,她总是按时到校。这位记者十分感动,一天早晨,他随着这个孩子走进教室,拍下了《我要读书》这张极具感染力的照片。从此,照片中那双渴望读书的“大眼睛”打动了无数热心于“希望工程”的人,也在小朋友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你看,这双大眼睛,是那样专心,那样明亮。它注视着前方,生怕漏掉老师在黑板上写的每一个字,生怕漏掉老师讲的每一句话?? 你看,这双大眼睛,闪烁着渴望,充满着忧郁。虽然清晨教室光线并不明亮,虽然她上学前连梳头洗脸的时间也没有,可是就连这样的学习机会她也担心会失去??
这双大眼睛,好像在看着你,看着我,向我们讲述着成千上万濒临失学的儿童的故事。
这双大眼睛,好像在看着大人,看着孩子,看着所有人,从心灵深处唤起人们的同情和关心。
这幅照片发表后,“大眼睛”很快成为“希望工程”的形象标志。这双忧郁而渴望的大眼睛激起了海内外千百万人的爱心,无数援助之手伸向了渴望求学的孩子们。无数同龄的孩子也自愿向贫困地区的孩
子捐献文具图书,把省下来零花钱积攒起来援助小伙伴。在社会各界的努力下,“希望工程”开展十年后共收到捐款17。82亿元人民币。220。9万因贫困而失学的儿童重返校园,贫困地区崛起了7549所希望小学。因此,“希望工程”被公认为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人为改变教育落后面貌所付出爱心的一块丰碑。
直到今天,那双渴望读书的大眼睛还在注视着人们,召唤着更多的人投入到“希望工程”当中,激励着千百万孩子更加努力学习。
短文《渴望读书的“大眼睛”》
1.课文题目中的“大眼睛”加上了引号,其作用是( )
A、特定称谓 B、着重指出 C、表示引用
2.阅读第1自然段,回答下面问题。
(1)“大眼睛”是怎样读书的?
(2)记者为什么要拍摄这张照片的?
3.第2自然段中的两个“生怕”写出了小女孩________。第3自然段中加点词语“虽然”写出了学习条件的__________,“可是”说明了小女孩对_________的渴望,以及内心充满________的原因。
4.你了解“希望工程”吗?你曾经为它做过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