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朝鲜族的风俗》19600字
【风俗习惯】
婚俗
朝鲜族的婚姻为一夫一妻制。按照传统习惯,近亲、同宗、同姓不婚。“男主外,女主内”是一种普遍习俗。父子关系是一切人伦关系的基础。讲求父慈子孝,长子赡养父母。社会上老人受到尊重,人们非常鄙弃不孝不敬的人和行为。多数地区居民实行土葬,散居在城镇的则实行火葬。
姑娘和小伙的接触传话,需要一个“媒人”。首先,男方家要让媒人到女方家“看善”,与汉族的“相亲”相似,如满意,小伙正式向姑娘求婚,女方若也同意,男方家就往女方送“四柱”。四柱就是在一张纸上写着姓名和星辰宿象(出生的年月日时)女方再拿姑娘的四柱与之对“穹合”,所谓“穹合”就是指男女的属相是否相顺而不相克。如二人生肖相合,女方就经媒人通知男方家,说两个人的“穹合”相对,男方可“择日”确定举行婚礼的日期并送彩礼到女方家,一般要有“青缎”、“红缎”等。
结婚仪式在新娘家举行。新郎一行人手捧用红包巾包着的木雕大雁来到新娘家后,新娘家用木盆把木雁接过去,然后把新郎让进客房--“舍廊房”,新郎在此戴上纱帽,系上冠带,新娘头上戴“簇头里”,手戴“汉衫”走进樵礼厅举行结婚仪式,结束后,新郎便开始“赏大桌”,即品尝佳肴,由新娘家的客人和自家的亲戚们陪同。行过樵礼仪式后,双方便正式结为夫妻。
服饰
朝鲜族比较喜爱素白服装,民族传统服饰为韩服。妇女服装为短衣长裙,叫“则高利”和“契玛”。男子服装为短上衣,外加坎肩,裤腿宽大。外出时多穿斜襟以布带打结的长袍,现在改穿制服或西服。
短衣长裙,是朝鲜族妇女服饰的一大特点。短衣有长长的白布带在右肩下方打蝴蝶结。长裙多有长皱褶。裙有缠裙、筒裙、长裙、短裙、围裙之分。短衣,朝鲜语叫“则高利”,是一种斜领、无扣、以带打结、只遮盖到胸部的衣服;长裙,朝鲜语叫“契玛”,腰间有细褶,宽松飘逸。这种衣服大多用丝绸缝制,色彩十分鲜艳。
年轻女子一般爱穿筒裙、短裙,老年妇女常穿缠裙、长裙。冬天,中老年妇女在上衣外加穿棉(皮)坎肩。
朝鲜族一般喜欢素白色,以示清洁、干净、朴素、大方,故朝鲜族自古有“白衣民族”之称,自称“白衣同胞”。
男装衣短,裤长肥大,加穿坎肩,也有外着道袍或朝鲜长袍者。道袍是过去士大夫、儒生的常服,后成为男子出门时的礼服。长袍当大衣穿,有单、夹、棉之分。
食俗
朝鲜族的传统风味食品很多,其中最有名的是打糕、冷面、泡菜。打糕是用蒸熟的糯米打成团、切块、撒上豆面并加稀蜜、白糖 制成。冷面是在荞麦面中加淀粉、水,和匀成面条,煮熟后用凉水冷却,加香油、辣椒、泡菜、酱牛肉和牛肉汤等制成,吃起来清凉爽口,味道鲜美。泡菜是将大白菜浸泡几天,漂净,用辣椒等作料拌好,放进大缸密封制成。腌制时间越长,味道越可口。
朝鲜族喜欢食米饭,擅做米饭,用水、用火都十分讲究,做米饭用的铁锅,底深、收口、盖严,受热均匀,能焖住气儿,做出的米饭颗粒松软,饭味纯正。一锅一次可以做出质地不同的双层米饭,或多层米饭。各种用大米面做成的片糕、散状糕、发糕、打糕、冷面等也是朝鲜族的日常主食。
朝鲜族日常菜肴常见的是“八珍菜”和“酱木儿”(大酱菜汤)等。“八珍菜”是用绿豆芽、黄豆芽、水豆腐、干豆腐、粉条、桔梗、蕨菜、蘑菇八种原料,经炖、拌、炒、煎制成的菜肴。大酱菜汤的主要原料是小白菜、秋白菜、大兴菜、海菜(带)等以酱代盐,加水焯熟即可食用。
咸菜是日常不可缺少的菜肴。朝鲜族泡菜做工精细,享有盛誉,是入冬后至第二年春天的常备菜肴。泡菜味道的好坏,也是主妇烹调手艺高低的标志。朝鲜族菜肴食用后大都有一定的滋补和医疗作用。如春天食用的“参芪补身汤”、伏天食用的“三伏狗肉汤”、冬天食用的野味肉和野味汤等。
朝鲜族节日菜肴品种繁多,并备时令名菜。朝鲜族名菜名点很多,主要有神仙炉、补身炉(又称补身汤、狗肉火锅)、冷面、打糕、朝鲜泡菜等。另外还有:酱牛肉萝卜块;铁锅里脊;生拌鱼等朝鲜族风味菜肴。
餐桌上,匙箸、饭汤的摆法都有固定的位置。如匙箸应摆在用餐者的右侧,饭摆在桌面的左侧,汤碗摆在右侧,带汤的菜肴摆在近处,不带汤的菜肴摆在其次的位置上,调味品摆在中心等。
朝鲜族喜食狗肉,但婚丧与佳节不杀狗、不食狗肉。朝鲜族人非常尊重老人,晚辈不能在长辈面前喝酒、吸烟;吸烟时,年轻人不得向老人借火,更不能接火,否则便被认为是一种不敬的行为;与长者同路时,年轻者必须走在长者后面,若有急事非超前不可,须向长者恭敬地说明理由;途中遇有长者迎面走来,年轻人应恭敬地站立路旁问安并让路;晚辈对长辈说话必须用敬语,平辈之间初次相见也用敬语。忌讳人称“鲜族”。
朝鲜族人民非常注重礼节,尤其崇尚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晚辈对长辈必须用敬语,吃饭时长辈动筷后其余人才能就餐。父母诞辰60周年这一天,女子们还要为老人举办“花甲宴”(也叫花甲礼)。花甲宴上,子女亲戚欢聚一堂,老两口穿上新衣端坐正中,身穿盛装的子女以辈分长幼为序,依次向老人敬酒。礼毕后子女们盛情款待亲朋好友。
节庆
朝鲜节日与汉族基本相同。此外有三个家庭节日,即婴儿诞生一周年、“回甲节”(六十大寿)、“回婚节”(结婚六十周年纪念日)。朝鲜族一向崇尚礼仪,注重节令。每逢年节和喜庆的日子,饮食更加讲究,所有的菜肴和糕饼,都要用辣椒丝、鸡蛋片、紫菜丝、绿葱丝或松仁米、胡桃仁等加以点缀。
除了传统节日外,小儿周岁、结婚、老人六十大寿,都要大摆筵席,宴请宾客。届时要先在餐桌上摆一只煮熟的大公鸡,公鸡的嘴里还要叼一只红辣椒。筵席的传统菜点不仅花样繁多,造型也要优美华丽,好多食品都要做成鸟兽形。所有礼仪筵席,以祝贺老人六十大寿的“花
甲”席最为讲究和隆重。
1(水田文化
朝鲜族进入中国的历史,大致可以追溯到明末清初时代。连绵不断的自然灾害加之封建王朝的暴政统治,使朝鲜半岛农民生活在艰难竭蹶之中。为了生存,他们被迫跨过鸭绿江、图们江,到地广人稀且统治阶级鞭长莫及的中国边境地带寻找生路,垦殖拓荒。1876年以后,日本帝国主义陆续侵入朝鲜,直到1910年吞并朝鲜半岛。血腥的屠杀和大肆的掠抢,也加剧了朝鲜边民向中国的流入。从19世纪中叶起,开始有较多的朝鲜族人迁入中国东北地区。到1945年以前,东北地区的朝鲜族已达170万多人。在这一个半世纪的风雨历程中,朝鲜族人民为中国东北大地的开发垦殖、繁荣发展,为中国革命事业,都做出了巨大的不可磨灭的贡献。尤其值得提及的是,朝鲜族是东北地区水稻种植的始作俑者,也是农业文明的早期传播者。
产生于水田劳动的“水田文化”,曾经和正在深刻地影响着朝鲜族,不可避免地对他们的思维方式、行为取向和价值评判发生着重要影响水田作业,在工艺流程上要求整体的协调性和局部的相互配合,因此,天然地具有显著的联合劳动色彩。即便是一个能耐很大的人,也很难自成体系地筑坝蓄水,开渠引流。也许,正是这种劳动方式内在的关联度,使朝鲜族在生产实践活动中特别富有组织与合作的意识。他们往往习惯在组织的系统中发挥个人的作用,实现个人的劳动价值。这也是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之前,朝鲜族生产队的经营状况,普遍好于汉族生产队的一个历史文化方面的原因。
水田劳动的另一个特性是劳动过程中的快节奏。不管你主观上愿不愿意,赤腿弯腰在冰凉的泥水中劳动,都不可能让你在四平八稳、慢慢腾腾中去体味一种劳动的享受,明智的抉择是速战速决。这种劳动节奏也影响到其它方面。朝鲜族铲地、盖房子或干其它农活儿,一般都“干起来一溜风”,把一件事痛快干完了,聚到一块去喝酒跳舞,亦不乏酣畅淋漓。在现代社会市场经济大潮中,朝鲜族经商做买卖或者去出力打工,对那种日积月累,节奏慢、效益低的项目,一般是不怎么青睐的。
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组织合作意识,随着时光的演进,已逐渐积淀成一种民族文化心理,自觉不自觉地在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反映出来。朝鲜族参与集体和社会事务的热情普遍较高,凡是需要“组织起来干”或“在组织里干”的事情,一般都干得挺好。翻开东北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的史料浏览一遍,你就会发现,就是这个跨界而来的民族的英雄儿女,对共产党的召唤一呼百应,一批又一批的主动参军参战。据统计,“三大战争”中牺牲的朝鲜族烈士仅延边地区就有13048人,占该地区烈士总数的97%以上。这正是朝鲜族人民为维护中华民族整体尊严,而不惜牺牲个人一切的最生动的历史写照。 众所周知,朝鲜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朝鲜族演员跳独舞不见得比别人多么出色,然而,若是排练集体舞、团体操,特别是大型的集体表演,他们的组织协调天才,立刻就会大放光彩。其组织协调的水平和表演的精湛程度,在全世界都堪称一流。
2(走动特性
朝鲜族不是“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但他们似乎天然就具有“走”的意识。这也许与他们原本就是跨江而走来的历史出处有一点渊源。早些年,在村屯里居住的朝鲜族农民,就有在一个村里也经常换房搬家的习惯。本来在村东住得好好的,不知什么原因,忽然就拔寨起营,搬到西头去了。再过两年,可能又会搬迁到南头或北头去。弄得同村居住的汉族老乡目瞪口呆:他们怎么拿搬家当儿戏,说搬就搬呢,
其实,朝鲜族走动迁移的特性,决不仅表现在小小的村屯里。他们跨江而来的初期,绝大多数落脚在荒野山村的沟沟岔岔之中。后来,他们渐渐地走了。走到哪里去了呢,基本上走向了平原地区。原因无外乎两条:一是那里水田面积大,更适合于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和技能;二是那里距离现代文明稍稍近点,物质文化生活相对好一些,特别是因为那里有“传道、授业、解惑”的学堂,更便于子女去接受知识的熏陶。改革开放的大潮,使全社会乃至全世界范围内的人员流动成为一道时代的风景线,这一波走动可谓是大潮汹涌,行色匆匆。 朝鲜族是中国各民族中最快、最好地抓住和利用了这一改变自身命运的机遇之一。他们走的是那么决然、潇洒。虽然也有“牵衣拦道顿足哭”的惜别场面,但最终还是一批接一批地走出去了。奇怪的是,他们根本就没有随波逐流地加入到人头攒动的“民工潮”大军中去。因为,那是一种所获不丰的低效率流转,那不符合朝鲜族的价值标准。在国内,他们先是走向北京、上海、广州、大连、威海、烟台等几个发展较快,充满机会的城市。很快地。便开始大举地向俄罗斯、韩国、日本、美国、新加坡等地进军。准确的人数已经无法统计。据权威人士估算,改革开放以来,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至少也有超过30万人次出过国。或是短期访问,或是倒包贸易,或是长期打工,总之,这个队伍热闹得很。1995年以来,每年通过官方银行汇回来的外汇,都在1亿美元以上。
3(生活个性
各民族都有其不同的生活个性和风俗习惯,这些正构成五彩缤纷的多民族大家庭瑰丽的色彩。朝鲜族也是一个极具生活个性的民族。
朝鲜族人一般不怎么打民事纠纷方面的官司。翻开各级法庭、法院的卷宗,朝鲜族当事人的民事案件确实十分稀少。当然,刑事案件另当别论。不打民事官司,并不说明这个民族缺乏运用法律武器维护民事主体合法权益的意识,而是他们民族内部有一种自我化解矛盾和纠纷的隐性机制。朝鲜族是一个性格直率、性情急火的民族,日常生活中,磕磕碰碰自然不少,也有打得头破血流的情况。但他们很少告到官府去解决这类事。今天打完了,明天双方到一块,喝一顿酒,往往也就烟消云散了。
朝鲜族敬老爱幼已是闻名天下的一种美德。不知世人还有哪一个族群能把“儿童节”和“老人节”过得像朝鲜族那样惊天动地,无以复加的隆重、热烈、欢快。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六一”儿童节是个“大节”。这一天是全州人民共同的节日。
少年宫里,公园的林荫草地上,山边小溪的河滩上,到处都是身穿节日盛装的人群。即使这一天不是“双休日”,各级领导和全体人民也都约定俗成地视之为休息日。在其乐融融的亲和氛围中,孩子们得到极大的欢乐,成年人们则再次品味和憧憬着希望的甘甜。朝鲜族老人过“花甲”,绝对是世界上最为隆重的人生庆典。每次参加这样的仪式,看到老人们接受晚辈的跪拜,畅饮着晚辈敬献的米酒,陶醉在欢歌笑语的喜庆氛围中,看着老人那种安详、那种满足,那种带着泪花的微笑,使人油然而生一种庄重和对人生的感悟。这种仪式其实是代表着一种肯定、一种收获和一种从血液中突涌出来的报恩之情。
饮食文化一般最能反映一个民族的生活特性和生活质量,朝鲜族的饮食文化,不仅在中国,就是在全世界,也有其一枝独秀的鲜明特色。朝鲜族的“汤文化”堪称世界一绝,不知道世界上还有哪个民族能把“汤文化”发挥得像朝鲜族那样淋漓尽致。无论在农村,还是在城市,无论是喜庆节日,还是日常生活,他们都对汤情有独钟,须臾不能离开。狗肉汤、牛肉汤、猪肉汤、河鱼汤、海菜汤、豆腐汤、饼汤、冷面汤、酱汤??仅仅是酱汤,又可以因所用酱的品种不同而分为若干种。朝鲜族喜欢把饭泡到汤里吃。在朝鲜族家里做客,碗里、盆里出现剩饭是很正常的事,但一般汤是不能剩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朝鲜族的生活中要是没有了汤,尤其是酱汤,差不多就像没有太阳一样地令人不可忍受。“狗肉汤”是朝鲜族“汤文化”
的集大成之代表性作品。朝鲜族医学认为,狗肉具有温中补肾、养颜美容、强身健体之功效,尤其在酷热难当的伏天食之,更能收到美妙之效果。朝鲜族款待客人,奉上一桌狗肉宴席,是一种较高的礼遇。过去生活困难时期,杀一条狗实属不易,往往要加三四遍水,反复地煮而食之。现在,吃狗肉已经是很平常的事情了。据粗略统计,延边地区每年消耗的肉食狗,大概在30万条左右,而地产狗则不到10万条。所以狗贩子的足迹就踏遍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当然,自治州当局很重视这一“大市场、小产业”之间的矛盾,已经在卓有成效地发展肉犬养殖。
内柔外刚的朝鲜族妇女
阅读朝鲜族,倘不以专门的篇章来说一说朝鲜族女性,那未免就是忽略了美丽华章的精彩部分。朝鲜族女性除具有人类女性共有的一般特点之外,至少有三种光彩熠熠的优秀品性。 一是温柔贤惠。“女人是水做的”,上帝在创造人类的时候可能赋予了女性柔情似水的温顺天性,因此,世界上无论哪一个民族都视温柔贤惠为女性应具有的基本特征。但事实上去未必都是那样。奥尔布莱特作为一名女性可能也有点女人固有的品性,但看她在科索沃战争期间的刚愎、凶狠、残暴,使人在她身上再也见不到女性温柔的蛛丝马迹。朝鲜族女性温柔贤惠,主要表现在家庭生活之中。她们对长辈,无论是亲生父母,还是对公公、婆婆,都发自内心地恭敬、孝顺。在她们心中,那就是上帝的化身,必须悉心照料,而不可有半点违逆的。在朝鲜族中,“婆媳不和”简直就是人神共愤的奇耻大辱。倘哪位女子对公婆不敬,走到大街上都会被人指指点点。据说就连她做出来的大酱,都会因其品行不正而变味的。作为妻子的朝鲜族女性,更把丈夫看得比自己重要十倍以上。在她们心中,那是太阳的化身。在她们眼里,丈夫永远是正确的。喝酒那是豪气,吸烟那是潇洒,打架那是勇敢,打老婆,也是爱的一种特殊表现方式。在与丈夫共同生活中,虽然她们实际上已经没有了自我,但她们就是心甘情愿。当然,这种极度的温柔,从一个角度上也助长了本来就严重存在的大男子主义气焰。随着时代的发展,朝鲜族女性这种盲目顺从的表现,已开始发生了变化。作为母亲的朝鲜族女性,堪称世界上最伟大的母亲之 一。她们对儿女的悉心呵护,是无与伦比的。有一位朝鲜族妇女,她丈夫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牺牲了。当时,她怀孕在身,生下这遗腹子以后,她以超人的毅力独撑着家庭生活的大厦,既要伺候尚且在世的老人,又要照顾幼小的女儿,还要参加繁重的体力劳动,以维持一家人的生计。如今,女儿早已大学毕业,在社会上做一份令人羡慕的工作。而这位老妈妈去已永远安睡在印刻着她全部人生轨迹的小山村里。上述故事,在朝鲜族当中,并不具有特别典型的意义,因为,在这个民族中,这样的故事太多,太普遍。 二是特别地能吃苦耐劳。朝鲜族是以水田劳动为主的,而水田劳动的许多精细的项目,如拔苗、插秧等,恰好更能发挥女性精心细腻的特点。因此,在水田劳动中,她们往往扮演着“主力军”的角色。男人扛着铁锹牵着牛,挖挖水沟整整地,说是一种“技术性”劳动,而许多繁重艰苦的活计却留给了妇女。妇女们不仅无一例外地要下地干活,而且还要把一日三餐准备得好好的。收工回家,丈夫双腿一盘,坐在炕上抽着烟,等着妻子把饭菜做好端上来,而妻子们进家后一般都直奔厨房去了。劳累了一天之后的夜晚,女人们还要准备明天的食物,还要脚踏纺车、打草绳,织草帘。在朝鲜族聚居的村屯里,我们看到六七十岁的老太太们,很少有腰杆挺直的。看着那苍苍白发和弯曲的腰背,使人自然地想到,是一生辛勤劳作(而且这种劳作在方式上大多是需要弯腰进行的)的艰辛,使她们透支了自己的健康,由此,也使人对其增加了几分敬重。延边地区的对外开放,也是朝鲜族妇女充当了急先锋的。她们背着重重的行包,到邻国去搞交换,做生意,异国他乡的坎坷路途上,不知洒下了她们多少泪水和汗水。
三是外柔内刚,富有牺牲精神。这已被无数的巾帼英雄的事迹所证明。温柔极致在特定的环
境下就会升华至勇敢无比。真正的温柔决不是懦弱的代名词,它必然是建立在绝顶的刚强之上的。人们熟知的抗联女战士“八女投江”的英勇壮举,其中就有李风善、安顺福两位朝鲜族女战士。1934年3月21日,中共东满特委书记童长荣同志在吉林省汪清县一个山沟里开会时,突然被敌人包围。突围中,童长荣腹部中弹,朝鲜族女战士崔今淑放弃自己逃生的机会,背着身负重伤的特委书记,边打边走,终于弹尽力竭,两人一同英勇就义。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龙县农业银行女职工白花子,在持刀歹徒抢劫银行财产时,奋不顾身地与歹徒展开殊死搏斗,保住了国家财产,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朝鲜族英雄女杰的故事,还可以举出很多很多。中国著
名诗人贺敬之到延边考察,看到和听到朝鲜族人民富于牺牲精神的事迹,心灵为之震撼,随手写下了“山山金达莱,村村烈士碑”的诗句。姹紫嫣红、迎春怒放的金达莱,正象征着朝鲜族女性美好的情操和坚毅的品格。
(摘自“跨入21世纪的中国朝鲜族”作者:王晓东)
朝鲜族习俗
1(白衣
朝鲜族喜爱穿素白衣服,故有“白衣民族”之称。
2(儿童七色衣
朝鲜族一向认为彩虹是光明和美丽的象征,因此,喜用七色绸缎给儿童做衣服,意在让儿童美丽幸福。
3(还甲和进甲
朝鲜族有古老的“还甲”、“进甲”祝寿仪式。“还甲”是庆60周岁,“进甲”是庆61周岁。祝寿仪式隆重而独具风格。
4(摔跤
摔跤是朝鲜族古老的体育运动项目,每逢端阳节或州庆日“9(3”进行。每到那时,摔跤强手争标夺魁,竞争非常激烈。人们常选一头肥壮的黄牛作为奖品奖给优胜者。 5(荡秋千
荡秋千是朝鲜族妇女的运动项目。一到端阳节或农闲时期,朝鲜族妇女们便穿着节日的盛装去参加秋千比赛。比赛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比荡起的高度,另一种是比踢铃的次数,即比耐力。
6(跳板
跳板也是朝鲜族妇女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比赛时,两个人分别站在一条五米长跳板的两端,一端的人先跳起后,凭借下降的力量猛踩跳板,将另一端的人反弹起来,被弹起的人下落时又将对方弹起。强手弹起时能有两三米高,还能做多种精彩动作。
7(九(三节
1952年9月3日是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成立之日,每年这一天,延边各族人民都有庆祝活动,久而久之已成为全民的一个节日。
8(老人节
延边确定老人比全国早10年。那是1984年,在朝鲜族人口占85,的延边龙井市东盛涌乡,老年人想给自己定个节日,经大家商讨,因8月15日是一年的成熟期,又是抗战胜利纪念日,便把这一天定为他们的节日。1986年,延边州委向全州推广,遂成为全州老年人的节日。每到这一天,儿女们前来祝寿,老人们欢歌起舞。
9(“六一”节
“六一”是国际儿童节,但在延边已演化成全民的节日。在这里,人们把“六一”儿童节活
动当成一项重大的爱幼活动。“六一”这一天,往往万人空巷,人们穿着节日盛装涌向公园进行游园活动。居住在延边的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受其感染,纷纷参加进来。
朝鲜族饮食
1(咸菜
咸菜是朝鲜族喜爱的倚仗佐餐食品。多以桔梗、蕨菜、白菜、萝卜、黄瓜、芹菜等为原料,洗净后切成段、块、丝,用盐卤上,然后再拌以芝麻、蒜泥、姜丝、辣椒面等多种调味品,吃起来咸谈适中,清脆爽口。
2(泡菜
也叫辣白菜,朝鲜语叫“吉木其”,是朝鲜族饮食中最有特色的一种。泡菜一年四季皆可制作。选上好的白菜(包心的为好)、萝卜、黄瓜等新鲜蔬菜,放在谈盐水中发酵,然后加入辣椒、姜末儿、白皮蒜、香菜籽等调料,数日后即可食用。
3(打糕
打糕是把糯米蒸熟后捶打而成。食用时切成块,蘸上豆面、白糖或蜂蜜等,吃起来筋道、味香。历来,朝鲜族把打糕作为上等美味,每逢年节或婚姻佳日及接待贵宾时,都要做打糕。 4(冷面
延边朝鲜族喜吃冷面。冷面现今在国内很有名气。冷面的主料是白面、荞麦面和淀粉。做时,先把和好的面用机械压入锅中,煮熟后捞出,用冷水前去冷却。然后加牛肉汤或者鸡肉汤,配以泡菜、辣椒、牛肉片、鸡肉丸子、苹果片、鸡蛋等佐料,即可食用。 朝鲜族过去在正月初四中午吃冷面,说是这一天吃了长长的冷面,就会长寿。现在一年四季都喜欢吃。
5(狗肉汤
狗肉是朝鲜族喜欢吃的肉食之一。一般喜欢熬汤,多在三伏天吃,认为热天吃了能滋补身体。现在一年四季都经常吃,但婚丧及佳节忌食狗肉。
朝鲜族代表性民族舞蹈简介
1(长鼓舞:
长鼓舞是朝鲜族代表性舞蹈之一,脱胎于传统的“农乐舞”,长鼓舞作为民间打击乐器,在农乐舞队里由长鼓手击打,起伴奏和渲染气氛的作用,当情绪高昂时,长鼓手常常随众人一起翩翩起舞,因其前身挎着长鼓,故在起舞时侧重于击鼓的形体动作,逐步创作出挎跳“大蹦子”等技巧,由此而被称为“长鼓演戏”。后经历代艺人创造丰富,长鼓舞便在二十世纪初期,以独立的表演形态从农乐舞里脱颖而出。
每逢佳节之日,民间常出现跳长鼓者,深受群众欢迎,延边歌舞团从50年代初起将长鼓舞搬上舞台,从而扩大了长鼓舞的影响,60年代又在独舞的基础上,创作出长鼓的群舞表演。 长鼓舞不仅鼓技惊人,花样翻新,亦在于表达喜悦,欢快的情绪,以优美的舞姿和娴熟的鼓技给予美好的艺术享受。
2(顶水舞:
顶水舞因舞者头顶水罐起舞而得名,是朝鲜族女性表演的传统舞蹈。
朝鲜族妇女习惯用头部顶着器物行走。在插秧、锄草季节,妇女们常头顶水罐将饮水或米酒等送至田间地头。顶水舞即在这种生活习俗基础上形成,而且一经形成,便在群众中间广泛流传。50年代初期,顶水舞在延边各地随处可见,成为当地群众性最广泛的民间舞蹈之一。 舞者顶的水罐,原是生活中的实物,后来为了便于起舞,多用纸糊的罐型道具,在表层上绘
以漂亮的花纹,轻巧别致。随着道具的变化,舞蹈动作也相应发展。顶水舞以“挫垫步”、“踏波步”、“碎步”为基本步伐,主要动作有“甜泉舀水”、“玉指弹珠”等。舞蹈通过模拟顶罐行进中的各种生活动作,抒发欢乐喜悦的内心感情,舞姿轻松优美。
3(农乐舞:
农乐舞是朝鲜族最有代表性的传统舞蹈形式。历史悠久,并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它源于农业生产的丰收及劳动,体现了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多在节日和喜庆佳节,由农民高举上书“农者天下之大本”的旗帜,手持各种乐器和道具欢歌起舞。
从高丽国时期,每逢农历正月初一、端午节、中秋节以及春插、夏锄、秋收季节,农民在田间地头自娱,借以抒发欢乐情感,鼓舞生产斗志,表达渴望丰收的心愿,称为“农乐游戏”,后来遂以“农乐”命名成为民俗歌舞。50年代初起延边歌舞团把农乐舞搬上舞台,成了该团的压轴节目。
农乐舞表演主要由“手鼓舞”和“甩象帽”组成。手鼓舞分有柄和无柄两种,动作极为丰富,基本技法是“跑步拉弓”,出自狩猎时以箭瞄准猎物的模仿动作。
甩象帽,属于独特的技巧表演,舞者以颈项的力量频频摇动头部,使所戴象帽的飘带旋转如风,似车轮飞转般在舞者的头部和身体前、后、左、右画出种种光辉耀眼的美好彩环。 象帽以飘带的长度分大、中、小三种,长者达12米,短者仅1(5米,介于中间者为中象帽;甩象帽动作花样翻新,含“平甩象”“左右甩象”及“主甩象”“抖露珠象”等,能够边甩边跳跃,表演出“甩象跨步”和“伏身甩象”等高难动作。
4(扇子舞:
扇子舞起源于传统巫俗,后来发展成为表演性的一种舞蹈形式,十五世纪后期,由流浪艺人组成的以卖艺为生的组织,为谋求生存,常在村落里进行各种表演,内含“绳上杂技”、“地面技艺”等,称为“歌舞百戏”,其中常有扇子舞蹈。
扇子舞由女子表演,通过舞动扇子抒发内心的喜悦之情。动作舒展大方,舞动扇子与执扇造型有机地融为一体,在舒缓的节奏中给人以优美典雅的感受,在轻快的节奏中则显得欢快活泼 教你如何用WORD文档 (2012-06-27 192246)转载?
标签: 杂谈
1. 问:WORD 里边怎样设置每页不同的页眉,如何使不同的章节显示的页眉不同,
答:分节,每节可以设置不同的页眉。文件――页面设置――版式――页眉和页脚――首页不同。
2. 问:请问word 中怎样让每一章用不同的页眉,怎么我现在只能用一个页眉,一改就全部改了,
答:在插入分隔符里,选插入分节符,可以选连续的那个,然后下一页改页眉前,按一下“同前”钮,再做的改动就不影响前面的了。简言之,分节符使得它们独立了。这个工具栏上的“同前”按钮就显示在工具栏上,不过是图标的形式,把光标移到上面就显示出”同前“两个字来。
3. 问:如何合并两个WORD 文档,不同的页眉需要先写两个文件,然后合并,如何做,
答:页眉设置中,选择奇偶页不同与前不同等选项。
4. 问:WORD 编辑页眉设置,如何实现奇偶页不同 比如:单页浙江大学学位论文,这一个容
易设;双页:(每章标题),这一个有什么技巧啊,
答:插入节分隔符,与前节设置相同去掉,再设置奇偶页不同。
5. 问:怎样使WORD 文档只有第一页没有页眉,页脚,
答:页面设置,页眉和页脚,选首页不同,然后选中首页页眉中的小箭头,格式,边框和底纹,选择无,这个只要在“视图”――“页眉页脚”,其中的页面设置里,不要整个文档,就可以看到一个“同前”的标志,不选,前后的设置情况就不同了。
6. 问:如何从第三页起设置页眉,
答:在第二页末插入分节符,在第三页的页眉格式中去掉同前节,如果第一、二页还有页眉,把它设置成正文就可以了
?在新建文档中,菜单―视图―页脚―插入页码―页码格式―起始页码为0,确定;?菜单―文件―页面设置―版式―首页不同,确定;?将光标放到第一页末,菜单―文件―页面设置―版式―首页不同―应用于插入点之后,确定。第2 步与第三步差别在于第2 步应用于整篇文档,第3 步应用于插入点之后。这样,做两次首页不同以后,页码从第三页开始从1 编号,完成。
7. 问:WORD 页眉自动出现一根直线,请问怎么处理,
答:格式从“页眉”改为“清除格式”,就在“格式”快捷工具栏最左边;选中页眉文字和箭头,格式,边框和底纹,设置选无。
8. 问:页眉一般是---------,上面写上题目或者其它,想做的是把这根线变为双线,WORD 中修改页眉的那根线怎么改成双线的
答:按以下步骤操作去做:
?选中页眉的文字,包括最后面的箭头?格式,边框和底纹?选线性为双线的?在预览里,点击左下小方块,预览的图形会出现双线?确定?上面和下面自己可以设置,点击在预览周围的四个小方块,页眉线就可以在不同的位置。
9. 问:Word 中的脚注如何删除,把正文相应的符号删除,内容可以删除,但最后那个格式还在,应该怎么办,
答:步骤如下:1、切换到普通视图,菜单中“视图”――“脚注”,这时最下方出现了尾注的编辑栏。2、在尾注的下拉菜单中选择“尾注分隔符”,这时那条短横线出现了,选中它,删除。3、再在下拉菜单中选择“尾注延续分隔符”,这是那条长横线出现了,选中它,删除。4、切换回到页面视图。尾注和脚注应该都是一样的。
10. 问:Word 里面有没有自动断词得功能常常有得单词太长了,如果能设置下自动断词就好了
答:在工具―语言―断字―自动断字,勾上,word 还是很强大的。
11. 问:如何将word 文档里的繁体字改为简化字,
答:工具―语言―中文简繁转换。
12. 问:怎样微调WORD 表格线,WORD 表格上下竖线不能对齐,用鼠标拖动其中一条线,可是一拖就跑老远,想微调表格竖线让上下对齐,请问该怎么办,
答:选定上下两个单元格,然后指定其宽度就可以对齐了,再怎么拉都行pressAlt,打开绘图,其中有个调整坐标线,单击,将其中水平间距与垂直间距都调到最小值即可。打开绘图,然后在左下脚的绘图网格里设置,把水平和垂直间距设置得最小。
13. 问:怎样微调word 表格线,我的word 表格上下竖线不能对齐,用鼠标拖动其中一条线,可是一拖就跑老远,我想微调表格竖线让上下对齐,请问该怎么办,
答:可以如下操作:?按住ctl 键还是shift,你have a try?double click the line, try
it )?打开绘图,设置一下网格(在左下角)。使水平和垂直都为最小,试一把~,?press Alt
14. 问:怎么把word 文档里已经有的分页符去掉,
答:先在工具―― 选项―― 视图―― 格式标记,选中全部,然后就能够看到分页符,delete 就ok了。
15. 问:Word 中下标的大小可以改的吗
答:格式―字体
16. 问:Word 里怎么自动生成目录啊
答:用“格式样式和格式”编辑文章中的小标题,然后插入-索引和目录
17. 问:Word 的文档结构图能否整个复制 论文要写目录了,不想再照着文档结构图输入一遍,有办法复制粘贴过来吗,
答:可以自动生成的,插入索引目录。
18. 问:做目录的时候有什么办法时右边的页码对齐,比如:1.1 标题..........11.2 标题...............2
答:画表格,然后把页码都放到一个格子里靠右或居中,然后让表格的线条消隐就可以了,打印出来就很整齐。
19. 问:怎样在word 中将所有大写字母转为小写,比如一句全大写的转为全小写的答:格式-更改大小写-小写
20. 问:在存盘的时候,出现了问题,症状如下:磁盘已满或打开文件过多,不能保存,另开新窗口重存也不管用。如何解决,
答:把word 文档全选,然后复制,然后关掉word,电脑提示你粘贴板上有东西,要不要用于别的程序,选是,然后,再重
新打开word,然后粘贴,然后,保存。
21. 问:WORD 中的表格一复制粘贴到PPT 中就散掉了,怎么把WORD 里面的表格原样粘贴到PPT 中,
答:1)比较好的方法是:先把表格单独存为一WORD 文件,然后插入,,对象,选由文件创建,然后选中上面的WORD 文件,确定;2)还可以先把表格copy 到excel 中,然后copy 到PPT 中,这个也是比较好的办法;3)可以先做成文本框,再粘贴过去;4)复制粘贴,但是在PPT 中不能粘在文本框里面;5)拷屏,做成图片,再弄到PPT 里面。
22. 问:有没有办法将PPT 的文字拷入WORD 里面,
答:另存就可以了。只要以.rtf 格式另存即可
23. 问:word 中图片的分栏如何处理,假如有:1 2 图3 4 这样的结构,我想实现:1 3 图(要横跨两栏)2 4 但是,试了半天总是:1 2 图3 4 怎么办呀,help~
答:设置图片格式――版式――高级――文字环绕――环绕方式选上下型――图片位置――对齐方式选居中――度量依据选页面,要先改文字环绕,然后才能改图片位置
24. 问:用word 写东西时字距老是变动,有时候自动隔得很开,有时候进入下一行的时侯,上一行的字距又自动变大了,这是为什么,怎么纠正啊,
答:是因为自动对齐的功能,格式――段落――对齐方式可以选。还有允许断字的功能如果check 上,就不会出现你说的情况了。
25. 问:在使用WORD 的样式之后,如标题1、标题2 之类的,在这些样式前面总会出现一个黑黑的方块,虽然打印的时候看不到,但看着总是不舒服,有没有办法让它不要显示呢, 答:“视图”,,“显示段落标志”,把前面的勾去掉。其实这个很有用,可以便于知道哪个是标题段落
26. 问:文章第一页下面要写作者联系方式等。通常格式是一条短划线,下面是联系方式,基金支持等。这样的格式怎么做出来,就是注明页脚吗,
答:插入――脚注和尾注
27. 问:文字双栏,而有一张图片特别大,想通栏显示,应该怎么操作, 答:可以选择的内容,按双栏排。选择其他内容,按单栏排。
28. 问:Word 里面如何不显示回车换行符,
答:把视图-显示段落标记的勾去掉或工具-选项-视图-段落标记
29. 问:有没有方法把WORD 里的软回车一下子替换掉,识别出来的文字全带着软回车,能把他们一次全删掉吗,,
答:查找,替换,按CTRL+H;软回车好象是^l,在特殊字符里有
30. 问:在WORD 里的框框里怎么打勾,
答:画个文本框,文本框里写一个钩,然后拖过去;或者先在WORD 里插入符号“?”,然后选中“?”,到-》格式-》中文版式-》带圈字符-》选“?”
31. 问:还是不行,这样拷过去的框框字体是windings 的,而原来的是宋体的,两者有很大的区别。
答:根据模板新建专业型传真,里面有框,双击后打勾,copy 就ok
32. 问:Word 中怎么在一个英文字母上打对号,
答:透明方式插入图片对象,内容是一个?
33. 问:WORD 里怎么显示修订文档的状态,文档修订后,改后标记很多,但是在菜单里没有“显示修订最终状态”等,怎么调出来,
答:工具,自定义,命令,类别(工具),命令(修订),把“修订”等拖到工具栏上
34. 问:怎样把许多分开的word 文档合并成一个文档。我的论文是按照章节分开写的,但现在图书馆要提交电子版的学位论文,是一个文档的,我找了很多选项但好象不能合并,选择插入文件功能,可以加入内容,但文档中的页眉却插不进去,有谁有高见, 答:acrobat6 可以直接把多个文档打印成一个pdf 文档。可以提交pdf 格式的论文,先一个一个word 文档转换为pdf 格式的,然后在pdf 文档菜单的文件菜单中,选上作为pdf 格式打开,追加上就可。
35. 问:Word 里面要写方程式怎么办啊,
答:插入,对象,公式编辑器equation,如果没有公式编辑器Equation,要自己从光盘中安装,或者安装Mathtype 公式编辑器按右键把它拖出来,,插入,,命令,,自定义,,工
具应该是倒过来
36. 问:想在WORD 里面表示矩阵,怎样才能画出那个很大的矩阵括号, 答:装公式编辑器mathtype 好了~:)
37. 问:Word 的公式编辑器怎么安装,
答:工具,自定义,插入,公式编辑器,把它拖到工具条上即可;或者安装OFFICE 后,再次安装,选增加功能吧,会有提示的
38. 问:Word2000 下调用公式编辑器的快捷键
答:点击菜单[工具]-[自定义],点击对话框下方[键盘],在[类别]里选择[插入],在命令里选择[InsertEquation],指定你的快捷方式
39. 问:WORD 中出现公式的行往往要比只有文字的行来得宽,如何把这些行改的跟只有文字的行一样宽,
答:段落行距设为固定值即可。这样会有一个问题,比如设置为18 磅,有些公式符号(特别是有下标的)不能全部显示打印稿可以显示。怎么解决这个问题,这个如何解决还需要考虑。
40. 问:我的文档就是公式多,应该怎么办,
答:公式多的时候,最好的消除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每打几个公式就要存盘,如果连续打太多,就会出现这个问题。出现问题的时候:?选中所有内容,ctrl,C?把WORD 所有文档关闭。
?最关键:出现一条信息,务必选择“是”?重新打开WORD 编辑器,?ctrl,V,粘贴?ctrl,S,存盘
41. 问:怎样在word 里面的公式编辑器中输入空格,
答:ctrl+shift+space
42. 问:如何使word 中公式全都小一号,一个一个选实在麻烦
答:在Mathtype公式编辑器中:首先,在Mathtype 中的菜单Size 中选define,定义所需的字号大小;再次,在Mathtype 中的菜单preferences 中的equation preference 的save to file 存贮所定义的字号文件;返回word 中:在Mathtype菜单中选Format equation1)在MathType preference file 中,选你刚才所定义的文件;2)在Range 中,选Whole document。最后,选OK,即OK了。
43. 问:如何将WORD 中的公式编缉拉到外面
答:工具,自定义,命令,插入,右边找公式编辑器,往上脱
44. 问:怎样可以去掉word 里面公式,或是图片上方总是出现的灰色的横条啊,以前没有的,不知道怎么跑出来了,看着怪晕糊的。。。。。
答:工具,选项-视图-域底纹,选不显示,或选取时显示,就可以了
45. 问:整个论文用一个WORD 文档,太大,不好编辑,一个地方有增删,后面那么长一个文档版面分布会变得乱七八糟,特别是图表之类的东东。想让每章的偶数页自动显示自己的章号和题目,WORD 里这个能够自动实现吗,
答:不要整个论文放一个WORD 文档,一章一个,然后每章就可以奇偶分开处理了
46. 问:论文按照章节写的,想把它们合并成一个文件,并保持原有的文件格式。采用了在文件末尾插入分节符的方法,但插入后有些文件的部分格式发生了变化,请问如何解决, 答:用主控文档的方法比较好,在大纲模式里设置的;采取插入文件的方式,格式有些变化
47. 问:WORD 里边怎么样显示行号,
答:在页面设置那里,板式选项,最下面有个行号选项
48. 问:Word 里面怎么插入半个空格,
答:先在word 的工具栏上,点中双箭头那个纽,就可以看到原先看不到的空格,然后再编辑一下这个空格的大小,比如小五或小四什么的。
49. 问:只要一回车,或是改变光标位置的任何操作,都会使上一行的)变成,,有人遇到过这个问题么,
答:是不是设置了自动替换啊,符号里的自动替换看看吧~
50. 问:WORD 有没有可以按单词的首字母进行排序,就是从A-Z 进行排 答:表格中的内容可以按照拼音排序,弄到excel 里,排序,再回来
51. 问:怎么在word 里面打R^2
答:先打R2,然后用鼠标选中2,同时按Ctrl,“shift”和+
52. 问:Word 中发现空格都是小圆点,是怎么回事情,每输入一个空格就出现一个小圆点,怎么把它消除掉啊,这个空格会打印出来吗,
答:不会打印出来,如果想不显示:工具,选项,视图格式标记中前面的勾去掉即可
53. 问:word 如何使两个表格能排在一起,我做的表格每一个都比较小,但是表格数比较多,我想两个表格排成一行,请问该怎么做,
答:试试在局部分栏,每个分栏中一个表格。
54. 问:为什么换机器打开WORD 文档排版变了,在一台机器上排好板的WORD 文档换在另一台机器打开就变了,页码都不对了,怪哉。
答:是默认的页面设置不一样吧,或者版本不同
55. 问:Word 里面插入表格的问题,同一表格前后两行被分在了不同的页上,想他们在同一页怎么做,
答:转换成图文框可能更容易排版一点,或者加个文本框
56. 问:怎么在word 里画坐标图在word 里有了坐标图,文字却加不加去怎么办 答:作图时直接将文字加上去;word 中的绘图工具条,文字环绕里面寻找合适的方案,把图放在文字的底层
57. 问:WORD 文件有密码,怎么办呢,
答:找破解软件,比如advanced_office_2000_password_recovery_pro_v1.03,但不一定好用。
58. 问:怎么给word 文档加密,
答:打开文档,另存为―工具―常规选项―打开、修改权限密码,保存
59. 问:Word 文件怎么转化为postscript 文件,
答:先转化为pdf,然后打印到文件,通过distiller 生成ps。
60. 问:Word 无法识别origin 中的汉字怎么办,用origin 做的图形中有汉字,copy 到word 中就成了问号,因此我不得不先用export 把图形变为jpg 文件才能解决这个问题,有没有方便的解决办法,
答:ORIGIN 里面的字体改成宋体或者仿宋
61. 问:请教怎么把Origin 中的图表拷贝到Word,
答:点origin 的Edit 菜单里的copy page 到word 里粘贴就行了
62. 问:把origin 的图复制粘贴到word,总有一大块的空白,这个空白有什么工具可以去掉吗,还有就是用word 自带的图表工具画图时,也是有一大块空白去不掉,这个可以解决吗,
答:右键选择图片工具栏,点裁减
63. 问:插入的图片为什么老是处于页面的顶端,想拖下来放到其他地方,却又自动跑到顶端去,就是拖不下来,请问该如何处理
答:改变图片的属性,就可以了。
64. 问:如何保证一幅图像固定在某一段的后面,另一段的前面,而不会因为前面段落的删减而位置改变,
答:右键点击图片,设置对象格式―版式―嵌入型
65. 问:如何把在WORD 里面图形工具画的图转化为jpg,
答:另存为html 格式,然后在html 文件对应的文件夹里找
66. 问:请问什么格式的图片插入word 最清晰,手头持有png 和tif 格式,复制粘贴到word 中模糊一片,请问转换成什么图片格式用于word 最清晰,什么方法(插入图片来自文件还是直接复制粘贴)对清晰度有否影响,
答:emf,eps 等矢量图最清晰,不会因为缩放损失分辨率,而jpeg,bmp 等点阵图就不行了。
67. 问:在WORD 中如何让图片的左、上、下边都是文本,
答:在分栏的数量为1的情况下实现。图片选中后右键,设置图片格式--版式-四周型就可以了
68. 问:jpg 文件插入word 文件以后怎么让文件变小,jpg 格式图片插到word文件以后文件变的巨大,有什么方法可以让它小一点,最好能一张软盘放的下。
答:两个方法:?用photoshop 改变图片的分辨率,当然要看得清楚,然后插入word?word 有强大的压缩功能,把文档另存为比如:temp.doc,看看是不是小了很多。
69. 问:Matlab 仿真图片大家一般怎么弄到word 里面的相对横轴和纵轴修改一下的说 答:一般都是在Matlab 里面把所有的直接修改好了,然后再保存的时候用jpg 格式,在word 中间导入就好了
70. 问:如何向WORD 中的图片添加文本,想在图片上输入一些说明文字
答:插入文本框,将版式设成“悬浮”在WORD 的绘图工具里面有个自选图形,找到你要的括号,直接在页面上画就可以了。可以移动,大小也可以改。然后把他挪到文字边上,即可。一个小窍门就是用CTRL+箭头可以进行微调。如果你觉得经常需要对这些文字编辑,怕图形错位的话,可以将需要的文字打在一个文本框里,记得将文本框设置成透明无色的(这样就看不见文本框了),然后将文本框和你的括号(或其他符号)组合成一个图形,就万无一失了
71. 问:AUTOCAD 的图拷贝到WORD 下如何处理
答:有几种办法:一是可以在WORD 中进行CAD 编辑的方法:将CAD 的背景设为白色,然后将CAD 窗口缩小,到你想复制的图形的大小,正好可以容纳就可以了,否则WORD 里面有很大的空白,然后,拷贝,选中所有的图形中的线条,右键。到WORD 中粘贴。二是,先转为wmf 文件,具体先将窗口缩小,如上,然后,按emport,选中线条,存储。WORD 中,插入,图形,来自, 文件,找到文件就可以插入了。
72. 问:文章用WORD 打开时,原有的公式全是红叉,以及WORD 中图变成red cross(红叉)怎么办,
答:基本上没有办法挽救回来了,只能重新插一遍图。据微软的技术支持所说,红叉是由于资源不够引起的。也就是说,如果你所编辑的文档过大,可能因为资源问题导致图片无法调入,从而显示红叉。可是实际情况是,有时候所编辑的文档并不大,可是还是出现红叉。这就可能是因为你设置了快速保存,在选项菜单中可以找到。这是由WORD 的文档结构所决定的。当你设置为快速保存时,每次保存的时候只是把你改动过的部分添加到文档尾部,并不重写文档本身,以达到快速的目的。所以,你会看到一个本来并不长的文档的实际大小可能有好几兆。当取消了快速保存后,文档长度将大大减小。还有一个减小红叉出现可能性的办法是把图片的属性中的浮动去掉。这样可能在编辑的时候有一定的困难,但是对于避免红叉的出现确实很灵。再说一句,一旦红叉出现了,应该是没有办法恢复的,只有再重新贴图。
73. 问:如果Word 突然定在那里了怎么办,
答:重新打开会回复,或者在word自身的templates 里面找到近期文件,重写的不用太多。
74. 问:如何解决word 说磁盘已满不让保存的问题,
答:有时候,当要保存一个文件时,Word 会弹出一个对话框说是磁盘空间已满,无法保存文件,可实际上磁盘上空间还很大。这是非常令人恼火的一件事情。这一信息最常见的原因是Temp 文件夹已经达到了一个文件夹中可以包含的最多文件数的上限。这时的解决方法很简单:在【资源管理器】中右击安装有Windows 系统的磁盘,在出现的快捷菜单中单击【属性】,将出现【属性】对话框,从【常规】选项卡中选择【磁盘清理】按钮,此时将出现【磁盘清理】对话框。执行磁盘清理完毕以后,Windows 会弹出一个新的对话框。在【要删除的文件】框中选中【临时文件】选项,然后选择【确定】。Windows 将删除临时文件。要人工删除临时文件,进入临时文件夹,删除任何旧的临时文件(临时文件以波浪号开始,以(tmp 扩展名结束),返回Word,再次试着保存文件。如果此时还不能正确保存文档,可以采取以下的方法,步骤如下:(l)按Ctrl,A 选定整个文档。(2)按Ctrl,C 将整个文档复制到内存中。(3)关闭Word 程序。此时系统会提示:您将大量文本放在了'剪贴板'中,是否希望在退出
Word 后这些文本仍可用于其他程序,。(4)选择【是】按钮。(5)重新打开Word 程序。(6)按Ctrl,V,将复制下来的文本粘贴到新文件中。注意:在删除临时文件时,可能会出现一个对话框,提示不能删除正在使用的文件。这是因为Windows 运行的时候,需要不断地用到一些临时文件。因而,在人工删除临时文件时,试着在开始时只删除几个文件,然后对桌面上的回收站进行清空。否则可能无法删除所有选择的文件。
作文二:《朝鲜族的风俗习惯V》4200字
坚守精品文档主页地址:
://.docin./afeidoc81 ,年年父亲节祝福短信大全3 ,年高考励
志短信大全 ,年父亲节短信精选
朝鲜族的风俗习惯
(1)服饰
朝鲜族喜穿素白衣服,一般为短衣长裤。男子上衣斜襟无扣,用布条打结外加坎肩,下衣裤裆肥大,裤脚系带。妇女短衣斜襟无钮扣,以彩带为结,长裙分缠裙、筒裙(只限婚前)。老年妇女多穿白色长裙,中年妇女多穿缠裙,长及脚跟。年轻妇女的裙幅多为色彩鲜艳的绸缎。近代男子多穿平面白胶鞋,劳动时穿草鞋。女子穿船形胶鞋。现在除节日或民族集会外,朝鲜族基本不穿民族服装,和汉族已无甚差别。
(2)饮食
朝鲜族以为米饭为主,多为大米饭、二米饭,汤每餐必备,尤喜喝大酱汤。
,再抹入辣白菜,一般制法将白菜用盐水浸泡几天,洗后辣椒、葱、蒜、姜等调料。有条件时还可加苹果、梨片等,然后窖藏,半月后便可食用。还可用萝卜、芥菜、英菜等同法腌制。
冷面,三分淀粉、七分面压制而成。煮熟捞出冷却,再用牛肉或鸡肉熬汤,并放入甘草、胡椒、花椒、生姜、味精、糖
1
醋等制成冷面汤,吃时再放入牛肉片、黄瓜丝、芝麻、辣椒面等适口调料。
狗肉是朝鲜族喜吃的肉食之一,除婚丧及节日不吃狗肉外,其他季节都可吃狗肉。但多半是在伏天或患者康复时为补养而杀狗。杀时将狗吊起,四蹄放血,退毛。用其肉、皮及五脏做汤,肉加调料凉食,其味鲜美可口。
朝鲜族饮具器皿别具风格,一般一灶两锅,其锅邦深底阔,特别铁盖,便于焖饭,但炒菜不便。一般是一锅饭、一锅汤。桌中间一盆饭,一人一匙,并备有凉水。器皿讲究卫生,女人用坛罐顶水(现已不见)。
(3)居住
多居马尾式住宅,建于近水源方便之处。房屋以木搭架,用拉哈辫抹泥为墙,屋顶四面坡,用稻草覆盖。每房有四扇或五扇门(同时也是窗),室内通屋为炕,进屋脱鞋,盘腿而坐。农村在房屋东端室内养一头大黄牛,院内放牛车及捣米用的杵臼。近年朝鲜族已发生变化,砖瓦结构的住宅日益增多,民族风格的室内设计日渐减少,一切向现代化发展。
(4)丧葬
先将尸体头向西抬到七星板上,放在屋里摆上供品,这时赶制寿衣。家人与近-亲穿好丧服,男子戴麻制丧帽,女戴麻制丧圈。灵柩放三天、五天、七天、九天不等。吊丧者向遗体三叩首,同时带去礼物。出殡前给死者擦身换衣,并把尸体用
2
麻布捆三处入棺。下葬时家属抬着死者的灵柩,放在挖好的墓穴里掩埋,直系亲属对死者要连祭三年。近年移风易俗,也出现了深葬,火化等。
(5)礼仪
朝鲜族礼节很严。晚辈对长辈说话必须用敬语;平辈之间初次见面也要用敬语;与长者同路时,年轻者必须走在长者后面;路遇认识的长者,要问安让路;就餐时给老人摆单人桌,父子不同席,儿媳恭顺地侍候,待老人吃完,全家才能就餐;晚辈不能在长辈面前喝酒,席间若无法回避时,年轻人应举杯背席而饮;年轻人不能在老人面前吸烟,不能借火,更不能和老人对火。
(6)婚姻
朝鲜族青年男女在共同的劳动或学习中,产生爱情欲订婚时,必须先向各自的老人表明心意,以后,由男方父母带儿子去女方家求婚。如女方父母拒见,则预示婚事不谐。如双方老人见面,男女青年则可旁听,说明婚事有成功希望。如双方父母议妥,则男青年需先向妇方父母叩头,然后,女青年再向男方父母叩头。男女青年还必须明确表示愿意赡养双方老人,到此,亲事即告订妥。
订亲后,选吉日。由男方携佳肴至女家,由女方邀亲友共同饮酒。至夜幕降临,方撤下酒席,奏乐。不分男女老少,一同跳舞。唯女方父母告退归家,以表不忍女儿即将离家外嫁。
3
朝鲜族人无女方向男方索取财物的陋习,只由男方买些服装和姑娘所爱之物相赠,以表订亲之意。举行婚礼时,男女双方各备丰盛酒席。男方先备牛车,车上铺新被,新郎偕同二三名傧相,身穿礼服胸佩红花,去女家接新娘。至女家,新郎先被推进一无人的房间——室内摆放一桌丰盛酒席,女方给新郎连斟三杯酒。其后,新郎将酒菜各选一点,用一张白纸包上,带上一瓶白酒,请人送回自家,表示婚事惬意,女家招待甚丰。接着女家又给新郎送上一碗大米饭,里面埋上三个鸡蛋。新郎要剩半碗饭一个鸡蛋给新娘,象征此后共吃一锅饭,有难同当,有福同享,永成鸾凤之好。傧相于席间也选一点菜肴,带回家中,以示同喜。
此仪式结束后,新郎新娘向老人行跪拜礼,以谢玉成。然后新娘带妆奁上车与新郎回家。
回归途中,赶车人故意把车赶进横垄地里任其簸簸,同车
不可支。车进村边,村人穿民族服装,载歌载舞人欢笑一团,乐
迎接新娘。此时由男家向赶车人献出一小桌酒菜。宴罢,赶车在村中转几圈,再乘兴将车赶到新郎家。新郎新娘下车后,步入屋内举行婚礼,仪式与在女方家相似。仪式后,在场男女老幼同歌共舞。此时,新郎新娘“三问三答”,其内容是对老人的尊敬、对幼辈的爱抚及双方海誓山盟之类的话语。宴罢,客归,新郎新娘入洞房。婚事完毕。
土家族人民勤恳耕山,善于渔猎,并在冬春季节“赶杖”
4
(围猎)。主食包谷、稻米,土家族地区最普及的风味食品是糯米粑粑、米炕腊肉和唐馓。在服饰方面,女装为短衣大袖,右衽开襟,滚镶2~3层花边,原着8幅罗裙,后改为镶边筒裤;男装为对襟短衫,头缠2~3米长的青丝帕。很多地方土家族的服饰与汉族差不多。只有在隆重集会和节日,或偏僻山村,能见到土家族传统服饰。在住宅建筑方面,土家山乡的吊脚楼最为有特色。这是一种干栏式结构,楼下喂养牲畜或堆放杂物,楼上作姑娘们的闺房,是织布、绣花、绩麻、做鞋之所。这种设计,既克服了山区地势不平的限制,又最大限度地利用了空间;既通风,又防潮;既安全,又卫生。
土家族在古代曾流行过姑家女儿必嫁舅家(称为还“骨种”)的交错从表优先婚姻。还有兄亡弟收嫂,弟亡兄纳弟媳的收继婚。男女原多对歌相爱结婚。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婚姻逐步受到财产的限制和父母的约束,直至建国前,盛行封建买卖婚姻。建国后,自由恋爱,婚姻自主多了起来,但在农村父母包办婚姻依然存在。过去多行火葬,送葬时请土老师(巫师)念经,道士开路。后来受汉族的影响,实行土葬。
在节庆方面,以过四月八、六月六和土家年为主要节日。最隆重的是过土家年,俗称过“赶年”,即赶在汉族过年的前一天进行,大年为腊月二十九,小年为腊月二十八。
土家族主要分布在湖南省西北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北省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宜昌的五峰土家族自
5
治县、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以及四川省石柱、秀山、酉阳、黔江等县,与汉、苗等族杂居。
聚居地区,风土人情和风俗习惯
【语言文字】
土家族有自己的语言,土家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语支未定。大多数人由于长期与汉族杂居,很早就开始使用汉语、汉文,只有湖南的永顺、龙山、古丈等聚居地区,还完整地保留着土家语。本民族无文字,通用汉文。
【服饰】
土家族女装为短衣大袖,左袄开襟,滚镶2~3层花边,镶边筒裤;男装为对襟短衫。“过赶年”,即提前l~2天过年,是其重要节日。土家族男子穿琵琶襟上衣,缠青丝头帕。妇女着左襟大褂,滚两三道花边,衣袖比较宽大,下着镶边筒裤或八幅罗裙,喜欢佩戴各种金、银、玉质饰物。
【民居】
土家族爱群居,爱住吊脚木楼。建房都是一村村,一寨寨的,很少单家独户。所建房屋多为木结构,小青瓦,花格窗,司檐悬空,木栏扶手,走马转角,古香古色。一般居家都有小庭院,院前有篱笆,院后有竹林,青石板铺路,刨木板装壁,松明照亮,一家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宁静生活。
【习俗】
男女多经对歌相爱结婚。有“哭嫁习惯”习惯。女子在
6
出嫁前7-20天开始哭,哭嫁歌有“女哭娘”、“姐哭妹”、“骂媒人”等。开始是轻歌唱,越接近嫁期越悲伤。直到哭的口干舌噪,两眼红肿。他们把是否善于哭嫁作为衡量女子才德的标准。
土司制度前,土家族实行火葬。土司制度时期至今实行土葬,葬礼由土老司主持操办,土老司祭祀亡人时,将天窗口的纺车倒纺三下,念经送亡人过天桥上天廷。然后假扮亡人,围绕“哈哈台”转圈出门,死者子女跟随土老司哭丧,土老司唱丧歌,吹牛角,顿时火炮连天,哭唱哀鸣,极为悲痛,历时几天几夜。然后将装好遗体的棺木抬上山埋葬。改土归流至民-国时期,土家族丧葬由道士主持,停尸三、五、七日后,由道士根据主人家境做不同等级的道场,有“小十王”、“大十王”、“隔夜素堂”、“一竖桅”、“二竖桅”、“七竖桅”等名称。一般道场都履行下柳床、开路、荐亡、交牲、上熟、散花辞解、解灯、打烧棺、辞灵、扫堂等具体操作程序。死者亲属披麻戴孝,跟随道士行丧礼,还请人唱孝歌,以哀吊亡人。新中国成立后,土老司、道士停止活动,以开追悼会唱丧歌代替道常
【宗教信仰】
受汉族影响在宗教方面,主要迷信鬼神,崇拜祖先。这些神不是他们自己的神。过去有巫师驱鬼。有的地方信道教。每逢年节都要大敬祖先,初一、十五也要进行小敬。祭祖的食品有猪头、团馓、粑粑、鸡鸭和五谷种等。有的在每餐饭前,
7
先用筷子夹少量的菜插在饭上敬默一会儿,表示请已故先人先吃,然后自己才开始食用,农历六月六日为祭土王,每个村寨都要设摆手堂,将猪头、果品等祭品放摆手堂前。十月朔日祭冬,宰鸡鸭设筵宴客。此外,土家族还敬灶神、土地神、五谷神、豕官神,在修房造屋时祭鲁班,祭品除酒肉外,还要一只大公鸡。
白虎崇拜:白虎在土家人的心目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土家族自称是“白虎之后”。相传,远古的时候,土家族的祖先巴务相被推为五姓部落的酋领,称为“廪君”。廪君率领部落成员乘土船沿河而行,行至盐阳,杀死凶残的盐水神女,定居下来。人民安居乐业,自然廪君也深受人们的爱戴。后来廪君逝世,他的灵魂化为白虎升-天。从此土家族便以白虎为祖神,时时处处不忘敬奉。每家的神龛上常年供奉一只木雕的白虎。结婚时,男方正堂大方桌上要铺虎毯,象征祭祀虎祖。除了进行宗教式的虔诚敬祭,土家人的生活中也随处可见白虎的影子。其意用虎的雄见来驱恶镇邪,希翼得到平安幸福。
【饮食习惯】
土家族平时每日三餐,闲时一般吃两餐;春夏农忙、劳动强度较大时吃四餐。如插秧季节,早晨要加一顿“过早”,“过早”大都是糯米做的汤圆或绿豆粉一类的小吃。据说“过早”餐吃汤圆有五谷丰登、吉祥如意之意。土家族还喜食油茶汤。日常主食除米饭外,以包谷饭最为常见。有时也吃豆饭,粑粑
8
和团馓也是土家族季节性的主食,有的甚至一直吃到栽秧时,过去红苕在许多地区一直被当成
[1] [2] [3] 下一页
9
作文三:《朝鲜族的民间风俗有哪些》10900字
管理资料下载 ://.downhot. 最好的管理资料下载网站
朝鲜族的民间风俗有哪些
【风俗习惯】 婚俗 朝鲜族的婚姻为一夫一妻制。按照传统习惯,近亲、同宗、同姓不婚。"男主外,女主内"是一种普遍习俗。父子关系是一切人伦关系的基础。讲求父慈子孝,长子赡养父母。社会上老人受到尊重,人们非常鄙弃不孝不敬的人和行为。多数地区居民实行土葬,散居在城镇的则实行火葬。 姑娘和小伙的接触传话,需要一个"媒人"。首先,男方家要让媒人到女方家"看善",与汉族的"相亲"相似,如满意,小伙正式向姑娘求婚,女方若也同意,男方家就往女方送"四柱"。四柱就是在一张纸上写着姓名和星辰宿象(出生的年月日时)女方再拿姑娘的四柱与之对"穹合",所谓"穹合"就是指男女的属相是否相顺而不相克。如二人生肖相合,女方就经媒人通知男方家,说两个人的"穹合"相对,男方可"择日"确定举行婚礼的日期并送彩礼到女方家,一般要有"青缎"、"红缎"等。 结婚仪式在新娘家举行。新郎一行人手捧用红包巾包着的木雕大雁来到新娘家后,新娘家用木盆把木雁接过去,然后把新郎让进客房--"舍廊房",新郎在此戴上纱帽,系上冠带,新娘头上戴"簇头里",手戴"汉衫"走进樵礼厅举行结婚仪式,结束后,新郎便开始"赏大桌",即品尝佳肴,由新娘家的客人和自家的亲戚们陪同。行过樵礼仪式后,双方便正式结为夫妻。 服饰 朝鲜族比较喜爱素白服装,民族传统服饰为韩服。妇女服装为短衣长裙,叫"则高利"和"契玛"。男子服装为短上衣,外加坎肩,裤腿宽大。外出时多穿斜襟以布
短衣长裙,是朝鲜族妇女服饰的一大特带打结的长袍,现在改穿制服或西服。
点。短衣有长长的白布带在右肩下方打蝴蝶结。长裙多有长皱褶。裙有缠裙、筒裙、长裙、短裙、围裙之分。短衣,朝鲜语叫"则高利",是一种斜领、无扣、以带打结、只遮盖到胸部的衣服;长裙,朝鲜语叫"契玛",腰间有细褶,宽松飘逸。这种衣服大多用丝绸缝制,色彩十分鲜艳。 年轻女子一般爱穿筒裙、短裙,老年妇女常穿缠裙、长裙。冬天,中老年妇女在上衣外加穿棉(皮)坎肩。 朝鲜族一般喜欢素白色,以示清洁、干净、朴素、大方,故朝鲜族自古
白衣民族"之称,自称"白衣同胞"。 男装衣短,裤长肥大,加穿坎肩,也有有"
外着道袍或朝鲜长袍者。道袍是过去士大夫、儒生的常服,后成为男子出门时的礼服。长袍当大衣穿,有单、夹、棉之分。 食俗 朝鲜族的传统风味食品很多,其中最有名的是打糕、冷面、泡菜。打糕是用蒸熟的糯米打成团、切块、撒上豆面并加稀蜜、白糖 制成。冷面是在荞麦面中加淀粉、水,和匀成面条,煮熟后用凉水冷却,加香油、辣椒、泡菜、酱牛肉和牛肉汤等制成,吃起来清凉爽口,味道鲜美。泡菜是将大白菜浸泡几天,漂净,用辣椒等作料拌好,放进大缸密封制成。腌制时间越长,味道越可口。 朝鲜族喜欢食米饭,擅做米饭,用水、用火都十分讲究,做米饭用的铁锅,底深、收口、盖严,受热均匀,能焖住气儿,做出的米饭颗粒松软,饭味纯正。一锅一次可以做出质地不同的双层米饭,或多层米饭。各种用大米面做成的片糕、散状糕、发糕、打糕、冷面等也是朝鲜族的日常主食。 朝鲜族日常菜肴常见的是"八珍菜"和"酱木儿"(大酱菜汤)等。"八珍菜"是用绿豆芽、黄豆芽、水豆腐、干豆腐、粉条、桔梗、蕨菜、蘑菇八种原料,经炖、拌、炒、煎制成的菜肴。大酱菜汤的主要原料是小白菜、秋白菜、大兴菜、海菜(带)等以酱代盐,加水焯熟即可食用。 咸菜是日常不可缺少的菜肴。朝鲜族泡菜做工精细,享有盛誉,是入冬后至第二年春天的常备菜肴。泡菜味道的好坏,也是主妇烹调手艺高低的标PPT模板下载 ://ppt.downhot./ 最好的PPT模板下载网站
管理资料下载 ://.downhot. 最好的管理资料下载网站 志。朝鲜族菜肴食用后大都有一定的滋补和医疗作用。如春天食用的"参芪补身汤"、伏天食用的"三伏狗肉汤"、冬天食用的野味肉和野味汤等。 朝鲜族节日菜肴品种繁多,并备时令名菜。朝鲜族名菜名点很多,主要有神仙炉、补身炉(又称补身汤、狗肉火锅)、冷面、打糕、朝鲜泡菜等。另外还有:酱牛肉萝卜块;铁锅里脊;生拌鱼等朝鲜族风味菜肴。 餐桌上,匙箸、饭汤的摆法都有固定的位置。如匙箸应摆在用餐者的右侧,饭摆在桌面的左侧,汤碗摆在右侧,带汤的菜肴摆在近处,不带汤的菜肴摆在其次的位置上,调味品摆在中心等。 朝鲜族喜食狗肉,但婚丧与佳节不杀狗、不食狗肉。朝鲜族人非常尊重老人,晚辈不能在长辈面前喝酒、吸烟;吸烟时,年轻人不得向老人借火,更不能接火,否则便被认为是一种不敬的行为;与长者同路时,年轻者必须走在长者后面,若有急事非超前不可,须向长者恭敬地说明理由;途中遇有长者迎面走来,年轻人应恭敬地站立路旁问安并让路;晚辈对长辈说话必须用敬语,平辈之间初次相见也用敬语。忌讳人称"鲜族"。 朝鲜族人民非常注重礼节,尤其崇尚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晚辈对长辈必须用敬语,吃饭时长辈动筷后其余人
"(也叫花才能就餐。父母诞辰60周年这一天,女子们还要为老人举办"花甲宴甲礼)。花甲宴上,子女亲戚欢聚一堂,老两口穿上新衣端坐正中,身穿盛装的子女以辈分长幼为序,依次向老人敬酒。礼毕后子女们盛情款待亲朋好友。 节庆 朝鲜节日与汉族基本相同。此外有三个家庭节日,即婴儿诞生一周年、"回甲节"(六十大寿)、"回婚节"(结婚六十周年纪念日)。朝鲜族一向崇尚礼仪,注重节令。每逢年节和喜庆的日子,饮食更加讲究,所有的菜肴和糕饼,都要用辣椒丝、鸡蛋片、紫菜丝、绿葱丝或松仁米、胡桃仁等加以点缀。 除了传统节日外,小儿周岁、结婚、老人六十大寿,都要大摆筵席,宴请宾客。届时要先在餐桌上摆一只煮熟的大公鸡,公鸡的嘴里还要叼一只红辣椒。筵席的传统菜点不仅花样繁多,造型也要优美华丽,好多食品都要做成鸟兽形。所有礼仪筵席,以祝贺老人六十大寿的"花甲"席最为讲究和隆重。 1(水田文化 朝鲜族进入中国的历史,大致可以追溯到明末清初时代。连绵不断的自然灾害加之封建王朝的暴政统治,使朝鲜半岛农民生活在艰难竭蹶之中。为了生存,他们被迫跨过鸭绿江、图们江,到地广人稀且统治阶级鞭长莫及的中国边境地带寻找生路,垦殖拓荒。1876年以后,日本帝国主义陆续侵入朝鲜,直到1910年吞并朝鲜半岛。血腥的屠杀和大肆的掠抢,也加剧了朝鲜边民向中国的流入。从19世纪中叶起,开始有较多的朝鲜族人迁入中国东北地区。到1945年以前,东北地区的朝鲜族已达170万多人。在这一个半世纪的风雨历程中,朝鲜族人民为中国东北大地的开发垦殖、繁荣发展,为中国革命事业,都做出了巨大的不可磨灭的贡献。尤其值得提及的是,朝鲜族是东北地区水稻种植的始作俑者,也是农业文明的早期传播者。 产生于水田劳动的"水田文化",曾经和正在深刻地影响着朝鲜族,不可避免地对他们的思维方式、行为取向和价值评判发生着重要影响水田作业,在工艺流程上要求整体的协调性和局部的相互配合,因此,天然地具有显着的联合劳动色彩。即便是一个能耐很大的人,也很难自成体系地筑坝蓄水,开渠引流。也许,正是这种劳动方式内在的关联度,使朝鲜族在生产实践活动中特别富有组织与合作的意识。他们往往习惯在组织的系统中发挥个人的作用,实现个人的劳动价值。这也是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之前,朝鲜族生产队的经营状况,普遍好于汉族生产队的一个历史文化方面的原因。 水田劳动的另一个特性是劳动过程中的快节奏。不管你主观上愿不愿意,赤腿弯腰在冰凉的泥水中劳动,都不可能让你在四平八稳、慢慢腾腾PPT模板下载 ://ppt.downhot./ 最好的PPT模板下载网站
管理资料下载 ://.downhot. 最好的管理资料下载网站 中去体味一种劳动的享受,明智的抉择是速战速决。这种劳动节奏也影响到其它方面。朝鲜族铲地、盖房子或干其它农活儿,一般都"干起来一溜风",把一件事痛快干完了,聚到一块去喝酒跳舞,亦不乏酣畅淋漓。在现代社会市场经济大潮中,朝鲜族经商做买卖或者去出力打工,对那种日积月累,节奏慢、效益低的项目,一般是不怎么青睐的。 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组织合作意识,随着时光的演进,已逐渐积淀成一种民族文化心理,自觉不自觉地在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反映出来。朝鲜族参与集体和社会事务的热情普遍较高,凡是需要"组织起来干"或"在组织里干"的事情,一般都干得挺好。翻开东北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的史料浏览一遍,你就会发现,就是这个跨界而来的民族的英雄儿女,对共产党的召唤一呼百应,一批又一批的主动参军参
三大战争"中牺牲的朝鲜族烈士仅延边地区就有13048人,占该战。据统计,"
地区烈士总数的97%以上。这正是朝鲜族人民为维护中华民族整体尊严,而不惜牺牲个人一切的最生动的历史写照。 众所周知,朝鲜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朝鲜族演员跳独舞不见得比别人多么出色,然而,若是排练集体舞、团体操,特别是大型的集体表演,他们的组织协调天才,立刻就会大放光彩。其组织协调的水平和表演的精湛程度,在全世界都堪称一流。 2(走动特性 朝鲜族不是"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但他们似乎天然就具有"走"的意识。这也许与他们原本就是跨江而走来的历史出处有一点渊源。早些年,在村屯里居住的朝鲜族农民,就有在一个村里也经常换房搬家的习惯。本来在村东住得好好的,不知什么原因,忽然就拔寨起营,搬到西头去了。再过两年,可能又会搬迁到南头或北头去。弄得同村居住的汉族老乡目瞪口呆:他们怎么拿搬家当儿戏,说搬就搬呢, 其实,朝鲜族走动迁移的特性,决不仅表现在小小的村屯里。他们跨江而来的初期,绝大多数落脚在荒野山村的沟沟岔岔之中。后来,他们渐渐地走了。走到哪里去了呢,基本上走向了平原地区。原因无外乎两条:一是那里水田面积大,更适合于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和技能;二是那里距离现代文明稍稍近点,物质文化生活相对好一些,特别是因为那里有"传道、授业、解惑"的学堂,更便于子女去接受知识的熏陶。改革开放的大潮,使全社会乃至全世界范围内的人员流动成为一道时代的风景线,这一波走动可谓是大潮汹涌,行色匆匆。 朝鲜族是中国各民族中最快、最好地抓住和利用了这一改变自身命运的机遇之一。他们走的是那么决然、潇洒。虽然也有"牵衣拦道顿足哭"的惜别场面,但最终还是一批接一批地走出去了。奇怪的是,他们根本就没有随波逐流地加入到人头攒动的"民工潮"大军中去。因为,那是一种所获不丰的低效率流转,那不符合朝鲜族的价值标准。在国内,他们先是走向北京、上海、广州、大连、威海、烟台等几个发展较快,充满机会的城市。很快地。便开始大举地向俄罗斯、韩国、日本、美国、新加坡等地进军。准确的人数已经无法统计。据权威人士估算,改革开放以来,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至少也有超过30万人次出过国。或是短期访问,或是倒包贸易,或是长期打工,总之,这个队伍热闹得很。1995年以来,每年通过官方银行汇回来的外汇,都在1亿美元以上。 3(生活个性 各民族都有其不同的生活个性和风俗习惯,这些正构成五彩缤纷的多民族大家庭瑰丽的色彩。朝鲜族也是一个极具生活个性的民族。 朝鲜族人一般不怎么打民事纠纷方面的官司。翻开各级法庭、法院的卷宗,朝鲜族当事人的民事案件确实十分稀少。当然,刑事案件另当别论。不打民事官司,并不说明这个民族缺乏运用法律武器维护民事主体合法权益的意识,而是他们民族内部有一种自我化解矛盾和纠纷的隐性机制。朝鲜族是一个性格直率、性PPT模板下载 ://ppt.downhot./ 最好的PPT模板下载网站
管理资料下载 ://.downhot. 最好的管理资料下载网站 情急火的民族,日常生活中,磕磕碰碰自然不少,也有打得头破血流的情况。但他们很少告到官府去解决这类事。今天打完了,明天双方到一块,喝一顿酒,往往也就烟消云散了。 朝鲜族敬老爱幼已是闻名天下的一种美德。不知世人还有哪一个族群能把"儿童节"和"老人节"过得像朝鲜族那样惊天动地,无以复加的隆重、热烈、欢快。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六一"儿童节是个"大节"。这一天是全州人民共同的节日。 少年宫里,公园的林荫草地上,山边小溪的河滩上,到处都是身穿节日盛装的人群。即使这一天不是"双休日",各级领导和全体人民也都约定俗成地视之为休息日。在其乐融融的亲和氛围中,孩子们得到极大的欢乐,成年人们则再次品味和憧憬着希望的甘甜。朝鲜族老人过"花甲",绝对是世界上最为隆重的人生庆典。每次参加这样的仪式,看到老人们接受晚辈的跪拜,畅饮着晚辈敬献的米酒,陶醉在欢歌笑语的喜庆氛围中,看着老人那种安详、那种满足,那种带着泪花的微笑,使人油然而生一种庄重和对人生的感悟。这种仪式其实是代表着一种肯定、一种收获和一种从血液中突涌出来的报恩之情。 饮食文化一般最能反映一个民族的生活特性和生活质量,朝鲜族的饮食文化,不仅在中国,就是在全世界,也有其一枝独秀的鲜明特色。朝鲜族的"汤文化"堪称世界一绝,不知道世界上还有哪个民族能把"汤文化"发挥得像朝鲜族那样淋漓尽致。无论在农村,还是在城市,无论是喜庆节日,还是日常生活,他们都对汤情有独钟,须臾不能离开。狗肉汤、牛肉汤、猪肉汤、河鱼汤、海菜汤、豆腐汤、饼汤、冷面汤、酱汤......仅仅是酱汤,又可以因所用酱的品种不同而分为若干种。朝鲜族喜欢把饭泡到汤里吃。在朝鲜族家里做客,碗里、盆里出现剩饭是很正常的事,但一般汤是不能剩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朝鲜族的生活中要是没有了汤,尤其是酱汤,差不多就像没有太阳一样地令人不可忍受。"狗肉汤"是朝鲜族"汤文化"的集大成之代表性作品。朝鲜族医学认为,狗肉具有温中补肾、养颜美容、强身健体之功效,尤其在酷热难当的伏天食之,更能收到美妙之效果。朝鲜族款待客人,奉上一桌狗肉宴席,是一种较高的礼遇。过去生活困难时期,杀一条狗实属不易,往往要加三四遍水,反复地煮而食之。现在,吃狗肉已经是很平常的事情了。据粗略统计,延边地区每年消耗的肉食狗,大概在30万条左右,而地产狗则不到10万条。所以狗贩子的足迹就踏遍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当然,自治州当局很重视这一"大市场、小产业"之间的矛盾,已经在卓有成效地发展肉犬养殖。 内柔外刚的朝鲜族妇女 阅读朝鲜族,倘不以专门的篇章来说一说朝鲜族女性,那未免就是忽略了美丽华章的精彩部分。朝鲜族女性除具有人类女性共有的一般特点之外,至少有三种光彩熠熠的优秀品性。 一是温柔贤惠。"女人是水做的",上帝在创造人类的时候可能赋予了女性柔情似水的温顺天性,因此,世界上无论哪一个民族都视温柔贤惠为女性应具有的基本特征。但事实上去未必都是那样。奥尔布莱特作为一名女性可能也有点女人固有的品性,但看她在科索沃战争期间的刚愎、凶狠、残暴,使人在她身上再也见不到女性温柔的蛛丝马迹。朝鲜族女性温柔贤惠,主要表现在家庭生活之中。她们对长辈,无论是亲生父母,还是对公公、婆婆,都发自内心地恭敬、孝顺。在她们心中,那就是上帝的化身,必须悉心照料,而不可有半点违逆的。在朝鲜族中,"婆媳不和"简直就是人神共愤的奇耻大辱。倘哪位女子对公婆不敬,走到大街上都会被人指指点点。据说就连她做出来的大酱,都会因其品行不正而变味的。作为妻子的朝鲜族女性,更把丈夫看得比自己重要十倍以上。在她们心中,那是太阳的化身。在她们眼里,丈夫永远是正确的。喝酒那是豪气,吸烟那是潇洒,打架那是勇PPT模板下载 ://ppt.downhot./ 最好的PPT模板下载网站
管理资料下载 ://.downhot. 最好的管理资料下载网站 敢,打老婆,也是爱的一种特殊表现方式。在与丈夫共同生活中,虽然她们实际上已经没有了自我,但她们就是心甘情愿。当然,这种极度的温柔,从一个角度上也助长了本来就严重存在的大男子主义气焰。随着时代的发展,朝鲜族女性这种盲目顺从的表现,已开始发生了变化。作为母亲的朝鲜族女性,堪称世界上最伟大的母亲之 一。她们对儿女的悉心呵护,是无与伦比的。有一位朝鲜族妇女,她丈夫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牺牲了。当时,她怀孕在身,生下这遗腹子以后,她以超人的毅力独撑着家庭生活的大厦,既要伺候尚且在世的老人,又要照顾幼小的女儿,还要参加繁重的体力劳动,以维持一家人的生计。如今,女儿早已大学毕业,在社会上做一份令人羡慕的工作。而这位老妈妈去已永远安睡在印刻着她全部人生轨迹的小山村里。上述故事,在朝鲜族当中,并不具有特别典型的意义,因为,在这个民族中,这样的故事太多,太普遍。 二是特别地能吃苦耐劳。朝鲜族是以水田劳动为主的,而水田劳动的许多精细的项目,如拔苗、插秧等,恰好更能发挥女性精心细腻的特点。因此,在水田劳动中,她们往往扮演着"主力军"的角色。男人扛着铁锹牵着牛,挖挖水沟整整地,说是一种"技术性"劳动,而许多繁重艰苦的活计却留给了妇女。妇女们不仅无一例外地要下地干活,而且还要把一日三餐准备得好好的。收工回家,丈夫双腿一盘,坐在炕上抽着烟,等着妻子把饭菜做好端上来,而妻子们进家后一般都直奔厨房去了。劳累了一天之后的夜晚,女人们还要准备明天的食物,还要脚踏纺车、打草绳,织草帘。在朝鲜族聚居的村屯里,我们看到六七十岁的老太太们,很少有腰杆挺直的。看着那苍苍白发和弯曲的腰背,使人自然地想到,是一生辛勤劳作(而且这种劳作在方式上大多是需要弯腰进行的)的艰辛,使她们透支了自己的健康,由此,也使人对其增加了几分敬重。延边地区的对外开放,也是朝鲜族妇女充当了急先锋的。她们背着重重的行包,到邻国去搞交换,做生意,异国他乡的坎坷路途上,不知洒下了她们多少泪水和汗水。 三是外柔内刚,富有牺牲精神。这已被无数的巾帼英雄的事迹所证明。温柔极致在特定的环境下就会升华至勇敢无比。真正的温柔决不是懦弱的代名词,它必然是建立在绝顶的刚强之上的。人们熟知的抗联女战士"八女投江"的英勇壮举,其中就有李风善、安顺福两位朝鲜族女战士。1934年3月21日,中共东满特委书记童长荣同志在吉林省汪清县一个山沟里开会时,突然被敌人包围。突围中,童长荣腹部中弹,朝鲜族女战士崔今淑放弃自己逃生的机会,背着身负重伤的特委书记,边打边走,终于弹尽力竭,两人一同英勇就义。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龙县农业银行女职工白花子,在持刀歹徒抢劫银行财产时,奋不顾身地与歹徒展开殊死搏斗,保住了国家财产,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朝鲜族英雄女杰的故事,还可以举出很多很多。中国着 名诗人贺敬之到延边考察,看到和听到朝鲜族人民富于牺牲精神的事迹,心灵为之震撼,随手写下了"山山金达莱,村村烈士碑"的诗句。姹紫嫣红、迎春怒放的金达莱,正象征着朝鲜族女性美好的情操和坚毅的品格。 1(白衣 朝鲜族喜爱穿素白衣服,故有"白衣民族"之称。 2(儿童七色衣 朝鲜族一向认为彩虹是光明和美丽的象征,因此,喜用七色绸缎给儿童做衣服,意在让儿童美丽幸福。 3(还甲和进甲 朝鲜族有古老的"还甲"、"进甲"祝寿仪式。"还甲"是庆60周岁,"进甲"是庆61周岁。祝寿仪式隆重而独具风格。 4(摔跤 摔跤是朝鲜族古老的体育运动项目,每逢端阳节或州庆日"9(3"进行。每到那时,摔跤强手争标夺魁,竞争非常激烈。人们常选一头肥壮的黄牛作为奖品奖给优胜者。 5(荡秋千 荡秋千是朝鲜族妇女的运动项目。一到端阳节或农闲时期,朝鲜族妇女们便穿着节日的盛装PPT模板下载 ://ppt.downhot./ 最好的PPT模板下载网站
管理资料下载 ://.downhot. 最好的管理资料下载网站 去参加秋千比赛。比赛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比荡起的高度,另一种是比踢铃的次数,即比耐力。 6(跳板 跳板也是朝鲜族妇女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比赛时,两个人分别站在一条五米长跳板的两端,一端的人先跳起后,凭借下降的力量猛踩跳板,将另一端的人反弹起来,被弹起的人下落时又将对方弹起。强手弹起时能有两三米高,还能做多种精彩动作。 7(九(三节 1952年9月3日是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成立之日,每年这一天,延边各族人民都有庆祝活动,久而久之已成为全民的一个节日。 8(老人节 延边确定老人比全国早10年。那是1984年,在朝鲜族人口占85,的延边龙井市东盛涌乡,老年人想给自己定个节日,经大家商讨,因8月15日是一年的成熟期,又是抗战胜利纪念日,便把这一天定为他们的节日。1986年,延边州委向全州推广,遂成为全州老年
9("六一"节 "人的节日。每到这一天,儿女们前来祝寿,老人们欢歌起舞。 六一"是国际儿童节,但在延边已演化成全民的节日。在这里,人们把"六一"儿童节活动当成一项重大的爱幼活动。"六一"这一天,往往万人空巷,人们穿着节日盛装涌向公园进行游园活动。居住在延边的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受其感
朝鲜族饮食 1(咸菜 咸菜是朝鲜族喜爱的倚仗佐餐食染,纷纷参加进来。
品。多以桔梗、蕨菜、白菜、萝卜、黄瓜、芹菜等为原料,洗净后切成段、块、丝,用盐卤上,然后再拌以芝麻、蒜泥、姜丝、辣椒面等多种调味品,吃起来咸谈适中,清脆爽口。 2(泡菜 也叫辣白菜,朝鲜语叫"吉木其",是朝鲜族饮食中最有特色的一种。泡菜一年四季皆可制作。选上好的白菜(包心的为好)、萝卜、黄瓜等新鲜蔬菜,放在谈盐水中发酵,然后加入辣椒、姜末儿、白皮蒜、香菜籽等调料,数日后即可食用。 3(打糕 打糕是把糯米蒸熟后捶打而成。食用时切成块,蘸上豆面、白糖或蜂蜜等,吃起来筋道、味香。历来,朝鲜族把打糕作为上等美味,每逢年节或婚姻佳日及接待贵宾时,都要做打糕。 4(冷面 延边朝鲜族喜吃冷面。冷面现今在国内很有名气。冷面的主料是白面、荞麦面和淀粉。做时,先把和好的面用机械压入锅中,煮熟后捞出,用冷水前去冷却。然后加牛肉汤或者鸡肉汤,配以泡菜、辣椒、牛肉片、鸡肉丸子、苹果片、鸡蛋等佐料,即可食用。 朝鲜族过去在正月初四中午吃冷面,说是这一天吃了长长的冷面,就会长寿。现在一年四季都喜欢吃。 5(狗肉汤 狗肉是朝鲜族喜欢吃的肉食之一。一般喜欢熬汤,多在三伏天吃,认为热天吃了能滋补身体。现在一年四季都经常吃,但婚丧及佳节忌食狗肉。 朝鲜族代表性民族舞蹈简介 1(长鼓舞: 长鼓舞是朝鲜族代表性舞蹈之一,脱胎于传统的"农乐舞",长鼓舞作为民间打击乐器,在农乐舞队里由长鼓手击打,起伴奏和渲染气氛的作用,当情绪高昂时,长鼓手常常随众人一起翩翩起舞,因其前身挎着长鼓,故在起舞时侧重于击鼓的形体动作,逐步创作出挎跳"大蹦子"等技巧,由此而被称为"长鼓演戏"。后经历代艺人创造丰富,长鼓舞便在二十世纪初期,以独立的表演形态从农乐舞里脱颖而出。 每逢佳节之日,民间常出现跳长鼓者,深受群众欢迎,延边歌舞团从50年代初起将长鼓舞搬上舞台,从而扩大了长鼓舞的影响,60年代又在独舞的基础上,创作出长鼓的群舞表演。 长鼓舞不仅鼓技惊人,花样翻新,亦在于表达喜悦,欢快的情绪,以优美的舞姿和娴熟的鼓技给予美好的艺术享受。 2(顶水舞: 顶水舞因舞者头顶水罐起舞而得名,是朝鲜族女性表演的传统舞蹈。 朝鲜族妇女习惯用头部顶着器物行走。在插秧、锄草季节,妇女们常头顶水罐将饮水或米酒等送至田间地头。顶水舞即在这种生活习俗基础上形成,而且一经形成,便在群众中间广泛流传。50年代初期,顶水舞在延边各地随处可见,成为当地群众性最广泛的民间舞蹈PPT模板下载 ://ppt.downhot./ 最好的PPT模板下载网站
管理资料下载 ://.downhot. 最好的管理资料下载网站 之一。 舞者顶的水罐,原是生活中的实物,后来为了便于起舞,多用纸糊的罐型道具,在表层上绘以漂亮的花纹,轻巧别致。随着道具的变化,舞蹈动作也相应发展。顶水舞以"挫垫步"、"踏波步"、"碎步"为基本步伐,主要动作有"甜泉舀水"、"玉指弹珠"等。舞蹈通过模拟顶罐行进中的各种生活动作,抒发欢乐喜悦的内心感情,舞姿轻松优美。 3(农乐舞: 农乐舞是朝鲜族最有代表性的传统舞蹈形式。历史悠久,并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它源于农业生产的丰收及劳动,体现了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多在节日和喜庆佳节,由农民高举上书"农者天下之大本"的旗帜,手持各种乐器和道具欢歌起舞。 从高丽国时期,每逢农历正月初一、端午节、中秋节以及春插、夏锄、秋收季节,农民在田间地头自娱,借以抒发欢乐情感,鼓舞生产斗志,表达渴望丰收的心愿,称为"农乐游戏
"命名成为民俗歌舞。50年代初起延边歌舞团把农乐舞搬上",后来遂以"农乐
舞台,成了该团的压轴节目。 农乐舞表演主要由"手鼓舞"和"甩象帽"组成。手鼓舞分有柄和无柄两种,动作极为丰富,基本技法是"跑步拉弓",出自狩猎时以箭瞄准猎物的模仿动作。 甩象帽,属于独特的技巧表演,舞者以颈项的力量频频摇动头部,使所戴象帽的飘带旋转如风,似车轮飞转般在舞者的头部和身体前、后、左、右画出种种光辉耀眼的美好彩环。 象帽以飘带的长度分大、中、小三种,长者达12米,短者仅1(5米,介于中间者为中象帽;甩象帽动作花样翻新,含"平甩象""左右甩象"及"主甩象""抖露珠象"等,能够边甩边跳跃,表演出"甩象跨步"和"伏身甩象"等高难动作。 4(扇子舞: 扇子舞起源于传统巫俗,后来发展成为表演性的一种舞蹈形式,十五世纪后期,由流浪艺人组成的以卖艺为生的组织,为谋求生存,常在村落里进行各种表演,内含"绳上杂技"、"地面技艺"等,称为"歌舞百戏",其中常有扇子舞蹈。 扇子舞由女子表演,通过舞动扇子抒发内心的喜悦之情。动作舒展大方,舞动扇子与执扇造型有机地融为一体,在舒缓的节奏中给人以优美典雅的感受,在轻快的节奏中则显得欢快活泼
PPT模板下载 ://ppt.downhot./ 最好的PPT模板下载网站
管理资料下载 ://.downhot. 最好的管理资料下载网站 [扩展阅读]
魔方教程 ://.downhot./guanli/42969999.html 微信电脑版 ://.downhot./guanli/44564173.html 身份证号码和真实姓名 ://.downhot./guanli/44861147.html excel表格的基本操作 ://.downhot./guanli/42376279.html 八一建军节 ://.downhot./zt/81/
辞职报告 ://.downhot./zt/cizhibaogao/
大写数字一到十 ://.downhot./guanli/44564271.html
[推荐网站]
PPT模板下载 ://ppt.downhot./
PPT模板下载 ://ppt.downhot./ 最好的PPT模板下载网站
作文四:《朝鲜族的风俗习惯》11200字
篇一:朝鲜族风俗
,
朝 鲜 族 风 俗
朝鲜族是一个古老
的民族,一个勤劳的民族,一个和眭团结的民族,自古就有许多优良的风俗习惯。
高 尚 的 品 德
朝鲜族素有礼貌等
人、尊老爱幼的美德,与人交往特别注意用语。朝鲜族有三种阶称,即“尊敬称”、“对等称”、
“谦卑称”。晚生对长辈须操“尊敬称”,妻子对丈夫也都用尊称,就是兄弟姐妹只要大一岁
也必须用尊称,不能叫名字。平辈之间初次见面,也要用敬语,否则是一种失礼,就要受到
舆论的谴责。
老人无论在家晨或
社会上都普遍受到尊敬。老有用餐时不和晚辈同席,到吃饭时全家人必须等老人归来方能用
餐。一般父子不同席,同席晚辈不是喝酒,如得到允许,必须转过身去饮用。席间,长辈举
杯后,其余人方能依次举杯。晚辈抽烟时不能向长辈借火,更不能对火。老人或长者外出,
全家人都要行鞠躬礼,同路时晚辈必须跟在长者后面。
父母丧失劳动能力
后,不管儿女多少、生活贫富,必须由大儿子赡养。每缝节假日,其他子女必须携家口前往
“大家”(大哥)看望父母共席节日,父母也可到其他子女家走动,但患病时,必须住大儿子
处,这是朝鲜族人规定的大儿子义不容辞的责任。
给老人过“花甲”
(六十大寿)是朝鲜族人尊老习俗中的最庄重一项,届时要摆上丰盛的美味佳肴,把全村老
人都请来,共享其乐,在席上频频敬酒,祝愿老人延年益寿。
朝鲜族不但尊老还
爱幼,新的生命一降生,就要举家接连庆贺几天;子女满周岁时,更要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
亲朋好友都要到场祝贺,以后每年给孩子过一次生日。朝鲜族特别重视孩子的教育,无论家
庭是否困难都要全力供孩子念书,甚至为了孩子离学校近一些,可以举家搬迁,注重给孩子
传授礼仪。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朝鲜族妇女,在家里操持家务,在外干体力活,家中的上下关
系和邻里关系,全靠妇女的品德修养。
特 殊 的 房 屋
朝鲜族的房屋与众
不同,独具特色,以平房为主,分内部矛盾结构和外部结构两部分。 内部结构一般由三部分
构成。中间为灶间,一边是仓库没有炕,有门和灶间相通;一边是住屋,全部铺成炕。住屋
分上屋和下屋,一般下屋是热炕头供老人居住;上屋隔成二间,朝阳的一间作为客房,另一
间作为儿子的卧室,各间用横推的门板隔开,随时能挪走隔板成为一个大间,便于聚众活动。
每屋都有通向外边的门,门上的棂子有各种式样的格纹棂和雕花棂构成,糊窗纸现多改为玻
璃门窗。客人进屋男女有别,男人进客房,女人通过灶间进大铺炕,否则为失礼。进屋都要
脱鞋,过去炕上铺的是芦席或高梁杆编的席子,现在则用人造纤维板或油黄纸,上面刷上炕
油,墙壁和顶棚用不同颜色花纸裱湖,满屋既亮堂又整洁。
外部结构也有许多
特点。以前房屋多用木搭架,屋顶用稻草、谷草或瓦盖顶,墙壁是泥墙刷白色,房柱有圆的、
方的,圆柱有鼓肚的也有直的,方柱有四角和八角的,尤其是鼓肚的圆柱将房子装饰得雄伟
壮观,房柱的顶端有梁和檩,雕刻成各种形状的壮斗拱托住屋顶房檐。房顶过去多苫草,现
在都有屋脊、分悬山式、庑殿式和歇山式,悬山式是两落水的屋面,庑殿式是四落水的屋面,
歇山式是悬山式上半截和庑殿式下半截的混合体,四周形成飞檐,显得雄伟漂亮。
外墙礕过去大多是
土墙,现在以专代替,土墙是先用秫杆扎成帘子,然后里外抹泥和沙土。取暖主要靠火炕,
在灶口烧火,烟气通过炕洞将火炕暖热,整个屋子就暖和了。
高 雅 的 服 饰
朝鲜族爱整洁,过
去喜欢穿素白衣服,故有“白衣民族”之称,后来逐渐发展女服和童装绚丽多彩,端庄大方。
过去,朝鲜族男子
的裤子裤腿和裤脚较肥,适宜盘腿坐,裤腿向外折叠,系上丝带。男子的袄前襟敞开,有领
子、衣襟、袖子、领边和袄带。领子不立起来,处然围着脖子,在胸前掩住,领子上加了一
层二厘米的白布领边,便于经常换洗。前襟互相交叉,左襟在外,右襟在里,在右胸上用袄
带系上。袄带是夹的,宽约三四厘米,长四十到五十厘米,系带要系成活扣做装饰。裤袄一
般都是同色,多为白色,男子喜欢在上衣外面穿上一件颜色花纹多样的坎肩,出访时再加上
长袍(式样和上衣相同,就是长到膝盖以下),今天这种衣服只有老人偶尔穿用。
朝鲜族妇女的服装
有华丽典雅的裙子和袄,裙子分紧身长裙和筒裙,紧身长裙是用宽大的初幅裹身的,长及脚
跟,是分叉裙子,有许多细褶。空时把下身裹一遍后,将裙子的下摆一端提上来掖在腰带里。
筒裙是把裙幅的两边都缝合成筒状裙子,腰间打着密密的细褶,自然下垂。上端还连上一个
白布小背心,前胸开口扣钮扣,穿时从头部往下套。用作外出和劳动时的筒裙较长,在家穿
的较短。裙料质地和颜色按季节有所不同,也有用带各种花纹的布画做的。女袄和男袄基本
相同,领子略呈圆型,襟和下摆呈弧型线条柔和又有曲线美,袄料的颜色鲜艳花纹美丽。袖
口下摆上都用镶边来装饰,用来装饰的布多用绸缎,整件衣服非常漂亮。袄短小紧紧贴在身
上,袖子则又肥又长,显得特别丰满。妇女们最喜欢的颜色是绿色、红色和黄色,绿袄红裙
或黄袄蓝裙都是较好的礼服。
朝鲜族童装基本和
大人相同,但是缝制得十分华丽、鲜艳。一般都是选用柔软的料子,颜色多样,如彩袖袄,
其袖子用红黄蓝绿等颜色相配的绸缎做的酷似彩虹,男孩可以穿到两岁,女孩到了上学年龄
仍穿用。成群的女孩走上街头非常惹人注意,犹如彩色的长河。
朝鲜族男人的帽子
大多是黑笠圆筒形,檐子很宽。女人也有戴黑笠的,但帽筒上绣有美丽的花和鸟,大多妇女
飞惯用白绒布包头。
朝鲜族的鞋履,早
期多为木履、革履,后来出现麻、树皮、稻草做成的草鞋,现在男人多穿白胶鞋,妇女多穿
白色或天蓝色船形胶鞋,直到布鞋、皮鞋。
朝鲜族头饰、腰佩
很讲究,女人多用华贵的发带、钗、簪等,腰佩有腰带、荷包、妆刀、玩具等精致的工艺品。
热 闹 的 婚 礼
朝鲜族婚礼既隆重
又热闹,婚礼仪式分新郎婚礼和新娘婚礼,新郎去迎新时在新娘家举行的婚礼叫新郎婚礼;
新娘到新郎家举行的婚礼叫新娘婚礼。在这之前还要经过两道手续:一是议婚,男方家派媒
人去女方家请婚,得到对方同意就算订婚;二是纳采,男方为女方准备衣服和象征“幸福”、
“多男”、“长寿”的米粒、棉籽、假发、玩具和妆刀等,女方也准备嫁妆,一般是一二套被
褥和新娘新郎用的衣料及送给公婆和男方迎新的见面礼。
新郎去迎亲时带去
一只木制的彩色模雁往前轻轻推三次,之后行跪拜礼。新娘家人将木雁立刻扔进新娘房里,
接着新郎新娘一内一外相互跪拜,然后交换酒杯。互相敬酒后,新郎进到新房,同新娘见面
互问家安,然后接受婚席。席上摆满了糕饼、糖果和鸡、鱼、肉、蛋等,由宾相和邻里表年
相陪。席宴将结束时,给新郎上饭上汤,在大米饭碗里放三个鸡蛋,新郎不能全吃了而留一
二个在饭碗底,等退席后由新娘吃完留下的鸡蛋。以上筒要分为奠雁礼、交拜礼、房合礼、
席宴礼等。新娘离家上轿(车)前要向父母长辈叩首告别。
新娘到新郎家兴行
新娘婚礼,一般都在院里举行,以便全村人都来观看庆贺,现在大多也在屋内举行了。新娘
在婚席前正襟危坐,由女傧相陪伴,新娘婚席要比新郎婚席丰盛,在桌上还要摆一只烧熟的
昂首挺胸的大公鸡,嘴里叼着一个红辣椒。雄鸡
象征男性,辣椒籽多象证多子多孙。婚席摆好,先请陪新娘前来的女方近亲过目,以示男方
不会亏待新娘。婚礼当晚是婚礼中最热闹的时候,近亲和邻里为新郎新娘开庆祝晚会,唱歌
跳舞到深夜。婚后第二天早晨,新娘备好礼品见公婆及近亲,叫舅姑礼。
朝鲜族还有一种
“归婚礼”,指在结婚六十周年时,如果老夫妻都健在,就举行“归婚礼”,盛况比“婚礼”
还要隆重。老夫妻空着结婚时穿过礼服,摆上婚席,子孙亲戚、左邻右舍纷纷前来祝福、祝
寿,甚是热闹。
篇二:朝鲜族的风俗习惯
朝鲜族的风俗习惯
(1)服饰
朝鲜族喜穿素白衣
服,一般为短衣长裤。男子上衣斜襟无扣,用布条打结外加坎肩,下衣裤裆肥大,裤脚系带。
妇女短衣斜襟无钮扣,以彩带为结,长裙分缠裙、筒裙(只限婚前)。老年妇女多穿白色长裙,
中年妇女多穿缠裙,长及脚跟。年轻妇女的裙幅多为色彩鲜艳的绸缎。近代男子多穿平面白
胶鞋,劳动时穿草鞋。女子穿船形胶鞋。现在除节日或民族集会外,朝鲜族基本不穿民族服
装,和汉族已无甚差别。
(2)饮食
朝鲜族以为米饭为主,多为大米饭、二米饭,汤每餐必备,尤喜喝大酱汤。
辣白菜,一般制法
将白菜用盐水浸泡几天,洗后,再抹入辣椒、葱、蒜、姜等调料。有条件时还可加苹果、梨
片等,然后窖藏,半月后便可食用。还可用萝卜、芥菜、英菜等同法腌制。
冷面,三分淀粉、七分面压制而成。煮熟捞出冷却,再用牛肉或鸡肉熬汤,并放入甘草、胡
椒、花椒、生姜、味精、糖醋等制成冷面汤,吃时再放入牛肉片、黄瓜丝、芝麻、辣椒面等
适口调料。
狗肉是朝鲜族喜吃的肉食之一,除婚丧及节日不吃狗肉外,其他季节都可吃狗肉。但多半是
在伏天或患者康复时为补养而杀狗。杀时将狗吊起,四蹄放血,退毛。用其肉、皮及五脏做
汤,肉加调料凉食,其味鲜美可口。
朝鲜族饮具器皿别具风格,一般一灶两锅,其锅邦深底阔,特别铁盖,便于焖饭,但炒菜不
便。一般是一锅饭、一锅汤。桌中间一盆饭,一人一匙,并备有凉水。器皿讲究卫生,女人
用坛罐顶水(现已不见)。
(3)居住
多居马尾式住宅,建于近水源方便之处。房屋以木搭架,用拉哈辫抹泥为墙,屋顶四面坡,
用稻草覆盖。每房有四扇或五扇门(同时也是窗),室内通屋为炕,进屋脱鞋,盘腿而坐。农
村在房屋东端室内养一头大黄牛,院内放牛车及捣米用的杵臼。近年朝鲜族已发生变化,砖
瓦结构的住宅日益增多,民族风格的室内设计日渐减少,一切向现代化发展。
(4)丧葬
先将尸体头向西抬到七星板上,放在屋里摆上供品,这时赶制寿衣。家人与近亲穿好丧服,
男子戴麻制丧帽,女戴麻制丧圈。灵柩放三天、五天、七天、九天不等。吊丧者向遗体三叩
首,同时带去礼物。出殡前给死者擦身换衣,并把尸体用麻布捆三处入棺。下葬时家属抬着
死者的灵柩,放在挖好的墓穴里掩埋,直系亲属对死者要连祭三年。 近年移风易俗,也出现
了深葬,火化等。
(5)礼仪
朝鲜族礼节很严。晚辈对长辈说话必须用敬语;平辈之间初次见面也要用敬语;与长者同路
时,年轻者必须走在长者后面;路遇认识的长者,要问安让路;就餐时给老人摆单人桌,父
子不同席,儿媳恭顺地侍候,待老人吃完,全家才能就餐;晚辈不能在长辈面前喝酒,席间
若无法回避时,年轻人应举杯背席而饮;年轻人不能在老人面前吸烟,不能借火,更不能和
老人对火。
(6)婚姻
朝鲜族青年男女在共同的劳动或学习中,产生爱情欲订婚时,必须先向各自的老人表明心意,
以后,由男方父母带儿子去女方家求婚。如女方父母拒见,则预示婚事不谐。如双方老人见
面,男女青年则可旁听,说明婚事有成功希望。如双方父母议妥,则男青年需先向妇方父母
叩头,然后,女青年再向男方父母叩头。男女青年还必须明确表示愿意赡养双方老人,到此,
亲事即告订妥。
订亲后,选吉日。由男方携佳肴至女家,由女方邀亲友共同饮酒。至夜幕降临,方撤下酒席,
奏乐。不分男女老少,一同跳舞。唯女方父母告退归家,以表不忍女儿即将离家外嫁。
朝鲜族人无女方向
男方索取财物的陋习,只由男方买些服装和姑娘所爱之物相赠,以表订亲之意。举行婚礼时,
男女双方各备丰盛酒席。男方先备牛车,车上铺新被,新郎偕同二三名傧相,身穿礼服胸佩
红花,去女家接新娘。至女家,新郎先被推进一无人的房间——室内摆放一桌丰盛酒席,女
方给新郎连斟三杯酒。其后,新郎将酒菜各选一点,用一张白纸包上,带上一瓶白酒,请人
送回自家,表示婚事惬意,女家招待甚丰。接着女家又给新郎送上一碗大米饭,里面埋上三
个鸡蛋。新郎要剩半碗饭一个鸡蛋给新娘,象征此后共吃一锅饭,有难同当,有福同享,永
成鸾凤之好。 傧相于席间也选一点菜肴,带回家中,以示同喜。
此仪式结束后,新
郎新娘向老人行跪拜礼,以谢玉成。然后新娘带妆奁上车与新郎回家。
篇三:朝鲜族的风俗习惯
朝鲜
族的风俗习惯
(1)服饰
朝鲜族喜穿素白衣
服,一般为短衣长裤。男子上衣斜襟无扣,用布条打结外加坎肩,下衣裤裆肥大,裤脚系带。
妇女短衣斜襟无钮扣,以彩带为结,长裙分缠裙、筒裙(只限婚前)。老年妇女多穿白色长裙,
中年妇女多穿缠裙,长及脚跟。年轻妇女的裙幅多为色彩鲜艳的绸缎。近代男子多穿平面白
胶鞋,劳动时穿草鞋。女子穿船形胶鞋。现在除节日或民族集会外,朝鲜族基本不穿民族服
装,和汉族已无甚差别。
(2)饮食
朝鲜族以为米饭为
主,多为大米饭、二米饭,汤每餐必备,尤喜喝大酱汤。
辣白菜,一般制法
将白菜用盐水浸泡几天,洗后,再抹入辣椒、葱、蒜、姜等调料。有条件时还可加苹果、梨
片等,然后窖藏,半月后便可食用。还可用萝卜、芥菜、英菜等同法腌制。
冷面,三分淀粉、七分面压制
而成。煮熟捞出冷却,再用牛肉或鸡肉熬汤,并放入甘草、胡椒、花椒、生姜、味精、糖醋
等制成冷面汤,吃时再放入牛肉片、黄瓜丝、芝麻、辣椒面等适口调料。
狗肉是朝鲜族喜吃
的肉食之一,除婚丧及节日不吃狗肉外,其他季节都可吃狗肉。但多半是在伏天或患者康复
时为补养而杀狗。杀时将狗吊起,四蹄放血,退毛。用其肉、皮及五脏做汤,肉加调料凉食,
其味鲜美可口。
朝鲜族饮具器皿别
具风格,一般一灶两锅,其锅邦深底阔,特别铁盖,便于焖饭,但炒菜不便。一般是一锅饭、
一锅汤。桌中间一盆饭,一人一匙,并备有凉水。器皿讲究卫生,女人用坛罐顶水(现已不
见)。
(3)居住
多居马尾式住宅,
建于近水源方便之处。房屋以木搭架,用拉哈辫抹泥为墙,屋顶四面坡,用稻草覆盖。每房
有四扇或五扇门(同时也是窗),室内通屋为炕,进屋脱鞋,盘腿而坐。农村在房屋东端室内
养一头大黄牛,院内放牛车及捣米用的杵臼。近年朝鲜族已发生变化,砖瓦结构的住宅日益
增多,民族风格的室内设计日渐减少,一切向现代化发展。
(4)礼仪
朝鲜族礼节很严。
晚辈对长辈说话必须用敬语;平辈之间初次见面也要用敬语;与长者同路时,年轻者必须走
在长者后面;路遇认识的长者,要问安让路;就餐时给老人摆单人桌,父子不同席,儿媳恭
顺地侍候,待老人吃完,全家才能就餐;晚辈不能在长辈面前喝酒,席间若无法回避时,年
轻人应举杯背席而饮;年轻人不能在老人面前吸烟,不能借火,更不能和老人对火。
篇四:朝鲜族习俗 文档
保安
族的风俗习惯
保安族人民的风俗习惯明显地受到伊斯兰教教规的约束。同时,由于历史上与邻近民族长期
杂居,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外族文化,特别是回、汉民族的影响。 保安族的家庭,过去多为
为家长制的大家庭。现在,已完全被一夫一妻制的小家庭所取代。家庭中父母为绝对权威,
对子女婚姻实行父母包办。解放前,保安族不与非伊斯兰民族通婚,而且不同教派之间通婚
情况也罕见。习惯早婚。还要取得教主的许可。不过,这种情况现在已有所改变。男方从说
婚到结婚,至少要送两次彩礼,礼金很重。第一次说亲时,称“定茶”;第二次在举行婚礼前,
称为“干礼”。结婚选在“主麻日”。新娘过门后,三天不吃夫家饭菜,而是由娘家送来。
保安族的的饮食多
以小麦、青稞和玉米为主,一般做成馒头、面条、油香、馓子等;肉食只吃羊、牛肉,忌食
血和猪、马、驴等非反刍动物的肉和血以及凶禽猛兽。
保安族服饰有特殊
的地方。男子喜戴号帽(白布圆小帽),穿白衫,套青布坎肩。在节日时戴小礼帽,穿翻领大
襟藏式长袍,束腰带,系腰刀,足登长筒马靴。妇女多喜穿紫红、绿色等色彩鲜艳的灯芯绒
衣裤。现在,也有许多妇女仿效汉族妇女,头上系各色纱巾。
保安族人民以村落
聚居,住房多为土木结构的低矮平房,房院相互连结,坐落有序,颇具特色。
朝鲜族的风俗习惯
(1)服饰
朝鲜族喜穿素白衣
服,一般为短衣长裤。男子上衣斜襟无扣,用布条打结外加坎肩,下衣裤裆肥大,裤脚系带。
妇女短衣斜襟无钮扣,以彩带为结,长裙分缠裙、筒裙(只限婚前)。老年妇女多穿白色长裙,
中年妇女多穿缠裙,长及脚跟。年轻妇女的裙幅多为色彩鲜艳的绸缎。近代男子多穿平面白
胶鞋,劳动时穿草鞋。女子穿船形胶鞋。现在除节日或民族集会外,朝鲜族基本不穿民族服
装,和汉族已无甚差别。
(2)饮食
朝鲜族以为米饭为主,多为大米饭、二米饭,汤每餐必备,尤喜喝大酱汤。
辣白菜,一般制法
将白菜用盐水浸泡几天,洗后,再抹入辣椒、葱、蒜、姜等调料。有条件时还可加苹果、梨
片等,然后窖藏,半月后便可食用。还可用萝卜、芥菜、英菜等同法腌制。
冷面,三分淀粉、七分面压制而成。煮熟捞出冷却,再用牛肉或鸡肉熬汤,并放入甘草、胡
椒、花椒、生姜、味精、糖醋等制成冷面汤,吃时再放入牛肉片、
黄瓜丝、芝麻、辣椒面等适口调料。
狗肉是朝鲜族喜吃的肉食之一,除婚丧及节日不吃狗肉外,其他季节都可吃狗肉。但多半是
在伏天或患者康复时为补养而杀狗。杀时将狗吊起,四蹄放血,退毛。用其肉、皮及五脏做
汤,肉加调料凉食,其味鲜美可口。
朝鲜族饮具器皿别具风格,一般一灶两锅,其锅邦深底阔,特别铁盖,便于焖饭,但炒菜不
便。一般是一锅饭、一锅汤。桌中间一盆饭,一人一匙,并备有凉水。器皿讲究卫生,女人
用坛罐顶水(现已不见)。
(3)居住
多居马尾式住宅,建于近水源方便之处。房屋以木搭架,用拉哈辫抹泥为墙,屋顶四面坡,
用稻草覆盖。每房有四扇或五扇门(同时也是窗),室内通屋为炕,进屋脱鞋,盘腿而坐。农
村在房屋东端室内养一头大黄牛,院内放牛车及捣米用的杵臼。近年朝鲜族已发生变化,砖
瓦结构的住宅日益增多,民族风格的室内设计日渐减少,一切向现代化发展。
普米族
普米族原是西北青藏高原的游牧部落氐羌人的支系,后由于白雪皑皑的大山不宜放牧,便逐
渐从高寒地带沿横断山脉向气候宜人、水草丰茂的南方迁徙。约在公元七世纪前,普米族先
民已分布在今四川越西、冕宁、汉源、九龙,石棉,等地,是当时西昌地区的主要民族之一。
十三世纪后,普米人陆续迁入宁蒗、丽江、维西、兰坪一带定居,饲养家畜、耕山种田,随
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农业生产逐渐占据了主要地位,替代了以往的游牧生活。
礼仪
殷勤礼貌、热情好
客是普米族的传统美德。正月初一招客,是晋米族人民千百年来的传统习俗。在这一天的早
晨,家家户户总是一面忙着做丰盛的饭菜。一边提着一大桶香甜的“啤依”(普米语,“黄酒”
之意)到村旁路边去等候。只要见到来往行人,不论男女老少,不论熟人生人,都要给他敬
上一碗“啤依”,接着就把他请进自己家里当做贵客招待。
节庆
“大年”节,是普
米族人民最隆重的节日,每年农历腊月举行。具体日期,各地不同,三、五天或十余天。 节
日这天,各家各户在院内、大门外和屋顶上栽、插青松,以示四季常青,兴旺发达.
婚俗
普米族的婚姻以一
夫一妻制为主,个别地主家有多妻的。但通婚范围很严格,实行氏族外婚、等级内婚的规矩,
一般人不与奴隶结婚,贵族和平民也不通婚。选择配偶由父母作主;盛行姑舅表优先婚配。
结婚中龄较早,女子到十五岁、男子十八岁多已完婚;也有在男女十三岁“成丁礼”后完婚
的。
服饰
按古老的习俗,普
米族儿童只能穿长袍大褂,13岁以后才改穿衣裤、衣裙式短装;成年男女无论衣式如何,均
外着羊皮坎肩或披肩,系腰带;普米族男人喜欢穿短衣宽裤,披白羊皮领挂。永胜、宁蒗一
带妇女喜包大头帕,扎牦牛尾和丝线盘于头顶,穿大襟衣,系百褶长筒裙,用宽大而有红、
绿、蓝、黄色的彩带束腰,有的还在背上披一张洁白的长毛羊皮。在裙子的中间,通常都横
绣一道红色彩线。
饮食
普米族一般习惯日
食三餐。早餐多吃面食点心,喝酥油茶或盐茶,中午和晚上为正餐,多以玉米为主食。
建筑
普米族多聚氏族而
居,村落多分布于半山缓坡地带,坝区住房多仿白族“三方一照壁”等院落形式,山区多为
木楞房四合院布局。正房一般长6.5米、宽3米许,四角立有大柱,中央立一方柱,称“擎
天柱”(普米语为“三玛娃”),是神灵所在的地方。屋脊架“人”字形横梁,用木板或瓦盖顶。
四周墙壁均用圆木垒砌而成。这种房子俗称“木楞房子”或“木垒子”。
禁忌
普米族在日常生活
中有一些禁忌。普米族家庭火塘上方的“神台”上不能摆放杂物,不能攀踏“神台”,不得用
扫地的扫帚扫“神台”。不能在村寨的神山龙潭处砍伐树木、挖土搬石和乱丢杂物。游客参观
各种祭扫仪式和丧仪时,要先征得主人同意,参观仪式时要举止庄重,不能说笑和出现轻薄
行为。孕妇不宜参加祭祖活动,不能参加葬礼。客人在普米族禁止打狗,忌食狗肉、青蛙肉、
马肉、猫肉,忌用手摸火塘上的三架和在灶上烘烤衣服,不能用扫帚打人,不能用筷子打猪。
不能在水中小便,不能在路上大便。晚上不能扫地,不能吹口哨。
篇五:朝鲜族民俗简述
朝鲜
族民俗文化简论
一、中国朝鲜族概
况
朝鲜族的先民,是
从朝鲜半岛迁入中国东北的朝鲜族人。最早迁入定居的一批,距今已有300年的历史。朝鲜
族现有192万多人,主要分布在吉林和黑龙江、辽宁省,其余散居于内蒙古自治区和内地一
些城市。辽宁省现有朝鲜族人口共23多万,主要分布在沈阳、抚顺、铁岭、丹东等十个市。
二、朝鲜族饮食文
化
(1)饮食
首先,朝鲜族的主
食主要有饭、糕、面条等。由于朝鲜族是种植水稻的民族,食用大米自然最多,玉米、小米、
高粱米、黄米等次之。米饭由铁锅煮成,这种锅堪称“土高压锅”,具有良好的保气性能,焖
出饭来格外肉头、可口。大米通常还和小米或玉米混合而煮成二米饭,味道极佳,营养丰富,
别有风味。农历正月十五日吃由米、麦、谷、豆、黍五谷混合煮成的五谷饭,祈望新的一年
里五谷丰登。
糕也是朝鲜族喜欢
吃的主食之一。糕主要用米和米磨成的米粉制作。根据风俗和材料不同,品种有五十多个,
制作方法有蒸、煮、打等多种。糕中最受欢迎的是打糕和松饼。打糕是将糯米洗净淘好后蒸
熟,然后在打糕槽里用木锤打制,打到不见整颗米粒为止,故名打糕。然后,切成块蘸上豆
面、小豆面、绿豆、蜂蜜等食用。松饼先是用开水把大米面和好,再将米面蒸熟。然后擀出
小片将小豆、芝麻、栗子、枣、糖等做馅包成半月形等各种形状后放在铺上松针的锅里蒸熟,
使之散发出很浓的松香味,故名松饼。此外,朝鲜族的主食还有面条。面条有冷面、热面、
拌面等。主要制作材料有荞麦面、白面、玉米面、淀粉等。其中朝鲜族最喜爱吃的就是冷面。
冷面多于夏季食用,一般用小麦粉、荞麦粉和甘薯淀粉混合制成面条,以牛骨煮汤,食用时
汤中加辣椒、酱牛肉片、苹果片及其它调料。面条筋道,汤味香辣,入口凉爽,回味长久。
其次,朝鲜族的副
食主要有汤和泡菜。朝鲜族喜欢喝汤,汤是日常生活中必备的,素有“宁无菜肴也要有汤”
之说,其种类多达三十余种。其中,大酱汤和狗肉汤最受青睐。大酱汤是用大酱、蔬菜、肉、
鱼、豆油等作为主要原料,通常在早饭和晚饭时喝,一般喝热汤,三伏天则多喝凉汤。狗肉
汤也称狗酱汤、补身汤,能滋补身体,去热防暑。朝鲜族喜欢吃狗肉,但有一条禁忌:操办
婚、丧事或搬家、逢年过节时,不杀狗、也不吃狗肉。
泡菜在朝鲜族菜肴
中占有一席之地。她不仅最为普及,而且最富民族特色。朝鲜族吃泡菜有悠久的历史,有“男
人可以没老婆,但不可以没泡菜”的俗谚。泡菜是一种发酵食品,大致可分为过冬的泡菜和
春夏秋冬随腌随吃的泡菜,其种类也繁多。根据原料、制法、用法的不同,其口味也各异。
其中最受欢迎的是朝鲜酸辣白菜,它是将洗净的白菜用淡盐水腌过之后,再配以辣椒面、蒜、
葱等作料搅拌成的底料,装在坛罐里发酵而成的。此外,朝鲜族拌小菜,风味独特,鲜美爽
口,酸辣多味,健脾开胃,制作简单,经济实惠,深受欢迎。
最后,朝鲜族还有
饮酒的习惯,自古以来就有无酒不成礼的文化传统。酒类除白酒外,还有民间酿造的米酒、
浊酒、清酒等。逢年过节,红白喜事,接待亲朋好友时都不能缺酒。饮酒时,大家往往即席
唱歌或跳舞。浊酒是用粮食酿造,朝鲜语称“麻克里”,酿造简便,酒精度不高,在乡村仍然
流行,多作为清凉饮料。
(2)饮食礼仪
朝鲜族将朝鲜族将
尊敬老人当作家庭和整个社会生活中非常重要的礼节和美德,老年人在家庭内和社会中普遍
受到尊敬。因此,吃饭时给老人摆上单人桌用餐,等老人先动筷勺之后,其他人才开始吃饭,
离席时也要等长辈先离席。晚辈更不得与老人同席喝
酒、吸烟,如同席无法回避时,年轻人喝酒时也要举杯转过身背席而饮,以示对同席老人的
尊重。餐桌上,匙箸、饭汤的摆法都有固定的位置。如匙箸应摆在用餐者的右侧,饭摆在桌
面的左侧,汤碗摆在右侧,带汤的菜肴摆在近处,不带汤的菜肴摆在其次的位置上,调味品
摆在中心等。其它的就餐规矩还有:要讲礼节、分餐就食、口嚼时不能弄出声音、要集中注
意力,不能喋喋不休地说话等。
三、朝鲜族语言文
化
朝鲜族有自己的语
言文字,属于阿尔泰语系。朝鲜文创于15世纪,是一种字母音节文字,以音节为单位进行标
记。朝鲜语共有40个字母,其中有元音21个,辅音19个。在朝鲜语,元音是音节的中心,
辅音只有和元音结合才能构成文字。朝鲜语的辅音不仅可以在音节开头与元音相拼,还可以
在元音作为韵尾发音。
四、朝鲜族服饰文
化
(1)服饰特点
白色是朝鲜族最喜
爱的服装颜色,象征着纯洁、善良、高尚、神圣。朝鲜族一向喜欢穿素白衣服,着装整齐、
干净,并认为这是一种道德,故朝鲜族自古有“白衣民族”之称,自称白衣同胞对白色的偏
爱,反映了朝鲜族酷爱洁净的特点。
朝鲜族服装的特点
是斜襟,无纽扣,以长布带打结。其结构自成一格,上衣自肩至袖头的笔直线条同领子、下
摆、袖肚的曲线,构成曲线与直线的组合,没有多余的装饰,体现了“白衣民族”古老袍服
的特点。
(2)服装款式
1、传统男装
朝鲜族传统男装一
般是素色短上衣,外加坎肩,裤腿宽大的裤子。外出时,多穿以布带打结的长袍。男子短衣
朝鲜语也叫“则高利”;成年男子的上衣衣长较短,斜襟、宽袖、左衽、无纽扣,前襟两侧各
钉有一飘带,穿衣时系结在右襟上方。传统男裤形状似灯笼。这种“灯笼裤”裤长腰宽,且
白色居多。“巴基”是指传统的朝鲜族“裤子”,其裤裆、裤腿肥大,裤脚收口。
2、传统女装
朝鲜族妇女的短衣
长裙,是朝鲜族服饰中最具传统的服装,这也是朝鲜族妇女服装的一大特色。传统的女装分
内外衣,上穿则高里,则高里外结带,多用花色绸缎做成长带,垂于胸前,鲜艳、漂亮,裤
外穿裙子。青年妇女常穿筒裙,中老年妇女常穿开衩缠裙冬季在则高里外套棉坎肩。
3、传统童装
朝鲜族女子婚前穿
鲜红的裙子和黄色的上衣,衣袖上有色彩缤纷的条纹;婚后则穿红裙子和绿上衣。男子的服
装仍然以穿“灯笼裤”为主要特点,女子脚穿“船形鞋”,“船形鞋”是朝鲜族独有的鞋,鞋
样像小船,鞋尖向上微翘,用人造革或橡胶制成,柔软舒适。男鞋一般是黑色,女鞋多为白
色、天蓝色、绿色。
五、朝鲜族游艺文
化
(1)体育项目
①荡秋千:
秋千绳一般拴在高
大树木上结实的横枝上,在秋千前方上空悬有彩带或铃铛,荡起的秋
千板能触及这个标志才能赢得欢呼与赞扬。常常是一人荡起,众人瞩目,场边喝彩连连。
②跳板:
跳板运动历来很受
朝鲜族人民的喜爱与欢迎,甚至有“姑娘不跳跳板,将来难生产”的说法。民间跳板长5.5
米,宽40厘米左右,厚5厘米。比赛时,站在跳板两端上的姑娘轮番连续起跳,逐渐将对方
弹送得更高,并在身体腾空时,表演出各种各样惊险动作,如剪式跳、旋转跳、空翻跳,甚
至跳藤圈,舞花环、挥彩带等,灵巧优美、五彩纷呈,令人眼花缭乱,惊叹赞赏。
(2)歌舞
农乐舞就是表现朝
鲜族农耕生活内容历史最为悠久的舞蹈。随着时代的演进,农乐舞从早期自娱自乐的单一形
式发展为情节表演和技巧表演两种形式。农乐舞表演手段极为丰富而且具有较强的综合性。
从情节上看舞者的角色化鲜明,例如舞中有官人、猎手、农妇、舞童等的扮演栩栩如生,故
事颇有情趣。从表演技巧方面看,农乐舞常有多种刀具以此构成多彩多姿的舞蹈语汇,例如对唢呐、太平斧、剑、各种鼓运用;最具有民族特色的“象帽”技巧,可称一绝。所谓“象帽”是舞者头戴系有长短两根飘带的一种特制的斗笠,表演者手击单鼓头部自如旋转飘带,场面火暴。农乐舞的音乐伴奏也很讲究,一般由12段曲调组成,欢快热烈。
朝鲜族扇舞又是该族舞蹈另一种具有代表性的形式,它是持扇表演的女性道具舞,源于古代时期女巫活动和民俗活动,分单扇和双扇舞,这种舞蹈动作细腻,节奏多变,它以朝鲜族女性舞蹈的活泼、优美的特点表现淳朴善良的民族精神。
我国朝鲜族舞蹈表现形式丰富多彩,除上述农乐舞、扇舞之外,还有拍打舞、长鼓舞、扁鼓舞、剑舞、假面舞等等。
作文五:《朝鲜族的风俗习惯》5500字
朝鲜族的风俗习惯
朝鲜族:简介
朝鲜族主要分布在吉林省,其次是黑龙江、辽宁、内蒙古等省(区),其余散居在内地的一些城市。最大的聚居区是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这里的朝鲜族居民占了朝鲜族总人口的近一半。此外还有位于长白山怀抱中的长白朝鲜族自治县,也是朝鲜族的主要聚居区。
朝鲜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朝鲜语,一般认为属阿尔泰语系。朝鲜文属音位文字类型。1441年在李氏王朝主持下创制的,称“训民正音”,简称“正音”,为方块状拼音文字。
朝鲜族聚居的地区,特别是延边地区,农、林、牧、副、渔业生产全面发展。延边地区是中国北方着名的水稻之乡,又是中国主要的烤烟产区之一。延边黄牛是中国五大地方良种黄牛之一,人参、鹿茸均驰名中外。
朝鲜族以能歌善舞而着称于世。男子喜欢摔跤、踢足球,女子喜欢压跳板和荡秋千。朝鲜舞蹈包括长鼓舞、刀舞、扇舞、巫舞等。
朝鲜族:历史
中国朝鲜族的先民,多是l9世纪70年代自朝鲜半岛迁入我国东北地区定居,有一部分在明末清初即已定居在东北境内,如辽宁省盖县林家沟村姓朴的朝鲜族,在当地定居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到1931年以后,在日本帝国主义殖民统治和强迫同化政策下,大批朝鲜人移入中国东北各地,他们在我国东北地区定居下来后,逐渐发展成为当代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朝鲜族以擅长在寒冷的北方种植水稻着称,生产的大米洁白、油性大,营养丰富,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被称誉为“北方水稻之乡”。长白山林区的特产人参、貂皮、鹿茸角,被誉为“东北三宝”。敬老爱幼是朝鲜族人的美德。“
朝鲜族:节庆
朝鲜节日与汉族基本相同。此外有三个家庭节日,即婴儿诞生一周年、”回甲节“(六十大寿)、”回婚节“(结婚六十周年纪念日)。朝鲜族一向崇尚礼仪,注重节令。每逢年节和喜庆的日子,饮食更加讲究,所有的菜肴和糕饼,都要用辣椒丝、鸡蛋片、紫菜丝、绿葱丝或松仁米、胡桃仁等加以点缀。
除了传统节日外,小儿周岁、结婚、老人六十大寿,都要大摆筵席,宴请宾客。届时要先在餐桌上摆一只煮熟的大公鸡,公鸡的嘴里还要叼一只红辣椒。筵席的传统菜点不仅花样繁多,造型也要优美华丽,好多食品都要做成鸟兽形。所有礼仪筵席,以祝贺老人六十大寿的”花甲“席最为讲究和隆重。
朝鲜族:婚俗
姑娘和小伙的接触传话,需要一个”媒人“。首先,男方家要让媒人到女方家”看善“,与汉族的”相亲“相似,如满意,小伙正式向姑娘求婚,女方若也同意,男方家就往女方送”四柱“。四柱就是在一张纸上写着姓名和星辰宿象(出生的年月日时)女方再拿姑娘的四柱与之对”穹合“,所谓”穹合“就是指男女的属相是否相顺而不相克。如二人生肖相合,女方就经媒人通知男方家,说两个人的”穹合“相对,男方可”择日“确定举行婚礼的日期并送彩礼到女方家,一般要有”青缎“、”红缎“等。
朝鲜族青年男女在共同的劳动或学习中,产生爱情欲订婚时,必须先向各自的老人表明心意,以后,由男方父母带儿子去女方家求婚。如女方父母拒见,则预示婚事不谐。如双方老人见面,男女青年则可旁听,说明婚事有成功希望。如双方父母议妥,则男青年需先向妇方父母叩头,然后,女青年再向男方父母叩头。男女青年还必须明确表示愿意赡养双方老人,到此,亲事即告订妥。
订亲后,选吉日。由男方携佳肴至女家,由女方邀亲友共同饮酒。至夜幕降临,方撤下酒席,奏乐。不分男女老少,一同跳舞。唯女方父母告退归家,以表不忍女儿即将离家外嫁。
朝鲜族人无女方向男方索取财物的陋习,只由男方买些服装和姑娘所爱之物相赠,以表订亲之意。举行婚礼时,男女双方各备丰盛酒席。男方先备牛车,车上铺新被,新郎偕同二三名傧相,身穿礼服胸佩红花,去女家接新娘。至女家,新郎先被推进一无人的房间——室内摆放一桌丰盛酒席,女方给新郎连斟三杯酒。其后,新郎将酒菜各选一点,用一张白纸包上,带上一瓶白酒,请人送回自家,表示婚事惬意,女家招待甚丰。接着女家又给新郎送上一碗大米饭,里面埋上三个鸡蛋。新郎要剩半碗饭一个鸡蛋给新娘,象征此后共吃一锅饭,有难同当,有福同享,永成鸾凤之好。傧相于席间也选一点菜肴,带回家中,以示同喜。
此仪式结束后,新郎新娘向老人行跪拜礼,以谢玉成。然后新娘带妆奁上车与新郎回家。
回归途中,赶车人故意把车赶进横垄地里任其簸簸,同车人欢笑一团,乐不可支。车进村边,村人穿民族服装,载歌载舞迎接新娘。此时由男家向赶车人献出一小桌酒菜。宴罢,赶车在村中转几圈,再乘兴将车赶到新郎家。新郎新娘下车后,步入屋内举行婚礼,仪式与在女方家相似。仪式后,在场男女老幼同歌共舞。此时,新郎新娘”三问三答“,其内容是对老人的尊敬、对幼辈的爱抚及双方海誓山盟之类的话语。宴罢,客归,新郎新娘入洞房。婚事完毕。
结婚仪式在新娘家举行。新郎一行人手捧用红包巾包着的木雕大雁来到新娘家后,新娘家用木盆把木雁接过去,然后把新郎让进客房:”舍廊房“,新郎在此戴上纱帽,系上冠带,新娘头上戴”簇头里“,手戴”汉衫“走进樵礼厅举行结婚仪式,结束后,新郎便开始”赏大桌“,即品尝佳肴,由新娘家的客人和自家的亲戚们陪同。行过樵礼仪式后,双方便正式结为夫妻。
朝鲜族:服饰
朝鲜族一般喜欢素白色,以示清洁、干净、朴素、大方,故朝鲜族自古有”白衣民族“之称,自称”白衣同胞“。
男装衣短,裤长肥大,加穿坎肩,也有外着道袍或朝鲜长袍者。道袍是过去士大夫、儒生的常服,后成为男子出门时的礼服。长袍当大衣穿,有单、夹、棉之分。
女装一般短衣长裙。短衣有长长的白布带在右肩下方打蝴蝶结。长裙多有长皱褶。裙有缠裙、筒裙、长裙、短裙、围裙之分。年轻女子一般爱穿筒裙、短裙,老年妇女常穿缠裙、长裙。冬天,中老年妇女在上衣外加穿棉(皮)坎肩。
朝鲜族:饮食
喜欢食米饭,擅做米饭,用水、用火都十分讲究,做米饭用的铁锅,底深、收口、盖严,受热均匀,能焖住气儿,做出的米饭颗粒松软,饭味纯正。一锅一次可以做出质地不同的双层米饭,或多层米饭。各种用大米面做成的片糕、散状糕、发糕、打糕、冷面等也是朝鲜族的日常主食。
朝鲜族日常菜肴常见的是”八珍菜“和”酱木儿“(大酱菜汤)等。”八珍菜“是用绿豆芽、黄豆芽、水豆腐、干豆腐、粉条、桔梗、蕨菜、蘑菇八种原料,经炖、拌、炒、煎制成的菜肴。大酱菜汤的主要原料是小白菜、秋白菜、大兴菜、海菜(带)等以酱代盐,加水焯熟即可食用。
咸菜是日常不可缺少的菜肴。朝鲜族泡菜做工精细,享有盛誉,是入冬后至第二年春天的常备菜肴。泡菜味道的好坏,也是主妇烹调手艺高低的标志。朝鲜族菜肴食用后大都有一定的滋补和医疗作用。如春天食用的”参芪补身汤“、伏天食用的”三伏狗肉汤“、冬天食用的野味肉和野味汤等。
朝鲜族节日菜肴品种繁多,并备时令名菜。朝鲜族名菜名点很多,主要有神仙炉、补身炉(又称补身汤、狗肉火锅)、冷面、打糕、朝鲜泡菜等。另外还有:酱牛肉萝卜块;铁锅里脊;生拌鱼等朝鲜族风味菜肴。
朝鲜族:建筑
朝鲜族的文化受汉族影响较深,房屋建筑与汉族多有相似之处,不过为适应民族生活习惯的要求,也有其自身的特点。朝鲜族民居多为山顶式的青瓦白墙建筑,除城镇住宅有简单的院墙外,农村通常不建院墙而和左邻右舍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住房的平面多数为矩形,也有L形的,有的设外廊。内部布局,主房间为居室,牛棚和储存柴草杂物的”草房“在房屋的一端,以灶间与居室隔开。(m.lz13.)居室多少、大小可视需要,由推拉门分隔,比较灵活方便。居室内靠墙设推拉门壁橱,供存放衣物、被褥之用,使室内显得宽敞雅致。家人和来客进门就上炕,鞋要脱在门口,以保持室内清洁。
朝鲜族住房的构造,主要是木构架承重。地基用土垫起30厘米高的台基,周边再砌上石块。外墙也是先立起木框架,两面编织草绳或柳条,外抹泥浆,白灰罩面,中间充填沙土;也有不填沙土,做成空心墙的。内隔墙多用双面抹灰的板条墙。门窗为推拉式,门窗口的尺寸相同,往往是门窗不分,都可做出入口,窗棂竖向排列密,横格间隔远,再加门窗口狭长,使得本来低矮的房身给人以挺拔秀丽之感。屋顶多作成四坡式,比较普遍的做法是,在椽子上铺稻草帘或柳树枝条,上面抹泥,再覆盖30—50厘米厚的稻草,最后用草绳编成网格,将整个屋顶包住,或用草帘逐层相搭接,将屋顶盖满,以防起风将稻草吹散。在城镇中,住宅多用青灰色陶瓦屋顶。瓦顶坡面略有曲线,檐头四角和屋脊两端向上翘起,瓦当和脊头加简单花饰,形成活泼明快的风格。
朝鲜族:习俗
餐桌上,匙箸、饭汤的摆法都有固定的位置。如匙箸应摆在用餐者的右侧,饭摆在桌面的左侧,汤碗摆在右侧,带汤的菜肴摆在近处,不带汤的菜肴摆在其次的位置上,调味品摆在中心等。婚丧、佳节期间不杀狗、不食狗肉。
朝鲜族:禁忌
朝鲜族喜食狗肉,但婚丧与佳节不吃。朝鲜族人非常尊重老人,晚辈不能在长辈面前喝酒、吸烟;吸烟时,年轻人不得向老人借火,更不能接火,否则便被认为是一种不敬的行为;与长者同路时,年轻者必须走在长者后面,若有急事非超前不可,须向长者恭敬地说明理由;途中遇有长者迎面走来,年轻人应恭敬地站立路旁问安并让路;晚辈对长辈说话必须用敬语,平辈之间初次相见也用敬语。忌讳人称”鲜族“。
朝鲜族:宗教
朝鲜族早期宗教流行图腾崇拜和始祖崇拜,信仰土谷神,后来形成檀君教、东学教等本民族宗教。受儒家思想影响较深。先后传入道教、佛教、基督教新教、天主教等。
人生礼仪与礼节
朝鲜族人生礼仪包括”百日宴“、周岁生日宴等对于婴儿的祝愿性礼仪和冠礼(女人为笄礼,已消失)、婚礼,还有花甲宴、进甲宴、八甲宴、回婚礼等庆贺长寿的礼仪以及葬礼。
(1)“百日宴”:指婴儿长至100天,设宴预祝婴儿多福长命。前来祝贺的人们带来白线绺套在婴儿的脖子上,白线绺上还要夹入一些纸钱。婴儿的父母用白米作”白雪糕“,到十字路口分给”一百人“,以预祝婴儿长命百岁。
(2)“周岁生日宴”:一则为了祝贺婴儿度过了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个春夏秋冬,二则为了预祝有美好的未来。这一天,给幼儿换新装,宴请亲戚、邻里、朋友,又让幼儿抓周。所谓”抓周“即摆好”生日桌“,上面摆放书、笔、钱、刀及各种食品之后,让幼儿随便抓取,以最先抓取的东西来”判断“其将来的”志趣“。如最先抓取的是笔和书,则预示将来会有文才等等。
(3)婚礼:朝鲜族旧式婚礼中含有”奠雁礼“、”交拜礼“、”合卺礼“等古老的礼仪成分。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式婚礼逐渐替代旧式婚礼。在新式婚礼中,有宣读结婚证书、新郎新娘交换礼物、相互敬礼或跪拜、新郎新娘向双方父母跪拜、双方家族代表讲话等程序。不管在新娘家、新郎家举行的婚礼,还是在饭店举行的婚礼,都少不了为新郎新娘摆设筵席,即新郎、新娘接受”大桌“。这是来自旧式婚礼的传统礼仪。大桌上摆放各种食品,其中最显眼而有特色的是嘴里叼着红色尖椒的一只蒸熟的整公鸡。公鸡象征婚姻之喜,红色尖椒象征新郎新娘红心相印,日子红火,多子多福。新郎饮罢伴郎斟的三杯酒,便要求把大桌上的食品每样都拣出一点,以便敬献给父母品尝,此为”打奉送包“。新郎的饭碗里埋入三个剥了皮的熟鸡蛋,新郎只能吃半碗饭和一两个鸡蛋,剩下一半留给新娘吃。
(4)庆祝长寿礼仪:包括花甲宴、进甲宴、八甲宴、九甲宴及回婚礼。花甲宴是为纪念60周岁生日而由其子女筹办的贺宴,又称还甲宴、回甲宴,颇为隆重。进甲宴是过60周岁,进入新的甲子以后举行的贺宴。八甲宴、九甲宴是为80周岁、90周岁生日举行的贺宴。回婚礼是为纪念结婚60周年而举行的贺礼。不过,举行回婚礼须具备三个条件:其一,时限为结婚60周年;其二,须是原配夫妻;其三,所生子女都健在,且无犯法服刑者。
(5)一般礼节:朝鲜族晚辈对长辈必用敬语。一日三餐盛饭盛菜,必先盛给老人,并给老人摆单人桌。老人举匙,全家才能开始就餐。饮酒、吸烟,父子不同席。在家宴中年轻人与老年人同席而无法回避时,年轻人举杯背席而饮。酒席上,按年庚依次倒酒,老者举杯后其他人依次举杯。路遇长者或客人,必须恭顺地问安行礼并让路。在屋内同客人初次见面,互通姓名时,要双膝跪席,双臂垂前摁席,稍俯上身,恭顺地通报自己的姓名,然后说些客气话。不论男女,不能在客人面前随意伸腿,更不能岔开双腿。
禁忌
在朝鲜族民间日常生活中曾有过很多禁忌,其中包括禁言、禁食、禁看、禁触、禁顾等内容;把这些内容亦可分类为生育禁忌(含怀孕期禁忌和分娩前后禁忌)、婚姻禁忌、丧礼与祭礼禁忌、建房和搬迁禁忌、种田禁忌、信仰禁忌等等。例如在生育禁忌中,孕妇禁用有豁口的瓢、碗饮水,孕妇忌吃鸡肉,怕产后无奶汁。在婚姻禁忌中,同一个祖宗传下来的同姓男女之间不能婚配,此为”同姓同本不婚“;同一个祖宗传下来的异姓男女之间不能通婚,此谓”异姓同本不婚“;不能与姑表亲、姨表亲通婚,此为”近亲禁婚“;家有丧事,在一年内不能成婚,此谓”有丧禁婚“等。在丧礼与祭礼禁忌中,泥鳅、鳝鱼等没有鳞的鱼,因其形状像龙,不能用作祭祀食品;在举行神祭(三年以内的祭祀称为魂祭,三年后的祭祀称为神祭)时,汤菜里不能撒辣椒面;祭桌上不能摆狗肉;马口鱼不能上祭桌,因为马口鱼的下唇形同”山“字,山是神灵居住之地。在建房和搬迁禁忌中,房屋正面要开阔,忌讳与山峰恰好相对;搬家时,要选择吉日和普通日,避开凶日(农历每月的7、17、27日为吉日,9、19、10、20日为普通日,其他为凶日)。在种田禁忌中,大田播种日期分为伸日和缩日(农历每月的1至5、11至15、21至25日为伸日,其他为缩日),选在伸日播种,庄稼长得好。另外,在红白喜事日,不杀狗等等。朝鲜族的各种禁忌习俗,大部分已经废弃,但有一些仍延续至今。
* 汉族的风俗习惯
* 藏族的风俗习惯
* 傣族的风俗习惯
作文六:《朝鲜族的风俗习惯》11400字
? ? ? ?朝鲜族的风?俗习惯
朝?鲜族的风俗?习惯
? (1)服?饰 朝鲜族?喜穿素白衣?服,一般为?短衣长裤。?男子上衣斜?襟无扣,用?布条打结外?加坎肩,下?衣裤裆肥大?,裤脚系带?。妇女短衣?斜襟无钮扣?,以彩带为?结,长裙分?缠裙、筒裙?(只限婚前?)。老年妇?女多穿白色?长裙,中年?妇女多穿缠?裙,长及脚?跟。年轻妇?女的裙幅多?为色彩鲜艳?的绸缎。近?代男子多穿?平面白胶鞋?,劳动时穿?草鞋。女子?穿船形胶鞋?。现在除节?日或民族集?会外,朝鲜?族基本不穿?民族服装,?和汉族已无?甚差别。 ?
? (2)?饮食 朝鲜?族以为米饭?为主,多为?大米饭、二?米饭,汤每?餐必备,尤?喜喝大酱汤?。
? 辣白菜,?一般制法将?白菜用盐水?浸泡几天,?洗后,再抹?入辣椒、葱?、蒜、姜等?调料。有条?件时还可加?苹果、梨片?等,然后窖?藏,半月后?便可食用。?还可用萝卜?、芥菜、英?菜等同法腌?制。
? 冷面,?三分淀粉、?七分面压制?而成。煮熟?捞出冷却,?再用牛肉或?鸡肉熬汤,?并放入甘草?、胡椒、花?椒、生姜、?味精、糖醋?等制成冷面?汤,吃时再?放入牛肉片?、黄瓜丝、?芝麻、辣椒?面等适口调?料。
? 狗肉是?朝鲜族喜吃?的肉食之一?,除婚丧及?节日不吃狗?肉外,其他?季节都可吃?狗肉。但多?半是在伏天?或患者康复?时为补养而?杀狗。杀时?将狗吊起,?四蹄放血,?退毛。用其?肉、皮及五?脏做汤,肉?加调料凉食?,其味鲜美?可口。
? 朝鲜?族饮具器皿?别具风格,?一般一灶两?锅,其锅邦?深底阔,特?别铁盖,便?于焖饭,但?炒菜
一人?一匙,并备?有凉水。器?皿讲究卫不便。?一般是一锅?饭、一锅汤?。桌中间一?盆饭,
生?,女人用坛?罐顶水(现?已不见)。?
?
(3?)居住 多?居马尾式住?宅,建于近?水源方便之?处。房屋以?木搭架,用?拉哈辫抹泥?为墙,屋顶?四面坡,用?稻草覆盖。?每房有四扇?或五扇门(?同时也是窗?),室内通?屋为炕,进?屋脱鞋,盘?腿而坐。农?村在房屋东?端室内养一?头大黄牛,?院内放牛车?及捣米用的?杵臼。近年?朝鲜族已发?生变化,砖?瓦结构的住?宅日益增多?,民族风格?的室内设计?日渐减少,?一切向现代?化发展。 ?
? (4)?丧葬 先将?尸体头向西?抬到七星板?上,放在屋?里摆上供品?,这时赶制?寿衣。家人?与近-亲穿?好丧服,男?子戴麻制丧?帽,女戴麻?制丧圈。灵?柩放三天、?五天、七天?、九天不等?。吊丧者向?遗体三叩首?,同时带去?礼物。出殡?前给死者擦?身换衣,并?把尸体用麻?布捆三处入?棺。下葬时?家属抬着死?者的灵柩,?放在挖好的?墓穴里掩埋?,直系亲属?对死者要连?祭三年。 ?
近?年移风易俗?,也出现了?深葬,火化?等。
?
?(5)礼仪? 朝鲜族礼?节很严。晚?辈对长辈说?话必须用敬?语;平辈之?间初次见面?也要用敬语?;与长者同?路时,年轻?者必须走在?长者后面;?路遇认识的?长者,要问?安让路;就?餐时给老人?摆单人桌,?父子不同席?,儿媳恭顺?地侍候,待?老人吃完,?全家才能就?餐;晚辈不?能在长辈面?前喝酒,席?间若无法回?避时,年轻?人应举杯背?席而饮;年?轻人不能在?老人面前吸?烟,不能借?火,更不能?和老人对火?。
? (6)婚?姻 朝鲜族?青年男女在?共同的劳动?或学习中,?产生爱情欲?订婚时,必?须先向各自?的老人表明?心意,以后?,由男方父?母带儿子去?女方家求婚?。如女方父?母拒见,则?预示婚
事不谐。如双方??老人见面,?男女青年则?可旁听,说?明婚事有成?功希望。如?双方父母议?妥,则男青?年需先向妇?方父母叩头?,然后,女?青年再向男?方父母叩头?。男女青年?还必须明确?表示愿意赡?养双方老人?,到此,亲?事即告订妥?。
? 订亲后,?选吉日。由?男方携佳肴?至女家,由?女方邀亲友?共同饮酒。?至夜幕降临?,方撤下酒?席,奏乐。?不分男女老?少,一同跳?舞。唯女方?父母告退归?家,以表不?忍女儿即将?离家外嫁。?
?朝鲜族人无?女方向男方?索取财物的?陋习,只由?男方买些服?装和姑娘所?爱之物相赠?,以表订亲?之意。举行?婚礼时,男?女双方各备?丰盛酒席。?男方先备牛?车,车上铺?新被,新郎?偕同二三名?傧相,身穿?礼服胸佩红?花,去女家?接新娘。至?女家,新郎?先被推进一?无人的房间?——室内摆?放一桌丰盛?酒席,女方?给新郎连斟?三杯酒。其?后,新郎将?酒菜各选一?点,用一张?白纸包上,?带上一瓶白?酒,请人送?回自家,表?示婚事惬意?,女家招待?甚丰。接着?女家又给新?郎送上一碗?大米饭,里?面埋上三个?鸡蛋。新郎?要剩半碗饭?一个鸡蛋给?新娘,象征?此后共吃一?锅饭,有难?同当,有福?同享,永成?鸾凤之好。?
?傧相于席间?也选一点菜?肴,带回家?中,以示同?喜。
? 此仪式?结束后,新?郎新娘向老?人行跪拜礼?,以谢玉成?。然后新娘?带妆奁上车?与新郎回家?。
? 回归途中?,赶车人故?意把车赶进?横垄地里任?其簸簸,同?车人欢笑一?团,乐不可?支。车进村?边,村人穿?民族服装,?载歌载舞迎?接新娘。此?时由男家向?赶车人献出?一小桌酒
赶?车在村中转?几圈,再乘?兴将车赶到?新郎家。新?郎新娘下车?后,步入屋?内举菜?。宴罢,
行婚礼?,仪式与在?女方家相似?。仪式后,?在场男女老?幼同歌共舞?。此时,新?郎新娘“三?问三答”,?其内容是对?老人的尊敬?、对幼辈的?爱抚及双方?海誓山盟之?类的话语。?宴罢,客归?,新郎新娘?入洞房。婚?事完毕。 ?
土?家族人民勤?恳耕山,善?于渔猎,并?在冬春季节?“赶杖”(?围猎)。主?食包谷、稻?米,土家族?地区最普及?的风味食品?是糯米粑粑?、米炕腊肉?和唐馓。在?服饰方面,?女装为短衣?大袖,右衽?开襟,滚镶?2~3层花?边,原着8?幅罗裙,后?改为镶边筒?裤;男装为?对襟短衫,?头缠2~3?米长的青丝?帕。很多地?方土家族的?服饰与汉族?差不多。只?有在隆重集?会和节日,?或偏僻山村?,能见到土?家族传统服?饰。在住宅?建筑方面,?土家山乡的?吊脚楼最为?有特色。这?是一种干栏?式结构,楼?下喂养牲畜?或堆放杂物?,楼上作姑?娘们的闺房?,是织布、?绣花、绩麻?、做鞋之所?。这种设计?,既克服了?山区地势不?平的限制,?又最大限度?地利用了空?间;既通风?,又防潮;?既安全,又?卫生。
? 土家?族在古代曾?流行过姑家?女儿必嫁舅?家(称为还?“骨种”)?的交错从表?优先婚姻。?还有兄亡弟?收嫂,弟亡?兄纳弟媳的?收继婚。男?女原多对歌?相爱结婚。?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婚姻逐步受?到财产的限?制和父母的?约束,直至?建国前,盛?行封建买卖?婚姻。建国?后,自由恋?爱,婚姻自?主多了起来?,但在农村?父母包办婚?姻依然存在?。过去多行?火葬,送葬?时请土老师?(巫师)念?经,道士开?路。后来受?汉族的影响?,实行土葬?。
? 在节庆方?面,以过四?月
八?、六月六和?土家年为主?要节日。最?隆重的是过?土家年,俗?称过“赶年?”,即赶在?汉族过年的?前一天进行?,大年为腊?月二十九,?小年为腊月?二十八。 ?
土?家族主要分?布在湖南省?西北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北省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宜昌的五?峰土家族自?治县、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以及四川?省石柱、秀?山、酉阳、?黔江等县,?与汉、苗等?族杂居。 ?
聚?居地区,风?土人情和风?俗习惯 【?语言文字】? 土家族有?自己的语言?,土家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语?支未定。大?多数人由于?长期与汉族?杂居,很早?就开始使用?汉语、汉文?,只有湖南?的永顺、龙?山、古丈等?聚居地区,?还完整地保?留着土家语?。本民族无?文字,通用?汉文。
? 【服?饰】 土家?族女装为短?衣大袖,左?袄开襟,滚?镶2~3层?花边,镶边?筒裤;男装?为对襟短衫?。“过赶年?”,即提前?l~2天过?年,是其重?要节日。土?家族男子穿?琵琶襟上衣?,缠青丝头?帕。妇女着?左襟大褂,?滚两三道花?边,衣袖比?较宽大,下?着镶边筒裤?或八幅罗裙?,喜欢佩戴?各种金、银?、玉质饰物?。
? 【民居】? 土家族爱?群居,爱住?吊脚木楼。?建房都是一?村村,一寨?寨的,很少?单家独户。?所建房屋多?为木结构,?小青瓦,花?格窗,司檐?悬空,木栏?扶手,走马?转角,古香?古色。一般?居家都有小?庭院,院前?有篱笆,院?后有竹林,?青石板铺路?,刨木板装?壁,松明照?亮,一家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宁静?生活。
? 【习?俗】 男女?多经对歌相?爱结婚。有?“哭嫁习惯?”习惯。女?子在出嫁前?7-20天?开始哭,哭?嫁歌有“女?哭娘”、“?姐哭妹”、?“骂媒人”?等。开始是?轻歌唱,越?接近嫁期越?悲伤。直到?哭的口干舌?噪,两眼红?肿。他们把?是否善于哭?嫁作为衡量?女子才德的?标准。
? 土司?制度前,土?家族实行火?葬。土司制?度时期至今?实行土葬,?葬礼由土老?司主持操办?,土老司祭?祀亡人时,?将天窗口的?纺车倒纺三?下,念经送?亡人过天桥?上天廷。然?后假
围绕“哈?哈台”转圈?出门,死者?子女跟随土?老司哭丧,?土老司唱丧?歌,吹牛角?,顿扮亡人?,
时火炮?连天,哭唱?哀鸣,极为?悲痛,历时?几天几夜。?然后将装好?遗体的棺木?抬上山埋葬?。改土归流?至民-国时?期,土家族?丧葬由道士?主持,停尸?
三、?
五、?七日后,由?道士根据主?人家境做不?同等级的道?场,有“小?十王”、“?大十王”、?“隔夜素堂?”、“一竖?桅”、“二?竖桅”、“?七竖桅”等?名称。一般?道场都履行?下柳床、开?路、荐亡、?交牲、上熟?、散花辞解?、解灯、打?烧棺、辞灵?、扫堂等具?体操作程序?。死者亲属?披麻戴孝,?跟随道士行?丧礼,还请?人唱孝歌,?以哀吊亡人?。新中国成?立后,土老?司、道士停?止活动,以?开追悼会唱?丧歌代替道?常 【宗教?信仰】 受?汉族影响在?宗教方面,?主要迷信鬼?神,崇拜祖?先。这些神?不是他们自?己的神。过?去有巫师驱?鬼。有的地?方信道教。?每逢年节都?要大敬祖先?,初
?一、十五也?要进行小敬?。祭祖的食?品有猪头、?团馓、粑粑?、鸡鸭和五?谷种等。有?的在每餐饭?前,先用筷?子夹少量的?菜插在饭上?敬默一会儿?,表示请已?故先人先吃?,然后自己?才开始食用?,农历六月?六日为祭土?王,每个村?寨都要设摆?手堂,将猪?头、果品等?祭品放摆手?堂前。十月?朔日祭冬,?宰鸡鸭设筵?宴客。此外?,土家族还?敬灶神、土?地神、五谷?神、豕官神?,在修房造?屋时祭鲁班?,祭品除酒?肉外,还要?一只大公鸡?。
? 白虎崇拜?:白虎在土?家人的心目?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土家族自?称是“白虎?之后”。相?传,远古的?时候,土家?族的祖先巴?务相被推为?五姓部落的?酋领,称为?“廪君”。?廪君率领部?落成员乘土?船沿河而行?,行至盐阳?,杀死凶残?的盐水神女?,定居下来?。人民安居?乐业,自然?廪君也深受?人们的爱戴?。后来廪君?逝世,他的?灵魂化为白?虎升-天。?从此土家族?便以白虎为?祖神,时时?处处不忘敬?奉。每家的?神龛上常年?供奉一只木?雕的白虎。?结婚时,男?方正堂大方?桌上要铺虎?毯,象征祭?祀虎祖。 ?
除?了进行宗教?式的虔诚敬?祭,土家人?的生活中也?随处可见白?虎的影子。?其意用虎的?雄见来驱恶?镇邪,希翼?得到平安幸?福。
? 【饮食?习惯】 土?家族平时每?日三餐,闲?时一般吃两?餐;春夏农?忙、劳动强?度较大时吃?四餐。如插?秧季节,早?晨要加一顿?“过早”,?“过早”大?都是糯米做?的汤圆或绿?豆粉一类的?小吃。据说?“过早”餐?吃汤圆有五?谷丰登、吉?祥如意之意?。土家族还?喜食油茶汤?。
? 日常主食?除米饭外,?以包谷饭最?为常见。有?时也吃豆饭?,粑粑和团?馓也是土家?族季节性的?主食,有的?甚至一直吃?到栽秧时,?过去红苕在?许多地区一?直被当成主?食,现仍是?一些地区入?冬后的常备?食品。
? 土家?族菜肴以酸?辣为其主要?特点。民间?家家都有酸?菜缸,用以?腌泡酸菜,?几乎餐餐不?离酸菜。豆? 朝鲜族的?风俗习惯制?品也很常见?,如豆腐、?豆豉、豆叶?皮、豆腐乳?等。尤其喜?食合渣,即?将黄豆磨细?,浆渣不分?,煮沸澄清?,加菜叶煮?熟即可食用?。民间常把?豆饭、包谷?饭加合渣汤?一起食用。?
?土家族的饮?酒,特别是?在节日或待?客时,酒必?不可少。其?中常见的是?用糯米、高?梁酿制的甜?酒和咂酒,?度数不高,?味道纯正。?
?典型食品:?土家族人最?爱吃粑粑(?糍粑)腊肉?、油茶等食?品,还有合?菜;团馓;?绿豆粉(米?粉);油炸?粑。
? 【文化?】 土家族?爱唱山歌,?山歌有情歌?、哭嫁歌、?摆手歌、劳?动歌、盘歌?等。 “摆手?舞”是流行?的古老的集?体舞,包括?狩猎、军事?、农事、宴?会等方面的?70多个 ?
动?作。是与祭?祀祖先、乞?求丰收相联?系的。不论?什么盛大的?聚会,都要?跳的。“摆?手”选阴历?单日开始,?持续的天数?也是单数。?一般三天、?五天、七天?。一般在农?历正月初九?或三月初三?,参加的人?数有上万人?。节奏鲜明?、动作优美?、朴素、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史诗??、山歌最为?着名。
? 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方面?,刺绣、编?织比较有名?,土花铺盖?尤为着名。?在经济、文?化的发展上?受汉族影响?较多,但也?保留有自己?的特点。湘?西的“金色?桐油”,鄂?西的“坝漆?”,都是饮?誉中外的名?产。
? “西兰?卡普”是土?家族民族工?艺中的一朵?奇葩。又称?“打花铺盖?”,它是一?种土家锦。?以其独特的?工艺和美妙?的构图被列?为中国五大?织锦之列。?
?土家族文学?以叙事诗、?山歌及跳摆?手舞时所唱?之摆手歌等?最为着名。?摆手歌有大?摆手歌和小?摆手歌之分?,大摆手歌?具有史诗性?质;小摆手?歌多为苦歌?、恋歌,系?抒情性作品?。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山?乡风味。长?篇叙事诗《?锦鸡》是四?句头民歌的?组合体,用?男女对唱方?式表现,它?以爱情故事?为主线,反?映出广阔的?社会生活面?。
? 【天文历?法】 土家?人在长期的?农耕生活中?积累了大量?的天文、地?理、气象、?水利、农学?、生物学、?医药学知识?,并用这些?知识指导一?代又一代土?家人的生产?与生活。 ?
土?家人的气象?知识是以谚?语、歌谣的?形式留传下?来的,如:?“云朝工,?亮通通;云?朝西,披蓑?衣;云朝南?,打破船,?云朝北,下?不彻”、“?早晨烧霞,?等不烧茶;?傍晚烧霞,?晒死蛤-蟊?、“雷公光?唱歌,有雨?也不多”、?“东虹日头?西虹雨,虹?在南方涨大?水”、“月?亮打伞,晒?破岩板,月?亮生毛,雨?落明朝”、?“有雨山戴?帽,无雨山?抹腰”等都?是通过对云?雷、虹等天?象或日月等?天体的观察?来预测天气?的晴好,准?确性高。 ?
土?家人还根据?山里草木枯?荣、候鸟来?去、日月星?辰的变化、?云风雨雷电?的交替来按?排农时,预?测气候,估?算年成的丰?歉。他们把?世代积累的?农耕经验编?成山歌、谚?语,口耳相?传,指导春?种秋收。如?:“老张莫?听老问哄,?桐子花开要?下种”、“?三月逢春好?盘花,满山?阳雀叫喳喳?,一来报知?阳春节,二?来摧动种庄?稼”告诫人?们桐树开花?、阳雀欢叫?的时节,也?是播种时候?了。又如:?“清明要明?,谷雨要淋?”、“三伏?不热,五谷?不结;三九?不冷,百果?不很”。这?是根据特定?节气的气象?情况来推测?农业的收成?好坏。
? 其农?学知识也靠?这类谚语、?歌谣相传,?如:“耕得?深,耙得烂?、一碗泥巴?一碗饭”,?讲的是农田?要深耕细耙?,这样收成?才好。“深?栽洋芋浅栽?秧,红苕栽?到皮皮上”?、“宁栽秋?苕,不种秋?荞”,又是?在传授稻秧?、红苕、洋?芋,荞麦的?种植技巧。?
?礼节 维吾?尔族的礼节?与宗教也有?着极为紧密?的关系。人?民之间的礼?节表现了平?等、友爱、?敬老、爱幼?的精神,劳?动人民相见?总是相互亲?切地握手、?问候,对老?人十分尊敬?。妇女中还?有长者亲吻?晚辈的礼节?。近几十年?来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一些带有?等级性的、?封建的礼节?逐渐消失了?,体现着平?等友爱、互?敬互让的礼?节则继续保?存下来,并?且增加了新?的意义。维?吾尔族热情?好客,崇尚?礼节,待人?接物,讲究?礼貌。如对?长者要尊敬?,走路让长?者先行,谈?话让长者先?说,坐下时?让长者坐在?上座;小辈?在长者面前?不准喝酒、?抽烟;亲友?相见必须握?手问候,互?相致礼和问?好,然后右?臂抚胸,躬?身后退步,?再问对方家?属平安;妇?女在问候之?后,双手扶?膝,躬身道?别。在屋内?坐下时,要?求跪坐,禁?忌双腿直伸?,脚底朝人?。接受物品?或给客人上?茶时要双手?,单手接受?物品被视为?缺乏礼貌的?举动。
? 新疆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爱清洁?。他们洗睑?脸盆。喝茶?、吃饭之前?定要洗? 洗洁
手。?洗后的手,?必须双手紧?握,挤出残?留的水珠,?然后再行擦?拭,不得甩?手弄,这是?对主人或身?边人的不尊?重。洗涤餐?具、也是一?件一件冲洗?,然后搁置?起来,让其?自行晾干,?不用揩拭。?比如碗盆之?类,洗后将?口朝下搁置?,使其自干?。
? 禁忌 维?吾尔族信奉?伊斯兰教,?禁食猪肉、?动物血和已?死的畜禽。?吃饭时不能?随便拨弄盘?中食,不能?随便到锅灶?前面,不能?剩饭,不慎?落地的饭屑?,要拾起放?在餐布上,?不能将拾起?的饭粒再放?进共用的盘?中;吃饭或?与人交谈时?,禁忌擤鼻?涕、吐痰等?不文明的习?惯。在饮食?方面,禁吃?猪肉、驴肉?、狗肉、骡?肉,自死的?牲畜一律不?食;土葬而?不火葬。在?清真寺和麻?扎(墓地)?附近禁止喧?哗;在衣着?方面,忌短?小,上衣一?般要过膝,?裤腿达脚面?。最忌户外?着短裤。屋?内就坐时要?跪坐,禁忌?双腿直伸,?脚朝人。亲?友相见要握?手互道问候?。然后双手?摸须,躬身?后退一步,?右臂抚胸;?妇女在问候?之后要双手?扶膝躬身道?别。接受物?品或清茶要?用双手、忌?用单手。 ?
文?化生活 维?吾尔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使用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维吾?尔文。由于?民族之间长?期频繁的交?往和学习,?许多-维吾?尔族人兼通?汉语和哈萨?克语。
? 维吾?尔族有灿烂?的民族文化?。早在11?世纪70年?代,哈喇汗?王朝时的玉?素甫?哈斯??哈吉甫所?着《福乐智?慧》叙事长?诗,马赫穆?德?喀什噶?尔编着的《?突厥语大辞?典》,都闻?名遐迩。民?间文学也十?分丰富,有?不少着名的?故事、寓言?、笑话、诗?歌、民谣和?谚语。《阿?凡提的故事?》在维吾尔?族群众中广?泛流传。尤?其是民间歌?谣,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单调高?昂,节奏欢?快、活泼、?优美、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每逢?盛大节日和?喜庆吉日,?或是劳动之?余,维吾尔?族男女老幼?都要伴着“?达甫” (?手鼓),唱?起悠扬激越?的民间歌谣?。
? 维吾尔族?人民能歌善?舞。“十二?木卡姆”是?维吾尔族古?典音乐套曲?,“麦西来?甫”(聚会?的意思)是?维吾尔族人?民最喜爱的?一种群众性?娱乐活动。?每逢佳节、?婚事、喜庆?活动都要演?唱和舞蹈。?乐曲热情奔?放,舞姿轻?巧优美。开?始时,一人?高唱序曲,?接着手鼓响?起,众人齐?唱,歌声悦?耳,旋律欢?快。人们被?邀对舞,扬?手顿足、旋?转翩跹。高?-潮迭起,?情绪炽烈,?欢歌笑语,?令人心驰神?往。
? 传统节?日 维吾尔?族主要节日?有肉孜节和?古尔邦节。?肉孜节意译?为“开斋节?”。按伊斯?兰教教规,?节前一个月?开始封斋。?即在日出后?和日落前不?准饮食,期?满30天开?斋,恢复白?天吃喝的习?惯。开斋节?前,各家习?惯炸馓子、?油香、烤制?各种点心,?准备节日食?品。节日期?间人人都穿?新衣服,戴?新帽,相互?拜节祝贺。?肉孜节过后?的第七十天?是古尔邦节?,意译为“?宰牲节”。?有经济条件?的人家要宰?羊,邀请亲?友邻居来家?做客。 ? 以上?两个节日,?各清真寺都?打鼓、吹奏?唢呐欢庆,?召唤维吾尔?族男人们到?各自所在地?的清真寺内?会礼,向真?主祈祷。会?礼散后,先?上坟,然后?各家请阿訇?到家诵经。?
?民族婚礼 ?婚姻礼俗在?一个民族的?习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最能表?现这个民族?礼俗的特点?。维吾尔族?的婚礼习俗?是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维吾尔人?的婚礼较为?隆重,充满?欢乐的气氛?,婚典通常?要举行两、?三天。婚礼?的第一天,?新郎、新娘?两家同时在?各自的家里?设宴招待来?宾,人们弹?着都塔尔、?热甫,打着?手鼓,唱跳?舞,院子里?充满了喜气?洋洋、欢声?笑语的欢乐?气氛。这一?天,新娘上?漂亮的衣服?,由伴娘及?前来祝贺的?朋友们陪同?,集在邻居?家里,新娘?坐在炕角的?地毯上,女?伴们在屋内?有限的空唱跳舞,?尽情欢乐,?等候迎新队?伍的到来。?新郎也由伴?郎及前来道?喜的朋友陪?伴,集间?,
在自?己家的院子?里和朋友们?弹琴、唱跳?舞、说笑,?尽情地为婚?礼助兴,并?且耐心地等?待着接亲时?刻的来临。?整个婚礼过?程中,新娘?及新郎的朋?友们使婚礼?沉浸在欢乐?喜庆的气氛?之中。在举?行婚礼的前?一天晚上或?当天早晨,?举行“尼卡?”的宗教仪?式,由阿訇?诵经证婚。?询问新郎、?新娘是否愿?意结为夫妻?。之后请他?们吃一块在?盐水中浸泡?过的馕。下?午,新娘穿?上婚礼服,?修饰得如花?似玉,头蒙?面纱在家等?候迎亲队伍?的到来。新?郎穿戴一新?,在亲友的?簇拥下去女?方家迎娶新?娘,一路上?小伙子们打?起手鼓、吹?着唢呐、弹?着热甫,兴?高采烈地高?唱“迎新娘?”。
? 当女方?的亲友们得?知迎亲队伍?到来时,立?即把大门堵?上,索要礼?品才允许迎?亲队伍进门?。女方盛情?招待前来迎?亲的人们,?人们在新娘?家的院子里?跳一会儿舞?,以增添喜?庆的气氛。?迎亲的人们?离开女方家?前,新娘要?辞别父母,?请求父母为?自己祝福,?新娘的父亲?在众人面前?为女儿祝福?和祈祷,新?娘难免要流?下依依不舍?的泪水。这?时小伙子们?唱起了“劝?导”。
? 迎亲?队伍返回时?,迎亲的小?伙子打起手?鼓、弹着热?甫,唱着喜?走在前面,?整个迎亲队?伍充满着欢?乐的气氛。?新郎和新娘?分彩车随后?,迎亲队伍?的妇女们跟?在后面。按?传统习惯,?迎亲队伍经?过的路上,?乡里乡亲可?以“拦驾”?,不让迎亲?队伍通过,?迎亲队伍向?拦路者赠送?礼物后,方?可继续前进?,这主要是?为了使婚礼?的喜庆气氛?更加热烈。?
?当迎亲队伍?簇拥着新郎?新娘来到新?郎家门口时?,新郎家在?门前点燃一?堆火,让新?娘从火堆上?越过去。婆?家还要在地?上铺新布,?维吾尔族称?这块布为“?帕炎达孜”?,一般要从?院门一直铺?到屋门。来?宾中的妇女?站在新布两?旁夹道欢迎?。进屋坐定?后,青年男?女唱跳舞进?行揭面纱仪?式,其中一?人利用跳舞?的机会迅速?地揭去新娘?的面纱,新?娘即起身向?大家行礼。?然后客人们?入席吃喜宴?。喜宴之后?举行舞晚会?,大家尽情?地唱跳舞,?以示庆贺。?几乎所有的?人,都随着?鼓点翩翩起?舞,欢乐的?气氛达到高?-潮,直到?深夜
人们才?离去。婚后?第二天早晨?,新娘由伴?娘陪同,去?公婆屋里行?礼问安。公?婆热情接待?并向新娘及?伴娘赠送礼?物。这一天?早晨女方家?给新郎新娘?送来早餐(?维吾尔语称?“依斯克力?克),一般?为抓饭和薄?皮包子。早?餐之后新郎?由伴郎和 ? 一、二?个朋友陪同?,去给父、?母行礼问安?,父母同样?热情接待并?向新郎等人?赠送礼物。?婚后一周内?,双方家里?都举行“其?尔拉克”,?彼此宴请亲?友。到此,?整个婚礼仪?式才告结束?。
? 维吾尔族?婚礼的举行?方式,由于?地区的不同?,举行的方?式也不尽相?同,城市和?农村也不一?样。现在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城市里的?维吾尔族婚?礼增添了不?少符合时代?精神的内容?。
? 民族葬礼? 维吾尔族?的葬礼是一?件隆重而又?严肃的礼仪?。维吾尔族?信仰伊斯兰?教后,葬礼?仪式皆按伊?斯兰教的礼?仪进行,盛?行土葬。维?吾尔人认为?在星期
? 五、肉孜?节、古尔邦?节去世是死?者的幸福。?许多民族都?有“落叶归?根”的习俗?,而维吾尔?族却更为讲?究这一点,?他们愿意在?自己家一两?天也可以,?但最多不超?过三天,以?免尸体腐烂?。葬前,要?由专门的人?员为死者净?身,一般请?清真寺的买?僧和
?一、两位年?长的男性为?死者净身,?若死者是女?的,则请[?3]下一页? 朝鲜族的?风俗习惯年?长的妇女或?布维来为死?者净身,童?男童女男女?都可以洗。?洗净之后,?用新白布将?遗体缠裹起?来,一般男?的缠三层,?女的缠五层?。净身时,?其他人不得?入内。如患?者无望时,?他们便回到?家里,而不?愿死在病房?;有人突然?在外地去世?,家属也要?千方百计把?尸体运
? 回家?乡埋葬。
维?吾尔人在家?里去世后,?对死者进行?一番处理之?后,才去向?有关亲友报?。特别是对?老年人的去?世,讲究比?较多一点。?人去世后,?其面部要朝?西安放,并?用干净白布?遮盖,用布?绑住其下巴?,使其嘴闭?住,使人感?觉死者安详?地睡在那里?。维吾尔族?实行速葬,?一般情况下?,人死后,?尸体在家停?放时间不长?,早亡晚埋?,晚亡午葬?,若其子女?在外,等在?净身的门前?替死者祈祷?赎罪(小孩?子不进行赎?罪仪式)。?净身后,将?尸体放在“?塔五提”(?抬尸木架)?里,并盖上?布单,由亲?友护送到清?真寺举行葬?礼(妇女不?参加葬礼)?。进寺后,?首先做“伊?斯卡特”,?意思为最后?一次施舍,?将分好的钱?及财物给寺?里的阿訇和?其他人。然?后行“站礼?”,由阿訇?念经、祈祷?。此后,即?送往墓地土?葬。墓坑成?长方形,长?2米,宽1?米左右,深?近2米。壁?开洞,置尸?体于洞中面?朝西。入葬?前,由阿訇?念经,所有?参加葬礼的?人各抓一把?土,在念经?后撒在尸体?周围,之后?用土块把洞?口堵死,再?填平直坑。?坟的外形大?都是长方形?,有的还修?成宫殿的样?子。维吾尔?人家一旦有?了事,其亲?人均失声痛?哭,邻里街?坊一旦听到?哭声立即前?来悼念,进?行安慰。每?来一批吊唁?的人,死者?的亲人就失?声大哭一次?。边哭边唱?,维吾尔族?的没有统一?的词和内容?,而由唱者?自编。内容?主要是颂唱?死者的德性?,表达死者?亲人对失去?亲人的悲痛?心情等。死?者的近-亲?好友一般要?系白腰带,?妇女除系白?腰带外,还?要披白盖头?。
? 葬礼结束?后,要在人?死后的第三?天、第七天?、第四十天?和周年举行?“乃孜尔”?。“乃孜尔?”是“祭事?”的意思,?是对死者表?示缅怀和哀?悼的主要活?[3]
?
作文七:《朝鲜族的风俗习惯》5600字
朝鲜族的风俗习惯
服饰
朝鲜族喜穿素白衣服,一般为短衣长裤。男子上衣斜襟无扣,用布条打结外加坎肩,下衣裤裆肥大,裤脚系带。妇女短衣斜襟无钮扣,以彩带为结,长裙分缠裙、筒裙。老年妇女多穿白色长裙,中年妇女多穿缠裙,长及脚跟。年轻妇女的裙幅多为色彩鲜艳的绸缎。近代男子多穿平面白胶鞋,劳动时穿草鞋。女子穿船形胶鞋。现在除节日或民族集会外,朝鲜族基本不穿民族服装,和汉族已无甚差别。
饮食
朝鲜族以为米饭为主,多为大米饭、二米饭,汤每餐必备,尤喜喝大酱汤。
辣白菜,一般制法将白菜用盐水浸泡几天,洗后,再抹入辣椒、葱、蒜、姜等调料。有条件时还可加苹果、梨片等,然后窖藏,半月后便可食用。还可用萝卜、芥菜、英菜等同法腌制。
冷面,三分淀粉、七分面压制而成。煮熟捞出冷却,再用牛肉或鸡肉熬汤,并放入甘草、胡椒、花椒、生姜、味精、糖醋等制成冷面汤,吃时再放入牛肉片、黄瓜丝、芝麻、辣椒面等适口调料。
狗肉是朝鲜族喜吃的肉食之一,除婚丧及节日不吃狗肉外,其他季节都可吃狗肉。但多半是在伏天或患者康复时为补some villages of rent that bother backing for poor farmers, the rents landlords and rich peasants. "The village" is also strongly supported by the feudal oppression of
养而杀狗。杀时将狗吊起,四蹄放血,退毛。用其肉、皮及五脏做汤,肉加调料凉食,其味鲜美可口。
朝鲜族饮具器皿别具风格,一般一灶两锅,其锅邦深底阔,特别铁盖,便于焖饭,但炒菜不便。一般是一锅饭、一锅汤。桌中间一盆饭,一人一匙,并备有凉水。器皿讲究卫生,女人用坛罐顶水。
居住
多居马尾式住宅,建于近水源方便之处。房屋以木搭架,用拉哈辫抹泥为墙,屋顶四面坡,用稻草覆盖。每房有四扇或五扇门,室内通屋为炕,进屋脱鞋,盘腿而坐。农村在房屋东端室内养一头大黄牛,院内放牛车及捣米用的杵臼。近年朝鲜族已发生变化,砖瓦结构的住宅日益增多,民族风格的室内设计日渐减少,一切向现代化发展。
丧葬
先将尸体头向西抬到七星板上,放在屋里摆上供品,这时赶制寿衣。家人与近-亲穿好丧服,男子戴麻制丧帽,女戴麻制丧圈。灵柩放三天、五天、七天、九天不等。吊丧者向遗体三叩首,同时带去礼物。出殡前给死者擦身换衣,并把尸体用麻布捆三处入棺。下葬时家属抬着死者的灵柩,放在挖好的墓穴里掩埋,直系亲属对死者要连祭三年。 近年移风易俗,也出现了深葬,火化等。
礼仪
some villages of rent that bother backing for poor farmers, the rents landlords and rich peasants. "The village" is also strongly supported by the feudal oppression of
朝鲜族礼节很严。晚辈对长辈说话必须用敬语;平辈之间初次见面也要用敬语;与长者同路时,年轻者必须走在长者后面;路遇认识的长者,要问安让路;就餐时给老人摆单人桌,父子不同席,儿媳恭顺地侍候,待老人吃完,全家才能就餐;晚辈不能在长辈面前喝酒,席间若无法回避时,年轻人应举杯背席而饮;年轻人不能在老人面前吸烟,不能借火,更不能和老人对火。
婚姻
朝鲜族青年男女在共同的劳动或学习中,产生爱情欲订婚时,必须先向各自的老人表明心意,以后,由男方父母带儿子去女方家求婚。如女方父母拒见,则预示婚事不谐。如双方老人见面,男女青年则可旁听,说明婚事有成功希望。如双方父母议妥,则男青年需先向妇方父母叩头,然后,女青年再向男方父母叩头。男女青年还必须明确表示愿意赡养双方老人,到此,亲事即告订妥。
订亲后,选吉日。由男方携佳肴至女家,由女方邀亲友共同饮酒。至夜幕降临,方撤下酒席,奏乐。不分男女老少,一同跳舞。唯女方父母告退归家,以表不忍女儿即将离家外嫁。
朝鲜族人无女方向男方索取财物的陋习,只由男方买些服装和姑娘所爱之物相赠,以表订亲之意。举行婚礼时,男女双方各备丰盛酒席。男方先备牛车,车上铺新被,新郎偕同二三名傧相,身穿礼服胸佩红花,去女家接新娘。至女家,新郎先
3some villages of rent that bother backing for poor farmers, the rents landlords and rich peasants. "The village" is also strong / 8 ly supported by the feudal oppression of
被推进一无人的房间——室内摆放一桌丰盛酒席,女方给新郎连斟三杯酒。其后,新郎将酒菜各选一点,用一张白纸包上,带上一瓶白酒,请人送回自家,表示婚事惬意,女家招待甚丰。接着女家又给新郎送上一碗大米饭,里面埋上三个鸡蛋。新郎要剩半碗饭一个鸡蛋给新娘,象征此后共吃一锅饭,有难同当,有福同享,永成鸾凤之好。 傧相于席间也选一点菜肴,带回家中,以示同喜。
此仪式结束后,新郎新娘向老人行跪拜礼,以谢玉成。然后新娘带妆奁上车与新郎回家。
回归途中,赶车人故意把车赶进横垄地里任其簸簸,同车人欢笑一团,乐不可支。车进村边,村人穿民族服装,载歌载舞迎接新娘。此时由男家向赶车人献出一小桌酒菜。宴罢,赶车在村中转几圈,再乘兴将车赶到新郎家。新郎新娘下车后,步入屋内举行婚礼,仪式与在女方家相似。仪式后,在场男女老幼同歌共舞。此时,新郎新娘“三问三答”,其内容是对老人的尊敬、对幼辈的爱抚及双方海誓山盟之类的话语。宴罢,客归,新郎新娘入洞房。婚事完毕。
土家族人民勤恳耕山,善于渔猎,并在冬春季节“赶杖”。主食包谷、稻米,土家族地区最普及的风味食品是糯米粑粑、米炕腊肉和唐馓。在服饰方面,女装为短衣大袖,右衽开襟,滚镶2~3层花边,原着8幅罗裙,后改为镶边筒裤;男装为对襟短衫,头缠2~3米长的青丝帕。很多地方土家族的服饰与汉族some villages of rent that bother backing for poor farmers, the rents landlords and rich peasants. "The village" is also strongly supported by the feudal oppression of
差不多。只有在隆重集会和节日,或偏僻山村,能见到土家族传统服饰。在住宅建筑方面,土家山乡的吊脚楼最为有特色。这是一种干栏式结构,楼下喂养牲畜或堆放杂物,楼上作姑娘们的闺房,是织布、绣花、绩麻、做鞋之所。这种设计,既克服了山区地势不平的限制,又最大限度地利用了空间;既通风,又防潮;既安全,又卫生。
土家族在古代曾流行过姑家女儿必嫁舅家的交错从表优先婚姻。还有兄亡弟收嫂,弟亡兄纳弟媳的收继婚。男女原多对歌相爱结婚。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婚姻逐步受到财产的限制和父母的约束,直至建国前,盛行封建买卖婚姻。建国后,自由恋爱,婚姻自主多了起来,但在农村父母包办婚姻依然存在。过去多行火葬,送葬时请土老师念经,道士开路。后来受汉族的影响,实行土葬。
在节庆方面,以过四月八、六月六和土家年为主要节日。最隆重的是过土家年,俗称过“赶年”,即赶在汉族过年的前一天进行,大年为腊月二十九,小年为腊月二十八。
土家族主要分布在湖南省西北部、湖北省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宜昌的五峰土家族自治县、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以及四川省石柱、秀山、酉阳、黔江等县,与汉、苗等族杂居。
聚居地区,风土人情和风俗习惯
【语言文字】
5some villages of rent that bother backing for poor farmers, the rents landlords and rich peasants. "The village" is also strong / 8 ly supported by the feudal oppression of
土家族有自己的语言,土家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语支未定。大多数人由于长期与汉族杂居,很早就开始使用汉语、汉文,只有湖南的永顺、龙山、古丈等聚居地区,还完整地保留着土家语。本民族无文字,通用汉文。
【服饰】
土家族女装为短衣大袖,左袄开襟,滚镶2~3层花边,镶边筒裤;男装为对襟短衫。“过赶年”,即提前l~2天过年,是其重要节日。土家族男子穿琵琶襟上衣,缠青丝头帕。妇女着左襟大褂,滚两三道花边,衣袖比较宽大,下着镶边筒裤或八幅罗裙,喜欢佩戴各种金、银、玉质饰物。
【民居】
土家族爱群居,爱住吊脚木楼。建房都是一村村,一寨寨的,很少单家独户。所建房屋多为木结构,小青瓦,花格窗,司檐悬空,木栏扶手,走马转角,古香古色。一般居家都有小庭院,院前有篱笆,院后有竹林,青石板铺路,刨木板装壁,松明照亮,一家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宁静生活。
【习俗】
男女多经对歌相爱结婚。有“哭嫁习惯”习惯。女子在出嫁前7-20天开始哭,哭嫁歌有“女哭娘”、“姐哭妹”、“骂媒人”等。开始是轻歌唱,越接近嫁期越悲伤。直到哭的口干舌噪,两眼红肿。他们把是否善于哭嫁作为衡量女子才德的标准。
土司制度前,土家族实行火葬。土司制度时期至今实行some villages of rent that bother backing for poor farmers, the rents landlords and rich peasants. "The village" is also strongly supported by the feudal oppression of
土葬,葬礼由土老司主持操办,土老司祭祀亡人时,将天窗口的纺车倒纺三下,念经送亡人过天桥上天廷。然后假扮亡人,围绕“哈哈台”转圈出门,死者子女跟随土老司哭丧,土老司唱丧歌,吹牛角,顿时火炮连天,哭唱哀鸣,极为悲痛,历时几天几夜。然后将装好遗体的棺木抬上山埋葬。改土归流至民-国时期,土家族丧葬由道士主持,停尸三、五、七日后,由道士根据主人家境做不同等级的道场,有“小十王”、“大十王”、“隔夜素堂”、“一竖桅”、“二竖桅”、“七竖桅”等名称。一般道场都履行下柳床、开路、荐亡、交牲、上熟、散花辞解、解灯、打烧棺、辞灵、扫堂等具体操作程序。死者亲属披麻戴孝,跟随道士行丧礼,还请人唱孝歌,以哀吊亡人。新中国成立后,土老司、道士停止活动,以开追悼会唱丧歌代替道常
【宗教信仰】
受汉族影响在宗教方面,主要迷信鬼神,崇拜祖先。这些神不是他们自己的神。过去有巫师驱鬼。有的地方信道教。每逢年节都要大敬祖先,初一、十五也要进行小敬。祭祖的食品有猪头、团馓、粑粑、鸡鸭和五谷种等。有的在每餐饭前,先用筷子夹少量的菜插在饭上敬默一会儿,表示请已故先人先吃,然后自己才开始食用,农历六月六日为祭土王,每个村寨都要设摆手堂,将猪头、果品等祭品放摆手堂前。十月朔日祭冬,宰鸡鸭设筵宴客。此外,土家族还敬灶神、土地神、五谷神、豕官神,在修房造屋时祭鲁班,祭品除酒肉外,还要一只大
7some villages of rent that bother backing for poor farmers, the rents landlords and rich peasants. "The village" is also strong / 8 ly supported by the feudal oppression of
公鸡。
白虎崇拜:白虎在土家人的心目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土家族自称是“白虎之后”。相传,远古的时候,土家族的祖先巴务相被推为五姓部落的酋领,称为“廪君”。廪君率领部落成员乘土船沿河而行,行至盐阳,杀死凶残的盐水神女,定居下来。人民安居乐业,自然廪君也深受人们的爱戴。后来廪君逝世,他的灵魂化为白虎升-天。从此土家族便以白虎为祖神,时时处处不忘敬奉。每家的神龛上常年供奉一只木雕的白虎。结婚时,男方正堂大方桌上要铺虎毯,象征祭祀虎祖。 除了进行宗教式的虔诚敬祭,土家人的生活中也随处可见白虎的影子。其意用虎的雄见来驱恶镇邪,希翼得到平安幸福。
【饮食习惯】
土家族平时每日三餐,闲时一般吃两餐;春夏农忙、劳动强度较大时吃四餐。如插秧季节,早晨要加一顿“过早”,“过早”大都是糯米做的汤圆或绿豆粉一类的小吃。据说“过早”餐吃汤圆有五谷丰登、吉祥如意之意。土家族还喜食油茶汤。 日常主食除米饭外,以包谷饭最为常见。有时也吃豆饭,粑粑和团馓也是土家族季节性的主食,有的甚至一直吃到栽秧时,过去红苕在许多地区一直被当成主食,现仍是一些地区入冬后的常备食品。 土家族菜肴以酸辣为其主要特点。民间家家都有酸菜缸,用以腌泡酸菜,几乎餐餐不离酸菜。豆
some villages of rent that bother backing for poor farmers, the rents landlords and rich peasants. "The village" is also strongly supported by the feudal oppression of
作文八:《朝鲜族的饮食风俗习惯》2000字
学习辅助网 .5730.net
朝鲜族的传统风味食品很多,其中最有名的是打糕、冷面、泡菜。朝鲜族以为米饭为主,多为大米饭、二米饭,汤每餐必备,尤喜喝大酱汤。打糕:朝鲜族最爱吃的传统食品之一。打糕的历史比较长,早在18世纪朝鲜族的有关文献中已有记载,当时称打糕为“引绝饼”,并称引绝饼已称为传统食品之一。如今,凡逢佳节或红白喜事,每家都用打糕来招待亲朋好友。顾名思义,打糕是打出来的。打糕的原料主要是糯米。不产糯米的地方,则用小黄米或糜子;所洒的豆面原料,除用小红豆外,还可以用黄豆、绿豆、松子、栗子、红枣、芝麻等。制作时,先将粘米淘净蒸熟,放在打糕槽内或石板上,用打糕槌子把米粒打碎粘合在一块而成。吃的时候,用刀蘸水切割成小块,蘸着糕面吃。冷面:朝鲜族传统食品之一。朝鲜族人不仅在炎热的夏天爱吃冷面,即使在寒冬腊月里也喜欢坐在炕头吃冷面。特别是每年到农历正月初四中午,朝鲜族有全家一起吃冷面的习俗。据民间传说这一天吃面条,可以“长命百岁”,故冷面也称做“长寿面”。冷面的主要原料是荞麦面、小麦面和淀粉,也可用玉米面、高粱面、榆树皮面和土豆淀粉制作。做法是在荞麦面中加淀粉、水,和匀成面条,煮熟后用凉水冷却,加香油、辣椒、泡菜、酱牛肉和牛肉汤制成,吃起来清凉爽口,味道鲜美。耳明酒:喝“耳明酒”是朝鲜族的风俗。正月十五早晨,空腹喝耳明酒,以祝耳聪,此酒并非特制,凡是在正月十五早晨喝的酒,都叫“耳明酒”。三伏与狗肉酱汤:三伏是一年中最炎热的季节。可是朝鲜族在三伏天却有宰狗吃狗热汤的习俗。这种酱汤别有风味,在三伏天吃狗肉酱汤可大补。朝鲜族大多数人爱吃狗肉。然而在节日,或办红白喜事时是绝对不准吃狗肉的。这是一种习俗,也是一种礼节。杀时将狗吊起,四蹄放血,退毛。用其肉、皮及五脏做汤,肉加调料凉食,其味鲜美可口。五谷饭:朝鲜族吃五谷饭由来已久。每逢正月十五,农民用江米、大黄米、小米、高粱米、小豆做成五谷饭吃。还拿一些放到牛槽中,看牛先吃哪一种,便表示哪种粮食这一年能获丰收。这种风俗,至今还在民间流传。米酒:朝鲜族爱喝的一种饮料。米酒是他们招待客人的佳品,如有客人来访,主人总要端上来一碗自家酿制的米酒。这种酒比黄酒的色稍白一点,而且还略带甜味。这种米酒后劲十足。长辈一起喝酒时,要把头移到旁边去喝,切不可面对着长辈举杯饮酒,否则就是对长辈的不尊重。辣白菜:朝鲜族最爱吃的传统食品之一。每年冬天,大白菜下来后,他们就开始制作辣白菜了。此时无论是农村还是城镇,家家都要做,少则几百斤,多则上千斤,因为要持续吃到第二年的春天。辣白菜,清香爽口,有解腻解酒、助消化、增食欲之功效,既是平日家中的常菜,又可以上宴席。因此它倍受欢迎,成了朝鲜族日常饮食中所不可缺少的一道菜。朝鲜族喜欢食米饭,擅做米饭,用水、用火都十分讲究,做米饭用的铁锅,底深、收口、盖严,受热均匀,能焖住气儿,做出的米饭颗粒松软,饭味纯正。一锅一次可以做出质地不同的双层米饭,或多层米饭。各种用大米面做成的片糕、散状糕、发糕、打糕、冷面等也是朝鲜族的日常主食。朝鲜族日常菜肴常见的是“八珍菜”和“酱木儿”(大酱菜汤)等。“八珍菜”是用绿豆芽、黄豆芽、水豆腐、干豆腐、粉条、桔梗、蕨菜、蘑菇八种原料,经炖、拌、炒、煎制成的菜肴。大酱菜汤的主要原料是小白菜、秋白菜、大兴菜、海菜(带)等以酱代盐,加水焯熟即可食用。咸菜是日常不可缺少的菜肴。朝鲜族泡菜做工精细,享有盛誉,是入冬后至第二年春天的常备菜肴。泡菜味道的好坏,也是主妇烹调手艺高低的标志。朝鲜族菜肴食用后大都有一定的滋补和医疗作用。如春天食用的“参芪补身汤”、伏天食用的“三伏狗肉汤”、冬天食用的野味肉和野味汤等。朝鲜族节日菜肴品种繁多,并备时令名菜。朝鲜族名菜名点很多,主要有神仙炉、补身炉(又称补身汤、狗肉火锅)、冷面、打糕、朝鲜泡菜等。另外还有:酱牛肉萝卜块;铁锅里脊;生拌鱼等朝鲜族风味菜肴。用餐礼仪朝鲜族饮具器皿别具风格,一般一灶两锅,其锅邦深底阔,特别铁盖,便于焖饭,但炒菜不便。一般是一锅饭、一锅汤。桌中间一盆饭,一人一匙,
莘莘学子必备的交流网站----学习辅助网 .5730.net
学习辅助网 .5730.net
并备有凉水。餐桌上,匙箸、饭汤的摆法都有固定的位置。如匙箸应摆在用餐者的右侧,饭摆在桌面的左侧,汤碗摆在右侧,带汤的菜肴摆在近处,不带汤的菜肴摆在其次的位置上,调味品摆在中心等。朝鲜族人民非常注重礼节,尤其崇尚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晚辈对长辈必须用敬语,吃饭时长辈动筷后其余人才能就餐。父母诞辰60周年这一天,女子们还要为老人举办“花甲宴”(也叫花甲礼)。花甲宴上,子女亲戚欢聚一堂,老两口穿上新衣端坐正中,身穿盛装的子女以辈分长幼为序,依次向老人敬酒。礼毕后子女们盛情款待亲朋好友。
学习辅助网 .5730.net 学习路上必备的交流学习网站
莘莘学子必备的交流网站----学习辅助网 .5730.net
作文九:《朝鲜族的风俗习惯s》4100字
精品资源~临风文档。
://.docin./afeiz
,年年父亲节祝福短信大全3 ,年高考励
志短信大全 ,年父亲节短信精选
朝鲜族的风俗习惯
(1)服饰
朝鲜族喜穿素白衣服,一般为短衣长裤。男子上衣斜襟无扣,用布条打结外加坎肩,下衣裤裆肥大,裤脚系带。妇女短衣斜襟无钮扣,以彩带为结,长裙分缠裙、筒裙(只限婚前)。老年妇女多穿白色长裙,中年妇女多穿缠裙,长及脚跟。年轻妇女的裙幅多为色彩鲜艳的绸缎。近代男子多穿平面白胶鞋,劳动时穿草鞋。女子穿船形胶鞋。现在除节日或民族集会外,朝鲜族基本不穿民族服装,和汉族已无甚差别。
(2)饮食
朝鲜族以为米饭为主,多为大米饭、二米饭,汤每餐必备,尤喜喝大酱汤。
,再抹入辣白菜,一般制法将白菜用盐水浸泡几天,洗后辣椒、葱、蒜、姜等调料。有条件时还可加苹果、梨片等,然后窖藏,半月后便可食用。还可用萝卜、芥菜、英菜等同法腌制。
冷面,三分淀粉、七分面压制而成。煮熟捞出冷却,再用牛肉或鸡肉熬汤,并放入甘草、胡椒、花椒、生姜、味精、糖
1
醋等制成冷面汤,吃时再放入牛肉片、黄瓜丝、芝麻、辣椒面等适口调料。
狗肉是朝鲜族喜吃的肉食之一,除婚丧及节日不吃狗肉外,其他季节都可吃狗肉。但多半是在伏天或患者康复时为补养而杀狗。杀时将狗吊起,四蹄放血,退毛。用其肉、皮及五脏做汤,肉加调料凉食,其味鲜美可口。
朝鲜族饮具器皿别具风格,一般一灶两锅,其锅邦深底阔,特别铁盖,便于焖饭,但炒菜不便。一般是一锅饭、一锅汤。桌中间一盆饭,一人一匙,并备有凉水。器皿讲究卫生,女人用坛罐顶水(现已不见)。
(3)居住
多居马尾式住宅,建于近水源方便之处。房屋以木搭架,用拉哈辫抹泥为墙,屋顶四面坡,用稻草覆盖。每房有四扇或五扇门(同时也是窗),室内通屋为炕,进屋脱鞋,盘腿而坐。农村在房屋东端室内养一头大黄牛,院内放牛车及捣米用的杵臼。近年朝鲜族已发生变化,砖瓦结构的住宅日益增多,民族风格的室内设计日渐减少,一切向现代化发展。
(4)丧葬
先将尸体头向西抬到七星板上,放在屋里摆上供品,这时赶制寿衣。家人与近-亲穿好丧服,男子戴麻制丧帽,女戴麻制丧圈。灵柩放三天、五天、七天、九天不等。吊丧者向遗体三叩首,同时带去礼物。出殡前给死者擦身换衣,并把尸体用
2
麻布捆三处入棺。下葬时家属抬着死者的灵柩,放在挖好的墓穴里掩埋,直系亲属对死者要连祭三年。近年移风易俗,也出现了深葬,火化等。
(5)礼仪
朝鲜族礼节很严。晚辈对长辈说话必须用敬语;平辈之间初次见面也要用敬语;与长者同路时,年轻者必须走在长者后面;路遇认识的长者,要问安让路;就餐时给老人摆单人桌,父子不同席,儿媳恭顺地侍候,待老人吃完,全家才能就餐;晚辈不能在长辈面前喝酒,席间若无法回避时,年轻人应举杯背席而饮;年轻人不能在老人面前吸烟,不能借火,更不能和老人对火。
(6)婚姻
朝鲜族青年男女在共同的劳动或学习中,产生爱情欲订婚时,必须先向各自的老人表明心意,以后,由男方父母带儿子去女方家求婚。如女方父母拒见,则预示婚事不谐。如双方老人见面,男女青年则可旁听,说明婚事有成功希望。如双方父母议妥,则男青年需先向妇方父母叩头,然后,女青年再向男方父母叩头。男女青年还必须明确表示愿意赡养双方老人,到此,亲事即告订妥。
订亲后,选吉日。由男方携佳肴至女家,由女方邀亲友共同饮酒。至夜幕降临,方撤下酒席,奏乐。不分男女老少,一同跳舞。唯女方父母告退归家,以表不忍女儿即将离家外嫁。
3
朝鲜族人无女方向男方索取财物的陋习,只由男方买些服装和姑娘所爱之物相赠,以表订亲之意。举行婚礼时,男女双方各备丰盛酒席。男方先备牛车,车上铺新被,新郎偕同二三名傧相,身穿礼服胸佩红花,去女家接新娘。至女家,新郎先被推进一无人的房间——室内摆放一桌丰盛酒席,女方给新郎连斟三杯酒。其后,新郎将酒菜各选一点,用一张白纸包上,带上一瓶白酒,请人送回自家,表示婚事惬意,女家招待甚丰。接着女家又给新郎送上一碗大米饭,里面埋上三个鸡蛋。新郎要剩半碗饭一个鸡蛋给新娘,象征此后共吃一锅饭,有难同当,有福同享,永成鸾凤之好。傧相于席间也选一点菜肴,带回家中,以示同喜。
此仪式结束后,新郎新娘向老人行跪拜礼,以谢玉成。然后新娘带妆奁上车与新郎回家。
回归途中,赶车人故意把车赶进横垄地里任其簸簸,同车人欢笑一团,乐不可支。车进村边,村人穿民族服装,载歌载舞迎接新娘。此时由男家向赶车人献出一小桌酒菜。宴罢,赶车在村中转几圈,再乘兴将车赶到新郎家。新郎新娘下车后,步入屋内举行婚礼,仪式与在女方家相似。仪式后,在场男女老幼同歌共舞。此时,新郎新娘“三问三答”,其内容是对老人的尊敬、对幼辈的爱抚及双方海誓山盟之类的话语。宴罢,客归,新郎新娘入洞房。婚事完毕。
土家族人民勤恳耕山,善于渔猎,并在冬春季节“赶杖”
4
(围猎)。主食包谷、稻米,土家族地区最普及的风味食品是糯米粑粑、米炕腊肉和唐馓。在服饰方面,女装为短衣大袖,右衽开襟,滚镶2~3层花边,原着8幅罗裙,后改为镶边筒裤;男装为对襟短衫,头缠2~3米长的青丝帕。很多地方土家族的服饰与汉族差不多。只有在隆重集会和节日,或偏僻山村,能见到土家族传统服饰。在住宅建筑方面,土家山乡的吊脚楼最为有特色。这是一种干栏式结构,楼下喂养牲畜或堆放杂物,楼上作姑娘们的闺房,是织布、绣花、绩麻、做鞋之所。这种设计,既克服了山区地势不平的限制,又最大限度地利用了空间;既通风,又防潮;既安全,又卫生。
土家族在古代曾流行过姑家女儿必嫁舅家(称为还“骨种”)的交错从表优先婚姻。还有兄亡弟收嫂,弟亡兄纳弟媳的收继婚。男女原多对歌相爱结婚。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婚姻逐步受到财产的限制和父母的约束,直至建国前,盛行封建买卖婚姻。建国后,自由恋爱,婚姻自主多了起来,但在农村父母包办婚姻依然存在。过去多行火葬,送葬时请土老师(巫师)念经,道士开路。后来受汉族的影响,实行土葬。
在节庆方面,以过四月八、六月六和土家年为主要节日。最隆重的是过土家年,俗称过“赶年”,即赶在汉族过年的前一天进行,大年为腊月二十九,小年为腊月二十八。
土家族主要分布在湖南省西北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北省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宜昌的五峰土家族自
5
治县、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以及四川省石柱、秀山、酉阳、黔江等县,与汉、苗等族杂居。
聚居地区,风土人情和风俗习惯
【语言文字】
土家族有自己的语言,土家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语支未定。大多数人由于长期与汉族杂居,很早就开始使用汉语、汉文,只有湖南的永顺、龙山、古丈等聚居地区,还完整地保留着土家语。本民族无文字,通用汉文。
【服饰】
土家族女装为短衣大袖,左袄开襟,滚镶2~3层花边,镶边筒裤;男装为对襟短衫。“过赶年”,即提前l~2天过年,是其重要节日。土家族男子穿琵琶襟上衣,缠青丝头帕。妇女着左襟大褂,滚两三道花边,衣袖比较宽大,下着镶边筒裤或八幅罗裙,喜欢佩戴各种金、银、玉质饰物。
【民居】
土家族爱群居,爱住吊脚木楼。建房都是一村村,一寨寨的,很少单家独户。所建房屋多为木结构,小青瓦,花格窗,司檐悬空,木栏扶手,走马转角,古香古色。一般居家都有小庭院,院前有篱笆,院后有竹林,青石板铺路,刨木板装壁,松明照亮,一家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宁静生活。
【习俗】
男女多经对歌相爱结婚。有“哭嫁习惯”习惯。女子在
6
出嫁前7-20天开始哭,哭嫁歌有“女哭娘”、“姐哭妹”、“骂媒人”等。开始是轻歌唱,越接近嫁期越悲伤。直到哭的口干舌噪,两眼红肿。他们把是否善于哭嫁作为衡量女子才德的标准。
土司制度前,土家族实行火葬。土司制度时期至今实行土葬,葬礼由土老司主持操办,土老司祭祀亡人时,将天窗口的纺车倒纺三下,念经送亡人过天桥上天廷。然后假扮亡人,围绕“哈哈台”转圈出门,死者子女跟随土老司哭丧,土老司唱丧歌,吹牛角,顿时火炮连天,哭唱哀鸣,极为悲痛,历时几天几夜。然后将装好遗体的棺木抬上山埋葬。改土归流至民-国时期,土家族丧葬由道士主持,停尸三、五、七日后,由道士根据主人家境做不同等级的道场,有“小十王”、“大十王”、“隔夜素堂”、“一竖桅”、“二竖桅”、“七竖桅”等名称。一般道场都履行下柳床、开路、荐亡、交牲、上熟、散花辞解、解灯、打烧棺、辞灵、扫堂等具体操作程序。死者亲属披麻戴孝,跟随道士行丧礼,还请人唱孝歌,以哀吊亡人。新中国成立后,土老司、道士停止活动,以开追悼会唱丧歌代替道常
【宗教信仰】
受汉族影响在宗教方面,主要迷信鬼神,崇拜祖先。这些神不是他们自己的神。过去有巫师驱鬼。有的地方信道教。每逢年节都要大敬祖先,初一、十五也要进行小敬。祭祖的食品有猪头、团馓、粑粑、鸡鸭和五谷种等。有的在每餐饭前,
7
先用筷子夹少量的菜插在饭上敬默一会儿,表示请已故先人先吃,然后自己才开始食用,农历六月六日为祭土王,每个村寨都要设摆手堂,将猪头、果品等祭品放摆手堂前。十月朔日祭冬,宰鸡鸭设筵宴客。此外,土家族还敬灶神、土地神、五谷神、豕官神,在修房造屋时祭鲁班,祭品除酒肉外,还要一只大公鸡。
白虎崇拜:白虎在土家人的心目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土家族自称是“白虎之后”。相传,远古的时候,土家族的祖先巴务相被推为五姓部落的酋领,称为“廪君”。廪君率领部落成员乘土船沿河而行,行至盐阳,杀死凶残的盐水神女,定居下来。人民安居乐业,自然廪君也深受人们的爱戴。后来廪君逝世,他的灵魂化为白虎升-天。从此土家族便以白虎为祖神,时时处处不忘敬奉。每家的神龛上常年供奉一只木雕的白虎。结婚时,男方正堂大方桌上要铺虎毯,象征祭祀虎祖。除了进行宗教式的虔诚敬祭,土家人的生活中也随处可见白虎的影子。其意用虎的雄见来驱恶镇邪,希翼得到平安幸福。
【饮食习惯】
土家族平时每日三餐,闲时一般吃两餐;春夏农忙、劳动强度较大时吃四餐。如插秧季节,早晨要加一顿“过早”,“过早”大都是糯米做的汤圆或绿豆粉一类的小吃。据说“过早”餐吃汤圆有五谷丰登、吉祥如意之意。土家族还喜食油茶汤。日常主食除米饭外,以包谷饭最为常见。有时也吃豆饭,粑粑
8
和团馓也是土家族季节性的主食,有的甚至一直吃到栽秧时,过去红苕在许多地区一直被当成
[1] [2] [3] 下一页
9
作文十:《朝鲜族风俗》800字
居住在吉林市的朝鲜族现有18万多人,约占吉林市人口总数的4.3%,朝鲜族是一个勤劳、智慧、乐观的民族,素以能歌善舞著称。朝鲜族是一个热情奔放的民族,喜载歌载舞,他们的农乐舞、龙鼓舞、婚礼舞、刀舞和槌衣舞倍受青睐。在大力弘扬传统民间文化的同时,我市的民族工艺品,如绘画、雕刻、草编、剪纸、刺乡等也具有鲜明的民族民间特色和浓厚的东北风格。
朝鲜族的婚礼习俗非常热闹,尊老习俗备受称道,有一日四餐的饮食习惯。还有一个独特的习俗“捣衣”劳动。每到中秋左右,妇女们都要拆洗被褥衣服,进行晒喷浆,待其半干后叠成长方形在砧上捶打,这就是“捣衣”。
永吉县兴光村朝鲜族民俗村,已被辟为旅游景点。主要旅游活动有:村民与游客共同歌舞联欢;到村民家中参观民族生活习俗;在具有民族特点的火炕上品尝朝鲜族风味餐。朝鲜族的米饭、米酒、打糕、冷面、小咸菜、山野菜、狗肉全席等风味饮食和充满热情的招待令游客留连忘返。
中国的朝鲜族有200余万人,主要居住在东北三省,其中吉林省占60%以上。朝鲜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但语系未定。朝鲜族在我国各少数民族中,是物质生活比较好、问哈水平较高的民族。他们长期以垦荒为业,为开发培植我国高寒水稻,种植东北优质大米做出了贡献。朝鲜族的歌舞蛮声全国。朝鲜族人酷爱体育,讲究卫生,文明礼貌,特别是尊老爱幼的美德受到各族人民的好评。
服饰:像我们印象中的一样,朝鲜族的民族服饰极有特色。年轻女子往往穿着质地华贵、色彩艳丽的长衣裙,中年女子也一样身着漂亮的长筒裙,只是颜色以素色为主;男子则喜穿短上衣,外加坎肩,裤腿宽大,外出多穿长袍。儿童也着长裙,并在衣裙的袖口处配上七彩缎,色彩明亮。
民俗:朝鲜族的房子都以木搭架、屋顶四面坡用谷草或稻草、瓦片覆盖,墙壁多为泥墙刷白灰。现在砖瓦结构的住宅日益增多。
朝鲜族婚礼仪式隆重,分别在女方和男方家两次举行。朝鲜族家庭“男主外,女主内”风俗盛行,父子关系是一切人伦关系的基础,讲究父慈子孝,长子赡养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