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故乡云和故乡月》1500字
每次听到腾格尔的《天堂》那悠扬的长调嗓音,那洁白的羊群,蓝蓝的天空是一种天然的崇胜和向往啊。而另外一首长调民歌《敖包相会》又不禁让人想起故乡那轮皎皎明月,朗朗夜空。十五的月亮升上了天空哟,我就出生在十五的夜。月便是我的生命之树,我的力量源泉。
云是故乡白,月是故乡圆。
我的故乡在豫南农村。历史上频繁的旱涝灾害和军事战争让那里的黄土地变成了埋尸处。而蒋总裁的一声令下,花园口的黄河之水便从天上而来,让我的家乡成了荒无人烟的黄河泛滥区。至今那里的土地上还是黄沙遍地。
听长辈人说,家乡的人都来自遥远的西北方向,那里有一棵大槐树,她是每个东迁人的祖根所系。中国人安土重迁,爱乡情浓。但我的祖先却只能选择迁徙,从一块黄土上迁到另一块黄土上,然后可能还会再迁到其他的任何一块土地上。或许是已习惯迁徙的痛苦,或许久已炼成了一种性格,一种独立的生存意识,豫南地区是一块被独立的土地,人也是独立者。它没能融入东西南北的范围,也许是因为临近南方,可却又不认同南方,也不同于北方。它是自由的。
家乡原来是春秋时期的一个诸侯国,曾被南方大国灭国数次,几千年前土夯得城墙还依然完整地保留着。每到周末都去故城墙上走上一遭,看那野花开满了天涯,野枣结满了枝条。每一块土里都埋藏了一段历史,或为人知,或不为人知。偶尔也会拣到一片残砖碎瓦,吹拂掉泥土,这泥土也该有几千年的沉香吧。看着那片残瓦,想象着几千年前先祖们夯土筑墙,为保卫家国不辞辛劳。或许修筑城墙是被迫的,但泥土里凝结着的却是实在的血汗,骨血里流着的是家国的血脉。
常有从台湾或者海外归来的老人登到那段故城墙,这被乡人称为“冈山”的故城墙。看看天上的白云或静或动,听听护城河边虫蛙鸣叫,望望不远处的农田青青。一种乡情,我所不曾体会到的乡情会不会在他们的心灵凝结升华?叶落总要归根,可一条水带把他们阻隔了,或心甘情愿,或迫不得已,就像这眼前的护城河水,他在这一边,而她却在另一边。杜甫面对故都时觉得“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也许归人没有那种沉郁那种深愁,但也许会感到“白首搔更短”吧。余光中老先生的那首《乡愁》在归人的身上该是恰当吧。
白天看云卷云舒,观花开花落,那云或许也曾是几千年前的那朵,或许已今是昨非。故城墙在阳光下依然像青色的石砖,经历着历史的风霜雨雪,经历着岁月沧桑,依旧风光。
月是夜的黑。
当电灯之花开满了村落的家家户户,月儿也挂在了树梢。夜,也只有夜,才能让月知道自己的存在。故城墙上没有现代的灯光,还是像远古的夜一样,在月光下晃动着亘古不变得阴影。
很想回到夏天,儿时乡村的夏天,麦子熟了的夏天。
故城墙下就是一大片麦地。麦浪滚滚,金黄无垠。
每到盛夏,麦子熟了,整个麦田一片片金色的海洋。那是麦子熟了,大半年的收获,因为麦子熟了;大半年的生活,因为麦子熟了。
打麦场就是一小块平整的土地。记得很清楚,那一天晚上,月儿很圆很亮,因为那夜是农历十五的夜。朗朗明月夜,千里乐融融。虽说没有“江天一色无纤尘”的超凡脱俗,但“皎皎空中孤月轮”的意境也是难以比拟的。那时的我也就七﹑八岁。爷爷在麦场,我要换他回来吃饭。去的路上月很亮,比家中的电灯都亮。家乡没有高楼,自然不会有“明月照高楼”的月夜美景。“流光正徘徊”,月光在我小小的心灵中觉得她很神奇,月亮里能看得到有一颗桂树,一只蟾蜍,还有一只兔子,更重要的是还有一位嫦娥。真的能看得一清二楚的,因为童年的眼睛是雪亮的,那轮明月也是一样的雪亮。
等我一个人坐在麦场上毫无目标地环视四周时,那月亮却不知怎么了开始一点点被某种黑暗的东西吞了,慢慢的就没了皎洁没了影像。“天狗吃月亮”,小学课本里讲过的故事,就是天狗把月亮给吃了。小小的我不知道天狗为什么要吃月亮,确实不知道。有月亮该有多好啊。
共2页,当前第1页12
※本文作者:天书许※
作文二:《散文:故乡云和故乡月》1600字
散文:故乡云和故乡月
散文:故乡云和故乡月
每次听到腾格尔的《天堂》那悠扬的长调嗓音,那洁白的羊群,蓝蓝的天空是一种天然的崇胜和向往啊。而另外一首长调民歌《敖包相会》又不禁让人想起故乡那轮皎皎明月,朗朗夜空。十五的月亮升上了天空哟,我就出生在十五的夜。月便是我的生命之树,我的力量源泉。
云是故乡白,月是故乡圆。
我的故乡在豫南农村。历史上频繁的旱涝灾害和军事战争让那里的黄土地变成了埋尸处。而蒋总裁的一声令下,花园口的黄河之水便从天上而来,让我的家乡成了荒无人烟的黄河泛滥区。至今那里的土地上还是黄沙遍地。
听长辈人说,家乡的人都来自遥远的西北方向,那里有一棵大槐树,她是每个东迁人的祖根所系。中国人安土重迁,爱乡情浓。但我的祖先却只能选择迁徙,从一块黄土上迁到另一块黄土上,然后可能还会再迁到其他的任何一块土地上。或许是已习惯迁徙的痛苦,或许久已炼成了一种性格,一种独立的生存意识,豫南地区是一块被独立的土地,人也是独立者。它没能融入东西南北的范围,也许是因为临近南方,可却又不认同南方,也不同于北方。它是自由的。
家乡原来是春秋时期的一个诸侯国,曾被南方大国灭国数次,几
千年前土夯得城墙还依然完整地保留着。每到周末都去故城墙上走上一遭,看那野花开满了天涯,野枣结满了枝条。每一块土里都埋藏了一段历史,或为人知,或不为人知。偶尔也会拣到一片残砖碎瓦,吹拂掉泥土,这泥土也该有几千年的沉香吧。看着那片残瓦,想象着几千年前先祖们夯土筑墙,为保卫家国不辞辛劳。或许修筑城墙是被迫的,但泥土里凝结着的却是实在的血汗,骨血里流着的是家国的血脉。
常有从台湾或者海外归来的老人登到那段故城墙,这被乡人称为“冈山”的故城墙。看看天上的白云或静或动,听听护城河边虫蛙鸣叫,望望不远处的农田青青。一种乡情,我所不曾体会到的乡情会不会在他们的心灵凝结升华,叶落总要归根,可一条水带把他们阻隔了,或心甘情愿,或迫不得已,就像这眼前的护城河水,他在这一边,而她却在另一边。杜甫面对故都时觉得“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也许归人没有那种沉郁那种深愁,但也许会感到“白首搔更短”吧。余光中老先生的那首《乡愁》在归人的身上该是恰当吧。
白天看云卷云舒,观花开花落,那云或许也曾是几千年前的那朵,或许已今是昨非。故城墙在阳光下依然像青色的石砖,经历着历史的风霜雨雪,经历着岁月沧桑,依旧风光。
月是夜的黑。
当电灯之花开满了村落的家家户户,月儿也挂在了树梢。夜,也
只有夜,才能让月知道自己的存在。故城墙上没有现代的灯光,还是像远古的夜一样,在月光下晃动着亘古不变得阴影。
很想回到夏天,儿时乡村的夏天,麦子熟了的夏天。
故城墙下就是一大片麦地。麦浪滚滚,金黄无垠。
每到盛夏,麦子熟了,整个麦田一片片金色的海洋。那是麦子熟了,大半年的收获,因为麦子熟了;大半年的生活,因为麦子熟了。
打麦场就是一小块平整的土地。记得很清楚,那一天晚上,月儿很圆很亮,因为那夜是农历十五的夜。朗朗明月夜,千里乐融融。虽说没有“江天一色无纤尘”的超凡脱俗,但“皎皎空中孤月轮”的意境也是难以比拟的。那时的我也就七)八岁。爷爷在麦场,我要换他回来吃饭。去的路上月很亮,比家中的电灯都亮。家乡没有高楼,自然不会有“明月照高楼”的月夜美景。“流光正徘徊”,月光在我小小的心灵中觉得她很神奇,月亮里能看得到有一颗桂树,一只蟾蜍,还有一只兔子,更重要的是还有一位嫦娥。真的能看得一清二楚的,因为童年的眼睛是雪亮的,那轮明月也是一样的雪亮。
等我一个人坐在麦场上毫无目标地环视四周时,那月亮却不知怎么了开始一点点被某种黑暗的东西吞了,慢慢的就没了皎洁没了影
像。“天狗吃月亮”,小学课本里讲过的故事,就是天狗把月亮给吃
了。小小的我不知道天狗为什么要吃月亮,确实不知道。有月亮该有
多好啊。共2页,当前第1页12※本文作者:天书许※
作文三:《情感寄生与斜倚的标本—从《母亲杨沫》到《我和父亲季羡林》》3300字
老愚:?中国经济时报 书人书事专栏? 2010年10月22日
七十五岁和九十七岁几乎是人生的夕阳红阶段了,但这却是两位文化人杨沫和季羡林回归人伦常理的年龄。前者在这一年,因为第三个伴侣的扶持,从纠缠不休的男秘书怀抱里脱身而出,步入生命的觉醒期,被扭曲的人性在最后六年得到矫正,成为真正的母亲;后者则在好心护工的协助下,与分离十三年的儿子重归于好,相见一笑化芥蒂,享受到最后八个月的天伦之乐。
这两桩人性复苏的故事,或许只是用来告诉人们一个常识:亲情具有你想像不到的纠错能力。这里的前提是,背离亲情太久的一方倾听到自己内心深处的呼唤,并且愿意听从它的指引。
在《母亲杨沫》与《我和父亲季羡林》之前,其实已经有李锐女儿李南央的一本惊世骇俗的书——《我有这样一个母亲》。此书刻画了一个“革命母亲”的形象,这个母亲从一个英姿勃发的美丽女子,变成自闭刻毒的妇人,背叛丈夫,虐待孩子,对亲人怀有苛刻的审查尺度,她俨然就是某个组织派到家庭的审判长。严肃、冷酷,她活在冷冰冰的原则里不能自拔,家人之间的事情都要一一分出对错:革命还是反革命,积极还是消极?她意识不到自己作为家庭情感凝聚者的角色。她是生育过孩子的女人,但不是母亲;她是丈夫的合法配偶,但不是妻子;她更不是可以伺候婆婆的儿媳妇。她以硬邦邦的姿态处理所有亲缘关系,按照自以为革命的原则对待亲情,最后落得个孤家寡人。她的行为证明,革命原则一旦进入人性私域,无异于一场浩劫。
她是变异了的女性,是意识形态阉割人性的证明。被革命熔炉冶炼过的女干部,必然如此的原因一定有,晚年韦君宜在更早的时候写出了反省“革命改造”的《思痛录》,政治运动如何将每一个忠诚的追随者绞成肉泥。
《母亲杨沫》里的作家母亲,也属于同时代的革命者,她有与李南央母亲相同的部分,两位女性性格里都有“新女性”激情冲动敢作敢为的一面,旧时代的枷锁不复存在,她们生命的蛮力在动荡岁月里左冲右突。她们和无数热血青年一样,背叛旧家庭义无反顾投入革命的怀抱,成为机器上时常被拧动的螺丝钉。她们以为“组织”会解决一切烦恼,在“革命大家庭”里愿意做个老实上进的好孩子。在她们身上,仅有残剩的生物性——生育,那还是革命的累赘,如果有有效的避孕手段,她们宁愿没有孩子。母性消泯,作为女人的那一面被时代挤压得不能再干瘪了。
季羡林与她们同属那个动荡的年代,社会及人生教育给予他的也是反叛。最坏的现实,激起不羁的狂想。他们的生活都在远方。
这一系列父母形象,是那个时代的必然果实。对他们而言,生命只是革命和学术的卑微工具,不是用来享受生命本身和生活的乐趣,儿女情长、小家庭以及天伦之乐都属于多余之物,也是与伟大时代格格不入的低俗品。他们不仅不需要消费这样的东西,还要尽力远离这样的腐蚀。
革命年代制造了难以计数的孤儿,溢出家庭伦理的男女,折断了老一辈的天伦之梦,也屏蔽了自己的人性之泉,干瘪、枯燥、紧张,他们的人生在单向度的马拉松赛场上狂奔,有终此一生也不觉悟的革命狂、工作狂,也有在中途逐步觉醒的,有在晚年幡然醒悟的,后者更值得人们尊重。
他们与自己缺乏父爱母爱后代的和解,是这个时代最惊心动魄的故事。
读这样的书令人心有戚戚焉。他们以对父辈的理解,表达因父爱母爱缺失而干涩的人生,那种喊不出来的疼,感情饥渴的婴儿自白,在解构父辈耀眼光环的同时,勾画了一幅令人震惊的残缺人生图景,那是被有意遮蔽的更本质的东西。在外人看来她们撕破假面具的勇气值得嘉许,其实,撕破隐藏于她们内心的伤口,似乎更值得赞赏,那是定期发作,令其昼夜痛苦的病灶,不是控诉而是自白,是诚实心灵的自我需求,他们不能面对一个虚假的父母而不痛苦,所以,那些故作愤慨讥讽之语的列位,除了习惯于瞒和骗的奴性心态外,同情心已然丧失,他们已经不能从悲痛之文里读到悲痛。
杨沫的男秘书与季羡林的女秘书
——情感寄生与斜倚的标本(二)
■老愚
李南央的母亲至死也不谅解这个已经改变了的世界,不向自己伤害过的亲人低下骄傲的头颅。从某种意义上说,她是一个真正的“殉革命”者。
至于杨沫和季羡林,他们身上的缺陷在文化人里似乎具有普遍性。文人活在自己封闭自私的宇宙里,文字崇拜癖使其以为,被文字表述了的就进入历史和不朽的系列。“为了给人民写一点东西,为了让残余的生命还能发出一点光热,我必须控制自己,忍住疾病的折磨,忍住长日无人的孤寂单调的生活。”(《母亲杨沫》)“几十年来,我已经爬出了上千万的字。这些东西都值得爬吗?我认为是值得的。——能让人在精神世界中有所收益。”(季羡林《九十抒怀》)油盐酱醋柴,生儿育女,生老病死,那不是渴求不朽者们要过的日子。在生活简化为政治与功名之后,利害考量盖住了亲情本能。
近一个甲子的大变局,人生目的全然异化,欲望被压制,影视作品一概没有撒娇、调情、做爱、娱乐,只有坏人才那么下流。长此以往,人们被修理得只剩下了刚性的一面:枯燥、火暴、残忍。
读《母亲杨沫》和《我和父亲季羡林》,令人震惊的是,他们都在人生的后半场,放弃了家庭,走上了不正常的情感寄存歧路。杨沫和小秘书三十年恩怨纠结,不能自拔,借助警察干预才摆脱了困境。季羡林则是与不请自来的女秘书朝夕相处十余年,几乎走到了婚榻跟前。也是依靠外力回归常情。
对他们人性的迷途,后代有自己的解读。老鬼认为对人性论的批判,使自己的母亲丧失了感情,幼年父母的虐待与弃养,让她无从感觉爱的温暖,难以付出、释放真情。季承则认为,父亲早年的寄居生活,母亲早逝以及不如意的婚姻,塑造了父亲孤寂、偏冷的心。这当然是很重要的因素,但或许还有一个——他们无法在家人面前获得社会上的那种膜拜,他们更看重自己的虚名,愿意或极易被谀而成为势利小人的俘虏。
杨沫的男秘书擅长拍马,称杨沫为“中国的托尔斯泰”,舌头上似乎抹了蜂蜜,跑前跑后,小鸟依人般倚靠在名作家身上。老鬼分析,母亲因长期守活寡,自然会“渴求温暖和呵护”“或许会在这个秘书面前有一些‘感情软弱’的举动”,但秘书威胁杨沫时用“伤风乱伦的丑类”等词,或可说明两人的关系在情感取暖之外,也有性嬉戏的成分?季羡林晚年投入女秘书李玉洁的怀抱,任其摆布,当时不知是迷失,以为找到了情感港湾。李玉洁患病后,他为其书写苏轼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足见情感上的那种依赖。是抚慰、怜悯抑或劝慰,季承坦陈“无从揣度”。(《我和父亲季羡林》)在我看来,这是一种哀告,伦理的规制,内心的不安,以及一切都将终结的豁达。九十五岁的季羡林先生,已经看见了不远处的野百合,也看到了屏息等待着自己的坟,他决定撒手了。十多年温情固然值得留恋,却也能一朝散尽,清醒的季羡林虽常有意气用事之举,但绝不糊涂,他知道自己到了一个什么位置和高度,他拿得起放得下。在死亡面前没有什么不可以舍弃的,他经常以戏谑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处境,发出童言无忌的高论,那里面有玩世不恭的真挚,也有无可奈何的抗议。身不由己,高处不胜寒,此寒乃内心之冷,他并不愿意被利用,即使在这利用中能得到某些满足。他不在乎自己的名声,因而弄出了无数令人指指点点的事情,他又珍惜自己的羽毛,因而有这个“急刹车”。即使在同一缸水里泡过了,他和她也不是同路人。
两宗故事里他和她的关系,从结果看,难脱占有和被利用之嫌,但爱慕与敬仰未必就是假装的,关键是主人很受用这种“被谀”的感觉:没有一个亲人能让他们有此享受。看似卑劣的把戏,一定是合力演奏的结果。任何一对密切的人际关系,都是互动演进的结果。君子小人的区分,大都是不可靠的结论。我们需要问的是,看似道德正确的一方,何以在某个时段陷入了“泥沼”,而且能在泥沼里沉浸那么长时间?
表面看,是“无私的自愿者”(季承语)玷污了名人们的晚年,实质上,凸显了名人的内心危机:他们在离弃亲人之后,还需要一个避风港,真正让他们放松,不担负任何道德责任与人伦之重的地方,当然有一方的逢迎、阿谀和奉献,另一方就未尝不笑纳、交心和酬报。从目的论的视角看过去,这似乎都是交换、交易和欺诈,但如能设身处地,我们照样可以发现名人们乐观其成的事实。“糊涂在外,明了在心而已”(季承语)。
写作者对“侵入者”的描述,或许免不了“鹊巢鸠占”的本能愤慨,但他们并非一味揭黑,而是想让读者了解一个失去了人之常情的生命会扭曲到怎样不堪的地步。
中国经济时报 书人书事专栏? 2010年10月29日
作文四:《《斜倚熏笼图轴》赏析》700字
《斜倚熏笼图轴》 陈洪绶 纵129.6厘米 横47.3厘米 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陈洪绶,号老莲,晚年号梅迟。浙江诸暨人。擅画山水、人物、花鸟,造型趋向夸张,有装饰味,与崔子忠并称“南陈北崔”,是明代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人物画高手。这件作品用笔很有特点,人物属于密体而背景属于疏体,形成一种节奏变化,在艺术处理上别具匠心。人物造型夸张,衣纹线条清劲.
《斜倚熏笼图轴》局部大图(一) 陈洪绶 纵129.6厘米 横47.3厘米 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斜倚熏笼图轴》是陈老莲仕女画代表作,画中,仕女斜倚薰笼,姿态柔媚,表情恬淡温柔.,笼下香炉既香且暖。抬头右上方,一只鹦鹉高悬架上,架旁一木根矮几,几上铜瓶中插一支盛开的木芙蓉,侍女则低头注视榻前小儿扑蝶。图中人物、珍禽、花卉、器物,刻画入微、充满了动感,仕女身披的锦被上布满白鹤团纹,发上的首饰与宫绦上的玉佩,榻面浓丽冷艳的石青色,花朵与小儿衣服上的浅红色,鹦鹉与叶子上的浅绿色,器物上深浅不一的赭色,作品构图、笔墨、色彩、意境无不令人赞叹,显示出作者无所不在的独到匠心。
《斜倚熏笼图轴》局部大图(二) 陈洪绶 纵129.6厘米 横47.3厘米 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斜倚熏笼图轴》局部大图(三) 陈洪绶 纵129.6厘米 横47.3厘米 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观17世纪中国画坛,陈洪绶无疑是一位独具风格的画家。其山水、花鸟、人物皆长,且尤以人物画中的仕女、婴戏、释道、肖像著称。其所绘人物,大多体格高大超逸,衣纹细密清楚,细条流畅有力。论及表现技法,又可见灵活多变之妙,如用粗枯之笔表现好汉壮士,用细润之笔表现文人佳丽,用游丝之笔表现高古逸士等,极大丰富了中国传统人物画的表现技法。陈洪绶的人物画以“高古奇崛”之独特风格而居晚明画坛翘楚
作文五:《公有云和私有云》900字
一:公有云的含义
公有云通常指第三方提供商为用户提供的能够使用的云,公有云一般可通过 Internet 使用, 可能是免费或成本低廉的。这种云有许多实例,可在当今整个开放的公有网络中提供服务 公有云被认为是云计算的主要形态。目前在国内发展如火如荼,根据市场参与者类型分类, 可以分为四类:
一类为传统电信基础设施运营商,包括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
一类为政府主导下的地方云计算平台,如各地如火如荼的各种 “XX 云 ” 项目;
一类为互联网巨头打造的公有云平台,如盛大云;
一类为部分原 IDC 运营商,如世纪互联;
二:私有云的含义
私有云 (Private Clouds)是为一个 客户 单独使用而构建的,因而提供对 数据 、安全性和服务质 量的最有效控制。该公司拥有基础设施,并可以控制在此基础设施上部署 应用程序 的方式。 私有云可部署在企业数据中心的 防火墙 内,也可以将它们部署在一个安全的主机托管场所。 私有云可由公司自己的 IT 机构,也可由云提供商进行构建。在此 “ 托管式专用 ” 模式中,像 Sun , IBM 这样的云计算提供商可以安装、配置和运营基础设施,以支持一个公司企业数 据中心内的专用云。 此模式赋予公司对于云资源使用情况的极高水平的控制能力, 同时带来 建立并运作该环境所需的专门知识。
三:补充说明
一个著名技术专家曾经说过这样的一句话:“ 对于云计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定
义 ” 。但是大家对于云计算很多方面都有一定的共识,比如三层种:公有架构
(SaaS , PaaS 和 IaaS ) 。除了三层架构外,大家也都认为云可以被分为三云,私
有云和混合云。
云计算的焦点是云终端, 云终端的是云计算的最重要的一环, 云终端的是云计算的接入设备, 是最终用户使用云计算的接入设备,如打电话你需要用手机,你用云计算就需要云终端。 欢迎来电咨询详细的云终端 NComputing 办公解决方案, 申请测试机测试或来本公司实 地体验产品!产品质保三年,一年包换
元化经营的新型企业, 一直以来专注于远程桌面虚拟化客户端管理应用解决方案的推广和以 计算机信息技术增值服务为核心的 IT 产品的服务与销售。
作文六:《云和梯田 冰雪云和梯田》1700字
浙江云和是摄影之乡,拥有梯田、云海、竹海、雾凇等自然景观,是中外摄影家的“精神高地”。这里有南方罕有的梯田雪景,“到云和拍雪”已成为摄影人的梦想。
云和梯田最早开发于唐初,兴于元、明,距今有1000多年历史,总面积51平方公里,名列全国前三位,主要分布在云和县崇头镇周围高山上,海拔跨度为200米至1400多米,垂直高度1200多米,跨越高山、丘陵、谷地三个地质景观带,最多有1000多层,是华东最大的梯田群,素有“千年历史、千米落差、千层梯田”之称,被摄影界誉为“中国最美梯田”。云和梯田如链似带,从山脚盘绕而上,层层叠叠,高低错落,其线条如行云流水,潇洒柔畅,规模壮观,气势恢弘,磅礴大气与细腻爽洁的点线相谐,形成妩媚潇洒的曲线世界,具有面积大、线条好、形状美、立体感强等特点。
云和梯田由于海拔较高,田中的水和河谷中的水蒸发而上,受气流影响而形成云海,水份又被林木充分吸纳,化为云雾烟雨,驻于高山丛林,山巅与田间时常白云缭绕,使
1
之出现虚实与层次,组成一幅幅变幻莫测的天然画卷。每逢春末初夏,绮丽多姿的茫茫云海,时而象温驯的少女静卧山川、裸露胸怀,山峰、树木、房舍点缀其间,如同蓬莱仙境;时而象狂暴的潮,汹涌澎湃。雄姿勃发的云和梯田浮于茫茫云海之上,构成独特的奇观。
云和梯田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梯田奇特的自然景观。日出时,红霞满天、云雾滚动、婆娑竹影,身临其境如入世外桃源;满坡的梯田,波光粼粼,金灿灿、亮闪闪,好似一架架直上云霄的天梯,一派美不胜收的壮丽画卷;日落时,山村、树林、牧童披着金色的纱巾,千山万壑,如诗如画,让人赞不绝口。
云和梯田一年四季景观各异:春来水满田畴,如串串银链挂山间;夏至佳禾吐翠,似层层绿浪排苍穹;金秋,稻穗沉甸,像座座金塔顶玉宇;隆冬,雪兆丰年,若环环白玉砌云端。其中,“云海奇观”和“冰雪世界”是云和梯田的一大特色与亮点(云和梯田可以说是世界上仅有的拥有雪景的梯田)。
云和梯田分布多处明代银矿遗址,据史料记载:“明代丽水县各乡(主要为云和、宣平)矿床成脉形,脉石为石英,色暗灰或碎裂成角粒,矿脉之数约二十,产生状态甚不整齐,平均长度一千公尺,平均宽度七公寸,坑深自一公尺至数十公尺不等,矿物为辉银矿,结晶甚细,与黄铁矿共生,又含
2
次生的自然银”。云和在明朝景泰前后一百多年间,曾经大量开采银矿,明王朝曾两次派遣宫廷内官作为钦差大臣到此督催银税,并设置银官局专管银矿事务。当地银矿开采业兴起带来人口社会的繁荣发展,元明时代达到高潮,使梯田规模不断庞大。据清同治三年版《云和县志》卷十六之物产篇记录:“云以前,土广人稀,天多荒芜,谷贱伤农,粮多逮欠,……。自坑冶盛,人亦日众。由是垦辟众而田土辟也……”。可见,云和梯田历史是跟当地明代采矿业发展历史存在很大的关联。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证实,云和县境内现存银冶遗址50多处。
云和梯田开犁习俗由来已久,有史料记载,早年云和衙门的官员每年春耕开始之际,都要到城郊的“先农坛”,由县官带头亲自下田耕地,以示官府对农业生产的重视。为了寄托美好质朴的愿望,祈求神灵保佑家畜兴旺、五谷丰登,先民们就举行开犁这一民俗活动。云和梯田开犁节约定俗成的一整套祭祀仪式完整的留存至今,祭祀场面隆重,表演多较自由,集祭神与娱人于一体。具体活动内容包括开山号子、芒种犒牛、祭神田分红肉、山歌对唱等,从形式到内容都是民俗文化的缩影,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背景。
云和梯田景区于2011年建成,并于当年成为4A级旅游景区,集旅游休闲、摄影观光、民俗欣赏于一体,先后被评为或授予国际艺术家采风创作基地、国家民俗摄影采风创
3
作基地、国家文化遗产抢救与保护实践基地、中国特色旅游最佳湿地。2012年6月27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在其官方网站公布了中国最美40个景点。云和梯田入选(评语为“‘云和’字面意思为‘平和的云彩’,云和梯田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阴雨天是最棒的游览时间,河水中飘起的层层雾气飘过梯田,创造了田园般的梦境。”
百度搜索“就爱阅读”,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92to.,您的在线图书馆
4
作文七:《“圣人深见《易》道之无穷”》9500字
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
“圣人深见《易》道之无穷”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朱熹在注释“五十以学易”一语时,曾陈“圣人深见《易》
道之无穷”和《易》不可不学又不可易学的治《易》体会。本文据此
考察了朱子治《易》理路,一是对《易》道和《易》书的定位,认为
圣人所深见的《易》道不仅仅指《易》的生生之道,而且还涵《易》
书本为卜筮而作的本义,二是对治《易》困境的省思,认为因《易》
之本义被遮蔽,且《易》道还需经历见得之故,故《易》成为难读的
“天书”。得出,朱子认定只有达至“此心大段虚明宁静”之境后,方可像
圣人一样“深见《易》道之无穷”,证成“学《易》无大过”的生命境界。
关键词,朱熹,易学,生生之道,卜筮
“The sages deeply recognized the unfathomable profoundness of
the Dao of Yi”: on ZHU Xi’s approaches to studying the Yi
Abstract:In annotating “Give me a few more years, so that I may have spent a whole fifty in studying the Yi, and I believe that after
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
all I should be fairly free from error” (from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ZHU Xi had recounted that “the sages had deeply
recognized the unfathomable profoundness of the Dao (Way) of the Yi” and his experience that the Yi had but was difficult to be studied. Depending upon this, the paper examined ZHU’s idea of studying
the Yi: firstly, for the orientation of the Dao of the Yi and the Yi for the sake of book, he thought the Dao of Yi deeply acknowledged by the sages not only refers to the Dao of producing and reproducing, but also conceives the implications of that the Yi was originally an oracle book; secondly, for the contemplation and retrospection in studying the Yi, he thought that, because the original factors of the Yi were covered and it needs certain experiences of life to understand the Dao of the Yi, the Yi turned out to be a book from heaven difficult to be understood. Finally, ZHU zi firmly believed that only if one had attainted to the state of “void and tranquility”,
could he “deeply recognize the unfathomable Dao of the Yi” as the
sages do and prove the life realm of “freedom from error”.
Key words:ZHU Xi; the Yi-ology; the Dao of producing and reproducing; divinationIn
《周易》智慧神妙无穷,然契之颇难,故《周易》素有“天书”之称。
南宋理学大师,同时也是易学大家的朱熹曾叹,“盖圣人深见《易》道
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
之无穷,而言此以教人,使知其不可不学,又不可以易而学也。”,第125页,[1,认为《易》道无穷,不可不学,但又不能以其易学等闲视之。这可说是朱子究心治《易》的体会语。在与友人和门人论《易》时,朱子也屡屡坦陈这一体会。《易》道何以不可不学又不可以易而学,对此问题的省察,可窥朱子治《易》之慧识。
一、学《易》无大过
上述体会语,源于朱子对《论语?述而》中“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这句话的注释。就表面文意而言,这句话仿佛是说,圣人在五十学《易》后,方能无大过,在这之前,圣人也会有大过。
对此,道学五子之一的程颐提出异议,认为,“先儒谓孔子学《易》后可以无大过矣,此大过失却文意。圣人何尝有过,如待学《易》而后无大过,却是未学《易》前尝有大过也。又圣人如未尝学《易》,何以知其可以无过,”,第262页,[2,如此以来,孔子“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应做何理解,程颐释曰,“此盖孔子时,学《易》者支离,《易》道不明,仲尼既修他经,唯《易》未尝发明,故谓弟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期之五十,然后,赞《易》道而黜《八索》是也。”,第263页,[2,认为圣人不能有过,而且圣人有没有过和学不学《易》没有必然联系,“无大过”之境界不是靠学《易》所能解决的。在这一前提下,学《易》不再是“学”《易》而是“赞”《易》,不是亲身习行《易》道,而是整理规范《易》书,即“赞《易》道而黜《八索》”。所以,这里的“无大过”不是指德性境界的成就,而是正本清源,使《易》书自身无大过。故而,他又云,“当孔子时,传《易》者支离,
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
故言五十则学《易》。言学者,谦辞。学《易》以无大过差,《易》之道,惟孔子无大过。”,第263页, [2,在其心目中,学《易》无大过,不是指圣人学《易》可以达至“无大过”境界,而是说圣人通过彰显被遮蔽的《易》之正道,使《易》书自身无大过。另外,他还把这句话理解成,圣人担心由于《易》之正道隐而不显,弟子们在如此情形下学《易》,容易有过,所以才亲自“赞”《易》以免弟子们习《易》有过。他说,“前此学《易》者甚众,其说多过矣。圣人使弟子俟其赞《易》而后学之,其过鲜矣。” ,第263页,[2,总起来看,程颐以“赞”《易》代“学”《易》和以《易》书“无大过”代学《易》者“无大过”的诠释,凸现了孔子及其所“赞”的“十翼”在易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然而,朱子对这句话的解读与程颐不同。首先,他在《论语或问》中分析了程颐产生上述解读的前提,即,“此以为圣人之未学《易》也,不应尝有大过,其既学《易》也,不应犹有小过。”,第747页,[1,对上述之前提,朱子没有接受,而是将“无大过”这句话解读为,“只是圣人不自足之意。圣人此般话,也如‘道者三,我无能’,‘圣仁吾岂敢’,不是圣人能如此,更谁能如此,”,第886页,[3,认为这句话不能直解为圣人在学《易》前后有无过错问题,而应理解成是对圣人刚健不息、永不自足的生命情状所做的描述。也正是圣人这一不同于常人的生命情状,才会有“无大过”境界的证成。其次,在朱子看来,程颐上述分析不合文章语势,他说,“程子谓‘学易者无大过’,文势不然。此章‘五十’字误。然章之大旨在‘无大过’,不在‘五十’上。”,第886页,[3,在《集注》中,朱子进一步解释说,“此章之言,《史记》作‘假我数年,
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
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加正作假,而无五十字。盖是时,孔子年已几七十矣,五十字误无疑也。”,第125页,[2,这里,朱子借《史记》来校《论语》字误,认为“加”应作“假”,“五十”应作“卒”,之所以有误的原因是“盖加、假声音相近而误读,卒与五十字相似而误分也”,第125页,[2,。是故,朱子不同意程颐的注解,认为其把《易》道之大过系于《八索》之类,无据可证,当弟子问,“伊川以《八索》为过处,如何,”他答曰,“某不敢如此说。”,第886页,[3,于是,朱子据《史记》,将这句话诠释为,“假我数年,卒以学《易》,可以无大过。”并认为,“此孔子系《易》之时,自谓‘假我数年,卒以学《易》,可以无大过。’者,为此自谦之辞,以教学者,深以见《易》之道无穷也。”,第887页,[3,因为圣人具有“深见《易》之道无穷”的慧识,所以才会刚健不息,终身习行《易》道,以成就“无大过”的生命境界。
要之,程颐和朱熹对“五十以学《易》”不同的解读,昭示了两者治《易》理路的差异。程颐着眼于孔子所“赞”之《易》,即“十翼”,彰显了《易》之正道的角度,凸现了孔子和“十翼”在易学史上的地位。朱子着眼于圣人终身敬德修业,不断契合《易》道以证成“无大过”境界之角度,凸现了《易》道之无穷和圣人刚健不息的生命情状。
二、见《易》道无穷
同程颐一样,朱子也肯定了孔子所“赞”《易》道的重要作用。他说,《易》之为书,更历三圣,而制作不同。若庖羲氏之象、文王之辞,“
皆依卜筮以为教,而其法则异。至于孔子之赞,则又一以义理为教,而不专于卜筮也。”,第3842页,[4,他把易学发展,分为以卜筮为教
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
和以义理为教两大阶段。认为早期圣人教之以卜筮,以开示吉凶,使人趋利避害。随着文明进步,人的理性能力逐渐觉醒,反映到易学发展过程中,就是朱子所说的孔子“赞”《易》阶段,以义理为教,彰显人文精神以豁醒人之道德理性。
的确,孔子所“赞”之《易》彰显了无穷的人文意蕴。它开示了天地人三才之道,提出了“天地之大德曰生”,《系辞下》,、“生生之谓易”,《系辞上》,的理念,认为天地为万事万物寓所,人是天地中的一份子,宇宙生机无限,人之生命活动与宇宙大化息息相通。并主张“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文言》,,认为人之生命的价值意义,需要在实现与宇宙生命一体合流过程中证成。宋明理学诸子大都承接了《易》传的人文精神,如,张载“民胞物与”,《西铭》,、程颢“仁者浑然与物同体”,《识仁篇》,、王阳明“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大学问》,等思想,均不同程度地彰显了《易》的这一生生之道。《易》的生生之道之所以为宋明道学诸子所重视,主要是其为人之生命实现内在地超越以成圣贤提供了根据。
朱子作为理学的集大成者,自然也接受了理学诸子以“生生”定位易道的理路,注重扬发《易》的生生之道。在其理学系统内,人之生是理气相结合的产物,他云,“人之所以为人,其理则天地之理,其气则天地之气。理无迹,不可见,故于气观之。要识仁之意思是一个浑然温和之气,其气则天地阳春之气,其理则天地生物之心。”,第111页,[3,在朱子看来,天地之理是人之为人的形上根据,天地之理即天地生成万物的生生之理,生生之理即天地生物之心。所以,“生生”作为
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
天之大德,命于人便成就了人之好生之德,即仁德,天之生物心赋于人,便凝为人之仁心,从而人之生命就可内在超越为天人合德境界。对此,朱子详论道,“天地以生物为心者也,而人物之生,又各得夫天地之心以为心者也。故语心之德,虽其总摄贯通,无所不备,然一言以蔽之,则曰仁而已矣。”,第3542页,[5,认为人德源自天德,兼地德,,人心本于天心。又云,“盖天地之心,其德有四,曰元、亨、利、贞,而元无不统。其运行焉,则为春、夏、秋、冬之序,而春生之气无所不通。故人之为心,其德也有四,曰仁、义、礼、智,而仁无所不包。其发用焉,则为爱恭宜别之情,而恻隐之心无所不贯。”,第3542页,[5,在朱子看来,“元亨利贞”本不涵具人文价值意蕴,到孔子时才被诠释成乾之四德,他说,“乾之‘元亨利贞’,本是谓筮得此卦,则大亨而利于守正,而《彖辞》、《文言》皆以为四德。”,第1645页,[3,元、亨、利、贞为乾元刚健不息地创生万物的天德,可以以“元”统摄之,天在化生时,元、亨、利、贞四天德命赋于人,就凝成仁、义、礼、智四人德,同样仁、义、礼、智四人德也可以以“仁”包含之。总起来看,朱子作为一个理学大师,同其他诸子一样,也深见《易》的生生之道,主张本天德立人德,即透过自身内在本具的仁心来体证天地无穷尽的生物成物历程,将自己生命内在超越为与宇宙大化一体合流的境界,从而涵养成刚健不息的生命情状和成己成物的圣贤胸怀。故而,朱子认为《易》所彰著的是“天人之道也”,第1673页,[3,。
然而,同程颐等理学诸子大异其趣的是,朱子不把《易》书定位成单单说理之书,而是终生力倡“《易》本卜筮之书”的卓识。《汉书?艺文
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
志》曾指出,“《易》道深矣,人更三圣,世历三古。” 朱子吸取这一观点,主张伏羲、文王和孔子三者所提倡的《易》道分属于易学的不同发展时期,不可混为一谈。他说,“今人读易,当分为三等。伏羲自是伏羲之易,文王自是文王之易,孔子自是孔子之易。”,第1629页,[3,在这三个时期中,朱子又划分了上面所述的以卜筮为教和以义理为教的两个阶段。前两个时期虽有所不同,但总的来说是以占卜为主,同属以卜筮为教阶段。到孔子以人文精神“赞”《易》时期,为以义理为教阶段。由此,朱子提出了经传相分的治《易》路数,凸现《易》书本卜筮之书的本义以及《易经》以卜筮为教的《易》道,认为,“今学者讳言《易》本为占筮作,须要说做为义理作。若果为义理作时,何不直述—件文字,如《中庸》、《大学》之书,言义理以晓人,须得画八卦则甚,”,第1622页,[3, 并慨言,“如《易》,某便说道圣人只是为卜筮而作,不解有许多说话。但是此说难向人道,人不肯信。向来诸公力来与某辨,某煞费气力与他分析。而今思之,只好不说。只做放那里,信也得,不信也得。”,第1623页,,3,由此可见,朱子超迈诸子,持守《易》本卜筮而作的信念之坚。
虽然孔子所“赞”《易》道是以义理为教,但在朱子看来,孔子所讲的义理并不离卜筮,“到得孔子,尽是说道理。然犹就卜筮上发出许多道理,欲人晓得所以凶,所以吉。” ,第1630页,[3,又云,“《易》只是个卜筮之书。孔子却就这上依傍说些道理教人。虽孔子也只得随他那物事说,不敢别生说。”,第1626页,[3,不过,朱子在强调《易》为卜筮之书的同时,还认为虽然《易》本来不为义理所作,但在占卜
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
吉凶中,自然体现了义理。他说,“圣人作《易》,本为欲定天下之志,断天下之疑而已,不是要因此说道理也。如人占得这爻,便要人知得这爻之象是吉是凶,吉便为之,凶便不为。然如此,理却自在其中矣。”,第1631页,[3,可见,朱子一方面强调义理要以卜筮为基础,另一方面也重视以象数、卜筮求义理。由是,他对以往的象数派和义理派都提出了批评,“《易》之有象,其取之有所从,其推之有所用,非苟为寓言也。然两汉诸儒必欲究其所从,则既滞泥而不通。王弼以来,直欲推其所用,则又疏略而无据。二者皆失之一偏而不能阕其所疑之过也。” ,第3513页,[5,认为《易》之象数、义理和卜筮三者有着有机联系。首先,《易》之象数和彖爻辞形成来源皆为先民们占卜需要,王弼等义理派割断了象数同卜筮的本然联系,遮蔽了《易》本为占筮之书的本义,故而不能明象数之所自,以致所阐述的义理“疏略无据”。其次,象数及卜筮两者又符示着深蕴儒家人文精神的义理在朱子看来,主要是以彰显《易》的生生之道,来成就自我生命与宇宙生命一体合流境界的成己成物的内在超越之道,汉儒等象数派恰恰未能很好地扬发象数所符示的人文精神,尤其没能彰显人之生命内在超越之道,所以象数派不能推象数之所用,不能证成“为己之学”,以致陷于繁琐考证中。
概言之,朱子认为圣人所深见的《易》道,有两个层面,一是实然层面,《易》为卜筮之书,以卜筮为教,二是应然层面,《易》为说理之书,以生生为道。实然层面揭示了《易》道历史本来面目,应然层面彰显了《易》道所涵具的人之生命内在超越至天人合德境界以成己
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
成物的人文意蕴。故而,在朱子看来,不仅仅要以人文价值视域深见《易》的生生之道之无穷,尤其还要从客观历史角度分析《易》本为卜筮而作的传统之久远从而避免对《易》的过度诠释。
三、《易》不可易读
学《易》,可以无大过,故《易》不可不学,然在朱子看来,《易》又不可易学。在《朱子语类》中的《读易之法》开首,朱子门人便载乃师教诲,“《易》,不可易读,”,第1657页,[3,治《易》何以面临如此困境,
朱子认为形成治《易》之难的原因,其中之一便是解读者杜撰见识之过。朱子警谕门人道,”某尝谓上古之书莫尊于《易》,中古后书莫大于《春秋》,然此两书皆未易看。今人才理会二书,便入于凿。”,第1659页,[3,要想减缓治《易》的难度,首先须要消弭由于治《易》者杜撰见识所带来的对《易》道的遮蔽。为此,朱子力倡“虚心”学《易》。当门人问如何读《易》时,他说,“只要虚其心以求其义,不要执己见读。其他书亦然。”,第1660页,[3, “虚心求义”,道出了不仅治《易》而且治任何书的要诀,舍此则难谈客观同情的了解,自然也无法更好地窥见书中之奥义。
一般说来,每个治《易》者都想忠实《易》书本义,皆欲像圣人一般深见《易》道之无穷。然《易》书的特殊性,尤其是由于《易》为卜筮之书的本义得不到正视,使解读《易》书难免杜撰见识,以致契会《易》道难上加难。朱子说,“《易》所以难读者,盖《易》本是卜筮之书,今却要就卜筮中推出讲学之道,故成两截功夫。”,第1626
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
页,[3,在他看来,《易》书绝对不单纯是一本说理的书,认为,“若是把做占看时,士农工商,事事人用得。”相反,如果只是作为说理的书,“便只是秀才用得”,第1625页,[3,。在朱子眼中,无论是象数派还是义理派都背离了“《易》为卜筮之书”的本义来治《周易》,从而为治《易》增添了难度。他说,“此书,《易》,本为卜筮而作,其言皆依象数以断吉凶,今其法已不传。诸儒之言象数者例皆穿凿,言义理者又太汗漫,故其书为难读。”,第3102页,[5,《伊川易传》是程颐毕生唯一著述,理学家都非常重视此书,朱子也屡屡称赞。但朱子又说,“伊川见得个大道理,却将经来合他这道理,不是解《易》”。,第1653页,[3,认为程颐这种治《易》方式未能扣住《易》经本义,所以实际上不能说其在“解《易》”。所以说,“《程易》所以推说得无穷,然非《易》本义也。”,第1695页,[3,对程颐这种偏离《易》之本义来诠释《易》书的路数,朱子论曰,“记得有人问程子,胡安定以乾九四爻为太子者,程子笑之曰,如此,三百八十四爻,只做得三百八十四件事了。此说极是。及到程子解《易》,却又拘了。”,第1694页,[3,认为程颐因为不能契会《易》之本义,虽反对将三百八十四爻解读成三百八十四件事,但其解《易》“却又拘了”,“依旧只作得三百八十四般用” ,第1625页,[3,。因此,朱子认为能否根据《易》之本义,解读《易》书以更好彰显《易》道,至关重要。如果洞识了《易》之本义,再来彰显《易》道,便见《易》道之无穷,认为,“先通得《易》本指后,道理尽无穷,推说不妨。”相反,如果不明本义,而一味推说则不可,“若便以所推说者去解《易》,则失《易》之本指矣”,第1695
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
页,[3,。鉴于此,朱熹作了《周易本义》和《易学启蒙》,以恢复《易》本卜筮之书的历史本然,从而更好和更容易地解读《易》书和彰显《易》道。
另外,朱子认为治《易》之难还在于,《易》不是只空说道理,它所涵具的成己成物的生生之道,需要在现实社会人生中具体实行之践履之。他教诲门人说,“《易》中详识物情,备极人事,都是实有此事。今学者平日只在灯窗下习读,不曾应接世变。一旦读此,皆看不得。某旧时也如此,即管读得不相入,所以常说《易》难读。”,第1824页,[3,认为读好《易》并非仅仅在“灯窗下习读”所能实现的,必须“应接世变”,在现实社会人生中力行《易》道。朱子一贯主张书中的道理必须“经历见得”,认为,“盖人生道理合下完具,所以要读书者,盖是未曾经历见许多。圣人是经历见得许多,所以写在册上与人看。而今读书,只是要见得许多道理。及理会得了,又皆是自家合下元有底,不是外面旋添得来。”,第161页,[3,这里,朱子指出,理必须“经历”才能明,写在书册上的是圣人所经历见得的“理”。虽然圣人将自己所“经历”的宇宙社会人生之理概括出来,写进书册来教导世人,但阅读者必须经过自身切切实实地体证,才能真正明晓圣人所写的理。对《易》这一“天书”,“经历见得”更为必要和更为艰难。故而,朱子谆谆教诲道,“人须是经历天下许多事变,读《易》方知各有一理,精审端正。今既未尽经历,非是此心大段虚明宁静,如何见得,此不可不自勉也。”,第1659页,[3,可见,朱子所叹的治《易》之难有两层,一是《易》书难读,二是《易》道难习,这两层密不可分。《易》书彰
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
显《易》道,只有习好《易》道,方能读懂《易》书。是故,要想读好《易》书,必须在现实社会人生中经历许多事变,以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的“即物穷理”精神,在所经历的事变中不断体味消长吉凶之理和进退存亡之道。经历日久,格物日多,一旦豁然,就会达至“此心大段虚明宁静”之境,从而“众物之表里精粗无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大学章句》,。至此,方可像圣人一样“深见《易》道之无穷”,成就”无大过”的生命境界。
总之,朱子通过自己究心治《易》得出,《易》书因为彰显了圣人所深见的《易》道,所以不可不读,并且由于圣人深见的《易》道之无穷,所以又不可不像圣人那样,刚健不息地习行《易》道,以成就“无大过”的境界。但是,由于《易》本为卜筮之书的本义被历代解读者遮蔽,以及《易》道需要解读者经历见得,所以形成了《易》书不可易读和《易》道不可易习的治《易》困境。为了走出如此困境,朱子主张须要在明晓《易》为卜筮之书本义基础上,虚心平读和勉力亲体。
参考文献,
,1,朱杰人,等.朱子全书(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2,朱杰人,等.朱子全书(七),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3,黎靖德.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1999.
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
,4,朱杰人,等.朱子全书(四十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5,郭齐,等.朱熹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
作者简介,王广,1972-,,男,山东费县人,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中国哲学专业2002级博士生。
作文八:《王广:“圣人深见《易》道之无穷”》7600字
摘要:朱熹在注释“五十以学易”一语时,曾陈“圣人深见《易》道之无穷”和《易》不可不学又不可易学的治《易》体会。本文据此考察了朱子治《易》理路:一是对《易》道和《易》书的定位,认为圣人所深见的《易》道不仅仅指《易》的生生之道,而且还涵《易》书本为卜筮而作的本义;二是对治《易》困境的省思,认为因《易》之本义被遮蔽,且《易》道还需经历见得之故,故《易》成为难读的“天书”。得出:朱子认定只有达至“此心大段虚明宁静”之境后,方可像圣人一样“深见《易》道之无穷”,证成“学《易》无大过”的生命境界。
关键词:朱熹;易学;生生之道;卜筮
《周易》智慧神妙无穷,然契之颇难,故《周易》素有“天书”之称。南宋理学大师,同时也是易学大家的朱熹曾叹:“盖圣人深见《易》道之无穷,而言此以教人,使知其不可不学,又不可以易而学也。”(第125页)[1]认为《易》道无穷,不可不学,但又不能以其易学等闲视之。这可说是朱子究心治《易》的体会语。在与友人和门人论《易》时,朱子也屡屡坦陈这一体会。《易》道何以不可不学又不可以易而学?对此问题的省察,可窥朱子治《易》之慧识。
一、学《易》无大过
上述体会语,源于朱子对《论语·述而》中“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这句话的注释。就表面文意而言,这句话仿佛是说:圣人在五十学《易》后,方能无大过,在这之前,圣人也会有大过。
对此,道学五子之一的程颐提出异议,认为:“先儒谓孔子学《易》后可以无大过矣,此大过失却文意。圣人何尝有过,如待学《易》而后无大过,却是未学《易》前尝有大过也。又圣人如未尝学《易》,何以知其可以无过?”(第262页)[2]如此以来,孔子“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应做何理解?程颐释曰:“此盖孔子时,学《易》者支离,《易》道不明,仲尼既修他经,唯《易》未尝发明,故谓弟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期之五十,然后,赞《易》道而黜《八索》是也。”(第263页)[2]认为圣人不能有过,而且圣人有没有过和学不学《易》没有必然联系,“无大过”之境界不是靠学《易》所能解决的。在这一前提下,学《易》不再是“学”《易》而是“赞”《易》,不是亲身习行《易》道,而是整理规范《易》书,即“赞《易》道而黜《八索》”。所以,这里的“无大过”不是指德性境界的成就,而是正本清源,使《易》书自身无大过。故而,他又云:“当孔子时,传《易》者支离,故言五十则学《易》。言学者,谦辞。学《易》以无大过差,《易》之道,惟孔子无大过。”(第263页)[2]在其心目中,学《易》无大过,不是指圣人学《易》可以达至“无大过”境界,而是说圣人通过彰显被遮蔽的《易》之正道,使《易》书自身无大过。另外,他还把这句话理解成:圣人担心由于《易》之正道隐而不显,弟子们在如此情形下学《易》,容易有过,所以才亲自“赞”《易》以免弟子们习《易》有过。他说:“前此学《易》者甚众,其说多过矣。圣人使弟子俟其赞《易》而后学之,其过鲜矣。”(第263页)[2]总起来看,程颐以“赞”《易》代“学”《易》和以《易》书“无大过”代学《易》者“无大过”的诠释,凸现了孔子及其所“赞”的“十翼”在易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然而,朱子对这句话的解读与程颐不同。首先,他在《论语或问》中分析了程颐产生上述解读的前提,即:“此以为圣人之未学《易》也,不应尝有大过,其既学《易》也,不应犹有小过。”(第747页)[1]对上述之前提,朱子没有接受,而是将“无大过”这句话解读为:“只是圣人不自足之意。圣人此般话,也如‘道者三,我无能’,‘圣仁吾岂敢’,不是圣人能如此,更谁能如此!”(第886页)[3]认为这句话不能直解为圣人在学《易》前后有无过错问题,而应理解成是对圣人刚健不息、永不自足的生命情状所做的描述。也正是圣人这一不同于常人的生命情状,才会有“无大过”境界的证成。其次,在朱子看来,程颐上述分析不合文章语势,他说:“程子谓‘学易者无大过’,文势不然。此章‘五十’字误。然章之大旨在‘无大过’,不在‘五十’上。”(第886页)[3]在《集注》中,朱子进一步解释说:“此章之言,《史记》作‘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加正作假,而无五十字。盖是时,孔子年已几七十矣,五十字误无疑也。”(第125页)[2]这里,朱子借《史记》来校《论语》字误,认为“加”应作“假”,“五十”应作“卒”,之所以有误的原因是“盖加、假声音相近而误读,卒与五十字相似而误分也”(第125页)[2]。是故,朱子不同意程颐的注解,认为其把《易》道之大过系于《八索》之类,无据可证,当弟子问:“伊川以《八索》为过处,如何?”他答曰:“某不敢如此说。”(第886页)[3]于是,朱子据《史记》,将这句话诠释为:“假我数年,卒以学《易》,可以无大过。”并认为:“此孔子系《易》之时,自谓‘假我数年,卒以学《易》,可以无大过。’者,为此自谦之辞,以教学者,深以见《易》之道无穷也。”(第887页)[3]因为圣人具有“深见《易》之道无穷”的慧识,所以才会刚健不息,终身习行《易》道,以成就“无大过”的生命境界。
要之,程颐和朱熹对“五十以学《易》”不同的解读,昭示了两者治《易》理路的差异。程颐着眼于孔子所“赞”之《易》(即“十翼”)彰显了《易》之正道的角度,凸现了孔子和“十翼”在易学史上的地位。朱子着眼于圣人终身敬德修业,不断契合《易》道以证成“无大过”境界之角度,凸现了《易》道之无穷和圣人刚健不息的生命情状。
二、见《易》道无穷
同程颐一样,朱子也肯定了孔子所“赞”《易》道的重要作用。他说:“《易》之为书,更历三圣,而制作不同。若庖羲氏之象、文王之辞,皆依卜筮以为教,而其法则异。至于孔子之赞,则又一以义理为教,而不专于卜筮也。”(第3842页)[4]他把易学发展,分为以卜筮为教和以义理为教两大阶段。认为早期圣人教之以卜筮,以开示吉凶,使人趋利避害。随着文明进步,人的理性能力逐渐觉醒,反映到易学发展过程中,就是朱子所说的孔子“赞”《易》阶段,以义理为教,彰显人文精神以豁醒人之道德理性。
的确,孔子所“赞”之《易》彰显了无穷的人文意蕴。它开示了天地人三才之道,提出了“天地之大德曰生”(《系辞下》)、“生生之谓易”(《系辞上》)的理念,认为天地为万事万物寓所,人是天地中的一份子,宇宙生机无限,人之生命活动与宇宙大化息息相通。并主张“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文言》),认为人之生命的价值意义,需要在实现与宇宙生命一体合流过程中证成。宋明理学诸子大都承接了《易》传的人文精神,如:张载“民胞物与”(《西铭》)、程颢“仁者浑然与物同体”(《识仁篇》)、王阳明“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大学问》)等思想,均不同程度地彰显了《易》的这一生生之道。《易》的生生之道之所以为宋明道学诸子所重视,主要是其为人之生命实现内在地超越以成圣贤提供了根据。
朱子作为理学的集大成者,自然也接受了理学诸子以“生生”定位易道的理路,注重扬发《易》的生生之道。在其理学系统内,人之生是理气相结合的产物,他云:“人之所以为人,其理则天地之理,其气则天地之气。理无迹,不可见,故于气观之。要识仁之意思是一个浑然温和之气,其气则天地阳春之气,其理则天地生物之心。”(第111页)[3]在朱子看来,天地之理是人之为人的形上根据,天地之理即天地生成万物的生生之理,生生之理即天地生物之心。所以,“生生”作为天之大德,命于人便成就了人之好生之德,即仁德,天之生物心赋于人,便凝为人之仁心,从而人之生命就可内在超越为天人合德境界。对此,朱子详论道:“天地以生物为心者也,而人物之生,又各得夫天地之心以为心者也。故语心之德,虽其总摄贯通,无所不备,然一言以蔽之,则曰仁而已矣。”(第3542页)[5]认为人德源自天德(兼地德),人心本于天心。又云:“盖天地之心,其德有四,曰元、亨、利、贞,而元无不统。其运行焉,则为春、夏、秋、冬之序,而春生之气无所不通。故人之为心,其德也有四,曰仁、义、礼、智,而仁无所不包。其发用焉,则为爱恭宜别之情,而恻隐之心无所不贯。”(第3542页)[5]在朱子看来,“元亨利贞”本不涵具人文价值意蕴,到孔子时才被诠释成乾之四德,他说:“乾之‘元亨利贞’,本是谓筮得此卦,则大亨而利于守正,而《彖辞》、《文言》皆以为四德。”(第1645页)[3]元、亨、利、贞为乾元刚健不息地创生万物的天德,可以以“元”统摄之;天在化生时,元、亨、利、贞四天德命赋于人,就凝成仁、义、礼、智四人德,同样仁、义、礼、智四人德也可以以“仁”包含之。总起来看,朱子作为一个理学大师,同其他诸子一样,也深见《易》的生生之道,主张本天德立人德,即透过自身内在本具的仁心来体证天地无穷尽的生物成物历程,将自己生命内在超越为与宇宙大化一体合流的境界,从而涵养成刚健不息的生命情状和成己成物的圣贤胸怀。故而,朱子认为《易》所彰著的是“天人之道也”(第1673页)[3]。
然而,同程颐等理学诸子大异其趣的是,朱子不把《易》书定位成单单说理之书,而是终生力倡“《易》本卜筮之书”的卓识。《汉书·艺文志》曾指出:“《易》道深矣,人更三圣,世历三古。”朱子吸取这一观点,主张伏羲、文王和孔子三者所提倡的《易》道分属于易学的不同发展时期,不可混为一谈。他说:“今人读易,当分为三等。伏羲自是伏羲之易,文王自是文王之易,孔子自是孔子之易。”(第1629页)[3]在这三个时期中,朱子又划分了上面所述的以卜筮为教和以义理为教的两个阶段。前两个时期虽有所不同,但总的来说是以占卜为主,同属以卜筮为教阶段。到孔子以人文精神“赞”《易》时期,为以义理为教阶段。由此,朱子提出了经传相分的治《易》路数,凸现《易》书本卜筮之书的本义以及《易经》以卜筮为教的《易》道,认为:“今学者讳言《易》本为占筮作,须要说做为义理作。若果为义理作时,何不直述—件文字,如《中庸》、《大学》之书,言义理以晓人?须得画八卦则甚?”(第1622页)[3]并慨言:“如《易》,某便说道圣人只是为卜筮而作,不解有许多说话。但是此说难向人道,人不肯信。向来诸公力来与某辨,某煞费气力与他分析。而今思之,只好不说。只做放那里,信也得,不信也得。”(第1623页)[3]由此可见,朱子超迈诸子,持守《易》本卜筮而作的信念之坚。
虽然孔子所“赞”《易》道是以义理为教,但在朱子看来,孔子所讲的义理并不离卜筮:“到得孔子,尽是说道理。然犹就卜筮上发出许多道理,欲人晓得所以凶,所以吉。”(第1630页)[3]又云:“《易》只是个卜筮之书。孔子却就这上依傍说些道理教人。虽孔子也只得随他那物事说,不敢别生说。”(第1626页)[3]不过,朱子在强调《易》为卜筮之书的同时,还认为虽然《易》本来不为义理所作,但在占卜吉凶中,自然体现了义理。他说:“圣人作《易》,本为欲定天下之志,断天下之疑而已,不是要因此说道理也。如人占得这爻,便要人知得这爻之象是吉是凶,吉便为之,凶便不为。然如此,理却自在其中矣。”(第1631页)[3]可见,朱子一方面强调义理要以卜筮为基础,另一方面也重视以象数、卜筮求义理。由是,他对以往的象数派和义理派都提出了批评:“《易》之有象,其取之有所从,其推之有所用,非苟为寓言也。然两汉诸儒必欲究其所从,则既滞泥而不通。王弼以来,直欲推其所用,则又疏略而无据。二者皆失之一偏而不能阕其所疑之过也。”(第3513页)[5]认为《易》之象数、义理和卜筮三者有着有机联系。首先,《易》之象数和彖爻辞形成来源皆为先民们占卜需要,王弼等义理派割断了象数同卜筮的本然联系,遮蔽了《易》本为占筮之书的本义,故而不能明象数之所自,以致所阐述的义理“疏略无据”。其次,象数及卜筮两者又符示着深蕴儒家人文精神的义理在朱子看来,主要是以彰显《易》的生生之道,来成就自我生命与宇宙生命一体合流境界的成己成物的内在超越之道,汉儒等象数派恰恰未能很好地扬发象数所符示的人文精神,尤其没能彰显人之生命内在超越之道,所以象数派不能推象数之所用,不能证成“为己之学”,以致陷于繁琐考证中。
概言之,朱子认为圣人所深见的《易》道,有两个层面:一是实然层面,《易》为卜筮之书,以卜筮为教;二是应然层面,《易》为说理之书,以生生为道。实然层面揭示了《易》道历史本来面目,应然层面彰显了《易》道所涵具的人之生命内在超越至天人合德境界以成己成物的人文意蕴。故而,在朱子看来,不仅仅要以人文价值视域深见《易》的生生之道之无穷,尤其还要从客观历史角度分析《易》本为卜筮而作的传统之久远从而避免对《易》的过度诠释。
三、《易》不可易读
学《易》,可以无大过,故《易》不可不学;然在朱子看来,《易》又不可易学。在《朱子语类》中的《读易之法》开首,朱子门人便载乃师教诲:“《易》,不可易读!”(第1657页)[3]治《易》何以面临如此困境?
朱子认为形成治《易》之难的原因,其中之一便是解读者杜撰见识之过。朱子警谕门人道:“某尝谓上古之书莫尊于《易》,中古后书莫大于《春秋》,然此两书皆未易看。今人才理会二书,便入于凿。”(第1659页)[3]要想减缓治《易》的难度,首先须要消弭由于治《易》者杜撰见识所带来的对《易》道的遮蔽。为此,朱子力倡“虚心”学《易》。当门人问如何读《易》时,他说:“只要虚其心以求其义,不要执己见读。其他书亦然。”(第1660页)[3]“虚心求义”,道出了不仅治《易》而且治任何书的要诀,舍此则难谈客观同情的了解,自然也无法更好地窥见书中之奥义。
一般说来,每个治《易》者都想忠实《易》书本义,皆欲像圣人一般深见《易》道之无穷。然《易》书的特殊性,尤其是由于《易》为卜筮之书的本义得不到正视,使解读《易》书难免杜撰见识,以致契会《易》道难上加难。朱子说:“《易》所以难读者,盖《易》本是卜筮之书,今却要就卜筮中推出讲学之道,故成两截功夫。”(第1626页)[3]在他看来,《易》书绝对不单纯是一本说理的书,认为:“若是把做占看时,士农工商,事事人用得。”相反,如果只是作为说理的书,“便只是秀才用得”(第1625页)[3]。在朱子眼中,无论是象数派还是义理派都背离了“《易》为卜筮之书”的本义来治《周易》,从而为治《易》增添了难度。他说:“此书(《易》)本为卜筮而作,其言皆依象数以断吉凶,今其法已不传。诸儒之言象数者例皆穿凿,言义理者又太汗漫,故其书为难读。”(第3102页)[5]《伊川易传》是程颐毕生唯一著述,理学家都非常重视此书,朱子也屡屡称赞。但朱子又说:“伊川见得个大道理,却将经来合他这道理,不是解《易》”。(第1653页)[3]认为程颐这种治《易》方式未能扣住《易》经本义,所以实际上不能说其在“解《易》”。所以说:“《程易》所以推说得无穷,然非《易》本义也。”(第1695页)[3]对程颐这种偏离《易》之本义来诠释《易》书的路数,朱子论曰:“记得有人问程子,胡安定以乾九四爻为太子者,程子笑之曰:如此,三百八十四爻,只做得三百八十四件事了。此说极是。及到程子解《易》,却又拘了。”(第1694页)[3]认为程颐因为不能契会《易》之本义,虽反对将三百八十四爻解读成三百八十四件事,但其解《易》“却又拘了”,“依旧只作得三百八十四般用”(第1625页)[3]。因此,朱子认为能否根据《易》之本义,解读《易》书以更好彰显《易》道,至关重要。如果洞识了《易》之本义,再来彰显《易》道,便见《易》道之无穷,认为:“先通得《易》本指后,道理尽无穷,推说不妨。”相反,如果不明本义,而一味推说则不可,“若便以所推说者去解《易》,则失《易》之本指矣”(第1695页)[3]。鉴于此,朱熹作了《周易本义》和《易学启蒙》,以恢复《易》本卜筮之书的历史本然,从而更好和更容易地解读《易》书和彰显《易》道。
另外,朱子认为治《易》之难还在于:《易》不是只空说道理,它所涵具的成己成物的生生之道,需要在现实社会人生中具体实行之践履之。他教诲门人说:“《易》中详识物情,备极人事,都是实有此事。今学者平日只在灯窗下习读,不曾应接世变。一旦读此,皆看不得。某旧时也如此,即管读得不相入,所以常说《易》难读。”(第1824页)[3]认为读好《易》并非仅仅在“灯窗下习读”所能实现的,必须“应接世变”,在现实社会人生中力行《易》道。朱子一贯主张书中的道理必须“经历见得”,认为:“盖人生道理合下完具,所以要读书者,盖是未曾经历见许多。圣人是经历见得许多,所以写在册上与人看。而今读书,只是要见得许多道理。及理会得了,又皆是自家合下元有底,不是外面旋添得来。”(第161页)[3]这里,朱子指出:理必须“经历”才能明,写在书册上的是圣人所经历见得的“理”。虽然圣人将自己所“经历”的宇宙社会人生之理概括出来,写进书册来教导世人,但阅读者必须经过自身切切实实地体证,才能真正明晓圣人所写的理。对《易》这一“天书”,“经历见得”更为必要和更为艰难。故而,朱子谆谆教诲道:“人须是经历天下许多事变,读《易》方知各有一理,精审端正。今既未尽经历,非是此心大段虚明宁静,如何见得!此不可不自勉也。”(第1659页)[3]可见,朱子所叹的治《易》之难有两层:一是《易》书难读,二是《易》道难习,这两层密不可分。《易》书彰显《易》道,只有习好《易》道,方能读懂《易》书。是故,要想读好《易》书,必须在现实社会人生中经历许多事变,以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的“即物穷理”精神,在所经历的事变中不断体味消长吉凶之理和进退存亡之道。经历日久,格物日多,一旦豁然,就会达至“此心大段虚明宁静”之境,从而“众物之表里精粗无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大学章句》)。至此,方可像圣人一样“深见《易》道之无穷”,成就“无大过”的生命境界。
总之,朱子通过自己究心治《易》得出:《易》书因为彰显了圣人所深见的《易》道,所以不可不读;并且由于圣人深见的《易》道之无穷,所以又不可不像圣人那样,刚健不息地习行《易》道,以成就“无大过”的境界。但是,由于《易》本为卜筮之书的本义被历代解读者遮蔽,以及《易》道需要解读者经历见得,所以形成了《易》书不可易读和《易》道不可易习的治《易》困境。为了走出如此困境,朱子主张须要在明晓《易》为卜筮之书本义基础上,虚心平读和勉力亲体。
参考文献:
[1]朱杰人,等.朱子全书(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2]朱杰人,等.朱子全书(七)[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3]黎靖德.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1999.
[4]朱杰人,等.朱子全书(四十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5]郭齐,等.朱熹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
作文九:《名词解释和填空云清水澹 nbsp 2010年06月0》4500字
名词解释和填空云清水澹 nbsp
2010年06月0
名词解释和填空
2010年06月07日
第六章 选线与总体设计1、道路选线的原则、方法、步骤是什么,选线的原则:多方论证,选择最优方案;考虑经济平衡;与农田基本建设配合;保护名胜古迹;重视地质、水文条件;重视环保;灵活布置横断面。
方法与步骤:选线的过程:分阶段从整体到局部、由粗到细的过程。选线的步骤:路线方案选择、路线带的选择、具体定线
2、路线方案选择的方法和步骤是什么,
其方法与步骤如下:?、收集资料(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卫星相片、航摄相片和以往勘测设计资料;交通量及交通组成风交通调查资料;相交道路的主要标准、平面与纵断面、交通量以及设计施工运营资料;路线行径地区的地质、水文、气候等自然条件资料及城镇、工厂、铁路、航空、水利建设和规划资料;与路线方案有关的统计资料)?、根据确定的路线总方向和道路等级,先在小比例尺地形图上结合收集的资料,初步研究各种肯能的线路走向。?、按初步研究提出的方案进行实地勘测,连同野外勘测中发现的新方案,都必须坚持跑到、看到、调查到,不遗漏一个可能的方案。?、分项整理汇总调查成果,编写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为上级编制或补充修改设计任务提供依据。
3、简述平原区选线的要点
线形应顺直、短捷;正确处理路线与农业的关系;正确处理路线与村镇的关系;处理好路线与桥位的关系;注意土地水文条件;正确处理旧路的利用;尽量靠近建材产地
4、简述沿河线布设要点
河岸选择:确定路线走河的哪一岸的问题;路线高度:确定线形应放在什么高度的问题;桥位选择:确定在什么地点跨河换岸的问题
5、简述越岭线布设要点
越岭线布局时应解决三方面的问题:垭口的选择、过岭标高的选择和垭口两侧路线的展线。
垭口的选择(垭口的位置、标高和垭口两侧的展线条件、垭口地质)、过岭标高的选择(过岭标高的选择,与路线等级、垭口的地质条件、过岭方式有关)、垭口两侧路线的展线
第七章 定线1、定线的方法有哪些,其特点和适用情况是什么,由三种定线方法:纸上定线、现场定线、航测定线。纸上定线特点:俯视范围大,控制点容易确定,平总线型及其组合可以反复试线修改。可发挥定线组集体作用,数字地图的引用设计更加方便,室内定线劳动强度小,但定线需测量大比例尺地图,定线精度依赖于地形图的精度,纸上路线还需要放样与实地。适用于:各等级、各类地形条件的路线,对技术标准高
、地形复杂的路线不需选用纸上定线以提高定线质量。现场定线特点:线位精度高,不需要测量大范围的大比例尺地形图,劳动强度大,不允许过多返工,存在研究利用地形不彻底、平纵线性难以很好组合的局限性,定线质量受影响。适用于:标准较低或地形、地物简单的路线。航测定线特点:工作对象为立体模型,方法尚需进一步完善,航测相片来源困难、航测仪器及航摄费用昂贵。适用于:只在路线方案选择中优势采用。
2、山岭区定线的步骤及每一步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定导向线(分析地形,找出各种可能的走法;求平距a,并定匀坡线;确定中间控制点,分段调整纵坡)、修正导向线(试定平面线形,点绘纵断面图,设计理想纵坡;定修正导向线;定二次导向线)、定线。
名词解释和填空
公路网具有特性:集合性、关联性、目标性、适应性。
公路红线是城市道路用地和城市建筑用地的分界控制线。
道路建筑限界是为保证车辆和行人正常通行,规定在道路的一定高度和宽度范围内不允许有任何范围的设施及障碍物侵入的空间范围。
道路建筑限界又称净空,由净高和净宽组成。
道路用地是为修建、养护公路及布设沿线设施等规定所征用的土地。
道路是一条三维空间的带状实体,该实体表面中心线为中线,道路中线的空间位置为路线。路线设计是确定路线空间位置和各部分几何尺寸。
当设计速度大于60时,同向圆曲线间中继线最小长度不小于设计速度的6倍,反向为2倍
在运用直线线形并决定其长度时,原则是宜曲则曲,宜直则直。
横向力系数(反为“+”), u越大,汽车在圆曲线上稳定性越差。
回旋线作缓和曲线: ,r为回旋线上某点曲率半径,l为某点到原点的曲线长。
缓和曲线形式有回旋线、三次抛物线、双纽线。
一般认为汽车在缓和曲线上的行驶时间至少应有3s。
直坡线由坡度和坡长表示,竖曲线由半径和水平长度表示。
纵断面设计线由直坡线和竖曲线组成。
纵断面上同一坡段两点间高差与水平距离比值为纵坡。
汽车行驶阻力有空气阻力、道路阻力和惯性阻力。
最大纵坡是根据道路等级、自然条件、行车要求等因素所限定的路线纵坡最大值,它是道路纵断面设计的重要控制指标。
坡长是纵断面相邻变坡点的桩号之差,即水平距离。
在纵断面设计中,当纵坡的长度达到限制坡长时,按规定设置的较小纵坡路段为缓和坡段。
最小纵坡指为纵向排水需要,对横向排水不畅的路段所规定的纵坡最小值。
为保证行车安全和排水要求,应设置不小于0.3%的纵坡。
平均纵坡是指一定长度路段两端点的高差与该路段长度的比值,它是衡量纵断面线形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合成坡度是指道路纵坡和横坡的矢量和。
竖曲线指在道路纵坡的变坡设置的竖向曲线。
竖曲线的线形可采用圆曲线或抛物线,一般采用二次抛物线。
一般最小半径为极限最小半径的1.5~2.0倍,竖曲线最小长度相当于各级公路设计速度的3s行程。
爬坡车道指设置在陡坡路段上坡方向右侧供慢速车行驶的附加车道。
爬坡车道总长度由分流渐变段长度、爬坡车道长度和合流渐变段长度组成。
避险车道指在长陡下坡路段行车道外侧增设的供速度失控车辆驶离正线安全减速的专用。 车道
避险车道由引道、制动车道、服务车道和辅助设施组成。
避险车道主要有上坡道型、水平坡道型、下坡道型和砂堆型。
横断面设计线包括行车道、路肩、分隔带、边沟、截水沟、护坡道以及取土坑、弃土坑、环境保护设施等。
路幅指两侧路肩边缘之间各组成部分的宽度,横向坡度等问题。
公路横断面组成和各部分尺寸根据设计交通量、交通组成、设计速度、地形条件等因素决定。
公路横断面类型有单幅双车道、双幅多车道和单车道。
一条道路宜采用相同形式的横断面,当形式或各部分宽度变化时应设过渡段。
机动车道宽度根据设计车辆宽度、设计交通量、交通组成和汽车行驶速度确定。
行车道宽度包括汽车宽度和富余宽度。
当双车道公路设计速度为80时,取一条车道宽度为3.75。
专用车道主要有爬坡车道、变速车道、错车道、避险车道、紧急停车带、港湾式停靠站等。
位于行车道外缘至路基边缘具有一定宽度的带状部分称为路肩。
为利于路面横向排水,将路面做成中央高于两侧具有一定横坡的拱起形状称为路拱。
中间带由两条左侧路缘带和中央分隔带组成。
非机动车道设计应“宁宽勿窄”,要适当留有余地。
分道行驶公路,当圆曲线半径较小时,内侧车道的加宽值应大于外侧车道的加宽值。
加宽过渡段是为使路面由直线上的正常宽度过渡到圆曲线上设置了加宽的宽度,而设置的宽度变化段。
加宽过渡方法有比例过渡、高次抛物线过渡、回旋线过渡。
为抵消或减小车辆在平曲线路段上行驶时所产生的离心力,在该路段横断面上做成外侧高于内侧的单向横坡形式,称为平曲线超高。
从直线段的双向路拱横坡渐变到圆曲线段具有单向横坡的路段,称超高过渡段。
无中间带道路的超高过渡方式有绕内边线旋转,绕中线旋转,绕外边线旋转。有中间带的方式有绕中央分隔带中线旋转,绕中央分隔带边线旋转,
绕各自行车道中线旋转。
汽车的制动性指汽车行驶中强制降低车速以至停车且能保持行驶方向和在下坡时能保持一定速度行驶的能力。
为行车安全,驾驶员应能随时看到汽车前方乡党员的一段路程,一旦发现前方路面上有障碍物或迎面来车,能及时采取措施,避免相撞,这一必需的最短距离为行车视距。
行车视距分为停车视距、会车视距、错车视距、超车视距。
停车视距指汽车行驶时,驾驶员自看到前方有障碍物时起,至到达障碍物前安全停止所需的最短距离。
超车视距指在双车道公路上,后车超越前车时,自开始驶离原车道外起,至可见对向来车并能超车后安全驶回原车道所需最短距离。
视距曲线是指驾驶员视点轨迹线每隔一定间隔绘出一系列与视线相切的外边缘线。
在弯道各点的横断面上,驾驶员视点轨迹线与视距曲线之间的距离叫横净距。
保证视距的措施:后移、清除、开挖视距台。
从视觉心理出发,对道路的空间线形及其与周围自然景观和沿线建筑的协调等进行研究分析,以保持视觉的连续性,使行车具有足够舒适感和安全感的综合设计称为视觉分析。
连续性设计的要求:视觉上、行驶速度、加速度。
选线是根据路线基本走向和技术标准,结合地形、地质条件,考虑安全、环保、土地利用和施工条件,以及经济等因素,通过全面比较,选定路线中线的全过程。
选线手段:利用地形图、现场调查、航空选线、遥感航测资料。
一条路线的起、终点及中间必须经过的重要城镇及地点,通常是由公路网规划所规定或主管部门根据国家或地方经济建设需要指定的这些点即控制点。
方案比选包括技术指标、经济指标、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分析。
路线按行经地带的部位可分为沿河线、越岭线、山坡线、山脊线。
越岭线设计原则:以一定纵坡利用地形延长路线,克服高差。
越岭线展线方式自然展线、回头展线、螺旋展线。
定线按工作对象的不同分为纸上定线、现场定线、航测定线。
城市道路网的结构形式有方格网式、环形放射式、自由式、混合式。
道路平面线形有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
公路选线的步骤为路线方案选择、路线带选择、具体定线。
纸上定线的操作方法有直线形定线、曲线形定线。
平面交叉口减少或消灭冲突点的方法有施行交通管制、渠化交叉口、修建立交。
渠化交通的交通岛分为方向岛、分隔岛、中心岛、安全岛。
沿河线路线布局主要解决的问题是河岸选择、高度选择、桥位选择。
平交可能产生的交错点有冲突点、分流点、合流点。
平交类型:加铺转角式、分道转弯式、扩宽路口式、环形交叉。
公路等级的确定与预测年限的交通量、使用任务及其性质有关。
交叉口平面设计中,路脊线通常是对向行车轨迹的分界线,即行车道
的分界线。
越岭线的垭口选定后,路线的展线方案就已确定;过岭标高与展线方案有关,对路线长度,工程量大小即运营条件有直接影响。
自然展线指以适当的坡度,顺着自然地形绕山咀、侧沟来延展距离克服高差的展线。
动力因数指某型汽车在海平面高程,在满载的情况下,单位车座克服
道路阻力和惯性阻力的性能。
作文十:《守得“云”开见月明》3800字
初见吴信才,就感受到他的与众不同:没有客套的招呼,没有??嗦的寒喧,他带点“不情愿”地走进采访室,不自在地坐在记者面前,开始了沉默。
陪同采访的是他的夫人、中地数码集团总裁刘永女士。“吴老师一直不喜欢、也不懂得如何与媒体打交道,更不善于包装宣传自己,有时说的话还不中听。就知道窝在实验室里搞他的科研。”刘总笑着地对记者说。举手投足间可看出,对于这样一位“学究”式的伙伴,刘永无奈之中更多的是欣赏和包容。
吴信才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信息工程学院首任院长、十届、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委员、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首批特聘教授、国家地理信息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中地数码集团董事长,头顶众多光环,但只有科技工作者的标签最适合他。
心无旁骛脚踏实地
约上吴信才采访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儿。正值中地数码发布全球首款具有云特性的GIS软件平台MapGIS lO,吴信才从江城武汉北上,通过刘永女士的思想工作,记者才得以近距离地与吴信才面对面沟通。
吴信才长期痴迷于数字制图及GIS的科研、应用等工作,他见证并推动了GIS在我国的发展。他不知疲倦地奋战在技术一线,引领了中国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产业的发展。
采访前,记者本希望和吴老聊聊他的科研人生。但在一位技术“控”而前,记者完全被他同化为一个技术牛人,他往往三句不离技术,沉浸在自己的技术王国里乐淘淘。对于MapGIS 10云软件平台的四个核心词:纵生、飘移、聚合、重构,记者也是一知半解。
吴老提到,GIS软件要实现云的特性,需要具备一些条件,纵生必须具备微内核群,票移必须是悬浮架构,聚合必须是松耦合,重构必须是数据与功能分离……聊起他的技术来,吴信才侃侃而谈,颇有壮士叱咤战场的风范。更神奇的是,不管记者提问的是什么,他总能转到他的技术上,而对记者不知所的表情,他又格外像一个长者在教导以i个迷途的孩童,有点现实扭曲力场的魔力,这股魔力就是他对技术的痴迷。庆幸的是,采防过程中,夫人刘永在不断地“翻译”他的技术话语,才让记者对其了解了个大概。
吴信才说,搞科研就要心无旁骛,不要受外界的诱惑和人言的可畏。
当年出生在广东的他决心埋头搞研究,正赶上中国的改革开放大潮。那时候首先敞开国门的广东,是一个遍地黄金的地方,赚钱的机会比比皆是。但吴信才热爱自己从事的科研工作,虽生活拮据,却没有跟风跑去赚钱做老板,而是选择继续自己的科研苦行僧生活。“我也没弄懂是什么驱动我来做这件事,可能就是兴趣和责任吧。”爱好和热情是一种不竭的生命动力,尤其是在充满利益诱惑的时候。贫贱不能移,吴信才痴迷科研的程度可见一斑。
“吴老师特别有干劲,精力充沛,跟他一起熬夜做研究,经常熬不过他。别看他现在已是花甲之年,脑子却依然灵活,还是那么富有创造力”,学生说起吴信才来总是频频竖起大拇指。
痴迷于技术的吴信才颇有些仙家道骨的风范,对于生活琐事很少问津,也不喜欢追逐功名利禄。大家都劝他去申请院士,他总是很不屑地认为这不是他的事情。媒体记者几次三番联系他,他都推辞说:“你们找学校吧。”很多时候都是在夫人刘永一个劲儿地鼓动下,他才出面参与一些社交活动。
“很多老一辈的科技部专家和领导都劝我不要改变吴信才,他具有人的真性情。他性情里一点‘伪’的成分都没有,做人如此,做研究更是如此。他本真地生活和表达自己的观点,但也从不会无理取闹。比如他在工作上有异议,一定会在领导面前说出他的观点,甚至是拍桌了。”在一起风雨同舟几十年,刘永慢慢学会了理解和接纳这样一个技术狂人。
守得“云”开见月明
一个时代,总是要与某些人物撕扯在一起,与他们的思想共进退。吴信才就是这样一个人物,他改革了地质填图历史,让涉及图件种类繁多、形态复杂、数量巨大的地质工作变得轻松。
科技界,“云”是一个无法避免的热门词汇。吴信才对于“云”的表达是谨慎和负责任的,他不随便谈云,也不跟风谈云。对于外界质疑中地为什么在谈云热度下降时才推出自己的云GIS软件平台。吴信才表示,科研工作者不能到处瞎忽悠,也不能坐而论道。一定要扎扎实实地做好自己的科研,要对GIS的系统架构有清晰和前瞻性的设计和思考,而这一过程是漫长和艰辛的,绝不是一两年就能够出成果的。实际上,中地的MapGIS平台从搭建式,到共享服务平台,再到数据中心集成开发平台,这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一步步走过来。
他带领团队提出的云GIS并非时的灵机一动,更不是信口开河,而是有着近十年的积淀,经过了无数个日夜的钻研。从他第一天研究地理信息系统开始,这个触及“云”端的摩天大楼就已经动工了。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吴信才敢想更是敢干,相对于很多喜欢抛出各种引人眼球的概念的专家来说,他更喜欢默默地去钻研,以最后的研究成果示人。周末、节假日,他没有休息,不计成本地投入到紧张的研究工作中,对他而言,钻进实验室搞研宄就是一种娱乐和放松。
据介绍,早在2012年,中地就推出了自己的共享服务平台解决方案MapGIS IGSS,但作为一位科研工作者,吴信才心里很清楚,那根本不是“云”,那其实是伪“云”,他称其为“云”引擎。当国内外竞相炒作推出“云”软件时,吴信才自我娱乐地写了一首诗,以此来激励白己和自己的学生不跟风,继续埋头科研寻找真“云”:架构不悬浮,云彩何曾飘?内核非微群,难以纵生云。接口唯有松,聚合方成功。功数未分离,重构谈何易。
这是一位科研工作者甘于探索,坚持自我,负责任的写照。
“我不会去和别人争论,但是你拿别人来攻击我,我会反击。”吴信才像个孩子般赤诚地说。他提到,在整个产业发展历程中,一条主线是在炒作概念,如分布式、网格、云之类的,概念性的东西一般都是基于技术的存在提炼出的:而另外一条主线就是实实在在的科技工作者在钻研,去沉下心来想怎么满足概念化的需求,怎样解决实际的问题。吴信才选择了后者,在“云”构想的引领下,历经十年时间,从最初宣传搭建,到共享服务平台,再到数据中心集成开发平台,一步步走来,最后形成了现在的具有“纵生、飘移、聚合、重构”特性的“云”。 “他就是个老‘学究’,刘永调侃道,“就为了‘纵生、飘移、聚合、重构’这四个词汇的英文翻译,他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先是自己把词典上相关词汇细细琢磨透彻,后来还联系了好多国外的业界专家进行咨询。大费用章好久,才定了现在这么四个英文单词。”
创新中坚持“自我”
“做企业不是我的强项”,作为中地数码的创始人,吴信才深知自己不是一个好商人,与盈利和出名相比,他更关心自己研发产品的进度和对社会的贡献,中地数码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虽然也期望着它能长大成人赚大钱,但更多的是希望它能朝着一个良性的方向发展,成为一个学生们的研发基地和施展才华的沃土,“我是个老师,一开始的工作就是老师,我有很多学生,也有自己的研发团队。我还是很愿意为自己创造一种环境,发挥出自己最擅长的技能。”说起自己的另外一个身份一一中国地质大学信工学院学科带头人,吴信才颇有话题。
吴信才是学校第一个全系教职工选出来的院氏,地质大学信工学院从无到有,从起步到腾飞,他付出了大量心血。十七年的任职期间,他积极创新,进行了很多教学改革,比如说被社会广泛认可的“3+1”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吴信才90年代就提出来了,就是为了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让学生三年在大学学习理论知识,第四年到产业基地实习。
“中地实际上也不单单是一个公司,而是产学研体系的一部分。很多学生都是从中地磨练出来的,就业的时候都非常受欢迎。很多公司都喜欢用我们的学生,如果他是硕士毕业的话,其实就已经在中地工作四年了,有着很丰富的技术经验。”吴信才很自豪地向记者介绍说。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教师最欣慰的就是看到自己的学生一步步成长和壮大。但对于中地来说,那些学成以后去其它公司就业的学生何尝不是一种威胁?记者怀着疑惑望着眼前这个谈起自己的学生就兴致勃勃的退休教师。
刘永看出了记者的不解,静静讲述了自己曾经的担忧,也表示事实已经证明了这种担忧是没有必要的:“我们的技术和项目都有学生参与,而且这些学生很多都到了同行或竞争对手公司。然而吴老师始终坚信一个人成不了体系,任何技术的进步都是需要大家共同努力的。他太了解整个技术发展的规律,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过来,这么多年来,他一代代的弟子都拼不过他的体力,因为谁也没有他爱技术爱得深。他四十多岁时,学生二十多岁,一起熬夜熬不过他;现在他六十多岁了,学生还是二十多岁,但还是熬不过他。当初的那些二十多岁的人现在要么是企业家要么是博导,都不在一线了,只有他始终坚守着。”
吴信才知道团队的重要性,知道授人以渔远远要胜于授人以鱼,他带出来了一批又一批享受在技术研发乐趣中的学生。“现在市场化了,我支持学生自立门户,也希望他们有自己的人生轨迹。前面倒下来了后面接上,我们的队伍一直在壮大,我也希望有年轻人能超越我,希望中地更加强大。”对于学生和中地的未来,吴信才满怀信心。
刘永说:“如果中地后面还有超越吴信才的人物,那么中地以后也会超越现在;如果没有,中地会按照吴信才的思路来发展。”
一个人就是一面旗帜,一个人就是一支队伍。驰骋中国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产业几十年,吴信才一直怀着一颗赤诚之心和“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姿态,不管世界再怎么变化,都没有改变他伏案搞科研的决心。在创新的过程中,他始终坚持“自我”,而这种“自我”多一点又何妨。