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把栏杆拍遍》读后感》900字
《把栏杆拍遍》读后感
《冬日香山》
对于作者来说,这时候的香山不是花、叶和色彩迷乱的世界,也不是人声嘈杂和到
处都是垃圾的世界,而是一个“清净”的世界。在这里,难寻春夏秋三季的热闹和喧腾
,作者用自己的体会与回忆与现在相比较,突出在当下的香山的寂寥、清净。一个东
西或事物最重要的不是外表,而是一个人的内涵,且全文多处暗示及抒写他当下的那种
俗人难寻的幽眇的境界,以香山冬日表现出来的铮铮硬骨与浩浩正气.表达他的“巍然大
视”式的禀赋、“清虚荦阔”式的幽情。
《雨中明月山》
作者没有选择,一般景点都具备的云雾绕山、缆车代步、大庙殿宇的晴天之下的明月
山,而是而选择了雨中的明月山,以此来显出它独特的魅力。更以竹子为具体对象进
行描写:雨中新竹拔地接天令作者为之一振。蒙蒙细雨,竹浪层层翻滚而去,林外竹
枝旁逸横斜令作者心旷神怡,浮想联翩,在得知竹有公母后的如醒醐灌顶,写出了品
竹令作者流连忘返。
《草原八月末》
全文作者描写了草原开阔 、宁静、干净、纯真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草原的热爱、赞
美、留恋之情。阐述了辽阔无边的美景能让人的身体自然舒展,能让人的灵魂空明。
特定的环境和时刻呈现的自然美,不可多得也无法复制,要有与这美感产生共鸣的欣
赏者;自然释放美感,润泽人的灵魂,人欣赏美,从自然中汲取美,达到人与自然的
和谐。
《长岛读海》
全文紧扣标题,以“读海”以此为中心。先写看庙,发出庙和海真是古往今来一部书,
天上人间一池墨的感叹,又以海上遇险的经历悟出了人的渺小,理解了人为什么要在
自然之上幻化出一个神,来弥补自己对自然的屈从。就像他自己说的:在陆地上登山
,再高再陡的山也是脚踏实地,可停可歇。在海里,我们却始终是如来佛手心里的一
只小猴子。探海让人了解了到大自然的伟大,神奇,高深莫测,是世界上最绝顶精彩
的艺术品。
《天星桥:桥那边有一个美丽的地方》
全文作者用朴实却精致,独特却富有韵味的语言描写了天星桥。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与这天地间的花、草、树、木、水、石、桥、白云、天空,与大自然融为了一体。文章最后写到:天下的好景有的是,但有的路途遥远,一生只作一次游;有的以险取胜,只能供一部分人做冒险的旅行。只有这天星桥,路又不远,山又不险,景却特美,你可以一来再来,细品漫游。更是一语囊括,而题目也富有韵味,在紧贴文章的同时,也让人不禁感受到一抹希望的色彩,风雨过后有阳光,桥的那边有一个美丽的地方!
作文二:《《把栏杆拍遍》读后感》1700字
《把栏杆拍遍》读后感
双语学校七年级一班 马菡敏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辛弃疾《水龙吟》
就算你把栏杆拍遍,那又能如何?你心中的忧愤却仍然无法释怀罢了。把栏杆拍遍,振聋发聩的呐喊中包含了你多少的不满、愤懑、焦虑、懊恼、无耐、等待与企盼。怎奈世上英雄豪杰大多都折在了功高震主的这个令人讳莫如深的词语中,你自然也不是例外。历史的动荡、时代的磨练、庸人的排挤使你空有一身抱负却无法施展,只能填词,把自己满腔的热情倾诉于笔端,把自己满腹的惆怅寄托于栏杆,把自己无边的寂寞抒发给鸥鹭。报国无门的痛苦与压抑只能发泄在“拍栏杆”中了,让人唏嘘不已。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做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身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破阵子》
醉梦里挑亮油灯观看宝剑,梦中回到了当年的各个营垒,接连响起号角声。把烤牛肉分给部下,乐队演奏北疆歌曲。这是秋天在战场上阅兵。战马像的卢马一样跑得飞快,弓箭像惊雷一样,震耳离弦。当年征战沙场,杀敌报国,何等英勇,何等无畏,看,那敌人闻风丧胆,正值酣畅之际。
只可惜,哎!到头来不过是黄粱一梦,(你)一心想替君主完成收复国家失地的大业,博得天下生前死后的美名。只可惜(现在)已白发丛生!梦境多么好,要是能成真就好了,也不至于沦落至此,空有一身抱负无法施展。满腔悲愤又有几人在乎!
你因爱国而生怨,因尽职而招灾。你太爱国了,你太爱人民了,当时的朝廷又有几人能像你如此尽职尽责!你成了他们共同的敌人,弹劾的目标,没有为什么,对的人在错的时间里做了对的是,终究也是无济于事啊。
烈日秋霜,忠肝义胆,千载家谱。得姓何年,细参辛字,一笑君听取。艰辛做就,悲辛滋味,总是酸辛苦。更十分,向人辛辣,椒桂捣残堪吐。世间应有,芳甘浓美,不到吾家门户。
——《永遇乐》
几声感叹,字字读来,令人心惊。满腔抱负,如今溶于墨汁,挥毫下笔,是用烈火将一颗心煎熬又煎熬,凝结出来的用血铸成的词。为官40多年,20年弃用,剩余的20年就在断断续续的征战中度过。朝廷有点战事就派他出征,战完了再继续弃用,根本就是兔死狗烹,
读者都看不下去,而辛弃疾却好像是很乐意,为什么,只能说他太爱国了,他根本不去计较于这些功名利禄。
从一个爱国战士,到一个爱国诗人,他经历了太多的蜕变与打击,唯一不变的,还是那颗怎么也不知悔改的爱国心啊!
人生的任何挫折,都不能击垮我们那些最珍贵的本质的东西。也许世界对于我们真的是不公平,但这也许意味着命运之神更加垂青于你,《孟子·告子下》中 ,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伐其身行,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几米也曾说过:“每个人都是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都是有缺陷的,有的人缺陷比较大,是因为上帝特别喜欢爱他的芬芳!”我们经历的挫折多,或许,我们真的是比较芬芳,所以上帝咬的也就更大一点。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只要不忘初衷,不放弃,我们可以去换一种方式来施展抱负,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辛弃疾的诗,不也鼓励了很多的人吗?也许我们无法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但只要心在,一切也在。一定要坚持,不能放弃,辛弃疾如果放弃了,他也许知识历史长河中的一个无名小卒,但他溶悲愤于诗,虽然没有成为自己理想中的战士,但他却成为了一名豪放派的代表性诗人。
人生,再怎么苦也要咬牙坚持下去,这是命,这是上帝给你的特殊的磨练机会,就像辛弃疾一样,他体悟到了许多当时之人无法体味的东西,所以才得以青史留名,流芳百世。
正如作者所说:辛词比其它文人更深一层的不同,是他的词不是
用墨来写,而是蘸着血和泪涂抹而成的。我们今天读其词,总是清清楚楚地听到一个爱国臣子,一遍一遍地哭诉,一次一次地表白;总忘不了他那在夕阳中扶栏远眺、望眼欲穿的形象。 金瓯缺,月未圆,山河碎,心不安。一代伟大的爱国诗人辛弃疾的心病了吧,在21世纪,让我们用心去倾听那位把栏杆拍遍的伟大的爱国诗人,用一生谱写的不屈与内心永恒不变的那份对国家痴心的爱!
作文三:《把栏杆拍遍读后感》1000字
把栏杆拍遍读后感(一)
最初对于稼轩的认识是在小学的课本里读到了“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那时对他的印象只是停留在知道中国历史上有这么一个人罢了。而第二次是在中学课本上,从老师的介绍中得知他生平资料的一点皮毛,前两次都在课本上遇见他的,而今天却是在一张充满了平凡气息的纸上再次与他对话。
“把栏杆拍遍”,多么有诗意的一个题目,让人眼前浮出一片景象:一个政途不顺的词人在一排安静的栏杆前轻轻拍过,心情是复杂的。他想建功立业想让自己的满腔热血注入到国家发展的坛子中。但是梦想有时虽然离现实很近很近,就是中间隔着一堵墙罢了。南宋的皇帝没有练就一双善于发现人才的眼睛,以至于老是看见一些像浮藻之类的东西,而终不知那从淤泥中破水而出的荷花才是真正值得欣赏。但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朵荷花并没有因为无人欣赏而马上枯萎凋谢,而是用它的芳香,它的仪态,最重要的是它的品性——一种不在乎有没有人注意的但始终是为自己的梦想而奋斗的品性——在风雨飘摇的时代从未动摇过收复失地的决心!
从历史这本书里慢慢去翻阅去找寻,壮志难酬的人真不少。陶潜也是有建功扬名之心的,只不过官场对他来说是一个黑黑的染色坊,所以他及时的抽身,为后人留下了一篇篇清新秀丽的田园诗作,不再执着于自己曾经的建功立业。“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欧阳修在仕途不顺的时候,也只能在小亭子里举着杯子,望着斜阳,喝喝闷酒,曾经的理想变成了自己闲置时的偶尔的回忆。但辛弃疾不同,因为他是真正操过刀的人,正如文中说道的“是快刀利剑杀过几次人的。”这说明他的诗词真的是从刀刃上用血洗蘸过的,是真的从铁蹄黄沙的洗礼中抽出来的,带着对于“希望再回沙场”的无限渴望,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只是拿着剑或是举着酒杯在某一个容易勾起回忆找寻感觉的地方写下诗或是抒发自己心中的愤懑之情。
如果在这浩浩荡荡的历史长河中,若宋朝是一棵参天大树,那辛弃疾则是一片树上的叶子,而且不是长在树的冠头,天天都能够享受阳光的充分爱抚,恰恰是长在最下端的没有阳光没有充分的养料,但就是这样的一片叶子却是不停地向上生长,从未停止过自己心中的信念,一种追求功业,追求北伐的爱国信念。这种执着又何尝不是可贵的呢? 这种执着的心又何尝不是神圣的呢?
也许我们当代人,特别是当代的青年人,也应该去试着拥有一颗执着的心呢? 试着向一颗种子学习,学习一颗种子是怎样的从硬如土石的大地下钻出来,然后是怎样从一株小芽去努力地汲取养料从而历经岁月风霜地长成为一颗参天大树的。这个过程是漫长的,是困难的,也是阴霾笼罩的。所以,你就需要从现在开始,向一颗种子学习,学习它的执着,也勇敢地去尝试!
作文四:《把栏杆拍遍读后感》600字
把栏杆拍遍读后感
梁衡笔下的辛弃疾有着与众人眼中不同的精神与性格,在他细腻的描写中,我们能深刻的体会到梁衡独具一格的赏析,他认为,辛弃疾是一个刚毅的军人,是一个爱国的政客,是一个有才华的词人。不光是辛弃疾这个人,他的词也在梁衡的笔墨下,更加有声有色,就如破阵子一词,梁衡写到:“他临江水,望长安,登危楼,拍栏杆,只能热泪横流。”瞧,他将辛弃疾的这首词所表达的铮铮铁骨,用简洁深沉的笔触从内之外的为读者展现。
梁衡的构思很是巧妙,他把大部分重点笔触放于辛弃疾的“愁”,写他应贬而愁,应国而愁,应姓而愁。其实,也不能说他应姓而愁,只能说应“辛”而愁,无数的“艰辛”、“酸辛”、“悲辛”、“辛辣”,在他的人生中绘制出一幅令人概叹的画。
辛弃疾他刚毅、辛弃疾他柔情。但说到底,他也只能说是一个由武从文,由文从政的政客兼词人。
辛弃疾他爱国,但就是被“国”所局限了自由,在20多年间他有37次频繁调动,可到了最后,都是因为他的过于尽职,导致了皇帝忌用他,但他并没有自暴自弃,他开始无数的作词,表现他的愁,表现他的哀,表现他的喜,表现他的愤慨,他将自己胸腔里的所有激昂、慷慨、悲愤,全部通过一支笔和一张纸,融合了千千万万的情感,倾注于一首词中。
梁衡说:“辛弃疾并不想当词人,但武途政路不通,历史歪打正着地把他逼向了词人之道。终于他被修炼得连叹一口气,也是一首好词了。”这句话说得着实有道理,的确,在命运的折磨下,辛弃疾被修炼得连叹一口气,也是一首好词了!
作文五:《《把栏杆拍遍》读后感》4400字
《把栏杆拍遍》读后感
《把栏杆拍遍》是我国当代著名散文作家、新闻理论家梁衡所写的一篇人物评传性质的散文,收集著名散文作家梁衡近年苦心创作的散文精品五十余篇,集中展示作家的精神境界与文化品位。以下小编为大家带来了读后感,希望对你有帮助。
《把栏杆拍遍》读后感一 这本书中介绍了许多历史名人,有铁甲烈马,以武起家又以文为业的大词人辛弃疾;有被皇家发配边荒的中国古代最后一位罪臣、同时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第一位功臣林则徐;有以文为政,又因政事之败而直面人生的瞿秋白??
对林则徐的描写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说他是一位功臣,又为何同时说他是罪人。
在禁烟斗争中,林则徐倾尽全力销烟,并下了“若鸦x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的决心。但皇帝却在他上任一年半后又将他革职到镇海,此后又被贬至伊犁。在大臣王鼎的保举下方得“戴罪治水”,他又一次尽心尽力,但当治水完毕,所有人都得到奖赏,唯独林则徐得到“仍往伊犁”的谕旨,他就是在一次次打击下被赶出关外的。
但民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林则徐在西行途中,群众都到他住处慰问,并送鞋、送伞??将他住处围得可谓水泄不通。开封知府邹鸣鹤公开宣示:“有人能救林则徐酬万金。”途中,官吏、百姓都争相迎送,为他减轻痛苦。
林则徐就像被皇帝甩出的砖头,但这块砖还未落地就被下层
官吏和民众轻轻接住,并以身相护,安放在他们中间。
但恶劣环境的折磨让林则徐吃了许多苦,他“体气衰颓,常患感冒,“、”作字不能过二百,看书不能及三十行。而让一个博学而有思想的人、曾有作为的人、一个有大志于未来的人脱离战场,这种寂寞,常人难以体会。但林则徐却没有被压垮,相反,他却在恶劣的环境中用自身的意志和才能改选了环境,在亘古荒原上爆出一声惊雷。
他还进行了一次“土地改革”,将哈密土王所占一万多亩耕地分给当地农民耕种。林则徐在如此困境中仍为民着想,多好的官吏!
“一个爱国臣子和封建君王的本质区别是,前者爱国爱民,以天下为己任;后者爱自己的权位,以天下为己有。”林则徐是爱民的,并一直为国效力,定是一个爱国臣子,我认为他不是罪人,是功臣、是伟人。
漫漫黄沙、大雪纷飞,荒芜大地??这些林则徐用他的意志扛过;痛苦、寂寞、黑暗,他默默忍受。常人难以想象有困难,这位令人敬重的老爷子却毫不畏惧。
我被这位民族英雄深深打动,他能为民族、为人民,置个人安危于不成。他的智慧与勇气值得我们学习,他的事迹也被编入教科书,影响着代代学子。
作者梁衡更是亲自探访林则徐所到之处,去感受他的伟大。在学习中,我们也要同困难斗争,更上一层楼。
《把栏杆拍遍》读后感二 他,悲壮的让人荡气回肠;他,执著的让人心痛不已。
他,一位壮志未酬的爱国将领;他,一位拍遍栏杆的沙场英雄......
------题记
万千感慨万千愁,一路风雨一路歌。翻开梁衡的散文集《把栏杆拍遍》。其中有一篇文章题目也是《把栏杆拍遍》,取自辛弃疾的《水龙吟》:“......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就是这篇文章,让我重新认识了“人中之杰,词中之龙”的辛弃疾,开始了解这位马背上的大词人。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那是怎样一种场面?杀声震天,鼓声激荡,刀枪剑戟,金戈铁马......我仿佛回到了那个旌旗蔽日、尘沙飞扬的战争年代。敌阵前的他如展翅高飞、搏击长空的雄鹰,怀揣着无比坚定的理想,在刀光剑影中奋勇嘶杀的酣畅情景......然而,天不遂人愿,如今的他却空有一身力,空有一腔声,空有一颗爱国心,又能向何处使呢?唯有痛拍栏杆,才能发泄心中的抑郁和愤懑。
“词人本色是武人,武人本色是政人。”这是作家梁衡对辛弃疾的评价,也是辛弃疾一生的鲜明写照。梁衡以八首辛词,勾勒出了辛弃疾的一生经历。以独特的视角为我们展示了一位以行伍出身,以武起事,以文而终的不同寻常的史上第一人。
从“沙场秋点兵”到“天凉好个秋”,辛弃疾只能借助笔走
龙蛇,泪洒宣纸,蘸着血和泪涂抹成一首首“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辛词。“像屈原那样仰问苍天,像共工那样怒撞不周” 他心里明白,哪怕将栏杆拍遍,也改变不了国家现状。只能望眼欲穿,大声疾呼。那肚肠寸断的悲愤回荡在天地中,那豪迈不羁的诗魂飘荡人世间。
有人这样赞美他“稼轩者,人中之杰,词中之龙”。他的成名,“像地球大板块的冲撞那样,他时而被夹其间感受折磨,时而又被甩在一旁被迫冷静思考。所以积300年北宋南宋之动荡,才产生了一个辛弃疾。”
梁衡说:“苏轼的豪放仅止于‘大江东去’‘山水之阔’”而“真正诗人只有被政治所挤压、扭曲、锤炼时才能得到感悟,才能因此而燃烧、炸响、振聋发聩”。
一遍一遍品咂,一遍一遍回味,《把栏杆拍遍》使我沉醉,使我爱不释手。合上书时,夕阳如醉。晚风吹拂。“人中之杰,词中之龙”将当之无愧,永垂不朽!,
《把栏杆拍遍》读后感三 最初对于稼轩的认识是在小学的课本里读到了“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那时对他的印象只是停留在知道中国历史上有这么一个人罢了。而第二次是在中学课本上,从老师的介绍中得知他生平资料的一点皮毛,前两次都在课本上遇见他的,而今天却是在一张充满了平凡气息的纸上再次与他对话。
“把栏杆拍遍”,多么有诗意的一个题目,让人眼前浮出一
片景象:一个政途不顺的词人在一排安静的栏杆前轻轻拍过,心情是复杂的。他想建功立业想让自己的满腔热血注入到国家发展的坛子中。但是梦想有时虽然离现实很近很近,就是中间隔着一堵墙罢了。南宋的皇帝没有练就一双善于发现人才的眼睛,以至于老是看见一些像浮藻之类的东西,而终不知那从淤泥中破水而出的荷花才是真正值得欣赏。但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朵荷花并没有因为无人欣赏而马上枯萎凋谢,而是用它的芳香,它的仪态,最重要的是它的品性——一种不在乎有没有人注意的但始终是为自己的梦想而奋斗的品性——在风雨飘摇的时代从未动摇过收复失地的决心!
从历史这本书里慢慢去翻阅去找寻,壮志难酬的人真不少。陶潜也是有建功扬名之心的,只不过官场对他来说是一个黑黑的染色坊,所以他及时的抽身,为后人留下了一篇篇清新秀丽的田园诗作,不再执着于自己曾经的建功立业。“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欧阳修在仕途不顺的时候,也只能在小亭子里举着杯子,望着斜阳,喝喝闷酒,曾经的理想变成了自己闲置时的偶尔的回忆。但辛弃疾不同,因为他是真正操过刀的人,正如文中说道的“是快刀利剑杀过几次人的。”这说明他的诗词真的是从刀刃上用血洗蘸过的,是真的从铁蹄黄沙的洗礼中抽出来的,带着对于“希望再回沙场”的无限渴望,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只是拿着剑或是举着酒杯在某一个容易勾起回忆找寻感觉的地方写下诗或是抒发自己心中的愤懑之情。
如果在这浩浩荡荡的历史长河中,若宋朝是一棵参天大树,那辛弃疾则是一片树上的叶子,而且不是长在树的冠头,天天都能够享受阳光的充分爱抚,恰恰是长在最下端的没有阳光没有充分的养料,但就是这样的一片叶子却是不停地向上生长,从未停止过自己心中的信念,一种追求功业,追求北伐的爱国信念。这种执着又何尝不是可贵的呢?这种执着的心又何尝不是神圣的呢?
也许我们当代人,特别是当代的青年人,也应该去试着拥有一颗执着的心呢?试着向一颗种子学习,学习一颗种子是怎样的从硬如土石的大地下钻出来,然后是怎样从一株小芽去努力地汲取养料从而历经岁月风霜地长成为一颗参天大树的。这个过程是漫长的,是困难的,也是阴霾笼罩的。所以,你就需要从现在开始,向一颗种子学习,学习它的执着,也勇敢地去尝试!
《把栏杆拍遍》读后感四 梁衡的文章读到现在,最喜欢看他写的议论文。我一向坚信,不论写什么样的文章,将自己独一无二的思想传递出来的才算是成功。梁衡的议论文与我的评判标准完全重合,句句振振有词、掷地有声。特别是那篇《怎样区分低俗、通俗和高雅》,思辨的力度,简直让人拜服。但今天其实想呈现的,是一些有关于读了梁老的文章后,我的思辨。
读了《教材的力量》后,我吃惊于那篇《晋祠》居然影响到了那么多的学生,更吃惊于我当初读它时却没受什么感动——甚至说,根本没什么感觉。我在读到本书第三单元的时候还特地重读了《晋祠》原文,的的确确是生动美妙。可为什么当初学这篇
文章的我,就没有感受到呢,
我“思辨”了一下,觉得原因有二:
第一个是因为老师没教好。我们的老师在上课之前就在大屏幕上放出了她自己去晋祠游玩时的照片,照片上的晋祠泯然典型的“中国式景区”,游人密密麻麻,小贩熙熙攘攘。上课了,老师对着大屏幕为我们介绍晋祠:“我去的时候晋祠里面外面都是小摊贩,哎呦,真的是乱七八糟的??好了,我们来看文章??你看这里,描写得多美啊~”殊不知,我们早已因为她对于晋祠的描绘而对之感到乏然无味了。
或许是因为我从小就立志想从事教育行业,我总喜欢思考如何成为一个好老师。现在,《晋祠》的这个例子又给我带来了这方面的启示。我觉得作为一个老师,最重要也是最难达到的是引起学生对于所传授内容的兴趣。
这一点虽说难达到,但我觉得,至少应该在课堂上、讲课文时,为学生营造一个美好的氛围,至少不应该去破坏这个氛围。即使现实真的很骨感,但我们又不是在上社会课。文章中的晋祠,处处透着古朴之美。而作为一个教师应该做的,我认为应当是最大限度地为学生们还原“晋祠式”的美,却不能用现实当中的情形来草率地带入其中,这样反而破坏了这份独一无二的美感。
第二个原因,私心觉得是因为教材编得不好。且不说排版与插图,单凭教材上对于文章的剪切,就让古色古香的晋祠又一下子逊色了很多。我一直固执地认为被用来细细品读的文章就不应
该剪切任何子句、段落。读文章好比看“场中美色”(当然不是“一眼即过”)。若要看一个美人是否真美,当然要看未经过任何修饰的样子喽~美人的眉眼多情、腰肢纤细,可若直接扔给你一段细腰、柳眉,和一只骨碌骨碌转的眼珠子,这可哪里还有美感可言呵~
说得太激动了,有些言过其实。不过我觉得,文章不应该剪,像《晋祠》这样的好文章,更不应该剪。担心课时的话,老师们哪怕略过这些没有什么知识点的句段,也应该保留学生们观赏这“美人”身上各部分的权利,无论美丑。你瞧,《晋祠》原文中,其中有许多关于石像、雕刻的典故,我在读时便能能够结合着这些典故去“游”晋祠,那树、那水、那石,都是有故事的,便更显得活灵活现。可是课文中,却删去了这些段落。失去故事的晋祠变得单薄了许多,单薄到只剩下一页书纸。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剪后的文章早已“花非花”,又怎能不让我们这群年少无知的“蜂蝶”们怀疑真正的“春色”好文在课本之外的地方呢,
作文六:《《把栏杆拍遍》读后感》1100字
《把栏杆拍遍》读后感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辛弃疾《水龙吟》
这是一篇带有人物评传性质的散文,作者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叱咤风云而又命运多舛的爱国词人辛弃疾的形象,揭示的是辛弃疾怎么从一个爱国志士成为爱国词人的过程及原因。
虽很早就知道辛弃疾,但对他的认识仅止于一位著名的词人,一位壮志未酬的爱国将领,内心却不曾为他激荡过。而梁先生的文章,不仅让我重新阅读了辛弃疾的词,重新感受了一次辛弃疾,从而真正认识了悲壮得让人荡气回肠,执着得让人心痛不已的辛弃疾。在先生的笔下,他,真真切切得站在了我面前,一位沙场英雄,有着“封狼居胥”的壮志,有为君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热血,然则现实却将这一切敲碎。爱国将军辛弃疾南归之后,手里立即失去了钢刀利剑,只剩下羊毫软笔,再没有机会奔走沙场,血溅战袍,他只能“像屈原那样仰问苍天,像共工那样怒撞不周。”感慨“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笔走龙蛇,泪洒宣纸.他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他的词,不是用墨来写,而是蘸着血和泪涂抹而成的。“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临江水,望长安,登危楼——他用尽一生都在等待一个能重新征战沙场,报效国家的机会。
“可谁又能懂他这个游子,实际上有着亡国浪子的悲愤之心?”
本想以身许国,泪洒大漠,如今却空有一身力、一腔志而无处使。唯有登上危楼,痛拍栏杆。江水悠悠,似词人长叹,掩埋在历史的长河中……从词中跨越历史去体会当年稼轩的心境,这是我所不曾体验过的。毕竟,历史早已蒙上了太多的色彩和渲染,而梁衡先生用丰富的想象和深刻的理解为我打开一扇窗,让我看到了一个“积300年北宋南宋之动荡”的,在文人中具有唯一性、历史上具有独特地位,把栏杆拍遍的沙场英雄和爱国将军——辛弃疾。
文章最后一部分也就是最后一小节,作者点明了以“把栏杆拍遍”为题的原因,回应了开头,揭示了辛弃疾从一个爱国志士而成为一个“连叹一口气,也是一首好词”的爱国诗人成熟之由。 这一段的评说非常形象,什么“九蒸九晒”,什么“水煮油炸”,什么“千锤百炼”,辛弃疾在词作领域的成功完全是被“逼”出来的。历史的“歪打正着”毁掉了一代武将,却成就了一个千古词人。
梁衡说:“辛弃疾并不想当词人,但武途政路不通,历史歪打正着地把他逼向了词人之道。终于他被修炼得连叹一口气,也是一首好词了。”这句话说得着实有道理,的确,在命运的折磨下,辛弃疾被修炼得连叹一口气,也是一首好词了。 一遍一遍回味《把栏杆拍遍》使我沉醉,使我爱不释手。合上书时,夕阳如醉。晚风吹拂。“人中之杰,词中之龙”将当之无愧,永垂不朽!
九一班 马暠岑
作文七:《把栏杆拍遍读后感》1100字
精品文档
把栏杆拍遍读后感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辛弃疾《水龙吟》
虽很早就知道辛弃疾,但对他的认识仅止于一位著名的词人,一位壮志未酬的爱国将领,内心却不曾为他激荡过。而先生的文章,不仅让我重新阅读了辛弃疾的词,重新感受了一次辛弃疾,从而真正认识了悲壮得让人荡气回肠,执着得让人心痛不已的辛弃疾。在先生的笔下,他,真真切切得站在了我面前,一位沙场英雄,有着“封狼居胥”的壮志,有为君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热血,然则现实却将这一切敲碎。爱国将军辛弃疾南归之后,手里立即失去了钢刀利剑,只剩下羊毫软笔,再没有机会奔走沙场,血溅战袍,他只能“像屈原那样仰问苍天,像共工那样怒撞不周。”感慨“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笔走龙蛇,泪洒宣纸.他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他的词,不是用墨来写,而是蘸着血和泪涂抹而成的。“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临江水,望长安,登危楼——他用尽一生都在等待一个能重新征战沙场,报效国家的机会。“可谁又能懂他这个游子,实际上有着亡国浪子的悲愤之心?”本想以身许国,泪洒大漠,如今却空有一身力、一腔志而无处使。唯
1 / 2
精品文档
有登上危楼,痛拍栏杆。江水悠悠,似词人长叹,掩埋在历史的长河中??从词中跨越历史去体会当年稼轩的心境,这是我所不曾体验过的。毕竟,历史早已蒙上了太多的色彩和渲染,而梁衡先生用丰富的想象和深刻的理解为我打开一扇窗,让我看到了一个“积300年北宋南宋之动荡,才产生”的,在文人中具有“唯一性”、历史上具有“独特地位” 把栏杆拍遍的沙场英雄和爱国将军——辛弃疾。
掩卷沉思,再三咀嚼。如不是有渊博的学识,深邃博大的思想,梁衡先生怎能从中发出如此多的感悟?《把栏杆拍遍》一文中富有哲理的句子如同一泓清泉沁人心扉,笔下所绘的稼轩一颦一笑若隐若现。于是,在梁衡先生字里行间所注入的无限深情中,真切感受到先生对词人的同情和惋惜。我想如果稼轩在世,也会有当年白乐天那种“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的感慨。当然,更有知音为何在千年之后出生的余恨。而我在阅读此文时,时而为其绝妙的一笔而赞叹,时而在平淡中品味生活的哲理,真是“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2 / 2
作文八:《把栏杆拍遍读后感》2700字
把栏杆拍遍读后感
把栏杆拍遍读后感(一)
不朽的人生
读多了繁琐的散文,只觉得无奈以及枯燥。再回过头来看梁衡先生的《把栏杆拍遍》,不由震惊,这才领略了散文的另一面,是如此酣畅淋漓,荡气回肠啊~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是谁,独自高登危楼,痛拍栏杆,"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是谁,面对双溪名胜,长叹一声,只道:"载不动许多愁~"."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是谁,以这幅对联为座右铭,上对苍天,下对百姓,我行我志,不改初衷,抛开那些花草闲情,丢弃那些所谓的故作深沉,我被一段段历史震撼,那真是一种过目不忘的深刻啊~
最令我耳目一新的,莫过于辛弃疾了,他是沙场将军,人尽皆知,他壮志难酬,报国无门。而梁衡笔下的辛弃疾,却让我真正认识了一位悲壮的,执着的他。
他愿为君王收复失地,他有一颗比火还炙热的心,他也有单枪匹马,利剑斩人的经验,只是,他错在了时间,他没有遇到明君。那时动荡的南宋,只图苟安,不求收复失地,他欲上战场,只有泪双流啊~他再也没有机会驰骋沙场了~他只能用笔、用墨、用泪去挥洒宣纸;他再也不能血溅战袍了~他只能仰问苍天,为历史留下一声声悲壮的呼喊,遗憾的叹息,以及无苦奈何,"可怜白发生~"他也只能自嘲地笑笑,热泪横流。即便他有一身力,一腔志,也无处安放,唯有江水悠悠,不知疲倦,似词人的长叹,无语东流。
"他的词不是用墨来写,而是蘸着血和泪涂抹而成的~"梁衡先生这么评价:"我们今天读其词,总是清清楚楚地听到一个爱国臣子,一遍一遍地哭诉,一遍一遍地表白,总忘不了他那在夕阳中扶栏远眺、望眼欲穿的形象。"空想血洒大漠,临江水,望长安,拍栏杆,泪空流……
在今天这个浮华、喧嚣的时代里,我们没了昏君,却也失了真正看透世俗的伟人。不妨在繁忙中想想吧,保持一颗宁静致远的心,像秋白一样,像林则徐一样,像稼轩一样,在历史上站起来,将一腔豪迈保存下来,千年以后,浩气犹存……
把栏杆拍遍读后感(二)
火 车
《把栏杆拍遍》是梁衡的一本散文集,他用朴实的话语讲述了一个又一个故事,那一节节文字好像一列火车,从古代驶向现代,阅尽伟人生平;开向人心深处,感悟生命;游遍大江南北,观赏美景;又行在漫漫人生长路上,载人成长。
梁衡先生花了大量笔墨叙述了一位位伟人的一生和他眼中的他们,看着那一桩桩史事,我总是会有一丝难言的悲伤,悲在历史上有多少人想报效祖国、驰骋疆场,最后却郁郁而终。书中写到辛弃疾南归之后只剩下羊毫软笔,笔走龙蛇,泪洒宣纸;林则徐被流放边疆,无奈地忍受寂寞……在梁衡心中,不论是辛弃疾还是林则徐,他们面对命运是无奈的,但他们即使被弃用、被流放,依旧未曾淡忘过心中那分为国为民的决心。
梁衡先生也叙述了一个个平凡人却又不平凡的事迹,感悟生命中的美丽、传承和爱。像王洛宾,为那些遥远而朦胧的美丽谱写了一段段动人的歌曲,他对美的追求不再停留在现实生活中,而是天地间和人心深处那分梦幻但又短暂的光彩;又如深山里那位已近暮年的老人,他虽然蜗居在一个简陋的小屋,但他在深山里种植树木创造独一无二的美丽,将自己的思想、精神融入伫立的树木,让生命更长久地流传……生命是由这一点一滴构成的,短暂的,飞逝的,所以要珍惜那些近在身边的爱,不让自己留下遗憾;要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去记录,留下那转瞬即逝的美丽。
火车在这条名为生命的道路上加快了速度,因为生命实在包含了太多太多,慢慢地,它减缓了速度,游历于中国美丽的景色中,带领游客享受自然。
中国有无数的优美景色,它们从不重复,各具特色。"享受自己,这是一种美丽的生存。"确实,当我们融入自然,体会自然之巧妙、壮美时,心中多的是一分愉悦一分轻松,但坐在这列火车上,看过一幕幕不同地点不同时节的景色,好似看尽那人生百态——夏天好像事业高峰,努力拼搏;冬天像低谷,但多了些真实与坚持……他带领我们看到生活,教会我们真实、坚守,或是一分平静。
火车开着开着,来到了一条起伏曲折、一望无际的轨道。这里时而晴空万里,时而又狂风暴雨,火车就行驶在这条风云莫测的人生路上。
人生总会遇到一些挫折,但是行进在人生的旅途上,也能遇到最美的风景。在这条路上我们首先要懂得欣赏和学习,就像读梁衡的文章便是一种欣赏与学习。沉浸在伟人的一生、生命的感触及自然的奇妙中,并从中汲取智慧与乐趣,懂得如何面对突如其来的狂风暴雨。同时,我们还要懂得"石头里有一只会飞的鹰",学会舍弃,舍掉那些多余的、幼稚的东西,我们才能成长,才能更好地走在人生路上。
书读完了,我合上它,闭上双眼,但那轨道上的火车停了吗,不,它不会停下,我们还要坚持,要学习,要舍弃,然后继续前进……
洋泾中学 孙真吉
把栏杆拍遍读后感(三)
钱与权
权利本至高无上,掌握大局,或成败,或功绩……权因钱而生,又因钱而灭,故,自古以来,人们喜欢将其相提并论。
《把栏杆拍遍》,实乃绝佳散:文笔是形散而魂不散。以意味深长的历史,洗礼读者心灵。可称百年之来再无更胜一筹之著作~梁衡将感情浸透作品,诉说着历史——这是圣洁的~权与钱之关系,也在此淋漓尽致地展现。
以一个个真实历史故事,助我们深入诗人的内心境地,明白他的处境与愿望。读懂他的诗文……
读完第三单元时,我不禁感慨:谈起对钱的重视程度,印度必将榜上有名~以现代眼光来评论,便当属"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了。一个个习惯了被救助,变成了所谓的无业游民。政府曾经为他们造房子,可他们却不好好珍惜,成为了"乞丐".他们有四肢健全,死缠烂打,只为了一点点的钱;有的只有一点小病,大惊小怪,好似在"炫耀"他们的病情;身体残疾的,更加争相地显露自己的可怜之处,望博得他人的同情(这倒算是情有可原)……
有的时候,生存是艰苦的,并非希望完全断绝,平民百姓更是如此。九华山,可谓是佛之殿堂,殊不知有多少人滥竽充数,以假乱真的又有多少户,假心假意的不知有多少人,站在那里,感到的并非是佛教的清幽,反倒是红尘弥漫着的贪婪……
美国,世界强国之一,在这里权即为钱,拥有了它,你便是他人眼中的"上帝",一但失去,你也就一文不值。玩过老虎机或买过彩票的,一定深有感触:每次看着别人撞大运,跃跃欲试,却总是血本无还。这是为什么,十亿分之一不到的概率,后台看似公平的操作,这都是一个个"骗钱"的技巧。
权力现在也不重要了,但他它带来利益的只会是钱与他人的尊重——殊不知官场是黑暗的,大部分只得被迫当个贪官,受到本不属于他的惩罚……因此,人们常常把他们联系在一起,它们共存,共亡——贪财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啊~
钱权乃身外之物,不计功名,为国付出,乃君子也~
作文九:《把栏杆拍遍读后感》1100字
为国尽力当自誓
从小学起,我便从一孔中,窥见了辛弃疾。那时,我对辛弃疾的印象仅是“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的投闲置散,和“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的宁静和平,但却不知他为何要甘于归隐乡土,而不去为官,一展才能。进入初中,从“挑灯看剑”到“栏杆拍遍”;从“气吞万里”到“江晚正愁”,辛弃疾与我愈来愈近,我渐渐读懂了他对国家透心及腑的热爱,和为国效忠而不能的愁苦悲愤。我内心的平湖上泛起了一丝波澜,我也要为国家做些事情。
直到梁衡先生的《把栏杆拍遍》进入了我的视野,我才真正地认识了辛弃疾。在中国历史的漫漫长河中,以武起事,以文为业,而爱国热情始终激昂者,恐怕就只有辛弃疾一人。他生于金宋乱世,年少时满腔热血为国,金戈铁马,荡寇剿虏,驰骋沙场,梦想着以身许国,血洒大漠。但谁知,南归后,朝廷却无情地剥夺了他最后的奢望,仅留给他一支羊毫软笔,去挥洒无尽的叹息和悲怆。
他壮志未酬,曾拍栏兴叹,扶栏远眺,望断一江春水,也曾热泪横流,质问苍天,为何如何此不公。但他心中对祖国崇高的热爱却从未有半点消减;金革之声,从未有一次不在他的梦中响起;刀剑之影,从未有一次不在他酒醉的眼前闪过。他的复国壮志在国忧民难的反复锤炼锻造下,愈发坚不可摧。他脑海那中久久无法压抑的悲愤,在翻腾,激荡,迸射出最璀璨的火花!他的词赋,由剑戟铸造,被血泪涂抹,交杂着亡国游子痛心疾首的悲愤,为国哀呼号,在时代中炸响!金瓯缺,月未圆,山河碎,心不安。
他做了南宋40年臣民,壮志满怀,热血填膺,他却总是在闲置和走马灯般的调动中游荡,直到被弹劾罢官,理想破灭,在赣南修了一座别墅,投身稻香蛙鸣,了却心头之痛。我想或许他总该歇息了吧,可是不,他没有,他仍时刻忧心如焚,一旦有任,他仍会上书进谏,整饬政务,为民谋利,炽热的爱国之心炙烤着他的生命,只要可能,他便不会停下,也不曾想过停下。他的精神,在烈火和骤冷的淬炼中锻造,升华,冲击着我的生命,澎湃起我的激情。
读完之后,我久久不能平静,我似乎能触摸到他沉重的呼吸,他坚定的心跳,他那为山河破碎而发的掷地有声的呐喊,在剧烈地震撼着我的心灵,一个念头在我的心中出现了,我也要像辛弃疾那样,为国尽力。当我看到当今机械设备以国外为上乘时,我心中的种子在悄然萌发。我要做一名工程师,研发出中国人自己的产品,让中国屹立于世界之巅,让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
在我追求梦想的过程中,也曾遇到过坎坷,有人不解,质问为何;有人嘲笑,冷眼相看。但想起辛弃疾那“了却君王天下事”的壮志,经百般阻挠,无法实现,可他心中仍不息地流淌着爱国的热血。我不再惆怅叹息,而满怀热忱,发奋学习。他像一盏明灯,照亮我前方的路,让我以为国尽力为自誓,不断向前。同学们,无论何时,爱国都将作为主旋律在我们的生命中回响。让我们以尽力为国为志,锻造出我们最铿锵的青春乐章吧!
作文十:《《把栏杆拍遍》读后感》9400字
1.《把栏杆拍遍》读后感
五一假期,有幸读了梁衡先生的散文《把栏杆拍遍》。想来,读梁衡先生的文章不算早,先生以“一年一篇”的虔诚写作,给散文创作带来别样的文本,也为很多朋友带来了堪为“范本”的“工巧散文”。《把栏杆拍遍》使我沉醉,不能释手,通过此文我才真正了解辛弃疾充满豪情与苍凉的一生。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辛弃疾《水龙吟》
虽很早就知道辛弃疾,但对他的认识仅止于一位著名的词人,一位壮志未酬的爱国将领,内心却不曾为他激荡过。而先生的文章,不仅让我重新阅读了辛弃疾的词,重新感受了一次辛弃疾,从而真正认识了悲壮得让人荡气回肠,执着得让人心痛不已的辛弃疾。在先生的笔下,他,真真切切得站在了我面前,一位沙场英雄,有着“封狼居胥”的壮志,有为君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热血,然则现实却将这一切敲碎。爱国将军辛弃疾南归之后,手里立即失去了钢刀利剑,只剩下羊毫软笔,再没有机会奔走沙场,血溅战袍,他只能“像屈原那样仰问苍天,像共工那样怒撞不周。”感慨“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笔走龙蛇,泪洒宣纸.他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他的词,不是用墨来写,而是蘸着血和泪涂抹而成的。“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临江水,望长安,登危楼——他用尽一生都在等待一个能重新征战沙场,报效国家的机会。“可谁又能懂他这个游子,实际上有着亡国浪子的悲愤之心?”本想以身许国,泪洒大漠,如今却空有一身力、一腔志而无处使。唯有登上危楼,痛拍栏杆。江水悠悠,似词人长叹,掩埋在历史的长河中……从词中跨越历史去体会当年稼轩的心境,这是我所不曾体验过的。毕竟,历史早已蒙上了太多的色彩和渲染,而梁衡先生用丰富的想象和深刻的理解为我打开一扇窗,让我看到了一个“积300年北宋南宋之动荡,才产生”的,在文人中具有“唯一性”、历史上具有“独特地位” 把栏杆拍遍的沙场英雄和爱国将军——辛弃疾。
掩卷沉思,再三咀嚼。如不是有渊博的学识,深邃博大的思想,梁衡先生怎能从中发出如此多的感悟?《把栏杆拍遍》一文中富有哲理的句子如同一泓清泉沁人心扉,笔下所绘的稼轩一颦一笑若隐若现。于是,在梁衡先生字里行间所注入的无限深情中,真切感受到先生对词人的同情和惋惜。我想如果稼轩在世,也会有当年白乐天那种“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的感慨。当然,更有知音为何在千年之后出生的余恨。而我在阅读此文时,时而为其绝妙的一笔而赞叹,时而在平淡中品味生活的哲理,真是“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2《把栏杆拍遍》读后感
“把栏杆拍遍”语出辛弃疾的《水龙吟》,宋代王辟之在《渑水燕谈录》中记载,一个“与世相龃龉”的刘孟节,他常常凭栏静立,怀想世事,唏嘘独语,或以手拍栏杆。尝有诗曰:“读书误我四十年,几回醉把栏杆拍”。所以,“栏杆拍遍”往往表示借拍打栏杆来发泄心中说不出来的抑郁苦闷之气。作者认为为辛弃疾造像,最贴切的题目就是“把栏杆拍遍”。在词人把栏杆拍遍的振聋发聩的声响中,我们读出了辛弃疾真实的复杂的心情:不满、愤懑、焦虑、懊恼、无耐、等待、企盼……
这是一篇带有人物评传性质的散文,作者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叱咤风云而又命运多舛的爱国词人辛弃疾的形象,揭示的是辛弃疾怎么从一个爱国志士成为爱国词人的过程及原因。
文章的第一段是全文的总起,它告诉读者,全文要探索的是辛弃疾怎么从一个爱国志士成为爱国词人的,以及这个过程是如何决定了他的词、他本人在文学史上的惟一性和独特地位的。作者首先就把辛弃疾放在中国历史的大背景下,抓住他的“以武起事,而最终以文为业”的特点,突出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唯一性”和“独特性”。
文章的主体部分是将对辛弃疾的人生遭际的介绍与对他的诗词创作的评价交错起来来写的。
作者在介绍辛弃疾的人生遭际时主要围绕他的以下几个经历:
一是他的行伍经历。这一段介绍充满了神奇色彩,他单人独马追杀偷印之贼,他跃马横刀突入敌营生擒叛将,活脱脱一个血气方刚,骁勇善战的武夫。中国历史上的大文豪有谁有这样的能耐?
二是他的为官经历。作者用数据作了这样的介绍:“他作为南宋臣民共生活了45年,倒有近20年的时间被闲置一旁,而在断断续续被使用的20多年间又有37次频繁调动。”作者客观地分析了辛弃疾南归后不为朝廷喜欢的种种原因:
其一,他太爱国家,爱百姓,爱朝廷了,于是朝廷怕他,烦他,忌用他;
其二,他工作特别认真,简直是个工作狂,于是招来许多诽谤,甚至说他独裁,犯上,皇上也就对他时用时弃;
其三,他爱提意见,45年间,他都不停地上书,不停地唠叨,不停地要求痛杀贼寇,收复失地,这怎能不让主和苟安的朝廷心烦?辛弃疾的这些特点在今天看来都是优点,是大大的优点,但在当时的朝廷看来却都成了令他们心烦的缺点,是不能容忍的缺点。于是他就只能痛拍栏杆,吟诗寄恨了。
三是他的心路历程。从一个沙场英雄对军营的渴望,到一个忧国游子对苍天的发问,从 “金瓯缺,月未圆,山河碎”的心病,到“艰辛做就,悲辛滋味,总是辛酸辛苦”的内痛,这里有悲壮的呼喊,有遗憾的叹息,也有无奈的自嘲。
作者在介绍辛弃疾的人生遭际时穿插引用了他的八首词,这些词几乎都是辛弃疾的代表作,作者在引用这些词作时既没有一引了之,也没有详加赏析,而是结合人物的命运作了精当的点评。作者首先总评辛弃疾的由行伍经历到弃戎从笔的无奈:“南归之后,他手里立即失去了钢刀利剑,就只剩下一枝羊毫软笔,他也再没有机会奔走沙场,血溅战袍,而只能笔走龙蛇,泪洒纸笺,为历史留下一声声悲壮的呼喊、遗憾的叹息和无奈的自嘲。”这里有“钢刀利剑”与“羊毫软笔”的对比,这里有“奔走沙场”与“笔走龙蛇”的对比,我们还透过“只剩下”、“泪洒”等词语真切感受到作者对诗人的同情和惋惜。
作者主要是从词作的内容和读者感受的角度来评说的,引《破阵子》时作者说“感到一种凛然杀气和磅礴之势”;引《水龙吟》时作者说“辛弃疾在这里发出的却是一声声悲怆的呼喊”;引《菩萨蛮》时作者解说道“他只有一块心病:金瓯缺,月未圆,山河碎,心不安”;引《永遇乐》时作者提醒读者辛弃疾在“自嘲自己的姓名”;引《摸鱼儿》时作者感慨道“今天我们读时,每一个字都让人一惊,直让你觉得就是一滴血,或者是一行泪”;引《水调歌头》时又告诉我们辛弃疾在“咀嚼自己的寂寞”;引两首《丑奴儿》时看似在谈词的风格,仍然揭示了辛词“于淡淡的艺术美感中,却含有深沉的政治与生活哲理”的特点。寥寥数言,一语中的。
文章主体部分巧妙地把人物的自身命运、作品以及作者的阅读感受、评说融为一体,读来饶有兴味。
文章最后一部分也就是最后一小节,作者点明了以“把栏杆拍遍”为题的原因,回应了开头,揭示了辛弃疾从一个爱国志士而成为一个“连叹一口气,也是一首好词”的爱国诗人成熟之由。
这一段的评说非常形象,什么“九蒸九晒”,什么“水煮油炸”,什么“千锤百炼”,辛弃疾在词作领域的成功完全是被“逼”出来的。历史的“歪打正着”毁掉了一个赳赳武夫,却成就了一个千古词人。
这是一篇充满阳刚之气的人物评传体散文,在写作上有很多值得借鉴之处:
一、联想丰富
本文揭示的是古代文学大家的心路历程,仅靠占有史料和作家本人的作品是不够的,还必须要有大胆的联想和想象。本文作者就是这样。或由辛弃疾的事迹,联想到他的词作;或由他的词作,联想到他所处的的时代、他的事迹和内心世界等等。
例如,在第三段简要述说了辛弃疾南归的遭遇后,就联想到他的《破阵子》《水龙吟》两首词,引述下来并加以评说,把一个热切盼望重返沙场痛杀贼寇,而又壮志难酬的爱国将军的悲愤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接着,又自然联想到一个问题:辛弃疾南归后为什么不为朝廷喜欢?作者引用了辛弃疾本人的话,并且概述了有关辛弃疾的事迹以及朝廷的心态,揭开了其中的谜底,这就是他太爱国、百姓、朝廷了,只要一有机会就真抓实干,时刻准备冲上前线去,这就让主和苟安的朝廷心烦,惹来诽谤,皇帝对他也就时用时弃。再如,由“弃疾”这个名,联想到他忧国的心病,联想到他表达这种忧思的词作。总之,作者通过联想和想象,把辛弃疾由爱国志士到爱国词人的心路历程展现了出来。
二、以评带传
梁衡的人物散文,写的大多是人杰鬼雄,其中大多是名垂宇宙,家喻户晓的伟人,还有文惊当世,传之百代的文人。而这些跨越千年、百年的人物却从作者的笔端一一鲜活起来。梁衡的散文情理并重,以评带传,他写的人物在千年百年中已有定论上又重新给出评价,而这种评价又是不落窠臼的。人们都承认辛弃疾是个大词人,但能从他的出身到成业的发展史上判定辛弃疾的词及人“在文人中的唯一性和在历史上的独特地位”的,梁衡是第一人。作者还在文中借郭沫若评说陈毅的“将军本色是诗人”来评说辛弃疾这个人,“词人本色是武人,武人本色是政人”。说辛弃疾是“词人”是“武人”是一般人的判断,而说辛弃疾是“政人”恐怕就是梁衡的独见了。梁衡说“他的词是在政治的大磨盘间磨出来的豆浆汁液。他由武而文,又由文而政,始终在出世与入世间矛盾,在被用或被弃中受煎熬”。作者还将辛弃疾的为政与陶渊明、白居易的为政作了比较,表明了辛弃疾为政的投入与积极。他能从人性的深层重新来诠释一位人物,在文章最后一段,作者在分析辛弃疾走上诗词创作道路的必然性时就作了这样生动的评说:“他被九蒸九晒,水煮油炸,千锤百炼。历史的风云,民族的仇恨,正与邪的搏击,爱与恨的纠缠,知识的积累,感情的浇铸,艺术的升华,文字的捶打,这一切都在他的胸中、他的脑海翻腾、激荡,如地壳内岩浆的滚动鼓胀,冲击积聚。既然这股能量一不能化作刀枪之力,二不能化作施政之策,便只有一股脑地注入诗词,化作诗词。他并不想当词人,但武途政路不通,历史歪打正着地把他逼向了词人之道。终于他被修炼得连叹一口气,也是一首好词了。”著名作家梁晓声在谈梁衡的一本散文集时说:“我确信,作为一个勤于思想的人,梁衡对历史的反思,肯定比他写出来的以上篇章要更深邃更全面些。而他后来发表的《最后一位带罪的功臣》、《觅渡,觅渡,渡何处》、《把栏杆拍遍》,证明了这一点。他的思想一游到更远的历史中去,一与那些历史时期中的人物敞开心扉地对话,则就变得火花四溅了。文字也时而激昂;时而惋叹;时而叩问;时而调侃,姿肆张扬起来了…… ”
一般来说,与政治密切相关的事件、人物,写其“思想”容易,写出“美感”来难。常见的通病是严肃有余、活泼不足。梁衡在这方面有很大的突破,使“思想和美感”达到了和谐统一。他像一位烹饪大师,非弄出个“色、香、味、形”俱佳才心满意足。他的那些评说文字完全不是抽象的概括和干瘪的教条,而是形象生动又充满美感的。像“南归之后,他手里立即失去了钢刀利剑,就只剩下一枝羊毫软笔,
他也再没有机会奔走沙场,血溅战袍,而只能笔走龙蛇,泪洒纸笺”;像“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他永以一个沙场英雄和爱国将军的形象留存在历史上和自己的诗词中”;还有“像屈原那样仰问苍天,像共工那样怒撞不周,他临江水,望长安,登危楼,拍栏杆,只能热泪横流”。这些文字多美呀,读起来令人回肠荡气。
三、善用对比
对比手法是作家们常用艺术手法之一,梁衡也不例外。他在本文中就多处运用了对比,使人物形象更为鲜明突出。第一处运用对比是在引用了《破阵子》之后,作者先将它与岳飞的《满江红》比较,认为只有《满江红》可以与之媲美,然后又用杜甫的“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卢纶的“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与之对比,认为“这些都是旁观式的想像、抒发和描述”,从而突出了辛词的“凛然杀气和磅礴之势”。第二处对比是将他与陶渊明、白居易的从政经历对比,他认为辛弃疾“对待政治”,“不像陶渊明那样浅尝辄止,便再不染政;也不像白居易那样长期在任,亦政亦文”。因为“对国家民族他有一颗放不下、关不住、比天大、比火热的心;他有一身早练就、憋不住、使不完的劲”。他“不计较?五斗米折腰?,也不怕谗言倾盆”。所以“随时局起伏,他就大忙大闲,大起大落,大进大退”。第三处对比是将辛弃疾的豪放与苏东坡的豪放作比较。苏辛都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因此文学史上是将“苏辛”连称的,但梁衡却在同中见出异来,他认为:“苏的豪放仅止于?大江东去?,山水之阔。”因为“苏正当北宋太平盛世,还没有民族仇、复国志来炼其词魂,也没有胡尘飞、金戈鸣来壮其词威”。而“真正的诗人只有被政治大事(包括社会、民族、军事等矛盾)所挤压、扭曲、拧绞、烧炼、捶打时才可能得到合乎历史潮流的感悟,才可能成为正义的化身。诗歌,也只有在政治之风的鼓荡下,才可能飞翔,才能燃烧,才能炸响,才能振聋发聩”,而辛弃疾的诗正是这样的诗。第四处对比是将辛弃疾的婉约词与柳永、李清照的婉约词作比较,他认为“柳、李的多情多愁仅止于?执手相看泪眼?、?梧桐更兼细雨?,而辛词中的婉约言愁之笔,于淡淡的艺术美感中,却含有深沉的政治与生活哲理”。这些都是很有见地的精辟之语。
“把栏杆拍遍”语出辛弃疾的《水龙吟》,宋代王辟之在《渑水燕谈录》中记载,一个“与世相龃龉”的刘孟节,他常常凭栏静立,怀想世事,唏嘘独语,或以手拍栏杆。尝有诗曰:“读书误我四十年,几回醉把栏杆拍”。所以,“栏杆拍遍”往往表示借拍打栏杆来发泄心中说不出来的抑郁苦闷之气。作者认为为辛弃疾造像,最贴切的题目就是“把栏杆拍遍”。在词人把栏杆拍遍的振聋发聩的声响中,我们读出了辛弃疾真实的复杂的心情:不满、愤懑、焦虑、懊恼、无耐、等待、企盼……
这是一篇带有人物评传性质的散文,作者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叱咤风云而又命运多舛的爱国词人辛弃疾的形象,揭示的是辛弃疾怎么从一个爱国志士成为爱国词人的过程及原因。
文章的第一段是全文的总起,它告诉读者,全文要探索的是辛弃疾怎么从一个爱国志士成为爱国词人的,以及这个过程是如何决定了他的词、他本人在文学史上的惟一性和独特地位的。作者首先就把辛弃疾放在中国历史的大背景下,抓住他的“以武起事,而最终以文为业”的特点,突出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唯一性”和“独特性”。
文章的主体部分是将对辛弃疾的人生遭际的介绍与对他的诗词创作的评价交错起来来写的。
作者在介绍辛弃疾的人生遭际时主要围绕他的以下几个经历:
一是他的行伍经历。这一段介绍充满了神奇色彩,他单人独马追杀偷印之贼,他跃马横刀突入敌营生擒叛将,活脱脱一个血气方刚,骁勇善战的武夫。中国历史上的大文豪有谁有这样的能耐?
二是他的为官经历。作者用数据作了这样的介绍:“他作为南宋臣民共生活了45年,倒有近20年的时间被闲置一旁,而在断断续续被使用的20多年间又有37次频繁调动。”作者客观地分析了辛弃疾南归后不为朝廷喜欢的种种原因:
其一,他太爱国家,爱百姓,爱朝廷了,于是朝廷怕他,烦他,忌用他;
其二,他工作特别认真,简直是个工作狂,于是招来许多诽谤,甚至说他独裁,犯上,皇上也就对他时用时弃;
其三,他爱提意见,45年间,他都不停地上书,不停地唠叨,不停地要求痛杀贼寇,收复失地,这怎能不让主和苟安的朝廷心烦?辛弃疾的这些特点在今天看来都是优点,是大大的优点,但在当时的朝廷看来却都成了令他们心烦的缺点,是不能容忍的缺点。于是他就只能痛拍栏杆,吟诗寄恨了。
三是他的心路历程。从一个沙场英雄对军营的渴望,到一个忧国游子对苍天的发问,从 “金瓯缺,月未圆,山河碎”的心病,到“艰辛做就,悲辛滋味,总是辛酸辛苦”的内痛,这里有悲壮的呼喊,有遗憾的叹息,也有无奈的自嘲。
作者在介绍辛弃疾的人生遭际时穿插引用了他的八首词,这些词几乎都是辛弃疾的代表作,作者在引用这些词作时既没有一引了之,也没有详加赏析,而是结合人物的命运作了精当的点评。作者首先总评辛弃疾的由行伍经历到弃戎从笔的无奈:“南归之后,他手里立即失去了钢刀利剑,就只剩下一枝羊毫软笔,他也再没有机会奔走沙场,血溅战袍,而只能笔走龙蛇,泪洒纸笺,为历史留下一声声悲壮的呼喊、遗憾的叹息和无奈的自嘲。”这里有“钢刀利剑”与“羊毫软笔”的对比,这里有“奔走沙场”与“笔走龙蛇”的对比,我们还透过“只剩下”、“泪洒”等词语真切感受到作者对诗人的同情和惋惜。
作者主要是从词作的内容和读者感受的角度来评说的,引《破阵子》时作者说“感到一种凛然杀气和磅礴之势”;引《水龙吟》时作者说“辛弃疾在这里发出的却是
一声声悲怆的呼喊”;引《菩萨蛮》时作者解说道“他只有一块心病:金瓯缺,月未圆,山河碎,心不安”;引《永遇乐》时作者提醒读者辛弃疾在“自嘲自己的姓名”;引《摸鱼儿》时作者感慨道“今天我们读时,每一个字都让人一惊,直让你觉得就是一滴血,或者是一行泪”;引《水调歌头》时又告诉我们辛弃疾在“咀嚼自己的寂寞”;引两首《丑奴儿》时看似在谈词的风格,仍然揭示了辛词“于淡淡的艺术美感中,却含有深沉的政治与生活哲理”的特点。寥寥数言,一语中的。
文章主体部分巧妙地把人物的自身命运、作品以及作者的阅读感受、评说融为一体,读来饶有兴味。
文章最后一部分也就是最后一小节,作者点明了以“把栏杆拍遍”为题的原因,回应了开头,揭示了辛弃疾从一个爱国志士而成为一个“连叹一口气,也是一首好词”的爱国诗人成熟之由。
这一段的评说非常形象,什么“九蒸九晒”,什么“水煮油炸”,什么“千锤百炼”,辛弃疾在词作领域的成功完全是被“逼”出来的。历史的“歪打正着”毁掉了一个赳赳武夫,却成就了一个千古词人。
这是一篇充满阳刚之气的人物评传体散文,在写作上有很多值得借鉴之处:
一、联想丰富
本文揭示的是古代文学大家的心路历程,仅靠占有史料和作家本人的作品是不够的,还必须要有大胆的联想和想象。本文作者就是这样。或由辛弃疾的事迹,联想到他的词作;或由他的词作,联想到他所处的的时代、他的事迹和内心世界等等。
例如,在第三段简要述说了辛弃疾南归的遭遇后,就联想到他的《破阵子》《水龙吟》两首词,引述下来并加以评说,把一个热切盼望重返沙场痛杀贼寇,而又壮志难酬的爱国将军的悲愤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接着,又自然联想到一个问题:辛弃疾南归后为什么不为朝廷喜欢?作者引用了辛弃疾本人的话,并且概述了有关辛弃疾的事迹以及朝廷的心态,揭开了其中的谜底,这就是他太爱国、百姓、朝廷了,只要一有机会就真抓实干,时刻准备冲上前线去,这就让主和苟安的朝廷心烦,惹来诽谤,皇帝对他也就时用时弃。再如,由“弃疾”这个名,联想到他忧国的心病,联想到他表达这种忧思的词作。总之,作者通过联想和想象,把辛弃疾由爱国志士到爱国词人的心路历程展现了出来。
二、以评带传
梁衡的人物散文,写的大多是人杰鬼雄,其中大多是名垂宇宙,家喻户晓的伟人,还有文惊当世,传之百代的文人。而这些跨越千年、百年的人物却从作者的笔端一一鲜活起来。梁衡的散文情理并重,以评带传,他写的人物在千年百年中已有定论上又重新给出评价,而这种评价又是不落窠臼的。人们都承认辛弃疾是个大词人,但能从他的出身到成业的发展史上判定辛弃疾的词及人“在文人中的唯一
性和在历史上的独特地位”的,梁衡是第一人。作者还在文中借郭沫若评说陈毅的“将军本色是诗人”来评说辛弃疾这个人,“词人本色是武人,武人本色是政人”。说辛弃疾是“词人”是“武人”是一般人的判断,而说辛弃疾是“政人”恐怕就是梁衡的独见了。梁衡说“他的词是在政治的大磨盘间磨出来的豆浆汁液。他由武而文,又由文而政,始终在出世与入世间矛盾,在被用或被弃中受煎熬”。作者还将辛弃疾的为政与陶渊明、白居易的为政作了比较,表明了辛弃疾为政的投入与积极。他能从人性的深层重新来诠释一位人物,在文章最后一段,作者在分析辛弃疾走上诗词创作道路的必然性时就作了这样生动的评说:“他被九蒸九晒,水煮油炸,千锤百炼。历史的风云,民族的仇恨,正与邪的搏击,爱与恨的纠缠,知识的积累,感情的浇铸,艺术的升华,文字的捶打,这一切都在他的胸中、他的脑海翻腾、激荡,如地壳内岩浆的滚动鼓胀,冲击积聚。既然这股能量一不能化作刀枪之力,二不能化作施政之策,便只有一股脑地注入诗词,化作诗词。他并不想当词人,但武途政路不通,历史歪打正着地把他逼向了词人之道。终于他被修炼得连叹一口气,也是一首好词了。”著名作家梁晓声在谈梁衡的一本散文集时说:“我确信,作为一个勤于思想的人,梁衡对历史的反思,肯定比他写出来的以上篇章要更深邃更全面些。而他后来发表的《最后一位带罪的功臣》、《觅渡,觅渡,渡何处》、《把栏杆拍遍》,证明了这一点。他的思想一游到更远的历史中去,一与那些历史时期中的人物敞开心扉地对话,则就变得火花四溅了。文字也时而激昂;时而惋叹;时而叩问;时而调侃,姿肆张扬起来了…… ”
一般来说,与政治密切相关的事件、人物,写其“思想”容易,写出“美感”来难。常见的通病是严肃有余、活泼不足。梁衡在这方面有很大的突破,使“思想和美感”达到了和谐统一。他像一位烹饪大师,非弄出个“色、香、味、形”俱佳才心满意足。他的那些评说文字完全不是抽象的概括和干瘪的教条,而是形象生动又充满美感的。像“南归之后,他手里立即失去了钢刀利剑,就只剩下一枝羊毫软笔,他也再没有机会奔走沙场,血溅战袍,而只能笔走龙蛇,泪洒纸笺”;像“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他永以一个沙场英雄和爱国将军的形象留存在历史上和自己的诗词中”;还有“像屈原那样仰问苍天,像共工那样怒撞不周,他临江水,望长安,登危楼,拍栏杆,只能热泪横流”。这些文字多美呀,读起来令人回肠荡气。
三、善用对比
对比手法是作家们常用艺术手法之一,梁衡也不例外。他在本文中就多处运用了对比,使人物形象更为鲜明突出。第一处运用对比是在引用了《破阵子》之后,作者先将它与岳飞的《满江红》比较,认为只有《满江红》可以与之媲美,然后又用杜甫的“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卢纶的“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与之对比,认为“这些都是旁观式的想像、抒发和描述”,从而突出了辛词的“凛然杀气和磅礴之势”。第二处对比是将他与陶渊明、白居易的从政经历对比,他认为辛弃疾“对待政治”,“不像陶渊明那样浅尝辄止,便再不染政;也不像白居易那样长期在任,亦政亦文”。因为“对国家民族他有一颗放不下、关不住、比天大、比火热的心;他有一身早练就、憋不住、使不完的劲”。他“不计较?五斗米折腰?,也不怕谗言倾盆”。所以“随时局起伏,他就大忙大闲,大起大落,大进大退”。第三处对比是将辛弃疾的豪放与苏东坡的豪放作比较。苏辛都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
因此文学史上是将“苏辛”连称的,但梁衡却在同中见出异来,他认为:“苏的豪放仅止于?大江东去?,山水之阔。”因为“苏正当北宋太平盛世,还没有民族仇、复国志来炼其词魂,也没有胡尘飞、金戈鸣来壮其词威”。而“真正的诗人只有被政治大事(包括社会、民族、军事等矛盾)所挤压、扭曲、拧绞、烧炼、捶打时才可能得到合乎历史潮流的感悟,才可能成为正义的化身。诗歌,也只有在政治之风的鼓荡下,才可能飞翔,才能燃烧,才能炸响,才能振聋发聩”,而辛弃疾的诗正是这样的诗。第四处对比是将辛弃疾的婉约词与柳永、李清照的婉约词作比较,他认为“柳、李的多情多愁仅止于?执手相看泪眼?、?梧桐更兼细雨?,而辛词中的婉约言愁之笔,于淡淡的艺术美感中,却含有深沉的政治与生活哲理”。这些都是很有见地的精辟之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